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消防安全措施范文

消防安全措施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消防安全措施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消防安全措施

第1篇

制定春节期间消防应急预案,是为了在小区面临突发安全、消防事故时,能够统一指挥,及时有效地整合人力、物力、信息等资源,迅速针对事故发生时实施有组织的控制和扑救,避免事故现场的慌乱无序,防止贻误战机和漏管失控,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机构设置

在物业公司的领导下,小区成立20xx年春节期间消防安全应急工作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三、应急措施

小区发生重大安全事故、重大火灾事故后,物业安全应急小组要果断采取措施,立即控制事态、封闭现场、疏散群众,对伤员实施抢救、切断一切火源,防止火灾蔓延,并向有关部门报警,寻求救援,应急小组立即赶赴现场,根据事故现场情况及时调度救援力量,指挥现场救助,疏散群众维护现场,同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如发现有伤亡情况迅速与附近医院等抢救单位联系抢救。

四、火灾扑救

1、扑救火灾时,在物业领导未到达时,由安全应急小组长统一指挥,参加扑火人员必须服从指挥。

2、在扑火的过程中,首先要保护业主和扑火人员的生命财产以及重要公共设施的安全。

3、在扑火力量上,坚持以消防大队人员专业力量为主,应急小组的扑火人员为辅的原则。

4、安全应急小组长必须认真分析地理环境和火场态势,在扑火时要时刻注意观察天气和火势的变化,确保扑火人员的安全。如遇火势大难以控制威胁到其他居民财产安全时,应在周围开设防火隔离带,以便确保其他居民的财产安全。

五、预防宣传、检查

1、在春节前,组织义务消防队伍进行因烟火引起火灾的处理方法演练。

2、由社区义务消防宣传组上门入户进行宣传各种火灾的处理方法。

3、因家庭油锅着火,居民应立即盖上锅盖,切断电源。

4、因家庭液化气泄漏引起火灾。宣传居民选择逃生,立即拨打119,应急小组人员与居民维护好现场。

5、春节到来之前,要继续开展消防安全大检查工作,对小区重点部位、消防薄弱环节开展大检查。

六、工作要求

1、小区安全应急小组在防火工作中应履行职责,落实各项安全保障措施,尽职尽责、密切协作、形成合力,确保在处置火灾时做出快速应急反应。

2、把业主生命和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努力保护业主财产和公共设施的安全,力争把火灾的损失降到最底程度。要做好紧急应对突发火灾的思想准备、机制准备和工作准备,建立应对火灾的有效机制,做到常备不懈,快速反应,处置得当。

3、在火灾扑救时小区安全应急小组长必须到达现场,并且要保持通讯的畅通不得以任何理由关机或不接听电话。

春节期间消防安全应急预案一、目的:

春节将至,为了有效防范和妥善处理“春节”期间各类消防突发事件,坚决预防和遏制火灾事故的发生,切实做好节日期间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确保我矿渡过一个安定、祥和的节日,按照我矿安全生产工作的要求,结合我矿的实际情况,现为做好“春节”期间的消防安全防范工作,特制定以下消防应急预案。

二、预防措施

(一)防火安全措施

1、对矿区各地点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将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2、对矿区内的消防器材进行检查,确保消防器材完好有效。

3、配备足够的消防应急器材,用以应对节日期间各类消防事故突发事件。

4、节日期间每班安排巡视人员,对矿区办公楼、生产车间进行巡查,发现与防火安全相抵触的问题和隐患要及时制止,及时消除。

5、节日期间增加夜间巡逻岗,主要看护附近居民燃放烟花的职责,确保我矿消防安全。

(二)用火用电安全措施

1、值班室需要使用电暖气取暖时要有专人负责看管,不允许用电炉取暖,并且人走断电。

2、生产车间使用火炉取暖时要有专人负责管理,并做好通风措施,以防煤气中毒。

3、要求节日期间放假的各个单位做好用火用电安全管理工作,除生产需用火用电的其余地方均可灭火断电,以确保春节期的消防安全。

(三)烟花爆竹安全措施

1、必须在远离电气设备及线路和木料的指定地点燃放烟花爆竹。

2、在烟花爆竹燃放期间,指派专人在现场进行不间断巡逻;配备灭火器材,以便及时发现火情并及时制止。

3、由专人在现场监督巡视燃放情况,随时清理燃放后的纸屑余火。

三、应急预案

(一)应急机构及职责

组长:值班科长

职责:负责统一协调指挥和抢救工作,下达各项行动和命令。

成员:当班执勤民警

职责:服从指挥并积极完成下达的各项任务。

(二)发生火灾事故,应迅速组织进行灭火,并采取以下措施:

1、已到现场人员应就近取用灭火器材进行扑救。

2、向应急组长通报火情。

3、疏散起火部位就近职工。

4、组织救火人员进入火场前,应做好必要的防护准备,保证自身安全。

5、一旦火势蔓延,应急组长应视火情拨打“119”电话报警时,应简要说明火情发生地点、火势情况、报警人姓名和电话,并派人在路口迎候消防车。

火警报警内容:

(1)着火单位、场所的具体名称和详细地址;

(2)报警人姓名、联系方式、单位;

(3)什么特质着火;

(4)火场有无被困人员;

(5)火势大小;

(6)火场有无爆炸物品等。

6、火灾扑灭后,负责人员应保护火灾现场,进行火灾事故调查,查明火灾原因,划清责任,整理有关材料,写出火灾事故调查报告,并提出对直接责任人和相关责任人的处理意见。

消防安全措施方案(一) 消防安全责任制

项目部是防火安全管理的重点单位,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从思想上、组织上、装备上做好火灾的预防工作。建立火责任制,将防火安全的责任落实到每个施工班组,每个施工人员,明确分工,划分区域,不留防火死角,真正防火责任:

(1) 制定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2) 建立防火档案,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配置,消防设置和器材,设置防火标志。

(3) 实行定期或不定期防火安全检查,必须实行每月放火巡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并建立巡查记录。

(4) 对职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5) 制订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二) 消防安全措施方案

(1) 领导措施:应当领导高度重视消防工作,将防火纳入安全生产一项重要工作,项目经理是消防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负责人。安全防火预警机制,防止避免火灾发生。

(2) 组织措施:建立消防安全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布置检查消防工作,建立管理部门,配备专职人员,建立义务消防队伍。

(3) 技术措施:结合防火重点部门,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积极开展防火培训,提高管理及人员消防安全意识,掌握新的防火安全技术,从施工工艺,技术上提高预防防火事故的防范能力。

(4) 物品保障:做到消施设施的建立,定期更换过期的消防器材,淘汰易燃可燃的材料,从新阻燃材料和物质上解决火灾危险电源。

(5) 火灾险情的处置:同意外情况发生火灾事故,千万不要惊慌,应一方面迅速电话报警,一方面组织人员积极扑救。

(三) 消防安全措施的落实

(1) 施工现场有畅通的消防通道和消防水源、消防器材、工具齐全、设置点位合理、有效、符合防火规定要求,不擅自挪动。

(2) 施工人员严格执行明火作业规定,有明点防火标志,定期对放火安全进行检查,消除隐患,对难以消除隐患,要限期整改。

(3) 在施工现场贵重、易燃、易暴、剧毒等物品,设专人、专库、不乱放,异建立严格领用、回收制度。

第2篇

【关键词】:地铁、消防安全、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

1. 引言

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已经成为城市改善环境、完善功能的重要手段,依托于地铁交通枢纽站而建的“地下城”,将成为现代化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地铁的运营中,最引起人们关注的当属安全问题。研究表明,地铁消防安全隐患主要由人为因素所致,如工作人员违章操作或用电不慎、乘客违反安全乘车规定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上车、设备保养不及时等等,都容易导致运行在特殊环境下的地铁发生火灾,而且地铁火灾中的伤亡比率和财产损失都将是地面火灾中的数倍或数十倍,因此地铁消防安全措施是否到位至关重要。由于影响地铁消防安全的因素众多,单靠专业人员的主观判断来决策消防安全措施有很大的局限性,利用层次分析法原理将专业人员的主观判断用数量形式表达和处理,提高了决策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2. 评价项目

根据现有规范和标准以及国内外地铁火灾特点,影响地铁消防安全的因素由地铁隧道、地铁车辆和人员三个主要方面构成。因此地铁消防安全措施可细分为:1)各种防火、灭火措施。2)隧道通风排烟措施。3)各种避难措施。4)各种紧急事故处理措施。5)各种消防联动设施的工作情况。6)工作人员专业知识、受训程度、工作态度等。7)乘客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8)地铁运营的管理体制。

3. 建立地铁消防安全措施综合评价数学模型

3.1 建立综合评价因素集

根据地铁灾害事故的特点、地铁火灾行为以及地铁火灾防护的研究成果,建立综合评价因素集。如图1所示

模型中,决定总目标的因素集U由两个层次的因素所构成,第一层次因素为U={US(隧道),Uk(地铁客车),UH(人)}。第二层次因素分别为US={U1S(隧道防火措施),U2S(隧道灭火措施),U3S(隧道排烟通风措施),U4S(隧道避难措施)},UK={U1K(客车防火措施),U2K(客车灭火措施),U3K(紧急事故处理措施)},UH={U1H(工作人员工作态度),U2H(工作人员受训程度),U3H(乘客安全意识),U4H(管理体制)}。

3.2 建立综合评价评判集

在消防安全措施综合评价中,将评判集取为V={V1(完全符合要求),V2(比较符合要求),V3(一般),V4(不符合要求)}。

3.3 建立单因素模糊评价矩阵

当消防安全措施评价的目标是US(隧道)时,用影响隧道消防安全的四个因素(U1S,U2S,U3S,U4S),对隧道消防安全措施进行评价,可得到评价矩阵

3.4 建立综合评价权重集

为了均衡各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建立各因素的权重分配,第一层因素的权重设为

模型中,权重集的确定采用层次分析法(AHF),在因素进行两两比较时,采用了表1所示的标度方法。表中因素i与j比较,比较结果记为bij。

假设bij表示bi相对于bj的重要性数值,bij按表1取值,根据表1构造判断矩阵

根据专家评判,填写此判断矩阵,求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所对应的特征向量A,所求得的特征向量即为各评价因素的重要性排序,对此排序结果进行归一化处理,就得到权重分配。

由于地铁消防安全措施评价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所给出的判断矩阵不可能保持完全一致,有必要进行一致性检验,若随机一致性比率CR

这样就可以确定出影响第一层因素的权重为

按照同样的道理,可以得到第二层因素的权重,分别为

3.5 建立综合评价模型

当地铁消防安全措施的评价目标是US(隧道)时,其综合评价为

同样,当地铁消防安全措施的评价目标分别是UK(地铁客车)和UH(人)时,其综合评价为

则,地铁消防安全措施综合评价为

由此可得到,评判集中V1、V2、V3、V4求分别对应的值为B1、 B2、 B3、 B4。

则地铁消防安全措施综合评价的结果为,评判集中与i值相对应的评语。

4. 结束语

地下轨道交通,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主动脉,而消防安全隐患随时都在威胁着主动脉的安全,为了预防事故的发生,必须要面对各种各样的事故隐患,进行消防安全评价的过程是专业人员利用其经验对预防事故隐患的安全措施逐一进行评价的过程,单靠专业人员的主观决策不但任务量大,而且容易产生片面结果。而采用层次分析法,将各种影响因素系统化、具体化,不但增加了评价的可信度,而且提高了效率。在本文中,综合考虑了影响地铁消防安全的隧道、车辆和人员三大要素以及各大要素中的小因素,建立了一套应用模糊数学原理进行地铁消防安全评估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数学模型》 姜启源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2]《应用模糊数学》 韩立岩、汪培庄著 首都经济贸易出版社。

第3篇

关键词:消防;易燃易爆;火灾原因;安全措施

伴随地方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地的机动车辆也在迅速增加,易燃易爆场所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原因越来越多。城市机动车公共加油站这一为人们提供能源的配套服务设施也在不断的增加。加油站在城市交通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城市灾害救助中的重要能源基地,由雷电、燃料泄漏事故等等原因引发的易燃易爆场所火灾事故时有发生,造成爆炸事故的案例也为数不少。

1.易燃易爆场所火灾原因分析

1.1直接雷击。雷电直接击中现场设备或击中与现场设备连接的管路等,损坏生产和储存易燃易爆詹化品的设备装置,雷击过程中雷击电流在沿仪表导电的支架流入大地的过程中,产生强大的感应磁场,从而损坏电子设备。

当雷电发生时,对生产和储存易燃易爆危化品的构筑物破坏力最强的是电磁效应。强大电磁场会将处于其中的金属导体产生较大的电动势,而处在强大磁场中的导体如果没有构成回路或连接不牢,就会出现放电火花和局部发热,从而引燃引爆存放在建筑物内的易燃易爆危化品。

1.2电气点火源引起的火灾主要由电火花和静电火花造成。电气设备本身缺乏防爆措施,未采用接地装置等原因易产生电火花而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1.3人为原因在易燃易爆场所的生产中,由于加油站操作人员思想麻痹、用火不慎造成的火灾事故占相当大的比例。此外,在禁火区、工作场所使用火源等也往往容易引起火灾或者爆炸。

2.消防安全措施

2.1防雷电

要防止由雷电引发的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就必须严格执行《石油库设计规范》、《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石油与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等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并按照国家有关法规和规范、标准安装维护防雷装置。完整的一套防雷装置都是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三部分组成。防雷装置所用的金属材料应有足够的截面,还要有足够的机械强度、耐腐蚀性以及足够的热稳定性,以承受雷电流的破坏作用;易燃易爆场所内各种设施、设备、构筑物等应符合消防安全标准,并加强员工安全教育。

2.2防止可燃物料泄漏

易燃易爆场所中有些液态物料具有流动性、如果密封不好或误操作易出现跑、冒、滴、漏现象。在实际中应采取以下措施:a)设置完备的检测报警系统,并尽可能与生产调节系统和处理装置联锁。b)在可能泄漏的部位,设置可燃气体检测仪,以便及时监测物料泄漏情况。

2.3 动火检修作业的安全措施在检修场所,可燃物、助燃物以及点火源等引起火灾的三要素随时可能具备。因此,在加油站这类易燃易爆场所动火检修的火灾、爆炸危险性极大,一旦发生重特大火灾、爆炸事故将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对易燃易爆场所设备检修中的动火作业,研究和采取切实可靠的安全措施,才能有效地避免和减少火灾爆炸事故。在实施过程中需要符合下列要求:①动火检修之前应对化学危险品浓度进行检测、分析,并制定施工计划和作业程序,明确监护人,准备适当的灭火器材;②金属焊割作业动火执行人必须由经过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持有特种作业人员操作合格证的电焊工担任;③进入容器、设备内作业需要照明时,使用独立电源或安全隔离变压器电源24 V以下的安全电压的照明灯;④动火时应注意火星飞溅方向,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做成的挡板控制火星飞溅方向,防止火星落入危险区域;⑤如在动火中遇到生产装置紧急排空或设备、管道突然破裂有可燃物外泄时,监护人应立即下令停止动火,待恢复正常,重新分析合格并经原批准部门同意后,方可重新动火。

2.4 设置防火防爆安全装置防火防爆安全装置是指生产系统中为预防事故所设置的各种检测、控制、联锁、保护、报警等仪器、仪表、装置的总称。一般按照其作用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①各种检测仪器,如压力表、流量计、超限报警装置等;②安全阀、爆破片、呼吸阀、放空管等防爆泄压装置;③防火控制和隔绝装置,如阻火器、安全液封、固定式火灾报警装置;④紧急制动、联锁装置,如紧急切断阀、止逆阀、安全联锁装置等;⑤防护装置和设施,如设备过载保护装置、防静电装置、防雷装置等。

2.5 加强消防管理从近年来易燃易爆场所火灾或爆炸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易燃易爆物品自燃、用火不慎、违章操作等原因引起的火灾占了很大的比例。这主要是由于易燃易爆场所的安全管理存在漏洞造成的,此类原因造成的火灾是完全可以减少甚至杜绝的。因此,消防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对易燃易爆物品及工作人员进行管理。主要应遵守以下原则:①使用易燃、易爆物品的部门或个人,必须按照物品的性能、燃点进行分类、单独存放和管理;②必须按实际用量计划采购、库存、不准超量长期存放;③使用、管理易燃、易爆物品的人员必须掌握物品的特性、使用、保管方法;④储存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必须牢固、密封,容器不得破损、变型、泄漏,要定期检查维修;⑤使用和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部位必须通风、清洁、通道通畅、配电线路性能良好、接头牢固、隔离火源及其它可燃物;⑥对不按规定使用、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要视情节给予教育、处罚、限期整改。

3.结语

如何做好易燃易爆场所火灾爆炸事故的安全防范措施,最有效的控制方法即防患于未然,从易燃易爆物质的控制、动火检修作业的安全措施、设置防火防爆安全装置、加强消防管理等减少易燃易爆场所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消防安全措施。

参考文献:

[1] 于水军,潘荣锟,余明高等.2005年全国危险化学品事故统计分析[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2006.25(6).

[2] 郑双忠,陈宝智,吴穹等.易燃易爆企业火灾危险性评价及对策[J].东北大学学报,2001.22(6).

第4篇

关键词:火灾危险性 氯硅烷 安全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714 文献标识码: A

1 引言

氯硅烷种类繁多,相当一部分种类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还具有腐蚀、刺激、毒害的特性,这对消防安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首先要熟悉氯硅烷的理化性质,以便准确分析其火灾危险性,然后有针对性的制定防火灭火措施,从源头上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消防员在扑救的同时还可以有效地避免二次伤害。

2 氯硅烷特点及其火灾危险性

2.1 理化特性及种类

硅烷SiH4中的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后,总称为氯硅烷,含氯量低时为气体,较高时为液体,无色或黄色,通式为HnSiCl4-n;n=0,1,2,3。

氯硅烷能与含活泼氢的化合物进行激烈反应,如与水、醇、酚、硅醇、有机酸等,放出氯化氢。氯硅烷与有机金属化合物反应,氯原子被相应的有机基取代,生成有机氯硅烷或有机硅烷。

氯硅烷种类繁多,广泛应用于化工生产,日常听说的是多晶硅的生产过程中有许多氯硅烷产生。二甲基二氯硅烷、甲基三氯硅烷、三甲基氯硅烷、甲基二氯硅烷、乙烯基三氯硅烷、苯基三氯硅烷、三氯氢硅和四氯化硅这八类氯硅烷。表格2.1列举的是市场上常见的氯硅烷。

表格2.1

2.2火灾危险性分析

所有氯硅烷均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氯化氢,如果是HSiC13和CH3HSiCl2,与水反应则可产生可燃氢气气体和危险的残余物。其中除四氯化硅和苯基三氯硅烷之外都是易燃液体。氯硅烷蒸气比空气略重,除了(CH3)3SiCl,液体氯硅烷密度均大于水。氯硅烷是绝缘体,因此,在生产、运输和加工过程中可能积累静电负荷。

2.3 燃烧特性

除了HSiC13,氯硅烷燃烧方式类似烃类燃烧,产生大量的黑色或灰色的烟,但燃烧产生的热量比多数可燃烃类要少。一般来说,氯硅烷中含的甲基越多,其燃烧特性越接近烃类。HSiC13燃烧特性有所不同,产生大量白色浓烟,放热很少。因为含有氢元素,HSiC13火焰熄灭后,有较大的复燃风险。另外,HSiC13液面会闪燃,产生很少或不易见的火焰。氯硅烷(除了HSiC13)燃烧产生氯化氢、硅氧化物、碳氧化物,以及其他副产物(例如HSiC13产生氯)。

2.4 人身危害性

氯硅烷与空气中的潮气或水反应生成氯化氢,会对人体接触部位造成严重伤害,如对皮肤、眼睛和呼吸道的强烈腐蚀性灼伤。液态氯硅烷一旦摄入体内,会对内脏造成严重伤害甚至死亡。除了上述急剧伤害,氯硅烷对健康的慢性影响还无法预测。

3 防火安全措施

3.1 防火设计

在生产工艺、设备装置的设计、施工环节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工程技术标准采取可靠措施,减少生产储运过程中氯硅烷的泄漏风险。所使用的电气设备均要符合危险区域划分的国家标准,设计安装合理的机械通风装置以利于排出可燃蒸汽,以及充分的排水和收集设备以隔离漏出的液体。用干燥的氮气吹扫清洗设备及容器。做好静电接地设计。

3.2 固定消防设施

尽管氯硅烷与水反应,水灭火系统仍然是氯硅烷火灾中保护建筑、设备、建筑内物品最有效的方式。对于有氯硅烷存储、搬运和加工的地方,要设置足够数量的消火栓、消防炮,同时保证足够的供水能力和持续时间。多数情况下,使用泡沫喷水系统可提供额外的灭火能力。在储罐区可设置固定式的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应对所有的氯硅烷火灾。除此之外还应设置可燃气体报警系统,做到提前预警,快速处置,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3.3 消防安全管理

制定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在有氯硅烷的场所,要严禁吸烟,施行“动火作业”审批监管制,每日巡查时要排查潜在的引火源,做好员工的消防安全管理教育工作。

3.4 其他

原材料以及产品的供应商、制造商应当在外包装明显标识出物料安全数据表,提供准确详细的资料信息,起到安全提示警示作用。

4 灭火介质及安全注意事项

灭火原则之一是保护人身安全。鉴于氯硅烷与水产生的氯化氢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消防人员应严格培训,熟悉并掌握氯硅烷各种类的理化性质及燃烧特性,借助指挥系统数据库,配备合适的单兵防护装备。

4.1 水基灭火

根据水与氯硅烷的可反应性,除了特别小的火灾,氯硅烷灭火禁止用水。稀释冲淡盐酸气时,可以用水保护设备及人员,但要特别小心,严格防止喷溅和冲洗液接触氯硅烷。

4.2 干粉灭火

碳酸氢钾(钠)基的干粉灭火器能有效扑灭小型氯硅烷火灾, 但对于如HSiC13和CH3HSiCl2的含氢氯硅烷,其灭火效果是有限的,因此要使用比扑灭类似的烃类火灾多得多的大量干粉。火势大时,干粉灭火效果不佳,因为无法保证足够的干粉及时用于灭火。对含氢氯硅烷使用干粉灭火将释放氢,产生爆燃。

4.3 泡沫灭火

通常来说,泡沫对氯硅烷火灾是最有效的灭火剂。理论认为泡沫灭火是通过泡沫中排出的水引起的氯硅烷的逐步水解。这个水解反应在氯硅烷表面生成一层硅氧烷液体或凝胶,这阻止蒸气的产生及隔绝氧,因此达到灭火的作用。

然而,许多参数对氯硅烷泡沫灭火的有效性将产生重大的影响,特别是所涉及的氯硅烷的品种,泡沫浓缩液、泡沫浓度、膨胀率(最终泡沫体积与最初的溶液体积之比)、应用设备和火灾状况。这些变量的组合将弱化最好灭火效果,甚至适得其反。

醇(极性)兼容的AFFF水成膜泡沫液目前被证实是最有效的,中倍数泡沫是最有效的膨胀类型。其他种类的泡沫和膨胀类型,也能达到满意的效果,特别是对于(CH3)2SiCl2、(CH3)3SiCl和其他高程度有机化衍生的氯硅烷。对于含硅氢基的氯硅烷,如HSiC13、CH3HSiCl2,其灭火建议使用醇(极性)兼容的中倍数水成膜泡沫液。

4.4 其他灭火介质

在封闭的建筑内,二氧化碳是合适的灭火介质,但当在没有足够通风设施的小型封闭空间使用二氧化碳时,会有窒息风险。对较小的氯硅烷火灾,干砂也是有效的灭火介质。

4.5安全注意事项

4.5.1 用水或含水的灭火介质时,要防止其进入含氯硅烷的压力容器储罐。反之,释放的氯化氢气体将使容器储罐超压,引起容器储罐突然破裂,因此,在扑救时,应尽早将处于火灾下风向的人员撤离到安全地带。

4.5.2 水虽然不能用来灭氯硅烷火灾,但水可用来保护受热辐射影响的人员及设施,可以用水冲淡燃烧废气,此过程中产生的消防废水一般是酸性的,因此,要考虑收集处理消防废水的措施。重要的是有足够的溢流控制措施安全的排走燃烧的氯硅烷,防止其他重要的地点和财物受火灾影响。这包括围堤、路边、斜坡、排水渠和位置较远的滤网区。溢流控制措施应能处理最大可能量的氯硅烷,还有预期的消防废水量。

4.5.3使用泡沫尽可能小心,禁止直接将泡沫冲击氯硅烷。这会导致氯硅烷与泡沫溶液中的水剧烈反应。任何可能情况下,把泡沫射向氯硅烷前或从固定物体(例如,储罐和防火堤)上反弹,以便让泡沫轻轻地流到液体表面。有时候,需要让泡沫慢慢移至火焰中部。除了特别小的火灾,条件允许时,使用至少两个喷头扩大泡沫在氯硅烷表面的分布面。在整个液体表面制造相对较厚的泡沫层(即,至少12~18英寸或30~50厘米)。一旦达到这个要求,暂停施喷泡沫,让灭火开始起作用。当火灾的强度和/或冒出烟/气稳定甚至增加时,再用泡沫。重复此步骤,直到灭火发生效果或可以启用其他应急措施。施用泡沫以及接近着火地点时要特别注意。灭火过程中形成的水解层下可能聚集可燃气体,如果这个水解层被搅动(例如泡沫流冲击),层下可能被引燃,发生闪燃。

结语

氯硅烷消防的实践,均是通过受控环境或相对小范围内的试验获得的。在大范围的试验实践是很有限的。真实的火灾环境是多样的,造成独特的、富有挑战性的消防环境,一些情况下,灭火是很困难的。因此,灭火前必须彻底分析特定的环境,消防作业中必须极其小心。鉴于氯硅烷所特有的火灾危险性和危害性,我们必须充分重视,采取科学的防火安全技术措施,从源头上防范火灾事故的发生,并确保安全性。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古建筑群;消防安全;规划

中图分类号:X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7-0668(2008)061084-04

一、引言

中华民族有着博大久远的民族文化,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5000 年文明而不曾中断的国家,悠久的历史赋予了我们丰富的文化遗产,构成了独特而灿烂的文明景观,它不仅是国家和民族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迄今我国已有29处文物古迹、历史名城和自然景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继意大利、西班牙之后的第三大遗产国。还有100多个项目被列入遗产预备清单中,居全世界首位,已经成为遗产大国。

遗产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对待文物古建筑必须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文物法》规定:“文物保护单位应当制定专项的总体保护规划,文物保护工程应当依据批准的规划进行。

然而,目前的现实是,绝大多数的古建筑,在消防方面均未有较完整的规划。以山西为例,共有木制结构古建筑18118处,宋、元以前的地上木结构古建筑占全国的72.6%,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国保)有119处。这么多的古建筑,除平遥古城的消防专业规划正在编制中外,其余的还没有一个做出消防专业规划。

当前,尽快能科学、合理地对古建筑做出消防安全保护的规划,将古建筑的消防专业规划纳入总体保护规划,已显得刻不容缓。

二、古建筑群消防规划的特殊性

众所周知,消防规划主要包括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通道、消防给水、消防通讯、消防装备等内容。通过对平遥古城消防建设整体规划、应县木塔修缮保护工程中消防站及配套给水建设工程、浑源悬空寺消防改造工程等项目的审核,认为古建筑群的消防规划,不应套用一般消防规划中的常规做法,而应根据古建筑群特有的消防安全现状,把握好其消防规划的特殊性:

1. 建设小型适用型消防站

(1)消防站建设的迫切性

《消防法》规定:“距离当地公安消防队较远的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群的管理单位,应当建立专职消防队,承担本单位的火灾扑救工作。”在山西,包括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在内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群,均未建立专职消防队。一旦发生火灾,无法得到及时有效地扑救。

1998年以来山西省发生古建筑火灾21起,大部分由于距离消防队较远,没有得到及时扑救,造成较大的损失,直接经济损失达553万余元,珍贵文物的损失无法用数字估量。如2003年3月大同市广灵县的文庙火灾,由于该县没有消防队,水源缺乏,导致文庙大殿付之一炬。

有鉴于此,加快古建筑群消防站的规划和建设,非常重要和迫切。

(2)消防站的建设要因地制宜、多种形式、小型适用

古建筑群大多为毗连建造的木结构或砖木结构的三、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耐火性能极差,火灾荷载大,防火间距严重不足,一旦发生火灾,火势会迅速蔓延扩大。

针对古建筑火灾的蔓延特点和当前消防警力相当紧张的实际,古建筑的消防站规划和建设要考虑以下特点:

a 不应套用《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中规定的消防站的布局以接到报警后5分钟消防队到达责任区边缘和保护面积为4―7平方公里的要求。应在不破坏古建筑群整体格局的前提下,将到达的时间减到最小。如应县木塔修缮工程方案中,将消防站站址选择在距木塔约1500m处,设计为消防队接到警报后5分钟到达木塔,责任区最大面积为4Km2。这样的方案就不合理,国家之所以在当前警力相当紧缺的情况下,拟批准应县建公安消防站,主要是出于保护应县木塔的需要。所以该消防站应以保护应县木塔为主,可以兼顾县城的火灾扑救需要。

b 可以建公安、企业专职、兼职等多种形式的消防站,人员数量也要切合实际。

c 消防站的建筑面积也不一定要按照《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的规定,可因地制宜,不要建大而全的消防站,宜小型、适用。

d 消防站的建筑形式可不拘一格,不一定非是红色的大门和现代式样的建筑,可以设计为仿古建筑与周围的古建筑群格调相协调和一致。

2. 消防器材装备要立足古建筑火灾扑救的实际

(1)消防车辆配置应与消防通道相适应

古建筑群普遍存在消防通道不畅的问题,例如平遥古城最窄的通道还不足1米,在消防车辆的配置上,除配置普通的消防车外,还要配置适合其街道通行的小型消防车。做规划时不能按照常规的思维,一定要让消防通道来满足消防车的通行要求,反而应是消防车辆要尽量适应古建筑群消防通道的需要,如平遥古城和五台山风景区都购置了1辆小型水罐消防车,以适应当地实际。

对建于高山深谷之中,依山而建,道路崎岖坎坷,或建于城区,但设有门槛、台阶等情况而使消防车无法通行的古建筑群,其专、兼职消防队可以不配消防车辆,应配手抬机动泵,推车式灭火器等适用型的器材装备。

(2)消防器材的配置,必须减少火灾扑救时的水渍损失

古建筑群的消防水源严重缺乏,又有大量的壁画、彩绘、泥塑、文字资料等特别贵重的历史珍品,对这类型的古建筑,火灾扑救时必须减少水渍损失,要研发和配置适合扑救古建筑火灾所需的水渍损失小、节水型的灭火装备和抢险救援器材如高压脉冲水枪等,达到既节约用水又减少损失的目的。

3. 消防供水要因地制宜

(1)建不同类型的消防水池和消防泵房

古建筑消防水源严重缺乏,山西省119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过前一阶段的专项治理,目前也只有39处建有消防水源,仍无法满足火灾扑救的需要。部分有水源的古建筑群如平遥古城,也存在消防管网覆盖区域少,供水管径小,供水压力、流量达不到灭火要求等问题。

消防规划时,在缺乏水源的地区,要结合古建筑群的地形特点,建设不同类型的消防水池和消防泵房。在消防车能够到达的地方,应修建供消防车取水用的设施。灵石县王家大院、忻州的唐代建筑佛光寺结合古建筑依山而建的地形条件,在山坡的较高处修建了高位消防水池,建成常高压消防给水系统,满足灭火的需要。

(2)消防给水管网的布置要满足灭火救援的实际

在一时还不可能建大量消防站的情况下,大部分古建筑距离消防队较远,或因地形等条件的限制,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车在短时间内无法到达。这样在室外消火栓的规划建设上也不应按照120m的间距和150m的保护半径布置,古建筑必须立足于自防自救,其间距应能保证有两支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古建筑内为宜。如三多堂在每个院落安装3个室外消火栓,代替室内消火栓,无法设置消火栓系统的,采用手抬机动泵串联远距离供水灭火;应县木塔将室内消火栓移至室外设置,称之为室内消火栓外置,并设有明显标志;五台山在室外消火栓处设置启泵按钮,以便火灾时使用。

4. 古建筑的开发利用和消防安全布局应合理

古建筑之间以及部分古建筑与其他建筑之间,普遍存在防火间距严重不足问题,特别是座落在城区的古建筑尤为突出,如太原的崇善寺,地处成片民居包围之中,有的已只有一墙之隔,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将会形成火烧连营之势。

规划时要将古建筑群内的危险源逐步搬迁,影响古建筑消防安全的周边的建筑,应下决心列入拆迁计划。如平遥古城内的工厂、学校等已列入规划予以分期迁出;大同市将与善化寺距离太近的民房拆除,使隐患得以消除。

古建筑群进行开发和利用也应有科学规划,应该建立在保护的基础上,在相应历史、文化背景下进行;庙宇或者类似历史建筑,利用时就应该参照它在古代时的使用功能,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赞成的利用方式。不能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就会带来安全隐患。“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遇真宫被出租并用做一家能容纳700人的武术学校。2003 年1月19日,遇真宫主殿因照明线路搭设不规范并疏于管理发生大火,最有价值的主殿三间共236平方米建筑全部化为灰烬,周边文物也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5. 古建筑的消防技术保护应列入规划,但不应破坏其原貌

(1)维持原貌、确保重点

大部分的古建筑既有极高的文化和艺术价值,又有相当大的火灾危险性。如何使它们免受火灾危害,也是消防规划的重要内容,所以古建筑的消防技术保护措施必须列入消防规划,这是古建筑群的消防规划与一般的消防规划所不同的重要特点。应将古建筑按重要性分为不同类型的保护等级,有重点地分别采取不同的消防技术措施予以保护。

《文物法》规定:“文物保护工程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全面地保存、延续文物的真实历史信息和价值。”所以古建筑的消防技术保护原则应是在不破坏古建筑原貌的基础上,确保消防安全。

(2)古建筑内不宜设固定消防给水设施

《建规》中规定:“国家级保护单位的砖木结构和木结构建筑应设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但这样的规定不切合实际,古建筑内不宜设固定消防给水设施。以山西应县木塔为例,该建筑始建于辽代清宁2年(公元1056年),距今948年,高约67.3m,是现存塔身最高、年代最古老的木结构佛塔,其独特的价值就在于它是工艺精湛的全木结构的建筑,如按建规的要求设置喷淋和消火栓系统,就势必破坏其原有的价值,失去了保护的意义和初衷。在不宜设室内消防给水系统的古建筑群,宜增加推车式灭火器的配置数量。

(3)古建筑应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避雷设施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保护古建筑的有效措施,但消防技术规范恰恰没有规定古建筑要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1998年4月4日凌晨,山西省临汾市尧庙广运殿发生的特大火灾,火灾发生半小时后,值班室的人员还未发现,致使砖木结构的广运殿及殿内尧王等泥塑像9尊被烧毁,直接经济损失451.17万元。如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被及时发现,损失将会减到最小。

避雷设施也是预防古建筑火灾事故的有效手段,大多文物古建筑防雷设备不够完善,这类事故也多有发生。2004年4 月26日山西运城稷山大佛寺遭雷击发生火灾;2002年9月7日,应县木塔遭雷击,所幸未引发火灾事故。

(4)加强用火用电的规划

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主要建筑禁止设置电气线路。其它古建筑内不符合要求的电气线路,应严格按照电气安全技术规程要求做出改造规划。

古建筑周围居民的用火管理;确定为宗教活动的建筑,对点灯、烧纸、焚香的场所和方式均应做出规划,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6. 古建筑的消防管理措施要更加完善

目前,古建筑在消防安全管理上还存在产权不清,责任不明,安全保卫人员短缺,业务素质低,自防自救能力差,督促文物古建筑单位整改火灾隐患的手段单一等一系列的问题。所以对古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要做出规划,予以完善,也是其不同于一般消防规划的重要特征。

(1)完善法规体系,明确消防安全责任

《文物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则》规定:“文物古建筑的消防安全工作由文物古建筑的管理和使用单位共同负责。”不仅如此,国家需要进一步完善古建筑消防管理的法规体系,明确各级政府、使用单位、管理单位、消防监督部门等各自的责任。

(2)古建筑的保护要立足自防自救

古建筑火灾蔓延迅速,其保护必须立足自防自救,要规划建立多种形式的消防组织,特别是义务消防组织,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灭火预案,且要切实加强演练。

古建筑大多被城镇或乡村所包围,应和周边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开展有针对性的消防联防机制。

(3)拓宽筹资渠道,加大消防投入

《文物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文物保护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国家用于文物保护的财政拨款随着财政收入增长而增加。 国有博物馆、纪念馆、文物保护单位等的事业性收入,专门用于文物保护,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侵占、挪用。”

对古建筑消防保护的经费要列出规划,安全投资渠道要多元化。对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不一定非要当地政府投资,象山西这样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国家应予以资金上的倾斜和支持;同时也可以允许民间资本参与古建筑消防保护,或从旅游收入中按比例提取资金等多渠道筹资,以保护全人类的共同遗产。

三、结论

1. 必须将消防规划纳入古建筑群总体规划。古建筑的防火技术保护、开发利用、消防安全管理等也应作为规划的主要内容。

2. 古建筑群的消防规划编制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古建筑的特殊性和历史性,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

第6篇

关键词: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事故隐患;管理

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发展进程中,文物古建筑既是人类历史的见证,也是祖先智慧的结晶。无论是在研究价值还是文化价值上,都对继承人类文明、增进文化价值具有有重要的作用。但是,随之而来的文物古建筑群体管理问题,也成为了文物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其中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因其事故发展的严重性和恶劣性,已经成为了摆在文物工作者中的重要任务。

1 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的发展现状和重要意义

火,一直以来都被看做是人类文明进化的重要代表。但是,如果对火的控制超出了人们的管控,那么会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问题构成隐患,产生极大的危害。 近些年,电力事业的发展在增进电业工作质量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问题。2015年1月3日,云南巍山拱辰楼发生特大火灾,烧毁面积765平方米。2014年1月11日凌晨,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县独克宗古城发生火灾。烧毁建筑房屋242起、财产损失达上亿元。根据国家文物局做出的统计说明中,在全国文物古建筑火灾事故中,用火不慎已经成为引发火灾的首要因素。同时,在文物馆建筑火灾的特点上,也呈现出了一些显著的特点。

2 文物古建筑火灾中存在的特点

(1)火灾险情燃烧速度快

在文物古建设的的特点上,因为建筑物在建造的过程中有着区别性,所以在具体分布上,北方文物建筑多为木质结构、南方文物建筑多为竹制、草编结构。在经过了长时间的风吹日晒后,这些建筑材料会出现干裂、疏松,存在较高的火灾隐患。同时,这些建筑材料在设计布局上,建筑材料容易燃烧、建筑之间的空间距离较为窄小。一旦发生火灾险情,那么高温集聚较快、燃烧速度较快、更容易导致轰燃现象。

(2)形成火灾原因众多

在引起文物古建筑群落火灾的原因上,有着众多的原因,这也给文物管理工作也带来了较多的隐患。主要包括电气问题引发的火灾、宗教活动引起的火灾、雷击、天气问题引起的火灾、人为因素造成的火灾、周边人民日常生活引起的火灾等等。其中,建筑群落线路老化、绝缘破损、电气设备温度过高、防火材料不符合规定等问题,是引发文物建筑火灾事故的重灾区。这些问题较为分散,也在无形之中,加重了文物消防安全人员的工作量。

(3)消防设施缺乏管理

在国家文物管理局做出的调查发现,在当前古建筑文物的分布上,一个院落内往往分布着不同的建筑物。在很多建筑文物的周围都局居住着百姓。在这些住户的日常生活中,有些居民私自搭建违章建筑,占有消防通道。在古文物建筑的消防设备上,很多古建筑群落没有配备专业的灭火设备,没有设置市政消防栓。所以这些古建筑一旦发生火灾,那么消防工作的开展会遭到阻碍,那么很难在火灾初期阶段就扑灭。

(4)群众的自我逃生力差

很多古建筑群落远离城市,处在一些地区偏远、交通不便的乡村地区,所以这类群众的思想意识上,对消防工作存在着一定的误区。所以在发生火灾时,居民不懂得自救和逃生。尤其是在冬季,电暖气、电褥子等电力取暖设备应用较多。那么在发生火灾以后,群众的自我逃生意识不够、自救知识缺乏,难以快速的逃离火场,所以对自身的安全产生危害。

3 如何增进文物古建筑火灾的消防安全措施

(1)设立完善的火灾风险管控机制

在文物古建筑火灾的消防工作中,前期的调研、协调、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相关文物管理部门要联合本地政府、文化、林业、消防等相关部门,将消防规划乃入日常建筑管理工作的常态化监督工作中。从而建立一套科学、完善、和谐、健全的文物古建筑消防工作预警系统。深入做好古建筑的技术开发、消防设施管理、建筑编制规划等等。并将所建立的消防预警系统方案定期深化,组织城建、消防、文物等相关专家进行理论,确保文物古建筑消防管理计划能够符合国家出台的各项消防安全管理法律,推进“法制化”文物古建筑消防工作的发展进程。

(2)全面建立文物古建筑的消防站

《消防法》中详细规定了文物古建筑的管理消防站的设立情况,但是在实际的文物古建筑中 ,大多未能得到全面的贯彻实施。因此,笔者认为,要想在火灾事故发生中掌握最佳的降灾、灭火形式,除了要做好前期的技术管理、检查,还要立足当前文物古建设消防工作的发展形式,全面建立文物古建筑的消防站。本着因地制宜、微缩实用、便捷快速的消防原t,加强对火灾险情的调控。要在消防车辆的配备、消防通道的设立、消防器材的进行定期的清理、检查、调整。杜绝火灾工作时,因管理工作不畅所造成的救灾延误、火势绵延等情况。

(3)开展新型的火灾营救形式

众所周知,很多古建筑群落都存在着古人绘制的壁画、泥塑、书法作品、文字记录等等。对于这些珍贵的文物资料,消防队员们在火灾扑救过程中,要本着因地制宜额原则,尽量减少水渍扑救措施。在扑救的方式上,相关消防部门需要大力研制和开发适合文物古建筑的消防装备,进一步少对文物的伤害。要对灭火工作采取“报警+自救+消防救济”的形式,针对不同形式的消防水池和消防泵房、开展不同形式的营救,进一步减少对文物古建筑的伤害。

(4)完善对居民防火意识规划

在文物的各项建筑上,要定期进行线路检测、电力安全检查,并根据相应的技术改造问题,做出适当的改造和规划,并将具体的建筑场所,全面禁烟、禁火、焚香。加强对居民防火知识的普及,从而开展形式多样的防火知识讲座、自救工作宣传等活动。并通过向居民发放宣传资料、知识手册的形式,确保人民群众的防火、自救意识能够被充分的激发出来。

4 总结

综上所述,悠久的历史让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得以存续,并构成了令世人惊叹的文明景观。在我国文物古建筑保护工作中,消防工作具有重要的发展意义。因此,在防火安全工作的推进过程中,广大文物消防工作者要保持与时俱进的发展措施,减少文物防范工作的发展隐患。增加文物消防工作的预警,进一步减少火灾发生的发展隐患。

参考文献

[1]吴波.浅谈文物古建筑消防管理做法及预防对策[J].科教文汇,2013(29):20-22.

[2]贺煜华.古建筑防火策略的讨论[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4,27(1):31-33.

[3]陈伟明.加强消防科技工作促进消防事业发展[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2,29(1):1-3.

第7篇

关键词:商场消防安全 防火措施 人员疏散报警系统

前言:大型商场一般包含有时装店、连锁超市、电影院、饭店、书店等等文化娱乐休闲场所。同时,由于其经营面积偏大,人口流动性强,商场发生火灾的形式一般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因此,长久以来对商场的防火安全工作一直都是消防安全防范的头等难题。近些年来,我国发展了多起重大商场火灾事件,严重刺痛了广大人们和政府的心,加强商场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在一次得到了全民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加强商场消防安全防火工作迫在眉睫。

1.目前我国商场发生火灾形势

商场火灾作为我国重大火宅一直,巨虎每年都会发生多起重大火灾现象。特别是自2000年起,国名经济有了显著的提高,我国商场的发展在规模与数量上都以雨后出笋的蓬勃势头迅猛发展着。但是,由于商场的快速发展也无可避免的带来的许多火宅时间,其中2000年就发生了全国性特大火宅23起,大约占全国重要火灾的40%,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占火灾总计经济火灾的60%左右,其中大部分商场由于火灾严重,造成商场内部被困人员的群死群伤,而商场周边的居民住宅,高层办公场所,也受到严重的影响,严重危险到国名经济的稳定、良好发展。

同时,根据消防部门进行的全国性大规模商场火灾调查发现,其中大部分火灾的成因,都是由于商场内部格局的违章建筑、用火用电不谨慎、没有建立完善的防火消防管理、对电器管理不善。同时也存在顾客或者商场员工在商场内吸烟、玩火等现在,造成火灾的发生。而大部分情况,仍是由于商场没有树立争取的防火意识,没有建立健全的消防安全防火措施,而带来的可避免性的大规模火宅发生。

2.加强大型商场的防火消防安全措施

2.1 加强商场消防管理,关键在于健全火灾发生时人员的疏散工作

商场建立的人员疏散系统,是商场防火消防安全措施的核心内容。当火灾真正发生时,最重要的,也是最优先考虑到得,应该是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商场内的被困人群,疏散到商场外面,远离火灾现场,确保人民的生命安全,其次才应该是确保财产安全。因此健全商场的疏散通道,极为重要。

在商场建设初期,商场经营者就应该把建设疏散系统,放在建筑商场设计的首要问题。首先,在商场设计上,应该设有消防系统的安防中心,设置安防的闭路系统,检测商场整个大厦的消防安保工作;其次,在闭路检测系统的设计上,采用先进的新型系统。通过使用特殊的软件识别系统和火灾探测器,组建一个只能的火灾信号防御系统;再次,在商场的出入口上,都应该明确清晰的标志出安全通道方向,安全出口;最后,在商场内部应该每隔一段距离,设立一个盏火灾事故应急知识等。特别是要保证安全出口的指示灯,指示标语的设立,以全包应急是可利用疏散广播系统,引导人员自行疏散。减少商场被困人员,使他们自行利用指示灯,照明灯找到出口,避免受到火灾生命安全的威胁。

2.2 健全商场的火灾报警系统,加快火灾后续救援工作

商场发生火灾的时候,一般蔓延迅速,如果不能进行及时进行救援工作,很大程度上会造成商场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商场在消防安全管理上,要建立健全的火灾报警系统,采用高科技技术,及时、准确、有效的报告火灾发生地点,进行救援工作。

火灾探测报警系统,是指使用高灵敏度得感言探测器,提高火灾发生时的探测能力。探测器在空气中,可以通过激光分析,将空气中的烟气颗粒和空气中的灰尘、污染物区分开来,以准确确定火灾的发生,实现早期火灾的自动报警。同时现在科技的高速发展下,火灾探测器除了具有高灵敏度自检功能外,还能进行自动调节,调节自身的探测器灵敏度,以适应周围的环境变化。特别是近些为商场开发出来的独立火灾信息音响器,可以是商场具有2000个以上的探测器,手动报警器,音响器以及其他接口,具包含在火灾探测系统中。可以做到无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发生火灾现在,都能及时准确的发出警报。同时在确定火灾发生时,火灾探测器会自动保存火灾建筑内的火灾情况,并发出报警信息,传给最近的消防部门,为救援工作节省了宝贵的时间。

2.3 建立全面的灭火作战方面,以防不时之需

商场由于其特殊行,造成防火消防安全工作一直以来都是头等难题,给救援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商场管理人员应该对商场的消防防火管理建立特有的前瞻性,防患于未然积极开展消防实战演习。以做到火宅发生时不慌不论,及时、准确的进行自我救护工作。同时加大对消防设备的投入资金,采用必要的救生器械,灭火器材,并用醒目的标志语简述期用途和使用的方法。每年对全体工作人员,都进行定点定期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以确保防火消防人人有责。

结束语:

近些年来,我国商场发生的多起重大火灾事件,带我们的都是异常沉痛的经验和教训。因此笔者通过本文上述内容,粗浅的阐述了目前我们商场的发生火灾的现状,并认真的分析了商场火灾的成因,为商场提出了一些商场火灾的防火消防安全措施和消防系统建立的重点环节。我相信,只要每个商家都加强防火意识,根据消防管理规范,做好商场和消防工作每个环节的配合,就可以彻底切断商场可预见性的火灾隐患,就能再一定程度上遏制火灾事件的发生。同时,可以做到尽可能的减少我国商场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为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资料:

[1]公安部消防局.2000年中国火灾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1.

[2]霍然,胡源,李元洲.建筑火灾安全工程导论仁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9.

[3]陈耀宏,任炳谭.洛阳市东都商厦“12.25”特大火灾人员大量死亡原因分析[J〕.消防科学与技术,Zoox,20(5):57一58.

第8篇

关键词:沿街商铺;消防;安全隐患;整治

随着社会经济、城市化以及乡镇商业的快速发展,全国各地的沿街商铺逐渐增多,沿街商铺发生火灾的事故也逐渐增加[1]。近年来,沿街商铺火灾死亡人数逐渐增加,造成社会、个人的重大损失,同时也暴露出沿街商铺的消防安全隐患。沿街商铺火灾的发生,引起了政府、消防部门的高度重视,找出沿街商铺中存在消防安全隐患,了解火灾的特点,并实施整治措施,预防火灾发生。

一、沿街商铺中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

(一)以铺代库,造成火灾荷载密度较大

很多沿街商铺的年代比较长,有的新建商铺面积也比较小,商品中存在易燃易爆物品,经营人员为了提高竞争力,会充分、超负荷地使用商铺空间,比如将易燃易爆的物品密集堆放在室内,甚至在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楼梯等位置[2]。为了降低成本,这样放置会造成商铺的耐火等级低,火灾荷载密度大,存在较大的消防安全隐患。

(二)电气设备安装不规范,电器老化

近年来,针对沿街商铺火灾发生后的调查分析中发现,很多火灾的起火原因是生活用火不谨慎、电气故障等造成的。沿街商品中电器老化,有些没有穿管保护,线路铺设没有按照相关规定,没有计算线路的负荷能力,普遍存在乱拉乱接,室内存在纵横接错的电线,随便连接电气设备如取暖器、空调等,造成线路负荷较大。电气设备长时间工作增加了火灾发生的概率,存在严重的消防安全隐患。另外,很多商铺的经营人员在商铺中用火不规范,有些使用液化气做饭,没有隔离易燃易爆的商品。有些商铺中缺乏基础的灭火器,更加缺乏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洒系统以及泡沫灭火器等消防设施。

(三)自救能力较弱,消防意识淡薄

沿街商铺中经营人员对消防知识了解较少,没有经过专业的消防安全培训,对消防安全意识淡薄,认为不可能发生火灾。面对突然发生的火灾,没有及时处理的方法。很多商贩、个体商户的法律意识、消防安全意识都比较淡薄,普遍存在违章用火、用电、用气的情况。很多沿街商铺的经营人员消防观念比较淡薄,缺乏重视以及保护自身安全的意识,没有及时采取基础的消防安全措施。经营人员不愿意投入资金购买消防设备[3]。另外,有些沿街商铺存在普遍混居的情况,有些经营人员带着家人在商铺中居住,在发生火灾时,很容易发生全家丧生的悲剧。沿街商铺的业主往往来自全国各地,具有比较复杂的成分,消防管理部门的精力有限,造成沿街商铺缺乏足够的监督,有些物业制定消防管理制度,但是也很难落实。

(四)消防监督查处困难

很多沿街商铺处于资本积累的阶段,往往只看重经济利益,对自身安全不够重视,为了得到更多的利润,对消防部门的整治措施会出现敷衍、消极抵抗的情况,甚至与执法部门“打游击”,在整治措施严的时候休息,避避风头,在整治措施过去后,仍然按照原先的做法经营,造成监督困难。

二、沿街商铺发生火灾的特点

(一)燃烧迅猛

在沿街商铺中由于存在较多的可燃商品,并且堆放较乱,存在较大火灾荷载密度[4]。因此,在发生火灾后,商铺里的温度会快速升高,火焰会快速蔓延,并且开始形成大面积的燃烧向多个方向蔓延。

(二)烟雾浓密

沿街商铺发生火灾时,由于商铺面积较小,排烟面积不足,会发生氧气含量快速降低。由于火灾发生时,易燃物品无法充分燃烧,会出现有毒烟雾,有毒烟雾中主要含有氧化物、一氧化碳等,会刺激人的眼睛,还会损伤中枢神经,对人体的正常呼吸造成影响,甚至会出现麻痹、窒息等现象。如果吸入有毒烟雾较多,会出现失去意识、丧失行动能力等情况。

(三)缺乏消防设施,逃生困难

很多沿街商铺的面积较少,经营人员对消防安全问题重视度较低,认为不会发生火灾,商铺面积小,不会有事,没有及时配置消防设备。商铺中缺乏消防栓、灭火器以及安全出口等消防设施,在发生火灾时,困在现场的人员无法通过自救逃生,也无法扑灭火灾,最终造成悲剧。

(四)火灾在深夜中发生率较高

如果在白天发生火灾苗头,可以快速发现并扑灭,但是在深夜睡眠状态下,人们的感觉比较迟缓,很难发觉初期的火灾,报警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在火势进入快速燃烧的阶段,火灾发展速度较快,火灾现场被困人员很难快速组织救火或有序逃生。

三、沿街商铺火灾防范措施

(一)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强化顶层设计

由于沿街商铺中的消防管理工作比较多,如果单单依靠消防部门,会出现人力资源不足,很难完成消防管理工作。因此,需要政府牵头,多个部门联合行动,促进社会各个行业单位、群众参与,加强群众预防治理火灾隐患的管理体系。加强相关部门的执法力度,针对自查自改仅仅走个过场、虚假承诺的、具有突出安全隐患的部门进行集中整顿,加大曝光力度,落实沿街商铺消防安全责任。

(二)加强沿街商铺消防安全隐患的排除整治

由于沿街商铺中火灾事故发生率较高,需要吸取教训,加强消防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建立专项沿街商铺的跟踪检查、防火巡查,使责任到人,建立督导制度。第一,查房东。确定房东是否与租客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明确并落实消防安全责任。第二,查电气。检查沿街商铺的供电线路是否根据国家电气标准安装,是否安装漏电保护装置,是否具有金属管、封闭式金属线槽或者绝缘阻燃电工套管进行保护。第三,查住人。检查沿街商铺中是否存在违规住人的情况。第四,查出口。检查沿街商铺的安全出口、商铺楼梯间、疏散通道等逃生通道是否存在堵塞的情况,是否安装逃生设备、逃生窗等。第五,检查消防设施。检查沿街商铺中是否安装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电气火灾监控、简易喷淋设施等。第六,检查培训。检查沿街商铺的经营人员是否参加过专业的消防培训,对消防常识是否熟悉,是否具有基本的火灾逃生自救的能力。

(三)加强沿街商铺的消防安全工作

由于沿街商铺中火灾发生率较高,引起了政府消防部门的高度重视。消防部门因地制宜地制定合适的消防安全方案,积极排查沿街商铺,对重点以及人流量较大区域进行登记造册,查明情况,加强整治。对数量巨大但是收入不高的沿街商铺不宜使用机械式的关停、罚款、查封等措施,这样会增加群众抵抗情绪,从而造成回潮,需要加强对消防安全工作的解释,树立正确的消防安全观念,指导经营人员转变态度,主动配合消防部门工作,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四、结语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沿街商铺逐渐增多,由于以铺代库、造成火灾荷载密度较大,电气设备安装不规范、电器老化,自救能力较弱、消防意识淡薄,消防监督查处困难,造成火灾发生率较高。分析研究沿街商铺消防安全隐患,火灾的特点,制定整治措施,加强消防安全工作、管理工作,预防火灾发生。

参考文献:

[1]钟坚.提升安全指数解难题破困局——海口市骑楼老街区域性火灾隐患整治侧记[J].消防界(电子版),2021,7(08):15.

[2]孔庆红.天杭社区开展沿街商铺消防安全巡查整治[J].杭州(周刊),2019(13):61.

[3]梁芝松.家庭式商铺火灾危险性及其消防管理对策探析[J].安徽建筑,2017,24(06):224-225.

第9篇

关键词:集贸市场;消防安全;整治措施

1集贸市场发展现状

1.1功能越来越完善

集贸市场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地摊、路边销售点等,社会经济得到发展,地摊经过发展形成路边商家销售点,经过聚集,销售点越来越多,最终形成现代意义上的商圈。就目前,我国的集贸市场建筑形式来看,种类齐全,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功能越来越齐全。例如,大型的室内市场、室外市场、露天市场、地下市场等。这些市场融合了生产、深加工、销售、批发、存储、饮食、娱乐等等功能,具有综合性,人员的密集度非常高。

1.2原有的地下建筑被开发、利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用地不断缩减,人均土地占有量在下降,为了节省土地资源,扩展经营场地,越来越多的高层出现,同时地下原有的建筑被开发、利用,地下工程不断得到发展,形成了立体经营的局面。例如,地下商业街、地下集贸市场、地下道路建设等。

1.3以城市为中心带动城乡发展

经过多年发展,大型集贸市场形成了以城市为中心,以城乡结合部为发展主体的经营格局,这种发展方式不仅可以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方便人们的生活,还会带动城乡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通过集贸市场增加就业,减少劳动力剩余。例如,居于集贸市场前十名的山东临沂批发市场,被称之为集贸市场集散地的石家庄南三条集贸市场,连云港海州白虎山小商品批发市场等,都为人们的就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4集贸市场的功能齐全,但管理不善

就我国集贸市场的发展规模来看,集贸市场的功能非常齐全,所经营的产品种类名目繁多,但是从事集贸市场经营的人员非常复杂,并且场地狭小,聚集在集贸市场的顾客流量大,一旦发生火灾不容易疏散。例如,某市集贸市场中家具城发生火灾,造成大量房屋烧毁,家具毁于火海,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30万。

2集贸市场存在的火灾隐患

2.1集贸市场选址不合理

集贸市场多集中于人们的生活区,或者经济比较繁华的地段,加上城市的建筑密度比较大,不符合防火间距要求,加剧了消防管控的难度。集贸市场的大量出现使得本来就空间狭小的城区变得更加狭窄。另外,集贸市场距离大型工厂、住宅、经济发达区比较近,还会出现二者相互联接的现象,如果发生火灾后果将不堪设想。

2.2消防设施被占用

集贸市场中消防设施不健全,会严重增加消防管理难度,例如,消防通道被堵,消防所使用的水源不符合消防水量标准,一些不法商贩侵占消防用地,占用消防设施建设空间等。集贸市场的收益是影响承租方或者经营商做出不法行为的关键因素,承租方在利益的驱使下,并很少考虑长远发展的利益,在没有通过消防部门或者相关部门的允许下,擅自改动建筑结构,违章施工,建设不符合标准建筑物,严重影响消防设施建设用地。

2.3“三合一”现象频繁出现

集贸市场不仅是商品交换的场地,越来越多成为经营、存储、居住的场地,“三合一”现象越来越严重,这也成为火灾出现的原因之一。例如,一些小摊贩为了减少成本支出,增加经营时间,将自己销售产品的地方改造成白天经营晚上休息的场所,存储的货物非常多,这在无形中增加了消防管理难度。

2.4集贸市场中存在大量可燃物质

正是因为集贸市场的功能非常齐全,并且交易场地大,使得集贸市场的装修非常豪华,所使用的建筑材料为新型建筑材料,这些材料的火灾荷载能力很差,并且通透性不强,一旦发生火灾,火灾的蔓延速度将加快,产生有害气体,造成人员伤亡。另外,集贸市场中存储的货物中有易燃易爆产品,如果发生火灾,后果将非常严重。

2.5用电不合理

集贸市场的建设空间非常大,因此用电量非常大,例如,大功率的照明设备,彩灯、霓虹灯等,这些设备在无形中增加了集贸市场的用电负荷。如果这些设备在安装时不合格、又出现不规范使用、市场管理者忽视消防管理的重要性、缺少消防知识等情况,很容易造成电力失火,发生火灾。另外,集贸市场由于管理不善,出现私自乱接、安全措施不完善等情况,如果某段时间市场的用电量非常大或者用电时间非常长,一旦出现用电不慎,将会造成严重后果。

2.6人员集中

集贸市场的人流量非常大,特别是在节假日以及特殊节日,人员聚集在短时间内不容易疏散,根据相关规定,公共场所的人员占有面积应达到0.6m2,但集贸市场通常达不到,如果发生火灾,踩踏、拥挤的情况极容易出现,后果非常严重。

3集贸市场存在火灾隐患的原因

3.1消防布局不合理

集贸市场的管理者消防安全意识不强,对消防安全责任不明晰,消防知识缺乏,这些因素使得消防安全问题突出,增加了安全隐患。另外,一些政府部门同样没有认识到消防安全的重要性,缺少对消防安全的规划,造成大部分集贸市场的消防安全布局不合理。

3.2违规现象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以下简称《消防法》)、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相关规定,集贸市场的管理者必须对市场进行报审,联合起来管理集贸市场,但是这些管理者各自为政,有法不依,在没有进行消防审查之前,大量的消防隐患已经形成,给消防部门的整改带来困难。

3.3没有执行消防安全措施

一些商贩为了经济利益不执行相关的消防安全措施,一些集贸市场管理者为了眼前利益并没有严格要求消防安全措施的执行,这造成集贸市场中工作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不强,防灾能力不强,发生火灾时不能很好的疏散群众,减少火灾带来的损失。

4集贸市场消防安全整治措施

4.1形成健全的消防安全责任制

完善的管理体制是推动工作高效、有序开展的保障,因此建立安全责任制对于保障人们的生产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需要相关管理部门在制定条例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在安全责任制中明确集贸市场的责任人,进而为消防工作的开展做出保障。不仅如此,相关部门还需要将此工作逐层落实到基层,确定各级的消防责任人,对于在实际的消防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者部门,通过物质或者进行表扬等方式给予鼓励,而对于违反相关规则要求的个人或者部门,要对其进行严格的处理,对于后果严重的,必要情况下需要对其进行刑事诉讼,在落实相关法规的同时,警示其他人的行为,督促相关责任人和经营者自觉做好消防工作,增强其责任感。

4.2增强消防整治力度

消除火灾的隐患是做好消防预防工作的重要环节,而这不仅需要消防机构的努力,还需要集贸市场的配合。通过建立隐患自己消除、安全自己检查、责任自己负责等管理方式,积极接受消防机构的检查与监督,加强对火灾的预防工作。与此同时,消防机构也要抓住源头,加强对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等的监督与管理,将消防法律贯彻落实到实处,发挥消防法律的作用,实现对消防隐患的消除。

4.3增强人们防火能力

集贸市场的管理者要定期组织消防安全培训,每年不少于两次,并且要对工作人员以及商贩进行消防知识教育,消防技术培训,进行火灾防治演练,制定火灾应急预案。例如,利用电子屏、广播、录像等,对集贸市场中工作人员进行电气、电子设备的使用宣传。还可以在集贸市场中的宣传专栏中进行消防安全知识教育,强化人们的防火意识。

4.4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第10篇

一、岩后隧道事故及致灾因素

(一)岩后隧道事故概述岩后隧道,位于晋济高速公路K9+574.125-K10+361处,为左右分离式隧道。2014年3月1日14时45分许,在岩后隧道右洞,两辆运输甲醇的铰接列车追尾相撞,前车甲醇泄漏起火燃烧,隧道内滞留的另外两辆危险化学品运输车和31辆煤炭运输车等车辆被引燃引爆,造成40人死亡、12人受伤和42辆车烧毁,直接经济损失8197万元。

(二)岩后隧道事故致灾因素分析

1.燃烧蔓延迅猛一是隧道地势因素。岩后隧道右洞,长786.875m,隧道纵坡为2.2%,南高北低。经现场勘验,北入口处地面呈东高西低。入口处东侧为追尾的两辆运输甲醇的铰接列车,西侧为一辆运煤车,事故发生后,泄漏的甲醇沿地势高差向右后方(西北侧)流淌,形成地面流淌火,引燃西侧运煤车辆及周边护坡上的灌木、草坪,形成稳定燃烧的火源。二是可燃物因素。可燃物主要是滞留汽车及其运输货物。在滞留的42辆汽车中,包括4辆危险化学品运输车和31辆煤炭运输车。其他可燃物还包括燃料、轮胎、篷布、内外装饰物等。事故车辆追尾后,大量甲醇泄漏,迅速在地上扩散挥发并发生燃烧,提供了一个连续燃烧的供应链。可燃物燃烧产生的热量和烟沿隧道迅速蔓延。三是汽车移动因素。事故发生前,隧道南出口拥堵造成隧道内滞留车辆多。发生事故的两辆车在刚刚驶入隧道北口处发生追尾交通事故,导致甲醇泄漏并燃烧。前方滞留车辆无法对后方事故作出及时反应,仍然因拥堵缓慢行驶。事故车辆驾乘人员在逃生的过程中沿途向隧道内滞留车辆人员发出警示信息,其他车辆驾乘人员迅速驾驶车辆向南行驶逃生,加大了隧道内热烟气及火焰的流动速度,短时间内引燃前方车辆。四是燃烧爆炸因素。事故发生后,距隧道南口约100m处停放的二甲醚罐车,罐体受热温度升高,罐内大量二甲醚蒸发喷出并发生燃烧,罐体局部受到高温烘烤,造成鼓胀变薄,出现裂口,罐内气液平衡被破坏,发生爆炸。爆炸产生的热浪及火焰迅速扩散,加速了燃烧。

2.逃生疏散不及时一是烟气大。事故当天,隧道内大量的煤车积聚,汽车尾气、洒落的煤粉、隧道废弃物等悬浮粉尘、一氧化碳、铅等污染物加重了隧道内空气的污染程度,影响视线。发生事故后,隧道成为烟气扩散、蔓延的通道。隧道内无机械排烟设施,自然排烟困难,隧道内烟雾大,能见度低,视距短,车辆与逃生人员在同一通道上“借道”疏散,无法保障车辆和被困人员的安全性和疏散逃生的有效性。二是车辆多。事发当天隧道内车辆多,在隧道密闭空间内车辆发动机运行、行驶与气流摩擦、汽车喇叭等产生的噪声,使驾驶人员心理上产生阻断感,加之自然采光条件差,驾驶员不能对交通路线线形、障碍物、前方车辆等准确辨识,影响疏散时的准确判断和快速反应,是造成事故车辆追尾时驾驶人员反应时间较长的原因。三是警示差。依据公路隧道相关规范,事故隧道内并未设置事故应急广播和声光报警等装置和设施。事故发生时,除事故车辆驾乘人员和部分其他人员在逃生的过程中沿途向隧道内滞留车辆人员发出口头警示信息外,再无其他警示,错过了最佳逃生时机。除此之外,事故隧道内的应急照明灯具和疏散指示灯具不明显,未能发挥设计效能。四是意识差。事故发生后,滞留人员及时逃生意识差,无逃生的基本常识,对事故的严重性不能及时判断,再加之部分人员心存侥幸,没有及时采取逃生措施。

3.应急处置困难一是距离较远。岩后隧道距晋城市市区约12km,事故发生后,高速公路管理部门、辖区高速交警及时对事发路段实施了封闭禁行、疏导道路,待公安消防救援力量赶到现场时,隧道北入口处燃烧已达到猛烈阶段,且侦察人员反馈现场已有爆炸危险,第一到场力量无法实施内攻,客观上错过了灭火战斗和人员搜救的黄金时间。二是空间局限。隧道狭长、封闭、空间有限,导致现场车辆安全疏散路线与灭火救援路线交叉,影响安全疏散效率,限制灭火救援展开。隧道地处山区,周边没有明显的、可以缓冲的灭火救援场地,没有足够的车辆停靠、运行、设备操作和消防车回车空间,大大限制了大型消防车辆、装备的功能发挥和操作使用,增加了隧道灭火救援难度。事故现场与灭火救援场地之间没有任何保护屏障,隧道内二甲醚、水煤气、LNG气体随时可能产生的爆炸对在场救援人员和救援设施设备造成致命而直接的威胁,这也是严重影响施救的因素。三是水源缺乏。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J-026-90)1km以下隧道不考虑设置灭火设施的规定,岩后隧道未设置消水栓,且地处山区,周边无可供消防车取水的河流、水井等天然消防水源,在现场实际灭火救援中,消防用水的供给主要靠大吨位消防供水车、园林洒水车和其他载水车辆的接力供水。供水车辆需要往返于事故现场与市区消防取水点之间,影响灭火救援的连续性,延迟灭火战斗速度。四是内攻困难。救援力量到达现场后,隧道出入口燃烧猛烈,指挥员根据情况判断“随时有爆炸危险,不具备作战条件”,无法进入隧道实施内攻。据环保部门监测显示,隧道内温度高,烟雾浓,一氧化碳指标超标严重,现场无法确认是否还有其他危险化学品爆炸的可能。直至经实地测试确认无爆炸危险后,救援力量才进入隧道内攻。

二、优化公路隧道消防安全设计与运营管理的建议

(一)加强对车辆与驾乘人员的管理为了保证公路隧道的运营安全,首先应当加强对驾驶员与车辆的管理。在公路隧道入口处全面设置各种限行规定以及各种注意事项。隧道内以及隧道出口进口的1km范围内,车辆行驶速度应当保持在65km•h-1以内;隧道口以及隧道内部禁止停车,由于交通事故不得不停车时需要设置警示牌;一些运输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的车辆必须在车头车尾安装红色警示灯、反光标志以及雾天警示灯等;车辆在隧道内行驶时需要保持合理间距,在隧道内部安置警告灯以及50、100和200m标志牌,为驾驶员提供参考。

(二)优化公路隧道消防安全设计1.提高隧道建筑耐火性能为减少隧道内建筑本身火灾荷载,隧道衬砌、附属构筑物、车行及人员逃生通道的建筑材料及其装修材料均应采用不燃烧材料,使用的装修、装饰材料应能达到耐高温且在高温时不释放有毒气体的要求。公路长隧道、特长隧道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宜采用阻燃性沥青。通风系统的风管及其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柔性接头可采用难燃烧材料。隧道内的灯具、紧急电话箱(亭)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制成。隧道内的电缆等线路,需选用耐火、阻燃电缆或矿物绝缘电缆,固定用的桥架需选用不燃烧材料。隧道结构防火隔热措施采用喷涂防火涂料或者防火材料、在衬砌中添加聚丙烯纤维或者安装防火板等[1]。2.完善疏散设施一是应设置人员、车辆专用疏散避难通道,在疏散通道内应设置独立的防烟、排烟系统,配置灭火器、防毒面具、紧急电话、应急广播和应急照明等设施。隧道内应设置准确指示疏散联络道以及疏散通道位置的灯光指示标志,指示标志应采用内部照明、双面显示的应急灯光标志,宜为白底绿色图案、文字提示,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30min[1]。二是隧道出入口广场、横洞外、专用避难疏散通道前室外、隧道内附属用房疏散通道上应设置声光报警扬声器。安装位置应考虑通行大型车辆时不被遮挡视线。当环境噪声大于60dB时,火灾警报装置和扬声器的声压级应高于背景噪声15dB。未设置火灾应急广播的隧道,为达到报警要求,每隔100~150m处,需设置发光警报装置。相应隧道入口处应设置可变信息情报板,应能显示火灾信息、禁止通行以及为配合车辆疏散和灭火救援确定的相应交通控制措施等信息。在隧道入口外100~150m处,需设置火灾等突发事故情况下提示车辆禁入隧道的报警信号装置。3.优化防排烟设计应根据不同隧道特点,不同火灾危险性特征,选择适用性强、便于维护的通风方式进行隧道防烟排烟。虽然目前隧道行业标准中,对于隧道排烟有规定,但隧道内采取射流风机排烟的效果不明显,建议采取设置专用排烟管道,外置风机的排烟方式。4.合理进行隧道平面设计隧道设计尽量采用曲线形或者直线形平面设计方式,纵面设计尽量采用大于0.3%的小纵坡,中隧道纵坡不宜大于3%,特长隧道纵坡不宜大于2%或更小。公路隧道入口及出口100m以内的范围平面线形与纵面线形应当保持一致,尽量减少曲折,保证隧道内外线形连续性与顺畅性。公路隧道口不可设置凹面,避免雨天积水或严寒结冰为车辆行驶带来不安全因素,同时避免危险事故发生时流动性易燃物质的聚集与蔓延[2]。5.设置消防给水系统隧道设计应考虑消防给水系统的增加与优化,可结合国内实际,参照现行消防标准规范中消防给水设施,增加高速公路特别是环隧道的消防给水管网设计,加强高速公路管理部门的消防灭火药剂的应急储备。

(三)加强公路隧道运营管理1.加强制度建设公路运营方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要求做好应急预案编制修订和管理落实工作,并根据公路特别是隧道实际情况制订和完善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类突发事件的响应等级及处置程序。同时,当地政府应牵头组织相关部门结合各专业的预案体系,完善各级各类相关预案的衔接工作。在编制预案时注重增强预案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当地政府及公路运营方应按照各自职责分别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责任制度、领导干部应急管理工作责任制度和应急管理绩效评估制度,将应急管理工作情况纳入干部和工作考核内容[3]。2.加强组织机构建设一是要建立健全应急管理组织机构体系,特别是建立健全公路运营方的消防安全组织机构,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各层级消防安全组织机构要明确各层级的安全生产责任,并明确专(兼)职应急管理工作人员,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综合协调等职能,在应急管理工作中发挥运转枢纽作用。二是要完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加强与当地政府职能部门、高速职能部门的协调联动,积极推进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建立应急管理联系工作机制,研究应急管理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加快突发事件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及调查评估等机制建设,建立工作例行报告制度[4]。3.加强应急处置能力建设一是建立健全应急平台建设。当地政府及高速公路运营方要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和专业系统资源,构建综合应急平台体系,注重互通互联,满足应急值守、信息汇总、指挥协调等功能。二是强化突发事件的信息报告及预警工作。高速公路运营方要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工作制度,当地政府应急联动机构要确保对上报的重大突发事件及时准确处理和妥善处置。三是要健全应急救援队伍体系。高速公路运营方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山西省高速公路管理条例》《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规定》的规定建立充实应急救援队伍,定期进行应急救援演练演习,提高应急救援能力。4.加强宣传能力建设一是积极开展应急管理培训。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方要将应急管理培训纳入系统内教育培训体系,制订编制应急管理的培训规划和培训大纲,完善培训内容、标准和方式。加强干部职工和应急救援队伍安全知识、处置技能和操作规程的培训。公安、消防、高速交警等职能部门要根据法律规定认真履职,开展多种形式的应急管理培训、宣传工作。二是要加大宣传普及应急常识力度。高速公路运营方要充分运用高速公路的广告牌、LED显示屏、官方微博、微信等各种现代传播手段,开展有关应急防护知识教育,深入宣传各类应急预案,开展现场宣传等活动,全面普及高速公路特别是隧道的安全知识宣传。三是做好信息和舆论引导工作。高速公路运营方、当地政府及职能部门要高度重视突发事件的信息、舆论引导和舆情分析工作,为积极稳妥地处置突发事件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要坚持及时准确、主动引导的原则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

三、结束语

第11篇

关键词:公共娱乐场所 消防安全隐患 预防措施

1.公共娱乐场所火灾形势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文化娱乐生活的需求也不断提高。因此,大量新兴公共娱乐场所也随之应运而生。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目前仅歌厅、舞厅就有20多万家。根据公安部现行的《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共娱乐场所是指:(1)影剧院、录像厅、礼堂等演出、放映场所;(2)舞厅、卡拉OK厅等歌舞娱乐场所;(3)具有娱乐功能的夜总会、音乐茶座和餐饮场所;(4)游艺、游乐场所和其它公共娱乐场所等;(5)保龄球馆、旱冰场、桑拿浴室等营业性健身、休闲场所。加上经营者消防安全意识淡薄,重经济轻安全,管理不到位,责任心不强,对存在的火灾隐患重视不够,整改不力,致使这类场所的消防安全系数降低,发生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的机率增大。因此,如何有效的遏制和减少公共娱乐场所火灾事故的发生,已经成为城市消防工作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2.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隐患

2.1 建筑防火设计不符合要求

目前,我国的许多公共娱乐场所都是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重新装修、改建而成,还有的娱乐场所由于建设较早,当时还没有专门针对娱乐场所的建筑防火设计规范。因此,这些场所的建筑防火设计无法满足现行技术规范的要求,普遍存在:(1)建筑耐火等级较低,建筑构件未经防火处理,发生火灾容易倒塌、破坏;(2)没有划分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降低了建筑防御火灾的能力;(3)疏散通道、安全出口设计不合理,宽度、长度、数量不符合要求,发生火灾不能保证人员及时安全疏散;(4)选址不符合要求,与周围建筑防火间距过小,发生火灾容易蔓延到邻近的建筑。

2.2 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不畅通

公共娱乐场所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不畅通是十分普遍的现象。许多公共娱乐场所常年在疏散通道上堆放杂物。为了自身安全或为了方便从事非法娱乐活动,营业时常将安全出口锁闭。冬季为了室内保温,不负责任的将安全门关闭上锁。一旦发生火灾,由于人员集中,一时将很难全部疏散出去,根本不能满足在安全疏散时间内疏散的要求。有的场所还在出入口设有几级台阶,在紧急情况下很容易使人摔倒而影响疏散。

2.3 消防设施设备存在各种问题

消防设施设备作为扑救火灾尤其是初期火灾的重要工具,起着致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不少公共娱乐场所的消防设施设备却存在数量不足,维护保养不力,不能正常使用等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1)室内消火栓箱缺少水枪、水带,消火栓不能出水或水压不足,有的还被杂物和营业用的桌椅阻挡;(2)灭火器数量不足、型号与使用场所不符、压力不够、使用年限已过期失效、放置位置隐蔽不便取用;(3)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没有应急照明灯和疏散指示标志;(4)应急照明灯损坏,照度达不到0.5lx,没有插电源充电;(5)疏散指示标志指示方向错误,设置高度远大于1米,主要疏散路线的地面没有设置发光疏散指示标志;(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不报警或误报警,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只有报警部分起作用,联动部分(消防泵、声光报警、防排烟风机、非消防电源切换)无反应;(7)大部分改建的娱乐场所没有安装机械防排烟系统。

2.4 室内装饰、装修使用大量可燃、易燃材料

公共娱乐场所为了招揽顾客,谋取更多的利润,内部装潢都十分美观漂亮,大面积或整体进行装饰、装修,但是往往忽略了消防安全。装饰、装修中使用的大部分材料都是对火十分敏感的普通可燃、易燃木材、塑料、胶合板和纤维织品。这些材料没有经过阻燃处理,在较低的辐射热值作用下就会燃烧,导致建筑物的耐火性能降低,加大了火灾从室内发生蔓延的机率。一旦起火,大量可燃材料还会加快轰然的发生,给人员疏散、火灾扑救等带来不利影响。另外,可燃性材料受高温即容易释放大量的浓烟和有毒气体(一氧化碳、氰化氢、二氧化碳等),造成人员中毒窒息伤亡,阻碍正常的疏散和外部救援。因此,室内装修材料的耐燃性已经成为公共娱乐场所火灾是否会造成严重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2.5 用电设备多,着火源多,不宜控制

2.5.1公共娱乐场所一般都采用多种照明和各类音响设备,且数量多,功率大,如果使用不当,很容易造成局部过载、使电气线路发热,绝缘层加速老化损坏,发生漏电、短路引起火灾。

2.5.2灯具等用电设备与可燃物的距离过近,因温度过高而考燃可燃物引起火灾。

2.5.3影剧院、歌舞厅、夜总会等娱乐场所在舞台上使用的移动电线,经常被碾轧、摩擦,可能破坏导线绝缘层而引起短路火灾。

2.5.4网吧的电脑长时间处于连续工作状态,若发生故障,会造成绝缘被击穿,稳压电源短路或高阻抗元件接触不良等发热而着火。

2.5.5 违章使用电、气焊,没有采取安全措施使火花落在可燃物上引起火灾。

2.6 用火不慎

2.6.1 影剧院、俱乐部在演出时,为了增强演出效果,使用鞭炮、烟火等易燃易爆物品不当引起火灾。

2.6.2 公共娱乐场所可燃物较多,如幕布,地毯,固定家具、沙发、各种道具、服装等。如果工作人员或娱乐人员乱扔烟头,随意点火很可能引起火灾。

2.7 人员集中,疏散困难,发生火灾容易造成重大伤亡

公共娱乐场所人员相对集中,如影剧院、礼堂满座时可达几千人,而迪高厅、酒吧、夜总会、舞厅、网吧等场所,一般都不用入场券,因此顾客的随意性比较大,场所内人员经常超过额定容纳人数。加上场所内结构复杂,灯光较暗,自然通风采光条件差,初期火灾一般不宜被发现。由于多数人员只是前来娱乐,一般不会留意或不熟悉逃生路线,加之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缺少简单的消防安全知识,不会利用消防设施设备自防自救。一旦发生火灾,即便是小火也会导致人们惊慌失措,次序混乱,争先逃生,互相推挤,造成无谓的伤亡。如果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不畅通,

将因不能及时疏散而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2.8 火灾蔓延快,扑救难度大

公共娱乐场所的歌舞厅、影剧院、礼堂、卡拉OK厅、夜总会等发生火灾,由于建筑跨度大,室内空间宽敞,门窗孔洞较多,空气流通,易燃物品多,火灾发展迅猛、蔓延快,极易造成房屋变形,倒塌,往往给扑救带来很大困难。

2.9 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主体意识不强

公安部第61号令《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中明确指出:单位的法人是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然而,许多公共娱乐场所的法人却不能很好的履行自身的消防安全职责,消防安全主体意识仍就不强。错误的认为消防安全工作应由公安消防机构负责,与自己无关。没有意识到自己是消防安全工作的主体和自身消防安全管理责任的承担者。对员工不进行消防安全培训,致使员工消防安全素质低,不具备自防自救能力,发生火灾后,不会使用灭火器救火,甚至不会报警,不但不能救助他人,还无法自救。 对火灾隐患视而不见,整改不力,导致火灾事故频频发生。

3.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措施

3.1 严把审批发证关,消除产生火灾隐患的源头

这是一项治本措施,重点应把好“四关”。一要严把审批关,不符合规范设计要求的公共娱乐场所坚决不批;二要严把施工检查关,坚决制止减、缓、砍消防工程项目的发生;三要严把验收关,坚决禁止未经消防审核和验收的不合格公共娱乐场所投入使用;四要严把消防安全检查关,坚决禁止不符合安全条件的公共娱乐场所开业或举办活动。要按照“谁审核、谁负责”、“谁发证、谁负责”和“谁检查、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审批、验收、发证和安全检查的责任,从源头消除公共娱乐场所的消防安全隐患。

3.2 严格遵守国家消防技术标准,保证建筑防火设计符合要求

3.2.1 选址

公共娱乐场所多设在闹市区,因此,选址有严格要求。宜设置在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内的首层、二层或三层的靠外墙部位。影剧院、礼堂应单独建造,严禁与其它建筑毗邻,周围还应留出消防通道,消防车道净宽不应小于4m。不应设置在下列地点:1.建筑物地下二层以下(含二层);2.文物古建筑、博物馆、图书馆等建筑物内;3.毗连重要仓库或危险物品仓库;4.在居民住宅楼内改建;5.袋形走道的两侧或尽端。

3.2.2 耐火等级

多数公共娱乐场所都是重要的公共建筑,因此对耐火等级要求较高。公共娱乐场所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宜低于一、二级。已核准设置在三级耐火等级建筑物内的娱乐场所应符合特定的防火规范要求。

3.2.3 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

公共娱乐场所与其它建筑相毗连或附设在其它建筑物内时,应增设防火墙、防火门、防火卷帘、水幕进行分隔,成为独立的防火分区。进行防火分隔时,应将吊顶也纳入防火分隔,否则,一旦吊顶起火,火势会蔓延到其它的防火分区。歌舞娱乐游艺放映场所的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200m2,并且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和1.00h的楼板与其他场所隔开。耐火等级为一、二级的影剧院每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2500m2,舞台与观众厅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5h的不燃烧体隔墙,舞台与观众厅闷顶之间的隔墙,可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5h的不燃烧体。公共娱乐场所防烟分区的面积不应大于500m2,并且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

3.2.4 安全疏散

(1)安全出口数量:公共娱乐场所的疏散出口不应少于2个。当其建筑面积不大于50m2时,可设置1个疏散出口。为了防止人员拥挤,安全出口要分散布置,相邻2个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

(2)安全出口设置:安全出口处不得设置门槛、台阶,疏散门应向外开启,不得采用卷帘门、转门、吊门和侧拉门,门口不得设置门窗、屏风等影响疏散的遮挡物。公共娱乐场所在营业时必须确保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畅通无阻,严禁将安全出口上锁、阻塞。

(3)事故照明:公共娱乐场所的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和楼梯口应当设置符合标准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指示标志应当设在门的顶部、疏散通道和转角处距地面一米以下的墙面上。疏散走道和主要疏散路线的地面或靠近地面的墙上应设置发光疏散指示标志。设在走道上的指示标志的间距不得大于二十米。公共娱乐场所内应当设置火灾事故应急照明灯,照明供电时间不得少于二十分钟。

3.2.5 内部装饰、装修防火

(1)公共娱乐场所的装饰、装修必须符合《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94)的相关规定。

(2)歌舞厅、卡拉OK厅、夜总会、录像厅、放映厅、桑拿浴室、游艺厅、网吧等场所设置在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四层及四层以上时,室内装修的顶棚材料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其它部位应采用不低于B1级的装修材料;当设置在地下一层时,室内装修的顶棚、墙面材料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其它部位应采用不低于B1级的装修材料。

(3)建筑内部装修不得影响疏散指示标志和出口的辨认与使用,不应遮掩室内消火栓等消防设施,否则应设置明显的消防标志。

(4)内部装修不得擅自改变消防设施的位置,也不应影响消防设施的正常使用。

3.2.6 消防设施设备

(1)公共娱乐场所应当按照《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140―90)、《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98)、《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084―2001)的规定配置相应消防设施设备。

(2)下列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应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①设置在地下、半地下的;②设置在建筑的首层、二层和三层,且建筑面积超过300m2的;③设置在建筑的地上四层及四层以上的。

(3)应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的场所:设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单层、多层建筑,超过800个座位的剧院、电影院,超过1200个座位的礼堂。

(4)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场所:设置在地下、半地下的,或设置在建筑的地上四层及四层以上的。

(5)应设置防烟、排烟设施的场所:设置在地下、半地下的,或设置在建筑的地上四层及四层以上的。

(6)应设置警报装置的场所:卡拉OK厅及其包房内,应当设置声音或者视像警报,保证在火灾发生初期,将各卡拉OK房间的画面、音响消除,播送火灾警报,引导人们安全疏散。

(7)建筑灭火器配置:公共娱乐场所应配置适合扑救该类场所火灾的建筑灭火器。配置数量根据保护单元的建筑面积、设置部位和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置情况和灭火器最大保护距离等因素确定,一个灭火器配置场所内的灭火器不应少于2具。

3.3 用非燃烧材料、难燃烧材料代替易燃可燃材料

公共娱乐场所的内部装修,吊顶、墙面、地面、隔断、幕布、窗帘、固定家具、空调机组的风管及各类保温隔音材料均应采用非燃、难燃烧材料.如果采用可燃材料,必须进行阻燃处理,如在材料表面涂刷各种阻燃剂、防火涂料,以达到防火要求。

3.4 电气线路的敷设,电器设备的安装,必须严格执行有关施工安装规程,并应采取防火隔热等措施

通过吊顶、墙壁和地板的电线宜采用钢管或阻燃PVC 管穿管敷设;电线的截面积应适当选大,空调等大容量电器应单独敷设;灯具不能直接安装在可燃构件上,使用塑料灯罩的灯具和安装在门顶内的灯具,灯泡功率不可大于60w;超过60w的白炽灯、碘钨灯、荧光高压贡灯以及荧光灯的镇流器等,不应直接安装在可燃装饰材料上;照明系统中的每一个单相回路,不宜超过16安培,灯具为单相回路时,数量不宜超过25个;动力、照明、电热等设备的高温部位靠近或接触可燃物时,应采用岩棉玻璃等非燃烧材料隔热,其周围应采用散热等措施。

3.5 加强消防安全检查

公安消防部门应加强对公共娱乐场所的日常防火监督检查。切实负起职责,严格执法,确保将各类公共娱乐场所都纳入到消防监督管理的范围。做到经常性检查与定期性检查相结合,突击检查与夜间检查相结合,重点检查与普遍检查相结合。尤其是要将大量存在于城市大街小巷的小录像厅、小游戏厅、小网吧等娱乐场所纳入到管理的范围。因为,这些看上去很“小”的场所,其实隐藏着重重的危机。由于隐蔽,并不招眼,这些小网吧、小游戏厅几十平方米的地方竟能坐满几十人,甚至上百人,一旦发生火灾,群死群伤的惨剧将在所难免。公安消防部门检查的重点是:(1)消防安全制度、灭火应急疏散预案、消防安全操作规程是否完善,防火安全责任制度是否健全并落实;(2)自动消防设施是否运行正常,消防器材和装备是否配置齐全、完好有效;(3)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无阻,是否认真执行、落实值班和巡查制度;(4)重点岗位、工种人员是否持证上岗,对员工的定期消防宣传教育和培训是否正常开展;(5)建筑面积在200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娱乐场所是否列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娱乐场所的物业管理部门和各单位自身也应当组织自查。做到能及时发现火灾隐患,及时整改火灾隐患,确保消防安全。

3.6 加大《消防法》和公安部第61号令的宣传力度,提高公共娱乐场所人员的消防法律意识

加大《消防法》和公安部第61号令的宣传力度,对提高公共娱乐场所经营者和工作人员的消防法律意识,明确自己在消防工作中的责任,自觉维护消防安全,规范自身消防安全行为,积极防范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公安消防部门应当采取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生动直观的形式,把《消防法》和公安部第61号令的宣传覆盖到公共娱乐场所,广泛宣传和普及消防法律法规。通过该类场所人员关注的消防热点问题,对具有典型教育意义的重特大火灾案例、违法违章行为及时进行曝光,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达到教育和警示效果。从而提高公共娱乐场所人员的守法意识。

3.7 加强消防安全管理

公共娱乐场所必须加强电气防火安全管理,及时消除火灾隐患。不得超负荷用电,不得擅自拉接临时电线。严禁带入和存放易燃易爆物。严禁在营业时进行设备检修、电气焊、油漆粉刷等施工、维修作业。在演出、放映场所的观众厅内禁止吸烟和明火照明。公共娱乐场所在营业时,不得超过额定人数。公共娱乐场所应当制定防火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紧急安全疏散方案。在营业时间和营业结束后,应当指定专人进行安全巡视检查。公共娱乐场所应当建立全员防火安全责任制度,全体员工都应当熟知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识,会报火警,会使用灭火器材,会组织人员疏散。新职工上岗前必须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参考文献:

[1]消防技术标准规范汇编(2001年版).中国计划出版社

[2]洪利川、陈祖朝.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工作指南.云南科技出版社,2002.6

[3]王学谦.建筑防火禁忌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7

[4]建筑装修防火设计材料手册.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5

[5]王学谦、唐永国.建筑消防安全必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12

[6]第二届消防科学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消防科学与技术编辑部出版社,2001.5

第12篇

一、养老机构行业的现状

根据20__年__市人口发展报告显示:从全市户籍人口年龄结构来看,人口“老龄化”略有加深,全市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为63万人,比去年增加2.44万。据20__年数字统计,__区共有老年人53657人,占总人口的17.1%,而养老机构主要有民办养老院、老人照顾站等形式,性质基本上属于民办,房子属于政府低价出租。全区共有民办养老院6所、老人照顾站10处。这些在城市城乡结合部的养老院基本未办理消防手续,消防隐患严重。

二、养老机构行业的消防安全隐患

(一)建筑先天患不少。这些养老机构基本上都是利用旧的厂房或旧办公房改造而成,没有经过消防部门审核验收。__区的6家养老院中,就有5家没有办理消防审批手续。此外,还存在防火间距不足、袋形走道过长、楼梯间形式不符合规范要求等先天患。

(二)消防安全意识淡簿。由于养老院属于微利甚至是没有营利的行业,经营管理人员和服务护理员基本上是下岗职工或者农村人员,而且女的居多,对消防知识基本上是一知半解,消防法制观念不强,思想麻痹,缺乏防范意识和安全知识,纪律松弛,一旦发生火灾,起不到扑救初起火灾和帮助老人逃生自救的作用。还有居住老人大多行动不便,安全意识弱化,为了贪图方便,违反用火、用电等消防安全规定的情况时有发生。

(三)火灾隐患突出,诱发火灾因素增多。从检查情况来看,考虑到经济因素,用塑料扣板等可燃装修材料局部装修、乱拉电线,防止老人乱跑,为防止安全意外发生,对安全出口上锁的情况也比较普遍。还有房间使用电炉、热得快等高功率电器也容易诱发火灾事故。

(四)老人床位供不应求,建筑局部违章搭建多。由于老人多,社会公共养老服务跟不上,养老机构为了增加床位局部搭临时建筑,由此带来了防火间距不足,消防设施未及时跟上等消防隐患。

(五)人员密度大,老人行动不便,疏散困难。__区6所敬老院共居住老人约820多人,其中有420人为无法行动的特护老人,而且老建筑大房间都在比较高的楼层,一旦发生火灾,对人员疏散及救援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六)安全投入少,隐患整改困难。由于养老机构是一个微利的行业,稍微增加成本就难以为计,再加上完全按照规范进行整改,经济投入大,而且会影响老人的正常生活。

三、养老机构行业的火灾防范对策

(一)坚持源头把关杜绝先天隐患。虽然现在行政许可法实施以后,行政前置取消了,但社会养老机构申办要经过民政部门备案。消防部门可以把一些基本的消防安全条件和管理要求书面提供给民政部门,从选址上进行把关,杜绝先天患产生。

(二)加强监督检查和督促整改力度。由于养老机构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行业,再加上检查出来后隐患整改难度大,一些基层消防部门和派出所怕隐患查出后整改不了,存在畏难情绪。作为消防监督人员要切实从关爱老人这个弱势群体出发,以解决最大的民生问题的态度,切实加强对社会养老机构的监督检查力度,对一些确实整改不了要及时报当地政府,协调解决。

(三)加大消防宣传教育,提高消防自防自救能力。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应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消防意识和消防安全常识教育,通过张贴消防宣传图片、消防法律法规、举办消防老年文化活动等形式,定期组织进行消防演练,以增强其消防法制观念,提高其消防安全意识和责任心,自觉遵守消防安全规章制度。通过开展互帮互助活动,使管理人员和老年人掌握防火、灭火、逃生的常识。此外,要坚持在老年人入住时进行消防安全教育。

第13篇

一、工作目标

坚持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全面深入排查社会单位(包括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社区、农村火灾隐患,严厉查处消防违法行为,严格落实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提高社会火灾防控能力,有效遏制火灾事故发生,坚决杜绝重特大火灾事故。

二、排查范围

宾馆、饭店、商场、集贸市场、体育场馆、会堂、公共娱乐场所,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和集体宿舍,养老院、福利院,托儿所、幼儿园,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加工车间和员工集体宿舍等人员密集场所,高层、地下建筑,建设工程施工工地,“三合一”、“多合一”场所,易燃易爆危险品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历史文化古城、古镇、古建筑物,电动自行车充电及存放场所,居民住宅底层商业网点。

三、整治重点

1.建筑、场所是否依法通过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备案和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

2.单位、场所是否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是否依法履行职责;是否制定并落实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是否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组织演练;是否开展防火检查、巡查和员工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是否达标。

3.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是否落实“户籍化”管理,是否落实“三项报告备案”制度,是否应用“户籍化”管理系统。

4.单位总平面布置、防火间距、消防车通道以及建筑耐火等级、防火分区、安全疏散等是否符合消防技术标准要求。

5.建筑消防设施设置是否符合消防技术标准要求,是否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并完好有效。

6.人员密集场所室内装修材料、建筑保温材料是否符合消防技术标准,外墙门窗上是否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人员密集场所是否违章搭建彩钢板临时建筑;建设工程施工工地彩钢板搭建的宿舍、办公等临时用房彩钢板的芯材、安全疏散是否符合消防技术标准要求。

7.单位是否依法建立专职消防队或志愿消防队,是否组织开展消防专业技能训练。

第14篇

1.1网络软件自身的问题

计算机网络的各项功能是通过网络软件执行的。然而无论哪种软件在设计和应用中都不是尽善尽美的,都会存在一定的缺陷,网络软件也是如此。网络软件的漏洞和缺陷又恰恰是黑客们进行攻击的首选目标,黑客们会利用网络软件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钻空子,利用这些漏洞对网络进行攻击和破坏,导致网络安全隐患问题。

1.2网络黑客的攻击

黑客是计算机网络面临的最主要威胁,是威胁网络安全的罪魁祸首。黑客是对计算机系统进行人为的操纵,他们是对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非授权访问的一类人群,他们利用计算机网络存在的漏洞和缺陷,潜入网络系统来窃取计算机内部资料,利用非法手段盗取用户的相关信息和系统数据,更有甚者恶意篡改数据,破坏系统硬件设备。常用的攻击手段可以通过访问密码、电子邮或木马攻击方式进行破坏,它扰乱了系统的正常运当前计算网络安全防范技术研究肖仕侨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0DOI:10.3969/j.issn.1001-8972.2013.07.032行,以侵入用户电脑系统、盗窃保密信息、破坏目标系统的数据为目的。破坏方式可以分为非破坏性攻击和破坏性攻击两种,一种是只破坏系统运作而不盗取数据信息;一种是非法潜入用户电脑系统,盗取隐私机密信息。

1.3电脑病毒

电脑病毒是在编制计算机程序时插入了破坏的信息数据或相关程序,影响人们对计算机的正常使用,此电脑病毒可以自己复制相关的计算机代码和指令,未经允许就把自身复制到另一个程序之中,感染该病毒的程序在执行时仍以这种方式把自己复制到另一程序之中,波及范围之大,此过程以计算机设备为载体,利用软件系统相关的漏洞和应用程序进行主动性的攻击与破坏,其传播性、隐蔽性与破坏性特征特别突出。随着程序的开始运行病毒也会随之蔓延甚至扩散。计算机中毒后表现为工作效率降低,严重还会造成网络系统死机或崩溃,使全部或部分文件及数据丢失、损坏,甚至造成计算机主板等硬件设施的毁坏。

1.4恶意代码或插件的影响

最典型的恶意代码或插件是特洛伊木马病毒和蠕虫病毒,特洛伊木马是有预谋的将带有病毒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潜藏在计算机程序中,它可以将自己伪装成合法程序,用户会把这个表面看起来合法的程序装入计算机内存中,这些不合法的恶意代码就开始肆意破坏,它可以获取击键口令或者删除相关数据。它具有自发的隐藏性和巨大的危害性,可利用潜藏的恶意程序进行违法行为,它很有可能不会在电脑上直接产生危害,但是会控制一些数据和程序的运行。

2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范措施

2.1培养专业的计算机人才

计算机的安全管理机制是保证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关键因素,通过培养专业的网络管理人才,并通过他们的共同努力,可以将不安全的潜在因素降到最低。加强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安全规范化管理力度和完善计算机安全管理系统,再加上合理的安全技术建设,强化用户和管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可以有效阻止恶意行为,减少恶意破坏。要加大对全面型计算机管理人才的培养,以更加专业的技术抵抗黑客们的恶意行为。

2.2加强防火墙的功能建设

网络防火墙就是一个位于计算机和它所连接的网络之间的软件系统。该计算机包含的所有网络通信都会经过此防火墙。防火墙对流经它的所有网络通信进行扫描,可以过滤筛选掉一些攻击性的程序,以免使其破坏目标计算机上的数据或文件。防火墙还可以自动关闭不使用的端口,还能禁止特定端口的流出通信,封锁特洛伊木马。它还可以禁止来自特殊站点的访问,从而有效的阻拦来自不明入侵者的所有通信消息。

2.3防止恶意程序盗取用户的IP地址

一些恶意程序会获得用户的IP地址,进而进行不法行为,我们可以利用路由器来捆绑MAC与IP地址,某个IP地址通过路由器访问网络的过程中,路由器就需要对发出的IP地址广播包的工作站中的MAC是否与路由器上的MAC的地址相一致来判断IP地址是否被盗,利用这种科学的检测方法,若结果一致就表明没有出现异常现象,相反,结果不一致就说明有恶意行为,对其拒绝访问接入。并及时将出现的IP广播包内容的警告信息返回到计算机工作站,进而防止出现IP盗用的现象。

2.4计算机中安装必要的安全软件

一些安全软件如360安全卫士、杀毒软件、防火墙等都是极好的阻止恶意行为的程序,将计算机加了一层防护膜,使恶意程序不容易得逞,可以有效地阻隔黑客们的进攻,虽然防护软件还不够完善,但是与无安全保障的系统来说,这将大大保证了计算机的系统安全和用户的安全使用。

2.5定期对电脑进行安全扫描和漏洞修复功能

网络系统本身的漏洞再加上操作中产生的默认程序及缓存的变化,使电脑出现安全问题,使攻击者或黑客有空子钻,只要发送超过缓存所能处理的长度的指令,计算机系统就会受到威胁。因此要使用值得信赖的安全软件进行漏洞的扫描,修复补丁,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就会把恶意威胁降到最低,可以对网路安全起到防护作用,确保用户计算机网络的安全。

2.6采取加密访问设置

第15篇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大力宣传,营造氛围,提高意识,确保教育系统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发生重大汛情时,防汛领导小组启动应急处置预案,各小组认真开展工作。成立学校防汛防洪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校长室。

1、领导小组:

组长:(负责全面指挥及随时与上级救援部门保持联系。)

副组长:(负责学校具体安全工作)

(负责学校教学方面安全工作)

(负责学校安全工作宣传教育)

成员:和各班班主任。

职责:下达启动处置防汛应急预案命令。依据上级批示和现场情况,适时决策、指令,组织指挥处置行动。组织调集人员、物资及交通工具,指挥现场处置工作。向市委、市政府、上级教育部门报告事件的情况,必要时向有关部门发出通报或协处请求。同时负责与有关乡镇卫生、防疫、公安、交通、水利等部门协调工作,检查监督突发事件的调查及善后处理工作。

2、办公室主任:

成员:

职责:负责组织协调工作。

3、预警信息组:

组长:

成员:

职责:收集整理各类信息资料,分析研究,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确保信息渠道畅通,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报。随时掌握系统的防汛安全情况处置应急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收集文字图象相关资料,经领导小组审定后,向外通报事件的有关信息。

4、现场处置组:

组长:

成员:

职责:深入现场,做好有关救援、抢救、解释、宣传、调解、劝导等工作,及时调查收集洪灾事件的起因、现状、发展趋势等信息,并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进行现场处置,采取必要措施,把损失降到最低,迅速控制事态蔓延;根据现场情况,组织人员对危及公共安全的物品要登记收缴,做好妥善处理;根据事故情况做好复课准备工作。

5、安全保卫组:

组长:

组员:

职责:负责事故现场的维护管理警戒工作,阻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需要采集证据的进行文字和图像收集;疏散人员,疏通车辆,维护处置现场秩序;按上级批示,根据现场情况,配合公安及其它相关部门,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态扩大。

6、后勤保障组:

组长:

成员:

职责:安排适当的处置场所;负责事故处理期间车辆调配;调集处置现场所需人员的调集和工具、设备、物资的供应;解决相关人员食宿;协助做好伤员的救护工作。

7、机动预备组:

组长由救援领导小组依据情况临时指定,机动预备组集合所预备人员待命,由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调动,随时准备提供援助。

三、应急疏散流程:

1、汛情发生后,通讯宣传组及时将汛情报予防汛总指挥,并随时注意汛情及水位变化,以便领导小组做出准确判断。

2、应急疏散组分楼层、班级组织各班师生撤到三楼,三楼班级暂时不动,一楼、二楼北侧班级撤到三楼乒乓球室,顺序是先一楼后二楼

3、各班级在接到撤离指示后,及时召集齐班主任和保育员,组织幼儿穿好衣物在应急疏散组成员的带领下,撤离到指定位置等待救援。

4、财物抢救组成员在接到撤离指示后,在汛情及水位允许情况下从一楼到三楼尽力将可移动较贵重,怕水浸财物转移到三楼音乐室,以待救援。

物资保障组成员在汛情发生后,要及时各处搜集羊角球、门板等浮力较大的物品搬运到三楼以备水位到达三楼时逃生时使用,然后要随时准备为幼儿安排保暖和饮食用品,以备有可能长时间等待水位下降或救援人员的到来。

四、防汛防洪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做好日常防汛防洪工作的宣传和情报传达。

2、贯彻执行学校制定的预案。

3、组织指挥做好防汛防洪和抗台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4、及时做好信息上报、后勤保障、灾后自救以及恢复教育教学秩序的工作,严防灾后发后的疫情。

5、了解上级有关防汛信息和任务。

五、防汛防洪措施

(一)日常工作

1、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要准备的防汛防洪的必要工具和物资,要密切注意气象部门的汛情通告。

2、加强对全校师生防汛防洪知识的宣传,通过出校刊、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把防汛防洪的基本知识宣传到每位师生,提高全校师生防范灾害能力。

3、要加强检查和防范工作,要经常保持校园道路、排水设施畅通,对校园内容易淹的地方,要逐步检查,确保地下水道疏通。对全校的树木进行固定,要对本校的校舍墙体、屋面、门窗、电线,以及围墙、宣传栏等进行定期安全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上和隐患,要及时整改。要坚决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对学校的建筑工地要进行科学安全防范,减少损失。

4、要加强对学校的图书、电教、仪器设备的防护工作,对图书室、电脑房、实验室要进行严格管理,要特别注意化学药品的安全存放,切实做好防水防潮工作。

(二)当接到重大汛情预告时

1、学校防汛防洪领导小组根据上级有关精神和本校的实际,及时发出防御通知,领导小组成员全部进入临战状态,校长坐镇指挥并部署全校的防汛防灾工作,采取24小时的值班工作,及时将有关信息上传。

2、我校立即行动起来,主要负责人坚守岗位,检查落实防洪预案的各项准备工作。

3、学校要组织抢险小组待命,对易受洪涝、雨水侵蚀的设备、图书等要做好转移的准备。要重新检查学校校舍门窗关闭情况、化学物品保管情况和学校用电情况,发现异常,马上整改,坚决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4、切实加强预防管理,严防学校重大灾情发生。若确实因人力不可抗拒发生重大事故,负责人及现场人员应积极采取有效的自救措施,同时要马上报告区教育局、乡政府及有关部门,以进行全方位的救援,把损失降到最低。

(三)救灾报灾

1、要密切注意灾情动向,灾情解除后,应及时向区教育局、乡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灾情损失情况。

2、抓紧组织人员对灾后校园进行大扫除,对被淹的校园,及时请乡防疫部门进行防疫消毒处理。对受损较严重的校舍门窗、屋面,以及围墙、宣传栏、自行车棚等,应及时提出整改方案上报,并抓紧落实维修工作,尽快恢复教学工作。

3、及时向全校师生了解师生家庭的受灾情况,开展多种积极有效的措施,对受灾师生家庭进行适当慰问和救助,确保不使一名因家庭受灾而失学。

4、抗灾救灾后,学校应及时进行总结、分析,查清灾情损失的原因,吸取教训,修订预案,并为下次防汛防洪工作做好各项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