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企业信息化结构范文

企业信息化结构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企业信息化结构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企业信息化结构

第1篇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 财务人员结构 人员结构优化

企业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一些企业在推行信息化过程中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结果反而导致企业效益下降、内部矛盾激化,最后不得不停止信息化。这主要是由于企业信息化启动初始没有进行系统的规划,实际上企业信息化涉及到企业决策、管理、执行的方方面面,是一个全员参与的项目,特别是企业财务人员结构需要一个脱胎换骨的转变。

一、企业财务人员结构的现状和特点

传统的企业财务人员结构专业水平单一,知识更新跟不上形势,综合分析能力低下,管理流程几十年如一日,没有根据企业发展的形势而变化。

传统财务人员结构特点主要包括:财务人员素质上,知识面单一,缺乏互联网应用知识水平及外语应用能力;财务制度管理上,系统化欠缺,导致执行容易不到位;工作流程上,重点在财务核算上,没有起到财务管理的作用;沟通方式上,联系工具仅是电话及人工传递的文件,影响效率。

二、企业信息化对财务人员结构的影响

企业信息化以业务流程的优化和重构为基础,在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上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控制和集成化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种信息,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随着企业信息化的发展,由于财务管理在企业信息化中的重要作用,在实践中传统财务人员结构的上述特点越来越阻碍企业信息化的进程,最终可能导致财务管理换汤不换药,企业信息化流于形式。因此,为了达到企业信息化的目标,财务人员结构必然向以下方向优化: 提高财务人员综合业务能力,必备互联网应用知识及外语应用知识; 系统化财务管理制度,与企业经营管理方方面面息息相关;财务核算越来越简便,财务流程越来越偏重财务分析与财务管理;采用电子邮件及网络化平台沟通方式,采用OA企业智能办公自动化系统技术,减少纸质文档的传递直至消失。

三、信息化条件下财务人员结构的优化思路

(一)引进高素质的财务人员,加强财务人员素质培养

引进适应信息时代的高素质、高水平、懂经营、懂管理、科学严谨的复合型财务人员。为了迅速提高财务部门的人员素质,通过引进符合条件的专业技术人材并带动财务部门其他人员的素质提高是达到这一目的捷径。

提高财务人员综合业务能力,加强互联网应用知识及外语应用知识的学习。在信息化条件下,会计电算化是财务人员取得会计专业资格时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同时为了获得互联网上大量的外语信息,了解学科发展的主要动态,财务人员必须突破语言障碍,具备外语应用知识。

提高财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财务人员结构向着高学历、高职称发展,企业更加需要重视财务人员的日常培训及企业制度、流程的学习与疏理。财务部门的中高层管理人员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财务总监往往身兼中高级职称及本科以上学历,有些甚至是注册会计师。财务人员的后续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且与企业管理流程相结合,例如企业财务人员不但要求学会如何核算产品成本大小,还需要懂得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控制产品成本,节约企业成本。

(二)加强财务制度管理系统化

企业财务部门经常需要根据企业发展管理的现状不断更新财务制度,但非信息化条件下,由于财务制度都是纸质文档,归集及变更财务制度费时、费力,财务制度信息公开缓慢,同时由于很多财务部门没有做好制度的归集,缺乏系统性,不利于制度的执行。信息化条件下,采用网络电子平台,将各种规章制度通过电子媒介整合在一个平台上,不但财务部门方便归整各项制度,而且各被监管部门可以清楚迅速的了解在用的规章制度,财务制度更加系统化、规范化。

(三)工作流程重点侧重于财务分析和管理

1、资金管理方面

银行日记账、银行对账通过电子媒介生成的变化,由于可引用银行数据导入财务系统中生成日记账,出纳不用手工记账,日记账记账时间缩短,但同时增多一项核对功能,即核对记录的日记账银行单据是否已经取得。

银行对账通过电子媒介生成,由于可以自动通过总账系统将会计出账数据导入银行对账系统与日记账自动核对,账账核对时间缩短很多,但由于机器核对缺乏人为核对的灵活性,必须赋予相互核对的两条记录有可以识别的关键字以方便核对,因此财务人员记录会计凭证时需记录下方便核对的关键字(大多数采用“单据号码”)。

企业资金筹措计划更多地借助合同管理系统,合同管理系统可以减少多部门重复管理合同局面,财务部门更加迅速了解企业未来收支状况。

在非信息化情况下,要收集企业未来收支状况在一个日常经济活动频繁的企业需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企业财务人员的具体工作流程是:首先,要求经营管理部门提交合同纸质版;然后,由财务人员汇集合同所列条款的收、付款时间列出未来收支状况。企业的合同往往要出具好几份同时在财务部门、经营部门、合同保管部门及其他有需要的部门保管。信息化条件下,合同一旦签订,就自动提交电子文档给各个部门具有相关权限的人员,同时用计算机公式将未来动态的资金收付情况提供给财务部门,合同只用出具一份给合同保管部门即可。

2、往来款管理

通过合同管理系统,直接生成“客户”与“供应商”的管理信息及往来款对账。

账龄分析表只需点击一下按钮即可生成,且获取的数据是适时、动态的。虽然不用手工做账龄分析表, 但账龄分析表的准确性与往来款收款状况及时入账核销息息相关,因此凭证复核人员不但需要对凭证信息复核,还需要对往来款核销是否准确复核。

3、资产核算及管理

资产管理流程变为由资产管理人员录入资产基本信息,资产核算人员在这个信息上录入核算数据并生成凭证,凭证复核人员对凭证数据的准确性再次检查。资产管理人员及资产核算人员均通过电子媒介共用系统,相互监督以达到账实相符,减少了固定资产明细账与固定资产卡片核对的流程。

4、收支核算及管理收支信息均来源于经营部门管理系统

根据存货出库及销售系统了解企业经营收入情况,根据原材料入库消耗及员工工资系统了解企业经营支出情况。这些情况均通过电子媒介经经营部门经理审核后进入财务核算模块,经财务人员审核确认后进入财务系统生成证、账、表。核算流程更为简便,避免了财务人员与经营部门人员重复记录数据的过程。

5、报表和税务管理

报表与相关经济活动更密切的相关联,资产、负债的形成状况可回查到经营部门管理系统,不但避免了财务人员与经营部门人员重复记录数据,财务数据与经营数据也可以相互核对,减少差错。

(四)沟通方式电子化、网络化

支付申请及收款情况由各责任人通过电子签章完成审批,减少了纸质文档在部门间的流通,效率提高不少。

财务部门与技术部门既需要相互协作又必须相互监督,技术部门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置权限对财务部门人员权限控制,财务部门通过日常工作核查计算机公式定义是否完整正确。

内部审计部门不仅限于检查财务部门的纸质数据是否账实相符、账账相符,内部审计部门更加重视信息系统的符合性测试,同时需要检查信息系统是否符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及财务部门是否根据企业的规章制度执行监管。

总之,企业信息化对财务人员结构的影响即是挑战又是机遇,企业财务部门如能迎难而上,变革自己的各个方面,在企业中地位会越来越不可替代,成为企业决策层可依赖的好帮手。

参考文献:

[1]朱晓红.信息时代对财务人员的素质要求[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3)

第2篇

关键词:通信专网;设计思路;网络结构;物业化信息;本质安全性;主干网络;环形网

1 关于网络基本形状及其比较环节的分析

1.1 为了满足企业专网建设工作的需要,进行环形网建设体系的优化是必要的,这就需要进行组网方案内部应用环节的协调,保证其组网形式的更新,从而满足物业企业部门的工作需要,实现相关项目组的信息系统体系的健全,促进其内部各个环节的协调,这就需要做好节点的传输媒介工作,保证电缆、光缆、微波等的有效串联应用,实现闭合环的体系健全,实现环形网工作方案的更新。在环形网应用中,其相关的节点都需要进行不同方向的应用,满足信息数据的发送及其接收的需要。该环形网具备良好的保护能力及其抗灾害性能力,其具备极强的生存能力,非常有利于复杂化的地理环境。目前来说,线形网的基本形式是通信的不同节点的串联,进行首尾节点的开发,进行线形网的形成,其结构比较简单化,总的来说经济性非常强大,是一种良好的网络结构模式,但是这种方式也具备一定的缺点,那就是无法进行链路失效问题的解决,从而导致其生存能力太差。

1.2 在实践应用中,星形网的基本应用形式,进行通信网的特殊枢纽节点及其相关节点的结合,在企业专网建设环节中,环形网建设扮演着重要的地位,其是一种常见的组网方案,其基本的组网形式是进行物业企业的不同部门、项目组的信息系统的应用,做好节点的传输媒介工作,实现光缆、电缆、微波等的串联,保证其闭合环的形成,从而满足环形网工作的需要。在具体的组网上,需每个部门自行搭建服务器,再通过星型结构链接至集团信息源。

这就需要注意网孔形网的基本应用形式,保证通信的节点的相互连接性,进行网孔环网的形成,保证不同节点的相互连接性,实现网孔形网的理想性,避免其结构受到节点瓶颈及其失效的影响。需要保证不同节点的相关方式的协调性,实现其整体可靠性的提升,但是这种工作模式,具备较为复杂的结构,并且其成本比较高,比较适合于较大业务量的工作。以上几种方式,就是通信网络中的常见基本网络形式,这些网络的拓扑结构具备各自的应用特点,满足了实际生活中的不同应用需要。为了实现物业企业的通信专网工作需要,进行网络结构的优化选择是必要的,从而满足其业务量的需求需要。

2 关于网络结构选择思路及其应用原则的分析

2.1 在物业企业通信应用中,进行物业企业安全生产体系的健全是必要的,这需要做好相关的日常管理工作,保证其服务方案的更新,实现其信息化体系的健全,保证专网的整体安全性,确保其可靠性及其抗灾难性的提升。在建网初期应用中,进行网络设计环节的优化是必要的,从而有利于进行网络物理拓扑结构的优化选择,保证网络的正常工作的开展,保证其信息业务的正常开展。

在网络结构的应用过程中,需要注重其复杂性,从而进行投资及其运营维护成本的应用,实现其建设环节及其维护环节的协调性,但是,这种方式的应用,很可能会导致一定的资源浪费,但是如果进行简单的网络结构的应用,又难以满足企业信息的工作需要,就需要进行网络结构的优化选择,实现物业企业的建设及其运营的协调,实现其经济性及其可靠性的提升。

2.2 这也离不开良好的网络配置,进行网络结构的优化选择,实现网络内部信息系统的健全,实现其内部各个环节的协调,这需要进行通信设备及其节点间的传输媒介的良好配置,实现其整体应用环节的协调,保证网络建设成本体系的健全,实现其内部细节的优化,这就需要进行通信网络方案的更新,进行网络建设成本的缩减,保证规模化及其技术化的通信网络的应用,保证硬件设施及其软件设施的应用协调,实现新建网络的组网方案的更新。这就需要进行物业企业的专网方案的更新,使其适应当地地区的发展需要,由于网络建设的差异性比较大,就需要进行通信的专网网络结构方案的优化选择。

3 关于网络结构规期设计应用模式的分析

在物业企业的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到由于其建设的环境低于环境、信息化设施、企业规模等因素,其物业企业的通信专网建设过程中,会出现各种的困难,这就需要针对企业的自身特点进行网络结构方案及其网络模型的选择,实现企业信息化专网体系的完善,尽管其网络结构是复杂性、多样性的,但是他们都是由基本形式的网络结构构成,是有一定规律可寻的。

通过对专网网络结构设计范例的分析,可以得知网络建设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可能需要面临自然等突发性灾害,这也需要进行网络承载信息化业务体系的健全,保证其安全运行性。保证网络结构的整体可靠性的提升,实现其整体的抗灾难性的提升,从而满足当下通信专网网络结构的应用需要,再进行主环网、子环网等的协调,实现其综合性网络结构的应用,保证日常工作的需要。

其网络内的服务模块有:(1)呼叫中心业务,为业主和客户提供及时的咨询及信息反馈;(2)服务器:数据服务器、应用服务器;(3)客户端(业主通过电脑或手机等);(4)项目部服务信息系统(项目部A、项目部B、项目部C……);(5)集团总部信息系统(职能部门:财务、品管、工程、客户服务等)。以上通过互联网(ADSL、光纤)互联,呼叫中心、服务器、集团总部信息系统处于主环网,主环网携带客户端、项目部服务信息系统等处于子环网,构成综合性信息化体系。从整体的角度来看,物业企业的通信总体网络结构的普及应用需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范围。其主要包括了通信主干网络、子干网络等的通信网络应用。所谓的通信主干网络就是进行全网络范围的选择,进行代表性单位的选择,保证其通信节点方案的协调性,实现这些节点的网络组织,保证网络中通信节点的汇接性,保证信息通信体系的覆盖,从而满足企业的工作需要。

通信子干网络是局部干线网络的组成部分,其需要在一定业务相近的单位内进行传输媒介组织网络的应用,实现网络节点的协调性,保证其单位内部网络功能的优化。这需要实现子干网络的主干网络协调性,针对其服务项目进行子干网络数量的协调,实现其不同业务种类的链接,这需要针对实际情况进行工作。项目部通信网络,是终端通信网络。它包括安全生产、日常调度、安全监控、行政通信、计算机网络、视频会议、自动控制、有线电视等系统。环形网具有高生存性,抗灾能力强,主干网络、子干网络尽可能地使用环形网方案组建。终端网络结构形状的配置比较灵活,方式较多,随项目部内部具体情况而定。

4 结束语

通过对网络组建及其管理措施的应用,可以实现全网集中管理方案的应用,实现子干网络、终端网络的分级管理优化,实现其子干网络、主干网络的协调性,从而满足日常组网的需要,实现不同子干网络、主干网络等的相交性、相连性。保证子干网络与主干网络之间可实现相交、相连、相切。现代互联网链接媒介速率很高,也可以直接利用互联网,但安全性、稳定性有所欠缺。

参考文献

[1]吴秋峰.自动化系统计算机网络[J].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第3篇

【关键词】:通信专网 网络结构 主干网络

一、概述

随着我国企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不仅仅需要工业现代化的建设,更需要信息化的推动,信息化在且有生产安全、调度监控、自动控制、管理和数据服务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随着大数据的发展,通信网络结构正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信网络对企业来说,在信息化建设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适当的建设通信网络及优化网络结构能够让企业在信息技术方面发挥出最佳效用,对于一些加工企业其所属性质决定了其点多面广、战线长的特点,部分厂区间距甚至达到上百公里,各单位所处的地理环境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通信网络结构需适应企业自身的特殊性。

二、网络基本形状及其比较

1、树形网

树形网的基本形式为:将点到点拓扑单元的末端节点连接到几个特殊节点时就形成了树形拓扑。树形拓扑可以看成是线形拓扑和星形拓扑的结合。这种拓扑结构适合于广播式业务。但存在瓶颈问题。

2、线形网

线形网的基本形式为:把涉及通信的每个节点串联起来,使首尾两个节点开放,便组成了线形网。线形网结构简单。是一种较为经济的网络结构。这种结构无法应付节点和链路失效问题,生存性较差。

3、网孔形网

网孔形网的基本形式为:把涉及通信的许多节点直接互连时就形成了网孔形网,如果所有节点都直接互连,则组成理想网孔形网。网孔形结构不受节点瓶颈问题和失效的影响。两节点间有多种路由可选,可靠性很高,但结构复杂、成本较高,适用于业务量很大的地点。

4、环形网

环形网在企业专网建设中是比较常见的组网方案,基本的组网形式为:集团公司企业所属生产矿、地面单位的信息系统(以下统称为节点)通过传输媒介(如光缆、电缆、微波等)串联起来。且两两首尾相连。构成闭合环。

环形网内每一个节点可以在环内通过两个方向实现数据的发送和接收。环形网具有自愈保护能力和抗灾害性。生存能力很强,适应复杂的地理环境。

5、星形网

星形网的基本形式为:把涉及通信网中的一个特殊的枢纽节点与其余所有节点相连,而其余所有节点之间互相不能直接相连时,就形成了星形拓扑,又称枢纽形拓扑。在这种拓扑结构中,除枢纽节点之外的任意两节点间的连接都是通过枢纽节点进行的,这种结构对枢纽节点依靠性过大,存在枢纽点的潜在瓶颈问题和失效问题。

以上阐述了通信网中的几个基本网络形式,这些网络的拓扑结构各有特点,在实际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应用。在规划建设通信专网时,对网络结构的选择应结合自身的特殊性,形成特色的组网思路和原则。实现网络的优化和高效。

三、网络结构选择思路和原则

1、经济性原则

复杂的网络结构给企业带来较大的投资和运营维护成本,增加建设和维护的难度,形成一定的资源浪费。简单的网络结构不能满足企业信息化需要,可靠性较差。适中和优化的网络结构,使企业通信专网在建设和运营时具有较佳的经济性和可靠性。

2、高生存型原则

通信专网是企业生产、管理、服务等方面的信息化手段,要求专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抗灾难性。建网初期网络设计时对网络物理拓扑结构的选择十分关键。确定的网络结构能够保证网络受到灾难时,网中承载的信息业务不受影响。或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正常。

3、便利化原则

优化选择的网络结构,应使网络内运行的信息系统、通信设备及节点间传输媒介的配置实现起来较为容易。

4、可持续性原则

企业的规模和科技水平在不断发展,新业务、新技术的不断投入、引进和使用,企业对信息技术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本身也在迅速发展,促进和要求信息网络结构适时改进与升级。企业专网建成后,应为企业长期使用。企业在规划设计专网时,网络结构、规模、带宽等方面需为企业和信息技术未来的发展保留一定的冗余度。

5、适应性原则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建立和使用了一定规模和技术层次的通信网络,原有网络中的部分设施需要在新建网络中继续存留,新建网络的组网方案和技术规范具有兼容原有网络保留部分的功能。

6、环境相配原则

企业专网是在企业所处的地区范围内建设的,企业辖属的单位分布的地理环境各有特点,差异性也较大。网络建设的难易度存在差距,对专网的组网方案影响较大。在建网初期,清晰和掌握企业内涉及通信的所有单位的地理分布和地形环境,并绘制这些单位地理位置分布拓扑图,标注地形环境,作为专网网络结构方案选择的重要依据。

四、网络结构规期设计方案

不同地区的企业,在企业规模、经济条件、信息化设施及所处地域的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性,规划建设企业通信专网时,依据各自企业自身的特点设计和选择网络结构方案和网络模型。一个企业专网的整体网络结构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但它们都是由几种基本形式的网络结构组成的。

1、专网网络结构实例分析

该网络结构是在对原有通信网络、地理环境等方面经过广泛调研、方案选择、分析论证后设计的。网络建成投入使用以来。虽经历了几次较大的自然和突发性灾害,但网络承载的信息业务没有中断,仍然安全运行。实践表明,此网络结构可靠性高,抗灾难性强。淮南通信专网网络结构的主要特点:设置主环网、子环网,主环携带子环构成综合性网络,网络的基本形式为环形网,以光缆为主要传输媒介。

2、规划总体网络结构

从全局的角度规划通信总体网络结构,一般包括通信主干网络、子干网络、矿井或其它下属单位通信网络。通信主干网络,是从全内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和特殊性的单位作为通信节点,并将这些节点通过传输媒介组织起来形成的网络。主干网络可通过网络中的通信节点汇接和管理子干网络、矿井或其它从属单位的网络,覆盖整个通信。主干网络设置数量根据企业规模、组网条件来设定,一般1~2个即可。通信子干网络,是内局部干线网络,它是在一定的区域内分布相对集中或业务相近的单位通过传输媒介组织起来的网络。子干网络中的节点具有汇接矿井等单位内部网络功能,子干网络接入主干网络。子干网络数量的配置由企业从属单位所处的地理位置、业务种类等方面的实际情况来定。矿井或其它从属单位通信网络,是通信终端网络。它包括生产调度、安全监控、行政通信、计算机网络、视频会议、自动控制、有线电视等系统。

3、确定网络结构的形状

环形网具有高生存性,抗灾能力强,主干网络、子干网络尽可能地使用环形网方案组建。终端网络结构形状的配置比较灵活,方式较多,随单位内部具体情况而定。但为了安全起见,需采用多通道方式实现信息的传输。

五、结束语

通讯技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经历了多次发展历程,每一次发展都对企业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为了适应企业的发展及技术的进步,通信网络要改变传统的模式,进入由音频、电报信号发展为可同时适时传送的图像、声音、文字等数字信号。现在,企业的网络结构不仅具有开放式的外网互联功能,还具备适应企业自身需求的安全监控、生产调度、自动控制、视频会议、自动办公、业务管理等功能。企业的网络结构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对其规划、建设和管理应按照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的需求和自身的特点进行。

参考文献:

[1]李旭,数据通信技术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2]张公忠,现代网络技术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第4篇

一、钢结构企业当前在实行预算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钢结构企业实行了预算管理后,财务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现状依然不容乐观。

(一)在编制上缺乏准确性、不够全面

在当前的经济市场中,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许多建筑企业为了抢到工程项目可谓是不择手段。以钢结构企业为例,通常是依靠低价中标手段抢到工程项目后按中标价格签订合同。一般来说,预算的编制和业务部门的谈判尺度都是以合同签订的中标价格为依据的,成本也是以此来计算。然而在实际情况中,这一阶段企业在进行预算时,却并不是全部按合同中标价格算的,或以设计图纸为依据,或以工程量来进行大致的估算,这使得预算的编制难以保证准确性,设计图纸的操作性也难以保证。

此外,成本预算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制造业是有成本预算内容的,而仍然采用传统模式的施工型的钢结构企业,其工程材料却都在工厂内部完成,再向工地发放,这种模式使其缺少了制造业的成本预算,或就算有了成本预算,也没有将其与企业的组织管理、质量控制、资金调控相结合,预算仍然十分片面

(二)执行力太弱

钢结构企业的预算在编制与落实之间存在脱节的问题,即预算编制后停留在财务部门,而不向基层员工进行落实。基层员工仅仅知道企业在实行预算管理,却不清楚自身在预算管理中所扮演的角色和作用,没有做到预算管理要求他们做到的事,没有承担预算管理赋予他们的责任成本。

另外,许多员工受自身经验影响,在施工过程中改变管理模式,间接地对预算造成影响。如进行异地施工项目时,施工人员会因管理的需要而采取更加人性化的管理,这与事先做好的预算编制有所出入。这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使得原有的预算沦为“一纸空文”“空中阁楼”,没有切实被执行。

(三)预算管理的后续考评与激励制度不够完善

预算管理在钢结构企业的实施,依然局限于传统的管理模式,即仅仅将利润作为最终考核标准纳入预算管理,至于更现实的质量考核、资金的考核全被忽略在外。就算执行了预算,也不过是对预算值的简单比较结果,而不是细致的分析与说明。更不必说在总结了预算执行情况后,而做出完善的考评与激励措施,预算管理始终无法发挥出在管理方面的真正作用。

二、实现信息化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了解了上文中提到的有关钢结构企业实行预算管理的现状后,就是采取措施进行改善。当前针对钢结构企业预算管理的建议是进行全面的预算管理,如加强材料、部件的预算以使预算表更加完善、制定预算后必须严格执行、得出预算结果后要细致分析以及建立完善的考评激励机制。然而,这些措施的工作量非常大,人力难以,所以需要借助信息技术,通过建立预算管理信息化系统来达到对预算的科学、全面管理。

(一)预算管理信息化系统可以使钢结构企业的预算管理更加全面、稳固

钢结构企业在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后,借助信息技术与信息化系统,可以使预算管理体系更加稳固。然而,预算管理于整个钢结构企业中的实施是个大工程,具有非常高的系统性、全面性,涉及到整个企业的所有流程、业务与职员。若单靠人力,仅能在企业中实行最为初步的预算管理,若要使预算管理更加全面、深入,实施力度更加稳妥,就需要寄托信息化的预算系统进行分析。

(二)预算管理信息化系统能够提高企业进行全面预算管理的效率

当前,大多数钢结构企业虽然推行了预算管理,但仅仅是由财务人员使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的手工操作。这种软件参与到预算管理中,虽然也算是预算实现信息化,但仅仅是最为初级的操作。而且,Excel软件具有易被改动的特点,数据很容易发生混乱。为此,需要采用更加专业、更加高级的预算管理信息化系统参与其中。这样可以使数据的计算效率更高,数据更加准确、不容易被改变,更可以解放财务预算人员的双手,使其不必再进行繁杂数据的手工处理,而是将精力集中于分析结果、制定控制措施,从而更好地实现钢结构企业的战略目标。

(三)预算管理信息化系统能够整合企业内各部门之间的管理信息

钢结构企业以前在节能性预算管理时,一般是由财务部门这一个部门独立完成的。而预算管理实际上却涉及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对预算的执行、考评等等众多的信息,都会在期末全部归总到财务部门,这使得财务部门在期末难以负担起全企业的预算管理信息突然集中于财务这单独一个部门的结果。信息化预算管理系统可以避免这样的结果,在企业各部门建立起信息系统,通过网络将各子系统信息归总到一起,可以随时做到数据的互通有无,即时处理,使预算管理更加具有时效性。各部门的衔接也落实的更加有效、更加及时。

三、预算管理信息化系统――实现预算管理信息化的最佳途径

(一)信息化的预算管理网络与计算机终端

若要实现预算管理的信息化,企业应该在负责编制、执行、分析的各部门及所有操作人员都配备好装有系统终端的计算机,并构建好局域网,以使参与预算管理的所有部门都能做到数据的互通有无与资源的内部共享。

(二)借助会计信息化体系构建预算管理的信息体系

企业若要进行预算,会计信息所带来的数据是必要前提,预算分析也以其为评价依据。研究我国企业发展财务信息的主要方向,均是以决策、人力资源、物流、AO四合一为目标。本章节所提到的预算管理信息化系统涉及到对预算目标编制、分析总结及绩效考评等具体流程的信息化处理。

1、确定预算目标

预算目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企业在生产经营方面的战略目标,因此如何确定预算目标,其意义非常重要。预算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出现,使得企业得以从两个方向进行预算的信息化建设。其一是固化,其二是细化。简单的说,固化是通过确定逻辑关系来讲预算目标进行固化,使预算更加规范化、信息化;而细化则是将企业内各部门的资金流转通过会计项目收支的录入进行标准化的细致分析与管理,以便期末对会计收入支出进行分析和研究。

2、预算编制信息化

预算编制的信息化过程见图1,这一工作依托的对象主要是预算软件,通过系统内录入的大量逻辑关系与定义,在设定好参数后进行计算与分析。这一阶段信息化的重点是定义逻辑关系,以收入预算为例,是按照经销商计算还是按产品利润算,这是需要人工定义的。当然,在定义完成后,信息化系统就可以自行运算了,这时就不必人力参与,大大解放了劳动力。

图1 预算编制信息化的流程

3、预算执行的信息化

当前国内企业在实行预算信息化之前,主要借助OA系统实现网上的支付报销和预算对比。预算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出现,使企业得以将账目上报和下达以及工程项目的预算管理以及最终的统计分析工作得以被整合到一起,通过信息化管理加强管理的力度。

4、预算分析的信息化

预算结果要分析,通过信息化系统分析得出的数据可以为企业预算的执行提供依据。

5、预算调整的信息化

预算在执行过程中,会因不可抗力的主客观因素发生改变,这时就需要进行预算的调整,使资源与目标达成一致。然而,预算的调整不能随随便便就做,而要在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的监管下进行调整。尽管外部环境时时变化,但预算却不能经常调整,否则将造成预算失去了意义,企业也发生动荡。信息化系统使得预算调整更加清晰化与规范化,通过规范化的调整流程,预算结果更加准确。

6、预算考评的信息化

第5篇

关键词:信息化服务企业;项目组织结构;混合型组织结构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04-0018-03

一、研究背景

现代信息服务业主要是指以计算机及其网络为载体,以电子商务为模式,直接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与传递,并以信息服务产品向社会提供服务的各种行业。近年来,信息服务业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环节,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和带动相关行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信息化服务企业的工作主要以研发软件和为其他企业提供服务项目为主,故企业以项目为导向,进而组建项目团队并运用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对项目进行有效的管理,这是信息化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实施项目管理,第一要务就是要构建好项目的组织结构。

二、项目组织结构的基本理论

项目组织是为了完成特定的项目任务而建立起来的,从事项目具体工作的载体。对于一个特定的项目参与方而言,项目一旦确立公司高层管理者就需要确定该项目与公司之间的关系,即选择项目组织结构类型,一般来说,项目组织结构设计得是否合理,决定了项目经理工作的成败。常见的项目组织结构类型有三种:职能型组织结构、项目型组织结构和矩阵型组织结构,各种类型的组织结构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职能型组织结构

职能型组织结构是传统的层次化的组织结构,这种组织按职能以及职能的相似性来划分部门。职能型组织结构通过在实施此项目的组织内部建立一个由各个职能部门相互协调的项目组织来完成某个特定的项目目标。这样的项目组织界限并不十分明确,其成员仍在原来的职能部门内完成项目任务,同时这种项目组织没有明确的项目主管或项目经理,项目中各项协调工作由职能部门主管或位于职能部门上层的总经理来进行。

(二)项目型组织结构

项目型组织结构是按项目设置的,与职能型组织结构截然相反,即企业把项目从其组织中分离出来作为独立的单元,有其自己的项目经理及其下属的部门和职员。项目经理全权管理项目,享有高度的权力和独立性,能够配置项目所需的全部资源,并且对项目成员有着直接的管理权力。不同的项目之间相互独立,所有的项目成员都是专职的,当一个项目结束时该项目团队通常就解散了。

(三)矩阵型组织结构

矩阵型组织结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组织中的资源而发展起来的,是由职能型组织结构和项目型组织结构结合而成的一种混合体。矩阵式组织结构的特点是将按照职能划分的纵向部门与按照项目划分的横向部门结合起来,以构成类似矩阵的管理系统,它在常规的职能层级结构之上加载了一种水平的项目管理结构。项目组织中存在两条命令链,一条顺着职能线下达,另一条则是根据项目线下达。项目经理在项目的内容和时间方面对职能部门行使权利,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决定如何支持。每个项目经理要直接向最高管理层负责,并由最高管理层授权。而职能部门则从另一方面来控制,对各种资源作出合理的分配和有效的控制调度,职能部门负责人既要对他们的直线上司负责,也要对项目经理负责。

(四)项目组织结构类型的优缺点

以上三种项目组织结构各有其优缺点,企业在选择应用何种项目组织结构来实现项目的目标时,应根据企业所处的行业、企业的情况和项目本身的特点来进行选择,而不应该“削足适履”。现将其优缺点汇总如下:

三、项目组织结构案例分析

(一)案例情况介绍

A公司是一家专门替其他企业和组织提供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的公司。公司刚成立时也就二十几个人,其组织结构也属于传统的职能型组织结构,如下图1。财务部主要负责公司的会计、出纳和上税等财务方面工作,人事部负责人员招聘、薪酬福利以及考核工作,采供部负责采购和合同方面工作,市场部负责跑市场、拉项目,顾问部负责项目的实施工作。

后来,A公司拿到了一个国有企业的大项目,公司将大部分精力都倾注到这个项目上面,为了完成该项目,开始大量引进人才,公司规模也一下扩张到了五十人左右。在该大项目接近收尾时,公司开始考虑扩招人员的安置问题,如果公司不多拿一些项目的话,将会造成人员闲置,增加公司的负担。

最近两年,A公司的总经理一直在考虑到底哪种组织结构更适合公司的发展,并尝试着对公司的组织结构进行了改革,其组织结构如图2所示。顾问部一方面继续负责大项目的实施和收尾工作,另一方面负责矿冶行业的采购、市场拓展和实施工作,而其他三个部门――咨询部、地产物流部和智能化部都负责了某一行业或领域的采购、市场拓展和实施工作。但是,改革后的组织结构似乎并没有达到他的预期效果。

(二)A公司项目组织结构的利弊分析

从案例来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A公司改革后的组织结构(图2所示)相当于一种项目型组织结构,对于A公司来说,应用这种类型的组织结构存在以下不足:

1.人员重复配置,造成了人员忙闲不均,资源浪费的情况。A公司总共才几十个人,是一家小型企业,甚至于可以说是一家微型企业。改革后,除了财务部和人事部这两个行政职能部门外,其余的四个部门职责相似,在公司规模不大的情况下,资源重复配置这个缺点就会凸显出来,而A公司作为一家信息化服务企业,人力资源又是其核心资源,因而此种类型的项目组织结构的设置会增加其人力成本,造成资源的浪费。

2.部门与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存在部门之间相互争夺资源的情况,且不利于专业知识和经验的共享。由于A公司有四个部门的职责相似,各部门所设置的人员类型也基本相似,因而会造成部门之间争夺资源的情况,而各部门为了显示本部门的业绩,必定会各自为政,相互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学习交流,导致专业知识和经验难以共享,不利于公司总体的发展。

(三)A公司项目组织结构调整建议

基于A公司本身的情况,在此笔者建议该公司将其项目组织结构调整为混合型组织结构,即指在A公司中,可以同时存在职能型、项目型和矩阵型等多种组织结构类型,采用不同的组织结构开展不同的项目。其结构如图3所示。在该组织结构中,A公司可根据项目的特点来选择不同的项目组织结构类型,简单的项目如OA、机房建设等可以采取职能型组织结构,如下图的项目A;复杂程度一般,项目的完成需要依赖于各专业类型的人才的项目可以采取矩阵型项目组织结构,如下图的项目B;而对于一些特殊的项目,也可以考虑采用项目型组织结构,在该组织结构的基础上,另建立一个专为完成该项目的项目部,以使该项目的目标可以顺利完成。

混合型组织结构虽然有很多的优点,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在公司的项目管理方面容易造成混乱,项目的信息流、项目的沟通等容易产生问题,公司管理制度不易较好地得到贯彻执行。各类人员在同一时期内所担负的工作任务可能会有很大差别,很容易产生忙闲不均的现象等。因此公司的高管层一旦决定使用该类型的项目组织结构,应注意在公司的管理人员、制度等方面加以匹配,不然很可能适得其反。

四、结论

项目组织结构发展到现在,可以说并没有一种完美的类型,各种类型均具有其自身的优点和缺点,这就要求企业在进行选择的时候应根据自身的特点来进行,切不可照搬照抄。本文通过对A公司的情况进行分析,提出适合A公司发展的项目组织结构类型,该类型的项目组织结构对于信息化服务企业具有一定的适用性,但是各企业还是应该针对自己的情况进行考虑,此建议仅就个人的一些研究和观点进行了阐述,所提出的建议有待日后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 骆.项目管理教程(第2版)[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 董雄报.制造企业项目组织结构的适合性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0).

[3] 谢春茂.项目组织结构案例分析[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4).

[4] 林锐.如何建设中小型IT企业的项目组织结构[J].程序员,2006,(2).

[5] 秦霖,邱菀华.大型文化项目组织结构模式探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6] 张利,郭志欣.矩阵式项目组织结构的改良[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6).

第6篇

关键词 江西;利用外资;优化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 F0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8)12-0144-03

作者简介 周裕全,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管理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

苏小玲,江西科技师范学院贸易经济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江西 南昌 330038)

经过“十五”时期的发展,江西开放型经济体系和制度建设日益健全和完善,投资环境逐步优化,基础设施水平和能力不断提高,产业配套能力日渐提高。2000-2005年,江西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累计达78.0亿美元,是1984-1999年累计之和的3.2倍。外商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由3.4%上升到8.6%。外商投资领域已覆盖轻工业、纺织、机械、化工等传统行业和光纤、光学、计算机集成电路等高新技术产业,外源动力已成为江西经济新的增长点。“十一五”时期,是江西实现中部崛起的关键时期。基于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与外资吸收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本文就新时期江西利用外资优化产业结构的问题进行思考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一、外资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

当今世界,一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与外国资本与技术的联系,一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也与国际投资和引进技术息息相关。可以说,利用外资是我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技术进步的有效途径,也是我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高技术化、产业结构高附加值化、产业结构高开放度化的重要手段。从总体上看,外资主要通过投资形成和技术外溢来发挥对东道国产业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

1、从投资形成的角度来讲,外商直接投资可以提高资产存量的质量。一方面,外资通过对东道国企业的兼并与收购,可以将低质量的资产存量变成高质量的资产存量,从而达到加速企业技术改造、产品更新和产业升级的积极效果;另一方面,外资通过设立新企业,可以形成高质量的新增资产,从根本上改变产业结构形成的物质基础,进而提高整个产业的资本和技术的密集度。

2、从技术外溢的角度来讲,外商直接投资可以推动东道国产业的技术进步。首先,外商直接投资带来了国外先进技术。一方面,通过引入技术的消化、吸收和扩散,可以实现技术的跳跃发展,促进技术创新和技术结构的优化。而技术结构优化,又为产业结构升级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引入外商直接投资,可以通过技术知识的扩散、劳动力的训练、新生产技术的示范、组织和监督技能的加强等生产方法或结构方面的级差,对发展中的东道国产生一种外部经济效应。另外,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先进管理技能和HR(人力资源)开发能力,也能通过提高工作效率、更新技术观念等方式间接促进技术结构和产业结构高度化。所有这些都会对东道国的技术进步发挥积极的作用,实现生产效率的提高,推动东道国原有比较优势产业的升级换代。

二、新时期江西利用外资情况

进入新世纪以来,江西把发展开放型经济作为在中部地区崛起的关键举措,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利用外资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进入“十一五”时期,随着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在国际、国内外部环境的推动下,江西外商直接投资规模迅速扩大。2006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数982个,合同金额40.3亿美元,增长4.0%。实际利用外资28.1亿美元,增长15.9%。利用外资总量继续保持中部六省领先地位。自2007年以来,国际间的直接投资继续扩大,沿海发达省份把传统的制造业和加工业加快向中西部转移,为江西对外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外商直接投资实现了持续、稳定增长。

从总体上看,新时期江西利用外资的主要特点有:

1、利用外资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从2001年提出建设“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的战略定位,到2003年“对接长珠闽,融入全球化”,江西大力实施大开放主战略,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利用外资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2004年新签合同引进1000万美元以上的工业项目53个。从省外引进单项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实际投资额383.5亿元,其中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119个。2005年新批外资项目平均投资规模比2000年高286.65万美元,新批合同外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耳79个,5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实际利用省外资金472.4亿元,增长23.2%。2006年新批合同外资金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81个,比2005年又增加2个。更为重要的是,新时期江西在吸引外资的招大引强方面取得了新突破。继2006年马士基有限公司南昌办事处、南昌ABB泰豪发电机有限公司、赣州江钨友泰新材料有限公司、2007年亚洲货运有限公司(香港)及中粮可口可乐顺利落户南昌后,世界500强企业又陆续人驻江西,有世界500强企业投资背景的外资项目现达到26个。

2、规模扩大的同时,质量争水平也得到不断的提升。近几年,随着江西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利用外资也开始跨越单纯追求经济总量、弥补建设资金缺口的初级阶段,进入注重改善结构、提高经济素质和综合效益的新阶段。在利用外资过程中,江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了符合经济长远发展规律的科学引资理念,坚持量质并重,注重招商选资,正确把握扩大规模和提高水平的关系,把握总体推进与突出重点的关系,把握招商引资和优化环境的关系,实现了在利用外资结构上产业从单一向产业多元化的转变,质量和水平有了新的提高。重大基础设施、工业、农业、旅游、科教文卫事业等领域对外开放也有了新的进展,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设在利用外资上取得重大性突破,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科技密集型等项目的外资不断增长。

3、制造业最受外商投资的青睐,居主导地位。2005年江西省新批外商投资企业940个,其中制造业占560个,实际利用外资15.18亿美元,投资额约占江西省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6成。2006年外商投资的行业仍然以第二、三产业为主,制造业仍然充当引资龙头,全省制造业项目引进外资17亿美元,占全省利用外资比重的60.59%。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皮革、毛皮及其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是投资的重点领域。

4、工业园区利用外资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新时期,工业园区已成为江西引进外资的主要载体。2006年全省工业园区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915亿元,世界500强企业有20多家落户园区,国内500强企业达到49家。工业园区招商引资

规模和质量提升,极大地推动了全省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步伐。2007年上半年,园区内招商引资实际到位项目2316个,资金562.66亿元,同比增长28.5%,其中:省外资金400.06亿元,增长27.5%。境外资金11.17亿美元,增长47.8%,“两外”资金占到全部到位资金的86%。

应当说,从规模和总量上,江西利用外资正处于历史最好的水平,但也存在外商直接投资行业结构不尽合理的状况。以2006年分行业外商直接投资为例。

江西经济结构优先急需发展的农产品加工业、交通运输业及电信业、教育、科研及技术服务业外商投资份额偏低,外商投资产业分布存在不均衡,不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结合江西产业结构的实际情况,以及江西在利用外商投资中存在的产业分布不均衡等情况,从而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问题,根据外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机理,笔者试从以下几方面提出几点解决思路。

三、新时期江西进一步利用外资优化产业结构的几点思路

1、加强政府对外资的引导作用

外资对一国产业结构的影响存在积极与消极作用的两面性。因此,利用外资调整优化江西的产业结构,也需要在外商投资政策中加强外资的引导和管理,放大其积极作用,抑制其消极作用。

首先应符合我国“十一五”期间利用外资的总体战略目标,即:进一步推动利用外资从“量”到“质”的根本转变,使利用外资的重点从弥补资金、外汇不足切实转到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上来,更加注重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资源能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切实把利用外资同提升国内产业结构、技术水平结合起来。

其次要加强对外资的结构引导。应制定行业准入标准,调整当前的一些外商投资优惠政策,注意外资在三次产业间以及产业内部的合理搭配。应根据江西省产业的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的趋势,制定科学的产业政策,明确规定鼓励和禁止投资的项目,通过利用税收优惠、信贷优惠等鼓励性经济手段,引导外资投向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产业部门,如相应的第一、三产业,制止外资投向生产能力已经过剩的行业,如第二产业的相关行业。

2、加大高新技术产业的引资力度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江西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关键。在利用外资方面,应当积极创造条件,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引进高新技术、先进技术,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引进高新技术、先进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以改进产品性能,节约能源和原材料,提高企业技术经济效益。在措施上,首先要继续对外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给予优惠政策,同时大力改善投资环境,特别是软环境,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提供外资企业所需要的高层次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做好商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创新工作,加快高科技工业园的建设步伐。其次是要重视利用高新技术去改造传统产业,以增强对资源性产品的深加工和精加工能力,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推动产业升级与进步。

3、增加外商对农业的投资力度

必须高度重视农业利用外资特别是外商直接投资的工作,鼓励外商投资于农业新技术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引进好的优良品种和新的种植经营管理技术,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鼓励外商投资发展现代农业,重点发展生态农业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种植业、养殖业等。在具体措施上,一是要扩大地方政府引进农业投资项目的审批权限。二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降低土地使用费标准。三是允许自产农产品出口。四是对一些好的项目和国家鼓励的项目继续给子优惠政策。五是优先保证外商投资农业项目的配套资金。六是改善农业利用外资环境,加大投入,完善有关政策法规。

4、进一步加大服务业对外开放的力度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江西现代服务业的经济总量和产业规模不断提高,行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它在全省经济和第三产业中的地位日益增强。《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全面发展服务业,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顺应需求结构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趋势,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新型业态,形成机制灵活、功能完善、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外资进入江西省服务业,将有助于降低外商投资企业的运营成本,从而进一步改善江西省的投资环境,为继续扩大利用外资创造条件,并以此促进江西省服务业的发展和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因此,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大力引导外资投向金融保险、现代流通、旅游设施、文化教育、医疗体育等服务领域,促进江西服务业快速发展和结构调整。

第7篇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 重要性 信息技术

1、企业信息化的概况

信息化是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智能化工具又称信息化的生产工具。它一般必须具备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再生、信息利用的功能。)与智能化工具相适应的生产力,称为信息化生产力。智能化生产工具与过去生产力中的生产工具不一样的是,它不是一件孤立分散的东西,而是一个具有庞大规模的、自上而下的、有组织的信息网络体系。这种网络性生产工具将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将使人类社会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企业信息化实质上是将企业的生产过程、物料移动、事务处理、现金流动、客户交互等业务过程数字化,通过各种信息系统网络加工生成新的信息资源,提供给各层次的人们洞悉、观察各类动态业务中的一切信息,以做出有利于生产要素组合优化的决策,使企业资源合理配置,以使企业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2、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信息化是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手段, 是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迫切需要。 当今世界的竞争, 说穿了就是跨国公司的竞争,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 企业将直接面对跨国公司,管理落后的问题将越来越突出。 企业即使能够生产出和跨国公司同样质量的产品, 在信息化方面的差距也会使我们在竞争中处于被动。 因此, 信息化建设是带动各项工作创新和升级的突破口, 是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 是实现企业变革和创新的重要途径。

信息化是企业管理概念、 管理过程、 管理模式的变革,是企业从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化经营的必由之路,也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在竞争条件情况下,企业能否用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已成为企业能否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企业管理落后是影响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管理落后的主要标志是业务流程不规范和信息管理不系统。

在全球化市场上, 竞争的不仅是产品, 更重要的是品牌、 营销渠道、 服务质量、 市场准入等, 面对用信息技术武装到“牙齿”的跨国公司,能否在短时间缩小差距, 信息化是一条有效途径。 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的融合, 是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竞争的 “入场卷”, 因此,企业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信息化要通过科学决策,规范业务流程,优化员工行为,实现结构、知识和决策优化的有机结合,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提高劳动生产率, 把人、 财、 物等资源结合起来, 产生新的效率,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同时,会出现某种 “数字化办公 ”状态, 体现新型企业文化。 毫无疑问, 信息化是不可抗拒的, 信息现已成为重要资源, 其开发与利用已成为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推动力。

3、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方法

1)加强企业信息化的宣传,提高企业对信息化的认识

要让企业领导层和员工充分认识到: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对管理模式、组织结构、思维方式进行创新和变革;通过企业信息化建设,可使企业迅速提高管理水平,促进管理现代化,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效降低成本,加快技术进步,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网络经济、信息社会的到来,企业要想在世界范围的竞争中取胜,必须实现信息化。

2)统筹规划制定正确的企业信息化战略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信息基础结构、数据标准化以及网络的连接、使用、维护等多方面的建设。因此,必须坚持“谨慎规划,重点突破,逐步推进,然后集成”的原则,统筹兼顾,科学规划,分清轻重主次,有计划、有步骤,分秩序地规范建设,以避免盲目性。

3)强调企业领导者的参与

由于领导者拥有实现企业目标的人、财、物等方面的控制权,能够决定投资、组织结构调整、人员配备、确定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水平等。因此,只有领导者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积极倡导者、支持者和参与者,才有可能实施和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可以说,企业领导对企业信息化的支持与参与是企业信息化起步与成功的关键和决定性因素。

4)加强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加强培训工作,提高统计人员素质,是做好统计信息化工作的智力基础。人才是妨碍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的一大障碍。由于统计队伍素质良莠不齐,对统计工作的认识不到位等因素,影响到统计信息职能的发挥,因此应当改变观念,不断加大培训力度,坚持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提高培训质量,减少统计人员频繁变动,促进统计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5)建立企业信息化决策管理机构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不断连续改进的过程,有必要建立一个企业信息化决策管理机构来全面统筹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工作。这个机构既是企业领导者的主要咨询机构,又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最高决策机构,其人员由各方面的专家组成,如管理专家、规划专家、系统分析员、运筹专家、计算机专家等。在项目决策时,由该机构会同有关部门进行详细的调研、论证,细心听取和尊重专家、建设人员、业务人员等各方面的意见,增加决策的透明度,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争取开发一个,应用一个,成功一个。

第8篇

论文关键词:企业信息化 测度体系 评价体系

一、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体系内涵

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体系主要是指由评价指标体系制订的原则,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内容,评价原则和评价组织等所组成的整体。

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一般可分为:单一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即对一个具体的企业信息化水平进行评价,如对海尔集团,联想集团等;行业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即对某一行业企业信息化的整体水平进行评价,如对汽车行业,纺织行业等;区域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即对某一个地区的企业信息化水平进行评价,如一个市、一个省或一个国家等。

行业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和区域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是建立在单一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基础之上的。

二、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意义

企业信息化是企业不断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应用信息资源的过程。或者更确切地说,企业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资源开发由局部到全局、由内部到外部、由战术层次到战略层次不断深化的过程,其建设过程应该包括计划、实施、评估和改进四个环节。

对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进行评价,是从企业引进信息技术的目的和战略出发,考察信息技术应用给企业经营和管理带来的影响。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1)检查企业信息化是否达到预期目标。(2)及时发现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3)总结企业信息化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三、企业信息化评价的内容

1.信息设备的装备情况

企业信息设备的装备情况,是评价企业信息化水平最基本的内容。如计算机、多媒体、传真机和电话等信息设备的装备,局域网、互联网的建设情况。

2.信息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

具体来说,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做。从功能上,考察管理系统的功能在多大程度和多大范围上得到了信息技术的支持;从性能上,涉及技术先进性、可靠性、适用性、易维护性和用户界面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在评价信息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的过程中,要遵循动态性原则层次性原则。随着企业信息化的进展,企业不断应用新的信息技术,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也要随之进行调整。而且,评估指标要有重点,分层次,以确保评价的质量。

3.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

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企业信息系统的运行要靠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来支持,否则再先进的信息系统也毫无意义。可见,在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中必须要十分重视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情况的评价。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角度,可以评价信息系统的利用程度和企业的知识管理水平。在评价中可以从挖潜能力、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共享方面、数据库的开发等方面进行评估。

4.信息化人才开发

人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参与者。随着企业信息化的深入,员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这是进一步推动企业信息化的基础。这方面,可以从企业信息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数、企业员工素质的提高和员工参与信息化的程度等方面来评定。

5.信息化组织和控制

对企业信息化组织和控制是基于信息化的深入,员工逐渐形成比较完善的信息化规划、组织和控制机制,同时,也必然伴随着有关信息化方面的政策、制度和标准的制定过程。企业信息化的实施总是依托于某一类型的组织结构,信息技术能使信息方便、高效的存储、使用、修改、积累和传播,从而为企业的经营活动发生由量到质的改善提供可能。

6.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的评价

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可使用比率算法,差额算法进行评价。

(1)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的比率算法:

式中:QE为企业信息化收益;QC为企业信息化成本。

(2)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的差额算法:

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EX1=QE-QC

四、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

1.企业信息化信息设备装备指标

(1)信息设备单项装备率。邮政装备率,企业用于邮政间接投资费用与信息设备投资总费用的比率;电话装备率,企业用于电话装机费用与信息设备投资总费用的比率;传真机装备率,企业用于传真机购置费用与信息设备投资总费用的比率;计算机装备率,企业用于购置计算机的费用与信息设备投资总费用的比率;多媒体装备率,企业用于多媒体购置费用与信息设备投资总费用的比率;电子信箱装备率,企业用于电子信箱投建费用与信息设备投资总费用的比率;网络装备率,企业投建网络费用与信息设备投资总费用的比率;国际互联网装备率,企业投建国际互联网站(点)费用与信息设备投资总费用的比率。

(2)信息设备综合装备率。通过这一重要指标全面反映各种信息设备综合装备的程度,它等于信息设备投资总费用与企业全部设备投资总额之比。

(3)信息设备装备提高率。这是动态反映信息设备装备率提高的速度指标。它有信息设备单项装备提高率和信息设备综合装备提高率两个指标。

2.信息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指标

(1)信息技术应用于企业管理的范围。如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生产管理、物料管理、客户管理等。

(2)信息系统的性能指标:①信息系统的总体水平:系统的总体结构、地域与网络的规模、所采用技术的先进性等。②信息系统功能的范围与层次:功能的多少与难易程度、对应管理层次的高低等。③信息系统的质量指标:系统的可使用性,系统的稳定性,系统的可靠性,系统的适应性,系统的可扩展性,系统的可维护性等。

(3)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4)信息系统文档的完备性。

3.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指标

包括:①每人使用互联网的字节数;②每人图书、报纸、杂志的总印张数;③人均电话通话次数;④人均传真次数;⑤购买数据库的数目;⑥开发数据库的数目;⑦数据库信息总量。

4.信息化人才开发指标

包括:①企业信息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②企业信息专业技术人才的职称结构比例;③企业用于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和培训的经费;④企业用于吸引信息技术人才的专项资金数量;⑤企业用于奖励信息专业技术人才的专项资金数量。

5.企业信息化组织和控制指标

包括:①信息化方面的方针和政策;②信息化的管理制度和标准;③企业CIO体制实施情况;④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的效果;⑤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情况;⑥企业信息系统维护和运行管理的质量;⑦企业信息化项目管理的质量;⑨企业信息化总体规划的水平等等。

6.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的指标

(1)直接经济效益的有关指标:①信息化的投资额:包括信息系统硬件、软件的购置、安装,应用系统的开发或购置所投入的资金。②信息系统运行费用:包括消耗性材料费用、系统投资折旧费及硬件日常维护费等。③信息系统运行新增的效益:主要反映在成本降低、库存积压减少、流动资金周转加快与占用额减少、销售利润增加及人力减少等方面。④投资回收期:投资回收期为通过新增效益,逐步收回投入的资金所需的时间,它也是反映信息系统经济效益好坏的重要指标。

(2)间接经济效益的有关指标:①对组织为适应环境所作的结构、管理制度与管理模式的变革会起巨大的推动作用,这种作用一般无法用其他方法实现。②能显著地改善企业形象,对外可提高客户对企业的信任程度,对内可提高全体员工的自信心和自豪感。③可使管理人员获得许多新知识、新技术与新方法,进而提高他们的技能素质,拓宽思路,进入学习与掌握新知识的良性循环。④系统信息的共享与交互使部门之间、管理人员之间的联系更紧密,这可加强他们的协作精神,提高企业的凝聚力。⑤对企业的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定额与标准、计量与代码等的基础管理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为基他管理工作提供有利的条件。⑥应用系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提高了管理者决策的自信心和准确度。

五、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方法

1.企业信息化指数的测算方法

综合评价分析法的基本评价模型,通常多采用简单线性加权法:

式中,Pi为第i个评价指标无纲化处理后的值;W i为Pi的权重;EII(EnterpriseInformatization Index)为企业信息化水平总指数值。

2.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的提高率

它是动态反映企业信息化水平提高速度的指标。一般有两种方法:

(1)环比法。即本年度企业信息化指数与上年企业信息化指数之差,及与上年企业信息化综合指数的比率。

式中:叫为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的提高率;年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年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

(2)基比法。①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总提高率:

式中:为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的总提高率;年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为基年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②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年均提高率:

式中:为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的总提高率;年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平均提高率;为基年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N为l,2,3,…,N一l,N。

六、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组织

组织也是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结果,因此,在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过程中必须注重组织的工作。

一般来说,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组织内容主要涉及评价专家组的组成,评价过程的安排,评价步骤的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选定等。

第9篇

论文关键词:企业信息化测度体系评价体系

一、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体系内涵

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体系主要是指由评价指标体系制订的原则,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内容,评价原则和评价组织等所组成的整体。

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一般可分为:单一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即对一个具体的企业信息化水平进行评价,如对海尔集团,联想集团等;行业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即对某一行业企业信息化的整体水平进行评价,如对汽车行业,纺织行业等;区域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即对某一个地区的企业信息化水平进行评价,如一个市、一个省或一个国家等。

行业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和区域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是建立在单一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基础之上的。

二、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意义

企业信息化是企业不断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应用信息资源的过程。或者更确切地说,企业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资源开发由局部到全局、由内部到外部、由战术层次到战略层次不断深化的过程,其建设过程应该包括计划、实施、评估和改进四个环节。

对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进行评价,是从企业引进信息技术的目的和战略出发,考察信息技术应用给企业经营和管理带来的影响。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1)检查企业信息化是否达到预期目标。(2)及时发现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3)总结企业信息化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三、企业信息化评价的内容

1.信息设备的装备情况

企业信息设备的装备情况,是评价企业信息化水平最基本的内容。如计算机、多媒体、传真机和电话等信息设备的装备,局域网、互联网的建设情况。

2.信息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

具体来说,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做。从功能上,考察管理系统的功能在多大程度和多大范围上得到了信息技术的支持;从性能上,涉及技术先进性、可靠性、适用性、易维护性和用户界面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在评价信息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的过程中,要遵循动态性原则层次性原则。随着企业信息化的进展,企业不断应用新的信息技术,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也要随之进行调整。而且,评估指标要有重点,分层次,以确保评价的质量。

3.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

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企业信息系统的运行要靠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来支持,否则再先进的信息系统也毫无意义。可见,在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中必须要十分重视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情况的评价。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角度,可以评价信息系统的利用程度和企业的知识管理水平。在评价中可以从挖潜能力、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共享方面、数据库的开发等方面进行评估。

4.信息化人才开发

人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参与者。随着企业信息化的深入,员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这是进一步推动企业信息化的基础。这方面,可以从企业信息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数、企业员工素质的提高和员工参与信息化的程度等方面来评定。

5.信息化组织和控制

对企业信息化组织和控制是基于信息化的深入,员工逐渐形成比较完善的信息化规划、组织和控制机制,同时,也必然伴随着有关信息化方面的政策、制度和标准的制定过程。企业信息化的实施总是依托于某一类型的组织结构,信息技术能使信息方便、高效的存储、使用、修改、积累和传播,从而为企业的经营活动发生由量到质的改善提供可能。

6.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的评价

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可使用比率算法,差额算法进行评价。

(1)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的比率算法:

式中:QE为企业信息化收益;QC为企业信息化成本。

(2)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的差额算法:

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EX1=QE-QC

四、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

1.企业信息化信息设备装备指标

(1)信息设备单项装备率。邮政装备率,企业用于邮政间接投资费用与信息设备投资总费用的比率;电话装备率,企业用于电话装机费用与信息设备投资总费用的比率;传真机装备率,企业用于传真机购置费用与信息设备投资总费用的比率;计算机装备率,企业用于购置计算机的费用与信息设备投资总费用的比率;多媒体装备率,企业用于多媒体购置费用与信息设备投资总费用的比率;电子信箱装备率,企业用于电子信箱投建费用与信息设备投资总费用的比率;网络装备率,企业投建网络费用与信息设备投资总费用的比率;国际互联网装备率,企业投建国际互联网站(点)费用与信息设备投资总费用的比率。

(2)信息设备综合装备率。通过这一重要指标全面反映各种信息设备综合装备的程度,它等于信息设备投资总费用与企业全部设备投资总额之比。

(3)信息设备装备提高率。这是动态反映信息设备装备率提高的速度指标。它有信息设备单项装备提高率和信息设备综合装备提高率两个指标。

2.信息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指标

(1)信息技术应用于企业管理的范围。如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生产管理、物料管理、客户管理等。

(2)信息系统的性能指标:①信息系统的总体水平:系统的总体结构、地域与网络的规模、所采用技术的先进性等。②信息系统功能的范围与层次:功能的多少与难易程度、对应管理层次的高低等。③信息系统的质量指标:系统的可使用性,系统的稳定性,系统的可靠性,系统的适应性,系统的可扩展性,系统的可维护性等。

(3)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4)信息系统文档的完备性。

3.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指标

包括:①每人使用互联网的字节数;②每人图书、报纸、杂志的总印张数;③人均电话通话次数;④人均传真次数;⑤购买数据库的数目;⑥开发数据库的数目;⑦数据库信息总量。

4.信息化人才开发指标

包括:①企业信息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②企业信息专业技术人才的职称结构比例;③企业用于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和培训的经费;④企业用于吸引信息技术人才的专项资金数量;⑤企业用于奖励信息专业技术人才的专项资金数量。

5.企业信息化组织和控制指标

包括:①信息化方面的方针和政策;②信息化的管理制度和标准;③企业CIO体制实施情况;④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的效果;⑤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情况;⑥企业信息系统维护和运行管理的质量;⑦企业信息化项目管理的质量;⑨企业信息化总体规划的水平等等。

6.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的指标

(1)直接经济效益的有关指标:①信息化的投资额:包括信息系统硬件、软件的购置、安装,应用系统的开发或购置所投入的资金。②信息系统运行费用:包括消耗性材料费用、系统投资折旧费及硬件日常维护费等。③信息系统运行新增的效益:主要反映在成本降低、库存积压减少、流动资金周转加快与占用额减少、销售利润增加及人力减少等方面。④投资回收期:投资回收期为通过新增效益,逐步收回投入的资金所需的时间,它也是反映信息系统经济效益好坏的重要指标。

(2)间接经济效益的有关指标:①对组织为适应环境所作的结构、管理制度与管理模式的变革会起巨大的推动作用,这种作用一般无法用其他方法实现。②能显著地改善企业形象,对外可提高客户对企业的信任程度,对内可提高全体员工的自信心和自豪感。③可使管理人员获得许多新知识、新技术与新方法,进而提高他们的技能素质,拓宽思路,进入学习与掌握新知识的良性循环。④系统信息的共享与交互使部门之间、管理人员之间的联系更紧密,这可加强他们的协作精神,提高企业的凝聚力。⑤对企业的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定额与标准、计量与代码等的基础管理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为基他管理工作提供有利的条件。⑥应用系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提高了管理者决策的自信心和准确度。

五、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方法

1.企业信息化指数的测算方法

综合评价分析法的基本评价模型,通常多采用简单线性加权法:

式中,Pi为第i个评价指标无纲化处理后的值;Wi为Pi的权重;EII(EnterpriseInformatizationIndex)为企业信息化水平总指数值。

2.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的提高率

它是动态反映企业信息化水平提高速度的指标。一般有两种方法:

(1)环比法。即本年度企业信息化指数与上年企业信息化指数之差,及与上年企业信息化综合指数的比率。

式中:叫为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的提高率;年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年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

(2)基比法。①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总提高率:

式中:为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的总提高率;年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为基年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②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年均提高率:

式中:为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的总提高率;年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平均提高率;为基年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N为l,2,3,…,N一l,N。

六、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组织

组织也是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结果,因此,在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过程中必须注重组织的工作。

一般来说,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组织内容主要涉及评价专家组的组成,评价过程的安排,评价步骤的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选定等。

第10篇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信息化波涛汹涌,业务流程重组风起云涌,一场新的企业变革浪潮正在世界范围内酝酿着。这场变革浪潮不只是带来了一些创新的名词,更重要的是它正在改变着企业竞争的内涵和形式。只有站在潮头浪尖的企业才能赢得企业竞争的优势。

1.新的经营环境已经改变了企业竞争的基础、内容和形式。可以说,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生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的种种变革,包括企业信息化、业务流程重组、组织扁平化、虚拟企业、学习型组织、电子商务等,正在改变着企业竞争的内涵和形式,是企业面对信息化环境的压力求生存和发展而做出的自我调整。

2.当代管理实践的发展与企业信息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以全面质量管理为中心的企业管理工作需要信息技术的帮助,而企业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又必将融合全面质量等管理工作的理念与内涵。信息技术是促使组织结构变革的催化剂。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的企业业务重组也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对市场反应能力和各部门间协作的要求不断提高,组织结构的变革势在必行,而信息技术正好为新型组织中的沟通和协调提供了高效的工具,使这种变革顺理成章。纵观企业组织结构的演变,包括组织结构趋于扁平化、高效的业务小组、虚拟企业、知识联盟等等,无不打上了信息技术的烙印。同时,组织结构变革又是发挥信息技术优势的前提,企业信息化的实施总是以一定的组织结构为载体的。

3.商务的电子化促进了企业的供应链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生产率和产品产量在竞争中已不再占绝对优势,供应链管理的价值作用越来越凸显,它能够跨越企业边界,建立一种跨企业协作,以追求和分享市场机会。企业开始集成自身内部的资源,企业的运营模式也从以自我为原动力的“推式”运作转变为以客户需求为原动力的“拉式”运作。这是因为供应链管理覆盖了从供应商到客户的全过程,包括外购、制造分销、库存管理、运输仓储、客户服务等。所有这些涉及的资源和环节,使供应链的管理就变得越来越复杂,而信息技术的先进性恰恰为其提供了有效运作的重要条件。

二、企业信息化需要面向企业管理

企业信息化是先进的管理思想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应用过程,而信息技术的商业应用价值也在于促进企业管理的科学化。随着信息技术在企业各个管理层面的应用和渗透,其影响必然波及企业的战略发展、组织结构、规划策划、管理制度、协调控制、企业文化等等。因此,企业信息化的实施应该与企业的制度创新、组织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以及企业文化建设等结合起来。

成功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应成为推动企业管理变革的契机,从而促进企业管理的优化。然而不少企业对这点认识不足。面对传统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对信息技术应用的抵制与阻碍,他们往往是用现代化的手段去重复、模仿传统的业务处理流程,而没有或者不敢去触动所有的管理方式、管理模式,更不用说变革组织结构了。一些企业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往往只是从加强数据处理能力、减少差错或节省成本等表面的作用去理解和认识。必须明白,企业信息化应致力于从深层次触动企业进行管理变革,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以及先进的管理思想、方法重塑企业。从实质上看,信息技术的挑战是如何认识信息技术对开发普及知识并使之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潜在能力。企业高层管理者面临的主要挑战不在于设计一种更高效的数据处理系统,而在于创造一种能使人们能更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的管理环境。

一般来说,为了充分释放信息技术在企业应用中的价值,顺利地实现管理变革,企业需要经历以下三个转型过程,即重新组织企业的经营活动,为企业引进信息技术营造良好的管理环境;构建信息技术结构,为信息技术应用建立良好的框架;将信息系统的功能与整个企业组织的经营管理活动结合起来,达到管理出效益的目的。

三、企业信息化进程的基本步骤

1.解决企业基础管理问题。我国企业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是信息基础建设,而不是电子商务等内容。在这一阶段企业首先要进行的是企业信息化准备工作,也就是说企业所有的资源是不是已经被信息化或是数字化了。企业信息化不只在于引进系统,而应重在应用,致力于企业资源的数字化处理。有的企业没有建立起标准化的制度和体制,每个部门对同一的资源根据自己的理解数字化,结果出现了同一产品在不同部门中的编码和命名不一致,从而造成了混乱。

2.实现企业一体化的集成管理。企业应确认内部的基础管理是否规范化,基本管理的流程是不是通过信息化的手法来实现的,诸如产、供、销的业务是否连贯,财务处理是否规范,与业务处理是否实现一体化,是否具备实时有效的计划和预算等。特别要注意的是电算化和信息化的区别,仅仅用计算机来代替手工工作只能是电算化,是企业信息化最初级的阶段,不应认为电算化就是对企业资源最有效的利用。在企业流程信息化过程中,改革传统的业务结构,以业务流为导向优化业务方式,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获得最大的利润,这才是集成化管理的目标。信息化的结果是加速业务的运作,如果不对不合理的流程、规范、标准进行变革,其结果是加剧了不合理,造成投资的浪费。

3.实现对外部资源的利用。通过对外部资源的利用,实现对企业间的供应链、客户关系等的有效管理。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企业在有效管理内部资源的同时,必须更注重外部的工作,跟踪客户的情况,开发市场,密切与供应商的联系,迅速作出对市场变化的第一反应,适应变化了的环境,从而获得领先的地位。 四、企业信息化实施过程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创造性地应用信息技术。企业信息化的需求并不是显而易见的,它需要企业认真思考自身的使命、任务和具体的业务。利用信息系统的目的是获取业务上的竞争优势,需要企业严肃审查自身的机构、人员和管理模式,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选择信息系统。企业信息化不是片面地追求自动化,企业需要创造性地应用信息技术。自动化曾经是人们热衷追求的事物,但是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自动化已不再像工业时代那样辉煌了。伴随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需要提高对变化的反应能力,即提高企业的“智商”。企业的“智商”水平取决于企业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供应问题就是研究如何满足需求的问题,并把需求转化为科学技术的解决方案。供应问题也不是简单地购买硬件或管理软件的事情,在一定程度上,企业管理软件商业化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企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引进一些管理软件,但要把握“度”,切不可把企业信息化与引进企业管理软件等同起来。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整体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在个性化、敏捷化成为企业基本生存战略的今天,企业不应满世界地寻找和购买那些管理软件,以致企业管理屈从于管理软件的膨胀而浪费资源。信息化是一项长期的渐进的工作,企业应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应用信息技术。

2.建立科学的企业信息化的管理组织。在发展企业信息化过程中,过分强调集中控制或用户控制都会造成不良的结果。企业必须建立对数据库、通信和计算机应用的管理标准和指南。同时,信息系统又必须适应终端用户的环境,满足不同部门的需要。为了更好地实现对企业信息化的控制,企业需要处理好系统运行、功能开发、数据库管理、人员培训和系统维护等集中或分散控制问题。总体来说,企业推行信息化应坚持分散控制的理念,当然这并不排斥某些方面的集中控制。借鉴事业部组织结构的管理经验,统一指挥、分散发展,将有利于企业信息化的成功实施。在信息经济中,任何企业都需要具有网络化的思维方式。从企业内部来说,优质、高效与快速响应都要求企业能够突破传统的职能界限,把企业各部门整合到一起,实现以职能为中心的管理向以任务或关系为中心的管理转变。

第11篇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信息化波涛汹涌,业务流程重组风起云涌,一场新的企业变革浪潮正在世界范围内酝酿着。这场变革浪潮不只是带来了一些创新的名词,更重要的是它正在改变着企业竞争的内涵和形式。只有站在潮头浪尖的企业才能赢得企业竞争的优势。

1.新的经营环境已经改变了企业竞争的基础、内容和形式。可以说,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生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的种种变革,包括企业信息化、业务流程重组、组织扁平化、虚拟企业、学习型组织、电子商务等,正在改变着企业竞争的内涵和形式,是企业面对信息化环境的压力求生存和发展而做出的自我调整。

2.当代管理实践的发展与企业信息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以全面质量管理为中心的企业管理工作需要信息技术的帮助,而企业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又必将融合全面质量等管理工作的理念与内涵。信息技术是促使组织结构变革的催化剂。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的企业业务重组也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对市场反应能力和各部门间协作的要求不断提高,组织结构的变革势在必行,而信息技术正好为新型组织中的沟通和协调提供了高效的工具,使这种变革顺理成章。纵观企业组织结构的演变,包括组织结构趋于扁平化、高效的业务小组、虚拟企业、知识联盟等等,无不打上了信息技术的烙印。同时,组织结构变革又是发挥信息技术优势的前提,企业信息化的实施总是以一定的组织结构为载体的。

3.商务的电子化促进了企业的供应链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生产率和产品产量在竞争中已不再占绝对优势,供应链管理的价值作用越来越凸显,它能够跨越企业边界,建立一种跨企业协作,以追求和分享市场机会。企业开始集成自身内部的资源,企业的运营模式也从以自我为原动力的“推式”运作转变为以客户需求为原动力的“拉式”运作。这是因为供应链管理覆盖了从供应商到客户的全过程,包括外购、制造分销、库存管理、运输仓储、客户服务等。所有这些涉及的资源和环节,使供应链的管理就变得越来越复杂,而信息技术的先进性恰恰为其提供了有效运作的重要条件。

二、企业信息化需要面向企业管理

企业信息化是先进的管理思想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应用过程,而信息技术的商业应用价值也在于促进企业管理的科学化。随着信息技术在企业各个管理层面的应用和渗透,其影响必然波及企业的战略发展、组织结构、规划策划、管理制度、协调控制、企业文化等等。因此,企业信息化的实施应该与企业的制度创新、组织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以及企业文化建设等结合起来。

成功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应成为推动企业管理变革的契机,从而促进企业管理的优化。然而不少企业对这点认识不足。面对传统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对信息技术应用的抵制与阻碍,他们往往是用现代化的手段去重复、模仿传统的业务处理流程,而没有或者不敢去触动所有的管理方式、管理模式,更不用说变革组织结构了。一些企业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往往只是从加强数据处理能力、减少差错或节省成本等表面的作用去理解和认识。必须明白,企业信息化应致力于从深层次触动企业进行管理变革,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以及先进的管理思想、方法重塑企业。从实质上看,信息技术的挑战是如何认识信息技术对开发普及知识并使之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潜在能力。企业高层管理者面临的主要挑战不在于设计一种更高效的数据处理系统,而在于创造一种能使人们能更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的管理环境。

一般来说,为了充分释放信息技术在企业应用中的价值,顺利地实现管理变革,企业需要经历以下三个转型过程,即重新组织企业的经营活动,为企业引进信息技术营造良好的管理环境;构建信息技术结构,为信息技术应用建立良好的框架;将信息系统的功能与整个企业组织的经营管理活动结合起来,达到管理出效益的目的。

三、企业信息化进程的基本步骤

1.解决企业基础管理问题。我国企业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是信息基础建设,而不是电子商务等内容。在这一阶段企业首先要进行的是企业信息化准备工作,也就是说企业所有的资源是不是已经被信息化或是数字化了。企业信息化不只在于引进系统,而应重在应用,致力于企业资源的数字化处理。有的企业没有建立起标准化的制度和体制,每个部门对同一的资源根据自己的理解数字化,结果出现了同一产品在不同部门中的编码和命名不一致,从而造成了混乱。

2.实现企业一体化的集成管理。企业应确认内部的基础管理是否规范化,基本管理的流程是不是通过信息化的手法来实现的,诸如产、供、销的业务是否连贯,财务处理是否规范,与业务处理是否实现一体化,是否具备实时有效的计划和预算等。特别要注意的是电算化和信息化的区别,仅仅用计算机来代替手工工作只能是电算化,是企业信息化最初级的阶段,不应认为电算化就是对企业资源最有效的利用。在企业流程信息化过程中,改革传统的业务结构,以业务流为导向优化业务方式,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获得最大的利润,这才是集成化管理的目标。信息化的结果是加速业务的运作,如果不对不合理的流程、规范、标准进行变革,其结果是加剧了不合理,造成投资的浪费。

3.实现对外部资源的利用。通过对外部资源的利用,实现对企业间的供应链、客户关系等的有效管理。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企业在有效管理内部资源的同时,必须更注重外部的工作,跟踪客户的情况,开发市场,密切与供应商的联系,迅速作出对市场变化的第一反应,适应变化了的环境,从而获得领先的地位。

四、企业信息化实施过程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创造性地应用信息技术。企业信息化的需求并不是显而易见的,它需要企业认真思考自身的使命、任务和具体的业务。利用信息系统的目的是获取业务上的竞争优势,需要企业严肃审查自身的机构、人员和管理模式,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选择信息系统。企业信息化不是片面地追求自动化,企业需要创造性地应用信息技术。自动化曾经是人们热衷追求的事物,但是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自动化已不再像工业时代那样辉煌了。伴随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需要提高对变化的反应能力,即提高企业的“智商”。企业的“智商”水平取决于企业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供应问题就是研究如何满足需求的问题,并把需求转化为科学技术的解决方案。供应问题也不是简单地购买硬件或管理软件的事情,在一定程度上,企业管理软件商业化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企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引进一些管理软件,但要把握“度”,切不可把企业信息化与引进企业管理软件等同起来。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整体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在个性化、敏捷化成为企业基本生存战略的今天,企业不应满世界地寻找和购买那些管理软件,以致企业管理屈从于管理软件的膨胀而浪费资源。信息化是一项长期的渐进的工作,企业应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应用信息技术。

2.建立科学的企业信息化的管理组织。在发展企业信息化过程中,过分强调集中控制或用户控制都会造成不良的结果。企业必须建立对数据库、通信和计算机应用的管理标准和指南。同时,信息系统又必须适应终端用户的环境,满足不同部门的需要。为了更好地实现对企业信息化的控制,企业需要处理好系统运行、功能开发、数据库管理、人员培训和系统维护等集中或分散控制问题。总体来说,企业推行信息化应坚持分散控制的理念,当然这并不排斥某些方面的集中控制。借鉴事业部组织结构的管理经验,统一指挥、分散发展,将有利于企业信息化的成功实施。在信息经济中,任何企业都需要具有网络化的思维方式。从企业内部来说,优质、高效与快速响应都要求企业能够突破传统的职能界限,把企业各部门整合到一起,实现以职能为中心的管理向以任务或关系为中心的管理转变。

第12篇

企业信息化是先进的管理思想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应用过程,而信息技术的商业应用价值也在于促进企业管理的科学化。随着信息技术在企业各个管理层面的应用和渗透,其影响必然波及企业的战略发展、组织结构、规划策划、管理制度、协调控制、企业文化等等。因此,企业信息化的实施应该与企业的制度创新、组织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以及企业文化建设等结合起来。

成功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应成为推动企业管理变革的契机,从而促进企业管理的优化。然而不少企业对这点认识不足。面对传统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对信息技术应用的抵制与阻碍,他们往往是用现代化的手段去重复、模仿传统的业务处理流程,而没有或者不敢去触动所有的管理方式、管理模式,更不用说变革组织结构了。一些企业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往往只是从加强数据处理能力、减少差错或节省成本等表面的作用去理解和认识。必须明白,企业信息化应致力于从深层次触动企业进行管理变革,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以及先进的管理思想、方法重塑企业。从实质上看,信息技术的挑战是如何认识信息技术对开发普及知识并使之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潜在能力。企业高层管理者面临的主要挑战不在于设计一种更高效的数据处理系统,而在于创造一种能使人们能更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的管理环境。

一般来说,为了充分释放信息技术在企业应用中的价值,顺利地实现管理变革,企业需要经历以下三个转型过程,即重新组织企业的经营活动,为企业引进信息技术营造良好的管理环境;构建信息技术结构,为信息技术应用建立良好的框架;将信息系统的功能与整个企业组织的经营管理活动结合起来,达到管理出效益的目的。

二、信息化环境中的企业优势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信息化波涛汹涌,业务流程重组风起云涌,一场新的企业变革浪潮正在世界范围内酝酿着。这场变革浪潮不只是带来了一些创新的名词,更重要的是它正在改变着企业竞争的内涵和形式。只有站在潮头浪尖的企业才能赢得企业竞争的优势。

1.新的经营环境已经改变了企业竞争的基础、内容和形式。可以说,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生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的种种变革,包括企业信息化、业务流程重组、组织扁平化、虚拟企业、学习型组织、电子商务等,正在改变着企业竞争的内涵和形式,是企业面对信息化环境的压力求生存和发展而做出的自我调整。

2.当代管理实践的发展与企业信息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以全面质量管理为中心的企业管理工作需要信息技术的帮助,而企业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又必将融合全面质量等管理工作的理念与内涵。信息技术是促使组织结构变革的催化剂。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的企业业务重组也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对市场反应能力和各部门间协作的要求不断提高,组织结构的变革势在必行,而信息技术正好为新型组织中的沟通和协调提供了高效的工具,使这种变革顺理成章。纵观企业组织结构的演变,包括组织结构趋于扁平化、高效的业务小组、虚拟企业、知识联盟等等,无不打上了信息技术的烙印。同时,组织结构变革又是发挥信息技术优势的前提,企业信息化的实施总是以一定的组织结构为载体的。

3.商务的电子化促进了企业的供应链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生产率和产品产量在竞争中已不再占绝对优势,供应链管理的价值作用越来越凸显,它能够跨越企业边界,建立一种跨企业协作,以追求和分享市场机会。企业开始集成自身内部的资源,企业的运营模式也从以自我为原动力的“推式”运作转变为以客户需求为原动力的“拉式”运作。这是因为供应链管理覆盖了从供应商到客户的全过程,包括外购、制造分销、库存管理、运输仓储、客户服务等。所有这些涉及的资源和环节,使供应链的管理就变得越来越复杂,而信息技术的先进性恰恰为其提供了有效运作的重要条件。

三、企业信息化进程的基本步骤

1.解决企业基础管理问题。我国企业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是信息基础建设,而不是电子商务等内容。在这一阶段企业首先要进行的是企业信息化准备工作,也就是说企业所有的资源是不是已经被信息化或是数字化了。企业信息化不只在于引进系统,而应重在应用,致力于企业资源的数字化处理。有的企业没有建立起标准化的制度和体制,每个部门对同一的资源根据自己的理解数字化,结果出现了同一产品在不同部门中的编码和命名不一致,从而造成了混乱。

2.实现企业一体化的集成管理。企业应确认内部的基础管理是否规范化,基本管理的流程是不是通过信息化的手法来实现的,诸如产、供、销的业务是否连贯,财务处理是否规范,与业务处理是否实现一体化,是否具备实时有效的计划和预算等。特别要注意的是电算化和信息化的区别,仅仅用计算机来代替手工工作只能是电算化,是企业信息化最初级的阶段,不应认为电算化就是对企业资源最有效的利用。在企业流程信息化过程中,改革传统的业务结构,以业务流为导向优化业务方式,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获得最大的利润,这才是集成化管理的目标。信息化的结果是加速业务的运作,如果不对不合理的流程、规范、标准进行变革,其结果是加剧了不合理,造成投资的浪费。

3.实现对外部资源的利用。通过对外部资源的利用,实现对企业间的供应链、客户关系等的有效管理。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企业在有效管理内部资源的同时,必须更注重外部的工作,跟踪客户的情况,开发市场,密切与供应商的联系,迅速作出对市场变化的第一反应,适应变化了的环境,从而获得领先的地位。

四、企业信息化实施过程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创造性地应用信息技术。企业信息化的需求并不是显而易见的,它需要企业认真思考自身的使命、任务和具体的业务。利用信息系统的目的是获取业务上的竞争优势,需要企业严肃审查自身的机构、人员和管理模式,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选择信息系统。企业信息化不是片面地追求自动化,企业需要创造性地应用信息技术。自动化曾经是人们热衷追求的事物,但是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自动化已不再像工业时代那样辉煌了。伴随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需要提高对变化的反应能力,即提高企业的“智商”。企业的“智商”水平取决于企业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供应问题就是研究如何满足需求的问题,并把需求转化为科学技术的解决方案。供应问题也不是简单地购买硬件或管理软件的事情,在一定程度上,企业管理软件商业化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企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引进一些管理软件,但要把握“度”,切不可把企业信息化与引进企业管理软件等同起来。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整体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在个性化、敏捷化成为企业基本生存战略的今天,企业不应满世界地寻找和购买那些管理软件,以致企业管理屈从于管理软件的膨胀而浪费资源。信息化是一项长期的渐进的工作,企业应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应用信息技术。

2.建立科学的企业信息化的管理组织。在发展企业信息化过程中,过分强调集中控制或用户控制都会造成不良的结果。企业必须建立对数据库、通信和计算机应用的管理标准和指南。同时,信息系统又必须适应终端用户的环境,满足不同部门的需要。为了更好地实现对企业信息化的控制,企业需要处理好系统运行、功能开发、数据库管理、人员培训和系统维护等集中或分散控制问题。总体来说,企业推行信息化应坚持分散控制的理念,当然这并不排斥某些方面的集中控制。借鉴事业部组织结构的管理经验,统一指挥、分散发展,将有利于企业信息化的成功实施。在信息经济中,任何企业都需要具有网络化的思维方式。从企业内部来说,优质、高效与快速响应都要求企业能够突破传统的职能界限,把企业各部门整合到一起,实现以职能为中心的管理向以任务或关系为中心的管理转变。

第13篇

论文关键词: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标体系;评价;计算机支持系统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加强信息化建设.从系统观点看,对企业信息化水平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不仅有利于促进企业自身的信息化建设,并且能起到反馈和控制作用,从而使企业信息化工程系统成为一个闭环系统.因此,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工作与建设工作是同等重要和紧迫的.然而,目前对企业信息化定性的研究,对企业信息化评价的定量研究以及相应的计算机支持系统的研制开发等,均存在着严重的不足.这必将影响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本文对企业信息化水平及其评价作了较全面的分析,从技术、管理、人员等信息化的3大构建指标体系着手,采用层次分析法建模,并将原型法与结构法相结合,设计开发了相应的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

1企业信息化水平及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要对企业信息化水平进行评价,首先必须对企业信息化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信息生态学认为,企业是在一定的信息环境中运作的信息系统,系统的组成要素分为:信息工具中的软硬件、信息网络、信息资源、人员(最关键因素),及其与信息系统有关的工作流程、操作规程,以及相应的法规、制度、标准、协议等.

这些要素以各种有形或无形的方式互相联系,形成复杂的结构.实现企业信息化不应仅限于建立和运用单一的信息系统,而应将其看成是建设企业的信息基础设施和开发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应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之中,最终为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服务.对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就要围绕这些目标,以企业信息化所包含的主要方面为考察依据,采用合理、可操作的方法,借助计算机进行量化的评比与分析,进而辅助决策.

目前,虽然已有学者提出一些评价方案,但是由于对企业信息化含义的认识存在分歧,影响企业信息化水平的因素比较繁杂,以及信息化建设的成效在很多方面相互交叉体现等原因,使得这些方案多将重点放在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方面,或者过于强调软、硬件的技术条件,不太重视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经营的结合…;或者是指标体系过于定性化,主观性太强,可操作性和量化程度不够.针对这些情况,笔者初步设计了比较简明、全面,且具有一定可操作性、可决策性的指标体系.

a.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指标.包括信息技术在硬件、软件、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应用水平,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及其对生产过程、管理过程、集成一体化的支持程度,以及企业对IT的投资占总投资的比例.

b.管理信息化方面的指标.包括组织结构的变革、业务流程的重组力度和适宜程度,以及对整个信息生命周期的管理能力等.

c.人员的信息观念和行为方面的指标.包括企业内部人员对信息化的理解支持态度和观念,处理信息的行为和能力,以及应具备的信息安全意识等.

2用层次分析法建模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对复杂问题做出决策的简易方法.它能将定性与半定性问题转化为定量的计算,使人们的思维过程层次化,能逐层比较多种关联因素.因此,层次分析法特别适合于难以完全用定量方法进行分析的复杂问题.

基于以上考虑,笔者建立的评价层次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

3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计算机支持系统的开发

系统的用户主要是企业信息化的管理部门和咨询部门.系统以计算机为辅助工具,实现对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信息的有效管理,为评价与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系统以原型法为主,并与结构化方法相结合,进行系统分析、初步设计、详细设计、编程实现等各阶段的工作.系统以VB6.0为开发工具,由于用户的读写流量和数据存储量不是太大,采用Access数据库即能满足用户需要.

系统由以下3个库及其管理系统组成:

a.模型库管理系统(MBMS).存储简单加权法、层次分析法等多种与模型有关的信息,完成对模型的静态和动态管理,便于将来扩充模型.

b.方法库管理系统(ABMS).存储对应于实现各个模型的计算机程序,为模型运行求解提供服务,并提供对方法的增加、删除、修改、查询等操作.

c.数据库管理系统(DBMA).存储与指标体系有关的信息:不同参评企业的原始数据、按照该体系的专家打分计算机得到的有关数据、对参评企业的评价结果等信息.

4系统功能模块结构

系统的功能模块结构如图2所示.

a.数据输入模块.录入或选择有关的指标集、参评企业的原始数据、专家打分等信息.

b.分析评价模块(主要功能模块).根据所选定的指标集和模型对参评企业信息化水平进行分析和评价.

c.查询模块.对已评价过的企业信息进行条件查询.

d.辅助决策模块(主要功能模块).通过分析各项指标的得分情况,揭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优劣之处,提出改进措施,为企业战略决策服务.

e.系统维护模块.由系统管理员对指标库、模型库、方法库的数据等进行修改与维护.

f.打印模块.以报表形式输出查询信息、评价信息.

5用户界面的功能和特点

用户界面是用户了解和使用系统的窗口,也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本系统而言,它的具体功能有:

(a)使用户与系统之间能进行信息传递;

(b)对用户的操作错误或偶发事件提出警告,并进行提示或作出相应的安全处理;

(C)提供帮助信息,辅助用户学习和使用系统;

(d)具有对环境变化的自适应能力,这主要体现在参评企业数量的变化、评价指标的灵活选择、权重的分配等方面.

本系统的特点是:操作方便简易,评价结果一律量化,清晰明了,且具有较好的开放性和可维护性.

第14篇

信息化管理系统是一种系统化管理模式,强调按系统思想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相关事务,以达到提高企业信息化实施成功率的目的。为了适应系统化的管理需要,信息化管理系统采用了戴明模型,即按照PDCA循环思想,通过识别影响企业信息化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计划和管理方案,实施运行控制,并采取必要的监控和测量,发现问题,实施改进,实现管理系统的持续有效运行。

2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实施步骤

2.1系统策划系统策划的实施步骤,包括企业战略规划、企业信息化规划、信息化管理系统过程识别、建立系统总体结构和编制系统文件6个步骤。第1步:企业战略规划。确定企业的战略定位和战略目标,明确企业是做什么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企业。如何将企业的要目标、方针、策略和行动信号构成一个协调的体结构和总体行动方案第2步:企业信息化规划。通过对企业信息化应用现状的优势、弱点、挑战和机遇进行分析,使企业充分认识到其自身的发展阶段以及信息化水平所处的层次。开展企业信息化瓶颈分析,针对企业业务流程现状,找到阻碍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关键点,增加决策的准确性,决策者根据企业信息化现状和瓶颈分析来确定适合企业的信息化发展规划。第3步:信息化管理系统过程识别。其内容包括确定信息化管理系统适用范围、确定方针、目标设定与分解、所需资源分析等。根据信息化管理系统内容确定系统适用范围,以指导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确定系统方针,以它作为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的推进原则;设定系统目标,以明确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发展方向,然后根据总的目标,明确各个阶段每个部门的目标,以保证企业总的信息化目标的实现。第4步:建立系统总体结构。参照ISO9000质量管理系统的方法,对识别出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过程进行分层归类,建立3层结构,分别为系统层、过程层和活动层。第5步:编制系统文件。根据建立的系统总体结构,系统文件也分为3层,其内容包括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相关记录的编制。系统文件的建立有利于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制度化、标准化,有利于规范员工的行为,有利于提高企业整体水平,并为员工学习和培训提供了良好的教材。第6步:系统文件的评审。由企业系统管理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对系统文件进行评审,然后正式。

2.2系统运行在系统文件完成评审和后,系统运行的步骤,包括宣传、培训、组织调整和资源配置,信息化管理系统实施4个步骤。宣传、培训和培训主要针对的是部门领导和从事企业信息化工作的骨干人员。其主要内容包括与企业信息化相关的各种理念、技术和方法。组织调整和资源配置是根据企业战略规划中制定的企业业务模型以及信息系统规划中对组织、资源配置的需求,对组织进行相应的调整,对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以解决企业旧体制对信息化工作的阻碍。

2.3系统评价该阶段主要是对系统运行过程的监控,主要内容包括内部审核、过程测量和监控、信息化效益评价、应急准备和反应。通过对运行过程的评审和对数据的收集分析,使企业决策层清楚地知道信息化管理系统和信息系统的运行情况和需要改善之处。

2.4系统改进根据系统评价的输出成果,制定一系列相应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对系统运行过程提出过程改进意见,促使企业信息化水平螺旋上升,业务流程越来越优化,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3结束语

第15篇

信息化管理系统是一种系统化管理模式,强调按系统思想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相关事务,以达到提高企业信息化实施成功率的目的。为了适应系统化的管理需要,信息化管理系统采用了戴明模型,即按照PDCA循环思想,通过识别影响企业信息化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计划和管理方案,实施运行控制,并采取必要的监控和测量,发现问题,实施改进,实现管理系统的持续有效运行。

2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实施步骤

2.1系统策划

系统策划的实施步骤,包括企业战略规划、企业信息化规划、信息化管理系统过程识别、建立系统总体结构和编制系统文件6个步骤。第1步:企业战略规划。确定企业的战略定位和战略目标,明确企业是做什么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企业。如何将企业的要目标、方针、策略和行动信号构成一个协调的体结构和总体行动方案第2步:企业信息化规划。通过对企业信息化应用现状的优势、弱点、挑战和机遇进行分析,使企业充分认识到其自身的发展阶段以及信息化水平所处的层次。开展企业信息化瓶颈分析,针对企业业务流程现状,找到阻碍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关键点,增加决策的准确性,决策者根据企业信息化现状和瓶颈分析来确定适合企业的信息化发展规划。第3步:信息化管理系统过程识别。其内容包括确定信息化管理系统适用范围、确定方针、目标设定与分解、所需资源分析等。根据信息化管理系统内容确定系统适用范围,以指导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确定系统方针,以它作为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的推进原则;设定系统目标,以明确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发展方向,然后根据总的目标,明确各个阶段每个部门的目标,以保证企业总的信息化目标的实现。第4步:建立系统总体结构。参照ISO9000质量管理系统的方法,对识别出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过程进行分层归类,建立3层结构,分别为系统层、过程层和活动层。第5步:编制系统文件。根据建立的系统总体结构,系统文件也分为3层,其内容包括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相关记录的编制。系统文件的建立有利于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制度化、标准化,有利于规范员工的行为,有利于提高企业整体水平,并为员工学习和培训提供了良好的教材。第6步:系统文件的评审。由企业系统管理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对系统文件进行评审,然后正式。

2.2系统运行

在系统文件完成评审和后,系统运行的步骤,包括宣传、培训、组织调整和资源配置,信息化管理系统实施4个步骤。宣传、培训和培训主要针对的是部门领导和从事企业信息化工作的骨干人员。其主要内容包括与企业信息化相关的各种理念、技术和方法。组织调整和资源配置是根据企业战略规划中制定的企业业务模型以及信息系统规划中对组织、资源配置的需求,对组织进行相应的调整,对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以解决企业旧体制对信息化工作的阻碍。

2.3系统评价

该阶段主要是对系统运行过程的监控,主要内容包括内部审核、过程测量和监控、信息化效益评价、应急准备和反应。通过对运行过程的评审和对数据的收集分析,使企业决策层清楚地知道信息化管理系统和信息系统的运行情况和需要改善之处。

2.4系统改进

根据系统评价的输出成果,制定一系列相应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对系统运行过程提出过程改进意见,促使企业信息化水平螺旋上升,业务流程越来越优化,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3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