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劳动教育与历史教学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本文是北京联合大学人才强校BPHR2014B02项目、北京联合大学生化学院劳动关系与劳动法核心课程建设项目的研究成果之一。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权威数据揭示:2013年是人口红利消失转折点,中国发达地区“用工荒”大潮出现,劳动者的就业要求不断提高。劳动关系管理的法制化、劳动者维权意识增强和劳动用工的复杂化(劳务派遣、HR外包、非全日制用工等形式大量出现)逼迫人力资源管理转型。当前社会对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重视实践能力。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改革迫在眉睫,如何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对人力资源从业人员的知识、技能需求,是任课老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笔者通过与学生座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在教学实施中所遇到的现实情况;以邮寄调查函、电话采访等形式向企业劳动关系从业人员、人力资源毕业生进行调查;对相关人员进行深度访谈,共同探讨研究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教学改革中的难点与重点问题。收集第一手资料,了解企业实际需求的能力是什么,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为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总结出当前课程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
第一,仍偏重理论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方面较为薄弱。实践教学环节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保证。据调查,毕业生反映最多的问题是感到自己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实践能力没有得到有效锻炼。导致大多数毕业生缺乏动手能力,难以更好地服务社会。在针对企事业单位的调研中,笔者发现目前毕业生具备的基本素质与实际需求不符。虽然不同类型单位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能力要求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但劳动法律法规的应用能力与沟通与协调能力是所有类型组织均十分看重的核心素质与能力。
第二,实践教学课时过少,实践指导老师匮乏,实践教学手段单一,实践教学过程中缺乏创新性和灵活性,理论教学不能很好地融入社会实践当中,造成理论学习与社会生活实际脱节的现象。
第三,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案例教学法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以及促使学生学会沟通与合作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在实践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方式及有限教学资源的限制,学生对案例教学的满意度并不高。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案例教学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需要老师认真学习金字塔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金字塔是一种现代学习方式的理论。最早它是由美国学者、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1946年首先发现并提出的。根据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成果,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1,听讲,保留5%;2,阅读,保留10%;3,声音、图片达到20%;4,示范,记住30%;5,小组讨论记住50%;6,做中学或实际演练,达到75%;7,教别人或马上应用,记住90%。这与富兰克林的名言“告诉我,我会忘记;让我看,我可能记住;让我参与,我会明白”不谋而合。即听讲的学习效果最差,教授给他人的学习效果最好。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这种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
因此,教师急需改变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综合利用研讨式、参与式、角色扮演式等多种教学法,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提升案例教学的实际效果。以下是笔者在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教学改革中进行的探索与建议。
一、让学生自己选择和分析案例,在课堂上展示
学生对某方面的知识掌握到一定程度时,就想跃跃欲试,展示自我。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让学生自己选择和分析案例。然后专门抽出一定的上课的时间,让学生到台上把自己选择的案例和分析的结果公布于众,让全班学生参与讨论。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其牢固掌握相关知识,更有利于增进教学相长。把单一的教师的“讲堂”,变成学生主动发展的生动活泼的“学堂”,变成师生共同研讨的“论坛”。为此学校提供专门的案例圆桌教室非常重要,以便营造良好的讨论环境,确保案例教学的有效实施。
二、组织模拟法庭
这种模式一般在劳动法课程的后半段运用的比较多,因为课程过半,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劳动法理论知识后,为学生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创造了一个“真实”的环境。让学生充当原被告双方的律师和法官或仲裁员,能够亲身体验到法律职业不同角色的要求。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案例的选择一定要有典型性和可辩性,能有让各个角色充分发挥自己才能,施展才华的空间。这需要教师做足上课前的准备工作,否则根本达不到应有的课堂教学效果。具体而言,教师首先要精心选择教学案例。教师要充分考虑如何让学生置身于案例之中,愿意积极主动参与到案例的探讨之中。第二,选择角色,布置任务,分头准备。这是模拟法庭教学活动的重要阶段之一。在这一阶段,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指导,分析案情,制作需要的各种法律文书,熟悉相关法律条文、诉讼程序等。第三,模拟法庭结束后,教师组织对模拟法庭庭审活动进行讨论,尽量让每位学生对该案发表意见。在此基础上,最后由教师进行讲评,如案件事实是否清楚,运用法律是否正确等。
三、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开放性”教学模式
“开放性”教学模式是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而创设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为此要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走出校门、专家走进课堂。“请进来”是邀请实务界人士讲学,如邀请一些企业人力资源经理、知名律师和资深法官来学校讲授部分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实务课程。“走出去”是旁听真实劳动争议案件仲裁或诉讼庭审。在“劳动法”的教学内容中,“劳动争议处理”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劳动争议处理有三个环节:即劳动争议的调解、仲裁与诉讼。其中劳动争议仲裁是最重要的环节。劳动争议仲裁、诉讼的程序与证据的搜集是笔者讲授“劳动法”的重点与难点。通过旁听案件审理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带领学生到北京市朝阳区劳动人事仲裁院和北京大兴区法院旁听了劳动争议案件的庭审。学生们全面清晰地了解了劳动争议案件的审理过程,对劳动法知识加深理解,增强记忆有很大帮助。在现场的感觉和看书看视频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和看电视剧更是差距很大,现场的氛围让学生感受到法律的严肃和严谨。他们也意识到必须有深厚的劳动法专业知识与素养,才能维护好自身的合法权益和做好劳动关系工作。同时认识到学习劳动法知识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更为重要,不是为了拿学分,而是它和将来工作息息相关。旁听案件审理必须重视的环节是:让学生事先了解一下案件的背景与内容,提前查阅一些相关法律知识,在旁听庭审的过程中学生才能更好地思考,更好地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庭审结束后可以马上与法官、仲裁员、老师一起讨论,把案件的重点梳理,把疑问及时解决,旁听学习的效果才能更好。与传统的“一间教室,一位教师,一班学生,教师讲,学生记”的“封闭性-灌输式”课程教学模式相比,“开放性”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交流更加活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强,教学空间更加广阔,教学效果更加好。
实践教学环节由专业教师担任,但专业教师往往理论知识充足,实践经验不够。因此,需要积极鼓励教师取得双师型任职资格后到企业兼职,或者聘用律师、企业中经验丰富的人力资源主管担任实践教学环节课指导老师。
四、创新实践教学平台
在实际教学中,如何选择恰当的校外实习基地与学生的课程学习对接,使学生能够及时进入实习基地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全方位地感知劳动关系管理的实务是一个难点,也是一个重点。在这方面,有的学校尝试与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共同建立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专家委员会,通过适当的组织形式与有关部门建立长期而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现场教学活动和专题教学活动的规范化、制度化。这样就可以在约定的时间内到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进行参观、见习等实习活动,保障实践教学的顺利推进。还可以随时聘请相关单位的劳动关系专业人士进行专题演讲、座谈、答疑、研讨,保持学生与社会专业人士之间交流,随时掌握行业动态。此外,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辅以电子邮件、网络聊天工具等网络信息通信工具,搭建信息化、网络化的技术平台,使学生与专业实务人员之间形成有效互动。因此需要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为学生创设广阔的实习基地。
参考文献
[1]伊海燕,刘艳.HR转型背景下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4(1)
[2]秦敏,朱亚男.“劳动关系管理实训”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市场,2012(11)
小学生自我劳动能力道德教育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祖国已经变得越来越富强。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思想意识也日趋进步。“4+2+1”式的家庭结构日益增多。在新的家庭结构中,孩子的“地位”被空前的提高与重视。“小皇帝”“小公主”“小祖宗”等称呼来形容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一点也不为过。随着孩子在家庭中地位的变化,孩子的脾气变得越来越坏,性情变得越来越孤僻,尤其是自我劳动能力变得越来越弱。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应把德育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而把对学生自我劳动能力的培养作为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当前各个学校必须务实抓好的事情。当前,小学生自我劳动行为的现状足以彰显一个学校对学生道德教育的水平。
一、学生自我劳动能力的现状及分析
当前的学生,自我劳动能力的现状着实让人担忧。他们不会整理书包,不会收拾房间,不会做任何家务,有的甚至10多岁了还要父母帮着穿衣服、系鞋带。这些我们这辈在7、8岁就会做得事情,现在的孩子却根本不会做,或许他们也从来没有想过这些事早就应该学会去做。究其造成的根本原因,不仅有家庭的原因,也有学校和社会的原因。在这里,我们单单说说学校。在学校里,很多该由学生承担的劳动任务,学校处于“安全”的考虑,小一点的任务由老师代干了,大一点的任务学校则请小时工做了。而我们的学生们则就悠哉般的被“清闲”了起来。我觉得学校的这种方法特别不可取,也是万万不可的。即使学生在劳动中或大或小的存在安全隐患,我们学校也只能在如何排除安全隐患上下功夫,而不是就这样把学生“娇养”起来,试想我们总不能因为怕出车祸就永远不乘车吧。这样长此下去,我们的学生们会连最基本、最起码的自我劳动能力都丧失了,将来又怎样承担建设祖国的重视呢?因此,学校必须把培养学生的自我劳动能力放到学校的德育教育中来。
二、劳动行为教育在小学生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1.有利于小学生自立能力的培养
当前的小学生自立能力极差,依赖行为极重,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自身劳动能力的缺乏,自我劳动能力的低下,很多事情学生都不会做。所以他们在家依靠父母,在校依赖老师。如果学校在德育教育中,加强对学生自我劳动能力的培养,则有利于学生自立能力的培养。日常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如整理书包、清扫垃圾、打扫教室、收拾房间、清洗衣物等,学校要把这些事情当作德育教育的必要课程对学生进行引导与培养,并给学生提供适当的机会去实践这些事情,那么学生也就会慢慢学会做这些事情,并且在学校的鼓励与表扬中渐渐地喜欢做这些事情,从而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
2.有利于小学生自我感恩情感的培养
当前的小学生孤僻、自私,不知道感恩的现象特别严重。他们只知道享受,从来没有想过在自己享受的背后,自己的家人要付出多少辛劳。如果学生学会了自己去做一些事情,在自我劳动中,学生会亲身感受到劳动的艰辛,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父母亲人为了让自己生活得更幸福所要付出的辛劳。这样,学生就会逐渐学会珍惜,逐渐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学会对别人感恩,学会对别人体贴,学会对父母孝顺。
3.有利于小学生吃苦耐劳品质的培养
当前的小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学习生活中,他们不愿意吃苦,不愿意劳动,不愿意面对挫折,在困难面前容易退缩。学生在自我劳动的过程中,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还可以一点一点地培养自己吃苦耐劳的品质。
三、学生劳动行为能力的培养
1.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培养
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蕴含着众多的劳动资源。班级卫生、学校环境卫生、个人生活中的一些常规事情等。教师要注意挖掘这些劳动资源,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去做,帮助指导学生如何做好这些事情。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学生不仅可以渐渐学会做这些事情,而且还可以在劳动中逐渐提升自己的劳动行为能力。
2.在校本课中培养
一些学校在校本课的研发中,常把注意力放在对学生文化知识素养的培养上。这固然也重要,但是我觉得不妨也把对学生的劳动行为教育纳入校本课程中。“开块试验田”“种块小菜园”等,让学生在劳动中体验生活,不仅可以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常识,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陶冶学生的情操,也从中体会一下劳动的艰辛,分享一下劳动收获时的快乐。
3.督促家长在家庭生活中培养
家长学校的建立,促进了学校教师与家长的密切联系。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和家长沟通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应该督促家长在家庭生活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一些家庭,学生放学回家后,家长什么事情也不让孩子做,导致学生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习惯。十几岁的孩子,自己什么事情也不会做,甚至可怜到家长要喂饭给他吃,帮助他穿衣穿鞋。家庭生活中的过分溺爱,父母的过分包办,导致孩子自我劳动能力的丧失,这样不利于学生劳动行为能力的培养。因此,学校不仅在校期间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劳动行为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督促家长,在家庭生活中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劳动行为。只有这样双管齐下,学生劳动行为能力的提升才会取得实质性的提高。
总之,学校应重视对学生自我劳动能力的培养,让青少年在学会劳动的前提下,变得更加自立、自强、自信,将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农业部门的边际生产力日益增加,最终这将会缩小甚至消除城乡收入差距。但与此同时,它还将建立具有中国的特点“双重劳动劳动和就业制度”和“城市二元社会”。在2006年,蔡?P认为使用劳动力流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需要一定的条件。在当前阶段的中国,由于很多不完整的条件,劳动力流动和收入差距扩大是主要的现状。
一、研究综述
首先,农村剩余劳动力经济学最早的研究者是刘易斯,他认为发展中国家中农业部门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只有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才能使城乡经济一体化,消除二元经济结构。其次,有的学者还提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改善行业发展状况的一个先决条件,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业技术,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最后,另一个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理论是托达罗理论。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认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仅取决于城乡差异,还取决于成本―收益对比。经济发展的劳动力转移造成的心理动机是主动转移。这显示出对他们个人的主观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个人品质是影响劳动力转移的重要的心理因素。
二、教育培训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劳动力转移的难易程度和转移后的工资状况受职员受教育水平的影响。因此,转移的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成为转移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受教育水平最主要的内容就是知识水平。
农业生产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农村产生大量剩余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的唯一选择就是向城市转移,这也体现了农村发展的不断进步,虽然存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但他们进入城市后从事的大多是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制约他们发展的关键因素就是劳动者素质低,最主要的方面是知识水平较为薄弱,因此加强农村劳动者的教育培训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有所提高,他们的可选择工作范围也将有所增加,可以和城市劳动力进行公平的竞争,提高其竞争能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可以增加城乡收入和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收入差距,教育培训可以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