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地理学科定义范文

地理学科定义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地理学科定义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地理学科定义

第1篇

在人教A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5》第一章第一节,正弦定理的教学安排约2课时,下面笔者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设计思想、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反思研究方面谈谈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在旧人教版教科书中为了巩固向量知识,体现向量的工具性作用,用向量作为工具推导出了正弦定理,但证明过程比较繁琐,不少学生感到很突然,难以理解。所以在新人教A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5》第一章第一节中,教科书舍弃了向量方法证明,而利用学生以往的知识进行了浅显的证明,这也吻合了利用正余弦定理解斜三角形时大多会用到必修四中三角函数的有关公式与定理,所以实质上它与三角函数属于同一系统,也是对三角函数知识的拓展应用;同时,作为三角形中的一个定理,也是对初中解直角三角形内容的拓展延伸。正弦定理的发现、证明、应用教参安排2课时完成,本节是正弦定理第一课时。

正弦定理第一课时内容共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教师通过结合近段时间万州正在建设万州长江三桥的实例,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人文品质,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对这一实际问题进行数学抽象,归为解三角形问题,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能力。第二层次让学生观察特例,大胆猜想;然后由猜想入手,带着疑问,通过几何画板软件进行数学演示实验完善猜想,然后利用"作高法"、"等积法"、"外接圆法"、"三角函数定义法(坐标法)"四种方法证明正弦定理,验证猜想的正确性;第三层次利用正弦定理进行简单的应用,最后解决引例。学生通过对任意三角形中正弦定理的探索、发现和证明,感受"观察――实验――猜想――证明――应用"这一思维方法,养成大胆猜想、善于思考的品质和勇于求真的精神。

2.学情分析

对高一的学生来说,已学了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有一定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对前后知识间的联系、理解、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用多种方法证明正弦定理是学生的一大难点。因此教师需恰当引导,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多进行前后知识间的联系,带领学生直接参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品尝劳动成果的喜悦。

3.设计思想

本节课采用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即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和合作交流为前提,以问题为导向设计教学情境,以"正弦定理的发现和证明"为基本探究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团队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在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展开思维,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4.教学目标

4.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正弦定理的内容及其证明方法,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并学会运用正弦定理解决解斜三角形的两类基本问题之一。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探索,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协作能力和交流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4.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从已有的几何知识出发,通过对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探索的启发,共同探究在任意三角形中,边与其对角的关系,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想,验证,证明,由特殊到一般归纳出正弦定理。

4.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亲身体验数学规律的发现,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善于发现、不畏艰辛的创新品质,增强学习的成功心理,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情推理,探索数学规律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三角函数、正弦定理、三角形的外接圆与面积等知识间的联系来体现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与辩证统一。还通过实例的社会意义,培养学生爱家乡的情感和为把家乡建设成库区特大中心城市而努力学习的责任心。

5.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正弦定理的发现与证明;正弦定理的简单应用。

教学难点:正弦定理的猜想提出与证明过程。

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计算器,直尺,量角器。

6.教学过程

如图1所示,教学过程分为:创境激思提出问题、观察特例提出猜想、数学实验完善猜想、证明猜想得出定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运用定理解决问题、拓展探究课外延伸七个环节。

教学过程流程图

6.1创境激思,提出问题

展示情景图如图2,为了配合重庆市把万州打造成特大中心城市,万州正紧锣密鼓在牌楼水厂和江南沱口电厂建设长江三桥,你能用现有知识计算出大桥的长度吗?

学完本节课,你将会轻松解决此类问题。――以此引入课题《正弦定理》。

【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现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节课有良好的开头,那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因此,我通过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激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即从长江三桥这一学生喜闻乐见的实际工程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和为把家乡建设成特大城市而努力学习的责任心。

6.2观察特例,提出猜想在初中学生已经学习过解直角三角形问题,

在RtABC中,已知∠C=9O°,BC=a,AC=a,AB=c,

如图3所示,引导学生回忆在直角三角形中,边长和角度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学生容易想到:

sinA=ac,sinB=bc,sinC=cc,cosA=bc,cosB=ac,

所以asinA=bsinB=csinC,bcosA=acosB

进一步提问:这两个关系式能不能推广到任意三角形?是否还会有acosA=bcosB=ccosC成立呢?

【设计意图】在直角三角形中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得出两个简洁的边角关系式,把三角形边长与内角联系起来,激活学生头脑中的已有知识;以直角三角形这个特例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在解决问题后,对特殊问题一般化,得出一个猜测性的结论――猜想,符合从特殊到一般思维的过程,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意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6.3数学实验,验证猜想

6.4教师利用几何画板软件进行数学演示实验,画一个三角形,度量出三边长度和三个角度数值,计算显示一组asinA,bsinB,csinC值,一组bcosA,acosB值,一组acosA,bcosB,ccosC值,不断拖动三角形一个顶点,改变三角形形状,观察各组比值的变化。直观地检验所提出的三个猜想关系式对任意三角形的适用性。在拖动过程中,猜想1的三个比值一直都相等,猜想2、3的两个比值并不是都相等,简单地剔除掉猜想2、3,保留猜想1。归纳总结数学实验结果,完善猜想:在任意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asinA=bsinB=csinC。

【设计意图】中学生对于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比较熟悉,抽象的数学也进行实验,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让学生观察用几何画板进行数学实验,还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系统演绎性和实验归纳性两个侧面,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发现的过程中,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

4.证明猜想,得出定理

【设计意图】按照从易到难、从直观到抽象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引导学生从几何层面、数形结合层面、三角函数定义分析层面进行思考,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得出定理。实现数与形结合、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结合,以拓展学生思维空间的深度和广度。

(1)证法一:作高法(如图5)

过C作CDAB于D点,

在RtADC中,CD=bsinA,

在RtBDC中,CD=asinB,

bsinA=asinB,asinA=bsinB成立。

同理可证csinA=asinC,asinA=csinC成立。

asinA=bsinB=csinC成立。

(2)证法2:等积法(如图6)

在任意ABC中,均有:SABC=12×底×高

故得:三角形的正弦面积公式:

SABC=12absinC=12acsinB=12bcsinA

提问公式成立范围?公式记忆特点?

两边同除以12abc,得sinCcsinBbsinAa

再在等号两边取倒数,即得正弧定理。

这个比值是多少呢?

(3)证法三:三角形外接圆法(如图7)

作三角形ABC的外接圆,O为圆心,设圆O的半径为R.

连接CO并延长,与圆交于点D,再连接BD.

则∠A=∠D

所以,a=CD・sinD=2R・sinA.

asinA=2R

同理,bsinB=2R,csinC=2R

asinA=bsinB=csinC=2R

注:①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均可;

②由证法三可知,正弦定理中等号两边的比值的几何意义是三角形的外接圆直径.

(4)证法四:三角函数定义法(坐标法)(如图8)

把三角形ABC置于X轴上方,任取一顶点与坐标原点重合,一边与X轴的非负半轴重合。

如图则有:点A的坐标为A(ccosB,csinB)

作ACBD,则DB=AC=b,∠DBC+∠C=180°,

则D(bcos∠DBC,bsin∠DBC)=D(bcosC,bsinC)

由DABC得到D.A两点纵坐标相等,即bsinC=csinB

故bsinB=csinC同理可得asinA=csinC,

所以asinA=bsinB=csinC。

(5)证法五:向量法

(学生课后尝试证明)

【设计意图】从几何层面、上升到利用刚刚学过的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进行数形结合层面,在思维水平上更上一层楼,完成了学生思维从几何、代数到数形结合层面的螺旋式上升过程,让学生初步体会了解析法的作用和思想,并留下用向量法证明的思考余地和拓展空间,从而使学生深刻体会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统一,让学生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6.5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尝试小结,回顾正弦定理的几种不同证明过程,观察公式的特征及变形,让学生体会证明的逻辑严谨性,同时引导学生要注意到:要想让一个猜想成为定理必须经过严格的证明,而要说明一个猜想不成立只需要找到一个反例即可。以此培养和强化学生数学思维的严谨性和灵活性。然后让学生观察三角形的正弦面积公式、正弦定理,找出公式的适用范围,公式特征,及常用变形情况。

(1)正弦定理:asinA=bsinB=csinC=2R(比值为外接圆直径).

(2)正弦定理解决两种类型的三角形问题:

①已知两角和任意一边,可以求出其他两边和一角;

②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可以求出三角形的其他的边和角.(下节课解决)

(3)正弦定理的变形:

①a=2RsinA,b=2RsinB,c=2RsinC

②sinA=a2R,sinB=a2R,sinC=c2R

③a:b:c=sinA:sinB:sinC

6.6运用定理,解决问题

(1)典例精析

例1在ABC中,"sinA>sinB",是A>B的(C)条件

A充分非必要条件B必要非充分条件

C充分条件D非充分非必要条件

(变式):已知ABC中,bcosB=bcosC,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答案:等腰或直角三角形。(容易出现只有等腰三角形的错误)

例2在ABC中,∠B=45°,∠C=60°,a=2(3+1)

分析:∠A=180°-(B+C)=75°

由正弧定理得:b=asinBsinA=2(3+1)(22)6+24=4

SABC=12absinC=12×2(3+1)×4×(32)=6+23

例3(画龙点睛)解决创境激思中的问题:

如何测量万州长江三桥的长度呢?(如图9)

分析:假设线段AB表示长江三桥,只需在牌楼水厂北岸边上另找一个参照点C,用皮尺测出AC的距离,用测角仪测出∠BAC、∠BCA的度数,即在三角形ABC中知道两角和一边,用正弦定理即可求出线段AB的长,即长江三桥的长度。(自制测角仪,比一比谁做的更准确)

(2)当堂检测反馈

【设计意图】: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学生有更多的精力去拓展思考,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那么教师必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向45分钟要质量,争取让学生先做后评,当堂过关。达到顺应新课改的精神: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所以课堂教学效果检测卷分为了A、B、C三个层次,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进行选择训练。考虑到本班学生基础较好,因此要求学生至少做完A、B两个层次试题。

①学生当堂做《正弦定理课堂效果检测卷》(5-10分钟);

②教师公布答案,学生自主小结反馈或根据学生作答情况进行集体讲评。

6.7拓展探究,课外延伸

【设计意图】为了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更大的发展,充分发挥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将他们的潜能挖掘达到最大化,因此设计了课外拓展作业。

【作业布置】

(1)教材第10页习题1.1A组第1题;B组第1、2、3题;

(2)实习作业《正弦定理在测量中的应用》,参看课本第2节《应用举例》内容。要求:

①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实际测量,测量问题自定,要求自制测角仪,比一比看谁做的更精确;

②参与《2015年国际青少年保护长江水资源绿色行动》小组的同学测量长江河面的宽度;

③外出测量最好有一名家长陪同,必须保证安全;

④每个小组按照1.3节实习作业格式写出实习报告或小论文,总结实习体会;

⑤每个小组在"五一节"放假结束回校第一天上交作业。

7.板书设计(如图10)

正弦定理

一、定理证明1.证法一:作高法(钝角三角形)2.证法二:等积法(正弦面积公式)3.证法三:外接圆法asinA=bsinB=csinC=2R4.证法四:坐标法x=rcosa,y=rsina

二、归纳小结,常用变形技巧:

a=2RsinA,b=2RsinB,c=2RsinCsinA=a2R,sinC=c2Ra:b:c=sinA:sinB:sinA三、应用举例例1(得出结论)ABC中,sinA>sinBA>A(例1变式)例2(画简单示意图)例3(画龙点睛)

8.反思研究

本节课内容,由于教材中正弦定理的证明方法比较特殊和简单,学生易于理解,基本可以自行解决,但要联想用多种方法进行证明,思维跨度相当大,对学生有较大难度,因此教师通过预设,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一个个相关联的探究活动过程,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猜想――证明"的数学思想方法发现并证明定理,让学生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感受到创新的快乐,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其次,以问题为导向设计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去思考问题,去发现问题,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

这节课的设计强调研究性的学习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结合修建长江三桥这个实际工程提出三角形边角关系的问题,通过观察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的特殊性提出猜想,让学生借助数学演示实验进行观察、探究、归纳总结数学实验结果,完善猜想,然后由易到难、由直观到抽象,从四个层面证明了正弦定理,让学生不仅掌握用几何的方法证明正弦定理,还掌握用坐标法证明正弦定理,让学生初步尝试解析法的思想和作用,最后再运用正弦定理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整个教学过程,笔者试图从多角度尽量体现《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的10个基本理念:提供发展平台,构建共同基础;提供多种证法,适应个性差异;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与时俱进地认识双基;强调本质,注意适度形式化;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按照建构主义观点,知识需要经过学习者自身体验,才能被同化和顺应,因此,教学设计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组织和引导的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张守江.正弦定理教学设计案例一则[J].数学通报,2006(2)

第2篇

孙颖浩 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二军医大学校长,全军前列腺疾病研究所所长,长海医院泌尿外科主任,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

为全民健康而奋斗,这已成为国人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医学科普担负着重任。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本是“一体两翼”,不能偏废。把医学领域的创新成果及时普及到老百姓当中,并让他们受益,这是我们医务工作者的重要使命与职责。我的理解是,科普工作体现的是医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情怀,是一件顶天立地的事。

多年来,我在泌尿外科门诊给患者看病中了解到,很多患者来这里就诊前,曾受到前列腺疾病虚假医药广告的欺骗,他们一年打工挣的两三万元轻而易举就被骗了。非但病没看好,生活都成了问题。鉴于门诊时间有限,我会把关于前列腺疾病的常见问题打印出来,让患者自己带回去看,以帮助他们形成正确和科学的防病治病观念。后来,我把这些内容汇编成一本叫《前列腺疾病100问》的书。这本书多次重版印刷,为众多患者解决了不少的困惑。

医生做科普并不容易。我国知名的泌尿外科大家吴阶平院士曾形象比喻说,医学科普要“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并不是说不讲医学道理、向患者胡乱科普,而是要求医生要有和各类患者打交道的能力,说的话能让所有患者都听得懂。我的导师、泌尿外科专家马永江教授也说:要想做个好医生,就要把疾病的前因后果让马路上走的人、菜场买菜卖菜的人都能听懂。这些老一辈医学家的话语重心长:医生做科普一定要讲对象、接地气!

第3篇

【关键词】 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 绝对空间 相对论

1 引言

在大学物理的教学过程中,一般在讲完第一章质点运动学后,即进入第二章质点动力学内容的讲述。而在质点动力学里重点讲述牛顿三大定律及其应用[1-2]。对于牛顿三大定律的应用部分,因为涉及矢量分析及其计算、微分及积分运算等高中物理基本不涉及的内容,故该部分相对来说内容比较好讲,课堂效果也比较好。但对于牛顿三大定律的阐述部分,因为在高中物理里就对此有比较系统的论述,故大部分学生感觉这一部分内容和高中物理一样,甚至有些老调重弹的感觉。因此,在大学物理课堂里讲述牛顿三大定律的时候,如果不对牛顿三大定律作一些拓展的话,那课堂效果将比较差。本教学论文将从绝对空间、相对论等近代物理知识点出发对牛顿第一定律的拓展作些相关研讨。根据本人的教学经验,这种简要的拓展对课堂效果是会起到良好作用的。它不仅可加深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而且也让学生简单了解了近代物理和经典物理的异同。特别是,通过这种简要的拓展,可激发学生对学习物理及探索自然界规律的兴趣。

2 牛顿第一定律的相关拓展

在高中物理里,物理教材一般会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作如下描述:如果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则物体将保持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不变[1-2]。需要注意的是,经过上个世纪无数物理学家的努力,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基础的近代物理已建立起来。而近代物理表明,牛顿力学体系,即牛顿三大定律及万有引力定律都只是在低速、宏观、弱引力条件下成立的[1-2]。因此,考虑到大学物理里后面也会讲述近代物理的相关知识,故在大学物理里讲述牛顿三大定律时将其与近代物理相关知识联系起来的拓展是可行的。下面我们将重点对牛顿第一定律作一些拓展性的探讨。

对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相关拓展,一般可以先从力与物体的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来阐述。在历史上,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是第一个对力和物体的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进行思考并做出结论的人。他从一些简单的事实如手推车现象中得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因为,人推车后即给车力的时候,车就可运动起来即可具有运动状态;而人放手不推车后即不给车力的时候,车将静止下来即将不具有运动状态。因此,在车运动和静止两种状态中,人给车的力是至关重要。简单来说,没力就没有运动,因此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对于该论点,在接下来的将近两千年时间里直到伽利略的出现,人们一直认为它是正确的。从严格意义来说,伽利略的出现才是科学的真正诞生,因为是伽利略将科学实验带入了哲学思辨里。从而使得科学变成一门实验的科学,进而将科学从哲学里分离出来。在著名的斜面实验里,伽利略发现:当小球在很光滑的毛皮滑行时,抬起毛皮的两边,并固定小球在其中一边下滑时的初始高度而降低另一边毛皮的高度时,小球在毛皮滑行的距离虽然变长,但在另一边毛皮小球能滑到的最高高度却和该边固定的初始高度一致。由这一实验现象启发,如果降低另一边毛皮的高度至零,则小球将永远运动下去。明显,一直运动的小球在水平方向上没有受到力的作用,也就是小球能一直维持运动但却并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因此力并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进一步,伽利略认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物体不受力时,物体具有维持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惯性,也即惯性定律。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实际上与伽利略的惯性定律一致,故牛顿定律也常被称为惯性定律。

对于力与物体运动状态的关系的讨论,有些高中作为牛顿第一定律的拓展也做了相关阐述。因此,在大学物理课堂里做上面这些阐述有可能是不够的。实际上,在牛顿第一定律里,还可与近代物理相关知识联系起来作进一步简单的拓展。因为,物体的运动与静止状态是相对的。比如,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物体,相对于运动的汽车而言就是运动的。因此,在牛顿第一定律描述里,物体不受力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时,实际上隐含着参考系。而我们通常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物体称为惯性参考系。而惯性参考系背后实际上又隐含着绝对空间的概念。牛顿本人对此非常清楚,因为他清楚知道他的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惯性参考系。因此,牛顿为了很好的定义惯性参考系,他在他的划时代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里提出了绝对空间的概念。他认为绝对空间是存在的,而且和绝对时间一样是均匀分布的。而惯性参考系则是相对于绝对空间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至此,牛顿第一定律从逻辑来看似乎是完美无缺的。但绝对空间是否存在呢?牛顿本人对此也作了简单的理性思考,如牛顿水桶实验等来验证绝对空间的存在。但是,在近代物理里随着相对论的提出,我们知道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都是不存在的,即空间和时间都是相对的。在享受创建狭义相对论成功所带来的喜悦的同时,爱因斯坦很清醒的认识到在他的狭义相对论里存在一个严重的困难,即:因为抛弃了绝对空间,惯性系将无法定义[3]。而狭义相对论里的两条基本原理,即光速不变原理和相对性原理也都是在惯性系里定义的。

3 结语

在本教学研究论文里,我们对大学物理课堂里如何讲述牛顿第一定律做了相关的拓展性研讨。本研讨主要基于力与物体运动状态的关系、惯性定律、惯性参考系、绝对空间及相对论等脉络来进行展开。因此,本拓展不仅可展示牛顿第一定律背后丰富的哲学、人文历史、逻辑等内涵,也可展示其背后丰富的物理内涵。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相对论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人类的思考与探索还依然前行。此外,在大学物理课堂里对牛顿第二定律、第三定律作相关性拓展讲述也是值得教学研讨的课题。本教学论文的研讨也算是对此课题的抛砖引玉,希望能对同行有所帮助,从而对大学物理的课堂教学起到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宋士贤,文喜星,吴平.工科物理教程[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

第4篇

家长要学会从孩子身上发现他的进步,加以肯定和鼓励。在尊重孩子的劳动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改进意见,孩子接受起来也比较的容易,更不会逆反。

********************************************

【招生范围】:小学1-6年级,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高三

【热门课程】:小学、初中、高中各年级各学科同步辅导、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作文,语文,历史,地理,生物。小升初、衔接班、托管班、奥数班 、中考冲刺、艺考辅导。

【课程费用】:不同年级,不同科目,价格不一,详情拨打免费电话咨询

【上课地点】:选择最近校区,来校区上课!(具体校区见下文)

【上课时间】:周六日、寒假、暑假、平时晚上等时间灵活协商安排!

保定学大免费咨询电话:400-0066-911 转分机63694(接听时间8:00-24:00)

温馨提示:400免费电话使用方法--先拨打前十位,听到语音提示“请输入分机号码”后按“转分机”后的几位分机号即可。 免费咨询了解~从现在开始!

********************************************

保定口碑比较好的辅导机构咨询电话(每日前十位拨打400免费热线电话咨询,可享受免费试听课!400询电话使用方法:先拨前10位总机号,听到提示音后再拨后几位分机号即可咨询详情或预约对孩子学业进行免费测评)

1、保定学大教育校区及电话:400-0066-911 转分机63694

【中央峰景校区】——保定市 新市区【山水华庭校区】——保定市 北市区【七一路教学点】——保定市 新市区

2、保定聚智堂教育校区及电话:400-0066-911 转分机61578

【诚明校区】——保定北市区【少年宫校区】——保定新市区【新市场校区】——保定新市区

品牌:二十年办学经验!学大教育遍布全国60余城市,充分了解各地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和考试状况

师资:7000余名专职老师!多年担任各年级、初高中毕业班教学工作,部分教师长期研究中考、高考命题和阅卷任务。

ps:每天前五位拨打免费电话咨询的家长,还可以享受免费试听机会哦!

浏览十个广告,不如一个免费电话了解快!

********************************************

教育心得:

学大教育一对一的老师提出,科学的学习方法,就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好习惯自然就有好的学习方法。这些都是受用终身的。希望学生们看到这篇文章后能够有一定的启发。

第5篇

关键词:人地关系;空间问题;区位

区域对于一门课程来说基本概念是基础,是其他理论、方法论展开的重要根基。本文围绕地理学课程中的三大概念,即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经济活动区位概念及区域概念进行辨析,旨在明晰概念内涵。

1关于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探讨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这一定义明确了当今国内经济地理学主要研究领域为人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和经济活动的空间问题两大模块,与过去的相关教材相比具有鲜明地理学特色并体现地理学科研究优势。教材中明显将经济活动空间问题研究和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并重为经济地理学两大研究对象。作者认为经济地理学擅长研究的领域自然是经济活动的空间问题和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人地关系)。由于地理学向来擅长研究的领域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因此对于后者大家普遍认可并容易接受。其原因为地理学的根基是区域性与综合性,对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来说,综合性不必费笔墨,人地关系系统包括诸多要素的综合,自然体现地理学的综合性。地理学的区域性主要体现在区域内部的一致性及区域之间的差异性,而区域差异性主要由地球的圆形形态与太阳的位置关系及地球自身的地质演化历史所决定。其中,地球圆形形态与太阳的位置关系这一基础物理条件使得地球表面的热量分布产生区域差异,即维度地带性规律。热量分布差异带来诸多自然地理要素(气候、植被、土壤)的空间差异,而自然地理要素的空间差异是地理学区域性特点的根基。地球自身的地质演化带来当今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以及海陆分异状态,而上述差异又进一步影响水热分布状态,进而影响“区域性”。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基础是“地”,即人地关系协调的关键是地理环境的承载能力,因此从此种意义上讲,人文地理学科的基础亦是自然地理学科,这是由研究对象或研究领域所决定的。经济活动的空间问题研究这一领域若将其独立与人地关系之外进行研究,就不是地理学所擅长的,而传统经济学比较擅长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问题。其原因有:(1)经典区位理论,如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以及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均为经济学家或受到经济学思维的地理学家所创。(2)上述有关区位经典理论虽关注的是经济活动的空间问题,但关注的核心问题为经济活动的空间成本或空间支出问题,而成本与收益问题显然是经济学的基本问题。(3)目前区域经济学诸多著作中介绍经典区位理论的情形常见,由此看来区位论对经济学和地理学都非常重要,两种学科均将其视为本学科的基础理论或基础理论之一。若地理学将经济的空间问题与本学科擅长的基础理论——人地关系理论相融合可能有助于本学科更好地发展。本文认为,经济地理学应将研究对象中的人地关系概念进一步强化,而空间问题的研究需要以人地关系研究为前提即在经济地理学的空间(或区位)问题研究中,首先以人地关系的区域性和综合性研究为基础,便能更好地发挥地理学在空间问题研究上的特色与优势。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此处简单举一例:如以某区域城镇体系空间优化为例,从单一的经济学视角分析,城镇体系的空间规划,无一例外都是按照严格的假设条件,遵循中心地体系(或其他经济学理论模式)即可。因为在仅考虑少数经济学因素(成本—效益等)的情况下,地理环境因素(综合性和区域性)的作用或影响不能够充分体现,而现实的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应首先考虑地理环境,考虑人地关系的协调性。原因是,地理环境为人类生存基础,而成本—效益等诸多经济因素是人类在保证生存基础之后的发展方面的问题。基于上述认识,本文认为在地理学教材中应将学科研究对象描述为人地关系(人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及人地关系协调基础上的区位、空间组织等问题更为合理。

2关于经济活动区位概念的探讨

地理学众多教材将经济活动区位定义为人类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这一定义范围较广,年轻学生不能很好地把握其内涵。本文认为,经济活动区位有两大核心内涵,一是相对位置的内涵,即“此经济活动”与“彼经济活动”之间的相对位置决定“此经济活动”的区位的“好坏”或“优劣”,而教材所定义的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一词,不能很好地体现经济活动本身的相对位置的内涵。二是须从某一视角去看待区位这一概念。例如在比较两种地理事物的区位中“谁优谁劣”,须从同一视角进行比较才具有可比性。如,北京和二连浩特的区位“谁更优”的问题,中国和蒙古国的经济贸易往来这一视角看问题,那必然是后者的区位优势显著。但从国家层面去比较区位优势,显然前者具有绝对优势。我们经常看到或者听到“什么与什么比较起来,哪一个更具区位优势”等表述,这样的表述显然忽略了两种事物的比较必须在某一个统一视角下进行才有意义这一基本常识。本文认为,经济活动区位更为容易掌握的概念表述应为,“某统一视角下,经济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

3关于区域概念的探讨

区域概念在诸多领域中无统一定义,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定义。政治学认为行政界线既是区域边界;区域经济学认为统一经济特征的区域即为其边界;地理学认为区域是具有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本文主要探讨地理学对于区域的理解或者表述。地理学对于区域的上述定义与区位定义同样,其内涵较为宽泛,没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的本科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定义表述中的“一定范围”一词,其所指范围宽泛,如,“一定范围”从小到社区,大到全球的理解均可,因此不易在学生头脑中植入清晰的空间概念,易出现歧义。由于地理学的两大根基之一的“区域性”是在自然区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很强的自然地理属性。即使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也应强调区域的自然地理属性。因此本文更倾向于将区域定义为,某一标准下,具有内部一致性,外部差异性的地理单元。其中,“某一标准”一词是为区分不同学科(或不同研究视角)对区域的不同认识(或表述)。例如,人文地理学中的文化区仅仅是从文化这一视角划分区域的,而经济区仅仅是根据经济类指标对区域进行划分的。因此“区域”在一定标准下才具有实际意义,同时在一定标准下区域内部必然具有一致性,对外必然产生差异性。

4结论与讨论

本文所探讨的三大基础概念是地理学课程体系中常见和重要的概念,对于本科生学习掌握本学科相关理论和相关方法论十分重要。作者以目前国内流行的几本教材为参考,结合自身教学和科研体会,对人地关系和经济空间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概念融合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并对人文地理学两大基础概念,即经济活动区位概念和区域概念进行深入辨析,旨在明晰三大概念的实际内涵。上述三大基本概念仅仅是作者本人结合十余年的教学及科研所总结出的一些心得体会,有待同行深入交流探讨。

参考文献

[1]李小建.经济地理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崔功豪.区域分析与规划.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陈才.区域经济地理学(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第6篇

地理学根植于地图,也发展于地图。然而对“地图”的内涵表述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具有代表性的定义大体分以下两大类。学者赵淑梅主编的《地图学基础》中,“地图”被定义为:“地图是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运用符号,并经过制图综合,将地面上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经济现象缩绘于平面的图形,以表示它们的空间分布、联系和时间上的发展变化”。这类用“数学法则”、“运用符号”、“制图综合”、“缩绘于平面”作特征语的传统“地图”定义,未能包括诸如地理照片、等值线图和地理三维立体图等。

随着科技发展,在传统“地图”定义基础上,产生了一些新的表述,如互联网百科:“地图是依据一定的数学法则,使用制图语言,通过制图综合,在一定载体上表达地球(或其它天体)上各种事物的空间分布、联系及时间中的发展变化状态绘制的图形”。定义中的“载体”、“天体”,将传统纸张平面地图扩展到了电子地图、遥感影像、三维立体图,但仍未能全面涵盖地理学科学研究及地理教学中所有“地理视觉映象图景”。

地理学奠基人亚历山大・冯・洪堡为了说明景观中的各种现象有地域上的相互联系,由于没有现成“地图”可用,他便请一位维也纳风景画家画了一幅《热带国家的自然景观剖面图》。该幅“画”显然不属于前述定义中的“地图”。这表明在地理学学科产生之初,“地图”这一概念并未能完美扮演“地理学第二语言”的角色。

纵观当今地理教学,除传统地图外,还有示意图、坐标图、结构图、剖面图、等值线图、素描景观图、漫画以及视频、模型、电子地图等数不胜数的“地理图”。因此,很有必要重构“地理学第二语言――地图”的完整概念,即地理学的独特语言系统:地理图。

地理图是指反映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属性特征、形成机理、发生发展及演变规律的地理视觉映象图景。首先,该定义将“地理图”归类于“图景”而非单纯的“图形”、“图像”。“图景”意指画面上的景物、景况。对地理“图景”而言,画面不仅蕴含地理要素及景观,还能揭示其相关地理特征、规律等景况。其次,“图景”从属于“视觉映象”。换言之,这里的“图景”是通过视觉感知、人脑认识的反映。

在重建“地理学独特语言系统――地理图”定义时,其内核采用了地理事物的“联系”、“特征”、“机理”“规律”等关键语表述,体现了地理学“地域性、综合性“两大特征的功能属性,也是现代地理学重视过程研究发展趋势的要求。这一定义的表述省略了成图方法及过程,主要是因为成图方式并非“地理图”的本质属性,且在复杂的“地理图”家族中,成图方式多样。此外,由于三维地图、虚拟显示地图等出现,在“地理图”定义中,对图景的“载体”、“几何形状”未作概括限制性表述。在上述“地理图”定义规则下,地理图系统可分为四大子系统。

传统地图:通过测绘按比例缩小绘制而成的地表一定地域的平面图或以这类平面图为底图加载相关地理事象的图景。按内容分类,有普通地图、地形图和专题地图。

地理统计图:运用数学坐标或数学法则绘制的反映地理数据相关关系及数量变化的图景。如坐标曲线图、坐标柱状图、地理统计结构图、等值线图等。

地理直观图:具有形象、真实、具体、直接性,且能直观直感的地理图景。地理的示意图、关联图、图片、标本、模型、地球仪、图像视频、实地景观等都属于此类。

第7篇

一、相关文献综述

(一)旅游学学科基础研究的背景

不少学者在文章中均探讨了旅游学的学科基础。在略论旅游学的理论体系一文中,王德刚提出旅游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它是以研究旅游的三要素,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体及其相互关系为核心,探讨旅游活动和旅游业发展规律的科学。就是所谓的三体说。把旅游学的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分为综合层,分支学科层, 在分支学中把旅游分为经济学,旅游管理学,旅游开发规划学,旅游社会学,旅游史学,王德刚先生认为旅游学的基础是经济学,管理学,开发规划学,社会学,史学。在旅游六要素的理论属性探讨一文中,翟辅东把旅游分为动力系统层次,主体系统层次,支撑系统层次,在支撑系统层次中提到了相邻学科和相关部门,在提供系统中提出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地理学,生态学,文化学和其他,这是一种初级的划分。龙江智在从体验视角看旅游学旅游体验研究一文中,把对旅游的研究分为旅游场管理研究,旅游影响研究,学科共性研究,在旅游体验研究中,分支学科有旅游体验学,个体旅游行为学,旅游美学,旅游心理学,旅游人类学,分支学科有旅游地理学,群体旅游行为学,旅游文化学,旅游社会学,旅游人类学,在旅游场管理研究中,旅游企业管理学,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资源学,旅游市场营销学,旅游开发,旅游体验设计和管理,旅游规划学,旅游行为管理学,旅游目的地营销,旅游地形象策划,旅游可持续发展,城市旅游管理学,在旅游影响研究中,旅游生态学,旅游效应研究,在学科共性研究中,包含有旅游史学,旅游研究方法,旅游伦理学,从中我们可以归结中旅游学的学科基础是地理学,文化学,社会学,人类学,管理学,营销学,生态学,史学,伦理学。谢彦君在旅游的本质及其认识方法一文中,在探讨旅游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中,以旅游为核心,把旅游分为空间行为,社会交往,商品交换,审美意识,文化交流,身心体验,从而导出了旅游学的学科基础是美学,文化学,心理学,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

(二)从不同的学科视角下考察旅游

与此同时,很多学者也从不同的学科角度来探讨旅游学的学科属性。

在社会学框架下的旅游学学科属性定位分析一文中,陈才借用社会学关于学科属性定位的分析框架,对旅游学的学科属性进行定位分析,认为从学科的认知维度来看,旅游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软学科,从学科的组织维度来看,旅游学是一门分野度较高而城市度较低的学科,旅游学这些学科属性的确定,为我们解释旅游学发展现状提供了基本依据,能够使我们明确旅游学的发展阶段,发展方向以及应注意的问题,这对于旅游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旅游学研究的时空视角:一种概念性理论框架中,左冰从哲学的视角考察了旅游,提出了“旅游是时间与空间的统一形式”的思想,旅游表现为特定时空状态下的社会地域活动,从微观层面考察,个体旅游者每完成一次旅游活动即实现了一次旅游体验,从宏观层面考察,旅游系统是人类在旅游活动中同所有涉及的因子或成员组成的一个时空关系统一体。在基于伦理维度的旅游研究综述中,文章从伦理学的角度对旅游进行了综述,王寿鹏,高天好提出对人文关怀取向的研究加以重视,文章从旅游伦理研究的时代背景、现实问题、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进展等方成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并认为这一新研究范式将改变以往只注重旅游的“事实”方面而忽视价值方面的片面性,为旅游研究注入了人性的因素,有助于旅游研究进一步走向成熟。(王寿鹏,高天好,2011)此外,还有不同的学者从经济学,管理学和地理学的视角来研究旅游中出现的某种问题。如在“塌陷”背景下中部旅游发展的地理学透视一文中,马晓龙,保继刚从地理学的视角来研究了在“塌陷”背景下中部旅游发展的问题。在基于管理学视角的旅游规划失灵分析及对策分析中陆相林则从管理学的视角研究了旅游规划为什么会失灵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综上所述,尽管有大量学者探讨旅游学的学科基础,但旅游学的学科基础仍然不明朗,有必要撰文来探讨旅游学的学科基础,以备进一步研究之用。

二、浅析旅游与 “体验”的亲缘性

(一)体验的心理学的定义

体验到的东西使我们感到真实,并在大脑印象中留下深刻印象,使我们可以随时回想起曾经亲身感觉过的生命历程,也因此对未来有所预感。

(二)体验的旅游定义

从体验所具有的性质谈把旅游定义为“体验”的合理性

体验具有如下的特征使“体验”一词运用到旅游定义中的合理性

1、体验的亲历性:体验意味着亲身经历,实地领会,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中指出,“皆是就文义上解释,牵附以求,混融凑泊,而不曾就自己实工夫上体验。”从中可看出体验的亲历性。旅游也是必须要亲身经历,用体验来描述旅游恰如其分。

2、体验的真实性:体验,是用自己的生命来验证事实,自己的亲身经历如何不真实,与此同时,旅游也强调真实性,体验的真实性契合着旅游的原真性。

(三)从旅游的性质谈把旅游与体验的亲缘性

从性质方面看,旅游的基本属性是文化的,旅游的内核是文化。以前对旅游概念的误区认识,因为觉得旅游离不开经济的支撑,故从表象来看表现为经济活动,但所有的经济性质的东西都是为了满足旅游者的内心需求,而从体验的概念来说,体验的概念首先是在心理学学说提出,体验着重强调人的内心活动,体验的主体是人,人是社会的生物,人在旅游中更多地体验一种文化,故体验一词可以用来体验旅游的文化性。

(四)从旅游和体验的相关性谈把旅游定义为“体验”的合理性。

人从出生到现在也是一种旅游,是一次长长的旅游,这种长长的伴随着人的一生,可以用体验一个词来形容伴随人生的旅途,成功或者失败,体验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体验感性与理性的交织的特性,使体验带有超越自我的特性,带着自己的情感,使体验成为自己独特的记忆与经历,带着自己独特的烙印。

三、从不同的角度来划分旅游学的学科基础:

由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把旅游定义为体验具有相当的合理性,旅游与体验具有相当的亲缘性,由旅游学学科基础研究的背景和旅游学研究的不同学科的视角,我们可以尝试从不同的视角来研究旅游,同时也给我们启发,尝试从不同角度来划分旅游学的学科基础,本文尝试从旅游与体验的亲缘性和旅游学所涉及学科的重要性来划分旅游学学科的学科基础。

(一)从与体验的的亲缘性来划分旅游学的学科基础

旅游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由于旅游的核心是体验这一说法已得到学界的基本认同,笔者也尝试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旅游与体验的亲缘性,由此笔者尝试从旅游与体验的亲缘性角度来划分旅游学学科基础,从旅游与体验的亲缘性来看,体验是通过人心来体验,在体验的过程中,人们体验到的是美和一种文化,故旅游学研究的重点是心理学,美学,文化学,旅游归根到底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是旅游的内核,旅游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审美需求, 愉悦需求,上述学科成为旅游学研究的重点是合理的。要满足人的旅游体验的需求,需要扩展到异地与人交往和与物交融,故社会学,地理学出现在旅游学的学科基础中,在异地交互过程中,从马斯洛的基本层次出发,人需要基本的吃喝以维持异地交往,故酒店,饭店,旅游社出现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从而带出了旅游的经济性,需要研究经济学与管理学去支撑这个心理现象。最后再扩展到开发出千奇百态的旅游目的地以更好地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从而引致出生态学,景观学,营销学的研究。用图1表示如下。

(二)从旅游学所涉及学科的重要性来划分旅游学的学科基础

从与旅游学的学科基础的重要性来划分,旅游学的学科基础的构成可分为基础,核心,一般,边缘学科。哲学是一切学科的基础,旅游学也要以哲学为指导,故哲学处于基础学科地位。旅游学是人学,首先研究的是人,故心理学,文化学,美学属于核心,在旅游学的研究进程中,经济学为表象,但人在旅游中又涉及到大量的经济现象,还要进行管理,故经济学,管理学也位列其中。在旅游中涉及到人的空间位移,旅游目的地资源,故地理学很重要。此外,旅游学的研究还边缘涉及到伦理学,心理学,人类学,故从旅游学的学科基础的重要性来划分用图表表示如下。

第8篇

视角一:历史上对地理学之“重要性”的讨论

哈特向在《地理学性质透视》一书中较早地提出,从地理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复杂性可知:“我们必然会认识到‘综合体’的全面分析不但是不现实的,并且不宜作为理论上的目标。”“由于人文现象具有无限数可观察的区域变异,选择问题具有更大重要性。”地理学的重要性衡量问题成为地理学的十大问题之一。

观点之一:重复出现的、普遍的重要。法国地理学者乔利在讨论地理学的基本原则时说:“由于最终目的是对整个世界的认识”,在评价地区特性的重要因素时,他认为“合理办法是只考虑那些经常组成世界的物质,而不管偶然或局部的现象。重复出现于世界上的现象对整个特性的重要性肯定超过那些独一现象的。”

观点之二:与周围现象关联广泛的重要。格腊曼在1919年曾指出,“个别事物(在地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随着它在多方面和内部及周围现象作因果关系相互关联的规模的增加而增加。”哈特向也指出,“由于我们不能开始就研究地区变异的整体,我们必须从一个特定方面或题目开始,在许多地区的一般知识或某一特定地区的路线考察基础上,我们相信这是与其它地区现象相互关联而组成的一个重要研究方面。” “但如果所选定的题目实际上在地区变异上与其它现象很少关联,因而对研究地区变异的整体意义不大。”

观点之三:人类需要和影响深刻的重要。哈特向在他的《地理学性质》一书中指出,“地理工作者不论分析地球表面上的什么要素,都不可避免地以他们对人类的重要性来衡量。” “由于地理学与所有科学一样,以人类为中心。地理学研究主题的世界应该理解为人的世界。” “地理学是人类作为地球主要居住者对地球的研究。”有人从哲学的观点总结说:“人类及其所做之事在地理学上占着比该门学科的标准定义重要得多的地位。”

可见,“在地理学研究中,按照对人类的重要性而进行选择这个问题是经常存在的”;重复出现的、普遍的或与周围现象关联的是衡量地理学中重要内容的标准。

视角二:信息化社会学习科学研究成果等的启示

当代学习科学研究认为,知识的意义已从能够记忆和复述信息转向能够发现和使用信息;相应地对教育的目的提出了要求:即帮助学生发展习得知识所必须的知识(智力)工具和学习策略,使他们能够富有成效地思考。《21世纪技能》提出的“学习工具之最”为“疑问和难题”,因为这类学科的难题有助于深度学习。

例如,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当今时代面临挑战的核心主题,且是跨学科的难题,针对此类问题的深度学习,即教学中采取广泛的联系思想,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联系现实实际,分析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危害,探讨各国应对措施等,特别是采取模拟各国元首及联合国会议等形式,探索全球共同行动及当下个人行为的改进等,有助于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考与问题解决能力、交流与协作能力、创造与革新能力等21世纪技能。当然,还可以通过结合洋流等知识,解释异常天气现象等,考察地理要素的空间关系、空间作用和空间变化,培养学生综合的、整体的、动态的地理思维。

第9篇

关键词:大数据;人文地理学;研究

1“大数据”的定义与类型

总的来看,当前仍然没有形成对“大数据”统一的定义。早在17世纪,哲学家们使用“数据”这一词汇,专指真实的、反映事实的相关信息。长期以来,研究过程中的“数据”指的是依据某些传统调研方法(例如:问卷、访谈、日志等)收集的信息,以及这些信息所抽象表达出来的意义。进入20世纪80年代,信息通信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加速了信息的存储、交换与计算过程。特别是互联网的使用,遗留下大量的数据“痕迹”,而且产生的速度也是日益增倍。据Hilbert等的研究表明,仅2007年人类大约存储了超过300EB的数据,而人类存储信息量的增长速度比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快4倍。这一海量的数据被形象的称为“大数据”,这一定义突出体现了数据规模大的特征。

简单来看,“大数据”可以大致划分为三种类型:直接观测型、自动获取型与自愿贡献型。①直接观测型主要是指由各种电子监视器等(例如道路卡口摄像头)直接观测的数据,往往针对某一特定地方或人(群)。②自动获取型数据是由于电子信息设备或相关网络应用程序的使用而自动留下的网络“痕迹”。例如网络中留下的搜索与浏览记录;网络购物留下的交易数据、快递包裹留下的转运记录;出租车gps记录的时空出行路线、智能公交卡记录的上下车出行记录;手机基站检测得到的手机用户位置、手机用户间的通信记录等。③自愿贡献型数据是人们自愿在网络上或分享的数据,主要是社交网站上使用者的相互作用,例如社交网站签到留下的时空数据、社交网站用户的社交关系网络、社交网站用户的相关言论,以及Frickr等分享网站上游客上传的照片信息等。

2“大数据”为人文地理学研究带来变革

从人文地理学发展历程看,大数据迎合了人文地理学“计量转向”与“社会转向”的发展规律。1950年代,得益于计算机处理数据能力的提升,人文地理学研究出现了“计量转向”。数量模型的引入提供了空间研究的方法基础,避免了简单、抽象、定性的约束。特别是舍弗尔(Schaefer)等为代表的学者倡导地理学是一门追求普遍规律的实证主义科学,并力图借助数学模型等工具发现空间法则。大数据提供了丰富的、详细的、实时的信息,有助于社会科学家更加全面、大尺度、精细化地研究各类社会科学问题,考虑到越来越多的大数据携带的地理空间属性,无疑也为关注空间的人文地理研究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同时,更加重要的是,在当前社会科学空间转向的大前提下,大数据为人文地理学科在整个社会科学领域内争取更多的关注与重视提供了新的契机。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由早先的以定性描述分析为主到计量革命后的定量方法兴起,到20世纪70、80年代以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模式,再到大数据环境以数据驱动的人文地理学研究,这其中通过对人与自然交互活动过程的实时、精细、动态感知,使从原先只能由结果去推断过程的研究模式转变为可以对事件发生的全过程实现可感、可知、可控的革新。这就是以数据驱动,特别是大数据环境人文地理学研究范式的一个创新。

大数据给人文地理学带来的变革除了思维模式以外,对现象与要素数据的实时性、覆盖面、精细程度(实时监测数据)也是一个极大的补充。传统统计数据由国家权威部门提供,而大数据时代到来使得人人都有可能成为统计数据的提供者与者(VGI),这是一种由下至上的自发数据收集形式,可能促使传统统计数据采集方式有所革新。带有空间信息的大数据给人文地理学研究带来了机遇。大数据与计量地理革命以及社会转型不应该被忽视,因为其提供了大量带有时间与属性信息的人类行为数据。新的数据源:大数据时代向通常以传统统计数据为研究基础的人文地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数据来源、方法论、思维方式。数据采集方法也已经从传统的统计年鉴数据、调查问卷数据、访谈数据转变为网络数据(社交网络数据)与新的空间定位数据(GPS,智能手机,位置服务等)转变。

3大数据应用于人文地理研究的总体框架

大数据已经渗透至国家、区域及城市经济社会与公共管理的各个领域,人文地理的研究应抓住大数据这一机遇,对城市居民活动、企业空间布局、公共服务供给及城市治理等领域开展深入研究。总体来看,人文地理研究或应用的框架构建需要以大数据为核心。通过网络数据挖掘或信息设备采集等手段获取主题网站、社交网站、智能手机及城市传感器等行为活动数据,利用传统人文地理研究方法和地理信息科学GIS等数据分析工具对大数据进行相关关系分析,并结合部分传统数据对研究主题内部存在的因果关系进行把握,从而构建以居民个体或群体组织行为分析为核心的大数据应用支撑平台。

在此数据平台基础上,城市地理学研究应重点关注居民行为、活动等及其影响下的城市空间组织和结构的变化;社会地理学研究则需要集中分析社会群体特征、网络、活动等及其影响的社会空间分异或融合;政治地理学研究则通过基于舆情分析的国家或地区间地缘政治关系判断政治现象发生和影响规律;旅游地理学研究应强调旅游者行为分析在旅游出行方式、资源选择、旅游體验及设施应用等研究方面的重要作用;交通地理学研究可以以基于电商大数据的物流组织分析为切入点来优化区域或城市内部的交通网络;经济地理学研究应系统模拟企业生产、经营、迁移等行为活动及其对区域或城市生产力空间的影响;文化地理学研究则需要从大量居民活动或情感数据中分析城市文化特质或结构来探讨人类文化活动对区域或城市的影响;军事地理学研究可以侧重对大体量地理环境、政治因素、突发事件等信息进行安全评估来制定军事战略方针。同时,还应借鉴地理学(自然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情报科学、心理学、数学及城乡规划学等其他相关学科新的理念、方法和技术手段来不断完善大数据时代人文地理研究框架或体系。

参考文献 

[1]吴传钧.人地关系与经济布局[M].学苑出版社,1998:28-33. 

第10篇

    一、比较文学研究领域的开拓

    1.跨学科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通对文学现象中的道德、伦理、思想、宗教、地理、经济等多种社会价值标准进行评判,并通过比较研究区分审美与艺术形式,使得文学的发生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更紧密联系在一起。武汉大学张荣翼教授在发言中提到了西方正盛兴的“生态批评”,即把文学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在强调该领域研究具有跨学科和全球性视角的同时,认为我国学者研究生态批评应具有自己的视野和更客观的角度。正如文学反应的任何一个社会侧面一样,环保绝不是一个单纯孤立的概念,它牵涉到诸多的政治和社会因素,蕴含集团与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和博弈。武汉大学张箭飞教授则以“比较文学之外———略谈风景学的范围和重点”为题阐述了兼容或跨越地方研究(placestudies)、空间研究(spacestudies)、环境研究或生态批评(ecocriticism)———三支貌似独立的学科的风景学(landscapestudies)。比较文学的风景学研究属于跨学科研究,其研究对象锁定在其与文学、艺术和美学交叠的范围之内。近年以来西方学界围绕风景的定义、风景引发的诸如文化民族主义、地方感、身份认同、自我意识、人与环境等重大议题曾展开争论。中国学者的研究有必要在厘清诸家学说的承继或扬弃关系的基础上,对许多问题进行重新界定从而确立学术走向。邹建军教授在题为“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反思与构建”的发言中,反思了国内学者的文学地理学研究。他认为中国现有研究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对西方空间批评的翻译和介绍、文学的历史地图描绘、文学中心的地理变迁、作家作品的地理分布;可以从三个方面对比较文学地理学批评进行建构:对重要概念术语(如地理基因、地理建构、地理影像、地理叙事)进行定义,使其具有方法论意义,在文学地理学的框架下来重新梳理文学史,探讨文学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并可援引其指导其他一些研究。武汉大学张晶通过《山楂树之恋》及《唐山大地震》所引起的反响谈到文学通过影视艺术的嫁接、传播及文化的透视所引起的思考,由此比较文学研究应可涉及文学与艺术、文学与传播学、文学与文化等多个方面。中南民族大学尹锐则以“人文地理学与英语后殖民文学的关系”为题提出了将人文主义地理学与后殖民文学进行结合研究的倡议,他认为后殖民文学在当今是热点,人文主义地理学至少可以从风景与创伤、风景与权力、地理与逃避等三个方面切入研究。

    2.比较文学研究实例。除了对比较文学研究的方法进行理论探讨,与会学者也对自己在本领域所进行的一些实例研究进行了交流。惠州学院外语系汤富华教授首先以“论翻译之颠覆力与重塑力量———重思中国新诗的发生”发言,利用大量文学史料论证了翻译在中国新诗的产生过程中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武汉纺织大学谭燕保教授则以“他者镜像中的他者———看《女勇士》和《最蓝的眼睛》中的女性书写”为题,从比较文学形象学角度分析了汤亭亭和托尼?莫瑞森在女性书写方式角度上的表层相似,但深层书写方式的巨大不同。通过对比二者去追溯主体的身份诉求便可明显看出其差异,进而推知同为美国少数族裔的华裔和黑人在美国的生存状况。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蒋金运则以“北美华人诗歌中的生态伦理中国想象”为题,通过生态伦理想象模式、策略及内容的研究透视了北美华人作为主流文化边缘体的心理图式。安徽大学刘云以“《庄子?齐物论》与《盗梦空间》的互文性解读”为题,从互文性视角从三个方面分析了两部作品中的“梦”的异同,从而昭示了东方文化的务虚和西方文化的务实。武汉纺织大学刘慧则以“生态伦理视域下杨克的悲剧”为题,对奥尼尔戏剧“毛猿”中的珠宝店、皮货店场景、人与猩猩的握手细节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细节的精心设置显示剧作家强烈的生态伦理意识和人文关怀。湖北警官学院张友文教授谈了自己对公安文学的研究。武汉大学博士生韦照周和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杜雪琴分别关注了“羊皮纸效应”和易卜生创作中的地理诗学问题。

    二、比较文学研究原则的坚守

    比较文学自诞生百余年来,可以说一直是危机重重,质疑不断。中南民族大学叶绪民教授通过对比较文学学科肌理的再思考,在承认比较文学不断吸纳新方法、新角度的创新意识的同时,道出了比较文学的核心何在之疑惑。他认为比较文学研究应谨防过宽,应注重比较本体及本体的文化角色,在文学流通中去进行比较研究。如果说比较文学研究以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来分,本学科应以内部研究为主,且在外部研究中注重文学性这个关键所在。武汉大学赵小琪教授则认为比较文学就是在质疑声中显示其生命力,其研究吸纳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并化用,应谓之顺理成章。同时,比较文学的学科特征在于主体间性,主要表现在研究主体与研究主体间性、研究主体与研究对象主体间性、研究对象主体与研究对象主体间性等方面。这种学科特征决定了比较文学主要研究不同国别文学的间性关系、不同诗学的间性关系、文学与文化理论的间性关系、文学与其他学科的间性关系。胡亚敏教授对比较文学提出了三点思考:其一,比较文学及其研究方法的拓展应让我们更加清醒认识本学科所受到的理论冲击、文化冲击及与政治的结合。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理论与文化冲击,使得比较文学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大;而与政治的密切关系,使得本学科担负着对强势文化反叛的使命。其二,比较文学的学科定位应清楚,比较文学应有自己的坚守。应当把比较文学定位为跨文化的文学关系研究。比较文学既要开放又要保守,要有自己的阵地,要有助于文学的发展。其三,中国当代比较文学研究的民族性坚守。当今的中国需要研究民族文学,民族文学与他国文学之间的影响关系;而湖北省比较文学的特点,在于中文与外语两支学术队伍的融合和互借,及身处中国腹地的包容胸襟。综上所述,此次研讨会不仅关注学科理论构建,也重视具体案例研究。这昭示着,比较文学的发展不仅要吸纳各种新思潮和新观点,更要有自己的学科坚守和发展原则。

第11篇

关键词:心理学;历史地理学;研究方法;借鉴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207-01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当代中国的历史地理学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地理学的研究要想取得更大的成就,就必须注重吸收和借鉴相关学科特别是心理学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以期更好的促进学科本身的发展。

一、历史地理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葛剑雄先生曾经指出:“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的史料不可能有多少新的发现。依靠现有的信息检索手段,不久就能将所有的史料收罗无遗,传统的历史学和地理学研究方法也已被历史地理学者推到了极致,要提高研究精度只能寄希望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只能进行多学科的、交叉的、综合性的努力。”[1]在当前的历史地理研究方面,理论的总结与探索应该说已经落后于学科的现实发展需要。历史地理学作为一个独立的综合学科应该对研究方法的探索与应用给予足够的重视,逐渐形成一个具有完备哲学理论和方法体系的学科,以此给后来的历史地理工作者以理论和方法体系上的指引。

关于史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杜维运先生曾经有这样的论述:“历史上有些史学原理与技术,不只被人类创获一次,较古的史学家,利用经验创获一项史学原理或技术,终身用之,受益无穷。可是时间一久,渐渐被遗忘了,后代的史学家,往往再利用同样经验以创获同样史学原理或技术,且可能重复到无数次。这是人类精力与时间的浪费。唯有史学方法成为专门的学问以后,才能充分保留此类史学原理与技术于久远,以避免重复。积昔哲的遗产,启后学的智慧,史学方法的功用,殆莫与京。”[2]历史地理的研究方法,道理也如是说,只有我们创获的研究方法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后来者才会避免走回头路。

二、心理学对历史地理专业教学研究的借鉴意义

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的二级分支学科,因而与历史学有着天然且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由于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历史时期的地理环境,历史地理学的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多又与历史学相同,因而历史学科的研究方法一般都可作为历史地理学领域的研究方法。所以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谈对历史地理研究方法的借鉴,首先必须了解心理学与历史学研究方法的相关综合研究取得的进展及对历史学研究相关的借鉴意义。历史学研究中对心理学方面的重视,这本身不是什么新创造。修昔底德很早就指出“历史解释的最终关键在于人的本性”。作为修昔底德的门徒,历史学家长期以来已经习惯于以当仁不让的心理学家自居。

已发生变化的是心理学在历史研究中占有的地位。[3]胡波先生也在他的书里说:“历史是人的活动,研究和解释历史也同样是人的活动。人的活动离不开人的主观情感、精神和意志,而这是自然科学无法把握的东西,是不能凭着对理知、有意识的表达层次之检讨而获得彻底的解决,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借助新心理学的工具。”因此,把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引进到历史研究中来,是最自然不过和最必不可少的事了。心理学与历史学的结合在历史上曾经形成一些新的学科及学术流派,如心理历史学、历史心理学、心态史学等等。心理历史学是现当代西方史学领域的新兴学科,是综合运用心理学和历史学的方法来研究历史的科学。依据其源流发展,理论方法及其传播地域,又可分为两大主要流派——心理史学与心态史学。心理史学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为理论基础,以美国为中心的心态史学则由法国年鉴学派开创并倡导,以集体精神状态为对象。胡波先生对历史心理学的定义是这样的:历史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知识研究历史上的个体和群体的心里活动,及其对于创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作用和影响的一门边缘学科。这些相关学科之间既有细微的区别,又有紧密的联系。因此,我们认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不仅可以运用于历史学研究,亦当可以运用于历史地理学的研究之中,利用心理学的研究角度,借鉴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来拓展历史地理研究方法,促进历史地理相关学科的发展。本文拟初步探讨心理学研究在历史地理研究的两个分支学科中的借鉴意义。下面来谈谈具体的运用。

三、结论

总之,在历史地理学专业的教学和研究中,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大可借鉴,但也要区别情况而定。我们在研究中借鉴心理历史的方法,并不意味着我们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抹杀与抛弃,如同物质与意识是相辅相成的一个事物的两面,心理历史学采用的心理分析的方法同样可以作为传统历史研究的有益的补充。具体到心理学方法的应用实践,一方面需要我们尽量具备心理学与历史学的相关研究的知识背景,另一方面,也需要我们敢于尝试心理历史学的革新的先进的研究手段,比如定量分析的方法。

长期以来,在历史研究及历史地理学研究中,心理学方法的考量一直没能引起学者们的足够重视,严重影响了历史地理学专业教学与研究水平的进步与提高。从目前的心理学研究的阶段和成果上看,心理学能对历史地理学专业教学和研究所提供的贡献并不为多,学者们更多的是借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拓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视野,重新审视历史地理学以及历史地理研究背后的历史人文环境,这也许是心理学和心理历史学等学科留给历史地理研究者的宝贵财富。希望历史地理学的教学和研究,更多地借鉴心理学研究的诸多方法,从心理学的视角去看待历史时期地理空间发生的诸多变化,从而使其成为历史地理专业教学和研究中的一个有效手段,使其逐渐形成一个具有完备哲学理论和研究方法体系的学科。

参考文献:

\[1\]葛剑雄.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基础和前景\[J\].东南学术,2002,(4):39.

第12篇

1.跨学科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通对文学现象中的道德、伦理、思想、宗教、地理、经济等多种社会价值标准进行评判,并通过比较研究区分审美与艺术形式,使得文学的发生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更紧密联系在一起。武汉大学张荣翼教授在发言中提到了西方正盛兴的“生态批评”,即把文学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在强调该领域研究具有跨学科和全球性视角的同时,认为我国学者研究生态批评应具有自己的视野和更客观的角度。正如文学反应的任何一个社会侧面一样,环保绝不是一个单纯孤立的概念,它牵涉到诸多的政治和社会因素,蕴含集团与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和博弈。武汉大学张箭飞教授则以“比较文学之外———略谈风景学的范围和重点”为题阐述了兼容或跨越地方研究(placestudies)、空间研究(spacestudies)、环境研究或生态批评(ecocriticism)———三支貌似独立的学科的风景学(landscapestudies)。比较文学的风景学研究属于跨学科研究,其研究对象锁定在其与文学、艺术和美学交叠的范围之内。近年以来西方学界围绕风景的定义、风景引发的诸如文化民族主义、地方感、身份认同、自我意识、人与环境等重大议题曾展开争论。中国学者的研究有必要在厘清诸家学说的承继或扬弃关系的基础上,对许多问题进行重新界定从而确立学术走向。邹建军教授在题为“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反思与构建”的发言中,反思了国内学者的文学地理学研究。他认为中国现有研究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对西方空间批评的翻译和介绍、文学的历史地图描绘、文学中心的地理变迁、作家作品的地理分布;可以从三个方面对比较文学地理学批评进行建构:对重要概念术语(如地理基因、地理建构、地理影像、地理叙事)进行定义,使其具有方法论意义,在文学地理学的框架下来重新梳理文学史,探讨文学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并可援引其指导其他一些研究。武汉大学张晶通过《山楂树之恋》及《唐山大地震》所引起的反响谈到文学通过影视艺术的嫁接、传播及文化的透视所引起的思考,由此比较文学研究应可涉及文学与艺术、文学与传播学、文学与文化等多个方面。中南民族大学尹锐则以“人文地理学与英语后殖民文学的关系”为题提出了将人文主义地理学与后殖民文学进行结合研究的倡议,他认为后殖民文学在当今是热点,人文主义地理学至少可以从风景与创伤、风景与权力、地理与逃避等三个方面切入研究。

2.比较文学研究实例。除了对比较文学研究的方法进行理论探讨,与会学者也对自己在本领域所进行的一些实例研究进行了交流。惠州学院外语系汤富华教授首先以“论翻译之颠覆力与重塑力量———重思中国新诗的发生”发言,利用大量文学史料论证了翻译在中国新诗的产生过程中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武汉纺织大学谭燕保教授则以“他者镜像中的他者———看《女勇士》和《最蓝的眼睛》中的女性书写”为题,从比较文学形象学角度分析了汤亭亭和托尼•莫瑞森在女性书写方式角度上的表层相似,但深层书写方式的巨大不同。通过对比二者去追溯主体的身份诉求便可明显看出其差异,进而推知同为美国少数族裔的华裔和黑人在美国的生存状况。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蒋金运则以“北美华人诗歌中的生态伦理中国想象”为题,通过生态伦理想象模式、策略及内容的研究透视了北美华人作为主流文化边缘体的心理图式。安徽大学刘云以“《庄子•齐物论》与《盗梦空间》的互文性解读”为题,从互文性视角从三个方面分析了两部作品中的“梦”的异同,从而昭示了东方文化的务虚和西方文化的务实。武汉纺织大学刘慧则以“生态伦理视域下杨克的悲剧”为题,对奥尼尔戏剧“毛猿”中的珠宝店、皮货店场景、人与猩猩的握手细节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细节的精心设置显示剧作家强烈的生态伦理意识和人文关怀。湖北警官学院张友文教授谈了自己对公安文学的研究。武汉大学博士生韦照周和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杜雪琴分别关注了“羊皮纸效应”和易卜生创作中的地理诗学问题。

二、比较文学研究原则的坚守

第13篇

关键词:体育地理学 理论体系 构建研究

一、前言

体育地理学是一门横跨体育学与地理学的新兴学科,在具有所有学科门类通性的同时,也有着其学科本身的个性。研究体育地理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对于提升体育地理学的教学实践水平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概述体育地理学着手本课题的研究。[1]

二、体育地理学概述

1.体育地理学的概念

体育和地理学界的部分学者从不同角度探索了体育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问题。到现在为止体育地理学还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之一,研究的方向主要集中于竞技方面,对于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这两个研究领域还处在一个不够深刻的层面。

2.体育地理学的学科特性

体育地理学是体育学、地理学的交叉学科,属于综合性的学科之一。根据地理学和体育学本身固有的待殊的性质,既属于人文科学又属于自然科学,所以,体育地理学具有区域性和综合性的学科特性,它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或界限,其内部的特定性质或功能相对一致而有别于外部邻区。区域性是体育地理学与其他体育科学区别的根本点。休育地理学属于地理学与体育科学交叉的学科,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又属于社会科学。起源于地理学和体育学的体育地理学从诞生之时就具有学科综合性特征。[2]

3.体育地理学研究的内容

根据体育地理学的特性,体育地理学研究的内容可以分为,对自然环境和对人文环境的研究两大类。自然环境的研究主要是体育活动的主体要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活动项目符合当地的,校本的课程资源。如:南北方的气候条件差异,地理环境差异等不同的人类生存环境对人类体育发展的制约性,体育的发展方向和进程依赖于生存环境,影响人们的人文环境的研究主要是活动的项目与当地的民族、民间的非物质文化相结合,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不断的创新、发展和传播。不同的地区的人文环境差异很大,有些地区少数民族的人文精神丰富,有些地区的传统体育项目保留的很好,这就有利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主动的开发人文环境资源作为体育课程的项目选择。

三、体育人文与地理环境的研究

人类文化形态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与人们所,处的地理环境相联系的,体育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形态,同样也不可避免地与地理环境的发展相联系,甚至其依赖地理环境的程度远大于其他文化形态。体育文化作为人类文化形态的一种,当然也深深地,体现着民族文化的特质,民族文化又深深地规范着,体育文化的内涵一个民族、一个地域体育运动的风格、美学观、价值取向都深深地反映着这个民族或地域文化的特征。

目前,关于体育人文与地理环境的内在关系也是体育地理学研究的热点。郑勤在2012年从文化学的角度,通过地理环境与体育运动和体育文化的关系研究,探究世界体育文化空间布局的特点及其原因所在,研究认为地理环境直接决定着运动项目的产生、规范着体育文化的内涵及对体育文化空间扩散具有一定的直接影响。王秋娥从现代体育与人文环境之间进行了相关讨论,认为体育与人文环境有着本质和逻辑上的联系,一方面人文环境是现代体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它以内化、同化和默化等多种形式制约人们对体育本体价值的认识水平,进而制约着现代体育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另一方面现代体育的发展是人文环境优化和净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也是丰富人文环境内涵最生动最直观的媒介之一。段文彬等以地理视角观察体育文化,对我国体育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行探讨;文章从不同区域的气候条件、地势和地形条件、水域条件等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和人体体格、文化背景与民族传统、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人文地理环境因素的差异上探讨了体育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朱梅新等就新疆传统体育的人文地理特征进行了相关研究,认为新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在新疆特定的地理环境下形成与发展的,新特的自然地理环境造就了具有鲜明地域和民族特色的草原体育文化;而绿洲体育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及产生众多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则呈现出各区不同的特征。[3]

四、体育地理信息系统功能及构建过程

该功能主要用于获取体育原始数据,保证体育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中的数据在内容与空间上的完整性、数值逻辑一致性与正确性等。一般而言,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建设占整个系统建设投资的70%或更多,并且,这种比例在短期内不会有明显的改变。因此,信息共享与自动化数据输入成为体育地理信息系统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随着扫描技术的应用与改进,实现扫描数据的自动化编辑与处理将是体育地理信息系统数据获取研究的主要技术关键。我国体育数据库的建立工作还不是很完善,尤其是区域性的数据整理工作目前还仅限于部分领域,如体育场地、体育人口等等。例如,国家体育场地设施普查可以得到城市体育场的整体情况,但是,在城市中的具置、交通、住宿、饮食等基本相关信息却基本不再统计之列。因此,今后应考虑建立科学、规范的数据统计体系,编辑数据也要充分考虑地理空间分布特征。

2.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指将获取的原始数据按照地理信息系统的要求进行的各种转化。初步的体育统计数据处理主要包括原始数据的格式化、转换、概括。数据的格式化是指不同数据结构的数据间变换,数据结构是指数据组织方式,在GIS中数据表示方式主要有栅格数据、矢量数据及栅格矢量混合数据。数据概括包括数据平滑、特征集结等。目前,地理信息系统所提供的概括功能极弱,与制图综合的要求还有很多的差距,需要进一步发展。

3.数据存储与组织这是一个数据集成的过程,也是建立体育地理信息系统的关键步骤,涉及到体育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组织。在体育地理数据组织与管理中,最为关键的是如何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融合为一体。初步研究认为,可将二者分开存储,再通过公共项(如编码)来连接。这种组织方法的最大缺点是数据的定义与数据操作相分离。目前,诸如面向对象数据库的设计都在努力解决这些根本性的问题。

五、结束语

通过对体育地理学理论体系构建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体育地理学理论体系的构建要以其学科特点为基础,深入研究该门学科的精髓。有关人员应该从实际出发,密切结合体育地理学的教学实践,构建出最为优化的学科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 严艳,吴宏岐.历史城市地理学的理论体系与研究内容[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3(12):58-65.

第14篇

【关键词】 现实生活;地理思维

引言

高中地理学习也是一个探寻真理获取知识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使学生自身学习素质不断完善和提高。高中的文科学生都很怕地理,甚至把地理看成是噩梦。地理之难,很多都认为在于地球运动,气候和区域地理分析这部分。经过几年的地理教学,本人以为在于学生缺乏良好的地理思维能力。

一、学生地理思维能力欠缺的一般表现

在地理学习中,许多学生往往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造成了这些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地理学不好,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地理学科的认识不够

通过高一年和高二年地理学习,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的地理学习方法存在一些问题,其原因之一是对地理学科特点缺乏了解,由此对地理科学习产生了一些误解。误解之一:认为地理学科是一门背记的学科,只需考试前的突击背书即可考得高分,这点已被考试证明是行不通的;误解之二:认为地理学科是一门文科学科,不少同学用学习语文、历史、政治学科的方法来学习地理,结果表明效果也是不理想的。

第二、思维的逻辑性不强,易受思维定势束缚

在地理学习中,常有这种情况:有的学生虽然具备了解决某一问题的知识,但由于思维过程条理不清,违反了某些逻辑规则,结果得出的却是错误的结论。如对热力环流,有的学生没有充分认识由冷热不均引起的各个环节的先后顺序,而导致对高低气压的产生原因分辨不清,从而产生大气垂直运动是由低压流向高压的错误结论。

第三、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不够,综合分析鉴别能力差

地理知识体系的综合性特点要求学生的思维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这样才能在地理学习中用全面的、综合的观点看问题,认识地理问题的本质特征。但是不少学生却往往表现出很大的局限性,常常用片面的、孤立的观点看问题,导致学生容易在地理学习中混淆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无法形成全面的认识。比如学生对光和热的理解,认为一个地方的太阳辐射能强烈,这个地方的热量一定充足,但热量又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学生又不太清楚。这就造成了学生在分析一些特殊现象如青藏地区光照充足,但热量不足的现象的时候,往往无法进行正常的思维。

二、运用现实生活,提升地理思维能力

针对学生出现的地理思维缺陷,特别对高三学生而言,由于直接面临高考,而许多高考题目都是全新的,没有良好的地理思维有时候是很难正确解决这些题目。本人经过长期的尝试,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地理教学,特别是运用生活实际,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的帮助更大。

第一、加强启发诱导,调动学生的地理思维

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教师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地理教学中,必须得加强启发诱导,调动学生一切可以利用的头脑中的知识,从学生的认知能力角度出发,一步一步深入挖掘,有利于学生的思考。如在分析地貌的时候,学生往往会有对全球地貌形成的一些零碎的认识,如知道有大陆漂移说这种理论,但具体这种学说支持的依据如何就不太清楚,此时老师就应该深入挖掘,提出问题,大陆为什么会飘移,要解决几个问题呢?学生就会逐步去分析,出现两个问题,一是大陆水平漂移的动力,来源于什么地方,为什么长期朝一个方向,二是大陆这么重,为什么还会飘移。然后学生会提出一系列的假设,最后归结到目前比较成熟的板块构造学说理论,也能充分理解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的区别。

第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为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打基础

进入高三复习,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学生是很难进行正确的地理思维。因此在高三地理教学中,要足够重视一些具有发散性思维和逆向性思维的内容,对这么内容教师要有充分的思考,甚至要动用全教研组的力量来思考,然后实施教学。如分析阿巴拉契亚山脉为什么比较平缓,就结合高一地理的内力和外力作用而已。如果遇到一些相关的学科,则更要请教一些相关学科的老师,这样学生的地理思维才能建立得比较全面。如对全球定位系统的卫星数目的分析,即要定位一个物体,需要几颗卫星,就需要和物理中的相关知识配套。这样学生就可以充分理解。同时为完善地理知识结构,地理教师可以采取在高三的最后阶段尝试让学生去记忆教材的大标题和黑体字的方法,因为教材的编排往往按照一定的地理思维来进行的。

第三、运用生活实际,提升地理思维能力

生活即地理,许多地理知识和生活结合得相当紧密。实际上对地理知识的获取过程是先认识地理中的一种现象,然后逐步分析其成因,最后再进行验证推广到一般的过程。因此对地理教学中千万不能忽视生活中一些地理现象和地理知识的运用,千万不能忽视学生已有的地理知识。如对时间问题的分析,在高三地理教学中,由于学生已经有了一个对时间计算的完整思路和概念,因此没有必要在这个地方花太多的精力,也没有必要让学生去做很多的难题,本人以为关键在于让学生思考时间的定义,如地方时,可以让学生尝试着分析其来源,缺陷以及补救措施,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地方时―区时―国际日期变更线的思维脉络。又比如在分析黄淮海平原农业为什么低产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先分析粮食低产的原因有哪些,属于地理地原因又有哪些,符合该地区的会有哪些原因,这些原因又是怎么形成的,如何解决等等。由此及彼,学生就可以用来分析一系列的地理原因了。

第15篇

关键词:生物地理学目标;历史生物地理学;动植物;分布格局;海峡两岸

生物地理学(bioseosraphy)是研究地球上各 种生物的地理分布及其规律的科学。由于人类 具有对与我们共享同一世界的生物感兴趣的天 性,因此很自然地去推测它们从哪里来,为什么 会在哪里出现的迫切愿望,这一生物学主题就 是生物地理学。它是在生物分类的资料积累 到一定程度以后开始的,因此,生物地理学的真 正建立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19世纪的 全球性探险活动及其伴随着的大量生物类群的 发现。汉博德(Alexand yon Humboldt,1769~1859)是首先使用这个词汇的一位早期自然探 险家,他认为生物地理学是一门新学科,是随着 许多生活在未曾被考察过的地区新的生命形式 的发现而发展起来的。但是,生物地理学并未 能按照其想像的那样,依赖于自身的发展成为 一门与物理学或生理学一样的具有提出问题和 解释问题能力的科学,而只是占据着地球科学 和生物科学之间的一个空白领域‘”。直到20世纪中叶,生物地理学才日趋成熟为一门对动 植物的分布具有真正理论和预见性的科学”,…。 在20世纪80年代初,生物地理学被描绘成“应 当是最令人兴奋的,然而也是至今最少明确提 出派生的当代生物学学科”,并将新的古地理 学、隔离分化(vicariance)与分支系统学(cladism)、动物和植物的分布区理论以及动态 平衡理论作为现代生物地理学中充满活力的4个领域。

1 生物地理学的内涵

作为研究过去和现存的所有生物地理分布 格局的一门科学,生物地理学试图描述全球物 种及物种以上分类单元的无数分布格局(patterns of distribution)并推断其过程(process)。 而任何一个生物分布格局的形成原因都应当包 括地理因素(如板块构造运动、海平面升降、气 候变化、海洋洋流变化,简称为TECO事件)及 生物因素(如扩散、适应、物种形成、绝灭以及生 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或兼而有之;因此,生物地 理学又是渗透了生物学、古生物学、地理学、地 学、系统学、气候学、地貌学等一系列科学内容 在内的综合性学科。生物地理学要解释的不仅 仅是生物学问题,而且还有可能通过对生物分 布规律的研究,进一步解释地球的发展历史。

生物地理学家提出了一些涉及生物与其环 境之间相互关系的问题,这也是生态学家感 兴趣的。物种为什么被限制在其目前的区域分 布?是什么因子使它能够在现有的区域内生 活?阻止它向另一个地区扩展的因子又是什 么?气候、地形以及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在 限制物种分布的过程中究竟起到什么样的作 用?怎样解释从山脚到山顶或从一个多岩石的 海滨走向邻近的沙滩时所看到的那些物种更替 现象?为什么热带有比温带或北极地区多得多 的物种?岛屿是如何被生物拓植(colonized)的?岛屿上的物种为什么又总是比与之具有相同栖 息地类型的相邻大陆上的物种少?

如此种种,生物地理学所涉及的问题可以 说是没完没了,但最根本的是生物的种类和数 量从地球表面上的一个区域到另一个区域是如 何变化的?我们怎样才能够解释这个变化?

2 生物地理学的研究领域

生物地理学是一个广阔的领域。一些生物 地理学家专门研究历史生物地理学(historic biogeography),并试图重建起源、扩散以及已绝 灭的分类单元和生物区系。与历史生物地理 学相比较,生态生物地理学(ecological biogeo-graphy)则试图用生物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 与生物、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解释生 物的现有分布。而古生物学则被认为是联系这 两个相对隔离的领域之间的纽带。

早期的生物地理学家们实际上已经注意到 了3种基本格局(basic pattern):(1)在某一地区 有的(endemic)或限制性的分类单元;(2)某些生物种类有一起出现的倾向,这为全球生 物地理分区或分省提供了依据;(3)动物或植 物的一些相似性种类有时出现在几个广泛分离 的地区。这些格局的特殊性在于暗示了它们主 要是受过去历史事件的影响;如同科学家们开 始意识到的那样,对这些格局的解释揭示了地 球本身或者居住者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都 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历史变化过程,若要推断其 起源则需追溯几千年甚至几百万年。

随着生物进化与地球演化同步的思想被广 泛认同与接受,现代生物地理学强调生物类群 的系统发育以及它们在不同的地区扩散和栖息 地孑遗的含义。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哈钦 森开始将注意力集中于有关生物多样性和在局 部地区(local areas)或栖息地共存(coexist)过程 等问题上。生态动物地理学家开始强调竞 争、适应和互惠共生在影响物种的分布,以及为 形成生态群落而出现的生物共存等生物相互作 用的重要性。在生态生物地理学的所有工作 中,最有影响力的应当是麦克阿瑟和威尔逊(MacArthur and Wilson)1963年及1967年对岛 屿生物地理学的探讨。他们改变了生态生 物地理学的方向,并提出了有关分布格局和生 物多样性的一些问题。什么因子决定了一 个环境容纳物种的能力、以及有关物种多样性 和互惠共生等问题,在占据了生态学及理论生 物地理学领域支配地位的同时,也孕育了对其 他一些理论领域的探讨,如扩散的范围、建区(establishment),以及相对于另一类群的辐射; 是一个随机的过程还是一个可测定的过程。所 有的这些问题都从不同的角度激发了对生物地 理学概念开展实验性检验,并提出新的能精 确地确定和分析观察资料的方法。

生物地理学的理论发展与生物分类学的理 论发展密切相关。在本世纪中期,分支系统学、 泛生物地理学和板块学说的相互影响与渗透促 成了隔离分化生物地理学(vicafiance biogeog-raphy)的诞生,使生物地理学在理论上和方 法上都发生了重大变革。由原来起源中心、扩 散路径的研究转变为对特殊类群的系统发育进 行研究,进而探讨分布区之间的地质历史关系, 对地球演化的假说进行检验乃至提出新的假 说,如对大陆板块漂移顺序以及有关泛太平洋 生物分布的研究等都是现代生物地理学研究的 突出成果。同时,由于生态学、遗传学以及计算 机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与介入,对生物地 理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现代生物地理 学已从描述走向解释和分析,并从基因、个体到 种群、群落及区系等不同层次;从数年到几亿年 等不同时间尺度;从局部生境到大的板块乃至 全球等不同的空间尺度,全面地研究生物分布 格局的形式、特点、规律以及形成的过程和机 制。

3 两岸生物地理学研究展望

生物地理学可以简单地定义为对生物地理 分布的研究,但这一简单的定义却蕴藏了该学 科巨大的复杂性。生物地理学的研究在超越以 华莱士为代表的传统领域的同时,更包含了一 系列均已取得巨大进步的地理学、地质学和生 物学在内的科学原理。因此,生物地理学对于 不同的人可能有着不同的含义。从学科的发展 史上可以看出,生物地理学的研究沿着一个三 维时空阶梯(spatio-temporal gradient)的不同分支 点汇集成若干个不同的焦点。在阶梯的一端, 生态生物地理学参与发生在短时间和小空间尺 度上的生态过程;而在阶梯的另一端,历史生物 地理学参与一个几百万年的、经常是全球性的 大尺度。而在这两个极端之间还有一个参与更 新世冰川作用(plEistocene glaciation)如何影响近 代生物分布的第三焦点。

由于研究方法和研究尺度上的不同,历 史生物地理学和生态生物地理学常常被认为是 不一致的途径。首先,在方法上,生态生物地理 学家致力于分析目前正在起作用的各种环境因 子对生物分布的影响;而历史生物地理学家强 调的是探讨类群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和格局的 迭合。其次,在时间尺度上,从一个短的生态学 时期(如十几年),研究现存的或近期现存的物 种到一个仅仅受研究类群起源时间限制的长期 进化的时期。第三,在空间尺度上,从大陆的局 部或栖息地之间到全球大陆之间的格局。第 四,在分类学尺度上,从物种居群的分布到物种 及其以上的分类单元。尽管历史生物地理学和 生态生物地理学存在着这些尺度上的不同,但 一些学者又认为生态地理学和扩散生物地理学 之间的区别还存在模糊的一面。例如这两 者都需要运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且扩散组成 了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 面;此外,扩散和生态途径都能够依据在实验上 进行调查的过程或其他一些过程来解释分布。 出类似的趋势却没有显著性差异,如肾脏矫正 重量在夏季为最低,脾脏则在春季最高。一些 分析认为,冬季心脏指数较高是代谢和化学体 温调节的结果,并与冬季体重下降而心肌重量 不大可能减少有关。而脾脏指数在冬季略 有降低,可能与大量血液在循环系统流动(适应 寒冷、循环加速)而贮存血减少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