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德育的原则与方法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在网络信息传播条件下,高校德育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虚拟网络空间逐步成为高校德育发展的新境遇,青年学生的思想意识也产生了许多新的发展特点[1],对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形势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在深入分析和把握教育对象、教育环境等发展变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德育理念、改进方式方法,做到牢固把握高校德育的主导权。我们认为,主体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疏导性原则、前瞻性原则、渗透性原则是当前高校网络德育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重要原则,本文将对这些原则及其工作方法进行具体阐述。
一、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是网络环境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所形成的新型主客体关系在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要求和体现。网络社会的崛起促使青年一代在自我意识、民主意识以及成长意识等方面的快速发展,表现出理性、自信、自主、自觉的崭新精神面貌,他们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更表现出一种与单向度的主客体关系不同的、更加重视主体际关系的崭新态度和行为方式。
网络环境下的德育主客体关系,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所共同建构的交互性或复合性主体关系。也就是说,在教育者主动建构的教育情境中,教育者是主动施教的主体,受教育者是参与活动、接受信息的客体。在受教育者主动建构的自我教育情境中,一方面,受教育者是主动学习的主体,教育者则是具有辅助、服务功能的客体;另一方面,受教育者还是自我教育的主体。于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具体的德育情境之中实现着互动作用,形成了具体而并非抽象,运动而并非静止的主客体交替重叠的、相互作用的运动过程。这一新型的德育主客体关系的形成正是青年大学生主体意识迅速发展和逐步成熟的结果。因而,在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德育工作中,必须确立主体性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原则,顺应大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尊重并提升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和自主活动,在满足大学生的成才需要、服务辅导大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德育的目标。
在网络德育工作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贯彻主体性原则,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不断加强调查研究,充分了解大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在成长方面的各种需要,根据不同类型大学生使用网络的目的以及接受网络影响状况的差异,做到在网络德育工作中抓住他们思想和行为发展阶段上的主要矛盾,满足其成长成才的需求,提高他们接受网络教育的能动性,从而实现对青年思想发展的有效引导。例如,对于大学新生而言,学习和掌握网络知识和技术、利用网络帮助自身的学习和素质发展是其主要需要,因而德育工作的重点在于帮助他们找到正确使用网络的方法,引导他们参与积极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逐渐养成科学、良好的网络使用行为和观念,防止自身受到诸如网络沉溺、上网行为失范等网络负面影响的伤害;对于高年级的大学生而言,他们已经融入到大学校园文化之中,在网络行为上自觉性增加、自我调控能力增强,利用网络参与公共事务的民主意识和参与行为不断增强。因而,教育者在工作中要尊重青年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热情,注重对高年级学生的民主参与观念的引导,规范其民主参与行为方式的健康发展。在教育方法上,要积极发挥正面宣传教育阵地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建立规范化的沟通渠道,并与现实中的沟通渠道密切结合,实现网上网下相结合的沟通与反馈机制,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法制、民主观念,实现合理、有序的民主参与行为。
其次,在充分发挥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主体作用的同时,更要注意充分调动大学生作为自我教育者的主体的能动作用,从而提高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鉴于网络文明条件下青年一代在自我意识、民主意识以及成长意识等方面的快速发展,表现出了理性、自信、自主、自觉的崭新精神状态,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青年学生的自我教育作用,引导他们在网络条件下积极参与对理想信念问题、社会热点问题、大学生思想道德和心理人格成长等问题的讨论、探索、争辩;引导他们在网络上交流理论和时事政治问题的学习心得和体会,等等,帮助大学生在发现问题、独立思考、交流与辩驳以及总结提高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实践表明,这是一种对大学生来说产生逆反心理最少、最有吸引力、参与积极性最高、教育效果最好思想政治工作方式之一。
二、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是德育活动的本质特征之一,尤其在网络德育活动中显得更为突出。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国全面接入国际互联网以来,网络的发展及其影响在我国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发展实践的各个阶段必然面临各种各样的新情况、新问题,使得我们的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必然处在一个不断发展深入的过程。对于网络建设与应用走在社会前列的高校而言,网络的发展及其对于青年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影响更是处在一个动态变化的阶段,需要网络德育工作必须确立实践性原则,即把高校网络德育工作立足于网络实践的发展,针对实践发展的具体状况、实际问题进行理论研究的不断创新和工作实践的不断深入。
网络德育的实践性原则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树立起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质的紧迫意识,在实践中切实适应和把握好网络时代开展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
首先,德育工作者要真正进入网络生活,努力适应网络这一种全新的教育环境。教育者必须努力学习网络知识,掌握网络的使用技术和操作技巧;并且在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多接触网络,使用网络,真正成为一个网民;最重要的是要培养起自己参与大学网络文化生活的意识,加强与大学生进行网上交往活动的主动性,真正地融入网络生活,真切地去感受网络文化,体验大学生们在网络空间的交往、学习、娱乐方式以及他们思想、心理以及行为的发展变化,真正做到与大学生在同一个环境下进行交流。
其次,德育工作者要不断熟悉和掌握网络文化,做到在网络环境下能够与大学生实现有效沟通。在当前高校德育工作中,由于大学生在网络交往实践中逐步建构出具有亚文化色彩的网络语言,使得传统德育的话语体系产生了沟通有效性的危机。教育者从不了解大学生的网络话语,进而难以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心理,对教育对象的主导作用大为减弱。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话语差异现象说明了大学德育环境的重构和教育文化的转变。在新的形势下,德育工作者如果不学习和掌握网络文化的特点和规律,固于传统的话语方式与大学生开展沟通交流,势必无法有效达到教育效果,不但无法被认同还可能引发逆反心理,从而失去网络阵地的主动权。因此,只有了解大学生的网络话语体系,适应大学生在网上的交流方式,才能够更敏锐地捕捉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动态,把握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只有很好地掌握网络话语这一新的沟通媒介,才能够真正与大学生展开思想交流和对话沟通,用他们所喜闻乐见的语言表达方式及时有效地传递教育内容,取得教育的实际效果。
再次,德育工作者要转变教育观念,在与大学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引导他们思想和行为的发展。网络社会的崛起对于当代教育提出了新的文化境遇。传统德育从文化意义上看是典型的“前喻文化”模式,教育者以权威的身份向教育对象灌输教育内容,两者之间缺乏平等的交流。而网络时代带有显著的文化反哺的特征,由于大学生走在互联网使用的前列,是网络社区的主体力量和文化创造者,因而在网络信息传播的条件下,大学生在某些方面反过来变成了其前辈的知识传授者和信息传播者。这形成了具有典型意义的“后喻文化”色彩的文化场域。德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和把握教育文化的时代特征,在教育活动中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方式,充分重视与大学生在网络实践中的平等交流和沟通,积极引导他们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在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结合中发展进步。
三、疏导性原则
疏导性原则是高校网络德育工作的一条重要原则,体现了网络环境下德育工作“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
目的性是高校德育的鲜明特性,反映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和国家人民的根本利益。网络德育工作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性和价值取向性,要求德育工作者必须坚持自己在网络多元环境中的主导地位,做到始终坚持做正确思想政治观念或价值观的倡导者或代言人,积极运用一切网络手段用正面的观点去影响网络舆论,积极运用一切网络手段对网络上的错误思想观点和舆论进行有效的批判和辩驳。与此同时,网络是一个全新的育人环境,与传统的教育环境相比,有大量未知的规律性问题需要去深入研究和把握。比如:适应和把握网络文化的问题,网络文化由网民所创造,其虚拟性、拼贴性、戏仿性、参与性等特征使网络空间逐渐形成一套独具特色的话语体系,如何把握这些网络语言从而创新德育话语体系,如何适应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表达方式和接受习惯,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有效沟通?又如,研究和把握网络技术的问题,网络技术不仅使信息的传播呈现出开放性、非线性、非中心化等特点,而且使人的认知、实践能力在虚拟空间获得了新的发展。如何认识网络技术对于人的思想行为的影响,从而做到趋利避害、因势利导,为我所用?再如,网络舆情的把握和舆论危机的应对问题。如何科学把握网络舆论的发展规律,研究因势利导、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的方法,提出应对舆论危机的管理对策?等等。这些都是高校网络德育工作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认真研究和掌握的规律性问题,不真正掌握这些规律,网络德育的实效性就很难实现。因此,网络德育工作既要充分肯定德育的强烈目的性的要求,更要深入分析和遵循网络环境及信息传播所特有的规律性问题,只有把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有机统一起来,做到主导和疏引相结合,才能真正取得教育实效。
疏导性原则在高校网络德育工作中的具体运用,主要有两种策略和方法,一个是先疏后导,另一个是既疏且导。
先疏后导的方法主要用以发现问题,释放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和矛盾所形成的张力。网络空间具有虚拟性,是一个不存在现实利害关系的地方,大学生们可以把他们在现实中受到抑制或是无处发泄的心理情绪尽情抒发。因此,基于情绪化表达的非理性言论往往是校园BBS论坛的显著特征。在这里,经常可以见到许多偏激的观点、强烈的情绪发泄以及相互“顶牛”式的争吵。如果排除那些别用用心的恶意攻击,这些情绪化的表达是一种有助于缓解紧张感、压力感的自我心理“释放”。正是由于虚拟网络去除了现实利益关系所形成的“压力阀”,使得各种矛盾所产生的张力能够迅速在网络空间得以释放。从高校德育的角度来看,网络的释放机制可以及时暴露现实中具有一定隐蔽性的矛盾和问题,释放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情绪潜流、有利于德育工作者及时发现和处理现实中的一些潜在矛盾和问题,把它们解决在发展的萌芽阶段,避免那些具有爆发性、破坏性的危机事件的发生。然后,德育工作者再针对这些问题和矛盾进行引导和教育。
既疏且导的方法则是德育工作者在突发事件中开展思想宣传教育工作的有效方式。在校园突发事件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利益冲突、矛盾问题需要沟通和解决;在社会重大事件过程中,大学生在思想认识上也会出现一些不良倾向需要说服教育和沟通引导。网络空间是这些现实冲突和思想问题集中展现的平台,也是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重要场所。在围绕这些思想焦点和热点问题的思想教育工作中,必须坚持疏导性原则,通过充分讨论、说服教育、正面引导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大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
坚持疏导原则的重要意义在于,突发事件发生之后,校园BBS上往往会出现大量的言论,随着意见的扩散也会形成一定规模的舆论。在这个时期,多样的意见和观点、复杂的思想和心理状况和模糊的发展形势是网络舆论形成初期的主要特征。面对这种情况,德育工作者不能去堵塞和压制言论,采取捂盖子、掩盖问题的做法,因为这样往往会由于压制了大学生表达思想的自由而激化矛盾。其实,显而易见的是,在网络条件下任何堵塞和压制言论的做法不仅不能奏效,往往会引起学生的严重反感而使德育工作的环境进一步恶化。因而,要采取相反的即疏导的方法,即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参与热情,以相信群众和依靠群众为工作出发点,让各种意见和观点充分得以表达。而在大学生们的意见充分表达、思想观点得以真实展现的过程中,教育者通过耐心观察、认真研究,密切观察事件过程中学生思想发展的动态,发现事件背后存在的深层次矛盾,抓住主要思想症结,展开有针对性的德育对策,促进大学生思想和行为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四、前瞻性原则
网络德育的前瞻性是与人类网络实践的动态发展密切联系的,前瞻性原则要求德育根据人们网络实践活动的现实状况和发展的可能性,为了未来的发展和目标的实现,做出前瞻性的判断和有效的引导,不断提升人的实践水平和思想观念,实现对现实状况的超越。在网络社会条件下,德育的前瞻性原则显得更加突出和重要。网络所形成的是一个具有开放性技术架构的生存空间,正如互联网的创建者们所言,互联网的关键概念在于,它不是为某一种需求设计的,而是一种可以接受任何新的需求的总的基础结构。[1]正是由于网络基础架构的开放性和人的需求的无限性,激发着人们不断创造出新的网络应用技术。而每一种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就会形成一个由网络技术媒介与相应的用户群体以及信息内容组成的微观信息系统,这些微观信息系统实际上就是一个新的德育场域。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这些新的场域也在动态的发展变化之中。因此,在这个新的技术革新浪潮时代,德育工作者必须具有前瞻意识,把握科技创新的时代脉搏,主动地发挥每一种新的技术力量的进步因素和教育价值,实现对技术应用的积极引导和网络教育场域的主动营造,这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发展的正确的策略选择。
前瞻性原则体现在德育工作的策略和方法上,就是要充分把握网络建设与技术应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帮助和引导青年学生不断提升网络实践水平,促进其思想意识的健康成长。在网络技术发展的初期,校园网络建设快速发展,万维网等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丰富多样的网络信息迅速吸引住大学生们的眼球,网上冲浪、信息漫游成为他们乐此不疲的网络行为;而开放的信息传播环境在推动青年开阔视野、拓展素质的同时,也造成西方意识形态以及社会多元化思想的大量涌入,冲击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的健康成长。德育的前瞻性原则要求学校教育者在推进校园网络硬件建设的同时更要大力建设网络“软环境”,用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教育内容来吸引大学生,把大学生凝聚在互联网上的阵地周围。当时以清华大学的“红色网站”、北京大学“红旗在线”等为代表的高校网站建设体现出德育工作者在这方面的主动探索。
2000年前后,随着网络技术的创新与广泛应用,以BBS、网络论坛等技术形式为代表的人际互动技术在大学生中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此类网络技术的主要功能在于其互动功能强大,实现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的效果。大学生们逐渐在人际交流和休闲娱乐等网络行为上形成了对校园BBS的依赖。面对这些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影响,前瞻性原则要求教育者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在深入认识网络互动的特点及其规律的基础上,全面把握网络群体的发展规律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实现对大学生的网络群体发展的有效引导。在一些高校,德育工作者主动深入到校园BBS、网络论坛等网络社区,参加到网络群体的交往活动和网络社区的管理工作中,并通过网上网下的配合来达到对于网络群体发展和社区建设的管理和规范,实现对于网络舆论的有效引导。
近年来,随着以博客(blog)、播客(podcasting)、维客(wiki)、流媒体(BT)、社会网络(SNS)、网摘(RSS)、博采(blogmark)、标签(Tag)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和蓬勃发展,网络环境的发展逐渐进入到“个性化传播”的新阶段,形成了以个人为中心的传播格局,网络社群也表现出以个人为中心点所辐射出的私有的人际网络之发展趋势。[2]目前,这些新兴的个性化网络技术在青年学生中的广泛使用已经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一些高校的教师、辅导员也开始尝试通过建立自己的博客网站用于教学研究和思想教育工作。基于个性化网络技术的德育实践刚刚起步,无论是机遇还是挑战,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是,无论存在什么样的困难,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要求教育者始终要保持激流勇进、勇于实践的精神,顺应网络创新的潮流,深入网络生活的实践,把握住新的发展机遇。只有坚持德育的前瞻性原则,做到高瞻远瞩、未雨绸缪,才能始终掌握主动权,实现对青年思想发展的主导力。
五、渗透性原则
网络德育的渗透性原则是与当代青年的主体意识、思维方式以及精神文化的发展变化相联系的。网络文明极大地促进了人的主体意识的成长,当代大学生在平等意识、自主意识、参与意识、选择意识等方面有了较大的发展和提升,民主参与的行为更为活跃;在思维方式方面,网络的便捷性、开放性、自由性、平等性、共享性使得主体自身的自由个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思维水平得以前所未有的充分发挥,反映出信息时代条件下人的实践发展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提升,并进而在精神状态上呈现出自主、自立的精神状态和更加活跃、理性的独立思考的精神状态。正是网络时代所带来的教育环境和青年大学生思想意识的显著变化,使得德育工作者必须把渗透性原则摆在十分重要的显著位置。
网络德育的渗透性原则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注重把价值观念的教育渗透在知识性教育之中。网络德育最为重要的工作就是使得受教育者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海洋中明辨是非、正确选择自己的立场并形成观点,从而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体系。在这个工作中,要运用“价值认识的形成依赖于相关真理”这一基本规律,把价值观念的教育渗透在知识、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在学校新闻宣传工作中,要积极通过丰富多样的知识性信息、客观真实的新闻报道等实现对大学生思想发展的积极影响,努力让知识性信息或知识性认识的和传播服务于促进青年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反之,任何生硬直白、或者居高临下的说教只会引发大学生的反感,导致网络阵地吸引力的丧失。
其次,注重把教育理念和价值观念渗透在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之中。大学生群体是一个同质性很强的特殊社会群体,他们在年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行为方式等方面都比较接近,有着较为一致的文化需求,校园文化正是大学生文化生活需求的反映。作为应对社会大众文化冲击、在网络空间保持和发展校园文化的一种“防卫性反应”,大学生们有着建设校园网络文化,在校园网上营造自己的精神文化空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许多高校,大学生们正是在校园网络上建构出了属于自己的学习生活和交往场所,创造和发展着属于自己的网上精神文化空间。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要主动参与和引导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把主流价值观渗透在这块承载着大学生的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的网络空间中。
再次,注重把价值观念渗透在技术创新和应用之中。技术是蕴涵价值的,技术的价值性包含在其知识、方法、程序及其结果之中,蕴涵着丰富的内容。互联网的出现本身就是开放、创新、共享、平等价值的体现,如开放的技术架构、公开的软件代码以及自由创新和获取信息等。具体到每一种网络技术,都有其教育价值可以挖掘和应用。如P2P技术推动了以信息的即时交互为载体的社会交往网络的发展,用户在交换信息资源的同时,主动地进行交流和互动,进而衍生出配套的管理规则和交互礼仪,对公共资源有贡献的用户会得到尊敬和拥戴。针对此类技术应用的内在价值,德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引导和支持大学生开发出用于学生集体学习和信息资源共享的公共软件,不但在大学生网络实践中弘扬利他主义精神,而且是加强集体建设、加强集体主体教育的有效途径。
总之,网络德育是一个在实践中被日益推到前台的重大课题,在新时期网络德育实践中探讨和总结提高网络德育实效性的规律、原则和方法,提高网络德育的自觉性、科学性,是我们今后需要进一步努力探索、研究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儒家德育教育原则方法幼儿教育价值
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道德教育,形成了优良的道德传统,赢得了“礼仪之邦”的美誉,正如季羡林先生说:“像中国这样几千年如一日重视伦理道德的还没有第二个国家。”[1]儒家的道德教育思想在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儒家在道德教育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有些经验至今依然有着重要的价值。下面笔者就谈谈儒家道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以及其对现代幼儿教育的指导和启发意义。
一、以情感人
注重发挥情感因素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是儒家道德教育的一个鲜明特色。孔子特别注重诗和乐在培养学生道德情感中的作用。孔子认为,道德教育要从《诗》入手,他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论语》中多处提到孔子用《诗》进行道德教育的案例。孔子认为音乐的感染力对人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最有助于人格的最终完成,所以他特别重视乐教,身边总是弦歌之声不绝于耳。对情感因素在教育中的作用,中国古代许多思想家都有深刻的认识,如王阳明就特别重视情感教育,他说:“今教童子者,当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其培植涵养之方,则宜诱之歌诗,以发其志意;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今人往往以歌诗习礼为不切时务,此皆末俗庸鄙之见,乌足以知古人立教之意哉?”(《王文成公全书》卷二)可见,道德教育不只是空洞的说教,它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对儿童进行渗透,以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规程》要求“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对中国古代情感教育原则的继承和发展。
二、以身作则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表率作用可形成巨大的教育力量。重身教是儒家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传统。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意思是统治者本身行为正当,不发命令,事情也行得通。如果本身行为不正当,纵三令五申,百姓也不会信从。“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同上)意思是,假若端正了自己,治理国家有什么困难呢?连本身都不能端正,怎么端正别人呢?孔子这里虽然谈的是执政者的身教对治理国家的影响,但是,很显然,也适用于教师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明代大儒曹端说:“人能无私,方能率人以无私,所谓有善于己而后可以责人之善,无恶于己而后可以正人之恶也。”“未有私于己而能率人以无私者焉,所谓未有己不正而能正人者也。”(《通书述解》)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如果回到八岁以下儿童的社会,我们就会经常见到这样的现象。早期社会似乎最有利于年长者意见的流传,乃至最利于他们对儿童的约束;没有一种小孩姿态不受他们的影响或暗示,在这里,没有一个自主的个人,没有一个自觉的心灵,他们都不能根据他们内心服从的法则使他们自己产生某种行为。”[2]皮亚杰说儿童没有自主意识,没有自觉的心灵,我们不敢苟同,但是他认为儿童会受到成人的影响或暗示是非常正确的。这为我国传统道德教育的身教理论提供了心理学上的依据。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们要注意用自己的正确的言行影响幼儿,引导他们做出正确的道德行为,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道德意识。
三、因材施教
道德教育中的因材施教,主要指依据不同儿童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个性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达到培养、教育人的目的。孔子是因材施教的典范,他善于全面深刻地了解学生,并针对不同学生的特性进行不同内容和不同方式的教育。《论语》中有一段记载被视为因材施教的经典案例:“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冉有懦弱,做事犹豫不决,故孔子要培养他的果断品质;子路性格急躁,做事独断,故孔子要培养他的谦和品质。因材施教原则对幼儿教育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幼儿园工作规程》对因材施教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在幼儿教育中,我们要根据幼儿的性格差异实施有针对性的道德教育,帮助幼儿克服自身的弱点,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四、知行统一
儒家道德教育十分重视知行统一或言行一致。儒家认为,道德修养是成于内而形于外的,道德修养的水平主要通过行为来体现和检验。他认为,对人的德行的考察要“听其言而观其行”,即不仅要看他的道德认识水平,还要看他的道德实践情况。在知行关系上,朱熹主张知先行后,认为应先教育儿童有正确的道德认识,然后再根据这些认识去行动。因此,他专门为儿童编了《童蒙须知》,对儿童日常生活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礼仪规矩、行为细节都做了详细的规定,教导儿童按照这些规定去做,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认为真正的知必见之于行,如果道德观念不能落实到道德行动中,就不能算是有了真正的道德观念。他说:“夫问、思、辨、行,皆所以为学,未有学而不行者也。如言学孝,则必服劳奉养,躬行孝道,然后谓之学,岂徒悬空口耳讲说,而遂可以谓之学孝乎?”(《传习录中》,《王文成公全书》卷二)在王阳明看来,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只灌输一些道德观念是不够的,比如说“孝”,判断一个人对“孝”是否有正确的认识,要看他在日常行为中是否表现出孝行,如果表现出孝行,就说明他对孝是真知,如果没有表现出孝行,就说明他对什么是“孝”并没有真正的认识。
儒家知行统一的道德教育原则对现代幼儿教育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当前幼儿园教育存在着重道德观念教育,轻道德行为培养的不良倾向。教师只满足于幼儿对道德观念作出符合成人预期的选择,而不重视这些道德观念在幼儿实际生活中的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根据幼儿年龄及心理特点,要求各种教育内容“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就道德教育来说,道德内容也应渗透于各项活动中。《幼儿园工作规程》对幼儿品德教育提出了具体要求,即“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这是对道德行为的重视,与儒家重道德践履的精神是一致的。幼儿教育应从中国道德教育传统中挖掘资源,加强幼儿道德教育,提高幼儿道德素质,为幼儿的一生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摘要“诚信”是有序、有效和成熟社会的重要标志。它作为一个社会的基础道德的重要内容与市场经济以及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稳定与发展密切相关。历史证明,在一个诚信丧失的社会,其道德体系都将面临倾覆和崩塌的危险。因此,在整个社会中建立起社会主义“诚信”道德,学校教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诚信;诚信教育;原则;方法
“诚信”是有序、有效和成熟社会的重要标志。它作为一个社会的基础道德的重要内容与市场经济以及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稳定与发展密切相关。历史已经反复证明,在一个诚信丧失的社会,不仅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很难建立起来,而且,整个社会的道德体系都将面临倾覆和崩塌的危险。因此,在整个社会中建立起社会主义“诚信”道德,学校教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我国要想在不久的将来建立起能适应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新道德,就必须在学校中倡导并实践以“诚信”为重要内容的道德教育。诚信教育属于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国内外专家的研究,其实施应遵循下列原则与方法:
一、在诚信教育过程中,既要关注孩子行为的结果,又要关注孩子行为过程的合理性和正当性
个体是社会环境的产物,儿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时时刻刻受到他们所接触的成人社会的影响,而成人社会的价值取向又是社会文化传统积淀的结果。在此我们举一个相关方面来分析中西方文化对人的行为进行评价的依据和重点的不同。西方文化既重视行为结果的意义,又重视行为过程的正当性;而中国文化更关注行为结果,忽视或不关注行为过程和获取结果手段的道德意义。因此,要改变或根除儿童社会的非诚信行为,必须从根本上纠正只重行为结果无视行为过程正当性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评价标准。在儿童的诚信教育中,教育者应当采用进步健康的价值取向,在评价孩子道德行为的过程中既要关注行为结果,又要关注行为过程的合理性和正当性。
二、在诚信教育过程中,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个体道德的发展是分阶段的连续的过程。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把儿童道德发展分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儿童诚信的发展属道德发展范畴,也存在着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一般来说,学龄前的儿童判断是非的标准是能否得到成人的奖励和惩罚。对于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进行诚信教育时,勿需向他们讲过多的大道理,关键是帮助他们养成说实话、不撒谎的行为习惯。因此,对待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教育者要善于创造诚实守信的风气,并用事例向孩子讲明,“诚信”对个人、集体和社会的意义。到了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低年级,孩子会重视人际间的协调并有努力做个“好孩子”的倾向。在这一时期,教育者要对孩子表现出的诚信行为及时给予表扬,让他们知道诚信对于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极具价值。到了初中高年级和高中阶段,孩子们逐渐形成了他们自己的行事原则,他们有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的倾向。在这一阶段,要引导他们既要重视行为结果,又要重视行为过程的合理性和正当性,学会全面分析和评价社会上人们的行为。
三、在诚信教育过程中,要注重成人行为的示范性
个体诚信的发展要经历一个由模仿到内化的过程。儿童表现出的最初的某些具有“诚信”性质的行为或是带有“欺诈”性质的行为多半可以在其生活环境中找到影响源。在个体的成长环境中,父母和教师是儿童最早的模仿对象,他们的行为和诚信程度影响着儿童诚信行为的发生和发展。与家长相比,教师对于个体诚信观念和行为发展的作用更大一些。如果教师的行为具有欺骗性,那么一些学生会认为整个社会是颇具欺诈性的不公正的社会,日后他们会把相应的欺诈行为“回报”给社会。因此要在学校树立诚信的观念和行为习惯,学校特别是教师首先应当以身作则,坚持做任何事情都要考虑到行为过程和行为结果是否正当合理。
四、在诚信教育过程中,要让孩子直面真实性的道德冲突
只有当个体直接面临与个人利益密切相关的矛盾和冲突,并切实解决了这些矛盾和冲突时,个体的诚信才能得到真实性发展。一般而言,当个体直接面临与自身利益切实相关的矛盾和冲突时,往往要经历一个连续而有阶段的心理过程:对诚信情境或事件的感知——情感关注与参与——诚信价值判断(辨认事件的诚信与否以及卷入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责任意识与明确态度——诚信行为抉择——诚信行为的实现与坚持。每个阶段都存在肯定和否定两种可能。如果是肯定的,就前进到下一阶段,否则过程中断。个体诚信选择的心理过程有时瞬间就能完成,但在复杂条件下,将延伸较长时间并伴随着激烈的思想冲突和困难的选择。个体诚信行为的发生,以个体诚信行为动机与行为代价和报偿的权衡结果为基础;以个体诚信发展的现有水平与社会对其诚信水平期望之间的矛盾为动力。
在诚信教育中,教育者要合理运用学生社会活动和交往中的真实的带有冲突性的诚信情境。对于那些选择诚信行为,主动放弃既得利益的个体进行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对于那些为了获得某种行为结果而放弃行为过程合理性的带有欺骗性质的个体的行为及时进行批评和纠正。教育者还要以个体诚信发展水平为基础,精心选择和设计含有诚信冲突和矛盾的情境,以有目的地促进学生诚信水平的提高。因为只有当个体目前的诚信水平与客观的道德环境和诚信要求处于某种矛盾的状态,只有当这种矛盾状态和总体环境条件能够促使学生积极向上地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时,学生的诚信观念和行为方式才能真正形成。
参考文献:
[1]汤涛,陈国荣.论诚信的传统意蕴及时代内涵[J].经济师,2005,(9).
典型性;艺术性
〔中图分类号〕 G42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23—0034—01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每个教师无论教授什么课程,都离不开操作性很强的课堂。在此,笔者就课堂设疑法在操作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谈几点个人看法。
一、设疑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设置疑问的针对性是教师在备课设疑中首先应该考虑的。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不同课程的特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设定的问题应有所变化。对于低年级和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应以直观类、形象类试题为主;对于高年级和学习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应以逻辑思维问题和能够拓展学生思维的问题为主。这样,既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亦可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
设置疑问的目的性是教师课堂教学的最终所求和归宿。课堂设疑无论是在讲授的前中后,教师都要清楚问题要达到什么样的要求。是通过问题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再认再现,还是启迪教诲学生提高学习动机。切忌无目的的随意设问,打断学生的思维脉络。
二、设疑要有及时性和典型性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教师设定疑问一定要抓住时机,使知识信息深入学生。一般来说,教师在进行新课前的几分钟设问质疑,往往会把学生分散的思维集中起来,有益学生注意,并且会使注意的范围、广度和深度在短时间内有所加强,这对于讲授新课会形成一个良好的开端。讲授新课中设问质疑有较强的随意性,教师要恰到好处地运用,把握课堂的节奏,激发学生打开思维,用各种思维方式去解决不同形式的问题。这样会使得课堂节奏张弛有度,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当然,课堂设疑,问题必须要有典型性,让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每个问题的摆出和结局,都会把学生的求知欲望激活,使课堂显得生动活泼,精彩纷呈。
三、设疑要有启发性和知识性
启发性教学在课堂设疑中颇有意义。我国古人早就有阐述,《学记》曰:“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则思,和、易、思,可谓善喻矣。”
质疑设问,在于探究最佳的结论。好问题的启发性和老师的启发引导,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和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更能打破思维定势的束缚,触类旁通,茅塞顿开。另外,教师对于设定的问题,一定要把握准知识的正向迁移导向,紧紧围绕可视目标,对问题的知识信息量,其外延不可太广或者太狭,以免使质疑的效果复杂化或简单化,起不到预期的目的,影响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甚至对于以往的知识的掌握,造成倒摄抑制或负影响。所以,对于设定的问题所承载的知识信息要权衡清楚,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四、设疑要有艺术性和巩固性
课堂设问质疑大多是由教师操作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力求避免设问程式化、单一化,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这就对教师自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没有一定的教育艺术是不行的。因此,教师在每节课中应当注意多变性,把语言艺术美、形体示范美、操作技巧美、教具制作新颖美,融入问题情境中,把各种美结合起来。这种创造性劳动表现,会使学生感到听课是一种美的熏陶,学习也是一种快乐的精神享受。
关键词:植物;植物配置1城市园林绿地的功能
(一)城市生态环境中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中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保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方面,具有其它设施不可替代的功效,是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依托条件。
(二)充分烘托城市环境的文化氛围。城市园林绿化根据不同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把大量具有自然气息的花草树木引进城市,按照园林手法加以组合栽植,同时将民俗风情、传统文化、宗教、历史文物等融合在园林绿化中,充分体现出城市的历史文脉和精神风貌,使城市更富文化品味。
2 树种选择配置
2.1 各种高大的乔木树种
在我国城市绿化用地十分有限的情况下,要达到以较少的城市绿化建设用地获得较高生态效益的目的,必须发挥乔木树种占有空间大、寿命长、生态效益高的优势。比如德国城市森林树木达到12修剪6以下的侧枝,林冠下种植栎类、山毛榉等阔叶树种。
2.2 依据气候特点和具体环境选择常绿与阔叶树种
乔木树种的主要作用之一是为城市居民提供遮荫环境。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酷热漫长的夏季,冬季虽然比较冷,但阳光比较充足。因此,我国的城市森林建设在夏季能够遮荫降温,在冬季要透光增温。而现在许多城市的森林建设并没有这种考虑,偏爱使用常绿树种。因此,要根据城市所处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具体城市绿地的环境需求选择常绿与落叶树种。
3 园林植物配置原则及方法
3.1 配置原则
3.1.1 整体优先原则。城市园林植物配置要遵循自然规律,利用城市所处的环境、地形地貌特征、自然景观、城市性质等进行科学建设或改建。要高度重视保护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景观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把握好它们与城市园林的关系,使城市建设与自然相和谐,在城市建设中可以回味历史,保障历史文脉的延续。
3.1.2 生态优先的原则。植物材料的选择、树种的搭配、草本花卉的点缀、草坪的衬托以及新平装的选择等必须最大限度地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质量为出发点,也应该尽量多地选择和使用乡土树种,创造出稳定的植物群落;充分应用生态原理和植物他感作用,合理配置植物,只有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才能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
3.1.3 可持续发展原则。以自然环境为出发点,按照生态学原理,在充分了解各植物种类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的基础上,合理布局、科学搭配,使各植物种和谐共存,群落稳定发展,达到调节自然环境与城市环境关系的效果,在城市中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3.2 方法
3.2.1 孤植。园林中的优型树,单独栽植时称为孤植树。有时为了构图需要,增强繁茂、茏葱、雄伟的感觉,常用2株或3株同一品种的树木,紧密地种于一处形成一个单元,在人们的感觉宛如一株多杆丛生的大树。孤植树的种植的位置要求比较开阔,不仅要保证树冠有足够的生长空间,而且要有比较适合观赏的视距和观赏点。
3.2.2 对植。对植的作用:在构图上形成配景或夹景,起衬托和烘托主景的作用。对植树的选择不太严格,无论是乔木、灌木,只要树形整齐美观均可采用,对植树附近根据需要还可以配置山石花草。对植树的树木在体形大小、高矮、姿态、色彩等方面应与主景和环境协调一致。
3.2.3 丛植。丛植在园林功能和布置要求上与孤植树相似,但观赏效果则较孤植树更为突出。作为纯观赏或诱导树丛,可以用2种以上的乔木搭配或乔木灌木混合搭配,有时亦可与山石、花卉相结合。丛植的配置方法通常有2株配树丛合、3株树丛的配制、4株树丛的配制、5株树丛的配制、6株以上的配合。
3.2.4 群植。用数量较多的乔灌木配植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称为群植。丛植形成的树丛中灌木一般在20株以上。树群与树丛不仅在规格、颜色、姿态上有差别,而且在表现内容上也有差异。树群表现的是整个植物体的群体美,观赏它的层次、外缘和树冠等。树群的培植因树种的不同,可以组成单纯树群和混交树群。
3.2.5 列植。列植的树种,从树冠形态上看最好是比较整齐,枝叶疏稀、树冠不整齐的树种不宜用。列植范围加大后可形成林带。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文化翻译 文化再现 翻译方法
语言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翻译就是两种语言的转换,在转换过程中必然涉及两种文化。翻译实质上是不同文化间的交流。翻译不仅要做到语言意义上的等值,更重要的是要真正做到文化意义上的等值。
一、文化翻译的原则
对于翻译,有人提出“译学无成规”,认为翻译是一种纯粹的实践活动,无需什么原则指导。然而,更多人坚持认为“翻译是一门科学”,有其理论原则。金缇和奈达在合编的《论翻译》中指出,“每一个人的翻译实践都有一些原则指导,区别于自觉和不自觉,在于那些原则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实践证明,用一些翻译原则指导翻译实践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早在18世纪90年代,英国学者泰特勒在他的著作《论翻译的原则》里提出了翻译的三条原则:一是译文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二是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文的性质相同;三是译文应和原作同样流畅。
我国清代翻译家严复于1898年在《天演论》中提出了著名的“信、达、雅”三条标准。上世纪80年代,张培基先生在《英汉翻译教程》中把翻译的标准概括为“忠实、通顺”四个字。然而,随着翻译实践的深入和翻译理论的发展,人们对翻译的性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奈达在《语言文化翻译》一书中进一步发展了“功能对等”(function equivalence)理论,更加重视翻译中的文化因素。翻译不仅是语言的,更是文化的。因此,我们可以从跨文化交流的角度把翻译原则归结为文化再现(culture reappearance)。
文化再现,首先指再现原语文化特色。鲁迅先生曾经指出,翻译必须“保持着原作的风姿”。在翻译中必须忠实地把原语文化再现,不得任意抹杀和损害原语民族文化色彩,力求保持原语文化的完整性和一致性。例如:《红楼梦》中“巧妇做不出没有米的粥来”。译文一:“Even the cleverest housewife can’t make bread without flour.”译文二:“...can’t cook a meal without rice...”译文一主要考虑到英美人的传统主食是面包,所以将“米”译成“flour”有利于英美读者理解。但西式面包出现在中国古典小说中,与整个作品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氛围不相协调。而译文二保存了原作中“米”的物质文化概念,符合作品的社会文化背景,再现了源语民族文化特色。
其次,文化再现还指再现源语文化信息。翻译时不要拘泥于原文的字面意思,要深刻理解原文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并在译文中再现出来。例如:It was Friday and soon they’d go out and get drunk.可以译为:星期五到了,他们马上就会出去喝得酩酊大醉。表面上似乎忠实通顺,可读者一定会感到迷惑,不明白为什么他们到星期五出去喝酒。原来英国星期五是发薪的日子,因此不妨将Friday具体化,使文化信息一目了然。
二、文化翻译的基本方法
(一)直译法
直译法指用译语中的“对应”词译出源语文化信息。这能够尽量保持源语文化,开阔读者文化视野,促进两种文化的交流。例如: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十八首第一诗节“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译文:我可否将你比作夏日?你更可爱,又更温柔。有人提出把“summer”译为“春天”,因为在中国文化概念中“夏天”常与炎热酷暑联系在一起。而在英国的四季中,冬天很长,夏天是一年中最宜人的季节,给人一种美丽、温馨、可爱的感觉。
(二)转化法
不同的民族,由于历史文化、生活地域、风俗习惯、等不同,使得其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上存在着差异。翻译这种文化差异时需要把源语中带有文化色彩的词语转换成译语中带有同等文化色彩的词语。这种译法多用于习语和比喻性词语的翻译。例如:as strong as a horse(力大如牛),英国古代以马耕为主,英国人对马有深厚的感情。而中国自古以来主要靠牛耕,且秉性勤劳忠厚,自然形成了中国人对牛的热爱和赞誉。
(三)意译法
由于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文化背景迥异,原语中带有文化色彩的词语在译语中没有完全对应的词语来表达,这时只有采用意译法来表达。意译是指舍去源语的语言形式和字面含义,在翻译中,用跨文化的“对等”词来表达出源语的文化信息。例如:“痛打落水狗。”可译为:Kick a man when he’s down.对于中国人来说,狗是一种令人讨厌的动物。汉语中常用狗比喻坏人,如“狗头军师”、“狗腿子”等。而在西方人眼中,狗是可爱的动物,是忠实的象征。由于这种文化概念的差异,如果直译为hit a dog when he falls in water,西方人则会认为人类太残忍了。
(四)译注法
原文中的一些人物、典故、历史事件往往带有一定的文化色彩。在翻译时可先直译,然后采用增词和加注等方法予以解释或说明文化背景。这样既可保留原文的文化色彩,又有利于读者对原文的理解。例如:“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可译为: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equal Chukeh Liang,the master mind.“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在中国人民心中是智慧的象征。因此,在翻译时增加with their mind combined 和the master mind,充分再现了源语的文化信息。
(五)音译法
一些源语文化有的事物在译语中是空缺的。这时只能采用音译法把这些特有的事物移植到译语中去。这不仅保存了原语文化的“异国情调”,而且可吸收外来词语,丰富译语语言文化。例如:饺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食品,具有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饺子”一词在英语中没有对应的词语表达。《汉英词典》将“饺子”译为:“dumpling”,有失其中国文化特征。dumpling在英语中是指与肉、蔬菜在一起煮的面团圆。由此可见,两者不能混谈。更重要的是,对于中国人来说,过年吃饺子是合家团圆的象征,是对幸福生活的一种期盼。鉴于饺子这种深邃的文化内涵,可直接译为“Jiaozi”。现在饺子及其文化内涵已被英美人所熟悉和理解,并成为英语的一个外来词。类似的译例还有:“狗不理包子”(Goubuli Baozi)、“功夫”(Kongfu)等。
翻译作为一种语际间的交际,它不仅是语言转换过程,而且是文化交流的过程。传统的翻译观把翻译重点放在语言方面,而忽视了文化方面。因此,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应改变旧的翻译观念,提高文化的敏感性,采用灵活的方法处理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1. 一致性原则。小学阶段的的孩子,要让他们像较大孩子一样学会结构复杂、寓意深刻的句子,实非易事。因此,我在选择英语口语训练内容时,大都选择用词简炼,以达意为首要目的。并且选择与学生所学的知识和难度相协调的内容,才能真实、客观地考评学生。例如,小学五年级英语Unit4 What can you do?我让学生讲讲你和你的家人能做什么家务?学生都积极发言。有些学生还说出了新发明的机器人能帮我们做什么。这类题目源于教材,不但贴近生活,也更有益于日常使用,还能使学生们在课堂外使用。
2. 交际性原则。学习英语的目的不是应付考试,而是作为一门语言、一种学习工具来学习。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交际能力就尤为重要。通过听一听、说一说、玩一玩等多种多样的教学实践来激发和引导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真实兴趣和良好态度。态度决定一切,因此必要的交际性是提高小学生学习兴趣和态度的重要保障。这类题目可以是师生对话、学生对话、看图会话,也可以是学生的所见所闻,甚至可以是无限的遐想等等。
3. 趣味性原则。学生在小学阶段本来就是好动、好玩的年龄段,教学中要吸引孩子们的眼球和有意注意。所以,英语口语内容应该富有“意思”。首先,通过不同类型的口语表达,使口语表达内容丰富,让学生有话说,想说话。此外,英语口语表述过程也应丰富多样,如小组讨论、情景剧表演、模仿身边的人、模仿有趣的动物等,也就是说充分调动孩子们的探索欲望,全面提高学习英语的趣味性。
4. 励性原则。突破“不张嘴英语”的第一步,就是不断鼓励学生勇敢地说,踊跃地说,在课堂上说,下课也要说,最后到想说就说。教师应该对所有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有客观真实的评判,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鼓励。我在教学过程中通常采用小组评比和个人评比的方式,看看哪一个小组题目有创意,说的好。还可以选出本节课的“口语之星”。我会给表现突出的小组和学生给予奖励,有时是物质的,有时是精神上的,很好的激励了学生参加口语训练的踊跃性。
二、适合小学英语口语练习的语言类型
1. 基本学习型。这类口语训练题目主要是针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这些学生基础尚弱,应该从最基本的内容开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着眼于培养学生开口讲英语和培养良好的口语学习习惯,如朗读英语课文、朗读英语单词,大声说出简单的几句话等等。
2. 知识输出型。这类题目是针对大多数学生的。主要是利用一些现有的知识,并拓展一下思路。如,展示一些动画图片、电子照片、有趣话题、新的电子游戏、新的动画片,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来完成学习任务。
3. 交流输出型。这是针对部分口语好的学生所设置的。例如,根据某个情境,分成小组自编对话,承担各个角色进行表演。
三、小学英语口语训练的方法
胡春洞先生主编的《英语教学法》(1990)一书中提出了英语口语教学的四个原则与方法,即“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结合、精确表达训练与模糊表达训练结合、模仿性的说与创造性的说、有准备的说与无准备的说结合”,至今仍然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不过,语言学习复杂、多变,语言教学研究亦须与时俱进,显然,仅奉这四条为圭臬未免失之简单。因之,本文在这四个原则的基础之上,参考同行的研究成果,结合个人的教学心得,试图就中学英语口语教学略呈管见。
2.原则与方法
2.1组织教学与心理引导结合
英语难“听”(听力)更难“说”(口语),这是学生中普遍的看法。前者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后者之所以如此,究其原因有三:一是因为听不懂而不能及时反应;二是因为所掌握的词汇、句型等不足以表达所要表达的思想;三是因为怕讲错难为情。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大都敏感,自尊心特强,羞于当众说英语,怕说错用错丢面子,由此导致一定的心理障碍,这种情况不在少数。因此,较之于小学生,心理引导对于中学生尤为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李阳疯狂英语。李阳疯狂英语把独特的教学理念融合到教学实践,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这种教学方法在心理引导方面独树一帜。李阳对“疯狂”的解释是:“百分之百地投入”,“忘我、忘物、忘时”,“排除一切杂念、克服胆怯、树立信心”,“打破传统、突破极限、淋漓尽致地挑战自己的潜能”,等等。“疯狂”的状态就是要学生打破束缚自己的心理障碍,大胆大声地“喊”出来。
2.2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
在目前学生普遍缺乏语言环境的情况下,课堂依然是进行听、说训练的主要场所。但是,口语教学的实践性很强,而课堂上提供给每位同学的练习机会太少(尤其目前大多是大班教学),对于羞于开口的学生机会更少。加大课后实践量,开辟第二课堂,势在必行。
第二课堂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第二课堂的活动活泼多变,寓知识性、趣味性与一体,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基础不一、兴趣不一的学生各有所获,对开发学生的主体主动性及培养学生练习口语的兴趣提供了优良的空间。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优势,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薛英和田耀(1998)指出:口语教师的具体角色从广义上讲可概括为以下几种:1)学生的总监督员(general overseer);2)课堂的管理者(classroom manager);3)语音的指导者(language instructor);4)练习的观察者(practice observer);5)活动的顾问(consultant);6)交际的参与者(communicator)。教师的引导作用不容忽视,这样才能避免第二课堂的随意性、盲目性等弱点。
2.3听、读、写与说结合
输入、交际和输出在语言习得中的作用是研究者经常探讨的问题。近年来,外语课堂教学越来越注重把语言的各种技能结合起来,发展学生的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在口语课上,将听和读作为输入,使之成为说的先导,是许多老师经常的做法,并已取得相当的理论与实践的成果,此不赘述。不过,“写”是否和“听”、“读”一样对于“说”也有积极作用呢?袁洪婵和翟莉(2001)经试验研究指出:写作有利于将输入转为理解、由理解转化为口语输出,有利于促进学生用英语思维,有利于提高语言的连贯性。对于这个问题,尚有很大的探索空间,但是,没人怀疑成功的语言输出(说)有赖于大量的高质量的语言输入(听、读)。
此外,大量的语言输入和语言接触是外语语感获得的重要方式。语感是主体对语言所产生的敏锐的直接感受和对语言形式、语言意义进行再加工、再创造的心理行为能力,其主要作用是判断言语的可接受性、依据语境理解各种言语与按照交际需要创造性地进行语言表达。语感具有一听就清、一说就顺、一写就通、一读就懂的功能。英语语感是英语语言能力和英语交际能力的基础,语感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成败。因此,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听读说训练有意识地培养英语语感,也是提高英语口语能力的重要途径。
2.4口语交际与口头表达结合
课文读得好,演讲稿念得好,是不是口语就好?这涉及到口头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的问题。口头表达(oral expression)指的是用口头语言“显出某种思想、感情、态度”(《现代汉语词典》),而口语交际(oral communication)是用口头语言来传递信息,就是“交谈”,在这里,人际关系、话题中心等语境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了口语交际中实际使用的语言。前者一般受人际关系、话题中心等语境因素影响较小,通常更注重说话者单方面的行为,后者则反之。口语表达能力是基础,而口语交际能力才是英语口语教学的最终目的。
口头表达和口语交际往往被混为一谈,这种误解积久日深,其结果是中学英语教学片面强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而忽略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事实上,以交际性原则指导英语口语教学,即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已是全世界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
2.5技能学习与培养跨文化意识结合
近年来,有关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成为语言学界和教学界的热门话题。围绕外语教学和文化素质培养的问题主要有三种观点:文化教育从属于语言教学;文化教育与语言教学同时进行;文化教学融入到语言教学。这三种观点有一点是共通的:在外语教学中一定要有文化素质的培养。
文化可分为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知识文化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历史、地理、哲学、科技成就等。交际文化则包括社会习俗、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及行为准则等。以前的课程安排及教科书都很重视“知识文化”的教学,但对交际文化则放在次要或辅助地位。如今情况有所好转,无论是旧版的SEFC还是2003年秋季试行的新教材,都比较重视语言与文化的结合,广泛涉及了英语国家的风俗和文化。教师应该注意充分利用现有教材,适时进行文化意识的教学。如,称呼、打招呼、告别、询问、感谢与道谢、恭维与赞扬、打电话用语等方面的规定;家庭成员、同事朋友、上下级及其他社会成员之间因社会地位和身份的不同而要遵循的行为准则;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宗教观念,道德准则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等在内的价值观念;中西方民族思维特征的差异;非语言形式的文化背景知识,包括手势、身势、服饰、音调高低、微笑、沉默、对空间与时间概念的不同观念等。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03)在其教学原则中提出:“要特别强调让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得体地使用英语。”而培养跨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进行简单的口头交际,学生不仅要学会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还要正确掌握上述交际文化,增强跨文化意识,这样,语言才能得体,否则,尽管能够在语法方面正确无误地讲英语,但可能造成误会和不愉快。
3.结语
有关英语口语教学的方法原则的论述林林总总,不一而足,而强调上述数条,盖因在教学实践中它们往往被忽视,成为教学中常见的误区,对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薛英,田耀.浅谈对交际法教学思想的认识[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1998,(4).
[关键词]:采煤方法 安全性 经济性 影响因素
1.引言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分布面积广,煤田类型多样,开采煤层也具有多样化的特征,针对不同的矿区情况和不同的企业技术条件,选择合适的采煤方法时我国煤炭生产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煤矿生产指标的优劣,除了受到自然资源条件限制外,更决定于所采用的采煤方法的实用性和适应性,只有选择合适的采煤方法,才能提高矿井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因此,做好采煤方法的选择工作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2. 采煤方法的选择
2.1采煤方法的选择原则
采煤工作是煤矿井下生产的中心环节。采煤方法的选择是否合理,影响着矿井的生产安全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因此,要根据矿山的具体条件选择合适的采煤方法。采煤方法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第一,安全生产的原则。
安全是头等大事,生产必须保障安全。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先进技术,对采煤进行科学的管理,保证井下安全,对于所选择的采煤方法,应仔细检查采煤工艺的各个工序和采煤系统的各生产环节,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
第二,经济效益原则。
经济效益是评价采煤方法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适合同一煤矿具体条件的采煤方法有多种,但每种采煤方法的经济指标却有所是不相同,甚至是非常悬殊的。因此要确定合理的经济方案,需要保证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采煤工作面单产高、劳动效率高、材料消耗少、煤炭质量好、保证较低的成本。
第三,煤炭采出率高。
充分利用煤炭资源,减少煤炭损失,提高煤炭采出率,是国家对煤矿企业的一项重要技术政策。在选择采煤方法时,要综合考虑减少煤炭损失、减少井下火灾、保持和延长采煤工作面和采区的开采期限、降低掘进率等指标。
2.2各种采煤方法比较及适用条件分析
第一,倾斜分层走向长壁下行垮落采煤法。
该方法对开采煤层所采用的采煤工艺进行回采,第一分层回采后,下分层在垮落的岩石下进行回采。该采煤方法适用于缓倾斜、倾斜薄及中厚煤层,可有效缓解倾斜及倾斜厚煤层开采时的顶板支护和采空区问题。
第二,普通机械化采煤工艺。
普采面单滚筒采煤机工作方式是指普采面单滚筒采煤机的滚筒一般位于机体靠近输送机平巷一端,这样可缩短工作面下切口的长度,使煤流尽量不通过机体下方。该采煤工艺对于中厚煤层而言,多采用∞字形割煤,可以克服工作面一端无立柱控顶时空过长和工作量不均衡等缺点;对于采高1.5米以下的薄煤层,多采用单向割煤。
第三,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法采煤工艺。
目前我国单一走向长壁采煤工作面主要有炮采、普采和综采三种采煤工艺方法。炮采的特点是爆破落煤,爆破及人工装煤,机械化运煤。普采则是用采煤机械同时完成落煤和装煤工序。综采是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的简称,将破、装、运、支、处这五个主要生产工序全部机械化,因此,综采是目前最先进最普遍的采煤工艺。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工作面全部实行机械化作业,其生产过程大体如下:采煤机落煤与装煤、输送机运煤、自移式液压支架前移、推移输送机至新位置、采空区顶板强行放顶。由于综合机械化采煤是现代化作业的大规模生产,而其生产是连续性的高技术,高产高效的。
第四,倾斜长壁采煤法。倾斜长壁采煤法与走向长壁采煤法相比,其不同之处主要是采煤工作面布置及回采方向。对于仰斜工作面,由于倾角而产生的采空区方向的分力,使顶板的悬臂岩层向采空区方向移动,使顶板受拉力作用。该采煤方法主要适用于:倾角在12度以下的煤层;若对工作面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则可扩展到12度-17度得煤层;煤层倾角在20度的煤层,只有极少数的矿井才应用;对于倾斜和斜交断层较多且能划分为规则分带的区域,也可采用该方法。
第五,放顶煤采煤法。放顶煤采煤法是在厚煤层中,沿煤层底部布置采高为2-3米的长壁工作面,利用矿山压力的作用辅以人工松动方法,使支架上方顶煤破碎后成散体后由支架后方放出。它主要适用于煤层厚度在6-10米,煤的坚固性系数小于3米,且倾角不宜太大的煤层。放顶煤开采新技术在经济效益上有着巨大的优势,使采煤方法产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但是,放顶煤开采新技术对工作面采场围岩的破坏范围大,回采率低,瓦斯涌出量加大,出现了自然发火严重、煤尘超标等技术和安全问题。
3. 采煤方法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各类采煤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条件,满足采煤方法选择的基本原则,在选择和设计采煤方法时,必须充分考虑地质条件因素和技术经济等方面的因素。
3.1地质因素
直接影响采煤方法选择的地质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煤层倾角,它是影响采煤方法的重要因素,它不仅会影响到采煤工作面的落煤方法、运煤方式等,还会影响航道的布置、通风等各种参数。
第二,煤层厚度,对于不同的煤层厚度,应选择不同的开采方法,薄及中厚煤层通常为一次采全厚,厚及特厚煤层可以采用分层开采的方法,另外煤层厚度还会影响到采空区处理方法的选择。
第三,煤层及围岩特征,煤层的软硬度及结构特征、围岩的稳定性等都直接影响到采煤方法的选择,并会影响到采区中的各种参数。
第四,煤层的地质构造情况也是选择采煤方法的重要指标,对于条件稳定的煤层,宜选用综采,埋藏条件不稳定的,则适合使用普采,在选在采煤方法之前,应该充分的掌握开采范围内的地质构造情况。
第五,煤层的含水性和自燃情况,若含水量大,在采煤之前应布置排水系统,同时根据煤的自燃性确定是否进行防火灌浆等措施,这些因素在选择采煤方法时都应予以充分的考虑,以保证安全性。
3.2技术水平因素
采煤方法的选择受到煤矿技术水平的限制,特别是装备水平和生产中的设备供应等条件。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的采煤方法、采煤工艺也在不断的创新,例如放顶煤采煤法、一次采全厚采煤法等在最近十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必然会产生新的、高效益、高安全性的采煤方法。
3.3经济因素
矿井的经济效益是选择采煤方法的重要因素。现代化的采煤装备要依靠资金的投入。要根据投人与产出的关系,选择正确的采煤方法,这是矿井高效益的前提。在选择采煤方法时,还要充分考虑材料供应等因素,如材料能否就地取材,对于填充材料和假顶材料能否取材降低成本,有时也会成为选择采煤方法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风险社会;环境风险;预防为主原则;预防原则;风险防范
现代工业社会的不断发展带来了越来越多的人为灾难,人们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不同层面都能感受到风险。面对越来越多的风险,公众的神经变得越来越敏感和脆弱,风险问题由此成了当今社会争论的焦点。20世纪80年代德国著名学者乌尔里希?贝克提出了风险社会理论,该理论迅速成为社会科学领域重要议题。他在《风险社会》一书中并没有对“风险社会”概念做出直接归纳,而是从当代社会中的风险概念出发引出“风险社会”概念应含之意。贝克认为:风险概念直接与反思现代化的概念相关,可以被界定为系统地处理现代化自身引致的危险和不安全感的方式。风险,与早期的危险相对是与现代化的威胁力量以及现代化引致的怀疑的全球化相关的一些后果①。之后他在《风险社会在思考》中总结“风险社会”概念意味着:既不是毁灭也不是信任/安全,而是“真实的虚拟”;是有威胁的未来,(始终)与事实相反,成为影响当前行为的一个参数;既是对事实也是对评价的陈述,它在“数字的道德”中结合了起来;控制或缺乏控制,就像在“人为的不稳定”中表现出的那样;认识(再认识)冲突中表现出来的知识或不知;出于风险的“全球性”而使全球和本土同时重组;知识、潜在冲突和症候之间的差别;—个人为的混合世界,失去了自然与文化之间的二元性②。风险社会理论提出之初正值切尔诺贝利核电危机发生之际,而与环境有关的风险一直是风险社会理论的主要议题之一。应对风险社会背景下与环境有关的风险,环境法应有所作为,它的作用之一就是要防止某种不确定的不安全转变为现实威胁。环境法预防原则与对安全追求的社会价值体系具有一致性。但是,现行环境法预防原则在风险社会的语境中受到挑战,预防原则应有所突破并进行重构。
一、预防原则产生与发展
预防原则作为一项法律原则最初规定于联邦德国的预防性规则,这项规则的要点是为了防止环境破坏,社会应该未雨绸缪,在潜在危险行为发生之前做出详细计划。1976年联邦德国议会通过清洁空气法将预防原则作为一项基本原则。预防性原则作为一项法律原则最初规定于联邦德国的预防性规则,这项规则的要点是为了防止环境破坏社会应该未雨绸缪,在潜在危险行为发生之前做出详细计划。1976年联邦德国议会通过清洁空气法将预防原则作为一项基本原则。这些原则要求政策制定者考虑科学不确定性问题。但是关于不可逆的环境损害问题,要考虑风险防范措施。联邦德国在处理酸雨、全球气候变暖、北部海域污染等问题时经常提到这个原则。通过在这些领域适用风险预防措施来确立这个原则的合法性。风险预防措施的实施对当时德国工业环境保护和环境法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20世纪80年代,预防原则开始经常出现在国际环境保护条约、协议和宣言中。比这更早的关于预防原则的国际文件,是1982年世界自然和1987年第二次北海保护部长会议宣言。它们清楚的规定了风险预防原则。
20世纪90年代是预防原则全面发展和实施的重要阶段,更多国家了解、接受了这个原则,并发展了这个原则的应用范围和领域。预防原则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学者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后几乎所有的与环境有关国际法律文件都承认预防原则。值得指出的是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中发表的《里约环境宣言》是预防原则的发展的一个里程碑。《里约宣言》的第15条指出,“为了保护环境,各国应根据它们的能力广泛采取预防性措施。凡有可能造成严重的或不可挽回的损害的地方,不能把缺乏充分的科学肯定性作为推迟采取防止环境退化的费用低廉的措施的理由”。1998年Wingspread会议进一步将该原则表述为:“当一项活动对人类健康或环境产生威胁时应采取预防措施,即使因果关系的科学证明没有完全建立……。在这种情况下活动的支持者,而不是公众的,应承担举证责任。”《里约宣言》规定的预防原则的表述是一种弱势形式表述,而Wingspread会议则采取的是一种强势形式表达。这两个条约被认为包含了风险预防原则的核心要素,即在应采取行动应对某些风险时科学不确定性不是不采取预防措施的理由。风险预防原则的弱势形式是合理的,而且有必要在国际上得到广泛的认可Jonathan Hughes,“How Not to Criticize the Precautionary Principle”,Journal of Medicine and Philosophy,2006,31,pp447–464。
二、中国环境法之预防为主原则
法的继承、法律移植和法制改革是当代中国法律发展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沈宗灵主编:《法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99-107页。。从时间上看中国的现代环境法产生发展较之西方社会更晚一些,因此中国的现代环境法很注重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预防为主原则是中国环境法在早期就得以承认的一项原则,是在借鉴、吸收预防原则基础上发展而来的。20世纪70年代西方社会已经认识到人对自然的巨大影响,认识到预防是比事后治理更有效更符合成本收益的做法。1976年德国已经将预防原则作为一项基本原则收入清洁空气法。70年代末正值我国环境法蓬勃发展之际,1978年《宪法》将环境保护作为国家的一项基本职责确立了下来蔡守秋主编:《环境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1979年《环境保护法(试行)》将保护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作了全面的原则性规定。之后预防为主原则成为环境法的主要原则之一被确定延续下来。
预防为主原则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整治原则的简称。这在环境法学界已经得到公认,不同学者也对该原则作了阐述。吕忠梅教授认为预防为主原则的内涵是指:国家在环境保护工作中采取各种预防措施,防止开发和建设活动中产生新的环境污染和破坏;而对已经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破坏要积极治理吕忠梅:《环境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61页。。陈泉生教授认为该原则由预防、防治、综合治理三个部分组成。所谓预防是指预防一切环境污染或环境破坏造成的危害,它包括通常不会发生的危害,时间和空间上距离遥远的危害,以及累积型的危害。所谓防治,是指对一切环境污染或环境破坏所进行的治理。所谓综合治理,又称综合整治,则是指根据环境污染或者环境破坏的具体情况,对预防和防治进行统筹安排,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来保护和改善环境陈泉生:《环境法原理》,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71页。。汪劲认为预防原则是指对开发和利用环境的行为所产生的环境质量下降或环境破坏等应当事前采取预测、分析和防范措施,以避免、消除由此可能带来的环境损害。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要求将环境保护的重点放在事前防止环境污染和自然破坏之上,防止环境问题的产生和恶化,同时也要求积极治理和恢复现有的环境污染与自然破坏,以保护生态系统的安全和人类的健康及其生产安全汪劲:《环境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3页。。这些学者对该原则的论述中体现了某些共同的思想就是承认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和在损害发生之前采取措施的必要性。
法律原则在立法中的表达形式并不相同,既有通过直接明确的条文形式立于法条之中的,也有通过不同具体法律条文间接表现出的。作为一项环境法的基本原则,预防为主原则就是通过相关法律条文间接体现的。从相关法律条文的具体阐述看,《环境保护法》和其他单行法并未直接使用“预防”一词,但是该原则在相关的法律规定中一直有所体现。《宪法》第26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环境保护法》第1条也用到了“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论述。《环境保护法》第25 条规定:“新建工业企业和现有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应当采取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设备和工艺,采用经济合理的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和污染物处理技术。”《环境保护法》第13 条规定确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该法第26 条规定了“三同时”制度。这些规定体现了从源头上防止污染思想,是预防为主原则的间接表述。此外,在专门性环境立法的层次上,《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和《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法规,在各自的适用领域重申、补充、丰富或发展了以上基本原则。此外预防原则在环境立法中的适用具体、集中体现在几项具体环境法律制度中。汪劲教授将这些环境法律制度归类于“事前预防类法律制度”。事前预防类的法律制度是预防为主原则在环境立法中的具体体现和具体适用,主要包括:环境标准制度、环境计划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吕忠梅:《环境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201页。。此外清洁生产机制、许可证制度也体现预防为主原则。
三、风险社会下预防为主原则的困境
预防为主原则在范畴上缺乏风险预防,这本身可能导致新的与环境有关的风险的产生,这是风险社会背景下预防为主原则的困境之一。预防为主原则与预防原则不尽相同文中预防为主原则特指我国环境法中的预防原则,即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原则,用预防原则特指国际通行的预防原则。。我国环境法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此时在国际上各种环境污染与公害事件频发。各国环境立法目的开始准备,在环境损害出现之前就采取预防措施的思想被广为接受。鉴于西方的经验教训,我国环境法在产生之初就采用了预防为主原则。中国环境法预防为主原则接受了在对环境有影响的行为带来环境损害之前就采取行动以避免危害的产生之思想。但预防原则有两层含义:一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开发和利用环境行为带来的可能的环境危害事件之前采取措施以避免危害的产生;二是在科学不确定的条件下,基于现实的科学知识去评价环境风险,即对开发和利用环境行为可能带来的尚未明确或者无法具体明确的环境危害进行事前预测、分析和评价,促进开发决策避免这种可能造成的环境危害及其风险的出现吕忠梅:《环境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154页。。从环境法学者关于预防为主原则概念的论述看,关于预防原则的第一层含义大家获得了共识:应该利用各种手段防止环境利用导致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但对于预防原则的第二层次含义即对不确定风险防范法律未作规定,不同学者的观点也各异。目前中国已经进入以环境(或生态)风险(或危险)为标志的风险社会。面对越来越多的与环境有关的风险,仅将预防为主原则局限于预防环境污染、破坏等确定性损害之上,而忽视风险防范将导致更多的风险生产,导致恶性循环。
实践中预防为主原则成效甚微,此为风险社会背景下预防为主原则困境之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作为一项原则在中国环境法产生之初就已经确立,对相关环境立法、环境执法、环境司法均有指导作用。预防为主原则应该贯穿于环境法治的整个过程中,对一切与环境有影响的行为指引。根据预防为主原则设置了相关法律制度、机制:清洁生产机制、环境影响评价机制、环境标准制度、环境计划制度和许可制度。这些制度在实践中起到了积极效应,但作用却非常有限。最初以防止环境污染为主出现的预防原则在环境污染面前成效甚微。以水污染为例,根据《2010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地表水污染依然较重,七大水系总体轻度污染,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据财新网不完全统计,自2005至2011年近六年中我国已发生了15起重大水污染事故张焕平:《近6年15起重大化工水污染事故一览》,wwwcaingcom/2011-08-17/100291673html,2011-09-05。加上康菲漏油事故,统计数据应该是近六年来我国已经发生了16起重大水污染事故。。近年来,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污染问题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因环境问题引发的不断增加。自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发生以来,全国发生各类突发环境事件76起,平均每两天就发生一起。如果环境保护继续被动适应经济增长,这种状况将难以遏制,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参见《环保工作要实现历史性转变——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答本报记者问》,《学习时报》第332期(2007年4月)。。这些环境纠纷、污染事故的发生充分证明了预防为主原则的失灵。
实践中重治理而轻预防,此为风险社会背景下预防为主原则的困境之三。环境法预防原则具体内容与适用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合理规划、有计划的开发利用环境和自然资源;第二,运用环境标准控制和减少生产经营活动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第三,对开发利用环境和资源的活动实行环境影响评价;第四,增强风险防范意识,谨慎地对待具有科学不确定性的开发利用活动汪劲:《环境法学》(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96-97页。。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风险防范的内容,中国环境法尚未做出规定,环境法学界对是否采取风险防范的原则也未达成统一意见。与风险预防不同,前面三个方面内容作为预防原则的适用在我国环境法中均有规定,然而这些被认为是贯彻预防为主原则的相关内容,在长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下依旧被“末端控制”所控制。环境标准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被认为是最典型的预防为主的制度,可即便是这两个典型制度也不完全是预防的。相关的规定考虑的重点依旧是污染物的处理处置方式,是污染治理设施。
四、预防原则的重构
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物质生活条件对法律的产生和发展起着决定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法需要实现自我更新、自我调整、自我完善,保持活力和生命力。预防为主原则是中国在借鉴西方经验并结合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改革开放之初起到了积极作用。进入风险社会,预防为主原则要起到应有的作用,需要实现自我更新、调整与完善。
一、情境设置要遵循的原则
教学要素一般包括教师、学生、方法和教学媒体四个因素。教学媒体是直观展示教学内容,便于学生接受知识的手段,包括板书挂表挂画、音频视频投影仪等。教学媒体在教学中往往能够构造好的情境,例如通过投影仪可把北方冬天大雪封山,一片肃杀静谧的气氛展现给学生;通过视频将《我有一个梦想》演讲中马丁路德金情真意切的情绪传染给学生。语文教学中情境设置需要遵循三个原则。(1)贴近生活原则。语文本身来源于生活,升华自生活,并经过头脑思维加工。对于情境设置需要生活中的图片、视频、故事等,便于学生了解知识、文章背后的故事,更加直观有效,更有利于学生理解作品,感受作者情感。(2)有效设置原则。情境设置的目的在于辅助教学,辅助教师引导学生思维和情绪,创建认知。情境设置能做到上述要求才算有效,教师要根据所教授内容深入思考内容与情境之间联系及通过何种方式设置更容易且有效。(3)有效目标原则。情境为教学服务,教学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学情境要围绕教学目标设置。一节课根据不同的倾向,可有很多目标,情境设置要根据需要实现的目标而设置。一节课有知识和内容目标、过程和方法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等,针对不同目标情境设置手段、内容、方向不同。教学中,教师首先确定一节课教学目标、重难点,然后基于目标实现而采取情境设置手段。
二、情境创设的途径与方法
(1)语言情境。语言情境是语文教学中最常见方式,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围绕教学目标和内容直叙铺垫内容。语言情境构建时,教师要选择恰当的叙述方式讲述,并注意学生情绪变化,以调整语调、语速。例如学习《季氏将伐颛臾》这一课时,老师要向学生介绍清晰本文的背景知识,就文章中出现的人物、关系、事件及孔子的政治主张做出简要说明。老师要向学生说明,季氏伐颛臾事件发生在“陪臣执国政”背景的鲁国,陪臣有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三家。该文入选清《古文观止》足见其典型性,阐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治国策略。学生在老师语言情境构建之下,被激发起学习热情也有利于学生对于本节知识认知。
(2)板书图画情境。板书图画情境也是语文教学中常见和传统的情境构建方式,教师通过文字及图画为学生建立起直观印象,有利于深入学习。例如,《鸿门宴》一课,该文核心为“宴”,即较为正式的饭局。平常,学生对于宴会并不陌生:外国元首来访会有欢迎宴会、神州飞船发送成功有庆功宴会等。同样为宴会,《鸿门宴》则步步惊心,暗藏杀机。在本节课情境构建中,教师可以将文中人物、阵营及人物冲突关系围绕宴席在黑板上构建出来,从而使学生形成大概认知并引起学生兴趣。
关键词:社会体育;体育经济;管理;原则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7-0194-02
由于市场经济的推动,我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大力发展,物质文明的快速进步,同时也促进了我国精神文明的发展,体育经济在这一大背景下开始展现出其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年来,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然而,由于体育经济的开发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相关的管理工作也存在诸多的问题和不足。从促进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出发,对制约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找出相应的解决原则和对策方法,已成为我国体育经济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一、我国发展体育经济的意义
体育经济在我国还属于新兴产业,然而在发达国家,体育经济已进入了比较成熟的发展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体育本身的巨大经济功能与价值就已经在西方社会得到了充分的展现,美国在体育经济的开发方面取得的成绩最为显著,每年可以产生超过千亿的体育总值,而在欧洲国家,体育产业每年也可带来上百亿美元的经济价值。我国对于体育经济的开发是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发展而展开的,虽然开发的时间不长,但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在国民经济总值中,体育经济的比重越来越大,并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第一,体育经济的发展可以进一步促进我国体育消费市场的开发和扩大,进而带来丰厚的经济利益,而丰厚的经济利益反过来又能促进我国体育消费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实现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第二,体育经济的发展可以带动我国的人口就业,通过扩大消费市场,为更多的人提供就业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我国的社会就业压力。第三,体育经济的特点在于,不仅可以开发体育事业本身的经济价值,还可以推动相关的下游产业的发展,增加第三产业的发展途径,从而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促进我国经济更全面、健康的发展。第四,不可否认,从增强我国国民的体质出发,体育经济的发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我国对于国民医疗的投入,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对于提升我国国民的身体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发展体育经济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近几十年来,我国也正在逐步加大对体育经济的开发,以使体育经济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潜力。
1.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现状分析。由于我国经济大环境的特殊性,对于体育经济的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目前我国国民对于体育相关的消费从需求量到投资量方面都存在诸多不足。作为一个拥有15亿人口的大国,我国的体育相关消费远远不及西方发达国家,这已严重制约了对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也是导致我国体育经济发展滞后的重要因素。第一,由于没有建立科学、健全的制度体系,使得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一直相对落后于整体经济的发展。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在体育经济的开发管理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体系,因此我国在进行体育经济的管理时,借鉴了不少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我国自身体育经济管理体系的建立工作。然而,由于我国进行体育经济的开发管理的时间较短,同时鉴于我国特殊的经济形势,在管理模式上还存在诸多不足。由此,也引发了不科学的体育经济管理制度体系对体育市场的不良影响,导致了我国在体育投资和经营方面出现了各种问题,使得我国的体育经济发展始终处于相对较为低迷的状态。第二,与国际体育经济相比,我国的体育经济发展不具备明显的优势。体育经济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开发,占领了体育经济开发的先机,在国际市场上这些发达国家已占据了主流的体育市场,并在我国抢占了大量的市场,这为我国本土体育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阻碍和考验。第三,与体育经济相关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我国的整体经济结构并不合理,过大的农村人口比重使得我国第三产业的开发并不充分,而体育经济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第三产业结构的内容,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制约了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
2.我国体育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随着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其中存在的问题也日渐凸显。首先,暴露出来的是我国在发展体育经济时的定位不准确和服务制度不完善。随着我国对体育经济重视程度的不断加大,相关产业的投入在不断增加,由于定位不准确,在体育市场的商业开发方面,依然体现出投入力度和消费引导上的不足。由于相关服务制度的不完善,使得我国在体育市场管理方面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再加上经验的欠缺,在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产前、产中、产后的相关服务措施不到位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体育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其次,相关人才匮乏致使无法实现我国体育经济发展有效的宏观调控和科学管理。由于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年头并不长,导致了我国在进行体育经济的开发和管理方面缺乏正确的判断,在体育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方面盲目跟风,常常出现众多商家同时争夺同一种产品的市场份额,而其他产品出现市场空白的尴尬局面,这一方面造成了重复性的建设生产,形成了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又无法满足市场的平衡发展,使得我国的体育经济陷入不良的发展状态。而相关复合型人才的缺乏,正是商家在面μ逵市场时,无法形成对其经济结构充分了解、实现对市场发展规律进行充分把控的关键。由于在人力资源方面的劣势,使得我国在体育经济的发展上,始终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不能使体育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充分的作用。
三、实现体育经济发展的有效策略及管理原则
1.大力促进体育经济的产业化发展。体育经济的有效发展,必须建立在产业化发展的基础之上。而实现体育经济的产业化发展,应从体育事业向体育产品的转变和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体育经济的专业化、特色化、产业化发展两个方面进行。具体措施有:一是实现体育经济的品牌化经营。通过加强相关企业对市场行情的分析,不断进行企业产品结构的科学、合理调整,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建立品牌效应,打开市场、扩展发展空间。二是利用名人效应推动我国体育经济的产业化发展。相关企业和投资商集中进行大型体育赛事的承办,通过体育赛事的影响加深大众对于体育运动的参与程度,并通过名人代言等明星效应,树立体育产品企业的品牌形象和相关产品的知名度,从而促进体育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打造秃闲吞逵经营人才队伍。体育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管理,而复合型人才人匮乏是目前我国体育经济管理工作无法到位的主要原因,因此需加强对复合型体育经营人才队伍的建立工作。在培养和教育阶段,积极引进先进的人才,通过对理论知识和技术的深入培养,使相关人才对体育经济的市场走向、运转模式、管理原则、实施手段等进行充分了解,并在实际工作中发挥自身的才华,共同努力,推动我国体育经济发展,为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取得胜利奠定坚实的基础。
3.不断完善体育市场管理体系。想要实现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必须在进行相关管理工作中摸清体育经济的发展规律和在发展进程中可能会面临到的相关障碍,通过不断完善相关的体育市场管理体系克服这些障碍,实现对体育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因此,加强对体育市场管理体系的调整与完善工作显得非常重要。完善的市场管理体系有利于充分发挥相关制度与人才的潜力,加强体育各部门和相关企业之间的协调,促进体育市场各个环节的紧密联系,实现体育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四、加强体育经济管理的有效方法
1.宣传、鼓励法。加强体育经济的发展,需要通过各种手段提高社会大众对体育的认识,培养人们的体育意识,从增强体质、提升生活水平的角度出发,提高人们运动的动机,激发人们的体育兴趣,调动人们的体育消费热情,最终实现对体育经济的促进作用。
2.社会调查法。体育经济的发展和管理,离不开对市场的有效把控。通过开展各式各样的社会调查,有利于相关部门和企业了解社会体育的相关信息,针对社会大众的兴趣和需求,进行相关管理制度和措施的建立工作,指导相关部门开展大众感兴趣的大型体育赛事。体育产品企业也可以将产品的生产与市场进行充分的结合,保证企业生产与社会需求的一致性,从而实现对体育经济管理的有的放矢,促进我国体育经济的长远、健康发展。
3.评比竞赛法。火热的体育赛事对于开发体育市场具有非常好的效果。通过引入各种形式的运动活动,有利于提升社会对体育运动的关注度,从而加强其对体育的参与意识,进一步扩大体育市场,促进体育经济的发展。
4.典型引导法。在西方发达国家,名人效应对于促进体育经济发展的作用已得到了充分证实。榜样的作用有利于引导社会大众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通过树立社会典型,为人们提供学习的楷模,激发人们的体育消费热情,从而促进体育经济的发展。
五、结语
随着社会大众对于体育运动参与热情的日渐高涨,体育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这对我国相关部门对体育经济的发展进行有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发展体育经济的同时,加强相关的管理工作,不仅有利于我国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更有利于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加强对体育经济发展管理方面的重视程度,对相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本着正面、积极的体育经济管理原则,制定有效的措施,科学、合理地促进我国体育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冯明新.社会体育管理的原则与方法[J].中州大学学报,2005,(3):81-83.
一、新课程理念下听课的关注点
新课程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让学生参与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还学生学习的自由,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是新课程教学的需要。听课的关注点如下:
(一)关注课堂上学生的表现
1、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教学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新课程理念下,学生需要改变被动的学习状态,变成主动学习、主动参与。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与否取决于教师的引导,由此也可以检验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在前不久烟台高中美术优质课评比中,一位教师在讲授《民间美术》一课的时候,引用了栖霞当地的古建筑牟氏庄园,通过游览庄园内景,引导学生学习了民间美术的一系列知识,面对自己身边的这座古建筑,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发言,课堂气氛热烈。教师找到了学生的兴奋点,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知识的传授不再是枯燥的讲解,学生接受的也很轻松、自然,而且印象深刻。
2、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学论教”是现代课堂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这里的“学”,一是指学生能否学得轻松,学得自主;二是指学生有没有会学,有没有学会。这是评价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但要杜绝课堂浮躁、盲从和形式化的“有温度,无深度”倾向。
3、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外在表现。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言语和教学思路提问和启发学生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思考、探求问题的解答,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诱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能自主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去,品尝获取知识的愉悦,学会学习的方法。
(二)关注课堂上教师的表现
1、对新课程提倡的课堂教学理念的运用。教师要把自己当成“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摆正教师地位的同时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使学生变接受的被动学习为探索、发现型的学习。
2、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利用45分钟,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是一堂课成功的必要条件。教学方法选择合理,就能够使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究的、合作的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氛围
3、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体现在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深度指的是学生对教师所授知识理解、掌握的程度;广度指的是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的人数比率。
4、关注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教师基本功包括通用于所有教师的一般基本功,也包括学科教学和教育工作的基本功。反映在课堂上的教师基本功主要有:编制教案、组织教学、教师语言、板书等几个方面。
二、听课的方法
听课是教学研究的有效手段。教师听课一般要按照以下三个步骤进行:
1、听课前的准备。听课是一个交流学习的过程,教师要想通过听课学到东西,就必须做一个听课的有心人。听课之前,要对课程、心理、学情和物质方面做好准备。
1、 听课中的记录——看、想、记
(1)“看”的内容包括看学生、看老师和看师生互动
(2)“想”即是思考,内容包括:①教师为什么要这样处理教材,换个角度行不行、好不好;②对教师的成功、不足或错误,要思考原因,并预测对学生所产生的相关性影响;③如果是自己来上这节课,会怎样做;④如果我是学生,我是否掌握和理解了教学内容;⑤课程建设的新理念、方法、要求如何体现的。
(3)“记”即是记录。听课记录包括两个主要方面:一是教学实录;二是教学评点。①课堂实录包括:A、听课年、月、日、地点、年级、教师姓名、课程名称和章节等。B、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学内容、课堂小结。②课堂点评:听课者必须对本节课教学的优缺点做评估以及提出的建议。
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A、对教材处理的评价。B、对教学方法及目标目标的评价。C、对教学语言和教态的评价。D、对板书的评价。
3、听课后的思考、整理和交流。听课教师要善于进行比较、研究,准确的评价讲课教师教学方法的优缺点,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吸取有益的教学经验,改进自己的教学。
三、评课的原则
当前在评课中,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听课准备不足,虚假应付,简单肤浅,重听轻评等。科学有效的评课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所以教师在听评课时,应该有正确的态度和方法。
四、评课的方法和评析的角度
评课过程中,要根据上课教师提供的课堂教学实例,交流教育与教学思想,总结教学经验,探讨教学方法,帮助、指导上课教师和参与听课活动的教师提高教学能力。
1、从教学理念上分析。新课程改革提倡课堂教学目标要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真正统一起来。对新课程理念的是否贯彻实施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得以体现,学生是否学会学习等,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条件。
2、从教学目标达成度上分析。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课好坏的主要尺度。评课中要看教学目标是不是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是否都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以及学生对教学目标的完成程度。
3、从教学思路、教学策略上分析。评课者评教学思路,一要看教学思路设计符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不符合学生实,教学策略是否能做到“教”的方式与“学”的方式的统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关键词】小学英语 教学原则 教学方法
一、小学英语歌曲教学现状
小学英语教师对英语歌曲教学的态度基本一致,大部分教师重视英语歌曲的教学模式,只有极少数教师倾向于传统教授方法。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教师往往凭借经验授课,对课堂的设计、准备以及把握不够完善,课堂内容较为单一且不系统,从音乐到英语教授之间没有过渡,容易形成教师在教授歌曲时,学生参与性较强;当转向于英语教学时,学生兴趣又有所减弱。目前英语歌曲一般教学模式为,教师播放歌曲让学生熟悉旋律;分发或抄写歌词;教师带领跟读歌曲歌词;学习歌词中的英语单词;学生逐渐跟唱。在此学习过程中,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高于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大部分学生可以跟着教师的要求学习单词、跟唱英语歌曲,而小部分学生仅仅注重跟唱,其对英语单词、语句意思及发音的掌握度均较差。
由此可见,小学英语歌曲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其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随意删减教材中设计歌曲教学;教师对英语歌曲教学原则的把握不够严格;教学方法较为陈旧单一、缺乏科学和合理的教学模式;歌曲教授过程中没有正确引导学生利用音乐学习英语;对学生发音、歌词语句的解释不够充分等。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文从小学英语歌曲教学的原则及方法两方面展开探讨,以达到科学合理规范小学英语歌曲教学,从而实现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最终目标。
二、小学英语歌曲教学理论支持
英语歌曲教学需要具有强大的理论支持以保证其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而以确保对学生英语的教学效果。加德纳心理学家将人类智能分为七个范畴,且它们之间相互联系。支配音乐的右脑同时支配情感、愿望、想象力、几何图形等感性思维;而左脑主要支配理性思维,如语言、写作、计算。左脑理性认识的运作有赖于右脑感性认识的提供,如果没有右脑提供的感性认识,左脑较为困难或根本无法加工和处理信息。故,英语作为语言学,有赖于音乐作为媒介来让加深学生对其的理解和学习。音乐对英语学的影响宏观表现在,它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英语的理解能力。
从语言学角度讲,第二语言习得模式更好的解释了如何习得英语。该模式提出学习语言是需要同时具备可理解性、有趣性、关联性、非语法程序安排性及给予足够信息量。要取得良好的语言学习效果,不仅需要教师有理有据、活泼生动地将知识“介绍”给学生,还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之间的关系,并帮助学生理解。英语歌曲教学恰好可以满足第二语言习得模式所要求的条件。学生通过歌曲的学习,首先对所学知识有了一个生动活泼的感性认识,歌曲歌词自身具有的关联系,使得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单词及语句之间的关系,并借助歌曲背景以及教师对歌词内容的梳理和解释,使学生将感性认识与理性语言联系在一起,最终在一首歌中感受出英语表达及运用的真谛,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收效。
三、小学英语歌曲教学原则
1.选择的适用性原则。在选择课堂教授的英语歌曲时,需要从教学目的、学生能力、教学时间等多角度综合考虑其适用性。首先,选择的歌曲需要符合教学的目的,避免选择的歌曲与教学内容不相符等情况的出现;其次,需要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即具备一定的难度但不超过学生现阶段的理解水平;最后,还需要考虑教学时间的充裕性,选择歌曲不宜过长以避免课程内无法学完歌曲,并且需要留给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和理解时间。
如对于较低的3年级学生的英语教育中,可以选择《Happy Birthday》、《Bingo》等歌曲。其单词、语法以及歌词意思都较为简单,易与学生的理解和学习。在教授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习最基础的单词、常用语句以及“There be”句型。教师通过这些歌曲的教授,既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学习基本英语表达,而且可以通过仿写及改编歌曲,引导学生自主替换及创作歌曲。如,《Happy Birthday》的歌词可以改编为《Good Morning to you》。这样的合理改编,既可以让学生通过歌词学到更多的英语表达,又可以鼓舞学生课下练习英语,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搭建其学生间交流、沟通及练习的方式和平台。
2.歌曲的审美性原则。小学教育总目标是实现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因此,英语课堂所用歌曲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审美。英语歌曲的美感主要体现旋律、用词及内容三个方面。第一,英语歌曲本身旋律要优美动听,达到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歌曲旋律上避免选择太过复杂、吵杂或另类的音乐。第二,英语歌曲的用词在其准确的基础上,要保证用词的优美、具体,避免出现用词及语法错误、抽象、不易理解、粗俗、野蛮等情况的出现。小学阶段的儿童其审美能力还未建立完全,所以需要教师积极且正确的引导。另一方面,一部分英语歌词具有显著的语法错误,也需要在选择过程中剔除。第三,英语歌曲的内容要积极向上,这一点需要教师们的着重注意。英语教学用曲要积极弘扬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决杜绝过于个性、晦涩、黑暗的歌曲的使用,以保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如,对于高年级学生的英语教学,可以选用《Big Big World》、《Smile》、《I have a dream》等,歌词如下:
《I have a dream》
I have a dream, a song to sing
To help me cope with anything
If you see the wonder of a fairy tale
I believe in angles
Something good in everthing I see
I believe in angels
……
3.课程的科学性原则。在英语歌曲教学的课程设置上要遵循科学性原则。紧抓教学目的,合理设计课程步骤及内容。在英语歌曲教学课堂中,最难控制的就是学生对教学的反应情况。如果课程设计不合理,则会出现两种极端情况,一种为学生参与性不强,歌曲学习课堂较为沉闷;另一种为学生热情高涨,被动使单纯学习歌曲的时间比例增加,占用讲歌曲过渡为英语学习的时间。这两种情况均会导致课堂最终的教学效率低下。因此,对于英语歌曲课堂的设计需要具有科学性,做好合理规划课堂时间,将歌曲教授、歌曲赏析、歌曲背景及相关英语知识学等板块科学整理、串联,充分考虑实际课堂可能遇到的问题,通过科学的设计,以保证课堂的可控性和合理性,保障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4.学习的过渡性原则。以往小学英语歌曲教学易出现太过注重音乐的教授而忽略英语的学习,或出现将歌曲学习作为形式不加以投入和重视而丧失歌曲对英语学习的辅。分析以上问题,本文提出对于小学英语歌曲教学需要满足过渡性原则。过渡性原则是指在音乐学习和英语学习之间设立过渡过程,即在教授单词、学习歌曲、介绍歌曲背景、复唱歌曲、延伸教学之间建立过渡性,保证将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建立起的学习兴趣充分转移到英语学习上来,以达到良好的学习状态。教师应依据该原则,充分协调和安排课堂教学步骤。
四、小学英语歌曲教学方法
1.基础:通过歌曲的歌词学习英语。英语歌曲本身就是学习英语的直接素材,也是最基础的学习方法。通过对英语单词的解析和句子的赏析,让学生在歌唱的同时,更好的理解单词的词义以及句子的表达形式。如教授较低年级的学生身体部位名称时,选择《If you are happy》,让学生跟着歌曲拍手、拍腿、摸耳朵等等,通过歌曲使学生将单词和全身的部位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歌曲游戏中直观、生动的理解认识这些名称的英语表达。
2.扩展:通过歌曲的背景学习英语。教师在教授小学英语歌曲时,歌词自身所涉及的内容往往不够充分,为了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教师还可以针对歌曲所涉及的内容,展开歌曲背景,来丰富学生的英语知识。如在教授《Contry Road》:
Almost heaven west Virginia /Blue Ridge Mountains Shenandoah river /Life is old there older than the trees /Younger than the mountains blowin' like a breeze /Country roads take me home /To the place I belong /West Virginia mountain momma /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s /All my memories gather round her /Miner's lady stranger to blue water /Dark and dusty painted on the sky /Misty taste of moonshine teardrop in my eyes /Country roads take me home /To the place I belong /West Virginia mountain momma /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s /I hear a voice in the morning how she calls me /The radio reminds me of my home far away /Drivin' down the road I get a feelin' /That I should been home yesterday yesterday.
这首民谣歌曲中涉及很多形容词和地点,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进一步丰富形容词的学习,也可以通过歌词中提到的地点,向学生展开背景知识,在背景知识的学习中丰富英语表达和积累。
3.提高:通过歌曲的练习学习英语。合理的运用英语歌曲教学,还可以转向锻炼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能力,方法包括听歌填词、听歌接力、演唱、复写等。听歌填词是指教师在课堂开始时分发课堂所需要的歌词,但歌词并不是完整的,而是具有一些单词和句子的空缺,教师可以依据教学目的以及学生能力,设置不同的空缺项,然后播放音乐,让学生听歌填写歌词的空白,是一类听写的变异,但听歌填词具有良好的可接受性和娱乐性,可以有效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的歌词听写中掌握英语知识,锻炼听力以及拼写的准确性。听歌接力是指让学生一人唱一句,接力唱歌,这样可以让每个同学都有表现的机会,而且在接力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的了解到学生对于歌词的掌握性以及其口语发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及时纠正发音错误及调节教学计划。演唱和复写于以上两种方法大同小异,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来自由选择。
4.升华:通过歌曲的改编学习英语。在小学英语歌曲教学课堂中,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改编英语歌曲,来锻炼和升华学生的英语能力。如对于低年级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改编《Happy Brithday to you》,改编如《Good Morning to you》等等歌曲来扩展英语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想象能力。对于高年级学生,教师可以选择有一定难度的歌曲,以达到同样的目的。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行来将简单的中文歌曲翻译为英文歌曲,但在开始前需要引导学生,对于难词、难句首先给予学生辅导,也可以采用填词翻译的方法,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进行翻译,从而锻炼学生的各项能力,以达到升华教学,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开发智力及想象力的效果。
五、结束语
音乐可以开发智力,促进大脑发育,提高想象力。小学英语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运用音乐来进行教育。小学英语歌曲教学,是运用音乐作为骨架,英语作为血肉而形成了一种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明确英语的主导地位,切不可出现注重音乐而忽视其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英语。这就要求教学的教学计划、安排以及实施过程中,时刻调整和引导学生进行英语歌曲的学习。运用好英语歌曲教学,不仅能够降低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陌生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消除其学习压力,保障学生学习效率,同时“英-音”教学还能积极影响学生远期的智力发展以及素质培养。综上所述,小学英语歌曲教学应该受到教师、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只有经过共同努力,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
参考文献:
[1]徐丹.小学英语歌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33):114.
[2]陈晓芳.浅谈小学英语歌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J].情感读本, 2015(17):11-11.
[3]刘明东,杜晓文.小学英语歌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4(6):12-15,29.
一、小学古诗审美教育的原则
1.形象性原则
文学艺术也是感情表达途径之一,主要是通过语言材料塑造形象,达到感情的抒发以及思想的表达,从而感觉并作用读者。小学古诗的审美教育首先应该是审美欣赏活动,也就是在审美教学环节中感受古诗的美,并与学生进行情感互通,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从古诗的形象出发。小学古诗中的形象是感性的、具体的、特殊的。比如,杜甫的“绝句”中描述了四个形象:黄鹂、白鹭、西岭、万里船。首先,每个形象形成互映,让人感觉身临充满意趣的情景。其次,每个形象都在其他形象的映衬下,自身特殊性也有所增强。这样一来,整体形象便显得具体生动。从本质上分析,小学古诗的形象性审美教育涉及两层内涵。其一,审美欣赏的基础是基于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这需要学生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其二,小学生的想象力还是很有限的,因此老师应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氛围,培养学生对艺术形象的感受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想象力。
2.情感体验性原则
审美教育也是情感教育的过程。小学古诗审美教育的情感体验性原则是指在审美教育的环节中,以古诗中涉及的语言以及所描述的形象激发小学生们的情感,唤起与诗人情感相一致的共鸣。其实,任何教学成果只有从学生层面才能真正知晓,古诗审美教学的最终成果也是在学生身上体现。从这个角度进行分析的话,老师只有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并指导带领学生主动地去求美、求真,才能培养欣赏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这也是检验古诗审美教育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
二、小学古诗审美教育的方法
1.诵读及吟咏
小学古诗教学的基石就是诵读及吟咏。一直以来,诵读及吟咏都是古诗学习的主要手段之一。古诗注意韵律和节奏,具备独特的美。这种独特的美流露出诗人复杂丰富的情感,可见,古诗其实是“美与思想的结合”。需要注意的是,诵读及吟咏是有讲究的。首先,应该注意实践性,强调读的过程,多次进行诵读及吟咏也是基本要求之一。小学课程标准中也强调古诗教育应突出实践性,可以在多次诵读及吟咏实践中领悟意境。叶圣陶也曾说过:“吟咏的时候,应该视为享受,通过反复地读来入调,一遍遍地进行体会,自然过渡到纯熟的状态”。其次,诵读及吟咏要用普通话,要流畅并富有感情地读。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特点以及古诗特点进行针对性指导,注重对具体读法的指导,结合停顿、轻重以及心理方面的微妙变化,达到对古诗内容及情感的充分体味。
2.联想及想象
在古诗审美的过程中,联想及想象也是主要的。其中,联想表述的是由于某人、某物或者某事而想到与之相关的人或者事物;而想象就是基于已有信息,通过配合而创设出新的具体形象。如何培养小学生们的联想及想象力,应该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要有一定的生活积累。小学生年纪小,经历少,要有丰富的生活积累,必须培养善于观察的能力,这样才能展开想象的翅膀翱翔于古诗的意境中。其二,要尽可能理解审美对象的特征。小学生们只有理解了审美对象的特征,才能让联想及想象沿着正确的方面发展。其三,要有较强的记忆力。小学生的可塑性比较强,记忆力也是较强的。总之,生活是联想及想象的基础,情感是联想及想象的动力,而记忆力可以为联想及想象提供充足材料。
三、小学古诗审美教育的“游戏”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