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景观概念设计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景观;建筑设计
景观建筑设计作为一个单独的概念,出现在西方等发达国家,有几百年的历史,最早的如英国在1863年就有了景观建筑设计的理念,而在我国,建筑建筑设计的兴盛,只有在改革开放后的短短的一段历史,而在现在将其提上议事日程并引起重视的,是源自遍地开花的广场、市政道路、城市公园的建设以及开发商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迎合消费者的口味、提高其楼盘品味而推崇的景观建筑设计。
可是现在,人们对于景观和景观建筑设计有许多误解,以为就是修一些宽阔的、有绿化的道路,或者在城市广场上立个雕塑、设个喷泉、搞一片绿化等等。产生这些的原因就是这些人没有真正理解景观建筑设计的概念,忽视了它同时也是一门科学。首先,如果我们要认识它,就需要科学的分析土地、认识土地,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土地进行规划、设计、保护和恢复,如此,才能设计出真正意义上的景观建筑。然而,我们现在来单独定义"景观"和“景观建筑设计”是很困难的,因为它与规划,园林,生态,地理等多种学科交叉,融合,在不同的学科中具有不同的意义,而我们常常接触到的"景观建筑设计"(又叫做景观建筑学),是指在建筑设计或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对周围环境要素的整体考虑和设计,这里的环境要素,包括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使建筑(群)与自然环境产生呼应关系,使其使用更方便,更舒适,并应该提高其整体的艺术价值。这个概念更多的是从规划及建筑设计角度出发,关注人的使用,即与作为自然和社会混合物的人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具体的景观建筑设计,它是关于土地的分析、规划、设计、管理、保护和恢复的科学和艺术。因此,这里景观建筑设计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是它们两者的有效统一体。因此,作为一名景观设计师,他的工作是以景观设计为主体,他所要解决的是一切有关户外空间设计中的问题,比如户外空间中建筑与建筑、建筑与植物、建筑与人、人与植物等关系问题,它的最终目的是帮助我们同周围的建筑物、社区、城市以及他们生活生命的地球和谐共处,并且在其过程中要考虑历史和文化的继承性。而这明显的不同于建筑师设计时仅仅考虑建筑单体的设计。
我们在理解景观建筑设计时还应该区分好它和园林规划及设计概念的区别,如果我们将景观设计同“园林规划及设计”、或者“造园”混为一谈,这种理解会过于狭隘,景观不仅仅是大广场上的花园或开发出来的风景旅游区(当然也包括产生的园林及园林建筑等),景观是不同尺度的大的综合体,包括的建筑、道路系统、生态系统等,其实质是土地的概念。确实,"景观建筑设计"最早是从设计漂亮的园林和花园衍生而来的,但这个专业发展至今,早已跳出传统"园林设计"的小圈子,而逐步延伸到设计大众的公园、绿地系统、城市,现在甚至已发展到区域景观设计、沿高速公路沿江地带的景观设计、国土及地球景观设计。因此景观建筑设计
本质上应是在不同尺度的土地上,建立作为自然和社会混合物的人与周边环境的关系,比较园林设计,景观建筑设计的外延和内涵都要大的多,这也是这二者的主要区别。
前面提到了景观建筑设计的一些主要内容,但是为了我们更好的理解它,还是要进行一些较为详细的介绍。景观建筑设计包括那些内容,这根据我们研究它的出发点不同而有很大不同。大面积的河域治理,城镇总体规划大多是从地理,生态角度出发;中等规模的主题公园设计,街道景观设计常常从规划和园林的角度出发;面积相对较小的城市广场,小区绿地,甚至住宅庭院等又是从详细规划与建筑角度出发;但无疑这些项目都涉及景观因素,而在规划及设计过程中对景观因素的考虑的景观建筑设计,通常分为硬景观和软景观。据我理解硬景观是指人工设施,通常包括铺装,雕塑,凉棚,座椅,灯光,果皮箱等等;软景观是指人工植被,河流等仿自然景观,如喷泉,水池,抗压草皮,修剪过的树木等等。国外将景观建筑设计进行了非常详尽的分类,这也为将来这门学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最后,我们来讨论一下评价景观建筑设计的标准。一般认为,景观评价的标准是多种多样的。从规划设计角度来看,评价景观设计的好坏,不单单在于环境好看与否,更重要的的是其是否解决了功能,氛围等问题,是否形成了适宜的场所感,使用上是否方便舒适,与周围环境是否和谐,融洽等等。而从总的大局来看,要看设计解决作为自然和社会混合物的人与周边环境的关系的效果。
[1]吴良镛.世纪之交的凝思:建筑学的未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关键词:概念设计目标预设条件分析景观价值
Abstract: the landscape concept design method for standard rigorous, a fast, convenient and economical and crea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is widely accepted and used. This article from the principle of target specific analysis of the basic conditions and further perfect design concept of content and avoid our cultural value is distorted. Landscape concept design reflects and implementation of value involves many aspects, the article for the appreciation value, cultural ecological value, recreation value and aesthetic value are emphatically discusses.
Keywords: concept design goal preset conditions analysis of landscape value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景观概念设计目标预设原则
1、在保护的基础上实施有效开发
所谓景观美应是一种自然美,而不是在抹杀掉原始的基础上创造出的人为美。改革开放以后为了满足飞速增长的旅客食宿的需求,本是旅游风景区的张家界迅速的城市化,严重的占领了景区的土地资源,环境质量、空气质量明显下降,开发商和旅客破坏了很多景区的不可再生资源,本是景区的一些原始地带却建起了各种房屋,原本的特色逐渐在消失。为避免这种问题我们应该在尊重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2、民族特色下的创新
中国的旅游景区自然有中国的独一无二的特色,但景观文化不只是体现在多样性上,更是一种多层次而且多内涵的人类生存景观环境。以丽江为例,为了走名为多文化的特色路线,景区内开起了形形的店铺,但放眼看去一些店铺的时尚与古镇的淳朴简直格格不入,混乱的开发也侵染了当地人民的古朴性格,令景区失去了原本的色彩。特色是设计的重点,创新是设计的主题。我们应该坚持在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设计思想下创新,而不应该盲目的乱点时尚元素,丢了民族文化的魂魄。这样才能在弘扬我们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展现新时代的国民形象。
二、项目规划原则分析
1、基础条件分析
景观设计是根据景观的基础条件做出策划的,如果不注重基础条件,那么一切将是空谈。如果我们在一处湿地中非要建立一座城市公园的话,或者说我们要在如梵蒂冈城这样类型的城里建一座湿地公园,首先在土地资源上就不允许。同样如果我们在耶路撒冷想要建一座佛教寺庙,在人文文化上也不被允许。不管设计的想法有多么的值得称道,如果不符合地利与人文的基础条件,结果只会张冠李戴。在设计中我们应该注意当地的气候、湿度,以及地形特点等一些列问题。在符合当地的基础条件下策划出合理的方案。
2、景感方式分析
景观的美感有些是直接通过视觉上给人带来的强烈的震撼,有些则是通过细腻的风格、丰富的文化内涵给人带来心灵上的舒爽。在设计方案中我们应该先分析这个地区的外部特色是什么,这个地区带给人的最直接的感受是什么。在一个地方建立一座公园,那么如果是粗犷探险型的,我们应该以安全为第一的理念出发,在突出惊险的同时注意辅助设施的安放;如果是宁静休息型的,我们不妨尝试着加入一些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因素。当今设计界更喜欢在景观中通过隐喻的方式来表达本国特有的地理环境以及本民族的历史文化,这也是设计多元化的表现之一。
3、构景要素分析
3.1 地面
在地面的设计中路人行走的道路应该采用整体路面,这种路面成本低廉,并且平整耐磨,便于交通。在广场中,地面应该采取综合铺地的方式,通过丰富的图案可以起到激发游客热情烘托氛围的作用。在休息区,我们不妨使用鹅卵石等碎石铺设地面,这种古院落式的铺设可以给人带来宁静的感觉。例如莫斯科红场以整体地面为主,而哈尔滨中央大街铺的就是碎石地面。
3.2 植被
各色各样的植被给人带来美的感受,但是植被的布局应该符合整体化,不然就会有杂乱无章的感觉。在出口的正门设有图案的大型草坪可以显得庄重的同时在视觉上给人带来冲击,而树木距离的摆放应该注重空间的对比和体量的对比。强烈的对比带给人视觉上的冲击。如德国的海恩豪森皇家花园,齐整、对称的草坪和花坛彰显大气与华贵。
3.3 水体
水体同样是构景要素中的重点组成部分。在休息区应该布置静态的水景,这样便于人们缓解疲劳和冷静思考一些问题。在水池的形状上应该采取中国古典园林特有的不规则几何图形,这样不显得呆板拘束。而在一些娱乐地方需要布置动态的水景,比如高高的喷泉可以给人激昂的感觉。水景的布局同样应该与环境空间相统一,更应该注意到的是对于能源的再利用,也就是说做好循环设施。
3.4 建筑
在景区内建筑是景观中关注的焦点。有些建筑是供人欣赏的,公园的主题可能就是围绕着这些建筑展开的。有些建筑是供人休息的,比如长廊、亭子。辅助的建筑设施布局应该服从于主体建筑,形象与体积上不应该脱离整体的大环境中而显得格格不入,即便造型再美观也不行。同样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为游客休息娱乐提供的建筑小品,不妨尝试着使用新型的材料,不管是古典的还是现代的,以其简约的方式吸引游客的眼球。苏州园林的建筑并不浮华,构造与布局合理,引人入胜。
三、旅游景观价值的综合判断
1、欣赏价值
景观带给人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景观自身的欣赏价值,景观的欣赏价值是游客的第一印象,它不仅仅体现在感官的优美上,还体现在其散发出的文化气息上。所以我们在设计中应该为景观自身所体现的文化气息提供大量的环境氛围。我们在游泰山的时候不仅折服于其外表的壮观,更感受到千百年来作为五岳之首的王者风范。
2、人文生态价值
在追求景观的欣赏价值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到自然界的生态和社会的生态的平衡,避免金玉其外败絮其内的后果。应采取生态化技术,景区应该更多的在表现大自然的不可思议之中体现出人文的关怀。前些年一些剧组在拍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引发了社会极大的反响,由此可见人们对于这方面的认识正在提高。
3、游憩价值
人们来到景区大多是出于身心放松的目的,游客游玩与休息也是设计者应该考虑到的的问题,游憩价值也是景观中重要的价值表现。在景区中我们应该在一定距离之内安放休息用的建筑小品和果皮箱,这样便于路人休息还能起到保护环境卫生的作用。果皮箱与休息的位置之间的方位与距离应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同时应实现对这些设备的定期清理和维护。
4、审美价值
景观的审美价值是让设计者非常头疼的一个问题,因为不同国家的人、不同时代的人的审美观点都不一样,我们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胃口。我们只要坚持人性化、生态化的原则,坚持在原有特色的基础上走突出本民族的风格,体现我们劳动者千百年来的实践成果,就一定能够成为经典。
结论
旅游景观概念设计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一切都应按照原则秉承着对于生态和人文的尊重进行设计。对景观资源的基础条件分析是前期准备工作的重点,而体现一个项目的成功与否则要借助最终的综合价值进行判断。
参考文献
[1]陆楣. 跨世纪环境艺术. 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2]老枪. 中国风景黑皮书. 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6.
[3]邓涛. 旅游区景观设计原理.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李梦玲. 景观艺术设计.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5]鲍诗度. 中国环境艺术设计.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景观设计营造家园概念 我们现在盖的许多房子、建的许多社区不符合人性的需要,可以说几千年来我们盖房子、规划城市都没有考虑过人性。最早人类是给神盖房子,看一看玛雅遗址、北京的天坛、欧洲中世纪的城市,基本上都不是为人设计的,而是为神设计的。农业时代是这样,后来文艺复兴--15世纪到17世纪欧洲文艺复兴之后仍然是这样,文艺复兴最主要的思想就是要解放人性、倡导人文主义精神,把人从神的枷锁里解放出来,那麽文艺复兴之后出现了什麽结果呢?就是君主制,就是皇权,君权代替了神权,就出现了象巴黎这样的城市,象罗马这样的城市,这些城市根本就不是为人设计的,而是为君主为权力设计的,就是所谓的巴洛克城市。所以说农业时代,我们的城市一直是为神设计的、为君主设计的。北京这个古老的城市中间是紫禁城,是为君主设计的,它是由一个个小盒子组成的,就是所谓的九宫格,人关在胡同里面或是一个院子里面,晚上打完鼓以后都不能出来,人在形式和本质上都是没有自由的。你别看四合院那麽漂亮,实际上在封建时代人是不主动的,只有皇帝才是自由的,农业时代就是这样的特点。
在工业时代,我们的城市也不是为人设计的,机器变成了城市的主人,自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之后,人类就围绕着机器开始生活,任何一个城市里,人们要麽为了开金矿,要麽为了开煤矿,要麽为了生产机器,要麽为了冶炼而聚集在一起,大家都是围绕工业生产、围绕机器来居住,所以人就是次要的,一直被摆在次要地位。不少地方现在还在这麽做,居住区都是围绕居住这个单一功能来设计,即便是配以其它功能也一定注重其生产性,非生产性的东西和休闲的东西都是次要的,哪怕是公园也把它当作是收费的场所。而且居住和休闲区域是分离的、隔离的,你必须花一天时间到公园,再花一天时间回家,人们没有一个真正的人性化空间可以去生存和生活。
应该说直到21世纪,人性时代才真正到来。作为房地产开发商要有超前的眼光,21世纪到底是什麽时代?21世纪最大的特征就是知识经济,谁有知识谁就谁就可以生活得很好,因为知识就是生产力。农业时代是靠耕种、靠土地、靠劳动力,是劳动力型的经济,谁拥有土地谁就可以拥有世界。工业时代是什麽呢?是资源型经济,它是靠开发和加工资源来促进经济发展的,所以谁拥有资源谁就发达,当年洛克菲勒因为控制了一口油井而成为石油大王。到了后工业时代,大家知道人成为第一重要的,资源变成次要的,土地当然也是次要的。这意味着什麽呢?居住成为重要的事情,因为人最终是要居住在这块土地上。所以我们的房地产开发商要看到这个本质,要真正地围绕着人而不是围绕着资源、机器或工厂来设计你的土地,这就是我讲的人性设计的基础,我们应该是真正来到为人设计的时代了。
我们的主题是景观设计实现人居的人性化,要理解这个主题,首先要理解景观的概念,然后再回到景观设计的最深层次的目的--设计良好的人性化的环境上来。什麽是景观呢?很多人对这个概念都不很清楚,以为景观就是绿化,就是种种树,就是装修装修立面,漂亮一点,其实这是景观最表层的含义。景观第二个层次的含义是居住的含义,是社区的含义,也就是说一个场地以及居住在这个场地上人的整体叫景观,因此景观包含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和土地的关系,这才可以叫做社区,景观的本质含义是社区的概念。
那麽景观设计学又是做什麽的呢?就是要设计人和自然和谐的关系,是一门从土地分析开始,涉及对土地的改造、管理、保护和恢复的科学和艺术。也就是说,在对一块土地进行景观设计之前,要对这块土地进行分析,土地上自然的过程,有没有水在流动,有没有植物在生长,有没有动物在运动,这就是土地的分析,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这块土地适合做什麽,这就是土地适宜性的分析。每一块土地都有它的内在价值、潜在价值,设计就是要挖掘这种潜在价值,使开发达到最佳的效果,所以必须首先分析土地的适宜性,然后根据土地的适宜性进行规划和设计,也就是根据土地的性质来设计这块土地适宜的应用,土地原有什麽是需要保持的,历史上有什麽珍贵的东西还可以去恢复,这就是一个社区的规划、设计、保护、恢复的科学和艺术,这个整体就叫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的对象和内容含不同区域范围的景观的规划和设计,几百、上千平方公里国土的规划、设计、整治,国土的水系,国土的生态结构和生态系统,都是非常重要的东西。一个开发商如果拿到几百平方公里的土地--国外已经有很多这样的情况,就要对它进行整体的设计;第二是城市的设计,城市里建筑和建筑的关系,建筑和绿地、建筑和广场之间的关系等等城市结构方面的设计就是城市设计;再一个层次就是社区的规划设计,这是开发商经常接触的。一个社区,有关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之间的关系,人和土地的关系的设计;其它方面,景观设计还包括风景旅游地、休闲度假地、风景旅游地、海滨、森林、温泉等区域的设计以及自然历史保护地的规划和设计等;综合地产开发项目,象CBD这样的综合地产开发项目,也需要首先做景观设计;之后是花园绿地系统的设计,这是景观设计很小的一部分,以前我们叫做园林设计,是很传统、范围很窄的一部分。景观设计实际上包含了这许多的内容,从大面积的国土一直到私人后花园,都要经过景观设计来实现,而景观设计的目标就是要实现建筑、人、城市以及人类的一切活动与生命的地球和谐相处,让生活具有意义。
什麽样的生活具有意义?居住在这块土地上觉得自己真正归属于它,觉得自己是融入这个地球生命的肌体里面去的,这才有意义。如果身在地球上,却时时感到不能融入这个环境中,不能融入到这个社会中,不能融入到这块自然的土地上,那生活就没有意义,也就失去了生活的价值,失去了诗意。知道自己归属于什麽地方,才能唤起你的热情和爱,有了爱才有诗,才有了生活的情趣。有一些选择是这样的--要麽得到爱,要麽失去爱。诗人的作品大多出于特殊的情境,要麽在监狱里写就,要麽在学校里完成,要麽在热恋或失恋的时候才写得出来,这时候才会有诗情。要实现诗意的居住,要麽是你热爱这块土地,要麽是你热爱居住的场所,再或者你痛恨这个场所,就产生了关于土地的感情。艾青关于土地的名句"为什麽我的眼常含满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这些都说明人和土地的感情不亚于人和人之间的感情,那麽开发商就要建立人和土地的这种爱的关系,这时候才会产生诗意,你的居住才有意义。这是开发商的责任和义务,他要引领这个社会、这群人居住在人性化的设计中。
这是皖南的宏村,每个人看到这个地方都会觉得很浪漫、很有诗意,同时会觉得这里的生活很有诗意,为什麽?就居住在这里的人们知道自己和土地的关系、和天的关系、和人的关系。村后面是一片风水林,前面是一片风水的池塘,白色的建筑,里面是院落,来协调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在天地人神之间,每一个居住者都有自己的位置,这才产生了归属赶,实现了美好的居住。因此居住的概念是什麽,实际是一个哲学概念,居住不是简单的盖房子--千万不要理解为盖了房子人就有居所了,居住是一种生活,一种场所,是人在天地人神之间找到自己的位置,这才是我前面谈到讲的居住的概念。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