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药品电子监管论文范文

药品电子监管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药品电子监管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药品电子监管论文

第1篇

[关键词] 医药电子政务;业务模式;企业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11(b)-087-01

所谓医药电子政务是医药行政部门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以计算机网络为平台而进行的。它不仅意味着医药行政部门信息的进一步透明和公开化,还意味着医药行政部门通过网络来管理其所管辖的医药卫生公共事务[1]。面向企业开展医药电子政务包括以下几种业务模式。

1 网上监管

医药企业网上监管主要是医药行政部门通过政府电子政务网站对药品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网上监管,它贯穿于药品原料生产到最终消费的全过程。

“3511”工程,依托现有国家统一政务网络,建立和完善覆盖国家、省、市(地)三级药品监管信息系统[2]。我国药品电子监管尚处在起步阶段,在2007年对特殊药品监控信息网络基础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采取措施,加强药品电子监管,建立全国药品监督管理网络,实施药品“电子身份证”监管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药品电子监督管理网络,对医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全方位的监管。

2 在线业务开展

2.1医药企业网上申请与在线审批

医药企业网上申请指企业利用计算机网络工具将申请材料传送至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行政受理服务中心,以完成医药企业网上申请全过程。目前,医药电子政务可以提供的网上申请包括: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申请;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申请;执业药师注册申请;药品安全监管行政许可项目申请[3]。

在线审批是企业通过网络进行项目申报后,政府部门(行政受理服务中心)将项目审批进度定期在网上公布,并不是在网上进行项目审批。真正的审批过程,仍然在政府部门内部,借助纸质文档或者局域网上的审批业务系统进行。在审批过程中,政府部门会将审批的进展状况定期到政府网站上,提供给相关的企业查询,从而实现审批公开。

2.2 药品注册管理

2007年12月10日我国《药品注册申请表报盘程序》(版本号2.0)正式启用。医药企业进行新药注册须在政府网站上下载该软件,申请药品注册时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同时提交电子版和纸质文件。

2.3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上市后再评价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网络是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面向国际、国内各有关单位进行日常工作管理的远程计算机信息网络,它将覆盖全国各地区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医疗、防疫等机构,在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领域内实现不同地区、不同部门间远程通信。

药品上市后再评价的实施主体包括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各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各医疗机构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组织)、临床评价机构(医院)、学术专业机构(院校、研究单位)和企业。企业指药品生产商,是上市后再评价的主体,应时刻跟踪和评价本企业上市药品的安全性和疗效,及时将信息传递给医生和公众。

3 综合信息服务

政府利用网络手段为医药企业提供各种快捷、高效、低成本的综合信息服务。

3.1 医药电子政务信息

政府将拥有的各种数据库信息对医药企业开放,方便医药企业查询利用。如法律法规规章政策数据库,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数据库,医药企业基本信息数据库等。

3.1.1 政府机构及职能查询通过网站的机构介绍及职能栏目医药企业可以了解本级政府机构的设置情况及其职能,同时还能进入下属部门机构及其职能栏目或链接。医药企业可以通过政网导航(网站地图)了解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机构设置及地方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机构设置。

3.1.2 政策法规查询通过网站法规文件及法规解读向医药企业提供医药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行政命令和政策规范。查地方性法规可登录当地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网站进行查询。例如,企业通过点击SFDA的法规文件可以查询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局令、规范性文件、工作文件等。

3.1.3 政府业务信息政府业务信息主要包括办事指南、各种公开的业务报表和统计数据。例如,SFDA的政府业务信息包括:政府工作、办事指南、规划信息、人事信息、政策信息、最新动态、地方动态、公告通告、网站统计、药监统计、网上调查等。

3.2 医药信息咨询服务

医药信息咨询服务是我国医药电子政务从单向沟通开始向双向沟通过渡,通过医药信息咨询服务,可以全面提高政府的社会管理能力与公共服务水平,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高效、规范、透明的服务。

4 结论

论文系统归纳了我国医药电子政务面向企业的业务模式类型:网上监管、在线业务开展、医药政务信息等。通过业务模式的归纳总结,对其现状进行了系统描述,为我国医药电子政务业务的开展与业务类型的丰富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陈玉文.医药电子商务[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313.

[2]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食品药品安全“十一五”规划的通知[S].(2007)24号.

第2篇

病人可以根据初诊意见,在网上检索有关该病的科普知识,最好能检索到相关科研论文。请注意,必须是发表于正规医学专业期刊的科研论文,如中华医学会下属的系列专业期刊。通常,能够在高质量专业杂志上发表相关疾病研究论文的医院、科室和个人,对该病有较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但需要仔细甄别某些伪装成“论文”的虚假广告类信息。

其次,找到医院官方网站

在确定了就诊医院以后,大家可以登录就诊医院的官方网站(记住是“官方网站”,而不是“冒牌网站”),从医院的介绍和专科、专家的介绍中,选择合适的专家。目前,在百度、360等搜索页面,通常会在官方网站旁边注明 “官网”字样。

第三,争取与专家直接沟通

如果有可能,病人可以在就医前先通过电子邮件、电话等方式与专家取得联系。通常,从专家公开发表的专业论文中可以查到其电子邮箱地址,从医院、科室的官方网页上也可以查到医院和科室的电子邮箱地址。部分专家还开通了微博、博客,乃至个人公众微信号,病人可以利用这些新媒体工具,在就诊前与专家进行简单的交流。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泌尿外科朱同玉教授个人微博和个人微信公众号

第四,阅读官方知识和资讯

现在很多公立医院都开设了官方微信和官方微博,每天都会一些医院的新闻、科普文章,还会介绍医院的挂号、预约、就诊流程等实用信息。部分医院还推出了自己的手机客户端,如北京协和医院,上海的瑞金医院、中山医院、华山医院、第一人民医院,杭州的浙江大学第一医院,武汉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等,都推出了自己医院的手机APP,病人通过下载APP并注册后,就可以实现线上预约挂号、查询化验单,十分方便。

上海瑞金医院移动助医系统

北京协和医院手机APP

第五,借助可靠的导医和科普平台

从可信的导医网站和权威医学科普平台获取科学、有指导性的就医信息。诸如,为病人提供医生信息检索和诊前、诊后咨询的好大夫网站,由中国医师协会华医学科普分会开设的“中华医学科普”微信公众平台,以及一直活跃在医学科普领域、多年来编发了很多优秀医学科普文章,且一直免费为读者提供导医、咨询服务的《大众医学》杂志及其所属的官方微博、官方微信、网站等平台,都是值得信赖的“就医参谋”。

第六,理性认识医学的局限性

目前,许多疾病病因不明,许多疾病发病机制不清,许多疾病缺乏早期敏感、特异的诊断手段,许多疾病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许多慢性疾病病人的器官损害是不可逆的,许多疾病目前无法被治愈。以恶性肿瘤为例,如果病情较重、发现较晚,甚至已经发生全身转移,目前是无法治愈的。很多肿瘤病人及其家属因为求医心切,轻信那些随处可见的小广告,盲目尝试号称几个疗程能治愈癌症的所谓的高科技药品、高科技疗法、祖传秘方等,结果可想而知。

第七,识别虚假医疗广告和骗子“医生“

第3篇

年级班级

学校指导教师

企业指导教师

论文题目

中国医药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选题依据与

意义

1研究背景及意义

电子商务在近几年的社会发展非常迅速,它在商业运营发展中发掘出来新的方式,从某些方面来看,已经推翻了我国传统的营销方式,从空间和时间方面让双方的商业交易更加的便捷和自主。医学药品是当代人民的必需品,所以更加需要和当展齐行,也向电子商务的方面发展,也可以让我国人民享受到方便实惠安全的服务。现在我国社会的医药企业的大部分已经开始上电商进行发展,也已将开始了医药电商平台的搭建工作,而且成功申请了电子商务平台的构建资格。我国目前对于互联网药品交易政策已经越来越允许,所以一些相关人员认为我国的医药业的电子商务的进展也在顺利地进行中。所以很明显的我国电子商务发展也是顺应国家风向的表现。但是医药电子商务的发展还需随着时间和经验的沉积才可以更好的服务我国的人民。在数据看来,我国的线上药品销售额度在不断增长,但是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时间过短,对于国外的经验借鉴也不足,所以现在的网上交易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药品是关乎我国人民身体健康安全的东西,所以必须建立健全我国的药品制造流程,形成完善的监督监察体系制度,编制可行的行业规则,才可以在网上药品销售时将问题降到最低,从而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和交易信息的安全服务,才可以让购买者更加放心的对药品进行购买,对购买体系的信任度提升,从而促进消费者对于网上购买药物的信任度,使其习惯于网上购买的这种方式,医药行业也应该在这种电商的环境中不断提升药品的质量和自身的服务,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发展状态,促进我国医药电商的顺利发展。

作为与大众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的行业,医药行业在社会发展在哪个备受关注,其自有长久的生命力与良好的占空间。经济发展新时期,互联网以及物联网的发展迅速,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环节,也成为各行各业关注的重点。医药行业在“互联网+”的新思维下也开始了转型。电子商务对行业的引领和促进作用不容胡思。但是在“互联网+医药”的背景下,医药行业除了积极做好相关的业务开拓和烦,也获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我国医药电子商务发展的时间较多,存在这诸多问题与挑战,本文将根据我国医药行业与电子商务的融合现状,探讨先关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相关管理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医疗产业使关系到人民生活质量和人身安全的产业之一,其发展稳定并且可持续。大规模普及互联网导致网络商业逐渐取代了传统的交易方式。近年来按照中国网络商业研究中心的数据,医疗销售产业的网络商业正逐年成上升趋势。国家大力发展格式医疗网络商业,并为此出台各项政策。然而,发展医疗网络商业模式并非一夜之间就能完成。对信息链和物流链进行优化整理,网络药品销售管理的完善,信息采集系统的搭建,相关政策的不断深化改革,也是21世纪社会发展经济的关键。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国外研究现状

Holger(2015)指出医药电商想要良性发展就要制定完善的互联网商业监督法律法规,并且让电商企业对其严格的遵守。一定要对网上的药品信息进行严格的监督控

制,仔细审核的广告和信息,严格监督和管理我国互联网交易和互联网信息服务。

Kubiak

Włodzimierz(波兰)在2005年指出,医药行业蓬勃发展的基础就是创新,也是促进医疗行业的保障水平的途径之一。它对医学专业的后续发展和人类寿命的长短和质量起着尤为重要的影响。所以我们一定要努力研制新的药品并且使其服务与人类,而且创新发展医药行业经营模式,使他服务于人民,有利于人民。

Abraham

Schwab(2010)指出,我国的经济结构在改变,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所以医学教育也不能落后,跟随时代的脚步进行改革创新,需要创建出适和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制度,着重培养我国专业人才,增强人才的实践和科学的利用力。现在是互联网主导发展的时代,随着我国的驻点医师被更加的需要,国家更应该完善我医学培养制度,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从而促进国家稳定的发展。

2.2国内研究现状

赵莎莎(2018)通过对电子商务这一领域的各方面条件的深入研究,发现了电子商务要想健康发展,一方面十分需要良好的经济水平的支持,另一方面,也需要符合行业现状的各种数据分析结果,同时,还需要对产业资源进行有效的分配整理。

刘秋风,田侃(2018)提出线上的那些药品网店要想持续健康发展,就应该不断完善内外部的管理模式。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依照法律要求,严格按照行业行规,不断深化道德责任感,就会形成一套科学的药品网店的管理模式。

孟令全(2011)曾提出,企业财务管理在现如今的经济环境下,对各企业的电子商务有了新的要求,同时,为了能够给各企业的经营管理方面带来具有指导性的建议,就需要不断深入了解网络财务的安全保障系统,进而不断完善与提高。

张鸣鸣(2017)通过研究,认为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现代,大众的目光正时刻注意着医药在网络上的商务发展。那么这些企业想要发展壮大自身,想要在这个市场行业有自己的立足之地,那么,就要找好出发点。消费者是奠定网上医药店铺成败的最关键因素,只有拥有足够多的用户,才能不断发展自己,这就需要企业从用户方面出发,多为消费者考虑,不断完善自身服务体系,为广大用户提供值得信赖的商品,同时,不断创造安全可靠的财务交易环境,以及商品信息平台。

查阅的主要

文献

[1]丁汀.

B2B医药电子商务发展战略研究[J].

财会学习,2019(01):115-116.

[2]孙同祎.

电子商务环境下实体药店网络发展风险分析[J].

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19(01):215.

[3]侯文华,杨丹丹.

电子商务背景下我国医药供应链创新发展研究[J].

现代管理科学,2019(03):3-5.

[4]沈子渲.

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现代营销(下旬刊),2019(01):159-160.

[5]赵敏,原超,李朝霞.

大数据背景下医药电子商务服务模式的提升与探究[J].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26(01):45-48.

[6]安永强.

医药零售网店建设研究[J].

中国新通信,2018,20(08):244.

[7]赵莎莎.

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互联网+”因素分析[J].

黑河学院学报,2018,9(04):64-65.

[8]韩玉.

国外连锁企业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以美国Walgreens为例[J].

商业经济研究,2018(12):94-96.

[9]孙志政.

医药电子商务的现状与拓展空间[J].

上海商业,2018(06):13-14.

[10]李红梅.

“互联网+医药”下的侵权保护研究[J].

法制与社会,2018(23):212-213.

[11]刘秋风,田侃,沈夕坤,赵娜娜.

“互联网+”背景下药品流通O2O商业模式的创新研究[J].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8,15(04):447-451.

[12]龚璇.

浅析我国医院电子商务系统的发展现状[J].

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10):71.

[13]孟令全.

医药电子商务的新医改效应[A].

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2009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国家药物政策与《药品管理法》修订研究”论坛论文文集[C].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2009:9.

[14]孟令全.

基于医药电子商务的医药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A].

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2009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国家药物政策与《药品管理法》修订研究”论坛论文文集[C].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2009:8.

[15]谢虹.

我国医药行业电子商务模式发展分析[A].

中国通信学会通信管理委员会.融合与创新——中国通信学会通信管理委员会第29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通信学会通信管理委员会:,2011:5.

[16]于小燕.

我国医药企业电子商务网站的发展初探[A].

香港康健医药有限公司.2017年博鳌医药论坛论文集[C].香港康健医药有限公司:,2017:1.

[17]胡海波.

中国医药电子商务:困局与出路[N].

科技日报,2011-12-18(002).

[18]王莉.

医药电商监管借他山之石[N].

21世纪药店,2013-04-22(001).

[19].

600亿元医药电商蛋糕,你准备好了吗[N].

21世纪药店,2013-05-06(A02).

[20]史万奎.

医疗电子商务是终点站[N].

医药经济报,2013-09-20(002).

[21]王淑玲.

医药B2C生长态势[N].

医药经济报,2016-05-02(F02).

[22]明美.

吉林大药房医药电子商务O2O营销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7.

[23]虞峰.

医药电子商务平台在现代医药分销中的应用[D].苏州大学,2016.

[24]张鸣鸣.

BH医药企业“互联网+”环境下医药电子商务流通模式研究[D].沈阳大学,2017.

研究内容

本文根据我国医药行业与电子商务的融合现状,探讨先关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相关管理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具体内容如下:

1

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1.2.2国内研究现状

2

医药电子商务模式发展探讨

2.1医药电子商务模式发展探讨

2.1.1医药行业的销售

2.1.2医药电子商务模式现状

2.2基于SWOT的医药电子商务模式发展探讨

2.2.1医药行业市场潜力

2.2.2医药电子商务发展前景

2.3基于SWOT的医药电子商务发展前景分析

2.3.1医药行业市场潜力

2.3.2医药电子商务发展前景

3

医药电子商务发展条件与制约因素

3.1医药电子商务发展的条件

3.2医药行业电子商务发展制约因素探讨

3.2.1技术信息有待优化

3.2.2多层安全隐患

3.2.3成本居高不下

3.2.4政策法规配套不足

4

优化医药行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建议

4.1优化信息链和物流链

4.2完善网上售药管理

4.3搭建信息收集体系

4.4推进相关政策改革

研究方案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以及SWOT分析法,围绕对“医药行业”、“电子商务”等内容进行了大量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归纳与总结,为课题研究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研究过程中永达SWOT研究法,基于SWOT的医药电子商务模式发展以及前景进行了探讨,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写作进度安排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

所在系意见

系主任签章:

第4篇

[论文摘要]宜兴市零售药店同时兼营医疗器械,在经营医疗器械方面,存在有证无经营活动、超范围经营等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从业人员法规和业务知识较差,医疗器械品种繁多且不断调整,法规不配套;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主要为加强培训,帮扶企业确立质量控制意识,优化资源,实现科学监管。

自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实施以来,宜兴市零售药店经营企业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序到有序、从少到多的过程,政府对药械的监管力度也不断加强,为确保药械产品的安全有效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政府监督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药品零售企业在兼营医疗器械方面也逐渐暴露出存在的问题。目前宜兴市有兼营医疗器械的零售药店125家,这些药店经营医疗器械的范围为二类医疗器械:基础外科手术器械、普通诊察器械、中医器械、电子压力测量装置、医用卫生材料及敷料,避孕器械;经营医疗器械品种数为5到550个之间,品种数在20个以下的有57家药店,各药店销售医疗器械金额在100元~110万元之间。06年125家药店医疗器械销总额近240万元,而药品销售总额近4000万元,医疗器械占药品销售的比例为6%。

1存在问题

1.1有证无经营活动

医疗器械经营属于专项前置审批,也就是说,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必须先取得《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后,才能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办《营业执照》。零售药店为了吸引顾客,留住顾客,抱着宁有不缺的心理,领取《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取得医疗器械经营资质,但是是否真正经营,以后看情况再说;有的企业不知道自己该经营哪些范围,经营的品种也仅是一类医疗器械,导致了《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滞留在一部分零售药店中,审批数量和实际经营数量不相符。

1.2超范围经营

由于这些零售药店许可证范围为基础外科手术器械、普通诊察器械、中医器械、电子压力测量装置、医用卫生材料及敷料,避孕器械,而目前市场上的个别贴膏属于第二类医疗器械,且市场需求良好,但不在上述范围之中,导致部分零售药店在利益的驱动下超范围经营该品种。

1.3随意变更有关人员、地址

药店负责人和质量管理人等关键岗位人员随意增加或变动,却不到药监部门履行相应增加或变更手续,造成企业实际人员配备与申办许可证时的人员档案严重不符,由于这部分药店负责医疗器械质量工作的均由药师担任,在06年中,办理《药品经营许可证》有45家,同时办理医疗器械许可证变更手续的仅5家,另有40家药店未及时办理医疗器械方面的变更手续。

1.4台帐不全,档案不真实

零售药店购进医疗器械不做记录,或是没有专门的记录台帐,与药品混记,不能及时有效收集供应单位的资料,供应商提供的有关资料不能正确审核,对医疗器械缺乏有效管理。

2问题形成的原因

上述问题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企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业务水平偏低

医疗器械品种繁多,从一根棉签、一块纱布到大型的CT全部属于医疗器械,品种繁多的医疗器械,需要企业人员掌握不同的专业知识。企业开办时,依据《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管理办法》和《江苏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检查验收标准》的有关规定,对企业质量管理人员有学历和专业的要求,但对企业其他人员无强制要求,而企业质量管理人员不一定是企业的实际营销人员,并且经常性不在职在岗,且其他人员素质较低,对医疗器械知识掌握甚少,经营品种少的单位,平时基本无销售活动,或是仅销售一类医疗器械。

2.2企业法律观念淡薄,片面追逐经济利益

企业比较重视经济利益,不重视学习法规,违反法规的事件时有发生,根本原因是企业负责人普遍对医疗器械法律法规知识知之甚少,学习法规的自觉性不强,同时,企业规模小、生存条件差,为了在竞争中获取最大利益,故意避开规定,弄虚作假,违规经营。例如有的企业明知自己已超范围经营,却抱着侥幸心里,不去药监部门做变更增项申请,有的企业地址、负责人、质量管理人员已经变更,而不去药监部门办理变更手续。

2.3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不断调整,监管法规不太健全

医疗器械产品种类繁多,品种复杂,科技含量较高。一方面,随着经济和科学的发展,不断出现新的产品;另一方面,目前现行的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也在市场反馈信息中不断调整,许多产品是否属于医疗器械,以及属于医疗器械中哪个类别经常发生变化;其三,医疗器械实行三级注册制度,相同的产品在不同的地区可能出现不同的注册类别;其四,国家明确了一部分不需要领取许可证即可经营的医疗器械品种。因此,某些品种是否划归医疗器械管理,处于不确定状态,今天属于医疗器械,明天可能不属于医疗器械,这也是造成超范围经营现象的一个客观原因。并且,我国对医疗器械的监管起步晚,法律法规还不太健全,对某些情况没有具体规定,如许可证上规定的经营方式划分不明确,零售之间可以相互购进,质量负责人不在职在岗、记录不真实等情形未作出明确的规定,有的法规条文缺乏具体可操作性,由于法规在这些方面没有相应的措施,监管人员只能是口头说服,缺乏实际效力。

零售药店兼营医疗器械出现这些问题的危害是严重的,既浪费了大量的监管资源,也不能对企业信息进行有效控制,企业也容易出现违规现象,造成群众使用医疗器械方面存在安全隐患。

3解决问题的对策

3.1加大法规的培训力度,提高企业的守法意识

通过召开会议、举办培训、网上公示、现场检查等方式,促使零售药店负责人、质量管理人员熟悉医疗器械方面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制意识,自觉做到依法经营,形成知法、懂法、守法的良好氛围。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不仅要重视岗前培训,还强调日常管理中的培训和考核,提高相关人员的法规意识和相关专业知识技能,通过报纸、药讯以问答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管理办法》等器械法律法规,为这些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3.2调整准入标准,加强日常监督

目前,《江苏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检查验收标准》在人员、机构与培训,经营场所与储存条件,管理制度与记录,医疗器械质量管理档案方面做了具体的规定,06年度,我市也出台了相应的医疗器械质量管理规定,细化操作,从根本上使医疗器械的质量控制方面有了新的突破,作为监管部门要正确理解准入标准的内涵,一方面帮助企业达到并完善标准,另一方面,在加强日常监管上下功夫,使我们的验收标准贯穿于企业运行的全过程,与此同时,制订医疗器械规范化制度和各类表格,作为企业参考使用。随着医疗器械经营逐步实施GSP工作,以药品GSP管理经验为基础,加强企业管理,强化企业确立“质量控制”的思想意识,进一步健全经营企业的质量保障体系。

第5篇

[论文摘要]宜兴市零售药店同时兼营医疗器械,在经营医疗器械方面,存在有证无经营活动、超范围经营等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从业人员法规和业务知识较差,医疗器械品种繁多且不断调整,法规不配套;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主要为加强培训,帮扶企业确立质量控制意识,优化资源,实现科学监管。

自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实施以来,宜兴市零售药店经营企业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序到有序、从少到多的过程,政府对药械的监管力度也不断加强,为确保药械产品的安全有效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政府监督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药品零售企业在兼营医疗器械方面也逐渐暴露出存在的问题。目前宜兴市有兼营医疗器械的零售药店125家,这些药店经营医疗器械的范围为二类医疗器械:基础外科手术器械、普通诊察器械、中医器械、电子压力测量装置、医用卫生材料及敷料,避孕器械;经营医疗器械品种数为5到550个之间,品种数在20个以下的有57家药店,各药店销售医疗器械金额在100元~110万元之间。06年125家药店医疗器械销总额近240万元,而药品销售总额近4000万元,医疗器械占药品销售的比例为6%。

1 存在问题

1.1 有证无经营活动

医疗器械经营属于专项前置审批,也就是说,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必须先取得《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后,才能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办《营业执照》。零售药店为了吸引顾客,留住顾客,抱着宁有不缺的心理,领取《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取得医疗器械经营资质,但是是否真正经营,以后看情况再说;有的企业不知道自己该经营哪些范围,经营的品种也仅是一类医疗器械,导致了《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滞留在一部分零售药店中,审批数量和实际经营数量不相符。

1.2 超范围经营

由于这些零售药店许可证范围为基础外科手术器械、普通诊察器械、中医器械、电子压力测量装置、医用卫生材料及敷料,避孕器械,而目前市场上的个别贴膏属于第二类医疗器械,且市场需求良好,但不在上述范围之中,导致部分零售药店在利益的驱动下超范围经营该品种。

1.3 随意变更有关人员、地址

药店负责人和质量管理人等关键岗位人员随意增加或变动,却不到药监部门履行相应增加或变更手续,造成企业实际人员配备与申办许可证时的人员档案严重不符,由于这部分药店负责医疗器械质量工作的均由药师担任,在06年中,办理《药品经营许可证》有45家,同时办理医疗器械许可证变更手续的仅5家,另有40家药店未及时办理医疗器械方面的变更手续。

1.4 台帐不全,档案不真实

零售药店购进医疗器械不做记录,或是没有专门的记录台帐,与药品混记,不能及时有效收集供应单位的资料,供应商提供的有关资料不能正确审核,对医疗器械缺乏有效管理。

2 问题形成的原因

上述问题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企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业务水平偏低

医疗器械品种繁多,从一根棉签、一块纱布到大型的CT全部属于医疗器械,品种繁多的医疗器械,需要企业人员掌握不同的专业知识。企业开办时,依据《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管理办法》和《江苏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检查验收标准》的有关规定,对企业质量管理人员有学历和专业的要求,但对企业其他人员无强制要求,而企业质量管理人员不一定是企业的实际营销人员,并且经常性不在职在岗,且其他人员素质较低,对医疗器械知识掌握甚少,经营品种少的单位,平时基本无销售活动,或是仅销售一类医疗器械。

2.2 企业法律观念淡薄,片面追逐经济利益

企业比较重视经济利益,不重视学习法规,违反法规的事件时有发生,根本原因是企业负责人普遍对医疗器械法律法规知识知之甚少,学习法规的自觉性不强,同时,企业规模小、生存条件差,为了在竞争中获取最大利益,故意避开规定,弄虚作假,违规经营。例如有的企业明知自己已超范围经营,却抱着侥幸心里,不去药监部门做变更增项申请,有的企业地址、负责人、质量管理人员已经变更,而不去药监部门办理变更手续。

2.3 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不断调整,监管法规不太健全

医疗器械产品种类繁多,品种复杂,科技含量较高。一方面,随着经济和科学的发展,不断出现新的产品;另一方面,目前现行的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也在市场反馈信息中不断调整,许多产品是否属于医疗器械,以及属于医疗器械中哪个类别经常发生变化;其三,医疗器械实行三级注册制度,相同的产品在不同的地区可能出现不同的注册类别;其四,国家明确了一部分不需要领取许可证即可经营的医疗器械品种。因此,某些品种是否划归医疗器械管理,处于不确定状态,今天属于医疗器械,明天可能不属于医疗器械,这也是造成超范围经营现象的一个客观原因。并且,我国对医疗器械的监管起步晚,法律法规还不太健全,对某些情况没有具体规定,如许可证上规定的经营方式划分不明确,零售之间可以相互购进,质量负责人不在职在岗、记录不真实等情形未作出明确的规定,有的法规条文缺乏具体可操作性,由于法规在这些方面没有相应的措施,监管人员只能是口头说服,缺乏实际效力。

零售药店兼营医疗器械出现这些问题的危害是严重的,既浪费了大量的监管资源,也不能对企业信息进行有效控制,企业也容易出现违规现象,造成群众使用医疗器械方面存在安全隐患。

3 解决问题的对策

3.1 加大法规的培训力度,提高企业的守法意识

通过召开会议、举办培训、网上公示、现场检查等方式,促使零售药店负责人、质量管理人员熟悉医疗器械方面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制意识,自觉做到依法经营,形成知法、懂法、守法的良好氛围。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不仅要重视岗前培训,还强调日常管理中的培训和考核,提高相关人员的法规意识和相关专业知识技能,通过报纸、药讯以问答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管理办法》等器械法律法规,为这些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3.2 调整准入标准,加强日常监督

目前,《江苏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检查验收标准》在人员、机构与培训,经营场所与储存条件,管理制度与记录,医疗器械质量管理档案方面做了具体的规定,06年度,我市也出台了相应的医疗器械质量管理规定,细化操作,从根本上使医疗器械的质量控制方面有了新的突破,作为监管部门要正确理解准入标准的内涵,一方面帮助企业达到并完善标准,另一方面,在加强日常监管上下功夫,使我们的验收标准贯穿于企业运行的全过程,与此同时,制订医疗器械规范化制度和各类表格,作为企业参考使用。随着医疗器械经营逐步实施GSP工作,以药品GSP管理经验为基础,加强企业管理,强化企业确立“质量控制”的思想意识,进一步健全经营企业的质量保障体系。

第6篇

在1978至2004的26年中,中国法学在取得很大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它的问题,而它的根本问题就是未能为评价、批判和指引中国法制发展提供作为理论判断和方向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

于是,我在《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一文中,对“中国为什么会缺失中国自己的法律理想图景”这个理论问题进行了回答,并对中国法学这个“时代”做出了“总体性”的反思和批判。具体而言,我采用经过界定的“范式”分析概念,对中国法学中四种不同甚或存有冲突的理论模式即“权利本位论”、“法条主义”、“本土资源论”和“法律文化论”进行了深入探究。最终我得出结论认为,中国法学之所以无力引领中国法制发展,实是因为这四种理论模式都受一种“现代化范式”的支配,而这种“范式”不仅间接地为中国法制发展提供了一幅“西方法律理想图景”,而且还使中国法学论者意识不到他们所提供的不是中国自己的“法律理想图景”。与此同时,这种占支配地位的“现代化范式”因无力解释和解决因其自身的作用而产生的各种问题,最终导致了所谓的“范式”危机。正是在批判“现代化范式”的基础上,我认为,我们必须结束这个受“西方现代性范式”支配的法学旧时代,开启一个自觉研究“中国法律理想图景”的法学新时代。

据此,我们需要思考和追问的是,那种“现代化范式”具体以什么样的方式支配了中国法学的研究,甚至使中国法学的研究意识不到这种支配?或者说,“西方法律理想图景”在中国法学研究中究竟是如何不加反思和批判地被误置为中国自己的“法律理想图景”的?在本文中,我将以 “消费者权利”的法学研究为个案,对此做出比较具体的考察和说明。

我之所以认为“消费者权利”与针对中国法学研究的讨论具有相关性,从根本上说是因为,我认为中国法学研究与中国现实生活中切实面对的“消费者权利”保护问题之间的关系,可以典型地说明中国法学所陷入的困境。我们将看到,一方面,中国法学对于关乎人之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 “消费者权利”保护这个日益突显的现实问题,并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另一方面,即使是那些有限的围绕“消费者权利”问题所进行的讨论,也都带有严重的“都市化趋向”和“部门法学科趋向”,以西方法律中的概念或法条来“裁量”或“量度”中国“消费者权利”问题上的具体现实。也就是说,在中国法学关于“消费者权利”的研究中,作为研究出发点和依凭所在、并赋予它以根本意义的“中国”这一特定时空的要素,不知不觉中被消解掉了,中国法学研究中的“中国”因此而严重缺位。

为什么“打假法律越‘完善’,造假案件越泛滥”

就“消费者权利”在中国体制方面所受关注的程度而言,我们大体上可以指出:

第一,自1983年国际消费者组织联盟把每年的3月15日确定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始,广州于1984年9月便成立了在当时中国影响最大的广州市消费者委员会,同年12月,中国消费者协会也正式成立。1987年9月,中国消费者协会被国际消费者组织联盟接纳为正式会员。在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不断发展的同时,中国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也在不断完善。当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不仅包括1994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甚至还包括分散在民事、经济、行政、刑事等法律、法规中相关的规定或条款。再者,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法律对消费者所享有的下述九项权利进行保护,即安全权、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结社权、获知权、受尊重和监督权。

第二,更为重要的是,中国通过每年3月15日展开的“消费者权益日”运动,国务院领导的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犯罪活动的联合行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牵头并由公安部、农业部、商务部、卫生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海关总署共同制定《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实施方案》以及展开的各种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犯罪活动的行动,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所颁布的一批有关打假的司法解释,各省市持续开展的“百城万店无假货”和“清柜台”等活动,以及创建“购物放心店”、“放心街”、“放心市场”等活动,“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问题可以说是得到了中国各阶层应有的关注。

但是与此同时,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犯罪活动也不见收敛,反而呈现出了日益猖獗之势。一如我们所知,卫生部于2002年底公布了当年的十大食品制假售假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又于2003年公布了当年的造假案例。近来,关于假冒伪劣食品的新闻,更是越来越直逼人类生存的安全底线:藏着吊白块的米粉、饱含生长素的豆芽、劣质婴儿奶粉、氨水泡制的粉丝、敌敌畏浸泡的火腿、死猪肉制作的肉松、添加工业冰醋酸的老陈醋、“福尔马林”浸泡的水发食品、工业盐腌制的泡菜、用色素养出来的红心鸡蛋,乃至韭菜、香肠、肉丸、饺子、竹笋、酱油、瓜子、果丹皮、黄花菜、饮料、烟酒等日常食品都可能含有不同程度的毒物质。

面对这种逆向发展的情势,亦即我所谓的“打假法律越‘完善’,造假案件越泛滥”的情势,我们必须做出直接且严肃的追问:为什么在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犯罪活动之法律法规越来越“完善”的情况下,为什么在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犯罪活动之运动越来越“彻底”的情况下,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犯罪活动在中国却反而呈现出日益猖獗之势?

显而易见,这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中国法律问题和中国法学问题,或者说,这既是一个极具中国性的“问题束”,也是“消费者权利”保护问题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法学因受“现代化范式”的支配而不关注中国现实生活的典型性之所在,因为从理论上讲,其间还隐含有至少这样几个我们不得不直面的问题:

第一,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犯罪活动在中国屡禁不止并严重侵害“消费者权利”的情势,在我看来,乃是与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当下世界结构之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冲击下所必须面对的一种困境紧密相关的。这是中国在当下世界结构中的特有问题,因为在西方现代社会影响下的中国,一方面,那些以西方现代化社会之景象为基础的各种新的预期和希望;而另一方面,由这些景象而形成的对贫困和低水平生活的强烈意识,都经由现代大众传播媒介的广泛渲染和强调而变得更加突显了。这些新的预期和希望以及这种强烈的贫困意识,在既有的政治经济制度安排不可能急速扩大财富以满足大众需求的情形下,除了导致广大民众竭力想摧毁或改革那些造成匮乏的现行经济结构以外,在无法以合法的方式迅速致富的情势下,还会转换成另外一种趋势,即以“低成本”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方式达致迅速致富的目的。

第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犯罪活动在中国的日益猖獗,在我看来,主要有这样两大趋势:一是迎合中国“都市化”和“现代化”进程而主要制售“假冒伪”的中高档时髦产品,二是抓住中国依旧是一个以农民和贫困人员为主要人口的社会而主要制售廉价的“劣”质产品,而其间则以食品和药品为重。必须承认,上述第二种趋势更是“中国”的,而且也是对消费者生命权利侵害更大的,因为我认为:

首先,中国迄今为止的消费者组织或机构都有明显的“都市化”趋向。法律法规或相关的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犯罪活动的运动也都有着明显的“都市化”趋向。因此,无论是在数据的统计上,还是在法律法规的针对性上,它们也主要是与中国的“都市化”相应和的。显而易见,这种“都市化”的趋向,在很大程度上遗忘了中国的农村和农民,归根结底中国即是由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和新兴的“贫富差距结构”构成的真实社会。

其次,与上述构成鲜明对照的是,“劣”质食品和药品正在大规模地流向贫困的地区和农村。一如我们所知,“劣”质食品和药品的特征不仅是廉价,而且这些“劣”质食品和药品往往不会马上表现出它们所具有的毒害,而等到人们发现这些毒害结果时,已经对人的生命和健康造成了重大伤害。这里的要害之处在于:这些“劣”质食品和药品不仅会极容易侵害到每个正在食用食品和服用药品的中国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更会因其价格低廉而流向低收入阶层,尤其是流向贫困的中国农民阶层。

第三,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犯罪活动在中国屡禁不止并严重侵害“消费者权利”的情势,在我看来,还涉及到中国社会转型阶段地方保护主义和地方政府监管和地方司法机构执法缺位的问题。我们可以肯定地指出,大规模的恶性食品或药品安全事件的背后,往往是相关地方政府部门在某个环节的监管出了问题。在众所周知的山西白酒中毒事件中,无疑表明了地方政府部门对工业酒精销售监管的缺位:不法商贩勾结地方政府个别官员,致使工业酒精随便售卖,然后一兑水就变成了侵害人命的散装“白酒”。这里的关键点在于:一、大规模的、专业化的、灾难性的假冒伪劣商品生产活动往往是在相关地方政府部门保护下形成的;二、售卖假冒伪劣商品的活动也往往能够得到当地工商等市场监管部门所提供的各种形式的保护(比如王海发现的大连销售伪劣电缆电线的公司正是被相关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授予的“质量信得过单位”称号者);三、地方政府部门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处罚,以罚代刑(比如2003年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共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16.14万件,案值18.86亿元,但是移送司法机关的案件仅有191件),而这实际上是在与制假售假者进行“共谋”,纵容制假售假者在罚款的“制裁”下继续制假售假,甚至为地方部门或政府官员个人谋利益。

所有上述现象都表明,在中国保护“消费者权利”方面,一个核心的维度是中国地方政府的执法质量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针对性:这里不仅涉及到地方政府部门监管力度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对地方政府部门的权力本身进行制约,以及如何对地方政府部门滥用权力的做法进行追究和制裁的问题。

法学家们的“空中楼阁”

显而易见,“消费者权利”保护的问题,或者说,食品和药品安全问题,乃是中国当下所面临的一种 “活的”、日常的、每时每刻都关乎人之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问题,更是关涉到中国在当下的特定时空中所不得不直面的一个具有中国性的“问题束”。面对这样一个问题,我认为,我们确实有必要对中国法学在这个领域中的研究状况做一番分析和检讨。根据本文的论旨及结构安排,我选择分析和检讨的,乃是CSSCI即“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所收录的中国法学期刊中所发表的有关消费者权利的论文。

就CSSCI历年收录的中国法学期刊而言,1994年至1998年共收录17种法学期刊:《中国法学》、《法学研究》、《中外法学》。1999年又增加4种法学期刊,2000年再增加1种。至此,CSSCI共收录了22种中国法学期刊。

在对这22种中国法学期刊进行检索以后,我们可以发现:第一,这些法学期刊(其中的18种)在这个期间共发表文章3245篇,而在篇名中直接表明讨论和研究“消费者权利”问题的论文仅有25篇。即使在这仅有的25篇文章中,在笔者看来,还有6篇论文与中国“消费者权利”保护的问题无甚关联,即《关于启动消费需求的税法思考》、《试论消费信用合同的“冷却期”制度》、《大力培育我国的教育消费市场》、《欧盟消费者销售法指令与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之比较》、《欧盟统一大市场中的消费者保护一体化研究》和《论西方消费者保护法的历史演进》等论文。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基本上可以认为,中国法学论者对中国人时刻面临着的关乎人之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消费者权利”保护这个现实问题,并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

第二,再就CSSCI所收录的中国法学期刊发表的那些讨论“消费者权利”问题的论文来看,我认为,它们主要是围绕着这样几个问题展开其论述的,即如何理解“消费者”、如何界定“生活消费”、单位是否为“消费者”、“知假买假”是否可以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的规定等问题。因此,从这些论文讨论的重点来看,我们大体上也可以认为:

首先,这些法学论文表现出了一种与消费者组织、有关消费法律法规或打假运动相同的明显的“都市化”趋向,亦即在“现代化范式”支配下把原本复杂的中国“城乡二元结构”与“贫富差距结构”重合的社会做了一种盲目比照西方现代社会的“都市化”同质处理;从本文所选择的这一具体个案来看,那些信奉“现代化范式”的中国法学研究者实际上是把“消费者权利”当成了一个“同质”的现代性问题,进而把“消费者”视作一个“同质”的现代主体。因为无论是在案例的选择上(比如“王海打假案”、“薛萍诉北京燕莎友谊商城案”、“何山诉乐万达商行案”、“耿某诉南京中央商场案”等),还是在论题题域的限定上(比如“定式合同”、“房地产”、“电子商务”、“知假打假”等),他们都在很程度上遗忘了“消费者权利”的保护问题在中国的农村或贫困地区与在中国的发达都市或地区是截然不同的,他们在根本上忽略了“消费者权利”的保护问题实际是在中国的农村或贫困地区――归根结底是在中国的现实社会中――的重大困境。

其次,这些法学论文大都出自部门法论者(尤其是民商法论者)之手,然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不仅在较深的层面上表现出了中国法学在对待具体论题(比如说“消费者权利”)时往往具有的狭隘的“部门法学科趋向”(在这一方面,中国法学中的“法条主义”论者之所以研究“消费者权利”的问题,是因为他们认为这个问题是其部门法所处理的问题;而类似于“权利本位论”的论者之所以不研究这个问题,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因为他们认为这个问题属于部门法),而且还在更深刻的层面上突显出了中国法学对中国现实问题的淡漠。

再次,这些法学论文所关注的在很大程度上是有关“消费者”概念的明确性、有关消费者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在逻辑上的自恰性、在调整范围上的确定性、以及消费者权利在种类上的完善,而不是中国农民乃至中国人所经验的现实而具体的问题,更奢谈去研究和追问“消费者权利”在中国当下的政治经济安排或地方政府制度中,为什么总是不能得到很好保护这样的“问题束”了。

最后,这些法学论文基本上都以一种笼而统之的方式对待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这些侵害消费者权利的违法活动,而根本意识不到制售“劣”质食品和药品要比制售“假冒伪”商品更是中国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大恶”,对于广大只能消费廉价食品和药品的贫困农民来说,尤其如此。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现代化范式”的支配下,中国论者所关注的更可能是宏大的、民主和法治,而不太可能是与中国农民乃至中国人的生活紧密相关的地方政府和司法的品质;更可能是中国“都市化”浪潮中的城市居民的利益或中国受全球化浪潮的冲击而生成的各种新型权利,而不太可能是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和“贫富差距结构”下的广大中国农民或贫困者之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切实权利;更可能是“大写”的人权,而不太可能是 “活的”、日常的、每时每刻都关乎到人之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具体权利;更可能是西方式的“陌生人社会”预设下对法律的配置和普遍运用,而不太可能是中国“陌生人社会”和“熟人社会”同时共存的情形下所导致的更为复杂的问题;更可能是法律体系的逻辑和注释,而不太可能是赋予这种逻辑或注释以生命力的中国农民乃至中国人所经验的现实且具体的生活。

第7篇

【关键词】LIMS质量管理药品检验业务流程

一、背景资料

近年来,药品安全事故频发,2006年齐二药事件、2012年铬胶囊事件屡次触动公众脆弱的神经。食品药品检验所作为药品监督管理重要的技术支撑部门,担负着为科学监管提供数据支持的责任。药品检验系统复杂,仪器多样,数据量大,传统的检验流程为手工抄写,纸质记录,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的应用普及,大量的纸质记录被电子化保存在服务器上,但其记录本质依然是人工操作。面对越来越多的安全事件,如何提供科学、可靠、禁得起质疑的检验报告是药检所面临的重要挑战。

二、LIMS简介

LIMS是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的缩写。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以完成实验室数据的采集、处理、储存和分析等功能。Mary D Hinton于1982年在《分析化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的论文,阐述LIMS的定义,数据结构和网络结构。他将LIMS解释为:一种管理实验室数据,并将结果发送给客户的先进技术。它必须支持整个数据生命周期。确保整个生命周期内,实验数据的采集、存储、分析、打印数据和存档。借助计算机系统实现人工的或自动的管理数据[1]。LIMS系统全面覆盖ISO/IEC17025的全部25个要素,对实验相关的人、机、料、法、环、测等因素进行控制。实现数据自动采集、数据自动记录、公式自动计算、结果自动判断。最大程度的避免了人工操作可能带来的失误,大大加强数据的可靠性。进而提高实验室的整体管理水平。

三、LIMS系统在食品药品检验所的应用

3.1LIMS系统的目标

建立规范化的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的检验流程。

建立完善的检验标准数据库,加强检验标准有效期管理,提高标准检索和选择的准确率。利用检验中的数据自动添加检验标准至标准数据库。

实现对各种仪器、试剂、标准品及其他供应品的管理,使工作人员能及时了解仪器状态,试剂、标准品数量。方便管理人员及时了解并更新库存。

实现对检品的全面管理,相关人员可以及时掌握检品的在检状态,及时了解科室检品负载,方便管理科室合理分配检品,检验人员合理安排检验工作和周期。

文件自电子化管理,实现对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质量文件的全程管理。

建立全面质量管理系统,使实验室质量在可控情况下运行。[2]

3.2解决方案

根据对系统目标的分析,按照ISO/IEC 17025的要求,结合本所《质量手册》要求,将系统分为数据管理和质量管理两大功能,数据管理重点解决业务流程、数据的采集、数据的输入、数据的审核、数据的计算、结果的判定以及综合查询和统计报表的生成等功能。而质量管理功能主要实现质量控制和可溯源,分别对“人”(人员)、“机”(仪器)、“料”(标准物质)、“法”(检验方法)、“环”(环境)等五个因素进行控制[3]。

数据管理主要包含的模块为:

(1)任务管理模块,管理系统所有在运行的样品和已完成的但尚未归档的样品,可以设定样品的分析周期、分析方法。按照样品的状态标注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分。通过对样品数量和仪器情况的分析,可以根据设定条件自动完成样品的科室间负载均衡,也可以通过提醒、通知等方式提醒业务管理人员调整样品发放。

(2)数据采集模块负责仪器的连接和实验数据的自动采集。这是整个系统中最为复杂的模块,根据仪器的特点,将仪器分为4中类型,第一种为老式仪器,无任何通讯接口,如带积分仪的液相色谱。这种仪器完全没有办法进行数据采集,原则上是必须要淘汰掉的仪器,由于特殊原因必须保留的,采用手工输入数据的方法。第二种为模拟信号输出,这种仪器一般使用年限已经很久,没有特殊原因也该予以淘汰,确实不能淘汰的,采用A/D模数转换将模拟信号转为数字信号,通过网络存储进LIMS数据库。第三种为带RS232接口的仪器,如早期的电子天平,这种设备通过加装RS232转RJ-45转换器的方法,使用一台控制电脑控制可以1台或多台仪器数据采集,并将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系统中。第四种为配置工作站软件的现代分析仪器,这种设备仪器工作站可以轻松接入系统。接入系统的仪器可以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仪器数据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数值集合,如装量差异检查项一次产生10组数值。这种类型的数据可以直接变成一行或多行记录保存在数据库中。另一种是图谱类数据,如液相色谱生成的液相图谱,对于图谱类数据,要求实验人员将图谱保存为PDF或EXCEL格式,上传至LIMS系统中,系统将根据预设的读取条件解析PDF或EXCEL,自动采集出计算所需的数据保存于数据库中。

(3)数据计算及结果判断模块。自动采集的数据和手工输入的数据保存到LIMS数据库后,系统根据预设的计算公式和修约规则,自动完成数据的计算和结果修约。同时判断检验结果是否合格。减少了人工干预可能造成的数据错误,大大提高了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综合查询模块。可以提供全部或具体时间段的历史数据查询分析。即可以基于检品信息对检品进行查询,也可以针对某一个检验项目的具体内容,如最大值、最小值、标准差、置信区间等进行查询。根据查询结果,生成趋势图、饼图、直方图等分析图表。借助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对仪器产生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如针对某个品种的含量测定项目,寻找同一品种、同一厂家、不同批次样品之间或者同一品种、不同厂家样品之间质量差异,根据数据挖掘的结果,进一步可以分析得出质量差异的原因。进而对药监局药品监管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

(5)报表模块。采用动态关联技术,系统根据实验产生的相关数据自动生成各项报表和记录表格,如:检品卡、检验流转单、检验原始记录、质量报告、不合格表格、抽样统计表等。开放式设计功能可以将在表单的任意位置添加数据项,支持建立明细表、主从表、交叉表等多种报表形式,并支持SQL查询语句和标准函数计算。理论上可以实现任意情况报表的制作。

质量管理主要包含的模块为:

(1)人员管理模块。人员是实验室的基础,也是所有管理模块中最难管理的部分。为了达到人员、技能、岗位三要素的匹配。人员管理不仅要记录人员静态信息,如年龄、学历、职称、工作经历等,更重要的是对人员技能和岗位匹配情况的管理,人员培训记录、技术技能、岗位要求等信息进行动态跟踪。随时发现岗位需求变化,在人员上岗前对其进行岗位技能培训,保证在岗人员拥有岗位必须的资质。并对技能证书到期换证等提供预警信息。

(2)仪器管理模块。仪器管理是质量可溯源的重要环节。LIMS系统将仪器按类型分类,对不同类别的仪器按要规定设定各自的检定周期,维修计划,校准计划等。并设定仪器状态,一旦仪器超期未检定或被设定为停用,系统将自动拒绝对这台仪器的访问,该仪器再重新设定为可用之前,其产生的一切数据视为非法数据,保证进入LIMS系统的数据的可靠性。

(3)材料管理模块。材料即“料”,是ISO17025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包含对标准品、对照品、试剂、耗材、计量器具等[4]。材料管理不同于普通办公用品和低值易耗品的管理,普通的物品管理一般只关注库存数量和库存上下限。而材料管理更重要的是管理材料来源、材料性质和材料去向。除了管理库存信息,还需对标样真值、不确定度、校验情况、领用记录等信息管理,从而保证检验数据的可溯源性。

(4)检验标准管理模块。标准是整个检验过程的基础。只有选择了正确的标准,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但药品标准类别复杂,光成册标准就有《中国药典》、《卫生部成方制剂》、《新药转正标准》等数百本。还有大量厂家试行标准、转正标准、修订标准。所以造成标准管理难,定位难。标准管理采用文档版本管理技术,存储标准在不同时期的转正、升级及修订并设定生效期和作废期。保证选择标准时可以正确定位当前时间下有效的标准。并通过药品条形码或药品批准文号与品种数据库关联。可以直接通过扫码或输入批准文号的手段快速定位某个药品在具体时间下的有效标准。

(5)环境管理模块。环境主要指实验室的位置、分布情况、温湿度及照度等物理条件。以楼层平面图为基础,通过不同颜色的标注来区别实验室的功能。在实验室区域显示温湿度等环境信息,当环境信息异常,可以自动弹出告警窗口。出现严重异常时,可以通过GPRS通讯设备自动通知管理人员和值班人员。结合门禁系统,设定不同人员进入实验室的权限。

四、结束语

本所LIMS根据本所业务需求和ISO 17025的要求设计。通过对流程、人员、仪器、标准物质和环境的追踪达到检验流程的自动化管理和检测数据可溯源性要求。减少了人工录入、手动计算、数据传输方面的差错,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实验室的自动化水平和规范化标化程度。

参考文献

[1]杨海鹰,影响LIMS成功实施的几个关键因素,现代科学仪器,2005,(02)

[2]李健,陈为,药检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思路,中国药事,2012年第26卷第10期:1083-1087

第8篇

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的职能和任务要求,其依法出具的检验报告书必须科学、真实、准确,而决定实验室检测/校准的正确性和可靠性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人员、设施和环境条件、检测和校准方法及方法确认、设备、测量的溯源性、抽样、检测和校准物品的处置等各个方面,其中第一要素为人员的科学管理,要求省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必须拥有一支各类专业人才齐全、技术全面、能快速应对食品药品突发安全事件的精英队伍。如何科学管理和规范建设这支队伍是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面临的一项重要问题。加强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档案的管理,是实施人力资源技术信息储备和人才发展战略的基础。人员技术档案是全面反映人力资源整体情况,充分发掘人力资源的基础,现就专业人员技术档案的管理作以探讨。

一、做好专业人员技术档案管理的作用

1.满足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事业发展的要求。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公众饮食用药安全意识不断提高,对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做好专业人员技术档案工作,能便于领导及时了解和掌握食品药品检验检测队伍各类专业人员现有的状况,为合理使用、培养和开发利用各类专业急需人才,提高专业人员队伍整体素质,提高专业人员快速应对和处理各种饮食用药安全突发事件能力,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2.满足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人才管理要求。专业人员技术档案能够完整地记载各类专业人员的资历、能力、业绩和专业技术水平。管理并运用好专业人员技术档案,能为各项科技工作招聘、人才交流、推荐科技人才、专业技术职务晋升评聘、人力资源储备提供详实、可靠的材料依据。

3.满足社会服务的需求。在食品药品检验检测和科学研究工作中,各省级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必须按照相关准则和法规,建立规范的质量管理体系,对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与管理,确保出具的检测数据准确、可靠,满足服务社会的需求。

4.满足实验室认可/认证工作的要求。《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要求:“实验室管理者应确保所有操作专门设备、从事检测和/或校准、评价结果、签署检测报告和校准证书的人员的能力。当使用在培员工时,应对其安排适当的监督。对从事特定工作的人员,应按要求根据相应的教育、培训、经验和/或可证明的技能进行资格确认”。“实验室应保留所有技术人员(包括签约人员)的相关授权、能力、教育和专业资格、培训、技能和经验的记录,并包含授权和/或能力确认的日期。这些信息应易于获取。”所以,完善的、行之有效的专业人员技术档案管理程序,也是满足质量管理体系及实验室认可/认证工作要求的重要条件之一。

二、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与技术档案材料分类

省级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以食品、药学(含中药学)专业人员为主,同时应有医疗、生物、药物制剂、分析化学、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档案管理、图书情报、会计、法律等各类专业人员,以确保各学科互为补充,合理配置。

省级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档案应全面、客观、真实,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基础材料。主要包括专业人员履历表、学历和学业证书(含毕业、结业、修业、肄业)及后继学历证书;各种专业技能考试、考核合格证、资格证;参加各种科技研讨会、专业技术会议、出国考察、进修学习、短期培训;继续教育及能反映专业人员个人资历和技能水平的各种材料。

2.任职资格材料。主要包括专业人员历次任职资格评审表、任职资格证书、任职聘书及检定员证、操作员证、上岗证、上机证、内审员证、监督员证、审核员证、评审员证等相关的任职证书。

3.科研技术成果材料。主要包括反映专业人员业绩的专业工作总结、技术报告;发表的学术论文、论著;主持或参与各项科研课题鉴定证书、获奖证明、证书及完成者证书;发明创造专利证书及外语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等。

4.考核材料。主要指每年度对专业人员进行考核的考核登记表。内容包括:本人述职;培训进修学习情况;著作论文及重要技术报告情况;完成主要专业技术工作;创造发明及成果情况;工作失误、失职情况等。

5.其他材料。指专业人员参加各种专业学会、学术团体的聘书、聘任证及各类荣誉证书等。每一卷技术档案应具备的基本信息有:档案号、姓名、科室、最高学历、毕业时间、第一学历、毕业时间、第二学历、毕业时间、工作时间、职称、任职时间。论文信息管理:档案号、题名、出版时间、责任者、级别、(标有ISSN或CN)收录、数量、归档时间。论著信息管理:档案号、书名、出版项、出版时间、科室、主编副主编、编委、编者一、编者二、编者三、数量、归档时间。参加科研工作情况信息管理:档案号、项目名称、合同编号、课题来源、类别、经费、研究起止时间、承担单位、负责人、参加者名次、归档时间。科研课题完成情况信息管理:档案号、课题名称、研究起止时间、鉴定时间、鉴定单位、证书编号、科室、负责人、参加者名次、归档时间。获奖情况信息管理:档案号、获奖名称(科技成果、医疗成果、优秀论文、专利证书、荣誉证书)、授奖单位、授奖时间、级别(国家、省、部、市)、证书号、归档时间。学术会议情况信息管理:档案号、会议内容、参加地点、会议时间、主办单位、科室、参加者、归档时间。培训、进修情况信息管理:档案号、起止时间、专业内容、进修单位、参加者、培训鉴定归档时间。学术职务情况信息管理:档案号、学术团体、职务、任职时间、聘任单位、科室、受聘者、归档时间等。

三、专业人员技术档案材料的收集管理

1.实施“一人一档”。为便于档案管理,了解每一位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背景及岗位变动情况,需要建立包括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在内的每人一套的技术档案。

2.将文件的收集贯穿到日常工作中。业务报告、年终工作总结,国内外各种刊物发表或会议交流的论文等材料,医学科技成果,都属于收集的范围,应该随时注意收集;还可以制定规章制度,规定外出人员学习结束后及时向培训管理部门上交培训资料,由培训归口管理部门再向人员技术档案管理部门移交等。

3.把好专业技术职称评聘材料关。技术人员档案大部分是技术职称评聘过程中形成的,评聘工作为个人技术能力和业绩的集中展示提供了机会,它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技术人员在专业技术工作中的经历、品德、业务专长、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所以在专业技术职务晋升评定和技术职务聘任时同步收集材料,大量的专业技术证明材料可以通过这一渠道来收集。

4.在完整收集各类资料的基础上,档案管理人员逐人、逐项进行整理、编目、著录,整理完毕的技术档案材料,存放档案盒归档。有条件的机构,在保存文本技术档案的同时,还可以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档案管理,采用电子表格录入,将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档案的全部信息建立关联,集中表达在一个窗中的各页面内,直观地展示个人的基本信息、技g信息,专业人员可以通过内部局域网点击查阅本人的技术档案材料,最终达到技术档案管理自动化的目标。

5.对每个专业技术人员收集的论文、成果等个人技术材料,要建立严格的登记手续,同时,对散失在外没有登记的文件材料,各有关科室要集中收到档案室进行统一管理,避免遗漏,定期收集。要做好这方面的收集工作,还需要各部门之间通力合作,共同完成。

第9篇

关键词 网络环境 电子商务 消费者权益

中图分类号:DF529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网络购物成为越来越多人选择的购物方式。与此同时,这一新兴事物不可避免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危害,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其中影响最大的要属消费者权益的保护问题。

笔者认为,在探讨这一问题时,首先要明确消费者的定义,这样才能判断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的网购主体。《消法》第2条规定:“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本法未作规定的,受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保护。”据此,笔者又根据王利明教授的观点,总结出消费者必须符合以下特征:(1)消费者是指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人;(2)消费者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非以盈利为目的;(3)消费者是指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个人。

一、网络环境中可能存在消费者的电子商务模式

现行电子商务模式包括B2B、B2C、C2C,是按电子商务中按交易对象进行的分类。其中B2B是指进行电子商务交易的双方都是商家(企业),代表网站有阿里巴巴、慧聪网、一达通、百纳网等。而B2C则是指商家(企业)对客户(消费者)的电子商务模式,代表网站有淘宝网商城(天猫)、卓越亚马逊、京东商城以及凡客诚品等。至于C2C,意思是客户对客户,即个人(或个体户)对消费者。这种模式就是网站买卖双方提供一个在线交易平台,使卖方可以主动提供商品上网拍卖,而买方可以自行选择商品进行竞价。C2C代表网站有淘宝网(非商城)、易趣网、拍拍网等豍。

根据对消费者的定义,笔者认为只有B2C和C2C模式存在消费者权益的保护问题,因为只有以非盈利为目的的个人消费才符合《消法》保护消费者弱势群体地位的初衷。

二、我国网络环境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问题及对策

即使网络环境是一个虚拟的世界,网购亦是一种创新的交易方式,但它并没有脱离传统的商业框架,是传统商业交易的电子化。随着近几年来网络消费热潮的袭来,网络环境中的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正面临极大的挑战,像是2011年底刚落下帷幕的淘宝商城“双11”事件,就裸地显出了网络环境中消费者的弱势群体地位。

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体系是以《消法》为基础和核心构建的,主要包括《消法》、《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广告法》、《商标法》、《价格法》、《药品管理法》、《食品卫生法》、《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等。其中《消法》明确规定了消费者的九大权利:人身、财产安全权,真实情况知悉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依法成立维权组织权,获得消费知识权,受尊重权,监督批评权。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同样作为“上帝”的网络消费者却比实体交易中的“上帝”面临更多、更复杂的权益受损问题。

(一)交易安全。

网络环境中的交易问题比之实体交易,最大的风险的就是交易安全。因为网络环境的虚拟性,交易双方无法见面并了解对方的真实情况,所以往往容易出现交易欺诈的案件,而电子技术的局限性则致使容易出现电子支付风险。

1、消费欺诈。根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网民对网络安全信用体系的满意度极低,其中消费者最害怕的就是网络交易欺诈问题。一些不法之徒利用网络的虚拟性以及目前电子科技技术的漏洞,在网上虚假信息、设置骗局陷阱,进行恶意欺诈,侵犯消费者的权益。

根据对真实案例分析,常见的网络消费欺诈方式有四种:第一种是钓鱼网站;第二种是挂木马;第三种是假网站;第四种是销售欺诈。而最普遍的就是销售欺诈,包括价格欺诈、质量欺诈以及虚假广告宣传等,除了C2C模式存在此种情况外,B2C中一些知名企业也时有发生这种欺诈行为,天猫、京东商城等也屡被消费者投诉。

针对网络消费欺诈,在目前还没订立电子商务法且其他网络法律不尽完善的情况下,笔者认为可以尝试建立一种事前预防机制,需要建立一个经营者信息管理中心,由工商部门和行业协会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共同负责,对经营者和商家、卖家的资质基本信息、资质证明、产品信息进行审查备案以及监督管理,保证所有交易信息真实可靠地呈现在消费者面前。另外,加大政府的监管力度也是极其必要的,应对互联网信息服务实行许可制度,明确网络交易平台提供商的审查义务以及不切实履行义务所应承担的的责任。

此外,笔者还认为在涉及网络消费合同时规定,消费者的付款在交易过程完成之前,所有权不发生转移。此点是针对不通过第三方支付中介(即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支付时,消费者支付完交易款项,未收到货物前,货款仍属于消费者所有,银行可以向网购的消费者提供类似第三方支付中介的服务,提供暂时监管账户里的货款的服务,待消费者发出付款指令后再解冻。

2.电子支付。在网络环境,电子支付的安全风险往往令很多消费者望而怯步,不敢选择网购,这也成为对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阻碍。消费者在电子商务中可能面对各种风险,例如厂商或银行泄露消费者网上支付信息,导致他人冒用;第三方支付平台擅自提前支付;信用卡欺诈;账号密码被破解导致电子货币被盗、丢失;支付系统被非法攻击等。

笔者认为,对于网络支付安全,除了加强监管和技术更新外,最重要的是要从法律上明确银行、经营者的赔偿责任,平衡其与消费者之间的权利义务。

(二)隐私保护。

在现实生活中,传统交易模式里不常出现泄漏消费者隐私的问题,而网络环境中消费者的隐私权,由于网络技术的发达和消费者隐私保护意识的单薄,面临着更大的风险,尤其是现在的网络交易,在交易发生之前,普遍都要求消费者填写详细的个人信息,而后这些信息往往容易被盗后再出卖给其他网站、公司、个人等。网络环境中还有一种不良现象,就是在交易不愉快时,消费者容易受到商家或卖方的恶意短信或电话骚扰,甚至其他更恶劣形式的骚扰,例如最近影响较大的“女大学生因给差评被卖家寄送寿衣事件”。在我国法律中,《民法通则》当中规定了名誉权和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隐私权并未被明确保护。

笔者认为,在今后的电子商务立法中应考虑明确规定经营者有保护消费者隐私权的义务以及非经消费者同意非法泄露消费者隐私所应承担的责任。

(三)合同问题。

1、格式合同。

目前,在电子商务中的消费类合同普遍采用格式合同的形式,大多数交易条款或服务条款都是商家或卖方事先拟定好的,消费者若要购买货物必须全部接受,协商余地很小。在实体交易中格式合同的弊端早已出现,并且相对明显,而虚拟交易中很多格式合同中包含的免除经营者责任或加重消费者责任的条款由于网页的页面设置等网络先天优势条件而容易被消费者忽略豍,对消费者来说极其不公平与不合理。

2、消费合同履行问题 。

在电子商务消费合同中亦会出现不适当履行,主要包括延迟履行和瑕疵履行。网络环境消费中,由于商家或卖方的延迟发货或是物流公司的配送延迟等原因,常会出现消费者迟于承诺日期收到货物的情况。而商家或卖方由于疏忽配货,或是物流公司运输途中的过错,亦常出现实际交付商品的种类、数量、质量等与购买时不一致的情况。

另外,网络环境购物中,消费者收到货物后,售后服务无法保证的情况亦很常见。电子商务最大的特点,就是跨越地域限制高效率促成交易,虽然《消法》规定了经营者承担“包修、包换、包退”的义务,但因网络环境的特殊性,现实生活中消费者往往很难实现其享受售后服务的权利。

对于这一问题笔者认为,电子商务立法中可以学习一些欧美国家的的经验,例如规定供应商必须自消费者向其发出订单的一定时间内履行合同,无论出现任何原因,供应商未能在规定期限内履行合同,必须尽快通知消费者并返还所涉款项,如违反这一积极义务必须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四)消费者损害赔偿权的实现问题。

网络环境的特殊性以及我国目前对电子商务法律规制的不完善,导致网络交易中产生的各种纠纷难以有效解决,当消费者发现自己权益遭受侵害后,往往由于经营者身份不明、举证难、网络交易纠纷的管辖权不确定等原因,难以寻求救济,最后导致放弃救济权。

笔者认为,应建立一个有效的争端解决机制。除了诉讼外,还可以设立行业协会投诉中心。在我国目前社会整体信用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行业系会应当发挥积极的作用,配合各级行政部门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受理各地网络消费者投诉,帮助解决纠纷,维护消费者权益,并将相关案例和信誉资料向当地工商等部门提供反馈。

三、结语

对网络环境中消费权益的保护是一项系统且繁杂的工程,在我国目前还没有电子商务立法的情况下,单从现有立法、司法的角度进行保护,远远不够。笔者认为,对于网络环境中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不仅要从政府、商家方面入手,行业协会、权益保护组织以及消费者自身等都应该行动起来,多层面和多方面合作,建立整个行业甚至整个社会的信用体系。首先必须要加强行政监管,因为在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发展不完善的情况下,政府强有力的监管对于减少侵犯消费者权益事件的发生有着重要作用。其次,实行行业自律,最大限度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因为根据网络交易的特性,商家和卖方更注重商业信誉,此时行业协会的信誉评级等商业自律手段更容易规范商家和卖方的交易行为。从我国目前电子商务的现实情况看来,我们不仅仅要从立法、司法角度来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还要加强行业协会的规范和引导作用,提高消费者对合法权益维权意识,全方面协作,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网络环境中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体系。

(作者:西南大学法学院民商法硕士研究生,从事经济法方向研究)

注释:

徐雯雯.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研究.复旦大学硕士论文,2007

刘瑛.我国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的法律思考.科教前沿.2009,9

参考文献:

第10篇

一、指导思想

以加强护士队伍素质建设为核心,以抓专科、重培训为重点,强化专业内涵,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为患者提供安全、专业、全程、优质的护理服务,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提高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二、总体目标:

1、护理管理组织体系健全,质控小组职责明确,落实到位,护理管理模式更加合理、规范、完善。

2、护理规章制度认真落实,护理行为科学规范。

3、护理安全得到保障,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4、护理信息化建设不断完善,改进、重新修订各班职责及日程周程,患者直接护理服务时间增加。

5、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持续深化,护理服务内涵质量进一步提升,科室护理品牌服务更加体现专业特色。

6、护理人员业务技能水平加强,综合素质得到提升,护理科研及创新能力提高。

7、建设专科护理团队,提升专科护理水平。

三、具体目标:

1、住院患者目标满意度95,满意率95%。

2、患者入院护理评估率100%。

3、健康教育覆盖率达100%,病人知晓率95%。

4、基础护理达标率100%。

5、护理人员培训覆盖率100%。

6、护理人员三基考核平均80分(合格分80分)。

7、护理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操作考核合格率100%。

8、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90%(合格分80分)。

9、抢救药品、物品完好率100%。

10、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11、洗手正确率95%。

12、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不断深化护理内涵,确保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在各护理单元全面开展,开展率达到100%。

四、护理管理

1、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促进护理质量提高。用多渠道形式向护理人员讲解有关人事制度改革的精神,思路及发展趋势,统一思想,充分人事改革的必要性,消除不满情绪和抵触心理。以改革为契机,使全院护理人员既有紧迫感,又有危机感;即树立竞争意识,又增强服务意识和质量意识,优化护理队伍,促进护理质量提高。

2、加强护士长目标管理考核,日常考评与年终考评相结合,科室护理质量与护士长考评挂钩等管理指标。增强护士长经营管理意识,改变科室收入结构,护士长应对科室物资成本核算工作进行进行认真、准确的统计,使科室的成本即合理又科学,即低耗又有效,即减少病人负担又增加社会效益。

3、促进护士长间及科室间的学习交流,每季组织护理质量交叉大检查,每季度召开1次护士长工作经验交流会,借鉴提高护理管理水平。

4、第一季度组织一期护士长及护理骨干参加的管理知识培训班,不断提高护士长的管理能力及管理水平,提升护理骨干的整体配合意识。

5、通过多种形式提高护士长自身业务素质(外出培训、自学、护理查房等),带动全院各科室专科业务水平的提高。

6、对全院护士实行分层级管理(培训及使用),按护士能力分层次排班,按岗施薪,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7、实施人性化管理。建立全院QQ护士群、定期召开护士长、护士交流会、节假日组织护士进行活动、发放小礼品,从多方面关爱护士,增强护士群体的归属感、认同感与凝聚力。

8、加强护士工作站管理,进一步推进电子病历工作,取消不必要的护理文书书写,实现把护士还给病人这一主导思想。

9、针对医院各科室特色,设立专科护理管理委员会,成立专科护理小组,如:老年病护理小组、危重病护理小组、糖尿病护理小组、静脉留置针护理小组、压疮护理小组、康复治疗护理小组、各种管路护理小组、气道护理小组,相关科室作为院内专科护士培养基地,并利用专科优势做好院内护理会诊,提升专科内涵建设。

10、依照我院《区镇一体化护理实施方案》,今年继续认真落实护理人员下基层业务指导,进一步规范我区基层护理工作,提升基层护理质量。

五、护理质量

1、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护理行为。按照等级医院评审标准进一步修订,完善各项护理制度、质量标准、应急预案、工作流程等,并组织全院护士认真学习落实。

2、加强对各项护理规章制度的落实。

(1)将新增、修订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紧急预案、护理常规等纳入三基培训安排,分层次按阶段组织实施,使护理人员及时掌握护理工作的新要求、新标准,并按规范落实。

(2)护理部加强对制度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各种质控活动,并利用查房、考核等机会发现制度落实过程中存在问题,及时召开护士长质控会议,讨论、分析问题的根源,提出合理可行的指导性建议,促进各项规章制度的切实落实。

(4)完善护士工作站系统的管理,实现护理质控的信息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3、进一步规范护理交接班工作。

(1)严格落实危重病人床头交接班制度。

(2)实施护理交接班规范化、标准化,做到五看五查。即看交班本、医嘱单、体温单、护理记录单、交接班记事本;查新入院、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危重、瘫痪/大小便失禁、特殊治疗/检查前后病人各项处置是否稳妥、及时、齐全。

(3)进一步落实重点人群、重点环节及重点时间段的交接,如手术、转科、病危、病重、节假日患者的交接工作。

4、规范护理文书的书写,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质量。

(1)护士长认真学习护理部下发的电子护理文书书写规范、流程和质量标准。护士长及质控护士加强检查,确保出科每份护理文书均符合要求。

(2)科室制定本科常见疾病护理计划及常用术语电子模版,交护理部审核,以保证护理文书的书写质量。

(3)积极参加护理部组织的关于电子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培训,提高护理人员书写电子护理文书的能力。

5、创新查房形式,提高查房效果。

(1)借鉴医生业务查房模式,开展责任护士??责任组长??护士长三级护理业务查房。一级查房:责任护士每天对所负责病人按护理程序进行查房。二级查房:责任组长每日对本组新入院患者、危重及重点患者进行查房。三基查房:护士长每天对新入危重病人、重点病人等进行查房,评价护理措施的落实情况,并对疑难护理问题进行指导、解答。

(2)针对各护理单元的特点,选择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护理病例,每季度组织一次护理查房,各科室每月安排一次专科查房。

6、强化床边护理工作制。

(1)将护理工作重心前移至患者床旁,切实做好对患者的全面、准确评估,病情观察,健康宣教,康复指导,心理护理等工作,更好地和谐护患关系,提高工作质量。

(2)以过细、过精、过严的严谨态度抓好每项护理工作的全程质量管理,即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其中环节质量是重点。护理部将深入科室规范各环节管理。

7、改革护理质量考核方式。改变原来按工作内容的条块式考核为按岗位职责的全面考核,真正落实责任护士对患者全程、连续的服务。

8、做好病区的物品、陪人及卫生管理工作。

六、护理安全

1、护理部做好宏观管理,补充完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抓好各层护理人员岗前培训工作,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工作,继续落实护士长夜查房制度和节前安全大检查和节中巡查制度。

2、做好微观管理。坚持毒麻药品、抢救药品、用物班班交接,抢救仪器保持功能状态,保持抢救物品良好率达100%。抓好护理人员的环节监控,病人的环节监控,时间的环节监控和护理操作的环节监控。

3、完善对压疮患者的管理。对压疮高危人群,及时评估,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防止压疮发生;对带入压疮、发生的压疮,及时上报护理部,请相关科室会诊,做好压疮处理,促进愈合。并做好全院护理人员压疮防治知识的培训工作。

4、加强护理信息化建设中的安全管理。

(1)信息化工作站使用过程中如发生停电、数据丢失、网络瘫痪等意外情况,立即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上报信息科、护士长、科主任、护理部,并按规范执行。日常加强相关知识培训。

(2)不断强化信息化使用中的安全意识,注意保护个人登录密码,并定期更换,使用后及时关闭;每个人使用自己帐号密码进行工作,防范可能引发的护患纠纷。

5、加强护理安全的质量管理。

(1)重点人员的环节监控:实习护士、1年内护士、有负性情绪的护士加强管理,做到重点交待、重点跟班,保证各项处置准确到位。

(2)患者的环节监控:新入院、新转入、急危重患者、有发生医疗纠纷潜在危险的患者要重点监控及检查,以保障患者安全,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

(3)时间的环节监控:节假日、双休日、午间、工作繁忙、终夜班间、交接班时均要加强监督,保障各项安全措施到位。

(4)护理操作的环节监控:输液、输血、注射、各种过敏试验、侵入性操作等要作为护理质控的重点监控内容加强监管及指导,高风险及侵入性操作,要加强风险告知,低年资护士操作时必须有高年资护士在床边指导,保证操作的规范和安全。

6、通过多种形式,强化健康教育效果。对手术、特殊检查、服用特殊药品、使用特殊仪器等的患者,在做好相关宣教的同时,将宣教内容制作成卡片的形式,发放给患者,提高患者对宣教内容的依从性。对沟通交流能力差的患者或家属,反复宣教,不断强化。我说给你听,你说给我听;我做给你看,你做给我看,直到掌握。

7、进一步加强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

(1)强化对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教育与培训力度。及时通报护理不良事件,并结合工作实际进行分析、讨论,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预警能力及自我防护意识。

(2)加强患者安全告知工作,重视日常督导、检查、反馈。

8、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措施的落实,尤其是对重点科室进一步加强监管,如: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产房、ICU、新生儿病房、血液透析室等。

9、加强对实习生及新进人员等高风险人群的管理。

10、进一步规范病区各类警示标识的管理。对高危药品、跌倒高危人群、特殊用药、膀胱冲洗、肠内营养、试敏阳性及特殊感染患者做好标识。

11、每月召开护理安全小结会一次,每季度对全院护理不良事件进行汇总、分析、反馈、总结。

七、护理服务

1、巩固优质护理服务成果,深入开展责任制整体护理。责任护士为患者提供从住院到出院健康教育、治疗处置、康复指导、心理护理、生活护理等连续、全程、全面的服务的同时,还要对病人的情况做到六知道,即病人姓名、诊断、病情、治疗、护理及心理状况;要了解病人各项主要检查阳性指征及临床意义;指导病情观察的要点;掌握病人各项治疗及护理措施;掌握病人用药目的、药物的主要作用及用药注意事项;了解病人病情变化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2、加强护理文化建设。鼓励护士参加学历学位教育、充分发觉护理人员的特长、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等,提升护理人员的人文修养,在我院站护理园地内,上传我院护理动态,传递学习资料,发挥空间优势,丰富护士的学习工作生活,打造一支自信乐观、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护理团队。

4、强化患者首诊负责制。护理人员要以热情、主动的态度耐心、细致的解答患者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做好相关护理工作,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尤其是首诊接诊的护理人员。

5、倡导无铃声换液。护理人员要加强巡回,走在红灯呼叫前及时为患者更换液体,减轻频繁响铃产生的噪音,为患者提供一个安静的治疗环境。

6、开展贴心服务。通过对病情危重、气管切开等不能讲话但意识清醒的患者,制作贴心小转盘;科室为无陪护患者订餐,免费提供一次性纸杯,出院后电话回访,开展节日问候、生日祝福等,增进与患者的沟通,满足患者的需求,进一步和谐护患关系。

7、采取多种形式,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激情。对每季度患者评出的最满意护士,及年终评选出的优秀护士,进行表扬与奖励,激发护理人员的职业荣誉感,增加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护理服务水平。

8、加强对导医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彰显医院文化、树立品牌形象。

八、三基培训与考核

1、根据护士岗位分级情况,护理部、科室制订出各级各类护理人员分级培训目标与考核办法,对护理人员实施分层级培训和考核,做到按级上岗,按岗施薪。

2、护理部、科室每月各组织1——2次业务学习,要有课件内容。

3、操作培训:基础、专科操作培训,每月各1次,年安排12次,科室每月考核1次,护理部每季度考核1次。

4、各科室根据专科特点,制定本科室培训计划,并以月安排的形式落实,护士长每月对安排内容进行培训、考核,要求人人过关。

5、将纠错法应用于低年资护士培训。首先,由培训老师演示正确的操作标准和规范。其次,有意识的模仿临床工作中常出现的错误操作、不正确的沟通方式等,演示后由护理人员纠错,同时护理人员相互纠错,通过讨论分析,培训老师补充、指导,加深护理人员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培训效果。

6、科室间护士长相应交流进行技术学习,规范专科护理操作,提高专科技能水平。

7、组织护士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护理专题讲座及相关科室科内讲课,新进人员必须每次参加,其余人员全年参加次数80%。

8、鼓励护理人员积极参加24小时医学频道,使参学率达到100%以上。

九、教学、科研工作

1、要求具有护师以上职称的护士负责实习生的带教工作,定期召开教学双向反馈会,听取带教老师及实习生的意见及建议,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2、各科护士长为总带教老师,重视带教工作,经常检查带教老师的带教态度、责任心及业务水平,安排小讲课,了解实习计划的完成情况,做好出科理论及操作考核,做好转科前的实习鉴定书写工作。

3、护理部做好实习生的岗前培训工作,不定期下科室检查带教质量,每届实习生实习结束前,组织进行一次优秀带教老师评选活动。

4、增强科研意识,鼓励护理创新。积极开展护理小发明、小创新等活动,好的发明创新在全院进行分享、交流。

5、鼓励护士撰写论文,年内发表护理论文1—2篇。

十、其他方面安排:

1、庆祝5.12国际护士节,举办护理操作技能竞赛,积极参与市、区两级节日庆祝活动。

2、拟于第二季度举办1次护理文书规范化书写展评工作,进一步提高护理文书书写内涵。

第11篇

以加强护士队伍素质建设为核心,以抓专科、重培训为重点,强化专业内涵,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为患者提供安全、专业、全程、优质的护理服务,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提高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二、总体目标:

1、护理管理组织体系健全,质控小组职责明确,落实到位,护理管理模式更加合理、规范、完善。

2、护理规章制度认真落实,护理行为科学规范。

3、护理安全得到保障,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4、护理信息化建设不断完善,改进、重新修订各班职责及日程周程,患者直接护理服务时间增加。

5、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持续深化,护理服务内涵质量进一步提升,科室护理品牌服务更加体现专业特色。

6、护理人员业务技能水平加强,综合素质得到提升,护理科研及创新能力提高。

7、建设专科护理团队,提升专科护理水平。

三、具体目标:

1、住院患者目标满意度95,满意率95%。

2、患者入院护理评估率100%。

3、健康教育覆盖率达100%,病人知晓率95%。

4、基础护理达标率100%。

5、护理人员培训覆盖率100%。

6、护理人员三基考核平均80分(合格分80分)。

7、护理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操作考核合格率100%。

8、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90%(合格分80分)。

9、抢救药品、物品完好率100%。

10、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11、洗手正确率95%。

12、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不断深化护理内涵,确保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在各护理单元全面开展,开展率达到100%。

四、护理管理

1、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促进护理质量提高。用多渠道形式向护理人员讲解有关人事制度改革的精神,思路及发展趋势,统一思想,充分人事改革的必要性,消除不满情绪和抵触心理。以改革为契机,使全院护理人员既有紧迫感,又有危机感;即树立竞争意识,又增强服务意识和质量意识,优化护理队伍,促进护理质量提高。

2、加强护士长目标管理考核,日常考评与年终考评相结合,科室护理质量与护士长考评挂钩等管理指标。增强护士长经营管理意识,改变科室收入结构,护士长应对科室物资成本核算工作进行进行认真、准确的统计,使科室的成本即合理又科学,即低耗又有效,即减少病人负担又增加社会效益。

3、促进护士长间及科室间的学习交流,每季组织护理质量交叉大检查,每季度召开1次护士长工作经验交流会,借鉴提高护理管理水平。

4、第一季度组织一期护士长及护理骨干参加的管理知识培训班,不断提高护士长的管理能力及管理水平,提升护理骨干的整体配合意识。

5、通过多种形式提高护士长自身业务素质(外出培训、自学、护理查房等),带动全院各科室专科业务水平的提高。

6、对全院护士实行分层级管理(培训及使用),按护士能力分层次排班,按岗施薪,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7、实施人性化管理。建立全院QQ护士群、定期召开护士长、护士交流会、节假日组织护士进行活动、发放小礼品,从多方面关爱护士,增强护士群体的归属感、认同感与凝聚力。

8、加强护士工作站管理,进一步推进电子病历工作,取消不必要的护理文书书写,实现把护士还给病人这一主导思想。

9、针对医院各科室特色,设立专科护理管理委员会,成立专科护理小组,如:老年病护理小组、危重病护理小组、糖尿病护理小组、静脉留置针护理小组、压疮护理小组、康复治疗护理小组、各种管路护理小组、气道护理小组,相关科室作为院内专科护士培养基地,并利用专科优势做好院内护理会诊,提升专科内涵建设。

10、依照我院《区镇一体化护理实施方案》,今年继续认真落实护理人员下基层业务指导,进一步规范我区基层护理工作,提升基层护理质量。

五、护理质量

1、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护理行为。按照等级医院评审标准进一步修订,完善各项护理制度、质量标准、应急预案、工作流程等,并组织全院护士认真学习落实。

2、加强对各项护理规章制度的落实。

(1)将新增、修订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紧急预案、护理常规等纳入三基培训安排,分层次按阶段组织实施,使护理人员及时掌握护理工作的新要求、新标准,并按规范落实。

(2)护理部加强对制度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各种质控活动,并利用查房、考核等机会发现制度落实过程中存在问题,及时召开护士长质控会议,讨论、分析问题的根源,提出合理可行的指导性建议,促进各项规章制度的切实落实。

(4)完善护士工作站系统的管理,实现护理质控的信息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3、进一步规范护理交接班工作。

(1)严格落实危重病人床头交接班制度。

(2)实施护理交接班规范化、标准化,做到五看五查。即看交班本、医嘱单、体温单、护理记录单、交接班记事本;查新入院、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危重、瘫痪/大小便失禁、特殊治疗/检查前后病人各项处置是否稳妥、及时、齐全。

(3)进一步落实重点人群、重点环节及重点时间段的交接,如手术、转科、病危、病重、节假日患者的交接工作。

4、规范护理文书的书写,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质量。

(1)护士长认真学习护理部下发的电子护理文书书写规范、流程和质量标准。护士长及质控护士加强检查,确保出科每份护理文书均符合要求。

(2)科室制定本科常见疾病护理计划及常用术语电子模版,交护理部审核,以保证护理文书的书写质量。

(3)积极参加护理部组织的关于电子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培训,提高护理人员书写电子护理文书的能力。

5、创新查房形式,提高查房效果。

(1)借鉴医生业务查房模式,开展责任护士??责任组长??护士长三级护理业务查房。一级查房:责任护士每天对所负责病人按护理程序进行查房。二级查房:责任组长每日对本组新入院患者、危重及重点患者进行查房。三基查房:护士长每天对新入危重病人、重点病人等进行查房,评价护理措施的落实情况,并对疑难护理问题进行指导、解答。

(2)针对各护理单元的特点,选择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护理病例,每季度组织一次护理查房,各科室每月安排一次专科查房。

6、强化床边护理工作制。

(1)将护理工作重心前移至患者床旁,切实做好对患者的全面、准确评估,病情观察,健康宣教,康复指导,心理护理等工作,更好地和谐护患关系,提高工作质量。

(2)以过细、过精、过严的严谨态度抓好每项护理工作的全程质量管理,即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其中环节质量是重点。护理部将深入科室规范各环节管理。

7、改革护理质量考核方式。改变原来按工作内容的条块式考核为按岗位职责的全面考核,真正落实责任护士对患者全程、连续的服务。

8、做好病区的物品、陪人及卫生管理工作。

六、护理安全

1、护理部做好宏观管理,补充完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抓好各层护理人员岗前培训工作,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工作,继续落实护士长夜查房制度和节前安全大检查和节中巡查制度。

2、做好微观管理。坚持毒麻药品、抢救药品、用物班班交接,抢救仪器保持功能状态,保持抢救物品良好率达100%。抓好护理人员的环节监控,病人的环节监控,时间的环节监控和护理操作的环节监控。

3、完善对压疮患者的管理。对压疮高危人群,及时评估,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防止压疮发生;对带入压疮、发生的压疮,及时上报护理部,请相关科室会诊,做好压疮处理,促进愈合。并做好全院护理人员压疮防治知识的培训工作。

3、加强护理信息化建设中的安全管理。

(1)信息化工作站使用过程中如发生停电、数据丢失、网络瘫痪等意外情况,立即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上报信息科、护士长、科主任、护理部,并按规范执行。日常加强相关知识培训。

(2)不断强化信息化使用中的安全意识,注意保护个人登录密码,并定期更换,使用后及时关闭;每个人使用自己帐号密码进行工作,防范可能引发的护患纠纷。

4、加强护理安全的质量管理。

(1)重点人员的环节监控:实习护士、1年内护士、有负性情绪的护士加强管理,做到重点交待、重点跟班,保证各项处置准确到位。

(2)患者的环节监控:新入院、新转入、急危重患者、有发生医疗纠纷潜在危险的患者要重点监控及检查,以保障患者安全,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

(3)时间的环节监控:节假日、双休日、午间、工作繁忙、终夜班间、交接班时均要加强监督,保障各项安全措施到位。

(4)护理操作的环节监控:输液、输血、注射、各种过敏试验、侵入性操作等要作为护理质控的重点监控内容加强监管及指导,高风险及侵入性操作,要加强风险告知,低年资护士操作时必须有高年资护士在床边指导,保证操作的规范和安全。

5、通过多种形式,强化健康教育效果。对手术、特殊检查、服用特殊药品、使用特殊仪器等的患者,在做好相关宣教的同时,将宣教内容制作成卡片的形式,发放给患者,提高患者对宣教内容的依从性。对沟通交流能力差的患者或家属,反复宣教,不断强化。我说给你听,你说给我听;我做给你看,你做给我看,直到掌握。

6、进一步加强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

(1)强化对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教育与培训力度。及时通报护理不良事件,并结合工作实际进行分析、讨论,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预警能力及自我防护意识。

(2)加强患者安全告知工作,重视日常督导、检查、反馈。

7、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措施的落实,尤其是对重点科室进一步加强监管,如: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产房、ICU、新生儿病房、血液透析室等。

8、加强对实习生及新进人员等高风险人群的管理。

9、进一步规范病区各类警示标识的管理。对高危药品、跌倒高危人群、特殊用药、膀胱冲洗、肠内营养、试敏阳性及特殊感染患者做好标识。

10、每月召开护理安全小结会一次,每季度对全院护理不良事件进行汇总、分析、反馈、总结。

七、护理服务

1、巩固优质护理服务成果,深入开展责任制整体护理。责任护士为患者提供从住院到出院健康教育、治疗处置、康复指导、心理护理、生活护理等连续、全程、全面的服务的同时,还要对病人的情况做到六知道,即病人姓名、诊断、病情、治疗、护理及心理状况;要了解病人各项主要检查阳性指征及临床意义;指导病情观察的要点;掌握病人各项治疗及护理措施;掌握病人用药目的、药物的主要作用及用药注意事项;了解病人病情变化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2、加强护理文化建设。鼓励护士参加学历学位教育、充分发觉护理人员的特长、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等,提升护理人员的人文修养,在我院站护理园地内,上传我院护理动态,传递学习资料,发挥空间优势,丰富护士的学习工作生活,打造一支自信乐观、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护理团队。

4、强化患者首诊负责制。护理人员要以热情、主动的态度耐心、细致的解答患者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做好相关护理工作,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尤其是首诊接诊的护理人员。

5、倡导无铃声换液。护理人员要加强巡回,走在红灯呼叫前及时为患者更换液体,减轻频繁响铃产生的噪音,为患者提供一个安静的治疗环境。

6、开展贴心服务。通过对病情危重、气管切开等不能讲话但意识清醒的患者,制作贴心小转盘;科室为无陪护患者订餐,免费提供一次性纸杯,出院后电话回访,开展节日问候、生日祝福等,增进与患者的沟通,满足患者的需求,进一步和谐护患关系。

7、采取多种形式,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激情。对每季度患者评出的最满意护士,及年终评选出的优秀护士,进行表扬与奖励,激发护理人员的职业荣誉感,增加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护理服务水平。

8、加强对导医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彰显医院文化、树立品牌形象。

八、三基培训与考核

1、根据护士岗位分级情况,护理部、科室制订出各级各类护理人员分级培训目标与考核办法,对护理人员实施分层级培训和考核,做到按级上岗,按岗施薪。

2、护理部、科室每月各组织1?2次业务学习,要有课件内容。

3、操作培训:基础、专科操作培训,每月各1次,年安排12次,科室每月考核1次,护理部每季度考核1次。

4、各科室根据专科特点,制定本科室培训计划,并以月安排的形式落实,护士长每月对安排内容进行培训、考核,要求人人过关。

5、将纠错法应用于低年资护士培训。首先,由培训老师演示正确的操作标准和规范。其次,有意识的模仿临床工作中常出现的错误操作、不正确的沟通方式等,演示后由护理人员纠错,同时护理人员相互纠错,通过讨论分析,培训老师补充、指导,加深护理人员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培训效果。

6、科室间护士长相应交流进行技术学习,规范专科护理操作,提高专科技能水平。

7、组织护士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护理专题讲座及相关科室科内讲课,新进人员必须每次参加,其余人员全年参加次数80%。

8、鼓励护理人员积极参加24小时医学频道,使参学率达到100%以上。

九、教学、科研工作

1、要求具有护师以上职称的护士负责实习生的带教工作,定期召开教学双向反馈会,听取带教老师及实习生的意见及建议,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2、各科护士长为总带教老师,重视带教工作,经常检查带教老师的带教态度、责任心及业务水平,安排小讲课,了解实习计划的完成情况,做好出科理论及操作考核,做好转科前的实习鉴定书写工作。

3、护理部做好实习生的岗前培训工作,不定期下科室检查带教质量,每届实习生实习结束前,组织进行一次优秀带教老师评选活动。

4、增强科研意识,鼓励护理创新。积极开展护理小发明、小创新等活动,好的发明创新在全院进行分享、交流。

5、鼓励护士撰写论文,年内发表护理论文1-2篇。

十、其他方面安排:

1、庆祝5.12国际护士节,举办护理操作技能竞赛,积极参与市、区两级节日庆祝活动。

2、拟于第二季度举办1次护理文书规范化书写展评工作,进一步提高护理文书书写内涵。

第12篇

1 硬件设备投资到位

学校重视学生素质教育的学习与环境建设,坚持实验室、图书馆、专用教室及信息技术等装备服务教学的宗旨。学校对实验室的管理抓好常规,重视创新,注重兴趣养成,建设科学探究室,展示学生科学探究调查报告,创造实验环境氛围等。

1.1 抓投入,促保障,优化现代化教育环境

先进的教学设备、良好的育人环境是搞好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物质基础。自从搬入苏州科技城以来,学校用于现代教育技术的资金就高达500多万元。目前,学校已建成100 M光缆到桌面的校园局域网,同时拥有44座学生电脑房2间,48间多媒体教室,36台展示台,收录机25台,实现了“班班通网线”,建立了苏州市文昌实验中学网站,还建立了如作文网、实验室专题网、高水平现代化教育网、图书馆网、教育技术装备管理网、文苑网、科学发展网、课题研究网、百年语文教科书博物馆网等专题网站。

1.2 实验室和专用教室硬件投入到位

1)物理、生物、化学实验室,地理、劳技、创新、音乐、体育、美术等专用教室,与之配套的仪器室、药品室数量、面积和内部设施均达到《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中Ⅰ类标准。根据各实验室和专用教室的特点,配备必备的防火设施和防盗设施,化学药品、危险品有技防安全保管设施。

2)目前各种实验仪器装备投入共90多万元,学校有19间专用的实验室或教室。每年拨出实验教学专项经费,2012年增加了12万元的实验教学专项经费,每学期有教学仪器设备和实验耗品的补充计划。所有仪器设备由正规渠道采购,质量可靠,无“三无”产品。

3)配备仪器能满足教材中安排的实验、实践课程要求。各实验室应配备足量的仪器橱。实验仪器存放科学、合理、整齐。

4)建有实验室实验仪器、器材、设备的分类账、总账和低值易耗品账册;各类账册记载及时、准确,年底进行帐、物的检查核对,并做好情况记载。

5)教务处积极组织人员参加各级业务培训,以及实验教学论文、自制教具、优秀实验教学课、实验操作技能等评比活动。

1.3 图书馆硬件投入到位

1)图书馆的书库、教师阅览室、教师资料室、学生阅览室和电子阅览室的间数、面积和设座数分别达到《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中的Ⅰ类标准。

2)目前图书馆学生的藏书和总投入共68万元,学校共有藏书39 980册,生均42册。藏书结构合理,数量达标,无盗版,内容健康,无严重破损。

3)每年拨出专项经费购买图书,新增图书按照《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相关要求配备。2009年增加了10万元的藏书,2011年又增加了11万元的藏书。书库和阅览室的安排合理。阅览室注意兼顾各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图书馆各项规章制度完善,管理规范,有明确的借阅制度。所有图书按《中国图书管理法》规范上架,有书章、书标、条形码。

4)做好图书馆服务工作,保证开放时间。学生每周有一节阅读课,图书馆中午对外开放,阳光社团的学生也可以在图书馆阅读。

5)定期出刊新书介绍,开展阅读指导。利用网络资源,实行馆际网络资源交流与共享,开展网上教学资源参考咨询。积极组织各类读书活动,如“书香江苏”“名著推荐”等活动,开展网上征文活动。

1.4 信息中心硬件投入到位

1)计算机网络教室、计算机资料及工作室、多媒体教室、校园网络管理中心、校园闭路电视系统、校园广播系统、学校安全监控系统等的建设达到《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的相关要求。

2)各专用教室的制度健全,内部配套设施齐全完好。有防火、防潮、防腐、防尘、防盗等措施,计算机设备完好率达100%。在校学生数与网络环境下学生使用计算机数之比是4.7:1;每位任课教师配备一台计算机,师机比2:1;每间普通教室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3)目前,学校按《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中Ⅰ类标准要求建有完整的校园广播系统、校园安全监控系统、闭路电视系统,建有专门的演播中心等专用设备的控制室,信息中心总投入共328万元。每年安排信息技术的专项经费,做到专款专用,用于更新设施设备和维护等。

4)做好计算机、网络设备等信息化设备和各类电教设备的管理。有计算机等信息化设备和电教设备的分类账和总账;做好信息中心的安全工作和网络安全工作;保存与积累相关软件资料和纸质资料。

5)正常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与教学研究活动,开展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培训。加强学校网站建设,加强学校资源库建设和学校主题网站建设,利用博客等网络平台开展教学研究和班级管理活动。学校从制度上加强对教师的引导,促进教师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如教师升级、评先、评优都将是否获得计算机等级证作为一个硬性指标。

6)学校还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参加苏州电教馆网上培训,使部分教师能用PowerPoint、Authorware、方正奥思等工具制作课件。结合培训,学校每年举行一次课件制作比赛,在学校营造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氛围。学校每年都要选送教师外出参加多媒体课堂教学比赛,其中,祁宴杰老师的《不太可能是不可能吗》获江苏省课件评比一等奖。

学校现有24个教学班,共960名学生;标准化教室36间,各功能辅助教室19间,其中包括科学实验室3间,美术室2间,音乐室2间,计算机网络室2间。另外,劳技室、劳技创新教室、心理咨询室、艺术室、舞蹈室、多功能录播教室、报告厅、校史厅、百年语文教科书博物馆、卫生室、学生图书阅览室、教师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等各功能室完备。

图书馆藏有纸质书39 980册,电子图书51 780册。学校高度重视图书馆工作,配备3名具有中级职称的教师担任图书管理员。他们对书籍及时整理、重点推荐,并且在学校中初二年级聘请学生图书管理员参与图书馆管理。结合绩效工资,把图书管理员考核和教师考核同等对待,不打折,一起参与。学校对班级借阅量、教师借阅量都有相应的考核。

2 实验室和专用室场管理员培训到位

抓认识,促统一,加强资产与装备管理信息化组织领导。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学校领导一班人充分认识到资产与装备管理信息化对学校教育的要求,确立了“以人为本、素质立校、科研兴校、信息强校”的指导思想,形成了资产与装备管理信息化工作小组,装备工作列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学校指定中层各处室专人负责学校的资产与装备管理信息化工作,专用实验室由教务处负责,图书馆由德育处负责,信息中心由科艺发展处负责,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制度落实。每学期有计划,期末有总结并组织落实,对工作重点加以分析研究解决。对各种器材、仪器、物品都进行认真的整理,定橱定位合理科学,账目清楚明细。

在开始使用资产与装备管理信息系统时,先对各专用室场管理员进行培训,掌握如何完成各专用室场期初装备资产登记,实验室或功能室登记,登记期初仪器设备等,各实验室和专用室场管理员、任课教师的设置、班级设置等。全部完成后,点击期初建账结束,这样就进入日常管理。

3 任课教师培训和使用到位

接着培训任课教师如何使用。先备课组长制定实验计划,完成实验计划后,开始实验预约,各专用室场管理员安排实验,做完实验后再登记实验结果。使用时让教师之间不断交流使用心得,从而使用更简单、方便。

图书馆为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提高图书馆的利用率,每周向学生推荐近期最佳图书读本、本周阅读排行榜,评比出校园阅读学士、阅读硕士、阅读博士等。图书馆与教导处合作,以两周一个轮换,安排班级利用中午在校时间集中至图书馆进行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各专用教室也是依据学科特点,打造专用教室的特色品牌,开展各类教育教学竞赛活动。

图书馆注重在教育教学和教研中充分发挥书刊文献资料的作用。充分利用馆舍条件,营造以大自然为环境特色的优雅的读书环境。建有比较完整的图书馆档案。图书文献资源利用率较高,读书活动开展扎实,内容丰富,课内课外相结合,学校家庭相结合,“书香家庭”有声有色,网上阅读内容广泛,培养学生喜爱读书的好习惯。学校建设了完善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库,资源分类详细,查找方便。网站建设全面及丰富,有网上作文、虚拟实验室等专版,并建设有专题网站进行探究性研究。抓整合,促质量,提升资产与装备管理信息化应用水平。

几年来,学校一手抓资产与装备管理信息化研究,一手抓资产与装备管理信息化的普及应用,取得良好成效。

1)资产与装备管理信息化,促进课题研究。“十一五”期间,文昌实验中学参与了江苏省“十一五”总课题《网络环境下学科新型教学方式的研究》。学校运用现代教育理论与教育思想,通过教学改革与实验,构建基于网络环境的各类教学方式,形成网络环境的教学设计理论,探索普通学校利用网络资源的途径与方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深化改革。

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能极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培养创新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在课堂上合理运用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在课程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艺术、体育、史地、课程实践的器材及设施设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装备开展教育教学和学校的管理工作。

在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与生物课程的整合过程中,一方面,学生在上网查找、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必定是人人参与,学习是带着课堂知识的主目标进行的,并且是自觉地、自主地和探索性地开展学习;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还可以作为交流工具,在局域网或互联网的硬环境下,采用和建立BBS、聊天室等工具,设计一些根据教学需要或学生感兴趣的专题,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充分的学习交流,实现个性化教育。

2)课题研究成果丰富。

①文昌师生博客网络教学平台、文昌教学课程自主学习系统的构建和实施运用。

②苏州市文昌实验中学各类学科教育教学资源库(含教育教学公共素材库和各学科课件库、课例库、学科素材库、教案库、学科论文库等)的建构。

③完成《文昌中学〈网络环境下新型教学方式的探究〉课题研究教案、论文集》的汇编,总体上体现和总结各学科的教研成果,其中推荐部分论文参加全国和省市相关论文评选。各科得奖或、案例26篇,获奖软件2个、网络课件24个,优秀多媒体课件22个,各类获奖评优课、公开课8节。

4 实验室和专用室场管理员监管到位

各实验室和专用室场管理员,每周把各室场使用统计表格汇总后,发给各实验室和专用室场使用的任课教师,他们一看统计表,就明白上周自己实验室和专用室场使用情况。反馈一定要及时才能有效,如果反馈不及时,就会失去监管作用,也就对教师没有激励作用。

5 上级领导监管到位

第13篇

【关键词】 区域医疗 信息共享 载体 内容

1 引言

我国的医疗信息共享模式经历了很多年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的传统共享模式下的手工记录到院域内的信息共享再到现在的区域医疗信息共享模式,从单机单用户应用到部门级和全院级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从以财务、药品和管理为中心到以病人信息为中心的临床业务支持和电子病历应用,从局限在医院内部应用到区域医疗信息化应用[1],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与医疗信息资源的最大利用还有距离,远没有达到区域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标,即资源互补、共享和信息数据互认[2]。这主要是因为传统的医疗机构各自为政,条块分割,医疗卫生系统的海量医疗卫生数据和信息得不到充分利用,再加上病人重复检查治疗,农合、医保无法实时监管,医疗信息资源不能共享,大量的医疗卫生信息资源重复建设造成了严重的浪费,直接造成人民群众医疗支出年年攀高和医疗信息共享的效率低下,不仅阻碍了我国卫生事业发展,还严重制约了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成为落实和贯彻各项医疗卫生政策的瓶颈。因此,建立统一、高效的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新农村合作医疗、妇幼保健、疾病防疫、计划免疫、卫生监督、医疗费用控制等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域整合,已势在必行。

2 区域卫生信息共享模式的内容和载体

区域卫生信息共享涉及卫生管理、医院、社区卫生服务、妇幼保健、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健康教育、科研教学、急救、血液供应等数十条业务主线,而且这些业务又与其他社会部门如银行、保险、民政等相联系,进行各种业务交互[3]。按医疗卫生业务信息产生的来源进行分类,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共享的主要内容包括:

医院医疗业务信息:主要来源于门诊、药房、医技科室、医生站、护士站及财务、人事劳资、医务质量、后勤管理等业务。内容包括门诊业务信息(门急诊流量、挂号、门诊收费、科室及医师工作量、病人资料、处方用药等)、住院业务信息(病人费用、住院病人统计分析、死亡病人统计分析、床位使用状况、用药情况统计等)、病案首页业务信息(分科医疗费用、诊断质量、手术质量、分科登记统计表、疾病分类、年龄分类、单病种质量控制、部分病种费用、死亡分类情况、产科情况统计,就诊病人来源、病案质量情况等)、药品业务信息、医技业务信息、医疗保险信息、处方医嘱信息、科研教学信息、疾病发病信息、病人死亡信息、医院卫生统计报表、医疗资源信息 (人员、设备、床位)等。其中门诊业务信息、住院业务信息、病案首页业务信息是医院医疗业务共享信息的主要组成部分;

社区卫生业务信息:社区卫生业务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精神病人等健康服务为重点。信息内容包括个人健康档案(出生信息、户籍信息、联系信息、健康信息、疾病情况、个人既往史、过敏药物、手术情况、家族病史、个人行为与生活习惯、就诊记录等)、妇女专项信息儿童专项信息、老年人专项信息(基本信息、老年保健、康复管理)慢性病档案、精神病人档案、残疾人档案、全科诊疗档案等信息;

疾病预防控制业务信息:包括疾病监测、传染病管理、计划免疫管理、地方病和流行病防治、死亡和死因管理等信息,以及从业人员健康证件管理、卫生检验等方面的信息此外,还有区域内结核病监测、性病监测、恶性肿瘤监测、慢,非传染病防治等业务信息;

卫生监督执法业务信息:包括卫生档案类信息(卫生档案、监督检查、行政处罚、检测采样等),行政执法类信息(行政案件统计报表、行政处罚审批表、立案、结案报告、采样物品明细、案件调查终结报告、调查听证及采样记录当场行政处罚决定书、卫生监督听证意见书等),卫生行政许可类信息(卫生许可证申请书、卫生许可证申报材料及卫生设施、卫生许可证年检申请书等);

妇幼保健业务信息:主要包括妇女保健(孕产妇保健、分娩登记、计划生育、婚前检查、节育手术、妇女病普查普治等),儿童保健(出生基本信息、体检记录、疫苗接种登记、生长情况监测等),健康教育业务信息(健康教育计划、健康教育知识、健康教育活动、健康教育报告、健康教育普及情况等);

急救业务信息(急救中心受理求救情况、医院出车情况、中心值班人员情况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业务信息(来源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院直报、社区直报、社会举报、媒体网络、交通通报以及其他部门等的公共卫生信息);

其他卫生业务信息:包括卫生科研教育管理信息(科研项目实施管理、科技成果鉴定、全科医学管理、住院医师乡村医师培训、学术交流科技情报管理)、卫生技术人员信息(执业资格、考试)、医疗机构信息、卫生综合业务信息、采供血信息、医疗事故信息、财务业务信息、各种统计信息等[4]。

如此纷繁交错的内容要同时反映在一个载体上,不是易事。通过对传统的医疗档案资料和医院电子病历的改造和发展,电子健康档案(EHR)浮出水面。HER是随着“Life-safe”概念的提出,将大量的个人健康保健信息,公共卫生信息,遗传学信息等全部囊括,并以电子化的方式记录有关个人的终身健康和医疗保健行为等信息,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因健康状况的发展变化而接受的各项卫生服务的电子化记录的总和,不仅包括人们接受医疗服务的记录,还包括免疫接种、接受保健服务、参与健康教育活动的记录等[5]。美国医疗信息和管理系统学会(Healthcare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s Society, HIMSS)对EHR定义为一种为临床医生服务的安全、实时、面向医疗点、以病人为中心的信息资源系统,美国卫生组织卫生标准7(Health Level Seven,HL7)对EHR归纳为是向每一个个人提供的、一份具有安全保密性、记录其在卫生体系中关于健康历史与服务的终身档案[9]。

电子健康档案内容全面充分,实现了多档合一[6](见图1);相关信息能快捷、全面的提取,为远程诊断和人员流动时的诊断提供方便[7];存储集中,有利于信息资源共享和交流,是实现区域医疗信息共享的最佳载体。 但电子健康档案在区域医疗信息共享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缺乏数据传输和交换的标准

我国独特的源远流长的中医医疗体系,以及由我国国情决定的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与国外的情况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HL7要在我国进行实际应用,如何进行本地化就成了一个关键。另外,要实现电子健康档案需要整合一些异源异构的数据,必须采取一定的技术手段来完成否则会丢失部分数据。

图1 电子健康档案实现多档合一

3 实现各种医疗信息向健康档案的统一

电子健康档案还需要和其他信息系统进行互通互连,如人口管理系统,还需要整合卫生系统各个部门的医疗信息文档,为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建立数据中心并制订信息交换格式,提供数据库中间技术。

3.1 构建相关关键事件核心数据结构

如定义门诊数据相关数据结构: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体格检查、检验检查、诊断(中医、西医)、处方(中药、西药)。

3.2 建立地市一级的数据中心

从安全性、可扩充性、稳定性、合理性,以及保护用户的隐私、存储容量、访问并发数、权限控制,网络,各类软硬件性价比等综合考虑具体物理数据中心的建设[8]。

3.3 建立病人主索引

所谓病人主索引信息是指一组用于描述病人基本特征的数据集合。这组信息有效地标识了一个病人区别于其它病人。对于鉴别医疗保健对象,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在主索引信息中体现唯一性的关键是对每一个病人分配一个标识号,无论其在门诊就诊多少次或住院多少次均使用同一条主索引信息,使用同一个标识号作为其唯一标识号。因此,对病人主索引信息的管理实际上是对这个唯一标识号的管理[9]。

3.4 构建标准业务流程,实现健康档案数据自动上传至数据中心并整合

如出院后,由病案室或质量监控室在病案审核通过后,触发数据上传事件,通过调用健康档案数据中心提供的Web 服务,将相关数据上传至数据中心并实现整合。如计划免疫事件发生后、可将时间、地点、疫苗名称、下一次疫苗接种时间等上传至健康档案数据中心。再如某一次出院时,病案室审核通过,将主要病程记录、出院带药、出院注意事项等相关数据自动上传至健康档案数据中心并实现整合。从而实现健康档案数据中心的动态更新与数据的自然积累。

参 考 文 献

[1]《中国医院信息化发展研究报告(白皮书)》(摘录三)[J].中国数字医学,2008(8).

[2]江一民,杜兆辉,孟仲莹.区域卫生信息共享模式的探索研究[J].中国数字医学,2008,3(8):21-23.

[3]唐继志,朱国清,王小合,汪胜.医院信息系统与社区卫生信息系统资源共享性研究[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5,3(5): 321-323

[4]彭想,陈敏.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共享的类型及内容[J].中国医院院长,2008(1).

[5]王文,张福林.浅议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设.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医学信息学术会议,20070901.

[6]沈伟珍等.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与作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 (8).

[7]黄新民.电子健康档案技术.北京电子健康2005研讨会,20050919.

第14篇

关键词:虚假广告;广告审查;违法广告;广告审查制度;广告法律法规

随着我国广告业的迅猛发展,广告与人们的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但就在广告在给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广告业的“病毒”虚假广告也开始大肆的“攻城略地”,充斥于我们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它们凭借着各种各样的语言、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徘徊在车站、商场、报纸、电视、互联网甚至手机软件中,它们对人们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大了。这些虚假广告给广大的消费者造成了极大的恶劣影响,甚至会因为消费者相信虚假广告的虚假宣传而造成其自身财产的损失甚至对健康产生危害。但当下的广告法律体系不够完善,法律规定缺乏统一性、协调性、专门性致使广告法律法规与地方部门规定不断产生冲突;广告责任不明确,产生违法虚假广告时往往不了了之或惩罚过轻,这让许多广告经营者干预铤而走险;法律没有与时俱进,到目前还在使用1994年通过的广告法,使广告审查与监管从根本上无法真正实现。

(一)虚假广告的定义及特性

我国国家工商总局早在1993年的《关于认定和处理虚假广告问题的批复》中就有规定:“关于虚假广告的认定,一般从两个方面认定:第一是广告所宣传的产品或服务是否客观,真实;第二,广告宣传的产品或服务主要内容(包括产品和服务能达到的标准,效用,所使用的注册商标,获奖情况,以及产品企业或服务提供单位等)是否真实,若与事实不符均为虚假广告。”而且于1995年实施的《广告法》的第三条和第四条也规定:“广告应当真实,合法。”“广告不得欺骗和误导消费者”而且在具体的法律法规也有类似模糊的定义。法律法规的模糊性导致了虚假广告缺乏约束、缺乏管理。但是虽然虚假广告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是其特性也是很明显的。第一,虚假广告具有违法性,其违反了我国的《广告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并且违背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社会具有一定的危害性。第二,内容的不真实性,因为虚假广告本身是虚假的,所以其他广告内容也存在大量与产品实际不相符合的内容。第三,手段具有欺骗性,虚假广告采用虚构是事实,故意误导消费者产生错误的想法而购买其宣传的产品或服务。第四,主体的复杂性,虚假广告的主体可能是广告主,也可能是广告经营者或广告者。综上所述,根据虚假广告的特性还是比较容易能分辨出来的。

(二)健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繁荣发展以及各种数字媒体的不断更新,虚假广告的触手也不断向这些媒体蔓延,无论是传统的户外媒体、电视媒体,还是最近新兴的互联网媒体、手机媒体,全部皆为虚假广告的目标媒体。下文将对一些存在于一些典型媒体的虚假广告进行论述。

1.对电视广告进行法律修订

目前,我国电视广告充斥着大量虚假内容,大多数都是以次充好、以劣充优的虚假信息,但是其中还不乏大量关于药品和保健品的可能导致消费者身体造成严重隐患和危害的虚假广告。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电视广告存在着法律空白,执法部门无法可依,缺乏有效的审批机制,事后查处不力,违法成本低并且违法代价小。

依据我国现有法律规定,广告主应该对广告的真实性、合法性负审核责任,而电视媒介则只承担验证有关证明文件的责任。换句话说,只有电视媒介只有在明知道是虚假广告还要播出的时候才承担法律责任,但是现实中很难界定知道或不知道,所以这条法律规定执行起来有很大的漏洞。所以,我们应该在修改现行《广告法》时把这句模糊的规定改为只要媒介了虚假广告,都要承担相关的责任。如果虚假广告对消费者造成了一定的财产损失或者身体上的损害应该承担连带的赔偿责任。并在法律中明确提高“准入门槛”并且明确执行行政问责制。

2.对网络广告进行法律修订

互联网作为新兴的第四媒体,已经从测试阶段慢慢走向了成熟阶段,而且互联网的广告已经得到了社会上广泛的认可,可以说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但是互联网作为一张没有边界的“网”,相对其他媒体来说,可谓是“零门槛”“低投入”“高覆盖”。而且由于在1993年制定广告法时,没有预见到互联网的发展能像今天一样迅猛。因此对于互联网广告的管理只能按照为数不多的暂行办法来处理,这样的宽松处理使得互联网上虚假广告屡见不鲜。

从国际上看,欧美国家和地区结合互联网广告的特点,制定了一些法律法规,其中很多规范互联网广告的措施值得我们学习。如:欧盟制定的《电子商务法》对电子邮件广告规定了“自由退出”的原则,简单说就是可以E-mall广告,但是收信者可以加以拒绝。在德国,《电子信息通讯法》明确了电子通讯方面的框架,对定企业在网上做广告必须标明企业的登记号、增值税号、地址等重要信息,而且还要标注广告的制造商以及避免所有有争议的内容等。我们可以借鉴上述国外经验来进一步规范互联网上的广告行为,实现网络广告的真实性与可信性。

(三)对于广告审查制度

所谓广告审查制度,是指广告审查机关在广告交付设计、制作、和前,对广告主的主体资格、广告的内容和和表现形式、有关证明文件或材料的审查,并出具与审查结果和审查意见相应的证明文件的一种广告管理制度。广告审查制度是广告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现实情况中广告经营单位不仅仅是广告者,也是广告审查者,其受到利益的驱使,往往放宽广告的审查力度,甚至放弃对广告的审查的业务,这也是虚假广告蒙混过关的一个重要的入口,所以一个独立的广告审查机关的出现迫在眉睫。

独立的广告审查机构是指广告审查工作应该具有相对的独立性,面对当下广告审查体制缺乏权威性,所以新组建的广告审查机构应该是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与消费者协会抽出人员来组成。而且政府还要立法来确定这个独立的广告审查机构的地位,划定该部门的责任与业务。最后为防止非专业管理专业人士还要在一定比例上给改组织增加经济、广告、法律等相关专业人才,这样才能把广告审查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总之,虚假广告无论是给广告市场还是消费者带来的危害都是极大的,所以建立一个更加完整的广告管理制度来打击虚假广告是十分重要的,这种经济体制必将有利于建立一个公平的广告市场,和谐的消费市场,以及稳定的经济环境。

参考文献:

[1]吕蓉,广告法律法规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

[2]杜伟,防治虚假广告的几个法律问题,兰州大学学报地第33卷第1期

[3]黄婧,探寻虚假广告法律规制的完善路径,法治与社会2011·11(上)

第15篇

3.现代生命科技的伦理问题及其对策思考张海燕,ZHANGHai-Yan

4.医德社会教育的媒介背景及其对策分析游小留,YOUXiao-Liu

5.伦理学学科建设的重要成果——读《中国伦理学60年》时统君

6.医院知识共享的机理与管理模式研究陈洁,黎华,黄辉,CHENJie,LIHua,HUANGHui

7.收支两条线管理对公立医疗机构经济运行的影响分析陈丞,钱东福,张晓阳,朱根明,沈国民,陈家应,CHENCheng,QIANDong-fu,ZHANGXian-yang,ZHUGen-ming,SHENGuo-min,CHENJia-ying

8.我国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研究近况朱小刚,邓弋雁,张前德,ZHUXiao-gang,DENGYi-yan,ZHANGQian-de

9.浅谈新形势下医院文化与核心竞争力杨正文

10.徐州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现状分析张艳,伏延新,ZHANGYan,FUYan-xin

11.护理依赖等级鉴定与定残后护理费的计算孙之智

12.导医护士在门诊公共区域安全隐患中的应对刘龙秀,LIULong-xiu

13.内部控制视角下的高校财务风险探析丁新农,雒敏,沈洪清,王宝乾,朱万青,皋霜枫,陆美娟,DINGXin-nong,LUOMin,SHENHong-qing,WANGBao-qian,ZHUWan-qing,GAOShuang-feng,LUMei-juan

14.从独立学院发展谈财务建设管国红

15.高校校办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郑春雷,张前德,ZHENGChun-lei,ZHANGQian-de

16.某医学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黄琴,孟国祥,HUANGQin,MENGGuo-Xiang

17.医学生临床实习中加强法制观念与实践能力的探讨祖勤,ZUQin

18.附属医院开展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实践研究赵霞,杨亚萍,ZHAOXia,YANGYa-ping

19.关于我国大学生学习指导的构想仓伟,徐济达,CANGWei,XUJi-da

20.大学生价值取向现状的调查及对策——以莆田学院为例周岚峰,ZHOULan-feng

21.党内民主视角下协调人际关系探讨戴荣寿

2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案例教学模式探究赵迎欢,ZHAOYing-huan

23.医学课程考试方法改革实践与思考孙敏,李晓南,范俭雄,孟虓,曹国凡,王锦帆,SUNMin,LIXiao-nan,FANJian-xiong,MENGXiao,CAOGuo-fan,WANGJin-fan

24.解剖学教学中加强医学生素质培育的体会王守安,车艳,钟震亚,田国忠,WANGShou-an,CHEyan,ZHONGZhen-ya,TIANGuo-zhong

3.关于侵权责任法在医疗侵权适用中的几个问题田侃,吴颖雄,喻小勇,TIANKan,WUYing-xiong,YUXiao-yong

4.侵权责任法与医疗技术损害责任相关问题顾加栋,巢敏

5.《侵权责任法·医疗损害》之管见时善全,张超,高也陶,SHIShan-quan,ZHANGChao,GAOYe-tao

6.从诉讼时效立法变化视角谈《药品管理法》强化保护基本人权邵蓉,许丹丹,蒋正华,SHAORong,XUDan-dan,JIANGZheng-hua

7.试论医患纠纷中的医疗信息公开问题喻小勇,田侃,YUXiao-yong,TIANKan

8.电子病历的三个法律问题探讨郭婷,王晓东,王启辉,汤建平,GUOTing,WANGXiao-dong,WANGQi-hui,TANGJian-ping

9.关于电子病历法律效力及应用的思考廖晨歌,LIAOChen-ge

10.医院医疗保险管理的实践与思考张柯庆,ZHANGKe-qing

11.西方国家医院成本管理发展与最新成果评述汪丹梅,唐宝国,郭建军,WANGDan-mei,TANGBao-guo,GUOJian-jun

12.再析我国"看病贵看病难"现象顾丽萍,GULi-ping

13.权变思维:提升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路径选择周俊森,ZHOUJun-sen

14.南京地区部分高校教师人格现状研究殷忠勇,车玮

15.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度调查与分析——以莆田学院为例周岚峰,ZHOULan-feng

16.大学生"偷菜"热的思考:基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视角张叶云,ZHANGYe-yun

17.结合医学教育特点,培养医学生人文精神祝娇娇,卢建华,ZHUJiao-jiao,LUJian-hua

18.论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张敏坚,张桥,ZHANGMin-jian,ZAHNGQiao

19.关于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的思考达建,刘明捷,DAJian,LIUMing-jie

20.当前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几个突出问题的探析孙兆秀

21.外科学基础实践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肇毅,沈历宗,王水,史京萍,凌立君,徐皓,黄华兴,宋兵

22."形成性评价"在外科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黄华兴,沈历宗,凌立君,肇毅,史京萍,徐皓,吴蔚,王水,HUANGHua-xing,SHENLi-zong,LINGLi-jun,ZHAOYi,SHIJing-ping,XUHao,WUWei,WANGShui

23.医学生临床实践技能和综合能力培养的探索孔祥,陈牧,黄谦,张育,KONGXiang,CHENMu,HUANGQian,ZHANGYu

1.论伊壁鸠鲁的快乐观之现实价值张晓敏,ZHANGXiao-min

2."关怀伦理"的公民道德价值研究——基于女性志愿者服务经验的视角郑碧强,ZHENGBi-qiang

3.论端午节中的卫生防疫理念王俊杰,张玉贤,WANGJun-jie,ZHANGYu-xian

4.医疗纠纷防范机制的构建途径祝彬,鲁静,ZHUBin,LUJing

5.民法视野下的人体医疗废物初探王晓东,王启辉,曹炎

6.药品不良反应救济法律制度比较秦晴,田侃,QINQing,TIANKan

7.药品经营监督的法律适用与药品安全监管卢军锋,田侃,王大壮,LUJun-feng,TIANKan,WANGDa-zhuang

8.护理工作中要融入辩证思维朱姝芹,许勤

9.论新医改形势下护理发展对策李杨

10.国内外哮喘临床研究现状比较——基于SCI论文的计量分析朱毅,刘利,ZHUYi,LIULi

11.大学教学学术思想及大学教师的成长熊小燕,华党生,XIONGXiao-yan,HUADang-sheng

12.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董选时,王磊,DONGXuan-shi,WANGLei

13.两种对应王庆廷

14.以社会主义荣辱观统领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陈培涵,CHENPei-han

15.团体心理训练教学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研究薛新力,郑建盛,林志萍,XUEXin-li,ZHENGJian-sheng,LINZhi-ping

16.医学院校大学生就业力培养的思考傅骏蕃,吴汪,FUJun-fan,WUWang

17.应用教育测量法分析南京医科大学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部分试卷质量韩春红,季晓辉,HANChun-hong,JIXiao-hui

18.护理本科生大五人格特质与学习成绩相关性研究张磊,孙晓晶,谷芳秋,张林,ZHANGLei,SUNXiao-jing,GUFang-qiu,ZHANGLin

19."理"与"力"王庆廷

20.关于提高外科实习质量的探索宋兵,吴峻立,徐皓,曹晓建,肇毅,苗毅

21.医学影像学实习教学改革研究洪汛宁,施海彬,王德杭,祝英苏,娄鉴娟

22."五字诀"优化骨髓穿刺培训体系郑潇潇,郑维扬,江千里,徐波儿,何美蓉,孟卫东,ZHENGXiao-xiao,ZHENGWei-yang,JIANGQian-li,XUBo-er,HEMei-rong,MENGWei-dong

23.本科生科研实践的体会李维娜,刘丽芳,陈奕匀,马思瑶,邱丽芳,邱昌翠,刘扣英,LIWei-na,LIULi-fang,CHENYi-yun,MASi-yao,QIULi-fang,QIUChang-cui,LIUKou-ying

24.当前我国医学寄生虫学教学改革中教材改革刍议沈一平

5.侵犯著作权犯罪中"以营利为目的"问题研究黄斯蓓,张敏

6.城市社区医疗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研究——以深圳龙岗为例杨梅,甄峰,杜文平,YANGMei,ZHENFeng,DUWen-Ping

7.电子病历应用在病历质量控制中的作用研究刘云,汤建平,冯源,陈玉华,顾民

8.环境中的法律

9.构建医院人力资源管理长效机制路径探析鞠永和

10.医学人文教育的必要性探讨顾民,王启辉,GUMin,WANGQi-hui

11.医学人文与新世纪医师职业精神刘明捷,张前德,LIUMing-jie,ZHANGQian-de

12.科学发展观教育与提高大学生哲学素养赵燕斌

13.加强医学生审美素质教育的探讨汤懿,TANGYi

14.读书知人论世——浅析《朱子家训》的时代背景及其人文意蕴苏文娟,张爱林

15.PBL教学模式在流行病学教学中的应用胡志斌,彭志行,沈红兵,HUZhi-bin,PENGZhi-hang,SHENHong-bing

16.影像专业实习生导师制带教与管理的探索王书智,顾建平,杨春霞,谢光辉,殷信道,卢铃铨,WANGShu-zhi,GUJian-ping,YANGChu-xia,XIEGuang-hui,YINXin-dao,LULing-quan

17.司法独立

18.在医学生中开展循证医学教学培训的探索与研究周卫红,何忠正

19.新形势下临床医学专升本课程设置的研究和探索郑珏,汤先忻,ZHENGJue,TANGXian-xin

20.加强医学生外科学总论实践教学及规范带教过程的研究与探讨凌立君,沈历宗,黄华兴,胡恺轩,吴蔚,肇毅,史京萍,徐皓,王水,LINGLi-jun,SHENLi-zong,HUANGHua-xing,HUKai-xuan,WUWei,ZHAOYi,SHIJing-ping,XUHao,WANGShui

21.高校教师资源优化配置初探顾爱华,齐泓,王守林,GUAi-hua,QIHong,WANGShou-lin

22.高校管理视角下学生欠费问题的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王春晖,王长青,WANGChun-hui,WANGChang-qing

23.5.12汶川地震援建人员生活质量状况的初步研究刘静,孟殿怀,LIUJing,MENGDian-hu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