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中医学基础汇总范文

中医学基础汇总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中医学基础汇总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中医学基础汇总

第1篇

创造性思维需要有丰富的想象。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处处捕捉、激发学生创造欲望,为他们提供一个能充分发挥想象力的空间与契机;可以充分挖掘教材的潜在因素,通过“辐射发散式”图表启发学生展开丰富合理的联想,交汇及盘活所学的零星知识。此类的图表旨在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及掌握中医知识。较实用于中医学诊断章节的运用。如在病因一节“气”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气”的运动出入失去协调平衡的“气机失调”的表现形式时,授课时可以“气”为中心,通过辐射发散式的图表盘活所学的气病的分类,并继续辐射式的将各种气之病的症状、临床表现及异同融会贯通。

2边框式图表:信息量大,重点突出,提纲挈领

西医院校的学生以西医为主要专业,在接触中医学课程之前,已经较系统地学习了西医学的理论,在其头脑中形成了固有的观念,因此在接受各种信息的时候,总是将来自外界的信息与已经形成的思维方式、认知方法进行比较。调查发现也证明临床学生在学习与西医学有较大反差的中医学时,理解和接受有较大困难[4]。中医专业理论晦涩难懂,在授课中既要保持中医学理论的完整性、突出中医学特色;又要多用西医知识来加深对中医知识的理解。因此,在较多理论性知识教授中,使用边框式图表教,归纳总结,提高教学效果,使课堂教学过程最优化,让学生们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信息输入与建构,同时也是抛砖引玉,培养学生用自己的学习方法,增强自学能力。尤其是在中医学中医内科疾病章节的教课过程中,通过边框式图表教学,可以尝试通过中西医疾病的对比,通过西医的知识加深对中医知识的理解。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学会应用,运用于临床,并取得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西医院校的同学在进入临床工作以后可能并不会去开中药处方,但却可以开出中成药处方,在这时候,合理的辨证选择合适的中成药对一个临床医师提高临床诊疗疗效具有早期教育和灌输的作用。

3看图填空式图表:参与性强,增加互动,学以致用

由于图表给人以形象、生动、直观、简明的印象,有助于提高记忆效果。学生对形象直观的事物相对比较感兴趣。看图填空式图表重点在于帮助学生将复杂的理论更加具有操作性和趣味性,加强记忆和临床运用。尤其是在中医学针灸章节及耳穴中的学习和运用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在黑板上绘画出耳穴的分布,根据教师的要求合理配穴,并在选择的耳穴上进行标注,不仅加强了学生对耳穴及其他穴位分布位置,还加强了学生临床实践的简单配伍原则,增强了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兴趣,推广了中医学的可操作性,无创性及安全性的知识普及,使临床学生在日后工作中对中医特色诊疗的理念培养和多门交叉学科的相辅相成作用具有更深刻的认识。

4汇总选择式图表:归纳总结,,去伪存真

国家培养战略情报人员时,十分注重信息识别能力的培养。每一个学生其实也都是自己知识构建的小小情报员。萧伯纳说:“要小心一切假知识,它比无知更危险”。学生一旦对知识有了错误的建构,要比不理解更难纠正。“汇总选择式”图表,重点是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中医学知识的内容,去伪存真。尤其是在一些知识点比较多比较集中的中医学内容方面,如中药及方剂章节,使用汇总选择式的图表更加有利于变繁为简,增强学生对医学内容的记忆性,通过图表的归纳,将同一类的方剂的中药组成进行异同点的比较,可以轻而易举的发现在同一类方剂中的相同中药出现的比例高低,从而使学生对中药属性的再次温习和了解,找出差异和不同,去伪存真。

第2篇

一、转型期中国美学的理论建构与学科前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各领域经历了深刻变化。针对新的社会文化现象,美学如何作出及时而有效的阐释与回应?对此,与会学者强调,“以人为本”不仅是当前国家建设的宗旨,也是转型期美学理论建构的基本立足点;关注人自身、重视人文价值建构,应是中国学者探寻美学出路的着眼点。曾繁仁指出,实践证明,现代化的关键是人的现代化,所有发展的关键是人的生存质量的提高;当今美学的发展应在人学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关注“人”的问题,以“人”与“人性”探索为旨归,美学在这个意义上也就是人学。宋一苇强调,从“美是什么”的本体论式追问向“美如何存在”的存在式追问的转变,将美的存在与人的存在紧密相连,将美或艺术视为人类生存境遇的一种呈现方式、展开方式或存在方式,关注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生存境遇,这就是美学的发展旨要。同这种重视美学建构中的人文价值作用、关注人的存在维度相一致,王元骧则阐明了对美学建构方向的见解,即认识论、知识论传统与人生论、价值论传统的融合。在他看来,当下美学研究应重新评估审美的内省性、超验性的理论价值,实现两大传统的融合。这种研究对象的转变,有待新的研究方法产生,即突破主客二元对立模式的“间性研究”模式。即此,杨春时认为这是现代美学发展的历史必然,也是美学理论自身现展的要求。

二、当下美学的困境、问题及其转机

随着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新的文化现象层出不穷,转瞬即逝性、娱乐现时性、美感统一性取代了传统的艺术/美学所要求的永恒性、沉思性、超越性。对此,与会学者认为,美学只有不断思考当代世界的重大现实问题,承认生活与审美、生活与艺术关系的新变化与新动向并及时作出回应,不断淘汰过时观念,增加历史本身所提供的新的理论因子,才能保持顽强的生命力。而近年来有关“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讨论,就是美学研究者对美学现时困境所进行的积极探索,它突破了传统美学的“贵族性”,开始走向生活,积极关注周围现实,标志着美学开始与生活合作共存。

文艺美学研究作为寻求美学发展的一条通道,在近三十年中取得了众多成果。但同时,其所存在的问题也开始浮现。王德胜就认为,当下文艺美学研究忽视了当代中国都市文化现象,转型中的文艺美学应努力在跨学科研究中走出困境,而重构美学话语、尤其是文艺美学基本概念,正是一个亟待开展的学术工作,日常生活审美化语境下文学艺术的新变化,应成为文艺美学关注的焦点。杜书瀛也提出,文艺美学研究一方面需要对审美和艺术的新现象进行理论界说,另一方面要走出“学院派”,强化其“实践”意义和“田野”意义。

与会学者认为,对美学研究方式及美学价值的反思,同样是美学走出自身困境的契机。有学者指出,现今美学研究中理论建构与艺术审美实践的脱节,缘于“现实关怀”和“问题意识”的缺乏,因而美学研究应由“外求式”为主导的创新方式转向以“自主式”为主导的方式。也有学者通过反思美学价值问题,强调文学价值是多元价值的统一体,它关注人的全部感性生活,因而不能把美学价值狭义化为审美价值、文学价值窄狭化为美学价值。

三、文化资源的利用与美学策略

转型中的中国美学如何在全球化文化语境中彰显当代中国美学的独特性?代迅认为,当代中国美学研究面临的基本问题,是全球化带来了从美学到文艺生活的一系列深刻转型,只有带着中国美学思想独特的自身经验和传统跨入国际美学领域,才可能最大程度地打破西方中心主义;当代中国美学研究发展的方法策略,在于立足本土语境,对中外审美文化现象共同面临的问题进行综合性和连贯性阐述,寻找超越东西方的共同美学规律。胡家祥强调,将中国传统人格理想研究的维度应用于现代美学研究,有助于理解美学家的审美观念体系和华夏美学观念的历史流变,使中国美学研究获得一种新的特性。陶礼天、祁海文等人则从微观层面,表述了六朝文艺观、古代“中和论”美育观等对当代美学研究的意义。

第3篇

    CBL(Case-Based Learning)是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方法。强调以案例为导向,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向的启发式教育。

1 中医学教学的现状

西医院校的中医学教材内容几乎涵盖了所有中医的内容,而课时安排只有一学期的授课时间,重庆医科大学儿科本科、儿科七年制的中医学教学安排为大课理论54学时,本科示教3学时,七年制示教9学时。短时间内把中医院校几年的内容集中在一个学期内讲授完毕时间短任务重,不能深入。而且中医理论与西医理论理论体系的巨大差异,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进行思维转换非常困难,往往对中医不能产生兴趣及真正理解,教学效果不理想。临床示教是一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很好机会,可以让学生直观的感受中医。但是示教时间短,如何充分利用好这短短的几个学时,让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更好的理论联系实际就显得非常重要。由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中医科条件有限,没有病房,只有门诊,就造成病人随机性很大,对于示教病例病人的病种不能选择,示教病例数量不能确定,也不能预先安排典型的病人给学生看。就导致不同组别的学生示教内容不一致,学生体会不一致,而且以往的示教教学方式都是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都是教师对如何四诊、如何辨证论治进行单方面讲解,力求让学生多了解临床。但是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主动思维很差。只是教师单方面的输出,学生不会主动思考,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也由于基础知识掌握差不能及时做出反应,示教结果就形成参与性差,实际效果不佳。

2 中医学CBL教学法应用的方法

2012年中医教研室利用学校临床医学专业论证的契机,对示教部分进行了改革,加入了CBL教学。

具体方法:在示教之前2周把典型案例发给学生,按学号将学生随机分组,一组约10人左右,每次上课两组进行讨论。然后学生先个人查找资料进行分析,再进行组内讨论,组内汇总意见后,由一名学生制作成PPT,示教当天进行汇报。示教当天,一组汇报分析,另一组学生对对组的内容提出意见及疑问,由汇报组学生回答疑问,两组讨论。最后,由教师简短点评。

3 CBL教学法应用的效果

通过CBL教学,我们发现,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明显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主动参与性。事前大家己经自行查询资料进行了个人的分析,然后组内讨论,汇总意见,在示教时学生代表汇报时,可能有错误,可能思路与对组不同,另外一组的学生就有疑问提出,针对每一个小问题,又会展开进一步讨论。对整个讨论范围的拓展,及对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可以很直观的得到。通过此种教学方式,学生能够主动思考问题,能够在自学及讨论中发现自己的错误所在并自行改正;也能使学生从别人的错误中总结自己、提高自己。学生反映良好;教师能够在过程中发现学生在哪些方面存在问题,从而可以直接针对短板问题进行讲解,学生感触也更加直接,容易理解。

此种教学方式也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模式,变单方面输出为双方面互动,形式不再枯燥,反馈性也很好,能够使教师发现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合理分配今后的授课安排。

4 应注意的问题及应对方法

通过目前CBL教学总结了一些经验教训:(1)病案选择应具有代表性、典型性,不宜选择过于复杂的病案。因学生中医基础比较薄弱,简单病案的诊断都可能存在问题,过于复杂就可能造成讨论时间过长,讨论容易偏离重点,造成不可控因素增大。这就要求在最初选择病案时,必须全体教研室教师共同讨论、分析,精选病案。如果讨论中发现问题,要及时修正病案,并存入CBL案例库,以备后用。(2)带教教师必须在教学中起到掌控全局的作用:当学生们不能积极发言时,可适当的加以启发;当讨论偏离方向时要适时地扭转形势;当大家没有发现错误时要适当的提醒,使讨论能围绕主题,不偏离方向。不然就会造成花费时间很长,讨论的目的却没有达到。(3)虽然汇报学生的分析并不会完全正确,但是对于中医基础很弱的学生来说,在短短十几分钟的汇报内,马上发现对组学生存在的问题并不容易,此时就需要教师及时把存在的问题单独呈现给大家,再让汇报组学生对问题进行解释,之后对组学生质疑,这样两组的参与性就很强,而且会在争论中对问题得到深刻认识,即使不能对问题得到准确结论,这时候教师再进行讲解,学生理解起来就非常容易。(4)教师在案例讨论中应该注意弱化自己的主导地位。因为习惯于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往往会不自觉的站在向学生授课的位置,学生也往往不是互相讨论而变成向教师汇报的状况发生。这就背离了CBL教学方法的初衷。讨论不单单是为了得到一个正确答案,关键是在讨论中发现问题: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教师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所以教师一定要退后,让学生成为讨论主体,但又要掌控局面,而不是任由学生随意讨论。这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所以授课前需要对教师进行专项培训。

5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1)案例库的形成。因为刚刚开始,储备案例少,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建成案例库。

(2)师资培训。案例讨论要求教师能够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恰当地就教学内容设计出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要更加敏锐地洞悉学生的想法,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为学生的探索活动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工具上的支持对教师要求很高。目前的师资能力还比较欠缺。需要到外校及本校优秀科室进行学习。提高带教教师能力。

(3)与之相配的学生评价体系配套也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方向。

(4)没有设计相应方案调查学生学习效果。这将是下一步我们要完善的方向。

第4篇

【摘要】创立中医体检新体系,包括中医健康(体质)体检和中医医疗(四诊)体检两大系统,其主要依据为中医体质学及中医证素辨证学,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实现客观化、数字化、精确化诊断以辅助预防、临床和康复等医疗保健行为。

【关键词】中医体检;健康体检;医疗体检;体质;证素;中医软件

近年来,国内一些医疗单位、体检中心开始设立中医体检项目以迎合人们日益提高的健康保健需求。但目前国内外尚无“中医体检”的明确概念,更无标准。某些医院虽然设立中医体检科室,但其体检方法仍为中医医生诊断处方,本质上仍为中医门诊。

目前各级医疗单位、个人诊所、体检中心、健康管理公司、健康会所、康复中心及疗养院等相关单位和部门缺乏具有中医特色的诊断、预防与康复治疗的实用指导工具。所以,创立中医体检新体系势在必行。

1 中医体检概念

中医体检是在充分体现自身“治未病”、“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特色基础上,实现客观化、数字化、精确化诊断以辅助预防、临床和康复等医疗保健行为。

中医体检包括中医健康(体质)体检和中医医疗(四诊)体检两大系统。

中医健康(体质)体检是在中医体质学理论指导下,判断体质类型及定制相应调体保健方案的体检方式。其适用人群为:1、未病-健康人群;2、欲病-亚健康/高危人群/康复人群;3、已病-患病人群。

中医医疗(四诊)体检是在中医证素辨证学理论指导下,通过中医四诊判断症候类型确定“证型”并结合病症推荐常用中药、方剂、食疗、药膳、经络、腧穴等养生保健参考的体检方式。其适用人群为:1、欲病-亚健康/高危人群/康复人群;2、已病-患病人群。

2 中医健康(体质)体检理论依据

健康体检是以健康为中心的身体检查。为了了解受检者的健康状况、早期发现疾病线索和健康隐患,针对未病、初病或将病的健康或亚健康人群的体检,称为“健康体检”。

健康体检能够早期发现疾病和影响健康危险因素。疾病是在损害性因素下发生内部调节机制紊乱的异常生命活动。定期体检,及早发现,可以对抗和抵制其异常活动,避免出现症状时的痛苦。

中医健康体检的依据是中华中医药学会2009年3月26日颁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编号ZYYXH/T 157-2009)。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是我国第一部指导和规范中医体质研究及应用的文件。中医体质学者经过近30年的研究,根据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心理特点及反应状态,对体质进行了分类,并制定了中医体质量表及《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

中医体质[1]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是人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

中医健康体检的目的是判断体质类型,进而为与中医体质相关疾病的防治、养生保健、健康管理提供依据,体现中医学“治未病”的思想,为实施个体化诊疗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3 中医医疗(四诊)体检理论依据

以主诉和伴随症状为中心、以疾病诊治为目的的体检,称之为“医疗体检”。

健康体检为受检者提供检查结果的客观描述和健康隐患的提示,对疾病的进一步检查属于诊治疾病的医疗体检范畴。

中医医疗体检的依据是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6月出版的《证素辨证学》中的《证候辨证素量表》及《证素诊断标准》。

证素[2],即辨证的基本要素。它是通过对“证候”(症状、体征等病理信息)的辨识,而确定的病位和病性,是构成“证名”的基本要素。证,古为,《中华大字典》载“”的含义有:告、验、证、谏、则、候、质、病,共八项。在中医辨证学中就是指证候。素,指本来的、原有的,如素质犹本质,素性犹本性;带有根本性质的物质,如色素、毒素、元素。证与素合为一词――证素,就是证的基本要素,即辨证所要辨别的本质性内容。证素一词,言简而意赅,体现了辨证的实质意义,证素就是构成“证名”的要素。

证素主要可分为病位证素和病性证素。病位主要有心、肺、脾、肝、肾等,病性主要有气血阴阳虚、痰饮水湿、气滞血瘀食积等,总计53项。例如证素为“肝”、“肾”、“阴虚”,则确定的证名即为“肝肾阴虚证”。

中医辨证的思维规律是根据证候,辨别证素,组成证名。以症为据、从症辨证,遵循中医学理论,进行整体综合评判,是中医辨证的原则。证素是构成证的基本要素,是辨证的核心。

中医医疗体检的目的是判断症候类型确定“证名”,进而为与之相关疾病的防治、养生保健、健康管理提供依据,体现中医学“辨证论治”的思想,为实施个体化诊疗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4 中医体检软件设计

中医体检软件包含中医健康(体质)体检和中医医疗(四诊)体检两大系统,软件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界面友好,汉字显示,操作简便。除病患基本资料输入需键盘操作外,主要使用鼠标点击选择即可。数据库设立完全遵照《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证候辨证素量表》及《证素诊断标准》,但数据及算法繁杂,借助计算机软件技术则更加简便、快捷。

5 中医体检步骤

5.1 核对身份及评估

5.1.1 核对病患姓名、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

5.1.2 了解病患有无特殊疾病史,询问症状及不适等。

5.1.3 评估中医体检方式。

5.2 中医健康(体质)体检

5.2.1中医体质检测以问卷形式要求被检者填写,首先行填写前问卷说明。

5.2.2病患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填写中医体质问卷。

5.3 数据处理

5.3.1 根据病患填写内容输入中医体质软件。

5.3.2 体质软件显示体检结论。

5.3.3 记录结论。

5.4 中医医疗(四诊)体检

5.4.1 如果病患有不适主诉及相关病症要求中医调理时,在明确自身体质的基础上进一步行中医四诊检测。

5.4.2 作业人员根据个体病症特征发放不同问卷,由病患完成问卷填写,即问诊诊察。

5.4.3 作业人员将问卷内容输入软件,然后再根据软件提示对病患进一步详细诊察,完成望诊、闻诊、切诊诊察。

5.4.4 作业人员根据软件结论判断中医证型并记录结论。

5.5 体检结论汇总与说明

5.5.1 根据上述结论进行汇总,填写后打印。

5.5.2 向病患进行相关结论及调养方案的详细说明。

6 结语

中医体检要同现代医学体检一样,在充分体现自身特色的基础上,创立中医体检新体系,包括中医健康(体质)体检和中医医疗(四诊)体检两大系统,其主要依据为中医体质学及中医证素辨证学,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实现客观化、数字化、精确化诊断以辅助预防、临床和康复等医疗保健行为。

参考文献

[1] 王琦主编.中医体质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1

第5篇

 

关键词:  实验中医学;案例教学法;教学效果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和内容

在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05级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专业中,随机选取4个班的本科生作为调查对象,共计133人。在“实验中医学”授课活动中,将课程的6个实验分成2个部类。第一部类采用传统教学法,包括“寒冷刺激对心率的影响”、“中医脉图的描记和分析”、“人参煎液抗缺氧时间的影响”3个实验内容;第二部类采用案例教学法,包括“金铃子散镇痛作用观察”、“峻下热结法治疗阳明腑证的机理”、“小青龙汤平喘作用的动物实验”3个实验内容。教师提前1周把收集到与实验内容相关的材料发到每个学生手里,安排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查阅文献和书籍,并保证上课时每个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待课程内容结束后,进行一次总体教学效果评价,最后针对2种教学方法在学生学习兴趣、科学思维、创新能力、团队协作以及精神面貌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价。

1.2  调查方法

    以实验中医学中两种教学法对学生各方面的影响为变量,选取学习兴趣、创新能力、团队精1  对象和方法神、科学思维、艰苦耐劳等指标,在查阅大量书籍和文献的基础上设计完成调查问卷。采用书面调查形式,由任课教师在传统教学方法和案例教学方法完成后发给学生,当场完成、收回。综合4个班的问卷,对两种不同教学方法的效果作比较、分析、评价。共发出问卷133份,收回128份,回收率为96.2%。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案例教学法的基本认识

    从2003年开始在本校中医、针推专业本科教学中开设的“实验中医学”,是本校目前中医学专业课程中唯一的实验课。我们发现,在“实验中医学”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很好地解决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这一问题[1],这同样也是传统中医学教育所面临的难题之一。所以,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已势在必行。因此,我们采用案例和传统教学法进行分类授课学习,通过两者对学生产生的不同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价。结果见表1。表1  对2种教学法基本认识的比较[人(略),n=128]

从表1可以看出,案例教学法无论在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上,还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上,都比传统教学方法起到了更好的作用。

案例教学法改变了学生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教师起到了组织、帮助和促进的作用,学生在课后自行阅读所分发的与实验教学内容相关的文献、材料,并利用业余时间去图书馆或全文数据库检索文献。上课时以小组为单位,选一名代表到讲台上进行自主发言,讲解所收集、整理到的与上课内容相关的知识。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自身阅读实验背景文献资料发现问题和检索文献解决问题,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为各小组所讲解的内容不可以雷同,这就要求学生在课下要收集大量的信息、资料才可以完成任务,而自主发言时,由于越后面的小组所讲的内容要避免雷同而难度也越大,这就促使学生积极举手发言,踊跃参与。而这一切也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这一教学方法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和欢迎,96.2%的学生认同案例教学。

2.2  对案例教学法提高科学研究能力的认识

   

“实验中医学”案例教学法的主要目的是鼓励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充分挖掘学生自身的潜在科研能力。实验过程的分组同样以每4人为1个小组,相互配合、团结协作。但每个小组在实验过程中要完成的任务,已不再简单地是由授课老师在课堂上强调实验目的、原理、方法、注意事项后所进行的相关操作,而是通过自己阅读实验背景资料、查找文献再经过全班讨论、教师点评后进行的实验操作。那么,这一全新的实验过程究竟对学生的科研能力影响如何,我们设置了相关问题进行调查。结果见表2。表2  对2种教学法提高从事科学研究能力认识的比较[人(略),n=128]

表2显示,有92%以上的学生认同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其分析观察、实际动手、科研思维能力及加强团队协作的精神。

案例教学法首先要求学生自行阅读与实验课程内容相关的知识背景、研究现状和科学发展动向。学生在阅读这些内容的过程中,分析相关信息,产生对实验过程中相关步骤要素的疑问,再去自行进行相关文献资料的检索,进而通过阅读分析更多更广的资料信息,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实验过程的感性认识。最后通过课堂发言讨论和教师的点评指导,将所有的信息进行重新整合后,再完成实验的实际操作,最终由感性认识落实到实际动手操作然后升华为理性知识。调查表明,学生在案例教学法的运用过程中,提高了分析观察和动手能力,此外,还进行了大量的文献阅读、分析及整合信息的工作,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对信息的分析整合能力并同时锻炼、提升了科研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除此之外,我们还意识到,案例教学法对于学生的开拓创造能力(认同者占87.79%)和科学语言的运用能力(认同者占71.76%)的培养还有待加强。在调查之外的谈话中我们了解到的原因可能是:学生的基础知识并不扎实,有待进一步的强化,而创造能力除了和基础知识是否扎实有关外,和学生的思维习惯也有关系。

2.3  对案例教学法提高科研素质的认识

第6篇

关键词:中医院校;教学;阶梯式;常态化;评价指标;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4-0267-03

中医学作为一门服务于人类自身的自然科学性质,要求我们医学教育工作者对教学质量保持永无止境的追求。但如何有效保证和持续提高中医学人才培养的质量,一直是困惑高等中医院校的重要问题。国家为持续有力地监控高校教学质量,教育部对各高校教育进行了全面评估,这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持续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作为一种周期较长的外部评价形式,由于其评价范围全面、指标体系复杂、组织实施较为困难等要素,很难高频率、经常性地开展。然而教育质量保证的最根本动力在于高等院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懈追求,故如何充分学习借鉴高等教育评估构建由教研室至二级学院再至学校的阶梯式、常态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对提高持续高等院校教学质量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等教育评估的情况

1.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评估展开的主要模式与经验。由于各国发展高等教育的理念和路径不同,政治经济环境各异,其高等教育评估的方式也具有明显差异性,形成各自的行为模式。概括来说,世界范围内的高等教育本科教育评估,从政府对评估活动的参与度来看,主要有三种模式,即以美国为代表的社会自主模式、以法国为代表的政府集权模式和以荷兰为代表的元评估和以英国为代表的中介评估的政府指导模式。其评估取得的基本经验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国家在高等教育评估的发展方向上应起到充分的主导作用,并将其作为高等教育改革、制订配套政策的重要依据。②教育评估的法制化、规范化、客观化、民主化、多样化、个性化应是基本的发展方向。③在教育评估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各行业学术专家的作用,鼓励、支持、引导学术界自觉为其行业质量承担集体责任。④应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对高等教育质量进行的监督。⑤应逐步构建集高等教育各利益方于一体的立体的教育评估系统,逐步实现评估机构的专业化和评估程序的稳定化。⑥在评估过程中应特别突出对教与学的过程和质量评估的重要性。⑦在开展高等教育评估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国情和各类院校的特殊性和各个院校的个性化。

2.我国高校开展教育评估的现状分析。到目前为止,全国高等院校基本上全部接受了教学评估,从评估的结果来看,大部分院校符合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办学标准,教学评估在教学条件、教学管理、教学档案建设等方面大大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近20年来,我国教育评估研究者对教育评估的本质、目的、对象、性质、基本原则、基本过程、主要类型及其功能与特点、指标体系和评估标准、组织与制度、方法、心理与调控等进行了深入探讨。与此同时,我国先后对不同的本科学校分别进行了本科教学工作的合格评估、优秀评估和水平评估,评估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被评学校明确和端正了办学指导思想,重视对基本教学规律的认识与掌握,理清了教学工作的思路;②促进了高等学校教师队伍教学与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高校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③促进了学校及有关部门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改善了教育基础设施,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改善了办学条件,提高了教学水平;④促进了学校完善、改进管理制度,实现了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不断增强高等学校乃至高等教育发展的后劲。⑤通过本科教学质量的评估,进一步加强了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对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宏观管理和指导。

二、教学质量阶梯式、常态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之必要

无论是世界模式还是中国模式,高等教育评估教学质量评价范围虽全面,但因为指标体系复杂、组织实施较为困难等要素,很难高频率、经常性地开展。因而需要建立一种由低级到高级系统的、以教学为中心,将教学质量作为院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借鉴高校教学评价的基本思路、理念和做法,自觉地建立健全内部教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经常性地开展内部教学质量评价,不断发现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达到持续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如此可将不定期评估转为定期评价。构建由教研室至二级学院再至学校的阶梯式、常态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对提高持续高等院校教学质量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教学评价阶梯化内涵。“阶梯式”目前尚未明确定义,可理解为事物由较低层次逐渐向较高层次递进,将其运用至教学评价中意指评价由教研室、二级学院、学校由低至高三个不同层次的评价。

2.教学评价常态化的内涵。所谓教学评价常态化,是相对于教学评价的非常态化开展而言的,是指高等院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将教学质量作为院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借鉴教学评价的基本思路、理念和做法,自觉地建立健全内部教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经常性地开展内部教学质量评价,不断发现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达到持续提高教学质量目的而进行的内部质量控制过程。所以,对于“教学评价常态化”内涵的把握,有四个层次的理解:①高等院校首先要有以教学为中心、将教学质量作为生存发展的生命线、主动开展内部质控的强烈意识。②要逐步建立健全内部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机制。③在行动上要经常性地开展质量评价活动。④在效果上对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要有效解决,这也是常态化开展教学评价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中医院校教学评价常态化的特点。中医学与现代医学构成我国医疗卫生的主体框架,两者均能为患者提供有效服务,然而两者的特色亦非常鲜明。中医的生命力在于临床疗效,强调正确理论指导;强调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强调读经典、做临床、跟名师、学名医;强调建立中医的辩证思维方式,用中医的思维方式去解决临床问题等。

三、具体实施方案

1.指导思想。构建中医院校教学质量阶梯式、常态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在于为中医院校教学及其管理引入新的教学评价方法和手段,完善教学的监控和常态化评价制度,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中主要遵循以下几方面:①继承高等教育评估的指导方针。应用新的评价指标体系开展教学评价活动,要继承和贯彻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重视评价本身的导向性、诊断,目的是通过评价,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②突出中医特色。新的教学质量常态化评价指标体系,既要考评普通意义上的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一般特性,又要充分体现培养对象为中医这一传统医学的本身的特点与规律。③能客观反映当前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医学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无论是国际的、国家的都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作为反映、引导、落实这些新变化、新要求、新趋势的有效手段之一,床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自身应首先作出相应改变。因此,新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能较好地反映出这一趋势和要求的重点内容。④评价指标的易操作性。指标体系中所设置的指标、考评的方法要注意能反映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方面。在具体评价的过程中,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应充分体现简单易操作的特点,降低评价活动的难度,减少评价专家的工作量,为常态化开展评价活动创造条件。

2.评价内容。中医院校教学质量常态化评价内容:二级学院设置满足教学任务要求的情况、图书情报及信息检索的教学资源量、使用便利性、师资队伍结构、学科专业网站建设及学员使用情况、教材、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质量、学员满意率调查、领导重视程度、教学奖惩制度、组织机构、规章制度健全程度及落实情况、教学档案完整性及归档及时性、师资培养、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等。

3.步骤与方法。①文献调查。界定教学评价阶梯式、常态化等相关概念;解析中医学院各层次学生培养目标;收集目前已有的中医学院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同类指标进行归纳整理;通过因果分析图法,对中医学院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汇总归类。②遴选评价指标。在进行文献调研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通过目标分解和归类合并,结合教学评价常态化的内在要求,对中医学院质量常态化评价指标进行设置;遴选指标,初步形成中医学院教学质量常态化评价指标体系。③专家论证与深度访谈。通过Delphi法、层次分析法等,对拟定的临床教学质量常态化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专家论证与专家的深度访谈,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系数以及评价标准。④体系设施。在中医院校内设施该阶梯式、常态化评价指标体系。⑤结果汇总、分析及形成报告。对相应结果进行汇总,数据统计分析,并形成相关报道。⑥总结。总结经验,弥补不足,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

四、中医院校开展教学评价常态化的意义

常态化开展高校内部的教学工作评价,是高等院校注重内涵建设的具体体现。它符合了高等教育重在提高质量的时代要求,对于进一步确立院校内部二级教学单位在教学管理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转变教学管理模式、明确各级教学管理部门职责、引导基层教学单位建立更科学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定期审查教学质量、总结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时整改,有重要意义。故这要求我们中医教育工作者必须注重中医教学质量的持续培养,建立一个符合中医特色的常态化教学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李慧仙.我国高等教育评价指标体系问题与对策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3,(4):27-28.

[2]王云贵.高等医学课程模式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第7篇

【关键词】痹证;中医辨证;针灸;药物治疗;针药结合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3)19-0014-02

痹证属于中医科常见、多发性疾病之一,大多因受到外界风寒、冷气侵袭机体,造成经脉痹阻、气血不畅等。I临床上以四肢乏力、关节酸痛、病情反复为主。对于其治疗一直是临床医学界探讨的热点,尤其是针灸、中药在痹证治疗上应用较为广泛,也便于患者接受。近些年来,一些临床专家采用针药并用的方式治疗痹证,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缩短了治疗时间及改善预后等。

1 针灸、中药对痹证的治疗作用

1.1 针灸对痹证的治疗作用针灸是中医治疗疾病常用的一种方式,由于痹证患者经脉阻隔、气血不畅,而针灸恰恰可以疏通经脉,改善机体的血液循环,提升痛阈的敏感度,以此释放镇痛物质来完成。痹证因病因不同,配穴刺法也有所不同;因病情程度不同,针刺深浅也有所不同。对此需要辩证治疗。艾灸是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治疗方法,一般通过艾炷燃烧产生的热渗透作用及艾叶燃烧时发热产生的光谱效应而发生作用。艾炷燃烧的能谱一般为近红外波段,它可以透过机体皮肤,也就是深层组织,提高各种有益分子活动的平均动能。由此,可以起到疏经活络、化瘀止痛的功效,尤其对治疗风寒湿痹的效果最为显著。

1.2 中药对痹证的治疗作用 中药在治疗痹证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科学、合理的方法对疑难疾病进行治疗或身体保健。中药治疗疾病的最大功效就是调节机体的平衡、扶正祛邪,让患者的身体重新回到阴平阳秘的状态。我国中医学家大多认为对痹证采用中药治疗,效果最显著、毒副作用最低,因此受到临床医学界的青睐。在治疗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医生如何针对患者的病症,应用合适的中药及剂量。痹证被魏品康教授归为“久痛多瘀,久痛入络,久痛多虚,久必及肾”,对此,应切实抓住以上四点,合理选择药物。现在中药治疗痹证的处方、方法比较多,有专方,也有中成药。

1.3 两者单用的不足之处分析我国现在中医治疗痹证的方法,大多以单用为主,但在长期实践环节上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单独应用针灸治痹,在治疗症状轻、病程短的痹证方面效果显著,并且不易复发。对于病程长、病症重的痹证患者而言,针灸可以起到短期的治疗效果,但比较容易复发,这是由于病重的患者病邪已经深入脏腑,而针灸疗法调节机体的脏腑功能由患者功能状态决定。因此,单独应用针灸治痹无法在短期改善患者的脏腑功能。

中药治疗痹证的临床优势上文已经叙述,其最大的问题就是无法掌握中药的不确定因素,这对临床医生、药剂师的技术要求非常高,不可出现一点偏差。同时治疗周期长也是一大挑战,由于药液从吸收到发挥作用需要一段时间,如果不坚持服药,就会前功尽弃,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不小的心理压力。

2 针药结合治疗痹证的作用

2.1 针药结合治疗痹证的优势在中医治痹上,针灸疗法、药物疗法是中医师最常用的两种方法,在分析以上两种方法单独应用的缺点之后,将其联合应用已经成为现今临床医学界寻找治疗方法突破的方向。临床发现,将这两者治疗方式有效结合在一起,能够显著地缩短治疗痹证的疗程,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原因主要是这两种治疗方式发挥了协同作用,取长补短。针灸疗法可以直接作用到机体腧穴上,疏通病痛局部经络与气血,推动中药加速进入病患处,有导引的功效;另外一方面,针灸的优点是见效短,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从心理上缩短了病程。中药通过调整机体的脏腑阴阳、扶正祛邪及气血运行等方面,一步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祛除病邪,让患者的身体重新回到阴平阳秘的状态,巩固治疗的效果。在治疗痹证过程中,医生在治疗初期以针灸疗法为主,在治疗中后期以中药为主,这样的辩证治疗可显示出中医治病的特色。

2.2 针药结合治疗痹证的最新进展针灸加中药治疗痹证的独特疗效,现已被各大新闻媒体报道,也有相关论文专门介绍针灸加中药治疗痹证的方法、效果,已经成为中医理论界探讨、研究的热点话题。张燕霞将痹证划分为湿热阻络、寒湿阻络、寒热错杂、瘀血阻络等型,采取针刺、外洗及中药内服的方法,治疗214例患者,其中治愈100例,显效60例,好转40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93.5%。张吉教授对痹证针药并用的方法进行细化,中药治疗划分为行痹的治疗、痛痹的治疗、着痹的治疗、三痹同治法、热痹的治疗;针灸治疗第一步:以壮督兴阳、扶正祛邪、祛风胜湿为法,第二步按病因辨证取穴法,第三步局部取穴或邻近取穴,这些治疗方法,可以加速机体的局部组织新陈代谢、缓解患者疼痛。

3 展望一针药结合治疗痹证的发展趋势

从以上探讨中,针灸药结合治疗痹证所取得的效果比较显著,解决了长期困扰患者的疼痛顽疾,相比于单独应用外治法、针灸疗法、饮食疗法、中药治疗,其作用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该种方法的研究及临床应用仍然处在初级阶段,没有系统的理论支撑。由此可以预期,针药并用治疗痹证的方法在理论上将会有着更多的突破,将科学化、系统化地呈现在人们眼前,为以后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治疗方法上,相信在众多中医学家的努力下,势必会有一个科学、有步骤的治疗方法,统一现在比较混乱的治疗方法;由于药物治疗中的川乌、草乌、附子等中药材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会给患者带来一些损伤,因此将来的中药成分中,将会减少该类影响机体健康的药材。从以上的论述中,针药结合治疗痹证的最大优点就是以调节阴阳、补益气血、散瘀通络为基础,祛风胜湿、散寒蠲痹为主导,并以扶正祛邪为治疗宗旨。对于重症患者,则最好经过8个月左右时间的治疗,以期能恢复患者正常生活。

中医学博大精深,其治疗疾病的宝库需要我们认真探索,可以预料将来治疗痹证这类较易反复发作的疾病会有非常大的开发潜力,统一治疗标准仍需我们后来者积极探索。

参考文献

[1]葛元靖.中医药治疗痹证的点滴经验[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7,9(1):65—66.

[2]赵欲晓.浅谈《内经》中有关痹证的针灸治疗[J].针灸临床杂志,2009,18(11):178—179.

[3]方勇飞.戴裕光教授治疗痹证经验[J].中国中医急诊,2008,17(01):65—66.

[4]武峰,李宇欣.魏品康运用对药治疗痹证经验总结[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8):89—90.

[5]雷正科,雷洪涛.娄多峰教授治痹病经验撷英[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2,12(2):112-113.

[6]田宁.热敏灸疗法在痛症中的临床应用[C].针灸治疗痛症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2009:315—316.

[7]何卫国.中医诊治痹证的几点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1(10):193—194.

[8]王晓丽.许彭龄治疗痹证经验[J].中医杂志,2007,12(7):133—134.

[9]张燕霞.基于文献的骨痹证治规律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263—264.

第8篇

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的薄弱环节,而中医院校更为明显。为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从2003年开始,本校在中医、针推专业本科教学中开设“实验中医学”课程。我们通过引入哈佛大学的“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现将几年来的教学效果总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和内容

在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05级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专业中,随机选取4个班的本科生作为调查对象,共计133人。在“实验中医学”授课活动中,将课程的6个实验分成2个部类。第一部类采用传统教学法,包括“寒冷刺激对心率的影响”、“中医脉图的描记和分析”、“人参煎液抗缺氧时间的影响”3个实验内容;第二部类采用案例教学法,包括“金铃子散镇痛作用观察”、“峻下热结法治疗阳明腑证的机理”、“小青龙汤平喘作用的动物实验”3个实验内容。教师提前1周把收集到与实验内容相关的材料发到每个学生手里,安排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查阅文献和书籍,并保证上课时每个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待课程内容结束后,进行一次总体教学效果评价,最后针对2种教学方法在学生学习兴趣、科学思维、创新能力、团队协作以及精神面貌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价。

1.2 调查方法

以实验中医学中两种教学法对学生各方面的影响为变量,选取学习兴趣、创新能力、团队精1 对象和方法神、科学思维、艰苦耐劳等指标,在查阅大量书籍和文献的基础上设计完成调查问卷。采用书面调查形式,由任课教师在传统教学方法和案例教学方法完成后发给学生,当场完成、收回。综合4个班的问卷,对两种不同教学方法的效果作比较、分析、评价。共发出问卷133份,收回128份,回收率为96.2%。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案例教学法的基本认识

从2003年开始在本校中医、针推专业本科教学中开设的“实验中医学”,是本校目前中医学专业课程中唯一的实验课。我们发现,在“实验中医学”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很好地解决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这一问题[1],这同样也是传统中医学教育所面临的难题之一。所以,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已势在必行。因此,我们采用案例和传统教学法进行分类授课学习,通过两者对学生产生的不同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价。结果见表1。表1 对2种教学法基本认识的比较[人(略),n=128]

从表1可以看出,案例教学法无论在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上,还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上,都比传统教学方法起到了更好的作用。

案例教学法改变了学生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教师起到了组织、帮助和促进的作用,学生在课后自行阅读所分发的与实验教学内容相关的文献、材料,并利用业余时间去图书馆或全文数据库检索文献。上课时以小组为单位,选一名代表到讲台上进行自主发言,讲解所收集、整理到的与上课内容相关的知识。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自身阅读实验背景文献资料发现问题和检索文献解决问题,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为各小组所讲解的内容不可以雷同,这就要求学生在课下要收集大量的信息、资料才可以完成任务,而自主发言时,由于越后面的小组所讲的内容要避免雷同而难度也越大,这就促使学生积极举手发言,踊跃参与。而这一切也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这一教学方法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和欢迎,96.2%的学生认同案例教学。

2.2 对案例教学法提高科学研究能力的认识

“实验中医学”案例教学法的主要目的是鼓励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充分挖掘学生自身的潜在科研能力。实验过程的分组同样以每4人为1个小组,相互配合、团结协作。但每个小组在实验过程中要完成的任务,已不再简单地是由授课老师在课堂上强调实验目的、原理、方法、注意事项后所进行的相关操作,而是通过自己阅读实验背景资料、查找文献再经过全班讨论、教师点评后进行的实验操作。那么,这一全新的实验过程究竟对学生的科研能力影响如何,我们设置了相关问题进行调查。结果见表2。表2 对2种教学法提高从事科学研究能力认识的比较[人(略),n=128]

表2显示,有92%以上的学生认同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其分析观察、实际动手、科研思维能力及加强团队协作的精神。

案例教学法首先要求学生自行阅读与实验课程内容相关的知识背景、研究现状和科学发展动向。学生在阅读这些内容的过程中,分析相关信息,产生对实验过程中相关步骤要素的疑问,再去自行进行相关文献资料的检索,进而通过阅读分析更多更广的资料信息,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实验过程的感性认识。最后通过课堂发言讨论和教师的点评指导,将所有的信息进行重新整合后,再完成实验的实际操作,最终由感性认识落实到实际动手操作然后升华为理性知识。调查表明,学生在案例教学法的运用过程中,提高了分析观察和动手能力,此外,还进行了大量的文献阅读、分析及整合信息的工作,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对信息的分析整合能力并同时锻炼、提升了科研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除此之外,我们还意识到,案例教学法对于学生的开拓创造能力(认同者占87.79%)和科学语言的运用能力(认同者占71.76%)的培养还有待加强。在调查之外的谈话中我们了解到的原因可能是:学生的基础知识并不扎实,有待进一步的强化,而创造能力除了和基础知识是否扎实有关外,和学生的思维习惯也有关系。

2.3 对案例教学法提高科研素质的认识

学术跟科研是密切相关的,其中从事科研工作人员的素质——科研素质至关重要。科研素质包括:科研意识、科研兴趣、科研方法、科研习惯、科研精神等内容。我们针对科研素质设置相关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并从中选取最能集中体现科研素质内涵的“科研精神”作为主要的衡量指标,力求能体现学生对在“实验中医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是否能提高科研素质的相关认识。调查显示,83%以上的学生认为在“实验中医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更有利于提高尊重他人和实事求是这两项素质的培养。见表3。表3 对2种教学法提高科研素质认识的比较[人(略),n=128]

尊重他人和实事求是不单单是科研精神,更是一种学术道德。我们培养的大学生应以遵守学术道德为准绳,坚持公开、公正、科学严谨的研究原则,以正确的学术道德准则武装自己的大脑。这一准则从整体上和案例教学法所体现的公开性、科学性和实用性是不谋而合的。学生在进行背景资料阅读后,要商讨出第二步文献检索要完成的内容,就要开展4人一组的团队讨论,各抒己见。这就要求各组员要尊重他人意见,并归纳、汇总形成统一的见解。当然,这在其后的课堂讨论和实验过程中亦有体现。至于其后,因为课程最终要求学生把所有经过阅读、分析、整合的感性资料通过实际实验操作表现出来,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在寻求资料的过程中实事求是,而且在实际操作中更要实事求是,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然而,通过调查我们也发现,在提高科研信心(认同者占77.86%)和承受挫折能力(认同者占62.60%)方面,案例教学法并没有使其得到很好的解决。原因可能是当今各大高校对于学生科研素质培养的力度还不够,并且当代大学生自身素质中抗挫折能力普遍较差。

3 讨论

通过案例教学,98.44%的学生反映这种教学方法提高了学习兴趣,92.37%的学生认为有助于科学思维的培养,97.71%的学生认为有助于实验操作能力的提高,97.71%的学生认为观察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除以上列出的各项重要指标外,当问及学生对于案例和传统教学方法的喜好时,72.3%的同学表示更喜欢案例教学法的授课方式,70.9%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对于科研人才的培养更有利,80.6%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更有助于掌握实验研究方法。但同时也有68.7%的同学反馈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传统教学更具有优势。

综上所述,案例教学法具有较强的能动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兴趣中获得知识,同时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从而印象深刻。讲课过程形象、生动、活泼,在轻松的环境里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注重对于知识的运用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由于学生自身因素等原因,在操作过程中也不免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传统教学注重理论教学,内容虽相对枯燥、乏味,但由于老师可以把握主导方向,对于基础知识的讲解会更为详细,内容更加丰富,学生也更易掌握。今后,两者该如何取长补短,以更有利于学生的培养是我们此次课题中最值得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第9篇

现将20*年高校“以毕业研究生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教师进修班”(以下简称“教师进修班”)结业考试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外语考试语种和学科综合考试学科范围

1、外语考试主要语种为:英语、日语、俄语、德语和法语,由参加考试的教师任选一种(外语专业的教师任选一种第二外语)。

2、学科综合考试学科(一级学科)共43个:

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含文艺学、汉语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语言文学、艺术学、历史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含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与高分子化学、应用化学)、地理学、生物学、机械工程、冶金工程、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作物学、植物保护学、畜牧学、林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与卫生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音乐、地质工程、矿业工程、力学。

二、报考人员范围和条件

参加高校“教师进修班”学习并已完成第一阶段规定的全部课程或主要课程学习,要求取得高校“教师进修班”省级结业证书的人员。

三、考试时间和地点

1、考试时间:外语考试:20*年11月5日(星期日)上午9:00?11:30;学科综合考试:20*年11月5日(星期日)下午2:00?4:30。

2、考试地点:*工业大学。

四、报名工作

考试报名及考务工作,省教育厅委托*工业大学人事处具体实施。

1、报名程序:

(1)应试教师向所在学校师资管理部门(人事处或教务处)提交本人填写的《*省高校“教师进修班”结业考试报名登记表》(以下简称《报名登记表》)、相关证明(进修学校颁发的结业证书或进修学校研究生处出具的《“教师进修班”学员全部课程或主要课程学习成绩登记表》、3张两寸近照(照片需贴在《报名登记表》相应位置)。

(2)各校师资管理部门(人事处或教务处)负责对应试教师进行资格审查,并按《*省高校教师进修班结业考试报名汇总表》进行汇总和录盘(按EXCEL格式)。

2、20*年“教师进修班”结业考试不收取报名费。

第10篇

目前计算机技术已经应用于人们的生活、教育、军事等各个领域之中,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是由我国教育部考试中心主办的全国性计算机水平考试。云南中医学院从2013年开始设立考点,近年来每年都有4000多人报名考试,覆盖周边多所院校的学生。由于每次报名的时间段很短,每次的考务报名工作量都很大。为此我们必须准确高效的做好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报名工作和后台管理工作,建立以人为本,便于操作的网上预报名系统。前些年,由于考试中心下发的报名系统现采用 C/S架构的手工填报名方式,再到现场查看修改考生信息,虽然安全性较高。但是在报名过程中就会出现很多问题:第一,考生必需到考务办公室现场排队报名,费时费力。第二,查询和录入报考信息效率较低。第三,考生照相、交费、报考信息查询打印不便。为此需要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计算机预报名系统,以解决这种集中式的报名方式,只需要管理人员开启报名批次后,考生可以用个人电脑甚至智能手机上网就可以进行预报名,并将相应的数据保存汇总到考试中心下发的报名系统的数据库中,还可以查询和打印预报名表和准考证等。有效提高了报名的效率,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和节省了学生的时间和花费。为了提高NCRE考试报名工作的效率,促进计算机等级考试管理质量的提升,开发了云南中医学院计算机等级考试预报名系统。

2 系统需求分析

本系统从需求上应具有考生报名注册,考生信息查看、查看成绩;后台管理员对考生信息管理、考生成绩管理、并且将考生的数据导入到Excel表格,以及对考试信息及报名信息的、考试科目管理,常见问题反馈等功能。系统还应符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网上报名系统的规定,满足计算机等级考试网上报名系统信息管理工作的需要并达到操作过程中的直观、方便、实用、安全等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考试报名的繁琐,同时更加方便地进行管理和维护。本系统主要采用SQL Sever及.net相关技术实现,后台服务器运行环境采用Windows Server 2008及IIS,前台客户端采用IE浏览器。

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远程预报名系统的设计功能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Web客户端、服务器端。

Web客户端:主要是通过浏览器对网页进行访问,让学生在网页中查看考试相关内容通知,进行注册、登录。登陆后进行报名,报名成功后自动生成报名表,也可以查看考试成绩等功能。

服务器端:主要是考务管理人员可以对学生信息管理、考生成绩管理、考试公告、考试科目管理、常见问题反馈、也能实现对数据的导出功能。

2.1 首页:首页主要是默认的页面,包括注册,登录,查看考试公告、报名流程。

2.2考生子系统:未注册的考生进入注册页面进行注册,注册后进入考生基本信息页面填写信息,包括姓名、证件号、性别、生日、登录账号、W历、电话号码、电子邮箱等,填写完后保存并提交审核,信息管理员审核后报名成功。

2.3管理员子系统:管理员进入管理系统,可进行考生信息管理、考试公告管理、考生成绩管理、系统管理、常见问题管理等。

3 系统设计

3.1功能模块设计:该系统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的到的功能架构图,如下图所示。

3.2数据表结构设计:经过上述的设计,现将以上的数据库概念结构转化为数据库系统所支持的实际数据模型,也就是数据库的逻辑结构。然后对数据表的字段和字段类型进行定义,分别设置表中字段的类型、约束、取值等属性。如:考生信息表的字段有ID号、用户名、密码、性别、姓名、拼音、出生日期、证件类型、证件号码、昵称、问题答案、联系电话、联系电话、电子邮箱、报考类型、相片、考区、成绩、准考证号等,其他表字段限于篇幅省略。

3.3界面设计

3.3.1首页界面

首页主要是查看考试公告以及注册登录,首页界面下图所示。

3.3.2考生登录考试报名界面

考生登录是已经注册过有账号的考生,他们可以直接输入账户和密码直接登录,登陆后就跳转到学生填写报名信息页面填写完整报名信息进行报名。报名界面如下图所示:

3.3.3考生查看报名信息界面

已经成功报名的考生可以通过查看报名信息界面查看相应的报名信息。

3.3.4用户信息管理模块界面及报考信息管理模块界面

主要是查看及编辑考生的基本信息及报考信息,其中用户信息管理模块界面如下图所示。

4 总 结

云南中医学院计算机等级考试远程预报名系统,是针对云南中医学院计算机等级考试报名而开发出来的辅助系统,是基于B/S模式的一个预报名系统,其主要是对考生用户信息管理、考试报名信息管理以及考试报名信息咨询交流三大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而进行开发。

本系统的设计经过充分的需求分析后,再经过系统设计进一步深入到详细设计,以及最后经过测试,最终开发了云南中医学院计算机等级考试远程预报名系统。另外,虽然本系统在开发过程中一定程度考虑了系统操作界面的简洁性、易用性及安全性,但是由于时间及水平有限,系统的美观、安全及功能等方面还有待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韦妍.基于 B/S 模式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报名系统[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4(1):33-36.

第11篇

在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历史长河中,传统一直在以自身的方式延续着。当传统被边缘化甚至异化后,延续传统的方法不可避免地受到冷落而难以为继。当人们开始认识到传统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价值时,传统又受到重视。传承,是传统文化生存发展的主旋律。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临床实践经验是其奠基石。学术造诣精湛、实践经验丰富的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继承是中医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加强学术传承方法的研究,在方法上有所创新,提高学术传承的效率和质量,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中医学术传承方式

1.1 师承授受

中医学作为实践性很强的传统科学,在其漫长的继承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教育形式——师承。一直以来,中医学就是以师承方式为主,通过师传徒、父传子的形式,将前论及经验延续至今。虽然唐代政府便设立“太医署”,担任医疗单位和医学教育机构的角色,有的州还建立了地方性医学教育机构,一直到清朝“太医院”,中央政府的医学教育不断发展扩大。但这些教育机构并没有成为中医教育的主流模式,主要的中医教育还是在民间以家传和师带徒的师承形式或自学等方式进行。

所谓“古之学者必有师”,我国历史上的名医绝大多是通过这一途径造就的。如张仲景师从张伯祖、李东垣师从张元素、金代名医刘完素的私淑弟子有张从正、葛雍等。清朝有资料记载的有拜师或授徒经历的名医更是数不胜数。仅拿一县来讲,《孝义县志》记载:“全县中医师承方式有二,一是祖辈相传,一是师徒相授,间有自学成医者。祖辈相传,在境内著名者有沈士廉(梧桐人),从清道光三十年(1850)其高祖沈作极始,至其子沈鸿仪,六代相传;张正元(下堡人)五代相传;冯芝馥(石像村人)四代相传,田春龙(田家庄人)、刘天栋(岭北村人)三代相传。这些中医世家代代在前辈的指导下,饱览家藏医学经籍,悟领医中妙绝,在中医医术方面各树一帜。师徒相授:清末至民国初,境内有10多位名老中医收带徒弟,如李映官(司马村人)儒士出身,自学成医,慕名求学者甚多。他精选医学典籍,制定教规,依他所编医学入门三十六字歌诀(先读汤头药性,继学脉诀针灸,余读内经注释,再学诸医细究,着意修行斯道,潜心细下功夫)而施教。名中医赵明瑞是其高徒之一,并著有《金匮发挥》一书。”[1]一个县中有记载的祖传或授徒医家就如此之多,可见师承教育的确非常兴盛。

1.2 学校教育

我国医学教育的端倪见于战国至秦汉时期。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脉法》开篇即称“以脉法明教下”。《脉法》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由于当时尚无医学官学教育的记载,而且在春秋时期,官学教育由于王权衰落而逐渐趋于衰落,文教官员流于四方,形成“天子失官,学在四夷”[2]的现象。这部《脉法》当为战国至秦汉时期的私学教材,或可以推论当时已有学校性质的医学教育。

公元443年,南北朝刘宋王朝皇帝刘义隆采纳名医秦承祖“置医学,以广教授”的建议,创办医学教育机构,这是我国最早由国家创办中医学教育的开始。唐朝在公元624年正式设立“太医署”,包括行政、教育、医疗、药学四科,明确规定组织编制、医学分科、课程设置、学生成绩考核等制度,这种由国家创办、太常寺领导、太医署管理的中医教育机构是世界上最早的医学教育机构,比欧洲意大利于公元872年创立的萨勒诺医学校早200多年。

我国医学教育在宋朝逐渐成熟。北宋继承唐朝医学教育制度,设置专门的医药教育机构“太医局”,大力发展医学教育,并开展实验教学。据《元丰备对》记载:“太医局九科,学生额三百人,大方脉一百二十人,风科八十人,小方脉二十人,眼科二十人,疮肿兼折疡二十人,产科十人,口齿兼咽喉科十人,针灸科十人,金镞兼书禁科十人。”明清时代,由太医院兼管国家医学教育,主要是为太医院培养医药专门人才。地方医学教育机构在明清时代设置较为普遍,各府州县均设“医学”,主管地方各级医药行政及医学教育。纵观古代官方医学教育,因其办学规模小、医学生数量少,始终未能在医学教育传承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其改变传统的培养模式,对中医学的发展具有规范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医学的发展。

近代中医学校的创办开始于1885年陈虬在浙江温州创办的利济堂学校,该校的组织管理和课程设置都已初具近代学校规模。进入20世纪以来,据不完全统计,从到发生,前后创办的中医学校多达80余所,比较著名的有丁甘仁1917年创立的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培养了丁济万、秦伯未、章次公、程门雪、黄文东等一大批名医。建国以来,1956年国家决定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建立4所中医学院,并将南京中医学校改为南京中医学院。以后,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中医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在各省、市成立,中医药教育事业得以蓬勃发展。

1.3 家传

《礼记·曲礼》云:“医不三世,不服其药。”可见,中国的世家医学由来已久。在“官守其学”的时代,医学知识可能就是由一些世袭家族来世代掌握并传承的。

当然,世家医学的鼎盛还是在六朝时期,即所谓“门阀的医家”。其中最为显赫者当属东海徐氏。徐氏医学始自徐熙,传至八代,亦医亦仕,史传皆有载,至元、明时犹有余绪,唯不及先世之显。六朝时期,门阀士族势力极重,几乎垄断了大部分的政治权力与社会资源。而世医在这一时期达到最盛,也正是当时的社会形势在医学史中的一个反映。

1.4 文仕通医

范仲淹有云:“不为良相,则为良医。”这句名言折射出古代读书人选择生活道路的两个不同取向。历代士大夫阶层本来就有留心医药的传统,正统儒家思想也将医药知识视作“养生奉亲”之术,对这一风气也持肯定和鼓励的态度,认为其符合“孝道”,所谓“为人子者,尝膳视药,不知方术,岂谓孝乎”(《北史·许智藏传》)。因此,古代士人大多对医药知识有所接触和了解,有些人还会因兴趣所致,深入研读医书,并取得相当的造诣。

自唐代实行科举取士以后,门阀士族对仕途的垄断被打破,随着官员的构成发生变化,门阀士族的势力被不断削弱,大批出身寒门庶族的士子们踏上了“学而优则仕”的道路。与此同时,那些科场失意或无意仕进的读书人往往因迫于生计或兴趣所在,选择混迹于医卜之流,而且随着技术进步和文化发展,书籍也变得越来越普及,也为这些人能够通过读书来自学医学提供了便利。读书士子习医业医的风气在宋代以后变得更为普遍,从而形成了新的“儒医”传统。医学史上,此类“儒医”不胜枚举,远如晋代皇甫谧,金代刘完素、张元素树文仕通医之典范,近如近代章太炎鸿儒而通医、岳美中大医亦大儒等。文仕通医一方面提高了医学领域的整体文化水平,有利于医学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儒家“尊经法古”研究思想被移用于对中医学的研究,在注疏发挥经典著作的同时,束缚了中医学的创新,对中医学理论的发展有消极作用。

2 中医学术传承的特点

2.1 包容性

中医学在其创始形成的过程中就吸收、融合了天下四方的治疗实践,从而充实、完善了自己的学术体系,也使中医的治疗手段显得尤为丰富多样、异彩纷呈。在与外来医学的交流中,中医学也表现出积极吸纳、充分包容的态势。如南朝梁代陶弘景增补葛洪《肘后百一方》、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唐代孙思邀《千金要方》等著作中都引用了随佛教传入的“四大”致病之说,《千金方》中也载有印度传入的药方(如曹婆万病丸、阿迎陀丸之类)。印度的眼科学对于中医眼科学更是影响甚巨,“五轮学说”与“金针拔障术”皆传自印度[3]。五代李殉《海药本草》、元代《回回药方》等均记载有大量的波斯、阿拉伯医药学知识。许多由域外传入的药物,如乳香、没药、苏合香、诃子、胡椒、胡芦巴、藏红花、马钱子等,也在中医治疗中得以广泛应用。

2.2 累积性

中医历史上有很多的学术争鸣,中医学术也在争鸣中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如东汉时出现的《难经》,就表现出对医经家中扁鹊、黄帝两派理论的调和。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一方面撰用医经家的《素问》、《九卷》等,一方面增广经方家的《汤液经法》,呈现出医经与经方的融合。元代朱丹溪的学术本身就有调和金元以来河间、易水两派的倾向。至其后学明代的王纶更明确提出了“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河间,杂病用丹溪”(《明医杂著·仲景东垣河间丹溪诸书孰优》)的会通立场。清代伤寒、温病两派的学术争鸣,最终结出的却是“寒温融合”、“寒温统一”的果实。正因为中医学这种包容性和累积性特征,才使得中医学的知识能够日积月累,随时代推移不断丰富,成为一个蕴藏无尽智慧的伟大宝库。

2.3 变通性

《易传·系辞》曰:“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中医学的发展正是遵循了自然而然、又不得不然的脉络轨迹。无论是“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汉书·艺文志》),分别医经与经方,还是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融合医经与经方;无论是皇甫谧合《素问》、《针经》、《明堂经》为一,还是杨上善分《太素》、《明堂》为二;无论是金元四家各立门户,还是寒温两派分庭抗礼;无论是时时感叹“古方今病不相能”的时方派,还是死死抱定“仲景方为万世之规矩法度”的经方派,其产生和发展都经历了一个自然变通的过程。由此可见,中医学的变通,其根本就在于合乎自然之道,纵有万变,亦不离其宗。

3 中医学术传承的新趋势

3.1 由争鸣走向融合

中医学术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就是中医学术不断由争鸣走向融合,理论(“学”)与技术(“术”)在交互影响中相互促进并结合。

从传说时代开始,中医学术就有东方伏羲(针灸、脉学)与西方神农(药学)的分立,以及其后黄帝岐伯“拟于二皇”的融合。春秋战国时期,则有东方齐派医学(卢医)与西方秦派医学(秦医)的分立和对抗,以及后来在《汉志》“医经七家”中的融合。两汉时期,有“医经”与“经方”的分立,以及汉末张仲景对两者的融合。宋金元时期,又有河间、易水两派的分立与争鸣,以及后来朱丹溪吸收河间“火热论”和东垣“内伤论”而对两家的融合。在明代,滋阴学派与温补学派的争鸣继续推动着中医学术的发展,两家大致各承丹溪与东垣之遗绪,既彼此交锋,又相互吸收。如温补学派的“命门”学说就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丹溪学派的“相火”理论。至清代,伤寒学派与温病学派的争鸣进一步促进了中医理论的创新,叶天士的“养胃阴”理论既是对仲景“存津液”与丹溪“滋阴降火”学说的发挥,也是对东垣“补脾升阳”学说的补充,两家最终也走向了新的融合。晚清以来直到今日,整个中医学面临着与西方医学的竞争。“中西汇通”与“中西结合”又成为几代中医学者为之努力奋斗的方向。

无论未来中医学在“中西结合”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多远,这一思路与构想都充分体现出中医学术传承发展不断由争鸣走向融合的基本规律,而这一规律也是“和”这一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在中医学发展历程中的彰显。

3.2 借助现代科学技术

现代传承研究主要集中在老中医临床经验总结方面。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和现代数学相结合被用来研究专家系统,如电子计算机模拟路志正老中医治疗眩晕经验专家系统、电子计算机模拟赵金铎老中医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经验专家系统等,这些系统主要研究知识的获取、知识的表示、推理和解释。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和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门新兴技术——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KDD)技术。数据挖掘是KDD的一个处理过程,但却是KDD最重要的环节。数据挖掘是从大型数据库中提取人们感兴趣的知识,这些知识是隐藏的、事先未知的、潜在有用的信息,挖掘的知识表现为概念、规则、规律、模式等形式。数据挖掘以融合多个学科、汇总多种方法、处理海量数据、挖掘重要信息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用之整理和挖掘老中医临床经验,采用统一标准的、结构化或半结构化的数据采集平台,实时、客观、全面采集老中医临床诊疗过程中的信息,形成老中医临床诊疗信息库,用数据挖掘方法提炼老中医临床思维模式、诊疗规则,并通过老中医的反馈、验证,从而将专家经验转化成了可供年轻医师随时参考的有价值的知识,加速人才成长。

通过建立数据分析挖掘平台,利用在线分析处理(OLAP)技术,对名老中临床经验中病-证、病-药、病-方、方-证、症-药等规律实时在线分析与展示。借助建立的通用分析工具,通过老中医名、首诊、复诊、年龄、性别,或症-证-病-方-药的任何方面或他们之间的关联等维度的选择,可以方便地对数据进行查询分析和展示[4]。平台的建成使海量数据全部在临床医生的掌控之下,便于临床科研人员随时分析挖掘,使名老中医经验得以展示,年轻医生方便地学习与继承,进而促进中医总体疗效的提高。

4 问题与展望

师授和家传一直是古代中医的主要传承方式,这种方式还有以下几个优点:师承既有利于发挥师徒双方教与学的积极性,又有利于学生学习继承老师独特的经验和学术思想,使中医丰富的学术流派代有传人,延绵发展,形成人才链,更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在临床实践中掌握书本上所无法学到的知识;家传教育的优势主要是习医者从小具有良好的学习环境,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父教子毫无保留,使其尽得家传秘术。

当然,师承教育也有不足之处,即这种教育方式远远无法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且缺乏开拓性与竞争性;另外,师傅的个人言行和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由于师傅知识和思想的局限性,对学生视野仍会有负面影响。不过,作为经验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师承教育对中医学来说还是利大于弊。

建国以来,中医院校大量出现,成为中医教育的主要方式,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在满足群众的健康需求方面作用巨大,但学校教育以系统化和标准化为特点,医学生缺乏名家的口传心授,成才速度慢。笔者认为,把名老中医经验继承工作纳入到中医研究生培养体系是培养合格中医人才、提高中医临床水平的有效方法,对于名老中医经验继承和研究生培养都有深远的意义。因此,把名老中医经验继承工作纳入到中医研究生培养体系,通过中医研究生参与名老中医经验继承工作,既有利于中医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也有利于名老中医经验继承工作的有效开展。

总之,理想的中医学术传承方式应当在规模教育基础上满足特色教育。应用数据挖掘方法如决策树、神经网络技术等研究老中医学术经验,揭示名老中医临床思维模式、诊疗规律和经验,建立中医临床经验的新模式和切实可行的新方法,这不仅有利于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全面继承,而且可以弥补学校教育之不足,使中医药学在优良的传承方式中得以继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山西省孝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孝义县志·卫生志[M].北京:海潮出版社,1992.705.

2 吴树平.十三经(标点本)[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1.1501.

第12篇

1.1基本资料

1.1.1研究对象

某院2013年8月~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并且临床资料完整的前列腺增生患者共107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2例。经实验室病理检查确诊为本病患者,排除恶性肿瘤和其他系统性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在医师的告知下自愿签订了知情同意书。

1.1.2一般资料

观察组患者年龄介于57~88岁,平均年龄(64.2±6.9)岁,病程介于1~8年,平均病程(2.8±1.5)年,患者文化水平为高中及以上者42例,高中以下者13例;而对照组患者年龄介于55~87岁,平均年龄(63.9±6.2)岁,病程介于1~7年不等,平均病程(2.7±1.3)年,患者文化水平为高中及以上者40例,高中以下者12例。可见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以及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较强的可比性。

1.2方法

1.2.1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主要是由某院护士根据医嘱进行密切观察病情、评估训练、饮食指导以及心理护理等措施;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健康教育干预护理,其措施主要包括:(1)入院后护理。由某院专业医护工作者运用中医四诊法(望、闻、问、切)进行病情评估,并结合患者的个体情况制定辩证施护方案。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如进食瘦肉、鱼虾、鸭肉等补肾益气的食物,同时结合中药方剂进行温肾益气、活血利尿,以及利用中医按摩技术来帮助排尿,均可使患者的排尿功能始终保持通畅,预防感染的发生。此外,护理人员还对患者进行具有中医特色的情志护理,在护理工作中,注意观察和了解患者的情志变化,掌握其心理状态,设法防止和清除不良情绪的影响,使患者在治疗中处于最佳心理状态,以利于疾病的康复;(2)手术前护理。医护人员应积极疏导患者的紧张情绪,耐心告知患者有关手术的相关知识。并且可以通过耳针三焦、膀胱、外生殖器、内分泌等相应穴位以充分达到缓解患者紧张情绪的目的,对于保证患者的睡眠质量有重要意义;(3)手术后护理。针灸气海、关元、足三里、合谷、中脘等穴位,或者对天枢、双侧足三里等穴位进行中药胃肠方剂的敷贴或予超声波透入治疗,在有效缓解术后膀胱不稳定所引发症状的同时,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促进患者生理功能的恢复。在患者出院前,对患者开展全面系统的中医健康教育护理知识讲座,使其详细了解各个注意事项,生活细节,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以及对两种护理模式的满意程度情况。

1.2.2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相关文献,采用生活质量综合问卷(GQOLI-74)评定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分值越高,效果越好。而对护理模式的满意度评价以问卷调查形式进行,最后由相关护理人员汇总分析,共设置20个相关问题,每题5分,满分100分,介于90~100分视为满意,介于75~89分视为良好,介于60~74分视为一般,小于60分视为差。总满意率=满意+良好。

1.2.3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x±s)形式表示,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所提高,并以观察组的提升幅度更高,两组间差异比较具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临床满意度比较

统计结果得知,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满意度高达98.18%,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69%(χ2=10.227),两组间差异比较也具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第13篇

关键词:语料库;动名搭配;对比研究;英译中医文本

中图分类号:H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7)01-0106-04

一、引言

Z料库(Corpus)是指为了某种研究目的,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系统收集的语言文集,即大型的书面语和口语的自然语言材料的集合。语料库拥有大量真实可靠的语言材料,能够全面且准确地代表某种语言或某个方面的语言特征,不仅为语言研究提供了广泛的言语素材,同时也促使语言研究方法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在国内外已经成为了翻译研究领域中新兴的研究模式,英国学者Mona Baker在1993年发表了《语料库语言学与翻译研究:启示与应用》(Corpus Linguistics and Translation Studies: Implications and Applications),奠定了“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基础。语料库翻译学以翻译文本为研究对象,从大规模翻译文本或翻译语言整体着手,采用语内对比与语际对比相结合的模式,对翻译现象进行描述和解释,从而探索翻译的本质[1]。语料库为翻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开拓了新的思路,拓展了翻译的研究范围。Baker把为不同研究目的设计的翻译语料库分为三类:平行语料库、多语语料库和类比语料库。Baker认为在这三种语料库中,类比语料库对翻译研究的意义最大。类比语料库是指由不同语言的文本或同一种语言不同变体的文本所构成的语料库,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子语料库。与平行语料库不同,类比语料库的子库之间没有翻译关系,其类比性在于所采语料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平衡性和代表性[2]。通过类比语料库两种文本的比较分析,研究者可以探索在特定历史、文化环境中翻译的规范,发现翻译文本的一些特殊规律,即翻译的普遍性。翻译语言的突出特征是在词汇方面,主要是翻译文本中用词常规化,并出现了新的词语组合。这种新的词语组合正体现了翻译文本中的词汇搭配特征[3]。因此,翻译文本的语言特征突出表现在词汇方面,尤其是词汇的搭配特征,搭配模式的差异能够反映出原生文本与翻译文本的差异。词汇的搭配特征体现了语言形式在语境中所实现的具体意义,真实反映了词汇在语言交际中被经常使用的、习惯性的搭配形式。

近年来,随着语料库翻译学的不断发展,国内外已经出现了开展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文本词汇的搭配特征研究,然而利用语料库对中医英译文本中词汇搭配的实证研究并不多见。中医文本在词汇方面具有很多鲜明的特点,有着大量固定的短语和搭配,因此本文作者利用语料库,对动名搭配在中医英译文本和医学英语原文文本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研究,进而对比分析得出医学文本中动名搭配的规律,旨在为中医文本的英译提供一些参考,即如何在中医文本英译中选择合适的词语进行搭配,发掘词汇搭配对中医文本解读与翻译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和问题

目前国内外对动名结构的研究主要是从文体、语法和语义等方面进行,本文侧重于动名结构在语义方面的研究,即如何通过词语搭配来体现医学语言的特点。

本文致力于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1、医学语言中动名搭配有什么特点?2、英译中医文本与医学英语原文在动名搭配上有什么不同?

(二)语料与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基于两种类型的语料库,即本族语语料库BNC(British National Corpus)和自建的小型中医英语语料库。BNC是目前网络上可直接使用的最大的语料库之一,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当代英语语料库之一,该语料库书面语与口语并用,其光盘版词次超过1亿,其中书面语语料库9千万词,口语语料库1千万词。本文作者自建的中医英语语料库选取《黄帝内经q素问》的三种英译本为翻译英语语料,分别为李照国的译本、Maoshing Ni的译本、Iliza Veith的译本。《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具有的医学著作,反映了从上古时代至秦汉时期的主要医学成就,是最重要的中医典籍之一。《素问》是《黄帝内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系统详尽地论述了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包括阴阳五行、形神关系、藏象经络、病因病理、辨证诊断、预防养生、运气学说等各个方面,直到今天,《素问》仍然是学习中医者的必读之书,也是西方国家研究我国古代文明史和医学史的重要著作。从1925年至2005年之间正式出版的《黄帝内经・素问》有11种不同的英文译本,这些丰富的英语语料为中医英语语料库的建设提供了充分的前提。本文作者选取的三种英译本在译者的背景知识结构、翻译策略以及目标读者等方面各具差异,因此能够比较全面地代表中医英译文本的语言特征。李照国的《黄帝内经》英译本是《大中华文库(汉英对照)》之一,具有学术性和权威性。译者本人以汉语为母语,英语为外语,既是医学博士也是翻译家,有着系统地中医系统理论知识和扎实的英语翻译功底,强调译文的准确性,注重保持原著古朴的风格。Maoshing Ni的《黄帝内经》英译本主要是面对一般英语读者,使用的普通英语词汇较多,语言通俗明白,篇幅也相对较长。译者出生于中医世家,幼年移居美国,长期生活在英语环境中,以汉语为母语,英语为第二语言。Maoshing Ni是在美国行医教学的临床医生,侧重译文的临床使用价值,在译文中引入了许多现代西医概念,旨在用现代的方式解读《内经》。Iliza Veith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史研究所的一名医史学家,英语是其母语。虽然Veith仅仅翻译了《素问》的前34章内容,但其译本是第一部公开出版发行的较为完整的《内经》英译本,以其译文语言流畅、可读性强而受到许多人的推崇,而且该译本目前仍然是国外许多著名大学中国医学史课程的指定读物。

研究分为三步:语料的检索与选择、语料的对比与分析、结果的对比与统计。

首先将所选的翻译英语语料经过文字扫描和格式转换为Word文档,校对后汇总成为一个小型中医英语语料库。为了便于提取研究数据,对语料库进行词性附码标注,并对标注结果做人工抽检,尽可能保证标注的准确性。然后用AntConc软件对自建的小型中医英语语料库进行统计分析,得出高频动词的使用情况,选择其中三个作为分析对象,随机各抽取200组动名搭配,并分析这三个高频动词的搭配使用情况,最后通过BNC语料库进行检索,得出这三个高频动词在不同类型文本中的搭配情况,然后借助统计软件Excel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医学英语和其它类型文本的动名搭配的不同,进而为英译中医文本的词汇搭配提供参考。

三、数据统计与分析

(一)~频的统计

词频是指某一词项或某一类词汇在语料库中出现的总频数,统计词频可以为语篇的文体或者语体特征提供某些参考信息。词语搭配研究的中心应是实词的行为,搭配研究应主要选择实词为节点词进行,功能词或语法词的行为大都已由语法学家作了详尽的描述[4]。因此,本文选择节点词的第一标准就是实词。而且在四大类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中,名词和动词的搭配能力最高,因此进一步将本文研究的节点词界定为动词。英文文本库常用的统计数据包括以下几项:形符(Token)数、类符(Type)数、类符/形符比(Type/Token Ratio)、词长(Word Length)、平均词长(Average Word Length),等等。本文采用WordSmith 5.0对自建的中医英语语料库作了常用参数统计,获取总体统计信息,然后按照词形频率从高到低对该语料库的动词词形进行排列,选取前20个词,其结果见表1。

因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医学英语文本的动名搭配,所以从表格中选择了其中三个与医学联系较为紧密的动词:influences, caused,treating。

(二)动名结构搭配词的提取

用AntConc软件检索自建的中医英语语料库中这三个动词(influences, caused,treating)的搭配,要求搭配词必须是名词词性,而且其充当的句子成分是做宾语。因此,研究时对不符合研究要求的搭配词予以剔除,分别为这三个动词留下符合要求的200组显著性搭配词。因为BNC自带检索数据分析功能,能够选择在不同年代不同体裁文本中的搭配,所以直接把这三个动词(influences, caused,treating)输入BNC中,选取符合研究要求的搭配文本,然后与之前的数据进行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分析。

(三)数据的分析

从表2中发现,动词influence在原生英语语料库中与sphere搭配最多,其次是与decisions搭配,而在翻译英语语料库中与factors搭配最多,其次是与range搭配;从表3中发现,动词cause在原生英语语料库中与trouble搭配最多,其次是与harm搭配,而在翻译英语语料库中cause往往以被动形式出现,与damage搭配最多,其次是与problems搭配;从表4中发现,动词treat在原生英语语料库中与patients搭配最多,其次是与symptoms搭配,而在翻译英语语料库中treating往往以进行时态出现,与disease搭配最多,其次是与pain搭配。

本文研究发现,原生英语语料库中所选的节点词的搭配数目要明显高于翻译英语语料库中的搭配数目,这表明医学英语原生文本在用词方面变化多,用到的词汇量要大于翻译文本,这一点没有超出预料,毕竟英译中医文本多是由译者完成,在用词方面没有原生英语文本丰富。在翻译文本中一些高频词汇搭配的表达方式,一旦被广泛接受,就可能进入目的语,成为多个近义表达式的翻译对应项,因此可以部分证实翻译语言倾向于词汇简化现象。

翻译文本中搭配模式的常规化指的是非典型搭配词在翻译文本中比例较小或没有。非典型搭配词指不是其基本义的,而是修辞性的、俗语的、变体的等的搭配词[5]。本文研究表明,与原生英语文本相比,翻译文本中动名搭配在整体上具有常规化的倾向。以动词“treating”为例,在原生英语文本中该词的搭配词中有不是该搭配词的基本义,而是修辞性搭配词,往往是在口语语料中出现俗语化。但是该词的修辞性搭配在翻译英语文本中未找到,在翻译语料中动词“treat”往往与名词disease的搭配,而且表现为“treating …disease with…”的固定搭配。如将中医术语“寒因寒用”译成“treating cold with cold”就比“using medicines of cold nature to treat pseudo-cold syndrome”简洁得多,而且更加符合英语的语法规则。

翻译文本中异常搭配指的是由翻译引入的外来的不符合目的语常规的搭配,即翻译文本读起来有翻译腔。目前语料库的技术手段还有限,对异常搭配的判定主要是依据人的判断、词典和语料库的查找[6]。因此,对本文选取的三个节点词的搭配是否存在异常搭配情况只能通过人脑来判定。筛查后发现,翻译文本中这三个节点词仅仅只存在少量的异常搭配,而且搭配的名词大多是在原生英语语料中没有对应词的中医术语,这些异常搭配可以不予以考虑。这一点表明,翻译中医文本时受源语影响而产生的异常搭配特征不明显。

四、结论与启示

总结起来,基于语料库的英译中医文本中动名搭配特征的类比研究发现如下:

(1)与其它文本相比,医学语言中的动名搭配更为简炼,被动形式使用较频繁,动名搭配模式相对比较固定,医学词汇的选择体现出医学语言专业性与简明性的特点,搭配结构简单,逻辑性强;

(2)英译中医文本的选词范围较医学英语原文相比有些狭窄,而且节点词对搭配词语的影响程度远远不如目标语,体现出译者翻译时受源语的影响,选词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动词使用上与目标语有差异。

语料库可以为中医文本翻译提供大量真实自然的语言数据,更加客观全面地显示中医英语的特点和内在规律。运用中医英语语料库研究词汇搭配特征,有助于探索中医英语翻译的普遍规律,把握翻译文本自身的特征,为中医英语术语标准化提供事实上的依据。同时,通过检索本族语者的语料库,探索医学英语词汇的构成规律以及习惯搭配,深入挖掘医学英语词汇涵义,可以为中医文本的英译提供新的翻译思路和翻译方法。

――――――――――

参考文献:

〔1〕王克非.语料库翻译学十五年[J].中国外语,2008(6):9-14.

〔2〕Olohan, M. Introducing Corpora in Translation Studies[M]. New York&London: Routledge, 2004:233-250.

〔3〕Toury.G.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 [M].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1995:208-209.

〔4〕卫乃兴.词语搭配的界定与研究体系[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100.

第14篇

[关键词]中医美容 教学方法 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5-0191-02

为了实现中医美容以培养技能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为目的的教学目标,陈旧的“填鸭式”或“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早已不适应中医美容教学的发展。因此,在中医美容教学中,就必须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采用联系的、普遍的、动态的扩散思维方法,熟练掌握和运用中医美容的基础理论知识。通过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和临床案例讨论教学法,提高学生临床实践和能力,实现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的目标。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一个好的授业者,不仅仅是把书上的知识“教条式”的生搬硬套给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理解和熟练掌握每个知识点,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由于中医美容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的一门学科,而中医理论体系在形成时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影响,把哲学观点“整体观念”和“恒动观”运用到中医学中,采用联系的、普遍的、整体的、动态的观点来认识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现象。所以,中医美容教学就必须重视整体性思维方法和动态分析思维的教学方法。

(一)整体性思维方法

整体性思维方法是以整体观念为依据,认识到人体自身的局部和整体是有密切联系的,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生理情况下相互影响,病理情况下相互传变。人和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环境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一个整体。通过透过现象看本质(以表知里),以局部测知整体(见微知著)的整体联系思想认识中医美容所涉及的人体生理以及病理情况,通过这一思想让学生全面、完整的认识疾病的本质。基本步骤有四点:1.运用“四诊合参”望、闻、问、切的方法,结合人体内外的环境,全面、完整的收集病情资料;2.引导学生以整体观念为依据,运用辨证论治的思想,通过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经络、气血津液的辨证统一关系,分析四诊收集来的病理信息;3.汇总于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病势及其病机;4.根据辨证结果指导临床治疗。这一思维方法看似简单,但实际运用时必须熟练掌握人体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经络、气血津液的联系,以及人体各个脏腑组织独特的生理功能和基本的病理变化,才能完整地体现中医美容辨证与论治、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二)动态性思维方法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生理功能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平衡协调过程,同样,强调疾病产生后的病理变化也具有恒动变化的过程。因此,中医美容防治疾病就必须采取动态思维方法,即不断地把握临床患者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细心分析,随时调整治法及用药,而不可死守一法,贻误病情。具体做法是:1.指导学生针对患者当前病理现象进行收集分析,抓住主诉;2.引导收集前期病理资料为当前诊断做参考;3.让学生自主结合当前病理表现及前期资料综合判断、分析、推测病势,防止传变。这一思维方法充分体相现了运动的、变化的恒动观思想。

二、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实践参与能力

前人说“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说明中医美容医学理论必须与临床实践结合的重要性。各种理论知识的熟练运用,只有在长期临床操作的过程中仔细揣摩,反复体验才能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为了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水平,平时的教学就要采取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和临床案例讨论教学法加强学生锻炼。

(一)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problem_based leamenging

PBL)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1]是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引入我国的一种新教学法,近年来受到各大高校的广泛重视。它和传统的“以老师为主体”“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法不同,有教师、学生和问题三个要素,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教学法。这种教学模式把教学放置于和学习内容相关的深刻问题之中,让学生通过分组合作的形式,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整个过程围绕和课堂相关问题,学生自行分组协作,在老师的指导下,指导学生通过预读和查找资料获取信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整个教学模式包括六个步骤:1.根据当堂课程提出问题;2.协调自行分组,并组织分工;3.对问题进行界定;4.探讨、分析、解决问题;5.探讨结果汇总;6.总结、点评与反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并不是说老师把问题一布置,参考书一说,引导作用就完成了,而是老师的指导作用要贯穿于课堂始终,对学生讨论时产生的冷场情况及时地引导和给予启发,对学生提出的新观点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提高学生参与讨论的兴趣。要激活学生已经学过的旧知识,通过自我管理这些知识,互相讨论学到的新知识。要侧重于对整个过程的组织和引导,并及时地反省整个教学实践中的不足之处。而学生在这个学习模式中从问题出现,到解决问题,始终处于主置,全程参与,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有利于临床实践的提高。

(二)临床案例讨论教学法

临床案例讨论教学法[2]是以案例作为教学材料,紧扣教学主体,通过师生的讨论和互答为教学过程,让学生了解和课程主体相关的概念及理论,并培养学生高层次能力的教学方法。通过典型案例的再现,使学生设身处地地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各种各样的临床实际病案的机会。其具体步骤有四步:1.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合适的病案;2.分组分析、讨论;3.讨论结果汇总;4.评价教学效果。它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自主学习、研究学习、探索式学习,从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个挑战。通过有利于学生理解、巩固和记忆知识的病案讨论,既有利于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又能提高学生的实践分析能力。要在中医美容教学中贯彻这一教学方法,教师就必须先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只有自己拥有了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理论知识,才能教好学生。在案例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之间不仅可以互相沟通与交流,还可以增强小组成员之间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小结

本文提出以注重培养学生思维方法和提高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迎合了中医美容市场的需求,以培养技能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目标为方向,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是对新的中医美容教学模式做出的教学方法的完美补充。

【参考文献】

第15篇

白震宁,寇永锋,王健,胡明丽 王洪艳,周雪忠

【关键词】 小肠病;中医疗法;用药规律;证候;数据挖掘

小肠为六腑之一,有着自身重要的生理功能、病机特点及证候特征[1]。中医辨证论治小肠病有其独到优势。笔者重点从中医小肠腑病角度,对小肠病患者的治法及用药规律等进行研究,从中获得一些有益资料,以期为中医小肠病系统的辨证论治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病例来源于2000-2009年间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山西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医院、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7家医院符合小肠病症状诊断及纳入标准的住院患者666例,并按标准纳入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和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的门诊患者247例,共计913例,1 112诊次,其中男性患者459例(50.27%),女性患者454例(49.73%),平均年龄(46.05±18.92)岁。

1.2 研究方法

1.2.1 小肠病症状诊断标准及其依据 通过对100余部中医古籍文献中有关“小肠”内容进行检索整理,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国内期刊(1994-2008年)有关“小肠”文章进行检索查阅,结合当代中医著作及教材(《中医藏象学》、《中医诊断学》、《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等)针对小肠症状及证候的相关论述,并对北京和山西两地22位中医内科及消化病专家进行问卷咨询调查,整理归纳及建立中医小肠病的症状诊断标准:以脐腹部不适为中医小肠病必有症状,以脐周腹部疼痛、胀满、畏寒及大便溏泄、完谷不化、少腹拘急、肠鸣有声、便中带血、大便秘结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符合上述必有症状,且具备2个以上主要临床表现者,并需同时符合文献及专家调查中的小肠病证范畴,即诊断为小肠病。

1.2.2 小肠病证候判定标准及其依据 根据古今文献整理归纳结果、前期研究工作成果[1-2]及专家咨询论证汇总,提出小肠病10种基本证候(小肠实热证、小肠湿热证、小肠气滞证、小肠血瘀证、饮留小肠证、小肠寒热错杂证、小肠津亏证、小肠虚寒证、小肠寒凝证、小肠食滞证)的判定标准[3],供临床调查时参考辨证。

1.2.3 病例排除标准 ①合并有精神类疾病患者,不能配合临床调查的;②伴有各种程度意识障碍的患者,不能配合临床调查的;③合并有严重妇科疾病患者;④合并有明确泌尿系感染、结石及肿瘤等疾病的患者;⑤合并有严重外科急腹症,危及生命者;⑥其他原因不能明确表达自身症状的患者。

1.2.4 病例纳入标准 符合小肠病症状诊断标准,并除外病例排除标准的患者,即可纳入小肠病临床调查。

1.2.5 数据采集、录入及预处理 在编制的“中医小肠病证治规律临床调查表”中填写数据需真实、规范、及时,参与调查人员均为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临床医生,并经过填写培训。利用中国中医科学院建立的个体化中医临床科研信息一体化技术平台,将全部临床病例信息由专人录入结构化“中医临床诊疗信息采集系统”中,并对录入内容及格式进行审核质控。鉴于数据来源不同,可能存在症状、证候、病名、药名等描述同质异义表达的情况,故需采用人机结合方式进行数据预处理,即将录入数据按当前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常用术语进行规范,并将诊断和治法分割成最小术语单元进行分析。通过以上数据平台,建立中医小肠病多维关系数据库,对小肠病症状、证候、治法及用药等要素之间的多维关系进行数据挖掘[4-5]。

1.2.6 数据统计及分析方法 利用中国中医科学院建立的“中医临床要素多维关系查询分析系统”来完成小肠的“病-症-证-药”等多维关系分析,联合利用WEKA、Business Objects等数据挖掘方法。计数资料采用在线分析系统(Online analysis and processes,OLAP)进行描述性统计和频数分析;药物之间的关系采用复杂网络的无尺度网络(Scale-free Network)方法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小肠病常用药物及相互关联

基于无尺度网络方法,根据药物在处方中的使用频次及该药与其他药物相互配伍的关联度,分析中医小肠病的临床常用药物(核心用药)及其大致配伍规律。处于中心部分的无尺度网络图见图1。

图1 小肠病常用药物无尺度网络图

图1中每一味药物与周围药物的连线(数)表示它们关系的权重,线上的数字是同时应用的次数。可以看出,处于核心位置的陈皮、木香、黄连、生甘草、厚朴、白芍、茯苓等应用频率最高,是小肠病的常用药物。

2.2 小肠病主要治法分布

在数据库中有明确治法记录者876例,经统计,小肠病主要治法为理气、祛湿、止痛、调和肝脾、清热、温运祛寒、活血化瘀、平调寒热等,见表1。表1 小肠病主要治法分布表

2.3 小肠病临床用药分布

在数据库中使用中药汤剂者876例,共1 075诊次,其中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分布见表2。表2 小肠病临床用药分布表

2.4 小肠病主要证候用药范围

对913例患者数据进行分析,小肠病证候以小肠气滞(39.21%)、小肠湿热(23.55%)、寒热错杂(13.25%)、小肠瘀血(16.10%)及小肠虚寒(10.30%)所占比例较大,还有小肠津亏、小肠实热等其他证候。见表3。表3 小肠病主要证候用药范围

3 讨论

3.1 小肠病主要治法分析

据临床调查统计,小肠病主要治法大致包括:理气、祛湿、止痛、调和肝脾、清热、温运祛寒、活血化瘀、平调寒热、涩肠止泻、通腑、养阴增液、益气、润肠通便等。其中理气法又包含行气、消胀、降逆等法;祛湿法又包含化湿、利湿、燥湿、渗湿等法;温运祛寒法又包含散寒、温肠、温中、温补脾肾、温化水饮等法;调和肝脾法则又包括健脾、疏肝等。其中以理气、祛湿、清热、温运祛寒、活血化瘀及平调寒热等为核心治法,此与小肠病的病机特点及其演变规律有着密切联系。小肠病虽治法繁多,但结合其病机规律及基本证候[2,6],归纳起来不外以“理气血、调寒热、除湿滞、和肝脾、平阴阳”为基本治则。

3.2 小肠病用药规律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小肠病以陈皮、木香、黄连、生甘草、厚朴、白芍、茯苓等为常用药物。其中陈皮、木香、厚朴均为理气药,陈皮理气调中,木香行气止痛,厚朴理气消胀,且能燥湿散满,三者配伍应用对小肠气滞之腹胀、腹痛有效。黄连清热燥湿,配伍木香为香连丸,对小肠热郁气滞、下利腹痛有效。白芍与甘草配伍则为芍药甘草汤,具有缓急止痛之功,多用于脐腹疼痛症状。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安神之功。上述常用药物与小肠病机特点及其证候规律基本符合。此外,从用药规律也可反映出小肠的某些生理功能特点,如临床常用黄连等清泄之品,此与小肠属阳、为火腑相合;临床多用理气通腑之品,如木香、陈皮、厚朴、枳实、大黄等,说明小肠须以通降为用。

其他常用药物还有延胡索、当归、炒白术、生姜、炮姜、砂仁、炒莱菔子、川楝子、大腹皮、黄芩、法半夏、薏苡仁、花椒、乌药、炒枳壳、枳实、桃仁、党参、乌梅、防风、大黄等。这些理气、化湿、清热、活血、散寒、健脾等类药物,在性味及配伍上基本反映了小肠病机的复杂性、用药的多样性,并与主要证候分布规律基本符合。

3.3 小肠病主要证候用药特征

据统计,主要证候具体用药情况如下:小肠气滞多用厚朴、木香、陈皮、莱菔子、延胡索、大腹皮、川楝子、乌药、炒枳壳等行气理气之品;小肠湿热多用黄连、黄芩、厚朴、陈皮、茯苓、薏苡仁、法半夏、苍术等祛湿清热理气之品;寒热错杂多用黄连、生甘草、炮姜、花椒、乌梅、黄芩、太子参、乌药、法半夏、干姜等寒热互调之品;小肠瘀血多用当归、赤芍、桃仁、大黄、川芎、丹参、郁金等活血化瘀之品,另厚朴、陈皮、炒枳壳、大腹皮、乌药等理气药也常同时应用,可见血瘀与气滞关系密切,活血必先行气;小肠虚寒多用炒白术、甘草、炮姜、党参、太子参、花椒、附子、乌药、小茴香、干姜、吴茱萸、桂枝、高良姜等健脾温肠散寒之品。

3.4 古今小肠病临床用药比较分析

通过临床小肠病证治规律调查,基本归纳出现代小肠病用药规律。同历代医家(特别是宋元明清)用药经验加以对照,可大致得出古今用药之不同特点。

古代用药特点主要是:①运用温热药较多,如丁香、肉豆蔻、胡芦巴、附子、川乌、大茴香、砂仁、吴茱萸、肉桂、荜茇、荜澄茄、小茴香、高良姜、干姜等。②运用温性泻下药亦偏多,如巴豆、千金子、牵牛子、大戟等。③运用利小便药治疗小肠病,如赤茯苓、木通、车前子、石韦、泽泻、海金沙、猪苓、灯心草、瞿麦、滑石、白茅根、赤小豆、竹叶等。④常用祛风药治疗小肠病,如独活、细辛、防风、藁本、蔓荆子、羌活、紫苏等。⑤用补气药或甘温、酸温之品治小肠虚,如人参、黄芪、麦冬、五味子、山茱萸、益智仁、牡蛎、巴戟天等。其形成原因可能一方面是古代气候环境的因素,另一方面与前人重视小肠泌别清浊、主水道有关,小便异常多从小肠论治。现代临床用药特点为:①运用健脾运脾类药较多,如白术、茯苓、砂仁、薏苡仁、苍术、党参、太子参等。②常用理气类药,如木香、厚朴、枳壳、川楝子、大腹皮、陈皮、乌药、炒莱菔子、香附、槟榔等。③用调理寒热药,如黄连、黄芩、炮姜、乌梅、干姜、吴茱萸、花椒等。④用调和肝脾药,如白芍、白术、当归、川楝子、枳壳等。⑤用活血化瘀类药,如当归、赤芍、桃仁、五灵脂、丹参、大黄、川芎等。

古今小肠病用药经比较确实存在某些差异,考虑与中医学理论与实践不断发展、自然气候与环境不断变迁、人体质与身心不断变化等因素有密切联系。我们在汲取前人用药精华基础上,应当努力丰富用药理论及临床用药经验,从而不断提高中医小肠病临床用药和治疗水平。

参考文献

[1] 白兆芝.现代中医小肠病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3-4.

[2] 寇永锋,白兆芝,张润顺.小肠病临床证型研究[J].山西中医,2006, 22(3):51-53.

[3] 白宇宁,白兆芝,张润顺.中医小肠病基本证候和诊断标准的初步制定及其制定依据[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11):813-814.

[4] 张润顺,王映辉,姚乃礼,等.名老中医电子病历中病史动态结构化数据录入规范[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14(3):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