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信息经济学论文范文

信息经济学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信息经济学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信息经济学论文

第1篇

在日常经济活动中,我们的交易各方,都在抱怨别人信誉差,希望有一个良好的信用环境,使得社会交往和经济交易活动能在一个有序、安全的氛围中进行,但对自己这一方是否会遵守约定、恪守信用,却并不严格要求,甚至自己在交易时就预留了不守信的伏笔。也就是说,在社会交往和经济交易活动中,人们均希望别人守信、社会诚信,而惟独自己可以不完全诚信。当大多数人都是这种思维时,整个社会信用状况差也就成为一种自然的普遍现象了。北京市工商局统计的数据显示,2004年,北京市被列入“黑名单”的个人及企业近七万,其中,自然人占两万七千八百七十六人,企业有三万九千两百七十五户,这些个人及企业,因为失信,被锁进“北京市企业信用信息系统”,他们将为各自的欺诈、哄瞒等失信行为付出沉重代价。在全国各地,因失信而导致的经济纠纷,甚至恶性案件,拾俯皆是;有些地区因信用度普遍低下而严重阻碍区域经济的发展,如汕头经济特区因90年代以前不太重视经济活动中的契约信用,甚至在90年代末因国税部门开出的增值税发票可信度低,而被国家税务总局通报不能作为出口退税之用,致使汕头特区1000多家外向性企业不得不外迁,严重影响了汕头经济发展。

信用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彰显重要,传统主流经济学对此已有诸多的分析,“经济人”假设是传统经济学的基石,其核心内容是:人是“理性经济人”,“经济人”的目标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传统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揭示了市场利益原则,把道德、情感等因素排斥于经济动机分析之外,使“经济人”成为纯理性的人,忽视非理性因素在经济主体行为中的作用,“经济人”的一切行为都围绕着市场利益原则,并以此作为行为(包括信用行为)的动机。信用是商品货币交换关系的一个经济范畴,信用行为作为“经济人”的市场行为,其出发点是利益预期,利益成为信用行为的经济杠杆,“商人是否愿意使用信用,则取决于他对赢利的预期。”

传统主流经济学对信用问题,特别是行为主体优选守信还是失信行为,从理论上归纳为以下几种解释:一是信用的成本收益核算。行为主体(个人、企业和政府)在经济活动中是否恪守信用契约,关键在于守信或失信可能给他带来的成本收益预期,当经济主体守信的收益大于守信的成本,则优选守信,反之,则失信;当经济主体失信所得到的收益大于失信的成本(包括受到惩处的成本),则优选失信,反之,则宁愿守信。如医疗行业中,正规大型医疗机构中的少数医务人员做“医托”,把来就诊的病人介绍到私人机构就诊,从中提取回扣,这种现象一经发现,在西方国家则是吊销医疗执业资格而永不能从事医疗职业,失信成本远大于收益;但在中国则是通过一番教育或罚款惩处后,仍继续原医疗职业,失信成本小于收益,并有机会在以后的继续失信中弥补失信成本。这就是同一事件采取不同的惩处方式,导致行为主体选择守信或失信的不同行为取向。二是信用行为的“劣币驱逐良币”(又称二手车市场或柠檬市场)现象。“劣币驱逐良币”是经济学上“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结果,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人们采取“舍优取劣”的行为取向以保证经济交易时收益最大化、损失最小化。在实际经济交易时,假设有甲、乙两方,尽管双方均深知守信是一种美德,若双方守信都会带来各自效益最大化,但因信息不对称而不知对方会采取守信还是失信的行为取向,为防止对方失信并规避己方守信可能带来的损失,而采取失信的行为取向是己方的较优选择;假如甲方决定采用失信行为,交易的可能性是:乙方若守信,则损失;若失信程度与甲方一致,则双方各不沾对方便宜;若乙方失信比甲方更甚,则甲方损失。此后,甲方再与乙方或其他人交易,则会以失信行为为优选。市场交易的结果是失信行为获得较大收益,守信行为遭受损失,其导向是守信者逐渐减少,失信者逐渐增多,失信者逐渐把守信者驱逐出市场。三是信用行为的重复博弈减少。交易主体的重复博弈是诱导人们采取守信行为的有效机制之一,重复博弈机制在相对封闭的农耕自然经济社会是诚信维护的最有效机制;但随着商品经济发展,特别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建设过程中,人们的经济活动范围扩大、交

易对象众多,交易主体之间重复博弈次数减少,甚至由重复博弈向一次博弈演变,在信用体系尚未完善之前,优选失信行为是相对“明智”之举。

二、信用问题的行为经济学诠释

传统主流经济学对交易主体的信用行为取向的解释是建立在理性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上,但现实经济活动中,交易主体的信用行为并非完全理性,常呈有限理性状态。运用行为经济学理论来解释信用问题是一种新的尝试,能使信用问题的研究更趋完善和全面。

1、确定性效应。

行为经济学中的前景理论认为,人们是厌恶风险的,与可能的结果相比,人们更青睐于确定的结果,既便可能的结果有更好的预期价值。例如在以70%的概率获得300元和100%概率获得150元之间选择,前景理论认为人们会选择后者;又如,纳税人在分项扣除和标准扣除之间选择时,预期效益理论认为人们会选择节税最多的结果,而前景理论认为,在风险与安全之间,纳税人更应选择后者,尽管两种都节税,但与标准扣除相比,分项扣除更缺乏保障、更不确定,故更有可能选择标准扣税。对信用问题的分析,也存在确定性效应。交易主体在交易过程中是优选守信还是失信行为,关键在于哪一方的收益更有保障就易于选择哪一方,假如当选择守信时收益500元的概率是70%,选择失信时收益300元的概率是100%,此时,该交易主体会倾向于选择失信行为,因为守信时有30%被蒙骗的可能性;当选择守信时收益300元的概率是100%,选择失信时收益500元的概率是70%,此时,该交易主体会倾向于选择守信行为,因为失信者有30%被惩罚的可能性。

我们可以推定,假如一个国家的社会信用制度规范、简明、易于操作,且对失信行为的社会惩罚严厉,威慑作用强大,守信或失信的风险和收益易于辨析,使守信者的收益确定性大于其风险,使失信者的风险确定性大于其收益,这样,就促使交易主体优选守信行为取向;反之,如果一个国家的社会信用制度不健全、不规范、繁琐、难以操作,且对守信行为的保护性差,对失信行为的惩罚不力,守信或失信的风险和收益难以辨析,使守信者的风险确定性大于其收益,使失信者的收益确定性大于其风险,甚至守信也会面临一定风险,且失信的风险小,在这种扭曲的情形下,交易主体就会优选失信行为取向。

2、分离效应及对前期决策的依赖。人们在最终决策时依赖于信息显示,尽管这些信息对决策并非真正有用。由于人们对信息处理的方法是多样化的,这可能导致其偏好与选择的不一致,即产生所谓的分离效应。如抛硬币就表明了分离效应对决策的影响:在第一次抛硬币打赌的结果出来以后,问所有参赌的人是否愿意再赌一次,大部分的回答是“第二次赌取决于是否赢了第一次赌”,尽管第一次赌的输赢与第二次赌的实际结果的影响不大;若第一次赌赢了,大多数人愿意再赌一把,否则,大都不愿再赌。

当期的风险态度和决策受前期决策实际结果的影响,前期盈利增强人们的风险偏好,以平滑当期的损失;前期损失会加剧以后损失的痛苦,人们的风险厌恶会增强。如果失信者在前期的收益经常大于成本,会助长其失信偏好,不断重复失信行为。如股市中的“黑幕”,就是因为违规者造假获得的收益远大于违规成本,利润颇丰,且每次违规后所受到的处罚很轻,所以,股市上存在不少职业造假违规的专业人士。股市中因不诚信而造假的触目惊心的案件,在初期只是小规模的造假失信行为,但因屡次造假成功而受到激励,以致愈演愈烈,演化成数额巨大、情节严重的造假案例;相反,若伸手必捉、严惩不怠,失信者就会被强化为风险厌恶者,失信行为就会受到抑制,守信行为就会受到弘扬。

3、从众行为。

不守信用的从众行为源于行为主体的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从内因看,行为经济学由心理角度分析得出,人们在模棱两可的情况下做出的决定往往受到身边因素的影响,即人们通常所说的从众行为。我们可用下面的例子来具体说明。有两家饭馆相互紧挨着,每个顾客都要从中选择一家来就餐。第一位顾客选择在哪家就餐是完全根据他自己的意愿,而下一位顾客除了按他自己的喜好来做决定之外,还可能受第一个顾客的影响,如果前两个顾客的选择相同,则第三个人看到其中一家饭馆有两个人在用餐,而另外一家却没有顾客,也可能会选择人多的饭馆。最终的结果是,很可能所有的顾客都会选择同一家饭馆就餐。但是实际上,选中的那家饭馆很可能是差的。上述理论可用来分析信用问题,失信者通过观察别人的信用选择行为,或通过不合理的推理认为他人选择失信行为而获得了利益,并且看到失信后被惩处的代价低于失信所获得的收益,即使被惩处,大多只是被要求弥补对方成本或罚点款了事,个人受到制裁甚少,这样,无形中诱发和刺激了消费者个人或企业管理者们产生了“法不责众”、“跟风无过”的心理,这种从众心理所导致的行为,不是其他失信者的简单复制和添加,而是不断总结和提高失信的技巧,后果更严重。人总是处于一定社会经济活动之中的,周围环境对自身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从众心理在很多人的脑海中根深蒂固。根据行为经济学家的观点,人的行为不仅仅受到自私心理的支配,而且受到社会价值观的制约。价值观是用以指导人们行为的心理倾向系统,是浸透于个性之中支配人的行为、态度、观点、信念、理想的内心尺度。市场经济下,经营环境日益复杂,各种诱惑随之产生,相应地,一些丑陋现象也相伴而生。一部分人以个人的利益为核心,直接或间接不守信用而欺骗另一方交易者。

从外因看,产生这种从众行为的外部原因在于对失信者的惩罚力度太小。行为经济学家指出,人们作决策、作判断时并非完全理性,而是有限理性的。法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违法必定要受到惩罚。如果在完全理性的情况下,人们不会选择触犯法律。失信者之所以“以身试法”,在于他们觉得失信带来的收益可能大于所付出的成本。正是这种侥幸心理的存在,使得交易主体在作决策判断时,不会是完全理性的。正如一个小偷在他第一次行窃“成功”后,发现获得的“收益”远大于所付出的成本,那么尝到甜头后胆子会越来越大,罪行也会越来越严重。同理,当交易一方发现不守信用带来的收益远大于失信行为暴露后所付出的成本,那么非完全理性的一方交易者会为了收益而放弃诚信操守。另外,监督成本过高,违规成本、诉讼收益太低,这就诱致众多行为人选择失信,失信案例层出不穷,社会信用普遍较差。三、基于行为经济学的信用问题治理

信用问题治理是国内外理论界和实务界不断探索并力求予以解决的课题,构建合理的信用制度是解决信用问题的主题。笔者根据以上对信用问题的行为经济学分析,从三个层面提出信用问题治理思路。

1、第一层面是根据确定性效应,构建规范、简明、易于操作的信用体系,交易主体易于辨析守信或失信的风险和收益,把自己规范在自觉守信行为层面。按照前景理论中的确定性效应,人们面临“获得”,倾向于“风险规避”,所以,应创造条件,增加人们面临“获得”的概率。为使守信的“获得”概率增加,可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建立社会征信机制,使人们易于获得全社会的行为主体的信用信息,降低单一行为主体之间的信用信息获取成本;二是在操作上,尽量使社会征信机制和信用交换机制在规范的基础上简单明了,易于操作;三是引导尽量多的大众在社会经济交往过程中,尽量通过正式规范信用体系渠道获取各行为主体的信用信息,减少通过非正式渠道获取信用信息,如通过亲朋好友打听或道听途说。

2、第二层面是根据分离效应及对前期决策的依赖,使交易主体之间一对一的失信行为演变为失信者与整个社会的信用对抗,通过与整个社会的信用对抗机制把失信者的失信行为强化为守信行为,使介于失信后至法律惩罚之间的灰色地带的失信行为得以递减。培育发达的信用信息交换和扩散机制,是这种分离效应及对前期决策的依赖能够中断的关键,也就是在征信制度基础上,生产出可以交换的市场能够接受的信用产品,同时建立规范的信用产品交易市场。这样,一旦某一交易行为主体不守信用,其失信行为很快通过信用信息交换和扩散机制,也即通过信用产品在信用交易市场上交换并扩散出去,导致失信者对交易另一方的失信行为转化为对整个社会的失信行为,失信者将会丧失与社会中任一交易主体之间的交易机会,作为他不守信用的代价,这种代价会伴随他较长时间甚至一生,其惩罚和威慑作用是很显著的。这样就能中断失信者的这种分离效应及对前期决策的依赖。3、第三层面是根据从众行为特性,完善失信行为的法律机制,强化失信行为的法律惩罚力度,弱化失信行为的示范作用,使失信的跟随者摄于法律的严惩,而由失信行为取向转变为守信行为取向。行为经济学家们研究发现,在非理性的情况下,人们面临“获得”,倾向于“风险规避”,故处罚比奖励对人的“刺激”更大。根据该理论,让失信者彻底放弃侥幸心理的最根本措施就是要加大惩罚力度,让违法者们意识到不守信用必将付出沉重代价。为此,一是要加快我国的法制建设,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强化执业监管,加大惩罚力度,以解决行业中的“劣币驱逐良币”问题。二是要加强执法机关队伍的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促使他们在工作中做到“执法必严”,对违反法律的失信行为,要严肃处理,决不能姑息迁就。

目前国内加快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步伐,如上海、北京、深圳的个人征信系统运行,浙江、江苏、湖北等省市的区域信用体系构建等,随着信用制度的完善,失信所获收益的成功率逐渐变得更为不确定,客观上强化了交易主体守信收益的稳定性,引致社会交往、经济交易中个人、企业守信行为趋于强化。

摘要:信用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彰显重要,传统主流经济学对此已有诸多分析,“经济人”假设是其分析的基石。但现实经济活动中,交易主体的信用行为并非完全理性,常呈有限理性状态。运用行为经济学理论来分析信用问题,是一个新的尝试,能使信用问题的研究更趋完善和全面。这里运用确定性效应、分离效应及对前期决策的依赖、从众行为的原理,对信用的有限理进行了分析,并据此从三个层面提出了信用问题治理思路。

【关键词】信用;确定性效应;分离效应;从众行为。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市场经济可以说是信用经济。信用的好坏是衡量、制约或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针对信用的经济学分析,传统主流经济学已有诸多的阐述,笔者在此首次运用行为经济学理论来对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中遇到的信用问题进行诠释。

【参考文献】

邱曙东《灰色经济造成信用缺失潮汕背上假货标签》新华社通稿2001年11月7日

[英]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下卷,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第75页

阮德信《区域信用体系与和谐社会构建路径》《求实》2005年第6期

薛求知黄佩燕《行为经济学—理论与应用》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第71-79页

第2篇

论文摘要:信息经济实践活动的发展要求建立信息经济学,而要建立和完善信息经济学,就要对信息经济学进行研究分析。

一、信息经济学的研究任务和发展前景

信息经济学可以同时作三种理解:信息的经济研究、信息经济的研究、信息(学)与经济(学)关系的研究。信息的经济研究可以囊括信息的费用与效用、价值与使用价值、信息资源的分配与管理、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的经济评价等研究;信息经济的研究可以囊括信息产业、信息市场、信息经济规模及其确定、信息技术对经济的影响、信息基础设施经济问题、国民经济信息化等研究,信息(学)与经济(学)的关系研究则可以囊括非信息对称条件下市场参加者的经济关系、信息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信息与经济的相互作用、信息学与经济学交叉结合等研究。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许多问题需要信息经济学去参与研究,并从中提高信息经济学的水平和加快信息经济学发展。信息经济学是一门新型的经济学科,它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体现信息经济的发展,最能充分反映经济活动中信息及其交流的特征。

二、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信息经济学研究目前正处于发展阶段,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了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如马费成教授认为,信息经济学是把信息和信息活动当作普遍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来加以研究的学科。乌家培认为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信息活动的经济问题和经济活动的信息问题。陈禹认为信息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活动中的信息现象及其规律的经济学。总之,学者们对信息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认识是围绕信息活动中的经济问题及经济活动中的信息问题展开的。

三、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1、信息经济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任何一门学科,由于其研究领域中的矛盾特殊性所规定,都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并按照自己所研究的对象来建立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理论体系。要学习、研究信息经济学,不了解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知道信息经济学围绕什么内容来研究,不清楚信息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和地位,就不可能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就会降低研究效率,甚至会影响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在基本理论研究中,主要包括信息经济的涵义、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学科体系、学科地位、学科性质以及其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

2、信息资源的研究。

如果说物质资源是“第一资源”,那么信息资源可称为“第二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逐渐变革,信息资源完全可能成为“第一资源”。如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好,不仅物质资源能充分发挥作用,信息资源本身也可以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在信息资源的研究中,主要包括信息资源的涵义、信息资源的类型与特征,信息资源提高经济决策水平、提高生产力、优化产业结构的功能,信息资源共享的前提——信息资源的有效配置及配置的机制,作为信息资源主体的信息产品的性质、生产过程、生产方式,信息生产力的相关内容。

3、信息市场的研究。

信息市场是作为信息形态独立存在的商品,在流通领域传递交流中形成的一种特殊流动方式,也是信息商品买卖双方进行交易或交流,使之扩散、应用、渗透到生产领域,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过程。在信息市场中我们主要研究信息市场形成的历史及其作用,信息市场的基本类型与功能,信息市场的基本特点及其运行机制,信息市场的价格水平极其运动变化规律。4、信息产业的研究。

信息产业被认为是信息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信息产业的研究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巨大作用。这部分主要研究信息产业涵义、分类、产生过程与发展,信息产业的特征、作用,信息产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信息产业结构的涵义、形态、演进的特点和规律,信息产业结构优化的标准、基本思路和调节方式,信息产业的投入产出分析,信息产业与信息经济规模以及与信息产业发展相关的政策措施等。

5、信息化的研究。

信息化是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什么是信息化,乌家培认为,信息化是信息活动(包括信息的生产、传播和利用等)的规模相对扩大及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相对增大的过程,它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从这个角度来讲,信息化一定要成为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信息化的直接作用在于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可见,研究信息化的意义重大。

6、信息系统的研究。

信息系统按信息种类的不同可以分为经济信息系统、科技信息系统、社会信息系统等。而经济信息系统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他任何信息系统功能的发挥,都离不开经济信息系统的帮助。信息系统的研究主要也是侧重于经济信息系统,包括信息系统的产生与发展,国家、地区、企业信息系统的基本任务,信息系统的费用与效益的比较,对信息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评价和评价方法,信息系统的运行、反馈、控制、监督等有关理论。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信用;确定性效应;分离效应;从众行为。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市场经济可以说是信用经济。信用的好坏是衡量、制约或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针对信用的经济学分析,传统主流经济学已有诸多的阐述,笔者在此首次运用行为经济学理论来对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中遇到的信用问题进行诠释。

一、信用问题概揽

在日常经济活动中,我们的交易各方,都在抱怨别人信誉差,希望有一个良好的信用环境,使得社会交往和经济交易活动能在一个有序、安全的氛围中进行,但对自己这一方是否会遵守约定、恪守信用,却并不严格要求,甚至自己在交易时就预留了不守信的伏笔。也就是说,在社会交往和经济交易活动中,人们均希望别人守信、社会诚信,而惟独自己可以不完全诚信。当大多数人都是这种思维时,整个社会信用状况差也就成为一种自然的普遍现象了。北京市工商局统计的数据显示,2004年,北京市被列入“黑名单”的个人及企业近七万,其中,自然人占两万七千八百七十六人,企业有三万九千两百七十五户,这些个人及企业,因为失信,被锁进“北京市企业信用信息系统”,他们将为各自的欺诈、哄瞒等失信行为付出沉重代价。在全国各地,因失信而导致的经济纠纷,甚至恶性案件,拾俯皆是;有些地区因信用度普遍低下而严重阻碍区域经济的发展,如汕头经济特区因90年代以前不太重视经济活动中的契约信用,甚至在90年代末因国税部门开出的增值税发票可信度低,而被国家税务总局通报不能作为出口退税之用,致使汕头特区1000多家外向性企业不得不外迁,严重影响了汕头经济发展。

信用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彰显重要,传统主流经济学对此已有诸多的分析,“经济人”假设是传统经济学的基石,其核心内容是:人是“理性经济人”,“经济人”的目标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传统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揭示了市场利益原则,把道德、情感等因素排斥于经济动机分析之外,使“经济人”成为纯理性的人,忽视非理性因素在经济主体行为中的作用,“经济人”的一切行为都围绕着市场利益原则,并以此作为行为(包括信用行为)的动机。信用是商品货币交换关系的一个经济范畴,信用行为作为“经济人”的市场行为,其出发点是利益预期,利益成为信用行为的经济杠杆,“商人是否愿意使用信用,则取决于他对赢利的预期。”

传统主流经济学对信用问题,特别是行为主体优选守信还是失信行为,从理论上归纳为以下几种解释:一是信用的成本收益核算。行为主体(个人、企业和政府)在经济活动中是否恪守信用契约,关键在于守信或失信可能给他带来的成本收益预期,当经济主体守信的收益大于守信的成本,则优选守信,反之,则失信;当经济主体失信所得到的收益大于失信的成本(包括受到惩处的成本),则优选失信,反之,则宁愿守信。如医疗行业中,正规大型医疗机构中的少数医务人员做“医托”,把来就诊的病人介绍到私人机构就诊,从中提取回扣,这种现象一经发现,在西方国家则是吊销医疗执业资格而永不能从事医疗职业,失信成本远大于收益;但在中国则是通过一番教育或罚款惩处后,仍继续原医疗职业,失信成本小于收益,并有机会在以后的继续失信中弥补失信成本。这就是同一事件采取不同的惩处方式,导致行为主体选择守信或失信的不同行为取向。二是信用行为的“劣币驱逐良币”(又称二手车市场或柠檬市场)现象。“劣币驱逐良币”是经济学上“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结果,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人们采取“舍优取劣”的行为取向以保证经济交易时收益最大化、损失最小化。在实际经济交易时,假设有甲、乙两方,尽管双方均深知守信是一种美德,若双方守信都会带来各自效益最大化,但因信息不对称而不知对方会采取守信还是失信的行为取向,为防止对方失信并规避己方守信可能带来的损失,而采取失信的行为取向是己方的较优选择;假如甲方决定采用失信行为,交易的可能性是:乙方若守信,则损失;若失信程度与甲方一致,则双方各不沾对方便宜;若乙方失信比甲方更甚,则甲方损失。此后,甲方再与乙方或其他人交易,则会以失信行为为优选。市场交易的结果是失信行为获得较大收益,守信行为遭受损失,其导向是守信者逐渐减少,失信者逐渐增多,失信者逐渐把守信者驱逐出市场。三是信用行为的重复博弈减少。交易主体的重复博弈是诱导人们采取守信行为的有效机制之一,重复博弈机制在相对封闭的农耕自然经济社会是诚信维护的最有效机制;但随着商品经济发展,特别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建设过程中,人们的经济活动范围扩大、交

易对象众多,交易主体之间重复博弈次数减少,甚至由重复博弈向一次博弈演变,在信用体系尚未完善之前,优选失信行为是相对“明智”之举。

二、信用问题的行为经济学诠释

传统主流经济学对交易主体的信用行为取向的解释是建立在理性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上,但现实经济活动中,交易主体的信用行为并非完全理性,常呈有限理性状态。运用行为经济学理论来解释信用问题是一种新的尝试,能使信用问题的研究更趋完善和全面。

1、确定性效应。

行为经济学中的前景理论认为,人们是厌恶风险的,与可能的结果相比,人们更青睐于确定的结果,既便可能的结果有更好的预期价值。例如在以70%的概率获得300元和100%概率获得150元之间选择,前景理论认为人们会选择后者;又如,纳税人在分项扣除和标准扣除之间选择时,预期效益理论认为人们会选择节税最多的结果,而前景理论认为,在风险与安全之间,纳税人更应选择后者,尽管两种都节税,但与标准扣除相比,分项扣除更缺乏保障、更不确定,故更有可能选择标准扣税。对信用问题的分析,也存在确定性效应。交易主体在交易过程中是优选守信还是失信行为,关键在于哪一方的收益更有保障就易于选择哪一方,假如当选择守信时收益500元的概率是70%,选择失信时收益300元的概率是100%,此时,该交易主体会倾向于选择失信行为,因为守信时有30%被蒙骗的可能性;当选择守信时收益300元的概率是100%,选择失信时收益500元的概率是70%,此时,该交易主体会倾向于选择守信行为,因为失信者有30%被惩罚的可能性。

第4篇

在转变单纯陈旧的辅助教学的观念后,通过对数学教学的全面性思考和信息技术的积极应用,让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应用于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网络发展大背景下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教学相合,属于两学科高水平的相融与借鉴,其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1.突出信息技术是学生数学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基本工具的特点这一结合充分说明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目标。信息技术是一种寻找信息、提出问题并且用于解决问题的工具,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让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的途径与方式,且要求学生能熟练使用此工具,达到信手拈来的效果。针对学生,信息技术是一种自我提高、自我学习的有效工具。因此,信息技术教育已具有其特殊意义,超越了以往的、被动的提供者地位。

2.突出理论学习和创新思维相结合现阶段新课程改革的根本是将理论学习与创新思维相结合。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与研究提供了坚实基础、合适的舞台,同时也符合为数学教学的对外性。因此,方便学生运用不同方式和手段获得学习和研究的原料,以此得出自己的成果。

3.突出中学数学学习的探究、深入讨论的重要性两学科的借鉴与结合,是以高中数学教学为目标、有方向地结合。通过向学生展示数学在信息技术下发展的过程,激起学生的探究热情,鼓励他们在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基础上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以达到更深入掌握知识的目的。

二、网络发展大背景下信息技术对高中数学教学的意义

在网络发展大背景下信息技术是信息传递、学生间互通有无,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大平台,对教学手段、学生学习具有深刻意义。

1.帮助学习者进行数学计算、作图及处理当学生遭遇计算、作图和数据处理难题时,计算机信息技术可以充分发挥作用,计算机的画板功能、图形计算功能等软件的利用帮助学生出色完成这一复杂、机械的程序,提高学习效率,能更直观体会数学的奇妙处。这一效用为学科结合提供了有效手段。

2.达到数学实验和实践效果数学实验在信息技术支持下达到了实践效果。数学教育需要数学实验、猜想和实践。信息技术为数学实验提供了技术保障。发现、分析、对比、关系建立,数据处理、归纳总结步骤中每一步都不可或缺。G.波利亚就曾提出:“数学有两个侧面,一方面它是欧几里德式的严谨科学,从这个方面看,数学是一门系统的演绎科学;另一方面,创造过程中的数学,看起来更像是一门实验性的归纳科学。”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和表现力能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将数学加以表达。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敢于探索、更乐于探索数学奥秘。由此,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逻辑能力、想象能力以及一直提倡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在不经意处得到了提升。

3.开拓数学教学新思路数学具有其高度抽象性,中学数学更不例外。学生想要发现数学本质就需要对建立形象化、具有数学关系显性的思维。几何画板等数学软件可以借助其化抽象为形象的功能来重组知识结构,使学生运用参考赋值等表示法加强对数学对象联系性、相互性的印象,从整体上掌握数学知识。通过使用信息技术,学生可以对数学猜想或发现在软件上进行模拟演练或直接做出数学模型,从而验证猜想的正确性。这种方式,大大改善了以往的繁琐而不确定性,使结论更为完善、准确、具有说服力。可以说,在促进实验、尝试、模拟、猜想等非形式化的、具有创造性的数学思维活动,并使形象与抽象思维相呼应的过程中,信息技术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

三、网络大背景下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结合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思考

现阶段,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相结合的新理念还处于襁褓期,硬件设施及软环境都不够成熟,传统教学概念仍较浓厚,与此同时网络系统、数字资料库、教师、学生等主客各方的不和谐、不适应现象依然存在,这对两者结合起着阻碍作用。

1.教学资源鱼龙混杂,不系统,少精华目前网上的资源看似丰富多彩,令人眼花缭乱,但事实上,真正适合教学的少之又少,不够系统化更没有精细化。网络大背景下信息技术能够营造完美的三维效果,既刺激了学生的感官,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但数学课件切不可喧宾夺主,背景要简洁大方,图文并茂,尤其要突出教学内容,来吸引学生对数学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兴趣。例如,用动画来表现函数,但却会使学生注意力转移,这样,反而适得其反。很多教师只学过PPT制作课件,就需要花大量的精力去掌握软件知识,还要去从中选择和提取,相互之间的借鉴性不够。此外,教学资源市场不完善,产品差异大,网络更新跟不上知识更新,使网络学习事倍功半。

2.教师没有充分、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很多老师过于依赖教学资源,不留出足够空隙让学生体会和消化。急于求成的想法不可取,上课过于讲求速度、不计成果,往往让学生目不暇接,无法吸收教学内容。

第5篇

1.启发示教学

好的教学方法应该是注重教师的启发与学生的参与。课堂上,教师根据经济社会热点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与讨论,师生间形成良性互动。但提出的问题本身既要有一定深度,同时又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学生通过积极思考,既培养了创造性思考问题的能力,又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讲授“价格歧视”理论时,可以让学生讨论在国内很多公园中,针对国内游客和国外游客为什么收取不同的票价?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施行这种差别价格政策才能有效呢?可以启发学生运用三级价格歧视的概念与理论模型进行讨论。由于国内外游客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同,采用差别价格政策能使公园获得更多的利润。但这样种策略的实行是有条件的。首先这种产品必须是一个完全垄断的市场,黄鹤楼公园全国仅此一家,即使收取高一点价格,外国人也不会放弃到此一游。第二,必须能把不同市场或市场的各个部分有效地分割开来。公园可根据国籍、肤色、语言的不同来区分中国人和外国人,对他们实行差别价格。第三,各个市场必须有不同的需求弹性,中国人和外国人的需求弹性不同。外国人的需求弹性比中国人小得多,因而定高一点价格的门票并不会影响他们游览黄鹤楼。接着还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现实中还有哪些情况下实行了这种差别价格策略。为了调动学生对启发性问题进行回答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采取一些激励措施。如凡是自愿回答启发性提问的同学,如果回答能自圆其说,期末平时成绩可以酌情加分。

2.案例教学法

例如在学习《宏观经济学》中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时,可以将我国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两种政策的实际操作过程向学生进行介绍。首先将此段时间的政策操作分为六个阶段,分别介绍每个阶段实行相应操作的经济背景,实行松紧搭配的原因,取得的效果,最后再对政策的混合使用进行评价。这样就结合了IS-LM模型与财政、货币政策运用的原理,解释了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实践。第一阶段是1988.9-1990.9,此阶段实行的是“紧财政紧货币”的双紧政策。第二阶段(1990.9-1991.12),实行“紧财政松货币”的搭配。第三阶段(1992.1-1993.6),实行“松财政松货币”的双松政策;第四阶段(1993.7-1996年底),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与货币政策”;第五阶段(1997-2002)实行适度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第六阶段(2004年—2007年)“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还可以联系2008年金融危机后欧美各国经济的不景气,分析各国政府在应对危机时采取了哪些宏观调控的政策以及原因。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又联系了实际经济问题,培养学生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能力。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确定一个感兴趣的知识点并联系一个实际问题进行案例分析,该组同学自己制作课件,然后到讲台上为大家陈述,最后由老师就这个知识点应注意的问题进行点评。这种方式可使学生增强主动学习的兴趣,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精彩陈述,学生必须对理论熟悉于心并灵活运用,从而提高了学习效果。通过讨论,帮助学生加深了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所以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中,应尽量在学到相关知识时寻找现实生活中比较贴切的问题进行讨论,这样可以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专题讨论+课后小论文形式

在完成理论讲授、材料分析后,就要结合社会现实并针对学生求知欲强、思维活跃的特点,紧扣所学的理论内容,拟出相关思考题,进行实践性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引发讨论和辩论,把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引向更深层次。

1.专题讨论

教师可以在某个理论系统讲授之后提出一个专题,让学生分析讨论,教师在其中可以适当进行启发式提问,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例如在学习分配理论这一章时,其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一个没有统一答案的问题。所以上课时首先提出问题———公平与效率谁为先,让学生们根据所学的理论和现实情况各抒己见。有的同学从政治学的角度,有的同学从经济学的角度,还有的从富人、穷人的角度分析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阐述了到底以公平为主还是以效率为主。最后,教师结合大家的讨论结果,得出大多数同学认可的观点,即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分配,比平均分配更有经济效率。但是按市场原则分配也有不公平的地方,政府应该对社会收入进行适当的再分配,以兼顾公平。通过这样结合实际的分析,使学生们不仅开阔了视野,而且感受到经济学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2.组织专题辩论

这主要是选择一些综合性案例,将学生分为正反两组,以辩论会的形式进行案例教学。如“人民币应该升值吗”、“我国现阶段应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还是扩张的货币政策”、“政府与市场的边界问题”等专题都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辩论。在辩论完后还可以要求学生就这些问题写出小论文,谈谈自己的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也可启发学生就身边的一些热点问题用学过的理论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的西方经济学理论知识,锻炼经济思维能力,还可以促使学生去查阅大量资料,拓展知识面,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第6篇

对于中学老师来讲课堂教育应该是一种责任,更是一门艺术。著名的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就非常认同这一点,同时他也认为教学的过程也就是展示自己艺术才华的过程,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就需要将问题更加巧妙地运用到课堂教学当中,由此可以看出在教学情境当中创设问题的重要性。教师如果想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当中运用问题情境教学的方式,就要在学生已知的内容之上,精心设计出想要提出的问题,借此激发出学生的想象力即兴趣。所以信息技术老师就需要预先考虑到这个时期中学生的特点:极具形象思维、拥有丰富的想象能力。想要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模式则需对这一特点作为参考。对于新鲜的事物中学生的好奇心都特别强烈,而且富于挑战意识,那么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就要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为了使学生自信心加强,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巧妙引导,让学生回答得更加令人满意。问题情境的核心内容就是具有诱导性的提问,设计出可持续性的问题,用巧妙的方法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回答,再将问题逐步引入到息技术教学的课堂教学当中来。

2.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问题情境的作用

我国的信息技术教育虽然已经普及,可中学生的课堂教学仍然是以应试课程为基础的,所以信息技术的应用性在信息技术教学上还是最重要的,需要学生以实践性为出发点,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信息技术的理论来指导实践操作,让学生知道一些简单的原理和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实际的操作。此外,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迅速,信息技术快速更新,与此相关的技术也随之升级,也就是说中学信息技术老师也要站在信息技术的最前沿,运用简单易懂的方法将信息技术知识传达给学生。在信息教学的内容上也不能局限于教材内容本身,因为信息技术有着非常广泛的实际应用性,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关的扩展。

3.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如何应用问题情境教学

(1)选择恰当的课堂教学资料。

在中学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要想创造效果较好的问题情境教学模式,就要选择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材料。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不要局限于课本,在教学过程中也可加强自身学习,应用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符的教学材料。

(2)密切联系日常生活。

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有利于教师落实教学计划,实现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辅之与各种教学问题,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可以使课堂教学结构更加合理。

(3)重视问题的解决。

信息技术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将训练学生解决实践问题作为教学重点。如迷你修描软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修改图片。当前得到广泛应用的PhotoShop修图工具。教师应该重视讲解PhotoShop修图工具的实际操作,两张经过处理过后的图片可以利用这一软件结合在一起,然后教师将这一图片展示给学生看,要求学生依据这一图片进行实际操作。那么学生就会打开PhotoShop软件,在软件中打开图片,尝试进行操作。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困难,可以在网上向老师求助,信息技术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优势,在网上给学生以解答。利用信息技术问题情境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结语

第7篇

(一)小组自主合作探究模式

课程改革要求我们转变观念,以学生为中心,这样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就成为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模式之一。近年来,信息技术这个新鲜事物吸引了很多学生的目光,在语文课堂上,让学生与多媒体产生互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而参与本身就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如:课前的复习、测试由学生主持。我们班级有六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轮流出题,小组成员在一起商量复习、测试的内容,并将商量的结果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出来,选好主持人。主持的学生用大屏幕展示出复习内容:有填空题、选择题、问答题,其内容丰富,并有小组评分。这就改变了以往的教师一张嘴,一块黑板,单纯提问式的一问一答,当每道题以动画形式展示出来的时候,学生那期待而又紧张的状态,足可以说明,多媒体带给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有多么高涨。

(二)“大语文观”模式

人教版初中语文书的特点是:语文的含义丰富了,语文的外延扩大了,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更加密切了,在新的语文课本中,语文与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课标》也要求:“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而这一目标的实现也要借助于信息技术。如:我在教七上《天上的街市》时,介绍文章的背景时,提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的历史知识时,学生很不理解,而历史课的进度还没有跟进,于是我们师生一起合作,利用互联网,查阅了相关资料,共同补上了这一课,也为更深入地学习本课奠定了基础。可见,信息技术的使用,不仅穿越了课本,超越了老师,也突破了学科之间的障壁,拓宽了学生的知识层面,丰富了语文课堂资源,真正地实现了各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

二、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反思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与实践,我们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着眼于学生的成长和素质的提高,促进了高效课堂的实现。但在语文课堂模式的转变中,也出现了各种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深刻地反思。

(一)处理好信息技术的使用与传统教学的关系

语文课堂模式的转变,并不意味着抛弃了所有的传统语文教学手段,而是在传统的语文教学基础上增加了信息技术的使用,它只是辅助教学的工具。因此要恰当地设计,把握好使用的时机,正确处理多媒体和课堂讲解、板书、交流、反思之间的关系。例如:把重要的知识点书写在黑板上,不一定就比放幻灯片效率低,因为它不仅节约了操作时间,也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印象更加深刻。在讲解试卷的时候,把需要学生做笔记的知识打在课件上,课堂上使用更便捷,但必须注意中间的停顿,保证学生把要点记下来,这样才能提高习题课的效率。

(二)要在新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使用为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活力,这是我们不可否认的。但它的使用要在新的正确的教育理论指导下进行。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观,因此要注意语文课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导向,要在潜移默化当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应注意多媒体使用的实用性

我们现在在进行课程改革,各个学科都在朝着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方面发展,但检验我们成果的依旧是学生的成绩,虽然在短时间内我们无法改变这个现状,但是我们可以尽力让两者达到一个有效的平衡,寻找到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之路。因此,信息技术是帮助老师解决语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创设情境,并不能改变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内容,它不能完全取代现行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起到的只是辅助的作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注重艺术性,更要注重实用性。图片、影片、音乐使用过于频繁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听课效果,使课堂教学的形式大于内容,也就达不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效果。

三、结语

第8篇

在21世纪,教育达到现代化是一个重要的任务,而语文学科存在自身不足,需要科学化的途径来指导。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责任感,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改进。我们以书本为主,以实验为辅,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样化的方式来教学。为了把信息技术渗透在语文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结合,把信息技术当作学习重要部分,在学科的学习活动中,通过结合信息技术的使用,来完成课程的目标。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师生关系

(一)师生角色的改变

在多媒体教学信息控制台的基础上,教师教学利用了计算机、投影机、大屏幕和电视机等设备,调用大量教学资源,积极展开有研究性、探索性特点的学习。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以自学为主、以己为学”的个性化特点而学习。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考虑到自己的实际,来选择和确定自己学习的内容、对象和过程。在利用网络资源的基础上,能够独立地视、听、说、读、写、算、画等,采用这样的方式来学习,使得教师或同学能够进行相互交流。

(二)师生习惯的改变

由于学生不同的认知结构,对于教师来说,所讲授的对象属于中等偏上的,面对的是大多数的学生,这样,教师在备课时,往往是优秀的学生“吃不饱”,而能力慢的学生是“吃不了”,从而,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而课堂教学效率降低了。信息技术下使得教育教学有了生命力,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去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们把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进行整合,这与“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不同的:对于这种信息技术,避免了强加、附带、可有、可无的性质,它把语文教学紧密结合起来的,为了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这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有机因素。换句话说,所谓“整合”,是指把二者进行双向的互动的一个过程。在教学中,我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通过灵活地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效果很好。

三、语文教学采用信息技术的必然

现代语文教学培养的是创造性的人才,为了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发展。我们要重视学生的能力、知识和素养,为的是真正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网络信息技术来实现三维目标。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把信息技术当作一种新的手段来教学,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很有意义的。语文具有信息的载体的一门学科,对于其教学,从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开始改变,改变以前的单一形式,来适应信息化的社会。

四、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语文教学

对于信息技术,以计算机为核心,在教学中受到了师生的喜爱,由于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提高教学的效率,加大课堂的信息量。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的能力、认识的能力和综合的能力,更加有利于学生学习潜力的开发。

(一)运用信息技术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来激发学生的热情。在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下,灵活运用历史资料和现实资料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量。通过把声音、画面等应用于语文教学中,使得信息的通道拓宽了;通过视与听的结合,使得教学内容变得形象而生动,促进学生的好奇和求知,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运用信息技术利于激发学生的丰富情感

在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往往出自名家亲手写的文章,这对于学生的鉴赏、训练、听说能力的培养是极好的材料。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使得学生能够创设情、境而激发学生的情感。

(三)运用信息技术利于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现代化教学手段下,教学内容是自由的,没有时空的限制,从而提高其学习的质量。在课外,通过利用广播、电影、电视、计算机等,结合教育软件、校园网、资源库等资源,进行选择性地学习。通过多种媒体的综合,使得学生对语言信息进行加工、汲取,促进学生的思维的提高,通过把语文信息吸纳和输出,来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运用信息技术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倡导的是自主、合作、探究,而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主宰者,而学生是接受者,即属于一个被动的学习过程。通过把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起来,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成为一个交互式的环境,对于学生来说,其能够共享学习资源,结合自己的基础兴趣,合理地选择学习内容、方法、策略和目标。

五、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注意的问题

(一)语文教师要加强对语文的教改

教学媒体是学生发现、探究、认识、接受信息的一个工具。教师在设计课件时,要以学生为中心,即把课件设计为学生学习的资源,增强的是课件的交互及界面的人性化。

(二)语文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注意点

第9篇

【关键词】信用;确定性效应;分离效应;从众行为。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市场经济可以说是信用经济。信用的好坏是衡量、制约或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针对信用的经济学分析,传统主流经济学已有诸多的阐述,笔者在此首次运用行为经济学理论来对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中遇到的信用问题进行诠释。

一、信用问题概揽

在日常经济活动中,我们的交易各方,都在抱怨别人信誉差,希望有一个良好的信用环境,使得社会交往和经济交易活动能在一个有序、安全的氛围中进行,但对自己这一方是否会遵守约定、恪守信用,却并不严格要求,甚至自己在交易时就预留了不守信的伏笔。也就是说,在社会交往和经济交易活动中,人们均希望别人守信、社会诚信,而惟独自己可以不完全诚信。当大多数人都是这种思维时,整个社会信用状况差也就成为一种自然的普遍现象了。北京市工商局统计的数据显示,2004年,北京市被列入“黑名单”的个人及企业近七万,其中,自然人占两万七千八百七十六人,企业有三万九千两百七十五户,这些个人及企业,因为失信,被锁进“北京市企业信用信息系统”,他们将为各自的欺诈、哄瞒等失信行为付出沉重代价。在全国各地,因失信而导致的经济纠纷,甚至恶性案件,拾俯皆是;有些地区因信用度普遍低下而严重阻碍区域经济的发展,如汕头经济特区因90年代以前不太重视经济活动中的契约信用,甚至在90年代末因国税部门开出的增值税发票可信度低,而被国家税务总局通报不能作为出口退税之用,致使汕头特区1000多家外向性企业不得不外迁,严重影响了汕头经济发展。

信用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彰显重要,传统主流经济学对此已有诸多的分析,“经济人”假设是传统经济学的基石,其核心内容是:人是“理性经济人”,“经济人”的目标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传统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揭示了市场利益原则,把道德、情感等因素排斥于经济动机分析之外,使“经济人”成为纯理性的人,忽视非理性因素在经济主体行为中的作用,“经济人”的一切行为都围绕着市场利益原则,并以此作为行为(包括信用行为)的动机。信用是商品货币交换关系的一个经济范畴,信用行为作为“经济人”的市场行为,其出发点是利益预期,利益成为信用行为的经济杠杆,“商人是否愿意使用信用,则取决于他对赢利的预期。”

传统主流经济学对信用问题,特别是行为主体优选守信还是失信行为,从理论上归纳为以下几种解释:一是信用的成本收益核算。行为主体(个人、企业和政府)在经济活动中是否恪守信用契约,关键在于守信或失信可能给他带来的成本收益预期,当经济主体守信的收益大于守信的成本,则优选守信,反之,则失信;当经济主体失信所得到的收益大于失信的成本(包括受到惩处的成本),则优选失信,反之,则宁愿守信。如医疗行业中,正规大型医疗机构中的少数医务人员做“医托”,把来就诊的病人介绍到私人机构就诊,从中提取回扣,这种现象一经发现,在西方国家则是吊销医疗执业资格而永不能从事医疗职业,失信成本远大于收益;但在中国则是通过一番教育或罚款惩处后,仍继续原医疗职业,失信成本小于收益,并有机会在以后的继续失信中弥补失信成本。这就是同一事件采取不同的惩处方式,导致行为主体选择守信或失信的不同行为取向。二是信用行为的“劣币驱逐良币”(又称二手车市场或柠檬市场)现象。“劣币驱逐良币”是经济学上“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结果,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人们采取“舍优取劣”的行为取向以保证经济交易时收益最大化、损失最小化。在实际经济交易时,假设有甲、乙两方,尽管双方均深知守信是一种美德,若双方守信都会带来各自效益最大化,但因信息不对称而不知对方会采取守信还是失信的行为取向,为防止对方失信并规避己方守信可能带来的损失,而采取失信的行为取向是己方的较优选择;假如甲方决定采用失信行为,交易的可能性是:乙方若守信,则损失;若失信程度与甲方一致,则双方各不沾对方便宜;若乙方失信比甲方更甚,则甲方损失。此后,甲方再与乙方或其他人交易,则会以失信行为为优选。市场交易的结果是失信行为获得较大收益,守信行为遭受损失,其导向是守信者逐渐减少,失信者逐渐增多,失信者逐渐把守信者驱逐出市场。三是信用行为的重复博弈减少。交易主体的重复博弈是诱导人们采取守信行为的有效机制之一,重复博弈机制在相对封闭的农耕自然经济社会是诚信维护的最有效机制;但随着商品经济发展,特别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建设过程中,人们的经济活动范围扩大、交

易对象众多,交易主体之间重复博弈次数减少,甚至由重复博弈向一次博弈演变,在信用体系尚未完善之前,优选失信行为是相对“明智”之举。

二、信用问题的行为经济学诠释

传统主流经济学对交易主体的信用行为取向的解释是建立在理性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上,但现实经济活动中,交易主体的信用行为并非完全理性,常呈有限理性状态。运用行为经济学理论来解释信用问题是一种新的尝试,能使信用问题的研究更趋完善和全面。

1、确定性效应。

行为经济学中的前景理论认为,人们是厌恶风险的,与可能的结果相比,人们更青睐于确定的结果,既便可能的结果有更好的预期价值。例如在以70%的概率获得300元和100%概率获得150元之间选择,前景理论认为人们会选择后者;又如,纳税人在分项扣除和标准扣除之间选择时,预期效益理论认为人们会选择节税最多的结果,而前景理论认为,在风险与安全之间,纳税人更应选择后者,尽管两种都节税,但与标准扣除相比,分项扣除更缺乏保障、更不确定,故更有可能选择标准扣税。对信用问题的分析,也存在确定性效应。交易主体在交易过程中是优选守信还是失信行为,关键在于哪一方的收益更有保障就易于选择哪一方,假如当选择守信时收益500元的概率是70%,选择失信时收益300元的概率是100%,此时,该交易主体会倾向于选择失信行为,因为守信时有30%被蒙骗的可能性;当选择守信时收益300元的概率是100%,选择失信时收益500元的概率是70%,此时,该交易主体会倾向于选择守信行为,因为失信者有30%被惩罚的可能性。

我们可以推定,假如一个国家的社会信用制度规范、简明、易于操作,且对失信行为的社会惩罚严厉,威慑作用强大,守信或失信的风险和收益易于辨析,使守信者的收益确定性大于其风险,使失信者的风险确定性大于其收益,这样,就促使交易主体优选守信行为取向;反之,如果一个国家的社会信用制度不健全、不规范、繁琐、难以操作,且对守信行为的保护性差,对失信行为的惩罚不力,守信或失信的风险和收益难以辨析,使守信者的风险确定性大于其收益,使失信者的收益确定性大于其风险,甚至守信也会面临一定风险,且失信的风险小,在这种扭曲的情形下,交易主体就会优选失信行为取向。

2、分离效应及对前期决策的依赖。

人们在最终决策时依赖于信息显示,尽管这些信息对决策并非真正有用。由于人们对信息处理的方法是多样化的,这可能导致其偏好与选择的不一致,即产生所谓的分离效应。如抛硬币就表明了分离效应对决策的影响:在第一次抛硬币打赌的结果出来以后,问所有参赌的人是否愿意再赌一次,大部分的回答是“第二次赌取决于是否赢了第一次赌”,尽管第一次赌的输赢与第二次赌的实际结果的影响不大;若第一次赌赢了,大多数人愿意再赌一把,否则,大都不愿再赌。

当期的风险态度和决策受前期决策实际结果的影响,前期盈利增强人们的风险偏好,以平滑当期的损失;前期损失会加剧以后损失的痛苦,人们的风险厌恶会增强。如果失信者在前期的收益经常大于成本,会助长其失信偏好,不断重复失信行为。如股市中的“黑幕”,就是因为违规者造假获得的收益远大于违规成本,利润颇丰,且每次违规后所受到的处罚很轻,所以,股市上存在不少职业造假违规的专业人士。股市中因不诚信而造假的触目惊心的案件,在初期只是小规模的造假失信行为,但因屡次造假成功而受到激励,以致愈演愈烈,演化成数额巨大、情节严重的造假案例;相反,若伸手必捉、严惩不怠,失信者就会被强化为风险厌恶者,失信行为就会受到抑制,守信行为就会受到弘扬。

3、从众行为。

不守信用的从众行为源于行为主体的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从内因看,行为经济学由心理角度分析得出,人们在模棱两可的情况下做出的决定往往受到身边因素的影响,即人们通常所说的从众行为。我们可用下面的例子来具体说明。有两家饭馆相互紧挨着,每个顾客都要从中选择一家来就餐。第一位顾客选择在哪家就餐是完全根据他自己的意愿,而下一位顾客除了按他自己的喜好来做决定之外,还可能受第一个顾客的影响,如果前两个顾客的选择相同,则第三个人看到其中一家饭馆有两个人在用餐,而另外一家却没有顾客,也可能会选择人多的饭馆。最终的结果是,很可能所有的顾客都会选择同一家饭馆就餐。但是实际上,选中的那家饭馆很可能是差的。上述理论可用来分析信用问题,失信者通过观察别人的信用选择行为,或通过不合理的推理认为他人选择失信行为而获得了利益,并且看到失信后被惩处的代价低于失信所获得的收益,即使被惩处,大多只是被要求弥补对方成本或罚点款了事,个人受到制裁甚少,这样,无形中诱发和刺激了消费者个人或企业管理者们产生了“法不责众”、“跟风无过”的心理,这种从众心理所导致的行为,不是其他失信者的简单复制和添加,而是不断总结和提高失信的技巧,后果更严重。人总是处于一定社会经济活动之中的,周围环境对自身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从众心理在很多人的脑海中根深蒂固。根据行为经济学家的观点,人的行为不仅仅受到自私心理的支配,而且受到社会价值观的制约。价值观是用以指导人们行为的心理倾向系统,是浸透于个性之中支配人的行为、态度、观点、信念、理想的内心尺度。市场经济下,经营环境日益复杂,各种诱惑随之产生,相应地,一些丑陋现象也相伴而生。一部分人以个人的利益为核心,直接或间接不守信用而欺骗另一方交易者。

从外因看,产生这种从众行为的外部原因在于对失信者的惩罚力度太小。行为经济学家指出,人们作决策、作判断时并非完全理性,而是有限理性的。法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违法必定要受到惩罚。如果在完全理性的情况下,人们不会选择触犯法律。失信者之所以“以身试法”,在于他们觉得失信带来的收益可能大于所付出的成本。正是这种侥幸心理的存在,使得交易主体在作决策判断时,不会是完全理性的。正如一个小偷在他第一次行窃“成功”后,发现获得的“收益”远大于所付出的成本,那么尝到甜头后胆子会越来越大,罪行也会越来越严重。同理,当交易一方发现不守信用带来的收益远大于失信行为暴露后所付出的成本,那么非完全理性的一方交易者会为了收益而放弃诚信操守。另外,监督成本过高,违规成本、诉讼收益太低,这就诱致众多行为人选择失信,失信案例层出不穷,社会信用普遍较差。三、基于行为经济学的信用问题治理

信用问题治理是国内外理论界和实务界不断探索并力求予以解决的课题,构建合理的信用制度是解决信用问题的主题。笔者根据以上对信用问题的行为经济学分析,从三个层面提出信用问题治理思路。

1、第一层面是根据确定性效应,构建规范、简明、易于操作的信用体系,交易主体易于辨析守信或失信的风险和收益,把自己规范在自觉守信行为层面。按照前景理论中的确定性效应,人们面临“获得”,倾向于“风险规避”,所以,应创造条件,增加人们面临“获得”的概率。为使守信的“获得”概率增加,可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建立社会征信机制,使人们易于获得全社会的行为主体的信用信息,降低单一行为主体之间的信用信息获取成本;二是在操作上,尽量使社会征信机制和信用交换机制在规范的基础上简单明了,易于操作;三是引导尽量多的大众在社会经济交往过程中,尽量通过正式规范信用体系渠道获取各行为主体的信用信息,减少通过非正式渠道获取信用信息,如通过亲朋好友打听或道听途说。

2、第二层面是根据分离效应及对前期决策的依赖,使交易主体之间一对一的失信行为演变为失信者与整个社会的信用对抗,通过与整个社会的信用对抗机制把失信者的失信行为强化为守信行为,使介于失信后至法律惩罚之间的灰色地带的失信行为得以递减。培育发达的信用信息交换和扩散机制,是这种分离效应及对前期决策的依赖能够中断的关键,也就是在征信制度基础上,生产出可以交换的市场能够接受的信用产品,同时建立规范的信用产品交易市场。这样,一旦某一交易行为主体不守信用,其失信行为很快通过信用信息交换和扩散机制,也即通过信用产品在信用交易市场上交换并扩散出去,导致失信者对交易另一方的失信行为转化为对整个社会的失信行为,失信者将会丧失与社会中任一交易主体之间的交易机会,作为他不守信用的代价,这种代价会伴随他较长时间甚至一生,其惩罚和威慑作用是很显著的。这样就能中断失信者的这种分离效应及对前期决策的依赖。

3、第三层面是根据从众行为特性,完善失信行为的法律机制,强化失信行为的法律惩罚力度,弱化失信行为的示范作用,使失信的跟随者摄于法律的严惩,而由失信行为取向转变为守信行为取向。行为经济学家们研究发现,在非理性的情况下,人们面临“获得”,倾向于“风险规避”,故处罚比奖励对人的“刺激”更大。根据该理论,让失信者彻底放弃侥幸心理的最根本措施就是要加大惩罚力度,让违法者们意识到不守信用必将付出沉重代价。为此,一是要加快我国的法制建设,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强化执业监管,加大惩罚力度,以解决行业中的“劣币驱逐良币”问题。二是要加强执法机关队伍的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促使他们在工作中做到“执法必严”,对违反法律的失信行为,要严肃处理,决不能姑息迁就。

目前国内加快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步伐,如上海、北京、深圳的个人征信系统运行,浙江、江苏、湖北等省市的区域信用体系构建等,随着信用制度的完善,失信所获收益的成功率逐渐变得更为不确定,客观上强化了交易主体守信收益的稳定性,引致社会交往、经济交易中个人、企业守信行为趋于强化。

【参考文献】

邱曙东《灰色经济造成信用缺失潮汕背上假货标签》新华社通稿2001年11月7日

[英]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下卷,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第75页

阮德信《区域信用体系与和谐社会构建路径》《求实》2005年第6期

薛求知黄佩燕《行为经济学—理论与应用》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第71-79页

第10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自主能力探究能力。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信息技术的作用越来越广,尤其是与学科整合后,教师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工具,为学生的学习内容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呈现形式,可跨越历史长河,缩短时空距离;可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和精神,在动态的演示过程中理解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达到突破重点、解决难点的目的。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如果问题独立存在,那它是孤立、抽象的。只有把问题赋于生活情境中,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动态演示,通过听觉、视角,才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我们知道,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问题情境不仅包含与数学知识有关的信息,还包括那些与问题联系在一起的生活背景,它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联系的桥梁。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我们应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创设不同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从生活原形中提出数学问题,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从而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如在教《三角形的认识》一课时,我先拍摄生活中有关三角形的实物图片(如自行车、房屋顶、电线杆上的三角架等)制成课件。课始,让学生观察带有音、画的课件,提出观察的要求:“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你发现什么共同特征?”一会儿,学生异口同声说:都有“三角形”,再通过动画效果,从这些实物图上抽取数学模型“三角形”。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三角形”。你想了解“三角形”的哪些知识?有的学生说:为什么自行车、房屋顶都有“三角形”?“三角形有什么作用?”有的说:我们学过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三角形”又有什么特征呢?有的说:“怎样求‘三角形’的面积和周长?”……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一下子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也为主动参与提供了可能。”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因此,好的问题情境,不仅在新课导入时,而且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之感,自始至终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些理念都特别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索的平台,让学生尽情地发挥他们的探索欲、好奇心和创造潜能。杜绝教师一手包办,端“现成的饭”给学生吃。

如:在解决“为什么自行车、房屋屋顶都有三角形?”这一问题时,我让学生用学具中的小棒搭一个长方形,再搭一个三角形,分别用力拉一拉这两个图形,你发现了什么?通过动手操作、比较,学生马上就会发现:“三角形不容易变形,具有稳定性”这一特征。

又如:在解决“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是不是任意三条线段都能围成三角形呢?这一问题时,我让学生在游戏中探究原因,先让学生将一根吸管任意剪成三段。问:你剪成的三小段能摆成三角形吗?有的学生大声回答说:能!。也有的学生却小声说:不能。这时我说:“为了验证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请将剪成的三小段在桌上摆一摆吧。”让学生利用学具,在操作中自主探究,寻找答案,如果遇到困难,同桌可以讨论,商量解决。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和空间,这时教师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探讨,对学困生给予及时的点拨和指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讨有了新发现,争着汇报。再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当两边之和小于或等于第三边时,围不成三角形;当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或三边相等时,能围成三角形,通过演示验证学生的探索结果,在演示中修正操作方法,在交流中完善自己的观点和论述。著名数学家波亚利认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着科学的探究方法感受着成功的喜悦与合作学习的快乐。

三、展示过程,突破难点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约15%,从视角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约25%。如果同时使用这两种传递知识的工具,就能接受知识约65%。”因此,在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时,一定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声音、动画,把教师讲不清道不明,学生不容易理解的知识,一一展示出来,才能加深理解、便于记忆,达到突破重点,解决难点的目的。

第11篇

(一)学生课堂学习兴趣不高

学习兴趣是学生进行一切学科学习的最基本动力,也是保证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但是,从目前大多数学校的信息技术课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并不是很高,教师宣布课程的内容与网络游戏相关,或者可以上网操作,学生就很积极,教师宣布要了解计算机基础内容,学生就表示“无聊”。可见,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来源狭窄,并不是真正喜欢学习信息技术。

(二)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存在认知偏差

初中信息技术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一些基础知识,其中大部分都与计算机的基本应用有关系。目前,计算机已经成为必要的家庭设备之一,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并不陌生,因此,很多学习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无疑于“上网”和“玩游戏”,这使得初中信息技术课的实际教育作用减弱了,这说明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存在认知偏差,他们不能理解学习信息技术对未来个人发展的必要性,这也是信息技术教学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二、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应用情境教学法的实践

(一)创设情境引出教学主题

负责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师通常情况下是在课堂开始之初就明确指出本课要学习的内容,以使学生的注意力能够集中在所要学习的知识上,但是,正是因为太早呈现目标,学生的学习兴趣就难以保持的太久,有些学生不喜欢某些知识内容,一听到教师要讲“计算机基础知识”就热情大减。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应用情境教学法,为学生创造出一个关于计算机如何运作的情境,而这个情境恰好是与枯燥的系统处理原理看似不相关的。学生会因为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述而提起学习兴趣,由想象和表象引发的知识内容,远比书本本身更容易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在进行“计算机系统”讲解时,我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一个人要在堆满谷子的仓库里继续打谷子。学生们纷纷表示“不可能”,我请学生想象一下,如何能够实现打谷子的工作。在这种生动的情境中,学生很快接受了计算机系统工作的各种设定,兴致勃勃地讨论起计算机也如何处理大量的数据的问题。计算机把大量的暂时不用以及有待处理的数据放在硬盘里,仅仅把需要立即处理的数据放在内存之中,对其处理完毕之后立马把其送回硬盘,然后调出下一部分数据继续处理,其中计算机的大仓库就是硬盘,而计算机干活的场院就是内存。这些原本枯燥的内容,也很快被学生们接受并吸收了。

(二)给出情境性任务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缺乏兴趣的另一个原因是,大多数教师在进行计算机操作教学时,基本上都是在指导学生按照教材的步骤进行实际操作,初中学生本来就熟悉计算机应用,而且不喜欢受教材的拘束,一旦教师要求按照教材操作,很多学生都会产生厌烦心理,反而对网络浏览和游戏更感兴趣。为了扭转学生对计算机操作的认知偏颇,我采用给定任务情境的方法进行情境教学,在进行八年级下册的“制作网站”部分内容教学时,我给定了学生这样一个情境,即举办一次全年级的“网站制作大赛”,将每个班的学生分成5个人一组的网站制作小组,先进行班级内部比赛,然后进行全年级比赛,胜出者不仅能够登上校园报,还能获得信息技术相关的书籍。这样一个任务无疑是给学生的学习设定了一个长远的“比赛”情境,从给定比赛信息之后,学生每次的信息技术课都表现得十分认真,他们不仅积极为网站制作比赛做准备,甚至还主动向教师寻求指导和帮助,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确实提高了许多。

(三)进行特殊情境下的学习突出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性

初中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存在认知偏差,是因为其中很多内容与学生日常应用计算机的过程都似乎“不相关”,因此,学生并不重视一些与计算机运行基础相关的东西,对多媒体应用和文字、图片处理软件应用的理解也不够。但这些知识恰是他们在以后学习中必须要应用的内容。为了突出信息技术的实用性,我联合其他学科的教师,共同创设了“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情境,即其他科目教师要求学生应用word、BLOG、powerpoint等软件完成学习任务,在这种情景下,他们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常用工具型软件的认识更加深刻,久而久之,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认知更倾向于学习,而不是游戏。

三、应用情境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能够作为情境教学的素材有很多,但是,教师必须选择那些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性较强的情境或者任务模型来进行教学,一旦情境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信息技术学习就会变成压力,而不是了解信息技术的动力;另外,每个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需要不一样,单纯以技术应用为主线的情境创设也会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的乐趣减少,因此,寓教于乐的情境创设也是有必要的。

四、结语

第12篇

一、宏观信息经济理论与测度

宏观信息经济理论可以从两个方面得到阐述:

首先,从相对静态观点来看,经济过程由两大领域组成,一是包含物质和能源的转换领域,一是包含从一种模式向另一种模式的信息转换领域。这两个领域相互交错,密不可分。物质和能源生产必须有相应的知识、计划、调节与控制的信息,而信息的生产、处理与传播又离不开物质和能源。在形成社会财富的过程中,这两个领域的一方如何为对方做出贡献及做出多少贡献,正是信息经济研究的课题。

信息经济,就是以信息商品及其服务为基础或基本形式的经济,这是一个与物质经济相区别的概念。马克卢普最早提出这一概念,并将信息经济研究的基本单位规定为生产信息商品和提供信息服务的个人或组织,如厂商或研究机构、个人或家庭等,其目的是将这些个人或组织重新划分为教育、研究发展、通讯、信息服务和信息设备五个部分,从而限制信息经济的范围。然而,在波拉特看来,信息活动或信息市场才是信息经济的基本单位,其目的是将信息活动创造的价值纳入国民经济统计范畴来测度信息经济规模。

当然,我们也可以将信息经济看做是一种以新技术、新知识和新技能贯穿于经济活动全过程的经济形式,其目的是降低产品能源消耗,这种由以物质和能源为基础的经济向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经济转变过程,也就是国民经济的信息化过程。在这里,信息经济已不再是一种预测理论,而是在向人们说明如何适应已经被信息技术改变了的现实经济活动。

其次,从生产力发展角度分析,迄今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经历了两次重大转变。一是在1880年前后由农业经济转变为工业经济,石油、内燃机、发电机以及电力的配置使社会变成一个复杂的工业化社会;再就是开始于本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的转变。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都属于物质(大众)经济,因而农业经济转变为工业经济仍然属于在同一形式下的经济转变。与第一次转变相区别,工业经济转变为信息经济却是由旧的经济形式向新的经济形式的转变,因此,这种转变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要比第一次转变深远得多。自本世纪60年代以来,大众经济或物质经济与信息经济在全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已经发生变化,而且还将继续变化。世界经济的繁荣与衰退在圈套程度上并不取决于信息经济能否取代大众经济,而取决于大众经济在向信息经济转变过程中二者能否有机地溶为一体。

随着物质经济逐渐过渡到信息经济,信息部门的发展将受到怎样的制约并有什么后果呢?法国经济学家琼•沃格在其一系列著作中,基于N•帕金森定律和热力学中引出的定律提出两个重要结论:第一,信息部门增长比整个经济快一倍;第二,当信息部门在国内总产值中的比重超过50%,这种增长就趋向于达到“经济成熟”的最高界限,物质生产将会出现倒退。然而,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信息经济在90年代得到行政机关发展的事实,使人们对沃格观点的正确性产生怀疑。

宏观信息经济测度理论和方法最早由马克卢普确立,后经波拉特和鲁宾等人充分发展。马克卢普认为,国家生产部门中知识及其分配活动的测度,可以分为教育、研究与开发、通讯媒介、信息设备和信息服务五个类别来进行。波拉特则认为,应该依据信息产品或服务是否进入市场交易为标准,将国家信息部门划分为一级信息部门(如信息设备生产部门和专业性信息服务)和二级信息部门(如政府机构或企业内为政府或企业内部服务的信息部门),以此分别测度这两个信息部门产值,从而计算出国家信息部门总产值。在测度方法上,马克卢普和波拉特也不相同,马克卢普采用最终需求法测度信息部门产值,波拉特则采用增值法测度信息部门规模。从总体上看,这两种方法各有长处,但目前许多测度模式都采用增值法计算信息经济规模。

将信息部门划分为一级信息部门和二级信息部门测算国家信息经济规模,是波拉特对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理论发展的一个贡献,他创立的信息经济测度模式被称为波拉特范式。按照波拉特范式,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主要根据两项指标测度信息经济规模:一是信息部门或信息产业产值在国民(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二是信息劳动者在总劳动人口中所占比例。波拉特范式的最大缺陷是对统计数据有严格要求,而当前许多国家实行的社会经济统计体系一般难以满足这种要求。这样,数据来源不同,应用波拉特范式测度的结果也就有所差异。尽管如此,波拉特范式仍然是目前较为准确地考察国家信息经济规模的理论模式。

二、第四产业与信息市场

第四产业及市场的形成,信息市场功能与特征,信息产业及市场的竞争与合作等问题,构成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第二部分内容。80年代后,以电子通信产业及服务为核心的狭义信息产业(市场)概念,渗透到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理论形式中。目前某些研究者使用的信息市场概念,已不再是马克卢普和波拉特等人创立的广泛意义的信息市场概念。这样,研究文献中的信息产业(市场)概念出现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信息畜牧业(市场)主要指以计算机和通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处理产业(市场),广义信息产业(市场)不仅包括狭义范畴,而且凶手教育、科学研究、文化艺术等产业(市场)。

费希乐—克拉克产业分类法将国民经济活动划分为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这是目前国际上最为通用的产业分类体系。然而,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却认为,作为信息经济发展的理论结果,信息产业应当作为社会经济过程的一种独立产业存在,也即所有国民经济活动都可以归纳在农业、工业、服务业和信息业四大产业概念之下。这种观念最早出自波拉特,随后得到宏观信息经济学者的普遍赞成。但是,作为第四产业的信息业主要包括哪些产业部门或经济活动,西方学者之间却存在较大分歧。

一种常见观点认为:第四产业是将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中与信息设施及服务相关的活动识别出来而形成的产业群,它主要由四大部门组成。(1)信息生产产业,即主要直接生产可消费信息。(2)信息处理产业,该产业主要对所获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使其成为经济与管理决策依据,不涉及信息生产。(3)信息分配产业,即从事信息传播与分配活动的社会部门。(4)信息基础设施产业,信息基础设施的生产、安装、操作及维修等社会部门。在此信息产业结构基础上,形成四种信息职业:(1)信息生产者,包括科学技术人员,市场研究与协调人员,信息收集者,咨询服务人员,艺术家和程序设计员等。(2)信息处理者,包括政府职员,行政管理人员,业务管理人员,商人,办事员及领导者等。(3)信息分配者,包括教育工作者,新闻工作者等。(4)信息基础设施职业,包括信息机器操作人员如邮电通讯人员、打字员、信息交流员和数据加工人员以及专职为信息基础设施服务,保证信息畅通的安装、维修人员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产业及信息职业人员的社会活动,构成宏观信息市场。与一级和二级信息部门相对应,宏观信息市场也由一级和二级信息市场构成。在一级信息市场中,信息技术及信息的传递技术都由企业来组织,其交换价格按照确立的时间地点而形成。二级信息市场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信息市场,因为其信息产品不在公共市场上交换,也不形成市场价格。但是,二级信息市场既发挥社会集团内部信息交流市场的功能,形成信息贸易内部化,同时,也起到支持一级信息市场发展的作用。

无论是一级信息市场还是二级信息市场,其最终产品是知识。它们都具备符号性经验交流,学习乃至再学习,改变认识乃至确认某项知识,降低不确定性,扩大选择范围,实施合理选择,评价各种决策,控制经济过程,传递经济知识等14项功能。根据这些功能,宏观信息市场具备以下特征:所有权外在性,公共商品外在性,消费过程无损耗性,收入与财富再分配效应,生产与交换不确定性,技术外在特征,政府创造市场的能力和试题的局限等。

三、信息(技术)与经济增长

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主要从信息生产率和发展经济学角度,研究信息(技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经济系统可以分信息和生产两个子系统。为简化模型,假定所有产品和服务都在生产子系统内生产;信息子系统所生产的只是经济数据(知识)的搜集、传递、加工、储存、检索,以及分析、命令或其它指示的联络与沟通、决策实施的评价中的反馈。如果市场参加者不断增加,职业类别将会增加,或者技术过程变得更为复杂,或者经济系统生产的产品及服务的种类越来越多。于是,信息过程变得更加集约化。据此,通过对信息子系统与生产子系统各自的投入效用与经济系统的实际产出效用的比较,能够得出信息生产效用,即信息的生产率可由实际产出对信息投入要素的比率而获得。根据该原理,研究认为,美国经济中的信息生产率除1929-1934年呈上升趋势外,1934-1974年基本上呈下降趋势。也就是说,随着社会活动的扩大,为获得1美元的产出,生产者需要耗费比以往更多的信息活动支出;信息环境“质”的改善与信息成本的上升似乎同步进行。运用乘数方法对其他国家信息生产率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

第13篇

论文关键词:CA认证体系;信息安全;数字证书;公钥

一、CA概述

CA是CeritficateAuthoirty的缩写,通常翻译成认证权威或者认证中心,是负责发放和管理数字证书的权威机构,并承担电子商务公钥体系中公钥的合法性检验的责任。

CA认证系统是一个大的网络环境,从功能上基本可以划分为CA、RA和WP。核心系统和CA放在一个单独的封闭空间中,为了保证运行的绝对安全,其人员及制度都应有严格的规定,并且系统设计为离线网络。CA的功能是在收到来自RA的证书请求时颁发证书。一般的个人证书发放过程都是自动进行,无须人工干预。

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CA认证体系的规划和建设

(一)背景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大学校园网始建于1997年,经历了建设、调整和完善的阶段。截止目前为止校内所有建筑物全部光纤接入到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网络设备400余台,信息点数近17000个,实现了所有办公楼及宿舍楼的上网需求。各部门相关业务系统也在逐渐完善,信息系统在日常工作中的使用频率在迅速提升,与此同时,学校全面实施信息化校园(一期)建设,搭建了统一数据库平台、建立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并建立了统一信息平台门户,基本实现各系统的信息共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校园网建设成已基本形成了运行比较稳定、速度比较快捷、应用比较广泛、相对安全可靠的网络,为全校的教学和科研活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然而,单纯的用户名/口令身份认证方式已经不足以保证用户登陆系统的身份安全性,在学校信息化建设相对稳定成熟的基础上,我们考虑在校园网中建立一套完整的CA数字证书认证系统,通CA认证,把用户的公钥和用户的其他标识信息捆绑在一起,其中包括用户名个人信息以及电子邮件地址等,以实现在网络上验证用户的真实身份。在开放网络上实现密钥的自动管理,保证网上数据的安全传输。并制定有针对性的相关运维策略,按照学校实际情况,颁发给校园内用户标识个人身份的数字证书,使用户利用数字证书登录业务系统,替代原有的用户名/口令登录方式。真正做到既简便了用户的登陆操作,又进一步提升了业务系统的安全性。

(二)建设原则

结合学校各业务系统自身应用的现实情况,在相关国际标准的指导下,对外经贸大学CA认证系统建设项目的总体设计和实施都将依据国家有关信息安全政策法规,根据项目的实际需要和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依靠科学技术,依靠科学管理的思想进行设计;将长远规划和当前建设相结合,安全可行和方便适用相结合。因此,项目的研究和实施遵循以下原则: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原则、坚持继承、发展、创新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方便适用的原则、需求、风险、成本折衷原则、坚持统一标准、规范建设的原则、技术与管理相结合原则和保护已有投资、易于扩展的原则。

(三)建设内容

考虑CA身份认证系统在国内建设的相关情况以及结合对外经贸大学各业务系统的应用现实情况,对外经贸大学CA认证系统建设项目的建设内容如下:

1.制订标准规范

制定符合对外经贸大学自身特色的标准规范,指导对外经贸CA安全认证体系的建设、推广、使用,保证系统的高效管理和使用,保证系统之问的互联互通。

2.建设对外经贸大学的CA安全认证体系

所建立的CA认证系统面向全校8000余名在校学生及1500名教职员工提供全面证书安全认证服务,认证系统将具备万张级别的数字证书签发管理能力,使整个校园信息化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从安全性方面保证数字化校园网络的高效、可靠运行,为对外经贸大学涉及的多套教学及办公业务系统提供完善的数字证书服务。

3.数字证书与业务系统的结合

①与公文系统的结合

建设一套电子签章平台,来管理发放相关人员的电子印章,可以实现在OA审批流转系统中对审批电子文档的盖章确认,包括对签章人的身份确认,对审批文档的防篡改,以及盖章行为的不可抵赖。由于具备了真实性、完整性及可追溯性的安全机制,极大的推动了信息化系统中无纸化办公的可靠性。

②与其他业务系统的结合

另外一种情况是业务系统不是流转公文,而是流转各种业务数据,比如合同、申报数据、审批表格等应用系统。由于业务系统情况千差万别,不能用一个盖章、签字软件与其结合,因此需要具体业务具体分析,学校将对于签章、签名系统提供二次开发接口,系统调用这些接口,实现电子签章、电子签名的应用。

4.其他拓展功能建设

作为安全基础设施的CA认证系统,在建成后其颁发的数字证书不仅使用于对系统的安全登录,同时还包括一系列拓展功能。包括身份认证、数字签名/验签、数据加/解密、安全传输、应用支撑、安全审计等等。随着校园网整个信息化系统的功能完善,信息安全体系建设的跟进就显得尤为必要。

三、结论

第14篇

关键词:分工;交易效率;温州模式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6-0024-02

1 引言

20世纪80年代末,温州率先打破计划体制试水市场,以家庭小作坊工业形式发家致富,速度惊人,而温州经济发展的路径也被冠之以“温州模式”之名。直到本世纪初温州经济增速减慢,学界关于“温州模式”的讨论才从狂热追捧转为冷静思考乃至批判。

2 新兴古典经济学分工理论基本观点

杨格发展了斯密视分工为内生变量的观点,指出:“报酬递增取决于劳动分工的发展,劳动分工取决于市场规模,而市场规模又取决于劳动分工,经济进步就存在于上述条件之中。”新兴古典经济学分工理论进一步发展了杨格定理,认为分工的演进是专业化的收益和交易费用两难冲突折中的结果。新兴古典经济学集大成者杨小凯认为,劳动分工是一个自发演进的过程,交易效率是交易规模的增函数。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能支付一定的交易费用,从而可以选择较高的专业化水平,通过市场的择业自由和自由价格等自利决策的交互作用,使得整个社会的分工水平上升,市场也因此出现。另一方面,升高的专业化水过来加速了人力资本或经验的积累,使生产率进一步提高,形成一个良性自我循环机制。而当分工演进的潜力因人口规模或者制度限制等耗尽时,分工演进缓慢甚至停止,这时社会经济增长进入成熟阶段。

在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中,报酬递增机制与竞争的市场具有相容性,存在着竞争均衡和帕累托最优的一致性,每个角点均衡意味着局部的帕累托最优,全部均衡是众多角点均衡中效用最大的那个。因此新兴古典经济学不仅解决在给定分工结构下社会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的问题,它还给出了在各种经济组织结构中选择最有效率的分工结构的解,将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扩展了。

3 温州模式概述

温州模式是指改革开放以后,以浙江温州地区为代表,涵盖台州地区之内的一种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和市场经济,而政府在其中“无为而治”的经济发展模式。温州模式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1)试探阶段:以数量巨大而规模较小的“前店后坊”式家庭作坊为主要特点。温州商品迅速打开市场销往各地,温州经济出现明显增幅。但是该阶段出现了仿造、假冒外地名牌产品等问题。

(2)黄金阶段:以大规模专业分工生产为主要特征。温州民营企业从小型家庭工业发展为高度专业化分工的制造企业集群,为企业获得技术外溢、规模经济等提供了便利。在该阶段,温州已走出了假冒伪劣的阴影,皮鞋制造等企业集群闻名世界,但大部分温州生产的商品仍然不敢标注产地为温州。

(3)问题阶段:以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环境污染、城乡差距等突出问题为主要特征。

史晋川2003年预言“现在的‘温州模式’将在25―30年后消失”,他从温州经济和温州人经济的不同层面提炼出以下三个现象:①温州的制造业结构演变缓慢;②温州的外资引进步伐缓慢;③温州人把生意网撒向世界各地。三大现象引发三大问题:温州制造业结构是否存在“代际锁定”?温州为何没有“外企”?温州人为何要通过大规模移民的方式来撒开生意网?

光认为相较于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变,温州经济的产业结构转变是在传统产业范围内的技术、加工度和附加价值上的发展,而后者更适合温州发展路径;同时,他提出简单地比较人均GDP和资本外流就判断温州模式衰落和“产业空洞化”是有问题的。

张仁寿认为温州经济增长速度趋缓反映的是地区经济发展“比较优势”的客观变化,因温州在体制上的先发优势逐渐弱化了;同时,温州经济特殊之处在于“温州人经济”的增长速度远大于“温州经济”;最后,温州最突出的问题在于制度创新陷于式微。

4 在新兴古典经济学分工理论框架内解释温州模式的产生及发展

(1)温州的起步。

19世纪80年代的中国,一方面计划经济仍占绝对主导,经济发展受制于制度限制和观念束缚;另一方面,由于当时推行的违背资源比较优势的重工业型赶超战略使得计划资源向重工业倾斜,造成产业结构畸形化,资源配置效率低,社会生产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之内进行的分工模式。(记为模式Ⅰ。)

在本文分析中交易效率E影响因素有:市场规模M、融资效率C、制度因素R、其他因素O,记E=f(M,C,R,O),且E是M、C的增函数。由此可得当时中国私营企业发展环境并不理想:第一,M很小以致可忽略不计,同时分工结构给定,市场进入壁垒很高;第二,由于资本向重工业倾斜,而个体融资渠道较窄,C不高;第三,制度上对非公有制经济有很大限制;第四,其他因素包括可能存在的道德风险、交通运输等技术方面的影响等。

在模式Ⅰ中由于E很低,分工产生的总交易费用超过专业化经济的好处,人们并没有动力打破该种分工结构,而温州却走出了第一步,因温州模式起步于家庭作坊,而家庭作坊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交易费用,提高了E:①M――计划体制下短缺必然存在,潜在需求巨大;②C――家庭作坊启动资金可通过家族内部成员募集;③R――当时的温州政府对温州萌芽的私营经济持“无为”态度;④O――家庭不存在委托成本,市场尚未打开时运输方面带来的交易费用可以降低。

综合以上四种因素分析,家庭作坊式的个体加工经营企业的分工模式(记为模式Ⅱ)交易效率E1要比模式Ⅰ的交易效率E2高,而专业化后所得的收益又提高了,自此温州模式进入一个正反馈机制。

(2)温州的发展。

温州模式的进一步发展伴随着交易效率的改进和分工水平的提高,生产规模并市场规模的扩大。在该阶段,影响E的四大因素有了明显的改善:①M――温州的产品在这个阶段销往全国各地,因其价格低廉而拥有广泛的市场;②R――意识形态层面上的束缚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各地区蜂拥前来考察,这体现了政策上放宽使经营环境改善,也为温州带来了新的商机。

分工水平的提高分为两个层次:

①迂回生产链条拉长,分工进一步细化、专业化。

所谓迂回生产链条拉长,是指交易效率的改进会产生一些与工业化过程有关的共生现象:专业化水平上升、迂回生产链条加长、每个链条上中间产品数增加、生产率上升、新机器出现、经济结构的多样化程度、市场一体化程度、市场容量、生产集中度等都上升。

温州模式起步之初,“前店后坊”式的家庭企业小而专,不存在迂回生产链条;随着交易效率的提高,分工的细化,对原材料、新的机器设备及中间产品等的需求产生,迂回生产链条不断拉长。在分工细化的基础上,由于区域性的产业集中使交易费用降低;同时,用外部交易关系代替内部的投资和企业管理关系,有利于形成市场竞争机制,促进产品成本下降;最后,这种区域产业集群能够与温州地区的家族企业体制结合在一起。

上述验证了新兴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分工的网络效应和集中交易对提高交易效率的效应:分工网络的大小取决于交易效率,而交易效率又取决于交易的地理布局;集中交易提高交易效率的效应,反过来又取决于分工的水平。而在市场竞争中人们会尽量减少交易费用,这类集中所有交易的产业集群就会自发形成。

温州在该阶段发展极为迅速。以温州制鞋业为例,1978年,温州市区鞋厂仅19家,皮鞋产量49.68万双。而1981年底,光是温州鹿城区个体制鞋户就达到了99家。其后,随着专业化分工和各类专业市场的建立,温州鞋业企业的数量快速增加,1994年达到了6000多家,这还不包括上千家配套企业。而2009年温州市年产鞋量为12.86亿双,占全国年产鞋的11.7%。

②分层组织结构复杂化,在企业管理上出现更多层次。

当交易效率不断改进时,分工在迂回生产中会越来越深,因而使企业内的分层结构和市场上企业之间的分层结构同时发展。而劳动交易效率相对于中间产品交易效率越高时,市场上企业之间的分层结构与企业内的分层结构之间的分界线,就会越来越朝着增加企业内分层结构层次的方向发展。温州最初简单的家族式企业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这一点将在接下来的内容详细讨论。

(3)温州模式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进入21世纪后,面对日益严峻的要素、资源和环境等问题约束,温州经济开始遭遇产业转型和升级的压力,自2003年开始出现经济增幅在浙江省内处于倒数的局面,并不断出现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部分或者整体向域外迁移。在企业外迁的同时,温州民间资本大量向输出,投入到房地产、能源矿山等领域,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温州街、温州城兴起,形成了独特的“温州人经济”现象。

由图1可以看出,温州的经济增长幅度在1993年达到最大,为54.6%;1999年温州市经济增幅到达一个极小值,仅为8.5%;并且自2007年起,温州经济增幅下降趋势越发明显,2009年仅比上年度增长了4.3个百分点。由经济指标排名来看,2002年温州经济的排名掉到了全省第七,2003年上半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排在全省倒数第二,随后两个月排名全省倒数第一。本文简要分析其中三个原因:

①家族式企业发展瓶颈:随着交易效率的提高,分工达到一定层次,企业分层结构组织也随之复杂化,家族式企业开始限制企业的进一步扩大规模,主要体现在:一是文化上的排他性使得家族式企业具有一定的封闭性,从制度上限制了分工的进一步发展;二是亲情关系替代企业管理,曾起到过积极作用,但随着市场的放开,市场规模的扩大,整个社会的交易费用降低,模式Ⅱ相对比较低的交易效率限制了企业的发展。

②过剩的产业资本外流:温州产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该类产业内竞争激烈、利润下降,使得产业升级受到重重阻力,温州本地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无法吸收前期积累的大量过剩的产业资本,导致资本外流出现大量的“温州炒团”。

③制度创新式微:政府因素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降低交通运输成本、改善融资环境等方面都可以提高交易效率E,进而促进专业化经济,而温州缺乏这方面的改进。

5 结论

温州模式是中国市场化的标本,从地域覆盖上虽无太大份量,但是其逻辑与理路演进具有一定的标本意义。温州模式现在遭遇的问题,也是中国市场改革深化中遭遇问题的先发征兆,认真分析研究温州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可作为我国市场经济改革深化过程中的典型案例。

参考文献

[1]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阿林•杨格著,贾根良译.报酬递增与经济进步[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6,(06).

第15篇

【关键词】新课改;农村;小学语文;信息技术;创新

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教育教学工作。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小学语文教育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趋势。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形式难以满足学生的发展,而信息化教育形式的融入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进一步提升了语文教学的发展水平。

一、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发展特点

信息技术也被称为“IT”,指的是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类技术的总称,它是计算机科学和通讯技术的产物,依赖网络信息资源而生存。信息技术被广泛运用在教育、科学等领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物质条件和各项保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产生了不断的更新和发展。通过一些新奇的视频效果和影音环境,能够充分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好奇心。同时,信息技术也因为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呈现出了一下显著的特点,具体分析如下:

(1)丰富的教育资源

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图片、视频、音频都是教育资源的具体表现。借助于便捷的网络优势,学生足不出户也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也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观念。这些资源通过动静结合、形式多变的知识和形式,进一步增进了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优势,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成效。

(2)趣味的学习过程

和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不同的是,信息技术的运用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了新的尝试。通过PPT、Word等教学资源,让多媒体教学成为信息教育过程中的一部分。并且运用动画、短片、电影等形式,进一步增进学生的学习热情,构建一个和谐的教育环境。

二、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在农村偏远地区,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信息技术的应用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亟待广大教育工作者予以解决。

(1)信息教育硬软件设施不足

当前形势下,尽管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对小学语文进行了多项的开拓,但是在农村地区的现实教学过程,受到经济、历史、环境等各方面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学依然存在着多媒体教育形势单一、内容保守,硬件、软件设施不足的发展情况。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实施仍然停留在表面阶段,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相应的,学校在进一步开拓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上,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发展现状。

(2)多媒体教学理念的缺乏

受环境的影响,在小学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设计成效决定了教育教学的发展实质。因此,授课教师要熟悉教材、教法。但是很多农村教师在教学理念上创新力度不够,同时,农村一些孩子所接受的学习实践能力较差,外出旅游和观光的机会较少,所以在知识面上相对狭窄。这也要求广大教学工作者改变这些错误的教育理念。

例如,一些教师在制作设计多媒体课件的时候,往往忘记了多媒体教育的实质。在幻灯片的表现形式上过于花哨。缺乏必要的教学互动和情感交流。这样一来,学生在课堂上所接受的教学机制会相对缺乏,难以得到较好的教育培养。

(3)信息技术的多项运用

当前,在农村地区,一些教师对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运用只是停留在表面上。无一例外的都采用课中穿插多媒体教学的形式。但是,在语文教育环境中,出于对教学任务、教育时效性的考虑,很多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融入未达到高效的利用,对是否借助多媒体辅助手段尚不明晰。这样的发展现象导致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中的运用遭遇瓶颈,学生的教育效果难以得到提升。

三、基于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应该怎样运用

(1)发挥引导作用,优化多媒体的教育模式

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上,为了使农村地区的学生能够具备较高的语文综合能力,语文教师要学会巧用多媒体教学,进一步优化语文教育的发展成效。例如,针对于多媒体培训的视觉,积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学习、善于创新的语文学习能力。要在多媒体教育引导下,让小学生天真烂漫、想象力丰富的一面发挥出来。

(2)发挥融合作用,不断创新信息技术手法

在农村地区的发展情况下,教师要不断创新信息技术手法,凭借着简单的信息技术,也能够创造出高效的语文教学模式。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要创造一个多元化的发展价值,通过远程传递课堂、网络空间教学、异地同步教学、双主教学模式、校园在线课程、翻转教学模式等不同的信息教育教学手法,进一步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更高需求。

四、总结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运用增加了语文教学结果的生动性和丰富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融入存在于小学语文课程的发展始终。它通过不同的结构和功能,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灵活、生动、自由的教育教学氛围。使学生被多媒体教学所塑造的环境所感染,从而走出农村教育的发展的局限性,充分发挥小学语文的学科优势,进一步优化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小学语文的价值和作用。

【⒖嘉南住

[1]张学书.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认识与体会[J].课外语文,2013.16:63

[2]李朋.巧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教学[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3.0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