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读红楼梦的感受简短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红楼梦》是曹雪芹先生花了近十年时间呕心沥血的创作,也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被后人誉为中国文学史的巅峰之作。主要讲述了贾宝玉和林黛宝的凄惨爱情故事和贾府由盛而衰的过程。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2021红楼梦的人生感悟简短范文,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红楼梦人生感悟1《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以荣国府为中心,以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讲述了金领贵族名门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由鼎盛转至衰败的过程,以大观园的点滴琐事,还原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展现了穷途末路的封建社会终将走向灭亡的必然趋势。并以其曲折隐晦的表现手法、凄凉深切的情感格调、强烈高远的思想底蕴,在我国古代民俗、封建制度、社会图景、建筑金石等各领域皆有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达到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被誉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我觉得,《红楼梦》中,最值得学习的,就是其中的诗句了,在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芜苑夜拟题》中,众人以白海棠来作诗,他们作的诗一首比一首好,一个比一个妙,尤其是林黛玉作的那句“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我觉得这个“偷”和“借”用得特别好。还有薛宝钗作的那句"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珍重芳姿昼掩门”让人感觉白海棠是贤淑而端庄的。还有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中,众人吟的诗也是很妙,其中潇湘妃子的《咏菊》中那句“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特别优美。作者会写诗已经够厉害了,还会根据各种角色的各种性格来作诗,就更厉害了,作的诗还那么优美,蕴藏含义,真的是太厉害了!非常值得我学习。
《红楼梦》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林黛玉了,虽然她有些多愁善感,谨慎多疑,但她坦率纯真,聪明过人,才学横溢,作的诗特别优美,引人深思,与宝玉同为封建社会叛逆者,我很欣赏、很佩服她的才华,也很喜欢她率直的性格。
《红楼梦》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积累了许多好词好句,了解到了当时封建社会的生活。
红楼梦人生感悟2“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你知道这两句诗描写的是谁吗?她就是探春,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盛转衰的全过程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展现了一段错综复杂的家族兴衰史,揭示了封建末世的人间百态,读来令人唏嘘感叹。
曹雪芹先生在《红楼梦》中描绘了许许多多个性各异的女子,如多愁善感的黛玉,稳重端庄的宝钗,精明强干的凤姐,心直口快的湘云等等,但我最喜爱的,还是睿智果断的探春。
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这就是探春。相比较于其他姐妹,探春少了一份迎春的懦弱,又少了一份惜春的孤僻,更多的则是一份有胆有识、坚毅果断的男子气概。当凤姐卧病后,贾府无人持家,乱作一团,但探春的出现,仅经过了几件小事就使得贾府重新走上正轨,从这里便足以看出探春的细心果断,她的政治管理能力丝毫不让凤姐,甚至比凤姐更多了一份冷静凌厉、知书达理。只是正如诗中所说,她生不逢时,出生在了大观园这样一个男尊女卑的时代,这也是探春的悲哀之处。“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探春的落落大方、精明志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帆风雨路三千,探春最终还是背井离乡,远嫁海外。但即使如此,她也丝毫不减飒爽英姿,始终抱着乐观的心态。这更展示出探春独特的魅力。《红楼梦》内容丰富,情节曲折,除了探春外更有很多个性独特的人物等着我们去品读、发掘。相信你读了以后一定也会从中品味出不一样的精彩!
红楼梦人生感悟3说实话,第一次读《红楼梦》,有点云遮雾罩的感觉。也曾任性,欲要弃之不读。实在像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这次重读《红楼梦》,心情与第一次倍感不同,有些颤抖的展开书页,轻抚去书页上的灰尘。
描写了一个封建贵族家庭有繁华走向衰败的过程,它控诉了封建礼教的不公,堕落。
一株顾影自怜,清高孤傲的空谷幽兰,一块纯一不杂,完美无瑕的空灵宝玉,一个是完美无瑕,一个是阆苑仙葩。却酿成了一举人间悲剧。林黛玉用她的自尊自爱与这个衰败的社会做着斗争。她清高的个性,无法与这个肮脏的社会相融合。清晰的记得黛玉去怡红院访宝玉,因晴雯不开门,吃了闭门羹,闷闷不乐。又眼看着宝玉送宝钗出来,更生误会,不由触动了寄人篱下的凄凉心境,于是在沁芳桥畔含泪葬花。‘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借落花悲叹自己的命运。这不仅仅是她的一种宣泄,更是对现实不公的不满。
最终,宝玉因丢失通灵宝玉二变得神志不清,与薛宝钗结了夫妻。也促使,林黛玉的郁郁而终。林黛玉病危之际,紫鹃四处求人,却无人肯帮,我不禁反问自己,人性是什么?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林黛玉就在婚庆的锣鼓中,静静地走了。
也许,做和尚是贾宝玉最好的结局,他淡泊名利,也许,这样,他的后辈就不用重蹈覆辙了。
红楼梦,红楼梦,究竟是红尘入梦,还是梦落红尘呢?
希望这是梦吧,一个永远的梦,不要再让人们重蹈覆辙。
二读《红楼梦》,明悟了些,又失去了些。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真真假假,让人捉摸不透。
有句禅语就很形象,看山是山,看山是水,看山还是山。
红楼梦人生感悟4“花飞花谢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这是我第一次读完《红楼梦》的真实感受。有的人喜欢喝咖啡,浓烈而厚重;有的人喜欢喝茶,清新而恬淡。那么,品《红楼梦》是咖啡还是茶呢?答案只有自己才知道了。
一开始,我认为《红楼梦》是一本枯燥的古书,可越读越被它吸引,它不仅描写了一个封建贵族家庭由盛到衰的生活,而且赞美了封建礼教下纯真的感情。是作家曹雪芹老先生呕心沥血创造出来的,被列为四大名著之首。
《红楼梦》中,我最喜欢的故事情节是“黛玉葬花”。花飞花谢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也许有人会说花谢是自然规律,又那样假惺惺的葬花呢?你们不懂,黛玉这是把花比喻自己,感叹自己会不会这些花一样,等到花期一过,也会像花儿一样孤零零的落下,没人问?我只能佩服作者了,黛玉葬花已经暗示了最后她悲惨的结局。
在那个黑暗浑浊的社会,在那个争风逐月的大观园,想要获得幸福与自由,那简直是不可能。而书中的主人公――黛玉却恰恰拥有。“黛玉葬花人笑痴,他年葬花依知是谁?”黛玉葬花,是她不忍看美好的被污浊吞噬。而黛玉所展示的,便是一个很简单,却没有多少人做到的——初心。初心一直存在,只是没有人发觉,甚至开始慢慢地被别人遗忘,我想做的,就是想用这篇文章唤起你的初心,你压在心底的财富。黛玉的行为对我有启迪,每当我想放弃的时候,静静地看上一会儿《红楼梦》,就能平静许多,心中的斗志又能熊熊燃烧起来。
当物欲横流,世迁,圆滑易,守心难。那么初心,就更是值得珍藏的财富了。有了这笔财富,即使贫寒也不愧,即使受困也自由。《红楼梦》博大精深,次次读次次悟,不正是它的不朽魅力?
红楼梦人生感悟5《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金陵十二钗》、《宝玉缘》等。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红楼梦》不仅仅是四大名著之首,也是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还是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成者。
我拿起这本精彩绝伦的小说,细细地品味着。曹先生在书中对人物的华美塑造,生动刻画,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如: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追求完美的贾宝玉,风风火火的王熙凤,心胸宽广的薛宝钗……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心思缜密的林妹妹——林黛玉了。虽然在这个大家庭中有很多人不喜欢她那生性多疑、孤标傲世的性格,但是我能体会她的苦衷。黛玉从小父母双亡,虽然贾母对她也十分疼爱,但是寄人篱下的她,始终感到自己的世界是多么的寂寞孤单!为了保护自己,也为了能在这个复杂的大家庭中生活下去,她选择了用刻薄的语气去对待每一个人,这也是促成她猜疑成性的一个重要因素。黛玉在凄凉中死去,身边只有服侍她的一个丫鬟在为她哭泣。这也使我想起了她那曾被预言的悲惨的一生!
我看完了《红楼梦》,也就品完了《红楼梦》。每每到此我就会感到无比的心酸,甚至会有一丝的怨恨。作者为什么非要把结局写得那么悲惨?这与前一段的繁花似锦、热闹非凡的景象是一点都不符合的。一直到很久很久以后,我才渐渐明白,作者的用心良苦!封建社会是一个多么黑暗,多么腐朽的世界啊!这是人类社会演变过程中一个小小的片段罢了!真庆幸我们今天的世界是多么美好啊!
关键词:金庸;《红楼梦》;文学联系
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829(2012)04-0069-05
北宋时期有“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1]的说法。清朝则有“《红楼梦》一书,近世稗官家翘楚也。家传户诵,妇竖皆知。”[2]之说。当今有这样的说法:“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一定有金庸的武侠小说。”[3]
曹雪芹在《红楼梦》创作上有没有受到柳永词作的影响呢?对此,我们不作深入的展开分析,单从文本而言,在作品的第二回中,作者是提到了柳永,他借贾雨村的议论,将柳永归属于“逸士高人”一类,足见曹雪芹对柳永文学成就的认可。再往后论,金庸有没有受到《红楼梦》的影响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1996年,蔡义江曾撰写文稿《金庸小说得益于〈红楼梦〉》,并在乙亥年海峡两岸红学研讨会上进行了宣读。在这篇文稿里,他举了几个很明显的例子来说明两者的联系,如《书剑恩仇录》中霍青桐的外貌描写借鉴了《红楼梦》第五回中的脂批评点警幻仙子的美丽的;又比如《鹿鼎记》韦小宝写奏章一回目,套的是宝玉在秦可卿房间午睡时的对房中陈设的描写;最后他得出一个结论:金庸的武侠小说也可以与《红楼梦》沟通。[4]
金庸与《红楼梦》之间的关系绝不能忽视,当我们翻开金庸的武侠作品集时,我们能看到很多在《红楼梦》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字眼。我们可以感受到《红楼梦》对于金庸来说,已经不能简单地说是他所借鉴的古代优秀文学作品了,对金庸的武侠作品创作来说,它是有着决定性影响的一部书。因此,我们研究金庸与《红楼梦》的文学联系,对于深入理解金庸及其创作是大有裨益的。
一
金庸开始阅读《红楼梦》主要是受母亲的影响,“我妈妈也看《红楼梦》,所以小时候她看我就跟着她看了。大概就十二岁左右,当时不大懂的。”[5]好母亲胜过好老师,言传身教的母亲爱读《红楼梦》对于金庸的影响自然是不容小觑的。值得一提的是,金庸小时候不用亲自去阅读《红楼梦》,却已经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去领略了一番书中的精彩。“那时候小说里面是有一张衬纸的,两面当中有一张白纸,我母亲和堂姐、堂嫂她们比赛背《红楼梦》的回目,背上面一句话,下面要背出来,背不出的要罚一粒糖什么的。我在旁边,她们罚了,我就吃糖果。”[6]在这样良好的家学氛围中,相比于其他文学作品,金庸对《红楼梦》的情感,应该是有所偏爱的。对于这部伟大巨著,他必定是作为精读之中的精读来对待的。
我们知道金庸之所以能写出如此多的精彩作品,最主要还是来自于他深厚的文学积淀,而这种文学积淀最主要还是靠阅读大量书籍来充实。金庸私藏图书数量在香港私人藏书中是可名列前茅的。他藏书也不是仅仅为了收藏,更重要的是为了看书。对于《红楼梦》这样的书,他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精读的。他每天也会给自己布置看书时间的任务,“每天,查良镛(金庸的本名)都坚持看书6个小时以上。据查良镛的中学同学、《明报》股东沈宝新说,查良镛爱看书的习惯自小已经养成,早在初中时,他就限定自己每天要读几个小时的书,绝不松懈。”[7]
同时,对于《红楼梦》各个版本,金庸也是精读了的。2003年12月3日,金庸、王蒙受邀在香港三联书店展览厅进行《红楼梦》学术演讲。在讲座中,王蒙谈到了尤三姐,说她与贾琏、贾珍一起吃饭的时候,使用了怪招,转守为攻,她不但不防,她把衣服往下这么一撩。金庸很敏锐地说“她去男人”了。[8]我们知道在《红楼梦》原著中的尤三姐被贾琏、贾珍给污了。后来因为可能嫁给他的意中人柳湘莲而改掉了以前的放荡行为。在戚序本和蒙府本回目上都称尤三姐为“奔女”。而程高本则将尤三姐改写成贞烈女子,这显然是篡改了曹雪芹原著文字。金庸的简短五个字道出了他阅读版本之广。
二
金庸不仅对《红楼梦》文本非常熟悉,他还阅读了大量的《红楼梦》研究方面的书籍和论文,这使得他具有“红学”研究方面的敏锐嗅觉。在众多的“红学”研究当中,他发现了《红楼梦》研究者方面的不足,“我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没有一位小说家来研究《红楼梦》。”[9]当然金庸先生这么一说,也不是说完全没有一位小说家来研究《红楼梦》,他的话显然还是留有余地的,这显示他独到的眼光。“从小说家的观点来看《红楼梦》,不是索引家的看法,也不是考证家的看法,是真正小说家的文学批评,我觉得很好看。”[10]
金庸对《红楼梦》考据接受有个认识逐步深入的阶段,他自己也坦言:“我自己一直有一个感觉,不太喜欢看《红楼梦》考据,如后四十回是不是曹雪芹著的,曹雪芹的爸爸叫什么名字,祖父叫什么名字,他和满族人有什么关系……各式各样的考据,我小学生的时候,对这些一点兴趣也没有,有什么可考据的?当然历史学家会有兴趣。后来年纪大了,学问增长了些,对、俞平伯、周汝昌、吴世昌、冯其庸诸位先生的文章也很佩服。但对蓝翎、李希凡在时谈《红楼梦》的文章不大佩服,虽然我自己决计写不出来。”[11]
作为一个小说家,金庸对于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目的有着独到的见解,他提出了“自娱说”的观点:我猜是他的家族从兴旺到衰败以后,他一个人在那里无聊,又没有功名,不做官也不教书,他在家里面无聊就把过去的经历记录下来。写他自己的事情太明显了,就隐瞒起来,假托一下,把自己经历写下来,和表姐表妹的关系,和父母的关系,写下来,可能还是为了自己娱乐自己。[12]
金庸的这个观点立足的是清朝乾隆年间的文字狱太为严厉。这个在他武侠小说收山之作《鹿鼎记》里亦有反映。金庸认为真正小说家的文学批评,对于《红楼梦》的解读是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的。这是因为“小说家可以推测人物的心理,小说家讲心理,而不讲考证。”[13]对于高鹗的续书,金庸认为是“第一次看到七十九回、七十八回后面就不看了,后来才看的,当然是觉得差劲点。”[14]对于曹雪芹书稿没有完成,金庸认为这也很好,好像是舒伯特的《未完成交响曲》。[15]
三
金庸与《红楼梦》的文学联系不仅表现在他对这部伟大作品本身的见解和研究上,更重要的是体 现在金庸的文学创作中,《红楼梦》对他的影响也是无处不在的。
近些年来,有学者将金庸武侠作品与《红楼梦》进行比较,从而证明金庸武侠作品对《红楼梦》的借鉴与继承。如罗立群的《〈红楼梦〉与〈天龙八部〉》一文从作品的主题意旨、情节架构和人物塑造三个方面,对两部作品进行一番比较。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两书虽然题材有差别,但是《天龙八部》在艺术创作中确实借鉴了《红楼梦》的艺术手法,只是这些“偷”来的招数,经过作者“乾坤大挪移”般的演变,已化为独特的套路,演绎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另类武功。[16]
又如方明星在《文化的反思与构形—〈红楼梦〉、〈鹿鼎记〉深层文化范式比较》一文中说到:曹雪芹与金庸虽然隔着两百年的时空,但是在创作个性的主体选择与响应民族文化的呼唤上,却若合附节。从反映的文化层次上,《红楼梦》与《鹿鼎记》居于中国文化系统的两极,正好构成了循环的中国文化背景,作为作家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于中国文化进行的反思与批判,《红楼梦》有对文化凤凰涅
的绝望的期待,《鹿鼎记》则沉潜到历史中寻找文化持续更新的动力。虽然曹雪芹与金庸对于文化的层级、文化的角度表现有别,但他们的基本写作立场依然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忧思”传统。基于独特的创作个性与独立的思想判断,他们对中国文化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新的构形,并创作了能作为民族文化镜子的伟大作品。[17]
罗立群和方明星所选的金庸作品,从全部的十四部武侠作品的创作时间顺序来看,《天龙八部》位列第11位,《鹿鼎记》则是金庸武侠作品的收官之作。此时的金庸虽然仍然在借鉴和继承着《红楼梦》,但是已经能做到驾轻就熟,将有形化为无形了。可见,后期作品对《红楼梦》艺术手法的借鉴和运用已经非常娴熟,那他的早期武侠作品呢?
我们知道金庸第一部武侠小说是《书剑恩仇录》。这部作品是在1955年他31岁时开始创作的。当时梁羽生写武侠小说一炮窜红,各家报刊杂志也希望能刊登武侠小说来吸引读者。金庸抓住了机遇,为当时的《香港商报》写了他生平的第一部武侠作品。多年以后在一次访问中,金庸坦然地对来做访问的林以亮谈到了《红楼梦》对他的第一部小说的巨大影响:在写《书剑》之前,我的确从未写过任何小说,短篇的也没有写过。那时不但会受《水浒》的影响,事实上也必然受到了许多外国小说、中国小说的影响。有时不知怎样写好,不知不觉,就会模仿人家。模仿《红楼梦》的地方也有,模仿《水浒》的也有。我想你一定看到,陈家洛的丫头喂他吃东西,就是抄《红楼梦》的。你是研究《红楼梦》的专家,一定会说抄得不好。[18]
金庸这番谈话没有任何遮掩,也没有因为第一部武侠小说模仿或抄袭《红楼梦》一些细小描述而进行隐瞒。任何艺术手法的借鉴要做到娴熟必然有个过程,作家明白,读者当然也清楚。率直而坦诚的语言,充分显示出金庸身上那股“侠者之风”。
四
今天,当我们阅读金庸武侠作品时,为什么会感觉到如此的亲切?通过前面的追根溯源,我们会发现那是因为金庸武侠作品与《红楼梦》关系太亲密了。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精髓,金庸已经深切领悟了,那就是对“情”的把握。
“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这是《红楼梦》中太虚幻境里宫门上的对联,其实也是作者写作的哲理本位,我们可以看到的是《红楼梦》文本中的神话世界和现实世界都是围绕“情”展开的。在第一回中,作者也交代了自己作书的纲要是“大旨谈情”。
《红楼梦》里所谈的“情”,从广义上来理解,乃是对待宇宙万物的一种感情和态度,有亲情、爱情、朋友情、骨肉情等等;从狭义上来理解,则主要是指爱情。
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文学作品中,曹雪芹的《红楼梦》堪称为谈“情”之巨作,金庸小说亦是一样。
金庸小说的情爱世界是精彩绝伦的,已故台湾著名女作家三毛曾言:“(指金庸)你岂止是写武侠小说呢?你写的包含了人类最大的、古往今来最不能解决的、使人类可以上天堂也可以下地狱的一个字:那就是‘情’字。”[19]
在我们看来,金庸之所以能言情如此出色,最主要由于他有颗和曹雪芹一样尊重女儿的心。曾有人问他为什么写这么多的女孩子,是不是喜欢女孩子?金庸承认自己是“崇拜女孩子”[20]。
曹雪芹的《红楼梦》和金庸的武侠小说都以女性世界为核心进行文学创作。他们对这些女子的形象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她们的性格鲜明,与故事的情节紧密联系。作者对他们的用情之深、用情之重,读者通过阅读完全能感受到。
例如,在《红楼梦》中,对于晴雯的去世,曹雪芹在创作时必定是痛断肝肠,这么一个风流灵巧的丫鬟,与宝玉是最亲近的,也最知宝玉心的。为了写出他们之间这种真挚的情谊,曹雪芹有意让宝玉最先预示到晴雯离世。在《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的丫头小昭被迫赴波斯继任教主。在送别那刻,张无忌又是何等心痛。如果不看文本,可能谁都不会明白为什么两位作家会对一个丫鬟用如此浓郁的笔墨,倾注如此大的心血。贾宝玉和张无忌“痴”的背后,隐藏着两位作家的“痴”。曹雪芹曾自言《红楼梦》:“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金庸对这个丫鬟的喜爱甚至超过文本中的女主角,在该书后记中,有这么一段作者的心声:“周芷若和赵敏却都有政治才能,因此这两个姑娘虽然美丽,却不可爱。我自己心中,最爱小昭。只可惜不能让她跟张无忌在一起,想起来常常有些惆怅。”[21]金庸觉得可惜和惆怅,两百年前的曹雪芹是否也会为宝玉和晴雯没有在一起而感到惆怅呢?我们想这种感情是相通的。
又如,对于尤三姐自杀,金庸是感到极其痛惜的,金庸觉得“她自杀好象不对”。[22]尤三姐的失贞和被污并不是她的错,而是那个时代,那个她自身所处在那个环境被迫造成的,然而柳湘莲却将这些记挂在心,直到尤三姐以自杀这种方式才让他彻底醒悟。在《神雕侠侣》里,金庸居然让自小在古墓里长大的如此冰清玉洁的小龙女失贞了,这可能是所有金庸小说的读者所不能理解的。面对这样的情况,金庸依然操控自如,杨过毕竟不是柳湘莲,强烈的爱使得他在十六年后依然跳下山崖,杨过这种自杀式方式和尤三姐的自杀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语。曾经有那么多的女孩子陪伴在杨过身边,可以说“一见杨过误终生”,最终他仍然坚定地选择了小龙女。在金庸的笔下,除了韦小宝以外,众多的一号男主角都如贾宝玉般对待爱情,任凭弱水三千,却只取一瓢而饮。这可能也是金庸小说中继承了《红楼梦》以情为本、以情为重、以情立人的言情的精髓所在。
今天我们总是在感叹《红楼梦》未能完成,其实冷静想一下,我们感叹的并不是章节,而是前八十回的情感还在延续,比如就爱情而言,贾宝玉和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悲剧将怎么发生?又该怎么去收场?金庸当然也看到了这点,在他看来,《红楼梦》未能完成反而觉得更好,这种艺术效果更能长时间延续。因此在金庸小说里,他大量采用了这种手法。
比如《白马啸西风》最后结局:白马带着她一步步地回到中原。白马已经老了,只能慢慢地走,但终是能回到中原的。江南有杨柳、桃花,有燕子、金鱼……汉人中有的是英俊勇武的少年、倜傥潇洒的少年……但这个美丽的姑娘就像古高昌国人那样固执:“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23]这个结局看似没有结局一样。
又如《倚天屠龙记》最后结局,当张无忌给赵敏画眉的时候,周芷若将窗子推开了,并微笑道:“这时候我还想不到。哪一日你要和赵家妹子拜堂成亲,只怕我便想到了。”张无忌回头向赵敏瞧了一眼,又回头向周芷若瞧了一眼,霎时之间百感交集,也不知是喜是忧,手一颤,一支笔掉在桌上。[24]这样的结尾显然留下了大量的空白,等着读者去想象和期待。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金庸确实受过《红楼梦》很深的影响,他的武侠作品与《红楼梦》在很多方面确实有着相似之处,但是我们不能说这些武侠作品是《红楼梦》翻版。金庸的武侠小说与《红楼梦》可以沟通,《红楼梦》成就了金庸,而金庸也创造性地将《红楼梦》的精髓用自己的文字延续下去。《红楼梦》的精魂已经融入了他的骨血,拓展了他的艺术境界。
作为一位享有盛名的杰出作家,金庸为我们展示的不仅仅是那些精彩的武侠作品,更重要的是他高尚的人格品质。金庸对于《红楼梦》始终心存感恩,认为自己的作品还是不能跟《红楼梦》相提并论。我们知道对于金庸小说的研究,曾经一度形成“金学”研究的风潮。对于“金学”的称谓,金庸本人有强烈抗拒,认为有高攀专研红楼梦的“红学”之嫌。因此在他的坚持下,现在大多统称“金庸小说研究”。
参考文献:
[1]张惠民.宋代词学资料汇编[G].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143.
[2]一粟.红楼梦资料汇编[G].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64:349.
[3][7]冷夏.文坛侠圣:金庸传[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1;152.
[4]蔡义江.追踪石头——蔡义江论红楼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533—535.
[5][6][8][9][10][11][12][13][14][15][20][22]《小说界》编辑部(整理).金庸王蒙话说《红楼梦》[J].小说界,2004,133(2):10;10;8;6;7;6;16;12;13;13;5;9.
[16]罗立群.《红楼梦》与《天龙八部》[J].红楼梦学刊,2008,125(4):202.
[17]方明星.文化的反思与构形——《红楼梦》、《鹿鼎记》深层文化范式比较[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1):95.
[18]江堤.金庸:中国历史大势[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1:114.
[19]倪匡.情爱金庸[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1-2.
《红》剧的音乐很多,这其中无论是因为剧情需要而创作的音乐,还是曹雪芹本人在书中涉及到的音乐,无一不从内至外的体现了一点:音乐与文学作品的契合。这些音乐无一不和原著的故事情节、人物命运息息相关,相互融合成一个整体。除了原著中那部分有史可考的音乐,最能代表这部剧作,及与原著相契合的音乐,应该是王立平先生创作的片头曲《红楼梦》序曲及十二首《红楼梦》歌曲了。它们是:主题歌《枉凝眉》、插曲:《红楼梦》引子、《葬花吟》、《题帕三绝》、《秋窗风雨夕》、《晴雯歌》、《紫菱洲歌》、《叹香菱》、《分骨肉》、《聪明累》、《好了歌》、《红豆曲》。
其中,主题歌奠定了全剧音乐主题的基调,起到了深化电视剧主题的作用;而插曲起到了画面和语言都无法比拟的情绪效果。所以说“歌曲是音乐与文学合壁的典型。两种艺术形式结合而成的体裁,既发挥了两者的优势,又使之协调地统一。诗乐地感染力凝聚在一起可以更加强烈、深入地震撼欣赏者的心灵。”
1、在选词谱曲上的契合
《红》剧剧组在为《红》剧选词谱曲上是经过了慎重考虑的,有着深刻含义的。其用意是想将这十三首乐曲作为一个整体来串联起整部电视剧的故事情节。可以说除了《红楼梦》序曲外,如果将另外十二首歌曲单独拿出来,从原著词作上就可以知道全剧主要讲了怎样一个故事;主要讲的是哪些人;全剧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最后的结局又是怎样的。所以选这十二首歌曲的歌词谱曲,应该是从电视画面配乐这个侧面的角度来展示出整部著作故事情节发展的曲线。
《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是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融合在小说的故事情节中。它的内容有:借题发挥、伤时骂世之作;有时代文化精神生活的反映;有谶语式的表现方法,其诗词曲赋的创作都是“按头制帽,诗即其人”。所以剧组在选词方面也应该是按照其原词所代表的人物、事件在整个著作中的影响和作用来进行选择的。
从原著词义上又可以将这十二首歌曲分成三类,第一类:主题曲《枉凝眉》和《红楼梦》引子,是宝、黛爱情的主题,也是整个《红》剧音乐的主题。直接树立起整部《红楼梦》故事的音乐形象,更展现了宝、黛爱情的悲剧结局。因此,也是剧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音乐。只要是剧中涉及到宝、黛二人的对手戏,都会以这两首歌曲作为背景音乐。
《好了歌》是电视剧剧情中第一首出现的歌曲。在电视剧中一开始用到这首歌曲就是对全剧最后的结尾作一个前期的提示和总结。
第二类:《红豆曲》、《葬花吟》、《题帕三绝》、《秋窗风雨夕》、《紫菱洲歌》这五首歌曲体现了整部著作中最为重要的一些故事事件。
第三类:《聪明累》、《分骨肉》、《叹香菱》、《晴雯歌》这四首歌曲正好是代表了《红楼梦》著作中众女儿里的四大类。
2、词、曲、配乐与原著的契合
在分析王立平先生的这些歌曲音乐中,我发现了其中的一个规律:无论原著词作属于哪种文学体裁,曲作者都是根据词作的平仄格律、语气、断句来谱写旋律的;并将旋律的发展进行和词作的思想内容、情感流露,以及词作的平仄格律完美结合起来的。
(1)旋律与词作的契合
整个《红》剧歌曲前奏、间奏、尾声部分的旋律都比较简短,只有几小节就直接切入主题了。像《聪明累》中的前奏用(XXXX XX XX)这样的节奏型交替组合,使旋律显得跳跃、紧凑,略带诙谐的味道;表现了凤姐八面玲珑、威风凛凛、赫赫扬扬的人物形象。《红》剧中的歌曲歌词有些是诗歌,对仗工整;讲究“起、承、转、合”的诗词格律;所以为其谱写旋律也要和诗词这一创作特点相呼应。这点在《题帕三绝》这首歌曲上体现的较为明显,其旋律就是“起、承、转、合”四句式构成的一段曲式。“一字多音”也是整个《红》剧歌曲旋律创作上的一大特点,这样的旋律多出现在词句的句末上,使得全曲显得委婉凄楚、自然流畅,更添悲愁情感。如《题帕三绝》中的“一字多音”,可谓一顿三折、悲悲切切,既如黛玉哭泣时抽搐的声音一般,又突出表现了旋律与人物形象完美契合的一面。《红》剧歌曲的部分旋律,亦是全曲最高音出现或集中的地方,总是和歌词中最具感染力和代表性的词句联系在一起。如《分骨肉》中描写探春远嫁时的部分“奴去也,莫牵连”,这句歌词反复两遍,充分表现了探春远嫁的无赖和对家乡的依依不舍之情。如果说描写黛玉的音乐是悲愁;描写王熙凤的音乐是悲惨;那这首写探春的音乐应该是悲壮感人了!
整个《红》剧歌曲的旋律大都属于羽调式,频繁的运用了转调、离调和调式交替的写作手法。词与曲的结合都有各自独到的一面;旋律的发展变化总是依据歌词内容和情感的变化而变化的。每首歌曲都有属于自己的风格特点,旋律的发展变化不仅与歌词所表现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蕴涵的喻意密切契合;又突出表现了原著的精神面貌。从总体上来看都是符合了“满腔惆怅、无限感慨”这个总的音乐感情基调的!
(2)配乐与词作的契合
在为整个《红》剧配乐上,由于当时诸多条件的限制,乐队采用的是民族乐器与西洋管弦乐器相混合的乐队编制。我想正是因为王立平先生在乐队的编配上秉着“多余的乐器一件也不用,多余的音乐一句也不要”的创作理念,选出最能代表音乐感情基调的乐器来进行演奏,才有了我们今天听到的精益求精的音乐!
例如:《紫菱洲歌》中的前奏用笛子和笙交相呼应的演奏,表现出深秋悲凉、凄冷的意境;加上碰玲清脆的点缀与古筝的刮奏和弹奏旋律,表现了池中秋波荡漾、菱荷衰败、满目寂寥的凄惨景象,不禁给人一种冷幽和无比惆怅的感觉!《叹香菱》前奏中的乐器编配也类似这首《紫菱洲歌》,在此基础上又多加进了编钟的敲击和二胡的齐奏。因为这两首歌曲都有咏荷的词句,所以这样的编配也正好体现了配乐与词作中所描述的景物相契合。再如《秋窗风雨夕》的前奏,用弦乐的弱奏烘托出清素的音乐背景,同时用钟琴敲击出上行旋律,描绘出风雨夕寒烟萧条的情景;再加入琵琶渐强的轮奏,营造出潇湘馆外竹林中,淅淅沥沥的雨点从竹叶间滴落之景,不由得让人寒由心生!可以说整个《红》剧歌曲前奏部分的配乐都是非常有特色的,从一开始就营造出与词作含义相符合的音乐气氛,为后面旋律的配乐开拓了较大的空间。
整个《红》剧的配乐都是选用了最能代表歌曲内容,并能起到强调主题音调,刻画人物形象作用的乐器。例如:钟琴在歌曲中的使用,多半出现在乐曲的最开始部分,敲出上行的分解和弦来营造一种空灵脱俗的意境;古筝在歌曲中运用较频繁,演奏方式多以刮奏为主,奏出了行云流水般的效果,多运用于旋律的推进,渲染出流畅自然的音乐气氛;二胡的齐奏多用来演奏歌曲的主题旋律,本来王立平先生创作的音乐就已经充满了无限的感慨和惆怅了,经二胡这件低沉柔和音色的乐器一演绎,更显得悲凉哀怨了;西洋弦乐的演奏,往往以弱奏或拨奏的形式出现,起到了村托音乐背景形象的作用。而王立平先生在讲述大锣的运用时,是说:“大锣只用一声,但我希望它打在点上,给人以鲜明的感受。”
3、音乐风格与原著的契合
“按最简单的说法,风格就是音乐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家的个性特征。它通过作品的形式与内容的结合而被感知、认识”。但《红》剧音乐体现更多的并不是曲作者本人的音乐个性特征,而是所有的音乐都是归属于《红楼梦》这部文学著作中的,所表现出来的音乐个性特征也是符合了原著内容和作者思想的。让人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想到更多的是和音乐相契合的故事情节和人物事件。
在这我想引用曲作者王立平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为《红》剧总结的音乐风格:“不靠近戏曲;不靠近民歌、曲艺、流行歌曲、艺术歌曲和我以前创作的作品风格,而要无中生有(书中没有一个音符可供参考借鉴)地选出一种只属于《红楼梦》的风格来。”从而达到“统一于悲剧风格的基调,在统一中又求得对比变化的音乐语言与既有古典风格又能为现代人所理解的表现方法相结合的《红楼梦》风格的实现”。正是因为秉承着这样一种超然于世的创作理念,形成了《红》剧乐曲的特色风格――古典美、典雅、清丽、端庄、质朴;悲剧美、缠绵、委婉、凄切、情真,所有这些都蒙着一层哀愁的薄雾。可以说王立平先生创作出了既具有中国传统民族音乐风格特征,同时又能为现代人所理解的雅、俗共赏的《红楼梦》音乐;并开拓出为“诗、词、曲、赋”谱曲的一个全新音乐境界。曹雪芹先生的著作《红楼梦》体现的是他那个时代精神面貌的新型小说。立意新(“使闺阁昭传”表现了对女性的尊重)、语言新(用白话体替代文言体)。其中的诗词曲赋更是别具一格,和整部著作融合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蕴涵着深刻的寓意;加之无历史年代可考,更突出了小说选材的新颖。要写出符合原著精神面貌的音乐,就音乐本身而言应该是无处不新的。在这点上,王立平先生的确做到了,旋律新(不用任何现成的音乐素材)、配器新(“多余的乐器一件也不用”的混合乐队编制),而在为词谱曲上更为注重的表现了词作的思想内容。这样写出来的音乐就能符合原著的精神面貌,是真正属于《红楼梦》的音乐。所以,我认为这也是电视剧音乐与古典文学名著契合的最为完美的音乐作品之一,正因为曲作者是“用音乐诠释了曹雪芹的思想”真正理解了这部伟大的文学名著,才创造出和这部文学著作风格相一致的经典音乐之作!从而达到了音乐风格与原著的完美契合。
好书伴我成长的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阮星皓,今天我要给大家推荐的书是“中国最美童话”之《萤火虫找朋友》。在这本书里收集了我国多位童话大师的作品。
在我们的眼里,童话是一个神奇的巨人。他能一拳把天捅一个洞,他能一脚踩出一片湖,他可以把大山从东搬到西,他吹口气就刮大风,他眨眨眼就会闪电……所以,我们喜欢读童话。
我喜欢这本书是因为它非常适合上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阅读。它的每个故事都简短易读,还配有很精美的绘画插图,所以我们大家都能看懂,最重要的是这些故事教给我们很多最基本的道理。相信会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让我们变得更善良、更真诚、更友爱,成为父母、老师和同学们都喜爱的小学生。
萤火虫很孤独,他没有一个朋友,他也很想跟很多好朋友一起快乐的玩耍,所以他就提着小灯笼到处找朋友。当他先后遇到了小蚂蚱、小蚂蚁的时候,他们都非常愿意和他交朋友,但是当时他们都很需要萤火虫的帮助,可是萤火虫却拒绝了他们,继续找朋友去了。之后,每个晚上萤火虫都提着蓝色的小灯笼,孤单的在草丛里飞来飞去。同学们,我们快告诉萤火虫怎样才能找到朋友吧!要不他老是这样飞来飞去,多累啊!
希望大家也和我一样喜欢这本书,谢谢大家!
好书伴我成长的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人的一生就像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在开始之前总要整理一下自己的行囊,剩下的只有老师的期望,父母的希望;当然还有一堆堆书籍。“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名言,想必所有人都知道这是高尔基说的,但你们是否真正理解这句名言吗?读书才会使人进步、才会使人强大。有了文化你才会比被人强。
那四大名著:《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个个生动形象地将故事中的每一个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他们的样子深深印在了你的脑子里。
《西游记》里的孙悟空神通广大,会七十二变忠心耿耿的送唐僧西天取经;《水浒传》中的好汉过百;《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奸诈多谋令人起了敬佩之情;《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弱柔身子,让人多了几份担忧。
小时候最喜爱的课外书便是《安徒生童话》,白雪公主的美丽和善良深深打动了我,七个小矮人的可爱、善良让我永生难忘,那可恶的后妈,三番五次想谋害于白雪公主,让我又恨又怕呀!
星期五的晚上是我最快乐的了,因为既可以看书也不耽误写作业,翻开那本未读完的书——《朝花夕拾》,记录了鲁迅的童年生活,我被这一段所迷住不能自拔:“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成仙,我于是常常拔起来,牵连不断的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人样的。”时常在梦里梦见这样的画面,出神后眼前总是这样的景象。
让我觉得孩子的天性就是这样的,不知不觉夜已深,自然抬起头看了看表,已经十二点半了,揉揉眼睛这才觉得有些疲惫了。
书的味道是清新的,甜美的。是我觉得不翻翻书,不闻这味道,就有一种缺少氧气的感觉。书不分好坏,既然是书就有他自身的价值,就有其中的道理,好书伴我们成长。
好书伴我成长的演讲稿
假期,妈妈带我去书店买书,我被一本书深深地吸引住了,它是一本漫画书,名叫《父与子全集》,妈妈看我对它爱不释手,就买下了它。
《父与子全集》虽然是一本漫画书,但是它却对我们的理解能力有很大的提高。这本书由两百多个漫画故事组成,每一个漫画故事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幅画,但却讲诉了一件件完整的发生在一个父亲和儿子之间幽默搞笑的趣事。
记得有一个故事《救错人》,由六幅图画组成,看完后,我明白了故事是说:父亲和儿子一起出去玩,儿子在湖边发现有一个人在水中,于是连忙喊他父亲救人,父亲毫不犹豫地跳下水,水中的人拼命挣扎,最终还是被那个父亲奋力救了上来。那个被救上来的人不但不感激,反而气得大喊大叫,马上又转身跳下了水。父亲和儿子感到莫名其妙,仔细一看,原来那个人正在进行游泳比赛呢!看完这个漫画故事,我哈哈大笑,我总结出了一句话:好心也会办错事!
《父与子全集》中每一个漫画故事不仅能让我们开怀大笑,而且还告诉我们一些道理,我觉得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书。
好书伴我成长的演讲稿
有一天,妈妈下班回家,从包里掏出一本书,名字叫做《阁楼上的光》,是一本诗集,作者是享誉世界的艺术天才及诗人,集插画家、漫画家、剧作家等于一身的谢尔。
这本书的封皮是白色的,左侧写着书名,右边画着一幅插图:一个人的脑袋上长着一个亮着一盏孤灯的阁楼。书皮外面还裹着一张宣传页,上面写着:“课本没有教给孩子想象,这本书为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书,第一首诗就是“阁楼上的光”,我最喜欢这首小诗里的两句:“站在外面,我看得见。我知道你就在里面……,往外偷看。”多么形象生动的语言,一下子就让读者真的感受到:阁楼上孤灯一盏,尽管门窗紧闭,漆黑一片,还是能看到微光在闪。
这第一首诗就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后面的诗我一首接一首地读,感觉每一首都很精彩,每到有趣的地方,就情不自禁地给妈妈朗诵起来,妈妈听后,时而哈哈大笑,时而连连叫好。同学们,你们是不是也想读一读呢?《阁楼上的光》的确是一本好书。
好书伴我成长的演讲稿
古语有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歌德也说过:“读一本好书,就犹如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以书为友,能够明理增智,能够陶冶性情;与书常伴,能够立德修身,能够深化思想。
我家有许多藏书,正是它们伴我成长。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写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早在小学三、四年级读过。主人公保尔·柯察金那不屈不挠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我,使我发愤图强。忘不了,升中考前那五十多日是怎样度过的,我们如那身负千斤重的蜗牛,可老师、家长的鼓励和期望却变成沉重的试卷山和作业山向我们压来。是保尔,是他的精神支撑着我!
升上初中后,我的性情大变,变得暴躁和多愁善感。于是,每次与父母、小妹吵完架后自然……多少次,我枕着被泪水浸湿的枕头入睡;多少次,午夜梦回,觉得孤独无助……之后,我读到《爱的教育》这本好书时,我又一次哭了,我为我自我以前所做的事感到深深的后悔。我深深地体会到,父母与子女之间流淌的不仅仅仅是浓浓的血,还有那与生俱来的自然亲情。我还体会到师生之情、父子之爱、朋友之谊。于是,之前的暴躁和多愁善感顷刻烟消云散。“爱”在每个人的心中,“爱”洒满世界的每个角落。
这对夫妻只有丈夫刘力群一双明亮的眼睛,只有妻子李珍一双健全的腿。夫妻俩合起来,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19年前,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京城人家”的一次访谈节目,让公伤致残的小伙子刘力群的心深深震撼了。他开始为盲姑娘李珍读书,两年以后,这两个残疾人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结婚仪式上,坐在轮椅上的刘力群对妻子说:“我是你的眼睛。”而妻子李珍回答丈夫的话同样简短:“我是你的腿。”爱用不着山盟海誓,这12个字是从夫妻俩内心发出来的。
夫妻俩彼此搀扶着,走过了十几年的风风雨雨。他们走进了北京市“书香家庭”的行列,又双双走进了第23届图书交易博览会“十大读书人物”。
美丽与幸福,始于读书
1994年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京城人家”一档访谈类节目,把广播电台监听员刘力群的心深深地震撼了。这位盲姑娘自强不息、拼搏进取的故事,让他的心情长久地不能平静下来。两个人虽然残疾类别不同,遇到的困难也不相同,但奋斗经历是完全一样的。电波中那位盲姑娘先天双目失明,而刘力群在工作中被一块一吨多重的钢板砸断了双腿,两个人先后参加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节目的播出让他认真地思考:该怎样帮助这位可亲可敬的盲姑娘呢?他想到了为她朗读教材,并把朗读的录音录下来,对她的学习可真的帮助太大了。因为他本身就经历过自学考试,他想到自考的辅导教材量这么大,作为一个盲考生,跟明眼人学同样的教材,做同样的试题,难度实在是无法想象。节目刚刚播完,刘力群便拨通了电台编辑的电话,在电台工作人员的热情帮助下,终于跟那位叫李珍的盲女孩儿联系上了。从天而降的喜讯让她兴奋,可人家和自己素昧平生,为什么要帮助自己呢?她实在来不及多想了,手里的一大堆教材,只靠一两个人根本念不过来,他来得太及时了。
刘力群的读书就这样平平淡淡开始了。他每天8点半准时坐在写字台前,像上班一样开始一天的任务,一念就是两个多小时。特别是朗读《古代汉语》《古代文学作品选》,他朗读得格外认真,朗读完原文,再朗读注释。他心里十分清楚,她没有汉字基础,因而学习《古代汉语》《古代文学作品选》难度非常大。他把学习中的重点、难点,都通过录音告诉了李珍。为了让自己的录音尽量清楚,他新买了一台燕舞牌音响,由于使用频率过高,这台机器用了两年就再也不干活了。
有了刘力群这样忠实的志愿者,李珍的学习真是大大方便了,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古代汉语》《古代文学作品选》两门课,磁带里不但有原文,有注释,连每个单元的重点、难点都做了提示,还谈了他学习时的感受和体会,她的内心被深深感动了。这个人的内心好细呀!难道他也经历过自考吗?他会不会是一位老师呢?她一点也不熟悉这个人,只是太熟悉他的声音了。他的语速不紧不慢,就像拉家常一样娓娓道来。
教材是让志愿者帮助传递的,两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帮助者和被帮助者尽管通了很多次电话,彼此的声音都熟悉了,但就是没有见过面。终于,李珍的自学考试通过了,她的《古代文学作品选》这门课学得尤其好,竟然考了87分。作为一名健全的考生,拿到这个分数都不容易,更何况是一位盲人。谁说福无双降,在李珍拿到大专学历的同时,她和刘力群收获了爱情。一个盲人和一个肢残人组成一个家庭,居家过日子的困难可想而知。连两个家庭的长辈也在为他们的将来担心,而小夫妻做出了让大家兴奋的回答:“两个人齐心协力办到的事,在我们看来就不觉得困难。”因为“我是你的眼睛”,也因为“我是你的腿”。
书香生活,让人生更美丽
生活对于人们的考验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考验过于残酷了。刘力群、李珍夫妻俩一个是看不见脚下道路的坎坷,另一个是因为道路坎坷轮椅没法前行。但他们彼此搀扶着,勇敢地接受了生活和命运的双重考验,并被生活接纳和认可。
两个人步入婚姻的殿堂以后,录音机和磁带算是退了休,但念书基本上天天不断。为了保证每天晚上的阅读时间,刘力群把所有家务在白天干完,腾出晚上时间踏踏实实为妻子读书。妻子李珍是中国盲文出版社的技术副编审,在单位劳累了一天之后,身心都很疲倦,吃完晚饭往床上一躺就不愿意动了。随着刘力群娓娓道来的阅读,如同给她打了一针兴奋剂。毕淑敏、余秋雨、王蒙、余华、车尔尼雪夫斯基、托尔斯泰……文学大师们的一部部力作走进了他们的内心世界。这对残疾夫妇的视野一下子开阔了,文学作品仿佛带他们走进了异国他乡,不仅滋养了他们的精神,而且丰富了他们的内心世界。
李珍在尽情享受文学大餐的同时,没有忘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她是一个责任感极强的人。她给丈夫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希望阅读和她的工作联系起来,把古典文学翻译成盲文。这工作的难度可想而知。因为汉字是表意的,而盲文是表音的,让这两种不同的文字互相转换,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她让丈夫读《红楼梦》,读唐诗、宋词、元曲、《古文观止》。对于那些冷僻的汉字,难懂的句子,难解的典故,她让丈夫一遍又一遍地讲解,直到弄清楚为止。夫妻俩的心血没有白费,当她编完多达17卷本盲文版的《红楼梦》时,内心充满了对丈夫的感激。正是丈夫提前给她讲解了《红楼梦》里的那些诗词和散曲,她编书时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她心中的感激并没有用语言表达,这个房间里透出去的灯光是温馨的,李珍心灵里的灯光是美丽而又幸福的。
爱让生活充满了色彩
一点儿光感都没有的李珍,尽管眼睛看不见色彩,但心灵却并不缺乏色彩。这色彩是爱给予她的。夫妻俩双休日的生活,比每天晚上的“天天读”更加丰富多彩。盲人感觉不到色彩的变化与丰富。只要有了由小说改编的电影,刘力群说什么也要带妻子去看。电影院里,他轻声细语地给妻子当起了讲解员。在观看影片《花样年华》时,他把影片中张曼玉穿过的多套服装,一套一套给妻子讲解。这一套服装有什么特色,那一套服装的款式有什么创新,这套服装色彩搭配得有多么巧妙,那套服装的款式既保持了传统,又有创新的地方。丈夫讲得真详细呀!在这惟妙惟肖的讲述里她任想象自由自在地飞翔。那位著名女影星的服装美轮美奂,真的让这位双目失明的女编辑沉醉了。
周末,夫妻俩一起去团购就餐。别看李珍一点儿也看不见,推轮椅的技术可不低。哪怕饭店有一两个台阶,她一点儿也不犯怵,没费什么劲就把轮椅推上去了。别人称赞时,她只是平静地说:“只要推惯了,熟能生巧呗。”用餐时,刘力群给妻子讲起了这菜的色、香、味、形,进而讲起了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说起这些,李珍露出了内心深处的满足。“我不仅品尝到了美食,还感受到了丰富的饮食文化。力群本身就是一本让我常读常新的大书。”
双休日,她推着力群经常逛公园。丈夫把自己听到、看到的一些新鲜事告诉她。由于丈夫在身边,她一点也不寂寞,总有一些新鲜、有趣、好玩的事,飞到她的耳中。
李珍还特别爱照相。许多盲人都没有这个爱好,因为什么都看不见。而李珍哪怕是自己出门,总会带上一架相机。只要一听说哪儿风景好,马上掏出相机请朋友帮她拍照。她时不时还揉进一些造型,让旁边的健全人也感到吃惊。拍照后,丈夫成了这些照片的专职评论家,给她描绘照片的背后是什么风景,这张照片有些偏,这张照片姿势太夸张了,这张照片背景太艳,穿得也太艳了,有点靠色……丈夫的讲述让她回忆起拍照时的情景,心里美滋滋、甜滋滋的。
如何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正确的解读?早在两千多年前,孟子就提出了“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的原则和方法。《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1]孟子认为,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孟子的这一原则对后世的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历代文学批评家所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今天,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情况跨越了两千多年的沧海桑田以后,要向学生介绍当年的文学,单纯分析文本更是行不通的,学生会产生诸多的疑问。例如,魏晋隐逸山林的诗人们为什么要去谈“玄而又玄”[2]的玄言诗?词为什么鼎盛于宋而非唐?宋代士人为什么有那么多牢骚,使得一代诗风出现“以议论为诗”的鲜明特色?这些问题,如果只是就文学论文学,很难解释得清楚,必须把文学作品还原到其产生的历史年代当中,引领学生把思维回退到当时的情境之中,去体会作家在独特的政治背景、风俗习惯、社会准则、人生经历之下,创作出独特文学作品的必然性,以及作品因此在当时具有的难能可贵的开创性或代表性的文学价值,即其文学史价值。这样文史结合的古代文学教学,能够使学生深刻地理解文学现象、作家作品,并在头脑中真正形成文学“史”的脉络,这才是我们所期待的理想的古代文学史教学效果。而这一效果的实现,仅仅依靠教师口述或文字课件来评说,效果往往不佳,制作精良、融汇心血的多媒体课件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例如,我们可以使用画家范曾的《竹林七贤》图,让学生直观感受魏晋隐逸山林的诗人们的放荡不羁,在学生惊讶于诗人们的衣冠如此不整时,解释其原因在于他们服用了很多的“五石散”,需要解衣“发散”[3],而这种类似吸毒的行为背后,是他们对黑暗政治的惧怕与失望。那么,同样由于对黑暗政治的惧怕,本来用于“言志”的诗到此时便不敢再做,于是,只能做“玄而又玄”的玄言诗聊以排遣。这是玄言诗产生的根源。一幅《竹林七贤》仿佛带学生回到了那个貌似纵情洒脱实则苦闷难言的时代,使学生从根本上理解和接受了即使在当时也是晦涩难懂的玄言诗[4]。讲到宋代词体的兴盛原因,我们必然会提及宋代城市经济的大繁荣,酒楼妓馆的遍布使得当时用来佐酒的宋词吟唱这样一种表演形式兴盛起来,因而使得“词”这一文学样式随之兴盛了。此时学生的疑问是,我们历来所熟知的大唐盛世,经济空前繁荣,为什么唐人就不需要在工作之余的午夜聚会中唱“词”助兴呢?我们可以在课件中用《唐代都市城坊图》与《清明上河图》两幅图的对比来让学生一目了然地明白这一点。唐朝的城市“坊市封闭”,即居民区与商业区都是封闭式的,不准沿街设立商铺,首都长安、洛阳商业活动只限于东市和西市两个规模不大的市场里,且商业活动的时间、地点都受到限制,夜色中的长安城坊市关门,人声绝迹。宋朝的城市“坊市合一”,宋朝的居民区与商业区都是开放式的,商业活动的时间、地点都不受限制,酒楼妓馆通宵达旦。唐朝最盛之时人口超过10万以上的城市也只有17座,而北宋末年超过10万人以上的城市竟发展到52座。这样的清晰对比之下,差别立见,而“词”这种文学样式,依靠着城市繁荣的需要在宋代应运而兴,并因此具有诸多区别于传统诗歌的当行本色。文史结合的讲解,容易为学生所理解,这也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多媒体课件可以带给学生的学术享受。再如宋人的牢骚议论,固然因为宋代的宽待文人,允许其发言,也更因为宋代政治的积弱,使得宋文人多愿深思,故其诗多议论。到底大宋朝羸弱的程度如何,口说无凭,北宋版图回缩与南宋偏安一隅的地图可以带给学生震撼的感受。学生在课件中观看这两幅地图后,往往恍然大悟,进而表示,若是自己生而为当时文人,版图零落,朝廷退让,自己唯一能做的也只能是向内自省,故发而为诗者,多为议论,表现出与唐诗截然不同的艺术特色。这样直观地感受历史,品味文学,进而激发青年学生的爱国情怀,也是精致的多媒体课件带来的优质教学效果。
二、添加有效音视频,为古代文学融入审美体验
文学与艺术的关系密不可分,很多古代文学作品在当时的年代就是艺术表演的底本,如上文所述的宋词,如消失得只剩文本的元杂剧。音视频欣赏的有效加入,图、文、音、像四位一体的古代文学课堂,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文学作品的全貌,并以其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带给学生美的熏陶与享受。这里强调音视频添加的“有效性”,绝不单单为了使课堂有趣起来,而是要精选音视频材料,使每一分钟的播出都对学生理解作家作品具有切实的效果。讲到《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的时候,为学生播放古筝配乐朗诵,以古筝悲凉凄楚的音色衬托李煜的故国之思与亡国之痛。讲到岳飞《满江红》的时候,为学生播放1983年港版《射雕英雄传》中罗文的歌唱演绎。学生每每联想剧情,心潮澎湃,与文学作品深度共鸣,久久不忘。讲到元代杂剧的时候,由于年代久远,学生总会觉得对这种文学样式雾里看花,不甚了了。在课堂上引入京剧《窦娥冤》《西厢记》选段播放欣赏,配合杂剧内容行当特点进行讲解,告诉学生不同剧种之间的差异更多在于唱腔,著名剧目的故事情节和戏剧冲突多数已经较完整地传承下来,因此,虽然元杂剧的唱腔已经失传了,如果仅从文学的角度考量戏剧底本的人物塑造与情节冲突,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欣赏当代其他剧种的同题故事来增进对元杂剧的理解。同时,这种剧种间的文学传承关系反而带给学生更多的启示,也让我们的青年学生直观地走近传统文化,接受一次心灵的震撼和洗礼。这些良好的教学效果,都是简单的文字课件所无法比拟的。
三、绘制结构性图表,使古代文学呈现发展轨迹
古代文学作品的欣赏会带给学生文学艺术美的体验,但作为中文系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课堂教学的意义绝不仅止于此,同样重要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很好地了解文学历史的传承和发展的轨迹,把握其演变的脉络和规律,进而清晰地认识文学的发展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密切关系与相互作用。在这方面,有很多细节的东西往往不是见诸教材,而是来源于教师自身教学及科研经验的积累,清晰地显现于教师自己的头脑之中,文字和语言难以诉清,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绘制结构性图表,清晰直观地将其展示给学生。讲到谢灵运与谢朓,其重要的氏族背景极具时代特色,对其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影响深远[5]。在讲授中,可以为学生绘制谢氏宗亲文学图谱(如图1所示),帮助学生理解那个独特的时代背景对作家及作品风格产生的影响。讲到元杂剧的时候,为了突出其作为中国戏剧的最早成熟形式之一的重要地位,以线路图的形式为学生展示:原始歌舞春秋战国的俳优汉代百戏唐代参军戏宋代杂剧、金代诸宫调元杂剧、南戏明清传奇(昆曲)京剧这些结构性图表,展示直观,清晰易懂,课上效果明显,其优势为简单的文字课件所无法企及,而课前资料积累分析和绘制准备工作也相当繁重,往往耗时甚多,需要教师精心准备。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实验小学,210046)
“诵读童谣”一课,学习目标定位为:(1)在诵读数首童谣中感悟童谣合辙押韵、句式整齐、节奏规整的特点,能有个性地诵读,
并学会初步创作。(2)语言是有声音的,热爱出声诵读,在诵读中愉悦身心。授课对象是三年级学生。本课教学分五个环节推进。
第一个环节:读准字音。
(出示第一首童谣。)
老鼠老鼠三月三,大鼠小鼠齐上山;
手拿风筝满山跑,风筝风筝飞上天。
师先来读一读这首歌谣。
(学生自读、指名读。教师出示“风筝”,强调轻声。)
师读准字音这个层次,要求我们轻读慢读,咬准每个字的音。
(学生练读,指名2~3位学生强化。出示第二首童谣。)
牧童骑上大春牛,要去田野走一走;
先去山上采朵花,再去河边看垂柳。
师再读一读这首歌谣。
(学生自读、指名读。出示第三首童谣。)
虎妈生个虎宝宝,虎头虎脑虎爪爪;
庚寅虎年已来到,龙腾虎跃把春闹。
师虎爪爪的“爪”有两个读音:zhǎo、zhuǎ,两个读音任选一个都可以。庚寅(gēng yín),它是天干地支的记年法。
[设计意图:语音的规范是诵读中最基础、最根本的,没有语音的统一,后面的诵读就无法进行。
此环节特别强调“轻读慢读”,读准字音。其中,关于虎爪爪中“爪”的读音,先让学生任选,讲完押韵的规则后,再让他们依据规则自己选择。]
第二个环节:读出乐感。
师仔细听听第一、第二、第四句最后一个字的读音。你发现了什么?
(指名一人逐首读童谣,其他学生静静听,听读后逐首讨论。出示第一首童谣,韵脚注音。)
老鼠老鼠三月三(sān),大鼠小鼠齐上山(shān);
手拿风筝满山跑,风筝风筝飞上天(tiān)。
生(讨论后交流)3个字的韵母相近。
(出示第二首童谣,韵脚注音。)
牧童骑上大春牛(niú),要去田野走一走(zǒu);
先去山上采朵花,再去河边看垂柳(liǔ)。
师(提示)古代“走”“柳”同在“有”韵里。
生(讨论后交流)3个字的韵母相近。
(出示第三首童谣,韵脚注音。)
虎妈生个虎宝宝(bǎo),虎头虎脑虎爪爪(zhǎo);
庚寅虎年已来到(dào),龙腾虎跃把春闹(nào)。
生韵母都是“ao”,不仅第一、二、四句,第三句也是。
师(点拨)这里,“虎爪爪”的“爪”读“zhǎo”比较好,能让韵母相同。
(出示:尾字韵母相同或相近,就叫押韵。这样的句子叫韵语。)
师发现的规律是——(生接)3首童谣都押韵。
师韵语读起来有一种音乐美。把押韵的字轻读拉长体会一下。
(生齐读。)
师看看句子在形式上有何共同点?
生每个句子都是7个字,句式整齐。
师这7个字在读时又是怎样安排的呢?
生(各自轻声读后发现)前4个字一起读,后3个字一起读。
师把前4个字打一拍、后3个字打一拍读读看,先把每个句子打成两拍读。
(出示:句式整齐,节奏感强。)
师再把每个句子打成四拍读。
(学生打节拍读。)
师我们的汉语是旋律型的声调语言,有很强的音乐性和节奏感,读出这种音乐感。
(学生读。)
师(打着节拍分一、二、三组读3首儿歌)第一组“小老鼠”——;第二组“大春牛”——;
第三组“虎宝宝”——;第四组如果往下接的话应该接写什么动物的韵语——(生答“兔乖乖”)为什么?
(学生交流明确——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设计意图:童谣比儿童诗更具音乐性,有合辙押韵、句式整齐、节奏规整的特征。音乐性在童谣中的重要意义决不亚于语义。童谣的音乐性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节奏明快自然,语言简洁流畅,清亮悦耳。此环节,要听出这种音乐感,读出这种音乐感。]
第三个环节:读出欢娱。
师只要读出它们的节奏感和音乐美,你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学生创造性地练读。)
师小老鼠排在十二生肖的首位。下面我们就来读读写老鼠的韵语吧!
(逐一出示。学生自读,指名读。)
(一)
小老鼠,掀斗盖,偷小瓢,挖白面;
擀面饼,吃大蒜,辣得老鼠一身汗。
(二)
小老鼠,上枣树,砍树枝,打小鸡;
打得小鸡叽叽叽,喜得老鼠吱吱吱。
(三)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
叫妈妈,妈不来,叽里咕噜滚下来。
(四)
小老鼠,贴对联,贴完上联贴下联。
贴完对联去放鞭,噼里啪啦过新年。
师读着这样的韵语,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此环节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创造性地诵读原有的3首童谣。如“老鼠老鼠三月三”,可以诵读出“老——鼠老——鼠三月三”的节奏,也可以诵读出“老鼠老鼠三——月三”的节奏,还可以唱诵。第二层次是切换到童谣语言的基本形式“三字句”。伴随着简短明快的语言节律,生动活泼、稚趣天然的童心也蹦跳而来。此环节,就是要让儿童在诵读中愉悦身心,享受快乐。]
第四个环节:总结升华。
师其实,这些韵语并不专属于我们儿童,古时候的成人也唱诵它。
(出示,学生齐诵。)
(一)
千里草,何青青(qīng)!
十日卜(bǔ),不得生(shēng)!
(二)
新野牧(mù),刘皇叔(shū);
自到此,民丰足(zú)。
师谁来说说这两则韵语讲的是什么?
生第一则是咒董卓必然灭亡的结局。“千里草”就是“董”字,“十日卜”就是“卓”字。第二则是赞刘备自到新野任职,这里的老百姓就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
师看来,这些韵语不仅逗乐好玩,还表示一定的意义呢!这样的韵语,古时候就连一些不识字的人也会创作。你看,刘姥姥来到大观园,为了逗贾母和姑娘们乐,就即兴创作了一则韵语。
(出示韵语。)
老刘,老刘(liú),
食量大似牛(niú),
吃个老母猪不抬头(tóu)。
师为什么刘姥姥不识字却能说出准确押韵的韵语?
(学生回答。)
师像这样随口唱出的没有音乐伴奏的韵语,就叫歌谣。适合我们儿童的歌谣,也叫童谣。歌谣、童谣的最大特点是——押韵。同时,句式较整齐。上面这些韵语都是我们可以诵读的童谣。
(逐句出示,让学生打着节拍诵读。在学生齐诵结束后,舒缓的钢琴曲轻轻响起,出示孙友田《月光启蒙》片段,学生朗读。)
师母亲唱的那些“民歌民谣”让孙友田成为了诗人、作家。看来我们也要——
(出示:热爱童谣,诵读童谣。)
[设计意图:对儿童来说,童谣的形式比童谣的内容更重要。此环节总结出歌谣的特点“合辙押韵、句式整齐、随口唱诵”及用途,也为下文学生自己创作童谣作铺垫。]
第五个环节:学以致用。
师请你在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中任选一种动物,写一则童谣,注意押韵。
(学生创作,投影展示学生的作品。)
师它静静地躺在纸上没有生命,请创作者把它读出来。
(学生读,师生评议。)
师谁用不同于他(她)的方式来读?
(用同样的方式展示第二、三位学生的作品。)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让学生在自己诵读感悟和教师点拨的基础上自由创作童谣,进行实践运用。儿童是天生的诗人。教学中发现,
学生的创作随性、自由、活泼,也能做到句式整齐,但合辙押韵做得不是太好。于是,创作后又回到诵读上来,让他们读出自己的作品,在诵读中来感受语言的韵律。]
在设计此课前,脑海中总是浮现《红楼梦》中宝玉、蒋玉菡等人行酒令时随口说出的朗朗上口的韵语,以及刘姥姥随口编出的让大观园中姑娘们笑倒一片的韵语。且不说内容好坏,形式上绝对是语言的狂欢。
关键词:新媒体 语文教育 发展
新传媒技术使信息高效传递,也使传统的文学阅读面临挑战。语文教育者一面叹息文学阅读在快餐文化的冲击下日渐式微,一面又积极借助多媒体手段丰富语文教育。如何调和新媒体对传统文学阅读的冲击,使它既能无碍于语文教育,又能为语文教育所用,是语文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新媒体对语文教育的影响
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曾预言印刷术将被现代传媒的主要形式――影像所取代,20世纪传媒技术的发展,使人类从以印刷文字为中心的“读文时代”转向以影像为中心的“读图时代”。米勒说,“技术变革以及随之而来的新媒体的发展,正使现代意义上的文学逐渐死亡。”在米勒的概念中,所谓新媒体,意指广播、电影、电视、录像以及互联网。
如上所见,传统的语文教育也正受到新媒体形式的冲击,在受益于崭新的信息传播方式的同时,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1 保障了高效的信息接受,却让语言成为图像的副本
在大脑的五种感官――味、触、嗅、听、视五种感觉中,人类通过视觉接触的信息量占80%以上,而在视觉信息中,图形比文字更容易被大脑识别,把抽象文字转化为简洁美观的图形、影像是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之一。传统的语文教学以讲授和板书为主,主要是听觉刺激。而现代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以优美的图片、影像、音乐,化腐朽为神奇,使听觉转为文字视觉进而转为图像视觉,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和学生阅读的效率。然而过度地使用图形影像,连思维都用导图来描摹,语言倒退居其次,这在本来以语言为对象的课程上未免舍本逐末了。
2 具象化了语言的抽象性,却疏离了文字的多义性
从广播小说到思维导图、从默片时代到3D电影,新媒体的强大生命力构筑在对文字拟真永无止境的追求上。影像成为了文学的最佳诠释,提高了文学的观赏价值。对语文教育而言,以影视作为教学辅助,很好地补充了文字作品所欠缺的对于文化环境的渲染,让隔绝了时空而难以想象的风光名物触手可及,这对文学教育有莫大帮助。然而影像将文字的形象性演绎得登峰造极的同时,也扼杀了文字在不同的受众中解码复现的无限可能性。多义性的语言阐释被永恒地固定在某个角度的镜头上,读者对人物的丰富想象被演员的外形所矫正,影像经常限于篇幅而对原著进行删改,这些都会给文学的意境带来不同程度的破坏。
3 活跃了文学阅读的生命力,却模糊了文学作品的价值深度
新媒体支撑下的网络文学的传播极大地刺激了以通俗文学为内容的阅读行为,拉近了人们与文学阅读的距离。无论置身天涯海角,只要手持一个网络终端,就可以让文学阅读填满所有的闲暇时间。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文学阅读的日常化大众化不可能为艰深的文学经典营造空间,其随意性与消遣性直指通俗文学,商业出版进一步迎合了大众的口味,网络小说的内容指南性分类使文学进一步沦丧为取悦读者的文字宠物,学生习惯了投其所好的期待化阅读,这使以文学经典为主的课堂教学越发变得孤立起来。
4 增强了受众的话语权,却让功利主义成为普世的价值标准
网络的多元性为屏幕前的所有个体提供了平等的表达平台,也使得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价值观得以交流碰撞。饱受网络文化浸润的年轻人受到各种观念的冲击,个性极强,想法颇多,他们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也呈现了时代特有的先锋性。然而,由论坛、微博、聊天软件等营造的网络环境有其固有的局限,其简短化的表达、复制的传递方式、缺乏独立性的传播,恰恰助长了当下社会的浮躁气息,于是,多元化的网络并没有产生多元化的价值标准,反而纷纷指向了功利主义。然而文学的非功利性已然是不争的事实了,这一矛盾向语文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5 提供现代化的技术支持,却弱化了教与学的能力
就具体教学过程而言,新媒体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就教师而言,从教案和板书的书写到具体教学内容的拟定,计算机技术与网络资源的辅助很大程度地减少了教师的劳动力,增强了教学效果;就学生而言,远程多媒体教学使学生能在网络中与教师互动交流,完成全程学习任务,极大地节约了学习成本。另外,影视欣赏也成为语文教学最富有特色的延伸。
二、语文教育在新媒体语境下的发展
1 积极营造语言环境,回归语言本位
如何回归语言本位,激活学生对语言艺术的审美感受力,乃是克服新媒体不利影响的当务之急。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营造语言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互动式的学习中领悟语言的力量以及人类蕴含于其中的生存状态。比如讲《段于鄢》的课文,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戏剧表演,当寤生将仅有的三句对白念出来,他们便对这简短铿锵的人物语言以及寄托在其中的人物的愤懑与反击理解得别有滋味了。
2 在保持教学生动性的同时,还原文字的多义性
新媒体并非是扼杀文学想象的祸首,文学教育应思考如何在借助新媒体生动性的基础上还原文学的多义性,使二者融合起来。比如在讲授《西游记》的时候,可对比《西游记》不同版本的影视改编,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投入的增加,影视剧为人们的认知带来屡屡突破,同时也反映了文学作品的多义性是可以被无尽挖掘和重新解读的。
3 引入通俗文学以顺应大众阅读心理,并利用文学理论将其深入化
面对铺天盖地的网络文学、通俗文学,语文教育并非要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相反,可在恰当环节引入通俗文学与影视作品,利用其热度鼓励学生发表意见,使学生和教师作为平等主体双向交流,并与教学环节紧紧相扣。如讲《红楼梦》时,可带入当下蹿红的穿越小说及同类题材电视剧,或畅谈二者共同的康雍乾年代背景,或利用叔本华三种悲剧理论分析雅与俗的文学价值,力求与学生在平等的话语权下加深了解、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4 倡导思想自由,注重德育引导
传统的语文教学注重文体知识的学习,但常识性知识是通过自学即可掌握的,课堂上过多的一言堂式灌输显得僵化呆板,也不适应新媒体时代的教学要求。可多采取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自主分析文学思想,自由发表作品评论,营造一个平等开放的课堂环境,同时也要积极引导学生对当下的功利主义做出客观思考,以达到德育的目的。
当然,阅读的积累也是要讲究方法的,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对我们的写作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腹有诗书气自华”――常读古文锤炼语言功底
古文、古诗语言简约、精练,意蕴丰富,有极强的节奏感,如音乐一般,这是“字”的意义逐渐褪色的现代汉语所不具备的,因此我们应把古诗文作为常读常背的语言素材。南师附中让学生背诵和词典差不多体积的《古文观止》是有道理的。读古文是快速提高阅读能力的途径。读上三年就是大学中文系的水平了,这话并不夸张,在阅读一段时间的古文之后再看现代文,你会明显轻松很多。不仅要常读,而且还要常抄。“抄书”是古人常常运用的读书方法之一。明代宋濂,年幼时依靠“笔录”而得以“遍观群书”。还有张溥读书必七录,苏轼三抄《汉书》,鲁迅抄《晋书》、《嵇康集》等。这种方法看似蜗牛般费力费时,但是效果却很好。
二、“横看成岭侧成峰”――有多角度鉴赏文章的习惯
董桥在《文字是肉做的》一书中说到:“文章讲内容、讲逻辑,讲修辞。内容要有物,逻辑要有理,修辞要有方,三者兼而顾之,文章自然可观。”好文章各有各的不同,每篇文章都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亮点。对于以议论、思辨见长的文章,我们要着眼于逻辑去鉴赏它;对于语言形象、深邃的文章,我们要着眼于语言运用的技巧去分析它;对于构思独特而巧妙的文章,自然要着眼于构思方法去积累、总结;对于思想深厚、分析深刻的文章,我们应进一步思考、探究进而内化它。
三、“观千剑而后识器”――在阅读中归纳写作方法
大量阅读的过程是一种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过程,阅读过后,我们将逐渐具备比较、鉴赏的能力。比如,我们在散文阅读中可重点比较、归纳散文的构思行文技巧。
1.从自己的经历谈起,行文亲切自然
读叶延滨的《灯火的温情》,他在文章开头讲述了走夜路经历的“荒野无灯”的恐惧,这时候看到一盏荒野里的灯是那么的温暖而感动;进而写到人生之旅中,我们在热闹的人群中、在朋友中却也会有“荒野无灯”之感;最后作者说我不怕冷,却怕人生的旷野里没有一盏唤我回去的灯。最后的“灯火”指的是人间真情、灵魂的自我救赎。行文由浅入深,自然而无斧凿之痕。
2.从生活中的平凡小事中挖掘出人生哲理
周国平的《记住回家的路》,作者由生活中出门游逛总会留意记住回家的路,进而阐发了这样的道理:人生也是如此,你不妨在世界上闯荡,去建功创业,去探险猎奇,去觅情求爱,可是,你一定不要忘记了回家的路,这个家,就是你的自我,你自己的心灵世界。
3.以物为线索,以小见大
比如王充闾的《碗花糕》,质朴而深情,艺术感染力极强。究其原因,除了情感真挚外,其构思的巧妙也是此文能使人催人泪下的一大原因。全文围绕“碗花糕”叙写了嫂嫂初进家门、遭遇丧夫之痛、再嫁、不幸去世等短暂一生的几个片段,写出了嫂嫂对自己的疼爱有加、对公婆的孝敬、对家庭无私的奉献,字里行间流露的是作者对嫂嫂的敬爱、留恋、怀念、痛惜之情。那么多的内容,那么丰富的情感却用一块小小的“碗花糕”来浓缩,从而产生了行文集中、情感浓烈,让人久久回味的艺术效果。
4.一波三折,情节曲折
比如范伟的《我的三个爸》,初读题目还以为他有三个爸爸,其实不然。此文通过三个生活片段分别写了小时候对爸爸的误解,认为这个爸肯定是后爸;再到偶然间发现爸爸原来对自己是深爱的,认定这个爸是亲爸;最后自己工作了,爸爸与自己的交谈之间让我悟到了深刻的人生道理,觉得这个爸还是很懂人生哲学的爸,是个老子爸。文章一波三折,充满趣味和吸引力。陆川的《而立之年读懂父爱》也有相同的艺术特色。
散文常用的写作技巧不一而足,有穿越时空、思通古今的联想、想象;还有真实、丰富而感人的细节描写;更有以景衬情,情景交融等写作技巧。善于发现,勤于归纳总结,灵活运用,就能使自己的文章不断超越。模仿、借鉴是开拓、创新的第一步。
四、“绝知此事要躬行”――以读促写,学以致用
阅读中习得的经验,要在写作中加以应用,把阅读这条河流的水浇灌到写作的田地来。并且语言的表达能力、鉴赏体悟的感受力也要通过写一写才能让你的笔成为一口宝刀,常磨常新,削铁如泥。
1.课前写一点阅读初体验
例如一学生喜读《红楼梦》,上《黛玉葬花》(选修课本)这篇课文时,写下这段文字:“数声,玉管飞声,正人间春别。潇湘馆外,雨轻风细。更远去,探芳孤蝶。/当此际,红瘦处,游丝缕缕飘春榭。飞絮翩翩落贾府,遍地横斜三月暮,惟恨无计留春住。/子规空啼湘妃竹,浪萍徒叹难长驻,纵赋香冢歌无数。倚花锄,人长伫,脉脉此情谁诉?”
2.课后做点读书卡片
读书卡片内容简短,易操作,易坚持。读书卡片可着眼于所读文章的内容概括,可着眼于阅读后的感受,可着眼于对文章的评价。做读书卡片的阅读积累方式尤其适合时间紧张的高三学生,学过的现代文都是很好的素材。通过写读书卡片既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又能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一段时间下来还能积累很多的素材,可谓一举三得。
笔者就有这样的习惯,评讲过的现代文,习惯随手把它写一写,回味一下。季羡林《园花寂寞红》读书卡片:“曾经比邻而居,朝夕相见,共赏繁花,共话家常的老友,一次不可预测的意外,转瞬间一切竟成前尘幻象,从此天人永隔。寂寞的叹息如落红般凋零一地。生命无情的流转,让我们倍加懂得要珍惜拥有珍惜当下。”
【关键词】初中语文 经典阅读 有效性
一、初中语文经典阅读存在的问题
经典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经典阅读学生可以提高语文阅读能力和自身素质。但如今初中语文经典阅读还存在许多问题,导致经典阅读没能充分发挥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阅读
目前,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成绩更加是学生的命根,初中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大部分学生反映没有空余的时间阅读经典名著,然而,为了应付考试,学生只能把经典阅读当成学习任务来完成,并没有享受经典阅读过程中的乐趣。
2.学生在经典阅读中“重情节,轻理解”
许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只看重故事情节的发展,忽视享受阅读的过程,因此大部分学生往往采用跳跃式阅读,这种阅读方式缺乏对经典名著的深刻体验。还有些学生将阅读作为自己的娱乐方式,他们不喜欢阅读完整的经典名著,而对一些简短的、有故事情节的读物感兴趣,因此造成学生对经典名著理解比较片面。
二、提高经典阅读的有效性建议
通过以上两方面的分析发现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经典阅读还有待加强,因此,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经典阅读的有效性成为学者们关注的话题。为此,本文认为,要提高学生经典阅读的有效性,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培养学生对经典阅读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个人学习的动力。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充分激发学生对课外经典阅读的兴趣。比如说教师在讲解《阿长与》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利用从网上或者一些影视资料截取相关视频,提供给学生观看,通过观看视频,学生可以更直观感受文章的主要思想,激发学生对经典阅读的积极性,同时教师可以借此机会推荐学生阅读《朝花夕拾》。此外,我国的许多电影、电视剧都是由经典名著改编而来,比如说《红楼梦》《水浒传》等,教师要抓住学生喜欢看电视剧的特点,通过影视资料,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
2.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要提高经典阅读的有效性,并不是将文章或者名著反复的阅读,必须掌握一定的方法才能实现有效阅读。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阅读过程中学会做笔记。学生在阅读经典名著时,要求学生准备好一本供阅读专用的笔记本,将阅读过程中发现的精彩段落或者语句摘录下来,这样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经典名著的记忆,另一方面通过摘录经典语句,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量,为初中学生写好作文打下基础。第二,引导学生阅读与思考相结合。在经典阅读过程中,不仅要懂阅读,还要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教师可以针对某本书或者某一文章要求学生写下读后感,通过写读后感,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对阅读内容加以总结和分析,同时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经典阅读的有效性。第三,引导学生阅读不同难度的经典名著。许多经典名著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有着一定的难度,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由于看不懂或者读不下等原因,就会放弃阅读,这样极大的打击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因此,教师要通过各种手段,比如说提供相应的资料或者影视,辅助学生阅读,同时要求学生在选择经典名著阅读时,要循序渐进,引导学生阅读不同层次的经典名著。
3.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经典阅读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引导学生学会与作者共鸣。比如学生在阅读《背影》这篇文章时,教师要构建相应的意境,让学生感悟文章中所描绘的动人的情景,这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果文章中的背影是你的父亲,你会怎么描绘?并与朱自清所描绘的背影进行对比。通过老师的引导,可以帮助学生正确把握作者的心理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达到师生互动的目的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对经典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提高学生经典阅读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授课前,可以根据文章内容,提出2―3个问题供学生思考,让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独自进行阅读,并在此基础上与其他同学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探讨,达到相互合作的效果,在探讨的同时,学生可以学习他人的思考方式和阅读方式,改善自身的阅读存在的不足。在课余时间里,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时刻关注学生的阅读动态,积极参与学生对经典名著的讨论,并适当的做出指导。通过这一过程,能够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提高经典阅读的有效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经典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有效地进行经典阅读,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对经典名著的阅读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能够在经典名著中自由的翱翔。
关键词: 中国诗歌美学 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 艺术美
一、中国诗歌美学的境界美
《礼记·乐记》说:“诗,言其志也。”(张少康:7)荀子在《乐论》中说:“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张少康:24)受此影响,“《毛诗大序》就明确提出诗既是‘志之所之’,又是‘吟咏性情’的”(张少康:48),而庄子所说的“无乐之乐”方为“至乐”(张少康:32)所强调的是师法自然、没有人工痕迹的自然之美,至此中国诗歌美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确立。从《诗经》、《楚辞》开始,到唐诗宋词,中国的诗歌创作和诗歌批评都是沿此传统绵延发展的。创作内容上强调诗言志、诗言情,而创作风格上则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强调师法自然。中国古代文化艺术中诗歌、音乐、绘画浑然合一,中国诗歌也呈现出诗情画意、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把这几个中国诗歌美学要素巧妙地融为一体的绝佳例证。
读此诗,每个读者眼前都有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而夕阳下流转的画面中浸染着让游子断肠的思乡之情。在这首小令中,作者把几个意象信手拈来,按层次排列,在浑然天成,没有丝毫斧凿的痕迹。枯藤老树枝头傍晚寻宿的乌鸦,近旁小桥流水环绕的人家,秋风中马背上愁肠百结的旅人。枯藤、西风显示萧瑟的秋天节气,夕阳透露出归家闭户的信息,而古道瘦马上却是疲惫孤独的旅人。王昌龄在《诗格》中提出:“诗有三境,即物境、情境、意境。”(张少康:119)马致远《秋思》中的意象和感情构成了诗歌的三境。王国维说:“故能写真境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王国维:8)《秋思》用字极其简洁,只用二十八个字就构建出中国诗歌独特的美的境界。
根植于中国文化土壤的诗歌批评理论既独特又包容,也可用来解读欣赏不同文化语境中的西方诗歌,帮助读者感知中西文学的个性与共性,看到中西诗歌作品在中国诗歌美学理论框架中美的契合。
二、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的艺术美
1.简单的语言,生活化的主题——师法自然。
美国乡村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善于运用口语化的简练语言,从日常生活题材中提炼诗歌主题,描述自然美景,发掘人生哲理,抒发内心情感。他的诗歌中少有生僻晦涩的词语和复杂难解的句子。比如Mending Wall选取补墙这样一件日常小事,运用简单直接的语言,表达诗人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而A Prayer in Spring一诗更短,只用16个诗行、4个诗节来描述春天果园里百花盛开的景色,从而抒发诗人面对美景心中涌动的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此诗有生动形象的比喻,却没有超出普通读者阅读能力的词汇和句式。同样,Good Hours一诗也用词简单,描述诗人冬夜独自散步时心中的孤独感。此外,弗罗斯特还有更简洁却极富生活哲理的小诗。比如Devotion这首诗把一句话分为四个诗行:“The heart can think of no devotion/Greater than being shore to ocean-/Holding the curve of one position/Counting an endless repetition.”(Edward Connery Lathem:247)简单的一句话却道出大家未必思考得出的哲理。无论篇幅长短,弗罗斯特的诗歌都呈现出浅显直白的风格:“The chief hallmark of Frost’s style,particularly in the early volumes,is its simplicity.Frost tends to use a plain and idiomatic language marked by a lack of multisyllable words,a relative avoidance of formal or literary diction,and a generally indicate a formality,abstractness or ornateness of diction.”(Christopher Beach:15)正如上文所言,弗罗斯特的诗歌从主题内容到语言形式都质朴简洁,这恰好是中国传统诗歌美学所侧重的创作原则。Going for Water一诗可代表Christopher Beach概括的弗罗斯特的诗歌风格。诗人运用最简单的词语,最直白的口语化句法,如同聊天一般自然地把诗句诉诸笔端。诗歌的主题是取水这样的日常小事,简单的语言中流淌出的也是如同取水这件事一样自然的语气和情感。这放到中国传统诗歌美学中,就是不假修饰的“师法自然”。
2.灵巧的比喻。
中国传统诗歌在创作方法上强调赋比兴。弗罗斯特的诗歌运用大量优美的比喻,方于貌且拟于心。Mending Wall中,那面不断被毁坏修补的墙寓意深刻,比喻人与人之间难以破除的隔膜和不容易维持的关系。A Prayer in Spring一诗把白色的花朵比成夜晚的仙魂,把飞鸟比成流星,把鸟喙比成缝衣针。在前文提到的Going for Water的最后一个诗节中,水滴就像珍珠,而落入池中却变成一片银色的叶子。这些比喻生动形象,激发了读者的美好想象。此外,弗罗斯特的比喻优美奇特。比如Wind and Window Flower一诗中,女孩儿被比喻成窗内的花儿,而男孩儿则是冬天的风。而A Patch of Old Snow中,角落里一片未融化的沾满污点的积雪被比喻成一张被风吹跑的报纸,雪上的污点就是报纸上面的字迹。几乎无人会由一片雪联想到一片旧报纸,此比喻中诗人的巧思令读者折服。在The Rose Family这首简短的小诗中,弗罗斯特分别用苹果花、梨花和李花比喻爱情,并与玫瑰比较,表达爱情的唯一性。这些美丽、惹人喜爱的花儿都不能和玫瑰相比。只一个比喻,诗人就把爱情的美好、崇高与忠贞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所以,比喻手法的运用是弗罗斯特诗歌很重要的风格特点,它不仅给诗歌创造出灵动的画面美,还有助于诗歌情感的表达。
3.诗情画意的境界。
前文提到比喻增强了弗罗斯特诗歌的画面美。此外,弗罗斯特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词汇的大量运用也使他的诗歌具有强烈的画面感。比如,Mending Wall一诗中墙、石块儿、狗、牛、邻居、苹果树等词语就勾勒出一幅温馨的乡村画面,对此,中国的读者不但不会陌生,反而会感到亲切,因为这也是中国传统田园诗歌中的画面,就像“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一样富于自然的乡间气息。再比如他的A Prayer in Spring一诗也运用了花、果园、蜜蜂、果树、飞鸟、流星等具有形象美、色彩美和动感美的词汇。诗的前三节中每一节都是一幅中国风格的画面。第一幅是满园春花的远景,第二幅是蜜蜂绕花树的近景,第三幅是花丛中急飞而过的鸟和停飞空中的蜜蜂的特写。每一幅画都包含诗人浓郁的内心情感,读者甚至可以听到他边描绘边对上帝的祈祷。这16行浅显晓畅的文字表达诗情画意,非常契合中国诗歌美学“诗言情”的标准。第二、三诗节还各用了一个比喻让诗歌的画面更加鲜明生动,这两个比喻都是夜的意象,第一个用“ghosts by night ”比喻“the orchard white”,第二个用“the meteor”比喻“the darting bird”。中国文学故事中向来就有花仙、花妖的形象,《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诗歌里也有“花魂”之说,所以诗人把雪白的花朵比喻成花仙或花魂无意中与中国式比喻契合。流星是各民族都熟悉的景象,所以中西读者都能感受到其中的美。阅读弗罗斯特一些简短的小诗时,读者脑海中可能还会出现一些中国诗人的诗句。比如笔者默吟A Time to Talk一诗时,就想到了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以及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时复墟曲人,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即使没有读到全诗,友人、马、山、锄头等词语也会让中国读者联想到古诗中经常出现的友人相遇、戴月荷锄等画面主题。虽然弗罗斯特的时代同孟浩然、陶渊明等中国诗人的时代相隔千年,他们的祖国相隔重洋,诗歌中描写的内容并不完全一致,但是呈现给读者的美的感受却是等效的。
在脍炙人口的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一诗中,有林、舍、雪夜,还有停在林边马背上的诗人。这首诗画面感极强,而且有静(夜、树林、湖)有动(飘飞的雪花、小马)。雪夜笼罩下的树林、村舍、冻湖是一片寒冷黑暗中的剪影,虽然萧瑟秋风中的小桥、流水、人家显出一分明丽和温暖,但枯藤老树上寻宿的乌鸦,西风中的瘦马和雪夜黑暗中树林边的停驻所传达的是两个跨越了时空的诗人在旅途中体会到的同样的孤独。而且,弗罗斯特在整首诗歌中用了四个尾韵,每个诗行中词与词之间也都用了不同的腹韵(whose woods)和尾韵(see me),以及节奏感极强的轻重音组合,使这首诗歌在朗读时极富音乐的美感。飘飞的雪花中,西方的诗人告诉自己还有诺言要履行,所以必须继续赶路。诗歌最后的两个复句是一个闭合式的回答。西风古道上的东方诗人在想什么呢?对家的思念,对前途的担忧?“断肠人在天涯”是东方诗人的结句,但它给读者留下了开放式的想象空间,这是两首诗歌不同的地方。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弗罗斯特这首诗具备了王昌龄诗歌的三境:物境、情境、意境。同马致远一样,弗罗斯特表达的是内心真情,这也符合王国维的诗歌境界说。所以,弗罗斯特的诗情画意契合了中国诗歌美学标准,尽管诗人运用不同的语言,但他的诗歌中有很多与中国诗歌暗合的因素。
三、结语
弗罗斯特的诗歌大量运用比喻和简单直接的句式,选取日常生活场景和事件作为诗歌主题,语言质朴、自然清新、简洁晓畅,具有诗情画意的美感,这非常符合中国诗歌美学中“师法自然”的思想和“诗言情”的标准,而诗歌中流露出的真情实感与诗歌形式融合至浑然一体,这使得他的诗歌具有一种其他西方诗人所不具有的与中国诗歌相通的境界,因此,弗罗斯特的诗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根植于西方相通于东方的艺术美。
参考文献:
[1]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王国维.人间词话[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首先是课外阅读的内容较贫乏。大部分学生仍倾向于自己的兴趣爱好。没有明确的目的,在内容的选择上存在盲目性,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爱看杂志、小说及娱乐方面的书。据我所知,中学生所读的小说中所占比例较大的是武打和言情小说,男生常陷于一片刀光剑影之中,女生则迷恋于浪漫的爱情故事。对古代文学、历史、中外名著涉及较少,一些学生对《简爱》、《家》、《红楼梦》等为何物都一无所知,有些甚至接触到不健康的书籍并沉迷其中。
其次,是阅读兴趣被动。由于学生课业负担沉重,能够自己支配的时间少,部分学生基本不看课外书,只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没有形成自觉阅读的习惯,而有的也是一些时下流行的书籍。对一些需动脑思考而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作品不感兴趣。
再次是阅读环境不好。许多学生家庭书籍很少,尤其是家庭条件差的学生,没有足够的资金满足阅读的需要。
这些条件限制的直接结果就是:学生知识贫乏,理解能力普遍偏差。口头表达词不达意,毫无文采可言。
那么如何给学生创造阅读条件,培养提高他们的课外阅读能力呢?
一、作好思想指导和心理指导,让学生认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明确阅读目标,端正阅读态度。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阅读教学上有明确的要求:一是提倡扩大阅读面,要求“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扩大自己的阅读面”,“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二是规定课外阅读量等。教师把这些阅读要求列给学生,让学生明确课外阅读的意义,使学生把阅读作为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自觉行为和主动要求。
二、从引导阅读兴趣入手
学生认识到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如果没有浓厚的兴趣,也是不能持之以恒的。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对学生最好的刺激乃是所学的材料的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至关重要。这就得在激发兴趣上下功夫。
开展丰富多彩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刺激课外阅读内需的动力。对此,这里介绍几种方法:
1.美文推介活动。可由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作品。简短的美文,可打印张贴,让学生抄录。还可由学生轮流互相推荐。可开设美文欣赏课,让学生开展朗读、品味、交流等活动。
2.制作读书剪报的活动。读书剪报要求选择报纸杂志上的精彩文章,学生要加上自己评语,或者写明推荐理由,或者写下自己的感受。利用各种集体活动、竞赛,让学生充分展示他们的阅读成果,可更好地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如开展介绍一本好书、讲故事比赛、读后感交流会;由学生自己谈设计、剪报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或者由学生将自己最喜欢的文章和推荐理由念给大家听,或者进行传阅交流。因为选自最新的报刊杂志,所以有时代感;因为是交流学生自己的作品,所以学生参与很有热情。在这项活动中,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对所选择文本的理解分析能力都有所提高,阅读的兴趣也得到加强。同时,教师及时评出优秀,给予奖励,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使他们对课外阅读保持着比较持久的兴趣。
3.立足课本,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但一斑并不等于全豹,不妨藉此机会,乘热打铁,向学生推荐该作家的其他作品或相关作家的作品,引导学生向课外拓展阅读。如学了朱自清的《背影》,可向学生介绍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绿》等,把陶醉于朱自清感人的父子之情中的学生引到优美的自然景色之中。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轻轻松松地接触到了不少名家名作,完成了课内向课外的延伸阅读,且觉得兴趣盎然。
4.充分利用课外阅读资源,多渠道多角度为学生创设阅读环境和条件
阅读资源的匮乏是阻碍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首要问题,就要求教师能够因地制宜,指导学生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
(1)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阅览室开展阅读。学校图书室有一定数量的藏书,教师可经常到里面翻阅,了解书目,以便有针对性地推荐给学生。每周安排一节固定的阅读课,尽量调到课外活动前,让学生到图书室、阅览室自由借阅书报。另外,对于一些教学条件较好的农村中学,教师还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把一些好的文章篇目或好的网站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利用电脑课或课余时间,自行上网阅读。
(2)建立班级图书角。班级是学生每天活动的主阵地,可以让学生这个主要场所接触到更多的课外知识,建立班级图书角是一个极好的形式。图书角的书由学生从家中带来,没有的也可以买新的,只要每人至少一本,多多益善。这样一学期下来每个学生在班上就可读到至少几十本书,然后这些书每学期更换一次。教师也可把自己藏书中适合学生阅读的书拿到班级图书角来填充。
记得那是2006年的夏天吧,我就那么不知不觉的成了一名高中生,那一年没什么特别,太阳仍然例行着自己的职责,一年一次不留情面的烘烤着大地,蝉儿在树荫里吱吱的叫着,学校后面的池子里莲花盛开的正好,围着池子跑着转着追逐着打闹玩笑的是童年的弟弟和小伙伴们,他们还在不知忧愁的年龄里享受着欢乐的童年时光。而池子楼上坐在房间里的我一边学着即将升入的高中高一书本里的新内容,一边羡慕者童年时期的他们,可以无忧无虑的玩耍。(因为父母职业缘故,那时我们一家仍是在学校校园里住。)
另一间房屋母亲做完家务正和邻居闲谈,邻居许阿姨是一位刚毕业来学校当教师的大学生,二十五六岁的样子,已婚,当时刚满十六岁的我并不知道她遇到了什么难题,却也大致听得出来是生活上的,发现她经常来家里和妈妈闲聊,聊的内容我已不怎么记得,只是妈妈大了她十几岁,作为经验丰富的过来人吧,她总是在耐心的听我妈妈的说话,不时的请教一些处理事情的方法。这一天仍旧是这样,她们仍旧继续交谈着,我则在一旁做作业,许阿姨或许听到我的长吁短叹,便笑着对我说:“你啊,叹什么气呢,你这个年纪真的是最幸福的了,什么也不用愁啊,单纯的幸福,走了就再也不会回来了,知道阿姨有多么羡慕呀。”每每看到许阿姨温柔的笑脸,我便感觉很亲切:“哪有啊,小时候才是真的无忧无虑呢,现在大了,每天都要做功课,哪有弟弟那样幸福。”阿姨继续接着我的话说道:“我倒不觉得,小时候虽然无忧无虑,可是因为年龄小什么也不懂,回忆里只有玩啊玩,可是高中时代就不一样,什么都慢慢懂了,这样的快乐将来在以后的日子里回忆起来才更加真实鲜明,而真正生活上的烦恼根本不是做卷子,考试,等待分数那样简单的了。考试再差也有分数,也有自己可以克服的难题,可是生活的烦恼根本是你想不到的琐碎啊。”
其实我是一个记忆力很差的人,平日里总记得不得好多事情,可能是脑袋的储存量只有1兆吧。但是这段谈话,如今却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里从未忘记,确定当时听了这段话,是若有所悟的,不然也不会记住,但内心里却总也不以为然,那时候的我还是极度的不能理解,就像许阿姨这么淡雅安静,睿智通情,勤劳善良的人,却能明显感受到生活带给她的脸上露出的烦闷,到底会有什么生活上的难题让她愁眉不展呢,待到许阿姨走后,我便跑过来问妈妈:“生活不就是过日子么,两个人相互体谅,以诚相待不就好了么。”妈妈一句小孩子家不懂,别操心那么多。就把我打发了。
带着疑问我坐到了高中的教室里,或许也算不得什么疑问吧,那时候关心的只是自己青春期的小情绪以及一些考试成绩的变化,早已经把那些抛诸脑后,在那个年龄里没有那样的烦恼,而往往没有体会到的烦恼,在自己这里永远也称不上是烦恼,如今自己在慢慢成长的道路上已经学会心理换位的时候,就已经不去巴巴的问妈妈,那个是为什么,这个是为什么,这个那个我都不能理解,是的,你不能理解是因为你阅历不足,假使你是上帝的幸运儿,永生也或许不会碰上那样的烦恼,那就用一颗包容的心来看待世上的每一种烦恼吧,用自己的心胸和智慧试着理解每个人的苦楚,慰藉别人,借以自省,提高自己,至少不要做到重蹈覆辙,人就是这样慢慢长大成熟的吧。那时候的母亲或许就是用这样的智慧开解许阿姨,而许阿姨不是上帝的宠儿,正在经受着生活必经的过程。而八年后,当我坐在电脑前敲这些文字的时候,也已经知道自己亦不是上帝的宠儿,尽管妈妈竭力的保护自己的孩子不受生活的干扰,简单快乐的成长,可是很明显不是每个人都能够逃过这一遭,成长过程中的磨难和痛苦还是要亲身一一经受,没有亲身经历人大多仍然还是不会借别人来自省,不会睿智到洞悉世事,不会顺手拈来,不会无忧无愁,那一种理想的未经历便开化的境界吧,人自身的局限是永远也达不到的,就像仙剑奇侠传里的剑圣。而人言可畏,人世纷繁,人际错综,人情复杂至极不是亲身体会又怎么能得到痛彻心扉的领悟呢。如若实在领悟不了,那就仅仅做到包容二字吧,海纳百川,心胸自然开阔。
边写感悟边回忆一向是我的风格,这个毛病的源头是我的急性子所致,然而急性子也有好处,写文往往一气呵成,不会拖拉,哈,就如同高中时代的作业一样,我从不拖拉,但是FJ可不这么认为,既然是从不拖拉,为什么考试的时候明明是满满的分数还仍然被叫到办公室呢?
那是2007年的高二,一次期中考试,HZ,FJ,HY和我,我们一起被肥肥的讨厌的班主任兼数学老师叫到办公室挨训,原因是考试考的太高,噗,那次考试因为我们抄了J的试卷,老师自然不信任我们的分数,都说这么可耻的事还怎么拿出来晒,哈哈,如今回想起来直觉得特别好玩,大概一生也只有这一次的好玩吧,作弊云云都可以自动忽略了。
记忆的画面零零碎碎,似乎二高的每一处角落都能看到我们风风火火的身影,那时候的我们谈天说地,明明只有十分钟的下课时间,我们也不浪费一分钟的全部利用,我们一起谈论诗词歌赋,人生哲理,少年时的梦,成长的烦恼等等,我们无话不说的日子里,聊过暗恋,聊过忧愁,HY还记得吗,我们聊天聊嗨的时候,那个时候真奇怪,每次老师都会说你打扰我,或者故意在课堂上叫你起来回答问题,还把你与我的座位调开,嘿,谁让你长得那么黑呢。
接着说高二吧,因为还有一个重要的人没有提,XMGG,这四个英文字母或许只有我自己能看懂吧,还记得那个像风一样的少年,第一次见面,是在晚自习放学后的路灯底下,那个如风般潇洒的背影,闯进了我的视线,那样帅气的背影我是第一次见,所以我故意悄悄的跑到你的面前,温暖执着的眼神在那晚橘黄色的路灯下深深的烙印在我的心里。在教室里教室外他总是一身白衣或者黑衣,从容的窗外走过,我远远的望着你,你从未发觉,我只是一个人默默地看着你,默默地引你为知音,默默地为你写诗,终于有一天鼓起勇气把那些诗词拿给你看,却听到你辍学的消息,我看着你送我的丝巾不知所措,不舍,留恋,难过各种情绪都有,就是没有挽留,是的,对于你,始终是一颗祝福的纯净的心,感情来的莫名,去的也悄然,只能说少年时候的好感不能称之为爱情,那是鉴于友情和爱情之上的感情,像伯牙子期一般的感觉,只是当我认为你是我的伯牙的时候,我却不是你的子期。感谢你像风一样来过我的青春,没有遗憾,没有留恋,只有美好和回忆里的想念。不知道我为你写的诗你是否还保存,唯一遗憾的事,本期许要好好保护的那本贴满了你的信的本子却被我因为各种原因丢失,如今回忆也已经没有实物,只能凭心感受了。
日子就是那般如水一样慢慢流淌而过,在做过的每一张试卷中,在我们不知道的点点滴滴中,高三的那一年,感觉那般漫长又是那般短暂。漫长的是黑板上永恒不变的高考倒计时的三数位,短暂的是这一切都已经成为了记忆。我们也会在压抑的书桌底下犒劳一下自己,又是HY踩着铃声来了,下着雨买了奶茶,那时的我们会因为一块五一杯的珍珠奶茶在课堂上因为老师转身而板书时,就着桌上堆满书成山的掩盖下偷偷的喝一口,而开心一整天,是啊,快乐就是那么简单,一扫阴霾的东西除了奶茶,就是和FJ,谈论红楼梦,FJ的记忆力是最好的,红楼梦电视剧里的歌曲,我是最先和她学着唱的,这本影响了我人生观的书籍和亲密知己的你一起分享真是人生幸事。那时候我们互相传看对方买的读者,意林,那时候我们下课的乐趣是去学校的书店买课外书和刘亦菲周杰伦以及喜欢的贴画,那时候我们共用一支笔,一个剪刀,一卷卫生纸,一个橡皮擦,甚至共吃一块馒头,共喝一碗粥,而之后的几年里,再也没有谁能够这么不客气,连带谢谢也不用说的走进我的生命里,那些温暖的人,温暖的画面,温暖的橡皮擦此生只留在了回忆里。
高三的我已经学了音乐,每天两个学校跑也着实辛苦,可是在音乐班里结识的好友们LY,XL,CD,MJ姐妹,亦是好久也没了联系,不知道步入工作的你们是否还记得那年我们的高三。还记得高考集训时,同桌XL和LY对我的帮助最是大,她们不计高考的竞争残酷,很用心很耐心的一遍一遍的教我唱五线谱,教我难懂得乐理知识,这种情谊,这种纯真,这种友好,永远留在了高考前。工作中的你争我斗,尔虞我诈和这份纯真比,哦,我错了,怎么能放在一起比较?哪有一点点的可比性呢。在我大学几年的时间里,每每看到乐理还会记得,这样的题目还是LY教过我怎么解的呢。呵呵。还有高三的元旦,可爱的王老师带着我们庆祝玩游戏,只是把班里同学分成两拨,每队轮流唱出关于某个字的歌词,无比简单的游戏,无比开心的我们,那时候为什么快乐就那么简单呢,仅仅是乐此不疲的玩着幼稚的游戏。说到这里,不得提一提我们可爱的王老师,王老师的敬业是我在音乐学习路上碰到的为数不多的最值得感谢的老师(还有一位便是我大学的声乐老师。)他幽默风趣,唱歌尤其动听,他满腔奉献教育事业,精心精细的育人,绝对值得当称一位好老师。其实单论他的音乐水平的造诣早已经超过某些大学老师,却默默耕耘在教学第一线上,很累却能看到他的开心。大概他那满天下的桃李们,也如同我一样敬重他的,有很多很多。这也算是人生的财富和收获吧。
音乐考完之后,我就嘴馋又想吃学校门口的春卷了,那香喷喷的豆芽和鸡蛋被薄薄的春卷卷在一起,想起来就流口水啊。几年后回去,校园门口的春卷还是那么好吃,可惜奶茶店早已经关闭。校园里的意林,读者,火花自我们一届之后再没有卖的很火,刘亦菲早已经晋级为国际明星,贴画也已经没有嫣灵龙的身影,HY的周杰伦也沉寂多年蓄起了胡须,时间在走,人群在变,我们因为高考而各自东西。还记得高考前一个月的时候,每次班会过后都是人心惶惶,不知道那个站在讲台的凳子上发誓一定要考清华的数学课代表如今有没有实现她的理想,只知道一页页的同学录飘满桌前,同学们陆陆续续抽出时间照毕业照的时候,大家都已经预料到离分别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我们家乡流行着一句话:“没有高四的人生是不完整的。”而我们几个除了HZ和走的比较理想的学校外,剩下的纷纷留下来享受了高四的折磨,追求了人生的完整。其实那时候班里大多数人都选择了高四,不是因为落榜,而是想通过高考努力一点再努力一点的让自己走一个更好的大学,可是清华北大只有一所啊,大家只想再在青春里努力一把,不争清华也争北大,都说心太高了跌的惨,我们就不像大多数人那样,我们的高四一样也会偶尔闲聊,偶尔吃好的犒劳自己,哈,是不是很没追求呢。
所以我们的高四也是多姿多彩的,因为学了音乐的关系,每次班里开班会,班长都会让我唱上一首歌,那时候的我为同学们唱歌是开心的,自豪的,比起现在的慵懒,我只把歌声献给值得献给的人,无疑,你们是值得的。因为这歌声,不得不提一位少年,不知道你如今过得还好吗。我记得每次班会上唱完歌,你总是第一个递给我纸条,说喜欢我的歌,让我好好学习之类的话语,你对我的鼓舞,我总是很开心的,虽然简短却足以让人感受到其中的真情实意,那时候什么都没有介意过,只是一个心真就成了朋友。可是后来慢慢我发觉自己无意间已经闯进了你的心扉,并彻底扰乱了你的心扉时,而中断了我们之间的友谊,以至于现在夜里常常梦到你责怪我,为什么没有给你留我的联系方式,呵呵,我只想你平平静静的生活,你的真诚,我无法投以回报,只会让我负罪感沉重,既然无缘,何需多言呢。后来大一组织高中聚会,见过你一次,也没和你搭话,更没有多余的解释,而今梦里常常还是愧疚于你,可是这样的解释你再也无法听到,你或许对我是带着疑惑的,时间久了你自然好了,又是几年过去了,此时你是不是早已立业成家我亦不得而知,此时的我只希望你一生幸福,一生平安。
都说戛然而止的回忆才会让人倍加怀念,而永恒的东西谁又会珍惜呢。我则不认同,大学也很短暂,但却很难再有这样深刻的记忆,那些年的珍贵在于人心的纯真,而这些一去不复返的纯真像幼时的口中吃的棉花糖一样,甜甜的,美美的,可是你吃了一口,还没细细品味的时候它就已经融化在胃里了。可是那甜甜的味道却让你回想起来心里仍然是美滋滋的,直到长大了,还想去买一个吃上一口,可是青春无价,纵是千金也难买得了,所以那些记忆只能像画面一样永恒的存在在脑海里,五年,十年,二十年,甚至一生的时间都在不断的回忆和怀念。
还好我们幸运,活在这个有电话,有电脑,有发达通讯工具的年代。隔着千山万水,我们彼此联系紧密,大学毕业后,每当聚在一起翻看旧年的照片,谈论旧年的光阴时,就是我们最幸福最知足的事,而这样的幸福,因为各自工作的繁忙,也只会在年假后的小聚里悠闲几天。如今我们依然要面对生活的考验,在这无限的考验和措不及防中,我们慢慢学会适者生存,早已经收起来了我们曾经只喜欢黛玉特别讨厌宝钗的小性子,学会了包容和妥协。记得郭敬明说过:“如果成熟意味麻木,那我宁愿不去成熟”。因为这句话实在对小四欣赏不起来,因为在我心里,成熟并非麻木,成熟是淡然从容。成熟对于我来说是喜爱黛玉晴雯的同时,也能看到宝钗和袭人的优点。
十二岁的时候我开始读它,到现在已经整整七年,我读了一遍又一遍,最终才发现,这本书是我永远也读不完的。
有人说,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的契机是为了探寻俄国社会的出路,我却始终觉得这种观点过于片面。我认为,一部真正伟大的小说,应该是包罗万象的,而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小小的目的。从《战争与和平》里面,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包括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甚至宗教学等等,这一切综合起来,就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这个体系既是主观的,同时又是客观的。说它主观,是因为他来源于托尔斯泰的思考与总结,很多地方都打上了“托氏烙印”;说它客观,则是因为他并不强加于人,而是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人在“托化”的同时又逐渐凸显出自己的个性来。
另一方面,我又认为,以托尔斯泰的眼界之高、目光之远,他未必会把人类的所谓政治放在眼里。从根本上讲,托尔斯泰所关心的,应该是更广阔的精神与永恒。《战争与和平》里面,托尔斯泰曾不止一次地借皮埃尔、安德烈的大脑来探讨这个问题,探讨的最终结果,他没有告诉我们,这也正是其客观之处。他似乎希望我们去独立思考,并找出答案来。然而,人的思想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与见解,所以,凡是读过《战争与和平》的人,都在心里构造了一部属于自己的《战争与和平》。
应该说,《战争与和平》这部书最大的成就在于其思想性,那是无与伦比的。但是,在其它方面,它的成就也同样不凡。
结构安排方面,要处理好这样一部浩瀚的作品原本是非常困难的,托尔斯泰却能够凭借自己的艺术天才,在战争与和平之间穿来插去,井然有序,分毫不乱。而且,托尔斯泰似乎特别擅长描绘那种高难度的大场面,战争、舞会、宴席,他可以用极简短的话把每个人的性格及心理和盘托出,却从无顾此失彼杂乱无章的感觉,这是其他任何作家都望尘莫及的。
语言方面,《战争与和平》始终保持一种质朴大气且与众不同的风格,它并不旗帜鲜明,但内蕴深邃,使人一看便知是托氏文字,比起莎士比亚的雕章琢句来,要强出许多。
人物性格方面,《战争与和平》也有其高超过人之处。首先,书中几乎每一个人物,包括那些并不重要的配角,如伊波利特、莫特玛、小尼古拉等,都有他们自己的性格(要做到这一点是比较困难的,其它小说如《红楼梦》、《水浒传》也有类似成就)。其次,书中许多人物的性格,都在不断变化。如皮埃尔,从单身到结婚、从私生子到继承人、从海伦到娜塔莎、从雅各宾派到共济会、从战争前到战中到战后、从贵族老爷到俘虏再到释放、从初出道时的年轻气盛到后来的好学深思,他的性格一直处于一种无法停止的状态,每经历一件事情,他都会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并在不知不觉中完成自身的转变。再如安德烈,他的一生经历过很多大的变故,从军、负伤、丧妻、对娜塔莎的爱情及娜塔莎的变心、还有死亡。相比皮埃尔而言,他的性格的变化是比较突然的,这与他所处的环境及自身特点有关。娜塔莎的变化最大,尤其是与皮埃尔结婚后,她由原来那个活泼、快乐、爱唱爱跳的小姑娘变成了一位不修边幅、甚至有点吝啬的母亲,以至杰尼索夫再次见到她时,竟会大吃一惊。但,无论这些人物的变化多么不可思议,我们都会觉得它合情合理,提不出任何异议,似乎一切事情就应该这样。而且,无论他们怎样变化,皮埃尔还是皮埃尔、娜塔莎还是娜塔莎、安德烈还是安德烈,他们天生具有的根本性特点是永远不会改变的。这就是托尔斯泰的高明之处,他总是能够站在一个客观的高度,从客观上描述并观察人物的性格,而不因为任何主观因素来刻意创造。表面上看,这种旁观者的白描手法似乎缺乏情感,太过冷峻,但如果往深处挖掘,你便会发现,托尔斯泰其实在他笔下的人物身上寄寓了很多东西,包括这个世界上最为深沉的感情和悲悯。也正是这种最深沉的感情,才使得托尔斯泰与他所热爱的东西始终保持着一定距离,他可以客观地评判,却很难一厢情愿地投入。记得高尔基在致契可夫的一封信中说:“您可知道,在您的戏中,我觉得您处理人物比魔鬼还要冷酷,您对待他们像雪,像风雪一样的冷。”可就是《万尼亚舅舅》这部戏却使高尔基感动得哭了。读《战争与和平》也让我有类似的感受。
《战争与和平》给了我许多东西,包括宇宙万物运行的道理、人生的启发以及心灵上的慰籍。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皮埃尔这个人物,并在精神上把他当作一个知心朋友来对待。他随和、善良、落拓不羁、贪享受却又没有贵族老爷的架子,常常沉浸在精神世界里以至于显得魂不守舍,这些特点都让我感到亲切。娜塔莎很可爱,不过略显轻浮了些,所以一经阿纳托里诱惑便放弃了对安德烈的爱情。经历了战火洗礼后的娜塔莎沉稳多了,成熟多了,但同时她又失去了以往的活泼与快乐。安德烈则是另一种性格,他冷峻、聪明、善良、敏感,但遇事往往缺乏皮埃尔的那种宽容气度,所以常常后悔。安德烈的死很可惜,但除此以外,我们找不到一个更好的结局来安排他,毕竟在临死时他彻悟了。
《战争与和平》里面有很多精彩的片段,值得我们咀嚼回味,如罗斯托夫一家因战乱迁出莫斯科时娜塔莎与皮埃尔告别的场景。娜塔莎从车窗里探出头来,看到穿着邋遢匆匆走过的皮埃尔,就向他打招呼。他们简单聊了几句,皮埃尔因为痴恋娜塔莎又考虑到自身的处境而显得漫不经心,最后他向娜塔莎挥手道别:“明天,不!再见,再见了。”随即停下脚步落在了马车后面。娜塔莎则好一阵子还把头伸出窗外,对渐渐远去的皮埃尔露出亲切、快乐的微笑。
这一段特别使我感动,虽然他们之间的谈话非常平淡,几乎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但我仍然可以感觉到战争阴影下人与人之间的依依真情。尤其是皮埃尔那句:“明天,不!再见,再见了。”更加可贵。他似乎觉得这一分别,与娜塔莎将永无再见之日,战争逐渐临近,明天风雨不定,所以说出这么看似不经意却沉痛之极的话来。
有人说,托尔斯泰那种僧侣式的不抵抗主义使得他像个可笑的懦夫;又有人说,托尔斯泰属于农民阶级,他所提倡的农民宗法制观点带有很大局限性。对此,我要说,我们这个世界所缺乏的正是托尔斯泰的不抵抗主义。因为人类太好胜了,他们不但要超过自己的同胞,还想进一步征服那生养自己的大自然。很明显,人类是不可能征服自然的,他们将为自己的好胜付出代价,酸雨、臭氧层空洞、大气变暖,这一系列的事实难道不正说明了这一点吗?至于所谓的农民阶级局限性,那是不值一哂的,如果拿阶级来划分托尔斯泰这样一个伟大而超前的人物,就好比用米尺丈量地球,可笑透顶。
关键词 互文性;西方电影片名;引用;仿拟
一、引言
电影是一种综合艺术,它融合多种艺术手段,能传播信息、抒发感情、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使观众得到艺术上的享受。一部好的影片之所以能吸引成千上万的观众,除了演员的精湛演技、富有哲理的对话以及绚丽多彩的画面外,与其寓意深刻、回味无穷的片名有着直接的联系。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大量西方电影涌入国内,电影片名的翻译问题也成了讨论的热点话题。传统翻译习惯将目光投向对文本本身的意义及阐述上,极少将翻译作为一个关联的整体去看待。20世纪60年代互文性理论的提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拟从互文性的角摩,选择西方电影片名作为考察对象,探讨互文性原理在西方电影片名翻译中的运用及其价值。
二、互文性理论概述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是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中产生的一种文本理论,亦称“文间性”、“文本互涉”、“互文关系”或“文本互指性”。互文性是语篇的一个基本特性。法国符号学家朱丽娅・克里丝蒂娃(Julia Kristeva)在1969年出版的《符号学》一书中首先提出互文性这一概念,她把互文性定义为符号系统的互换,可以是一个或几个符号系统与另外的符号系统之间的互换。“每个语篇的外形都是用马赛克般的引文拼嵌起来的图案,每个语篇都是对其他语篇的吸收和转化。”
根据互文性理论,任何一个文本都是在它以前的文本的遗迹或记忆的基础上产生的,或者是在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中形成的。任何文学文本都无法孤立地进行释义。互文性强调的是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要想解读一部作品,首先得对该作品中出现的与以前的其他文学与非文学文本有关的典故、套用等进行发掘与研究,从而获得对该作品的正确释义。自从“互文”这一概念提出以来,互文研究在文学批评、翻译等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电影片名由于受有限空间的限制,往往言简意赅,又要精彩醒目,译者无不在这上面绞尽脑汁。利用互文手段实现信息传递,同时将观众原有的相关信息联系调动起来。不失为解决翻译西方电影片名的一大良策。
三、互文性在西方电影片名翻译中的运用
电影片名就像广告,虽然简短但重点突出,它概括全片的主要信息,并要给观众以深刻印象,所以电影片名的翻译尤为重要。笔者认为,互文性理论可以在电影片名的翻译中大显身手。根据互文性理论,所有互文本都可以通过某种方式同其他文本产生关联。互文性在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引用和仿拟。
1.引用。
根据法国学者蒂费纳(Tiphame)的观点,“引用总是一段被借用的源文里的文字,一段正确的、可找到的、但长度不一的文字暗示,也可能是一段表述,但经常是一个专用名词或借用一个陈述成分。”本文将从三个层面来进行分析。
(1)引用出自民间传说、历史故事、文学名著等。美国电影Waterloo Bridge(《魂断蓝桥》)是一部风靡全球半个多世纪的好莱坞战争体裁的爱情故事片。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年轻的上尉军官罗依・克劳宁与芭蕾舞演员玛拉相遇于滑铁卢桥上,他们一见如故,很快坠入情网。然而,由于战争,有情人终未能成为眷属。最后,女主人公在滑铁卢桥上葬身于车轮之下,香消玉殒。这是一部以地名为片名的电影,按字面意义电影片名应译成《滑铁卢桥》。但是,这样译名的话一定会引起误解,观众会认为这是一部与拿破仑有关的战争片或介绍与该桥建筑有关的纪录片,但实际上这个电影与拿破仑一点关系也没有。译者变通借用了具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陕西蓝田“蓝桥相会”的传说,译为《魂断蓝桥》,不仅避免了中国观众由于地域文化差异、历史背景知识缺乏而引起的迷惑,而且“蓝桥”这一隐含中国文化的意象能使观众一看到片名便即刻领悟到这是关于爱隋的电影,同时“蓝桥”又与“魂断”形成对应,让观众联想到一个婉约凄美的爱情故事。精彩的片名与精彩的内容使这部影片在我国长映不衰。
电影The Wizard of Oz(《绿野仙踪》)是关于小女孩多萝茜的奇幻冒险故事。善良的多萝茜被一场龙卷风刮到了一个陌生而神奇的国度――奥兹国,并迷失了回家的路。在那里,她陆续结识了没脑子的稻草人、没爱心的铁皮人和胆小的狮子,他们为了实现各自的心愿,互相帮助,历尽艰险,遇到了许多稀奇古怪的事情。最终,他们凭借自己非凡的智能和顽强的毅力都得偿所愿。影片若译为《奥兹国的魔法师》不但显得平淡,而且有误导之嫌,令观众以为影片讲述的是某一个魔法师的故事。相反,译者利用了文本的互文性特点,引用清朝李百川的长篇小说《绿野仙踪》作为片名。《绿野仙踪》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神魔小说,在文学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被郑振铎先生列为和《红楼梦》、《儒林外史》并列的清朝中叶三大小说之一。Oz意为虚幻的、不可思议的奇异仙境,因此套用此书名十分贴切传神,可谓佳译。
(2)引用出自谚语、成语、格言、警句等。校园生活片Mr,HoHand’s Opus(《春风化雨》)讲述了一个音乐教师霍兰先生的感人故事。霍兰真正的愿望是作一首流芳百世的交响乐,却迫于生活而无可奈何地当起高校的音乐老师,其后便将自己30多年的青春贡献于培育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等到了退休的时候,他发现自己最伟大的作品就是启发并改变了数以百计的学生,帮助他们踏上了正确的人生之路。这时他才惊觉自己的成就原来是那么大。译者摒弃了直译《霍兰先生的乐章》,而是根据互文性原、理,引用成语“春风化雨”作为译名。 “春风化雨”出自《孟子・尽心上》:“有如时春风雨化之者”,用来赞颂师长的教诲得当,比喻良好的熏陶和教育。人们常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来形容老师。因此,这一译名比直译名有更深刻的主题意义,展示了影片看似平凡实际上不平凡的故事,让观众去体会一个教师30年对学生的无私奉献,从而对影片中的老师肃然起敬。
美国电影Lolita(《一树梨花压海棠》)讲述了一个中年男子爱上了他的12岁养女的故事。译者同样利用了译入语中的互文因素。“一树梨花压海棠”典自宋代坡嘲笑好友词人张先(990-1078,字子野)的调侃之作。据说张先在80岁时娶了一个18岁的小妾,坡就调侃道:“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此后,“一树梨花压海棠”便成为老夫少妻、白发对红颜的委婉说法。因此,这 一译名具有中国特色,同时又与剧情贴切。
再如电影My Fair Lady(《窈窕淑女》),出自《诗经・国风・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种译法能够充分发挥汉语优势,意境深远,切中原片主题,也显出译者较强的文学功底。利用类似的互文性因素来翻译的片名在西方电影中大量存在。爱情电影经典The Umbrellas of Cherbourg(《秋水伊人》)中,“伊人”一词来自《诗经・秦风・蒹葭》中耳熟能详的诗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秋水”则来自于《庄子・秋水篇》。从片名即可感受到影片的浪漫唯美意境。而另一译名《瑟堡的雨伞》则会让观众不知所云。同样,The Bathing Beauty(《出水芙蓉》)中,“荚蓉”一词在古汉语中即指代美女,最早出自李白《赠江夏韦太守良宰》中的诗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如果不考虑互文特点,直译为《沐浴的美女》,一来曲解了影片的主题,二来显得没有品位。二战电影Enemy at the Gates译为《兵临城下》,出自《战国策・齐策二》:“齐必举兵伐梁,梁、齐之兵临于城下不能去,王以其间伐韩。”从译名我们似乎就已感受到电影曲折紧张的情节和狙击手惊心动魄的对峙。
(3)引用出自俗语和流行语等。2008年好莱坞新片27Dresses(《新娘靠边闪》)讲述了一个伴娘愁嫁的故事。性格独立且有些自私的简已做过26次伴娘,对于完美爱情的渴望已经到了不可遏制的地步,谁知自己暗恋多年的公司老板即将成为妹妹的金龟婿。于是,简决定这次再不为别人“做嫁衣”,不管她是不是亲妹妹,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夺回自己的真爱,让第27次伴娘经历变成自己第一次且是唯一一次的新娘之旅。电影片名译为(《新娘靠边闪》,借用口语“靠边闪”来形容简下定决心要把妹妹这个“新娘”踢到一边,其轻松的喜剧风格令观众一目了然。
爱情喜剧片My Best Friend’s Wedding有两种不同的译法:《我最好朋友的婚礼》和《新娘不是我》,两者相比,后者更妙。现代人常用“爱人结婚了,新郎不是我”这一俗语来调侃自己恋爱失败,第二个译名正是借用这个简洁上口的短语,具有互文效果,从而较之前者更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同时给观众留以悬念,而且更能体现影片女主角失落的心情,更加贴近影片内容。电影译名与俗语。流行语之间的互文在西方电影中绝不鲜见,如Notting Hill译为《新娘百分百》、Pretty Woman译为《风月俏佳人》、Legafly Blond译为《律政俏佳人》、Nully Professor译为《肥佬教授》、Big Momma’s House译为《卧底肥妈》,我们均能从中看出俗语对电影片名的影响。这些词语读者十分熟悉,本身含有大量的已知信息,容易理解并颇感亲切。
2.仿拟。
仿拟主要是模仿原作。蒂费纳认为,“仿作者从被模仿对象处提炼出后者的手法结构,然后加以诠释,重新忠实地构造这一结构。”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看到仿体的语句结构与本体相同。仿拟是有意模仿人们熟知的现成语言材料,如典故,文学名著、谚语、流行语等,根据表达的需要临时创造出新的语句,拟出一个新的语境。
美国电影Forrest GumD(《阿甘正传》)是一部以男主人公的名字来命名的个人传记性质的电影。影片通过对一个智障者生活的描述反映了美国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对美国几十年来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事件作了展现,通过一个幸运的弱智青年的眼睛描绘了美国的近代史。片中的主人公作为一种精神象征,凝结了许多美国人的生活历程和性格特征。如果影片直接用主人公的全名作为片名,难免会让人觉得晦涩生硬,而译为《阿甘正传》,正是仿拟了鲁迅先生最杰出的代表作品之一《阿Q正传》,使中国观众对这部从拍摄手法到拍摄理念完全西方化的影片产生,了一种亲切感,拉近了影片与观众的距离,从而得到了观众的认同和接受。
同样,经典电影Singing in the Rain之所以译为《雨中曲》,也正是因为仿拟了中国文化中人们喜闻乐见的曲名如《渔光曲》、《摇篮曲》、《思乡曲》等。这些译名既有极好的音韵效果,又符合中国文化传统的民俗之美,极易为观众喜爱和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