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个人理财的现状范文

个人理财的现状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个人理财的现状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个人理财的现状

第1篇

(东北财经大学职业继续教育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3)

摘 要:通过讨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起源、个人理财业务的必要性,阐述了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基本情况,论文集中分析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重点讨论了发展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对策和建议,并说明了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28-0123-04

一、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概述

个人理财业务,是指商业银行通过产品组合、业务咨询与投资顾问方式,为具有高价值的个体提供个性化、差异化、隐秘的金融服务、以达到商业银行提高经营效益并为高价值的客户保存财富和创造财富的目标实现商业银行和高价值客户的“双赢”。

个人理财业务最早起源于瑞士,只要为高净值的客户提供理财服务。瑞士银行拥有严格的保密制度和稳健的经营管理制度,非常注重客户的利益,从而吸引了大量的高价值客户,尤其是二战期间,许多富裕人士为了保护自己的财富,纷纷将资金以匿名的方式存入瑞士的银行,从而极大促进瑞士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

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盛行于美国,1929年10月,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全球股价大滑,投资者财产蒙受巨大损失,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人们开始萌生了综合规划个人财产与生活的需求。同时,百业凋零,保险却因其独特的“社会稳定器”功能而受到了空前欢迎。美国一些保险营销员为推销本公司的产品,开始向顾客提供投资收益分析、资金安排和代办有关手续等服务。这种营销策略被认为是现财业务的起源,而这些保险营销员也被称为“经济理财员”,即现财师(Financial Planner)的萌芽。

二战结束后,随着经济的复苏与社会财富的积累,美国人民逐步意识到个人理财的重要性,并扩大了对金融服务和产品的需求。金融市场竞争的加剧,使一些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开始在日常业务中开展个人理财业务。当个人金融理财业务在保险、信托、银行等机构悄悄盛行之时,保险和信托投资行业的营销员开始探讨并整理系统化的理财概念。

与此同时,个人金融理财业务的时代背景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具体表现在个人金融财富不断膨胀、金融自由化浪潮风起云涌、社会机构尤其是人口结构不断变迁等方面。这些因素促使人们对金融理财的需求急剧增加。在金融产品不断丰富、金融风险不断加大、金融竞争不断加剧的情况下,个人金融理财市场快速发展。

70年代,混业经营金融改革浪潮的出现使创新金融产品不断涌现,为个人理财提供了丰富的金融投资产品,也使个人越来越难以凭借自身知识实现个人财务目标,使人们迫切需求理财师的帮助,从而推动了金融理财业的快速扩张。独立的理财咨询机构开始出现;在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理财师的地位不断得到提升。

80年代,银行管理理论的转变和电子信息系统的使用,使融合了传统存贷款业务、投资业务和咨询顾问业务的“组合式”理财产品开始成为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主要方式,同时,财富管理顶峰——传统的私人银行业务也开始向80年代出现的富裕新贵扩张,使个人金融理财客户范围更加宽泛。

90年代,金融管制开始松动,各类投资工具和衍生产品市场、场外市场交易规模迅速扩大,使理财产品的投资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组合方式、投资对象、风险承担和利益分配模式呈现多样化,保证收益(保底)、浮动收益、有条件转换收益等各类理财产品不断推陈出新。互联网的出现一方面促使了理财门户网站等新型理财机构的产生,另一方面使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独立理财机构等理财业务的开展更加方便与丰富。90年代末期,美国颁布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使理财业务进一步与信托业务、商业银行的基金管理业务等结合起来。到20世纪末,体系完整、制度完善的理财行业在美国已经形成并在欧亚等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得到了迅速的推广与发展。

(一)商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内部原因

首先,顺应商业银行的发展。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银行内部也在进行改革,主要表现在商业银行将公司客户转为个人客户,经营的资产负债业务转向中间业务,“以产品为中心”理念转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个人理财业务也顺应了这一趋势,以新型的服务方式为客户提供新型的产品和服务,有效的培养了银行的目标客户。以交通银行为例,2007年明确提出打造中国的财富管理银行,这一战略构想充分体现了交行的战略构想,随即推出了面向中高端客户的“交银理财”、“沃德财富”等财富管理品牌。综合利用各种金融工具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赢得了大量的高端客户。

其次,拓展商业银行的收入来源。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改革,银行的传统盈利手段逐渐丧失优势,风险增加,收益将会减少,商业银行将会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而个人理财业务作为中间业务正好符合了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目前,我过商业银行的利润收入70%-90%来自利差收入,中间收入只占10%。截止2007年上半年,即使是在国内中间业务收入最高的招商银行也只占15.23%,而在国外银行的利润构成里利差收入只占50%,剩下的有中间收入构成。比较国内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以及个人理财业务占中间业务的收入可知道,我国的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有很大的空间。

再次,有助于缓解银行流动性压力。我国经济的增长受益于出口的增长,净出口的增长为GDP的增长做出了突出贡献,根据中金公司的报告,2005年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6.9%。2006年为22%,2007年虽然受到了紧缩经济的影响,仍然为20%。净出口的增长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其突出问题是强制结汇制度带来的大量的基础货币投放,截至2008年1月末,货币和准货币(M2)为41.78万亿元人民币,而在2007年1月末只是35.15万亿元人民币,而在2004年12月末,仅仅只有25.32万亿人民币。显然大量的基础货币流入到经济中去,加上民间投资渠道狭窄,居民观念保守,使得银行吸收了大量的储蓄存款,存款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贷款速度,造成了银行的流动性过剩,面临着利率风险。银行通过个人理财业务,将居民手中的储蓄存款投向货币市场基金、国债等低风险投资品种,实现储蓄分流,缓解银行内部的流动性压力。

(二)商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外部原因

首先,有利于商业银行应对外资银行带来的竞争。中国加入WTO以后,外资银行纷纷涌入国内,由于国内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处于初级阶段,外资银行充分利用它们的竞争优势,开展理财业务,赢得很多了优质客户。在我国80%-90%的个人财富主要集中在10个大中型城市,居民对于财富的管理也日益强烈。根据国际“二八法则”,20%的客户为银行创造80%的利润,争夺20%的客户对于银行至关重要,所以我国银行必须发展个人理财业务,迎接外资银行的挑战。

其次,满足社会财富格局的变化的需要。据有关资料显示2001-2006年,我国居民人均GNP复合增长率达到12.2%,城市和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复合增长率为11.4%和8.7%。全国居民储蓄存款从2000年的6万亿元人民币到2008年的17.7万亿元人民币。经济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很多富人,相关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底,中国的富人总数稳居亚太区第二,仅次于日本,财富总值达到1.73万亿美元,占据亚太区财富总值的1/5,中国的富豪共34.5万人,人均资产达到100万美元。越来越多的高净值客户需要自己的资产保值增值,但他们的财务知识相对缺乏,这就迫切需要专业的队伍为其服务,满足其多样化需求。由此可见,我国的商业银行应从客户出发,制定一系列的理财服务,满足客户需求。

再次,有助于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近年来,巨大的贸易顺差带来的货币供应量增大,宏观经济平稳增长、股权分置改革等措施,极大的促进了中国股市的发展。上证综指从2005年不到1000点飙升至2007年5月29日的4300点,那时A股的整体市盈率高于40倍,直追日本80年代泡沫经济的顶点,之后国家出台紧缩措施,但收效甚微,直到“5.30”的下跌行情,才使过热的股市降了下来,但也冲击了宏观经济,不利于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股市的大起大落,显示中国股民的投资非理性,同时也揭示了中国的投资品种欠缺,投资渠道狭窄,而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正弥补了这个断层。这部分投资既保证了投资人的利益,又保证了股市的稳定,利于宏观经济的发展。

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

1996年中信银行广州分行率先推出“私人理财中心”的招牌,同年工行上海分行推出理财咨询、外汇买卖、存单质押等理财产品。1998年,工行在上海、天津、浙江等城市进行理财业务试点。1999年,建设银行在北京、上海等城市推出各种理财产品。2001年,农行推出“金钥匙”金融超市,为广大客户推出“一站式”服务。2005年,中国银行在全国开始实行统一的金融理财中心模式。

自2004年以来,光大银行率先发行“阳光理财B计划”以来,各家银行相继推出各种理财产品,品种和资金规模急剧膨胀。2008年,各家主要商业银行发行理财产品7799期,募集资金23005亿元,募集的资金位居市场第一位。2009年12月末,发行理财产品的机构增至86家,产品发行数目超过7000款募集规模达到5万亿以上。截止2011年2月,全国49家银行发行1098款金融产品,其中普通类理财类产品936款,结构性理财产品162款,发行数量比去年同期分别上升171%和122%。

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尚处于初级阶段,发展空间广阔。据统计,74%的人对理财业务有兴趣,41%的人表示需要这项业务。同时国内的商业银行开始意识到个人理财业务的广阔前景,并把这项业务当做新的利润增长点。各家商业银行纷纷推出自己的理财品牌,中国银行的“中银理财”,招商银行的“金葵花理财” ,浦发银行的“卓信理财”。

个人理财业务收入在银行利润结构中所占比重较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全部收入仅为8%,理财收入比率更低,而发达国家理财收入占经营收入约为40%到50%左右,并且高收益理财产品所占比率较少。以中国银行2008年销售业绩为例,受资本市场低迷的影响,低收益甚至没有直接收益的货币型、债券型基金在全行代销基金产品中占了很大的份额,直接导致了“份额低,效益减”的非正常现象发生,并直接影响了中间业务收入的增长。

由于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规范的理财售后服务体系,重产品销售,轻售后服务,相关人员在产品销售阶段的职责不明确,导致产品的具体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准确。客户投诉渠道不畅,影响了客户的满意度,加大了理财产品销售的难度。此外,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健全的个人信用制度,加大了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风险,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理财业务的发展。同时,银行制定了较为严格准入标准,客户需要办理复杂的手续才能进入,极大的影响了客户的满意度。

由于央行对信托贷款利率下限没有规定,信托理财集合资金用于贷款可能引发风险,因此信托贷款可以规避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的限制,降低了借款人的成本。此外,商业银行的信托贷款和信托理财资金不在商业银行的表内核算,不需要计提资本,优化了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信托理财资金对商业银行和信托公司属于表外业务,贷款的信用风险完全由投资者承担。此种情况下,银行一般不会进行授信调查,对贷款的用途也不会进行相应的监测工作,特别是贷款大部分在异地使用,担保人不能履行担保责任,这会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风险,银行和信托公司也将面临声誉风险。

三、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现阶段我国的金融政策和体制是分业经营

银行、证券、保险业务相互不能交叉,各有各的的监管机构,三个市场处于相互隔绝的状态,限制了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不能实现银行代客户的组合投资,也不会替客户承担相应的风险。分业管理的现状还使银行的理财成本和不可控风险上升。

(二)国内的衍生产品市场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

在衍生金融产品方面:缺少产品设计、运作平台等重要环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银行理财产品的良性发展。我国也不具备衍生产品的发展平台和对冲技术,国内目前推出的理财产品大多是和国外联合推出的,只赚取一些佣金和手续费,大部分利润被国外机构获得。

(三)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相对单一

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不仅仅是销售理财产品而已,而是要求商业银行根据自身的优势和客户的特点,制定不同的理财方案。例如,招商银行推出的理财计划,服务内容仅仅限于简单的财务规划上,根本没有全方位的人生财务规划设计,根本不能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四)高素质的理财人员缺乏,理财业务高端化程度低

目前,国内理财市场缺乏专业的理财人员,已成为制约我国理财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理财业务是一项技术性和知识性很强的综合业务,从业者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同时它也是一项高智力的中介服务业务,例如,在花旗银行,理财贵宾室只有综合素质较高的理财人员才能为客户提供理财服务,理财人员中有国际名校的mba的占75%。而在西方发达国家,只有获得CFP的人才能从事理财业务。国内商业银行的理财人员大多是从一线柜员岗调过来的,虽然比柜员能力强,但还落后于西方的发达国家,只停留在产品的营销上,离真正的理财业务还有很大的距离。

(五)个人投资与理财意识淡薄

中国人不太具备投资与理财意识,不愿意将财产交给别人打理,并对理财的内涵、业务范围、流程不是很了解,同时商业银行也由于种种原因对理财产品缺乏认同感。在银行理财人员的引导下和客户追求高收益的情况下,客户只能被动的购买理财产品,最终形成理财业务的发展不稳定的局面。

(六)受世界金融危机冲击较大

2008年美国的金融危机,引起了世界性的恐慌,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受到了严重打击,各国股市大幅下跌,大宗商品价格下降,以至于理财产品的收益处于亏损状态。中国的理财产品受到了较大影响,尤其是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收益持续下降。金融危机之后,各国为了树立金融安全感,银行推出了结构性产品,全都附加了保本或利息的各种条款。此时,全球经济进入了一个不稳定期,以美元为中心的西方发达国家将金融风险转向发展中国家,国内银行对金融形势的发展难以判断,产品的创新设计更趋于保守,极大的影响了产品设计的多样性与灵活性。

四、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一)进行市场细分,确定以客户为中心的意识

当前,个人理财市场竞争激烈,,我国商业银行要获得市场,抢占高端客户,就必须逐渐转变意识,形成“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从客户的需求与利益出发,创新更多的产品和服务,有差别的、有选择的进行产品和服务的营销,由大众化产品向分层次服务转变。首先,不断开发新产品,提升多元化战略。商业银行应加大对产品开发的投入,推动产品向多元化发展,这也符合马克维茨的“投资组合”了理论,不要将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其次,个人理财产品最主要的就是实行个性化服务,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风险偏好、工资收入,为相应的客户设计符合其特点的产品。最后,以客户为中心,提升产品的透明度。银行要建立留住客户、发展客户的产品开发和营销思路。结构性理财产品是吸引客户很重要的方式,合理运用会给银行带来长期、稳定的客户。

显然,从国外银行的发展来看,理财并不局限于为客户提供单一的理财产品,而是将客户进行细分,根据客户的综合状况,为其提供个性化服务。虽然我国的理财业务发展很快,但仍停留在销售理财产品的初级阶段,与理财业务的全方位、个性化相比,存在很大差距。从长远来看,国内商业银行也应遵循由单一产品向综合平台,由大众化向分层次服务,由单纯的产品销售向以金融顾问、资产管理为核心的综合投资理财服务转变。

(二)选拔高素质的人才,提升理财的层次

人力资本主要是以高级管理人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为主体的核心人才,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和依赖性更高。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的资源和情况,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人力资本的积极性、能动性,提高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解决我国银行人才匮乏的问题,不仅要立足的我国银行业目前的现状,还应借鉴国外的经验,多渠道,多方面培养人才,适应银行业务的发展。首先,在现有银行员工中选拔优秀员工,进行银行、证券、保险知识的综合培养,满足业务对人员的需求。其次,与高等院校进行合作,将优秀的员工送入高等院校进行深入学习,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 第三,与国际注册理财规划师委员会进行交流,开展理财规划师资格考试,提高理财规划师的个人能力和职业道德,逐步与国际接轨。

(三)创新观念,优化客户观念

首先,银行要充分理解理财业务的本质。个人理财就是根据客户不同阶段的目标,对个人金融资产在不同的金融市场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理财的目的不是向客户销售理财产品,获取利润。银行应结合客户的风险偏好、生命周期和收入水平,充分利用各种金融工具,为客户提供综合化的金融解决方案。

其次,帮助客户树立正确的理财意识和风险观念。个人理财业务是银行提供的中间业务,银行根据客户的委托,以指定的方式进行投资,而风险却又客户承担。目前市场中,银行为了争取存款,赚取利润,进行虚假宣传,承诺收益,降低了风险的意识,一旦市场发生波动,客户就可能会遭受损失,使得客户对银行的信任度降低,大量的客户就会流失。

最后,深化客户市场细分,完善客户资料的数据库管理。正确的市场细分,有利于银行根据客户提供需求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商业银行想要获得有价值的客户,推出有吸引力的产品,首先对市场进行细分,细分的维度和方式包括,客户的金融资产规模、风险偏好、财务目标、个人客户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银行应建立信息的反馈机制,获取全面的客户资料,通过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利用,实现对客户的准确分类。

商业银行必须结合发展战略和风险管理方式,针对具体业务的特点,制定内部风险管理制度和风险管理流程,建立健全的理财业务风险管理体系,对于防范市场风险,保证理财产品的运行有重要意义。

(四)从体系上健全和完善理财业务的风险管理制度

此制度要充分结合业务发展的特点,在产品研发、销售和管理过程中,必须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做好应急预案,制定相应的风险处置措施。

在具体业务方面,商业银行必须保证理财业务的合法合规。首先,对从业人员进行规范,将理财经理与一般的营销服务人员、大堂经理区分开,对各自的职责进行界定,避免声誉风险。其次,强化风险提示制度,对客户进行充分风险提示,在柜台业务操作、理财产品推介和理财规划制订时,需要将风险类别和风险承担方式给予明示,并要客户做出书面认可。再次,通过各种渠道向客户披露理财产品的管理和运用情况,保证客户的知情权与监督权。最后,建立客户投诉处理机制和投诉分析系统,及时发现客户投诉较多的问题,尽快整改,迅速反馈,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综上所述,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仍处于起步阶段,具有范围广泛、容量大、风险较低、经营收入稳定的特点,但就规模和内容来说,仍然与发达国家具有较大差距。我国商业银行还需要提高自身的理财专业水平和技术水平,明确个人理财服务的发展战略、客户定位和服务定位。银行应大力推进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提供“一站式”的服务。要做好个人理财产品个性化需求的研究,根据不同人在不同生命阶段的不同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提供个人理财方案。同时对客户市场进行细分,以客户为中心,针对客户的不同特点,加大个人理财产品的创新力度,为客户量身制定金融产品,使客户的资产保值增值。注重培养客户对银行的忠诚度,争取更多的高端客户,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双方的“双赢”

参考文献:

[1] 李国峰.《银行个人理财体系、策略与政策》.企业管理出版社.2011年第1版.

[2] 李红英、冯晓宁、韩宇.“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业务分析”.《经营管理者》.2010年第2期.

[3] 陈琼.“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及对策”.《金融经济》.2010年第1期.

[4] 李东卫.“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展趋势、风险及对策”.《广西金融研究》.2008年第2期.

[5] 吴世亮.“制约中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十大因素”.《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第1期.

[6] 霍文文.《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版

[7] 张鹏.“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市场现状分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第2期.

[8] 张云峰.“我国银行业的明日之花”.《银行家》.2007年第11期.

[9] 王文胜.“个人理财的定位与误区”.《现代商业银行》.2007年.第2期.

第2篇

(临沂大学,山东 临沂 276000)

摘 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多层次市场的完善以及公民理财意识的增强,使得我国理财市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此同时,伴随着发展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制约的发展。本文主要通过对理财市场的现状、面临的问题、解决策略进行一个系统的归纳分析,以便清楚的认识市场现状。

关键词 :金融产品;理财业务;投资收益;经营格局

中图分类号:F23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7-0073-01

收稿日期:2015-02-10

作者简介:王阳(1993-),女,山东临沂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经济。

一、个人理财的概念

简单地说,个人理财即开源节流,管理好自己的钱。个人理财业务是帮客户当好参谋,利用好手头资金来积累财富,实现财产的保值和增值以及用最少的钱获得最好地服务和最大程度地满足。

关于个人理财业务,我们可以给予这样的一种定义:在依靠现代技术电子化手段的基础上,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量身订做的服务,对各项金融业务例如投资、贷款、存款、结算、保险、和信息咨询等业务品种进行系列组合,满足客户多元化、个性化金融服务需求的一项综合性业务。到目前为止,个人理财业务种类越加繁多,包括:储蓄、外汇买卖、债券买卖、资金管理、个人信贷、黄金买卖等各种可以满足顾客需要的种类。

二、个人理财的发展特点

我国个人投资理财市场的特点首先表现为起步晚。在九十年代中期,招商银行推出了“一卡通”,集本、外币、定期存款集中管理及收付功能为一体,至此,国内出现了个人理财产品,这是我国以客户为中信的个人理财市场初步形成的开端。这一特点成为制约着我国个人理财市场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在社会主义特有的经济制度下,我国个人理财业务蕴藏着无穷的力量,使得其起步晚却发展迅速。

个人理财的发展的阶段性比较明显,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吸引客户。各大金融机构在提供金融服务的同时,给个人提供免费理财服务,这样可以吸引客户在他们那里存款、买债券或者买保险;第二阶段是提供全面的理财服务。这一时期主要是为有需要的人提供服务,比如房产、证券、股票或保险等的投资;第三阶段逐步转变成更为复杂的税务问题,可以为有需要的客户做出合理的资产安排。

三、个人理财市场发展中的问题

我国个人理财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1.市场规模小

由于起步较晚,发展不完善,导致目前理财市场规模小,规模优势难以得到充分发挥,这已经成为目前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市场本身规模的增长是其发展的前提条件。目前供需维持低层次均衡的局面一时难以得到有效改善。

2.缺乏有一定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办好个人理财业务,当好客户参谋,需要一备投资市场知识、保险业务知识,懂得营销技巧和客户心理的高素质理财人员。但由于受体制等各方面的影响尚处于起步阶段,我国的个人理财业务,还远远没有达到这一标准。

3.组织机构不健全,缺乏系统支持,因此风险比较大

个人理财业务顺利开展必须依靠银行前后台业务部门的通力合作,它涉及到银行信贷、信用卡、国际业务、会计、个人业务等多个部门。但目前银行与保险、证券公司之间有关客户的信息资料无法共享,无法及时掌握客户的需求变化,不利于个人理财业务的深入发展。

4.个人理财内容单一,理财产品的功能定位难以符合客户的需求

客户选择个人理财业务的目的是希望能够通过专家理财,在最短时间内使其资产取得最大收益,或者使其资金发挥最大的效能。个人理财的核心是投资收益的最大化和个人资产分配合理化的集合。而现有银行产品的功能定位与客户的需求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两者难以沟通与交融。

四、理财市场今后的发展方向

1.科学定位市场,制定发展规划。

分业经营的现状限制了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范围,决定了我国银行的理财业务短期内不可能达到国际银行业的深度和广度,其发展过程只能是循序渐进的。研究出一套业务系统,可以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和要求提供不同理财组合方案给客户选择,达到深受市场欢迎、吸引更多客户的目的。

2.加快理财业务人员培训

个人理财业务是一项“知识密集”型产品,具有综合性、技术性强等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的从业人员不仅要对银行的公司业务、个人业务、银行卡、外汇等业务了如指掌,还必须熟悉证券、保险等其它业务,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的投资渠道。加强员工培训,尽快培养出一批综合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服务质量优的复合型、外向型人才是当务之急。

3.丰富理财产品,制定理财软件系统。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同质性很强。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标准化的理财软件系统的应用,必将成为理财业务强有力的支撑,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银行理财专家为客户提供理财建议和实施方案的好帮手。

4.充实个人理财业务内容,实现个人理财业务的多样化。

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各银行应把个人理财业务作为个人金融服务的核心产品,个人理财服务要与外汇、保险、基金、债券、股票等紧密相连,将业务转向转账结算、外汇买卖、业务等方面。良好的产品延伸性将使理财服务最大限度地为银行带来效益。

随着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中国个人理财业务这一巨大的潜力市场将会成为外国金融机构的必争领域。处于个人理财业务刚刚起步的国内金融机构,应当研究和分析发达国家个人理财业务的经验,从而借鉴其先进的理念和运作模式,构筑自身的竞争优势,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居民的投资理财需求。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限制因素;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3-0131-01

1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

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成为银行比拼综合竞争力的必争之地。但从目前我国各个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运作情况来看,主要还停留在咨询、建议或者方案设计上,具体操作仅仅是储蓄功能的扩展,将存贷款产品进行简单组合,或是只提供初级的咨询服务,并不涉及房地产、债券、股票、基金等投资品种。而且,受政策和法律的限制,我国金融体系仍然处于分业状态,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客户资产不宜大幅增值,个人理财业务尚待完善。

2 限制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原因

(1)理财产品设计管理机制不健全。

首先,国内各家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虽然名目众多,但互相效仿,理财服务实质性内容少,产品整体技术含量较低。其次,政策和监管层面的约束还比较多。另外,产品同质性问题突出。各家银行为了抢占市场先机,不遗余力地推出了名目繁多的理财产品,但事实上只不过是对货币市场产品的简单组合,真正创新的理财产品并无增加,与其他银行相比也并无太大不同。

(2)“全能――复合型”人才缺乏。

真正的理财师应该是全能――复合型人才,其缺乏必然制约市场发展。由于个人理财业务涉及金融、财务、法律等各方面知识和实践,专业的理财师应该是具备以上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近年来,虽然各家银行都花了大力气培养理财师队伍,但大多数从个人金融从业人员中抽调而来,即使经过了银行的专业培训,其技能仍只局限于银行类业务,更多的是充当产品促销员的角色,缺乏实践经验。

(3)风险揭示不足,客户评估不完善。

一些商业银行在推销理财产品的时候风险揭示不足,片面强调预期收益率,追求销售业绩。一些商业银行在为客户提供理财服务时没有对客户进行风险偏好评估,或随意评估。对客户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风险认知和承受能力了解不深,导致客户购买不恰当的理财产品,带来人为性损失。

(4)品种单一,缺乏创新激励机制。

部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创新方式多为从外资银行引进一个结构,而不是自行设计,或是以模仿为主,创新的原创型很少,品种单一,电子化程度低,易于复制和模仿,缺乏竞争力,无法满足市场要求。我国商业银行普遍缺乏创新的内在激励机制,如创新的设计、实施监控和考核机制等。

3 应对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1)加大营销宣传力度。

首先,作为从事个人理财业务的机构,商业银行应该利用自己的网点和员工,利用媒体和中介机构加强宣传和引导,应将宣传重点放在客户的实用价值上,以吸引目标客户去尝试使用。其次,通过为客户度身定制理财计划,推荐适合客户需求的理财产品或产品组合;提供符合客户潜在需求的理财信息,提出资金汇划、转账的最优途径,以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等手段来达到客户资产的保值的目的。另外,理财中心可提供理财沙龙服务和专家理财顾问服务等,举办理财知识讲座,推介金融新产品。

(2)营造品牌效应。

商业银行在打造的个人理财品牌时应体现个性化、情感化和人文化,体现银行服务的定位,为消费者提供一种心理满足。在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声誉后,其品牌效应就会使客户对银行认知程度大大提高,从而反过来提高品牌的附加值。在营销策略方面,商业银行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市场细分策略、产品策略、定价策略、促销策略、分销策略(我国商业银行实行的是分支行制,营业网点遍布全国)。

(3)加快理财产品创新。

第一,对汽车消费贷款、住房消费贷款、个人质押贷款等热点业务简化手续,放宽条件,改善服务,以扩大市场份额,形成规模优势。第二,依托高科技电子网络,将现有产品以银行卡、网上银行、电话银行为载体进行整合提升,不断扩展服务功能,提高技术含量。第三,银证通、基金买卖、外汇实盘买卖、债券买卖、记账式黄金买卖等业务,向客户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咨询,实现客户资产的保值增值。

(4)培养和选拔专业理财人员。

一方面,银行管理层要加强对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形势的学习和研究,统一认识,积极创造条件设置客户经理,加强对他们的培训和管理。同时制定理财顾问培训计划,选拔理财候选人才,同证券、保险等行业系统建立横向联合培训机制。最后,对理财候选人员进行岗位交流。使其熟悉银行的各类业务,能够进行银行业务的独立操作。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问题;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3-0-02

近年来,我国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经济发展的同时居民收入也不断提高,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109.4元,比2009年增加了1934.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但是,我国一直处在高通货膨胀低利率时代,由于几乎没有其它增值渠道,人们的银行存款不断缩水,储蓄存款已经达不到保值增值要求,如何让自己的存款得到保值增值,已经成为人们开始关注的问题。个人理财业务概括而言,就是将个人资产委托银行打理,实现保值增值的过程。然而,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却不能满足人们对个人理财业务多元化的需求。我国的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起步晚,理财产品单一,但是市场需求巨大,金融服务市场需求日益增长。虽然,商业银行已经对个人理财业务给予了重视,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现状和问题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个人理财业务上并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而且个人理财产品少,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理财门槛过高,更主要的是缺乏专业的理财人员,这些因素制约了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难以满足客户多层次需求。

(一)缺乏有效的品牌营销策略,品牌塑造不到位

各大银行纷纷推出了自己的理财产品,但是并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然而,品牌效应使得客户对银行业务的认知程度大大提高,成为吸引消费者注意力的重要手段。银行品牌创立的重要原则:必须认识到品牌对于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意义,并及早制定出自己的品牌策略,明确服务标准和规范。在员工中推行品牌塑造的理念,品牌设计就是要结合自己银行理财的目标客户群有一个准确定位,使品牌与所提供的理财产品的理念相呼应。在品牌推广的过程中,要注意各种营销手段推广的同一性,即给客户都是一样的品牌形象。一些商业银行在推销理财产品的时候风险揭示不足,没有以醒目、通俗的文字进行表达,过分强调预期收益率,追求销售业绩,对客户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风险认知和承受能力了解不深,导致客户购买了并不适合的理财产品,造成了客户的损失,也损害了自己的品牌形象。当然,在树立品牌营销的同时,还要进行业务创新,积极开发和引进新品种。

(二)理财产品不丰富,产品缺乏创新,同质化现象严重

当前商业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虽然名目众多,但实际上没有本质上的差别,银行理财服务实质性内容少,产品整体技术含量较低,难以根据不同层次客户多元化需求设计跨领域组合型个人理财产品。目前各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几乎都是证券、外汇、基金等投资产品的组合,这些业务层次低,可“复制性”强,而且没有体现银行自己特色的产品,对个人客户来说也缺少实际吸引力。我国商业银行长期以来由于外部环境的、体制的、技术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金融创新的意识、能力不强,金融创新几乎是一片空白,近几年来随着银行竞争的加剧,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有所起步,但总的来说,金融创新的层次较低,范围较窄,产品的科技含量低,一些理财产品,只是把一些金融产品简单的捆绑在一起,推销给客户,容易被其他银行模仿,这是导致个人理财产品同质性大的重要原因。加快个人理财产品的开发和创新,是商业银行市场营销活动的基础和关键,也是商业银行在激烈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首要条件。由于创新不足,一些商业银行在设计理财产品时没有充分考虑客户利益和风险承受能力,没有从资产配置的角度进行产品开发和投资组合设计,没有应用科学合理的测算方法预测理财投资组合的收益率,没有设置相应的市场风险监测指标和有效的市场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体系。我国的商业银行目前还缺乏独立有效的新产品开发部门,金融创新的层次较低,范围较窄,产品的科技含量低。

(三)理财门槛过高,监管制度不健全

我国商业银行几乎都设定了20万元人民币的个人理财服务起点,外资银行如花旗银行、汇丰银行、渣打银行等则要求5万到10万美元,对VIP客户的要求则更高,如中国银行的“中银理财”门槛为50万元,招行的“金葵花尊享”系列则要求100万以上,而真正需要理财的是普通的民众。另外,我国金融行业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实行的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商业银行不能直接涉足证券、保险业务,这极大地限制了商业银行的业务,使其无法根据自身现有资源以及客户需求设计理财产品。现行政策法规对银行业经营范围的规定,使得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在逐步完善过程中受到了一定的制约,限制了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更加细致的投资理财规划,这不仅削弱了商业银行在个人理财业务上的获利能力,而且影响到我国商业银行未来的完善与发展。虽然近年来我国有关法律也渐渐地认可商业银行的混业经营,但在执行过程中却依然在延续传统做法,使得商业银行现有的个人理财服务还单纯地停留在信息服务、咨询建议、方案设计等较初级的层面上。

(四)缺乏大量理财方面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我国商业银行长期实行分业经营使得大部分个人理财业务人员是从传统银行业务转型过来的,并没有经过系统培训,只能提品推销和相对较低层次的介绍业务。个人理财业务要求复合型金融理财专业人才,掌握证券、银行、保险、法律、税收、财务等多方面知识,全面了解理财产品的各项功能,具备丰富实践操作经验,并对个人理财产品了解比较深刻,能够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专业理财建议的理财规划师。这方面的人才不但要对目前金融市场所有投资领域的理财产品十分熟悉,还要能够根据客户的具体情况量身为客户设计理财产品组合。金融行业内部的分割使得国内理财领域的人才仅具备某个领域的投资经验,缺乏综合理财的经验和能力,从而对个人理财业务的快速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二、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未来发展的要求

(一)注重品牌的塑造,进行个性化服务

品牌的塑造对银行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品牌既是一家银行提供的一种产品,也是一家银行的全部,商业银行一定要借助有影响的媒体扩大宣传的力度和广度,让更多的客户了解自己的品牌文化。一个好的理财品牌是能将银行的文化,银行的精神、银行的理念、银行对客户服务的态度全面的展现出来。因此,银行要加大理财品牌的建设,一方面要强化理财本身的功能,能真正为客户带来收益,另一方面根据客户的年龄、收入、预期目标等条件,为客户量身设计理财组合,体现个性化服务,通过理财品牌将银行为客户贴身服务,追求客户满意至上的理念传递给客户。

(二)加快产品创新和研发,提高产品层次化

根据客户的需求发展个人理财业务,通过市场调研充分了解客户需求,加大理财产品的创新力度,丰富理财内容,力求在自身的理财服务中可以涵盖更多的金融产品,提升理财服务的深度。个人理财离不开具体产品的支撑,商业银行应密切的与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合作,研发出更多深层次的产品可以根据目前实际情况,建立一支专业的研发队伍,成立新产品开发小组,增强产品设计团队自主研发实力和市场分析能力,提高理财产品质量。目前,网上银行逐渐发展,商业银行应大力推广网上理财产品。

(三)降低理财门槛,完善商业银行内部和外部监管

细分客户以提供差别化的产品和服务首先,降低理财门槛,一方面,商业银行要加强内部风险控制,提高自身要风险披露能力,完善商业银行内部监管机制,商业银行应将理财业务风险纳入商业银行的总体风险管控之中,建立理财业务风险管理制度和切实落实在销售个人理财产品时不得承诺预期收益的规定,销售的程序应当严格按照银行制定的程序进行,银行工作人员在介绍理财产品时,要进行充分详细的风险提示。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强对理财市场的风险监管,扮演好监督者的角色,完善法律体系,依法监管。

(四)注重专业理财人员的培养和现代营销手段的应用

高素质的人才是个人理财业务顺利发展的保障,针对我国目前个人理财产品市场缺乏高素质人才的现状,银行一方面,可以实施人才引进计划,引进国内和国外的优秀金融人才,把社会上一些具有专业的理财知识,熟悉个人理财产品的开发,具有理财规划师资格的高素质人才引进来。另一方面,银行可以和高校进行合作,定向为银行培养专业的理财人员,强化理财人员的股票、债券、保险、基金、税收等专业金融知识,建立起一支精通个人理财产品,能为客户提供良好的个人理财服务的专业理财队伍。树立现代的营销理念,设立专门的营销部门和配备专业的营销人员,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现代营销机制。

参考文献:

[1]侯蕴涵.美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对我国的启示[J].黑龙江金融,2010(12):42-44.

[2]张晓婷.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中的问题和对策[J].工会论坛,2011(3):70-73.

第5篇

个人理财,又称个人财务规划(Financial Planning),是一个评估客户各方面财务需求的综合过程,它是由专业理财人员通过明确个人客户的理财目标,分析客户的生活、财务状况,从而帮助客户制定出可行的理财方案的一种综合金融服务。个人理财是对客户的综合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组合创新,是一种全方位、分层次、个性化的服务。它包括个人/家庭生命周期每个阶段的资产和负债分析、现金流量预算和管理、个人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投资目标确立与实现、职业生涯规划、子女教育规划、居住规划、退休规划、个人税务筹划与遗产规划等诸多方面。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商业银行在金融创新浪潮的冲击下,个人理财获得了快速发展,尤其是在经济发达国家,以美国为例:在过去几年里,美国的银行业个人理财业务平均利润率高达35%,年平均盈利增长率约为12%-15%。美国商业银行以超市的经营理念经营“方便银行”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不少美国银行的营业场所比以前变得更易于与顾客沟通,人们对金融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多。由于加强了沟通金融机构与客户的情感联系,由此带来“双赢”的结果。

二、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至今,国内经济持续高速稳定增长,居民财富急剧膨胀、个人资产保值增值需求日益旺盛,这为理财市场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而且由代客理财业务特性所决定的高利润,以及外资银行的竞争压力,更是直接导致个人理财业务成为国内商业银行竞相争夺的市场,进而推动了我国的理财市场的飞速发展。1995年,招商银行推出集本外币、定活期存款集中管理及收付功能为一体的“一卡通”,是国内首度出现以客户为中心的个人理财产品。1997年,中信实业银行广州分行成为首家成立私人银行部的国内银行,并推出了国内首例个人理财业务,客户只要在该行保持最低10万元的存款,就可以享受到该行提供的个人财产保值升值方面的咨询服务。紧随其后各家银行都竞相推出了自己的特色理财产品。近年来,个人理财业务的开展作为竞争优质客户的重要手段和新的经济效益增长点。

三、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中存在的问题

(一)商业银行分业经营的制约

从银行理财服务的宣传资料看,似乎涵盖了和生活理财与投资理财的全部概念,但实质上它们更象是一种传统服务的延伸。受到政策的限制,银行不能涉足证券、保险、基金、信托领域,除了存贷业务,只能代销基金、保险等产品,因此,国内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还只能停留在咨询、建议或者方案设计方面,不能真正客户进行组合投资。例如中国银行的“精明眼”、工商银行的“理财金账户”等。稍为贴近客户要求的个人理财产品,也仅仅只是通过进行不同类型储蓄组合,以及推荐购买其的保险和国债产品来增加收益,例如中信银行的“理财宝”、农业银行的“债券通”等。

(二)营销模式落后,客户认知度低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市场营销观念相对滞后,其突出表现为:市场开拓意识不强,不会主动挖掘客户资源,寻找商业机会,仍习惯于等客户上门;营销手段,停留在一般竞争手段上;对营销市场细分不够,没有按一定标志将众多客户的需求进行分类;同客户没有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等。同时,客户理财观念落后。近年来,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较快,但理财观念却还停留在传统的阶段,对理财有着不切实际的期望。

(三)缺乏具备理财专业的金融人才

个人投资者的理财理念由自主理财转变为委托理财是必然的发展趋势,这个过程少不了专业人士的参与。参照国外先进经验,只有同时具备金融、地产等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同时拥有较为丰富的从业经验,并且能够借助专业理财工具、大型数据库和强大专家网络为客户提供有价值的投资建议,从而为客户合理理财的复合型人才,才算得上合格的理财专业人士。

(四)法律环境尚未完善

由于目前许多金融机构都在进行代客资产管理业务,理财市场的竞争已日趋白热化,但是同类业务在不同的金融领域却有着不同的管理规范,导致市场竞争的无序化、有法不依、政出多门、多头监管,因而对代客理财市场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而对于有“金融超市”之称的商业银行,在如此繁杂的市场竞争下,在2005年11月1日正式实施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使其个人理财业务开始有法可依,但是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均有由其各自行业监管部门制定的法规,难免对相同业务要求不尽相同,这就导致统一市场领域不同金融机构的不公平竞争,而且理财产品日益提倡创新组合,银信合作、银保合作、银证合作都已成定势,市场更加复杂,当前的监管模式无疑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四、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建议

(一)加快我国商业银行从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的转变

混业经营是当今国外商业银行普遍采取的一种经营模式,我国商业银行实现混业经营既是适应金融国际化、应对外资银行挑战的需要,也是拓展自身业务特别是个人理财业务的需要。随着社会不同经济主体对金融服务需求的多样化,以及银行间竞争的加剧,要求商业银行不断推出有市场特色、有效益的新产品。商业银行应经济与证券、保险、信托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合作,努力发展交叉性金融业务。

(二)转变理财消费者的理念

全社会居民的理财理念应当得以转变,将投资增值与风险控制、税收、养老筹划等结合起来,并需要加强对实物理财产品的关注,当然,这也与国内相关部门未推出相应的产品有关,这就需要市场供需双方的共同作用来发展完善整个理财市场。

(三)培养高素质理财专业人才

对于培训理财师,由于理财业务对客户经理的高要求,仅仅靠单渠道的学习或实践摸索是达不到标准理财师的要求的,这就需要我们创新培养理念,推行由正规学院教育培养理财师。因此,建议在高等教育财经院校开辟相关专业或方向,并通过与国外院校以及考试标准委员会合作等模式,从而培养出专业的理财规划师。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我国日益增长提高的理财需求。

(三)设计合理的理财产品

虽然各银行由于面对的市场环境与各自优势不同,在推出主打理财产品类型时会各有不同,但都应当注定提升核心技术研发,突出品牌特性,增大发售频率。并且在设计挂钩标的产品时,应当提高透明度,及时公布挂钩表弟的历史数据和资料,以利于投资者把握产品动态。同时应当注意的是理财产品的风险控制问题,尤其是在越来越多的涉足海外市场与高风险标的时,应当按照《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2006年6月13日的《关于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来进行理财产品设计和风险控制。

五、结论

我国社会经济平稳发展和个人资产快速增长的趋势,正在急切呼唤完善的个人理财市场。高质量的理财服务既是一国金融发达的重要标志,也是一国国民财富现代化管理的一个基本方式,受到金融分业经营的限制,我国在个人理财市场的发展过程中遇到不少问题与阻力,但随着中间阶层的兴起和壮大,个人理财市场必将成为金融机构瞄准的目标。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证券公司要在这一新兴市场争取一席之位,必须尽快调整思路,立足于为个人投资者提供全面的金融理财服务,以本身专业优势为依托,培育高素质的理财服务队伍,通过扩大跨业合作领域,形成经营服务层面和业务品种层面的混业经营模式。

参考文献:

[1]马荣镖.浅谈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与对策.金融管理.2008(06).

[2]喻凌云.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现状与发展策略探讨.新西部.2008(06).

[3]许棣.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探讨.广西金融研究.2008(08).

第6篇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背景

1.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经济形势良好,居民可支配收人也快速增加,逐步形成国强民富的态势。收入的增加,强化了居民的理财意识,对投资理财的需求程度越来越高。同时,为跑赢CPI,收益稳定、风险可控的银行理财产品成为投资者的最佳选择。

2.一般老百姓平常跟银行打交道最多,对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还是比较放心。其他的投资渠道要么就是风险太大,要么就是了解太少。由于我国本身投资渠道较少,加上股市从2008年至今长期低迷,同时在较高通货膨胀率的影响下银行存款也一直呈现负利率,储蓄存款达不到人们保值增值要求。

3.最近两年,政府为了应对通胀,采取了紧缩银根的措施,还有随着《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开始实施,要求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对银行盈利能力提出了挑战。银行为了提高盈利能力,不断开发新的理财产品。

(二)意义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已逐渐形成规模。诸如《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等法律法规的实施促进商业银行在理财产品设计的多元化、理财服务的优质化等方面的发展。但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发展还不够成熟,市场配套建设还不完善,受国内商业银行的技术条件限制、市场环境及居民综合素质的影响,商业银行在理财产品设计的创新、理财产品营销手段创新、服务理念的创新方面都有待提高。对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研究,有助于我国商业银行进一步占领高端市场,提高金融资金的利用效率,完成向现代金融服务业的转变。同时,有助于商业银行在传统业务外增强核心竞争力,增加银行的利润来源。

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现状及特征

(一)现状

截止2011年12月20日,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共发售产品17463款,同比增长102%,其中普通类产品为7450款,同比增长122%;结构类产品为952款,同比下降19%。发售产品的商业银行数量由2010年的8l家上升为2011年的85家。发行规模为16.99万亿元人民币,较2010年增长140.99%。

(二)特征

1.发行规模扩大化。从最近两年的数据看理财产品的月度数量与发行的家数都呈现大规模增长趋势。

2.浮动收益型产品成为理财产品市场主流。2011年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中,非保本浮动收益型是主要风险收益类型,该类型产品发行共计11246款,市场占比达到了58.65%,较2010年上升了3.33个百分点。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发行数量为2817款,市场占比近15%,而保证收益型产品的市场份额则出现回落。从各类风险收益特征产品市场占比的变化形势可以看出,浮动收益类型产品越来越广泛,固定收益类型产品的市场份额则呈萎缩趋势。

3.短期理财产品仍然是热销的主力。社科院《中国金融发展报告(2013)》(金融蓝皮书)显示在2012年度,热销的“前三甲”主力则主要集中在1年以内期限的产品,其中l~3个月产品相比大幅提高,占比高达60.04%,其次是3~6个月产品占比21.79%,6~12个月产品占比10.07%。这主要是因为中长期理财产品容易受到经济周期、利率经济政策的影响,缺乏灵活性,因此各大银行在理财产品发售的时候,更偏向短期产品。

三、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

(一)理财门槛过高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品种多样,但是能向大众普及的不多,特别是农村金融理财产品更少。例如很多的银行理财产品需要5-10万元人民币才可以办理,而一些私人银行理财客户的要求则更高,如中国工商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门槛为800万人民币,交通银行也启动了针对个人金融资产200万美元以上客户的私人银行服务。

(二)监管制度不健全

一方面,从外部监管来看我国金融行业实行的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模式。这种模式使得银行无法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积极开展合作,从而不能给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优化服务,无法根据客户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盈利能力、资产状况、信誉水平等综合各方面条件,为客户指定个性化的理财产品计划,实现客户资金在证券、保险、实业资产等领域的优化配置。从内部监管来看,银行为了获得利润,对一些理财从业人员的违规操作如向客户做出高于市场平均收益的承诺,对没有投资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差的客户推荐一些高风险理财产品等。银行都是采取默许的态度,这样会导致银行信用危机的产生。

(三)理财产品创新落后于社会需求,同质化现象严重

一方面由于银行自身能力与政府政策的限制,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开发落后与社会需求,几乎都还停留在与证券,外汇等投资产品的组合。另一方面银行理财产品品牌意识差,尚没有形成有竞争优势的银行理财产品品牌,理财产品的知名度普遍较低。同时,理财机构之间产品开发中的模仿速度在加快,一家机构开发新的理财产品后,其他机构在很短的时间可以复制出同类理财产品,并向客户承诺更高的收益率。产生恶性竞争,从而影响到理财产品开发者的积极性。

(四)缺乏理财产品开发的专业人员

由于理财产品的开发对数学能力要求较高而我国的理财产品的开发大多数是复制外国银行,这种格局制约了我国理财产品的创新,不能够很好地结合当地人群开发合适的理财产品。

四、对理财产品的发展提供的建议

(一)细分客户以提供差别化的产品和服务

首先,降低理财门槛,让更多的普通民众参与理财产品的购买。同时也可以对一些高资产净值客户提供专门的私人银行服务。

(二)商业银行要不断强化内外部风险监管

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监管核心指标分为三个层次,即风险水平、风险迁徙和风险抵补。而随着理财业务占银行利润比例的不断加大,商业银行的总体风险管控应将理财业务风险纳入其中,建立理财业务风险管理制度,切实落实在销售个人理财产品时不得承诺预期收益的规定,销售的程序应当严格按照银行制定的程序进行,银行工作人员在介绍理财产品时,要进行充分详细的风险提示。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强对理财市场的风险监管,扮演好监督者的角色,完善法律体系,依法监管。

(三)培养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理财专业化人才队伍是商业银行开展理财业务的基础和保证

各商业银行都需要制订满足自身需要的人才培养战略。首先,在人员准入方面,选拔一批熟悉金融专业知识、具有投资意识的业务骨干到理财岗位上来,并将其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同时对理财人员统一实行资格准人制,进行资格认证、考核管理,持证上岗。其次,银行可以进行人才引进计划,从发达国家引进优秀金融人才,同时要把社会上具有专业的理财知识、熟悉个人理财产品的开发、具有理财规划师资格的高素质人才引进来。最后,银行可以选择与高校、技校等教育机构进行合作,定向为银行培养专业理财人员,建立起精通个人理财业务,能为客户提供优质个人理财服务的理财专业人才队伍。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居民收入增加,个人投资需求旺盛,理财产品在我国的全面发展,不仅有利于推动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发展,增加银行的利润,而且有利于实现居民投资渠道多元化,促进金融体系资源优化和提高整个社会的资金运转效率。

参考文献:

[1]李晶.关于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几点思考[J].财税金融,2012,(17).

[2]朱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和发展要求[J].现代经济信息,2012,(5).

[3]2011年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年报.北京: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金融产品中心,2011.

[4]杨鹏志,赵越试论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问题及对策[J].时代金融,2012,(1).

第7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理财产品

一、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及问题

(一)理财产品规模不断壮大,但缺少创新

1.经济的发展奠定了理财产品出现的基础。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群众收入水平节节攀升,消费水平进入“小康型”,同时节余的闲钱数量也急剧增多,越来越多的人们不再局限于即期消费,手中的资金从原先仅仅为了“应急”和“防老”,越来越变成具有“生利”功能的资产,以期在将来获得更多、更优的消费。与此相适应,随着金融产品创新的发展,金融机构推出的个人理财服务品种也在不断增多,同时随着我国金融的不断发展,人们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使人们对金融产品创新方面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市场一度出现了产销两旺的井喷势头。

2.产品设计管理机制不健全,理财产品雷同。当前国内许多商业银行理财中心无论从规模还是经营方式上都离真正意义上的理财中心相距甚远。同时由于理财产品具有较强的模仿性,新产品一经推出,类似产品也会相继出现,因此,我国商业银行所推出的理财产品具有同质性,银行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个人理财产品大多只是传统业务的组合。随着我国经济变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各经济主体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多样化,加上银行间的竞争加剧,这一切都要求商业银行不断推出有市场、有特色、有效益的新产品。

(二)理财产品存在风险问题

1.受国际经济的影响不断增加,对国内金融界冲击较大。由于现在的金融国际化,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中国经济的发展与世界紧密联系,一旦发生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增长放缓,主要发达国家或地区经济陷入衰退,股市遭遇重创,大量闲散资金被套牢,世界贸易环境恶化,从而新兴市场国家经济贸易也面临下滑。因此,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个人理财无论从投入资金量,还是投入方式上都会面临巨大的困境。

2.在产品设计时缺乏对投资者风险的评估。银行在设计个人理财产品时, 应对客户有深入的了解, 对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评估和分析, 然后在此基础上提供相应的产品。某些银行在设计产品的时候, 忽视对客户的风险评估环节, 出现产品风险较大, 超出客户承受能力范围的现象。这既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又对银行的声誉造成不良影响。

3.银行宣传中风险揭示不足,理财产品存在信用风险。现阶段,大部分国有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产品风险量化评级机制。通常银行会将一款理财产品的最高收益率作为卖点, 加大宣传炒作,追求销售业绩。当客户无法得到承诺的高收益率理财产品的利息时,银行信誉受到的损失将难以估量。

4.应对风险的方法不够。我国商业银行大多数产品是模仿外资银行的设计和风险对冲手段,缺少自己的理财产品模型和对冲技术, 未完全形成完善、垂直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未建立风险损失抵补机制, 对个人理财产品无计提专项损失准备。一旦发生风险, 银行只得动用现金来弥补损失,这样会影响银行的流动性, 特别对资金头寸比较紧张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影响较大。

(三)理财专业化技术水平不足

1.缺乏高素质的发展性理财人员。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是一项具有较高知识性和技术性的综合业务,要求其从业人员在全面了解银行业务和各种产品的基础上,必须具备专业金融理论知识、娴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丰富的理财管理经验。但目前这样的人才非常匮乏。

2.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信息系统不健全。我国多数商业银行的运作系统是建立在账户管理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客户信息管理的基础之上,客户信息极为有限,导致无法充分收集、整合和分析客户信息,理财业务的开展犹如盲人摸象,无法确定目标群体的真实需求,在客观上造成了客户信息资源的浪费,不利于个人理财业务的纵深发展。

3.银行理财人员的服务意识不足。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在发展理财业务中缺乏主动的营销意识,大多是被动的等待客户来办理各种业务。这种坐等客户上门的营销理念需要转变,理财人员或客户经理应主动发现潜在目标客户,为客户制定合适的理财方案。

(四)缺乏有效的市场监管和配套的金融体制

1.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资金管理不规范。目前,我国金融法律法规、金融管理体制、金融市场发育程度以及商业银行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制约着个人理财业务市场的发展。其中,有部分商业银行理财资金管理不规范,没有按理财产品协议使用资金,发生理财资金挪用的现象。而且,商业银行通常对出售理财产品获得的资金没有设置专门科目进行管理,只是在储蓄存款科目反映,资金实际用途难以监控,增加了监管的难度。

2.分业经营体制对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制约。由于目前我国仍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体制。一方面保证了在经济体制转型期内我国金融系统的稳定,对金融业的稳定发展和金融风险的有效防范起到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分业经营使得银行、保险及证券之间只能通过代销产品的形式进行合作,严重阻碍了三方市场的相互联系,限制了金融产品的创新,不利于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综合性的理财服务。

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对策

第一,针对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存在的个人理财产品品种缺乏创新问题,各商业银行应加大对理财产品开发的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第二,由于我国的个人理财业务起步较晚,缺乏专业的理财人员,因此应更加注重对人才的培养,提高理财人员的整体素质,优化我们的专业理财队伍构成。

第三,我国的金融市场开放度不高,金融监管体制尚不健全,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风险也不断加大,因此提高商业银行的自身风险管理能力很重要,同时应完善信息披露机制,降低信用风险,保障客户的利益。

参考文献:

[1]侯萌:刍议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J].金融视线,2009(7)

第8篇

关键词:个人理财;投资;银行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以及居民理财观念的提升,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异军突起,在国内刮起了一股“理财”潮流。然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在获得了巨大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的问题,本文将针对个人理财产品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研究。

一、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发展现状

1.总体获得较大发展

从2010年到2014年,我国个人理财产品市场的年增长率在30%左右,个人理财产品成为银行之间竞争的一个主要市场。2014年8月,市场上在售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有140多只,产品的投资金额、投资周期、收益率和风险种类繁多。

由于受金融危机的蔓延影响,投资者在投资热情和风险偏好程度都有一定成度的降低,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青睐投资期限短、低风险和保本型的银行理财产品。

2.还存在改进空间

虽然当前理财产品的数量繁多,但是其理财产品的质量不高。某一家银行推出一支理财产品,在短时间之内就会被其它银行跟风模仿,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同质化严重,创新力短缺,也表现出监管机制的不够开放。

金融危机爆发时,个人理财产品出现大面积的亏损,给理财产品带来了负面影响,同时也暴漏出银行理财制度的不完善、风险管理欠缺。在客户方面对理财产品不够了解,不知道自己的资金要投放于那个市场,盲目购买,最终无法承载理财产品存在的风险,从而给自己造成损失;在银行方面操作不透明,私募性质强,介绍产品时内容不够全面,只介绍优点,销售产品时过度宣传收益,而对风险提示不足。

理财产品对于市场的划分缺乏多样化和层次化,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准入门槛为5万元,而基金产品已经做到了1元起投,这也是近年来余额宝的投资规模达到2500亿元,不是因为它具有高收益,而是余额宝理财门槛低,目前银行由于其准入门槛高,造成大量小额散户流失。

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发展对策研究

1.加强自主创新

创新能力取决于人才,银行对人才的吸纳不到位,创新就无法落到实处,建立更好的激励制度,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出更好的产品。

理财产品的开发与银行的经营战略、管理制度和人力资源都有很大的关系,最重要的是需要了解客户的需求,可以参照国外银行在开发理财产品上的先进经验,多做关于理财产品开发的市场调查,推出受投资者欢迎的产品。

可以开发出免费大众理财服务,在学校内普及财务管理教育,并在银行理财网站上专门的视频、文章对大众进行理财培训,从而提升其理财品牌知名度,发展大量潜在客户。

2.完善管理制度

首先是加强风险管理,理财产品的收益达不到预期甚至出现亏损,对投资者和银行都是不好的结果,投资者损失了钱,银行损失了信用。对于风险管理,不仅要做好市场风险调查,更要防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及其它风险潜在隐患。

其次是加强客户关系管理,如今银行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借助于理财产品的销售,有助于缓解银行的存款压力,通过加强客户关系管理,保持投资者对银行的信赖。根据客户的需求合理提供理财产品,并做好风险提示,建立客户投诉机制,对客户的投诉及时妥善的处理。

最后是加强制度的执行管理,加强对理财产品设计、资金投向和销售环节等环节的管理,加强品牌建设工作,提升银行理财业务员工的业务能力,做好突况应急预案等。理财产品由于涉及金额巨大,在管理过程中需要精细化,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并实行首问责任制。

3.促进产品多元化

对于投资周期,当前理财产品的周期大多在三个月以上,这样就无法吸纳那些持有大额资金但是短时间内不打算投资的投资者。通过开发出超短期理财产品,增强投资的流动性,吸纳这部分资金。

对于投资金额,可以适当的降低投资门槛,并根据不同的投资金额设置不同的投资回报率,这样让更多的人体验到投资的乐趣和获得一定的回报,通过培养人们的理财意识,从而促进自身理财产品的销售。

我们通过余额宝的调查,可以发现,其成功因素无外乎流动性高、门槛小,还有借助于电商平台,而这些因素正是目前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所欠缺的地方,我觉得银行可以分别从以下几点来扭转其劣势:

(1)适当降低门槛,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在便捷性方便无法与余额宝相比,且银行在理财产品上的管理成本比余额宝大些,但是其投资门槛可以降到1000元。

(2)减少投资周期,余额宝类似于银行活期存款,当前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类似于定期,银行可以适当减少投资周期,在减少投资周期的同时,可以适当减少回报率。

(3)基金用处多,当前居民生活中的水费、电费、天然气费都是在银行办理,可以吸引居民投资基金,然后水费、电费、天然气费都可以在基金当中扣取。

(4)发挥网上银行线上平台,当前各家银行都已开发出手机app,手机app上可以嵌入基金理财板块,让人们感受到理财的便捷。

4.提升服务水平

首先是美化服务环境。银行内的物品、资料摆放有序,地面整洁,并且挑选适当的花木盆栽放置在银行内外,让投资者进入银行后,感觉舒适。

其次是加强培训,通过案例分析,让员工意识到提升服务的重要性,每日清晨进行早训,将服务理念贯彻于心。对于一线柜员,需要进行严格的培训与考核,提升员工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态度。

最后是树立典型,通过参考员工的服务水平和业绩水平,评选和奖励先进人物,起到带头模范作用。

结语

虽然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市场存在产品同质化、理财风险加大、监管不足等问题,但是总的来说还是处于一个健康发展的状态。在个人理财产品竞争方面,银行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只有做好自主创新、健全管理制度、产品多样化和提升服务水平,才能进一步繁荣我国的理财市场,保障投资者的权利和利益,推动金融市场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振达.银行理财产品发展及趋势[J].经济导刊,2010(12):42-44.

第9篇

关键词:个人理财产品;商业银行;问题;对策

着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中国的居民人均收入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国居民的银行存款连续几年高幅度上升,截止到2009年3月份,中国居民储蓄存款总额达到22.5万亿元人民币。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大多数居民都将投资于证券与房地产业的资金撤回到银行,以确保资金的安全。在这种情况下,居民对于银行相对稳健的理财产品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旺。同时,国内各商业银行如何利用这次存款回流的机遇,创造出更多的理财产品,以便留住这些资金,并获得相应的中间业务收益,也成为它们暗自较劲与努力的方向。在市场收益率下降、货币流动性逐渐增强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地利用储户存款资金进行投资、树立商业银行为理财银行的观念,也是各商业银行面对的课题.

一、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现状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市场可以说是一个银行业的新兴市场,它的发展速度十分迅速,已经成为银行业的一个重要业务组成部分,是银行业竞争的一个重要领域。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主要分为人民币理财产品与外汇理财产品两大类,各商业银行的大部分理财产品之间没有本质区别,主要以数量取胜,而非注重产品的设计和适销对路。我国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虽然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是仍然处在初级阶段。

(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存在问题

1.分业经营金融政策的制约

由于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分业经营的金融政策和体制,银行、证券、保险这几个行业,都是严格分开经营的,业务不能交叉,3个市场处于相对分隔状态,三者都只能在各自行业内为各自的客户理财,而无法利用其他两个市场实现增值。因此商业银行提供的个人理财服务,还只能停留在咨询、建议或者方案设计方面,不能真正客户进行组合投资。

    2.个人理财创新不足、范围狭窄、产品同质化严重

我国商业银行长期以来由于外部环境的、体制的、技术的等等因素的影响,金融创新的意识、能力不强,近几年来随着银行竞争的加剧,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有所发展,但总体来说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的个人理财业务范围依然狭窄,产品同质化现象明显。

3. 个人理财市场有待进一步提高

中华民族历来崇尚集沙成塔的坚韧和耐性,习惯于精打细算、分毫斟酌地使用和安排财产,并且具有“财不外露’’的保守思想,对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认识不足,有些人手头尽管拥有大量的金融资产,但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理财服务水准持观望态度。客户倾向于听取和接收银行专家的理财计划和建议,而并不将自己的资金交给专家管理,他们更习惯于自己进行投资操作,这种理财习惯与欧美地区的理财思路截然不同。

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市场创新与发展策略

(一)朝混业经营的方向发展

混业经营是当今西方商业银行普遍采用的一种经营模式,中国商业银行实行混业经营既是适应金融国际化、应对外资银行挑战的需要,也是拓展自身业务、应对个人理财业务的需要。假如我国的商业银行在政策松绑后实行混业经营,那么它们可以融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业务于一体,它们也可以像美国的商业银行一样,为客户提供存取款、信用卡、汽车和房屋等各种消费贷款、办理保险、买卖股票、基金和债券等金融产品等一揽子金融服务,到那时,一旦政策壁垒拆除,个人理财业务将有长足的发展。

(二)发展金融理财专门人才队伍

金融理财作为一项包含税收、财务、会计、法律、投资、银行、保险等方面理论知识和实务操作的综合学科,相关从业人员必须要经过全面规范的多方面培训,才可以确保上岗质量。

1.立足本地人才培养

包括金融理财产品设计人员与金融理财产品销售人员的培养。各大院校可以将金融理财产品设计作为一个专业独立出来,该专业需涵盖相关金融理财工具的运用及投资理财理论研究等,着重于西方先进金融产品设计经验与中国国内特殊国情的结合。

2.引进人才

由于培养本地人才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培训积累,而金融市场的发展机会时不我待。因此引进海内外人才就成为解决当下问题的一个不错的方案。正值华尔街金融危机爆发之际,加剧了人才资源的全球性流动,大量优秀的投资类人才被迫失业或者降薪,纷纷在寻找新的出路。这给中国优秀的商业银行进行技术、人才和品牌价值积累、提高创新能力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中国作为新兴市场,拥有巨大的客户储量及越来越好的薪酬待遇,对这些人才有着很好的吸引力。

   (三)风险控制

1. 产品设计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的第一步是需要有正确的市场判断,在正确的观点下进行产品设计。理财产品的设计、开发应该有着严格的开发审批程序和规范。对每款理财产品及其相关交易工具所涉及到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都要进行全面审核和评估。此外,还必须就产品的可行性、市场需求度以及产品定价进行充分论证和分析,以准确反映市场需求、防范发行风险。在产品的合规管理上,内部应该有合规及审计部门对产品进行双重审核。

2.产品销售风险控制

客户的投诉大多集中在银行未完全揭示风险、未根据客户实际情况推荐理财产品以及夸大产品收益等。根据这种情况,商业银行在进行产品销售时要从售前、售中以及售后三个方面进行风险控制。

销售前,需要建立理财产品宣传材料示范文本,对风险提示、预期收益率等重要内容做出规范。银监会及证监会明确规定不可以在营销手册使用预期收益率等词语,而按照国外标准,理财产品销售时不仅要对投资方向等进行详细说明,还要注明不同预期收益率的实现概率。

(四)树立品牌意思

决定了银行要在几近同质化的商业银行产品竞争中获取优势,只有得到消费者的品牌认知和肯定。要在众多的品牌中脱颖而出,必须实现品牌的差异性,突出自身的特点。外资银行的品牌意识同中资银行相比要强得多,用花旗银行中国区首席执行官施瑞德的话来概括,集中力量建立私人银行品牌、认清目标客户和培养客户关系、组织市场研究,并拟定业务策略。 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现有业务品种,重点考虑广度、深度、关联度三要素,通过应用现代高科技加以改造,并及时不问断地向市场推出系列化、特殊化、现代化的业务新品,辅之以精美的包装,广泛的宣传、良好的服务,吸引更多的客户。        

参考文献:

[1] 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金融理财原理[M].北京:中信出舨社,2007,135-140

[2] 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办公室,银行从业资格.公共基础[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125-126

第10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客户

中图分类号:F830.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6-0047-02

一、国内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始于1996年中国银行深圳分行建立的银行个人理财中心。经过2004 年到2005 年上半年短暂的调整后得以迅速发展,已经确立起银行在个人理财市场中不可替代的主导地位,其中以“阳光理财”、“金钥匙理财”等为代表的理财品牌脱颖而出,带动了整个银行业的战略转型,并推动了金融监管理念和方式的创新。我国当前个人理财业务,就是专家根据客户的资产状况和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为客户提供专业的个人投资建议,帮助客户合理而科学地将资产投资到股票、债券、保险和储蓄等金融品种中,以实现个人资产的保值增值,从而满足客户对投资回报与风险的不同需求。从消费者角度讲,个人理财服务就是确定自己的阶段性生活与投资目标,审视自己的资产分配状况及承受能力,在专家建议下调整资产配置与投资,并及时了解自己的资产账户及相关信息,以达到个人资产收益最大化。在我国,国内个人理财规划行业目前还处于新兴阶段,但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一项全国性调查显示,目前有74%的人对个人理财服务感兴趣,41%表示需要个人理财服务。可见多数居民希望自己的金融消费有个好的理财顾问。

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虽然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几年来已有了长足发展,并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但是,从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运作情况可以看出,真正能与外资银行相抗衡的理财业务内容并未能开展。目前,个人理财业务主要还停留在形而上学阶段,个人理财理念及业务发展还存在着不少有待解决的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金融业分业经营现状,明显制约了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空间

由于目前国内金融业尚处于分业经营阶段,银行、证券、保险三大市场相互割裂,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空间受到制约,导致个人理财业务过程中的个性化服务只能在较低的层面操作,银行无法利用证券和保险这两个市场实现增值,因而目前的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基本上还是停留在咨询、建议或投资方案设计等层面上,还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理财。

(二)缺乏组织机构及运行机制保障

个人理财业务是体现“以客户为中心”理念、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的一种新型综合性业务,因此,它的顺利开展必须依赖于前后台业务的整合,而在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组织机构设置中,个人理财业务工作通常都归口在个人银行业务部。但由于个人理财业务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几乎涵盖了银行资产、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而上述业务当前又是分别由个人银行部、中间业务部、房贷部等多个部门管理,造成前台业务条块分割,无法实现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三)缺少系统支持

建立和运用客户资料库分析系统是银行个人理财的基础,以客户而不是以账户为基础的客户资料库在个人理财业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银行可以通过整理和分析客户资料,如客户资金增减、资金流动趋势、客户对银行服务的不同选择等等,及时了解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筛选优质客户,确定理财目标群体,并以此为基础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理财建议,实施理财服务,实现客户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但多数银行的运行系统是建立在账户的基础上的,且客户信息极为有限,因此无法有效地加以分析利用,导致理财业务的开展犹如“盲人摸象”,始终无法确定目标群体。商业银行之间、商业银行与保险、证券公司之间的有关客户信息资料库还不能相互间形成共享,有时甚至还产生相互封锁,客观上造成了客户信息资源的浪费,不利于个人理财业务向纵深发展。

(四)缺乏高素质的理财人员

由于理财业务是一项综合性的业务,要求理财人员不仅必须全面了解个人银行业务的各项产品和功能,还应掌握证券、保险、房地产等相关知识,并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因此,对从事理财业务的客户经理要求极高。目前,培养和选拔高素质的理财客户经理已成为开展理财业务亟待解决的困难之一。

三、我国商业银业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对策

(一)积极进行个人理财业务环境建设和培育

个人理财业务环境建设和培育,既包括政策环境的建设与培育,也包括市场环境的建设与培育。当前,由于政策、法律的限制,我国金融机构只能分业经营,银行不能涉及证券、保险业务,也就不能给客户提供综合理财业务。另外,我国法律明确规定金融机构不得代客户理财,只能给客户提供理财建议。从总体的情况看,同国外相比,我国的个人理财概念相对比较窄小。

在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分业经营格局还未发生大的变化的时候,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应能较好地融入现行体制,推动个人理财业务市场发展。

(二)做好个人理财业务技术性研究

从有关调查显示,由于主要存在着以下四方面原因导致未经专家理财的家庭有90%以上存在财务不合理,因而普遍希望有专业机构提供关于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保险等金融资产的最佳组合方案。这些原因包括:一是出于自身缺乏必要的金融知识,难以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理财方案;二是按照自身的水平,很难获得更大的投资收益,必须借助专业金融人士的帮助;三是专业的金融机构在信息、设备方面有优势,能为自己提供便利;四是由专业的机构指导个人理财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因此,根据上述客户普遍存在的个人理财业务需求,做好个人理财业务技术性研究包括:

一要做好个人理财业务服务内容的研究及客户个人理财业务产品个性化需求的研究。一般而言,由于在人生的不同理财阶段表现出明显的各自特点,并在人生理财规划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有针对性的提供个人理财业务方案具有十分现实的可操作性。换言之,在单身期、家庭形成期、家庭成长期、子女教育期、家庭成熟期、退休期等不同阶段中,客户对个人理财业务产品的需求表现了较大的差异性。因此,根据不同的客户需求提供适合其资产增值或保值的愿望,这是拓展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空间的十分关键的环节。

二要确保个人理财业务内容充实,提供更为科学的理财理念。随着我国加入WTO,金融业开放进程的加快,我国个人理财将呈现出以下的发展趋势:首先,投资品种将真正多元化,家庭将面临更多的投资选择;其次,信用消费将大大普及。我们的生活将因个人信用的建立而发生巨大的改变,通过信用将长长一生的消费均衡安排;再次,个人理财顾问服务将得到推广和普及,人们将会逐渐普遍认同并接受个人理财服务。因此,个人理财业务将不再是简单的为客户提供单一的储蓄或者国债咨询,而是真正的使客户资产得到科学理财,最大化的客户资产得到保值和增值。

(三)做好客户经理的培训工作

当前,由于市场上普遍缺乏既熟悉银行业务又精通证券交易、保险等多项金融业务的全能型人才,因此,商业银行培养熟悉多方面金融业务的理财专家方面显得尤其迫切。

(四)分步骤、分阶段发展个人理财业务,提升我国银行在个人理财业务领域的竞争力

一是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还是为那些账户余额在规定标准之内的重点客户提供的一种个人理财咨询和投资建议。从当前可操作性方面考虑,银行还无法从个人理财咨询和投资建议中得到回报。因此,目前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应采取由点到面、由大到小、由重点客户到一般客户思路,真正使个人理财业务在满足客户资产保值和增值的同时,为银行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二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目前,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还处于一种不成熟的初始阶段,与国外成熟的个人理财业务相比,我国个人理财业务还是简单的、表面的。因此,从为客户提供以差别化服务为手段的理财建议到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投资咨询业务到成为代客投资理财,需要得到政策上、技术上、环境上、人材上多方面支持和配合,特别重要的是:当前,个人理财客户经理的培养,已成为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张鹏.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市场现状研究[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2).

第11篇

【关键词】金融生态;个人理财;发展现状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巨大发展,GDP增速始终保持在8%以上,综合国力提高的同时,个人财富也得到极大提升,个人财富的保值增值及财富配置的需求日益迫切,个人理财业务应势而生。

个人理财在我国是一个新兴领域,我国的个人理财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20世纪90年代,我国商业银行率先开展了个人理财业务:1995年,招商银行首次推出“一卡通”个人理财产品,它集本外币、定活期存款集中管理及收付功能为一体;随后,中国工商银行深圳分行设立其独立的理财部;自此以后,其它商业银行也都相继推出了个人理财业务。个人理财业务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但速度却很快,随着个人理财市场的不断完善以及个人财富的不断累积,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理财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更多的人加入到了个人理财的行列,这将不断地推动我国的个人理财业务和我国个人的理财技能的发展。

2004年12月7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在《金融时报》上提出了“金融生态”的概念,此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金融生态已经成为金融领域研讨的热点问题。从自然生态学的角度去研究金融问题,极具有创新性及启发性,许多学者从这一视角出发,对我国经济金融各方面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现阶段我国个人理财业务高速发展的今天,结合金融生态对其展开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本文基于金融生态视角,分析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及问题,并对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提出战略性建议。

2.金融生态基本概述

2.1 金融生态内涵

生态系统可以分为生物群落和环境两个基本子系统,每个子系统都具有不同的功能,而且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制约、生成和动态平衡的。基于生态系统这一基本原理,为了更形象生动地表述“金融生态”这一概念,周小川行长将金融生态系统比作“水族馆”:金融机构像“鱼”,自身必须健康,才能生存和自如地“游动”,所以其自身的改革是最重要的;外部的金融生态环境,就像水族馆里的水草、浮游生物和氧气等,是生物生存和茁壮成长的必备条件;另外,如同水族馆中各种生物构成的生态系统需要有适当的规则来维系,金融监管对于金融体系的健康运行也是不可缺少的;最后,宏观调控就好像是水的温度,不能太冷,冷了有些鱼会冻死,也不能太热,否则氧气会跑掉,生物就不能生存,还不能忽冷忽热。这些因素有机结合,共同作用,缺一不可,否则“水族馆”就会出现“生存危机”,金融体系就会出现金融风险从而引发金融危机。金融系统具有生态系统的大部分特征,结合这些特征,我们可以更为具体地分析金融生态的内涵。

金融生态是对金融的一种拟生态化的形象阐释,金融机构作为社会经济体系中的一员,其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一方面要以自身制度建设和经营水平的提升为基础,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其所处的外部环境,其中既包括宏观的经济大环境,也包括微观层面的金融环境。因此,我们可以把金融生态系统理解为各种金融机构为了生存和发展,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这个系统由金融生态主体、金融生态环境、金融生态调节机制三个有机部分组成。结合生态学系统构成原理,我们可以整理金融生态系统的构成原理,见图1。

2.2 金融生态特征

金融生态作为生态学在金融领域的体现,既有与自然生态学相类似的地方,也有其自身特性。因此,将金融生态应用于金融发展研究时,必须充分了解金融生态的特征。

金融生态是以信用经济为基础、以金融资源为运作对象、依托于一定的社会体系,在自身调节机制的作用下保持平衡,实现资金资源合理有效配置并对经济发展发挥支持和促进作用的动态系统。其具体特征如下:

(1)双面性。金融生态是一个系统,其主要中心是金融业,金融生态表现出了内部环境(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双面性。金融生态这个统一的系统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金融业内部环境,如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等;另一部分就是金融业外部环境,如政治、经济、法律、信用环境等。这两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共同组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特殊生态系统。

(2)动态关联性。金融生态中的所有因素和外部所有因素并不是静止不动的,如同自然生态中各个生态因子紧密关联一样,他们也具有十分密切的关联性,通过资金链条相互作用。所以,金融生态也不是静止的,而是一个不断新陈代谢和逐步完善的系统,是一个动态关联的系统。

(3)双重机制性。金融生态具有双重机制性,即适应性学习机制和自然选择机制。由于各国、各区域的法律体制、经济条件、社会特征、文化传统等各种外部因素不同,为了适用这种不同的外部环境,其金融生态内部因素就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这就是金融生态的适应性学习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同自然生态一样,金融生态沿袭了自然选择的传统,金融生态也不断的进行着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的动态发展着。

3.我国金融生态个人理财发展分析

3.1 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

我国的个人理财业务首先出现在商业银行,这是由于商业银行在销售网络方面的强大优势、在资金清算方面无法替代的作用和办理各项中间业务的特殊权限,使其在开展个人理财业务方面有着其他金融机构无法比拟的得天独厚的条件。而个人理财业务以其批量大、风险低、业务范围广、经营收入稳定等特点逐渐得到中外商业银行青睐,并迅猛发展,其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04年以来,我国理财业务每年的市场增长率达到18%;2011年上半年,理财产品发行量呈现“爆发式增长”,商业银行共发行8497款理财产品,发行规模达8.51万亿元,已经超过2010年全年的发行规模7.05万亿元;2011年前三季度我国理财市场规模更是达到300亿美元。

我国保险公司、证券、信托、基金公司在个人理财市场上也不甘落后,纷纷设立理财中心来推销理财产品,其中,保险公司在传统寿险、财险等保险品种的基础上推出了以下几种新型保险理财产品:分红保险、投资连结保险、万能保险,新型保险理财产品相对于传统的保险产品来说具有相当的优势,它在为人们提供保障的同时还较好的兼顾了收益。

3.2 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需求分析

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不断发展,市场需求越来越旺盛,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需求主要分为潜在需求和现实需求两个方面:

第一,潜在需求方面。一方面,我国近年来持续的GDP增长促进了国民财富的增加,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带来了我国居民金融资产总量的持续增加,进而使我国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持续增加,这为个人理财业务的不断发展提供了最直接条件;另一方面,我国的CPI也基本保持上涨趋势,物价的持续上涨给人们带来通胀压力。因此,来自于这两方面的因素构成了我国潜在的持久而旺盛的理财需求。我们可以从下图中看出,我国GDP及CPI在最近这些年的增长势头。

第二,现实需求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城镇居民货币收入的大幅增加,我国居民金融资产在总量和结构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由以前的单一存款、手持现金逐步向多元化转变,出现了现金、存款、债券、股票、外汇、保险、基金、黄金等并存的多元化新格局,但观察目前我国居民金融资产存量不难发现,储蓄存款仍然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从现金、债券、股票等的比例上可以看出我国居民的投资心理,即缺乏主动性,避险仍然是我国居民的主要投资要求。基于此,更符合居民心理的个人理财业务有了较大的市场需求。目前我国居民在理财意识、金融资产的数量上都比以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3.3 我国金融生态个人理财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个人理财的发展较之西方发达国家晚20年,居民理财意识尚属于起步阶段,加之我国金融经济发展地不完善以及金融监管不到位等原因,难免存在一些问题,制约我国个人理财的发展,本文结合金融生态内涵,从金融生态主体、金融生态环境、金融生态调节机制等金融生态子系统对我国个人理财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1)金融生态主体方面

第一,作为我国个人理财产品的供给机构,我国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等,在理财产品的种类、结构、设计上都比较接近,难以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理财产品功能简单,同质化严重,理财产品易复制的特点在各金融机构的激烈竞争中一览无余,理财产品几乎都是证券、外汇、基金等投资产品的组合。而个人理财的目标就是针对客户不同的财务状况、风险承受能力以及需求等,为客户制定个性化、有针对性的理财规划。而我国目前金融机构理财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不能真正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难以得到客户的认可。

第二,我国个人理财的发展较晚,作为个人理财产品的最终需求者,居民的理财观念尚不成熟,尚处于起步阶段,而且在个人理财知识方面存在一定的误区,甚至将理财看作为是一种新型投资,同时我国金融机构缺乏复合型金融理财专业人才。近年来,我国各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技能仍以本机构业务为主,理财服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造成了金融机构在理财宣传、规划、产品设计等方面的不深入,不能满足客户的多样化理财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我国个人理财的发展。

(2)金融生态环境方面

第一,我国金融业一直实行分业经营,即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政策体制。由于受到政策的限制,商业银行不能涉足证券、保险、基金、信托领域,只能代销基金、保险等产品。与此同时,客户在保险公司投资的仍然是单一的保险产品,同样受到相关政策对保险资金运用的限制,无法真正地实现客户资金在各类理财产品上的分配与流动。这样的分业管理,导致各金融机构不能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为其量身打造针对性的投资组合,并帮助或客户实施投资理财计划,从而使得个人理财业务的功能大大降低,缺乏对目标客户的吸引。

第二,法制不完善,金融监管滞后,风险防范问题凸显。个人理财近几年发展迅速,不少金融机构推出的理财产品竞相给客户以高回报承诺,不少金融机构将理财产品视为竞争资金的手段,在回报率上恶性竞争,考虑其后果。在个人理财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个人理财的监管明显滞后,尽管《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及《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等相关法律均对个人理财相关业务风险管理与防范有所规定,但个人理财相关法规还很不完善,特别是适应金融业混业发展的趋势,综合性的个人理财法规还几乎是空白,这显然不适应个人理财监管的需要。

第三,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和蔓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我国个人理财的发展。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部分主要发达国家或地区经济陷入衰退,我国作为国际经济体系下的重要一员,也在一定程度上遭受着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增速有所放缓,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居民收入会有所减少,从而抑制对个人理财业务的需求。另外,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个人理财业务涉及产品和交易的多个层面,隐藏着多种形式的潜在风险,如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道德风险等,风险的暴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民的理财积极性。因此,个人理财无论从投入资金量,还是投入方式上都面临着巨大的困境。

第四,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发展和经济运行的“稳定器”和“安全阀”,对维护社会安定,稳定人们收入预期,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对医疗、养老等一系列社会保障问题没有后顾之忧时,人们才会增加自己的消费或者投资等方面的支出,但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及医疗保险制度设计上的缺陷在一定程度影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从而抑制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

(3)金融生态调节机制方面

金融生态个人理财调节机制的优劣评判依据是:个人理财市场的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的完善程度以及个人理财市场监管调节的有效程度。与国外不同,我国的市场经济并不是纯正的市场经济,市场化程度还不够充分,我国商业银行因为在个人理财市场中的巨大优势地位,使得我国个人理财市场的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不完善。要改善生态个人理财调节机制失衡现状就必须按市场化方向,完善个人理财自我调节机制,同时提高个人理财市场监管的有效性,增强金融监管的调节作用。

(4)我国金融生态个人理财发展战略

通过对发达国家个人理财业务的产生与发展及其运行特点的分析,并针对目前我国金融生态个人理财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战略性发展建议:

第一,加快我国金融机构业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随着金融管制的放松,我国金融业内部已经开始彼此向对方的业务领域渗透和扩张,比如保险资金入市,券商股票抵押贷款,非银行金融机构进入同业拆借市场,保险公司推出的连结保险,以及商业银行保险、基金发售,开通“银证通”业务等等。目前,国际金融界混业经营已成趋势,混业经营的外资银行集银行、证券、保险和投资银行业务于一身,可以为客户提供更为全面的金融服务,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我国金融机构应从混业咨询、混业合作的思路出发,对个人理财业务进行拓展与创新,努力实现从单一业务平台向综合理财业务平台的转变,充分做好理财“混业”经营准备,为客户提供更具综合性的理财服务。

第二,加快个人理财产品的创新,提供差异化的个人理财产品。个人理财产品是个人理财业务的基石,也是个人理财服务的落脚点。一方面,各金融机构应积极探索合作,推出具有吸引力的投资品种,丰富个人理财产品;另一方面,应当对客户群进行细分,确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根据客户实际情况和需求,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理财方案,在延伸业务的同时增长了对同一客户的服务周期。

第三,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外部监管机制。我国与个人理财业务的相配套的法律法规显得较为薄弱,如何完善个人理财业务的相关法律规定、填补其存在的法律空白是金融机构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基本前提。我们应进一步明确市场准入、理财资金投向的合法合规、风险提示、客户知情权保护、金融机构与客户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等问题,解决个人理财业务(下转第195页)(上接第192页)法律关系的定位问题,为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提供相关的法律依据。同时,为了给个人理财业务的顺利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我们必须加强行业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三大监管机构的合作力度,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提高个人理财业务的风险管理意识和管理水平,同时根据新业务发展和监管的特点,进一步完善新业务监管体制。只有较为健全的法律法规和完善的监管机制,才能促使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健康发展,进一步扩宽各类金融机构理财产品与服务的供给,有效解决相关规章制度缺乏的问题,满足我国居民日益增加的多样化理财需求。

第四,培养复合型专业理财人员,提高专业修养,同时更新客户理财意识,拓展理财市场。居民希望理财服务人员既熟悉银行业务又精通证券、保险等金融业务的专家,为自己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和一站式的综合理财服务,复合型的专业理财人员是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个人理财资格认证制度应把综合个人理财策划、投资策划、保险策划与风险管理、员工福利与退休计划,个人税务策划和遗产策划及事业继承等作为培训和考核从业人员的标准,提高他们的专业修养。在此基础上,加大对居民的宣传力度,同时建立相关个人信用体系,让更多的人放心将钱交由理财机构管理。

4.总结

发展个人理财业务不论是对个人,还是金融机构来说都具有重大意义。从金融生态角度来看,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何在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主体地位的背景以及不完善的市场机制下,思考并解决这些问题,对个人理财业务更加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从监管、产品、法规及专业素质等四个方面对完善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以此促进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在金融生态系统下充满活力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小川.完善法律环境,打造金融生态[N].金融时报,2004-12-07.

[2]周小川.独家专访:周小川谈“金融生态”[N].人民日报,2005-03-28.

[3]徐诺金.论我国的金融生态问题[J].金融研究,2005(2):35-45.

[4]林永军.金融生态建设:一个基于系统论的分析[J].金融研究,2005,4.

[5]闫涛,刘静芳.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现状分析[J].经济师,2008,2.

[6]闵静.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J].金融经济,2008,6.

[7]马荣镖.浅谈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与对策[J].金融管理,2008,6.

[8]许棣.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探析[J].广西金融研究,2008,8.

[9]王芊.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及思考[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2.

[10]李诚丁.浅谈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J].西南金融,2009,4.

[11]刘伟.个人理财[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12]黄晟.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第12篇

关键词:个人理财业务 金融危机 商业银行

个人理财业务作为我国商业银行的新兴业务,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各商业银行纷纷推出了形式多样的个人理财服务和专有品牌。然而,近几年来,国内个人理财业务开展的并不令人满意,尤其是在金融危机持续的大坏境下,人们对个人理财又开始持有怀疑的态度。

一、外资法人银行在国内的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的全球金融危机持续发酵,导致股市暴跌,汇市、楼市、黄金、原油等多个市场都爆发了剧烈波动,不仅仅是普通投资者,就是一些专业人士在这场危机中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损失。这给原本新兴的个人理财市场泼了一盆冷水。

在内地和香港等新兴市场上,外资法人银行的理财产品时而遭遇投资者的投诉。一些外资法人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也遭遇“信任危机”。一些内地客户本身并不了解的复杂金融产品,被销售人员忽悠成“打折股票”,而自己又看不懂全英文的产品合同,盲目购买致使千万身家亏损殆尽。星展银行、渣打银行、东亚银行等,这些曾经高高在上的外资法人银行都曾因为理财产品而与客户引发纠纷,以致对簿公堂。

外资法人银行进入内地市场,不论是银行还是客户,都须要一个适应的过程。除了投资者对外资的轻信外,投资者自身理财知识的缺乏也是“上当”的重要原因。内地个人理财业务起步时间不长,老百姓对于理财的理解还是“投资挣大钱”,而一些客户迷信外资法人银行,只盯住高收率而忽视了可能的巨大风险,对于不了解的产品,任凭“理财顾问”营销,以为天上能掉馅饼。

二、我国商业银行在个人理财业务的认识和现状

在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中,对于个人理财业务作了如下定义:个人理财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为个人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财务规划、投资顾问、资产管理等专业化服务活动。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按照管理运作方式不同,分为理财顾问服务和综合理财服务。理财顾问服务,是指商业银行向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与规划、投资建议、个人投资产品推介等专业化服务。商业银行为销售储蓄存款产品、信贷产品等进行的产品介绍、宣传和推介等一般性业务咨询活动,不属于前款所称理财顾问服务。综合理财服务,是指商业银行在向客户提供理财顾问服务的基础上,接受客户的委托和授权,按照与客户事先约定的投资计划和方式进行投资和资产管理的业务活动。在综合理财服务活动中,客户授权银行代表客户按照合同约定的投资方向和方式,进行投资和资产管理,投资收益与风险由客户或客户与银行按照约定方式承担。

理财业务是一项综合性的业务,对从事理财业务的客户经理要求极高。根据资料表明,在国外,理财师的年龄通常在35岁到40岁之间,有很长的投资理财经历,并且理财顾问很多是代代相传的自由职业者。

三、对个人理财业务的建议

1、成立第三方理财机构

既然不论中外资法人银行都处于自身的利益都可能在理财服务中尽量销售有利于自己的产品,那么也许可以通过第三方理财机构,站在客户的立场上为客户集各家之所长,按照客户自身的实际情况作出全方位的理财计划。

2、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及监管制度

要想个人理财业务健康发展,必须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客户隐私和财务安全,这样才能使人们放心地去接受理财业务。

3、加强个人理财队伍的建设

3.1 理财师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专业理财师队伍的建设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逐步推进:

1)要加强对现有客户经理的培训,培训课程应根据复合型金融人才的要求来安排,除了投资工具运用和理财规划两大类课程,同时还要适当学习市场营销学、公共关系学、心理学等知识,使客户经理变成既有金融专业知识、理财知识,又懂得营销技巧、通晓客户心理的“通才”。

2)建立我国的个人理财师资格认证制度。

3)建立更加科学的激励考核制度,督促员工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

3.2培养优秀的银行理财产品设计和风险管理方面人才

据凤凰财经网转载《证券日报》文章,研究08年初形成“零收益”理财产品的设计方案可以发现,很多银行或者存在着严重的设计人员素质不高,或者是研发人员无法真正理解海外投行所设计产品中的“陷阱”。中资银行产品的产品设计水平普遍低于外资法人银行。这些问题从侧面反映了我国银行业理财产品设计和风险严重缺乏人才的尴尬局面,并且这一问题已经开始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突破人才“瓶颈”刻不容缓。

四、结语

个人理财业务在我国的发展目前仍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新形式下,尤其目前低迷的市场,我们首先要加强队伍建设,完善个人理财制度,培养人们理财意识,蓄势待发,相信在金融行业的共同推动下,个人理财业务将会面临飞速发展的绝佳机遇,个人理财业务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金融理财原理(上)》[M]中信出版社2007.2

第13篇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的不断增长,个人理财业务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但从整个 发展 阶段而言,我国的个人理财业务尚处于初级阶段,对此进行研究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基于这点,本文就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作了分析,并结合国情,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思路,以期推进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良好发展。 

 

 

自1996年中信实业银行广州分行在国内最早挂出“私人理财中心”的牌子至今,随着国内居民收入水平的日益提高,理财意识的不断增强,个人理财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已成为不争的现实。时至今日,国内各家银行拓展中高端个人理财业务的脚步一直未曾停滞。个人理财业务已经成为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中外银行纷纷推出各自的个人理财品牌,并在个人高端客户市场和金融产品创新上展开了异常激烈的竞争。 

 

一、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有如下特点: 

(一)理财产品品牌化和系列化。目前各家商业银行都已基本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产品系列,如

三、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 发展 思路 

由于我国目前尚不具备全面实施 金融 混业经营的环境和条件,因此金融混业的政策设计只能渐进进行。商业银行应该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寻找机会绕开混业经营的壁垒,完善内部体系,更好的开展个人理财业务,迎接将来环境的变化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一)实施客户细分及改善客户结构 

商业银行要遵循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通过客户细分,进行品牌、产品和服务创新,以品牌吸引客户,以产品和服务留住客户。银行应以提高利润为目标细分客户实行差异化管理;建立完整的客户数据资料库并加强客户关系管理;以服务引领理财,为客户提供量体裁衣式的个性化理财服务,通过财务咨询、规划引导客户的理财行为,满足其潜在的理财需求,不断挖掘客户价值,与客户建立稳定、持续的合作伙伴关系。 

(二)加强商业银行理财服务队伍建设 

商业银行应该优选出一批业务熟练、责任心强、对个人理财业务感兴趣的精英员工,进行保险、股票、债券、基金、税收等金融 经济 专业知识的强化培训,建立起一支全面掌握银行业务,同时具备各种投资市场知识,懂得营销技巧,又通晓客户心理的高素质理财人员队伍,为不同职业、不同消费习惯、不同文化背景的各类人士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理财服务。 

(三)加强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管理 

银行必须运用产品扩张策略和产品差异策略加快个人理财产品的开发和创新,并优化其产品结构。要建立一套系统的客户需求调查分析方法;建立产品开发工具和模型,以便对新产品进行设计、估算风险、定价和加工处理;努力实现综合经营以拓宽创新范围;以制度和it系统保障将创新产品快速投放市场。 

(四)优化理财服务渠道 

以人工网点作为向中高端客户提供一站式全方位服务的主渠道,并以虚拟化、 网络 化、智能化的 电子 渠道提升整体服务功能,大力推广自助理财。 

 

参考 文献  

[1]李瑜,个人理财金融业务创新探析[j],商业研究,2004,(17) 

[2]杨新臣,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现状及其战略,武汉金融[j],2006,(6) 

第14篇

一、个人理财业务将成为商业银行发展零售业务的重点

回首2005年,国内各家商业银行在零售业务方面的运作都不小。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做出了向零售银行转型的重要战略部署;民生银行也已开始改革零售业务,在总行成立了“零售银行部”;2005年11月中信实业银行更名为中信银行,去掉“实业”二字正是该行向零售银行业务发展的战略性调整……可见,各商业银行在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时,均把零售业务作为改革重点。

传统的银行零售业务中,资产类的住房抵押贷款受房地产泡沫及我国宏观政策的影响而存在较高风险;而汽车抵押贷款则因我国信用体系尚未建立而发展受挫,且二者都面临着“资本充足率”的限制,进而制约着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发展。而个人理财业务因较少占用银行资金,不构成银行的资本充足压力,无须面临呆账损失等风险,同时,个人理财业务因以客户为核心,围绕客户需求为其提供融资方案及产品、投资方案及产品、财务咨询等综合,为其提供量身定做的解决方案,成为商业银行争夺优质客户的重要战略选择。而根据国际经验,个人理财业务的盈利能力一般都高于贷款类零售业务,无疑成为商业银行转向零售银行、改善经营状况的关键所在。

二、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与差距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在零售业务方面的发展十分迅速,而真正意义上的个人理财业务则开始于1995年,在2003年以后才得到较快发展。可见,当前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市场潜力巨大。究其原因,首先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财富的急剧增加,个人资产的保值增值需求不断旺盛;其次,随着住房、医疗、教育市场化改革进程的推进,个人的风险保障需求也日益凸现,尤其是富裕阶层更加需要投资理财的专业服务以确保自身资产的“流动性”、“收益性”、“安全性”;再者,我国面临着老龄化的社会问题,只有高效、合理、长期的个人理财服务,才能确保在相当长的时间跨度里规划个人的收入、支出,这就使得个人理财规划变得越来越重要。

因此,当前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信托公司、保险公司均推行品牌化战略,各具特色的个人理财产品纷纷登场亮相,且营销手段不断创新,通过开发各种专属理财产品来打造自己的特色和核心业务,在延伸服务、附加服务方面也各出高招。所以,商业银行不仅将面临着同业间的竞争,还将面临着来自证券、基金、保险、信托行业的竞争压力。但是,商业银行凭其先天的储蓄网点及客户优势仍然占据着市场的主导地位,为了尽快适应市场需求,商业银行应凭借其优势积极开发独具特色的个人理财产品来留住老客户,吸引高质客户。

近年来,我国个人理财产品已经从单纯的储蓄、国债发展为各种期限及收益组合的代客外汇理财、代客人民币理财、投资或保障型险种、货币市场基金等等;理财服务内容也涵盖了商业银行业务及理财信息服务。但其观念、内容、服务规模诸方面都存在明显差距,具体表现为:

首先,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市场环境还不够成熟,存在体制差距。由于我国商业银行长期以来一直以存贷款利差为主要来源,银行发展零售业务才开始起步;再加上目前实行的是分业经营体制,银行不能介入证券、保险市场,个人理财还主要集中在业务方面,收益也多体现在手续费和佣金方面。

其次,个人理财产品相对于成熟的金融市场而言还相当有限,存在产品差距。目前我国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许多金融产品的利率都是统一固定的,金融产品之间的风险差异很难通过价格反映出来。同时当前理财产品在结构上也存在目标短期化、方案缺乏个性化,以及受到金融机构自身业务限制等问题,从而在产品设计上无法体现差异性、多样性。

最后,理财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有待提高,存在人才差距。因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业务,要求理财人员不仅要全面掌握银行业务,同时应具备各种投资知识、销售技巧,通晓客户心理。所以这种能够提供综合性的全方位的理财服务人才的稀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深入发展的瓶颈。

三、进一步拓展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对策研究

从对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和差距的分析可以看出,要在2006年底银行业全面开放之际,抓住机遇尽快适应市场变化推动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商业银行应从以下方面加强研究:

首先,重塑组织结构。商业银行应重新规划银行现有的职能部门,设立一个职权相对独立的、职责比较清晰的、专业结构综合性强的业务部门负责个人理财业务的管理、规划、发展;同时,银行资源也应在一定程度上向个人理财业务倾斜,集中优势力量发展个人理财业务,助推零售业务的发展。

其次,克服体制约束。在我国现行的金融管理体制下,国内银行业可以用分业经营、混业咨询,分业管理、混业合作的思路对个人理财业务进行拓展与创新,努力实现从单一的银行业务平台向综合理财业务平台转变。

第15篇

关键词:理财;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7月18日

一、国内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概述

(一)个人理财业务的概念。个人理财是指个人资产通过银行专家的理财服务实现保值增值的过程。我国当前个人理财业务就是专家根据客户的资产状况和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为客户提供专业的个人建议,帮助客户合理而科学地将资产投资到股票、债券和储蓄等金融品种中,以实现个人资产的保值增值,从而满足客户对投资回报与风险的不同要求。

(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长期以来,我国银行对个人的金融理财服务仅仅局限于储蓄、代收代付等简单的业务。可是随着个人财富的增长和金融的发展,各家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迅速发展起来。以1996年中信实业银行最早推出的“私人理财中心”开始至今的15年期间,在以银行、保险公司为主体的基础上,各家机构纷纷推出相应的理财产品和服务。2001年6月,上海出现了以杨韶敏等6位理财员命名的理财工作室,这标志着我国银行业在个人理财服务上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近几年来,国内商业银行经过对个人理财业务的研究和探索,已经普遍认识到了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个人理财中心”、“理财工作室”在纷纷设立,新的金融产品也在不断地推出,国内几乎所有商业银行都将该业务的开展作为竞争优质客户的重要手段。

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

(一)理财产品单一,存在同质化。目前国内各商业银行尽管都有各自不同的理财品牌,如招商银行“金葵花”理财品牌,中信实业银行的“理财宝”品牌,工行的“理财金账户”等。但它们的业务范围更多的只是把现有的业务进行重新整合,大都集中在个人信贷、代收代付、信息服务等基础性理财产品上,关于投资类理财产品相对较少,更谈不上结合客户的投资偏好和资金实力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理财计划。同时,我国各家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趋同现象严重,一家能做的业务,别人可以很快“复制”。一家银行刚刚开发出新产品,其他商业银行立刻就能跟进,尽管名目互不雷同,但功能特点类似、投资收益相当,各行间的差异就主要表现在代客理财的重点略有不同。

(二)金融分业经营的政策体制限制了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空间。由于目前国内金融业尚处于分业经营阶段,银行、证、保险三大市场相互割裂使得银行无法利用证券和保险这两个市场为客户实现增值,这大大制约了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空间,导致个人理财业务过程中的个性化服务只能在较低的层面操作,因而目前的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基本上还是停留在咨询、建议或投资方案设计等层面上,还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理财。

三、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对策

(一)理财产品及服务多样化原则。开展个人理财业务,必须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需要,不同年龄、职业客户,其理财要求各不相同,因此要有针对性地研究、开发、设计出不同的理财产品,并由单一的储蓄业务向多元化的银行资产、负债、中间业务一体化发展,不仅要提供银行结算、授信、咨询、业务等“一揽子”服务,还要提供保险、税务等银行的综合,以满足客户要求的多样性。

(二)做好市场细分,实行差别化服务。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国内银行逐步引入市场细分理念,确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以目标客户为基础,为客户“量身定做”个人理财产品,有差别地、选择性地进行金融产品的营销和客户服务,把有限的资源用于能为自身业务带来巨大发展空间和市场的重点优质客户。我们不仅可以根据客户收入高低进行市场细分,还可通过客户的年龄层次进行市场细分。在市场细分中,抓住目标客户群,进行更进一步的细分,以便提供更好的服务。

主要参考文献:

[1]宋华.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06.1.

[2]刘珊.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探讨[J].价值工程,2005.2.

[3]孙艳荣.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J].科技情报开发,2005.6.

[4]丁建秋.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对策[J].企业研究, 2012.2.

[5]张秀春.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建议[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