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智慧医疗的社会价值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摘要目的:分析社会家庭支持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8月在我院治疗8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给予医务人员支持,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社会家庭支持干预,抗结核治疗1年后对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效果比较。结果:观察组通过社会家庭支持后,患者对治疗依从性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会家庭支持有利于耐多药患者的心理康复和行为改善,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疗效,而且能有效地控制耐多药肺结核病的传播与流行。
关键词 耐多药;肺结核;社会家庭支持;依从性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9.009
Analysis of multi drug resistant tuberculosis treatment compliance and effect of family social support
SHI Jing,LI Yan,TIAN Rui-ying
(Xuzhou Infection Disease Hospital,Xuzhou221004)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treatment compliance effect of family and social support for patients with multi drug resistant pulmonary tuberculosis.
Methods:80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treatment of MDR-TB patients,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b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Support interven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family social,the control group only routine support intervention.Anti tuberculosis treatment compared to one year after treatment compliance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The observation group through the family social support,patients on treatment compliance of frui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Family and social support for multi drug resistant patients psychological rehabilit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behavior,To improve the compliance and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Popular and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multi drug resistant pulmonary tuberculosis.
Key wordsMulti drug resistant;Pulmonary tuberculosis;Family social support;Compliance
耐多药结核病 (MDR-TB)是对异烟肼(INH)和利福平(RFP)两种以上抗结核药物产生耐药的结核分支杆菌所引起的结核病[1]。耐多药肺结核是造成目前全球结核病疫情回升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全球结核病控制难题[2]。是结核病中最为严重的一种类型,具有治疗费用高、治愈率低、病死率
作者单位:221004徐州市江苏省徐州市传染病医院
石静:女,本科,主管护师
高的特点,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3]。由于耐多药肺结核治疗所需疗程较长,治疗费用高,药物联合应用,用药更为复杂化,且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治愈率低,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理、心理、精神[4],再加上受婚姻、就业、交际、社会歧视等因素产生悲观失望,对治疗失去信心,处理不当直接影响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因此,使患者坚持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获取社会家庭支持,在耐多药肺结核治疗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院对收治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实施家庭社会支持,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1年1月~2012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男58例,女22例。年龄18~75岁,平均46.50岁。受教育程度:小学20例,初高中45例,大专10例,本科3例,文盲2例。按病史分类:初治失败50例,复治失败30例。纳入标准:(1)采用改良罗氏培养基做结核分支杆菌测定临床药敏实验结果确诊为耐多药结核病。(2)经抗结核方案初治、复治失败者。(3)患者具有相应的认知能力。排除标准:(1)既往有精神病或精神家族史。(2)有脑病病史及智能障碍。(3)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将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常规治疗:遵医嘱服药,每月定期复查胸片、痰检、肝肾功能,发现异常随时复诊。对照组患者提出问题,医务人员予以解决,并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社会家庭支持,具体如下:
1.2.1医务人员支持(1)目前我国建议耐多药肺结核疗程的前2个月住院治疗期间,医院为患者减免一日3餐的生活费用,提供营养均衡、可口饮食,每人每天发放1袋牛奶,对年老体弱的患者提供所需的日常生活照顾。(2)医务人员向耐多药患者进行结核病的预防、用药等相关知识讲解。发放健康教育手册,让患者了解不规范用药的危害,了解患者掌握哪些知识很重要,这样可以为他们提供所需要的信息,纠正患者的错误认识。(3)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在护理患者中需注重心理护理及人文关怀护理,不能因怕传染而疏远患者,深入细致地了解患者的各种情况,并通过护士的言语、表情、态度和行为去影响患者。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经常与患者交流沟通,及时疏导心理问题,使患者正确认识自己、认识疾病,要有自知和自信,积极配合治疗,及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让患者感到有被重视、被支持、受尊重的感觉,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4)出院后加强监督管理,定期对耐多药患者进行电话回访或上门回访。由当地指定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督导服药,建立服药卡,并且在服药卡上记录每次的服药情况。指导患者服药的注意事项,告知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督促定时进行复查,通过加强监督管理,对遵医行为不好的给予纠正,发现异常及时处理。确保治疗持续性,使治疗依从性提高。
1.2.2亲属支持护理人员要求和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共同生活的家属或亲友一起参加健康教育。(1)在患者、医院与家属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平台,提倡家庭、友人、邻居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关爱和关心,并给予有形或无形的援助,让患者家属、亲戚、朋友认识到良好的社会家庭支持系统能促进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与护理,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有的家庭因患者病情严重、较高的医疗费用、长时间陪护至身心疲惫等各种原因产生心理上的倦怠,容易有逃避行为,这种行为直接影响患者的情绪,进而影响疾病的转归。指导家属在自我防护的基础上,尽可能在各方面给予患者关心、支持、帮助,按时探望,多陪伴鼓励患者,加强沟通,给予情感支持,提高患者的社会参与度,使患者早日回归社会[5]。(2)通过多种方式,让患者及家属了解疾病的传播途径,掌握治疗用药的名称、剂量、服用原则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处理方法。克服不良卫生习惯,养成自觉规范的遵医行为。为了帮助患者坚持按医嘱全程督导用药,指导家属为患者制定服药、复诊卡片,提醒和帮助患者坚持规律用药、定期复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3)家属为患者提供适合患者口味、营养丰富的饮食,一日三餐注意营养搭配。忌过饱或暴饮暴食,忌烟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禁食高脂肪饮食,以免增加肝脏负担,影响肝脏功能。提供安静舒适的单独休养环境,生活规律,劳逸结合。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健康行为,使患者感到亲情的温暖,以更好心态配合治疗和护理,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1.2.3社会支持因病致贫在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中尤为明显。治疗耐多药结核往往要长时间使用二线药物,二线药物不仅效果不如一线药物而且价格也比一线药物昂贵,使患者不堪重负,病程延长,增加患者痛苦。由于长期的疾病负重迫使患者放弃治疗而中断。国家已将耐多药结核纳入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大病医保或者其他形式的医保保障范围。医保成为患者治疗的强大后盾,把握好有限的经济运作。国家和政府按各类医保补偿标准至少承担90%医疗费用,无需付现,实施个人支付10%医疗费用,对符合救助条件的患者再给予20%的医疗救助。患者所在社区主动提供低保困难生活补助,逢年过节予以慰问,生活上提供最大的关心帮助。我院展开的中国卫生盖茨基金会结核病防治项目第七轮全球基金为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人均住院费用减免6000~70000元不等,提供免费抗结核二线药物治疗、免费进行相关各项检查,每个门诊复诊患者人均给予1400元的交通补贴等;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为患者解决后顾之忧,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其治疗效果 。
1.3观察指标1年后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进行调查。依从性分3个等级,分别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和不依从。调查内容分为7项:(1)按时按量服药。(2)不自行停药。(3)定期复查。(4)良好的心理状态。(5)合理营养膳食搭配。(6)戒除烟酒。(7)规律作息。执行7项者为完全依从,只能完成2项以下者为不依从,介于两者之间者为部分依从。由专门参加盖茨基金会项目办培训的专职健康教育护士对患者发放问卷进行调查,调查前向被调查患者说明调查目的和方法,取得患者配合。患者须独立完成问卷,文盲患者口述由专职护士代填。发放问卷80份,问卷回收率100%。
1.4统计学处理采用PEMS 3.1统计软件,等级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表1)
3讨论
全国每年新发耐多药结核患者12万例,占全球新发总数(51万)的24%,耐多药结核患者数位居全球第2位[6],因此耐多药结核病的治疗被视为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耐多药肺结核病需要长期规律全程治疗,良好的治疗依从性是提高耐多药肺结核病治愈率的关键。所谓治疗依从性是指患者能接受、同意并正确地执行治疗方案,并与医师的建议相符合的程度[7]。长期以来,我们对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护理只建立在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上,较少关注社会社会家庭支持对耐多药结核患者的重要性。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家庭因素对耐多药肺结核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影响引起人们的重视。临床工作中要增强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达到治愈或完成治疗疗程,必须是政府、社会、家庭、医疗机构及患者本人共同配合。
表1显示,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充分提高社会家庭支持的利用度,提高耐多药肺结核治疗依从性,社会家庭支持是患者的重要支柱。(1)医务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家族史、治疗史,因人而异的帮助患者制订切实可行的个体化方案,实行合理的全程联合用药,广泛开展耐多药结核的健康宣教,让患者及相关人员了解认识耐多药结核的相关知识,充分认识定期复查、规律服药的重要性,改变患者对治疗和持续服药态度不积极的心态,消除悲观情绪,从而增强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自我管理意识,以免再产生耐药性。 (2)患者患病后无论对患者还是家庭都是巨大的打击,有的家庭缺乏相应的心理承受能力,会出现生活秩序混乱、不安、歧视等应激反应,而这些都会干扰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家属朋友等的配合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满足患者所需要的支持,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战胜疾病。(3)因大部分的耐多药结核患者都是来自农村,家庭经济条件差,服药周期长,药物复杂花费大,部分药物还会产生不良反应,患者在心理、生理、经济上都承受巨大的压力,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就越差。所以政府应加大对结核病的投入扶持,制定相应的减免和补贴政策,强化对耐多药结核患者的管理,控制耐多药肺结核的流行,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使患者对治疗预后充满信心,改善治疗效果。
总之,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进行社会家庭支持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达到治愈的目的,对控制耐多药结核病的传播具有深远而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边学峰,孟庆跃,孙强,等.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首次抗结核治疗过程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11,27(4):385-387.
[2]杜雨华,苏汝钊,周惠贤,等.116例耐多药肺结核治疗转归情况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12,34(1):19-22.
[3]汤锦美.浅谈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心理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2):2728-2729.
[4]吴艳萍.提高耐多药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护理督导[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6):187-188.
[5]郑琴芳,刑小明,苟超伦,等.177例耐多药肺结核病患者住院近期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2,33(6):1207-1208.
[6]沙巍,唐神结,肖和平,等.人类宿主易感基因多态性与结核病和耐药结核病发生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0,33(7):534-536..
[7]陆芹珍,袁松林,钱林美,等.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对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20):57-59.
[8]田雅文.综合护理干预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效果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7):172-173.
全面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穆棱市现有未成年人4.8万,其中在校学生3.2万人,团员6200人,少先队员1.9万人。近年来,穆棱团市委坚持按照“强基础、抓载体、创环境”的工作思路,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抓好基础建设,保障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1、加强组织建设,构建工作体系。通过加强建团和建队,全市成立中学团委(总支)20个,少先大队126个,团队组织覆盖率达98%以上,有效地实现了对未成年人的普遍教育和管理。社区建队工作稳步推进,在70%以上的社区成立了少先队组织,并依托楼栋、楼院建立少先队活动小组200余个,促进了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我们还成立了业余党团校工作指导委员会,成立了20所业余团校、党校,定期开展培训活动,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引导。仅今年上半年,全市各级各类团校、党校培训未成年人2000余人次。目前,全市业余党校建校率为60%,团校建校率为93%,省级达标团校2所。
2、加强队伍建设,充实工作力量。工作中,我们坚持“三抓三到位”,增强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力量。即抓配备,保证数量到位。我们按照“一强一轻二高”(责任心强、年龄轻、文凭高、素质高)的标准,配齐配强了少先队辅导员和中学团委书记,全市少先队辅导员和中学团委书记配置率均达到100%;抓培训,保证质量到位。通过请进来讲、送出去学、集中办班、以会代训等方式,狠抓了团队干部培训工作,累计培训700余人次;抓管理,保证政策到位。我们先后建立健全了团队干部分级聘任、目标考核等一系列制度,把考核结果作为提级评优的依据。同时,积极争取党政领导以及人事、教育等部门的支持,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团队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文件,为团队干部和少先队辅导员政治、生活待遇提供一系列的政策保证,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
3、加强阵地建设,提升教育效果。一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我们在积极发挥穆棱市内现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的同时,不断向外拓展,先后把牡丹江八女投江纪念馆、东宁要塞、大连旅顺监狱等作为我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了“红色旅游”,组织中小学生参观学习。二是加强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积极协调利用社会资源,在穆棱烟厂、穆棱热电厂、清河村等大中型企业和小康村开辟了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定期组织开展活动。目前,全市共有9个敬老院、100条街路、100块绿地开辟为中小学生实践服务基地。三是加强团内阵地建设。全市各级团队组织根据各自实际,创建了青年志愿者服务站15个,青少年文化活动中心7个,建立青年文明社区8个,少先队体验教育基地6个,为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广阔舞台。
二、抓好载体建设,确保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取得实效
1、广泛开展青少年新世纪读书计划活动。在带领全市广大未成年人开展各具特色的读书活动过程中,我们坚持以“四读四做”(读理论书,做清醒人;读科技书,做知识人;读历史书,做革命人;读经济书,做现代人)为主要内容,将读书活动与理论武装工程相结合,推动未成年人理论学习活动不断深化。一方面,开展了“高举光辉旗帜、誓做时代新人”大型读书活动。仅5月份,就有4000余名中小学生直接参加了“五讲五做”征文、演讲比赛。另一方面,将每双月1日定为“读者日”,开展书评、征文比赛、演讲、故事会等丰富多彩的日常性读书活动。为创造良好的读书条件,我们建立了青少年读书俱乐部、新世纪书屋、“精品书架”等读书活动阵地,为未成年人提供新书推荐、代购代销、以旧换新等服务。目前,读书俱乐部已发展团体会员单位36家,吸收个人会员2000余人,被牡丹江团市委授予“优秀青少年读书俱乐部”荣誉称号,读书活动在未成年人中蓬勃兴起。
2、大力开展少先队体验教育活动。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着眼于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坚持以人为本,知行统一,把思想道德教育融于少先队体验教育活动之中。全市各级少先队组织以“新世纪我能行”为主题,不断深化“雏鹰争章”活动,引导少先队员“寻找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种感受,明白一种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在家庭、学校、社会、大自然的体验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通过广泛开展“争当文明小使者”活动,帮助少年儿童从小树立“心中有他人”的思想觉悟;通过开展“争当科技小能手”活动,培养未成年人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通过开展“争当生活小主人”活动,引导少先队员在家做家务、干农活,在校爱学习、守纪律,在社会善思考、会实践,培养少先队员的自学意识、自护方法、自理能力、自律品格和自强精神。目前,全市有1名少先队员获五星级雏鹰奖章,3名少先队员获四星级雏鹰奖章,200余名少先队员获三星级雏鹰奖章。
3、深入实施中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一是着眼于提高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开展一次党的精神宣讲、传播一条致富信息、读一本好书、送一幅春联、送一份温暖等实实在在的中学生实践教育活动,使广大中学生丰富阅历,增长才干。二是着眼于提高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开展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将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与“保护母亲河”、希望工程结合,开展了“捡拾一袋白色垃圾、种植一棵成长纪念树、牵起一双希望小手、认养一块城市绿地”的“四个一”活动,大大增强了中学生的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三是着眼于提高中学生全面素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广泛开展校园艺术节、文化节活动,使学生在音乐、舞蹈、绘画、演讲、摄影等方面开阔了视野,展示了才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三、抓好环境建设,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1、扎实开展维权活动,创造优良的法制环境。年初以来,我们先后成立了穆棱市未成年人法律援助中心,开通了“96308”小号段青少年维权热线,命名优秀“青少年维权岗”7个,青少年维权工作力量进一步增强。通过开展“警校共建”活动,全市共有50多个派出所、律师事务所与学校结成警校共建单位,聘请了32名干警担任学校的法制副校长,开展法制教育活动。仅2004年上半年,全市政法干警就为各学校上法制课70余次,受教育学生达到了1.2万人次。积极开展“青少年维权岗在行动”活动,动员各级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及创建单位切实履行工作职能,向未成年人提供法律咨询服务65次,开展社区治安防范和交通安全保护宣传百余次,办理未成年人侵权案件20余件,有效维护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一、明确目标,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
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思想观念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赢得青少年就赢得未来。
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应该体现出价值观教育的特点,应坚持用科学的方法,把价值观讲透、用活。比如在将其基本内容转化为中小学的教学内容和教育内容的安排上,我们从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出发,分阶段地确定教育重点,阶梯式地、连续地实施教育,从而使各项教育内容相互渗透,有机结合,使各个阶段的教育相互衔接,协调统一。小学阶段,主要以荣辱观教育为着力点,进行“五爱”教育、文明礼貌教育、行为养成教育等;初中阶段,在继续深化荣辱观教育的同时,主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为着力点,进行理想教育、国情教育、公民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高中阶段,要全面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初步进行教育、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紧紧抓住“融入”这个关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学校管理之中,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
二、以生为本,积极构建切实可行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操作体系
教育以人的发展为目的,学校的德育理念、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都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潜能的开发、精神的唤醒、个性的彰显、主体性的弘扬,不断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和自我成长。
(一)完善学校德育课程体系,实现课程育人目标
课程育德是落实育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关键所在。为此,我们始终坚持将德育工作纳入学校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突出“德育课程化、课程校本化、校本特色化”。
在国家课程体系中,凸显一个“深”字。在继续深化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初中思想品德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同时,深入挖掘其他学科中的德育内涵。教师将德育潜移默化并有机融入课堂教学,落实学科德育目标,激活学科德育内涵。从目标到内容,无不体现课程育德的理念。在地方课程体系中,体现一个“实”字。依据国家《专题教育指导纲要》,结合辽宁省的实际,充分发挥独特的资源优势,通过实施文明礼仪、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科技教育、魅力辽宁等地方课程,开展专项德育活动,达到补充国家课程和凸显地方特色的效果。教学中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坚持“六多”原则,即多用鲜活通俗语言,多用生动典型事例,多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多用学生为主导的方法,多用参与的方法,多用讨论的方法,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在校本课程实施中,突出一个“特”字。校本课程是基于学校、学生、教师实际开发的德育课程,包括校风、制度、环境的隐性课程在内,凸显出一校一品牌、一校一特色。如大连金湾中学《“六心”教育读本》,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体化为“六心”,即:关爱心、感恩心、荣誉心、合作心、责任心、奉献心,通过引领学生树立更为具体的“六心”,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树立。瓦房店中小学传唱的《警世贤文歌》,是集文化、艺术、道德教育于一体的德育课程。中华民族的经典文化是中小学生传统美德教育的源泉和最有效的载体,《警世贤文歌》在深入研究与中小学生传统美德教育的相关内容、搜集了大量的名言警句、谚语和俗语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归类,最终确定了孝亲、尊师、团结、勤奋、读书等22个教育主题,创编成歌曲。歌词包含了120多条名言警句,读本收集了近百个教育小故事。学校每天利用晨会、班会、团队会、课前等时间让学生吟唱,营造了轻松而和谐的课堂氛围。
(二)构建立体化社会大课堂,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健康成长
实践育人是德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建设中,我们把德育实践活动纳入课程管理,把校内外学生实践活动基地建设纳入学校课程资源建设,以“体验”为切入点,以“实践”为突破点,在全省建立了分布广泛、布局立体的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体系,构建了功能完备、特色鲜明、效果显著的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
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基地体验活动。为使社会实践活动更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我们将资源单位进行合理布局、整体规划,建有爱国主义教育类、民族文化教育类、公民素养教育类、科普知识教育类、创新体验教育类、爱心体验教育类等社会实践基地,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中小学生到实践教育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或进行素质教育拓展训练,培养学生自立、自理、自救、自护等方面的能力。如沙河口区的科技中心实践基地,以“情趣·启迪”为办学理念,自行开发了9个类别20余项探究体验式必修和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由选课进行实践活动。寒暑假期间,各种课程资源向全市学生开放。该中心组建的14个社会实践小组取得了国家级大奖8项,省市级奖项若干,科技中心已经真正成为全市学生科技体验类实践活动的乐园。以基地活动为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如社区服务和调查活动,组织学生到社区开展文明创建、交通协勤、公益劳动等志愿者服务和调查活动,让学生融入社会、接触生活,增加对社会的认识与理解、体验与感悟,增强社会责任感。再如,开展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体验活动。我们依据学生年龄、生理、心理特点,有计划地安排踏青、远足等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感受家乡的美丽;在陶冶情操、增长知识的同时,使其更加热爱生活、热爱人生。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彰显学校育人品质
文化是学校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是一所学校的核心和灵魂,是学校品牌的第一要素。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是学校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学校的办学品味和层次。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我们致力于用多元的文化环境、深厚的文化知识来陶冶学生情操,润泽学生心灵,从而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心、以文立德、以文践行的教育目标。
美化校园环境,以优雅的校园物质文化陶冶学生。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熏染和督促两种力量比较起来,尤其是熏染更为重要。”学校物质文化作为精神文化的载体,虽然属于校园文化的硬件,但无时不在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举办校园文化活动节,开展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沈阳市的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出了七个结合,即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学校德育常规工作、行为养成教育、学校特色创建、校园文化建设、日常教学工作、社会实践活动、国际国内文化交流活动紧密结合,使传统文化教育涵盖了校园的各个方面。戏曲、楹联、书法、美术、传统乐器、武术、围棋、象棋、篆刻、曲艺相声、抖空竹、剪纸等传统项目都在不同学校得以展现。当校园文化真正变成一股清泉,一道美丽的风景时,就能激励学生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崇高理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的巨大教育力量。
三、着眼发展,不断完善中小学德育工作长效运行的保障机制
多年来,我们不断完善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德育工作制度,探索构建科学的德育工作评价体系,加大德育专项经费投入。在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
(一)培养高水平德育工作团队,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班主任工作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指导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为此,我们不断加强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培训和建设,充分发挥班主任的育人作用。建立班主任培训制度,形成班主任上岗培训、在岗培训和骨干培训等有机衔接的培训体系,开展多层次班主任工作协作交流活动,举办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评选感动校园的优秀班主任等活动,加强对优秀班主任典型事迹的宣传,完善表彰奖励制度,建立科学的班主任工作评价机制,促进班主任工作向专业化发展。全面推行中小学全员育人导师制。教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力量,多年来,我们一直把职业道德教育作为教师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在师德建设检查评估中确定为不合格的地区及学校,在当年各种评优中实行“一票否决”。学校的每一名教职员工都是德育工作者,都要牢固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不断提高德育意识,明确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职责和要求,做到在不同的岗位上共同担负起育人职责。
(二)形成合力,构建学校、家庭与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青少年是在家庭、学校、社会共同构成的生活系统中实现身心成长、知识成长和逐步社会化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的主要途径。为了使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各方面优势资源进行整合、协调,形成合力,特别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和政府进行引导和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