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范文

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

第1篇

1 以人为本合理分层

学生受到“先天的遗传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形成了千差万别的差异。学习方式、接受知识等都各自不同。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就必须把他们以分层方式区分开来,根据他们各自的学习基础,心理素质。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以及交际能力,并结合教材的要求把他们分成若干组、若干层面分别上课,分别指导,以促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我们一般采用以下方式进行分层教学。①按学生现有掌握的基础知识情况;②按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是按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等。每个学生在不同的课例中,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情况是不可能一致的,还有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他们的综合素质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正如恩格斯所说的:“世界不是变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始终注意这些变化,及时地进行调整。这里必须着重说明的一点,就是在分层教学中,为了课堂教学的方便,简单地把学生分成一、二、三层,而忽视了每个学生的差异,忽视了层次中又有多种层面的存在,这种分层教学势必无法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只能是“换汤不换药”还是老一套。我们必须要提高对分层教育、教学的认识,把它作为一种理念,并落实到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才能使每个层次,每个层面的学生都能得到较大的提高。

2 因材施教分层备课

教师要在课堂分层教学中,驾驭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就是课前必须分层备课。教者除了要把握好“教材”还要把握好“人才”,即要对本班的第一个学生有深入的了解,采取什么教学手段,如何应对和处理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并如何加以引导,这都需要教师精心准备。那么,在备课时,首先教师要转变角色,要处处为学生着想,要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习基础;要最大限度地设置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真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整个教学的过程之中,还要备好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学得生动愉快。这对教师上好一堂课是十分重要的。要彻底废除设置“线路”,给学生”的备课方式。有一次,我看到一位老师的教。他可谓颇费一番苦心,教案写得“十分详细”其是教学过程写得更入微――“一行师问,一行生答”老师如何问,学生如何答都一字不漏地在教案里。看完这位老师的教案,我不禁为位老师的“苦心”深感叹息!心想这样满堂问,底能问出学生什么来呢?再想,这位老师面着那么多的学生,他又如何知道学生对他提的问题会做出这样的回答呢?这个班级的学会有一个按照他的答案回答吗?我想这样的案再也不能再存在下去了。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学生,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有他自己的看法,不管他们如何想象,我们都要认真地去面对,让他们充分地表现,即使他们说错也要耐心地把他们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因此,备课一定要充分考虑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切忌扼杀或抑制学生创造性。

3 分层教学多层互动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让每一个生在每一堂课里都能发挥作用,真正成为学的主人,在学习中学会学习,是最为重要的。它们面对的每个学生都存在着差异,这是绝大数老师所认可的,对他们实行分层教学也是大家认为比较合适的。每一堂课的教学过程都是在多种教学方法灵活、综合运用的过程中完的。要使一堂课获得成功,不管使用什么方法,都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主体地位得到落实层次。而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就不可能不分层次、层面进行教学。在分层教学中还要注意层次互动、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共同提高。例如在朗读方面,先请阅读能力较差的同学朗读,上同学们进行评议,再请具有一定阅读能力的同学朗读,还可以请同学边朗读边表演。如教:学《三个儿子》同学们阅读后,对课文中老爷爷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在讨论时同学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看法,有的说:“老爷爷可能眼花了。”有的说:“老爷爷可能是视线被某个妈妈挡住了。”还有的说:“老爷爷是不是说瞎话呢?”在讨论老爷爷究竟看到了哪个孩子,他那句话的含义是什么时,同学们也提出了许多看法。充分流露出不同层面的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不同理解。但经过热烈的讨论,不同层面学生的交融与撞击,最终达成了共识。这样在课堂上多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各抒己见,既能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终达到共享自己的成果的目的。另外,课堂作业的安排也要分层次设置。总的原则是少而精,难易适度,要富有选择性,适合不同层面同学的需要。

总而言之,在课堂教学中对不同层次的学三要有多层的教学目标,并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使教学目标都能逐一得到落实。

4 因人而异分层评价

第2篇

要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必须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合理分配教学时间,掌握好教学节奏。Z文课堂效率的提高必须要遵循学生学习的规律,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在学习实践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累经验形成技能,从而使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刚开始上课,我们要围绕教学重点及时进行“搭桥铺路”,利用趣味故事、图片欣赏、做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授《日月潭》这课时,教师一开始播放日月潭的美景图片,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引到了美丽的日月潭,学生在这样美的心境下进入课堂,有了这个美的情境,学生就能在学习中愉快的畅游了。又如在教授《赠汪伦》时,教师精心而巧妙地设计了一个故事:同学们,唐代有位大诗人叫李白,很有名气。有一年,安徽泾县有个农民叫汪伦,想请李白到他家去做客,又怕请不来,就写了封信给他。信里说他们那个穷寨子有“十里桃花”观赏,其实,什么“十里桃花”呀,只是有一个方圆十里的桃花潭;又说那里有“万家酒店”可饮酒叙谈,其实只有一家,不过老板是姓万,是万老板家开的。后来李白来了,当他知道汪伦同他开了个玩笑以后,他究竟生气没有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李白为汪伦写的这首古诗《赠汪伦》同学们就知道了。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与教材有关的趣味素材,并巧妙地把它编成故事,作为教学新课的铺垫,为课文的学习打下一个轻松活泼的局面。

二、明确目标,自主探索

目标明确,有的放矢,就可以使教学少走弯路,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因此,在学习新课前,教师要明确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进行探索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精心设计自学提纲,把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点用几个巧妙的问题贯穿起来,让学生带着问题,感知课文,体味情感,设计问题要少而精,既要能统领全文的学习,又要容易突破重难点。例如在教授《小鹿的玫瑰花》这课时,教师出示问题:1.为什么鹿弟弟说这玫瑰白栽了?2.为什么最后鹿弟弟又说玫瑰花没有白栽?二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重视整体感知,把握教材,让学生在不同形式的朗读中体味、感悟文本。例如在教授《浅水洼里的小鱼》时,教师在教学第二自然段小男孩捡鱼这个情景时,让学生找出这些句子中描写小男孩捡鱼动作的三个词语:“走的很慢”“不停”“用力扔”,指导学生自由读,带着动作读,比赛读等多种形式,在朗读中走进小男孩纯洁的心灵,树立保护动物、珍爱生命的意识。

三、展示交流,检查学习效果

展示交流是有效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学生探究的好坏只有通过交流才能表现出来,通过交流,学生才能看到自身的不足,从而激发较强的探究欲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习做出评价,对学生的优点进行鼓励,不足的地方进行指导。在展示交流环节中,既要使学生全员参与,又要使他们获得的知识最大化。教师应该侧重于把“展示交流”的重点放在小组内展示这一环节中,这样班内几个同时进行,给所有学生展示机会,既使学困生有了释疑解惑的机会,又使学优生有了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完成了“惑”与“学”的交流,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四、结合实际,拓展升华

第3篇

“情景・过程・分析・反思・运用”教学模式

情景呈现 ― 过程经历 ― 思路分析 ― 总结反思 ― 运用拓展

(感悟策略)―(理解策略)―(形成策略)―(优化策略)―(提升策略)

一、 情景呈现,信息处理――感悟策略

问题情境呈现信息的方式是多样的,有以主题情境图的形式呈现的,也有以文字形式呈现的,更多的是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的;问题的呈现方式有直接提出问题的,有用对话出示的,还有请学生自己提出数学问题的。由于呈现方式的变化,学生思维活动的起点明显提前,需要学生有较强的信息解读能力。于是,如何将杂乱的信息进行有条理地整理?如何根据所要解决的问题去寻找相关信息?就成为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要让学生形成并掌握这一策略,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所创设的问题情境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寻求这一策略的要求。

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列表”的策略。课始,教师出示信息比较复杂的“四年级部分学生订阅报刊的情况”,让学生比较哪份报纸最受学生欢迎。这一问题的呈现,让学生产生了寻找解题策略的需要,培养了策略意识。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初步体会运用列表的策略整理信息的优势所在,又顺势不留痕迹地为后面的教学做了良好的铺垫。接着呈现例题中小朋友的对话,启发学生思考:面对这些信息,你打算怎样做?启发学生利用表格理出解题思路。教师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并结合学生整理信息的实际情况展示列表的过程和方法,由学生通过情境图选择相关的信息,到学生体验信息的对应,使学生轻松地掌握列表整理这一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 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理解策略

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关注,意味着对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思维参与的关注。只有思维参与,才能使策略的形成过程内化到学生的头脑中。数学学习需要将缄默的内在体验表达出来,将内在的思维活动、情感暴露出来。实验、操作、画图、列表、游戏等活动都是学生理解策略、体验策略、内化策略的好方法。我们应该允许、鼓励学生选用适合自己的不同方式来表达对策略的理解。要充分创造条件让学生“做策略”,以达到对策略的充分体验和准确概括。

三、 表述解决问题的思路,增强思考的条理性―形成策略

表述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展示思维过程的重要方式,能促进学生的思维从直观感知上升到数学理解,加深学生对策略的理解和掌握,从而促进学生形成稳定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师应鼓励学生表述解决问题的思路,特别是能用多种方法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表述解题思路的时机和形式,可以根据问题情境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既可以在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时进行,也可以先让学生尝试列式计算后进行。不同的年段也应该有不同的要求。

四、 回顾问题解决的过程,反思策略的有效性―优化策略

回顾与反思是对所经历的事情进行理性的思考,这一过程也是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筛选从而优化策略形成的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反思自己所使用的策略,促进学生形成稳定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采用的策略可能有优劣之分,但思考过程并没有好坏之别,都能反映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所作的努力。因此,教师应给学生阐明和讨论策略的机会,让学生在交流、倾听中比较并优化策略。为了深化学生对策略的认识,教师可在学生采用一定的策略解决问题后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自己所采用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有什么特点,适用哪些情况?还可采用什么策略解决问题?不同策略之间有无本质联系?学生不断地经历这样的思考,就能对策略的本质和价值有更深入的认识,就能得心应手地应用策略解决问题。

五、 合理调整学习内容,注重知识的运用拓展―提升策略

教师在用教材教时,不能仅抓住浮于教材表面的结论和方法来就题讲题,而是要对教材多一些理性思考,理解编者的用意,把教材蕴含的思想凸显出来,把教材改造成能让学生充分感受的、对有效解决问题策略的探索有价值的素材,从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4篇

一、简明的教学目标

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要确定简明的教学目标必须准确把握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学科教学的特点和基本教学任务,讲究一课一得、一练一得,循序渐进,切忌面面俱到。有些教师制定教学目标严重程式化、虚化,结果导致课堂教学繁琐、拖沓甚至混乱。

二、简洁的教学语言

教学语言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当前有些教师设计教学语言,大量堆砌华丽辞藻,听起来如诗一般(公开课尤甚),不可谓不美,可是学生都能听明白吗?听不明白的语言,何来感染力?更有甚者干脆直接“拿来”,依名师课例画瓢,结果大多是不能如愿,甚至失败。 究其原因,正如于永正老师所言:“学我者生,像我者死。”

教学语言的魅力,一在“干净”,教师要认清自己的身份,是“引路人”不是“主讲师”,对学生要多一些宽容、耐心、信心,给学生多一些思考、发言的机会,少一些主观分析讲解,努力做到不该讲的不讲,该讲的精讲;二在明白无误,通俗易懂,适合学生,贴近学生的生活;三在有情,语言有感情,字词有冷暖,关键是师者要饱含深情。

三、简约的教学内容

当前的语文教学,内容泛化现象较为严重:有些语文课负担太重,承载非语文学科的任务太多;有些语文教师教学时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一处不讲不塌实,讲不清楚不塌实,惟恐遗漏和夹生。凡此种种都导致语文教学泛泛而教。笔者认为,语文教学的内容应简约有致,要注意以下几点:

1.坚持语文的“姓”。应围绕语文教学目标将非语文的任务分解、分流,让语文课真正学语习文,免得“种别人田,荒自己园”。

2.把握语文教学的“度”。“文至白则无趣。”五柳先生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给我们的语文教学的启示是:语文应讲究意趣,讲究“妙不可言”的感觉,而这种意趣、感觉的获得依赖于学生潜心读书后的神会,是不可言传的。如果我们硬要把文本讲得清楚明了,那么将失去文本的意趣且无形中增加大量的教学内容。“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语文教师可以尝试简约教学内容,实现“无为而教”。

3.抓准语文教学的“点”。而今教材中的课文正变得越来越长,教师不能什么内容都讲,要抓住教学的切入点。语文教学的“点”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中枢,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抓手。如王崧舟老师执教《荷花》时就抓住“冒”字展开分析,执教《二泉映月》时抓“坎坷”二字进行拓展。至于“点”以外的内容,学生读了能明白的,就让学生在读中品味。教师要学会有所为有所不为,“提领而顿”,自然“百毛皆顺”。

四、简便的教学手段

不可否认,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的确对语文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有些语文课,由于“滥用”多媒体技术,弱化了教师的作用,削弱了“语文味”。而今,有些教师的认识错位,以为现在的课堂如果没有“电”,没有表演、采访、招聘、竞赛等形式就是“老土”,就不是新课程;有些教师钻研教材不深入,设计教学的技巧功夫不够,只好“戏不够,电来凑;戏不够,资料凑”。

汉语言具有直觉性、感知性、整体性、模糊性、想象性、延展性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只有反复诵读文本,才能积淀语感,发展思维,这是任何高科技的教学手段都替代不了的。如果语文课上教师能够点拨引领学生潜心读书,让学生沉浸于文本意境中,也同样能使学生产生奇特的体验。

让我们铭记:最好的教具是 “书”,最好的教学手段是“读书”,最基本的教学手段是“听、说、读、写”。其他辅助手段,有用则用,但不要“为用而用”。

五、简化的教学环节

第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先导教学模式;实施策略

综观现代语文教学的发展,重心已从语言的内部结构(语音、词汇、语法等)转向了语言的功能,即语言和外部环境的关系,“语用学”成为语文研究的热点。在叶圣陶先生等人看来,学习语言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学会如何适应在不同语境下言语的恰当表达和正确理解。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实现语言学习与实际语境的有效连接应该成为语文教学与研究的重点。

一、“作文先导式”教学的基本理念表述

所谓“作文先导式”教学,是以“作文”或“说文”为教学载体,以表达与交流为操作平台,以整体性和综合性为价值取向,以学生的兴趣需求为教学逻辑起点,以学生的自主体验为语文学习的认知基础,构筑一种全新的语文教学模式,切实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作文先导式”教学,不是作文教学的改革,而是语文教学的整体改革。

二、“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基本模式与变式

“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从落实三大基本要素(活动体验、表达与交流、阅读与升华)入手,将突破点放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实验教师根据作文教学的实际需要与进度,灵活安排或穿插拼音教学、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作文常识教学以及相应的思维训练(包括想象力、观察力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创新能力,在实验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作文先导式”教学的基本模式。

1.“作文先导式”教学的基本模式。

“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建构有两个认识前提。一是以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为教学的中心,将“学”(自主学习)的需求置于教学的核心地位,将语文的教学过程理解为学生语文学习“需求”的培育过程;二是摒弃小学语文教学“学科化”的传统倾向,打破现有的“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三板块教学体制,努力在“返璞归真”价值取向下实现小学低段语文教学的活动性和综合性,以此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2.“作文先导式”教学的几种变式。

(1)“表达交流型”教学模式。“表达交流型”教学模式在“作文先导式”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兴趣需求始终是教学的逻辑主线。在此基础之上,建构模式的变数就在于随机介入的识字教学、拼音教学、师生评议、范文学习、拓展阅读各子要素的组合方式,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要求,达成不同的组合方式。

(2)“阅读拓展型”教学模式。鉴于现有语文教学中拼音、识字、阅读、写作板块割裂造成的语文教学质量低下的现象,我们对“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探索,最初是从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表达欲开始的,让学生的表达与交流能够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在此基础上来实现语文教学内容的整合,以此来达至提升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在“表达交流型”教学模式取得初步的成果之后,我们开始关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来拓展学生的课内外阅读,增进学生的语言积累,因此有了对“阅读拓展型”教学模式的建构。我们也希望通过对“阅读拓展型”教学模式的探索,能够带动学生的课外阅读,以达至自主学习的目的。

三、“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教学实施策略

传统的语文教学基于“学科”要求,着力于揭示语文的知识逻辑体系。自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国语文界提出加强`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口号后,就把字、词、句、篇、语、修、逻、文作为语文这门“学科”的基本结构和教学内容,故又称语文教学的“八字宪法”。

1.生成:“作文先导式”教学策略之一。

我们认为,将语文理解为一门“学科”并且按学科的要求建构所谓的语文知识体系,这是认识误导,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语文教学“课时最多、成效最差”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首先将语文教学过程理解为学生语文能力的自然形成过程,是一种由内而外、由隐而显的生成过程,而不是一种知识的传授与灌输过程。

2.整合:“作文先导式”教学策略之二。

传统小学语文教学将教学内容分成四大块,即拼音教学、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这种分类,也是小学语文教学“学科化”带来的弊病之一,因为这种分类是在“学科知识”的名义下将原本是整体的语文学习过程人为地加以肢解。根据结构决定功能的原理,这种“分析式”教学框架大大地影响了语文教学应有的效率。

3.潜移:“作文先导式”教学策略之三。

人文性是语文最重要的本质属性。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语文一直被视为一种工具。应该看到,工具论的语文本质观对传统语文教学产生了十分严重的负面影响,因为它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语文的形式,引向语文的效用,而极大地疏忽了语文所固有的人文陶冶作用。对此,有人批评道:小学语文“传统的主题先行的教学模式,客观上要求课文解读的整齐划一,从字、词、句,到段,再到篇,都追求某种规范的、符合某种权威的解释方式。

4.评议:“作文先导式”教学策略之四。

作为强化语文教学人文性的一种逻辑的结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突显了“评议”环节。

“作文先导式”教学改革直接将“评议”融入教学过程,将这种导向权交还学生本人,体现教学的民主性,使学生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能真正成为一个认识与实践的主体。鼓励学生在语文实践中的参与意识、自主意识、合作意识,并将学生之间的合作型评议而不是教师的评议作为学生语文学习升华的一个重要手段,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意识,而教师则成为一个引导者和点拨者。

参考文献:

[1]冯起德.现行语文教学大纲若干说法再推敲[J].语文学习,1994(7).

第6篇

一、加强小学语文教育,发挥语文教学德育功能的必要性

1.是实现小学德育目标、促进小学德育工作开展的需要。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中指出,小学阶段的德育目标是:帮助小学生初步培养起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树立基本的是非观念、法律意识和集体意识;初步养成孝敬父母、团结同学,讲究卫生、勤俭节约、遵守纪律、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逐步培养起良好的意志品格和乐观向上的性格。小学阶段德育目标,无论是“五爱”情感、“三种”意识、“五种”良好习惯,还是良好的意志品格以及乐观向上的性格,有许多方面与语文教学的要求和目标相一致、相符合,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体现。所以,在进行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根据小学德育教育的目标要求,有针对性地对语文教学的一些内容进行强化,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道德水平,从而能够更好地实现小学德育目标。

2.是完善小学德育内容、充实小学德育手段的需要。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中指出,小学阶段的德育内容是:开展热爱学习、立志成才教育,开展孝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教育,开展做人做事基本道理和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开展热爱劳动和爱护环境教育,开展尊重国旗、国徽,热爱祖国文化的爱祖国教育,开展社会生活基本常识和安全教育。从小学阶段德育的内容来看,教育部确定的六方面内容,是对小学阶段德育的宏观规定,需要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细化,使之具有可操作性。而这些内容,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都或多或少有所体现,并且具体化、直观化。同时,教材中还有一部分内容,虽不属于小学阶段德育内容的范畴,但可以对小学生的德育起到强化作用。因此,加强小学语文教育,有助于完善小学德育内容。另外,通过小学语文教学实现对小学生的道德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小学德育手段,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加强小学语文教育有助于充实小学德育手段。

3.是解决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在学生德育中作用发挥不够的需要。小学语文教学对小学生的德育具有重要作用,一些小学也已有了认识,并且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总体来看,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在学生德育中作用发挥仍然不够,主要表现在:一是受应试教育影响,一些小学不重视德育,也就难以意识到小学语文教学德育的重要意义;二是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上停留在单纯传授知识的层面,对教材的德育内涵挖掘不深、不透、不够;三是有的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功底不够扎实,上课方式、教学方法比较简单。这都影响到小学语文教学在学生德育中作用的发挥。

二、加强小学语文教育,发挥小学语文教学德育功能的措施

1.充分利用语文教材,挖掘教材的德育内涵。小学语文教学与小学阶段德育目标和内容的契合性,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需要充分挖掘教材的德育内涵。这就要求,首先,学校要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和利用语文教学强化对学生德育的重要意义,并且通过会议等各种手段,使教师甚至其他教职工也认识到这一点,从而在思想上能够重视利用语文教材加强对小学生的德育,奠定下挖掘语文教材德育内涵的思想基础。其次,小学语文教师在上课前一定要吃透小学语文教材,对教材能够有一个全面的、深层次的把握,做到不止看到小学语文教材表面与知识化的内容,还要能够根据小学阶段德育的目标和内容,看到小学语文教材潜在的德育的涵,并在教学中能够体现出来。这是小学语文教学德育功能得以发挥的前提。

第7篇

【关键词】 高三语文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1-0024-01

1 高三语文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的成绩现状

语文教学的成绩与其他学科、同年级同班相比,平均分不如其他学科高。语文教师在学生评课中的满意率也不如其他学科高。就学生个人来看,成绩提高不明显。中等生是老师用心给予帮扶的对象。语文教师对这部分人的成绩提高没有把握,甚至会出现越帮越差的现象。社会各界对中学语文教学评价不高。我们语文老师比其他任何学科的老师都辛苦,既要完成比其他学科厚的多的课本的教学任务,还要加班加点地批改作文,搬过了一座山又一座山,结果换来的是学生、领导、社会的不满意,甚至指责。

1.2 教材与考题的不一致

我们的语文教参只说结果不讲其中的道理:主题思想怎样总结出来的?为什么层次结构那样划分?它不管。高考要考的重要词句的含义怎样解释?重要信息怎样提炼?这些思维规律它也不给指出来。有些内容老师还不理解其所以然,就让学生记录下来,反正“我”都教给你了,书上就这么说的。这样的结果,只能是占用大量时间做了与考试题目的要求不一致的工作,所以劳而无功。这也是造成语文教学成绩不理想的历史性原因。

1.3 教学过程(环节)中存在不科学因素

“理解”是讲课的一个目的。不通过你讲解,学生照样能理解,那么”讲”是不科学的。怎样让学生理解?如果通过你的讲解尤其是在他没有什么体验、感悟的情况下通过你的讲解达到理解,那就不科学。语文“理解”了的结果往往需要记忆。而你讲后才刚刚理解,但是他记忆不住,也不科学。让学生多读,结果越读越没劲,因为没有效果。还如,作文批语,语言简练流畅、结构严谨、内容丰富、立意深刻等等正确而空洞的套话,老师批与不批,学生看与不看都对写作水平没有影响。

1.4 增加负荷是错误之举

高三,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而言,都是非常时期。于是乎,加大训练量,星期天不让休息,以考促学――意图很好,出发点不错。其实这种给师生加负的举措,既无科学性,又无操作价值,因此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

事实告诉我们:首先,语文学习成绩与考试频率、难度之间不存在正相关关系,因为学科特点决定了语文的教学,与理科有天壤之别,要求教师注目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懂、悟、联、用――即明白原理、理解体验、联系联想、迁移运用,学生的“懂”“悟”既不是教师可以代劳的,也不是通过考试就能办到的。据此可见,当前高三语文教学最大的弊端在于教师将教学的重心误投于频繁的无休止的也将是无益的考查考试上了。其次,师生在频繁的考查考试中,只得穷于应付,疲于奔命,由于学生缺乏必要的消化吸收和积极准备,因此效益很差,必会缺乏成就感,令人身心疲惫,也让人悲观失望。这恰恰表明:那种津津乐道于并孜孜不倦于考试万能的做法,已经走进了死胡同。

2 解决高三语文教学工作的问题的对策

2.1 开学前的准备工作

1)认识高三语文教学的性质和作用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三的教学直面高考,教学的功利性加大。应试时的心态和考场的技巧在成绩中所占的比重增强。这些特殊性必然体现在教学中。另一方面,对于整个小学和中学语文教学来说,高三语文是最后一环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前面十来年的语文学习决定了高三语文教学的基础,高三语文教学能够取得多大的成就是早已奠定的了,高三语文教学只是把预期的可能转化为现实。

2)认真研究新课标和《考试大纲》以及历年高考真题

以《新课标》的指导思想为前提,研究《考试大纲》对考点的说明和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然后逐一对照、条分缕析,以便把握各种题型的命题特点、规律和走向以及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操作要领。对于考试对象进行细致深入的把握,做到胸有成竹,就能帮助我们确定教学的重点。同时,要善于利用网络,网络庞大的资源优势、先进的交互技术、多样的表现方式等都有利于提高高三语文教学的效率。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有关高考的最新说明以及相关例题,及时地把这些资料整理、反馈给学生。

2.2 开学后的教学指导

1)认识语文学习重在积累

首先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语文学科,了解语文成绩的渐进性。在语文教学中,使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的艰苦性、积累性、长期性,从而培养学生坚韧的学习精神,是一项重要的任务。语文学科本身就是一个注重积累的学科,我们不可能指望它在短时间内就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它也需要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2)认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基本情况

我们要有对教学对象的全面了解和把握,越详细越深入越好。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他们的学习现状和心理,为他们建立一个数据库,并根据了解的不断深入随时进行更新。这要求我们做大量细致而烦琐的工作,平时跟学生多沟通交流,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加深对他们的了解,争取做到因材施教。

3)指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高三的语文复习一般要经过三个环节,一个是听老师讲,一个是做题,一个是想。 “想”是领会高考题目的一般思路和能力的要求,了解解题的关键在于什么,在解题思路和解题实践中间搭一条桥梁,寻找解题规律,尽量缩小两者之间的差距。三个环节中,“想”是核心的环节。要真正改善和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就应精于讲述,即对知识不是进行面面俱到的简单“回锅”,而是富有针对性的、具有启发性的、含有前瞻意义的“指导”。

4)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要求学生有自己的学习计划并敦促严格执行

在语文学习中,不少学生往往表现出一定的依赖性,具体表现在,上课不是努力思考,而是等待教师分析讲课材料,公布答案。作业拖拉,总是不能按时完成。考前不认真复习。这些是缺乏独立性品质的突出表现。 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基本条件;对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指导、管理。

第8篇

在小学阶段切实打好语文基础、提高语文素质,将对各类人才的成长,从基本素质上打好基础。

为此,在语文教学中——

一、明确认识学科性质

小学语文具有语言和思维的辩证统一关系,不但具有工具性、思想性、知识性的特点,而且带有基础性、社会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正确、全面地理解和把握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是教好这门学科的基本前提。教好这门学科,不但对于学生学好各门学科十分必要,而且对于将来从事工作和继续学习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加强语文能力培养

语文教学的本质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语文素质的行为特征是语文能力。一个人的语文素质如何,可以通过听、说、读、写综合地表达出来。他的思想认识,他的知识水平,他的审美倾向,他的人品学问,他的应变能力,都可以在语言交际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然而,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又是与他所掌握的语言材料——词汇、句式的获取情况、语言技巧、知识素养、认识事物等有关。

因此,语文教学要把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认识能力上。能力是不能灌输的,而要靠训练才能培养出来。所以,语文课应加强语言文字训练,使学生从语言表达的内容中学到知识,受到启发教育和情感陶冶。要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加语文实践活动,在大量的听、说、读、写活动中获得锻炼提高,形成听、说、读、写的能力。袁微子同志讲:“语文教学的实质是语文基本功训练。”

以语言文字训练为主线的课堂教学结构的基本特征是:

(1)有明确的训练目标。

(2)精心设计训练内容。

(3)训练中重视方法指导,并体现训练的层次性(分层递进,逐步深入)、训练的反复性(多种形式,反复训练)、训练的广泛性(全体参与,全程参与),使之由不懂到懂、由不会到会,进而由学会到会学。

(4)训练要有严格的规范,重视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5)激发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精神优势。

三、实行开放性的教学

我省曲靖市小学教学研究会从1984年开始进行“着眼能力、三个‘沟通’、训练为主的开放性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实验。实验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指导下,以“整体理论”(包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主体教育思想”(学生主体地位)及“和谐教育理论”(确信学生的学习潜力,充分尊重学生人格,重视心理美学效应及和谐教育目标,促进全面发展)为教育思想的三根支柱,以“提高学生语文素质,为时代育人”为宗旨,着眼于人的教育塑造,着眼于人的能力培养,着眼于人的个性发展。 转贴于 开放性小语教学有自己明显的特征:

第一个特征是语文教学从封闭的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实行“三沟通”的原则。

即课堂教学与课外读写活动沟通,课内打好基础,课外求发展;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沟通;语文教学与火热的社会生活沟通。“三沟通”的实质是强调在交际应用中学习语文,是提高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有利于展示学生特长、发展学生个性。

第二个特征是实行“四维课程”。

“四维课程”是指小学语文课由四个板块构成:

(1)语文的课堂教学。

(2)语文兴趣小组活动和兴趣课。

(3)语文的社会实践应用。

(4)环境语文,包括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

这样,构成了开放性小学语文课程结构。

在上述四类课程中既发挥着各自的功能,又发挥着协同作用。由于“四维课程”紧贴现实生活,以课堂教学为基础辐射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把学习语文放在生活大背景上,这就增加了语文教学的活力,突出了实践环节。要注意在实际中、应用中训练学生学习语文,以追求整体优效,这是开放性语文教学在课程结构上的重要特征。

第三个特征是以训练为主。

训练为主,一是要突出实践环节,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低年级突出在“读写中识字”;中年级“以读为主——读通、读懂、读熟、从读到写,在读的基础上落实重点训练项目”;高年级增加自学份量——采取四步教学:自学报告——讨论深化——总结归纳——课外扩展”,强化实践环节,培养学习能力。二是渗透学法指导。

第9篇

关键词:语文课程;本质属性;价值取向;教学实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应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从这个概念来看,新课程对语文的理解更加偏重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学习课程中设置的语文课,它代表的是对学生进行祖国语言教育的课程。语文,是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统称,它不仅代表一门简单的语言课程,更是我们的母语。因此,语文教师对语文课程本质的认识,直接关系到教育目标、方法以及教学效果的预设和生成。

一、辨析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

目前对于语文课程本质属性的理解,不外乎两种观点:注重语文的工具性和注重语文的人文性。第一种观点只关注语文的外在形式而忽略了语言本身所承载的文化特征;第二种观点过于注重语言的内涵和思想内容,又忽略了语言的外在形式。我个人认为,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能够有机地结合起来,才符合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无论是阅读、写作还是口语交际的教学,都不可能脱离语言文字这一载体来实现。所以,语文的工具性在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细小环节中都能够体现出来。另外,古人也早就提出过“文以载道”的观点,现代语文教学过程也基本是围绕着文本内容的内化来实现的。一些现代教育理论指出:“语文不仅具有很强的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所以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对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然后通过语言文字这一工具实现教学内容的知识性和思想性,力求达到语言、思维和思想的整合与统一。

二、在教学实践中体现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

通过对语文课程本质的辨析,我们目标语文教育不仅仅是教学生认识、运用语言文字的“形式化”教育,更是将民族文化、民族精神融入语言文字的“精神化”教育。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既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夯实,又要注意语文教学的文化内涵,突出语文学科对学生思维、心灵和人格的熏陶作用。

1.培养学生基本的语文素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必须根据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加强学生基本语文素养的培养。

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听、说、读、写”等基本的训练环节。语文作为我们的母语,在教学的时候既有优点也有弊端,优点是学生熟悉汉语,接受起来不会很困难,弊端是由于长期的耳濡目染,难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基础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我在每一节语文课的前五分钟设置了“听国学,诵经典”的环节,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美来吸引学生,通过反复地听、读,让学生接触一些精美的语言,在潜移默化中吸收、内化,形成扎实的语言功底,这些大量的美的语言的积累,让学生对语言文字具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多角度接受语言信息的能力,从而形成正确灵活运用语言文字的基本语文素养。

2.加强文化情感的陶冶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对人类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当重视语文的熏陶作用,所以教师在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深化环节,一定要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尊重学生对作品的个性感受和独特体验,凭借课文的字里行间蕴含着的深刻的人文内涵,陶冶学生的情操,感悟语言文字所承载的文化和思想内涵,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小学语文课程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形成基本的语文素养,还要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发展学生思维。教师要强调语文教学中思想情感的陶冶,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培养,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领悟民族文化的精髓,要依靠语文课程中蕴含的价值取向来影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构建。

总之,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语文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大作用,在教学实践中实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

参考文献:

[1]祝和斌.新标准 新境界[J].中学语文,2003(15).

第10篇

(一)缺乏重视

从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缺乏重视是当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所表现出的最大问题。根据对多所高中学校语文教学的了解来看,其中大部分学校在语文教学中并没有拿出足够的时间进行作文教学,甚至部分学校连专门的作文教学环节都没有,只有少部分学校在语文教学中设置了作文教学的环节。

(二)脱离实际

脱离实际是教学作文当中所表现出的直接问题,通过对开展作文教学的学校进行考察,以及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发现作文教学当中,教师进行的作文教学指导往往和实际不相符合,脱离现实的问题比较明显,这样就导致学生在作文技巧养成和观念树立上容易出现偏差。比如2016年高考,全国卷Ⅰ的作文是看图写作,全国卷Ⅱ的作文题目是“如何提高语文素养”,全国卷Ⅲ的题目是“创业故事”,北京卷是“老腔”和“神奇的书签”二选一,天津卷是“我的青春阅读”。从这些高考作文题目来看,基本上都是和现实生活紧密关联的,而且是从生活中的小点出发,让学生在作文中能够以小见大,表达出自身的思想观念。

(三)内容偏差

作文教学的教学内容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教学内容决定了教学方向,关系到整体教学效果。若是以作文技巧为主要教学内容,那么势必可以促进学生写作技巧的提升;若是以作文布局和思想立意为主要教学内容,那么必然可以提升学生的作文布局和内涵思想。但是,作文并非是其中某一个单一的环节,其是由多方面要素所共同构成的,写作技巧、文章布局、思想立意、遣词造句等都是影响作文水平的因素之一。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不能在内容上出现偏差。

二、实用性和创新性对于作文教学的重要性

(一)促进作文教学进步发展

当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处于一种进退维谷的困境之中,而究其原因主要是对于作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方向认识不清,进而使得作文教学一直处在原地踏步的状态中。实用性和创新性为高中作文教学指明了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即作文教学要从理论化的教学模式向实用性转变,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写作作文,更要让学生将写作技能运用到实际生活或是工作当中,实现学以致用。而创新性是指作文教学的理念和方法要实现创新,同时通过创新的理念和方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达成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可以促进作文教学的进步发展。

(二)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作文教学的根本目的还是在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使其能够在高考中取得更高的作文分数,同时兼顾实践运用等方面。实用性的作文教学就是要从生活实际出发,以生活中的实际需求作为教学出发点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比如书信写作、文案写作等。从高考作文来看,对于作文体裁的要求基本上是“体裁不限,诗歌除外”,由此也可以发现,在高考作文中其实可以运用一些与众不同的作文体裁,这样必然可以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创新性就是要让学生形成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够在写作的过程中对某些事物或是观点表达出不一样的想法,使得作文更加个性化。

(三)加强作文教学与语文教学的融合

作文教学只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环节,因此在两者的从属关系上,应该满足作文教学属于并服务于语文教学,和阅读教学等具有同等的地位。但是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分化割裂的情况,即作文教学、阅读教学等不同的教学环节被分割开来,没有形成一个有机连接的整体,导致语文教学表现出松散化的问题。写作和阅读本身就具有密切的关联,而实用性和创新性可以将这种关联更加突出地表现出来,使其得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进而在实际教学中加强作文教学和其他教学环节的联系,提高教学效果。

三、高中作文教学实现实用性和创新性的方法措施

(一)加强对作文教学实用性和创新性的重视

在教师方面,教师自身需要改变对作文教学的传统认识,根据高考形势的变化对作文教学的发展方向进行思考,从而明确实现作文实用性和创新性的意义所在。同时,教师还需要根据当前作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找出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将实用性和创新性作为作文教学的发展方向和改革目标,确保以后的作文教学有的放矢。

(二)加强作文教学与实际的联系

在生活方面,作文教学要更加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寻找作文素材展开写作教学,而不应该凭空想象创造作文素材。学生日常生活的主要范围就是家庭和学校,因此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切入进行作文教学。比如,可以通过书信的形式进行作文教学,让学生就某一问题以书信的形式进行写作,可以向父母表达感谢,也可以向政府反映环保问题。这样的作文教学不仅实现了实用性,也体现了创新性,更能让学生从中认识到作文的多样化,在写作上实现创新。

(三)完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要实现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就需要对作文教学的内容进行完善,将基本的要素全部囊括其中,避免学生自身发展出现偏差。在完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还需遵循实用性和创新性对其进行重新编排整合,创设出具有更高实用性的教学内容。比如,可以将作文结构布局作为教学内容的基础框架,然后设计立意主旨,再设计写作技巧,最后融入遣词造句,这样从大到小、呈倒金字塔结构的教学内容,必然可以在提高作文教学效果方面发挥作用。比如针对2016年全国卷Ⅱ的作文“如何提高语文素养”,文章布局就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语文素养的内涵,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具体方法。立意主旨自然就是要让学生形成语文学习兴趣,认真对待语文。写作技巧则需注意数据的引入和实例的佐证。遣词造句则需注意合理与准确,避免模棱两可的问题。如此,就将教学内容全部包含其中,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水平。

四、结束语

作文教学是高中语文的重要教学阶段,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在高考中作文也占据了很大的分数比例,对于学生的语文成绩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需要从加强重视、联系实际和完善内容这些方面着手,提高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作者:林燕萍 单位:福建省长乐市第六中学

第11篇

针对学科及其各部分知识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实际,经过不断摸索,我尝试设计了理论研讨课、观摩课、操作课、综合课等课堂教学模式。

一、理论研讨课

以“聋校语文教学原则”为例,在新课教学环节,我设计了学路引导、讨论助学和独立自学三个教学步骤。第一条原则,语言文字训练同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我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分析明确该原则的基本含义;再展示聋校语文教学的具体案例,让学生在观察案例的同时体会正确处理语言文字训练同思想品德教育二者关系给语文教学带来的效益,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针对“此案例中,教者如何贯彻此原则”的问题展开讨论,归纳出贯彻此项原则的几条要求。第二条原则,“语言文字训练同发展智力相结合”的教学过程中,我通过系列化的提问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按照第一条原则的学习思路,让学生逐步通过回顾和分析在聋校见习的案例,归纳出该原则的基本要点。第三条原则,传授语文知识同培养语文能力相结合,我要求学生遵循上述学习思路自读教材,提出问题,并以合作学习的方式结合聋校教学案例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在课堂小结过程中,除了复习本课所学内容外,提示学生回顾教育学课上学过的教学原则,并分析它们同本课所学的原则之间的关系,以实现教法课同教育基础理论课有效的接轨。

二、观摩课

这种课型主要是针对学生的见习活动和聋校语文教学法中“教材教法”部分设计的。其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掌握各类教材的基本特征、教学任务、教学的一般步骤与方法。实践证明,一个好的听课记录若变换一下角度,就可以改写成这堂课的一份好的教案。根据听课的心理过程和行为特征,我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听(看)、记录和评述两个教学环节。在听记环节,侧重于观察教学过程和书写听课记录方法的指导,力求使学生明确听课过程中的观察对象和记录对象,明确记录的一般形式。课后布置学生将听课记录改写成教案,进而提高了学生的听课兴趣;评述环节,我侧重于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案例中教者所贯彻的教学原则、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贯彻原则、采用方法、手段的过程。通过此类课型的教学,一方面可以为操作训练打下基础,另一方面,还可以增进学生研究教学的意识和能力。

三、操作课

操作课的设计主要针对聋校语文教学法中“教材教法”部分的各个章节,技能结构由备课、讲课和说课三部分构成。其中备课和说课是课堂训练的侧重点。前者意在培养学生研究教材、了解学生、选用教法和设计教学过程的能力,而后者则意在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在操作课中,讲课技能的训练也是教学重点,然而从客观角度讲,一是在特师课堂上所进行的模拟讲课训练,由于情境的真实性方面较实习课堂差异较大,而且这个差异要远远超过普师课堂与普小课堂,因而训练 效果很难保证;二是大纲所规定的学科教学时数也不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足够的讲课训练的机会,如若硬性安排,还可能冲淡正常的理论的课教学,因此,这类课型的比率不宜过大。

四、综合课

这种课型是将上述三类课型或其中的两类综合而成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在整个聋校语文教法课教学中,此类课型占了最大的比重。以聋校小学语文教学法《阅读教学》一章中的“讲读课文教学步骤与方法”的课堂教学为例。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讲读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与操作方法,难点是“初读”、“讲读”两个环节的设计与操作指导。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实际,我基于以下教学思想设计课堂教学过程:

1、从课题切入,明确学习任务 新课起始阶段,我抓住课题中“步骤”、“方法”两个要素,通过“两者分别回答什么”这一问题的快速讨论和新知识的直接交代,为本课学习确定了方向。同时,通过具体案例(教材)的展示,也为本课学习思路(观察案例明确任务――操作训练――提炼教法)定下了基调。

第12篇

【关键词】新课改下;语文教学;基本规律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指出:“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教学建议”中要求:“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我们在语文新课程改革中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归根结底,最重要的问题是认识和遵循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的问题。

一、认识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

规律又称法则,是事物发展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运动发展,都有自己内在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对待客观规律,人们只能遵循,不能违背,否则就要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语文教学也是这样。教与学的双方,如果遵循其自身的规律,语文教学就能打碎应试教育的桎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语文教学就能沿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反之,语文教学就会变味异化,就会受挫低效,与素质教育相背离。因此,不管语文教学如何发展,如何改革,不管语文教学产生多少新的理念,产生多少新模式与新方法,也不管是选修课还是必修课,都不能违背这一规律。因为语文教学的自身规律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母规律。它制约着语文教学的原则、方法、过程与结果。可以断言,能否遵循语文教学的自身规律,是语文教学能否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在实施新课程中必须遵循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明确培养目标,端正教学思想,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究竟如何表述呢?笔者通过学习研究《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和现代教学论,认为,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有序地感知课文,领悟思想内容,积累知识和语言,并通过运用(即训练或实践)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简言之,就是感知――领悟――积累――运用。

二、遵循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

1、重视感知。

从认识论的角度说,语文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而感知即是这特殊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是对文本的感性认识。学习任何课文,不论是选修课还是必修课,都不能超越这个阶段。都要求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大体弄通词语、理清思路、概括要点,初步领会作者的思想倾向观点和感情。那么,如何感知呢?感知的方法多种多样,阅读是感知文本的主渠道,应根据文本的特点或默读、或略读、或跳读、或精读、或查资料、或述情节、或列提纲等等,一句话,要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根据不同的体裁和内容加以选择。可是有的老师往往超越这个阶段,以长篇累牍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自我感知,这正如张大文先生所指出的问题,是对其规律性和工具性的忽视,而空谈思想性与人文性。

2、重视领悟。

如果说,感知是阅读教学的初级阶段,那么领悟则是阅读教学的深化,是对课文的理性认识,是阅读教学的高级阶段,是知识形成能力的前提。所谓领悟,就不仅是知,知道是什么,而且要懂,能回答为什么,能够举一反之,闻一知十。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悟,觉也,从心,吾声。”可见,领悟从人的心智上、思想上启发人的“悟”。这种“悟”的特点是由感性的量的变化到理性的质的飞跃。在具体操作中,就是在感知的基础上,从文本的特点出发,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引导学生对文本或其经典段落进行默读、品读,读出重点、节奏、韵律、感情和意境,鼓励学生讨论、质疑。使学生不但明白文本写什么,而且还要明白为什么写,怎么写,这样写妤不好,好在哪里。同时,对文本的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进行深层的探究、评价与鉴赏,这也是语文教学人文性的本质要求。

3、重视积累。

积累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基础。素养,顾名思义,靠平时的积累和修养。何谓积累?即积累语言,积累思想,积累文化、文学常识,积累生活素材。积累要做到“三多”,多读、多背、多记。多读就是多读课文,多读文学名著经典、科普书刊和其他有益读物;多背就是多背诵名篇名句,特别是古典诗歌和优美散文;多记就是多记笔记,或存入电脑,并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古今多少硕儒、大师级的博学人物,其渊博的奥秘之一是善于积累罢了。当然,这种积累,不仅是简单的量的增加,而且通过梳理、归纳,使知识系统化、序列化、网络化的过程。

4、重视运用。

第13篇

我参加了初中会场的基本功展评和教学研讨会。观摩后我最大的体会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苦练基本功,要勤思教学法。

一、苦练基本功

语文教师要苦练语文基本功。比如要积累渊博的知识,写一手漂亮的字,不断提高朗读水平,有意识地锻炼写作能力等等。要以过硬的本领给学生做示范,这样才会让学生受到最直接最深刻的影响,才能让课堂更有效率。

基本功非一日之事,也不能一蹴而就,需长时间不懈地努力。

二、勤思教学法

作为语文老师,不仅自身要有扎实的语文功底,而且要有教学生学好的功夫。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中,每一位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勤思教学法。

语文教学要把重心放在学生的学上,做到先学后教,以学促教,多学少教,以学论教,重视学生的感受和品味。

下面从现代文教学、文言古诗词教学和作文教学三大板块来谈谈对语文教学法的思考。

(一)对现代文教学的思考:

1.要把握结构、思路,抓整体,这些是现代文教学中的整体感知环节,是了解课文基本内容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不能忽视。但近年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许是由于经过一段时间的多种教学方法的改革,很多教师已经省略或淡化了这一环节,只重在对词、句子的理解和分析上。其实,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结构、思路,对写作时如何构思、如何构建文章结构会起到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2.要把握教学内容的起始和核心。阅读教学的起点在哪里?在于老师和学生阅读的感受。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思考并弄清教学的落脚点要放在哪里,为此明确教学核心放在哪里。做到了这一点,教学目的就明确了,教学重点就化难为易了。

(二)对文言文教学的思考

1.将读进行到底。要科学地安排读的环节,要将读与理解结合起来,防止走入读时不理解、理解时不读的教学误区。

2.把积累落到实处。积累不只是指积累字词,还有积累背诵的名句,积累语感等。

3.要以文本学习为中心,把文本教学做充分。不能搞远搞偏。比如本次展评中的《孙权劝学》一课中的拓展题,要“你劝小宇的父母别打牌,多管孩子”,这就显得偏、远。

(三)对作文教学的思考

要指导学生写好作文,搞好作文教学,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站在学生的角度,弄清指导什么,指导多少。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少老师对学生写作指导存在要求过高的情况。

2.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如何引导学生体验自己的作文对象。

3.站在学生的角度引导学生建立一种表达的目的意识。学生实际写作中常有这样两个误区:第一,盲目地给文章穿花衣,比如写一个事物,拼命地用修辞,但不知道是为了突出什么;第二,文章没有一根“筋”。

4.站在学生的角度引导、带领、促进所有学生有差别地共同提高,做到因材施教。

总之,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教什么。

除了对这三大教学板块的教学思考外,我们还要思考语文课堂中的下列问题:

一、一堂语文课教什么?

写什么――怎样写――写(得)怎样――为什么

二、一堂语文课要具备什么?

读。默读、朗读、美读、速读、跳读、精读……

积。积累字词、语感、思路、线索、写法结构甚至整体文章等。

品。对文本的理解、赏析。

用。即运用、实践。

三、一堂语文课的基本流程是怎样的?

第14篇

一、新课改中教与学的传承

首先,教学理念的传承。语文学科因为其人文特点,历来更加重视教书育人。在教与学的双边,教师要爱岗敬业,学生要勤勉刻苦。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懂得。学习和工作是个孤独的事业,不是呼朋引伴和鹦鹉学舌能成就的。要投入时间精力,要专注,有时甚至要牺牲休息和娱乐时间。

其次,“教学相长”善于总结,也是我们需要传承的优良传统。在教学的双边活动中,不仅学生能够学有所得,教师也可以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中,完善自我。所以要善于发掘学生的潜能,适时进行鼓励和点拨。

再次,在语文双基教学中,积累知识,培训基本技能更是我们应该传承的教学方法。这也是语文教学历来所强调的教学环节。我们可以利用早读和自习时间,落实学生对字词句和文学常识等的记诵。培训学生掌握积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

语文教学的单元检测,也是我们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手段。语文单元检测既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检测,也是对我们教学工作成效的鉴定,更是我们下段工作方向的依据。所以当然也要继续这个做法。总之,在语文教学的历程中,有许多我们应该传承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应该踏踏实实在工作中养成的优良职业品质。

二、新课改的创新之路

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改首先承认学生差别,培养学生特长,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它与传统教学显著的差别是教与学方式的改变,学生与教师关系的改变。以学生评价方式的改变。而且这些变化。被称作对传统教学的颠覆性革命。

在教学方式上。学生居于完全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学生“解决问题的首席伙伴”,是参与者。教师在课堂上的一统天下“一言堂”已经不复存在。在我们的课文课堂上,教师预设语文课堂学习的内容和方式的状况。已经是渐行渐远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引领课堂学习的全过程。

在预习环节中,学生自主完成能够完成的预习任务。任务包括所学课文的有有相关知识以及听说读写训练题。在学生自主预习的过程中,教师只巡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不做任何指导。在学生完成自主预习之后,教师应用启发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组织学生通过小组交流合作探究,解决学生层面能够解决的学习问题。接下来,教师解决学生层面不能解决的问题。在这样的学习方式中,落实了学生的预习。培养学生查找资料书,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还培养了学生在交流沟通中,合作解决问题的习惯,更培养了学生探究学习,最终解决难题的习惯。

第15篇

关键词: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创新教学;阅读教学;文本个性解读;课前阅读;设计备课;课堂教学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因此,新一轮的中学语文教学应以创新教学作为教学的核心内容。在语文教学改革的实践中,老师们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到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大家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实施着语文创新教学这一根本目标。近年来呼声最高的是语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创新改革,而我本人认为语文教学要实现创新教学,首先要实现阅读教学的创新。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之一。何为“阅读教学”?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内容(即课文文本)与创新教学阅读内容基本类似,不同点主要在于师生解读文本的差异上。传统语文阅读教学师生受到教材的约束,固守一本统一的、机械的教参,多年的传统教学模式让语文老师(尤其是教龄较长的语文老师)不同程度地感染了“拿来主义”这一通病。即使部分老师比较钻研教材,也是仅仅停留在钻研“教参”这一环节,缺少自主的理解,奉教参为经典,以教参的理解为唯一的“标准答案”。于是就出现了荒唐的语文阅读课堂模式――老师报答案,学生记笔记。在阅读教学中,老师一发现学生的答案偏离教参的轨道,就忧心忡忡,总要千方百计,让学生回归“正途”,才善罢甘休。老师在心里窃喜之余,殊不知已犯了阅读教学的大忌,忽略了文本本身的丰富内蕴,忽略了自己作为读者对作品的个性解读,更忽略学生作为读者的个性差异性,更严重的是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样的阅读出现了“一千个观众却只有一个哈姆雷特”的怪现象,这样的阅读教学是“死”的教学,这样的文本也成了“死”的文本。没有文本的个性化解读,何来语文创新教学?

作为教材的文本,它的价值都有待于去发现,有待于去挖掘。尤其是一些经典文学作品,随着读者主观阅读活动的介入,它那无比丰富的内蕴才会显现出来,而阅读作为一种审美再造活动,又具有鲜明的个性差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所以,解读文本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因此语文阅读教学中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已成为不可抗拒的趋势,文本的个性化解读成为语文创新教学的基本保证,成为语文创新教学的基本途径。

那么,语文教学究竟如何实现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呢?一线的语文老师如何实施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呢?笔者认为语文老师要实现个性解读应该贯穿三个环节――课前阅读、备课设计和课堂教学。

一、课前阅读

语文老师阅读教学的前期工作就是课前备课,而备课的第一个环节就是语文老师阅读文本(即课文),在这个环节中,语文老师不要带任何功利目的,首先是一个读者,不要跳跃性地去趋向教参,应先放弃受教参的影响,以一个普通读者的身份参与到对作品即文本的阅读中,成为“一千个观众”里的“一个观众”,遵循文学规律和文学理论,必然会读出“一千个哈姆雷特”。因为我们的语文老师作为读者,由于接触文学作品的机会较之普通读者多一点、深一点,所以感情会更丰富,独立意识会更强烈,个性差异性也会更鲜明,我们要用心去体会文本的内容、作者的感情,并且能结合自身的生活、情感体验去感悟作品内容,感悟作者心声,我们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会流露自己强烈的爱憎倾向,自己的思想情感会与文本内容或相容或共鸣,甚至或质疑或否定。较之普通读者来说,语文老师有着较为优越的阅读条件,因为所学的语文专业知识和多年受文学作品的熏陶,都能提升部分阅读质量和阅读深度,如果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语文老师忽略自己对文本的丰富的个性解读,而成为照搬教参的“机器”,那是莫大的悲哀!

二、设计备课

当然,语文老师在阅读教学中,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读者,最终还是要回到教师的身份的,但是读者的身份是语文教师的前提,课前的文本个性解读是为了更好地促进阅读教学,老师在自己个性解读的基础上可预设学生的解读,预设学生的特点,根据文本的内容进行周全地、科学地确定教学目标,制订教学计划,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真正做到、做好课前的导航工作。值得庆幸的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已经有一些优秀的老师开始实施文本个性化解读。例如:2010年苏州市语文优秀课展示活动中,昆山市国际学校的陶静娟老师开设的是泰戈尔的《窗》,上课过程中陶老师设置了几个问题,其中之一:“近窗病人为何要向远窗病人描述窗外的美景?”在这个环节中陶老师安排了一个知识链接:下面材料中的“窗”和小说中的窗景相同吗?陶老师引入一段互文本:“”期间,画家黄永玉为重病的妻子画了一扇两米多高的窗户,窗外是花团锦簇的迎春、百合;如茵的绿草,明亮的太阳,一派明媚的春光。妻子看着“窗”外的美景,病不知不觉就好了。陶老师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近窗病人描述“窗”外美景,除了为远窗病人解除病痛,还有对本身也是自勉,自我鼓励。这一层面的理解,超出了教参的理解范畴,这个环节的设置,与其说陶老师有挑战教参的胆魄,不如说表现了陶老师在研读文本时成功地实施了文本的个性化解读。而且,苏州教科院的傅嘉德老师也给予陶老师高度的评价,他说:“现在的语文评优课,老师们的普通话及板书等基本功都很扎实,课件制作也很精美,成功的关键看老师对文本的解读,看能否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个性、读出语文的味道来,而不是照搬教参。”

三、课堂教学

语文老师课前的文本个性解读最终还是要通过课堂阅读教学来实现其价值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造的阅读”。在课堂阅读教学中,语文老师的职责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学完成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而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文本就是完成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值得欣喜的是语文新课程标准也已提出实施建议:“教科书要有开放性和弹性。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这一纲要性建议,为学生个性化解读文本提供了平台,也为语文教师引导学生个性化解读提供了保障。文本,尤其是一些经典文学作品,读者对它的解读是永无止境的,需要不断地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因此在课堂阅读教学中,语文老师应该充分利用文本中可开发、可选择的空间,创造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适时引导学生拓宽思路,活跃思维,培养他们进行充分的想象与联想,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最大可能地让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实现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进而完成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目标。

本人在教授泰戈尔的《窗》时,切切实实地感受了语文老师引导并认同学生个性解读的价值所在。该小说的结尾戛然而止,出乎意料,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本人在把握结尾这个特点时就设置了一个想象环节,引导学生想象“远窗病人”靠近窗后的有关情景。这个环节操作下来,非常成功。学生的阅读再创造能力是非常惊人的,有的想象“远窗病人”羞愧难当,在大喊一声“Mygod”之后猝然离世;有的想象“远窗病人”浪子回头,继承“近窗病人”的美德,继续为新的远窗病人描述“窗”外的美景;有的想象“远窗病人”为报答“近窗病人”的好意,努力养好身体回报社会,等等。学生的种种个性化阅读创造,都基于老师的成功引导,都基于老师创设的

机会。

课堂教学中语文老师除了要正确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文本,还要切实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新课标也提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完全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老师们应该也必须把话语权还给学生,真正实现其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学生作为读者,作为阅读主体,他们有着丰富的个性差异性,尤其是当今的学生,他们的世界丰富多彩,老师要提炼出他们审视、质疑对象的个性,因为他们绝不轻易认同作品即老师的观点及情感。学生要实现个性化解读文本有了先天的平台,还要老师这一后天平台的支持。他们在解读文本时不应是被动地接受,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也绝不是师云生云的课堂。例如我在教授《愚公移山》时设置了一个拓展题:同学们,我们学习了《愚公移山》,你怎么评价文中的“愚公”呢?没想到学生的见地很丰富,有的学生中规中矩大力赞扬愚公精神;有的在肯定的前提下提出愚公应该懂得变通;有的直接否定愚公的做法,说他迂腐。虽然学生的有些说法可能偏离教参的归纳,但可喜的是学生有说话的欲望,他们想说,他们敢说,这都归结于老师给予了他们说话的机会,让他们成为课堂阅读教学的主体。

总之,要实现语文创新教学,语文老师必须先实施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并在课前的备课工作和课堂的阅读教学中,要有对文本有个性解读的强烈意识,并能用实际的行动来落实。不过话说回来,语文老师们对文本的个性解读,不能是脱离文本的阅读,不能背离文本中心进行阅读,不能一味地求新求异,不能无限制地夸张解读,不是为个性解读而个性解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