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文化建设的背景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当前我国企业文化建设面临新的发展要求
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形成的独特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体系和行为规范等,包括企业职工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工作态度等内在本质和企业文化教育、技术培训、娱乐活动等外在表现。千载难逢的奥运背景对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个性化要求,即适应管理转型要求,从实际出发,体现个性特征;质优化要求,即更加注重提高企业内部的运行质量,优化企业的内在素质;开拓性要求,即打破封闭运行,以开放性姿态大胆吸收外来先进文化;诚信化要求,即以诚为本,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二、加强奥运背景下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奥林匹克》提出:“奥林匹克主义是将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品质均衡地结合起来,并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种人生哲学。”奥林匹克运动谋求体育运动与文化教育相融合,以奥运为契机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于推进企业文化积淀,展示民族传统文明有着巨大意义。
1.加强奥运背景下的企业文化建设,发挥企业展示东道主对外形象的独特价值和非凡作用。“世界给我十六天,我给世界五千年”。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个性、团体的共同信仰和价值观,以奥运为契机,充分展示企业形象,有利于让世界了解企业、了解中国,并达到服务公众、辐射社会的目的。
2.加强奥运背景下的企业文化建设,发挥企业文化展示民族形象的普遍性和持续性。企业作为社会中比较稳定,客观的特殊群体,代表着较为先进的经济水平和文化水平,通过企业形象凸显民族形象,其彰显作用有着其他组织成员无法比拟的普遍性和持续性。
3.加强奥运背景下的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城市和国家良好社会精神和道德氛围的推动与模塑。围绕“人文奥运”,必须充分开发企业文化资源,创造性地实现奥林匹克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三、如何做好奥运背景下的企业文化建设
1.秉承奥运“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激励企业培育新精神、打造新品牌。培育具有鲜明个性和丰富内涵的企业精神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结合奥运背景,有利于企业树立与奥运精神相适应的经营理念、管理理念、人才理念、创新理念等,形成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精神。
在奥运背景下,企业应树立以品牌为中心的全面质量管理理念,重点搞好品牌文化建设。品牌就是知名度、信用度和顾客赞誉度的有机结合,企业要跨越式发展,离不开品牌意识的树立和杰出品牌的创造。
2.秉承奥运“以人为本,实现和谐”的灵魂,实现企业树立新观念、培育新人才。奥林匹克强调体育的真、善、美,强调体育应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现代企业竞争是经济竞争,更是人的竞争、文化的竞争。在人文奥运背景下,引导企业树立法治观念,市场竞争观念、成本效益观念等,达到凝聚人心、树立理想、规范行动、塑造形象的目的。
人才资源是企业资源中最宝贵的资源。从企业长远出发,前瞻性培养人才,在人才选拔机制上打造公开招聘、公平使用、充满活力的管理机制,与奥运赛场“优胜劣汰”的人才选拔和奖励机制有异曲同工之妙。
3.秉承奥运“诚实守信,实事求是”的要求,实现企业塑造新形象、开拓新市场。奥运赛场讲求真才实干、诚实守信,来不得半点虚假和含糊。企业形象也是一样,良好卓越的企业形象能使企业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同和信赖,从而占领消费者的心理市场。实施企业形象战略,将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机遇,中外企业合资、合作日益频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新市场开拓亦是如此。每开发一个新市场,必将经历前期了解准备、中期分析执行和后期总结经验的过程,以达到减少偏差和消除浪费。
4.秉承奥运“绿色支持,科技推进”的特点,实现企业营造新环境、开发新科技。人文奥运关注人的精神健康,绿色奥运关注人的身体健康,科技奥运为人的身体和精神和谐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现代奥运凝聚经济较量,环保载体,科技竞争舞台,全球文化展览等内涵,必须认真分析企业文化发育的环境因素,以指导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绿色奥运与科技奥运密切相关,绿色奥运的实施离不开科技奥运的保障和支持,绿色奥运为科技奥运创造和谐宜人的环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表现,企业必须牢牢树立科技生存观、科技发展观,坚持把企业技术创新作为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
5.秉承奥运“规则缜密,严格公平”的追求,实现企业搞好新规范、凝聚新思想。竞争是人的本能,遵守规则公平竞争是文明的成果。奥运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所有人都在规则下公平竞争。北京奥运是法治奥运,规则奥运,就得按规则办事。企业规范文本,是企业发展历程中的思想总结和经验总结。修订并完善企业职业道德准则,是强化纪律约束机制的必然要求。
在国内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中,海尔、蒙牛、志高的激情文化、诚信文化和冠军成功文化等,都形成了各自鲜明的企业文化思想,进而激励员工、感染客户。系统规范的企业文化和思想有利于实现企业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从奥林匹克精神来看,提升企业文化建设层次既是奥运成功的保证,又是筹办奥运的目的之一。结合奥运带来的无限商机和精神动力,达到企业文化建设质的飞跃,既是奥运带给企业发展的难得良机,更是企业向世界展示现代中国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关键词:以人为本;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02.005
党的十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大学是优秀文化传承和先进文化创新的主阵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高校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来勇挑重担,通过文化传承与创新实践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前,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在校生规模往往达到数万人两校区办学、多校区办学在高校中普遍出现,多校区大学正成为高校办学的一种普遍现象和主流的办学模式。多校区办学是高校办学规模扩大后的现实需要。但多校区办学既存在管理和资源配置的问题,也存在着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问题。
1多校区模式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多校区高校的形成,给高校校园文化建既带来了机遇,也使之面临着不小的挑战。一方面,高校在多校区办学形式形成以后,办学资源实现了增加,高校在办学的自主性、选择性上有了加大改观。高校可以通过利用不同校区的办学资源,对各个校区所处的人文和商业环境方面汲取精华,这些资源在高校学术和学科发展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多校区扩大了办学空间,进一步了扩大了校园文化所辐射的范围,高校文化影响力加大,更加有利于高校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同时,由多个高校合并为同一个高校的学校,每个校区都有着自己的历史传统、大学精神、制度文化等等,每个分校区的文化底蕴都可以进一步开发成为新的资源,这种多样化的存在有利于避免单一校区环境条件和文化氛围过于单调而形成的亚文化形成全局性的蔓延或泛滥。与此同时,如何在多校区模式下实现高校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需要在理论上进行深入探讨和办学实践中切实予以解决。显然,简单的模仿是不可能达到效果的,最根本的途径,就是追寻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结合高校实际,积极创新文化关联、文化吸引、文化传承的内容和形式,最终实现高校多校区文化的和谐统一。事实上,高校在文化建设或规划中已或多或少地考虑到了多校区文化的联系和统一,但现实情况下多校区格局下的校园文化建设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1)校园文化呈现不完整性。与单校区相比,多校区的设置破坏了校园文化原本的完整性和系统性。通常,在划分时,学校会把不同学院、不同层次、不同年级的学生分别安置在不同校区,与传统单校区高校完整的年级和完整的专业结构相比,某些文化活动因缺乏基础设施和文化传承而难以开展。同时,一些高校新校区建成时间短,校区缺少文化氛围,一些蕴含大学精神的标志性建筑缺乏,无法呈现具有人文情怀和大学精神的校园景物,多为高楼大厦,容易是千校一面,无法感受到文化上的差异。
(2)新校区文化载体缺乏。多校区的设置导致了不同校区校园文化,因为校园所在区域文化的差异而出现差异,在文化的融合和历史的传承上遇到了新的困难。同一高校的多个校区在设置时间上不可能实现完全的同步,这就造成了新老校区在物质层面上出现差异,新校区内通常存在设施缺乏,加之新校区往往设置在距离城市中心区较远的地域,周围环境本身缺乏强烈的文化氛围,新校区设施使用年限较短,没有历史较为长久的标志性感情承载体,更是很难引起师生的感情共鸣。
(3)合并高校存在文化冲突。一些高校由于历史传承不同、学科种类不同、服务面向不同等等,在合并后每所学校独特的文化较难实现共生共荣,即合并后一段时间内很难迅速找到文化之间的共性,即便迅速找到这种共性,其实质上的不相同还是会导致之间相互矛盾和冲突。同时,文化的融合当中必须有主体性,这就存在文化的融合和舍弃问题,加之每个校区学生的精神面貌不同,很难在短时间内融合。再之高校合并后,由于制度规则、管理体制要根据实际重新调整或制定,在日常管理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漏洞与不足,难形成制度文化。
(4)文化信息交流不畅通。各大高校受新校区地理位置的影响,出现了信息不对称性。一些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的匮乏且与老校区的校园文化的不对称性,弱化了精神文化的传承,不同程度地出现文化断层。但距离、交通等各方面的原因,高校在短时间内却无法改变不对称的现状,使得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强,致使文化的断层也在短时期内没办法弥补。
2多校区模式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原则
多校区高校要按照既定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方向,遵循高校发展规律和文化建设规律,明确校园文化的定位和发展方向,以主校区为主体,对原有多校区中的优秀文化进行吸收、消化、溶解,在多样性的基础上形成自身有特色的统一的高校大学文化,实现多校区大学文化的创新发展。
(1)教育原则:大学文化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也是人才培养中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多校区的文化建设,必须以高雅、育人为原则,坚持正确的文化观,在大学文化建设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多校区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实现潜移默化的教育。
(2)自主原则:校园文化的活动主体是大学生。因此,多校区校园文化必须充分尊重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创造精神,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由大学生自己独立组织、自主安排,使校园文化建设能够被大学生所接受,易于感染他们,成为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有效实践,并在文化建设中提高自己、接受锻炼。
(3)引导原则:高校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主导权,把握文化建设正确方向,对学生参与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给予精神、物质上的指导、帮助和支持,把好政治观、政策关,使校园文化生动活泼而又不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创新原则: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不应该仅仅满足日常的文艺活动,要坚持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大学生科技竞赛为载体,运用各种知识、各种能力、各种手段来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要坚持开阔视野,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区位、资源优势,加强与企业、社区的联系,通过社会实践、文化服务来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3多校区背景下的校园文化建设路径
(1)坚持人本管理,更新管理理念。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建设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当前社会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的新的要求。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更是要把文化建设的过程融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是学校独有的精神和文化形成独特的人才培养规格。要利用校园文化灵活多样和易于接受的特点,通过各校区之间的学术交流、社团活动、公益活动、文体活动等方式和途径进行融合、教育,使其具有广泛的群众性、知识性、娱乐性、哲理性和启发性等特征,从而真正实现文化教育潜移默化,学生愿意并乐于接受的教育体制。
(2)坚持提升水平,注重精神文化。多校区办学高校要坚持用校园文化建设来推动校风、学风和作风建设,以学校传统历史优秀文化来激发师生的爱校、爱学热情,以优秀人物来激发学校的感召力凝聚合力,用大学精神来启迪和教育师生,陶冶情操,塑造美好心灵,激发开拓进取精神,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升各校区校园文化水平。
(3)坚持制度创新,形成长效机制。要实现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统一性和有效性,必须内在上要培养高校整体的学术氛围和自由民主的大学精神,使师生在根本上认同这种制度,并长此以往形成一种普遍存在的精神追求。外在制度则要着重于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使这种氛围成为校园文化的主要吸引力,这种吸引力的不断强化和积淀最终将形成多校区间的凝聚力。要从制度上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重要部分纳入学校发展的规划中去。校园文化建设,特别是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不能只靠某个校区或者是某个部门,必须是全校范围内的总体联动,所以,要以制度的方式进一步强调全员共建意识,使校园文化建设成为学校事业发展规划的重要部分。
(4)坚持形神统一,凝聚师生力量。精神和意志是一切行动的先导力量,多校区办学高校在思想上要首先实现统一。各个校区之间要有明确统一的办学理念和思想观念,要通过组织文化来统一全校师生员工的思想意志,执行贯彻规章制度文化,规范师生的行为。多校区高校在文化引导和文化建设中,要找准价值观念以恰当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其成员的思想潜能,通过寻找共同的历史、文化渊源使主体产生凝聚力和自豪感。
(5)坚持“一体多翼”,实现情感互动。坚持“一体多翼”的校园文化建设形式,所谓“一体”是指整个高校,而“多翼”就是各个校区,就是要以完整的高校历史文化体系为核心,利用各个校区的文化特征和文化特色在师生员工中实现良好的情感互动,从而促进学生的整体认同感。特别是新老校区之间要实现互动。要充分发挥校史的记录和传承功能,发挥其人文情怀,结合具体的校史、故事、人物业绩进行诠释,积极地凝聚人、鼓舞人。要注重文化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结合,注重各个校区间文化主导方向、文化活动方式、文化活动内容的结合,在弘扬原有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新的文化。总之,从宏观上来说,一个国家社会文化建设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而校园文化则是这种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文化建设中起着较大的影响作用,特别是多校区高校的文化建设成功与否关系着高校所在地的文化辐射区域文化氛围的优劣。认真对多校区高校校园文化的整合和创新进行研究,是理论创新的需要,更是实际工作的需要。高校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在时代的大背景下必须本着实事求是兼容并包的原则,要立足校情国情,量力而行,充分分析各校区实际,研究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科学合理模式,使各分校区文化统一于校园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核心价值,统筹考虑,塑造出新的大学的整体精神风貌,以提高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
[1]林闻凯.浅论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琼州学院学报,2008(4).
[2]方振聪,游江.推进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探讨[J].中医药导报,2007(6).
【关键词】现代性;校园文化;学校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6-0022-1.5
文化是以知识为载体的思想、观念、精神、价值观等内容,是人在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精神文明对人本身的影响和塑造过程,即精神力量对人的教化过程。从这个界定来看,校园文化是学校历史传统、环境、氛围、校风、道德规范、规章制度、人际关系、及行为方式等因素的总和,它依托并通过学校这个载体来反映和传播各种文化现象。它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从诞生开始就发挥着一般文化的共同职能,即通过一定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个成员都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心理素质、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等方面与现实文化发生认同,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可见,校园文化是超越于“形而下”范畴的,具有哲学意义上的“形而上”意味,是学校建设的“灵魂”。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课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构建理念、价值属性和实践方式。转型时期的社会主体文化对校园文化产生了正面影响,以市场经济为主旋律的社会结构变革,使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历史性转变,带来了人们在价值观、道德观及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变化。这种社会主体文化的变化,也直接影响到了校园文化。教师的理想、信仰、价值观念都迥异于以前。教学手段、教育方式在校园领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的思想观念也比从前进步了,他们注重个人的主体意识,重精神,重成就,重实用,重发展也注重现实的自我;他们竞争意识增强,进取、开拓和拼搏的精神进一步弘扬和发挥,成才意识明确,学习目的更加明朗化,参与意识加强,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生活内容丰富多彩,不再是单调的“三点一线式”的生活模式。当然,市场经济条件下也给校园文化带来了负面影响,一部分师生员工表现为价值取向的功利化和实用化,个人主义严重,只讲个人利益不讲全局利益,只讲实用,不讲奉献,不讲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有的人不关心集体,不关心他人,表现出一种淡漠的人际关系,等等。
上述的一切都表明了我们校园里的教育环境和背景发生了根本的变革,从师生员工的价值理念到教育环境、教育方式,都具有了鲜明的现代性特征。现代性是欧洲启蒙学者有关未来社会的一套哲理设计。在此前提下,现代性就是理性,是黑格尔的时代精神(Zeitgeist),它代表人类历史上空前伟大的变革逻辑。哈贝马斯出于对现代性的忠诚信念,特别强调了“现代”与“古代”的联系,将“现代”界定为“一种新的时代意识”,“一种与古典性的过去息息相关的时代意识”,这种新的时代意识是“通过更新其与古代的关系而形成自身的”,是“一个从旧到新的变化的结果”。“现代”概念的起源就是“现代性”这个术语的缘起。现代性首先是一种时代意识,通过这种时代意识,该时代将自身规定为一个根本不同于过去而又与过去有着相关性的时代。它既包含着对历史事实的陈述,强调现代与古代的连续性,又具有价值诉求和规范意味。毋庸置疑,现代性造就的是一种注重现在的精神气质,人类历史是一个不断理性化、祛魅的过程,现代性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时代的理性化,理性化的时代。
“变则通,不变则废”。师生的现实情况决定了现代性背景下的教育管理者必须改变管理思维模式,另外,现代性教育的使命也规约着管理者认真思考现代意义上的校园文化建设。古人云“文明以止,人文也。”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建设承载着精神文明建设的使命。良好的校风离不开文化建设,脱离文化行为的配合,很难达到教育改革的最终目的。具有现代性意义的校园文化建设实在是教育改革的需要,是教育发展的必然,是教书育人理念的最终旨归。
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极为丰富的,不同时期有不同时期的要求。但是,就一般规律而言,现代性意义上的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如下特征:
形成适合现代性意义的校园文化管理理念。传统意义上的管理理念强调组织和技术方法的运用,以工作为中心,实施的过程也必然是以控制人、压制人为手段,其结果难免是以牺牲个人来实现管理的目的。如前所述,现代性背景下的师生主张价值的多元,倡导个性化的工作、学习与生活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校园文化管理必须反映当代对“物”的管理转向对“人”的管理,特别强调软性管理这一发展趋势,侧重人的行为和人际关系,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心理因素的作用,强调人的价值,以形成激励、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校园管理文化。
在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理念的主导下,必然要坚持校园文化建设领导组织的多元性。它的组成,应该是由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及员工等方方面面的代表组成。因为校园文化是师生员工共建的,所以组织管理要有代表性。校园文化行为包括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两个方面。校园行为规范指学校对人的教育培养以及塑造人的规章制度,还包括各项规划、计划、条例、要求、意见等等。行为模式包括学习、生活、工作的行为方式等。这些行为规范和模式构成了校园文化的管理内容。建立学习型组织。21世纪最成功的学校是学习型学校。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学校组织形式已向扁平式的灵活方向发展,其经营管理的核心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从线性思维到系统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转变,这就对学校的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创建学习型学校的实践中,要注意良好的“学习”文化及氛围的形成,使“学习”文化成为现代性校园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除了上述“常规”学习内容以外,还要经常开展社团活动和文娱体育活动,这对拓展学生知识面,增长学生才干,活跃课余生活,丰富校园文化,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注重人、发展人的理念和措施的同时,还要塑造良好的学校形象,打“硬件”牌,以“硬件”带动“软件”建设。在现代性背景下,学校要脱颖而出,形象战略尤为重要,因为它是学校在市场竞争中实力、地位的体现。当代社会,构成学校竞争实力的,既有教室、实验室、设施、设备、资金等经济因素,也有教育理念、办学经验、学校信誉、学校形象等非经济的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非经济因素在竞争中的作用日趋重要,有时甚至超过经济因素的作用而决定竞争的成败。学校视觉形象包括各种标志、校服、校旗、色调、象征性符号等内容,加强学校形象建设除了标识要统一之外,色调要简洁明快并具有鲜明特色,符合公众审美心理,使公众能够通过视觉准确地识别学校。
设计文化情境,创建文化氛围。如同马斯洛人的需求层次论,师生在满足基本的的教与学的物质需求后,必然会在日常的教与学活动中逐渐生起或注重精神层次的要求。其中包括校容校貌的建设,如:校舍建筑、校门设计,都要充满文化韵味;宣传栏、阅报栏、光荣榜设置整齐;校园雕塑富有教育意义。平坦的操场,绿树环绕的草坪,校园的绿化,美化都给人以美的享受;教室窗明几净,布置典雅,给人赏心悦目之感。精心制作的校旗,谱写代表校园精神的校歌,体现校园风格的奋斗口号,从而显示文化情境;学校要设图书室、班级要建图书角,有条件的学校可编校刊、校报、创建文化氛围;使师生员工沉浸在文化的氛围之中,呼吸高雅的文化气息,达到陶冶情操之目的。
将思想政治工作寓于校园文化活动中。在新形势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更要积极贯彻和落实德育放在首位的精神。校园文化与学校德育是相互联系,互相补充的,它们在对学生价值观、道德观培养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中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充实和发展了学校德育工作,而作为校园文化中起导向作用的学校德育又影响改造和创新着校园文化。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以某种特有的潜在作用影响制约着学生的思想感情,道德水平,形成学生牢固的道德观念,崇高的思想品德、积极向上的人格精神,使学校德育所倡导的正确的轨道向前延伸。
现代性意义上的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正在生成的文明理念,是一个“在路上”的文化构建过程。基于我国现代性状态不太明朗的当下现实,校园文化建设也将是一个逐步发生、深化、完善的成长过程。我国教育界、学术界也应有志于这一课题的理论研究的逐步展开,使之成为普适性、指导性的完善体系。
我国的各级各类学校,是培养“四有”公民、蕴育民族文化、提升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而校园文化建设又是以营造育人环境,培养人的综合素质为目的的。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学校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是相辅相成的。今天,教育正处在深化改革阶段;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要坚信:“随着经济建设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中国人被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将以一个具有现代性意义的高度文化的民族屹立于世界”。
【参考文献】
[1]史华楠,胡敏.论校园文化研究的几个基本题[J].扬州大学学报,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