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初中历史课程改革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1 使用有效的语言
有效的语言是初中历史老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课堂教学任务完成大多要用语言的描述来完成,有效的语言是融洽畅达的沟通。新鲜有趣的导入,发人深思的提问,天衣无缝的衔接,动静交错的起伏,耐人寻味的结束语,是教学水平高低的试金石,是历史教学最后的落脚点。在中国古代文化部分,教师可用富有情趣的语言,一步步诱导学生步入艺术化的殿堂。可选有代表性,优美的古诗词让学生合着音乐吟诵。有准备地精编一些有趣的寓言神话故事讲给学生听,讲述中不时留下悬念,让学生思考,让学生用有效的语言来完善故事,看谁回答得最精彩。教师语言生动得体,就能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活跃学生思维能力,煽起学生表现欲望,丰富学生知识结构。教师用有效的语言开启智慧,学生在有效的语言中激绪接受熏陶,领悟爱憎,培养能力。
2 重视课堂导入
新课导入是至关主要的教学环节,一个成功的导入可以马上吸引学生的注重力,激起他们的乐趣和求知欲望.活跃课堂空气,使学生的智力勾当始终在一种强年夜的内压动力浸染下,在情感高涨的空气中进行,促其把进修看作是一种精神享受,从而自觉积极地进修。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妨采纳下列几种趣味导入体例:
2.1 诗词导入,学科渗入。诗词说话精辟、活跃、美妙,学生喜爱。历史教学中,适当地引用古诗词导入.不单可以巩固复习语文基本常识.更主要的是可以营造活跃欢畅的空气.提高学生的乐趣,拨动他们的思维之弦,使其以丰满的情感投入进修。如讲述丝绸之路时,先朗诵几首与之有关的不朽诗篇:“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简单讲解后指出丝绸之路不只吸引前人,直到今天,她仍然是良多人心目中的旅游胜地,由此自然而然地进入新课。
再如进修的内容时,不妨朗诵的《》诗:“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年夜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事后尽开颜。”学生在朗诵之余.不单会对即将进修的内容有所体味,而且会为战士不畏艰险、以苦为乐的革命乐不美观主义所深深传染。
2.2 影视导入,再现历史。影视作品除具有与图片一样直不美观形象的特点之外.还具有强烈的震撼力、情节波澜升沉等特点,更轻易让感性熟悉、可塑性较强的初中学生接管和喜爱。如在讲时,可播放片子《死战台儿庄》片段,在学生被惨烈的战争排场所震撼时问:“这部影片反映的是中国历史上什么时代的什么战争?战争的功效若何?对中国发生了什么影响?”再如讲述时。先播放片子《林则徐》或《》中有关“禁烟”、“销烟”的历史布景及林则徐采纳的法子的片段,进而指导学生思虑:林则徐为什么要禁烟、销烟?的爆发是不是由禁烟而起?在陆续串的问题紧扣住学生的心弦后,起头讲述新课,下场很好。
3 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实施的方法
3.1 在流动中实现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巧设流动课,增强学生自我组织能力。在正常历史教学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科的特点和教学内容,布置流动课的标题题目,发动学生课下搜集资料、归纳知识、提取要点。这样,教师则改变了照本宣科、机械复述教材的被动状况,更好地施展了自己的主导作用,而学生也事先预备好了大量的学习素材,课上他们踊跃地回答题目,积极介入探究式学习,从而实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可见,适时地开展流动课,可以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爱好,巩固所学知识,增强学生归纳、对比等思维能力。
3.2 活用史料,增强历史课堂的直观效果。历史材料是历史知识形成的源泉,运用历史材料,便于准确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同时,通过分析史料,可以锻炼并进步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同时,史料不仅能充实历史理论教学,而且还留意史论结合。历史教学中,教师不能由于理论教学的需要而忽视史实的讲述,而只有把史与论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历史理论教学建立在史实的基础上,避免了浮泛的分析说教,使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深刻、充实的熟悉。
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关键词: 历史教学 问题意识 参与意识 课程改革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贯彻这一精神呢?这就要求必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融入课堂,参与课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然而,现实中历史在有些地方中考不考,有些地方即便考但分值小,因而,常被当做“副科”或“小科”,不受重视。在平常历史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仍以把知识交代清楚为主,常以自己为中心,比如一节课(45分钟),教师一般要讲35分钟,而每节课学生活动仅几个人次。显然,这样的课堂教学不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融入课堂,参与课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能力,不能很好地落实课程改革精神,推动历史课程改革健康发展。那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融入课堂,参与课堂,以利于课程改革健康发展呢?笔者根据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有助于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合作探究,能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等各方面的能力。
在上《大变革的时代》一课时,我引用爱因斯坦的“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句话,说明质疑发问的重要性,让学生自由阅读、讨论、发言,比看谁提的问题多、质量高。结果,学生踊跃发言:“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生产力有了哪些进步?”“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生产力的进步带来了哪些重大影响?”“商鞅变法为什么能在秦国展开?”由此营造了一个民主、开放的课堂学习探究环境,搭建了一个师生平等对话的平台,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和提高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等各方面的能力。
在上《三国鼎立》一课时,我运用“以学定教,以学论教,以学促教”原则,针对初中学生求胜心强的特点,采用比赛方法,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将全班学生分为A、B两大组,首先让同学们阅读本课的内容,然后由A组同学提出问题,B组同学回答正确后,再由B组同学提出问题,由A组同学回答。我就当裁判,如果某组回答问题不全面,就让另一组同学也参与回答,但要扣前者的分。为了让同学们都能认真对待,我有时向同学点名提问或者回答。从课堂情况来看,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好。例如,“赤壁之战”这一部分,四个班的同学在回答有关问题时,都谈到了教材上没有的“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说明积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会使学生更加勤于思考,乐于探究,提高各种能力。
二、开展多种教学活动,重视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
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多种教学活动,积极培养学生参与意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
运用辩论赛的形式开展教学,可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辩论赛利于满足学生个性得到张扬的欲望、创新的欲望,活动课:《秦始皇功过的辩论》体现得非常明显。从“设计方案”、“比赛程序”、“推荐主持人”到“制定历史辩论赛规则”等等,主要由学生讨论制定,我只是以一个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因为是学生参与制定的,所以大家不管是在资料搜集还是在组织编排等方面的准备中都表现得很积极。辩论比赛时,主持人是学生,我只是一个评委、裁判的身份。从辩论课的实际情况来看,各班气氛非常活跃,团结合作精神强,同学们充分展现出了自己的实力和水平。不少学生参阅了大量的课外书籍,并运用了网络知识。在辩论中,大家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巩固统一的措施”、“修长城和开发南疆”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仅仅为秦始皇修长城的“功”与“过”,就辩论了十几个回合,有的同学甚至把长城现在的旅游功能都用上了。随后同学们又将秦始皇和汉武帝进行比较,将秦朝和西汉、秦朝与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进行比较,以评价、分析秦始皇的功过。下课铃响时,同学们正辩得热火朝天,我后来不得不找班主任另要了一节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通过辩论,同学们不仅弄清了秦始皇的“功”与“过”,而且培养和提高了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参与性以及各种能力。
以旅游考察团的活动形式展开教学,可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在上《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时,我采用“旅游考察团”的活动形式展开教学。“导游”以友好热情的态度向“旅游团成员”讲解西域、丝绸之路的历史及风土人情,“旅游团成员”积极向“导游”发问,教师就像导演,结合学生讲解,在多媒体上展示学生制作的相关图片和视频。整节课气氛和谐、融洽,学生身临其境,回味无穷。这节课从学生需要和兴趣出发,把原本僵化的知识变得鲜活起来,激发、培养了学生在历史课堂中的主动参与意识、探究意识和动手意识,促使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和提高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等各方面的能力。
1.1备课环节的现状分析
1.1.1过于依赖教参
几乎所有历史教师的教案都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撰写,如大多数教案的教学目标都分为三个层次来设置,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然而在随后的课堂中,教师似乎就忘记了教案的存在,一味的注重知识点的讲授,忽视能力的培养,过程与方法更是鲜有顾及。更有甚者,教学基本环节都与课前准备的教案出入很大,教师的教学出现很大的随意性和经验性。
1.1.2对教材内容缺乏研究与挖掘
从目前初中历史教师的备课情况来看,“教教材”的历史老师在课前准备时更多重视如何使学生掌握陈述性知识,而忽视让学生获得程序性知识。教师备课的内容基本上是对教材内容的机械复述,没有从学生己有的经验和需要出发,很好的挖掘教材,从而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1.2学生学习方式的现状分析
现代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仍是“满堂灌”唱主角。用现代教学论的观点来看待这种形式的课堂教学的话,它属于“未发生的教学”。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只有教学形式表现而无实质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从“满堂灌”教学组织形式来看,学生是作为一个服从者、聆听者和配合者的身份出现,偶尔的回答问题或者练习,都是为了完成教师的特定活动而展开,学生没有自主选择活动的权利。因此,在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中,也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交往与互动,学生也并没有发挥什么主体作用,课堂教学也依然是以教师为中心而组织的教学。
1.3教学形式的现状分析
现在的历史教学中,老师加入了讨论、辩论、历史剧、课堂问题探究等新的教学形式。无论是讨论、辩论、历史剧还是课堂问题探究,任何一项学生活动,我认为都应该建立在学生对所要谈论、辩论、表演和探究的事件、人物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正如演员演电影,事先也要对所演角色的内心活动和性格特征进行很好的揣摩,对电影故事背后的故事加深了解是帮助演员把握所演角色的一个重要手段。前段时间,媒体在讨论陆毅等人是否能演好三国人物时,就提出一个观点,他们对三国这一段历史太不熟悉,无法把握好人物性格特征。演员如此,学生何尝不是这样呢?而纵观当前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师在学生刚刚触及到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马上就会安排来一个讨论、辩论或历史剧表演或者来一个探究。没有深厚的历史知识作为支撑,这样的讨论也好,辩论也罢,流于形式难道不是情理之中么?
1.4教学内容的现状分析
正如华东师大教授张奠宙所指出:我们“不能仅限于祖冲之计算圆周率比西方早多少年,不必在古代科学成就的‘早迟’上下功夫,主要介绍中国科学技术的长处和短处。”是啊,我们有张衡的地动仪、有闻名世界的四大发明、有祖冲之最早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7位数、有《本草纲目》,可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地震仪并不在中国,最先进的医学也不在中国,最优秀的数学家也不在中国,甚至,中国还没有获得哪怕是一项诺贝尔奖!科技史教学没有使学生从我国古代优秀的发明家身上吸取科学创新的精神,没有激发学生树立奋发图强、复兴中华文明昔日繁荣的意识,光知道躺在昔日荣光上沾沾自喜。难道我们不该反思我们的教学是否缺了一些灵魂?
1.5教学目标的现状分析
课堂是落实历史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之一。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自己精湛的教学艺术、机智等,引导学生牢固的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学习历史知识、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激发他们对历史问题本身的探究欲望,对历史信息的敏感度,形成良好的历史素养。我们现在很多的学生活动,外动内不动,身动脑不动。看似热闹,看似学生获得了体验和感悟,然而没有对具体史实的了解和把握,体验和感悟又是多么的肤浅!在一次随机的访谈中,我问学生为什么不喜欢学历史?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但是其中有一条让我既觉得意外又觉得情理之中:历史太“容易”学了,考试前做几套练习,熟悉一下教材就可以打个不太低的分数了!对于太容易的东西,学生是没有太多探究的欲望和兴趣的。这不正反映了历史课堂上历史教育本质出现的偏离吗?
2、改变初中历史课堂现状的对策
2.1改变传统教学方法
2.1.1采用文明史的课程内容体系
在《历史与社会》教材内容的设计上,与以往的历史教材也不同,不是一般性地讲授历史的演进,而是立足于现实社会,以文明为主体,追溯现代社会存在的人类文明的来源和演变。人类文明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等。物质文明是人类文明的基础,对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起着决定性作用也是划分人类文明历史阶段的主要标准。以生产力为核心的物质文明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与此相适应,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
2.1.2采取“厚今薄古”的历史内容结构
《历史与社会》课程在对历史知识进行选择时,也重在择取那些具有较高迁移价值的、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社会的知识内容。正如美国哲学家、教育学家杜威指出的:“历史教学的伦理价值是根据将过去的事情用做理解现在的工具能达到何种程度来衡量的——在何种程度上能对构成今天社会的结构和运转的东西提供洞察力。”据此,《历史与社会》在课程设计时,尽管还应保留必要的历史发展线索,但有一个总的原则,即“越是现代的历史越给以关注,而对遥远的古代的选择则以对当解是否产生影响与有利为准绳。”
2.1.3关注历史上普通人的生活
以往的历史教育内容,过多地注意那些重大事件与人物,普通民众的文化与生活却没有得到重视。事实上,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上,没有战争、动荡和政权更替的日常生活构成了历史上绝大部分时间的内容,普通的民众一直占有人口的绝大多数,他们构成了创造和传承文明的主体,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构成了文明史的重要内容。不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喜怒哀乐,不能说了解了历史。只有了解了这些,才能理解今天的普通人及其生活,才能理解今天这普通人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意义所在。
2.1.4历史与现实的整合
传统的历史课程,由于过分注重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结果造成历史教育的内容远离现实社会和学生实际的弊端,从而削弱了历史教育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所应具有的社会功能。而《历史与社会》课程的设置,则可以有效地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和整合,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
2.1.5历史与地理等人文学科的整合
历史的根本属性是时间,地理的根本属性是空间,时间和空间是人类演进的两个维度,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都无法脱离一定的时空而存在。正如恩格斯所说的:“所有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离开了时间的存在是和离开了空间的存在同样是最大的荒唐。”传统的历史或地理课程虽然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但由于学科的界限始终难以达到有机的融合。而综合课程的设置,则有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历史与社会》课程内容的设计,就十分注重史地知识的相互联系、相互照应。
2.2简化教学结构
历史教学“为何而教”?大家普遍认为是为“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做好自己”而教,是为提高学生人文素质而教,不是为课堂热闹、把教材上简单明了的知识内容用若干手段和方法重复一遍而教。既然如此,带有幼稚化、庸俗化倾向的众多教学环节我认为可以省略,精简教学环节,还原历史课堂的平实、自然。具体做法是,把课堂教学的环节精简为“激发学生动机、明确教学目标、师生共同探究、得出结论”四个环节。
2.2.1有效激发学生动机
柏拉图曾说:“强迫的体育锻炼对身体没有任何害处,但是强迫的学习不会在心灵中长久保存。”大量研究表明,学生如果缺乏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动机,对容易对教学产生厌烦情绪。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学习不可缺少的,“是影响学生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如何有效激发学生动机?动机的认知理论认为,“人之所以被激励起来,是其感到欲认识世界和掌握自己的命运以及进行自我定向。”“在课堂上,学生的认知失衡出现在使他们感到面临了有一定难度或挑战性的教学要求时,也出现在他们有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对有趣问题想弄清楚时。”遵循这个原则,通过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或者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教师要在一堂课的开头就像一块无形的磁铁,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分钟,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绪,打动学生的心灵,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切入口”,或者提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来引起学生的认识失衡,从而激发学生动机。但是此时的学习动机还只是表层的东西,要获深层的学习动机,教师要必须给予学生及时的帮助和鼓励,要使学生体验到成功。成就动机论认为,每个人都有成就的愿望和内驱力,并努力追求成功,避免失败。缺乏成功的体验,成就动机低或者高度恐惧失败会使学生缺乏强烈的学习动机。
2.2.2明确教学目标
目标正确是有效教学区别于无效教学、低效教学乃至负效教学的一个重要标志。“研究已经表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明了程度不仅与学生的成就存在密切的关系,而且与学生的满意度存在密切的关系。”教学目标要有明确的指向性;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水平。
2.2.3师生共同探究
探究是一个人的一种内在需要,是保持对知识持久兴趣的重要手段。所谓探究,就其本意来说,是探讨和研究。探讨就是探求学问,探求真理和探本求源;研究就是研讨问题,追根求源和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交往互动的教学场所。教学目标的完成,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启发、鼓励、点拨。只有在课堂中实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相配合与合作,教学才有可能成功。因此,在课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要给予学生合作的机会和时间,并教会学生合作的方法和技能。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是参与者,又是指导者。教师要对学生提供研究方法的指导,又不能过多干涉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探究既要求相对充分的自由,又必须遵循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遵循科学的方法和原则,还必须围绕教师所设定的主题,不能天马行空。在这个环节,可以有自由的讨论,可以有思想的碰撞与交锋的辩论。
2.2.4得出结论
中国人做事讲究善始善终,课堂教学我觉得也应如此。探究活动必须要能得出结论,反对教师对学生的任何观点都是“好好好”的态度。鼓励学生发表具有独特的思想性的结论,但是必须要有史料依据,要以科学的方法为指导,要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出现荒谬的结论或者有李于社会道德价值共同取向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