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水利水电行业发展趋势范文

水利水电行业发展趋势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水利水电行业发展趋势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水利水电行业发展趋势

第1篇

0引言

 

对于水利水电工程而言,工程设计规范的编制非常重要,不仅是工程施工方案设计的重要依据,而且对工程整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工程设计规范编制是否科学,需要编制人员综合考虑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水利水电工程的需求,同时结合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所在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工程设计规范具有参考价值,可以在真正意义上推动水利水电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1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规范编制的现状

 

纵观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发展历程,对于设计规范的编制主要开始于解放之后。最初,设计规范的编制主要以苏联的规范和技术为标准,这对我国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国内水利水电发展呈现出新的局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依旧沿用国外的规范和技术,势必无法适应国内需求。所以,从60年代初开始,我国开始结合实际国情制定了与水利水电设计相关的规范与技术,以此来为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提供指导。

 

经过长时间的研究与探索,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发出了关于水利水电设计规范的通知,通知下达之后,各级水利水电部门开始着手对其进行编制和修订,以期使其更加完善、系统。截止到目前,我国水利水电设计规范的编制已经相对来说比较成熟,能够为水利水电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保障。就我国目前水利水电设计规范来看,呈现出来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设计规范的编制严格遵循了安全适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等原则,试图以此为依据,更加有效的为生产建设提供服务。例如,在《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编制人员在原有基础上对施工技术和整体结构进行了优化,不仅大幅度降低了钢筋使用量,而且对结构整体安全系数的提升也有现实意义,单从这一方面来看,现行设计规范就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设计规范是在深入研究、科学试验的基础上,经过反复修改和补充而形成的,具有可靠的理论基础。就目前设计规范的内容来看,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即总则、规范条文和附录。比如说,在对《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进行编制的时候,为了确保设计规范具有针对性,规范编制之前,编制人员展开了对坝置、坝体应力计算、设计基本要求等多项内容的调查分析,并对坝体设计的抗滑稳定措施进行了优化,以此来提升坝体设计的安全系数。此外,对于设计温度的控制,适当放宽了基础容许温差,这样可以使温度控制措施简单且有效。(3)设计规范中的每项内容都有与之相应的适用范围。施工单位可以根据工程类型、工程规模参考相应的设计规范。比如说,《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以及《水工水利动能设计规范》分别适用于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各个阶段的设计洪水计算、工程烈度为7、8、9度的水工抗震设计以及中型水工初步设计等,为工程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供了充足的保障。

 

2工程设计规范使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就我国目前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规范的使用现状来看,其内容大致可以满足工程建设的根本需求,使得各项施工作业均能够有章可循,可以使工程建设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同时也可以间接提升工程的管理水平。但随着水利水电工程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在未来的时间里,若想将设计规范的作用充分发挥,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正确选用设计规范

 

上文提到,每项设计规范都有与之相应的适用范围。所以,在开展项目工程施工的时候,需要根据规范的适用范围,正确选择设计规范。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设计规范具有较强的灵活性,比如说,《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只规定了该规范适用范围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混凝土及其结构设计”,却没有对工程的规模进行明确规定。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此设计规范可以对工程建设提供参考,但约束力不强,无法在工程建设中发挥作用。此外,在众多设计规范中,还有一些规范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遵循此规范时,还应遵循与之相关的设计规范。比如说,对地震区混凝土重力坝进行设计的时候,除了要遵循《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之外,还要遵循《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工程建设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达到施工效果。

 

2.2正确理解规范各部分的作用

 

总则、技术条文、附录是当前设计规范的三个重点内容,其中,总则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对规范中所提及的内容进行概括,使应用者可以通过对总则的阅读,了解规范的对象、适用范围、技术特征以及原则性问题等,以此来为日后的使用提供方便。技术条文主要是阐述工程设计的主要原则、质量指标、计算规定以及安全质量指标等。技术条文是设计规范的核心,也是工程设计的重要参考资料。附录的内容则主要是对技术条文进行补充,其作用与技术条文的作用相同,都是为使用者提供参考。一般来说,附录的内容主要包括工程设计中常用的表格、图例和工程计算方法等。但由于缺少相应的理论依据,从而使得附录的约束性普遍不高。

 

2.3必须维护规范的严肃性

 

一旦设计规范推行之后,就具有了一定的约束力,水利水电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无论勘测、设计,还是施工、验收,都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进行,如果设计文件未能达到设计规范要求,那么该设计将不得继续使用。如果在工程设计中,遵循现有设计规范有一定困难,那么可以向有关部门说明原因,提出暂缓贯彻执行的期限和贯彻执行的措施报告,主管部门同意之后,可按照暂行办法进行设计操作。只有维护规范的严肃性,才能够将其约束力最大限度发挥出来,为工程设计提供充足的保障。

 

3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规范的经济效益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规范的经济效益可以从多个方面体现出来,首先,设计规范可以为工程建设提供充足的理论依据,确保工程各项施工作业能够高效率完成,避免诸多因素给工程建设带来的影响。一旦工程建设周期缩短,其所需的建设成本也自然会降低,从而实现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有利于提高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其次,水利水电工程若严格按照设计规范对施工方案进行设计,那么工程质量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从而更好的将工程的社会效益发挥出来,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规范具有较强的经济效益,做好设计规范的编制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行业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相关部门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做好设计规范的编制工作,使其充分满足行业需求,完善工程质量,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当前水利水电设计规范编制还有一些有待完善的地方,需要相关部门在日后的时间里,根据水利水电行业发展趋势对其进行优化。此外,为了确保设计规范的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规范编制部门需要明确规范使用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将设计规范的经济效益发挥到极致,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提升工程建设的整体效益。

第2篇

关键词:水电工程,设备管理,工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

如果一个国家的设备和与之相应的管理手段不够先进,那么它就很难跻身世界发展的先进行列。所以,我们完全可以这样理解:对于工程项目的设备管理关乎企业发展和进步,是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现代水电工程机械设备的特点

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机械设备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质量高,但是成本低。随着机械设备功能的连续提升, 质量是连续提高,成本却在向着微型化的趋势发展,并且成本降低许多;其次是其自动化的程度较高。“机械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在很大意义上代表了其行业发展的高度,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也标志着我国的机械设备已经跻身全世界机械行业发展的强者地位”;再次是机械设备的综合化趋势显著。当前,我国的很多机械设备的发展趋势都是在系列化的研发与生产,这样的定位为设备的配套发展奠定基础;最后则表现在产品的创新开拓和换代频繁。

除了具备现代机械设备的特点之外, 水利水电工程设备还拥有着其特殊性:

1、数量众多,种类繁杂。

2、设备使用战线长、流动性大。

3、施工季节性强,条件艰苦,这就导致了机械设备的磨损现象十分严重。

二、设备管理在整个工程管理中的地位

机械设备作为工程施工、生产的最直接工具,在整个工程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准确地说,机械设备的完善程度决定了工程施工能否正常开展。机械设备在整个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 企业虽然有权利按照规定自主安排施工和生产的情况,但在也要在施工期间, 严格遵照主要设备的使用年限规定, 保证在任何条件下不超过制造厂家规定的使用年限。虽然存在着在正确操作规范、维护和和保养及时、优质、及时检修的情况下,某些机械设备的最高使用年限通常可以超过规定年限,但是也要注意精心的维修和保养。

除此之外,水利水电工程的设备管理针对的主要是该设备在使用、维护保养和计划预检修等三个方面进行的管理,由此可见其在全部工程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另一个方面讲,加强对设备管理, 让机械设备一直保持良好的状态, 完全正常运转, 不仅可以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提高施工进度;还可以全面提高施工质量;同时可以节省时间, 减少修理费用的开支,甚至节约加工过程中所消耗的辅材料的消耗, 最终达到不断地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综合来讲, 加强设备管理, 既关系着能否按质、按量、完整及时地完成工程进度,又对增加和扩大全社会的经济效益作出了巨大贡献。

三、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

设备管理的目的就是在科学和正确的使用设备,以达到最大限度地发掘机械设备的潜力的目的。管理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制定企业机械设备的购置计划。

在制定企业有关机械设别方面的购置计划时注意要兼顾机械设备技术对先进行、经济性、使用舒适性等方面的综合思考, 以便其更好地服务于企业。这在客观上就提出了对于负责制定购置计划部门要针对机械设备的技术现状和动态拥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同时与自己的需求进行合理的融洽,这样才能为真正采购到所需的设别奠定基础。在制定工程设备的计划时有需要特别注意购置途径的确定:机电设别的购置途径一般分为“市场调查(即采购)和通过订货会采购的两种方式”。大多企业在进行选购时通常选择前者。

2、根据企业情况负对购置的设备进行验收、安装、调整和试车等工作, 并及时有效地形成反馈意见,提交给生产厂家以便及时开展工作。

设备购置进来后需要特别注意从国外进口来的设备的管理,首先接收工作必须要有专人负责:“在订货合同中明确规定的两个保证期:索赔期和使用保证期的日期均是从设备到达后卸完之日算起,并且设备的验收时间应小于15天。索赔期要强调的是:从国外订购的设备要保证在索赔期索赔。如果出现验收力量不足的情况, 可以在三日的有效日期内向相关部门提出要求保留索赔期。”最后对于参加设备验收的人员需要具备以下条件:首先有一定的验收能力,其中包括位于对话能力,其次要求擅长对设备进行各种检验和检查等。

3、将购置的机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设备日常维修、中修、大修等形成书面材料,并责成相关部门按照规定执行。

在设备的购置工作完成以后,更要加强对于保养和维护技术管理。 及时有效地指导和监督相关工作人员按照规定进行操作,并经常地擦拭灰尘、油垢, 检查设备的的运行状况, 及时纠正有可能出现的偏差及排除任何隐患。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从基础上防止和减少设备遭遇意外的损耗, 以延长该设备的使用寿命。在保养中尤其要注意坚决地执行计划检修,并依据该设备的性能和使用状况制定出小修、中修和大修的计划周期, 实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检修。

4、结合国家的政策、法规和机械设备的管理机制, 制定与机械设备管理有关的一些列规范和章程。

5、针对使用和维修人员开展定期的培训,加强对保养和维护设别的意识培养。并号召相关部门和人员针对机械设备的可靠性和经济性进行定向研究, 对引进的设备要作好技术层面的吸收和改进等工作, 以争取达到最优的投资效果的目的。

6、设立全面的、科学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使设备的财务相关手续完备、管理严谨、购置合规、技术全面,并在此基础上充分运用科学、权威的管理技术方法,用来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先进性。

7、在全单位范围内普及机械设备的相关管理知识,针对专业人士和管理使用人员进行技术层面的培训, 同时举办多种类型的培训,并提供进修与出国考察各种机会等,从而全面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准和实际操作能力。

四、水利水电工程设备管理的意义

目前,科学管理工程设备的技术已基本被大家了解和掌握,所谓的三分技术七分管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无论什么国家, 哪种制度, 只要重视管理, 生产力的发展就较为顺利, 同时也能取得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五、结语

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设备管理一直处于相对薄弱的地位, 其中存在的问题也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某些领导的重视不够、施工设备的利用效率低、施工机械在未达到规定的使用年限就报废或者完全不能使用等情况等几个方面。其中第三种情况是最为普遍的,主要原因表现为众多方面。要克服这一现象, 除了号召加强领导重视以外,还需要建立和完备以责任制为中心的管理制度,培养大量高素质的管理干部成员,全面提高工人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使得所有员工都能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机械设备, 只有这样, 工程的设备管理才有可能拥有无限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杨金栋,周志清.浅议水电厂现代化管理新模式[J]. 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 2005,(06). [2] 赵麦换,徐晨光.基于博弈论的水电厂竞价上网[J]. 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 2005,(06).

[3] 海涛.浅谈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8,(30).

第3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 现状 施工技术 提高措施

中图分类号:TM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0-0380-01

引文

我国的水利水电施工技术虽然在现阶段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存在大量问题,从而对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而且因为水利水电工程需要使用大量的复杂且先进的施工技术,因此,我们如果要保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就应该通过加强施工技术研究的方式,进一步促进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不断发展。

1.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现状分析

虽然在水利水电工程中,质量管理体系对于工程质量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保证作用,但是我国现阶段的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并不完善,并且管理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监管人员不能够及时有效地对工程施工进行监管。大多数的工程在施工前并没有完成全部的手续审批工作,边施工边审批的方式就会导致工程质量评估工作难以正常开展,并且由于监管工作效率的问题,很难及时解决工程中的质量问题。工程材料的质量问题也是影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材料质量的控制力度。材料问题主要有下列几种:选用的水泥型号不符合要求;配合比不当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足;没有对混凝土进行及时有效地养护导致其发生质变;混凝土原材料质量达不到使用要求;施工技术水平不足,混凝土使用时达不到预想效果。根据相关部门统计,材料问题导致的工程质量问题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种类,我们必须加以重视,通过前期的严格材料验收以及施工中的高标准施工要求,才能够尽量避免水利水电工程出现安全、质量隐患。

2.水利水电工程的主要施工技术

2.1预应力锚固技术

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预应力锚固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中占据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混凝土预应力拉锚和预应力岩锚的总称,它具有适用范围广的优点,不仅可以应用在新建工程中,还可以加固补强老旧建筑。由于预应力锚固技术是在预应力混凝土基础上发展出来的,而且具有可以传递拉应力的特点,因此现阶段已经在国内外被广泛应用。我们对预应力锚固的设计原则进行论述: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锚固角度的选择可以在最大限度上减少预应力锚杆的数量以及荷载;坝体或坝基的正应力由于其地坝基施加的锚固荷载的增加而增大,因此需要对锚固荷载增加而引起的正应力增加幅度进行校核,来保证坝体或坝基的结构稳定;不同的坝型有不同的稳定性要求,因此我们需要采取的稳定措施也不同,根据上部结构的类型来进行选择,可以更好地保证基础的稳定性。

2.2大体积碾压混凝土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大量先进技术不断应用在筑坝工作中,其中碾压混凝土技术就是其中的代表,经过短短二十余年的时间,其已经取得了市场的一致好评。碾压混凝土技术顾名思义就是对填筑的土石坝采用大型碾压机械对其表面的干硬的混凝土搅拌物,逐层碾压上升的浇筑方法。经过多年来的使用,人们总结出其具有投资小、速度快、经济效益高等多种优点,促进了水利水电工程的快速保质保量完成。

2.3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围堰技术可以有效的解决导流问题,因此现阶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施工现场的干燥以及土体稳定,大多需要使用围堰技术来将水体引导至下游指定位置。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我们必须综合考虑施工现场的水文特点、地质结构以及气温条件等多种因素,并且将施工时间尽量控制在枯水或者流水量较小的时段,这不仅可以减少导流工程的作业量,还能够大幅度降低作业难度,节约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我国现有的标准、规范对于施工导流这一部分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必须在对河流一年内的周期变化进行充分考虑的基础上,合理安排、组织生产,优化配置人力、财力以及其他物资,并且根据符合实际的施工方案以及导流措施来细分导流时段,并且以施工进度、河流周期为参考,来加强施工进度的控制管理。在自然条件良好并且场地允许的条件下,我们应选择最具有经济效益的施工技术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执行。通过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增加的围堰,可以为后期的建筑结构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设计时,我们应充分展开水工模型的试验,并对结构的稳定性、安全性、实施效果以及围堰性能进行反复验证,在此基础上对围堰结构进行合理规划、设计,使其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2.4 GPS定位技术

作为一种先进技术手段,GPS定位技术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测绘定位技术,已经在工程测量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帮助。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100km范围内的点位误差在3cm左右,这种精度是传统测绘定位技术无法想象的,也由于其定位快捷,大幅度缩短了施工工期。

2.5 CAD辅助设计技术

自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CAD软件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熟悉,现阶段绝大多数的工科学生都会在学校期间学习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领域中,CAD软件技术的应用不仅提供了明了的一种图形计算方法,提高了设计阶段的效率;还为施工环节提高了更加直观的工程纵断面图、横断面图,降低了施工强度并减少了测量的工作量。

3.提高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的措施

水利水电工程涉及到了大量的施工技术,为了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保证工程的顺利完工,我们需要多种技术的协同合作,因此技术管理工作已经成为了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关键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先进的技术管理水平不仅可以保证施工质量、施工进度以及施工安全,还能够提高企业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

3.1建立、健全技术管理制度,加强运行安全管理

现场技术管理人员应建立健全相关的技术组织管理制度,并针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明确、处理。并且将技术人员分配在班组、车间以及厂站,落实责任到人。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例如:《生产事故调查实施细则》,《生产管理办法》),通过加强运行管理的方式,保证安全生产。

3.2加强技术监督工作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我们应严格按照技术要求来进行操作,并通过严格的设备检修管理措施,保证工程能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保证工程的质量以及工期,而且还要通过不断地技术创新,为企业拓展发展道路并创造经济效益。

4.结束语

总而言之,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的重要性,我们必须保证其工期、质量以及安全,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发挥施工技术的重要作用。然而现阶段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中的主要施工技术的水平并没有达到理想效果,距离世界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虽然近年来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但是我们仍应充分认识现状,通过不断地创新,在促进施工技术发展的同时,加速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最终达到促进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廖海洋.浅析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07(09).

第4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技术应用;发展

1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技术应用现状分析

1.1专业检测机构明显不足

根据笔者多方进行资料搜集发现,当前我国的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甲级资质的单位并不多,其中岩土工程有42个,混凝土53个,金属结构18个,机械电气6个,量测26个。根据这组数据不难发现,检测机构多集中在混凝土工程和岩土工程两个类别中,而其他专业工程方面则相对少一些。而笔者在对不同地区进行区域性调查的过程中发现,部分甚至连甲级资质证书的检测机构都没有。基于此,我们不得不面对检测机构数量不足、专业不全的现实问题,而为了符合达标要求,水利工程中的诸多业务则不得不分包给其他行业的检测机构,而很显然,其他机构的行业标准与水利工程领域标准是必然存在某些不同之处的,而这样做的结果,就注定了检测结果必然存在偏差。

1.2检测乱收费问题突出

在水利工程检测费用中,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检测收费乱象多,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行业规范和标准可去遵循,不合理收费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更大的问题是,市场对于收费手法也并没有明确的界定,因此,不同的检测机构可以采取不同的参照物进行随意性的收费,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同一地区的不同检测机构的检测收费都有很大的出入。此外,工地抽检中还存在着乱收费和弹性收费问题,加之市场上恶性竞争的存在,更给检测收费统一标准的制定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而实际上是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本身所需投入的成本相对其他行业就要高一些,而一旦出现了收费水平低的情况,则很容易发生检测数据失真的问题。

1.3行业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缺乏

当前从事检测工作的多数机构中,很大一批都没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多从属于施工单位或者科研单位,而且甚少与跨省或跨行业业务,这就加剧了建设领域的“同体”现象。检测机构超强的依附性,消磨了其服务意识,加之缺少竞争意识,相应的竞争机制也不够健全。

1.4从业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我国专业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员的统一管理及其考试起步都相对较晚,根据资料查阅发现,我国的第一次行业专业性考试是从2010年开始的,而当前我国多数的检测人员是没有专业上岗证的,因此他们虽然都在从事检测工作,但实际上其工作能力是良莠不齐的,虽然他们中多数都具有本科学历,而且也是具有专业工程师证书,但综合来说,检测人员的整体素质是有待提高的,综合检测能力低已经成为行业内不争的事实。

2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的未来发展

2.1质量化和服务化方向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检测必须全面加强质量管理,结合行业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各项制度和规范要求等确保其能持续、有效的正常运行,确保其运行中始K具有公正性、权威性的特性。尽管就当前国内的情况,加强内部质量管理还非常困难,但是我们必须硬着头皮走下去,多学习同行的经验,尽量使管理体系更科学、更完善。此外,由于水利工程检测工作是一项技术行业,同时还具有政策性、信用性和服务性的特殊属性,因此,要想在行业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在公正性的基础上提升检测行业的满意度。

2.2统一化和制度化方向

对于水利检测行业而言,网络化监管将贯穿于检测全过程,并实现数据信息的共享,统一化管理将有效提升监管质量和效率。除了管理方式的统一外,检测价格的制定也必须实现统一化,规范收费市场,通过制定价格机制来建立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提升服务水准。在制度监管过程中,应逐步提高市场准入门槛,根据行业实际情况制定准入机制,严格资质审批、信用备案和年检制度等,使质量检测行为和标准有据可查,有法可依。因此,检测部门应在当前水利部出台的《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的基础上,进行细则细化,并适时组建行业协会,以起到约束检测市场行为、加强行业自律的目的。

2.3规模化和竞争化方向

就当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整体规模而言,检测单位数量少和能力低的问题十分突出,已经与当前我国水利工程规模日渐壮大的现实不相适应,而规模扩张和业务范围的纵深发展则成了当务之急。而除了这些举措外,为了提升检测机构的市场竞争力,还应该加大在检测机构的投入,及时进行设备的更新换代,大力兴建工地实验室,严格按照检测仪器的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定期检验,此外还应为检测设备和仪器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以此来提升检测水平,提高检测质量,使检测机构竞争力有所提升。而对于政府部门来说,还应通过独立管理的方式加强自身建设,以彻底消除工程建设“同体”问题,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2.4人才化方向

水利工程建设检测质量的提升,除了要进行硬件设施的改良以外,还必须加强对软件人才的培养力度。可通过经常性的开展专业知识培训的方法和定期开展交流会的方法,带动本单位人群的学习兴趣,形成“赶帮超”的氛围。此外,鉴于检测人员工作环境的恶劣性,为了留住人才,还要适当提升其薪资福利水平,通过制定奖惩制度来科学合理的进行人才管理,严惩使用虚假数据的检测人员,如情形恶劣,还应取消其做任职资格;对于表现好的人员,应酌情进行奖励。

2.5第三方检测方向

施工承包商的质量检测,需要加强内部全过程的质量检测,而且它是其他各方检测的基础部分。无论是业主方还是监理工程师一方,他们进行质量检测的标准就是必须与合同约定要求一致。而第三方检测,其目的就在于加强工程质量的监督检测,提升工程质量,确保人民财产安全不受损坏。基于此,推行第三方检测是大势所趋。

3结束语

综上,只有对当前水利工程质量技术应用现状有清楚充分的了解,并对未来发展趋势有准确的判断,方可在质量检测中提高水利工程建设检测水准,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中小型水电站;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TV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154-02

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是一种以满足企业需求为主,以实际能力培养为主的职业教育,以全面分析职业角色活动为出发点,提业界和社会对培训对象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能力为基本原则,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核心是如何使学生具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需的实际能力[1]。《水电站》课程是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以下简称水工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综合性、实用性、实践性都很强。高职水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适应水利水电工程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本文基于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思路对《水电站》课程进行改革,把教学重点从水电站的设计转变为施工管理,并选取浙江省内典型的中小水电站工程作为项目载体,设置多个学习型工作任务,改革教学方法手段,实施项目化教学改革,为水电站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能力本位的职业教学思想

能力本位职业教育作为一种被广泛采用的教学模式(或教学系统)受到各国教育家的赞赏和肯定。能力本位职业教育(Competence based Vocational Education,简称为CBVE),是一种以满足企业需求和培养实际能力为主要目的的职业教育。这种教育是以从事某一具体职业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为出发点来确定培养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评估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模式。与传统的学科本位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相比,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思想具有明显的优越性,详见表1[2]。

基于能力本位课程教学理念,在进行广泛的行业企业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水工专业的培养目标,本文进一步明确了课程定位及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主要包括课程定位与目标分析、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条件的改革。

二、基于能力本位的水电站课程教学改革方案

(一)课程定位与目标分析

我院水工专业绝大多数学生毕业后是为浙江区域经济服务,就业岗位主要是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和管理,但传统的课程教学内容是侧重于大中型水电站的设计,并按照学科本位思想进行系统性与完整性组织教学,没有强调对学生“能力”和“工程意识”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对教学内容和侧重点做一个全新的调整,实现知识与工作实践、工程应用结合起来。在进行广泛的行业企业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我院水工专业的培养目标,进一步明确了课程定位及培养目标:本课程的定位是培养学生在中小型水电站施工管理方面的初步能力;课程目标是使学生获得有关水力机械和水电站建筑物的基本知识,具备中小型水电站施工管理的初步能力。

(二)教学内容改革

以中小型水电站的施工为主线改革教学内容,通过对原有的《水电站》和《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课程进行解构和重构,选取浙江省内已建或在建的中小水电站工程典型案例为项目载体,设置学习型工作任务。设计2个学习模块,包含10个学习型工作任务,见表2。

(三)教学方法手段

传统的讲授法教学模式,方法单一,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着实培养学生的能力。本课程尝试以案例式为主组织教学,通过任务驱动,充分调动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教学课件,并结合实物模型、三维数字模型、工程图片进行教学,鼓励学生制作PPT进行工程案例分析,分组讨论,一组提出问题,其他组解决问题,最后教师进行点评,对重点、难点进行分析,课程的重点内容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进行预习和复习,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条件

围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并利用好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见表3)。学生在一年级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认识实习,组织现场教学,让学生对常见、典型的水电站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拍摄图片和录像作为后续课程学习的基础资料。这样,在二年级学习《水电站》这门课时,可以把校内外实习基地拍摄的图片和录像用于教学过程中。

近年来,按照培养与引进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思路进行课程教学团队建设,通过组织专任教师参加高职教育教学能力的专项培训,提高教师课程改革建设能力和教学能力;通过国内进修、企业挂职锻炼、专业技能培训、参与生产性项目等措施,提高专任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深化“双师”素质建设。目前,本课程有专任教师有5人,其中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和有企业经历的教师有4人,占专任教师的80% ,还聘请2名了解行业发展趋势、熟练掌握最新技术的企业一线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的具备“双师”结构的课程教学团队。

(五)教学组织

1、步骤一:复习引入(5分钟)

(1)复习提问:有压引水式水电站(卧式机组厂房-反击式)厂房施工步骤及方法?

(2)引入新课——以河床式水电站(立式机组厂房)。

思考:河床式水电站定义和特点?

2、步骤二:讲河床式水电站(立式机组厂房)的读图方法(35分钟)

实例讲解——【课件+三维实体图】

(1)概括了解。讲解河床式水电站(立式机组厂房)的组成及作用。分析视图,建立图与物的关系。

(2)进行形体分析。

(3)综合想象出整体。

(4)出示三维实体,从不同角度对应视图观察。

3、步骤三:讲解河床式水电站(立式机组厂房)的施工方法和步骤(40分钟)

4、步骤四:学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教师解答学生的问题并进行辅导(60分钟)

5、步骤五:教师分析和总结(20分钟),厂房施工过程进行动画演示并总结,布置作业

(六)课程考核

采用形成性过程考核模式,重点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作业完成情况、设计实训等方面,考核成绩由过程考核(50%)、工程图的识读绘制(30%)和综合面试(20%)三大部分组成。

第6篇

关键词:水利施工;危险源;辨析

【分类号】:TV523

1 引言

近年来,我国在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方面进行了诸多努力,但相关事故仍屡见不鲜,这不得不应引起我们对现有水利工程安全管理的反思。而危险源是引发水利工程安全事故的根源,必须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才能有效遏制事故的频繁发生。本文就是针对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的危险源,探讨其定义、特征及辨析方法。

2相关概念界定

2.1危险源的定义

危险源(source of danger),字面意思是危险的根源。对于危险源的定义还没有一个确切的界定。《国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中指出:危险源是可造成伤害、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者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1]。基于能量翻译角度进行分析的话,危险源表示的是系统存在的可能会导致意外能量翻译的危险性物质。

2.2水利施工危险源的特征

水利施工危险源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客观存在性。水利工程施工现场中的危险源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人们承认与否,危险源是不会以人的主观意识而转移的。同时在主观条件满足的前提下,潜在的危险源就会演变成安全事故。

②高度不确定性。通常情况下,水利工程具有规模大、周期长、施工复杂等特点,加之危险源是会随着施工进展而表现出不同特征,这就导致了危险源的不确定性,而常规方法却不能有效辨别危险源的发展趋势。所以,危险源一旦转变为事故后仍得不到妥善处理的话,就会导致危险事态的扩大,继而造成更加恶劣的后果。

③隐蔽性。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的多数危险源具有隐蔽性特征,这主要归因于:危险源并不暴露于表面,而是潜伏在施工阶段的细节处。虽然并不是所有危险源都一定会最终转变为安全事故,但只要危险源存在,就不能完全排除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④突发性。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的危险源只有在具备事故触发因素的基础上,才会诱发安全事故。而事故触发因素具有很强的随机性,这决定了危险源从潜在到爆发具有很大的不可预见性,这就使得水利施工现场危险源的可预警时间短,突发性强[2]。

3水利施工现场危险源辨析的程序

3.1辨识系统的确定

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的作业环境相对复杂,投入的机械设备数量多,这也造成了施工活动中危害因素也多而繁杂。所以,辨识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的危险源,应将该工程视为一个系统,并根据传统的作业活动将其进行细化分解,从中理清危险源的规律性,并对水利施工过程中的作业人员、施工材料、机械设备以及施工工艺等方面的危险源进行正确辨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水利工程施工具有自身显著的特征,我们应明确危险源所在的区域与范围,可将基坑工程、起重吊装、高空作业、焊接施工等归为危险高发区域,并进行重点监控。

3.2危险源的辨识

水利工程施工现场危险源的辨识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其一,可以吸取其他类似水利工程曾发生过的安全事故的教训,总结出常见的危险源形式与触发因素。其二,模拟及预测水利工程施工系统内未发生过或者发生可能性较高的事故,找出引发安全事故的深层原因,最终形成危险源清单。

3.3危险源存在条件分析

对于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的危险源存在条件,其重点是第一类危险源。安全事故的本质是能量或者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而第一类危险源是固有存在的,是在触发条件作用下爆发的后果严重的物质根源[3]。所以,我们应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应从技术层面对第一类危险源进行剖析,确保其始终处于安全稳定状态,同时也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提高危险源的触发阈值,提高整个水利工程系统的安全度。

3.4危险源触发因素分析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有因果连锁的。水利施工现场的安全事故也是由互为因果的原因连锁作用而导致的结果。通常情况下,触发因素主要来源于第二类危险源,涉及到施工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或者机械的不安全状态。因此,我们一定要对危险源触发因素进行研究,明确因素间的关联性,控制好触发因素的状态,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3.5危险源引发事故分析

任何一个水利工程施工现场不可能是绝对安全的,均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危险性。一个施工工序在某段时间内没有发生安全事故,并不能说该工序不存在安全隐患。所以,我们应该在结合水利施工现场客观条件的基础上,从两个角度分析事故:第一,安全事故是特殊事件,其发生具有一定的随机性,我们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第二,安全事故属于意外伤害事件,加上水利施工现场环境的复杂性,我们应归纳现有的经验教训,分析两类危险源的具体情况。

4水利施工现场危险源的预防对策

首先,在水利施工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对类似工程以及作业条件的资料进行危险源危害度的类推与分析,采用专家会议的方式进行相互交流与启发,从而更加具体地辨识危险因素。同时,可从水利施工项目的不同层面对自然环境、周边环境、内资源作用等进行分析,明确可能造成危害的源头,及时剖析危险源产生的时间、地点与条件。

其次,我们可以将水利工程施工系统分为若干个危险单元,对各单元中的人员、设备、材料、作业环境以及管理程度进行辨析,对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与事故范围进行预测,并形成预测危险性分析表,继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达到安全施工的目的。

5总结

总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安全事故一直困扰着水利行业,给国家与人民带来了经济损失,而且还威胁到了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因此我们应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施工现场危险源进行控制,从而达到安全施工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黄福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J].水利水电技术,2011,35(5):127-128.

第7篇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照明电器 产业转型 低碳消费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5-0044-01

在“绿色经济”涤荡全球的今天,从节能、循环、低碳等来说作为耗电大户之一的照明产业如何降低污染和能耗,实现产业转型,做到真正的绿色照明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照明电器产业是指电光源、照明灯具和灯用电器附件及其他照明器具产品制造业,属于劳动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上虞市是国内照明电器行业起步较早的区域之一,目前上虞市照明电器产业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和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但在生态文明建设推进、时代要求逐渐转变的情况下,日益凸显出如整体产业经济效益较低、企业管理模式相对落后等一系列问题。

出于该背景,契合照明电器产业面临转型与改变这一关键时期,实地考察灯具生产企业,走访相关事业单位,辅之以问卷,对照明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趋势作了剖析。

一、居民低碳消费现状

居民低碳消费现状,可以说是通过是照明行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引导与参考。在对上虞市城镇居民关于照明电器使用倾向的调查中,考察了“低碳消费”在民众生活中的践行现状。

经问卷分析,可知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上虞市民照明电器消费倾向有以下几点转变:第一,居民对于“低碳生活”等环保理念的关注度日益高涨;第二,居民购买照明电器时,是否“节能环保”这一因素愈显重要;第三,居民对于节能灯的认识仍停留在“含汞节能灯”等传统节能灯阶段,对于新型节能灯“LED”照明缺乏了解。

二、照明行业发展现状及其转型趋势

1.上虞市照明行业发展存在问题

根据阳光照明集团、晨辉照明有限公司等企业相关人员的访谈,以及上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等单位提供的资料,对上虞市照明行业发展现状进行了以下概括总结:

第一,产业发展初具规模但外向依存度相对较高。从统计数据来看,上虞市照明电器产业的出货值占比达到了28.1%,可见其过于依赖国际市场,国际市场的波动和外贸政策的调整都会对行业的生存和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

第二,企业规模总体偏小且管理模式相对较落后。相关资料显示,目前上虞市照明电器产业共有规模以上企业102家,其中,大型企业仅世纪阳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一家,成为领军企业。但总体来说,上虞市照明电器企业规模依然较小。根据2008年规模以上企业的统计数据,照明电器产业中年销售收入在3000万元以下的中小企业占据了一半以上。

2.上虞市照明行业发展面临新形势

2.1打好节能高效的牌 抓住LED这支潜力股

LED照明作为战略新兴产业,与十提出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都密切相关。LED照明被公认为21世纪“绿色照明”,具有高节能、寿命长、多变幻、利环保、高新尖等特点。自2008年以来,LED照明的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在近几年急速增长。这种新型节能灯有可能成为节能灯市场最大的潜力股。

2.2环保淘汰含汞灯 品牌选拔占主流

现有灯具中不少含有对人体有害物质,特别是含有大量汞的传统节能灯,其废弃后将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由此,生产推广“低汞”、“微汞”节能灯即是一个技术难题又是一种存在巨大市场潜力的商品。再者,消费者在选择灯具时,品牌效应的重要性日趋显现。而上虞市照明企业主要以制造为主,创造为辅。打造自主品牌,由运营向品牌自主发展可以说是上虞市产业转型必须迈向的一条道路。

三、对策及建议

1.处处节能:居民低碳生活的建议

作为能源消费中最零散的消费群体,居民能源消费有着不可统一的现实,要想在这一方面实现节能,主要在于居民从自身做起,让低碳生活的理念深入生活的行动,这样才能积少成多,实现节能的新要求。对此政府也要不断的进行宣传和教育,提供各种节能的方式,让居民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节能生活新模式。

2.迈向“后节能时代”:企业低碳发展的建议

企业作为灯具生产的源头,材料的选择绝对是环保的最重要的要求。在“节能环保”时代的今天,照明灯管的微汞、低汞是生产的最核心环保标准,这要求我们不仅要做好废旧灯管的回收工作,更要努力搭建创新平台,在政府的协助下,加强企业自主创新的研发能力,也要做好LED进一步推广,打造好后节能时代的绿色照明。

四、结语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上虞市照明行业所面临的产业转型之路,虽然仍充满崎岖坎坷,但只要以国家政策为指导,以人民需求为目标,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定能实现真正的突破,为社会节能减排贡献一份沉甸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翁茂源. 浙江照明电器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 浙江统计,2009,07:4-6.

[2]郁聪,康艳兵. “中国绿色照明工程”实施――“十一五”回顾与“十二五”规划建议[J]. 建设科技,2010,14:14-17.

[3]韩瑜. 低碳照明:我国城市照明发展的必然趋势[J]. 科技信息,2010,23:478+448.

[4]沙之杰.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中国节能减排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

[5]鲍健强,苗阳,陈锋. 低碳经济: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J]. 中国工业经济,2008,04:153-160.

[6]杨,郝洛西,蔡烨震,邵荣镝. 节能降耗――城市照明规划的新视角――对《杭州市“十一五”绿色照明规划》的实践研究[J]. 照明工程学报,2008,03:12-17.

第8篇

关键词:课程思政;专业认证;协同育人;钢结构;教学模式

1课程思政与专业认证实施背景

2017年2月以来,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我国的工程教育通过进一步转换教育教学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工程教育认证等多个手段来适应新工科的发展思路。2021年6月16日,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的《已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名单的通告》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有257所普通高等学校1600个专业通过了工程教育认证。由此可见,专业认证已成为高等教育新工科建设质量保障体系的必然导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传统教师作为主导驱动教育教学的方式存在本质差异,主要体现在“学生中心、成果导向与持续改进”这一核心理念。学生中心是指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切出发点都要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成才是高校的最终目标,专业建设的师资队伍和学校教育资源都要服务于这一最终培养目标,还要对全体合格毕业生进行达成情况评价;成果导向是指每一门课程的达成情况均要支撑学生毕业要求的达成情况,毕业要求的达成情况又要支撑培养学生成才这一最终目标的达成,每一个教育教学环节都要求学生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持续改进是指以常态化的评估来满足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实现这一要求的关键是有质量的监控与反馈,并建立“先评价、再反馈、后改进”这一回环的作用机制[5-6]。

2钢结构相关课程的教育教学现状

2.1钢结构相关课程的设置情况

钢结构是工程建设中常见的结构形式之一,由于其质轻强度高、材质均匀、可靠性高、施工周期短、装配式程度高、回收利用率高等特征,特别适用于大跨度、超高层等工程结构,在土建、水利、道桥等行业中应用广泛。钢结构相关课程是综合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课程,在培养学生掌握专业技术基础知识、增强独立综合分析能力、解决实际复杂工程问题、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钢结构相关课程是土木水利类专业的主干课程,其前修课程主要包括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建筑材料等课程,大部分在大学三年级开设。以内蒙古农业大学钢结构相关课程的教育教学为例,该校针对土木工程、工程造价、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农业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等土木水利类专业,均开设了钢结构相关课程,包括钢结构基本原理、水工钢结构学、钢结构、钢结构设计、钢结构课程设计、水工钢结构学课程设计等教学及实践类课程。钢结构相关课程均属于土木类专业的主干必修课,也属于水利类专业的主干选修课。其中,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的农业水利工程和水利水电工程分别于2010年1月和2021年1月通过专业认证并进入有效期。

2.2钢结构相关课程教育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2.1课程思政内容不够钢结构相关课程作为专业课,任课教师在课堂上往往专注于强调课程的专业性与学术性,而忽略了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一方面,在新时期我国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下,课程思政元素应贯穿钢结构相关课程的教学全过程,在强调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深挖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另一方面,对于钢结构相关课程,从专业课角度渗透学科发展与内涵,使学生增强文化自信、厚植爱国情怀、树立远大抱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现阶段,钢结构相关专业课程中的课程思政内容不够,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专业课程融合课程思政元素至关重要。2.2.2理论讲授与实际工程联系不紧密钢结构相关课程是与实际工程联系非常紧密的专业课,而现阶段大部分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主要包括绪论、钢结构材料、钢结构连接、钢柱、钢梁这五部分。一方面,任课教师课堂讲授的内容不能与实际工程有机融合,课程没有工程实践环节,也没有相应实验室的设置,学生对于焊缝连接、结构整体稳定性、局部稳定性等知识点,只能通过二维图片或者是3D动画对概念进行记忆,难以真正理解并解决钢结构工程问题,难以激发学生日后在工作中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有些教材上的部分知识点较为陈旧,很多技术、方法较为保守,新材料、新技术更新较为缓慢,如水下焊接等相关知识点很多教材少有提及,这就导致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足,进入社会难以迅速适应行业发展。这些都说明传统教学模式下更偏重理论知识的讲授,与实际工程缺乏联系,导致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比较欠缺。2.2.3学生主动性与积极性不足钢结构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相对较多,但课程学时较少,这就导致大部分学生对钢结构专业知识点的掌握不到位,侧面反映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足。一方面,当前的授课方式主要是传统的教师讲授,而讲授内容大部分依照《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突出规范的适用性与实用性,特别是涉及计算原理的推导过程讲授,内容相对枯燥且理论性较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尤显不足。另一方面,课堂往往更侧重于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课堂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大部分时间考查的是学生的学习情况而没有过多关注学生的思考能力。在钢结构相关课程的日常教学中,要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3课程思政与专业认证协同育人下钢结构相关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3.1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对于土木水利类专业钢结构相关课程,要深挖课程思政元素,潜移默化地铸牢学生的理想信念,钢结构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关联图见图1。在讲授钢结构相关课程中涉及的各类标准、规范时,一定要培养学生的标准化意识,培养学生养成研读标准、规范的习惯和一丝不苟的精神,这也是一个工程人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在讲授钢结构连接过程中涉及的焊接、螺栓等知识点时,教育学生要像微小的焊缝、螺栓一样,发扬雷锋同志的“螺丝钉”精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样才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厚植爱国主义人文情怀。钢结构相关课程中能够体现的思政元素非常多,这就需要任课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深挖课程思政元素,做好价值引领工作,从学科专业发展中了解钢结构的发展历史与行家风范,巡礼伟大工程中映射的工程伦理与工程创新,体现工程人的社会责任与人文素养。

3.2深化专业认证理念

专业认证理念包括学生中心、产出导向以及持续改进这三大核心理念,还涉及反向设计与正向实践的拓展性理念与周期性评价的关键性理念。基于专业认证理念,可以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以及课程考核等方面,对钢结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探索,钢结构课程专业认证理念教学方法示意图见图2。随着诸多钢结构工程的建设,国家对钢结构工程运行维护的投资力度日益加大,钢结构相关设计规范也多次更新,土木水利类钢结构相关课程也要改变相应的教学内容、增加相应的教学环节。

结语

第9篇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钢铁行业;应用

1 前言

现在,人们对钢铁商品的类别以及型号的需要日益变化,规范也日益提升。这样必须在钢铁单位使用自动化技术开展商品策划以及研发。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提高单位的综合实力,推动钢铁自动化行业发展。

2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特点

电气自动化技术拥有两个主要的特征:第一覆盖面积较广。由于电气自动化技术不仅实用性强,且使用简单,很多单位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且科学技术含量高,在进行体系的策划中,除了需要硬件策划还需要进行软件策划,并且不一样的使用行业以及场所要制定不一样的措施方法,分析得知,这项技术应用十分广泛。

第二,电子技术依靠性较强。我们清楚,针对一个模范的电气自动操做体系来讲,不管是搜集信号的传感设备还是对信号开展解决计算的操做设备,亦或者实施计算成果等都和电子技术的发展紧密相连。因此,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前进和电子技术的前进是相互辅助,后者是前者的基础。

3 钢铁行业的电气自动化主要技术

3.1 微机继电保护

当前,国内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也在持续前进,钢铁业的制造范围越来越广,电气自动化技术水平也持续发展,微机继电保护在钢铁业得到了广泛的使用。首先,继电保护是在数字形式电脑为根本的基础上,从性质上来讲,继电保护是以单片设备为根本开展智能化保护的技术设施。完成继电保护性能的装置就是继电保护设备。大多包含四个关键的步骤:第一信号的收集;第二信号的解析;第三辨别步骤;第四影响信号的运行。全部程序一定要从电力体系进行开展实施,探索其每一次发生事故的原因,针对不同事故发生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保证自动化措施地有效运行。

3.2 传感器

3.2.1 压力传感器

其是钢铁工业施行以及仪表监管中普遍运用的传感设备,它的运用范畴非常广阔。能够运用到工业监管条件下,其中包含水利水电组成、铁道建筑、智能构筑、制造监管、航空航天、军事行业、石化业、电力业、船只生产业、机床以及管道建筑等。压力感应设备把感应压力改变转变为电流改变亦或者电压改变,同时把信号传送给可编程逻辑器件操纵体系,使用操作体系按照工艺标准对信号开展处置。在装运煤以及高炉上煤位置都能够运用压力传感设备,完成煤运用合计以及系统监测。

3.2.2 温度传感器

其是一种可以感受温度同时改变成信号进行输出的传感设备,关键是检查掌控锅炉炉体的真实度数。温度度量设备的中心位置是温度传感设备,感应设备的物种繁多,在钢铁业自动化制造程序中,经过使用辐射监测温度方式对物体外表的温度开展检测,包含:钢带轧制真实度数、轧辊真实度数、锻件真实度数以及冶炼炉中金属的真实度数。

3.2.3 PLC 技术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PLC以其强大的功能和高度的可靠性在火电厂控制系统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它的可靠性关系到火电厂各大系统的安全运行,甚至影响到机组和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其中铁水脱硫处理、连铸、转炉的加料、吹氧、出碴、除尘、水循环等各个环节都采用 PLC 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各个工艺环节的自动控制,电网的波动和中断会影响炼钢的质量。

(1)PLC 控制在炼钢上料、卸料系统中的应用。某钢厂钢水试料气体送样 PLC 控制系统,采用美国 A-B 公司的 SLC-500 系列可编程序控制器,实现了第三炼钢厂钢水试料气体送样过程的自动化控制,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2)PLC 在化学水处理系统中的应用。PLC 具有高可靠性,编程方便,易于使用,环境要求低,与其他装置的配置连接方便,鉴于 PLC 有上述优点,所以 PLC 用于化学水处理系统中,可以很好的解决继电器控制存在的问题。

4 钢铁自动化技术发展的趋势

研究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备信息化的推动下,以及钢铁行业的发展需求下,钢铁自动化技术必将取得较快的发展。

4.1 过程控制系统

在钢铁控制系统中呈现在线连续监测和监控的发展趋势。在实际的钢铁自动化技术中将采用新型的传感器技术、数据融合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等大量先进的高科技技术,在钢铁的生产全过程中以物流跟踪、产品质量监督、环境保护监控等多方面作为生产的目标,实现钢铁行业生产的全程监控,其中包括钢铁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熔渣成分、生产过程中温度的监控、钢水纯度的检测、钢材的质量等全方面进行监督和控制,还包括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以及烟尘的检测等。

4.2 生产管理控制系统

在钢铁自动化措施中运用模仿的方式对其开展全部过程的探索解析,进而确保钢铁的生产以及管制程序的合理性。使用现代电脑以及多媒体模仿技术,在相关的钢铁业制造模子的根本上开展制造整体步骤的模仿,进而为钢铁业的构成改善、制造程序策划以及新商品的发展探索工艺提供基础。提高钢铁业的加工制作智能化。在钢铁业制造管制的程序中,根据事例推测、专家研究、网络设计措施等部分,来持续的提升以及调节钢铁业中自动化技术以及单位制造的实力,以便提升钢铁单位的制造速度;按照钢铁业中每项建筑步骤的系数对比,在钢铁业制造的程序中按照真实的制造数据,对真实制造程序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科学的解析。在钢铁业机器装置的管制上,大多是经过事故辨别以及防治措施对机器设施开展事故的原因分析,进而在真实的作业开展中对这些机器设施开展科学的维修养护。在钢铁业的成本管制中,必须制定防治措施,进而创建动态成本管制;在真实的制造程序中使用高新技术的追踪服务体系对原料开展调查,对原料开展科学的配置以及运用,尽可能的减少单位制造的成本支出,使单位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

4.3 钢铁行业信息化系统

钢铁企业信息集成成为行为信息集成。钢铁行业信息自动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信息资源的共享,在同基础行业的竞争中,实现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标准化和系统化,在企业信息化集成的基础之上,进一步的加强钢铁行业信息基础系统的普及应用,在钢铁行业信息化系统结构的构建中,及其政府宏观调控的管理中都要实现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建立。在钢铁行业中进行知识管理。在钢铁自动化的发展过中利用企业信息化提出的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和研究,然后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做出不同的决策,并根据决策方法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从而挖掘出更多潜意识的数据,提高钢铁行业发展的质量和产量,并在钢铁企业管理的过程中采用智慧化的形式,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学科合理的数据支持。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电气自动化技术在钢铁行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相关工作者不断积累经验,改善电气自动化技术,才可以推动钢铁业的不断发展完善。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 续建配套;节水改造;技术支撑;体系

在我国农业的稳定发展中,大型灌区一直提供着可靠的依托基础,但是由于大型灌区往往修建较早,设施较为落后,一些普遍性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其一,灌溉水来源不足,水资源的严重匮乏导致灌区可利用的水量日益减少,长此以往将无法满足灌溉要求;其二,灌区的基础设施与灌溉需求配套性较差,导致灌溉率偏低,实际灌溉面积远小于设计灌溉面积;其三,由于修建较早,灌排设施过于陈旧老化;其四,管理水平落后,不能有效利用灌溉水。基于以上原因,在大型灌区中广泛开展以节水为主要目标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作已成为我国水利灌溉行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1 相关技术发展情况

灌溉节水技术与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是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技术支撑体系的核心,其在发展上总体呈现出如下的趋势。

1.1 综合性的发展目标

以往对于灌溉节水技术的研究多重点强调如何能有效提高农业灌溉用水的利用率,提升农业的经济效益。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意识的提高,灌溉技术对灌区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成为节水技术发展的目标之一,并占有越来越多的比重。

1.2 多元化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

长期以来,理论界着重于从自然科学技术角度出发,对灌溉节水技术进行研究。现阶段,经济、管理、体制、政策等与技术推广应用相关的社会科学研究正逐步纳入到灌溉节水技术的研究范畴之内,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研究走向融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高新技术更多地应用到灌溉节水技术中,技术集成在节水综合目标的实现中所占的比重明显增加。

2 国内外相关技术总体发展趋势与主要特征

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技术的发展是基于“高效低耗”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这一工程的实施前提是要保证农业用水的高效率。在这样的前提下,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技术发展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推行构建可持续发展工程设计的理念,利用现代的高科技手段对传统技术与产品进行升级改造,以是提升产品科技含量、提高工程的技术水平。

2)加强研究农业节水技术,注重开发农业节水产品,强调提升农业节水技术的集成配套,重视研究农业节水的综合技术,力求开发节水新产品。

3)在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的技术研究中,农业灌溉节水技术的精量化、农业用水管理技术的智能化、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的高效化等已成重点内容。

3 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技术支撑体系的技术难点

在构建大型灌区节水续建配套与改造的技术支撑体系时,综合考虑了设备类型、灌溉对象和应用功能三个方面,文章选取诊断技术、改造技术和环保技术来组成整个支撑体系。在这一体系下,技术发展的难点主要体现在如何提升诊断技术、突破改造技术、探索环保技术。

1)诊断技术的提升主要体现在对灌区现状的分析诊断逐步趋于系统化。通过发展建立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综合分析体系,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评价指标,利用可定量化的评估方法,来科学有效地分析灌区的现状,诊断灌区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需要着重解决的若干方面。

2)改造技术的突破主要强调要开发灌区水资源的最优管理模式。灌区水资源管理的关键环节是泵站改造,要选取适用于大型泵站改造的技术指标,构建改造效果的综合评价体系,总结大型泵站的故障诊断方法,开发大型泵站技术系统的测试检验方法,建立能有效支持泵站运营的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3)环保技术的探索重点在于如何将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与灌区的水循环过程进行有机结合,通过建立适用于当地生态环境和这一工程的环境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发挥二者的协同效应,改善农田的生态环境。

4 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技术支撑体系

4.1 现状评价体系

首先需要进行的是分析该灌区的改造紧迫程度和改造标准,选择定量化的方法来评估大型灌区的现状;在此基础之上,对灌溉水源、灌溉设备、灌溉管理和灌溉环境等影响改造工程的要素进行全面梳理,进行综合评估;最后,针对大型灌区所处的社会环境、水土资源条件、灌排设备老旧程度、灌溉管理机制、生态环境效应等诸多影响因素,进一步对大型灌区综合现状进行诊断与评价,选取适用于该灌区的改造模式。

4.2 技术集成模式

该模式应对灌区自身的情况进行详尽分析,其主要内容包括:灌区所在地的田间节水灌溉技术适用条件和相关的灌溉节水配套技术。分析之后,在不同区域渠系确立适用于该渠系的节水改造技术模式和标准。技术集成模式还应该包括不同的田间溉条件下作物水分定量供应模型以及不同供水条件下田间节水灌溉方法与农作物种植技术相配合的高效灌溉模式。

4.3 大型泵站升级

大型泵站的维修升级是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的关键环节,现有的研究多以整个灌溉工程作为对象,泵站的老化状态无法得到确切地判断,导致工程科学合理性的缺乏。目前我国泵站的日常管理多数尚处于人工控制状态,因而亟待加强对泵站技术改造的模式研究。该研究的重点内容应包括:构建大型泵站改造技术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充分了解原有泵站设施

的老化原因基础之上,完善泵站的维护机制。

参考文献:

[1]韩振中、姚宛艳、张顺尧,大型灌区现状和节水改造紧迫程度评价[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2(6).

第11篇

关键词:二次回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引言

发电厂及变电站的二次回路课程是继电保护及自动化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发电厂和变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发电厂和变电站的安全运行。通过信息化建设研究,力求建立内容新颖、联系实际、概念准确清晰的课程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轻松的掌握课程内容,改变以前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目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职学生对学习理论兴趣低,教学内容不能按照当前我们的学生实际情况安排。

2.由于这门课程网上的相关教学资源不足,学生在网络中找到相关知识,课后学生的复习也就很难进行。仅仅依靠课堂上教师的讲解是很难满足日后工作的需求。

3.电气元件的内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办法直接用眼睛看到,所以很难对其深刻理解。

如果学生到了工作岗位,则不能从事发电厂和变电站的运行工作。因此我们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建设信息课程内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通过信息化的课程建设,开发电气二次回路的仿真软件和教学多媒体课件,把课程内容变得丰富多样,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

一、教学内容

(一)教学内容选取

《发电厂及变电站的二次回路》课程体系源自职业要求、面向企业用人标准进行培养,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同时,充分考虑行业发展趋势,实行校企共建课程。

1.向企业、行业专家咨询,明确二次回路应用技术职业能力与培养目标。

2.进行企业实地考察,明确整个电力领域的工作流程与设备配置。

3.课程组根据培养目标选取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实施教学过程,并追踪企业学生就业反馈、学生实训反馈,并把反馈信息体现在下一轮的教学设计中,不断完善教学效果。

二、课程内容的层次关系

课程的三部分内容属于不同的层次,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认知是基础,电气二次回路线路图理解是学习的过程。具备对电气二次部分的操作是学习的最终目标。

将器件、电路、应用三方面合理结合,以“器件为路用、以路为主、重在应用”为原则,从底层器件的认识深入到课程的核心应用,而不能简单以电气二次回路的线路为全部内容。

二、教学方法

(一)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近两年我们不断完善了《发电厂及变电站的二次回路》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并用于课堂教学。多媒体课件由于具有交互性、表现力强、视觉听觉效果突出等特点,因此应用于本课程的教学具有特别的优势。特别是课程中的许多电路的工作过程等,在课件中以动画或视频的形式表现出来,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能够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二)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创新教育

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我国当代教育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把课堂教学过程作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的过程,同时把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任务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使学生学得主动、扎实、灵活,真正使他们对创新有深刻的直观认识。

(三)保持课程的开放性

课程内容始终保持紧跟电力系统二次回路的发展。课程学习情境采用结构化设计,它以目标、内容为基础构建学习情境框架,提供多个项目、案例作为载体。教师教学时可直接使用这些载体,也允许教师从企业或实际工作中引入新的载体。鼓励学生的创新项目(来自学生自主设计或来自企业),这些可作为学习情境的新载体,并可形成创新成果。

(四)教学手段

课堂教学的主要采用互动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注重培养学生对问题解决方案的表述能力,实现思维结果流畅、自然的输出。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

1.提出问题。经过学生对知识的观察和了解后,给他们一定的时间对问题进行自主的研究,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为解决问题而自主学习相关的新知识,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习惯及探究性学习的方法。

2.集体研究待解决的问题。组织学生学习形成小组,每个学习小组分解大问题为多个小问题,然后进行分别解决。最终就学习结果进行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

3.形成学习报告,要求学生就自己学习新知识的体会进行公开表述或演示,其他学生对报告或成果作出积极的反应。

通过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并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将各种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做到主动参与、愉快学习。

参考文献:

[1]刘昊. 赵山渡水力发电厂电气设备系统改造方案[J].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4(01)

[2]程水兴,任晓峰,陈晓旭. 火力发电厂电气设备选型与节能技术分析[J]. 科技资讯. 2014(13)

[3]张永远. 火力发电厂电气设备检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 中外企业家. 2013(25)

[4]赵艳丽. 火力发电厂电气部分设计[J]. 中外企业家. 2013(25)

作者简介:

第12篇

关键词:水电机电;安装技术;电机组

中图分类号:TV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07-0136-02

当下我国水电机电安装行业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着,其中对水电机电安装技术的改革和创新是当前水电机电安装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水电机电行业发展的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出,水电装机容量正在不断的增大,而且大型水电机组所占的总体比率也较以往有所提升。分瓣转轮、混流式水轮发电以及CO2焊接技术的介入,更是提高了水电机电安装的工作效率,而且新型的安装技术也在推力轴承上有着较为具体的改进。在利用计算机进行系统管理的基础上进行安装工作,使得水电机电安装中的调试和安装工作都得到了保障。

1 水电机电安装

我国水电机电安装技术在我国先进生产力的推动下正逐步的发展和完善着,随着我国相关建设行业的兴起,发展新型的水电机电安装技术也是当下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水电机电安装的发展是漫长的,起初的时候,还没有相关的水电机电安装技术,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水电机电安装业也逐渐的发展起来,并使我国在世界水电机电安装领域上的地位遥遥领先。随着当下水电建设和水电工程的不断发展和壮大,水电机电安装的技术队伍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着,同时在水电机电安装业上也有着相关的法律法规制约着,在这样一种前提下,对水电机电安装技术的创新和改革有其一定的必要性。经过我国众多企业多年来的施工实践,水电机电行业安装技术正在朝着较好的方向发展着,在进行安装技术改革的过程中也相继出现了很多实力相对较强的企业和单位。

2 技术革新壮举

(1)在进行水电机电安装中,其采用了组装直径和焊接直径都超过八米的分瓣转轮,此种混流式水轮机转轮主要采用了偏心分瓣转轮和对称分瓣转轮。这种工艺技术使组装焊接直径超过了全小锈钢臼今氏体混流式水轮机中的转轮直径,并在对阻焊和抗磨涂喷等技术方面也都有着较大的改善。

(2)CO2焊接技术是一种成效显著的气体保护技术,我国运用CO2焊接技术已经对超大直径的圆盘支架进行多次阻焊,CO2焊接技术也将支架变形状况等都控制在理想范围内。

(3)当下已经建立了单机容量最大的转浆式机组,并以一年一投的业绩不断的向前发展着。对发电机机组的革新是提高水电机电安装效率中的一大壮举。

(4)水电机电安装中发电机组的发电容量较以往有着明显提升,并且年投产量也相对较高。

(5)在机组的推力轴承方面也做了相应的调整,主要包括由日立公司进行的专业设计以及制造出了具有较高负荷的双支点式轴承,同时也包括一峡左岸电41万KN级形式的推力泞轴承以及弹性销支柱式推力泞轴承。上述轴承的设计和推广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水电机电安装的工作效率。

(6)在进行水电机电的安装中,计算机系统的管理和相关应用也占着主导地位。运用计算机操作系统对相关的自动装置和一些计算机设备进行系统的安装和调试工作,其中对励磁系统和智能化检测装置等较为一体化设备的调控效果也是十分明显的。

3 水电机电安装中的技术创新

(1)整体叠片组装线圈工艺和整体叠片嵌装线圈工艺是一项重大的技术突破,同时对定子整体实施的整体吊装技术也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技术手段。这样的技术配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定子装配的整体质量。

(2)在水电机电安装过程中,推力瓦和泞轴瓦由于瓦面材料较为单一,现更改为具有弹性的个属塑料瓦面,这种瓦面结构相对较新,并且在材料的质地上也有着明显的改良。由弹性金属瓦片所组成的推力轴瓦,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推力轴承合理运行效率。

(3)在对水电机电安装的过程中,对大型水轮机中的相关埋设件采用现场下料的方式进行具体的生产,与此同时,运用卷板制造的方式进行生产也是其中的一项重要生产手段。此种生产方式可以有效的解决在运输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埋设件的制造成本。

(4)之前的混流式水轮机结构多为分瓣阻焊的,在进行具体的阻焊之后才会发到安装现场,之后再以散件的形式进行具体加工和整体阻焊的相关工作。同时新型发电机正采用内冷却技术进行工作,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直接水冷却与相对的蒸发水冷却是定子绕组工艺中的主要工艺,此种水轮发电机的安装工艺是定子安装工艺中的一大变革。

(5)对于组装焊接技术而言,其是采用了转子式的结构作为支架的。同时,新型的GLS调试技术以及组合式安装调试技术促进了水电机电安装的整体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而高强钢的焊接技术以及相关的对应力消除的处理技术也使水电机电安装的效率大大增强。

(6)在进行水电机电安装的过程中,安装调试技术逐渐的智能化和一体化,而励磁装置的系统也逐渐的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着。

(7)自动化监测技术也是水电机电安装技术中的一项重要技术,这种技术可以提供出较为详细的系统资料和相关数据,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安装和调试的总体工作质量。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水电机电安装行业也逐渐兴起。尤其是在进行具体施工的过程中,对水电机电安装技术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所以应该综合先进的安装技术进行施工才能使施工效果达到最佳。

4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水电机电安装业也逐渐的发展起来,并使我国在世界水电机电安装领域上的地位遥遥领先。水电机电安装行业,已经由过去小型、落后逐渐向大型、先进的趋势发展,尤其是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系统化操作、集中化操作、规模化操作越来越成为各行业主流,水电机电安装行业也必然走向规模化、系统化、科技化,同时,各种相关技术革新使得这一切成为现实,推动着水电机电安装业不断走向成熟。技术进步是现如今各行业的最大生产力,我们只要积极汲取各相关技术成果,并巧妙运用,便可使我国水电机电安装行业不断进步,不断完善,保持世界领先地位,从而发挥其真正生产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树海.建筑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J].房屋建筑,2000.

[2] 朱雄伟.水电机电安装技术探讨[J].科技前沿.

[3] 付元初.我国水电机电安装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第13篇

旅游电子商务课程建设构想

一、课程建设的背景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民数量爆发式递增,旅游电子商务已成为网民的热门应用之一。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中国旅行社产业发展报告(2012)》显示,2012年全年,国内旅游业总收入约2.59万亿元,其中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达到2530亿元,已占到10%的份额。

旅游企业之间、旅游企业与旅游者之间的电子商务活动将彻底改变现代旅游企业的运作方式,给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同时也对旅游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未来的旅游商务活动必然要求从业人员都具备相当的电子商务知识,因此,培养具备电子商务职业素质的旅游业一线人才成为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新课题。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

根据学院的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行业发展背景,我们将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为紧扣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创新力、电子商务理念、网络信息技术等主题,从旅游企业战略的角度和旅游业应用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电子商务如何影响旅游市场结构、产业和企业组织结构等系列问题,力图向学生介绍旅游电子商务目前的发展成果,同时以开放的、启迪性的、系统性的认识方法,指导学生综合思考现象及分析发展趋势,强调对学生分析、管理以及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旅游行业培养“学术型”与“应用型”相结合的专业人才。

三、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

关于旅游电子商务的研究和建设在几年时间内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是作为一个新兴的课程,不同视角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直接体现在了教材上。目前市面上《旅游电子商务》的教材内容差别较大,有的教材是从电子商务专业教材改编而来,内容偏重电子商务技术,对旅游电子商务应用的着墨较少;有的教材直接翻译自国外著作,所有案例均来自国外应用,难以适应国情;还有的教材过于强调个别旅游电子商务具体功能的应用,但对电子商务在整个旅游业中带来的影响以及旅游电子商务的整体应用缺乏系统说明。这些现象的存在,更加要求课程建设小组要认真思考,全面分析,合理组织教学内容。

根据教学目标,我们将课程的教学体系分成以下几个模块:

1.旅游电子商务基础知识

这一模块主要介绍旅游电子商务是什么,具体内容包括:旅游电子商务概述、旅游电子商务的技术与方法、旅游电子商务的业务模式和概念等内容。

2.旅游电子商务的应用实务

这一模块主要介绍旅游电子商务在当前的具体应用,除了旅行社电子商务、酒店电子商务、旅游目的地电子商务这三大旅游类企业的电子商务运作实务以外,我们还将旅游产品与服务网上零售也加入进来,使得学生对当前旅游电子商务的主流应用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

3.旅游电子商务运营及管理策略

这一模块主要回答如何做的问题,内容包括旅游电子商务的网站建设、旅游网络营销、旅游电子商务运营模式与特征、旅游电子商务战略管理等内容。

此外,在授课中,还应适时加入案例分析和应用实践的说明,为课程提供丰富的实践支撑。

四、课程建设的建议

1.加强对教师的培训

旅游电子商务作为一门基于电子信息技术与旅游商务的交叉性课程,要求教师不仅要兼具电子商务和旅游商务学科的知识,而且还有具备一定的实践指导能力。但是从目前的教师队伍来看,师资偏弱的情况还较为严重,要搞好旅游电子商务的课程建设,必须要加强教师的培训,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从思想上认清课程对教师队伍的要求。旅游电子商务是一个综合性和实践性要求很强的课程,教师必须有扎实的知识储备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善于把握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了解市场对相关人才的素质要求。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教学设计能力和知识传授能力,善于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

第二,创造条件,加强对教师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在引进和培育之间,我们认为培育的重要性更重要,因为旅游电子商务本身是一门新兴课程,对口人才稀缺,因此培育显得更切实际。为了提高教师的水平,首先,应该鼓励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在旅游企业一线搜集第一手资料,积累电子商务应用的实战经验,促进教师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其次,是支持教师到校外课程进修和学习,邀请企业电子商务方面的专家进行专题交流,以扩大教师的知识视野,提高专业素质。再次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引导教师到实习基地搞调研、搞项目,促进教师综合能力的提高。

2.做好课程的实验实训工作

旅游电子商务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课程,设立课程目标时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而且应该努力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在授课中,必须打破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努力做好课程的实验实训工作。

第一,尽量设立旅游电子商务实验室。在旅游电子商务的活动中,存在多种要素,如系统平台要素、交易角色要素、交易过程要素。系统平台要素是指旅游电子商务的web平台,包括软件和硬件;交易角色要素包括个人、旅行社、饭店、景点、银行、购物点等,不同角色对应不同功能;交易过程要素,是通过模拟实训,让学生掌握每个交易活动和过程。按照这样的思路安排实验室建设,使学生的学习能从枯燥的纯书本式教学中脱离出来,掌握符合旅游电子商务规律的工作模式。

第二,对于没有条件建设实验室的,也应该想方设法引进适用的教学软件,开展实操教学。后期的教学内容,比如旅行社电子商务、酒店电子商务等内容,要尽量让学生动手,如果没有真实的软件,仅凭课堂的PPT演示或者网页浏览介绍的方式学习,是无法让学生真正感受旅游电子商务的,更无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旅游电子商务的设计与实施。

第三,课程建设小组也应该认真总结教学规律,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一是合理设置教学情境,安排实训项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二是将校园课堂教学与企业观摩教学相结合,三是引导学生参与同教师、同业界的对话甚至是合作。通过这样的多维教学路径,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更为深刻的感悟和体会,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邵映红.高职《旅游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探讨[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3).

[2]章牧.旅游电子商务[M].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

第14篇

关键词:防城港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城市作为区域和社会发展的载体,其建设发展涉及面广,综合性高,必须全面布局,统筹兼顾,长远规划,科学管理。作为城市发展最为重要的资源,水资源和城市发展密切相关,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但又由于城市用水相对集中,水资源保障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因此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尤为重要。在水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条件下,防城港市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如何?能否满足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共同探讨。

一、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概念及内涵

水资源承载能力指的是在一定流域或区域内,其自身水资源能够持续支撑社会发展规模,并维持良好的生态系统的能力。

水资源承载能力是从用水的角度讲,水资源能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水环境承载能力是从污水排放的角度讲,水体是、水体能承受多少排放物。两者相符相成、紧密联系的,研究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时候,必须考虑生态环境用水,必须研究水环境承载能力。

二、防城港市城市水资源评价及其特点

(一)人均占有水资源量较为充裕

防城港市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55.521亿立方米,按2011年常住人口87.84万人计算,人均占有水资源量6321立方米,比广西人均水资源量3800立方米多2521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较为充裕(未计境外用水量)。

(二)水资源供给保障能力不足

防城港市水资源丰富,但存在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自然特点和水资源利用率低的制约因素,工程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并存,位于十万大山南面的防城区、港口区及东兴市,濒临海洋降雨充沛,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37.84亿立方米;地处十万大山北面的上思县降雨相对较少,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17.681亿立方米。径流主要集中于汛期5―9月份,占年径流量的80%,时常发生面广量大、历时长的暴雨过程,极易造成江河水位暴涨暴落,汛期洪灾频繁,冬春旱灾不断。同时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布局与水资源配置现状格局不合理,城市发展与配套供水工程建设同步性差,导致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用水得不到充分保障,枯水年份干旱情况时有出现。

(三)水环境污染风险性大

防城港市的地表水水污染主要是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污染,表现为明江上思河段主要是工业废水污染,有季节性和突发性的特点,污染比较严重;防城河防城河段和北仑河东兴河段主要是生活污水的污染,有一定的规律性和持续性的特点,枯水期河流水体污染事故也较易发生,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人口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用水量、排污量不断增加,部分河段水体会受到污染的风险性加大。

防城港市地表水资源量表

表1 水量单位:亿m3

(区) 多年 平均 不同保证率地表水资源量 1993年

来水量

(mm) 地表径

流深

(mm) 地表水

资源量

50%

75%

95%

全市 2401 887 55.521 55.1768 44.1354 29.2931 41.830

上思县 1386 628 17.681 16.6488 14.8945 8.6531 13.518

防城区、

港口区、

及东兴市

3232.0

1100

37.84

38.528

29.24

20.64

28.312

注:不包括境外来水

三、防城港市水资源承载能力估算

(一)可供水量现状及预测

可供水量是指不同水平年,不同保证率,考虑需水量要求的供水工程可提供水量。2006年以来,防城港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水量的快速增长,防城港市实施包括白石牙水库、木头摊拦河坝工程、长岐灌区干渠防渗加固扩能工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等,防城港市供水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2006年至2020年期间是防城港市加速工业化阶段,将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城市规模也将有较大发展,因而城市和工业需水量将大幅度增加。综合考虑来水情况、需水要求及工程条件等多种因素, 预测防城港市可供水量结果如下;

防城港市不同水平年可供水量计算成果表

表2水量单位:亿m3

分区 水 p=75% p=90%

名称 平

年 小计 蓄水工程 引水工程 提水工程 其它 小计 蓄水工程 引水工程 提水工程 其它

市 2015年 15.09 7.92 2.22 2.62 1.34 12.94 6.77 2.22 2.62 1.33

2020年 17.67 9.61 2.34 4.04 1.68 15.94 7.88 2.34 4.04 1.68

防城区、港口区及东兴市 2015年 9.62 4.92 2.06 2.10 0.54 8.62 3.92 2.06 2.10 O.54

2020年 11.96 5.92 2.12 3.24 0.68 10.72 4.68 2.12 3.24 0.68

上思县 2015年 5.37 3.00 0.16 0.52 0.69 4.22 2.85 0.16 0.52 0.69

2020年 5.51 3.69 0.22 0.80 0.80 5.02 3.2 0.22 0.80 0.80

境外来水 2015年 0.1 0 0 0 0.1 0.1 0 0 0 0.1

2020年 0.2 0 0 0 0.2 0.2 0 0 0 0.2

(二)防城港市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及用水预测

1、 现状经济发展水平及其期望值

采取假定增长指数计算法,即根据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的奋斗目标,现对防城港市社会发展预测如下:

2011年:全市人口87.84万人,自然增长速度9.27 ‰,,其中城镇人口48.08万,农村人口39.76万:全市国内生产总值419.84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15.6%,其中工业总产值224.27亿元,农业生产总值57.70亿元

2015年:预测到2015年,全市总人口为91.41万人,平均增长速度为1 %;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为734.3亿元,年均增长速度15%。

2020年:预测到2020年,全市总人口为94.07万人,平均增长速度为1 %;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为1476.96亿元,年均增长速度15%。

2、生存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分析

总需水量=国民基本生活+国民经济需水量=人均生活需水×全市总人口+万元GDP需水量×GDP。由此可以推测出防城港市居民生活和国民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如表3

从表3可以看出,防城港市水资源相对比较丰富,能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充足的水量,但全市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各行业发展用水较全区高,行业发展不合理,需水量地区之间变化较大,造成差别的主要原因是,不同地区的国民经济特点、农业和工业比例、工业中行业结构的差别。上思县为灌溉农业,农业需水占国民经济需水量的比例较大,灌溉技术落后且人均灌溉面积多,水资源开发利用较高,但是由于当地工业发展较为落后,工业需水量不高,现状供水量可以得到满足,而防城区、港口区及东兴市人口众多,工业较为多且不少是高耗能型,虽然农田灌区相对较少,但是水量供需仍十分紧张,直接制约到当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防城港市规划中,加大防城区、港口区及东兴市的水资源开发是十分必要的,而且该区域水资源开发程度较低,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防城港市居民生活和国民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预测

表3

地区 2011 2015 2020

人均生活需水(m3/a*p) 万元GDP需水量(m3/万元) 总需水量(亿m3/a) 人均生活需水(m3/a*p) 万元GDP需水量(m3/万元) 总需水量(亿m3/a) 人均生活需水(m3/a*p) 万元GDP需水量(m3/万元) 总需水量(亿m3/a)

全市 98 228 10.43 102 108 8.86 65 57 9.06

防城区、港口区及东兴市 115 206 8.25 115 92 6.64 65 51 6.99

上思县 85 300 2.18 85 165 2.23 60 80 2.07

(三)防城港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计算

1、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能客观地反映当地水资源的开发潜力,是水资源利用综合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防城港市中等干旱年份(p=75%)的水资源总量为61.4亿m3,其中生态需水量2011年为6.33亿m3,2015年为9.79亿m3,2020年为10.09亿m3,由其可得出防城港市不同水平年水资源可利用量分别为:55.07亿m3、53.46亿m3、51.31亿m3。现状及2010年、2020年水资源开发利用量即可供水量分别为13.96亿m3、15.09亿m3、17.67亿m3,开发利用程度分别为25.24,28.23,34.44,水资源利用程度计算成果见表4。

由表4可以很清楚地看出防城港市各水平年各保证率下水资源承载能力,从水资源承载能力指标讲,全市水资源相当充足,水资源供给量还有一定空间,其中上思县水资源承载压力较大。相应的从水资源开发程度,上思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高,属高开发区,现有防城港市的多年调节大型水库--那板水库,未来通过那板水库灌区的续建配套和小型水源工程的建设,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得到进一步深化和提高。相对看来,防城区、港口及东兴市开发利用程度较低,现状供需失调,缺水风险大。因此,必须加大该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投入力度,通过防城河梯级工程开发、大垌水库工程(在建)、三波水库加固、黄淡水库加固、企沙供水管网工程及城市供水工程等规划项目的建设,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力争水资源供需平衡,以推动防城港市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对于相当丰富的境外来水,开发利用程度很低,白白浪费,使得各水源承受较大的供水压力,不利于供水稳定,建议加大投资力度,开发境外来水资源,为防城港市的发展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防城港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计算成果表

表4水量单位:亿m3

分区名称 p=75% p=90%

水资源量 可供水量 水资源承载能力指标 水资源量 可供水量 水资源承载能力指标

市 2011年 55.07 13.90 0.25 43.36 12.22 0.28

2015年 53.46 15.09 0.28 42.73 12.94 0.30

2020年 51.31 17.67 0.34 40.89 15.94 0.40

防城区、港口区及东兴市 2011年 27.36 9.05 0.33 22.86 8.05 0.35

2015年 26.85 9.62 0.36 22.35 8.62 0.39

2020年 25.97 11.96 0.46 21.47 10.72 0.50

上思县 2011年 10.45 4.85 0.46 7.53 4.17 0.55

2015年 9.37 5.58 0.60 7.43 4.22 0.57

2020年 9.02 6.86 0.76 7.39 5.02 0.68

境外水量 2011年 17.26 0 0.00 12.97 0 0.00

2015 17.24 0.1 0.01 12.95 0.1 0.01

2020 16.32 0.2 0.01 12.03 0.2 0.02

2、水资源富裕量

水资源富裕量是反映防城港市水资源供需环境的一项重要指标,权衡有限的水资源能否满足不断增长的河道外用水即社会各部门用水和河道内用水的需求。防城港市2015年及2020年水资源富裕量情况见表5。

通过表3与表4中各地区社会发展用水量与可供水资源量比较可知,防城港市水资源量相对丰富,能满足社会供水及生态用水需求,而且水资源富余量较大,是城市发展进一步发展用水的有力保障,但是也存在相当问题,上思县水资源开发量较大,水资源富余量较低,较难进一步开发利用。

防城港市水资源富裕量计算成果表

表5 单位:亿m3

P=75% P=90%

分区名称 总需水量 总需水量

水资源

总量

合计 河道内用水及其他损失 社会发展用水 水资源

富裕量 水资源

总量 合计 河道内用水及其他损失 社会发展用水 水资源

富裕量

全;

2015年 61.4 18.65 9.79 8.86 42.75 47.64 18.95 10.09 8.86 28.69

2020年 61.4 19.15 10.09 9.06 42.25 47.64 19.45 10.39 9.06 28.19

防城区、港口区及东兴市 2015年 30.84 10.37 3.73 6.64 20.47 24.92 10.54 3.9 6.64 14.38

2020年 30.84 10.82 3.83 6.99 20.02 24.92 10.99 4.0 6.99 13.93

上思县 2015年 10.76 5.35 3.12 2.23 5.41 8.28 5.41 3.18 2.23 2.87

2020年 10.76 5.29 3.22 2.07 5.47 8.28 5.35 3.28 2.07 2.93

境外水量 2015年 19.8 3.04 2.94 0.1 16.76 14.44 3.11 3.01 0.1 11.33

2020年 19.8 3.24 3.04 0.2 16.56 14.44 3.31 3.11 0.2 11.13

四、结论及建议

北部湾经济发展区的成立,防城港市社会、经济的将得到迅速发展,水资源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水资源的匮乏和水污染将会成为制约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因素。因此,及时合理、科学地编制水资源保护规划,是实现水资源永久利用和保证社会、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本文通过分析防城港市的水资源量、可利用量、人类生存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对防城港市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了评价。从评价结果来看,防城港市的水资源量能够满足现状及规划水平年的社会发展的要求,存在的问题是:各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协调,产业发展模式落后,尤其是农业发展技术应用不及时;工业技术落后,属于高耗能低产出类型;水资源保护措施不得力,监管力度不够;缺乏污水处理能力,水资源重复利用率低,这将大大影响防城港市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建议从开源和节水两方面提高防城港市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开源就是保证原有供水工程供水能力的同时,建设一批新的供水工程,如防城江上规划的扶隆水库、大录水库、大垌水库(在建)、木头滩引水工程扩建;节水就是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和产出.大力进行以灌区节水改造为中心的农业节水技术推广,调整作物结构.种植低耗水的作物;加快城市用水和工业用水的节水步伐,加大污水治理,逐步实现污水资源化.总之通过科技、经济、管理、行政等手段逐步建立全面节水型社会。

参考文献

[1]尹绍清.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J].广西水利水电,2009(3):74-77

[2] 莫崇勋,蔡德所,杜群超,孙桂凯 .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水资源可利用量及承载能力研究[J].水利发电,2010(11).

[3] 鲁帆,严登华,杨贵羽,李立新.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水资源安全保障机制研究[J].人江,2010(6):30-32

[4]广西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 广西水利厅 2010.09

[5]防城港市2011统计年鉴 防城港市统计局编

[6]《广西防城港市水资源调查和综合利用规划》.广西水利水电勘察设计研究院 1995.1

[7]防城港市防城河流域水资源分析评价报告书广西水文水资源钦州分局2005.10

第15篇

【关键词】建筑行业;专业化;分工;可行性

建筑行业专业化分工是当前适应建筑行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步适应性需求,在将建筑施工企业按照专业化细分成若干专业化分工,这是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社会经济对建筑行业专业化的客观需要,在今后的发展中,必然成为建筑行业更加精准化的施工需求,并得到全面完善和发展。

一、简要分析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与专业化分工的融合点

1、专业化融合的整体合力。在建筑行业的专业化施工管理中,通过一定的信息化操作,尤其在工期、质量、造价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有效的缩短施工时间,减少施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这是现代信息技术与施工管理的逐步融合并形成合力的伟大实践效果,是趋势。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建筑行业工程项目施工中来,可有效地、自动的、快速的进行信息处理,形成资源整合优势。

2、现代技术的全面提升。在建筑行业的现展中,融入现代现代信息技术,借助常规的设施工具和普通的通信手段,采取人工观测、手工操作等工作方式来处理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工程建设管理的各类图表绘制、数据计算和文字编辑,进行工程质量、进度、投资等控制等不能适应当前建筑行业专业化发展的需求[1]。现代新技术的加入,可改造传统的施工方式和施工管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管理,就不会出现扰乱建筑行业的行业秩序,避免在施工招标过程中体现出公平、公正、公开,减少人财物浪费,节约成本。

3、观念转变的意识更新。对于建筑行专业化分工来说,思想观念的更新和转换,也要跟着时代节拍,但是,当前许多的企业没有结合自身的特点,造成蛮目的管理,尤其是思想观念陈旧,不去开发新的信息化管理软件,没有达到工艺控制软件的应用水平,对项目上的工程预决算、施工进度、工程技术、工程成本、工程资料、人力、财务、材料、设备等缺乏计算机辅助管理,造成施工应用过程中的环节脱节,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2]。

二、深入简读建筑行业专业化分工对企业发展与市场的重要性

1、改革发展的必然需求。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建筑行业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各种高层建筑、材料管理、暖通工程等多需要专业化、精细化的管理模式,而建筑行业的专业化分工更好能分解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适应更多的发展需求,并结合市场发展的趋势,在将建筑行业进行细化的同时,分解为若干单一化、标准化及专业化的建筑环节和操作内容,有利于发挥不同建筑主体的资源、技术优势,提高技术到位率、促进标准化建筑的有效形式,从而实现对建筑质量的整体把握,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建筑成本,提升监护行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效益,是市场发展的客观需求和形式所趋。

2、综合型发展的形式表现。对于建筑行业专业化分工,是当前综合性建筑行业发展的形式表现之一,并逐渐成为实际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从原来单一的建筑设计事务所转变成为现在的集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为一体的综合性、专业化发展模式。并且在明确个专业分公司的职责情况下,将建筑行业的结构或者设备事务等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促进各专业的贡献,利益分配,相互间的责任分担,都有很正规的文字合同、协议,更好的实现综合性建筑行业专业发展的实现[3]。

三、全面探讨建筑行业专业化分工的可行性研究

1、建筑行业的整体情景。从长远来看,未来50年,中国城市化率将提高到76%以上,城市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将达到95%以上。都市圈、城市群、城市带和中心城市的发展预示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高速起飞,也预示了建筑业更广阔的市场即将到来。据预测,2011年至2020年,中国建筑业将增长130%。其中,2018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建筑市场,占全球建筑业总产值的19.1%[4]。智能建筑市场前景广阔,在2020年前,中国用于节能建筑项目的投资至少是1.5万亿,我国建筑节能蓝图蕴含着对节能材料和技术数万亿元的商机。因此,对建筑行业的整体专业化分工有着必然的发展趋势。

2、建筑行业专业化分工的调查摸底。通过在一定范围内对建筑行业中各企业业主、施工人员、材料销售人员、技术人员、设计人员等不同层次的建筑人员进行调查摸底,讨论建筑行业专业化分工的可行性,并综合各种意见,从调查结果老看,共发出调查问卷356份,收回350份,从结果显示,89%的人员占城实施建筑行业专业化分工,并且细化建筑企业中的责任区分,实行专业化质量管理体系,并实现分工程度越细越好,并适应建筑行业的建筑成本和市场规模,进行各种专业化的分工。

3、专业化分工的实现途径。在建筑行业专业化分工的实现上,可以采取全盘化的统一管理,设立总公司,建立专业性强、技术过硬、不同专业的模式,建筑企业脱胎行业部门经济体制下,建筑市场相对封闭和分割。随着企业向工程总承包和国际化发展,建筑企业基于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纷纷选择专业化、相关产业的多元化和非相关产业多元化发展路径[5]。研究表明,基于自身细分行业优势而发展的以打通上下游产业链的专业化公司和规模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公司在行业背景良好的基础上能持续成长。

4、行业竞争的专业化趋势。从建筑行业的盈利发展模式来看,专业化发展是大势所趋,建筑行业盈利能力角度上来分析,按照传统的划分方法对建筑市场进行划分,大体可分为:房屋建筑市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市场、铁路建设市场、水利水电建设市场等大的建设市场,以及更小的、专业性更强的化工建设市场、冶金建设市场、水泥建设市场、油田建设服务、轻工建设市场等市场[6]。从这些不同的建筑市场来看,都呈现出了建筑专业化的精细化管理越来越要求严格,致使建筑行业专业分工成为了各种建筑的客观需求,并彰显出应有的发展魅力。

5、整体的认知。由于过往发展中,建筑行业在组织机构、经营方式、服务功能上存在不少缺陷,存在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主体多元化和国际、国内市场对工程总承包的发展需求以及企业的低层次竞争造成企业利润空间缩小,企业的发展壮大难以为继,直接影响到企业竞争力的提高等一些问题;提高建筑行业的整体竞争能力,就必须打破传统的建筑管理模式,在全面分析市场的新形势下,把握建筑行业的专业化分工[7]。

四、总结

建筑行业专业化分工是一个系统、全面的运营方式,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新新形势下,对于提升企业的整体市场竞争能力,实现多元化的核心发展模式,并推进建筑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有很大的作用,从当前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出发,分析建筑行业的现状,推进建筑行业的专业化分工融入现代企业发展的需求,更好的推进建筑行业的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丁肖真;建筑设计行业专业化变革之我见;建筑设计管理;2005年03期

[2]钟碧颜;建筑工程造价文件编制质量的控制及措施;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年第4期

[3]刁玉国;从东电烟塔公司的发展看施工企业专业化的趋势;电力建设;1994年第02期

[4]张勇;建筑设计专业化与企业改革——探讨华森模式;建筑设计管理;2003年05期

[5]程峰;方勤;谈谈我国发展专业化施工企业的几点认识;安徽建筑;2001年第06期

[6]曹达明;低碳建筑行业的现状与发展;探讨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年第7期

[7]刘志君;董兵;兰丽吉林省建筑行业结构现状分析;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