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网络语言文化探索范文

网络语言文化探索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网络语言文化探索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网络语言文化探索

第1篇

无线网络五维规划分析与研究

为有效解决网络规模快速增长下的投资准确性问题,推动移动网发展模式由数量规划模型向效益规划模型转变,提出了五维优选方案。数量规划模型是以规划网络的覆盖为基础,对存在弱区进行总体分析,对整网进行全面的规划,提出弱区补盲方案;以工期建设为依据,进行全网站点建设,拉动整体逐步提升。从形象上讲类似于漫山的植树造林,此方式适合在网络建设的初期,网络覆盖整体薄弱的阶段。效益规划模型是以多网摸查为基础,对网络竞争力、市场潜力等进行综合分析,提出网络提升方案。

其特点是以项目制推进的方式,集中资源,打造局部赶超竞争对手区域,提高区域市场竞争力。类似于在一片区域精心打造一个小花园,此方式适合在网络已实现基本覆盖,投资效益高原法则逐步显现的中期阶段。

数量与效益规划模型对比如表1所示实施流程:步骤一:在投资方向优选之前,必须先将整体规划区域分解若干微网格,并建立投资备选数据库,称之为“规划池”;步骤二:采用加权算法,得到每个微网格的投资优先值;投资优先值=∑(Ki×Ci)C为各维度统计值,K为各维度权值,i=1,2,3……步骤三:根据每个网格的五维分析情况,制定不同的策略;步骤四:针对微网格投资优先值较高的网络,从“规划池”内捞取此网格内的规划站点优先考虑,形成本期投资计划;步骤五:根据实施后的效果观察,对各加权系数进行本地化修正,实现分析方法的校正完善。

规划池的建立

根据地形地貌特征,将整体规划区域分解若干微网格,对每个微网格进行多网摸查,并统计分析其内部的人口数量、话务量等信息。对网络竞争力不足的区域进行新站规划查勘,并将以上信息汇总成表,形成规划库。微网格的划分不宜过大,一般以10个站点左右为宜,尤其要注意环境的独立性,应以完整的一个(或者几个相关)住宅区、城中村、工业区等定义为一个微网格。规划池建立流程如图2所示。

五维规划分析与研究

(1)维度一:前期投资效益比

前期投资效益比是指上一期工程后,各微网格新增效益与成本的比值,从历史数据角度评估投资效益的有效性。微网格该项指标越高越需优先投资,如业务下滑,该指标可能出现负值。其中,新增效益值为微网格整体语音、数据等业务提升产生的收入增量;新增成本为建设成本、物业租赁、运维等成本的总和。前期投资效益比数据采集于网建、运维以及市场部门。

(2)维度二:区分单站经营任务比

区分单站经营任务比是指当年各区分的经营任务和现网物理站点数量的比值,对经营任务重点区域优先资源保障。微网格该项指标越高越需优先投资。区分单站经营任务比数据采集于市场、销售以及运维部门。

(3)维度三:网络竞争力情况

网络竞争力情况是指规划网络和其他运营商网络覆盖、质量的差异,通过新增投资弥补网络差距或者拉大网络优势,保有存量用户,发展增量用户。微网格该项指标越低越需优先投资。网络竞争力情况数据采集于网优部门。评估网络之间的差异有多种方法,比较简便可行的是测试做差法,如图3所示。

(4)维度四:微网格业务拓展计划

微网格业务拓展计划是指各区分对所辖区域内,微网格业务增长比例的预估计划,对区分重点发展区域优先资源保障。微网格该项指标越高越需优先投资。微网格业务拓展计划数据采集于市场、销售、区分公司等业务部门。

(5)维度五:市场潜力分析

市场潜力分析是指各微网格内业务发展潜力与现网业务量的比例,对具有潜力的区域优先资源保障,争夺其他运营商存量用户。微网格该项指标越高越需优先投资。业务发展潜力评估可以采用区域内人口数量或者其他运营商业务量来模拟,数据采集于市场或网优规划部门。

投资经营策略细分

网格规划首要解决问题便是提升资源有效投放,将功能型网络转变为效益网络。网格式规划的核心思路为:以市场潜力与网络竞争力两个纬度,将网格分为四个象限,如图4所示。然后针对这四个象限属性,对每一类网格分别制定有针对性的规划方案。五维法中“前期投资效益比”、“区分单站经营任务比”为统计维度,“网络竞争力情况”、“微网格业务拓展计划”、“市场潜力分析”为特征维度,依据特征维度的不同情况,对于不同微网格应采取不同的网络提升或者市场拓展策略,以保证效益效率最佳化。典型微网格处理策略如表2所示:

形成投资优选计划表

以五维分析结果为基础,确定网络优先提升的微网格后,从“规划池”中筛选相关站点,形成投资计划表并加以建设实施。以此循环,网络部门不断向业务部门输出优质网格,反哺市场,拉动业务发展。

后评估和加权校正

工程完成后,在经过3~6个月的市场培养期之后,对优化微网格的整体业务变化情况进行后评估,计算当期投资效益比,作为下期工程重要的考量维度之一。同时,结合业务发展目标的达成情况,对各维度的权值进行修正完成,使得在下期投资中,目标达成情况好、业务发展迅速的区域能获得更多的资源侧重。

第2篇

关键词:网络语言 社会语言学 语言社区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b)-0160-01

随着全球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使用网络来进行交际和娱乐。网络技术在掀起了一场信息革命的同时,也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并且也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语言与社会的这种关系被语言学家称为“共变”。而网络的使用者们在交际的过程中会形成一个新的语言社区,因此,就出现了网络语言。网络语言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它为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素材。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兴的语言现象有其自身存在的合理性及价值,因此,我们应该对网络语言进行记录、加以了解和研究。本文将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网络语言的性质及其特点进行探讨。

1 网络语言的性质

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生的语言现象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目前语言学家对网络词语的研究尚在探索中,对网络词语的性质的看法也各有千秋。于根元认为:“网络词语是新词新语的组成部分或延仲,是新词新语研究的重要研究对象。”他还认为“网络里的一些词语属于社会方言,其中有一些或许又是一种社区词语”。郑远汉则认为网络语言不是语言的社会变体,不是一种社会方言。网络语言主要是网友们上网聊天时创造的一些特殊的信息符号或特别用法。分别地看,其中有些可视为网民这个社会集团的“习惯语”。刘海燕在《网络语言》中指出“网络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方言,是一种虚拟空间的社会方言”。她认为:“网络语言的特异之处主要体现在词汇方面。网络词语涉及网络技术、网络经济文化和网络交际等诸多方面,因此,对于网络词语的性质不能采用一言以蔽之的方法加以概括,而应对网络词语中的不同类型作具体分析”。

2 网络语言的特点

网络语言把两种截然不同的话语方式―― 口语和书面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网络语言独特的话语方式。其特点如下所述。

2.1 随意性和创新性

与传统语言变异背道而驰,网络流行语的词汇构成具有随意性和创新性如谐音类词语变异,汉字谐音:油墨―― 幽默,大虾―― 大侠,英译词email―― 伊妹儿等。缩写谐音:表―― 不要,酱紫―― 这样子等。以功能分类分,有称呼类语言变异,如:美眉――美女,菜鸟―― 新手。动作类变异,如:切――口气词表不服气,雷―― 表出乎意料。别称类变异,如:网络暴民―― 网络文盲等。此外还有时效类,也就是所谓的年度流行语,如2012年网络流行语:给力,伤不起等。

2.2 展现方式和特色

网络流行语词汇,具有很强的趣味性,而且很难联想到它想要表达的意思,它的产生以强大的网络文化做后盾,在理解它的同时要考虑它特殊的使用环境,即语境的因素,才能认识到它独特的社会功能。与传统语言相比,它具备自己特有的展现方式和特色。

第一,网络流行语具备新异性。这一点主要体现在词汇和语法的变异两方面,对传统词汇进行新意改造,有时极尽扭曲;对新词的丰富探索,善于采用夸张手法。

第二,网络流行语体现时代性。大部分流行语紧贴当时的社会现实,反应大众心理,使人们可以婉转的表达内心看法。

第三,网络流行语具有即兴和不断更新的特征。它是人们在网络空间抒发对社会认知时即兴创造的,具有不断更新的特点。

3 网络语言产生及发展原因

一方面是社会原因。当今社会现实情况,从多元文化视角看,各种文化现象百家争鸣,给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创造了宽松的氛围;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的飞跃,网络文化的影响等因素都给人们创造网络流行语这种新颖的语言变体提供了便利的渠道。

另一方面,人们崇尚创新,追求个性的心理趋向使他们敢于挑战传统文化语言。网络流行语也是文字,只是人们通过一种新的媒介实现了它的存在,不再借用于纸和笔的记录。人们生活在一个以信息为中心的网络时代,更加追求生活的高效性,有时人们在网上为了更快的传达某种信息,简单地按几个字母键,大概的意思就能表达出来,方便快捷,因此而受到大家的青睐,慢慢流传开来。

4 网络语言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

网络语言极大地方便了网民们彼此之间的交流,并对整个社会语言的使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已逐渐成为网民们在网络上交流时的信息载体。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注意到,网络语言自身还是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网民们在网上交流时受到时间的限制,为了提高速度而出现错别字,并存在着滥用谐音、数字符号,歪用词义的现象,同时受外语影响,或为了求快任意缩略词语,或为了追求表达效果而有意无意地违背了语法规则。

网络语言存在的这些问题,冲击和颠覆着现有的语言规范,在应用于现实社会和日常生活后,难免会造成语言混乱。网络语言对现实社会中语言的使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对年轻人的影响极大。另外,网络语言已经侵入报纸、书籍等媒体,甚至已经出现在一些教科书和中小学生的日记和作业中了。因此,我们应了解网络语言所存在的问题,并且清醒地认识到网络语言对全社会的语言生活的深刻影响。

5 结语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上网并使用网络语言,更多的新词和新的语言现象及特点还会不断出现。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甚至发生变异的,它不是静止的。对于网络语言的使用我们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应一概接受或者一概否定。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语言对语言整体和社会文化必然会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对于这种新兴的语言现象,我们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参考文献

[1] 于根元.中国网络语言词典[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第3篇

关键词 模因理论 网络语言 特征 规范

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互联网被称为是二十世纪信息技术革命的伟大成果,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网络的普及对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改变着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与此同时,由于网络普及而应运而生的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的语言载体,直接冲击着我们的传统语言表达。因为网络语言能敏感地反映出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的变化,体现出语言的最新发展趋势,所以其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1理论背景

1.1模因理论概述

模因理论最早是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1976年在其所著的《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中提出的。“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何自然,2005)。这一理论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为指导,对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以及文化中出现的诸多一脉相承的相似现象进行分析和诠释,研究模因现象的形成机制。道金斯认为:“meme是一种新的复制因子,一个能够表达文化传播单位或模仿挝坏母拍睢…其繁衍的方式是经由广义的模仿过程而发生的,它将自己从一个大脑传到另一个大脑”。(Dawkins Richard,2006)从模因概念的核心来看,语言也是一种模因。模因理论为解释语言、文化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具有强大的分析阐释能力。

2网络语言及其特点

我国学者于根元认为,“除了电脑和描述网络组成的专业术语之外,还有网络经济电子商务、网上广告、网络教育等有关的专业术语。网上的帖子、聊天等还有其他许多用语……还有一套表示感情的符号。还有语体、修辞方面的特点。这些,形成了网络语言。网络语言起初多指网络的计算机语言,也指为网络上使用的有自己特点的自然语言。”(于根元,2001)。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网络语言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语言包括网络传播环境中人们进行交际所使用的自然语言和网络科技专业术语的总和。而狭义的网络语言则专指人们在网络交际时所使用的自然语言,本文所分析主要是狭义层面的网络语言。

与传统形式的语言相比,网络语言因其表达的灵活性和多样性而与生活中其他形式的语言区别开来 。总体上网络语言有以下特点:(1)形式上简洁多样。由于交流环境和时效上的限制,网络语言多倾向于采用一些简略化的语言,这有利于提高网络交流的效率,但是也导致了网络语言符号错字多、多义性强等不规范现象;(2)语言诙谐幽默,便于记忆。为了提高网络交流的娱乐性,网民们充分发挥创造力构思出了许多生动而有活力的网络语言,以营造出一种让人觉得轻松幽默的语言环境。但是这也可能导致不规范乃至粗俗、不文明现象日益向现实生活和传统语言渗透,造成不好的社会影响。同时,由于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和网民们张扬的个性和标新立异的追求,导致随意创新导致网语中英汉杂糅、文符拼盘、别字别词、文辞不通等失范现象比比皆是。这些都是我们在发展网络语言时需要注意和防范的问题。

3网络语言失范问题及对策

网络语言的失范和监管的不到位造成了对标准语言的污染和语言道德失范、语文教育受到冲击等负面影响。所以应当采取恰当措施,来解决网络语言失范问题。主要的对策如下:(1)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经验和方法。英、美、德等国规范网语的政策不是用法律封杀,而是采取一种引导和监督的态度,这种做法不但未使其语言文化出现混乱,反而使其蓬勃发展。我国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做法,用引导的方式,促进网络语言的发展。(2)加强对网络语言的研究和细化规则。可以通过建立网络语言和词汇语料库,促进对网络语言的研究。同时组织编撰网络语言辞典,收录规范的网络语言,促进网络语言的规范化。(3)管理和研究相结合,既要加大对网络文化的监管力度,也要加强对网络语言的研究,只有研究出网络语言的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才有利于对网络语言的科学管理。

4结语

综上所述,网络语言已成现代汉语不可或缺的部分,网络语言的规范性,以及它对当下人们的语言的影响是人们必须关注的问题。要规范网络语言,必须管理和引导相结合,只有加强对网络语言的调查和研究,才能更好地规范网络语言。

基金项目:本文为赣州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 “网络文化失范问题及其规制研究”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黎昌友.网络语言的消极影响及其规范[J].广西社会科学,2009(4).

第4篇

一、网络语言的概述

要了解人们为何会受到网络文化背景的如此严重侵蚀,首先应该了解到什么是网络语言。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覆盖于传统媒介而诞生的受年轻人追捧的语言表达方式。它以简短、生动、形象的形式存在,它发展快速,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喜爱。网络语言不仅仅生动简洁,它还利用了英语简写、符号、表情以及数字来表达,以本身独立特性为标识而存在的语言形式,起到了易懂好记的目的,起初是网友们为了提高网上聊天的速度,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习惯以及发展成为了一种流行趋势。

1、网络语言的含义:在网络时代的发展下形成的一种被人群使用的特殊语言,根据不同的文化而独立创造的一种语言形式。

2、网络语言的特征:网络语言简单易懂是他的招牌,也是容易被接受的重要原因。

二、 网络文化对日常用语的影响

网络语言是当代社会潮流的一种代表,受到众多年轻人的追捧,奠定了网络语言在当代社会的地位。由于网络语言导致传统语言的简写化,使得当代年轻人常用网络语言来表达心境,而传统语言的发展由于网络语言的发展受到了阻碍。现代社会的年轻人更容易接受简单明了的网络语言,自然而然的不使用传统语言。这样持续发展下去将导致当代年轻人对传统语言失去兴趣,对传统语言的淡漠,甚至导致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传统语言将逐渐淡出我们生活,从而使得语言文化遗产的丢失。

三、 网络文化促进汉语变异

语言在人们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是我们进行交流的工具。同一种语言,根据不同的使用场合,不同的交流对象以及环境、心境等情绪上的不同而引起语言形式、表达的意思以及结构上的变化。具有相同社会特征的人在不同或者相同的社会环境中使用的同一种语言所发生变化的这种现象,我们把它称之为语言变异。语言变异所带来的价值真正体现在不同的环境中,选择不同的语言方式来述说着内心的真实想法。作为交流工具的语言,是人类最原始、最早出现的交流手段。为了达到明显效果的交际目的,语言在使用中,根据不同使用的人、不同使用的环境出现各种变异的形式存在。而现代社会中,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友们为适应网络这个虚拟社会的存在,在网络文化背景的驱使下,现代汉语以及各国语种在词汇、语法等方面发生了种种变异,促使了网络语言的兴起。

以下就探讨一下关于语法和词性的变异:

(一)语法的变异

语法具有抽象的性质,同时也具有极大的稳固性。所以简单的网络语言导致人们在上网的同时不会特别注重汉语言的拼音和语法,反而更加注重文字本身或者文字后面字符、表情所代表的含义,所以在网络上你会经常看见多数不符合基本语法的词汇和语句的出现,随意搭配的语句,字词前后顺序颠倒,长时间出现这种情况后,慢慢就会被大众所接受,形成特殊存在的新的语言。而这种语言的模式也是有规律的,大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任意省略形容词,剩下表达重点的词汇组合成语句:因为人们在使用电脑交流时利用键盘进行录入信息,人们的文字与思维有一定的时间偏差,打字的速度与说话的速度不能达到同步进行,为了弥补这种情况的出现,适应网络交流的快节奏,提高效率,提高信息量,在文字的形容上就出现了不符合语言的省略现象。

2、任意构词和创造新类型的词句:网络信息量是十分庞大的,网友们可以进行大量信息的阅读,也提供很多有用的资料,加上网络上本身的自由度较高,随意而得的新型词语就常常出现。还相继出现一些外来的,完全可以使用汉语言来表达的英语词汇,为了省略而使用英语的发音来代替汉语言的含义,例如:“我的e家”,这不仅仅是网友们的专属,也渐渐为各种电视、广告的使用。

3、活用词语:大本文转自ter-spacing: normal; color: rgb(51,51,51); word-spacing: 0px;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 />

4、语法的变异:网络语言同时也是彰显年轻人个性的一种手段,甚至还出现状语后置等口误,比如周星驰的经典台词“我走先”。

(二)词性的变异

在网络文化的背景下,现代汉语词汇的形式打破了传统以汉字为主的现象,出现了汉语拼音化和谐音化。

1、词语拼音化:为了达到简洁的交流的目的,利用英语的缩写,出现了利用简单的拼音的字母——也就是汉语拼音的缩写词。较为常用的有:“mm”代表“妹妹”、“gg”代表“哥哥”等生活常用语言的转变。

2、词语的谐音化:词语的谐音化是指网民在用拼音输入法的时候,将字与老词汇产生的一类词。如:“大侠”既称“大虾”又称“老鸟”,“酱紫”代表“这样子”的意思,常使用的大多数女性网友,不仅用“酱紫”代表网络语言,同时也带有撒娇语气的意思。

总结:

受到网络时代的侵袭,在网络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创造了突破传统束缚与观念的网络语言。网络语言的新潮虽然同时也提高了人与人的交流速度和效率,但汉语言在词汇、语用、语法等三个不同层次的变异是语言演变、发展的结果,符合了网友这一特殊人群的交流需求,这种变异丰富了言语,更完善了服务社会,但如果网络语言不断发扬壮大,我们本身传统的汉语言极有可能被网络语言所代替,这并不是一种好的现象。

参考文献:

[1] 杜文倩.网络文化背景下汉语言的变异探析[J].学术探索,2012,(2):143-145.

[2] 孙向华.网络文化背景下汉语言的变异探析[J].新疆社会科学(汉文版),2011,(1):102-107.

[3] 屠家洵.网络文化背景下汉语言的变异探析[J].群文天地,2012,(2):93-94.

第5篇

关键词 网络语言 播音主持 语言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Impact of Network Language to Broadcasting and Hosting

Majors' Language Comprehensive Ability Training

TAN Yinfeng

(Department of Journalism, Zhoukou Normal University, Zhoukou, He'nan 466000)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network as a new medium of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has gradually penetrated into people's life and work study, along with a large number of network-derived language teaching for Broadcasting and hosting also had an impact, this paper analyzes network language background and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put forward the impact of network language on students' language integrated ability, and analyzed the methods of current students' integrating language ability training.

Key words network language; broadcasting and hosting; language comprehensive ability

新媒体语言环境下,网络用语产生为网络热词出现提供了基础和传播受众群体,受众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关注度在互联网上直接表现为对网络热词的追随和大量传播,“土豪”、“小伙伴”、“惊呆了”等这样的热词不断产生。新媒体时代,作为信息传播的一次飞跃,它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传播壁垒,传统的受众开始向多样化的受众进行转变,信息传播的加剧,网络热词应运而生,同时得到大众的广泛认可。

1 网络语言传播背景与特征

网络语言依靠现代科学技术而传播,新媒体具有传统媒体的基本特征,而且在此基础上新媒体的传播速度之快和传播内容的信息量之大,是传统媒体无法取代的。同时作为信息接收者的受众在新媒体面前其角色地位也不断转变,受众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是信息的者,如“小伙伴”、“土豪”等当前网络热词,就是由网友在一些热点事件前发表自己观点后形成的广泛的社会认知。媒介的大融合时代,人们的思维模式,阅读方式,记忆力已经慢慢地进行着转变。受众已经由传统的单一的深度传播开始趋向发散的、不深入的、浅显式的思维模式。

互联网的大众普及化,因此互联网的文化呈现出平民化、通俗化的特点。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它不仅产生了传播技术的变革,同时它所带来的社会现象及传播特点也给媒介研究带来新的认识。网络语言是互联网传播语境下的产生的一种传播现象,网络语言近些年使用频率高,运用普遍。这种互联网文化是大众的文化现象,因此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因而影响较大。当前,大多网络语言是社会现象的直观描述,它的形成多是由一定的社会热点新闻构成,而网络语言则是体现了受众对这些新闻事实的立场。新媒体时代,媒介信息碎片式呈现。网络语言刚好顺应互联网所采用的信息模式,通常,网络语言的字数较少,但却较易上口,能被广大受众所记住。同时新闻事件引发网络语言产生,新媒体语言环境为网络语言的传播提供了媒介平台,网络语言找准新闻事件的某一个关键点,来告诉受众新闻事件是什么,关键点在什么地方。网络语言本身具有现实性,表述较隐晦,有一定的幽默性和讽刺性,网络语言属于受众自创,因此在传播途径上由普通大众主创,在网络上以及大众生活中普遍使用,并最终被传统媒体认同和使用,形成自下而上的传播。

2 网络语言对学生语言综合能力培养的影响

网络语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作为一种不断变化发展的语言现象,网络语言其形式灵活多样,传播速度快,使用广泛,如当前网络上的“小伙伴”“土豪体”“凡客体”、“淘宝体”、“咆哮体”等各种文体,还有经常在互联网上出现的造句现象,这些都成为播音主持教学课堂中生动的例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网络语言举例分析,容易被学生认为是对他们所熟知的语言的认同,专业的课堂偶尔使用网络语言能够引起学生的讨论和关注,从而让课堂内容丰富有趣味。

由于网络语言存在语法改变、图形符号等不合乎语法规则的现象,因此网络语言不利于学生对语言规范性的学习,对播音主持教学工作也带来影响。网络语言中内容的随意替代容易引起误解和语言混乱,为显示个性及为方便输入考虑,网络语言中有大量的错别字,容易给大众的理解带来困扰,因此大量使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既有精华更有糟粕,在网络中,同样存在大量的语言暴力或污言秽语,这类粗俗网络语言的流行和广泛使用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品位。

因此我们需要辩证对待网络语言的传播,新媒体时代,热点新闻事件的传播途径更为宽泛及迅捷,每个人都成为了新闻的制造者和者,网络语言的迅速传播,体现了受众对新闻事件及社会热点的关注度及对国家对社会发展的看法,因此在播音主持专业课堂上应该让学生理性看待网络语言的传播,学会取舍,不能盲目运用,合理地利用网络语言提升自身语言能力。

3 当前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能力方法

播音主持专业学生语言综合能力培养并不是单一的一门课程,而应该是由多门专业课程共同构成的系列课程。网络时代下,我们应该尽可能多层次、多角度研究学生语言综合能力培养问题,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让学生自我探索、学习、提高,领悟语言技巧的运用。专业老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师生之间有机结合起来,对于提高播音主持专业学生语言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3.1 转变思想,建立教学新模式

运用网络语言可活跃课堂气氛,拉近教师和学生的心理距离。“亲其师,信其道”,教师适当使用网络语言,可以引起与学生的共鸣,得到学生的认同,从而起到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如教师为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可以引用网络语言“每个人都要积极‘跟帖’,不能只是‘打酱油’”,对学生的表扬以“给力”代之。教师对网络语言信手拈来,运用自如,不但能赢得学生的喜爱和敬佩,而且能给学生树立灵活运用语言的榜样。同时需要老师借助网络语言增强学生的语言规范意识。播音主持工作对语言规范性要求很高,但是网络语言的符号随意替代、错别字、语法混乱等现象与此刚好相反。教师可以借助对网络语言的分析对比,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规范语言,增强语言规范意识。例如对“”字火热背后的分析,对各类造句的解读和跟踪,都可从多个角度分析语言运用,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

3.2 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听说写能力

“听”首先就要求老师在课堂上生动地讲述,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听的同时感受语言的韵味。同时要培养学生掌握听的方式,要关注讲述对象讲话的主题。

培养“说”的能力,首先要为学生口头表达营造一种氛围,一是开展课堂内的说,课堂教学本身离不开“听”和“说”,作为播音主持专业,不光是课堂上的简单的语言的表达训练,课下也应该组织生动的形式多样的“说”的训练。

“写”是对一个人各种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考察,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不同种类的文体的写作,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参与,有利于学生对各种文体的掌握。教师除了普遍性地教学文体格式,注重网络语言的不规范性外,还应该结合专业重点强调,这样学生学习实用性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提升,对提高写作水平非常有帮助。

网络语言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已经出现,网络语言既对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提出了挑战,又带来了新鲜的内容。在播音主持教学中,作为老师应该更多地了解当前网络语言的流行趋势,并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正确引导并加以规范,规避网络语言对语言传播的不利影响,合理利用网络语言为播音主持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 张晓苏.当代网络语言的特点及流行的文化原因[J].学术探索,2012(5).

第6篇

关键词:大学校园 网络语言 流行语 教育价值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全民普及网络的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在这种各种信息都能够通过网络进行描述和传递的时代,大学校园作为社会多元文化潮流汇集的地方,出现大量具有校园文化特色的网络语言和流行语也就显得不足为奇。大学校园网络语言与流行语以其时尚、新潮的特点,给刻板严谨的大学校园增添了生机和活力,符合大学生反叛传统、追求新奇、崇尚创新的心理特点,再加上其流行性强、传播面广的特点,受到大学生的普遍青睐。大学校园网络流行语的存在除了会对学生的思维方式产生较大程度的影响之外,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重大影响。对大学校园网络语言和流行语进行深入探究,主要是为了挖掘其中潜在的重大教育价值,并努力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作用,为构建更加健康和活跃的校园文化做出最大贡献。

一、大学校园网络语言和流行语的产生原因及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大学校园网络语言和流行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是社会生活的鲜活体现,也是当代大学生生活和思想观念的反映,展示了大学生的独特的文化心理和内心世界,真实地反映了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精神风貌。

(一)大学校园网络语言和流行语的产生原因

1.网络和新媒体促生了大学校园网络语言和流行语的产生

当代大学生生活在网络和新媒体迅猛发展的时代,他们普遍追求个性、喜欢特立独行,但又渴望被认同,在这一代青年人孤独的成长历程中,网络是他们最好的朋友和玩伴,在网络的虚伪世界,青年一代以自己独特的语言和表达方式进行沟通和交流,这符合青年人喜欢猎奇、追求新奇的心理,同时也顺应了他们追求个性独立但渴望被认同的普遍心理;而随着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兴起,更促生了众多大学校园网络语言和流行语的诞生。网络和新媒体是他们运用流行语的主要渠道,也是促进校园流行语交流互通的重要平台。

2.大学校园网络语言和流行语的产生是大学生追求时尚的表现

随着大学生生理和心理的逐渐成熟,喜欢追求时尚的年轻一代不只是单纯停留在对服饰、发型等外在形象的追求,而更加注重对精神文化领域的时尚追求,如果想成为朋友圈的时尚引领者就必须成为校园潮流文化风口浪尖上的导航者。如果对朋友圈中广泛流行的各种时尚元素不精通,就会被大家视你为异类,不被认同,而被边缘化群体之外。正是大学生的这种追求时尚的从众心理,使得广大青年人极力追求一种极端个性化的表达方式,不断对汉语词库进行发挥创造,使众多标新立异的新词汇脱颖而出,受到大学生的追捧而纷纷效仿。

(二)大学校园网络语言和流行语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大学校园网络语言和流行语具有体现多元文化和颠覆传统的特性,它借助网络技术迅猛传播的优势从而被大学生所广泛接受,对当前大学校园网络语言和流行语进行剖析,有利于科学认识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

1.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

自由开放的网络虚拟空间,为喜欢反叛的大学生一族提供了一个可以挑战权威、自由张扬个性的广阔空间,在这里他们可以自由抒感,发达自己对社会对现实的观点和看法,在这里他们可以独立进行判断或者选择。在网络平台上大学生通过自我需求感受和想法互动的表达,使自身的主体性得到教育者的尊重和理解,也为大学生主体意识的提升创设了良好的环境。如果教育者能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利用网络手段及时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就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2.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当代大学生无疑是极端推崇自我、崇尚自我的年轻一代,在他们的价值观念中,自我、独立、自由是最他们重要最尊崇的观念。在网络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大学生为了网上交流和交际的需要,有意识地把一些词汇、诗词、字母或者符号,通过独创的组合改变或者创新性运用,从而演化出奇妙的网络语言和流行语,大学生的这种自信品格、创造能力体现了当代青年人不甘于平淡、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这种独立的创新精神不仅能使他们适应当代社会的需要,更有利大学生今后人生道路的开拓。

二、大学校园网络语言和流行语的教育价值

校园网络语言和流行语作为当代大学生中的一种“非主流文化”现象,语言活泼、生动幽默,在调试大学生心理、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满足学生健康发展的需求

1.拓宽学生视野并提高认知水平

大学校园流行语是一种贴切现代化社会的、能够直接体现社会发展节奏语言文化。这种网络流行语相比于那些规规矩矩的传统语言而言具有不拘一格的特点,且流行语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是从一个“另类”的角度去剖析和评价社会事件和发展动态。所以,这种在大学校园中被广泛传播的网络语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扩宽学生的视野,对于长期处在象牙塔中、对生活有美好幻想的学生来说是提高认知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且校园网络流行语除了能够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之外,还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的参与社会建设的监督和评论,所以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他们建设和谐社会的责任感。

第7篇

【关键词】外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网络语言;动机;社会心理。

【作者简介】李美霞,文学博士,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语篇语言学、

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研究。

黄文璐,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理论语言学

与应用语言学。

一、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一系列简洁、新颖的网络语言应运而生。于根元说:网络语言是指“网上通用的语言,相对于日常的交际语言。是一种新的媒体语言,是一种新的语体。”可以说,网络语言是指在网络上流行的,有其独有的词汇语法表述形式,其生成和理解依赖于特定的社会心理环境的一种语言。

自从网络语言兴起至今,网络语言已经成为语言研究的另一个热点。研究者们从不同的方面对网络语言进行了探索,如背景分析,构成成分分析,词汇、句法结构特点分析等。这些研究揭示了网络语言产生、发展的缘由,同时也剖析了网络语言所具有的独特性。但是,这些研究主要是从语言本体出发,还没有以更高、更广的视野来审视这一语言现象。近年来许多研究者也将研究目光投向了网络语言及社会心理环境这一话题上。然而,已有的研究主要针对的是中学生和大学生。本文以外语专业硕士研究生为对象,从社会心理视角出发,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得到数据,基于数据对外语专业硕士研究生使用网络语言的现状、特点及动机进行了定量与定性分析。研究旨在揭示:一是外语专业硕士研究生使用网络语言的真实情况;二是外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网络语言使用的社会心理动机。

二、研究方法论

1.研究的问题。(1)外语专业硕士研究生使用网络语言的现状如何?(2)影响外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网络语言使用的社会心理因素有哪些?如何从社会心理视角阐释这一现象?

2.研究方法及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共进行了两次问卷调查。第一次主要是关于10个选择题的问卷,共发放问卷120份,涉及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48份)、德语(14份)、法语(17份)、俄语(20份)、日语(21份)五个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第二次是关于影响网络语言使用的社会心理原因的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收回有效问卷116份。由于专业限制,两次调查的对象均为女生,所以无法从性别差异方面进行进一步研究。

3.外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网络及网络语言使用现状分析。(1)使用网络情况调查。问题1:你每天花多长时间上网?问题2:你上网做什么:学习、信息交流、娱乐或其他?

调查发现,外语专业硕士研究生上网时间每天3-5小时不等,但几乎所有被调查者每天都花至少两个小时的时间上网。她们上网主要是进行网上信息交流,其次是学习和娱乐。这说明,网络是她们进行信息交流,发表个人意见、观点并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

(2)对待网络语言的态度。问题3:你对网络语言的态度:(a)认同;(b)不认同;(c)持中立态度?为什么?

调查显示,持认同及中立态度的同学占多数。认同的意见大体分为四类:一是网络语言富有趣味性;二是使用网络语言是为了娱乐;三是使用网络语言是一种趋势;四是网络语言代表着一种青年文化。不认同的意见分为两类:一是网络语言冲击传统文化;二是网络语言大多违背语法规范。中立的意见分为三类:一是网络语言是把双刃剑;二是网络语言只是一种语言现象而已;三是存在即合理,不排斥使用。

(3)网络语言使用情况及对网络语言的了解程度。

问题4:你平时在什么情况下使用网络语言?

A. 用QQ, MSN 聊天时 B. 看帖子、发微博时 C. 办公写作时 D. 其他

问题5:你对网络语言的了解程度是:

A. 完全不懂 B. 一看就懂 C. 有些懂有些不懂

对于问题4,大多数学生的问答是,她们在上网聊天、留言时会用到网络语言。她们的解释是:网上聊天对象基本是同龄人,对比较流行的网络用语都了解,而看帖子、发微博时用一些网络用语显得“很潮”,效果不同。在办公写作时极少用网络语言,但只要大家能理解也会用。有同学表示,平时生活中,如与朋友交谈、购物等,也会用到网络语言。

对于问题5,高达76%的学生对网络语言一知半解。根据访谈发现其中的缘由是:一是有的网络流行语有其产生的现实背景或原因,缺乏对网络语言产生根源的了解就无法明白网络语言的意义;二是有的网络流行语为了达到特定语义、语音效果,与传统语法的表达结构完全不同,这导致了她们对网络语言语法结构产生了困惑;三是有的网络流行语是旧词新解、新用法,有的是表达方式特殊,如用数字、外语或新造字,这些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难。

(4)对网络语言流行原因、好处、坏处以及网络语言是否最终能融入大众语言体系的评价

问题6:你认为网络语流行的原因是什么?

A. 言简意赅,符合现代快节奏生活

B. 趣味横生、十分幽默诙谐

C. 时尚前卫是新时代的标志

D. 灵活多变可表达不同情感

E. 张扬个性以引起别人重视

F. 节约时间和上网费用。

问题7:你认为使用网络语言的好处是什么?

A. 使消息传播更加简洁生动

B. 丰富语言表达

C. 提高交流效率,使语言表达简单化

D. 使网络生活趣味化

E. 其他

问题 8:你认为使用网络语言的坏处是什么?

A. 冲击传统中国语言,打破原有的语言规范

B. 加深与长辈间的代沟

C. 容易误导青少年的语言学习,形成错误的表达

D. 混乱网络环境

第8篇

关键词:网络语言;作文;语言运用;语文教学

一、网络语言及其在写作中的运用现状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的日益普及,“网民”这个群体呈逐渐壮大发展的趋势。网民群体的年轻人挑战传统,崇尚创新,通过改造旧词、创造新词、运用数字表意、运用符号表情等方式对汉语和英语的词句进行改造,形成了一种应用语言变体――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在形式上具有符号化、数字化、字母化的特征,如直接使用数字谐音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言简意赅、方便快捷、幽默诙谐,大大增强了网络交流的趣味性。网络语言在内容上新词、新意层出不穷,超越常规的语法,趋于口语化,不拘泥于传统的词语构成语法,各种汉字、数字、英语或简写混杂在一起,怎么方便怎么用,语序也不受限,因而受到众多青少年的追捧,都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

二、网络语言对中小学生作文的影响

网络语言在丰富现代汉语内容的同时,也给传统语文教学,特别是中学作文教学带来了冲击。网络语言“入侵”中小学生作文,更多人表达的是担心。一些人持有的观点是,在作文中使用不符合语言规范的网络语言,不利于学生学习规范用语。而网络语言的核心特点是“以书面形式呈现的快速口语”,很多情况下既不注重语法,对遣词造句也缺乏精心考虑,一味地追求简便、快捷。中小学生正处于语言文字的学习阶段,如果平时经常使用这样的语言,随意省略、随意用错别字等,难免会对正确、规范的语言学习和使用造成影响,并养成不良的语言习惯,影响他们语言表达能力的正常发展和提高。

持肯定态度的人认为,应该以宽容的心态看待网络语言,有学者认为:“文体和字体的演进都是与社会发展、科技文化发展相联系,网络出现后形成了网络语言和文字……语言是与时俱进的。”可见,这类学者对网络语言及其运用是基本肯定的,对待网络语言宽容,顺其发展,实际上是维护了语言的多样性。网络语言是在特定的环境下,由许多人约定俗成的、在特定的群体内使用的,有其诙谐、智慧的闪光点,如果一味地进行封杀,其实也就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

三、正确对待网络语言的态度与策略

1.正视网络语言。网络语言的出现遵循语言的发展规律,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正因为网络语言的出现,网民能够运用更加简单易懂的符号和数字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同时它的诙谐性也无形中缓解了人们在网络之外的重大压力,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乐趣。

2.教育工作者和家长要了解网络语言,在引导学生使用网络语言的过程中激发学生潜能。网络语言可以反映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维方式,教师学会网络语言有助于和学生沟通,更好地了解和理解学生。教师只有融入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的想法,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学生也才会愿意接受教导。如果处理得当,网络语言有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密切师生关系,成为师生之间和谐关系的催化剂。另一方面,家长也应该多关注时事,了解潮流,才能理解孩子的语言,搭起沟通的桥梁。

3.加强学生的网络语言道德建设,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网络语言。写作是讲究语言和技巧的,最终要靠深度、文采、灵气取胜,适当运用一些已经为大多数人接受的网络语言也是为了突出作文的表达效果,我们不提倡中学生在作文中过度使用网络语言。教师的重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审美能力,教会他们从网络语言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的名篇佳作中汲取营养。

四、利用网络语言激发、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1.重视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学生对作文感到头疼的原因就是没有兴趣。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模仿网络语言的特点,鼓励学生将现实生活中的素材搞笑化,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并抓住写作材料,产生写作欲望。

2.重视作文写法的指导。写作就是努力写自己想写的话,每次写作应鼓励学生富有创意的表达,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眼光观察生活,亲自去感受体验生活。作文须有章法,而不是材料的拼凑。

3.写好作文必须注重写作素材的积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要多阅读,多积累,作文就不再苦、不再难了。素材的记忆可以利用网络语言的优势,将要识记的素材简单化,让学生在记忆时能够快速有效。也可以将一些关键词转化成网络语言中常见的有趣、新奇的词语,以有效积累素材。

五、总结

无论是在教育中还是在社会生活中,对待网络语言宽容比扼杀更重要。一种语言规范的目的是为了服务,衡量规范的标准,就是看交际到位的程度,而网络语言明显能够促进人们的交往。至于学生把它写进作文中也是未尝不可的,重要的是看他如何运用,用的度和效果如何。对此,教育者只要正确地引导学生便可。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网络语言;中职语文;负面影响;策略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语言应运而生。网络语言以其新鲜时尚、生动活泼、言简意赅、诙谐幽默、易传易变等特点,受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追捧。中职生成为网络语言的积极使用者,他们不仅在网上使用,日常生活学习中也大量使用,诸如作业中把“很“写成“粉”、把“我“写成“偶”;生活中常常把“哥是来打酱油的!”“元芳,你怎么看?”之类的网络语言挂在嘴上……可以说,网络语言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姿态渗透到中职生的生活、学习、娱乐中,学生的话语方式、生活习惯乃至情感特征也随之悄然发生改变。那么这些变化将给中职语文教学带来怎样的负面影响?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一、 网络语言对中职语文教学的负面影响

中职生是网民中的特殊群体,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应试教育体制下的失利者,其共同特点是:文化基础薄弱、自卑心理重、自信心不足。中职生上网人数众多、网上在线时间过长,许多学生每天上网的时间都在两三个小时,甚至更长。部分学生更是上网成瘾,往往进入一种晨昏颠倒的状态――通宵上网、白天睡觉,中职生俨然成了网瘾的重灾区。中职生何以如此痴迷网络?究其原因,除了网络本身的吸引力,还有就是中职生逃避现实的心理需求。中职生上网时间越长受网络语言负面影响也就越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作业中错别字情况严重。网络交流中绝大多数网民采用的是“拼音”输入法和“智能ABC”输入法。在输入过程中,许多网民因方言重、普通话不标准、拼音水平有限,影响了输入速度。为了提高速度、便于输入,网络中出现了忽视汉字选择的正确性,将错就错,甚至故意选错的现象。以“斑竹”代替“版主”为例,在“智能ABC”输入中,同音词选项中“斑竹”放在第一位,所以就有了“斑竹”代“版主”。

网络中错字、别字大行其道,中职生不明就里却将此奉为前卫、时尚,并积极效仿,开口闭口“酱紫”(这样子)、“稀饭”(喜欢)、“竹叶”(主页),把“美女”写成“霉女”、把“大侠”写成“大虾”等等。长时间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熏陶,中职生本来就薄弱的基础,更是不堪一击,常常把网络错字当作日常用字,作业中大量出现错别字也就不足为奇了。

2、语言运用不符规范。网络语言随意成分很大,存在大量不符规范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词语变异。网络语言任意改变构词语素的意义、书写方式和读音的现象随处可见,其中运用数字、字母、图形符号来表情达意最为典型。如:“886”(拜拜了);“520”(我爱你);“PLMM”(漂亮妹妹);“3X ”(thanks,谢谢);“^_^ ”表示眯着眼睛笑;“ :-( ”表示难过。

(2)语法失范。网络论坛和聊天室中多使用短句,这些短句往往突破常规的语法规范,是通常意义上的病句。这些病句中较常见的语病情况有以下几种:一是搭配不当。如:汉语副词“很”一般不修饰名词,但在网语中,“很+名词”很常见,如“很中国”、“很男人”、“很塑料”、“很克林顿”等;二是语序不当。网络语言中有大量不规范的倒装句。如:“一同去的说!”、“给个理由先!”、“眼红列都!(都眼红了)”。三是语法变异。将英文里动词加后缀“ing”(表示正在进行的动作或行为)的用法生搬硬套,出现了中英混用的句子。如:“今天要加班,不能来活动了,郁闷ing。”、“感谢ing多年来一直为我默默付出的爸爸妈妈。 ”

网络语言这种“淡化语法,偏离规范”的随意之风使长期在网上“冲浪”的中职生深受其害。学生在作文或日记中,常常出现语法失范、病句连篇的情况,且大量使用网络聊天式的语言,数字、字母、图形符号比比皆是。更有甚者,写作文犹如在聊天,文句语气充满即兴的味道,整体文章结构松散,欠缺作文基本的严谨。网络语言的滥用已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3、文化审美趋于低俗。在网络中歪曲字词的现象在学生中非常流行。如:黄昏恋=晚上锻炼;耐看=(因长相难看)得耐着性子去看;善良=善变没有天良;蛋白质=笨蛋++神经质;偶像=呕吐的对象;天才=天生的蠢材;不错=长成这样不是你的错;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等等。这些词语的语义存在着由褒义向贬义,由贬义向褒义的变化,颠覆了传统认知,令人堪忧。更有甚者,在我国诗歌上大动刀斧,把经典诗句改得面目全非。

二、 中职语文教学的应对策略

网络语言对中职语文教学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我们在课堂上教学生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另一方面,学生进入网络就抛弃了规范的语言,甚至还将不规范的网络语言带入到生活和学习中。面对网络语言攻城略地,中职语文教学有责任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网络语言,引导学生使用纯洁、健康、规范的语言。

1、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网络语言。中职生正处于语文学习和人生观、价值观确立的重要时期,对网络语言的负面影响还缺乏应有的免疫力,不加限制地盲目学习或运用网络语言,势必影响他们对正确字词的学习,对规范语法的理解,对中华悠久汉语言的掌握。中职语文教学有责任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和使用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是一种新兴的网络社会方言”。一方面,网络语言具有方言的区域性和局限性的特点,它的某些用法仅适用于网络,诸如网络语言中的中英杂糅的表述方式、字母数字谐音的使用、图形符号的表情达意形式等。另一方面,网络语言同其它方言一样,通过不断地推陈出新,大浪淘沙之后总有一些鲜活的、有生命力的词语沉淀下来,被大家认可、吸收,从而丰富我们的语言。如“网虫”、“兼容”、“给力”等词语现已从网络进入主流媒体并被《现代汉语词典》收录。

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网络语言的这些特性,客观、公正地、发展地对待网络语言,使学生意识到:网络语言中“图形符号”式语言仅适用于网络中;网络语言中一部分粗俗的、不文明、不规范的,只是迎合了少数人低级趣味的网络词语,要坚决摒弃,毫不留情;而网络语言中经过时间考验,被规范语言吸收的、特点鲜明的新词也可适度地有选择地使用。老师还可利用网络语言自由、活泼的特点,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习惯,倡导学生对待网络用语要自律,不盲从、不随波逐流,使学生能自觉学好规范的语言,用好规范的语言。

2、改革语文教学方法 优化课堂教学 。 中职学校的学生厌学情况较为普遍,首当其冲的就是语文。语文课堂学生“流失”情况较为严重,学生或旷课上网;或人在教室心系网络;或下网不下线,课堂上手机视频、小说仍在延续……如何将“流失”的学生重新吸引到课堂上来,一直是中职语文老师们探讨的问题。

语文课堂作为传播规范汉语语言的主阵地,要留住学生必须改变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块黑板的模式,改革语文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如可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引入到教学中,笔者在上《荷花淀》一文时,借助多媒体将《小兵张嘎》影像资料片段引入教学中,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3、加强语言审美教育 提高了审美情趣。中职生尚处于身心发展的特殊阶段,如果没有高尚的审美观,没有对于语言美的追求,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良莠不齐的网络文化,变化无常的网络语言很容易迷失自我。因此,加强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非常重要。

网络语言不是洪水猛兽,无需一棍子打死,但网络语言对中职语文教学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不能回避的问题,每个中职语文教师都应积极应对,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探索出适合中职语文教学的新出路。

参考文献:

[1] 邢智宏 《网络语言对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影响和对策》 2007(4)

[2] 孙果哲 《网络语言对中学语文教学的研究》2007(3)

[3] 李铁范 张秋杭 《网络语言的负面影响与规范原则》修辞学习 2006(2)

第10篇

一、网络语言的特点

1.1 网络语言的定义

在于根元主编的《中国网络语言词典》中,对“网络语言”有如下定义:“‘网语’是互联网的产物。在网络日益普及的虚拟空间里,人们表达思想,情感的方式也应该与现实生活中的表达习惯有所不同,于是有的人创造出令人新奇也令人愤怒和不懂的‘网语’。大部分‘网语’是网民为提高输入速度,对一些汉语和英语词汇进行改造,对文字、图片、符号等随意链接和镶嵌。从规范的语言表达方式来看,‘网语’中的汉字、数字、英文字母混杂在一起使用,会出现一些怪字、错字、别字,完全是病句。但是在网络中,它却是深受网民喜爱的正宗语言。”

1.2 网络语言的种类与个性

如今的网络语言种类也颇多:有字母型(如orz、omg、gf),数字型(如v587、7878),外文谐音型(如粉丝、趴体),中文谐音型(如童鞋、美眉、大虾),符号型(如%>_<%、:-D、o(∩_∩)o),以及可谓之天马行空的创造型(如东东、沙发、拍砖)。

那么,网络语言缘何如此火爆呢?首先,网络语言相比正常的词汇更简洁明了,提高了双方的交流效率,同时也可以节省上网的时间;再者,我国的网民绝大多数均为青少年,年轻人特立独行、追求时尚、崇尚创新的特性就表露无遗,他们寻求张扬的个性,渴望被关注,因此对好玩的事物有很大兴趣,这时候网络语言便应运而生,被网友们看作潮人的象征;其三,普通的语言词汇是没有声音的,太过刻板的形式难免会让人感到索然无味,而网络语言生动形象,使用起来也增加了语言的表达能力和聊天的乐趣。

1.3 网络语言的发展前景

“2010年11月10日,网络语‘给力’一词登上了《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网友惊呼‘太给力了’。从最初的‘火星文’到而今的流行语,网络语言越来越被大众接纳。网友把这一事件看成是网络语言被认可的一个大事件,更有网友提出:报纸给力能否带动网络语言‘转正’。”此外,大量的网络语言登上了央视春晚的舞台,央视春晚也缔造了诸多引领潮流的网络语言,不知是网语成就了春晚,还是春晚成就了网语。总之,这个收视群体过亿的大舞台无疑为网络语言的普及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其发展之迅猛足以让我们咋舌。

既然,网络语言如今大行其道,那它究竟能不能“转正”?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室助理研究员张铁文认为:“网络语言能否被收录还要经历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新词的诞生更多的是靠约定俗成,大家共同认可,它就有生命力,《现代汉语词典》要收录的也就是这一部分新词。现在词典室正在编纂一部《新词词典》,一些网络语言,比如‘菜鸟’、‘大虾’、‘灌水’之类能够反映出新事物,又能被大家所接受,使用频率较高的词,将被收录进来。”

二、网络语言的积极影响

中国的网络语言从出现的那天起,就注定了要充满争议,其张扬的个性与蝗虫般的传播一步步地挑战着传统语言的权威。这是一场语言的革命。那么,具有粗枯拉朽之势的网络语言对于中国语言学有哪些正面影响呢?

2.1 新学科的诞生

传统意义上的广义语言学包括普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共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类型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等,而今,这个大家庭又多了一位新成员。“2000年,中国知名学者周海中教授在其《一门崭新的语言学科――网络语言学》一文中,首次对网络语言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任务、学科属性和定位问题等作了精辟阐述;此后,网络语言学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关注。”

语言学作为一门十分古老的学科,是我们用来研究中国文化,探究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工具,有着重大的人文价值。而今,网络语言的蓬勃发展促成了“网络语言学”这一新兴学科的诞生,无意中推动了中国语言学乃至世界语言学的发展,语言学的研究又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领域。

2.2 促进汉语言的发展

网络上流传的《网络语言大全》收集了几年来在青少年间广泛使用的上百个网络词汇,它们包括论坛日常用语、中文缩写、英文缩写、音译术语、动漫术语、耽美术语、经典回复、数字谐音等。而这几百个词汇无异于为汉语言又注入了可观的新鲜血液。

2.3 网络语言的不可替代性

接下来,我将举例说明网络语言的不可替代性。

首先,有些网络语言的含义无法用传统语言所代替。例如:“甄体”、“元芳你怎么看”、“杜甫很忙”、“我爸是李刚”等。他们本身代表着一些网络热点和社会问题,所具有的含义比较深远,而这并非传统语言一两句能够解释得清的,这些“专有名词”便是最好的信息传递者。

其次,某些网络语言的意境无法通过传统语言来传达。时下“高富帅”“白富美”“丝”等词汇在网络上出现频率极高,如若用传统语言来表达,无非就是“又高又有钱的帅哥”“又白又有钱的美女”“又矮又搓的穷光蛋”。解释倒是解释得清了,但是真正使用时就出现了问题。“隔壁班的XXX是个高富帅,他的女朋友是个白富美”是不是真的要说成“隔壁班的XXX是个又高又有钱的帅哥,他的女朋友是个又白又有钱的美女”?这种用法显然不能得到人们的认同。

所以,我们不得不承认相当数量的网络语言确实拥有着不可替代性,正是这些不可替代的网络词汇赋予了我们对汉语言、对生活、对社会新的认知。

三、网络语言的消极影响

世界上任何一件事物的产生都存在着利与弊,网络语言也不例外。

3.1 网络语言的不规范性

如果说那些描绘风花雪月的唐诗宋词是阳春白雪的话,相对之,网络语言无疑就是庸俗低劣的下里巴人。无法否认的是,一些网络语言的确存在着诸如错别字、表达不规范的问题,甚至可以说“不规范”恰恰是网络语言之所以兴盛的一大原因,它代表着青少年的叛逆与不羁,一些人通过这些网络语言来表达内心的不满和愤慨,其格调自然无法与传统诗词来媲美。令许多家长和专家担忧的是,过多使用这种“不规范”的网络语言有可能影响青少年的语言能力,使其养成不使用规范字和规范表达的坏习惯,对语言学习造成不良引导。

3.2 网络语言的低俗性

我们知道,相当一部分的网络语言来自于日本漫画,而有些漫画的术语则显得并不是十分健康,一些词汇更是包含性暗示和暴力色彩,这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势必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如今,微博、人人网、贴吧、论坛等交际社区越来越多地涌现出来,致使网络上频现骂战,某些富有攻击性的话语简直不堪入耳,而这却有着愈演愈烈之势,不得不让人大呼道德之沦丧。

结合前面的论述,我们不难看出网络语言的产生是人类与社会的碰撞,是传统语言与新兴语言的碰撞。网络语言一步步探索出新的大陆,为语言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素材,赋予了新的活力,同时它又存在着黑暗的一面,如果不能有效的控制其消极因子,网络语言很有可能成为汉语言的一颗毒瘤。所以,希望有关机构能早日出台对网络语言的管理办法,广大青少年也能够通过自己的眼睛去认真辨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作者单位:天津外国语大学)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网络网络语言语文教师

一、什么是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兴的语言,一般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进行划分。广义的网络语言可分为三类:一是与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二是与网络有关的特别语言;三是网民在聊天室和BBS上的常用词语和符号。其中第三类网络新词语是人们争论的焦点,这些有别于正常含义的新词语,让不熟悉网络的人匪夷所思,然而,这些新词语却是众多网民们所熟悉和喜爱的。

在网络上产生且具有特殊含义的词汇,就是网络用语。中国传媒大学从事应用语言研究的于根元教授在其主编的《中国网络语言词典》中,对“网络语言”是这样定义的:“‘网语’是互联网的产物。在网络日益普及的虚拟空间里,人们表达思想、情感的方式也应与现实生活中的表达习惯有所不同,于是有人创造出令人新奇也令人愤怒和不懂得‘网语’。大部分‘网语’是网民为提高输入速度,对汉语和一些英语词汇进行改造,对文字、图片、符号等随意链接和镶嵌。从规范的语言表达方式来看,网络中的汉字、数学、英文字母混杂在一起使用,会出现一些怪字、错字、别字,在传统的语法上看来完全是病句,很多词语的意义也是在传统词典里无法得到解释。但是在网络中,它却是深爱网民喜爱的正宗语言。”

二、网络语言在青少年中流行的原因

(一)张扬个性

青少年是网络使用、交往的重要主体。他们大多是20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独生子女,有鲜明的个性。他们渴望在新的环境中多交流,但现实利益的冲突,使得一些年轻人更愿意到虚拟环境中去寻求友谊。他们是社会群体中最富有理想和激情、敢于探索和追求、具有开拓和创新精神的群体。他们也总是试图打破传统的规范,不断地寻求和尝试新的网络语言进行交流来展现自己的个性。

(二)盲从心态

毋庸置疑,当今的社会是一个俗文化流行的社会,也是众人狂欢的社会。在这样一种氛围中,那些所谓的崇高与意义都容易被消解掉,感官的刺激似乎已成为网民的共同追求。因此,青少年网民群体自然会充分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投入这平民狂欢的浪潮中,给平淡的人生增添一抹亮色。

㈢、追求新奇

在语言的交流过程和在对传统媒体的阅读过程中,人们有一种追求新奇的心理预期。这种求新的心理预期使得中学生难以坚持使用固定完整的语言本义。同时,汉语本身就是一种一字多义,一词多义,适用语境非常宽泛的领会式语言,于是,在交流的过程中,他们将汉字中的词语信手拈来,随意改造,或是与一些英文字母和网络符号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新词表新意或新词表旧意的极富个性色彩的新词汇。

二、语文教师应该采取的态度

(一)正视网络语言

于根元先生曾说过:网络语言的实质不是黑话,对不同语体的语言有不同的规范要求的,交际值(交际到位的程度)是衡量语言是否规范的惟一标准。求稳和求新是语言既能用来交际又交际得好的要求。如果一种语言不能发展了,那是最大的不规范。在语言创造面前人人平等。对于学生喜用网络语言的现象,语文老师必须认识到网络语言的出现是语言发展的必然趋势。语言的生命力体现在交际价值上。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对于网络语言进入现实生活中的现象也就没有必要大惊小怪,手足无措,应当客观地来看待网络语言对学生的影响,不能将网络语言一棍子打死,毕竟网络语言也不是什么洪水猛兽。语言是不断发展,不断演变的。国家语言改革工作委员会曾邀请语言学家、作家及节目主持人共同探讨网络语言的规范问题。对于网络语言,专家们的态度经历了一个从“不屑一顾”到“研讨研究”的过程。国家语言文字改革委员会的一位负责人表示,目前网络语言已引起了他们的重视。

二教会学生明确使用网络语言的场合

网络语言的产生和使用都有其特殊的场合。青少年年龄的特殊性使得他们非常善于接受新事物,却往往缺乏理性的思考。网络语言的生动风趣、简洁省事以及强烈的个性色彩,非常符合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需求。上文虽然讲到,对待网络语言语文教师应该采取宽容的态度,但一定要注意摆准它的位置。作为书面语言,语言的规范性必不可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规范的时候,一定要坚持自己的原则,摆准网络语言的位置,分清其使用的场合,同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也应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更好地引导学生在正确的场合使用规范的语言。这也是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语文教师在规范传统语言的同时也应多加强对青少年使用网络语言道德方面的引导。网络语言的使用同样要学会取舍,网语的使用应将互相尊重人格、传播积极健康的信息作为最基本的原则。这些都与语文教师在现实生活中对青少年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息息相关。因此,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规范青少年的网语道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结语

网络语言的流行、蔓延、渗透和推广与青少年群体息息相关。我们要用宽容的眼光和积极的态度去对待这一现实。应该说,积极的参与和适当的引导,是汉语言纯洁和规范的需要,更是汉语丰富和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于根元:《网络语言冲击波》《北京科技报・网络周刊》2001年7月6日

第12篇

关键词: 概念整合理论 网络语言 心理空间 意义构建

一、引言

概念整合理论又叫概念融合理论,对网络语言有很强的解释力。通过概念整合理论,可以生动、形象地解释网络语言的许多表情。这种方法还有助于揭示网民的心理活动并反映网民个性。

Fauconnier在第二部专著《思维与语言的映射》中第一次正式提出了概念整合理论。该理论结合了神经学认知科学、心理学和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对人类的思维、行为和语言进行了研究,尤其是对语言的隐喻机制有特殊的研究。

简单来说,概念整合理论主要研究的是认知主体不同的心理空间,这些心理空间在认知过程中被不断激活。同时研究这些不同的心理空间之间的相互联系,并揭示人们如何在不同的心理空间中对各种语言和其他现象进行认知操作。本论文的目的是利用概念整合理论(CIT),探讨网络语言的操作过程。

二、心理空间及概念整合理论

美国语言学家Fauconnier所提出的心理空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心理空间是后台认知,是人们在进行交谈与思考时为了达到局部理解与行动的目的而构建的概念集。这些概念集可以组成一个虚拟的概念框架,帮助人们完成意义构建,实现相互理解、相互通信。在文化语法等背景环境下,人们可以为他们所想的、所说的内容建立一个心理空间,而各个子空间来自于同一个父空间,每个父空间又有很多子空间,所以其整体结构类似于二维晶格结构。处于这种心理空间结构中,人们的思维可以从父空间移动到子空间,反之亦然。

图 概念整合网络(Fauconnier,1997:151)

概念整合是把来自不同认知域的框架结合起来的一系列认知活动。基本的概念整合网络包含四个心理空间(mental spaces):两个输入空间(input spaces)、一个类属空间(generic space)和一个合成空间(blended space)。这四个心理空间之间存在着互相映射的关系,它们通过投射链彼此连接,从而构成了一个概念整合网络(conceptual integration network),这种整合能力主要体现在概念整合网络的第四个空间――合成空间。具体来说,两个输入空间的对应部分通过跨空间的部分映现连接起来,并投射到两者所共享的空间,即类属空间。两个输入空间之间也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有选择地投射到第四个空间,即合成空间,从而形成两个输入空间所不具备的层创结构(emergent structure),并且可以把这一结构映现回其他空间中。

概念整合包括一系列操作,是探索人类信息的理论框架,也是心理空间网络的动态认知。Fauconnier和Turner表明,在意义的类比、隐喻、反事实、概念结合及语法的理解上,创造性地构建了一个个小部分组成的过程。

三、网络词汇形成的认知分析

概念整合是存在于人脑输入空间系统的普遍认知操作。输入空间包含被网络语言刺激诱发的概念与相关的信息。那么刺激从何而来?据陈光明的研究表明,刺激就是一些“箱”,“箱”包括语言事件和环境背景,以及参与通信的一些背景信息,作用就是刺激输入空间。

笔者认为,一些交流的背景信息对于网络语言的概念整合非常重要,也就是说,“箱”在网络语言的意义构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是假设性关系语言出发点的主要背景,提供了很多必要因素用以激活网络语言构建过程。例如,在网络上,参与者之间的关系会影响他们说话的方式,不同的说话方式将影响符号的用法;不同的语言事件会使参与者选择不同的符号类型。因此,“箱”影响网络语言意义构建的全过程。这些假设关系是概念整合网络心理空间的模型。“箱”存在的价值就是为了避免因为对背景知识存有经验主义而得出不正确的结论。

概念整合的四个空间假设,两个输入空间分别是表示空间和参考空间。因此,在网络语言的概念整合网络中,表示空间代表了一组符号,参考空间代表这些符号的潜在意义。潜在是指人们思维中某种隐含的语言形式,但与语言表面上的含义不同。语言的潜在含义主要是指一些词的用法和它的引申义。信息的语义部分包含丰富的知识量和庞大的词汇量,堪比百科全书。另外,这两个输入空间由“箱”激活,以人的意识为主导,组成了概念整合。这意味着迈出了研究概念整合视角下网络语言意义的第一步。

例如某一个互联网上的汉语对话。“A:你爱我吗?B:520一生一世。”,网络语言“520”的意义建构中,参与者的关系必须是夫妻或恋人,主题是爱,这将触发“5,2,0”进入输入空间I,而与之相似的汉语发音“我爱你”进入输出空间II。信息输入提供了作用于两个输入空间的结果。

在大多数联结模型中,网络随时间改变而改变。在任何时间,网络中的一个单元被激活都旨在用来表示单元某些方面的数值。激活与扩散一直是神经网络模型的特征,这在认知心理学联结模型中非常普遍。在网络语言的激活与扩散过程中,存储在人们记忆中的符号和相关知识(包括人的背景知识、文化和认知模式,以及某些情况下的知识等)所提供的信息相互关联并互动,激活和扩散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完成。

例如在网络语言“520一生一世”中,“520”的数字激活含义是“我爱你”,源于“520”发音类似的汉语“wo ai ni(我爱你)”。在人的知识帮助和认知模式理解下的爱情,也就是恋人坠入爱河时总会彼此承诺的这个事实,然后结合上下文,网络语言的意义构建“520”就完成了。

跨空间映射连接不同输入空间的部件。它们可以是帧与帧和角色之间的连接,也可以是隐喻连接等。跨空间的映射建立在至少两个输入端之间,可以创建或反映给共同输入端,以便产生一个通用的空间。

在这个例子中,“老板这么刻薄,不如我们1775吧?”,数字“1775”为一组符号中的一员,是在输入空间I所表现出来的,而在输入空间II,则存在“造反”的潜在含义。“1775”年美国革命爆发,所以“1775”在输入空间I被代表为美国革命。美国革命帧有不同的角色,如英国,被压迫的美国,以及美国反抗英国的行为等。公司框架有不同的角色,如老板,被压迫的员工,员工反抗老板的行为等。

概念整合中压缩起了重要的作用。以网络语言“0001000”为例,这组数字存储在人类脑海中的符号引用两个不同的帧。每一帧有其自身的角色和价值,就像上述所言,我们已经和他们共享通用的空间,其中包含事件框架(包括某些、文书、条件、序列)。对此,在混合空间可能发生压缩,如下所示:

时间和空间压缩:在输入空间,号码“0”表示“没有”,“1”是指数学中的“一”。而在输入空间II,“一个人感到孤独”被保存在脑海中。两个输入空间的不同事件发生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特别是空间,因此我们压缩它们双双进入混合。

身份压缩:“000”之前和之后存在“1”,数字“1”在被改变的输入空间中的身份来代表“一个人”,其身份和变化被压缩在这个网络语言的意义构建中。

因果压缩:这是发生在混合通用中的压缩,为什么“一个人感到孤独”的结论可以从数字“0001000”中表现?因为在此之前和之后“1”(一个人)有一些“0”(没有)。

完成集成的处理,通过精神刺激的原则和内部逻辑的阐述将含义进行推断并混合。在混合空间,这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并且对每个输入空间的含义有不同的实际应用。因此,经过一系列认知操作,混合空间产生新型的结构。同时,就个人而言,新型的结构将反映沟通意向,被作为一个新的因素储存进“箱”,以丰富的形态进一步整合网络语言的框架。

举例来说,网络语言“:(”由两个标点符号“:”和“(”组成,其存储在输入空间I,而在输入空间II有“人类的哭脸”的含义。跨空间的映射和心理空间的选择性预测,通过自身形象的相似性结合一定的上下文、背景知识、文化和认知模式进行分析推理,最后得出“:(”。这完全是一种新的结构,与任何输入空间中的任何元素都不同,那么这个网络语言将被存入有关“悲伤的脸,有种心痛的感觉,或悲伤等感情”的“箱”中,有助于继续在不同的心理空间中进一步集成。

四、结语

本研究主要从概念整合理论角度进行网络语言的意义建构分析,研究表明,网络语言的意义构建可以通过概念整合理论来解释。这项研究进一步表明,概念整合理论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网络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人类语言现象的内在认知机制。

本研究仅从概念整合理论的角度分析网络语言的形成,还存在以下不足:首先,网络中的手机语言材料是有限的,这样的语料库不够庞大,不够进行更全面的研究。其次,尽管该研究补充了一项新的研究角度,但还是有很多因素都需要进一步研究。几个关键因素如精神方面、文化方面和个体认知能力,应当在网络语言的动态含义构建过程中进行进一步分析。

参考文献:

[1]Crystal,David.Language and the Internet[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2]陈光明.从网络语言缩略语看网络语言的后现代特征[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8(2).

第13篇

一.何为课堂语言及其重要性

陈利平教授所著《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课堂语言》一书对教师课堂语言定义为:教师课堂语言分为导语、提问语、讲析语、结语和应变语五大主题。优美的课堂教学语言如春风化雨,常常能使学生如沐春风,获益匪浅。从根本上讲,课堂语言是一种智慧,一种激情,一种文化,而不是单纯的技能或技巧。它是教师人生感悟、社会历练、求索研究、探索创新之后对人生、对社会、对语言、对教学感知集成后的一种新境界的言语行为。

二.语文老师的课堂语言与时俱进的必要性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让学生们把你所教的学科看作是最感兴趣的学科,让尽量多的少年像向往幸福一样幻想着在你所教的这门学科领域里有所创造,做到这一点是你应当引以为荣的事。”要“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亲其师”是最有效的办法,要做到“信其道”,就要求我们的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展示你语言的魅力从而让学生感受你的魅力。如果这时候你说的话离学生的生活太遥远,沟通起来就有了代沟,有代沟的沟通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另外,随着现代学生知识面的加宽,以及学科内容的相互渗透,课堂上的内容往往会引起他们对跨学科或课外知识的联想,并在课堂上向教师质疑。比如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所涉及的历史、政治问题;现代文中的议论文、说明文所涉及的物理、化学、地理、生物、数学等问题。这时候,教师要做的,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到你那圈“智慧光环”,认真而力求准确地应付类似的每一个问题,这样不仅树立起了形象,而且让学生觉得上这节课的同时可以学到课外的东西,以加强对45分钟课堂的兴趣。要做到这一点,则需教师们不断学习、掌握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修养。并用利于学生沟通的语言在课堂上表现出来。作为一个教师,其课堂语言仅具高度知识性和大容量性是不够的,若遇到“说者有心,听者无意”的情形,原本预期的效果便于无形中大大削弱了。针对这种现象,教师便只有正确驾驭好课堂语言,尽量用生动有趣的、与时俱进的、具有新鲜感的课堂语言来弥补教学内容本身的呆板、枯燥,使学生能从原以为无趣的课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享受和乐趣。

三.语文老师的课堂语言如何做到与时俱进

(一)从读书中丰富自己的语言:读万卷书,知识丰,思维强,语言活。语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同理,“读书破万卷,张口也有神。”一般说来,语言技巧高超的人也是读书多的人,比如很多出色的演讲家(当然,也有多读书而短于口头表达者,但其可能长于书面语言)即如此。笔者认为,经典作家的论著是学习语言艺术的宝库。他们不仅是伟大的思想家,而且也是运用语言的大师。从经典作家的论著中,我们不仅能够掌握认识和分析世界的思想武器――认识论和方法论,而且能够学习到如何把抽象的道理表达得明白晓畅。

从读书中学习语言,还应该从中外文艺著作中汲取语言艺术的精华,如诗歌,小说,戏剧等。毫无疑问,如果一个语文老师阅读了莎士比亚的大量戏剧,那他的课堂语言必然不会呆板凝滞,枯燥单调;如果熟悉老舍的小说风格,那他的语言可能会变得含蓄深刻,简洁锐利;如果他熟知屠格涅夫的作品,他的语言就可能明净和谐、优美宁静起来。

至于诗歌,包括古诗,古词,新诗的阅读,可以使我们课堂语言的内在节奏得到意想不到的提高。

(二)紧跟时代步伐,留心语言随着时代变迁发生的变化。这不能不谈到最近几年到处流行的网络语言。它的兴起是人们始料未及的。MM、菜鸟、恐龙、粉丝、BT……这些俏皮的网语一下子得到许多年轻人的认同。最近,网语已经“跳”出了网络,开始频频在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亮相,并在日记、作文中现身。网语泛化是汉语言生机勃勃的表现,还是对汉语言的恶搞和污染?对此的争议一直不停。2006年5月,教育部、国家语委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对网络用语作了专门介绍,认为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网络语言,网络语言将向什么方向发展,它将会给母语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些都是必须面对和关注的现实问题。一些语文教师认为,五花八门的网络语源自一些网民游戏人生、标新立异等心理支配下的产物,充其量只能在网络论坛中鼓捣和折腾,只能低频率地存在于论坛这个狭小的范围里。但也有不少人对网络语言的立法禁用嗤之以鼻,认为这有些矫枉过正。其实,所谓汉语的“纯洁”本就是个相对概念。今日的汉语相对于古汉语来说早已“纯洁”不再。20世纪初,促使一批新词新语出现,增强了汉语的生命力;而21世纪的网络时代,应该是一个更为开放、更具包容精神的时代。他们认为,语言是活的、变化的、一直处于发展中的,从语言并非一成不变的发展规律来看,网络语言的兴起是必然的。汉语有其广博的包容性,网络语言带来的冲击不仅不会触及汉语根本,反而会为其注入新的活力,更加丰富汉语的语言词汇。上海大学教授李白坚认为,我们大可不必视网络语言为洪水猛兽,但也不应对其听之任之。首先我们应该采取一些学生容易接受的好办法,重视提高学生对现代汉语的结构美、节奏美和音韵美的兴趣;其次老师们应主动知晓网络语言,在鱼龙混杂的网络词汇中,教会学生如何进行甄别,以吸收、接受有思想有创意的健康的网络语言。如果那些充满活力的网络语言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约定俗成后,自然会被社会大众所接受,毕竟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是我们这个网络时代的反映。由此可见,语文老师能在课堂上适当使用网络语言也未尝不可。毕竟,语言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文化。比如,前段时间流行:“你懂的”这句话,我在上语文课时,就会拿来用,学生们往往会对此报之会心一笑。课堂气氛马上随之生动起来。

(三)电视、广播等宣传媒体的介入,西方文化通过这些媒体领域的渐渐“入侵”等。随着西方文化通过媒体领域的渐渐“入侵”,语言幽默越来越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教师在授课中,往往可以根据教学进程,根据学生的情绪、反应,随机应变地穿插一些零碎却生动幽默的插话。这种“碎语”往往可以调节教学节奏,轻松课堂气氛,也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和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如:在上作文课讲到开头结尾的重要性时,按照我们往常的习惯,就会用“凤头”、“豹尾”来形容。可是,实际上,我们现在的孩子,有几个真正见过“凤凰”、“豹子”?更别说欣赏、领会到它们的美丽和有力了。所以,我改用说“韩国美女”。学生马上就想到了“美丽”“惊艳”等词语。也马上知道了,作文是需要雕琢的,尤其是开头结尾。在讲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时,关于文言实词的理解,我说不能望文生义时,就讲了最近网络上有人开始把现代语“翻译”成文言文,比如:网络流行语:“土豪,我们做朋友吧。”翻译成文言文就是:“富贾,可为吾友乎?”还有,比如网络语“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翻译成文言文就是“寡人与众爱卿皆瞠目结舌”此新鲜词汇一出,既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又使他们在轻松的环境中巩固了旧知识。这个例子显示了与时俱进的课堂语言在教学中发挥的神奇作用。可以说,生动的课堂是离不开老师生动的课堂语言的。课堂语言的科学、合理、精彩与否直接决定着知识传授的到位程度,能力渗透的程度高低,教学目标的实现与否。决非仅仅让学生愿不愿意听的简单问题。

(四)在学习和实践中提高课堂语言水平。作为一名教师,要想真正提高自身的课堂语言水平,还是一要学习,二要实践。前者是借鉴,为我所用;后者是创造,自我提高。学习老教师的语言艺术,老教师在课堂语言的多与少,广与精,深与浅,静和动的辩证关系的把握上历经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是我们学习的最好素材。当然学习不仅仅是模仿,但有时模仿确实是学习中关键的一步。试想,如果连模仿的能力尚未具备,何能奢谈创造自己独有的模式?正如我们反对“满堂灌”的教学形式,可事实是,要想克服满堂灌,必须首先了解和熟悉满堂灌才行。模仿更不是照搬,切忌邯郸学步。

向学生学习是为人师者容易忽略和漠视的问题,学生的思维和语言最少现成模式的束缚,具备活泼性和创造性,勇于向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语言风格上能够贴近时代。

更为常见的是时时处处在生活中丰富和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生活就是工作的延伸,点点滴滴都能从某个方面促进教学语言的改善。向广播、电视、电影学习语言,学习转折、停顿、悬念、包袱等等。

综上所述,语文老师的课堂语言的与时俱进是科学和艺术发展的必然,它关系着教学活动的成败。提高语文老师的课堂语言水平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从各个方面提高自己的课堂语言,做到与时俱进,才能提高课堂实效。

参考书目:

1.《2011语文课程标准》.

2.《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卷)》.

3.《朱作仁学科教学研究文存》(1993年版).

4.《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5.《演讲学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14篇

关键词:网络语言;大学生;研究生;言语共同体;语域理论;态度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3)11-0164-6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3.04.044

1 . 引言

据2010年1月15日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12月,中国网民数量已达到3.84亿人,其中大学生在网民中所占比例大约24.3%。数据表明,我国网民主体仍旧是30岁及以下的年轻人群体,这一人群占到我国网民的60.4%,超过网民总数的一半。

网络语言(Netspeak),即互联网常用语,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有别于平面媒体的语言形式。网络语言最初主要是网民为了提高网上聊天效率或出于某种特定的需要而采取的交流方式,从一诞生便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偏爱,发展神速,现在已经变成了一种特定的语言变体。然而,对于网络语言的概念人们有多种理解,没有统一的答案。有人认为网络语言是网络特有的言语表达方式,有人认为网络语言是指网络中使用的自然语言。虽然语言学界对网络语言的研究层出不穷,但这些研究同时也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对网络语言的定义不明确,对网络语言的性质认识不够充分,研究局限于其构成特点和交际效果,缺少对网络语言全面透彻的语言学研究和论证等等。

本文结合社会语言学领域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并采取试验的方式试图探索以下问题:

(1)言语社区理论是否可以解释网络语言?

(2)语域理论是否可以解释网络语言?

(3)大学生和研究生对网络语言的态度是否有差异?受试者的受教育程度是否与其对网络语言的态度有关?有何关系?

2 . 理论基础

2 . 1 网络语言的定义

综上所述,网络语言是一个具有多重理解的概念,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例如:网络语言起初多指网络的计算机语言,又指网络上使用的有自己特点的自然语言(Crstal, 2000)。网络语言也用于专指电子文本(Electronic discourse)及人机交际(Computer-mediatedcommunication)的语言(Crystal, 2000)。结合以往相关语言学研究,网络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语言泛指在网络传播中所应用或触及到的一切语言,包括人类自然语言和物理技术语言。前者指的是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为实现人际沟通与交流而使用的语言(如网上聊天,电子邮件,网上论坛等);后者指的是为保障网络媒体的正常运行和发展创新而使用的技术语言。狭义的网络语言特指前者,即人们在网络上收集,和交换信息时所使用的自然语言,它和人们在传统媒体上使用的自然语言一样,是最通俗明朗和最方便直接的终端信息符号。本文采用的是网络语言的狭义定义。

2 . 2 言语社区理论简介

言语社区理论(Speech community)是社会语言学最重要最核心的理论之一。该理论的产生源自人们对语言现象跟社会群体现象的联系的认识。早在1933年美国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Bloomfield)就在其著作《语言论》中提出了言语社会的概念,即凭借言语互相来往的一群人。但第一个系统完整地提出言语社区理论的是美国社会语言学家约翰・甘柏兹(John Gumperz),他认为“凭借共用的语言符号进行常规性互动的人类集合体,并且与其他类似集合体在语言使用上迥然相异的”就是一个言语社区。他后来又补充道:“言语社区,即某种人类集合体,它通过一系列共同的言语符号进行日常而频繁的交往并以此为特色,并根据语言运用中那些有实义的分歧而区别于其他相似的集合体。大多数持久的集团,无论是小到面对面交往的伙伴,还是大到现代国家,或是同业协会,地段团伙,只要表现出值得研究的语言特色,都可以视为一个言语社区。”

甘柏兹提出了言语社区理论之后立即在语言学界引起了轰动,国内外相关研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徐大明先生提出了“社区第一,语言第二”的原则,认为言语社区具有人口、地域、互动、认同、设施等五要素。杨晓黎认为确定一个言语社区,需要具备三个基本元素:可以大体圈定的区域,相对稳定而适量的人群,由区域群体成员共同认可并使用的,与其他群体或整个社会语言有所区别的符号体系或曰语言变体。

2 . 3 语域理论简介

语域理论(Register theory)可追溯至伦敦学派的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和弗思(Firth),但他们都没有对语篇进行具体分析。语域最初是由Reid于1956年研究双语现象时提出来的。1978年,英语语言学家韩礼德M.A.K, Halliday在其著作《作为社会特点的语言》(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中首次提出了语域理论这个概念。他认为语言是随着功能的变化而变化的,这种由用途区分的语言变体就是语域。他还把语域看作是通常和某一情景类型(Situation type)相联系的意义结构(张德禄,1987)。除此之外,韩礼德还认为语域理论由三个组成部分,即语场(Field),语旨(Tenor)和语式(Mode)。语场指的是交际过程中实际发生的事情,所进行的社会活动的性质、特点以及语言的场景所涉及的话题,体现了语言的概念功能;语旨指的是交际者及其基本情况,如社会性质、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社会关系等,体现的是语言的人际功能;语式指的是语言交际的渠道,媒介和方式,是语篇功能的具体体现。

3 . 试验步骤

3 . 1 研究问题

(1)言语社区理论是否可以解释网络语言?

(2)语域理论是否可以解释网络语言?

(3)大学生和研究生对网络语言的态度是否有差异?受试人的受教育程度是否与其对网络语言的态度有关?有何关系?

3 . 2 受试

试验随机选取了某大学一个本科生班级共50名学生,随机选取了某硕士研究生班级共50名学生。因此,受试者的分布情况是:100名学生中,大学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人数各占试验人数的50%。

3 . 3 试验设计与实施

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内容见附录),并统一发放给受试者。为了保护受试者的隐私,在开始答卷前,它们被告知一律采取匿名的方式答卷,而且问卷仅作学术研究之用,不涉及任何素质评估和商业用途。答卷时间为15分钟。

调查问卷由21个问题组成,问题设计可分为2个部分:

(1)第一部分调查受试者的基本情况,如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问题2、3、4、13、14、15、16、17、18等是要调查了解大学生受试者和研究生受试者对网络语言的了解程度是否有差异,受试者的受教育程度与其对网络语言的态度是否有关,有何关系。以解决本文第三个问题。

(2)调查受试者对网络语言的使用频率和认同程度,如询问受试者是否经常使用网络语言(第3和5题),通过什么媒介使用网络语言(第6题),跟谁使用网络语言(第7题)和受试者及其聊天对象对网络语言的认同程度(第10,11,12,13题),目的是通过调查受试者及其聊天对象对网络语言的了解程度,使用频率和认同程度,以弄清楚言语社区理论是否可以解释网络语言。解决本文第一个问题。

(3)调查受试者在什么情况下使用网络语言,如跟谁聊天使用网络语言(第7题),在谈论什么话题时使用网络语言(第8题),在什么场合使用网络语言(第9题)。目的是验证语域理论是否可以解释网络语言以解决本文第二个问题。

4 . 试验结果与分析

本卷共发放1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88份,其中第一组受试者,即大学本科生班级发放问卷50份,收回有效问卷46份;第二组受试者,即硕士研究生班级发放问卷50份,收回有效问卷42份。问卷的数据输入电脑后,运用社会科学的统计软件SPSS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受试者的构成情况如下图所示:

4 . 1 研究问题一

调查发现,网络语言往往具备言语社区的特征,使用网络语言交际可构成一个言语社区。综合甘柏兹等语言学家和语言研究者的观点,我们认为言语社区呈现如下特征:一、存在某种人类集合体,即相对稳定而适量的人群;二、存在一个大体可圈定的以供这些人群生活和交流的区域;三、在此区域内必定存在一种或几种语言或语言变体以供此区域的人群共同并频繁使用,并且这种(些)语言或语言变体与其他区域所流通使用的语言或语言变体相异。

首先,言语社区必定含有某种人类集合体,人类集合体是语言社区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存在网络语言的使用者这样一个人类集合体的话,那么其成员数量难以估计,就中国而言,网民已有3.84亿,网络语言的使用者至少也有几千万之巨。本调查问卷的几个问题都涉及这个特征。如第5题:“你上网聊天的对象也经常使用网络语言吗?”,超过80%的大学生受试者和多于86%的研究生受试者选择了第1和第2个选项;第7题:“你一般跟谁聊天时使用网络语言?”,83%的大学生受试者和90%的研究生受试者选择了第1个选项,表明网络语言必定有其特定、稳定而适量的使用者。

其次,言语社区必定含有特定的区域。正如徐大明先生所言,言语社区既是一种符合社会学定义的社区,又是一种具有语言特征的社区。如果我们可以把网民在网络上使用网络语言交际这种现象定义为网络语言社区的话,它完全符合这个特征,而且带有更加明显的语言特性,同时这个社区还带有鲜明的网络特性,如其区域或媒介为网络,语言是网络语言等。本调查问卷的第6个问题是这个特征的具体体现。

最后,这个区域内必定存在一种或几种语言或语言变体以供此区域的人群共同并频繁使用,并且这种(些)语言或语言变体与其他区域所流通使用的语言或语言变体相异。网络语言本身就不同于传统语言,它之所以被认为是火星文,就是因为它广泛地在年青一代如80后、90后之间流通,它的构成和意义不同于传统语言,年长者和不频繁使用网络者很难理解和接受。如在传统语言中,可爱指的是某人或某物讨人喜欢之意,但在网络语言中,可爱是可怜没人爱之意。年长者不知道是因为他们并不接触和使用,然而它被年青一代广泛而频繁地使用,以至于它和传统语言中的可爱在意义上有如此巨大的差别。本调查问卷的问题如第4、10、11、12题都符合此特征。

从调查问卷的结果来看,大部分大学生和研究生受试者了解、认同和经常使用网络语言,由此我们可以认定这种现象构成了网络语言社区。

4 . 2 研究问题二

研究还表明,在网络这个特殊领域里所使用的语言即网络语言不同于其他领域所使用的语言,换言之,网络语言完全符合语域理论的特征。这个领域的词汇、语法甚至句子结构与其他语域存在较大差别。例如本问卷第8题的8k7和马叉虫在传统语言里没有任何意义,但在网络语言里,8k7指的是“不客气”之意,马叉虫指的是“骚”的意思。语域的三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语场、语旨和语式在本问卷调查中均有体现,受试者的反馈结果也符合语域理论特征。如第8题调查的是语场的问题,绝大多数受试者选择了第2个选项(大学生受试者占74%,研究生受试者占95%),即大部分受试者在谈论随意性话题时会经常使用网络语言。第7题询问的是语旨的问题,绝大多数受试者选择了第1个选项(大学生受试者占83%,研究生受试者占90%),表明受试者更加愿意和自己的同龄人聊天时使用网络语言,很可能是因为受试者与同龄人的基本情况相差不大吧,如它们的年龄差别不大,社会地位较趋同,都有经常使用网络聊天的特点等。第9题调查的是语式的问题;绝大多数的受试者选择了第2个选项(大学生受试者占87%,研究生受试者占100%),即受试者更倾向于在非正式场合使用网络语言。

综上调查结果表明,网络语言符合语域理论的特征,因而语域理论可以解释网络语言。

4 . 3 研究问题三

4.3.1 对比两个实验组

我们把大学生受试者归为第一组,把研究生受试者归为第二组,其中给第一组发放调查问卷50份,收回有效问卷46份;给第二组发放调查问卷50份,收回有效问卷42份。我们的研究希望对比这两组受试者,了解他们对网络语言的态度是否有差异。

我们以第2题为例看哪一组受试者更喜欢网络语言。统计数据显示,第一组受试者选第1选项的比例占48%,选第2选项的比例有52%;第二组受试者选第1选项的比例占40%,选第2选项的有60%。对照表明,大学生受试者比研究生受试者更喜欢网络语言。

再以第12题为例:“您认同现在流行的网络语言吗?”,第一组有43%受试者选择第2选项;而第二组受试者中选2选项的人占57%。显然,研究生受试者比大学生受试者更认同网络语言。

从以上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和研究生受试者对网络语言的态度没有显著差异。

4.3.2 受试者的教育程度与其对网络语言的态度是否有关

我们以第2题为例看看卡方检验:

皮尔逊卡方检验和似然比卡方检验中的显著水平分别达到0.780和0.951,大大高于0.05,表明受试者的教育程度与他们喜不喜欢网络语言是两个独立的变量,也就是说这两个变量之间没有直接关系。

同样,我们再看看报告12题的卡方检验表:

卡方值为0.468,显著性水平为0.465,也远远大于0.05。这也表明受试者的教育程度与他们对网络语言的认同没有直接的关系。

最后,18题的卡方检验结果为:

其卡方值为0.096,显著性水平为0.065,均大于0.05,因此,综合以上分析和检验,本调查显示受试者的教育程度与其对网络语言的态度没有直接关系。

5 . 结语

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结合前人相关研究,通过实验的方式,调查了部分中国大学生和研究生对网络语言的态度。研究表明,网络语言可以用言语社区理论和语域理论予以解释,受试者的受教育程度与其对网络语言的态度之间无直接关系。

本调查存在以下不足之处:一、由于条件所限,参加本次调查的受试者人数较少,因此由此得出的结论可能不具有代表性;二、本文中受试者对网络语言态度的调查,可能会受到某些因素的干扰,所以结论中关于受试者的年龄及受教育程度与其对网络语言的态度无直接关系的论断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Biber, Douglas(ed.). Sociolinguistic Perspective on Register[C].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Crystal, D. Language and the Internet[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Halliday, M. A. K. 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 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M]. London & Baltimore: Edward Arnold & University Park Press, 1978.

Ronald W. 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s[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秦晓晴.外语教学研究中的定量数据分析[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卫岭.语域分析:理论与实践[J].山东外语教学,2004(2).

徐大明.约翰.甘柏兹的学术思想[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4).

徐大明.言语社区理论[J].中国社会语言学(澳门),2004(1).

杨晓黎.关于“言语社区”构成基本要素的思考[J].学术界,2006(5).

于根元.网络语言概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张德禄.语域理论简介[J].现代外语,1987(4).

张薇、王红旗.“网络语言研究”笔谈[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周明强.言语社区构成要素的特点与辩证关系[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5).

附录调查问卷

各位同学:你们好!

为了全面了解我国大学生和研究生对网络语言的看法,我们组织了此次调查,本问卷列出了人们对网络语言的一些看法,这些看法无对错之分,请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问题。谢谢你配合我们完成以下问卷。本卷仅作学术研究之用,不涉及任何素质评估和商业用途,请放心填写!(匿名答卷哦)衷心感谢你的支持和合作!

一、你的个人信息

你的性别:男 女

你目前的教育程度:大学生 研究生你的年龄:______

二、你对网络语言的态度

1. 你上网的频率是( )

(1)几乎每天都上网

(2)每周3次以上

(3)每周3次以下

2. 你喜欢网络语言吗?( )

(1)喜欢

(2)不喜欢

3. 你聊天的时候经常使用网络语言吗?( )

(1)经常使用

(2)有时使用

(3)从不使用

4. 以下这些网络语言,你知道它们的意思吗?JJ, PLMM, BT, TM4, MS, PS, PP, 3Q, 8k7, 9494, 1314, 恐龙,斑竹,打酱油,菜鸟,凤凰男,有才,很黄很暴力,顶,雷人,抓狂,汗,养眼,虾米,莫有,马叉虫,无语,牛B,猥琐,脑残。( )

(1)都知道

(2)大部分

(3)一半

(4)一半以下

5. 你上网聊天的对象也经常使用网络语言吗?( )

(1)经常使用

(2)有时使用

(3)从不使用

6. 你在什么地方见到或听说过网络语言?

( )

(1)网络

(2)报纸杂志

(3)电视广播

7. 你一般跟谁聊天时使用网络语言?( )

(1)同龄人,如同学,朋友,网友等

(2)长辈,如父母,老师等

(3)其他

8. 你在谈论什么话题时经常使用网络语言?

( )

(1)严肃性话题

(2)随意性话题

(3)二者兼而有之

9. 你会在什么场合使用网络语言?( )

(1)正式场合

(2)非正式场合

(3)任何场合

10. 当你使用网络语言时,你的聊天对象明白你的意思吗?( )

(1)完全明白

(2)明白大部分

(3)明白一点儿

(4)完全不明白

11. 当你的聊天对象说网络语言时,你明白他的意思吗?( )

(1)完全明白

(2)明白大部分

(3)明白一半左右

(4)完全不明白

12. 你认同现在流行的网络语言吗?( )

(1)完全认同

(2)大部分认同

(3)少部分认同

(4)完全不认同

13. 你对网络语言有怎样的评价?( )

(1)很好,简明巧妙地表达心绪,是新时代文化的反映

(2)一般,平常可以用,但在正式场合要慎用

(3)不好,过于追求语言的粗鄙化和幼稚化,扰乱了传统语言的秩序

(4)其他

14. 你认为网络语言的使用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

(1)会使消息传播更加简洁生动

(2)增进朋友间的感情

(3)会使我们的母语退化,写作能力降低,品味庸俗(4)会使我们与长辈的代沟越来越深

15. 你认为网络语言是对汉语的补充还是冲击?

( )

(1)补充

(2)冲击

(3)二者兼而有之

(4)其他

16. 你认为网络语言未来能取得跟书面语,口头语同样重要的地位吗?( )

(1)能,但需时日

(2)能,很快

(3)不能,会渐渐淡去

(4)不能,但会融入两者中

17. 你认为网络语言应该被限制使用吗?( )

(1)网上不可以被限制,其他无所谓

(2)不管在哪里都应该被限制

(3)政府,媒体等应该限制使用

18. 你认为需要规范网络语言吗?( )

第15篇

关键词:人性化 实验室 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1(b)-0232-0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不断的发展,现代化的教育技术也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数字网络语言实验的教育教学也越来越成为“提高英语学习的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高校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是教师进行英语口语训练的教学,是大学生口语练习和开展口语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高校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的建设不仅仅是一个高校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还是教育教学管理很重要的方面。

那么如何来管理高校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呢?首先讲下管理,管理的发展已经过一个很长的历程了,在这个漫长的历程中,管理的实践者们和管理的思想家们都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和管理的思想理念。现代管理理论中,以人为管理中心的人性化管理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各行业管理的主流和未来管理的发展方向。传统的语言实验室发展到今天,不可避免地面临借助人性化管理优势再造语言实验室管理模式的现实,以提高语言实验室管理水平,适应新时代教育教学环境下的竞争格局。

1 高校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人性化管理的内涵

人性化管理指的是在管理的过程中,是以尊重人和关心人以及理解人为出发点的,并以制度化约束作为基础的管理模式。高校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管理的实践告诉我们:制度的约束就是管理的基础,如果没有制度约束的管理那就是不管和不理。但是,仅仅只靠这个制度的管理就会降低本身管理的效益,也就达不到预期的管理目标。所谓人性化管理就是在人生观基础上的“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它是反映现代高校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管理发展的新趋势和高校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管理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态势,使管理这门科学的理论更加的成熟、更加的完善。那么要创建一流的研究型、综合型大学,需要持续而重点的投入,以成为人才的高地,学科的优势,以此保持很强的核心竞争的能力。作为研究型和综合型大学的高校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管理和固定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就应该为本学校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条件的保障和支撑,前提也就是说要搞好高校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的管理,争取实现一个高层次的跨越。

当今人性化管理已受到了各行各业的推崇。随着高校学习型的组织和竞争优势的理论以及文化理论前述各学派的更深层的研究和发展的推进,在当今和谐社会环境下,充分考虑人性这个前提再来设计制度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那么人性化管理是怎样呢?人性化管理它强调的是了解人以及满足人的需要,重视工作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互的作用,对人以先进行激励再实行权变领导。即要从个人的本性和特点实际出发,在制定语言实验室发展规划、制度计划来激励惩罚等方面,应该突出这个人他在管理中的主体地位。高校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的人性化管理,它就是一种在整个语言实验室管理的过程中充分的注意人性这个要素,以更加充分的挖掘学生们的潜能来为己任的一种管理模式。

2 高校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的人性化管理

高校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管理的主要内容:如果只从管理的这个对象来说,它包括对人员的管理,也包括对物资的管理。首先说对人的管理,对人的管理包括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管理者本人、教师、学生等所有参与的人员;在说对物的管理,对物的管理包括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的硬件和软件设备的管理,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的规章制度的管理。高校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是学生提高外语口语听说能力的一个主要平台,它在高校外语教学中所起到的地位、作用将越来越重要。高校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是激发学生外语学习兴趣,强化教师起到了主导的地位。怎样使高校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人性化管理进行人性化的管理,应从三个方面进行。

2.1 搞好高校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的建设,建立健全实验室完整的规章制度

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的管理必须有一套科学的完整的并且有人性化的一整套的管理制度。这个制度是要对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实行统一的管理、、和统一的要求标准,在保障落实和完成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各项工作的前提下。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可依、违章必究以及奖惩分明的原则。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的教育教学管理部门要时常依据实验室管理原则、实验教学规范,教学策略对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进行统一的检查和统一的评估,从而完善其在实验室管理、仪器与设备的管理、实验室环境的安全,实验室在使用效益等多方面所达到的必须水平,以提出更好的改进的方法。只有通过经常地评估和理顺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的管理体制,优化它们的资源配置,才能提升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的使用效益。

2.2 抓好高校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实验队伍的人性化管理

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实验队伍管理是指实验室管理人员和参与教学的老师和学生的管理。首先是对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管理。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工作要做到以岗定人,岗责要非常明确。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以及工作的能力和他们的业绩考核都要做到人性化、科学化、制度化。要以已定的制度进行管理人,再用工作业绩来进行考核人,以奖惩德形式来激励人。在是要加强外语教师使用语言室设备的操作的技术培训。最后是对来上课的学生的人性化管理。学生在使用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和操作设备的过程中,管理老师要耐心给予指导,因为来上课的学生他们才是实验室和设备的主人,也是操作者,多给他们一些关爱,一人性化的手段约束他们遵守语言室的各种管理制度,从而达到管理人、教师、学生三者互相配合、互相协助搞好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管理的目的。

3 结语

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是高校外语口语教学必可缺少重地,只有人性化的管理才能是实现外语教学工作的重中之地。只有人性化的管理才真正能够达到最大限度地发挥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的外语教学的作用,才能体现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在外语教学中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侯建军.语言实验室的购置和管理[J].外语电化教学,2009(3).

[2] 银玉兰.浅谈语言实验室的管理及设备的维护[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