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初中地理微型课范文

初中地理微型课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初中地理微型课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初中地理微型课

第1篇

卫星照片是一种遥感资料,是通过人造地球卫星拍摄的、按一定比例缩小了的图像,它能比较准确、客观 、全面反映地表地物的几何形态信息和电磁波辐射信息。

卫星照片的判读方法,概括地说可分三种:常规目视判读、光学增强技术判读(包括多光谱彩色合成和假 彩色密度分割)和电子计算机图像自动识别等。光学增强技术判读和电子计算机图像自动识别,必须利用一些 光学仪器或电子计算机才能进行,一般中学都不具备这些设备。常规目视判读则简单方便,室外和室内都能进 行,用普通的放大镜即可开展工作。

要掌握常规目视判读的方法,必须了解目视判读的标志,国为常规目视判读就是依据这些标志进行的。目 视判读的标志主要有:

1.色调和色彩。地物的光谱特征,通过色调和色彩反映。照片上色调和色彩的差异正是区分各种物体的依 据。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地理课本上采用的几幅卫星照片,基本上都属于假彩色合成照片。在假彩色的合成照片 上,一般植物是红色,城市是蓝灰色,水体是蓝色(较深部分是黑色),荒地是灰色,砂地为黄色,均和自然 色彩有明显的区别。在第三册封底的“卫星云图”上,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是云雨区,白色的 程度越浓,表明云层越厚,这种云区下面往往下雨越大。每天晚上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时采用的卫星云图,就 和第三册封底的卫星云图一样。

2.形态标志。进行卫星照片判读时,地物的形态标志常以它的宏观影像、地貌特征、水系特征和组合图案 作为识别基础。

地物的宏观影像:如第三册封面底图“太湖流域卫星照片”上,太湖和太湖以北的长江河段的轮廓;第二 册封面“北纬26°附近尼罗河一段河谷及其周围地面的卫星照片”上,尼罗河河谷的形状;第四册封面“北京 市地区的卫星照片”上,北京市区轮廓和长城位置,卫星照片上都有良好的显示。

地貌特征:借助卫星照片的阴影,可以衬托出各种地形地貌的立体效应。这样可以比较容易地看到地势起 伏,使平原、山地、盆地条带状的山脊、层状的岩层组合和河流切割面等地面特征明显地反映出来。观察时, 要注意阴影方向,要让阴影朝向自己。如果阴影背向自己,观察效果与实际物体凹凸正好相反。例如,在第一 册封面“喜马拉雅山脉及其周围地面的卫星照片”上,让阴影的方向朝向自己,就可以较明显地看到喜马拉雅 山脉及其周围地区的条带状山脊和山谷走向,以及这个地区的地势起伏特征,还可以看到白色的冰川沿山脊的 分布情况。

水系特征:水系的组合反映一定岩性和构造特征。黄土地区水系呈密集的树枝状,花岗岩地区的水系是树 枝状与钳状沟头组合;格状水系反映两组构造的扭裂面,放射状水系反映穹隆构造等。水系的变迁在卫星照片 上也有明显的显示,可以研究古河道与新构造变动。例如,第三册封面“太湖流域卫星照片”上,就能较清晰 地看到长江三角洲地区河网稠密、纵横交错、湖泊众多的特征。

图案:通常以点、斑、条、格、垅、链、栅、环、圆等条纹重复出现。说明它的数量和质量特征时,还可 冠以粗的或细的、稀的或密的、显的或隐的等。每一种纹形、反映一定的物质性质,如线状反映地表断裂构造 或沉积岩地面的层面,在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地理课本第四册的“北京市地区的卫星照片”上,象长城这 样的线状地物,就有良好的显示;而块状可能为岩块、地块和田块,或链状的沙丘;栅状可能为直立岩层。

形态特征信息往往要与色调和色彩特征信息结合起来使用,以图形引路,结合色调色彩识别不同物体。例 如,在第一册封面“喜马拉雅山脉及其周围地面的卫星照片”上,白色表示冰川,它主要沿地势较高的山脊分 布。如果判读成冰川分布在地势较低的山谷中就说明你没有把卫星照片上的阴影朝向自己,所以观察效果与实 际物体的凸凹相反。

3.相关位置:相关位置特征是一种间接的判读标志。由于卫星相片比例尺小,有的物体看不见,有的物体 被掩盖,但可根据相关位置特征进行判读。如判读阶地的新老关系,常与河床位置相关联,近河床为一级阶地 ,两侧为二级、三级阶地。在“喜马拉雅山脉及其周围地面的卫星照片”上,只有判读为冰川沿地势较高的山 脊分布才是正确的,这就是根据冰川分布与山脊相关位置这一特征。

第2篇

【关键词】地理课堂 兴趣 教学效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法宝。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保障。因此,教师要熟练地掌握教材,充分准备好每一节课,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建议。

一、注重新课导入

新课的导入是激发学生听课的积极性、提高授课效率的关键环节。风趣幽默,激情澎湃且紧扣主题的导入,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能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提高听课质量。例如在教授“地球仪”这一课时,先给学生讲一个小故事:有一位县城中学的地理老师去给乡下中学的同学们讲课,老师指着讲桌上歪着身子的地球仪问学生:“是谁弄坏的?”大家都说不是自己。这时校长正好从门口经过,赶忙进来替那位同学解释到:“这不怪学生,是学校经费紧张,这些地球仪是从地摊上买来的便宜货。”那位老师听罢便给同学们解释:“老师只是跟你们开个玩笑而已,这个地球仪并没有坏。其实地球仪本身就是围绕着地轴斜着身子在转动”。通过这样的故事导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产生了求知欲望。

二、课堂联系实地

初中生初步具备了直观感受外界事物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尽量拓展和使用日常生活中潜在的兴趣材料。在讲“地球的运动”时,通过身边的事例:太阳的东升西落,一年中有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规律,让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理解。通过这种课堂与生活相联系的模式,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一些地理知识概念,使学生明白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其实就在我们生活的周围,用生活中的现实教材加以辅助,培养他们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做到寓教于乐

作为地理老师。应该积累更多的知识,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把生动有趣的故事运用到课堂中,会使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化得妙趣横生,很受欢迎。如讲到“季风气候”一节时,“季风”本身就是气候方面的一个难点,学生难于理解,在授课中我建议引用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巧借东风,火烧曹营”的故事引出季风这一难点。

四、融入多元模式

地理课堂不仅可以让学生树立空间概念,同时我觉得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审美观念。因此,把历史背景巧用于课堂中,会创造出一种诗情画意般的教学意境,能起到出“奇”制胜的作用。如在教学“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一课时,先让学生观看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影像资料,使他们从一开始就明白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由于种种原因使其与大陆不能团聚,但两岸人民都在努力,台湾最终还是会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这样就能唤起学生对台湾的无限向往,对祖国的无限热爱。既提高了学生兴趣,又增强了学生听课的积极性,还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感,一举多得。

五、重视探究解惑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其实各种授课方式贵在巧设疑问,激发兴趣,调动学生思维。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学会善于设问,只有这样,才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达到培养兴趣的目的。

六、拓展想象空间

对于生活在西北内陆的孩子们来说,在教学“海洋资源”时显得格外神秘,学生们都没见过大海是什么样子,所以我就会给同学们讲:大海是生命之源,她不仅美丽壮观,而且十分富饶,有人称海洋为“盐类的故乡”、“能量的源泉”等,再加上用多媒体手段把更多的海洋图片展示在学生面前,让他们更加直观的感受大海。通过恰当的比喻,既拓展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又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第3篇

在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社会室编著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地理课本中,采用了大量的卫星照片 。例如,第一册的封面底图“喜马拉雅山脉及其周围地面的卫星照片”、第一册封底的“地球卫星照片”、第二册封面底图“北纬26°附近尼罗河一段河谷及周围地面的卫星照片”、第三册封面底图“太湖流域卫星照片 ”、第三册封底“卫星云图照片”、第四册封面底图“北京市地区的卫星照片”,等等。课本第一册“地图” 一节中,穿插了“绘制地图的新技术”一段“读一读”课文,简单介绍了遥感技术和卫星照片在绘制地图方面 的运用。

卫星照片是一种遥感资料,是通过人造地球卫星拍摄的、按一定比例缩小了的图像,它能比较准确、客观 、全面反映地表地物的几何形态信息和电磁波辐射信息。

卫星照片的判读方法,概括地说可分三种:常规目视判读、光学增强技术判读(包括多光谱彩色合成和假 彩色密度分割)和电子计算机图像自动识别等。光学增强技术判读和电子计算机图像自动识别,必须利用一些 光学仪器或电子计算机才能进行,一般中学都不具备这些设备。常规目视判读则简单方便,室外和室内都能进 行,用普通的放大镜即可开展工作。

要掌握常规目视判读的方法,必须了解目视判读的标志,国为常规目视判读就是依据这些标志进行的。目 视判读的标志主要有:

1.色调和色彩。地物的光谱特征,通过色调和色彩反映。照片上色调和色彩的差异正是区分各种物体的依 据。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地理课本上采用的几幅卫星照片,基本上都属于假彩色合成照片。在假彩色的合成照片 上,一般植物是红色,城市是蓝灰色,水体是蓝色(较深部分是黑色),荒地是灰色,砂地为黄色,均和自然 色彩有明显的区别。在第三册封底的“卫星云图”上,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是云雨区,白色的 程度越浓,表明云层越厚,这种云区下面往往下雨越大。每天晚上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时采用的卫星云图,就 和第三册封底的卫星云图一样。

2.形态标志。进行卫星照片判读时,地物的形态标志常以它的宏观影像、地貌特征、水系特征和组合图案 作为识别基础。

地物的宏观影像:如第三册封面底图“太湖流域卫星照片”上,太湖和太湖以北的长江河段的轮廓;第二 册封面“北纬26°附近尼罗河一段河谷及其周围地面的卫星照片”上,尼罗河河谷的形状;第四册封面“北京 市地区的卫星照片”上,北京市区轮廓和长城位置,卫星照片上都有良好的显示。

地貌特征:借助卫星照片的阴影,可以衬托出各种地形地貌的立体效应。这样可以比较容易地看到地势起 伏,使平原、山地、盆地条带状的山脊、层状的岩层组合和河流切割面等地面特征明显地反映出来。观察时, 要注意阴影方向,要让阴影朝向自己。如果阴影背向自己,观察效果与实际物体凹凸正好相反。例如,在第一 册封面“喜马拉雅山脉及其周围地面的卫星照片”上,让阴影的方向朝向自己,就可以较明显地看到喜马拉雅 山脉及其周围地区的条带状山脊和山谷走向,以及这个地区的地势起伏特征,还可以看到白色的冰川沿山脊的 分布情况。

水系特征:水系的组合反映一定岩性和构造特征。黄土地区水系呈密集的树枝状,花岗岩地区的水系是树 枝状与钳状沟头组合;格状水系反映两组构造的扭裂面,放射状水系反映穹隆构造等。水系的变迁在卫星照片 上也有明显的显示,可以研究古河道与新构造变动。例如,第三册封面“太湖流域卫星照片”上,就能较清晰 地看到长江三角洲地区河网稠密、纵横交错、湖泊众多的特征。

图案:通常以点、斑、条、格、垅、链、栅、环、圆等条纹重复出现。说明它的数量和质量特征时,还可 冠以粗的或细的、稀的或密的、显的或隐的等。每一种纹形、反映一定的物质性质,如线状反映地表断裂构造 或沉积岩地面的层面,在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地理课本第四册的“北京市地区的卫星照片”上,象长城这 样的线状地物,就有良好的显示;而块状可能为岩块、地块和田块,或链状的沙丘;栅状可能为直立岩层。

形态特征信息往往要与色调和色彩特征信息结合起来使用,以图形引路,结合色调色彩识别不同物体。例 如,在第一册封面“喜马拉雅山脉及其周围地面的卫星照片”上,白色表示冰川,它主要沿地势较高的山脊分 布。如果判读成冰川分布在地势较低的山谷中就说明你没有把卫星照片上的阴影朝向自己,所以观察效果与实 际物体的凸凹相反。

3.相关位置:相关位置特征是一种间接的判读标志。由于卫星相片比例尺小,有的物体看不见,有的物体 被掩盖,但可根据相关位置特征进行判读。如判读阶地的新老关系,常与河床位置相关联,近河床为一级阶地 ,两侧为二级、三级阶地。在“喜马拉雅山脉及其周围地面的卫星照片”上,只有判读为冰川沿地势较高的山 脊分布才是正确的,这就是根据冰川分布与山脊相关位置这一特征。

第4篇

1.以生活物理实验培养兴趣

实验对于每一位学生来说都非常好奇,看到实验器材学生都有去探索的欲望,而且,物理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有些抽象概念只要用一个简单的演示实验或是学生实验尝试操作就能很直观的被学生掌握。这样教师不费劲,学生又轻松,课堂气氛又活跃,不仅如此,中学生的身心特点也决定了他们好动,喜欢实际操作。因此,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实验教学,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增强对物理学的兴趣。从而解决对有些知识的疑问或疑惑,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巩固。把老师的"教"转化到学生的"学"上来。如"光的直线传播实验"教学中,让每个学生都准备一些所用的器材,(激光笔、手电筒、洒水壶等)再让拿不同器材的学生演示不同的实验现象,这样,孩子们在多种视角下发现同样的问题,学习的热情也就油然而生了。课堂自然也就成了孩子们的学习乐园。再如:"力"一节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方面,就让学生自己用手挤压吹鼓的气球,它会被压扁,用力向前排打气球,它会向前运动,这两次实验结果能说明什么?让学生互相讨论后回答,这是力作用在气球上的两个表现,学生从而能顺其自然的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这种实验教学手段相当于给师生们了一个省时又省力的教与学的好工具,何乐而不为呢?此外,也可以让几位学生同时准备一个演示实验,选一位好的在教学时演示,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

2.发挥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有效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也不断地走进了各行各业,在我们的教学中也离不开信息技术的辅助。多媒体深入到物理课堂中,给物理教学增添了新的活力。因为多煤体手段具有生动形象的直观性,不受时空限制的再现性,运动变化的易控性和模拟性,色彩鲜艳的启发性,以及及时反馈等多种功能。在教学中,运用多煤体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内容丰富的感性材料,展现各种物理现象和物理实验过程,从而突出和强化了初中物理教学的观察与实验机制。另外,多煤体课件的展示能够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的直感作用,提高学生兴趣,从而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思维的拓展。因此,多煤体教学为物理教学改革,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但这也离不开老师们的合理利用。对初中学生来讲,思维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受课堂教学气氛的影响,活泼有趣的课堂气氛可以刺激学生积极思维,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比如,在讲《运动和力》一课时,教师按排学生观看课本图12.1-12.12,1-2,然后播放录制的影片,使学生充分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提高对机械运动概念的认识,再观看足球比赛影片片段,回答相应问题,由浅入深地提高对机械运动的理解,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活跃了课堂气氛,教师抓住时机,以片设疑,机械运动有什么特点呢?接着让学生可以很自然的得出机械运动的概念,这节课虽然只用了两次放映影片,但它却为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创设了一种情景。再结合教师不失时机的引导,点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机械运动这个概念生动形象地逐步表达出来。

而且通过学生的反应也可以知道,学生对这种学习方法感兴趣,概念容易理解,记忆也既深刻又牢固。

3.提高物理教学中的阅读效率

学生们在阅读物理概念时往往只是一种粗浅的阅读,不能深刻理解其含义。因为物理定义、定律一般是客观平白的描述,如果稍不注意,就会影响对概念的理解,因此,教师在阅读课文时必须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从而提高阅读效果,增强对课文的理解。例如:压力的定义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这里"垂直"一词就是关键词。又如在讲光的折射时,让一束光通过玻璃槽盖子上的狭缝,斜射到水面上,这里的"斜"字就是非常重要的词。 在指导阅读时,首先要让学生把关键性的词自己找出来,把学生的阅读感觉从模糊的总体转变到精确的定位上来。在这些关键处放慢阅读速度,从字面意义理解物理实质。此外,教师还应要求学生尽可能结合自身的实际感受去阅读,这对培养学生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方式很重要。对一些抽象概念,在教学前,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有一些感性知识的积累,如在学习惯性之前,先布置一些观察思考题:

3.1 课下做跑步运动,注意自己停止运动时会发生什么现象。

3.2 坐汽车,突然开车和突然刹车时各有什么感觉等等。这样学生在阅读惯性概念时就觉得容易接受,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4. 注重学以致用

学习就是为了利用和创造,我们每们学科都有各自的用处,尤其物理学科,它的生活利用性比较强。不少学生对物理这门学科感兴趣,觉得很好玩,但要他们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他们便会感到不知所措,这是因为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缘故。因此,我们不但要学会理论知识,更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注重会学、会用,即学用结合。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和引导过程中做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比如,我在教学中遇到很多学生上课能积极回答很多问题,也能自行解决很多难题。可当你问到某些周围的物理现象让说其原因时就不知其所以然了。更谈不上去创造什么原理性的作品,这就是我们物理课的失败。我在课堂里会因此设计一些活动,让他们不仅要随之消化所学内容,而且还要随之发现更多的相关内容。如在探索音调时,我就让学生自制实验:(1)魔变的吸管:用力吹一根吸管,并用剪刀将它不断地剪短,会发现声音越来越高。(2)变调的木梳:如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卡片声音发生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音调是否与声源振动频率有关。(3)土电话:用两只空纸杯,一根棉线(金属丝)制成一个"土电话"。不仅能说明固体能传声,而且还能证明细金属丝比棉线更容易传声。这些自制简单实验的活动,培养了孩子们的独立创造能力,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欲望,也找到了物理学的价值。在每次的实验活动之后,我还会精心设计一些与之相联系的举实例活动。

第5篇

【关键词】 汞暴露; 多重毒性; 可传递性; 表型; 行为; 秀丽线虫

Mercury(Hg) is a hazardous heavy metal, which could be released into the environment from both natural and anthropogenic sources. Natural sources of Hg include volcanic emissions, volatilization from the ocean, and degassing from soil. Use of Hg in industrial such as the manufacture of plastic, chlorine, caustic soda, caustic potash and antifouling paint, is the major anthropogenic sources. Use of Hg in agriculture such as fossil fuel burning, base metal smelting, waste incinerators and Hg based fungicides are other important input sources of Hg in the environments[1]. In addition, there is a high potential for Hg bioaccumulation and biomagnification in different organisms. The levels of Hg in some commercial fish in New Jersey were detected in the range known to cause some sublethal effects in sensitive predatory birds and mammals[2]. High levels of Hg content were also found in commercial pelagic fish in the Western Indian Ocean, and large fish can naturally bioaccumulate Hg[1]. Especially, in the summer of 2 000, Hg spills were discovered in the basements of some Chicagoarea homes after removal of gas regulators by gas company contractors[3]. The risk of residential Hg contamination after gas regulator removal ranged from 0.9/1 000 to 4.3/1 000 homes[3]. So far, Hg has been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threats to human, fish and wildlife of the global.

Mice, rodents, fish, birds and some other mammals have ever been used as models to evaluate the Hg toxicity and related regulation mechanisms. Elemental Hg is a silvery metal that is liquid at room temperature. Human absorption of elemental Hg occurs primarily through inhalation of Hg vapor[3]. The primary targets of acute exposure to Hg are liver, kidneys and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 fish, birds and mammals[4-5]. Inhaled Hg vapor results in accumulation with highest concentrations in the cerebellum and brainstem nuclei of rats and mice[6]. Hg can cause toxic effects at concentrations even below 1 ppb in water and the effects include loss of appetite, brain lesions, cataracts, abnormal motor coordination and abnormal behavioral changes[4-5,7]. Aspects affected by Hg exposure also contain the reproduction, growth, metabolism, blood chemistry, immunity, and oxygen exchange[8-11]. Several theories about the mechanism of Hg toxicity have already been raised and these theories suggest that the Hg exposure can cause multibiological toxicities by affecting specific signaling pathways and lipid peroxidation[12-13]. However, for the possible limit of the experimental organisms of mice, fish, birds and other mammals, whether the multibiological toxicities caused by Hg exposure can be transferred from exposed animals to their progeny remains still unclear.

Caenorhabditis elegans, a freeliving soil nematode, has been found favor as a biomarker organism, because it is one of the bestcharacterized animals at the genetic, physiological, molecular, and developmental levels[14]. C. elegans has the properties of short life cycle, small size, ease of cultivation, a simple cell lineage that has been completed characterized, and behavior easily monitored under the microscope. Moreover, its great potential for forward and reverse genetic analysis make it very powerful for deeply elucidating the mechanisms of metal toxicity. By virtue of these properties, several toxicity tests using C. elegans have been developed for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in soil[15-16] and water[17-19]. Moreover, transgenic hsp16GFPlacZ and hsp16GFP nematodes have been constructed for the study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toxicology[20-25]. In addition, a standardized method for conducting laboratory soil toxicity tests using C. elegans was published in the America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ASTM) Guide E217201 in 2002[26].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selected the C. elegans organism to examine whether the multibiological toxicities induced by Hg exposure can be transferred from exposed animals to their progeny.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most of these multibiological toxicities induced by Hg exposure can be considered to be transferable from parental generations to their progeny, and some specific defects in progeny appeared even more severe than in their parental generations.

1 Materials and methods

1.1 Chemicals

The Hg concentrations used in this report were selected as previously described[20,27]. Three concentrations of HgCl2 solution were used in the current work, and they were 2.5 μmol·L-1, 75 μmol·L-1 and 200 μmol·L-1, respectively. All the chemicals were obtained from SigmaAldrich(St. Louis, MO, USA).

1.2 Strains

All nematodes used were wildtype N2, originally obtained from the Caenorhabditis Genetics Center(CGC). They were maintained on nematode growth medium(NGM) plates seeded with Escherichia coli OP50 at 20 ℃ as described[28]. Gravid nematodes were washed off the plates into centrifuge tubes and were lysed with a bleaching mixture(0.45 mol·L-1 NaOH, 2% HOCl). Age synchronous populations of N2(L4larvae stage) were obtained by the collection as described[29]. The L4larvae stage nematodes were washed with doubledistilled water twice, followed by washing with K medium once(50 mmol·L-1 NaCl, 30 mmol·L-1 KCl, 10 mmol·L-1 NaOAc, pH 5.5). Exposures were performed in 12well sterile tissue culture plates. All exposures were 48h, and were carried out in 20 ℃ incubator in the absence of food. To evaluate the Hg toxic in progeny, eggs were obtained from nematodes subjecting to the Hg exposure with the bleaching mixture, and then transferred to a normal NGM plates without addition of Hg solution. Endpoints of lifespan, body size, body bend, head thrash, and chemotaxis plasticity were used for the acute toxicity testing in C. elegans.

1.3 Lifespan and body size

The methods were performed as previously described[30-32]. For life span assay, the exposed and progeny animals were picked onto the assay plates and the time was recorded as t=0. About twenty animals were placed onto a single plate and adult animals were transferred every 2 days to fresh plates during the brood period. The numbers of survivors were scored every day. Animals that failed to respond to repeated touch stimulation were considered as dead. Life span graphs are representative of at least three trials. Body size was determined by measuring the flat surface area of nematodes using the ImagePro Express software. For each test, at least 15 animals were picked for assay.

1.4 Head thrash frequency

The thrashes were assayed as previously described[33-35]. To assay the head thrash frequency, nematodes were washed with the doubledistilled water, followed by washing with K medium. Every animal was transferred into a microtiter well containing 60 μl of K medium on the top of agar. After a 1 min recovery period, the head thrashes were counted for 1 min. A thrash was defined as a change in the direction of bending at the mid body. Fifteen nematodes were examined per treatment.

1.5 Body bend frequency

The method was performed as previously described[33-35]. To assay the body bend frequency, nematodes were picked onto a second plate and scored for the number of body bends in an interval of 20 s. A body bend was counted as a change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part of the animals corresponding to the posterior bulb of the pharynx along the y axis, assuming that the nematodes were traveling along the x axis. Fifteen nematodes were examined per treatment.

1.6 Chemotaxis assay and conditioning procedure

Chemotaxis assays and conditioning procedure were performed as previously described[22,36]. Approximately 100 nematodes were used for each trial. An agar plug excised from the plate with additional 100 mmol·L-1 NaCl was placed on the surface of assay plate containing 5 mmol·L-1 potassium phosphate, pH 6.0, 1 mmol·L-1 CaCl2, 1 mmol·L-1 MgSO4 and 20 g·L-1 agar for at least 14 h. Shortly before analysis, the plug was removed and 1 μl 0.5 mol·L-1 NaN3 was spotted at the centre of plug to anaesthetize the nematodes. NaN3 was also spotted 4 cm away from the centre of the NaCl gradient as a control. The chemotaxis index CI was calculated as CI=(the number within NaCl gradientthe number within control) / the total number of nematodes on the plate.

To analyze the learning, the treated nematodes(young adults) were washed three times with washing buffer containing 5 mmol·L-1 potassium phosphate, pH 6.0, 1 mmol·L-1 CaCl2, 1 mmol·L-1 MgSO4 and 0.5 g·L-1 gelatin. Nematodes were starved for 3 h at NaClE. coil plates(NaClfree and E. colifree plates) or+NaClE. coil plates. And then, they were collected with washing buffer and placed equidistant(about 3.5 cm) from those two spots mentioned above on the assay plate to let them move freely for 45 min at 20 ℃. The nematodes within 1.5 cm of these two spots were counted.

1.7 Statistical analysis

All data in this article were expressed as means ± S.D. Graphs were generated using Microsoft Excel(Microsoft Corp., Redmond, WA). An overall ANOVA was used for comparison between control and the metal treated groups, followed by pairwise comparison tests. The probability levels of 0.05 and 0.01 were consider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2 Results

2.1 Lifespan defects in Hg exposed nematodes and their progeny Lifespan is often used as a main parameter to evaluate the toxicity of a specific metal or compound in nematodes[19,22,31]. Because C. elegans has a very short life cycle, it is more convenient to investigate the aging and to elucidate the mechanism of animals lifespan[30]. In other organisms, Hg was found to be able to accelerate the aging process possibly by affecting the neurotoxicity and oxidative injury[13]. In C. elegans, as shown in Fig 1, high concentrations(75 μmol·L-1 and 200 μmol·L-1) of Hg exposure caused more severe lifespan defects compared to low concentration(2.5 μmol·L-1) of Hg exposure and control(0 μmol·L-1). When nematodes were exposed to 75 μmol·L-1 and 200 μmol·L-1 concentrations of Hg, their maximum lifespans were reduced by nearly 4 days compared to control. The mean lifespans of nematodes exposed to 200 μmol·L-1 Hg was nearly half of those in control nematodes.

A. Lifespans of nematodes exposed to 2.5 μmol·L-1 Hg. B. Lifespans of nematodes exposed to 75 μmol·L-1 Hg. C. Lifespans of nematodes exposed to 200 μmol·L-1 Hg. D. Lifespans of progeny from nematodes exposed to 2.5 μmol·L-1 Hg. E. Lifespans of progeny from nematodes exposed to 75 μmol·L-1 Hg. F. Lifespans of progeny from nematodes exposed to 200 μmol·L-1 Hg.G. Comparison of the mean lifespan for nematodes exposed to 2.5 μmol·L-1, 75 μmol·L-1 and 200 μmol·L-1 Hg, respectively.H. Comparison of the mean lifespan for progeny from nematodes exposed to 2.5 μmol·L-1, 75 μmol·L-1 and 200 μmol·L-1 Hg, respectively. Bars represent mean ± S.D. a. P

Fig 1 Lifespans of nematodes exposed to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Hg and their progeny To investigate whether the Hg toxicity on lifespan could be transferred from exposed nematodes to their progeny, we analyzed the changes of lifespan in progeny of nematodes exposed to Hg. Surprisingly, the toxicity on lifespan from Hg exposure could not be obviously recovered in progeny nematodes. Severe defects could still be observed for both the maximum lifespan and the mean lifespan in progeny nematodes. Therefore, the toxicity on lifespan from Hg exposure can be transferred from exposed nematodes to their progeny, and Hg exposure can exert severely adverse effects on the lifespan of progeny nematodes.

2.2 Developmental defects in Hg exposed nematodes and their progeny We next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Hg exposure on nematode development by observing the body size and morphology of animals. As shown in Fig 2, the body sizes of nematodes were significantly(P

0 μmol·L-12.5 μmol·L-175 μmol·L-1200 μmol·L-1Hg exposedProgeny

A. Morphological comparison of nematodes exposed to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Hg and their progeny. All images are representative of threeday post hatch nematodes.B. Comparison of body sizes of nematodes exposed to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Hg. C. Comparison of body size of progeny from nematodes exposed to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Hg. Bars represent mean ± S.D. a. P

Fig 2 Body sizes of nematodes exposed to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Hg and their progeny

In addition, high concentrations of Hg exposure usually caused the appearance of very slim nematodes, and more nematodes with this phenotype were found in progeny population. Thus, more severe development defects can be formed in progeny of nematodes exposed to Hg.

2.3 Locomotion behavior defects in Hg exposed nematodes and their progeny Hg exposure can not only influence the lifespan and the development, it may also affect the development and function of nervous system[34]. To test the influences of Hg exposure on locomotion behaviors, the body bend and the head thrash were assayed. As shown in Fig 3, both the body bends and the head thrashes in nematodes were dramatically impaired even exposed to a very low concentration of 2.5 μmol·L-1 Hg. More severe body bend defects were observed when nematodes were exposed to high concentrations(75 μmol·L-1 and 200 μmol·L-1) of Hg, whereas no distinc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for the head thrash defects in nematodes exposed to 2.5 μmol·L-1 of Hg from those in nematodes exposed to 75 μmol·L-1 and 200 μmol·L-1 of Hg. Investigation on their progeny indicates that the defects of body bends could be largely or completely recovered. The defects of head thrashes could be largely recovered in nematodes exposed to 2.5 μmol·L-1 of Hg, and the head thrash frequencies in progeny of nematodes exposed to 75 μmol·L-1 and 200 μmol·L-1 of Hg could be recovered approximately 21% and 14%, respectively.

A. Body bend frequencies of nematodes exposed to Hg. B. Body bend frequencies in progeny of nematodes exposed to Hg.C. Head thrash frequencies of nematodes exposed to Hg.D. Head thrash frequencies in progeny of nematodes exposed to Hg. Bars represent mean ± S.D. a. P

Fig 3 Locomotion behaviors of nematodes exposed to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Hg and their progeny

2.4 Chemotaxis plasticity defects in Hg exposed nematodes and their progeny The chemotaxis plasticity is one of the simple forms for behavioral plasticity, which might be able to reflect a form of associative learning[36]. Lastly, we examined the possible toxic effects of Hg exposure on nematodes chemotaxis plasticity. In this research system, the conditioning requires both the presence of NaCl and the absence of a bacterial food source, because starvation on culture medium containing the NaCl can make the chemotaxis of animals towards to NaCl fall dramatically[36]. As shown in Fig 4, nematodes exposed to 75 μmol·L-1 and 200 μmol·L-1 concentrations of Hg displayed severe chemotaxis plasticity defects(P

Taken together, our data suggest that Hg exposure can result in the transferable toxicities or defects for both the locomotion behaviors and the behavioral plasticity from exposed nematodes to their progeny in C. elegans.

A. Chemotaxis performance of nematodes exposed to Hg. B. Chemotaxis performance in progeny of nematodes exposed to Hg. About 100 nematodes were put on each plate. CI=(the number within NaCl gradientthe number within control) / the total number of nematodes in plate. Bars represent mean ± S.D. a. P

Fig 4 Chemotaxis plasticity of nematodes exposed to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Hg and their progeny

3 Discussion

Hg exposure in the environment is one of the most increasing health concerns so far. Its ability to form monomethyl mercury through microbe biotransformation leads to accumulation in the food chains. In C. elegans, early in 1982, Popham and Webster ever analyzed the ultrastructural changes of animals exposed to Hg[37]. The stress response, mortality, reproduction, and structures and functions of sensory neurons were also examined previously in Hg exposed nematodes[20,23,38-40]. However, the systematical multibiological toxicities have not been investigated yet. In this report, endpoints of lifespan, body size, body bend, head thrash, and chemotaxis plasticity were used for the acute toxicity testing to examine the multibiological toxicities from Hg exposure.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Hg exposure could cause multibiological defects with a concentrationdependent manner in C. elegans, which are largely consistent with the conclusions drawn from other organisms[1-13].

Moreover, among these multibiological toxicities, we found that the developmental defects are very specific for the Hg toxicity. Hg exposure specially caused the appearance of slim animals at high concentrations. Metallothionein gene expression in the larvae of C. elegans has been raised as a potential biomarker for Hg toxicity[41]. However, the metallothionein gene expression can also indicate the toxicity from cadmium exposure. Therefore, the morphological defects will be valuable to be used as a key monitor to evaluate the specific Hg toxicity from environments. Especially, a combination of this phenotype with the transgenic reporter for metallothionein gene would be more valuable for the assessment of the Hg toxicity.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and analysis in this project, we can summarize the defects caused by Hg exposure into four groups based on the transferable properties from exposed nematodes to their progeny. First, the defects caused by Hg exposure could be largely recovered in progeny, such as the locomotion behaviors in progeny of nematodes exposed to low concentration of Hg. Second, the defects caused by Hg exposure could be only partially recovered in progeny, such as the chemotaxis plasticity. Third, no rescue phenomena could be observed for the defects caused by Hg toxicity, such as the body sizes in progeny of nematodes exposed to low concentration of Hg. Fourth, the defects caused by Hg toxicity became more severe in progeny than in their parents, such as the body sizes in progeny of nematodes exposed to high concentrations of Hg. Thus, our data suggest that the multibiological defects of phenotypes and behaviors caused by Hg exposure could largely be considered as transferable in C. elegans.

However, the transferable properties of Hg exposure c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a kind of heredity in genetics, since some of the defects caused by Hg exposure could still be partially recovered in progeny nematodes. Therefore, we suppose that gain of the transferable properties for nematodes exposed to Hg might be largely due to the deposition of Hg toxicity in their eggs. Organic and inorganic Hg has been found to be able to be all transferred to the fetal rat via placenta and milk[42-43]. Residual Hg levels in egg yolk were also found to greatly surpass the level found in the egg white[44]. But at the same time, we also noticed that some of the defects in progeny nematodes appeared even more severe phenotypes than in their parents, which is still an interesting question needed to be deeply elucidated.

In conclusion,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g exposure can result in multitoxicity, and most of these multibiological defects can be transferred to progeny from Hg exposed nematodes.

Acknowledgements Strain used in this work was provided by the Caenorhabdits Genetics Center(funded by the NIH, National Center for Research Resource). 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the grants from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 30870810) and the Program for New Century Excellent Talents in University.

参考文献

[1] KOJADINOVIC J, POTIER M, CORRE M L, et al. Mercury content in commercial pelagic fish and its risk assessment in the Western Indian Ocean[J]. Sci Total Environ, 2006,366:688700.

[2] BURGER J, GOCHFEILD M. Heavy metals in commercial fish in New Jersey[J]. Environ Res, 2005,99:403412.

[3] HRYHORCZUK D, PERSKY V, PIORKOWSKI J, et al. Residntial mercury spills from gas regulators[J]. Environ Health Persp, 2006,114:848852.

[4] SUNDBERG J, JONSSON S, KARLSSON M O, et al. Lactational exposure and neonatal kinetics of methylmercury and inorganic mercury in mice[J]. Toxicol Appl Pharm, 1999,154:160169.

[5] BECKVAR N, DILLON T M, READ L B. Approaches for linking wholebody fish tissue residues of mercury or DDT to biological effects thresholds[J]. Environ Toxicol Chem, 2005,24:20942105.

[6] CASSANO C B, VIOLA P L, GHETTI B, et al. The distribution of inhaled mercury(Hg203) in the brain of rats and mice[J]. J Neuropath Exp Neurol, 1969,28:308320.

[7] ZANOLI P, CANMAZZA G, BARALDI M. Prenatal exposure to methyl mercury in rats:focus on changes in kynurenine pathway[J]. Brain Res Bull, 2001,55:235238.

[8] BULAT P, DUJIC L, POTKONJAK B. Activity of glutathlone peroxidase and superoxide dismutase in workers occupationally exposed to mercury[J]. Int Arch Occup Environ Health, 1998,71(Suppl): s3739.

[9] BULLEIT R F, CUI H. Methylmercury antagonizes the survivalpromoting activity of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on developing cerebellar granule neurons[J]. Toxicol Appl Pharmacol, 1998,153:161168.

[10] HULTMAN P, NIELSEN J B. The effect of dose, gender, and nonH2 genes in murine mercuryinduced autoimmunity[J]. J Autoimmun, 2001,17:2737.

[11] GOULET E D, MIRAUL T M E. Neurobehavioral changes in mice chronically exposed to methylmercury during fetal and early postnatal development[J]. Neurotoxicol Teratol, 2003,25:335347.

[12] BASU N, STAMLER C J, LOUA K M, et al. An interspecies comparison of mercury inhibition on muscar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 binding in the cerebral cortex and cerebellum[J]. Toxicol Appl Pharmacol, 2005,205:7176.

[13] SATO M, KONDOH M. Recent studies on metallothionein: Protection against toxicity of heavy metals and oxygenfree radicals[J]. Tohoku J Exp Med, 2002,196:922.

[14] RIDDLE D L, BLUMENTHAL T, MEYER B J, et al. C. ELEGANS Ⅱ [M]. New York: 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s, Plainview, 1997.

[15] PEREDNEY C L, WILLIAMS P L. Utility of Caenorhabditis elegans for assessing heavy metal contamination in artificial soil[J]. Arch Environ Contam Toxicol, 2000,39:113118.

[16] GRAVES A L, BOYD W A, WILLIAMS P L. Using transgenic Caenorhabditis elegans in soil toxicity testing[J]. Arch Environ Contam Toxicol, 2005,48:490494.

[17] TRAUNSPURGER W, HAITZER M, HSS S, et al. Ecotoxicological assessment of aquatic sediments with Caenorhabditis elegans(nematode)—a method testing liquid medium and wholesediment samples[J]. Environ Toxicol Chem, 1997,16:245250.

[18] MUTWAKIL M H A Z, READER J P, HOLDICH D M, et al. Use of stressinducible transgenic nematodes as biomarkers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water samples from an English river system[J]. Arch Environ Contam Toxicol, 1997,32:146153.

[19] WANG X Y, SHEN L L, YU H X, et al. Toxicity evaluation in a paper recycling mill effluent by coupling bioindicator of aging with the toxicity identification evaluation method in nematode Caenorhabditis elegans[J]. J Environ Sci, 2008,20:13731380.

[20] CHU K W, CHOW K L. Synergistic toxicity of multiple heavy metals is revealed by a biological assay using a nematode and its transgenic derivative[J]. Aquat Toxicol, 2002,61:5364.

[21] DAVID H E, DAWE A S, DE POMERAI D I, et al. Construction and evaluation of a transgenic hsp16GFPlacZ Caenorhabdits elegans strain for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J]. Environ Toxicol Chem, 2003,22:111118.

[22] WANG Y, XIE W, WANG D Y. Transferable properties of multibiological toxicity caused by cobalt exposure in Caenorhabditis elegans[J]. Environ Toxicol Chem, 2007,26:24052412.

[23] SHEN L L, XIAO J, YE H Y, et al. Toxicity evaluation in nematode Caenorhabditis elegans after chronic metal exposure[J]. Environ Toxicol Pharmacol, 2009,28:125132.

[24] XIAO J, RUI Q, GUO Y L, et al. Prolonged manganese exposure induces severe deficits in lifespan, development and reproduction possibly by altering oxidative stress response in Caenorhabditis elegans[J]. J Environ Sci, 2009,21:842848.

[25] LI Y H, WANG Y, YIN L H, et al. Using the nematode Caenorhabditis elegans as a model animal for assessing the toxicity induced by microcystinLR[J]. J Environ Sci, 2009,21:395401.

[26] America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 Standard guide for conducting laboratory soil toxicity tests with the nematode Caenorhabditis elegans [M] // Annul book of ASTM standard. Philadelphia: PA, 2002,16061616.

[27] LORENZON S, FRANCESE M, FERRERO E A. Heavy metal toxicity and differential effects on the hyperglycemic stress response in the shrimp Palaemon elegans[J]. Arch Environ Cont Toxicol, 2000,39:167176.

[28] BRENNER S. The genetics of Caenorhabditis elegans[J]. Genetics, 1974,77:7194.

[29] DONKIN S, WILLIAMS P L. Influence of developmental stage, salts and food presence on various end points using Caenorhabditis elegans for aquatic toxicity testing[J]. Environ Toxicol Chem, 1995,14:21392147.

[30] SHEN L L, WANG Y, WANG D Y. Involvement of genes required for synaptic function in aging control in C. elegans[J]. Neurosci Bull, 2007,23:2129.

[31] HU Y O, WANG Y, YE B P, et al. Phenotypic and behavioral defects induced by iron exposure can be transferred to progeny in Caenorhabditis elegans[J]. Biomed Environ Sci, 2008,21:467473

[32] SWAIN S C, KEUSEKOTTEN K, BAUMEISTER B, et al. C. elegans metallothioneins: new insights into the phenotypic effects of cadmium toxicosis[J]. J Mol Biol, 2004,341:951959.

[33] TSALIK E L, HOBERT O. Functional mapping of neurons that control locomotory behavior in Caenorhabditis elegans[J]. J Neurobiol, 2003,56:178197.

[34] WANG D Y, XING X J. Assessment of locomotion behavioral defects induced by acute toxicity from heavy metal exposure in nematode Caenorhabditis elegans[J]. J Environ Sci, 2008,20:11321137.

[35] XING X J, GUO Y L, WANG D Y. Using the larvae nematode Caenorhabditis elegans to evaluate neurobehavioral toxicity to metallic salts[J]. Ecotoxicol Environ Safety, 2009,72:18191823.

[36] SAEKI A, YAMAMOTO M, LINO Y. Plasticity of chemotaxis revealed by paired presentation of a chemoattractant and starvation in the nematode Caenorhabditis elegans[J]. J Exp Biol, 2001,204:17571764.

[37] POPHAM J D, WEBSTER J M. Ultrastructural changes in C. elegans(Nematoda) caused by toxic levels of mercury and silver[J]. Ecotoxicol Environ Safe, 1982,6:183189.

[38] POWER R S, de POMERAI D I. Effect of single and paired metal inputs in soil on a stressinducible transgenic nematode[J]. Arch Environ Contam Toxicol, 1999,37:503511.

[39] XING X J, DU M, XU X M, et al. Exposure to metals induces morphological and functional alteration of AFD neurons in nematode Caenorhabditis elegans[J]. Environ Toxicol Pharmacol, 2009,28:104110.

[40] GUO Y L, YANG Y C, WANG D Y. Induction of reproductive deficits in nematode Caenorhabditis elegans exposed to metals at different developmental stages[J]. Reprod Toxicol, 2009,28:9095.

[41] SHIMADA H, TOMINAGA N, KOHRA S, et al. Metallothionein gene expression in the larvae of Caenorhabditis elegans is a potential biomarker for cadmium and mercury[J]. Trace Elem Electroly, 2003,20:240243.

[42] GARRETT N E, GARRETT R J, ARCHDEACON J W. Placental transmission of mercury to the fetal rat[J]. Toxicol Appl Pharmacol, 1972,22:649654.

第6篇

关键词:三峡库区 排水管网 污水处理 排水体制

1 背景情况

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于2003年6月开始蓄水,库区水环境性质将发生很大的变化。湖库型水体决定了库区水环境承载能力有限,水污染防治问题已迫在眉睫。现实情况是,库区绝大多数城市经济相对落后,市政设施和污染防治设施的建设大大滞后于现实要求。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沿江直接排入,将对即将形成的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这一问题若解决不好,必将使库区水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最终也将阻碍库区城市乃至下游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保护三峡库区水质和库区下游人民的身体健康,同时促进城市经济建设迅速发展,在三峡库区建设污水处理厂已经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管网工程也是其中重要的内容。

目前,库区绝大多数市县没有完善的排水系统,管道系统零星分散,且多为雨污合流。甚至大多数街区未设任何排水设施,污水、雨水随街漫流。包含生活污水、生产废水和雨水的合流污水从多处出水口未经处理直接排入长江,使长江岸边带水质下降,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库区城市属于山地城市,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比较特殊,因为历史的原因造成街区布置杂乱,城区道路狭窄,使得排水系统规划和建设十分困难,整个排水管网的投资巨大。由于管网造价高,管网规划和建设较为复杂,直接影响到整个污水处理工程方案的确定,因此在工程的可行性研究中必须慎重考虑。

2 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可研中必须考虑排水管网的建设要求

排水管网规划在整个城市污水处理工程规划和建设中是十分重要的环节。规划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污水处理厂的数量、厂址和规模,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投资和运行费用,关系到工程和投资效益的发挥。前一时期我国一些中小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中存在对管网系统考虑较少或根本未加考虑的问题,一些平原城市甚至依靠过境的农用灌渠收集污水。没有完善的排水系统,污水得不到有效的收集,使污水处理厂的水质水量得不到保证,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造成资金浪费。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一方面是由于城市总体规划与建设需要脱节,规划的可操作性较差,有的地方总规与分规甚至在原则问题上自相矛盾,这就无助于城市管网的建设;另一方面,管网建设一般由地方财政负担,资金缺口较大,使得管网建设滞后。出现这些问题,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有把管网与处理厂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加以考虑,人为地割裂二者的统一关系。因此,在城市污水处理工程的可行性研究中,必须同时考虑排水管网的规划和建设要求,理清城市总体规划的思路,协调好规划与建设的关系;同时,排水管网工程资金(至少是主干管部分的资金)必须纳入整个工程的投资估算中,以确保建设资金的充足;建成后的管网的维护管理费用宜计入污水处理工程的运行费用中。这一点对山地城市更为重要,这是由于山地城市的排水管网工程费用占城市排水工程建设费的比例相当大。排水管网规划设计是否科学合理,一方面关系到其作用的发挥,另一方面可为国家和地方政府节省大量资金和日常运行费用。表1是以三峡库区部分区县为例的排水工程费用分类列表。可以看出,管网投资占整个城市污水处理工程投资的60%,甚至更高。

3 三峡库区城市排水管网规划设计的特殊性

表1 库区几处市县排水工程费用分类 县市名称 规模

(万m3/d) 工程投资(万元) 管网投资

(总投资%) 处理厂投资 管网 地基处理 总投资 涪陵 8 5641.00 12312.5 3 756.25 21709.75 56.7 万州 3 2329.70 6561.24 1800 10908.94 6 0.1 2 1905.67 4270.88  720 7156.55 59.8 忠县 3 2272.07 6803 1370 10625.07 64.0 巫山 2 1933.04 866.25 983.8 3783.09 22.9* 巫溪 1 1182.32 1653  786.6 3681.89 44.9 注:先期建设的排水管网费不计入其中。

3.1 排水体制

由于三峡库区城市中老城区街道一般较狭窄,坡度较大,交通拥挤,短时间彻底将老城区合流制排 水系统改造成分流制系统是非常困难的。通常情况下,新区按分流制规划建设污水管网。老城区按规划同时结合旧城改造逐步将不完善的合流制系统改造成一个分流不完全的分流制系统。在污水收集系统中,在收集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雨水比例会逐渐递减,污水比例会逐渐递增。例如涪陵区在一级截流干管一次性建成后,近期的截留倍数n0取2,远期n0取1。而忠县老城区规模相对较小,在确保环境评价可行的前提下,考虑到节省投资,其截流倍数n0取1。

3.2 污水厂的数量和厂址受管网定线的制约

一般情况下,污水主干管的数目和走向取决于污水处理厂的数目与位置,因此污水处理厂的数目和位置常常先于管网定线。绝大多数中小城市污水处理厂只设一个,且位于城市下游,管网易于定线和敷设。而库区城市地处山地,多为旧城加新城的组团结构,由于各城市的地形及地质情况均十分复杂,管道敷设困难,造价高。考虑这些因素,因而往往是污水处理厂的数目和位置受管网的限制。因此,在考虑污水处理厂的数量和厂址时,必须结合管网建设的特点,按照相对集中、适当分散的原则设置处理厂。在对污水处理管网进行定线规划时,要仔细考虑诸多因素,必须反复进行现场踏勘,以使管网定线切实可靠达到最优化设计,满足远期需要。

(1)定线要充分考虑到城市各组团相互间的功能关系和高程关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兼顾各个组团,减少污水处理厂的数量。按规划巫溪污水处理系统为两厂方案,经过反复踏勘现场,发现巫溪的地形较特殊,老城区在大宁河上游,赵家坝和马镇坝沿柏杨河分布,三个组团呈V字型。规划在大宁河和柏杨河交汇处马莲溪布置一座污水处理厂,处理老城区和赵家坝的污水,而在马镇坝单独设置一座污水处理厂。这样两厂方案不仅通不过环评,而且运行费用也大大高于一厂方案。尽管大宁河、柏杨河两岸地形、地质情况很复杂,但通过恰当的选线和采取一些特殊的工程措施,是能够将老城、赵家坝和马镇坝的污水全部重力流收集到大宁河和柏杨河交汇处马莲溪污水处理厂。所以,一厂方案更为合理。

(2)要充分考虑山地城市地形地貌和地质的特点,合理划分排水区域,并根据管网建设难易,合理确定污水处理厂数目。例如忠县最终推荐是采用两厂方案。如果将忠县污水集中于一座污水处理厂处理,如表2中方案1,拟在苏家组团下游设集中的污水处理厂,接纳整个州屏组团和苏家组团的城市污水,污水处理厂规模为3万m3/d。为将污水全部输送至污水处理厂,管网将从西山一直敷设到苏家组团下游,中途需跨越两江,并在白桥溪设中途加压泵站,提升高度达15 m,还需在干井桥西桥头设提升泵站和两根长500 m的倒虹管。可见此方案由于流量的大量转输,使得下游污水管线的投资大大增加。方案2同属一厂方案,污水处理厂拟建于州屏组团白桥溪,管网系统同样有上述问题。将一厂方案改为两厂方案,即方案3在苏家组团和州屏组团分别建污水处理厂,各组团污水管网只负责本组团污水输送。由于采用适度分散处理,减少了下游管线的转输流量,使得该方案不仅在总投资上较为节省,而且运行费用大大降低,同时更便于采用成熟简便的施工技术,因而更合理。这一点从表2中可以更明确地看出。在万州由于江河阻隔,经过反复踏勘和经济比较,最后采用三厂方案。

(3)采用各种与地形相适应的管道敷设方式,尽量利用先进、合理的施工技术,减小施工难度,降低造价。如忠县污水管网采用绕山布管,避免了高扬程提升,从而节省了提升费用,虽然管线长度有所增加,但总的费用还是降低了。有时由于城市的布局特殊,可能无法布置污水主干管,需要沿江河架空设置主干管。例如巫溪老城区,沿大宁河西岸建设的2 km的污水截流干管,由于地形影响,主要采用管桥形式架空敷设,大宁河东岸部分管段也是采用管桥形式架空敷设。

表2 污水处理厂方案比较 方 案 管

网 处 理 厂 合

计 投资

(万元) 运行费用

(万元/a) 投资

(万元) 运行费用

(万元/a) 投资

(万元) 运行费

(万元/a) 方案1 8095 146.74 2594.84 333.51 10689.84 480.25 方案2 7595 97.84 2588.13 314.63 10183.13 412.47 方案3 6983 37.84 3240.73 330.26 10223.73 368.10

(4)尽量少拆迁,在布管顺畅、经济的基础上,减少对于企事业单位正常的生产、工作和居民生活的影响。

3.3 存在穿越江河和翻山的问题

虽然一般说来污水尽量不过江,但有时也存在特殊情况,过江方案反而比不过江在经济上更有优势,套用一般原则往往会作出错误判断。例如涪陵区,在对江南灌溪沟和江东横梁子两厂址方案比较中,虽然灌溪沟厂址方案可以节省过江倒虹管和江东压力箱涵的投资,但是由于灌溪沟厂址位于江南主城区,征地费用高,且对于环境、景观影响较大,与城市规划相背离。同时远期需建设第二个污水处理厂处理江东污水。虽然近期灌溪沟厂址方案在投资上较为经济,但从远期分析,灌溪沟厂址方案与横梁子厂址方案相比,其投资方面的优势并不突出。同时,从运行费用方面分析,两个方案运行费用也相差不大,再考虑卫生防护技术措施的要求,则横梁子厂址方案在经济上优于灌溪沟厂址方案,在这里如果套用一般原则会作出错误判断。两方案具体经济比较见表3。

4 库区市县排水管网工程规划设计的体会

通过参加三峡库区部分市县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我们充分感觉到,要想得到一个科学合理的工程方案,设计者必须脚踏实地。

(1)现场调研获得第一手资料十分重要,应给予高度重视,设计人员要有认真负责的精神,反复从技术和经济上作出比较选择。

(2)库区情况远比平原城市复杂,是胆略和科学决策的考验,需要灵活多变地处理实际问题,不能照搬和教条,要有灵活应用规范的能力。

表3 涪陵两厂址的简单经济比较 厂 址 近期(8万m3/d) 远期(14万m3/d) 合 计(万元) 项目 投资(万元) 项目 投资(万元) 近期 远期 横梁子 管网 10556.7 管网 1755.8 11231.7 2130.8 征地 675 征地 375 灌溪沟 管网 3777.7 管网 1755.8 7377.7 3935.8 征地 3600 征地(4万m3/d)

征地(2万m3/d) 2000

180

(3)需要有丰富工程经验的人来承担重任,不仅需要有本专业的知识,还要有丰富的路桥工程建设方面的知识。

5 结语

(1)库区市县城市污水工程必须强调城市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建设的协调统一。

(2)现场踏勘工作十分必要,而且应多次反复,对每次踏勘的感受应及时做好总结,这是做好以后工作的前提。

(3)应用科学技术原理,大胆灵活地处理新问题。

(4)抓住重点和关键,工艺和管道工程师密切配合。

(5)从可研、初设到施工运行管理都离不开现场第一手真实资料,应用多学科专业知识和工程经验,认真地去解决问题才能把工作做好,达到使工程满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孙慧修主编.排水工程上册.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第7篇

关键词:微课;地理;初中;教学应用学习

地理学科属综合信息较多的应用学科。在地理学科的教学实践中,教师既需要学生掌握更多的自然地理知识,也是使之了解、掌握人文地理知识;因此,地理学科的信息量较多。微课则是一种信息化、“碎片化”的教学、学习模式,该模式具良好的“短”、“小”、“精”特点,其能够全面满足地理学科的“碎片化”、“微型化”以及个性化的学习需求[1]。本文就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1借助微课,活跃教学氛围

课堂教学氛围会对整个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实施与教学有效性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轻松、愉快的地理课堂教学氛围,既可以调动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兴,也利于提高学生学习专注度。由于,初中地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单纯依靠教师的板书也无法让学生理解更多的地理知识与地理位置,进而也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微课所独具的“短”、“精”、“小”的教学优势,既可以利用微课将更多的地理教学内容加以“浓缩”,也可以提高学生对“碎片化”的地理知识教学产生更高的专注度,加速其对各种“碎片”的学习与记忆。同时,微课还作为一种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借助各个“碎片”加以重新建构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建构新知识的能力;使之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不断进行着新、旧地理知识的“交融”与建构,进而达到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2]。另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微课将一些有趣味的地理故事与地理知识、概念加以有机的整合,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也可以达到进一步提高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作用。但是,初中地理教师不可将微课教学模式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只能充当辅和补充性的“教”、“学”模式。教师更应引导、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将微课的‘碎片化’知识加以自主建构,形成属于自己的“新知识”。

2借助微课,丰富教学内容

“互联网+”背景下,各类网络地理教学资源也在不断增加、丰富;因此,初中教师也要及时对自身教学模式加以不断优化与创新,更要通过再学习、再进培训来不断给自己“充电”。初中地理教师在全面丰富自己教学知识体系过程中,也要结合教学大纲及教学内容,借助微课教学模式将更多的地理教学资源加以应用,以此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能够学习、了解到一些教材中没有的地理知识。教师既可以利用微课的形式将更多的地理知识进行“简要”教学,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识。教师也可以结合初中学生对地理的学习需求,制作成不同内容、不同难度的微课内容,让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进而实现“按需”学习的个性化教学,这对提高初中地理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如在“地球的运动”一节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将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制作成动画,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掌握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周期等;同时,还可以利用网络地理教学资源,将地球运动所产生的各种地理现象加以展示,如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昼夜交替现象、时差现象、四季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类似于这样的微课教学,既能够全面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也可以将更多的生活化问题引入到“地理世界”中去,使学生能够将地理知识应用到生活之中,去解释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所看到的自然现象;这对提升学生地理学习兴趣与应用能力均具积极作用。

3借助微课,创新课堂教学方式

众所周知,微课具有良好的“精”、“微”特性;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应充分利用微课来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每个学生受其自身学智因素、个性特点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之间均客观存在着个体化差异,地理教师完全可以借助微课来进行差异化教学。教师可将不同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加以分类,并制作成具有不同教学难度的微课课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结合自身地理知识掌握情况来选择不同的微课学习内容;并对微课教学内容加以科学遴选。如针对优等生的地理知识训练,可以尽量引导学生对整体宏观的地理知识进行归纳梳理、指导学生进行逻辑性较强习题练习;而针对学困生的教学,则应尽量以基础性地理知识来进行,使之在掌握更多的基础知识或是自己感兴趣的地理知识内容,通过学生自身的学习体验来激发其地理学习兴趣;在全面实现差异化教学的同时,也能够符合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进而也实现了个体化教学、促使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目的[3]。另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微课为学生创设一些具有讨论性的地理教学内容,通过组织学生对各类地理问题的讨论来激发学生潜在的地理学习兴趣;使之在各类问题的讨论、交流过程中,既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意识,也能学习、获取更多的地理知识;进而也实现了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目的。综上所述,微课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教师须以《地理课程标准》为基础,立足学生为主体原则,合理地进行微课内容的设计,在实现差异化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同时,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的作用,为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余爱惠.初中地理微课设计和制作的思考———以《非洲气候空间分布》微课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5(11).

[2]陈林杰.当前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和前景分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6).

第8篇

关键词: 微课程 初中地理 教学质量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选择微课程方式需围绕教材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发挥出微课程应有的效果。通过微课程的教学模式,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有效调动起来,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初中地理课堂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们要积极思考,使微课程教学优势能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充分发挥。

一、“微课程”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运用的作用

1.微课让地理新授课更灵活、丰富

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微课程方式,需结合学生目前的知识水平与新课程的要求,围绕课本知识点进行微课设计,根据教材内容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为微课导入提供良好的途径,也为新课程的正常开展打下基础。

2.微课让学生自主学习更便捷、有效

微课对学习的时间与地点均无限制,因此,学生可以结合自身需求选择符合自身条件的微课,能控制视频的快慢,遇到不懂的地方也能通过反复播放了解。这一特质为转化后进生提供了便利。

3.微课让地理教师经验交流更形象、充分

地理教师采用微课教学的核心,需以教材为基础,不断深入研究,并配合教研组、备课组将实际教学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制作为相应微课件。在此过程中,不仅能引导教师及时的反思,而且对提升初中地理教师的专业水平起着促进作用。

二、“微课程”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增强微课程的层次性。

以教师的角度来看,采用微课程授课需注意体现微课程的层次性。初中地理教师在制作微课程过程中,应围绕教学内容、遵循《地理课程标准》,这样才能满足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并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此外,在制作微课程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需围绕初中生的实际生活,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充分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掌握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其量身打造适合其发展的学习方式与目标。例如:以《美国农业带分布及区位因素》为例,采用微课程的方式进行教学,需结合地图的相关要素分析,提升学生的地理思维,让学生了解地理相关规律,并认识到自然因素及社会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等。在此基础上,提出拓展性的问题: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内容与自身地理位置,分析哪些地区适合茶叶的种植,让学生学以致用,符合课程标准的基本教学理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结合身边的实例能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为日后生活打下基础。

再如:在进行“认识大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重点讲解教材内容时还能通过微课程帮助学生构建初步的知识架构,帮助学生梳理学习内容,学生通过微课程的教学方式能更深入地掌握各大洲的风土人情、气候与资源等相关地理知识,同时使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得以充分激发。

(二)再现地理过程细节,突破课程教学重难点。

就学生的角度来说,通过地理微课,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既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又帮助学生巩固自身所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体现“微课程”的优势,将其资源化并以三维立体图的形式让学生有更直观的认识,借此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继而强化教学成果。例如:在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教学过程中,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均采用地球仪作为教学材料为学生展示。现在通过微课程,教师能将之作为视频,加深学生印象,更利于学生理解。

(三)合理加工微课程素材,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初中地理教师若想在较短时间内让学生掌握地理的相关知识,继而使微课程教学效率得到提高,需分析并整理课程素材,经过科学合理的取舍,将地理微课程的时间控制在有效范围内,让每位学生都受到应有的照顾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围绕教学内容,在现有素材的基础上再加工,充分体现教师的教学水平及特色。例如:在利用微课例讲解《世界气温分布特点》过程中,教师需考虑学生年龄特征及现有的认知水平,为学生合理加工微课程素材。学生在图文并茂的地理画面的帮助下,能更好地理解与掌握地理相关知识。初中地理教师要勇于打破传统教学观念,革新教学模式,在地理教学中采用微课程的教学理念,在丰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同时,使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也为初中地理教学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综上所述,应用微课程能积极促进初中地理教学效果的强化。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微课程的优势,为巩固学生所学课本知识和突破教材重难点提供帮助。微课程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并以此原则为前提帮助教师实现初中地理教学目标,也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加强师生之间交流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微课程教学应受到广大教师的大力推广,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第9篇

学生负担过重是困扰教育多年的顽症,它严重阻碍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全面的发展,使新世纪的人才过早地背起了沉重的包袱。为了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国家教育部三令五申,颁发了不少文件;大小报刊频频呼吁,刊登了不少文章;小学升初中也取消了统一考试而改为就近入学等等。这些措施,使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缓解,但仍存在不少问题。2010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中,再次提到“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并将其确定为改革试点十大任务之一。可见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因此,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全面提高素质教育,给学生一个全新的教育环境,一个优质、高效的学习氛围,是新时期教育向我们提出的新课题;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解决现实教育弊端,提高国民素质以及适应新世纪挑战的需要。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初中生课业负担过重,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这早已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也是当前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减负不是单纯的减轻书包重量、减少作业量,而是要顺着学生的心理,培养、引导他们的学习兴趣,教会他们各种适合的技能,锻炼他们的意志,磨练他们的性格,为青少年时代的学习和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为教育形成决策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课题本着在微课资源的支持下提高课堂效率,优化作业设计,提高家庭作业效率的思想,提出具有实践意义的策论,为地理课堂教学和作业设计的实施起到指导作用,对于加深教师对学生课业负担问题严峻性的认识,促进教育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转变,推动地理教育教学改革或将产生一定的作用。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现今热议的微课程概念是2008年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湖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David Penrose提出的。Penrose认为微型的知识脉冲只要在相应的作业与讨论的支持下,能够与传统的长时间授课取得相同的效果。Penrose提出建设微课程的五个步骤:罗列课堂教学中试图传递的核心概念,这些概念将构成微课程的核心;写出一份15-30秒的介绍和总结,为核心概念提供上下文背景;用麦克风或网络摄像头录制以上内容,最终的节目长度为1-3分钟;设计能够指导学生阅读或探究的课后任务,帮助学生学习课程材料的内容;将教学视频与课程任务上传到课程管理系统。

在我国,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教育信息网络中心的胡铁生老师于2011年正式提出新型教学资源――微课,“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胡铁生老师主持的研究课题《中小学“微课”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被立项为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我国多个地区的教学研究人员、一线教师也在勇于实践,不断思考反思,不断归纳总结这种新型教学资源,如推出“信息化教学专题”“精彩导入”“合作学习”“情景探究教学”等专题,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利用微课资源减轻学生初中地理课业负担的研究,从微课程资源的设计与实施,不仅在新的网络技术环境下、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资源开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然,“微课程资源”减轻学生初中地理课业负担这一理念还有待于进一步界定和梳理,内容建设还有待于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这将依赖一线教师更深入的研究和更广泛的实践。

四、研究设计

1、研究目标

(1)掌握初中生地理课业学习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广泛深入地调查研究基础上,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普通中学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的学习习惯差异和课业负担,以供参考借鉴。

(2)把握普通中学学生课业负担问题出现的原因,对调查的资料进行详细、全面的分析,初步了解普通中学学生课业负担问题出现的原因,为制定相关策略提供可行性依据。

(3)掌握我校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现状及成因。通过采用观察法和访谈法调查教师教学现状及学生理想的课堂教学模式,掌握教学活动的基本情况,为制定优化课堂教学提供参考。

(4)探索微课资源应用下,优化课堂教学的具体对策与方案。通过对前期获取的资料整合,地理老师集体研究探索借助微课资源如何优化课堂和课后教学,为学校的地理教学提供决策性的指导依据和对策方案。

2、研究内容:

(1)分析学生地理课业中负担问题出现的成因。

按本校初中二个年级(初一、初二)、外校初中二个年级(初一、初二各两个班)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个案分析等方法,了解初中生地理课业学习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其原因。

(2)了解我校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现状及成因。

在观察了解本校初中地理老师的教学现状,掌握教学活动的基本情况的同时发现问题。

(3)提出具体的探索微课资源应用下,优化课堂教学的对策与方案,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制定构建优化课堂教学,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评价体系。

3、研究对象:

这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通过选定的实验班级(初一2班)和教师(罗志欣)M行实验验证,实时监测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师教学状况,比对实验前后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学习成绩等的转变,再进一步构建优化课堂教学,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评价体系。

4、研究的方法:

第10篇

一、微写作的概念

微写作便是微型写作,是一种篇幅小,耗用时间短的一种写作形式。微型写作的内容很广泛,涉及小说、戏剧、诗歌等文体,微写作是一种比较随意的创作,任何人都可以进行微写作。微写作的写作内容很丰富,作者可以自由发挥,通过简短的描述让观看者了解整件事情。日常生活中的感悟或者是对友人的祝福都可以被称作微写作,微写作注重的不是作品的篇幅而是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所以说微写作能够很好得表达作者的内心世界,而阅读的人则能够通过简短的作品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二、微写作的几点要求

(一)遵从自己内心的想法

传统写作的限制很多,而微写作的写作要求就比较简单,两者之间的差别很大。对于学生来说,微写作比传统的写作要更加有趣,在微写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写出自己内心所想、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有趣的事情,或者是内心的一些感触,总之,微写作的范围很广泛。微写作的写作环境十分随意,就像是在诉说内心的话语,类似于老朋友之间的交谈。在微写作的课堂上,学生能够很好地进入写作的状态,但是在传统写作课时,学生对于教师给定的题目往往是无从下笔,很长时间都不知道应该从哪里切入。教师在开设微写作课堂的时候,要注意支持学生表达内心真正想要说的话,真实的记录之间的情感,学生在微写作的时候才会真情流露,唯有如此,才能够达到微写作训练的要求。初中语文老师在开设微写作课堂时,要让初中生在微写作的时候做到实事求是,尽量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写出对于一件事情自己最想要表达的内容。

(二)微写作要贴近学生生活

写作创作的灵感来源于生活,学生要善于从生活实际中选取写作的素材,能够真实地记录下生活中的一些有意思的事情,对令自己难忘的人或事进行描述,这种微写作会让学生养成记录生活的良好习惯。初中语文教师在开设微写作课堂时能够为初中生讲解知识要点并且灵活的引导学生进行微写作,只有学会了从生活中寻找素材才能够逐渐的加强学生微写作的能力。我在给学生开设了微写作的课堂之后,学生就经常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一样的事情在不同学生的笔下就有了不一样的看法。前一阵时间发生了对于老人摔倒到底应不应该扶起来的这个问题,很多学生都有着不同的观点,虽然写作的篇幅不长可是学生的观点都特别的明晰,有着自己的判断和分析。真实的生活经历才会让学生写作的时候有感而发,才会有着学生自己的认识,写作离开实际就成为了小说,就成为学生比拼想象力的过程了。所以教师在微写作的课堂上要能够从生活中取材话题,设置写作情境,让学生的情感有宣泄点。这样学生的微写作才可以正常的进行,学生写出的作文才能更加吸引人。

(三)微写作的形式要灵活多样

取材于生活的微写作的形式要灵活多样,而且初中语文教师开设微写作课堂的教学形式也要丰富多彩。富有趣味的微写作更能够以新颖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教师在微写作的训练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对于要写作的话题做到有的放矢。通过让学生做笔记、记录生活感受等方式加强学生对事物的感受能力。仔细地观察我们的日常生活,可以发现很多适合微写作的素材,通过这种形式,学生在逐渐的积累中慢慢提升了写作技巧。而这些目标的达成都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配合。

三、微写作的特殊意义

和其他的写作模式的差别较大,微写作以其靠近生活、反映生活实际情况被很多初中生喜爱。很多初中生的语文素养并不高,作文水平参差不齐,很难达到统一的标准。微写作的素材取自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多学生都有话可说,虽然写作的水平并不是很高,可是表达的情感是很强烈的。微写作的意义在于可以让学生重新拾起对初中写作的热情,能够通过微写作这个方式让初中的写作课重新受到学生的重视。同时,教师在讲授微写作的同时不要忘记将课堂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生活。

第11篇

新闻播报

消息一:

3月7日,在铜梁县初中生物学科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中,巴川中学况丹老师技压群雄,获得了一等奖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消息二:

3月9日上午,重庆市教育学会评价专委会工作研讨会在巴川中学召开。

消息三:

3月13日,由铜梁县教科所组织的铜梁县2014年初中英语教师优质课大赛在铜梁巴中落下帷幕,我校张黎老师以精巧的教学设计、灵活机智的课堂荣获一等奖的第一名。

消息四:

3月24日,铜梁县教委首批授牌的名师工作室“李永红名师工作室”邀请江苏名师徐杰作客巴川中学,开展“精细化阅读教学”的主题教研活动。

消息五:

3月27―28日,铜梁县地理优质课比赛落幕。巴川中学梁艳、周颖老师双双荣获大赛一等奖。梁艳以饱满的精神、阳光的笑容带领学生、评委和现场听课的老师开启了一次美妙的台湾之旅。她的整个课堂教学设计新颖,充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展示出优秀的个人素养与教学智慧,从参赛的优秀教师中脱颖而出,喜获一等奖的第一名。

消息五:

3月,彭水县全部初中学校的117名行政干部赴巴川中学开始为期一周的影子研修;3月16日,第一期影子研修班举行开班典礼;3月23日,第二期影子研修班举行开班典礼;3月30日,第三期影子研修班举行开班典礼。

消息六:

3月31日,黑龙江北安教育局、重庆白市驿一中、万州中学、观音桥中学、铜梁永嘉中学、东城中学等单位到我校听课交流学习。

……

校园万千,为何巴川一花独艳?引众人竞相来参观;教研每个学校有诸多经验,巴川中学学科组建设究竟有何秘诀?我们不妨采访几个人问问原因。下面请看――

新闻采访

采访一:

采访对象:2014年县初中英语教师优质课大赛一等奖第一名获得者张黎

采访记要:

问:请问张老师,今年是你到巴川的第几年?

答:这是第四的一年。

问:你在第四年就取得了这么优异的成绩,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答:首先,是学校集体优秀,为我的学习和借鉴搭建了很好的平台;其次是我们的学科组团队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本次我能获奖,是我校教师在各级赛课斩获大奖的缩影,是学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必然结果,也是英语学科组践行“一师一课一团队”的最好体现。

采访二:

采访对象:铜梁县教委首批授牌 “李永红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李永红

采访记要:

问:请问李老师,你觉得在全县四个名师工作室中哪一个最能彰显名师引领作用?

答:我个人觉得应该是我这一个。

问:原因是什么?

答:首先,是我们学校语文教师群体很大,三个年级加上小班有80来名老师;其次,这些老师大多很优秀,学科组研究气氛浓厚,在赛课、论文获奖、文章发表以及中考成绩方面有很大的影响力;加之每年新加盟的年轻老师又多,学校开展的活动又多,我们彰显名师引领作用既有平台又有人气;只要我们一组织活动,应者云集。

采访三:

采访对象:彭水县高谷中学校长、党支部书记何松涛(彭水县学校干部赴巴川中学影子研修班第三期学员)

采访记要:

问:请问何校长,一周下来,巴川中学哪一个方面让你最有收获?

答:有很多收获,他们的“三定三段式主题教研活动”有很大的学习借鉴作用,我回去后一定会在学校推行。

问:你认为“三定三段式主题教研”最值得借鉴的价值何在?

答:首先,是学校各个学科的教研活动有了系列规划,学科教研开展不盲目;其次,每一个教师都有主题发言,态度和水平如何,大家有公论;第三,每次教研活动有专题,这样的学科组教研活动才能体现专业研讨性,避免了学科教研活动沦为事务布置,这样,教师的专业发展才能有保证。

……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工作,学科组建设又是教学工作的中心;学科组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层组织,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枢纽,是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卓越课堂的核心抓手,是学校校本研修的主阵地。

学科组既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摇篮,也是发挥教师集体力量、开展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组织形式,学科组的水平质量,构成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基石。

巴川中学在学科组建设中,究竟有着怎样的做法?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学校在学科组建设方面的几个――

典型经验

练内功――开展微型课题研究

武学之道,内功是根本,蹲马步,丹田吐纳,一招一式看似平常,却是一切卓越武功的基础。我们学校一直倡导要培养老师的研究意识、研究能力,我们把培养老师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的着力点就放在微型课题的研究上,我们把这个比喻为老师立足教坛武林的练内功。

为何把微型课题研究提到这么高的地位?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微型课题研究主要是针对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困难或问题进行即时梳理、筛选和提炼,使其成为一个课题,为此展开扎实的研究,并致力于寻找困难与问题的解决;它的研究指向是自己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困难或问题,研究的目的是直接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服务。另一方面,微型课题研究的起点较低,要求不很高,参与的面广,参与的教师多,可以让绝大多数的老师在研究中发展自己,提升自己。

学校在微型课题研究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每个学科组要有80%以上的老师要参与课题研究,课题研究一般以一个学年度为一个周期,其中课题结题率要达到50%。基本流程是:学科教师提出研究的课题――教科处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梳理调整,开出学年度每个学科的微型课题研究菜单――研究教师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并按要求写出基本的课题申报表――研究教师――研究教师收集资料,进行总结提炼,写出结题报告――教科处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结题评审――学校对优秀课题进行表彰奖励,并纳入“名师评价”。

我们在微型课题研究中倡导“一师一课题,一年一课题;课题磨砺人,课题造名师”。

定形式――“三定三段式主题教研”

鲜花需要颜色衬托,佛像需要黄金装扮。从哲学意义上讲,形式是内容之体现,是事物内在属性的外部表现。在强调内容重要的前提下,绝不能忽略形式的巨大作用,所以我们学科组教研活动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三定三段式主题教研”。

“三定三段式”主题教研是指具有巴川特色的学科组教研活动,“三定”,指定时间、定地点、定活动主题和中心发言人;联招考试学科的教研会每周召开一次,时间不少于两节课,其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四个学科定在周一至周四的晚上,化学、政治、历史、体育放在周一至周四的上午一、二节课;非联招考试学科的教研会间周召开一次,时间不少于两节课,一般都放在周一至周四的上午一、二节课。

“三段式”,指一次教研活动分三个时段进行,第一时段为“读书分享”,由责任人找来与近段时间教学密切相关的经验文章读给大家分享,可以读原文,可以读要点,更要说自己选择的理由,从中得到的教学的启示。第二时段为“专题研究”,由责任人与大家一起分享自己对学科某个教学重点或者难点的深入研究的体会,实际教学中的操作策略等;“读书分享”和“专题研究”原则上在开学之初就做好规划,明确每次专题研究的责任人。第三时段为“日常事务”,具体的事务有:教材分析,集体备课,评课、议课,考试研究,试题评析,日杂事务布置。

“主题教研”,指在“专题研究”这一环节中,一次教研会一个主题,这样使得主题集中,中心明确。譬如语文学科“如何上好材料作文课?”,数学学科“中考24题的命题方向与解题策略”等。

“三定三段式主题教研”,任务明确,要求细致,研究氛围浓,可操作性强,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把学科教研会开成事务会。

抓命脉――扎实做好教师培训

命脉者,比喻生死相关的事物也。就学校而言,学校的昌盛与衰落,教师是关键,而教师培训就是命脉。清华“终身校长””梅贻琦提出的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于中学有同样重要的意义。

我们的教师培训,形式多样,有扎根高校的研究生学历提高培训,有借力主管部门的国培、市培,更看重的是立足校本的“教师职业规划”、“蓝结对师带徒”,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以课会友”、“同课异构”等形式扎实做好教师培训。

数学学科组对新教师的培训措施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因课指导

听课:新入职的教师每周听课不少于5节,原则上听一节上一节;

视导:指导教师每周至少听指导对象1节课,并及时进行点评;

同课异构:每周的教研课均采取“同课异构”的形式,新、老教师上同一内容,上课前反复磨课,让执教者在磨课中成长。

试题研究

每一个数学老师在做完学生集体使用的同步课辅书外,还需另准备并同步做完《培优竞赛新方法》,再加每两周做一套中考题,并写出做题感悟。

针对数学学科特点,除对“赛课”之外,学科组举行 “赛题”比赛, 30岁以下和未教过毕业班的老师参加“做题大赛”,对大赛优秀者进行单独颁奖,其结果作为“名师评价”的校级物化成果。

专题培训

规划教师专题培训,从全校数学组中遴选优秀教师作专题讲座。

强化例(习)题教学研究

每周一各年级备课组选取试题、指定教师,并将试题制成电子文档和ppt,上交到教务处,然后由教务处统筹印制给数学老师。周二教研会时,负责讲题的老师就讲所选试题进行讲解,然后集中对讲题者进行点评;

破关键――着实抓好命题工作。

有人这样形容过:教学围绕考试转,考试围绕试题转,试题就是教学的指挥棒。基于此,我们在抓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抓好命题工作。

首先,成立两级命题小组

学校命题小组有两级,分校级和年级组级,学校教务处负责校级命题小组的工作,年级组负责年级组级命题小组的工作;成员的构成:先在学科组发动,由教师个人申报,然后学校、年级组根据报名情况择优组建。

其次,提出具体的命题要求

检测内容:除初三复习阶段外,其余考试命题一律以课标要求为准,在命题过程中坚持“教什么,考什么”的原则;

难度系数:按7:2:1的比例系数命题,控制好两端人数,即控制不及格人数和高分段人数,平均分控制在总分的80%左右;

命题过程:命题人和审题人一起开展研讨,依据命题双向细目表,梳理知识考点,确定题量题型,确定难度系数;命题人执笔独立命题;审题人独立做题,然后依据命题双向细目表进行审核修订;试题使用后在学科组内进行评议和评价。

试卷结构:七、八、九年级的周周清小检测试题均按A、B卷设置,阶段性考试试题一般按中考卷样命制。

第三,明确管理层级和程序

简单地用一个表格来陈诉:

第12篇

一、微课概述

微课,是指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主要目的微型课程,起源于美国.这一概念被引入中国后,很多专家学者根据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了科学合理地改进和完善.其中,被广大学者广泛认同的,便是胡铁生提出的微课概念:微课的主要载体应该是微型的教学视频.教师针对具体的教学环节或学科知识点,设计出短小精炼的视频,以此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在线学习方式,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的提升.综合分析,短小精悍是微课最突出的特点.短,就是教学活动开展的时间短,一般五到十分钟;小,就是课程对资源的容纳量较小;精,就是教学内容简单精炼,没有冗余内容;而悍,则是课程资源可以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二、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运用的优势

1.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微课程将知识重点在三到五分钟内全部展示给学生,不仅可以让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还可以充分节约课堂教学时间.对学生来讲,越是精炼的东西越能引发其好奇心.微课刚好利用了学生这一心理,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激发,从而使学生自发主动地进行化学知识学习.这样,整堂课堂的教学效率和质量就能得到提升.

2.可以将知识点由复杂抽象化转变为简单具象化,有利于重难点知识的理解和突破.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大部分知识都是抽象性概念,学生对其进行理解和应用时,往往具有很大的难度.利用微课,就可以将其简单化.简而言之,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微课可以将抽象化概念的本质直接展现出来,这样就能帮助学生更加快速、高效地理解和记忆化学知识,从而帮助学生实现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化学知识的目的和效果.

三、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中阶段,化学教学开始于大年级,这时候的学生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在知识储备上,都已经做好了学习化学的准备.所以,只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轻易将学生引入化学知识的海洋,并使其被深深吸引,欲罢不能.对此,教师在化学教学的起步阶段,可以利用微课对学生进行兴趣激发,使学生对化学产生浓浓的兴趣.例如,第一部分:展示各种各样的变色饮料,并欢迎学生进入新奇的化学世界.(该环节安排为两分钟)第二部分:魔术实验.向学生展示大海中的珊瑚,并解释其原理.(该环节安排三分钟)第三部分:魔术实验.展示烧不坏的手帕,并解释其原理.(该环节安排两分钟)通过这种魔术实验的展示,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还能刺激学生的求知欲.

第13篇

关键词:化学 实践 实验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的课程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已经成为教师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与传统的初中化学课程相比,新课程在课程目标、内容体系、学习活动和评价方式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广大初中化学教师也将面临新课程对旧理念、旧教学方式的冲击。新课程怎么教?新教材如何用?已成为教师所关注的也是急切需要思索的重大问题。通过几年的教学,我深刻地感受到新课程九年级化学教材与老教材有明显的区别:新教材强调实践活动与科学探究,提倡探究学习,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并将其作为化学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突出了化学实验的基础作用。新教材中有80%以上的实验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完成,50%以上的实验是以科学探究的方式呈现的,提倡学生大胆创新。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像原来那样在缺乏实验器材、药品的条件下画实验、讲实验,而应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注重实验教学的创新。同时,鼓励学生在原有的器材、药品的基础上,利用身边的废弃用品来完成实验。为了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下面笔者谈几点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与大家商榷。

一、在启蒙课中突出实验的重要性

以往初三化学的绪言课一般只需要一节课就可以结束了,而人教版新教材的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安排了三个小节,内容不是很多,一个课时也可以结束,这样简单的化学启蒙课是不会激起学生对新课程的好奇和热情的。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感到化学学习兴趣对学好这门课的重要性,为此,我安排了两次课(4个课时)来完成化学的启蒙课。在第一次课上安排了“化学研究什么?”、“化学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和“怎样学好化学?”三个主题。让大家踊跃作答提出自己的看法。首先有人说化学是“有趣的科学”,这时可展示“无字天书”、“绿色烟火”等小实验,虽然相关的化学知识还没有学,但是色彩光辉的明显现象足以让学生们趣味盎然。有的同学认为化学是“可怕有毒的”,我首先肯定了化学的确给人类带来了一些危害、污染,然后顺着其他学生提出的“化学是实用的科学”的说法,讲述化学在化工生产、材料科学、生命科学、能源科学等各方面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利益,让他们不再畏惧.还有的学生说是“化学需要计算”、“化学要做实验”……第一次课就是要鼓励学生大胆说话、让学生各抒己见。第二次课的两个课时全部用来进行实验的操作和观察训练。

事实证明:通过这样的绪言课,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为今后学好化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注重实验教学的创新

化学是一门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几乎每个化学教师都明白这点,可是为了应试又往往将它忽略。其实,大部分中学生都喜欢实验这种形式,喜欢五彩缤纷的现象,更喜欢动手操作,喜欢探究,喜欢创新。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不仅要做实验,更应改进实验、探索新的实验方法、完善实验理论。下面是一些具体的做法:

1、化险为夷

例如在讲氢气的性质时,学生已经知道了氢气的可燃易爆知识。对于氢气的爆炸实验普遍感到畏惧,不敢动手,甚至不敢看。这时师生共同想办法,用底部被拉裂的塑料瓶做反应器,在瓶口扎一小孔,小孔中插一细玻璃管。将氯气发生器的导气管从塑料瓶裂口处插入,收集一瓶氢气。然后打开玻璃管口,点燃氢气。随着实验的进行,学生立时被眼前的一切震惊了。可转念一想,如此“声色并茂”的实验原来这么安全,起先还畏缩的同学很快表现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让几个踊跃的学生自己上台来亲手做这个实验,让他们也来体会一下这瞬间的乐趣。

2、简化实验

为了化学实验的直观、明显、省时、准确、安全,在保证实验效果的前提下,可对一些实验进行简化。例如:在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时,四个实验就可以用一个装置完成。方法是取一个三通管,在它的上部和下部各放一张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然后,将它与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连接。一会儿,可观察到下部的试纸变红,而上部的试纸不变色,证明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再将一燃着的木条放在三通管上方,观察到火焰无变化,再把燃着的木条放在下口处,观察到木条立即熄灭,由此证明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还证明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最后将三通管取下来,把试纸变红的那端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很快看到试纸由红色重新变成蓝色,说明碳酸不稳定。此实验的优点是:操作方便,快而明显,证明性质多,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特别是学生分组实验,更加实用。

3、改进创新

3.1.对实验器具选择及使用进行改进可以使实验操作更方便,方法更简单,效果更明显,说服力更强。

3.2.对于受条件或季节影响的实验材料,可以通过改进原料的方法进行实验。

3.3.对于一些操作步骤的不严密,可能导致产生错误理解的实验,可改进操作程序及步骤,使过程更加简捷,步骤更加合理。

3.4.有的实验按照课本上的操作方法,现象不很明显,对知识的理解印象不深,可对原有的方法进行改进。

三、开展微型实验培养探究能力

第14篇

关键词:化学 实践 实验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的课程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已经成为教师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与传统的初中化学课程相比,新课程在课程目标、内容体系、学习活动和评价方式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广大初中化学教师也将面临新课程对旧理念、旧教学方式的冲击。新课程怎么教?新教材如何用?已成为教师所关注的也是急切需要思索的重大问题。通过几年的教学,我深刻地感受到新课程九年级化学教材与老教材有明显的区别:新教材强调实践活动与科学探究,提倡探究学习,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并将其作为化学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突出了化学实验的基础作用。新教材中有80%以上的实验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完成,50%以上的实验是以科学探究的方式呈现的,提倡学生大胆创新。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像原来那样在缺乏实验器材、药品的条件下画实验、讲实验,而应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注重实验教学的创新。同时,鼓励学生在原有的器材、药品的基础上,利用身边的废弃用品来完成实验。为了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下面笔者谈几点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与大家商榷。

一、在启蒙课中突出实验的重要性

以往初三化学的绪言课一般只需要一节课就可以结束了,而人教版新教材的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安排了三个小节,内容不是很多,一个课时也可以结束,这样简单的化学启蒙课是不会激起学生对新课程的好奇和热情的。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感到化学学习兴趣对学好这门课的重要性,为此,我安排了两次课(4个课时)来完成化学的启蒙课。在第一次课上安排了“化学研究什么?”、“化学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和“怎样学好化学?”三个主题。让大家踊跃作答提出自己的看法。首先有人说化学是“有趣的科学”,这时可展示“无字天书”、“绿色烟火”等小实验,虽然相关的化学知识还没有学,但是色彩光辉的明显现象足以让学生们趣味盎然。有的同学认为化学是“可怕有毒的”,我首先肯定了化学的确给人类带来了一些危害、污染,然后顺着其他学生提出的“化学是实用的科学”的说法,讲述化学在化工生产、材料科学、生命科学、能源科学等各方面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利益,让他们不再畏惧.还有的学生说是“化学需要计算”、“化学要做实验”……第一次课就是要鼓励学生大胆说话、让学生各抒己见。第二次课的两个课时全部用来进行实验的操作和观察训练。

事实证明:通过这样的绪言课,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为今后学好化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注重实验教学的创新

化学是一门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几乎每个化学教师都明白这点,可是为了应试又往往将它忽略。其实,大部分中学生都喜欢实验这种形式,喜欢五彩缤纷的现象,更喜欢动手操作,喜欢探究,喜欢创新。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不仅要做实验,更应改进实验、探索新的实验方法、完善实验理论。下面是一些具体的做法:

1、化险为夷

例如在讲氢气的性质时,学生已经知道了氢气的可燃易爆知识。对于氢气的爆炸实验普遍感到畏惧,不敢动手,甚至不敢看。这时师生共同想办法,用底部被拉裂的塑料瓶做反应器,在瓶口扎一小孔,小孔中插一细玻璃管。将氯气发生器的导气管从塑料瓶裂口处插入,收集一瓶氢气。然后打开玻璃管口,点燃氢气。随着实验的进行,学生立时被眼前的一切震惊了。可转念一想,如此“声色并茂”的实验原来这么安全,起先还畏缩的同学很快表现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让几个踊跃的学生自己上台来亲手做这个实验,让他们也来体会一下这瞬间的乐趣。

2、简化实验

为了化学实验的直观、明显、省时、准确、安全,在保证实验效果的前提下,可对一些实验进行简化。例如:在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时,四个实验就可以用一个装置完成。方法是取一个三通管,在它的上部和下部各放一张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然后,将它与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连接。一会儿,可观察到下部的试纸变红,而上部的试纸不变色,证明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再将一燃着的木条放在三通管上方,观察到火焰无变化,再把燃着的木条放在下口处,观察到木条立即熄灭,由此证明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还证明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最后将三通管取下来,把试纸变红的那端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很快看到试纸由红色重新变成蓝色,说明碳酸不稳定。此实验的优点是:操作方便,快而明显,证明性质多,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特别是学

生分组实验,更加实用。

3、改进创新

(1)对实验器具选择及使用进行改进可以使实验操作更方便,方法更简单,效果更明显,说服力更强。

(2)对于受条件或季节影响的实验材料,可以通过改进原料的方法进行实验。

(3)对于一些操作步骤的不严密,可能导致产生错误理解的实验,可改进操作程序及步骤,使过程更加简捷,步骤更加合理。

(4)有的实验按照课本上的操作方法,现象不很明显,对知识的理解印象不深,可对原有的方法进行改进。

三、开展微型实验培养探究能力

第15篇

微课又名微型课程,是基于学科知识点构建、生成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以微视频为核心,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的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微课的特点包括:第一,时间短。一般为5~8分钟,最长不超过10分钟;第二,内容精。相对于传统课堂而言,微课的内容呈碎片化,非常精炼,教师在5分钟内就能讲解透彻;第三,微课易操作、易传播。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wmv、flv等,学生可以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也可以将其下载保存到笔记本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上,学习时间、地点甚至环境都不受限制。所以,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灵活运用微课,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微课使演示实验直观化

演示实验可以指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化学现象,获得直观的感性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概念和理论。在实际教学中,有的学生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不知道应该观察什么,以至于错过观察演示实验的现象;有的学生因为坐在教室的后排,看不清甚至看不到实验现象,以至于不能领会到操作要领;有些学生在观察实验时容易顾此失彼等。

在实验教学中运用微课视频,就可以直接演示实验现象,以前只有在化学实验课上才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现在通过电脑、平板甚至手机就可以观看,而且实验内容可以反复演示,一旦学生没有听到或听懂某个环节,教师就可以反复播放微课视频。通过直接观看操作过程,学生就能明白整个实验的操作过程。

二、微课使学生实验效果化

分组实验可以巩固、加深和适当拓展已学的知识,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独立工作能力。但是,由于难以保证实验教学的课堂纪律,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会不断强调实验室的规章制度,以至于大部分的教学时间都浪费在维持课堂纪律和进行安全教育上,再加之学生对分组实验的认识偏差等因素,所以学生实验课往往只是走个形式。

如果在实验课前,学生观看了关于化学实验功能室的微课视频,事先熟悉了化学实验功能室的环境和作用,那么再来到实验室时,学生就能快速对号入座,并正确地进行实验操作。同时,实验课视频能让学生体会到实验教师的辛苦,珍惜每一次动手实验的机会。

三、微课使探究实验主体化

探究实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直接参与获取新知的实践活动。但是,学生对探究实验中问题的提出、假设的设置、实验内容和步骤的制定,以及实验注意事项的反思等并不是很清楚,更不要说正常开展探究实验了。如在探究实验中设置对比实验,教师经常用寥寥数语进行概括。这样一来,学生很难真正理解并设计对比实验。如果教师采用微课视频,展示形象生动的对比实验装置,学生就能通过实验过程、实验现象、注意事项的对比,得出结论,真正将探究对比实验落到实处,进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