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生态资源价值转化范文

生态资源价值转化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生态资源价值转化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生态资源价值转化

第1篇

[关键词]中药资源;中药资源化学;中药资源循环利用

Research on resources chemistry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and

resources recycling utilization ways and goals and tasks

DUAN Jin-ao*, SU Shu-lan, GUO Sheng, JIANG Shu, LIU Pei, YAN Hui, QIAN Da-wei, ZHU Hua-xu, TANG Yu-ping, WU Qi-nan

(Jiangsu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of Chinese Medicinal Resources Industrialization, and National and

Local Collaborative Engineering Center of Chinese Medicinal Resources Industrialization and Formulae Innovative Medicine,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Nanjing 210023, China)

[Abstract]The objects of research on the resources chemistry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RCCMM) are promotion of efficient production, rational utilization and improving quality of CMM and natural products. The development of TCM cause depends on the efficient utiliz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MM, hinges on the technologies and methods for using and discovering medicinal biological resources, stand or fall on the extension of industy chains, detailed utilizaion of resource chemical components by multi-way, multi-level. All of these may help to the recycling utilization and sound development of RCMM. In this article, five respects were discussed to the RCCMM researches and resources recycling utilization ways and goals and tasks. First,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resource scarcity, discovering or replacing CMM resources, protecting the rare or endangered species or resources. Second, based on the multifunctionality of CMM, realizing the value-added and value compensation, and promoting th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through systermatic and detailed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Third, based on the resource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reducing raw material consumption, lowering cost, promoting recycling utilization and elevating utilization efficiency. Fourth, based on the stratege of turning harm into good, using the invasive alien biological resources by multi-ways and enriching the medicial resources. Fifth, based on the method of structure modification of chemical components, exploring and enhancing the utility value of resouces chemical substances. These data should provide references and attention for improving th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recycling economy, and changing the mode of economic growth of agriculture and industry of CMM fundamentally.

[Key words]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 (CMM) resources; resources chemistry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RCCMM); recycling utilization of CMM

doi:10.4268/cjcmm20151713

中药资源是保障国民健康、发展民族医药产业的物质基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有赖于中药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有赖于药用生物资源可利用物质、潜在利用价值的发现技术和手段,有赖于中药资源类群中资源性化学成分的多途径、多层次、精细化利用和产业链的有效延伸,从而实现其循环利用的资源化学研究和资源产业健康发展的目的,体现资源的可用性、多宜性的本质属性以及资源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

中药资源化学研究的目的是促进中药及天然药物资源的有效生产、合理利用和产业的提质增效。因此,中药资源化学的研究思路将围绕立足于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原则,以寻找发现或人工生产可替代性资源,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和自然药用生物资源;立足于中药资源的多宜性原则,从多途径多层次挖掘和拓展资源经济产业链;立足于资源节约型原则,提升中药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产业化效益;立足于环境友好型发展原则,促进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绿色发展;基于化害为利的资源化策略,研究开发具有药用价值的外来入侵生物资源;基于化学成分结构修饰策略,挖掘和提升中药资源性化学物质的利用价值等几个方面,在药用生物生理生态学、中药及天然产物化学、各类分析化学和生物活性及功效评价等研究方法的支持下,借助现代生物工程、制药工程等先进制造技术,以推动中药资源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中药资源化学及资源循环利用的研究思路与发展框架论述如下。

1立足于资源稀缺性原则,寻找发现或人工生产可替代性资源,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及自然资源

资源的稀缺性是经济学概念,它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能够被人们利用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而人们对物质需求欲望是无限的,这两者矛盾构成了资源的稀缺性。这种矛盾的存在是永恒的,而资源稀缺性将推动资源科学的进步,推动资源节约、资源替代和积极寻求新资源,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同时,资源的稀缺性也是资源评价的重要指标。

1.1从近缘植物类群中寻找和发现替代性中药资源资源的稀缺性是自然资源的基本属性。中药资源的蕴藏量是有限的,随着人口剧增,中药资源的消耗量增加,其稀缺性日益突出,以致许多中药资源类群日趋衰减,甚至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一些自然选育的优良资源种质正在逐步消失或流失,成为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制约瓶颈之一。为了扩大和寻找发现替代资源和新资源,依据“近缘植物中含有相似的化学成分”的植物化学分类原理<sup>[1]</sup>,运用中药资源化学研究思路和方法,通过从自然资源近缘生物类群中寻找发现替代性资源,为珍稀、濒危、紧缺和高含量、低毒性、高附加值资源性化学物质资源的提供替代或补偿,有利于协调中药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有利于促进中医药事业及中药资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2驯化培育和发展人工生产以替代和补偿自然资源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在先贤智慧的指引下不断认识和利用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动物、菌物、矿物等自然资源,保障了民众的健康与繁衍,形成了内涵丰富的中医药资源体系。但部分自然资源品种由于生物种质或生态的脆弱性导致种群衰退、种群数量减少,蕴藏量不敷应用;有些多年生药用生物种类则由于形成药用部位的更替或再生周期长,生物产量难于满足利用需求;有些则是随着人口的剧增和中药工业快速发展的产业需求量激增,出现了竭泽而渔过度利用自然资源的窘境,造成了自然生物的更替周期与利用需求的允收量之间的平衡被打破。迄今,在中药配方饮片和中成药生产使用的近千种药材中,约有30%的种类已由原来依赖于自然资源提供而不得不通过人工驯化、占据大量农田和生产资料发展种养殖生产以替代和补偿资源的短缺,满足人口健康的需求。因此,通过人为活动影响逐渐将某些野生药用生物进行驯化,实施家种或家养以获得所需要的中药资源原料为人工药材资源。

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人工培育药材资源不仅从种类还是数量上来看,均呈现出必要性和迫切性。开展变野生种类为家种、家养种类,发展大规模的种植和养殖生产,以及药用生物资源的野生抚育等研究,可突破传统的中药材生产经营模式,促进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于重建或恢复一些药用生物资源种群的更替和再生与开发利用间的平衡,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缓和人类无限需求与有限资源之间的矛盾,从而推动实施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及发展新兴的中药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

2立足于资源多宜性原则,通过系统性和精细化开发利用,实现资源价值增值和价值补偿,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中药资源具有满足人类多种需求的性能,物质的、精神的和生态的等。由于药用生物资源种类繁多,药用部位不同,新陈代谢产物多样,因而不仅可药用,也可作为化妆品、保健品、健康食品、调味品、环境健康产品、生物农药等资源性产品制造的天然资源原料;中药和天然药物资源的开发也是多层次、多途径的,可开发药物原材料,亦可作为有效部位提取的原料,或作为单体化合物或先导化合物分离以至化合物结构改造与修饰等的重要原料等。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资源的多宜性特点在不断扩展和延伸,自然资源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也在不断提高和拓展。

2.1传统药材的再认识及其新用途、新价值的发现由于科技发展水平和对传统药材认识的局限性,中药材的生产与利用较为局限。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进步,对传统药材有了更为深入的研究与认识。每种中药资源往往具有多种应用用途,既可直接入药,又能从中提取制药原料,或有利于保护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除供药用外,还可用于食品、保健品、日用化工品、轻工业产品、农林产品、园艺产品等的开发。药用动物或植物的不同组织器官及其所含有的资源性化学成分又往往具有不同临床功效、生物活性以及多宜性价值等特点。因此,依据中药资源化学原理和利用策略,开展传统药材的再认识和新用途、新价值的发现研究,提高资源产品的价值和产业化效益,延伸和拓展中药资源经济产业链<sup>[2]</sup>。

2.2多途径开发利用及多层次精细化产业发展以消耗中药资源性原料为特征的中药资源产业属于我国传统特色经济产业范畴,工业化与现代化基础较为薄弱。药材的商品属性为农副产品,未能体现出特色资源的经济性和稀缺性特征;中药饮片的商品属性尽管是药物,但由于缺乏药品应有的、严谨的科学内涵系统揭示和精细化的生产制造和价值展现,仍处于低附加值原材料的状态;以中成药制剂生产为代表的中药资源深加工产业集群近年来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占据我国整个医药产业板块的三分之一,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sup>[3]</sup>。

然而,由于大多数品种的生产仍在遵循较为落后的传统生产工艺和标准在进行,表现出中药资源性原料提取过程转化利用效率低下,功效物质的转移率不高,导致宝贵的化学成分随药渣的排放进入废弃物环节。从中药资源化学的认识角度,更为重要和迫切需要得到中医药行业及其资源科学研究和资源产业领域关注的问题是:中药传统功效的多元化是先辈们长期临床实际的经验总结,每一元功效的实现均有其相对应的物质基础,这为医者处方配伍或是药者辨识其物质与功效之关联带来了诸多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若能集中各方力量和科技资源对常用大宗中药材的多元功效及其物质归属进行系统研究揭示,将为当代社会科学认识和广泛接受中药资源性产品提供有力支撑,也将为中药资源的多途径开发和多层次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尤其是可促进将一味药分解转变为多味药,通过各自的精细化利用形成源自单一药材原料的高附加值产品群,推动中药资源产业向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精细高值型的绿色高效产业发展模式转型升级。

通过科技创新将有限的药用生物资源所蕴含的资源价值潜力充分挖掘和释放出来并有效的转化为生产力,延伸资源经济产业链,提升资源产业价值水平<sup>[4-5]</sup>。

3立足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原则,减少资源消耗,促进循环利用,降低资源成本,提升资源利用效益

随着国内外市场对中药及天然药物资源性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长,利用资源与节约资源、保护资源与开发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实现中药资源的有效供给与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人们树立节约资源的意识,建立节约资源的公约,寻求节约资源的对策,研究节约资源的途径和方法,发展资源节约型社会。随着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也在发生着转变,最终导致循环经济的发展和绿色产业的兴起。循环经济的内涵是减量化、资源化和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绿色产业是基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资源利用合理、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过程安全、无污染的产业。核心内容包括在中药农业生产过程中建立生态中药农业规程,减少资源投入、减少废弃物排放和资源回收利用;在中药工业生产过程中推行和逐步实施工业废水的自然处理技术、水体富营养化的生态处理工程、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处理以及污染治理生物技术等绿色企业标准。目的是推动中药农业、中药工业及中药产品消费等产业链在循环经济理念的引领下走向“绿色”和“无害”,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中药资源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sup>[6]</sup>。

3.1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消耗,节约土地空间和生产力成本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膨胀,与人们的生存和健康息息相关的两大社会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其根本之道和解决之策就是要拥有充足的土地和空间以生产足够的粮食和药物。然而,我国可耕及可开垦的土地面积和水土资源用于粮食生产已显得捉衿见肘,但现实问题是由于中药工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对药材原料的需求量在大幅攀升,种药材与种粮食争夺水土资源的矛盾日益凸显。如何解决这一战略难题,那就是通过切实推进中药材规范化生产(GAP)以有效提升单位面积的产量和药材品质<sup>[7]</sup>。通过对大宗常用中药材以生产区域的科学规划和基地建设,实施机械化、规模化生产,有效提高生产力水平,真正改变目前千家万户、千差万别的生产方式和产品质量,以提升资源的生产效率,节约宝贵的土地空间。提升中药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消耗,节约土地空间可借助的方法是多元的、创新驱动的途径是多样的。诸如,通过加强合成生物学、细胞工程、酶工程等相关学科的科学研究和成果的转化应用能力,大力提升和推广重要资源性产物的工厂化和工业化生产。

在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中,通过现代提取分离、精制纯化等工业技术集成和材料科学的有效运用,通过深加工过程的工程技术革新与工艺条件优化,通过生物活性系统评价,发现药用生物资源的多宜性价值和新用途,实现综合利用,减少资源投入和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提升资源利用效率,节约生产力成本<sup>[8]</sup>。通过适宜技术集成和工艺条件优化,促进药材中资源性化学物质的有效转移和得率提高,减少资源投入;通过对药用生物资源各类资源性化学物质的利用价值不断研究发现,以逐步实现有限资源的多元化、精细化利用,已成为减少资源消耗、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推广模式;通过降低原料成本以提升产品竞争力,实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目标<sup>[9]</sup>。

3.2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节约药材生产,促进循环利用通过药材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减量化使用,可有效改善和减少目前通过大量种植生产药材,再从药材中提取获得某一化学组分或成分而造成巨大浪费的线性生产方式,以有效节约水土资源,实现资源生产和利用效率的提升,促进中药资源循环利用和高效经济产业的发展。

传统中药材除全草类、昆虫和小型动物等以全体入药外,大多药材是取自于植物或动物体的某一部位或组织器官。植物性药材多以其根或根及根茎、叶片、花或花序、果实或种子等;动物性药材则多用其幼角或骨化角或洞角、骨骼、甲(壳)、皮肤及其衍生组织、脏器组织、分泌物或病理产物等。因此,在药材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非药用部位或下脚料常被作为废弃物遗弃或低值化简单利用。例如,中药人参的根及根茎为传统的药用部位,地上茎叶未被重视和加以有效利用。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人参茎叶、花、果序等均含有与人参相似的资源性化学成分,其药用或保健价值均很高。据此人参各组织部位的资源价值得到了充分的释放,人参资源经济产业链得到了有效延伸。人参叶作为新增药材品种也正式被《中国药典》所收录<sup>[10]</sup>。

传统药材的形成具有动态性、传承性的演化特点。面对药材的生产已从采集于自然资源以满足行医者需要发展至大面积规模化栽培生产和养殖,并延伸形成庞大的中药资源经济产业链。在此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传统“非药用部位”被废弃而导致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环境压力,针对传统非药用部位充分挖掘和发现其可用性和多宜性价值,对提高中药资源利用效率,发现新用途,实现物尽其用的目的,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近些年来,由于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传统药用部位及非药用部位资源性化学成分的深入研究,对其科学认识及其资源价值有了新见解和新思路。有些传统非药用部位的资源价值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诸如银杏叶、杜仲叶等逐渐演化为药用<sup>[11]</sup>,成为中药体系中的新增品种。

同时,随着以消耗中药原料形成的产业集群不断扩张和日益庞大,中药资源深加工产业化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水、废气等废弃物大量排入生态环境中造成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但这些由药渣、废水形成的废弃物是基于该品种生产过程未加以回收利用,或未形成循环利用的经济发展模式,未形成有效的再利用资源产业链而言的。就资源学认识角度,废弃物只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若能采用循环经济发展的理念,融入现代科学技术要素,发掘其资源价值并进行有效转化利用和产业化开发,这些产业链环节中产生的废弃物仍然是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的可利用资源,需要全社会和相关行业加以关注和投入。

由此表明,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人们资源观念的更新,资源产业化过程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将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有力推动。通过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实现多学科、多领域适宜技术,尤其是生物工程技术的集成应用,将有效促进中药废弃物中资源性化学物质的转化与转移,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延伸资源经济产业链。针对具有一定资源化潜力的中药废弃物,可通过微生物、细胞、酶等生物转化,发酵转化技术等<sup>[12-13]</sup>;或可采用提取富集、化学转化等适宜技术加工处理,使其转化为利用价值较高的资源性物质,以提高产品附加值,充分挖掘中药废弃物的资源化潜力;或通过技术革新或技术集成,提升资源性物质的利用效率等,实现中药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sup>[14]</sup>。通过倡导和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生产方式,将可在中药资源产业链过程中节约大量的生物资源、水土资源、劳动力资源、环境成本资源等社会资源和生产力要素,将对我国医药行业的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整体提升起到不可估量的战略性贡献<sup>[15-16]</sup>。

4基于化害为利的资源化策略,研究揭示外来入侵生物资源的药用及多途径利用价值并加以有效利用,转化和丰富我国药物资源体系

外来入侵植物(alien invasive plants)是世界各国资源经济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是国家贸易绿色技术壁垒,是实现国家生态安全战略目标的主要障碍<sup>[17-20]</sup>。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及其人员、商贸、旅游等交流的通道和方式的纷繁复杂,以不同目的、各种途径进入我国的生物种类与日俱增。据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调查数据,我国的外来入侵植物共有107种75属,其中约有58%是以食用、药用以及农业、林业生产等目的主动引进或是被动接受的。这些外来生物资源种群中部分已成为经济作物得以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资源价值。许多物种在入境时表现为中性,甚至良性,而当它们离开原来的生态系统后,在新生态系统中缺少了原系统中其他物种和天敌的制约,表现为生机盎然,甚至疯长蔓延成灾,对我国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及人类健康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迫使人们采用强制清除的手段,或是简单、低附加值的利用策略。分析表明,部分外来入侵生物在其原产地就具有药用价值,或是我国药用生物资源的近缘种,有的已经成为常用药材。因此基于中药资源化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开展其资源化利用研究,不仅可拓宽外来入侵生物治理渠道,降低治理成本,变被动防治为主动利用,实现其资源化开发,化害为利,变废为宝<sup>[21]</sup>。

4.1选择为害严重的生物资源类群,开展系统的资源化学研究,为开发利用提供支撑外来入侵生物的资源化可看作一个涉及经济、环境、社会效益等多个目标的连续过程,在其资源化过程中经济效益目标和环境效益目标之间的权衡及其动态演变特性决定着资源化模式及其合理性。因此,依据外来入侵生物的所含物质的化学组成与资源化潜力,可分门别类制定资源化利用策略。如对外来入侵植物可经简单加工处理实现饲料化、肥料化、材料化或直接燃烧等方式的粗放低值资源化利用;针对具有一定资源化潜力的外来入侵植物,通过生物转化等适宜技术加工处理,使其转化为利用价值较高的资源性化学物质,实现其转化增效资源化利用;也可利用化学分离技术获得具有潜在开发价值的资源性化学成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将外来入侵植物资源转化为具有生物功能的资源性化学物质,实现其精细高值资源化利用。最终实现对外来入侵植物的分类、系统利用。充分有效地利用入侵植物将其加工转化,不仅对合理利用生产和生活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而且对能源日益枯竭的今天具有重大意义。

4.2借鉴原产地应用经验,采用多途径利用模式,形成特色资源经济产业调查分析表明,部分外来入侵生物具有一定药用价值的记载。因此,可借鉴该物种原产地及其他民族和区域的应用经验和资源价值,开展验证性和拓展性研究,将其为我所用,丰富中药及天然药物资源宝库。在阐释其药用功效的基础上,揭示其可利用物质及利用途径,从资源植物、药材、饮片、提取物、化学部位、活性化学成分多个层面实现其分级利用与产业化开发。依据该植物类群所处的系统分类学地位,也可通过比较性化学分析与生物活性评价,以发现其作为替代资源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同时也可定向富集、分离其可利用化学组分,用于医药产品、标准提取物及化学对照物质的产业化开发。

此外,依据原产地的应用经验,也可采用生物农药化、饲料化、肥料化、能源化、基质化及工业原料化等若干领域多途径开发利用策略,挖掘其在生物农药、天然色素、生物质能源、畜牧饲料、纤维材料及生态治理等方面的资源化潜力,以最终构建其资源化系统利用模式,形成基于外来入侵生物治理与利用相结合的特色资源经济产业链<sup>[22-25]</sup>。

5基于化学成分结构修饰策略,发掘和提升中药资源性化学物质的利用价值和潜在利用价值

当前,人类发现新天然产物的能力已经得到空前提高。然而,在种类和数量浩瀚如海的已知天然化合物中被人类利用的仅仅是极少部分,绝大多数天然产物在被发现之后并未得到有效利用,甚至被束之高阁。因此,基于合成化学及生物转化技术已经取得的进展和科技成果,并结合中药资源性化学成分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对已有天然产物进行结构修饰或改造<sup>[26-27]</sup>,挖掘其利用价值,改善其利用效率,最终提升资源性化学成分利用价值和产业化效益。

5.1提供制药原料和紧缺、难合成中间体目前,从天然产物中寻找活性先导物进而创制新药仍是全球药学工作者孜孜以求的有效途径之一,并已取得许多重要成果。由于多数天然产物结构较为复杂,人工合成存在技术难度大、合成成本高等弊端。因此,基于中药资源化学的研究技术与方法,从中药资源生物中挖掘可供利用的资源性化学成分,采用化学/生物转化技术进行结构修饰,制备成制药原料或用于人工合成难以制备的医药中间体。如以存在于薯蓣科、百合科、玄参科、菝葜科、蒺藜科和龙舌兰科等植物中的薯蓣皂苷类化学成分为原料,经水解可制备成用于孕激素等甾体类药物生产的重要原料,解决了甾体药物制备过程中甾核结构难以合成的问题。

5.2发现利用价值和附加值更高的半合成修饰产物以资源利用价值为导向,通过对中药资源生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结构修饰,使其转化为资源价值更高的修饰产物,提高其资源效率。如通过结构修饰一方面可使某些资源性化学成分转化为活性更强或副作用更低的修饰产物;另一方面也可通过结构修饰,改变其理化性质进而改善其物化稳定性以及体内动力学行为,最终达到增强其成药性的目的。如以存在于中药五味子中,具有保肝和降低转氨酶作用的木脂素类资源性化学成分五味子丙素为原料,通过结构修饰获得其修饰产物联苯双酯,其活性远强于五味子丙素,现已开发为具有保肝降酶作用的临床常用药物;以苦豆子总生物碱为主要原料经氧化修饰,使其中含有的苦参碱类资源性化学成分全部转化为对乙型肝炎病毒活性更强的氧化苦参碱,从而开发为用于乙型肝炎治疗的临床常用药物,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此外,存在于中药千层塔(蛇足石杉Lycopodium serratum)中的石杉碱甲(huperzine A) 为胆碱酯酶抑制剂,用于提高老年性痴呆的认知能力,但由于其在体内易被质子化不利于透过血脑屏障,减少了脑内分布影响了生物利用度。目前有研究对其结构进行了修饰,获得的修饰产物mimopezil血脑屏障透过率显著增强,进入中枢后可水解释放出原药石杉碱甲,提高了石杉碱甲的利用效率。利用微生物Streptomyces griseus (ATCC-13273) 对青蒿素等的生物转化研究,得到一个新化合物9α-羟基青蒿素,体外抗疟实验表明该化合物具有抗恶性疟原虫FCC/HN的活性<sup>[28]</sup>。此外,还可利用微生物假单胞菌B1、毛霉、禾谷镰刀菌定向的将喜树碱转化成10-羟基喜树碱;利用微生物中的脱烷基化酶、羟化酶等使甲氧基喜树碱、去氧喜树碱转化成喜树碱、羟基喜树碱等。

中药资源化学研究思路与中药资源循环利用发展框架见图1。

6结语

中药资源化学学科研究服务于中药资源生产与利用全过程,以药用植物、菌物、动物、矿物等再生和非再生资源为研究对象,从中药资源生产和利用目的出发,研究药用资源生物体不同生长阶段、不同组织器官中次生与初生代谢产物的生合成规律及其分布特征;研究生态环境诸因子影响资源性化学成分的积累动态与消长规律;研究濒危、珍稀、紧缺中药资源的替代和补偿;挖掘中药资源的多途径、多层次、精细化利用价值和潜在价值;研究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产生的传统非药用部位及深加工产品制造过程产生的固液废弃物等的循环利用与产业化;开展外来入侵药用生物的转化利用及其产业化等。其目的是科学合理的生产和利用中药资源,经济有效的延伸和发展资源经济产业链,实现中药资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资源循环利用的核心目的是“变废物为财富”。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源头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实现物尽其用的目的,构建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良性循环经济体系和发展方式。中药资源的循环利用将推进我国中药资源产业向着节约资源和环境友好的循环经济产业模式转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荣汉,段金廒.植物化学分类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段金廒,宿树兰,钱大玮,等.中药资源化学研究思路方法与进展[J].中国天然药物,2009,7(3):333.

[3]段金廒,周荣汉.中药资源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

[4]欧阳平凯,韦萍,姚忠.生物化工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化工进展,2003(1):1.

[5]欧阳平凯.加强生物催化与生物转化技术在我国药物源头创新中的应用[J].中国天然药物,2007(3):161.

[6]周启星.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

[7]任德权,周荣汉.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实施指南[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106.

[8]郭立玮.中药分离原理与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9]李和平.现代精细化工生产工艺流程图解[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

[10]中国药典.一部[S].2010.

[11]崔克明.杜仲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展望[J].西北林学院学报,1994,9(4):51.

[12]王雪根,徐虹,欧阳平凯.游离整体细胞生物转化反应行为[J].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3):32.

[13]卢定强,韦萍,欧阳平凯,等.生物催化与生物转化的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04(6):585.

[14]段金廒.中药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

[15]张伯礼.中医药事业发展与中药材资源[C].南京:2014中药及天然药物资源国际学术研讨会暨CSNR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 2014.

[16]张文秀.资源经济学[M].成都: 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

[17]徐妙芳,唐志荣,陈集双.入侵有害植物资源化利用及相关问题[J].生态安全, 2007(13): 34.

[18]闫小玲,寿海洋,马金双.中国外来入侵植物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J].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2012,34(3): 287.

[19]徐正浩,王一平.外来入侵植物成灾的机制及防除对策[J].生态学杂志, 2004, 23(3): 124.

[20]严辉,郭盛,段金廒, 等.江苏地区外来入侵植物及其资源化利用现状与应对策略[J].中国现代中药, 2014 (12): 1.

[21]段金廒,宿树兰,郭盛,等.中药废弃物的转化增效资源化模式及其研究与实践[J].中国中药杂志,2013, 38(23): 3991.

[22]纪明山.生物农药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23]范如芹,罗佳,高岩,等.农业废弃物的基质化利用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学报, 2014, 30(2): 442.

[24]刘清术,刘前刚,陈海荣,等.生物农药的研究动态、趋势及前景展望[J].农药研究与应用,2007,11(1): 17.

[25]李淑君.植物纤维水解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26]马骁驰,果德安.中药活性成分生物转化的研究思路与方法[J].中国天然药物,2007(3):162.

第2篇

资源流转是指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资源在不同的生态主体之间、生态主体与环境之间、环境与环境之间的流动和转化。流转的资源主要有三种类型: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其中,信息流是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信息的传播与流动,是电子商务活动中产生的各类信息通过网络传输的运动过程。物流是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物质实体的流动过程,是物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位移,包括采购配送、生产加工和仓储包装等各项活动。资金流是电子商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资源流转机制研究文/杨瑶务生态系统中资金的转移过程,包括付款、转账、结算、兑换等过程,是电子商务交易活动不可或缺的手段。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的资源流转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借助各种媒介和通道。在自然生态系统中,资源(能量、物质和信息)是通过一系列的取食和被取食关系在系统中流转的;而在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资源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各种信息系统、物流设施和设备等流转的。在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资源流转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复杂性

在资源流转过程中,涉及到的电子商务生态主体有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消费者、金融机构、物流公司、政府、各种行业协会,涉及到的资源流类型有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等,非常复杂。同时由于每一个主体都是独立的经济利益体,各主体之间又存在各种各样的关系,如竞争、合作、互动、互惠、平等、共生等,更加增加了资源流转的复杂性。

(2)动态性

动态性包括资源本身的动态性以及资源流转的动态性两个方面。受市场、技术、经济、政策等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电子商务生态环境是不断变化的,生态环境的变化又会对生态主体产生影响,需要生态主体不断调整自身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同时,生态主体自身也会不断变化创新以谋求更好的发展,并反过来影响生态环境。也就是说,在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主体和环境的变化日新月异,这种飞速变化会对资源流转的形态、功能、价值等产生影响,并不断促使资源流向效益更好、效率更高的主体中去。

(3)时空性

时空性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属性。时间是指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间隔性和顺序性。空间是指运动着物质的广延性和并存的秩序。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资源流转也具有时空性,也离不开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具体表现为:资源流转过程中时间的变化以及利用时间创造的资源财富的不断增加;资源在不同空间位置的运动、转移和转化以及空间范围的不断扩大。

(4)主体需求驱动性

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资源流转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电子商务生态主体的需求。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主体对信息、物质和资金需求是驱动资源流转的动力,这种动力会驱使资源在不同主体之间流转,从而满足主体的需求。主体需求是生态系统中资源流转的驱动源。

(5)主体主导性

在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资源流转是由电子商务生态主体主导的。主体间的相互关系、主体所处的生态位、主体的构成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资源流转的路径、方式以及功效。例如:两个生态主体之间存在合作关系时,这两者之间必然存在紧密的资源流动,反之,如果两者之间是竞争关系时,可能不存在资源流动或只存在松散的资源流动;在主体各种现代化的设施和系统齐全,管理高效的状态下,其资源转化必定是高效的,反之,则效率低下。

(6)流转过程可追踪性

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任何信息,包括资金信息和物流信息的流转都要通过计算机、网络通讯设备和网络软件,因此,资源流转的整个过程都在网络上留有可供追踪的记录。

2、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资源流转的方式和路径

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资源流转的方式包括两种:流动和转化。流动是资源在不同地理空间位置或虚拟空间位置上发生的位移和运动。其中,信息流和资金流是在虚拟空间中发生位置的变化,包括与物流有关的供应商、库存、市场物流动态等信息,与商品有关的价格、市场、客户、需求等信息以及与资金流有关的应收应付款、付款转账信息、支付能力、支付信誉等信息在网上的传递,以及与付款、转账、结算、兑换等有关的资金流在网上的传递等。物流是在地理空间中发生位置的变化,主要是物质的配送运输。不同的电子商务生态主体之间以资源流动为主。在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交易不受地域的限制,各类资源均可在全球范围内运动。转化是资源在收集、加工、分发和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形态、功能、价值的变化。其中,信息流的转化包括主体对信息的吸收、加工、内化、产出等。资金流的转化主要是从一种资金形式转化为另一种资金形式,例如,由纸币转化为电子货币等。物流的转化包括对物质的生产加工和仓储包装等。某一电子商务生态主体内部以资源转化为主。资源流转的路径分为以下三种。

(1)垂直路径

资源在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沿垂直路径方向流转,表明资源从供应商流向生产商,再从生产商流向销售商,最终流向消费者的过程,即资源在供应链上流转的过程。资源沿垂直路径流转时,链上各个主体之间主要是合作的关系。资源沿垂直方向流转的主要功能是:完成资源形态的逐步变化;实现资源价值的逐渐增值;资源价值的实现。其中,从供应商到生产商再到销售商可以实现资源形态的变化,资源价值的增值,而消费者的购买则体现资源的价值。在垂直路径方向上,流转的资源类型包括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其中信息流转需要借助现代化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电子商务网站、企业门户、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等实现;物流的流转需要借助现代化的物流设施和设备、物流配送系统、物流信息系统等实现;资金流的流转需要借助网络银行、电子货币、网络安全系统以及各种类型的金融专用网络系统等实现。垂直路径方向上的资源流转包含两种形式:上行和下行。物流的流转主要是下行方式,资金流的流转主要是上行方式,信息流的流转则是双向的,上行下行均具备。

(2)水平路径

资源在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沿水平路径方向流转,表明资源在同类电子商务生态主体中流转的过程。这些同类的电子商务生态主体之间是互补型或竞争型关系。互补型的资源流转表明主体之间存在合作,竞争型的资源流转表明主体之间由原来的对立关系演变成了竞争合作关系。资源沿水平方向流转的主要功能是:同类电子商务生态主体之间合作,共同进行产品或服务的生产和研发。在水平路径方向上,流转的资源类型主要包括信息流、物流。与垂直流动不同,信息流的水平流动主要借助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以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电子数据交换的等信息传递系统实现。物流的流转与垂直流转相同,同样需要借助现代化的物流设施和设备、物流配送系统、物流信息系统等实现。

(3)斜向路径

由于电子商务生态主体之间关系的动态变化性,电子商务生态环境的快速变化性,使得电子商务生态主体之间往往会形成一种网状关系。这种网状关系意味着不同种类且不在同一条供应链上的生态主体之间也有可能进行联合,共享资源,进行产品或服务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这种情况下,资源沿斜向路径方向流转。资源的斜向流转有点类似于垂直流转,但与垂直流转不同的是,其主体之间的关系往往是一种暂时性的合作或动态联盟,没有垂直流转方式下那种比较牢固长久的合作关系。

3、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资源流转的规律

在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动态复杂的资源流转也会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具体如下:

(1)资源流转具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原则

在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每一个电子商务生态主体都是独立的经济利益体,具备独立管理运行的能力,并都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作为其主要的生存目标之一。因此,从生态主体的角度来讲,资源将流向何方,是以经济利益为取向的。比如:卖方总是先考虑将产品或服务卖给最能使其获利的买方,买方总是先考虑购买性价比最高的、让渡价值(客户总价值与客户总成本之差)最大的卖方的产品或服务。

(2)资源流转的就近性原则

资源流转的就近性原则,即资源向最近的区域流转。距离越近,资源流转越便利,效率越高,成本越低,损耗也越小,进而提高了生态主体的收益。所以,资源流转过程中,在生态主体的主导下,会选择最近最优的目标区域。比如:买方在网上购物时,考虑到时间成本和运输成本,一般会选择同城的卖方进行网上选购;生产商在选择原材料供应商时,也会先考虑近距离的供应商。诸如此类,都反映了资源流转的就近性原则。由于信息流和电子化资金流的流转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所以就近性原则主要需要考虑的是物质流转。

(3)资源流转的分散多变性原则

电子商务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使企业之间能够快速组合形成虚拟企业进行合作。因此,在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各主体间关系是复杂多变的,会形成一个错综复杂的动态关系网。在这样一个错综复杂的动态关系网中,主体之间都可能会存在资源流转,所以在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资源流转是分散多变的,哪个方向上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利益即可能往哪个方向上流动。当然,出于从供应链、产业集群、企业之间的信任度和熟悉度等等角度考虑,其主要的流转方向还是垂直方向、水平方向以及倾斜方向。

(4)资源流转中物质的“物质不灭”定律

第3篇

关键词:食物链;价值链;加环;食物网;循环农业

1食物链加环与价值链高效利用

1.1食物链与价值链的关系

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是各组分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彼此联系,有机物中贮存的能量在生态系统中逐层传递。农产品价值链是农业产品生产消费过程中,由于不同农作物商品价值不同、消费者对农产品有不同层次需求,导致其在利用价值上存在不同而建立的链锁关系。价值链促使食物链向更为科学合理的方向调整,使其更符合农业生态系统的经济收益规律,而食物链是引导和建立价值链的根基。食物链与价值链合理配置充分实现农业经济效益和农业生态系统的耦合。

1.2食物链的加环

农业生态学原理表明,农业生态系统食物链结构对系统年净生产量有显著影响。自然生态系统中,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由于生物之间存在的食物关系,能量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累积,可认为食物链越简单,净生产量相对较高;而农业生态系统具有高度受人控制和影响的特殊性,能量沿食物链进行能量流动的过程中,由于能量载体形式本身的使用价值是用来满足人类需要的。人类对生物种类、产量的调控和产品期望不同,人类需求具有层次性,能量并不是始终向需求层次高的方向累积。为了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物质能量高效利用的改造,通过食物链“加环”的方式,增加一些食物链环节,增加系统的产品和经济效益。

1.2.1一级产品“加环”

一级产品或剩余有机废弃物有尚不能供给人类直接使用的部分,可作为次级产品的资源。适当延长食物链、加入新的食物链环节,使农业生态系统中加环生物加以利用,经过生物转化利用后,尽可能转化为价值更高、人类可直接食用的产品,从而将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大幅提高。如将秸秆糖渣等通过加工配合成混合饲料用于养殖,能够将低价值糖渣转为高价值的肉、蛋、奶等畜禽产品。然后利用畜禽排泄粪便用于养鱼,通过这一环完成由畜禽粪便到鲜鱼的转化。池塘淤泥和鱼类排泄的粪便用来增加农田肥力,可使作物增产,完成从低产量向高产量的转化,整个生产过程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1.2.2残渣食物链利用

残渣食物链是指低等动物和微生物分解农业生产的副产物和农业有机废弃物的过程,是农业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最终利用过程。具有残渣食物链的生态系统有较强的自身调控和适应性能力,能保持较高的稳定性和物质能量的良性循环。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农副产品的利用率,也能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和转化率。以平菇等食用真菌生产为主的食物链加环利用方式迅速发展,如,经济效益较高的稻草—平茹—蚯蚓—黄鳝残渣食物链模式,平菇可利用稻草中丰富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对粗蛋白及木质素的利用率也达50%;菇渣养蚯蚓对菇渣中的物质和能量利用率很高,但转化率较低;蚯蚓饲养黄鳝8d后增重38.5%,物质和能量的转化率均在15%以上。

1.2.3引入捕食性动物

农业生态系统食物链结构简单,引入捕食性昆虫或动物能够抑制以一级产品为食的害虫发生,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减少一级农作物损失。明代《渭崖文集》有关于食物链加环的记载,在稻谷种植的农业生产链条中加入鸭,鸭能够捕食破坏稻谷的害虫,这个食物链加环是适宜的,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2食物网优化与循环农业

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结构越复杂,生物食物来源丰富,物质能量流动的渠道越多,形成复杂的食物网,生产力也就越高。因而因地制宜设置农业生产结构和设计农业布局显得尤为重要,注意群落间的合理搭配,在农业生产中应建立多级循环转化的综合结构和多层多种的生产体系,延长农业生态产业链,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促进物质、能量的网状多级综合利用,对实现物质、能流利用的最大化,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也达到了对环境危害的最小化目的。

2.1北方“四位一体”循环农业模式

“四位一体”庭院循环农业模式是我国北方生态农业发展中形成的最为成功的典型生态模式。这种模式以农业土地资源为根基,充分利用太阳能,以沼气为纽带,利用生物转换技术,种植、养殖业相配合;农户庭院中,把猪圈和沼气池建在生产蔬菜的日光温室中,沼气池、畜禽圈舍、日光温室等相互连接,形成“四位一体”综合生态农业体系。这种生态模式中能量流动转向人类需求的方向,物质良性循环,资源高效利用,是一种综合效益明显的循环农业模式。技术特点为:圈舍的温度略有提高,为禽畜提供高效的生产条件,可使饲养量增加,畜禽粪便为沼气池提供了充足的产气原料;沼气池因太阳热能增温增加产气量,解决了北方冬季的产气量少的技术难题。

2.2南方稻田养鱼立体生态结构

稻—萍—鱼共生的生态农业结构是多层多种的立体结构的成功案例。在南方种植水稻地区广泛应用,水稻田结合养萍、养鱼技术。鱼类取食浮游生物和水稻害虫,减少病虫害,增加水体溶解氧含量;鱼类的粪便和排泄物作为水稻的肥料,有利于水稻生长。萍既可作为生产沼气的原料,又可直接作为鱼的饲料。畜禽利用和生产沼气后的畜禽粪便又可返回稻田,促进水稻增产。水稻增产、稻草增加又可为畜禽提供更多的饲料,为稻田提供更多的有机粪肥。稻田养鱼立体生态结构广泛分布在四川、湖南、江苏、广东等地区。

3结语

第4篇

关键词:草原地役权;公平;正义;生态;效益

中图分类号:D92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2-01tO-04

一、引语

草原资源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只有合适的法律制度设计才能实现草原资源这三大效益的平衡。现行草原法律法规更多的规定属于强制草原使用人保护草原植被、防止过度放牧的强制义务性规定,试图在更大限度上实现草原资源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这种制度设计是以个人对国家和社会的义务为核心的,忽视了私权的制度价值,难以通过义务制度的设计达成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平衡。究其根本是忽视了草原资源的经济效益私人性和生态、社会效益公共性的对立特点。只有以尊重私权作为制度设计的逻辑起点。从私权构造的内部人手,使主体主动地去履行实现草原生态效益的义务。才能够间接甚至直接的从保护草原资源生态效益中受益。而在财产法中,制度功能与这一要求最契合的就是地役权制度。将传统大陆法系民法中的地役权制度应用于草原资源构建草原地役权制度,固然会存在很多理论上的局限,为此,本文将从法理和实践两个层面分析证成草原地役权制度的存在合理性问题。

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和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的威胁,人们开始重视自己的环境权益。草原地役权制度是指基于环境保护、生态公益、草原使用等目的,草原权利人按照法律的规定或通过协商与国家、地方政府、公益性组织或私人主体签订地役权合同,赋予后者以草原地役权(以实现草原生态功能为主要内容),由草原权利人保障实现草原的生态功能或允许他人对草原的使用,由地役权人支付报酬或履行其他义务。与传统的地役权不同,草原地役权不要求需役地的存在,为此,草原地役权在本质上是独立地役权。这种重构的草原地役权制度会极好地平衡草原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二、草原地役权制度的法理基础――公平、正义价值

草原资源不同于一般的物,它产生的生态效益是由社会不特定的人享用的,并且这种享用是不需要付费的,那么对于草原权利人来讲,公平、正义何在?如何设计一个合适的法律制度能够很好地解决草原资源权利人的成本收益问题,同时又能保证草原资源生态效益的实现,私法必须有所作为。正如博登海默所言:“在个人权利和社会福利之间创设一种适当的平衡,乃是有关正义的主要考虑之一。”

(一)草原资源物质利益向经济效益的转化

草原资源符合民法上“物”的要件,能够满足人们的社会需要,因此可以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权利人通过草原承包经营权、草原使用权实现草原的物质效益。草原资源提供的物质利益主要来源于牧草等“有形产品”。实践中,草原权利人通过在草原上放牧牲畜、种植牧草等形式对草原进行有形利用,由此产生的牲畜、牧草等通过市场交换转化为经济效益。对于草原权利人而言,草原资源带来的经济效益即是作为权利客体“物”――“草原”所具有的满足人们(主要是牧民)需要的价值的主要体现。牧民对其赖以生存的草原主要目的在于获取经济利益。

草原权利人在草原上所付出的产生物质利益的部分成本,通过由物质利益转化而来的经济效益而得到补偿。在此,成本与效益相当,符合公平、正义的价值。但是,草原权利人在草原上的成本支出并非仅产生物质利益。

(二)草原资源生态利益向经济效益转化的现实困境

草原不同于一般的物。它在满足权利人需要的同时,还能够满足权利人以外的所有社会公众的需要。因为草原在产生物质利益的同时还创造生态利益。草原资源所提供的生态利益主要来源于光合作用、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固碳等“无形产品”。这些无形产品所带来的生态利益被包括权利人在内的不特定的主体免费享用。我们不必为我们呼吸的新鲜空气和生活的无沙尘天气付费。作为理性经济人的牧民从事草原经营的主要目的就是为获取经济效益。草原资源产权衍生而来的生态效益收益或缺或失,由此导致的收益权不完整仍将直接制约产权激励财产最佳使用功能的发挥。

草原权利人在草原上所付出的产生生态利益的部分成本。无法通过生态利益转化为经济效益的市场途径得到补偿。目前,我国草原经营中基于生态利益的经济效益仅体现为国家对禁牧、轮牧所给予的补助。而这种生态补偿标准过低,在质和量上与草原生态利益的实际经济价值都相去甚远。虽然国家在不断加大补偿力度,但是即使对于财力十分雄厚的政府而言,草原生态效益补偿的高额支出也将越来越表现为高额的机会成本。在此,成本与效益不相当。违背了公平、正义的价值。

(三)草原资源生态利益向经济效益转化的私法路径

草原资源在生态利益的角度而言属于“公共物品”,这一属性使草原权利制度必然不同于一般的权利制度。如果国家不创设一种或几种法律制度来实现牧民因草原生态效益所产生的价值,会极大地打击牧民保护草原生态的积极性。政府管制和政府买单是有效解决公共产品的机制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机制。如果通过制度创新让受益者付费,那么,生态保护和创造者同样能够像生产私人产品一样得到有效激励。

在财产法中。制度功能与这一要求最为契合的就是草原地役权制度。尤其是其中的草原保护地役权制度。草原地役权的有偿性促进了环境外部问题的内部化,它能够协调解决环境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失衡问题,能够彰显环境资源的生态价值,体现环境公平、正义的原则,这样既实现了草原权利人的生态利益向经济效益的转化。又能够保护生态环境。可以说,通过草原地役权制度保障草原生态环境,是对私人财产权最大的尊重。使草原权利人在草原上所付出的产生生态利益的成本通过地役权报酬而获得补偿。这样才能实现成本与效益相当,体现公平、正义的价值。

小结:草原地役权制度可以平衡草原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平衡问题。对草原权利人而言。其对草原所付出的劳动所产生的生态效益能够通过草原地役权得到补偿,是公平的体现。休谟所倡导的“公共福利是正义的唯一源泉”的功利主义的正义观,完全忽视了个人的利益。同时。草原生态利益这种公共物品本不应由草原权利人自己买单,这是对正义价值的扭曲。通过草原地役权制度,可以使草原权利人的费用支出转嫁给他人,这是正义的体现。

三、草原地役权制度的实践价值――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一项法律制度的存在是因为它能满足社会需要。符合公平、正义的价值要求。草原地役权制度作为一项私法

制度,在平衡草原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能够发挥现有制度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一)草原地役权制度与草原经济效益

草原作为牧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其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是牧民的主要追求。草原地役权制度通过其内在的制度设计能够满足这一需求。

1 草原地役权报酬。草原地役权由草原权利人(供役地人)将草原地役权授予给草原地役权人,草原地役权人通过支付报酬取得草原地役权。该报酬是牧民草原经济效益的体现。目前,我国主要是由国家向牧民给付禁牧、轮牧补贴。据有关资料显示:在2010年对阶段性禁牧区域内的牧民。每年给每亩草原5元的补偿。虽然国家将逐年加大草原生态补贴力度,但是。相较于草原地役权所产生的报酬而言。还相差甚远。通过草原地役权合同,草原权利人可以将草原地役权授予给国家、地方政府、公益组织及其它团体。这样极大地扩展了资金渠道,使草原地役权市场更加广阔。可以极大地挖掘草原地役权的市场价值。美国的草原保护方案中每年用于地役权购买和租赁合同的资金数额远远高于中国的草原补贴款。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的草原地役权权利人并不单纯限于国家。美国2010年用于草原保护方案的购买地役权和租赁合同的资金共84,839,005美元,平均每亩253美元。在实施草原生态工程中,我国决定从2011年开始每年投入134亿元人民币,可见,我国政府在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然而,由于我国草原面积大,平均分摊到每亩草原上的资金数额非常小。所以。单纯的国家财政投入并不能实现草原生态价值向经济效益的转化。

通过草原地役权制度,并不能排除草原权利人的基本的放牧用途的使用及其它草原的一般用途的使用。2008年美国将草原保护方案的目的修改为帮助草原所有者和使用者恢复草原的放牧价值。并保护草原的其他价值。可见。美国草原保护方案并不排除草原权利人对草原的一般使用,相反通过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恢复草原的放牧用途。并非草原权利人在其草原承担地役权负担之后,草原的原有有形产品的经济价值不能实现。

综上,草原地役权制度可以通过报酬实现草原权利人的经济价值,同时也可以通过一般的草原利用行为。获取草原的有形产品实现经济效益。

2 草原碳汇交易。草原可以固碳吐氧,调解碳平衡。草地通过光合作用从大气中吸收CO2,并将大部分碳储存在植物体和土壤中,是大气中CO2的一个重要的汇。目前国际上已经开始重视森林碳汇功能,但是,仅依靠森林碳汇必然存在很多弊端,本文在此不予讨论。草原碳汇向经济效益的转化是实现草原生态补偿的又一个途径。草原的碳汇功能转化为经济效益需要法律制度的支撑。笔者在此尝试将草原地役权制度用于草原碳汇交易制度的构建。

首先,草原碳汇交易的双方当事人分别为碳汇提供方(草原权利人)和碳汇购买方。当用草原地役权主体制度构造碳汇交易当事人时,我们发现草原地役权制度完全可以作为碳汇交易制度的基础。碳汇提供方作为草原地役权之供役地权利人,他能满足这一主体要求,即拥有草原权利。在承认草原地役权可以为独立草原地役权的前提下,碳汇购买方可以成为合格的草原地役权人。其不必拥有需役地。同样,碳汇市场的形成需要碳汇权具有可转移性,究竟碳汇购买人的碳汇权是债权、物权,抑或其他权利?本文认为将购买者的权利作为独立草原地役权可以解决自由转让的问题,这样自由流通的碳汇市场也可形成。

其次,草原碳汇交易的内容是碳汇提供方提供碳汇额,由购买方支付价款。购买方支付价款或提供资金、技术支持,碳汇提供方通过草原经营管理产生碳汇额。当用草原地役权内在逻辑结构构造碳汇交易内容时,我们发现草原地役权制度完全可以作为碳汇交易制度的基础。碳汇提供方作为供役地权利人负有经营管理草原并产生碳汇额的积极作为义务,碳汇购买方作为供役地人通过支付报酬获得生态产品,实际上是地役权的权利内容。

如果单纯的将草原碳汇交易作为一种商品交易合同,那么需要解决碳汇作为交易合同标的物的性质问题。目前将草原碳汇交易作为商品合同对待的观点实际上赋予碳汇购买者的仍然是债权物权相比较而言,效力性要低。而债权通过与物权性权利相结合。可使债权性契约获得强大的物权效力。因此,通过地役权制度来构建草原碳汇交易制度,可以赋予草原碳汇购买方以物权效力,更有利于草原生态效益的实现。

通过地役权制度构建草原碳汇交易制度。使草原碳汇交易市场更稳固。也会保障草原生态产品向经济效益的转换。

(二)草原地役权制度与草原生态效益

在现行草原法律法规和草原行政管理实践中。存在许多与生态草原建设、退牧还草、防沙治沙、野生动植物保护等活动有关的草原地役权。只是没有采用草原地役权这一名称。从某种意义上说。草原地役权是出于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目的而设计的。

1 生态功能区建设。《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实施重点生态工程。包括“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等工程。20l 1年。国家开始在内蒙古等八个草原牧区实行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结合主体功能区规划,将部分草原列为禁牧区。草原权利人要按照国家政策的要求来履行禁牧、退牧还草等义务。

我国目前在草原管理中实施的禁牧、轮牧、草畜平衡的政策都属于国家的行政行为,禁牧、退牧还草等义务在本质上属于行政强制义务。是国家为了公共生态利益而强加给私主体的义务。纵观草原法的各项规定,很多一部分从行政强制的角度规定了草原权利人的公法义务,这也为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中进行权力寻租、侵害牧民权益等违法行为提供了可能性甚至法律上的途径。为此,恰当的、切实可行的私权制度的设计,必然比行政强制会更能实现经济和环境效益。

地役权对土地使用的控制属于私法上的限制。在我国,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实现可以通过设立地役权合同为国家、地方政府设立草原生态保护地役权来完成。而且,在生态功能区的地方政府业绩考核中并不以GDP为考核指标,仅以生态效果为考核指标依据,为此,当地牧民的经济收益就更应当通过私权制度的设计来保障。草原地役权制度可以多渠道筹集维持生态所需资金。对于牧民的经济利益而言是一大保障。否则。如果牧民的经济收益无法保障,那么我们无法想象作为理性经济人的牧民会舍弃经济效益而单纯追求生态效益。

可以说,即使没有保护法规,地役权也能起到保护生态的作用。

2 生物多样性保护。草原作为我国主要的陆地生态系统,其孕育着丰富独特的生态系统类型资源,对于维护我国生态安全、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确立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例如蒙新高原荒漠区中的锡林郭勒草原区,重点保护牧草种质资源。可见,不论是公约还是发展战略,都旨在

保护草原资源的生物多样性。

草原地役权制度可以用来保护生物多样性,例如在野生动植物保护地役权中,禁止供役地人在鸟的筑巢期从事割草、放牧行为,禁止挖掘草原上的野生植物如苁蓉、发菜等。另外在所有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地役权中,必须包括草原管护条款。地役权人要积极地管理草原,包括防火、维修设施等行为。

(三)草原地役权制度与草原社会效益

草原资源能够促进社会和谐和稳定,尤其是民族和谐。我国绝大部分草原位于少数民族地区,因此,少数民族地区草原资源问题不单纯是经济问题和生态问题。还是社会问题。

今年,在锡林郭勒盟所发生的“5.11”、“5.15”案件典型地说明了草原资源的社会效益问题。在我国。草原上的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破坏草原的现象十分普遍。大型机械、重型卡车在草原上行走必然会影响到草原。虽然我国在草原法等相关法律中也规定,开采矿藏占用草原的要征收草原恢复补偿费,并及时恢复草原。但是只有行政机关的行政权,并没有赋予草原权利人私法上的参与权。草原权利人只有在草原被侵犯之后进行救济的权利。在美国的草原保护地役权协议中有这样的条款:“从财产表明取走土、沙、矿产、石油等的行为是被禁止的。如果利用只对土地表面产生暂时妨碍的技术来实施采矿、采油的行为是被允许的。经过授权者同意的采油采矿的设施在地表以下的采矿采油行为是被允许的,并且任何破坏表面的行为都应当及时恢复”。美国的草原保护地役权的该项条款是可以借鉴的。

在矿产开发和油气开发过程中通过设立草原地役权,规定地役权人的恢复草原破坏行为的义务,或者向草原权利人支付草原植被恢复费用,由草原权利人完成草原植被恢复行为。这样,可以避免因为草原破坏行为所引发的民族问题和社会和谐问题。

小结:草原地役权制度在平衡草原权利人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说,草原地役权与草原原权(主要是草原承包经营权)之间的关系。主要是一种生态公益与私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平衡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必然会产生相应的社会效益。草原地役权在实践中价值体现也是其在草原权利体系中重要地位的体现。

第5篇

关键词:自然资源 价值 折旧 资产 模型

1、自然资源资产及其折补内涵

1.1 资源资产

自然资源资产(下简称资源资产)的概念和内涵目前尚未统一,李金昌强调资产是在价值量和所有权基础上的自然资源存量[1];钱阔、陈绍志侧重于资源资产的获益性[2];谷树忠偏重于资源所有属性和价值性能[3]。

要准确地界定资源资产,需要在深入分析资源和资产概念内涵的同时,必须对资源演变为资源资产历史的过程进行剖析。作者认为,资源资产是具有明确的所有权、且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能够给所有者带来效益的稀缺自然资源。资源资产并不是自然资源的别称,自然资源转化为资源资产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4]:(1)稀缺,即相对于人类的需求而言,自然资源供给不足,这是资源转化为资源资产的重要前提;(2)产生效益,效益是资源转化为资源资产的经济要素,他既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包括资源所产生的生态效益;(3)具有明确的所有者,只有具有明确的所有权的资源,资源才有可能转化为资源资产,没有主体的资源,难以转化为资源资产。目前,资源资产研究出现了笼统模糊的倾向,有人主张一切自然资源都是资产,这在理论上不可能的,在实践上也不具有可操作性。

因此,资源资产不是全部的自然资源,只是自然资源的一部分。注意的是,有些自然资源从整体上可以划分为资源资产,但从局部或者时间上来看,它是为非资源资产。如水资源,根据其时空分布的不同,在缺水地区可以是资源资产,但不能将洪水包括在内,因为洪水它不仅不能给人类带来效益,相反往往伴随着巨大损失,正确处理自然资源和资源资产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1.2 资源资产折补

资源资产在投入生产领域或者消费领域,常常伴随着数量的减少及其质量的下降,当然,对于不同的资源资产而言,质量和数量的变化存在着区别。不可更新资源资产,更大程度上表现为数量的减少,对于可更新资源的资产,如果开发利用在其可更新的承载能力范围之内,通常表现为质量的下降。

资源资产的减少直接消耗,会产生两个直接的后果:其一是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其二影响子孙后代的资源资产占有量。

为了维护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为了让子孙后代有一个宽松的资源生存环境,我们不能再按照过去那种通过掠夺性开发资源资产维持经济的虚假繁荣和社会发展模式,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在资源资产数量和质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通过资源资产功能的恢复或者功能的替代来实现原有资源资产的功能。实现这种方式的有效途径就是资源资产的折补[5]。

所谓的资源资产折补是指为了维持资源资产功能恒定而进行的价值、技术等方式的补偿。“功能恒定”是指资源资产的价值及其服务保持不变。资源资产的价值及其服务是时间和其他与资源资产开发利用有一系列有关因素的函数,在资源资产开发利用过程中,总是伴随着资源资产数量和质量的变化,资源资产的价值及其服务处于动态之中。假设在时刻a资源资产的价值及其服务功能为A,时刻b资源资产的价值及其服务为B,在b-a时段内,资源资产价值及其服务减少了A-B,资源资产的折补就是通过价值、技术等方式使时刻b资源资产的价值及其服务恢复到A,折补的数量至少为A-B。

2 资源资产折补必要性

对资源资产进行折补是非常必要的,主要表现在:

2.1 资源资产折补是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

资源资产折补,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资产)环境系统、社会经济系统和是生态系统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经济复合的生态系统。要使此系统健康地发展,相互作用的通道必须通畅,并且是良好互动的。如果资源资产在数量和质量的变化影响经济发展,必须对资源(资产)环境进行维护,通过资源资产折补可以实现资源资产数量及质量上的“恒定”,才能实现作用的通道畅通无阻。从社会发展来看,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在四个生产基础上,即物质产品的生产、精神产品的生产、人的在生产和为上述生产提供物质基础的资源环境再生产。物质生产解决社会发展主体人的物质需求,该过程消耗大量的资源环境资产,同时将废弃物排入到环境。资源环境再生产是指为了人的生存需要对人产生的环境问题进行修补,维护生态平衡,避免生态环境破坏恶化的过程。如果每个生产环节出现问题,社会的发展出现障碍,必须对出现问题的生产环节进行调整。资源资产折补是资源环境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避免资源环境环节出现问题的经济手段,是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

2.2 资源资产折补是维护代际公平需要

代际公平是可持续发展多维组成中的一维,他追求的是不仅同代之间公平,而且代际之间也要公平。资源资产属于人类的共同资产,它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也属于我们的子孙后代!我们是下一代资源资产的代管者,当然我们也拥有部分资源资产利用的权利。但我们必须强调的是,资源资产的利用不能损害子孙后代的利益,如果资源资产的消耗超过了你应有的权限,你必须进行补偿,这样才不能吃我们子孙的“饭”。资产折补就是对资源资产开发利用所造成的损失的一种补偿,是维护资源资产数量和质量“恒定”的有利手段,也是维护代际公平的需要。

2.3 资源资产折补是保证资源安全的需要

没有危险、不受威胁或者不出事故,这是《现代汉语词典》给安全的通俗解释。资源安全是指资源为人类发展提供稳定的物质支撑或服务,同时不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状态。由于资源是多样的,由此演化出多元的资源安全问题,如水资源安全、矿产资源安全、森林资源安全、土地资源安全等等。资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资源安全关系到民族的兴旺、祖国繁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我国的资源安全状况并不乐观。据研究,在2010、2020年,除了少数矿产资源能够满足经济建设需求之外,绝大多数矿产资源不能支撑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矿产资源资产安全受到极大的威胁!为了将资源安全置于安全的阈值范围内,资源资产折补是重要环节,他至少通过折补战略,能使现有的资源资产“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给资源安全加上一个安全“阀”,是十分有意义的。

3 资源资产折补与固定资产折旧比较 之所以将对资源资产的价值及其服务功能补偿称为折补而不称为折旧,是因为资源资产与固定资产不同,不能套用固定资产折旧的方式处理资源资产,为了对他们二者加以区别,我们将资源资产的补偿称为折补,当然,资源资产折补与固定资产折旧也存在相似之处。为了正确理解资源资产折补与固定资产折旧,我们对两者进行比较,见表1。

表1 固定资产折旧与资源资产折补比较

比较项目

固定资产折旧

资源资产折补

影响范围

对当代经济发展影响

对税收的影响

对利润产生影响

对当代的影响

对后代的影响

对社会经济影响

对生态环境影响

补偿途径方法

通过价值补偿,资产得以重置

价值补偿

技术补偿

功能恢复补偿

理论基础

微观经济学

可持续发展理论

方法成熟度

成熟,会计

不成熟,正在探讨

4 资源资产折补理论与方法

4.1 资源资产折补理论

根据价值工程理论,资源资产具有价值,其价值大小可用如下公式表示:

V=Fw /Cw (1)

式中,V为资源资产价值;Fw为资源功能值;Cw为实现此功能所应花费的费用。

当资源资产被开发利用,资源资产的价值发生变化,其变化程度可以表示为:

Vw =V1w -Vow

=F1w /C1w -F0w /C0w (2)

式中,Vw为资源资产价值变化值;V0w为资源资产未利用的原始价值;V1w为资源资产被使用后的价值;F0w为资源资产的原始功能;F1w为资源资产被使用后的功能;C1w为实现初始功能所应花费的费用,C0w为实现使用后功能所应花费的费用。

为了实现资源资产的可持续利用,资源资产折补价值至少应该是Vw。

公式(2)太笼统,缺乏可操作性,为了增加其可操作性,必须进行改造。

首先,适当地对资源资产的价值进行适当的分割。将资源资产的价值分为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比较实的物质性的商品价值,即有形的资源资产价值,另一部分是比较需的舒适性的服务价值,即无形的生态价值。这样,资源资产的综合折补数额就是有形的资源资产价值和无形的生态价值两部分折补之和,由此得到如下方程式:

V折=V1+V2 (3)

V折为资源资产折补值,V1为有形的资源资产价值折补值,V2是无形的生态价值折补值。

对于有形的资源资产价值折补V1,在限定条件下,可以参照固定资产折旧的方式来进行。其具体计算公式为:

(4)

V0为资源资产“商品价值”原值,it为资金的折现率(也可采用年利率),n为年该项资产的折旧年限。R为年提取折旧额,R=R1=R2=…=Rn=V0×r折=V0/n, P为调节系数,它与资源资产的种类有关。

对于无形的资源资产生态价值折补,我们应该确立其价值的大小。资源资产的生态价值可以表示为以下四个变量来表示。

V生=f(t,s,q ,c) (5)

t代表时间,s代表空间,q代表资源资产的质量,c代表资源资产的数量。则资源资产开发利用后生态价值的变化可以表示为:

(6)

(7)

资源资产的生态价值计算方法可以参考文献[1]。

如果考虑生态价值的时间价值,则资源资产生态价值折补值为:

(8)

资源资产折补额为:

V折=V1+V2

= +

= (9)

4.2 可更新资源资产折补

可更新资源资产,由于存在一定的承载力,当资源资产的开发利用限制在资源资产的可承受范围之内,由于资源资产本身的更新,对其质量和数量没有影响,在此条件下,在公式(9)中,P1、P2均为零,也就是说,此时不需要对资源资产进行折补。

如果我们仔细地观察一下现实经济社会,可更新资源资产的开发利用超过了其承载能力,表现在数量不断减少,即资源资产的开发利用量超过了资源资产的更新能力,在质量上也不断下降,资源资产的生态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生态系统的恶化或者破坏,在此情况下,资源资产必须进行折补。其折补的公式依然与(9)类似,只不过是P1、P2不同,现在我们着重探讨一下P1、P2的确定方法。

假使可更新资源资产开采后t时间资源资产存量为St,资源资产开采量为Da,资源资产的更新率为Ra,则每代人拥有的资源资产数量为[6]:

开发利用后,资源资产被消耗的量为:

我们需要折补的部分就是因资源资产被利用而减少的部分,从数量上来看,就是S。

由于存在如下公式:

S·P=P1V0 (15)

则存在:

P1=S·P/V0 =S/S (16)

在公式(14)到(16)中,S代表资源资产开发减少量,P代表资源资产的价格,S为未开发利用时的资源资产的数量。

关于P2,由于生态价值发生了变化,此时P2=1,因此,可更新的资源资产超过承载力的折补模型为:

V折=V1+V2

= (17)

4.3 不可更新资源资产折补

不可更新资源资产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年代,一旦开发利用,就会减少。所以,学术界有这样一种观点:在消耗尽某种不可再生资源资产之前,应该找到可再生资源资产来替代这种不可再生资源资产的使用,以使其能够长期地存在下去,甚至有人提出,至少应使某种非再生资源资产存在50年。

回顾经济发展历史,我们会发现,人们对不可再生资源关注由来已久,特别是长期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对于不可再生资源开发处于掠夺性开发阶段,有识之士早就担心其耗尽,并且在大众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20世纪初,保护不可再生资源成为美国自然保护运动的主要内容。美国数理经济学家霍特林的论著《可枯竭资源经济学》对不可再生资源的经济理论进行了分析,给出了霍特林规则。

对于不可再生资源资产的折补,其理论模型是在公式(19)基础上,经过P1、P2确认基得到的,在此模型中,P1=P2=1。因此,不可再生资源资产的折补理论模型为:

V折=V1+V2

= (18)

在这里值得说明的是,在公式(18)中,V生的计算比可再生资源资产计算简单,其生态价值主要表现在开发过程中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7]。

参考文献

[1] 李金昌,姜文来,靳乐山等编著,生态价值论,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9

[2] 钱阔,陈绍志主编,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

[3] 谷树忠,资源资产,见:孙鸿烈主编,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

[4] 姜文来,关于自然资源资产化几个问题,资源科学,2001(1)

[5] 姜文来,杨瑞珍著,资源资产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第6篇

1.1资源资产

自然资源资产(下简称资源资产)的概念和内涵目前尚未统一,李金昌强调资产是在价值量和所有权基础上的自然资源存量[1];钱阔、陈绍志侧重于资源资产的获益性[2];谷树忠偏重于资源所有属性和价值性能[3]。

要准确地界定资源资产,需要在深入分析资源和资产概念内涵的同时,必须对资源演变为资源资产历史的过程进行剖析。作者认为,资源资产是具有明确的所有权、且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能够给所有者带来效益的稀缺自然资源。资源资产并不是自然资源的别称,自然资源转化为资源资产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4]:(1)稀缺,即相对于人类的需求而言,自然资源供给不足,这是资源转化为资源资产的重要前提;(2)产生效益,效益是资源转化为资源资产的经济要素,他既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包括资源所产生的生态效益;(3)具有明确的所有者,只有具有明确的所有权的资源,资源才有可能转化为资源资产,没有主体的资源,难以转化为资源资产。目前,资源资产研究出现了笼统模糊的倾向,有人主张一切自然资源都是资产,这在理论上不可能的,在实践上也不具有可操作性。

因此,资源资产不是全部的自然资源,只是自然资源的一部分。注意的是,有些自然资源从整体上可以划分为资源资产,但从局部或者时间上来看,它是为非资源资产。如水资源,根据其时空分布的不同,在缺水地区可以是资源资产,但不能将洪水包括在内,因为洪水它不仅不能给人类带来效益,相反往往伴随着巨大损失,正确处理自然资源和资源资产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1.2资源资产折补

资源资产在投入生产领域或者消费领域,常常伴随着数量的减少及其质量的下降,当然,对于不同的资源资产而言,质量和数量的变化存在着区别。不可更新资源资产,更大程度上表现为数量的减少,对于可更新资源的资产,如果开发利用在其可更新的承载能力范围之内,通常表现为质量的下降。

资源资产的减少直接消耗,会产生两个直接的后果:其一是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其二影响子孙后代的资源资产占有量。

为了维护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为了让子孙后代有一个宽松的资源生存环境,我们不能再按照过去那种通过掠夺性开发资源资产维持经济的虚假繁荣和社会发展模式,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在资源资产数量和质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通过资源资产功能的恢复或者功能的替代来实现原有资源资产的功能。实现这种方式的有效途径就是资源资产的折补[5]。

所谓的资源资产折补是指为了维持资源资产功能恒定而进行的价值、技术等方式的补偿。“功能恒定”是指资源资产的价值及其服务保持不变。资源资产的价值及其服务是时间和其他与资源资产开发利用有一系列有关因素的函数,在资源资产开发利用过程中,总是伴随着资源资产数量和质量的变化,资源资产的价值及其服务处于动态之中。假设在时刻a资源资产的价值及其服务功能为A,时刻b资源资产的价值及其服务为B,在b-a时段内,资源资产价值及其服务减少了A-B,资源资产的折补就是通过价值、技术等方式使时刻b资源资产的价值及其服务恢复到A,折补的数量至少为A-B。

2资源资产折补必要性

对资源资产进行折补是非常必要的,主要表现在:

2.1资源资产折补是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

资源资产折补,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资产)环境系统、社会经济系统和是生态系统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经济复合的生态系统。要使此系统健康地发展,相互作用的通道必须通畅,并且是良好互动的。如果资源资产在数量和质量的变化影响经济发展,必须对资源(资产)环境进行维护,通过资源资产折补可以实现资源资产数量及质量上的“恒定”,才能实现作用的通道畅通无阻。从社会发展来看,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在四个生产基础上,即物质产品的生产、精神产品的生产、人的在生产和为上述生产提供物质基础的资源环境再生产。物质生产解决社会发展主体人的物质需求,该过程消耗大量的资源环境资产,同时将废弃物排入到环境。资源环境再生产是指为了人的生存需要对人产生的环境问题进行修补,维护生态平衡,避免生态环境破坏恶化的过程。如果每个生产环节出现问题,社会的发展出现障碍,必须对出现问题的生产环节进行调整。资源资产折补是资源环境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避免资源环境环节出现问题的经济手段,是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

2.2资源资产折补是维护代际公平需要

代际公平是可持续发展多维组成中的一维,他追求的是不仅同代之间公平,而且代际之间也要公平。资源资产属于人类的共同资产,它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也属于我们的子孙后代!我们是下一代资源资产的代管者,当然我们也拥有部分资源资产利用的权利。但我们必须强调的是,资源资产的利用不能损害子孙后代的利益,如果资源资产的消耗超过了你应有的权限,你必须进行补偿,这样才不能吃我们子孙的“饭”。资产折补就是对资源资产开发利用所造成的损失的一种补偿,是维护资源资产数量和质量“恒定”的有利手段,也是维护代际公平的需要。

2.3资源资产折补是保证资源安全的需要

没有危险、不受威胁或者不出事故,这是《现代汉语词典》给安全的通俗解释。资源安全是指资源为人类发展提供稳定的物质支撑或服务,同时不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状态。由于资源是多样的,由此演化出多元的资源安全问题,如水资源安全、矿产资源安全、森林资源安全、土地资源安全等等。资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资源安全关系到民族的兴旺、祖国繁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我国的资源安全状况并不乐观。据研究,在2010、2020年,除了少数矿产资源能够满足经济建设需求之外,绝大多数矿产资源不能支撑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矿产资源资产安全受到极大的威胁!为了将资源安全置于安全的阈值范围内,资源资产折补是重要环节,他至少通过折补战略,能使现有的资源资产“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给资源安全加上一个安全“阀”,是十分有意义的。

3资源资产折补与固定资产折旧比较

之所以将对资源资产的价值及其服务功能补偿称为折补而不称为折旧,是因为资源资产与固定资产不同,不能套用固定资产折旧的方式处理资源资产,为了对他们二者加以区别,我们将资源资产的补偿称为折补,当然,资源资产折补与固定资产折旧也存在相似之处。为了正确理解资源资产折补与固定资产折旧,我们对两者进行比较,见表1。

表1固定资产折旧与资源资产折补比较

比较项目

固定资产折旧

资源资产折补

影响范围

对当代经济发展影响

对税收的影响

对利润产生影响

对当代的影响

对后代的影响

对社会经济影响

对生态环境影响

补偿途径方法

通过价值补偿,资产得以重置

价值补偿

技术补偿

功能恢复补偿

理论基础

微观经济学

可持续发展理论

方法成熟度

成熟,会计

不成熟,正在探讨

4资源资产折补理论与方法

4.1资源资产折补理论

根据价值工程理论,资源资产具有价值,其价值大小可用如下公式表示:

V=Fw/Cw(1)

式中,V为资源资产价值;Fw为资源功能值;Cw为实现此功能所应花费的费用。

当资源资产被开发利用,资源资产的价值发生变化,其变化程度可以表示为:

Vw=V1w-Vow

=F1w/C1w-F0w/C0w(2)

式中,Vw为资源资产价值变化值;V0w为资源资产未利用的原始价值;V1w为资源资产被使用后的价值;F0w为资源资产的原始功能;F1w为资源资产被使用后的功能;C1w为实现初始功能所应花费的费用,C0w为实现使用后功能所应花费的费用。

为了实现资源资产的可持续利用,资源资产折补价值至少应该是Vw。

公式(2)太笼统,缺乏可操作性,为了增加其可操作性,必须进行改造。

首先,适当地对资源资产的价值进行适当的分割。将资源资产的价值分为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比较实的物质性的商品价值,即有形的资源资产价值,另一部分是比较需的舒适性的服务价值,即无形的生态价值。这样,资源资产的综合折补数额就是有形的资源资产价值和无形的生态价值两部分折补之和,由此得到如下方程式:

V折=V1+V2(3)

V折为资源资产折补值,V1为有形的资源资产价值折补值,V2是无形的生态价值折补值。

对于有形的资源资产价值折补V1,在限定条件下,可以参照固定资产折旧的方式来进行。其具体计算公式为:

(4)

V0为资源资产“商品价值”原值,it为资金的折现率(也可采用年利率),n为年该项资产的折旧年限。R为年提取折旧额,R=R1=R2=…=Rn=V0×r折=V0/n,P为调节系数,它与资源资产的种类有关。

对于无形的资源资产生态价值折补,我们应该确立其价值的大小。资源资产的生态价值可以表示为以下四个变量来表示。

V生=f(t,s,q,c)(5)

t代表时间,s代表空间,q代表资源资产的质量,c代表资源资产的数量。则资源资产开发利用后生态价值的变化可以表示为:

(6)

(7)

资源资产的生态价值计算方法可以参考文献[1]。

如果考虑生态价值的时间价值,则资源资产生态价值折补值为:

(8)

资源资产折补额为:

V折=V1+V2

=+

=(9)

4.2可更新资源资产折补

可更新资源资产,由于存在一定的承载力,当资源资产的开发利用限制在资源资产的可承受范围之内,由于资源资产本身的更新,对其质量和数量没有影响,在此条件下,在公式(9)中,P1、P2均为零,也就是说,此时不需要对资源资产进行折补。

如果我们仔细地观察一下现实经济社会,可更新资源资产的开发利用超过了其承载能力,表现在数量不断减少,即资源资产的开发利用量超过了资源资产的更新能力,在质量上也不断下降,资源资产的生态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生态系统的恶化或者破坏,在此情况下,资源资产必须进行折补。其折补的公式依然与(9)类似,只不过是P1、P2不同,现在我们着重探讨一下P1、P2的确定方法。

假使可更新资源资产开采后t时间资源资产存量为St,资源资产开采量为Da,资源资产的更新率为Ra,则每代人拥有的资源资产数量为[6]:

开发利用后,资源资产被消耗的量为:

我们需要折补的部分就是因资源资产被利用而减少的部分,从数量上来看,就是S。

由于存在如下公式:

S·P=P1V0(15)

则存在:

P1=S·P/V0=S/S(16)

在公式(14)到(16)中,S代表资源资产开发减少量,P代表资源资产的价格,S为未开发利用时的资源资产的数量。

关于P2,由于生态价值发生了变化,此时P2=1,因此,可更新的资源资产超过承载力的折补模型为:

V折=V1+V2

=(17)

4.3不可更新资源资产折补

不可更新资源资产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年代,一旦开发利用,就会减少。所以,学术界有这样一种观点:在消耗尽某种不可再生资源资产之前,应该找到可再生资源资产来替代这种不可再生资源资产的使用,以使其能够长期地存在下去,甚至有人提出,至少应使某种非再生资源资产存在50年。

回顾经济发展历史,我们会发现,人们对不可再生资源关注由来已久,特别是长期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对于不可再生资源开发处于掠夺性开发阶段,有识之士早就担心其耗尽,并且在大众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20世纪初,保护不可再生资源成为美国自然保护运动的主要内容。美国数理经济学家霍特林的论著《可枯竭资源经济学》对不可再生资源的经济理论进行了分析,给出了霍特林规则。

对于不可再生资源资产的折补,其理论模型是在公式(19)基础上,经过P1、P2确认基得到的,在此模型中,P1=P2=1。因此,不可再生资源资产的折补理论模型为:

V折=V1+V2

=(18)

在这里值得说明的是,在公式(18)中,V生的计算比可再生资源资产计算简单,其生态价值主要表现在开发过程中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7]。

参考文献

[1]李金昌,姜文来,靳乐山等编著,生态价值论,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9

[2]钱阔,陈绍志主编,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

[3]谷树忠,资源资产,见:孙鸿烈主编,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

[4]姜文来,关于自然资源资产化几个问题,资源科学,2001(1)

第7篇

关键词 中国; 生态经济系统; 能值; 资源

中图分类号 F06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9)05-0037-08

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而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和经济能力,通常以国民生产总值GNP为标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的贡献价值却并不包括在内。H.T.Odum等人创建的能值分析法,通过尽可能全面的整合研究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系统,计算分析生态-经济系统各项数据,以评估国家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发展规模、发展水平、发展态势及其与资源环境的适宜性、协调性,为区域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日益严峻的资源枯竭、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问题,已对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构成障碍。本文采用能值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对中国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展开分析,以研究其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系统发展现状,并对1985-2005年20年间中国经济系统资源环境利用的动态演变趋势展开分析。

1 能值分析理论与方法概述

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法是美国生态学家H.T.Odum等人于20世纪80年代创建的,以动态、开放、整合的视角评估区域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水平和潜力,是目前生态环保学界公认的最有发展前景的生态经济系统评价体系。该方法把生态环境系统与人类经济社会系统有机联系和统一起来,将生态经济系统内流动和储存的各种不同类别的能量和物质转换为同一标准的能值,定量分析研究资源环境对人类经济活动的真实价值,以及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互动演变关系。其研究成果对于调整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资源环境的科学评估与合理利用、国家经济方针政策的制定、国际经济关系的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具体生产活动过程等,都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1]。

1.1 能值与能值转化率

由于现实生态经济系统中物质类型复杂多样,因此,不同类别、不同形式的物资与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的关系往往难以找到同一种标准进行度量和比较,因此,H.T.Odum提出了能值(emergy)的概念,并说明:能值即“包被能”(embodied energy),产品形成所需直接或间接投入应用的一种有效能的总量;由于自然界中几乎所有物质的能量都来自于太阳能,某一物质的能值就是该产品形成所需的太阳能焦尔总量。太阳能值(solar emergy)单位为太阳能焦耳(Solar enjoule,缩写为sej)[1,2]。通过把生态经济系统中的各种不同种类、不可比较的物资转化成同一标准――太阳能值,对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环境的消耗、利用状况展开分析,以探索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经济活动的相互关系和演变规律。能值转化率(emergy transformity)是将现实世界中各种纷繁复杂的物资转换为能值的媒介。在生态系统和人类经济社会系统中,低质量的物质能量总是通过相互作用和做功,转换成高质量、高等级物资所含能量。在能量转化链中,随着能量流动和转化,其数量逐步减少,能值逐渐增高[3]。因此,不同物质组成的物资所含的能值量并不相同。处于能量转化链高端的物资有更高的能值转化率。因此,能值转化率也是衡量能量等级的尺度[4~6]。[KG)]能值-货币价值(emdollar value,Em$)是指某种能值对经济的贡献折算成货币,即能值相当的货币价值。其折算方法是将当年国家GNP与其所利用消耗的所有能值的比值,得到能值-货币比率,即单位能值对GNP的贡献率。不同类别能值的流量与能值-货币比率的乘积,也就是该类能值在当年对国家GNP的贡献价值。由于每年国家能值消耗总量与GNP都不同,因此,每年的能值货币-比率都不一样,相同的能值量对GDP年贡献值也不相同。H.T.Odum曾用“宏观经济价值”(macroeconomic value)来表达能值相当的经济价值,以表示资源能值对经济的价值[1,7],我国很多学者也沿用这样的说法。

1.2 能值指标体系

能值分析指标体系(见表1)是生态经济系统综合分析社会经济发展决策的重要指标体系,在反映自然资源利用情况、环境与经济关系、人地关系的同时,综合反映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效率。可在绘制区域能值图、编制和计算区域能值分析表的基础上,计算、分析和利用能值指标体系,分析、评估区域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程度。

2 基于能值的中国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运营现状分析

能值分析能较全面的反映区域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结构、功能、效率和运营机制。本文利用目前为止最新出版的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按照能值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将2005年中国自然、社会、经济数[CM)]据转化为能值分析数据,研究当前中国生态经济系统运营状况,力求客观真实的反映其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其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关系。

2.2 能值计算分析表

依据H.T.Odum的能值分析法,利用2006年中国社会经济统计年鉴及2006年环境统计年鉴中2005的自然、经济、社会和环境数据,编制、计算与能值分析指标表,并作进一步分析。

2.2.1 可更新资源输入与可更新资源产品产出能值表

表2是根据2006年统计年鉴计算得出的2005年中国生态经济系统可再生资源输入与可再生资产产品能值分析表。外部输入的可更新资源能值量由地理位置、地域面积、气候、地形条件所决定,由于在大范围内气象气候条件的相对稳定性,一般而言,其能值量年变化极小,因此属于相对稳定值。而内部可再生资源产品与消耗能值量则与农林牧渔业的生产力水平及国民饮食、生活消费水平密切相关。

表1中各项能值数据说明,种植业、畜牧业以及渔业的生产和消费构成我国可再生资源利用和消费核心组成要素总能值为9.69×1024sej,能值货币价值为6 480亿$,其中畜禽产品、水产品、种植业(包括林业)产品能值产出和消费比重依次为59%、22%、19%,林产品消费所占比率相对较小,这说明多年来我国以林业建设与保护为核心的生态环保已得到社会共识,对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依赖性减弱。因此,当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已经基本实现了以“畜禽、水产养殖”为主,以粮食生产为核心的种植业居于次要地位,同时城乡居民食品消费中,肉、蛋、奶消费占主要地位,显示人们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但畜禽养殖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却日益严重,据初步统计,目前我国每年禽畜养殖场排放的粪便及污水总量超过17亿 t,再加上集约化生产的冲洗水,实际排放的污水总量还远远超过这个数字。城郊集约化大型鸡场、猪场畜禽粪尿污染已成为城郊环境质量恶化的重要原因[16]。

2.2.2 内部不可再生资源产品产出与消耗能值分析表

内部不可再生资源产品的产出与消耗能值分析表,建立在以区域内部不可再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生产投入的基础之上,据此可以分析我国矿产、能源、土地开发利用情况和经济投入-产出水平。

表3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内部不可再生资源能值消耗总量为1.63×1025sej,能值货币价值为10 300亿$,远远超过对内部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量。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费中,化石能源、金属、水泥、土地损失所占比例最大,这是全国范围内高速城市化引起的城镇扩张、交通设施建设的必然结果。而能源消费中,煤炭所占比例为70%,符合我国当前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当年过热的经济形势导致中国目前化石燃料、矿物、金属、水泥等能值消耗量巨大。权威部门的统计数据表明,2006年,按现行汇率初步测算,中国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约5.5%,但能源、钢材、水泥消耗量却居世界第一位。能源消耗总量折合24.6亿t标准煤,占世界的15%左右;其中煤炭消耗占全世界消耗总量的36.93%,比美国、前苏联、欧盟(25国)三者煤炭消耗的总量还多,钢材消费量为3.88亿t,水泥消耗为12.4亿t,占世界比值依次为30%、54%。资源巨量消耗的结果不仅仅是资源枯竭和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形势也日益严峻。目前中国CO2排放量超过欧盟25国总和,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同时,中国还是世界最大的化肥、农药生产、进口和使用国,化肥、农药以及耕地有机质损失在总不可再生资源投入中虽然所占比例不大,但是总量却足以引起我国大面积耕地土地酸化、板结和土壤肥力降低以及土地污染,并导致一系列生态退化问题。中国年化肥使用量达6 294万t(2005年我国化肥工业生产数据与进口数据之和),耕地每公顷化肥施用量高达610 kg/hm2,差不多是发达国家化肥平均使用量225 kg/hm2上限的3倍;每年农药使用量近120万t,但其中绝大部分农药残留在土壤、水体、作物和大气中,农业生产中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已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危害[8,9]。

因此,目前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是建立在资源消耗、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基础之上的,改变当前的经济增长方式,改进生产工艺和生产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技能,已经迫在眉睫。

2.2.3 外部进口资源与产品能值计算分析表

为了说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环境演变与世界的关系,利用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中的2005年海关统计的进出口资源与产品相关数据进行能值计算分析。表4、表5分别为中国进口、出口资源产品能值计算数据。

表4数据显示,中国2005年进口能值资源总量为6.54×1024sej,能值货币价值为4 370亿元。进口资源以能源、农产品和工业产品为主,其中,能源进口所占能值比重接近75%,其中石油能值占绝对核心地位。可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能源需求和消费量剧增,能源对外依赖性加大,自给能力减弱。在进口农产品中,主要以种植业产品为主,其中油料和粮食能值进口量最大。工业产品中,金属(包括钢材)、化学产品能值进口量较大,而其它产品进口量相对较小。另外,在吸引外资、发展对外旅游业等方面,也取得较好业绩。从总体进口物资类型来看,我国进口主要集中在资源和原材料上,工业成品进口量不大,显示我国工业制造能力、制造水平以及工业化水平显著提高,已经实现了由资源、原材料出口、工业产品进口国向工业制造大国的转变。结合表3数据,可见工业化使中国能源、资源的消耗量十分巨大,在大力开采本国矿产、能源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同时,还必须大量进口国外资源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资源对外依赖程度加大,同时工业“三废”排放引起的环境污染形势必然更加严峻。

2.2.4 出口资源与产品能值分析计算表

表5中出口资源与产品能值分析数据,以《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公布的2005年我国外贸出口物资类型及数量进行,用以分析我国出口贸易情况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表5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出口物资能值总量为3.38×1024sej,能值货币价值为213亿$。相当于进口资源产品能值总量的1/2。因此,在资源产品进出口方面,中国目前已是能值资源净进口国,显示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的需求量加剧。出口资源产品类型众多,主要以农产品、工业制成品以及能源为主。能源出口中,石油及成品油、煤炭和焦碳出口量大;农产品出口中,棉花、谷物、肉类、水产品、植物油、蔬菜比例较高,另外中国机械工业制品、服饰(包括纺织品、服装、皮革以及皮革制品)等工业成品出口量大,对外投资和对外劳动服务发展形势良好。结合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出口物资发展情况,这些数据充分说明我国出口物资已经实现由资源和原材料出口向工业制成品出口的转变,并在国际经济贸易中实现了由消极被动接受市场变化向积极主动参与全球经济中寻求市场、发展自我的重要变革。

但成品石油、焦碳炼制、皮革制造、机械制造等工业以及畜禽、水产养殖等严重污染大气环境、水环境和土地环境,目前在中国已经造成十分严重而且难以恢复的环境后果。中国在融入世界市场、成为世界“工厂”,为世界大量输出工业产品的同时,把“三废”留在国内,经济发展是以本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的。

2.3 基于能值的中国生态经济系统发展现状总体分析

为了从总体上分析中国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运营态势,将各项能值项目汇总后再进行总体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每年出口物资与日俱增,很多生态环境学家担心大量物资出口以及工业化进程加快,会导致我国生态环境的退化和环境污染的加剧。表6的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出口能值大大低于进口能值,大约只相当于进口能值的1/2,这说明在当前的国际经济贸易中,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外的依存度在加大,本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也不足以满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内部不可再生资源消耗量总量在总能值消耗中占的比重达47.5%,说明我国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对不可再生资源如能源、矿藏、土地等消耗量极大,而这些不可再生资源的损耗,将降低我国经济社会自我发展的潜力,从而加大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总体情况而言,中国在国际市场中是大批工业产品的制造者和输出者,输出工业产品的同时工业三废留在国

内,因此,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是建立在资源低效率利用和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的基础上的,距离可持续经济模式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3 1985-2005年中国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动态变化分析

为了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生态经济系统运营态势的动态变化情况,我们利用1986年、1996年统计年鉴中1985年、1995年、2005年经济系统的运营数据,整理分析并编制能值分析表,此基础上计算各年各项能值生产消费情况,汇总统计见表7。表7中的年均增长幅度是以1985年和2005年的数据计算的算术平均数计算得出。

3.1 1985-2005年中国生态经济系统各项能值利用动态变化趋势分析

表7显示,在1995年以前(包括1995年),我国经济出口能值量都大于进口能值量,在1985年时出口能值量差不多是进口能值量的2倍,而当时的出口主要以自然资源和原材料为主。大约在1996-1997年进出口能值大体持平。此后进口能值量快速增加,在2005年进口能值已相当于出口能值的2倍,出现了与1985年相反的能值进出口贸易形势。可再生资源的产出也呈现良好增长态势,这和我国农业科学技术进步及农牧业产业结构适时转变密切相关。内部不可再生资源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变化相对较为缓慢,但年均增长幅度也达到5.45%。总体情况看,长期以来,我国内部不可再生资源的生产和消费量最大,其次是内部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同时都呈现较高幅度的增长态势。图3更加直观显示了同样的信息。

3.2 1985-2005年能值指标体系比较分析

为了深入分析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我们分别计算了1985年、1995年、2005年能值指标体系见表8。

表8中的能值来源指标各项数据显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进口能值的需求量在1995年以后迅速增长,说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压力加大,对外依存度增高。社会经济亚系统能值指标显示我国人均能值消费量也呈增加态势,1995年人均能值消费量差不多是1985年的2倍,这说明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对物质财富的消费需求量加大。而国家内部资源的人口承载量的增加,则与科学技术进步使资源利用效率增大相关,但目前我国资源承载人口的能力仅为当前全国人口数量的一半,因此,我国人口依然使资源环境面临严峻压力。货币-能值比率呈下降趋势,显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1995年以来我国通货膨胀状况。能值交换率数据显示了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日益繁荣的发展形势,也说明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能值投资率是衡量自然生态环境对经济活动的容受力,表中显示变化不大,这与工农业发展和科技进步导致自然环境承载力增强有关,同样的原因也显示我国可再生资源的人口承载力增加。

4 结 语

本文利用能值分析法,在收集整理相关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对2005年中国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生产和消费情况做了运算和分析,以说明我国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运营机制和生态环境效应现状,并在对比分析1985年、1995年、2005年能值指标体系的前提下,说明我国生态经济系统演变的动态趋势。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取得长足发展,对外贸易结构和规模产生了巨大变化,已经由20世纪80年代以资源和原材料输出为主、工业成品输入为主转变为资源输入、工业成品输出为主,在国际贸易中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同时我国居民的人均生活消费水平明显提高,生活消费结构改善,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工农业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生态环境承载力显著增强。但同时,资源自给能力减弱,对外依赖性加大,人口资源需求量大,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还是建立在资源低效开发利用的基础上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形势也日益严峻,距离可持续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蓝盛芳.钦佩等.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10~11.[Lan Sheng Fang.Qin Pei etc. Emergy Analysis in Ecological Economic System[M].Beijing: Chemical Industry Press,2002,10~11.]

[2]李双成,傅小锋,郑度.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水平的能值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1,16(4):297~304.[Li Shuangcheng, Fu XiaoShan. Zheng Du. Emergy Analysis on Sustainable Level of China[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2001, 16(4): 297~304.]

[3]Ugiati S,Odum H T,Basfianoni S.Emergy Use,Environmental Loading and Sustainability:An Ernergy Analysis of Italy[J].Ecological Modeling, 1994(73):215~268.

[4]Odum H T.Environmental Accounting:Em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cision Making[J].New York:John wiley& sons,1996,(90):69~ 71.83~ 87.216~ 218.

[5]李寒娥.蓝盛芳等. H.T.奥德姆与中国的能值分析研究[J].生态科学,2005年,24(2):182~187.[Li Hane, Lan Shengfang and etc.H T.Odum and Emergy Research in China. Ecological Science May,2005,24(2): 182~187.]

[6]李秀花.吕光辉等.城市复合系统能值分析及可持续发展评估――以乌鲁木齐市为例[J]. 农业科学研究,2005,26(2):31~34.[Li Xiuhua, Lǔ Guanghuietc. Emergy Analysis and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 of an Urbansynthetic EcosystemA Case Study of Urumqi[J]. Journal of Agriculture Science,2005, 26(2): 31~34.]

[7]中国经济社会统计年鉴(1986年、1987年、1996年、2006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China Statistical Yearbook (1986, 1987, 1996, 2006).Beijing:China statistics Press.]

第8篇

    论文摘要:伴随着经济增长和工业化,人类付出了巨大的生态代价,以往较为丰富的生态资本变得日益稀缺,阻碍着经济的发展速度。因此,各国纷纷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希望由此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模式。进行生态资本价值核算,构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指标体系,其目的就是使人们正确地看待经济增长成本,注意经济增长质量,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现有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只注意到了对社会经济的正面效应,没有反映负面效应所造成的影响,从而使得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陷入到一个环境恶化、资源缺乏、生态失衡和不可持续发展的困境之中。因此,改革现有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资源环境进行核算,走“绿色发展”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

    经济活动离不开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生态资本三者共同作用。“绿色发展”就是以“绿色GDP”为发展目标,从现行的GDP中扣除资源环境成本和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服务费用,在保障生态资本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更多地以人力资本代替资源资本和环境资本,提高物质和能源的使用效率,使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低能耗、低污染。

    1生态资本内涵

    1.1生态资本定义

    生态资本是相对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实物资本与金融资本)而言的,表现为生态系统所有的资源生态潜力、环境自净能力、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对人类的整体有用性等生态质量因素的总和,是具有生态价值的资本。生态资本按空间构成关系可分为三类:(1)地质资本,包括矿物资源和化石资源;(2)地理资本,包括土壤资源、水力资源、气候资源和生物资源;(3)星际资本,包括光能和风能。而应纳入生态资本价值核算体系的只包括地质资本和地理资本这两种数量有限的资源。

    1.2生态资本的特征

    生态资本作为参与经济活动的要素之一,同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一样,生态资本的特征也具有二重性:一是具有生态资本的本质属性,具有自然生态功能,遵循自然生态规律,表现为生态资本的使用价值;二是具有资本的共同属性,即以保值增值为目的,遵循市场供求与竞争规律,表现为生态资本的价值。

    但是,生态资本不同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生态资本具备其它资本所不具有的特征:(1)整体增值性。资本的目标是价值最大化或盈利最大化,由于生态资本受到生态系统整体性的制约,保持生态系统内各因子的平衡协调,是实现生态系统整体价值最大化或盈利最大化的前提;(2)长期受益性。通过合理利用生态资本,其使用价值与价值将不会永久丧失。并且,可再生资源还能依靠其自生的累积性,使生态资本自动增值,带来长期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3)双重竞争性。生态系统各因子是在相互制约与相互促进中得到发展的,遵循共生、相生相克等自然生态竞争规律;同时,生态资本又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等存在着市场竞争,遵循市场竞争规律;(4)开放性与融合性。生态资本既具有生态环境系统的开放性与多样性,又具有一般资本的融合性与扩张性,生态资本经营可以采用产权主体多元化、利益共同体等方式;(5)极值性。生态资本能够承载人类生存与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经济功能的需求,但是,生态资本对人类的需求并不是无限满足的,其承载力具有一定的极值,超过极值进行开发和利用,将会导致资源环境的退化;(6)不动性与逃逸性。生态资本既具有资源环境的空间固定性,又具有一般资本规避风险的逃逸性。低回报率的生态资本会转移地域或变换形态,流动到回报率较高的领域,引起生态资本的资本功能性逃逸;(7)替代性与转化性。在一定条件下,生态资本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之间能够相互替代或相互转化;(8)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和严格的区域性。不同区域的生态系统的组合和匹配都不一样,而“因地制宜”是合理使用生态资本的一项基本原则。

    2生态资本价值理论

    生态系统依照其是否凝结人的劳动可分为人工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我国目前的经济价值核算体系不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价值核算,导致生态资本价值被低估和人类对资源环境需求的过度膨胀,从而造成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自然生态系统是否具有价值在理论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劳动价值理论、效用价值理论、要素价值理论和供求价值理论等主要价值理论都对此有着不同的认识。

    2.1劳动价值理论

    劳动价值理论是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广泛地应用于价值的确认和计量中。劳动价值理论认为劳动是衡量物品是否具有价值的唯一标准。如果生态资本具有价值,该价值就是物化在资源和环境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人们的抽象劳动与生态系统相结合,生态系统就具有价值;相反,当某一生态系统中的资源和环境没有投入抽象劳动时,该生态系统也就不具有价值。而生态资本的价值是由生产这种生态资本的社会平均劳动时间所决定的。

    在实际中,不管人们是否承认没有投入人类劳动的自然生态系统是否具有价值,该生态系统都是客观存在的,发挥着具体的生态服务功能。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的深化,没有投入劳动的生态系统或部分投入劳动的生态系统同样具有价值的观点已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但是,劳动价值理论在生态资本价值计量方面存在着困难。

    2.2效用价值理论

    效用价值论认为价值就是人们对物品效用的感觉和评价,效用是价值的源泉。自然生态系统能满足人类生存发展需求,具有价值。但是,效用价值理论具有较强的主观随意性,它仅能为生态系统的存在价值、选择价值的确定和计量提供可行的方案。

    2.3要素价值理论

    要素价值理论认为自然生态系统等非劳动要素与劳动要素一样共同创造价值并参与到价值分配中,所以自然生态系统同样也具有价值。但是要素价值理论模糊了劳动创造价值这一科学定义。

    2.4供求价值理论

    供求价值理论认为有需求的东西就具有价格,供求决定价值,供求关系是价值规律的内涵。该理论认为自然生态系统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稀缺的资源,通过市场可使得其价值能够充分得以体现,在价值确认和计量上具有可行性。

    总的来说,自然生态系统也具有价值,并且与人工生态系统一起组成生态资本,参与到价值创造的经济活动中去。

    3生态资本价值核算方法

    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将资源和环境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建立了一套资源环境与经济一体化核算体系(SEEA)。该体系能准确地表现资源和环境在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并以最简明的经济指标反映可持续发展的本质。SEEA核算法通过把资源和环境账户作为SNA(国民经济核算账户体系)的卫星账户,然后与核心账户(货币型账户)对接形成一体化核算。由于资源和环境是物质型账户,需要先将环境账户和资源账户转换为货币型账户。目前生态资本价值的核算方法有以下六种。

    3.1补偿价值法

    补偿价值法根据劳动价值理论,认为凝结抽象劳动后的资源环境具有价值,从补偿角度看生态资本价值(w)包括三部分:

    W=C+V+m

    式中,C、V、m分别为补偿、保护与建设某项资源环境所投入的物化劳动价值、活劳动价值和活动动创造的剩余价值。该法以实际投入的补偿支出计量资源环境的两大价值,应用了历史成本属性,可靠性较高但相关性不足。同时,没有收入劳动的资源环境与少量投入劳动的资源环境同样也具有价值的观点已经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对这部分资源与环境不进行计量的话,资源环境总价值易被低估,造成资源环境的滥用。因此,补偿价值法主要适用于资源环境补偿增值的计量。

    3.2总经济价值法

    总经济价值法根据效用价值理论,将资源环境价值(TEV)按效用不同分为两大类:使用价值(uv)和非使用价值(NUV,又称存在价值);又将UV细分为直接使用价值(DUV)、间接使用价值(IUV)与选择价值(OV)。其计量关系为:

    TEV=UV+NUV=(DUV+IUV+OV)+NUV

    式中,DUV是指资源环境直接满足人们生产和消费需要的价值,表现为物质功能,可直接根据市场价值法计量;IUV不直接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但可为生产和消费创造必要条件,表现为环境容量和舒适性功能,可采用生产函数法、损失规避法、预防支出法等计量;OV是人们愿意保护现有资源环境以备未来使用的支付意愿,相当于消费者为一项未使用的资源环境所愿意支付的保险金,表现为资源环境的自行维持功能;NUV为人类对资源环境的永久享用价值与资源环境潜在功能价值的合理评估。目前DUV与IUV可应用于历史成本、现行市价等属性进行直接或间接计量,比较可靠;OV与NUV均仅能采用价值评估法进行计量,计量的主观性强,可靠性低。因此,企业在进行资源环境价值核算时,只要同时符合可定义性、可靠性与相关性要求,企业就应将其拥有的或控制的资源环境确认为自然资产,并同时确认相应的生态资本。

    3.3租金或预期收益资本化法

    租金或预期收益资本化法根据地租理论和财务管理理论,将预期的资源环境在未来一定年限内产生的两大价值(即预期的租金或收益)按社会贴现率折现后的现值作为资源环境价值。其计量公式为:

    V=V1+V2

    V1=qRo/r

第9篇

长白山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效应亦是全球变化的一种区域响应,通过对该区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研究,可以科学地把握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过程和规律。文中集成遥感与GIS技术,以长白山地区为研究区,揭示该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演化特征,评估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区域生态服务价值变化,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1研究区概况本文所指的长白山地区位于吉林省东部,行政区划上隶属长白山管委会、通化地区、延边地区、白山地区,下辖9市、3区、9县。位于125°45′—131°26′E,40°52′—44°30′N,总面积75377km2。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年平均气温-7~3℃,7月气温为18.1~23℃,1月气温为-23~-16.6℃。年降水量700~1400mm,85%的降雨集中在6—8月,无霜期65~120d。该区是中国东北地区典型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1土地利用动态数据获取研究所用的数据为2000年和2010年LandsatTM/ETM+晴空影像,空间分辨率为30m。同时收集该区1∶10万地形图、地质地貌图和土壤类型图等。遥感影像的预处理包括:对单通道多光谱数据进行波段合成;以地形图为基准,对2010年各分幅影像进行几何精校正;以校正后的影像为基准,对2000年各分幅影像进行几何精校正;对同期的影像作直方图匹配和拼接处理;按研究区界限对影像裁剪。根据国家通用的土地利用分类系统,结合研究区的实际情况,将土地利用类型划分为旱田、水田、林地、水域、建筑用地和湿地。在GIS的支持下,采用基于知识的人机交互式解译方法,提取各土地利用类型信息(表1)

2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方法虽然Costanza等[3]的研究使ESV估算原理和方法从科学上得以明确,但研究中某些数据仍存在偏差,如对耕地的评估偏低,而对湿地评估又偏高。谢高地等[12]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量,并应用在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估算中。在现有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体系中,由于各研究存在区域差异,尚难对各价值当量形成共识。一般均将水田和旱田视为一类进行价值评价,但由于耕作方式、作物类型等诸多差异,它们的服务功能尚存差异,如水田的土壤与局地小气候均与湿地相似[13]。因此,本文以谢高地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表为基础,并作如下修订来计算该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水田的气体调节、气候调节、水源涵养、土壤形成与保护等单位价值取旱田和湿地相应服务价值的平均值;水田多处于水域旱田过渡地带,兼具农田、湿地、水体3种生态系统特点,其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优于旱田,取旱田、湿地、水体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的平均值为水田的该项服务价值[14];研究区稻田的单位产量与所有耕地单位产量之比约为1.5∶1,故以旱田食物生产价值的1.5倍作为水田的该项服务价值[15];水田的废物处理、原材料及娱乐休闲等价值与旱田差异不显著,可用旱田的相应服务价值代替。据此得到修订后的该区单位面积服务价值量(表2)。

3敏感性分析方法敏感性指数(CoefficientofSensitivity,CS)用以确定ESV随时间变化对VC变化的依赖程度[16]。CS的含义是指VC变动1%引起ESV的变化情况,如果CS>1,说明ESV对VC是富有弹性的;如果CS<1,则说明ESV对VC是缺乏弹性的。比值越大,表明VC的准确性越关键。本文通过分别调整50%的VC来计算CS,从而来说明ESV对VC的敏感程度。

结果与分析

1土地利用幅度变化分析通过对长白山地区土地利用幅度变化的分析,可了解该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态势(表1):耕地总量有所减少,10a间净减1261.60hm2,占期内土地利用变化总量的55.81%,其中旱田面积呈增加趋势,增加了6688.00hm2;水田面积呈减少趋势,减少了7949.60hm2,水田面积变化较剧烈,变幅达-4.75%,从土地利用变化的数量特征可以看出,这一时期人类活动是影响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林地呈减少趋势,10a减少了4981.69hm2,变化量占期内土地利用变化总量的19.00%,说明该区森林资源已遭到破坏,应加强森林经营,使其可持续发展。水域面积呈减少趋势,减少面积为115.21hm2。建筑用地急剧增加,增加面积6424.22hm2,变化幅度达4.27%,年变化率为0.43%,主要是由于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导致城乡居民用地与公交建设用地的增加所致。湿地面积呈减少趋势,面积减少65.72hm2,变化幅度达-0.35%,说明应切实保护该区现有珍稀湿地资源。

2土地利用转移分析借助GIS的SpatialAnalysis工具,可获得近10a长白山地区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转移情况(表3)。首先,从各土地利用类型的转移方向来看,旱田主要转出为建筑用地和水田,转出面积分别为5575.48,1774.21hm2,转化率分别为1.12%,0.36%;水田主要转化为旱田和建筑用地,转移面积分别为9236.45hm2和16.56hm2,转化率分别为5.52%,0.37%,耕地面积的转出主要是建筑用地占用耕地及改变耕作方式所致;林地主要转化为旱田和水域,转移面积为4409.12hm2和365.24hm2,转化率分别为0.07%和0.01%,主要是由于山区毁林开荒所致;水域主要转化为旱田和水田,转移面积分别为4071,127.28hm2,转化率分别为0.49%和0.16%。从各土地利用类型转移来源来看,旱田主要是由部分水田、林地、水域转化而来,10a间面积转化率分别为1.82%,0.87%,0.08%;水田主要由旱田、水域、湿地转化而来,转化率分别为1.11%,0.08%,0.04%,说明该区湿地农田化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建筑用地主要是由旱田、水田、林地转化而来,转化率分别为55%,0.39%,0.13%。分析表明,人类活动是影响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主要因素,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增加了人们对粮食和住房的需求,促使耕地和建筑用地面积急剧增加。#p#分页标题#e#

3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变化研究区ESV总体呈减少趋势(表4),由2000年的1507.37亿元减少到2010年的1505.57亿元,10a减少了1.79亿元,减少幅度为-0.12%。占面积变化绝对值30.31%的水田,ESV减少0.97亿元,占ESV变化绝对值的37.16%;占变化面积总绝对值19.00%的林地,ESV损失了0.96亿元,占ESV变化绝对值的36.78%;而占面积变化绝对值25.50%的旱田,ESV减少了0.41亿元,占ESV变化绝对值的15.71%。因此,从各土地利用类型在两个时期对总ESV的贡献来看,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是较大的,它是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的根本原因,而水田和林地面积的减少是该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降低的直接原因。同时,旱田面积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对总价值作了补偿。4生态系统单项服务功能价值(ESVf)变化生态系统各单项服务功能价值(ESVf)呈减少趋势(表5):水源涵养减少剧烈,达0.55亿元,变化率为20.00%,主要是由于占价值系数较大的水田和林地面积减少所致;气体调节减少的变率最大,为20.95%,主要由林地和湿地面积减少所致;而气候调节、土壤形成与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减少显著,变率分别为15.24%,137%,14.29%。5敏感性分析根据CS计算公式,本研究把VC分别上下调整50%,计算出了研究区2000年和2010年的CS。结果表明,ESV对VC的敏感性指数都小于1,最高值为0.55~0.58,即说明当水域的VC增加1%时,ESV增加0.55%~0.58%。表明研究区内ESV对VC是缺乏弹性的,研究结果可信。

第10篇

论文摘要: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增长又进入新一轮高速增长周期,资源短缺、生态恶化和环境污染造成严重的生存环境压力。因此,循环经济日益受到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而且随着人与自然环境冲突的加剧,环境伦理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循环经济中到底蕴含着哪些环境伦理思想,这将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内容。会计

    循环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深刻认识和反思的结果,也是人类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中陷人资源危机、环境危机、生存危机深刻反省自身发展模式的产物。环境伦理思想源自环境伦理学,它研究和讨论的是生态环境中的人类的伦理道德问题,人类如何在发展生产、发展经济和提高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更加合理,更加科学的来对待自然和保护生物,从而更好的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环境伦理思想中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价值观及在资源与环境方面达到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等思想都在循环经济中得到推广和应用。

    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价值观在循环经济中的运用

    循环经济为试图解决经济的发展效率与自然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而产生的,它是可持续发展的组成部分,也同样认为经济发展的持续性是建立在自然可持续性存在和发展之上的。环境伦理思想关于自然的价值和权力的论述为:自然价值分为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其中自然的外在价值是指自然事物作为资源,能满足人和其他生命的需要,符合人和其他生命的利益。自然的外在价值对人们来说有功利意义,被人所广泛接受,并且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到巨大作用,但作为自然价值的内在价值却长久被人类所忽视。自然的内在价值是指生命和自然界自身生存的意义,它富有创造性,创造了地球上适宜生命生存的条件,创造了地球基本的生态过程、生态系统和生态物种,同时表明了生命和自然事物按客观自然规律在地球的生存是合理的,有意义的。会计

    地球产生于46亿年前,而人类在地球上产生却仅是大约300-700万年前。虽然人类社会相对于整个地球的产生甚至生命的产生是短暂的,但人在生命层次序列和生命组织的序列中却处于最高位置。人是环境道德的主体,也是环境道德的人。但由于人类的狂妄自大,人忽视了自然的内在价值和权利,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人类开始疯狂的掠夺自然资源,发展经济,直至造成生态危机。自然开始用它最原始的方式开始报复人类,各种自然灾害接踵而至,比如土地严重沙漠化,洪水淹没了人类的家园,各种自然资源严重短缺等等,此时人类才开始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人类开始认识到自己是自然的一员,而不是自然的主宰者。以往的工业发展和经济发展只注重自然的外在价值,人类生态价值,却忽视了人与自然的生态共同利益,即自然的自身价值,从而导致大自然的报复,这是造成地球生态危机的伦理根源。而人类要摆脱生态危机就要明确人与自然不仅以相互利用方式存在,而且也以相互依存的方式维持着地球自然的生态稳定。作为生命序列最高级的物种,却扮演了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不称职的调控者。在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上,环境伦理思想为我们提供了基本判断的道德依据,我们对自然所赋有的责任和义务就是最大限度的维护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和谐。作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责任,就是恢复和保存自然的内在价值,确立自然的权利,从生态整体主义观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人类认识到自然内在价值及权利基础上所提出的人类经济发展的生态模式,在明确了自然具有内在价值,学习生态系统的智慧基础上设计出来的。在生态系统中,只要它正常运转.所有输人生态系统的物质都可通过生态食物链一级一级的转移,所有物质都在循环中运动转化。一种有机体被利用后,转化再生为另一种有机体可以利用的形式,几乎所有物质都在循环中被利用。生物圈的物质生产过程就是一种废物还原和废物利用的过程,一种无废物生产的过程。循环经济就是把生态系统的物质运动过程应用到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过程中,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它是一种物质闭环流动,它的模式是“资源—产品—废弃物—资源”,即资源在第一次生产出产品后,其剩余物是第二种产品的原料,如仍有剩余就再作为第三种产品的原料,直到全部用完或循环使用,最后不可避免的废物,以对生物和环境无害的形式排放,能被环境中生物吸收和利用。

    承认自然的固有价值和人类的实践能动作用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价值观是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循环经济中的伦理思想体现在生产和消费领域里的生态化转化,承认生态位的存在和尊重自然的价值。

    二、循环经济中体现的人类在环境利益上的公正原则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三R"为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以生态产业链为发展载体;以清洁生产为重要手段,以达到实现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它运用一种新的系统观、经济观、价值观、生产观和消费观实现着人类在环境利益上的公正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一)循环经济中的代际公平思想分析

    目前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有能力永久的改变或毁坏地球,而且当代人的活动会对后代及未来人类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例如热带雨林的大面积消失、臭氧层的空洞、土地沙漠化严重等等都将危及后代及未来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对于这种把危害和危险留给后代,是对后代的一种不公平。环境伦理思想中提出的代际公平要求本代人的发展不以损害后代人的发展能力为代价,至少要留下满足后代人能进一步发展的环境资源,例如保护自然物种的多样性,维持地球生态环境质量等。环境伦理把关怀的对象由代内进一步扩展到代际,就好像为后代人建立一个大的资源与环境的储蓄银行,当代人应只消耗由储蓄银行产生的利息,而应将本金留给后代,以达到代际之间资源与环境的公平分配。人是可以通过理性把握历史的行动,可以通过理性来超越现在,接触未来,所以需要提倡代际正义,有一种面向未来的价值思维,循环经济正是这种面向未来的价值思维的产物。代际公平是循环经济的伦理取向之一,循环经济在生产中减量化原则,要求减少进人生产和消费领域的物质量,要求人们必须学会预防废弃物的产生而不是产生后的治理。比如在生产过程中,制造厂就要通过减少每个产品的物质使用量,通过重新设计工艺流程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或减少废弃物排放,提倡消费中多次应用。这种生产中减量化、消费中多次运用的做法,不仅符合经济学规律,更是一种对自然和资源的保护,是对子孙后代的一种公平式做法,是代际公平的一种表现。会计

    (二)循环经济中的代内公平思想分析

    作为代际公平的前提和基础的代内公平,对现今的环境保护具有更多的现实意义。代内公平,要求资源和环境在代内要公平分配,强调人类的整体和长远利益高于暂时和局部利益。当代的代内不公平主要体现在某些国家和地区以损害别的地区和国家的发展为代价。比如,发达国家在实现工业化进程中,利用殖民手段大量剥削能源和资源,不顾后果,目前存在的很多环境问题都是这种行为的积累。而且现今发达国家仍是资源的主要消费者和污染的主要生产者。他们以占世界总量四分之一的人口,消耗掉占世界总量四分之二的能源,木材的85%,钢材的72%,其人均消耗量是发展中国家的9-12倍。不仅如此,一些西方国家还采取了转嫁生态危机的做法,把能耗大、污染重的企业以转让技术,扩大投资和提高援助的方式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或者直接把有毒的工业和生活垃圾甚至核废料输送到发展中国家来处理。当然对于某些发展中国家只顾单纯追求经济发展,不顾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采用“杀鸡取卵”的行为也是代内不公平的一个表现。

第11篇

关键词土地资源价值公共品退耕还林政策

1土地资源经济总值与退耕还林

退耕还林的过程就是资源价值转化的过程。

古典经济学认为价值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对于自然资源来说,没有凝结人类劳动,所以没有劳动价值。但是,自然资源,如土地资源是有效用的,能够满足人类的一定的欲望,给人一定的享受,所以具有效用价值。土地资源又是稀缺的,稀缺性使土地资源在使用过程中,具有了经济价值。因此稀缺的土地资源的经济价值来源于其使用的效用。广义的价值是相对于个人的爱好、欲望、利益或志趣而言的。除了效用考虑以外,有些价值来源于资源的本身。比如,有些野生动植物的存在,可能并不能给人们带来什么效用,但是其存在有其存在的理由,人们从伦理的角度,善意的角度看待它们,愿意支付一定的货币来保护它们,也是一种价值。

根据价值的来源以及效用的实现方式等不同,土地资源的经济总值应包括土地的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选择价值和存在价值。

直接使用价值,是指对土地资源直接消费所带来的价值。它分两类:一是作为资本品,比如用于农田、工业用地等,是生产要素之一;另一类是作为消费品,这主要指消费土地资源的一部分,如天然的生物资源的消费,不包括劳动产品。这部分价值是靠市场来实现的,是市场价值的大部分或全部。

间接使用价值,指的是对土地资源的资本品和消费品的使用起到维护作用,或着改善周围生产环境的价值,这部分价值并不是直接用作资本品和消费品的,它是间接的。比如退耕前的土地用来耕种农作物,是把土地当作资本品使用的,退耕后,变成了生态林地,木材不能砍伐,不能给人们带来经济收入,所以直接使用价值为零。但是生态林能够净化空气,保持水土,有利于周边的农业生产、人类的居住,具有很大的间接使用价值。这部分价值是外部性的,不能通过市场来实现。往往需要政府制定税收和补贴标准,依靠行政和法律途径来实现。

选择价值是指人们未来的直接和间接使用带来的价值。比如林地可以用做耕地。就短期来讲,耕地的未来使用,能够给生产者带来的收益,就是林地的一种选择价值。但从长期来看,毁林开荒可能带来水土流失,以致土地变成荒地,不能再开发利用时,这种土地的直接使用价值就是零。而林地与农田的使用价值就是这种土地的选择价值。因此,选择价值是一种未来的潜在的使用价值,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素。除了宗教、文化、习俗、信息拥有量等影响因素外,还与土地使用的可逆性有关。如果土地使用是可逆的,如耕地可转化为林地或园地、交通用地,那么其选择价值可能很小。如果土地使用是不可逆的,如建设用地很难再转变成农业用地,其选择的价值就很大。从这点儿上说,选择价值是一种参考价值,不用于直接的交易。特别是在选择土地的使用过程中,根据它选择价值的大小,即其未来使用价值的高低,对比现在的使用价值,判断何种土地利用方式更好。

综上所述,土地资源价值由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选择价值、存在价值构成。其中前三种价值是效用价值,可以通过市场或模拟市场的方法测算出来。而选择价值仅作为土地用途选择时的一种参考价值。存在价值,根据皮尔斯的定义就是对于某一种自然资源的存在人们愿意支付的货币数额。一般主要用于对一些野生动植物、或湿地生态保护的人们的意愿衡量,即人们愿意支付多大的数额来维护这类资源的存在。它是特定用途下的一种单独计算,以问卷调查方式取得。所以,土地资源价值主要还是看前两项价值。

从以上分析看出,如果仅仅从直接使用价值的大小来判断土地利用方式是否合理是很不全面的。一般来讲,单单从土地的直接使用价值来判断,存在着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宅基地>农田>森林>牧场>荒地>裸岩>废弃地的态势。可是就退耕还林来讲,耕地直接的经济价值大于生态林的直接经济价值,而生态林的间接使用价值又是大于耕地的间接使用价值的。所以从总的经济价值来说,可能二者差距不大或生态林的经济总值更大些。这是因为这些价值之间有着一种互相消长的关系。耕地用途转为林地用途以后,它的直接使用价值也转化为了林地的间接使用价值。只不过这部分价值的实现不能通过市场表现出来,它是外溢的,要求国家以税收的形式,从收益者手中转移到退耕农户的手中。

2林地的公共品属性与退耕还林的补偿政策

公共品理论认为,公共品又称为公用品或共用品,可以同时给一系列使用者共同服务。公共品与私用品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公共品具有非排它性和非竞争性。按照非竞争性与非排它性的程度,公共品又被划分为纯公共品、准公共品和公共资源。

纯公共品既有非竞争性,又有非排它性,或者由于技术上的原因难以排它的公共品。这类公共品如国防、环保等。

准公共品是指不具有竞争性,但具有排它性。这类产品就是布坎南所称的俱乐部产品。俱乐部产品只针对俱乐部内部人员使用,不是俱乐部成员的不能使用。例如:学校、游泳池、医院等。但是在一定的规模下它有一个最优的消费者数量。超过了这个规模,就产生拥挤现象,具有了竞争性。

公共资源是具有一定的竞争性,但不具有排它性。如空气、森林、草原、渔场、牧场等。这些公共资源的使用不具有排它性。但过度地使用,会破坏生态平衡,导致使用品的质量下降。

按照上面的解释,退耕还林的土地是集体所有,属于公共资源的范畴;生态林则是环境品属于纯公共品的范畴。公用品的非竞争性意味着它的边际成本等于零,如果它是有效生产,那么应该满足边际收益=边际成本的条件,所以它的边际收益也应该等于零。这就是说公共品应该免费提供,这显然是私人生产办不到的。公共品的非排它性的含义是不能通过价格制度对消费加以控制,因为一旦公用品被提供,就不能阻止任何家庭对它的消费。因此收费变得很困难,公共品不适宜由私人生产。

如生态林建设改善了人们生产、生活环境,它可以在提高周边地区农业的生产,促进人们身体健康等上面体现出来。但是生态林建设也需要生产成本,如退耕农户的退耕的机会成本以及购买种苗、种植、管理树苗的劳动成本等。这些成本需要给予补偿。但是非排它性的特性是消费者涉及到所有社会成员,私人向这些人员收费变得十分困难。那么这就要求国家通过非市场机制给予公共品的生产者如退耕农户,以成本补偿。

我们国家实行退耕还林政策,实质上就是国家提供公共品的政策。但是生产者是退耕农户。于是国家与农户之间就形成了一种委托———的关系。虽然国家规定林木的所有权为农户所有,但是生态林的直接经济价值几乎为零,农户缺乏足够的激励来提供这些环境品。尽管从理论上讲,生态林的间接使用价值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进行衡量,但是由于信息的不全面性最终导致政府的定价也是偏离实际价值的。比如生态林的生态价值实现具有时间性、潜在性、长期性。消费者对它的评价也就多了一份不确定性。这样给予农户的补偿如果太低了,或者仅仅补助8年,那么退耕还林的成果就会变的很危险。所以退耕还林的补偿从现实上说,数额要够,从长远来说国家也应该补足。

3退耕还林补偿额的确定

农户每退耕1亩地,就意味着放弃1亩地的农业收入,这部分收入就是他们种植生态林的机会成本。随着退耕亩数的增多,机会成本在增大。同时种植生态林也要投入劳动和资金,它和机会成本共同构成了农户的生产成本。假设C是农户的生产成本,A是退耕的的数量,把C看作A的增函数,即C=f(A),且f′(A)>0。同时退耕的受益者(环境品的消费者)随着退耕亩数的增加,环境品供给的增加,效用在增加。但是,如果他们必须为环境品的消费支付一定的代价的话,比如说交税,那么在一定的收入水平下,他们就得在私用品与公共品的消费组合中作出选择,理性的消费者将选择使它们的效用最大。即

MaxU(X,G)(1)

s.t.X+PG=m(2)

式(1)代表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其中X代表家庭私用品的组合,G代表公共品。式(2)中,X的价格假设是1,P是公共品的价格,m代表该家庭的固定收入。用拉格朗日条件法,可求出效用最大化的必要条件是共用品与每一种私用品的边际转换率等于所有家庭的的边际替代率之和。它隐含的一个条件是,消费者对环境品的消费的边际收益是下降的。通过消费者的边际收益与农户的边际成本的比较可以确定退耕还林的最优补偿额,见附图。

当MC=MR时,在A*、P*处,退耕还林就达到了均衡,这时退耕农户得到的补偿正好等于消费者的意愿支付。同时也等于他的边际成本。总之,从以上的分析之中,我们看到,由于林地的公共资源的属性,以及生态林的纯公共品、外部性等原因,政府必须始终是退耕还林的参与者,而不可能成为局外人。

所以政府应该制定更加长远的补偿机制,合理确定补偿额,使退耕农户和环境品的消费者都得到好处。

参考文献

1高映轸,潘家化,顾志明等.土地经济问题再认识[M].南京:南京出版社,1996

第12篇

1森林防火的功能价值

森林防火资源功能,是指森林防火所具有的保护和改变生态环境的能力,它表现为森林防火资源所能提供的环境功能的物理量,例如降低的蔓延速度、保持含水量、减少流动火源能力、整体机动性等。森林防火的功能是区域环境的客观属性,是一种使用价值,它不依人类社会是否对其实际利用而客观存在。例如某一森林防火环境的河流量表示该林地所具有的提供阻隔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一种客观存在,不取决于人类社会是否对其进行活动。同样,该森林防火环境所具有的环境功能,也只表示他所具有的各种保护环境的能力,而与人类社会是否对其进行生态利用无关。虽然,同一森林防火资源可以具有各种不同的功能,也就是具有各种不同的使用价值。但其使用价值的载体都是森林防火资源本身。由于功能是资源的客观属性,而资源是在林业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因此,对森林防火资源功能的价值计量应该在防火价值论的基础之上,计算防护一定面积、一定质量的森林防火资源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就是社会平均营林成本。一定面积的森林防火资源即使提供了多种不同的使用价值,由于其价值载体是同一的,因而其价值量也只能计算一次,否则就是重复计算。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森林防火资源的功能价值和上述按防火价值论核算的森林防火资源价值是相同的概念。

2森林防火的效益价值

森林防火的效益,是指森林资源功能被人类社会实际利用后所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果。其价值产生于森林利用部门,其价值计量属于效用价值论的范畴,也就是上文所述的按边际效用价值论核算的森林防火资源价值。效用不同于使用价值,它属于主观的范畴。只有当使用价值被人类实际利用,并使其获得一定程度的欲望满足时才产生了效用。一定数量的物品,其效用程度越高,消费者的支付意愿越强,其价值量越大,反之则越小。森林防火的效益价值,包括以木材为主的物质产品效益价值和环境效益价值。木材等物质产品的效益价值,表现为其各自的按边际效用所决定的市场价格。环境效益价值,表现为森林资源的环境功能被社会实际利用所产生的经济及社会效益。例如森林资源作为农田防护林,其降低风速、调节温度与湿度等防护功能被农业部门实际利用所增加的农作物产量;森林资源的净化空气、释放氧气、森林景观等游憩功能所创造的森林公园的门票收入等。一定面积的森林资源是否具有效益,具有多少效益,不仅取决于它所具有的森林资源功能的大小,更取决于社会对它的利用方式和利用强度。例如一块森林资源可能具有森林游憩的功能,但如果没有开展森林旅游,其功能没有被社会实际利用,则它不会产生森林游憩的环境效益。同样道理,一片防护林或水源涵养林虽然其蓄积量也具有生产木材的能力,但为了生态利用的目的,除了少量的间伐材以外,基本不产生木材效益。有些森林防火效益价值,具有市场价格的表现形式。例如木材等有形的林产品和收门票的森林公园。这类林产品在使用上可以做到排他,因而可以进入市场交易。但是,大多数森林环境资源由于在使用上难以做到排他,因而很难进入市场,其效益价值也就不具有市场价格的表现形式。在这一类环境资源中,有些效益价值可以附加在其他产品的价值中间接计量。

3功能价值和效益价值的关系

目前常见的森林环境效益价值计量中,常以功能计量替代效益价值计量,或者将二者混合使用。常见的计量思路是,首先计算森林资源所能产生的各种环境功能的物理量,然后再计算假定它们都能被人类充分利用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这种计量模式,无疑夸大了森林环境效益的价值量。因为没有被人类实际利用的森林环境功能,是不能产生效益价值的。其次,功能价值能否转化为效益价值,还取决于产品的供求关系,森林资源功能能否转化为益,还要看社会对森林资源功能的需求程度。如果某项功能社会需求量很大,其功能就会全部转化为效益;若社会需求不足,或根本没有这种需求,则该功能转化为效益的价值量很小,甚至根本没有效益。例如,森林具有减少水土流失,减少河道及水库泥沙淤积的环境功能。但在平原林区,周围没有河道及水库,森林资源的这种功能就不可能转化为效益。再例如,在水资源丰富的地区,森林的集水功能超过了社会对水的需求,该功能也就不可能全部转化为效益。

第13篇

【关键词】环境保护;社会经济生产;合理利用

自然界物质运动和自然生产过程所产生的各种环境要素,以及它们的有机结合所产生的生态效益都是具有使用价值的物质财富的组成部分。任何一种形态具有使用价值的物质,当它没有得到合理利用而遭到破坏时,都将造成人类社会的真正失。在这种情况下,即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之间的物质交换使环境资源受到污染和破坏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按商品经济的价值规律评价由于该项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环境资源,因未能得到合理利用而失去可以获得最佳综合效益的利用方式给社会造成的经济损失。

1 环境资源利用中的价值交换

在自然生态平衡条件下,环境资源虽然是具有使用价值的物质财富,但是在简单原始的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之间的物质交换中,并不具有商品的社会属性,当然也就谈不上环境资源的价格和价值。人们可以“自由”开发和用取环境资源。在这种不包含价值量的物质交换中,环境资源的拥有者-人类,并不需要付出“社会机会成本”的代价,而只获得利用自然环境资源的好处。

然而严竣的现实是:大片森林的消失,土的的沙化,许多矿物资源的枯竭,地下水位的下降,河流水域和大气的污染,区域环境生态平衡的破坏,使人们已经很难找到那种没有污染和破坏,又能满足人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自然生态平衡的环境了。这种环境状况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健康, 使社会付出了巨大的经济代价。

当滥用环境资源物和排入环境的污染物超过了环境的恢复和自净能力,当环境自然生态平衡受到破坏,环境已经成为难以满足人类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稀缺性”的资源,这时,也只有这时,环境资源非商品化的经济属性在同商品经济生产之间的物质交换中,开始发生了变化,并以特殊形式的价值交换显示了自己的交换价值..具有了“商品”社会属性的某些本质特征。这一时刻称为某些特定含义范围环境资源开始具有“商品”社会属性的转化点,离开这个转化点笼统地说明自然环境资源的价值是没有意义的。

2 环境污染与破坏是不等价交换的结果

当前环境污染与破坏的严重性,反映着环境资源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当大程度上减少了社会经济生产的效益。从环境经济学角度来说,就是已经具有商品社会属性的环境资源在同经济生产之间的物质交换过程严重地违背了价值规律,而这种交换过程是国家同排污企业在不等价交换条件下进行的。江苏省沿海某造纸厂全年利润十几万元,(其中包括了节省环境污染防治成本这样虚假的利润,但它给社会造成的损失,即社会付出的交换价值,仅其中海水养殖贝类损失一项就四百多万元。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原始森林,正是因为人们只考虑了它的木材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而没有考虑它的并为社会所拥有的森林生态效益在社会和经济活动中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使它的木材交换价值永远抵不上从此变为不毛之地的社会损失价值。这种大量存在的不等价交换的结果,一方面,环境污染与破坏日趋严重,可利用的环境资源日趋“稀缺”;另一方面,社会付出的交换价值,即可以计算的各种形态的经济损失愈来愈大,严重影响了社会综合经济效益的提高。

3 对自然界矿藏资源的开发利用

特别是未来难以可持续开发利用的资源,例如某区域十个铜矿,七个矿山枯竭,凝聚在余下三个矿山生产的单位重量的铜矿和冶炼厂的金属铜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即商品的价值量并没有改变,但由于资源难以满足传统的社会化生产和消费需求,此时,铜这种商品的社会交换价值却发生了变化。社会交换价值有增加的趋势。这种变化趋势大量反映在稀缺矿藏资源、北方的地下水、中国的木材等难以以传统的交换价值消费中。很显然这个理论的重要性,在于政府需要根据资源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的实际情况,改进和增加对资源的税收管理,推动资源节约和社会可替代资源开发。

不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物质交换中蕴藏着价值交换。环境污染与破坏愈严重,这种不等价价值交换就愈背离社会价值规律。这种不等价交换的后果,即各种形态社会经济损失是生态规律,价值规律发生作用并报复人类的自动调节的必然过程,是被迫性的社会价值交换。

4 环境保护劳动是创造社会价值的经济生产

在社会人口,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仅仅依靠自然生态平衡的生产能力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滥用环境资源的人类对环境资源的需求。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一方面,减少了社会可以利用的环境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当一定环境资源质量,如水体和大气质量,作为社会经济生产和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时,为了消除环境污染与破坏的后果,恢复这种环境资源最佳利用目的,社会就必须进行必要的环境保护劳动,调节和合理使用环境资源,并保护环境资源。

环境保护劳动创造社会经济价值就是社会从改善环境所获得各种形态经济收益。环境污染与破坏愈严重,国家(社会)与排污企业之间的不等价交换愈背离价值规律,这时环境保护劳动所创造的生态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就愈高。因此,环境保护劳动是创造社会价值的经济生产,只有包含着环境保护劳动的社会经济生产才是符合人类需要的具有全部积极意义的社会经济生产。

【参考文献】

[1]彭近新.试论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J].环境科学与技术,1980(04).

第14篇

开展“两山银行”试点,是浙江省深化“两山”转化改革的创新举措,也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路径。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全力推进“两山银行”改革试点,进一步拓宽“两山”转化通道,将“沉睡的资源”唤发生机,助力“乡村振兴、富民增收、共同富裕”。目前,已收储耕地2154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签订亿元项目1个,获得综合授信20亿元,发放各类贷款1427万元。1.主要做法(1)系统搭建运营平台一是运营平台系统化。挂牌成立衢州市柯城区生态资源开发运营有限公司(“两山银行”),运用“分散化输入、集中式输出”的经营理念,统一开展全区生态资源存储和转化、生态产品招商、生态资产融资等业务,推进建立乡镇级平台公司。二是业务流程系统化。面向可收储生态资源,以村民或村集体自愿为原则,坚持确权、认定、评估、交易、经营等规范化操作,确保村民或村集体共享“利息”收益和分红收益。三是政策整合系统化。

制定全区土地经营权存储管理办法,进一步整合涉农政策和资金,为解决土地抛荒提供制度供给和资金支持。四是核算标准系统化。与省发展规划研究院、浙江大学开展技术合作,完成2015、2018、2019年区域GEP核算报告。(2)整体推进土地收储一是设立一套标准。明确适用对象是依法取得土地经营权的农户、村集体、家庭农场主等,对耕地和存储期限设定标准化要求。在确保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土地用途不变的提前下,按每亩每年225千克稻谷的标准支付固定“利息”,合作经营产生的收益部分,按一定比例分成。二是发动一批试点。聚焦重点乡镇主动查勘土地资源,精准对接所在村集体和村民,并通过发放宣传手册,主动吸引一部分闲置地块纳储。在航埠镇、万田乡、华墅乡等地,确定3个试点村,完成首张“两山银行”储蓄单开具。目前共收储耕地2154亩,涉及农户800多户,全部完成单季稻和高粱的种植。三是共享一定红利。立足合作共赢,积极探索政府、集体、村民三方共同参与的共治共享机制。一方面对符合存储标准的耕地,村集体和村民可享受固定“利息”收入,也可以耕地资源入股,与“两山银行”对经营溢价进行五五分成。另一方面对垦造开发项目,村民或村集体可按约定或评估后的标准享受存息,“两山银行”进行开发产生耕地指标。(3)精准定位引入资本一是精准对接金融机构。柯城区农商银行以“两山银行”建设中“农村资源变资产”为核心,推出特色金融产品,促进区域特色农产品培育特性、产质提升和实现产销衔接,提升品牌价值,起到引领作用。二是精准把握“开源节流”。“两山银行”负责直接收储运营砂石和矿产资源,持续开展河道清淤疏浚工作,开展数字化管理,实现疏浚物从出水到销售全过程监管,疏浚产物资源化、产业化和集中规模化利用后,作为平台公司重要资金输入方式之一。

同时对全区废弃矿山进行资源化生态化统筹管理,从资源挖掘、加工利用、生态矿业建设到生态修复、造地造林、美丽乡村建设进行链条式管理。2.工作成效(1)实现产业落地2020年新垦造耕地12000亩,经“两山银行”运营、管理后,多家经营主体主动前来商谈合作。目前已与衢州跃进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总投资1亿元,建设稻鱼、蟹、虾轮作共生种养、农耕文化普及的立体式种养休闲观光科创园。(2)实现有效管护通过“两山银行”对已验收和往年的垦造耕地项目进行土地管护、地力提升、落实种植等,确保垦造耕地项目长期、有效、稳定发挥最大效益。第一批重点推进23个抛荒整治示范村建设,涉及7个乡镇(街道),已完成一次翻耕面积5210亩,经村集体流转的种植面积达2783亩。(3)实现富民增收通过建立“两山银行”、村集体和农户收益共享机制,确保农户享受“两山”转化红利。“两山银行”已与石室乡等镇乡开展合作,承诺每亩每年分红不低于225千克稻谷(即585元),预计农户存储“利息”收入超过100万元。(4)实现金融助力柯城农商银行作为第一批合作金融机构,对“两山银行”进行综合授信20亿元,用于生态资源经营、开发和乡村振兴。同时,针对“土地银行”开发农垦贷、农耕贷、种粮贷等特色产品,农户可凭“两山银行”储蓄凭证,获得相应授信或增信,目前已发放各类贷款1427万元,真正打通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的通道。3.存在问题(1)“两山银行”信息化平台尚未形成目前已开展土地资源清单摸底调查,其他领域生态资源尚无较好的思路进行统计。(2)“两山银行”多样化生态资源整合机制尚未形成土地资源领域以外的其他生态资源的价值评估体系、运营方式仍在探索,尚未有标准化的操作方式。(3)“两山银行”金融支撑机制尚未建立金融机构对于“两山银行”的理解不够深入全面,参与积极性不高,融资渠道较少。4.下步打算一是总结“两山银行”的经验和做法,形成示范效应,以点扩面,在耕地确权、产业导入方面争取有突破。二是适时拓展“两山银行”业务,谋划研究老街老房、山塘水库、砂石矿产等资源经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加强数字化集成,加快形成全区生态资源清单“和生态产品(招商项目)清单“一张图”,实现资源资产数据化收集、可视化呈现、智慧化管理。四是引入技术支持单位,谋划研究生态产业园“标准地”和“一村万树”碳中和交易试点的项目实施方案。

作者:孔吴俊 李赢赢 张宇骁 单位: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农业农村局

第15篇

关键词:生态经济;研究范式;循环经济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6-0104-05

作者简介:周纪昌(1969-),男,河南鹿邑人,经济学博士,中原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一、引言

社会经济是一个复杂的、多维系统,我们可以根据研究的角度和目的的不同来界定该系统的性质和范围,从而得出对经济过程和系统特性的不同看法。这里借用目前最为流行的“范式”概念,来表示这种差异性的存在。“范式”和“范式变化”这两个术语来源于托马斯·库恩的名著《科学革命的结构》。在这本书中,库恩就不同思维模式的建立和改变是如何影响到科学的发展进程进行了探讨。这种思维模式是格式塔的一种,他称之为范式。库恩认为范式的变化是科学思维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范式的变化意味着对以前大家共同认可或心照不宣的规则、观念、假定前提以及世界观的改变;范式的变化表现出跳跃性的、革命性的变化,可能彻底改变科学共同体对问题认识的态度、视角;范式同时也是确立学科和保证学科凝聚性和连续性的基础;放弃一种范式而支持另一种范式,将改变一门学科内所有科学家的整个知识基础,这就是库恩之所以称这样的变化为科学革命的理由。

尽管目前经济学界流派纷呈,研究方法众多,但是从大的研究范式看,大致可以划分为两种:一种是以新古典为代表的主流经济学研究范式,一种是以生态经济学为代表的研究范式。因为从本质上来说,生态经济与新古典经济学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经济系统观和经济过程观。在主流经济学模型中,经济系统被看作是一个以交换价值循环为基本运行模式的孤立系统,其以货币为表现形式交换价值,在厂商和家户两大经济主体之间顺畅地循环流动。生态经济作为一个新的经济思想和研究范式,是随着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影响和限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时发展起来的,与传统经济的一个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其把人类经济系统看作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而自然生态系统是经济系统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环境系统,两者之间存在着持续地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动。虽然生态经济的思想理论,对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以及一些具有重大经济影响的环境政策的出台,特别是对于目前日益受到国内外关注的循环经济理论和实践,都有很大的影响和指导作用,但是,以新古典研究范式为代表的主流经济学在经济思想和经济决策中仍然占据着绝对统治地位,生态经济还没能引起大多数经济学界人士的充分注意,而对这一范式下的循环经济思想更觉得难以理解。对于生态经济研究范式的渊源予以考查、分析生态经济范式的特征、挖掘生态经济范式的核心,同时对于生态经济研究范式的理论成果进行总结、梳理和反思,对于当前的生态经济研究和循环经济研究具有非常紧迫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生态经济研究范式的渊源和特征

对于生态经济及其经济循环思想的渊源,一般可以归结到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思鲍尔丁1969年发表的《即将到来的宇宙飞船地球经济学》一文。在这篇文章中,鲍尔丁认为,地球实际上是一个生产能力(提供低熵的物质和能量)和污染净化能力(接纳和转化高熵废物的能力)都是有限的系统,就象一艘孤立的宇宙飞船,是一个物质上封闭的系统,地球系统的长期维持在于通过消耗外界的太阳能使物质在其中能够不断的循环利用;人类经济系统作为自然生态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两者之间的关系不应是从“自然资源一产品一环境废物”线性物质流动关系,而应该是一种循环的关系。鲍尔丁所说的循环关系不仅包括生态经济系统物质上的循环流动关系,而且更重要的是生态经济大系统及其各个组成部分在功能上的稳定有序、协调衔接。即经济系统的运行必须同整个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和功能相契合。这种从系统整体的角度来看待经济与环境的关系,极大地影响了人们对于经济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特别是对我们理解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的关系问题更是意义深远。鲍尔丁的宇宙飞船经济学理论预见直接推动了生态经济学这一新的经济研究范式的产生和发展。虽然生态经济研究范式正式出现是在20世纪60年代,但是我们可以在经济学发展早期的重农学派和古典经济学那里,找到一些对后来生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有一定影响的经济思想和研究方法。

首先,生态经济学把自然生态系统作为经济系统赖以存在的基本环境。这种观点显然与早期经济学从物质财富的生产出发,注重自然在经济中的基础地位的研究方法和经济思想是一致的。同新古典经济学从交换的角度来分析经济和价格决定的问题不同,重农学派和古典经济学是从生产的角度来分析经济和价格问题,商品的价值不是由抽象的交换价值(价格)决定的,而是土地所代表的自然资源、劳动和作为生产手段的资本物品(在一定意义上是以前的生产过程中节约下来的东西)共同作用的结果。法国重农学派的创始人和重要代表魁奈坚持认为土地是财富的唯一源泉。而在亚当·斯密眼中,劳动不仅是价值尺度而且是价值的源泉,更有意义的是,他把土地上的自然力也看作是一种劳动,这就自然导出土地同样是价值源泉的结论。美国著名生态经济学家戴利对于重农学派有这样一段评价:“有趣的是。经济学的第一个学派重农学派,强调人类对自然的依赖。对他们而言,仅有农业这个‘自然’的活动就能够产生净产值。事实上,重农主义这个词意味着自然法则。重农主义基本观点中的一些东西,对今天的经济学是极其重要的,尽管他们特定的理论已经过时”。

其次,对生态经济影响更为明显的是,重农学派和古典经济学特别重视影响和限制财富生产的其他自然生物物理因素,他们把自然物理因素对经济活动的限制与经济长期增长前景的“定态”(stationary state)概念紧密地结合起来。在古典经济学中“定态”一词指的是经济中人口与资本存量都停止增长的状态。马尔萨斯和李嘉图都把良好土地的供应的限制以及所带来的农业上的报酬递减来表达他们经济活动受到环境限制的思想。虽然约翰-穆勒认为生产技术的进步能够中止或暂时抑制因自然要素有限而对终极生产力的限制,但是他并没有抛弃“定态”的概念,认为财富的增长并不是无限的,经济迟早会进入一种静止的状态。技术进步可以推迟这种状态过早的到来,但最终阻止不了其一步步的逼近。在一定程度上,生态经济的兴起是在经济增长日益受到生态环境因素的限制的现实下,对古典经济理论中的“定态”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因为整个生态经济的理论就是围绕着,在地球这样一个具有有限承载能力的增长空间中:如何考虑经济活动的目的和途径而展开的。戴利的稳态经济(Steady-economy)是最具代表性的生态经济思想。在戴利看来,稳态经济是一种有发展而无增长的经济。在物质层面上,经济是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一个开放的子系统,而地球生态系统是有限的,非增长的,在物质上是封闭的。随着经济子系统的增长,它将从整个生态系统的母体中吸收越来越多的部分,并且终将达到100%的极限。这种靠消耗自然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支撑的经济增长是不可能永远继续下去的。增长的边际成本总有一天会超过其边际社会收益,会使增长变得得不偿失。

再次,大多数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只有有形的产品才算作是社会的财富,在他们对经济过程的描述和分析,产品价值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与通过劳动、自然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对物质的转化过程,和对以物质为载体的产品功能或效用的使用过程分不开的。萨伊最早提出效用是物品(财富)价值的基础,他认为“所谓的生产,不是创造物质,而是创造效用。生产数量不是以产品的长短、大小或轻重估计,而是以产品所提供的效用估计。”虽然如此,萨伊并没有就此脱离经济活动的物质过程来抽象地谈论价值问题,而是在分析中更加强调两者的结合。他把生产过程看作是以创造效用为目的的物质形态转化过程,并提出了物质本身是不能创造和消灭的观点。对于财富的消费,他是这样认为的:“正如生产意味着效用的创造,而不意味着物质的创造,所以消费意味着效用的消灭,而不意味物质或物品的消灭。”因此,萨伊被认为第一个把物质不灭定律引入经济分析中的经济学家,实际上,生态经济学中的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物质平衡理论”表达的就是萨伊这个思想。生态经济承继了早期经济学的这种从价值流动和物质转化两方面来看待和研究经济过程的方法和视角,对于这种经济研究方法的特点,萨伊在他的名著《政治经济学概论》绪论部分这样阐述。这个方法的优点在于它只承认经过仔细观察的事实,以及根据这些事实所做的精确推论的研究方法,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排斥在文学上和科学上往往阻碍人们获得真理的偏见和先入之见。他认为“事物怎样存在或怎样发生,构成所谓事物的本质,而对于事物的本质的观察,则构成一切真理的唯一根据。”萨伊的这种方法论原则进一步强化了对早期思想家和亚当·斯密以来所兴起的实验唯物主义传统。

最后,在经济要素的分类方面,生态经济学中与古典经济学一样基本上遵循了上述萨伊所提出的观察和理解事物的方法原则,在古典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中,原材料、能量相对于对生产过程中的其他要素投入(劳动、资本)来说具有明显的互补性。例如,对于资本的划分上,斯密是最早认为,根据这些资财在取得收入过程中的存在和变化流动的具体形态,可以把资本分为流动资本和固定资本两种。这一概念和名词一直被其后来的经济学家所沿用。值得注意的是。关于资本与劳动的关系,马歇尔是明确的劳资合作论者。他的结论是:一般资本和一般劳动,在创造国民收入上是相互合作的,并按照它们各自的(边际)效率从国民收入中抽取报酬。他们相互依存是极其密切的。生态经济学与古典经济学类似,采用的是一种把生产作为经济分析起点的“生物物理的分析方式”(biophysical approach)。人类的生产活动的实质是,人类利用组织、技术等手段,从自然生态系统中取得自然资源,把其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物质形式,并向环境排放废物的过程。其一,从生态经济大系统的整体角度来看,人类经济活动同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其他活动一样,都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和转化过程,生产活动则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转换器”的作用——把物质从一种形态变成另一种形态,从一种用途转化为另一种用途;其二。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最基本、最重要的活动——没有生产也就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物质流动关系,更谈不上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经济系统之间的联系。从物质角度看,生产的基本要素是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生产过程则是对这三种要素进行转化、传输或应用的生物物理过程,因此,生产过程中的要素投入更多的是互补性而不是替代性的关系。互补性和替代性问题,目前已经成为以生态经济为代表的强可持续发展流派(这一流派强调互补性)和以主流经济学为代表的弱可持续发展流派(这一流派强调替代性)在对待可持续发展问题上争论的焦点。

三、生态经济范式的核心:循环经济的理论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开始对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思考。这一时期,有关环境问题最有名的著作当属雷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一书。在这部书中作者利用大量事实证明了由工业污染对生态系统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唤起了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促使包括经济学在内的许多学科开始把环境问题纳入到各自的研究领域。在经济学领域,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是生态经济学发展的奠基时期,一些对后来该学科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思想和研究方法基本都出现在这一时期。他们不仅继承了和恢复了古典经济学从生产角度和物质转化过程中研究经济的传统同时在研究的视野、方法以及所关注的问题上都具有重大突破。其中对于生态经济学的建立和发展具有开创性和奠基性作用的经济理论和分析方法有:鲍尔丁的地球宇宙飞船经济学思想:尼古拉斯·乔治斯库一罗根的经济过程中的熵定律理论;埃尔斯和科尼斯的物质平衡原理和产业代谢理论;戴利的稳态经济思想。这些理论中一般都涉及到以下三个相互关联的基本问题:第一,地球的资源供应能力;第二,地球消纳废物的能力;第三,经济增长的规模限制问题。生态经济学正是在寻求发现和寻求解决这三个基本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而作为生态经济核心理论的循环经济思想理论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而成为目前具有影响力的经济发展思想和实践。我们以生态经济中如何看待和解决经济循环或循环经济问题为主线,对以往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总结和反思。

1.熵定律与经济过程

熵是一个物理学上的概念,是对不可利用的能量的一种度量。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一些乐观主义者认为,既然物质是不灭的,能量是守恒的,那么人类总会有无尽的资源可以利用。但是他们忽略了热力学第二定律(也称熵定律)所提供的科学事实:在能量遵循热力学第一定律,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做功的过程中,所有的转化率均低于100%,耗散掉的部分就是“熵”。按照熵定律,无论是价值循环和物质循环都需要来自外界持续不断的能量来源的支持,否则是不可能持久地运行下去的。尼古拉斯·乔治斯库一罗根是第一个系统地阐明经济过程如何受到熵定律限制的经济学家。他认为经济过程是一个以低熵状态的物质一能量输入,以高熵状态物质一能量输出的过程,即经济过程仅仅是把有价值的自然资源(低熵)转化为毫无价值的废物(高熵)的过程;目前的工业繁荣是以快速地消耗有限的低熵物质为代价的。因此,他得出结论:人类经济奋斗的中心是比经济学中的李嘉图的土地更稀缺的环境中的低熵。经济过程中所有的物质转化和循环利用活动最终要受到可用能量的和熵定律的限制,免费的重复利用是没有的,因此,从可耗竭的矿物能源向太阳能转变是人类长期存在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2.经济过程中的物质平衡原理

物质平衡原理(materials balance approach)是罗伯特·埃尔斯等人提出的物质流分析方法。这一方法的基本假设前提是:在一个封闭的、没有物质净积累的经济系统中,排入自然环境中的残余物质质量必然大致等于作为投入物进入系统中的所有原材料和能源的质量。根据这一假定前提。他们从物质形态上,构建出一组物质平衡方程。在这一组方程中进入生产和消费领域的各种资源和服务的投入数量和最终的产出和消耗数量构成了一个等量关系。利用物质平衡方法,埃尔斯等人对经济过程中物质形态的投入、积累和产出,以及三者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系统地分析,认为从长期来看,经济过程只不过对物质的形态进行了转化,并不能增加或减少物质的量,而对于流出经济系统的废物所进行的处理。只能是这些物质从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形态,或者说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因此,经济活动中的废弃物的排放和处理是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正常的,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从长期而言,进入和流出系统的物质是平衡的。对于如何从根本上减少废物的产生和污染问题,他们提出一方面从源头上减少原料的投入,另一方面提高经济过程物质的利用效率,特别是提高经济系统中物质循环使用率,并由此提出了对进入经济系统的物料实行从“资源开采——生产加工——消费——最终废弃”的整个经济的物质流动过程,实行“从摇篮到坟墓”的综合管理的思想。这一思想很快被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制定的1976年颁布的《资源保护和恢复法案》(ResourcesConservation and Recovery Act,RCRA)所采纳。

3.产业代谢理论

产业代谢理论(industrial metabolism)是罗伯特,埃尔斯1988年在物质平衡原理的基础上提出的关于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物质、能量流动的理论。产业代谢概念所要表达的是,在一个基本稳定的状态下,通过劳动使原料和能量转化为最终产品和废物这样一系列的物质过程。在这里产业的概念涵盖了从农业、采矿业、制造业、畜牧业到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服务业、商业、消费和废物处置等所有行业。在产业代谢模型中,经济系统被看作是一个嵌入生态大系统的开放子系统,在稳定状态下,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一样是一个远离热力学平衡耗散系统,并且也有着类似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的代谢过程,但是由于能量的限制(主要是熵定律)和无法避免的耗散消耗,产业系统不可能达到象生态系统那样的近乎完全的物质循环,即产业循环是开放的。也就是说,产业系统总体上没有对它的营养物质进行再生循环,它是以开采来自地球的高质量的物质(化石燃料、矿石)为开端,最后把这些物质以退化的形式返回到自然界的过程。

在埃尔斯的产业代谢的模型中存在两种废物循环形式:第一种是经济系统与自然界组成的自然循环过程。这种形式的循环发生在农业、林业和畜牧业等部门,它们的原料直接来自于自然,最后的排放物主要是可降解的生物有机物。第二种形式的循环被称为“工业循环”。这个循环把生产和消费产生的废物,通过采取一定的技术、加工和管理手段,作为“二次资源”再度返回到生产和消费过程。由于工业循环过程是人为的,不仅需要大量的额外的物质和能量投入,同时也会产生对环境有害的排泄物。埃尔斯的产业代谢理论不仅从经济上和物理规律两方面分析了经济系统中影响和限制物质循环的原因所在,最重要的是提出了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以及经济系统内部产业之间存在的物质和能量流动网络,这为产业生态学提出的通过构建不同产业流程之间的物质和能量梯次利用网络,来减少废物排放和提高资源利用率提供理论基础和灵感。

4.产业生态学

产业生态学的产生受到了自鲍尔丁以来生态经济理论成果和研究方法的直接影响,同时也标志着生态经济从理论走向实践。1989年9月,R.Frosch和NicolasGallopoulos在《可持续工业发展战略》一文中正式提出的产业生态学的概念。他们提出:“在传统的工业体系中,每一道制造工序都独立于其他工序,通过消耗原料生产出即将被销售的产品和相应的废料:我们完全可以运用一种更为一体化的生产方式来代替这种过于简单化的传统生产方式,那就是产业生态系统。在这样的产业生态系统里,能源和材料的消费被最优化了。一个过程的排放物可以作为另一个过程的原材料”。显然,R.Frosch和Nicolas Gallopoulos产业生态学理论,与埃尔斯的产业代谢理论(industrialmetabolisml具有很多的相近之处。只不过是前者强调了通过产业系统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代谢关系的建立。而后者是从整个生态经济大系统的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关系出发,指出了这种代谢关系的现实存在及其对于经济系统的意义。

把产业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较是产业生态学研究视角的主要特点。产业生态理论的主要探索者之一Braden R.Allenby(1995)认为,在上亿年的进化过程中,自然界中的物质和能量的流动与转化过程大致经历了从线性流动、不完全循环和完全循环三个阶段的进化历程,才成为今天比较完善和稳定的自然生态系统,总体上来说,产业系统还处在从线性流动阶段。尽管产业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生态系统不能做完全类比,但是前者可以通过学习和借鉴后者的优点而获益。例如,生态学的关键种理论、食物链及食物网理论、生态位理论及生态系统多样性理论等在生态工业、设计规划生态工业园及生态工业网络设计和管理中,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因此,对于产业生态系统的理解,我们一方面明确地承认,产业系统是自然生态系统演化的产物,产业乃至整个经济系统的发展不仅要符合经济规律而且还要遵循自然规律;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产业系统在性质上和对物质、能量的利用和流动方式上具有本质的不同。

5.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模型

以研究和寻找可持续发展实现途径为主要目的。根据鲍尔丁的地球宇宙飞船经济学理论和循环经济思想,戴维·皮尔斯(David W.Pearce)和凯里·特纳(R.Kerry Turner)在1990年提出了一个比较完整和系统性的循环经济理论(the circular economy),并建立了第一个循环经济框架模型(见图1)。

(在这个模型里各种通过环境经济系统的物质流用实线标示,这些物质流所产生的效用(U)用虚线标示。自然环境提供自然资源的存量(R)、环境的净化能力(A)和舒适三大经济功能。废物(W)是由生产(P)和消费(C)产生。如果考虑物质循环,这个环境经济系统就是封闭的。在模型中自然资源的存量(R)被分成了可耗竭资源(ER)和可再生(RR)资源两大类别。这两类资源都可以以一定的比率(h)进行开采,而只有可再生资源可以(以y的比率)再生。由于相对于废物流量(W)的自然的净化能力(A)不仅影响到自然资源的生产而且还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效用,所以同样被视为一种经济资源。废物(W)的循环利用(r)可以对资源的存量(R)产生正的影响。)

皮尔斯和特纳认为。鲍尔丁把地球比作同宇宙飞船一样的封闭的系统,表明了经济与环境是一种循环(circular)的关系——所有事物都是其它事物的投入,那种简单地认为经济的最终目的就是创造效用并对经济进行相应地组织的看法,实质上忽略了这样的事实——无论如何,最终来说封闭的系统设定了获取效用所能采取措施的限度或边界。他们把自然界所提供的资源供给、废物净化和审美功能三项作为生命支持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认为我们面临的挑战在于,不论是自由市场、计划经济还是混合经济模式,都不能保证自然的生命支持功能将能够持久下去,因为现代经济学缺乏一个生存理论(existence theorem)来处理经济的规模和结构与支撑该经济的一系列环境与经济相互关系之间的问题,没有对经济系统是否与其密切联系的自然环境相和谐进行必要的关注,因此,经济可持续的关键在于创造出经济和环境的和谐共存的条件。在他们建立的循环经济模型里(见图1),人类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合二为一共同组成一个生态经济大系统。在这个模型里,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不再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两个系统之间不仅在物质、能量上存在着密切的投入一产出关系,而且在功能上也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俨然是一个统一的功能整体。因此,这是一个典型的生态经济循环模型,与主流经济学经济循环模型相比,两者是完全不同的经济视角和思维范式。

首先,从经济的目的看,自然环境作为生态经济大系统的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它提供三方面的经济功能——资源提供功能、废物净化功能和直接效用提供(审美、休闲娱乐等舒适性资源)——这些功能对于最终经济目的的实现、持续提高和改善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次,从经济活动的物质基础看,之所以把这个自然系统同人类经济系统一起组成的生态经济大系统称为循环经济系统,是因为按照物质平衡原理(即热力学第一定律),这个大系统在物质上必然是封闭的、循环的系统而不是一个开放的、线性系统,即从“环境——资源——生产——消费——环境”的封闭过程。第三,皮尔斯的循环经济系统是一个以保持和提高生态经济大系统的功能(生态功能和经济功能)为导向的物质循环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系统功能的保持是与系统内物质(包括能量)流动的状况紧密地联系起来。尽管从全球尺度来看物质在系统内的循环是由必然性的物理规律所决定的。但是从系统的功能的实现来说。这种循环可以有不同的状态或结果——良性循环(hA)则会破坏这个功能,从而造成经济系统的不可持续性。因此,在这个循环经济系统中人的调控作用就是通过协调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物质流动关系,在促进和保证生态经济大经济内物质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实现大系统在功能上的良性循环。它蕴涵了两个最基本的经济活动原则:一方面,要承认生态系统对经济活动的限制,使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的开发利用保持在生态系统的再生能力和承载力之内,使经济活动建立在生态可持续的基础之上;另一方面,在不破坏生态系统整体功能和稳定性的前提下,对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进行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以提高经济活动的质量和效益。第四,由于环境的三大经济功能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例如自然的净化能力(A)的破坏不仅影响到自然资源的再生产而且还直接影响到环境的质量,循环经济要求我们从方法上,对环境和经济问题应从整体的角度出发进行把握和协调,而不能过于偏重某一方面的功能。

四、小结

对于生态经济范式的渊源、特征、核心和理论成果的梳理和分析可以看出,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本质是一致的,这就澄清了当前生态经济研究与循环经济研究分野的现实,同时通过分析发现,生态经济范式与古典经济及其后来的继承者的思想一脉相承,这也为我们如何把握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学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有益的思路和路径选择,生态经济研究不能脱离传统经济学,更不能脱离市场经济理论而发展,这是非常危险的,同时也是没有出路的。经济过程即是物质转化的过程,又是以效用为基础的价值增值和转移的过程,这两方面都离不开环境的支持一环境既是经济过程的物质最终来源和归宿,又是基本经济功能的提供者。从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看,生态经济范式研究对经济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所持有的整体视野,特别是从生态经济大系统物质循环流动的角度来看待经济与环境之间关系,对我们把握环境问题的本质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循环经济作为生态经济研究范式下的一种全新的经济系统观和经济发展模式,它对经济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所持有的整体视野,特别是从生态经济大系统物质循环流动的角度来看待经济与环境之间关系,把经济活动纳入到整个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流转的大循环当中,从生态经济大系统整体高度来看待和规划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对我们把握经济与环境问题的实质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美]肯尼思·E博尔丁,即将到来的宇宙飞船地球经济学[A],赫尔曼·E.戴利,肯尼思·N.汤森编,珍惜地球:经济学、生态学、伦理学[M],马杰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2][英]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人口论[M],郭大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3][法]萨伊,经济学概论:财富的生产、分配和消费[M],陈福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4][美]尼古拉斯·乔治斯库-罗根,熵定律和经济问题[A],赫尔曼·E.戴利,肯尼思·N.汤森编·珍惜地球:经济学、生态学、伦理学[M],马杰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