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学前卫生学论文范文

学前卫生学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学前卫生学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学前卫生学论文

第1篇

这就要求强化学生创新思维训练,是作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中之重。学生作文为什么会出现众多的雷同现象?这与学生在写作时受思维定势的束缚有关,很多学生由于课外阅读有限,平时生活中不注意观察思考,因此看到作文题目首先会联想学过的课文,写作的思维也会围绕课文内容稍加改动,很少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因此,要改变这种现象,主要在于拓展学生的思路,要引导学生以某一特定的事务为主,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讨论,全方位引出问题,展开思路。拓展思维方式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多角度选材

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教师在布置题目时,给学生以启发,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诠释题目,从自己最熟悉的角度去组织材料,这样也有助于学生最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思想。例如,写《我第一次......》,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围绕题目选取自己印象深刻的经历来写作。人生有很多第一次,既然是第一次,总是以做的不够成功,不够好为主要内容,这样的内容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吸取教训,以后做得越来越好。但是也可以写自己的小成功,比如:第一次登上领奖台,这样的第一次经历是催人奋进的,得出的结论可以是我们看到自己的努力有了成就,可以更加的努力,去争取更大的成功。经过几次这样的引导,学生就会养成围绕题目选择自己最有感想的事件去组织材料写作,就会丰富文章内容,避免雷同。

二、同一个题目中心,多方面选材

对于文章的中心的作文题目,学生在习作时最容易出现雷同。这种情况就需要教师根据题目的中心思想,引导学生摆脱思维的空间束缚,写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文章来。例如:《在学雷锋活动中》这个题目,一般来说,这个题目的中心就是歌颂助人为乐的精神。学生很容易就囿于做好人好事这个狭窄的范围内,简单写几个类似的事例应付了事。教师在指导时,可这样引导学生。

(1)可以采用反衬的手法,选取一些自私自利,不考虑他人感受的反面例子,来衬托乐于助人这种积极的社会现象;

(2)从社会需要热心肠这种思维发散开去,积极提倡做一个乐于助人的自己,以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为目的,而不是简单的表面的去学雷锋;

(3)可以拓宽一下思路,从帮助别人克服困难,到帮助别人改变思想,帮助越来越多的人成为雷锋;也就是把这个题目涉及的很多相关意义讲解出来,启发学生去多方面,多角度思考问题。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既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例如,我班的一个学生在日记中写到:“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我太高兴了!我恨不得一下飞到学校。”一个“飞”字传神的把开学时那种喜悦和兴奋的心情真实的流露出来,这就是创新。这些都需要我们去一点一滴的引导去发现,小到字、词、句,大到段、篇、章,由小到大循序渐进,经过长时间耐心细致地指导和培养,写出创新文章不再是难事了。结合教材指导学生进行有自己个性的创作主要形式有。

(1)就课文中的某一个情节扩展成短文。例如,《我的战友》一文中有这样两句话:“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地熄灭。”教学时,教师可启发学生结合课文插图,由的表情,推想的内心活动,把这两句话扩写成一段内容具体的话。

(2)续写文章的结尾,充分发挥想象力,体现个性。如续写《穷人》一课的结尾,让学生想象桑娜拉开帐子以后应该发生什么样的事情;续写《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的结尾,让学生想象来到天堂的小女孩;;续写《凡卡》一课的结尾,让学生就凡卡梦见了爷爷这一事件展开描写。

(3)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改变人称、改变叙述的顺序、改变体裁等多种形式的写作练习。

第2篇

关键词: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0-0193-02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视野。因此,今天的小学语文教学肩负培养跨世纪创造型人才的重任,要完成这一重任,培养出大批创造型人才,我们的教育决不能沿袭陈旧的思想和方法。传统的作文教学过分强调语文知识的作用,让学生死记硬背,新时期的作文要积极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

1.活师生的创新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团结合作,勇于创新。这给师生松了绑,学生的写作思路不受限制,增加了兴趣,习作欲望倍增。《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有利于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作文应从以下方面创新:

l.培养学生在作文上的创新意识。比如说学生的思维的独立性刚刚开始发展,所以在作文时,他们往往对老师的作文指导有着较强的期待心理,写作时,往往喜欢把自己局限在老师的指点之中,套用范文,缺乏创新意识。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十分必要的,老师平时应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注意肯定作文中学生的偶然可见的独创因素。培养学生作文的创新意识是首要的。

1.1 生在修辞手段、表现手法、遣词造句上创新。

1.2 学生在作文的立意、构思、结构上创新。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1 加强学生语文基础训练。基础训练指字、词、句段的训练,训练的方式如下:

2.1.1 首尾字组词练习:分组进行比赛,看谁组得多,这种练习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和敏捷性,丰富学生的词汇量。

2.1.2 说物品的用处:针对一个具体的物品(砖),看谁在规定的时间内说出尽可能多的用处,要求学生语言完整、通顺。这种训练可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培养学生各种创造性思维,如发散思维,逆向思维,侧向思维。

2.1.3 串词组句编故事:向学生呈现一组词汇,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组句、编故事,根据串.词的连贯和故事的意义性和新颖性评定比赛结果。这种训练可让学生表达流畅,思想流畅,联想流畅,可以加强学生的词语知识,让学生思维灵活并具有新异性。增强学生言语能力。

2.1.4 扩写生动的句子,简化句子,写比喻句,加强这方面的练习,可以增强学生的描写技巧,语言的表达能力,思维的逻辑性和想象能力。

字、词、句段的训练方法多种多样,只要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语言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激活作文教学就是好方法。

2.2 加强学生语文综合训练

2.2.1 改写、加写、补写、扩写、续写课文,结合阅读课进行这方面训练,指导学生读懂课文,激发起对课文中人物的热爱、同情或憎恨的情感,进行合理的想象,对文章进行改写、加写、扩写、续写。

2.2.2 (搭框架)组织结构,列题材训练。例:向学生展示一个题目,如"可爱的家乡",讨论可从哪些方面写家乡的可爱,讨论具体材料安排和增减及如何使用具体材料适合题目,可以培养学生的扩散思维、集中思维,能帮助学生在文章结构上进行创新。

2.2.3 加强读书训练,通过朗读、默读、背诵等形式丰富、积累语言。让学生不断地读,在读中理解,在读中积累,在读中提高、创新。这是积累书面语言的主要方式。鲁迅先生说:"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作文,是由于多读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文学巨匠的方法,不正道出读书的重要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对写话要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情。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这样加强作文的实践活动,有利于激发作文的兴趣。

3.开展作文创新实践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所以,教师们应把儿童带向大自然,走向社会,通过生活,观察玩赏,丰富学生作文的感性材料,活跃学生思维,激活作文教学。在学生实践活动中我总结出了以下作文的方法:

3.1 听音响作文法:教师可以设计十几种音响,如歌声、风筝、流水声、读书声、动物的各种叫声,让学生根据音响进行想象,进行故事创作,这种作文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各种创造性思维,从中可以看到学生的想象纷然杂呈,百无禁忌。

3.2 绘画作文法:绘画是一种无声的言语,绘画是儿童乐于表达的一种语言方式。可以让学生绘出图画,反映他们所要表达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再根据图画作文,写出的文章可谓图文并茂。

3.3 态势语言激活作文法:态势语言是通过人的仪表、姿态、神情、动作表现出的语言。通过态势语言激发学生的书面语言,是最有效的方法。我经常组织学生利用态势语言编小品、故事,给学生营造作文的情景,学生观后写作,兴趣盎然。

3.4 收集自然标本、小物件、激活学生作文的欲望。学生生活天地广阔,他们会收集许多自己喜欢的图片、物品,他们愿意把自己喜欢的物品介绍给大家。此时学生的创造性的言语会表达得淋漓尽致。

第3篇

【关键词】 中学语文 主体地位 重要性

主体性是素质教育最主要特征之一,素质教育所主张的学生学习主体性具体表现为:自由性、独立性、能动性、创造性、整体性。从根本上说,就是教师要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自觉性、自立性、创造性和学生的独立人格,即以学生为主体、教育为主导、教材为载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有自立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能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积极思考,亲身实践,以达到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不断开发他们的潜能,促进其主体性进一步发展。

首先,我们应用质疑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应紧紧围绕课本的教学目标,多设置疑惑,常用“这个问题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样想”、“说说你的思路”等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思考,并及时在课堂上通过全体学生的课堂活动去解决问题,同时,对学生提出的众多问题,采取梳理后分轻重缓急的方法,区别对待。凡是与本次教学要求紧密相关的共性问题,应首先有计划地组织讨论;凡是与教学要求无至关重要的问题,课后另作处理;凡是有价值的特殊问题,可随机应变,特殊看待;凡是个别“滑边”的问题,只好作个别解决。这样做的目的是:问题归类、各有着落,从而提高了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与思考问题的主动性。

其次,我们应创造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搞好教学工作的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的,教师不能以权威自居,要把“一言堂”变为“群言堂”,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为学生创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比较思维,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对同一问题展开辩论,促使学生多开口,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以总结,对积极健康的观点给与肯定,指出消极观点,从而培养学生富有挑战性的创新品质。当今的时代是信息的时代,学生的思想是异常活跃的,而语文课堂正是展示学生思想的最好阵地。意识到这一点,我在教学中就把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归类并在课堂中进行讨论。如在分析孟子的名篇《寡人之于国出》其中的一段话:“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夸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引古论今,启之以学生。古之孟子所言的,与我国现阶段所制定的国策有何吻合之处?学生答曰:“可持续发展问题。”然后,我就这一个“可持续发展”问题,在课堂进行讨论。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要如何做才能够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呢?学生反应热烈,各持己见,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在课堂上进行这样的讨论,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

素质教育的任务之一,是要着力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所谓认知结构,是指学生现有知识数量、清晰度和组织结构,它是由学生眼下能回想出来的事实、要领、命题、理论等构成的。根据现代认知心理理论,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与重新组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知识结构,则是知识的一定的联系构成的体系。只有两者同步高速有机统一,才能实现教学目标的优化,素质教育才能以此为起点在课堂这个主渠道中得以落实。教学中,我们往往压缩知识形成的过程,而只是得出结论,这不利于学生构建良好的认识结构,结果往往是对基本概念、理论的机械记忆,获取的知识不能产生广泛的迁移,缺乏迁移的知识则无法转变为能力,培养出的学生也不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需要。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也曾指出:“知识仍是一个过程,不是结果。”这就是从强调学习的结果转向了学习的过程。

学生思维方法的形成较之具体知识点的掌握是更重要的目标。因为,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应用。应用更多的是在亲临的情景和条件下去寻求未知的东西,这就需要思维能力。长期以来,由于强调学习的结果,在学生解答问题时,只要求做出一个唯一正确的标准答案,而这个问题的情境往往与书本上的情境相同。因为新旧知识间进行交互作用,才可能建立高层次的认知结构。盲目压缩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其被压缩的恰恰是学习思维方法和能力提高的最佳机遇。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与此相反,如果老师只是用自己的思维去代替学生的思维,用结论去代替知识形成的过程,其结果只能是让学生被动地去接受无生命力知识,却无法使他们适应新的要求去完善高一层的认知结构,课堂气氛也缺乏活力。

总之,为适应新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语文教改势在必行,而这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无论如何,我们要形成一点重要的共识——学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根本主体。并把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主体能力和人格的发展作为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认真做好语文教改工作,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出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文涛.论有效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