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加强政治思想教育范文

加强政治思想教育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加强政治思想教育

第1篇

随着交通运输产业格局的不断演变,汽车客运企业迎来了新的挑战和变化,首当其冲的便是职工队伍缺乏稳定性。通过更好地开展政治思想工作,来提升企业管理质量,稳定职工队伍已经成为了紧迫而现实的课题。同时,汽车客运企业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内容与形式与以前相比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政治思想工作面临着新形势的挑战。因此在新时期,健全汽车客运企业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法和技巧,对于促进汽车客运企业的良性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汽车客运企业职工思想状况分析

行业变化与企业改革严重影响了企业职工的思想观念,由此涌现出一些政治思想工作方面的难点、焦点、热点问题。这些问题大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职工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不容忽视。主要体现在:

对发展前景缺乏自信。汽车客运企业多为转制而来,随着用工身份的转变,许多职工倍感失落,对企业的发展前景较为悲观甚至丧失信心,原有的使命感和荣誉感逐渐消退。

缺乏工作热情。随着职业荣誉感的消退,职工们难以充分地敬业。一些职工感觉跑跑运输送送乘客的工作内容烦躁单调。由此产生浮躁不安、言行散漫等不良现象,在日常工作中只求没有过失难言锐意进取,缺乏创新改革意识。

对外运工作存有厌倦畏惧心理。汽车客运是服务工作,每天面对各种各样的旅客,驾驶员和乘务员几乎每天行驶在同一线路上,加之运驾驶员属于高危职业,长期在这个行业工作使得职工普遍产生厌倦畏惧心理。而由工作性质导致的社交面狭窄,造成工作之余缺少有效健康的娱乐生活和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这导致职工的精神状态普遍出现消极现象。

工作与生活间矛盾突出。汽车客运企业职工工作不定时,越是节假日越忙越累,长途车的司机和乘务员长期奔波在运行途中没日没夜,一年在家的时间不到三分之一,要顾工作就难顾家人,这导致家庭生活难以与日常工作相平衡。为了更好地经营家庭幸福,许多职工选择跳槽或转行,导致企业职工纷纷流失。

改革竞争造成的思想压力及心理问题。受制于高速铁路网的日益成熟、油价攀升,企业用工成本和企业各项成本费用逐年增大等客观原因,汽车客运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越发激烈。为了在市场狭缝中获得生存,汽车客运企业不得不采取大刀阔斧的改革措施。职工因激烈的改革与竞争而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一些人思想更为偏激,积淀了大量的工作矛盾。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教育已经刻不容缓。该问题如果不能及早得到解决,势必将阻碍汽车客运企业的和谐发展。

上述都是汽车客运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新形势下面临的重要问题,需要加大力气进行解决。

二、改进并加强汽车客运企业职工政治思想工作的建议及意见

在行业前景不明朗、企业竞争加剧的新时期,活跃的职工思想更易激发不良心态,造成恶劣影响,阻碍改革与发展。所以企业需要采取有力措施进行思想教育和心理调适,来针对性的排除职工心理障碍、化解心理矛盾、维持心理平衡。

坚持学习教育,进行正面引导。在平常政治思想方面的工作培训中,要加大积极心理学方面的学习力度,并适当培训心理健康知识与心理调试技能。政治思想工作者要积极引导职工辨析正确谬误、支流主流、先进落后。在具体开展工作时,要大力加强针对职工思想觉悟与心理素质方面的学习教育。借助觉悟与素质的提高来激发工作热情,促进务实高效、无私奉献、团结协作、爱岗敬业的精神面貌及共同价值观的形成。另外,还可以增加业务培训渠道,扩大政治思想工作培训面,把所有工作岗位与业务人员都纳入政治思想培训范围。培训可以综合采取网上教育、现场观摩、以会代训、以老带新等形式,重视对一专多能人才的培养,以求全面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与工作能力。

坚持思想调控,注重队伍建设。在政治思想工作中,要不断研究企业职工思想的发展变化规律,用心把握职工思想的时代脉搏,及时抑制企业中消极声音的蔓延,充分保持职工的工作进取心和工作兴趣。同时,还要争取创造适合职工的良好工作环境,多组织跨部门的交流活动及联谊会,引导来职工妥善地处理人际关系,并适度进行心理宣泄与放松。从而使职工的工作张弛有度,生活乐观开朗,保持好健康心态。对有心理障碍的职工要做好心理辅导,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加强思想信念教育,培养爱岗敬业精神。

改善工作环境,优化工作氛围。职工心理不仅受到信仰、动机、需要、理想等主观因素影响,还受制于社会环境、工作环境、家庭环境。所以,企业要关注职工工作环境的改善,诱导并保持职工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这意味着领导班子必须坚强有力,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以引领职工正气凌然、团结奋进,形成正常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工作氛围。

解决职工困难,维护合法权益。工会职能要和政治思想工作密切结合,在搞好思想教育和心理调适的同时充分关注职工的生活困难,维护其正当权益。要把改善思想问题与正当权益维权结合起来,统筹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在开展政治思想工作时,要认真梳理职工的困难与关注点,悉心疏导职工因现实工作与生活中出现的巨大压力所产生的不良情绪。要知道困境中人更容易动摇理想信念,只有特别重视开展针对困难职工的思想工作,努力为其排忧解难,才能实现“输血”“造血”并举,形成精神帮扶同物质帮扶同步的全方位送温暖工作格局。

第2篇

关键词:学生 实习期间 政治思想教育 管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科教兴国概念的提出,我国对教育事业越来越重视。这一方面提高了国民素质,但是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近年来,大学生毕业生的人数越来越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为了适应这个趋势,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很多高校会安排学生到社会各单位、企业实习,作为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过渡。尤其是在中职或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提供实习机会,让学生尽快适应职场环境的情况就更多。而学生在进入实习后,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角色变成了一个职场人,有很多学生都不能适应这种改变,情绪上有很大的波动,身心受到影响。另外,一些学生还带着学生时代特有的不受约束、不能吃苦、高傲的性格和心态,因此不服从管理,容易出现各种违纪、违规现象。所以加强学生在实习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很重要,不仅可以保证实习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也能让学生更好地适应职场生活,为学生将来的就业铺好道路。那么,如何加强学生在实习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呢?

一、提高带队教师思想政治素质

带队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决定了其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程度,是否能把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到实处。首先,要加强对带队教师的理论学习和培训工作。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不高,又怎么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呢?所以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工作。培训的内容除了包括德育的基础理论和知识,还包括最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最新的德育动态。培训的方式可以是开展“德育培训班”,把教师集中在一起学习。还可以请专家来演讲,传授德育实践经验。另外,对于年轻的带队教师,可以采取“一帮一”的方式,让一些优秀的、敬业的、师德高尚老教师带新教师,用他们丰富的行业经验指导新教师,从而提高新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其次,鼓励教师继续研究和深造。所谓“学到老,活到老”,终身学习是现代教育中最为流行的一个观念。学校的培训只是短期的,而教师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因此教师自身的学习和深造更加重要。学校应该采取一些措施鼓励教师自主学习,自我提升,如学校可以设立“教师激励基金”,通过物质奖励刻苦研究的教师。另外,学校还可以设立专项经费,对研究所需经费予以支持,鼓励教师参加市级、省级,甚至是国家的课题研究。第三,支持教师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教师,尤其是高职、中职教师,如果自身没有社会实践经验,那么对学生的教导就只能照本宣科了。不能以自身经验去说服学生,也不能站在学生角度,体会学生的感受,教学不会取得很好的效果。所以学校在与企业合作,把学生送去实习的同时,也要把教师送到企业“实习”。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把理论联系到实际,传授学生更加实用的知识,而且也能言传身教,站在学生角度进行思想道德素质,而不是干巴巴的说教。

二、做好动员工作

学生到社会实习,角色改变,环境改变,肯定会遇到各种的不适应。从学生被亲人、师长、同学围绕、关注重点到达陌生、残酷的职场环境,产生被离弃、不受重视的孤独感和失落感,不能很好地处理与实习单位领导、同事之间的沟通交流问题,产生抵触情绪等等,这些都是实习学生最常见的情绪反应。而这些情况产生的关键源头就是学校对实习生工作开展准备不足,在实习之前没有对学生做好思想准备工作,在短期内就仓促地把学生送到单位去实习。学校把学生送到单位、企业去实习之前,首先就要对学生进行岗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让学生明白实习的目的、要求和意义。其次,开展专题演讲和讨论活动。教师预测学生在实习期间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专题的演讲和教导。如上述提到的角色转换不适应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等,这些都是学生到岗位上常遇到的问题,教师就要事先提出,并把解除这些消极情绪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做好心理准备,等学生到达实习岗位真正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心理打击就会减少,而且也知道用什么方法排解自己的情绪。

三、加强实习期间的管理

尽管在学生进入岗位之前已经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学生也有充足的思想准备,但这毕竟只是理论,学生真正进入岗位之后,还是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思想和心理问题,能否很好地处理也要靠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和消化、理解能力,所以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首先,教师要与学生保持密切的联系,如通过短信、电话、qq、微信、电子邮件等,了解学生的生活和工作现状,随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当学生出现消极情绪的时候,要耐心倾听,让他们的情绪得到宣泄,然后再及时开导学生,这样才能消除其不稳定情绪。其次,学校与实习企业共同合作。要有效提高学生在实习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就要与实习企业进行合作。在学生实习过程中,教师与企业之间双向反馈,实习企业把学生的工作情况反映给老师,教师根据企业的意见及时与学生交流,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导,提高学生在实习企业中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集体意识,让学生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第三,定期开展总结、表扬会议。学校要每隔一段时间组织实习生返校,让学生总结这段时间的实习工作,并对一些优秀的实习生进行表扬。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及时进行总结和反思,思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与升华,以新姿态、新斗志再次投入实习工作中。

结束语:

总而言之,实习是学生从学校迈入社会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对学生将来的职场生涯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学校和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实习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让学生更快地成长,适应社会发展,做好职场人。

参考文献:

[1]孔莉.如何加强学生在实习期间政治思想教育和管理[J].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

第3篇

一、合理构建教育内容

首先,要加大道德特别是职业道德教育的力度。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时期,利益关系、价值取向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给人们的思想带来的影响和冲击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针对路政人员的特点,围绕立身做人这一基本问题,结合公路运输业的不断繁荣、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破坏、非法占用路产行为增多的实际,以培养团队意识、奉献精神、行业责任感为主线,加大职业道德教育力度,使路政人员找准定位,执好法、护好路、服好务。其次,要加大人文知识教育的力度。在政治教育中增加人文知识的含量,有利于培养路政人员勇于探索、求真务实、积极创新的精神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性。当然,增加知识含量,并不是二者简单相加,而是找准切入点,将二者相互结合,融为一体。例如,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时,可以加入一些文学、历史学、社会学的内容;进行执法教育时,可以加入一些高科技知识的介绍等等。将知识性、趣味性与思想教育性有机融合,能够大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再次,要加大心理素质教育力度。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竞争的加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和精神压力普遍增大,心理问题随之增多。路政人员不仅面临这些共同的压力和问题,还要面对半军事化和相对危险的工作环境、各种突况和复杂问题,长此以往由心理原因引发的问题不容忽视。

二、改进教育方法和手段

要注重运用现代的手段搞好教育。善于通过网络、电视等大众传媒,快速捕捉路政人员关心的问题,获取教育需要的资料,熟练运用现代化手段已成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要运用社会大发展的生动实践搞好教育。路政人员来自社会基层,路政工作与各行各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很多的思想问题,都是因为一些社会问题引发的。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要敢于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善于到社会大课堂、交通发展实践中寻找答案。这也是政治教育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在要求。要组织和发动路政人员搞好自我教育。思想政治工作是以群众的广泛参与为基础的一项活动,缺少了群众性,思想政治教育就会失去生命力。

路政人员同公路运营单位其他一线人员相比,自我教育的能力比较强,他们掌握公路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具有公路管理行政执法权。因此,简单地采取“我讲你听、我说你做”的教育方式,很难被他们接受。只有把引导教育和自我教育结合起来,注重创造条件让他们在教育中唱主角,力求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参与教育的热情和内动力,通过参与授课、举办知识竞赛、组织讨论,才能达到相互教育、相互启发、共同提高思想觉悟的目的。

三、拓宽教育思路

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定要开阔视野、拓宽思路,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渗透到实际工作中,从多方面、多角度解决路政人员的思想问题。把政治思想与业务培训结合起来。从路政人员的现实思想变化情况来看,许多思想问题都与业务培训有关。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与日常培训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提高针对性,真正发挥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的作用。一方面要围绕重大活动和相关工作展开,在开展重大活动和其他工作的过程中,也要为搞好思想政治工作创造条件。另一方面,把政治思想工作与严格落实各项政策法规、规章制度相结合。把思想教育与政策导向联系起来思考,捆在一起抓,真正做到:政治思想上所倡导的,正是政策导向上所鼓励的;政治思想上所反对的,正是政策导向上所反对的。

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质

第4篇

【关键词】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所有教育的核心,如何使素质教育融入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中含有学生的素质培养,需要重新构建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体系。二者紧密结合,共同发挥教育的育人和导向功能,促进高职院校培养出高素质合格的人才,是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要求。

一、理清思想政治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竞争观念、市场意识、团结合作意识越来越强。不过,也逐渐出现了文化价值取向多元化。当前,社会上出现了政治素质不强、价值取向偏差、理想信念淡化等负面影响。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造成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差、力度低。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课对学生来说没有太大的吸引力。所以,要想真正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就必须从改革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教学方法做起,进行体系上的改进,使它适应高职学生的心理需求,适应当前社会现实需要,确实帮助高职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在这个目标下,只有思想政治教育与素质教育联系紧密,互相促进,才显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足以引起高职学生的重视。要达到这个目标,首要任务就是厘清思想政治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才能更加清晰和鲜明,针对性强,受教者也感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从而自觉主动接受教育。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具体关系是:

第一点,两者本质属性相同。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公共意识、心理发展等,都是对学生素质发展的拓展和补充。高职学生的素质培养,其中就包含了思想品德培养和政治素质培养。

第二点,两者教育形式互相补充。素质教育的内容非常广泛,涵盖了所有教育的范围。这其中,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部分。国家规定高职学生的素质教育是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当前科技发达、人才稀缺的社会环境下,科学文化素质显得非常重要,这显而易见,但思想道德素质却不够重。其实,一个人才能否成功的关键,是他的思想品质。相比承担起具体工作的“才”,能担当社会重任的德行更为重要。因此,思想政治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第三点,两者是人才培养的基础。高职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都是培养人才的基础教育。不可分割,缺一不可。高职学生是我们国家公民中的重要群体,是国家建设、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高职学生不能仅仅有专业知识,还必须具备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素质。因此,加强对高职学生的素质教育,不仅仅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目标,也是实现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保障。

二、高职素质教育的内涵界定

原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指出:“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就高职院校来说,素质教育就是在国家高等教育体系内,目的明确、计划完整的开展公民素质教育。高职素质教育的定义,展示出我们国家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社会进步、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影响高职素质教育的因素

高职学生素质形成过程是一个综合复杂的过程。是外部坏境和个人努力的共同结果。因此,影响高职学生素质发展的因素有很多,高职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也漫长曲折。影响高职素质教育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第一,高职学生素质提高受社会环境影响。高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思想活跃、乐于接受新生事物,青春活力、可塑性强,对社会上的正面作用接受很快,但对负面影响也反应强烈。社会环境和高职学生在素质教育实践过程中是互为主体的。一方面,社会环境对高职学生产生无形的力量,使学生无形之中接受环境的熏陶和改变。另一方面,高职学生在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对环境有强大的改造作用。高职学生通过对环境的建设和塑造,创造出适合其素质发展、提高的环境平台。

第二,高职学生素质提高受教学环境、方法影响。高职院校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形式有思想政治理论课、各种讲座、论坛、集中学习、社会实践、和辅导员的日常引导等。其中素质教育的内容一部分都穿插在这些活动中进行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是目前高职素质教育的主要方式,是宣讲理论的主要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品质评价的好坏、达到效果的高低,都直接影响到高职学生的素质发展。各种讲座、论坛,也是目前高职院校使用较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其内容是否贴近现实社会、贴近学生生活,也是吸引学生自觉主动参与到教育中来的一个重要因素。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普遍,既有学校统一组织的,也有学生自发开展的,它是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显示,高职学生更热衷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比如献爱心志愿者服务活动、社会公益劳动、社区法律顾问、支农支教帮扶等。高职院校根据教学规划,通过校内党团青等组织机构,有计划有组织的实施,对形成高职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起到重要的培养作用。学生处、校团委、党总支副书记、团总支书记、辅导员、班主等学生工作人员,都是一线的管理者和指导者。他们的工作方式、管理方法,直接影响高职学生的素质发展。他们的观念至关重要,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把管理变成服务,要求便成引导,和学生成为朋友,才会起到显著的效果。

第三、高职学生素质提高受校园文化影响。高职学校校园文化丰富多彩,校园文化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不仅帮助高职学生形成良好学习风尚,也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拼搏进取的人生观。

四、加强和改进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一)全面加强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优秀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优秀的专业技术性人才,既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有要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培养人、善用人,特别是培养好一支具有时代精神、创新意识、紧跟时代的高素质教育队伍。对敬业精神强、思想素质高、业务知识精的教育工作者,要着重培养,并通过各种方式,使他们尽快脱颖而出,选拔、充实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队伍中来。

(二)扩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塑造新的文化氛围

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教育,是做人思想的工作。而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有自己独立的判断、认识和评价。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最难的地方。想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必须营造一个具有优良学风的环境。在校园中努力营造一种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氛围,从而丰富和发展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高职院校要广泛采用大学生喜欢的形式,比如校园论坛、学校贴吧、QQ群、微信等新的信息传输方式,做有针对性的、说服力强的宣传和沟通,把思想政治教育灌输和渗透到高职学生头脑中去,培养其综合能力。能在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学会鉴别是非、学会选择、学会慎独。

在高职校园里,构筑政治方向清、校风学风强、文化素养高等校园文化,无形之中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作用。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判断等多方面起到铸就和培养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前的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诸多新挑战。教育者必须从现实出发,实事求是的考虑当前学生的特点、需求,以严肃认真的态度,重新构建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高职。开辟新的途径、摸索新的办法、总结新经验,有针对性的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合格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7).

[2] 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第5篇

深入调研,提升工作实效性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企业生产任务的日益繁重,企业职工比重持续增加,如何更好地解决他们的思想诉求,发挥其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企业职工提供更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已成为关系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在广大企业职工中积极开展思想调查活动,为及时了解企业职工的思想动态,指导企业职工各项工作的开展意义重大。有针对性地结合企业职工关心的个人发展、学习培训、福利待遇、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婚恋问题、青年活动等方面,将对调查内容进行认真统计和系统分析。继承和发扬我党重视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使企业职工调研研究出一些能够供领导决策参考的有价值的意见,全面、准确、及时的了解和反映企业职工的“社情民意”,把企业职工的客观情况、实际问题搞清楚,在今后的工作中,依照调查中呈现出的凸显问题,进而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企业职工中存在问题的思路和建议,让调查研究结出力求解决问题的硕果,增进企业职工幸福指数上升。

创新机制,建立高效工作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是“思想政治教育各个有机部分在工作过程中形成的整体关系。思想政治工作要不断创新工作内容和方法。在熟悉和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基本原则、优良传统和中国国情等之外,要紧跟现实发展,充分增加改革新形势下现现的新内容,增加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避免形式主义、教条主义中的讲者累、听者烦的局面。成熟的教育机制是一个系统组织,它包含保障机制,成长动力机制,激励机制、评估机制等。高速公路建设企业要确立各级党委对企业员工思想政治教育统一领导、负总责的领导机制,创建一支高素质的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储备一群复合型的人才队伍,对企业职工进行思想政治引导,不断优化人才干事创业环境,优化人才晋升机制,优化人才培训环境,通过必要的物质激励、非物质激励、职业生涯规划、情感激励等多种方法手段,提高企业青工组织归属感,将激励企业青工实现个体目标和高速公路建设企业的整体目标密切结合,进而转化为促进高速公路建设企业生产力。

健全机制的强大动力为企业职工成长成才搭建成长舞台,引导他们把自我价值实现同高速公路建设企业发展紧密联系,使其在服务高速公路建设企业改革发展的过程中提高素质,实现其成长成才的目标。

弘扬主旋律,把握教育主动权

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先进典型的意义和作用思想需要先导,社会需要榜样,时代需要航标,运用先进典型进行正面教育,是我们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和基本方法。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企业行业内的先进典型,是代表着筑路人共同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的先进人物,对企业职工的教育效果更直观,更富有说服力、感召力,增强对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切感和实效性,激发广大企业职工立足本职岗位实干、创优,最终形成“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果。

要扎根实际,多讲涉及与自身实际相关的人和事,倡导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外地和单位先进人物的典型事例,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形成共Q,进一步引导干部职工从改革的大局和单位长远发展的高度去思考问题,把个人利益与单位、国家的整体利益相结合,争取干部职工对企业改革和管理的最大支持。

第6篇

一、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

从定义上的来说,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来的,它也是一种思想政治有关的教学工作。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显性的教育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均为有目的和有组织的教学工作,它们都能够达到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有针对性地隐藏自身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并在这样的过程潜移默化地融入在高校校园的各项活动和创建工作中去,还能够参与到规章制度的制定中去。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这样的过程与学生日常的学习相结合,采取一种无意识的形式,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处于绝对的主体地位,具有很强的自主性教育特征。然而,从另一种角度来说,高校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也不能够随意开展,在开展前仍然需要高校教师进行针对性的设计与准备,这样才能够更加高效地执行规划工作。

二、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相对于高校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隐性的教育方式具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隐性教育的开展时间主要集中在学生课外的活动时间,或者在课外的学习活动中进行教育。其隐性教育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隐蔽性。隐性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都是非常隐蔽的,对于学生来说几乎感受不到它的存在,而是在一些其它的特定活动或者时间中得以融合和参与。也就是说,我国高校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个过程都是不可见的,教育工作者需要将教学过程在一定的客观环境中进行开展,或者在其它类型的活动和人文环境中以隐性的方式加以进行。

(二)自主性。我国高校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十分重视学生对自我的主动学习情况,这是由于其性质与显性的教育完全不一样,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不需要在学生日常学习和活动的教室内进行,老师也不一定是日常科目的教师,甚至教材也没有固定的书本形式,它的教育过程完全是隐藏在学生日常所见的其它类型事物中,所以说,高校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一般来说都在学生日常所见的学习和活动中来潜移默化地进行,这样的教育和学习过程自然就需要学生自己来进行观察和揣摩,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思政素质的提升。

(三)渗透性。一方面,对于隐性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往往隐藏在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甚至只是其中非常小的一个方面,所以学生往往会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学习到了高校计划开展的教育内容,另一方面,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明显,并且在短时间内也并不会出现质的改变,因此它的开展工作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才能够看出效果。

三、加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当前我国高校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得到良好的开展,为了能够强化教育的成果和质量,很多高校的教学工作者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果,总结来看,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一)加强认识。当前我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并不高,这与高校教师学习新的教育内容与方法存在问题有关,同时也与高校本身的领导管理者不够重视隐性教育有关。所以说当前我国的高校必须要从认识上加强隐性教育的重要性,扩大宣传力度,让教育工作者都能够全面了解隐性教育的概念、特点和目的等等内容。同时也要强化对教师的培养,让教师可以在最短时间内从思想上接收隐性的教育方式,并在行动上开展这样的隐性教育。

第7篇

关键词:人文精神; 功利主义

Abstract: the curr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ffect is not strong as a "confused", urgent need for this kind of education, and the us education content itself deep reflections and discussed. In the reflection and discussion, we found that the humanistic spirit of the lack of education and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utilitarianism, which was then thought education the root causes of the difficulties, and for the solution of these problems, must resort to the humanistic spirit education, make the humanistic spirit education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combine together, make rational value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hase penetration.

Keywords: humanistic spirit; utilitarianism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当前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很多令人困惑的地方,大多数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没多大兴趣,还有几度反感,甚至有逆反心理,这种现象的内在原因其实根植于我国人文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本身,因此必须从内在因素入手,加强人文精神教育。

一、思想政治教育失效的原因分析

国家意识形态教育中轻视人文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说主要是一种“国家意识形态”的教育。“思想”有独立、自由的意蕴,然而,当下中国的思想教育由于特定语境在不同程度上一度强化了其政治功能,这就不可避免地使思想自由的品格受到了限制和束缚。因而,在这种情况下,加强人文教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要。

人文教育的缺失最主要的表现是人格的偏差,理想信念的迷茫,精神家园的荒芜。在西方强大的意识形态冲击下,在物本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下极易造危机。

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导致人文教育被忽视。历史上,《孟子》曾记载了孟子见梁惠王时谈到“利”的问题,认为“上下交征利而国危”,孔子也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是儒家关于义、利人文教育的经典,对于医治物欲社会无疑是剂良方。当前社会物质、经济高度发达,在物质生活面前和经济运作中,人们更多的是关注利益,而市场经济的“利益最大化”原则促使人们在这个商品经济充分渗透的社会中渐渐养成了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利益价值最大限度的强化,使整个社会成极易产生物本主义倾向,对精神价值的追求极易被忽略。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谈纯粹的政治说教并要求人们不顾自己的利益去达到“无我”的奉献精神是不切合实际的。因为没有通过人格教育的路径而想让人直接达到近乎圣人的人格,这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人们天生是圣人。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精神教育思路

人文精神是整个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或者说是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精神教育的层面上,我认为应当重视以人格教育为核心,充分尊重人的个性发展,肯定人的“生活世界”,高扬劳动者的主体精神,倡导劳动者自我创造、自我发展理性等,最终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以人为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做到“人文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价值理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相渗透”。

(一)人文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人文教育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人文教育中的人格教育,我认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强调人的精神境界,如果没有一定的精神修养和人格基础,一般人是难以达到较高精神境界的。试想,如果一个人的人格都不健全,又怎么可能生发“集体主义精神”和“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精神呢?对于一个连自我都无法保全的个体,是很难去成就别人的,这其实是很显浅的道理。所以古语有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事实上,只有自己做到了,才能推己及人,故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大学》中的“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等无不强调从完善自我人格做起,达到理想人格境界。

将人文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要求教师在教育理念上明确以人为本,在教学内容上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强化人文精神的培育,在教学方法上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强调因材施教。着力把人文精神教育融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从大学生自我成长的需要出发,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才能更好地发挥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极大地调动大学生接受教育影响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使学生更加注重发挥自主学习的精神。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和客观分析,把外在的思想政治素质要求真正内化为自身崇高的思想道德境界,最终使其各方面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发展,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精神教育的完美结合。

(二)价值理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相渗透

在哲学中,所谓价值就是指客体以自身的属性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它表示的是主体和客体之间满足需要和被满足需要之间的一种效益关系。在价值体系中,大体上有以物质为主的功利价值以及以道德精神为主的道义价值。然而不管哪种意义上的价值,它对现代人来说,几乎都成了人们行动的关键动因。人们做某一件事或者学某一种东西时,几乎都有一种心理定势:就是思考做这件事或者学这种东西对自己有什么用处?这是人们关注价值的心理倾向,基于此,在教育中便要与价值理性相结合。简言之,在进行某一项教育活动时,教育者要让受教育者明白这种教育内容的价值与意义。

价值理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相渗透,要求通过一定的中介达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这个中介的内容对受教育者而言要有一定的“价值”。比如,我们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入“成功学”教育、“创业”教育等。总之,这个中介的内容要贴近受教育者的生活实际,要让受教育者感到有用。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要将之“价值化”、“意义化”,亦即强调思想政治的内容对受教育者而言具有价值性与意义性。

综上所述,重视人文精神教育,使人文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强调“道德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肯定价值理性并使之与思想政治教育相渗透,这些都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可行办法。

参考文献:

[1]袁振国,《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第8篇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教育;加强

绝大多数的高校学生做为成年人,已经拥有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和自我约束能力,然而由于其还处在“校园净土”的环境之中,犹如温室里的花朵,从未经受过这个快节奏和无比现实的社会如同狂风暴雨般的侵袭,在思想上还存在理想化等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和目的即是把学生培养成人格健全,能够在走出校门之后自信而坚强地接受社会挑战,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新一代接班人,从而在毕业后以聚沙成塔的形式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源源不断贡献力量,同时将最美的年华作为我国社会主义进程的推动力量。然而,倘若教育者不能深入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心理教育,就无法革除弊端,让学生实现从“草莓族”到“核桃族”的转变。

一、在思想政治中融入并加强心理教育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一)从高校学生消极心理现状看其迫切性

近年来,由于高校学生中独生子女和农村贫困学生的人数不断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学生的心理问题。尤其对于独生子女而言,由于长久以来在家庭中娇生惯养,养尊处优,导致其心理容易脆弱、不堪打击。其性格上也容易存在执拗、偏激、以自我为中心、情绪化等诸多问题。加之如今社会的竞争越发激烈,其物竞天择的特性越发明显。这也会导致学生承受着学业、感情、事业方面的三重压力。近年来,由于校园极端消极事件(例如打架斗殴、跳楼)时有发生,许多学生心理调查问卷活动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用南开大学的学生心理问卷调查的结果来举例,其结果显示百分之七十五左右的学生心理状况并无大碍,呈健全乐观状。然而其它超过百分之二十五的高校学生在心理上存在着或轻或重的心理疾病或障碍。这种障碍主要体现在敏感多疑、多愁善感、紧张焦虑、等等,严重者甚至患有强迫症、抑郁症等等,形势不容乐观。

(二)其重要性

在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心理教育的重要性与其迫切性一样,是显而易见且不言而喻的。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其作用方面。首先,心理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基础和前提。试想,倘若一个高校学生,连自身健全的人格都不具备,碰到挫折或困难就不知所措甚至终日惶惶,敏感焦躁,又何谈思想政治教育,何谈社会责任感、社会公民意识和历史使命感呢?换而言之,倘若不做好高校学生的心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就从根本上失去了实施载体,如同没有地基的空中楼阁。

二、加强高校学生心理教育的直观有效策略

(一)设立校园心理咨询室

设立学校心理咨询室能让学生不至于“有苦无处诉”。虽然文章前端提到高校学生由于其认知水平已达一定高度且大多数已成年,已具备一定思考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然而纵使学生在遇到烦恼和困难时仍然具备清醒的头脑和敏捷的思维,整个安抚过程都是孤独而自我的。而学校心理教育是让老师与烦恼学生面对面交流。试想,是学生自我调节的效果好,还是专家老师面带微笑的倾听和春风化雨般的安慰的效果更加卓著呢?答案无疑是后者。故而注入了“以人为本”思想的“校园心理咨询室”能成为高校心理教育的最直接直观的机构,对学生的帮助自然不言而喻。

(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

要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不断健全其心理,帮助其排忧解难,还应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师的素质。因为教师是学生最基本的引导人。只有教师自身素质“达标”,才能让学生“耳濡目染”。故而,学校应定时定期对政治教师进行高校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培训。除此之外,还要注重其思想观念上的转变与更新。——即向其灌输“如今已不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旧时代,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关注其心理健康和健全人格的培养。对待学生应遵循“耐心、爱心、宽容”等三大原则,倾听学生的烦恼,从而在最短时间内助其找到解决方案。

三、结论

既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并加强心理教育成为如今的大势所趋,那必然证明如今的高校学生的整体心理状况较为消极,改善的空间较大。这就要求校方和教师都能拿出切实可行且卓有成效的解决策略,例如本文中所提到的设立校园心理咨询室、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等等,这样必然能得到是事半功倍的效果,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将来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程金.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J].江西社会科学,2013(11):74- 76.

第9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学 人文精神教育 以人为本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特别强调,教育教学的根本思想就是“以人为本”,这是教育教学根本的回归。我们所培养的人才,不但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更要具备完善、和谐的人格以及良好的人文素养。中学阶段是学生思想不断成熟、日趋稳定的关键时期,因此,思想政治教学要利用学科优势,把握培养学生良好人文素养的黄金时期,加强人文精神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教育观念滞后,教学方法单一,忽视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教学评价过分关注对结果的评价,忽视对过程的评价,过于注重学业成绩,忽视综合素质的评价和全面发展的评价。那么,思想政治教学如何适应社会发展,加强人文精神教育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注重人文精神教育

新的课程目标确立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将学生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学生基本素质的提高置于课程目标的核心位置。这就要求教师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切实贯彻人本主义思想,一切从学生自身实际出发,立足于青少年的思维特征、认知能力,让青少年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促进他们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能力的形成;更要关注他们的情绪生活、情感体验、道德修养和人格养成。通过教育使他们不仅能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也能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他们进入、服务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深入研读教材,把握人文精神教学的基本要求

作为人文精神教育主阵地的思想政治课,每一课的教学内容都包括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新课程更是增加了许多充满人文精神的内容和材料:如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坚强意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爱精神;“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律己观念等。教师要善于结合政治教材,对学生进行良好心理品质和健康人格、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确思想方法的教育,使他们懂得磨练意志、优化性格、自尊自信、陶冶情操、严格自律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引导他们具有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对待成功的正确态度,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教学《善于调节情绪,保持乐观心态》这一课时,教师可介绍一些调节不良情绪的方法,如理智消解法,注意转移法、心理放松法,要求学生看一些健康有益的书刊、影视作品,避免盲目冲动;和学生一起学做课本材料中的心理放松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的同时,努力培养学生健全的理智感、道德感、美感、集体的荣誉感和爱国主义的情感。此外还可以结合教材,采用以例说法、模拟法庭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法律常识的教育,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国家安全、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依法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能力;帮助学生初步形成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必需的法律意识,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要求学生知法、守法、护法,培养学生增强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情感。要求学生正确认识当今世界的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正确对待升学和就业,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社会责任感、危机感,努力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新课程强调教学方法的针对性、有效性和时代感,强调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性学习等方式进行教学,强调有条件的学校,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努力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应主动顺应时代的需要,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改革之中,寻找新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精神。新课程要求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道德辨析能力和道德选择能力。如教学“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时,教师可以先播放一首《春天的故事》的歌曲录音,随后给出问题:1979年在中国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说她是一个春天?这位老人是谁?1992年中国又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说1992又是一个春天呢?受歌曲的启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会被激发,他们会纷纷举手发言,并进行热烈的讨论,这时教师可适当地进行一些穿针引线。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我国改革开放这一基本国策的理解,而且升华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第10篇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32)

摘 要: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成人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提高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应该从树立以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完善高职院校成人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加强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外部环境建设方面来加强。

关键词 :高职院校;成人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2-0197-01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职院校成人教育的首要任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对学生来说不但是自身全面发展的需求,而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人才需求,是提升教育质量,落实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建设社会去主义现代化战略需求。

一、高职院校成人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因素

1.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学生自身因素

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学生学习目的与普通高校学生学习目的大不相同。普通高校学生是潜在的劳动力,前途未知,事业心还停留在对未来的期望上,因此,没有直接现实的学习目的。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学生大部分经历过社会分工,曾经从事或者正在从事某种社会职业,学习是迫于外界的社会压力和适应工作以及生活的需要,学习目的既明确又现实,他们在选择学习的出发点时往往带有个人经济利益的驱使。

2.高职院校成人教育院校的内部因素

教育体制的改革,一方面,有利于解决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发展较快,规模较大,而教育资源有限的矛盾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产物;另一方面,使一些学校将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当成一种创收的手段,导致学生成为了商品,教育过程就是交易的过程,不管学生有没有提高自身素质与水平,只是迎合“社会需要”和扩大规模,不顾教育质量和社会效益,能够获得经济利益便达到办学的目的。

3.高职院校成人教育院校的外部因素

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学生具有多重角色身份,他们大部分有自己的工作单位,只有少数人是单位为其创造条件,可以进行脱产学习,大多数学生因为工作和生活需要而自行参加学习,他们在学校的时间较少,工作中会有本单位安排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可能跟他们的工作时间相冲突,或者影响他们的工作收入。因此,多数人认为学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是辅的,学生思想上出了什么问题也只是单位的事情。但是,由于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学生的复杂性,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在学校中开设的马列主义理论教育课程,这种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是工作单位中思想政治教育所不能替代的。

二、加强高职成人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1.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在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学生是实践的主体。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学生是社会生活中实践的主体,他们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社会生活经验,因此,在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注重增强他们思想和实践的协调性,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他们社会实践的精神动力,把精神动力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发展。二是学生是价值的主体。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学生思想观念比较成熟,但是价值观念模糊,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实现自身价值,正确认识和满足自身的物质需要,使学生能够正确处理好与自己相关的物质利益,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完善高职院校成人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

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建设,不是对传统的教育方法进行简单修补,而是融入现代科学技术,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现代化转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由经验归纳向科学指导转化。面对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和教育对象的变化,采用传统静态、孤立思维方式的经验归纳法的弊端逐渐呈现,教师应从实际出发,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与其他社会系统相联系,运用符合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发展规律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二是由单向传输向双向互动转化。在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权威性削弱,师生之间是平等互助的关系,而双向互动的教育方法比传统的单向传输方法更能体现出教育中的民主平等原则。三是由单一媒介向多维媒体转化。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运行于现实的物理空间,借助于粉笔黑板等单一媒介,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持,教师运用多维媒体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扩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和时间。因此,教师应将多种教育方法最优结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加强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外部环境建设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实践是理论的动力,社会是提高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课堂,社会实践是一门重要的学问,它为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学生提供了学习的平台,而且社会实践内容的多样性和实用性,可以满足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学生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职业经历、不同文化程度和不同兴趣爱好的需求。因此,要积极创建社会实践环境,提高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学生实践能力。

三、结语

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能加强,不能放松。只有树立以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完善高职院校成人教育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加强高职院校成人教育院校外部环境建设,才能有力推动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向前发展,才能切实提高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第11篇

摘要:通过分析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缺失的问题,本文针对性的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路和方法中给出了建议,以期为新形势下保持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引言

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是企业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活动,让职工在政治立场、思想行为、价值取向方面受到教育和启迪。当这些理解认识外化为行动和表现时,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就取得了实际的成效,达到了其预期目的,即具有了实效性。

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就是要经过培养使其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思想行为,道德、政治观念。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职工的道德理想、价值定位、思维意识的也在时刻转变,这使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传授、沟通、接纳、反馈等环节面临新的挑战,因此,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成为企业政治工作者应该深切思考的问题[1]。

1.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缺失的问题[2]

(1)过分强调灌输的作用,忽视了职工的主体地位使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企业在道德教育方式上强调理论的传输,职工极少能够外化为外在行为,长此以往,容易给职工一种“强迫灌输”的感觉,进而造成逆反心理;此外,思想政治教育是精细复杂的过程, 不可急功近利试图通过几次报告或会议学习,就能收到效果。

(2)近年来,在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由于社会大环境和企业小环境的影响,使思想政治教育不同程度地存在“失效”现象。这些影响具体表现在:企业市场化革新带来的负面因素,社会环境的纷繁复杂,多元文化的冲击,党内和社会上出现的腐败现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良莠不齐等。

(3)企业职工价值定位与主流取向背驰,经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洗礼,职工的主体意识逐渐形成,其中一部分变得过分强调自我,漠视集体,反对约束,追求“自由”;另外,职工的务实精神在带来脚踏实地的同时难免重利轻义,造成“无利不起早”的价值取向;职工创新意识的运用为企业带来了发展,然而关于创新出现了“投机取巧”和“精于权术”的误解。

(4)有些企业对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投入并不少,然而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其中主要的原因是:企业主要负责人的精力重点放在运营管理方面,极少参与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部分思想教育工作者自身信念薄弱,价值取倾斜,道德水准降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现实针对性不强,内容滞后,教授方式生硬,出现了思想政治教育“过时无用”的言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不能以职工喜闻乐见的进行,内容与情感结合不紧密,方法不能体现现代教育手段优越性,职工的学习热情不高。

2.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改善措施

(1)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对职工进行与时俱进的道德品质培养,教育者应该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对于职工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思想观念,情感,社会问题,应以正确的舆论引导,结合企业实际、时代背景,根据职工岗位职责的不同,分阶段、分层次的应对。

(2)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在于能否解决职工的思想观念问题,使其日常行为能收到正确思想观念的引导。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尊重职工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先入为主的发表自己的思想认识,价值取向,社会感悟等看法和观点,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从而收到实效。职工的认识发展是根据其现有的知识储备、思维习惯、生活阅历、判断标准等能动地对教育内容进行分析、评价,有选择的进行加工改造,使之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这些思想的健康与否影响着教育的实效性。从以上两点分析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需要教育者引导作用发挥和职工的主体地位明确,因此,如何把二者协调统一关系着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获得。这需要形成职工与教育者之间相辅互动、相互尊重,具体表现为:情感的沟通,教育目标与职工认知的匹配,教育方式与职工掌握呼应,职工个体差异与教育梯度层次的契合等[3]。

(3)职工思想政治教育要注意方式方法的革新。职工作为企业建设主力和认识活动的主体,要积极引导其进行自我教育,调动其参与教育的热情,把教育融入职工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发挥其能动作用。常见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显性方式进行的,通过目的、途径、要求的完全昭示以期职工能主动顺应思路进行思维。这种教育方式极易造成抵触、厌烦心理。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灵活转变,争取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将的思想观念渗透到职工的思想之中。 另外,思想政治的集中教育呆板枯燥且不能够做到“因材施教”。应采取根本性问题集中教育,有倾向性的问题统分教育,个体差异问题分层次梯度教育。

(4)职工思想政治教育要建立在真实的社会背景和企业环境下,力求实事求是,具备说服力。思想政治教育要为职工所接受,就必须有真实感和说服力,让职工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剖析现实而受到教育,从而增强其政治认知,价值定位,素质提升的能力,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体到实际中即为最终达敢于正视社会和企业的热点、敏感问题,讲真话不逃避,夯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认识和外在表现,形成正确的政治信仰和道德标准[4]。

3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缺失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着力从教育者的引导作用,职工的主体地位,教育方式的革新以及教育的真实性等方面给出了建议,以期在新形势下保持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只有在思想政治理论探讨与企业实际工作总结中不断改进,才能逐步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机制,从而增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詹启生,梅亮.以构建个体心理和谐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J].求实,2011(10)

[2] 王立仁,孟晓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5).

[3] 刘英.从主体性原则的“三个充分”看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J]. 学术论坛,2011(8)

第12篇

[关键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作者简介]黄吉,广西师范学院学生,广西南宁530001

[中图分类号]G6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08-0168-03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及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 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可见,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教育实践活动,其目的在于帮助人们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主要帮助人们解决“为什么做”、“怎样做”、“做什么”的问题。在我国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人民,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保证作用。

(二) 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研究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更重要的是,研究生是国家栋梁之材、科学希望之星,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只有德才兼备的研究生才能肩负起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因此,加强研究生培养,必须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此,2000年教育部的《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指出,研究生教育不仅要培养他们具有高水平专业知识,还需要培养他们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思想道德素质。所以,我们要用战略的眼光,站在全局的高度,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提高研究生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

二、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状况总体是积极的、健康向上的。他们关注国家、社会的发展;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勤奋好学,锐意进取。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其中有部分研究生在政治观念、价值观念、心理素质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有的问题还比较严重。具体表现如下:

(一) 在政治观念上。大多数研究生表现为积极、务实的政治价值取向,但也必须看到,研究生在政治观念上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政治修养有待提高。研究生虽然受过多年的理论教育,但是他们当中有的还没有真正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尚未真正形成以立场、观点、方法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科学态度,不能用全面和发展的观点去看待问题。有的研究生缺乏客观、正确的分析评价政治的能力,并且普遍存在模糊和错误的政治观,影响了研究生自身修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2.信仰不够坚定,不同程度地存在信仰危机。众所周知,信仰对于维护社会的秩序,保证社会安定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信仰有助于社会道德规范体系的健全,从而给予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以内在的自我约束。但是,目前部分研究生存在理想信念淡薄、政治信仰迷茫,不能自觉抵御各种错误思潮的侵袭,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不坚定,政治意识有所弱化等不可忽视的思想倾向性问题。若任由其发展,将会严重影响到研究生的身心发展,影响到国家前途命运。

(二) 在价值取向上。当代社会生活、物质条件丰富,人们往往在充满诱惑的生活中迷失自我。正确的价值观往往被世俗物质条件扭曲

生活在社会变革中的研究生,价值判断标准上逐渐由过去的抽象理想主义转变为明显偏重物质利益现实型。有的把金钱作为评价职业优劣的标准,信奉拜金主义价值观;有的把当官作为一生求职的奋斗目标,崇尚权力主义价值观;有的把出名作为职业的支撑,追求虚荣;有的认为择业是为了“追求自己美好的生活,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有的坚持“报效祖国”是事业成功的基石等等,使得研究生的价值观呈现一种“多元化”,功利、务实、积极、进取并存。

(三) 在心理问题上。有心理障碍的人数日益突出

当前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新旧思想碰撞日益激烈,加上当代教育制度的弊端也不同程度地暴露。作为高层次人才,研究生的就业问题并没有因为学历提升而得到相应的解决,不少研究生感觉毕业即失业,学无所用,自己的青春及人生并没有因为个人的努力而增加亮彩,命运也并没有得到相应改变,导致他们心理健康水平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有的还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自闭、抑郁、焦虑、偏执、强迫、精神分裂等方面。

三、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

(一) 研究生不够重视自身思想政治教育

在就业难形势下,多数研究生重视专业学习,轻视政治学习;重视专业技能培养,忽视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重视个体的自我设计、自我实现,忽视社会的需求。加上现在的研究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备受父母呵护,成绩优秀,又得到老师的“照顾”,具有强烈的优越感。在这样的氛围中成长,久而久之,就造成自理能力不强,缺乏独立性;自我意识强烈,缺乏协作精神;软弱心态明显,缺乏社会责任感等等。

(二) 教育观念滞后

1.教育观念缺乏人文关怀。现在高校的教育理念过度强调和凸显社会需要、社会价值,忽视和压制受教育者的个体需要、个人价值,使得教育者与研究生之间处于管理和被管理的对立格局,这样,教育者往往把研究生纯粹视为教育的对象,凭借所拥有的信息优势进行单项灌输,而忽略了研究生作为人的客观存在,忽视研究生的权益,忽视对研究生个性和潜能的开发。

2.思想政治教育全员参与度不足。在研究生阶段,没有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常只是由导师来承担,并没有形成人人关注的思想政治教育大环境。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尚不完善,在机制上无法保证责任到人、工作到位,思想政治教育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缺乏统筹能力。

(三) 师资队伍建设薄弱

1.导师教书育人作用没能充分发挥。部分研究生导师在培养工作中重业务学习、轻思想政治教育,逐渐形成了业务学习一手较硬、思想政治教育一手较软的做法。

2.辅导员队伍素质有待提高。高校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第一线的战士,确实在学生的思想教育方面付出了不少心血,做了很多工作。但随着社会变化的形势,部分辅导员人心不稳,责任心不强,素质尚有待提高。

(四) 网络环境带来的影响

在信息时代,互联网在对人类社会的文明悄悄

地起着越来越大作用的同时也对人的思想产生巨大冲击。互联网既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也有不少黄色、腐朽、有害的内容,很难管理、控制和引导。良莠不齐的信息真伪难辨,容易侵蚀研究生的思想,导致研究生不道德的行为产生,削弱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四、加强解决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问题的有效途径

面临研究生当中存在的思想问题,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途径加以解决:

(一) 强化研究生的教育和管理

1.要唤起和提高研究生的“自我意识”。研究生基本上都已是成年人,自控力强,他们的自我意识越强,其学习的主体性表现就越充分,其探索的欲望就越强烈,这样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变接受教育为自觉探索。研究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将能有效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从而促进研究生进行自我教育。

2.针对研究生党员中仍存在着理想信念缺失或动摇,入党动机功利化,人际关系利益化等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的宗旨教育和纪律教育,不断增强他们的党性修养,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充分发挥研究生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同时要积极做好研究生新党员的发展工作。

(二) 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

观念更新是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先导。为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高校要敢于突破常规和传统的教育模式,从灌输型教育转变为民主型教育,尊重学生的见解,帮助学生从正确的政治立场出发,掌握科学的分析方法,对现实状况和思想问题进行辩证剖析,并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双向互动、教学相长、师生民主和谐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新观念。

(三) 进一步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1.积极发挥导师的教书育人作用。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力量。研究生导师应在政治思想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人师表。要大力倡导并加强研究生导师教书育人工作。”因此,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研究生导师的职责范畴,使导师真正成为教书育人的模范,在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发挥教书育人的重要作用。

2.加强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优化研究生辅导员队伍,调动辅导员的积极性,是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的根本,因为辅导员是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部分,因此要建设一支高效精干的研究生辅导员队伍,确保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四) 丰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内容

1.搞好研究生会和社团建设。研究生会和社团是研究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重要途径,学校要通过研究生会和社团建设在研究生和社会之间搭建一个交流平台,锻炼研究生克服困难的能力,提高参与公益活动的积极性、工作能力、自信心和交往能力,客观上也将促进研究生社团建设和研究生自身水平的提高。

2.发挥校党委、研究生党支部的作用。高校党委要切实把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统一规划,建立和完善党团系统为主要实施者的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管理体制。要加强研究生党支部的建设,充分发挥好研究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特别重要的是要与专业学习紧密相结合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支部活动,增强党员的凝聚力,激发其创造力,培养其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3.搞好校园文化建设,这主要是指要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一是以学术道德规范为重点,加强研究生学风建设。二是以科技文化活动为载体,营造浓厚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三是要倡导研究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锻炼自己,使自己的道德素质得到提高,培养研究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和集体意识。

第13篇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变革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3-0168-02

一、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遇到新的挑战

进入21世纪,在世界多极化、思想多元化形势下,中国正面临着新机遇和新挑战,伴随着这一过程的是大众文化及大众媒体在国际及国内社会中的日益活跃,在当代的发展也面临了新的挑战与问题。进一步探索的当展,有利于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同时,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如何应对新的发展形势等相关现实问题,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为应对新形势下高校理论教育遇到的新挑战,应采取以下措施。

1.必须加强理论创新

第一,坚持用发展的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力推进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切实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统领力;第二,必须在推进理论武装和理论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努力创新方式方法,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第三,坚持以文化人,努力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渗透到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和传播中,坚持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融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全过程;第四,注重实践养成,努力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融入人们的日常行为准则,在平时的生活点滴中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先进性、科学性作用;第五,创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表达方式,探索用亲切的话语体系阐述的真理。

2.必须适应新的变化

国际环境的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实践与生活方式的变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深刻。现代大学生越来越具有独立思考的意识,他们更加希望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平等、公正的对待,以及具有平等、通畅地表达自己观点和思想的途径;他们的自主、自立意识更强;伴随着大众文化及大众媒体在国际及国内社会中的日益活跃,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课题。大学生日益形成了把全面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尤其是能力发展作为自我发展观的核心内容的思想观念;他们更加关注自身个性发展和个性展示;他们的参政议政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增强;他们日益习惯于从全球和人类的角度看问题。

然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实践与生活方式的变化对大学生的影响的消极方面也是不容忽视的。比如,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成为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主导价值观;市场经济在一定程度上使部分大学生的拜金主义思想意识有所增长,等等。面对这些新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努力实现五个转变: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变,从教学体系向认知体系的转变,从认知体系向观念体系的转变,从书本语言向大众语言的转变,从知识传授者向灵魂工程师的转变,一言以蔽之,即内容体系、知识体系、观念体系、话语体系、角色体系的转变。

二、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变革

1.树立研究型的教学理念

要坚持知识教育、能力教育和价值观教育三者相统一,实现以知识教育为依托,以能力教育为主要内容,落实价值观教育,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道德教育主渠道的功能。应该始终贯穿五种意识,即问题意识、探讨意识、开放意识、创新意识、能力培养意识。研究型的教学理念强调在教学的内容设置上处理好以下五个关系:学科体系和教学体系的关系;理论的系统性和针对性的关系;思想性和知识性的关系;稳定性与前瞻性的关系;严谨性和可读性的关系。在教学模式上,可以设置研究型的专题教学,在教学方法上必须做到以问题破题,突出重点,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启发式教学,既为学生提供分析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又为他们留下思考问题的空间。

2.尝试课题制的教学模式

所谓课题制教学理念,就是教师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中的理论重点、难点问题,以及与所学政治理论密切相关的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问题,作为学生学习研究课题。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优长,自行挑选研究课题,以课题为纽带组成课题组,在教师指导下,结合课程学习开展研究。贯彻这种教学概念,教师首先要提出课题研究指南,为学生提供选题范围。然后,指导学生选题,并把全班学生按选题的类型组成课题组,通过指导学生撰写开题报告,培养他们的探索创新精神和研究能力。进而,进一步指导学生撰写研究报告或研究论文。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现实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最后是对学生研究成果的考评与应用。专家认为,课题制教学理念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深化对所学理论的理解;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为今后的毕业论文打基础。

3.运用引导型的教学方法

引导型教学理念认为,“思政课”的教学要通过创造有利的小环境,把学生吸引到教学中来,通过更新教学方法来引导和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兴趣。思想政治教学工作者应该注意从学生关心的现实问题入手进行备课,把问题设计好,使问题有理论含量,有现实感,有一定的深度,问题设计要给学生留有讨论和争论的空间,使师生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和交流。教育者一定要明确,教学目的不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理论家,而是要使学生在掌握一些理论观点的基础上,能够对现实问题做一些分析,作出正确的判断,这样才能抓住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才能有好的效果。

4.开展互动型的课堂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不同于其它的课程,应该由单纯的教师授业解惑向师生互动、共同探讨疑难问题的“互动式教学”方式转型。具体而言,在课堂上可以组织“师生对话研讨”,以30人以下的学生自然班为单位,在教师的主持下对理论问题、社会现实问题和学生思想实际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师生对话、研讨,以达到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引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目的。“师生对话研讨”对提高教师水平具有积极意义:可以促进理论水平提高;可以推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增长;可以加强语言表达技巧的精粹;可以提升教师形象和人格魅力,等等

三、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建设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否能真正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目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研究能力、学术水平的强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教师层面讲,要做到“敬业”与“爱岗”兼得,“乐业”与“精业”统一,“师爱”与“责任”结合,“经师”与“人师”并重。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具备以下四种素质:较高的理论研究和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的能力;准确、清晰、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一专多通的知识结构和驾驭知识、阐发观点的能力;敏锐地把握学生认知活动的状态和实现灵活应变的教学能力。总之,思想政治教学工作者要“不断学习、明确责任、增强爱心、保持真情、乐于奉献、经常自勉”。

从学校层面来讲,首先要鼓励教师承担教学研究及相关科研项目,提高教师研究能力。鼓励教师进行基础理论研究、难点热点问题研究和教育对象、认知规律研究。其次要创造教师进修条件,提高教师的素质。最后,要建设一支思想业务素质高、梯队结构合理、热爱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师资队伍。合理的团队构成应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老中青结合,由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组成梯次合理的队伍。成员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知识结构也要优化、合理。

四、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建设

精品课程建设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性和辐射推广作用。

要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建设,特别要做好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工作。首先,教学要坚持教材体系,不能偏离更不能违背教材体系。其次,坚持教材体系,不能照本宣科,从书本到书本。同时,要重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正确处理单门课程建设与系列课程改革的关系,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先进,要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还要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整合优秀教改成果,体现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要重视教材建设,使系列教材建设立体化。教材建设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也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材应是系列化的优秀教材,其课程主讲教师可以自行编写、制作相关教材,也可以选用国家级优秀教材和国外高水平原版教材,鼓励建设一体化设计、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系列教材。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6、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项久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第14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系统;教育体制;改革; 实施

中图分类号:D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2-0220-01

一、 学校要深入对思想政治体制研究

首先我们应该更加注重从整体性、联系性、动态性、有序性等角度认识事物,力求把握事物的整体质与系统质。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建构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是一个由各个要素和环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构成的有机系统,也是一个由各个子机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机制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作为一个有机系统,从思想政治教育运行过程的视角,可以将其划分为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机制、说服机制、激励机制以及评价机制。他们分别具有不同的内涵,发挥不同的功能,表现出不同的运行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机制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沟通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沟通主客体之间在信息交流、思想共享、情感互动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过程与方式。发挥着交流功能、传导功能和反馈功能,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系统中各沟通要素和环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另外思想政治教育说服机制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说服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说服主体根据说服对象的思想行为状况,将科学理论以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转化为说服对象的思想和行为的比较稳定的过程与方式。发挥着理论传授功能、价值认同功能以及行为转化功能,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说服系统中各说服要素及环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再者,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是思想政治教育激励主体综合运用各种激励手段激发和调动思想政治教育激励对象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达到一定激励目标的比较稳定的过程与方式。发挥着激发功能、巩固功能以及纠偏功能,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激励系统中各激励要素及环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最后,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机制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主体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及其效果进行价值判断时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过程与方式。发挥着鉴定功能、引导功能和改进功能,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系统中各评价要素及环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我们就需要注重思想政治机制的系统建设,努力把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机制、说服机制、激励机制以及评价机制建设成为功能得到充分发挥、运转有序的有机系统。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整体不是取决于事物本身,而是取决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因此,在深入分析和探讨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系统的四个子机制形态的基础上,还需要努力从全局和整体的高度来把握四个子机制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其中,在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系统中,沟通机制是前提,说服机制是核心,激励机制是关键,评价机制是保障,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协同配合、缺一不可,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这就要求从整体的高度,通过协调四个子机制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提高其有机关联性,从而实现对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系统建构。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体制的改革

要建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就需要充分利用好思想政治教育体制的决定作用。通过不断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改革,建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体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体制。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有序发展,仅仅依靠我们党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社会各个部门的协同配合,通力合作。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改革,首先就需要积极改革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体制,也就是要通过改革,努力建立在党的领导下依靠全社会共同来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的领导体制。过去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导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单纯依靠行政命令、组织行为高度集中且相对单一等问题,影响和制约了思想政治4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干扰和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有序运行。我们要在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的基础上,充分调动社会各个部门、各个单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努力形成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密切配合、团结协作的领导体制,促进和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系统建设。

在过去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我们对管理的作用重视不够,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条块分割、自成体系、相对封闭等弊端,从而制约和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活动的正常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一项教育活动,又是一项管理活动,管理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因素、途径、方式更加复杂多样,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正常开展及其目标的顺利实现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我们要克服这些困难,保证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和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

三、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有效实施

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对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运行起重要的规范和保障作用。?制订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才能保持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长期性、稳定性。建立长效机制必须着眼于建立健全一整套科学严格的制度,用制度说话、用制度评判、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各项制度在时间和空间上有一定界限,在责任上有明确划分,各项制度相互配套、相互协调,注重制度建设的系统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环环相扣、相互配合。因此,要防止和克服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在实际运行中的临时性、随意性,要及时把那些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的、在实际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新经验、新方法、新思想、新观点总结好、运用好,积极探索并建立一些新的制度,从而使新经验、新方法、新思想、新观点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持续地发挥作用,以保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系统建构持续稳定地发展。再好的制度,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贯彻与执行,就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执行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要积极调动群众的主体能动作用。人民群众是制度的贯彻者、执行者、获益者,只有广大的人民群众自觉主动地遵守并践行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时,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才能够真正发挥其规范保证作用。要充分利用好群众、社会以及大众传媒的作用,以确保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得到严格贯彻落实,从而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对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系统建构的规范作用和保证作用。

总之,学校要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的研究和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广大师生群众的团结协作,共同保证思想政治体制作用的有效发挥。

参考文献:

[1]王玄武,《政治观教育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15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和谐校园;融入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057-01

思想道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策略德育教学改革是当前我国学校教育改革中的重中之重。21世纪,随着人类社会科技与观念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传统的学校教育也进行了更加深刻的反思。人们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一个共识:德育是主宰、构成、支撑和凝聚整个生命成长过程,并且获得幸福人生的决定性因素,现代学校教育,其本质应立足于塑造人格的培养和学生的生命健康。故此,建立良好的学校德育建设制度与体系,对于保证人才的培养、促进我们的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思想政治基础。"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学校是社会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必须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重要思想政治保证。

1.健全考核制度,从素质教育的高度入手,充分认识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地位

意大利教育家但丁说过: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不断深入的今天,德育教育面临新的挑战,作为教育部门、学校管理者、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勇于接受挑战。学校教育长期以来没有真正解决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问题,因而在相当一部分领导观念中,认为智育是硬指标,德育是软指标,出现了重"智"轻"德"、以"智"代"德"现象。德育与智育虽然同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达到培养人的目的,但从完成的任务看是有所侧重的,德育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思想觉悟,识别是非善恶,形成一定的品德与良好道德行为,它主要是解决学生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即如何做人的问题。

2.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要途径

2.1 学生既是教育的价值主体、权利主体,也是学校的动力主体、发展主体,把构建和谐校园的任务落到实处,必须重视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前,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但在一部分学生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的思想问题,主要表现为:理想目标不明确,盲目追星,甚至一部分学生思想堕落、颓废,社会责任感不强、团结协作意识差;艰苦奋斗精神缺乏、心理素质脆弱。这些问题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不利于校园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因此,必须加强在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2 思想政治教育属于上层建筑范畴,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促进力量,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一条重要渠道。从学校发展的角度看,紧紧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大力优化发展"软环境",促进学校各项事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从发展民主政治的角度看,抓住学生思想上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坚持依法治校、以德治校的原则,切实把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交给学生,用人性化的制度规范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促进政治文明建设深入发展。从发展先进文化的角度看,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建设,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

2.3 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全部工作的生命线。通过扎实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成过硬的思想、严明的纪律和优良的作风,这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保障。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觉悟,保证学生在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原则问题上高度一致,能够为推进和谐校园建设提供重要的思想保障。坚持以人为本的新理念,创新管理制度,严明组织纪律,规范思想行为,对违纪违德者进行引导教育和认真诫勉,保证学生成为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的有用之才,能够为推进和谐校园建设提供重要的组织保障。学生身上寄托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结合新的实际,加强基本国情和民族优良传统教育,保证学生牢记"两个务必",大力发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能够为推进和谐校园建设提供重要的作风保障。

3.学校、家庭协调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学校要建立与家长定期联系、访谈制度,给家长当好参谋,引导家庭教育的走向。学校教育的优势是学校己经形成了各个年龄阶段不同的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构建起了具有学校特点的德育教育体系,老师又具备相对专业的教育能力,但是由于受时间、空间、内容、形式的限制,过分强调整体性和统一性,缺乏针对性和个别教育。而家庭教育的优势正是学校教育的劣势,家庭教育的劣势正好是学校教育的优势。所以学校和家庭要协调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孩子的思想性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而家庭教育给孩子的影响又是时刻存在的,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孩子起着耳闻目睹的直观影响。所以老师和家长的联系就成为了孩子德育教育特别是心理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了。我们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特殊作用。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该积极与家长配合起来,通过家庭走访、电话联系、家校联系卡、开家长会等各种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在家里的思想发展、心理变化,并作好学生在校的反馈情况,让老师和父母都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对孩子的德育教育做出正确的指导。只有家校两方面共同努力,相互配合,达成共识,才能给孩子心理健康成长架起一座牢不可破的桥梁。

4.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管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