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工商管理财会方向范文

工商管理财会方向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工商管理财会方向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工商管理财会方向

第1篇

[关键词] 工商管理专业; 课程体系; 教学特色;托利多大学

[中图分类号] G649.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2)01-0050-04

0 引言

工商管理专业是我国高等院校文科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的管理人才的重要使命。然而,目前许多高等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存在与人才市场需求脱节的现象,高等教育中存在学与用脱节、理论多实践少[1]、课程设置模式单一等现象[2],成为工商管理教育改革的重要研究课题。因此,本文力图以美国托利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特点为例,分析说明工商管理专业学科发展的重要经验,为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工商管理专业发展提供借鉴。

托利多大学是美国俄亥俄州13所州立大学之一,成立于1872年。2006 年 7 月与俄亥俄医学院合并后,成为俄亥俄州近百所高等院校中财政预算排名第三的公立大学,目前有10个学院,230个本、硕、博专业,其专业广泛性位居美国第十七位。全校学生对教员的比率为 19∶1,80%的教师拥有博士学位。托利多大学商学院是全球高校中5%获得AACSB(The Association to Advance Collegiate Schools of Business)认证的大学之一,其工商管理和信息技术科学学士学位和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获得了该认证。AACSB提供世界最权威的商学院本科及研究生工商管理及会计学科的认证。在我国大陆地区通过AACSB的学院只有三所,分别是中欧、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和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因此,托利多大学商学院的课程专业设置和教学特色对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工商管理专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 课程设置的基本情况

托利多大学商学院授予工商管理、信息技术科学、应用组织技术等学士学位。其中工商管理包括会计、电子商务、家族企业创业、金融、金融理财、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国际商务、市场学、运作与供应链管理、组织领导与管理、销售等专业。各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如表1所示。其中工商管理专业的共修课程包括工商管理发展方向、信息技术管理、财务会计信息、统计数据在商务决策中的应用、职业发展、专业沟通等课程。各专业还有各自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以市场学专业为例,市场学专业要求学生学习顾客行为和关系营销、市场研究与数据库管理、营销分析与决策等共计12学分的课程,然后从模块一中选择6学分的课程,再从模块一和模块二中选择6学分的课程。其中模块一包括国际营销、网络营销、营销沟通原理、企业营销、实习、销售。模块二包括供应链管理、全球电子商务框架、广告战略、直接营销、销售渠道管理、国际采购物流与运输、高级营销分析、产品价格管理、专题、购买与企业关系管理、销售领导力[3]。在表1中,多数专业方向都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但家族企业创业、人力资源管理等方向的课程以必修课为主。

2 课程设置的主要特点

美国托利多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现出通识教育基础雄厚,专业教育目标明确,课程关联相互支撑三个显著特征。

2.1 共修课程教育基础雄厚

如前所述,托利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通过共修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坚实而雄厚的工商管理专业学习的基础,形成了通识与专业基础教育的框架。在四年制工商管理本科教学中,第一年和第二年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完全相同。在这些课程中,大学写作、报告写作为学生提供了写作能力学习的平台;微机应用、信息技术管理等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信息技术手段和工具;商务应用数学、商务数据分析、统计数据在商务决策中的应用等课程为学生提供了统计数据工具基础;财务会计信息、决策会计、财务管理原理等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财务分析基础工具;工商管理的发展方向和商务概论、市场营销、生产与服务、宏观经济学、经营环境、高级商务政策论坛等课程将工商管理的各类要素和相互关系整体呈现给学生,从工商企业外部环境的关键要素到企业内部的人、财、物的管理过程,从企业产品的生产到企业产品销售各个环节给学生呈现了清晰的学科内容。同时,托利多大学在通识与专业基础教育中贯穿了职业发展的相关课程,让学生具备学习知识同时思考自身职业发展的能力。

2.2 专业方向教育目标明确

托利多大学为进入商学院选择不同专业的学生确定了明确而清晰的职业定向,并用与工商管理实践紧密相联系的课程设置来实现其教育目标。例如,销售专业是托利多大学获得AACSB认证的第一个重要专业,获得了美国国家级的荣誉和大学销售专业的领导地位。所有销售专业的班级被设计成真实的企业,学生未来可以成为企业销售领域的领导者。销售专业要求学生必修商务营销、购买与商务关系管理、销售、会计与区域管理、销售领导力、高级销售、销售实习共计21学分课程,同时需要的人文科学课程分必修和校级核心课程,包括心理学初步(校级核心课程)或者社会学初步(校级核心课程)任选一门,个体沟通(校级核心必修课)、批判思考(人文社科领域)和逻辑学初步(自然科学领域)任选一门。在沟通原理与实践、公共演讲、群体沟通、劝说理论、非语言沟通等课程中选择两门课程。这些课程为培养学生出色的表达与沟通能力、聪慧的关系管理和科学推理能力、审慎的决策和领导能力提供了实践与知识相结合的平台,有利于实现托利多销售专业的教育目标。再如电子商务专业是AACSB的特色项目。托利多大学商学院为学生提供了两种职业轨迹,一种是让学生在学习电子商务专业的同时辅修市场营销、信息系统、金融、国际商务或者创业等其他专业方向,成为在这些专业领域中有电子商务专长的人;另一种是学生成为专业电子商务技术人员。这两种职业轨迹可以使他们将来成为管理者、企业家、经理人才和网络开发者。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商学院要求该专业学生必修电子商务和网络经济、网站设计和商务传播、商务智能管理、电子商务模型和计划管理课程,同时选修电子商务的信息技术、网络营销、财务营销和制度、全球电子商务框架等课程,并积极鼓励学生辅修其他专业方向课程。

2.3 课程关联相互支撑

托利多大学商学院的课程之间的相互关联和支撑促进了学生对工商管理理论与实践的较快融合。所设课程之间由浅入深、由工具到实践,形成相互支撑的多层次课程体系。以工商公共必修课程(第一层次)为例,图1显示出各课程之间的关系。

如图1所示,微机在商务领域的应用课程是信息技术管理课程的先修课程,财务会计信息是财务管理和决策会计的先修课程,商务数据分析是统计在决策中的应用课程的先修课程,工商管理学生的发展方向课程是职业发展Ⅰ和职业发展Ⅱ课程的先修课程,职业发展Ⅰ是职业发展Ⅱ的先修课程,商务初步是各管理类课程的先修课程,统计在决策中的应用是生产与服务系统原理的先修课程,商务数据分析是财务管理的先修课程[4],在以上课程先修的基础上,才能进入高级商务政策论坛的课程。这些课程之间形成的先后关联,使学生学习各门课程均学有所用,并随着课程的进展反复应用所学理论并不断深化。同时,如图1中虚线框所示,在公共类必修课中,分为信息技术类、财会工具类、数据分析类、职业方向类和管理核心类五大类课程。其中信息技术类课程为数据分析类、财会工具类和管理核心类课程提供最先进的手段,数据分析类课程为管理核心类课程提供缜密的分析工具,财会工具类课程为管理核心课程提供理解工商企业信息的专业技术。而职业发展类课程更有助于学生在学习管理核心课程中不断调整职业心理预期,在职业选择调整中不断增强学习信念和能力。在专业选修课和必修课(第二层次)中,需要在以上课程作为先修课程的基础上,切入特定专业方向深入学习和实践。

3 教学手段及其资源特色

在科学合理配置的课程体系基础上,托利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手段、教学资源选用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

3.1 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

在教学手段方面,商学院拥有先进的教学设备。例如,新教学楼中的每个阶梯教室里,所有课桌都安装电源和网络插口,这为学生提供了同时上网、与教师同步进行对网络信息资源操作的机会。教室中多媒体设备齐备,面积较大的阶梯教室中甚至设有三个屏幕装置,教师利用教学软件或幻灯片切换都非常方便。另外,商学院学生有利用学院机房资源免费打印课程资料的权利,学生自由打印课程学习资料。

3.2 教师发挥各自特点引导学生创新思维

托利多大学的教师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讲授角色和引导角色交替进行。学生随时在课堂提问,教师立即解释和引导学生讨论。每名教师制定的教学计划不尽相同,选择的商务模拟系统不同,对学生的要求也不完全相同。教师通过固定答疑时间、电邮、网站等交流方式与学生在课外积极沟通。同时,商学院教师大多数具有企业背景和经历,结合案例内容指导学生到企业调研或在公共企业数据库查阅资料完成各种调查或研究报告。

3.3 网络模拟和视听教学资源的选用

在商学院的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使学生在教室里能够有更多的机会与实践对接。例如,商务初步是一年级新生在第一个春季学期就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笔者在旁听该课程教学中发现教师在讲授理论的同时,充分利用Capsim 公司开发的企业模拟系统让学生在虚拟的市场环境下进行公司管理实践。不仅要求学生在网上建立自己的公司,当课程进行到管理各项职能的介绍时,让学生对自己的公司进行新产品市场预测、进行生产决策等。教师也可以利用该系统对学生进行测试,并及时了解学生课下对自己公司的运作情况。为了让学生理解公司发展中创业者的性格所起的作用,教师在课程计划中安排了Film计划,加入苹果电脑公司成立的影片,并组织讨论。

3.4 以应用为第一要素选择教材

在托利多大学商学院中,教师选择教材考虑的重要环节是是否与企业实践紧密结合,能否有丰富的案例资源和应用价值。以统计学为例,我国国内的统计学教材内容涵盖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的内容,虽然很多教材中也注重各章节后面加入案例内容和Excel、Spss等软件应用内容,但大学本科教材基本涵盖描述统计、概率、抽样分布、假设检验、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指数体系等内容,并以理论阐述、例题的数学推导类课程模式阐述统计学的内容。托利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将统计技能课程分为商务数据分析和统计在企业决策中的应用两门课。前者教材主要以贯穿案例的形式阐述描述统计学的内容,后者教材以企业决策案例的形式阐述推断统计学的重要作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实用的教材为蓝本要求学生使用统计软件根据模拟或实际的企业数据完成作业或报告。

3.5 人性化的课程辅助网络资源

在托利多大学,商学院教师和学生的教学互动过程受到学校网络资源的人性化支持。例如,在教师方面,学校网站不仅为教师提供了电子图书、电子视频等资料,而且专门设计了软教学资源模块,包括做教学计划的技巧、做多媒体可见的技巧和素材资源推荐、各种情境下的教学技巧推荐等信息,这些软资源帮助教师职业发展,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非常具有人性化特征。同时,在学生方面,商学院为了辅助各专业的教学实践,在学校网站上特别设计了Real Connection 模块,主要作用是收集学生社会实践的需求信息,帮助并指导学生进行简历设计,与企业联系帮助学生搜寻就业信息。这不仅成为商学院职业发展课程的主要工具,也直接帮助了各专业学生的社会实习和就业。因此,人性化的课程辅助网络资源对教师更好教学、学生及时学到求职技能起到了“授人以渔”的功效。

4 结束语

托利多大学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特色对我国高等教育工商管理专业的发展很有启示。第一,通识教育是工商管理的重中之重,并且要和课程之间的紧密关联性结合起来。没有良好的通识教育基础,各专业的工商管理人才无法适应不断变化的企业发展环境;同时没有课程之间的紧密结合,一些基础课在以后的课程中很少用到,会让学生觉得“学无所用”和“学不会用”。第二,及时了解企业人才市场需求,合理设置专业课程。人才市场需求决定企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科学设计专业课程才能使毕业生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学生毕业后才发现不适应市场需求的现象。第三,积极整合教学资源,注重学生实际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职业发展的平台。这样才能实现企业与学生、学生与教师、教师与学校、学校与企业的共赢,从而促进高等教育工商管理专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玖河,李晓霞.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教学研究,2007,30(1):68-70.

[2]周萍.从课程体系建设看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08,(1):52-53.

第2篇

1课程设置的基本情况

托利多大学商学院授予工商管理、信息技术科学、应用组织技术等学士学位。其中工商管理包括会计、电子商务、家族企业创业、金融、金融理财、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国际商务、市场学、运作与供应链管理、组织领导与管理、销售等专业。各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如表1所示。其中工商管理专业的共修课程包括工商管理发展方向、信息技术管理、财务会计信息、统计数据在商务决策中的应用、职业发展、专业沟通等课程。各专业还有各自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以市场学专业为例,市场学专业要求学生学习顾客行为和关系营销、市场研究与数据库管理、营销分析与决策等共计12学分的课程,然后从模块一中选择6学分的课程,再从模块一和模块二中选择6学分的课程。其中模块一包括国际营销、网络营销、营销沟通原理、企业营销、实习、销售。模块二包括供应链管理、全球电子商务框架、广告战略、直接营销、销售渠道管理、国际采购物流与运输、高级营销分析、产品价格管理、专题、购买与企业关系管理、销售领导力[3]。在表1中,多数专业方向都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但家族企业创业、人力资源管理等方向的课程以必修课为主。

2课程设置的主要特点

美国托利多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现出通识教育基础雄厚,专业教育目标明确,课程关联相互支撑三个显著特征。

2.1共修课程教育基础雄厚

如前所述,托利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通过共修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坚实而雄厚的工商管理专业学习的基础,形成了通识与专业基础教育的框架。在四年制工商管理本科教学中,第一年和第二年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完全相同。在这些课程中,大学写作、报告写作为学生提供了写作能力学习的平台;微机应用、信息技术管理等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信息技术手段和工具;商务应用数学、商务数据分析、统计数据在商务决策中的应用等课程为学生提供了统计数据工具基础;财务会计信息、决策会计、财务管理原理等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财务分析基础工具;工商管理的发展方向和商务概论、市场营销、生产与服务、宏观经济学、经营环境、高级商务政策论坛等课程将工商管理的各类要素和相互关系整体呈现给学生,从工商企业外部环境的关键要素到企业内部的人、财、物的管理过程,从企业产品的生产到企业产品销售各个环节给学生呈现了清晰的学科内容。同时,托利多大学在通识与专业基础教育中贯穿了职业发展的相关课程,让学生具备学习知识同时思考自身职业发展的能力。

2.2专业方向教育目标明确

托利多大学为进入商学院选择不同专业的学生确定了明确而清晰的职业定向,并用与工商管理实践紧密相联系的课程设置来实现其教育目标。例如,销售专业是托利多大学获得AACSB认证的第一个重要专业,获得了美国国家级的荣誉和大学销售专业的领导地位。所有销售专业的班级被设计成真实的企业,学生未来可以成为企业销售领域的领导者。销售专业要求学生必修商务营销、购买与商务关系管理、销售、会计与区域管理、销售领导力、高级销售、销售实习共计21学分课程,同时需要的人文科学课程分必修和校级核心课程,包括心理学初步(校级核心课程)或者社会学初步(校级核心课程)任选一门,个体沟通(校级核心必修课)、批判思考(人文社科领域)和逻辑学初步(自然科学领域)任选一门。在沟通原理与实践、公共演讲、群体沟通、劝说理论、非语言沟通等课程中选择两门课程。这些课程为培养学生出色的表达与沟通能力、聪慧的关系管理和科学推理能力、审慎的决策和领导能力提供了实践与知识相结合的平台,有利于实现托利多销售专业的教育目标。再如电子商务专业是AACSB的特色项目。托利多大学商学院为学生提供了两种职业轨迹,一种是让学生在学习电子商务专业的同时辅修市场营销、信息系统、金融、国际商务或者创业等其他专业方向,成为在这些专业领域中有电子商务专长的人;另一种是学生成为专业电子商务技术人员。这两种职业轨迹可以使他们将来成为管理者、企业家、经理人才和网络开发者。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商学院要求该专业学生必修电子商务和网络经济、网站设计和商务传播、商务智能管理、电子商务模型和计划管理课程,同时选修电子商务的信息技术、网络营销、财务营销和制度、全球电子商务框架等课程,并积极鼓励学生辅修其他专业方向课程。

2.3课程关联相互支撑托利多大学商学院的课程之间的相互关联和支撑促进了学生对工商管理理论与实践的较快融合。所设课程之间由浅入深、由工具到实践,形成相互支撑的多层次课程体系。以工商公共必修课程(第一层次)为例,图1显示出各课程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微机在商务领域的应用课程是信息技术管理课程的先修课程,财务会计信息是财务管理和决策会计的先修课程,商务数据分析是统计在决策中的应用课程的先修课程,工商管理学生的发展方向课程是职业发展Ⅰ和职业发展Ⅱ课程的先修课程,职业发展Ⅰ是职业发展Ⅱ的先修课程,商务初步是各管理类课程的先修课程,统计在决策中的应用是生产与服务系统原理的先修课程,商务数据分析是财务管理的先修课程[4],在以上课程先修的基础上,才能进入高级商务政策论坛的课程。这些课程之间形成的先后关联,使学生学习各门课程均学有所用,并随着课程的进展反复应用所学理论并不断深化。同时,如图1中虚线框所示,在公共类必修课中,分为信息技术类、财会工具类、数据分析类、职业方向类和管理核心类五大类课程。其中信息技术类课程为数据分析类、财会工具类和管理核心类课程提供最先进的手段,数据分析类课程为管理核心类课程提供缜密的分析工具,财会工具类课程为管理核心课程提供理解工商企业信息的专业技术。而职业发展类课程更有助于学生在学习管理核心课程中不断调整职业心理预期,在职业选择调整中不断增强学习信念和能力。在专业选修课和必修课(第二层次)中,需要在以上课程作为先修课程的基础上,切入特定专业方向深入学习和实践。

3教学手段及其资源特色

在科学合理配置的课程体系基础上,托利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手段、教学资源选用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

3.1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

在教学手段方面,商学院拥有先进的教学设备。例如,新教学楼中的每个阶梯教室里,所有课桌都安装电源和网络插口,这为学生提供了同时上网、与教师同步进行对网络信息资源操作的机会。教室中多媒体设备齐备,面积较大的阶梯教室中甚至设有三个屏幕装置,教师利用教学软件或幻灯片切换都非常方便。另外,商学院学生有利用学院机房资源免费打印课程资料的权利,学生自由打印课程学习资料。

3.2教师发挥各自特点引导学生创新思维

托利多大学的教师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讲授角色和引导角色交替进行。学生随时在课堂提问,教师立即解释和引导学生讨论。每名教师制定的教学计划不尽相同,选择的商务模拟系统不同,对学生的要求也不完全相同。教师通过固定答疑时间、电邮、网站等交流方式与学生在课外积极沟通。同时,商学院教师大多数具有企业背景和经历,结合案例内容指导学生到企业调研或在公共企业数据库查阅资料完成各种调查或研究报告。

3.3网络模拟和视听教学资源的选用

在商学院的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使学生在教室里能够有更多的机会与实践对接。例如,商务初步是一年级新生在第一个春季学期就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笔者在旁听该课程教学中发现教师在讲授理论的同时,充分利用Capsim公司开发的企业模拟系统让学生在虚拟的市场环境下进行公司管理实践。不仅要求学生在网上建立自己的公司,当课程进行到管理各项职能的介绍时,让学生对自己的公司进行新产品市场预测、进行生产决策等。教师也可以利用该系统对学生进行测试,并及时了解学生课下对自己公司的运作情况。为了让学生理解公司发展中创业者的性格所起的作用,教师在课程计划中安排了Film计划,加入苹果电脑公司成立的影片,并组织讨论。

3.4以应用为第一要素选择教材

在托利多大学商学院中,教师选择教材考虑的重要环节是是否与企业实践紧密结合,能否有丰富的案例资源和应用价值。以统计学为例,我国国内的统计学教材内容涵盖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的内容,虽然很多教材中也注重各章节后面加入案例内容和Excel、Spss等软件应用内容,但大学本科教材基本涵盖描述统计、概率、抽样分布、假设检验、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指数体系等内容,并以理论阐述、例题的数学推导类课程模式阐述统计学的内容。托利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将统计技能课程分为商务数据分析和统计在企业决策中的应用两门课。前者教材主要以贯穿案例的形式阐述描述统计学的内容,后者教材以企业决策案例的形式阐述推断统计学的重要作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实用的教材为蓝本要求学生使用统计软件根据模拟或实际的企业数据完成作业或报告。

3.5人性化的课程辅助网络资源

在托利多大学,商学院教师和学生的教学互动过程受到学校网络资源的人性化支持。例如,在教师方面,学校网站不仅为教师提供了电子图书、电子视频等资料,而且专门设计了软教学资源模块,包括做教学计划的技巧、做多媒体可见的技巧和素材资源推荐、各种情境下的教学技巧推荐等信息,这些软资源帮助教师职业发展,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非常具有人性化特征。同时,在学生方面,商学院为了辅助各专业的教学实践,在学校网站上特别设计了RealConnection模块,主要作用是收集学生社会实践的需求信息,帮助并指导学生进行简历设计,与企业联系帮助学生搜寻就业信息。这不仅成为商学院职业发展课程的主要工具,也直接帮助了各专业学生的社会实习和就业。因此,人性化的课程辅助网络资源对教师更好教学、学生及时学到求职技能起到了“授人以渔”的功效。

第3篇

工商管理专业是我国高等院校文科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的管理人才的重要使命。然而,目前许多高等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存在与人才市场需求脱节的现象,高等教育中存在学与用脱节、理论多实践少[1]、课程设置模式单一等现象[2],成为工商管理教育改革的重要研究课题。因此,本文力图以美国托利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特点为例,分析说明工商管理专业学科发展的重要经验,为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工商管理专业发展提供借鉴。托利多大学是美国俄亥俄州 13 所州立大学之一,成立于 1872 年。2006年7月与俄亥俄医学院合并后,成为俄亥俄州近百所高等院校中财政预算排名第三的公立大学,目前有 10 个学院,230 个本、硕、博专业,其专业广泛性位居美国第十七位。全校学生对教员的比率为19∶1,80%的教师拥有博士学位。托利多大学商学院是全球高校中5%获得 AACSB(The Association to Advance Col-legiate Schools of Business)认证的大学之一,其工商管理和信息技术科学学士学位和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获得了该认证。AACSB 提供世界最权威的商学院本科及研究生工商管理及会计学科的认证。在我国大陆地区通过 AACSB 的学院只有三所,分别是中欧、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和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因此,托利多大学商学院的课程专业设置和教学特色对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工商管理专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 课程设置的基本情况

托利多大学商学院授予工商管理、信息技术科学、应用组织技术等学士学位。其中工商管理包括会计、电子商务、家族企业创业、金融、金融理财、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国际商务、市场学、运作与供应链管理、组织领导与管理、销售等专业。各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如表 1 所示。其中工商管理专业的共修课程包括工商管理发展方向、信息技术管理、财务会计信息、统计数据在商务决策中的应用、职业发展、专业沟通等课程。各专业还有各自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以市场学专业为例,市场学专业要求学生学习顾客行为和关系营销、市场研究与数据库管理、营销分析与决策等共计 12 学分的课程,然后从模块一中选择 6学分的课程,再从模块一和模块二中选择 6 学分的课程。其中模块一包括国际营销、网络营销、营销沟通原理、企业营销、实习、销售。模块二包括供应链管理、全球电子商务框架、广告战略、直接营销、销售渠道管理、国际采购物流与运输、高级营销分析、产品价格管理、专题、购买与企业关系管理、销售领导力[3]。在表 1 中,多数专业方向都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但家族企业创业、人力资源管理等方向的课程以必修课为主。

2 课程设置的主要特点

美国托利多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现出通识教育基础雄厚,专业教育目标明确,课程关联相互支撑三个显著特征。

2.1 共修课程教育基础雄厚

如前所述,托利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通过共修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坚实而雄厚的工商管理专业学习的基础,形成了通识与专业基础教育的框架。在四年制工商管理本科教学中,第一年和第二年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完全相同。在这些课程中,大学写作、报告写作为学生提供了写作能力学习的平台;微机应用、信息技术管理等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信息技术手段和工具;商务应用数学、商务数据分析、统计数据在商务决策中的应用等课程为学生提供了统计数据工具基础;财务会计信息、决策会计、财务管理原理等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财务分析基础工具;工商管理的发展方向和商务概论、市场营销、生产与服务、宏观经济学、经营环境、高级商务政策论坛等课程将工商管理的各类要素和相互关系整体呈现给学生,从工商企业外部环境的关键要素到企业内部的人、财、物的管理过程,从企业产品的生产到企业产品销售各个环节给学生呈现了清晰的学科内容。同时,托利多大学在通识与专业基础教育中贯穿了职业发展的相关课程,让学生具备学习知识同时思考自身职业发展的能力。

2.2 专业方向教育目标明确

托利多大学为进入商学院选择不同专业的学生确定了明确而清晰的职业定向,并用与工商管理实践紧密相联系的课程设置来实现其教育目标。例如,销售专业是托利多大学获得 AACSB 认证的第一个重要专业,获得了美国国家级的荣誉和大学销售专业的领导地位。所有销售专业的班级被设计成真实的企业,学生未来可以成为企业销售领域的领导者。销售专业要求学生必修商务营销、购买与商务关系管理、销售、会计与区域管理、销售领导力、高级销售、销售实习共计 21 学分课程,同时需要的人文科学课程分必修和校级核心课程,包括心理学初步(校级核心课程)或者社会学初步(校级核心课程)任选一门,个体沟通(校级核心必修课)、批判思考(人文社科领域)和逻辑学初步(自然科学领域)任选一门。在沟通原理与实践、公共演讲、群体沟通、劝说理论、非语言沟通等课程中选择两门课程。这些课程为培养学生出色的表达与沟通能力、聪慧的关系管理和科学推理能力、审慎的决策和领导能力提供了实践与知识相结合的平台,有利于实现托利多销售专业的教育目标。再如电子商务专业是 AACSB 的特色项目。托利多大学商学院为学生提供了两种职业轨迹,一种是让学生在学习电子商务专业的同时辅修市场营销、信息系统、金融、国际商务或者创业等其他专业方向,成为在这些专业领域中有电子商务专长的人;另一种是学生成为专业电子商务技术人员。这两种职业轨迹可以使他们将来成为管理者、企业家、经理人才和网络开发者。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商学院要求该专业学生必修电子商务和网络经济、网站设计和商务传播、商务智能管理、电子商务模型和计划管理课程,同时选修电子商务的信息技术、网络营销、财务营销和制度、全球电子商务框架等课程,并积极鼓励学生辅修其他专业方向课程。

2.3 课程关联相互支撑

托利多大学商学院的课程之间的相互关联和支撑促进了学生对工商管理理论与实践的较快融合。所设课程之间由浅入深、由工具到实践,形成相互支撑的多层次课程体系。以工商公共必修课程(第一层次)为例,图 1 显示出各课程之间的关系。如图 1 所示,微机在商务领域的应用课程是信息技术管理课程的先修课程,财务会计信息是财务管理和决策会计的先修课程,商务数据分析是统计在决策中的应用课程的先修课程,工商管理学生的发展方向课程是职业发展Ⅰ和职业发展Ⅱ课程的先修课程,职业发展Ⅰ是职业发展Ⅱ的先修课程,商务初步是各管理类课程的先修课程,统计在决策中的应用是生产与服务系统原理的先修课程,商务数据分析是财务管理的先修课程[4],在以上课程先修的基础上,才能进入高级商务政策论坛的课程。这些课程之间形成的先后关联,使学生学习各门课程均学有所用,并随着课程的进展反复应用所学理论并不断深化。同时,如图 1 中虚线框所示,在公共类必修课中,分为信息技术类、财会工具类、数据分析类、职业方向类和管理核心类五大类课程。其中信息技术类课程为数据分析类、财会工具类和管理核心类课程提供最先进的手段,数据分析类课程为管理核心类课程提供缜密的分析工具,财会工具类课程为管理核心课程提供理解工商企业信息的专业技术。而职业发展类课程更有助于学生在学习管理核心课程中不断调整职业心理预期,在职业选择调整中不断增强学习信念和能力。在专业选修课和必修课(第二层次)中,需要在以上课程作为先修课程的基础上,切入特定专业方向深入学习和实践。

3 教学手段及其资源特色

在科学合理配置的课程体系基础上,托利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手段、教学资源选用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

3.1 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

在教学手段方面,商学院拥有先进的教学设备。例如,新教学楼中的每个阶梯教室里,所有课桌都安装电源和网络插口,这为学生提供了同时上网、与教师同步进行对网络信息资源操作的机会。教室中多媒体设备齐备,面积较大的阶梯教室中甚至设有三个屏幕装置,教师利用教学软件或幻灯片切换都非常方便。另外,商学院学生有利用学院机房资源免费打印课程资料的权利,学生自由打印课程学习资料。

3.2 教师发挥各自特点引导学生创新思维

托利多大学的教师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讲授角色和引导角色交替进行。学生随时在课堂提问,教师立即解释和引导学生讨论。每名教师制定的教学计划不尽相同,选择的商务模拟系统不同,对学生的要求也不完全相同。教师通过固定答疑时间、电邮、网站等交流方式与学生在课外积极沟通。同时,商学院教师大多数具有企业背景和经历,结合案例内容指导学生到企业调研或在公共企业数据库查阅资料完成各种调查或研究报告。

3.3 网络模拟和视听教学资源的选用

在商学院的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使学生在教室里能够有更多的机会与实践对接。例如,商务初步是一年级新生在第一个春季学期就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笔者在旁听该课程教学中发现教师在讲授理论的同时,充分利用 Capsim公司开发的企业模拟系统让学生在虚拟的市场环境下进行公司管理实践。不仅要求学生在网上建立自己的公司,当课程进行到管理各项职能的介绍时,让学生对自己的公司进行新产品市场预测、进行生产决策等。教师也可以利用该系统对学生进行测试,并及时了解学生课下对自己公司的运作情况。为了让学生理解公司发展中创业者的性格所起的作用,教师在课程计划中安排了 Film 计划,加入苹果电脑公司成立的影片,并组织讨论。

3.4 以应用为第一要素选择教材

在托利多大学商学院中,教师选择教材考虑的重要环节是是否与企业实践紧密结合,能否有丰富的案例资源和应用价值。以统计学为例,我国国内的统计学教材内容涵盖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的内容,虽然很多教材中也注重各章节后面加入案例内容和 Excel、Spss 等软件应用内容,但大学本科教材基本涵盖描述统计、概率、抽样分布、假设检验、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指数体系等内容,并以理论阐述、例题的数学推导类课程模式阐述统计学的内容。托利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将统计技能课程分为商务数据分析和统计在企业决策中的应用两门课。前者教材主要以贯穿案例的形式阐述描述统计学的内容,后者教材以企业决策案例的形式阐述推断统计学的重要作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实用的教材为蓝本要求学生使用统计软件根据模拟或实际的企业数据完成作业或报告。

3.5 人性化的课程辅助网络资源

在托利多大学,商学院教师和学生的教学互动过程受到学校网络资源的人性化支持。例如,在教师方面,学校网站不仅为教师提供了电子图书、电子视频等资料,而且专门设计了软教学资源模块,包括做教学计划的技巧、做多媒体可见的技巧和素材资源推荐、各种情境下的教学技巧推荐等信息,这些软资源帮助教师职业发展,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非常具有人性化特征。同时,在学生方面,商学院为了辅助各专业的教学实践,在学校网站上特别设计了 Real Connection 模块,主要作用是收集学生社会实践的需求信息,帮助并指导学生进行简历设计,与企业联系帮助学生搜寻就业信息。这不仅成为商学院职业发展课程的主要工具,也直接帮助了各专业学生的社会实习和就业。因此,人性化的课程辅助网络资源对教师更好教学、学生及时学到求职技能起到了“授人以渔”的功效。

第4篇

工商管理:王者之剑

中山大学工商管理专业 李文心

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好比《天龙八部》里的段誉,不仅精通六脉神剑,段家剑法也自成一家,气度庄严,气势恢宏,有王者之风。

初拜门下

最开始选择工商管理专业,是因为我犯了一个严重错误,以为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后就是到工商管理局工作,不要笑话我哦,估计还有不少同学跟我的想法是一样的。真正喜欢上工商管理专业,是因为案例研讨、课堂展示等丰富多彩的形式深深吸引了我。此外,由于工商管理的综合性和系统性较强,涉及经济管理类的知识面较为广泛,有助于培养我们的战略思维和国际化视野。

闭关修炼

如果你有志成为一名优秀的职业经理人或者立志于从事管理学方面的学术研究,那么工商管理专业将是你最优的选择。对该学科课程的学习,可以让我们建构企业管理的知识框架和系统思维,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分支学科梳理和融合,为今后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为日后从事管理工作奠定全面的知识储备。

作为一名本科生,我认为在本科阶段应该追求知识的广度,因而我对企业管理的各个领域有了较为全面的把握,从中也发现了自己今后研究生阶段的研究方向和兴趣。

通过自身的经历,我学会了如何将书本上的管理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例如如何利用矩阵结构设计项目团队,如何进行高效沟通等。此外,我的同学们相比其他专业的同学,具有更全面的领导能力和素质,我想这是与本专业综合的课程设置、以职业经理人为培养目标,以及强调战略思维的培养理念分不开。

由于实践和应用性较强,在学习过程中我的业务技能和素质有了很大提高。比如英语水平、办公软件的运用、演讲水平、沟通技能等。在本科阶段的学习中,我不仅收获了全面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了一定的业务技能,同时提升了自学能力以及管理沟通能力。我相信这些都将为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些也是我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

财务管理:精湛之剑

中山大学财务管理专业 李理想

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犹如《笑傲江湖》里的令狐冲,他所创造的“独孤九剑”,不依赖内力,而是以无招胜有招,攻敌破绽,有进无退,相当精湛。

初拜门下

对于有扎实数学功底的同学们来说,财务管理专业更适合考研深造。大家在学习过程中必须要扎实认真,善于发现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关联性,学会管理时间和提升学习效率。除了日常的课堂教学,我们还有机会参与到案例教学、ERP沙盘仿真实验以及专业实习当中,切身融入企业环境或模拟真实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体验企业管理运营的过程。当然还有各式各样的企业财务管理案例比赛,不仅考验和提升了我们的财务分析能力,还能培养与其他各专业的学生共同协作的能力。拓展彼此的知识面。

闭关修炼

财务管理是个实用性很强的专业。无论是保研、就业还是出国留学,都具有很大的优势。

首先从就业来说,现在基本上每个公司都会招聘财务工作者。我们主要从事的行业有以下几大类:银行、房地产、会计师事务所、各类大型企业。中山大学的财务与投资是整个华南地区最好的财务专业,她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很多企业会直接从我们这里内部招聘,我们有更多机会进入大型国企、外企。

其次从保研和出国来说,中大的学位能得到很多名校的认可。我们专业在培养学生的方式上也具有很大的优势。我们被要求建立财务的架构,融入管理的思维,不仅能够将财会知识与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等分支学科更好地融合,还能够让我们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洞悉财务现象,大到整个资本市场的价格走向,小到一个企业做的每笔细账,都是我们研究的对象。

去年我有幸进入中国银行广州海珠支行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暑期实习,我对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的主要经济业务与工作流程有了大致的了解与把握,总的来看。我一个月来的实习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业务跟进、客户贷款卡的年审和文书写作与整理。

银行作为典型的金融机构,是将我们所学的专业知识付之运用的理想单位,无论是银行的“三性”,安全性、流动性以及盈利性,还是其贷款的五级分类等等,都是我们在书本上有所接触的知识。将此类专业知识与理念加以具体运用是非常不容易的,仅仅掌握其表面的概念远远不能胜任专业的工作,对各类交易流程的熟悉把握等才是实际运用的关键。

我们班今年申请出国的同学有好几位都拿到了很不错的Offer。在财务管理专业当中,我们学到的知识大多都是能够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的,而不仅仅是空泛的理论,因此研究的领域也更加专注和深入。注重实用性使得财务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在职场上能更充分地发挥专业特长。撇开学习的过程,财务的思维也有助于大家日后培养理财观念,改变大家对于财富的简单看法,这些都是一生受用的。学院的其他专业相比。最大的特点对人力资源进行开发、合理配置、科学管理。

闭关修炼

相信大家不论在BBS上也好,在各招聘网站上也好。一定看到不少企业都在招人力资源的毕业生。每每我说出自己的专业,很多人就会用艳羡的目光看着我,说,人力资源这个专业很火啊,找工作很好找。确实,国内的企业也好,事业单位、政府组织也好,越来越认识到人力资源的重要性,认识到把自己的人弄好了,企业也跟着好了。所以,我们可以自信地说,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人力资源都是一个很热门的专业。

人力资源管理职位在企业里面有一个非常洋气的名字:HR。这个职位简单来说可以理解为对人的管理。当我们成为老板、管理者、家长时,就必须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了,了解和接触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它至少可以让你知道,当今后遇到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时,可以通过何种途径来解决。因此,大学的学习就是一个打基础的过程,一定要非常重视。

人力资源的职责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为企业招聘人才。不管哪个企业,各个岗位都要招兵买马,组建团队,哪个岗位需要什么人才,你都必须心中有数。最尴尬的事情一定是面试比自己年龄还大的应聘者,生怕哪里介绍得不专业、问题问得不恰当。让对方抓住把柄。因此怎么hold住场面,学问可大了。我们在上专业课的时候就安排了模拟招聘的实践课程,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同学们的配合中,扬长避短,不仅学到了面试技巧,更掌握了作为招聘者应该具备的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对员工的培训。要协助领导撰写培训教程,或者根据企业文化和未来发展方向,制定员工培训计划,联系专业的培训公司来对员工进行培训。上学期,我们有一门课的期末考试就是把自己设定为一家新办的旅游公司的HR,于是我买了很多关于人力资源的、关于旅游的、关于管理的书,每天研习做笔记,制订了一套方案,取得了不错的考试成绩。我认为这样的考试形式是非常好的,让我们有种提前接触社会的紧张感,通过自主学习来丰富自己的知识,享受案例成功所带来的喜悦。这也算是中山大学人资管理专业的一大亮点吧。

调节员工关系。你在处理员工争议时有没有正确地看待职场摩擦?有没有调整平衡自己作为HR双重身份带来的角色转换压力?自己能否客观公正地看待工作中产生的问题?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提前思考的问题,所以我们才会开设组织行为学的课程,在课余阅读一些关于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除此以外,我们还要为员工办理保险,了解办理流程以及人事局的相关政策:还要参与企业的绩效管理,为企业做长期、短期目标……没想到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如此繁杂吧,但是,有高风险才有高回报。听老师说,HR从来只有炒公司,而没有被炒的,甚至在金融海啸的时候,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朋友基本上也没有感受到什么寒意。很多有识之士逐渐意识到真正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确实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将会有较好的就业空间。在国内,专业的HR人才依然是很紧俏的。我还听说过在外企工作的HR牛人。在加拿大某家知名公司,年薪达到了70~90万人民币。高薪虽然是少数,但是也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奋斗目标。

中山大学招办主任吴晓枫访谈

记者:吴主任,您好,欢迎您坐客《高考金刊》。很多同学想知道除了上文提到的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以外,中山大学还有哪些管理类的专业呢?

吴晓枫:管理学是12大学科门类之一,下设多个专业类和专业。上文提到的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属于工商管理类,此外,还有公共管理类、旅游管理类等共计9个专业类,46种专业。

我校开设的管理类专业包括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物流管理、公共关系学、公共政策学、图书馆学、档案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等。

记者:李理想同学提到了财务管理专业对数学的要求比较严格,是不是管理类的专业更加适合理科生,文科生学习起来会比较吃力?

吴晓枫:我校的管理类专业基本都是文理兼招,但财务管理等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培养方案中,有高等数学、概率统计等课程,或许部分文科生会感觉相对来说吃力一点,但具体情况也因人而异。而公共管理类、旅游管理类、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等管理类专业,在数学方面的要求相对没有那么高。

记者: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近几年来工商管理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吴晓枫:我校的管理类毕业生除了近三分之一的学生选择继续深造之外,就业主要分布在大中型国企、国际知名外企、大型民企、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教育机构等行业和领域,地区的选择也是多种多样,既有“北上广”等竞争激烈的发达城市,也有亟待建设发展的中西部地区。还有部分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

根据第三方调查报告显示,中山大学2011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就业现状满意度均高于全国“985”院校的平均值。管理类各专业的就业竞争力排序位居学校所有专业的前列,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超过5000元。

第5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6-0264-02

财务管理本科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理财、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金融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属于复合型人才,一方面在微观层面应掌握对企业财务活动的管理能力,另一方面在宏观层面应具有分析和利用经济环境、金融市场的能力,能够捕捉企业发展机会。在新的时代环境下,社会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不断提出更高要求,因此,与时俱进地思考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一、课程体系框架

为了支撑财务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专业基础课需硬而实,能够构筑坚实的知识基础;专业必修课应准而精,真正扎实支撑核心能力的培养;专业选修课宜多而活,足以建设人才的复合型知识结构。在这一课程设置思路下,财务管理所有专业课程可以归为四类: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专业实践环节。其中专业基础课强调学生需要掌握的经济知识和管理知识,并据以分成经济知识模块和管理知识模块,其中经济知识模块包括基本经济知识、金融知识和法律知识;管理知识模块包括企业管理知识和会计知识;专业核心课是体现专业特征和支撑人才能力培养的中心课程,如投资学、财务管理等;专业方向课是体现和满足学生不同需求的课程,方向一是加强对学生会计核算以及审计能力的培养,方向二是深化学生对金融环境、金融工具等把握能力的培养,允许学生跨方向选课,增加学生的选择多样性。

二、具体课程设置经验借鉴

具体课程设置可以借鉴在本专业具有明显发展优势高校的课程设置,这里以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和东北财经大学为参照,进行比较分析。

复旦大学:必修课程包括金融市场、金融计量分析、营销管理、管理信息系统、运营管理、财务会计、财务管理、财务分析、投资学、国际财务管理;选修课程包括金融工程、期权与期货、金融实务、保险学、中国金融市场、基金管理、固定收益证券、金融风险管理、管理会计、审计学、高级公司财务。

中国人民大学:必修课程包括货币银行学、成本管理会计、审计学、财务分析、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资本运营、全面预算管理、计算机财务管理、跨国财务管理;选修课程包括保险学、国际金融学、金融市场学、期货贸易、成本管理、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项目管理、另外必选课程包括财会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制度与内部审计、证券投资学、资产评估、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任选课程包括高级会计学、国际会计、会计制度设计、会计专题、审计理论与实务、财务管理专题、集团公司内部核算、纳税筹划。

上海财经大学:必修课程包括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学、国际贸易、市场营销学、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分析与预算、公司财务、财务工程学、税收筹划、财务决策支持系统、跨国公司财务;选修课程包括金融市场学、公司治理、管理咨询、高级财务会计、审计学、企业价值评估、个人理财、兼并与收购、风险投资管。

东北财经大学:必修课程包括金融学、市场营销学、管理会计、财务管理专业导论、公司理财、国际财务管理、资产评估基础、财务分析、财务模型分析与设计;选修课程包括金融市场学、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管理沟通、人力资源管理、成本会计、审计学概论、财会职业道德专题、资产评估实务、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资产评估准则、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专业文献阅读、资产评估案例分析专题、当财前沿问题专题。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各高校的共同点体现在:(1)必修课程设置方面,各高校普遍将财务会计、财务管理、跨国财务管理、财务分析作为必修课程,同时在必修课程里普遍设置金融学的部分内容,但具体课程有所差异。(2)选修课程方面,高级财务会计、审计学、纳税筹划等课程在多个高校的选修课程中出现,管理类课程是选修课程的一个重要构成,除了战略管理在多个高校开设之外,其他管理类课程差异较大。不同之处体现在各个高校由于发展历史、发展目标的差异,具有不同的课程设置理念:复旦大学在专业课程设置上,特别重视学生的金融基础,金融学相关课程设置的非常细致,而企业管理、会计和专业核心课程比重偏低;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和东北财经大学则特别重视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核心专业课程在必修和选修中均占据绝对优势,其中,中国人民大学除了重视核心专业课程的比重外,会计类相关课程的设置比重也非常突出;东北财经大学则非常重视对学生对前沿知识的把握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在选修环节设置了专业文献阅读和理财前沿问题专题。

第6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专业定位;培养目标

财务管理是财会专业教育的主干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应用性都很强的经济管理类课程。国内很多高校,都开设了财务管理专业,来加强此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但是,由于现实的就业压力等问题,很多人认为专门学习财务管理专业很虚,不实用,还不如直接学会计专业好就业。于是,出现了会计专业招生火爆,而财务管理专业却相对冷落,报考人数日益萎缩的现象。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学生和家长对财务管理专业本身认识不足,或者有偏差,把财务管理和会计的职能没有区分开;二是,学校自身在进行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上,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专业课程设置不够明确,容易误导大家。下面就从这两方面入手,深入地剖析其内在原因。

一、财务管理的内容及特点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企业管理必须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如生产管理、技术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等。各项工作是互相联系、紧密配合的,同时又有科学的分工,具有各自的特点。从总体看,财务管理的内容包括财务活动涉及的一切可以用货币表现的事项。其中最主要的内容是投资决策、筹资决策和利润分配决策。

很多人之所以财会不分是因为,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企业不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也不存在财务上的自,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主要集中于对内部经济活动的揭示、反映、核算上,编制财务收支完成计划等。因此,在人们的心目中,财务管理等同于传统会计,会计就是指财务。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以后,特别是社会主义现代金融市场建立以后,企业面临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企业的财务管理重点将转向如何进行科学的筹资、投资决策,如何合理利用财务杠杆降低资本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以及如何正确估量和尽量减少投资风险等方面。财务管理与会计的分工差异日益凸现。财务与会计的分离,是财务管理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二、财务管理和财务会计的区别

(一)概念不同。财务是在企业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投资、融资和管理的决策体系。而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方法,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完整、连续、地核算和监督,通过对交易或事项确认、计量、报告,并提供有关单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资料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二)职能作用不同。会计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侧重于对资金的反映和监督。而财务的基本职能是预测、决策、计划和控制,侧重于对资金的组织、运用和管理。

(三)依据不同。会计核算的依据是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具体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选用由企业根据国家统一会计政策,结合企业实际情况选定的。而财务管理的依据则是在国家政策法律允许范围内,根据管理当局的意图,单位制定内部财务管理办法,享有独立的理财自,自主决策权。

(四)时间范围不同。会计是面向过去,必须以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是对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进行确认和记录。而财务是注重未来,是基于一定的假设条件,在对历史资料和现实状况进行分析以及对未来情况预测和判断的基础上,侧重对未来的预测和决策。经济业务或事项应不应该发生、应发生多少,是财务需要考虑的问题。

(五)目的和结论不同。会计的目的是要得出一本"真账",结论具有合法性、公允性,一贯性,相对来讲结论是"死的",不同的人对相同的会计业务进行核算,在所有重大方面不应存在大的出入。而财务的目的在于使企业财富的最大化或价值最大化,其结论相对来讲是"活的",它没有极值,只有恰当的、合理的,其结果不是唯一的。不同的人,由于经验、取舍、偏好等的不同,得出的结论可能差异较大。

(六)影响其结果的因素不同。会计结论主要受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影响。企业选定的有关会计政策、会计估计,既受到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限制,同时受到会计人员专业判断能力的制约。而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程度,主要受到企业投资报酬率、风险,以及投资项目、资本结构和股利分配政策的影响。

三、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从基础学科来看,由于财务管理学主要研究筹资、投资、股利政策等问题,财务管理学的基础学科除了会计学之外还应以金融学、投资学为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予以分析:

(一)人才层次定位要求。目前大学本科教育正在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本科大学生目前已逐步成为一般的专业人才,而不是精英人才。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层次定位应为财务管理专门人才,而非传统定位的财务管理高级专门人才。

(二)知识结构定位要求。虽然现代高等教育强调“通才”教育,但由于社会专业化分工的客观存在,我们所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一定的专长,即"通才+专才".由于财务管理是对财务主体的筹资、投资、用资和收益分配等的管理,是一项专业性与技巧性都很强的业务管理活动,因此,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体现出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在复杂的财务环境中从事财务管理活动应具备的专业知识要求,应按照"财务活动论"来设置核心课程。

(三)素质能力定位要求。面对财务管理环境日趋复杂多变的现实状况,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就显得特别重要了。从整体要求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必须具有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教育改革的目标,是着重个人本质的发展和发挥创意,这需要发展九种能力,即协作能力、批判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能力、运用资讯科技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创造力、运算能力及研习能力

四、如何实现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首先,努力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建立应体现层次性、结构性和系统性的最佳组合,从而产生“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教学效应。从主要学科来看,主要有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学。第一,《财务管理学基础》主要阐述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等内容。第二,《中级财务管理》主要阐述决策、预算、组织、控制等方法在企业筹资过程、投资、过程、收益实现和分配过程的运用。第三,《高级财务管理专题》主要介绍财务战略管理、财务风险管理、衍生金融工具管理、资本运作与资产重组、特殊行业财务管理等内容。第四,《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主要介绍企业集团(包括金融控股集团)财务管理的特点与方法。第五,《国际财务管理》主要介绍跨国公司财务管理中的问题。第六,《财务管理软件》主要介绍国内外有代表性的财务软件、ERP等软件。第七,《财务管理案例》主要介绍中外企业财务管理成功与失败的典型案例。

其次,着力构建现代人才培养模式。要以夯实基础、拓宽知识、强化能力、提高素质、发展个性、激发潜能“为原则,构建”以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为核心,以知识教育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以精神养成为突破口,坚持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坚持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相结合"的"厚基础、宽口径、广适应、强能力、高素质"这一人才培养模式。

最后,大力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计算机网络教学,利用现代科技进行教学。同时,要开发各种教学软件,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课堂教学要以引导启发、问题研究、讨论为主,系统阐述为辅,从而充分调动和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要加强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加强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的针对性,以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选题方向,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研究能力。

五、结束语

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归根到底取决于人才市场的需求。目前,整个社会对财务管理知识的需求是空前的,对具有财务管理知识和能力的专门人才的需求数量也将不断扩大,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因此,高校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确定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理财、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富有创造性,对未来复杂多变的财务管理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金融管理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应用型专门人才。

第7篇

【关键词】可持续增长率 利润增长率 盈余持续性

一、盈余持续性、可持续增长率的相关概念

盈余持续性是指企业现在的盈余在多大程度上会持续下去。该指标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表征和基础,也是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根本要求。

可持续增长率是公司现实和金融市场状况相符合的销售增长率,也指在不需要耗尽财务资源的情况下公司销售所能增长的最大比率。

二、会计信息使用者操纵利润的动机

利润是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管理者和股东都十分关心利润的实现情况。企业的利润直接反映企业的经营状态,关注的人和集体也很多。对于管理者来说,企业的利润常常作为管理者业绩的一个考核目标。管理者为了自身的提升、奖励等操纵利润,由于利润的可操纵性,因此企业不能只将利润作为一个企业盈余持续性的考核目标。

三、可持续增长率对盈余持续性预测的可能性分析

(一)利润增长率

本期利润相对于上年利润的增长百分比。利润具有可操纵性。因此,用利润增长率来反映企业的盈余持续性是不太科学的。

(二)可持续增长率

不增发新股并保持目前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条件下公司销售所能增长的最大比率。可持续增长率的计算是通过四个比率和因子,分别为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收益留存率、权益乘数。销售净利率即企业的利润增长率。总资产周转率反映了企业资产的运作情况,反映企业资产在一年内的周转次数,它是衡量企业全部投资利用效率的指标。留存收益指企业从历年的利润中提取或留存于企业的内部积累,反映企业对利润的处理情况。权益乘数是指资产总额相当于股东权益的倍数,表示企业的负债程度,权益乘数越大,企业负债程度越高。由此可见,可持续增长率不止反映了企业一个方面的问题,它是企业利润、资产、负债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体现。如果要对其进行操纵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可持续增长率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一个企业的经营状况,用它来衡量企业的盈余持续性比较科学。

由于利润的可操纵性与单一,可持续增长率体现的方面更多、操纵难度更高,能更准确地反映一个企业的盈余持续性。由以上的理论结论可知,可持续增长率对企业盈余持续性未来的研究和预测更有说服力和解释能力,时间越长,利润增长率的解释能力就越差。因此,一个企业如果想要更加健康、稳健的发展应该将可持续增长率作为企业的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

参考文献

[1](美)罗伯特·C·希金斯,沈艺峰等译.财务管理分析.6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美)詹姆斯·C·范霍恩著,斯坦福大学,刘志远主译.财务管理与政策.11版[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3](美)杰恩·巴尼(Jay B.Barney)著,王俊杰,杨彬,李启华等译.获得与保持竞争优势.2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4]郭泽光,郭冰.企业增长财务问题探讨[J].会计研究,2002(07).

[5]吴先国.可持续发展与企业竞争战略[J].经营管理者,1997(12).

[6]肖峰,李伟.论企业可持续增长的财务管理财会研究[J],1999(12).

[7]杨杜.企业成长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8]殷建平.大企业持续发展[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9]刘洪波.可持续增长率基本特性分析[M].财会月刊综合版,2006(03).

[10]唐琦.可持续增长率与公司财务管理[J].各界,2006(12).

[11]陆玉峰.基于可持续增长率的企业财务战略浅析[J].现代商业,2009(27).

[12]杨帆,吴刘兵.可持续增长率与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J].商业研究,2005(16).

[13]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与管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14]白小雪.中国上市公司可持续增长的研究[C].西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08.

[15]王志红.财务视角下我国上市公司可持续增长问题研究[C].山东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7.

[16]张静,刘胜军.会计盈余可持续性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01).

第8篇

关键词:职本 财会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对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主要为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师资的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简称职本),面临着机遇与挑战。财政部于2010年9月了我国首个中长期会计人才规划――《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为未来十年我国财务、会计(简称“财会”)人才发展勾画了蓝图。因此,对于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模式等方面仍存在问题的财会职本专业来讲,完善其人才培养模式迫在眉睫。

一、四川省高等职业本科财会专业发展概况

高职本科教育是指培养具有某种专业知识、技能并获得国家承认学历的毕业证书的高等教育,具有针对性强、企业认知度高、紧跟市场需求、培养目标明确等特点。以下就是三所高校财会(职本)专业在四川省的发展历程及规模如下所示:四川农业大学财务管理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是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管理、经济、法律、理财、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在企业(公司)、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金融管理及职业技术教育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四川理工学院会计学专业培养目标是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乐山师范学院会计学专业培养品德优良、基础扎实、专业过硬,具有良好就业竞争力与较强业务力的高素质会计专门师资。

二、财会(职本)与西南财经大学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差异

西财会计学院具有办学历史悠久、学科特色明显,办学层次齐备等特点,学院下设三系三所一中心。三个系分别为会计系、财务系和审计系;三个所分别为现代会计研究所、现代财务研究所和现代审计研究所;高校财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总体方案是综合素质型、理论基础厚、科研能力强的高级人才。通过对比,得出以下几点差异:

(一)主干课程的相似

课程的开设反应了学生具备的的业务素质能力。西财注重培养学生在适应社会变化、修养教育、对伦理的分析判断能力方面的知识,培养的是具有综合能力人才。而三所高校在制定课程计划时,没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设置相应的课程,缺乏特色。大体上看,三所高校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基本没有区别。 例如:主干课程都有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学、财务管理、金融企业会计、审计学、会计信息系统等。

(二)高层次培养较少

西财为财务管理专业设置研究生、博士点,而且与国外的一些学校建立了合作关系,给学生提供了很多继续学习的机会;然而财务、会计(职本)专业没有完整的本科、研究生、博士层次的体系,学生一般都是本科文凭。例如目前,三所高校中,仅有四川农业大学于2012年开始实施了职教师资本科学生保送攻读硕士研究位政策。这对于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三)校内外实践平台较少、国际合作较少

西财会计学院拥有较为完整的国家、省、校三级精品课程体系,获得多项国家、省级教学成果奖;拥有会计综合实验室,然而三所高校的职本生并没有建立相应的实践平台,在校内的实习也是形势而已。如:会计账目的实习,没有在计算机上进行系统的操作,而是复印一些凭证来填填就可以。对于校外的实践基地,三所高校基本上没有。同时,课程教学内容与实践相脱节,课程实践未得到应有关注和落实,校外实训基地缺乏甚至空白; 西财会计学院与美国纽约城市大学合作,成立“西南财经大学―纽约城市大学会计与管理合作研究所” (以下简称联合研究所)。联合研究所成立的宗旨是与国外一流大学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搭建双方合作研究、学术交流、人才联合培养等方面的平台,以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

三、三所高校财会专业职本与普本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差异

对于这三所既有财务管理高职本科又有普通本科专业的院校,财务、会计(职本)专业在高中受的教育是一样的,而进入大学后,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差别。通过对比三所高校财务、会计(职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培养目标的相似

三所高校职本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系统的管理、经济、法律、理财、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在企业(公司)、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金融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及能够从事职业教育工作的合格会计师资。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具备系统的管理、经济、法律、理财、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平时教学内容基本一致,职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基本上沿用了大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没突出职本生的职业特色。

(二)教学模式的过度借鉴

三所高校对职业本科财会专业人才的培养认识尚不到位,往往将普通教育模式直接照搬过来,教学活动缺乏应用性和实践性。三所高校的办学条件、层次水平高低不等,甚至是同一所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现状和潜在能力也参差不齐,然而职本生的教学模式采用的是以专业课程为核心的传统教学体系。比如:乐山师院、四川理工大学,相同的专业课就和普本生一起上课,并没从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发展现状出发,采用相应的教学模式。

(三)专业课程设置雷同

职本专业都有开设经济法、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学、高级财务会计、管理学、项目评估、成本管理会计、会计电算化、审计学、税法等专业课,普本专业设置有: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管理信息系统、基础会计、、会计电算化、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管理会计、财务会计、高级财务管理、审计学等,通过对比发现:除了基础会计和管理信息系统外,所学课程几乎是一样的。存在高职本科财务、会计专业过度模仿普通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的现象,忽视了职业本科生的职业性。

(四)教学质量滞后于教育、经济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出现大量的跨国公司、进出口公司,企业得经营业务逐渐复杂,对财务、会计人才的要求逐渐提高。然而,三所高校并没引进国外先进经验进行相应的考核评估体系。职本专业的教学普遍存在偏重于理论教学,对于技能训练和考核都存在相对不足,学校还没有真正实现学生毕业既获得学士学位证书,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的条件。

(五)专业实践教学安排较为混乱

课程间的前后衔接不当、实践教学的时间安排错乱等现状,在三所高校中是非常常见的。例如:财务会计的综合实训一般都安排在期末,一方面学生要准备复习,另一方面还要实训,效果不是很好。当前的实践教学体系不能切实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无法形成学生个性化的核心技能。三所高校的实践教学安排往往对技能实训只是点到为止,学生每种技能都略知一点,但无法有选择性的锻炼自己的某项专长技能。例如:四川农业大学基础会计的实训,在课堂上有安排,同时又在课外安排实训。

四、完善职业本科层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建议

(一)明确财会(职本)专业的培养目标

四川省内三所高校应根据各自的师资、办学特色等条件,明确自身的培养目标,分层次培养人才,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本科财务、会计专业。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导致现阶段人才需求仍然呈“金字塔”型,因此高等职业人才的培养是绝不可忽略的。目前,财务、会计(职本)专业培养目标确立为“一个目标,两个方向”。具体指:一个目标是培养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应用型本科财务、会计专业人才,在培养规格中突出“厚基础、宽口径、强技能”的要求。两个方向是人才培养方案差别设置,分设“双师型”职教师资和企业岗位一线财务、会计人才两个培养方向,同时重点培养财务软件应用能力、税务业务处理能力、财务管理能力、审计能力等企业财务、会计岗位所需人才。

(二)改善教学模式

摈弃以专业课程为核心的传统教学体系,根据财务、会计工作岗位来设计训练单元,做到了“以职定课”,“以证定课”,同时兼顾课程内容的完整性,实现知识理论与职业技能的一体化教学。高职本科财务、会计教学模式具体可分原来的三个环节分成现在的五个环节。即:1.公共基础课,适当的采用普本的课程;2.专业基础课环节,此环节突出教师素质及计算机方面的知识能力;3.财务、会计职位模拟环节。此环节要求学生掌握在每个职位要掌握的技能,如:电算化处理和手工核算,在教学过程中,不同会计核算职位可由不同专业教师进行讲解;4.专业拓展环节。该模块有助于财务、会计专业毕业生从事统计、税务筹划、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工作;5.专业实习环节。采用“2版块”实训形式,二版块指校内仿真实训和校外职位实训。

(三)加强科研方面的能力

我国职业教育的起步较晚,由于政策的局限,职业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作为大学生,理应承担起解决这些问题的责任。具体做法是,实施“导师制”和“导学制”,培养学生具有研究职业教育课题方面的能力,为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供建议。

(四)改善教学评价体系

目前高职本科财会专业教学质量评估采取在学期末对所考核的课程进行笔试的形式来考核,这种方式不利于反映学生的职业能力,也无法对学生进行学习全过程的考核。因此,对于不同环节的教学质量考核,须对多元化的教学任务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采取卷面笔试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课内外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加强学习全过程的考核,力求客观全面地反映职本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其社会竞争力。。具体考核体系是由平时成绩、理论成绩、单项实训、综合实训四部分组成,其所占的比例如图4所示:

总之,职业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另一个发展方向,在四川省内2012年已实施职业本科生再深读的机会――保送研究生,说明职业教育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完善职本财会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利于四川的职业本科教育能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飞.国际高等教育标准分类新调整对我国技术本科教育发展的启示[J].上海应用技术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2012(02).

[2]段琳.优化财务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与思考[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1,27(132).

项目来源:四川农业大学本科论文培育计划

作者简介:

第9篇

(一)财务管理专业亟须清晰定位

由于财务管理和会计学、金融学专业较为接近,因此在专业定位上,既要突出财务管理的专业特色,又要与会计学和金融学有所区别。就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专业的比较,前者重点是理财,着重资金的规划、筹措与运用分析;后者重点则是会计实务,着重企业经营的数据核算。就财务管理专业与金融学专业的比较,前者的重点是企业金融,后者的重点则是面向金融市场。各地方高校在对本专业进行定位的时候,应借鉴成功高校的经验,立足于自身,在充分体现学校特色的基础上,突出企业资金管理和风险管理的专业特色。因此,省属地方高校应将财务管理专业定位为以财务管理专业基础知识为基础,将会计学、金融学融入专业教学过程中,服务于公司理财和企业金融的应用型本科专业。

(二)适应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地方高校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模式是根据市场需求和学科理论的要求来确定的,重素质、重基础、重知识面的协调发展,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化基础知识和实务技能,力求培养出具备财务管理及财务会计、金融、法律等方面的理论基础,具备会计核算、管理会计应用、会计信息系统应用、投融资决策、财务报表分析和税收筹划能力,能为各类组织和个人财务决策提供战略方向及工具应用指导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因此,作为地方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在做了大量人才需求调查后结合社会对财会类人才技能需要而开设的各门专业基础课程,必须适应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着眼于拓宽基础、突出创新、注重能力,积极建设优质课程,并根据“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原则优化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以培养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专门人才。在课程教学内容上要着重精选出针对能力培养具有实用性的理论知识,增加实务训练的内容。

二、地方高校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教学体系改革思路

目前,我国开设财务管理专业的地方高校越来越多,但由于许多地方高校财管专业建设不成熟,没有突出特色,实践性教学投入不够,甚至办学指导思想不明确,严重制约了财管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省属高校财管专业应在提升办学层次、完善课程体系、加强专业建设、开拓实践环节方面下工夫,培养具有理论和实践能力的财务管理人才。即创新我国地方高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模式,依据社会对财会人才的需求,根据地方高校自身培养人才的类型、地域性特征以及学校办学条件等,制定合理的培养目标;再根据培养目标,构建出体现知识、能力和素质均衡发展的课程体系,并加强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的建设,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科学制定人才培养目标

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模式应根据市场需求和学科理论的要求来确定,其中本科层次教育应重素质、重基础、重知识面的协调发展。省属地方高校应按照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研究应用型人才成长需要的知识结构,强化基础知识和实务技能,着重培养学生财务分析能力、制度设计能力、价值创造能力、风险规避能力和财会工作组织能力等较强实务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合理构建财务管理课程体系

省属地方高校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应着眼于“拓宽基础、突出创新、注重能力”,根据“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原则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形成结构合理、相互衔接、功能互补的财务管理课程体系,即以公司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利润分配管理等为框架来设置课程。在教学内容上要精选出针对能力培养具有实用性的理论知识,增加实务训练的内容。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地方高校应以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核心,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造就一批具有较高技能的“双师型”实践性教学师资队伍。一方面可通过让理论知识较系统的在校教师分期、分批到企业顶岗实习,掌握本专业的技能,在实践中成长;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需要聘请一部分在企业财会部门或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人员,担任兼职教师。

(四)推进现代化教学手段

加强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提高实用技能,必须将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引进课堂。省属地方高校应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把交互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教学方法融入到教学中。通讯视频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要广泛应用到教学中,加速财务管理知识的传播和更新,使财务管理教育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

(五)狠抓实验室和实训建设

省属地方高校要重视财务管理实验室建设,为实验教学、师生科研以及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提供良好保障。从“学做分离”转向“工学结合”,以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为导向,通过典型工作任务构建学习情境,实现“教、学、做”的有机结合。学生在校内通过3D实训平台进行财务经理岗位实训,会计综合实训财务报表分析以及财务沙盘实训,按企业财务和业务部门及真实企业职业环境和岗位设置组成学习小组,扮演不同的职业角色,独立和分工协作完成项目和任务,让学生真刀真枪演练,锻炼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三、三峡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建设与改革方案

近年来有关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的研究正在大力开展,一些地方院校为了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找准办学定位、突出办学特色、提高社会认可度,进行了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的大量研究和大胆尝试。因此,围绕三峡大学应用型本科建设目标,2000年至今,财务管理专业建设团队多次到企业进行毕业生的需求量、毕业生的能力要求、人才培养的满意情况、需开设课程的建议等方面的调研,并积极地进行了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研讨、论证、改革和实践。

(一)宏观上更新培养理念

明晰本校财务管理专业定位。依据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与地域特点对三峡大学财务管理专业进行明晰定位非常重要。由于人才需求的实际,决定着专业选择、建设和发展的方向。地方高校必须树立专业建设动态调整的理念,从地方经济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区域经济的特点及当地财会人员需求的现状,有侧重地进行专业及方向的选择。一是就业区域定位:2009年坐落在宜昌市的三峡大学作为水利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属综合性大学,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以“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为人才培养目标,坚持“求索”校训和“双服务”发展战略(即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水利、水电行业),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三峡区域是连接我国东西部经济的重要纽带之一,也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地域之一。随着宜昌市建设特大城市以及省域副中心城市的需要,宜昌本地各行各业对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会不断增长。因此,作为省属地方高校的三峡大学设置财务管理专业,培养学生的就业去向应立足宜昌,服务湖北,辐射三峡,面向全国。尤其是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能在宜昌本土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及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有关部门具体从事财务管理、财务分析、税收管理及资产评估等实务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二是就业层次定位: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教育有别于重视理论的基础性与系统性的学术型教育,又有别于注重实操,而缺乏理论根源的技术型教育。三峡大学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教育培养的是既懂财务管理基本知识又懂现代财务管理实操技能的高层次财务管理人才。三是就业岗位定位:三峡大学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毕业生就业于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及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有关部门财务管理岗位群,包括出纳、核算会计、总账会计、财务经理、财务总监、投资部经理、投资部助理、理财部经理、理财部助理、融资部经理、融资助理等。因此三峡大学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必须符合市场对财务管理人才岗位的需求。

(二)微观上适应学科发展

第10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专业;零距离;人才培养模式

财务管理是20世纪初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发展是建立在会计学基础上的。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介绍》中将财务管理专业设置为独立的本科教育专业。十多年来,各高校对财务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以及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常州工学院作为一所地方性本科院校,学校的定位就是为地方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财务管理专业作为学校新设置的专业,其立足点就是为常州地方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级应用型财务人才。财务管理专业建设和发展的目标就是构建具有我院特色的“零距离”特色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升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和就业优势,在江苏省同类院校中形成特色化品牌。2009年财务管理专业被学校确定为特色专业建设点,进行了为期3年的建设工作。在特色建设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零距离”人才培养特色。

一、“零距离”人才培养的主要特征

所谓“零距离”,是指我校教学工作与社会和专业工作岗位实际尽可能接近。财务管理专业按照特色专业建设要求在人才培养目标和“产学研用”结合的培养方式体现“零距离”的特征,构建具有我院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

(一)实地调研,专业培养目标体现“零距离”

财务管理专业建设基于21世纪对财务人才需求实际,以《常州工学院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为依据,为培养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宗旨,按照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成长规律,以适应现代化教育的需要为前提,坚持为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方向,以提高人才核心竞争力为目的,以就业市场为导向,走产学研用结合的道路,培养具有较为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并具有较强实务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财务管理专门人才。

有鉴于此,我校财务管理专业在充分调研基础上,确定的培养目标为: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财务、会计、金融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接受财务、金融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训练,具有分析与解决财务、金融管理问题的知识和能力。学生毕业后能在工商企业、金融、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金融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的定位就是为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二)“产学研用”结合的培养模式

“产学研用”结合,既指一种办学思想,也指培养人才的一种教学途径。所谓“产学研用”结合,不仅是指学校、企业和科研单位以及人才培养、生产和科学研究在形式上紧密结合,更是指学校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中的产学研用在实质上的紧密结合,以及建立的“产学研用结合体”内教学、科研、生产实质上的紧密结合,这样就更有利于实现广大教师与科研人员、管理人员的思想碰撞、信息交流、取长补短,通过产学研用的结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发挥产学研用结合的综合优势,提高产学研用资源利用的质量和效率;产学研用结合也是培养和造就高层次人才的更完善的一种模式,可促进高层次人才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创新与创业的结合,技术与资金的结合,人才与市场的结合。根据我校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财务管理专业在教学工作中努力探索并实践产学研用有机结合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1.建设专业功能完备的实验室

专业建设需要一定的硬件投入。在教学上,为了加强学生专业技能培养,我们结合培养目标和学科发展情况,学校、学院加大了资金的投入,学院建立了中心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模拟室)。2005年、2010年分别投资100万元、300万元新建学院四个专业实验室和会计手工实验室,面积达300平方米。目前中心实验室共有计算机200台,专业教学软件8套,包括统计软件、财务软件、审计软件、仿真模拟。同时根据专业建设发展的需要,实验室还配备扫描仪、打印机、投影仪等教学设备,供教师使用。为进一步满足本科实验教学的要求,学校已建立了十多个集投影、录像、影视和多媒体计算机为一体的电化教室,可供本专业各课程安排多媒体教学环节使用,以生动、直观、高效、易教、易学的方式进行教学。

2.积极拓展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为“产学研用”结合构建平台

在校外,利用校友和长期校企协作关系,选择建立了校外较稳定的实习基地。目前已建成20家长期签约实习基地,来满足学生认识实习、专业实习的需要。在此基础上,每年再完成1-2个实习基地的签约,使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为“产学研用”结合构建平台。

3.充分利用稳固的实习基地,做好实践性教学环节

财务管理专业充分利用“产学研用”平台和各种渠道,聘请实习单位的财务总监、高级会计师、财务经理、会计师作为实习指导教师,同时把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前移到生产实践的第一线,让学生在生产的实践中锻炼和提高自身的动手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在写作毕业论文时,要求以与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作为研究课题或与教师研究课题的子课题作为研究内容,紧密结合实际进行毕业论文写作。最近三年,财务管理专业有多位同学的参与教师的横向课题研究并以此为选题写作毕业论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三年来,财务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获得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论文评比三等奖两项,学校本科毕业论文评比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两项,公开三篇(分别发表于《财会通讯》、《常州工学院学报》、《财会月刊》),另外还有很多同学的毕业论文是关注生产实践的课题:比如关于企业投、融资决策方法、纳税筹划、资本市场、所得税、内部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第11篇

[ 关键词]财会案例 教学问题 解决方法

财会案例教学是财务管理和会计学专业教学过程中相当重要的一环。它以财会案例为主线,在课堂教学的启示下,便学生自觉地进人会计与财务管理工作的"现场",充当其中的"角色",让学生具有"真刀真枪"实践的经历,促使他们勤于思考、善于决策,以财会案例为典型实例,举一反三,变学生被动听课的过程为积极思维、主动实践的过程,是一种适用、有效的启发式会计教学方法。财会案例教学既注重理论教学,又注意实践教学,财会案例教学来源于会计与财务管理实际工作的典型素材,都有相应的客观依据,是对会计与财务管理实际活动的再现,提供的是形象生动和具体真实的感性知识。因而财会案例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自觉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融会贯通。例教学剖析财务管理和会计案例、解决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实际问题,使所学课程的内容相互渗透、综合运用,将所学理论知识融会贯通于会计与理财实际工作,巩固已学知识,这样有利于培养财会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的能力。

因此,在财务管理和会计学专业教学改革中,探索财会案例教学的目的、提高教师素质、整理教学内容、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吸收优秀的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等问题就显得格外重要。特别是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寻求最佳的会计案例教学法已迫在眉睫。

笔者从某三省高校财会案例教学,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没有完全收到理想的效果,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教师素质差、内容不适当、教学手段低、教学方法死板、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

一、财会案例教师的专业素质偏低

从某三省的十所高校调查发现,如下表1-1不难看出:财会案例教师普遍存在学历低,专业不

对口,职称结构不合理,实际接触少,不是很受学生欢迎。征对存在的问题可以说明只有配备专业

财会案例教师专业素质调查分析表(25名)表1-1

调查内容 具体项目 人数 比例%

最高学历 博士研究生 2 8%

硕士研究生 14 56%

大学本科生 9 36%

小计 25 100%

所学专业 财务、会计 9 36%

工商管理 12 48%

其他专业 4 16%

小计 25 100%

职称结构 教授 3 12%

副教授 7 28%

讲师 11 44%

助教 4 16%

小计 25 100%

专、兼职 总监或以上 3 %

经理或副经理 4 16%

主办人员 2 12%

办事人员 0 0%

没有担任过 16 64%

小计 25 100%

学生教学评价

(不含教师评价) 好 6 24%

良 5 20%

中 11 44%

差 3 12%

小计 25 100%

素质较高的教师,改善他们的职称结构,加强后续教育,并要求他们在实际中不断锻炼自己,培养自己,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才可能设计出好的案例;才可能把案例教学的优点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才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财会案例内容不适当,

各高校财会案例选材都不一样,有选用教材的,有自编讲义的,在教学内容上多数教师是完全按自己的想法授课,我行我素,想讲什么就讲什么,使案例教学变成了专业要求该讲的案例没有讲,专业不强的案例反复讲,造成了案例教学没有系统,内容交叉重复的状况。财会?u例教学应该按照财务管理和会计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一方面根据会计案例反映会计与理财实际活动的复杂程度,结合学生现有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少到多,合理确定会计案例教学的内容和学时,安排的会计案例教学进度与课堂理论教学进度,从时间和内容上保持一致。案例内容与专业其他教学环节以及相关学科的教学环节,既要有区别又有联系,相互补充、互相促进、相互协调,但不能重复,甚至可以在教学大纲中做出明确的规定:哪些内容该讲,在什么课程里讲,用以规范案例教学,提高专业整体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注重案例的实用性、典型性、针对性、综合性、启发性、借鉴性,精心设计会计案例。还有一方面在设计财会案例时,不应完全照搬实际工作中的做法,而应该虚构一些情节和做法,并根据需要设计一些问题,使案例具有启发性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活跃,激发学生研讨的积极性,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财会案例教学手段低

案例教学与其他教学手段应有机结合,相互补充。比如在案例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声音、动态图像与案例讨论充分结合起来,一方面加大信息输出量,另一方面充分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会计案例教学必须配备必要的设备和材料,否则,很难取得好的效果。根据会计专业的特点。目前必须配备的主要教学设备和材料有:

1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教室是现代化教学必不可少的主要设备。在多媒体教室里,可以将声音、图像、动画和文字溶为一体,为教学提供了相当优越的条件。有了多媒体教室,教师可以把企业业务的发展过程及其财会处理过程形象、生动、真实地在大屏幕上展示出来,并且教师可以随时根据需要辅以讲解。这种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来说,其学习效果比亲临企业去实习还要好。

2、摄影器材。有了摄影器材,教师就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会计实务和教学上的需要,及时搜集会计案例素材,而后通过多媒体教室,进行会计案例教学,以更好地发挥多媒体教室和教师作用。比如:什么是增值税发票?什么是普通货物销售发票?什么是商品验收单?什么是账本?财会部门是做什么工作的?像这些问题如果单凭教师进行口头讲解,学生肯定听不懂,但是,如果把这些真实的东西拍下来放给学生看,这些抽象难懂的东西就变得简单易懂了。

3、会计实验室。会计实验室是模拟企业财会部门的工作环境设计而成的。有了会计实验室,让学生身临其处进行会计模拟学习,可以使学生更加切身感受到会计的工作方法和工作环境,大大增强学生对会计案例的感性认识,从而使学生对会计案例理解得更加透彻。

4、记账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等,有了这些记账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等会计资料,学生就可以在会计实验室里模仿从多媒体教室里学到的会计案例知识,进行会计核算模拟实习,以此验证从案例教学中学到的知识,从而增强了动手能力,加深对会计专业知识的理解。

四、财会案例教学方法死板

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强调理论的系统性,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讲的多,学生主动参与的少。这种“填鸭性”的教学中,知识单向流动,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

虽然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常常穿插一些启发式、提问式教学,设法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但仍然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是难以调动。

案例教学是互动式的教学,应让教师融入到学生群体中去,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讨论对话,重视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平等交往与彼此的尊重和信任,强调学生的自我探索,珍视学生个人的思想和意见。学生以“当事人”“参与者”的身份,身临其境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活跃了课堂气氛,不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案例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案例教学法重在学生参与。在授课当中,让学生积极的参与进来,进行讨论。整个讨论的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催化者、倾听者,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角。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实际操作技能,并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余地。

会计案例教学旨在配合课堂理论教学的内容和进度,通过教师讲授会计与理财的理论知识和组织会计案例讨论,引导和督促学生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个别到一般、由局部到全面,经过调查研究、独立思考、独立决策,有序地完成会计案例教学规定的全部内容,使学生能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可以先搜集和整理会计案例的背景材料,讲授相关理论知识,让学生阅读教材和参考文献,加深对分析和评价会计案例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草拟会计案例的分析和评价,然后教师按照授课的内容和进度确定相应的会计案例,进行必要的简明介绍,正确分析和评价会计案例。把握和指导好案例讨论方向,让学生成为案例讨论的主角,形成热烈的探讨问题的气氛。要求学生在独立进行案例分析和评价报告,不要去猜测教师的分析构思、评价结论,或会计与理财活动中实际是如何做的,不要去照搬所谓权威性的分析评价结论。要求学生通过分析和评价复杂多变的会计与理财实际问题,掌握正确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在学生对会计案例进行讨论,做出分析和评价结论之后,教师要进行归纳总结、做出恰如其分的评判,阐明会计案例分析和评价的重点、难点,指出学生分析评价结论中的优缺点,还可以提出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的分析和评价是否正确。

案例教学方法与理论讲授方法应相辅相成。理论讲授方法除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讲授方法外,还包括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实地调查、实习等方法,对待案例教学与其它教学方法的关系,应避免两种倾向,一是坚持死守传统教学方式,拒不采纳案例教学;二是认为案例教学是万能的,可替代其它教学方法,这两种倾向都有失偏颇。实际上,它们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的,选择不同方法。并不是财会专业中的各种知识点都可用案例。

五、财会案例考核方式单一

财会案例成债往往是平时成绩、期末考试综合构成的。平时成绩一般根据学生出勤率、上课回答问题情况以及课后完成作业情况来评定。然而,这些传统方式存在很大的缺陷,平时成绩应该全面考虑个人接受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甚至创造知识的综合素质。如果在教学中引入案例分析、辩论赛,教师可以邀请非发言组队长共同构成评审团,根据发言组的观点正确程度、资料充分性、论证结构的合理性、表达能力等各种评价指标,分别给出团队分和个人分。期末考试试卷的题型一般都有填空、名词解释、简答题。这些题分值一般占到20至40分,实际是一个错误的做法,与其让学生倒背如流还不如让他们真正学会理解和运用它。让学生指出并更正案例中企业财会业务存在的问题,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财会知识,同时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评价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和职业判断能力。

总之,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不断思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深入挖掘现实生活中生动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分析、选择、领悟去获取知识,并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案例老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而且还要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必须了解和掌握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有关的法律法规条文、规章制度和各有关专业方面的实际资料。我们要通过自修、进修、培训等手段来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通过不断地探索,总结经验,改进课堂教学的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当代会计实证研究方法》张朝宓、苏文兵编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第12篇

[关键词]财会案例教学问题解决方法

财会案例教学是财务管理和会计学专业教学过程中相当重要的一环。它以财会案例为主线,在课堂教学的启示下,便学生自觉地进人会计与财务管理工作的"现场",充当其中的"角色",让学生具有"真刀真枪"实践的经历,促使他们勤于思考、善于决策,以财会案例为典型实例,举一反三,变学生被动听课的过程为积极思维、主动实践的过程,是一种适用、有效的启发式会计教学方法。财会案例教学既注重理论教学,又注意实践教学,财会案例教学来源于会计与财务管理实际工作的典型素材,都有相应的客观依据,是对会计与财务管理实际活动的再现,提供的是形象生动和具体真实的感性知识。因而财会案例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自觉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融会贯通。例教学剖析财务管理和会计案例、解决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实际问题,使所学课程的内容相互渗透、综合运用,将所学理论知识融会贯通于会计与理财实际工作,巩固已学知识,这样有利于培养财会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的能力。

因此,在财务管理和会计学专业教学改革中,探索财会案例教学的目的、提高教师素质、整理教学内容、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吸收优秀的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等问题就显得格外重要。特别是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寻求最佳的会计案例教学法已迫在眉睫。

笔者从某三省高校财会案例教学,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没有完全收到理想的效果,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教师素质差、内容不适当、教学手段低、教学方法死板、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

一、财会案例教师的专业素质偏低

从某三省的十所高校调查发现,如下表1-1不难看出:财会案例教师普遍存在学历低,专业不

对口,职称结构不合理,实际接触少,不是很受学生欢迎。征对存在的问题可以说明只有配备专业

财会案例教师专业素质调查分析表(25名)表1-1

调查内容具体项目人数比例%

最高学历博士研究生28%

硕士研究生1456%

大学本科生936%

小计25100%

所学专业财务、会计936%

工商管理1248%

其他专业416%

小计25100%

职称结构教授312%

副教授728%

讲师1144%

助教416%

小计25100%

专、兼职总监或以上3%

经理或副经理416%

主办人员212%

办事人员00%

没有担任过1664%

小计25100%

学生教学评价

(不含教师评价)好624%

良520%

中1144%

差312%

小计25100%

素质较高的教师,改善他们的职称结构,加强后续教育,并要求他们在实际中不断锻炼自己,培养自己,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才可能设计出好的案例;才可能把案例教学的优点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才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财会案例内容不适当,

各高校财会案例选材都不一样,有选用教材的,有自编讲义的,在教学内容上多数教师是完全按自己的想法授课,我行我素,想讲什么就讲什么,使案例教学变成了专业要求该讲的案例没有讲,专业不强的案例反复讲,造成了案例教学没有系统,内容交叉重复的状况。财会寀例教学应该按照财务管理和会计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一方面根据会计案例反映会计与理财实际活动的复杂程度,结合学生现有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少到多,合理确定会计案例教学的内容和学时,安排的会计案例教学进度与课堂理论教学进度,从时间和内容上保持一致。案例内容与专业其他教学环节以及相关学科的教学环节,既要有区别又有联系,相互补充、互相促进、相互协调,但不能重复,甚至可以在教学大纲中做出明确的规定:哪些内容该讲,在什么课程里讲,用以规范案例教学,提高专业整体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注重案例的实用性、典型性、针对性、综合性、启发性、借鉴性,精心设计会计案例。还有一方面在设计财会案例时,不应完全照搬实际工作中的做法,而应该虚构一些情节和做法,并根据需要设计一些问题,使案例具有启发性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活跃,激发学生研讨的积极性,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财会案例教学手段低

案例教学与其他教学手段应有机结合,相互补充。比如在案例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声音、动态图像与案例讨论充分结合起来,一方面加大信息输出量,另一方面充分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会计案例教学必须配备必要的设备和材料,否则,很难取得好的效果。根据会计专业的特点。目前必须配备的主要教学设备和材料有:

1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教室是现代化教学必不可少的主要设备。在多媒体教室里,可以将声音、图像、动画和文字溶为一体,为教学提供了相当优越的条件。有了多媒体教室,教师可以把企业业务的发展过程及其财会处理过程形象、生动、真实地在大屏幕上展示出来,并且教师可以随时根据需要辅以讲解。这种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来说,其学习效果比亲临企业去实习还要好。

2、摄影器材。有了摄影器材,教师就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会计实务和教学上的需要,及时搜集会计案例素材,而后通过多媒体教室,进行会计案例教学,以更好地发挥多媒体教室和教师作用。比如:什么是增值税发票?什么是普通货物销售发票?什么是商品验收单?什么是账本?财会部门是做什么工作的?像这些问题如果单凭教师进行口头讲解,学生肯定听不懂,但是,如果把这些真实的东西拍下来放给学生看,这些抽象难懂的东西就变得简单易懂了。

3、会计实验室。会计实验室是模拟企业财会部门的工作环境设计而成的。有了会计实验室,让学生身临其处进行会计模拟学习,可以使学生更加切身感受到会计的工作方法和工作环境,大大增强学生对会计案例的感性认识,从而使学生对会计案例理解得更加透彻。

4、记账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等,有了这些记账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等会计资料,学生就可以在会计实验室里模仿从多媒体教室里学到的会计案例知识,进行会计核算模拟实习,以此验证从案例教学中学到的知识,从而增强了动手能力,加深对会计专业知识的理解。

四、财会案例教学方法死板

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强调理论的系统性,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讲的多,学生主动参与的少。这种“填鸭性”的教学中,知识单向流动,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

虽然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常常穿插一些启发式、提问式教学,设法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但仍然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是难以调动。

案例教学是互动式的教学,应让教师融入到学生群体中去,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讨论对话,重视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平等交往与彼此的尊重和信任,强调学生的自我探索,珍视学生个人的思想和意见。学生以“当事人”“参与者”的身份,身临其境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活跃了课堂气氛,不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案例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案例教学法重在学生参与。在授课当中,让学生积极的参与进来,进行讨论。整个讨论的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催化者、倾听者,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角。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实际操作技能,并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余地。

会计案例教学旨在配合课堂理论教学的内容和进度,通过教师讲授会计与理财的理论知识和组织会计案例讨论,引导和督促学生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个别到一般、由局部到全面,经过调查研究、独立思考、独立决策,有序地完成会计案例教学规定的全部内容,使学生能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可以先搜集和整理会计案例的背景材料,讲授相关理论知识,让学生阅读教材和参考文献,加深对分析和评价会计案例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草拟会计案例的分析和评价,然后教师按照授课的内容和进度确定相应的会计案例,进行必要的简明介绍,正确分析和评价会计案例。把握和指导好案例讨论方向,让学生成为案例讨论的主角,形成热烈的探讨问题的气氛。要求学生在独立进行案例分析和评价报告,不要去猜测教师的分析构思、评价结论,或会计与理财活动中实际是如何做的,不要去照搬所谓权威性的分析评价结论。要求学生通过分析和评价复杂多变的会计与理财实际问题,掌握正确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在学生对会计案例进行讨论,做出分析和评价结论之后,教师要进行归纳总结、做出恰如其分的评判,阐明会计案例分析和评价的重点、难点,指出学生分析评价结论中的优缺点,还可以提出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的分析和评价是否正确。

案例教学方法与理论讲授方法应相辅相成。理论讲授方法除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讲授方法外,还包括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实地调查、实习等方法,对待案例教学与其它教学方法的关系,应避免两种倾向,一是坚持死守传统教学方式,拒不采纳案例教学;二是认为案例教学是万能的,可替代其它教学方法,这两种倾向都有失偏颇。实际上,它们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的,选择不同方法。并不是财会专业中的各种知识点都可用案例。

五、财会案例考核方式单一

财会案例成债往往是平时成绩、期末考试综合构成的。平时成绩一般根据学生出勤率、上课回答问题情况以及课后完成作业情况来评定。然而,这些传统方式存在很大的缺陷,平时成绩应该全面考虑个人接受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甚至创造知识的综合素质。如果在教学中引入案例分析、辩论赛,教师可以邀请非发言组队长共同构成评审团,根据发言组的观点正确程度、资料充分性、论证结构的合理性、表达能力等各种评价指标,分别给出团队分和个人分。期末考试试卷的题型一般都有填空、名词解释、简答题。这些题分值一般占到20至40分,实际是一个错误的做法,与其让学生倒背如流还不如让他们真正学会理解和运用它。让学生指出并更正案例中企业财会业务存在的问题,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财会知识,同时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评价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和职业判断能力。

总之,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不断思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深入挖掘现实生活中生动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分析、选择、领悟去获取知识,并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案例老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而且还要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必须了解和掌握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有关的法律法规条文、规章制度和各有关专业方面的实际资料。我们要通过自修、进修、培训等手段来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通过不断地探索,总结经验,改进课堂教学的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当代会计实证研究方法》张朝宓、苏文兵编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第13篇

杨兴芬,女。先后毕业于江苏广播电视大学经营管理专业、澳门科技大学MBA专业和上海复旦大学EMBA专业。1968年12月至今,历任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财务科长、副厂长、总会计师、副总经理兼总会计师

获奖理由

巾帼不让须眉。杨兴芬,作为中国最大优特钢生产和出口企业的财务负责人,领导财务部门锐意创新,勤奋敬业,为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从一个不起眼的县办小钢厂――江阴钢厂发展为我国特钢行业的领头羊立下了汗马功劳。

初识杨兴芬,你会感受到,她有一种从骨子里透发出来的优雅,严肃与和蔼,精明与大方,竟在她身上完美地结合起来。

俗话说,治国治厂与治家如出一辙。一个家庭要善开源,更需节流才能不断走向富足殷实。一个企业的飞速发展又何曾不是如此呢?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从一个不起眼的县办小钢厂――江阴钢厂发展至现在我国特钢行业的领头羊,2004年企业名列中国500强第257位,资产利润率和人均利润分列第28位和32位,成为中国最大的优特钢生产和出口企业。而这些可喜的发展变化正与面前这位优雅的女士紧密相关,她拥有超群的智慧、娴熟的会计业务知识和永远追求卓越的执着精神,她,是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善于理财的“内当家”。

一、精打细算,为企业的飞速发展保驾护航

20世纪70年代末,江阴钢厂财务科出现了革新创新的可喜一幕,科班出身的杨兴芬以科学、严密、全面的理论知识,带领二十多名财务科人员积极革新陈年老帐的记录核算法,规范成本核算体系、完善工程预决算制度、健全资金运行分析制度等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20世纪80年代,为降低财务费用,杨兴芬运用财会税收理论知识,利用公司信誉良好、资金可靠的优势,积极联系银行,寻求最低银行贴现。为管理好物资条线工作,她根据库存储备情况,在全省冶金行业首先创建了物资备件的MIS系统,根据市场价格科学合理地安排各类物资的库存,做到了高价格时低储备、低价格时高储备、紧缺物资日分析、分厂成本日控制,为兴澄的科学化、现代化管理走出了宝贵的具有探索性的第一步。

为全面当家理财,做好决策参谋。杨兴芬不仅对专业知识运用的游刃有余,而且在关键时节充分发挥知识女性特有的亲和力。

1990年的时候,钢材市场一片萧条,兴澄钢厂由于新上一条花山生产线,投入巨资而未及时达标达产,造成资金周转相当困难。“当时我们到银行贷款都很困难,为了给过年的员工及时发工资,我带头和厂部的领导回家取了自家的存款给员工发了工资,稳定了民心。”为企业之船在即将颠覆之时力挽了狂澜。谈到这,一贯坚强的杨兴芬的眼眶里盈满了激动的泪水,与企业患难与共,也与企业培养了生死相依的特殊感情。“把企业的事当作自家的事来处理,企业每花的一分钱就像是花自家的……我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任凭别人说我是‘铁算盘’或‘冷女人’,只要企业欣欣向荣,我都不在乎。”

还有一件事,也是杨兴芬在总会计师的岗位上刻骨铭心的。1993年,香港中信泰富公司董事局主席荣智健先生拟在无锡家乡投资办实业,当时选择的无锡地区支柱产业――钢铁冶金企业有三家,如何让拥有巨额资产的中信公司把青睐的眼光投向兴澄,使县办小钢厂赢得可贵的发展机遇,当时除了年富力强、团结一致、勇于开拓的经营班子外,规范清晰的资金运行分析、评估报告、资产增值能力分析等资料更给考察人员留下了诚信、务实的深刻印象。资金的流量分析、增值速度分析报告,给香港方坚定了投资的信心,从而使合资在较短的时间内得以顺利实现。江阴钢厂全厂性合资拉开了企业腾飞的崭新序幕,这一合资成功也成为无锡地区20世纪90年代最大的外资引进项目。可是谁也不曾知道,资产评估的纷繁复杂和规范严谨,外行人简直是难以想象,可她用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一流的业务水准等良好素质出色地完成了这一光荣任务。

二、创新工作,不断挑战事业的高峰

在杨兴芬工作的这三十多年间,正是我国经济不断调整的快速发展时期,可不论经济局势如何变化,杨兴芬始终能紧跟形势,在工作中表现得得心应手,这与她努力不断地更新知识密切相关。为了促成合资,她研究了很多合资政策、财税业务类书籍,正是由于对政策和业务的熟稔,才为企业赢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难怪财税部门和金融系统的领导都一致称赞:“她是江苏企业中位数不多的优秀总会计师之一”。

“时间是挤出来的”,杨兴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无论工作多晚,每天一至二小时的看书是其十多年来雷打不动的习惯。2002年已54岁的她与时俱进,勇于紧跟时代的潮流,以高分获得了某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令她倍感欣慰的是,她虽是那个硕士班里年龄最大的学员,可她的学业成绩却是最优秀者之一。

“我不崇尚60分万岁,我做任何事情都力求完美”,确实,“认真”两字可以高度概括杨兴芬的工作和为人。她上学时从未学过外语,1993年,因工作需要,她自学了日语。评高级会计师又需考英语,40多岁的她又花两年时间背单词,学语法,最后还考得高分,在同龄人中传为美谈,处处出类拔萃的她为绚丽人生时时增添浓彩重墨。如今她已是江苏省总会计师协会的副会长和中国总会计师协会的理事。

第14篇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欧美发达国家产业向亚太转移的趋势愈发加强,亚洲区域经济合作与交流方兴未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加快,粤港澳三地经济加快融合,导致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必然要求高校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注重国际化,要求培养通晓国际会计准则和事务、同时具有专业实践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的高端人才,然而,目前人才市场上高层次会计人才严重缺乏。自1998年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介绍》中将“财务管理”列为工商管理学科下的一个本科专业,并于1999年开始招生以来,我国高等学校财务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规模越来越大。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8年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02年至今,开设财务管理专业的院校由54所增至189所,并且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社会对经济类、工商管理类人才需求意愿将进一步增强,尤其是对财务管理专业的需求意愿更加强烈。在这一背景下,财务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是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必须具备的教育理念。CIMA在企业界享有很高的声望,被誉为21世纪最完善的商业培训体系。多年来,世界上的知名跨国公司都将其列入商业资格的首位,CIMA以其全新的教育理念在财务管理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独树一帜,为我国财务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文献综述

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有较宽泛的外延,但归根结底是要实现与国际的接轨,必须要善于吸取世界先进的教育理念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国际沟通交往能力、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关于财务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各国存在自身特色。

(一)国外研究 美国大学教育以学术研究、人才训练及社会服务为宗旨,实施专业训练,培养社会需要的专门人才。澳大利亚高等教育以接受教育与训练者为中心,实施以能力为基础的训练,根据职业结构来提供训练方案。日本高等专科学校重在培养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技术人才。韩国的应用型大学在聘请教师时,常常把实践经验看作一项重要的条件。英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建立宗旨是将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在职业资格和学历证书之间建立起一座桥梁,使职业教育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得到发展,目前在国际上最被普遍接受的职业教育是CIMA(管理会计师公会)、ACCA(特许会计师公会)。这类职业教育目前逐步为我国高等教育所引入,如CIMA、ACCA成建制班的设立,使我国财务管理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成为可能。

(二)国内研究 与国外相比,由于社会对财务管理本科专业人才的旺盛需求,我国高等学校在财务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不断创新,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社会用人单位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满意度呈上升趋势。但由于财务管理专业开设时间较短,在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如人才培养模式尚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传承轻创新,重守业轻创业,重单一型轻复合型等方面的问题;课程设置缺乏整体规则,结构不合理,专业课过多过细,基础课相对薄弱,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财务管理课程理论研究与企业理财实践脱节严重。刘淑莲(2005)从财务管理学科的目标定位界定入手,根据目标定位、价值定位和市场定位的要求,提出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可根据其学科范畴,按照“厚基础、宽口径、活模块”构建模式的原则构建成四个层次:公共基础必修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使课程体系在结构上与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相一致,在内容上与执业岗位的需要相一致,实现基于优势互补的课程体系下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陆正飞、辛宇(1999)从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学专业、金融学专业的差异入手,分析了各自的侧重点以及服务方向,指出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专业、金融专业的业务培养目标的差异,并提出财务管理课程体系设计的基本思路:既依据财务管理核心内容,又考虑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的抽象与具体程度等进行课程体系设计。孙小梅(2007)从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入手,指出人才培养应在更新思想、转变教育观念的基础上,设计培养规格,制定培养方案,选择培养途径并予以实施。财务管理专业人才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优化的能力结构外,还应具有全面的优良素质。

尽管许多学者从各自不同的视角提出了一系列财务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措施和建议,但这些措施和建议主要从课程体系、业务培养目标等方面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非实质意义上的调整,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财务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上存在的关键问题。特别是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时期,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下培养出来的财务管理本科专业人才根本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本身较为科学合理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财务管理理念(如新《财务通则》中首次提出的社会责任、民主理财等理念)无法实施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企业中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等问题日益突显,严重制约着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我国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

我国目前财务人员知识水平结构参差不齐,现有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发展中逐渐显露出其弊端。财务管理专业设置不尽人意,大都将其作为会计学或财政学等专业下的一个方向,教育转型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因而存在专业方向口径狭窄,培养人才知识结构单一,适应社会能力较差以及发展后劲不足等缺陷,使得学生的学科视野和择业能力受到局限;过重的功利导向,使大学生的全面素质和扎实的基础训练受到影响。这都不利于培养和提高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素质与能力,并严重限制着专业人才的知识面和业务水平。总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有:

(一)培养目标不明晰 由于会计学、金融学与财务管理学非常接近,而且与这些专业相比较,财务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自身特点不明显。除此之外,目前我国高校在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上,只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相关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

(二)对国际化应用型本科教育规律与本质特征认识不够 许多设有财务管理专业的地方院校主要定位于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在财务管理专业设置、学科建设、培养方案设计、课程结构、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改革,虽然取得成果和特色,但总体上对财务管理专业国际化应用性本科教育规律和本质特征的认识还不够深入,整体的教学改革效果还不明显。

(三)国际化应用型师资队伍缺乏 教师是落实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教师队伍整体上还缺少国际化应用性教育的理念,对教育的内涵理解不深,缺少感性体验,易在教学实践中回到习惯的传统教学模式上。

(四)培养模式单一 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对财务管理人才的质量需求不相适应,实践性教学环节存在单一化、形式化问题。学校与实践部门缺乏紧密联系和沟通,对现实经济前沿问题研究较少,实践教学管理、评价机制弱化,案例教学方法缺乏等问题极为严重,所培养的学生在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存在欠缺。此外,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个人品质、素质要求也渐渐成为各公司极为看重的一项用人标准。尽管我国各高校在如何提升财务管理本科专业人才个人品质和素质方面做了一系列尝试,但尚未找到有效方法。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系统性不强,专业课程间的内容交叉重复问题突出,实践课流于形式。主要表现为专业特色不明显,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要么偏重于会计学,要么偏重于金融学,而没有形成关于财务管理学的独立的、科学的、系统的课程体系。

四、引入CIMA的可行性分析

CIMA 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是全球最大的国际性管理会计师组织,同时也是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的创始成员之一。目前大多数国际财务资格均面向财务会计,偏重审计,而CIMA的认证群体则以企业会计和经理为主,在培养扎实财务技能的同时,重点提高其参与经营管理和战略决策的能力,实现“财务支持战略决策,战略融于财务管理”。CIMA与其他会计专业团体的最大区别在于它专注于管理会计师的培养和发展,适合并不满足于掌握传统财会技能的人。完成CIMA特许管理会计师各个级别的资格认证后,将能综合和利用各类数据,为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提供全面预算、财务分析、绩效评估、风险防范、组织管理和商业策略等方方面面的重要信息和切实方案。CIMA一直以来紧密结合充满活力和挑战的商界需求,坚持不懈地致力于企业财务管理及战略决策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世界上极具权威性的高端财务职业资格认证。

(一)CIMA理念的特色 CIMA资格不局限于会计内容,而是涵盖了管理、战略、市场、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等方方面面的商业知识和技能。CIMA特许管理会计师受到全世界的一致认可,许多世界知名跨国企业,如联合利华、壳牌、福特、艾森哲等,都对CIMA资格推崇备至。CIMA一直以来紧密结合充满活力和挑战的商界需求,坚持不懈地致力于企业财务管理及战略决策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世界上极具权威性的高端财务职业资格认证。CIMA资格认证不仅为企业衡量和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提供依据,也为各行各业的高级财务人员和管理精英创造展示实力的平台和个人发展的通途。

(二)CIMA与其他财务会计证书的区别 (1)目标明确,注重管理技能的培养。传统的财务会计重在回顾过去,履行反映和报告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职能;而管理会计则重在面向未来,履行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考核的职能。在成为“管理会计师”之后,将决不仅仅局限于传统观念中的记账先生的会计形象,而成为一位深谙财务管理,能够帮助企业进行战略决策并贯彻执行的企业成员。CIMA专注于管理会计师的培养和发展,在企业界享有很高的声望,被誉为21世纪最完善的商业培训体系。(2)提供一种国际化的职业资格。CIMA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的总体业务重点在99%的从事商业工作的会员及学员身上,而不是仅限会计人员。这使其能够提供一种新的职业资格,它既能够聚焦企业管理上的竞争,同时也立足于战略管理会计。整体来说,CIMA比任何其他会计机构提供更多的管理,加大管理会计,更多的项目管理和更多的策略。其国际化程度也有目共睹,CIMA学员及雇主遍布全球,是国际化水平最高的会计资格认证之一,其教学推广有现成的专业师资资源。(3)教学大纲既实用又创新。独一无二的学术培训和实践经验可以持续满足雇主所需――特许管理会计师具有推动业务发展的领导能力。这样的人才完全符合现有企业的要求。不像其他的会计资格,管理会计职业能力考试(案例研究并最终测试的专业能力)考核的是商业思维和更高层次的认知技能,如分析、综合和评估。这就要求学生要顾及到所有课程讲授的商业、金融、道德和人力资源战略等问题。

五、结论

我国高等教育在国际化趋势的推动下,步入了国际化的进程,主要体现在学习和借鉴国外的经验和方法,与国外高校在互换留学生、专家学者互访、学术研究、合作办学等方面。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学历教育的重点应转向培养国际型、实务型、复合型、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财务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创新亟待完善。可见,借鉴国外相关理论研究,加强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创新的探索已经成为一个当前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的课题。我国现有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所显现出的弊端正好可以由CIMA理念的优势所弥补,若能借助其在培养目标、教学大纲、国际师资等方面的强大优势,必将对我国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产生颠覆性地影响,极大地推进我国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

[本文系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财务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研究――基于CIMA理念”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刘淑莲:《关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构建与实施的几个问题》,《会计研究》2005年第12期。

[2]陆正飞、辛宇:《关于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的若干问题》,《会计研究》1999年第3期。

[3]孙小梅:《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想》,《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第15篇

关键词:CFO 能力框架 要素分析

近几年,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逐步对接,首席财务官CFO(Chief Financial Officer)在现代企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对CFO的职业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企业CFO行业现状及职业定位

本次调查问卷共涉及60家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其中包括24家企业,21家政府机构,15家事业单位。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企业CFO承担单位财务、司库的职能和部分财务总监的职能,比例达95%;CFO承担了“基本”财务职能的占比85%。从数据上看,企业CFO的职责范围仍以传统的会计核算、会计监督、财务收支管理、筹资与投资管理、计划管理和企业战略管理为主,价值管理、风险管理、信息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涉足较少,职业定位较低,大多数CFO扮演着传统的“财务管家”角色。

二、企业CFO能力需求信息调查分析

本次问卷设计从企业性质视角、目标视角及职业价值观视角三个角度考察CFO的社会责任、领导能力、业务能力、公关能力、学习能力、职业道德及个人素质等。通过采访法和通讯法开展调查问卷信息收集,得出调研结果,下面根据调研结果分别从三个角度,分析企业CFO能力的比例关系。

1.从企业性质视角分析。在问卷中设计了多项选择题以便从多个角度考察CFO所应具备的综合能力,将CFO应该具备的综合能力进行了细分。其中要求受访者回答“您认为CFO应该承担以下哪方面责任?”包括:(1)公司战略的规划与制定;(2)制定公司业绩评价管理体系和薪酬制度;(3)开展公司预算管理;(4)建立内部控制制度;(5)设计和实施财会计算机信息系统(如ERP系统);(6)推行企业EVA(经济增加值)和BSC(平衡计分卡)。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全选的比例为85%,事业单位全选的比例为88%,政府机构全选的比例达到90%,大多数受访者认为企业CFO应承担上述六项责任。

2.从企业目标视角分析。企业目标就是创造价值,实现其宗旨所要达到的预期成果,能否完成企业目标,是企业CFO能力的重要表现。在CFO应当具备的基础能力选项中,受访者认为要具备杰出的领导协调能力、表达能力占比重最大,其次是学习能力和公关能力,其他能力相对次要。另外,在业务能力方面要求受访者回答“您认为一位成功的CFO必须做好以下哪方面工作?”包括 :(1)参与公司决策;(2)规划公司总体财务战略;(3)明确公司总体财务定位;(4)完善财务管理体制;(5)建立财务管理运行机制;(6)健全财务管理控制体系;(7)架构财务预警系统;(8)驾驭公司政治。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全选的比例达到90%,事业单位全选的比例达到92%,政府机构全选的比例达到85%。

3.从职业价值观视角分析。在调查问卷中要求受访者回答“您认为CFO应从以下哪几个方面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调查结果显示,95%的受访者认为CFO遵循法律、法规及职业规范是企业CFO最重要的道德修养,其重要程度超过“对企业忠诚”和“有敬业精神”。另外,在调查问卷中要求受访者回答“您认为CFO应该具备以下综合素质中的哪几项?”包括:(1)正直、守德;(2)较高的文化涵养和国际视野;(3)行为规范和艺术修养;(4)独立思考;(5)善于调查、判断和系统研究。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认为“较高的文化涵养和国际视野”、“行为规范和艺术修养”是当前CFO较缺乏的,需要着重培养,这两项占比例为70%。

三、能力框架要素设计

能力要素是指每一项能力的组成,在本文主要体现核心胜任能力、职业知识能力在职业价值观三个方面:核心胜任能力包括领导团队、沟通协调和系统思维等方面的才能;职业知识能力包括战略管理、公司治理、价值管理、购并重组等多方面知识;职业价值观表现为职业道德。

1.核心胜任能力。核心胜任能力包括领导团队、沟通协调和系统思维等方面的才能。职业CFO负责组织企业的财务管理和资本运作,必须注重与组织内外方方面面的沟通。在管理概念里,沟通能力属于领导力的范畴。沟通能力是软技能,包括了解自己和他人的能力、激励他人能力、说服能力、号召力、团队精神以及密切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等等。沟通需要技巧,有效的沟通技巧,不是凭权力,而是靠精湛的专业技能,丰富的人格魅力、缜密的表达能力、优秀的工作绩效赢得的。

2.职业知识能力。职业知识能力包括战略管理、公司治理、价值管理、购并重组等多方面知识。全面的知识结构就是在会计、财务等专业领域内具有足够的深度,并在经济学、管理学、行为学领域内具有相当的广度。职业CF0需要掌握人类行为的基本知识;领略经济体制改革的精神,关注会计变革及宏观政策调整;具备科学、艺术和文学修养;具有调查研究、抽象逻辑思维和批判思维的宽广意识;对人和社会价值、人与社会的关系有着比较独到的理解;熟练掌握电脑、网络、数量分析模型、外语等必备的管理工具。

3.职业价值观。职业价值观表现为职业道德。CFO 是一个以道德操守为重的职业, 其职业道德防线的溃决将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加强我国 CFO 的职业道德建设, 强调独立性原则, 社会利益原则, 会计信息质量原则和职业谨慎原则, 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职业道德自律机制势在必行。

四、结束语

当前,我国会计从业队伍整体情况是大而不强,中、高级会计人才占会计队伍的比例较低,尤其是高端会计人才仍然十分缺乏。政府应当根据我国中高级会计人才的能力结构特点,设计阶梯式素质培养规划,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推动CFO等高端会计人才能力提升,促进我国从会计大国向会计强国迈进。

参考文献:

[1]赵峰.会计人才培养与会计教育改革.问题研究,2010(4).

[2]甘卓霞,邓敏.CFO能力框架.新理财,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