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骨折病人护理要点范文

骨折病人护理要点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骨折病人护理要点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骨折病人护理要点

第1篇

关键词:骨折病人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8-0469-02

由于车祸或外伤,特别是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骨关节病、肌肉萎缩、生理功能发生各种衰退,反应迟钝等原因,极易发生各种类型骨折,特别是老年人又因各项机能的减退,骨折愈合缓慢,给病人及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因此,为了减少或防止骨折并发症的发生,使骨折患者早日愈合,除了及时合理的治疗外,护理工作也很重要,特别是功能锻炼,极为重要。

1 心理护理

创伤、住院与手术易造成患者恐惧、多疑、担忧等精神症状。如生活上不能自理,需长期卧床需要他人照顾,担心拖累家庭及子子易出现情绪低落,易产生抑郁。对治疗和护理缺乏正确的理解和配合:如手术后不敢活动,担心切口裂开、出血、关节脱位、疼痛等。护士在做每一项操作时应细致而耐心解释,不可了管制。关心并尊重病人,经常与病人及家属沟通,多问候,注重细节,帮助解决一些问题,消除病人的疑虑,让病人感觉亲切温暖,调适好心理状态,稳定病人的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以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2 饮食护理

2.1 骨折早期:伤后1周内,饮食以清淡为主,配以蔬菜、豆类、蛋类、水果、瘦肉等,给病人补充一些粗纤维食物,如白菜、芹菜、燕麦等,食物应软质易消化,忌食酸辣、油腻食物,不宜过早肥腻滋补之品,如骨头汤,母鸡汤等,否则会导致肿胀消退减慢,影响骨痂生长,延迟骨折愈合。

2.2 骨折中期:伤后2至3周,应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热量,优质蛋白来源主要是鱼虾、瘦肉、蛋类、奶类和豆制品等,充足的蛋白质可增加钙的吸收和储存,对防止和延缓骨质疏松有利,同时也要补充维生素A、D,以促进钙质的吸收和骨折的愈合,指导病人吃一些虾皮、海带、动物内脏,以供给机体矿物质,有利于骨折的恢复。

2.3 骨折后期:伤后3至5周,饮食上可解除禁忌,可给予骨头汤、母鸡汤等,也可配以辛辣调味品,以增进食欲,刺激胃液分泌,有利于病人营养及能量的补充,满足骨折生长期的重要。对于特殊病人,如合并糖尿病、肝肾疾患、有特殊及特殊饮食习惯的病人,饮食上应注意搭配合理,既要满足机体营养的需要,又要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3 易发并发症的护理

3.1 预防压疮的护理:骨折病人不能活动,皮肤抵抗力低,易在受压部压如骶骨尾部、肩胛部,足部出现压疮,应经常按摩受压部位,每2小时翻身一次,对于牵引病人应教会用健肢做支撑抬起臀部,受压部位势以软枕,股骨骨折病人如无特殊情况术后第一天即可向健侧翻身,下腿屈曲,上腿伸直,两腿间垫以软枕,骨盆骨折病人应利用牵引床抬起上半身,按摩骶骨尾部。脊柱病人在翻身时,肢体应在同一轴线上,避免扭曲、旋转,以免引起继发性损伤,护士应经常检查受压处皮肤情况,保持病人皮肤清洁。

3.2 预防呼吸道感染:老年人一般有不同程度的呼吸道疾患,骨折后卧床时间长,呼吸道分泌物不易咳出,易导致坠积性肺炎的发生,应指导病人做深呼吸,定时翻身叩背,做有效咳嗽,将呼吸道内分泌物咳出,预防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3.3 预防泌尿系感染:由于卧床、不习惯床上排尿,易发生尿潴留,加之膀胱功能减退的老年病人,排尿后残余尿增多而导致泌尿系感染,护理过程中应鼓励病人多饮水,在不影响治疗的情况下,每天饮水量在1500-2000ml,每日用温水清洗会,对于留置导尿人病人每天应做好尿道口的护理。

3.4 预防深静脉血栓:由于长期卧床,活动量少,易发生静脉血栓,应指导病人做足的背伸、跖屈及踝关节的运动。骨折固定或手术后,做肌肉的等长收缩,配合功能锻炼,循序渐进,如出现肢体远端向近心端发展的凹陷性水肿并伴浅静脉充盈,皮肤青紫及潮红,多为静脉淤滞所在,做好交接班记录,必要时以同一平面周径,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4 功能锻炼

4.1 上肢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病人早期做握拳及时和腕关节屈伸练习。外展型限制肩外展活动,内收型限制肩内收活动。肱骨干骨折病人固定2周内,练习指、掌、腕关节活动,禁止做上臂旋转活动,固定2-3周后,练习肩肘关节活动,伸屈肩肘关节。尺桡骨干双骨折复位固定后即可开始功能锻炼。初期可练习上臂和前臂肌肉舒缩活动,用力握拳,充分屈伸手指动作,2周后开始练习肩、时、腕关节活动,禁忌做前臂旋活动。4周后练习前臂旋转及手推墙动作,7-9周后,X线显示骨折愈合,即可拆除外固定,充分练习腕关节活动。

4.2 下肘骨折: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病人疼痛消失后,即可在床上做下肢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活动,髋关节及膝关节的主动屈伸活动。2天后可扶病人床上坐起;5-7天后,可做轮椅下床活动,3-4周后可扶双拐下地,患肢不负重行走。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或全髋置换术病人应鼓励早期床上功能锻炼。在床上练习股四头肌及臀肌的收缩运动,足的背伸、跖屈运动,2周左右可扶拐下地行走,患肢不负重;6周后可弃拐行走。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应指导有计划地进行踝关节背伸、跖屈运动、足趾的屈伸运动,股四头肌的静力收缩运动。去掉牵引及外固定后,教会病人用双拐,患肢不负重下地行走,保护病人谨防跌倒。

4.3 脊柱骨折:为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应进行肌肉的按摩,方法是用双手鱼际轻轻按摩受压部位,反复滑动。禁忌脊柱前屈、旋转活动,指导患者肢体处于功能位,做下肢关节的内收,外展运动,踝关节的背伸、跖屈和旋转活动,练习手指的伸、屈、握拳、捏、握等动作。

5 出院指导

由于骨折愈合需较长时间,而有些老年病人由于骨折质疏松,恢复缓慢,有很多康复治疗都在家中完成,应注意病人出院指导,教会病人锻炼方法,复查时间,根据X线摄片检查骨折愈合情况,决定肢体负重,对于手术病人,应告诉骨折临床愈合后何时取内固定物。另外,还要指导用药、饮食及皮肤护理情况。指导注意事项,以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吕琼香.浅谈老年人骨折的护理.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5(16)

第2篇

【关键词】肋骨骨折胸部损伤护理

肋骨是构成骨性胸廓最主要的成分,肋骨富有弹性,由后上向前下走行,同一根肋骨前后水平距离几乎相差4根肋骨宽度,正因为这种结构,使肋骨不仅保护着胸腔和腹上区脏器,而且参与呼吸运动。吸气时,胸廓向前上、外上抬举,使前后径和左右径同时扩大,胸腔负压亦加大、双肺随之膨胀;呼气时,由于肺的弹性回缩作用,使肺又恢复到自然状态,从而保证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在创伤患者中,胸部损伤是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在创伤性死亡中占1/4。肋骨骨折是常见的胸部创伤,占胸部创伤总病例的10%~26%[2]。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是比较严重的胸部损伤,常合并肺挫伤、血气胸、失血性休克等,它能引起反常呼吸及纵隔摆动,对呼吸循环系统影响较,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极易造成患者死亡。2006年5月至2009年9月我院治疗肋骨骨折78例,术后呼吸痛立即消失,胸廓畸形恢复,疗效满意。现对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共78例,其中男50例,女28例;年龄18~86岁,平均52岁。肋骨骨折在胸部损伤中最为常见,可分为单根和多根肋骨骨折,同一根肋骨可有一处或多处骨折。第1~第3肋骨较短,且有锁骨、肩胛骨和肌肉的保护,较少发生骨折。第4~第7肋骨较长且固定,最易折断。第8~第10肋骨虽较长,但前端与胸骨连成肋弓,较有弹性,不易折断。第11~第12肋骨前端游离不固定,故也不易折断。

1、病因

肋骨骨折常因外来暴力所致。外来暴力有直接和间接暴力。骨折发生于暴力打击处,导致肋骨向内弯曲折断的暴力称为直接暴力;骨折发生在胸部前后受压时,引起肋骨在腋中线附近向外过度弯曲而折断的暴力称为间接暴力。此外,老年人偶尔可因咳嗽或喷嚏引起肋骨骨折。肿瘤侵犯肋骨或营养不良易发生病理性骨折。

2、病理生理

肋骨骨折时,如尖锐的肋骨断端向内移位,可刺破壁层胸膜和肺组织,产生气胸、血胸、皮下气肿或引起血痰、咯血等。断端亦可刺破肋间血管,引起出血。如撕破动脉,则并发喷射性出血,伤情往往迅速恶化。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后,尤其前侧局部胸壁可因失去完整肋骨的支撑而软化,出现反常呼吸运动:即吸气时,软化区的胸壁内陷,而不随同其余胸廓向外扩展;呼气时则相反,软化区向外鼓出。这类胸廓又称连枷胸。如果软化区范围较广泛,在呼吸时由于两侧胸膜腔内压力不平衡,使纵隔左右扑动,影响气道的换气,引起体内缺氧和二氧化碳滞留,并影响静脉血液回流,严重的可发生呼吸和循环衰竭。

3、临床观察

局部疼痛,咳嗽、深呼吸或转动时加剧,部分病人可有咯血。有多根多处肋骨骨折者,可有气促、呼吸困难、发绀、休克等。受伤的胸壁有压痛、肿胀,有时可触及骨折断端,并有骨摩擦感;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时,伤侧胸壁可有反常呼吸运动、皮下气肿。胸部X线检查显示肋骨骨折断裂线或断端错位,还可显示有无气胸、血胸的存在,但不能显现前胸肋软骨折断的征象。

4、护理要点

4.1闭合性单处肋骨骨折病人的护理重点是止痛、固定胸廓和防治并发症。

4.1.1固定胸廓用多头胸带或胶布固定胸部。胶布固定的方法:由下向上,后起健侧脊柱旁,前方越过胸骨,行叠瓦式固定。

4.1.2药物镇痛需要时可口服消炎痛、可待因、曲马多、吗啡等镇痛、镇静药物,或中药三七片、云南白药等;亦可用1%普鲁卡因溶液行肋间神经阻滞或封闭骨折处。

4.1.3防治并发症鼓励病人咳嗽排痰,以减少呼吸系统的并发症。

4.1.4心理护理护士应加强与病人的沟通,做好病情介绍及心理护理。

4.2闭合性多根多处肋骨骨折病人的护理

4.2.1止痛、局部固定或加压包扎。

4.2.2处理合并症,出现反常呼吸运动、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或血痰阻塞气道时应首先处理。可采用牵引固定或厚棉垫加压包扎,以消除或减轻反常呼吸,促使伤侧肺复张。

4.2.3建立人工气道。对咳嗽无力、不能有效排痰或呼吸功能不全者,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

4.2.4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感染。

4.2.5做好心理护理及病情介绍。

4.3开放性肋骨骨折病人的护理

4.3.1骨折处彻底清创,分层缝合后包扎固定。多根多处肋骨骨折者,清创后用不锈钢丝做内固定术。

4.3.2胸膜穿破者,行胸膜腔闭式引流术。

4.3.3应用抗生素,以防感染。折时,伤侧胸壁可有反常呼吸运动、皮下气肿。胸部X线检查显示肋骨骨折断裂线或断端错位,还可显示有无气胸、血胸的存在,但不能显现前胸肋软骨折断的征象。

4、护理要点

4.1闭合性单处肋骨骨折病人的护理重点是止痛、固定胸廓和防治并发症。

4.1.1固定胸廓用多头胸带或胶布固定胸部。胶布固定的方法:由下向上,后起健侧脊柱旁,前方越过胸骨,行叠瓦式固定。

4.1.2药物镇痛需要时可口服消炎痛、可待因、曲马多、吗啡等镇痛、镇静药物,或中药三七片、云南白药等;亦可用1%普鲁卡因溶液行肋间神经阻滞或封闭骨折处。

4.1.3防治并发症鼓励病人咳嗽排痰,以减少呼吸系统的并发症。

4.1.4心理护理护士应加强与病人的沟通,做好病情介绍及心理护理。

4.2闭合性多根多处肋骨骨折病人的护理

4.2.1止痛、局部固定或加压包扎。

4.2.2处理合并症,出现反常呼吸运动、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或血痰阻塞气道时应首先处理。可采用牵引固定或厚棉垫加压包扎,以消除或减轻反常呼吸,促使伤侧肺复张。

4.2.3建立人工气道。对咳嗽无力、不能有效排痰或呼吸功能不全者,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超级秘书网

4.2.4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感染。

4.2.5做好心理护理及病情介绍。

4.3开放性肋骨骨折病人的护理

4.3.1骨折处彻底清创,分层缝合后包扎固定。多根多处肋骨骨折者,清创后用不锈钢丝做内固定术。

第3篇

关键词:股骨干骨折 护理要点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432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293-02

股骨干骨折是指小转子下2~5cm起至股骨髁上2~4cm之间的股骨骨折。股骨干骨折多见于车祸伤。由于股骨干内侧有重要的神经血管走行,骨折时可出现大出血休克,危及患者的生命。近来,我们对我院骨外科之股骨干骨折病人实施了积极医治及护理,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1.1 临床资料。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我科收治股骨干骨折病人102例,其中男性59例,女性43例,年龄15―73岁,平均年龄29岁。致伤原因:其中车祸45例、砸伤35例、跌伤22例。开放性骨折39例、闭合性骨折63例。稳定性骨折36例、不稳定性骨折66 例。

1.2 临床表现。局部剧烈疼痛、肿胀、患肢不能活动;患肢成角、短缩和旋转畸形;其中有失血征象并发休克患者3人(患肢出血可达500―600ML);有异常活动及骨擦音[1]。

2 护理方法

2.1 临床观察及护理。严密观察患者足趾活动、血运、足背动脉搏动及皮肤感觉等情况。发现患肢剧烈疼痛、皮温降低、肢体麻木、足背伸无力或足背动脉搏动异常及时报告医生予以处理。

警惕失血性休克: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是血压的变化,还应观察伤口渗血及引流液的情况,若发现患者意识淡漠、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细数、尿量减少等失血性休克的表现应立即取中凹位加快输液速度并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有床边引流的患者注意保持引流装置的通畅,切勿受压、扭曲、打折,妥善固定,移动时 留有足够的长度或者夹闭,防止牵拉、脱出。引流管的位置应低于引流 口的平面,防止发生逆行 感染,注意观察引流液的色、量及性质,做好记录[2]。

2.2 饮食护理。由于骨折疼痛,长时间卧床,加上年老体弱,消化功能不良,应给蔬菜水果、豆浆、排骨汤等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以增强营养。嘱患者多饮水,保持清洁口腔,适当进行腹部按摩,保持大便通畅,减少便秘的发生[3]。

2.3 疼痛护理。疼痛是绝大多数骨科疾病的共有症状,又是许多骨科疾病的首发症状。术后 24 h 内患者疼痛尤为明显。镇痛药的合理 使用,可减轻 患者痛苦,帮助患者康复,降低应激反应,减少分解代谢,减轻心血管负担,避免由于怕痛怕动而导致的血液黏稠度升高、血栓形成。因此,术后给予患者疾病相关知识告知及心理安慰,使其树立战胜疼痛的信心。患者疼痛难忍时指导患者合理按压止痛泵(芬太尼),遵医嘱合理口服止痛剂,如泰勒宁。必要时遵 医嘱给予止痛剂肌肉注射,如高乌甲素[4]。

2.4 心理护理。股骨干骨折发生后,病人多出现不安、恐惧等负面情绪,要针对性地做 好患者思想 疏导工作,在精神上给予安慰,生活上给予照顾,做好各种宣传教育,建立良好的护患氛围,从而树立起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

2.5 便秘护理。股骨干骨折的患者由于卧床时间长,及骨牵引等因素限制了肢体活动,常导致胃纳差、肠蠕动减慢,食物在消化吸收过程 中运行时间较长,水分过多吸收,造成大便干结导致便秘。入院后即指导患者多吃含纤维素多的蔬菜、水果,必要时应用润肠通便食疗处方,如 蜂蜜60g,麻油30g,加糖或盐少许,开水冲服,早晚各1次。同时结合腹部顺时针按摩疗法,便秘的问题一般都能很好得解决。

2.6 功能锻炼。鼓励患者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促进肿胀消退,减少肌肉萎缩,减少关节僵硬和畸形的发生,可以促进骨折愈合正常进展和塑形。护理人员教会并指导患者有规律地进行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

3 结果

本组股骨干骨折患者102例均经过医治及护理,效果比较满意,其中膝关节活动功能优63例,良30例,中5例,差4例。除7例合并多发骨折不能进行主动功能训练外,其他患者膝关节伸屈范围达90°以上,优良率达92.8%[5]。

4 出院指导[6]

4.1 室内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清新,经常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讲究 个人卫生,防止感冒。

4.2 指导双下肢肌肉和关节活动训练及负重,逐渐增加训练时间及强度,术后3个月根据复位情况患肢可逐渐负重,由双拐杖一单拐杖一 弃拐杖。

4.3 3个月内应平卧或半卧位为宜,不盘腿,不坐矮凳子,站立时患肢外展。6个月内患肢避免内收及 内旋动作。

4.4 合理膳食,保证营养,避免体质量过度增加。

4.5 每2-3个月回医院复查患肢D R 片,视病情决定负重及取出内固定时间。

5 体会

作为医护人员中的一员,只有当病人真正的从病魔中康复才是对我们最大欣慰。也使我们认识到自己只有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的开拓进取才能让病患及家属对我们充分的信任,从而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7]。

参考文献

[1] 林霞.股骨干骨折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中外妇儿健康.2011.19.7:319

[2] 张朝霞.中西医结合护理股骨干骨折患者的体会.中国社区医师.2012.14.31:200

[3] 王亚鸣.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的护理要点.基层医学论坛.2013.17.21:2856

[4] 谢志伟.股骨干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内蒙古医学杂志.2012.44.8:1002

[5] 司瑞.老年股骨干骨折的康复护理.中国实用医药.2011.6.27:214

第4篇

1 一般资料

自2014年11月-2015年9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髋部骨折的老年患者48例,其中男21例。女27例,年龄68~86岁,平均年龄75.06岁。

2 基础护理中的循证护理

2.1心理护理的循证及护理

病人住院期间常出现紧张、焦虑、恐惧多疑,孤独无助、老而无用 、绝望等心理改变,缺乏治愈的自信心,担心愈后生活不能自理。循证:由于老年人年龄大,病情较重,骨折后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而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影响对治疗的配合及影响愈后。护士应在护理病人时耐心、细致,仔细观察病人的心理变化,帮助病人掌握正确的应对机制,提高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和发挥最大的潜能,让病人和家属参与护理计划的制定,帮助病人建立有效的支持系统,包括亲属、朋友、医务人员等,使病人积极改善其病态心理,保持良好、乐观的情绪,在最佳状态下接受治疗。

2.2饮食护理

髋部骨折的老年人常发生骨折部位的不愈合或延期愈合。循证:老年人消化机能减弱,肠胃功能发生紊乱,营养吸收往往较差。所以调剂饮食是加速骨折愈合的重要措施之一。骨折早期,由于局部坏死组织的吸收造成吸收热和肢体的疼痛给病人带来身体不适,加之创伤后担心愈合后的心理压力,往往导致病人食欲下降,这是宜给病人进食清淡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米粥之类,而忌食酸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注意给予充足的水分和一定量的粗纤维,保持大便通畅。骨折中期,随着肿胀的机化,桥梁骨痂的形成,需要补充大量的蛋白质、维生素、磷和钙质,可食用牛奶、鸡蛋、豆制品、海产品等以满足骨折愈合的需要。骨折后期,骨折愈合而尚未牢固,肢体功能尚未恢复,此时应多食滋补肝肾的食物,如动物的肝脏、肾、排骨、红刺汤、龙眼肉等,以滋补气血,强筋壮骨⑴。

2.3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髋部骨折的老年人,极易发生压疮。循证:由于骨折和疼痛的原因,常需长期卧床,而且老年人有以下生理解剖特点:①皮肤干燥角化,皮下脂肪及血管数量减少;②汗腺萎缩,表面小动脉硬化;③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退行性变,结缔组织再生能力减弱,以致皮肤皱纹增多,弹性及再生能力降低,加之躯体局部组织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所以极易发生压疮⑴。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预防压疮的护理要点,做到①勤擦洗,有效保持患者皮肤的清洁干燥,并保持床铺整洁无潮湿,无褶皱;②勤翻身改变,翻身时避免拖、拉、推等动作,翻身同时进行按摩,注意减轻骨突出部位的压力,根据病人实际情况,对翻身次数做合理计划,翻身后及记录,并做好交接班⑵;③增强高蛋白饮食。

2.4二便护理

2.4.1小便的护理 骨折早期,易发生尿潴留的症状。循证:由于不习惯床上排便、疼痛刺激、不愿给子女添麻烦等因素影响,患者易导致尿潴留。护士应注意观察膀胱有无胀满,可给予留置导尿,或人工手法排尿,方法:当膀胱胀满时,操作者用右手由外向内按摩病人的下腹部,待膀胱缩成球状,紧按膀胱底向后下方挤压,在膀胱排尿后用左手按在右手手背上加压,待尿不在流出时,可松手再次加压,将尿排尽⑶。

2.4.2预防便秘 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发生便秘的循证:①长期卧床,活动减少;②骨折疼痛,造成病人不敢排便;③老年人肠胃功能差,排便动力不足⑵。观察病人有无腹胀,肠鸣音降低或丧失等表现,鼓励病人多食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新鲜水果和蔬菜,多饮水,指导或协助病人在餐后30min作腹部按摩,从右到左,沿大肠行走的方向,以刺激肠蠕动。对顽固性便秘的病人,可根据医嘱给予灌肠或缓泻药物。

2.5预防并发症

由于老年病人修复能力差,骨折愈合慢,需要长时间的卧床休养,往往出现以下并发症:坠积性肺炎、压疮、肺栓塞、血管栓塞、泌尿结石、肌肉废用性萎缩等,询证:与骨折后期长期卧床活动减少有关。护士应采取各种措施,如鼓励病人咳嗽,协助病人翻身、拍背,正确指导病人功能锻炼,注意避免呼吸道感染,密切观察体温、呼吸、脉搏、血压、面色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3 专科护理的循证护理

3.1患肢制动

活动及翻身易造成髋关节外旋或脱位。护士应在护理过程中高度关注患肢的髋关节的制动情况,向患者强调关节制动的重要性,教会患者翻身的正确方法,并按时协助患者翻身,指导病人借助吊架和床栏更换。尽量避免搬运或移动病人,必须搬运移动时,注意将髋关节与患者整个托起,以避免造成关节脱位。

3.2功能锻炼

长期卧床及疼痛因素,易造成局部血循环障碍、下肢深静脉血栓、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等问题。循证:功能锻炼能改善上述问题。护士应注意指导患者进行患肢膝关节及踝关节的适当运动,以及患肢肌肉的等长舒缩,每日数次,每次5~20min。评估患者是否需要辅助器械完成日常活动,指导病人进行安全有效的功能锻炼。

循证护理又称为实证护理或求证护理,其实质是针对在护理实践过程中发现的实践和理论问题,通过权威的资料来源收集实证资料,考虑当时的临床环境,根据个人经验,最后做出最合适病人的护理决策⑶。循证护理程序是整体护理程序的深化和补充⑷。我院在老年髋部骨折护理中,积极运用循证护理模式,降低老年髋部骨折病人的并发症,促进骨折愈合,腱鞘疼痛,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何芬琴,陈彩霞,靳雪玲,等。老年股骨颈和股骨隆间骨折的护理 (j)中医正骨,1993,12.:48

[2]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57

[3]雎美珍,神经内科病人便秘的原因与护理.家庭护士.

2008,2008.6(ic)234

第5篇

关键词:脂肪栓塞综合征;治疗;护理;预防

【中图分类号】R473.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8-0437-01

脂肪栓塞综合征(fat.empolosm.symobome,FES)是血管内脂肪滴栓塞所造成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多见于多发性损伤和长骨骨折后、好发于青壮年、男女比例约为3∶1。FES是创伤骨科中一种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大部分表现为肺部脂肪栓塞、有研究表明单纯股骨骨折有4%发生FES而同时合并休克时、则FES的发生率高达10%、本病发病急、来势猛、死亡率高达6%-35%.我院自2007年9月发生1例FES以来。通过采取对股骨干骨折病人术前、术后的预防、至2011年12月止未再发生脂肪栓塞。

1 临床资料

1.1 患者男性、28岁、入院诊断:右股骨干骨折、入院后及手术前生命体征及各项指标正常、既往体健、无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及传染病史、入院后第七天进行手术,术后第四天发生脂肪栓塞。

2 临床表现

2.1 体温高热不退持续2-3天、呼吸系统症状:呼吸急促、频率加快、每分钟26-32次∕分之间、伴有胸闷、胸痛、发绀、血氧饱和度急剧下降、常低于80%、严重时血氧饱和度在30%-40%之间。心率加快在120-160次∕分之间、早期血压无改变、严重时血压下降至50-70/30-40mmHg之间。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神志模糊、谵妄。胸片提示暴风雪样改变。

3 治疗

3.1 发生FES后、立即组织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护士进行抢救、护士最好在工作三年以上、动作迅速、护理操作规范严谨的护士参与抢救、争分夺秒、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3.2 发生FES、体温发热是最早出现的症状、但不是致命的关键、最主要是保持呼吸道通畅、床旁备好抢救车、气管切开包、气管插管包呼吸机、吸痰器等抢救设备、检查口鼻分泌物、听喉部的痰鸣音、若有不畅立即进行吸痰、FES发生时血氧饱和度下降最明显、可给予高压给养或面罩给养、若发生Ⅰ型呼吸衰竭时,根据病情配合医生予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予呼吸机辅助呼吸。

3.3 建立静脉通道、一般是两个通道以上、以保证各种药物的及时输入。

3.4 连接好心电监护、调好报警值、有利于病情的观察。

3.5 药物使用、早期大剂量短疗程使用激素、如甲基强的松龙、可减轻脂肪滴对肺泡刺激、抑制炎症、降低肺血管内质细胞和毛细血管的通透性、防止肺出血、肺循环衰竭的发生。同时使用抗栓塞药物如、低分子右旋糖酐、低分子肝素钙等、还可配合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4 护理体会

4.1 发生FES后应进行特级护理、专人守护、密切观察T.P.R.BP.SPO2的变化、T升高、P增快、SPO2下降警惕FES再次发生。

4.2 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呼吸道阻塞引起窒息、清醒病人采取半坐卧位有利于呼吸、若有气管切开的应做好气管切开的护理。

4.3 高热护理、针对FES的病人一般使用物理降温或使用退热剂没有效果、只有待病情稳定后体温才会逐渐下降、同时做好口腔护理和皮肤护理。

4.4 大量使用激素及股骨干骨折本身会引起大量的出血的特点,应注意观察呕吐物、分泌物、尿的颜色、伤口出血情况等。

4.5 患肢制动、妥善固定非常关键、如果股骨干骨折固定不好、断端互相摩擦使骨髓脂肪滴游离到血液进入肺动脉、容易引起肺栓塞、不能随意搬动病人、保持有效牵引、注意观察肢端血循情况。

4.6 发生FES时采取单人单间病房、备好各种抢救药品及器材、光线宜温和、开窗通风、地面物表要干净、可用移动式床旁消毒机进行消毒、消毒时可在病人床旁拉好帘子、以免对病人身体造成伤害、可每天进行空气监测一次、护理上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限制探视、以免引起肺部感染加重肺栓塞。

4.7 预防褥疮的发生:入院时可使用气垫床或臀部垫气圈、临床效果较好、对骨隆突处使用棉垫、每天用温水擦浴2次、再用滑石粉按摩皮肤、也有利于护士每日对皮肤的观察评估、每次大小便后用温水擦拭干净、患肢要注意保暖、牵引病人可用小棉被盖上患肢。

4.8 心理护理:护士操作时的干练、沉着、冷静、可以增加病人的信心、减轻病人的忧虑、病情稳定后可以讲解有关的疾病知识、成功的病例、多鼓励、安慰病人。同时家属的心理护理也很重要、因为FES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家属接受不了事实、医生护士要耐心做好解释、做好思想工作、取得配合与信任尤为重要、才有利于我们的抢救及治疗、提高成功率。

5 FES的预防

5.1 对股骨干骨折病人术前术后、常规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静脉滴注、连续使用3天、配合阿司匹林小剂量口服(除有胃病史及凝血功能障碍病人。

5.2 术前术后常规上心电监护3天、便于观察血氧饱和度。

5.3 住院期间需要复片的尽量使用床旁X光机减少病人的搬动。

第6篇

【关键词】 老年女性 股骨颈骨折 压疮 预防 护理

1 临床资料

我院2006年1月-2010年6月共收治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17例,年龄最小62岁,最大94岁,行全髋关节置换术27例, 人工股骨头置换22例,内固定68例,117例患者在住院期间无一例发生压疮。

2 护理

2.1心理护理。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多是在正常生活情况下,突然不慎外伤或车祸等意外原因造成,精神上极为痛苦,极易产生紧张,焦虑,烦燥不安的心理,因此护理人员应针对各自的情况对患者进行主动、周到的护理,与患者及家属交谈讲解卧床,牵引及手术的重要性,讲解预防压疮的方法,注意事项和配合要点,关心、体贴、同情患者,让其充分理解一系列预防性护理措施的必要性,使之能以轻松、愉快的心态主动配合治疗护理,以达到预防压疮发生的目的。 孤独、失落、抑郁、悲观是老年人常见的心理反应。因此加强心理护理,保持心境平和,情绪稳定是帮助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树立治疗信心、战胜疾病的首要措施[1]。尽量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鼓励患者自主活动,以促进机体早日康复。

2.2正确指导并协助患者床上大小便。因女性生理上的特殊性,护理上有一定的难度[2]女性患者有效的大小便管理,是保持皮肤清洁及床铺清洁的重要环节。大小便污染皮肤及床铺以及便盆使用不当,使皮肤及受压部位潮湿,破损。给患者及家属示范指导在床上利用便盆排尿、排便方法:两臂屈曲,双肘关节支撑,健侧下肢屈曲,支撑、抬高臀背部。对抬臀无力的患者,护理人员应用双手托起患者的臀部,协助将整个骨盆托起,避免用力塞便盆,造成皮肤破损,行骨牵引的患者使用便盆接尿容易尿湿床单,抬起臀部,患者也痛苦,临床上用500ml塑料输液瓶剪成一定的形状让女患者接小便,很方便,不要搬动患者,减轻了患者的痛苦,避免便盆使用不当造成皮肤破损及小便污染床单使皮肤及受压部位潮湿。

2.3避免局部长期受压。间歇性解除局部受压是预防压疮发生的首要措施。骶尾部,可用水垫,在骨隆突处放置支撑物,或用翻身枕避免局部受压,牵引的足跟部可用小垫圈或乳胶手套装水以减少局部受压,肥胖的患者或活动能力差不能配合,疼痛敏感的患者可使用气垫床等器具。

2.4减少摩擦力

协助患者侧身或移动患者时,不要拖动而是要把他们抬起来再移动,用翻身枕采取翻身左侧或右侧20-30°,要保持床面的平整。行骨牵引的患者,由于治疗需要抬高床尾要保持牵引的效能。观察牵引装置是否正常,滑轮和牵引架是否松脱,牵引线与大腿是否在同一轴线上,牵引锤是否脱落,足底有无抵着床尾,行皮牵引的患者应随时注意观察皮肤有无发红受压或破溃。

2.5护理。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下肢骨牵引,人工髋关节置换、内固定等由于治疗需要,大多必须平卧,不能随意翻身及更换,且卧床时间长,受压部位较年轻患者更易发生压疮,对此类患者压疮的预防是护理中的一大难题。注意患者保持伤肢的正确,足部中立位,伤肢外展20-30°穿防旋鞋,两腿之间放一软枕,低软枕抬高患肢,治疗期间应做到“三不”,即不盘腿、不负重、不侧卧。

2.6加强营养

营养不良,消瘦,体质差是导致压疮的原因之一,也是直接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老年女性患者,应防止骨质疏松,加强营养,注意补钙。可以吃牛奶、骨头汤、虾米,多吃含纤维素多的食物,新鲜的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合理的的膳食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伤口愈合的重要条件。

2.7减轻患者疼痛,评估引起疼痛的原因,做好病因治疗,对症处理,给予止痛措施,采取预防性给药、术后镇痛等措施,观察治疗效果,通过护理活动促进舒适是减轻和解除疼痛的重要措施。帮助患者舒适的,提供舒适整洁的病床单位,保证良好的采光和通风,调节适宜的室内温度和湿度等措施促进患者舒适,满足患者对舒适的需要来减轻或解除疼痛,减轻患者的痛苦,有利于患者休息。

3 小结

老年人多由于骨质疏松,遇到轻微外力.即可引起股骨颈骨折[3]。由于疾病治疗的需要,必须平卧,不能随意翻身及更换,需要在床上大小便,由于女性生理上的特殊性,如护理不当,易发生压疮。通过对病人皮肤状况评估,体重,精神状况,配合能力,受压部位,在常规压疮预防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给予心理护理,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密切观察病人全身情况,加强护理,正确指导患者功能锻,防止发生各种并发症,特别是压疮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存质量。

参 考 文 献

[1]徐伍莲. 护理程序在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的应用[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6.6:19-21.

第7篇

关键词:手术病人 安全隐患 安全管理

手术室是为病人施行手术解除痛苦的场所,每一位手术病人都渴望手术顺利,平安返回病房,因而接送手术病人成为一个重要的环节。现对本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手术病人接送中的常见安全隐患进行分析,2012年1月特制定出相应的对策,极大地减少了病人的痛苦,节约了医疗费,也避免了医疗事故的发生。

1 临床资料

本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有手术9120台,其中门诊手术有1850台次,住院病人手术约7270台次,接送手术病人中常见安全隐患有:病人术前准备不充分接入手术室、接送病人途中发生病情变化、手术病人放错手术间或送错病室、走错手术室及手术床、推车上有异物或针头、术毕搬运病人时胸腔引流管脱出、骨折病人行开放复位内固定后再移位、送病人途中推车车轮松动滑脱、接送病人贵重物品带入室或用物遗漏.

2 安全隐患原因分析

2.1 管理制度不健全,未进行术前访视制度,巡回护士术晨接病人缺乏对病人情况的全面评估,缺乏对术中病情变化的预见性,各手术科室未很好的做好衔接工作。

2.2 管理制度虽已制定,但未真正落实。对急诊病人管理存在盲区,以至手术病人走错手术间。

2.3 护士责任心不强,查对不仔细或不全面。交接班不清,接班护士对病人基本情况不清楚,对病情不能很好的全面评估。让实习进修人员单独操作等,导致病人接错手术间或送错病房。

2.4 工作经验不足,对病人病情评估缺乏预见性,缺乏对危重病人的急救能力。接送病人途中抢救器材设备不足。

2.5 工作不够仔细,考虑欠周密。在抢救危急重病人时未及时处理好用物,将针头或留置针针芯或外套等遗留在推车或手术床上;麻醉师操作完后未处理,巡回护士未检查等。

2.6 搬运病人时未协调好,导致管道脱落。骨科病人搬运时缺乏经验,用力过猛,未保护好骨折处肢体。

2.7 推车、手术床质量性能差,车轮老化,使用者检查不够仔细,未进行层层把关,未严格检修、保养等。

3 干预对策

3.1 建立健全手术病人接送制度,规范接送病人工作流程,责任到人。

3.2 加强理论培训,首先进行临床专科专业理论、人文关怀理论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培训。例如,我们在实施颈椎病人术前访视前,首先请脊柱科专家到手术室作专题讲座,讲解颈椎前后路组织解剖、手术标志、术中注意事项、配合要点及手术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请骨科护士长讲授术前准备工作与术后护理的具体内容、要点、意义和注意事项,提高大家业务水平,不定期进行护理查房,严格把好护理质量关。

3.3 开展术前访视。由术前班护士担任,于术前ld下午到病房探望病人,手术护士全面评估病人情况,严格查对各项术前准备,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开展术前访视,让患者及家属了解手术治疗的基本情况、围手术期注意事项、手术环境,一方面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人的心理压力,减轻手术治疗给其带来的思想顾虑和恐惧,指导病人主动配合麻醉和手术等;另一方面与医生进行及时的沟通,提高对手术过程中风险的预见性,以减少病人的痛苦。术后对病人进行回访。

3.4 选择性能良好的推车、手术床。推车必须有护栏、约束带和制动装置。定人管理,定期维修保养,并请专业人员定期检修,防接送病人途中车轮滑脱。接送病人必须上好护栏或约束带,出入门或电梯应注意保护病人头部及手足,防碰伤,保持车身平稳。如为清醒病人告知一些安全防护的措施和防护的必要性;特殊病人如神志不清、严重外伤、休克、心衰等病人须有医护人员陪同入室。全麻或特殊大手术病人要与麻醉师、医生一起送病人回病房。等待手术或术毕回病房的病人,特别是小孩和神智不清的病人,护士应在旁照看,防止坠床。

3.5 按照医院质量管理的要求,规范接送病人制度。手术病人经四遍查对:术前访视,巡回护士与洗手护士仔细查对病人术前准备情况;接病人时巡回护士与术前准备室护士查对交接并签名,术前准备不完善不能接入手术室;入手术间,巡回护士和麻醉师查对,安置时,巡回护士与手术医生再次查对;术毕送病人由巡回护士再次查对。为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不让护工和实习生单独接送病人,手术过程中尽量减少换班,交接班时必须全面、仔细,防止因疏忽而产生不良后果。

3.6 术毕全麻病人带麻醉管回病房者,必须预先通知病房准备好呼吸机及其抢救器材,派专人等候电梯等,同时准备好手动呼吸囊、氧气袋及必要的抢救药等(以防途中急需),并与手术医生、麻醉师一起送病人回病房,遇到病情变化以便及时抢救。

3.7 术毕搬动病人至推车上时,车轮要制动,防车轮滚动,使用节力的原则,并与麻醉师、医生协同完成。输液瓶要远离病人头部,侧卧位病人搬动是要防止静脉输液管及引流管脱落,妥善固定好,动作宜轻巧稳妥。移动病人后要注意输液速度及病人血压、心率变化,并检查各管道是否通畅。骨折病人行开放复位内固定术后需行床旁照片,搬动时要专人保护好骨折肢体。

4 小结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使手术室制度健全,护士的安全意识、质量意识、防范意识得到了强化和明显提高。2012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接送手术病人中安全隐患例数与同期相比减少了45例,从未发生护理差错事故,无医疗纠纷,全面提高了护理质量,确保了手术病人的安全。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股骨;骨折;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11-0129-02

股骨骨折是骨科的一种常见病,常因外伤、疾病导致剧烈疼痛及功能障碍,机体出现一系列病理生理反映。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骨科共实施股骨手术患者57例,经精心护理及康复训练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术后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中,男性33例,女性24例,年龄17-61岁。致伤原因均为外伤而致。开放性骨折12例,闭合性骨折45例。受伤距手术时间1-12d。57例X线均示对位、对线满意,无成角畸形,未发生骨筋膜间综合症及并发症,住院10-60天,所有病例痊愈出院。

2护理干预

2.1心理护理:股骨骨折病人多由于突然创伤所致,多有焦虑恐惧、紧张不安、渴望得到紧急救治,因此护理人员的首要任务是增加病人的安全感,给予病人安慰、解释和鼓励,说明病情和治疗康复计划,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识,充分调动病人的积极性,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确保病人处于接受治疗和护理的最佳心理状态。护理操作时动作轻柔,及时解除患者不适,为其提供生活方面的周到服务。心理因素的积极与否将直接影响患者术后骨折的愈合[1]。

2.2饮食护理:股骨骨折的患者,由于骨折术后卧床休息时间长,食欲不好,因此在饮食护理过程中,不仅要提供高钙食品、高蛋白、高维生素,还应该色、香、味俱全,以促进病人的食欲。严禁生冷、辛辣、油腻食物,可增加鸡蛋、牛奶、骨头汤、鱼、豆制品以补充身体所需营养。股骨骨折患者由于长时间卧床为防止便秘,可增加纤维素高的食物有利于排便。

2.3护理:患者术毕回病房,将患者轻放于硬板床上,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根据术中麻醉方式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患肢保持功能位置,垫高15-30cm,以利淋巴、静脉回流,预防患肢肿胀[2]。

2.4密切观察患者有无术后并发症:手术本身可引起创面浅表感染、深部感染、神经损伤等,故术后护理应密切观察患肢末端血运、皮肤颜色、温度、感觉、运动及疼痛情况,发现异常现象及时报告医生进行相应处理。

2.5生活护理:生活上保持全身清洁及床铺整洁并注意患肢保暖。因为清洁可淡化病人角色,还可使病人产生安全感和信赖感。保持病室空气清新,清洁安静,温度适宜。保持口腔清洁,增进食欲。

2.6功能锻炼及康复指导:早期正确的功能锻炼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使手术达到预期效果。并且强调功能锻炼必须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的增加活动量、活动时间、活动范围。股骨骨折术后6h在病人可耐受的情况下进行患肢踝关节的屈伸和屈趾活动,上肢做屈伸外展、深呼吸运动;术后第一天教会患者股四头肌舒缩活动;术后第二周可在床上进行髋关节、膝关节的主动屈伸锻炼,动作要轻柔,不可用力过猛过快,幅度要由小到大[3],2-3次/d,5min/次。晚期功能锻炼,应在骨痂形成,解除石膏、夹板或牵引后配合中药熏、洗、理疗进行锻炼,不能做剧烈的活动,防止再次骨折。告知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复诊1次,根据骨痂愈合情况指导患者下地行走,负重应根据骨折愈合的进展情况逐步负重过渡到完全负重。只有在临床和X线都证实骨折愈合时才能完全负重[4]。

2.7出院指导:告之患者出院后在实施自我锻炼时的要点及注意事项,并鼓励患者树立独立生活能力的信心,坚持锻炼。互相留下联系方式,给予准确指导,及时反馈做出处理。

3小结

股骨骨折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病理生理反应。术后正确有效的护理能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骨折愈合,早期积极适时指导,功能锻炼可大大提高治疗效果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主动细致的护理、科学的康复护理过程,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王兆兰,韦翠平,李玉梅,等. 骨折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J]. 现代医药卫生,2001,17(9) :864

[2]黄爱英,杨方明,卢银侃.髓内扩张自销钉治疗下肢骨折患者的护理[J]. 南方护理学报,2004,11(7) :50

第9篇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胸椎后凸,颈椎骨折;护理;

【中图分类号】R5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064-02

【Abstract】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key importance and methods of nursing these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ine fracture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and obvious thoracic vertebra protrusion deformity in non-operative treatment. Methods:3 cases with cervical spine fracture and cervical spinal cord injury suffering from Ankylosing Spondylitis. and thoracic vertebra protrusion deformity were accepted many targeted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psychological, skin care,limbs and trunk care, traction needle way care and so on.. Results:Targeted nursing reduced the complications occurred after the traction therapy in 3 cases. Satisfactory clinical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 Conclusion:Targeted and based nursing can obviously improve quality of life and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se patients with with cervical spine fracture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and obvious thoracic vertebra protrusion deformity in non-operative treatment.

【Key words】Ankylosing Spondylitis ; thoracic vertebra protrusion deformity;cervical spine fracture; nursing;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主要侵犯脊柱,并累及骶髂关节和周围关节的慢性进行性炎性疾病。特征性的病理改变是韧带及关节囊的附着部位炎性破坏及邻近骨质硬化。最终临床表现为脊柱畸形强直、弯腰活动障碍等[1],使得脊柱丧失了基本的活动缓冲,外力下容易出现脊柱骨折。因其特有的驼背、脊柱强直畸形等外部表现,治疗过程中卧位受限,临床护理难度较大。笔者总结科室近期收治的脊柱骨折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护理经验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为2011年3月~2013年12月收治的AS伴有脊柱骨折的病人共3例,皆为男性。平均年龄37岁,胸椎Cobbs角度平均为83.3度,既往均有明确的AS病史,入院影像学检查均支持诊断,骶髂关节骨性融合明显。其中伴有脊髓损伤2例,其中1例为不完全性脊髓损伤,三例均 先行颅骨牵引,后行颈部费城颈托制动。

2 护理难点

2.1 心理护理

强直性脊柱炎出现脊柱后凸畸形患者多发病时间较长,由于现在还没有彻底根治此类疾病的方法,患者由于长期受疾病的折磨,心里压力比较大,往往情绪及心理多不稳定,很容易对牵引治疗产生抵触。严重者可导致精神障碍,AS患者在整个病程中,75%患者有精神障碍的表现,抑郁最常见,可以占到43%[2]。如何疏导患者心理,树立患者战胜伤病的信心,防止治疗过程中出现意外,是护理此类病人应该解决的首要问题。护理人员在患者治疗的初期,应介绍本病的关知识,使患者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方法及预后,从提高患者坚持系统治疗重要性的认识。

强直性脊柱炎属慢发展性疾病,但不是危及生命的严重疾病,脊柱骨折如继续移位加重,可能加重或引起神经损伤或导致神经损伤症状加重,而行牵引治疗比较痛苦,不断鼓励病人并告诉他治疗的必要性,树立患者对治疗的信心。护理人员应该做到多与他们接和交流,关心理解患者,做好安慰及开导工作,宣教家属和医护一起共同使病人战胜悲观的心理,使他们保持良好的心态,遵循医师的治疗方案,树立战胜脊柱骨折及神经损伤等伤病的信心。

2.2 颅骨牵引的一般护理

行颅骨牵引的颈椎骨折患者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难点,而伴有严重胸椎后凸畸形的AS患者,很难平卧位行常规颅骨牵引,一般采取半坐卧为主的颅骨牵引,皮肤护理难度更大。颅骨牵引术后维持比较困难,本组的3例病人都比较瘦,骨性突起部位皮肤容易受压,尤其是胸腰段后凸最高处及骶尾部和坐骨结节部位,此类病人还应关注的是后枕部以及双侧大转子处的皮肤。由于肢体感觉障碍,缺乏对损害刺激的保护性反应,持续挤压皮肤,即可发生皮肤和皮下组织缺血坏死。排泄物的侵渍和摩擦,如粪、尿和汗等,易使皮肤糜烂、破溃,容易出现局部皮肤压疮。

预防措施不能完全遵循常规护理,轴线翻身是脊柱骨折尤其是颈椎骨折行牵引患者的护理重点[3]。常规的每2小时给病人翻身不适合此类病人。我们的护理经验是,对于胸腰段后凸最高处及骶尾部和坐骨结节部位,入院后教育病人及家属每1小时要行重点关注部位的避免受压处理,对于发现有可能出现压疮迹象部位,定期行滑石粉外敷,减少受压时间。此类病人因为特殊的牵引,坐骨结节处也成为防止压疮的重要部位。因为此部位隐秘,受骨牵引的限制,护理难度的,也往往易被忽略,我们的经验是在其周围做成中空的环形棉絮软垫或垫一波浪形水垫,以保护受压的皮肤,并予局部按摩,保护骨突部位,避免长时间受压,两侧可以交替放置,时间以1~2小时为宜。

2.3 颅骨部位牵引的钉道护理

此类AS病人的颅骨牵引的重量都比较大,容易造成局部钉道局部皮肤损伤的扩大,加上患者维持困难,钉道部位皮肤护理尤为重要,每天定期用酒精局部滴注消毒3~5次,自然晾干,防止局部皮肤湿疹形成。定期用棉签清洗局部皮肤产生的油脂,协助医师检查牵引的牢固程度,注意护理宣教,教会病人家属相关的护理知识,协助做好局部皮肤护理。发现问题,及时向主管医师汇报。

2.4障碍肢体的护理

AS患者伴有脊髓损伤后,肢体感觉及活动障碍易引起一系列并发症。除了压疮外,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也是此类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由于的限制,以及患者长期患病,导致家属陪护心态疲劳,容易忽视瘫痪肢体的被动活动。要向家属宣教防止血栓形成的重要性以及护理方法,护理查房及巡视病房要定期督导,要定时检查下肢,尤其是小腿是否肿胀。加强肢体护理,注意发挥被动下肢肌肉收缩的唧筒作用。加强上肢主动功能锻炼,防止形成肩周炎及废用性肌肉萎缩。指导患者对存在运动功能的肢体关节进行主动锻炼,进行拇指对指、握拳后用力伸指练习,肩、肘、腕关节练习:各关节屈伸、旋转运动等。

2.5 泌尿系及呼吸系统的护理

AS患者胸椎后凸畸形伴有脊髓损伤后,颅骨牵引使得胸廓活动更加受限,鼓励病人行肺部功能主动锻炼,可以有效的防止肺部感染,减少呼吸系统并发症。指导病人进行餐后定时吹气球,锻炼肺活量,可以形成习惯,增加病人主动锻炼的依从性。

导尿管的保留对此类病人的护理来说,难度增加,固定的,容易引起泌尿系的感染。3例病人中,有1例在夜间出现导尿管自行脱落,造成尿道粘膜损伤,故要定期检查导尿管插入的深度及位置,鼓励病人多多饮水,指导家属定期夹闭尿管,训练膀胱张力,减少残余尿量,防止泌尿系的感染及结石形成,都是此类病人护理的要点。

2.6饮食指导

本组3例病人,因为脊髓神经损伤,卧床时间长等,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便秘、消化不良。经过指导患者合理搭配饮食,多饮水,多进食含有纤维素多的蔬菜及水果,合理搭配各种肉类、蛋类、奶类等富含蛋白质钙、铁等易消化的食物。饮食多样化,均衡营养,从而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帮助和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切忌暴饮暴食,忌食辛辣、生冷、肥腻、烟酒等刺激性食物,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胃肠道感染,以免加重病情。

3 讨论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伴有胸椎明显后凸畸形患者临床多见,累及颈椎,导致其活动受限,缓冲机制明显降低,使得颈椎损伤发生率较正常人高3.5倍[4]。轻微外伤甚至无外伤作用下都容易导致脊柱骨折[5]。对于AS合并有颈椎骨折的患者,治疗困难,部分病人因为等问题无法行内固定手术治疗,行持续性颅骨牵引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临床治疗方案,由于此类患者多关节的僵直,特定的颅骨牵引病人痛苦大,依从性差,治疗风险高,并发症多[6]。如何加强护理,对病人骨折处愈合至关重要。

我们通过对3例此类病人的护理,认为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尤其重要。加强心理疏导,加强宣教,指导病人及家属对特殊牵引下可能出现压疮的部位进行重点护理,注重心肺功能的护理,加强牵引钉道的护理,以及泌尿系的重点护理,都有助于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加强肢体的主被动功能锻炼,可以有效的防止静脉血栓形成,以及废用性的肌肉萎缩,为最大限度功能恢复提供保障。

此外,此类病人,去除牵引架后,继续行颈椎围领制动,要注意围领周围皮肤的护理,同时加强坐骨结节处的护理,有助于巩固护理效果,促进病人最终颈椎骨折的愈合和神经功能的恢复。

参考文献

[1] Chang KW,Tu MY,Huang HH,et al.Posterior correction and fixation without anterior fusion for pseudoarthrosis with kyphotic deformity in ankylosing spondylitis[J].Spine,2006,31(13): 408-413.

[2] 秦桂福,杨德才,郑新春.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心理状态分析[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8,10(10):29-30.

[3] Sokolowski MJ, Jackson, AP, Haak MH,et al. Acute mortality and complications of cervical spine injuries in the elderly at a single tertiary care center[J]. J Spinal Disord,2007,20(4):352-356.

[4] 张凤山,孙宇,马庆军,等.强直性脊柱炎颈椎骨折的临床特征分析和诊断[J].中华创伤杂志,2007,23(3):185-188.

第10篇

关键词:老年患者;骨折;并发症;护理

由于老年人机体功能日益退化,代谢水平逐渐下降,组织再生能力差,骨质疏松明显,反应较慢,容易跌倒,骨折已成为老年人常见疾病之一,也是老年人病残的主要原因[1]。老年人骨折后愈合慢、卧床时间长,极易出现危及患者生命的并发症,另外老年人多伴有基础疾病,需要医护人员采取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措施[2]。因此,分析老年人骨折发生的原因,并制定相关干预措施,做好正确的临床护理,对于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老年人骨折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1老年人骨折的特点

老年人常见的骨折有桡骨远端(科雷氏)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颈骨折、胸及腰椎压缩性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等。老年人机体功能日益退化,组织再生能力差,骨折手术的重创会使病人长期卧床而引起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压疮、血管栓塞等并发症。另外,疼痛刺激也可使心脑血管病加重。因此,做好临床对症护理和预防并发症的护理是病人康复的关键措施。

2老年人骨折的主要原因分析

老年人骨折是以骨质疏松为基础的,骨质疏松是骨折的危险因素。现阶段,我国的老年人大概有四分之一患有骨质疏松病,造成骨的强度降低,一旦其受各种低能量的冲击如:跌倒、汽车颠簸等即可引起骨折,甚至可能会发展成为严重骨折。另外,老年人身体的各项机能开始降低,肌肉的力量与柔软性也大不如从前,身体的协调性与平衡性都在不断下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与反应能力降低,平常生活中稍有不慎便可能会由于重心不稳而导致扭伤、摔伤、跌倒等而发生骨折。

二 、老年人骨折的治疗原则

老年人骨折的治疗原则是最大限度地恢复病人骨骼,肌肉神经的正常功能,尽快地使骨折处复位,给予牢固有效地内固定或外固定,使患者早期离床活动并进行康复训练。治疗老年人骨折必须全面考虑,选择对全身影响小、安全性大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老年人骨折的治疗极力主张早期手术内固定,以减少老年人骨折后的并发症和死亡率。

三、老年人骨折后的护理

1心理护理

老年人骨折后容易出现情绪不安、焦虑、烦躁、惊恐、易怒、情绪低落甚至抑郁、悲观、绝望等各种心理变化,对治疗缺少信心等不良心理反应。作为护理人员,应主动走近患者,针对性地做好患者思想疏导工作,及时给予耐心细致的解释和安慰,语言要亲切、体贴。谈病人最感兴趣的话题,多为患者介绍成功的案例,从而使患者能够树立起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在精神上给予安慰,生活上给予照顾,建立良好的护患氛围,可极大促进骨折愈合以达到早日康复。

2皮肤护理

骨折老人由于长期卧床, 机体退行性改变加快,患者血液循环不好,皮肤长期受压,极易发生褥疮等并发症,褥疮严重时甚至可因继发性感染引起败血症危及生命,因此护理人员应特别注意加强对患者的皮肤护理。为预防皮肤感染和褥疮的发生,应每隔2~3小时协助老人翻身1 次,被单要勤更换,每日为患者擦身,保持皮肤清洁、保持床单干净、整洁,按摩受压处皮肤,做好褥疮护理。

3饮食护理

老年人因骨质疏松发生骨折,在治疗骨折的同时必须积极补钙,同时补充维生素D以协助吸收。卧床的病人胃肠蠕动减慢,应鼓励病人多食用粗纤维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应多吃一些西红柿、苋菜、青菜、包菜、萝卜等维生素C 含量丰富的蔬菜,以促进骨痂生长和伤口愈合。现代医学认为骨折后应摄人均衡营养,特别要注意蛋白质与钙、磷的补充,如多喝牛奶、多食豆制品以及适当摄入活性钙制剂。

四、老年人骨折后并发症的预防

1肺部感染的预防

老年骨折患者会因为疼痛而不敢深呼吸或咳嗽,同时会经常保持平卧位,这样会使其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不易排出,容易引起呼吸道的部分梗阻与继发感染。另外,由于长期卧床,会导致肺活量进一步减小,造成咳嗽反射减弱、咳嗽无力、痰液不易咳出,容易使支气管分泌物坠积于肺底,若合并感染则将引起坠积性肺炎。因此在护理骨折老人时,应指导患者正确的咳痰方法,鼓励自行咳痰,鼓励患者作深呼吸锻炼,有痰应咳吐出来;对低效咳痰者要经常帮助其变换、还要经常轻轻拍打其胸背部,刺激咳痰,以利于其排痰。为病人轻轻拍胸部时,应从胸部下方开始向上拍,拍出振动感,嘱咐病人配合深呼吸,咳出痰液;痰液黏稠者可服蛇胆陈皮末、氯化胺等药物稀释痰液,以稀释痰液,便于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肺炎发生。

2褥疮的预防

骨折患者因长期卧床,血液循环差,皮肤抵抗力低下,容易使受压处的皮肤发生溃破,形成褥疮。特别是局部组织如骶尾部、后枕部、踝关节、足跟部各骨突处容易发生褥疮。褥疮形成后往往不易愈合,面积会不断扩大、创面可逐渐加深,甚至会引发败血症等。为了防止老年患者发生褥疮,其床铺要保持清洁、平整柔软干爽,以减少皮肤的摩擦。为预防褥疮发生,其身体要经常保持清洁和干燥,勤用温水擦洗,洗后擦干并在局部擦一些滑石粉或痱子粉,以保持皮肤的清洁与干燥。勤翻身,在易受压的部位经常轻柔按摩,以促进受压部位血液循环,预防褥疮发生。

3泌尿系统感染的预防

长期卧床、个人卫生不洁、饮水过少是尿路感染的诱因,注意做好生活护理,清洁会阴,鼓励病人多饮水,促进膀胱自洁。老年人的生理条件导致尿道黏膜发生退行性改变,难以抑制局部细菌生长,细菌容易由尿道逆行至膀胱引起感染。另外由于长时间卧床,大小便需要别人照顾,患者不敢多喝水,就更容易引起泌尿系感染。所以要鼓励病人多喝水,从而增加尿量。告知病人要多吃水果、蔬菜等粗纤维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

4便秘的预防

老年人机体功能日益退化,代谢水平逐渐下降,而老年人在骨折后活动减少,肠蠕动减弱,又不习惯在床上排便,因而很容易造成便秘。同时食物发酵所产生的气体使肠道膨胀,很易发生腹胀。护理人员应注意给患者吃些行气、消食、润肠的食物和药物,如山楂、陈皮、蜂蜜等,也可进行适当的腹部按摩,以肚脐为中心按顺时针方向由里往外做环形按摩,每日3次,每次10分钟;或做腹式呼吸、热敷等,促进肠蠕动,消除便秘。

5下肢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预防

老年人骨折后需要长期卧床不能运动,手术使血流变得缓慢,创伤引起血管壁损伤和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容易形成下肢静脉血栓。所以,在老人骨折康复期间,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使用血管扩张剂和抑制血小板凝集的药物,并练习床上坐起,尽量早活动,促进血液循环。

参考文献

[1] 刘敏,张秉姝.老年人的骨折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 8(6): 117.

[2] 袁海燕.老年人骨折的护理体会[J].中国疗养医学, 2011, 20(1): 43.

第11篇

【关键词】四肢多发性骨折;急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2-0445-02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进展,工业、交通事业的迅猛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车祸、工业生产事故造成的严重多发伤的比例也呈现逐年上升趋势[1]。严重多发伤是指两个以上解剖部位或器官在外力作用下同时或相继遭受较严重的损伤,其中至少有一处损伤并发创伤性休克更有甚者危及生命。多发伤具有发病率高、伤情重、变化快,且多合并休克、骨折、颅脑损伤、低氧血症等特点,若处理不当可能延误病情,甚至导致患者死亡。这就要求我们护士必须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掌握抢救、护理知识。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75例,男性58例,女性17例,年龄10~72岁,平均年龄36岁。其中二处骨折32例,三处骨折28例,三处以上骨折15例。开放性骨折27例,闭合性骨折48例。致病因素:车祸伤41例,坠落伤18例,击打伤16例。合并血管、神经损伤36例,合并血气胸10例,合并头部外伤22例,并发休克7例。

1.2治疗方法

本组75例患者中,52例均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19例行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4例截肢,其中小腿截肢3例,大腿截肢1例。

2 结果

该组经过急救治疗与护理后,75例患者中仅4例因伤势过重截肢致残,其余71例均好转或痊愈出院。

3 急救措施

3.1做好接诊工作 病人病情严重者,将其置于危重病室,设专人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四肢多发性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创伤,往往伴有血容量的明显丧失,对于股骨、盆骨等处的骨折其失血量可达800~2000ml以上,如有开放性骨折则出血量更大,故一般每30分钟测量生命体征各一次,观察意识表情、面唇色泽、皮肤肢端温度、瞳孔及尿量,若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脉压减少等休克症状,则立即通知当班医生处理,与医生密切配合,争分夺秒抢救生命。

3.2 该组病人在入院时有7例出现休克症状,予迅速补充血容量。办法是及时选择较大血管建立两条或多条静脉通道并维持通畅,快速进行输液,以保证不同的液体及药物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患者的体内,在入院1小时一般就应输入液体1000~2000ml,快速补充血容量以维持有效的生理功能。同时,还要观察患者每小时的尿量和尿比重情况,根据血压及中心静脉压调节滴速,休克纠正后输液速度应减慢,以防止心衰、肺水肿。

3.3 保持呼吸道畅通 一般先观察呼吸情况,将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呼吸道内阻塞物,以防误吸和阻塞气管引起窒息。给予吸氧、改善缺氧状态。本组患者中有5例因创伤失血量大,致使氧的交换受到明显障碍而导致缺氧,并出现呼吸抑制,口唇及牙床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紫绀,氧饱和度监测明显降低,予立即气管插管,辅助呼吸,加速气体交换,并按常规持续吸氧,每分钟4~6L。患者在经过及时吸氧后指征明显改善、回升,呼吸顺畅,呼吸频率均匀。

3.4 肢体及时固定 及时对肢体简单而有效的固定是骨折急救处理时的一项重要措施。石膏夹板要有足够的长度及适宜的宽度。即要牢固又不能过紧,密切观察指(趾)端的血运情况,如果发现指(趾)端发绀或出现苍白、肿胀、麻木时,应考虑为石膏夹板过紧所致的肢体循环障碍,这时应马上调整石膏夹板和绷带的松紧度,固定后的肢体应置功能位,不要随意搬动,以免增加患者的疼痛和损伤。可适当抬高病人的患肢,以便于静脉回流,可减轻患肢的肿胀。

3.5 伤口的包扎止血 对于开放性骨折并伤口大出血时,应及时以无菌敷料加压包扎,若发现骨折合并血管断裂的,则应于近心端以止血带进行暂时止血,此时注意标明上止血带的时间,每间隔1小时要放松一次,每次间隔3~5 分钟,同时应用止血药物。若患者疼痛剧烈时,可根据患者病情,合理应用镇痛药,但对原因不明或者怀疑有腹腔脏器损伤者则不宜应用,有颅脑损伤以及呼吸障碍者禁止使用。

3.6 注意观察损伤肢体的体征 四肢多发性骨折往往由骨暴力引起,除了骨折以外还可能伴有血管、神经的损伤,移位的骨折也可能造成血管、神经的损伤,所以在护理过程中注意观察的外周动脉搏动(桡动脉,足背动脉,胫后动脉)、皮温、皮肤颜色、充盈情况及甲下的毛细血管反应情况。如出现皮温低于健侧,外周动脉搏动消失或明显减弱,组织充盈不良,则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3.7 积极做好手术准备工作 护士应根据患者的伤势、病情及医嘱,积极而迅速地做好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如血型鉴定、药物过敏试验、皮肤准备及术前给药等,还要配备充足的血源,保证手术治疗的开展。

4 护理体会

4.1 护理 患者手术后麻醉作用尚未消失,肢体仍处于无自主的状态,搬运时应有专人扶持肢体,保持患者身体轴平直,不扭曲。术后一般应去枕平卧6~8小时并禁食禁饮。四肢多发性骨折的术后应根据骨折的部位而定,要遵循既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又能减少病人痛苦,减少并发症,且便于护理的原则。可遵医嘱用支架,支具或枕头等适当抬高患肢,使患肢高于心脏水平,这样有利于静脉回流,预防患肢肿胀,长期卧床者要防止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

4.2 术后观察 术后24小时内监测患者的神志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做好详细记录。术后6小时内观察切口渗血及引流清况,做好引流管的护理,观察引流物的量、性质、颜色,如果引流物为鲜红色,血液且量不断增加,提示有再出血的可能,应及时向医生汇报并协助作好相应处理。同时,还要观察患肢血液循环和趾(指)的活动情况,上肢手术后要触摸桡动脉和尺动脉,下肢手术后要触摸足背动脉及胫后动脉。注意观察患肢皮肤的颜色、温度、感觉及肿胀的程度,看伤口有无红肿、分泌物,有无活动性出血。一般术后3天内体温有所升高,在37.5℃~38.5℃内,为术后吸收热,如体温持续升高,应注意是否有切口感染。

4.3 疼痛护理 手术后一般是在麻醉作用消失,感觉恢复,开始感到伤口疼痛,患者表现、不安。疼痛可使患者难以忍耐,严重影响着患者的休息和睡眠,甚至会影响到身体各器官的生理功能。所以,护理人员必须安慰患者,认真处理,检查有无加剧伤口疼痛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缓解疼痛,必要时可遵医嘱应用镇痛药物。一般手术后48小时伤口疼痛应有好转,两次用药应有一定的间隔时间,注意患者对吗啡类药物的依赖或成瘾。

4.4 基础护理,积极预防护理并发症的发生 基础护理对四肢多发性骨折患者尤为重要,病人由于病情重,需要长期卧床,加之患肢制动易发生压疮,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骶尾部垫气圈气垫,定时为病人翻身检查易发生压疮的部位,注意观察血运情况,每2小时按摩局部皮肤1次。待患者病情许可时,要及时协助患者坐起,指导进行深呼吸和有效咳嗽,鼓励患者,多饮水等,预防坠积性肺炎的发生。当留置尿管时应每天用生理盐水冲洗膀胱,并用碘伏对尿道外口进行消毒,以保持局部的清洁,预防泌尿系统感染。

4.5 心理护理 四肢多发性骨折患者因损伤严重,会担心今后功能难以恢复。患者心理压力往往较大,多表现焦虑担忧和轻生情绪,甚至拒绝治疗[2]。护理人员可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以和蔼的态度讲解与疾病有关的医学知识,同时用恰当的语言向家属进行解释和精神安慰。帮助他们正确对待疾病,增强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并以高度的责任心,娴熟的护理技术赢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护理人员对病人要做到真诚、忠诚、热诚。要让患者真正感觉到温暖,看到希望,重新振作精神,鼓起勇气,抚平心理上的障碍,积极配合医生及护士的治疗与康复。

4.6 功能锻炼 其是治疗骨折病人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护理的主要内容,应根据患者的体质和不同时期制定相应的锻炼措施。护士必须全面而熟练地掌握功能锻炼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要详细地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宣教和示范,使他们明白功能锻炼对肢体康复的意义,正确掌握其要领。功能锻炼一般分为以下三期[3]。一期:此法适于骨折早期,即伤后二周内,局部反应明显,患肢骨痂尚未形成,锻炼的方法是在关节不活动的情况下,让患者主动地使肌肉收缩和舒张,若是上肢可用力握拳和伸直手指,若是下肢可用收缩和放松股四头肌以及使踝关节背伸,跖屈和伸屈足趾。二期:此法适于骨折中期,即伤后3~6 周,骨痂已逐步生成,患肢局部反应消失,骨折端已较稳定,此时可做较大幅度的关节活动,但此时仍需一定的限制。三期:此法适于骨折后期,骨愈合已较坚固,骨折基本已达到临床愈合,此时外固定也已解除,本期锻炼的要点是要通过全面的肌肉和关节锻炼,逐步恢复肢体功能,达到康复的目的。

5 讨论

四肢多发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在临床上的意义十分重要。时间与措施得当与否可直接关系着患者的预后情况,所以,对患者应早期迅速采取有效地救护措施,并防止休克的发生,正确固定、包扎止血、准备手术、术后护理等是治疗的关键所在。同时,密切观察病情,积极进行术后的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加强患肢功能锻炼,在临床上有利于缩短患者康复进程,提高康复质量,也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 殷延陵. 车祸多发伤急诊护理体会[J].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1,39:162.

第12篇

【关键词】骨盆骨折; 并发症; 出血性休克; 护理措施

1临床资料

本组共50例,女30例,男20例,年龄16~61岁,车祸为35例,高处摔下为10例,机械碰撞为5例。

2 护理过程

2.1出血性休克 骨盆腔内血管丰富,骨盆骨折易引起严重出血,短时间内可出现失血性休克 ,休克是最常见、最紧急、最严重的并发症。具体护理要点如下:

2.1.1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 有效的静脉通道是抢救失血性休克成功的唯一桥梁。快速建立两条或两条以上的静脉通道以迅速扩充血容量 。建议选择上肢或颈外静脉,不宜在下肢。

2.1.2 早、足、快地补充血容量及氧气吸入 根据补液原则有计划按时按量补充晶体液、胶体液、全血或代血浆。必要时进行加压输液或输血。保持呼吸道通畅。

2.1.3 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根据病情每5―30分钟测量一次P、R、BP或应用多功能监护仪坚持心电监护,动态观察并记录心率、P、R、BP、血氧饱和度等变化,及时向医生提供准确的信息,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2.1.4 监测尿量 严重骨盆骨折常规留置导尿管,既可以了解有无泌尿系损伤,又可以准确记录尿量以指导抗休克治疗。一般每小时测量一次尿量和尿比重。严密观察有无血尿,为进一步诊断提供依据。

2.1.5 精神状态,皮肤温度、色泽的观察 精神状态是脑组织血液灌流和全身循环状况的反映,而皮肤温度色泽是体表灌流情况的标志 。应严密观察,随时评估,如病人表情淡漠、烦燥、谵妄或嗜睡、昏迷,反映脑部血液循环不良;皮肤苍白、干燥,四肢冰凉说明休克情况仍存在,协助医生进一步处理 。

2.2 后腹膜血肿

2.2.1 临床表现 表现为腹痛、腹肌紧张,腰背部可见大片淤斑,叩诊浊实音,腹腔穿刺可抽出不凝血。继续发展会导致肠梗阻。

2.2.2 护理要点 禁食,胃肠减压。密切观察病情,注意有无腹痛、腹胀、呕吐、肠鸣音变化及腹膜刺激征,必要时腹腔穿刺以辨别有无腹腔脏器损伤。腹胀的患者,遵医嘱给予肛管排气。

对腹膜后血肿一般不主张手术探查止血,因盆壁静脉从出血及中等动脉血管出血,常在剖腹后腹腔压力减低而出血加重,以致死于手术台上。因此,对该种出血性休克一般应输血治疗;当快速输血一定数量后,血压仍不能维持者.可先考虑行双侧髂内动脉结扎。如疑有大血管损伤如髂内动脉损伤,应及时手术探查,控制出血和挽救下肢。Ring等报道可行动脉插管造影,确定出血的血管后行栓塞止血。对失血性休克的治疗,应尽量快速整复后环骨折脱位,减少搬动;输血量常需很大.2000~3000 mL,多者达9000ml。

2.3 膀胱及尿道损伤

2.3.1 尿道损伤临床表现 患者出现会阴和以及阴囊肿胀、呈青紫色, 膀胱充盈, 排尿困难, 尿道口有血液滴出提示有尿道损伤, 因此早期进行导尿并留置尿管不仅有利于诊断, 并且有利于损伤尿道的修复。

2.3.2 膀胱损伤腹膜内外对比,如表1所示。

表1 膀胱损伤腹膜内外对比

2.3.3骨盆骨折留置尿管的护理 妥善固定导尿管,防止脱落。导尿管及尿袋应置于到低,引流管及尿袋每日更换1次,防止感染,尿管每周更换1次。 鼓励病人多饮水,以利排尿。保持引流通畅,每日进行膀胱冲洗1次,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冲洗液,防止血块及分泌物堵塞尿管。每日尿道外口护理2次,防止感染。

2.4 神经损伤

2.4.1临床表现 坐骨神经损伤:表现为屈膝功能丧失,踝部及足趾运动丧失,足下垂,小腿外侧、后侧及全足感觉消失。股神经损伤:根据损伤部位不同可表现为股四头肌功能障碍,或腰大肌功能障碍。下肢内侧皮肤感觉障碍。闭孔神经损伤:表现为股内收无力,中部小块皮肤感觉障碍。

2.4.2 护理要点 及早鼓励并指导患者做抗阻力肌肉锻炼,定时按摩、针灸,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防止废用性萎缩;伴有足下垂时,保持踝关节功能位,防止跟腱挛缩畸形。

2.5 直肠损伤

2.5.1 临床表现 患者下腹部疼痛,有里急后重感,直肠指诊时有压痛和血迹。腹膜内破裂时出现腹膜刺激征,而腹膜外破裂则在周围发生严重感染。

2.5.2 护理要点

处理方法和膀胱及尿道损伤处理一致。

3 骨盆骨折护理措施小结

3.1 预防休克 若出现骨盆折或者合并其他脏器损伤时,将有可能出现生命垂危的状况,因此,应详细观察其生命体征、意识情况、表情以及皮肤黏膜等,如患者出现口渴,烦躁不安、皮肤苍白、四肢湿冷等状况时,应先采取有效措施患者的输血和输液,之后,禀告医生,并送往医院给予专业治疗。

3.2 牵引外固定的护理 牵引外固定的护理是指用骨盆托带悬吊患者,并且吊带要保持平衡,防止出现压疮等不良现象,同时,要求吊带要离床面约五厘米,保证吊带具有足够的宽度与长度,当患者进行大小便时,不可解掉吊带,最好的方法是使用便器,将便器放在托带与臀部中间,并且,及时的更换患者便器与衣服,保证卫生的清洁,防止出现感染;另一方面,下肢牵引者,若是牵引患者的一侧,使骨盆倾斜,容易导致下肢内收畸形,不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应双下肢同时牵引且置双下肢外展位。

3.3 心理护理 对于患者而言,创伤不仅仅使其肉体上遭受痛苦,其精神上更是备受煎熬,因此,医院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忽视,经常性给予患者进行谈心,不断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尤其是对于年轻患者更应如此,调查研究显示,在所有患者中,年轻患者最容易出现焦虑、恐惧、沉默不语的状况,作为医院部门,应给与年轻患者配用年轻的护理人员,避免出现代沟现象,使其能够与医院人员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3.4 饮食护理 饮食护理对于患者的疾病的康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患者的饮食而言,早期阶段,应给予低脂、高维生素、高铁、含水分、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后期阶段,应给予高蛋白、高糖、高维生素、高镁的饮食,以便于疾病的恢复与机体消耗的补充,同时,在保障营养的基础上,尽可能的根据患者的需求进行给予餐饮。

3.5 皮肤护理 皮肤是人体的重要部位,因此,皮肤护理也尤为重要。作为医护人员应及时的给予患者进行皮肤清理,保障床单的清洁平整,大小便之后及时的进行温水擦洗,同时,定期的给予对患者进行红花酒精按摩,最大程度上避免受压部位发生褥疮。

3.6 康复护理康复护理是患者治疗的最后一个阶段,该阶段主要针对于患者由被动运动过渡到主动运动时期,范围可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单关节到多关节、由床上到床下、循序渐进,帮助患者及时的适应。康复护理锻炼有助于促进身体血液循环、促进愈合、促进 功能康复;另一方面,帮助患者建立起治疗信心,在医护人员的正确指导之下,由家属或者护理人员进行辅助实行科学合理有效的功能训练,确保早日得以康复。

参考文献

[1] 孙晓威.骨盆骨折的临床60例护理体会[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01)

[2] 孟晋丽.骨盆骨折的护理体会[J]. 基层医学论坛. 2011(05)

[3] 刘全艳,高琳.不稳定骨盆骨折83例的护理[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08)

[4] 蒋玲,田倩.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08) [5] 侯青玲.骨盆骨折的急救与护理体会[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06)

[6] 石芳.骨盆骨折患者18例护理体会[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1(04)

第13篇

明确健康教育的目的和作用

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病情的转归康复,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依从性,促进护患谅解,密切护患关系,促进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达到尽快恢复健康的目的。

制定健康教育计划,抓住适当时机进行健康教育

为了保证健康教育工作落实到位、提高教育质量,将教育的项目及内容制定成标准的健康教育计划,以便更好地选择时机加以实施。对健康教育的内容必须规范化,在充分了解病人对健康教育需求的基础上,通过查阅资料和专科医生指导,制定成标准的骨科建康教育计划:①骨科各种疾病相关知识的指导,骨科病人功能锻炼的时间和方法。②骨科各类手术病人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③骨科小常识:石膏,牵引,夹板的护理要点,注意事项。④出院指导。

入院教育:病人入院后责任护士要及时完成入院评估,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告知病区环境,介绍规章制度、主管医师等,使病人尽快适应住院环境,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正确认识疾病,接受治疗。因骨科病人多为急诊,由于疼痛、紧张等原因,对宣教的接受能力差,所以急诊入院时,入院宣教要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并根据病人的文化程度、理解能力,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

住院期间教育:病人在住院的1周内,病人迫切了解与病情有关的知识,对医护人员的嘱咐和要求特别重视。护士要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指导。保守治疗的病人根据健康教育计划发放骨科常识手册,讲解用药知识,针对病人的健康需求进行教育。①术前教育:手术是骨科治疗的主要手段。术前病人多焦虑、恐惧,担心手术后的疼痛及疗效,术前护士应讲解有关疾病的知识,帮助病人了解疾病的全过程和手术预后,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术前完善各项化验及功能检查,从心理状态帮助病人树立治疗信心,帮助有效咳嗽,床上练小便,饮食等方面的健康教育。②术后教育:病人术毕回病房后,根据病人麻醉情况指导病人卧位;四肢手术术后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各种管道给予妥善固定,并注意保持各个管道的通畅。指导病人饮食,摄入含钙高、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如牛奶、瘦肉、鸡蛋等,促进骨折愈合。为了防止便秘,还要指导病人多食粗纤维食物和蔬菜水果,多饮水,多做腹部顺时针按摩,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在训练过程中由被动到主动,由简单到复杂,强度由小到大,循序渐进,持之以恒。③出院教育:由于骨折病人病程长,大部分康复工作必须在家中进行,在医院治疗仅是病程中的一部分。因此,应根据病情,详细指导病人出院后的功能锻炼计划,且循序渐进,并强化病人的自我保健意识,帮助其提高自我护理的能力,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形成正确的健康行为和观念,并设立骨科咨询电话,为出院病人服务,以早日康复。

教育方式

集体教育:采取集中讲授的方式,向病人及家属讲解骨科疾病特点及康复护理方法。护士与病人一起就某个问题进行讨论,并进行示范操作,使病人获得感性认识。

书面教育:在医院走廊的墙壁上制作宣传栏,向病人及其家属发放医院自编的宣传材料等,宣传骨科疾病的防治要点,介绍骨科疾病的康复知识,骨科病人功能锻炼的方法,将比较重要或难懂的内容制成图文并配以通俗易懂的宣传卡片或手册,供病人及家属阅读。

个性教育: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因病而异”进行个性化教育,对知识层次高理解能力强的要简明扼要,一语中的;对知识层次低的,要通俗易懂,反复讲解说理充分;对高龄记忆力减退者,要把健康教育的内容制成小册子,让患者反复阅读,加深记忆;对满不在乎即所谓角色缺如者,要讲明疾病的严重性和后果,予以警示;对忧虑过重,即角色强化者要轻描淡写,以鼓励为主,点到为止;个别无法接受文字教育的病人,护士将教育内容讲解给病人及家属。采用双向互动式沟通模式,有针对性的强化,对患者进行考评,看掌握情况,激励患者接受健康教育,调动其积极性;围绕患者最关心、最担心、最需要医护人员解决的问题进行教育。

出院随访以加强出院后健康教育

第14篇

【关键词】外固定支架技术;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315

骨折外固定支架技术是骨科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其原理是通过其生物力学的关节韧带牵引术,在适当的牵伸力和固定下维持已复位的骨折断端直至骨愈合,congress有效的防止畸形。有适应症广、并发症少、创伤小以及无须二次手术等优点。[1]我院近5年对78例骨折应用外固定支架技术的患者在手术治疗同时进行系统化整体护理,获得满意效果。现接好如下。

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78例,男42例,女36例;年龄18~82岁;其中胫腓骨开放性骨折12例,股骨颈骨折66例;临床愈合时间8~12周,平均68天。随访结果:骨折达到解剖复位75例,近解剖复位5例。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

2.1.2认真做好术前准备

①进行患者全身情况的检查和准备,完善血、尿、大便等的常规检查及心、肝、脾、肺、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检查,询问有无糖尿病、结核等病史。②加强营养、全身清洁。③术前一天常规手术野皮肤准备,骨折部位上下超过2个关节、并以上下远侧延伸6cm为备皮范围。完成常规药物的皮肤过敏试验,术前12h禁食、4h小时禁水。④术前30min肌肉注射阿托品针0.5mg、鲁米那针0.1g。

2.1.3术前训练

①训练患者床上大小便、翻身、深呼吸、咳嗽,告知患者术前训练的注意事项,使患者了解做好术前训练可以预防术后并发症、促进康复。②训练患者床上进行下肢运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2.2术后护理

2.2.1观察生命体征

患者返回病房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注意伤口出血情况、血运、肿胀度及神经功能情况。

2.2.2

上肢骨折术后,用薄枕垫高患肢30度;下肢骨折术后将薄枕垫于窝及小腿处,膝关节屈曲20~30度,以促进血液淋巴回流,减轻肿胀。合并血管损伤或骨间膜高压征患肢不宜垫高,以免加重缺血、肿胀、坏死。本组病例78人,术后均用一薄枕抬高患肢,结果患肢肿胀均明显逐步消退。

2.2.3术后观察

①由于手术多为闭合性进针操作,可损伤进针口、出针口周围血管及神经等,故术后早期应注意观察患肢远端动脉搏动。②观察是否瘀血、肿胀、感觉运动功能是否正常,术区周围肿胀是否进行性加重,针孔有无活动性出血及血压、脉搏变化,排除重要血管神经损伤。如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师处理。③每日检查各旋钮及接头,防治松动。因支架松动,将导致骨折复位及固定失败,最终引起骨不愈合或畸形愈合。本组病例患肢血液循环良好,无并发症发生。

2.2.4预防感染

外固定支架固定时间较长,针对感染与否决定着手术的成败,尽管因针道感染引起的全身感染病例临床并不多见,但以往认为风险较高的局部感染导致固定针松动而外固定支架固定失败、甚至拨除固定针、写出外支架,而不得不采用另一种固定方法。因此护理的重点是针道感染的观察和预防。应用外固定支架前几天,针道的渗出较多,被血或血浆浸湿的敷料是细菌繁殖的温床,应每日换药一次,渗出多时及时更换敷料,保持敷料清洁干燥,每次换药时以3%双氧水和0.9%生理盐水清洁钉道,以便将干的血迹清除干净。用75%酒精(乙醇)对钉道点滴、每日两次。钉道周围应敞开,保持干燥清洁,促进钉道肉芽成熟、利于形成有抗感染能力的钉道。及时清除钉道处积血和分泌物,一旦钉道处的钢针上形成硬的灰白色纤维素环,不能人为去除,因该环有密闭钉道防止细菌入侵。本组发生8例针道感染,经上述处理后痊愈。

2.2.5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是恢复患肢功能,预防患肢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的主要措施。正确指导患者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功能锻炼,可以促进患肢肿胀的消退,预防关节功能障碍,防治骨质疏松及肌肉萎缩、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促进骨折的愈合。[2]

2.2.6肌肉锻炼

指导患者术后第1天即在床上进行肌肉锻炼。上肢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前臂肌等的舒缩活动,下肢做股四头肌舒缩活动,每日2~3次,每次15~30min。

2.2.7关节锻炼

术后2~3天可开始锻炼,以肢体关节的伸屈为主,活动强度以伤口疼痛能够耐受为宜。近关节的活动应待肿胀消退后才开始,早期活动不宜负重。上肢骨折一肩关节和肘关节为重点,肩关节以外展、上举、旋转为主,肘关节一区沈、外旋为主。下肢骨折主要锻炼膝关节屈曲80度、踝关节锻炼伸屈至90度。术后X线片检查,根据骨痂生长情况及骨折复位稳定情况,决定患者术后带支架下床活动的时间,活动量以自己能够承受为准,量力而为,循序渐进,10~16周后X线片示骨折达到临床愈合标准即可拆除外固定支架。本组患者78例,平均14周达到临床愈合标准。

2.3出院指导

2.3.1保持钉道周围皮肤干燥,每日用75%乙醇滴两次,隔日更换敷料一次。

2.3.2坚持功能锻炼。在功能锻炼过程中由于钢针与软组织摩擦,钉道周围皮肤可能红肿、微痛、出现少量浆液渗出,特别是钢针穿过肌肉丰富的上臂、大腿的钉道更容易发生。因而,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减少或停止锻炼,加强针孔护理。

2.3.3出现钉道脓性分泌物较多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处理。

2.3.4增进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骨折愈合。

2.3.5定期门诊复查。通常每4~6周对受伤肢体拍摄X线片以评价骨折愈合与负重的进程。如果确认已经愈合,固定架在门诊即可拆除。

3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2~4年,术后10~16周均达到临床愈合标准,骨折部位无压痛及纵向叩击痛,肿胀消退,无感染,外观无畸形,摄片示骨折对位、对线均达到功能或解剖复位,骨痂连续,骨折线模糊,患肢功能基本恢复,弃拐行走,生活自理并能承担轻工作,成功率达95.4%,出现钉道感染8例,经局部处理及应用抗生素后愈合。

4讨论

应用外固定架整复固定手术切口小,固定牢靠,利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骨折愈合后钢针取出简单方便无需手术。在骨折外固定支架技术的术前及术后进行系统化护理,可提高护理质量,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减轻病人的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有助于病人早日康复。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第15篇

【关键词】老年患者 髋关节置换 术后护理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快,老年骨伤患者数量近年来呈上升趋势。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的特殊性,使得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的风险增加。术后如何提高护理水平,加强护理管理成为手术成功的关键环节。我院骨科自2007年以来共完成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52例,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52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现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52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76岁。其中股骨颈骨折3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8例,股骨头缺血坏死6例,单侧全髋关节置换41例,双侧全髋关节置换11例。

2 术后护理

术后护理分为心理护理和一般护理,一般护理又分为监测生命特征、引流管护理、预防并发症护理等。

2.1术后心理护理 老年病人身体各机能均已减退,对创伤的忍受能力较差,不能接受突如其来的创伤。加上对病房环境的陌生,医务人员的生疏以及躯体疼痛的折磨,手术后的疼痛与不适,怀疑手术预后不佳引起生活方式改变,对植入的假体不易从心理上尽快接受[1]。结合这些特点,从病人进入病房开始,我们应及时接待,亲切自然地介绍病房环境及医院环境、主管医生、护士及同室的其他病友。鼓励其调动自我调节能力,纠正病人对手术危险性的过高评估,建立健康的心理准备。耐心解释和回答病人对手术、麻醉及手术室环境等所关心的问题,向其提供全面正确的医疗信息,从而稳定病人情绪,取得他们的信任,使其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2]。

2.2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 髋关节解剖位置深,手术难度大,术中出血多,术后切口引流量多,故必须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术后要置病人平卧位,6 h内禁饮水,低流量吸氧,心电监护,对病人T、P、R、BP、SpO2进行动态观察,评估病人的神志、意识、瞳孔、血压、呼吸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术后除详细了解术中失血及补液等情况外,严密观察尿量,保证尿量≥60ml/h[3]。

本组25例术后12h内切口引流量达200ml,15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血压下降,由于及时调节输液速度及输血治疗,均在30min后血压回升,维持平稳状态。13例术后3d内出现低热,无特殊处理,3d后体温恢复正常。

2.3引流管护理 手术后充分引流,保持引流管道通畅和负压状态,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引流管反流,观察、记录引流液的性质、量、颜色。负压引流管置一般于手术后24~48h、引流量小于50-75ml时拔除[4]。

2.4预防并发症的护理 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对死亡率和功能康复影响很大,目前,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主要的并发症威胁有:髋关节脱位、感染、深静脉血栓等。

2.4.1 感染 手术后合理给予抗生素预防性用药可降低感染率,手术后1周内病人白细胞数可能降低引起感染,术后将病人置入单人或双人房间,空气消毒2次/d,鼓励病人和指导病人做有效深呼吸及咳嗽,可预防坠积性肺炎,留置尿管期间,用0.25%碘伏消毒尿道口2次/d,饮水量超过2500ml/d,可有效地预防泌尿系感染。

2.4.2 深静脉血栓 有资料显示,国外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50%-70%,病死率约为0.1% -0.38%,国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40%。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措施有:鼓励和指导病人尽可能早地进行主动和被动运动,并保持床铺平整、松软、清洁、干燥,每隔2h将病人臀部稍抬起,进行骶尾部皮肤按摩等,以缓解骶尾部皮肤压力。本组病人有5例确诊后给予制动、抗凝治疗后均痊愈出院。

2.4.3 髋关节脱位 搬运病人时,应有专人保护髋关节,避免牵拉肢体造成脱位。术后恢复软组织张力是预防髋关节脱位最重要的措施,术后给病人穿防旋转鞋,保持患肢外展30°中立位,必要时在双下肢间置梯形枕,以防患肢的外旋或内收。避免在患侧臀部肌肉注射。本组病人无1例发生髋关节脱位。

3 体会

老年患者实施人工全髋置换术后,除常规的基础护理外,有针对性的护理至关重要,直接影响手术的成败。在做好日常护理的同时要配合医生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严密监测老年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加强引流管护理,有效的预防主要并发症,按照计划循序渐进地进行康复练习。在这样细致周到的治疗和护理下,52例老年患者都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参 考 文 献

[1]张玥,吕美那,高德彰,等.病人教育对股骨颈骨折病人焦虑及抑郁情绪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3):168.

[2]张德英,樊晋,何玲萍,等.运用认知行为治疗术前焦虑[J].护士进修杂志,1999,14(9):5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