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近代经济发展史范文

近代经济发展史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近代经济发展史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近代经济发展史

第1篇

摘 要:现代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物流在城市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现代物流是城市经济的新增长点,能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促进城市经济的转型,促进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现代物流是发展城市经济的主要着力点之一。

关键词: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信息业

在现代社会,城市经济快速发展,而现代物流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现代物流业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工业化进程中最为经济合理的综合服务模式,正在全球范围内得以迅速发展。在未来我国发展进程中,现代物流系统对于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和提高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作用将越来越大。

一、现代物流是城市经济的新增长点

物流产业作为“第三利润源”已得到公认。研究表明,现代物流的发展涉及运输、配送、仓储、装卸、包装、流通加工及相关信息活动,贯穿生产与流通的各个环节,可以带动国民经济32个部门,100多个行业的发展,目前我国物流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高达18%左右,而发达国家这项指标是10%左右。因此,物流产业蕴含着巨大的潜力,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培育这样一个具有高成长性的产业,无疑是挖掘新的城市经济增长点。我国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近十多年发展现代物流的实践也证明,发展现代物流对当地经济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以深圳为例,2012年上半年,深圳市社会物流总额为14749.72亿元,同比增长3.59%,深圳市物流业增加值为481.82亿元,同比增长6.64%,物流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8.80%,较去年同期上升0.05个百分点,物流业占第三产业比重为16.16%,这表明物流业对国民经济和第三产业发展的贡献作用巨大。发展现代物流可以极大地促进城市经济新增长点的形成。

二、发展现代物流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

现代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等基础设施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而物流业的发展又将推动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功能的发挥。以贵阳市为例,近些年来,贵阳市高度重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把现代物流业作为服务业的龙头。2012年贵阳市物流增加值达到130.43亿元,增长14.5%,社会物流总收入288.76亿元,增长14.5%;2012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16635.02万吨,比上年增长19.8%,按照国发2号文件对贵阳市的定位,按照贵阳市物流规划的要求,目前,二戈寨物流园区、金阳物流园区、扎佐物流园区、三桥物流园区、竹林物流中心、清镇物流中心、开阳物流中心、息烽物流中心、白云物流中心等九大物流结点建设进度加快,贵阳市现代物流业正向着区域性物流中心方向发展。与此同时,为适应现代物流的快速发展,贵阳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也进入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快车道。近几年来,贵阳市完成了“三环十六射线”公路交通骨干路网建设,加快了市域快速铁路、城市轻轨等的建设进度。这些公路、铁路,有如一条条“大动脉”――从城市延至高山原野,从省会连接周边城市,贵阳各片区之间的时空距离正在缩短。交通发展瓶颈将被打破、市域半小时经济圈正加速走来,黔中城市群因此变得通达无限。

三、发展现代物流促进城市经济的转型

现代物流的发展,对于城市来说,可使城市及周边地区逐渐形成小的经济地域,构成社会分工的重要的微观基础。另一方面,城市经济区域的发展有赖于物流系统的建立和运行。物流业有其自身成长的特点及发展规律。在经济快速发展、增长时期,它会凸显出快速的扩张性,市场容量将得到迅速扩大。在经济增速减慢及区域经济受到环境影响较大时,行业利润额将得到削弱,其整个行业的发展也将步入缓慢增长期。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物流必然超常规快速发展,这对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促进企业改革发展,推动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城市物流集群效应加快了区域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流通速度,驱动区域经济向国际化方向发展。其次,城市物流集群效应有助于带动区域经济,从而形成多元化、跨区域、跨行业的经济布局。第三,城市物流集群效应有助于提升物流服务业的整体实力,进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四,城市物流集群效应加快了区域与周边地区的对接程度,有利于形成规模效应取得经济效应。第五,城市物流集群效应极大地推动了城乡经济的对接,有利于城乡一体化进程和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城市物流必然促进经济转型。

四、发展现代物流促进城市经济的协调

现代物流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将促使生产效率、流通效率和消费效率的联动提高。促进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我国当前经济的转型发展面临着物流成本高、流通效率低的瓶颈制约,加快现代物流发展,是助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根本途径。现代物流发展有助于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增加宏观经济效益。

目前,总体上说,我国国民经济保持稳定而较快的速度增长,仍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中。一般而言,在工业化发展的中期,经济总量扩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增加、城市化快速发展,带来的是社会物流总量的增加。经济的高速发展是必须建立在完善的现代物流体系以及相应物流服务能力的基础上。对现代物流的综合实力,也具有更高的要求。没有完善的现代物流系统、设施设备、服务体系与服务能力,将不能够支撑住城市经济扩张。现代物流的核心是突出系统整合、优化的理念,对分散的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运用信息技术和供应链管理手段实施一体化动作,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优化服务的目的。发展现代物流业,使物流服务的综合功能更有效地促进区域的分工与协作,形成区域间的互动,协调区域经济的发展。实践证明,物流业不发达将严重制约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瓶颈。

五、物流园区建设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第2篇

【关键词】品牌 产业品牌 区域品牌 区域经济

新经济时代是一个品牌竞争的时代。世界经济诸强,其经济大厦无不是由众多的世界级品牌支撑起来的。在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经济全球化、科技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树立正确的品牌发展战略,努力培育品牌、聚集品牌,加速产品品牌向产业品牌、区域品牌的提升和转变,以带动提高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和发展可持续力,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抉择。

一、充分认识品牌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1、品牌是市场经济趋向成熟的必然结果

计划经济不存在竞争,品牌不能显示其价值;物质贫乏时代消费的选择空间很小,品牌失去存在的意义。这两种情况下,品牌都难有用武之地,不能显现它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市场经济发展初期,市场竞争往往表现为无序的竞争,人们的品牌意识也很淡薄,品牌处于萌芽状态。随着市场经济日益趋向成熟,市场商品日益充裕,短缺经济逐渐变为剩余经济,卖方市场逐渐变为买方市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品牌逐渐成为必然的追求,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也日益显现。一是市场竞争逐步从无序走向有序,品牌竞争作为市场有序竞争的一个重要方式逐步走向市场的前台。二是丰富的物质世界扩大了消费选择的空间,消费者的选择从被动变为主动,从感性变为理性,消费者的品牌意识越来越强,追求好声誉、高品质、有档次的品牌产品成为消费的主流和方向。世界知名品牌在国际市场的市场占有率普遍的规律是20%的强势品牌占据80%的市场份额。三是企业在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也逐渐改变竞争手段,打造品牌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理性选择。四是政府为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在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的同时,也必然把另一着力点放在引导企业注重品牌竞争上面。从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来看,市场经济越完善越发达,品牌就越来越重要。

2、品牌是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品牌,是企业立足市场的实力招牌,反映了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综合发展水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品牌就好比是企业的身份证,是市场主体获得竞争优势的入场券,是获得和提升企业无形资产的基本载体,是企业法律地位最受保护的根本所在,也是一个企业信用和质量管理的重要亮点和集中体现。随着我国加入WTO,市场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在竞争中由原来的成本、价格等初级阶段的竞争演变成为高级阶段的品牌竞争;资本的扩张也由原来的有形资产扩张转化为利用品牌等无形资产的扩张。根据“世界品牌前20位列表”资料,世界第一品牌和第二品牌美国的“可口可乐”和“微软”的商标无形价值就分别达到838亿美元、566亿美元。在市场中,有时无形的品牌甚至比一个有形的企业还重要。比如世界著名品牌“耐克”运动鞋、我国名牌服装――温州市的“美斯特・邦威”,公司本部都没有生产车间,其生产基地都分散在国外、外地。他们成功的共同经验,就是经营好一个品牌。可以说,品牌既是一种无形的资产,也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更是一个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外在体现和重要标志。

3、品牌是区域经济综合实力和发展可持续力的重要特征

品牌是资源、是优势,更是竞争力、综合实力和发展可持续力。在现代社会中,品牌不仅意味着质量、特色、信誉,不仅意味着高附加值、高利润、高市场占有率,品牌还更具有社会文化方面的软竞争力和软实力特征。一个知名品牌,带给消费者的是超过商品本身的满足感,是消费者地位、身价、荣耀的象征,而且更多地带有文化色彩和思想上的影响,起到征服人心的作用。因此,品牌一旦建立,就具有广泛、深厚的市场和社会基础,就具有公认性、深入性、持久性。这就给一个地方的经济奠定了发展的基础和潜力。同样,品牌商品独创性、高贵性的特点也彰显了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特色。品牌可以提高地区的知名度,增强区域的外在形象和吸引力。“海尔”为青岛增了辉,“厦华”为厦门添了彩,“龙工”为龙岩争了光。品牌为这些城市带来的不仅仅是荣誉,更为这些城市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力。实践证明,品牌的数量、档次显现着一个地方经济的综合实力和外在影响力,与地方经济的综合实力和外在影响力成正比,也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力成正比。

二、努力培育品牌,聚集品牌

1、切实增强企业和社会的品牌意识

要树立企业靠品牌生存、市场靠品牌开拓、地方靠品牌发展的理念,努力营造重视、培育、增创、壮大和宣传品牌的良好社会环境。要多角度、全方位的进行宣传,增强企业和全社会的品牌和质量意识,推动品牌带动战略的实施。要指导和帮助企业做好品牌宣传策划,扩大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全社会形成一个重视品牌、培育品牌、发展品牌、支持品牌、保护品牌、使用品牌的良好氛围,共同推进品牌带动战略的大力实施。一是建立品牌建设公共信息平台,在政府、部门网站和地方媒体开设专栏,大力宣传品牌企业、品牌产品以及创品牌的经验做法。二是举办品牌建设高层论坛,邀请有关专家前来讲课和开展学术活动,提高企业管理者的品牌经营意识,提高全社会对品牌经济的认识。三是广泛宣传政府的有关扶持政策,激发相关单位和广大企业的创牌热情。

2、充分发挥政府在培育品牌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首先,规划先行。实施品牌战略既要有长远规划,也要有阶段性的近期目标。政府要从过去主要组织企业进行名牌申报转变到主要是制定地区品牌发展战略规划,制定分阶段品牌发展目标上来。按照“储备一批、生成一批、提升一批”的要求,建立国际、国家、省、市四级品牌梯队,制定名牌产品、名牌商标滚动培育计划,有计划、分步骤组织培育。

其次,强化服务。充分发挥政府的经济管理与调控职能,把创品牌和保品牌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服务职能。要建立领导机构和工作小组,出台实施意见,完善奖励、优惠政策,帮助和促进企业争创品牌。要建立地方品牌发展专项基金,给予创牌工作先进企业一定的奖励。对培育品牌进行的技术改造、技术引进、新产品研发的,要优先列入技改计划,享受有关优惠政策。

再次,重点培育。对已有的驰名(著名)商标、名牌产品和企业要重点扶持,对潜在的优势产品和企业要重点培育,无疑是现阶段实施品牌带动战略的核心内容。就目前情况来说,大部分地区还不可能大范围地对大量企业进行全面扶持,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重点地选择有限方向,力争在局部形成突破。培育要突出三个重点:突出具有区域经济“优势”的行业;突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和企业;突出优势品牌的提升,从已有的品牌中筛选出优势品牌,帮助其升级为国家品牌。对选育的重点对象,在政策、资金、技术、宣传上给予重点顷斜,加大扶持力度,调动企业争创品牌的积极性。

3、充分发挥企业在品牌培育聚集中的主体作用

品牌是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中创建、成长、壮大的,最终是由市场、消费者来决定的。培育创建名牌,要以市场占用率为核心。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促进企业进一步增强广告意识、品牌意识、质量意识、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始终把创造品牌作为企业的重要目标。企业员工要自觉地、持之以恒地用一流的工作质量、产品质量、服务质量来创品牌、保品牌。企业必须增大科技研发投入,开发新技术,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掌握自主知识产权。要引导企业重视文化建设,塑造企业创新发展的灵魂,不断增强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努力培育和发展具有竞争力的品牌产品。要突出重点,避免分散品牌资源。一个企业要致力打造一个主商标和一类名牌产品,以集中提高商标和名牌产品的知名度。同时要加大广告投入,加强品牌宣传,培育品牌信誉,扩大品牌的市场影响力。

聚集品牌是指一个地区的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应该在地方政府的区域和产业发展规划指导下,向中心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区和交通干线区域聚集,形成品牌产业集群,产生品牌聚集效应,尽快培育成产业品牌,进而形成区域品牌,最终带动区域经济提升发展。

三、加速产品品牌向产业品牌和区域品牌的提升转变,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支持名牌企业快速扩张,促进产品品牌向产业品牌发展

产业品牌是指一个区域内的一个产品品牌向其所在的产业链上下游拓展,带动整个产业发展,从而实现整个“产业品牌化”。产业品牌是产品品牌向产业集群的融合,是产品优势进一步扩大、提升成了产业优势。要引导、支持名牌产品企业通过品牌经营和资本运作,如通过商标、品牌无形资产参股,控股同行业企业或者配套件、半成品扩散、协作加工等途径,实现低成本扩张,扩大市场份额,做大做强名牌企业。通过培育一批名牌产品,发展一批大型品牌集团企业,形成一批品牌产业。由此,区域经济形成规模,形成聚集,提升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福建省龙岩市中国龙工控股有限公司是1993年创立的工程机械制造民营企业,其主导产品“龙工”牌装载机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近年,该公司利用“龙工”中国名牌的影响力,进行成功的资本运作,使企业快速发展壮大、迅速崛起。目前,其“龙工”牌装载机的整机销量稳居全国同行业首位,年销量超过3万台,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20%。现在,龙工集团已跻身中国装载机行业三强(柳工、徐工、龙工)之一,连续几年以40%-50%的速度增长。目前,龙工控股公司在龙岩投资设立企业6家,总投资超过35亿元。该公司还在上海、江西、河南等地投资设立10家全资子公司,产品覆盖装载机、挖掘机、压路机、平地机、叉车、收割机等多种机械,年产能力超过5万台。可以说,一个龙工集团撑起了龙岩市一个工程机械产业。

2、在已有地方优势产业品牌基础上打造区域品牌

区域品牌是指某个行政或地理区域内某一优势产业经过长期努力而形成的,为该区域产业企业所共同拥有的,在产业市场中具有高市场份额和高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其总体表现形式通常为“区域+优势产业(产品)”名称。如景德镇陶瓷、西湖龙井、金华火腿、安溪铁观音、连城地瓜干、义乌小商品等。区域品牌是一个拥有强势竞争优势产品生产区位的象征。区域品牌蕴涵了集体地理特征和人文历史渊源,是产业集群内众多企业品牌的提炼和浓缩。它比单个企业品牌更形象、更直接、更持久,能够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长期发挥作用。

第3篇

聂梅生:京津一体化已经实现

“京津城际一体化”这个话题是很早以前就开始提的。中国一共只有四个直辖市,京津作为地理距离最近的两座直辖市,有着地缘上的联动优势。这好比日本的东京与横滨,两个非常大的城市形成大的板块。纽约周围更不要说了,它和新泽西州已经非常接近,很多人住在新泽西而在纽约上班。就北京和天津而言,北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天津有口岸优势和口岸历史,它是经济发展当中环渤海和东北亚非常重要的一个集合动力,随着天津港口城市和渤海、环渤海经济圈的扩张,天津将越来越重要。这两个城市这么靠近,一定会形成联动和经济圈。现在很多人住在北京而到天津工作,也有一些人是在北京工作反而在天津买房。所以我认为,随着京津城际铁路的开通,半小时轨道交通的实现,京津一体化已经成为了现实。

北京楼市调控政策众多,但唯独限购令以及其附加条件引起了热议,这说明北京目前城市的承载力和天津是不一样的,天津限购的政策和北京也是不一样的。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越是城市中心区的地产,它的保值和增值的价值越高,任何一个城市都是这样。

周毕文:相信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能力

我相信市场调节,也相信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现在大的趋势是这样的:首先,随着经济发展,货币贬值成为各个国家通行的规律。其次,人们在城市化过程中住房的需求是存在的。再次,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在这样的前提下,我认为房地产市场目前的状态还是暂时的,以后还会恢复到正常平稳的发展状态,还会对中国经济做出很大的贡献。我对房地产市场还是充满信心的。

周京奎:天津地产价格不会下降

北京、天津这两个行政区域一体化,最重要的就是它的经济资源、社会资源的共享,比如教育资源和市场资源的共享。在交通一体化以后,京津两地实际上已经实现了空间的一体化,如果北京的地产需求过旺、价格过高,在天津比较有优势的情况下,市场需求可能会顺应着一体化的趋势流向天津,形成市场的互补。消费市场的流动进而会带来劳动力、人力资源以及资本的流动。通过这些流动更加紧密了京津两地的联系,最终为真正地实现产业一体化铺平道路。

天津市是我国经济改革发展重要的实验区,大量的资本流入、大量的人流或者是人力资源流入,这种需求一定会支撑土地价格或者是房地产价格的稳定。只要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不终结、中国高速的投入不终结,地产的价值就不会缩水。天津不动产的价格这几年比较平稳,只是在成交量上有非常大的波动。对于综合体来说,天津只有一个商业中心,土地的稀缺程度决定了天津城市核心综合体的价值。

陈淑霞:天津都会轩可媲美北京东方广场

作为世界500强下辖企业,和记黄埔地产―直看好天津的发展。京津城际打通了京津城市经济联动的命脉,京沪高铁天津段的贯通,更是加强了京津沪三座直辖市的联系,为天津迈向国际化大都市带来了机会。

“世纪都会”城市综合体项目坐落于天津市核心区南京路与营口道的交会处,地下与两条地铁线接驳,可直接与京津城际及京沪高铁相接,真正达到与北京、上海的无缝对接。世纪都会所处的位置对于天津市而言,完全可与北京的长安街王府井媲美。在北京的金街上有我们集团在北京打造的第一个地标项目――东方广场,而选址南京路也体现出我们和记黄埔地产希望在天津再造一个东方广场的决心。不仅如此,由于天津目前没有限高的规定,世纪都会将更能体现香港摩天大宅的豪居理念。

第4篇

(一)经济现状:基础设施短缺,经济增长低迷经过1961年到1972年“出口扩张”十多年时间的努力,台湾经济平均每年以10.2%的速度高速增长,工业增长率高达17.5%,轻重工业结构比例为42.4∶57.6。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比重为14.2:40.3∶45.5。到70年代初台湾基本实现了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第一次飞跃,一只脚已踏上了经济腾飞的起跑线。然而,70年代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导致台湾经济发展遭遇巨大障碍。

1.基础设施遭遇瓶颈由于60年代经济的高速发展,投资快速增长,外贸持续增量,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拉动了消费,使台湾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行,出现严重短缺现象。“1961年到1972年,发电量增加了25倍,而工业用电增加了2.8倍,住宅及商业用电增加了3.6倍。各种机动车数量增长数10倍,而道路长度只增加7%。基隆、高雄港的压港时间比60年代延长了10多小时。”铁路运力、自来水供应等也存在同样问题,给经济继续高速发展构成了第一道障碍。

2.能源短缺制约发展石油是现代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必需资源,石油价格从某种程度上左右了世界经济的发展速度。1974年的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机,使油价每桶由原来的2美元涨到11美元。1979年的第二次石油危机,使油价一年内从每桶11美元涨到32美元。两次石油危机严重冲击了世界经济,导致资本主义国家物价普遍上涨,世界经济进入了衰退期,台湾是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圈内的一分子,而无法成为这场灾难的局外人。

3.外贸出口增长减缓台湾是典型的海岛型经济,岛内消费市场有限,经济发展对外依存度极高。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和70年代初的金融危机,使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破坏。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消费水平降低,导致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台湾岛外市场空间萎缩,产品外销受阻,外贸出口持续走低,1975年出口额比1974年下降了5.9%,严重影响岛内经济的发展。

4.技术人力数量不足台湾之前的工业经济主要以农产品加工和轻工业产品为主,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力资源主要以半技术型和非技术型为主。进入“第二次进口替代”时期,由于工资上涨,能源价格飙升,使生产成本增加,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价格比较优势已丧失殆尽。产业升级、产品升级和科技升级成为突破经济发展瓶颈的关键,然而这三大升级需要有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的支撑。因而,提高劳动力素质成了摆脱经济发展困境的关键因素之一。5.经济增长陷入低迷以上诸多因素的制约,构成了台湾经济健康发展的多重障碍,岛内消费水平下降,岛外出口贸易受阻,经济发展陷入低迷状态在所难免。“扣除物价上涨因素,经济成长率实际上从1973年的12.8%跌至1974年的1.2%,创50年代以来最低纪录。”

(二)改革措施:发展重化工业,促进经济升级

为了应对这一严峻的经济形势,台湾当局制定了“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升级,大力发展重化工业”发展方针。

1.制定经济建设计划第五个四年经建计划完成后,当局制定了第六个四年计划。特别关注农业成本上升,工业结构改善,基础设施不足,外贸增长缓慢,青年就业等问题。但因世界经济形势急剧变化,无法执行这一美好的经建计划,不得不于1975年中止执行。1976年制定了一个六年计划代替,也因第二次世界石油危机而于1979年终止执行,成了第七个四年计划。但两个未完成的经建计划对经济发展也带来一定促进作用。

2.平抑物价,消除通膨由于世界油价上涨,美元贬值,台湾也难逃厄运。当局对此采取“管控物价,紧缩银根,调节贸易”等比较有效的措施。1974年颁布实施《稳定当前经济措施方案》,进一步控制有效需求,抑制通膨,稳定物价,以应对当时严峻的经济形势,收到了一定成效,“1979和1980两年内,经济分别成长7.4%和3.5%,出口成长率更高达23%。”

3.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农业是社会稳定的根本,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在制定第六期经建计划时,当局已注意到当时农业经济增长缓慢,农业生产成本攀升等问题。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成了当务之急。1972年9月,出台了9项《加强农村建设重要措施》,到1979年6月共投入农业建设经费达200亿元新台币。1979年至1982年,每年又投入20亿元新台币,用于农业机械化建设,以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速度。

4.加大基础设施和重化工业投入1973年12月,台湾当局出台“十大建设”计划,涉及交通运输、重化工业、能源建设等三大类,至1979年底计划全部按期完成,前后共投入2000亿元新台币。在十大建设接近尾声时,当局又于1977年9月宣布实施“十二项建设”,预计投资4000亿元新台币,包括农业、重工业、交通、能源、社会文化等领域,但这一计划未能如期完成。

5.加快产业技术升级步伐发展重化工业和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是“十大建设”和“十二项建设”的重点内容。1979年底颁发的《经济建设十年计划》,要求大力发展能耗低、附加值高的“策略性工业”。1980年成立面积2000公顷的新竹科技园区,“引进和开发新技术,引进和培养高科技人才,以加速技术升级”。这些措施,有效促进了台湾产品升级、产业升级和技术升级。

二、职教现状和改革措施

“第二次进口替代”是台湾经济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和资本密集型过渡与发展策略性工业的关键时期。由于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投资、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的调整,职业教育不论是规模、结构还是质量离当时的经济建设需求都存在较大差距。

(一)职教现状:私学快速发展,工职继续扩张

从1961年到1972年十多年时间,台湾的经济发展在艰难中取得重大突破。职业教育作为直接为经济发展服务的一种教育类型,也取得了非常重要的成果。首先,办学规模扩大。中职在校生人数从88335人(其中初职42227人)增加到216905人,学校数从111所增加到171所。中职学校在校生人数占人口比例从7.88%提高到14.11%。普职在校生比从5.2∶4.8提高到4.8∶5.2。其次,办学层次提高。1968年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后,初职停止招生。专科学校从14所增加到76所,在校生数从8366人增加到138310人,占人口比例从0.75%上升到9%。第三,私立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私立中职学校从25所增加到97所,在校生数从19630人,增加到116320人;私立专科学校从6所增加到56所,在校生数从3378人,增加到95943人。此外,职业教育的软硬件设施也处于历史以来的最好状态。课程标准经过修订后,技能教学得到加强,实践课时比重增加。单位行业训练课程的进一步推广和轮调式建教合作模式的引进,使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更为明显,毕业生适应岗位需求的能力更强。类科结构也作了进一步调整,使之与经济建设需求更趋吻合,“尤其是工业类科呈现蓬勃发展之气象,工业职业学校学生数在职业学校的学生数中达50%以上,成为台湾技职教育中非常重要的转折点。”到70年代初,台湾职业教育的发展已达到一定的水平,为下一阶段的改革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改革措施:完善职教体系,优先发展工职

进入“第二次进口替代”时期,为适应“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升级,大力发展重化工业”的发展方针和经济建设的实际需要,台湾职业教育继续在办学层次、办学规模和类科结构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

1.建立职教体系在1970年台湾第五次教育会议上提出的“教育革新案”,要求职业教育“建立系统,直至与大学平行”,要完善包括职业学校、专科学校和技术学院在内的职业教育一贯制体系。1973年1月当局宣布专科学校只招收中职毕业生,不再招收普高生;同年7月,将“专科及职业教育司”更名为“技术及职业教育司”,进一步理顺了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1974年台湾第一所本科技术院校———台湾工业技术学院诞生。这一系列连贯的改革措施,促进了台湾从“中职———专科———本科”一贯制的职教体系的顺利建立,标志着台湾职业教育升学通道的顺利开通,为台湾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高层次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奠定了牢固的基础,也是台湾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

2.完善职教“法规”根据第四期人力发展专案精神,当局于1973年了《台湾省加速职业教育发展方案》,确定了职业教育的中长期发展目标。1974年颁布《私立学校法》,1975年颁布《私立学校实施细则》。1976年公布了修订后的《职业学校法》,明确规定职业学校“以教授青年职业智能,培养职业道德,养成健全之基础技术人员为宗旨”,开设农、工、商、海事、水产、医事、护理助产、家事、艺术、戏剧及其他类别,专科学校“以教授应用科学与技术,养成实用专业人才为宗旨”。在同年公布的《专科学校法》中,明确规定专科学校设五年制、三年制、二年制等三种学制类型。这些规范制度的出台,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定位,为职业教育提高质量,更有效地配合和服务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私立职业教育的发展也迎来了第二个发展春天,不论是质或是量都有较大的突破性发展。

3.改进工职教育70年代随着台湾经济向重化工业发展,以及“十大建设”和“十二项建设”工程的启动,工业经济领域对人力资源的数量要求增加,质量要求不断提高。1973年,中职学校工业类在校生已超过半数达50.6%之多。专科学校工程类在校生占在校生总数的42.1%。因而工职教育的质量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举足轻重。1974年教育当局对工业职业学校课程标准进行了第二次修订,吸收美国“单位行业训练”和西德“阶梯式课程”的优点,课程结构先广后专,突出技能和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普通科目、专业科目和实习科目时数比率调整为31.6%:26.3%∶42.1%。同时开始了群集课程的实验。1979年6月启动了为期三年的第一期《工职教育改革计划》,投入资金达18.29亿元新台币,“加强工职工科师资之培育、罗致与在职进修;重点充实工科教学及实习设备;改革工职设科、课程与工职毕业生之进修。”此举取得预期效果,“对公立工业职业学校重点类科,如机工科、机械制图科、扳金科、机械木模科、电工科、电器冷冻修护科等,实习设备之充实及改进教学,确有很大益处。”

4.加强质量监控

由于职业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大,特别是私立职业学校数量的猛增,如何保证和提高质量,成了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另一个关键问题。1976年开始推行技术士技能检定制度,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按既定标准,每年对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中、初级技术人员实际操作水平进行测试,对合格者发给“技术士证书”。“至1980年,共有45101名学生接受了技能检定,其中14705人取得合格证书,合格率为32.6%。”80年代以后,合格率保持在40%左右。同年,推行“职业训练五年计划”,开展对工职教育的评监工作,举办职业院校学生技艺竞赛等。这些制度的推行,增强了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对专业技能的教学,也有力促进了学生重视技能的学习。

此外,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大对质量的发展必然带来影响。教育当局对此也采取了多项措施,对职业院校进行评监,开展技术士检定制度,修订课程标准,实验群集课程等,使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稳中有升。特别是技能检定工作的开展,对于转变职业教育的培养观念,提高技能学习质量,调动学生学习技术的积极性起到重要作用。

第5篇

2008年9月22日,北京报纸告别“5角时代”①,《北京晚报》、《法制晚报》、《北京晨报》、《京华时报》的零售价由原来每份0.5元上调至每份1元。据调查,北京市场上都市类报纸最高零售价已涨至每份1.5元,如《北京青年报》;而全国发行报纸最高零售价为每份3元,如《南方周末》。

笔者走访了数十家报刊亭了解涨价后报纸的销售情况,发现无论是强势报纸还是弱势报纸,都无可避免地会受到涨价的影响。报刊亭经营者透露,在报纸涨价之前,《法制晚报》、《北京晨报》等5毛钱报纸一天能卖出四五十份,而涨价后只能卖出三十多份。

新闻纸价格上涨是北京报纸集体涨价的原因之一。在我国,报纸的发行价格一直处于与价值相脱离的状态,报纸的发行收入对于报纸的经营支出来说只能算是杯水车薪,远远无法负担报业运营所需要的资金。

当媒体自身无法承担增加的成本时,只有想办法转移成本,这就无可避免地导致报纸发行价格的提高。而报纸在提高价格的同时,若没有同时提高报纸的质量,必然使得读者不愿意为此埋单。在网络日益发达的今天,读者获取信息的渠道非常多,涨价直接导致了一部分读者的流失,读者的流失直接意味着报纸销量的下降,最终将影响报纸的发行量,使得广告商对报纸媒体产生不满,并可能因此减少广告投放额。这对于处于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报业而言无异于晴天霹雳。

金融危机使得美国多家知名的百年老报纷纷宣布负债、停刊、裁员,甚至破产、倒闭。而《西雅图邮讯报》停刊,全力转攻电子报战场。紧接着,《落基山新闻》和《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也宣布停止出版实体报纸。而在中国,《中华新闻报》成为首个倒闭的中央级报纸,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映射出报纸在经营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报业的改革迫在眉睫。

那么,北京报业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究竟应该如何做才能走出销量上不去、广告做不大的困境呢?在笔者看来,有以下几点值得思考。

明确报纸目标读者,打造高质量报纸

北京市面上报纸种类繁多,像《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晨报》、《法制晚报》、《京华时报》……目前市面上的报纸,在内容上往往趋于同质化,广告占据了绝大多数的版面,涨价后这种趋势有增无减。对于读者而言,付出更多的钱并不意味着可以从报纸上获取更多的信息。当市面上的报纸质量呈现每况愈下的趋势时,他们不得不转换获取信息的方式。经营者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谋取一条生存之路,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报纸质量。

对于一份报纸而言至关重要的还是新闻。在报纸普遍提价之后,北京有几家报社纷纷表示,他们将在提高新闻质量上下苦功,以满足读者的需求。在提高报纸质量方面,《北京晚报》就做得非常好。

《北京晚报》作为一家大众化报纸,其读者阶层主要是老北京居民、中下阶层等,这类人群更加关注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新闻。《北京晚报》提价后更加突出自己的民生特征,以平民化的视角发掘符合大众口味的社会新闻。作为一份主要在北京发行的报纸,《北京晚报》的新闻触角主要放在北京。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北京晚报》出了18期号外,实现了滚动播出新闻。除了着力提高报纸质量外,《北京晚报》也重视广告的刊登,其广告也呈现出民生的特征,多以求职招聘、商店、医院等为主,迎合了主要读者群的需求。

不同的目标读者定位,在质量改进上所选择的方向是不一样的。《北京晚报》作为一家偏向民生的报纸,其改进后增加了更多的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社会新闻。

强化品牌概念,注重营销策略

北京市面上出售的报纸种类繁多,但是读者的精力和金钱是有限的,他们只会从众多的报纸中选择一两家作为阅读对象。那么,如何使自己出版的报纸成为读者的最佳阅读选择,就成了报纸经营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报业经营者必须树立品牌观念,树立一个良好的品牌形象可以增强读者的购买忠诚度和情感联系,使得读者有种不仅仅只是购买一份报纸,更重要的是与报纸的沟通。这一点可以学习《南方周末》。目前《南方周末》的售价为每份3元,是北京市面上最贵的报纸,但是其发行量也是甚为可观的。作为中国一个负责任的大报,其打出的宣传语是“在这里,读懂中国”。而其他报纸却没有如此震撼的宣传语。2009年11月奥巴马访华期间,《南方周末》发了两篇专访文章,并在头版和二版都做了两块留白,并以两个广告词为内容:“并不是每一期都有独家专访,但每一周都可以在这里读懂中国”和“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大人物,但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读懂中国”。尽管外界认为是“开天窗”,但是事实上《南方周末》是借自己的阵地为自己的品牌形象做了一次很好的宣传,使其“读懂中国”的口号更加深入人心。

尽管在中国《南方周末》已经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报纸,但是它仍旧不放过任何宣传自己品牌形象的机会,其他报纸应该学习《南方周末》打造品牌的理念。在北京报业市场上,报纸种类繁多,但是有影响力的报纸并不多,而且报纸没有属于自己的突出的品牌形象,使得许多读者在读过某份报纸之后并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有可能连自己阅读的是哪家报纸都忘记了。这对报纸经营管理者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在名人效应日益凸显的时代,除了强化报纸本身的品牌概念外,还应针对自己的读者定位,推出品牌栏目如名家、名记专栏,让拥戴某位特定作者的读者能够在报纸中找到归属感,让他们在报纸内容日趋同质化的新传播时代,可以为了看某一特定栏目或某一特定作者而继续购买某份报纸,成为报纸的忠实拥护者。

构筑多媒体传播渠道,营造与新媒体共赢局面

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信息获取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变革,并带来了传播领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强势扩张的势头下,传统报业遭遇了极大的冲击。从媒介的发展趋势来看,一张报纸知天下的时代早已成为历史,媒介融合的时代已经来临。

互联网以其海量的信息以及强大的搜索功能已经赢得了一大批用户,网民数量逐年递增,这对报纸来说不能不算是一个危机。报业经营者应该正视这个危机,并且利用自身的优势巧妙地实施媒介融合计划。互联网尽管有其无与伦比的优势,但是互联网上的信息真伪难辨,其可信度相较报纸而言还是非常低的。因此,报纸应该借助高可信度的优势来打造自己的专属网络平台。目前北京各大报纸都建立了自己的专门网站,在各家报纸的网站上都可以看到电子版,并且大部分是免费的。但是仅仅局限于纸质版的信息原封不动地搬到互联网上是远远不够的,报纸应该利用网络媒体强大的功能,给读者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具有价值的新闻。

在与新媒体融合、共同打造强势传播平台方面,《北京青年报》标新立异,走在了北京都市报纸的前面。2009年12月31日,北青与中国联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②,共同在通信传媒和新媒体领域展开合作。北京青年报社作为强势媒体集团首次携手国内领先移动运营商进军新媒体行业,实现资源整合,帮助传统纸媒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不仅如此,早在2000年,北京青年报社就已经进军互联网行业,打造了旗下的千龙网与北青网,拓展了本集团的媒体覆盖面。

作为一张老牌都市报,北京晚报一直致力于开拓新天地,以求在新媒体市场上分得一块蛋糕。③2010年1月,北京晚报首次以联动形式涉足新媒体,面向公众推出“北京晚报新闻图片网”并开始上线运营,这是全国数百家晚报中首家独立运营的视觉网站,同时也是目前北京各都市平面媒体主办的网站中,首家以视觉资讯为主的都市新闻网站。它以都市视觉新闻为主,用“画说”的方式将《北京晚报》具有优势地位的视觉产品从报纸拓展至互联网上。这对《北京晚报》来说是其实施与新媒体融合策略的重要步骤,同时也将为其探寻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重视广告经营,提高服务质量

作为售价在0.5元到3元之间的报纸,单纯依靠发行收入是无法满足其运营支出的,这就使得报纸经营者不得不去追寻其他经济收入,这样增加广告收入就成了报业经营者追求的目标之一。广告主选择报纸作为广告的载体,不仅是想通过报纸来提高产品的知名度,推销产品,同时还希望借助报纸可信度高的良好口碑来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

目前,报业广告经营主要有两种模式:自营和。但是这两种方式都存在主动性不足的问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报纸的广告部要主动发掘广告市场潜力,而不能将主动权拱手让给广告公司。广告经营部门应该适当调整所刊登的广告行业结构,使报业广告的行业趋向多元化。同时,在刊登广告时也要考虑读者的心理感受,尽量根据读者的需求来刊登广告,而不是大篇幅刊登低品位同类型广告,引起读者的厌烦情绪,进而对报纸产生反感心理。

当今传媒行业是一个以受众为中心的时代,报纸在内容生产上注重考虑读者的需求是理所当然的。同时广告收入作为报纸持续经营的重要资金来源之一也是不容小视的,对广告商来说,选择品牌媒介,就是在选择影响力;对报纸来说,选择品牌企业也是在选择影响力。

总之,报纸在刊登广告时要尽可能地做到实现广告商的需求与读者的需求相统一,以达到报纸、广告商和读者三方共赢的局面。

完善报纸征订系统,提高服务水平,实施人才战略

完善报纸征订系统,着力改变读者购买习惯。尽管报纸发行收入只占了报业经营收入很小的一部分,但是这一部分收入来源也应该为报业经营者所重视。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处于“报纸消亡”的预言当中,要保证报纸的良好运营,充足的资金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在资金有保障的情况下,经营者才能放手一搏,才有可能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获得生存的希望。

在北京,除了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采取集体订报的方式外,家庭、个人还是更青睐于到报刊零售点购买报纸。这与我国滞后的征订系统是有一定关系的。在我国,报纸征订主要是与邮局合作,但是邮局一向给人缓慢且服务态度欠佳的印象,个人通过邮局征订的报纸极有可能无法阅读到当天的新闻。建议有能力的报业集团向欧美等发达国家学习,与专门的机构合作,或者建立一个专门负责订阅及送报的部门,实行准点到达机制,以使读者都能够读到最新的报纸。

在提高服务的同时,人才因素在报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也是不容小视的。报业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人才竞争,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报业要想求得生存,就必须有一支强大的经营管理队伍和训练有素的专业人才。传媒领域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新闻从业者的素质也必须不断提高,从业者必须要有不断学习的精神,能够熟练掌握最先进的采编仪器的使用方法,顺利完成新闻采写工作;报社应该转变观念,不能继续采取以往重采编、轻经营的管理模式,而要以市场为导向,培养有潜力的经营人才;建立并完善激励机制,在用人机制上进行大胆改革,从报纸的效益出发,将员工的收入与业绩挂钩,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报业不可避免地会经历一个洗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条件的报纸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实施资源整合策略。但是各家报纸在整合资源、借鉴国内外著名报纸成功经验制订发展计划时还应该考虑到自身的实际经营情况,而不能盲目求大求新,要根据自身的优势来制定发展策略。

尽管身处一个“娱乐至死”的年代,但是报纸仍然应该坚持“内容为王”的理念,坚持以质取胜,培养核心竞争力,提高报纸品牌的认知度及影响力,打造出符合读者需求的报纸。在考虑构建内容的同时,紧抓广告经营,坚持内容与广告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唯有这样,北京报业才能走出困境,迎来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发展新机。

注 释:

①《威海晚报》,2008年9月23日,A14版。

②《北京青年报》,2009年12月31日,B2版。

③新浪新闻:news.省略/c/2009

-12-24/102719329063.shtml

参考文献:

1.马克・唐盖特著,许怡勤等译:《国际传媒巨擎品牌成长实录》,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年版。

2.辜晓进:《走进美国大报》,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

3.庄廷江:《金融背景下的我国报业发展战略》,《中国报业》,2009(4)。

4.余建明:《试论经营人才在报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新闻知识》,2009(3)。

5.吴长伟:《数字化时代报业集团资源整合》,《新闻记者》,2009(3)。

第6篇

一、战后日本经济发展概况

战后日本经济的复苏与飞跃性发展被称为一个奇迹,殊不知作为日本近代开端的明治维新同样是一个奇迹。短短30年间,由蔽塞落后的封建岛国一跃成为资本主义强国,其转变之快、发展之迅猛令人叹为惊止。经济发展决定社会变革的走向,那么明治维新前的日本社会经济处于什么样的发展状态呢?本文通过与同一时期欧洲城市的发展进行对比,研究近世日本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经济特征。

从日文文献中可以知道,日本的经济发展在18世纪期间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期间,以每年0.7的增长率持续了数十年之久。也就是说,明治维新前的日本已经有了近代化的萌芽。0.7的经济增长率在今天看来也许不值一提,但是从当时的国际平均水平来看却是不容小觑的数字。不仅地方上的区域市场之间的交易增多,连接京都、大阪和江户(东京)的统一市场也逐渐形成。其中,大城市在人口结构、阶层构成、平民的生活方式以及消费水准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中世(12世纪末~16世纪末)的日本社会与欧洲社会一样,都是建立在庄园经济之上。原则上来说,所有的国土都被京都和奈良的贵族、寺庙神社、武家等势力分割占有。每个庄园都有自己小规模的市场,但是庄园本身并没有发展为城市。这主要是因为中世纪农村的社会生产力过低。但是,在庄园征收的税租(农作物或者金银)向京都或奈良运送的过程中,物资的流通随之活跃起来,物资交汇的地方开始发展为城市,这就是商镇或港口城镇。中世纪,水上交通是搬运物资的主要方式,因此水陆交通相接的港口城镇的发展异常迅猛。

到了中世后期,社会整体的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不仅是庄园的税收,其他商品也渐渐流通起来。与此相应,城市里的居民和商人脱离了统治者的制约,可以更加自由地通过商业活动获得利益。与欧洲不同的是,中世纪的日本城市没有基尔特这样的同业者行会,取而代之的是被称为“有德人”的德高望重之人代表居民,通过成员内部解决问题(这就是城市自治之滥觞)。但是,想用从属关系来控制城市居民或自治体是不可能的,因为武家权利作为公权,通过维护城市的稳定、促进商品流通的活跃获得了城市居民和商人的支持。

到了近世(江户时期),大名领主居城的周围-城下町的发展异常繁荣。这些城镇成型于中世纪后期,16世纪时遍及日本各地。近世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幕藩体制的政治系统相互呼应,互为一体。幕藩体制建立在“石高制”和“兵农分离制”的基础之上。

“石高制是按照土地的标准粮食收成来征收租税的制度。在这种制度下,领主把大米作为主要的税物或贡品征收上来,并用其交换自己和家臣武士生活的必需品或武器。”“另一方面,兵农分离制把家臣武士聚集起来,而向这些武士们提供武器和生活必需品的工匠和商人们也随之移居到城下町,并由此产生了商品物资的供需关系。这种以城下町粮食、武器和生活必需品的交换,以及城下町和农村之间生活必需品和农产品的交换为中心的市场就叫做藩域市场。”

以这两种制度为基石发展起来的近世城市促使商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日益兴盛。伴随着家臣武士在城下町的聚集居住,向他们提供财货或服务的商人、工匠和其他非农业居民也越来越多,人口的规模随着经济的发展而膨胀。武家宅邸和町人聚居区、寺庙神社布局分明就是这种变化最好的证明。

近世城市作为流通市场或消费生活的中心地域,通过对粮食和工具等的需求、劳动力和资本的调配、生产和流通的系统化推动藩国的经济发展,同时其规模又受到整个日本经济社会的影响。在工业革命前的欧洲大城市,尤其是世界首个工业大国英国,因农业革命而扩大的大众有效需求,为市场的活跃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生机,交通方式的完善和国内市场的统一也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此外,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又进一步丰富了都市的经济生活。与欧洲城市的发展相比,在幕藩体制的统治下不断发展是日本城市化的时代特征。各个藩国虽然采取了地区振兴等产业政策来推动经济的发展,但是受幕府“锁国”政策的影响,不论藩内市场再怎么活跃,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即使如此,近世日本城市的物资流通和消费生活空间的变化仍然对市场的扩大起到了不小的促进作用。

二、日本三大城市的发展

进一步细看近世日本的这种城市化进程的话,我们会发现京都、大阪、江户三大城市连接而成的中央市场在17世纪期间不断扩大发展,推进了商品生产流通的活跃和进化,成为工业生产向地方市场扩散的原动力。

当然,这三大城市各自有各自的特点,它们的特性与商品生产和流通的方式有关。京都和大阪市是工业城市,而江户则作为消费城市发展起来。并且,虽然同为工业城市,但是京都拥有古都的背景,其市场以高级丝织品、武器等传统工艺的手工业为中心,并且在丝织品、金银器具和武器等手工业生产上,无论是品质还是数量都远远优于其他城市。而大阪作为丰臣秀吉政权的根据地,用政策引发工商业机能,其市场主力是与日常生活物资相关的手工业,同时,这里是日本海沿岸、九州、中国地区、濑户内海沿岸等地物资的集散地,棉纺业等农产品加工业是其代表性产业。以这两大城市为中心的畿内(古代日本的行政区域)是当时日本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决定着商品生产流通的规模。

另外,巨大的消费城市江户从畿内和一部分地方领主那里运入手工业产品和农作物,在德川幕府的强大货币供应下买卖消费。与大阪和京都相比,江户的变化更加剧烈,18世纪时,其人口已过百万,日常生活物资几乎全部依赖于外部的输入,其中大部分来自大阪。尤其是食用油、酱油、酒等最终消费品更是全部依靠大阪的供给。通过大阪和江户之间的巨大流通渠道,两大城市形成了紧密的相互依存关系。但是,18世纪后半叶开始,由大阪和畿内供应的消费品渐渐被江户周边地区的产品所取代,不仅是农林水产品,甚至加工度很高的产品,江户对畿内和大阪的依赖性也大幅度降低。这一方面取决于江户周边经济圈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江户和地方藩国的贸易往来逐年增多。

由此,江户不再仅仅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而同时拥有了集散市场、中央市场的功能。到了近世后期,随着江户市场结构的不断变化,各种新商品层出不穷,流通机构也发生了变化。其中不断满足大众消费需求的商人和批发商店(屋とんや)的变化尤其引人关注。

批发商店起源于中世,当时,农村的定期集市被市区里的商铺买卖取代,批发商店、经纪人、零售商等行业各司其职,商业和金融及运输业出现了明确的分工。即使如此,17世纪前半叶之前,拥有全国性配售网络的专业批发商店仍然很少见,然而,到了17世纪后半叶,从地方运往江户、大阪的物资猛增,不同商品的批发商店开始出现,这些商店从地方购入物资,精细计算后再转卖给经纪人和零售商。

进入18世纪后,江户的城区规模迅速扩大,消费需求有了飞跃性的增长。同时,全国性的海上运输网形成,全国各地的物资和商品大量涌入江户,流通机构应运而生。这也对承担着流通重任的商人们带来了影响。为了使大量物资流通顺畅,商人们结成利益团体,成立批发商中介,于是,本来各行其是的商人们在贸易往来中有了商人团体的保护。并且,批发商的兼营化也具有深远的意义。以江户沙丁鱼鱼干的批发商店为例,因为不断兼营其他商品的批发,与其他行业的来往越来越密切,经营也就越来越稳定,鱼油和大米杂粮取代沙丁鱼鱼干成为主要的批发商品。“鱼油还算是和沙丁鱼鱼干相关的商品,相对而言,大米杂粮则和鱼干类商品没有什么关联。这种兼营对于批发商店的重要性在于,个体商户通过经营两种商品,可以将买进江户市场的大米杂粮的货款和卖出江户市场的沙丁鱼鱼干的货款相互抵消”。

另一个与近世城市发展和近代化关系密切的因素是农村工业的发展。非农产业的扩大和随之而生的货币经济不断渗透,使农民有了职业分工。在欧洲,脱离基尔特约束的农村工业在与不断扩张的城市的对抗中发展起来,农村手工业者和农民之间的商品交换最终脱离自古以来的流通机构形成了独立的市场圈。

日本也一样,商业化农业或农村工业的发展使自给自足的小农经营的规模不断缩小,扩大了商品生产的规模。但是,“虽说农村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地区的行业分工,却无法代替以谷物栽培为主的农业生产,对于大米和小麦、杂粮这些主食,几乎所有地区都能自给自足,因此并没有出现西欧工业化进程中所看到的农村工业与商业化农业的彻底分工。”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日本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虽然这个以农家为单位的社会从中世开始就频繁进行着市场贸易,形成了市场经济结构的雏形,然而由规模极小的家庭式经营构成的日本农村社会,却阻碍着土地市场和劳动市场的扩大,也制约着社会分工的进化。因此,日本近世初期市场经济的发展水平无法和17世纪的西欧,尤其是英国的发展水平相提并论。另一个原因则是幕藩体制和“锁国”政策的影响。英国本来就有城市自治的传统,再加上海外贸易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农村的行业分工,拥有大量土地的农场主将土地合并,以获取稳定地租为目的对土地进行改良投资。而日本在德川幕府的封建统治下,家臣武士与土地完全分离,并且盛行,这大大抑制了农村工业的发展。同时,海外贸易规模极小,与国际贸易圈脱离,缺乏刺激农村工业发展的动力。

即使如此,以藩国为单位的区域间贸易仍然有了一定的发展,随着商品生产的深化扩大,小农家庭式经营的市场经济有了很大的变化,农村内部的市场贸易日趋普及。江户后期,纺织工业的发展规模极大,是农村工业的典型代表,小农家族式经营的家庭加工工业将农业和工业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也就是说,小农家庭式经营模式作为商品生产的经济主体已经参与到市场经济中。并且,从京都、大阪、江户等中央大城市扩散到地方藩国和农村的手工业生产也带动了地方上的行业分工。

三、结语

日本的城市化虽然不像西欧那样与农村工业有很深的联系,但是建立在批发商店和流通市场之上的城市消费生活丰富多彩,尤其是京都、大阪、江户等中央城市市场经济的发展异常醒目。围绕着这三大城市,地方市场(城下町)随着市场经济的展开得以蓬勃发展这一现象,在近世日本的城市变化中尤为显著。

第7篇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路径选择;竞合;低碳

中图分类号:F291.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1

后危机时代主要特征是是指全球性经济危机得到一定缓和之后,各国经济增长虽相对平稳但仍存在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的时期。“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的主要特征一是国际贸易市场将长期处于供需不均衡状态,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进口需求尚难以在短期内恢复到危机前的繁荣状态,外向型企业和产业的持续性发展面临巨大挑战,拓展和培育国内市场势在必行;二是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发达经济体影响力下降,新兴经济体影响力上升;三是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将成为世界性趋势一方面鉴于过度发展虚拟经济带来的惨重教训,发达国家开始重新重视以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发展,以此来调整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工业化和经济现代化的过渡阶段,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仍将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四是低碳经济将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在全球气候日益变暖以及自然环境不断恶化的形势下,低碳经济是人类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后危机时代”背景下京津冀都市圈的内外环境分析

1.从外部环境分析,第一,区域性政策和规划的出台促进了京津冀都市圈发展,2006年国务院分别批准了北京和天津两市的城市规划,北京被确定为“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世界著名古都和国际大都市”,天津被确定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从而划定了两市不同的目标和职能,也促使京津冀都市圈内的“双核”城市逐步由竞争关系转向竞合关系,从而有助于增强都市圈的整体竞争力。同年,天津滨海新区上升为国家战略,2008年3月国务院又将其确定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使滨海新区成为继深圳、上海浦东之后第三个全面开放的经济新区。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天津滨海新区经济获得飞速增长,2008年的GDP总量达到3102.24 亿元,约占天津GDP总量的44.82%(天津市当年的GDP总量为6354.38亿元)。此外,北京市的重新定位和奥运会的举办使得首钢向京唐港区搬迁,促使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合作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尤为重要的是,2006年编制的“十一五”规划将《京津冀都市圈规划》纳入为一个重要的区域规划,由此正式确认了发展京津冀都市圈的重要性;2010年5月,国家发改委将酝酿已久的《京津冀都市圈规划》递呈国务院,该规划预计年底即将出台。由此,京津冀都市圈的发展方向将更为明确,经济合作将更为务实,区域经济凝聚力也将更为增强。第二,国际产业转移格局的变动促进了京津冀都市圈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一方面,在后危机时代,各国纷纷将战略新兴产业列为本国经济的发展重点,借此争夺科技的制高点,以获得先发优势。在此情形下,京津冀都市圈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科技创新优势,培育和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增强产业竞争力;另一方面,随着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的不断上升和市场需求逐渐趋于饱和,外商投资北移的趋势不断增强:第三,周边都市圈的崛起使京津冀都市圈面临严峻挑战,以济南和青岛为双核的山东半岛都市圈,紧邻日韩,港口便利,又得益于密集的城市分布以及制造业的高度集聚,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得以充分释放,加大了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扶持力度,形成了都市圈与沿海经济带互动发展的良好局面。第四,周边省份的崛起为京津冀都市圈创造了良好的经济腹地,京津冀都市圈将获得日益广阔和稳固的的资源供给和市场需求腹地,从而有利于摆脱对国际市场的过度依赖,增强自身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2.从内部环境分析,第一,隶属于不同的行政区划,京津冀都市圈内各城市间长期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尤其是对某些共享性资源和基础设施的使用常常得不到有效协调。虽然出台了京津冀都市圈规划,三地也出台了各自的城镇发展规划,都市圈内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会不断出现,亟待具有约束力的都市圈相关法律出台。第二,京津冀三地尚未形成分工合理、竞争有序的竞合关系,三地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时各自为政,不注重发挥自身的累积优势和比较优势,导致了区域间产业的同质化竞争。第三,不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仍是都市圈发展的瓶颈,京津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要求构建一个分工合理、协作有序的区域基础设施网络,不利于加强都市圈内核心城市与腹地间的经济联系。

二、“后危机时代”京津冀都市圈发展的路径选择

第一,构建法制化、规范化、三方互动的都市圈管治模式,增强都市圈规划的科学性、规范性、前瞻性和连续性,使各城市的中远期规划与京津冀都市圈整体规划相协调,并适时进行修改和调整,实现局部与整体的共同发展;第二,构建新型产业分工体系,形成竞争与合作共存的竞合关系,构建一个由京、津、冀三方共同组成的产业发展指导委员会,加强河北地区相关的产业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第三,构建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对共享性基础设施和资源,大力发展多种交通方式的一体化运营模式,构建统一的津冀港务发展中心,根据比较优势确定各港口的发展方向,促使港口间形成错位竞争、互为发展的格局。第四,扶持中小城市发展,构建层次结构合理的城市群,在都市圈的中远期规划中,为中小城市的扩建和发展留有充足的空间,在产业政策对中小城市的民营经济和优势产业予以积极扶持,改革户籍制度,降低市镇设置标准,直接推动城镇及中小城市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安树伟.大都市区管治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2]祝尔娟.京津冀都市圈发展新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第8篇

关键词:中印经贸合作;经济互补性;相互投资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一、中印经贸合作现实意义

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印度不仅是亚洲地区的重要经济体,而且在全球经济发展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两国之间的经贸关系对亚太地区的经贸合作,乃至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据中国海关统计,2008年中印双边贸易总额为518亿美元,是2000年的17.8倍。据印度《金融快报》报道,2009年7月27日,印度商工部部长表示,由于对来自美国产品需求疲软,而对中国产品需求旺盛,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

在国际金融危机蔓延的背景下,中国和印度两国的贸易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但仍保持了较为旺盛的活力。中国和印度是在此轮全球金融危机阴霾之下发展最快的两个国家,而这两个经济体的发展模式却迥然不同。印度力图仿效中国的成功,希望在制造业领域为其日益庞大的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而中国则试图仿效印度在IT、医药产业等知识含量比较高的领域取得成功。中印经贸关系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中印关系的新亮点,也有助于提升亚太地区应对金融风暴袭击的信心。

二、金融危机对中印经贸合作的影响

当前,世界经济面临金融危机和经济发展周期的双重打压,在此情况下,中印两国虽然经济仍在增长,但增速明显下降,外部金融动荡加剧,经济发展环境明显恶化。中印经贸合作的主要行为体是企业,但是,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民众消费信心下降,企业资金周转出现困难,导致大量企业倒闭,许多企业收缩生产规模。一些已经上马的工程被迫停工,一些原先签署的协议可能作废,中印经贸合作受到冲击。例如中国是全球铁矿石第一大需求国,印度是继澳大利亚、巴西之后中国的第三大铁矿石来源国,其铁矿石出口的80%销往中国,并占据其对华贸易的70%以上。经济危机使中国钢铁生产大幅下滑,尽管全球铁矿石价格已大跌,但中国企业的铁矿石需求整体萎靡,对印度铁矿石的需求也呈下降趋势,从而进一步增加印度对华贸易逆差,印度则求助于对中国出口的其他商品采取反倾销政策,冲击两国经贸关系。经济危机主要带来的不良影响是:

(一) 印度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中印贸易虽然发展迅速,但印度对中国的商品准入和企业投资长期持怀疑态度,并频繁采取投资审查和反倾销等措施。相关资料显示,印度对华实施反倾销的数量仅次于美国。

金融危机发生后,全球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呈上升趋势。印度虽然自诩自身增长模式是内需驱动型,一度自认所受金融危机影响相对较小,甚至认为金融危机为其提供了赶超中国的机会,因为依靠出口驱动增长的中国受到冲击较大。但现实情况是,印度并未能在危机中独善其身。印度经济也遭遇卢比贬值、股市缩水、企业倒闭、资本流动性紧张等问题。

为了刺激本国经济增长、扶持本国企业生存,印度采取了一系列贸易保护措施,尤其针对中国发起了多起反倾销行动。特别是在2009年 1月23日,印度宣布禁止从中国进口玩具,后虽对部分产品放宽条件,但其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不言自明。

(二) 发展模式之争加剧

目前,国际社会上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市场资本主义、欧盟为代表的福利资本主义、日本为代表的发展型国家资本主义及新兴国家的中国模式和印度模式。由于20世纪90年代后,欧日经济问题较多,其发展模式已偏向美国的自由市场资本主义。“美国模式”即“华盛顿共识”,其宗旨是强调市场自由原则,主张政府角色最小化,完全的自由化、市场化。“中国模式”特指在维持社会稳定的前提下主动创新、大胆实践,从而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社会的协调发展、国家的和平发展的一整套思路、经验和理论。中国模式强调务实,反对意识形态为纲;强调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相结合;强调统筹政府和市场两个大局。“印度模式”与中国不同,其基本思路是在民主体制下推进经济的自由化,逐步放松传统的政府管制,鼓励私营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并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金融危机下中印经贸合作的对策

(一)挖掘经济互补性,深化经贸合作

与“安全困境”相比,经济领域的共赢机会更多。中印发展模式虽然不同,但互补性强。中国劳动力效率高,印度资本效率高,两者结合将产生“经济增效”作用。未来双方可着重加强以下领域的合作。一是商品结构的互补。从商品构成看,印度向中国出口的商品仍以原材料或低附加值产品为主,中国出口的商品更加多样化,且附加值较高,如重型机械。由于双方经济的整体发展模式及具体产业发展层次存在差异,这种商品贸易的互补性可以持续下去。二是相同产业内的互补。两国在相似部门如化学药品、机械设备及纺织业等领域开展产业内贸易也完全有可能。两国可结合自己的发展特色,不断提高各自在相似产品价值链的不同层面上的比较优势,不断扩大同一产业内的互补性。例如,中印在纺织品出口领域的竞争使中国企业从印度进口纺织原料,而自己生产和出口服装。这样,两国通过纺织业内部贸易得以将竞争转化为合作的新机遇。三是IT服务领域的互补。印度软件发达,中国硬件发达,两国在IT领域建立合资企业有相当广阔的前景。

(二)推动企业走出去,加强相互投资合作

印度对中国始终抱有戒心,在诸多“敏感”领域对中资企业投资设限。金融危机发生后,印度为疏缓严重的资本流动性紧张问题,放宽部分领域的外资进入限制,并鼓励企业海外融资。2008年10月,印度证券管理委员会宣布解除对外资最高40%的投资限额规定,以“挽留”正迅速流出的国外资金。 2009年2月,印度政府表示将放宽外国资本对印度的直接投资,凡是印度资本占 50%以上的合资企业所建新的企业一律被看做印度企业。按照原来的法规,凡有外资加入的印度企业建立的新企业仍被看做合资企业。按照新规定,所有印度资本占多数的新建企业将不受到政府关于外资对不同行业投资比例的限制。印度政府的上述举措无疑为中国企业进军印度提供了机遇,经济上相互依存度的提升势必可作为双边关系的稳定器。另外,两国大企业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实力较以前大为提升,并加快“走出去”步伐。印度私企实力雄厚,在经济生活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仅塔塔和安巴尼两家家族企业的销售额就占印度GDP约5%。与此同时,中国企业也可凭借雄厚财力,通过注资、并购和直接投资等方式,加快进军国际市场。国际金融危机下,许多西方大公司资产缩水,甚至面临破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较之前大幅下挫,为中印企业进军国际市场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参考文献

[1]文富德. 印度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对策及其经济前景分析[J]. 四川大学学报, 2009(4).

[2]齐玮. 印度对外贸易现状与中印经贸关系分析[J]. 北方经贸, 2009(7).

第9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低碳经济

[中图分类号]F832.2;F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11)11-0008-02

一、低碳经济的兴起及意义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过去几十年里,世界经济得到了长远发展,但同时出现了很多负面效应,特别是全球气候开始变暖。为了缓和气候变暖,世界需要寻求一种可持续的新兴经济发展方式。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制定的《京都议定书》,其目标是“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进而防止剧烈的气候改变对人类造成伤害”。

我国有关部门指出,2007年中国化石燃料消费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之一,同时我国也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清洁水源和清洁空气现已成为中国的稀缺资源。因此,发展低碳经济,追求绿色GDP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道路。

二、国外低碳经济发展的经验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着重重困难和障碍。在此情况下,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促进国内金融机构更好地开展碳金融业务,具有重要意义。

1.美国低碳经济

早在2006年9月,美国就公布了新的气候变化技术计划战略规划:通过捕获、减少以及储存的方式来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美国政府已经制定了相应的计划,主要有:通过“煤研究计划”(CRI)支持能源部国家能源技术实验室(NETL)进行清洁煤技术研发,“清洁煤发电计划”(CCPI)主要支持企业与政府建立伙伴计划,共同建设示范型清洁煤发电厂。

奥巴马上台后,通过了《低碳经济法案》,计划加大对国内发展低碳经济的补贴和投资,建立碳排放与交易市场,在建筑行业强制要求建设更加节能的房屋,积极发展太阳能和风能等。

2.日本低碳经济

日本资源严重短缺,开发新能源是其多年来一直采取的政策。2008年6月,日本政府提出日本新的防止全球气候变暖的对策,即著名的“福田蓝图”,这是日本低碳战略形成的正式标志,包含了低碳发展的技术创新、制度变革及生活方式的转变。

日本的具体措施有:(1)将扶植光伏产业列入新经济刺激计划,通过利用核电与太阳能发展清洁能源;(2)改革产业结构,资助基础设施以鼓励节能技术与低碳能源技术创新的私人投资;(3)选择不同人口规模的城市建设“环境模范城市”,推动向低碳社会的转型。

3.欧盟碳经济

欧洲是目前低碳研究最先进和新能源产业最发达的地区。为应对气候变化,欧盟高度重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欧盟已提出减排目标,并制定了部分法案,各国也都在酝酿立法。

欧盟各国还积极鼓励新能源产业的建立和发展,一是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科研投入,二是加快立法工作,三是实行鼓励措施,英国的鼓励政策有政府补贴、税收减免、碳额度补贴和绿色能源交易。

三、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启示

中国作为世界上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并正向工业化过渡时期,应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保护和实现绿色GDP的增长。可以预计,中国将是未来数年低碳经济的主要市场。

1.加强规划和立法为低碳发展创造条件

我国应制定专项规划,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目标、重点和保障措施,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的碳使用率。建设低碳城市和基础设施,将低碳理念引入设计规范,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布局;将低碳经济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进行总体安排部署;将低碳技术研发纳入国家科技规划和相关科技计划。另外,我国应加强立法,鼓励发展低耗能产业和绿色经济,对于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进行取缔或限制。

2.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今天,我国需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努力发展高能效低碳排放的产业。一是提高“高碳”产业准入门槛,避免留下长久不利影响;二是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三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用高新技术改造钢铁、水泥等传统产业,降低GDP的碳强度。

3.加大宣传教育,提高认识

节能减排、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低碳是继工业革命和信息技术革命之后的第三次改变人类生活的重大变革。利用各种媒介,宣传普及气候变化和低碳经济的知识,让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全民、全社会的低碳意识,形成低碳的生产方式和消费行为。

4.加强新能源开发和新技术创新

我们应加大投资和政策扶持力度,加强新能源开发和新技术创新。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依靠技术进步不断降低利用成本,切实解决新能源发电上网难题;加快研发先进技术和设备,推进第四代核能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多途径利用可再生能源,逐步提高其在能源中的比例,使之成为满足未来能源需求的重要补充,成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措施,为我国塑造一个可持续的低碳未来。

参考文献:

[1]邓莹.低碳经济的兴起与我国环境金融的构建[J].经济问题,2010(9).

[2]秦军.发展低碳经济的国际对比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2).

[3]楚国良.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考[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0(12).

第10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 绿色金融 可持续发展 节能减排

一、引言

在低碳经济时代,经济的发展提倡应用低碳技术,发展低碳产业,主张人们进行低碳的生活方式,以此形成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低碳经济的产生源于全球气候变暖的环境变化,这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低碳经济与以往经济模式有所不同,低碳经济的特点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新经济模式。在世界上,欧盟最先发展低碳经济,而且构建了的碳交易机制。此后,美国、日本等国大力发展低碳技术,从事研发工作,如生物燃料、太阳能设备等。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来说,面对新的技术和新经济的发展,应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能力要求,积极迈向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在我国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适应了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最终实现我国的经济、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

在我国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金融业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金融是低碳经济发展的资源配置核心,金融机构促进了生态环境的建设,促进了对于绿色产业发展的资金支持,金融业将更多的资金引向了绿色产业,起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责任。在低碳经济时代的金融业,将那些破坏环境的产业、对于违规建设的产业不予以支持,如信贷方面,拒绝贷款。金融业积极开展金融创新活动,研发新的符合社会发展的绿色金融产品,促使企业发展低污染、低能耗、低排放的环保企业进行上市融资。

二、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绿色金融理念

为了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使落后产业进行调整,推动经济结构转型,我国的金融机构应着力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创新活动:

首先,应调整信贷结构,促进我国推动产业升级。我国的金融业将整合各种资源,并进行积极的引导,支持我国发展可持续战略中的重点产业,鼓励发展低能耗、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环保产业如光伏产业、生物能源等新兴产业。并积极培育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文化旅游服务业。

其次,全方位拓展金融客户群体。金融业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上,不但要给予国有大中型企业信贷支持,更为重要的是将信贷政策倾斜到民营的中小企业,使更多的企业能够有资金从事低碳经济的发展。而且,金融机构应加大对个人信贷业务的办理,通过增加消费信贷拉动对于绿色消费方式的支持,为社会的清洁生产与绿色消费的转型发展推动力量。

再次,研发多样化的金融服务产品。由于低碳经济的发展是多层次、多样化的产业项目,因此,对应于低碳产业的需求,金融机构也应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支持,并且要积极发展低碳金融衍生品,如碳交易、碳证券、碳期货、碳基金等。根据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金融业要积极推广低碳经济发展理念,重构低碳经济产业结构,从国内的企业推动低碳经济,从国外的低碳经济合作中拉动我国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些现实问题都需要金融业的绿色金融创新,通过绿色信贷的资金支持来加速提升低碳技术,促进低碳产业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相关部门应对那些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企业进行遏制与监督,使其在绿色金融的帮助下,符合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

三、绿色金融的实践

金融机构在进行金融服务过程中,更多地是体现对于的股东、客户、员工的利益的关心和社会环境的责任,促进社会的经济公平公正,积极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在经济发展的社会义务方面,银行等金融机构促进企业的合法经营,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社会的公益事业,消除环境污染的负面影响,倡导生态环境的保护,积极促进企业的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在金融机构的低碳建设方面, 金融机构建设低碳银行。金融机构对于那些从事绿色产业和清洁生产的企业给予大力的信贷支持, 而对于污染超标的企业,限制和禁止信贷业务,以便将更多社会资金投入到环境保护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建设我国的节约型社会。一些银行及时制定了信贷投向政策指引以及关于开展能源效率融资项目的营销指导意见等银行信贷制度,积极支持有着良好信誉的企业的新项目建设,而对于那些高污染高耗能行业指引其退出,转向绿色、环保类建设项目、可再生能源项目。与此同时,金融机构还加大对于低碳经济的金融创新的研发,不断增加对于低碳产业的金融服务项目,探索一条既能使企业创造利润,又能满足社会的生态环境保护的路径。例如,一些银行提出了整合服务方案《绿色信贷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在这个金融服务方案中,包括了能效融资方案、能效融资方案、财务顾问方案、绿色控股融资方案、专业支持方案,其目的在于能够为我国一大批节能减排企业和在建项目提供综合、全面、高效、便捷的综合金融服务。绿色金融机构将以生态绿色产业为平台,与本城市的各单位携手共进,积极践行企业公民责任,发挥金融的资源优势,提供资金融通,在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四、绿色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措施

我国的绿色金融机构就是以企业的节能减排、转变生产和发展方式为目的,为建立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贡献力量的政策性“绿色银行”。

(1)积极开展银行的绿色信贷业务

我国的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绿色金融的信贷支持,银行应更多地将资金投向那些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和企业。将企业对环境的因素放入贷款、风险评估系统,对于那些污染生态环境的、高耗能的企业的贷款实施惩罚性高利率;而对于淘汰产业和严重污染的企业停止贷款;如果发展对于已经贷款的企业有环境污染的现象将提前收回贷款;与之对比的是那些信誉良好的企业给予优惠贷款;并支持这些企业的贷款用于环境建设。这些措施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引导企业走向低碳产业,发展低碳经济。绿色金融机构应建立环境风险评估标准和绿色信贷指导,并建立长效的信息共享机制。而对于那些个人消费贷款,用于购买购买环保型消费品,绿色银行可以提供优惠的消费贷款鼓励消费者的消费。

(2)研发绿色金融新产品

绿色金融机构可以提供绿色保险产品。这种绿色保险是由保险公司提供的产品,是在企业发生环境污染责任的保险,在出现环境事故后,由保险公司对社会和个人受害者进行赔偿。由基金管理公司研发的绿色基金产品,能够促进企业积极投身环保产业和事业,并取得利润回报。发展绿色金融衍生产品,比如排污单位通过治理污染,其实际排污量低于允许排污量,该排污单位可以向主管机构申请排放减少信用。

(3)绿色金融机构开展公关活动

要发展低碳经济就必须将绿色金融的资金投入其中,通过金融机构的信贷发展低碳经济,促进企业的节能减排,积极引进先进的低碳技术。绿色金融机构应积极进行绿色金融相关制度建设。建立绿色金融机构与企业、环保部门的有效信息沟通机制,对授信企业的节能减排责任进行考核,并提高绿色金融创新的服务效率。政府方面应出台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财税政策,绿色金融有法可依,以此限制污染企业,鼓励低碳经济的企业发展。我国的金融机构应积极加强国际生的交流和合作,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增进对于绿色金融的深入理解与实施;我国银行业应学习国际著名银行的金融理念和管理经验,在交流中获得国际组织的金融技术援助,能够快速提升绿色金融各方面的业务水准,并发挥我国低碳经济和绿色金融应有的国际影响,促进了我国“绿色金融”业务可持续发展。

五、结论

在我国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金融业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金融是低碳经济发展的资源配置核心,金融机构促进了生态环境的建设,促进了对于绿色产业发展的资金支持,金融业将更多的资金引向了绿色产业,起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责任。金融机构在进行金融服务过程中,更多地是体现社会环境的责任和对于员工、股东、利益相关者的关心,促进社会的经济公平公正,积极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在经济发展的社会义务方面,银行等金融机构促进企业的合法经营,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社会的公益事业,消除环境污染的负面影响,倡导生态环境的保护。

参考文献:

[1] 陈柳钦.低碳经济:国际发展趋势的思考. 环境经济.2010;73:47

[2] 李光华.湘潭金融系统发表共同宣言,用绿色金融撬动低碳经济车轮. 湖南日报/2010 年/4 月/8 日/第002 版

[3] 方鹤霖.以金融之手助推经济发展转型,我市举行低碳经济与绿色金融创新论坛. 湘潭日报/2010 年/4 月/8 日/第001 版

第11篇

关键字 农业;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DF41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016-01

1现代农业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机理

1.1现代农业是科学化农业,能有效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创新与转变。农业科技进步是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新技术是现代农业的先导和发展动力,现代农业是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我国农业科技水平低,制约着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农业科技进步可以突破瓶颈资源的约束,实现对某些稀缺生产要素的集约利用,发掘农业生产增长的潜力,打破农业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均衡,改变创新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单位农产品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减轻劳动强度,节约能耗和改善生态环境。现代农业发展过程实质上是科技在农业上广泛应用的过程。

1.2现代农业是规模化农业,能有效实现农业经营方式的创新与转变。现代农业有利于克服小规模经营的局限性,利用规模优势,实行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社会化,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奠定产业基础。也便于推广应用现代科技,可以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促进节本增效,有利于实现现代农业的“高劳动生产率、高商品率、高经济效益”的目标。现代农业重视发挥技术、人才、资金、信息等优势,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

1.3现代农业是市场化农业,能有效实现农业流通形式的创新与转变。①现代农业是面向市场需求,主动地适应市场的农业。农民的大部分经济活动能够真正面向市场、服务市场,农产品的商品率很高。而且实现向更大范围、更大需求的市场转变,向适应多样化的市场需求转变。②现代市场化农业,有利于实现流通形式的创新。农产品期货市场是一个具有良好传导机制而又高度透明的信息化市场,具有“引导生产、稳定市场、规避风险”的作用,有利于克服农产品生产季节性和周期性特征带来的不利影响,推进农产品流通形式创新。③现代农业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战略,促进流通形式创新。④现代农业具有现代化的农产品流通体系。通过现代流通企业规模化经营农产品,以现代流通企业作为先导带动现代农业,引导兼有生产和流通双重功能的农业合作社健康有序发展,实现农民与现代流通组织的对接,完善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解决农产品流通问题。

1.4现代农业是效率型农业,能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国家粮食安全。现代农业是一个高效率的系统,它通过市场机制实现了土地、资金、人才、科技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不仅土地等自然资源要素的产出率较高,而且劳动力、资金等经济社会要素的生产率也较高,极大地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农业信息化能够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发展高效率的现代农业是保障食物安全、更好地支撑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

1.5现代农业是两型农业,能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现代农业是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绿色产业,担负着维护与改善人类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的使命。发展两型的现代农业成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两型农业是现代农业高级形态和实现形式,它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以及可再生能源开发等融为一体,最终实现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一致。两型农业坚持新的生产观、经济观和消费观,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实行清洁生产,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两型农业发展促进资源的循环式使用、产业的循环式组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符合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

2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建议

2.1坚持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一是“大资源”理念。要合理的、有效的利用各种资源,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果;拓展农业功能。二是树立“大生态”理念。要充分发挥农业的生态屏障作用。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发展循环农业和节约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三是树立“大农业”理念。要挖掘农业的内涵,要延伸农业的外延,大农业要增强和发挥农业的多功能,要拓展农业在能源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等方面的新功能。四是树立“大技术”理念。不仅要充分利用农业生物技术,在育种上发挥科技优势,而且要在农业机械和耕作方法上技术创新。五是树立“大市场”理念。强化市场意识,搞好农产品市场营销。

2.2坚持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一是改善技术创新投资环境,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要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科技与教育的投入,大幅度提高我国农业科研和推广投入密集度,确立农业科教的投入水平应远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率。还应该重视引导和启动民间资金更多地进入农业科研和教育领域。要适应世界的新形势,应尽快调整投资分配结构。二是健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立多元化的推广体系和相应机制,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运用和普及。三是积极开展科技培训和咨询服务。四是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提高信息普及水平,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发展现代农业。

第12篇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 城市化 功能提升

当前,工业化和城市化依然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两大动力。经过几十年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工业化已经进入全面深化阶段,2009年我国的城市化率达到47%,表明我国已经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在城市化发展阶段的中前期,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本动力,工业的快速发展推动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在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第二产业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在逐渐减弱,而第三产业对城市化的发展起到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张国骥(2003)在研究了美国的城市化历程之后认为,服务业或第三产业代工业化而起,继续拉动城市化。祁苑玲(2003)认为当今世界通过第三产业的发展来推动城市化进程并使城市化进程提速,成为多数国家的主要选择。宋庆迎(2005)指出现代服务业发展是城市发展与能级提升的重要保障,是城市外部经济效应的重要源泉和城市经济发挥扩散效应的重要条件。

多数学者认同第三产业将会成为城市化进程推进的后续动力,但第三产业发展与城市化推进的层面关系如何?其对城市化推进的作用路径是如何展开的?本文将从第三产业的高端形态-现代服务业的角度,来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有其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现代服务业与城市化内涵

(一)现代服务业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从而使现代服务业成为我国产业发展政策中的一个正式的提法。但目前理论界关于现代服务业的准确概念和范围还没有取得一致的认识,有代表性的提法如下:

刘志彪(2001);杨翠兰(2005)等“生产服务”派的观点认为现代服务业是为现代生产过程服务、以生产为主的服务业行态;启恒(2004),庞毅、宋冬英(2005)等“技术依赖”派的观点认为现代服务业主要依托信息技术,强调服务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荣晓华(2006)等“新兴”派的观点强调现代服务业时间上的“新兴”特征;“知识”派的观点突出现代服务业的知识和科技含量。

本文对现代服务业的界定是:在工业化高度发展阶段,与现代技术变革、产业分工深化和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相伴随,主要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管理理念,采用现代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发展起来的,信息和知识相对密集的服务业,包括为现代经济提供服务的生产业,也包含一些新型的消费行业,以及一部分被新技术、新经营方式改造过的传统服务行业。现代服务业包括四大类:基础服务(包括通信服务和信息服务)、生产和市场服务(包括金融、物流、批发、电子商务、农业支撑服务以及包括中介和咨询等专业服务)、个人消费服务(包括教育、医疗保健、住宿、餐饮、文化娱乐、旅游、房地产、商品零售等)、公共服务(包括政府的公共管理服务、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医疗以及公益性信息服务等)。

(二)城市化内涵:全面系统的角度

随着国际分工深化、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强,一个国家(或一个区域)的城市化发展呈现出更加多形态复杂化的趋势,因此对城市化的内涵也要求从系统化综合性多层面的角度去理解。

1.多角度的城市化。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综合研究,我们可以把城市化的内涵归纳为如下几个层次:人口城市化:就业人口分布结构的转换;产业城市化:不同等级地区的经济结构转换过程;经济形态城市化:农业经济转变成为一种以现代工业和服务经济为主的发展过程;社会城市化:居民生活方式、文化素质全面改善和提高的过程。

2.多层次的城市化。城市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至少包含了以下过程。集聚化过程:劳动力、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向城市空间聚集过程,表现在城市化外延式发展上。强化提升过程:城市功能与城市品质得以提升,表现为城市化的内涵式发展方面。扩散化过程:是指城市的品质和特征向非城市地区逐渐扩散,表现在更高层次的城市化外延式发展上。

基于对城市化内涵的全面系统的理解,本文强调:城市化即是城市人口非农产业占比提高的量化过程,也是城市功能城市品质不断完善提升的过程,是城市化在数量和品质双重演进提高的过程,即是先进要素不断在空间集聚的过程,也是城市这一现代社会人们生存和发展的社会模式不断扩散过程。

现代服务业对城市化进程推进的路径分析

与工业相比,现代服务业对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不仅仅体现在城市化率的提升方面,还主要体现在城市功能转型升级和城市品质提升,以及城市群的形成方面,对城市化进程起着全方位综合性的推进作用,基于此,现代服务业对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路径也是多元的,存在直接路径与间接路径并存,量化推进与功能推进相结合的多种路径方式。

(一)直接路径:现代服务业自身发展推动城市化率提升和城市功能升级

1.现代服务业通过其较高的就业弹性推动城市化率提升。就业弹性是指就业GDP弹性,即就业人员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比率,可以表示为E:(L/L)/(G/G)。就业弹性越高,表明GDP(国民生产总值)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带来的就业岗位越多,说明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果越大;反之,则就业弹性越低,GDP 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带来的就业岗位就越少。发展高弹性的产业将有利于解决就业。

数据显示,1991年至2003年世界各国平均按三次产业显示的就业弹性为:农业0.24,工业0.21,服务业0.61。这期间美国三次产业显示的就业弹性为:农业为-0.01,工业为0.23,服务业为0.61;同期,我国的产业就业弹性分别为:农业为 0.09,工业为0.07,服务业为0.47。世界各国发展的情况显示,在三次产业中,服务业的就业弹性明显高于其他产业,这意味着在经济增长速度相同的情况下,服务业比农业和工业能够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服务业对人口城市化的推进作用明显高于制造业。

发达国家三次产业的就业比例的情况很好的印证了这一点,如美国2000年三次产业就业人数比例已经达到2.6∶22.9∶74.5;德国为2.8∶34.5∶62.6;日本为5.1∶31.2∶63.7。而我国2002年这一比例为50∶21.4∶28.6 ,到了2005年这一比例就变化为44.6∶27.8∶31.6,说明对我国来说,未来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对就业人口的吸纳以此带动人口城市率提升的作用将显得尤为重要。

2.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城市功能转型升级。基于对城市化内涵的全面系统的理解,城市化不但是城市人口占比提高的量化过程,更是城市功能品质不断完善提升的过程。而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深,城市功能的完善、城市品质的提升会成为城市化的主要内容。

现代服务业属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信息密集和高技术密集两种功能的结合将使城市成为现代产业集聚区,高投资回报、高附加值现代服务业向发达的城市中心地区集聚,引导和带动城市经济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这些行业作为中间投入服务,为城市产业形成和集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不断强化城市的服务功能。现代城市所具有的市场功能、信息功能、金融功能和服务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强化,发挥更大的对地区经济的辐射和带动效应。现代服务业中具有个人消费服务性质的行业,包括教育、医疗保健、文化娱乐、旅游、商品零售等行业的发展,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提升现有城市的文化功能、生活功能、消费功能等,可以促进城市结合自身的发展优势,进行差异化的城市定位,走多元化发展路径。

(二)间接路径:现代服务业带动制造业升级进而推动城市化进程

在学术界工业化与城市化二者关系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研究得出工业化率、非农化率与城市化率之间基本上是正相关关系,工业化率与城市化率之比基本上保持一个稳定值;英国、法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历史上工业化与城市化相关程度是非常大的等。这些研究认为,工业化对城市化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现代服务业正是通过对制造业的升级而推动工业化水平,并进而推进城市化的进程。

1.现代服务业提升不同生产活动之间的联合效率,降低制造业成本。现代服务业作为高级中间要素投入,可以提高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支撑制造业的循环架构。现代服务业通过降低制造业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两种途径来实现价格优势,进而提升制造业的竞争优势。

现代服务业能够降低制造业生产成本。在知识经济背景和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广泛开展的企业虚拟化经营,使得在制造业中为满足企业或其他社会组织商务活动运行功能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带有服务业属性的企业(行业),逐渐从这些产业链条中分离出来,形成了现代服务业的主体。伴随着服务功能的外部化、市场化与产业化发展,一方面,可以把本来内含于制造业内部但并不擅长的业务环节剥离出去,释放出这些非制造环节所占有的资源,把有限的生产要素专注于高知识密集、高技术密集的生产制造环节,有助于实现生产的规模化,进而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作为生产过程的中间投入品,外部服务的专业化可以促进服务企业形成规模经济,从而降低这些中间服务品的价格;外部服务的产业化促进服务产品供应的多样化。这些又进一步降低了制造企业的购买中间服务品成本,从而达到降低综合制造成本的效果。

现代服务业进一步降低制造业交易成本。生产专业化、服务外部化一方面带来了制造成本的下降,与此同时,随着整个社会分工的深化与泛化必然引起交易费用指数化的扩张,交易成本在企业总成本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现代服务业作为分工演进的必然结果,其一项重要功能就是通过专业化分工,形成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及制度创新等来降低交易成本,尤其是降低信息成本。同时服务外部化所带来的服务行业发展的日趋成熟,服务提供商的商誉和信用更加值得信赖,服务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越高,需求方对服务提供商的寻找筛选成本就因此而降低。可见,随着现代服务业的不断发展和日趋成熟,有助于减少服务外部化的交易费用,提升交易效率。

2.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形成,促进要素的空间集聚。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在空间上具有协同定位效应,有利于制造业集聚格局的形成和集群式发展。从空间经济学的视角来看,现代服务业以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等新型资本嵌入到制造业中,作为制造业的高级中间投入品,它与制造业在地理位置上具有协同定位效应,即二者的共生关系决定了彼此在空间上的接近性。现代服务业在特定区域的集聚发展,具有较强的市场潜能效应和技术外部性,会进一步降低制造业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吸引制造业企业也在此集中和集聚。因此,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在空间上的协同定位,有利于制造业集聚格局的形成和集群式发展。

现代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前向关联效应将进一步促进制造业产业集聚。现代服务业的供给规模的扩张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促进了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现代服务业通过前向关联效应促进制造业的发展。而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又对服务业产生了更大的需求,通过制造业的后向关联效应引致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这种相互促进的发展会形成产业的集聚。聚集区在知识溢出、技术进步、机制创新、环境设施方面将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将成为制造业投资的重点选择区域,加速制造业产业集聚的发展。

3.现代服务业通过产业关联互动机制促进制造业结构高级化。现代服务业对制造业结构高级化作用途径是多重的。

通过高级要素的投入来实现。现代服务业作为制造过程的高级中间要素投入,其对制造业结构升级作用的主要途径是:现代服务业是知识密集、智力密集的产业,拥有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优势,它通过这些新型资本的投入,对制造业所拥有的物质资本和自然资源进行深度开发、提高这些有形资源的使用效率,进而提升制造产出附加值。

通过分工的深化与泛化来实现。按照斯密的思想,分工是通过专业化而提高生产率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增强了生产的迂回性和专业化,现代服务业通过专业化分工的深化与泛化促进制造业生产与运营效率的提高。

通过价值链的升级来实现。现代服务业嵌入到制造业的产业链中,是占据产业链的高端环节,如占据在“微笑曲线”的左端,即以知识产权为主导的研发、设计环节,或者占据在“微笑曲线”的右端,以品牌塑造、终端营销为主的环节。现代服务业的投入改变了企业在产业链上的环节位置,即由增值幅度低、增值潜力小、增值速度慢的链条,向增值幅度高、增值潜力大、增值速度快的链条上转换,实现制造业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三)整合路径: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城市群的形成

城市群是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几个特大或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形成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城市群是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现代服务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能够加强城市群的整体效应,城市群的形成要依托一个或几个大城市来发挥对整个群内城市的辐射作用,这一个或几个大城市作为中心城市正是在对周边地区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提高自身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现代服务业通过产业链的纵向延伸和横向扩展,具有地理聚集性而形成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的形成有利于现代服务业规模优势的取得和协同效应的发挥,从而提高产业整体效益。现代服务业成为链接群内城市的纽带,并使群内不同地位的城市均获得协同发展带来的益处。大城市需要广阔的腹地为依托,而中小城市需要周围大城市的辐射,不同规模、不同能级城市之间的契合发展增强整个城市群的竞争力。

国内外实践也证明,城市群的空间演变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紧密关联,城市群的结构优化和功能升级离不开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信息、资金、技术的自由流动。现代服务业已成为联系城市群内部各城市的纽带和血脉,没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就没有城市群的崛起。

现代服务业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模型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可以从不同的途径,以不同的方式,从城市化的不同层面促进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和深化。图1对现代服务业推进城市化的路径进行梳理。

结论

当前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期,城市化处于快速发展的新阶段,随着我国市场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深化,现代服务业已成为策动城市经济增长、优化城市功能的新动力。工业化对城市化继续发挥基础性的推动作用,现代服务业将对城市化进程纵深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现代服务业对城市化的作用路径是多元的、复杂的。为了充分释放现代服务业对城市化进程的推动力量,即需要从产业政策上的引导,也需要资金政策上的支持。既需要关注产业自身的发展层面,也需要综合现代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关联带动,才能从直接层面和间接层面发展其对城市化的持续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陈丽芬.构建城市圈生产业协作机制助力中部崛起.商务部网,2008.10.8

2.邱小欢,万晓兰.生产者服务发展与制造业竞争力提升―基于生产成本与交易成本的中介效应检验[J].福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

3.曾波,崔爱平,刘伟.新型工业化下基于产业集群的生产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发展―以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为例[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12)

4.彭光细,周少华.生产业对两型社会城市群发展的驱动与提升[J].求索,2009(7)

5.张国骥.解读美国城市化的基本思路和经验[J].求索,2003(6)

6.祁苑玲.推动城市化进程的第三产业新路径[J].广西社会科学,2003(1)

7.宋庆迎.现代服务业发展与城市能级的提升[J].理论学习,2005(4)

8.刘志彪.论以生产业为主导的现代经济增长[J].中国经济问题,2001(1)

9.杨翠兰.关于现代服务业内涵的理论思考―对传统“服务”理论的反思[J].商场现代化,2005(26)

10.庞毅,宋冬英.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10)

11.荣晓华.大连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1)

12.刘燕斌.就业弹性过低揭示问题多多[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9-8-14

第13篇

关键词:工业园区;产能转移;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1-0173-02

1994年,中、新两国政府间最大的合作项目――苏州工业园首期开发建设正式启动。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园区经济列国内同类开发区前列,并拥有中国内陆地区开放程度最高、功能最全、政策最优惠、运作最早的综合保税区,发展势头强劲。

2008年下半年开始,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进而对实体经济产生实质性影响,占苏州3/4的加工贸易是苏州对外贸易的主导方式,其“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特点,与国际市场关联更加紧密更直接,金融危机使苏州加工企业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在这一情况面前,园区企业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化危为机,成为国外产线和产能转移的理想承载地,产能扩充十分明显,突出了园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对国外资本的吸引力和转型升级的强大生命力。

一、引进产能设备对产业转型和产能转移的趋势及特点

从引进的产能设备来看,涉及内容从传统制造业、普通电子配套行业,向前沿IT行业、高端制造业、设计创意服务业、汽车精密部件制造业、原材料精加工业等扩展;从普通加工设备向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设备转变,形成全面开花、多处结果的良好局面。

1.产能转移成为国际产业巨头重要避险扩张手段。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换,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此消彼长,国外产业巨头为克服自身危机,将其在本土及全球其他地区的产能予以战略调整,加大对中国的转移力度,作为国内区域竞争力较强的苏州工业园区为其理想的承载地。近几个月来,全球五百强的集团动作频频。如苏州超微半导体(AMD)迅速引进二手设备实现产能转移。据统计,其处理器占全球产能的70%以上。三星电子有限公司积极应对不利的海外环境,在苏州工业园区综保区建设新工厂,极大扩充了苏州工厂的生产能力,2011年超过韩国本部。由此可以预见,今后一个时期,国外产业巨头还将加大对苏州工厂转移力度,苏州产能扩张日趋明显。

2.国际市场IT产业回暖明显,设备引进独占鳌头。近年来,随着电子信息制造业的不断发展,目前苏州地区电脑产能占全球产能30%,鼠标产能占全球的80%,芯片封装测试产能占全国的40%。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原本占据园区经济优势地位的包括消费类电子产品在内IT产业首当其冲,出现了严重的订单下滑、开工不足等不利局面,设备引进近乎停滞。去年下半年以来,随着IT产业不断回暖,且中国经济态势转好,国外公司看好中国市场,纷纷将产线设备向国内转移,以扩充产能,抢占未来先机。IT产线设备成为园区转移最多,也是最快的产能,占据全部进口产能设备的一半以上,呈现出迅猛的发展态势。目前,苏州工业园区IT公司订单饱满,产线生产紧张有序,很好地满足了当前市场的需要。

3.传统装备制造业稳中求进。传统装备制造业虽然并非园区的优势产业,但在本次金融危机中表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并积极扩充产能,引进产线,形成稳健的发展态势。相关公司分别从美国、日本引进数控生产线,提升了传统产业制造能力,产品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凭借苏州工厂价廉物美的优势,不断开拓市场,部分产品还进入到中东等新兴市场,具备了比危机前更为广阔的空间,二手产能快速投入使用,为抢占市场、把握住稍纵即逝的商机争取了宝贵时间。

4.尖端科技产业集聚效应初现。苏州工业园区内航空、汽车、生物医疗等高科技企业集聚效应明显,而这些企业凭借强大的科研实力和独特的产品优势,在危机中逆市上扬,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如著名飞行器商――斯奈克玛航空工业(苏州)有限公司、全球最大的医用一次性产品供应商――碧迪快速诊断产品(苏州)有限公司,今年都加大了设备引进力度,扩充产能。尖端产业的引进和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必将成为工业园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火力点。

5.现代贸易物流功能方兴未艾。苏州工业园区内企业原来多为“两头在外”的生产制造企业,这也是与早期出口加工区的功能和特点相适应的。随着综保区的建立和运行,保税物流的功能日益强化,扩展了区内企业的功能,部分贸易型企业购进旧设备后在合适时机转卖给区外企业,降低了企业,尤其是国内企业直接海外进口的风险,节约了物流成本,而贸易型企业则有效利用了综保区的优势,最大限度的获取了利润;还有部分企业成为了海外设备维修、翻新的重要基地、甚至成为亚太地区的服务中心,设备的进出更是成为平常的形态。目前,综保区内已拥有三星全球配送中心,以及非保税功能的诺基亚亚太区配送中心、阿迪达斯中国区配送中心、欧莱雅华东区配送中心、亚马逊网上书店华东区配送中心,此外,有更多的世界五百强企业有意将设在国外的配送中心转移到综保区内,这使得区内生产制造功能更多向服务功能延伸,以消耗资源为主的传统模式正在向知识经济为核心的低能耗创造模式转变。

6.创新创意产能初露峥嵘。创新创意等高端服务业产业在本轮金融危机中浴血突围,从小做大、由弱做强,有望成为园区发展新的增长点。如希捷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从美国引进硬盘产品的设计研发设备,为新款存储器产品的设计开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改变了以往单纯生产制造的角色,走上了创新研发基地之路。可以预见,随着园区服务业基地的不断成熟和壮大、世界经济的重新洗牌,以高端服务业为导向、以绿色产业为龙头、以知识经济为主业的时代将在园区率先出现。

二、产能和产线加速转移的成因探讨

1.中国国内市场的巨大潜力独具魅力。去年金融危机以来,国外外需市场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国外经济在危机中持续低迷,而中国经济在国家“扩大内需”的正确举措下实现“一枝独秀”,越来越多的国外企业看中中国新兴市场。尽管中国也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和挑战,但改革开放三十年为中国经济进一步前进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中国广阔的市场、较为丰富的资源、相对廉价的劳动力、广大新兴的消费群体仍然对外资有强大的吸引力;国家拉动内需的巨大投入为经济引擎增添了新的动力,确保了国民经济平稳快速的发展。

2.苏州工业园区优越的投资环境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园区成立十六周年来,不断开拓创新,成为先行先试的典范,形成了较为理想的投资创业环境,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幅达30%左右,实际利用外资162亿美元,79个世界五百强企业在区内投资125个项目,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先进制造业为支柱、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成为国际产业专业的重要承载地,成为园区外向型经济的全面复苏的晴雨表和助推器,这些都为产能及产线的引进和转移创造了积极的条件。当前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形势急速转化的格局下,许多跨国公司发展战略都作出了相应的调整,部分企业由原来的“一心向外”转向“双轮并驱”,甚至有侧重中国国内市场的趋势,由此带来的向园区工厂的产线和产能转移正在涌现。国外资本通过转移产能到中国,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甚至抢占中国市场将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也是近期产能设备转移的重要原因。

3.各级政府实施“扩大内需”政策引导成为重要的支撑。从调查中我们发现,产能转移受当前国家政策影响很大,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轻工业等行业,恰与国家推出的产业振兴计划密切相关,符合国家最新的产业政策,估计产能转移还将进一步放大。这一趋势迎合了扩大内需的方向,侧重于国内市场的开拓和发展,如部分产品直接受国家“家电下乡”政策影响得以复兴,显现出政策导向和国家宏观调控对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三、提高进口产能品质,实现产业转型和产能升级的策略建议

1.培育优势产业。外贸回升受制于外需萎缩。针对国内外环境的变化,还需挖掘自身发展潜力积极应对。但是没有核心竞争力,没有自己的营销网络作支撑,没有自主品牌影响力的出口能力基础是不稳固的。因此应研究国际发展新趋势,加快技术创新研究,鼓励自主开发创自主品牌,推动企业由制造为主向研发、生产、销售转变,支持企业大力培育营销网络,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发展以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品及相关产业,以高端制造业引领产业升级,促进以技术差异为主的产业发展,提升苏州工业园区在全球产业价值链的分工地位。

2.进一步开辟新的国际市场。多年来园区的出口更多面对的是发达国家的市场,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对非洲、拉美的市场关注度比较低,而在这一场国际金融危机当中,发展中国家整体来说受冲击的程度比发达国家要少,所以开拓这些市场是保护稳定出口的战略举措。应当充分利用全球自由贸易区、境外经贸合作发展和各种方式来建立不同产品、不同企业的营销渠道来积极开辟新的国际市场。

第14篇

[关键词] 宏观经济 不确定性 对策分析

次贷危机后,我国为推动经济早日走出衰退阴影,相继推出了4万亿救市计划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积极的货币政策,我国经济迅速回暖,实现实体经济超预期反弹,但通胀预期开始抬头,资产价格上涨迅猛,外贸形势依然严峻;同时,国际经济形势亦不容乐观。因此,面临国内、外复杂的政治、经济环境,我国经济依然面临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其主要表现是:

一、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

1.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将影响我国经济进一步恢复与发展。2009年1月,葡萄牙、西班牙、希腊的信用评级被标准普尔评级公司下调,该公司还将爱尔兰的信用展望级别从“稳定”下调到“负面”。2009年9月,惠誉评级公司发出警告,如果英国、法国、德国和西班牙等主要经济体的公共债务水平不降低,有可能导致这些国家的信用评级被降低。由此,欧洲债务危机蔓延日益严重,对欧洲乃至世界经济的影响不容乐观。 与此同时,美国、日本的巨额债务危机也不断地显现出来,从这些主要经济体的负债率角度看,美国与日本,都处在债务危机的边缘;同时,中国政府今年财政赤字7500亿元,地方政府的隐性负债达近7万亿元, 这些负债均为银行贷款,是对以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作为承贷主体的统一贷款,然后这些融资平台再将贷款转贷给项目或企业,债务因而信贷化,系统性金融风险蕴含其中,。债务危机会否蔓延成为全球第二次经济危机,造成全球经济的第二次触底,仍有很大不确定性,因此,其影响不容忽视。

2.房地产市场的波动所带来的风险因素增加。近年, 我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畸高、骤降、畸高的剧烈波动,对我国市场经济造成一系列影响。首先,在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尚未把准脉搏、实体经济恢复尚需稳固、内需仍弱外需不确定性因素增加等国内、外宏观经济大背景下,房地产行业依然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性产业;但同时,在城市化进程推动旺盛住房需求、地方政府严重依赖土地财政、房地产公司“不差钱”的行业环境中, 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资产价格泡沫风险加剧,政府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政策博弈此消彼涨,房地产市场价格在这个过程中震荡波动。房地产市场能否健康有序的发展,是关系到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是否能够稳健运行的重要因素,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与作为民生产业之间的冲突,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论性命题之一。

3. 协调保增长与调结构关系、保增长与控制通货膨胀关系的难度增加,产能过剩现象进一步加剧。一直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都是主要是以投资和出口来带动的,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下降,同时我们对经济增长的追求更多是以GDP的增长为标准来衡量的,片面、单纯地追求GDP的增长,易造成我们国家地方政府为追求政绩,过度投资,一哄而起,经济过热的局面。另外,当前经济结构失调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重化工业发展、增长过快,投资项目摊子铺得过大,供求关系失衡,造成相关行业产能过剩。可以说,重化工业增长过快、过猛是当前结构失调矛盾之源。重化工业增长过快,是投资对消费增长长期挤压的主要因素。而投资与消费结构不合理,是当前国民经济结构的一个核心问题。统计表明,在2003年2008年,我国投资率从41%上升到43.5%,居民消费率却从56.8%下降到48.6%,2007年仅为35.4%,比1985年下降了17个百分点。 经济过热,也易造成通货膨胀,在保增长的同时,抓好经济结构调整,处理好保增长和调结构的关系,把握好结构调整的节奏、方式和力度是稳定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处理好保增长与调结构的关系在当前显得越来越重要。

二、对策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正处于从经济政策刺激性反弹阶段向经济发展内生增长自发性反弹的过渡阶段,具有强烈的动力不稳定性、增长要素缺乏性、结构不平衡性等。基于此,积极应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各种挑战,推动经济发展上台阶是当前的首要任务。

1.积极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要结合经济结构调整进行,从需求结构角度上讲,就是要加大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刺激内需;从供结构角度上讲,要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对新兴产业和区域经济的认识和重视。同时,打破国有资本对一些行业的垄断,允许民营资本进入垄断行业,促进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的良性竞争,推动经济进步。

2.推动县域城镇化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由于农村劳动力人口数量在我国比较庞大,这些人口都转移到大城市去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因此,县域城镇化发展是能够彻底解决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一个重要手段,统筹城乡发展也是提高我国经济内需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壮大我国县域经济,大力加强我国县城和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建设,引导非农产业和农村人口有序向小城镇聚集”,是未来推动和发展我国经济内需水平的重要手段。

3.实现政府转型,提升公共消费水平增长。长期以来,我国财政投资主要投向经济建设,公共服务产品资源缺乏,投向社会公共事业和民生事业有限,近些年虽有加强,但仍显不足。统计显示,我国财政储蓄率近几年不断攀升,到08年达到6%以上。 为降低政府储蓄水平,有效发挥财政资金的作用,今后应加强财政资金由建设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的力度,加大财政向民生方面的投入,加强对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环保等方面的投入,以满足民生方面的发展需要。这也是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实现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

4.鼓励自主创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技术创新、科技进步,发展我国新兴产业是新世纪占领经济发展制高点的一个重要途径,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在这一领域争先创优。在金融危机之后,我国也应当加强对这一领域的重视,加强在生物技术、信息产业、环保、节能减排、新能源等领域,开展技术创新和科技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我国的未来的新兴产业,为下一轮经济增长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2009-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厦门大学学报,2009(3)

第15篇

[关键词]创业型经济;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小企业;战略转型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2)06-0047-03

一、创业型经济是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走向

(一)创业型经济的内涵及特点

创业型经济的概念最早由现代管理学之父美国彼得·德鲁克提出。中外学者普遍认为,创业型经济是一种通过创业活动,以创业型中小企业为依托,以知识创新、创意和创造力为核心要素,以知识外溢和扩大竞争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新兴经济发展模式。与传统管理型经济相比,创业型经济具有以下特点。(1)更加注重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创新是创业型经济的本质和灵魂,它与创业的互动融合构成了创业型经济的基础力量。企业家的创新、创意和创业活动是推动创业型经济发展最核心的要素。(2)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传统经济发展方式是一种“物本”经济,以消耗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为特征,具有极高的物质依赖性,经济增长建立在物质的大量投入和规模的持续扩大的基础之上。而创业型经济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技术创新的作用,重点发展以技术产品、知识产品、创意产品和信息产品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解决传统经济发展中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产品低质化的瓶颈问题,促进产品附加值提高、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增强。(3)更加依赖中小企业作用的发挥。创业型经济需要通过创业活动来实现,而中小企业的灵活性,对创业、创新和就业的重要作用使其成为了创业型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中小企业是创业型经济的微观基础和重要途径。(4)高风险性。中小企业是初始创业的主要方式,而资金短缺、管理不规范、抗风险能力弱、配套政策不完善和市场竞争环境差等问题又恰恰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使其发展面临着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必须转向创业型经济

国外市场需求严重萎缩、国内市场需求巨大但消费不足,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可持续发展,自主创新更加突出,绿色贸易壁垒增多是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中国经济发展必须寻求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以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抢占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具有创新性、自主性和可持续性的创业型经济就成为了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创新型经济来带动。中国经济发展要解决国外市场需求缩减和国内消费不足的问题,关键是要弱化或者纠正原有的过于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转向国内市场的培育、开发和扩大,实现向扩大内需的转变。实际上,扩大内需的实现必须创造更多新产品、培育新需求和促进尽可能多的人实现充分就业。创新型经济就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最佳方式。(2)发展创业型经济是抢占世界经济发展主动权和推动国家创新的重要依托。在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的冲击下,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把经济发展重心转向了以创新为主要特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加强核心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以巩固和扩大其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中国要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掌握更多主动权,也必须在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上实现新突破。与此同时,中国已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在这种背景下,只有依托创业型经济进行全面创新,才能为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坚强保障。(3)发展创业型经济有利于扩大就业。就业是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和民生保障的重要内容,对于当前就业渠道和企业吸纳就业人员能力有限的中国而言,自主创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实践也证明,创业型企业在吸纳就业中具有巨大作用。据统计,仅5%的成长型创业型企业可以创造77%的新就业机会。

二、创业型经济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

(一)创业型经济要求中小企业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创新是创业型经济的核心特征,又是其推动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力量。后金融危机时代,面对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和发达国家对科技创新核心技术的争夺,自主创新能力在经济竞争中显得愈发重要。近年来,作为创新型经济微观经济形态主要载体的中小企业,虽然在技术创新中取得较大进展,但相对于成熟的大型企业而言,其在技术创新特别是核心、关键技术的研发和掌握上明显处于劣势。中小企业一般处于传统产业或者产业链中的低端环节,新产品开发有限,主要依靠模仿大品牌产品或集中于成型产品的生产与销售,通过“低成本、低技术、低价格、低利润、低端市场”的方式参与市场竞争,这主要是其技术水平落后导致的结果。在创业型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模式的后金融危机时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开发更多的新产品,形成新的需求领域,是创业型经济赋予中小企业新的历史使命。

(二)中小企业需要更加注重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创业型经济是对以实现经济高速增长,以牺牲资源、环境为特征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纠偏,它通过开发出更多的知识产品、技术产品、信息产品、创意产品,形成低碳化、高技术化生产销售模式,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最终实现经济发展的集约化和可持续增长。这就要求中小企业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创新管理模式,正确处理好企业利益与社会责任、短期效益增长与企业长远发展的关系,增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中小型企业应实现产业选择的新转向

中国大部分中小企业所处的一般加工制造、批发零售等劳动密集型传统行业以及产业链的低端环节,往往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利润微薄、竞争力不强。而具有先导作用、高竞争力的知识型和高科技型企业则相对不足,金融保险业、咨询业等新型服务业发展缓慢。创业型经济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小企业应实现新的产业转向,由传统行业转向知识性、高技术含量的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既是中小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导向。

三、创业型经济发展背景下中小企业战略转型方向及路径选择

中小企业与创业型经济相互依存、互为促进。创业型经济发展需要中小企业的带动,中小企业的发展必须顺应创业型经济的发展环境,而且缺乏中小企业的支撑中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也难以实现。实现转型升级是中小企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其必须选准转型基点、把握转型核心、优化好转型路径。

(一)转型基点:企业利益与社会责任需同时兼顾

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创业型经济的本质所向,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推进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各国利用绿色技术标准、绿色关税、强制性绿色标志制度、绿色包装制度、绿色反倾销、绿色卫生检疫制度和市场准人等方式限制、阻止国外产品进口的趋势必定更为严厉。在此背景下,企业必须履行更大的保护资源环境的社会责任,才能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掌握更多的竞争主动权。中小企业所处在的传统行业和产业链低端,是最容易产生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环节。中小企业由于技术水平落后,过于追求效益的高速增长和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往往对资源使用效率和环境保护重视不足,这就出现了企业效益短期增长与资源环境破坏严重的局面。企业发展的实践已经证明,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管理资源不足等问题往往是由于企业过分追求增长的高速度、跨越性造成的,甚至还可能会带来倒闭的风险。0而现实中,中国中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并不容乐观,其不仅体现在资源环境的保护上,还体现在产品质量低下、损害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权益上。当前社会出现的毒奶粉、毒胶囊、瘦肉精、地沟油等事件就是最有力的佐证。既损害了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权益,又给企业带来了罚款、停业整顿甚至倒闭的风险。因此,中小企业既要考虑企业的利益,更要履行社会责任,这是其转型的根本立足点。这就要求中小企业必须转变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模式,增强消费者权益、商业道德和社会道德意识,正确处理好企业高位增长与长远发展、企业短期利益与社会整体效益的关系。改进生产技术、生产工艺和生产方式,优化生产流程,提高原材料和废弃物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促进企业由“高增长”的跨越式发展向可持续发展转型。

(二)转型核心:以技术创新促进企业发展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和创业型经济发展的基石。技术水平低、核心竞争力产品缺乏是导致中小企业在竞争处于劣势的关键所在,其要实现转型升级必须实现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就企业内部而言,首先是要树立创新观念,增强创新意识。创业型经济以企业家的创新和创意为基础决定了企业管理者必须解放思想,彻底改变小富即安、小进则满的思想,形成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思想意识,并将创新思想和意识传送给企业的每一个员工,贯穿到各项管理工作当中,不断培育和发展企业的创新文化。在政策制定上,要加大创新和技术研发的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引进和培养一批创新能力强的高层次管理人才。在创新方向上,既要改进和完善传统生产技术、生产方式,又要加大对绿色、低碳、环保等新兴产业领域的研发力度,力争在新技术领域掌握更多主动权,以适应未来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要求。在创新方式上,坚持企业内部创新人才培养与外部引进、企业独立研发与产学研相结合,加强企业与技术优势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交流合作,构建技术研发联盟,提高科研成果转化实际生产力能力,开发出更多新技术、新产品,形成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从企业外部来看,要发挥政府的引导功能,完善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制度安排。创新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金融政策,在直接资助、财政担保和贷款贴息等方式的基础上,继续完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体系,构建强有力的创新扶持激励机制,降低企业技术创新成本,引导企业加强自主创新。推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技术咨询等服务,加大对中小企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研发支持力度,解决中小企业核心技术瓶颈难题。持续推进产学研联盟、合作基地建设,提升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合作水平。完善知识产品保护制度,在发挥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行业协会作用的同时,要加快建立知识产权联盟、咨询机构和无偿救援组织等,为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业务咨询、纠纷调节和维权创造良好环境。

(三)转型路径:低成本化转向高质量化、单独分散竞争转向联盟竞合、多元化转向专业化

(1)由低成本化转向高质量化。依托低成本优势和资源的高度消耗是众多中小企业获取市场空间和利润的主要方式,但企业发展的实践证明,低成本策略并不是创业型经济所倡导的,其或许可以为企业创造短期的经济效益,但不能建立持久的强有力的竞争优势,无法与成熟的大型企业竞争,实现长远发展。在任何社会经济形态下,依靠产品的质量优势、品牌优势和服务优势才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中小企业必须向“专、精、特、新”的产品的高质量化和服务水平的高水准化发展。加强技术研发,依托和强化自身优势,促进产业链由低端化向高端化转移,开发出更多符合消费者需求的高附加值产品。实施品牌战略,塑造产品品牌,通过提高产品和企业品牌形象及知名度增强企业发展竞争力。创新服务理念、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突出服务特色,以高效、优质、特色服务优势构建企业新的竞争点。(2)由单独分散竞争转向联盟竞合。技术水平有限、资金不足和产品附加值不高决定了中小企业难以与同行业成熟企业进行抗衡。而社会经济发展也逐步由“对抗”走向“对话”,由“竞争”转为“合作”。未来时期,中小企业如果继续沿用“单打独斗”的方式将难以奏效,实现联盟竞合才是明智之举。这就要求中小企业必须分析企业资源、优势、能力和发展定位,通过企业合作、战略联盟等方式参与市场竞争。其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合作。一方面,接受大型企业收购、兼并、重组,实现优势互补,依托大企业的资源、资金、技术优势解决技术、品牌和营销渠道等瓶颈问题,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另一方面,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组建战略同盟。利用自身的技术、生产或者服务优势与其他企业参与合作,通过风险、成本分担,资源共享,降低企业成本和风险,提高产品和企业综合竞争力。(3)由多元化转向专业化。实践证明,受制于资金、技术、人力等因素,中小企业大规模扩展业务范围和市场空间并不足取,激烈的市场竞争也要求企业必须专注于优势领域或价值链环节。因此,中小企业必须进一步根据市场细分和经济发展方向,结合自身优势,明确和调整市场定位,通过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以及机制创新等方式培育企业长期的竞争优势,以实现更长远的发展。对于不具有竞争优势的领域或者环节,应予以外包、出售、切割或关停,集中技术、资金和人力发展核心业务。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