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企业信息化痛点范文

企业信息化痛点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企业信息化痛点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企业信息化痛点

第1篇

关键词:电力企业;信息化系统;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34-0125-02

信息化建设是指在国家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各方深入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加快推进我国的现代化进程。近年来,我国的电力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软件产品在信息化建设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但国内外的软件技术也在迅猛发展,市场上的软件品牌和产品多不胜数,分析国内外软件产品的成熟度、功能、价格、适用性、技术要点等情况有助于电力企业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软件产品,推动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1 电力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信息化水平对企业的竞争力有着直接的影响,目前,我国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来说还处于发展阶段。为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适应市场发展需求,必须通过电子信息技术提高电力企业的综合实力和经济效益。但目前电力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还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

1.1 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还不能满足市场发展需求

当今社会,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是全球经济信息化,我国电力企业信息化也是蓬勃发展,但就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认识还不够全面,信息化建设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对于网络资源和电子信息的利用还不够充分,市场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对信息化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还不能满足经济和科技的发展

需求。

1.2 信息化建设不够规范

目前,国家电网倡导对电力企业进行统一领导、统一管理,但由于电力企业特殊的发展背景,其发展过程中没有统一的规范管理,导致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不集中,秩序混乱,经常出现重复开发的现象,资源浪费严重;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所用的软件也不统一,造成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方式多样,给数据的整合利用带来很大的困难。

1.3 电力企业对信息化的认识存在误区

很多电力企业认为信息化就是利用设备和网络来代替人的劳动,因此大量购买机械等硬件设备,往往忽略了软件程序的重要性,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存在很大误区。软件程序相当于人的大脑神经,是硬件机械的中枢系统,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因素,软件程序的提升和应用能够极大地提高硬件设备的利用效率,大大提高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另外,电力企业的管理者对信息化建设的认知直接影响着员工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和态度,因此,在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方面,应领导和职工在思想上达成统一,在行动上相互配合,若电力企业的领导和职工不能正确认识信息化建设,将会给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带来严重的阻力。

1.4 电力企业缺乏专业信息化建设队伍

一个完整的信息活动包含信息的采集、加工、处理和应用四个环节,每一个环节内容都对于人才和软件有很高的要求,电力企业员工需要对当今先进的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及时了解和掌握,,而目前电力企业员工的计算机基础比较薄弱,缺乏专业的高层次人才,其创新能力和先进知识的更新能力还不足,员工整体素质不高。对于软件要及时进行升级和更新,及时发现和利用国内外先进的软件技术提升企业自身信息化建设水平。

2 信息化系统管理软件的选型原则

电力企业要通过管理软件实现信息化,就应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重复利用现有资源来提升企业的无形资产,使管理更加规范化和现代化。管理软件的选择应考虑与业务联系紧密的、功能简单而且、风险小、实施难度小、周期短的管理软件,其选择原则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适用性,信息化管理软件贯穿了企业的各个环节,与公司的运转效率和员工的工作效率密切相关,因此,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信息化管理软件非常重要。二是经济性,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其对软件的需求也是有所差别的,因此,不能一味追求管理软件的高端前卫,而应综合考虑成本价值,选择自身发展特点的软件,且很多软件都能够升级,以适应信息化发展的要求。三是时效性,市场是瞬息万变的,对于企业来说,时间就是金钱,因此应选择开发项目实施周期相对较短的管理软件。四是稳定性好,在信息化社会,若软件在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将会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管理软件的稳定性是软件选型的一个重要的参考原则。

3 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软件选型策略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地不断深入,电力企业对市场的需求催生了一系列电力信息化产品,如SAP、朗坤、用友等软件,但软件的实际用途是提升企业竞争力,其选择必须考虑多方面影响因素,如企业利益、信息安全等。未来的信息化建设软件系统选型将会出现以下策略:

3.1 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选型

在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为提升管理效率,便于整体上对集团信息进行掌控管理,提升管理效率,集团可选用大型的ERP数字平台,采用国际知名软件企业,而分公司和企业则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国内先进的EAM管理软件,这种根据实际需求对软件进行灵活选型的策略能够提高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效率,降低管理风险。目前电力系统也应用了ERP系统主要用于业务采购、资产管理方面,起到了协同管理、层级审批、多层级管理的应用

效果。

3.2 一体化平台选型策略

因很多集团企业的管理体制为多级管理,集团企业可从上至下选择国内有丰富电力行业实践经验的软件企业提供整体的信息化服务,实现一体化的信息管控,避免因多家企业的多种软件造成采集、加工的数据混乱的情况给企业带来风险。这种软件的统一选型有利于信息数据的分析和处理,也有利于实现集团的管控一体化。选择统一的企业门户入口,登陆后可显示软件分类、软件层级。网、省、市、县各级用户可根据不同的需求、层级不同选择软件入口。这样不但节省软件开发的费用,同时降低了各级用户操作的复杂性。

3.3 管理系统和生产系统选型标准

由于电力企业特殊的工作背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信息系统的选型大体可分为管理系统选型与生产系统选型。管理系统包含:邮件系统、办公系统、档案系统、财务应用系统,报表系统等。生产系统主要包括:输、配、变生产管理系统,电网规划系统,调度管理系统。不论是管理系统还是生产系统,系统选型的主要出发点有:(1)协同办公,分层审批;通过使用信息系统,应实现多层级审批事务,电子化协调办公模式,省去了原始的纸质式、人工化的办公模式。(2)系统安全性、容灾性:对于一个企业,企业内部的数据是具有保密性的。对于在企业软件中数据安全性,是软件开发厂商在软件开发初期就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一方面,企业所使用的软件中采集的数据是否安全,不对外泄密。另一方面软件数据的必须要按时备份,一旦发生意外,必须具有可还原的性能,保证企业数据的安全性。(3)可扩展性:信息软件的应用不可避免会出现不适应现象,这时就需要二次开发信息软件,在软件选型时要把二次开发因素考虑中,提供较好的二次开发入口,对软件的选型也是至关重要的。(4)软件服务:软件厂商的售前售后服务质量是企业软件选型的另一个重要考虑要素,售前是否与企业沟通到位,决定了软件的实施效果;是否有专门的售后团队,对软件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决、整改,甚至是软件的二次开发。由此软件的服务质量也应在软件选型时考虑在内。

4 结语

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企业创新发展和高效运转的重要动力,实现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目标应关注先进软件的发展和应用,并根据自身特点以及软件产品的成熟度、技术的先进性、功能的适用性、软件价格、扩展性等灵活地采纳新软件来改善业务流程和管理水平,让信息系统能够更好地应用于电力企业中,帮助企业增强综合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彭泽武,李伟清,林强,刘文彬.电网企业信息系统

运行方式模型研究[J].电力信息化,2013,(6).

[2] 李羡.浅谈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J].山东电力高等专

科学校学报,2009,(5).

[3] 杨青峰.发现差距 汲取经验—国外电力信息化建

设对中国企业的借鉴[J].每周电脑报,2005,(31).

[4] 王建设.电力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与管理初探[J].电力

信息化,2009,(2).

[5] 刘保华.浅议电力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创新的若干问题

[J].中国电力教育,2009,(18).

第2篇

关键词:服装企业 信息化系统

服装行业是我国传统支柱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处于重要地位,近几年,我国的纺织服装业有着较大的发展,也在较大程度上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国巨大的市场内需已经成为国内服装行业平稳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服装行业在发展中逐渐从规模、产量转变为品牌、品质以及产品个性化方面的竞争,涌现出一批具有高知名度、在业内具有较强的市场占有率的服装品牌,如杉杉、波司登、凯撒、红豆、罗蒙、报喜鸟等,均拥有成百上千家的专卖店。企业大幅度的扩张伴随着人、财、物的内部管理面临失控的危险,借助高科技手段的企业信息化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当前服装企业信息化应用的现状

在经历了前一阶段的经济高速发展期后,企业信息化已日益成为提升管理,提高效益,获取更多利润的基础技术支撑点。渡过信息化建设的初始阶段,企业家们却又面临着落伍的信息管理系统不能满足自身业务需求高速成长的困惑,尤其在紧跟潮流和时尚的服装行业,其产品的款式多样、价格多变、更新换代快,造成高库存风险。如何造就高效的周转率,使提升服装企业经营利润的重要因素之一。

服装企业信息化的目的就是从设计、打版开始,到订单、原料采购、进仓、分配、生产、销售、统计分析等,对企业的整个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实施动态化管理。对于涉及订、产、销一体的服装制造业而言,内部的管理流程是决定了信息化成功与否的关键。过去的信息管理大多解决眼前的局部业务功能的信息技术支撑,但对于当今各类分销渠道,跨地域的门店销售,需要我们在协同工作的大系统背景下,解决信息化孤岛问题,重新理顺内部工作流程,集中管理,共享数据,提升核心数据一致性,安全性和可靠性,逐渐引导企业纳入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格局中。

二、服装企业业务管理分析

鉴于服装商品的特点,具有多SKU、多商品属性、季节性多变,区域特征明显,价格策略复杂等,服装企业涵盖了设计、生产、原料采购、分销、零售等一系列业务,在企业信息化流程设计中需要以下管理模块:决策分析、财务管理、客户关系、生产管理、仓储物流、门店管理。

三、门店管理模块的流程再造

在门店管理模块,企业的管理目标是:规范化门店进销存业务管理流程,加强对门店的管理,建立一套事先申请、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相结合的门店运营监控体系,为门店进销存业务提供准确的统计信息,为生产和销售提供有效的统计信息。在公司物流部、分销部的监控下,门店之间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库存调拨;公司物流部也可以直接下达调货通知,进行店间货品的调配。

为实现上述目标,主要在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流程改进:

1.要货、退货的事先申请,事中控制

当前企业里,门店与物流部门的信息沟通是通过电话进行的,沟通效率低,成本高;门店的退货装箱单是手工单据,单据与货物一致性较低,造成物流部门验货、收货工作量大,效率低、误差大。

在本次门店系统优化过程中,门店与物流部门共享信息数据。物流部门及时得到门店的要货、退货申请,对要、退货申请做出相应处理和审批;门店也能及时得到物流部门的处理结果,尤其对退货申请,经审批后,根据审批结果扫描装箱,确保退货单据、所退货物一致,提高物流部门的工作准确率和成功率。

2.规范、可控的折扣促销管理

在企业门店销售中,根据市场竞争、店内货品库存、销售情况,经常会进行各种促销方式,以提升销售量,扩展客户群。常使用的折扣促销方式有:折价促销、赠券促销、折价赠券促销、买一赠一促销、折随量变促销、买减促销、VIP赠礼品促销。

以前,门店折扣促销的工作流程是通过手工填单申请,而折扣促销活动实施时,是通过店员手工折扣销售进行操作的,店员自由度大,事后难以监控。

进行流程优化后,门店策划和准备实施货品折扣促销活动时,提前向财务部提出申请。具体由门店操作员根据门店策划的折扣促销方式和参加折扣促销的货品,在门店POS系统中手工录入促销单。信息经门店POS系统传递到财务部,财务部对折扣促销单进行审批。审批通过后,门店即可实施折扣促销活动,审批不通过,则门店不能实施此折扣促销活动。

通过流程改进再造,门店折扣促销活动形成规范的折扣促销规则和折扣促销活动的策划、审批和实施流程,由门店POS系统统一管理和控制,减少了财务部人员的事后监控工作,消除人为因素导致的销售损失,降低事后监控成本。

3.特例卡的灵活应用和监控

特例卡是公司高层领导所具有的特殊的折扣权限。当特殊顾客在店内购物时,公司高层领导通知门店以特殊折扣对该顾客进行单独优惠。

以前,门店操作员采用手工折扣来实现对特殊顾客的销售处理,财务很难分开特殊顾客和普通顾客折扣,事后监督困难,也容易出现管理漏洞。

进行流程优化后,给每位高层领导分发一张特例卡,专门用于门店以特殊折扣对特殊顾客进行优惠。门店人员完全依赖于特例卡的权限进行相应折扣,规范了特殊折扣的使用时限。使用特例卡进行交易后,财务部依据特例卡销货单与相应高层领导进行特殊折扣的核实和资金处理。

特例卡的使用,特殊销货单的核实,提高了财务部对门店异常折扣监管质量,有效杜绝打折漏洞,财务部的工作效率也大幅度提升。

4.代金券的系统管理

原有代金券申请、发放均由人工管理,使用时也没有校验,防伪性差,容易出现造假,超范围,超时效使用等现象,使用情况难以统计,造成企业经营损失。

为加强管理,门店系统改进了流程控制,首先由门店或需求部门提出代金券申请,由财务部按照公司代金券审批流程进行审批,审批通过后,由策划部人员进行设计、制作,并且代金券使用条码管理,条码信息中含有面额、有效期、券类、可用门店等相关信息。其次,代金券使用系统实施发放管理,由财务部人员在门店POS系统中对准备赠送或出售的代金券建档并盖章。 最后,由需求者向最终客户发放。

顾客持代金券在店内进行购物结算时,门店POS系统对代金券进行扫描,自动检测该代金券的有效性,如符合使用条件才允许使用并登记。财务部门在每期代金券的使用期限结束后,对该期代金券的发放和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通过严格的审批、验收、管理手段,有效地避免了代金券在发放及使用中的漏洞,加强了监管力度,提升管理品质。

5.营业款回收管理

服装企业大量的直营门店分散在全国多个城市,营业时间长,员工流动性大,给每日营业款的回收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

为提高门店资金监管,统筹考虑到财务部门管理的便利,在门店系统中将每日营业款数据分类汇总(门店每日营业款收入主要分为四类:现金,银行卡,储值卡,代金券),并回传总部系统,同时将当日现金存入固定账户,回收的代金券定期上交财务,银行卡、储值卡对账单当日回传总部,做到款项日清月结,账目清晰。

第3篇

一、大型集团企业要重视会计信息电算化系统建设

首先,要求快速、准确完成会计核算工作,同时又能减轻财会人员劳动强度。传统的会计部门手工账复杂、繁琐,财会人员往往要用几个星期,甚至更长的时间来处理账务,出报表。采取电算化能简化、避免大量重复性的工作,一份涉及整个集团公司的财务报表在几分钟内就可完成。

其次是能够为企业经营控制和管理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现代会计的职能已经发展成为集核算、监督、控制、分析、预测、决策于一体的全方位的经济管理活动,大企业已不再满足于报账型的会计核算和财务软件,大企业集团特别需要具备分析和管理功能的会计信息系统。

其三是必须建立安全可靠、畅通的系统运行通道,由于大企业集团的机构通常是分布在各地,有的远在海外,为保证信息的及时交流,将分散在各地的子公司的经营情况及时进行汇总、分析,并反馈到本部和各地,必须借助于先进的网络技术,组建企业网,同时应用大型数据库系统处理大量数据,保证企业数据安全可靠。

随着企业集团的发展和母子公司体制的建立,会计信息系统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信息失真。出于各自的利益,企业管理部门间不愿及时提供相关信息,人为制造信息孤岛,企业的高层决策者难以获取准确的会计信息,搞不清楚下面的情况。更为严重的是,企业各层面都在截留信息,甚至提供虚假信息,使得汇总起来的信息普遍失真,会计核算不准,报表不真实,有时合并的会计报表还掩盖了子公司的实际经营状况。

二是监控不利。目前,大型企业中所有者对企业、母公司对于公司、公司管理层对各资金运动环节普遍存在着监控不利甚至内部人为控制的现象。因监督者没有掌握企业财务资金全面情况的必要信息和手段,故而难以及时有效地发挥作用。不少母公司难以及时掌握子公司的财务资金变动情况,企业资金人不敷出。企业领导对财务状况不清,财务人员对经营情况又不甚了解,使得会计核算跟着领导意志走,使财务监督流于形式。

二、大型集团企业建立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策略

(一)明确目标,统一规划

企业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项投资大,开发周期长、具有较高技术复杂度的系统工程,它的建设涉及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一般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电脑用户,依赖于企业的信息需求、内部机制、外部环境、人员水平等条件。

首先,企业高层领导要亲自参加系统建设的领导工作,因为企业高层领导最了解电算化的目标和需求。高层领导介入电算化工作,才能在人财物上给予必要保证,才能有效领导、组织系统建设。

其次,根据企业计算机信息系统的长期目标统一规划,使各个系统在明确的系统建设目标下分别进行实施,最终集成为协调大系统。

(二)培训企业员工,提高电算水平

通过培训,可使员工不仅掌握计算机的一般操作,还要使员工熟悉工作程序,了解如何改善管理。

进人电算化系统进行操作的人员必须持有《电算化培训合格证》方可上岗。这样防止了其他人员有意或无意损坏电算化系统数据。

(三)引进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加快建设企业会计信息电算化系统

没有科学的管理基础,就无法建成有效的电算化会计系统。因此应加强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最大限度地消除制度执行中的人为因素,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企业重整,完善管理,把管理制度和企业规程变成大家共同遵守,谁都无法擅自更改的程序,以保证制度的贯彻执行。

(四)选择先进的、成熟的系统平台和财会软件,建立一个系统的金计核算系统和分析系统

引进财会软件的方式主要有购买商品化软件和组织开发两种。商品化软件通用性强,但很难达到一个大型企业集团决策管理的需求。因此,组织建立一支稳定、技术过硬的系统开发‘运行、维护队伍,对商品化软件进行二次开发,以满足企业要求是切实可行的。

当然,实现企业信息管理的现代化,仅有完善的会计核算系统是不够的,还要有强有力的信息分析处理系统来处理预算、核算、差异、分析、指令等综合的信息,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提供相应的支持。

目前,开发大型信息系统先进的平台模式是采用开放技术的构造:客户机/服务器计算平台,如操作系统选择WindowsNT、UNIX等,通讯协议为TCP/IP(广域网或大型网络系统)、NETBEUI(小型局域网),数据库是Oracle/Sybase/SQLSERVER,客户端是Windows下的Powerbuilder/VB.近几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推广应用,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利用电子商务提高工作效率、获得“取之不尽”的共享信息资源,同时及时信息等。也有采用企业内联(Intranet)的网络形式构造企业信息系统的,这是未来一个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