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环境污染的解决方法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建筑施工;环境污染;防治
Abstract: The following is mainly for building construction, noise, waste water, waste gas, solid waste and other environmental pollutants causes, puts forward the environmental aspects of the management and technical measures, and propose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revention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建筑工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及现状
目前,建筑业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有施工噪声、建筑粉尘、建筑垃圾、固体废弃物等,主要反映在以下几方面。
1.1噪声污染。噪声是居民反应最强烈和最常见的建筑施工污染问题。现在的建筑物绝大多数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混凝土需要搅拌、运输、浇注,这些施工环节是施工中的主要噪声源。施工现场的噪声污染源还包括:挖土机、推土机、运载机、压桩机、切割机等设备作业声音。
1.2扬尘污染。施工扬尘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施工场地的土方挖掘、装卸和运输过程产生的扬尘、填方扬尘、管网布设、路面开挖产生的扬尘;建筑材料(白灰、水泥、砂子、石子、砖等)的现场搬运及堆放扬尘;施工垃圾的清理及堆放扬尘;运输车辆行驶现场道路扬尘等。扬尘量的大小与砂土的粒度、湿度成反比,与地面风速成正比[1]。
1.3建筑垃圾的环境污染。建筑垃圾主要指一些废弃的建筑原材料、建筑半成品和建筑原材料的包装物。建筑垃圾排放量大,且面广,影响深远,比较难以降解,长期存在于土壤中会改变土壤特性,影响植物的生长,并对城市的市容产生不利的影响。
1.4建筑废气的环境污染。建筑业的废气主要来源于建筑装修材料,如油漆、涂料等。建筑业废气的排放量较小,对环境空气的影响不大。但是由于此类废气具有污染物种类较多、毒性较大的特点以及产生的地点一般都是人类活动较为频繁的地方,通风状况一般都不佳,故对人的危害较大。
1.5建筑施工中废水污染。建筑施工中废水主要来自于井点降水、桩基施工产生的泥浆、建筑材料及砼输送管道的清洗水、砼养护排水、设备水压试验水以及施工人员生活废水等。一些工地的临时供水设施跑冒滴漏而无相应管理跟进导致施工现场污水漫流。一些施工单位将泥液、废浆直接排入下水道,沉淀后的原浆堵塞下水道,导致次生水环境污染问题。
2建筑环境污染的防治对策
建筑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污染物排放种类和特征也有别于其它行业,具有污染面广、难以治理和危害群体广等特点,因此我们针对建筑业环境污染现状,建议采取以行政管理为主,技术革新为辅的方法来控制建筑业的环境污染。
2.1在进行现场施工前完成围墙的砌筑,对于相邻的敏感噪声保护目标一侧提前安装降噪声安全围屏并加强对人为噪声的控制,杜绝人为的敲打、大声喧哗,增强全体施工人员防噪声扰民的自觉性,对模板拆除、物体装卸、搬运噪声进行主动控制。根据施工阶段特点,合理进行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将产生高噪声的机械设备布置于远离声环境保护目标(如居民、医院、学校等)的一侧。
2.2大力推广商品混凝土,从源头上预防粉尘、噪声和固体废弃物的污染。混凝土是主要建筑材料之一,建筑工程中所用混凝土来源有在建筑工地上现场搅拌和由搅拌站通过搅拌车运送到工地上的商品混凝土。商品混凝土所占的比例大小反映了一个国家建筑业生产力水平的高低。我国的商品混凝土占混凝土生产总量的比例还不到10%[2],而且主要集中在几个大城市。
2.3生产废水应导入事先设置的沉淀池,经沉淀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严禁直接排入城市下水道和河流。生活污水应与施工废水一起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由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严禁直接排入周围雨水管网或直接排入河流。对各类车辆、设备使用的燃油、机油和油等应加强管理,所有废弃油脂类均要集中处理,不得随意倾倒和随意排入市政雨水管网及附近其他河流。
2.4建立建筑施工工地申报制度和限制作业时间,施工制度建筑施工应在工程开工前按照分级管理的权限,向市、区环保部门提出申请,并说明工程项目名称、建筑施工单位名称、建筑施工场地位置、施工期限、可能排放的建筑施工噪声的强度和粉尘量以及所采取的环保措施等。这样可使环保部门对辖区所有的建筑施工工地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进行管理。以前我国一直推行的是夜间限制施工,我们认为对建筑施工有必要分功能区分时间进行限制,例如学校附近白天就要限制高噪声的施工,居民区就要对夜间施工进行限制。
2.5加强建筑施工场地的管理,实行环保达标准入制环保部门、建设主管部门和城市管理部门应相互配合,要求建筑工地进行封闭施工,建筑材料和土石方的堆放运输过程中要采用蓬布覆盖等措施,减少粉尘污染并且要通过各种评比等方式,对环保防护工作做得好的建筑单位和从业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对达不到环保要求的单位采取警告、罚款,直至取缔从业资格。
2.6推广环保型建筑新材料和新方法,选用新型环保建材是解决建筑业废气污染和放射性污染的主要途径。要在加大对环保型建材研制和开发力度的同时,积极研究如何开展建筑材料的环保认证工作,鼓励建筑施工单位使用已通过环保认证的建材。
2.7推广先进的建筑技术和设备,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利用先进的建筑技术和设备不仅能够提高建筑质量,还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例如先进的混凝土浇灌技术的使用不仅提高了混凝土的质量,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还有效地降低了建筑施工场地的噪声。故此要加大技术改进的力度,推广先进的建筑技术和设备。主管部门要通过评选科技进步奖等方式促进建筑施工单位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同时在此基础上还应该督促建筑施工单位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设备。
2.8加大对建筑垃圾和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建筑垃圾基本都可以回收利用。例如碎砖和混凝土碎块可以在铺设路面时使用,水泥袋可以回收给厂家经加工后重新使用。在建筑业中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引导建筑企业自觉实施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污染防治的成功经验,是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将清洁生产引入建筑业中,必将使建筑业进入一场变革,建筑业的能耗将大大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将大大减少。
3结论
综上所述,建筑业的环境污染已经严重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有在环保法律法规不断健全,行政管理措施不断完善,施工技术不断进步,公众环保意识不断加强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对危害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建筑业顽症的环境污染进行根治。
[参考文献]
[1]张帅.建筑工程绿色施工问题研究[D].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
程施工.2009.
[关键词]恶臭污染 危害 调查 解决途径
[中图分类号] X508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8-264-20前言
恶臭是各种气味(异味)的总称,大气、水、废弃物中的异味通过空气介质,作用于人的嗅觉思维而被感知。我国《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将恶臭污染物定义为:一切刺激嗅觉器官引起人们不愉快及损害生活环境的气体物质。迄今凭人的嗅觉即能感觉到的恶臭物质有4000多种,其中对健康危害较大的有硫醇类、氨、硫化氢、甲基硫、三甲胺、甲醛、苯乙烯、酪酸、酚类等几十种[1-5]。
恶臭物质分布广影响范围大。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环境意识的日益提高,恶臭污染问题逐渐凸现出来。大中城市市民关于恶臭污染的投诉占整个环境污染投诉的25%以上,且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因此科学调查恶臭环境污染状况,解决恶臭污染问题已成为环境保护管理的当务之急。
1恶臭的危害
恶臭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人体的影响,给人们带来不愉快的感觉。常见的症状有恶心、头痛、食欲不振、嗅觉失调、情绪不稳定、失眠、诱发哮喘等。高浓度恶臭可引起人体重要的生理机理发生障碍和病变,使人产生慢性病并缩短寿命,甚至使受污染的人群发生急性病并引死亡,如吸人高浓度的硫化氢气体,可造成人体短时间神志不清、呼吸停止而死亡。恶臭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6-9]:
(1)危害呼吸系统。人们突然闻到恶臭,就会产生反射性的抑制吸气,使呼吸次数减少,深度变浅,甚至完全停止吸气,即所谓“闭气”,妨碍正常呼吸功能。
(2)危害循环系统。随着呼吸的变化,会出现脉搏和血压的变化。如氨等刺激性臭气会使血压出现先下降后上升,脉搏先减慢后加快的现象。
(3)危害消化系统。经常接触恶臭,会使人厌食、恶心,甚至呕吐,进而发展为消化功能减退。
(4)危害内分泌系统。经常受恶臭刺激,会使内分泌系统的分泌功能紊乱,影响机体的代谢活动。
(5)危害神经系统。长期受到一种或几种低浓度恶臭物质的刺激,会引起嗅觉脱失、嗅觉疲劳等障碍。“久闻而不知其臭”,使嗅觉丧失了第一道防御功能,但脑神经仍不断受到刺激和损伤,最后导致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的调节功能失调。
(6)对精神的影响。恶臭使人精神烦躁不安,思想不集中,工作效率减低,判断力和记忆力下降,影响大脑的思考活动。
2恶臭污染源类别
恶臭污染源可分为人为源和自然发生源两大类。人为源泛指因人类生产、生活过程而存在,将恶臭物质排入大气的污染源,常见的污染源有污水处理厂、化工厂、垃圾填埋场、骨粉厂、畜牧养殖基地、制药厂等;自然源指因富集、生物降解等自然因素形成的恶臭排放源,主要有严重富营养化的河流、烂泥塘、垃圾堆等。
3恶臭污染源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由于恶臭污染物种类繁多,来源多种多样,因此发生恶臭污染事故时很难凭借现场情况确定事故成因,给后续防治工作带来困难。这就需要掌握科学合理的恶臭污染源调查方法,尽快掌握目标区域基本信息和现场情况,对比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在第一时间确定恶臭来源和污染物种类,为防治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一般情况下,污染源调查的目的是建立污染源基本信息库,从而掌握目标区域内的潜在风险因素和危险级别,为建立污染扩散模型、排查事故原因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持,调查内容包括污染源位置、源强、污染物类型、排放方式等。调查前可以先调阅目标区域内企业生产工艺、公众举报资料、环境监测数据等信息,初步筛选出潜在的污染源,确定目标后再进行深入调查。
4恶臭污染源调查内容
4.1人为源的调查
人为源调查可以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现场监测等途径完成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4.1.1地理信息的调查
由于人为源大多以企业形式存在,因此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企业地理位置、厂区面积、各个污染源的GPS坐标等,一般通过查看地图、实地测量、查阅资料等方式获得,其目的是掌握污染源空间分布情况。
4.1.2污染源形态的调查
污染源形态主要包括点源、面源、线源、体源4大类,其中点源指通过某种装置集中排放的固定点状源,如烟囱、集气筒等;面源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低矮密集的方式自地面或近地面的高度排放污染物的源,如工艺过程中的无组织排放、储存堆、渣场等排放源;线源指污染物呈线状排放或者由移动源构成线状排放的源,如城市道路的机动车排放源等;体源指由源本身或附近建筑物的空气动力学作用使污染物呈一定体积向大气排放的源, 如焦炉炉体、屋顶天窗等。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污染源形态调查内容主要用于建立数学模型,而建模过程中不同的空间尺度拥有不同的假设条件,因此调查结果通常需要二次判别。例如:在厂区周边几百米范围内焦炉炉体、屋顶天窗等污染源需要按体源对待,但在环境功能区数十公里的尺度上就可以视为面源;如果多个企业相对集中在某个区域,在环境功能区数十公里的尺度上,这些企业内部的各个点源就需要整体视为一个大面源处理。
4.1.3污染物排放情况的调查
污染物排放情况包括污染物种类、污染物排放浓度、排放速率、排放时间、排放方式等,其中污染物种类的调查内容又可细分为污染物气味类型、污染物名称、分子式、理化性质等,可以通过分析生产工艺、查阅环评资料、现场监测等方式获得;污染物排放浓度包括排气筒内污染物浓度、污染源边界处环境空气中污染物浓度;污染物排放速率指单位时间内污染源排出的污染物总量;排放时间包括污染源什么时刻排污、每次排污多久、连续排放还是间歇排放等信息;排放方式包括污染源属于有组织排放还是无组织排放,高空排放还是地面排放,排放有无规律,连续还是间歇排放等信息。
4.1.4排污高度的调查
排污高度指经过假设条件限定,可以带入数学模型的污染源高度,例如:对于排放热烟气的高架点源,由于烟气排出烟囱后还有一个热力抬升过程,因此其排污高度为排气筒高度与热力抬升高度之和。
由于不同模型拥有不同的假设条件,因此调查过程中不仅要调查排气筒高度、线源长度、面源面积、体源高度及宽度等基础信息,还需要根据模型需求调查烟气温度、污染物扩散系数等其它信息,最终确定排污高度。
4.1.5污染源影响范围及周边敏感点分布情况的调查
污染源影响范围指污染源周边污染物浓度超过人体嗅阈值的区域,其地面边界可以通过数学模型估算,也可以通过走访当地居民、嗅辨员实地嗅辨等方式确定,区域高度则只能通过数学模型估算。敏感点指学校、居民区、医院、疗养所、自然保护区等容易受到危害的区域、场所,调查内容包括各个污染源周边有哪些敏感点、属于哪类敏感点、敏感点至污染源的直线距离、敏感点处于污染源的哪个方位等。将这些内容结合源强、气象参数、功能区类型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就能初步估算污染源的规模和危险级别。
4.2自然发生源的调查
与人为源不同,自然源由于缺乏类似生产工艺、建设参数等基础信息,其污染物排放速率等数据极难获得,并且自然源大多属于无组织排放,几乎不存在高架点源,因此其调查方法与调查内容也有所不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4.2.1地理信息的调查
由于自然源的不规则性,该调查工作的重点是确定污染源的边界线和地理位置,其次是掌握污染源面积、长度、走向、特征点(如河流起点、终点、湖泊中心点等)的GPS坐标等信息,一般通过查看地图、实地测量、查阅资料等方式获得,其目的是掌握污染源空间分布情况。
4.2.2污染源形态的调查
自然源的形态主要为面源和线源,面源主要包括臭水坑等位于局部区域,长宽比比较小的污染源,线源主要指排污河等呈线状的排放源。由于自然源边界的不规则性,有时难以对面源和线源进行明确划分,因此需要结合模型假设条件、研究尺度等信息进行综合判断。
4.2.3污染物排放情况的调查
受基础资料缺乏、监测手段有限等因素制约,一般情况下只能调查到气味类型、排污时刻、持续时间、臭气强度4个方面的信息,如果具备充足的资金和先进的仪器,还能进一步监测到污染物种类、边界处环境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单位时间内释放的污染物数量等,至于找出自然源产生的原因及污染物产生过程,除一些常见污染源外,大多需要单独立项研究。由于自然源的产生大多决定于气象参数和气候条件,因此统计调查结果时需要结合当时的气象参数和气候条件进行综合分析。
4.2.4排污高度的调查
由于自然源几乎全部为无组织排放,通常情况下其排污高度可以视为0,即地表排放。
4.2.5污染源影响范围及周边敏感点分布情况的调查
与人为源相同,自然源影响范围指污染源周边污染物浓度超过人体嗅阈值的区域,但由于建模困难,区域范围只能通过走访当地居民、嗅辨员实地嗅辨等实地调查方式确定。周边敏感点同样指学校、居民区、医院、疗养所、自然保护区等容易受到危害的区域、场所,调查内容包括各个污染源周边有哪些敏感点、属于哪类敏感点、敏感点至污染源的直线距离、敏感点处于污染源的哪个方位等。
5恶臭问题的解决方法
确定恶臭污染源的类型和地点后,就可以根据污染源特征和实际需要选择治理方法,制定治理方案。由于恶臭污染属于感官性污染,因此只要使恶臭物质不能刺激到人的嗅觉器官,即可解决污染问题。按作用机理不同,解决方法可以分为密封法、稀释法、掩蔽法、净化法4大类[10-12]:
5.1密封法
用固体、无臭气体或液体隔断恶臭物质扩散来源,使恶臭物质不可能进入或只允许不可避免的极少量进入空气。例如对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格栅、初沉池进行加盖处理。
5.2稀释法
用大量无臭气体将含恶臭物质的废气稀释,降低恶臭物质的浓度,从而降低臭气的强度。例如居室内气味异常时进行通风。
5.3掩蔽法
在一定范围内施放其他芳香物质以遮盖恶臭物质的臭味。例如在汽车内放置空气清新剂。
5.4净化法
建立脱臭装置,在恶臭物质排放前,通过物理的、化学的或者生物的方法(吸附、吸收、燃烧等方法)将恶臭物质捕集起来,使之不能在空气中扩散与传输;或者将恶臭物质转化成无臭物质。该方法多用于恶臭污染源的治理。
各种方法中,净化法能削减恶臭物质的排放量,是解决恶臭环境污染问题的根本方法,也是科学研究的重点。目前常见的恶臭污染治理方法主要有:燃烧法、吸附法、淋洗法、生物法几大类,每一大类又分成若干具体的方法,如燃烧法包括直接燃烧法、蓄热燃烧法、催化燃烧法,近年来又出现了臭氧氧化、等离子体电离、生物滤池、非热氧化技术、光催化分解等新型的脱臭方法。由于恶臭物质种类极多,性质各异,而不同的脱臭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恶臭物质和臭气浓度,因而在选择治理方法之前,必须全面掌握恶臭物质种类、物理和化学性质、浓度,并据现场情况具体选择,既要消除恶臭污染,又要尽量减少净化费用,确保治理设施能够长期稳定运行。而且由于恶臭污染的复杂性,往往需要将几种方法组合起来进行多级处理。
6结论
恶臭污染物种类繁多,来源多种多样,只有掌握了科学合理的恶臭污染源调查方法,才能在第一时间内确定恶臭来源和污染物种类,为恶臭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 1994年1月15日.
[2] 孙立明, 王克 虹. 高效复合微生物菌剂对垃圾填埋场恶臭物的抑制[J]. 上海建设科技, 2004(2): 60-62.
[3] Dincer F, Muezzinoglu A. 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Odors Due to Some Industrial and Urban Facilities in Izmir, Turkey[J]. Atmos Environ, 2006, 40 (22): 4210-4219.
关键词:自身循环 海南24 补液 产能
一、海南24井概况
海南24块地理上位于辽河滩海地区海南8井区西南,构造上位于辽河中央低凸起海南构造上台阶中部。东三段为主要目的层。
海南24块探明含油面积0.6km2,石油地质储量111.16×104t,溶解气储量1.33×108m3。
二、海南24井自身循环实施及效果分析
1.新方法的提出
1.1措施目的:实现海南24井连续生产,逐渐恢复产能。
补液实现连续生产已经得到证实,但每天补水存在不足之处,因此需改变补液方式和液体类型。为了利于海南24井产量的恢复,需用补密度小的液体代替密度较大的水,油为最理想的液体。由于海南24井位于海上,不能借助外界设备补油等液体。海南24平台值班人员动脑筋、想办法,提出了从套管补入本井产出液的办法。从而实现海南24井连续生产,逐渐恢复产能的目的。
1.2补液时机的选择:油压下降时
海南24平台值班人员时刻关注井口压力的变化,初期24小时在井口观察,发现压力下降即倒流程,开套管闸门,关闭进储罐闸门,进行自身循环。
1.3存在问题:套管易结蜡
海南24井含蜡量4.2%,含蜡量较高,生产过程中结蜡严重[1]。自身循环过程中易造成套管结蜡。为了避免结蜡影响油井生产、作业等,在循环过程中同时加入清防蜡剂,以防套管结蜡现象的出现
2.新方法的实施
第一阶段:初期每天循环2-3次,生产4小时左右油压开始下降,发现压力下降时立即倒流程,关闭进储罐闸门,开套管闸门,同时加入防蜡剂,利用自身产出液进行巡回。自身循环6-8小时油压上升,油压上升后关闭套管闸门,开进储罐闸门,油井正常生产。该阶段日产液8t,维持在措施前水平,产出液主要为压井液和解堵过程中挤入的液体,日产气0m3,油压0.8MPa,套压0MPa。该阶段是油井管理最辛苦的阶段,循环周期短,井口需24小时有人值班,随时注意压力变化,发现压力下降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第二阶段:自身循环措施实施5天后,每天循环1次,每天生产10-16小时后油压下降,发现压力下降后立即倒流程进行自身循环,循环4小时左右油压上升倒正常流程生产。该阶段油井生产时间有所延长,循环次数减少为每天一次,日产液量有所上升,日产液10t,产出液油量增加,但仍以压井液和解堵过程中挤入的液体为主,含水下降,由90%下降至80%,日产气0m3,油压0.8MPa,套压0MPa。
第三阶段:从6月上旬起,约每周循环1次,发现压力下降后立即倒流程进行自身循环,循环2小时左右油压上升倒正常流程生产。该阶段油井产量逐渐上升,含水逐渐下降,每周只需循环2小时左右,日产液15t,含水1%,产出液以地层产出液体为主,日产气少量,油压1.5MPa,套压仍为0MPa。
第四阶段:从7月份起,约每半月循环1次,发现压力下降后立即倒流程进行自身循环,循环2小时左右油压上升倒正常流程生产。该阶段油井产量进一步上升,含水恢复至作业前水平,每半月只需循环2小时左右,日产液20t,含水0%,产出液以地层产出液体为主,日产气少量,油压1.7MPa,套压仍为0MPa。
第五阶段:零循环阶段。8月下旬起,油井未出现压力下降情况,无需进行自身循环,该阶段液量、气量、压力逐渐上升,日产液最高39t,含水0%,日产气最高7297m3,油压上升至2.8MPa,套压上升至4.2MPa。该阶段产量逐渐恢复,随着产气量的增加,在油井管理过程中需减少气锁现象的发生。为了减少气量增加电泵气锁现象的出现,通过放套压、控制油嘴和调频等措施,努力减少气锁造成关井的出现。通过实施自身循环措施,海南24井产量、压力逐渐恢复,实现了连续生产,避免了关井和再次作业的发生。
3.新方法取得的效果
效果一:实现了海南24井连续生产通过自身循环,解决了因作业污染造成的油井供液问题[2],实现了油井24小时连续生产的目的。
效果二:海南24井产量、压力逐渐恢复
采取自身循环措施后,海南24井产量、压力逐渐恢复。日产液最高恢复至39t,不含水,日产气7300m3,油压恢复至2.8MPa。
效果三:加快了产量恢复的速度
与补水措施相比,自身循环补入的是本井产出液与少量作业压井液、解堵过程中挤入的液体,液体密度及性能与地层产出液接近,减少了对地层的影响,有利于作业压井液和解堵过程中挤入的液体逐渐被带出,有利于海南24井产量的恢复,加快了产量恢复的速度[3]。
效果四:延长了电泵使用寿命,节约了作业费用电泵井忌讳频繁启停电泵,通过自身循环实现油井连续生产的同时,避免了电泵的频繁启动,从而延长了电泵的使用寿命[4]。电泵寿命的增加,延长了油井检泵周期,节约了作业费用。
效果五:减少了船舶费用
在该井实施套管补水措施时,生活支持船需经常去拉水,采用自身循环后,减少了船舶使用费用。
4.经济效益分析
增油量概算:
海南24井2011年实施自身循环措施的新方法后产油3050t,该井2010年间开生产时日产油5t,措施前产量按日产油5t计算,2011年当年增油2000t。
节约作业费用概算:
海上作业需租用作业船舶,作业所需物资要用船舶倒运,作业费用高,单井次作业费用在1000万元左右,该井措施的成功,延长了检泵周期,节约了作业费用,按作业费用的1/2计算,节约作业费用500万元左右。
节约船舶费用概算:
生活支持船树林2号可储存15方淡水,按每次补液5方,补液3次就需加水一次,措施后循环18次(每天循环多次按一次计算),少加水6次,每次4300元,节约费用2.58万元。
投入:
自身循环是利用自身产出液进行的循环,没有增加任何投入。
E=∑(Ni·Ci)-I
=(3769-1500)×0.2+500+2.58-0
=956.38万元
Ni-节约i种成本的数量;
Ci-第i种成本的定额;
I-投入(元)
海南24井2008年正常生产时吨油成本1130元/吨,2011年由于产量低,吨油成本上升,吨油成本在1500元/吨左右。
5.社会效益分析
海南24井通过自身循环的新方法,解决了油井作业过程中造成的污染问题,为海上开发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对于海上和陆上石油开采过程中地层具有一定能量、油井因污染而生产不正常的类似情况值得借鉴应用,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我国环境污染纠纷的处理方法
本文所指环境污染纠纷是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关于环境污染的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而产生的纠纷。
(一)我国目前解决环境污染纠纷的方法
协商。这是由纠纷双方针对已经发生的环境污染,自行协商,通过达成和解协议,解决纠纷。因为许多污染者不愿主动承担环境污染的责任,实践中纠纷双方很难达成和解协议。
调解。根据调解人的不同,分为民间调解和行政调解。行政调解是由环境行政机关主持,对环境污染纠纷双方进行调解,以促成纠纷双方在自愿的原则下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活动。与之相对应,是民间调解。我国目前主要由人民调解委员会作为民间调解人,也可由较权威的民间调解人居间调解,促成纠纷解决。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达成协议后又反悔的,任何一方都可以请求环境行政部门处理,也可以向法院。
行政处理。环境污染纠纷的行政处理是指环境行政机关对社会成员(民事主体)之间发生的由于环境污染产生的纠纷进行处理的制度。“因环境污染引起的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属于民事纠纷,当事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不能以作出处理决定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因而,我国环境污染纠纷的行政处理,性质上属于行政调解,其处理决定不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
仲裁。仲裁是指环境污染纠纷的双方自愿达成协议,将纠纷提交仲裁机构进行裁决,解决纠纷。我国现行环境立法,缺乏关于环境污染纠纷仲裁的特别规定。实践中通过仲裁解决环境纠纷的情况较少。
民事诉讼。即环境污染受害者依法向司法机关,请求法院判令污染者停止侵害、排除妨害、赔偿损失。实践中,环境污染纠纷的诉讼解决方法耗时长、取证难、费用高;由于现行法律对于环境污染纠纷的资格、因果关系的确定、污染损害赔偿等问题都欠缺明确具体的规定,从而阻碍了污染受害者寻求司法诉讼的救济途径。
(二)环境污染纠纷行政处理制度的优势
环境污染纠纷的复杂性、多样性和损害性决定了解决环境污染纠纷的方法应当灵活、及时、专业。实践中环境污染受害者选择行政处理方式寻求救济,与其他解决方法相比,行政处理环境污染纠纷的优势在于:
专业性。环境污染纠纷涉及很强的技术性,因而对于污染损害的证明要求较强的专业性。环境污染事故一旦发生,环保部门负有监管和保护环境的法定职责,而且环保部门设有环境监测机构,这有助于及时、准确地确定污染责任。
及时性。环境污染发生后,环保部门负有及时有效地调查处理污染事故的法定职责,这有利于纠纷双方在最短时间内澄清事实,明确责任;同时,鉴于环保部门对排污企业享有监管的权力,因而,排污企业对于环保部门的处理意见愿意采纳并及时执行。这些因素都有助于环境污染纠纷的及时解决。
成本低。救济费用的高低直接决定当事人对于救济方式的选择。由环保行政部门对环境污染纠纷进行处理,是环保部门在执行法定职责的过程所进行的。因而,相对于诉讼和仲裁,行政处理方法成本低廉,且效率较高。而国家也在环境污染纠纷的行政处理过程中实现了诉讼资源的节约。
完善西部环境保护行政处理制度的法律问题思考
作为一种权利救济制度,其内部的具体救济规范的安排应当统
一、协调,并且有相关的制度予以支持,才能实现对于缺损权利的有效救济,进而最大可能地实现法律的公平、正义、效率等价值。环境污染纠纷行政处理制度至少应具有以下功能:及时、迅速地解决纠纷,救济缺损权利;损害赔偿制度的安排应当有利于提高污染削减的效果;能够促进和加强环境行政管理,即发挥环境污染纠纷行政处理制度与环境行政管理的协同效应。
在环境污染纠纷行政处理领域,日、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理论和实践都较成熟,我国应当呼应当前社会实践对于行政处理制度的迫切需要,完善环境污染纠纷行政处理的相关立法。
(一)行政处理机构的设置
独立且中立的环境污染纠纷处理机构是公正、有效地解决纠纷的前提。因而,首先应当设立在财政和人事上都能保持独立性的纠纷行政处理机构,以保证有效、及时地处理环境污染纠纷。具体到西部地区,立法中则应当关注到跨行政区域环境污染纠纷的行政处理机构的设置。
(二)完善行政处理程序
考察我国《环境保护法》和各环境污染单行法,对于环境污染纠纷的行政处理仅仅作了原则性的规定。不仅起不到解决纷争的作用,而且会使环境行政部门由于缺乏具体的法律规定,而产生权责不清、权力滥用、等违法行政行为,从而起不到程序法应有的法律作用。环境污染纠纷的行政处理制度应当对于行政处理程序作出科学合理的安排。
1.环境污染纠纷的投诉制度。日本《公害纠纷处理法》中最有成效、最受关注的制度就是公害纠纷的投诉制度。该法规定都道府县及市区町村的公害课设置公害意见调解员。其职责,作为公害意见投诉和咨询的窗口,根据市民的意见,提供给当事人有关公害的知识和信息;调解员本人就公害的实情进行调查,给当事人和有关人员出主意,进行中介调解和指导等工作。同时,把有关公害意见的信息迅速准确地向有关部门报告,协调和促进问题的解决。
污染纠纷行政处理制度应当设立一个促进公众与环境行政部门之间的信息窗口:污染纠纷投诉机构。同时,该机构人员的配备应当是具备相当完善的环境法和环境科学的知识,并且行政能力较强,以切实保障环境污染受害者投诉有效。
2.污染纠纷的处理办法。一个富有活力的救济制度应包含一种合理、节俭利用救济资源的机制,以保证所利用的救济方式与特定救济需要相符合;同时一个富有活力的救济制度中所包含的权利救济方式也必须能满足不同缺损权利的救济需要,并且相关主体有权选择自己认为最“合算”的救济方式(即各类救济方式之间有替代性)。
我国现行法律关于环境行政部门的污染纠纷处理方法并没有具体的规定;而且行政部门对于环境污染纠纷的处理实质上属于行政调解,不具有法律强制力,从而使救济结果处于不确定状态。在徽县血铅事件中,当受害者寻求行政部门的救济时,污染事件已呈严重化状态,对于此类严重的、影响恶劣的企业违规排污行为,作为执法部门应当依法主动、强制进行调解,以充分发挥纠纷的行政处理方法的优势。
据此,完善西部地区污染纠纷的行政处理办法,应当明确规定多种行政处理方法,以供不同的权利缺损者选择;比如,斡旋、调解、裁定等;应当赋予行政调解以法律强制力,使救济结果确定,给当事人提供一个合理的预期;应当规定行政处理部门对于特定情形(比如严重违法排污事件、社会影响广泛的污染事件等)的强制调解职能。
(三)建立环境污染损害赔偿制度
1.一种救济制度如果得不到执行,其有效性是令人质疑的。权利人寻求救济的最终目的就是使缺损的权利获得补救。合理有效的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机制,应当至少对以下重要内容作出设计安排:
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目前,各国的立法和理论界都确立了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无过错责任原则:不论环境污染者主观上有无过错,即无论是环境不当行为还是法律所不禁止的环境行为,只要其污染行为对他人客观上造成了财产损害或人身损害,就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受害人群的确定。对于受害人群众多的环境污染事件,比如大气污染和水质污染事件等,首先应当规定确定受害人群的方法,即确定谁有权获得损害赔偿。比如日本的公健制度中关于公害患者的认定,就规定了认定条件的三要素和认定有效期限(根据指定疾病的种类分为2年和3年)。
赔偿范围的确定。即确定赔偿金额。合理确定损害赔偿范围有利于有效救济受害者,同时制裁排污企业,抑制排污行为。依我国现行立法及司法实践,环境损害赔偿范围包括:直接损失、间接损失以及可能造成的受害人精神损害。
赔偿金额的来源。环境污染纠纷产生的巨额赔偿金是污染纠纷案执行困难的根本原因。实践中,我国许多企业经济效益并不好,巨额的环境损害赔偿金令企业无力负担,严重者导致企业破产,社会失业人口增多,引起社会不稳定。
2.借鉴各发达国家在理论和立法上较成熟的经验以及我国部分地区的试点性实践,都可以为我国的相关立法提供经验。
适用污染者负担的原则。即污染环境造成的损害及治理污染的费用应当由排污者承担。该原则能够通过经济手段,实现环境污染的外部费用(即环境污染损害及治理污染的费用)内部化,以实现污染削减。各国立法实践证明了该原则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建立污染损害赔偿基金。一般地,排污企业不愿意主动承担污染赔偿责任;同时,突发的、严重的污染损害所产生的巨额赔偿金往往令排污企业难以维系正常的生产经营,企业衰落、破产带来的众多失业人口可能引起社会不稳定。鉴于此,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建立污染损害赔偿基金,即通过对污染企业征收有关税、费(如排污费税、自然资源开发费税、生态补偿费税、石油税等),构成污染损害赔偿基金。我国可以充分考虑各地的经济和环境条件,通过征收各种环境税费来建立各地的污染损害赔偿基金,以分摊企业的部分污染损害赔偿金额。
提到牧业企业经营管理的典型问题,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产品问题,因为近些年牧业企业不良事件大多都是产品问题,这是由牧业企业产品性质决定的。其实,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牧业企业存在的典型问题中,除了产品问题,比较典型的还有的决策问题、信誉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我们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对这些典型问题进行分析。
1、决策方面存在的问题。
决策问题是高层在制定企业经营战略、进行经营决策时,由于对企业内外环境变化不敏感、或对企业内外情况分析不到位,导致企业重大决策失误或战略定位错位,从而使企业难以为继甚至走向绝路。有组织就有管理,有管理就有决策,经营决策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和基础,任何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必须建立在科学决策的基础之上,同时企业管理活动中的每一个具体环节都是大小不同的决策,因此,决策贯穿企业管理的全过程。决策正确,全盘皆赢,决策失误全盘皆输,企业管理也是如此。目前,我国部分牧业企业普遍存在的决策机制不健全、手段不科学、依据不客观、程序不完善等问题,是导致决策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
2、产品方面存在的问题。
牧业企业的产品问题是牧业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因为对产品质量重视不够、把关不严或存在侥幸心理,使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损害消费者及社会公众的利益,给消费者造成人身伤害,甚至导致消费者伤亡,由此引发消费者心理恐慌,要求追究企业的责任而产生的。牧业企业的产品,尤其是肉、蛋、奶等关系国民食品安全的产品质量问题,具有发生方式直接,波及主体多,影响传播快,对企业损害程度强等特点。近几年来,牧业企业的不良产品事件层出不穷,无论对社会还是企业都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失。当今时代,公众健康保健意识的增强,对食品安全问题十分重视,维权意识也日益提高,牧业企业产品一旦出现问题,对企业的影响是致命的。
3、信誉方面存在的问题。
企业通过产品和劳务满足市场需求,企业信誉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公众对其提供给消费者和社会公众的产品质量及服务质量的整体性评价。信誉问题主要是指由于企业在提品和服务的过程中,没有履行事先签订的合同内容、与合同内容不一致,或者没有保质保量兑现其对消费者的承诺,使消费者和企业之间产生纠纷,企业信誉下降,失去消费者和社会公众的信任和支持而造成的。企业一旦出现信誉问题,将直接影响企业在消费者及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和认可度,影响企业的社会效益,对企业造成的后续不良影响隐性且深刻。
4、环境污染问题。
牧业企业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是指由于牧业企业的污染物、废弃物随意排放、丢弃,而造成水质、空气被污染,或者导致病菌传播、危害农田农作物的生长,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而产生的。养殖类企业产生的污水,排入水中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如果进入地下水,可导致水溶解氧含量减少,丧失水体的使用功能。养殖或加工企业产生的恶臭气体,会污染养殖场或加工厂周围的空气,影响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畜禽的粪便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如果处理不当会导致传染病的传播。空气、水及土壤的污染,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危害人类的生存及健康,环境污染问题必须引起牧业企业的高度重视。
二、解决牧业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典型问题的创新思考
在新经济条件下,必须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创新性的解决牧业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典型问题,为牧业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1、决策问题的解决方法。
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前景,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牧业企业应对决策问题,要做到以下几点:企业要建立健全决策机制,要明确企业内部的权力结构,使权力均衡并使权力之间能相互制衡,以保证决策的民主性,要明确企业内部各层级的决策主体,明确各级决策主体的责权利关系,在此基础之上,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考虑利用智囊团、现代化的信息系统、决策中心等为企业决策服务。同时,决策时要采取科学的方法,针对具体问题的具体特性,采取定性决策方法或是定量决策方法进行决策。在实施过程中要及时进行监督和评估,并不断地进行修正,以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2、产品问题的解决方法。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根本,畜产品养殖、加工及生产企业的产品更是直接关系到国民的食品安全,关系到国泰民安。牧业企业应对产品问题事件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保全企业信誉。企业处理由产品引起的问题,首先应考虑保全企业整体的信誉,同时迅速将存在问题的产品移出消费者和社会公众的视野,同时向消费者和社会公众声明,存在问题的产品是个别问题,从而与企业整体形象分开。其次,勇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出现问题产品时,对待消费者和社会公众的不满要耐心地解释,要勇敢面对问题产品并承认错误,积极表达传递承担责任的决心,对消费者提出的合理赔偿要求要尽快解决,把对企业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把损失降到最低。最后,要总结经验,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3、信誉问题的解决方法。
信誉是企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信誉好坏直接影响到社会公众对企业的认可和接纳程度。牧业企业应对信誉问题应从以下几点着手:首先,积极进行提升企业信誉的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企业的软实力,是企业管理理念的沉淀和外在反映,企业管理者要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对于预防和解决企业信誉危机的重要性,积极进行企业信誉预警管理,不断完善企业信誉危机的管理机制,构建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信誉文化建设。其次,要加强企业信誉的体制建设。首先企业管理者要意识到企业信誉建设的重要性,可以考虑在企业经营管理部门内成立信誉管理中心,具体企业信誉建设及信誉事件的处理及应对。最后,要加强企业信誉的机制建设。企业的信誉机制包括信誉问题监测与预警机制,信誉问题启动与应对机制、信誉问题终止与奖惩机制及评价机制。企业可在信誉管理中心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并完善信誉危机机制。
4、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方法。
牧业企业应对环境污染问题,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牧业企业要服从政府安排,积极行动,减少、降低环境污染。牧业企业的环境污染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到政府、畜牧、农业、环保等各个部门。因此,首先政府部门要对当地的牧业企业污染问题有总体规划,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并布置落实。牧业企业要执行相关政策,服从政府安排,使政府政策落到实处,减少、降低环境污染。牧业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和规模大小,把环境管理内容纳入日常生产管理中,逐渐建立起立足于生态文明的现代科学技术管理体系和生产环境。
其次,制定企业经营战略,制定无害化综合治理规划,大力推行清洁生产。现代意义的清洁生产不仅仅指清洁的产品,还包括清洁的生产过程,二者缺一不可。清洁产品是指产品无论是在使用过程中还是在最终报废后都不会对环境造成损害,清洁生产过程是指牧业企业在生产过程对环境无污染或少污染。对于现代化程度较低的牧业企业来讲,只有不断提高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才能保证清洁生产的落实,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及消费者消费品质的提高,不断地提出新的生产目标,生产出更符合现代居民消费水平的绿色环保产品。
第三,对企业产生的污染物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再利用。牧业企业要按照我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和要求,对污染物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置和利用。规模化养殖牧业企业可以考虑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资源化利用,投资建设综合利用和污物处理设施,可以考虑利用畜禽粪便生产沼气,可企业自用或为当地居民集中供气,解决生活用气问题,如果产能仍有剩余,可用于发电,沼渣沼液还可以作为灌溉农田得有机肥使用。
【关键词】:环境税 法律制度 完善
中图分类号:F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5-0292-01
当今世界,随着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层出不穷,环境污染已危及到人类的生活。我国相关部门必须加强环境方面的建设。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环境税税种。尽管车辆购置税、燃油税、消费税、资源税、关税、出口退税等现行税种考虑或部分考虑了环境保护,但调节力度相对较小,缺乏完善的环境税法律制度。因此,立法部门应当完善环境税法律制度,从而更好地保护我们的环境。
一、环境税内涵的界定
尽管各个学者对环境税有不同的定义,但总体上看来,关于环境税的内涵有三种理解,其中包括狭义的环境税,广义的环境税和泛义的环境税。
狭义的环境税仅指环境污染税,即国家为了限制环境污染的范围、程度,在污染物向自然环境排放的最后阶段对其征收的特别税种。环境污染税又可以包括水污染税、大气污染税、固体废弃物税等。广义的环境税除了包含狭义的环境税之外,还包括自然资源税和生态保护税。
泛义的环境税是指不仅仅包括为环境保护目的而设置的各种刺激型税种,也包括了为筹集环境保护资金而开征的收入型税种,同时还包括调节纳税人环境保护行为而征收的一系列税收,无论作者使用“环境税”一词,还是“生态税”一词,其含义也仍然如此。
笔者比较赞同泛义说,因为狭义说和广义说都不能很好的体现环境税的目的,环境税最主要的目的是保护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且狭义说和广义说的范围都相对较小,有很多能体现环境税目的税种都没有包括进去。要想环境税的内涵更准确,笔者认为应采纳泛义的环境税内涵。
二、完善环境税法律制度的必要性
1、外部性问题的解决方法
谈环境税必然要涉及到“外部性”理论,它的含义是,人们的一些经济活动的成本不能反映到物品的价格当中,但却利用了社会公共的成本。环境资源是公共物品,人们在使用的时候就会滥用这种资源,因为利用环境资源的成本没有表现在物品的价格中,环境污染问题是典型的“负外部性”活动,会对社会产生不良的影响,而市场经济却不能很好的解决类似的问题,当市场调节失灵的话,政府就得把外部性成本内化到生产成本中去,征收环境税就是其中一种比较好的方式,但目前我国没有完善的环境税收法律制度,因此我国必须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从而更有效的保护环境。
2、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解决方法
环境问题的出现其中有市场的原因,也有政府的原因。市场在调节环境问题时会出现失灵的现象,此时政府就会出来干预,相应地,当政府干预失败时,市场则会出来调节环境问题,但笔者认为完善环境税法律制度是解决环境问题一个比较有效的手段,环境税法律制度则既能解决市场调节失败,又能解决政府干预失败。一方面,征收环境税可以使外部性成本内部化,促使企业改进生产技术降低污染成本,另外政府通过环境税收专款专用到治理环境污染和保护生态建设中去,从而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另一方面,环境税的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必须依法进行,政府通过环境税法律制度来规制环境问题,反过来,环境税法律制度也约束了政府的行为,避免政府部门的为所欲为,从而解决政府失灵问题。
三、完善我国环境税法律制度的建议
笔者在第一部分谈到环境税的概念,认为环境税定义应当采纳泛义说,环境税应该包括资源税。现行资源税的法律制度还很不完善,不能很好地保护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因此完善资源税的法律制度还是意义重大的。
首先,应当确定资源税的立法理念,资源税的征税目的是为了保护自然资源的开发,保证人们不要随意的浪费自然资源,形成一个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政府通过征税来调节自然资源的供给和需求,达到自然资源在市场上合理配置的目的。
其次,扩大征收范围。资源的形态多种多样,目前,我国资源税的征收范围只针对几种资源征税。根据《资源税暂行条例》的规定,我国资源税的征税范围包括原油、天然气、煤炭、其他非金属矿原矿、黑色金属矿原矿、有色金属矿原矿、盐七大类。根据我国的国情,应当将水资源、森林资源和草场资源纳入征税范围,来解决我国目前很严重的缺水问题和森林、草场资源的生态破坏问题。等时机成熟时,再将其他的资源纳入资源税的征税范围。
再次,确定税率。对所有的应税资源应提高税率,并适当拉大税档之间的级距,也就是考虑资源在开发过程中对环境影响的不同程度实行差别税率。通过提高税负和运用差别税率强化国家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与管理,防止资源的乱采滥用。
最后,完善计税依据。笔者比较赞同从价计征,资源产品的市场价格经常变动,从价计征可随价格的变动改变资源税的数额,使政府能分享企业的利润或分担企业的损失,如此资源的所有权能得到更公平的实现。
从以上可以看出,我国完善环境税法律制度非常有必要,环境税既能解决市场失灵又能解决政府失灵的问题。我国环境恶化日益严重,我们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吸取这些国家的教训,完善环境法律制度。只要不断去完善我国环境税法律制度,科学发展观就能更好地践行,才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和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陈少英.论我国税法体系的生态化.东方法学,2010(4).
[2]李媛琛.浅议我国环境税的立法.金卡工程,2010,(4).
[3]陈少英.生态税法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陈少英.公司涉税法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李慧玲.环境税费法律制度研究[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
一、美、加越界环境污染事件的历史回顾
在越界环境污染方面,法学界一直高度重视曾发生在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一件经典判例――特雷尔冶炼厂仲裁案。虽然已经过去多年,但是,该案件的解决过程及其裁决结果至今在国际环境法领域影响深远。案情是这样的:特雷尔冶炼厂位于原英国自治领地加拿大哥伦比亚省,这家工厂因排放过量的二氧化硫给美国境内的农作物、牧场、森林造成损害引起环境纠纷。该厂从1896年起开始冶炼锌和锡,到1930 年,每月的排硫量高达10000吨。该厂含硫烟气随气流南下,沿哥伦比亚的溪谷越境进入美国的华盛顿州,污染了该州的土地、农作物、森林、牧场,使美国蒙受损害,为此,美国将此问题提交给美加联合委员会审理。1932年2月该委员会向冶炼厂发出劝告,但未能满足美国的要求。双方为了谋求该问题的彻底解决,于1935年将此纠纷交由一个比利时人任主席和美国、加拿大各一人任仲裁员的仲裁庭裁决。仲裁庭于1938年和1941年分别发出第一和第二裁决书。法庭认为:根据国际法原则,“任何国家无权使用或允许使用其领土,在他国域内或对着他国国民财产,以这样一种方式施放烟雾,只要这种施放具有严重的损害后果和明白可靠的证据。”还认为“国家有义务尊重他国及其领土,有义务对他国领土给以保护,使之不受由于自己领土内的个人行为而造成的损失。根据国际法,加拿大自治领地应对特雷尔冶炼厂的行为负责。加拿大政府有责任弄清它的行为是否与加拿大根据国际法所应负的义务相称。”纠纷随之得以解决。
此案是国际法历史上第一起越界环境污染案例。该案的裁决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当时仲裁庭作出裁决依据的是英美法系公害法理论的一个基本原则,即“自己财产的使用不应损及他人的财产”。据此该判决确立了国际环境法中的“各国环境和不损害管辖范围以外环境的责任原则”。这为跨国环境损害所引起的国际纠纷的解决提供了基本准则。针对该案的上述裁决,不仅为美加两国,并且逐渐被各国所接受,成为一项公认的国际环境法基本原则。
二、越界环境污染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分析环境和发展的曲折历程,不难发现,在发展过程中,许多国家都比较偏重经济指标的增长,甚至会一度忽视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负效应:即环境污染和破坏。等到环境污染带来的损失已经严重阻碍到了本国经济发展时候,政府才开始猛然醒悟,采取一系列严格的环境保护标准,抑制因发展而产生的不良环境后果,降低其损害程度。这几乎成了规律。但是,如果发展过程中损害的环境成本是具有国际性的,如:上游国家对界河或者国际河流产生了污染,污染物顺流而下,最严重的损害情况反而发生在下游国家。这时候就容易产生跨国界的环境污染纠纷。其实从预防的角度来看,如果相关国家事先能够采取污染防治措施,越界环境污染是有可能被避免的。但是,单个国家在采取环境保护措施时,不排除其首先要考虑其经济效益以及相关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如何。因此,就容易形成如下局面:一方面,对于跨国环境污染,需要相关双方或多方共同合作进行防治;另一方面,由于相关国家为环境保护而付出大笔费用将削弱其产品的竞争力,使其在国际市场上丧失价格优势,从而使国民经济受到影响。因此,在自由竞争的世界市场上,各国都不愿付出巨大费用来整治环境污染而削弱本国产品的竞争力。这是越界环境污染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由此可以看出,越界环境污染未必在经济上缺乏效率,但必然产生国家间的环境不公平。因此,越界环境污染的实质是国家间的环境不公平,即环境污染的外部不经济扩散到污染国之外的国家,一些国家从产生污染的发展中得益或者虽受损但获益较大,另一些国家从污染中受害,而受害国没有得到应有的补偿,总体上可能有效率的经济收益只为污染国占有。因此,为弥补受损的环境公平,一国的行为若对别国管辖下的环境造成污染,则应承担制止这种危害结果的责任。
从国际法律责任的视角分析,一国在其境内从事的行为,如果对它国环境造成了实质性损害,则构成了国际不当行为。尽管该国在其境内的行为有可能是符合本国法律的,或者是法律未加以禁止和限制的,甚至可能大多数是对该国至关重要的,该国仍然需要为其行为承担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在“特雷尔冶炼厂案”中,仲裁庭的裁决已经清楚表明,国际法对越界环境污染造成的别国环境或者国际公域受损认定为是一种国际不当行为,如果后果严重,污染国应当承担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
毫无疑问,这体现了人们对环境公平的追求,但由于越界环境污染的复杂性与领土障碍,公平的结果往往不易实现。在通往最终解决方案的路途上,不同国家往往会斟酌解决越界环境污染纠纷的各种可能备选方法,衡量拟采取的方法对本国以及本国企业的利益影响程度,最终作出决策。
三、越界环境污染的几种国际解决途经
根据国际环境保护的有关实践,解决越界环境污染事件主要有如下几种途径:
1.外交途径。外交解决途径主要包括谈判、协商、斡旋和调停方法。其中,谈判和协商是解决越界环境污染事件的主要办法,许多国际环境条约都规定了这种解决办法,如《联合国》第33条就是明确地把谈判作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首要方法。例如,我国2005年的松花江污染事件,影响到了下游俄罗斯渔民的相关活动,中俄两国就在互相谅解的基础上,通过协商达成了解决协议,顺利解决了该污染事件。一般来说,谈判和协商的基本操作途径是,与越界环境污染事件有关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当事国围绕彼此间的环境争议而进行交涉。其中,外交谈判方法由来已久,也比较成熟,已经有了较固定的一套形式和原则。在谈判过程中,应遵循利益均衡原则。以谈判和协商解决越界环境污染事件的形式是多样的,可以采用口头或书面形式,或者二者同时并用;可采取双边形式或者由有关国家召开国际会议的多边形式进行;可由国家元首或者政府首脑参加,也可由环境部长、驻外使节或特派全权代表参加。在采用该类方法时候,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平等原则,在谈判中坚持利益平衡原则,各方在平等基础上,互谅互让,解决争端。由于具有形式多样、方法灵活的特点,谈判和协商方法成为解决跨国环境污染事件的主要途径。
当越界环境污染当事国不愿意直接谈判或者虽然谈判了但是仍未能解决双方分歧时,第三国或国际组织可以出面协助当事国解决,这就是外交斡旋和调停方法。斡旋和调停本身并没有实质的区别,不同之处仅仅在于斡旋是第三国以各种有助于促成当事国进行直接谈判的行动,但是斡旋者本身不参加谈判;而后者则是第三国以调停者的资格直接参与当事国的谈判,如缓和紧张气氛、主持谈判、调和双方的分歧、提出折衷建议等。应当明确的是,在斡旋或调停中,越界环境污染事件的当事国都保留了完全自由,斡旋或调停无论最后结果如何,第三方的任务也就终止了,而且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仲裁途径。除了外交途径,解决越界环境污染事件还有一种常见方法,即仲裁途径。仲裁是一种古老的争端解决方式,早在12世纪,就已经被瑞典、英国等国家所应用,成为与司法途径并重的纠纷解决办法。具体来说,仲裁是争端当事方根据协议,约定把争端交给他们所选择的仲裁员处理并接受和遵守仲裁员作出的裁决。使用该方法必须具备几个条件:一是双方应当达成仲裁的意愿,即具有仲裁协议;二是裁决应当依据国际环境公约和其他相关法律文件作出;三是仲裁裁决对双方具有约束力。由于该解决方法既能够充分尊重越界环境污染当事国的意愿,又能体现国际法保护全球环境的立法宗旨,所以成为许多越界环境污染案件解决的首选途径。美国和加拿大之间发生的的著名越界环境污染事件――特雷尔冶炼厂案件最终也采取了仲裁途径解决。
3.司法途径。司法途径的基本做法是越界环境污染事件的争议双方在共同同意的基础上,把争端交给一个国际司法机构,以判决来解决该争端。目前,在国际环境保护领域,能够受理国际环境诉讼的司法机构主要有联合国国际法院和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设立的国际海洋法庭。此外,欧洲法院可以受理欧盟成员国提起的环境诉讼,在一定条件下个人也有权向欧洲法院提起司法程序。值得注意的是,和仲裁方法一样,通过司法途径解决越界环境污染案件也必须以争端各方的同意为前提条件,并依照国际环境条约、协定和国际法基本原则等作出判决。例如,国际法院自设立以来,曾解决过多起跨国污染事件,包括1949年的科孚海峡案、1974年的核试验案和1997年盖巴斯科夫-拉基玛洛水坝案等。
四、中国在解决越界环境污染事件过程中的立场
我国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在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各类环境问题,有些环境问题明显具有越界环境污染的特征,如2005年发生的松花江特大污染事件。可以预见,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类似的问题仍然有可能发生。那么,我国在面对和解决这些越界环境污染问题时,应当采取什么样的立场,如何才能充分体现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的形象呢?笔者认为,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首先,坚持发展中国家的立场。国际环境问题林林总总,但是,无论是从工业化的时间还是从对全球环境资源的占有和耗损比例上看,发达国家都对全球环境恶化负有较大责任。而发展中国家面临紧迫的经济发展任务,因此,在解决越界环境污染问题时,在坚持保护国际环境要素的前提下,也要区别对待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其次,寻求国家间的合作解决。由于越界环境污染问题的复杂性,没有一个国家或集团有能力在一个时期只依靠自己保护环境,但秉承国际合作精神就能够以全球伙伴关系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由于包含越界环境污染在内的环境问题的解决还具有很强的专业技术性,需要各方面的专家和专业性的国际组织的参与,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规章和治理方案。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问题;方法;
Abstract: China's urbanization process is gradually accelerated, with the gradual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people increasingly high requirements on the living environment.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modern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s well as three aspect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sues and the solutions.Key words: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problem; method;
中图分类号:TU98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3-00
城市是社会发展的中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为人们提供必要的物质资源,还提供了生活环境。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规模逐渐扩大,这在很多方面给城市规划带来了困难,工业废料的排放也给城市环境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于是,在当今社会,城市规划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接下来,本文针对一些主要问题加以讨论。
一、生态保护问题及解决方法
1、生态规划问题
现在,全球都在提倡城市生态型景观设计,以减轻水环境恶化、水资源耗竭、热岛效应以及温室效应等环境方面的影响。生态型景观包括很多方面:生物活力、地理格局、美学方面的和谐度等等。现代城市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要创造出一个舒适、干净、美观、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但是,目前我国的现状是,从景观大道到城市的广场、从五一花坛到十一花坛,从自然公园到小区园林,都是非生态型的规划设计,并且都是不可持续的景观。
2、解决方法
现代城市规划设计在生态方面要引入天人合一的观念,将经济和以人为本完美的结合到一起,具体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在城市规划设计中,把空间的需求提升到对生活质量的需求;
不要单纯的考虑污染治理,而是首要考虑人们的心理以及生理健康方面的需求;
把城市生态服务作为设计的宗旨,而不是盲目的进行绿化;
在注重城市形象的同时,更多的考虑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素。
二、景观设计问题及解决方法
1、景观设计问题
现在,我国的城市规划中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景观设计主要体现为绿化环境的艺术性和功能性不能合理结合,也就是说城市规划中对于环境的设计有很多时候会影响到居住环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引起的物种单一
在我国的城市规划中,香樟和法国梧桐是主要绿化树种,也有个别的城市为了美化环境从山区购进一些已经成型的老树或者大树。但是设计人员忽略了植物之间生存依附的关系,导致一些树种因为生存环境的影响而发育不良,城市生态系统变得更加脆弱。
(2)盲目引用稀有树种
一些设计人员对植物的特性不熟悉,为了突出设计成果的艺术性,盲目的引用外地的一些珍稀树种,这不仅增加了成本,还使城市失去了本来的特色,而且我国也有句老话“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引进的树种经常因为不适合本地的气候和环境而枯萎甚至死亡,这都会给城市规划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不仅没有达到美化环境的效果,不良生长的树木还会使城市看起来更加沉闷,同时还浪费了自然资源以及经济成本。
2、解决方法
(1)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要以当地环境为依托,结合地方特色,充分体现地域特征,保留原有环境以及文化特点,大量采用本地资源,对一些材料可以循环利用,减少成本。
(2)要考虑物种的生存条件和生长环境的要求,对植物进行合理的搭配,并配合周围建筑物的整体建筑特征,使城市中任何一个部分都有其独有的特点,但是从整体上看,又体现出同一个主题。
三、环境保护问题及解决方法
近些年,我国的城市建设不断扩大,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污染的速度也在迅速增长。过度的城市扩张给城市环境造成了不良的影响,直接威胁城市的发展和规划,所以解决城市环境保护问题迫在眉睫。
1、环境保护问题
(1)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废气、硫氧化物、碳氧化物以及臭氧等。一旦这些有害物质被排入到空气中,空气的质量就会严重恶化。甚至会让整个城市烟雾缭绕,而居民呼吸着受到严重污染的空气之后,也会影响健康。而硫化物以及氮氧化物在下雨时,和雨水一起降临到地面,还会腐蚀城市的生态环境,对建筑物、桥梁、铁路起到腐蚀和破损作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废水污染
根据我国环境部门的监测结果显示,我国城市每天大概有l亿吨污水在没有经处理的情况下直接排出。我国的七大水系之中有一半以上的河段水质已经受到严重污染,三分之一的水体不适合鱼类生存,四分之一的水体不能用于灌溉,城市中90%的水域污染比较严重,以上数据明显说明,解决废水污染问题刻不容缓,如果我们还对水污染的发生不够关注,那么水资源就会越来越短缺,尤其是2011年我国云南地区已经出现了供水危机。
(3)固体污染
固体废物污染按照来源可分三种:生活垃圾、危险废物、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另外,还有一部分来源于建筑废料和弃土以及农业固体废物。对于这些固体废物,如果不及时妥善收集、处理就会给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甚至危害人体的健康。
解决方法
(1)工业合理布局
工厂不能过分集中设置,控制一个地区的污染排放量。把可以供应原料的化工厂建设在一起,这样可以对废气加以利用,减少排放量。
绿化造林
茂密的林丛可以降低风速,控制空气携带的大粒灰尘四处飘荡污染。树叶表面有绒毛或者能够分泌粘液以及油脂,能够吸附大量的飘尘。蒙尘的叶子经过雨水的冲洗之后,能够继续吸附空气中的飘尘。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减少交通废气的排放
控制汽车尾气污染的关键就是要提高汽油的燃烧效率并改进发动机的燃烧设计,使汽油能够充分燃烧,进而减少有害废气的排放。
(4)提倡节约用水,鼓励废水利用
在城市的各个重点区域建设相应的废水处理厂,使用新的科技净化污水,控制污水直接排放到江河湖海之中。同时积极推广中水利用,节约城市用水。
(6)填埋和焚烧垃圾
现在,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建设正处在稳步发展的阶段,在建设的时候,要注意有效节约国家土地资源、尽量降低填埋场的污染、大力加强填埋气体的回收再利用。对于垃圾的焚烧处理方式,只针对可燃垃圾适用,在土地资源相对比较宝贵的东部沿海地区,垃圾的焚烧处理是一种重要的处理措施。
结束语: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规划建设已经成为一个城市的形象代表,直接体现了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也有了新的要求。这都给现代城市规划设计提出了更高端的要求。而我国的城市规划设计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一些城市的规划不仅没有美化环境,相反的,还危害了城市的生态平衡,耗费了大量的资金。本文从生态环境、环境污染以及环境保护三个方面对我国城市规划现状作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希望在以后的城市规划设计中,可以充分考虑上述问题,创造出宜居、舒适、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
参考文献:
李丰春,浅析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22期;
吴丁杰,徐聪,夏圆圆,关于新时期城市规划发展趋势的两点探讨,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年05期;
孙伟,浅析现代城市新区建设中景观的规划设计,城市建设,2011年14期;
周颖,现代城市新城区空间结构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与优化措施探讨,中外建筑,2009年11期,
朱海东,关于现代城市规划设计中几个问题的分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年33期,
关键词:大气环境;污染物;监测
而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受到大气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影响,对于当前的大气环境污染问题,相关部门已经积极投入到大气污染环境的研究和治理中,从而使得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得到维护。对大气环境污染物进行监测能够了解大气环境污染的具体情况,进而采用科学的原则、方法以及手段对其进行有效地控制,减少大气中的污染物,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和氛围。
1 大气污染物监测的主要内容
实际生活中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氮氧化物的主要来源是车辆排放的尾气,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车辆的数量也逐渐在增多,尾气排放量也大幅度增加,城市中的氮氧化物数量也呈现增长的趋势。此外,石化燃料燃烧、化肥燃料排放等都会产生氮氧化物,使得大气环境污染更加严重,这也是导致现如今雾霾天气增多的重要原因。在大气环境监测中,主要是监测煤炭、石油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硫化氢、细小颗粒物等,[1]影响大气环境的因素中,二氧化硫是最为严重的,如果大气环境中二氧化硫的含量超过标准,就会引发人类的支气管炎、结膜炎等,由于对于一些体质比较差的人影响更为明显,容易使其患上各种疾病。通过光照,二氧化硫与大气中的氧化剂发生作用,就会产生硫酸盐气溶胶,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因此在大气环境监测中也需要对硫氧化物进行认真的监测。
2 大气环境污染物治理的有效措施
2.1 进一步完善监测制度体系建设
在对大气污染物进行治理时,需要明确其污染源,了解大气污染物的监测范围,使得污染物的监测工作能够顺利推进。完善监测站的建立,使得大气监测技术得以优化和改进,实时监测当地环境的变化情况,了解污染源,使得监测工作更加针对、科学。加强无线传感器技术的网络环境监测,重点监测重污染地区以及人工监测难度大的地区,了解污染物的分布和迁移。[2]对于重工业地区,可以将永久性的监测平台设置在这里,相关部门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以及监测的结果明确大气排放的具体标准。
2.2 实现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当前我国的工业生产中依旧大量使用传统的生产方式,将煤炭作为主要的燃料,这种燃料的能耗高,会造成极大的污染。要想使大气污染问题得到有效地解决,就需要积极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实现集约式的发展,减少能源消耗,使得资源能够高效利用。大力开发和使用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以及地热能,使得我国的能源结构得以优化与完善。
2.3 加强大气污染的监督管理
为了更好地实现环境保护的效果,需要加强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和建立健全大气污染的治理条例,对于环境污染的企业要加大处罚力度,对于不达标的重污染企业需要停业整顿,对城市工业区进行合理划分和布局,使得污染物能够有组织的排放。实现城市各管理部门的合作,对露天施工以及车辆排放的污染物进行监督和治理,借助于新媒体的作用,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保证大气环境污染得到有效地解决。
3 大气环境污染物监测的方法
3.1 红外吸收光谱法
红外吸收光谱法具有很好的选择性。不同的气体有着自己相对应的光吸收频率,即使是将不同的气体混合在一起,气体也会独立的吸收自己对应的频率光谱,并不会干扰其他气体吸收自己的光谱。在监测混合气体就可以利用红外吸收光谱方法。
这种红外吸收光谱法对气体的浓度监测时,主要是依靠频率的不同进行的,相比于实际的仪器,这种监测方法不会轻易老化,也不会轻易出现中毒的现象。实际的监测仪器有着自身的测量的限度,测量的结果并不准确。使用红外吸收光谱法能够防止出现这种问题。红外吸收光谱法测量时需要在低电压下进行,防爆性比较好,在矿井、煤气站等容易爆炸的地方使用这种监测方法是比较安全的。红外吸收光谱法的监测准确性也比较高,能够长时间使用,受到信号干扰的程度比较小,因此使用比较广泛,在军事领域中也能够体现其优势。
3.2 计量法
对大气中的固体颗粒物的浓度进行监测,通过具有切割特点的采样器,在稳定的速度下抽取待监测的气体,将不满足监测条件的固体颗粒物进行筛除掉,利用滤膜截流需要监测的颗粒物。在平衡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采样前后滤膜的质量以及气体采样的体积进行测量,从而对固体颗粒物的浓度进行测量,处理滤膜之后,可以进行组分分析。[3]
3.3 电化学法
利用传感器的化学原理,将与气体浓度相关的电信号输出去。这种测量的方法与物质的化学性质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不同气体使用的电化学装置也是存在差异的。电化学法主要是对大气污染物中的有机、无机气态污染物进行监测,如甲醛、二氧化硫等,就可以使用电化学方法进行监测。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大气环境污染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一定要提高重视,加强治理。大气环境污染治理中需要先做好污染物的监测工作,明确大气中污染物的成分以及比重等,了解大气中污染物的变化情况,对监测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对污染物的变化情况进行预测,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手段预防和治理大气污染问题,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人类创造好的生存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朱秀华,王鹏远,施泰安,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环境大气被动采样技术[J].环境化学,2013,10:1956-1969.
关键词:畜牧养殖;环境污染;现状;治理
中图分类号:S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7)03-0042-01
自20世纪80年代之后,因为集中饲养等问题,导致畜牧养殖行业粪污排放量急剧增加。粪污中一般都含有各种毒素以及有毒有害物质。畜禽粪便当中的污染物质不仅包含了悬浮物、有机物,同时也有沉积物、气体以及细菌、病毒等[1]。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在收集、运输、储存过程中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处理,很有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的家畜粪便产量每年大约为1.73×1011 t,如此庞大的粪便产量已经明显超过中国工业行业的固体废弃物排放量,所以必须要对畜牧养殖环境污染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法。
1 畜牧养殖污染现状
我国畜禽每年的粪便产量比较大,而粪便中的氮、磷等物质含量都较高。畜禽粪便总体土地负荷警戒值已经超过了最大额度,显现出环境胁迫与环境压力问题。
1.1 水质污染问题
水|污染一直以来都是畜禽粪便污染的主要体现形式之一,因为如果粪便的浓度比较高,而且还没有经过专业化的处理就直接排入到江湖当中,会严重影响水质。以上海地区为例,上海市郊地区的集约化畜禽粪便每年流失率约为50%,而这些流失掉的粪便会直接流放到周围环境中,导致周围环境恶化,并影响当地地下水水质。不光是上海,其余地区的污染也比较严重,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广州市、北京市情况也不容乐观。
1.2 大气污染问题
畜禽的粪便在发酵之后,会产生较多的粪臭素等气体,这些气体会直接挥发到周围环境中,不仅会使动物应激,情况严重时还会导致对人类的健康水平产生影响。在规模化养殖的过程中,因为养殖场的高层管理人员一般比较轻视这一环节的问题,所以对粪便的处理比较随意,导致养殖场时刻都在散发较为难闻的味道[2]。这种味道会直接影响到周围环境居民的日常生活质量,提升了空气污染指数。而且在恶臭的物质当中,包含了一些对人类影响较大的物质,这些物质会直接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并促使酸雨的产生。所以近年来各国的专家都在努力研究畜禽粪便当中存在的CH4以及NH3。
2 治理措施
2.1 好氧处理方式
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使用好氧技术的方式来处理各种畜禽粪尿,将这些粪尿通过生物处理的方式,结合序批式活性污泥法进行处理。序批式的反应器,是一种与Fill系统相对应的,在该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并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间歇性的活性污泥生产工艺。国内专家学者使用序批式反应器来处理粪便的实例比较多,而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工作经验丰富。但是这种处理方法很难单独使用,需要结合其他的方式来进行综合性处理。利用活性污泥膜分离技术来处理家畜日常产物带来的污水,利用膜取代前些年常用的二沉池,这种方法可以提升出水的稳定性,还可以提升活性污泥的浓度,让其抗冲击负荷能力不断变强,剩余下的污泥量也会逐渐变少,装置结构更加紧凑的同时,占地面积也变小[3]。
报道称,使用SBR来处理宰鸡场排出的废水,可以有效提升沸水当中CODcr的含量,而且整体去除率可以达到95%左右。一般情况下,屠宰厂废水都必须要经过预沉池、厌氧以及SBR等诸多工艺环节,在满足一级排放标准之后再排出。好氧处理也可以使用在畜禽粪便进入到污水之前,或者也可以将其单独和其余物质放在一起进行堆肥处理。对这些家畜的粪便先进行脱水处理,等到这些粪便完全干燥以后,再将其生产成有机肥来使用。
2.2 厌氧处理方式
厌氧处理是能量需求比较低,可以产生新的能源沼气,对温度、对环境都比较敏感,所以可以当成具有高有机物负荷潜力的物质来使用,部分好氧的微生物如果不能降解有机物,则可以使用厌氧的方式来产生沼气。
3 小结
畜牧养殖环境污染问题是近年来比较严重的问题之一,严重影响着中国的整体环境,提出了常见的问题以及问题解决方式,希望可以为日后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提升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 彭家军,张韶林,陈妮琳,等. 畜牧养殖过程中针对环境污染的对策分析[J]. 农业与技术,2016(24):240.
关键词:畜牧养殖;环境污染;现状;治理
自20世纪80年代之后,因为集中饲养等问题,导致畜牧养殖行业粪污排放量急剧增加。粪污中一般都含有各种毒素以及有毒有害物质。畜禽粪便当中的污染物质不仅包含了悬浮物、有机物,同时也有沉积物、气体以及细菌、病毒等[1]。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在收集、运输、储存过程中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处理,很有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的家畜粪便产量每年大约为1.73×1011t,如此庞大的粪便产量已经明显超过中国工业行业的固体废弃物排放量,所以必须要对畜牧养殖环境污染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法。
1畜牧养殖污染现状
我国畜禽每年的粪便产量比较大,而粪便中的氮、磷等物质含量都较高。畜禽粪便总体土地负荷警戒值已经超过了最大额度,显现出环境胁迫与环境压力问题。
1.1水质污染问题
水质污染一直以来都是畜禽粪便污染的主要体现形式之一,因为如果粪便的浓度比较高,而且还没有经过专业化的处理就直接排入到江湖当中,会严重影响水质。以上海地区为例,上海市郊地区的集约化畜禽粪便每年流失率约为50%,而这些流失掉的粪便会直接流放到周围环境中,导致周围环境恶化,并影响当地地下水水质。不光是上海,其余地区的污染也比较严重,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广州市、北京市情况也不容乐观。
1.2大气污染问题
畜禽的粪便在发酵之后,会产生较多的粪臭素等气体,这些气体会直接挥发到周围环境中,不仅会使动物应激,情况严重时还会导致对人类的健康水平产生影响。在规模化养殖的过程中,因为养殖场的高层管理人员一般比较轻视这一环节的问题,所以对粪便的处理比较随意,导致养殖场时刻都在散发较为难闻的味道[2]。这种味道会直接影响到周围环境居民的日常生活质量,提升了空气污染指数。而且在恶臭的物质当中,包含了一些对人类影响较大的物质,这些物质会直接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并促使酸雨的产生。所以近年来各国的专家都在努力研究畜禽粪便当中存在的CH4以及NH3。
2治理措施
2.1好氧处理方式
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使用好氧技术的方式来处理各种畜禽粪尿,将这些粪尿通过生物处理的方式,结合序批式活性污泥法进行处理。序批式的反应器,是一种与Fill系统相对应的,在该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并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间歇性的活性污泥生产工艺。国内专家学者使用序批式反应器来处理粪便的实例比较多,而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工作经验丰富。但是这种处理方法很难单独使用,需要结合其他的方式来进行综合性处理。利用活性污泥膜分离技术来处理家畜日常产物带来的污水,利用膜取代前些年常用的二沉池,这种方法可以提升出水的稳定性,还可以提升活性污泥的浓度,让其抗冲击负荷能力不断变强,剩余下的污泥量也会逐渐变少,装置结构更加紧凑的同时,占地面积也变小[3]。报道称,使用SBR来处理宰鸡场排出的废水,可以有效提升沸水当中CODcr的含量,而且整体去除率可以达到95%左右。一般情况下,屠宰厂废水都必须要经过预沉池、厌氧以及SBR等诸多工艺环节,在满足一级排放标准之后再排出。好氧处理也可以使用在畜禽粪便进入到污水之前,或者也可以将其单独和其余物质放在一起进行堆肥处理。对这些家畜的粪便先进行脱水处理,等到这些粪便完全干燥以后,再将其生产成有机肥来使用。
2.2厌氧处理方式
厌氧处理是能量需求比较低,可以产生新的能源沼气,对温度、对环境都比较敏感,所以可以当成具有高有机物负荷潜力的物质来使用,部分好氧的微生物如果不能降解有机物,则可以使用厌氧的方式来产生沼气。
3小结
畜牧养殖环境污染问题是近年来比较严重的问题之一,严重影响着中国的整体环境,提出了常见的问题以及问题解决方式,希望可以为日后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提升工作质量。
作者:林建和 单位:内江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彭家军,张韶林,陈妮琳,等.畜牧养殖过程中针对环境污染的对策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6(24):240.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提高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和物质需求的不断进步生态环境是生态旅游的基础,生态旅游是景区服务单位把优美的生态环境开发到游客面前,如果游客在旅游时,只顾着享受自然风景,不保护生态环境,这些问题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生态旅游的发展,因此保护生态环境,找出生态旅游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才是生态旅游的生存之道。
1 生态旅游中存在的环境问题
旅游业的发展是依赖于环境的;但由于旅游环境有脆弱性存在,旅游业的发展又会对旅游环境产生一定的破坏和影响。若不妥善对旅游环境进行管理和系统保护,则必定会对旅游业发展的持续性造成影响。
生态旅游从整体上分为陆地生态旅游和水体生态旅游。陆地生态旅游包括森林、沙漠、草原、山岳的旅游;水体生态旅游包括冰雪、滨海、河湖和湿地等旅游。陆地生态旅游存在着白色污染、水体污染、植被破坏、森林面积缩小、物种减少、固体垃圾、林地退化、空气质量下降、沙漠面积扩大、草地沙化、土壤硬化,噪声污染、水土流失、山体滑坡等一系列问题。水体生态旅游存在着白色污染、固体垃圾污染、植被破坏、局部地区冰雪融化。富营养化、海域面积减少、物种减少、空气质量下降等诸多问题。旅游开发已经对生态环境产生了影响在加上游客的不合理保护,导致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有旅游开发的组织者、游客和自然污染,我们要从这几个方面下手,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保护生态环境。
2 解决生态旅游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2.1 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和治理方法
固体的废弃物主要包括塑料、果皮果壳,电池和金属等。我们可以通过分类回收的回收方式来解决,在生态旅游区的不同地方放置分类的垃圾箱,回收不同的固体废弃物,在由环卫工人将垃圾分类拉走送到工厂进行焚烧或销毁。而有的旅游区不适合放置回收垃圾箱,我们可以通过游客在进入旅游区时,向游客免费发放垃圾袋,提醒游客把垃圾放入垃圾袋中,带出旅游区放到固定的垃圾回收点,使景区服务单位和游客共同保护生态环境。
2.2 水体污染的治理方法
水体生态旅游包括冰雪、滨海、河湖和湿地等旅游。在水体污染的河道里,用可以漂浮在水里的材料建立浮岛,在浮岛上种植绿色植被,采用植物修复技术治理污染的水体,还可以利用沉淀等技术,去除水体的污染物,净化水体,还可以建立植被缓冲带拦截悬浮的污染物,达到治理水体污染的效果。
2.3 物种减少、植被破坏的治理方法
生态旅游中还存在着物种减少、植被破坏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人工和自然的修复技术进行治理,通过人工来种植树木等植物,通过管理人员的精心管理和栽培,慢慢修复破坏的植被,对于沙化的土地可以种植适合沙化土地种植的植被,通过一系列的治理模式修复植被,对于寒冷旅游区的植被破坏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封闭破坏的地区,利用当地的条件慢慢修复。
2.4 噪声污染的治理方法
噪声污染主要通过隔声法、吸声法、消音法等方法来治理噪声污染。隔声法是通过限制进入隔音范围的游客的数量,在隔音范围内对墙体和空气层进行特殊的处理来控制噪音的污染;吸声法是在游客比较多的范围设置吸声装置,杜绝噪音的污染;消声法是在有很大噪音的机器上安装消音装置,防止噪音的污染影响到其他游客的游玩。
2.5 空气污染的治理方法
治理空气污染主要是通过改变燃烧方式和增加空气净化装置。改变燃烧方式是通过增加在燃烧时氧的含量,保证燃料充分燃烧,减少排放物排到空气中,增加空气排放量,降低空气污染。增加空气净化装置使排放出来的烟气经过空气净化装置以后优化烟气,除去灰尘的排放,利用离子液体使烟气净化,离子液体有无毒无味,不挥发、溶解性能好等优点,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降低空气污染,达到空气污染的治理目的。
3 旅游环境保护的应用措施
为了使旅游业得到持续发展,将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充分发挥,针对旅游业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建议运用以下措施进行改善。
3.1 增强环境意识,强化法制观念,提倡绿色文明旅游
对旅游环境知识的宣传进行加强,提升人们自身的环境保护意识,将旅游环境保护知识在全体游客、旅游从业人员及当地居民中实施宣传。当地政府和旅游有关部门应该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执行相关的法规、政策,分期进行环境保护法规、政策的培训,增强法制观念,加大执法力度,严格依法管理和保护旅游环境。
3.2 完善旅游资源管理体系,适当限制游客量
为了能够顺利地发展我国的旅游业,我们必须加强对旅游目的地容量的研究,根据每个旅游地的具体情况,提出可容纳游客的最大限量指标。运用一些手段,控制热门旅游地的游客人次。如采取提高景区的门票价格、划分特殊旅游景点等手段;调整旅游区的旅游规模,在保证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使旅游区的环境得到保护。缓和旅游者对热点城市或景区的冲击。
关键字:环境地球物理学;环境;治理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1-0010-01
环境地球物理学是将物理学与环境科学融合起来,运用地球物理学与环境科学方法对地球环境的各种问题做出解决对策,使地球环境得到改善,使人类的生活范围发生变化,保证人类的生活不受各种地质灾害的影响。
1.环境地球物理学的总体概括
环境地球物理学是环境科学与地球物理学相互影响共同进步从而形成的具有两者特点的科学,它主要是将地球物理学中的思想和要领用作对地球物理场和地球物质的物理性质与人类生活周边情况联系的研究。当前看来,环境地球物理学是将是拥有远景潜能的科学,它的用途很广泛,不仅包括对环境污染的监督、自然环境改变的估计,还可以对已经存在的污染现象提出具体而有效的解决方法。环境地球物理学又叫做近地表地球物理学,它的最为明显的特色就是具有很高的分辨率、精密度和准确性。
环境地球物理学主要将地球岩石圈、土壤圈、水圈和大气圈作为最主要的探索范围,根本宗旨就是将地球物理内容运用到探索和处理出现在环境科学中的各种问题。环境地球物理学是探索地球物理场和地球物质的物理特征与人类生活有什么联系。所谓的联系是指:一,地球物理场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和其他生物特别是人类身体情况具有强大的作用,反之,人类在地球上做出的各种行为也会使地球物理场与地球物质产生明显的改变;二,地球的物理特征与地球物理场的改变是由人类生活的自然与人工环境的改变所造成的。地球环境物理学探索的方面有:地球物理场对环境的影响,环境污染的监督和解决,探索整个地球所发生的改变。
2.环境地球物理学的现状
在最近的这些年里,环境地球物理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它从未停止过前进与自我完备的脚步,所以它在环境的分析、监督、估计和改变等问题上起到的作用是不断增加的。与此同时,地球物理思想在能源寻找中所占的比重在慢慢变低,但是在环境方面所占的比重却在慢慢升高。根据美国1993年全部地球物理用度去向数据显示,石油与天然气勘测所占用的地球物理用度从之前的85%降低至65%;金属矿勘测所占用的地球物理用度从之前的9%降低至2%;但是环境科学项目探索所占用的地球物理用度从以前的1%上升至26%。在当前来看,对环境地球物理学的探索已经是21世纪关注的焦点,也一定会变成当代地球物理学最重要的部分。
中国的环境地球物理学在1989年得到了提议,在之后近20年里,中国的科学家对此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无论是在著书还是建议提出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与此同时,环境地球物理学也得到了从事物理学研究人员的重视。从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呈指数方式增长,经济增长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国家的富足,还有各种各样的污染,环境不断的恶化,被污染的最严重的是水源与土地,但是水源与土地却是别的环境科学极少关注的,所以在中国支持环境地球物理学是很根本的要求。
目前为止,我国的环境地球物理学目前为止还是一门不太完善的科学,这里不完善不只是理论上的不完整,还有就是没有得到所应有的重视,在国外已经有了专门的机构,但是在国内却依然没有成立相关的机构,这也就要求国家增大支持力度,使我国的环境地球物理学更有效的发挥其作用,使其成为更加完善的科学。
3.环境地球物理学物理学的发展方向
环境地球物理学在最近的时期内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对地下水污染原因的寻找、监督和探索,天然的核辐射,电磁辐射,地球物理场环境效果,城市中抛弃的垃圾应该放置位置的选取和监督,干旱地区水质咸淡的观察还有环境地球物理途径的整体探索的方面。这其中最重要就是能够产生污染的物质和地球内里的物质之间的关系,还有能够产生污染的物质是否会对地球的物理场产生什么样的作用。
地球环境物理学在日后的发展中将应该继续注重对地球环境污染的治理与防护,各种地质灾害的预计和对新的地球物理科技的改进与研发等方面。
3.1 地球环境污染的治理与防护。环境的污染是现在地球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所以如何将环境地球物理学的方法运用到如何更好地解决环境污染和怎样更有效的保护地球不受污染的威胁。这不仅要求环境地球物理学本身是一门具有应用价值的科学,还要求科学家更加努力的将环境科学与地球物理学更好地进行改进,使两者彼此影响,研究出更加适合地球实际情况的解决方法,使地球环境不再继续恶化,使其情况渐渐好转,焕发出新的生机。
3.2 各种地质灾害的预计。地质灾害是现在社会所面临的最大的危险,是不可预计的,这种危险包括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海啸等,每年死于地质灾害的人们不计其数,所以,如何更好地预计地质灾害是很需要的。地质灾害是地球发生的物理性改变从而导致地球环境产生变化,这不仅是物理学的知识也包括环境科学,所以应该更好地运用环境地球物理学内容更有效的预报地质灾害,使人们免于遭受各种大自然带来的危害。
3.3 地球物理科技的改进与研发。对地球的各种探测都需要有现代高级科技的支持,现在的高科技是远远不能满足所有地球环境的探索的,比如说对于地震的预报还没有做到百分百的准确,这就要求技术人员运用物理学技术,研发出更完美更精确的仪器,对环境治理或者是灾害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环境地球物理学是一门新兴的但是在快速发展的科学,它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这就要求它不能停下前进的脚步,因为有很多的问题需要用它的知识去解决,用它的内涵去指导,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解决治理污染的方向,将物理学与环境科学更好地融合,使环境地球物理学不断地进步。
参考文献
[1] 曹俊兴,贺振华,朱介寿:《工程与环境地球物理的发展现状与趋势-1997年工程与环境物理国际学术会议侧记》,《地球科学进展》,1998年。
[2] 楚泽涵,王小波:《地球物理学在生态环境及其相关领域的应用》,《地球物理学进展》,1997年。
[3] 崔霖沛:《地球物理方法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应用》,《水文工程地质》,1997年。
[4] 徐宝慈,《环境工程地球物理学-一个新的前沿领域》,《中国地质》,1995年。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化学 绿色化学 教育理念
新课改进一步提升了“绿色化学”教育理念的地位。面对绿色化学新理念、新要求,如何结合当前的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把绿色化学理念贯穿于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中,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
1.剖析教材内容(知识点),寻找结合点,渗透绿色化学理念。教材是教学过程中知识的载体。在我们目前所用教材中,涉及了许多有关环境保护、绿色化学的知识点,比如环境污染、三废、大气污染物、酸雨、温室效应、光化学烟雾、固体废弃物、重金属污染等,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强调走绿色化学之路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2.结合绿色化工原理,正反对比,凸显绿色化学理念。化学教师的绿色意识是绿色化学走进课堂,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的前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目标物质在化工生产中的某一作用为切入点,通过寻找替代物质,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对比,用事实凸显绿色工艺的优势。例如在介绍氯气的化学性质及其用途时,可以对比双氧水,在造纸工业中对于纸浆的漂白,双氧水等绿色氧化剂将逐渐取代氯气。因为使用双氧水做漂白剂,不会产生一些含氯的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比较有益。
二、在化学实验中践行绿色化学理念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而化学实验往往存在“三废”的问题,面对绿色化学的新理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化学实验微型化。化学实验微型化是在满足获取化学信息目标的前提下,对化学实验进行重新设计与探索,使其尽可能减少化学试剂的用量。仪器装置小、化学试剂用量少是微型化学实验的两个基本特点。微型化学实验的试剂用量一般只为常规实验用量的几十分之一乃至几千分之一,能改善实验室环境,大幅度减少实验室空气和水体的排放污染,具有操作方便、节约药品、减少污染的优点,代表了绿色实验发展的方向。对氯气的性质实验进行改进后,可以将氯气的制备通过漂白液与稀硫酸在培养皿中反应制得,此反应生成的氯气迅速扩散到培养皿中的其他液滴里进行反应,具有生成的氯气量少、环境污染小、实验效果明显,且可同时验证多个性质的优点。
2.化学实验操作规范化。化学实验操作有非常严格的标准,比如药品的称量、试剂的取用、三废的处理等等,各个操作步骤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来进行,否则,不但会造成药品、能源的浪费,污染环境,有时候还可能会发生比较严重的实验事故,给师生的人身安全及生活环境造成比较大的伤害。比如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实验“三废”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无害化处理后排放。通过规范化的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绿色化学意识。
3.化学实验药品无害化。进行化学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更直观地将一些实验现象或实验原理展示给学生,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探索科学、获取知识的兴趣。能展示同一实验原理或实验现象的化学试剂可能并不唯一,通过对实验步骤或反应途径进行设计,尽可能选择一些对环境友好的原料、催化剂等。比如我们常用白磷来展示“自燃”这个实验现象,但有很多缺点,白磷毒性较大,且产物对环境污染也比较严重,此时我们可以用Mg2Si水解产生的SiH4在水面上自燃代替白磷,实验过程无毒无污染,体现了绿色化学的理念。
4.“三废”处理标准化。“三废”处理是化学实验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三废”种类的不同,处理方法多种多样,但“无害化”是共同的标准。在实验过程中,作为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将各种废液、废渣按照处理方法不同,分门别类倒入各自的回收容器内,然后采用相应的处理方法,比如中和、分解、吸收、燃烧、回收循环利用等对其进行处理。
5.计算机辅助模拟高危实验。个别化学实验在操作过程中涉及到的有毒有害物质比较多,或危险系数比较大(易燃、易爆等),既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比较大,又给师生身体安全及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这些与绿色化学的目标和原则相违背,在这种情况下,采用计算机模拟就显得尤为重要。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实验原理、实验设备、工艺流程进行模拟,使学生在仿真操作过程中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这样既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理论知识,又减少了“三废”污染。
三、在课外实践中延伸绿色化学理念
化学是一门与生活联系紧密的科学,让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化学知识融入到生活当中,培养学生利用化学知识发现、解决生活中各种问题的能力,利用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来延伸学生的绿色化学理念。
1.设计实践性调研课题,调动学生求知的积极性。利用假期时间,带领学生调查本地区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及循环利用的问题。比如废旧电池是如何处理的,如果处理不当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危害;家用洗衣粉的常用品牌、主要化学成分、对环境有何影响;“白色污染”的来源及可行的解决方法等,通过这些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生活现象,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解决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树立正确的、绿色的化学理念。
2.开展绿色化学专题活动,引导学生树立绿色化学意识。邀请相关专家进入校园举办有关绿色化学的知识讲座、科普宣传等,并结合化学竞赛、化学板报,积极引导学生树立绿色化学的意识,同时,也可以组织学生对身边的一些污染现象进行调查,比如生活垃圾、造纸废水等,明确这些污染物的产生、危害及处理方法,使学生在课堂所学的化学知识进一步得到深化,培养其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增强实践能力,最终提升学生的绿色化学理念。
四、结束语
总之,绿色化学是未来化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们人类生存、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根本保证,而高中教育是围绕全民族素质提高进行的教育,在高中化学教育中引入绿色化学的理念,使学生树立牢固的绿色化学观,引导他们成为有责任感的新时期社会主义接班人,对于中华民族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思思.基于绿色化学理念的实验改进[J].成功(教育).2011(10)
[2]冷平.浅谈化学教学中的绿色化学教育[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04)
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国际市场对优质纺织和服装产品需求增加的趋势,我国纺织和服装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表现出较强的竞争优势,不断扩大我国纺织和服装产品的生产与出口具有很大的商机,但由于我国纺织业早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生产技术水平低下、生产工艺和设备落后、高能耗低产出的现象极其严重,而且,生产过程中的环境问题也相当突出。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纺织行业所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文章对纺织行业污染现状进行了介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1 纺织行业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1.1 废 水
纺织行业的环境污染主要包括废水、废气和噪声三个方面。废水是纺织行业最主要的环境问题。纺织部门是一个用水量和排水量较大的工业部门之一,近年来纺织工业废水排放的情况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纺织行业废水排放总量一般都在11亿t以上,在国内各类工业废水排放量中约占6.5%,位于各行业废水排放量的前十位。COD排放量约为30万t,占全国工业排放量的5%左右。其中废水相当一部分还是采取直排入海的方式,排放达标率除2001和2002年有所提高外,在此之前一直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