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小学阅读要点范文

小学阅读要点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小学阅读要点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小学阅读要点

第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关键环节

素质教育和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是当前我国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目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拓展阅读,对于提高我国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与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拓展阅读中,教师尊重学生个体的阅读兴趣与阅读习惯,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充分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增加学生语言积累,符合新课标对语文教学活动中全面提升学生自主学习与综合素养的现实要求。可见研究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中的关键环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要点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在内容选择上相对开放,通过拓展阅读教学的开展能够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拓展阅读材料,在为学生搭建起语文阅读学习的良好环境,学生通过阅读开阔视野,锻炼思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与良好的阅读习惯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要点主要包含以下几点:

1.1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中授课目标的确定

授课目标分析是开展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师在拓展阅读教学过程中应深入研究教学资料,完善教研备课,分层构建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目标体系,指导学生有效进行拓展阅读。相关研究表明,科学合理阅读目标设定能够使学生的阅读学习更有方向性,学生能够自主安排阅读计划,阅读效果更加理想。因此教师应在研究分析拓展阅读教学整体目标的基础上,详细拟定阅读计划,向学生传授正确的阅读步骤和方法,引导学生成功达成阅读目标。在具体的阅读实践过程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阅读行为,在学生提出质疑或者出现阅读障碍时应及时进行解答,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沟通,获知学生的拓展阅读情况,不断修正调整教学目标,直至学生拓展阅读目标的达成。

1.2小学语文拓展阅读中阅读资源的准备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作用除了帮助学生提升语文知识与技能水平,同时是要将阅读全面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在语文与各个科目间搭设桥梁,将语文阅读能力运用到生活学习的方法面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重视拓展阅读教学资源的储备,除了传统语文教学中强调的文学性资源,也应包含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在拓展阅读过程中,接触到更多领域、更多专业方向的信息,为后续学习储备知识。同时,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资源的拓展有了更多的形式可供选择。除了传统的教材和书籍外,教师可根据拓展阅读教学中的实际需求综合照片、视频、音乐等元素制作成多媒体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出全方位立体化的拓展阅读环境。另外,教师应尽可能的使拓展阅读教学资源具有更广阔的覆盖范围,让学生能够更为便捷的接触与阅读这些资源,比如,教师可以通过QQ、微信建立拓展阅读资料分享小组,或者创建公共账号更新阅读资源,让学生能够通过智能手机方便的进行阅读,这更加符合适应移动互联网发展背景下人们的阅读习惯。

1.3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中学生特点的把握

小学语文教师要想保证拓展阅读教学更有针对性,就必须正确认知学生群体与个体特征,在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安排上做到有的放矢,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阅读心态与兴趣爱好,既要选择大部分学生乐于阅读的文章,同时也应尊重少部分学生的个性偏好。教师了解学生特征的方法有很多,可以通过细心观察、面对面谈话、侧面了解等多种形式展开分析研究;其次,教师应准确把握学生的基本语文知识储备与阅读能力,在课程设置与拓展阅读材料筛选方面选择出适合学生能力水平的内容,避免出现材料过深学生难以理解或者材料过于浅显学生索然无味的情况。另外,教师对学生群体与个体特征的关注,能够使学生直观的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有效拉进了师生间的关系,为师生间的有效沟通创造了先决条件。

2新时期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教师应从教学目标分析、学生群体与个体特征研究以及课内拓展阅读资源分类等角度入手,重视文章朗读,尊重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培养学生在语文阅读中的自主探究能力,通过拓展阅读教学使小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学习更多的技能,全面提升学生的智育与德育水平。

2.1小学语文拓展阅读应重视文章朗读

语文综合水平的提高离不开语感的培养,而语感的提升与文章朗读有着紧密的联系。从生理学角度来讲,语感是阅读者在看到语言文字是以往阅读经历体会的记忆性再现,是由文字触发的语言状态应激性内化。而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语感则是建立在大量文字阅读基础上的理解习惯。因此,教师应从朗读教学入手,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材料的感知,通过朗读进一步对文章进行感悟,深入体会,形成具有一定深刻程度的语言文字认知,培养语感。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朗诵形式体会文字描述的事物与景观,发挥想象力,进入文字构成的世界之中。同时,语文朗诵在形式上更富感染力,能够在语文课堂上营造出积极向上、活力充沛的学习氛围,使语文拓展阅读教学充满魅力,提升激发学生的阅读与学习兴趣。

2.2拓展阅读应重视学生自主探究

以学生为主体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原则,自主阅读,即学生是拓展阅读的主体,以教师的合理引导为前提。自主探究是更深层次的语文阅读自主学习形式,是针对拓展阅读材料的发现式学习,通过对学生自主探究阅读的引导,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如今的语文课程价值由唯一有解变为多元解读,语文课程的目标由单一目标变为多维目标,语文课程的发展由学习层面上升为发展层面,且语文课程环境呈多领域特点。所以在小学拓展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定教,课堂上重视学生的自读质疑,鼓励学生的提问,课外引导学生有效合理阅读,培养学生体验和分享阅读体验的习惯。让学生通过拓展阅读树立独立思考问题、自主探究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意识,使语文教学真正发挥出智育与德育的双重作用。

2.3拓展阅读应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对于吸引自己的阅读内容兴致勃勃,对于不感兴趣的内容则感到索然无味。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拓展阅读时,应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阅读书目的选择与阅读计划的制定应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特点设置。在实施拓展阅读教学时,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经历科学创设阅读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阅读材料,提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能力。同时语文老师要改革以前传统的课堂结构,尝试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引导小学生,使小学生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尽可能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学会发现、归纳、总结知识。同时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提升,在拓展阅读过程中安排一些具有趣味性的随堂阅读训练,以向小学生布置动手任务的形式,开展阅读活动,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提问与合作学习中,努力创造个性化的拓展阅读教学,更好地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3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工作,突出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自主性与探索性的发挥,重视阅读内容选择与拓展阅读形式的科学选择,突出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的素质教育理念,通过合理规划拓展阅读教学活动,激发学生语文阅读兴趣,提高语文阅读能力,提升语文积累水平,为学生在今后有效的进行语文学习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刘乙萱.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策略分析[J].才智,2015,(11):99.

[2]苏军.小学语文教学中拓展阅读模式的教学策略分析[J].语文学刊,2015,(13):175-176.

[3]詹明耀.开展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方略[J].考试周刊,2015,(67):53.

第2篇

1. 阶段整体目标

1.1 入门阶段

一般来说,小学的三年级和四年级为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入门阶段。因为,在这个时候,学生刚开始接触这一语言,因此,教师应该以较为容易的手段让学生接受新鲜事物。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或者故事等形式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理解陌生的语言。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结合他们的实际进行方法的改进。

1.2 发展阶段

发展阶段大致为小学的五年级。在这个阶段,学生已经拥有了基本的英语学习能力,但是还需要教师在旁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疏通,帮助学生理顺逐渐能形成的知识体系。在这个阶段,学生的两极分化也是很严重的,教师需要跟进学生的学习进度,尽量早地解决可能的问题。在英语的阅读学习中,掌握充分的单词量是理解的基础,教师可以在这个阶段加大学生对词汇的掌握量,为之后的阅读打基础。

1.3 提高阶段

通过三年的学习,小学六年级为英语学习中的提高阶段。在经过教师对学生的强化指导之后,学生应该具有了一定的阅读的基础,这个时候,可以让学生培养良好的英语课外阅读习惯,提高他们对阅读的分析及应用能力。只有明白阅读材料的结构,或者充分地了解俗语,才能够更好地掌握阅读的技巧。

2.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内容单一,片面

由于年级上升,教师的调动,导致很多小学的英语教师对于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的掌握并不了解,教师只会按照自己的教学进度进行教授,这样会导致学生接受语言的能力存在隔断,影响他们的阅读能力。这是目前各地普遍存在的问题,因为学校不能保证教师资源的质量以及任期,学生的适应期也是一个不确定因素。

2.2 教师缺乏相关的专业指导

教师在对小学英语的阅读教学中,也缺乏一定的专业素养来指导学生进行关于英语阅读的教学,在对不同年级的应用阅读指导中,教师应该制定相关的方法来训练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而不是一味地利用自己原来的计划,单一化地进行教学,这样不利与师生专业素养的提高。

2.3 学生对第二语言的陌生与抵触

英语作为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受到各国的关系,对于不是生活在大城市的学生来说,这门第二语言本身不是自己生活中的常用语言,因此具有一定的抵触情绪,这是有不同的文化决定的。需要教师提供适当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节拍。

3. 我们对小学英语中阅读理解的教学建议

3.1 联系生活实际,逐步推进教学内容

针对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陌生感,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适当地引入生活中可以出现的内容和对话,引导学生使用英语,加强学生对阅读的生活感。任何事物的学习都是在熟悉后才能够加强对阅读的理解。然后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制订不同的规划,毕竟不同阶段的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了解程度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应该有不同的对于教学进度的安排。根据实际情况,实施不同的教学内容,逐步推进。

3.2 视听双面着手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从视听两个方面进行训练,不仅是增加阅读量,还可以让教师利用自己的专业素质,从视听双层次的帮助学生了解英语阅读的重点和要点。在近些年的英语阅读中,口语化倾向越来越明显,即阅读中包含着更多的文化内容,只有充分了解他们的文化内涵,才能更好地学习英语阅读。

3.3 增加词汇量

单词是英语阅读的基础,就像我们汉语中汉字之于文章的意义,英语阅读中如果没有丰富的单词基础,就会像古代文言文那样生涩难理解。英语单词的识记对于刚入门的小学生学习英语来说说是很重要的,教师也可以安排适当的策略来进行适当的帮助。

3.4 扩大知识面

增加阅读量也是增强英语阅读水平的方法之一,小学生是刚认识英语的群体,应该养成随时阅读的好习惯,帮助学生增长自己的知识素养。 多看一些国外的本土作品,有利于W生适应当前的考试模式。

4. 小结

近些年来,教育改革正在不断地改进,我们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大,但是由于当前的体制发展并不完善,导致很多方面都存在着问题。本文以小学英语的整体目标为着手点,具体分析了当前小学英语阅读理解教学中存在具体问题,在最后提出了个人对于小学英语阅读理解教学的几点建议,为广大教师建言献策。

第3篇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03—0067—01

一、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是认知的需要

课外阅读是中小学生的一种认知需求,是求知最基础的原动力。是中小学生以获得知识、技能,为解决学业问题目标的一种求知欲。起先是因为他们觉得课堂上有限的知识不足以满足自我的需求,从而促发他们课外去阅读,然后在阅读过程中体验到满足的乐趣,于是逐步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定的阅读动机,对学习起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它是最为教者与家长认可的。

二、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是追求赏识的需要

这类阅读心理需要分成两种:一种是为了通过阅读得到父母师长的赞许;另一种是为了通过课外阅读增加谈资,从而赢得同龄人之间的敬服。针对以上特点,父母、师长应当正确地引导他们阅读,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从而激发他们阅读的自信心,确立相应的成功感。在青少年时期(即初中阶段),中学生心理渐趋向成熟,他们自我意识加强,要求自由、自信、独立,同时,更希望被大家尊重。于是,想方设法在同龄人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广泛地课外阅读就成了他们的法宝。课外阅读使其广采博集,侃侃而谈,语出不凡,从而博得同伴的羡慕与尊重,以满足他们对成就的向往。

三、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是身心发展的需要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小学生身体发育逐渐成熟,潜藏多年的性意识开始萌动。他们产生了诸多好奇与疑问,从内心渴望接近异性,但传统的教育素来对”性”讳莫如深,甚至对此压制、排斥,视之为洪水猛兽。再者,青春期自闭的心理又使得中学生不愿向家人、朋友寻求对性知识的解答。如此一来言情小说、通俗文学、武侠小说就连地摊文学都成了他们了解性知识的窗口。中学阶段是人生最多彩的季节,性意识觉醒了,可自闭心理也相应到来了。这一时期的中学生容易产生孤独感,此时课外阅读便成了他们排遣孤独的突破口。他们以书为友,与书中人物交流思想、情感。现实生活中一些无法实现的美好愿望,他们都可以寄托书中,同书中人物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得到自我振奋与陶醉。正因为中小学生独特的心理需要使得他们对课外阅读情有独钟,同时相伴产生了他们独特的阅读特点。

特点之一:充满情趣

一般而言,中小学生选择文学读物居多,文学作品所反映的生活都是经过作家心灵过滤,情感理智酝酿,再进行精心艺术提炼而成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自觉地成为审美主体,进入情感介入认识过程。当其生活经验被激活,情感被诱发时,他们便主动进入于作品对话状态,以其易感动的情感特点而言,中学生情绪容易进入饱满激扬状态,甚至可以达到物我统一,物我两忘的境界。

特点之二:自由驰骋

中小学生课外阅读大多是在自由自在,毫无拘束的心理环境中进行的。这样就有利于调动各种心理因素协同参与,个性得以充分发挥,阅读方式也较随意,可以一目十行,也可细嚼慢咽。在阅读过程中,阅读个体受故事情节的诱导,美的语言与意境的感染,在不知不觉中,伴之以联想、想象。于是目接八荒,神游四海或填补、充实作品的空白,或添加、超越作品的意图,这完全取决于阅读个体的情感体悟。

第4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要点;内化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0-0065-01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是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重要提示,但这并非要弱化教师的引导作用,而是告诫教师要从学生认知基础出发,科学梳理文本要点、合理归结关键节点、努力探索学生认知特点,帮助学生明确阅读认知目标,消除阅读认知桎梏,构建阅读认知体系。

一、梳理文本要点,明确阅读认知目标

教材文本内容呈现个性差异,文体、内容、结构和语言等方面都有自身特点,从不同角度展开阅读,可以获得不同阅读感知。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阅读思维,通过阅读目标设计、阅读疑惑解读、阅读思维矫正等方式,帮助学生理顺阅读路线,顺利抵达阅读认知彼岸。梳理文本要点方法有多种,教师可以分条列举,可以利用问题引导,还可以启发学生进行归结。在学习《烟台的海》时,教师设计一组阅读思考问题: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景观有什么独特之处呢?作者运用了哪些特点鲜明的词呢?你喜欢烟台哪个季节的海呢?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问题,快速展开自主阅读和讨论。在成果展示时,有学生说:烟台的海非常美,我最喜欢烟台夏天的海,水平如镜,像温柔的少女,海边日出更是如同仙境一般;也有学生说:我更喜欢烟台秋天的海,海水明亮起来,到处是忙碌的人们,收获属于自己的劳动成果。从学生认知情况可以看出,教师利用思考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思维获得了成功。学生阅读文本常常关注的是情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外行看热闹”。教师占据认知优势,自然要多给学生以阅读认知引导,对文本要点进行梳理,学生很快就找到阅读方向,收获阅读认知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二、归结关键节点,消除阅读认知桎梏

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对文本要点进行解读引导,还要对阻碍学生阅读认知的多种因素进行深度挖掘,并设计多种解决预案。在实际操作中,教师还要特别关注课堂教学生成情况,及时发现学生阅读学习遇到的个性和共性问题,并及时进行教学调整。通过对关键节点问题展开深入剖析,理顺学生学习思维,消除学生阅读认知桎梏,提升阅读认知效率。学生对孙悟空的形象有深刻记忆,当教师让学生复述课文《三打白骨精》时,很多学生都会出现生涩感,不仅语言干瘪,连基本情节都交代不清楚。教师根据学生具体表现,发动学生对孙悟空三次打白骨精典型词语进行梳理总结,体会这些词语的表达效果。学生给出分析结果:孙悟空第一次打白骨精时用的典型词语有“睁开”“一看”“认出”“举起”“打”“朝妖精劈脸一棒”,表现孙悟空果敢精神;第二次棒打白骨精时用的典型词语有“见”“当头就是一棒”,表现孙悟空嫉恶如仇、坚定的决心;第三次棒打白骨精时用的典型词语有“藏在身边”“迎着”“笑道”“瞒不过我”“抽出”“抡起”“打死”,表现孙悟空的机智勇敢精神。教师再组织学生展开课文复述,其效果显著提升。教师让学生从典型词语分析入手,体会其表达效果,对人物描写形成重要认知突破。学生的复述顺畅表明,教师引导学生展开典型词语解析,发挥了关键作用。复述课文是阅读成果检验的重要方式,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文本内容,不仅要求学生对文本内涵有深入理解,还对语言运用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探索认知特点,构建阅读认知体系

学生认知基础、阅读习惯、阅读悟性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其阅读认知自然呈现多元性,遇到的阅读困惑也具有个性化特征。教师要对不同群体学生阅读认知特征展开深入探究,针对学生阅读实际给出科学引导。学生阅读认知个体差异巨大,教师要有充分思想准备,针对不同群体学生阅读实际需要制定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阅读认知体系。《最大的麦穗》结尾一段揭示的道理是:一定要抓住眼前的机会,完成当前的任务,这样才不会虚度光阴。教师在阐释这个道理时,有学生提出质疑:要及时抓住眼前的机会,是不是要放弃长远追求呢?这个问题一经提出,立刻引发学生热烈议论。教师立刻给出针对性引导:我们追求长远目标、为理想不懈努力,这与抓住眼前机会、完成当前任务并不冲突,有目标不要好高骛远,珍惜眼前是为更好地前行。从不同视角展开思维,便可以获得不同的认知体验。学生听教师解读之后,逐渐形成认知共识:文本从一个角度阐述道理,我们不应该肆意引申,以免出现认知偏差。教师针对学生个性质疑展开引导,对学生认知特征进行全面解析,很快给学生以明晰思维方向,学生学习认知自然达成统一。学生出现认知偏差是常见现象,教师要有洞察意识,及时发现教学生成,快速进行反应,矫正学生阅读认知,解除学生认知困顿,帮助学生展开多元认知,构建崭新的学习认知体系。

四、结束语

语文阅读教学,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为疏通学生阅读内化渠道,教师需要对教材文本进行深入挖掘,对学生阅读个性特质进行深度剖析,找到文本和生本思维衔接点,展开针对性启发和引导,激活学生阅读思维,形成重要的感知内化力量,赢得阅读学习效益最大化。

第5篇

关键词:爱读书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广泛的阅读,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法宝之一。读书是让渺小的个人在有限的生命里与无限的时空交融的通途,古今中外成才者,无不重读书。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读书是多么重要,但是目前小学生读书状况却不容乐观。

据2001年全国中小学生调查结果表明,坚持读书的学生只有9%,人数非常少。2005年,研究人员对上海徐汇、虹口、普陀、松江四个区较具有代表性的十二所小学进行读书调查,调查对象为三到五年级的小学生,通过调查,发现了一些重要而有趣的信息:(1)在各类适合儿童阅读的图书中,所受青睐的程度,依次为动漫卡通类、故事类和科普类。其中动漫类图书高居榜首,为40%,男孩读者是动漫的主力军。紧跟其后的是故事书,为35%。科普类稍逊,为15%。人物传记也有一小部分的读者。最近在小学生中较为流行的书是:《冒险小虎队》、《淘气包马小跳》、《马丁的早晨》、《奥特曼》、《三国演义》、《多啦A梦》、《十万个为什么》。

通过以上两项调查可以看出,学生的读书量少,阅读面窄,对优秀作品知之甚少。新课标规定,小学毕业要有一百万字的阅读量,从目前情况看远远不够。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我通过几年的研究和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做法。

一、培养学生读书兴趣

学生入学一个多月,学完了拼音,我就走访各个书店,寻找适合孩子们读的拼音读物,记下书名推荐给孩子。每周抽出一节课作为读书汇报课,鼓励学生读书,可以读一个小故事,一首小诗,也可以几个人合作,每人读一段。对读得好的要发些小奖品,提高学生的读书热情。

二、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我最推崇的读书方法就是鲁迅“四到”秘诀,即眼到、口到、手到、心到。现代阅读心理学也证实有效阅读离不开“四到”。对于孩子而言,“口到”更有独特作用,以孩子的“口到”带“眼到”、“手到”、“心到”。运用四到原则训练学生阅读能力时遵循从出声地读到无声地读这样一个不断转化的阅读能力发展规律,用出声朗读克服“眼睛串行”、“心神涣散”的情况。

读书要抓“五点”,即重点、要点、难点、疑点、特点。

1、确定重点——就是找出书别精彩、特别突出、特别有量的部分,把它作为重头戏来看。对重点“反复诵观,”就会产生奇迹。

2、抓住要点——就是抓住能充分体现全书要旨的内容。而要抓要点,就必须抓标题、抓题目、抓首句、抓结句。这是因为章节的标题、文章的题目,往往就是书、文的主旨所在;首句大多是提纲挈领、表达要点的;结句又常常起总结全文、表明中心的作用

3、研读难点——难点的产生,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读物本身较为深奥,二是阅读者因水平限制而看不透彻。可采用“倒回去看、接下去读、读起来想”的办法,细加琢磨,全力去攻破它,以期真正领会作者鲜明深刻的立意,以及“放得开,收得拢”的技巧。 4、思考疑点——这里所说的疑点,指的是书中写得不尽合理的部分,或是似而非的内容。一般的书常有失误之处,即便是名家名作,也难免白璧微瑕,对此我们尽可大胆置疑,另出新见。

5、了解特点——与同类作品相比,找出所读的书和文章在某一方面独到之处,就是了解其特点。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图书和文章更是如此。好的作品总是独具一格,别有神韵,所以阅读时就一定要在对作品总体准确把握的基础上,通过与其他作品的比较分析,揭示其与众不同的特点,以进一步加深对它的理解。

三、积极营造读书氛围

教室墙上贴着关于读书的格言,黑板报上有标语,有推荐书目,有学生的读书心得,课间播放提前录好的名篇朗读,使学生在耳闻目睹中受到感染,激发出读书的欲望。营造良好的阅读资料氛围,要加大对小学生课外阅读资料的投入。让学生随时随地有书可读,学校应当建立图书室,规定一定时间让学生阅读,班上可建立图书角,让学生课余时间有书可读,有条件的学生家庭可以建立图书架,让家长购买一些适合学生特点的书籍,让孩子节、假日有书可读。

四、教师把自己培养成个读书迷

作为教师在紧张的工作之余首先要能做一个爱书人,让“阅读浪潮” 席卷校园,带动家长与学生读书,让书香飘满家园,带领孩子们与书亲密接触,让他们在书中与历史对话,与高尚交流,与智慧撞击。教师要以身作则,爱读书,善读书,把通过读书看报学到的知识介绍给学生,把读的好书推荐给学生,渐渐地他们就会和老师一样迷上读书。

五、鼓励家长亲子共读

亲子共读,又称亲子阅读,是指在家庭中大人与孩子一起阅读。亲子共读可以是大人读给孩子听,也可以是孩子读给大人听,也可以是大人读给大人听,也可以是孩子读给孩子听,也可以是自己读给自己(默读或读出声音);除了“读”的形式,还可以有表演、图画、手工、实验等等多种形式,重要的是,大人与孩子一起享受这个过程。亲子共读能使孩子从读书中慢慢受益,并保持孩子一贯的读书热情。

六、引导学生由课堂阅读向课外延伸

课堂是学习语文的主阵地,课堂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扩展,要由课内带动课外,以课外丰富课内。例如:学习了《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几篇文章后,鼓励学生阅读《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引领学生走进古典文学的殿堂。

七、保证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

目前学生的课业负担都比较重,过重的课业负担挤占了学生宝贵的读书时间,使他们望“书”兴叹。

教师应努力提高课堂效率,课外作业应适当、适量,把属于孩子们的时间、空间还给孩子们,让他们有时间去阅读,有机会去发展自己的个性。

八、压岁钱变压岁书

第6篇

[关键词] 英语阅读教学 现状分析 教学目标 学法指导 链接拓展

我从事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数年了,在每次的测试中我感觉阅读理解这方面失分较严重。这样大大地影响学生的情绪,从而使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逐渐消退,而且小学阅读教学质量不佳造成许多学生在升入初中后仍然不会阅读,碰到生词束手无策,从阅读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更无从谈起。针对这些问题在语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刻不容缓。我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讨论阅读教学,给阅读教学插上理解和拓展的双翅,让它展翅高飞。

一、科学设置阅读目标

1.分清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

主要目标是语篇教学中要追求达成的教学目标。次要目标则是相对于主要目标而言居于次要地位的教学目标。如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5A《Halloween》A部分时主要目标为I like…. Do you like …?结合C,D部分突出主要目标。而What’s for Halloween?和When is Halloween?则是次要目标,分清主次就能突出重点,重点突出就能帮助学生理解,增强理解能力。

2.融合共性目标和个性目标

阅读材料中的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属于共性目标,而教学中具体细节的情感的处理或阅读材料的背景则属于个性目标。牛津小学英语3A Unit 11 A boy and a girl.有一片段为My name is Nancy Black. I’m an English girl. I’m from London. I’m nine. I’m thin. I’m tall. My eyes are big. My hair is long.在确定这段语篇教学时,许多教师只注重be(am is are)的用法这个共性目标,不注重英文姓名和中文姓名表达这一个性目标,个性目标不能得到重视。缺乏英语语言文化目标,阅读教学的亮点得不到突出。要融合共性目标和个性目标,使两者相得益彰。

3.拓展显性目标,生成隐性目标

显性目标凭着常识、经验和直觉能确定的教学目标,而隐性目标则依赖于教师的英语专业素养和对阅读材料的深刻理解,从材料中挖掘深层次的教学目标,这又称为生成目标。牛津小学英语5B Unit3《Hobbies》Part E

Wang Bing: Liu Tao, where are you ?

Liu Tao:I’m in the garden.

Wang Bing: What are you doing ?

Liu Tao: I’m watering the flowers. Come here and have a look.

Wang Bing: Wow, they’re beautiful.Do you water the flowers every day?

Liu Tao: Sometimes I do. Sometimes I don’t.

Wang Bing:My aunt likes growing flowers, too.

Liu Tao:Does your uncle have the same hobby?

Wang Bing:Yes, he does. He grows beautiful flowers.

在教学这段时我设置了显性问题:

Q1: What’s Wang Bing’s hobby?

Q2: Does Wang Bing’s uncle like growing flowers?

我也设置了一个隐性问题:

Q1: How many people like growing flowers?

A.One B.Two C.Three

多数学生对显性目标问题回答很顺利,而对隐性目标问题的推断是错误的。有的学生推断出来了,答案是C。对回答正确的同学予以高度的赞赏,并要求他们找出有力的依据。学生在文中找出句子:My aunt likes growing flowers, too.说明了Liu Tao likes growing flowers .My aunt likes growing flowers,too. My uncle has the same hobby.因此选择C。我以此为契机来突破隐性教学目标,启发学生的思维,增强他们阅读理解能力。

二、注重阅读的学法指导

1.快速准确地处理阅读材料的信息

许多小学英语教师多有这样的困惑。阅读练习中大部分问题可以直接从文本中找到答案,还是许多学生频频出错。问题的根源在于高估了学生处理语言材料的能力。学生缺乏带着问题寻读原文信息的能力和略读全文抓关键信息的能力。老师要指导学生“理解问题――寻找答案”。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6A《Holidays》时我要求学生带着两个问题快速阅读,Q1:Who are the students?Q2:How many holidays are they talking about?我先让学生用“O”划出人物名再用“=”划出节日名称,学生依次圈出Su Hai,David,Mike,Ben and Yang Ling五个人,逐个划出New Year’s Day, Spring Festival, Halloween and Mid- Autumn Festival四个节日。给阅读速度稍慢的学生示范了方法,给他们再次学习的机会。注重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在原文中寻找问题的答案并做好标记,学会重新组织语言来表达对文本信息的领悟。

2.迅速高效地指向须获取的知识要点

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5A《Doing housework》A部分引言时我出示了日历,太阳和做家务的图片。让学生描述图片,我在黑板上写When?Where?What?指导学生从图中寻找答案。

板书如下:WhenSunday morning.

WhoSu Hai and Su Yang.

WhereAt home.

WhatDoing housework.

学生在小组中完成转述It’s.are. They are.采用“wh”questions帮助学生获取知识要点,获取了知识要点学生就能明白引言的大意,明白本课的主要内容。

3.当堂有效地做到知识的迁移

一节好的阅读教学课应训练学生运用课文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牛津小学英语5A《Doing housework》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学习电话用语,我设计了两个知识迁移活动。

第一个迁移活动是电话求助。我说“I’m your English teacher,I can help you with your English.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please call me.”

第二个迁移活动是表演。三个主题:①周六早上约同学去公园/动物园。②语文作业不会做,请同学帮助。③你在准备生日聚会,请同学来帮忙举办生日聚会,任选一个场景准备并表演。

A: Hello.

B: Hello, is that?

A: Yes, this is(speaking)./ No, please hold on.

B: Are you free now?

A: No.

B: What are you doing ?

A: I'm.How about you ?

B: Shall we? / Can you come and?

A: OK. / How about?

B: See you.

A: See you.学生需要运用旧知识重组语言来丰富话题,培养了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他们把刚才学到的知识迁移到现实中去大大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三、链接课文拓展阅读

1.利用课前五分钟链接课文拓展阅读

我在教学时经常策划一些几分钟的片段练习。这些片段紧紧围绕着课文。以课文为中心适当地进行展开,利用课前五分钟的值日来链接课文,整合新旧知识,拓展词汇,从而建立了立足教材又超越教材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的拓展阅读理念。通过合理改编,帮助学生开阔英语阅读视野,拓展英语阅读范围,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选择幽默风趣的课外材料来增强阅读能力

选择课外材料必须是短小精悍,故事性强。要有一个妙趣横生、出乎意料的结尾。也可做一些适当的更改。设置一些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的针对性的练习。遵循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使语言知识的巩固和英语技能的培养相结合,使阅读和领悟相结合。幽默风趣的阅读材料既能增强阅读兴趣,又能提高阅读水平。

四、结束语

教师要以学生的英语学习为主线,以教材为中心,以提高阅读能力为目的切入语篇教学,将课堂引向课外,激发学生多角度的思维,增加他们的思维的深度。产生阅读方式和思维方式二次生成、三次或更多次生成,就好比给阅读教学插上隐形的翅膀,它一定会飞得更高更远。

参考文献:

[1]牛津小学英语书3A-6B(共八本).

[2]英语课程标准.

第7篇

        一、指导学生选择适合的阅读内容

浩瀚如海的书籍,良莠不齐。读一本好书,犹如交上一个好朋友,反之,读一些不适合学生的书,学生的阅读不仅不能收到好的效果,反而会带来不良影响。为此,指导阅读很重要。

1.推荐好书目。指导学生读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读物。

2.课内指导阅读。如在学习小学语文十二册第四组几篇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课文时,指导学生在阅读时先读通、读懂,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人物的美好心灵,感悟作者要告诉我们的道理。然后建议学生运用学习本组课文所掌握的方法阅读同类的文章或作品,提高阅读能力。

二、指导学生学会做阅读笔记

做阅读笔记是增长知识、丰富情感、提高分析理解能力的好办法。那么,怎样做阅读笔记呢?

1.摘抄。即用笔记本、日记本摘抄所读文章的精彩片段,或是名人名言、成语故事,或是描绘景物优美细致的句子等。摘抄后可以加上眉批旁注。

2.剪贴。语文学习中教师经常让学生搜集一些与学习内容有关的资料,因此可以建议学生把觉得有用的文章进行剪贴(以报纸、杂志为主)并注明出处。在剪贴时可以适当归类,以防资料掺杂不清。

3.制作卡片。 

对篇幅长的文章首先要仔细阅读,分清文章的主次,然后抓住主要部分,归纳成几个要点制成卡片,帮助记忆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结构层次,储存信息,以便日后查找。

4.办手抄报。可以在对原文阅读领会的基础上,将原文中知识要点,例如,好词佳句、精彩片段,布局谋篇、写作技巧等进行梳理,办成手抄报,便于反复阅读,培养阅读兴趣,也积累了写作素材。

5.谈感悟。在阅读后,可以联系实际,将自己阅读文章后的感悟或对文章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下来,提高对原文的理解能力。

三、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热点集中在学法的指导上。小学生的阅读,并不仅是为了理解读物的思想内容、吸取知识、体味情感、欣赏语言等,更重要的是学会阅读,掌握阅读方法。

1.初读。通过阅读了解全文大意,把生字、新词、重要句子等用符号标下来,利用工具书,结合上下文自学字词,这样让学生从整体上初步把握文章的内容,同时也对文章的语言、结构、写作目的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为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2.精读。按自然段边读边想,弄清楚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关系,进而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做到读懂内容、理清思路、通晓全文。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深入思考,解惑释疑。同时对课文的重点段落和好词佳句仔细揣摩,体味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写作技巧,吸取文章的精华,进一步对全文加深理解。

3.悟读。学生的阅读往往只是停留在字面或文章的表面感受上。学生要理解体会出文章的思想内容,就要透过语言文字,进行深入思考。在阅读中,对于文章中某些语句,若有自己的见解,就随手在文章的空白处写下批注,或就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谈感悟。

第8篇

关键词:小学教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要点

一、前言

在小学教育中,语文是主要学科之一,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关系到整个小学教育的有效性。基于这一认识,在小学阶段,应对语文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考虑到学生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不同,我们应将小学语文教学按照学生的年龄分成低年级、中年级和高年级三个阶段,并在每个阶段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满足教学要求,达到提升教学成绩的目的。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应对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要点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特点,努力做好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工作。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与中低年级的差异分析

从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实际开展来看,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与中低年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在能力培养上与中低年级存在差异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着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这与中低年级存在一定的不同。中低年级由于考虑学生的年龄因素,主要是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对学生能力的关注不够,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也没有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所以,能力的培养使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与中低年级的主要差异。

2、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在整体目标上与中低年级存在差异

在小学教学阶段,由于需要考虑与初中进行衔接,因此在教学目标上与中低年级存在一定的差异。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主要将目标设定在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及适应能力上,以此来满足教学衔接需要。而中低年级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语文基础的教学,在这一点上二者是存在明显不同的。

3、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在课堂教学开展上与中低年级存在差异

从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来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已经具备了独立的意识,其思考能力也相对成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也比较深刻。这些都是中低年级学生所无法做到的。所以,我们应正确理解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特点以及与中低年级的差异,认真做好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工作。

小学低年级孩子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为了使孩子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教师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有意识地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激发孩子的识字兴趣,培养识字能力。比如,我在教学识字一《十二生肖》中,运用了简笔,把十二生肖中要求认读的动物汉字形象化。这样,孩子就很快记住了十二生肖的字形。

此外,低年级和高年级在阅读教学上也存在差异。例如,在教学《三兄弟》时,我先让孩子自由朗读,然后让他们说出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故事,以检测他们是否读懂了课文,然后再让他们说说三兄弟间的分工与合作,最后让他们探讨,如果没有了荧光屏、扬声器、接收器,电视会怎样,以帮助孩子进一步理解课文,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要点分析

从阅读角度看,篇的训练以概括中心思想为标志,体现了小学阶段阅读教学最高的要求。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是既相对于段的训练的高一级阅读能力的训练,也是抽象、概括、综合能力的训练,因此有一定难度。为了减缓训练的坡度,在此项能力训练之前,教材安排了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训练,这一训练是在学生已具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基础上进行的。从内容中体会思想尚不要求概括全文的中心思想,只要求从文章的某一景物、某一事物、某一人物或某些段落中体会所表达的思想。这一训练是从抓主要内容到概括中心思想训练的过渡。

从作文训练的角度看,篇的训练以“写文章要有中心”为标志,并紧紧围绕这一训练,陆续安排了详写和略写、练习编写作文提纲、按照一定顺序等训练,目的是培养布局谋篇的能力。

关于篇的训练,有的直接体现了读写能力的训练内容,还有一部分则体现了情感、思维、方法等方面的训练内容,如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分辨事物和联想、展开合理的想象、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体会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等等。

例如,可以用手势语教汉语拼音,及一些具有直观形象的事物,如《鹅》;又如《数星星的孩子》一文可以师生共同设计创作一幅活动的星空图,化抽象为直观,也可以用一些小实验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如《回声》中“回声”原理的解释和《詹天佑》一文中的人字形路线。通过科研,可以校正自己头脑中的一些陈旧的教育观念,可以形成对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自觉意识,逐步养成对自己教学活动的反省。

另外,学生在低、中年级段所学到的语文基础知识,应在高年级得到巩固和提高,难度也应该有所加大。所以,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应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作为重点,积极开展篇的阅读训练,满足实际教学要求,全面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四、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注意事项

为了做好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我们除了要清楚教学要点之外,还要在教学开展过程中,注意与教学实际结合,努力提高教学实效性,满足教学要求。从目前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来看,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应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从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来看,要想提高整体教学效果,就要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并在该目标的指导下,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并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优化,提高整体教学效果,促进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取得积极效果,全面提升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效果,满足教学需要。

2、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应将课堂教学作为重点

在小学教育阶段,课堂是主要的教学阵地,课堂教学是主要的教学方式,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应对课堂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将课堂教学作为重点,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从根本上促进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发展。基于这一认识,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应重点做好课堂教学工作。

3、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应努力提高教学实效性

从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实际开展来看,应努力提高教学实效性,并将教学实效性作为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以此为契机全面提高教学效果。为此,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应注重教学实效性,应采取多种手段,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使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取得积极效果。

五、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小学高年级阶段,要想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就要从阅读角度、作文训练角度、篇章的训练入手,全面提升教学实效性,满足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需要,做好小学高年级语文与初中教学的衔接工作,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新秀;;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J];新课程(教研版);2009年03期

[2]齐红梅;;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说”“写”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年02期

[3]林长海;曾娟娟;;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小学教学参考;2009年03期

[4]肖庆;;如何让语文教学焕发生命活力[J];新课程(教研);2010年03期

第9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能力 训练

【中图分类号】 G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1(b)-0167-01

小学生进行语文阅读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可以促进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小学语文阅读能力训练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识字、精读、泛读或浏览性跳读训练。对于精读的训练,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仔细研究文章结构与内容,主动提出问题、潜心分析原由、把握问题关键、总结内在规律、形成系统成果,然后进行学习交流,进一步提升学习效果,培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让阅读能力内化为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1 科学确立小学语文阅读训练的目标,扭住小学语文阅读能力训练的关键点

小学语文阅读训练的客体是一群涉世未深、社会常识淡薄的孩子,对他们阅读能力的训练,首先必须关注的是有针对性地训练他们对课文内容的整体了解,快速准确地抓住课文的中心思想,围绕这一目标,拓宽对相关信息的了解,延伸对相关领域常识的掌握,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快速阅读技能。这是小学语文阅读训练的关键点。目标不明确,必然导致教学方向性缺失,找不到问题的核心所在,就难以将后续的阅读训练进行下去,自然就难以达到所期盼的阅读训练效果。

2 精心挖掘学生语文阅读的潜在兴趣,扣住小学语文阅读能力训练的重点

根据人的心理特点,事物的首发效应最容易刺激人的兴趣。根据这一特点,笔者认为在组织小学语文阅读能力训练时,必须精心挖掘出课文的闪光点,找出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知识点,并以此精心设计好阅读训练的课前导语。如果导语设计得好,必定能够引起学生们的强烈阅读兴趣,如久旱逢甘雨的禾苗一样,一头扎进课文的阅读当中去,去寻找、去探索、去思考。这主要是源于小学生天生对事物怀有一颗好奇心和探索心,有一种很强的求知欲,还有就是对兴趣点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顽强毅力。以笔者所教学的《小露珠》课文为例,在阅读训练课上,我开门见山地提出:“小朋友们见过小露珠吗?它是什么样的?又是怎么样形成的?你们想知道吗?”此时,学生的好奇心调动起来了,他们定会异口同声地回答:“想”或“非常想。”沿着这个导语,笔者顺势揭出阅读的课文题目:“好,那我们这堂课就来学习《小露珠》这篇课文,刚才老师提的问题都可以从课文中找到答案,课文中的小露珠还会遇到几个动物朋友呢,现在就请小朋友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自主性,认真阅读吧。”笔者刚把话说完,学生们就一头扎进了对课文的阅读当中去了。

3 重点抓住语文阅读教材中所蕴含的疑点,扣住小学语文阅读能力训练的要点

人们阅读的目的不过于对问题的疑问或是无聊的消遣,而小学语文阅读教材是经过专家认证后,提供给学生进行能力训练的素材,教材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与目的性,有意蕴含或潜藏着许多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对于学生来说大多都是疑点,就如士兵们进行越野训练时的障碍点,对于疑点的摘取可以通过师生合作的方式进行提出,并通过师生合作的方式进行解决。当然教师可以先开始提问,笔者在指导学生进行《天安门广场》这一课文阅读训练时,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了北京的一些标志性图片,如天安门城楼、人民英雄纪念碑、长城、故宫等等,通过让学生观看多媒体中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到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了解到北京有哪些旅游景点和名胜古迹,有效的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紧接着就引出自己的问题:天安门广场的结构如何呀?有哪些标志性建筑与物品呀?以此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阅读和思考。经过一定时间的阅读训练,教师可以通过一定的启发方式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例如笔者在进行学生《秦兵马俑》这一课文进行阅读训练时,首先布置给学生一个任务,就要求学生紧密围绕课文的中心、重点内容和写作思路进行提问,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结果提出了很多的问题:秦兵马俑在哪里?秦兵马俑具有哪些特点?什么俑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等等。有了这些问题,便可以进一步促使学生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刺激学生进行积极深入思考与研究。

4 组织学生对语文课文理解的评价交流,扣住小学语文阅读能力训练的深化点

交流可以使陌生的东西变得更加熟悉,可以使思想认识得到进一步提高,可以迸发出更多的灵感火花,创新出更趋真理的理性认识。小学语文课文理解的评价交流本身就是让学生对课文进行一次再阅读的训练过程,是师生们对课文内容的“再教学”,从中可以让小学语文阅读能力训练成果得到深化、强化和固化。笔者认为交流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一是由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点评;二是由学生自由发言,让学生点评;三是组织辩论会,让学生通过反驳与辩驳的方式进行思想的交锋。如在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时,可以让学生针对“天游峰的扫路人每天一层一级扫上山,再一层一级扫下山累还是不累?为什么?”展开辩论,这样天游峰扫路人的自信乐观、自强不息、苦中有乐的精神就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心中,升华了文章的主旨。

5 结论

以上是笔者多年教学实践的梳理与总结。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途径各不相同,模式还很丰富,方法还很多样,手段还很多变,这就需要我们这些小学语文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去发现去挖掘、去积累、去验证,从中找到最为理想的小学语文阅读能力训练方法与策略。

参考文献

[1] 陆裕婷.影响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因素分析以及教学对策[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

第10篇

一、高一新生想学好数学必须过好三关

1.阅读关由于小学、初中的数学比较浅显,学生阅读并不费力,一般能读懂表面意思,就可以套公式进行解答题目,记忆能力几乎决定了数学成绩的高低.而高中数学内容加深,相对抽象化,学生阅读能力还是浅层次,没法深入,导致出现上课一听就懂,看书模仿例题作业也可以独立完成,可是一考试就不会,老师讲解时,刚刚一读就会的现象.因此,高一的新同学一定要学会阅读数学题目,能够读明白,题目告诉了什么,要求做什么,养成深层次阅读的好习惯.

2.变化关

小学、初中的数学是“静态”的数学,学生不明白,也可以完成学习任务,就是有的同学所说的只要会套用公式就行了.但高中的数学是“变化”的数学,学生会感到公式、定义、定理、是记住了但不会应用.这就要求学生上课时认真听讲,真正弄明白数学定义、定理、公式的意义.

3.表达关

小学、初中的数学表达主要是格式要求,外加公式应用,学生几乎不写文字符号语言.到了高中,这样的表达方式是不够的.除了初中的要求外,还得表达有逻辑,有条理.

二、高一新生数学学习方法的几点建议要求

1.要学会预习

有一部分高一新生不会预习,开展预习停留于形式,没有什么效果,老师要求预习就马虎看一遍,找不到什么问题与疑点.学生在预习方法上要求做到首先粗读,对课本的教学内容进行大概浏览,初步掌握教学内容的基本情况.接着要细读,对课本中主要概念、重要公式、重点法则以及定理认真阅读、感悟、思索,对一时把握不准的内容作出记号,养成做摘记的习惯,在课堂上带着疑问听讲.要随课预习,要针对老师在预习前提出预习要点进行预习.实践证明,良好的预习习惯可以使你更加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逐步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

2.要学会听课

学生采取科学的方法听课,能够提高学习效率,主要在“听”“思”“记”三方面下工夫.在“听”的方面,学生要认真听好每节课的学习要求,一是认真听好知识讲解的过程;二是认真听取教师重点、难点分析,尤其是自己在预习中摘记下来的难点问题;三是认真听取书本例题讲解思路以及思想方法等;四是听好课堂总结.在“思”的方面,学生在课堂上多思考、勤思考,在听讲时开动脑筋;在课堂上深入思考,要勇于对知识点追本溯源,敢于提出自己的独特观点;在课堂学习中要善于思考,结合学习内容开展联想、猜想与归纳;要树立批判意识,开展反思.在“记”的方面,学生要做好课堂笔记.有些高一新生对于记笔记不太熟悉,往往是教师写什么自己就记什么,用“记”来取代“听”与“思”的作用.学生笔记哪怕记得很全面,但实际效果有限.所以要学会科学记笔记,一是记笔记服从认真听讲,在合适的时间记录;二是要把握重点记笔记,着重记知识要点、记疑难问题、记解题途径等;三是记总结、记课后拓展题等.在学习中,学生要明白“记”是为了“听”和“思”开展服务的,要正确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

3.要学会复习

高一新生在数学学习后,一般急于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会忽略必要的知识内化与巩固过程,甚至会出现照搬例题、生搬硬套公式解题等不正常现象,为交作业而去完成作业,完全背离了作业本身的巩固新知、深化掌握的作用.正确合理的做法是,学生每天应当选取一些时间阅读教材,对课堂笔记摘记的一些重难点进行回顾,加深对教师讲授的知识的回忆,同时对公式、定理进行温习,在此基础上独立完成课后作业,解题的同时开展反思.

第11篇

讨论。

一、小学阅读故事教学法的作用

1.提升学生阅读兴趣,为阅读教学打好基础

无法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无论内容如何,其结果一定是失败的,对小学生来说,只有对一门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集中精力学习,才会将自身能动用的资源全部利用来进行深层次的学习探索,对语言类课程更是如此。而故事化阅读恰恰把握住了学生爱听故事的特性,将深奥的新语言以生动的形式演绎,学生将乐于进行阅读练习,也给了教师更多的机会教授阅读方面的

知识。

2.贴近学生生活,丰富阅读课程

为了满足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与阅读需求,小学英语阅读中加入的故事基本上是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十分贴近的,这类故事不仅能很好地消除学生对于新语言学习的恐惧感,还能极大地丰富小学英语阅读课程。生活化的英语故事拉近了学生与英语的距离,使得英语单词以及语法的教学不显得生硬,从而能使学生长久地保持对英语的学习动力,而丰富的英语课程对于学生灵活运用英语,增加学生扩展性阅读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能够培养有优秀英语语言素质的新时代小学生。

二、英语阅读故事化教学的要点

1.用合适的问题引导学生

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问题引导学生针对性阅读,一方面是因为带着问题进行英语阅读能很好地提高阅读的效果,另一方面是考虑到小学生心智尚未发育成熟,很难把握阅读重心,教师必须将广泛化的故事浓缩为几个重要点,从而帮助学生掌握阅读内容。例如,在学习人教版PEP小学五年级下

“Unit 1 This is My Day”中的“Story time”时,为了帮助学生阅读,教师可以在阅读前给学生设计以下问题:(1)Who am I?(2)Why

is Mike late for school?(3)What can I do for Mike?(4)Why Mike can’t find his bag?这几个问题将整个阅读故事串联起来,学生在进行阅读时就能很快地理解整个故事的意思,通过回答问题真正掌握故事内容。

2.增加学生朗读故事的机会

小学生的默读效率相对较低,很容易造成“看了前面的,忘了后面的”尴尬情况,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增加学生的阅读感悟,在学生大概理解故事内容后,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自行朗读,从而加深学生的阅读记忆,学生通过朗读不同的对话能很好地把握故事情境,从而培养语感能力与阅读能力。例如,在学习人教版PEP小学五年级下“Unit 2 My Favourite Season Section

B”中的“Read and write”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班级朗读、个人朗读以及分组对话式朗读进行该部分的学习。在阅读时,教师应该要求学生有情感地朗读,以感受整个故事的情境,加强学生理解,并且学生在带入感情阅读后,他们会对整个对话充满兴趣,并可能在下课后继续同样的英语话题,这样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习惯,教师也能获得更好的教学体验。

3.在英语故事阅读后巩固学习成果

在学生完成英语故事的阅读后,教师要趁热打铁进行教学内容的巩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故事化阅读对学生英语阅读学习的帮助作用,慢慢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在具体做法上,教师可以有以下选择:

(1)在学生完成自己的阅读后,教师可以声情并茂地用自己的英语语言复述故事,让学生以旁观者的身份体验故事阅读的关键点,通过比较发现自身在阅读方式或理解上的不足,同时,教师也可以在阅读过程中强调关键单词或者语法,对学生的英语知识进行巩固。

(2)教师可以提出不同于引导学生阅读时的相关问题让学生回答,或者让学生用简洁的英语语言概述整个故事内容,这两种方式都可以达到检验学生阅读成果以及加深学生阅读理解,引导学生真正掌握阅读内容的目的,学生只有成功通过这一关才能真正地掌握整篇阅读,实现故事教学的意义。

第1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外阅读 关键情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3.013

一本好书,滋养一生。阅读是对学生自我提升的一种投资,对学生来说可谓是惠泽终身。在阅读一部作品的时候,不少学生都有阅读不下去,或者阅读之后毫无收获的困扰,这是没有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所致。其实阅读并不难,关键是让学生找到品质上乘、感兴趣的书,选择优秀的文学作品,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之后,阅读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一、小学生该如何选择阅读的作品

读书是终身大计,《管子・权修》中写道:“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小学生从年龄阶段来划分尚且属于儿童,所以其课外阅读的作品为儿童文学作品,儿童文学本来就是文学作品中的一个分类,从本质上来讲和其他文学作品并无很清晰的界限。但由于社会的发展,教育的进步,儿童的群体性特征越来越明显,教育教学也对儿童的特征性越来越注重,因此目前来讲,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是有专门的文学作品供他们阅读的。再说,现在的儿童文学作品从创作上是站在儿童的立场上的,因此,对于不深入探究儿童心理、不符合儿童年龄特点、知识结构和审美情趣,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作品,都是我们应该摒弃和抵制的。

作为教师,有义务承担起为学生甄别和遴选好的课外读物的责任,选择适合小学生年龄阶段阅读的文学作品,选能给小学生带来心灵洗礼、精神感悟、情感快乐的课外阅读作品。一般认为,优秀的儿童作品至少具备两种属性:一是文学属性;二是教育属性。文学属性保证作品具有高水准的艺术性,教育属性确定其思想积极健康、不偏不倚,二者辩证统一,互相依存。这是日常对儿童文学作品衡量的标准,也是教师为小学生推荐课外阅读读物的依据。

二、小学生该如何去读一部作品

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中,要对一部作品进行阅读,只有掌握以下阅读要点,才能实现快速、有效的阅读。

第一,把握故事情节。在实际的课外阅读中,因为教师的参与度不高,引导不够深入,所以学生开始会感觉到无所适从,拿起一本书却不知该从何读起。阅读实际上很简单,当学生捧读一部作品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在了解一个故事。当故事情节吸引到学生的时候,他就会迫不及待的去读下一章。例如,学生在课外进行阅读时,读到新课标里面指定的课外必读书目《城南旧事》这本书的时候,如果学生读到“秀贞的孩子被父母丢弃了”这一情节的时候,能够去思索“孩子被谁捡去了”;当读到“妞儿和秀贞的女儿长着相同的胎记”这一情节时,学生能够追问“她会是秀贞的女儿吗”,这就代表学生有了想要了解情节的兴趣,有了这样的探求欲,学生就基本上学会自主阅读了。

第二,把握关键情节。学会把握关键情节是一个孩子学会阅读的重要阶段。一个会读书的学生,会把读过的故事讲给父母或同学听,而且能讲得绘声绘色,详略得当。他为什么可以做到这一点的呢?因为他能够抓住重点,把握关键情节。关键情节一般是主人公密切相关的重要事件,一件事成败的关键时刻等等。例如,在《城南旧事》这一本课外书籍中,“英子发现妞儿和秀贞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就是整个故事发展的关键情节,这一情节提示学生要把握之后的每一个具体情节,因为作者开始沿着这个线索,将妞儿的身世逐渐呈现出来。学会把握关键情节会使阅读速度加快,并获得更多的阅读心得。

第三,了解人物。懂得了解人物,描述人物的性格,是学会阅读的又一个重要的阶段。读完《城南旧事》这本书,如果学生开始对人物做出评价:“年轻男人是出于不得已的苦衷才去盗窃的”“兰姨娘是一个勇敢追求新生活的女人”等等,说明学生已经学会了解人物,概括人物性格了,这样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就会更快乐,更有收获,其语文成绩也更容易提高了。

三、课外阅读时应该注意的一些事项

上面简单介绍了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中的三个阅读方法,为了帮助学生尽快掌握这三个方法,教师可以适当的做一些辅助工作。

第一,匹配精美的插图。可以根据所阅读的书本的故事情节,并根据人物的具体形象来匹配对应的插图,小学语文教师如果自己有能力完成这一工作是最好不过的,如果能力有限可以适时的向美术教师寻求帮助。由教师根据人物的特点来绘制一些插图,并在插图上有选择性的附带一些解说性的话语,帮助学生更为深入的了解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

第二,为书中主人公设立档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阅读的书本中主人公的具体形象,以此来为主人公设置“人物档案册”,结合文中的具体事例,将人物的性格特征凝练地概括出来。通过具体事例了解人物性格,是了解人物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如果学生能够学会自己为一本小说的主人公做一个人物档案,他一定会大有收获。

第三,根据书中情节设立情节档案。一本书的故事可以从“起因”“经过”“”“结果”几个方面去概括情节。学生如果自己学会设置情节档案,那么对他了解故事、把握关键情节会很有帮助,他会更快的掌握阅读的关键技巧。

四、课外阅读后如何去写读后感

写作课外阅读后的读后感是一个必要的环境,很多学生在写读后感的时候感到很茫然,无从下笔,而要求阅读后写读后感又是教师布置的常规作业之一。其实小学生在课外阅读后写读后感难度并不很高,只要掌握了其中的重点,写作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学生只要牢牢把握住“主人公”“故事背景”“故事情节”“”“结果”“我的看法”这几个关键项,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就会更具体、更直观,这样学生就能轻松的写出读后感了。

第13篇

一直以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作文的教学都是重点和难点,让很多语文教师都感到头痛,小学生们在日常学习过程中也不愿意提及作文的问题。实际上,小学作文的基本要求就是让学生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和语言将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所看到、听到以及所思所想到的用文字的形式进行表现,是对学生语文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一种检验,足见其重要性。基于此,本文就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要点与技巧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以期同仁能够提供一些指导意义。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要点 教学技巧

小学作文的教学历来都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有很多老师为了教好小学语文作文,花费很大精力进行摸索始终不得法,现有的教学方式已经很难适应新时期的小学作文教学了,亟需作出改进,一时间,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成为了一个热点话题,不少老师和学者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和探索。针对这个问题,笔者也进行了一番探索和思考,在作文教学要点和技巧方面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下面进行详尽介绍:

一、注重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

在现阶段的日常教学中,很多小学生由于缺乏写作素材或者由于作文教学课的单调乏味,写作时根本不知如何进行构思更不知从何下笔,因而长期以来学生们对作文并不怎么感冒,对写作的兴趣普遍表现不高。我们都知道,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某种事物失去兴趣,花再多的精力也只能是枉然。老师们应该能够注意到这一点,在日常教学中,注意方式方法,尽可能的提高学生对作文的兴趣,这也是作文教学能够顺利和有效开展下去的一个基本前提条件。

二、注重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

很多学生普遍觉得小学作文难,究其根本原因是平时不注意写作素材的积累,在写作时脑海中根本没有可用素材可以调动,造成不知从何写起。因此要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只有在平时多注重课外写作素材的积累,只有学生脑海中有丰富的写作素材,在写作时才不会不知所措,力不从心。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几个方面的措施:第一,老师们可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可以对学生进行鼓励,让他们广泛阅读课外读物,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可以学到书本中不存在的知识,对学生的认识提高是极为有利的,通过长期的课外阅读,可以不断掌握一些优美句子的用法,这样学生的作文水平就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第二,老师可以在班级范围内组织一些活动,比如说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知识大比拼,这样不仅让学生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得到实际运用,而且可以提高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积极性;老师们还可以让学生坚持写日记,这样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积累的优美词句就可以得到很好的应用和锻炼,也可以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提高自身写作水平。第三,老师在对教学内容进行安排时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可以在作文教学中通过视频、图片等多种方式拓宽学生的眼界,增加他们的写作素材量。

三、加强作文修改与交流

学生一旦提交作文以后,老师一定要放下手中其他的事情对学生的作文进行修改。在修改中老师们应该能够认识到,学生进行作文写作时都是很用心的在完成,虽然可能有时写出的东西不尽人意,但老师还是应当给予鼓励而不是一味的对其进行批评,学生写的东西再差,总有一些出彩或者思路新颖的地方,老师所做的不是将学生的缺点无限放大,而是将作文中的闪光点拿出来表扬并激励学生,这样学生才会更有信心进行作文写作。当然了,为了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能够更上一个台阶,对于学生作文中的不足之处一字不提略显不合适,老师可以从读者的角度给予评价,但注意用词,尽可能以建议的方式,这样学生才不会感觉信心不足,反而可能会信心倍增。与此同时,老师们还可以发动学生,让学生进行相互批改,然后由老师进行总结。在此,为了能够让学生写出层次感丰富的作文,笔者有一点自己的建议,就是老师们在布置作文时,要对写作内容稍加固定,范围也有所限定,还要就写作基本要求作出强调,这样学生就会在保证语句通顺的同时写出层次感的文章,相信长期这样的练习对于学生写作技巧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

四、注重学生作文审题能力的培养

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也是需要引起老师们的重视的,很多时候,审题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作文的写作水平,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审题能力,才能够不写离题,很可能会由于对题目的理解很透彻写出优美的篇章来,让老师和同学耳目一新,可见审题能力的重要性。对于审题能力的培养,笔者的建议如下,老师应当通过适当的举例来引导学生,让学生通过例子进一步理解题目内在意义,这样学生才更有可能找出题目背后的提示点,掌握作文的写作侧重点和落脚点,与此同时,老师还可以找出一些相似的作文题目让学生进行认真仔细的对比,分析题目之间存在的异同点,把握审题的原则和思路,这样学生的审题能力才会有所提高,才会更有可能写出很精彩的文章。

【参考文献】

【1】张艳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技巧探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8)

第14篇

《英语课程标准》(教育部,2001)建议教师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提供贴近学生实际生活、贴近时代的教学素材。英语写作学习过程中,教材是学生最重要的课程资源。英语写作时学生通常面临几个主要问题:一是知识面狭窄,信息储备不够,提笔写作言之无物;二是无法用英语正确表达内心想法;三是学生写作缺少系统的技巧指导。为了帮助学生有效提高写作能力,教师在课堂写作指导中,应重视以课文为中心训练学生写作能力,提高课本阅读材料利用的有效性。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忽略课文作为写作信息输入的重要性,只是将课文看作为解决生词和语法问题的载体,缺少对课本教材进行二次开发。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当学习者遇到较复杂学习任务时,教师为学习者提供一种概念框架,即学习任务支架化,把复杂的学习任务进行分解,帮助学生利用学习资源,积极主动完成知识的内化,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者语言使用能力。通过搭建支架,帮助学生解决较复杂的问题,从而顺利通过最近发展区。在支架教学过程中,对教师分解复杂任务的能力有相当的挑战性,需要较强的课程设计和课堂驾驭能力,帮助学生按照步骤,意识到活动之间的关联。

本文以高三一节读写课为例,探讨如何立足教材,帮助学生研读课文,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搭建写作支架,开展写作训练。

一、授课班级情况介绍

教材:牛津高中英语 模块十 Unit 3 Aids today

主题:Writing after reading

年级:高三

班级人数:29 (男18人,女11人)

英语水平:7-8级

教学时间:45分钟

学校:苏州市工业园区第二高级中学

教具:多媒体电脑设备,课本,学案

教学目标:通过阅读文章,筛选有效信息,回复信件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信件,归纳写作要点;阅读文章进行信息搜索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利用阅读材料进行信息输入;指导学生把课本阅读材料里的知识内化,并运用到写作中,从而达到语言知识的有效输出

教学方法:阅读,讨论,归纳和演绎

二、教案设计

Step 1: Step in(5分钟)

教师活动:提问学生“Do you know what day it is today?”引出“It is Christmas.”。继续提问“Yesterday, I got an e-mail from my pen pal Lily. Are you interested in it? ”引导学生阅读e-mail。

学生活动:在圣诞节的音乐中,进行轻松愉快的阅读;在阅读中,找出笔友Lily在e-mail中提出的问题,归纳关键词。

设计意图:通过圣诞节,引导出笔友Lily的e-mail,激发学生参与阅读活动的热情。通过阅读,梳理内容,归纳关键词,为后面的教学活动进行要点的铺垫。

Step 2: Warm up(5分钟)

教师活动:小组讨论回信的格式、内容要点;小组讨论Step1中归纳出的四个关于艾滋病的问题答案;展示讨论结果,教师板书关键词。

学生活动:学生互相倾听讨论问题;小组交流回答问题;小组代表发言汇报讨论结果。

设计意图:激活学生关于艾滋病话题的知识储备,引发学生对这四个问题的思考;在确定学生已有答案无法完成此项写作任务时,引导并明确活动目的和任务,为下一个活动做好铺垫。

Step 3: Reading(15分钟)

教师活动:利用课本,提供阅读补充材料,分析文章结构,提炼词汇和句型结构;引导学生大声朗读目标语,增强课堂记忆。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材料,补充已有知识;背诵有用词汇和句式。

设计意图: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不能完成写作任务时,适时补充真实的阅读材料不仅可以弥补理科生知识结构中的缺陷,而且可以为学生提供语言支架,保证语言输入,为完成任务进一步做好铺垫。

Step 4: Writing(10分钟)

教师活动:教师下发写作稿纸,提供写作模板,提出写作书写和结构的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写作;观察学生写作,从旁进行帮助。

学生活动:独立完成写作;如有必要,可以请求教师帮助。

设计意图:提供写作框架,可以降低写作难度,便于提高英语写作水平较低的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与此同时,兼顾水平较高的学生,在模板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创作,提高写作能力。

Step 5: Assessment and feedback(10分钟)

教师活动:旁听小组交流、观察学生讨论各自文章的优缺点,进行改正;投影小组推荐文章,请同学大声朗读;请其他组的成员欣赏评价推荐文章;教师对推荐作文进行评价,对学生的活动成果进行正面鼓励。

学生活动:小组内阅读其他组员作文,根据“写作评价参考标准”互相评价作文,并改正作文中的错误;推荐优秀作文进行全班展示,大声朗读推荐作文;对其他组推荐的作文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间的互相评价、小组间的评价、还有教师的评价,让学生能够在评价中反思自己在写作文时的不足,逐渐意识到其他同学写作文时一些好的方法和技巧,取长补短,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学反思

理科生写作积极性不高,认为写作难度较大。所以在课堂上进行写作训练是比较有效的方式。在写作过程中,为学生搭建支架,把最终的写作任务分解成几个比较小的任务,通过完成分解任务,增强学生信心,最终完成任务。

在写作过程中,立足教材体系,充分利用教科书提供的范例,结合具体的学生情况,对教材进行合理的二次开发,保证时间进行写作教学(李琦,2013)。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一定能够得到发展。虽然学生已是高三即将毕业,但是教师不能为了应付考试,把写作放在次要位置。高三学生语言输入较多,但是语言输出时,学生还是会觉得力不从心。所以在课堂上,课本阅读教材不仅仅是语言点和语法点的素材,更是学生写作的素材来源。有效利用课本教材,帮助学生搭建支架,一步一步完成写作任务,把写作和生活结合,思想情感得到升华。

笔者通过观察,学生在回答关于艾滋病的问题时,内容涵盖不全,所以这时,如果能够适时补充学生感兴趣的阅读材料,从而促进学生阅读课本文章的积极性。在梳理文章框架结构和语言点时,因为与最终的写作任务相联系,所以学生听课的效率也比较高。通过任务的逐个解决,学生完成最终写作任务的自信心也得到提高。所以笔者认为,对课本材料进行二次开发,训练学生写作能力,是比较有效且确实可行的好方法。如果能够在高一初始阶段就能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高中三年学生的写作能力一定能够得到很大提高。

参考文献:

[1]陈文军.基于学生体验的初中英语过程写作教学策略研究[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3,(9).

[2]何美红.支架理论在听说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3,(10).

[3]李琦.高中英语写作课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3,(10).

[4]潘爱梅.立足高中英语课文,开展阶段性写作训练[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3,(7).

第1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理念;阅读习惯

在新课程提出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理念以及课本内容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教学目标,对学生也提出了新的阅读要求。为了达到新课程的教学要求,必须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理念、模式进行研究,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一、转变传统阅读教学理念,增加阅读教学的互动性与生动性

在传统阅读教学的教育理念中,很多教师存在以下两点问题:

1.老师只注重教材内容,而忽视了学生对课程的理解

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是教师过度迷信和依赖教科书的权威性,只让学生尽可能地掌握教科书内容并以此作为考核学生的主要标准之一。这就使语文阅读教学显得极为死板,老师和学生很难产生良好的互动,对教学的效果有较大影响。

2.老师只关心学生对阅读课程结论的获取,而忽视了学生阅读学习的过程是否恰当,导致学生缺少生动的阅读体验

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是老师让学生更快地“掌握”阅读要点,在学生还没有充分阅读思考课文的情况下,将阅读要点直接告诉学生,这种“嚼烂喂食”的方法极不恰当,虽然学生的学习成绩可能会比较好,但是会扼杀学生的想象力、思考力、创造力,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培养。

上述问题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能力”要求是相悖的。要想解决以上两点问题,必须转变传统阅读教学理念,将教学中心从课本内容转移到学生的实际阅读思考能力和对课文的理解能力上来,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以丰富的课堂形式提高课堂的生动性,增进老师与学生的互动

小学生的年龄都较小、注意力难以集中,而传统的教学模式缺少趣味性和互动性,导致学生极容易开小差,大大降低了阅读教学的效果。对此,我们可以用丰富的课堂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达到教学目的。下面有几种比较好的课堂形式:

1.图文并茂式

学生对色彩鲜艳的东西总是很好奇,因此,在阅读课上采用一些和课文内容相符且具有趣味性的图片能够很好地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来。比如说在讲《水果们的晚会》的时候,老师可以将一些拟人化的水果形象图片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看,以鲜艳而逼真的图片吸引学生学习。

2.课文朗读式

在课程中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朗读训练,这是一种快速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在小学阅读教学中,虽然有的学生能够在心里默念课文,但是对课文的读音、断句、语气等方面掌握得不是很好,这些都会影响学生的阅读能力。而在课堂上进行课文朗读训练能让老师及时发现学生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比如说发音不准、断句不适、感情不到位等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纠正。

三、丰富学生阅读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可以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语感、拓展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老师应该让学生接触更多可阅读的内容,改变传统的只讲课文内容而忽视其他文章的阅读。丰富学生阅读内容,有以下几种方式:

1.综合性阅读

老师为学生营造出内容更广(包括自然、动物、社会故事等)、形式更多的学习空间,不再局限于基本的课文内容,通过阅读可使学生了解更多更有趣的事情。

2.个性化阅读

老师要针对学生的特点以及阅读基础,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将教学重点由注重课文内容的掌握转移到保护学生个性、尊重学生观点上来,使学生更能适应阅读教学的内容。

3.学生自主阅读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文章进行阅读(课文或者非课文均可),并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分享。这一方式可以让学生自主支配阅读时间和内容,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4.课文扩展性阅读

对于某些学生特别感兴趣的课文,学生在阅读后会产生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对此,老师可以为学生选取或者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些风格相近、内容关联的文章进行阅读,这样不仅满足了学生的阅读需求,同时也扩展了学生的阅读面。

自语文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很多老师还没有完全适应,这导致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很不理想。因此,要想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必须转变传统的阅读教学观念,注重对学生创新力、想象力的培养;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丰富阅读教学方式,增强阅读教学的生动性与互动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激发学生对阅读的渴望,从多方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丁建中.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