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教师的德育观范文

教师的德育观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教师的德育观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教师的德育观

第1篇

不同的荣辱观,是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反映。青少年正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时期,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总书记提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通过认真的学习,我们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意义,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的任务是如何将荣辱观渗透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有正确荣辱观的学生。

作为一名德育课程教师,我认为要通过加强德育课程的建设来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以下谈自己的四点认识:

一、要旗帜鲜明地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

当前,因为应试的需要,一些地区和学校形成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学校德育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德育课程担负着培养“三观”的重要任务,学习了总书记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后,我们应该认识到当前德育课程不仅不能削弱,而且应当加强,应该在不同年级旗帜鲜明地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尤其是毕业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社会的关注度在提升,但是往往会出现认识上偏差;他们面临着新的选择与考验,但是往往会遇到许多的困惑,因此,他们更需要用正确的“三观”进行引导。

另一方面,当前,中小学都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教师们尝试着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关于荣辱观的教育,我认为,政治课教师一定要认真学习“八荣八耻”荣辱观,并将它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言”和“行”表现出来,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在正确舆论的引导下进行思考和活动,不能让课堂形成所谓的“探究”、“辩论”的氛围,形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局面。

二、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将专题教育活动与日常教学相结合

“三观”教育既要有能够触动学生心灵的、主题鲜明的专题教育课程,又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做到“润物细无声”。版权所有

政治课的教学内容中有许多是体现“八荣八耻”荣辱观的,如“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树立科学世界观,反对各种迷信活动”、“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选择崇高的人生目标”、“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等内容。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结合社会的实际、学生的实际进行荣辱观的专题教育活动。只要教育具有针对性、生动性,又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是会受到学生的欢迎,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许多中学生在遇到一些重大事件时能够表现出一定的爱国热情,但是他们的热情通常只是表现在一种情绪上,而对“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既在认识上有很大的误区,又很少落实到行动中。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渗透荣辱观的教育就现得尤为重要,教学案例的选择、对具体事件客观公正的分析、对学生言行的正确评价等教育的渗透会让思想认识更深刻,对行动的落实会起到积极地作用。

三、坚持“三贴近”原则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

如何让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德育课程上得到落实呢?举一个小例子:一位学生曾经问我:“您让我们爱国,可是国家为我们做了什么呢?”,我利用教材“国家职能”的相关内容,选择了大量的有一定时效性的材料,说明国家如何对人民负责,并引导学生列举他们所知道的、感受到的事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因此,德育课程落实荣辱观要坚持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只要以正确的荣辱观为指导,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贴近学生的认知方式,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德育课程的实效性就能突显出来。

四、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需要多元的评价标准

德育课程作为一门必修课程需要有合理的评价标准。无论对学生还是对教师,评价都不应该只是试卷的考试分数。不同的学校要结合自己的实际,采用多元的标准来评价德育课程的教学效果,让德育课程得到良性的发展。

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时,我们不能只是口沫横飞地对他们宣讲“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等口号,因为这样的语言太苍白无力,使学生既在认识上形成很大的误区,又很少落能实到行动中。最好的方法是教师以自己的行动为学生作出榜样。教师身体力行,自觉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随手拾起掉在地上的纸屑,在食堂打饭时与学生一起排队……这些事情看起来都很不起眼,但正是这些看似很不起眼的小事,成就了教师的威信,彰显了教师的道德修养与人格魅力,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这些做法也许比严厉的批评和训斥更能让学生信服。

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我们仍然应把这千百年来的古训当作指引我们行动的准绳。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教育是大事,可教师却应该从注意身边的小事做起,因为“小事情”维系着“大荣辱”。作为教育工作者,小事情上的失信行为,将会带来大事情上的不和谐,如果任其发展,就会对理想、道德产生不利的影响,带来思想上的混乱,甚至人格上的扭曲。这就必然对学生的思想成长造成不利影响。一个人的品德好坏往往决定他行事结果的正负。我们必须对学生负责,对教育负责,对祖国的未来负责。提高自身的修养,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教书育人,德育为先;品德教育,育心为本。若要教育学生的心灵,就必有高尚的师德,不能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应安贫乐道,一心从教,经受起道德的考验,建立正确的荣辱观,做到知荣耻以修身。还要将这种科学的荣辱观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的“言”与“行”表现出来,感化学生,做到敦品行以育人。我相信行到高处德必显,水至深时舟自行,只要有品行高尚的教师,就不会缺少德峻智渊的学子。

第2篇

以下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及解决方法进行探讨。

一、传统学校教育中的误区

反思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我们往往是保守着狭隘的课堂教育观,将施教的场所仅仅局限于教室,把课堂教学简单片面地理解为教育行为的全部。大部分学校一味地去想方设法提高升学率, 认为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品德就一定好。这是导致目前中小学德育工作不成功的最大因素。

二、家庭教育中的误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孩子们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宠爱:吃好的,穿好的,玩新的,要啥给啥,能满足的尽量满足,都想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很多孩子在学校是好学生,而在家里却是“小少爷”、“小公主”;有相当一部分家长不配合教师对孩子进行教育,他们认为,家长的任务就是给孩子提供吃穿,学习教育则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从而对孩子的教育成长不闻不问;还有一部分是农民留守儿童,他们脱离了家长的束缚,放任自己,与社会不良分子混在一起,缺少了最基本的家庭教育,使孩子在接受道德教育这一块失去了至关重要的一步。“十年树木,百年方能树人。”我们教育的目的是树人,德育工作才是整个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加强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细致的育人工程,它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精心策划,不断地用生动的、贴近生活的实例来充实它。

如何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德育教育呢?

1、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基础。课堂是我们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战场。对课文内容进行引申,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大家的讨论,把课文告诉我们的内容归纳出来,学生通过自己的讨论可以很容易掌握应有的德育道理,逐步养成认真细致的优良习惯。如体育课上,在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能够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拼搏的信心与勇气,使其从小养成自觉学习、刻苦努力、不怕失败、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各学科都可挖掘爱国主义教育因素。 中小学生在道德知识的理解上是从比较肤浅的、表面的理解逐步过渡到比较精确的、本质的理解。要让学生结合自身进行比较,确立明确的导行目标,构建课堂多维交往结构,采用小组讨论等方式,满足中小学生交流的欲望,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学生之间的相互教育从而产生德育效能。教师可以在设置道德情境的前提下,让学生通过纵向比较,看自己是否比以前进步了,或者横向比较,看别的做得好的伙伴是怎么做的,自己是不是和别人做得一样好,在比较中,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

2、家庭、学校合作,才是最好的选择。可以开展家长学校活动,以活动为纽带,形成家校德育合力。尽管我们的家庭都距离学校较远,缺乏交流的机会和条件,但学校仍是积极建立了教师家访制、家校定期对话制、教师家长共评制、优秀家长及学习型家庭评选制等一系列制度,广泛开展了家长接待日等活动,组织家长看校容校貌、评教风学风、议学校管理、谈家教体会,做到了活动内容丰富多彩。通过召开家长会、家长代表座谈会,建立家庭教育联系卡等家校“双边”活动,拉近了家校距离,密切了家校关系,形成了德育合力,以家长学校为依托,提高了家长的综合素质。

第3篇

关键词:数强化;德育;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8-216-01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基础教育实质上是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关键之处是落实德育教育工作。要加强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就必须从各方面人手。不能限于在班队工作抓德育教育,还要从各科教学中贯穿德育教育工作思想体系,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小学生的良好道德行为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往往需要多次反复的训练和培养,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要与各学科教学和社会实践等密切联系,努力挖掘各学科教育因素,最大限度地发挥各学科的德育功能,从实际出发,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使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完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德育为先,小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一代,就要抓好德育教育工作。而语文教学是强化学生德育教育的关键,要抓住这个关键,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语文教学在德育教育中所起的作用。

一、语文教学在德育工作中的向导作用

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语文教学在德育工作中的向导作用,特别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的思想品德朝着当今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强调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重视思想品德修养。学生德育培养的目标,是以一定的社会对学生的要求来确定目标的,根据这些要求,对于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行为规范,要坚决地给予肯定,对不符合社会道德行为规范的,就应该给予明确的否定。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这种坚定、鲜明的政治态度,就体现了对学生德育的要求,就具有向导作用。但是,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人们的观念不停地变换,各种思想影响无时不有,无处不存在,很可能出现一些消极的,甚至错误的思想影响。我们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识别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真与假等,抵制非正确思想的影响,弘扬正确的思想影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英雄人物为榜样,学习他们为了革命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学习班上优秀学生的那种助人为乐、刻苦学习的品质,使学生达到所规定的培养目标。

二、语文教学对德育工作的强化作用

我们所谈到的发挥语文教学在对德育工作的强化的作用,就是要通过语文教学,对学生道德品质、政治思想觉悟、语言表达、行为表现要以褒是贬非、扬善抑恶、爱美憎丑、讲真除假来激励学生,从而进一步强化道德行为,抑制不良道德行为,使学生从小就能正确区别褒与贬、善与恶、美与丑、真与假。树立正确的道德人生观。不仅分得清,而且要表现在行动上,使学生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要使这种思想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受到激励,起到强化的作用,有潜移默化的德育强化效果。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动机,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三、要发挥语文教学在德育方面的调节作用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发挥语文在德育教育中的调节作用,就是对德育教育管理工作和对学生德育表现方面的各种测试。语文教学对德育管理的调节,就是指在语文教学中为达到德育工作的预期目标,对学生德育工作的测试,这是以社会对学生的道德要求做得如何为标志的。调节的目的是让学生的表现基本符合社会要求,符合小学生行为道德规范,符合培养人才要面向未来、面向四个现代化的标准,能为党和人民培养出的“四有人才”,也是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开展好素质教育的保证。通过语文知识的学习,语文能力的训练,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道德意识,逐步调节学生的道德行为表现,以达到规范化的目标要求。增强学生严格要求自己,正确对待人生,使学生养成讲文明、讲礼貌、有道德的好习惯。培养学生从小学法知法_、守法,并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这种调节,只要充分发挥语文教学对德育工作的强化作用,就一定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四、语文教学对德育工作的影响

教师的工作是教育人的工作,不仅要教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教育学生从小有一个良好的道德品质。那么,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仅是要求学生掌握文化知识,而且更主要的是对其进行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从小学语文课文而论,无论是写人、记事的文章,还是写景、状物的文章,都是通过叙述一件事来突出人物的思想品质,通过文章的中心思想来教育学生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即使是写景状物的文章,也仍然是通过描写事物,使学生理解文章的含义,从中悟出一个道理,怎样做一个有知识、有道德的学生。所以说,学好语文,不但能增长学生的知识,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我们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给学生传授知识时应重点抓住课文的中心思想及文章的内在含义来感染学生,以文中的主人公的崇高思想和品质影响学生,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知识,从学知识中受到道德教育。

第4篇

关键词: 体育教学 道德教育 实施措施

在《体育之研究》中指出:“体者,为知识之载而为道德之寓者也。”学校体育不单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增强学生体质,还应包括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1]。学校体育不仅能锻炼学生的体魄,还能够有计划、有目的地与德育、智育、美育等相结合,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一、加强体验课上道德教育,抵制社会不良风气

学校体育能通过各种健康文明的活动,充实学生余暇生活,占领业余阵地,防止社会上各种不良道德风气对学生的侵蚀,抵制精神污染。教育学家认为,在青少年中开展各种体育竞赛活动,犯罪率会大大下降。因为在体育竞赛中要求他们必须遵守规则,服从裁判,在竞赛中出现粗野动作和不文明举止会受到观众的指责,可规约参加者的行为,从而有助于提高他们对社会规范的认识和行为的自我控制力,培养他们自觉遵守规则,服从裁判的良好作风。同时要形成正确的社会舆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起到表扬、鞭策、扶正祛邪、激励进取的导向作用。

二、优化学校教学环境,完善体育教学资源

学校是青少年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对他们进行德育的“德育场”,学校环境的优化对青少年政治思想道德教育与培养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有助于形成优良的校风和培养优良的学风。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本身就是知识经济时代中的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和青少年积极进取的动力源。建设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会给人一种无形的力量,激发人们对体育运动的欲望。将德育工作渗透到体育课堂中,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体育课,寓教于乐,使学生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同时体育课堂要强化管理,保障学生德育教育的贯彻和执行。为了形成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学校要完善各项体育活动制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终身体育观,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要注重对学生的日常教育和管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为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奠定基础。同时要增加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建立各种场馆,配合各种器材,改善体育教学条件,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运动环境。加强体育文化建设,积极开辟第一课堂,扶持与建立各种俱乐部,组织丰富多彩的娱乐竞赛;利用学校的报刊、广播,网络、宣传栏等,人力宣传体育精神,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发挥体育环境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科用,使学生自觉养成各种锻炼习惯,并向终身体育过渡。

三、培养高素质师资队伍,提高体育教学水平

学校是德育的基地,体育教师是进行体育道德教育的主体。因此要加强学生德育教育,就必须有政治素质高的教师,这对教师的道德素质修养和专业水平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大力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

培养有高尚情操的学生,首先教师自己要有崇高的品德。师德是学生的指灯,上行下效是道德模仿的普遍规律。树立良好的师德,古语云:“艺高胆大,德高行正。”“师德”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体,德育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过硬的专业素养,而且要求其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以良好的师德、品格、人格魅力影响和教育学生。这要求体育教师与大学生一样提高道德素养,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良好的示范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学生模仿的对象,体育教师要注意自身的形象,保持优美的仪表风度。与人交往要落落大方,彬彬有礼,着装要整洁、高雅。语言和行为是最直接影响学生的因素,老师在任何场所讲话都要文明用语,语气温文尔雅,态度和蔼亲切,遵守诺言,言行一致,并富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幽默感。行为要正直、大方、文明、高洁,成为学生崇拜而模仿的典范。

体育教师在日常体育教学工作中,必须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寓德育于体育之中。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把握当代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和思想品德状况,认清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性地探索在体育课堂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策略和技巧,进而达到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四、加强体育课堂每个阶段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应因势利导,开展心理素质教育,从认识、情感、行为和心理特点及个性差异入手。大学生大多数都有较强的上进心、好奇心、活泼好动和较强的归属感等心理特征,他们乐于参加集体活动。在体育课上,通过严密的组织和严格的纪律,如课前整队,报告人数,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练习,爱护场地器材,与同学互相保护帮助等,对学生进行教育。这些活动本身就具有生动的道德教育因素,有助于培养学生为人民服务的观点,提高他们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自由与纪律的关系,形成团结互助、遵守纪律的优良品质。

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要理性升华,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使他们自觉遵守纪律,尊敬教师,互相友爱,艰苦朴素,具有勇敢顽强、果断、忠厚老实的道德意志,并具有热情、活泼、乐观、踏实、细心和沉着等心理品质,同时还要培养他们在运动场上的良好的体育道德作风和顽强的意志品质。

总之,体育与德育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在体育教学中,应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结合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个性等特点,从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技术、技能入手,从发展身体着眼,有的放矢地寓德育于体育之中,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2]。

参考文献:

第5篇

论文摘要:教师这一社会角色,兼具教学工作者和德育工作者双重职能。中国教育史上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如孔子、孟子、董仲舒、韩愈等,从教学与德育二者的矛盾关系出发,充分肯定了德育职能应该成为教师角色的首要的基本的职能,并对教学职能与德育职能在教师育过程中的关系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剖析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教师角色的德育职能观,对于强化现代教师的德育意识,正确处理教师教书和育人的关系,在批判继承中华民族教育传统的基础上构建社会主义学校现代化的德育工作新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教师是教学过程和德育过程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之飞。他不仅担负着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任务,而且担负着培养思想品德的职责。教师这一社会角色,兼具教学工作者和德育工作者双重职能,并且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这两方面应该是统一的。中国教育史上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从教学与德育二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出发,对教师角色在教育过程中的教学职能与德育职能及其相互关系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并对德育职能作为教师角色的基本职能进行了明确定位。

1.孔丘

针对教师角色在教育过程中的教学职能与德育职能的关系,孔子说:“据于德”、“游于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就是说,德行和文化相比,德行是做人的依据和根本,有了这一前提和基础,才能更好地博学于文。很显然,孔子把德育职能看作是教师角色第一位的职能,第二位的才是教学职能。这是因为,孔子强调道德教育,而且把它放在培养人的首要地位,他认为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是成为圣贤君子的首要条件,也是最根本的问题。君子要专力在根本方面,“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学而》),根本方面树立了,仁道之德也就由此而产生。

孔子主张道德教育要通过知识教学来进行,知识教学主要的也是为道德教育服务的。他很重视教育学生“知德”、“知礼”、“知仁”、“知道”,即对道德规范具有一定知识,有分辨道德行为的是非善恶的能力。孔子是第一个在中国教育史上论述教育过程中德育与教学的关系,且将德育职能定位于教师角色首要职能的教育家。当然,孔子也并不完全忽视一般文化知识对道德的影响。他说:“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有仁德的人安于仁,有知识的人利于仁,因为智者认识到道德对他具有长远而巨大的利益,他便去实行仁德。孔子还说:“未知,焉得仁?”(《论语·公冶长》)没有知识怎么能够算是仁呢?由此可见,他是把道德教育和知识教学统一于教师同一教育过程中,是教师职能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但他强调德育是教师角色的主要职能,教学是次要职能;德育需要通过教学来进行,教学是为德育服务的,而且教学内容主要限于《诗》、《书》、礼、乐方面的知识讲授。

2.墨翟

与孔子一样,墨子同样重视教师角色的德育职能。他把“有道者劝以教人”作为实现政治理想的根本措施,反对那种“隐匿良道而不相教诲”的现象,他认为:“天下匹夫徒步之士,少知义,而教天下以义者功亦多。”(《墨子·鲁问》)。墨子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兼士”。所谓“兼士”,主要是指具有“兼爱”思德和改造社会能力的人。他提出的“兼爱”不同于孔子的“仁”,孔子的“仁”也讲爱,但那是有等级的爱,“爱有差等”。墨子的“兼爱”是“爱无差等”。墨子从“兼爱”思想出发,引申出最高道德标准—“义”。他说:“万事莫贵于义”(《墨子·贵义》),“义可以利民,故曰:义,天下之良宝也”(《墨子·耕柱》)。实际上墨子是把“利民”作为实践“兼爱”的行为准则,认为“爱利万民”,维护“天下之利”的公利,“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这是最高的道德准则。

如果说,孔子的教学仅仅局限于《诗》、《书》、礼、乐文科知识的讲授,而墨子则把讲授范围拓展到了斧乍戊绳墨、规矩方圆的理工科知识,这也就是墨子所提出的“智慧”教育的基本内容。他主张把“智慧”教育融入德育过程中,以培养具有实际改造社会能力的“兼爱”之士。因此,与孔子不同的是,墨子不仅重视教师角色的德育职能,还非常重视教学职能,并努力将两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

墨翟是一位“好学而传”的学者和大师,他一生致力于用“上说下教”的方法来实现其政治主张。他不仅熟读古代的传统典籍,给予深刻地批判和广泛地应用,而且还热心钻研各种自然科学知识,积极投身于造车、建筑、制作器械等工艺实践活动。据《韩非子》上所记载的:“墨子为木莺,三年而成,蜚(飞)一日而败。弟子曰:‘先生之巧,至能使木莺飞,。墨子曰:‘不如为转淞.巧也,,’(《外储说左上》)。知道“先生之巧”,说明墨子的弟子参与其工艺操作过程。在他的言传身教、“以身戴行”之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充满天下”(《吕氏春秋》)。就连墨家的论敌孟子也不得不承认“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界子·尽心上》)。总之,墨子将教师角色的二大职能有机统一于其教育实践过程中,这与其提出的教育目的是完全一致的,但是他卑强调德育应主要通过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教学实践过程来进行。

3.董仲舒

董仲舒自幼勤读儒学,“三年不窥园”,平常“乘马不觉牡牡”,达到如痴若愚的程度。为了维护封建中央集权的大一统,董仲舒提出“罢黝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汉武帝采纳作为汉王朝统一的政治指导思想和文教政策的主旨。在“独尊儒术”政策指导下,儒学的典籍被尊称为“经”。朝廷设五经博士,即专事传授经书的教师,学校教育基本上成了经学教育。由此产生了经师和人师之别,汉代就有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之说,人师可谓是担负全面培养学生的教育者,而经师则可理解为只管教书而忽视有意识影响个性的教书匠,教师角色的德育职能和教学职能开始分离。

尽管六艺或“六学”中有教学也有德育,而且董仲舒也曾主张将二者结合起来,他说“莫近乎仁,莫急乎智,…仁而不智,则爱而不别也。智而不仁,则知而不为也。”但实际上他只重视经学中关于经邦济世、为人修身的道德教育内容的教学,而且书本知识在教学中占据了主要地位,从而使章句训话代替了现实问题的探讨,以致于教师的德育职能仅仅局限于六艺中涉及到的道德知识的传授与学习,得不到真正发挥。不仅如此,他还否定鄙弃自然科学知识的教学,他说:“能说鸟兽之类者,非圣人所欲说也。”他认为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是“说不急之言”,是“惑后进者,君子之所甚恶也”(《重政》)。这样,汉代教育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成为教师讲解五经的教育,教师多崇尚空言,坐而论道,不尚践履躬行,由此教师角色仅限于教学职能,而且被限定于“六艺”这一狭窄范围之内。

4.韩愈

韩愈认为,由于汉代教师角色的德育职能和教学职能的分离,直接导致了儒学的衰弱、教育的衰败,社会上出现了不重师道的现象。人们“耻学于师”,即以向老师学习为可耻;教师们以为自己的职责也只不过是“习其句读”,即认为只是教学生识字断句而已;而那些“士大夫”贵族老爷们一谈到某人拜某人为师,则“群聚而笑之”。为了改变“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社会风气,他写了《师说》一文,大倡师道,重振儒学,确立教师这一角色的职能包括“传道、授业、解惑”三方面,主张经师与人师是教师不可分割的统一身份。

所谓“传道”,是指传儒家道统,传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所谓“授业”,是指讲授古文典籍和儒家经典,使学生接受文化知识技能方面的教育;所谓“解惑”,是指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解答学生们在道业方面的疑惑。韩愈认为,教师角色的这三项基本职能是紧密相联的。其中“传道”是第一位的,“授业”是第二位的。道统帅业,业体现道。道是主导方面,业是从属方面。

在他看来,如果教师只是“习其句读”而不传道,那是“小学而大遗”,即因“小”而失“大”,丢掉了自己的基本职能。很明显,韩愈重师是为了卫道,强调教师的基本职能是为了恢复儒道传统。但他并没有片面、孤立地强调教师角色的德育职能,而主张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德育应通过教学过程来完成。

自韩愈以后,中国教育史上一直存在着分别以讲经和育人为己任的两种教师,形成经师和人师两种不同的士风传统。近现代中国,由于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科学技术内容日益充实学校教育课程,使得经师与人师的矛盾表面上有所淡化。

总之,从中国教育的传统来看,“德育为首”几乎是历代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的共识。自古以来的中国教师实际上主要承担了德育工作者的角色,正如汉代郑玄所说:“师者,教人以道者之称也。”从这个意义上讲,整个中国教育史其实就是一部中国道德教育史。因此,剖析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教师角色的德育职能观,对于强化现代教师的德育意识,正确处理教师教书和育人的关系,在批判继承中华民族教育传统的基础上构建社会主义学校现代化的德育工作新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书目:

1.毛礼锐主编:《中国教育史简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2.郭齐家著:《中国教育思想史》,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3.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第7卷《德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第6篇

一、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合理规划是先导

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现为不能制定合理有效的德育教育规划,德育教育工作缺乏规划性, 难免出现一些漏洞和不足,难免会影响学生群体的德育水平的有效发展。眼下教育部门对学生的德育工作有了更为明确的要求,初中学校要善于把握相关的文件精神制定合理有效的德育教育规划,把德育教育工作者的资质、水平,学生群体的道德水平和思想观念概况、预期达到的德育教育目标、德育教育的课时安排和重点培养的德育思想观念等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确保学校整体的道德教育工作有所遵循,有所依据,从整体上把握德育教育的脉搏和节奏,避免德育教育落差太大。

二、教师队伍的德育素养需要强化

初中德育教育工作中,教师队伍的德育教育素养和水平对德育教育结果起到了直接的作用。要提升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最关键的是要德育教育队伍自身的素养有所提高。老师们要注意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和水平,积极以最先进的德育教育方式、德育教育理论进行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更新。

1.强化理论修养,培训和学习很重要

学校要提升初中德育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水平,需要注意对教师们进行理论培训。要将教育部门或相关部门提供的德育教育文件、指导等内容及时传递给教师群体,注意及时更新教师们的道德素养,用强大的思想道德素质武装每一位教师。此外可以考虑让德育教师队伍参加相关部门开展的培训,吸收新的经验和成果,丰富教师们的德育思想素质。此外考虑到德育教育工作需要贯穿到教学的方方面面之中,也可以将其他课程老师集中起来进行德育教育培训,让语文、数学等任课老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也可以发挥出一定的德育教育成效,推动德育教育工作的提升。

2.强化道德实践能力,践行道德风尚

教师们在进行德育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不要只停在嘴上,还要落实到手脚言行上。老师们要从自身做起,注意在言谈举止中体现出道德观念,体现出师德师风,以身作则的为学生们做出示范,让学生们从教师的实际工作、生活之中的表现获得熏陶感染,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

教师要在教学活动、日常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遵守社会公德和传统美德,从细节之处做好道德实践,以优秀的道德素养发挥带头作用,让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群体的熏陶和感染效果,还有利于加深道德教育的说服力,让学生心甘情愿地跟随老师做好德育工作。

三、教师队伍要注意分析学生群体的性格特点,做好教学方式改良

1.分析学生的道德心理特点,了解其特点

针对学生群体的道德观念和心理开展工作,才能确保德育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我国初中学生群体的道德问题比较突出的表现为公德心缺失、以自我为中心,存在较为严重的叛逆心理。初中学生群体的道德心理优点主要表现为乐观、向上、进取心强。除了要了解学生们的道德心理特点,教师们还要深入了解学生道德缺失的主要表现,如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日常生活活动中有哪些违背道德教育的现象或举动,将这些情况进行汇总,在教学活动中以这些行为作为案例进行讲解和探讨,让学生们认识到自己的某些行为举止是不符合道德要求的,让学生们明确自己的需要改进的部分,从而提升道德教育的实践指导性和实效性。

2.树立典型作为榜样,以点带面提升德育水平

从学生群体的心理特点来分析,如果能够在班级内形成良好的道德学习氛围,对于提升学生的积极性有重要影响。教师们可以考虑在班级中选择一个表现良好的学生作为德育教育典型,进行公开表扬,要求学生们向他学习,邀请模范榜样在课堂上介绍自己的道德观点和经验、思想价值观念,从而掀起一股道德学习氛围,让学生们向特定的榜样学习。

初中学生普遍存在较强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在看到其他同学因为道德表现良好而受到表扬的时候,就会引起其他学生的羡慕之情。教师们通过潜移默化的塑造道德模范来激发学生们的主动性,让学生们体验到良好的道德素养是深受广大老师认可和支持的,这对于启发学生群体整体的道德水准提高有重要的模范带头作用。

四、建立道德教育观察与评价机制

合理有效的道德教育必须要重视教育效果的评价与审核机制建设。特别是关注道德教育实效性而做出的探索和改革措施,其实际效果和学生的课堂反映是否达到预期目标难以确定。初中道德教育负责部门和人员要制定合理有效的道德教育效果观察与评价机制,对德育教育新思路、新模式、新理念、新方法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估,对其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进行汇总,为德育教育方法的改良改进提供客观可靠的指导。健全完善的德育教育效果观察与评价机制对于保障实效性教育尝试和探索的效果有重要意义,一定要引起教师队伍和有关部门的重视。

第7篇

唐代文学大师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最重要的作用是传道,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更应把德育教育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发挥良好的育人作用。因为历史课的特点也决定了历史课是除思想政治课外最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课程,并且从道德的养成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青少年时期,而不是成年以后。因此,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这是必要的。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为了维护共同利益,协调关系而形成的行为规范准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进行道德教育,其目的是将社会道德转化为学生个体的道德品质。道德是伦理学和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品德则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的对象,可以说学科教学中的道德教育就是品德教育。所以,简单地说,德育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具体讲则是爱父母,爱兄弟姐妹,爱同学老师,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是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教育;是温良恭俭、文明礼貌的教育;是追求真理、维护正义的教育;是科学态度、敬业精神的教育;是民族自豪感,历史责任感的培养。不可想象连父母都不爱的人会爱家乡,连家乡都不爱的人会爱祖国,连祖国都不爱的人会爱党爱社会主义。我们希望通过德育教育,使大多数学生做到谦虚好学、勤奋上进、诚实正派、遵纪守法,爱家乡爱祖国,有理想有道德。这也就实现了我们历史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那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实施道德教育呢?

一、紧扣课本,对学生进行道德知识的教育

中学历史教科书写进的大量优秀历史人物,是道德知识教育的生动材料。借助于优秀人物的形象进行道德知识的教育,教师可以先对历史人物的道德行为作出分析和概括,使学生逐步建立起道德规范,认识道德行为的是非、善恶、美丑的准则,再进一步从个体涉及的社会关系分析和规范这些道德品质。个体涉及的社会关系有三:一是个人与国家、民族、阶级、集体之间的关系;二是个人与他人(包括师长、父母、同志、朋友等)之间的关系;三是个人对自己(即自我道德修养)的关系。任何个体在面对这三种关系时,必然会产生各种道德标准和行为抉择。对上述三种社会关系的处理是历史教学帮助学生建立道德规范和道德标准的基础。所以在历史教学中,组织学生有目的地归纳历史人物道德行为所涉及到的三类社会关系,是道德知识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根据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内容特点,应主要抓住爱国主义这条主线,使学生牢固地树立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集体关系的道德观。

二、注重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

道德情感是个体在道德认识和实践过程中伴随发生的内心体验。历史教学中的道德情感的培养,主要是借助历史教科书提供的、历史教师加工创设的道德情境中道德形象的行为、情感及道德知识进行,具有间接的、想象的、伦理认知的特点。道德情感的培养对个人品德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主要借助教科书中历史人物的道德形象进行。历史上的道德形象虽然远离现实,是间接的,但他们是作为社会道德标准的榜样而存在,并且生动、具体、鲜明,所以历史教师要高度重视和发挥情感教学的作用,从道德情感培养的角度,精心组织、加工教学内容 ,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道德情境,艺术地锤炼、组织教学语言,潜心酝酿情感,使教学产生强烈的感染力,以情育情,引发学生对道德形象形成强烈的情感体验,使教学产生导向和激励作用。

另外,与历史知识有关的电影、电视、小说等文艺作品对培养道德情感也具有重要作用。历史教师应充分认识优秀文艺作品的道德教育作用,有目的、有计划地推荐或组织学生阅读有代表性的文艺作品,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感。

三、加强学生道德行为的训练

第8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管育并重

0引言

在中职学校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管育并重模式对提高德育效果以及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管育并重”模式概述及其应用于中职德育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管育并重”模式概述

管育并重便是在不断落实深化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探索出来的一种有效模式,将“管”和“育”两手抓有助于推动德育教育发展,最终达成德育教育的目标。其中“管”和“育”是该模式的两个方面,二者同等重要。首先,在管育并重这一模式中,“管”是“育”的重要前提。这里的管是指管束,简单说来也就是对学生日常的言行举止进行约束和规范。而作为被管束的对象,学生也应当在学校中严格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要服从教师的管理,如此才能为德育工作的推进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但与此同时,管这一过程是具有强制性的,因而也容易激起学生逆反的心理。然后,“育”是对“管”的进一步深化。基于“管”这一工作的强制特点,在有效促进德育教育开展的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的麻烦,即学生可能会由此而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甚至逆反的心理。因此,只进行管束是不够的,还需要根据学生具体状况采取能够让其接受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这就体现出了“育”的重要性。

1.2在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中应用“管育并重”模式时存在的问题

在中职学校应用这一模式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没有正确认识管和育两个方面的重要性,将管育并重实际应用成了重管轻育。首先,就中职学校中出现的这种重管轻育状况来说,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与中职学校本身的生源与管理体制密不可分,中职学校招收的生源往往是一些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甚至可能是一些比较调皮较难进行约束的学生,因此中职学校为了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管理教育,通常会制定相应的管理机制以便于能对学生形成直接的、有效的管束,也正是基于这一点导致中职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工作过于重视;二是与德育教师的认识水平有关,很多中职的德育教师在思想上就认为对学生进行管理和约束,让学生不犯错是最重要的事情,正是这种认识上的偏差使得德育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将注意力较多地倾注在了管这一方面。其次,就中职学校目前存在的这种重管轻育的德育教育状况来说,也会对学校教育的发展以及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产生负面影响。对于中职学校来讲,重管轻育就将关注点放置在对学生的管理上,过于注重管理就容易使管理过程变得更加机械化和形式化,从而忽略学生本人的思想和情感,因此在这种变异模式的应用下,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不具有实际效益。

2在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中“管育并重”模式的正确实践与应用

对于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来讲,首先要正确认识“管”这一方面并且在具体德育工作中审慎把握管的度,才有可能做到两方面平衡,从而修正对管育并重模式的错误认识。管束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而作为管束对象的中职学生,并不像低年级的学生那样会严格遵守教师的管理和安排,他们已经进入了青春期,有自己的一些想法,也有一定的反叛心理,因此强制的管理对于中职学生来讲可能只会使他们更加抵触。比如在对传统的德育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管理时,教师为了确保管理的有效执行,便要求学生无时不刻报告自己的位置信息。这看起来是很理所应当的一件事,但是对于中职学生来讲就很有可能涉及到隐私的问题,因此不见得所有学生都会遵守这样的一种规定,更有甚者会与教师对着干,不仅不能起到有效管理作用,反而“培养”了学生的反叛精神。因此,开展德育工作的教师应当抛弃传统德育教育中那种对学生进行实时监控和全面掌握其信息的做法,而是把握好管理的度,在确保能达到一定管理效果的基础上为学生保留一定的私人空间,对学生个人隐私要予以尊重。德育教师应当清楚明白对学生的管束并不是要把学生局限在特定的条条框框里,让他们出不来,而是通过管理将学生带往正确的方向,这样才能为“育”这一方面的工作打好基础。在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中,还需注重“育”这一方面的工作,充分发挥引导教育的作用促使学生真正得到提高。“育”与“管”不同,如果说后者是重视对表面的形体言语方面的管理和引导,那么前者就是更加注重对学生在思想和情感上的引导。对于中职学生的德育教育来讲,教师在育人的时候需要更加注重方法,充满真情实感真正做到以理育人。对于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而言,管与育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因此,建立一个管育结合的有效机制非常重要,在适度管理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既能达到理解和尊重学生的效果,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从而推进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进一步深化。

3结语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是当前中职学校教育的一个重点内容,而管育并重是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德育模式,应当在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中受到重视。促使管育并重模式充分发挥其价值作用,促使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取得积极成效。

参考文献:

[1]黄彦钧.管育并重理念下的中职德育模式构建[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4).

第9篇

关键词:学校体育 体育教师 角色定位 创新精神

二十一世纪,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体育教育正由传统的以继承已有知识为中心的封闭型教育向着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为中心的开放式教育转变,在这场教育变革中,每位体育教师都应该及时转变观念,改进教育方法,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素质,紧跟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势,以尽快实现自己在二十一世纪学校体育的角色转变。

一、二十一世纪体育教育的新变化

1.学校体育向终身体育变化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明确要求:“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巧与习惯。”事实上,给予认识的局限,传统的体育教学往往侧重于对学生运动技巧的传授,而忽略了全面运动知识特别是锻炼意识和习惯的培养。

为适应由学校体育向终身体育变化的要求,我们的体育教学中必须正确处理以下的关系:一是体育的竞技性与娱乐性的关系。我们现在的学校体育之所以不太受学生的欢迎,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娱乐性,过分对学生强调体育的竞技性,挫伤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二是体育教育的基础性与主体选择性的关系。三是体育知识与健康知识的关系。我们在体育教学中既要向学生传授运动技能,也要讲解健康知识,真正做到“懂体育、爱体育、学体育、会体育”。

2.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协调发展

健身性是学校体育的本质特征,是体育区别于德育、智育、美育的根本标志。但是,学校体育教育必须与德育、智育、美育有机结合,才能真正贯彻素质教育的要求,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3.体育向多样性、开放性方向发展

我们幅员辽阔,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地区差别很大,经济与教育的发与不平衡,同时,学生个体差异也很大,学校体育向多样性民展既是必然要求,也是必然趋势。

二、二十一世纪体育教师的角色定位

随着时展和教育发展的要求,二十一世纪的体育教学面临着许多新的变化,这些变化,相应地也对体育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对广大体育教师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为了适应这些变化,广大体育教师也有必要进行新的角色定位。 1.推陈出新的创新者角色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同样也是体育运动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关键所在。没有创新,体育运动就得不到发展,而创新性人才的培养,需要有利于创新精神和能力养成的环境和条件,其中关键所在是要有一大批富有创新性的教育人才,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应具有创新意识。

二、是应具备创新能力。

三、是应具备创新人格。

2.教育主体的服务者角色

时代的发展及科技的进步使教育作为一个重要产业已总分地迈入了产业化的进程,因此,如同其他消费一样,“教育消费”已是生活中的现实。体育教师这种服务角色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尽快转变教师是“尊者…‘长者”,是学生心目中令人敬畏的权威,学生只能服从于教师的传统教育观念。、 二是体育教师就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新世纪的体育教师必须学习和掌握体育理论、人体生理学、运动生物学、运动解剖学、运动医学、教育学、运动心理学、统计学以及各运动项目的基础知识。 三是体育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体育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而且育人,所以承担着帮助学生解决诸如意志、情感、道德、思想等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

3.“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者角色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学习既包括理论知识学习,如一些新兴学科、新的健身观念的学习等等,还包括各种技术、技能的学习。随着终身教育思想的树立,二十一世纪的学校体育会出现一些新的内容和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和组织模式,例如韵律操、毽球、网球、软式排球等项目的推广,研究性学习、发现法,掌握式等教学模式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 德育教育 必要性 重要性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从古到今,一直很注重后辈的德育教育。如今学校的德育教育成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社会品德、积极主动投身社会实践,成为高素质人才是素质教育的一大目标。学校的德育教育主要是指对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简称德育教育。然而,我国现在还处于应试教育阶段,离素质教育还有一段距离。处于应试阶段的教育,更多的是注重知识的传授、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考试能力,往往忽略了德育教育,这是教育工作者值得反思的地方。历史教育作为一门以史实为基础的学科教育,主要的教育目的是以史为戒,以史育德。初中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感知我国的传统美德,树立正确的道德思想。

一、历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1.青少年在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新世纪的青少年,有更优越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他们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因此,表现出与其父辈们截然不同的精神风貌。但在这些条件下也会对青少年的思想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

(1)自我意识的膨胀。一些青少年自小就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家长的过分溺爱以及纵容,致使孩子自我意识的膨胀。表现为自私自利、我行我素、容易冲动、缺乏对他人的理解和关爱等,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生态度。这种自我意识的膨胀对青少年的成长非常不利。

(2)民族意识缺乏或偏激的爱国思想。社会多元化发展,青少年容易受一些不良行为或思想的影响,对社会对他人存在不理智的认识,缺乏民族意识或存在狭隘的偏激的爱国思想,表现为对国家和他人漠不关心,或对社会不满、存在偏激的爱国行为,如暴力打砸泄愤等。民族意识的缺乏或偏激的爱国思想都是不正确的思想认识。

(3)极强的功利意识。处于青春时期的孩子,思想还未成熟,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容易受社会风气或他人的不良影响,形成极端的个人主义,如金钱至上、名利至上等不良思想充斥于心,变得极具功利性。

2.德育教育势在必行。根据青少年存在的的上述问题,进行德育教育势在必行。历史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从历史事件中折射出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品德情操等,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思想,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历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1.增强民族意识和激发爱国热情。学习历史,了解我国古代的兴衰历程和近现代的改革发展,从中吸取教训和总结规律,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激发爱国热情,从中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和民族观,激发学生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2.有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历史教学的德育培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之形成健全的人格。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帮助其健康成长。

三、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学的方法

1.科学渗透德育教育。教师的教学目标都是根据教学大纲中的要求制定的,不同的章节内容,所要达到的目标也不尽相同。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计划,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历史教学中,并将其作为教学的目标之一,才能真正实现历史的德育教育。

2.多样教学方法的应用。学生理解能力的差异,历史内容的差异性,教学条件的差异性等决定了历史教师必须采取多样教学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如多媒体的应用、表演式教学、角色互换、演讲式教学等。另外,讲解内容的多样化也是多样教学的重要方面。例如,在历史教学中善于将乡土历史与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联系起来,不但丰富了课堂教育,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在乡土历史教育中,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和祖国。

3.注重情感价值观教育。做事先做人,所谓的“做人”就是要有良好的价值观,正确的情感态度。教师是学生情感价值观塑造的重要引导者,而课堂教育又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的重要平台。这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都有重要影响。例如,在讲解林则徐虎门硝烟的历史事件时,教师怀着一颗崇敬的心对林则徐大无畏的民族主义精神进行评价,学生受教师情感价值观的影响,同样会高度认同林则徐的高尚品质,并心生崇拜,以此为榜样,从而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

综上所述,处于初中阶段的青少年思想品德还未定性,这决定了历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而且德育教育是可以灵活运用到历史教学中的,教师应把握好教材,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并注重自身的情感价值观,去感染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品质。

参考文献:

第11篇

一、以生为本,充分挖掘教材的德育素材

小学数学教材中,思想教育内容有,但并不明显.这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广泛拓展开去,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和教学中.

1. 适当拓展阅读材料,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数学教材里都安排了阅读材料,涉及数学史料、数学家的故事、实际生活中的数学、数学趣题、知识背景等各个方面,这样安排的目的就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也为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人文精神的教育提供了园地.例如在教学“圆周率”时,我先从那个数星星的孩子说起,然后介绍祖冲之,讲述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进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又有利于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2. 合理利用知识栏目,贯彻德育教育

小学数学教材中有许多“你知道吗?”的小知识栏目,教师可以合理利用.其中有些知识,既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很好的课本资源.例如在教学“小数的意义”时,有一段小知识:“你知道吗?小数是我国最早提出和使用的……在西方,毕业论文 小数出现的很晚.直到十六世纪,法国数学家克拉维斯首先使用了小数点作为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分界的记号.”合理利用这个小知识,渗透德育教育,既可让学生学到小数的有关知识,又可使学生产生为我们伟大的祖先而自豪的民族自豪感,并进而树立奋发向上的自信心.

二、以师为镜,发挥人格魅力的德育功能

德育过程既是直接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间接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形象和体现出的精神形象对学生的影响很大.

1. 以身作则,从细节做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师要做好这个榜样.例如升国旗时,我端端正正站在队伍前面,严肃认真,学生自然照样守纪律了.小学生可塑性强,所以教师以身作则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有一次,我去上课,走到教室门口,喧闹的教室一下就安静了,教室门口到处都是纸屑.我什么都没说,弯下腰开始捡起来.慢慢地,孩子们聚拢来,一起拾.我接着上课,同学们都很认真,教学效果很好.下课后,两个学生主动到办公室承认了错误.

第12篇

关键词:教师法律义务;教师道德;教育

教师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专业人员,作为一名教师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要把他们培养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更重要的是把他们培养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人,特别是在高校里由于学生正处于成长期,他们虽然有一定的思想,但却还不很成熟,且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和可塑性。

然而令人深思的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我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以及职业结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伴随而来的是全体社会成员在思想道德、心理状态及外在行为等方面出现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使得社会上出现了较多的不良习气,而且使教师这支较为纯洁的队伍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和影响,特别是近几年来社会上普遍反映教师师德下滑现象屡有发生,抨击教育腐败等问题的言论也比比皆是,即使是在教学当中,仍然也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且有违教师职业道德的不良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在教学时常呈现出重教书、重智育、重成绩,同时却轻育人、轻过程、轻德育等不良现象。尽管这些问题的产生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从根本上讲,不能否认的是与教师的师德有着更为直接的关系。因此,加强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已成为教育领域一项较为重要的工作。

教师是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专业人员,由于教师的言行和品德时刻影响着学生的心灵,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因此,为了使学生受到正确的引导和良好教育,我国的《教师法》第八条对教师应该履行的义务做出了如下明确的规定:(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从上述规定中可以看出,不论是在教师的教育职责方面,还是在教师的教育内容方面,教育的主题都是紧紧围绕育人育德来展开的。法律对教师的道德水平和应尽义务已经做出了明确的要求,使得教师道德要求有法可依,有理可循。从而将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提高到了法律规定的高度,也就是说教师在履行义务的同时,其优秀的品德更是教师必须具备的重要资格和条件。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由于教师的职业道德高低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培养效果,更关系到我国的教育事业能否健康发展,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因此,教师这支队伍必须是一支德才兼备的队伍。

若要把这支队伍建设好,一方面需要社会的努力,通过对教师的持续性教育、法律制度约束,使高校教师自觉抵制社会的不良习气,深刻认识到自己肩上的重任和意义,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教育观。

另一方面则要教师从自身做起。首先要提高认识。教师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民族的振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教育的希望在于教师。教师素质的高低、职业道德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因此,要从国家和民族的高度来看待自身的职业道德与义务的关系,要从未来发展的角度来重视和加强道德建设。

其次要严于律己。作为人民教师,既要脚踏实地教书育人,尽职尽责又要淡泊名利,甘为红烛专心致志地做好本职教育工作,又要正确认识到教育事业的神圣性,要廉洁自律,有高度的自尊、自爱、自律精神,要始终牢记人民教师的义务和责任,牢固树立乐于为师、终身奉献的崇高志向,并尽全力完成好教书育人的任务,坚定不移地热爱和献身于教育事业。

第13篇

关键词:人格教育 德育教育 关键

一、尊重学生人格的表现在于教师

尊重人格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学生既是教育活动的对象,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他们具有独立人格。作为教师,应处处从学生的特点出发,事事为学生的发展着想,研究他们,了解他们,并引导他们实现自我设计,这才是真正的良师。

以人为为本,尊重学生,首先要求教师做到客观、公正地看待学生。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并且视同至宝,精心呵护与引导。即使是所谓“学困生”,也应该相信他们不是天生就无能,而是一群“才能未被开发”之生。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学困生经过正确引导转变成特长生、优秀生的事例并不少见。陶行知曾经告诫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无异于夺走溺水者手中的救生圈。只有充分地解自己的教育对象,诸如他们的性格、习惯、兴趣、爱好、短长、潜能和心理状态、家庭状况以及缺失的成因,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估,教师才能避免偏颇,给学生以尊重和关爱。”

以人为本,尊重学生,还要求教师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在教学中、班级事务的决策上,师生共同讨论,鼓励学生积极思维,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即使学生的见解有偏颇,也应耐心地启发诱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切忌批评、斥责。尊重学生,师生成为知心之友、忘年之交,可以使学生在信任中奋起,在温暖中敞开心扉。对话、交流是沟通、理解的捷径,教师跟学生对话,要以肯定学生的优点为先、为主,让学生在鼓励中显示自我,实现自我;触及缺点、错误,要让学生多作自我剖析;出现歧见,要允许学生争辩;出现对抗要作冷处理,善于等待。

尊重学生人格,归根结底在于教师具有良好的师德。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要尊重学生,教师还得从提升自身的素质着手。教师应严于律己,善于解剖自我,走出心理误区,力争自我超越。嫌弃和斥责,都会伤害学生的自尊,易引发逆反情绪和对抗行为。

二、学校德育在培养人格素质方面的对策

1.营造培养人格素质的德育氛围。学生人格的培养,首先要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的独立个性。教育家杜威说过:“尊重的欲望是人类天性最深刻的冲动。”我们应该明确,每一个学生都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人,虽然许多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具有某些共同的特点,但我们绝不能不顾学生人格,按照统一的教育模式去抹杀学生的个性。在诸多相似的背景后,他们身上存在着更多的差异。“人心不同,如其面焉。”世界上找不到两张完全相同的脸,也找不到人格完全相同的两个人。然而,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往往过于强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学生管束有余,放手不足,在这个“不行”、那个“不许”的棒喝下,学生自然被动地接受“教育”,而或“乖顺”、或“张狂”、或“阴奉阳违”,却都失去了健康的个性。同时,教师对学生应具有宽容的态度。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教师过于追求“尽善尽美”,苛求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过失,缺乏正确引导,最终只能导致其心理的失落,人格的改变。因此,“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处罚更强烈(苏霍姆林斯基语)”。当然,宽容不是姑息、放纵,也绝非是不讲原则的包庇和迁就,而应相互理解,相互信任,不求全责备,不拔苗助长。我们应该给学生多一些微笑,少一些严厉;多一此宽容,少一些指责;多一些尊重,少一些约束。毕竟,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教师要用变化的、发展的、进步的眼光去看待和研究学生。要看到学生的“远处”,看到学生的“未来”。要坚信他们都是可以造就的,具有多种发展的可能性。毕竟学生的成长还未定型,可塑性强,发展弹性大。作为教师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缺点与不足,允许他们犯错误,对他满怀期望,这样往往会产生“皮克马利翁效应”。从而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培养。

此外,还要强化教师人格的表率作用。“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很难想象,一个昏君能治理好国家,一个人格低俗的教师能培养出高尚人格的弟子。所谓“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因此,教师必须竭力为人师表,严于律己,以完善的精神品质、崇高的师德风范为基础,指导和调控学生,使他们在掌握一定的知识体系基础上形成良好的观点和崇高的信念,培养健全的人格。

2.确立“人格教育”的德育目标与内容。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几个顺序不变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成功而合理地解决每个阶段的危机或冲突,将促使个体形成积极的人格的特征,有助于发展健全的人格,反之,个体就会形成消极的人格特征,导致人格向不健全的方面发展。从这一理论出发,一方面要求我们必须确立人格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在“逐渐形成的过程中”起导向作用。根据我国国情和学校教育实际,有关学者认为,我国中小学生优良的人格系统主要包括下列要素:(1)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2)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3)忠诚踏实的生活与工作作风;(4)勇于挑战的创新精神;(5)富有弹性的适应能力;(6)百折不挠的抗挫精神;(7)强弱适度的情绪反应;(8)善于与人相适的社交能力;(9)自我调控的理智行为;(10)热烈饱满而又稳重坚定的行为品格等。培养和发展学生人格素质,应紧紧围绕这些要素来选择教育内容和组织教育活动。另一方面,由于每个阶段都各有“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且是“顺序不变”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学生年龄特征出发,针对各年龄段学生发展的不同任务和要求,制订出各年级的具体目标内容,并加以细化、分解,付之以操作。这样,学生在理论和现实、过去和现在,善与美的知识获得中,培养兴趣,满足需要,陶冶情感,形成信念,最终促进“健全人格”的发展。

第14篇

【关键词】教师,师风,师德,建设

教育家说:“德,师为完全人格教育之本;若无德,虽则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恶,无益也。”由此可以看出,越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越要加强对青年学生的德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学生的价值行为判断能力,提高学生对“真、善、美”的鉴别能力,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从而在思想上形成正确的政治方向、奋斗的崇高理想和良好的道理品质,真正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

一、学而不厌 博学多艺 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武装自己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广博的知识,良好的文化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在教学中举重若轻、融会贯通。如果教师不学无术、孤陋寡闻,其结果可想而知。教师知识的渊博首先来自能努力学习,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包括常识性知识、思维性知识、法律知识、科学技术知识、文史知识和心理知识等。其次,来源于持续不断地学习,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时代,终身学习成为现代教师的第一需要。第三,要虚心好学,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现代教育更是如此,对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可以不断地改进教学质量,则是教师改进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

在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中,老师就是权威,而这种教育思想在当今以人为本、崇尚民主的新的社会环境下必须改变。虽然说老师是施教者,学生是受教者,但如果教育形式不得当,学生就不会全部接收来自教师的教育,因为他们首先是一个个具有独立个性、朝气蓬勃、渴望上进、有思想、有感情的人。身心发展特点和教学实践均证明,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往往具有很大的叛逆性。例如一些学生故意挑战学校再三强调的规章制度,就充分说明了这种现象。

究其深层次原因,并不是说学校不该制定这些规章制度,而是运用这些规章制度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进行有效选择。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必须具备先进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仅把自己当成施教者,更应该当成促进者、引导者、欣赏者。要尽量少用纪律束缚学生,少用理论教条学生,更多地去关注学生人格的完善、生命的质量、学业的长进,而且要理解学生的要求,尊重学生的情感,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学生的发展和未来着想,让学生在充满民主、平等的人文环境中健康成长。“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育工作者只有在理解、尊重、关爱学生的基础上,善于发现学生思想中闪光的火花,并真正左近他们的内心深处,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才能唤起学生的强烈共鸣。

二、为人师表 言行一致 用崇高的师德师爱来感染自己

西汉杨雄说:“师哉!师哉!桐予之命也,学务不如求师,师者,人之模范也。”由此可见,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不可谓不大。教师良好的师德修养对学生具有示范作用,而教师的不良行为习惯也时常被学生所仿效。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特别强调重视教师的以身作则,他认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争,虽令不从。”为人师表一方面是强调教师要言行一致,即要求学生注重仪表,教师自己必须保持衣着整洁,行为端正。教育学生要勤俭节约,教师要管好正在流水的公用水龙头、白天教室里亮着的灯。也要教育学生要讲文明懂礼貌,教师言语要“干净”,举止要文雅大方。还要学生养成严谨治学的好习惯,教师就要兢兢业业备课,认认真真上课。

另一方面,为人师表体现着教师人格魅力的重要性。教师的公正、无私、善良、正直,不但有利于影响和激励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培养优秀品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有利于得到学生的信赖和尊敬,形成健康的教育活动氛围。反之,教师的偏私与不公,必然使学生失去对公平认同感,造成感情的压抑和心理的不平衡,挫伤学生学习与要求上进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对学校教育的信任,甚至对社会的信任,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和优秀品质的培养。

三、忠于职守 以教为乐 用圣洁的事业追求来激烈自己

我国古代,无论是终身以教书为业的专职教育家,还是从政之余守土讲学的兼职教育家,无不以所从事的教育工作为自己最大的乐事。孟子以“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为三乐之一 ,认为教书育人是天下最崇高的事业。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教师只有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浓厚的兴趣,才能创造性地完成教育任务。唐代著名的惠宗禅师酷爱兰花,一次他为弘法讲经云游各地,临行前他嘱咐弟子们看护好寺院的数十盆兰花。有一夜弟子们疏忽将兰花遗忘在户外,偏偏那夜狂风大作,暴雨如注。几天后,惠宗禅师返回寺院,众弟子们忐忑不安地说明原委,准备领受责罚。可是惠宗禅师却宽慰弟子们说:“当初,我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好一个“我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这是一种多么广博的胸怀!这就要求教师要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正确的认识,从而产生责任感和光荣感,坚守教育岗位,忠于教育事业,把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教育事业。

第15篇

关键词:职业院校 德育 人文关怀 措施

注:本文是石家庄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职业院校德育中人文关怀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课题编号:201008005)的最终研究成果。

职业院校德育中实现人文关怀的措施主要有提高德育教师的关怀情感和能力素质,营造充满关怀的校园人文环境和引导大学生开展自我教育。

一、提高德育教师的关怀情感和能力素质

德育教师应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德育教师要怀着一颗爱心,正视每个学生发展中的缺失,并能够积极、正确、客观地评价和鼓励学生。这样,既能增加彼此的理解、信任和关怀,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及探索知识的热情和信心。

1.更新德育教师教育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前提。没有科学的育人观念就不可能有成功的教育方法,有了观念的更新才会引起教育方法的变革。德育教师要破除旧思想、旧观念和旧思维模式,在价值观、学生观、科学观等方面建立起与时展相适应的新思想。

2.扩展德育教师知识结构

瞬息万变的世界要求德育教师不仅是某一领域的专才,还应是通晓人类生活、生存及其环境的一切基本知识的通才。第一,德育教师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第二,德育教师应该有广阔的知识视野。第三,德育教师要具有创新意识。

3.提高德育教师能力

教师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育任务能否顺利、有效地完成。为了确保人文关怀能够在职业院校德育中顺利实施,就需要德育教师在拥有良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有广博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能不断扩充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德育教师的教育不仅表现在课上,还渗透到课下的所有活动中,这就要求教师有较强的与人沟通的能力。

二、营造充满关怀的校园人文环境

校园人文环境,是“职业院校师生共同创建的一种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这种环境氛围, 对人的心理有辐射作用,并在较高层次上影响着全体师生的思想行为。

1.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校是汇集知识的宝库,学生置身其中,应能随时随地学到各种新知识、新学问。因此,职业院校要在教室、图书馆、报栏、宿舍、餐厅及其他活动场所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

在职业院校德育过程中,德育工作者一方面要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努力将教育的外在权威转化为内在权威,让学生体验到被尊重、被关爱的精神满足;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营造活泼互动、宽容纯洁的同学关系,培养学生广博的人文情怀,使德育要求自然地内化为学生的独立人格,转化为学生持久的人生信念,从而实现职业院校德育育人功效的实现。

3.加强校园环境建设

职业院校要在校园中增设人文景点,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建筑风格,对生活其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各种风格的建筑、优美的环境,能够起到陶冶人的情操、增强学校的凝聚力的作用。优雅舒适的校园环境能给人以美的感受,能体现一种层次、一种格调,展现出学校的精神风貌。

三、引导大学生开展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是指人们为了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而自觉进行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活动。引导大学生开展自我教育,可以从几方面来展开:

1.引导大学生自我分析

自我分析是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起点。“大学生往往自我意识极强,而自我认识较差。我们要引导他们在认识他人的过程中认识自己。”[2]指导学生在认识社会的过程中,学会认识自己,缩短自身与社会的差距。引导学生把单个的自我与整个社会联系起来进行思索,通过对社会的认识了解,达到自我认识的目的。

2.引导大学生自我解惑

自我解惑是大学生坚持自我教育的一种必备能力。由于大学生受年龄及经历所限,往往对这个多元的世界产生一些片面或偏颇的认识,对于发生在自身周围的一些事情产生某些疑惑,提出一些疑问。这些都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正常的反映。

3.引导大学生自我激励

持之以恒的自我激励,是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内在动力,在大学中,有些学生一进大学,就下定决心要努力学习,在大学中展现自我;有些学生渴望成才,渴望在事业上通过个人奋斗有所建树。而有些学生却认为进入大学门之后,就可以松一口气了。这些学生之所以会有这种认识,往往是因为缺少自我激励的能力。我们的德育工作应当围绕这点,引导大学生认识到个人价值应当在社会价值中得以体现,从而不断地激励其在为社会承担责任的同时为实现个人价值而努力。

4.引导大学生自我管理

大学时期是人身心发展的一个特殊时期,人人都觉得自己长大了,每个人都有强烈的自我独立的要求,但由于其年龄和能力的限制,大学生的为人处世又往往习惯于依赖师长,缺乏实际意义上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教育要引导学生从最基础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能力做起,自我约束。

职业院校德育要科学地融入人文关怀,促使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培养人才,离开了教育对象的自我教育,就难以取得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

[1]肖国荣.人文关怀――职业院校素质教育永恒的价值追求[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5.20

[2]徐鹏瀛.浅谈以自我教育为特征的育人工作新方法[J].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4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