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高中语文复习课范文

高中语文复习课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高中语文复习课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高中语文复习课

第1篇

一、领会语文知识,提倡理解记忆

高中语文,知识点较多,内容形式多样,特别是文言文,难懂有难学,这就需要学生掌握的原理和方法论也很多,并且由于高中语文知识杂乱,具有难理解性,致使许多同学感到虽然知识点背的很熟悉,但在考试的时候却很难下笔,找不出问题的答案在哪里,并且在日常生活中需要语文知识来解答时也找不到相关的知识作支撑。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单纯的依靠背诵来完成的,没有形成情感上的共鸣,缺少应有的理解,所以语文教师应该明白,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对知识的掌握只有将理解和记忆结合起来,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背诵”,才是真正的掌握,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能游刃有余的运用知识,提高解题效率的同时,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实现全面的发展。实现理解记忆,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日的教学中就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让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不止停留于知识知道是什么,而要上升为为什么是这样的,即是要通过理解后掌握知识,并会运用知识。

二、综合分析,紧抓基础

系统的综合,也就是要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能系统的整理出的语文的知识点,也就是让那些显得相对零散的,复杂的语文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和框架。以此同时,这就需要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全面的复习,对基本概念掌握牢固,夯实基础,从而为系统复习打下基础。

三、做好复习,稳固知识

著名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假如同一件事情常常得到重述,到了最后,哪怕智力最低的学生也就能领会了,这样,他倒能跟上别人;至于聪明一点的学生因为这样彻底精通了科目,也会感到喜悦。”由于每个人的记忆力都是有限的,也有一定的遗忘周期,所以对于知识的掌握就需要不断的巩固复习,以至于让知识在脑海中形成一定的概念,并且学生温习已经学习过的知识,不仅可以加强自身知识的巩固,而且随着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以及自身阅历的丰富,经过温故学生还可以获得新的领悟,体会更多的东西从而是掌握的知识进一步升华,成为学生熟读于心的内容。所以,要掌握好知识,起到较好的复习效果,语文教师就应该有计划的领导学生进行定期的复习,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有效果。

四、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

第2篇

关键词: 新课程 高中语文 复习技巧

语文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语文学习需要大量的阅读和长时间的学习累积。根据我国新教育改革对高中语文的要求,完成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改进科学教学的方法,把先进的教学手段运用到高中语文总复习中,向全体师生进行推广,从基础上解除高中语文总复习留下的弊病,在提高学生语文成绩的同时,提高师生的语文素养,为教师以后的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也为学生在高考中考出好成绩打下基础。

一、主观上的复习

经历过高考的人与正在备战高考的学生都知道,高三学习任务是非常繁重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高三复习任务来说,这是一项非常枯燥而乏味的工作,不但要求教师认真负责,对学生来说更是一项巨大的考验。面对高三压抑的学习氛围,一些学生产生抵触情绪,无法达到良好的复习效果。另外,由于个别语文教师对复习内容的忽视,造成学生不认真对待复习课,是导致复习失败的主要原因。这种主观上对待高中语文总复习的态度是十分不正确的,高中语文总复习并非是简单的学习过程的“查漏补缺”,而是通过系统化的复习,对所学知识从宏观到微观的总复习。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强调的是对所学知识的复习,尤其是面临高考的高三阶段,科学合理的总复习能够让学生更系统化地接受知识,避免了知识点混淆的弊端,同时让学生对知识点薄弱的地方进行再次复习,加强对知识点的记忆,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为面临高考的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

二、复习手法的改革创新

在我国教育改革的新要求下,对高中语文总复习做出了重要的批示,对传统的教育方法进行了改革,不能把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判的主要目标,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摆脱传统教育对其思想的约束,使学生打开思路,创新思维,更好地与新时代相结合。例如传统的诗歌复习中,教师主要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诗歌内容,而不是理解诗歌的意思和文化背景,使学生对诗歌的复习产生惰性和抵触情绪。新的教育方法要求学生了解诗歌的意思和文化背景,使学生对诗歌感兴趣,甚至可以自己创作简单的诗歌题材,这样不但使学生适应了高考中对诗歌鉴赏的变化(为了防止押题、猜题现象的出现,高考中尽量减小对名家诗篇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还提高了学生的语文修养,达到了双赢。

三、制订复习计划

高三学习任务是繁重的,高中语文的总复习是复杂和繁琐的,极容易造成学生对知识点的混淆,我们必须对复习进行系统化的分析,制订清晰的学习计划与目标,避免盲目复习。

(一)加强基础知识复习

高中语文复习中充斥各种各样的复习资料,使学生“眼花缭乱”,找不到学习目标。高中语文复习首先要掌握课本基础知识,只有根基扎得牢,才能保证学习畅通,奠定解答难题的基础。

(二)总结分类复习

由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差异不同,复习题难易造成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复习题目简单又易使学生忽视,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复习指导工作,把语文复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类,按实际情况复习。

四、抓住重点

对高中语文复习不能是概括而论的,也要抓住其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特别复习,可以根据高考题目的难易程度进行分析,对高考语文中较难的题型做重点复习分析,加深对题型的练习与理解,使学生在主观意识上减少对难点题型的抵触与惧怕,强化对重点难点问题的解答效果。

五、文言文的复习方法

无论是什么样的复习方式都要学生掌握对题型的解答方法,对于文言文来说,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对文章的理解。

(二)能够按照题目要求理解答题思路,并快速找出答案。

(三)进行总体概括,检查全题。

六、结语

高中语文总复习是一项繁琐而又复杂的学习工作,需要师生共同重视。信息化时代,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不能适应新型社会的需要而被淘汰,新兴的教学理论需要师生共同学习。高中语文复习的重点已经不再是死记硬背学习内容,而是需要调动学生更主动地积极参加。只有这样,在学生主动学习与教师大力教育的共同作用下,更好地完成高中语文的总复习计划。以上对高中语文总复习的技巧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希望对广大师生提出可行建议。

参考文献:

[1]杜明明.口语教学中运用自由讨论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

[2]王艳.开拓阅读教学的新天地[D].华东师范大学,2003.

第3篇

关键词:高考语文;思考;转变观念;教学民主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11-0032-03

2012年高考后,人们又像往年一样对高考语文试题评头论足、说三道四。作为一名高三语文老师,当然关注高考,但在此并不想对2012年高考语文试题发表什么评论,只想对试题所体现的高中语文教学改革方向进行思考,反思我们高中语文总复习的课堂教学改革,使之更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更符合语文教学规律及发展方向,更适合时展要求。

高考后,许多考生在谈对2012年语文试题的感受时说:“不难,就是别扭,做时没准,做完没底。”老师们则总结说“一看不难、一做不对、一改必错”。这让我想起了钱钟书《围城》中的一句话:“看学生作文就像洗脏衣服,过几天来一批,该哪儿脏还哪儿脏。”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我想这和2012年高考语文试题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贴近生活有关。因为2012年是河北省使用新课标卷的第二年,试题题型和去年保持一致,学生们经过一年的训练,题型稳定让他们感觉不难,再加上2012年试题从文本阅读到语言文字运用,所选语料没有生僻词语,都是常用字词、语句,涉及的是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件,病句也是学生作文中常见的,题型大多也是学生经常练的,所以一看题目感觉不难。但是,由于考题选择了一些似是而非的知识点进行考察,陷阱比较多,模糊性强。如果考生平时两耳不闻窗外事,不做生活的有心人,对身边发生的事件熟视无睹,对常见的语言现象不求甚解,知识掌握欠精确,那么,对第13、14题这类的试题,就感到似曾相识,但又无从着手,再加上高考的环境特殊,使得不少考生受不良心理因素影响,出错几率就比较大。我认为2012年高考语文试题考的就是学生的文化底蕴、语文素养,这正是新课标对语文教学提出的最高要求。学生只有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较高的语文素养,才能适应高考,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这对高中语文总复习教学提出了新课题。如何利用好语文教材,在有限的时间内,加厚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在高中最后一年,以什么为抓手构建高效课堂,提高复习效率?我认为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一、直面现实,分析现状,找出症结

2012年高考后,曾听一位同事无限感慨地说:“高考这样考,叫我们语文老师怎么讲啊?越讲,学生越不会,唉,不会讲了!”这句话让我深思了好几天,我觉得一个“讲”字暴露出了我们语文教学存在的致命弊端。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以讲(教师讲解文本)代读(学生的阅读实践)、以听(学生听讲和记笔记)代读现象严重。在阅读教学中,即使注意启发学生思考的老师,也只是在知识层面“诱导”学生与老师达成共识。既没有教给学生解读文本(从语言材料中提取信息)的方法,也没有指导学生并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阅读训练。课堂上老师用得最多的是嘴巴,学生用得最多的是耳朵,师生都很少用眼睛。老师们为了赶进度,完成教学任务,只顾把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倒”给他们,片面地认为只要我“讲”完了就完成任务了,而很少关注学生掌握的情况,更舍不得把课堂有限的时间让学生进行阅读,觉得那样太浪费时间,不如自己给他们“讲讲”省劲。还有个别老师觉得学生活动,半天说不到点上,也没有足够的耐心给予指导,从而把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扼杀在了萌芽中,结果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能力发展。另外,学生要复习的科目多、任务重,加上语文学科的特殊性,有些同学戏称“语文不学也会,越学越不会,”不像其他学科那样,学习效果立杆见影,急功近利的学生也就舍不得把宝贵时间应用到文本阅读上了,更不要说课外阅读了。这样学生语文能力差就不足为奇了。

这使我想起了1978年吕叔湘老先生的尖锐批评:“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很差,中学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大家都知道,但是对于少、慢、差、费的严重程度,恐怕还认识不足……十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94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是不是应该研究研究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用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成绩。”时隔三十多年,虽有无数优秀语文老师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但是语文教学的现状仍不能令人满意。而在语文教学的诸多内容中,现代文阅读教学可谓是耗时最多而收效甚微的一个。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学了那么多课文,最终却很少有人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具备独立阅读、分析文章的能力。这使得历届高考中现代文阅读失分最多,现代文阅读成了语文学习的“老大难”,老师平时讲的方法技巧,一到考试时就扔到了爪畦国,还是跟着感觉走,令师生都感到头疼。对此不能不说是语文教学的失败,不能不令每一个有责任、有担当语文教师的深思。

为什么那么多语文老师费力不讨好,劳而无功呢?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我们作为普通老师,不便品评其他,只想就我们本身略作分析。我认为原因有三:一是教师缺乏理论学习,教学观念陈旧。老师们平时教学任务繁重,整天忙于日常的教学工作,无暇及时进行理论充电,高屋建瓴地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不能使自己的教学理念与时俱进,影响了教学效果。二是教法“散装零售”,机械重复,使学生难以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种教与学的盲目性与随意性,显然严重违背了现代教育心理学的一条基本原则——为迁移而教的有效教学原则,不能实现能力迁移,提高不了语文学习能力。三是学习方式陈旧。学生的学习方式仍然以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为主,未能及时实现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向自主、主动、合作、体验转变,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习没有兴趣,仅为功利的目的,依靠意志品质强迫自己学习,品尝不到学习的乐趣,学习效率低下。

二、更新理念,实现“教育场”的转变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学生的文化底蕴、语文素养,决不是老师讲出来的,也不是题海战术练出来的,仅靠课本上的几篇文章和课堂40多分钟的分析也是远远不够的。那该怎么办呢?

首先,教师要加强学习,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使自己的教育思想与时俱进。同时要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通过学习认清当前的教育形势,明确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认识自己的教育活动对学生终身学习的影响,以培养新世纪的合格人才为己任,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勇敢地向传统教育观念挑战,自觉改变陈旧的教学方式,探索培养适合新时代要求的人才的全新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决非易事,因为作为老师,尤其是中老年老师,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已根深蒂固,多年的教学实践已形成自己的一套教学模式和习惯风格,积习难移。尽管如此,时代要求教育必须与时俱进,我们别无选择,只有不断地努力学习,千方百计改变自己,才能赶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其次,我们还要更新学生的观念。因为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所有的教育教学实践都必须通过他们得以实现,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做以下几项工作:1.分析形势,提高认识。给学生们分析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形势,“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语)培养高素质人才是许多国家增强综合国力的共同选择。而作为学校教育,我们应着眼于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打牢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促进学生学会生存。否则,就会成为时代的落伍者而被历史淘汰,借此让学生们认识到改变学习方式对他们成长的重大意义。2.运用教育家叶圣陶的教育名言:“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教育学生,让他们认识到,“不复需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以激发学生改变学习方式的内驱力。3.运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必须尊重其主体地位;学习者能够发展自己的潜能,形成积极向上的自我概念和价值观体系;强调学习者的自我指导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重视情感、动机、价值观对学习效果的影响。让学生理解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符合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要求,符合现代中学生具有强烈的创新欲望、好胜心和自我表现需要的心理特征。只要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训练就一定会取得成功,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4.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利用各种渠道搜集学习成功者的范例,用他们的成功经验,启发、激励学生。以上措施,使所有的学生都认识到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实现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到自主、主动、合作、体验转变,对自身成长的重大意义,从而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积极配合老师,实现“教育场”由“讲授场”向“学习场”的转变。

为了实现“教育场”的根本转变,营造良好高中语文的“学习场”,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先导后学,运用范例,使学生认识各类文体的一般特点,努力把握语文学习的一般规律,会学语文,这样学生在自主学习时才不至于无从着手。这要求教师必须熟悉学生们以前所学过的所有文章,了解他们以前的知识体系,使我们的指导有的放矢,游刃有余。指导学生及时复习以前所学过的各类文体一般知识,实现知识互动,能力迁移。同时组织学生及时归纳整理,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增强他们的语文素养。2.根据语文学科的工具特点,按照叶圣陶老先生“如能令学生于上课之时主动求知,主动练习,不徒坐听教师之讲说,即为改进教学之道”的指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坚持“学生能说的,老师绝对不说,坚决让学生说;学生能做的,老师绝对不做,坚决让学生做”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则充分发挥其“疏导”作用,组织、指导、督促学生自行解决学习的重点、难点、疑点,决不越俎代庖。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和学习的主人,而老师只做他们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督促者。

三、丰富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兴趣,构建高效课堂,实现课堂教学民主化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心理学家测定:人在平静状态下脑中表象数目不足情感状态时的百分之十。这就要求我们在组织学生进行高中总复习时,不仅要注意利用各种渠道,从各个角度千方百计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要像悉心照顾婴儿一样,注意呵护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多鼓励、多指点、多挖掘,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不让任何一个思想火花熄灭。在组织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利用合作、探究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始终让学生处于情感状态下,激发他们的联想和想象,提高学习效率。我们深信这种做法能够创造奇迹。经过前两年的有意训练,现在我的课堂上99%的同学始终处于积极的思考状态,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真正实现了课堂教学民主化。绝大多数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大有提高,养成了积极思考、主动质疑的探究习惯,基本上实现了学习方式的转变,已经由过去的接受式的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合作、体验、探究学习,实现了“教育场”的根本转变。

高中语文总复习知识容量大,练习量也大,有些老师认为就没法课改了,其实不然。高中语文总复习教学中容易形成审美疲劳,课堂变得枯燥乏味,我们要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如文言文知识竞赛、疑难杂症诊所、小小百家讲坛、作文论坛等来丰富课堂,注入活力;专题复习要以“先导后学、以学定教、链接高考”的基本模式,根据学情定教法,以“预习反馈——对群学——展示——质疑、解惑——小结——检测”为课堂的基本流程,一句话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动起来,课堂才能高效。深信坚持课改,会有好的效果。

四、日积月累,滴水穿石,实现“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

在众多的语文教育思想中,张孝纯老先生的大语文思想,始终对我的教育教学工作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我坚信要想加厚学生们的文化底蕴,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必须营造大语文课堂,走“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的道路。

第4篇

一、教学构思的提出

高考以考查学生英语运用能力为主。用传统的“串讲式”、“填鸭式”的复习方法去组织教材的复习,大量的课堂时间都被用于“炒冷饭”,串讲复习课文中重复的语言点,而忽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这样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更有碍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高考复习首先要明确目的。目前高考英语试题在重视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突出考查语言运用能力,形成了以篇章阅读为主体的试题布局。高三复习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但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对能力的测试不可避免地要结合对知识的测试,这是对学生累积的、系统化的、活化的知识的测试。大量的知识考查通过能力测试得以实现,熟练掌握英语基础知识正是为发展英语运用能力做准备。然而,高三复习的过程不是对已学知识的简单重复和强化,而是一个再学习、再认识、提高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的过程。如果还是按照传统的串讲课文的方法进行复习,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达到复习目的是不可能的,只有串讲课文是培养不出语言的运用能力。

既然复习知识是为了运用知识,那么什么样的知识便于运用和有利于学科能力的培养呢?这就是系统化的知识,这才是形成学科能力的坚实基础。如果学生的知识能形成系统,那么他们一定对所学的教材进行了层层挖掘,这必然对其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迁移有重要的影响,有利于他们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并且使他们在应考中运用自如。

二、教学构思的实践

复习课文很重要,因为课文集语音、词汇、语法于一体,所以一定要重视课本,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牢记课文中出现的语言点。学生到了高三时,需要把过去五年多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综合归纳、比较,以便加深理解和实际运用。在总复习的过程中,采用话题重组的方法,通过分析比较,会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复习效果。现就把高三课文复习中模块重组的复习方法叙述如下:

1.按话题对课文进行模块重组,激发兴趣,夯实基础。

打破课文分册顺序和模块顺序,按话题模块重组全部课文,即把相关或相近的话题重组成一个话题,按话题的内容集中复习。《英语》(新标准)高中系列教材(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可重组成15个话题模块。

(1)Unforgettable experiences话题模块: Book 1 Module 1 My First Day at Senior High, Module 2 My New Teachers, Module 3 My First Ride on a Train, Module 5 A Lesson in a Lab,和 Book 7 Module 2 Highlights of My Senior Year。

(2)The media话题模块:Book 1 Module 6 The Internet and Telecommunications, Book 2 Module 5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和 Module 6 Films and TV Programmes。

(3)The health话题模块: Book 2 Module 1 Our Body and Healthy Habits和Module 2 No Drugs。

(4)Friendship and jobs话题模块:Book 5 Module 2 A Job Worth Doing, Book 6 Module 1 Small Tall和Module 3 International Relationships---Friendship。

(5)Geography ,history, cities and countries话题模块:Book 1 Module 4 A Social Survey---My Neighbourhood, Book 3 Module 1 Europe, Module 2 Developing and Developed Countries, Book 4 Module 2 Traffic Jam, Book 6 Module 6 War and Peace和 Book 9 Module 5 The First Americans。

(6)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nature话题模块:Book 3 Module 3 The Violence of Nature, Book 3 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 Book 4 Module 6 Unexplained Mysteries of the Natural World, Book 5 Module 6 Animals in Danger。

(7)Music话题模块:Book 2 Module 3 Music, Book 6 Module 4 Music和Book 7 Module 4 Music Born in America。

(8)Culture and cultural traditional话题模块: Book 2 Module 4 Fine Arts---Western, Chinese and Pop Arts, Book 5 Module 4 Carnival, Book 7 Module 5 Ethnic Culture, Book 8 Module 2 The Renaissance, Book 8 Module 3 Foreign Food和 Book 8 Module 6 The Tang Poems。

(9)Great people of China and of western countries话题模块: Book 3 Module 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Book 4 Module 4 Great Scientists, Book 7 Module 3 Literature和Book 9 Module 1 Bernard Shaw’s Pygmalion。

(10)Science and future话题模块: Book 4 Module 1 Life in the Future, Book 8 Module 1 Deep South, Book 8 Module 5 The Conquest of the Universe, Book 9 Module 2 DNA---the Secret of Life。

(11)Language and education话题模块: Book 4 Module 3 Body Language and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Book 5 Module 1 British and American English, Book 8 Module 4 Which English, Book 9 Module 4 Language of the World和Book 9 Module 6 Why Do We Need Dictionaries。

(12)Sports话题模块: Book 5 Module 5 The Great Sports Personality, Book 7 Module 1 Basketball。

(13)Cultural relic话题模块: Book 7 Module 6 The World’s Cultural Heritage和 Book 9 Module 3 The Qin Tomb and the Terracotta。

(14)Travel话题模块: Book 3 Module 6 Old and New, Book 4 Module 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15)Fantasy literature话题模块: Book 5 Module 3 Adventure in Literature and the Cinema, Book 6 Module 2 Fantasy Literature---Philip Pullman,和Book 6 Module 5 Cloning。

2.按话题复习高三课文的过程展示。

课文复习按话题模块进行,话题进行的顺序按难度或按课文的单元排序进行,话题模块也可与时事结合。把话题模块由易到难排成学习和复习序列,以高一为基础,高二为发展,高三为拓展,课外辅导材料为延伸,逐步形成一个提升的学习过程。以下以“Music”话题模块(Book 2 Module 3 Music, Book 6 Module 4 Music和Book 7 Module 4 Music Born in America)为例进行的高三教材课文复习案例展示如下(两个课时):

(1)教学目标:以Music为话题,通过复习Book 2 Module 3 Music, Book 6 Module 4 Music和Book 7 Module 4 Music Born in America,掌握大纲要求掌握的词汇、句型、语法、语言点、篇章结构等方面,归纳课文中常用和常考词汇的基本用法、语法特点、适用条件以及相关知识点的异同比较,归纳复习之后,再配上高考考点及对应练习,尤其是结合高考题型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2)学生情况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三3班(政治B班)和高三4班(历史普通班),学生的英语水平较低且有差异,甚至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不能用简单的语言来描述人或物。

(3)教学设计:音乐是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先由学生喜欢的歌星导入,如周杰伦的新歌----青花瓷,再顺利过渡到课文话题复习。

(4)教学过程:

词汇:词汇的复习以Brainstorming 为主。Brainstorming(头脑风暴法),又称智力激励法,是由美国创造学家A.F.奥斯本于1953年正式发表的一种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现已成为流行的一种课堂活动形式。使用Brainstorming这种技巧的目的是为了集中给学生一个想象和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集思广益,激活其头脑中各种相关的图式,比如,想法、概念、形象和印象等。

转贴于

教师根据事先设计好的训练内容,提出话题,激活学生的大脑思维,学生在被激活的知识图式中搜索有关的素材,使它们像暴雨过后的峡谷一样,涓涓细流汇集起来,蓄势待发,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将大脑中刚刚组织起来的话语像山洪般爆发出来。

语言点、句型、语法和篇章结构:结合高考题型中的完形填空或语法填空来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Read the text Music Born in Hong Kong and fill in the blanks with proper words.

Cantopop attracts huge 1

in Hong Kong and has spread 2

. It expresses harmony and 3

. The starts don’t wear 4

clothes. They are so neat and 5

that any mom wants their kids to watch them. Nearly every singer also acts in movies and their DVDs sell 6

. They work hard and the 7

is hot. They keep to a 8

of concerts and TV shows. The fans are 9

their stars. Cantopop isn’t just a type of pop music but a 10

.

写作训练:写作训练的主题要选择与本话题模块相关的话题,在选择写作主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主题要具备可操作性。不能选择那些冷僻的、学生不太了解的内容。2)主题的面要适当。有时可化面为点组织活动,如围绕话题“Music”进行训练时,可按高考题型将其分为“Basic writing”和“Task writing”两部分的形式进行训练。

1.Basic writing:用5句话描述下列材料

1).音乐:人类共同的语言。

2)类型:古典音乐、流行音乐、乡村音乐、蓝调、民谣、摇滚等。

3)音乐:影响人们的心情;传递(convey)思想和情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

4)今天,越来越多的年青人喜欢音乐,听音乐成了最普遍和最广泛的消遣方式。

One possible version:

Music is one kind of common languages of human beings. There are different types of music in the world, including classic music, pop music, country music, Blue, Rock & roll, etc. Music can influence people’s moods . It can convey thoughts and feelings too, so it promotes understanding between people. Today more and more young people are fond of music, and music has become the most common and universal way of entertainment.

2.Task writing:这部分一直是学生失分较多的重灾区,多数学生也存在一定的畏惧心理,因此用讨论式的方法进行写作指导比较能被学生接受。

最近,你班试行在课间播放音乐,同学们对此私下议论,看法不一。请你根据下表所提供的信息,给你的班主任Mr. Edward写封信,客观地分析大家的看法。

大多数同学认为 部分同学认为

播放音乐能活跃气氛 课间时间太短,播放音乐达不到预期效果能使大脑得到放松,减轻疲劳 课间需要的是安静,而不是嘈杂的声音能给大家带来欢乐和美的享受 有些同学上课后还沉浸在课间听的音乐中

One possible version:

Dear Mr. Edward,

Recently we have carried out the practice to play English songs during the class break, and the students have had many talks about it. Their opinions mainly fall into two groups.

Most of us agree that music should be played. As we know, music can produce a lively and happy atmosphere. Besides, music brings us relaxation after hard study, which reduces the tiredness. Listening to music also makes us feel happy and nice. On the other hand, some students don’t think so. In their opinion, they can’t get the expected result by playing music, as the break between classes is too short. What is needed during the break is peace instead of noise produced by the music. Besides, in class some students are still lost in the music they have heard during the break.

三、反思

第一轮是对课文基础知识复习阶段,是针对学生对已学基础知识, 以课本为主,边进行高三的课文教学,边对高中的内容如语音、词汇、语法和惯用法等语言知识进行查缺补漏和系统化训练。这一阶段主要是讲透语言点运用,对各单元的知识要点进行梳理,同时应注重基础词汇、词组、常用句型和课本对话等知识,并通过配套练习、培养学生的运用英语知识能力。

在复习过程中,还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来巩固和增强复习效果。做到如下几点:

(一)根据复习的话题模块,布置难度适中的课堂练习和课后练习。

(二)循环自我检测考试,即每学完一话题模块后,进行测试,对试卷进行评分登记,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

(三)阶段性测试。对各话题中可能作为高考考点来考的内容详细讲解和反复训练。

每个话题模块除精选课本上的词汇、语法、填空或阅读理解习题进行即时训练外,还结合高考第一轮复习资料中高三部分套题对学生进行反馈训练。同时还适当穿插语法专项、句型翻译、阅读理解和完型填空强化习题。

四、话题、功能、结构结成一体

第5篇

一、广西高中新课改下语文教学对策的分析

广西各所高中学校,正在全面实行新课程改革,但是还是有一部分高中学校在教学模式上较为单一,教学观念比较陈旧,严重影响了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高中语文教师应当针对这一实际情况,转变教学观念,在语文课程教学中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深化改进教学模式,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1.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应当针对一些较为典型的知识内容进行讲解,使语文课堂教学形式呈现多样化,同时提出一些能够启发学生逻辑思维的问题,锻炼学生在语文课程学习中的创新能力与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

2.重视实践教学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实践教学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教学活动,对于学习与生活有一定的感悟与体验,从而对学习与生活有一个新的认识。教师在实践教学活动中,还要重视对学生的鼓励与认可,培养学生在语文课程学习中的信心,提高学生的个性思维能力。

3.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多媒体技术

教师应当重视学生在语文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围绕着学生的特点与学习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教学方案,将语文课程中重要的知识内容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多媒体设备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了解语文教学中的新动态。例如,教学《再别康桥》,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文章中的情形展现出来,利用多媒体软件制作相关的图片与动画,然后教师可以针对文章进行提问,如文章中蕴含着怎么样的思想感情?对于文章有什么样的印象等,让学生在课堂上展开讨论,引导学生鉴赏《再别康桥》中的语言美、意境美以及情感美。

二、广西高中新课改下语文复习对策的分析

1.语文教师在复习中的主导作用

(1)明确语文考试中的方向

教师应当深入地分析与研究语文考试中的出题方向,把握语文试卷中的难点、重点以及薄弱点,在学生复习中突出语文考试中的重点、难点,同时还要让学生关注薄弱点,然后制定出相应的复习计划,让学生进行复习训练。

(2)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复习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师要重视学生对语文基础理论知识的复习,巩固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课前进行复习活动,如字词句改正、美文赏析、名句默背、口头作文等。

(3)总结答题方法与解题思路

语文教师在教学复习中,要对语文课本中的各个章节、课时进行及时的讲解,然后总结出答题的方法与解题的思路。例如:习题评讲课中,教师的评讲要有规律性、针对性以及变化性。

(4)掌握语文教学内容的难易度

学生在语文基础与学习能力上存在差异性,所以教师在引导复习的时候要掌握知识内容的难易度,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与个体辅导。

2.学生在语文复习中的主体作用

(1)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复习,对于复习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对学生做题时出现的比较典型、常见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

(2)学生应当积极配合教师制定的复习计划,在整体复习的思路与方法上与教师保持一致。

第6篇

语文复习课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需要通过相应的教学组织形式和科学方法,才能把学生大脑皮质中处于潜意识状态的已学知识唤起全部记忆,牢固掌握,并进一步形成能力。上好复习课,就能达到整体记忆,深刻理解,灵活运用教学目的。

一、有效提高复习的前提是优化的设计和组织复习课的设计应以唤起记忆、巩固消化为中心,以打牢基础、强化能力为目的,以精讲巧练、讲练结合为原则,而具体组织复习课,可参照“四步”进行。首先是“遍”步,即老师精讲。

老师在认真钻研教材,管理归类好知识点、能力点、德育点的前提下,准确地、概括地、简洁地对将要复习内容的重难点进行深入浅出的解剖,拟成具有启发性的综合思考题,板书给学生,以形成知识的骨架和思维的阶梯,发挥“导”的作用。

这步,要求老师必须把复习的某一单元或某一类型的知识进行反复研究,抓住关键,理出规律,必须精心设计思考题,运用自如地驾驭教材。只有这样老师才能发挥启迪和引导作用。其次是“反刍”步,即让学生读书。

老师的巧妙启迪、引导,是为学生有目的地读书服务的。那么这里的读书,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读书,而是要求学生带着问题(思考题),在老师指导下读书,边读边思考,把书读懂,唤起记忆。把知识反复咀嚼,带着的问题解决了。

知识梳理、唤起记忆的这个初步目的就达到了。读书过程中,教师必须对读的方法进行具体指导,提出明确要求,学生必须四管齐下:眼到、心到、口到、手到,真正读书。第三是”消化”步,即让学生练习。

学生唤起了对知识的记忆,这远远不够,还必须巩固消化,使基础更牢固扎实,能力得到强化形成语文素质,这才是语文复习的全部目的。要真正达到目的,就必须进行一定量的练习,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练习到底是要求精讲多练,还是精讲少练呢?

笔者认为既不能多练,也不能少练,而要精讲巧练。练的量的多少应当根据复习内容的容量大小和知识的难易,老师灵活掌握。最后是“反馈”步,即多种形式的检查和矫正。

学生练习后,不能一做了之,老师一定要采取简便有效的方式进行教学信息反馈,及时补缺补漏,或同位批改,或全班批改,或组长批改,或老师评讲、兄弟班同学交叉改,或老师抽样改等,收取改后的试卷,迅速了解情况、对练习中出现的倾向性问题必须及时“回炉补火”,进行个各别辅导,或发挥学习优秀者――“小助手”的作用来解决。

以上四步,其中前两步主要是围绕唤起记忆,整体感知复习内容而设计的,后两步主要是围绕打牢基础,巩固消化,强化能力,形成语文素质设计的。

二、科学的图示法能有效提高复习效果

科学的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多年的实践,通过对各种复习方法的尝试,我认为设计好简明精要的图示,配合必要的语言描述进行语文复习,是一种好方法,具体说来,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延伸性强。由于复习课不同于新课,内容都是学生学过的,只是由于遗忘的作用,使原有的知识信息淡化了、模糊了。复习的时候,只要老师恰到好处把课文的浓缩图再现出来,学生就会以设计者浓缩的思维轨迹放射开来,扩展开去顺理成章地理解和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尤其是语文课本中的长课文,诸如散文、小说、戏剧等,少则三五千,多则近万字,通过板书图示,对这些课文“提要勾玄”“凝精聚妙”将课文内容浓缩在几个字、十几个字,或几十个字之中。比如复习《背影》将课文内容概括为“父子情深”四个字。

2.启发性强。整个中学语文知识系统分散和包含于各册课文之中,分散或逐步复习,显得零零碎碎,难以奏效;把它们全部集中起来又枯燥乏味,而且脱离教材,搞不好就犯脱离《课标》的错误。

比如六册书可以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各种文体来复习,就其特点加以复习,采用网络图,联系起来板书 (板书略),产生了“枝枝相交通,叶叶相覆盖”的整体印象,加深记忆痕迹,优化了记忆结构,较好地启发了学生的思维。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3.比较性好。“比较”被称为“艺术的超级武器”,在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在复习阶段,搞好各知识点之间的比较区别是十分重要的。而板书图示(包括表格)不失为一种简洁实用的好方法。

整个中学知识的方方面面,都可以用丰富多彩有板书图示、表格显示出来。比如复习初中第一册的三篇论文时,我们只要出示一份比较表,然后让《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学生对照课文填好表中的空格,这三篇课文的中心论点、论据、论证方法、论证方式、写作特色等知识就洞若观火了

4.系统性强。整个中学语文知识是一个大系统,里面包含着好些既各有特点,又互相联系的小系统,诸如语文知识系统,文体知识系统,文学知识系统等。

复习时把整个语文知识系统分成若干个小系统;然后把这些小系统视作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整体”,并根据这些整体特点,按由浅人深,由表及里,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对一个小”整体”进行有条理、有系统地复习。

5.趣味性足。目前,有些老师的复习方法是从第一册开始,逐课地“炒原饭”,从字词句篇,到语修逻文,面面俱到,再教一遍。教师在台上侃侃而谈,学生在台下恹恹欲睡,语文复习毫无趣味性可言,也难怪复习的效果不佳了。

第7篇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媒体教学以其直观、生动、形象且信息量大等特点而备受教师青睐,成为一种被广泛采用的教学手段,而由于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教师更愿意采用多媒体来授课。在近几年来的实践中,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暴露出一些弊端。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对多媒体语文教学进行“反思”。如何正确利用多媒体来辅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成为每个语文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现行高中语文教材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跨越古今中外,包含小说、散文、诗歌等,应有尽有,很多文章语言优美,内容生动形象,文质兼美,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而多媒体教学的特点是直观形象、信息容量大,特别适合语文学科的教学需要,合理的使用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首先合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弥补学生阅读面及生活阅历的不足,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学习《中国建筑的特征》这篇自然科学小论文时,里面涉及了一些专业术语,如斗拱、举折等,这些专业术语单凭文字的表述很难在学生脑海中呈现出具体的形状,即使在生活中见过,恐怕也很难与这些词语联系起来,而这些也并非能靠丰富的想象力可以解决的,多媒体的使用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难点,可以以图片的形式直观的展示在学生眼前,加深学生的理解。在学习小说《边城》时,里面所描绘的秀丽的湘西风光及风俗人情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来传达给学生,使学生在优美文字的表述及图片展示中更好地去感受文章所传达的人性美,更深层次地感受文章所蕴含的情感。

其次,可以营造氛围,唤醒情感,增强感染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比如《荆轲刺秦王》一文中,在学习“易水送别”这一场面时,可以播放《易水送别》作为背景音乐,学生在音乐的感染下,想象着英雄诀别的场面,能够更快进入诀别时的悲壮氛围,更容易感受荆轲“一去不复返”的英雄气概。在学清照的《声声慢》时,可以用二胡曲《江河水》作为背景音乐,渲染悲愁的氛围,感受诗人历尽磨难后内心的愁苦之情,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感受诗歌所蕴含的情感,最终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最后,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课堂,扩充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量对课堂的教学效率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而语文学科所涉及的知识面是广博的,一些教师由于自身原因和环境条件的制约,知识来源较单一,知识面狭窄,这直接制约了课堂的容量,导致课堂教学内容单一,也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学习效率低下。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介入,可以使教师摆脱想多传授知识却苦无资源可用的尴尬境地。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与教学相关的网络资源展现在课堂上,扩充课堂内容,从而弥补自身知识面狭窄的不足,也使学生能够开拓眼界,从而做活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弊端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在《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一文中告诫说:“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信息技术带来的不只是积极的效应,也给我们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和问题。”尽管多媒体辅助教学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但我们也应认识到如果不能合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质量。

第一,过分依赖多媒体辅助教学,会使课件“统治”了课堂,剥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新课程标准要求要注重对学生认知方法的培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该是在老师的引导下,使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地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获得成功的经验。我们一再强调打破传统课堂上教师的“一言堂”,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而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就会使机器代替“一言堂”的老师,让课件“统治”了课堂,学生成了旁观者。学生缺乏真实的阅读感受,缺少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其语文学习能力显然难以提高。

第二,会导致喧宾夺主,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分散了学生注意力。多媒体辅助教学使用的初衷是有效整合学习资源,提高课堂效率。但在实际操作中,一些教师为了追求课堂的新颖,哗众取宠,在多媒体上下足了功夫,图片、音频、视频交错纷呈,看的人眼花缭乱,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内容看似充实实则空洞,更重要的是限制了学生想象的空间。中国画讲究“留白”,课堂也是一样的,要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想象的空间。如在讲《雨霖铃》这首词时,需要教师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述中,引а生去感受清秋别离的氛围,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个学生脑海中所展现的画面是不一样的,需要留给学生思维体验的空间。但若把这些都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直接展示在学生面前,即使这些图片或视频再精致,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严重的,违背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初衷。

第三,过分追求多媒体课堂教学的高密度、大容量、快节奏,而忽视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不能够因材施教,给课堂教学带来负面影响。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在制作课件时,一些教师将本应写的板书或一些学生思考后得出的答案全部以幻灯片展示,看似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而实际上学生缺少了必要的课堂读书、思考与讨论的时间,缺少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机会,学生没有在教师的语言感召下获得真实的阅读体验,多媒体变成了答案的展示台,学生迷惑的神情、困惑的眼神,教师都视而不见,没有了眼神的交流,没有了情感的交流,课堂中人性化的师生人际交流被冷冰冰的“人机交往”所取代,在学生心目中这样的教师仅仅只是“电脑的操作者”,学生不能够“亲其师”,又如何能“信其道”,在这种情况下,“提高课堂效率”只是自欺欺人罢了。

第8篇

怎样既能摆脱“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的现状,又能切切实实培养学生语文兴趣,养成语文思维的好习惯,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呢?我们以小说《皮影戏》为例,浅谈我对课堂资源生成的一点想法和做法。

想要真正做到这点,首先是教师的自身素养要提高,认识要转变。阻碍语文课堂转变的很大因素来自于教师,教师从学校毕业后,很少参与到再次的系统学习中去。因此,他们的知识结构依然停留在几年前甚至是几十年前,这种与新的知识理念的脱节,让教师不能站到高处,一览众山小。教师眼里的世界小了,他们能带给学生的世界自然是更小的。因此,我们提倡终身学习,我们要重视教师的再学习。教师要接触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用更多的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

第二要树立学生的资源意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参与进来,这样的课堂才是生动的,有效的。学生的参与建立在兴趣的前提下,因此,教师要循循善诱,让学生有自己思考的意识,鼓励学生认真细读,大胆质疑,敢于发出不同的声音,让学生明白学习应成为自己的事,自己主观上去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第三,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应充分备课,在课前预案时做好充分的工作。对文本的解读要解放思想,让文本解读丰富化、多样化。在丰富多样的解读中去挖掘更多的动态的课堂生成性资源。我在备《皮影戏》这篇小说时,对于小说的基本内容的进行了梳理。对于皮影张这样一个人物形象的把握,开头繁复的制作过程的描写,以及几次精彩绝伦的皮影戏的描写,都要带领学生仔细去品读,同时还要注意文本最主要的写作手法:对比手法的运用,这背后蕴含的作者的情感取向。另外,我特别注意了小说主人公皮影张的命运。因为主人公所处的特殊的历史社会背景――“”前后,这也是他人生命运转折的时期。这样一位民间艺人,为了自己心爱的皮影艺术,最终将生命最绚烂的时刻绽放在他所挚爱的艺术当中。这是最让我动容的。因此,我就想到了,由此引导学生去进行更深更广的思索,结合现实的社会,结合我们有限的生命阅历,结合我们读过的经典作品,去思索社会、人生现象以及人生观、价值观问题。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准确解读文本。让学生发现,开头对于皮影道具的制作的描述,既有对皮影艺术的赞美,又对人物形象有烘托作用,也为下文皮影戏的刻画作铺垫。带领学生正确认识这样一位民间艺术家,他表演灵巧,严肃少语,爱国正义,命运坎坷,最终为了艺术而献身。我们能读到作者对皮影艺术的赞美,对这些艺人悲惨命运的同情,对现代社会冷落传统艺术的批判。当然只读这些,我们足以应付后面的题目,但是要能够开发学生的思维,捕捉学生的奇思妙想,还需要适当的拓展,引导学生去感悟、体验,合理地进行想象,深入挖掘甚至是探索质疑,填补文本阅读时发现的“空白”,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促进课堂生成新资源。于是,我就引导学生去思索,民间艺术经历了这样的大的波折,依然留存了许多下来,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些民间艺术?关于民间艺术与现代歌舞的争辩,是否需要完全摒弃现代歌舞?当今社会是否还有这些“皮影张们”,虽然处于新世纪,他们是否能得到应有的社会认同?这些问题的探讨,既能提高学生对某一问题的认知,使其思想性更加深刻,又能联系文本与现实,联系阅读与写作,这样的阅读与写作才是鲜活的。

课堂生成性资源是动态的,教师要在课堂上及时、准确地捕捉到有效资源,并能合理利用,课堂将不断涌现精彩,出现更多的鲜活的灵感。课堂上,教师要敢于放手,要给学生时间独立思考,尊重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思维能力。但个人的思维有很多的局限,我们要借助合作、探究,以及借助工具占有更多的资源,才能分析、解决问题。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思维成果,并给予及时的评价。我们学生在我的预设问题中,谈到了现代社会也有正能量,不是一味的捧杀。我们现在留存的民间艺术当然也需要更多的关注和保护,让年轻人爱上老祖宗留下的古老的民间艺术,艺术才能有生命力。我们还有学生关注到了现在的民间艺术家,谈到了他们的生存状态,有的成名,活得滋润了,把他们手里的艺术传承下来了。但也有艺术家挣扎在生存线上,甚至被现在的某些法令、制度逼迫得躲在社会一隅。于是我让学生们用自己的笔将自己的思考写下来,从这里,去窥探这一领域,去了解更多的相关的人、事,从这些人和事中去思考人生观、价值观。这些都是在课堂上研习小说《皮影戏》的同时通过学生的思索、探究中渐渐生成的。

第9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高效;单元复习

全面系统的复习课,可以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发展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归纳概括水平。复习课较新课而言更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通过复习所学知识,将信息反馈给教师,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在提问中提高和进步。然而一些教师反应:上复习课比较沉闷,连续不断讲一节课,口干舌燥,学生不感兴趣,开口说话的少,复习效果也不好。也有的学生反应:复习课没有重点,教师针对的是部分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复习速度偏快,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师的节奏。这些不利因素影响复习课的效率。那么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促进高效复习课的生成呢?

1、明确复习目标,计划要全面具体

制订明确的复习目标是高效复习课的前提,其能够帮助教师明确复习课的主要内容,制订合理的复习计划,把握教学重点,做到有的放矢、巩固知识点。有些教师的复习课缺乏全面性、整体性,复习计划没有列到教案上,上课就显得比较随意,东讲西讲,一节课下来根本无法复习重点,时间就到了。这样的复习课显然是不好的,为了避免这种现象,教师应精心设计复习计划,结合班级学生的学情及平时上课的讲授情况,制订全面具体的复习纲要。比如,复习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时,首先需明确本单元的复习目标,通过对课文的学习,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品读文章的主题思想,从文章中体味人间百态;还需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品味含义丰富的语句。具体的复习计划要紧密结合本单元的两篇重点课文展开,包括鲁迅的《藤野先生》和的《我的母亲》,让学生自主回顾学习的重难点,体会人生,深化对本单元主题的理解。

2、区分复习对象,设计要因人而异

复习课也要考虑学生的差异性,正如有些学生所抱怨教师上课讲的内容听不懂,自己跟不上,面向的都是成绩中上的学生。现实教学中确实存在这样的不良现象。这样一来,学困生落下的知识越来越多,学习越来越吃力,学习兴趣也随之减少。教师复习的目的是促进全体学生对单元学习查漏补缺。教师应考虑学生接收能力的差异,促使班级均衡发展,对不同的对象设计不同难度的复习要求,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例如:复习八年级第六单元描写景物的古代散文时,我设计了三种难度不同的复习思考题:要求学习较好的学生背诵《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及《诗五首》全文,且能翻译重要的字词和短语,赏析文章表达的情感;对于中等的学生要求他们背诵其中的重要片段,赏析部分语句包含的情感;程度较差的学生主要默写生字词,读课文,简单赏析部分句子。给学生安排适合的复习内容可以让学生乐于参与复习,更好地发挥复习的作用,提高复习的实际效果。

3、注意复习进度,要循序渐进

初中语文知识包罗万象,难易有度,它们相互联系又各具特点,复习时教师可以根据知识的特点,将知识重新归纳,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最终将知识有机接合在一起。可以从字词等基础知识的梳理、作者和写作背景的归纳、不同文体的写作特点及识记要点等方面出发。如在进行写人记事类的阅读训练时,可以结合典型例题,对学生渗透解题技巧,使学生明白“为什么”“怎样做”。学生需掌握人物形象的描写和刻画方法,了解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的作用,进而把握事情发展的起因、经过、结果,逐步把握文章的主题。

4、利用高新技术,创新复习形式

第10篇

我把试卷讲评工作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讲评阶段、课后阶段。

一、准备阶段

统计学生分数,记下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划分出分数段,圈出不及格的人数。按试卷结构分字音、字形、熟语、病句、科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等版块,并统计各版块知识的得分情况。将其与年级其他班级对比,与以前的考试情况对比,这些数据将学生此次考试的情况清晰地反映出来,为进一步分析试卷做好准备。

阅完卷后,我们语文组老师都会开质量分析会,共同研究探讨,交换意见,找出学生答题中突出的问题。例如:知识有漏洞、审题不清、答题不规范、卷面凌乱、心理紧张、时间分配不合理等。

接下来,我会细细审查每位学生的答题卡,在空白处写下评语:或指出不足,或勉励,或告诉他如何改正。用最直接的方法送给学生最需要的东西。然后,确定我要讲评的典型题,把大家的问题归类,想好下一步的整改措施。

二、讲评阶段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准备工作做充分了,接下来的讲评自然“头头是道”。

1.趁热打铁

经历了考场上的奋力拼搏,学生的情绪达到最高点,一考完就急着打探自己的成绩。而且,此时他们对试题对自己的解答思路记忆犹新,趁热打铁才能事半功倍,试卷讲评越快越好。我们学校的老师白天监考,晚上判卷,每天都加班到深夜,第三天上午就把答题卡、成绩反馈给学生,下午开备课组会,第四天再用一节课,讲评就结束了。

2.摆正位置

给出一些具体数据,帮学生在全年级的横坐标,个人发展的纵坐标中确定自己的位置。用大家的答题情况,试卷的难易程度来衡量成绩,避免某些同学自以为高高在上,沾沾自喜,停滞不前;也避免使某些同学垂头丧气,一蹶不振,失掉了学习的积极性。适当的表扬一批同学:或成绩优异、或卷面整齐、或答题规范、或比以前有很大进步……“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此可充分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详略得当

讲一套试卷,安排两到三个重点作为专题精讲。其他内容,有的粗略讲一下,点到为止;有的甚至可以不讲,科学使用宝贵的课堂时间,如果“面面俱到”其实是“面面不到”,收效甚微。学生也会感到厌烦,听不进去,开小差。例如:我们刚模拟了一套黄冈题,我发现大家在文言文翻译方面有大进步,但可惜的是不注意一一对应,偏要概括;另外,作文中注意去扣题,去引材料,只是材料引得干巴又生硬,显得很笨拙。我把这两个问题作为重点,统计得分情况,将部分同学的答案摘抄下来,读给大家听,并与参考答案作对比找出差距。有针对性的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比盲目地乱讲一气要好得多。

4. 借题发挥

高考内容虽说相对稳定,但命题人也在不断推陈出新,可谓防不胜防,我们只能引导学生“以不变应万变”,夯实基础,拓展思维,把握题目的脉搏,灵活运用知识。例如在市一模的成语题中有一个句子,“颜真卿的墓葬竟然藏之名山……”。大多数的同学不清楚“藏之名山”的意思,但大家都能看出来这个成语用错了,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所以说“授之以渔”比“授之以鱼”更重要。

讲题还不能只是就题论题,要联系课本知识,延伸、拓展、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以点带面。例如:作一道诗歌鉴赏题,高适的《塞上听吹笛》,问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大家一看是边塞诗,不细分析就答什么凄凉、愁苦、与家人的离恨、厌恶战争……事实上它与其他许多边塞诗不同,高适写景,表现将士牧马归来,胡马北去和平宁谧;写笛声,表现些许怀乡之情。这时我写出了李益的一首《夜上受降城闻笛》与之对比。可以说两首诗完全不同,李诗写景,表现边塞环境的险恶和景象的荒凉;写笛声,表现怀乡的迷惘和悲凉。经过对比、鉴别,学生们熟练的掌握了边塞诗的特点,同时也提醒我们要细心审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5.师生互动

讲评试卷次数多了,自然会使学生精神疲乏,如果老师再一言堂,抛开学生自我陶醉,更让学生昏昏欲睡。高三的学生求知欲强,课业负担重,老师们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有时我会让某些同学来回答问题,读自己的答案,上讲台,说出自己的心得、感悟,甚至大胆质疑,小组讨论。还有的时候气氛有点沉闷,稍稍调剂一下。 有一天,讲到一个难点,大家听得好像没了信心,没大反应。后边一个同学不知联想到什么急着和周围几个同学交流,形成一个小团伙。我停了下来,叫他回答问题,他答不上来低下了头。我说:“你把好几个同学拉拢了去,这不是挖老师的墙脚吗?”我刚讲了“挖墙脚”这个词大家都笑了,他也脸红了。我发现同学们一下子就精神了,接下来配合得很默契。

有时我在讲评之前先征求一些同学的意见,问问他们的答题思路,有何困惑,有什么感受,以助于我确定重点,同时他们也感觉老师特重视自己,听起来更起劲儿。

6.确定目标

讲完重点,随即确定好目标,争取在下一次的测试中不犯同类错误,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体系,引起重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例如:这次考试提出要求,作文要写够八百字,那么下次考试我就着重挑出不够字数的同学,重写这篇作文。这样的话两次下来就基本克服了字数不够的问题。如果我们利用好每一次讲评机会帮学生确定目标、实现目标,那么日积月累将是不小的进步。有时也帮学生确定各版块目标分数,总分的目标分数,达到了的给予鼓励,没达到的继续努力,增加大家的学习动力。

三、课后阶段

第11篇

步入高三,语文新授课基本结束,主要任务是语文基础知识的系统梳理和各类高考题型的专题复习。传统的复习课有两大弊病:一是学生做题多。一开始还有些效果,然而日复一日的练习使学生的兴趣和信心渐渐消磨殆尽;二是老师讲的多。学生听得很累,时间一长就昏昏欲睡,可谓高耗低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早就指出:“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究竟如何从根本上提高高三学生语文的实战能力和竞技水平,给复习课插上一双轻灵的翅膀呢?笔者积极实践“活动单导学”模式,使高三语文复习课旧貌换新颜,带来了不少惊喜和收获。

二、“活动单导学”模式下高三语文复习课的特点

“活动单导学”模式是以活动单为载体,以活动为主线,主张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现学习目标的一种有效教学形式。“活动单导学”模式下的高三语文复习教学,即以小组为单位,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以活动单为媒介,学生主要通过答案比对、尝试评分、失误归类、对策研究、模仿借鉴等多样化的活动进行自主探究、总结,在老师的导引下提升完善,探讨解题策略、提高解题能力的过程。

“活动单导学”下的课堂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发现者、合作者、实践者。老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学生复习“活动”的助学者。通过创设情境、点评提升等方式使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活动落到实处,高效地实现学习目标。

三、高三语文复习课“活动单”设计

“活动单”是“活动单导学”模式下学生课堂活动的导航仪,一般由课题名称、学习目标、活动方案和课堂反馈四个部分组成。其中活动方案是“活动单”的主体,每个“活动单”中一般设计3~4个活动方案。每个活动方案下面还可以有几个子活动。活动过程设计的问题要明确,语言要简洁,各个活动间要有层次性。

四、高三语文复习课应用“活动单导学”模式的效果

(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俄国文学泰斗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的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复习课也不例外。“活动单导学”以丰富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愉快主动地参与复习,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的声音高了,激烈的争论多了,轻松的笑声也有了,学生真正享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二)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这种复习课上,学生再也不是被老师牵着线走的“木偶人”,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活动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想学、会学、乐学,学习的主动性明显增强,学生的学习成为真正有意义的学习。

(三)提高了课堂的复习效益

“活动单导学”模式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师“讲”学生“听”的形式,学生的“学”变成课堂的基本特征。传统复习课的枯燥沉闷不见了,我们看到的是学生积极的行动,他们自主思考、交流讨论、激烈争论,班级里各种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活动中有所学,有所得。活力高效取代了高耗低效,复习课的效益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高。

(四)促进了师生的共同成长

第12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 课后 复习 问题

复习是为了巩固所学知识,而复习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同学们考试成绩的高低。那么,怎样才能进行有效的数学复习呢?本文提几个建议,供同学们参考。

1学会反思

复习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温故知新,使知识结构化、系统化。而达到这一目的的前提是回顾知识,把知识从记忆库中提取出来,然后根据需要,组内再进行分工合作,对知识进一步整理。数学复习是一个反思性学习的过程。首先,反思所学习的知识,技能。本节、本章涉及哪些知识,自己是否已达到所要求的程度;其二,反思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中学数学中蕴涵着丰富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在复习过程中,反思一下课堂中涉及到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这些数学思想方法是如何运用的,运用过程中有什么特点,这样的思想方法是否在其他情况下运用过,现在的运用与过去的运用有何联系和差异,有无规律;其三,反思基本问题(包括基本图形,基本图象,基本等式等),典型问题,弄清楚本节、本章有哪些基本问题,哪些典型问题,平时碰到的问题中有哪些问题可归结为这些问题;其四,反思自己的错误,准备一本纠错本,把平时出错的问题记下来,并经常拿出来看看,想想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对每一堂课的复习,应放在当天做作业之前完成,养成先复习后做作业的习惯。

2学会整合

数学复习是一个整合知识的学习过程。在反思的基础上,一要梳理知识,理清脉络,把所学内容变为自己头脑中清晰的知识结构图;二要系统地,多方位地去探寻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三是从数学知识中提炼、概括出对数学内容的本质认识,总结解决问题的一般方式、途径和手段。整合过程,就是一个把书由厚读薄的过程,是一个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重新组织所学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建立联系,深化理解的再学习过程。

3学会运用

数学复习应在数学知识的运用过程中进行。对于中学生来说,学习是目的,运用是为了加深学习,即通过运用,达到深化理解,发展能力的目的。

首先,要把新知识的学习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结合起来,在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善于运用已有的知识。其二,在解题中,不仅要分析解题,更重要的是要总结为什么这样解,如何想到这样解的,进而提高解题的能力。要把审题,解题后的回顾、反思作为重点,在“前思后想”中总结相关知识的作用、意义,变潜意识运用数学概念、性质等为显意识运用,变盲目碰撞为有目的、有策略地运用,变机械性练习为在数学思想方法指导下的探究性解题。其三,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在复习过程中养成自我反馈和查漏补缺的习惯,养成学后实践,自我评价及反思的习惯,养成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养成善于与他人交流的习惯。

4学会创新

数学复习是一个温故知新的学习过程。在“创新”意识的指导下,努力搜索与问题相关的知识,多方位,多角度地看待问题,从而达到对有关知识的活的复习和运用,形成对知识的一种最佳组合。要努力探寻与其他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总结一般规律,同时要挖掘其新的意义,新的作用;在数学解题练习中,特别是对典型题,更要多想一想是否有其他新的解法,是否有更简捷的解法,代数问题能否用几何方法来解,能否用函数等方法来解,等等;在开放题的求解过程中,不仅要重视解法的多样性,答案的不唯一性,更要重视方法及解答过程的比较与鉴别,在比较与鉴别中复习所运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所运用的知识、技能。

5教学设错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根于错,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适时合理地“设置错误”能使学生及时地发现错误,在此纠正错误中,透过表面现象,抓住问题的本质,全方位、全角度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心智状态出发,抓住学生的原有的认识和新授知识的矛盾及知识能力不足产生的障碍,并以此“设错”,在学生与问题之间构造“桥梁”。教育心理研究表明:思维的动力来源于学生认知结构与学习内容之间的不协调,学生思维是否活跃主要取决于我们有没有解决问题的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探索和求知欲望。“设错”犹如一石投入学生的脑海,必会激起思维的浪花,激起智慧的涟漪,从而激起学生强烈的探求新知识的愿望和动力。

6例题、习题的教学

课本的例题、习题一般是直截了当地给出结论,如果例题本身提出的问题是具体而明确的,老师不应以得到例题有解答为满足,而应进一步加以探索,挖掘其中蕴含着的值得深思的问题,通过适当变换或改变条件与结论,或改变图形位置,或引申拓宽。让学生去探究,去猜想,使学生在原题基础上产生联想,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7优化认知结构

第13篇

高中语文总复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近年来,由于教育部对体制改革与教学过程的不断优化,对高中语文教学工作引起了高度的认识。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特点,选用合理的方法指导学生复习语文课程,最重要的就是严格遵循高中语文复习教学规律,采用有效的学习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样一来,才可以切实提高高中语文总复习的质量,在使学生获得较好的语文成绩等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本文作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语文总复习技巧与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希望可以对高中语文总复习产生一些积极影响。

【关键词】

高中语文 复习技巧 探讨

1.前 言

进入高三阶段后,证明学生已经踏上高考的路途。众所周知,高三教学不仅非常枯燥,而且非常艰辛,因此,想要从根本上提高语文复习的质量,既要求教师应该认真工作、刻苦钻研,又要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总结,为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做出巨大努力。以下是对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语文总复习技巧和方法进行的详细阐述。

2.正确对待复习

在高中语文总复习阶段,有些教师错误地认为复习等同于复收,借助复习弥补之前的学习漏洞,这样一来,教师只是让学生进行简单的练习,有些采用课堂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回答;也有些教师只是粗略地将重点知识重复一遍;甚至有些教师认为复习课可上可不上,并没有布置更多的学习任务。然而,上述观点是非常错误的。事实上,复习是整个高中教学阶段不可缺少的内容,特别是进入高三阶段,总复习极其重要。教师引导学生科学的复习,能够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以便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并且,通过对高中语文的总复习,能够使学生及时查缺补漏,教师可以举一反三,及时弥补教学不足。这样一来,教师必须正确对待语文的总复习,同时还要制定一套完善、可行性较强的复习计划,认真备课、采用合理的复习方法,从而提高高中语文复习的质量。所以,复习质量的提高,教师的任务极其艰巨。

3.优化复习教学的创新性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高中语文复习过程中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要受传统教学方法的约束和限制,更多的是让学生进行创新思考。例如,在鉴赏诗歌过程中,通常是采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其中,“知人”指的是将作者和作品紧密联系在一起;“论世”指的是要将作者所处的时代与背景加以了解,从而更好地了解作品。近年来,高考始终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为减少猜题、押题产生的负面影响,考试题目的诗歌尽量不选择名家名篇。这样一来,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时,应使学生把握作者的情感,传授给学生一套鉴赏诗歌的可行性办法。

4.明确复习目标

对于高中语文复习目标的确定,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学习。在进入语文总复习阶段,应该熟练掌握知识体系进行合理复习,重点是对重点和难点的复习,这样一来,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减少解题阻碍,紧扣得分点。其次,结合课程标准进行复习。高中语文复习按照题型、内容等完成复习目标。尤其是教师把握好题目的难易程度,如果选择的复习题目较难,那么很容易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题目难度偏小,又达不到考查学生的目的。再次,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复习。教师要正确把握学生的求知心理,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要分别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因材施教。

5.突破重点与难点

近年来,高考试卷中,对诗歌或者文章的鉴赏比例非常大。这样一来,“赏析”成为语文复习较难的一类题目,由于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没有太多的知识储备,因此,担心此类问题的学习。一般来说,对诗歌、文章的赏析都是对作品写作技巧、内容等进行理解,任何一种问题都离不开上述题目的分析。只有多进行此类练习,便会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由此看来,想要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是非常简单的。

6.总结复习规律

在进入高中语文复习阶段后,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理清知识结构,进而找出规律。例如,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不善于运用成语,但是,对成语的应用又是很常见的题目。所以,在复习阶段要进行总结。如,在语句中应用“络绎不绝”一成语时,应用的对象是人,而不能是其他事物。

7.优化复习方法

高中语文复习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准确解决的能力。想要达到此目标,只靠教师讲解是远远不够的,最主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去思考和解题。因此,教师就应该帮助学生总结解题技巧。例如,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快速阅读文章、通过所学知识,大概了解其内容;第二,结合题目要求,在文章快速找到此句子;第三,试着去翻译,从而找出最为合适的答案。如果题目要求翻译文章的某句话,那么就要把它放在文章中的段落中去理解,结合语境,其他和所翻译语句无关的直接可以不考虑。一般来说,解决文言文题目的思路大致相同,尽管出题的方式多样化,而学生只要熟练掌握解决方法,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语文总复习的效率,使学生在高考中取得更为优异的成绩。

8.回归教材,强化语文复习导向性

高中语文复了需要题海式训练,还需要强化利用课本。对于学生来讲,学习语文更重要的是触类旁通,所以,回归教材是提高语文复习效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

对于语文的复习,学生需要对复习资料进行精心挑选,但是广度与深度不如教材。第一是其涉及面比教材更加全面,第二是深浅度把握不如教材适中。因此,教材才是最好的复习资料。

总体来说,想要使语文复习收到良好的学习效率,教师就必须结合教材要求,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利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复习,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复习教学过程中,从而快速深入地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提高语文综合运用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在高考中取得更为优异的成绩,从而在实践生活中,能够更好地应用语文知识。

【参考文献】

[1]张丽辉.浅谈高中语文总复习[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10)

[2]郝建梅.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总复习技巧探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23)

第14篇

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宗旨,以推进课程改革为契机,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前提,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以学生学法指导为突破,追求既有“山的沉稳”,又有“水的灵动”的普通高中语文教研,努力提高国家课程的二度开发水平,巩固并提升我市普通高中语文学科教学质量在全省的地位,初步形成具有苏州区域特色的普通高中语文教育风气,不断扩大我市普通高中语文学科教研工作在全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工作思路

1.坚持“一个中心”

即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在全省高中教学“减负”的大背景下,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地位愈加明显。

一方面,要争取、保证语文教学应有、足够的课时(如文科班课时);另一方面,要在既有课时基础上做文章,有效、优效、高效地开展语文课堂教学;再一个方面,也要研究课堂45分钟如何向课外延伸。

在教师层面,要引导研究不同类别的课堂教学,如周一语文课如何对学生双休自学进行检测,高三课如何把新授课与复习课区别开来,作文课如何把作前指导、当堂作文、作后讲评、学生修改、二次讲评等贯穿起来,试卷讲评课如何体现知识梳理、错题整理,名著导读课如何体现讲练结合……

在教研组备课组层面,要引导重视三个层面的课堂教学,即常态课(随堂课、推门课),研究课(专题复习研究、一课三教等),展示课(名特教师、学科带头人展示)。

2.抓住“两条主线”

一条主线是阅读,一条主线是作文。两条腿走路,要走得均衡,缺一不可。

关于阅读教学。三个反对:反对“泛语文”,反对“伪讨论”,反对“去文体”。

三个主张:主张课前预习,主张课堂点拨,主张文本细读。三个提倡:提倡读写结合,提倡课外延展,提倡专题学习。

关于作文教学。抓住“对不对”和“好不好”开展训练,前者是审题,后者是立意、结构、内容、语言、文体等,循序渐进地解决“写什么像什么”“写什么有什么”“写什么亮什么”这三个问题。要重视作文批改和讲评方式的变革。基本分拿不到,一律重写。

3.加强“三项研究”

即研究学生,研究高考,研究教法和学法。

研究学生。要研究学生的学习状态,状态远大于方法,方法远大于苦干;要研究学生的知识基础,看有无存在漏洞,需要不需要进行必要的补全;要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看是否方法到位,事半功倍。在不同层次(指学习基础)的学校和班级,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采用分层教学,甚至是个别教学。

研究高考。要研究高考命题,《语文考试大纲》,《语文考试说明》,江苏、全国、上海、福建等地高考语文试卷,特别注意2011年大小阅读命题变化;要研究高考阅卷,如文言文翻译给分模式变化;作文阅卷五类卷变为六类卷,记叙类文章再次得到强调。

研究教法和学法。特别是高三复习课,如何激趣导入,如何讲述考点,如何分析例题,如何教授解题方法,如何做好当堂练习,如何当堂讲评总结,如何布置课外作业,一定要成竹在胸。

4.落实“四大机制”

(1)区域联动机制。以学科研究中心(设在苏州市第十中学)为基地,在全市范围内抽调骨干教师,分别组成2011届高一高二高三语文学科中心组,开展集体备课、专题研讨、资料汇编等活动。在此基础上,举办全市高中各个年段的教学研讨活动。全市高中语文教研员及重点学校高三备课组长外出学习并落实学习报告制度。对张家港和昆山两市进行教研考察,总结经验。市直属、高新区、工业园区、相城区高三教学研究共同体继续活动,高三原则上每月安排一次,高一高二原则上每学期安排两次活动。

(2)资源共享机制。充分利用苏州市网上教师学校、苏州市高中语文qq群等阵地,实现高中教学尤其是高三教学资源的共享。苏州市网上教师学校以上传课例和课件为主;苏州市高中语文qq群(高一高二群群号51770895,高三群群号69136369)共享空间以上传专题复习资料为主。此外,继续编印《苏州市普通高中作文指导材料》《苏州市高中语文悦读》等。

(3)过程管理机制。强调高中三年是一个过程,要循序渐进。强调高三一轮、二轮复习是一个过程,避免复习无计划,见资料就用、逢题目就做、复习课就练、练过只讲答案的低效做法。

(4)信息反馈机制。做好数据汇总服务,帮助学校具体分析,落实到人,落实到学科专项;做好高考最新信息搜集和应对的服务。

三、本学期几项具体工作

1.暑期学生自学能力竞赛。9月13日-14日,高二高三,市区集中在苏大附中、苏州外国语学校。

2.高三备课组长会议(高三复习研讨会)。

3.高一语文教学研讨会。

第15篇

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宗旨,以推进课程改革为契机,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前提,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以学生学法指导为突破,追求既有“山的沉稳”,又有“水的灵动”的普通高中语文教研,努力提高国家课程的二度开发水平,巩固并提升我市普通高中语文学科教学质量在全省的地位,初步形成具有苏州区域特色的普通高中语文教育风气,不断扩大我市普通高中语文学科教研工作在全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工作思路

1.坚持“一个中心”

即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在全省高中教学“减负”的大背景下,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地位愈加明显。

一方面,要争取、保证语文教学应有、足够的课时(如文科班课时);另一方面,要在既有课时基础上做文章,有效、优效、高效地开展语文课堂教学;再一个方面,也要研究课堂45分钟如何向课外延伸。

在教师层面,要引导研究不同类别的课堂教学,如周一语文课如何对学生双休自学进行检测,高三课如何把新授课与复习课区别开来,作文课如何把作前指导、当堂作文、作后讲评、学生修改、二次讲评等贯穿起来,试卷讲评课如何体现知识梳理、错题整理,名著导读课如何体现讲练结合。

在教研组备课组层面,要引导重视三个层面的课堂教学,即常态课(随堂课、推门课),研究课(专题复习研究、一课三教等),展示课(名特教师、学科带头人展示)。

2.抓住“两条主线”

一条主线是阅读,一条主线是作文。两条腿走路,要走得均衡,缺一不可。

关于阅读教学。三个反对:反对“泛语文”,反对“伪讨论”,反对“去文体”。

三个主张:主张课前预习,主张课堂点拨,主张文本细读。三个提倡:提倡读写结合,提倡课外延展,提倡专题学习。

关于作文教学。抓住“对不对”和“好不好”开展训练,前者是审题,后者是立意、结构、内容、语言、文体等,循序渐进地解决“写什么像什么”“写什么有什么”“写什么亮什么”这三个问题。要重视作文批改和讲评方式的变革。基本分拿不到,一律重写。

3.加强“三项研究”

即研究学生,研究高考,研究教法和学法。

研究学生。要研究学生的学习状态,状态远大于方法,方法远大于苦干;要研究学生的知识基础,看有无存在漏洞,需要不需要进行必要的补全;要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看是否方法到位,事半功倍。在不同层次(指学习基础)的学校和班级,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采用分层教学,甚至是个别教学。

研究高考。要研究高考命题,《语文考试大纲》,《语文考试说明》,江苏、全国、上海、福建等地高考语文试卷,特别注意2011年大小阅读命题变化;要研究高考阅卷,如文言文翻译给分模式变化;作文阅卷五类卷变为六类卷,记叙类文章再次得到强调。

研究教法和学法。特别是高三复习课,如何激趣导入,如何讲述考点,如何分析例题,如何教授解题方法,如何做好当堂练习,如何当堂讲评总结,如何布置课外作业,一定要成竹在胸。

4.落实“四大机制”

(1)区域联动机制。以学科研究中心(设在苏州市第十中学)为基地,在全市范围内抽调骨干教师,分别组成2010届高一高二高三语文学科中心组,开展集体备课、专题研讨、资料汇编等活动。在此基础上,举办全市高中各个年段的教学研讨活动。全市高中语文教研员及重点学校高三备课组长外出学习并落实学习报告制度。对张家港和昆山两市进行教研考察,总结经验。市直属、高新区、工业园区、相城区高三教学研究共同体继续活动,高三原则上每月安排一次,高一高二原则上每学期安排两次活动。

(2)资源共享机制。充分利用苏州市网上教师学校、苏州市高中语文QQ群等阵地,实现高中教学尤其是高三教学资源的共享。苏州市网上教师学校以上传课例和课件为主;苏州市高中语文QQ群(高一高二群群号51770895,高三群群号69136369)共享空间以上传专题复习资料为主。此外,继续编印《苏州市普通高中作文指导材料》《苏州市高中语文悦读》等。

(3)过程管理机制。强调高中三年是一个过程,要循序渐进。强调高三一轮、二轮复习是一个过程,避免复习无计划,见资料就用、逢题目就做、复习课就练、练过只讲答案的低效做法。

(4)信息反馈机制。做好数据汇总服务,帮助学校具体分析,落实到人,落实到学科专项;做好高考最新信息搜集和应对的服务。

三、本学期几项具体工作

1.暑期学生自学能力竞赛。9月13日-14日,高二高三,市区集中在苏大附中、苏州外国语学校。

2.高三备课组长会议(高三复习研讨会)。wWw.gWyoO

3.高一语文教学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