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区域发展规划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 电子商务 发展 规划
电子商务区域发展规划方法的选择直接关系到电子商务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和目标实现。一般应首先对区域经济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结合国家经济发展总体目标、区域经济发展总体目标、区域经济的辐射区域以及区域内各城市的功能定位,运用现状分析、实证分析和需求分析的方法,确定区域电子商务规划的目标。然后将区域电子商务规划目标的定性描述与区域电子商务量的定量预测相结合。一般来讲对电子商务发展战略的研究基本上都采用这个方法,但具体操作各有所异。下面将本人在《河北省电子商务发展战略研究》课题中一些具体研究方法战略做阐述,以求抛砖引玉。
区域电子商务发展的环境分析是制定区域电子商务规划的前提和基础,对区域电子商务的产业环境进行定性分析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是区域电子商务 发燕尾服的内部环境,即区域电子商务的体系环境,它包括交通运输环境、商业环境、仓储环境、电子商务企业环境等;另一方面是区域电子商务发展的外部环境,即区域电子商务的市场环境,它包括宏观环境、行业环境、竞争环境、政策环境、人才环境等。以SWOT分析为工具,对区域电子商务发展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以及未来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定性分析。能过调查区域的产业分布和未来的投资项目,定量分析社会对电子商务服务的需求量。这种需求量一而再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在实物量方面,可以运用经济计量模型,对电子商务中的交易量进行趋势分析、相关分析、弹性分析和定量预测;二是在价值量方面,可以从社会电子商务成本占GDP的比重和电子商务在第三产业增长中的贡献率等方面进行定量分析,为政府对区域电子商务产业的科学定位提供决策依据。
电子商务信息平台是要解决各种电子商务信息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系统集成以及各类信息通道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区域电子商务信息平台包括4层体系结构:电子商务公共信息系统、电子商务信息交换系统、电子商务电子交易系统和电子商务信息标准化系统。其中,电子商务公共信息系统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对其他三个系统提供信息支持。区域电子商务信息平台涉及企业间电子商务、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牵涉到多个电子商务枢纽、环节、企业、政府部门。在电子商务过程中信息的流动是跨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进行的,电子商务信息平台必须实现大跨度的信息实时传输、远程数据访问、数据分布处理等功能。在电子商务信息平台规划中,必须处理好新信息平台和原有各种信息系统间的交互,统一标准和规范,对已有的功能单一的信息系统进行整合,避免重复建设;应充分考虑电子商务信息平台与其他相关行业的接口,保证平台的成长性和增容性,例如将政府办公的部分系统融入电子商务信息平台,为客户直接提供网上电子政务服务,减少传统业务流程中政府审核过程造成的信息延迟和滞后的影响;尽量使用模块化设计,使平台各分割部分有相对独立性和较强的移植能力,使不同企业可以根据自身要求选择、搭配、扩充各模块并深度开发。
现代电子商务业的发展涉及计划、经贸、财政、规划、工商、税务、城建、交通、铁道、航空、海关、公安和城管等十几个部门。由于经济体制原因,电子商务业的管理处于多元的管理状态,行政管理体制把横向的经济联系纵向切断。随着区域电子商务一体化的发展,电子商务管理一体化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
关键词:乡村区域;发展规划;景观改造
对乡村区域的景观进行合理的改造,从长远上讲是在保护大自然的生态环境,对此将怎样进行合理的乡村景观的改造,并且能够促进乡村区域的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其生态环境的改善,确保我国乡村区域与城市的发展协调。文章会基于乡村景观涵义之上,探索对乡村景观进行改造的社会价值,进而在设计规划园林景观时渗入乡村区域的景观设计。
1 乡村区域景观的概况
1.1 涵义
乡村景观是在乡村的区域内,其自然、经济、人文等方面的综合呈现。根据我们所处的环境可以分为自然、城市和乡村景观,相对来说,乡村景观是有特e之处的,其原因是,从景观上看,其与其他两种是类似的;从地理上看,乡村其居住环境是相对于城市而言的;从生态上看,乡村景观受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比城市景观小。
1.2 构成
乡村的景观是由自然和人文两个景观构成的。乡村中的自然景观,是没有受到人们生产生活影响的区域,这类区域能够直观的呈现出此乡村区域的自然风光,但是伴随着社会工业化的持续发展这样的自然风光存在的概率很小了,现在我们所说的自然景观是相对来说受到的影响小,仍有原始风光的景观;乡村中的人文景观,是在自然和人们生产生活相互影响之后产生的景观,其中人们的生产生活占主要影响,其形成会具有当地的特色。
1.3 原始特点
1.3.1 生产性。在最开始人们进行景观改造是为了能够更好的生存,期望能够对环境进行改造来换取更大的价值。
1.3.2 自发性。乡村中的景观改造都是个人自发的,没有进行合理的规划或设计方案,在这一点上是和城市景观有很大的不一样的
1.3.3 地域性。在对乡村的景观进行改造时虽然是自发的行为,但是其还是会受到当地特有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影响的。所以我们会看到在不一样的地方其景观也会不同。
2 现实价值
在农业时期,人们是需要通过自然环境来获得生产生活资源,来满足那时人们的基本生活,所以,人们对当时的乡村景观的改造不是从美观的想法上进行的,仅仅是想要确保自己能更好的生存,这一因素是人们对乡村景观进行改造的最大动力;工业时代,伴随着工业文明发展的时代的到来,城市环境受到的影响很大,受到的破坏程度相对于乡村来说严重的多,这时乡村环境的重要性渐渐的比较出来了,其呈现的价值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3 意义
在进行园林的规划中将乡村景观的纳入其中,进行合理的景观改造,慢慢的把乡村景观建设成城市的景观公园,进而减少城市人口增长的压力;在乡村进行景观改造时要充分的运用艺术手段,进行加工,并学习西方国家乡村的景观改造的先进思想,促进我国现代田园景色的改建;乡村的景观在随着不同的季节变化时呈现不同的景色,在进行改造时要确保这一动态过程的呈现,改造者要抓住其在自然状态中的特征进行规划设计,确保乡村的景观充满活力;乡村景观有独特的地域性,不同地域的乡村风光都有着各自本土的特色,在进行景观改造时要充分的来考虑这一特点,在这些本土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气息的基础之上加以施展,改造能为不失当地特色的乡村景观;生活在大都市的人们很少接触农活,在进行景观的改造时要注重不能丢失农业方面,使都市里的人们能够更加真实的体验乡村生活,懂得劳作的不易;在进行乡村景观的改造时,不单单要考虑到经济层面还要考虑到生态系统,将乡村的景观进行改造时要充分的结合风景园林,这样会减少景观改造给当地居民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
4 景观改造
4.1 保护其生态环境
对乡村区域景观的改造要依据自然环境状况,不能破坏其生态系统。在进行景观规划时单单要考虑城市的环境,还要考虑到乡村环境是否收到了影响。同时要了解乡村区域的生态特点,这样才能更好的确定对其景观改造的定位,才能更充分的挖掘其改造的潜能,制定出符合长远发展的改造项目。
4.2 尊重当地人的需求
在乡村区域居住的人群是要长时间在此居住的,在进行景观改造时要充分的考虑当地居民的需求,不能影响到他们的生产生活。当景观改造后的环境与当地居民的需求相符时,能够调剂当地居民的生活趣味,改变他们现有的生活方式,如,建立小型的景观广场,增加村民的休闲娱乐生活。
4.3 凸显当地特色
当地的乡村特色是要在进行景观改造时充分考虑的因素,要基于村民其生产生活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特色,就地取材,进行改造。但是进行改造时一定要注意不能破坏当地的传统文化,不能为了改造破坏了乡村的生态系统,得不偿失。
4.4 可持续的发展
随着工农业的持续发展,其对乡村区域的资源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要是其造成的影响能够在环境自我调节能力的范围内还好,要是超出了调控的范围,其对乡村区域的环境和生活其中的居民的影响是无法预测的,所以要进行景观改造时一定要注意其能否进行可持续的发展。
5 结语
伴随着近年来经济水平的持续进步,我国在对经济的建设时越来越重视对园林景观的设计,其着重点也在慢慢的更趋向于乡村的景观的改造,乡村是人们居住的最基本环境,还存在正较为完整的自然风光。当今,我们在规划园林风光时将乡村景观渗入其中,这在一定意义上不单单促进创新思路的形成,还保护了乡村风光。所以我们在今后进行乡村的景观的改造时要充分考虑这一方法,使其对乡村的景观改造的更合理。
参考文献
[1] 马克・安托罗普,鲍梓婷,周剑云.欧洲的景观变化和城市化进程[J].国际城市规划,2015(03):19-28.
关键词:区域发展规划;特征与问题;山东省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编码:A DOI:10.3969/j.issn.1003-8256.2016.06.004
0 引言
近年来中国的区域规划正以空前的密集度出台,部分规划跃升至国家战略层面[1],从而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并成为热点研究领域之一。方创琳[2]指出在新时期新经济体制下我国区域发展规划编制的五个基本发展趋向;胡序威[3]回顾了中国区域规划发展和演变的三个历史阶段,阐述了不同时期规划的内容、特点及现状,并就未来中国区域规划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建议;李广斌[4]分析了我国区域规划存在的弊病,并从区域规划编制形式、方法和实施管理体制对新时期区域规划的革新提出若干建议;鲍超[5]从地理学的综合视角分析了当前我国区域规划编制中存在的弊病;何丹[6]在梳理2009年以来国务院批复的十多项区域发展规划的基础上,从空间格局、发展模式、发展理念三个方面总结出我国当前区域规划及政策的特征,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陈雯[7]、付承伟[8]分别以《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和《皖江城市带政界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为对象,从若干方面进行规划实施影响评估。
上述诸多研究的焦点可分为两类,一是在我国宏观层面上区域规划的历史与展望、内容与方法、理论与实践等方面,二是就单一区域规划的实施影响进行评估。然而,目前以省域尺度上落实的区域规划为对象进行研究的文献却不多见,而基于此视角能更清楚地审视地方区域发展战略及存在的问题。
2013年山东省“一圈一带”战略正式启动,至此,山东共有《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及《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规划》四项区域发展规划,实现了省域空间区域规划全覆盖。本文以山东省四项区域发展规划为研究对象,对其特征进行分析,然后就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对山东省区域发展战略的调整提供几点参考。
1 研究区发展概况
山东省地处我国东部沿海重要发展轴线上,省内共有17个地级市,其中济南市和青岛市为副省级城市。截至2013年底,山东省常住人口9685万、GDP 为5.5万亿、进出口总额2672亿美元,分别占全国的7.15%、9.67%和6.4%,人均GDP为全国的1.34倍,是我国重要的发展区域之一。长期以来,山东省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存在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不平衡性,具体表现为东部比较发达,西部相对滞后,在东部和西部之间存在着一个中部过渡带(如图1)。随着由这种不平衡所带来的问题的凸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此外,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的迅速提高,山东省也正面临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退化的严峻考验。同时,山东省西部产业稀疏区未能得到足够的资本驱动,甚至部分具有极大潜力区域的土地、劳动力资源未能发挥应有效应。鉴于此,针对区域发展过程中的现实性问题,适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区域发展规划与政策对于社会经济转型期下山东省特定问题的解决、空间格局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2 山东省区域发展规划及政策演变
作者在整理山东省区域发展规划相关资料过程中发现,新世纪之前,山东省还未出台成文规范的区域发展规划,有的只不过是一些远景的区域发展战略。如1983年的“沿海重点城市带动、大片区开发”战略,提出将全省划分为东部沿海、济南、淄博与鲁北、鲁中南、鲁西北五大片区;1984年的“梯次发展”战略,提出重点建设三个梯次,即沿海滩涂、海岛、渤海湾岸线的第一梯次、东平湖、南四湖、黄淮海平原的第二梯次以及黄河三角洲的第三梯次;1986年的“东西结合、共同发展”战略;1988年,把区域发展战略进一步确定为“东部开放,西部开发,东西结合,共同发展”;1991年的“海上山东”战略,提出加快发展蓝色产业聚集带 ;1995年加快“海上山东”和黄河三角洲两大发展战略等。虽然这些区域发展战略不具有操作的可行性,然而却为后来山东省区域发展规划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宏观指导。
进入二十一世纪,伴随着国际和国内形势的变化,区域发展经验的积累,山东省开始探索多区域联动的协调发展道路。“五大板块”战略、“一体两翼”战略、“一群、一圈、一区、一带”的城市化战略等相继提出,为了在省域空间上具体落实这些发展战略,区域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因而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并呈现出井喷式发展,具体可分为2005~2008年和2009~2013年两个阶段。
2005~2008年是对山东省区域发展规划的探索阶段。2005年7月山东省制定了《山东半岛城市群区域发展规划》,成为山东省成文的第一部区域发展规划。 2007年1月山东省建设厅颁布了《济南都市圈规划》,规划范围包括济南、淄博、泰安、莱芜、聊城、德州及滨州7市,旨在通过规划培育济南都市圈,进而促进区域和全省社会经济发展。2008年2月,《鲁南经济带区域发展规划》正式通过,这是对“一体两翼”战略中“南翼”的落实。2008年10月,山东省制定《胶东半岛城市群和省会城市群一体发展规划》。
2009~2013年是对山东省区域发展规划的深化阶段。2009年12月及2011年1月,国务院相继批复通过《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两大区域上升为国家战略,标志着山东省区域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得到国家层面上的认可与支持,有利于明确发展方向和任务目标。2013年8月,《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和《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规划》经山东省政府研究通过。至此,山东四大区域战略板块实现全省覆盖,这从侧面反映出山东省统筹区域发展、实现共同跨越的强烈原景。
3 区域发展规划现状特征
目前,山东省共有4项区域发展规划(见表1),并呈现出3方面的特征。
3.1 规划战略的明晰性
就总体而言,山东省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内容已不再是如何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发展和怎样调整产业空间布局的问题,而是转向了以寻求特色产业突破、注重发展质量与空间均衡为核心的新阶段。基于问题导向性原则所编制的四个区域发展规划,明晰地表现出当前山东省的均衡发展战略,从东到西的每个区域均有规划落实。就单个规划而言,发现各个规划所体现出的发展战略意图非常明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发展规划》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均属于特定功能区域定向发展规划,在我国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肩负着示范与发展的双重任务。《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发展规划》的战略意图是探索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战略意图是培育海洋新兴产业,提升海洋经济辐射带动能力;而《省会城市群经济圈规划》体现出发挥省会济南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规划区内一体化发展的战略。《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规划》的战略即改变山东西部长期落后的面貌,拓展发展空间。可以说,山东省目前的区域发展规划既体现出特定区域内的特定发展目标指向,又体现出省域层面上均衡布局、协调发展、区域带动的宏观战略决策。
3.2 规划区经济空间结构的多样性
经济空间结构是经济活动的空间表现形式,它反映了经济活动的区位特点以及在地域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空间结构是否合理,对区域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有着显著的促进或者制约的作用。因此,如何合理引导区域范围内经济要素和活动的布局与重构,成为这四个区域发展规划的焦点。通过整理四个规划对于空间经济结构的表述,发现其呈现多样性的特征(见表2),其中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区域内城市之间空间关系、交通设施布局等均构成其动力机制的重要影响因素。具体来讲,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高水平区,其区域空间结构已从传统的以青岛为中心的极核模式转变为开放性的网络化模式,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深,不同等级城市区域之间形成了功能完善、优势互补、区域联动的地域系统;省会济南及与周边城市已逐步形成以济南为核心层、莱芜、淄博和泰安为中间层、德州、滨州、聊城为层的省会城市群经济圈,通过“强化核心、多元中心、区域联动、县域支撑”的区域发展路径,不断整合空间优质资源、优化经济空间结构;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西部经济隆起带处于空间结构演变初期阶段,区域空间要素在重要增长点和发展轴线上集聚,在市场主导的区域开发环境中,通过适时引入政策变量克服市场的消极作用,将有利于两区经济空间结构的优化演进。
3.3 规划保障措施的切实性
与2009年之前的区域发展规划相比,目前四个规划的保障措施更加切实有力,体系更加完善。以《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规划》为例,该规划根据区域发展现状与目标,从营商环境、财税、投资、金融、土地、人才、民生保障、扶贫开发、协调推进等9个方面提出具体保障措施,如设立10亿元发展专项资金,这个力度在2009年之前的规划中是无法想象的。更为可贵的是,山东省在区域公共管理方面做出了努力探索,设置专门机构负责各规划区的发展问题。黄蓝两区均设有建设办公室,省会经济圈和西部隆起带也正积极筹建,该类办公室隶属省发改委,负责规划区内的综合协调、审核指导、招商引资等工作,旨在落实保障政策、推进协调发展。作为区域发展规划组织与实施主体之一的该类办公室,将在有关区域发展重大矛盾问题的协调解决、上下层级之间的交流沟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4 山东省区域规划存在的问题
山东省上述四项区域发展规划是在基于各种发展诉求、适应内外发展环境转变的情境下形成的,与以往区域发展规划及政策相比,除了体现出上述诸多现实性特征,并且在深入挖掘与发挥区域优势竞争资源、探索区域发展模式、促进区域优势互补与差异性竞争、引导空间经济格局有序演化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然而,就规划本身及近年的实施效果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两点问题。
4.1 存在多个规划战略和政策重叠区
地方主导的区域规划(或发展政策)不仅在山东省密集度出台,而且在其他省份的热度也持续上升,如广东省出台了四个省域层面的区域发展规划(粤东、粤西、粤北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然而,与广东省相比,山东省四个规划所涉及到的区域重叠现象非常明显(如图2)。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就是各级政在宏观层面上突出的问题是规划缺乏协调,缺乏实施机制平台;在微观层面表现为规划之间相互重叠,甚至彼此冲突,令地方政府无所适从。并且直接导致区域政策的边界模糊,个别城市发展方向不明,公共资源的重复利用,进而影响了规划的权威性和实施的效率。
4.2 不健全的考核机制
纵观目前山东省四个区域发展规划文本可发现,各规划不仅强调经济的空间布局、特色产业体系的培育、基础设施的建设等“硬”问题,还涉及到区域一体化策略、社会事业发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软”环境,这种多议题的区域规划犹如多变贸易体制下的“一揽子”协议。然而,在财政分权的制度环境下,下级政府的“经济人”角色凸显,追求利益最大化成为其根本属性之一。一方面,现行的政府考核目标是经济增长水平,这与国家长期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政策密不可分;另一方面,虽然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硬”问题和“软”环境都是政绩函数的重要变量,但经济发展的“硬”问题是可以数量化的,而“软”环境则难以数量化,因而现阶段政府的绩效考核是以GDP为导向的。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为例,规划区地处渤海之滨的黄河入海口,是重要的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贵濒危鸟类自然保护区。规划中虽然有一章专门论述如何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然而近年来黄河中上游大量截流,农田、油田开发加快,威胁着三角洲生态系统,导致三角洲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9]。由此可见,现行的区域发展规划的考核目标与考核指标不能适应规划区的发展要求,不利于规划区发展目标的实现,从而大大弱化了规划的宏观调控能力。
5 结论与建议
新世纪以来,山东省区域发展规划从无到有,目前在省域空间有四个规划得到落实,表现出规划战略的明晰性、规划区经济空间结构的多样性和规划保障措施的切实性等三方面的特征,但仍存在多个战略和政策重叠区及不健全的考核机制等问题。面对主要矛盾和问题,提出以下两点建议:第一,创新考核机制,树立新的政绩观,建立符合各规划区功能定位的考核指标,如加入以民生相关的居民幸福感、满意度等指标,并将绿色GDP纳入指标体系;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考核程序,充分挖掘规划区内公共参与能力,将更多政府的本职职能从体制内能释放出来。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更多的让位于市场,转而考虑公共服务产品的提供,促进规划的综合协调性。第二,在今后编制区域发展规划的过程中,要完善规划的编制机制,特别是针对规划区范围的划定,要做到近期与远景、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保障规划的科学性与可行性。针对即存的规划重叠区,要分阶段、有重点地发挥好自身的政策优势,肩负起区域协调发展的桥梁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秀山,董继红,张帆.我国近年来密集推出的区域规划:特征、问题与取向[J].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0 (2): 5-12.
[2] 方创琳. 我国新世纪区域发展规划的基本发展趋向[J]. 地理科学,2000 (1): 1-6.
[3] 胡序威. 我国区域规划的演变与展望[J]. 地理学报,2006,61(6): 585-594.
[4] 李广斌,王喜,王勇. 我国区域规划存在问题及其调整思考[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25 (5): 10-13.
[5] 鲍超,方创琳. 从地理学的综合视角看新时期区域规划的编制[J]. 经济地理,2006,26 (2): 177-180.
[6] 何丹,李晶. 2009年以来中国区域发展规划及政策评述[J]. 华东经济管理,2011, 25 (3): 36-40.
[7] 陈雯,陈晓,张蕾等.《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发展规划》的区域发展影响评估研究[J].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2,5(2): 125-147.
关键词:大连花园口经济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需求量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5-0051-05
引言
进入21世纪,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许多城市都面临着城市发展与土地制约的问题。由于土地的稀缺性及城市迅速扩张,现有的城市用地尤其是建设用地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和经济发展需求。在此情况下,进行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以确保有限的建设用地最大程度满足发展的需求,保障城乡人居环境的安全,促进合理地选择城乡用地就显得尤为必要。
编制好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是加强国民经济宏观调控,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优化配置土地资源的必要基础,应遵循适宜性与限制性相结合、多宜性与主宜性相结合、综合分析与主导因子分析相结合、应用性等原则。1991年9月在泰国举办的“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土地利用评价国际研讨会”上,许多学者从自然、环境、经济和社会等各个方面探讨了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和方法。
在我国,综合性的土地适宜性评价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这与FAO的《土地评价纲要》的引入是分不开的。随后也开展了单项性农地评价和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陈桂华等于1997年参照工程建筑对用地的要求,拟定影响城市土地质量分级的主要因子(地质、地貌、水文等因素)及其分级标准,对建设用地质量进行评价研究。陈燕飞等综合考虑南宁市的城市发展目标、城市用地现状以及当前城市建设中出现的问题,选取了水域、土地利用现状、坡度、地质、地貌、保护区等因素,基于GIS技术,对南宁市建设用地进行适宜性评价,等等。
目前,有关大连花园口经济区及周边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的相关研究尚不多见。本研究以大连花园口经济区及周边区域为评价区,以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为依据,遵循适宜性与限制性相结合、多宜性与主宜性相结合、综合分析与主导因子分析相结合、应用性等原则,应用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方法,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基于公里网格,参照国内外相关研究方法,选择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现状两大因子为评价指标,对大连花园口经济区及周边建设用地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
一、评价区概况
(一)自然环境特征
大连花园口经济区位于辽东半岛南端、黄海北岸(图1)。
图1 大连花园口区位置图
花园口经济区山地丘陵多,平原低地少,整个地形为北高南低,北宽南窄,地势由中央轴部向东南和西北两侧的黄、渤海倾斜,面向黄海一侧长而缓。绝大部分为山地及久经剥蚀而成的低缓丘陵,平原低地仅零星分布在河流入海处。评价区位于北半球的暖温带地区,具有海洋性特点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0.5℃,年降水量550—950mm,全年日照总时数为2500—2800h;地带性土壤为棕壤。评价区内有碧流河、老龙头河、圣水河等9条河流穿境入海。
评价区距大窑湾核心港区90 km,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110km,庄河市中心城区西36km,大连主城区115km,融入了大连“一小时经济圈”。201国道、丹大高速公路、国家铁路东边道均穿境而过。在辽宁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中,是距离日本最近的园区,海上航线仅为560 n mile;西距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80km、大连大窑湾港90km、周水子国际机场110km,东距庄河港30km;丹大高速公路、201国道、铁路东边道沿边穿过;国道鹤大线贯穿工业区北部,丹大高速公路在园区设有专用出入口,与丹大高速公路的直线距离700m,距城庄铁路294m。
(二)社会经济概况
大连花园口经济区总面积为268km2,总人口6.5万人,其中户籍人口6.3万人。下辖1个镇、16个行政村。境内海岸线长38.4km,滩涂面积4 000hm2,浅海面积8 000hm2。区内现有中学2所、职业技术学校1所、小学16所,有地区中心卫生院和乡镇卫生院各1座。2006年1月被辽宁省纳入“五点一线”重点发展区域,享受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管理权限和辽宁省、大连给予的特殊优惠政策。
大连花园口经济区面向日韩,北靠大东北,近临京津冀。作为辽宁省“五点一线”日、韩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点,花园口经济区地处我国黄海北岸中部,与朝鲜、韩国和日本隔海相望,兼受东北亚经济圈、日韩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三重辐射,是大连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其它地区不可比拟的发展优势。正是具备如此区位优势,大连花园口经济区成为唯一被列入辽宁省“五点一线”沿海开放战略的县级工业园区。
二、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方法
建设用地是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能源、交通、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用地等。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
以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为依据,应用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方法,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基于公里网格,选择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现状两大因子为评价指标,遵循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相结合,便于识别区域内部差异性,可操作性强的原则,把自然环境作为区域建设的主要依托,把区域健康、持续发展作为最终目标,同时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还要充分体现区域发展和建设与自然环境协调一致的基本思想。在指标选取原则的指导下,结合大连花园口经济区及周边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综合考虑大连花园口经济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和区域发展目标,参考已有研究实例,同时结合专家意见,确定本次评价的指标为:地形地貌(坡度、海拔高度)、用地现状(现有土地利用类型,如耕地、林地、草地、湿地、建设用地等)两类指标,采用主观赋权法,确定地形地貌指数、用地现状指数两类因子的权重分别为0.65和0.35。
各评价指标的含义、计算方法及其权重如下:
(1)建设用地适宜性指数:反映被评价区域作为建设用地的适合性大小数值范围0—100。
建设用地适宜性指数通过加权指数和法[19] 求得,分级见表1。
计算公式为:建设用地适宜性指数=0.65×地形地貌指数+0.35×用地现状指数。
(2)地形地貌指数:指通过地形坡度和海拔高度来反映被评价区域作为建设用地的适宜性的程度。
地形地貌指数分权重见表2。
计算公式为:地形地貌指数=0.8×Ag×(分权重×不同坡度区域的面积)/区域面积+0.2×Ah×不同海拔高度区域的面积)/区域面积
式中Ag为地形坡度的归一化系数,Ah为海拔高度的归一化系数。
归一化系数=100/Amax。
Amax指某指数归一化处理前的最大值(下同)。
地形坡度会影响到各项建筑物的用地布局和工程难易程度,是影响区域建设用地布局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如地形坡度过大,势必要进行大量开掘,增加工程成本;地形坡度过缓(如低于0.3°),则不利于排水,已造成洪涝和积水;而15°是缓坡地和陡坡地的分界线,凡地形坡度大于15°的地段进行任何建设都有较大的工程量,还可能造成地表土层不稳定,诱发地质灾害,因此地形坡度对区域建设影响的上限取15°。
海拔高度直接影响热量变化,间接影响水热条件再分配。随着海拔的升高,人类利用难度也在增加。按照海拔高度越低越有利于资源利用和人类生存的原则,较低的海拔高度具有较高的建设适宜性。评价区平均高程的分布区间是-0.01—125.05m,平均坡度值的分布区间是0°—10.16°。
(3)用地现状指数:指评价区现有的耕地、草地、林地、城乡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等多种用地类型(除水域、交通用地外)转换为建设用地的难易程度。用地现状指数分权重见表3。
计算公式为:用地现状指数=Alu×(0.06×耕地用地面积+0.15×林地面积+0.05×草地面积+0.4×建筑用地面积+0.3×未利用地面积0.02×湿地面积)/区域面积
式中Alu为用地现状指数的归一化系数。
三、结果与分析
(一)用地现状指数计算及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从单一因子用地现状方面分析,花园口经济区及周边最适宜、较适宜、基本适宜、勉强适宜、不适宜建设用地面积分别为5 292.6、3 080.62、33 496.19、28 714.42、4 755.71hm2,分别占评价区总面积的7.03%、4.09%、44.46%、38.11%、6.31%,见表4。最适宜建设用地分布在评价区的南部沿海地区,东南部沿海有分散分布,不适宜建设用地分布在评价区的南部地区。已经被作为耕地使用的区域转化为建设用地的可能性极小;作为生产生活用水的水源地也很难转变成为建设用地;沿海地区陆地面积本身就很小,更何况要转化为建设用地,通俗意义上说,就是不可能。评价区80%以上的土地,基本或勉强适宜作建设用地,或多或少受有一定因素限制,但影响不大。而基本适宜和勉强适宜作为建设用地地区相间均匀分布。
(二)地形地貌指数计算及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从单一因子地形地貌方面分析,花园口经济区及周边最适宜、基本适宜、勉强适宜、不适宜建设用地面积分别为47 513.77、21 875.46、1 552.28、4 398.03 hm2,分别占评价区总面积的63.06%、29.04%、2.06%、5.84%。需要注意的是,评价区较适宜建设用地的土地面积没有。从图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出,评价区不适宜建设用地的土地极少,分布在评价区的北部边缘,主要是由于评价单元高度差或者坡度差大,导致单元起伏度大,从建设用地对地形地貌因子(主要是高程和坡度)要求考虑,这类地区不适宜作建设用地。
(三)建设用地适宜性指数计算及分级
根据建设用地适宜性指数的分值将大连花园口经济区及周边建设用地分为5个等级: 最适宜、较适宜、基本适宜、勉强适宜、不适宜(表6)。评价结果表明,最适宜、较适宜、基本适宜、勉强适宜建设用地分别为35 145.60、13 651.97、19 001.93、7 540.04hm2,分别占评价区总面积的46.65%、18.12%、25.22%、10.01%。综上,绝对意义上讲,本评价区不适宜作为建设用地的土地是不存在的,至少60%的土地达到较适宜标准,90%的土地基本适宜作为建设用地,只有10%的土地受限制因素较多,勉强适宜作为建设用地。
五、结论
评价区范围内最适宜建设区域土地面积35 145.60hm2,占评价区面积46.65%,所占比重最大。但是,即使是适宜建设用地,其在作为建设用地上,从某个单一因子考虑,也可能存在一些自身的限制。这反映出了随着城市用地的扩展,由于受到多方面的限制,自然条件较好、限制条件少的建设用地空间所剩不多。较适宜建设区域土地面积13 651.97hm2,占评价区面积18.12%,尽管存在着某些限制因素,通过合理的整治措施可以进行建设。基本适宜建设区域土地面积19 001.93hm2,占评价区面积25.22%,在较适宜建设的用地周边有环状分布。勉强适宜建设用地土地面积7 540.04hm2,占评价区面积10.01%。该区域在利用上有较大限制,勉强适宜,容易引起人居环境的不稳定。从单一因子上看,存在不适宜建设用地,比如说从用地现状上看,存在建设用地适宜性指数小于20%的不适宜建设用地。从多因子角度分析,把用地现状和地形地貌因子等考虑进来,严格意义上讲,完全不适宜建设用地区域不存在的。也即是说,区域中不存在不适宜建设用地,即在现今的技术和经济条件通过对相应的限制因素进行改造都可以进行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是相对的,它在一定程度上不单单取决于地形地貌和用地现状因子,是一定条件下的适宜性。因此,应定期开展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使评价紧跟技术的进步。同时,应该认识到,任何绝对不适宜的城市建设用地是不存在的,在一个城市发展中不宜进行建设的地区,相同土地条件下,在另一个区域发展时会因资金、土地供给等多方面因素的改变而成为基本适宜区;同样,某一时期不适宜城市建设的区域,由于技术的发展和其他条件的改善,又会变得相对适宜。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是区域开发和扩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要紧密结合经济技术条件的发展开展这项工作,促进城市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协调。
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是对影响建设用地适宜性的所有因素进行综合的评价,所涉及的因素比较广泛,而且有的要素因子之间有具有相关性影响。所以,今后在进行评价中要收集尽量多的影响因素,并对要素因子影响程度进行定量的相关性分析,使选择出的要素因子更具有代表性,科学地反映出建设用地适宜性特征。由此,我们可以依据建设用地的适宜性合理做出区域规划发展。随着国家城乡统筹改革的深入,未来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区域发展规划提出更高的要求。区域发展水平的提高势必需求更多的建设用地,对建设用地需求量的合理预测,可以更好地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 杨钢桥.我国城市土地供需状况、原因及对策[J].城市问题,1998,16(6):35-37.
[2] 陈健飞.国内外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动态土地资源与土地资产研究论文集[C].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19-24.
[3] 陈桂华,徐樵利.城市建设用地质量评价研究[J].自然资源,1997,(5):22-30.
[4] 以土地类型为基础进行土地资源评价的研究——以北京市丰台区为例[J].自然资源,1987,(1)
[5] 单春明.城市规划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9).
[6] 国家城市建设总局城市规划局城市规划手册编写组.城市规划资料集[G].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
[7] ACIAR/IBSRAM.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Evaluation for Sustainable Land Management in the Developing World.Vo1.2 Technical Papers.Chiang Rai,Tailand,1991.
[8] University of Lethbridge.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Sustainable Land Management for 21st Century.Vol.2 Plenary Papers,Lethbridge,Canada,1993.
[9] FAO.FESLM: An International Framework Evaluating Sustainable land Management.World Soil Resources Report,73.1993.
[10] 李茂.国际土地资源评价的某些动向[J].国土资源情报,2002,(10):4-7
[11] 迟君辉.新时期我国区域发展规划浅析[J].改革与开放,2009,(3).
[12] 陈百明,张凤荣.中国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理论与方法[J].自然资源学报,2001,16(3):197-203.
[13] 欧阳志云,王如松,符贵南.生态位适宜度模型及其在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J].生态学报,1996,16(1):113-120.
[14] 张瑞平.基于区域整体观的小城镇空间发展规划研究[J].山西建筑,2009,(16).
[15] 汪成刚,宗跃光.基于GIS的大连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
[16] 程吉宏,王晶日.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土地使用生态适宜性分析[J].环境保护科学,2002,112(28):52-54.
[17] 刘贵利.城市生态规划编制内容浅析[J].规划师,2001,17(6):18-22.
[18] 徐永辉,陈文瑞.土地适宜性评价关键问题探讨[J].莆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7(1).
[19] 傅伯杰.土地评价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20] 陈耀.我国区域规划特点、问题及区域发展新格局[J].创新,2010,(3).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land demand forecast in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planning
LV Xing-dong
(City and environment college,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Dalian 116029,China)
关键词:甘肃省;兰州市;区域发展;道路建设;问题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6-0137-02
新世纪以来,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节奏明显加快,这是我们每一个身临其境的人都切实感受到的。然而,与国内发达省市相比,甘肃省经济发展的总体状况还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2008年我们虽然实现了总体小康目标,但比全国水平慢了八年左右(相当于全国2000年水平)。总体表现为:人均生产总值水平不高,社会和谐、文化教育、资源环境等三类指标实现程度较低。为此,甘肃省不但面临着缩小与全国发展差距的重大任务,也面临着缩小省内城乡间、地区间发展差距的不小负担,所以,甘肃省必须进一步加快发展,攻坚克难,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甘肃省委召开的第十一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省政府提出了“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甘肃省区域发展战略和“五个大幅度提升”的奋斗目标。对此,作为一位甘肃人,我为甘肃省在“十二五”期间将要实施的“1224”区域发展规划而感到欢欣鼓舞。特别是,作为一位兰州市民,我特别感兴趣的是,“1224”规划中的“1”—— 一个都市圈的建设规划,即以兰州白银为核心的都市经济圈,将是甘肃省未来发展的重要空间战略布局的中心,通过兰白都市经济圈的打造,凸显兰州辐射带动功能,挖掘周边县市的互补功能,发挥经济圈强大的经济集聚功能,增强城市的积聚、带动能力以及城市整体的竞争力,最终形成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地带。
具体而言:就是发挥兰州的中心带动作用,按照甘肃省委规划,也就是支持兰州率先发展,建设兰州—白银都市经济圈,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龙头带动作用。其主要内容是:把兰州周边城镇纳入兰州发展总体规划,进一步完善交通网络和城市基础设施,努力改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不断拓展兰州市区发展空间,逐步实现兰州、白银及周边城镇经济的互相融合;实行综合配套改革,借鉴其他经济区的政策,在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开发、项目、税收等方面给予支持和优惠,在金融创新等方面先行先试;进一步做大做强石化、有色冶金、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等产业;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把兰州建设成西北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和中国西部重要的区域经济增长极。
展望上述宏图大愿,我们当然是充满信心并翘首以盼的。
要想真正实现上述宏愿,我想,兰州市的道路建设可谓基础建设的重中之重。作为兰州人,笔者近年来,常常感受到兰州由于其特殊的地形地貌,加之经济发展的快速推进所造成的交通不便。由于平日出行的需要,我们不得不常常搭乘单位班车、公交车、出租车等交通工具,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常常不得不遭遇堵车之痛,当这种痛成为常态的时候,我们对自己生活的这座城市的满意度自然下降。
或许是因为群众的呼声,引起了相关领导的高度重视,于是兰州市近年来在城市道路建设方面的动静着实不小。例如笔者所居住的安宁区这几年的道路变化就很大,过一段时间就会发现有新路开通。特别是,最近正在开建的快速轨道交通,将来应该会使安宁区的交通状况得到很大的改善。
但是在包括安宁快速公交、七里河黄河大桥、银滩黄河大桥以及兰州一些新的道路交通建设过程当中,我们也发现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的规划者、建设者们深思与斟酌。
1.是否充分顾及到道路交通建设的初衷与根本的问题。道路交通建设的初衷和根本应该是将不方便变为方便,这原本是一个人人皆知的常识问题。但是我们发现,我们有的道路建设工程其结果并没有完全达成这样的效果。其中的原因或许是多方面的,诸如资金保障不利、设计方案欠合理、建设质量不达标等等,这些都会使甘肃市民曾经期待的建设愿景大打折扣。例如,众所周知,我们的一些道路建设项目由于设计本身的原因,留下了严重的交通隐患;还有就是因为施工质量的问题,使得我们的很多道路建设工程的水准远远落后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也逊色于新疆、青海等西部省市。
2.是否做到深谋远虑,而不致随后翻建返工的问题。让我们屡见不鲜的是,我们兰州市的好多规划和建设项目(其中包括当然道路建设项目)的开建一则欠缺高瞻远瞩的眼光和打造精品的追求,常常造成一两年内常折腾、三四年必返工的局面。二则囿于行业、部门的间隔,例如,电力、市政、电信、电视、燃气、移动等部门的各行其是,致使我们的很多建设常常陷于重复开工、无端浪费的怪圈中。笔者认为,在这当中,就应该特别凸显的是政府管理部门的监管、审查功能,管理部门应该通过制定相关的法规与制度杜绝这种局面和怪圈的常态化发生。
3.是否真正站在造福于民的立场上作为的问题。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常常需要拓宽道路、架桥建楼,与此同时,我们的道路建设工程以及其他建设项目的实施过程当中,常常给当地老百姓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这似乎成了建设过程当中的“规定动作”,也因此使得大家怨声载道。而我们兰州的很多建设工程的惯性思维就是:既然我要造福于你,那么你就理应承受工程建设期间的扰民状态。这种强势姿态虽然近年来会以“安民告示”或者“谅解标语”的方式出现,似乎显得比过去的“不由分说”温柔了不少。但是,问题的关键是,我们的建设工程是不是一定要以扰民为前提?
笔者前些日子去了一趟山东,看到青岛市正在建地铁,按说,这样巨大的一个交通建设工程,理应造成市区道路的大破坏、市区交通的大拥堵才对,但我在青岛市很多道路上只是看到马路台阶上每隔二三十米左右有一个两平米大小被围起来的竖井,其中有工人在工作,而其他的道路交通一切如常。
反观这次我们兰州安宁区的快速公交道路建设,长达数月不说,尘土飞扬扬、停水停电忙、拥堵时间长、效率进度降。试问,我们的规划和建设项目可否真正站在造福于民的立场上不扰民或少扰民呢?我想青岛的地铁建设工程给了我们一个正面的答案。
4.是否在工程发包、建设过程中实施科学化管理的问题。在我们的身边经常看到在兰州道路交通建设过程中的“占山为王”的现象,即工程建设者只要承包到手,立刻画地为界,围堵圈地,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要么不开工,要么磨洋工。致使整个建设过程中严重缺乏工期进度、建设质量、工程安全等方面的监控与督察,而实施科学化的管理恐怕更是贴在墙上、挂在嘴上的条条框框。
作为一位普通的兰州市民,我对兰州的各方面的变化和发展既充满信心又特别关注,尤其是道路建设,因为它关系的是我们每一个人每天出行是否方便快捷的大事。
作为一名学者,我想我的上述管窥其实也是想为甘肃省十二五规划的实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衷心地期待我们甘肃、我们兰州更加美好。
一、经济全球化深入对区域发展规划制定的挑战
(一)济全球化使区域由封闭走向开放
经济全球化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的“地理大发现”和“东西方航线开辟”。在封闭的经济体系里,区域发展规划较少需要考虑别的区域,只需处理好自己区域内部的问题,但是随经济全球化日渐深入,区域发展不仅依赖于自身,也越来越受他人影响,因此在区域规划制定中必须要考虑到这一点。区域发展受到的他人挑战主要有以下两点:(1)该区域工作岗位被其他区域替代。在封闭的经济体系里,比如在美国,由于其劳动力整体素质较高,因此某些较低端的劳动力由于稀缺性仍然可以得到还算过得去的工资,但在开放的经济体系里,竞争加剧了,一个工作岗位不再必然留在一个区域,这类低端劳动密集型工作完全可以被外包或转移至劳动力价格更便宜的发展国家,而事实也是如此。因此,一个区域的发展由于经济全球化的深入越来越受到他人影响。这是对区域规划制定的挑战之一,若没有预计到,没有提供必要的再就业培训和经济补偿,则很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社会问题。(2)本区域资金、人才、技术外流。在一个封闭的经济体系里,政府若大力发展教育,培育企业,其收益都会为本区域独占。但是在一个开放的经济体系里,人才、资金、技术的流动日益便捷,因此,如若一个区域虽然培养了人才,培育了企业,也完全可以被其他区域搭了便车,对其他区域来讲这是一种正的经济外部性,而对本区域来讲这种正的经济外部性不能内部化将会对本区域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这对本区域来说并不公平,自己种树别人摘桃。并且这种挑战通常发生在发展较落后的地区,落后的地区通常留不住人才,这就造成了恶性循环。如何留住本区域的资源和吸引其他地区的资源对规划的制定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
(二)经济全球化改变了区域内各社会角色的关系并加剧了竞争
以社会职能来分,按人们扮演的角色可分为企业,政府,企业的员工和消费者,消费者和员工是从企业的角度来说的,对政府来讲可被统一划为公民。它们间的关系是:创造价值的是企业,更确切的说是企业雇用员工生产而创造价值;消费者购买商品使企业得以生存,发展;公民个人无法提供公共物品和维持社会的公平和秩序,于是政府就诞生了,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及服务,但它本身并不创造价值,因此它通过向他的服务对象,包括企业和公民征税来维持自己的正常运行。他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可以用下图表示:
箭头方向表示货币流向,从这张图中不难看出谁是谁的“衣食父母”,消费者是企业的上帝,员工对于企业来说处于弱势,政府需要为企业提供良好的经营环境,同时又要服务于当地的公民。但在一个封闭的经济体系里,虽然消费者是企业的上帝,但他的选择并不是很多,很多时候他不得不忍受高价而质量低劣的产品;员工虽然受制于企业,但是由于企业又必须需要员工,员工可以联合起来罢工,因此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受制于员工;政府虽然需要服务于企业,但企业也需要政府的支持,并且当地只有一个政府,企业若想在一地投资,它别无选择,必然需要与当地政府搞好关系,这样,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制于政府。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过程的深入,以离岸加工和服务业外包等为代表的新经济活动形式的兴起使这几者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改变:企业在选择投资地点和雇用员工时有了更多选择;政府虽依赖企业税收,但是只要政府可营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他也有了选择更好企业的机会;同样,消费者和员工也有了更多选择不同商品和企业的机会。因此,这几个社会角色因为经济全球化而不再被束缚于某一个角色的某一个体,相对于单独个体,每个角色的谈判能力都大大增强。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人都是赢家。唯有哪个政府能够提供更好的投资环境,哪个政府能吸引到企业,进而增加自己的收入,以便提供更好的服务;哪个企业能提供更好的产品,哪个企业能赢得消费者,哪个企业能提供更吸引力的工资,哪个企业能吸引到人才;哪个员工是不可缺少的,他才能得到更高的工资。因此,经济全球化使得区域间的竞争更加激烈,无论对于哪个角色,受益的都是做的好过别人的那个。
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制定区域发展规划的建议
(一)应保持开放的姿态和以加强地区持续吸引力为核心
由于经济全球化优化了资源配置,因此全世界总体受益增加,如果一区域政府迫于某些群体的压力阻碍这一趋势,实行贸易保护政策,并且阻止本地企业外流,他就会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因为资源没有得到最优配置,最终会影响到当地的经济。无论是世界银行还是IMF给出的建议都是鼓励政府进一步开放经济,认为阻碍国际贸易和投资的方式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只是短期解决办法,不能带来一地区长久的繁荣。因为生产要素一定会流向最优配置的地方,所以,明智的政府应该懂得保持开放姿态的重要性。政府虽然不应直接插手市场竞争性领域,但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区域规划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一个区域的发展方向。上文已经分析在各区域间缺乏联系的以前,企业比较受制于当地政府,但是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使得企业在决定是否投资和选择哪个区域投资方面有了更加灵活多样的选择,在与政府的博弈中,好的企业的谈判能力大大增强。而企业提供了90%以上的就业,也是税收的主要来源。因此,区域竞争力取决于其拥有企业的数量和质量,而一个区域持续的竞争力则取决于其未来能留住企业能力,即不断保持和改善自己的投资环境以培育和吸引到好的企业。企业之所以选择在一地投资,除了政府从基础设施到相关政策给予企业更好的投资环境,更重要的是如今的市场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也是可以流动的。因此,政府若要留的住企业就要留得住人才,有人才才能吸引企业,或者说吸引到高利润企业,高利润就代表高税收,就有能力提供更好的服务。在区域规划制定的过程中,虽然发展中国家在廉价劳动力上是有比较优势的,这点可以利用,但不能沉迷。随着印度的崛起,非洲的觉醒这种比较优势还能保持多久?规划的制定一定要有前瞻性,世易时移,与时俱进,不断改善区域内部的投资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竞争环境,调整自己以保持对人才对企业的持续的吸引力。在以前,由于中国没有很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很多人才流失到发达国家,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回国,而中国也在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向高端转型,越来越多的人才也吸引了跨国公司研发中心的转移,这种良性循环在中国较发达的地区已初见端倪。
(二)加强区域间合作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实力越雄厚的企业和政府在谈判能力上就越占优势,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壮大,在1999年时,世界上100个最大经济体中,有51个是企业,只有49个是国家(根据企业的销售收入与国家的GDP比较)。因此单独政府若与这类企业谈判,可想政府的谈判能力有多弱。在中国,有些省市政府为了招商引资,竞相压低土地价格和税收,政府鹬蚌相争,企业渔翁得利,虽然造成这种现象跟官员的政绩考核制度有关,但也反映出政府在面对企业时弱势的一面。欧洲各国之所以结成欧盟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加强欧盟整体在贸易中的谈判能力,欧盟以一个声音来与企业或其他国家谈判,就不会出现中国各地方政府间恶性竞争的恶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区域间的合作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格外重要。另外,如今世界上的很多问题已超越国界,比如以全球气候变暖为代表的环境问题,因为这类问题超越国界并有很强的负的外部性,因此需要各国协商解决,国际合作客观上要求政府让渡某些权力,国际组织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总之,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区域间的合作会不断加深。区域发展规划应体现这一趋势,做出适当的反应。
(三)对弱势群体有良好的社会保障措施
经济全球化使得竞争变得激烈,一个区域内总要有在竞争中败下阵来的人,比如现阶段发达国家的低端劳动者,反全球化的声音在这些地方不绝于耳。在中国以北京和上海为代表的大城市里的老市民也有相当一部分房屋拆迁被赶到城市周边地区和单位下岗。对于这种情况,规划制定者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政府早应该看到社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升级会使得辖区内一些只拥有某些正在萎缩或转移的特定产业的技能的员工未来失业的风险,而这时这些人很难在有精力和机会去掌握新的技能。虽然为保护辖区内某一群体以抵制的态度来面对经济全球化是不可取也不可行的,但也要采取措施。世界银行和IMF提出的建议都是要求政府加强教育和职业培训,以帮助公民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政府有义务在员工面临失业危险前就应该让他们明白市场是不断变化的,使本区域公民时刻保持一定的危机感,对不断变化的环境有敏感的反应,否则一旦出现产业转移或被替代很可能引起社会的不安或动荡。
三、结束语
【关键字】区域;交通运输规划
1引言
区域交通运输系统规划任务是:在全国统一交通运输网指导下,根据地区社会经济、人民生活和国防建设的需要,以及区内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经济布局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和各种运输方式只见的合理分工与协作,有秩序地构建地域综合运输网。
2发展问题研究
2.1缺少理论指导
交通运输的规划和发展,首先必须搞清楚交通运输是做什么用的、是为谁服务的,才能根据其定位和服务功能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与建设。然而,目前的许多交通运输规划制定更多地是从交通运输系统自身发展与完善以及部门的角度进行规划,虽然也提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满足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但规划中潜含的贯彻的理念不明确,即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城市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生存环境之间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以及作用,在我国的具体国情条件下,到底应该贯彻什么样的发展理念不明确;在制定交通发展规划与目标时,没有真正将交通运输的发展战略融入到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目标下。由于战略定位不清,理念不明,缺少整个交通运输体系明确的发展方向,也就很难有明确的导向性目标,致使目前的交通规划基本上是一种追随需求型的规划,主要是从交通运输自身的功能作用和运输的特性进行各种运输方式发展规划,对交通运输形成的资源利用、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可能满足人们追求出行的物质享受程度、以及整个系统的运输效率、成本、环境等没有度量尺度,即科学发展观在交通运输的总体发展中具体应如何体现,才能使交通运输的发展符合和支持国家及地区发展战略,需要有比较明确的方向性内容或标准。
2.2出发点的错误
交通流的增长,除了与基本需求有关,还与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模式有着极大的关系,如果缺乏相应的引导和控制,按交通流需求进行交通供给,则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将永远无法满足需求,因为追求物质享受和个性机动化是人们的天性,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很难通过个体自主选择来实现。在没有将各种运输方式的外部成本基本内部化的情况下,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私人小汽车的普及,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小汽车的使用形成耦合,交通需求结构将会产生越来越大的偏向,形成增加交通基础设施供给――交通拥堵暂时克服――产生更多的交通需求――造成新的更大的拥堵的黑洞循环。然而,目前由于缺少综合运输发展战略的指导和约束,许多交通规划,对交通作用的理解和对交通功能的确定上存在偏差,主要是从满通工具的交通流出发,适应交通流的需要,而不是从如何更合理、更有效、更经济地提供运输产品出发,将目的与手段颠倒,而且各种运输方式的规划也主要是从自系统本身发展如何满足需求和提高内部运行效率出发。这也是造成缺少宏观调控依据、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2.3预测方法的问题
运输需求预测是一项非常复杂和高端的工作,需要对交通运输的全面现状、运输量的生成机理、需求结构与政策的关系、流向与网络布局的关系、未来经济社会以及城市的发展趋势、交通运输发展战略及政策等方面的情况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和把握,在对众多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进而才能对相关的参数和影响因素进行较准确的判断,而不是仅仅懂得数学方法、没有对交通问题深入理解就可以进行预测,但在现实中许多情况却恰恰相反。
目前在交通运输需求预测中,一是现有统计数据的如何采用和准确程度问题,公路运输量的统计数据是采用抽样调查按一定的计算方法得出的,与按照实际交通量推算出来的数据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而且反映的是发送量的数据;二是目前采用的大多数预测模型和“四阶段法”基本上都是根据以往交通运输量与GDP、人口、人均GDP的关系,并基于原有的发展趋势进行因果关系外推或延伸预测,西方国家成熟于20世纪六十年代的“四阶段法”传统交通规划预测模型主要是为当时的高速公路建设服务,从现在看来,存在着多方面的不足:一是未能将各种运输方式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和预测,未能反映价格因素对各种运输方式之间需求量变化的影响,模型方法对交通政策的反映僵化和缺乏敏感性;二是对经济结构的变化、人们的出行行为、土地使用与交通的动态相互作用等未能反映在模型预测中,八十年代后,西方国家对交通预测模型进行了较大改进和新的开发,如伦敦交通战略模型研究(1996)和美国的32个大都市区规划(MPO)的多数研究都考虑了土地开发使用与交通之间的关系;
2.4交通服务为依据的规划问题
现行的交通规划基本上是以行政区划为单位,自上而下进行单纯的交通规划,与区域经济规划、城镇体系发展规划相关性不强,规划中重视行政体制内反映政治、经济隶属关系的上下二层节点的联系,而轻视同一层次节点间的联系,而且各个层次路网规划中缺乏协调、反馈机制。尽管在全国和各省的规划中,也考虑到了城市之间的联系,但考虑的主要是两点之间的联系,而非区域内在的经济、城镇体系以及产业发展所需要的交通联系。
现行的交通网络主要是按行政等级进行划分,铁路分国家铁路、地方铁路、城市地铁,公路分国家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实质上是按线路联系的点的重要性进行划分,从行政层次上看,结构和职能非常清楚,但从一个区域或城市对交通基础设施的使用上看,交通基础设施不是按承担不同的交通服务功能进行规划,造成功能不清、各种交通混合在一起,交通效率未能有效发挥。一是对于在国家铁路、地方铁路之外的区域城际铁路和在规划的国省道之外的区域性公路,缺乏明确定位,规划和投资建设的主体不明确;二是在一条繁忙的线路上多种形式的出行交通混合在一起,即多个交通功能“复用”同一条线路,对运行效率造成很大的影响,既对跨区域长途交通快速行驶的要求造成影响,也对区域内交通便捷接入或汇入的要求造成影响,在总体交通需求较小时,这些影响还可被接受,但随着交通需求的增大,对各种功能交通要求的满足度将会不断下降,整体运行效率将会不断降低。
3结论
随着区域经济和区域一体化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或规律,有必要在目前规划的基础上增加区域交通规划和区域交通干线这一层次,以打破行政区划和部门界限,协调区域内主要交通基础的规划布局,形成支撑区域整体发展能力提高和资源共享的交通网络,并使其成为区域内各主体希望实现的目标。对于未来交通需求量大的通道,应按不同的交通服务功能分别布局建设线路,不同交通服务功能的线路在设计速度、出入口间距、沿线汇入车流等方面采用不同的设计指标和服务水平,为使用者提供不同交通服务功能的使用选择,以满足不同的交通出行要求,提高网络服务效率和水平。
参考文献
[1]Islamabad.Software tools for forgery detection[J].Business line.2001.(5). 29~32
[2]仁科社,《交通运输系统规划》. [J].人民交通.2005.(8).137~144
1.经济快速增长必然伴随着交通迅速发展。很多的研究成果证明,西方国家在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段,都伴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快速增长。中国也不例外,例如,在近10多年里,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国的基础设施加速改善,例如铁路里程从1998年的6.64万公里增加到2010年的9.1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从0.87万公里增加到7.41万公里,达到世界第二位。这一方面源于交通运输体系为规模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要基础,另一方面也由于交通运输是一种基本的公共产品,当地区经济增长,政府财力充足时,会投入更多的资金到基本公共产品的供给上,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良性的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的质量要求更高。经济快速发展的结果就是地方财政收入的增加和经济实力的增加。而随着经济规模的逐步扩大,对良性经济的要求必然会要求更高。而科学、高效的交通运输体系则是良性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区域交通规划建议
基于上述区域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关系分析,笔者认为区域交通的运输规划必须和区域的经济发展规划具有相当的协调和统一性,这样才能实现区域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的一体化发展。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当下我国的交通运输规划仍然局限于自身的行业范围内,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充分协调。就上述情况,笔者对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交通运输规划,提出具体建议如下:
(一)地方政府要在充分分析区域内的交通运输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适应性问题,不断提升交通的运输量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这种适应性不仅是根据区域经济活动特点调整运输结构,同时要合理配置区域空间的交通资源配置,不断加强交通运输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体化规划和建设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最终实现交通运输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制定交通运输发展的区域性差别战略。政府部门要根据当地宏观经济发展的区域规划,特别是中长期规划,结合各区域交通发展的实际,对交通设施、交通道路进行科学设定,在科学论证和反复研讨的基础上,制定有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化的交通运输发展战略,使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能相互促进,达到经济发展最优和交通设施布局最优的效果。
关键词:水源保护区规划保护发展
中图分类号:S273文献标识码: A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饮水安全已受到严重威胁。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问题已成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尽管各地对水源保护做了大量工作,并却得了一定成就,但由于受地域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总量的影响,饮用水源地保护与地区经济发展并不平衡,部分地区甚至冲突严重。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饮用水源地规划、坚持水源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重的规划策略是规划实施的重要保障。笔者以假期参与的《蒙阴县云蒙湖生态区总体规划》(2012——2030)规划设计项目为例,对以保护与发展并重为原则的水源保护区规划内容做初步探讨。水源保护区规划的重点内容应体现在保护区的目标定位、生态保护规划、水源保护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空间管制规划、城乡用地布局规划等几个方面。
一、目标定位
水源地保护区规划的基本思路是以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为主线,首先确定水源地的发展目标,并对影响实现该目标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规划的重点任务,从而保证规划目标的落实与实现。
一般来讲,水源保护区规划确定的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着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目标导向:确保水源地水质安全;保护地区生态环境;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问题导向:快速发展对水质保护和生态环境的冲击;经济规模与结构对发展目标与发展风险的影响;功能的独立性与系统协调性的矛盾。
云蒙湖位于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城东,为山东省第二大水库,现为临沂市城市水源地。临沂市是山东省南部的重要城市,市区人口162.66万人,规划2020年临沂城区远期最高日规划用水量需62万立方米,其中53万立方米取自云蒙湖水源地。云蒙湖生态区水源地对临沂市的供水安全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由于水源保护区用地范围较大,其内存在集中居住区,且部分地区人口密度较大。针对水源保护与居民经济发展的不同要求,规划应对水源保护区的职能地位做深入研究和分析,其基本职能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保护水源水质;
2、维护与重建保护区内生态功能,确保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发展;
3、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经济,提高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4、优化生态区的人口布局,创造良好是空间形态,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
水源保护区规划必须体现出保护与发展的主题,突出“蓝色、绿色”的自然生态特征。水源保护区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保护,在保护的同时必须实现地区的综合发展。随着流域内社会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水源保护区内必须维护绿色的生态环境、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以维护水质的绝对安全。
二、生态保护规划
生态保护规划是确保水源水质安全的生态基础。在宏观上形成水源保护区的基本生态框架,建立融入区域的生态安全格局。
云蒙湖水源保护区规划着眼于水源涵养和水质保护,并结合水源保护区内山地起伏、沟壑纵横、植被覆盖处在山体中上部的特点,规划重点保护9个森林生态斑块。
规划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范围内全部实现退耕还林,建设一级保护区的防护绿带。
三、水源保护规划
以水源地保护为根本目的,兼顾流域经济发展,以发展促保护。规划水源保护主要内容如下:
1、水源保护分区
按照国家《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中关于湖泊、水库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方法规定和要求,结合水库实际情况,并根据政府防汛抗旱部门的要求确定水源地汛末蓄水位。
规划一级保护区包括以下几个范围:(1)汛末蓄水位以下全部水域;(2)取水口侧水位线以上200米范围;(3)河流入库口100米范围;(4)除上述地区外汛末蓄水位水位线外侧50米范围。
二级保护区陆域范围的确定,应依据流域内主要环境问题,结合地形条件分析确定。依据环境问题分析法,当水源水质受保护区附近点污染源影响严重时,应将污染源集中分布的区域划入二级保护区管理范围,以利于这些污染源的有效控制。
准保护区:二级保护区以外至分水岭线的汇水区域设定为准保护区。
2、水污染防治规划
(1)一级保护区的水污染控制
水源地一级保护区采取的工程措施有:隔离防护工程、跨湖桥路防侧翻工程、污水收集系统工程、库滨带建设工程、保水型生态渔业建设工程等。
(2)二级保护区水污染防治规划
主要包括:污染严重的企业整治工程、乡镇污水处理建设改造工程、中水回用工程、户用沼气工程、秸秆综合利用工程、农村垃圾处理处置工程、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工程、绿色生态农业建设工程、农田径流控制工程、沟河治理工程等。
3、突发性水污染防治规划
(1)建立突发性水污染预警体系
主要措施包括:设立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警监测站、建立应急监测预警制度、建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内重点污染源事故预警体系、建设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和联动体系等。
(2)提高突发性水污染监测水平
主要措施:为提高水环境监测能力与分析水平、增加应急监测项目、建立健全环境应急长效机制等。
4、周边地区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立足流域的地理特点,本着保护自然资源和合理开发利用有机结合的原则,全面规划、合理调整水库周边产业结构,建设水源保护区以林为主,林、农、牧、副业相结合的生态农业,开展以保护水源、治理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的小流域治理工作。实现引水保源、绿山平田、育林筑路、美化家园的生态建设目标。
四、产业发展规划
产业规划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导,同时大力发展湖区经济,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以发展促保护。由于不同地区的水资源保护区发展条件不同,因而必须选择适合本地区特点的产业类型和发展模式。
规划云蒙湖生态区的产业发展规划为:休闲渔业规划、林业及观光农业规划、湿地经济规划、生态旅游规划。
1、休闲渔业规划
休闲鱼业是指人们劳逸结合的鱼业活动方式。休闲鱼业是把休闲观光、水族观赏等休闲活动与现代鱼业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结合配置,以提高综合效益的一种新型鱼业。规划休闲渔业园区形成五种形态,分别为:运动形态、体验形态、食鱼形态、游览形态、教育文化形态。休闲渔业布局分为湖面养殖区、鱼塘养殖区、湿地养殖区、教育观赏区和文化展示区。休闲渔业的配套设施包括管理设施、服务设施、水质保障设施与生态保障设施。
2、林业及观光农业规划
为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持续的经济效益,规划水源保护区内应积极发展林业及观光农业。
林果业:在坡度不大(15—25º)的山腰地区,发展林果业,一方面形成生态区的良好景观,另一方面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增加农民的收入,发展集休闲度假、体验农家丰收喜悦、生态旅游为一体的采摘业。
生态经济林:在地形坡度大(25度以上)的区域发展生态经济林,此外,对已经开垦的土壤薄、产量低的农田和果园予以退耕还林、还草,提高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以及对水质的污染。
观光农业:是指具有保护环境、生态美化环境和观光旅游等功能的农业。观光农业主要有以下几种形态:观光农园、农业公园、教育农园、森林公园、民俗观光村等。
3、湿地经济规划
湿地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对保持生物多样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的重要地区和濒危鸟类、迁徙候鸟以及其它野生动物的栖息繁殖地,依赖湿地生存、繁衍的野生动植物极为丰富。湿地可降解污染物,保持水源水质。同时湿地可提供丰富的动植物产品,具有较强的经济效益。
规划在水源入口处设立湿地公园。依托湿地公园的建设,湿地表流种植水草、香蒲、菖蒲以及部分荷花、水莲,营造了湿地水生植被和湖滨植被带。
湿地可以发展芦苇业种植,对芦苇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在湿地水域可发展水产养殖业,进一步提高水面利用率,使水产养殖业走市场化、产业化、规范化、集约化、科学化的路子,提高周边居民的收入水平。
4、生态旅游规划
生态旅游的目的地是保护生态地区完整的自然和文化生态系统,参与者能够获得与众不同的经历,这种经历具有原始性、独特性的特点。生态旅游强调旅游规模的小型化,限定在环境承受能力范围之内,这样有利于游人的观光质量,又不会对生态区环境造成大的破坏。
五、空间管制规划
为了实现对水源保护区内不同地区发展的分类指导,规划按照下表分区标准划定空间管制分区。空间管制分区为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三种空间管制类型。根据不同的管制分区,规划提出不同的空间管制措施。
生态区空间管制分区标准
六、城乡用地布局规划
城乡用地指行政区范围内所有土地,包括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建设用地包括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区域交通设施用地、区域公共设施用地、特殊用地、采矿用地以及其他建设用地。非建设用地包括水域、农林用地以及其他非建设用地。规划对各类用地进行整理,建设科学合理的用地布局结构。规划通过建设集中居民点,对部分居民点进行搬迁改造一方面可以有效减低生态区内人口密度,降低生态风险,另一方面可以节约建设用地,实现土地的集约化经营,有利于流域内经济发展。
七、建立实施保障制度
水源地保护规划的实施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必须贯彻保护与发展并重的基本思路,建立现实可行的保障体系。按照水源保护区的情况不同,可采取不同的实施措施,但一般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严格执行各类规划
加强生态区用地范围内村庄的改造更新,提高土地利用率,加大规划管理力度,健全规划管理程序,规划范围内的各项建设,必须符合规划。
2、建立经济支援和损害补偿机制
应建立保护水资源、恢复生态环境的经济补偿机制。补偿方式包括资金补偿、财政转移支付、实物补偿、项目补偿、产业补偿、技术和智力补偿等。
3、建立资源保护市场机制
逐步把市场经济体制引入到生态区资源保护工作中。
4、提高水源管理水平增强规划宣传力度
参考文献:
一、“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成就
“十一五”时期,在省、市教育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全区教育工作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走在全市前列,构建和谐”工作主题,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大力实施“三名工程”,精心打造教育品牌,全面完成“十一五”期间各项指标任务,初步构建了与中心城区相适应的现代教育体系,实现了教育跨越式发展。2008、2009、2010年教育工作连续三年荣获全市十三区县综合考评一等奖。2009年被省、市教育、纠风、监察、物价、财政、审计、文体等七部门授予“省教育收费示范区”和“市教育收费示范区”。校园安全工作持续走在省、市前列,实现了“七个率先”,2010年5月在我区召开了市学校、幼儿园及周边安全防范工作现场会。
学前教育全区注册登记幼儿园67所,在园儿童18247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5%。学前教育体系建设初具规模,创建省级示范园9所,市一级幼儿园11所。
义务教育全区小学50所,在校学生43743人,普通初中20所,在校学生22891人。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巩固率均保持在99.99%以上,初中升学率达到了95%。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校生达到18214人。完成了枣园小学、中堡子小学、二府庄小学、回民中学等4所薄弱学校治理工作,全面消除了薄弱学校,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办学理念、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生源质量等方面的差距不断缩小。2007年通过国家“两基”复查验收,2010年10月以优秀等次被省政府授予“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区”。
普通高中教育全区普通高中学校14所,在校学生12812人,创建标准化高中8所,比2006年增加5所,占辖区高中总量的57.1%。普通高中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及实践能力,持续推进高中教育内涵式发展,形成了开放型、高质量的普通高中教育集群。
职业教育全区中等职业学校5所,职业教育培训机构27所,其中省级、市级重点职业学校3所,占全区职业高中总数的60%,职业学校在校学生6708人,毕业生安置就业率达到98%,拥有工民建、汽车维修、电子电器、制冷空调、会计电算化、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等8个精品示范专业。形成了以职业学校及社会职业培训机构为依托,以辖区企业用人单位为载体的职业教育就业培训体系,充分发挥了职业教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作用。
特殊教育通过和枣园启智班实施随班就读为残疾学生提供了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三类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得到进一步提升,有就学能力的残疾儿童和少年都能接受义务教育。
民族教育区是全省最大的回族聚居区,现有民族教育校园9所。“十一五”期间,启动实施了“2142民族教育发展计划”和“民族教育集中改造项目”,计划投入8035万元对市第三保育院、洒金桥小学等民族地区校园实施集中改造和重建,“十一五”末已累计投入1830万元完成了回民中学、实验职专、新建幼儿园等项目,有效提升了民族教育发展水平。历史文化街区小学、初中入学率达到100%,中学巩固率达到99%以上,306名民族学生考上大学。
民办教育全区民办教育异军突起,目前已经建成了外语学校、益新中学、明珠职校、中华世纪城小学、蔚蓝花城幼儿园等48所民办学校和幼儿园,初步形成了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三教统筹”,经济、科技和教育有机结合的科学发展格局。我区被教育部授予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称号。
教师队伍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教职工5729人,其中专任教师4538人。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100%100%、97.47%,小学专科以上学历教师93.03%,初中本科学历以上教师89.94%,高中教学研究生学历达到11.43%。建立了“名教师”培养机制。积极开展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及师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三新一德”培训;与陕师大等高校合作,在中小学教师中开设研究生课程研修,每年举办教师赛教活动,为教师搭建了学习交流的平台。培训教师19000人次,评选出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266名,涌现出全国和省、市级各类先进人物43人,带动了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教育教学改革“十一五”期间,全区教育系统扎实开展了“教育发展提升年”、“教育科研年”等活动,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改进考试评价制度,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坚持以质量为本,抓制度建设、抓常规管理、抓机制创新、抓评价体系改革,增强各校园抓质量的责任感,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断推进新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狠抓中小学双常规管理,积极推行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健全完善了学生成长记录袋,加强了高中模块考试的调研,在全系统推广实施“导学稿”教学模式和网络教研,确保了素质教育有效落实,相继开展了“文明校园”创建、“小手拉大手”、“三讲两实践”等主题活动100余项,与军队、革命旧址、高校联建了16个德育基地,创建省、市级艺术教育示范学校9所,2所学校被授予“省实施素质教育优秀学校”。
教育投入与建设累计投入2.63亿元,完成灾后重建、校舍安全工程、教育信息化工程、校舍建设维护、取暖设施、教学仪器设备配备等133个项目,新建、改扩建校舍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全面落实了“两免一补”和教育资助政策,并于2008年秋季起免除了城市义务教育学校学杂费。2010年秋季开学,中、省拨付我区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212.9万元,资助学生3086人;2008年以来,全区财政投入和争取上级资金累计1858万元,用于解决困难家庭子女上学问题,其中,国家助学金资助中职学生17967人次、贫困高中生1415人次,资助金额1460万元;374名贫困学生享受国家助学贷款,贷款金额224万元;财政补贴农村贫困中职学生960人,补贴金额154万元;社会资助贫困学生100人,资助金额20万元,做到了应免尽免,应补尽补。妥善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难问题,2008年以来,为42495人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解决了入学问题。2009年秋季起,在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家庭困难学生中全面实施了“蛋奶工程”,10450名学生享受到了一天一包奶和一个鸡蛋的惠民政策。
校园安全高度重视校园安全,累计投入1003万元进行校园安全建设,实现了“七个率先”,即,在全国率先为学校办理校园责任险,累计投入280万元,为区属学校办理了校园责任险;在全国率先开展“警务进校园”活动,配置了180余名民警进驻各校园,有效预防和减少了青少年违法犯罪;在全国率先实施校园视频监控工程建设,投入220万元,全区校园监控率达到100%;在全省教育系统率先成立校园安全管理专门机构,2006年成立了校园安全管理办公室,2009年将其列入区教育局正式编制,进一步加强了校园安全管理的组织协调力量;在全市率先成立校园周边安全防范专职群防队,配置108名安全防范专职群防队员入驻校园;在全市率先为校园配置防割手套、强光手电等警用安全防范器械,有效提高了校园应对突况的能力;在全市率先为校园设立“交通安全辅导站”,指导学校开展交通安全教育活动,维护了校园周边交通秩序。全区共有48所区级平安校园,6所市级平安校园,3所省级平安校园。2008年荣获省教育系统稳定安全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教育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还不能完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对教育日益增长的优质化、多样化需求,经费投入依然不足,学前教育有待进一步提升,义务教育发展不够均衡优质,高中阶段教育结构不尽合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教育资源还需进一步整合,教育管理体制有待不断完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待继续深入,教育质量和现代化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特别是作为全省最大的民族聚集区和市中心城区,在民族教育发展和教育引领上水平方面还需进一步提高。
二、“十二五”期间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落实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全国、省、市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战略,强化教育服务理念、学生全面发展理念、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内涵发展,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打造教育品牌,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创建教育强区,为区域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坚持内涵发展原则。深入实施“三名工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出发点,切实提高各级各类学生及群众的综合素质。继续深化教育改革与调整,提高教育发展综合水平,确保持续走在全市前列,不断提高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坚持人才强教原则。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行适合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人事制度,积极实施“区管校用”中小学管理模式,强化岗位管理,逐步将“学校人”向“职业人”转变,促进教师合理流动;大力提高教师与管理者的专业化水平,重视骨干教师与校长的培养,吸引优秀教师和管理者到我区从事教育工作,优化师资结构,整体提高师资水平,加大“名校长”、“名教师”培养力度。充分利用高等学校和专业机构专家、人才的优势,促进教育的科研、教学、教育的创新发展,提高区域教育的持续科学发展能力。
坚持优质均衡原则。加强教育布局调整,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促进区域内各级各类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积极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引领和辐射作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打造“名学校”,不断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严格实行控辍保学制度,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保障全部学龄儿童、少年受教育机会。
坚持科学创新原则。充分发挥创新对教育事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在确保和谐稳定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机制、运行模式等改革创新,推动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十二五”期间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
切实把促进教育公平,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各类教育协调优质发展作为核心工作,不断规范办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全面加强教育布局调整、青少年德育、教师队伍人事改革,推进学前教育、基础教育、民族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校外教育加快发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教育强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加强德育工作。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认真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进一步整合区域德育资源,完善中小学纵向衔接、学校家庭社会横向沟通的学校德育体系,促进学校德育与家庭、社会的紧密结合。抓好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科学规划不同学段学生德育的具体内容,紧扣时代主题,坚持理想信念教育,培育民族精神,举办法制、国防、诚信、社会公德、环境保护等专题教育活动,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科研,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培养德育骨干力量,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2.规范办学行为,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进一步完善中小学课业负担监测、举报、公告和问责制,把减负作为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重要内容。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控制作业量,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严禁教师从事有偿家教。切实解决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全过程。
3.提高学生身体健康和艺术修养水平。完善学校体育、艺术与卫生教育工作机制,优化整合学校体育、艺术与健康教育资源。加强学校教学管理与指导,切实保证中小学开齐开足体育、艺术和健康教育课。牢固树立“健康第一”思想,深入广泛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到2015年,全区各学校95%的学生达到合格标准,全区新创建贯彻《国家体育工作条例》示范校5所。实施并完善学生营养餐工程,增强学生体质。推进中小学卫生工作队伍建设。大力推进标准化卫生室和标准化中小学卫生保健所建设。丰富学校艺术教育内容和形式,推进传统艺术、高雅艺术进校园,增强学生艺术素养,全区新创建艺术教育示范校5所。积极实施中小学体育艺术“2+1”项目,确保每个学生至少掌握两项体育技能和自主发展一项艺术特长。加强高中学生军训基地管理,深入推进中小学国防教育工作。
(二)继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4.调整优化布局,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依据“大、大教育”理念,按照适度超前、相对集中、就近入学的原则,进一步优化调整区中小学、幼儿园空间布局和规模。结合“2142民族教育发展计划”、大兴新区建设、城中村改造、棚户区改造,按照区域经济发展和人口流动趋势,坚持分步实施原则,以大力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办学条件为突破口,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进义务教育高标准、高水平均衡发展。“十二五”期间在全区新建、改建、扩建30所幼儿园,在大兴新区、历史文化街区、汉城路西侧地区、枣园地区撤销合并6所小学,在汉城路西侧地区和大兴新区建设3所高标准小学,1所初中和1所优质高中。到2015年底,学前教育二级幼儿园达到21所,一级幼儿园达到18所,省级示范园达到12所;义务教育阶段省、市级实施素质教育优秀学校达到8所;省级标准化高中达到11所,省级示范高中达到2所,各级各类特色校达到50所以上,形成富有特色品牌,在全市具有影响的“名学校”集群。到2015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8%;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和巩固率保持100%,初中学生辍学率控制在0.5%以下,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8%,普通高中在校生规模达到15000人左右。
(三)全面提高教师队伍建设水平
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学校岗位管理制度,加强编制管理,推行“区管校用”中小学教师管理模式,强化岗位管理工作,实行全员岗位聘任,以岗定薪、岗变薪变,深化教师交流及支教工作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不断优化教师队伍学历结构,幼儿园专任教师92%达到大专以上学历;小学专任教师96%达到大专以上学历,其中,本科学历比例达到52%;初中专任教师90%达到本科以上学历,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全部达到大学本科学历,其中研究生学历比例达到14%以上;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全部达到大学本科学历,“双师型”教师达到50%。加强师德建设,广泛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正确价值取向教育,树立爱岗敬业的师德典范,强化师德在教师考核、晋级、职称评定中的重要作用,开展师德建设评估工作。深化选拔任用机制改革,建立中小学校长公开招聘遴选机制,推行中小学校长公开招聘制度,实行小学校长任期制,建立科学有效的校长评价机制,逐步建立中小学校长准入制度,积极探索校长专业成长标准。“十二五”期间培养中学“名校长”6名、小学“名校长”10名。
6.加强“名教师”培养。搭建“名教师”发展平台,到2015年在全区培养区级学科带头人100名,骨干教师400名,教学能手700名。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管理,实施骨干教师交流支教制度,实现优秀教育资源共享。“十二五”期间,培养省、市级学科带头人30名、骨干教师120名及教学能手250名。
(四)加快职业、成人、民办和校外教育发展
7.进一步提升中等职业学校发展水平,推行职业教育市场化、集团化运作模式。把发展职业教育与繁荣经济、促进就业、维护稳定紧密结合起来,开展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办学,建立体现素质教育要求,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拓展形式多样的培养模式,进一步扩大公办职业教育资源,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加强精品专业建设,做大做强特色专业,全力做好招生工作,开展多层次、多区域联合办学,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与职业学校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参与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到2015年底,建成重点示范专业10个,职业技术实验实习培训基地5个,实现年招生2600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8000人。
8.采取多种培训方式,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充分利用职业、成人、校外教育资源优势,为广大市民提供学历教育、转岗培训、技能培训、在职培训,建立和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网络,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主创业的能力。深入推进“人人技能工程”,逐步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培训网络,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求学愿望,每年培训各类技术人才500人次,形成人民群众随时随地接受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需求的终身教育体系。同时,把职业教育与民族教育结合起来,开设民族职业教育特色班,促进旅游、商贸产业发展。
9.规范和指导民办教育发展。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和《省民办教育促进条例》,大力支持民办教育发展,依法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宏观调控民办教育布局结构。统筹规范民办学校师资、教育教学管理。发挥民办教育行业社团组织作用,促进民办教育依法自主办学,促进民办特色学校高水平发展。
10.持续增强校外教育工作力度,促进社会和谐。积极开展以社区教育为主的成人教育,扩大“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成果;继续加强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动,优化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加强校内外艺术交流与学习,拓宽素质教育实施渠道;进一步提升“小天鹅”校外教育品牌的影响力,推进校外教育就业及再就业培训实施。加强各级各类教育的衔接与融合。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学前教育、基础教育、成人教育、民族教育、职业教育及校外教育网络,促进国民教育、职业培训和其他继续教育的衔接。
(五)全面提高教育管理与科研水平
11.加强绩效考核和质量评估工作。完善与课程改革工作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切实加强对教学工作的管理、检查和评估,建立与中心城区相适应的教育质量管理考核体系,注重全员、全面、全过程管理,完善学校绩效评价标准,不断完善教育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实施全员绩效考核。
12.加强教育科研工作。突出教育科研的管理、科研、服务、培训、应用五大职能,充分发挥区教师进修学校等教师培训机构在教育科研工作中信息中心、培训中心、教研中心作用,引领学校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改善教育教学效果,提高教育质量;鼓励教科研人员和教职工以问题为切入点,组织实施课题研究,形成引领区域、学校发展的科研核心项目,积极推广“导学稿”、“高效课堂”等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教育教学科研成果,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持续开展校本教研、联片教研和教科研成果评比,鼓励学校结合传统特色开发校本课程;完善网络教研运行机制,中小学全面推行网络教研,组织课改成果展评,开展教育教学专家诊断活动。
13.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优化教育网和网络教研平台,丰富学科主题网站教学资源,形成共建共享、具有区域特色的网络资源平台,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
(六)提升民族教育水平
14.进一步加快民族教育发展步伐。整体规划民族教育工作,以实施“三名工程”为依托,统筹历史文化街区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工作,全面实施“2142民族教育发展计划”,建成布局结构合理、优质高效、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具有特色和时代特点的民族教育体系;建立并完善符合实际,科学有效的民族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政府全力支持、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局面。到2015年底,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比例达到95%,接受职业教育的比例达到60%,少数民族学生接受高等教育人数得到较大幅度提高。
四、组织实施
15.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认真实施科教兴区战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统筹规划和安排教育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强化区级相关部门的协调与配合,提高对教育资源的统筹管理力度,完善定期研究教育工作的制度。加强教育督导和监督问责,提高教育督导工作水平。
16.完善和规范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广泛参与,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教育投入机制。依法增加教育投入,满足教育发展需求。在严格按照国家法律规定,依法确保教育投入的“三个增长”,并将不少于20%的新增财力用于教育的基础上,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比例,确保教育适度超前发展。运用市场机制进行融资和盘活国有资产,拓宽投入渠道,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捐资助学,通过政府部门或非赢利组织向教育资助和捐赠,按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支持民办教育,促进教育投入主体多元化。健全教育经费投入和使用的监管和评审制度。按照有关预算法规编制、执行教育财务预决算。加强财务审计和对教育经费使用的监督。
17.设立专款,优先保障职业教育、民族教育发展。在落实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达到33%,并保证逐年增长的基础上,区政府设立职业教育专项经费,每年投入职业教育专款不低于100万元,用于重点项目配套、实训基地建设和示范专业建设,每年下达“双师型”教师项目专项经费80万元。2011至2013年期间,每年投入民族学校校舍建设资金600万元,并安排民族教育专项经费200万元,用于改善民族校园基本设施和进行教师培训、教学研究以及对民族学校优秀人才的表彰奖励。
18.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广泛参与、多种所有制共存的办学体制,积极支持社会资本面向全市与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需求,举办高质量、高水平、特色鲜明的民办教育机构,鼓励部分公办中小学、幼儿园利用品牌优势,与社会资本合作,进行联合办学。
19.进一步推动教育交流创新。加强区域内外和国际化合作与交流,促进教育对外开放,与国际教育机构建立联系,开展国际间学生、教师以及教育管理队伍的交流与互访,吸引境外优秀人才参与教育教学活动,推动扩大教育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和国际间教育交流与合作,引导教育吸收和借鉴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和社会的优秀文明成果,增进各国和各地区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加大校长、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境外培训力度。
关键词:区域城镇化协调整合管治制度保障新区域主义
一、我国区域规划的发展历程
我国区域规划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早期的区域规划目的是为了搞好工业的合理布局,落实国民经济的长远计划,使城市规划有充分的依据。80年代,国家相继开展了全国性、跨省区和地区性的规划工作,如完成了《全国国土总体规划纲要》;完成了攀西六盘水地区、湘赣粤交界地区、晋陕蒙接壤地区、乌江干流沿岸地区、金沙江下游地区等跨省区区域规划工作;在京津唐地区、吉林省松花湖地区、湖北省宜昌地区、浙江省宁波地区、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黑龙江省、安徽省皖北地区、福建省湄州湾地区等开展了区域规划工作。自1992年起,我国计划体制的一项重要改革,就是以经济的自然联系和资源、区位优势互补为主导的、跨省区的区域经济工作开始起步,跨省区的区域经济逐步发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层次。 在进入新世纪后,在经济全球化和新经济背景下,区域规划又涌现出一些新的规划思想和理念,例如在协调不同利益集团时倡导的管治理念,以及在全球经济整合背景下区域规划中涌现出的新区域主义思想、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二、我国区域规划的发展态势
20世纪90年代初,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编制多层次区域规划的,但是由于国土规划尚未通过立法取得应有的法定地位,不具有权威性和约束力,因此难以发挥其应有作用。
1989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规定:“全国和各省、直辖市都要编制城镇体系规划,用以指导城市规划的编制”,“设市城市和县城的总体规划应有包括市和县的行政区域的城镇体系规划”。由于确立了城镇体系规划的法律地位,使得在国土规划衰变后,城镇体系规划仍然在区域规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我国加速城市化进、提升大城市竞争力的背景下,以都市区规划、都市圈规划和城镇密集区规划为代表的新型区域规划正在不断兴起。
经济全球化所造成的竞争给每个地域单元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空间。为了确保各自的竞争优势,强化区域的联合就成为各级政治权力机构和经济发展机构的主动要求。新背景下的区域规划已不仅仅局限于解决区域内部的具体问题,而更加具有增强区域自身竞争力以获取更多发展机会的内容。
经济的网络化及迅速发展的交通、技术体系支撑,城镇发展的日益区域化、区域发展的日益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各地区空间演变的主导趋势,由此带来了对区域整体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生态共存共生、设施共享共建等多方面的需求,因此,区域规划日益凸现出其在区域资源整合和配置方面巨大的价值和优势。
三、现阶段我国区域规划编制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和新经济以及我国城市化进程日益深入的背景下,我国区域规划应如何应对的关键在于对现有区域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当前我国区域规划面临的中心问题是,如何在新形势下对传统区域规划的体制、理念、内容和方法进行系统的改革和创新,使其更能适应我国区域和城市的经济发展需要。
在我国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中,区域规划位于城市总体规划范围之上,对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提供指导和依据。在全球竞争的背景下,城市竞争已经不是单一的城市间的竞争,而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与其周边城镇共同构成的城市区域或城市集团的竞争。近年来,我国也涌现出各种城市区域的规划,例如广州、南京等城市相继编制了都市区规划,在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中提出了南京、苏锡常和徐州三大都市圈规划,浙江城镇体系规划中提出了杭嘉湖绍、温台、宁舟等城市群规划。
但是,目前开展的各类城市区域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之间存在许多矛盾和衔接上的错位。首先,城市区域规划的区域范围和城市总体规划的范围是有区别的,这就成为区域规划可操作性的一大障碍。其次,各类城市区域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不清,各类城市区域规划的任务和重点不够明晰,有的重在提供城市的宏观战略,有的侧重于城市的空间结构框架,有的强调中心城市的发展,有的则侧重各城镇之间的关系。
四、区域规划改革的几点思路
(一)以立法为突破,确立区域规划的法律地位
在今后我国区域规划的改革中,首要任务不是编制规划,而是通过立法,明确区域规划与现有各类规划之间的关系,确立区域规划的权威性和法律地位,确保区域规划的实施,发挥其对下一层次规划的指导意义。
(二)以城镇密集区、城镇群、都市圈发展规划为依托,以各部门的行业规划、专项规划为基础,建构区域规划体系
在我国,区域规划被分割成各种类型的规划,在体制上实行的是多重管理。我国目前的规划编制体系中,城镇密集地区规划、城市群规划、都市圈发展规划作为综合性规划,在其编制目的、内容和管理上,最接近于区域规划。因此,依托城镇密集区规划、城镇群规划以及都市圈规划,充分吸纳各行业和部门规划的成果并进行提升和补充、完善,从而建立起由区域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构成的区域规划体系。
(三)规划理念的创新
1.比较与竞争
在传统规划中比较重视对城市和区域发展中比较优势的分析,但在市场化和全球化的驱动下,城市间、区域间、国家间的竞争加剧,因此更加关注竞争优势。能否形成竞争优势,关键是人的因素。而以往在分析比较优势时多侧重于静态的物质资源,对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人文资源往往分析不够。
2.弹性和刚性
在计划经济下形成的区域规划多属指令性,刚性的规划,对生产力的空间布局,人口居住的空间转移,城乡建设的空间发展和功能定位,都是刚性规定,显然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可变性和灵活性。由于大量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对区域内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安排需要有一定的弹性。但是,为了克服市场经济的不理性并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旅游环境,也必须对区域内严格划定的禁止开发区域和限制开发区域进行刚性的约束。同时,可以确定有选择的引导开发和重点开发区域,这两种区域可留有程度不同的有较多回旋余地的弹性发展空间。
从工业园区调研情况看,近年来我市园区经济发展成效显著。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成为推进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支撑。去年,全市八个省级工业园区工业增速达49.4%,比全市规模工业产值增速高出16.9个百分点,有6个园区工业增速在40%以上,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工业发展。目前,我市30%—40%的规模工业产值、规模工业企业、亿元工业企业集中在园区,工业重点产业和光电等新兴产业也相对集中在园区。二是成为加快城镇化步伐的重要载体。有些工业园区已经成为功能相对比较完善的新城区。比如*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长汀经济开发区等,已经成为重要的城市新区。上杭*万吨铜冶炼项目,固定资产投资26亿元,建成后将崛起一座工业新城。总体看,园区经济已经成为我市优势产业的集聚地、招商引资的新载体、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已经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差距和问题。从园区现状看,总量较小,园区产值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还比较大;产业素质较低,真正能够支撑带动园区发展的龙头领军企业较少,产业集中度不高,技术创新能力还比较薄弱,拥有品牌产品较少;基础设施还不完善。从企业发展看,市场开拓困难,相当部分企业特别是出口型企业订单减少、销售困难,而且由于外需不足,部分出口型企业转向国内市场,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要素制约严重,贷款难、担保难,企业融资困难,一些地方、部分用电大户和用工多的企业反映用地紧张、电价偏高、用工偏紧,吸引和留住人才难;配套设施不完善,产业配套跟不上。从政府服务看,发展观念不适应,一些地方和部门开放意识、沿海意识和联动意识还比较薄弱;政策落实不到位,帮扶工业企业发展、加强担保公司建设等政策措施在落实上有差距;运作机制不顺畅,特别是一些部门仍然存在着从局部利益出发,而不是从全局发展出发,服务不够主动的现象。对这些差距和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工业园区是工业成长的重要平台,也是城镇发展的重要载体。当前,我市经济增长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迫切需要以做强园区经济提升产业素质,以壮大工业实力加速经济发展,确保全市经济持续较快增长。我在调研过程中,相继提出了发展无障碍、加速产业集聚、培育新兴产业、突破重特大项目、善待中小企业、构建人才高地、坚持创新为“活”、打造企业品牌、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园区开放度等十个方面的课题,请大家认真研究抓好落实。要大力推进园区经济发展壮大,使工业园区成为我市优势产业的集聚区、改革创新的先行区、循环经济的示范区、城镇建设的带动区。
一、完善发展规划
《*市工业发展与空间布局规划(**—**年)》事关园区长远发展,非常重要。由市发改委牵头,市外经局、经贸委等市直部门和各县(市、区)政府配合,围绕构建“大产业、大企业、大品牌、大园区、大基地”发展格局和培育三大百亿企业、六大百亿产业、七大产业基地的奋斗目标,全市一盘棋,进一步修改完善规划,使规划更具有前瞻性、科学性、操作性和可持续性,尽快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力争到“*”末、“十二五”初,*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上杭工业园区、长汀经济开发区工业产值均超过百亿元,其它4个园区力争在“十二五”期间达到百亿产值。
二、提升产业素质
一要大力优化产业结构。把改造传统产业与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相结合,在广泛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机械、烟草、钢铁、建材、电力、煤炭、纺织、化工等传统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培育光电、稀土、陶瓷等新兴产业。二要切实增强创新理念。积极支持企业创建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和质量检测中心,建立健全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科技型企业孵化基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三要构建人才高地。要进一步加大我市已出台人才政策的宣传、完善、落实力度,着力构建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的人才高地,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四要加快建设循环经济园区。要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推进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实现园区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和可持续发展。要严把项目审核关,绝不引进高污染、高耗能、低效益的项目。
三、扩大对外开放
一要加强外引内联。加大招商推介力度,精心组织好今年13场境内外招商活动;认真做好赴北京中央属企业招商工作,积极引进央企进入*;精心筹备海峡机械产业博览会,大力发展会展经济;积极促进园区企业产品在本地出口。二要深化龙台合作。加快推进漳平永福台湾农民创业园、永定德泓光电园、连城庙前台商工业园建设,其它工业园区也要积极推进对台经济交流合作,在精致农业、光电、机械等领域加强对接,吸引台资企业组团式转移,力争在台商投资大陆的新一波热潮中抢得先机。三要促进园区联动。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发展“飞地工业”,加强市、县两级和园区之间的沟通协作,在信息共享、资源互通、合理分工、紧密协作上取得新的突破,促进全市产业合理布局、集聚发展。
四、打造企业品牌
品牌是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地区核心竞争力的象征,也是一个地方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打造品牌,是推动企业自主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切入点。到目前为止,我市工业园区中国名牌产品才1个,中国驰名商标才2个。要把培育企业品牌与壮大龙头企业有机结合,按照建立国际、国家、省、市四级品牌梯队的要求,层级推进,落实好品牌培育扶持政策,加强对企业创建品牌的指导和服务,建立职责明确、运转有效、合力推进的联动机制,促进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主动作为、主动服务、主动跟进,营造重品牌、创品牌、树品牌的浓厚氛围,形成储备一批、培育一批、生成一批、提升一批的品牌滚动发展格局。
五、突破发展障碍
关键词:万州、生态涵养规划、多规协同
中图分类号: G322 文献标识码: A
0 引言
2013年9月13日至14日,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的意见》。渝东北地区被划为生态涵养发展区,这个以三峡库区为主的区域,面临着新的发展要求。除了要实现生态涵养的要求,更有要实现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库区社会和谐稳定的要求。渝东北生态涵养区各区县都迅速提出了各自的生态涵养发展的思路与规划,但是总体仍然是发展战略性规划,产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与环保要求居多。而区县相对较小的地理空间,需要更具体的空间落地规划和实施指导,不能够简单照搬重庆直辖市全域主体功能区划分的方式来落实规划意图,而要探索以实施导向的区县生态涵养规划编制思路,引导规划有效实施。本文结合万州区生态涵养发展规划编制的探索来进行分析。
1、渝东北生态涵养区的背景与要求
1.1背景
重庆首次将全域划分为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五大功能区”,并根据各自定位,在产业布局、人口分布、生态建设等方面作出了调整。五个功能区域在更大的空间格局和区域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以更好地推动重庆大都市区的发展和建设;划分生态涵养发展区和生态保护发展区,是为了正确处理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的关系;明确各区域功能定位、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向,目的是强化五大区域联动,更好地突出整体性、互补性和联动性,实现全市一盘棋发展,引导形成主体功能明确、板块之间联动、资源配置优化、整体效能提升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在五个功能区域划分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的引导和激励作用。
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包含11个区县,以万州为核心,包括1个大城市(万州),10个中小城市,196个小城镇,面积约3.39万平方公里。截止2011年底,该区域户籍人口为1096万人,常住人口为833万人,城镇人口为325万人,城镇化率为39.02%,城镇人口占全市比重20.24%。该区域地区生产总值为1723.56亿元,占全市域比重17.03%。该区域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和长江上游特色经济走廊,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和特色资源加工基地。需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引导人口相对聚集和超载人口梯度转移,着力涵养保护好三峡库区的青山绿水,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1.2要求
在五大功能区的划分中,也对渝东北生态涵养区提出了以下重点要求:
一是把万州作为重点开发区加快建设,发展特色产业集群,承接周边地区人口转移,建成三峡库区经济中心,带动形成万(州)开(县)云(阳)特色产业板块。
二是增强梁平县、丰都县、垫江县、忠县、开县等国家农产品主产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县城及市级特色工业园区开发,构建农产品特色经济板块。
三是增强城口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等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县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因地制宜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构建特色旅游经济带。
四是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培育壮大有资源依托、环保水平高、吸纳就业多的特色优势产业,重点发展特色资源加工、机械加工、轻纺食品、生物医药、清洁能源、商贸物流等。严格控制并逐步淘汰落后产业。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人文旅游,加快建成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把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
2 万州生态涵养发展规划编制的探索
2.1万州生态涵养发展的基础
万州是重庆第二大城市,地处三峡库区腹心。目前该流域内蕴藏着全国1/3的水资源和3/5的水能资源,拥有全国1/2的内河通航里程,是我国水资源配置的战略水源地、实施能源战略的主要基地、珍稀水生生物的天然宝库、连接东中西部的“黄金水道”和改善我国北方生态与环境的重要支撑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万州区幅员面积3457平方公里,境内山丘起伏,最高点海拔1760米,最低点海拔120米,中山、低山、丘陵面积占90%以上,少平坝和台地,且零星散布。境内河流、溪涧切割深,落差大,呈枝状分布,均属长江水系。境内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共13条,溪沟93条,总水域面积为108.66平方公里。在不计基本农田的因素下,万州全区适宜建设用地约为 71.1平方公里,较适宜建设用地约为 475.1 平方公里。万州适合进行城市建设用地的承载力约为190万人左右。通过GIS分析,得出铁峰山、方斗山、七曜山以及长江沿线是低安全格局区域,是保障生态安全的最基本保障,是城市发展建设中不可逾越的生态底线,需要重点保护和严格限制。
2.2万州生态涵养发展的总体思路与空间布局
规划到2020年基本形成生态涵养发展的总体格局,功能区划清晰,发展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对主要森林、水源、景区、生物多样性保护较好,形成重点生态涵养保护区域的新发展态势。形成以中心城区及各镇乡的合理城镇体系结构,新农村聚居点为主的乡村居住空间体系,人口分布更加科学,城乡低碳绿色建设和宜居水平大幅提升。基本建成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体系。社会事业更加发展,文化内涵更加浓郁,实现“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全区生态涵养发展形成“一核、两轴、多点”的重点开发空间格局,形成四带五片保育与涵养的生态保护空间格局,总体形成开发与保护有机结合,城乡空间一体的生态涵养发展的新空间结构。
一核 ―― 中心城区
两轴 ――长江和318国道两条重点发展轴线
多点 ―― 41个镇乡小城镇和若干乡村聚居区、特色产业项目、旅游、能源基地,围绕各中心,与生态环境有机融合的点状网络结构
生态保护空间格局:
四带――长江及沿线、铁峰山脉、方斗山脉、七曜山脉等四片重点生态保障区
五片――甘宁龙沙武陵片、分水李河片、白羊太安片、龙驹罗田白土片、余家后山片等五片主要集中生态保育发展片区
图1开发空间格局规划图
2.3万州生态涵养发展功能区类型与空间布局
在全区生态安全格局分析基础上,按照不同国土空间所承担发展与涵养方面的不同特点与职责,宜建则建,宜养则养,将全区国土空间划定为城市建设区、城镇建设区、乡村聚居区、农业保养区、生态保障区五类功能区域,对各类分区进行诠释、定义,在不同功能区综合落实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和产业空间布局规划的主要要求,实现“五规合一”协同。
城市建设区以城市综合发展为主,促进产业和社会事业充分发展,引导区域人口集聚,是最主要的城市生产生活空间。
城镇建设区以城镇特色发展为主,优化空间布局,缓解生境压力,促进人口集聚,适度发展第二产业和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是主要的城镇生活空间。
乡村聚居区以农村人口聚居为主,新建与改造相结合,节约资源能源,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可适当发展乡村旅游等第三产业,是主要的农村生活空间。
农业保养区以发展生态农业为主,引导人口有序转移,主要发展特色农业、观光休闲等产业,是主要的农业性生产空间
生态保障区以生态涵养为主,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适当发展旅游度假等第三产业,是主要的生态空间。
2.4镇乡生态涵养涵养发展的引导与管控
对全区53个镇乡街道的国土空间结合其具体情况科学划定功能区域,分别明确各区引导建设内容与禁止建设内容,既要充分发挥各镇乡资源优势,又要落实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部分镇乡街道拥有前述5类功能区,部分也只拥有其中的几种。各镇乡街道规划以发展规划图、生态涵养管控(负面清单)图及发展管控说明(表)进行表达,如下图案例。
图2龙沙镇生态涵养规划图
2.5规划的实施与运用
本规划探索实施的路径。规划提出经政协协商,党委政府审议,人大审批后实施,严格执行,不得随意调整或突破。对禁止性要求等要重点监督。原则上3年修编一次,修编前对实施情况应进行评估。具体建设时还应按照土地利用、城乡规划建设、环境保护等规划的要求,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及程序进行。
要求各镇乡街道要加强规划的实施,在招商引资、项目选址等活动时要对照本规划,作为宏观指导要求。在城市规划、小城镇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规划进行动态调整时,要以本规划作为中观指导依据。项目审批时,要以本规划作为具体的审批规划依据。
同时也要加强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制度设计与实施。探索完善生态涵养发展指标评价体系。
3 实施导向的区县生态涵养发展规划方法与思路
万州生态涵养发展规划的编制,在以下实施导向的重点编制思路与方法探索,为直辖市区县主体功能区规划向实施层面探索提供了有益的支撑。
3.1多规协同的规划
生态涵养发展是区县域发展思路的调整,空间布局的优化。而传统的城乡建设规划、国土规划、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等各自引导着发展和项目实施。为了生态涵养发展规划意图的落实,就必须要协同各大规划的重点要求,协调各大规划在空间落地等方面的一些矛盾,在新的生态涵养发展思路下形成新战略、新布局,同时又探索把生态涵养规划的要求,反转到城乡建设规划、国土规划等传统法定规划的更新落实,实现动态的有机融合状态。
3.2生态规划要点把控
生态涵养发展规划中“生态”是重点。而各规划中涉及到的生态要素众多,规划综合时既要考虑实现产业转型、城乡空间布局优化、生态环境保护等重大内容,更要重点关注关键生态要素的管控,主要有水源地及相关区域,集中林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等,石漠化、地灾点等生态修复区域。规划既要加强保护,也要通过人为的建设,形成更优的生态空间结构和发展应用模式。
3.3镇乡生态规划的管控
镇乡是规划实施的重要单元。当区县城成为发展的重点区域,项目的建设、生产运行有较严格的控制。而镇乡成为生态涵养的重要空间,一是镇乡小城镇发展中容易忽视环境类基础设施建设,也是环境污染小企业的重点集聚地,人居环境较差。二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注重对生态意义重要的资源保护,部分农业、畜禽养殖等造成面源污染。本次规划强化将各区域层面规划意图、法规要求结合镇乡实际情况,细化到每个镇乡街道空间,重点强调了生态管控的要素与要求,并以镇乡领导、管理者容易懂,便于使用的图表方式来表达,明白每块国土空间适合干什么,不能干什么,运用于发展战略布局、招商引资等工作情况,大大增强实用性。
3.4 GIS的空间规划叠加与分析
在规划技术方法上,加强了GIS的空间规划叠加与分析技术的应用。首先是GIS技术对全域生态本底进行分析,重点对山脉、水系、森林和需要控制的景源、地灾点进行分析,结合地形坡度等进行分析,综合评判生态安全格局,成为规划研究的基础。再者对各大规划(如城规、国土、交通、环保等)的要求分解并转化为空间发展布局或管控要素线,进行综合叠加来推导方案,并与生态基础分析叠加评估,增强了规划的科学性。
3.5非法定规划的实施应用探索
作为非法定规划,其应用方式与保障路径必须在规划初期就应该设计好,才能够保障有较强的实施性。关键点一是要通过党委政府审议、人大审批等方式,获得有类似准法定规划的权威性,二是要设计好评估、检查、监督机制,有一定奖惩的规则,以保障有足够的实施自觉性。
按照关于《报送落实<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相关情况的通知》(医政〔2020〕4号)文件精神,我们就我区相关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认真梳理,现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1.县级医院(中医院)建设工作,宜秀区人民医院(市八院)已于2014年被市第一人民医院托管,相关建设工作由一院统筹推进。
2.我区无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县级医院工作任务;
3.大病专项救治工作开展情况,从2017年2月我区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工作开展以来,我区稳步推进救治工作,印发了《宜秀区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工作实施方案》、《关于新增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病种的通知》,组建了20个大病专项救治服务团队,对全区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行了全面摸排。建立健全以区级医院与市第一人民医院医联体为依托的分级诊疗体系,完善双向转诊工作机制,对需要治疗的大病和慢性病患者进行分类救治。加强贫困人口大病救治工作,对罹患大病的贫困患者,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和救治对象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有计划地组织患者到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救治,逐人建立大病救治台账,实行动态追踪管理。目前共确定156例集中救治对象,已全部安排救治,救治率100%,其中治愈38人、好转25人、死亡18人、正在治疗75人。
二、存在问题
(一)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不足
1.人才总量不足,结构失衡,服务水平提高难。目前,基层公立医疗机构还是沿用2009年的编制核定人数,与实际需求差距大。如我区大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核定编制46人(其中12个编制被原郊区二院医改三年过渡安置人员占用),实际在编在岗30人,随着安庆东部新城建设日新月异,外来人口大幅增加,辖区户籍人口3.6万,实际常住人口近10万,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多达40余项,医疗卫生工作量显著增加。卫技人员紧缺矛盾十分突出,现有的编制已经不适应卫生事业的发展要求。
高级人才匮乏。全区卫生专业技术人才中,高级职称和本科学历人才比例明显偏低。普遍缺乏临床执业医师,3家基层公立医疗机构放射科无医生,群众不得不舍近求远,到上级医院就诊,分级诊疗制度难以落实。在专业分布上妇产科、儿科、影像、口腔等专业医生缺乏,随着二胎政策落实,人口出生率增长,妇儿科医生紧缺问题更加凸显。三是编外聘用人员多,队伍不稳定。聘用人员多数是护理人员,人员专业水平差异大,队伍稳定性差,一定程度上存在安全隐患。
3. 人才机制不活,专业水平难提升。一是由于人才引进政策和激励政策等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落实,人才引进门坎高,加之基层医疗机构工作环境相对艰苦,专业施展和业务提升空间不大,导致多数医学院毕业生不愿到乡镇卫生院工作,招聘指标往往不能足额落实到位,部分毕业生应聘后又辞职现象时有发生。二是人才培养力度不够。基层医疗机构由于缺员严重,选派十分困难,特别是全科医生培训和业务骨干培训难以派出人员参加,医疗技术难以提高。
(二)基础设施薄弱,各级支持力度不够。2016年后中央财政不再有专项资金支持基层公立医疗机构建设,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皖政[2015]16号)文件要求,基层公立医疗机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及更新、周转房建设等经费由区级政府负责,因区级财力有限,此项经费未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自2016年起,基层公立医疗机构收支结余计提39%用于医院事业发展,2016年全区6家医院共计提73万元,2017年计提189万元,远远不能满足发展需要。
(三)信息化水平不高,分级诊疗难以实施。目前基层卫生信息化水平还不高,缺乏跨区域顶层设计谋划,“信息孤岛”、“信息碎片化”现象严重,信息集成化程度不高,基层医疗机构电子病历系统(HIS、LIS)、健康档案系统未实于市级医疗机构互联互通。远程心电会诊系统、远程影像系统、分级诊疗系统都是独立的系统,方便程度、使用率不高。
三、意见建议
关键词: 丘陵地区, 规划, 产业园区, 给排水, 基础设施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side modernization, a new type of rural facing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dustry and regional environment and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so on many contradictions. This article in view of the hilly area, rural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 system industrial park in planning and design of common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plans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to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of requirements, combine the industry development plann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o determine the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of some basic principle and basic system.
Keywords: hilly region, planning, industrial park,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infrastructure
中图分类号: S2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一部分乡镇也出现了农业与工业共同交织发展的局面.在基础设施建设存在农村农作物生长对环境的依赖与工业消耗废料废水处理等众多矛盾.处理不当一方面影响农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影响当地居民的身心健康对子孙后代也非常不负责任.这是涸泽而渔之举.我们有必要对这样的问题进行严肃认真的处理.做到和谐发展,以人为本.这里针对丘陵地区的特性对该问题进行阐述.
1产业发展规划的工程意义
经济建设是重要的,尤其在农村如何让当地的农民富裕起来,提高生活水平,发展工业是必须的.产业园区所具备的完善的基础设施应是水电气供应充足,道路通畅,通信方便,市政设施完备,居住教育条件具备,娱乐休闲设施配套,能够形成一条龙服务,并向电子化、网络化和人性化方向发展,达到自我良性运转。
2 丘陵地区特点的特点与要求
丘陵地区的给排水尤其是农村乡镇产业园与山区临近,水利与给排水结合一体,在这个特点下,不仅仅要考虑产业园内部的给排水,同时要考虑山区特别情况下的水利作用。
3 给排水工程系统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区域开发活动一般具有以下特征:占地面积大;性质复杂,涉及多种行业;不确定因素多;环境影响范围大,程度深。这些特征决定了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难度很大,某一数据如果偏离实际很大,可能会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开发区工业用水的预测,由于规划设计时没有准确的统计进区企业的性质、企业规模、工艺流程、职工人数等数据,导致用水量的预测工作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指标更是难以确定[1]。
常用的用水量预测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
(1)数学模型法,对未来用水量做出预测,主要有回归分析法、时间序列法、BP人工神经网络法。这些方法的优点是精度高,难点是需要历史用水量作为建模的基础数据,不适用于处于刚起步发展的产业园区。
(2)综合指标法,在城市给水工程规划中,工业区用水量指标的确定是决定城市用水量的难点之一。由于缺少有关企业工艺流程、产品产量或产值的可靠数据,在城市给水工程规划与工业区建设规划中,常常难以根据单位产品用水量推算规划区的用水量。而参照同类企业的用水量估算,又受到生产规模、技术先进程度、不同地区水资源状况等因素的影响。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根据单位工业用地用水量指标进行估算。
现行国家标准根据工业污染程度划分工业用地类别,并在《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以下简称“规范”)中制订了单位工业用地用水量指标,见表1。由于表1数据为全国通用性指标,覆盖范围较大,而每座城市的工业用水又与城市性质、工业化历程、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工艺技术水平和节水措施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故对于不同的城市,该指标指导性不同,特别是对于工业化水平较高的城市,现行指标明显偏大[2]。
表1 单位工业用地用水量指标
工业用地类型 一类工业用地二类工业用地 三类工业用地
用水量指标 1.2~2.0 2.0~3.5 3.0~5.0
万m3/(km2•d)
4设计原则与设计方法
总原则充分考虑上述丘陵地区乡镇工业园区的特点的情况下,对于给排水设计指标与水量测量进行认真统计计算,考虑如下几个原则
(1)与市政管道并行连接,并联与网络连接,保证局部堵塞不影响全局给排水
由于工业区布置范围较广,在与市政管道连接中,当首先考虑网络式连接,否则会造成局部短路,全局瘫痪的情况,这是非常糟糕的。
(2)污水管道优先布置,并与其他管道全盘考虑,化粪池分散布置
污染是对当地人民和职工生活造成重大影响的最为关键的部分,不仅仅影响生活秩序,更重要的是影响到身体健康,及小区环境和对外形象,所以污水管道的布置要优先考虑,并与其他管道全盘考虑,化粪池的布置要分散,并且要靠近与市政接口处。
(3)雨水设计采用暗沟与管道结合方式,收集排放,尤其是与附近农业用水结合考虑,雨水与污水分管布置,充分利用雨水的灌溉作用
雨水是新鲜的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不能将其与污水一并排出,要考虑到天然淡水资源的利用,与自然和谐相处,要与附近农业用水结合考虑,充分发挥其作用。
(4)在工业区外部,布置大口径排水管,尤其是山下部,考虑在山腰部位分流雨水到附近水利蓄水设施
在丘陵地区,尤其是下山部位,一定要考虑山上下坡洪水对厂区的影响,这就必须要在山腰部位设置拦截的排水设施,如拦水渠等,并且排水出口也要与当地农业结合,要与当地人民一起和谐发展。
5 结语
在目前的产业园区规划中,大部分都采用综合指标法,导致预测的用水量和污水量一般都偏大,在管道及公用工程设计时造成资源的浪费[3] ,测量方法也是给排水中的重要的一环,值得认真考虑和研究。
在满足日益复杂的功能要求的前提下,要求居住区与工业区的给排水设计既经济合理,又方便使用,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设计者都要不断的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设计出更好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汪佳平,岳建伟.开发区给水量指标探讨[J].中国市政工程,2004,3:51~69
[2]田一梅,王阳,等.工业用地用水量指标的调研分析[J].给水排水,2001,11(9):6~9
[3] 李素菊,王学军.内陆水体水质参数光谱特征与定量遥感[ 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18 (2):26~30
[4] 张惠春. 某大型住宅小区的给排水综合管网设计[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10) [5] 胡蓉. 住宅给排水设计注意的几个问题[J]. 西南给排水, 2006,(04).
[6] 赵宝山.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中的一些问题的探讨[J].给排水动态, 2008,(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