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高中历史所有知识点范文

高中历史所有知识点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高中历史所有知识点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高中历史所有知识点

第1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 学案 误区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040-02

随着高中历史教学的不断深入推进,学案教学越来越得到教师们的青睐。在教师们编写教案的时候,他们常常会结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编写一份学案来指导学生学习。但是,在学案编写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有待进一步改进。

一、高中历史学案的常见误区

1.学案的制定过于以教师为中心,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性

在高中历史学案的制定过程中,教师一般都把学案看作是教学的辅助工具、进行启发讲解的的方案,甚至一些教师把学案写成了教案,而没有真正的使之成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指导。学案的栏目设置过于混乱,无法使学生充分理解学习目的,不能引发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思考,更无法达到启发学生的目的。虽然教师对知识重点早已稔熟于心,可是学生对于这些知识并不了解,需要通过详细的规划,明确的学习目标,甚至具体的学习措施才能够很好地掌握新知识,记住新知识,直至融会贯通。举例说明,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在教案中教师会侧重启发学生进行案例分析,从而突破重点、难点;而学案中我们则应该侧重资本主义在英国确立的背景,形成的特点,以及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影响。

2.知识体系不够清晰

学案的编制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方便学生预习、自学,它是引导学生进行自学的重要工具。可是一些教师在编写学案的过程中为了全面涵盖所有知识点,罗列出大量的内容,混乱庞杂,使学生常常摸不着头脑。这样的历史学案基本与历史教辅无异,根本无法起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目的。学案编写的目的是为了弥补教辅书籍的不足之处,帮助梳理知识网络,尽管学案有类似于教辅书籍的讲解教学目标,巩固已学知识的作用,但这不等于我们可以把学案与教辅资料等同起来。学案应当对教辅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但是无法取代教辅,学案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学习中常常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比起教辅没有那么全面,但却有教辅无法实现的针对性。我们不能说学案与教辅材料孰优孰劣,因为它们都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料,我们要充分利用两者的互补性,帮助学生做好预习工作、查缺补漏,牢固掌握知识。例如,学习英国资本主义革命,我们就要在学案中补充与之有关的知识,如文艺复兴运动,资本主义的萌芽与发展等问题。

3.学案结构不够新颖,不能很好地引起学生的兴趣

众所周知,学案有其固定的编写模式。基本上大多数学案都是分成了教学目标、重点分析、课前预习、知识点回顾、提出问题等几大部分。教师通过对这几方面进行简要分析,引导学生形成历史学习的思路,同时促使学生进行自主研究,对知识进行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样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例,在学案设计上除了按照以往模式明确学习目标,强调课程重点,强化已有知识框架外还应该注意一些问题。首先,要注意对新知识点进行专项训练,使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其次,要注意学案题目设置一定要有针对性,不能像教辅材料一样以题量和覆盖面取胜,一定要充分抓住学生的特点,编制合适的学案,有效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最后,学案的编写不是随心所欲的艺术创作,它要有一定的章法,但又不能过于教条、沉闷,这就要求教师在学案编写过程中,把握好这个度,精益求精,编写出最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学案。

二、对于这些误区的解决方案

1.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案编写思路

要明确,教师编写学案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学习任务,明确学习方法,从而更好地完成历史学习任务。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能想当然随意发挥,编写一些晦涩难懂的知识体系,而是要具体地、详细地指出学生应该学什么,怎么学,使学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历史课程时必不可少的辅助材料。

2.教师编写学案时要建立简单明了的知识体系

历史的学习中知识点盘根错节,可谓相当复杂,我们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知识构架,很难使学生彻底弄通历史知识。所以,教师要把知识体系尽量编写的简单明了,至少要让学生了解一节课学习主要掌握哪几个重要的大框,进而在继续学习时不断向里面增加内容,使知识体系不断扩充。

3.教师要提高创新意识,应注重学案设计的启发性和趣味性

学案设计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过于死板、枯燥的学案与教辅材料一样只会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而无法使他们真正体会自主学习的乐趣。教师在进行学案编写的过程中,可以提出一些较为简单,但需要学生阅读教材才能取得的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带着问题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学习的成就感,继而获得继续学习的动力。

4.教师要做好学案的跟踪、检查工作

尽管教师们都有认真准备学案,但是有很多教师精心设计的学案却没有取得它应有的效果。因为部分教师没有充分利用好学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预习与学习。教师应该课前将学案分发给学生,督促学生按照学案上的指示进行预习和复习,养成学生先预习再听课的好习惯。

三、结论

历史学案是历史教师编写用来指导学生进行历史学习的。好的历史学案给学生课下预习、查缺补漏提供了重要依据,一份好的历史学案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历史学习过程中的的目标、学习计划,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水平。因此,认清历史学案中的常见误区,并做出改正对完善历史教学,对我们提高教学水平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学习方式;备考技巧

高中历史学科属于基础性的人文学科,这门学科在教学中承担着揭示历史发展规律以及思想情感渗透等多重职责,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和技巧方面的引导和培养,让学生在掌握有效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在一定的时间内能够实现更好的学习效果,更好地进行备考。高中历史教师在制定一些有效的学习方式之前需要针对高中阶段学生存在的普遍特征进行简要的分析,制定出符合阶段学生特点的一些方式和技巧,通过有效性的学习方法从而达到显著的学习效果。

一、明确学习基本要求,夯实历史学习能力基础

高中历史的学习虽然需要勤奋踏实,但是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也是十分必要的。学生首先要对历史学习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有一定明确的认识,详细了解自身的学习特点进而有针对性地找出适合自己学习进步的方式,从而提高自身学习效果。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的能力提升,包含有背诵、分析、探索、总结。在背诵中强调理解性记忆,实现高效记忆,历史科目中需要记忆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历史事件较多,学生面对大量的背诵内容如果只是单纯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不仅很难将这些内容完全记忆下来,对于记下来的内容也容易混淆,导致知识点的错乱,因此,要对知识点进行理解性的记忆,在理解知识内容的基础上再进行记忆,缓解机械性记忆的枯燥。在分析方面结合自身平时的历史测验成绩综合分析,对于错题不仅需要掌握错题所涉及到的知识点,还需要针对与错题有关的所有知识点在心中有一个梳理,找出自己不熟悉的内容重新进行巩固。在探究方面,历史学科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学生在历史知识学习中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知识上面,要积极拓宽自己的历史视野,从各种书籍、电视以及网络中了解与之有关的历史时间,在了解的过程中不仅能增长自身的见识,同时也能提高历史学习的乐趣。教师在总结环节中应该充分担任好引导者的身份,对于学生的学习不断进行反思和改进,在学习过程中总结学习的经验,从而提炼出适合自身学习提高的最佳方法。

二、开展方法技巧指导,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对于提高学生历史学习成绩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对学习效果进行总结分析,从而发现和推广有效的学习经验,让学生去尝试。首先需要了解学习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和沉淀,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有关历史知识的积累,利用课余时间将所学到的知识点通过历史线索搭建框架,让学生站在一个全局的角度去看待每个知识点,历史应该是一门系统性的学科,每一个单独的历史事件的产生都有其前因后果,只有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套完整的历史系统体系,才有利于学生将各个历史知识点完整结合,提高学习理解能力。此外,教师还要从人脑记忆规律以及先进记忆法两个方面入手,利用课堂时间或者课后时间检查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记忆效果,并穿插有关知识点的考查,加强学生的理解性记忆。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

由于传统教学课堂的影响,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是习惯性地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的状态,课堂中跟着教师的思维,自己并没有扩大思维范围,对问题的理解深度以及认识的广度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降低了学习的有效性。活跃课堂学习氛围的第一步是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力量。目前最有效的课堂形式就是讨论的教学模式,教师针对教学内容设置一个公开性的问题,让每一位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知识的应用以及想法各抒己见,通过参与学习环节让学生自主投入到学习互动中,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学生的思想和想法,并扩大自己的思维模式,提高自身对于问题的分析能力和互助合作能力。其次,教师在授课时采用诙谐的幽默语句生动地表述历史事件的发生,也能让学生产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历史文化素养,不断改进教学模式,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根据本文的分析,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起到学习技巧方面的指导作用,在教学活动中明确提出教学目标,并且改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气氛中体现出学习主人翁的地位,通过一系列学习方法的改进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黄汉森.浅谈高中历史教材中史料在教学中的运用[J].高考,2016(12).

第3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信息化;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0-091-01 

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我国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而在改革的过程中,信息科技为寻找科学的教学方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高中历史的知识点非常多,而利用信息化的教学方式,不但提升了学生对于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还提高了教学的质量,为高中历史的教学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因此,高中历史的信息化教学适应了时展的趋势。 

一、高中历史教学的现状 

由于历史本身的特殊性,使得历史教学的方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很难实现创新。历史作为一门严肃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不允许有一点马虎。但是高中历史的教学中会涉及很多的内容,课本内容的信息量非常大,而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又比较大,很容易造成对历史的反感。在加上历史中的事件都是客观发生的,很难让学生联系到实际生活,学生只能在课堂上听着老师补充的内容,将非常庞大的知识点进行连接。但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老师不可能把所有相关的点都串联起来,学生也不可能依靠听课把所有知识都记住。就造成了历史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对历史学习不感兴趣。 

二、高中历史信息化教学的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充分的融入其中 

高中历史实现信息化教学,可以让学生充分的融入到教学环境中。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一般都是通过在黑板上书写或者进行讲述知识点,使得历史内容显得枯燥无味。而信息化的教学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视听效果引起学生的关注,并提出问题创设教学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在学习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的时候,老师可以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然后课件上利用电视剧宰相刘罗锅引出“明太祖朱元璋为什么要废除丞相”这个问题,并让学生通过对课本第16页的阅读找出问题的答案。然后在提出一个问题“你觉得丞相制度的废除,有何利弊”,通过不断的提出问题,结合课件内容,将学生带入到教学的情境中,使得学生充分的融入到对于知识的探究中,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老师要不断地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这也是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得要求。利用信息化教学方式,使得教学的手段和方式不断的丰富和提高。比如在进行“”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在上在堂课之前,提前给同学们布置任务,以为主线,让学生自己其收集相关资料。学生们会通过图书馆相关书籍、网络上的相关资料、电视里抗日专题的讲述等等途径来进行材料的收集。通过自我学习,来了解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历史事件和日本侵略所犯下的滔天罪行。让学生在整个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实现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最后老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把自己收集到的材料和大家一起分享讨论,增强大家的爱国情怀以及珍惜现在幸福的生活。最后老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对于本课内容进行综合性的梳理,让学生全面了解战争发生的背景、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历史过程以及中国抗战胜利在整个反法西斯胜利中的作用,不断加深学生对于这节课的记忆和理解。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让学生加深了对历史知识的学习,也培养了他们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学生的交流互动,创造融洽的学习氛围 

对于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交流互动非常重要。所以,老师在课堂上要不断加强学生的交流互动。在传统的教学中,一般都是采用灌输式的教学,老师不停的讲,学生只负责听,没有实质性的交流。而信息化教学的今天只有不断的和学生交流,营造出一个融洽的学习氛围,才能使得信息化教学效果发挥的更好。比如在学习第9课“北美大陆上新体制”的时候,老师可以针对伊拉克战争,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分别扮演英国和美国,结合所学的各国的制度,对于处理这场战争的方式进行讨论。讨论结束后,各小组在分别阐述自己的观点。在学生和老师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中,不但使得课堂学习的环境更加的轻松,也使得学生提高了自我思考的能力。 

结语 

综上所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 一论 文网进行和服务,欢迎光DYlw.NET联系方式QQ 712086966]述,信息化教学模式对于高中历史的传统教学方式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创新。它对于学生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主动学习的能力以及表达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要想改变目前高中历史的教学现状,就需要采用信息化教学的策略。而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不但需要及时的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更需要合理地利用信息化教学的手段,不断提高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高效课堂 教学方法 拓展知识 相关学科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8-0148-01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与贯彻,一线教学的活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体现,在高考等一系列的改革中也体现了能力与价值观等新课标的要求与目标。因此无论从学的角度还是从考查或是检测的角度,我们一线的教学都不能固守陈规,无所变化与创新了,应该在新课标的引领下去探讨适合新课标下的教学方法与技巧。从而提高课堂的高效性,为此要想提高高中历史课堂的高效性,就应在教学活动中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革。这种调整和改革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 注重知识面的拓展

知识面的开拓,就是指要对现行中学历史教材的知识作出适当的延伸和补充。古语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因此我们在对现行中学历史教材知识充分利用的基础上,也要注意相关历史知识的开拓,这不仅是当前新课标所要求的,同时也是实现实现新课标能力目标与价值观与情感教育的前提,试想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学生,或者说对一件事物一无所知的人,怎么对这个事物进行认知,更不要谈什么情感体验了。另外从考试的角度看,由于学的指导思想是新课标,考查的方式与内容也就必然要体现着新课标,这是一贯的原则。因此对原有知识进行适当的补充与开拓是势在必行的内在要求。不仅是“学”的要求,也是“考”的要求。因此,在课堂教学时必须针对具体情况对相关联的历史知识予以补充和更新。对高中历史教材知识范围的拓宽主要是补充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相关史实、史料的补充。例如:现行高中历史教材体系来看,《中国古代史》基本上是初中内容的压缩,具有范围广,但大都是点到为止,在初中没有深入学习的地方在高中同样的存在着简略的特点,用另一句话说就是深度不够,层次不高,这对完善学生的知识面试非常不利的,同时由于知识的匮乏也必然会引起学生在某些方面逻辑上的思维盲点。会影响学生的思考与思维能力。再如《中国近代现代史》是新近编写的,无论是从体例还是从内容上看都遵循着新的体系――按专题体系,因此很多的知识点在按专题的前提下就出现了同一专题下重复,同一知识点在初中、高中重复,为避免这种重复,许多知识点甚至是重要知识点不得已一笔带过,这些特点都给我们教师留下了发挥的余地与空间。

(2)相关学科知识渗透与思维的支撑。众所周知,所有学科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彼此渗透的,不仅体现在知识上的相互支撑、相互渗透与相互联系上,也体现在知识里面的学科逻辑、学科的研究与学习方法技巧上。而且随着高考命题思维的开阔,跨学科的知识渗透也在近年的江苏高考屡见不鲜。因此我们平时教学时就要重视将相关学科知识,特别是语文、政治、地理等人文学科知识引入和渗透进历史教学之中,俗话说政史地不分家或是文史哲不分家,我想不是没有道理的。

2 注重历史基本理论素养的培养与塑造

《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是指导中学历史教学两个最权威的文件,大家可以从很长时间内的《教学大纲》与《考试说明》来看,都明确的提出了对学生要求掌握和运 用历史基本理论的要求,而我们同时发现这两个文件所要求的历史基本理论的具体内容又是中学历史教材没有明确的列出,这就要我们教师要有过硬的专业素养,掌握本学科的最基本的历史理论,或是历史哲学,因此 高中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结合具体史实给学生介绍和补充。以给学历史的学生在无形中培养他们最基本的专业素养与基本的历史理论素养。

3 深挖与深化,提高与提升并重

深挖与深化就是深入挖掘历史知识的内涵和外延,通过讲解让学生深化对历史知识理解和认识的深度。提高与提升就是在深挖与深入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自我提高与提升。这是学生是否真正懂得与掌握的关键,也是体现高效课堂的根本性目标。要想做深挖与深化,提高与提升并重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3.1注重事件的因果关系

众所周知任何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出现都是必然与偶然的统一,都有他们共同的原因也有其各自不同的原因,因此要想分清就必须注重事件的因果关系,而因果关系的原因获得要从纷繁复杂的众多现象中去寻找,采用去伪存真等手段才有可能获得。这里的现象就包括事件的背景、目的等等因素。我们要教会学生善于背景、过程事件的蛛丝马迹中找出真正的因果逻辑,从而揭开历史之谜。

第5篇

一、以问题为导向,探究历史教学的重点、难点

在高中新课教育改革以前,教学的主体几乎都是以老师为主,老师基本都是运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而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非主体,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灌溉似的教学,师生间严重缺乏有效的互动。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一直非常低,以致于大多数学生都不愿意主动去探究和学习。而在新的课程改革完成以后,课堂的教学主体由老师转变成学生,而老师则在教学中着重发挥引导作用,从而使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得到明显提升。但是,这种方式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相应的问题。教师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以问题为教学的触媒,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大量的问题,然而学生在探求答案的时候反而浪费了他们大量宝贵的上课时间,而用在思考以及研究问题上的时间就相对缩短很多,如此反而又影响到他们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学习,教学质量也会因此而受到负面影响。故而,以问题为触媒进行教学,要着重让学生学习领会历史课程的重、难点,以便提升他们的思维及探究能力,而非过多地创设并解答各种问题。学生在探寻答案的过程里逐步就会理出历史知识的体系,有效增强其问题意识,最终实现教学目的。

二、设置所提问题的合理性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回答所提问题,对于一些史料分析的题目设置得非常简单,如什么战役哪年召开,哪年发生的太平洋战争等浅显问题。如果为了巩固课堂知识,这样提问可以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一直这样简单的提问,对于一些学生将失去兴趣,学生的求知欲望将大大降低,进而无法参与课堂中来。但是,若是老师所设的问题太过复杂,学生就会回答不出来,从而很容易感到迷茫。另外,学生不能回答这些问题,对于其理解领会知识点、构建起知识体系并无太大的帮助。故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历史老师要按照学生的实际能力,科学地调整问题的难易程度,同时要注重问题的纵向性,以照顾到各层次学生的需求,最终得以逐步提升学生的分析、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以史料的相关内容引出提问

在近些年的高考中,历史这门学科的考试,很多都是利用史料列举,再提出问题的方式来对学生予以考查,重点考查他们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水平。故而,在史料的教学中,要选取适合的历史史料作基础,继而创设有一定深度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进行探索性质的问题。这样的话,学生会逐而渐之地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究,逐步找出史料背后所涵盖的历史信息,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所涉及的历史知识。例如,教师在讲一些历史运动的时候,可以结合史料来创设探究的问题。这样就会刺激学生创新思考,不断提高其综合能力,能够串联历史所有知识,对于所有的历史知识能够形成一个系统性体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四、利用历史知识中的隐性问题进行提问

在以往的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利用历史书本中的一些结论性的知识,这些知识一般都会要求学生利用背诵的形式死记硬背,其实这种方式并不适合学生对历史课程的理解,甚至可能会阻碍其历史思维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老师要灵活地创设问题,深入挖掘结论性表述之后所包含的历史知识,继而引导学生去理性剖析问题,以便更好地掌握、理解所学知识,帮助他们构建起较为系统的历史思路。举例说明,对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体系形成的相关知识,教师可根据一些隐含的相关知识,来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思考,整个思考的过程充满趣味性,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培养学生处理历史史例的分析能力,来逐步增强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系统性。

五、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归根结底,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不要害怕学生提出的问题杂乱、零散、无序。教师提出问题对于有效课堂来说只是而且只能是第一步,学生能合理提出问题才是关键。一方面,教师必须引导和指导W生注重围绕重难点,注意把握提问的层次梯度,重点放在对材料的归纳、理解、分析上,挖掘原结论性知识的新视点,保证问题教学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学习的主动权必须交给学生,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去尝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体会到攻关克难的成功与自信,才能意识到解决问题清晰思路的重要,才能真正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更加理性地成长。当然,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也需要教师长时期的循序渐进地指导和引导。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把学生作为教学主体,以提出各种问题为中心,同时还要合理设置问题,以激起学生对历史课的学习兴趣,并且在创设问题的同时,要注意所提问题的简易程度,这样就会取得有效的课堂作用。所以,教师要按照教学的实际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思考,逐步优化教学方式,让有效提问成为激活历史教学的重要媒介,以便更好地完善高中历史教学,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历史课堂的学习中去,提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莫尔攀.论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育中的应用[J].教育界,2012(28).

2.赵菊梅.有效教学之问题教学法初探[J].学周刊,2011(26).

3.鲁晶.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进行问题教学法浅谈[J].速读(中旬),2014(06).

4.庞晓晴.以问题为中心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02).

第6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差异教学;因材施教

引言:基础教育改革的崭新时代下,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而读书、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而教书成为素质教育改革和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立足点和最终归宿。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在于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观点,帮助学生从唯物论的角度正确认识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和变革规律,提高学生的历史责任心和历史文化素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在目前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教学活动的班级授课制下,每位具有不同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发展能力和学习潜质的学生接受的确是同样的上课指导和作任务,这无疑不符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改革理念,无法满足每位学生的具体课堂需求。

1、差异教学方法的概念阐述

17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学家、心理学家——莱布尼茨曾说过一句世界闻名的真理: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我们可以把这句话用到我们的课堂中来,那就是课堂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每个学生性别不同、爱好不同、年龄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学习习惯不同、知识接收能力自然也不尽相同。所以,要想实施成功科学的教学计划,就应当基于这些学生差异,制定差异性、针对性、具体性的教学方针。

差异教学指的是在以班级为单位的课堂教学模式下,结合每位学生的个体特点和发展需求,调整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速度和教学计划,实现所有学生在于原有基础上共同发展、普遍提升的教学方式。那么差异教学引申到高中历史课堂中的话指的就是:高中历史教师立足每位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爱好、历史知识储存情况,为学生提供针对化、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教学指导,帮助学生在原有知识掌握能力的基础上再次实现历史成绩的突破和提高。

2、高中历史课堂中差异教学方法的实践应用与价值

2.1促进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理念的进一步深化

传统历史教学模式中以教师为课堂中心,以提高历史考试成绩为着重点,以机械式的知识点背诵为突破口,致使整体上课过程单调乏味,教学手段陈旧滞后,课程安排结构单一僵化,教学评估狭隘受限,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空间和发展潜力得不到充分彻底的发掘,最终使学生失去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学生变得不愿学,教师也变得不愿教,并且这种尴尬局面持续出现恶性循环,严重阻挠了高中历史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历史改革的深入进行。与之相反,新时期历史课程改革下差异教学法更加尊重每位学生的个好,更加重视每位学生的发展特点,更加强调所有学生综合能力的普遍提升

2.2实现学生的个体性和全面化发展

学生是动态发展的、是与时俱进的,是处于不断的变化进步中的,同时也是有明显个体差异的。教师的职责不仅仅在于教书还在于育人,既要丰富学生的知识资源宝库,提高学习成绩,又担负着培养学生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重担。教师作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导者和指路人,应当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摆脱自上而下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框架限制,把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看成是双向互动的过程来认真对待。

高中历史教学的差异性理论和因材施教的差异教学方法观会根据不同的学生群体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并安排不同的教学计划与教学内容。而毋庸置疑的是,这些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满足了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与心理特点,对当今世界下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意识、爱国主义意识和全球化意识有着无可代替的作用。所以说,差异教学方法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体性发展和全面化发展。

以文化模块孔子思想的发展历程为例,本课程的重点是儒学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极其倡导内容和儒学在汉代的发展;而难点是百家争鸣对中国民族性格和思想文化的深远影响。在讲授这堂课时教师必须注重差异性、层次化的教学方法,首先把握每位学生对儒家思想的看法和态度,对学生儒学思想的认知度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然后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把孔子“仁”的观点借助于实际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和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为学生讲解出来;当学生的心理态度有一个积极的转变时,帮助学生树立民族文化自信乐观的情感,自觉继承儒家精华思想,发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

2.3实施多元化评价策略,激励每位学生分享成功喜悦

差异性教学课堂实施教学评价时遵循全面的多元化原则,其主要目的不在于衡量学生的成绩水平、区分学生层次,而在于通过吸收教训和经验,实现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普遍发展。

所以,历史教师应当结合每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水平、从公正、公平、公开的角度出发为每位学生量身制定符合自身的评价标准,把评价的内容教给学生制定,把评价的权利留给学生执行。既要让学生通过教学评价认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失误,为后期学习效果的提高总结经验;又要发挥评价策略该有的激励作用,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使学生充分挖掘出自身存在的闪光点。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 新思维 图示 教学设计 知识迁移

进入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和社会的进步努力保持着协调的步伐。高中历史课堂上出现了一些新生事物和新鲜现象:如老师们已经能够十分熟练地运用各种媒体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以求加强重点问题探讨;有些历史教师甚至能够进行双语教学;有些教师能够进行情景模拟增强教学效果……同时我们也看到诸多新型的教学理念和新鲜的教学理论被引入。这些现象的出现都是为了力求符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实施的要求。课程目标在学习过程中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①

但是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实非易事,因为在现实中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资源的开发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以往最为稳定的历史教材最近几年也一直处于变动之中。如果说把这个动态理解为一种开放性的话,那么这个开放性的教学资源体系就一定处于随机和自由状态。从另一个侧面讲,这对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历史教师自身不仅要具备更高的素质,更要以新课程标准为准则,采取更积极主动的举措设计和创造一个新的动态的教学过程。整个教学过程尤其是课堂设计的高度和难度都增加了,要做到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的。

其次,初高中历史教学要求的差异造成了初高中历史教学具体实施过程的差异。翻阅初中社会课程之后,可以发现初中社会课程中的历史学部分采用的是全球通史的时空概念。虽然这样编写能够培养初中生高度的全球视野和自由开放的心态,但是相对于高中现行历史教材专题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来说,二者的知识结构和教学要求显然是不同的。比较高中的历史教材,初中的教学内容显得过于宽泛和空洞,很多具体的知识模块不能非常贴切地衔接挂靠在原有体系上;而且初中社会课程的设置囊括了历史、地理和政治三门社会学科,这使得很多学生一进入高中,只知有社会课程而不知有历史课程,容易对高中历史课程感到陌生。这都需要高中历史教学在课堂设计环节上做出相应的弥补。

再次,高中学生尚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发育期,存在着对高中学习的适应问题。初中社会课程更多地展现各类媒体材质;高中阶段则会出现大量专业的学术性名词,对学生提出培养和运用逻辑性思维的要求,对知识整体把握和应用能力都有相应的提高,更何况还要提升到精神层面和价值情感高度。如果学生对此毫无准备,往往就会对学科学习产生厌恶感。如果不在历史教学的课堂设计上考虑到这些,就容易造成不良的后果。

另外,高中历史学科教学者本身也出现了问题。这几年大量在职的高中历史教师都正经历着从传统教学大纲到新课程标准转变的过程,在这个痛苦的过程中,教师本身固有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思想被要求随之产生变更,很多人会表现出程度不一的不适性。是固守原有的教学老套路呢?还是重新开展历史教学课程设计?选择当然是后者。

在课堂设计中最主要采取何种形式呢?

从知识类型上来区分,历史教育的基础知识点应属于陈述性知识,本质上是语言文字或者其他符号所表达的涵义,以网络结构的形式储存在人脑中。由于大量陈述性的历史知识是教学中理论深化的基础,因此对它们的记忆便成为教学过程中一个重大的问题。事实上经由心理学家实验证明,记忆获得的信息在头脑中留下的痕迹,如果未得到及时的巩固和加强,或者因为信息间相互干扰而产生的抑制作用,记忆痕迹便会逐渐消退乃至遗忘。心理学家证明,经由真正理解了的信息是不容易被遗忘的。至此问题就归结到如何解决对众多知识的理解上。②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D.P.Aausubel)的同化论理论指出,学习者在学习一段语言或者文字符号的材料后,在他头脑中留下的是这段材料表达的涵义,而不是语言或者文字符号本身。这个理论很容易得到人们日常经验的验证。③高中学生生理上处于青年初期,智力已经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经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并开始出现辩证思维的某些特征。结合学习认知的一般过程,应想方设法对他们的各种感官进行强有力的刺激。

另外,中国某些社会学家曾经指出,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社会各类媒体的成熟和普及,已经进入了一个“读图时代”。我们可以发现现今我们周围众多的意义阐释,大都是以图示媒体的形式出现的。当代高中生成长的过程中充满了图示的经验。

根据理论的指引和社会现实的客观存在,历史课堂教学设计可以大量地采用图示的形式,把众多繁芜的历史知识转化为图示这种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以方便他们更好地熟记并理解历史知识,提高历史学习成绩。

作为历史教师,我们怎样用好各类媒体材质呢?难道仅仅是把原材料简单地挂靠到相应的课程内容下,不分青红皂白全部用PPT播放的形式来展示吗?这不是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中所表述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相违背了吗?所以在历史课堂教学设计中图示的表现形式不是单一的也不是由教师单独操作的,它必须是结合了具体的历史知识的图示创造,由学生参与的一个过程。这必然是体现历史教学新思维的一个过程。

在历史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如何改进历史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自主学习意识?如何体现历史教学设计的新思维?经过实践验证,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就是利用各类学科作知识迁移。知识从来都是相互统一的,绝不会孤立存在。知识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在学习这个连续过程中,任何学习都是在学习者已具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已获得的动作技能、已习得的态度等基础上进行的。这种原有的知识结构对新的学习的影响就形成了知识的迁移。④在历史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尝试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各类其他学科简易的知识,经过内在转化、借鉴和迁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进程,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这样做从知识结构体系建构角度来讲,更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最大限度的拓展,避免单一的理论长期套用所造成的枯燥感。各类学科知识可以是文哲类,也可以是数理化类。

例一: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史现在已经被压缩成短短一个节目。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可以在黑板上手绘一个简易的中国地图,请学生在图上标识出各个开放口岸的具置,再把各口岸按照不同颜色的彩笔连接,表示不同时期的开放。籍此说明侵略者对中国的侵略是呈现“点―线―面―网”这样一个过程,最后在《》中对北京的控制则表现出他们对中国整体的把握。在这个教学过程设计中借助最简易的教学工具,利用地理常识直观有效地表现历史现象,并让学生参与,在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也使他们对这一段历史有个整体的认识。

例二:理科类的知识也可以巧妙转化为历史教学所用。在阐述中国近代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可以借用物理学自由落体的理论构建一个图像:图中小球自由落体的抛物线运动轨迹,可视为近代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小球在下落过程中可以做力的分析,形象说明中国近代社会最后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各种力相互作用的最终结果。借用物理知识说明历史规律是一种新式思维。用学生已有知识框架理解纯文字的理论,更为直观也更为有效。

第二种方式就是在历史教学设计中引入日常生活化的事件或者事物,撷取与历史学科相通之处进行类比。这类历史思维的训练,不仅能使学生更好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而且能帮助他们用历史的眼光看待自身成长过程,促进他们的心智成长。

例三:很多学生很容易从自身认识出发,对历史经验教训往往表现出不屑,甚至嘲笑的态度。对此教师可以先询问他们的父母长辈是否有不符合时展的思想和行为,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再请他们自我设想未来为人父母后,他们的子女会如何回答这个问题。通过换位思考,使他们理解了生活在历史中任何人是不可能脱离具体的时空而孤立存在的,任何事物在成长过程之中都避免不了时代局限性,使他们产生共鸣,从而理解和认可历史。

例四:对于为何由无产阶级领导但是性质却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很多学生表示不能理解。对此可以设计并手绘一个类似运动会中接力赛的场景。接力赛第一棒为民族资产阶级,第二棒为无产阶级,双方的交接棒点为1949年。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其在1919年这个节骨眼上出现摔跤掉棒现象,无力继续完成自己的任务。故而无产阶级则往回赶到1919年,搀扶起民族资产阶级,二者一起完成本该由资产阶级完成的剩余赛程,即1919年―1949年的。籍此说明民主革命两个部分领导主体的变化所导致的一系列变故。通过生动又生活化的案例演示,简易的图示,学生很容易对中国民主革命有整体上的认识,同时对新各种细节上的比较一目了然。

最后一种方式就是邀请学生直接共同参与教学设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是课程教学的参与者,而且升级为教学进程的设计者。对此学生必须基于一定的知识储备,同时必须具备组织和调度历史材料的能力。此类教学设计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当然也是难度最大的,一般可选择在高三教学期间展开。

例五:高三复习前,建议让每个学生为教师设计一个通史模版作为下一阶段复习教学的参考。其具体要求就是让学生打破高中历史教材的专题模式,转为通史模式,按照时间顺序参照某一主要线索重新排序高中历史教材内所有内容。

例六:高三复习阶段后期,建议教师分发给学生相关专题的原始材料,让学生参照以往的学习经验,参考教师平时习题类型,重新组织材料,设计试卷的部分,并配备参考答案。教师针对整个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步进行指导。这一做法的好处是让学生通过换位思考,尝试以教师的目光审视自身学习思维上存在的问题。

历史学家克罗奇曾说:“所有历史都是当代史。”这句话虽然有值得商榷之处,但是今天的高中历史教学却必须从当代的视野出发,带有鲜明的时代性。在教学过程中多一些反思,在一些具体做法上多些尝试。相信通过努力,我们定能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不断拓宽教学思维空间,使历史教学更卓有成效。

注释:

①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

②鲁忠义,杜建政著.记忆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8篇

关键词:高三历史;复习;教学目标;策略;知识主干

一、落实主干知识,构建两类知识体系

学生迈进高三,压力已经越来越大,时间也越来越有限,分给历史的时间本来就不多,多讲无益,而要精讲。教师要做的,不是带着全班学生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地去抠,而是要为学生搭建一个大的框架,给学生构造一个有效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落实主干知识,其余的细枝末节需要每一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有的放矢的填充。

教师要把知识进行分类:

(1)一类是史实性知识,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历史现象。对于史实性知识,教师务必要求学生牢固准确掌握,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事件、地点,一丁点误差都不能有,强调的是对考点的准确性,不能有出入。考试时遇到这种题,基本上是送分题。

(2)一类是结论性知识,即历史现象的性质、意义、评价、影响、原因、特征等。对于结论性知识,教师除了安排学生对主流观点进行了解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历史观,能对事件做出自己的评价,用发展、全面、辩证的观点去看待问题。

在对知识点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中国史与外国史,古代史、现代史与当代史、通史与专史等,要打通模块与模块之间的联系,在各领域之间形成脉络。

二、紧扣教材信息,把握教材与四大命题之间的联系

高考时,无论试题怎样变化,万变不离其宗,教材始终是复习中重要的道具,有些答案甚至就是书上的原话,紧扣教材知识,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教师一定要紧扣教材,分析近年的命题规律,组织有效复习。

教师首先要立足教材,利用教材目录,带领学生梳理本册书分为哪几个单元,讲了几个专题,每个专题分为几个小节,每小节讲述了哪些知识点?从宏观到微观,从大到小,层层深入,层层递进。在立足教材过程中,教师要把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浪潮下,引导学生关注时代特征、时代主题。教师还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拓展,在高考取向和人文方向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适当拓展。教师要利用自身积累的丰富经验,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2017历史考试说明》,把握高考命题方向,掌握近几年高考命题与教材的关系:

(1)紧扣教材的试题,答案直接可以在文中得到,是单纯对记忆能力的考查,教师无需多讲,学生只有一条死记硬背的路可以走,要做到不能丢分。

(2)概括教材的试题,答案需要对材料进行概括才能得到,考查的是概括能力与综合分析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系,重点把握材料间的相同点、不同点,学会把材料读“薄”,把书读“薄”,过滤无效信息,提取关键信息,组织答案。

(3)拓展教材的试题,与概括教材的试题恰恰相反,这类试题考查的是学生把材料读“厚”,把书读“厚”的能力,在教材已有知识基础上进行进一步设问,考查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开拓学生的认识层次,开阔学生认识空间的能力。

(4)升华教材的试题,对教材本身知识点的依赖较少,经常是在与教材有关的材料下,设置新的情境,要学生提出与教材不同的观点或看法,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独立思维和历史史观的知识。只要大方向正确,言之有理,可以自圆其说即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对历史现象有独特的体会和

感悟。

教师要针对这四大类命题的规律和答题要求,合理展开复习教学,逐个击破。

三、理论与能力同时发展,把握六大历史观

现在的历史试题,仅仅死记硬背已经不能满足高考要求了,教师在复习过程中,除了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回顾外,更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提高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分析历史问题、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教师要组织学生对所有知识点进行历史观的宏观把握,学会用正确的历史观思考问题、组织答案。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唯物史观、社会史观、生态史观是主要的六大历史观,教师在复习过程中,要有条不紊地对六大史观进行系统阐述,结合教材实例,让学生学会用辩证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历史的观点分析问题,既立足于理论知识,又能宏观把控,进行全面

分析。

例题:举例说明西方主要国家是怎样以不同方式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从中能发现什么特点?以本题为例,这道题不仅需要举例,还需要说明,更需要自己分析。在答题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教材知识进行举例,并结合历史观做出分析,务必有理有据,论从史出,在答案中体现自己的历史观点和情感态度。

高三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为学生组织有效复习,教材与历年高考真题是关键,一定要引导学生在扎实教材知识的基础上,对试题做出有策略的分析。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历史课堂笔记的意义;基本方法

1 前言

历史笔记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文字或表格等形式记录的知识体系、历史规律、心得启示、方法反思等活动,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和积累知识的有效途径,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对于高中生来说,历史笔记的内容较多,课堂知识容量较大,同时巩固时间又比较少。因此要实现高中历史学习的有效化,就必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要注意做好课堂笔记并加以利用。历史笔记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学习思路、抓住学习的重点,就此为以后复习提供方便,更重要的是能使我们在学习时高度集中注意力,并且深入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 高中历史课堂笔记的意义

2.1 课堂笔记是对教材的必要补充

岳麓出版社的教材组编的历史教材是根据国家课程标准来编写的,考虑到全国大多数高中生的共同需要,而不可能满足全国各个地区的特殊情况和特殊要求。各地历史教师根据应本地实际情况做出适当调整,有时候要从其它版本的教科书中汲取“智慧”,有时候要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师自身的特点做出拓展和发挥。

2.2 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

学生学习历史的时间十分有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作业”,按照常理来说是属于基本的学习常规。但是,经过大量的师生交谈,笔者得知孩子们高考其它科目的作业已经占用了他们几乎所有的课余时间,极少数的学有余力且非常喜爱历史的学生才会抽出时间来做历史学科的预习、复习工作。而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历史课堂笔记主要有利于他们集中注意力,尽量不分心。

2.3 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促进大脑开发,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3.1 有利于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学生学习知识,离不开记忆和理解,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没有记忆就没有知识的积累,理解往往是一句空话;即使最浅层次的内容可以不需要记忆就能够理解的话,那么这种理解也是浅层次的、浮于表面的和不彻底的,这种理解很难深入,很难达到较高层次。所以,可以说记[是提供写作论文的网站,欢迎光临dylw.net]忆是理解的基石。与此同时,没有理解就不可能长久记忆,暂时记住了将来也很容易忘掉。课堂笔记恰好具有增强记忆和加深理解的双重作用。

2.3.2 有利于学生对于历史抽象概念与规律的理解。高中历史有不少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如果说小学阶段对自然科学的认识更多的是“是什么”的内容,那么高中阶段则更多地要解决“为什么”和“怎么样”,并运用它。一些难于理解的内容,需要教师有效地运用教学策略,进行耐心细致的讲解。然而,课堂时间有限,课堂45分钟内,部分学生可能并不能完全理解,此时清晰的课堂笔记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再现教师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再现学生当时产生困惑的具体细节,有利于课后学生花时间通过各种途径理解新知识。

2.3.3 利用大脑的可塑性,促使多种知觉式的综合交融,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往往教师没有要求学生记笔记,学生就难以养成记笔记的习惯。进入高中,随着年龄增长、自主意识和创造意识的增强,学生内心逐渐会产生自我学习的需求,学习生活成为其生命过程的重要成分。

“当前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表明,在个体发展的生命全程中,中枢神经系统都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对于大脑的可塑性既是多层面的,也是多通道的。大脑的视觉、听觉、躯体感觉以及运动皮层都具有极强的可塑性。

2.4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终身学习服务

学习笔记是自学能力的一种体现方式。学习笔记本身又可以分为读书笔记、会议笔记、课堂笔记等等不同形式。对于学生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课堂笔记。如果在互联网门户搜索引擎中输入“笔记”,那么将看到很多“大学生抄笔记、复印笔记、买笔记”的消息。这些消息一方面说明很多大学学风不严、学生道德素质良莠不齐、教师知识可能已经老化等问题,另一方面则说明这些“抄、复印和买笔记”的学生自学能力存在缺陷,这些缺陷的根源很可能就在于他们的“笔记习惯形成阶段”没有得到良好的指导与培养。因此,应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终身学习服务。

3 高中历史课堂笔记的基本方法

高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教师自始至终细心加耐心的培养、指导与督促。具体而言,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开展工作,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记笔记习惯:

3.1 教师层面

3.1.1 抓好课前的习惯培养。在新学期开始的时候,历史教师就应抽出一定时间辅导学生做笔记。让学生先有一个感性认识,以后再通过一、二节课的实践,学生就可以很快适应教师的授课方式,避免学生漫无目的,不分主次地乱做笔记。

3.1.2 抓好备课环节。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是学生做好笔记的前提。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做好笔记,开展教学双边活动,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教材认真分析、推敲、归纳、整理,形成条理清晰、重点突出的教案,设计好统领知识结构的板书。然后在备课计划中列出重点、难点、关键的问题,并用特有的符号、颜色等标出,以便课堂教学时学生能按照这些重点、难点、关键问题做好笔记。

3.2 教师指导学生层面

引导学生搜集记笔记的方法与诀窍方面的知识,教师自己也可以提供自己搜集的信息或者自己的心得。例如,从报刊、杂志或者互联网上搜集信息,然后组织大家讨论、分析、选择,制定最适合自己的笔记形式和方法,然[是提供写作论文的网站,欢迎光临dylw.net]后进行交流,要求每个学生都能够说出自己笔记的形式与方法。

4 高中学生应用历史课堂笔记的技巧

记笔记在学习中,尤其在新知识接受和复习中十分重要。记笔记只是一个开始,如何利用好笔记才是真正重要的。那么,如何记好笔记并加以充分运用呢?

第一,听新课前,先预习老师将要讲的内容,看看自己能 否理解和掌握老师要讲的知识点,这样在听课时,就会将注意力集中在重点知识上去听,并记下那些自己弄不明白的内容,有的放矢地进行听课和记笔记。

第二,笔记应在听课的基础上,顺理成章地记好,而不是只将老师在黑板上的板书照抄下来,因为这不能称之为笔记。筛选老师讲到的要点或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内容时,用短句或一两个词迅速记住,这才是最重要的。换言之,笔记不应只局限于老师的板书。

第三,听课后要及时回顾,课后或回家后要认真整理并补充一下历史课堂笔记中不完整的部分,以便日后查看笔记时有一个完整的内容。

5 结语

综上所述,历史课堂笔记对高中学生是不容忽视的。我们作为新时期的新力量,要对高中学生投入更多的关注,所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高中历史课堂笔记的确具有创新性和可行之处,但是也相应地面对着历史科目的难题和挑战,我国未来高中历史教学发展还需要学者进一步的探索,要针对高考的题型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 顾慧丽.如何做好历史课堂笔记[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1

第10篇

关键词:历史学科;备课;有效课堂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越来越重要。那么什么样的历史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如何进行有效教学?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中应该注意那些方面、如何备课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成为每个历史教师关注的问题,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一、怎样认识历史有效课堂

首先,学生在这节课堂学会了多少基础知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有没有受到启发、提高,一切的标准应该从学生出发,高效的历史课堂应该是学生知识得到巩固、能力得到提高。其次要结合高考,在现阶段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高考,历史课堂是否能够提高学生的做题能力。高效课堂应该向高考靠拢,课堂中应该注重历史特征的分析、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再次,学生的价值观是否受到启发。历史教学,不单是学生历史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还应该培养、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通过历史学习促进学生的理性、智慧、责任意识、情感和人格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因此,有效的历史课堂要以学生为主,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培养正确的价值观。这是历史教育的价值,也是历史有效教学的重要方向。

二、如何备课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有效课堂教学的先决条件。部队不打没有准备的仗,教学更是如此,根据有效课堂的特点,本文认为备课务必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钻研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备教材时,首先把握历史的基本特征。在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具体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分析历史特征,通过分析特征有利于学生了解历史的本质。现在的历史高考几乎没有知识点的重现,更多体现的是历史特征的迁移。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认识、把握不同历史事件、历史时期的本质特征。

其次,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的基本结构。现在的历史教材都是按照专题史编写,政治、经济、文化三大块,学生往往孤立地认识某一时期的政治,单一地认识这一时期的经济、文化,为了避免知识显得凌乱,教师一定要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的基本结构,这样才能在上课的时候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在讲课中要指导学生认识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分别是什么,然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帮助学生理解。

再次,重视教材中的图片、导言、延伸阅读。教材中的每一段文字、每一幅图片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历史进行补充,而这些文字和图片往往会成为考试中的材料。在备课的环节中,教师要注意对文字和图进行深度挖掘,这样不仅能够启发学生思维,还能辅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内容。

最后,明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备课应该细化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找准知识停靠点、思维激发点、参与切入点和能力发展的增长点。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点、形成哪些能力这些都必须明确。课前教师必须认真分析和研究教材,既要从中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又要从中把握教学内容的广度,同时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好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2.研究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只有全面了解学生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备课中应该充分调查学生的知识储量、认知水平、学习方法、思维习惯以及对本单元教材内容的已知程度,我们就能知道哪些知识尽量少讲或不讲,哪些知识要下功夫处理,哪些知识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切入点,在课堂上不再盲目地问学生哪里不明白,不再盲目地拔高知识了,这样教学才有依据,才能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备课时要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帮助他们确定学习的目标;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帮助他们去寻找和利用学习资源;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帮助他们设计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了解学生的心理,帮助他们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等等。备学生是备课的难点,教师必须经常自觉地深入学生,从课堂内外的每一个环节了解和研究学生。

3.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首先,要巧设疑问。思维活动通常是由疑问而产生的,只有当学生对所学问题产生疑惑时,才能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问题不能太简单,也不易过于难,要适中,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加上老师的点拨能够找到方向。其次,揭示历史现象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历史教学要求深求透,多角度审视,多层次挖掘,多形式设问,全方位分析,这样才能使学生吃透历史,培养学生用发展、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所以在处理教材时一定要注意历史现象的内在联系以及本质的分析揭示。再次,培养学生“论从史出”习惯。引导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克服思维定式,一切用史料说话。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时要根据材料中的观点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用自己的观点来想当然的做出结论,所有的结论都应从具体的历史材料分析得到。

4.注重培养学生的价值观

历史是一门较特殊的学科,在情感教育上有其他科目不可企及的优势。在教学中,应根据情感教育的基本特征,充分地发挥历史应有的价值。要培养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历史,提高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有效课堂不仅能使学生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历史的本质特征、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提高课堂效率,只有教师提前精心备课,备课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历史思维的培养。历史教师备课是有效课堂的前提,是提高有效课堂教学的先决条件。

参考文献:

1.中学历史教学.2009.6.

2.王巧莲,孙延英.浅谈高中历史教师备课策略[J].学周刊,2012(29).

第11篇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 备课 教学设计

《礼记·中庸》有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任何一件事的成就都基于认真的准备和周密的计划。上课也是如此,一般来说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根据教师对教学工作的准备可以把备课分为学期备课和课时备课。本文主要探讨的是课时备课,是指教师在课前认真钻研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确立科学的教学目标,并考虑采取哪些相应的方法,运用相应的资源,引导学生实现学习目标的一个过程。那么应该如何用新课程的理念来指导备课?本文以人教版高中必修第一册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四节《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为例,尝试从研读课标、钻研教材,分析学情,教学设计等几个方面探讨有效备课。

一、研读课标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体现国家对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它规定了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次阐述了课程目标。同时还规定了各个章节部分的内容标准,以及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

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课程理念和目标对课程和教学具有指导作用,它所规定的内容标准和目标都是学生在该阶段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所以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首先要研读课标,理解课标的要求,分析其中的要点和关键词。

例如在《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一课中课标的表达是:了解、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1]可见这一课题的教学要求应该以明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为重点,并要求学生在理解基本史实的基础上分析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对此教师在备课时应该紧紧围绕明朝内阁和清军机处的设立、职能、特点等反应明清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及这些措施所带来的影响。所以教师在研读课标之后,能做到心中有数,使教学设计不偏离方向,课程实施具有目标性和有效性。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采取“一标多本”的形式,教师应该熟读课标,对比多个版本的教材,以博采众长。

二、钻研教材

教材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基本载体,教师备课首先要认真分析、研读教材,在正确领会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可见教材是课堂教学最直接的资源。要理解教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分析课题立意以及在教材中的地位

新的高中历史教材的编排是按照专题的形式,每个专题都构成一个研究课题,每个专题每一小节也形成一个研究专题。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考虑这一课题的主旨是什么、核心是什么,同时要弄这一课题的内容在整个教学内容中的地位是什么。[2]这样就要求在钻研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有一个深入的分析。例如:《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首先要明确专制时代晚期指的是明清时期,属于专题一的最后一节,既是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延续和结束,同时又孕育着向近代社会的转型,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次通过对课标要求,分析得出本课的主旨是明清加强专制制度的主要措施。

2.全面把握教材的内容

分析完课题的立意和地位后,要全面把握教材的内容。教师必须熟练掌握教材内容,分析教科书的内容结构和层次、梳理所教内容的逻辑、理解历史知识的内涵等,理清重难点。历史教科书的编排主要以章、节、子、目为单位,每一课分为若干个子目,一般是三个左右。这些子目就构成了课文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层次。教师要理解和清楚为何要分为这几个部分,分析和理解这几个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例如《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分为四个小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君主专制整体的演进与强化,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各小节下面又分为若干部分。这些小节的安排主要是按照历史发展的进程,从纵向分析君主专制的开始—发展—鼎盛这一进程。教师只有把握了知识内容的框架和内在逻辑关系,才能使教给学生的知识结构完整、层次清晰、条理分明。

值得注意的是,历史课本上的内容往往比较简洁,不可能面面俱到、事事深入,所以教师需要进一步地挖掘知识的内涵。

一方面是课本所涉及的一些历史史实部分往往没有详谈,这就需要教师在深入了解史实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介绍。对教学内容所涉及的所有知识,包括概念、术语等,都应该有一个准确的认识,确保知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例如:讲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时,不仅要讲清楚内阁的发展历程,同时还要注意交代朱元璋为什么要废除丞相,明朝最后一个丞相胡惟庸的专权与皇权之间的矛盾。教师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得心应手。

另一方面是对于教材的内容教师要发掘它的深刻内涵。这就是对教材所含内容的核心、性质、意义等进行深度的挖掘。教材上对史实的叙述往往具有局限性,因此需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下一番功夫。比如讲到内阁,除了内阁形成的背景原因,形成过程等基本史实的交代,还需要在史实的基础上分析和概括内阁的特点,在时代背景下的影响和意义等。

3.理清重点难点

在对教材全面把握的基础上要紧扣课标,对知识内容合理取舍,分清主次,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该课教学内容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历史的知识内容相当丰富,教师在钻研教材的过程中,根据每节课的内容的具体情况选择重点所在。一般来讲,某一知识点在历史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和影响,或者在整个教材中的某一主题起着决定作用,那么可以将其列为教学重点。同时确立教学重点应该紧扣课标,在课标上明确规定了每一章节的内容标准,一般就是本章节的重点内容。

此外教师在分析教材的过程中还需要找出教学难点。所谓难点就是教材中难以处理的知识点,比如教师不容易讲清楚的或者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由于历史知识的特点,一些学生没有听过的专业术语或者比较鲜为人知的历史史实,学生不好理解的都应成为教学中的难点。有时候难点就是重点,要突出重点,讲清难点。对于不是重点的难点既要想办法突破,又不能占用太多的教学时间。对于难点的讲解建议教师尽量用通俗易懂简明的语言来讲解。

三、学情分析

我们在现实教学中会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有些名师的教学设计确实很好,但是到了自己手中却达不到好的效果呢?归根结底是因为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同,知识水平不同,生活阅历不同等。因此所有的教学设计都应该以具体的学情为出发点。

新课程提倡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还是课堂问题的设置都不可忽略一个问题——学情。学情分析就是学生在学习方面有何特点、学习方法怎样、习惯怎样、兴趣如何、成绩如何等。教师备课时,如果能从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出发,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探索的兴趣、攻坚的意志,使学生形成一种积极的学习动机,就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了解学生的学情,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所处年龄阶段特征。比如高一年级的学生各种心理品质趋于稳定,具有较强的求知欲望和自我认同感较强,且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日常的接触,了解学生的已有认知基础和知识水平。如果是熟悉的班级,则教师对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比较了解。如果是新接手的班级,则教师可以采取摸底考试、课堂提问等形式了解。

四、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备课的主要成果的体现。教学设计也叫教案,是教师备课的集中体现,是上课的蓝图。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课题名称、课题类型、课时安排、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

教学设计中最主要的是教学过程设计。因为教学过程要展示出一课教学的整个流程,设定好教学的环节,步骤,安排好时间分配,如:导入新课、新课教授、课堂讨论、巩固练习等环节的设置。

教学设计的编写因具体的课型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不一一详说,下面提出对教学设计的几个建议。

1.教学设计的预设与弹性

教学设计的本意是为教学提供一个方案,目前常见的是一种对话式的教学设计。这种教学设计把教师的每一句话和学生的答案都预设好了。例如: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请同学们概括一下军机处的特点。

生:简、精、速、密。

事先预设好学生的准确答案容易使得老师的心里有了一个标准答案,期望学生的回答能按照教案设想的答案来回答,或者引导学生往正确答案上靠。这样就会影响教师的教学判断和课堂观察。

教师备课应该考虑学生不是学生应该怎么答,而是学生可能会怎么答,然后根据可能的情况相应地给予肯定、补充、鼓励或者纠正、引导。

预设是一种假设,是为了更好地完成上课的准备。课堂教学是充满活力的、动态的过程,是与文本的对话,是师生之间思想的交流。不是在演戏,不需要背台词。[3]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设想和计划,是课堂上教师临场发挥、随机应变的基础和准备,所以教学设计不是剧本。

正因为课堂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所以新课程强调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具体体现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而其中的有些目标是需要学生去体验感悟的,而这绝非在预设中就能完成。

2.注重课堂生成

新课程在注重预设性发展的同时,强调生成性的发展。生成是指教师根据课堂中的互动状态及时地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行为的教学形态。

生成表现在课堂上,指的是师生教学活动离开或超越了原有的思原是只有路和教案;表现在结果上,指的是学生获得了非预期的发展。[4]这种生成是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的展开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自主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

因此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求预设的弹性化和多样化,如此才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以广阔的空间进行生成。比如在教学设计中可以多准备几个开放性的话题供学生讨论。

3.教学反思——在教学中完善备课

孔子有言:“吾日三省吾身。”教学也是这样,需要教师在反思中进步。根据对实际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或者哪些知识点处理得很好在课后进行经验的总结,有针对性地对自己的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策略进行调整,逐渐完善第一次的备课。在这个过程中也就逐渐形成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这样循环上升的一个教学发展过程。

五、历史学科备课反思

由于历史学科的学科特性,在备课过程中需要强调以下几点:首先要注意对历史名词、历史事件的解释要清楚到位。因为历史学科的特殊性,历史名词中涵盖的知识面广,信息量大,有些历史名词含有特定的含义,对于学生来讲比较陌生不好理解,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注意史实材料的补充,讲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尽量保证历史知识的完整性和真实性。立足于为使学生对历史事件或历史概念能有较为全面清楚的了解。

其次,教师在表述的时候尽量注意用通俗易懂简洁的语言。有的教师在讲解史实的时候把查阅的直接资料读给学生听,学生一知半解或者印象不深。长此以往,学生会觉得历史很晦涩难懂,不感兴趣,降低学习积极性。在这点上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把艰涩难懂的史实材料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最好能结合身边的事件进行语言的转换或者解说。例如:讲到“侍从顾问”这一名词时,可以告诉学生:“顾问”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咨询,侍从顾问就是待在皇帝身边供皇帝咨询的人。这样的语言平直易懂,也易于学生理解。

最后,历史的学习最主要的是要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因为,对历史事件的理解要把它放在当时的社会历史大背景下才有意义。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2]于友西.中学历史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余文森,黄国才,陈敬文,等.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第12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合作探究教学;史料;实践

一、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概念和特征

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是教师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引导学生在小组内或小组间开展研究性学习、合作探索、共同讨论、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的教学组织方式和教学方法。

与传统教学接受模式相比,合作探究学习教学模式有自己鲜明的特征:

1.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合作探究教学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学生在主体意识下,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在活动进程的各个环节中,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主动进行史料的研习、信息的搜集和处理,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知识和意义的建构者。

2.学生学习的合作性。合作探究教学通过创设“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小组形式来改变教学结构,其目的就在于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助与合作,并以此作为教学活动的动力,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3.学习过程的探究性。在合作探究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的载体是问题情境,教师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接受知识的方式,引领学生围绕问题情境,从不同角度思考、探究,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

4.教学评价的过程性和小组整体性。以小组目标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是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又一重要特征。

5.学生思维的创新性。在合作探究教学中,教师指导和师生、生生合作学习,发挥了个体和集体的思维优势,可以使学生从中养成科学的创新思维方式,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高中历史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总体可以分为三个环节,其基本框架如表一:

以“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一课进行案例分析: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视频材料——苏联解体,设置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目标展示 理解交流】

教师:1.展示课程标准相关内容,引领学生再次明确学习目标,把握目标关键词。了解学生自主学习中的疑难点,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分析突破。

2.通过组织互查和提问的形式对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检查督促,引导学生梳理知识,夯实基础。

材料一:1991年美国总统布什在其《国情咨文》中说:“我们是世界上唯一能够维持和平力量的国家,正是这一领导的重任以及实力,使美国在一个寻求自由的世界中成为自由的灯塔。”

材料二:

【史料研习 合作探究】

教师:展示材料和问题,组织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探究,在小组内形成对问题的统一认识。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探究,并做好记录和展示交流的准备。

合作探究:

探究一: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展示交流 拓展提升】

教师:组织学习小组展示对问题的分析理解,其他小组进行评价、补充和完善,教师注意对小组及成员的及时评价,并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材料,归纳解题思路,进行学法指导。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答案,评价其他小组的发言。

教师:在学生展示交流后,展示相关内容,鼓励创新思维。

【自主建构 练习巩固】

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内容进行小结,通过设问“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重要知识?请用结构提纲或思维图示或关键词语进行总结”,找学生归纳总结,教师可展示自己设计的知识结构图供学生参考。在此基础上设计问题,引领学生合作探究,进行知识升华。

学生:回顾总结,发表见解。

教师:让学生做学案上的巩固练习,要求限时训练(3~5分钟),小组内批改。

学生:当堂练习,并对习题进行展示解析。

【课后拓展】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必做题和选做题。

【课下作业】

1.整理学案,记忆相关知识点。(必做题)

2.以史为鉴: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作为正日益崛起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事务中该如何发挥自己的作用。(选做题)

以上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案例,充分体现了教学中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体现了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基础,以合作探究学习为手段和核心的模式操作流程。其实质是将史料研读引入课堂教学,主要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参与到探究历史问题的学习之中,通过史料创设问题情境,引领学生对信息进行研读、提取、加工,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最终完成问题的解决。

三、关于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1.关于小组的组建

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是合作学习的基础,科学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取得成效的组织保证和重要前提。因此,合理的分组、系统的培训、科学的评价应是小组组建的重点。

(1)分组

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划分学习小组。所谓“组内异质”,就是把学习成绩、组织能力、表达能力、性别、性格、家庭背景等方面不同的学生分在一个学习小组。一般每组4~6人。组内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使每一个成员因承担不同职责都有事可做,有责任感,人人都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角。这种组内分工要经常轮流交换,促使小组成员间的角色互赖,增进学生互动的有效性。

(2)培训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往往因缺乏合作方法、合作技能而影响合作的效果,需要教师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相关培训来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如,教给学生必需的合作技能,培养学生仔细听取别人发言,不随意打断或插话的良好习惯,教会学生按照“独立思考& mdash;小组讨论—汇报交流—产生新的问题”的流程进行合作学习等。

2.关于史料的选取和运用

在历史合作探究教学模式中,史料作为问题情境创设和学生合作探究的抓手,它的选取和运用对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关于史料的选取,应注意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准确、典型、有针对性的材料,既能代表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形式多样,利于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又能关注到知识的重难点和学生思维的拓展点、创新点,为学生合作探究提供空间,从而拓展思维,提升能力。在史料的运用中,应遵循“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原则进行史料的研习,还要多关注对非文字史料的解读和

运用。

3.关于合作探究问题的设计

在合作探究教学中,探究问题引领着学生的思维、行动,问题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有效,关系着合作活动的成败。在设计探究问题时,要注意做到:

(1)目标明确,有针对性。教师要围绕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进行问题设计,在把握课标、了解学情、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善于从教材中挖掘问题,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挖掘问题、切入问题,使问题紧扣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

(2)难度适中,有梯度性。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方面要对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思维特点和心理状况有了解、有预设,设计的问题难度适中,让学生经过一番努力,能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另一方面,要了解和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设计的问题有层次、有梯度,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而既能调动不同层次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又能保证学生思维的连续性和畅通性,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不断产生认知冲突,从解答问题中领悟到获取新知识的愉快体验,从而保持探究的热情。

(3)角度新颖,有启发性。新颖的、有启发性的问题会刺激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引发学生探究和创新的冲动,是保证合作探究教学有效和高效的基础。在合作探究教学中,要注意选取恰当的史料,为学生找到切入问题的准确角度,进行有启发性的引导,使学生产生思维的冲突和碰撞,从而进行有价值的思考和  

认知。

总之,“教学中不存在一种适合于所有教学情境的万能模式或方法,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是与特定的教学目标相联系,没有一种教学方法与对策能够同时达成所有的教学目标。”多样性的教学目标、丰富的教学资源、复杂的教学过程,决定了教育教学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作为众多教学模式中的一种,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将会被继续完善和创新。让我们朝着理想的目标去探究理想的教学模式,从而实现我们的教育理想。

参考文献:

第13篇

一、生活、历史教学、历史教学生活化

1、生活:从狭义上讲指的是我们的衣食住行;从广义上讲指的是人的各种活动,除去生活行动外,还包括交往活动,观念活动等。

2、历史“叙述的是人类社会的前天和昨天,说明人类社会的今天,研究和探讨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它是过去生活的重现,包含着思维品质、生活经验和价值观念。作为认识过去、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的历史学科明确提出历史教学应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体现生活化。

3、历史教学生活化是指在中学历史的课堂教学中,注重“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贯通,增加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内容,将历史赋予一定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使历史这一过去的生活与学生当前的生活及未来的生活连接起来,培养学生从历史的角度看待、分析现实问题以及创造和更新他们的生活方式的能力的过程。

二、我门所面临的历史教学现状及原因分析

1、教学的内容仅限于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范围。

高中学生课业紧,任务重,使得他们缺乏足够的时间与精力来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我们作为老师自然希望他们把最迫切的问题,也就是高考考好,于是在讲解知识点的时候也尽可能围绕知识点进行分析讲解,于是把历史讲解成了一个个独立的小问题,加上学生自身的历史知识框架不稳固,所以很多时候一个问题讲解完之后,学生对于这个问题还是知其所以,但不知其所以然。换个材料,换个人立马又是新问题。

2、很多人存在着对历史学习的误解。

很多学生,家长,还有部分老师都认为,历史讲述的是过去的事,过去的事只需要记住就可以,那学习起来,记记背背就行。其实这种观点我不赞成,诚然历史学习确实需要记忆,因为只有记住了,下一步才能理解;还有一些问题,我们不一定现在就能理解,或许将来因为阅历或其他的,我们一下子就能明白,所以这也需要我们先记住,结合历史的经验教训,对于未来的路帮助才会更多。所以说,历史学习关键还是学明白了,要能用。

3、我们检验知识的标准单一。

因为应试教育,所以一开始目标就很明确,我们努力的目标就是考高分。教学有大纲,考试有范围,我们不能保证每一个学生学到的所有知识都能真实的考察出来,能考察的毕竟还是少部分,而且是课本知识的少部分,加之课本内容越来越少,越来越简单。为此我们的学习阵地也就停留在了课本与习题之间。

4、历史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

“以史为鉴,可以通古今”,历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所蕴含的是一个国家泱泱几千年的历史传承。历史是一部社会教科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知识宝库,也是人们认识自我、超越自我的一面镜子。初中历史课作为基础学科,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品质等方面教育。我们要通过历史教学,把中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热爱祖国,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的人才。可见,中学历史是一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所不可缺的课程是其它课程所不能代替的。

要实现这一目标,依靠学生自己来学习显然不够,所以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努力寻求出路,将学生学习历史与生活联系起来,促进知识的内化。

三、生活化教学的历史沿革

1、孔子有教无类

春秋时期,孔子提出有教无类,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其目的就是为了让不同的学生都能掌握知识,我觉得这应该就是教学生活化的开始。每一个人生活环境不一样,生活经历也不一样,加上本身素质的差别,学习知识本就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只有教学方法与学生的情况相符合,那才能促进学生学习。

2、生活化教学政策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各个国家历史教育改革都非常重视社会实践,拉近教育与生活的距离。一直在强调历史教学的实用性。各个学校也在积极的进行生活化教学实验尝试,尽力将学习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既能保证知识的掌握,又能促进知识的运用。

四、生活化教学的具体办法

综合前人的经验与思想,我将生活化教学的实施方法作如下总结:

1、教学语言生活化

时代日异月新,每一个时代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特色,而历史讲述的是过去的,记录下来也基本用的都是当时那个时代人们所用的语言。对着一个现代人,满口之乎者也,学生自然没兴趣,而如果跟他讲的是当下最为流行的话语,青少年必然在意,有注意就会有收获。

拿我个人经验来说,每次上课的时候如果将古时候的一些事用现在的说法解释一下,学生会立马沸腾了,然后开始展开激烈的讨论,课程也就愉快的完成了。

2、教学方法选择具有针对性的

教学针对性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历史学科涉及到的领域本就众多,学生个体差异也较大,所以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还是对学生学情的深入分析,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教学,才能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3、教学与生活相联系,创设情境教学等

学生是课堂教学主体,学生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自主性、积极性及创造性,主动地去发现生活知识、建构生活知识、提炼生活经验,不断积淀课内生活和课外生活的经验,把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有机和谐地结合起来,这是历史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条件。因此,教师的职责现在应该是越来越多激励,越来越少传递知识,应该成为一个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设新的教学方法,尝试新的教学形式来实现历史教学生活化,笔者认为,生活化的教学形式主要有情景模拟式教学、问题探究式教学、开放式教学等等。

让学生身临其境去感受当时的社会现状,寻找解决的方案;或者 通过其他一些知识的扩充来加以运用解决问题。最终在师生合作之下达到知识的掌握。这样更有利于实现历史教学的目标。

第14篇

一活动化教学模式的提出

长期以来,我国的课堂教学形成了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讲授型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教育心理学依据是行为主义理论,教学过程呈现为“激发动机一一复习旧课——讲授新课——运用巩固——检测效果”5个阶段,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把“教”变成了“训练”,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过于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常常脱离生活和现实的实际情况,促使学生学习中的个人体验和创造性等等诸多弊端,为人诟病己久。

据2000年11月对成都市武侯区7所中学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希望由历史老师组织指导,学生自主进行活动的占学生人数的99.8%:学生希望走出课堂,在课外开展历史活动课的占100%。这两项调查表明:在历史学科中,历史活动化教学在学生心里存在很大的空间,学生急切希望摆脱传统讲授型课堂教学模式,让历史课活起来、动起来。

1活动化教学的必要性

新课程的《历史课程标准》要求“注重探究式学习,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乐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因此,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己成为历史教师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活动化教学正是实现这一变革的一种较佳教学模式。

究竟什么是活动化教学呢?概括地说,活动化教学主要是指以在教学过程中构建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的核心,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2活动化教学的理论背景

活动化教学突出体现了“历史——生活”原理。历史包括人类的历史和个体的历史<或曰个体经验),生活指学生的现实生活。一切真正的教学,必须始于历史和生活。活动化教学注重从学生日常生活经验中寻找学习材料、选择有助于连接性知识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点或板块,选择有助于连接新知识的人类历史史实展开教学,增加学生的实际感受、现实和历史思考,训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活动化教学以皮亚杰的“活动教学法”为理论借鉴,以教师新颖的教学理念为主导,以学生素质的完善与发展为终极目标,与学生主动参与的实践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使学习成为接受与参与结合(重参与)、结果与过程结合(重过程)、内部与外部结合(重外部)、动手与动脑结合(重动脑)的活动,拓宽了学习的空间,教学变封闭为开放,使课堂教学焕发活力,使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等多方面素质得到和谐发展。

3高中历史选修课中活动化教学的可行性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增加了选修课时数的比例,提倡校本课程的开发,反映了课程目标的多元化和弹性化,尤其是高中历史任意性选修课,其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有着更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度。其内容可以是学科知识、方法的拓展和深化,也可以是跨学科的综合专题研究,科学学科与新知识、新技术发展的介绍,也可以是思想方法、学习方法、研究方法的讨论等等。选修课收各种因素的制约减少,回旋余地大,是教师与学生较为广阔的、自由的活动天地。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把握选修课的特点,实践活动化教学模式,不断进行尝试和探索,以实现新课程“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次的目标,争取良好的教学效益。

二活动化教学的原则

从以灌输、讲授为主的教学形式转变为以活动为主的教学形式,这不仅仅是教学的组织形式的改变问题,更要正确理解活动化教学的精神实质,必须把握其实施的基本原则。

1以“活动促发展”作为指导思想

学生主体活动及主体发展是活动化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活动促发展”正是活动化教学精髓的一种高度概括,是活动化教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切入点。活动化教学重视活动的独特价值,强调活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主张活动是实现发展的必由之路。对学生来讲,“学生的主体活动是学生认识、情感、行为发展的基础,无论是学生思维、智慧的发展,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是通过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实现的,而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正是学生参与的各种活动。”可见,唯有活动,才提供了学生发展的最佳途径和手段;唯有活动,才能实现多种潜在发展可能性向现实发展确定性的转化,发展只有在一系列的活动中有望实现。为此,教育教学的关键就是创造出学生的真实活动,让学生作为主体活动,在活动中完成学习对象与自我的双向建构,最终实现主动发展。

2以“活动”作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活动是能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活动对于成长中的儿童和学生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活动中孕育着学生发展的所有倾向。因此.学生的教育中与学生的活动并行者,教育不可避免地在学生的活动中展开,学生的活动经历成了教育的起点,学生的活动经验自然成了教育的背景。这就必然要求学校教育以活动为基本形式,教育内容的组织和过程的实施必须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活动的实质是要求把活动作为学生学习的基本途径,借助活动来真正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使学生享有更充分的思想和行为自由、发展和选择的机会,最大限度地获得身体与心灵的解放,使学习活动主体化、主动化。

3以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前提

实行教学民主,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主体意识的最有效方法。有无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以及由这种关系营造出的一种活泼生动、和谐的、民主的教育氛围,这是活动化教学价值能否实现的基本条件和前提。学生只有师生交往中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宽容,同时受到激励、鼓舞、指导、忠告和建议,学生才可能以极大的热情、无所畏惧的心态投入到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中,从而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人格的陶冶和自我的发展。这就首先要求对学生的主体充分尊重和信任,尊重学生的自,尊重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活动方式,尊重和保障活动的独立性和差异性,真正使学生成为自己学习和活动的主人;要求变权威式的师生关系为平等合作的交流;要求教师改变原有的角色,从权威的知识拥有者成为学生情感的反应者,学习活动的咨询者和合作者。

三高中历史选修课活动化教学的特征

以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的活动化教学模式,与以往讲授型课堂教学模式有着本质的差异,因此在活动化教学实施的目标、内容、组织形式、活动过程及教学评价等方面有着突出的特点。

1突出活动化教学内容的多样性与教学目标的综合性

高中历史任意选修课内容的设置突破了由国家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研制设定的传统。各校可以根据本校具体情况开发校本课程,充分利用学校的差异性,突出学校的个性,从为活动化教学的多样性创造条件。目前各校选修课课程设置上正好体现了学校的特点,内容上呈现出多样化,如既有立足于地方性的《乡土历史》、《郑和下西洋与长乐》;又有时代气息浓厚的《中国近代化道路探索》等。在教学内容上,也不仅仅局限于选修课教材或讲义之中,既要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又要引导学生依据自身特点多途径地获得信息,根据自己占有的资料运用原有知识和技能,合理推导,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活动教学多样化,使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自觉性和创造性,体现出素质教育的特征,即主体性、发展性、全面性和差异性。

传统课堂教学目标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主体的全面发展。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教学目标的三个层次,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活动化教学不再将知识目标放在首位,而是在活动化教学过程中,强调情感(包括态度、意志、动机)和能力目标,从而较好实现教学目标的综合性。如南京师大刘军教授以设计2008年奥运会火炬传递路线的历史活动化教学目标确定为:1通过查阅有关历史资料、文献等,培养学生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2通过设计2008年奥运会火炬传递路线,培养学生收集信息、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应用历史、地理、语文等各科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3通过分组设计奥运火炬传递路线,培养学生“倾听、交流、协作、分享”的合作意识和交往技能: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创新式学习的兴趣。4通过阐释中国申奥主题,强化学生环保意识、科技意识和人文意识,弘扬和平、友好和拼搏向上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意识。从以上设计的教学目标看,活动化教学的目标不强调知识的获取,更侧重于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强调的是能力目标、“情感和价值观”目标,并较好地实现了三者的有机结合。

2突出活动主题的生活性与活动时空的开放性

由于中学生受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规律的限制,让他们象历史学家一样去研究过去的历史,恢复历史的真实面貌,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我们自己生活在历史中,也在不断地创造着历史。当我们的教学活动中缺乏生活气息,也就无法充分吸收学生参与实施活动。因此,历史选修课活动化教学应更多地与学生生活的实际相联系,通过教师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使教学活动从“书本”走向“生活”。如南京师大刘军教授曾设计过这样一堂历史活动化教学课:设计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路线。这样的主题,具有强烈的现实生活气息,贴近学生的学力,要求物质条件相对较低,收集各种材料、信息也较容易,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新一轮课改注重学生深入社会、服务社会,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传统的观点主要将教学活动空间设定在学校内甚至教室内,教学时间停留在课内,学生的发展视野因此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社会为学生提供了空前的交往和发展空间。教师可以通过合理选择和整合教学媒体,可以最大限度地突破时空限制,增强教学活动的有效信息量,缩短学生认识过程,从而为学生主体活动创造时间、空间和机会。活动化教学在时间上可以把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结合起来,在空间上把课堂与图书馆结合起来、把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结合起来,给学生更大的学习和活动余地。

3突出活动主体的体验性与探究性

以往课堂教学中活动往往将学生的自主活动演变为教师从头到尾、面面俱到的策划和演示,学生需要做的就是模仿、演练或展示。然而,活动化教学是以学生主体性活动为根本内容,它的生命恰巧在于学生的自主体验。因此历史选修课活动化教学应注重学生参与的切实体验,而这种体验需要每一个参与的学生必须身体力行,在动手、动脑、动眼的过程中去发现自己以前未曾留意的事物,搞清事物的发展、变化历程,融历史知识、能力水平,观察分析于一体,强调“做”。学生在体验中获得切身感受,获得经验,在经验积累过程中实现主体积极化归、内化,最终形成自己的经验结构,推进社会化进程,实现自主发展。活动化教学的体验式学习方式多姿多彩,如制作实物模型:社会调查;故事表演等。如在一节《画说宋代一一从清明上河图》的活动化教学中,围绕着一幅历史、艺术价值极高的绘画作品展开探究体验活动。学生要像历史学家那样研究图中的历史信息,像画家那样欣赏绘画的艺术风格,像博物馆工作人员那样撰写解说词,像文学家那样进行触景生情的想象与历史文学创作。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的不同角色体验历史、体验历史知识的应用。如在故事表演、制作模型等活动过程中,学生亲自“到历史中去”,再“从历史中来”而认知历史,使他们感受到不同角色所带来的不同情感体验,正是在体验中获得全面发展。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对知识的认识、理解主要是通过教师向学生的授予完成的。

学习过程的交流实际上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单向“授一受”,因此学生获得知识是“标准化”的,理解方式是“统一”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综合实践活动,注重专题研究活动,注重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通过探究性、研究性、自主性学习和实践,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为选修课活动化教学实现从“接受”到“探索”的转向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抓住有利机遇,开发探究性活动,应成为活动化教学的突出特点。在高中历史选修课的活动化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教学活动,如寻找历史、编写历史小故事、辨论课等等,引导学生集中开展探究活动。探究式活动不仅可以有分析材料等探究活动,也可以提供一些可能引起争议的问题供学生探究,如提供两种不同观点,要求学生判断:“他们谁说的有理?”也可设置一些研究课题,引导学生通过分组合作展开调研并形成研究成果。通过开展探究式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态度,提高实践能力,并从研究中获得感悟和体会。

4突出活动化教学组织形式的合作性与教学评价的过程性

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的生存都离不开与他人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在学习过程中提高与他人交往的技能,也是历史活动化教学目标之一。活动化教学更强调的学习过程中的“合作”,它包括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动。采用合作学习,可使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就更加明显。小组合作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小组内有一定的分工,每位学生担任一定的角色,并且角色经常轮换,增进生生互动的有效性;教师作为学习的顾问,为学生捉供信息和帮助,同时也是合作学习的设计者、主持人和客观的观察者,做到师生之间的互动合作。比如,贵阳三中张自勤老师在主题为:“贵阳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活动化教学设计中,把学生按掌握的资料和兴趣分为四个小组,分别调查“贵阳的昨天”、“贵阳的今天”、“近40年来贵阳人家庭生活状况的变化”、“贵阳的明天——模拟向市委市政府写出建设贵阳的建议”等四个小组:这四个小组学生要在调查基础上对调查资料进行分类、归纳、撰写小型调查报告:指导学生根据己收集的资料,分组讨论,制订出各组的具体方案,老师将各种方案中最有特色又可行的内容提出,设计出总方案,每组学生负责完成最有特色的工作准备。在张老师这一活动化教学过程中,采取了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设计和准备、找到活动的突破点,又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了筛选、优化活动方案的一些方法和原则。这样活动化教学既处处显示的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又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作用。

传统的教学评价特别是考试评价强化选择和分等功能,造成一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无法认识自己的潜能,从而丧失了自我发展的动力。新课程所需要的教学评价是应该承认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个性差异,承认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同发展水平。因此活动化教学评价的重点应侧重于过程而不是结果。教师应该学会采用观察、访谈、成长记录、表现性评价等综合评价手段,在评价中主张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的转变、重视学习过程和体验情况、重视方法和技能的掌握,重视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重视动手实践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归根结底是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各种素质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状况。这种过程评价注重个体自身的过去和现在的比较,淡化学生之间的评比;捉倡学生与课程目标的比较,从中发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激励学生向实现更高的目标迈进。另外,它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从对差异的分析中去发掘适合个人发展的教育方法,从而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求知欲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高中历史选修课活动化教学的实施

根据活动化教学的基本原则和特征,我在选修课《中国近代化道路探索》第二课《》教学中,设计了以下活动:

1创设活动情境形成学习准备

课前,教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兴趣点及其本课所涉及的背景知识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虽然学生对的历史不是一无所知,但只有少数学生对这段历史较为熟悉,而熟悉是建立在感兴趣的基础上的。据此,教师将“以点带面,引发全班同学对这段历史的探究兴趣”,作为本课课堂教学设计的首要任务。具体做法是,老师向同学提供有关图书目录和相关网址,请同学利用课外时间查阅有关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政治、经济、阶级关系以及和明治维新的相关资料,为新一课的学习作好准备。老师并提出“中、日改革的结果有何不同?为什么?”的问题,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2展开自主活动个体探究体验

通过学生主动自觉地参与、探索和实践,养成学生主动自觉的意识、态度和习惯是活动化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研习资料,帮助学生给资料分门别类,从中发现问题,使历史材料成为历史教学主体感受历史、理解历史的载体。例如在本课中我引导学生将资料从“中日改革的社会背景”、“性质”“主要内容”和“结果”等几方面加以整理,从中进行多角度的比较,并联系问题开展积极的探究和讨论,通过合理的推导,得出自己的结论。

3交流活动成果实现延伸提高

经过两个阶段的教学参与,同学们已经在脑海中建构了“日本明治维新”这段历史的生动表象,形成了感性和初步的理性认识,第三阶段的讨论交流也就“水到渠成”了。讨论的组织形式是先小组讨论后全班争鸣。教师在其中的作用一是鼓励,二是适时而及时的引导,将讨论引向深入。大家从不同角度分析导致中日改革结果不同的因素:有同学认为中日两国对本土文化的自我评估和对异文化的接纳程度不同;有学生认为最大的失误在于仅仅引进西方先进的物质文明,而日本全面学习西方;也有学生认为日本是成功的,而同时代的中国却落后到几乎亡国的地步,这种历史与历史形成的反差完全是清政府的腐败造成的……在畅所欲言中,虽然有些观点还显得有些幼稚,但不难看出他们都尽可能的思考并表达了自己的思考,利用史料学习、思考历史现象和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老师最后指出,成为中日两国改革成败的分水岭,那么我们今天学习这段历史有哪些现实意义呢?由此启发学生进一步反思,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学生们的人文素质。

当然,教学过程是复杂多变的,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的差异,任何教学模式或方法都不能机械地搬用。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改革,寻找出不同的活动化教学实施方式。

五历史选修课活动化教学所取的成绩

1推动了教研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教师的素质

活动教学的开展,使教师转变了思想,更新了观念,提高了认识,更有利于实施创新教育。同时,因活动教学没有固定的内容,需要教师自己选择内容、研究教法,迫使教师钻研业务,提高自身的组织能力、创造能力和指导水平,推动学科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

2增强了学生学习动机,培养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能力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因为兴趣是人们认识或探索某种事物而产生的心理倾向,它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使学生以发现者的姿态参与学习活动,充分领悟到科学家们研究问题的方法,体验到喜获知识,走向成功的愉快,增强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学生在期末检测的考查中,交出了形式各异、但都体现了各自探究学习成果的作业。

3优化了课堂结构,促进了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

学科课程以课堂讲授教学为主,易忽视对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这不适应社会对人才多层次、多类别的需要。活动化教学则能使学生手脑并用,综合运用知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使他们有了更多获取知识的途径,培养了学习的兴趣和特长。随着教师素质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学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六课题实验引发的思考

在由传统的知识灌输、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向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的活动化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有几个问题须引起重视。

1教师作用应更突出

课堂教学活动化模式的运用并不是使教师变的无事可做,当“甩手掌柜”,而是要求教师将舞台还给学生,不再唱独角戏,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激励者、组织者和参与者。教师的主导地位不仅没有削弱,反而更重要了。它要求教师有广博的历史知识,精通大纲和教材,并具有相当的教学艺术水平。通过这些来驾驭课堂,满足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激发其旺盛的求知欲,以达到教学目标。

2教师要敢于并善于让学生自己构建知识

我们应本着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精神把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当作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他们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主动地构建知识。变教师传道为促进学生自己去学道;变教师授业为促进学生自己去学业;变教师解惑为促进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中锻炼思维,发展能力,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中有机会、有可能表现自我,实现自身价值。

3评价体系应更激励

建立新型教学模式迫切需要我们积极构筑新的评价体系。建立什么样的评价体系将直接制约课堂教学改革能否取得实效,能否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可见建立与课堂教学改革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对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评价观不仅要重视结果,更应重视学习的过程,强调对过程的评价。因为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起点,有各自不同的情况,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进步就是成功,不管步子快慢,只要在走;不管力气大小,只要在使;不管能力高低,只要在干,就要加以肯定和鼓励。

当然,活动化教学也只是一种较新、较佳的教学模式,它也不否定和排斥其他教学模式的长处和优点。相反,它也应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形成优势互补,从而为学生提供多元学习机会和体验,促其全面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教学设计选编(历史七年级上册)》,朱汉国主编、马世力副主编,北师大版,2001年8月版

(2)《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

(3)《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历史教学问题探讨》,白月桥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

(5)《当代中小学教学模式研究》,夏惠贤著,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4月版

(6)《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严先元编著,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版

(7)《课堂模式论》,查有梁编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4月版

第15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 教学方式

如何彻底地改变这种修修补补的教学模式,充分使学生感受到历史课的乐趣,再现历史情境,使学生比较易于理解过去尤其是数千数百年前的陈年旧事,加深对历史知识的感性认识,从中培养他们理性思考历史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寓教于乐?这是我们每一位历史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因此,要想每节课都充分再现历史情境,真正做到轻松、愉快地教学,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一、创设有效学习历史的条件

学习是学生自身原有的知识与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离开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学习就不可能发生,新知识便是孤立的,无法被理解了,并迅速被遗忘。所以新知识的教学必须深入到学生原有的知识或经验中去,当然原有知识或经验贮存于学生的长时记忆中,不会自动与新知识相连,需要一个激发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情境或条件,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学习过程中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和个人的经验世界相对照,对学习材料给出合理的“假设”或“解释”,从而构建出客观对象的个人意义。

一堂好的历史课要重视师生互动,在教学中要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达到“学会历史”。历史教师应优化课堂教学,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历史教师在学法指导上,应侧重两个方面:一是学习习惯的培养,如预习、听讲、复习、作业等方面的习惯;二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切实帮助学生高效率地学好历史。

二、让学生在质疑中掌握学习方法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解决问题有可能只是运用了几个知识点,而提出一个问题代表着学生本身经过了积极的思考,经过了自身的努力。朱熹也提出:“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学会解决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质疑,掌握学习的方法。在教学中,我们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抛开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摆脱教材与教参的束缚,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勇于挑战,善于质疑,敢于发表个人不同的见解。教师要允许学生的质疑,鼓励学生的标新立异与独树一帜,要让学生在大胆的质疑中闪现思维的火花,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学习方法,才能为将来的终身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

三、提高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的程度

在课堂教学中要真正体现学生学习方式的作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除了组织正常的课堂教学,更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就学生个体及小组的学习品质、态度、方法和习惯的培养,而不是像传统教学,一切由教师包办;教师的作用也不是对个体学习、小组学习内容的重复。所以,在新教材的教学中,要实现学习方式的价值,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和方法入手,最终达到分工明确,各负其职的目的。在个体学习中疏通文意,落实字词,解决基本问题,记录疑难问题和学习感受,小组合作学习是对基本知识的检查,经验心得的交流和对个体学习存在问题的解决,并提出新的问题,然后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共同解决,使个体、小组、教师的经验认识、智慧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交流、提升。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做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必须进行学习方式的有效性研究,方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好的习惯是人生中最大的财富。历史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一样同样需要良好的学习习惯。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紧密结合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育的特点,深入了解和认真研究不同学生情况区别对待,特别要指出的是在对不同学生具备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心理状态、家庭背景等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之后,尽可能地对那些没有良好学习习惯、知识基础较差、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采取相应的辅助措施加强指导,以期所有学生获得提高、共同进步、形成竞争。同时,历史教师也要对学生的学法进行指导和培养,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其学习历史课程的能力。要想让所教的学生获得良好的历史素养,培养学生学习良好的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形成较强的学习能力就是教师们应该认真对待的问题,是每个教师的教学任务之一;而丰富和完善自己的历史素养、提高自己的教学技巧、拓宽教学视野同样是初中历史教师的工作任务。

五、优化课堂训练和讲评

课堂检测是检验一堂课有效性的重要内容,但不少历史课缺乏检测,即使检测,也是一背了事。教师要认识历史课堂训练的作用,它不仅是为了巩固历史基础知识,更重要的应成为引导学生学会基本史学方法的重要手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做少量的课堂小练习,同时,教师还要优化讲解意识和技术,力求对所做练习讲得精当、讲得明白、讲得精彩。由于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存在诸多弊端,如脱离实际、机械死板背课文内容,做作业抄课本、课堂答问念课本等等。学生不能用已知说明未知,不能以史为鉴,一见到新情境、新材料、新问题就茫然不知所措,针对这种情况,设计的练习既要有利于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还要有一定的深度,尽量采用新颖的、贴近生活的材料,以激发学生练习的欲望。

六、重视现代化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