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新型社会治理范文

新型社会治理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新型社会治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新型社会治理

第1篇

Abstract: Social governance is not only limited to the government's governance function, but also includes other subjects and social governance. Innovation is an inexhaustible motive force for national prosperity, and is the soul of a nation's progress. In all aspects of national innovation, the innovation of social governance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and urgent, especially China is in the social transition period, which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period of strategic opportunities, the golden period of development, but also is a period of prominent social contradictions and social risks. Social governance is the common behavior of the whole society, which requires the government to play the leading role, encourages and supports the participation of all parties in society, in order to go from the traditional social management to the social governance which the times development requires. Therefore, social governance innovation is imperative, and the research is imminent. This article from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social justice, social relations and social risk, analyzes the essence of social governance, whose purpose is to find and resolve various social contradictions and unrest, maintain social stability, and achie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social governance construction.

P键词: 社会治理;社会公正;社会关系;社会治理创新

Key words: social governance;social justice;social relations;social governance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4-0234-04

0 引言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面临的公共问题越来越多,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因此政府的治理压力也越来越大。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过去社会治理的重点和难点在经济领域,现在开始逐渐地向社会领域转移。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市场经济秩序也在不断完善,但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复杂社会问题开始显现出来,比如发展不平衡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社会公正问题等,国家的维稳态势日趋严峻。

社会治理创新,就是要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的共同治理的局面,更好地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我国作为具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有自己的国情,虽然是社会治理,但是政府仍然起着主导的作用。

社会是系统性的人类生活共同体。构成社会系统的要素十分复杂,大体上包括物质基础、活动主体和精神生活三个方面,即物,人和思想三大类别。社会系统中的三个基本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和彼此作用,构成了种种社会活动。社会有机体通过系列社会活动实现着自身的运行和发展。社会治理承载着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应对社会风险、促进社会公正、保持社会稳定等重要使命。而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结构正发生着深层次转变,这种变革带来的转型效应深入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社会治理创新显现出社会关系的复杂性以及社会转型期的特点,加强社会治理的创新将有助于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1 社会治理的理论基础

1.1 社会治理的内涵

社会治理主要是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的过程,因此,社会治理的内容涵盖社会组织、社会事业、社会工作、社会保障、社会秩序和社会问题六大领域,对这些领域的社会治理本质上是促进公民社会的形成。

社会治理,说到底是对人的治理和服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尤其需要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以社会公平、公正为前提,协调社会关系,加强社会矛盾源头治理,规避社会风险,加强以秩序为核心的制度创新,实现社会治理的高效与善治。

对社会治理的理解,应该包含这样几层含义:

第一,制度层面的社会治理,即在某种形式下所形成的统一性的规则,该规则一定程度上约束和保障具体的实施和操作过程;通过相关的程序与行为所制定出来的道德规范,能全面保障个体的自身利益。

第二,宏观的社会治理,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应以维系社会秩序为核心,通过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协调社会关系、促进社会认同、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治安、应对社会风险,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创造有秩序、有活力的基础性条件和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和谐。

第三,技术层面的社会治理,即对社会影响进行评估、控制,甚至包括公众参与活动和参与决策的过程。

社会治理强调社会各方以合作协商、共建共享的方式处理复杂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正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创新社会治理”做出了部署,指出:“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因此,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社会治理其目的就是要促进社会公平与公正,防止社会问题扩大,避免社会震荡的政策行为。

1.2 社会治理的主体

社会治理理论作为一种新型政治分析框架,是在传统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从新公共管理角度出发,公共治理模式是服务型政府的理想模式,公共性是治理的灵魂和宗旨,其本质特征在于政府与社会对公共生活的共同治理,是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持续互动过程。从治理主体角度看,强调“三部门”合作治理,即主体应具有多元化,政府作为第一部门、市场作为第二部门、社会组织作为第三部门,共同构成治理的主体。三者彼此分离又相互依赖。

①政府。

无论是传统的社会管理还是创新社会治理,政府作为依法享有行政权力的组织体系,必然是主体,是提供公共物品的公权力机构。社会治理过程中,从政府单一主体制逐步转化为多元主体制,同时社会的变迁和发展对政府提出了新的要求,部分传统职能被削弱,而新的职能不断出现。

②市场。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提供私人物品的私权力组织。着重加强市场的社会治理能力,完善市场的社会治理责任。此时,政府必须自觉简约放权,减少对资源配置的干预,配合市场发挥应有的作用。

③社会组织。

传统社会管理中,社会组织是被动的被管理者,而在社会治理中,社会组织是治理主体之一,是提供公共物品的私营机构,在众多社会治理领域发挥作用。社会组织成为了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和企业之外对资源进行配置的第三种力量。

1.3 社会治理主要的内容

社会治理主要涵盖社会组织、社会事业、社会工作、社会保障、社会秩序和社会问题六大领域,在这些领域的社会治理,其本质就是要促进公民社会的形成,说到底社会治理就是对人的治理和服务。首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尤其需要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其次,要以社会公平、公正为前提,协调社会关系,加强社会矛盾源头治理;最后,要规避社会风险,加强以秩序为核心的制度创新,实现社会治理的高效与善治。

1.4 社会治理的功能

社会治理的目的是使社会有效率地运行,就是通过制定社会规则,通过一定的手段执行,促使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从而达到社会治理的有效性。对社会治理功能的理论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再分配功能。政府通过制定规则,通过制定政策、制度来弥补市场的不足,使社会能够良性循环,以达到目标得以完成。此时的社会治理实际上是一个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过程,是对社会财富起到一个再分配过程的功能。第二,促使社会良性运行功能。社会有机体如同生物有机体,在其运行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当社会中的不和谐元素积累得足够多、足够大,就会产生社会问题,引发社会动荡。因此,社会治理必须从源头上避免社会动乱,保持社会稳定和良性运作,此时的社会治理起到保持社会良性运行的作用。第三,维护人类共同体的功能。人是社会的共同体,有着共同的精神生活和社会交往,这种精神生活和社会交往通常发生在自己的共同体――工作社区和生活社区中。

2 社会治理创新的本质和意义

社会治理创新,其宗旨是建设和谐社会,通过社会治理,保障社会公正,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进依法行政等方面的社会治理。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应以维系社会秩序为核心,以社会发展变迁为背景,以如何m应时代变革需要来改善社会治理,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进而扩大公众参与社会治理,以利于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建立和完善公正、和谐、充满活力的社会。

2.1 促进社会公正是社会治理创新的前提基础

公正反映的是人们从道义上、法理上追求利益关系特别是分配关系合理性的价值理念和价值标准,其中蕴涵着人们对合理的社会秩序、社会规范和利益格局的诉求。

社会公正不仅仅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一种价值取向,更是在社会不同领域有实际内容要求的具体范畴。社会公正不仅只是合理分配财富,还包括公民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社会地位、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等。

2.2 协调社会关系是社会治理创新的本质要求

社会治理是对人的治理和服务,在治理过程中缔结起来的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个人与群体之间的联动效应就是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变动牵引着社会结构的改变。在所有构成社会治理的要素中,利益关系是社会关系的本质。所以,社会治理不仅仅是政府治理,其突出的特点是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仅仅依靠某一种社会力量将难以治理我国这样一个巨型社会,难以处理我国现代化转型面临的诸多社会问题,难以克服高密度人口社会潜藏的巨大风险。

2.3 社会风险的规避是社会治理创新的控制手段

社会风险具有延展性,可以超越地理边界和文化的限制,后果严重。从根源上讲,风险是内生的,是社会运行过程中各种社会制度,尤其是工业制度、法律制度、技术和应用科学等正常运行的共同结果。因此,在如何规避社会风险的方法上,需要通过提高现代性的反思能力来构建应对风险的新机制,既包括自然风险,也包括经济风险,政治风险和文化风险。

2.4 社会治理创新的主体在于民众参与

社会治理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处理好国家与人民的关系,就是要解决人民真正当家作主的问题,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人翁作用,成为社会治理的关键主体。社会治理的过程就是公众全程参与的过程。公众参与已经成为推动社会治理高效完成的不可忽视的力量。公众公民意识逐步提高,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个体的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区分越来越清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陷于公共空间、角色行为的来往。信息化时代加速了公民参与,各种现代化传播工具,能够满足不同阶层和喜好,可以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信息传播媒介,尤其互联网的发展,为公民参与提供了有利条件和更广阔的场域。

所以,社会治理创新意义所在,就是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关系,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社会变化很大,如果我们不加强研究,全面深化改革的许多举措就无法真正落实。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创新在于一切从基层实际出发,一切从群众需求出发,一切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

3 社会治理创新的包容性治理

3.1 制度创新将以稳定秩序为核心

社会秩序是指社会生活相对稳定和协调的存在状态。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制度体系中,无论是成文的方针、政策、法律、规章、条例等正式制度,或是作为文化传统存在的风俗、习惯、道德等非正式制度,再或者是不同生活层面的社会行动方式,都通过文化传承而不断延续,其核心是对社会秩序的理解和建立。促进社会公正、协调社会关系、规避社会风险的根本目的在于建立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这种合理有序的社会秩序会在实践中得到证实和反作用,具体表现为经济快速发展、文化欣欣向荣、社会人际关系其乐融融等。

3.2 社会失序的社会重建在于制度的规范

社会是一个具有特定行动准则和规范秩序的体系。社会阶层结构的急剧分化而引发的利益多元化与冲突,社会阶层由改革开放前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向多元化、复杂化的阶层结构转变,利益格局也发生巨大变化。急剧的大规模的社会流动,增加了政府治理的难度。传统的中国社会是熟人社会,在乡土场景中,非市场化社会的传统制度仍然是社会行动的重要调节机制。在城市化社会的陌生人世界中,这类非正式制度的调节功能则明显式微。同时,许多正式制度如法律、法规、章程、契约、合同等的运行也常常面对现实困境。当这种社会规则体系中的柔性与刚性无法兼容并济,就会产生社会失序。而社会价值观对社会实践具有强烈的建构功能,要遏制社会失序,就要进行社会重建,建立一个与政府、市场并列的社会。

3.3 社会治理创新需要秩序机制的整合

创新社会治理,需要建立分权的政府,这离不开秩序机制的协调和整合。一方面,完善社会治理纵向秩序机制整合。即以政府为中心的、政府内部的自上而下的秩序机制整合,当然社会治理的转型升级不是对政府作用的否定,而是在一种合理治理结构框架下,加强调政府的权威和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完善社会治理横向秩序机制整合。即以政府为中心,多元主体参与的社会治理开放式秩序机制整合,其基础则是建立在多中心治理结构上,依赖于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公众的觉醒,表现为一种开放式的协调整合。

4 提升社会治理创新的有效途径

4.1 社会治理创新主体多元化的体现

政府是实施社会治理的主要主体,但并不意味着是社会治理的唯一主体,需要鼓励和大力支持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参与,进而更好地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实现社会治理主体多元化。因此,必须依靠市场机制、非政府组织和广大民众来共同治理社会公共事务,建立以政府牵头、社会协同、公共参与的社会治理格局。政府应当由全面治理的“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职能转变,开展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格局,通过社会各方面的治理,发挥政府部门难以替代的作用,这些组织和个人构成社会治理的精英,把他们纳入到社会治理的主体中来,将会弥补政府单一领导的不足,促进社会治理的高效运转。

4.2 加强社会治理创新,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

社会整合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内聚力,不仅仅是直接交往的个体、群体存在着这种关联,素不相识的人也存在于这种无形的社会力量之中,所有成员无一例外的受到这种力量的牵引和控制。提升社会治理的有效性,势必需要对社会经济资源、政治资源、文化资源和社会资源进行有效结合。

4.3 培育多元化的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是非政府组织的一部分,是政府和公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渠道之一,因而社会组织的参与不仅拓宽公众参与的渠道,提升公众自治的能力,同时还能对政府社会治理的行为进行评估和监督,从而实现三者的良性互动。在社会治理中不能过分依赖某一单一主体,应有能力应对其中任一主体失灵而带来的影响,比如当政府失灵时,其它非政府组织能够有应对措施,保证其正常运行;当社会失灵时,政府能够担负起促进社会良性发展的责任等。

总之,培育多元化的社会组织是社会治理的关键环节,必不可少。

4.4 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体制改革

我国已进人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几乎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体现,包括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等。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在获得更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难。因此,为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应将社会体制改革的重点放在改善民生,只有这样才能加快社会事业建设。

5 结论

总之,社会治理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有自身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运行规律。社会治理在当前转型时期更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认清社会治理创新的本质、促进社会公正、协调社会关系、规避其社会风险是当前供给侧改革对社会治理创新的本|要求,以秩序稳定为核心的制度创新是实现社会治理有效性的根本保障和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浦.国家治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孰[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3).

[2]张康之.论主体多元化条件下的社会治理[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2).

[3]高宁泽.转型期农村社会治理创新研究[D].郑州大学,2014.

[4]陈成文,赵杏梓.社会治理:一个概念的社会学考评及其意义[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5).

[5]汪大海,南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社会治理转型升级[J].学术界,2013(12).

[6]李强.创新社会治理需要激发社会活力[N].人民日报,2016-2-2.

[7]江必新,李沫.论社会治理创新[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

[8]李树林.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N].内蒙古日报,2013-12-20.

[9]侯国凤.社会组织的社会治理功能探析[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4).

第2篇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科)将城市的改革发展与城市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进行了有机结合,充分利用网络与信息化手段,率先提出了全新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六个一”理念,即一个开放的体系架构、一张天地一体化的城市信息服务栅格网、一个通用功能平台、一个数据体系、一个高效的运行指挥中心和一套统一的标准体系。其中,统一的标准体系、通用功能平台和城市运营管理中心是新型智慧城市运行的关键所在。

制定一套统一的标准体系

“对于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最重要的是建立全新的标准体系和规范。以前我国发展信息化,不同系统之间仍然是隔离的,数据和信息并不能融合处理,因此新型智慧城市需要制定统一的标准规范,通过统一的标准化体系,将数据进行整合。”中国电科公司董事长熊群力说。

标准规范是新型智慧城市规范、有序、健康发展的核心保证。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中国电科率先与深圳、福州、嘉兴等首批“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开展战略合作,并以此为契机,加快推进制定形成指导新型智慧城市的统一标准。

该标准的制定过程中,中国电科从全局角度,自上而下对体制机制变革和系统体系建设进行统筹考虑,着重开展了基础理论、技术研究、城市数字经济发展、网络和信息安全等工作,并就此提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愿景、总体架构建设重点和计划进度等。

此外,该标准还能够结合不同试点城市的发展特色,有针对性地提出民生服务、城市治理、创新经济、低碳绿色、通用功能、公用基础设施等领域的项目规划和实施路径。

建设一个通用功能平台

全国各地快速深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一系列共性问题不断暴露:城市资源缺乏有效利用;城市运行数据过于分散、独立;城市服务无法实现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域的综合业务协调处理;城市业务应用难以互联互通操作;城市运营安全生态脆弱等等。

为解决智慧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中国电科提出了构建一个以数据的开放共享和融合利用为核心,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数据融合、网络安全等技术,将城市应用的共性能力集成到一起,做到信息共享、开放、安全的通用功能平台。

中国电科首席科学家郑爱民介绍,通用功能平台由城市数据资源、核心服务、数据服务和通用业务服务组成,着力于解决以下实际问题:

针对城市资源的使用不能统一进行管理和监控的问题,平台通过异构资源适配实现在线的资源监管和安全监管,并及时应对系统的动态演化;

针对城市信息孤岛情况严重的问题,平台提供城市数据采集、综合处理、关联分析,形成基于融合数据进行城市治理决策和提升综合业务处理的能力;

针对城市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域的综合业务处理操作性不强的问题,平台从底层机制上打破系统边界,让区县、部门、机构和人员之间的信息互通、流程互联和功能互操作;

针对城市信息运行安全的问题,平台提供面向网络空间实体行为全域覆盖、全程监管的安全服务,建立从设备安全、网络安全、云安全、应用安全、大数据安全为一体的体系化安全能力。

据了解,通用功能平台一旦建成,能够汇聚城市资源进行统一配置管理,通过建设综合性城市管理数据库,形成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域的综合业务信息和业务处理流程。

建立一个城市运营管理中心

目前,国内城市的行政部门在信息化系统建设方面已经有了长足发展并且取得了很多成绩,然而也存在明显短板,突出表现在海量数据信息整合不充分、缺乏开放和共享平台、价值挖掘不够深入等方面。

“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承载了越来越多的资源和社会、经济活动,城市运行的方方面面相互耦合越来越紧密。”中国电科城市运营管理中心总经理陈沁表示,传统的按照细分业务领域对城市进行管理的模式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中国电科通过建立城市运营管理中心,从城市状态实时监测、城市异常智能预警、关键问题智慧决策、重大事件协同处置、事件深度学习、预警和决策模型自动训练这六方面,实现以数据和认知驱动的城市运营管理新模式。

该中心的目标定位为城市数据汇聚融合和价值发掘的数据运营中心,以及各类城市事件跨部门协同处置的业务运营中心。重点做好城市运行展现与监测预警、协同处理与联动指挥、运行仿真与统筹规划、数据开放与信息服务、网络空间综合治理等五大业务,实现城市日常治理、公共服务、应急处置和发展筹划等业务的可视化、可控化、智能化、可预测、可量化评估与持续优化。

第3篇

关键词:多元谐治;农民志愿者;乡贤动员;新型乡土公共性

中图分类号: G615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5.01.025

1对现阶段农村治理模式的反思

农村社会治理是指坚持党的领导,在党和政府既定的体制、制度的框架下,运用农村公共权力对农村地区进行领导、调控、管理和共治以实现农村社会有序发展所形成的一种范式。自改革开放以来,完全依靠行政命令,政府对基层全权统治模式被“村民自治”的治理模式所取代。“村政”是指依靠国家制度的强制力,以依法民选为基础组织自治机构,通过民主集中制而形成内生的行政效力。“民治”是指村民依据意愿行使民主选举的权力,强调村民自己处理社会公共事务,享有高度的自治。但随着城镇化、利益主体多元化等多重挑战,其模式的局限性也逐渐暴露。一方面,村民自治日益行政化,扮演了国家行政体系“末梢”的角色。当村委会运行由自愿动员转变为行政命令,有些地方甚至是行政摊派,极大损害村民的自身利益,村委会遭遇信任危机。另一方面,农村社会治理主体单一,难以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在乡村社会利益格局多元化、问题复杂化的背景下,基层村委以完成上级政府的指令为主,缺乏对话与协商。农村社会治理模式急需满足农民多元化需求的多元化治理新模式。

2扶余市农民志愿者参与乡村治理的案例剖析

在传统“村政民治”模式出现问题之时,扶余市的农民志愿者参与乡村治理的新模式值得借鉴。受传播文化和乡贤文化影响,该市活跃着一支以村容建设和农村德育为主要内容的农民自发建立的“精神文明志愿者”组织,由张利和刘佩文发起,并通过道德宣讲、发展志愿服务带头人等手段不断发展壮大。经过近30年的发展,2011年5月,扶余市委宣传部牵头成立“扶余市精神文明志愿者协会”,至今已形成了分布60多个村屯,规模达到3000余人的志愿者队伍,逐渐成为除了村委会、合作社之外的农村社会治理新主体。据不完全统计,从2010年1月到2014年7月末,志愿者们共植松树16435棵,安路灯2639盏,制作宣传牌1727块,立迎宾门78个,用红砖硬化路面10200延长米,农村的社会环境与社会风气有了根本性的转变。概言之,此类农民志愿者组织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内生性。与外在于受助者的志愿者提供服务不同,农民志愿者都是本村村民,自愿为本村建设出钱出力,体现出强烈的内生性。本土志愿者模式为基层农村的公共服务提供坚实的人力基础,同时保证志愿服务的延续性与持久性。

二是基层文化性。不仅参与村容建设,该志愿者组织强调将精神文明传播作为志愿服务的重要内容。志愿者们利用村里人结婚或老人过生日等人多的机会,以“三句半”、“道德讲演”、“道德小品”等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主动开展传统美德等道德宣讲,以激活传统文化道德资源的形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农民自身对传统伦理道德的内化和认可,解决了乡村思想教育分散较难组织的“沙滩流水不到头”的难题,最终实现农村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三是成为农村治理的新主体。除了村委会、合作社等农村社会管理的载体之外,村民志愿者组织成为农村和谐治理的新型主体,发挥村民自身的积极性,不仅投身于合作社的互助劳动与村务管理之中,还对积极推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起到重要作用。例如,在张利的带领下,王家村的志愿者们自愿捐款,耗资近70万元,兴建了近300平米的文化大院,为村民提供文体活动以及学习文化的场所。

四是乡贤动员性。村民志愿者组织充分发挥了以乡村医生、乡村教师、乡村技人等为代表的德才兼备的乡贤在动员村民参与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扶余市农民志愿者首先是在乡贤张利和刘佩文两人大力宣传传统文化和倡导村民德育的基础上发展而起,志愿者们也都对其高度赞誉,认为正是由于乡村贤人的教化,才促使当地农民践行了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积极参与到乡村志愿服务中来。

五是长期性。当地的村民志愿者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进行志愿服务活动,已经持续了近30年的时间。这种新型志愿者形式克服了当下一些志愿服务时间短、盲目性、流于形式、服务与需求难以对接等弊端。

3农村社会治理模式的新构想

基于对扶余市农民志愿者的经验的借鉴,政府应转变农村社会治理思路,重视农民内生力量,推动建立多元谐治的农村社会治理模式。所谓“多元谐治”是指“政治、经济、德育、善为”和谐治理的农村社会治理模式,也对应着农村社会中四个治理主体,即政治―村委会、经济―合作社、德育―乡贤、善为―志愿者组织。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政府转变农村社会治理思路,重视农民内生力量

农村基层社会的治理过程中出现了过度行政化的问题。政府应在顶层制度设计的高度上转变过去单一式的行政化控制的治理思路,应给予乡贤、农民志愿者等农民内生力量以充分的肯定与支持,利用农村自身资源实现自我发展,着重开发农民自身潜力,激活农村社会活力,实现自我长效稳定发展,这是多元谐治模式得以实现的政治前提。

3.2充分发挥“村政”的作用

村委会在部分地区存在国家行政体系的“末梢”发展的趋势,不妨换个角度来看,重视村级自治机构现有的作用,充分利用农村社会资源,发挥村委会在行政体系中的作用,作为一个上传下达的机构。村委会作为村民经过选举产生的自治组织,有责任和义务将村民的建议和意见向上进行反馈,以保护村民利益。同时,村委会可以利用自身村民代表的地位为村级建设争取到更多的行政资源,例如政策支持和财政拨款等。

3.3“乡贤”和“志愿者”成为农村治理的新主体之一

在村委会进行行政管理,合作社发展农业规模经济的基础之上,乡贤和志愿者作为新主体参与农村治理的作用不可小觑。乡贤是指在本地有一定声望并在某一方面有突出贡献和才能的地方性人才,而从未离乡离土的乡村能人的作用更是应该激活的乡村治理资源。与强调乡贤返乡建设家乡的浙江上虞模式不同的是,扶余市更为重视挖掘守土守乡的本土乡贤资源,使其发挥社会声望高的优势,开展道德教育,建立村民志愿者组织,参与村貌建设和村级公共事务管理,培育新型农村公共性。

3.4“德育”与“善为”成为建构新型乡土公共性的重要手段

公共性是指在维护私人权益的基础上,公共权力机构公正分配公共资源,同时激活私人的公共意识,共同参与到资源的合理分配中来。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公共性曾出现危机,村委会的公共服务功能一度衰退,农民的公共意识难以被激发。扶余模式中的“德育”和“善为”较好解决了这一难题,成为建构新型乡土公共性的重要手段。农民志愿者在农民认知方面重视“德育”的重要性。乡贤开展传统美德宣讲,通过道德讲堂、文化论坛等多种形式,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并将其逐渐内化于每个村民心中。在农民的行为方面重视“善为”的重要性。乡贤通过身体力行、互助帮扶等方式,利用自己在当地的社会声望,动员村民通过义务劳动、捐款捐物等方式开展志愿服务,不仅积极参与农村风貌建设,还引导村民摒弃赌博等不良恶习,转变社会风气。

3.5“谐治”成为农村新型治理模式的核心框架

所谓谐治,就是治理主体各方形成一种目标明确、权责合理、交叉互动、互为依托的关系,成为一种完整和谐的治理架构。目标明确。不论农村社会中存在多少治理主体,但是共同的目标只有一个,即建设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美好的农村社会环境。目标明确能促进各方合力,力量集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权责合理。村委会、合作社、乡贤、农民志愿者等村级治理的四大主体都有各自的分工职责。村委会负责政策与资源的上传下达,位于村民自治层面,合作社为农村建设提供经济基础,乡贤在开展德育教育、动员村民方面作用突出,农民志愿者则是其中最活跃的力量,是道德教育的践行者和村屯各项事业建设的重要力量;交叉互动、互为依托。“谐治”并非分治,而是一种互动式的和谐治理。以乡贤开展的德育教育为整合核心,村委会负责村中行政事务,同时给予农民志愿者大力支持;农民志愿者带动普通村民开展道德文化建设,提升村民文化素质,使村委会的管理更加方便;合作社在受到农民志愿者的帮助和支持的同时,村委会可以为合作社争取资源。各方在相互支持中得以发展,形成一个和谐良性的农村治理系统。

4结论与进一步构想

“政治、经济、德育、善为”和谐治理的农村社会治理模式是在扶余市农民志愿者经验的基础上,经过提炼与总结而提出的农村社会治理的新构想。实践证明,中国农民具有巨大的创造性,农村社会是制度创新与新模式探析的广阔土壤,只有立足农村社会,充分调动农民自身的积极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村民自治,依靠农村内生力量,才能打破农村社会治理的困境,才能促进农村社会进步。当然,依靠内部力量发展自身的同时,也可以借助外部资源助推发展。例如建立高校资源与农村志愿服务对接机制。高校可以组织志愿者或社会工作的专业团队以暑期活动或专业实习的形式进驻村屯,在其中扮演协调联络与鼓励支持的角色。利用大学生的活力与创新意识辅助乡贤进行道德宣传。社会工作专业团队可以利用个案心理辅导、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专业知识帮助农民志愿者队伍朝专业化、高效化、体系化的方向发展。这些方面的建设需要在未来的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其可行性,农村社会未来的新型发展模式的建立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乡土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60.

[2]贺雪峰.新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7).

[3]王一.农村社区建设与基层秩序重建――关于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的探索[J].山东社会科学,2013,(11).

[4]田毅鹏.村落过疏化与乡土公共性的重建 [J].社会科学战线,2014,(6).

第4篇

一、规范信息公开制度,提高信息透明度

透明度是衡量慈善组织公信力高低的主要指标,这是由慈善组织的民间属性所决定的。目前,我国慈善组织透明度状况令人悲观。据民政部下属机构“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的《2010年度中国慈善透明报告》,抽取样本为99家,通过建立包括4项一级指标、37项二级指标、满分5分制的透明慈善指数,全面评估慈善组织的信息透明度。评估报告显示,全国只有25%的慈善组织信息透明度较高,其中业务活动信息透明指数为2.43,财务信息透明度则最低,为1.52.各类慈善组织中,基金会信息披露相对较好。在社会公众网络随机调查中发现,接受调查的近九成公众表示对慈善信息公开不满意[1].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2011年采用百分制对慈善组织透明度进行评估,其设计的“慈善透明指数”体系由以下内容构成:完整性(59个指标,满分70分)、及时性(5个指标,满分10分)、准确性(3个指标,满分10分)、易得性(4个指标,满分10分),共包含71个指标,总分为100分。根据上述透明指标体系,抽取1 000家公益慈善组织样本,平均透明指数得分仅33分。其中,年度透明指数在80分以上的组织只有6个,仅占1 000家测评样本的0.6%[2],透明度整体得分偏低。这可以反映出我国慈善事业所处的历史阶段和发展水平。调查还显示,只有8%的公众对慈善组织透明度表示满意。这一方面反映了2011年慈善组织持续的问责风暴对公众的影响,另一方面说明社会公众权利意识、问责意识提高较快,微博等新媒体技术使信息获取方式改善较大,而慈善组织的透明建设速度已大大落后。

透明度是慈善组织生存发展的一项根本法则,事关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和慈善事业的整体效率。提高透明度的核心办法是慈善信息公开。关于信息公开的重要性,美国大法官路易斯·布兰蒂斯早在1914年就指出:“(信息)披露才能矫正社会及产业上的弊病,因为阳光是最佳的防腐剂,灯光是最有效的警察。”莫茨哈若夫也指出:“信息披露本身就是限制舞弊和差错,这样做的理论依据是公众有知情权,要求通过立法来预防盘剥行为。”[3]这样的至理名言流传百年而依然具有生命力,因为它揭示了透明度的本质。然而,我国慈善组织信息披露情况很不乐观,根据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的2010年和2011年报告显示,将近一半慈善组织未制定慈善信息披露办法,没有信息披露办法的小规模草根慈善组织数量更多。

慈善事业在中国兴起已有30年,为什么还会存在这种局面呢?分析起来大致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整个中国在转型期的制度平台建设跟不上社会变革的速度,比如慈善行业缺乏统一的信息公开标准和公共信息公开平台。二是慈善组织缺乏信息披露所需的人力和物力投入。信息披露需要专门的资金和人员,并将其作为事业发展的一部分,但是现实中很多慈善组织往往重视募捐而不重视将募捐信息、财务信息、发放信息等及时向社会通报和披露。三是慈善组织很少对信息披露的效果进行评估,较少征询公众是否了解信息披露内容、是否知道信息披露渠道、披露内容是否是公众想了解的,仅简单地披露财务数据,公众看得枯燥,也不明就里,这样的披露起不到预期效果。四是缺乏信息披露的动力,从政府到社会、从制度到法律都对信息披露采取宽容态度,致使大多数慈善组织缺乏信息披露压力和积极性。慈善组织生命力扎根于公众的信任和支持,当公众质疑慈善组织遮蔽信息的时候,慈善组织必须尽快结束这种与公众知情权的博弈,让组织在阳光下运行,让公众知情权得到最大限度发挥,让慈善真正成为“透明的玻璃口袋”,否则,慈善组织将失去公众的信任,来自公众的捐赠必然减少,最终危害整个慈善事业发展。

为此,慈善组织需要下大力气解决慈善信息公开问题。慈善信息公开是一个从遵循落实强制公开标准到逐步全面公开的过程,即从强制性公开到自觉地全方位公开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与公众的关注力度有关的,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人们获得信息的能力、方式和途径已相当多样便捷,互联网使公民获取信息的成本大大降低,所获得信息的丰裕度和即时度有了较大提高。这就要求慈善组织尽快实行全方位信息公开,以顺应信息化时代要求。目前,慈善信息公开至少在三个层阶上需要加快制定规范化要求:一是在政策环境上,国家要加快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及相关法律,统一慈善信息公开标准,做到慈善信息公开有法可依,违法必究,这是提高慈善透明度的制度保障;二是在行业制度建设上,国家应制定实施慈善组织透明度指标体系,建立全国慈善信息报送制度,打造慈善行业的公共信息平台,完善信息披露监管体系;三是在组织发展上,国家应加强对慈善组织信息披露能力的培训,建立慈善信息披露评估与奖励机制。

目前,国家在制度层面上有《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基金会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关于规范基金会行为的若干规定》等法律制度,但对于慈善组织信息公开没有专门详细可操作的制度性规定。郭美美事件发生后,民政部在社会压力下,于2011年12月公布了《公益慈善捐助信息公开指引》(以下简称《指引》),使慈善组织的信息公开有了明确参考。《指引》对慈善公开的环节和内容作了较详细规定:

(1)信息公开主体基本信息,包括:机构基本情况(机构名称、成立时间、机构宗旨和业务范围、办公地址、工作电话等)、年检情况、评估结果、处理投诉的联系人及联系方式等。

(2)募捐活动信息,包括:活动名称、活动地域、活动起止时间、捐赠人权利义务、募集款物计划及活动目标、募集款物的用途、募集款物的使用计划、募捐活动的合作伙伴、募捐活动的方式(义演、义卖或是其他)、募捐款物数额、募捐工作成本及开支情况等。

(3)接受捐赠信息,包括:接受捐赠款物时间、捐赠来源、接受捐赠款物性质(定向捐赠或非定向捐赠)、接受捐赠款物内容(捐赠类型、捐赠数额),以及是否开具捐赠收据等。

(4)捐赠款物使用信息,包括:受益对象、受益地区、捐赠款物拨付和使用的时间和数额、捐赠活动和项目成本、捐助效果(图片、数字、文字说明)等。在捐赠款物使用过程中计划有调整的,要及时公布调整后的计划。[ LunWenData.Com]

(5)接受捐赠机构财务信息,包括:年度财务会计报告(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业务活动表、现金流量表、会计报表附注、财务情况说明书)、审计报告等。

(6)日常动态信息,包括参与公益投资情况、内部招投标和物资采购情况、主要工作人员变动情况、项目动态情况等[4].

《指引》要求将组织的主体、募捐活动、接受捐赠、捐赠款物使用、接受捐赠机构财务及必要的日常动态等信息公开,并要求接收日常捐赠后的公开时限为15个工作日,重大事件募捐信息,应在72小时内公开,从而使慈善组织有了可操作执行的量化规定,减少文牍主义弊端。《指引》的公布会促进整个慈善行业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和行业透明度增强。然而,《指引》只是一个软性的指导性文件,民政部要在此基础上尽快制定管理办法,从立法的角度,对慈善捐助信息公开进行刚性规范和执行,尽早使慈善组织强制性地在阳光下运行。

对于慈善信息公开,慈善组织要将其作为战略组成部分,制定具体措施来实行。首先,慈善组织领导层必须充分重视信息公开工作,这是实现慈善组织发展的必然要求。其次,慈善组织要通过多条途径解决信息公开问题。慈善信息公开途径的广泛性是与慈善组织公信力联系在一起的,这就要求慈善组织广开思路,利用行业平台、新式媒体及募捐的资金,投入到信息公开中,将慈善信息公开所需资金纳入到年度预算中,专款专用。第三,慈善信息公开需要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设立信息专员。慈善信息公开需要专业性人才,慈善组织每年管理着几百万、几千万捐款,如果没有现代的记录体系和管理程序,要搞清楚每笔款的流向是很难的。所以,慈善组织需要IT人才,建立综合信息系统,实行更细致、更严格的内部管理和更清晰、更透明的外部公开。第四,慈善组织应加强信息化管理制度建设,要建立规范档案,建立慈善信息年报制度和慈善信息报送制度。

总之,慈善组织要从信息公开入手,按照《指引》和未来将颁布的信息公开管理办法的规定和要求,尽快着手建立全面的慈善信息公开制度,迎接透明时代的到来。只有这样,慈善组织才能重新赢得公众的信任,获得社会公信力。

二、完善监督机制,构建全方位监督体系

没有监督的权力容易产生腐败。同样的,服务于公众的慈善组织的权力来自于公众的信托,公众信托的权力如果得不到监督,同样也会产生问题,早在2001年,被誉为“中国母亲”、“丽江妈妈”的胡曼莉就是没有得到及时的跟踪监督而挪用善款,引起较大社会争议。在最近十年里,慈善监督依然问题不少,为此,社会各界必须对慈善监督有充分认识,探索慈善监督多样性,逐步形成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相结合的立体化监督模式。

首先,应健全政府监督机制。慈善组织与政府既不是隶属关系,更不是对立关系,论文格式而是相互合作和支持关系。慈善组织有一部分款项来自政府购买服务,因此,政府无论从社会管理角度还是资金监管角度,都有责任履行好监管职能。目前,政府对慈善捐赠监管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来运作:一是从法律制度层面对慈善组织进行规范和约束,也可以称之为法律监督。我国先后颁布实施了许多法律、法规以及部门规章,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基金会管理办法》和《基金会管理条例》等,但是这些法规与地方性法规缺乏统一性和一致性,不仅增加了社会管理成本,也加重了慈善组织的负担。政府需要加快制定慈善信息公开管理办法之类的行政法规,对于不按规定实行慈善信息公开的组织要在媒体上曝光,督促其改正;对于违反法律规定的慈善组织要坚决给予处分,过失严重的应撤销登记。与此同时,政府要完善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在执法层面为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建设保驾护航。二是从实践层面对慈善捐赠资金、年度审查、注册等方面进行刚性管理。政府应在审核慈善机构的预算和决算时明确奖惩制度,做得好的慈善组织可以得到更多的政策优惠,政府要从这些信誉好的慈善组织中购买服务。政府要进行跟踪管理,对于违反规定、挪用善款的慈善组织则要严厉处罚,从而起到监督和规范慈善组织运作的作用。

其次,应丰富社会监督机制。社会监督由媒体、民间评估机构及公民个人三位一体监督形式组成,主要负责对慈善组织的捐赠款物使用、资助项目等进行监督。具体做法可以是慈善组织聘请人员建立社会监督委员会。目前,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江苏省红十字会、青岛市慈善总会等许多慈善机构都成立了社会监督委员会。

2012年底,中国红十字会设立的社会监督委员会主要邀请具有深厚专业背景、广泛社会影响、热心公益事业的知名人士和志愿者代表担任监督委员。江苏省红十字会社会监督委员会成员是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并确定的,共收到70份报名表,最后确定21人拟任社会监督委员会成员,未能入选的报名者,将纳入数据库管理,便于今后的“问计”[5].社会监督委员会的设立表明慈善组织开始重视监督作用,但要使监督员真正承担起监督作用,必须完善实施监督的操作程序,使监督员能够随时随地实行监督,而不能到年底进行突击监督检查,更不能将监督委员会当摆设。

当今中国,媒体在监督慈善组织和慈善事业发展方面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强,特别是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2009年以来的微博上线,使得普通民众都可以非常容易地将耳闻目睹的事件放在互联网晾晒,供数亿网民评说。这种无所不在却又并不容易辨识的“监视”成为现代社会的一大特征。

这种监督的效用不能忽视,近几年在慈善领域出现的多起有损慈善声誉的事件都是由网络媒体曝光而引起社会关注的。随着中国民主制度的完善,媒体在慈善监督方面的作用将日益增强,公众监督方式更加多样,监督主动性将更加明显,监督的广度和深度将与时俱增。

再次,应完善慈善组织内部监督机制。慈善组织内部应设立专门的监事会,负责对慈善组织资金的募集、管理、使用、增值等活动进行全方位的监督。中国慈善事业经过30多年发展,慈善组织已经认识到自律对于行业发展的重要性,山东省慈善总会会长谢玉堂说,行业自律是实现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头等大事,它关系到整个慈善行业的生死存亡,加强行业自律是慈善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时展的客观需要[6].慈善行业组织已经开始自觉地探索行业间共同遵守的自律规制。

2006年1月,由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爱德基金会三家机构共同发起了“中国公益性非营利组织自律行动”,并委托NPO信息咨询中心作为自律联盟的执行机构。

2008年4月,由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爱德基金会、南都公益基金会、NPO信息咨询中心、上海浦东非营利组织发展中心、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自然之友、地球村、农家女等一批著名非营利组织参与制订的首部《中国公益性非营利组织自律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准则》共80多个条款。内容包括:使命、利益冲突、内部治理、筹资、财务、项目、人员、非营利组织间的协作关系、信息公开等九个方面[7].《准则》是慈善组织走向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标志,将对加入自律行动的慈善组织提高公信力产生积极影响,也将为其他慈善组织产生示范作用。

总之,政府及整个社会必须履行好对慈善组织的监督责任,使慈善组织真正在阳光下运作;慈善组织本身应尽快建立起有效的融组织自律、行业互律与多元他律“三位一体”的监督机制,促进组织健康发展。

三、提升从业者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推行信用评估制度

慈善从业者的专业水平和职业操守是慈善组织公信力提升的内在保障[8].慈善组织经过30年发展,其功能从过去扶贫济弱的救助型功能转变为培训开发的服务型功能,慈善功能的转变要求从业者在能力层次上有所提升,慈善组织必须尽快打造一支有思想、懂业务、会管理、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为此,慈善组织要努力做到从慈善公益项目设计到执行都有专业化的人员来推动,有懂慈善的、有了解市场的、会管理的、懂财务的,也要有懂宣传的,要尽快建立职业化的人才队伍来推动慈善事业发展。另一方面,慈善事业有其特殊性,其管理的款物来自公众的捐赠,它一手牵着充满善心的公众,一手牵着需要救助的人群,所以,慈善工作者相对于其他人背负着更大的道德风险,慈善从业人员要具备志愿、奉献、博爱精神,要有一种热情,做到廉洁自律、洁身自好,自觉抵制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才能适应慈善工作,才会彰显出慈善组织的道德优势,感召更多的人投身到慈善工作中。因此,从事慈善事业的复合型人才,首先应是热爱慈善公益事业,有爱心、奉献精神和责任感的人。所以慈善人才的选拔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要把对慈善事业忠诚又具有专业能力的人选拔到慈善队伍中来,他们出色的工作将是慈善组织公信力提升的关键。

第5篇

关键词:转型期 贫富差距 社会认知 社会心态

一、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是指人对环境的知觉、组织以及解释的过程,会影响其对社会情境的反应。社会认知理论源于格式塔学派和勒温的场论,强调社会环境在被个人感知时的重要性,行为既受到个体特征的影响,也受到个人所感知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强调人们的行为依赖于其如何感知社会环境。海德的认知平衡理论,提出认知一致性概念,并阐述了人们倾向于建立和保持一种有秩序、有联系、有逻辑的认知状态,使自己的认知系统处于平衡与协调的状态,如果不平衡、不协调,就会产生一种紧张和恢复平衡的动力,使认知系统重新处于平衡状态。所以人们的社会认知对于社会心态有很重要的影响,一旦认知不足或者发生偏见,将会产生消极的社会心态。海德还提出了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即认知整体在认知过程中,根据他人某种特定的人格特征或某种行为特点推论出其他特点,以寻求各种特点之间的因果关系。归因反映的是个体对于引起某个事件原因的认识,其实是一种主观解释,但往往比真实的原因更能影响个体的情绪、行为等各个方面。错误的解释将会使人们产生消极的社会心态。

二、转型期我国社会心理的突出现象及分析

(一)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导致的贫富分化所引起的仇富心态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实行了以市场机制为法则来有效配置和利用资源的市场经济制度,这就必然导致分配结果的不均等,并由此出现了利益关系的重大调整以及社会阶层的急速分化。收入差距不仅是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收入分配的变化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然而社会的加速转型又容易诱发人们的妒忌心理,导致社会心理失衡。社会心理的失衡容易造成仇富心态等消极社会心态;甚至,消极社会心态会激化社会矛盾,降低民众对于国家、政府和社会的信任,从长远来看不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运用社会认知理论对仇富心态进行分析

1.贫富分化的认知观念

研究仇富心态,首先要对人们如何认识“富”做出合理的解释。社会认知理论指出人们首先自发地将所感知的事物分类,然后集中注意最显著的刺激。仇富的对象是物质富裕的一类人,从社会学角度看,富人阶层是处于社会结构中上层等级的人士。人们的贫富阶级观念正是在市场经济的社会中形成的,市场经济中资源的分配与占有量的多少决定着个人的收入水平,进而决定其所处的社会地位。再者,由于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受自身主观客观诸多因素的制约,个人获取物质资料、社会财富的能力有所不同,必然会出现贫富差距。认知观念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媒体有关富人炫富的报道更让人们深切地感受到了贫富差距,所以人们会对于贫富分化形成自己的认知,即认识两极分化的程度,而后将认知观念集中注意在富人群体上。富人阶层的一举一动都对其他阶层的人们产生着巨大的认知影响。当见识到了富人的富裕水平,更是会加入自身的比较,形成自己的认知观念。而在我国富人阶层所占的比例虽小,但是贫富差距的严重,更容易导致其他阶层在认知过程中产生对富人阶层的不满心理。

2.贫富分化与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背离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出现了严重的贫富差距,已经成为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这无疑与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相背离,人们的原有的社会认知与现状的巨大差异了导致了认知失调,容易造成消极的社会心态,即仇富心态。我国富人阶层受益于先富带动后富的政策不断成长,占有较多的社会财富和资源,并且对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领域的诉求越来越多,享有的权力也越来越大,与其他阶层的矛盾和冲突加大。而先富起来的群体没有充分发挥带动后富的作用,过分追求自身价值的进一步扩张,造成了贫富分化的日益严重,仇富心态则更加凸显。当前我国贫富的代际转移很可能将一个社会的贫富状况固定化、结构化,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仇富心态的消灭将更加艰难。

3.富人阶层树立的形象不佳

富人阶层作为当今新社会阶层的重要成员登上政治、经济舞台,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结果。作为社会顶端的重要力量,他们的社会责任更加重大,有利用自己的丰富资源帮助其他阶层发展的责任。但实际上,我国的富人阶层留给人们的是负面的社会认知形象。而我国处在转型期,社会体制结构还不完善,体制漏洞很多,违规致富的可能性大。不少富人阶层在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有很多的违法、违规现象。网络上新闻里充斥着不少富人炫富等不良报道,由海德提出的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得出,富人自身素质与地位的不一致,更刺激着其他阶层对他们的行为做出负面的主观解释,引发了社会心理的失衡,激化了社会矛盾和阶层之间的利益冲突,尤其是在金融危机时期,富人阶层更是社会焦点所在,而有关国内金融、企业高管过高的薪酬、政企现象的存在更加丑化了中国富人阶层的社会形象,可能直接导致社会的仇恨心理。

4.贫富阶层相互存在的社会偏见

社会认知理论在对偏见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了关于偏见内涵的稳定解释机制,认为那些通常缺乏理性基础或充分证据的观念簇即刻板印象构成了偏见的认知内容或认知根源。从现实生活来说,不平等的社会经济地位是造成偏见的基本原因。从我国文化来看,确实对富人阶层的看法,自古以来就含有贬义,如“无商不奸”、“为富不仁”等。另外,作为弱势群体,穷人得到了媒体较大的关注和同情。再者,每个阶层利益诉求的实现又和其地位有关,底层社会往往得不到重视,而上层社会的特权更容易激化阶层之间的矛盾。社会偏见,不仅导致贫富阶层之间心理对立,也给社会生活的协调和谐造成破坏性的后果,

三、重建健康的的社会心理,促进社会和谐

(一)注重社会公平,缩小贫富差距

表面上,仇富心态和贫富差距有关,其实,真正引发消极社会心态的是社会的公平性问题,即我国的贫富分化建立在不公平的基础之上。要促进健康的社会心态,关键要从社会公平着手,通过各种制度,确保人人平等,其中集中体现的是机会的均等。所以,我们要把维护社会公平提高到更重要的位置,由“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转向“效率与公平并重”。首先要保证社会成员享有平等受教育和就业的权利,实现收入分配起点公平;其次,完善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制度,实现收入分配过程公平;最后,调节收入差距,实现再次分配公平,最终实现分配结果公平,达到共同富裕,从经济根源上消灭仇富心态。

(二)完善社会各项制度

贫富矛盾的产生,其实是社会制度的漏洞所致。一要完善合理的税收制度,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实现税收合理化;二要让财政分配向贫困地区倾斜,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三要完善各项保障机制,逐步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提高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的水平;四要建立更全面的援助机制,加强实现较发达地区带动欠发达地区全面发展的局面,实现均衡发展;五要建立有效的利益表达机制,充分倾听各方声音,尤其是维护弱势人群的表达权,使他们的利益能够通过制度化规范化渠道正常表达。

(三)积极塑造富人阶层良好的社会形象

人民大学调查显示民众对富人阶层的评价较低,富人阶层需要改善自身形象,获得更多的社会认同。富人行为的失范,也是社会对此有高度一致的认知与态度的重要诱因。富人缺乏爱心和社会责任感,更成为其他阶层不满的缘由。富人阶层应正视自身,展开道德反省,尽快站到正义的社会行列中去,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发挥自身优势,带动其他阶层的发展。同时,政府机关要切实做到依法行政,杜绝、权力寻租,平等对待富人阶层,不以其为中心,不为其树立特权。

(四)合理运用大众传媒的社会心理调控功能,消除阶层偏见

大众传媒要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同时注重从多个角度报道确保全面性,积极预防流言偏见的产生,规避或消除消极的社会心理现象,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引导人们塑造健康的社会心态。同时社会各个阶层要增加彼此之间的接触和沟通以克服刻板印象;大众传媒和政府机关要积极促进社会各阶层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以消除社会偏见;调节各个阶层的社会情绪,减少社会冲突事件发生;通过媒体加强对社会健康心理知识的宣传,及时解决人们的心理困惑,重建良好的社会心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倪洪兰.转型期的社会心理困境与心理调适[J].江海纵横,2011,5:25-26.

[2]程玲.社会认知理论及其在社会工作中的运用[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4(01):21-22.

[3]安志放.公共危机状态下的大众传媒与社会心理调控新闻知识[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10,4:19-20.

第6篇

一、全面学习,加深对执行力的理解和认识

所谓执行力,指的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是把企业的战略、规划转化成为效益、成果的关键。执行力包含完成任务的意愿,完成任务的能力和完成任务的程度。在管理领域,执行对应的英文是execute,其意义主要有两种,其一是:to do something that has been carefully planned,强调的是对规划的实施力;其二是:to complete a difficult action or movement,指的是完成某种困难的事情或变革。执行力是否到位既反映了企业的整体素质,也反映出管理者的角色定位与管理能力,其关键在于企业文化对执行力的营造,如果员工每天多花十分钟思考如何改革工作流程,将工作做得更好,企业的经营策略自然能彻底地执行。

二、深入反思,强力提高执行力的方法与途径

1、提升执行能力

执行能力即会做,这是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一是保证目标一致,执行到位,各尽其责,要求执行前明确行为指向、行为规划以及行为目标;二是要明白自己的工作依据,这是执行力的基础,也是工作执行的目标;三是要明白控制工作的关键点,按照工作程序,尤其是在金融机构,往往要在一些单据上签字、盖章,这就是工作的控制点,签字意味着负起相应的责任。

2、强化执行动机

工作中不仅要会做,更要肯做。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责任心,接受工作后尽一切努力,想尽一切办法把工作做好,要以实干精神为主导,细心观察,处事果断。

3、端正执行态度

执行态度即对待工作的态度与标准,要以较高标准来要求自己,在工作中实践严、实、快、新原则。第一,着眼于严,要积极进取,增强责任意识,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首要条件。第二,着眼于实,要脚踏实地,树立实干作风,面对平凡岗位,要埋头苦干、兢兢业业干出一番事业。第三,着眼于快,要只争朝夕,提高办事效率,强化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坚持立即行动,马上就办的工作理念。第四,着眼于新,要开拓创新,改进工作方法,敢于突破思维定势和经验束缚,不断寻求新思路、新方法,使执行力度更大、速度更快、效果更好,养成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4、严格工作控制

要对工作进行有效控制来调整行为并控制事情发展不偏离正常轨道,更好地落实工作。一是事前跟进,发现潜在风险,提前预警;二是事中跟进,在任务进行中发现问题后寻找有效解决办法;三是事后跟进,一旦出现问题,及时找出原因,提供具体补救措施,避免再犯同类错误;四是前瞻展望,要对未来有所规划,使将来的工作能集中到焦点上来;五是规范操作,要明确岗位职责与目标,执行操作步骤,杜绝经验操作或违规操作。

三、强化执行,出色完成本岗工作任务

执行力是企业成败的关键,也是个人事业发展的基础。要把执行力具体化、完整化、可操作化、高效化,就要敢负责、肯学习;勤动手、不怕错;面对困难、永不言败;享受挑战、能耐高压;充分沟通、协调合作;顾全大局、不计小利;努力创新、果断行动;立足本岗、服务日常。

一是要加强学习。作为新进员工,联社的基本社情要学习,省联社的战略与理念要学习,各项基础理论要学习,岗位业务更要学习。学习是对自身知识和能量的补充,是对改革发展的前瞻,是事业和前途发展的基础。我们的党是学习型政党,我们的企业强调学习型员工的培养,我们个人要做不断学习的典型。

二是要有效沟通。良好的沟通是执行的关键,是有效提高执行力的重要途径。做储蓄员要用与储户的良好沟通推广农信,做信贷要用与客户的有效沟通确保企业不受损失,做办公室工作要用上下级之间的畅顺沟通保证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作为一名新的农信人,只有通过真诚交流,尊重他人提出的意见,才能尽可能快地融入集体,开展工作。

三是要树立服务意识。服务三农、服务储户、服务基层,这是农村金融机构的根基。就目前从事的办公室工作而言,要协调、要监督、更要服务。协调各种内、外部关系,服务机关、服务基层、服务领导决策,在上传下达的工作中保证执行力度,保证工作有序开展。

第7篇

关键词 社区医院 急性心肌梗死 诊治体会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0.035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一种较严重类型,5年多来我院共收治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收治患者10例,年龄55~70岁,男6例,女4例。其中6例有高血压、冠心病史;2例有糖尿病、高血压史;2例有高血压、脑血栓史。病程5~10+年。所有10例病例均经心电图及心肌酶谱证实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条件,其中4例表现为典型的心前区压榨样剧痛,并放射至左背,伴冷汗恶心乏力,6例表现为不典型的腹痛、恶心呕吐。

抢救方法:绝对卧床休息,心电监护,低盐低脂饮食,禁烟酒及刺激性食物或情绪,保持大便通畅,并予持续低流量吸氧。予安定、杜冷丁镇静止痛,予低分子右旋糖酐、多巴胺静滴抗休克,纠正低血容量,以改善心脏微循环。予利多卡因纠正室性心律失常。以丹参或硝酸甘油扩张冠脉血管,改善心肌缺血,缩小梗死范围。予血管活性物质如β受体阻滞剂以抑制交感神经兴奋,减少心脏前后负荷,降低心肌氧量、减少心肌损伤。同时予能量合剂,心肌极化液,钾镁合剂改善心肌营养供应,促进心肌损伤代谢产物的清除。在严密监测患者血Rt、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等情况下,予抗凝溶栓等治疗以促进心肌再灌注。

结 果

10例患者中有8例经十多天的治疗,心慌、胸闷痛、腹痛、呕吐等症状消失,血压上升,心电图ST段弓背抬高现象有所好转,心肌酶谱正常。2例无明显缓解,送省医进一步诊治。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基础上,因血栓形成、出血或动脉持续性痉挛而发生冠状动脉持久的完全性闭塞,或在心排量骤降如休克或严重心律失常时,或在左心室负荷剧增如体力活动、情绪过分激动或血压剧升,导致心肌严重缺血,引起心肌坏死,死亡率极高[1]。诊治时必须做到如下几点:①发现心肌梗死应就近就地抢救,减少搬动。②及时准确地作出诊断是治疗心肌梗死的关键前提。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特征性心电图和血清酶谱变化,不难作出正确的诊治。但约有25%~75%的病例无明显的疼痛,临床表现不典型[2],加之心脏痛觉与胃肠道肝胆胰等内脏器官在第5~7胸椎有交感现象,故急性心肌梗死时疼痛易表现在咽、颈、下颌、头部、左上臂、左肩或腹部,极易造成误诊。故凡年龄在40岁以上,发生原因不明的心悸、胸闷伴恶心呕吐、汗出、头晕、极度疲乏、口唇发绀、四肢冰冷等周围循环衰竭等症状时,或上腹饱胀隐痛伴恶心、呕吐肩背痛、牙痛,或原有高血压突发昏厥、心衰、心律失常、血压下降,均要警惕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③尽快地镇静止痛吸氧,合理应用血管活性物质,注意血压、尿量、中心静脉压的变化,维持有效血容量,降低心肌氧耗,扩张冠状动脉,减轻心脏前后负荷,促进冠状动脉侧循环的建立,是纠正休克心律失常的关键,可以有效地减少心肌缺血损伤和缩小梗死范围。④经过上述处理,患者病情多能有效缓解。若病情无变化或休克心衰、胸闷痛、心慌、心律失常仍得不到纠正,则最好转条件较好的上级医院行冠脉搭桥或冠脉支架。

参考文献

第8篇

理清思路,抓住根本,创新和改进社会治理

我们之所以感到社会治理难度大,根本原因是实践中很多还沿用统管一切、倚重管制的“管制型”治理模式。该模式的理念症结在于过度仰仗公权力支撑实行管制化治理,驭民色彩浓厚、服务意识淡薄,颇受公众诟病。

理念引领思路,思路指引方向。若社会治理理念不明、思路不清,就像没有方向的船,什么风都不会是顺风,势必相互掣肘,成效不大。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定位,为治理理念的确立锁定了方位。我们当以服务为依归,全面创建“服务型”社会治理新模式。

同时,随着民众权利意识的增强,我们应为民众参与社会治理留下足够空间,组织引导民众和社会组织依法理性参与治理。只有激发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变单一政府管理为政府主导、多元主体良性互动的公共治理,才能合力解决好社会矛盾和问题。我们当摒弃“包揽一切、重堵轻疏”等思路做法,实现从划桨者向掌舵者、从为民做主向让民做主的角色转换,不断夯实治理能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心系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社会治理正能量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群众工作,把党和群众喻之为血肉关系。保持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最重要的政治优势。要长期保持好这一优势,就要赢得民心。

小平同志说:“为什么过去很困难的局面我们都能渡过?根本的问题是我们的干部党员同人民群众一块苦。”现在条件好了,可一些党员干部吃苦意识淡化、群众路线淡忘,好逸恶劳、漠视群众。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适逢其时,切中要害。正如所说:“要让每一个干部都深刻懂得,当干部就必须付出更多辛劳、接受更严格的约束。”

事实上,群众才是大地母亲。离开大地母亲依托,既飞不高也走不远。若社会治理者没有民事未妥,寝不安眠、食不甘味的责任心,不和群众同甘苦,就不可能获得群众真心。一如有干部说:“把群众最急最盼事当成自己事办,哪有摆不正的?你把群众装在心里,群众就把你举过头顶!”只有真关心,才会真开心。群众开心,万事好办。我们应扪心自问:群众在我心里到底有多重?

把党的群众路线切实贯穿于社会治理全过程

(一)从群众中来:搞好调研、作好决策。只有集思广益,方有远见卓识;只有科学决策,方能纾困解难。群众是社会治理利益相关者和参与者,对治理状况深有感触,最有发言权。我们应扑下身子,同群众一道商讨社会治理问题,倾听民声、聆听诉求,从善如流,把群众呼声作为决策第一信号,把群众需求作为决策根本依据,这样才能斩获真经,作出好决策。

第9篇

唱好主旋律,打好主动仗

围绕日照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始终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对市委、市政府开展的各项重点工作进行了主题宣传。重点做好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和四中全会精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争创全省“四德”工程示范市、生态建设年等重大活动的主题宣传,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社会正能量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推动日照市聚力改革、稳定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思想保证。

日照日报社先后在日照日报、黄海晨刊、日照新闻网开设了“日照行动”、“稳中求进 改革创新 推动率先创新优质发展”、“德润港城 善行日照”、“践行群众路线 服务港城人民”、“干部在基层”、“建设生态城市 营造美好家园”等专题、专栏,深入一线采访,刊发了大量主题新闻宣传稿件,产生了广泛影响,为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其中,对刊发的《超千亿元资金项目阐释“日照机遇”》、《“小幸福”,演绎民生大乐章》、《大爱绽放 情暖港城》等新闻报道,日照市委书记杨军专门作了批示。

评论工作注重与实践相结合,写出了一批质量较高的言论稿件,全年共刊发社论和评论员文章36篇,切实发挥了评论文章的舆论引导力,其中围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门开设了系列评论专栏,共刊发社论和评论员文章18篇,为日照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顺利开展提供了理论支持。据统计,日照日报社2014年共有24件新闻宣传稿件得到了日照市委杨军书记的批示肯定,居历年来最多。

开展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主题活动

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努力形成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现内容之一。围绕这一主题,日照日报社积极开展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主题活动,不断提高新闻宣传的贴近性。策划实施了2014“感动日照”十佳人物推荐评选、“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寻找“最美家庭”等新闻采访活动,开设了“青年专刊”、“道德专刊”,真正把笔触对准群众,写出一批真正体现人民意愿、满足人民需求的好稿件,使新闻宣传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报纸的可读性也进一步增强。

我们将“感动日照”十佳人物推荐评选活动与寻找“日照好人”相结合,通过真正走进他们的工作一线和现实生活,用群众喜欢听、听得进的语言和文风采写和报道他们最关注的身边人和身边事,使新闻宣传有鲜活的人物、感人的故事、真实的场景、生动的细节,让读者可触摸、可感受,树立了一大批鲜活生动的先进典型,为引领社会文明风尚、弘扬社会正能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敬业是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要求公民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充分体现社会主义职业精神。日照日报社在践行社会主义职业精神方面,引导编辑记者树立精品意识,精采精编稿件,切实提高新闻宣传水平和宣传质量。在2013年度山东新闻奖复评中,日照日报社选送的7件作品有6件获奖,其中《一家四口种了四个村的地》《“乡政公司”的西湖实践》2件作品获一等奖。

加强对外传播优势

第10篇

这次调研以数据说话,对近年来,上海市检察机关强化检察机关服务大局、关注民生的意识,积极履行检察职能,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客观的记录,并对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寻求突破,做了冷静的思考,提出了积极的建议。

上篇:堵塞漏洞、完善社会管理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上海检察机关强化检察机关服务大局、关注民生的意识,积极履行检察职能,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主要做法有:

立足本职,不断完善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工作平台。设立社区检察室,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2011年4月社区检察室规范化建设启动以来至今年5月25日,上海市16个基层院共设立26个检察室,工作范围覆盖75个街镇,对应101个派出所,其中金山区院设立了3个检察室,实现了对金山辖区的全覆盖。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共参与系统性的综合治理工作71次,制发检察建议6份。接待社区群众涉检。全年共接待来访981批次3085人,收到来信36件,向控申部门移送涉检件115件,其中职务犯罪线索22件。协助化解地区突出矛盾。四是深入开展法制宣传。全年共开展法制宣传291次,印发各类宣传资料近2万份,放置宣传展板1100余块。

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上海市检察机关深入推进“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建设,促进本市“两法衔接”工作的健康协调发展。在市院领导的重视和领导下,各区县院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积极开展“两法衔接”工作。长宁区商委、监察、检察、公安等部门也在近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推进“两法衔接”工作,该联席会议讨论了由区商务委、区检察院草拟的《长宁区关于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运行的工作要求》、《长宁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信息录入要求》、《长宁区“两法衔接”工作督查办法》三个规范性文件。

完善未成年人特殊检察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未成年人特殊检察工作机制是检察机关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上海市检察机关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深化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捕、诉、防”一体化工作机制,积极探索未成年人特殊检察工作机制。在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的具体内容上,上海市检察机关针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特殊检察和犯罪预防的工作模式,创造了比较好的经验和一些卓有成效的做法,如社会调查制度、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心理矫护体系、三层立体式观护体系、刑事污点限制公开制度、“轻罪消灭”的制度等等,对教育、感化、挽救失足青少年起到了明显的成效。

加强社区矫正工作的法律监督。2006年以来,上海市检察机关已经督促有关部门建立社区矫正帮教组织390个。2006年至2009年,上海检察机关对严重违反监督管理规定的136名缓刑罪犯、18名假释罪犯和12名暂予监外执行罪犯提出收监执行建议并被采纳,另有16名确有悔改、立功表现的监外执行罪犯被裁定减刑,为他们回归社会创造条件。检察机关还牵头公、法、司有关机关充分依托业已成熟的社区矫正工作平台,开展轻微犯罪人员扩大假释试点,联合对犯罪情节较轻的未成年、老病残、外省籍罪犯优先适用假释作出规定。2010年上半年,上海市检察机关就监外执行罪犯脱管、漏管等问题向公安机关、司法局和社区矫正机构制发了19份检察建议,将数十名脱管、漏管的监外执行罪犯纳入监管。

依托执法办案,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上海市检察机关通过执法办案工作,维护地区稳定,并注重体现办案效果、延伸检察职能和强化诉讼监督,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

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维护社会稳定。2010年,上海市检察机关公诉部门共受理各类刑事案件20450件30574人;2011年,上海市检察机关公诉部门共受理各类刑事案件22831件34109人,同比上升11.64%和11.56%。

加大对常见、多发性犯罪的打击力度。上海市检察机关针对本市和个区县社会治安形势特点,与公安机关积极配合,通过开展专项打击行动、组织全市性和区域性集中公诉等方式,加大对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两抢一盗”、、制假售假等多发性犯罪案件的打击力度,先后组织全市性集中公诉7次,共将293件549名被告人集中诉至法院。

完善刑事案件督办机制。在“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犯罪”和“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专项行动中,市院制定《关于对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活动中重点刑事案件进行督办的通知》等系列文件,先后对20件高检院督办案件和33件市院督办案件进行个案指导,有力推进了专项行动的深入开展,确保了办案质量。

注重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上海市检察机关在坚持对严重刑事犯罪依法严厉打击的同时,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深入推进刑事和解机制,坚持对主观恶性小、犯罪情节轻微、社会危害不大的未成年犯、初犯、偶犯、过失犯,熟人之间的轻伤害犯等,慎用逮捕权、权,通过区别对待、宽严相宜,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对抗,最大限度转化消极因素,大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从而在各个检察环节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更好地服务和服从于和谐社会的大局。

第11篇

一阵阵歌声、一声声喝彩。在服务周到、设施完善的社区服务中心,人们无论是健身还是娱乐都能得到精心呵护。

近年来,通辽市科尔沁区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亮点纷呈。在科尔沁区出门办事省心、省时、省事;公共服务场所各种软硬件设施一应俱全,走到哪里都越来越方便,越来越人性化。

人性化“大调解”,争做居民知心人

在科尔沁区永清街道西苑社区,一号楼下水道被堵塞,楼上住户与楼下的商户之间发生了矛盾。得知此事后,永清街道的调解员参与调解,耐心地讲解相关法律知识,努力做其亲友的工作,用真诚感化他们,最终双方达成协议,纠纷得到圆满解决。

在科尔沁区霍林河街道的“调解室”里,调解员李小艳正在受理一起社区居民在家中开办小饭桌扰民引起的邻里纠纷。了解情况之后,李小艳本着“你让一步,他退一步”的原则,耐心劝解双方,最终达成相互理解、互不干扰的口头协议,开办小饭桌的一方对扰民一事表示歉意,承诺以后一定加强管理。

这些只是科尔沁区深化大调解工作的一个缩影。为了形成管理创新新模式,科尔沁区从完善政策措施、强化制度保障入手,建立了“大调解”工作机制,构建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大调解组织网络,成立了科尔沁区巡回人民调解委员会、镇苏木、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行业专业调解委员会,并设有高素质的调解员。还通过设立亲情调解室、专业调解室,形成、公安、民调等多部门联动的社会矛盾化解机制。真正做到了“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调解组织;哪里有矛盾,哪里就有人民调解工作”,实现了大矛盾、纠纷不出乡镇街道、小矛盾、纠纷不出村屯社区。

集中化“一站式”,搭建便民服务平台

来到科尔沁区庆和镇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服务中心的“一站式” 服务大厅,在社保窗口办事的农民陈玉宏说:“以前来办事,不一定能碰上工作人员,不是下乡了,就是开会呢,有了服务大厅就不一样了,随来随办,方便了。”

这个镇是科尔沁区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典型,前年投资300多万元建立了总面积为350平方米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服务中心,创建了调解大厅、三代服务室、招投标办、三资管理办及“一站式”群众事务服务大厅等。“一站式”大厅打破了原有的行政、事业界限和“七站、八所”各管一摊的模式,设有农经、民政、司法、公安、社保等八个窗口,实现了办公地点集中化、人员服务便捷化和事务管理科学化,为科尔沁区形成“一站式”服务,矛盾纠纷“一体化”调处,解决问题“一竿子到底”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新体制提供了样板。

网格化“大管理” 构筑公共幸福网

在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中,他们建立了数字街道信息管理、营运车辆GPS移动目标监控、联网报警服务三个“指挥平台”和城市视频监控、流动人口信息管理、社区矫正信息管理三大“网格化信息管理平台”。有了这两个平台,任何困扰居民的事都会得到解决,任何危害公共安全的人都逃不过法网,为构筑公共幸福网提供了保障。

王景春是霍林河街道天蒙社区的网格管理员,大多时间他都在走街串巷,居民遇到什么事会按照社区发放的“爱心服务联系卡”打来电话。这一日,他又接到居民打来的电话,反映下水道出现污水倒灌导致家中反味儿,王景春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了解情况,并利用对讲机将情况及时反映到网格指挥中心。没过几分钟,通过网格指挥中心的调度和派遣,市政公司派来了清污车,及时疏通了管道。在霍林河街道,像王景春这样的网格管理员共有168名。他们的工作大到传达国家政策,协助打击犯罪,小到帮助居民维修水电气,解决邻里日常纠纷,无所不包。

第12篇

高校校训的价值内涵

校训是办学理念和育人要求的高度概括,是校风、教风、学风的内核,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体现一所学校的特点和风格,同时也反映着时代、地域文化积蕴和精神;它不仅是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学校所有教职员工都应牢记心头、时刻遵守厉行的。

从大学校训的内容看,它所表征的是大学的独立思想、传统精神和办学特色;从大学校训的确立依据看,它是以办学实践为基础,根据社会要求和大学本质逻辑,在广泛收集和征求师生意见的基础上产生的;从大学校训的功能看,大学校训对大学师生的学术行为(科学研究、教学、管理和社会服务)具有导向性、规范性和勉励性作用,它遵循的是高校的风格特色和历史文化,凝练的是学校的人文传统和文化精神,表达的是学校的精神气质和理想愿景。

核心价值观丰富内涵

在高校语境的具体展开

核心价值观是社会的精神支柱,是贯通国家、社会和公民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代表国家层面,主张国家的自强与独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代表社会层面,主张社会的公平与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代表公民个人层面,主张个人的道德修养。它肯定了国家的价值根本,描绘了社会的理想蓝图,确立了公民的行为规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价值指南。

各个高校校训,从字面上看体现了各自的特色。从校训的提出、讨论、研究到最终确立,各高校或从学校筚路蓝缕、建校的艰辛提炼校训,或从学校学科特色出发总结校训,或通过对时代要求的考虑不断创新、调整校训的内容。这些无不体现出大学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优良作风与独立思考、严谨务实的治学精神。因此,高校校训所承载的高校人文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度契合的,是核心价值观丰富内涵结合高校语境的具体展开。

具体分析,一方面,从高校校训与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角度看,二者互融互通、契合共振。一些高校校训或直接引用经典著述话语,或将经典话语加以整合而形成,别具一格,富有特色,有效继承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中华民族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为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培育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深厚土壤、源头活水。比如,武汉大学的校训是“自强、弘毅、求是、拓新”,前三个词语都有经典的明确出处。从整体上看,这一校训体现的含义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树立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刻苦学习、积极奉献的伟大志向,以坚毅刚强的品格和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努力探求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为国家做出新贡献。毫无疑问,作为学校核心价值的表达,高校校训用寥寥数语蕴藏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丰富的文化宝藏,为学人树立远大目标和崇高理想打下坚实基础。

另一方面,高校校训不仅植根于传统文化,又富有现代气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既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动力和支撑,也是当代中国梦语境下拼搏进取、开拓创新的力量源泉,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而高校校训所传递的价值信念、时代精神,对核心价值观具有极强的涵养力,是新时期培育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这种涵养力主要体现在高校校训塑造积极进取的校园精神气质,以及培养青年健全人格和良好道德情操上。青年人进入高校,不仅学习专业知识,还在校园文化氛围中接受熏陶。校训中蕴含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基因渗入青年的内心世界,塑造其思维方式和处事原则。融入社会后,这种精神气质和文化基因便扩展到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中,使校训精神以及与之相契合的核心价值观散播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推动国家和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

一项针对国内256所大学校训的调查总结显示,大学校训普遍强调“求实”、“创新”、“勤奋”、“博学”、“团结”等。从这五个词进行分析,“求实”、“创新”不仅是研究学问的态度,更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前提;“团结”是学校的力量之源,也是社会共同进步的不竭动力;“勤奋”、“博学”是学校的培养目标,也是个人前进的砝码。频率最高的五个词分别对应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这充分证明了大学校训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契合,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是大学精神的供养。“团结”是“爱国”精神的显著标志;“求实”既是对“诚信”的彰显,也是“民主、法治”的基本诉求;“创新”、“勤奋”、“博学”既是“敬业”精神的实现条件,又是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实际工作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校训互通共融。

正是基于这种互通共融,可以说,探讨大学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本质上就是在探讨大学和社会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校训注入了活力,大学校训则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宝贵资源,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的直观体现。

用校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高校作为公民价值观培养、传播最重要的阵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起着涵养和承托作用。

对高校校训精神进行重新解读,注重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迁,高校需要用校训解释好时代的精神特色,调整校训不符合时代的元素,充实和丰富校训的内涵。既要确保校训内涵的“高度”,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校训的应有之义;又要挖掘校训内涵的“深度”,使校训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载体。此外,还要拓展校训的“宽度”,使校训成为学生走出校园后职业、生活、学习等终身的个性气质和道德准则。

重视大学校训与时代结合,突出承古纳新。作为高校精神的校训,在不抛弃原有历史文化积淀的前提下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时代的要求,是与时俱进的产物,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正确价值取向,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环节。只有将当前多元化社会的价值旨归与时代的精神元素结合起来的校训,才能彰显出活力,才能发挥真正的价值,才能在时代的大背景下站得住脚、立得住身。要将国家价值观与大学精神统一起来,让二者发挥出最大的合力,补足“精神之钙”,从而为建设社会主义努力奋斗。

师生共同努力践行高校校训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是普通民众,它的提出高度契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需要,正所谓“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校训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的表现,也应该是高校师生集体智慧的结晶,更依靠高校师生共同努力践行校训精神,进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大学校训是一个长久的过程,高校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是行为的主体,都有责任承担起践行高校校训的任务。

第13篇

【关键词】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社区治疗与护理;生活质量

【中国分类号】 R5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44-5511(2012)02-0294-01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简称肺心病), 多发于老年人群,它主要是由于胸廓、肺动脉或肺病变增加了肺循环的阻力,肺动脉压力升高,造成右心室扩大,变肥厚, 最后导致心功能不全和呼吸的衰竭。临床上常表现为长期呼吸困难、咳嗽,有时还可能出现浮肿。这种病主要诱因是急性呼吸道感染,并且一旦得病,就会经常反复发作,病程较长,给病人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在我国大概为0.45%,并且吸烟的人群要比不吸烟的高,因此,必须引起医护人员和病人的高度重视[1]。本文对56例2008年6月-2011年7月在我院住院治疗并处于缓解期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2008年6月-2011年7月在我院住院治疗并处于缓解期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5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标准,其中男31例,女25例,年龄为34-72岁,平均年龄为56.4岁,病程为2-37年。把这些患者随机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为34-69岁,平均55.8岁,对照组男15例,女13例,年龄为35-72岁,平均年龄为57.2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1)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临床护理。(2)实验组:除了常规的临床护理外,还要:a.心理护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易复发性和不能治愈性,发作时很容易使患者产生焦虑、失望等情绪,护理人员要多与患者交流,缩短护患距离,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护士要耐心回答病人关于疾病的问题,让患者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病情,对症状的反复发作做好心理准备,以便疾病发作时候他们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2]。另外,护士要有熟练的操作技能,让患者相信自己;b.饮食护理:饮食对病人的恢复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也一样。患者在生病期间很容易食欲不良,而营养不良很容易引起咳嗽、咳痰能力的降低、呼吸肌疲劳等症状,因此,医护人员应该结合患者的自身情况为其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有吸烟、喝酒的鼓励戒烟酒,日常要多喝水,少吃高脂肪的食物,多吃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c.病情观察: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并做详细的记录,如果出现恶心、头痛、恶心等症状时候,应及时报告相关人员;d.生活护理:(1)注意休息,劳逸结合,并适当地进行运动锻炼和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2)注意天气变化,及时穿衣保暖,遇到天气转变初期,尽量不要外出;(3)尽量避免接触花粉或粉尘,窗帘、被服要定时进行清洗。e.急性期的护理:(1)为了便于患者排痰,医护人员应该鼓励患者咳嗽,必要时协助患者轻轻叩击拍打背部,并指导家属进行相关技巧,以及说明与操作有关的注意事项;(2)护理人员要教会患者一些方便咳痰的知识,例如让患者将自己的声门打开,用力咳出肺脏深部的痰(特别是早上刚起床效果最佳);(3)如果患者处于昏迷状态,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清理呼吸道的分泌物,并摆好坐,必要可以借助机械呼吸。f.用药护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一般都用利尿药、血管扩张药和强心药治疗,但使用的过程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使用血管扩张剂要注意患者的血氧和二氧化碳的分压和心率的变化;(2)给患者使用强心药物要防止患者出现心率失常的症状;(3)利尿药的使用要防止钾的含量降低和碱中毒的现象。

1.3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1)两组患者在出院6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包括日常工作能力、社会活动状况及一些患者的心理情况等。(2)评价标准:参考我国肺源性心脏病专业学会指定的疗效判定标准,有效:没有咳嗽或者偶尔咳嗽,咳出的痰为白色泡沫状,且痰量不超过30 mL/ d,气短、胸闷等症状基本改善;显效:阵咳次数明显减少,痰液为黏液脓性痰且痰量不超过50 mL/ d,气短、胸闷等症状部分得到改善;无效:痰液、痰量、胸闷、气短等症状均无好转甚至恶化[3]。

1.4统计学处理:将所有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P

2.结果

2.1疗效对比:给予社区治疗与护理的实验组28例患者有25例有效,有效率为89.28%,对照组有19例有效,有效率为67.86%,明显低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

表1:实验组和对照组疗效对比

2.2生活质量:实验组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等明显好于对照组,并且患者的抑郁、焦虑等心理状态改善情况也比对照组的好,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

3.讨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常因呼吸道感染而诱发,由于老年人免疫功能的降低,呼吸道的防御功能的退化,致使他们成了这种病的易发人群。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反复发作、病程长的特点决定了它的治疗是一项艰巨而又长期的工作,一旦得病必将给患者的身心带来很大的影响,再加上老年人的自理能力的减退和活动的受限,他们受到的影响更大。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社区治疗和护理,可以很好地帮助患者改善他们的体征、症状及肺功能,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4]。本次调查中,采用社区治疗与护理的实验组患者,治愈有效率为89.28%,而对照组只有67.86%,并且实验组患者在出院后的生活质量情况都要明显好于对照组,这就充分说明了社区治疗与护理在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上的良好效果,相信随着医药科学的不断发展,社区治疗与护理必将在更大的范围得到更广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方宗居,蔡映云,王丽华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测评表及应用[J].现代康复.2001.5(4):7-8

[2] 朱红, 姚婉贞, 沈宁,等.北京市农村地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集分析[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07 , 6( 6 ) : 419- 423.

第14篇

几年前读这副对联时,觉得它很烂。随着系统内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的深入,再回头读这幅对联,却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冲击着我的心灵。记得作者当时没有给对联加横批,如是我不顾自己才疏学浅,冒着被人笑掉大牙的危险,冒昧地给它加上一个横批:

操守永恒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人却不愿意和操守做朋友,偏要和腐败做兄弟。腐败总是和诱惑联系在一起,经不住诱惑,人就会背叛。

因此,腐败就是背叛。

几年前,曾经有一个被我们称为同事的人背叛了我们,当然也背叛了他自己,因为他再也不能享受阳光、自由了。不用细想,失去这两样东西是多么可怕,也是多么可悲的事情。因此,我是多么地同情他,因为他曾经是我们中的一员。可是同情的背后又夹杂着一种恨,因为他是可恨之人。他本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公务员,却偏有非常之举,硬是用自己的名字给单位抹黑,硬是往我们平静的心湖中扔下一块大石头。我们的单位曾经在全省系统乃至全国系统大放光彩,如今却不得不作为另一种焦点,在人们审视的目光下,接受拷问。这无疑是一种新的考验。我们能经受住考验吗?

考验在所难免,生活中处处时时都是考验。

那位同事经不起考验,出卖了法律,于是法律也出卖了他。他出卖国家利益,出卖人民财产,这是有形的出卖。然而现实世界中更多的人在出卖原则,出卖理想,出卖信念,这是无形的出卖。禁不住要问一问,你和我,还有他,是否在做无形的出卖的勾当?

失职渎职行为在我们当中不是比比皆是,但一定是客观存在的。不仅仅是贪污和受贿行为,失职渎职行为也是一种腐败,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失职渎职行为有时是大面积地爆发,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当前在全省系统内开展的“作风建设年”活动是一剂预防失职渎职行为的疫苗,各级领导期望用它来保证我们组织肌体的健康,最终达到防微杜渐、保护干部的目的。反思一下,我们是否像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去主动地接种这剂疫苗呢。记得每次专项整治活动都要求我们进行自查自纠,但极少有人能自查出什么实质性的问题来,这未免有粉饰太平之嫌。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问题总会暴露出来,谁也掩盖不了。如果你还心存幻想,就一定要打破幻想。一位领导说得好:不要幻想腐败行为不会被发现;不要幻想行贿者的“友情承诺”甚至是“山盟海誓”;不要幻想腐败行为败露后自己能够摆平;不要幻想“进去”后自己能够坚持不说;不要幻想“进去”后,单位、亲友能够救得了自己。这是给那些抱着侥幸心理的人的当头棒喝:该清醒了!

清醒的时候,我们应当梳理一下自己的工作思路,给自己多打几个问号:是否还有职责没有履行?是否存在执法过错问题?是否徇了私情?是否谋了私利……

失职渎职是如何产生的?除了,更多的情况下是因为执行力不够,是个作风问题。公务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多数人手握行政大权,工作在执法一线,替党说话,替党办事,为人民说话,为人民办事,作风好不好,是件大事。

孔子说:“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为政之道,执法之道,在于公正无私。只有公正无私,才能取信于民,才能令行禁止。如今有一些干部过分地沉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道义放两旁,利字摆中间,分不清公理和私情,执法好用双重标准,最终失信于群众,造成“执法难、难执法”的尴尬局面,却将这一切归咎于“群众法律意识淡薄”。

贪财爱物,是执法者之大忌,须知“莫伸手,伸手必被捉”。有少数人吃惯了群众的饭,喝惯了百姓的酒,抽惯了免费的烟。所谓无功不受禄,“拿人家的手软,吃人家的嘴短”,如此还谈什么执行力!

执行力不够,不仅仅是执行者个体方面的问题,有时也是集体的问题。这好比某个古人说的,老百姓过得很贫困,不一定是老百姓自己的错。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领导者应具有真正的雅量,广纳群言,集思广益,作出正确的决策,如果只想听顺耳的溜须拍马的话,则欺瞒、浮夸泛滥,下情不能上达,必将做出错误的决策,执行力便没有了保障。领导干部不能只做“上传下达”者,不要做开会专家,而要深入到干部职工当中去,了解实情,摸清细节,狠抓工作落实。领导者还必须具备一种才能,即知人善任,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这是一种决策大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其实人人都有潜在的执行力,关键是取其所长,避其所短,激发每个人的潜能。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大家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执行力自然有了。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我们这么多精英拧成一股绳,还有什么事做不好的呢?

然而,我们总会看到这样两种怪现象:一是有些人不会做事或他自身有点毛病,领导便让他少做事或不做事,防止他惹乱子,于是他的责任和义务都落到能人贤士身上,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鞭打快牛”;二是有一些人明明碌碌无为,却能很轻易地得到提拔和奖励,而那些扎扎实实做事的人,可能连评优评先的机会都没有,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会做不如会混”。这两种现象,有时就像两股迷雾,再精明能干的人也会迷失方向,执行力也会大打折扣。

说来说去,无论是作风建设,还是廉政建设,抑或是执行力建设,其切入点和落脚点都是依法行政。依法行政,古已有之。战国时代赵国掌管农田租税的官吏赵奢征收租税,而赵相平原君家里不肯交。赵奢不畏强权,根据国法惩治,杀了平原君家里九个管事的,堪称古代依法征税的楷模。很多古人尚且能做到依法行政,何况今人。

第15篇

这阶段,我行开展执行力建设主题教育活动,传达总行、省行案件分析会议精神,传达贯彻市分行农业银行金库管理专题会议精神。目前,执行力主题教育活动已进入查摆问题、整改阶段。通过开展执行力建设教育活动,我觉得获益非浅,以下是我的一点心得体会,希望通过与大家交流,共同进步。

1、聪明和笨拙的区别。大家都看过电影《阿甘正传》。那个智力有些障碍的人,用执着和认真,完成了他的美国梦,名利双收。一个聪明人不屑做的很多事情,他做了,而且做得很好,于是成功了。在我们银行里,执行力最强的员工,往往不是那些看似聪明的人,而是那些最认真的人。那些看似聪明的聪明人,总会质疑,总会不屑,总会叹气。聪明本不是缺点,但不要让聪明影响我们在团队里的位置感。当集体的意见决定下来时,这就是命令,是需要众人一心去做的事情,任何怀疑和质疑此时都要放弃,去认真地做一个执行者。这样的组织不一定每次的行动都会完美,但一定每次都有结果可以收获。当大家都聪明地以我为中心时,组织的行动是停滞的,因为他们一直在讨论以寻求一个大家都认可的,完美的方案。这样的完美是以漫长的时间为代价的,所以是没有价值的。作为卓越组织的一员,也许应该是这样的人,“象智者一样思考,象机器一样行动。”

2、如何看待本位和越位。好的足球运动员在场上,应该有位置感。坚守职责的运动员,也许不是最注目的,但是最实用的。很多大牌球队里,明星们起起落落之间,总会有一些位置,一些默默的人在默默地坚守不变。一个没有位置感的人,总会追着球去跑,他的头脑里是孤军奋战,没有同伴。靠一个人的技术问题,解决不了一个集体的战术问题。把本职工作做好,是对同伴最大的支持。在一个企业里,应该是没有明星的,每个人都是自己岗位上的明星。他们兢兢业业地完成着自己的工作,认真地坚持着。当每个人都认真平凡地做事情时,对一个组织而言,也许会很快变得不平凡。一个有生命有理想的组织,又怎会忽略那些平凡工作的每一个员工。

3、分清任务和结果。这是两个需要定义的词。任务在这里指工作过程的描述,而结果,是我们想要的东西。比如吃饭是任务,吃饱是结果;看书是任务,学到东西是结果;广告是任务,销售是结果;……等等。这也是从执行力主题教育活动给我启发。看看窗外的大街上,很多人熙熙攘攘,来来往往。上班如洪流一般的人们,有多少人,在一天天进步,而又有多少人,碌碌而无所获。有多少人在追逐任务,有多少人在追逐结果。追逐结果的人,才能成长。管理上的很多道理,可以应用在个人成长方面,对我们的人生产生积极帮助。对结果的渴望,会让我们忽略很多可能成为借口的东西。结果是有价值的,没有结果时,任务也是没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