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范文

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

第1篇

股权配给作用于宏观经济波动的机理可描述为:融资企业股权配给―宏观经济波动―融资企业自有资本变动―融资企业的边际破产成本变动―融资企业债权融资的数量变动―融资企业资本数量变动―融资企业劳动投入量变动―劳动投入的边际收益产品变动一融资企业产出水平变动一宏观经济波动一融资企业股权配给的强弱程度变化……。

上述过程具体表现为:当宏观经济进入衰退阶 段时,融资企业的经营环境恶化,自有资本水平下 降,若要维持其产出水平不变,就需要借助债权融资 获得外部资金扩大投资,企业的负债率将会上升,新 增投资的边际破产成本将会大幅度提高,这时,推迟 投资将是降低其破产风险的理想选择。因此,融资 企业的理性选择就是不进行债权融资,不扩大投资。 在投资乘数的作用下,将会使宏观经济的产出水平 持续下降,在加速数原理的作用下,将使投资进一步 下降。在投资乘数原理―加速数原理的作用下,将 会使整个社会的有效需求大幅度下降,宏观经济长 期处于有效需求不足状态,宏观经济衰退进一步加 重。随着宏观经济的进一步衰退,企业的整体质量 会进一步下降,股权融资传递融资企业经营状况恶 化信息的功能会被强化,融资企业在自身利益最大 化目标的驱使下,将会进一步强化其股权配给,从而 使股权配给与宏观经济衰退相互强化。

当宏观经济进入繁荣阶段时,融资企业的经营 环境好转,自有资本水平上升,企业的负债率下降, 新增投资的边际破产成本将会大幅度下降,增加投 资将有助于融资企业实现其利益最大化目标,融资 企业的理性选择就是借助债权融资扩大投资,从而 出现投资扩张,在投资乘数的作用下,将会使宏观经 济的产出水平持续提高,在加速数原理的作用下,投 资进一步扩张。在投资乘数原理和加速数原理的相 互作用下,会使需求过度膨胀,形成持续性的高通 胀,宏观经济的繁荣程度会进一步加大。随着宏观 经济繁荣程度的加大,企业的整体质量会进一步上 升,股权融资传递融资企业经营状况恶化信息的功 能会被弱化,融资企业在自身利益最大化目标的驱 使下,将会进一步弱化其股权配给,扩大投资,宏观 经济进一步繁荣。

需要强调的是,融资企业的边际破产成本,不仅 表现在实际边际破产成本水平上,而且更重要的是, 表现在对其的预期上。融资企业的每项生产决策都 涉及到对未来的预期。当宏观经济进入衰退阶段 时,融资企业破产风险增大,其会做出边际破产成本 上升的预测,在存在股权配给的条件下,其理性选择 是不进行债权融资,这将会使融资企业的投资水平 下降,在投资乘数原理的作用下,宏观经济的衰退进 一步加剧。在加速数原理的作用下,企业的投资水 平会进一步下降。投资乘数原理和加速数原理的相 互作用,会使宏观经济的衰退加剧。当宏观经济进 入繁荣阶段,融资企业会作出边际破产成本下降的 预测,其股权配给将会弱化,债权融资也会相应上 升,从而使融资企业扩大投资,在投资乘数原理和加 速数原理的相互作用下,股权配给会进一步弱化,宏 观经济繁荣程度会进一步强化,形成持续高通胀。

固定资产投资是对未来的一种支出,其产出在 经历数个生产时期之后才会出现,与短期投资相比, 投资风险更大,由此引起的融资企业破产风险更高。 当宏观经济进入衰退阶段时,融资企业自有资本下 降,负债率上升,破产风险增大,由于存在股权配给, 融资企业的经营者为规避破产风险,会减少最具有 破产风险的固定资产投资。由于固定资产投资数量 巨大,在乘数原理和加速数原理相互作用的条件下, 融资企业减少固定资产投资,将会使宏观经济衰退 的程度更大。当宏观经济进入繁荣阶段时,融资企 业的股权配给将会弱化,债权融资也会相应上升,固 定资产投资将会扩大,在投资乘数原理和加速数原 理相互作用的条件下,将会使宏观经济繁荣的程度 更大。可见,由于存在股权配给,融资企业固定资产 投资的变动将会强化宏观经济波动。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股权配给是宏观经济波动 的加速器,融资企业的股权配给行为是宏观经济波 动得以强化的微观基础

二、股权配给作用于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机理

1.我国上市公司具有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但 政府干预形成了股权配给

我国上市公司扩大股权融资传递的信息是,该 企业获得了政府的扶持和帮助,对外部投资者而言 是利好信息,因为受政府的干预,股权融资的成本低 于债权融资的成本。黄少安等人已证明了股权融资 的单位资金成本低于债权融资。因此,外部投资者 会踊跃购买上市公司的股票,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 能够顺利进行。

股权融资偏好的间接动因是,我国上市公司大 多数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成,国有股权超过50%,且 不流通,上市公司借助股权进行融资,不会被接管, 对上市公司经营者的地位不会产生影响,相反,由于 股权融资传递的是上市公司获得政府扶持的利好信 息,反而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经营者的地位。因而, 经营者有动力进行股权融资。同时,由于股权融资 传递的是上市公司获得政府扶持的利好信息,上市 公司的股东也会支持股权融资。

但政府会从自身利益出发,对上市公司的股权 融资进行限制,从而形成上市公司的股权配给。

2.我国上市公司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对宏观经 济波动的影响

我国上市公司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作用于我国 宏观经济波动的机理可描述如下:当宏观经济进入 衰退阶段时,上市公司所具有的股权融资偏好有助 于其借助股权融资推动其投资上升,在投资乘数的 作用下,将会使总需求上升,宏观经济的衰退得到扼 制,在加速数原理的作用下,将会使上市公司借助股 权融资进一步扩大投资。在投资乘数原理和加速数 原理的相互作用下,会使总需求进一步上升,抑制宏 观经济衰退的进程和程度,使宏观经济迅速走出衰 退。

当宏观经济进入繁荣(高涨)阶段时,上市公司 所具有的股权融资偏好,使其更有积极性借助股权 融资扩大投资,在投资乘数的作用下,将会使宏观经 济的产出水平持续提高,在加速数原理的作用下,将 会使上市公司借助股权融资进一步扩大投资。在投 资乘数原理和加速数原理的相互作用下,会使需求 过度膨胀,形成持续性的高通胀,宏观经济的繁荣程 度进一步加大。

上述分析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强烈的股权融资 偏好,会扼制宏观经济衰退的程度,缩短宏观经济衰 退的时间;会强化宏观经济繁荣的程度,延长宏观经 济繁荣的时间。

3.我国特殊的股权配给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

我国特殊的股权配给将使我国上市公司强烈的 股权融资偏好作用于宏观经济波动的机理发生一定 程度的变化,具体表现为:

当宏观经济进入衰退阶段时,政府从宏观调控 目标出发,减少对新股发行的控制,使上市公司强烈 的股权融资偏好得到较充分的满足,在上市公司股 权融资偏好的作用下,上市公司会扩大投资,在投资 乘数原理和加速数原理的相互作用下,会使总需求 进一步上升,抑制宏观经济衰退的进程和程度,使宏 观经济迅速走出衰退。

第2篇

一、西方经济学流派发展进程

(一)古典学派

古典学派诞生于1776年英国的工业革命,当时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极大提升,生产技术和经验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并且在世界范围内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市场需求也不断增长,从而促使古典经济学学派的诞生与发展。该学派遵从经济规律,认为经济规律会主导价格和要素报酬,认定价格体系可以很好地配置生产资源,十分信赖市场自身的调节能力,不需要政府给予任何干预,主要的代表人物是李嘉图和亚当斯密。古典学派有两个比较著名的理论,一个是亚当斯密的国际贸易绝对优势理论,一个是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

(二)新古典学派

新古典学派又称剑桥学派,起源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学派创始人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马歇尔。新古典学派产生的重要经济学理论,包括分配论和价格均衡理论,主张将供求论、边际效用论、生产力论以及生产费用论等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全竞争的前提。新古典学派的核心理论是均衡价格论,认为不同需求量和产品价格的构成是由边际效应递减规律决定的,并以均衡价格论替代了价值论。并在均衡价格论基础上发展出分配论,对国民收入中各种生产要素所占比例的大小进行了分析,认为其比例大小由各自的供求关系主导的均衡价格决定,并认为经济总量是由各种生产要素共同组成的。

(三)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主义诞生于资本主义世界大萧条时期,失业率高涨、产出能力严重下降,社会经济发展十分缓慢,甚至出现了经济倒退。凯恩斯主义可以解释为总需求管理,对经济萧条作出了科学解释:“消费需求不足和投资需求不足”。所以需要政府发挥经济主导作用,通过财政政策或者货币政策去拉动需求增长,促进经济消费和投资,进而带动经济复苏,恢复正常运转。凯恩斯主义的核心内容是IS-LM曲线,是由凯恩斯主义者希克斯总结并写出来的,是对凯恩斯主义最好的阐释。但是却受到了新古典学派的质疑与批评,认为凯恩斯主义将经济学又重新拉回了古典经济学领域中。

(四)新古典综合学派

新古典综合学派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凯恩斯的众多追随者在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对凯恩斯主义没有解决的问题进行了重新研究,并试图找到问题的答案,例如繁荣和通胀的分析等。新古典综合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萨缪尔森、托宾以及索洛等,学派理论观念中比较著名的就是萨缪尔森所著的《经济学》,强调了使用财政和货币政策去调节社会经济总需求,促进就业、消除经济危机。并且提出了混合经济论,以此应对经济制度方面的问题。

(五)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诞生于七十年代的美国,当时美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严重滞涨,失业率很高,并且通胀问题严重。由此引出了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分析模式,并由此演化出经济发展体系。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相信并十分依赖个体利益最大化、市场出清、理性预期以及自然律假说四个假设,认为私人经济能够保持自身的稳定,货币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是中性的,货币在短期发展的过程中也是中性的。并对凯恩斯的经济学理论作出了批判,认为其主张的积极干预经济的政策手段,对于经济发展是有害的。

(六)新凯恩斯主义

新凯恩斯主义是在凯恩斯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经济学流派,其汲取了凯恩斯主义中经济学理论上的不足,并在新古典宏观主义的理论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从而发展出新凯恩斯主义,诞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建立了微观经济基础,对宏观经济学微观基础问题的辨析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问题

(一)代表个体分析模式问题

经济学经典的分析模式是代表个体分析,可以将微观分析和总转化当作宏观总量,为宏观经济分析提供必要工具。代表个体分析模式的问题主要有三点,第一是社会经济个体数量多,并且个体差异大,代表性个体分析的工作量太大,无法准确把握每一个个体的行为和信息,容易出现误差和失误。第二是该模式的分析前提是假定个体本身存在缺陷,但是在现实社会中,代表个体的占比是一小部分,使其代表性遭受巨大的质疑。第三,在代表个体分析模式下,总量如果假定合理,其在分析时也会受到经济市场中各种因素的干扰,使得加总行为出现问题,得到的结果并不是统一的和固定的。

(二)理性预期分析模式问题

在理性预期分析模式下,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之间的差异是很大的,新古典学派认为宏观经济的理性预期分析需要建立在个体行为最优化的基础上,认为经济主体的发展就是宏观经济理论覆盖下的最优经济行为。但是,在理性预期分析模式下,完全理性的经济活动和行为是不存在的,个体的经济行为受到宏观经济形势以及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会不断发生变化,如果采取理性预期分析的方式去预测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必然会存在一定的经济风险,无法做到完全准确的预测和分析。

(三)计量验证分析模式问题

计量验证分析模式在经济学中使用比较多,并且相对常规的分析方法,首先要提出问题,并引入函数模型,然后提出假设,最后根据实证数据分析的形式去开展计量验证分析。经济学流派会根据自己对宏观经济微观基础问题的理解和研究成果,建立与之相对应的函数模型,进而对经济系统开始假设,并使用数据工具去推理、演绎,得到经济规律的数学表达。在计量验证分析过程中,分析的结果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利用提出的问题脱离实际,函数模型使用不当等。分析模式的问题容易导致过于理想化的缺陷出现,并且分析过程中有很多关键性的因素是无法被准确量化的,使得分析结果存在较大误差。

三、西方经济学流派对宏观经济学微观基础问题的辨析

西方经济学流派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与演化,经历过迷茫,也获得过成功,其对宏观经济学微观基础问题的辨析还是比较到位的。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具体划分,应该从凯恩斯主义说起,但是其革命的根本目标是颠覆,并不是分立。当然,凯恩斯的颠覆思想也受到了很多质疑的,很多经济学家认为宏观经济变量间的关系会受到经济政策的影响,使得其相关的问题分析出现错误。以卢卡斯为代表的经济学家认为,如果没有微观基础,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是无法正常开展的,无法获得正确的分析。另外,正是因为存在质疑,才会一直推动西方经济学流派的发展与演变,引导经济学者不断探索着宏观经济学微观基础问题,致力于找到两者的协调发展途径,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对经济做出最准确的解读和辨析。

第3篇

关键词:非对称信息;股权配给;边际破产成本;宏观经济波动

中图分类号:F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10)02-0005-05

一、股权配给:基于非对称信息范式的分析

在上市公司的融资过程中,存在着非对称信息。股权融资具有传递上市公司经营状态恶化的信息的功能。因此,上市公司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目标,易于选择债权融资,从而使股权融资供给不足,形成股权配给。

(一)股权配给是股权融资负动力效应的产物

上市公司获得资金的方式是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融资方式的选择是由上市公司的融资决策主体(经营者和股东)决定的。因此,分析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供给不足所产生的股权配给问题,就需要研究上市公司的经营者和股东在融资决策中的行为选择。

1 上市公司的经营者。与债权融资相比,扩大股权融资为外部接管创造了有利条件,使上市公司的经营者面临上市公司被接管的风险。上市公司若被接管,其经营者将会被易位,这将会给经营者造成巨大的损失。具体表现为:经营者拥有的物质待遇、社会地位及荣誉的丧失,人力资本的贬值等。因此,上市公司的经营者倾向于债权融资,这易于导致股权融资供给不足,形成股权配给。

2 上市公司的股东。在债权融资条件下,尽管债权人不能完全控制上市公司经营者的行为,但如果债权人发现上市公司的经营者采取了有损于债权人利益的行为,他可能通过终止新的资金供应,到期撤回资金来惩罚经营者。而在股权融资条件下,股东只能根据多数股权投票原则影响上市公司经营者的行为。由于股东的分散化与异质性,实施这种影响机制还需克服极为常见的“搭便车”效应。此外,有效地实施影响机制也需收集经营者行为、上市公司经营活动等内部信息,这种信息成本又会进一步加剧“搭便车”效应。因此,股权融资对经营者惩罚的难度大。这表明,与股权融资相比,债权融资有利于促进经营者努力工作,维护股东的利益。同时,在债权融资的条件下,上市公司的破产风险加大,破产风险给经营者带来了破产成本,促使经营者提高经营水平。而在股权融资中,经营者却没有这种风险,自然也就没有提高经营水平的动力。上述分析表明,上市公司的股东希望尽可能扩大债权融资,加大经营者提高经营水平的压力,这将易于导致股权融资供给不足,形成股权配给。”

(二)股权配给是股权融资负信号效应的产物

由于上市公司与外部投资者之间存在非对称信息,这种非对称信息表现为,上市公司对自己的资产价值及新投资项目的利润拥有完全的信息,是信息优势方。而外部投资者却不能充分掌握上市公司的上述信息,是信息劣势方。因此,当上市公司进行股权融资时,外部投资者最常见的做法是根据上市公司的平均质量确定他们所购买的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新持股人(投资者)在购买高质量上市公司股票时,需要得到一种额外的收益或奖赏,用来补偿可能购买低质量上市公司股票所带来的损失。这就提高了高质量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的成本。因此,高质量的上市公司不倾向于采取股权融资的方式。同时,它们也比低质量上市公司更有能力采取内源融资和债权融资的方式,获得所需资金。这一点也会被外部投资者理性地预期到。因此,采取股权融资的上市公司被投资者认为是低质量的上市公司,股权融资被看成是上市公司质量恶化的信号,从而使股权融资具有负信号效应。所以,上市公司一般较少借助股权融资,导致股权融资供给不足,形成股权配给。

二、宏观经济波动的微观分析:股权配给的作用机理

(一)基本假设

1 上市公司在融资过程中,只存在股权配给而不存在债权配给。债权融资的上升会引起上市公司破产风险上升,边际破产成本增加。上市公司的经营者是破产风险的规避者。

2 上市公司的破产成本随上市公司产出水平的上升而增加。其理由是:(1)在股权配给与内部股权不变的条件下,产出水平上升意味着较高的投资需求,为满足投资需求,上市公司将会借助债权融资获得资金,这将导致上市公司的负债率上升,破产概率增加,破产风险上升,边际破产成本加大;(2)当上市公司产出水平上升时,意味着上市公司的规模在扩大,拥有的经营者数量在上升。若上市公司破产,更多的经营者将会受到破产的威胁。因此,上市公司的产出越大,其边际破产成本越高。

3 上市公司产出水平(Q)只是劳动力投入量(L)的函数:Q=f(L),劳动力投入量与上市公司产出水平呈正相关关系。

4 在上述假设条件下,规避风险的经营者将上市公司目标确定为:Max{Ea[π(x,z),B]-cp)。其中,Ea是上市公司的最终市场价值,它是预期利润π和上市公司债权融资额B的函数,而π又是一组决策变量x和一组外在(环境)变量z的函数。B是x与上市公司内部股权g的函数。c为破产成本,p为破产概率,它是x、g与上市公司所需支付利率r的函数。

(二)股权配给行为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

1 股权配给导致上市公司边际破产成本上升。如果不存在股权配给约束,上市公司投资所需资金就可以通过股权融资全部得到满足,因而就不会存在融资引起的破产风险,不存在破产成本。上市公司的产出水平可根据其目标由生产函数Q=F(L)推出:上市公司的产出水平,由劳动投入的边际收益产品(MRPL)等于实际工资(W/P)来确定。

W/P=MRR

如果上市公司存在股权配给约束,上市公司对投资资金的需求,就需要借助债权融资来满足,这必然引起上市公司负债率上升,破产风险增加,导致边际破产成本加大。上市公司为实现其目标,其产出水平将会由MRPL等于实际工资(W/P)加上边际破产成本(Mc)来确定。

MRPL-W/P=-MC

由于上市公司存在股权配给约束,如果上市公司的自有资本下降,就会引起上市公司负债率上升。破产风险增大,边际破产成本(MC)增加。同时,由于实际工资和生产函数在短期内通常没有大的变化,即实际工资(w/P)不变。上市公司为实现其目标,即MRPL-W/P=MC。劳动投入的边际收益产品(MRPI)就会上升。由于劳动投入的边际收益产品(MRPL)具有递减规律,即劳动投入的数量越大,劳动投入的边际收益产品(MRP1)越小。因此,劳动投入边际收

益产品(MRPI)的上升,就意味着劳动投入数量的下降。由于上市公司产出水平(Q)只是劳动力投人量(L)的函数:Q=f(L)。劳动投入量与上市公司的产出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劳动投入数量的下降,必然带来上市公司产出水平的下降。上述分析表明,上市公司负债率上升,就会导致边际破产成本(MC)上升,上市公司的产出水平下降。可见,上市公司的边际破产成本直接决定着其产出水平,上市公司负债率间接地决定着其产出水平,它是通过边际破产成本实现的(如图1所示)。

上述分析结论的实现过程可表述如下:在上市公司受到股权配给约束的条件下,当上市公司的自有资本下降时,上市公司就需要借助债权融资满足其对资金的需求,这将引起上市公司的负债率上升,破产风险上升,边际破产成本(Mc)增加。由于前文假定上市公司的经营者具有规避破产风险的偏好。因此,上市公司的经营者将不会进行债权融资,其投资的资金需求难以得到满足,投资行为难以正常进行。尤其是在上市公司的负债率达到或接近极限时,债权融资的增加将会使上市公司的破产风险迅速上升,边际破产成本(Mc)剧增,上市公司的经营者为规避破产风险,其理性选择就是不进行债权融资。上市公司的投资资金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上市公司的产出水平就只能由已下降了的自有资本和上市公司的负债率决定。

2 股权配给作用于宏观经济波动的机制。由上述分析,可将股权配给作用于宏观经济波动的机理描述为:上市公司股权配给-宏观经济波动-上市公司自有资本变动-上市公司的边际破产成本变动-上市公司债权融资的数量变动-上市公司资本数量变动-上市公司劳动投入量变动-劳动投入的边际收益产品(MRPL)变动-上市公司产出水平变动-宏观经济波动-上市公司股权配给的强弱程度变化……

上述作用过程具体表现为:在上市公司存在股权配给的条件下,当宏观经济进入衰退阶段,上市公司的经营环境恶化,自有资本水平下降。若要维持上市公司的产出水平不变,就需要借助债权融资获得外部资金来扩大投资,上市公司的负债率将会上升,新增投资的边际破产成本将大幅度提高。这时,推迟投资将是降低上市公司破产风险的理想选择。因此,上市公司的理性选择就是不进行债权融资,不扩大投资。在投资乘数的作用下,将会使宏观经济的产出水平持续下降,在加速数原理的作用下,将使投资进一步下降。在投资乘数原理和加速数原理的进一步相互作用下,将会使整个社会的有效需求大幅度下降,宏观经济长期处于有效需求不足状态,宏观经济衰退进一步加重。随着宏观经济的进一步衰退,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会进一步下降,股权融资传递上市公司经营状况恶化信息的功能会被强化,上市公司在自身利益最大化目标的驱使下,将会进一步强化其股权配给。从而使股权配给与宏观经济衰退相互强化,股权配给与宏观经济衰退将会更加严重。

在上市公司存在股权配给的条件下,当宏观经济进入繁荣阶段,上市公司的经营环境好转,自有资本水平上升,上市公司的负债率下降,新增投资的边际破产成本会因此大幅度下降。这时,增加投资将有助于上市公司实现其利益最大化目标,上市公司的理性选择就是借助债权融资扩大投资,从而出现投资扩张。在投资乘数的作用下,将会使宏观经济的产出水平持续提高,在加速数原理的作用下,将使投资进一步扩张。在投资乘数原理和加速数原理的相互作用下,会使需求过度膨胀,形成持续性的高通胀,宏观经济的繁荣程度会进一步加大。随着宏观经济繁荣程度的加大,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会进一步上升,股权融资传递上市公司经营状况恶化信息的功能会被弱化,上市公司在自身利益最大化目标的驱使下,将会进一步弱化其股权配给,上市公司也会借助股权融资扩大投资。从而使股权配给与宏观经济繁荣相互强化,股权配给进一步弱化,宏观经济进一步繁荣。

需要强调的是,上市公司的边际破产成本,不仅表现在实际边际破产成本水平上,而且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对边际破产成本水平的预期上。上市公司的每项经营决策都涉及到对未来的预期。当宏观经济进入衰退阶段,上市公司破产风险增大,上市公司会做出边际破产成本上升的预测。在存在股权配给的条件下,上市公司的理性选择是不进行债权融资,这将会使上市公司的投资水平下降,在投资乘数原理的作用下,宏观经济的衰退进一步加剧。在加速数原理的作用下,上市公司的投资水平会进一步下降。投资乘数原理和加速数原理的相互作用,会使宏观经济的衰退加剧。当宏观经济进入繁荣阶段,上市公司会作出边际破产成本下降的预测,上市公司的股权配给将会弱化,债权融资也会相应上升,从而使上市公司扩大投资,在投资乘数原理和加速数原理的相互作用下,股权配给会进一步弱化,宏观经济的繁荣程度会得到进一步强化,形成持续的高通胀。

综上所述,当宏观经济波动时,由于上市公司存在股权配给,致使上市公司投资的边际破产成本发生变化,引起上市公司减少投资或扩大投资,在投资乘数原理和加速数原理相互作用的条件下,使宏观经济波动的程度更大。因此,笔者认为,股权配给是宏观经济波动的加速器,上市公司的股权配给行为是宏观经济波动得以强化的微观基础。

三、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股权配给作用机理

(一)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及政府干预形成的股权配给

我国上市公司扩大股权融资传递的信息是,该上市公司获得了政府的扶持和帮助(因为配股、增发新股要受政府干预),能够获得政府扶持和帮助是上市公司取得良好发展前景的重要基础。之所以说上市公司扩大股权融资就是获得了政府的扶持和帮助,是因为股权融资的成本低于债权融资的成本。政府允许上市公司进行股权融资,就是谋求让上市公司获得低成本的资金实现更快的发展,这是政府支持上市公司发展的方式之一。黄少安等人通过建立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单位资金成本的概念,计算了债权融资与股权融资的相对成本,证明了股权融资的单位资金成本低于债权融资。

令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的单位资金成本为CS,其构成包括:

(1)新股发行成本(PS),即股票投资股利。PS=F(募集资金,股利报酬率)。股利报酬率是普通股每股股利与每股市价之比,利用目前常用的市盈率概念可以对股利报酬率进行推算:

股利报酬率=每股股利/每股市价

=(每股收益/每股市价)-(每股股利,每股收益)

=(1/市盈率)-(每股股利,每股收益)

我国公司法规定,上市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提取税后利润的10%列入公司法定公积金,5%~10%列入公司法定公益金。此后,经股东会决议,可提取任意公积金。因此,普通股每股可分配股利最多只能为每股收益的85%。以当前证券市场的平均市盈率为60倍计算,则股利报酬率最大不超过1/60×85%=1.67%×85%=1.42%。因而,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新股发行成本为:1.67%x85%=1.42%。

(2)股权融资交易费用(CT)。从上市公司招股说明书披露的信息来看,大盘股的发行费用大概是募集资金的0.6%~1%,小盘股大概是1.2%,配股的承销费用为1.5%。随着新股发行市盈率的市场化,最高已达到80多倍,使得新股发行价格水涨船高,相应地发行费用占募集资金的比率下降,其平均值应在1%以内。由此CT=F(募集资金,发行费用占募集资金的比率)=1%。

(3)股权融资的公司控制及负动力成本(CP)。增发新股会稀释原有股东的股权比重,影响其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进而影响股权激励效应。因而,股权融资会带来公司控制及负动力成本。但我国上市公司大多数是国有上市公司改制的公司,国有股权超过50%,且不流通,不会构成对控股地位的影响,所以此项成本可忽略。

(4)股票上市广告效应带来的负成本(PA)。因难以计算而忽略。

上述各项累计,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的单位成本为,CS=∑(PS,CT,-CP,-PA)

将当前值代入上式得:CS=募集资金×(1.42%+1%)=募集资金×2.42%

由于忽略了广告效应,上述结果应为极大值。所以股权融资的单位资金成本为2.42%。

当前上市公司债权融资的成本包括:利息率、破产成本、对预算硬约束的厌恶成本等。据了解,目前三年期、五年期上市公司债券的利率最高限分别是6.68%和6.9%,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为7.29%,三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为7.65%,五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为7.83%。再加上债权融资导致的破产成本、对预算硬约束的厌恶成本等,债权融资的成本将会更高。由此可见,对上市公司而言,债权融资的最低单位资金成本均大于股权融资成本,股权融资是其理性选择。这是上市公司具有强烈股权融资偏好的直接动因。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所传递的利好信息来看,还是从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的决策主体(经营者和股东)来看,都会导致上市公司具有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因此,我国的上市公司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上市公司具有股权配给的偏好,而是具有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但政府会控制上市公司增发新股的数量。从宏观上看,造成我国股权融资的供给小于需求,形成股权融资供给不足,呈现股权配给现象。这表明,我国的股权配给与前文分析的股权配给不同。我国的股权配给是政府干预形成的,是宏观经济层面的,而前文分析的股权配给是上市公司从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目标出发所作出的理性选择,是微观经济层面的。

(二)宏观经济波动与我国上市公司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

我国上市公司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作用于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机理可描述如下:当宏观经济进入衰退阶段,上市公司所具有的股权融资偏好有助于其借助股权融资推动投资上升,在投资乘数的作用下,将会使总需求上升,宏观经济的衰退得到扼制。在加速数原理的作用下,将会使上市公司借助股权融资进一步扩大投资。在投资乘数原理和加速数原理的相互作用下,会使总需求进一步上升,抑制宏观经济衰退的进程和程度,使宏观经济迅速走出衰退。

当宏观经济进入繁荣(高涨)阶段,上市公司所具有的股权融资偏好,使上市公司更有积极性借助股权融资扩大投资,在投资乘数的作用下,将会使宏观经济的产出水平持续提高,在加速数原理的作用下,将会使上市公司借助股权融资进一步扩大投资。在投资乘数原理和加速数原理的相互作用下,会使需求过度膨胀,形成持续性的高通胀,宏观经济的繁荣程度进一步加大。

(三)我国上市公司特殊的股权配给行为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

需要强调的是,如前文所述,虽然我国上市公司具有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但政府会控制上市公司增发新股的数量。从宏观上看,造成我国股权融资的供给小于需求,形成股权融资供给不足,呈现股权配给现象。这种特殊的股权配给将使我国上市公司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作用于宏观经济波动的机理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具体表现为:

当宏观经济进入衰退阶段,政府从宏观调控目标出发,减少对新股发行的控制,使上市公司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得到较充分的满足。在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作用下,上市公司会扩大投资,在投资乘数原理和加速数原理的相互作用下,会使总需求进一步上升,抑制宏观经济衰退的进程和程度,使宏观经济迅速走出衰退。

当宏观经济进入繁荣阶段,政府从宏观调控目标出发,严格控制新股发行,使上市公司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难以满足或部分满足,由于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没有充分满足,上市公司就不可能借助股权融资得到大量的资金用于投资,从而使其投资难以大量增加。这样,虽然有投资乘数原理和加速数原理的相互作用,但总需求也不会大幅度上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宏观经济繁荣的程度。

第4篇

关键词:房地产;价格波动;宏观经济波动;微观作用机制;RBC

一、房地产价格波动的设定与分析

笔者利用RBC模型(真实经济周期模型)分析了房地产价格波动对宏观经济波动的作用机制,并根据国内生产总值与房地产价格的相互关系建立相关模型,从微观经济基础的角度探讨了房地产价格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其中RBC模型是以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为基础,结合外生随机冲击,以此为基础对其对宏观经济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一)国民经济产出

在真实经济周期模型中(RBC模型),房地产价格与宏观经济产出可用生产函数表示。

二、房地产价格波动与宏观经济的互动机制

(一)数据说明与变量选取

根据理论模型,本文选取了2004年到2014年全国商品房价格的定基指数的季度数据fdct,用来表示房产价格的变化情况。选取对应时间段的GDP数据gdpt表示宏观经济变化。为了增加参数估计的有效性,笔者将季度数据转换成月度数据。

(二)房产价格波动的模型分析

笔者采用GARCH模型,对房产价格的波动情况进行分析,具体过程如下。

1、ARCH LM检验

(三)房产价格波动作用机制分析

1、ADF检验

由以上理论分析可知,即宏观经济波动依赖于当期房产价格波动与滞后一期宏观经济波动和滞后两期房产价格波动。现将国内生产总值取对数一阶差分序列得{dlngdpt},用来表示宏观经济波动。将商品房销售价格指数取对数得{lnfdct},用来表示房产价格变化,建立数学模型。若数据平稳,则直接使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处理,若数据非平稳,则检验各变量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

2、协整检验

协整检验主要用来分析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本文建立的系统只包含两个时间序列,因此采用E-G两步法检验宏观经济波动与房地产价格波动的关系即可。由最小二乘法对二者处理,得回归方程为:

由此可见,宏观经济波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滞后项,滞后一期的房地产价格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系数为0.07,滞后两期的房产价格对宏观经济产生负影响,系数为-0.0588。进一步处理,可得下图:

由图可知,当即期房地产价格正增长时,国内生产总值会在前6个月出现快速上升,在第7月达到顶峰,但在随后三年内缓慢波动下降至0。

三、结束语

房地产价格上升在短期内确实对宏观经济起增长起到了刺激作用,但就长远来看,其模式不利于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实现经济多远化、可持续发展才是解决经济问题的根本之道。在当前我国房地长经济持续升温的现状下,政府部门应出台相关的措施,实现房地长经济与宏观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数统学院)

基金资助项目名称:资产收益及其波动率随机跳跃模型下金融衍生品定价的蒙特卡罗模拟法(项目编号:13YJA91000)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会计指数;社会经济发展;价值创造会计指数

一、会计指数研究

1.价值创造会计指数。在现今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股价受到企业盈利或企业资产所左右的同时,其他非财务因素,如:品牌、理念、创新、人员等,对企业股价的影响日益增加。然而,非财务因素难以量化,不能为传统的会计方法所接受,因而导致在实践中对此类因素管理不够且报告有限。因此,价值创造指数应运而生,它是一项用来量化企业非财务绩效与其他市场估值关系的工具,即通过对企业会计信息的编制以了解企业经营对于宏观经济的综合贡献,进而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指数。价值创造会计指数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可细分为价值创造额与价值创造效率两个指标。根据价值创造额的构成进行分析,可反映公司与政府、员工与公司债权人等不同利益相关者的不同分配关系及其发展趋势,为国家制定劳动分配政策和税收政策提供依据。对于价值创造效率进行行业分析,则反映出不同行业对于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受影响程度的不同,进而了解不同行业分工的经济运行的特点,为国家在不同的产业领域内制定有针对性的宏观调控政策提供重要依据。

2.提供会计指数研究平台。虽然我国的会计指数研究走在世界前端,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跨级指数的研究仍处于起步状态,当前的会计指数研究主要停留在对于各个行业的大量会计信息进行集成和处理上,若想顺利获得会计指数研究及其衍生研究的重大突破,则需要依靠专业的研究机构来实现。由此可见,建立完善的研究编制已经迫在眉睫。

在学术领域的发展道路上,研讨成果的交流是促进科学研究发展的重要手段。会计指数研究平台的建立提供给研究人员以发表科研成果的舞台,保证会计指数成果在研究价值、研究质量和研究速度等方面得到迅速的提高。

3.统筹规划,实践检验。会计指数的产生源自于实践的需要,指数的研究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所得到的研究成果是否能够经过时间的考验、指数的研究成果是否能够为宏观经济的发展起到指导作用才是会计指数研究的意义所在。因此,中国会计学会与中国财政部应统筹规划、缜密部署,将研究成果交予相关部门参考验证,共同促进指数研究的发展。在指数应用中发现问题时,应积极应对、深入研究,以科学的态度和缜密的求证完善会计指数体系。

二、加强会计指数研究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1.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在市场经济下,生产要素中的信息资源已经成为十分珍贵的经济资源,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对于政府的宏观调控决策亦或是企业的微观经济管理的加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科学、严谨的会计指数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会计指数在企业的会计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方法编制而来,其具有真实性、客观性、系统性和全面性,可以充分发掘和利用会计信息资源,提升会计信息的集成度,有助于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

2.加强经济管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效有序的发展不能仅靠市场价值规律的自动调整,还需要政府在掌握宏观经济发展趋势下,适当推行经济政策对市场经济的平稳发展进行宏观调控。会计指数是一门处理信息的严谨科学,对会计指数的研究分析能够准确客观地反映和监督经济的全面发展,并以此分析出微观经济的发展趋势,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对于会计指数的变化及其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政府能够及时掌握和监督社会经济运行状况,客观地分析判断经济发展中出现问题的关键,从而提高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引导生产资料在各个部门的优化配置。

3.提升会计在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力。在当前经济社会中,会计数据更多被使用在分析企业的财务信息和经营状况方面,在微观经济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着眼于今后的发展,会计指数体系的建立,拓展了会计数据的应用范围,以微观经济发展方向的分析为基础,研究推断出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使会计行业在宏观经济的发展方向分析上做出新的贡献。

4.提升我国国际影响力。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国际经济地位日趋重要。自2010年8月在大庆召开的七届六次常务理事会上首次讨论会计指数课题后,我国对于会计指数的研究工作愈发重视,动员了会计界的大量精英和力量。同时,我国推动了对会计体系的完善,会计人才的培养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支持,我国会计行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与话语权明显增强,在会计指数的研究方面,我国更是走在了行业的前端。

三、结束语

会计指数的提出与研究拓展了会计学科应用范围,提升了会计工作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为会计事业的发展谋求了新的契机。我们会计行业从业者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实事求是的研究态度,刻苦务实的研究精神全身心投入到会计指数这个新领域内,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腾飞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6篇

    宏观统计经济学是将统计学以及宏观经济统计两个学科的内容进行综合,从而有机结合而成以计量经济学为核心的,并且以宏观经济学为研究对象的独立学科。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具备不同的历史意义。在国家计划经济的时代,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主要是为了计划管理,通过研究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对下一阶段的发展进行指导[1]。在现代的市场主义经济的环境下,已经建立起优化管理、量力而行已经统筹兼顾的统计分析思想,在研究的过程中,主要包含计量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以及统计学的概念。经过了国民经济重要指标阶段、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发展阶段,现阶段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已经进入了微观统计与宏观统计一体化的阶段,在现阶段中,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具备电算化的功能,为国民经济以及个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指导。现在以及发展成为以统计作为核心以及以宏观经济为轴心的经济学体系,对于中国的经济学的发展研究以及分析模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主体内容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统计测量的理论以及方法,主要对于国民经济进行统计分析。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主要是从国民经济的角度出发,对于国家的宏观统计进行分析统计,在统计过程中宏观,依照宏观经济学原理以及统计指标,采用计量经济学为主要的研究方法[2]。

    随着网络化和信息化的发挥在那,宏观经济统计分析表现出更多的独立性。在现阶段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发展中,主要表现出全面性以及独立性。全面性的表现在于对于国民经济以及个人经济进行综合分析,而独立性是基于统计方法不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并不仅仅包含国民经济的核算体系,在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中,宏观的经济活动是主要的研究对象,但是随着宏观经济的研究,现在已经发展成为研究国民经济、部门经济以及微观经济的各个层面统计分析方法。广义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包含有对国民经济每个层面的研究,并且包含统计分析的方法。通过将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证分析结合,形成为国民经济的发展的指导,为宏观经济运行的检测与盘提供科学的依据[3]。

    3、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方法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以为既包含宏观经济学与计量统计学的相关概念,因此在研究中,包含有统计分析的方法、也同时包含对于宏观经济的探索性方法以及统计模型方法。在统计分析的过程中,主要以统计指数分析、因素分析、弹性分析以及多远时间序列分析为主要的研究方法。研究的标准是以科学的统计计量的方法,对于宏观经济进行分析统计,在所选用的宏观经济的指标中,建立宏观经济的模型,同时对于宏观经济的指标进行准确的估计[4]。

    在对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研究中,需要采用统计学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分析中需要相应的统计技巧。在对宏观经济的统计分析中,采用多种统计方法建构描述性的统计分析,从探索性的统计分析中,建立直观的分析体系,从而将回归意义多元化应用于宏观经济的统计分析中。而且随着网络化的发展,从网络化得到的统计分析数据中,可以对统计的变量以及多层次的对象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中采用“从小到大”的研究思路,通过数理统计,对宏观经济中的多个层面进行统计分析,实现宏观经济的全面、动态的分析。

    4、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体系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目标是针对国家宏观经济、部门经济以及宏观经济的多层面的为研究目标,通过对经济进行研究,从而采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得到相应的研究结论,为国家的经济政策作出指导。作为政府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包含对专题的统计分析以及制度化的统计分析,通过科学化的统计方法,对于宏观经济进行动态以及静态的统计[5]。

    在进行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1)全面性原则,通过采用系统化的宏观经济统计数据,对于宏观经济的每个层面进行全面性分析。

    (2)灵活性原则,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每个时期的国民经济发展的不同,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呈现出不一样的内涵。因为研究的对象既包含宏观经济的主体,也包含政府的经济目标。

    (3)系统性原则,在研究中,需要对宏观经济进行系统性的分析研究,采用科学的统计方法,为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工作者进行服务。

    (4)多样化化原则,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中,需要采用多种调查研究的方法,因为宏观经济包含的层面相当丰富,为了保障统计数据的全面性与可靠性,需要采用如抽样调查、问卷调查以及典型调查等多种调查方式结合使用,必要时需要补充调查。

    (5)发展性原则,在进行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中,需要采用现代化的统计分析方法,可以对多得到的统计数据进行科学性的分析,防止传统研究的不足。同时采用现代化的统计手段,能够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快速分析,节约统计分析的时间并且弥补由于调查数据不足的缺陷。

    4、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方向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为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背景,而且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发展能够使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得到良好的应用发展。从国内外的研究以及结合我国的发展实际来看,我国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方向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4.1 顺应大数据时代的统计分析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具备实践性与科学性,在现代社会中,能够对信息进行合理地额分析以及应用,就可以对某一领域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科学的预测与分析。大数据时代的科技发展,使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数据来源、分析方法都呈现不一样的特点。宏观经济统计分析顺应大数据时代的潮流,将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应用于宏观经济分析中,能够使政府对宏观经济的把握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大数据时代的特征是网络化与公开化,通过实物量统计并且结合科学的核算系统,能够对于关于国民经济的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而构建出能够对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进行指导统计分析模型,并且预测发展的趋势。

    4.2 创新型国家为目标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随着国家的发展目标而呈现不同的特点,创新型国家的概念是我国的重点发展方向,对于创新能力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将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应用于创新型国家的发挥概念中,能够对创新能力等进行定量分析,从而驱动国家创新能力的发展。

    4.3 宏观经济空间统计分析

    在大数据时代,通过将地理信息等相关信息纳入到宏观经济的统计分析中,构建出多方面的全面化的分析系统,从而使相关的统计分析更加的科学化。宏观经济空间统计分析将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与空间联系起来,使相应的发展与分类更加的有序,并且促进有序化管理。

第7篇

【关键词】 上证综合指数 GDP 股市 经济

引言

股票市场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一国经济的发展决定着股市的发展,股市的兴衰也直接反映这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好坏与快慢。一般来说,宏观经济运行良好,股市绝不可能长期低迷;宏观经济不佳,股市也绝不可能持续上涨。反过来,一个有效的股票市场可以成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股指会反映国民经济发展情况,并在预期指引下提前做出反应。此外,上市公司是宏观经济的微观主体,其经营状况和国家的宏观经济密不可分。我国股票市场刚刚起步,存在许多问题,因此探寻股市与经济的内在联系,科学有效的进行资源配置显得意义重大。

1. 理论思考

宏观经济环境对股市的影响是系统性、长期性和全局性的。它通过这样一种途径作用于股市。宏观经济情况影响产业发展前景,产业的景气程度又影响上市公司的盈利状况,通常情况下,公司经营业绩又作用于投资回报率,进而影响股价的波动,并最终导致股指的涨跌。因此,可以说宏观经济是证券市场最为基本的决定因素,而最能反映经济增长的因素就是国内生产总值,因为它不但体现了一国的国力与财富,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

此外,上市公司是宏观经济的微观主体,其经营状况和国家的宏观经济密不可分。根据Chen and Ross 1989年提出的理论:股票价格指数与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利率和投资预期收益率等因素有关。就中国目前的现状来看,GDP能较好的体现经济对股市的作用,上证综合指标的变动率则可以探索股市对经济的影响。为将重点集中于中国股市及宏观经济的关系,本文只选取GDP增长率和上证综合指标两个变量,运用协整分析的方法,构造VAR模型后,再进行脉冲响应分析来探讨中国股市与宏观经济的相互关系。

2. 实证检验

2.1 协整检验

本文选用2000年第一季度至2011年第四季度的GDP及上证综指(记为INDEX)的季度数据,共48组观察值,对中国经济与股市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数据皆来自国家统计局及新浪财经数据库。

将两组时间序列进行季节性调整,并取对数后,分别记为LINDEX和LGDPSA。两组序列均为一阶单整序列,说明LINDEX与LGDPSA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本文使用Janhansen(1995)协整检验方法。

通过Janhansen检验结果可以得知,变量之间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有且仅有一个协整关系,即二者有着某种长期均衡。具体长期均衡方程如式(1)所示。

2.2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为了解上证综指和GDP之间的领先一滞后关系,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来确认二者的具体因果关系,结果见表2。

表2表明上证综合指数不是GDP增长率的Granger原因,我国股市的发展没有发挥出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而GDP增长率则是股票收益增长率的Granger原因,说明经济增长推动我国股市的发展。但是在过去的十几年中,经济保持高速增长,股市却未能同步发展。这说明我国股票市场不够成熟,且投资者具有“非理性”投资行为。

2.3 脉冲响应分析

为进一步分析上证综指和GDP增长率之间的相互关系,采用脉冲响应分析随即扰动项的一个标准差对上证综合指数和GDP增长率的影响作用。

从图1可以看出,LINDEX对来自自身的冲击,有强烈的正向反应,达到10%以上,而对LGDPSA的反应较小,且较为平稳。 LINDEX对于自身信息的响应在前二期迅速增大,然后迅速减小;同时,LINDEX对于LGDPSA的一个标准冲击的响应在前三期表现为缓慢减小,后又缓慢趋于0。LINDEX对来自自身的冲击要大于来自LGDPSA的冲击,这表明股票市场的运行趋势受到自身因素影响要大于宏观因素的影响,股市发展不能反映经济的运行趋势。同时,股票市场波动也没有影响宏观经济的运行。

从图2可以看出,LGDPSA对其自身的一个标准差信息立即有一个正向响应,这种相应较弱,并且较为稳定,基本保持在1.6%左右;LGDPSA对于LINDEX的一个标准差信息反应较小,在前三期快速上升,然后逐渐减小。当LGDPSA受到冲击后,短期LINDEX到影响,但这一冲击在长期内作用甚微,这表明经济的持续增长并不能推动股市持续发展。

本文的研究表明,我国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较弱。经济增长的确对股票市场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股票市场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不显著。

3. 结构与政策建议

本文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对我国股市和宏观经济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发现我国宏观经济和股市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股指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状况及大致趋势,但由于GDP与股指联系较弱,所以它们仍不能充分反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实力和水平。这意味着我国股市的发展还不够成熟,股市受投机行为、政策导向、及上市公司业绩非持续性增长等因素干扰较大。

结合以上分析,为实现股市和经济的良好互动,本文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加快股市的制度建设,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二是完善股票市场,规范股市的发展。三是完善资本市场,促进股市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岳朝龙,储灿春.股市波动、金融政策和宏观经济关系研究--基于因子VAR模型[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10(6):3-16.

[2]孟庆斌,周爱民,张雁茹. 基于理性预期的中国股市价格泡沫研究[J].南开大学学报.2010,43(4):79-83.

[3]孙霄翀,高峰,马菁蕴,崔文迁. 上证综指脱离中国经济吗?--兼论如何改进上证综指[J].金融研究,2007(9):173-183.

[4]周晖.货币政策、股票资产价格与经济增长[J].金融研究,2010(2):91-101.

[5]王国志,齐 枫. 宏观经济因素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影响及对策[J]. 河北学刊,2008,28(6):186-190.

第8篇

【关键词】宏观经济;现金持有

一、引言

宏观经济环境与微观企业行为是近年来财务会计研究领域一个热门话题,宏观经济与微观企业交互影响密不可分。谈及我国宏观经济,从2010年开始,GDP增长率便持续走低。目前,逐渐在经济学家们之间形成的共识是我国经济将呈现“L型”走势,这意味着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我国都将处于一个经济低速增长阶段。为了缓解经济下行压力,我国正置身于经济结构化改革、供给侧改革等一系列改革大潮中,各个行业、企业都会迎来一系列挑战与变更。21世纪初期,我国经历了经济的高速增长时期,企业财务会计领域也涌现出了一个个热门话题。但是,宏观经济环境已然发生变更,不同的时代背景,企业的行为选择也会发生改变。在当前的宏观经济环境中,对一些经典问题的重新关注与研究可能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产生不一样的意义。

现金是企业的晴雨表。在微观企业行为中,现金持有行为能够最为全面地反映企业经营、融资和投资行为。我国企业一直具有较高的持现水平,这也使得企业现金持有行为一直是我国财经会计界研究的热点。但是,除了简单地关注企业持现行为,我们还应该结合宏观经济背景进行研究,并探究在不同经济波动时期,企业持现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有何变动等问题。

本文旨在探究宏观经济增长与企业现金持有行为的关系,并结合企业现金持有理论对影响企业持现水平的因素进行分析。据此,对我国宏微观研究领域及现金持有理论研究进行补充,并对企业如何应对宏观经济波动影响提出一些建议。

二、现金持有基本理论

现金持有基本理论由现金持有动机发展而来。最初现金持有动机由凯恩斯提出(Keynes,1936),包括交易性动机、预防性动机和投机性动机。交易性动机指企业持有动机为了日常业务需要,预防性动机表明企业持有现金为了预防意外事件储备现金,投机性动机则是指企业应持有足够的现金以抓住随时可能出现的盈利机会。这三种动机在企业中往往共同存在,难以分割。随着对现金持有行为的研究深入,学术界在此基础上基本形成了权衡理论、优序融资理论、理论三种企业现金持有理论。

权衡理论认为企业存在最优现金持有水平,取决于现金持有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Kim et al(1998)最早用实证研究证实了该理论,发现企业外部融资成本较高、盈余波动大以及资产回报低的公司持有较高的流动性资产。此外,Almeida et al(2004)、Han and Qiu(2007)、Riddick and Whited(2009)、彭桃英和周伟(2006)和连玉君(2011)等学者都发现,外部融资约束、经营现金流的不确定性、未来投资机会等确实影响着企业现金持有水平,从实证角度证实了权衡理论的存在。

随着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发展,Myers(1984)提出了优序融资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没有最优现金持有量,现金是留存收益与投资需求之间的缓冲,当企业需要融资时优先选择内部融资,其次是成本较低的债务融资,最后股权融资。Ferreira and Vilela(2004)实证研究发现现金持有水平与企业投资机会、现金流量显著正相关,而与现金替代物总量、财务杠杆比率以及企业规模负相关,验证了优序融资理论。

上述理论都建立在股东和管理者利益一致的前提假设下,Jensen(1986)从“自由现金流”假说出发,提出了著名的理论。理论认为两权分离、委托关系使得股东和管理者的利益发生了背离,当管理者手中拥有大量可处置的自由现金流时,他们更可能倾向于对净现值为负的项目进行过度投资,这些行为是以牺牲股东利益为代价或消费更多的额外津贴来增加管理者私人利益的。国内外学者从经营者持股、董事会特征、股权集中度和投资者保护等方面入手研究了这些因素和现金持有的关系。理论在实证领域也得到了一定支持。

三、宏观经济与现金持有行为

企业现金持有的动机最早来源于宏观经济学。2008年金融危机后,也有研究指出持有较高现金的企业存活率更高。可见,企业现金持有行为与宏观经济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宏观经济对企业现金持有行为的影响主要通过以下两个途径:

(一)融资途径

宏观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货币政策一般而言较为宽松,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降低,能够较为便捷地从外部渠道取得融资。基于现金持有的预防性动机和权衡理论,此时企业持有现金机会成本较高而收益较低,故企业倾向于持有较少现金。同样,宏观经济衰退时期,货币政策也将从紧,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加剧,外部融资相对较难,企业倾向于保持较高现金持有水平以应对未来不确定性。因此,从融资途径而言,宏观经济通过影响企业融资约束、融资渠道影响企业现金持有水平。

(二)投资途径

宏观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众多行业也将迎来众多投资机会,在面临预期较高投资机会情况下,企业的投机性动机决定企业倾向于持有一部分现金储备以把握未来可能出现的投资机会。从权衡理论角度而言,企业虽然面临较高机会成本,但是现金持有收益也较高,所以企业可能倾向于持有较高现金水平。同样,宏观经济衰退时期,投资机会骤然收缩,企业投资前景不乐观将倾向于用现金把握现有投资机会,从而具有较低持现水平。可见,从投资途径,宏观经济主要通过影响投资机会从而影响企业持现水平。

四、总结与建议

通过不同的途径,宏观经济对企业现金持有行为的影响各有不同,具体影响因素还值得进一步探究。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微观企业生产经营、财务管理等行为都将受到宏观经济的影响,无论是管理层还是投资者,在对企业进行决策和投资时都应该考虑宏观经济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姜国华,饶品贵.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拓展会计与财务研究新领域[J].会计研究,2011(3):10-21

[2]彭桃英,周伟.中国上市公司高额现金持有动因研究――理论抑或权衡理论[J].会计研究,2006,(第5期)

第9篇

[关键词]宏观经济波动;国债规模;真实经济周期模型;消费者行为函数

[中图分类号]F015;F8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6-0015-02

1引言

国债是一国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它既可以弥补财政赤字、带动基础设施建设、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进而促进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又可以产生挤出效应、通货膨胀、国家债务恶性循环等问题。随着赤字财政带动全球经济的发展,相伴随的国家债务问题也日益突出,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从拉丁美洲到欧洲,再从欧洲到美国,先后爆发不同程度的国家债务危机。在我国,自从1981年恢复国债发行短短30多年以来,国债规模迅猛提高,这一期间既有经济的高速增长,又伴随着物价上涨过快、国家债务负担过重的压力。因此,国债是如何作用于宏观经济,宏观经济波动到底有多大程度是来源于国债规模的冲击,弄清这些,对于理解是否应该过重依赖国债来刺激宏观经济具有重要作用。

2模型设定与分析

一国国民经济的波动与其债务的规模有很强的联系,为了探究国债规模的波动如何作用于宏观经济,本研究在RBC模型的基础上,给国债规模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进行建模,并基于理性的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函数来分析国债规模的波动对宏观经济波动的作用机制。

RBC模型即真实经济周期模型,该模型是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动态一般均衡方法,通过分析代表性微观经济主体的效用和生产等行为函数而建立的一种具有微观基础的宏观经济周期模型,在探讨外部波动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方面有深刻见解。

当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对数取决于其本身的滞后五期、预期的国债收益率以及国债发行量对数的滞后三期。在经济学中,变量对数的一阶差分通常表示变量的变化率,而变量的变化率即为变量的波动。因此,当期宏观经济波动取决于波动本身的滞后六期、预期的国债收益率以及国债规模波动的滞后四期。

3结论

本文在真实经济周期RBC模型框架的基础上引入消费者行为理论,并结合国债规模波动服从ARMA(3,1)的条件,研究了国债规模波动如何作用于宏观经济波动。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宏观经济波动不仅取决于其本身的滞后,而且还取决于国债规模波动及其滞后。虽然国债规模的增加有利于基础设施建设等,但其只能在中短期提高GDP增长率,在长期,由于社会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国债规模的增加对潜在GDP无影响,因此,过度依赖国债发行来刺激经济,不利于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为了保持我国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应注意规避国债风险,慎重采用国债政策,保持国债规模的稳定。

参考文献:

[1]马拴友,于红霞,陈启清国债与宏观经济的动态分析[J].经济研究,2006(4):35-46

[2]杨俊杰房地产价格波动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微观作用机制探究[J].经济研究,2012(1):117-127

[3]吕朝凤,黄梅波,周骁毅居民消费的习惯形成与实际经济周期模型的求解分析――一个基于三部门RBC模型的研究[J].经济数学,2012(2):99-105

[4]张屹山,陈默,张鹤国债发行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动态弹性分析――基于可变参数模型的实证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2):45-51

第10篇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C

当前,各个高等院校在进行经济学讲解中,都采用了把微观和宏观经济学分开讲解的方式,微观多置于宏观之前,这主要是沿袭了凯恩斯以后西方经济学分为微观和宏观两个流派的做法。微观经济学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则更多地从整体上研究社会经济问题,涉及国家如何管理社会经济的问题和采取何种经济政策促进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化解社会中不同利益的矛盾冲突,实现社会稳定,主要关注资源利用问题。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在很多方面都有较大区别,但是又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以下将从不同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论述。

1 微观和宏观经济学的差异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虽然同属于经济学科,很多教材甚至把他们编著在同一本书里,但是两者却存在着很多方面的差异。

首先,两者的基本假定具有较大差异,微观经济学的几个假设分别是:完全理性、市场出清和完全信息,总体是承认市场的完善性,反对政府干预;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机制不完善和政府具有调节经济的能力。

其次,研究的内容看,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主要围绕两个市场(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和两个主体(企业和消费者)来进行论述的,主要研究的是最为基本的单位,居民、厂商、市场等个体对象。宏观经济学主要的研究内容立足于经济体整体,把国民收入的决定理论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主要研究的是整个经济的运行规律。两者的研究对象的差异,导致了在研究方法上的差异,微观经济学采用个量分析的方法,考察个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宏观经济学由于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分析社会经济活动中的总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

最后,两者解决的问题不同,核心理论差异很大。微观经济学主要解决的是资源的配置问题,研究市场经济如何使得资源配置优化,进而增加社会福利,微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为价格理论,也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看不见的手理论”,其它内容都是围绕价格理论展开的,微观经济学体系认为市场是有效的,主张政府不要对经济进行过多干预。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解决的是资源的利用问题,研究使现有资源如何充分利用,较好地保持经济稳定和增长,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其它内容也是围绕国民收入的决定问题这一核心理论展开,并指出市场不能完善地解决经济问题,必须进行政府的有效干预。

2 微观和宏观经济学的相互联系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虽然有很多不同,但是也存在着极其紧密的联系,两者共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经济学分析体系。

首先,两者研究的目的都是探究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从而对人们的经济活动提供正确的指导,使得整个资源得到最优的配置和有效利用,最终实现整个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其次,微观和宏观经济学在内容上存在相互联系和补充,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假定资源已经被充分利用的前提下如何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则主要是研究资源是如何被充分利用的,因此两者的研究内容缺一不可,缺失一个那么整个研究就会不完整,单一方面的研究也就无法进行下去。

最后,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微观经济学为宏观经济学提供了很多研究方法和思想,而宏观的很多内容必须依赖于对微观的研究成果才能得到,同时,微观和宏观经济学都是实证经济学,不进行价值判断,只是对经济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和描述。

3 教学中如何利用微观和宏观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问题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有着很多差异,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双方总的来说是作为一个整体出现在科学和教学体系中的,所以在教学中应该特别注意两者的关系。

在教学中,我们要在讲解其中一门课的时候,有意识地涉及另外一门课的相关内容,比如我们在讲解微观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时候,应该提及到宏观经济学中研究经济增长时要应用此函数。同样,我们在讲解宏观经济学时,也应该对相关的微观内容进行引用和比较,对两者内在的逻辑性给予必要的阐释。

由于微观和宏观经济学在研究方法上很多地方具有统一性,因此很多微观创立的思想在宏观经济学方面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比如均衡的思想,是贯穿经济学的一个主要思想,它是由微观经济学所创立的,但是在宏观的很多内容研究上都得到了使用,尤其是在国民收入的决定问题上,均衡思想被大量应用,这样在讲解时,最好能够把均衡思想在微观经济学的使用和在宏观经济的使用对比,联系起来讲解。

微观和宏观经济学在很多方面有联系,在很多方面也有区别,因此教师有必要对两者之间比较大的区别详细进行阐述,以引导学生在学习时建立起比较清晰的分析框架。比如,微观经济学先是提出了几条假设,在假设的基础上对整个经济学问题进行分析,他本身具有更为浓厚的演绎方法;而宏观经济学在研究时,是对已发生的经济现象进行总结,发现其中所蕴含的经济规律,更偏向于归纳性的思考体系,这两种分析问题的差异在学习中不断地对学生进行讲解和分析,非常有助于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深入学习和掌握。

第11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宏观波动;微观行为;政策协调

中图分类号:F812.0;F8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9)07-0004-06

一、引言

传统的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强调短期和总量宏观分析,IS―LM模型和AD―AS模型是其核心思想的经典概括。然而,这种分析方法忽视了宏观经济现象内部的微观基础以及微观经济行为对宏观经济波动的潜在持续性和累积性影响,从而导致宏观与微观之间的分离。因此,理论上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特别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共同努力方向,就是力求宏观与微观之间的理论融合;实践中,这种理论发展为我们判断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提供了一个基本标准:财政和货币政策应致力于协调宏观经济与微观行为之间的冲突,这既要求宏观政策在减少宏观经济波动与风险的同时,至少不能扭曲微观决策主体的市场行为和预期,也要求宏观政策在纠正市场失灵的同时,至少不能加剧宏观经济的波动。

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首先表现为一种世界宏观经济的巨幅动荡,这种波动经由企业、家庭和个人的财富水平、消费倾向、投资敏感度等微观决策变量实现自我循环和强化。因此,在一定范围内,危机的冲击力呈现振荡式扩大。这是一种典型的宏观困境:经济繁荣时,宏观经济基本面运转良好,微观主体依照市场价格的指引有效地配置稀缺资源,经济向均衡状态靠拢;经济衰退时,宏观经济基本面恶化,微观主体对前景的悲观预期将导致消费、投资进一少减少,衰退自我加强,经济离均衡越来越远。所以,在国际金融危机的社会背景下,研究宏观波动与微观行为之间的关联性,通过政策调整扭转金融危机对企业和家庭资产负债表的反向冲击,已经成为全球性共识。

二、金融危机与开放经济下全球宏观经济波动

(一)分析框架:Mundell-Fleming模型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Mundell-Fleming模型为我们提供了分析这类问题的基本框架。据此,一个四部门经济的宏观均衡条件为:

Y=C+I+G+NX(Y*,Y,R)(1)

其中,Y*为国外GDP,R=ep*/p,R为实际汇率,e为市场汇率,p*为国外价格水平,p为本国的价格水平。如果综合所有重要的宏观与微观经济变量,我们也可以把(1)式直接写成下式:

Y=f(P;C,I,X;G,T,Ms,r;c,σ,k,h) (2)

同时,我们又可以把此式简称为经济均衡状态的“一、二、三、四”。其中,“一”为一般物价水平(P);“二”为两大宏观政策(G, T, Ms);“三”为三大需求(C, I, X);“四”为微观决策主体的四个参数(c,σ,k,h)。它们分别是边际消费货币、投资对利率的敏感系数、交易性货币需求对收入的敏感系数和投机性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系数。该式的最大优点是将宏观经济政策变量、总需求部门和微观决策主体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而为分析两者之间的联动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

以此为基础,我们认为此次金融危机下的宏观波动与微观主体之间的互动过程可概括如下:

(二)全球经济波动的根源:全球不平衡

表面上看,此次金融危机是由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性银行业危机,而从更深层次把握,这次危机的真正根源应当是长期以来全球宏观经济不平衡不断发展的自然结果,这种不平衡通过微观层次的传导而不断放大。因此,正确把握全球不平衡的现状是认识和解决宏观与微观不一致的起点。

全球不平衡根本上表现为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内在的不平衡:第一,不受约束的美元本位。根据蒙代尔的观点,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的世界货币体系已经“荡然无存”,也没有任何规则而言,麦金农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1]。这里的重要原因就是美元与黄金的脱钩使之成为不受约束的国际货币,而各国货币当局又不得不把美元当作黄金一样的资产作为储备。第二,不受约束的美国货币政策。也只有在美元本位下,美国的货币政策才可以不受约束地进行货币发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与放松的金融监管联合在一起,使得美元流向全世界。第三,不受约束的美国贸易赤字。作为全球不平衡的一个重要特征,美国不断走高的贸易赤字一直被广泛争议。本质上,贸易赤字是美元本位下的一个核心内容,正是美元的主宰地位为美国的贸易赤字源源不断地提供融资来源。图1描述了美元本位对美国低储蓄率、高政府债务以及经常项目逆差的支撑。在当前这种不平衡的货币体系中,也只有美元本位才能维持这种较为恐怖的平衡。

与“中心国”美国相比,其它国家则通过维持对美国顺差和持有大量美元外汇储备,为美国的高消费、高赤字、高债务融资。然而,在美元占主导地位的国际货币体系下,外汇储备又通过购买美元债券流回美国,形成了美国市场的流动性。这种不平衡的“中心―”模式需要国的微观经济主体通过技术进步和廉价劳动力资源推进出口增加以获得顺差,也需要国家源源不断地通过购买美元资产为美国赤字融资。图2和图3反映了这一事实。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美国国库券持有者。这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前中美之间这种所谓的“金融恐怖平衡”:从美国单方面看,如此高额的债务规模和贸易赤字似乎是不可持续的;从中国单方面看,如此巨额的外汇储备以及大量过剩的产能在封闭经济都是不可能持续的;但是在当前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之下,这些表面看似恐怖的现象却取得了一个持续的平衡。

(三)全球宏观经济动荡对中国宏观经济和微观主体的双重冲击及调整

既然我们已经认识到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全球不平衡,而中国是这不平衡格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那么我们就应该承认中国在这次危机中的双重作用:既是全球不平衡的维持者,又是金融危机的受害者。

中国通过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战略保持了长期顺差,也积累了巨额外汇储备,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和就业的增加,同时也间接地稳定了美元本位的“不平衡”特征。因此,从本质上看,中国已经被全球经济格局内生化,任何声称危机是外生冲击的观点都是不现实的。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对中国而言首先是一种巨大的宏观波动,它直接导致了出口定单的大幅减少;其次,这种宏观波动将通过各种微观机制逼迫中国企业和家庭的生产与消费行为发生改变,从而适应出口下降的现状,并重新向“再平衡”过渡。那么,这种宏观经济的大幅动荡将通过什么样的微观机制对企业和家庭施加影响呢?[2]

1.资源价格信号引发的库存调整

这里的调整机制是:通货膨胀预期企业加大库存(2007年底)金融危机冲击全球信贷紧缩资源价格大幅下降企业“去库存化”宏观经济动荡加剧。这个调整机制清楚地说明了危机前后宏观经济波动与微观经济行为之间极大的关联度,同时这也是危机自我强化的一种形式。

具体而言,2007年底的通货膨胀预期使得企业界加大原材料库存,而2008年2月份的冰雪灾害则把PPI推上了十年来的新高,从而进一步加剧了这一高位库存现象,这反过来又刺激煤碳、有色金属等资源价格快速上涨。根据监测,2008年8月份,国家统计局监测的37个行业中的30多个行业库存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然而,随着金融危机愈演愈烈,特别是雷曼破产风波之后,金融产品的危机开始演变为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危机,全球性的金融恐慌开始蔓延,出现了所谓的信贷崩溃(credit crunch),在此背景下,包括石油在内的国际大宗资产价格应声而跌。由图4可以看出,2008年底,国际主要原油价格出现急剧下滑,下降幅度超过50%。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企业的本能反映就是“去库存化”,不下定单,先用库存,当所有的企业都进行类似调整的时候,就会导致工业增加值的突然下滑,企业家戏称为“突然消失的需求”。于是,企业家的恐慌情绪表现在一系列数据上就是许多个“前所未有的第一次”:2008年10月份,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同时首次负增长,也第一次出现了用电量的负增长,而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5个月。

当然,这种宏观与微观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伴随着宏观经济政策的不断调整。2007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确定的宏观经济基调是“两防”:防止经济由偏热转向过快,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转为全面的通货膨胀;冰雪灾害之后,“两防”变“三防”,即新加了防止经济短期内出现大起大落;2008年5月份,宏观经济政策开始逆转,转向积极的财政政策;到11月份,由于经济出现大幅回落,经济政策开始转向全面刺激经济增长。这一系列充满戏剧性的政策变化一方面反映了2008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复杂多变,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和企业家们对宏观经济走势的误判和无所适从,从总体上也反映出中国的企业家需要增强应对经济周期波动的能力和经验。

2.投资收益率下降和资产负债表恶化情形下出口企业的自我调整

在一个成熟的市场中,现代企业的投资决策行为更加倾向于市场化,对宏观经济的波动会更加敏感。它们根据投资收益率的变动和资产负债表的情况对外部冲击作出反应,并相应调整自己的投资行为,从而反过来对宏观经济的总量生产、投资和消费施加影响。

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出口企业成为首当其冲的受害部门,面临这种宏观需求的波动,企业的自我调节机制主要是:外部需求下降、汇率波动出口减少、预期利润率下降资产负债表恶化企业通过工资和价格进行调整市场竞争机制的筛选和优胜劣汰“剩者为王”。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一方面,金融危机本身为企业提供了一种竞争挑选机制,经历了一次宏观经济大幅波动的洗礼之后,市场会自动检验和筛选优秀的企业,而那些无法准确把握市场节奏和适应市场波动的企业会被自动淘汰,而经历市场动荡,经验丰富,具有竞争力的企业会存活下来,“剩者为王”的机会大大增加;另一方面,金融危机也为不同的业务和产业提供了一个重新布局的机会,一些产能过剩的产业和部门将会被淘汰,而一些新的高新技术产业将获得新的成长。我们应该认识到有些行业和产业的产能过剩和调整是必然的,把资源停留在产能过剩的产业,或者不促进这些产业的整合和过剩产能的消化,反而可能延缓经济的复苏。

3.金融创新和“再杠杆化”使银行业成为宏观与微观互动的金融中介

此次全球性银行业危机对中国的银行业来讲也是一次难得的改革与发展的机会。银行作为一种金融中介应该发挥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功能,把有限的资源分配到最有效率的企业和产业,从而不仅仅在资金盈余者和资金短缺者之间,也要在宏观风险与微观经决策的联动之间,架起一道桥梁。

无论依据什么样的标准,中国的银行业都还存在巨大金融创新和“再杠杆化”空间。从整体上,与美国相比我国仍然具有较强的负债能力,这意味着当美国经历痛苦的“杠杆化”时,我们其实正在面临一个“再杠杆化”的机会。根据测算,2007年美国华尔街主要银行的杠杆比例是88倍,而我国几大国有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都在10%左右,这意味着资本放大倍数的最多只有10,远低于美国银行的杠杆率。此外,美国的政府、企业和居民过度负债,比如居民部门的负债占GDP的比重在2008年高峰时期达到97%,而中国的情况与之形成鲜明的对照。从政府角度来说,表面上看2009年我国的赤字预算是9500亿元,创历史上新高,但实际上,赤字占GDP的比重仍在安全线之内,国债占GDP的比重2008和2009分别占年18%、22%,而美国2008年的这一比重为60%左右,2009年大量发行美元之后大约上升到90%左右。因此,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政策空间非常大。从居民角度来讲,2008年中国居民的储蓄规模为21.5万亿元,而所有的住房抵押贷款、汽车按揭等共计3万多亿元;企业也是一样,在东南亚经济危机之后,企业的负债率为70%左右,经过10年的发展,2008年底只有59%。因此,从整体上,与美国相比,我国有比较强的负债扩张能力。

以上我们主要从市场的自我调节机制方面探讨了银行与企业如何通过各种方式来应付宏观经济波动所带来的冲击,同时也说明了这种调节本身会进一步产生宏观经济的总量效应。下面,我们将集中讨论政府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如何协调金融危机所产生的宏观与微观之间的冲突,依据理论所指引的判断标准来评估我国宏观政策的有效性,并对未来的政策走向作出展望。

三、宏观经济政策如何协调宏观与微观之间的关系

(一)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应权衡经济增长与通胀压力

现在,全世界的中央银行都在通过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向银行等金融机构注入大量流动性,短期内,这种政策有助于恢复金融系统的信心,阻止所谓“credit crunch”。然而,危机过后,甚至在危机结束之前,如此汹涌的“货币开闸”是否会带来通货膨胀压力,货币政策应当如何把握通胀与通缩之间的转换、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联动关系?

弗里德曼对美国货币史的开创性考察表明,每一次货币量以更大幅度增长后,都是经济先得到扩充,随后便出现通货膨胀;货币增长率下降后,紧接着就是一次通货膨胀性的衰退;再往后,通货膨胀率下降而经济情况好转。他认为货币当局被一种虚假的两分法引入歧途:要么是通货膨胀,要么是失业。这种选择法是虚幻的,真正的选择是:较高的失业率要么是较高的通货膨胀率的结果,要么是医治通货膨胀的一种副作用。那么,在目前这种百年一遇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中,货币主义的这种经典智慧是否仍然有效?[3]

1.量化宽松型货币政策是克服金融危机冲击和经济衰退的应急措施

从理论上讲,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降低名义利率,根据费雪方程式,实际利率会随之下降(条件是物价上涨率不发生变化)。由于实际利率是企业和家庭的融资成本,所以这样可以有助于生产和消费增加,刺激经济走出衰退;此外,信贷的宽松增长通过向市场注入流动,有助于通货紧缩的预期,稳定市场的恐慌,从而维持金融稳定。

就中国目前的情况而言,2009年第一季度的银行信贷已经超过4.6万亿,按照目前信贷增长速度推算,2009年全年银行信贷如果继续保持这样的增长速度,全年的信贷投放可能超过8万亿元。对此,我们的基本判断是,2008年11月份以来的高速信贷投放,具有典型的危机应对特征,是决策者在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面前所采取的应急政策,这是有其现实合理性的。目前,我们已经看到,这种宽松的货币政策正在释放积极效果,中国经济呈现企稳迹象,并可能逐步步入复苏之途。迅速增长的信贷,以及2009年2、3月份迅速上升的企业存款,预示着接下来的总需求可能会出现较为强劲的复苏。由于2008年第二、三季度的基数较高,同比的数据则不一定会出现显著的上升,但是实际上季度环比数据更能够看到宏观政策所产生的效果。虽然一季度的同比增长并不高,但是环比已经超过7%,目前看二季度的环比增长可能达到10%,同比大概也在7%左右。

2.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长期内可能带来通货膨胀压力

根据“金融加速器”原理,信贷扩张会导致企业借贷资金成本降低和企业资产负债表的改善,这会进一步促使银行向企业提供贷款,并推动资产价格不断上升。所以,可以判断信贷扩张正在启动这种金融加速器效应。然而,从整个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发展的趋势来看,还没有哪一次连续6个月以后的信贷高速投放以后没有产生通胀压力的。因此,如何在促进增长和抑制通胀之间取得平衡是一个技术难题,也是一种管理艺术。

据此,在宏观金融形势逐步稳定之后,这种典型的危机应对型货币政策导向有必要转向一个可持续的信贷增长。一定意义上讲,2009年1-3月份的信贷投放并不能归结为是适度宽松,而可以归结为过于宽松;目前,当各项经济指标趋于稳定之后,货币政策可能需要真正转向适度宽松,转向追求货币政策的可持续性,避免信贷投放的大起大落以及预期的通货膨胀压力。

因此,目前货币政策可能面临一个重要的选择,就是真正回到此前所确定的“适度宽松”,强调信贷增长的平稳和可持续性,防止未来出现大起大落。

(二)财政政策应防止出现宏观与微观的不一致,避免经济出现“二次探底”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改善GDP等宏观指标是相对容易的。但是,在GDP数据改善的同时,如果没有实体经济的明显改善和社会投资的跟进、以及经济的平稳复苏,微观层面的工业增加值和企业利润等指标可能就难以得到明显改善。从目前的状况看,在宏观数据逐步改善的同时,企业目前的盈利状况还没有走出低谷。因此,需要防止宏观数据和微观状况出现明显的不一致。从历史比较的角度看,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由于没能处理好宏观与微观之间的互动而导致经济“二次探底”的现象曾多次出现。例如,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在1998年通过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带动了经济的反弹,但是1999年由于工业投资没有跟上,造成经济出现“二次探底”。目前这一轮的投资,主要是靠财政的基础设施投资带动的,政策效果2009年会陆续在信贷投放和财政推动下逐渐显现出来。但是,在及时的宏观政策抑制了经济的大幅回落之后,目前应当重点关注宏观经济会否出现二次探底的问题。

目前,可能导致二次探底的因素包括:当前政府投资一马当先,如果社会投资不能及时跟上,则有可能出现二次探底;过剩产能消化进度迟缓,导致此前的经济刺激计划带来过剩产能的跟进,进而导致经济的再次探底;2009年如果持续保持过快的信贷增速,有可能会在未来随着银行信贷增速的显著回落而导致经济的相应大幅回落。

(三)人民币国际化克服“美元本位”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不平衡

东亚新兴市场经济体,甚至包括日本,在当前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格局中,都面临一个长期难以克服的“两难困境”:出口导向型发展带来大量贸易面顺差;国内金融市场不发达导致“货币错配”和巨额外汇积累[4]。这种“冲突的困境”的必然结果表现在央行层面上就是被迫积累外汇储备,并不得不面临美元贬值所导致的美元资产价值缩水和购买力下降;表现在出口企业层面上就是要被迫承受本币升值所带来的汇率波动风险。

一定程度上,美元作为“美国人的货币”已经成了“全世界的问题”,特别是大量持有美元资产的新兴市场国家的问题。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无法改变的情况下,以中国为代表的高储蓄国短期内并没有更好的选择,不得不承受美元贬值的风险,因为全面重构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如果大量抛售美元则可能导致美元债券的大幅波动,而同时国际上也并没有一个除美元之外的如此庞大的金融市场可以吸收全球的外汇储备。目前,中国只能开始尝试做出一些积极的应对,包括对中国购买的美元债券提出特别的安全和收益要求,鼓励美国等发行熊猫债券,促进SDR等非货币计价的金融市场的发展等,同时,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应当是更为积极的举措。

1.人民币国际化

目前,人民币国际化已经迈出了非常关键的一步,其进程也正在加快。一方面,中国央行与全世界六个国家已经签定了6500亿的货币互换;另一方面,央行已经开始在全国沿海主要城市实行人民币跨境计价的试点。从这些措施的短期效果来看,企业需要关注的汇率风险减小了;而从更长远的效果来看,则是中国开始尝试在国际贸易中逐渐降低对美元的依赖,并推动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开始。

当然,人民币国际化的事件本身,又会带动对人民币资产的需求,这将对人民币资产价格的上升形成支持。从经济史角度看,美国、英国等在其本国货币的国际化推进进程中,本国资产价格都有一段时期的十分活跃的表现。当然,从日元等货币的国际化来看,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以及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对于货币的国际化都具有显著的影响。

2.发展本国金融市场

从短期来看,全面改革现有的国际金融体系难度很大。但是,从中长期来看,中国有很大的空间来推进本土金融市场的发展,促使大量储蓄不必流出而在本土金融市场得到有效的配置。

外汇储备的实质是一种流出去的储蓄。根据宏观经济学常识,国内储蓄与投资的缺口等于经常项目顺差。长期顺差的一个自然结果必然是大量外汇储备的不断累积,而在当前美元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下,外汇储备最终只能流向美国国债,为其贸易赤字融资。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已经变成一个净储蓄提供者,而不是外资净流入国。这一现象从本质上反应了中国落后的本土金融市场无法吸收国内的净储蓄。在当前金融危机冲击之下,中长期内美元将不可避免地走弱,再加上人民币的升值,巨额外汇储备将面临购买力的缩水。目前,中国大量的信贷投放可以看作是储蓄海外运用到本土运用的一个重要改变。一定程度上,本土金融市场发展的大幕已经缓缓拉开。

四、结语

金融危机所产生的经济动荡无论对宏观经济政策制定者,还是对微观经济主体决策者都是一次难得的历练机会。中国经济经过金融危机的外部冲击和洗礼之后,会获得一个重上新台阶的机遇。基于政府、企业和个人比较健康的资产负债表,如果宏观经济政策能够准确把握宏观与微观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在不加剧宏观波动条件下实现微观决策者的自我调整,以及在不扭曲微观决策变量条件下减少宏观经济的震荡,那么确信中国将在国内、国际舞台上再上一个新台阶,走向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

参考文献:

[1] McKinnon, Ronald (2005), “The World Dollar Standard and Globalization, New Rules for the Game”, stanford.edu/ ~mchinnon/papers.htm.

[2]巴曙松,李胜利.国际金融危机的全球化视角:从“金融恐怖平衡”到“再平衡”[J].金融发展研究.2009,(4).

[3]弗里德曼著;巴曙松,王劲松等译.美国货币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McKinnon, Ronald(2009), “U.S. current account deficits

and the dollar standard’s sustainbility: a monetary approach”, stanford.edu/ ~mchinnon/papers.htm.

The policy Adjustments under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How to BalanceMacro-fluctuations and Micro-behavior

BA Shu-song, YANG Xian-ling

(1.Council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Financil Research Institute, Beijing 100036,China;

2.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conomical Institute,Wuhan 430074, China)

第12篇

关键词:土地政策;宏观调控;微观规制;房地产;差异

一、引言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主要是通过经济政策(Economic Policy)来进行的。经济政策是政府根据一定时期的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为解决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和实现经济发展目标而制定的各种措施和规定。从其范围来看,可以分为宏观经济政策和微观经济政策,宏观调控政策主要有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和国际经济政策;而土地政策是为达到特定的国民经济发展目标,政府部门制定和实施的与土地利用有关的政策措施和手段。

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作为中央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大战略举措,于2003年首次提出,目前很多学者也认为土地是宏观调控的手段,国土资源部是宏观调控的重要部门,运用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是我国特殊国情特殊发展阶段的正确选择。如卢为民(2008)在《土地政策与宏观调控》中从土地的生产要素理论、土地的资产理论、土地产权理论和特殊体制背景下的特殊选择等方面阐述了土地政策作为宏观调控手段的理论依据,并设计了提高我国土地调控有效性的路径[1]。尹锋(2007)在其论文《土地政策的宏观调控绩效研究》中提到,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总体目标应该是:严格保护耕地,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在此前提下,根据国民经济冷热的具体情况,适当微调年度建设用地的供应量和企业取得土地的成本,以调控投资增长的规模,实现物价稳定和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2]。

但从另一个角度,土地作为一种基础而重要的生产要素,其供给量的有限决定了土地是稀缺资源。而稀缺资源的价值主要由需求决定,而土地的需求又是一种“引致需求”,宏观调控的目的在于通过调节宏观经济总量和产业结构来实现对微观主体决策的引导,进而影响到对土地要素的利用,所以宏观经济调控决定了市场对土地生产要素的需求,而我们不可能通过土地政策来调节宏观经济运行,毕竟宏观经济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是众多要素利用的市场行为博弈的结果,土地要素的利用只是其中一个。这两者的差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二、宏观调控与土地政策的差异分析

1、内涵属性差异

宏观调控主要是针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是政府运用宏观调控政策调节和控制宏观经济运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协调社会成员利益和增加社会福利、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发展。现代社会经济出现周期性波动是不可避免的,虽然理论上市场机制能够自动调节经济至均衡水平,但在经济达到均衡之前可能需要经历一个较长时期的经济萧条,意味着民众必须付出这段时期的总体社会福利下降的代价[3]。因此,政府在必要时可以运用一定的宏观经济政策(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国际经济政策等)去调控经济总量及其运行,以减少依靠市场机制调节出现时滞而产生的高昂成本。因此宏观调控的内涵是调整宏观经济总量,但其作用的结果又必然会间接地影响到微观主体的行为。而正是这种直接对象与间接结果的传导才体现出宏观调控的有效性,这也是宏观调控必须有坚实微观政策规制的原因。

而土地作为一种基础生产要素,土地政策指为达到一定的目标,相关政府部门制定和实施的与土地利用有关的政策措施,如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计划和土地税收政策等。因此土地政策当属于微观市场的范畴,而对于微观市场进行调节或干预属于微观政府规制(Regulation)范畴。从规制的本意来看,是指政府或政府授权的职能部门以维护公众利益为目的而实施的矫正和改善“微观市场失灵”的活动,是政府对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所进行的限制或制约。因此作为一种基本的微观制度安排,土地政策是对土地及其房地产业的结构及其社会经济影响的直接的政府规定。

2、政策目标差异

宏观调控的结果会影响到微观主体的行为决策和产业结构调整,但宏观调控的对象却并不直接针对具体的行业和部门,否则宏观调控就等同于微观规制。作为微观市场调节的土地政策的目标却是直接针对具体产业,如政府通过土地的收购、储备并有计划地投放市场,增强其对土地及房地产市场的调节;通过用地结构调整以抑制商品房价过快增长和控制相关产业用地需求。土地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有着重要地位,也就是通常的“地根”,且在土地投资之后还会带来一系列的其他投资,如工业用地后的厂房、机器设备投资,商住用地后的房屋建设、设备购置等投资,还有高速公路、铁路、机场建设中的大量材料等。同时社会发展存在着许多不公平的因素,如地区发展差异、城乡收入水平差距、中低收入阶层住房困难、农民被征土地补偿等问题。国家通过土地政策维护公民权益,加大对廉租、公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土地供应量以保证低收入群体的基本居住,这些土地政策都可为社会公平与和谐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另一方面,现代经济学也论及宏观调控的目标主要是经济持续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而实施微观土地政策的目标是实现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保障居民居住条件的改善、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推进社会公平稳定。因此两者的目标差异是显而易见的。

3、实施措施差异

政府实行宏观调控政策的前提条件是由于宏观经济不稳定性、公共物品供给的有效性不足、负的外部效应等所导致的市场宏观失灵。故而在通常的论述中,宏观经济调控的措施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外贸政策、产业政策等,这些政策手段要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并且必须把握好政策的时机和力度,这体现出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综合性和间接引导性的特点[4]。而实施微观土地政策的经济学依据是由于政府对一级土地市场的垄断、对稀缺土地资源的过分竞争(招、拍、挂形成“地王”频出)而导致的地价高涨、房地产市场信息不对称、开发商市场垄断、流动性充足而带来投资性需求剧增等原因所造成的市场微观失灵。故而微观土地政策主要有土地利用规划、用途管制、供地计划、房地产价格规制、房地产税收调整等,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直接强制性的特点。

三、宏观调控下土地政策的制定建议

透过以上分析,作为微观规制的土地政策只能作为调节微观市场的工具之一,不能参与代替宏观调控政策。其根本原因表现在:①特有的土地出让制度为地方政府青睐“土地财政”创造了条件,而这种对“土地财政”过渡依赖,导致地方政府不断突破每年的用地计划,使得中央政府的土地政策难以落实;②对高GDP增长率的盲目崇拜和对经济规律的认识不清,导致地方政府对经济增长率盲目崇拜,并采取简单有效的方法―鼓励投资,尤其是房地产投资来刺激短期经济增长,这样的过热投资定会引起国民经济的波动;③土地政策的制定依靠突击治理和整顿,缺乏长期性和持续性,其自由裁量权比较大,往往是某个部门就能随时出台,这样不利于市场主体形成稳定的预期,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基础环境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若要土地政策切实产生作用,为宏观市场运行提供一个长期稳定的微观制度环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1、明确土地政策目标定位

国家的宏观调控有其明确的目标,作为微观范畴的土地政策就是要协助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而不是对冲或削弱宏观调控。在土地政策与宏观经济的关系中,后者对前者的影响是主导,而土地政策对宏观调控的作用机制只能是协助。比如早在2006年3月国务院发出的《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中就指出,“过度投资导致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钢铁、电解铝、电石、铁合金、焦炭、汽车等行业产能已经出现明显过剩”。很明显,产业建设生产离不开土地,那么国家有调控政策,并且一些产业用地也已列入禁止供地目录,为什么这么多过剩行业仍能顺利建设投产?直到今年,国家还在调控钢铁、电解铝、焦炭等的产能。可以说明,这么多产能的扩张,土地是先行,而这个闸门如果地方政府能真正严格“把守”,这会对宏观调控是一个促进,反之会削弱宏观调控的效果。

2、把握好土地和房地产政策的力度

市场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政府应尽量少用行政手段和短期强硬手段来压制市场。土地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合理的必要干预,可以实现宏观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目标。同时要看到政策的长期效果,尽可能让房地产市场本身发挥调节作用。2006年-2010年的很多政策中均有关于增加居住用地有效供应、明确保障性住房、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的建设数量和比例、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土地增值税的征收管理等的论述,而2011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提出安居工程建设、住房用地供应、税收调整等措施,说明以前的政策并未真正落到实处。再如违法用地和囤积土地这两个长期存在的问题,虽然政府明白长期存在但却没能从根本上加以制止,国土资源部近期的严厉约谈才表明整改的力度,显得力度很大,而这却只会给市场造成利用行政力量强制打压的不利影响。这里的焦点就在于长期以来积累的问题想在某个时点通过政策来强制一次性扭转,必定会造成宏观市场的非正常波动。

参考文献

[1] 卢为民.土地政策与宏观调控[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26.

[2] 尹锋.土地政策的宏观调控绩效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7.9:10.

第13篇

关键词:金融加速器;信贷市场;货币政策;宏观经济波动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265(2013)12-0030-04

一、引言

理解宏观经济波动的原因和传导机制是经济学领域的重要任务。传统经济中的实际经济周期模型(RBC模型)和凯恩斯的IS-LM模型是分析该问题的两个经典框架。这二者都以莫迪利安尼—米勒定理(也称MM定理)为基础和前提,即承认在无摩擦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资本结构和市场价值无关。但是现实中的金融市场普遍存在信息不对称,而且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又会导致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米什金,1999)。MM定理虽然在分析企业融资结构时树立了一个标杆,但是由于假设条件和现实相差较大,所以只能看作是对现实的高度抽象,无法解释现实。另外以两类经典分析框架为首的宏观经济理论,都只考虑技术和价格以及工资粘性的调整等实际变量对宏观经济的冲击,从未把信贷市场等金融因素考虑在内。但是从亚洲金融危机到以美国次贷危机为导火索的全球性金融危机都使我们认识到,金融市场对宏观经济影响越来越明显,金融因素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有可能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每一次理论遇到现实的挑战都可以推动理论的前进。1933年费雪在解释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原因时,首次将金融因素考虑进来,提出了“债务—紧缩理论”。半个多世纪后,以“债务—紧缩理论”为思想源头,伯南克(Bernanke)发现金融系统的崩溃才是决定大萧条的深度和持续性的关键因素,并且真实融资成本上升和银行信贷紧缩等因素导致当时的经济下滑并转变成长期的经济萧条。在厘清“金融危机信用成本上升真实产出持续下滑”的微观机理后,伯南克和戈特勒等人将金融摩擦纳入到经济周期波动的一般分析框架,提出了“金融加速器” 理论。本文梳理了金融加速器理论在国内外的应用研究文献,以期对后续研究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二、金融加速器的作用机制

(一)金融加速器的概念

简单来说,金融加速器将金融市场或者信贷市场看作是一个加速装置,经济中的一个微小冲击,例如技术的更新、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化等,经过这个加速装置能够对宏观经济造成重大影响,甚至有可能演化成经济危机,或者说是指“信贷市场或者金融市场本身能够将初始的经济冲击放大和加强的效应”。由此可见,一方面企业自身微观经济指标的变化可以对宏观经济造成冲击,现实中金融市场不完美,即金融摩擦的存在又会使这种冲击放大和加强。从这个角度看,金融加速器概念提供了人们认识微观经济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的途径,也搭建了分析虚拟经济对于实体经济形成冲击的桥梁。

(二)金融加速器的作用机制

作为金融市场上的金融中介,贷款人并不拥有信息优势,人在谋求自身效益最大化的同时会损害委托人的利益,在借款者和贷款者之间会增加成本、降低效率。在金融市场上,借款人即人指企业,贷款人即委托人指银行。银行在对企业进行贷款时常常要求企业进行抵押贷款,以保障其还款能力,而企业进行抵押时通常和自身资产负债情况有关系,若外来冲击影响到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继而会影响到企业在金融市场上的外部融资,并且这种影响有可能会具有乘数效应,最后对宏观经济造成极大冲击。现实中的金融市场条件瞬息万变,错综复杂,又加剧了这种不对称性,也加大了企业外部融资时的成本。

金融加速器理论假设企业存在外部融资溢价。所谓外部融资溢价,即是指企业进行外部融资时的成本和使用企业内部资金时的机会成本之间的差额,即外部融资成本和内部融资成本之差。企业在进行项目投资时通常需要从银行贷款,即进行外部融资,而企业债务在没有完全被担保的情况下,外部融资成本大于内部融资成本,即外部融资溢价大于零,并且企业外部融资所占份额越大,外部融资溢价越大。若外部融资总额固定,则外部融资溢价和企业净资产(企业资产减去负债)呈负相关变化(伯南克等,1996)。这是因为企业净资产越低,企业越需要从外部进行融资,但是金融市场上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导致贷款人对企业信任度降低,导致企业借款时的成本加大。反之影响机制则相反。可见,外部融资溢价是理解金融加速器作用机制的关键渠道。外来的经济冲击通常会影响到企业净资产的变化,所以会有以下传导机制:外来经济冲击企业净资产的变化外部融资溢价企业的外部融资规模企业生产和资产价格的变动企业净资产的变化。至于从微观到宏观的作用机制,可以理解为:当经济繁荣时,企业资产净值增加,外部融资溢价下降,更容易获得外部借款,从而得到资金以扩大生产,继续推动经济繁荣;反之,当经济衰退时,企业净资产减少,此时外部融资溢价上升,企业从外部获得贷款的成本也增加,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也加剧了经济的下滑。

金融加速器理论所描述的初始冲击对宏观经济造成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一般认为在经济衰退时期作用更明显,因为经济繁荣时企业利润增多,资产净值增加,企业会用更多的自有资金即内部资本来代替外部融资,使得金融加速器作用减弱。但是在经济衰退时,企业资产净值减少,更需要外部融资来支撑企业进行生产,金融加速器作用增强,并且企业外部融资困难更加剧了严峻的经济形势。另外,小企业相比较大企业来说更能够体现金融加速器效应,因为大企业一般自有资金较充实,在经济下滑时有可能不需要外部融资就有能力抵御风险,但是小企业在信贷市场上不占有资金优势并缺乏融资渠道,当经济衰退来临时,只能降低产量、减少存货,加剧经济衰退,严峻的经济形势又会使小企业雪上加霜。

三、国外关于金融加速器的研究

关于金融加速器在封闭经济条件下的检验。韦尔默朗(Philip Vermeulen,2000)选取企业财务状况和企业投资为变量,用企业流动负债率、资产负债率、利息覆盖率和流动比率为指标来衡量企业财务状况,利用1983—1997年的数据,运用广义矩阵估计方法(GMM)检验了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和德国4个国家的金融加速器存在性。结论认为,企业财务状况对于企业投资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企业财务状况越差,对企业投资影响越大,使经济衰退加剧,经济波动又反过来影响小企业的投资状况。这篇文献很好地检验了金融加速器传导机制的非对称性。福永一郎(Ichiro Fukunaga,2002)检验了金融加速器机制在日本的存在性。他们运用日本的数据模拟了货币政策冲击、技术冲击和需求冲击,并在模型中引入了一个泡沫过程,经过研究发现在金融加速器存在的情况下,资产价格泡沫破灭会导致国内投资明显下降,这种波动会持续很长时间才能回到平稳状态。

关于金融加速器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作用。吉尔克里斯特等(Gilchrist等,2002)把金融加速器原理运用到欧元区,建立了基于两国经济的一般均衡模型,发现同一国模型相比,金融加速器机制效应更强,并且当外向经济冲击发生时,受影响的国家经济波动趋向一致。这项研究的意义是,使金融市场的摩擦为统一货币区的不对称冲击提供了重要的国别间传导渠道。随后,吉尔克里斯特(2003)对该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在上述模型中引入金融摩擦因素,并根据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不同情况对各自的金融摩擦效应进行了校准,发现信息不对称现象在发展中国家更加严重,金融摩擦效应也越强①。格特勒等(Gertler等,2007)结合亚洲金融危机期间韩国的经历,在金融加速器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小型开放经济的模型来研究汇率制度和金融加速器机制的关系,在用数据对模型进行模拟后发现同浮动汇率制度相比,固定汇率会加剧金融危机。

关于金融加速器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青木等(Aoki等,2004)将BGG模型引入了房地产经济中,以英国房地产市场为例,从金融加速器角度研究了房价对于实体经济波动的影响和冲击。在该模型中,住房既是消费者的居住场所,也可以作为信贷市场上借款者进行借贷时的抵押品。房地产价格越高,抵押者在进行外部融资时成本就越低,而这一关系可以使金融加速器效应放大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从而对房地产投资、住房价格和消费都产生较强冲击,继而对宏观经济波动造成重大影响。

四、国内关于金融加速器的研究

(一)金融信贷及货币政策研究

金融加速器主要分析金融市场(主要是信贷市场)的不完美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而信贷市场是货币政策作用于宏观经济的渠道之一,所以金融加速器理论被应用于金融信贷及货币政策的研究比较多。

1. 早期的单纯信贷研究。杜清源和龚六堂(2005)将“金融加速器” 引入RBC的理论框架,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来分析技术冲击对经济造成的影响。将模拟出来的结果和传统的RBC理论中数值模拟的结果进行对比,发现金融加速器的存在加大了波动对经济的影响,并且极小波动有可能对经济带来极大的影响。在此篇论文中,作者完全去掉原BGG模型中关于价格粘性的假设,这可以说是对金融加速器理论基础分析框架的改善。

2. 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机制研究。何德旭和张捷(2010)从金融加速器的视角对金融危机中各国中央银行的做法进行了反思,认为后危机时代的货币政策更应该关注资产泡沫和通胀风险,央行应该把货币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并且应坚持灵活的资产价格的货币政策应对规则。汪川等(2011)在 金融加速器模型中讨论了信贷市场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分析了货币政策的冲击对于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最后得出货币政策可以通过信贷渠道影响我国宏观经济的整体波动性的结论。

货币政策一方面通过影响金融市场上货币供给总量,来影响宏观经济总产出和投资水平,另一方面货币政策的改变导致市场上信贷利率的变化,这会影响到企业的外部融资成本和自身资产结构。如在紧缩的货币政策下,企业自身利润率的下降和信贷市场利率上升都会导致企业资产缩水,而企业从银行贷款时要用自有资产进行抵押,抵押物价值缩水导致企业可获得的贷款减少,投资减少,使经济衰退加剧。所以从金融加速器理论的角度来讲,在讨论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机制时不仅要考虑其影响经济的变动,还要考虑到货币政策可能带来的进一步的扩张和收缩效应。

(二)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变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

金融加速器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与普通企业相比大同小异,但是由于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以及实体经济紧密相连,从而可能导致更大风险。金融加速器对于房地产市场的作用机理大致如下:当正向的技术冲击发生时,技术进步使得经济增长加速,以房地产价格为代表的资本品价格会随之上升,这样房价的上升会使企业外部融资能力增强②,企业可以获得更多贷款进行生产和投资,推动经济增长,反之作用机制则相反。

崔光灿(2006)以房地产价格的变化为对象研究资产价格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在BGG模型基础上,运用包含金融加速器的两部门动态宏观经济学模型,考察了资产价格波动对经济稳定影响的金融加速器效应。黄静(2010)在对我国近十年房地产价格上涨和银行信贷数据分析基础上,利用DCC—MGARCH动态相关性分析、脉冲响应分析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方法,对我国房地产价格、信贷和房地产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证明了房地产价格的金融加速器效应的存在性。另外,武康平和胡谍(2011)也验证了我国的房地产价格波动对宏观经济的确存在明显的加速器作用。可见,我国房地产市场中存在金融加速器作用已得到学界共识,但是对于如何防范这种由金融加速器而导致的经济剧烈波动,学术界涉及的还比较少。

(三) 关于金融加速器理论本身的解读及其在中国的存在性研究

何德旭和张捷(2009)在对金融加速器理论的思想源头和发展脉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资产价格泡沫与产出波动、经济周期的非线性、非对称性特征以及信贷的超常增长与金融不稳定性的关系等现实问题基于金融加速器的视角进行了分析。

关于金融加速器效应在中国的存在性方面,赵振全、于震和刘淼(2007)运用门限向量自回归(TVAR)模型,从金融加速器理论出发,在宏观层面上对中国信贷市场与宏观经济波动的非线性关联进行了实证研究。该文的研究缺陷在于,作者忽略了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历史事实。胡杨和张宗新(2010)利用2007年第1季度到2009年第1季度34家上市企业的季度统计数据,并遵循金融加速器理论的3个重要的假设:资产负债状况是企业支出的重要决定因素,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状况在经济衰退时期比其他时期对于企业支出更具解释力,金融加速器影响小企业的可能性大于大企业,研究了中国特色的金融加速器效应。

(四)述评

金融加速器在封闭经济条件下的检验大多是在发达国家进行的,对于发展中国家研究较少。而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检验,其实间接解释了金融危机的发生机理,因为由汇率波动而导致企业资产负债表恶化从而造成宏观经济波动正好和亚洲金融危机相符合。至于将金融加速器理论引入到房地产经济中正好可以解释这次发生的以美国次贷危机为首的金融危机,因为房地产部门经济的恶化是次贷危机发生的直接导火索。当然,这些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五、小结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金融加速器理论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有以下启示:

一是对宏观调控政策意义重大。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的金融市场都在更大程度上影响着实体经济。近些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得益于城市化过程中的房地产业的发展,而银行借贷和企业资产负债表是信贷市场影响宏观经济波动的两个主要渠道,房地产市场和这两个渠道均紧密相关,所以理解和应用好金融加速器理论,正确运用宏观调控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进一步严格调控房地产政策,对于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完善中小企业金融市场。根据金融加速器理论,小企业相比大企业更具有金融加速器效应。而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是近些年来我国经济矛盾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应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机制,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减小小企业金融加速器效应,可以防患于未然,避免宏观经济剧烈波动。

三是防范金融危机的发生。根据金融加速器理论,经济中任何微小的变化都有可能通过金融市场的加速作用对一国乃至全球产生巨大的冲击。而当今世界经济复苏迹象并不明显,欧洲远未走出债务危机的阴霾,导致世界金融市场依然动荡不安。而随着我国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我国金融市场会和世界金融市场有更加紧密的联系,经济亦是如此。所以应该对经济发展中内在和外来的不稳定因素提高警惕,加强金融监管,有意识地防范金融危机的发生。

注:

①在此,金融摩擦反映了外部融资和企业投资之间的关系。

②现实中大多数企业从银行借款时均以固定资产作为抵押品。

参考文献:

[1]Mishkin,F. S.1999.Lessons from the Asian Crisis [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4) .

[2]I.Fisher.1933.The Debt- Deflation Theory of Great Depression[J].Econometric,1(4).

[3]Bernanke,Ben S.1983.Nonmonetary Effects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in the Propagation of the Great Depression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73(6).

[4]杜清源,龚六堂.带“金融加速器”的RBC模型[J].金融研究,2005,(4).

[5] 胡海鸥,虞伟荣.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金融加速效应研究[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3,(6).

[6]何德旭,张捷.后危机时代的货币政策选择:金融加速器视角[J].当代财经,2010,(12).

[7]何德旭,张捷.经济周期与金融危机:金融加速器理论的现实解释[J].财经问题研究,2009,(10).

第14篇

关键词:中观;经济;审计;内容

中图分类号:F23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6-0166-03

一、中观审计的界定

(一)建立中观审计的必要性

目前在经济学界基本上已达成共识:宏观经济研究的是国家经济,微观经济研究企业或厂商以及独立生产地居民和农民等个量经济,中观经济则介于两者之间。科学方法论使得经济学重新划分为宏观经济学、中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与此同时必然要求宏观审计、中观审计和微观审计得以形成和发展,这不仅是经济学和审计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时展的需要。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和经济的迅猛发展推动着审计学向三维立体结构发展,“哪里有经济活动,哪里就有审计监督”,中观经济的发展必将使得中观审计得以产生和发展。中观审计产生的根本前提是中观经济,中观审计的雏形是行业审计,中观审计是为服务于宏观控制和强化微观控制而存在的。当中观审计建立以后,宏观、中观、微观经济组成了国民经济纵向上的梯形结构,而宏观、中观、微观审计则构成了横向上的平行线结构,他们所组成的整个立体结构覆盖了国家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中观审计举足轻重的地位就更显而易见了。

以中观经济运行为对象的审计活动就是中观审计。我们也可以把中观审计界定为审计机关依据法律规范,运用系统的程序和方法,监控中观经济行为、运行机制和其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所采用的经济政策、决策,监督其执行结果的行为。

中观审计的建立可以有效地监控中观经济行为及其运行机制,防止中观经济的运行出现偏差与失控,对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起到协调作用,从而达到提高中观经济效益,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系统良性循环的作用。中观审计的实施可以有效地保证宏观经济政策、决策和相关信息的传递,防止和减少宏观经济在其传递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和失误;同时还能有效地促进微观经济活动的开展,协调宏观经济目标和微观经济目标之间地矛盾;最后中观审计的实施还能有效地防止和减少中观经济政策或决策失误、中观经济活动的失控以及中观经济比例关系失调的问题。

(二)中观审计中的三方关系

1.中观审计的主体

当前理论界对中观经济的研究对象及内容已有了基本的轮廓界定,把中观经济大体分为三个部分:行业经济、地区经济和集团经济。行业经济是同类经济的集合体,如渔业、牧业、煤炭行业等。地区经济是同一地区的集合体,我们通常是按行政区进行划分的,如北京地区、上海地区等。集团经济是企业集团,其经常表现为行业经济和地区经济在同一组织内的集合体,如石化集团等。根据中观经济的界定,我们认为中观审计的审计主体在中观审计刚建立阶段应该是政府审计机关及其成员政府审计师,当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可以考虑让民间审计机构的注册会计师和管理咨询师加入。

中观经济的发展对宏观经济政策的传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观审计结果使用最多的应该是政府部门,政府审计机关来开展中观审计能够体现中观审计的权威性。目前中观审计的实施以及其程序方法的确定还都处于一个探索的阶段,还是一个全新的内容,没有相应的准则依据,中观审计的范围还很有限,更重要的是中观审计的重要作用还没有被广泛认识。在这样一个初级阶段开展中观审计,如果由政府审计机关及其成员政府审计师首先来开展这项活动,一个方面能体现出国家对中观审计工作的重视,另一个方面能使得中观审计迅速广泛地被社会各界所认识,被审计单位才能够采纳中观审计的审计结果,使公共资源的使用者树立起效率、效益的观念。当中观审计被各方面充分认识、中观审计的准则依据也相应地建立起来、中观审计的实施程序方法也相应地制定起来,这时中观审计的范围增大,业务量增多,注册会计师和管理咨询师也有能力开展中观审计,可以考虑将中观审计的一些内容让渡给注册会计师和管理咨询师去做,如集团经济的审计完全可以让渡给注册会计师来做。

2.中观审计的客体及授权人

中观经济大体可以划分为:行业经济、集团经济和地区经济,相应的中观审计的客体可以概括为行业、集团和地区的经济活动,其主要包括非收益性投资部分、收益性投资部分、行业集团及地区财政预算、财政支出等。如对地区经济进行审计时,检查其社会公众资金是否存在浪费;对行业经济进行审计时,检查其地区经济发展是否很好地传达了宏观管理目的,是否能够为微观经济发展指明方向。

在中观审计发展的初级阶段,中观审计的开展主要是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服务的,如行业审计和地区审计的开展,那么中观审计的授权人应该是国家财政部门。这样可以保证中观审计的权威性,并且能促使中观审计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中观审计的研究对象及目标

(一)中观审计的研究对象

中观审计是对中观经济计划、政策、决策以及中观经济管理活动所实施的审计,中观审计的审计对象范围可以概括为:行业、地区(经济区)、集团的发展战略目标、计划,中观经济政策、决策以及相应的中观经济管理活动。

1.中观经济学所涉及的内容是中观审计的研究对象和审计对象

基于中观经济产生发展而产生发展的中观审计,其对象范围实际上就是中观经济所研究的内容。当前国内外大部分专家认为,中观经济学研究对象内容是中观经济战略目标和计划、中观经济政策和决策、中观经济管理、中观经济模型理论、区域(或地区)经济结构、行业经济政策、集团或协会经济发展以及中观经济的横向纵向模式。现代经济学尤其注重经济政策和决策的研究,中观经济政策内容繁多主要有:能源交通政策、农产品价格政策、特区经济政策、开发区经济政策、地区经济发展政策等,同时还涉及到能源在各部门之间的配置,自身经济优势增长问题等。中观审计是对中观经济活动的审计,中观经济学要求中观审计应以中观经济政策和决策为研究对象。

2.服务于宏观控制、强化微观控制是中观审计对象范围应涵盖的内容

微观、中观、宏观自上而下对经济活动进行三个层次的调控,中观控制是整个经济控制系统的一个分系统,中观审计的研究有利于加强中观控制,处于中间层次的中观控制一方面可以服务于宏观控制,另一方面可以强化微观控制。促使整个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三个分系统:宏观审计系统监督宏观经济政策、中观审计系统监督经济政策传递过程和微观审计系统监督经济政策的执行结果,三者相互牵制、相互协调,才使得审计监督体系严密完整。

中观审计的研究对象范围可以简要的概括为:以中观经济活动(大体可以分为行业、地区及集团经济)为对象的中观经济计划、中观经济政策和决策以及相应的中观经济管理活动。

(二)中观审计的目标

中观审计应注重中观主体的效益、效率和效果考察。通过中观审计促使中观经济政策达到自身机制科学性,传递机制真实有效性;衡量标准客观性,制定依据法律性;贯彻原则协调性,经济运行多元性;政策制定可行性,政策执行结果效益性。中观审计以中观经济为基础,中观审计的对象范围具有中观经济的特征:中间性、过渡性、集散性、相对性、区域性和灵便性的特点。

1.保证中观经济自身科学性、传递真实性

宏观经济政策的分解和具体化体现为中观经济政策,起着上传下递的作用。如果宏观经济政策不能通过中观经济政策有效传递到各个地区、部门以及公司、企业领导者手中,或者向具体各部门各地区传递后,不能正确、及时地执行有关政策,或不加分析地照搬照抄,无疑给微观经济活动带来困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立真实、及时地反馈政策的传递机制,防止宏观政策在向部门、地区传递时走样,而中观审计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防止“政策对头,执行走样”情况的发生。中观审计通过对中观经济活动、政策、决策的审计来保证中观经济在对宏观经济政策向微观传递时达到自身机制科学性,传递机制真实性。

2.保证中观经济的依据法律性、标准客观性

中观审计审查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中观经济战略、政策与决策的制定及其执行过程是否符合法律规范要求。中观经济的发展计划编制、战略目标的制定以及政策与决策的制定都应依据相关法律来制定并且程序也应该法律化,中观审计可以审查中观经济制定依据是否符合法律要求,同时可以衡量中观经济计划、战略目标、政策与决策是否客观、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情况。这就要求国家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来适应中观经济发展的要求,比如可以制定特区经济法或者区域经济法、中观信贷法等。国家制定这些法律规范一方面可以促使已经发展起来的中观经济走上科学化、民主化、正常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的道路,另一方面可以为中观审计的开展提供依据。

3.保证中观经济的原则相协调性、运行多元性

从宏观层面来看,整个国民经济系统是一个平衡、稳定、协调的系统,而中观经济对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相对来说就处于一个非平衡状态。为了保证整个国民经济系统的平衡,中观经济的战略目标、政策与决策的制定及执行必须贯彻协调性原则,使得中观经济的战略目标与国民经济的总目标相协调,中观经济的政策、决策与宏观经济的政策、决策相协调,中观经济管理与宏观经济管理相协调,从而最终实现中观经济的目标与宏观、微观经济的目标相一致,保证需求和资源(物质资源或劳动资源)合理分配、有效使用,达到国民经济高速多元发发展。

4.保证中观经济政策的可行性、执行的效益性

经济政策与决策的制定都要以谋求最佳经济效益为目标,同时防止无效益甚至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计划、政策和决策的制定,这就要求不论是宏观经济政策与决策的制定还是中观经济政策与决策制定都要以充分的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为基础。这样中观审计就要审查中观经济政策与决策是否经过技术可行性论证,同时也要审查评估其制定后的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否达到了最佳程度,是否存在浪费,是否能带来预期的效益,帮助分析无效益的原因等。

三、中观审计的发展瞻望

中观审计的发展和中观经济管理的发展息息相关,从而同宏观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可以预见中观审计将会有更深一步的发展,具体表现在:

(一)中观审计理念和应用的发展

中观审计作为审计理论体系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才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应该重视起中观审计理论以及实务的研究。中观审计的研究具有深刻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中观审计研究的理论意义是:(1)进一步完善审计理论体系,经济科学的宏观、中观、微观的划分,必然要求审计也相应地建立起宏观、中观、微观审计,这是系统论以及经济学和审计学发展的必然趋势;(2)对中观审计做基本的理论阐释,为以后的审计发展完善奠定基础。实践意义是:(1)监控中观经济行为及其运行机制,有效传递宏观政策、决策和有关信息,防止“政策对头,执行走样”情况的发生;(2)为保证宏观经济总目标的实现,促进微观经济活动的进行,协调与微观经济目标之间的矛盾;(3)可以防止和减少中观经济政策或决策偏差和失误的出现;(4)可以有效地防止和减少中观经济比例关系的失调。中观审计深刻的理论及实践意义决定了中观审计的理念和应用会迅速的发展,有关其的研究也将会进一步的扩展,中观审计在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决定了中观审计的理论发展及其应用会越来越广泛,例如已经开展的部分地区审计工作和部门审计工作(属于行业审计的范畴),这些审计工作的开展将会进一步推动中观审计理论研究及实际应用的发展。

(二)中观审计思维进一步深化,理论体系日益完善

联邦德国埃登堡大学国民经济学教授汉斯—鲁道夫·彼得斯博士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中观经济学”概念至今,有关中观经济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人们已经认识到了中观经济的重要性,如今中观审计概念的提出,以及中观审计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重要地位使得人们逐渐意识到中观审计的重要性,中观审计的思维理应进一步深化。随着审计事业的发展,人们对中观审计的研究会越来越深入,不再局限于当前只对一些基本的概念性内容作研究,将对会中观审计的目标、方法、程序、分析工具等做更深入的研究。

(三)中观审计将注重实务中的应用,并以绩效审计为其发展的方向和核心

中观审计的重要地位使得其相关理论和应用理应被重视,并随着中观审计理论体系的日益完善,中观审计在实务中的应用会日益扩大。比如,通过地区审计和行业审计,对地区之间或者行业内部各单位之间的综合经济指标或单项经济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地区之间或者行业内部各单位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从而帮助落后的地区或者单位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也更有利于国家进行宏观调控,采取有力的措施促进地区或者行业的整体发展。当前开展中观审计应以政府审计机关为主,在中观审计中以绩效审计为核心,正是体现了当前中观审计发展阶段的要求,同时绩效审计的开展可以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可以促进廉洁高效管理机构的建立,可以有效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参考文献:

[1] 罗玉宏.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企业集团经营绩效评价[J].集团经济研究,2005,(4):100-101.

[2] 易仁萍,王会金,刘国城.基于骨牌理论的中观审计风险预防机制研究[J].审计研究,2006,(2):22.

第15篇

【关键词】宏观经济 绩效管理 目的 意义 创新

一、宏观经济与绩效管理的目的

宏观经济的目的是:促进国家经济的稳定、平衡的增长,增大就业率降低失业率,稳定企业保持物价稳定,促使国际收支平衡。由于企业存在具有固有弱点和缺陷:自发性、盲目性以及滞后性,说明企业并非万能,不能仅单独调节作用。其中,企业的缺陷表现在存在盲目追求利益的生产者导致不正当经济竞争,且由于企业信息的缓慢性,导致生产经营者对企业变换掌控不足,进而可能产生资源浪费、一哄而上等危害企业经济的情况。而宏观经济能很好的克服企业的固有缺陷。这样一来,为保证企业经济的健康平衡发展,宏观经济和企业“绩效管理”调节缺一不可。宏观经济学的三个关键目标:促进充分就业、保持经济增长、稳定物价。

“绩效管理”目的是:一是提高决策层本身工作的规范化和计划性,绩效是层层分解的,高层没有明确目标,中层基层班组自然茫然,当然中层有也可实施,只是功效减半;二是改善(明晰)管理层次的逻辑关系,从而减少单位(部门)摩擦,提高组织运行效率(这一点在国有企业是历史难题),事事明晰责任单位责任人,时限目标和内容样样清楚,你想错都难,更别说争权夺利了;三是让所有员工肩上都有担子,适时有事做,事事有目标,绩效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像个篮子可以装很多东西,但是关键绩效考核指标(KPI)分解是核心的核心,这个线条就是编织篮子的竹藤,而层层分解的指标就是各个层次员工的具体工作;四是疏通员工职业发展渠道,通过绩效测评,好的(升、奖、委以重任),差的(降、罚、再培训、降低要求和薪酬甚至淘汰);五是构建和谐企业文化,奖勤罚懒、优胜劣汰、有言在先、目标明确,都是和谐企业文化的关键内容,而绩效管理是企业长期推进抓手。

二、宏观经济与绩效管理优势区别

由于我国领土较大,区域差距明显,易形成以地域为主体的地方经济。从历史角度分析,“产权区域”及其在中国作为“行政―经济区”存在和发展是必然的。中国具备“产权区域”形成的条件:行政区具有可支配的自然资源。也就是说,在中国各行政区均具有各自的可支配自然资源,而由于其资源不同,就导致各经济区域发展不同,则必然存在竞争关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区域为保持自身经济竞争优势,纷纷进行改革开放,争取国家优惠政策,改变自身体制,利用本土优势,经济地域化。

绩效是指一定的主体作用于客体所表现出来的效用,是在工作的过程之中产生的;现出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对比关系;具有一定的可度量性。绩效管理也是其他管理的基础,价值评价是准确、科学,要通过价值分配来加以证明或表述;价值分配的结果与影响价值创造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的总和。

三、宏观经济与绩效管理弱点表现

宏观经济计划具有宏观性、战略性和政策性,在以计划为主导的宏观经济管理中,计划不仅是宏观经济管理的基本依据而且也是宏观经济管理的主要手段,其产生的主要作用有:向导作用、协调功能、资源配置。“管理失效”是宏观经济管理的局限。

绩效管理也就会反作用于价值创造,是企业价值创造即经济效应的重要影响因素,绩效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激励机制管理,它是激励机制管理的基础与依据,提升间接价值的直接手段,其绩效评价的结果运用,不仅能够改善企业的治理结构,而且还能提高基业的综合管理水平。绩效评价适度,激励机制建设也会相应的健康合理化发展,从而改进资源配置。“薪酬作为一个人工成本核算的主题运作是否科学,也直接取决于实施的绩效评价的科学性。”从财务支出决策来讲,绩效与人工成本的薪酬的敏感系数的高低,绩效和薪酬的敏感系数恰当,直接促使管理者做出符合企业长远利益的决策。对于人才管理来讲,绩效评价的有效评定,将直接影响人才的流动性和发展性。企业绩效评价的过程中,主要采取的途径是物质激励模式,薪酬效应影响着激励机制建设、人才管理和成本核算管理。

四、宏观经济与绩效管理结合使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