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大学生心理课程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随着前些年高校扩招,高校毕业生也逐年增多,随之而来的就业压力和社会适应问题显著增加。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生转变的阶段,也是由心理不成熟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在这一关键时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非常重要,对其人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高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助于引导和调整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轨迹,使其能通过大学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逐步走向心理成熟。
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心理学教育的课程,并设为公共必修课或选修课,这对于大学生心理的成长和成熟起到了很好地引导作用。
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难点
2.1 学生对于心理健康课程的重要性理解不深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多属于选修课,部分高校即便开设为必修课,也属于综合素质类课程,因此在大部分高校实行学分制的背景下,学生没有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当做一个重要的科目来学习。
另外高校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时设置较短,往往只有几周课时或者只是其他必修课课时的一半,使学生从心理上认为本门课程不重要。而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因为心理问题而引发的恶性事件逐渐增多,学生却没有将这些事件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性联系起来,学校和教师也缺乏必要的引导,没有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要性。
2.2 没有统一规范的教材
由于多数高校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选修课来开设,因此很多高校并没有指定教材,教师上课往往自备课程教材,或者直接从网络课件中选取需要教授的内容,自己制作课件。这就造成了每个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不一致,甚至同一学校不同班级的课程内容也不一致,使学生的学习不系统、不全面。任课老师往往根据自己的专长或自认为重要的内容给学生讲解,教学内容不规范。
对于学生来说,本身对课程的重要性就认识不够,再加上没有规范的课程教材,使学生更加不注重心理健康课程的学习,同时学习内容没有形成体系,只是对心理健康有一个粗浅的认识,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2.3 缺乏有效的课程考核方式
目前大多数高校所开设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没有统一的课程考核方式,并且考核方式的有效性也有待商榷。很多学校采用考查的方式,让学生在期末节课时上交考查论文,以此作为课程成绩。有的学校即便采用考试的方式,也大多采用开卷考试,并且试卷考题不能很好地考查学生学习效果。
但不论考查还是考试,学生都没有将学习内容有效的体现出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同于其他专业课程,也不同于心理学专业学生所学习的课程,学生要将日常所遇到的生活心理问题用专业知识加以解读,从而解决自身或他人的一般心理问题,这才能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3 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效果的对策
3.1 通过多手段提高大学生对于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效果欠佳的最主要原因是学生对于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学校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主要是防止大学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发生,但是仅仅依靠一门课程是很难达到这个目的的。在学生在校期间,甚至在学生刚入学开始,学校就可以通过辅导员案例讲解、心理健康宣传、心理方面的学生活动等多手段向学生灌输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主导,其他多种方式为辅助的形式,最终达到保持学生心理健康的目的。同时也自然会提高学生对于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从而有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
3.2 规范教学教材,提高教学系统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长期缺乏系统规范的教材,即便在许多知名大学也是如此,任课教师根据自己经验和总结的材料案例给学生上课,这就造成了课程效果参差不齐。任课教师教学水平高,则上课效果较好;任课教师水平稍差,则上课效果较差。
各高校应规范订制统一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统一备课,提高教学水平的规范性,使学生在学习时能够依据教材巩固理论知识,教师在教学时也有章可依。学生依据教材学习理论知识,教师在课上除了理论讲授外,更多的是依靠教材理论利用案例等形式引导学生,这就让学生在学习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了学习的效果。
3.3 提高考核方式的多样性和有效性
考核方式是反映教学效果的直接途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考核方式不能单纯用考试分数或结课分数来衡量。综合目前大多数高校的教学方式来看,注重平时的考查分数并综合期末考试成绩分数的方式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在学生平时上课时阶段性的运用案例分析或结合自身情况撰写小论文的形式进行考查,以巩固学生平时上课所学知识;期末再以考试方式综合考核学生对于整个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平时考查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综合得出学生的课业成绩,以此全面的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也提高了教师教学的有效性。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力量有待提高
目前,岭南师范学院担任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师全部由二级学院的辅导员担任。年轻的辅导员们几乎都没有接受过专业、系统的心理知识的学习以及相关的培训,多数辅导员并不是在与自身专业相关的学院工作。以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为例,四个辅导员都是文科出身,其中两位辅导员刚就职,对学院各个专业在学习、培训和就业等方面的情况了解不深,在给学生授课的时候尤其针对“学习”这一讲的时候,未能很好地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给予学生指导。刚刚入职的辅导员由于工作经验不足,课堂上缺乏对学生熟悉的案例的切入及分析,不能很好地结合与同学们相近的例子来阐释相关的理论知识。
(二)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够,缺乏吸引力
调查发现,大学新生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最关心的内容有:克服自卑及建立自信、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如何完善自我、如何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恋爱与性等方面。目前,岭南师范学院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自我认识、人际关系、学习、恋爱与性心理。这些内容并不能完全满足大学生的需求,而且由于这一门课只有8学时,因此每一讲内容只有2学时,有些内容只能粗略提及,无法深入详尽地进行分析,有些问题只能点到即止,如恋爱与性心理。
(三)授课对象不分类,无法进行差异性教学
根据调查,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性别、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对于心理健康课程有不同的需求。但是目前岭南师范学院一般都是以专业为单位的大班授课,无法根据学生的年级、性别、家庭背景等的差异进行教学。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有其独特性,若能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展开授课,因材施教,效果会更加明显。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及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下面笔者将以岭南师范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2015级大学新生为例,探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当中使用的可行性。根据调查数据,该年级新生的基本情况为:2015级的大一新生一共有504人,男生315人,女生189人,男女比例为17:10;其中农村孩子353人,城镇学生为151人,农村与城镇的比例为7:3,总而言之,该年级学生男生居多、农村孩子居多。以近几年授课结束后学生提交的心理课程论文来看,绝大部分学生的课程论文都是抄袭应付了事,较少学生能在课程结束后根据自己的体会认真完成相关论文,这既能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更能直接体现这门课是否最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的需求,以及学生能否在该门课程中获得实质性的指导。因此,作为授课老师,应该以积极态度对待自己的课程,如何让学生爱上课,如何上好课,都是值得反复斟酌的。
二、改革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模式的建议
(一)提高授课教师的专业水平
大学生心理是否健康,对其大学生涯的学习生活是否能顺利开展有着极大的关系。作为一名大学新生,刚进入大学的时候会有各种困惑,如果能得到老师的专业指导,将会极大地减少在新环境中的心理障碍。因此,学校应当重视对相关教师的培养,创造更多的机会让辅导员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定期召开相应的备课会,促进各位授课老师的交流,了长补短,也能让刚入职的辅导员学习更多。此外,辅导员自身也应积极主动地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并根据所从事的学科属性主动了解各专业学生的不同情况,以便能在给不同专业的学生讲授时给予学生更好的指导,平时要注意积累相关的案例,用最贴近学生的案例使课堂教育的效果更加实用。
(二)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应当辐射整个大学生涯
前面已经提到,根据调查,不同年级的学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有不同的需求。但是目前这一课程主要在大学新生入学后、中段考试前给予授课。总的来说,该课程开展及时,有利于大学新生在懵懂阶段及时调适自己,适应大学生生活。但是这虽然能及时解决大一的“迷茫”,可大学生接下来还会面临大二的“彷徨”、大三的“疯狂”、大四的“绝望”,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没有辐射整个大学生涯,非常不利于学校对其后续的大学生活进行追踪和指导,大大削弱了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在大学生涯里的重要作用。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应当辐射整个大学生涯,契合学生不同阶段心理的发展需求,满足同学们的心理诉求,减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
(三) 根据性别开设男女特色班
踏入象牙塔大门的青年们,如放飞的小鸟,想着能在自由的大学殿堂里自由飞翔。大学,也是恋爱的黄金时期,由于传统教育的局限性,学子们被禁锢的恋望在大学里得到释放,但如果没有适时的、适当的指导,学子们的恋爱之花不一定能开得健康灿烂,在恋爱中令自己的身心受到伤害甚至失去生命的例子也是屡见不鲜。由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大学新生入学之时就开设,这对大学生的恋爱行为能及时地加以引导。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和女性各显示出不同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如果能分别针对男女生开展区别教育,效果会更加明显。目前我院是按照以行政班或者专业为一个班级来进行授课的,男女比例悬殊。如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男女比例为11:1。因这门课本来存在课时短的局限性,教师根本无法针对男女生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授课,未能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如恋爱与性心理这一讲,如果能针对性地开展对男生的责任教育与对女生的自爱教育,相信教育效果会立竿见影。因此,开设男生心理健康特色班和女生心理健康特色班,让大学生在属于自己性别的课堂上更好地认识自己,让男生和女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特性去扬长避短,让男生更谦逊更阳光,更有责任与担当,让女生更自信更乐观更自爱,让教育达到真正的目的。
(四)开设农村生源、贫困生心理健康指导班
岭南师范学院的生源以广东省为主,其中又以粤西地区为主,绝大部分是农村生源,贫困生又占为数不少的比例。根据笔者的经验,农村学生较城镇的学生更加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美国精神分析家哈内认为:很多心理问题的产生都是由于对环境的适应不良而引起的,如果人原有的心理定式不能随着外界的改变而改变,比如当人的思想、情感、态度、意志等因素来不及协调时,个体就会承受非常大的心理压力,就会与别人发生矛盾和冲突,当这种矛盾和冲突积攒到一定程度时,个体就会产生迷茫、空虚、焦虑、压抑、紧张等不良情绪。当踏入大学之门的农村大学生(尤其家里经济条件比较差的)面对跟自己之前生活不同的人与事物,更容易产生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
因此,笔者建议,专门针对农村生源及贫困生开展心理健康课,在自我认识、学习、人际交往、恋爱与性心理健康等方面给予他们及时的指导,会大大降低他们在大学最初的日子里的不适应及盲从,早日平衡自我、实现自我。除了学生本人受益,学校更是因能在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问题出现之前就给予及时的引导,从而减少了这类学生今后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更加有效率、有效果。
为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设置理应从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教学模式也应从大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心理特点出发,使大学生通过课堂学习,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然而近年来,现今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升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文章作者结合自身教学理论实践与思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现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路径作进一步思考。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教学内容缺乏实用性
据最近一项研究调查表明,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认为最迫切想解决的问题是“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优化自我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克服自卑心理”、“控制不良情绪”等方面的问题,调查结果进一步明确了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课程的首要目的是为了解决他们现存的心理不健康问题。目前,现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教材编排上侧重于心理发展规律及理论知识方面的学习,与高校大学生平时学习生活明显脱节,与大学生实际心理需求产生错位。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往往存在“脱钩”,教学内容实用性不强、内容陈旧等问题逐步凸显。
1.2课程设置单一化
课程设置单一化,即是指众多大学只在大一新生班级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而在其他年级如大二、大三、大四等则未设置、开设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而导致整个大学的心理健康知识在大一已经全部讲授完。然而,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有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大一新生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完成的首要任务是寻找自我和调节心态;大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更多的是“健全人格”和“适应社会”;大三学生教学目标更多的是职业生涯规划、求职心理、就业压力等,然而现今大部分高校仅在大一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目标的设立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年级特点、学生的实际需要,目标设置不具体、不明确。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不能针对大二、大三、大四等不同年级分别设立针对性、具体化的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课程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泛”而“空”,不具体不明确。
1.3教学方法缺乏多样性
通过作者对长沙理工大学、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等众多高校的现场实地调研,并结合自身多年的心理健康教学经验,不难发现,现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主要采用讲授法,而讲授法受学生的欢迎程度却比较低,因此常常出现学生厌学、逃学、“隐性逃课”等问题,导致教学效果极不理想。从目前的课堂情况来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授课形式主要是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方式过于传统,为提升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听课注意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显得尤为紧迫。
1.4课程考核单一化
通过作者对长沙理工大学等五所高校现场实地调研,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考核方式,其中开卷考试、撰写主题论文是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考核采纳的主要方法,虽然有平时成绩如作业提交、考勤、到课率、旷课率等方面的考核,但是很多流于形式,对实施全方位、全角度、全维度地评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瓶颈。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2.1课程设置多元化
高校领导和心理健康教师应高度重,根据学生的年级特点和不同心理需求,对课程设置实施全面改革,可实施“对症下药、量身定制”课程设置,实施课程设置多元化,教学目标具体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大学生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在针对大一新生开设的基础上,还应针对不同年级的心理需求作为公共选修课“对症下药、量身定制”开设一些心理健康课程,采取“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的课程设置模式。公共必修课应涉及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基本教学目标和基本心理需求,公共选修课则针对大二、大三、大四学生开设不同主题或不同类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分年级、分主题进行,设置系列化的课程,如学习心理学、恋爱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工作心理学、异常心理学、团体心理辅导等,为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选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针对每个年级的需求不同“对症下药”、“量身定制”课程,针对性、具体性解决大学生每个年级阶段的心理问题,推动课程设置多元化、教学目标具体化,避免一次课堂教学目标“泛”而“空”,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注意力,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2.2教学内容实用性
针对心理健康课程的教材及教学内容、章节的选择,高校与心理健康教师团队应通过众多本科、高职院校实地调研,在遵循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进行实地学情分析,通过问卷、调研、访谈等形式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通过调研、问卷与实地访谈与调查,了解大学生针对心理健康教学目标以及大学生现存的问题,喜欢教师“讲什么、怎么讲、如何讲、什么方式讲”等问题,然后根据学生的需求“量身定制”、“对症下药”教学内容与教学计划,强调教学内容的时效性与实用性的统一。有调查研究显示,60.5%的大学生不喜欢老师讲复杂难懂、理论性高的教学内容,这进一步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传授、选择应避免复杂难懂,应考虑到学生的知识背景和实际接受的程度,应遵循“量体裁衣、对症下药”的法则,教学内容强调实用性,能解决孩子们的实际问题。
2.3教学方法多元化
针对心理健康教师课堂上教学方法单一、方式过于传统、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师应突破传统教学模式,通过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体验活动、小组讨论、行为训练等形式来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堂参与度、体验度,引导同学们进行积极的师生互动。学习心理学理论提出:成人学习80%是由于自身体验而获得成长的。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由传统的“我讲你听”的教学方法改为“你做我听”,引入互动体验式教学,教与学形成一种积极地互动,通过互动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从而推动教学目标的实现和统一。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是一门填鸭式的灌输课,而是一门体验性、参与性、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体验课程。在课堂上,教师应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并重视大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与感受,增强课堂授课形式的灵活性,强化授课方式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目的。
2.4课程考核方式多样化
为全方位公平、公正地考核、评估大学生的课程教学效果和大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考核方式在设有撰写课程主题论文、开卷考试、问题解答的基础上,应采取活动展现、案例讨论、比赛答疑等多种考核方式,对全面、综合性地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奠定基础。
2.5注重优秀师资队伍的培养与选拔
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学工作的主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师要建设一支以专职心理健康教师队伍为骨干,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应坚持少量、精干的原则,在按比例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基础上,高校还应鼓励、积极推荐高水平的、有丰富实战经验心理学理论背景的教师参与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去。另外,学校应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培养,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方法讨论,参加心理健康学术讲座、学术研讨以及教育教学培训等活动,全方位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师资队伍水平,为保证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提供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 学分制 学籍变动 归因分析 对策
学籍变动主要指学生转专业、休学、复学、保留学籍、退学、降级、延长学制等一系列学籍的变化,它是高等学校最常见的工作,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各高校完全学分制教学管理体系的不断建立与完善,在学分制条件下,影响大学生学籍变动的因素也变得更多样化和复杂化。为揭示学分制学籍变动的特点,我们对近6年来我校大学生休学、退学、延长学制、降级及转专业这几项比较有代表性的学籍变动情况做了全面系统的调查与分析,得出以下特点,分析其成因并初步提出几点对策[1]。
一、学分制学籍变动特点
从07―08学年至12―13学年期间,从我校大学生学籍变动情况学年统计表(表1)、学籍变动情况学年比率表(表2)及休退学主要原因表(表3)可以看出,我校大学生学籍变动主要呈现以下规律及特点:4.课程不及格与论文环节是影响毕业生正常毕业的主要原因。
我校延长学制学籍变动的主要对象为课程不及格的毕业生,降级的主要对象为论文环节不及格的毕业生。从表1和表2及表4我们可以看出,课程不及格与论文环节是影响毕业生正常毕业的主要原因,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二、成因分析以及对策
根据以上统计结果,为加强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以人为本”角度出发,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践行跟进式教育服务理念,真正把学生发展和需要放在第一位,一切为学生的成才服务,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地发展。我们以学籍变动为表象,深入探析其原因及内在联系,提出以下几点措施与建议。
1.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体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从表3我们可以看出,如果将学习压力大也归至心理健康范畴,那么因心理因素导致大学生休、退学的将占总数的30%,且在中低年级中所占比例更高。这一现象的出现是有理可据的,大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面临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及青春期固有的困惑和烦恼,他们在学习生活中或多或少地表现出郁闷、孤僻、自卑、抑郁、暴躁、猜忌等不良心理状态。有些不良心理和情绪如不能及时解决,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严重的还会导致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根据调查结果,我们认为应从以下方面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
(1)加强新生入学教育,增强新生的入学适应能力。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新生入学教育能使以后的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环境的改变,对刚进入高校的新生来说,既陌生又新鲜,往往在心理平衡、人际交往及目标定位等方面产生心理问题。对新生入学教育的重点就是角色转变的教育,让其重新认识自我,看清形势,确定努力方向,增强其处理问题的理智性及面对挫折的忍耐力。
(2)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体系,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是关系人才培养质量和高等教育成败的重要问题,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客观需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绝不仅是单纯的课堂心理健康理论教学,而要建立健全一整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体系。高校通过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资料库,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和建设,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响应跟踪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心理健康教育服务育人体系,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紧密结合,在理想信念、思想品德、心理健康等层面全面展开,注重人文关怀,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3)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校园文化作为高校的特定精神环境,是一种潜在的心理教育力量。一是加强校园文明建设,如通过开展争创“文明班级”、“文明宿舍”等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培养大学生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友善和谐的人际关系、健康愉快的情绪特征;二是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网络、校刊、校报、板报、橱窗等宣传媒体,组织开展心理健康宣传、专题讲座等活动,在校园营造关心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良好氛围;三是根据不同学生的差异,开展形式多样的针对性强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兴趣,缓解紧张情绪,调整好心态,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
2.建立与规范辅修专业、双学位制度。
我校学籍管理条例规定,转专业原则上只在大一下学期进行,即只针对大一新生。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我校转专业呈逐年上升趋势,且人数众多,这还不包括一些申请了但最终未通过考核的学生。据初步统计,每年大概有5%左右的新生有转专业倾向。
导致新生转专业的原因很多。从主观上看,高考填报志愿选择专业时就埋下转专业的“伏笔”,有些迫于高考没有发挥好,怕落榜,只能选择所谓的“冷门”专业;有些服从志愿成为调剂生;还有些学生对所填报志愿的专业完全不了解,只是听从家长或老师的意见与安排;更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受一些所谓“热门”专业的影响,在选择专业上“一拥而上”,盲目入学,入学后一段时间,才认识到所学专业并不真正适合自己,等等[3]。
转专业是一把双刃剑。从好的方面说,转专业给予学生重新选择的权利,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人才培养;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推动学校学科专业建设改革。转专业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从学校层面看,转专业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专业间发展不平衡,会给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不便,同时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从学生个体看,很多转专业的学生需要在后续几年内补修所缺的课程,特别对一些工科类学生,由于相关课程不能在毕业前全部修读完毕,影响其正常毕业[4]。
从人才培养角度看,高校应该通过教育体制改革让学生不通过转专业也能达到转专业的效果或更好的效果。我认为辅修专业与双学位制度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这种培养模式是高校针对本科生在学好原有专业的前提下,在业余时间利用高校教育教学资源和强有力的学科专业间的互补性进行的学习形式,这种学习形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专业潜能,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改革探索。同时,它能够有效促进大学生知识结构的平衡与拓展,培养出多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使学生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更有优势。
3.开发毕业资格学籍预警审核系统。
从表1、表2及表4我们可以看出,课程不及格与论文环节是影响毕业生正常毕业的主要原因。我校学籍条例规定,在校期间如果有课程不及格则不能发放毕业、学位证书,学生可以通过申请延长学制至低年级修读完规定课程后达到毕业学位条件,才可发放毕业、学位证书。我们经过进一步分析发现,相当一部分同学可能只因一门或两门课程未过,有的甚至是公选课,而不能正常毕业。究其原因,尽然是有的同学不知道要修多少学分才能毕业,只是看别人选什么课自己就选什么课。在学年制下,所有课程都由学校指定,但是学分制条件下,虽然增强了学生修读课程的自主性,但是对一些自觉性、自理能力不强的同学,势必会造成一些课程漏选。说到底,就是这部分同学不清楚自己当前学习状态和毕业要求之间到底还差多少。我们认为针对这种情况最好的方法就是开发一整套毕业资格学籍预警审核系统,让学生实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态。而且这一系统应该面向全校学生,一进入系统,就能让每一个学生对自己当前所修的学分、所学的课程,以及毕业时所需课程、所修的学分都能一目了然。
三、结语
学籍管理是高校人才培养这一系统工程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对人才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面对新时期、新任务、新发展,学籍管理唯有坚持“以人为本,人人成才”的理念,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创效,充分体现规范性、针对性、灵活性、开放性,方能在高校人才培养舞台上大显身手,充分发挥其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杠杆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秋路.高校学分制学籍管理实践的几点思考[J].巢湖学院学报,2006(4).
[2]白莉.大学生不良心态与心身疾病的归因分析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0).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实践
笔者从1988年开始从事高校心理学教学工作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心理学研究和教学实践探索,有一个清晰的想法就是深化心理学教学改革务必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目前需要比较系统地进行心理学教学创新研究。国内外同行经过艰苦的实践、理论探索和教学验证,基本构建了心理学教学创新的理论与操作体系,在课程内容上,构建以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为目的的课程理论体系。开设多门子课程和专题讲座,拓展教学时空。课程内容设计注重研究性学习,重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组织学生广泛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教学与科研紧密地结合。创新一套具有课堂活力的多重互动体验式、案例分析、预设与生成结合的教学方式。因此,在人类健康意识越来越强的今天,作为一名高校心理学教师,特别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心理健康学的视角出发,再结合当前心理卫生的理论和实践,联系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特别是针对大学生实际存在的心理问题,对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训练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不断研究。力求解决以往心理学理论教学、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治疗等课程存在的诸如联系实际少、对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习俗关注不够的问题。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的概念
随着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心理健康训练逐步受到心理学界和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它已经成为当代学生学校教育的重要方面。当然,心理健康训练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科学有效地实施心理健康训练,必须弄清心理健康训练的概念。有狭义的观点认为,心理健康训练是对人在心理方面进行有目的的定向训练过程;许多人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就等于做游戏、进行文艺体育训练和自由畅谈等影响人的心理品质的活动过程。这一观点虽有合理之处,即上述活动虽与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密切相关,但不能反映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如果仅仅是按照上述观点进行心理健康训练,很容易流于形式,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的目标将难以实现;也有人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通常是指应用一定的心理学方法对大学生的心理品质进行培养和提高以达到预期目标的过程。这个观点比较抽象缺乏可操作性。整合国内外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是由专业人员在对大学生的各种心理现象进行全面系统和深入细致的客观测查评估的基础上,在当代先进的各派心理理论整合指导下,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石,应用言语和非言语交往的心理学技术,矫正或解除大学生的不良行为、各种心理困扰,增强其适应复杂社会环境的心理整合能力和完善人格,从而达到心身健康的有计划分步骤的过程。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的要素及其主要方法
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的基础理论主要包括: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心理生理学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和认知学派理论。由这五大理论衍生出的心理健康训练方法种类较多。近年来的研究和实践证明,由单一的心理学理论派生出的具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法均不足以实现理想的效果,必须将各种心理健康训练法加以整合,使之相互融合才能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训练,而且,西方发达国家的心理健康训练方法及其理论基础应该得到我们国家的检验,经检验有效的心理健康训练技术和理论才能更加广泛地、有效地应用与实践。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所使用的心理学技术主要有言语和非言语人际交往技术。其中包括:以相互信任、沟通协商为内容的咨询技术;为明确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的目标而必需的评估技术;以及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训练的具体方法。心理健康训练是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石,特别是训练者要设身处地地理解大学生,对他们要积极尊重、关心并抱以真诚的态度。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的出发点和目的是预防、矫正或消除不良心理、行为,建立健康心理和行为,增强其心理整合能力和应对复杂环境能力,完善个性品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大学生心理整合能力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整体心理水平。该能力是指人的认知、情绪、意志和个性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全面调整的能力。具体而言,要通过心理健康训练,使学生提高自我认识能力、对学习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养成乐观自信、友善合作、负责守信、开拓创新、追求卓越、不畏艰难的品质,树立人生理想。而事实上,建立健康行为,调节心理整合能力、完善人格、增强应对能力都是长期的艰苦的过程,需要坚持不懈地进行训练。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者必须经过专业的心理学训练,并被政府有关部门所承认,是拥有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工作执照的合法人员。同时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必须与受训者生活在同一文化背景中,在对待心理健康训练问题时不但要具有广博的知识和宽广的视野,而且要有更为敏感的心理和更为丰富的人生心理体验。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的每一个环节步骤都应精心计划、组织。心理健康训练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双方定出计划分步骤逐渐训练以达到目标。
任何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方法并非是万能的,不可能替代与心理训练关系十分密切的体育训练、生理调适、专业培训等基础工作,必须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的局限性,心理学课上的心理健康训练对心理活动的作用,如同体育课上的体育训练对躯体活动的作用一样,尤其对各种复杂的心理现象不是万能的。实践证明,行为训练中的系统脱敏训练法和暴露训练法有助于对具有紧张、恐惧、焦虑、抑郁、适应不良、食欲不振等现象的大学生进行训练;而考试心理、大学低年级生的心理健康训练等应以人本主义训练法为好;心境恶劣的调整以认知训练法为好。总之,随着心理科学的飞速发展,心理健康训练开始由单一的训练法向多种理论技术的整合化方向发展。如用认知法的摆事实和辩论、教育实践检验技术和行为训练法的系统脱敏、操作性条件反射、社会观察技术相结合形成认知行为训练法;用精神分析的功能分析、领悟、理解等技术与行为训练法的环境决定学习技术整合成精神分析行为训练法。而且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方法逐步短程化、个体化,力求针对具体大学生心理开展训练,而不只是团体或小组训练。同时,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方法向特色化方向发展,即各种训练效果的评估必须客观化,不能单方面以受训者的主观评估为标准,而应从多角度,客观地、量化地评价。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的实施步骤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过程中,教师要能够按照21世纪专门人才必须是以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的要求,积累训练教学经验,但不拘泥于传统模式,坚持可持续与跨越式相结合的发展战略思路,我们在西部高校经费十分困难的发展条件下,不等不靠,突破传统的科研人员长期养成的等任务的习惯,眼睛不是仅仅围着少数教学立项转,希望从那里找项目、找经费,而是自觉主动探索,直接面对社会市场急需,体现出教学思想的先进性,找准教学改革的优势。加快发展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强烈愿望。目前,心理健康训练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众多院校还是一项崭新的事业,同时它又是一项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它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心理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积极影响。为此,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心理学专业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与教师个人所处学校环境的影响作用,尤其是课堂教学应发挥专业主渠道的作用。把心理训练与课堂理论结合在一起。而心理健康训练的实施步骤程序大致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1.充分准备阶段
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做好心理训练,对师资素质要求很高。所以,在训练准备阶段,是在落实了资深的训练经验丰富的教师的基础上开始的,即学校要准备合格的教师,再由教师采取诸如文献查阅、观察调研、心理实验、心理测量、心理档案等多种方法广泛收集与大学生心理相关的生理、心理、学校、家庭、社会信息,进行心理评估,排除严重的精神病、脑和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设计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方案。防止重视心理测试,忽视测试后的分析研究的不良倾向。选择整合折衷的而不是单一的或偏颇的心理健康训练法为宜。近年来,我们在充分发挥校内心理专家作用的同时,能够结合校外医院、学校、心理服务机构等广泛的社会资源来做好心理训练的前期准备工作。
2.规范操作阶段
心理健康训练规范是指学校在国家相关法规基础上所确立的行为标准。它们可以由学校正式规定,也可以在校风作用下潜移默化地非正式形成。我们为了做到别具特色,符合特色办学的要求,更加需要规范自己的行为。心理训练教师在这一阶段主要是与大学生一起,通过一系列活动训练,如心理工作坊活动、心理成长小组活动、心理剧表演活动、心理运动会活动、心理拓展活动、心理知识问答活动等,配合分析讨论大学生心理特征及其因果关系,不断分享活动的成果,明确心理训练目标;优化重组大学生心理结构内容以达到训练目的。
“积极心理学”一词最早出现在马斯洛(A.H.Maslow)的《动机与人格》一书中,该书中的标题为“走向积极心理学”[2]。但是并没有引起心理学界的重视,直到塞利格曼在APA年度大会上明确提出把积极心理学作为自己任职的主要任务时,才开始使积极心理学走上了人类的视野[3]。2004年出版的《现代心理学史》第八版中,著名的心理学史家、心理学家舒尔兹把积极心理学称为现代心理学的发展之一[4]。
二、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意义
1.以积极心理学理论明确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目标
积极心理学和传统主流心理学相比:传统主流心理学是如何帮助大学生解决现有的心理疾病或心理问题,只关注到一部分人群,无法广泛性地服务于普通的大众学生[5]。其实心理健康教育是为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对心理健康概论、交往心理和调适、情绪纷扰与控制、恋爱心理与调适、学习心理与调适等多方面内容的课程[6]。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内容是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幸福感主要是体现于生活质量和积极品质感受,这种幸福感的主要是个体的自我实现体现如何与生活质量的一种协调。对事件的解释和看法是否个体感到幸福,有没有幸福感[7]。这也是对自己已有的生活状态和理想的生活状态的一种肯定的感受[7]。目前,积极心理学主要是探讨人类的幸福感、积极品德、愉悦感,研究积极品质和积极情感体验[8]。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可能会导致资源不足、出现就业难,理想生活和现实生活巨大差距会导致大学生的没有幸福感。从而导致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所以培养大学生的幸福感,提升大学生的积极品质是现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务。
2.以积极心理学视角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影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以前主要关注的是消极心理学的方面,主要内容是对个体现存的心理问题的诊断与治疗,解析心理异常现象,侧重于心理问题的解决[9]。积极心理学是以注重大学生个体内心潜能的激发,培养积极的品质,如个体积极的情感、积极的思维、积极的品质等;现阶段将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积极心理教育有机结合,不断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是积极心理学的重要目标[10]。笔者认为现代教育应该把目光聚集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增强幸福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当代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理性的对待理想和现实生活的不同,以积极向上的品质来自我调整,以坚忍不拔的意志来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使大学生在面对未来生活和危机时,能够积极面对,自我调整心理问题。这是积极心理学在当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
3.以积极心理学理论转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模式
在现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很多学生意识不到自己的心理问题,就算意识到了心理障碍也不愿意主动咨询并寻求帮助,而学校对这些现象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只能通过在一定区域开展心理学讲座、建立咨询室、情绪发泄屋等。这些工作却没有带给学生多少效益,甚至使学生接受了负面的影响。所以,要以积极心理学改变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首先,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建立积极向上的品质与态度,注重个体的生活态度与幸福感,帮助学生以积极向上态度的面对外在环境和挫折,以完善个体的人格,提高心理素质,提升品德境界。
本文认为在教学内容增加趣味性,以鲜明的个性色彩和心理特点来使大学生参加各种心理剧演出;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与他人分享的愉悦,使大学生的有一个良好的的情感体验,挖掘大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大学生的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从而达到预防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出现,促进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健康发展。结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国现代高等教育中显示重要地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个人成长与未来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培养全方面综合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启到了重要作业。现阶段是利用对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建立学生自信与自尊,对社会现状与生活质量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态度,从而促进个体更快地成长和发展。
作者:刘宗利 刘宗顺 孙佳慧 曹华 单位:长春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SHELDONM,KINGL.WhyPositivePsychologyisNecessary[J].AmericanPsy-chologist,2001,56(3):216-217.
[2]李金珍,王文忠,施建农.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学进展,2003,(3).
[3]刘剑.积极心理学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的作用[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12).
[4]Schultz,DuaneP.Ahistoryofmodernpsychology[M].NewYork:Thom-sonPress,2004:152.
[5]叶昇尧.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帮助,第五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2016:161
[6]裴利华.模糊数学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测评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09(12):115-118.
[7]Dinner,E.SubjectWell-Being:TheScienceofHappinessandaProposalforaNationalIndex[J].AmericanPsychologist,2000,55(1).
[8]卡尔.积极心理学[M].丁丹,译.第2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196-197.
关键词:心理危机干预;高校;干预机制
2002年,我国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并于2005年同卫生部、共同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明确做出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要做到“及早发现、及时预防、有效干预”的指示。目前各高校为应对大学生的心理危机业已形成了一定的干预机制,本文即对当下有关于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各类学术研究资料进行分析术评,总结现存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并且找出在该领域研究当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期通过理论的健全促进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健全和发展,保障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
1.国外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研究
我们知道对心理危机的干预起源于西方国家的军队精神病学临床领域,国外基于对心理危机及危机干预由来已久的研究和已经取得的丰厚研究成果,成立了许多专业的心理危机干预机构并且业已形成行之有效的、较为成熟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在各大高校当中,多由大学心理服务中心或专门的危机干预中心来承担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现以美国、日本等国家的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为例对干预机制进行梳理分析。
1.1美国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研究
美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最早起源于心理学家威特默(1896)将心理学应用于教育并为教育提供需要的服务;戴维斯(1907)推动了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正规教育体系的进程;比尔斯(1908)出版《一颗找回自我的心》,极大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的发展。此后,卡尔・罗杰斯提出在心理咨询中以当事人为中心,将咨询的重点放在当事人身上的咨询模式,这一理论使得学校的心理教育随之将教育重点转移到学生本身的情绪治疗教育上,将关注重心放在学生学习和生活当中,并朝着这一方向逐渐发展、丰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
目前美国已经形成一套比较成熟完善的危机干预机制,几乎所有高校都拥有专业的心理危机咨询机构并且配备专业心理人员,危机干预模式包括危机发生或即将发生时的缓解和阻止,即明确告知当事人怎么做可以降低和阻止危机及其危害;随时评估现有的机制与体系是否完善;坚持团队合作;加强沟通,即始终保证学校、家长以及社会媒体的沟通交流;让危机事件中的利益相关者加入干预组织,同时还需要专业的心理人员参与整个干预过程(甘露,2013)。美国的高校如果出现危机,首先要报告给地方和州政府并由其先行介入,如果地方和州政府同样无法解决就汇报给联邦政府,由总统作出决策,继而美国联邦应急管理局开始介入工作,同时美联邦应急管理局还与各州教育部门联合制定了一系列应对危机事件的指南(余冠军,陈玉祥,范起东,2010)。当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已经成为美国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业已建立了一系列完备的职业标准、职业道德规范、全力范围以及教育咨询标准、培训标准等等。
1.2日本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研究
日本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基于其地震频发,需要灾后危机干预以及深受美国影响等原因起步较早,20世纪50年代开始成立专门的心理工作机构,随着东京大学、京都大学、立教大学等等相继设立心理工作室等机构,日本高校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日趋普及与成熟,同时日本又有着充足的经济基础以及单独划拨的专项经费为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发展作保障,由此日本高校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逐渐走向正规化、成熟化。高校的心理危机管理队伍成员均是心理专业的医务人员和专业的工作、管理人员,其心理机构为学生开展了有针对性的、丰富的训练、活动和讲座,解决了很多心理问题(甘露,2013)。
2.国内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研究
我国对心理危机干预的研究起步较晚,因此首先要学习国外的成熟理论和业已进入正轨的危机干预机制,但在扬弃的学习这些先进经验的同时我国学者并没有停滞摸索钻研的步伐,在起步晚、专业基础匮乏的种种束缚条件下对心理危机干预进行探析与发展,取得了一定了成果。现如今我国各大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心理危机干预均已呈现一定规模,学术界对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的研究也形成一定态势,涌现出许多不俗的研究成果。
在学术专著方面,郭薇等编著《心理危机干预概论》一书,详细研究心理危机的起源、概念、特征、分类、干预模式并且主张根据不同的心理危机类型对其进行干预;陈道明在其专著《心理危机干预研究》当中着重探究了突发性事件尤其是突发性公共事件所引起的心理危机如何干预应对的问题。
在学术论文方面,首先是通过对心理危机进行分析界定以此来研究干预措施,荆月闵在中国石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干预对策研究》中着重分析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成因、特征及如何界定,通过对心理危机的研究来确定干预对策;高淑艳在《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构建初探》中首先通过对心理危机产生的根源进行分析定性,从而针对不同心理危机展开不同干预措施。
其次是基于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内容分类进行研究,湘潭大学王玲的硕士学位论文《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探析》中就分别对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四个组成部分即危机前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危机临发时的预警机制、危机发生中的应急机制和危机后的保障机制进行研究;谭海涛,牛宏伟,李鑫等在《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研究》中通过对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理体系的研究来构建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再次是通过实际案例调查或通过问卷调查和量表测试对心理危机干预机制进行的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的硕士学位论文《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其干预策略的调查》(孔晓东)即通过设计问卷调查和对量表的测试分析进行研究;李向阳,格根图雅在《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案例分析与启示》中通过对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加强和改进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及干预程序,完善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最后还有基于对各高校的走访调查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进行的总结性研究,高淑芳,管凤仙,张国栋等在《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及干预工作的思考》中提出许多高校形成的在学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危机干预领导小组、在学院设立心理辅导员、在班级选拔心理委员、在宿舍选定宿舍长以此构建学校、学院、班级、宿舍最终到个人的五级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体系;查晶,刘海骅在《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思考与尝试》中较为完善的总结了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过程与步骤,一是预防性心理危机干预,包括为学生建立心理健康和心理危机干预档案及建立心理问题的监测及排查制度,二是治疗性心理危机干预,包括积极对学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以及危机干预知识与面向学生开设免费的心理咨询,三是补救性心理危机干预,包括危机当中的处理程序及危机后的处理程序。
3.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研究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分析与整理,不难看到近几年我国对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不可否认目前的研究当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之处。
第一,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心理危机进行干预的有效途径研究不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对其的学习与弘扬是巩固广大人民群众共同思想基础的需要。对高校大学生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培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指引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必要条件,与此同时,在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也必然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纳入对心理危机的干预之中,运用其对产生心理危机的大学生进行引导教育,促进其产生正确的、积极向上的思想,以此来实现对心理危机的成功干预及化解,然而目前除了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之外,尚没有对如何有效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干预大学生心理危机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第二,研究较为缺乏创新性。近年来关于心理危机及危机干预的学术资料在数量上有了急剧提升,但是在质量上却有大量重复性研究,在对理论及干预机制的构建上较为缺乏创新性,同时要注意虽然我们需要国外的成熟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但是必须将理论同我国大学生以及高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制定出适合我国高校、适合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第三,取样、取例范围较小。在需要实例或问卷调查、量表测试的研究当中,取样或取例的范围大多局限于一个院系、一个学校或一个地区,这样得到的研究结果可能较为单一或受到地域的影响,以至于影响研究结论的广泛性。
第四,缺少跨领域合作。首先对心理危机干预的研究离不开医学、教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等学科的融合与跨学科交流,其次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等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当中所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因此笔者认为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也应该与时俱进,尝试同新媒体等多领域进行适当的合作。
第五,缺乏对机制的规范和完善。在预防体系以及危机评估体系的研究和建设方面都不够完善,同时对心理危机干预的保障机制缺乏深入研究。(作者单位:西华大学政治学院)
基金项目:西华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编号:ycjj2015003)
参考文献:
[1] 陈道明(主编).心理危机干预研究[M].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09.
[2] 郭薇(主编).心理危机干预概论[M].四川: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3] 查晶,刘海骅.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思考与尝试[C].载于王建中,金宏章(主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358-360.
[4] 李向阳,格根图雅.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案例分析与启示[C].载于白宝玉(主编),科技创新与经济结构调整――第七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内蒙古: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2,48-50.
[5] 荆月闵.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干预对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未出版,北京市,2008.
[6] 孔晓东.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其干预策略的调查[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未出版,武汉市,2007.
[7] 王玲.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探析[D].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未出版,湘潭市,2012.
[8] 甘露.国外高校心理危机管理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J].金田,2013(2),313-314.
[9] 高淑艳.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构建初探[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10(1),96-97.
[10] 高淑芳,管凤仙,张国栋,雷秀雅().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及干预工作的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08(s1),121-124.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压力;学习压力;就业压力
近年来,各地高校大学生中由心理问题造成的安全事故的频发,促使大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于大学生心理压力等问题的研究亦日益凸显其重要性。
通过对一些相关先行研究的学习,笔者发现,至今关于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各项研究中,大多是针对心理压力来源类型的调查与研究,而很少对大学生文理科、男女、年级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
因此,本研究中,笔者主要在心理压力来源基本明确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大学生中文理科、男女以及各年级分别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做出初步整理与分析。希望能对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起到一些作用。本论文主要就学习压力与就业压力进行对比研究。
一、心理压力及心理压力来源
心理压力即精神压力,是指个体在生活适应过程中的一种身心紧张的状态,现代生活中每个人都有所体验。压力过大、过多会损害身体健康。而大学生心理压力来源主要是指造成大学生一系列心理压力及问题的原因。根据对相关先行研究的学习得知,目前大学生心理压力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压力、就业压力、情感压力、经济压力、人际交往压力等。(如图1所示)
二、调查方式及对象
此次调查主要采用调查问卷及分层随机抽样的形式,对苏州大学文理科专业各160名,共计320名学生进行调查。此次调查问卷共发出320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320份,有效率为100%。调查对象具体如表1所示: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1.学习压力
从以上调查结果可知,有78.8%的理科生及84.38%的文科生感受到了学习压力。可以证实,学习压力确实是造成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第一来源。且无论文理、男女、年级差异,学业给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都是最大的,这是他们的共同点。但同时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从文理科角度来看,文科学生总体感受到学习压力的比率较理科生大,但程度与理科生相比较低。其原因可能在于,文科生感受到的学习压力主要在于面临考试的压力。由于文理科学习内容与方式的不同,造成文科学生通常不太注重平时的学习,只有在面临考试的时候才会紧张起来,因此在考试面前大部分文科学生都会有学习的压力。而与此相反的是,理科学生更注重平时的学习与积累,虽然日常学习压力较大,但面临考试反而压力会相对较小。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文科生感受到学习压力的比率会比理科生高,而不是我们所认为的理科生高于文科生。但由于理科生平时课程安排紧、学习科目难,因此理科生总体感受到的学习压力肯定会较文科生大。
从男女生角度来看,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高年级还是低年级,女生感受到学习压力的比率及程度,总体来说都普遍比男生要高。探求其原因,可能主要在于女生通常学习的自主性及自律性较好,且对自我的要求也较高。相反,男生自律性较差,比较贪玩,对学习成绩的要求也没有女生高。
从年级角度来看,理科生中从低年级到高年级,感受到学习压力的比率越来越低,程度上除大二阶段略有下降外,总体处于上升趋势。而文科生中,大一和大四学生感受到学习压力的比率较大二、大三高,且大一的程度最高,大四程度最低。
2.就业压力
大学生感受到的就业压力仅次于学习压力,位居第二。可见就业形势的严峻对大学生心理造成的压力之大。
从文理科角度来看,理科生感受到就业压力的比率及程度都较文科生要高。这似乎与理科生的实际就业率往往比文科生较高相悖,但事实确实如此。这可能与理科毕业生总数普遍较大有关。且据相关研究表明,文科生家庭情况普遍较理科生好,尤其是在经济条件方面,这使很多理科生都面临着必须通过就业来改善家庭经济状况的压力。
从男女生角度来看,女生感受到的就业压力总体较男生高。这可能与男女生的就业环境及所受待遇不同有关。虽然现代社会早已提倡男女平等,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也确实逐步有所改善,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还是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差异。这就往往导致女生就业要比男生面临的挑战和困难更大。
从年级角度来看,文科生感受到就业压力的比率及程度有逐年递增的趋势。这可能因为文科生普遍家庭情况较好,导致在低年级时他们中的大多数并不会特别在意就业问题。但随着毕业的临近,逐渐意识到一份好的工作在自身今后的独立发展中的重要性,也就越来越感受到就业压力的存在。而在理科生中,大三学生感受到就业压力的比率和程度最高,因为大多数理科生迫于巨大的就业压力往往大三开始就十分关注就业信息,希望能尽早就业。
此次调查结果表明,不管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学习与就业确实是他们心理压力的最主要来源。但从感受到这两类压力的程度来看,理科生要略微高于文科生。这可能与理科生普遍学习科目较难、课程安排较,且理科生每年毕业生的总体数量较大且家庭情况普遍较差有关。
随着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压力越来越大,由心理压力引发的心理问题及障碍也越来越多。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发展及其家庭的未来,更是关乎国家兴亡的重要事情。因此,如何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让他们能够更加轻松地面对未来的重任?笔者认为,这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行。社会的重视,学校的支持,老师的鼓励,家庭的关怀,自身的排解,缺一不可。由于篇幅限制,此次研究对这一问题不能予以深入探讨。但笔者会继续学习与研究,探索更多解决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具体措施与方法,希望能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起到一些作用。
参考文献:
[1]拓维文化.大学生心理问题调查.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
[2]黄艳苹,陈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①文献资料法:查阅大学生心理教育方面的书籍,浏览中国知网上关于大学生心理教育现状研究的论文,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②专家访谈法:走访长春市高校的教育专家,对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发展问题及发展策略进行讨论。③问卷调查法:随机抽取长春工程学院、长春大学、长春理工大学三所高校在校学生各100人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30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298份,有效率99.3%。④数理统计法:对问卷的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为本文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
二、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心理教育重要性认知情况调查分析
对大学生进行了关于心理教育重要性认知情况的问卷调查,从表1的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认知较高,其中有45%的学生认为心理教育非常重要,有37.9%的学生认为重要,有7.7%的学生认为不重要,有9.4%学生认为非常不重要。《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明确提出,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应具备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具有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随着高校加强了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大学生对心理教育还是比较认可的,学生能主动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当中。
(二)大学生对高校心理教育满意度调查分析
从表2大学生对高校心理教育满意度的调查结果来看,当前大学生对高校心理教育的满意度不高,其中有19.5%的大学生对心理教育非常满意,有21.8%的大学生对心理教育满意,有34.6%的大学生对心理教育不满意,有24.1%的学生非常不满意。虽然全国高校一直在提倡加强大学生的心理教育,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可是这一工作在全国高校开展的情况并不均衡,一些学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足,没能将这一工作作为高校教学的重要内容来开展,对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任务、内容、规律、重要性缺少研究,大学生心理教育开展的并不顺利,学生对高校心理教育的满意程度较低。
(三)大学生心理教育开展的影响
因素调查分析对学生进行了心理教育开展影响因素的调查,从表3的调查结果来看,影响因素还是比较多的。其中有25.8%的学生认为学校不重视心理教育是主要的影响因素,有21.8%的学生认为课程设置不完整是主要的影响因素,有24.5%的学生认为师资力量差是主要的影响因素,有22.8%的学生认为心理教育方式落后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三、结论与建议
[论文关键词] 高校心理健康 教育课程 教学效果 评价
[论文摘要] 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是高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进行探索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增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效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从教师教法、学生学法、教学效果评价三个方面论述了高校心理教育课程的教学,旨在通过该课程教学的探讨,进一步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进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随着高校心理事件的激增,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根据教育部于2001年颁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很多高校纷纷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1],并以此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不能仅停留在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的理论,而是要落实到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上,所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一门体验性、实践性、互动性很强的课程,这也造成了该课程的教法、学法及教学组织存在诸多争议。故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进行探索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增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效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点
1.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综合性、应用性特点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社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变态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及思想道德修养、职业生涯规划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同时,它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依据心理学、教育学和团体动力学的有关原理,把抽象的心理知识和生动活泼的操作实践结合起来,强调学生将课堂体验所得向生活情境迁移,进而提高心理素质、增进心理健康,具有应用性特点。
2.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实施活动化的特点。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活动课程的互动性与开放性,强调以活动课程的形式组织实施课程内容。通过各种各样亲身参与的活动,学生能够获得丰富而真实的感悟、体验和反思,进而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认知、情感与行动重新考察,并以更深刻的方式重建经验和重新解释,提升自我感和价值感,不断内化那些经过活动中的交互作用而培植的观点,最终达成人格和谐发展之目标[2]。
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教学组织预设生成化的特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学科领域,要服从学科课程的目标,具有学科课程的计划性、系统性。在具体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教学计划,依据教材内容进行备课,形成预设式的教学安排。与其他传统学科相比,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以传递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为宗旨,而是强调学生在活动情境中体验、分享,所以教学安排并不严格地按照预设的程序进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利用学生互动分享的生成性资源组织教学,丰富教学内容,实现学生自我觉察、自我教育,促进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增进心理健康、开发心理潜能。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是一个预设生成式的教学安排,是教师与学生在教学大纲的框架下借助于现实活动而协作的过程。
4.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师生关系平等协作化的特点
师生之间民主、平等、尊重的关系有助于课堂形成安全的气氛,促进学生产生新的体验和感受,实现不合理认知和行为的转化,进而提高心理素质。后现代课程理念也强调教师与学生是学习社区里平等的成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全部运作应贯穿一个基本原则:师生双方在民主平等上的协作。随着课程的进展,师生关系愈加融洽,双方的协作也不断地向纵深发展[2]。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法的探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学科教育,它关注的是学科知识的内化和各种心理调控技能的完善。教师教学的重点不是引导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和抽象的理论,而是把学生引导到心理健康知识的真正应用上[3]。具体的教学方法可归纳为:
1.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在课堂中的效果如何,关键在于教师对案例的选择。因此在选取案例时力求选用的案例具有现实性、代表性、生动性。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最关注、最渴望解决的问题,综合成典型案例呈现给学生。同时,教师可以根据所要讲授的内容设计出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最后教师做出小结,并将有关的心理学理论知识浓缩进去,传授给学生。概括起来,此方法的操作程序是:案例导入——思考讨论——总结提高。
2.团体心理辅导法
团体心理辅导的过程是一个借助于成员之间的互动而获得自我发展的学习过程。它非常重视学生的主动学习、自我评估、自我改善,有利于学生的自我教育。它可以通过团体成员的自我体验,成员间的相互分享,改变其行为模式,达到使团体成员成长和发展的目标。团体心理辅导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方式,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运用这一教学方法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民主参与性原则。教师作为团体的领导者和团体成员之间是平等、尊重的关系,应使团体保持一种安全、信任的基调。(2)活动性原则。教师应根据团体目标,选择设计团体活动,诱发学生进行体验性学习。(3)潜力开发原则。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启发,激励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相信学生是有发展潜力的。(4)灵活性原则。教师课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理论、技术、团体程序等,取得辅导效果的最大化。
3.心理测试法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讲授内容插入心理自测量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教师应注意心理测试的指导语和对测试结果的解释。例如,在讲自我意识这一章时,教师可采用自尊量表评定学生对自我价值和自我接纳的总体感受。在施测前教师应给学生科学的指导语,说明测试的结果没有好坏对错之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作答。在对结果解释时,教师应向学生说明自尊在心理学上的界定,以免学生受日常生活观念的影响而误解了其科学含义,说明测试只是帮助自己进行自我认识和问题评估的工具,学生应结合自己平时的行为表现去思考,而不能根据结果随意给自己贴标签。 转贴于
4.行为训练法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应以行为训练为核心使学生有效地实现从知到行的转换。行为训练是以行为学习理论为指导,通过特定的程序,学习并强化适应的行为、纠正并消除不适应行为的一种心理辅导方法。[4]教师在运用这一教学方法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从易到难的原则。教师可将行为训练的总目标分解为多个简单的子目标行为,并且从较容易训练的子目标行为开始,遵循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吸纳复杂的目标行为的学习。(2)示范性原则。为了避免学生在行为训练时获得负性经验,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行为示范,供学生模仿。(3)及时强化的原则。教师对学生表现出的适应性行为给予及时地肯定和认可,以增进行为在实际情景中呈现的可能性。
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生学法的探索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 因此,教学本身要让学生不但学会,而且会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学生本位的课程,学生如何将课堂习得经验转化为日常行为,进而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掌握本门课程正确的学法显得尤为重要。本门课程的具体学法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1. 体验
体验性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学生只有在情感交流和思维碰撞中产生深刻情绪、情感体验,才能促进学生心理品质和心理能力的发展。故体验是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重要学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营造安全、无条件接纳的心理环境,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达到教学心理相容。同时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运用语言艺术,促进学生产生内心体验。
2.团体讨论
团体讨论是团体心理辅导的一个技术,它是指团体成员围绕一个共同的话题,发表各自的意见,并听取他人的意见,及时修正自己原来的看法,互相进行合作、深入的探讨。团体讨论的目的不在于讨论之后的结论,而在于借助讨论过程促使成员充分地参与。它可以帮助学生清楚地认知自己的和他人立场的差异点和共同点,培养尊重他人的习惯,促进学生从多个角度理性的思考问题并做出有效选择,这对于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是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必不可少的学法。教师在团体讨论中应注意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对于学生意见不予批评,使学生自始自终保持轻松自由的心态。
3.课外阅读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要以教材为基础。通过课堂专题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但任何教材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对于课堂教学的不足,学生可以通过课外阅读进行弥补,这是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重要学法。教师可以根据课堂讲授内容,为学生提供心理学书籍杂志、心理电影、心理学网站。这些生动活泼的形式,更容易帮助学生体验、学习、接受课堂学习的知识和理论,进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评价的探索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养的最终目的,所以该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不仅仅是检查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更多的是关注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否促进其心理认知的发展、心理品质的提升和心理问题的矫治。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评价的目标体系和评价的方式方法都直接影响着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和课程功能的落实。鉴于此,依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目标及学习内容,我们建立了如下的评价目标:(1)学科基础知识: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2)能力方面:掌握人际交往、情绪管理、压力管理、自信心培养等方面的技能,能够对自身状况和问题有所了解,有效应对各种突发性事件及负性情绪,维持自身良好的心理状态。(3)心理素质方面: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观点,并能将其与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紧密联系,有效地进行自我调节。
该课程的评价方式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平时的练习作业进行评定,着重分析学生各章节知识的内化程度。终结性评价指期末测试,通常以案例分析、影评或开放式问卷的形式进行,旨在鼓励学生超越教材,强化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认真的总结、反思,并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要求及具体目标的达成情况,寻找差距,分析原因,真正有效地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郭名询.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全书[M].北京:银声音像出版社,2004.
[2]程迪.后现代课程范式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构[J].2005,1:37-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0-0007-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10-004
[本刊网址]http://hbxb.net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人才培养的层次和水平也不断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能力已纳入社会对于高素质人才考评的重要标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媒介。构建科学合理、卓有成效的心理健康课程体系,对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举足轻重。
一、对高校心理健康课程重要性和必要性的理性认知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过程中心理发展变化的重要阶段,他们在社会认知、角色转换、人际交往和价值观等各个方面产生心理矛盾和冲突的情况时有发生。近年来,马加爵案、药家鑫案、林森浩案等的接连发生,使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成为社会各界的关注焦点。而高校所做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统计和高校频发的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也不断给教育工作者带来警示和深思。党和国家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给予了诸多的关心关注。自2001年以来,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提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要求高校“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等。2011年5月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对高校开展心理健康课程又进一步提出了具体要求,要使大学生能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真正受到教育、得到启发。高校心理健康课程作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力抓手,无疑对于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面向全体学生,以问题预防与发展指导为宗旨,帮助大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完善健全人格,激发个人内在潜能,提升自我调节能力,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自我价值。
二、高校心理健康课程体系的现状诉求
(一)课程定位需进一步明晰
尽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经在高校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毕竟此项工作的整体推进的时间尚短,仍有部分高校还没有给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足够的重视。这就直接导致了部分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视为上级布置的任务开设即可,而没有对课程体系的整体架构进行细致论证。而在具体操作层面,教师资源短缺,以德育系列或者行政系列教师担任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工作;课程课时设置较少,针对性差,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照本宣科,缺乏体验性和互动性,教学效果不明显等情况仍然存在。
(二)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从教师数量上来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专职教师比例不高,兼职教师中绝大多数人并不具备心理学相关专业学习背景和培训经历;从教师的人格特质角度讲,担任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任课教师自身必须人格完善且心理状态健康向上,但个别教师存在心理素质较差或者个性存在缺陷等问题;从教师队伍的培训管理分析,许多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领域重视不足,以致教师在继续深造、技术培训、交流学习以及职称晋升等方面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空间。这些原因都导致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难以保障。
(三)课程考核评价环节尚不完善
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考核评价,目前国内高校大部分是以试卷或撰写论文的形式进行。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倒逼了任课教师在课程内容、教学目标以及教授方法等环节的设置上发生导向性误区,也使学生更加关注考试成绩,而忽略课程原本对大学生自身心理健康调节能力和心理技能应用的掌握。现实情况往往上演这样的一幕,在大学生参与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结束之日,也是告别关注心理健康之时,他们存在紧张焦虑情绪,却无法应用知识进行消化调节,走出阴影;他们出现矛盾困惑,却不能利用技能妥善处理,直面挑战。
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在框架上由原理课程、健康课程和活动课程相互依附,在细节层面又与校园文化、课程设计、专兼职教师队伍以及大学生自身等因素息息相关。
(一)完善课程设置,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核心建设
1.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适应学生发展需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面向全体大学生开展的一门课程,这就需要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既要注意对共性问题的探索,又要尊重不同年级、不同群体进行个性需求的研究。总体来讲,大学生的心理需求随着年级的变化而不同。如大学新生与毕业年级学生表现的心理问题往往截然不同。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切忌搞大锅饭,要在设计共性知识脉络的同时,将每学期的课程内容与不同年级大学生的独特心理特点相结合,有所专攻,有所侧重。
2.丰富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形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一方面,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借鉴团体心理辅导的模式开展教学活动。由于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主导者可以针具不同主题,引导和帮助参与者创建相应的环境活动,极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和体验感,使同学们在群体互动中主动感知问题,收获知识。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对心理测量仪器和工具的有效运用,提升教学效果的针对性和趣味性。根据对应章节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参与标准测量表的填写,使同学们在自填、自评、自测中,从对量表的感性认知,逐渐转化到对知识的理性掌握。这不但能够满足学生自我探索的愿望和兴趣,也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二)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教育优势,助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1.以优美的校园环境熏陶人。优雅舒心的环境往往能够使人的情绪得到舒缓,心情感到愉悦。大学生将在一所校园中度过四年宝贵的青春岁月。如果他所处的校园环境基础设施完备,校园景观怡人,管理制度有序,校园处处散发着年轻的朝气,处处彰显着古朴的大学书香亦或是现代的科技之美,那么长期生活在这样宁静与雅致的环境之中,感受着青春向上的气息,可以有效调节大学生的负面情绪,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吸引人。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们要经常走近学生,更多地倾听学生的心声,以他们的心理需求为出发点,不论是活动的内容设计,还是活动的载体搭建,都要尽可能照顾到参与学生的心理感受,使我们的校园文化活动真正做到让大学生喜闻乐见。在活动的氛围营造上,我们要积极创建公平公正、积极向上的环境,让同学们在活动中有所作为,收获喜悦,也使校园文化活动在潜移默化中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3.以积极向上的宣传舆论内容鼓舞人。正面积极的宣传能够起到激励大众、鼓舞人心、凝聚力量的强大向心力。在高校心理健康课程教育第二课堂的建设中,高校应筑牢宣传舆论阵地,充分利用校园BBS、校报、广播电台以及宣传橱窗等校内宣传资源和途径,如开设心理知识专栏,邀请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专业教师为同学们答疑解惑等,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知识和技能进行宣传普及,广泛传播青春正能量。
论文摘要:通过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江西省内四所高校部分参加定向运动大学生和普通大学生进行测评,结果表明参加定向运动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优于普通大学生。这为定向运动在高校体育的广泛开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定向运动是一项集健身、娱乐、知识、竞技和国防教育于一体的新兴体育项目。定向运动作为一项体育项目不仅能强健体魄,而且能使参与者掌握相关地理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这项运动使参与者走出平时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融人大自然,在身心愉悦的状态下锻炼身体、陶冶情操、磨练意志、提高团结协作的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
随着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理念的不断更新,定向运动已经逐渐进人大学体育课堂。但由于种种因素,许多高校体育教学部门对开设定向运动课程的目的和意义还不是十分明确,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和进行相应的投人,从而制约了高校定向运动课程的开展。本文就定向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进行研究,考察这项新兴体育项目对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作用,为定向运动在高校的普及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 1研究对象
抽取江西省内四所高校内参加定向运动训练的大学生150名(其中男94人,女56人),并在上述高校各不同专业内随机抽取300名普通大学生(其中男179人,女121人)作为参照对象。
1. 2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测量问卷包括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 )to、艾森克个性问卷(EPQ ) tZ} o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 )由90个问题组成,根据总均分和各因子分的高低来评估分析心理健康水平。本量表采用0一4五级评分,其中。=无、1=轻、2=中、3二偏重、4=严重。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由湖南医科大学龚耀先修订,问卷测量神经质(N)、内外向(E)、精神质(尸)和自我掩饰度(L)四个人格维度。以上量表均经过必要的信度和效度检验。所有数据应用SPSS10. 0统计软件处理,并进行t检验。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 1参加定向运动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SCL一90得分的比较及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参加定向运动大学生在躯体化这项因子的分值明显高于普通大学生,且存在显著差异(P
除躯体化因子外,在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敌对性、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几项因子上两个群体之间心理健康的差异性达到非常显著程度}P
2. 2参加定向运动大学生与全国常模的比较及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参加定向运动大学生的SCL - 90因子得分的总均值与国内青年常模相比差异性不是十分显著(T=1.25, P
2. 3参加定向运动大学生SCL一90得分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由表3可以看出,参加定向运动大学生人格特征的精神质P和神经质N与SCL一90得分呈正相关,而内外向E和掩饰程度L与SCL一90得分呈相关。在四个人格纬度中,相关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内外向E、掩饰程度L、精神质P、神经质No
3讨论
3.1参加定向运动能有效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据调查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够培养良好的个性及坚强的意志,对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定向运动是在野外紧张激烈的对抗情况下进行的,运动员要在野外复杂的地形下保持不断地快速奔跑、跨越各种障碍,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因此从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的角度考虑,定向运动作为一项体育项目,对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有显著的作用。
此外,定向运动要求参与者在体力与精神的双重压力下,迅速做出判断,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定向运动参与者参加训练和比赛取得好成绩的重要保证。在进行定向运动时,地点通常是设在野外、公园等,人们的注意力必须在地图上和实际地形、地貌上转移,既要用心识图又要观察、浏览大自然的秀美风光,由于注意力的不断转移,能使心情偷快,身体得到放松。故定向运动能陶冶情操,消除烦恼,解脱压力,培养沉着、冷静、机智、果断、顽强、心胸开阔等良好的意志品质[[3]。因此定向运动作为一项智慧型的体育项目,能够培养参与者的良好的意志品质,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促进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大学生作为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由于学习和就业压力增大,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尤其表现在抑郁水平、焦虑倾向、敌对情绪以及人际敏感等心理问题上。由表1和表2得知,参加定向运动大学生在焦虑、抑郁、敌对、人际敏感等因子上明显优于普通大学生,而且略高于青年常模。这表明参加定向运动能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整体水平。
3. 2参加定向运动大学生人格特征分析
论文摘要: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心理学派的理论观点及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探讨如何在大学校园内构建多维干预途径,以缓解和应对大学生心理障碍。
几乎每个人都曾有过心理障碍的症状。被认为是不健康或变态的心理功能,常称为心理病理或心理障碍。心理病理学功能包括情绪、行为,或思维过程的扰乱。它们会引起个体的痛苦或阻碍个体达到重要目标。社会的不断变革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些新的矛盾和困惑。大学生处于人生漂泊不定的时候,没有成家,感情在他们心中很重;工作还不确定,对未来没有安全感;还有些从偏远地区走出来的孩子,他们希望能够进人高等院校之后改变人生、改变家庭,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使他们产生了焦虑。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就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2005年10月,北京大学心理系一名学生跳楼自杀身亡。这是当年北京高校第15名自杀身亡的学生。根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评估和心理干预研究课题组提供的数据,我国每年约有28. 7万自杀死亡的人;在我国3. 2亿17岁以下的青少年中,还有3 000万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困扰的儿童青少年。分析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客观上,社会因素有生活压力大、竞争激烈等;个人因素则表现在大学生还没有经历一个很好的社会化过程。这使得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很低,遇到问题不知道该怎么解决,容易迷茫,从而走上极端。根据王滔等2003年关于《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特点研究》的报告来看,目前我国高校男生的整体心理素质水平高于女生;城市来源大学生心理素质水平高于农村来源大学生。大学生心理素质也存在专业类型之间的显著差异,表现为:经贸类>工科类>文科类>理科类的变化趋势;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还存在年级差异,表现为:大二>大三>大一>大四的发展趋势。
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宗旨是提升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优化学生的人格。在具体实践中要有针对性地做工作,特别关注一些主要矛盾点和主要问题的多发点,如恋爱婚姻、学业发展、工作就业等问题。
按照教育部“切实做到领导责任落实、机构设置落实、队伍建设落实、制度建设落实、工作场地落实、经费投人落实,努力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的要求,面对大学生心理障碍日益严峻的现状,以及他们心理素质水平的发展趋势,我们该如何在高校建构合理的干预途径来缓解、应对大学生心理障碍呢?
一、心理障碍干预的理论依据
任何事物有果必有因。要想有效防治、干预心理障碍,就必须寻找心理障碍产生、发展的原因。对症下药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心理学领域中,干预指对处在心理障碍状态下的个人采取明确有效措施,使之最终战胜危机,重新适应生活。心理干预的主要目的有二,一是避免自伤或伤及他人,二是恢复心理平衡与动力。心理学专家们,根据他们不同的学派所持不同观点,对心理障碍及如何治疗有不同的看法和意见。
1.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类所有的行为都是有原因的。人类的行为是由与本能有关的来自无意识力量所推动的。当一个人自我了解增加,就可以增强其心理适应能力。精神分析治疗就是通过精神分析的方法,将无意识力量提升到意识水平,并对其进行控制。
2.行为主义理论:认为所有行为异常都没有任何病理性改变。适应行为和不适应行为都是习惯的。行为治疗就是根据学习原理,削弱不适应性习惯,并加强适应性习惯。
3.人本主义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是独特且有充分发挥其潜能的能力。只要给患者提供适当的心理环境和氛围,就能够产生自我理解,改变对自己对他人的看法,产生自身导向的行为,并最终达到心理健康。
4.认知心理学理论:认为心理障碍是由于在共同感受欠缺、自动思维习惯和规则刻板印象等错误的前提下对现实误解的结果。这种错误可能从平常的事件中产生。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了它内心体验和行为反应。因此,帮助解决歪曲的假设并学会使用正确的方法思维,就能够排除困扰的情绪和矫正不适应的行为。
5.生理心理学理论:认为知觉、记忆、思维和情绪等所有高级心理功能都和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理功能有密切关系,调节和改善其生理生化效应是心理治疗的根本途径。
6.人性主义理论:认为人性是社会、生物和精神三种基本属性构成的多种矛盾统一体,社会属性制约着人的生物属性和精神属性,且通过社会支持系统对疾病的发生和治疗起作用。
当然,疾病对于人来说是全方位的。无论就发病原因、疾病症状表现,还是治疗、愈后等方面都具有全方位、整体性的特点。从长期的心理治疗结果和调查情况来看,没有哪一种心理理论的治疗是包治百病的。不同的治疗方式对于不同的心理障碍有不同的医治效果。针对大学生心理障碍形成原因的复杂性,我们必须努力建构多维的防治、干预途径。
二、建构多维系统的干预途径
大学生心理障碍干预模式是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不同心理健康水平所采用的灵活多样的育人助人的工作方式,是由多维系统的干预途径、多样渗透的干预方法〔习、丰富全面的干预工作内容、众多的干预机构和严格的责任制度五要素组成的完整系统。在此,我们要探讨的是从哪几个维度建构大学生心理障碍干预途径:
1.发展优化。发展与优化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干预途径,是学校心理干预的基础工作。包括环境育人、课程教学、体育锻炼和行为干预。
环境育人是指由后勤基建部门实施的校园景致的硬环境建设和由学校各部门实施的学风校风软环境建设对学生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园景致对大学生具有象征性、美学性和暗示性的作用,优良的校园生活学习硬环境对于陶冶学生的性情具有积极的作用。良好的学风校风对于学生不良心境的改善、竞争意识的增强、求真务实作风的形成和恋爱观的端正等具有积极的教育作用。
课程教学是指由教务处实施的大学生心理学、心理卫生、伦理道德、学习学等课程的教学。通过学习这些知识,了解心理活动现象、过程等规律,从而提高对自身精神世界的认识;掌握维护自身健康心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领会评判行为的是非、善恶标准,理解具体行为规范及其意义,为在伴随积极的情绪体验时升华为道德信念进而为道德行为打好基础。同时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学习动机、调节学习心理、掌握学习方法。
体育锻炼是由体育系部实施的包括公共体育项目和个人爱好项目为内容的锻炼活动。许多研究证明,身体锻炼对调节消极情绪、改善心理状态有着显著的效果。
行为干预是由学生工作处实施的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干预工作的特点是既不注重将过去的事作为引发行为的原因,也不接受对行为的潜在动因进行假设,而是根据行为的强化、消失、惩罚、刺激控制和反应性条件反射等原理进行对期望行为的塑造、促进、链接和强化。
2.预防保健。预防与保健是以提高对抗应激反应为目的,根据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方法,实施心理干预的途径。方法包括:行为干预、自主教育、社会实践、专题讲座和团体辅导。
自主教育是指学生在由图书馆提供的心理健康教育书籍和阅览场所条件下的读书活动以及学生会举办的各类社团活动。图书馆是学生通过阅读心理健康教育书籍报刊来发挥心理预防保健和自疗作用的重要平台。通过提供相关资料进行阅读防治,起到心理共鸣、净化、平衡、暗示、领悟的作用,从而改善心境、缓解压力、增进心理健康。学生组织的活动包括编演心理剧、编辑心理刊物、举办心理健康周(月)等形式的各类社团活动。在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的过程中,能够促进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社会实践是由团委组织实施的。内容包括:社会生活体验、社会调查和社会服务等活动。以此帮助学生深人了解社会、体验人生,弥补挫折教育和实践锻炼的不足。
专题讲座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师生互动为辅,促使关心同一问题的大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有效地缓解或排除其他困扰的干预方法。比如:大学生恋爱问题的干预,主要是提高大学生恋爱的道德意识。包括明确选择对象的道德标准、提高忠诚高尚的责任感和加强为对方承担恋爱过程的道德义务。职业发展规划是针对大学低年级学生进行的提高知己知彼、抉择与行动能力为内容的心理干预。
团体辅导是以班级或同类学生为单元的互动辅导形式,是在团体领导者的带领下,团体成员围绕某些共同关心的问题,通过一定的活动形式与人际互动,相互启发、诱导,形成团体的共识与目标,进而改变成员的观点、态度和行为。团体辅导对于解决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如社交回避与苦恼、交流恐惧等方面的问题,具有积极的改善作用,也是满足学生发展上的种种要求,消除共同问题和预防问题学生产生的最佳策略。
3.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是大学生从校区、社会网络或亲戚朋友那里获得的物质、精神的帮助。它包括家庭支持、学校支持和团体支持。研究表明:社会支持水平影响着大学生应对策略的特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下与社会支持缺乏有其正相关关系。
大学生尽管已经达到成人年龄,但还没有完全独立。经济上的依赖、感情上的依托,特别是独生子女自理能力和挫折体验的缺乏,贫困生的无助感,使得大学生必须有社会支持才能够避免其心理障碍的产生。
家庭支持除物质支持外,主要是亲子沟通。大学生是情感“断乳期”的特殊群体。往往容易出现孤独、寂寞、无奈之感,由此使校园恋爱、网络成瘾的现象比较严重。学生所在系部采取信函的方式督促和指导学生家长正确实施亲子沟通,对于防治心理障碍具有良好作用。
学校支持包括人文关怀和对贫困生的经济支持。人文关怀就是对具有自卑和无助心理的学生予以尊重、同情、理解和信任,并且提供丰富的信息、建议或指导。助学贷款和困难学生补助是学生工作中一项长期的工作。贫困生经济困难,生活水平低,生活压力大,营养状况不良,对环境不能很好地适应。悲观、消极和被动的心态大大影响其与周围环境的良好接触与交往,易产生抑郁症、人际敏感和敌对情绪,从而削弱社会支持对个体的积极作用,以及个体对社会支持的有效利用。近年来发生的一些学生杀害同学的骇人事件往往都属此类情况。
团体支持是指引导和鼓励学生同伴组成团体开展思想交流、问题讨论、心理支持和生活互助等活动,用以克服自卑和无助心理产生的心理干预途径。
4.临床诊疗。临床诊疗是由心理辅导中心和医院实施的包括心理评估、团体咨询、心理治疗和中西医治疗为方法的解决大学生各种心理障碍问题的心理干预途径。
心理评估是通过实验、观察、测量等方法评价大学生心理发展问题和补救问题的种类和程度,为心理咨询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的临床干预基础工作。
团体咨询、个别咨询和心理治疗既是解决学生发展问题又是解决补救问题的有效方法,是心理辅导中心的核心工作。
团体咨询是团体成员们在具有专业训练的领导者引领之下,得以重新评鉴自己的思想、情感与行为,并可在安全的实验性社会环境中尝试新行为与改变自我、学习解决问题、促进个人成长与发展的干预方法。
个别咨询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咨询者通过和来访者面对面或计算机网络、书信、电话等形式商谈、讨论、劝告、启发和教育,帮助来访者解决各种心理困惑和障碍,以促进其最佳发展,提高适应能力和增进心理健康的干预方法。
心理治疗是受过心理学专业训练的临床心理学工作者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通过言语、表情、手势、态度、行为、良好的医患关系以及特意安排的情景或通过视、听、触、嗅等感觉刺激来影响患者的认知、情绪和行为,调动主体的积极性,消除心理障碍,矫正不良行为的心理干预方法。
中西医治疗是医院实施的由受过医学专业训练的医师,通过采用中西医治疗手段,促进预者的肌体代谢功能,调节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功能的干预方法。采用药物干预一方面要注意确实需要用药物治疗的焦虑、抑郁和有自杀倾向及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没有及时使用药物而延误了治疗的问题,另一方面还要把大学生心理障碍看作是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防治滥用药物。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心理现状价值观
[论文摘要]大学生心理状况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部分,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是高等教育的主要内容。采用文献资料、访谈等方法对大学生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为大学生心理教育提供参考。
1前言
大学生心理状况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部分,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是高等教育的主要内容。随着教育环境的变化,大学生日益暴露在更加广阔的社会环境中,大学生的心理承受着巨大的冲击,合理的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心理的成长成为高等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众多教育者和科研工作者对大学生的心理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然而随着各种环境的变化,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了相应的变化,面临着新问题,因此,文章对目前大学生心理状况进行研究。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抽取广东省部分高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研究查阅了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大量文献资料,为研究的进行提供了基础;同时研究访谈了部分专家、教师和学生,掌握第一手研究资料;文章编制并发放《高校大学生心理状况调查表》520份,回收有效问卷500份,有效回收率96.2%。
3目前大学生心理存在的若干问题
3.1社会交流的“自我中心观”
所谓的“自我中心观”,是指在社会交流中以自身的利益为中心,不考虑别人的处境和感受,事事以满足自己的需求为最终目标。研究发现,51%的学生做事情首先考虑自身的利益,表明目前大部分大学生在社会交流中存在严重的“自我中心观”的状况,他们不能够客观的理解事物的状况,不能够理解他人的感受,所想到的只是索取,不考虑事物本身发展的规律,也不考虑事物的归属是否属于自己,而当索取无果或对索取成果不满意是就会产生不满、郁闷等负面情绪。大学生这种“自我中心观”严重影响了同学间的关系,阻碍了学生的交流,对学生心理的发展极为不利,同时给高校教学和管理带来阻碍。
3.2成就感的“自满观”
自满观是指学生在评价自己的成就或成绩时表现出过度满足的心理状态,自满观的显著表现就是对取得成绩的过度自我肯定,将成就和成绩放大化,不能够客观的认识已取得的成就或成绩。自满观在高校大学生中普遍存在,虽然大学生掌握先进的文化知识,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但是他们的主观判断能力明显的存在着不足,因此多数大学生出现过度自满的成就感。访谈中发现,53%的大学生对自己获得成绩感到非常满足,认为自己做的“很好”了,只有21%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取得的成绩“远远不够”,还需继续努力,由此可见,自满观已经是高校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3.3性格特点的“自我高估”
自我高估是指大学生对自身能力、水平的过高估计,是大学生对自身元认知认识不正确的具体表现,自我高估的学生往往表现出盛气凌人、“高人一等”的姿态,认为别人都不如自己,自己的才能使最大的。自我高估的学生对自己所能达到成就过度的高估,对成就的估计远远超过自身所能完成的成就。自我高估是目前大学生的普遍存在的状况,调查发现69%的大学生存在自我高估的心理,对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极为不利。
3.4淡薄的价值观
本研究所讲价值观是指大学生自己合意目标的选择倾向,大学生价值观是大学生奋斗目标的具体表现。本研究将大学生认为“在校期间最需要做的事情”作为体现大学生价值观的指标,通过调查发现,仅有20%的大学生认为学习是最主要做的事情。高校是传授知识的殿堂,大学生进入高校的目的就是努力掌握科学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因此学习应该是大学生必须做的事情,20%的学生认为学习是最主要的,显然这个比例过小,反映了目前大学生的价值观已经渐渐的偏离了学习的轨道,在各种环境的冲击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变得分散、淡薄,而偏离学习的价值观将是大学生最大的损失。
4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措施
4.1加强引导,提高科学认识自身能力
通过研究大学生心理现状不难看出,不能够科学的认识自己是大学生存在的通病,因此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引导和教育,尤其加强大学生元认知的教育,让大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高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元认知教育,并设置相应的课程,配备相应的师资,加强对大学生元认知教育的监督和评价,促进大学生元认知的发展,以促进学生健康的发展。
4.2注重实践,促进社会交流能力
高校是社会的缩影,是学生适应社会最好的训练基地,高校要让大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研究中发现,大学生存在“自我中心”、“自满”、“自我高估”等负面心理,此种心理将严重影响大学生的社会交流,不利于他们理解团队的力量,影响让门的团队合作能力,因此高校要注重大学生社会交流能力的提高,通过合理的实践活动和教学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促进大学生社会交流能力的提高。
4.3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价值观对学生的大学生活意义重大,正确的价值观能够促进学生不断的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并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优秀人才,而偏移的价值观将影响学生的成才。研究中发现,学习渐渐偏离了大学生价值观的中心,这对高等教育是危险的信号,高校必须加强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使学生树立“学习第一”的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全面的科学知识,成为有用的人才。来源于/
4.4注重师资力量的提高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学生的人生导师,担负着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任务,因此学校师资力量的配备状况对心理教育的效果非常重要。高校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培养教师教育过程中注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意识,提高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使教师把心理将于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心理教育效果。
5结语
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应引起教育者和管理者的高度重视,研究发现“自我中心”、“自满”、“自我高估”“价值观偏离”等负面心理在大学生中较为普遍,高校要通过提高学生自身认识能力,促进学生社会交流能力,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等措施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状况。
参考文献:
[1]朱福生.大学生心理健康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7):136.
论文摘要: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化,课程开设不系统,忽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渠道单一,队伍建设缺乏专业化等问题。为此,要努力使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要系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要加快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信息化建设步伐,要灵活运用多种教育方法,要注重专业化师资培养工作。
2001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各省市也相应地做出了规定,明确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要求。各学校也都把心理健康教育确定为继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之后的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同时,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了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内容。但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须认真加以解决,以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健康发展。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化
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化,主要表现为用心理健康教育代替思想政治教育,或用思想政治教育代替心理健康教育。一是认为有了心理健康教育,就应取消思想政治教育;二是认为既然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就不应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在这种思想主导下,要么用心理健康教育代替思想政治教育,出现泛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倾向;要么用思想政治教育代替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化地处理大学生的心理困惑和心理疾病,甚至用大道理的灌输和说教去面对学生焦虑、抑郁、悲观、厌世等心理问题,只会加重学生的心理问题。
2.心理健康教育主渠道缺失
当前,部分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只是把心理健康教育看作是政治理论课的一部分,在高校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只是在各个版本的“思想道德修养”教材中作为一章或一节来讲解。在课程改革之后,在全国通用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这部分内容也仅仅是在第三章中有所体现。虽然有些高校后来单独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但学时很少,教师很难将心理健康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课堂讲授的内容脱离实际,重理论,轻实践,缺乏吸引力,教学效果差强人意,无法真正解决学生心理健康中的实际问题。
3.心理健康教育出现“网络空白”
随着校园网的普及,校园周边网吧遍地开花,我国大中小学生也产生了与之相关的心理障碍。有学者视之为因特网综合症(AD),表现为健忘、沮丧、烦燥、头昏脑胀、胸闷气短、经常走神、心情压抑等症状。在大学生中,主要有网络恐怖、网络依赖(上瘾)、网恋、人际关系淡漠、厌学逃课等,有的学生甚至因上网成瘾而精神失常、自杀。这些新问题已引起了学校和家庭的关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无疑应认真研究网络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占领网络阵地,让网络为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4.方法、渠道单一
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中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一线辅导员更多的被视为“消防员”,常常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在教育方式上,方法单一,手段落后,轻视对重点群体心理危机的主动介入疏导;在体制机制上,缺少一整套稳固长效的心理问题排查、心理异常学生管理、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心理危机干预、跟踪、评估的工作机制,亟须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的综合体系,进一步协调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因素共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强大合力,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5.队伍不齐且缺乏专业化
由于受到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复杂多样,这就要求高校一方面要配备齐全专职的心理学专业教师、心理咨询工作者和医务人员,另一方面,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应掌握系统的心理学基本知识和心理咨询的技巧,从而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许多高校缺乏一支高素质的、专业的、专兼职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
当前,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大多数是由非专业人员兼任的。由于他们心理学及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不足,又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使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没有产生应有的效果,有的误导了该工作的发展方向,甚至,有的还给学生增加了心理负担。在未来的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教师将逐步实现专业化。
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相应对策
1.充分认识和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通过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等方式引导和帮助大学生优化心理品
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教育活动。 转贴于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各自的侧重点。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大学生的思想层面,更多地关注大学生思想动机、人生态度、理想信念、道德品质等方面的研究,注重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为目的;心理健康教育则偏重于人的心理活动的研究,它从学生的立场出发,更关心学生合理的内在需求,更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和体验,更强调在社会规范许可的条件下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内在需要。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可以修正以往单纯通过灌输说教而忽视通过人的心理活动来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的做法,有助于从大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全过程,引导他们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为接受正确的思想教育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使教育手段更具科学性。
2.系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高校应正确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要地位,充分发挥课程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建议高校系统地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避免出现挤占或挪用心理健康教育课学时的现象,充分保障课程的学时和学分,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有效开设提供必要的软硬件设施。要大力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课堂教学要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其中,分析自身和同学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在课程的考核中,不仅要看学生的成绩,更要看学生从课程中收获了什么,使学生真正通过课程学习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和自我调节技能,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实现。学校也应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外实践活动,使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有机结合,达到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目的。
3.加快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的步伐
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软件进入课堂,可缓解专业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提高了教学的专业性和科学性水平。比如,学生心理档案实现微机储存、管理和运用,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心理测量软件的使用,使测量更快、更准确。另一方面校园心理咨询网络和其他心理咨询网站可以更便捷地为学生提供指导;学生可以实现远程心理求助或专家求助;可以在网上实现与其他同学沟通聊天;可以构建学校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专家系统,会诊疑难病症,全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在网络上对从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等等。
4.灵活运用多种教育方法
高校系统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不意味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从思想政治教育中孤立出来,而是要更好地体现二者的互补和统一。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思想和心理问题经常是交织在一起的,仅靠单一的教育方式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互相渗透,有机结合,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面因素有机结合,共同加强学生的心理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深入到大学生中去,通过谈心、咨询等活动,指导大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和生活等方面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引导学生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获取知识和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既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又为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良好的心理条件。另一方面,要改进过去心理咨询坐等大学生上门的方法,主动、公开、广泛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理论联系实际,防患于未然。可以采用校园网络平台、学术讲座、团体咨询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学生心理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5.注重专业化师资培养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心理教师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系统地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得心应手,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学生管理工作者尤其是学生辅导员,更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和心理健康教育学习,要从思想和心理方面,了解学生,克服工作方式的单一性、教育过程的简单化等问题,特别是对“问题学生”,不能简单粗暴地加以批评。我们的教育实践证明,学生的思想问题不少源于心理问题。加强心灵的沟通,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找出问题的根源,再从思想上加以引导教育,这样才能真正解决大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