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工程建设设计管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1 概论
我国一般的大型工程设计,按照工作进程和深度,通常分为: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等阶段。在此期间,一个大型工业工程设计过程中会发生很多交叉作业,在施工过程中直至至调试阶段,会不断提出许多设计修改或工程变更要求。可见设计管理是贯穿于工程建设全过程的任务。
设计管理的范围主要包括:设计规范、标准的选择、评审和控制,设计接口管理,设计审查,设计修改和工程变更管理,设计服务管理等。
2.设计管理任务
业主设计管理的工作内容大体包括:
(1) 签订合同前的工作
1) 组织进行工程方案论证;
2) 选用成熟的设计(参考类似工程)和有相应资质并有类似设计业绩的设计单位;
3) 委托一个设计单位(以后的设计总承包商)编写合同技术附件以及有关设计和文件交付等技术章节;
4) 进行勘测、调查为土建设计准备原始资料,如:厂址、水文、地质、环境等资料,组织评审,实地考察和可行性研究;
5) 起草设计合同中有关设计与技术部分章节。
对于引进的大型工程项目,建议设计管理部门从合同谈判开始就参与技术谈判过程,具体工作内容为:
1) 对国外设计承包单位、设备供货商、国内设计技术支持服务单位,设备制造厂家进行评审,组织投标、开标;
2) 参与总合同中有关标准设计和技术章节的编写和审查;
3) 在采购、安装、调试分包合同中,编写、审查设计接口文件。
(2) 签订合同后的工作
1) 审查规范与标准,审查工程设计文件目录、清单,审定工程设计程序手册。
2) 初步设计文件、图纸的审查。
3) 详细设计、图纸的审查。
4) 设计变更审查。
5) 设备采购过程中订货技术谈判,设备制造中引起的设计变更的审查,设备不符合项和偏差的处理。
6) 土建安装阶段中出现的现场设计变更的处理、安装阶段出现的不符合项的处理。
7) 调试阶段中设计修改处理,意外事件处理等。
3. 规范与标准的选择
规范和标准是产品质量评判的依据。设计单位要使自己的设计产品具合理性,首先要根据该工程的特点要确立一个合理的设计标准体系,并使自己的设计符合这些标准。但标准不是可以任意确立的,它是大量工程实践经验的结晶。标准过高,投入增加,标准过低,影响该工程的安全性和运行寿期,所以必须慎重选用设计标准。
4.设计接口管理
设计接口分功能接口及实体接口二类,从专业方面又可以分为土建、电气、机械、调试等。一个大型工业工程其设计接口是大量的,加上一个大型工业工程由于设计单位不至一个,且设备供应商众多造成设计接口是大量的。如果不进行设计接口控制和统一及设计接口的信息共享和交换,会造成各种管线(电力电缆、通讯电缆、控制电缆、供热管道、给排水管道、工艺管道、设备布置安装、道路等设施)的交叉打架无法施工、设备无法安装,造成大量的返工,给施工进度及投产带来严重的影响。所以必须委托一个有设计经验和类似业绩的大院作为总体院,业主设计管理部门负责设计院之间的协调和设计进度控制、设计文件的催交、各设计院的设计接口(功能接口和实体接口)的审查。
5.设计进度管理
一个大型的工业工程,施工图设计不是一步到位的,为不影响工程施工进度,需要由总体院结合工程总进度计划编制一个合理一、二、三级设计进度计划,提交业主审查,特别是设计三级进度计划一定要与现场施工进度相匹配,一般正式施工图提交需提前二个月施工准备期,确保施工正常、有序进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发生设计院施工图提交不及时或设备供应商提资不及时,而影响现场施工的实例很多,应引起高度重视,
6.设计审查管理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业主有权对设计各个阶段及设备供应商的提资进行审查。业主审查目的是维护业主的利益,并不意味着减轻设计者得责任。重要的组织专家审查或委托第三方设计院进行设计审查,业主设计管理部门对初版施工图设计审查意见进行汇总并反馈给设计院,设计院对业主提出的审查意见进行答复。做到合理、科学、安全,且确保所选用的工艺及设备先进,在满足现行国家规范、法规、标准的情况下进行前提下尽量减少投资,确保设计文件正确。
初版施工图设计经审查修改后,设计院正式出版可以用于施工图,并提交给业主,由业主设计管理部门再进行相关审查,审查合格后,设计管理部门提出拟分单,由各级领导审查批准,由文档部门进行受控分发给相关部门、单位用于施工。
7.设计变更(修改)管理
在施工过程、采购过程中由于使用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新器件等可能出现设备选型优化、工艺选择优化、工艺设备布置优化、材料选用优化或者由于设备厂商给设计院提资问题造成施工图设计不对等,会出现量大、内容广泛的设计变更(修改),如果处理不当会对工程质量、进度和投资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对于设计变更(修改)应予高度的重视。
(1)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设计变更(修改)由设计院发出设计变更申请单,业主设计管理部门接到后,组织相关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部门(设计管理部门、工程管理部门、商务合同部门)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审查,审查是否合理,重要的组织专家审查或委托第三方设计院进行设计审查,并提出相应意见。业主同意后按重要程度经相关部门或公司领导签字后发设计院,再由设计发设计变更通知单,业主相关部门签字后并由文档受控进行分发,用于施工。
(2)施工过程中现场变更管理
由于现场施工环境、条件、材料买不到等变化引起的无法按施工图施工的变更,由施工单位发出现场变更申请单,先有监理方审查签字,由业主施工管理部门、设计管理部门、商务合同部门审查签字,发设计院进行审查签字同意才可变更,并由文档受控分发,用于施工。
8.施工图升版管理
用于施工的受控分发的施工图,由于设计变更、现场变更修改较大需要进行施工图升版,一般规定图面修改达到30%以上的需由设计院进行施工图升版。分发新版施工图,用于施工。
关键词:工程建设 设计管理 工程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1.设计管理任务
业主设计管理的工作内容大体包括:
1.1 签订合同前的工作
1.1.1 组织进行工程方案论证;
1.1.2 选用成熟的设计(参考类似工程)和有相应资质并有类似设计业绩的设计单位;
1.1.3委托一个设计单位(以后的设计总承包商)编写合同技术附件以及有关设计和文件交付等技术章节;
1.1.4进行勘测、调查为土建设计准备原始资料,如:厂址、水文、地质、环境等资料,组织评审,实地考察和可行性研究;
1.1.5起草设计合同中有关设计与技术部分章节。
1.2对于引进的大型工程项目,建议设计管理部门从合同谈判开始就参与技术谈判过程,具体工作内容为:
1.2.1对国外设计承包单位、设备供货商、国内设计技术支持服务单位,设备制造厂家进行评审,组织投标、开标;
1.2.2参与总合同中有关标准设计和技术章节的编写和审查;
1.2.3在采购、安装、调试分包合同中,编写、审查设计接口文件。
1.3签订合同后的工作
1.3.1审查规范与标准,审查工程设计文件目录、清单,审定工程设计程序手册。
1.3.2 初步设计文件、图纸的审查。
1.3.3详细设计、图纸的审查。
1.3.4设计变更审查。
1.3.5设备采购过程中订货技术谈判,设备制造中引起的设计变更的审查,设备不符合项和偏差的处理。
1.3.6土建安装阶段中出现的现场设计变更的处理、安装阶段出现的不符合项的处理。
1.3.7调试阶段中设计修改处理,意外事件处理等。
2工程建设管理的措施
2.1设计进度管理
一个大型的工业工程,施工图设计不是一步到位的,为不影响工程施工进度,需要由总体院结合工程总进度计划编制一个合理一、二、三级设计进度计划,提交业主审查,特别是设计三级进度计划一定要与现场施工进度相匹配,一般正式施工图提交需提前二个月施工准备期,确保施工正常、有序进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发生设计院施工图提交不及时或设备供应商提资不及时,而影响现场施工的实例很多,应引起高度重视,
2.2设计审查管理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业主有权对设计各个阶段及设备供应商的提资进行审查。业主审查目的是维护业主的利益,并不意味着减轻设计者得责任。重要的组织专家审查或委托第三方设计院进行设计审查,业主设计管理部门对初版施工图设计审查意见进行汇总并反馈给设计院,设计院对业主提出的审查意见进行答复。做到合理、科学、安全,且确保所选用的工艺及设备先进,在满足现行国家规范、法规、标准的情况下进行前提下尽量减少投资,确保设计文件正确。
初版施工图设计经审查修改后,设计院正式出版可以用于施工图,并提交给业主,由业主设计管理部门再进行相关审查,审查合格后,设计管理部门提出拟分单,由各级领导审查批准,由文档部门进行受控分发给相关部门、单位用于施工。
2.3设计变更(修改)管理
在施工过程、采购过程中由于使用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新器件等可能出现设备选型优化、工艺选择优化、工艺设备布置优化、材料选用优化或者由于设备厂商给设计院提资问题造成施工图设计不对等,会出现量大、内容广泛的设计变更(修改),如果处理不当会对工程质量、进度和投资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对于设计变更(修改)应予高度的重视。
(1)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设计变更(修改)由设计院发出设计变更申请单,业主设计管理部门接到后,组织相关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部门(设计管理部门、工程管理部门、商务合同部门)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审查,审查是否合理,重要的组织专家审查或委托第三方设计院进行设计审查,并提出相应意见。业主同意后按重要程度经相关部门或公司领导签字后发设计院,再由设计发设计变更通知单,业主相关部门签字后并由文档受控进行分发,用于施工。
(2)施工过程中现场变更管理
由于现场施工环境、条件、材料买不到等变化引起的无法按施工图施工的变更,由施工单位发出现场变更申请单,先有监理方审查签字,由业主施工管理部门、设计管理部门、商务合同部门审查签字,发设计院进行审查签字同意才可变更,并由文档受控分发,用于施工。
2.4.施工图升版管理
用于施工的受控分发的施工图,由于设计变更、现场变更修改较大需要进行施工图升版,一般规定图面修改达到30%以上的需由设计院进行施工图升版。分发新版施工图,用于施工。
2.5增强设计标准和标准设计意识
设计是技术和经济上对拟建工程的实施进行的全面安排,也是对建设项目进行规划的过程。利用优秀的设计标准规范进行设计有利于降低投资、缩短工期。
2.6严格控制设计变更,有效控制工程投资
由于初步设计毕竟受到外部条件的限制,如工程地质、设计材料的供应、物资采购、供应价格的变化,以及人们主观认识的局限性,往往会造成施工图设计阶段甚至施工过程中的局部变更,由此会引起对已确认造价的改变,但这种正常的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是允许的。至于涉及到建设规模、产品方案、工艺流程或设计方案的重大变更时,就应进行严格控制和审核。因此要加强设计变更的管理和建立相应的制度,防止不合理的设计变更造成工程造价的提高,在施工图设计过程中,要克服技术与经济脱节现象,加强图纸会审、审核、校对,尽可能把问题暴露在施工之前。对影响工程造价的重大设计变更,要用先算账,后变更的办法解决,以使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
2.7全面推行限额设计
所谓限额设计是既要按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及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及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及预算,又要在保证工程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按各专业分配的造价限额进行设计,保证估算、概算起到层层控制的作用,保证总投资额不被突破。限额设计并不是一味地考虑节约投资,也不是简单地将投资砍一刀,而是包含了尊重科学、尊重实际、实事求是、精心设计和保证设计科学性的实际内容。为了使投资控制在限额内,在初步设计开始时,设计院项目总负责人应将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向各专业设计人员和造价人员交底,并将总投资限额分解成各专业限额,分块进行限额设计。同时造价人员应对每一阶段、每一环节进行经济核算,发现超过限额及时与设计人员通气,分析原因,找到解决的办法和措施,从源头上改变了设计工程不算账,设计完了见分晓的现象。例如: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曾对太原某一高层住宅工程试行了限额设计,目标是结构用钢量不超75kg/m2。由于有限额设计的要求,在设计过程中, 预算人员与设计人员相互配合,对多个方案进行了分析比选,为搞好施工图奠定了基础。该工程最终结算用钢量70kg/m2,不仅实现了设计规模、设计标准的控制,而且满足了使用功能,造价也未被突破。
3结束语
设计管理是个十分复杂、专业的工作,对整个工程造价、进度及投产后安全、可靠、性能稳定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工程设计、施工、调试、验收阶段必须按照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工作程序,以便开展各项设计相关工作,全面、全过程参与整个工程建设。参考文献
【关键词】:工程建设,项目管理, 设计管理,内容, 重要性
【 abstract 】 : in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cess, design manage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link,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and th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needed, economic < 省略/Economic/ >, resources, environment and other conditions for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develop a construction project design documents activities. In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construction project design management, implement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decision-making, achieve project their own value and function, effective cost control, security progress management of the key work, is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in the implementation stage of the tap.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engineering design management the content of the job and its importance.
【 key words 】 : project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design management, content, importance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设计是工程建设的灵魂,设计管理工作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重中之重,是保证设计质量,保障工程建设与运营安全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工程规模也随着不断扩大,全国各地建筑工程如雨后春笋,建设项目越来越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机具也不断出现,高新技术在许多工程中大量得到推广与应用,取得了很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有的工程建设设计管理工作还存在较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建设工程项目的造价、质量与安全。因此工程建设单位应该加强建设项目管理的设计管理工作,充分认识设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一、 设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设计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职责范围根据各单位的性质的不同和分工的差异而不同。一般情况下,设计管理工作的范围应该包括设计单位的选定、对设计质量和进度的跟踪管理、设计图纸的审查、设计变更审核和控制等,从而实现对工程项目投资、进度与质量的三大控制。
设计管理工作可以采取直接指定的方式选择设计院。当设计单位选定后,设计管理人员就可以与设计单位针对设计工作内容、标准及费用等的细节进行谈判,签订建设工程设计合同。并按合同约定对设计单位的设计进度进行跟踪和控制。
投资控制始终贯穿于整个项目建设过程,其中影响项目投资最大的阶段就是工程建设的设计阶段。在建设项目作出投资决策后,控制项目的投资关键就在于设计。根据辽阳石化矿区设计管理部门的统计分析,设计费大约只占建设工程全部费用的2~4%左右,正是这不足4%的费用却基本决定了随后的工程造价。由此可见,设计管理工作对整个建设项目的效益是何等重要。
设计管理工作可以对设计单位交付的设计成果进行审查,加强设计变更的管理,对规范所参与单位的行为,确保建设工程的质量与工期,严格控制工程造价等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同时设计管理工作部门可以对设计变更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可以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对于不可避免的变更,则设计变更越早越好,对影响工程造价的重大设计变更,设计管理工作部门可以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可以使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
例如中国石油辽阳石化总医院某扩建工程,建筑面积21550平方米,矿区服务事业部的设计管理工作部门根据建筑工程的特点,采用邀请招标并通过单方谈判的方式选定设计单位和设计费用,最大程度的控制了工程建造成本。在对设计院交付的设计成果审查时,事业部设计管理工作部门的工作人员对其进行严格的审核,对于其中的出现的问题都做出了补充和完善,不仅为后期的工程实施奠定了基础,整个建筑工程造价也得到了控制。该工程建成投用已2年多,各项功能运行完好。
总而言之,项目管理中的设计管理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国际与国内有关项目管理的书籍中还未真正把项目设计管理纳入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范围内,但是在实际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设计管理的重要性体现的越来越明显,所以应该更加重视设计管理工作。
二、设计管理工作的内容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设计管理工作的内容不同于施工图纸审查,设计管理就是通过其工作达到为建设单位提供一个功能实用美观、造价经济合理的产品的目标。
1、方案阶段的设计管理工作
作为一个建设工程,方案的设计阶段是整个设计过程最重要的一环,方案设计中的总体规划、功能布局等都可能会直接影响到本项目在使用中的效果。在这个阶段,设计管理工作的内容就是严格核查这个阶段咨询工作所依据的文件、工程资料、立项、批文等主管部门批文、外部协作条件及设计任务书等是否齐全。
2、初步设计阶段的设计管理工作
初步设计阶段设计管理就是在已确定的方案设计基础上从设计手段、工程技术、材料选用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进一步落实工程项目设计方案及实施的可能性。这个阶段的设计管理工作内容就是要对初步设计文件进行审核,审核其设计文件是否完整,设计依据是否充实,设计规范选用是否准确适用,是否满足已获批文的要求,是否与国家强制性规范冲突,总图及平面设计是否流畅有序,工程造价取费是否经济等等。
3、施工图设计阶段的设计管理工作
建设项目施工图设计是工程项目从设计方案转化为实施阶段前的最后一道工序。因此,建设项目的实用性、可靠性、经济性都取决于施工图设计质量的优劣。同时这个阶段也是设计管理工作的重点,在这阶段除了要审查建筑设计平面图与结构设计的平面图的尺寸是否一致、标高是否协调、抗震构造的设计是否得当等具体事项外,还要复核安全、环保、节能、消防等强制性条文落实情况。要组织建设单位的内审及对承包商进行施工图的设计交底工作,并将暴露出的设计问题逐一解决。
三、设计管理工作的作用
设计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合同约定和工程安排控制设计进度,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合理调整设计进度。可以督促设计单位严格执行已经批准的设计进度计划,以达到进度控制要求。同时通过建立项目设计经理协调制,督促每个设计单元建立设计会签程序,让相关专业间及时互提条件,协调和控制好各个专业之间的对接关系。建立完善的施工图设计审查程序,并且保存审查纪要。良好的设计管理工作能够更好地控制工程的建造成本。
四、结束语
项目管理的关键在于设计管理工作,目前设计管理工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作用还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与充分的认识,但是设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实际工程项目管理中已经体现得越来越明显。因此,建设单位应该更加重视建设项目管理中的设计管理工作,为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雷小宏.刘斌.设计部门实施CS经营战略势在必行[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3]陈建军.建筑设计过程与设计质量保证体系[J].建筑设计管理,2004年02期
关键词:三网融合;广电网络工程;项目管理机制;建设途径
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创建一个符合实际情况的网络,达到语音、数据、图像三网融合市场的需求是目前各地有线电视发展的当务之急,而在广电网络工程中建设项目建设管理机制成了最佳选择。在此背景下,文章围绕三网融合下广电网络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机制为中心,分三部分展开了细致的分析探讨,旨在提供一些该方面的理论参考,以下是具体内容。
一、广电网络工程项目引进项目管理的意义
在传统的广电网络项目中存在着诸多隐患,而在三W融合的背景下,又进一步加大的市场的竞争,因此就广电网络工程项目而言,有必要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引进项目管理机制,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一个好的项目管理机制可以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规划、决策、建设以及竣工各个环节实现系统、高效以及科学的统一,进而将工程项目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真正实现项目各个环节上的流水化作业。并有效提升工程项目内各个部分之间的配合力度,同时也有助于缩减网络工程的施工工期,提升整个网络工程的质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
二、在广电网络工程项目中存在的隐患
在广电网络工程项目中存在的隐患集中于多个方面。其一为投资风险大,因为我国广电运营商在经营业务上过于单一,集中在有限闭路电视上,其流程随意,操作简单。而因为长期以来广电运营商在该领域都处于垄断的地位,因此一直不思进取,在三网融合后,自身在业务升级上起步很晚,导致目前进行广电网络工程的投资风险很大;其二人员任职不合理,其体现在多个方面,如广电运营商的很多网络建设都是进行外包,导致施工人员的专业性水平难以保障、缺乏专业的技术团队以及缺乏网络安全人员等;其三为监管机制落后,在三网融合后,目前广电运营商的网络建设项目还是采用的传统的模式,监督力度不足,缺乏对网络设计的重视程度,导致广电运营商的网络建设品质难以保障,给后期的运营埋下了一些隐患。
三、三网融合下广电网络工程项目管理机制建设途径
(一)明确项目建设目标
在明确项目的建设目标上可以从三个方面出发,首先需要就建设项目进行确定,通过多渠道获取相应的政府规划信息,进而提前做好改造计划;其次需要对建设目标进行确定,对市场的需求进行详细的分析,作好市场摸底工作,合理配置网络架构及设备;最后需要对项目建设任务进行细化,并针对于各个环节进行风险评估,提前采取措施,保障各环节的运转效率。
(二)制定详细建设计划
制定详细的建设计划可从两个方面出发:首先需要针对于项目的建设目标,编制项目的建设进度计划;其次需要根据项目的特点进行项目的分类工作,对项目中的各种资金投入进行编制,编制重点放在项目建设设备、时段、缆线以及其他费用进行精细的测算。
(三)进行项目设计管理
在进行项目的设计管理上,可从三个方面出发:首先需要广电公司培养自身的专业设计团队,投入到设计工作中去。并在进行设计之前和市场部门进行详细的沟通,对市场需求有一个详细的了解,进而针对性进行设计;其次需要对设计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包括接地设计、纤芯焊接设计、光纤链路设计、缆线工程设计、供电设计、设备组网设计、端口容量设计等方面;最后还需要对设计流程进行优化,通过建设设计模板、规范等方式,提升设计的效率和质量[2]。
(四)进行项目工期管理
在项目的工期管理上可从五个方面出发。其一选择具备合格施工技术条件的施工队伍,保障施工工期可如期完成;其二结合项目建设目标以及主要工作内容进行项目进度的编制,并且在实施的过程中进行适当调解;其三需要对项目的具体工作内容进行进一步分析,继而制定出每一个环节的施工量,制定工期目标;其四需要进行过程控制,将总进度计划进一步细化为周计划、日计划,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解决;最后需结合施工地的实际情况对工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继而提前做好应急措施备案。
(五)进行项目质量管理
在进行项目的质量管理方面可从三个方面出发:首先必须在施工中严格按照施工进度计划以及设计图纸进行质量控制;其次需要在工程的各个环节配备高技术水平的监理人员,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最后还需要进行成本控制,提高工程的经济性。除以上详细介绍五条途径外,在三网融合下广电网络工程项目管理机制建设途径上还要注意项目的沟通管理和风险管理,切实保障项目管理机制在广电网络项目中的有效引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三网融合背景下,面对市场经竞争压力的增大,对于广电而言,在网络工程的建设中,有必要在项目内建设出相适应的项目管理机制。基于目前广电网络工程项目的现状以及特点,明确项目建设目标、制定详细建设计划、进行项目设计管理、进行项目工期管理、进行项目质量管理是切实有效的三网融合下广电网络工程项目管理机制建设途径,值得我国各地广电公司在网络工程项目的建设中充分合理的使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600MW机组 建设期 工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电力建设速度加快,各大电力集团都在抢先建设容量大、低耗能、高参数的发电机组。作为投资方一旦项目核准后便即刻动工,并尽量缩短工期,希望早日投产发挥效益。而施工承包商分包现象严重,施工素质相对不是很高。因此作为工程管理单位如何把工程管理好,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地按期完成机组顺利投产发电,及时发挥效益,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根据过往经验,心得如下:
一、需重视工程前期的准备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工程开工前期准备工作很多,总承包单位除了要制定项目管理工作的一系列规章制度、程序文件、管理手册,工程质量、安全标准等,规范管理工程外,还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进一步加强设计管理:目前国内600MW以上等级火电机组各大电力设计院已有成熟的经验,但应在设计思路上,结合每个工程的具体情况及特点进一步优化设计。要重点注意疏水系统、管道布置、平台楼梯以及安全通道的优化完善。
2、在设计初期要求设备制造厂家,提供可靠准确的设备资料。
3、600MW以上的火电机组汽机房行车承担着发电机定子以及高,中,低压缸的吊装任务,在轨道梁、轨道设计时亦应满足吊最重件的需要。
4、各电缆夹层电缆布置敷设设计要综合考虑,尤其是在主要通道,接口应留足位置,避免交差、重叠等现象发生。同时还应考虑与热力管道的安全距离。
5、对于φ89以下的管子设计院一般不设计走向,而由施工方在现场进行二次设计,建议设计院结合建筑结构实际情况,尽量给足材料,或者在设计图会审中明确。
二、加强对设备的管理工作
1、加强对设备制造分包商的跟踪、监督和协调,避免出现不符合合同规定或超范围的分包等现象,严控分包后的产品质量。
2、做好设备到货后的检验工作,严格设备现场开箱检验。如发现有集箱内残留“眼镜圈”,受热面焊口咬边,受热面尺寸超差,管排表面裂纹等缺陷,应及时处理。对于重大和典型设备的缺陷,及时通报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3、对于600MW以上机组高、中压主汽阀采用临时堵阀进行吹管时应认真研究厂家设计的强度是否能满足吹管时的压力要求,否则要采取加固措施。
4、加强设备的库存管理。根据不同的设备库存条件要求,落实措施,分类存放;严格出入库管理,防止错用和丢失。
5、加大设备催交力度,及时与制造厂家沟通,主动协调制造厂家解决影响交货期的问题,保证按时交货。
三、需加大安全管理力度,增强健康和环境保护意识
1、在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加大安全管理力度,提高安全管理精细化水平;加大各方的安全管理的覆盖面,全面落实安全施工的各项措施和要求。
2、强化风险意识,狠抓危险因素,辨识、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重点整治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3、强化不符合项管理。对现场显现、潜在的不符合项要认真识别和及时处置。如锅炉吹管中临时管道的加固措施,管道材料的选择等都应严格履行方案审批、对于吹管用的消音器如果是陆续供两台使用,要严格计算所承受的阻力是否可以满足要求。
4、注重提高职业健康、环境保护意识:垃圾统一管理,分类处理。污水、废水排放符合环保要求,除渣、除灰,粉尘含量等都应按设计标准,并经测试后鉴定符合要求。
5、全面推行安全评估活动,对不安全因素要求主动查找,积极预防,杜绝各类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重视监理工作,充分发挥监理管理的作用
1、在开工前,应明确总承包与监理单位分工的原则及侧重点,理顺职责范围及工作流程,依据工程建设监理规范,监理单位重点承担以下工作内容:
(1)根据工程建设监理规范,监理单位应完成监理大纲、监理规划、监理细则,工程创优措施(如需创优),执行国家强制性条文的监理措施,以及内部管理程序文件的编写工作。
(2)审查施工分包商的资质及主要负责人的资历,施工承包商的人、机械资源等是否能满足施工需要。
(3)审查施工分包商所提供的原材料,构配件产品生产厂家资质、产品质量保证,生产能力等。
(4)审查分包商编写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措施是否合理、可操作性、安全质量保证措施。
(5)主持设计图会审,整理会审内容。
(6)审查施工分包商安全、质量保证体系是否完善,人员等资源是否落实到位。
(7)参与开工、竣工报告的审批,检查落实开工前应具备的条件。
(8)审查分包施工商编写的工程质量验评项目划分,明确控制点(W.S.H)。
(9)参与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的验收检查 工作,参与工程竣工验收检查工作。
(10)督促、检查分包商不符合项及工程缺陷处理情况。
(11)参加机组单体调试,分系统调试及整套启动调试工作的监督检查工作。
(12)对重点部位、交叉作业,事故多发部位、重点工序、关键环节、实施监理旁站、监督(如水压试验、电气设备交接试验,严密性试验,电除尘升压试验等)。
(13)对四大管道、受热面焊接工艺,锅炉通球试验,汽、水、油系统清洁度检查;化学清洗、吹管效果检查确认等,实施质量监督检查。
五、强化质量保证体系,加强现场质量控制
1、强化质量保证体系,对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和检查一定要落实到位,确保体系运行有效。
2、加强技术管理工作,及时对工程中的重大技术问题、重点难点问题,危险作业方案等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强化技术保障工作。
3、强化技术监督与试验阶段工作。加强对重点部件、物件的到货检验。如锅炉受热面管材、焊口检验。高强螺栓必须按比例送检,不合格的退场处理。
4、树立样板工程,创精品示范,如小管道布置工艺,六道加工工艺,保温油漆施工工艺,受热面焊接工艺,凝汽器的安装工艺等, 强化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5、对重点工序质量控制,要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如焊口监检,阀门打压,管道清理等。
6、强化油系统的冲洗,确保油系统清洁度。
7、加强汽水系统清洗,确保汽水品质达标。
8、加强防爆管措施的落实,做好焊口检测、通球试验、酸洗后割管检查等。
六、加强对附属系统设备安装进度、质量控制工作
1、在抓主机、主炉安装进度及质量控制工作同时应特别注意附属系统设备的安装进度及质量控制工作。为省油,吹管开始就要求投用输煤系统。燃油系统在酸洗前应具备供油条件,相应的消防设备亦应投入。
2、为了保证脱硫、脱硝系统与主体工程同时进入整套启动试运阶段,选择脱硫、脱硝分包商时,必须严格慎重。要选择能胜任的。
3、工业废水、生活废水、脱硫废水、含煤废水、含油废水等系统,应与机组同步进行系统完善,调试合格符合排放要求。
4、灰、渣排放或者外运符合设计及环保要求。
5、消防设施、火灾报警系统、水系统消防、油系统消防、气体灭火装置等及消防、控制系统应配合机组试运,及时投入,并取得当地消防监督部门的许可。
七、进一步加强调试管理工作
1、做好机组调试的综合管理工作
(1)成立启动验收监督管理委员会,及时组建调试试运指挥部,明确职责范围。
(2)做好调试策划工作。机组整套启动准备阶段,完成调试大纲,调试计划和调试方案的编审工作。
(3)加强对调试人员和调试单位能力的监管,要求承担机组启动调试的主体单位,要有完成同类机组调试成功的经验。
(4)调试阶段,调试、运行和检修维护单位,要加强设计图纸、机组联锁,保护控制逻辑和定值的会审。
(5)调试单位针对机组的特点,制定提高机组保护投入率,自动投入率和稳定运行的措施,保证仪表正确投入率并减少保护误动。
(6)确保现场条件。不得在条件不满足时进行机组的调试工作。
做好机组调试的安全保障工作。
(1)调试工作必须完善安全管理体系,明确调试期间的安全管理目标。
(2)重点做好机组调试阶段危险点,危险源的辨识和预控,要求调试单位在调试大纲、调试方案和调试措施中编制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和反事故预案。
(3)针对目前600MW等级以上机组调试、运行过程中曾经常出现过的异常和事故,如磨煤机堵磨、给煤机断煤、锅炉低负荷灭火等问题,提出反事故预案。
3、做好机组调试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1)严格调试纪律,在调试工作中,认真做好工序交接,严格做到:安装质量不合格,不进入调试;不具备启动条件不启动;设备或机组跳闸原因未分析清楚不启动等。
(2)确保调试工期安排合理、调试项目要完整,充分暴露存在的缺陷和考验机组的性能,彻底消除各种隐患。
(3)严格执行设备代保管理制度,经分部试运合格的设备和系统,及时按规定办理验收签证。
(4)严格控制调试参数和标准。及时采取措施,确保调试过程中各项参数不超过标准,主蒸汽不超温,不超压,汽水品质达到行业规定的标准,减少锅炉爆管及影响机组安全的因素。
(5)在600MW等级以上机组锅炉启动过程中(尤其超超临界),注意保证锅炉在各工况下,各水冷壁出口温度的变幅受控和水动力的可靠稳定。避免联箱中流量分配失匀而导致管道温差超限,管道变形。
参考文献:
一、建设单位
建设单位是建设市场活动中重要主体之一。建设单位控制着建设工程全部投资,并且是该投资行为的最大受益者。在我国建设市场全面处于买方市场的条件下,建设单位不仅具有设计、施工、监理招投标的主动权,建设行为的监督管理控制权,还具有拒绝支付雇佣款项的权利,因此建设单位相对其他建设主体享有充分的权利,它的优势地位相当突出。享有权利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那么对于建设单位应该落实何种责任呢?根据国际惯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实行业主负责制,建设单位可以自行负责管理建设行为,也可以委托有资质的其他机构代为管理。也就是说,建设单位在遵守国家建设法规和部门规章的前提下具有管理建设行为的绝对自主权,同时也应该承担因管理行为失误或不当所导致的质量损失和事故的直接责任、间接责任和连带责任。但是,我国现在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许多建设单位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投资业主,还有一些建设单位根本不具备独立管理建设投资的能力。建设单位贪赃枉法,滥用权利的现象大量存在,因此造成的投资浪费和质量事故屡见不鲜。在这样的条件下实行业主负责制只能导致建设市场更加混乱。因此,在我国现阶段有必要对建设单位实行资质管理和有效监控,作为向最终实行业主负责制的过渡。
二、承建单位
建筑企业要完成承接的工程任务,取得预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必须走质量效益型道路,贯彻以质量为中心、效益为目的的“质量兴业”计划。承接工程时,施工单位应当建立质量责任制,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和规模,选好与之相适应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和主要的施工管理人员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项目经理的质量意识和管理意识强,项目班子工作齐心协力,预定的质量目标就完成得好,就会创出优质工程。要提高工程质量,必须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施工,有一套工程质量的控制办法,建立健全施工质量检验制度,严格工序管理,做好隐蔽工程的质量检查和记录;做好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设备和商品混凝土的检验,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标准施工,不得擅自修改工程设计,不得偷工减料。企业除制定方针目标以外,还必须紧紧围绕工程项目制定一系列的措施,重点监督施工现场的保证体系是否建立健全,保证体系是否有效运行,是否具备持续改进功能。施工质量对进度和经济效益及承包人的信誉有直接影响?,项目是企业创建名牌工程,实现优质工程计划的归宿。
三、监理单位
要在对施工质量进行控制的基础上,整合现有质量安全监督力量,明确监理方的监理职责、监理规划、按照工程监理规范的要求,采取旁站、巡视和平行检验等形式,对建设工程实施监理。承包人施工的每道工序,都需要经监理公司现场工程师签定认可,未经监理工程师签字,建设单位不拨付工程款,不进行竣工验收,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不得在工程上使用或安装,施工单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重点监督施工企业各有关人员质量责任是否履行,发现违法违规,不履行质量安全责任的有关人员,要坚决予以处罚。
四、设计单位
设计单位经过资质审查具有从事工程设计的特许权,通过设计招投标又获得了一个建设工程的设计权和获利权,同时设计单位也必然要承担工程设计的质量义务和相应的法律责任。建设工程的方案设计获得规划部门的审批后,设计单位开始工程技术设计任务。设计单位根据建设项目的总体要求及地质勘察报告,对工程进行全面策划、构思、设计和描绘,最终形成设计说明书和图纸等设计文件。设计文件是施工单位进行施工的标准性文件,也是监理单位进行施工监理的重要依据,因此设计文件的质量决定了建设工程的“先天”质量。数据统计显示,由设计因素造成的工程质量事故在质量事故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因此,规范设计单位的设计行为,提高设计质量已经成为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要求设计单位严格遵守国家规范和标准之外,加重设计单位因设计失误而导致的工程质量损失和事故的经济赔偿责任。过轻的设计质量赔偿责任容易使设计单位产生了懈怠心理,设计单位有效投入不足,缺乏应有的细心与耐心,最终酿成质量缺陷。我国设计质量赔偿责任的规定显失公平。建设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印发的的《建设工程设计合同》文本规定:“由于乙方设计错误造成工程质量事故损失,乙方除负责采取补救措施外,应免收损失部分的设计费,并根据损失程度向甲方偿付赔偿金,赔偿金最多与免收的设计费金额相等”。根据此条规定,无论设计单位由于设计错误给建设单位带来多么严重的经济损失和质量责任,建设单位至多只能获得相当于设计费的有限经济赔偿。一旦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根据新合同法的有关规定,此款规定应认定为显失公平,属于可撤销条款。那么设计单位承担的经济赔偿额度到底应该是多少呢?笔者认为,设计单位应该承担因其设计错误而造成的实际损失,即直接损失和合理的间接损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合同法的公平原则,督促设计单位以更强的责任心进行工程设计,进而防止由设计失误而导致的工程质量损失和事故。同时,也可以有效抑制设计挂靠现象的产生。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设工程设计是实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龙头,是落实项目决策的核心,实现建筑自身价值和功能以及保障进度管理的关键。因此,建设工程设计管理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成功与否,所以,要注重建筑工程设计管理,保证建筑工程质量。
一、建筑中的工程管理创新意义
进入21世纪之后,传统建筑工程管理的方式的缺陷愈发明显。例如:由于工程中建筑人员的思想未能及时转变,施工单位和建筑单位以及业主之间没能形成明确的权利与责任:质量管理和工程安全管理不到位;建筑工程中的项目成本居高不下,得不到有效的控制,给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了工程施工的进度与质量。为了解决这一实际问题,更好地实现持续性发展,建筑单位必须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走上创新之路,来适应激烈的竞争。
从另外一个层面讲,目前社会发展不断加速,城市在社会的发展中不断崛起,这给建筑行业带来了很多机遇,同时也涉及诸多挑战。在挑战面前,很多因素制约着建筑行业的直接发展,这其中包括资本、规模和管理水平。在一定时间内,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建筑工程管理与设计管理存在的问题,无法实现管理观念与方法的创新,必将制约建筑工程项目的发展与进步。
二、加强建筑工程的设计管理
1、设计管理中的方案审核
设计方案直接影响投资,设计质量也是会间接影响投资,设计方案影响经常性费用。建筑工程项目设计管理的方案审核是非常必要的,建筑工程项目设计方案的全局审核,应从整体工程的开发来进行全局设计方案的审核。以住宅建筑为例,就要从建筑范围规划、布局设计、结构设计、安装工程设计、装修设计、配套设计等设计方案出发,细致的进行审核。承建单位要与设计人员进行较为细致的沟通,确保建筑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如建筑方案中的平面布置为内廊式还是外廊式、进深与开间的确定、立面形式的选择、层高与层数的确定、基础类型选用、结构形式选择等都因避免这类问题的出现需要对设计方案进行细致的审核。
2、、认真做好招标管理工作
公司招投标活动中的腐败现象必须遏制,从而确保公司的各项活动可以阳光运作。对招标投标工作一定做好保密工作,遵守工作纪律。对于招投标过程中的任何信息,除了需要公开的信息,其他信息均由招标人统一对外公布,任何人不得随意公布或者做出相关解释。选择实力较强、管理成熟和经验丰富的设计承包单位,是保证“抓设计主线”任务的前提和基础。建设项目招标应该按照“谁审批项目,谁核准招标”的核准原则,由项目的审批部门根据规范做出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者项目建议书的方法对招标方式进行核准。对招标文件要实行备案制,项目的审批部门和相关的行政主管部门有责任对招标方案的合法性进行审查。不断改革机制、加强企业法规制度体系建设和监管体系的建设,不断完善建筑市场的招标功能,实施全过程监督,可以使得整个招标过程的合法性得到保证。
3、合同签订工作
工程中标后,分公司应该根据招投标文件和图纸草拟好合同,并将合同报给经营发展部进行审核。订立合同前,单位对合同条款认真研究,要同时结合项目的特点和当事人的自身情况,假象自己在履行合同时将有可能发生的问题,并事先想好解决的方案。合同条款必须运用准确的用词,发包商和承包单位的责任、义务和权限都要在合同中明确写出,避免在使用合同条款时留下漏洞,使得合同履行起来时困难,单位的合法权益遭受损失。同时应该严格的审查发包人资质等级和信用,“进度、质量、成本”是建设工程施工的三要素,同时也是施工合同中最重要的部分。因此合同中明确的规定出价款调节范围,计算根据,设计变更,现场签证。
4、设计管理中的图纸会审
在设计管理中图纸会审也是十分重要的。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对开工前的施工图纸进行专家会审,并组织施工单位参与会审,有效利用图纸会审工作,保障工程的顺利实施。在图纸会审中,要集思广益,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图纸审查清楚,减少设计过程中的设计缺陷,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难度问题,并从使用功能上进行合理分析,研究施工图纸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施工材料的选择、施工进度的周期以及施工项目的整体效益,监理、施工单位应着重于图纸自身的问题并结合实际需要进行审阅,并检查图纸与规范规定是否相符。
5、设计管理中的设计变更管理
如何尽可能减少设计变更,首先应通过设计变更所产生的擅自扩大建设规模、提高设计标准、增加建设内容,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允许设计变更的,除非不变更会影响项目功能的正常使用;其次,认真对待必须发生的设计变更,及时核算有关设计变更的造价,对于有问题或者费用偏高的项目可重新考虑,进行多方案比较,不能一味求快,而应求精。在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会存在设计的变更,这主要是因为承建单位对建筑自身功能上的改变而进行设计的变更,一般是对原施工图纸和设计文件中的设计状态进行改变和修改,在施工中经常会遇到使用功能的改变、由设计缺陷引起的改变、使用材料的改变等。对于这种情况设计部门应注意对变更后的施工图纸和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并结合施工成本进行经济分析,避免因盲目变更而产生施工质量和技术上的问题,并对设计变更进行预算管理。在设计变更实施的同时,还要注意设计变更是否会产生其它错误。加强对设计变更合法性的维护和监督,防止非法变更,防止变更过滥。很多项目承建单位的管理人员往往头脑发热,在不顾正常修改程序,也不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情况下,对设计文件进行修改,甚至无设计文件自行发文要求施工单位施工。并以多修改设计文件来标榜技术水平。在这种非正常程序下产生的所谓设计变更,很多会对其后的工程验收工作带来负面影响,严格规范设计变更流程是项目管理的重要工作,必须保证所有设计变更规范、合理、操作流程正确。严格控制设计变更数量,认真审查设计变更的必要性,而选择有经验、有能力的设计团队是减少设计变更数量最重要、最根本条件,完善的、严谨的并具有可操作性的部门管理制度则是减少设计变更数量、提高设计变更质量的重要基础。
6、工程竣工结算阶段
工程竣工结算是项目工程管理的最后一个阶段,这个阶段能够充分反映出项目前期以及施工过程的投资控制目标的实现,同时能够有效反映建设项目实际工程造价的技术指标。在进行工程竣工结算阶段,应严格按照合同的规范要求,对施工措施费进行严格控制。对于那些没有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施工签证以及按照图纸要求进行施工的费用一律不得计入竣工结算;凡是合同条款中交代明确的费用,均属于风险费所包含的内容。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则,对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以及签证进行审核,施工单位应及时报送相应的工程计算式以及材料用量明细表,此外造价咨询单位同时应该编制有关的工程结算书与材料用量明细表,这样进行对比审核,做到公正、客观、合理,此外在进行结算审核过程中,应保证审核项目单价以及结算书分项的合理准确性,充分结合现场情况进行计算。
结束语
根据目前的市场竞争环境的需要,甲方必须要加强建筑工程设计管理,并投身其中,提高设计质量,才能保证甲方在住宅、商业、办公等诸开发领域的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所以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建筑工程设计管理。
参考文献
[1]周杰。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探讨[J].四川建材,2010,(01).
(武汉正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对于建筑的质量、规模、功能等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为了能够满足人们对于建筑的需求,加强建筑工程设计管理就显得至关重要,设计管理是否合理高效,直接的影响了建筑的施工、质量和周期,也就直接的影响了整个建筑的成本和功能实现,为了提高建筑的整体质量,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工程设计管理中的影响因素和重点的措施,以期望能够给予相关人士一点理论参考。
关键词 建筑工程;设计管理;质量;影响因素;措施
Brief Description Construction Design Management
Chu Ying
(Wuhan is China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WuhanHubei430000)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has been rapid development in the current social context, peopl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quality, size, function and so made a very high demand, in order to meet people´s demand for construction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design management is critical, whether rational and efficient design management, direct impact on the building´s construction, quality and cycle time, it directly affects the cost and functionality of the building to achiev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he build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easures construction design management and key factors to look forward to give stakeholders a little theoretical references.
【Key words】Construction work;Design management;Quality;Factors;Measures
1. 前言
建筑工程作为一个系统性的复杂工程,需要各个行政部门和建筑相关企业密切的配合才能做好建筑的各个阶段的管理工作,才能为建筑工程的顺利施工,建筑工程的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建筑工程设计阶段,该阶段的工作对于整个建筑的质量和成本都至关重要,一旦设计存在缺陷,那么必然无法保证后续的施工和建筑工程质量,所以加强建筑工程设计阶段的工作对于整个建筑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建筑工程设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设计工作并不仅仅是设计部门一个部门的任务,而是所有建筑工程相关部门的任务,这是因为设计过程就是一个各个部门充分合作的过程,以确保整个建筑工程设计更加合理和科学。建筑工程设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其实主要体现在工程施工前,这由于设计阶段的设计方案对于建筑质量、建筑的总体建造成本、人员的分配、资源的分配、施工技术的确定等都有直接的影响,一个良好的设计方案能够满足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用户的具体需求外,还能方便施工,同时也能确保投资人的经济效益,而建筑工程设计管理的目标就是为了最大程度的选择出这样设计方案,确保设计方案科学合理,一旦设计方案达到最优并且实施,那么建筑会在预期的时间内容完成施工,建筑的质量也能够达到国家的规定,同时满足用户需求以及满足建筑的投资效益,可见建筑工程设计管理对于建筑后续建设的重要性。
3. 建筑工程设计管理影响因素
对于整个建筑工程的设计管理来说,作者认为影响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人员因素,人员因素是建筑工程设计管理质量最重要的因素,人员作为设计管理的主体,他们的专业能力、职业道德、技术等级、协调沟通能力等能力都直接的决定了设计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但是当前的设计部门的管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在设计上优先的考虑建筑工程的单位面积和建筑标准,建筑的质量和经济效益重视力度却不强,最主要是由于建筑单位工程面积和建筑标准直接的影响了设计部门的经济效益;除了人员因素外,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则是管理制度,管理制度作为设计管理工程开展的依据,其是否完整和科学不仅仅直接决定了管理质量,同时制度也影响了各个部门的活动开展的合理、合法性,所以管理制度是影响建筑工程设计工作的重要因素。
4. 各个设计阶段的设计管理重点分析
(1)需求分析阶段的管理重点。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需求分析对于建筑的设计有指导作用,需求分析是针对用户对建筑的需求进行调查,从而得到一个较为完善的整体建筑需求数据,再将用户的需求数据转化为建筑完整的需求定义,最后将转化的需求定义再转成具体的设计规格,那么再设计上根据设计规格结合其他方面的因素进行设计能够最大程度的满足用户的需求,即需要得到一个功能、定位、投资都较为合理的建筑设计方案,由于在这一阶段的主要调查工作包括了人文调查、地理环境调查、气候调查、建筑技术调查、建筑工程预算分析、建筑的基本功能调查等,并要将这些调查的信息或数据转化为设计文件,所以该阶段的管理要点在意各个调查活动的准确性和完善性,因此需要针对各个不同的调查项目派遣专人进行调查,并安排专业的监督人员确保调查的科学性,从而为设计一个合理的方案奠定良好的基础。
(2)建筑设计和补充设计阶段管理重点。
当需求分析阶段的管理工作切实做到位之后,能够确保需求分析的调查工作的质量,那么依据调查分析的结果进行设计必将更符合现实条件,接下来就是设计部分要组织相关的设计人员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设计和细部设计进行分析和讨论,将设计的成果以图纸或者模型的形式向决策层展示,并且向决策层展示后期工程完毕的效果图,如果决策层对于设计的内容不满意或者提出了更好的建议,那么在原有的设计基础上还需要补充设计,在该阶段尤其重要的一点在于决策人员要详细的听取相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做好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二次审核工作,查看设计方案是否符合用户的需求,是否符合国家的相关规范和标准,是否符合我国的政策方针,通过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确保建筑工程的设计方案最优,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的同时减少建筑成本,确保各方面的利益。
(3)专业设计单位在设计阶段的管理重点。
目前的建筑工程在设计上通常采用的是招投标的方式,因此在设计方案设计方面科学性、合理性、完善性都较高,但是这些设计部门在设计上往往针对的是建筑整体、局部结构、基本结构、水电系统等方面,而对于一些专业性的设计则需要专业性对口的单位来完成,如消防、室内装饰等方面的设计,这些设计内容对于实现建筑功能,提高人们的居住质量有直接的影响,为了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确保建筑的合理性、适用性和经济性,并保证工程能够顺利的施工,管理人员需要根据当前国家颁布的施工设计规范、建筑工程的需求分析文件、设计方案、补充设计方案等严格的对设计中的材料采购、设备的调配、人员的配置等进行严格的审查和监督,尤其重视整个施工设计图纸和专项设计工作的最终审核工作,这为建筑工程的施工奠定一个良好的前提条件。
(4)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之间的衔接管理重点。
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之间的衔接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这决定着设计中的核心思想是否能够在施工阶段实现,施工是否能够切实的全面按照设计内容执行,因此该阶段的衔接工作对于建筑后续所有工作的开展都有较大的影响。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设计图纸会审工作、技术交底工作,图纸会审是组织相关部门对设计图纸进行综合考察,以确保设计的科学性,技术交底则是设计部门对施工图纸中的内容向施工部门、监理部门、用户进行参数说明,并分析施工图纸中的重点和难点,让各个部门能够充分的明白设计部门的意图,从而在施工中更加注重细节,确保工程顺利进行,确保工程的整体质量,所以该阶段的管理工作重点就是要积极的组织各个部门的人员进行讨论和分析,并参与到整个讨论分析工作中来,为后续的施工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5. 结束语
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建筑行业作为我国社会经济中的支柱行业,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是人们所重视的焦点,但由于建筑工程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的内容极多,因此建筑工程的设计方案就显得极为重要,而加强设计过程的管理是得出最优设计方案的重要途径,所以一个科学合理的建筑工程设计管理就成为了建筑工程成败的关键,只有各个部门重视建筑工程设计管理工作并积极的参与进来,才能建设出更加优秀的工程。
参考文献
[1]杜海梅.试论工程设计管理对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的影响[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12,(4):19~22.
[2]秦宏,展文宁,杨冰等.信息化技术在工程设计管理中的应用[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1,30(7):86.
[3]谭喆.房地产企业建筑工程设计管理要点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7).
[4]颜宇.工程设计管理在大型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博览,2012,(27):376~377.
[5]贺燕.工程设计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运用研究[J].中华民居,2013,(36):418~418.
[6]张庆华,刘天时,宋新爱等.工程设计管理系统体系结构研究[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1(2):80~83.
【关键词】建筑工程;设计质量管理;问题;措施
前言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及国家基本建设体制的进一步深化,建筑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建筑业在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多年来的实践表明,作为整个建筑工程的灵魂的工程设计,对建筑工程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据研究指出,工程设计阶段的费用约占工程总费用的 5%,但是他对整个工程的影响程度却可能要达到80%以上。
一、建筑工程设计质量的含义
建筑工程设计质量就是在严格遵守国家技术标准、规程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和协调费用、资源、技术和环境等条件的制约,使设计项目满足业主所需功能和使用价值。
(一)设计质量的目标是指设计的项目应该符合业主投资意图,满足业主所需功能和使用价值;
(二)设计质量的约束因素有资金约束、资源约束、技术约束和环境约束。具体包括:资金限额及其来源的可靠性;所需资源(材料、设备和动力)的充足程度;技术的复杂性和可行性;工艺和设备的先进性、配套性;社会和自然环境对项目建设、营运的利弊等;
(三)设计质量的基础指所应遵守的国家技术标准和规程,包括城市规划、环境保护、防灾抗灾、安全等方面。
二、我国建筑工程设计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
在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时代,基本建设管理体制已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市场主体的根本变化,利益的多元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和设计单位的企业化,使得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追求各自利益的最大化,从而容易产生设计质量问题。
(一)设计人员的素质问题
设计人员素质的高低是建筑设计质量优劣的决定性因素。而设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又与他的理论素质、艺术修养、综合能力等密切相关。要提高建筑设计水平,就必须努力提高设计人员的理论素质、艺术修养。而综合能力是设计人员业务素质的重要内容,它包括了处理建筑、结构、设备各工种之间的协调能力。忽视设计人员的综合协调能力,建筑设计就难以达到建筑的预期效果。设计人员的设计能力和协调能力两者互相依托,共同对建筑设计的质量产生影响,缺一不可。设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也是建筑师素质的重要方面,它直接影响设计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并对设计人员业务水平能否正常发挥产生影响。
(二)设计与施工的关系处理问题
设计与施工是两个不同的专业,工作重点有很大的不同,虽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两者需要密切的合作,但专业分工毕竟使设计师与工程师彼此的了解程度受到限制,同时也影响到双方了解对方工作的积极性。设计师有关可施工性的经验和知识不是直接来源于工程师,而是来源于设计师在以往项目上有关可施工性问题的经验积累。由于缺乏直接感受,设计师对施工方法不可能细致了解,在设计时只能从大的原则上来考虑施工的需要,缺乏对特定项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舍、加工的能力。此外,设计师对最新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的了解往往较工程师滞后,导致从以往项目中,积累的有关可施工性的经验不能及时反映工程师的最新需求,影响了设计管理的效果。
(三)建筑艺术与建筑结构、设备、材料和施工的技术配套问题
建筑设计首先是技术。建筑设计的实施必须以技术做依托,通过技术去实现:离开了技术作保证,再好的建筑设计也只能是空谈。建筑设计质量的提高必须依赖于建筑形式与结构、构造、材料、设备、施工等技术条件的互相匹配,协调发展;如果在建筑设计中,片面地追求建筑形式,而不顾建筑结构的科学性、建筑构造的合理性、建筑材料的适应性、建筑施工的可能性、建筑设备的配套性,那么很难达到理想的建筑设计质量。建筑的历史也是技术和艺术结合日臻完善的历史。离开了与建筑形式配套的技术手段,建筑的安全性难以保证,建筑设计的质量更是无从谈起。
三、提高建筑工程设计质量的措施
(一)规范设计市场
建筑行业主管部门应严格控制设计单位的审批,对已取得设计证书的,但实际力量和资质不相符的应坚决取缔或降级对设计合同的各项条款应严加审查,督促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双方认真履行设计合同,从而避免频繁改图、赶图等所造成的设计质量问题。
(二)优化设计方案
提高设计质量的关键是优化设计方案。而设计方案的优化可以通过开展设计咨询活动实现。设计咨询是业主自愿有偿地聘请权威专家或权威设计机构,对业主关心的效益问题、方案的优劣、工艺技术的先进性和合理性等进行评估和优化,从而确定最优设计方案,提高投资效益。设计咨询公司具有丰富的设计经验,可就设计方案的可施工性研究建立专项 “经验数据库”,通过设计总结、知识管理,将设计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很好地记录和升华,将业务流程中无序的知识进行系统化管理,使之成为“可再利用资源”,而不仅仅局限于某一个特定的项目,以实现知识共享和再利用,提高设计水平和效率。
(三)提高建筑师的职业素质
建筑师一方面应当自觉地了解、预测建筑的发展趋势,不断提高建筑设计的业务水平;另一方面,建筑师的职业道德意识仍需加强,这依赖于建筑设计市场管理的规范化和法制化,结构工程师通过自学或继续教育培训等途径,对相关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进行学习,了解施工技术发展的国内外最新资讯,拓展对具体施工工艺的掌握,这些无疑都是有助于设计人员提高设计水平和设计质量。只要加强对建筑师队伍的管理,把不断提高业建筑设计务素质和道德水平变成建筑师整体的自觉行动;只要努力发展建筑的配套技术,全社会共同努力,改善社会的文化环境,那么,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我国的建筑设计质量会越来越好,相信会设计出越来越多的优秀建筑作品。
(四)实施建筑工程设计监理
设计监理是监理单位受业主的委托和授权针对工程设计阶段进行的微观监督管理活动。我国工程质量事故统计资料表明,由于设计方面的原因引起的质量事故占40%。另一方面,设计质量不高造成的浪费也非常惊人。因此,推行设计监理,加强设计质量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设计质量改进应当以设计师为主体,业主、监理工程师参与,以面向过程、持续渐进、积极主动、预防为主为原则,从设计目标策划、设计方案改进和设计效果等多角度入手,提出改进。在项目前期就让业主、监理工程师参与到项目中来,对项目实施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提高设计质量管理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马素英. 工程设计欠缺对工程质量的影响[J], 西铁科技,2004.2.
[2]张玲.谈工程设计质量的监督问题[J]. 科技创新导报, 1(4):25~27.
[3]张增群.建筑工程设计质量寿命和费用评价模型研究[J].建筑设计管理,2007,1:103~108.
关键词:建设工程项目;设计变更;现场签证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在施工阶段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主要是在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的控制,它不仅关系到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对项目工程造价的控制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时,又因为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发生在施工过程,牵涉内容广,构成原因复杂,难以确定造价等因素,因此重视和搞好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措施。
一、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的定义
(1)设计变更。是指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保证设计和施工质量,完善工程设计,纠正设计错误以及满足现场条件变化而进行的设计修改工作。一般包括由原设计单位出具的设计变更通知单和由施工单位征得建设单位和由原设计单位同意的设计变更洽商单两种。设计变更产生的原因包括原设计错误、遗漏;修改工艺技术、使用功能;使用的材料、设备品种的改变;施工条件的变化;施工中抗震规范要求坚固部位;施工错误等。(2)施工过程中的现场签证。主要是指施工企业就施工图纸、设计变更所确定的工程内容以外,施工图预算或预算定额取费中未含有而施工中又实际发生费用的施工内容所办理的签证。(3)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的区别。设计变更是对原工程设计的内容不合理或错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变动或完善,从而改变了原设计。而现场签证则对原设计功能没有影响,或是因设计变更而衍生出来。设计变更必须由原设计人员签发确认,现场其他人员无权对原设计进行变更。现场签证无需原设计人员签发,现场监理工程师、业主代表及承包商项目经理签字认可即可生效,计入结算项目。设计变更可能增加或减少工程量,而现场签证一般是增加工程量或一些工程费用。
二、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常见问题
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涉及面广,构成因素很复杂,其管理工作也是非常细致而严肃的,目前建设单位在设计变更、现场签证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设计图纸方面
一些工程项目为赶时间,往往在设计图纸还没有十分完善的情况下就进行施工,在现场会发现很多图纸中的问题,需要现场解决。同时设计人员缺乏经济意识设计过于保守,还经常套用一些已过时的或不切合本工程实际的工艺和做法,在项目实施中遇到就产生了设计变更。这样赶出来的设计图纸在施工阶段就会有大量的设计变更,既影响项目工期又会增加投资。
(二)建设单位管理层方面
有些建设单位在建设过程中擅自改变使用功能,造成不必要的返工,对有效控制现场工程变更就变的难上加难。同时,大多数项目的工程变更缺乏综合技术、经济、工期、安全、质量、工艺性等诸多因素的评审,没能对工程变更方案进行有效的价值分析和多方案优选,使得一些没有意义的工程变更得以发生,或者是工程变更方案并非最适合方案,而造成不必要的费用和工期损失;由于对工程变更缺乏有效的评审环节,有时甚至还出现一些错误的变更。
(三)建设单位派驻现场代表方面
大多数建设项目对工程变更管理的绩效缺乏严格而科学的考评。由于没有制定完善的工程变更指标控制要求及相应的责任负责制度,项目管理人员既没有管理工程变更的压力,也没有控制工程变更的动力,造成工程变更管理的控制不严,容易给职业道德簿弱的项目管理人员和不讲信誉的承包商以可乘之机。这也是建设项目长期以来投资失控,难以根治的顽疾所在。
(四)现行施工监管模式方面
目前建设工程采取的工程监管模式是计量(监理)与评价(结算)分离,负责结算审核的造价工程师很少在现场,而结算审核的依据主要是工程施工图、竣工图和现场的工程变更签证。负责现场的人员对合同研究不透和工程造价知识欠缺,对哪些费用包含在合同内,哪些不包含不明确,给施工单位在签证上巧立名目、弄虚作假等现象有可乘之,在施工环节中尤其是隐蔽性工程方面,像偷工减料等常见问题,需采取对应的、有效的管理方法。
三、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的控制措施
(一)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
(1)要在设计前进行调研,将房屋使用要求正确完整仔细地表达出来。(2)要给预设计单位相对充足的时间,便于他们完成满足施工要求的图纸。图纸要达到规范规定的设计深度和施工要求。(3)要仔细审图,一方面要提交给各图纸审查单位审图,满足相关部门的要求;另一方面,建设单位要认真审图,确保图纸准确地表达了建设单位的建造意图,尽量减少错漏的发生。(4)在施工前要各专业的施工队审好图,把一些施工难点、相互冲突的地方在施工前就提出来,并拟定解决方案。(5)在施工前做好各方面的交底工作,以避免或减少在施工过程中的错误。(6)少出设计变更。即使出了设计变更,也尽量少产生工程量增加的签证,这样才能控制设计变更的量。
(二)明确设计变更签发的注意事项
设计变更无论由哪方提出,均应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协商,经确认后由设计部门发出相应图纸或说明,并办理签发手续,下发到有关部门付诸实施。但在审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确属原设计不能保证质量、设计遗漏和错误以及与现场不符无法施工非改不可的,应按设计变更程序进行。(2)一般情况下,即使变更要求可能在技术经济上是合理的,也应全面考虑,将变更以后产生的效益与现场变更引起施工单位的索赔所产生的损失,加以比较,权衡轻重再作决定。(3)工程造价增减幅度是否控制在允许的指标范围之内,若确需变更但有可能超费用时,更要慎重。(4)设计变更应简要说明变更产生的背景,包括变更产生时提出单位、主要参与人员、时间等。(5)设计变更必须说明变更原因。(6)建设单位对设计图纸的合理修改意见,应在施工之前提出。(7)施工中发生的材料代用,办理材料代用单。
(三)明确现场签证签发注意事项
(1)严格现场经费签证。凡涉及现场费用支出的停工、窝工、用工签证、机械台班签证等,由现场施工代表认真核实后签证,并注明原因、背景、时间、部位等。(2)应在合同中约定的,不能以签证形式出现。(3)应在施工组织方案中审批的,不能做签证处理。(4)现场签证单建设单位要随时留一份,以避免添加涂改等现象。并且要求施工单位编号报审,避免重复签证。(5)材料价格的确认要注明采购价还是预算价,以避免采购保管费重复计取。
(四)加强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的管理
(1)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规范领导、施工技术、预结算等有关人员的责任、权利和义务。(2)建立合同交底制度。让每一个参与施工项目的人了解合同,并做好合同交底记录,必要时将合同复印件分发给有关人员,使大家对合同的内容做到全面了解、心中有数,划清建设、施工双方的经济技术责任。(3)严格区分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设计变更与现场签证是有严格的区别和划分的,属于设计变更范畴的就应该设计单位下发设计变更通知单,所发生的费用按设计变更处理。属于现场签证的由现场施工人员签发,所发生费用按发生原因处理。(4)提高责任心和业务水平,严把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关。
结语
建设项目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的控制与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不仅要有完善的组织机构、健全的管理制度、严格的审批程序,还需要一支既懂技术又懂造价的高素质的专家管理队伍。建设单位要充分认识其控制、管理的关键,合理确定管理目标,采用科学的方法,切实从具体工作做起,抓好事前、事中控制,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敏.政府投资代建制工程造价控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1.
关键词:水利 工程 建设 设计 发展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条件下,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享受。因而,对于水利工程,人们不断要求其能发挥基本的工程,往往还希望在建设水利工程中重视其的周围景观的设计,以给你一美的享受。因此,水利工程设计师在设计过程,要综合考虑工程的各方面因素,结合美学方面的知识,对工程进行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兼顾、综合治理,以便实现“以人为本,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1 水利工程建筑设计的关键点
水利工程建筑设计需要重视四个关键点:1)加强总平面设计。水利建筑总平面设计涉及多方面,通常包括水利工程主体建筑物如闸、坝、泵站等和其他管理用房、绿化、生活用房以及活动场地等配套设施的总平面布局。以泵站为例进行总平面设计,泵站枢纽一般包括的建筑物有:泵房、配电房、办公楼以及职工宿舍、食堂、车库、锅炉房、大门传达室等附属建筑。在以往传统的水利工程总设计中,通常只是设计水工工程位置和施工图,并不考虑工程配套建筑和布局合理性及周边环境规划与设计,这样一来就使得水利工程只有实用功能,毫无美的享受。这就使得水利工程设计总图往往存在大片的设计空白,导致水利配套建筑和环境规划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对此,设计者要及时更换设计理念,不断的调整和改善传统的设计模式,对水利工程的配套建筑和周边环境进行合理详细的规划与设计。通常情况下,水利工程都是修建在与风景区结合的城市郊区地带,因而,水利工程建筑的总平面设计除了要达到其基本的使用功能之外,还要尽可能分布和布局合理,保证内部交通流线的简洁、顺畅、有序,降低建筑物使用功能间的干扰,与此同时还需要加强周边环境规划,设计出集环境娱乐、休闲于一体的丰富的空间造型。最后,在水利工程的总体设计和规划上,要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
2) 建筑平面设计。类似于总平面设计,通常情况下的水工建筑物的设计都是先经过水工、水机、电气等专业人员提出水利建筑专业需要的设备及布局,然后由水工和建筑专业的工作者通过实际考察和综合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水工建筑物的布局形式,其中,建筑专业人员主要工作是调整好建筑布局与交通运输之间的关系,考察、分析建筑物是否能满足防火、使用功能、安全性、内部交通关系等方面的需要。此外,建筑设计者还需要发挥积极主动性,充分考虑建筑物的使用效果和综合利用情况。水工建筑不同于普通的建筑,其具有自身的特点,其结构的布局往往是按水工设计规范,满足水力条件和机泵设备安装的要求,在与建筑专业的配合上,需要多方面、多回合的商讨,才能相互协调。近几年来,人们开始重视水利工程的配套建筑和周边环境的规划,在实际的设计和研究过程中,发现要想有效的实现水工结构与建筑艺术的协调发展,需要长期的磨合和适应过程,双方在不断的促进、多角度的来回商榷中,不断的提高水利工程的设计水平。相较于建筑设计,水工设计除了给水利建筑设计提供了艺术性的技术保障之外,还致力于建造新型的水利景观水利。总之,实现水工与建筑设计的有效结合,不仅能美化环境,保证水利工程的基本使用功能,还可以有效的降低工程投资。同时,要真正实现水利工程的艺术设计,还需要设计者们不断的更新观念,培养创新意识,在不断的探索和尝试过程中,设计出高质量、高品位的现代化水利工程。
3)建筑造型设计。随着人们品味的不断提升,建筑造型也逐渐呈现出多样性,其或粗犷豪放,不拘一格,或温文尔雅,小家碧玉;或强调现代高科技韵味,或注重历史文脉,运用符号、象征等手法表现一种文化底蕴。总之,不论选择哪种建筑造型,都不是凭借设计者简单的追求个性的臆造,而是能与周边的环境相协调。除此之外,在整体环境下建筑也往往会由于体量的、功能的差异,各存在着各自不同的特点,但是设计者必须保证这种差异符合建筑群的整体风格。如:水利工程中的泵房由于其功能的特点,其一般是简单的矩型,高度较高,体量较大。这类建筑其本身不可能像公共建筑一样有什么大的形体上的组合、对比关系,设计中要注意“粗中有细”,尽量利用其本身大的体量,通过开窗方式、墙面与柱子关系的进退等手法丰富其细部,以使其看起来不那么单调。如泵房配电房毗邻设计,还可利用与其靠在一起的配电房,使泵房体量作为形体组合的一部分,泵房、配电房一并考虑,以便尽可能的实现这类建筑形体组合的丰富性。
在水利工程建筑设计过程中,建筑设计师要综合考虑当地的环境、人文、地理等因素,因地制宜,设计与环境、功能相协调的建筑群。
4)建筑材料。建筑材料决定了水利工程建筑的颜色、质感及建筑的造型。因而,在设计规划水利工程时,要合理选择施工材料。水工建筑往往处在城市郊区或野外.因而选择材料时首选抗风性和耐脏性强的。其中抗风性主要是指选择的门窗能够抵抗野外超常风的侵袭;而耐脏性则主要是指选择不容易积尘土的、便于冲刷的材料,如饰面砖、石材、优质外墙漆、铝塑板等。与此同时,为了更好的表达水利工程建筑的特点,一般选择蓝色或白色等冷色调的颜色,但不可一概而论,要综合考虑周边环境,以便达到最好的效果。
2 对未来发展的思考
大多数水利工程建设在山水之间,往往紧紧依托大自然。水利工程往往具有季节性,通常在雨水丰富的季节或是汛期的几天发挥其功能,往往不需整年的运行。因而,为了实现水利工程的综合运用,设计者还需要充分利用水利工程依托自然山水的自身优势和秀美的水体环境,通过建筑艺术化创作设计等手段,设计出集防汛、娱乐、休闲、观光游览于一体的多功能水利。在未来的水利功能设计中,在充分考虑当地条件的基础上,建设多功能水利工程,创造丰富的水利环境景观,实现水利功能的多方面价值,通过对水土资源的再开发和利用,使现代化的水利工程成为都市外花园式的观光旅游景区,以便带动当地的消费,实现水利经济的发展,从而推动水利工程面向社会、走向市场。例如江宁赵村水库工程,在合理的设计和开发下,其已成为著名的横山湖风景区。因而,水利工程的未来发展中,在保证水利工程基本功能的基础上结合环境,创建优良的风景度假区。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经济的发展,在满足人们物质需求的同时,也提升了人们对美的鉴赏水平。因而在设计规划水利工程中,不能按照传统的模式,只重视工程的功能,还要结合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分析,以便设计出符合当地环境的,与周边地理、人文等相协调的现代化水利工程。
参考文献:
[1].孙雪峰.水利工程建筑设计问题的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2):
[2].张臣、范新忠.对水利工程建筑设计问题的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13):
[3].徐景龙、董刚.试述水利工程建筑设计方法及其未来发展趋势[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1).
一、公厕规划设计的要求
公厕规划应当根据城市发展、街道分布、固定居民和流动人口的变化情况,详细编制。其内容要求是布局合理、数量适宜、选址适当、环境协调、专业监督。
1、布局合理
布局合理是指公厕在城市的某个区域内要有适当的分布密度和服务半径,要做到随人口分布基本均匀、使用起来尽量方便。所谓“随人口分布基本均匀”是指:繁华区域公厕间距宜在300米以内,一般区域控制在500米左右,人口稀疏区域控制在800米-1公里即可。而“使用起来尽量方便”是指:尽量消除公厕盲点,服务于各类人群及分等级的公厕分布基本均匀。
2、数量适宜
数量适宜是指公厕的座数和每座公厕的使用面积应与固定人口和流动人口数量成正比。即:新城区和新建住宅小区每万人不少于2座,每座面积不少于50平方;平房及棚户区每万人不少于10座,每座面积不少于100平方;流动人口较多的商业区以及广场、车站、港口等每千人不少于2个蹲位,内部公厕对外开放的酌情减少。
3、选址恰当
选址恰当是指寻找方便并便于清运粪便。具体要求有:1、距离市政道路不能太远,以50米以内为宜;2、最好是行人必经之处;3、要有恰当的标志和特征;4、不要与其他建筑物功能构成矛盾。
4、环境协调
环境协调主要指以下几点:
1.因地制宜、适当布置,尽量选址于路边、街角、绿化点外缘、转角空隙;
2、式样不要过于突出或夸张,宜用绿化或其他景物点缀陪衬;
3、选型和谐,与周围建筑和景观融为一体。
5、专业监督
专业监督是指根据城市环境卫生规划的要求,在具体的区域详细规划审批定稿时,一定要征求环卫部门的意见或建立各相关行业合署审批机制。
二、公厕规划和建设的原则
城市公厕设计是城市景观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们城市化的建设中,景观设计发挥着提升城市品位的作用,但是人们在进行整体景观设计的同时,往往忽视其中一些小的细节,那就是公厕的设计。从这方面来说,公厕设计具有细部景观设计的效果,因此,公厕设计要注意以下原则要点:
1、公厕的整体方案设计要体现全面先进的原则
所谓全面先进就是指无论在投资、造型还是在设施上都要精品化,要比周围环境提升一个档次,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改变市民长此以往对公厕形成的脏、乱、臭的印象。
2、公厕的外观设计和谐的原则
所谓外观和谐是指无论公厕的内部多么先进,其外观一定要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公厕可以设计成区域环境的焦点,也可以是景观环境的景点,也可以是环境过渡的连接点,但绝不能是区域环境景观的“破坏点”或“飞来点”。
3、公厕的内部设计简约清爽的原则
公厕的内部设计简约清爽是指内部功能分区简单明了,不要迷宫化,视觉上要给人清爽的感觉,利于清洗保洁。用料上成熟化,既不要一味最求新颖、精巧,也不应为降低造价而采用淘汰、落后产品。
4、公厕的设施设计成熟先进的原则
所谓设施设计成熟先进是指公厕的给排水设施应该通畅并易于检修,管理设施自动化程度高,空气清新度高,卫生设施节能且安全可靠,使用寿命较长。
5、公厕的附属设计人文关怀的原则
公厕的附属设计人文关怀是指公厕根据其所处环境的不同,应设计加载不同的附属功能。中、老年居多的休闲广场除应强调公厕设施的无障碍化以外,还应加载休闲及短暂休息功能;少年儿童居多的游乐园附近公厕除应强调卫生设施的安全性以外,还应加载简单娱乐的功能;而商业购物中心周边的公厕除应加大女厕的使用面积外,还应加载洗面、化妆的功能等等。
公厕的规划与设计其实都是为公厕建设服务的,没有建设行为,再好的规划与设计也只能是镜花水月,因此,公厕的建设才是纲,纲举目张,规划、设计甚至建成后的管理都要落实到广义的建设上来。
三、公厕建设、管理的难点和解决对策
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的公厕建设,概括起来都有三大难点,分别是:观念、机制和资金。其他诸如公厕规划、用地难,周边居民反对,开发商利益驱动,财政投入捉襟见肘,甚至公厕管理素质低下等等,其实都是由公厕建设三大难点衍生或相互作用形成的。
中国文化历来重视“吃喝”而轻视吃喝的另一端,导致了中国享誉世界的食文化背后隐藏着难以启齿的陷患。多少年来,中国“是厕就臭”的事实反映了中国人厕所观念和如厕行为的落后,也反映了我们长期以来在社会公德教育和环境意识教育上的疏漏,以及社会文明意识的缺陷。因此,毁坏公厕设施、污染公厕环境、“宁愿就近找个墙角方便,也不愿多走两步如厕”的现象屡见不鲜。
所谓观念的更新,是一个系统的改变,并不仅仅局限于思想的内涵。首先,它是城市环境意识的转变。它要求树立保护公厕设施、为维护环境清洁做贡献的文明、健康、卫生的公德意识。
其次,它还是人的一种形为方式的转变。它要求人们在如厕行为上做到文明、礼貌,摒弃那种不讲公共卫生和公共道德的行为。
人的思想转变了,机制的突破就有了基础。所谓机制的突破,其实就是转变单纯由政府投资建设公厕的惯例,建立“公厕公建”的机制。
首先,“公厕公建”并不是不要政府投资了,而是将政府主导转变为政府引导,政府更多的应该是制定游戏规则,出台公厕规划建设的法律条例,对城市区域规划行为进行管理。“公厕公建”的关键,在于政府要加大督促力度,制定相关规定,敦促开发商在进行房地产规划、设计时,强制设置一定规模的厕所,供业主和社会使用,逐步通过政策引导,将之发展成开发商的一种自觉行为。
其次,除了以政府投资建设公厕外,还要通过审批、税收等调控手段大力提倡大型商场、宾馆酒店、餐饮场所等公共建筑附建公厕,并负责附建公厕的管理、维护,将公厕建设、管理行为转化为一种全社会共同关心、共同参与、积极行动的公益行为。
为更多的筹措公共厕所的建设资金,首先,政府应效仿国外成熟经验,鼓励或组织成立旨在解决城市公益事业资金困难的类似文明基金会。积聚社会闲散资金以及热心公益事业的企业和个人捐款,甚至国际组织及金融机构的公益资金,投入到城市旧城区公共厕所的改造及管理等相关工作上来。
相对于公厕建设来说,公厕管理的困难和投入要大得多。公厕的管理分人员的管理和设施的管理两部分。两部分的管理各有其特点,同时又相互影响。无论是什么类型、什么档次和处于什么位置的公厕几乎都一样。俗话说“三分建,七分管”一个公厕从建成投入使用到拆除报废,少则十年,多则几十年,在这相对建设周期长的多的时期内,无论是人员、日常使用经费还是维护的投入都比建设经费要大得多。
而国内大多数城市均不同程度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造成公厕逐步由景观变成污染源,面貌由文明变成丑陋,市民由欢迎变成抵制,公厕的建设陷入越走越窄的境地。因此,目前迫切需要提高的不仅仅是公厕的建设力度,更重要的是提高公厕管理的水平,提高公厕管理人员的待遇。
关键词:基础设施建设 前期档案 管理
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前期管理已经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各单位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管理部门也积累了不少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前期管理的先进经验,但对于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前期管理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项目档案管理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个现象伴随着项目档案管理相关规定的出台而得到了很大转变,各个单位也在不知不觉中重视了项目档案管理工作,只是苦于不知如何做好项目档案管理工作。
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前期档案也叫工程准备阶段文件,是指工程开工以前在立项、审批、招投标、勘察、设计以及工程准备过程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前期档案是工程项目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程建设的凭证性和基础性文件材料,是一个主体单位永久保存的法律原始性凭证。只有规范前期档案管理,明确归档范围,保证前期档案的齐全、完整,才能为主体工程档案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才能保证国有资产的完整。
一、基础设施建设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面对发展机遇,国家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也颁布了一系列工程项目管理和工程档案管理法规、标准,在传统的基础设施建设档案管理工作中同时产生了问题和困难。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具有工程周期长、流程长、阶段多、涉及部门多等特点,使基础设施建设档案具有多样性、复杂性、成套性等特点,由于经济利益或赶工期等原因,人们只重视工程本身,轻视工程档案,基础设施建设档案的收集、整理与归档工作与工程建设不能协调开展,造成了基础设施建设档案工作滞后,反而影响了工程各方面对档案资料的利用工作,工程项目管理和技术文件资料处在分散、损坏、丢失等情况下,制约了单位经济和档案管理工作的持续发展。
2.档案管理意识不强,领导和档案人员对基础设施建设档案重要性的思想认识不够,基础设施建设档案工作的学习宣传力度不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队伍流动性大,人员不稳定,使档案资料管理工作严重脱节,档案资料流向不清,工程各参建部门缺乏相互沟通交流,档案管理职责没有落实到具体人员。由于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和档案的专业性,工程人员和档案人员互相不了解专业和技术知识、工作程序,缺乏工程档案管理的实践能力,使基础设施建设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归档不及时、规范。对基础设施建设档案管理的观念和认识是做好基础设施建设档案工作的前提和保证,目前,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在适应基础设施建设档案管理新要求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3.传统的基础设施建设档案管理模式面临着重大的挑战,相关规章制度不健全,不能采取规范标准的管理方法和操作流程,基础设施建设档案管理各环节不符合质量要求,由于工程参建单位多,档案工作标准得不到统一,如归档的基础设施建设档案质量不一,格式和内容不相同,给档案部门带来一定的负担。基础设施建设档案管理工作程序不规范,没有履行监督、检查、指导等职能,基础设施建设档案管理措施不完善,对当前的改革形式和管理方法缺乏研究和思考。
4.基础设施建设档案管理体制不完善,由于工程建设单位人员和经费的原因,许多单位没有建立基础设施建设档案管理部门,基础设施建设档案管理不健全,档案人员由其他管理人员兼职,没有设立专职档案人员,没有专门的档案工作场所,档案质量、安全得不到保障。基础设施建设档案管理设施设备不能满足档案管理需要,如没有专门的库房,档案保管达不到“八防”要求,基础设施建设档案管理现代化程度不能适应单位和工程建设快速发展的需要,机应用仅是打字的水平,影响了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二、充分认识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前期档案的重要性
根据国家档案局、国家发改委联合的《重大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前期档案验收办法》规定,项目档案验收是项目竣工验收的重要组成部分,未经项目档案验收或项目档案验收不合格的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前期,不得进行或通过整个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前期的竣工验收。由此可以看出,项目档案验收对整个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具有一票否决权,充分体现了项目档案在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前期竣工验收中的重要性。此外,项目档案对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前期日后的管理、使用、维护、改建、扩建、技改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项目档案收集不齐全、整理不规范、保管不安全都会直接影响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前期发挥最大效益。
三、如何做好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前期档案管理工作
1.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前期档案工作。工程建设是百年大计,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前期档案同样是百年大计,有了工程没有档案将后患无穷。工程项目从立项开始,主管领导就要指定专人负责文件、图纸、计算数据、声像记录等资料的收集、管理工作,制定明确的岗位责任,进行考核并与奖惩挂钩。
2.加强对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前期档案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前期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前期档案工作人员网络体系,明确每人的工作职责,加强考核,建立健全项目档案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切合实际的项目档案工作管理体制和工作程序。
3.定期召开工程基础设施建设档案工作会议。项目建设单位对工程基础设施建设档案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对本单位各部门和设计、施工、监理等参建单位进行有效的监督、指导,确保项目档案工作与项目建设同步进行。定期召集有关参建单位及档案管理人员参加项目档案工作会议,汇报项目档案工作进度,安排布署下步工作。
建设项目是在不同合同体系和项目管理模式的约束下进行,选择不同的合同体系和项目管理模式对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一般的建设工程,合同体系从根本上可以划分为三类:设计—招标—建造(D-B-B)、设计—施工总承包(D-B)、建设管理(CM)[1]。其中,总承包的模式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工程总承包企业可依法将所承包工程中的部分工作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分包企业;分包企业按照分包合同的约定对总承包企业负责。工程总承包主要有如下两种方式:设计 —施工总承包(D-B)、设计采购施工(EPC)/交钥匙总承包。本文主要针对D-B模式的总承包建设项目展开讨论。
实行项目总承包具有很多优点。对于业主来说,由于其将工程的设计、施工全部承包给一家承包商,从而减少了管理和协调的工作,并有利于工程的进度和质量控制,有效降低工程造价。国外经验证明,采用项目总承包的模式可以降低造价10%左右[2]。对于承包商来说,由于可以从设计开始,从项目的整个建设周期的角度来更合理的分配资源,将其丰富的建材采购、结构形式、产品市场知识运用于管理过程中,更好地发挥管理优势,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
1、工程项目风险及风险管理
风险指干扰目标实现并可能带来损失的不确定性。工程项目风险指工程项目在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各个阶段可能遭受的风险。由于工程项目具有规模大、周期长、单件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在实施工程中存在更多的不确定性,因而比一般商品具有更大的风险。同其他项目风险一样,工程项目风险也具有客观性、必然性、可变性、相对性、阶段性等特性。
风险管理指人们对潜在的意外损失进行识别、评估、预防和控制的系统过程,表1为不同合同类型的风险分担[3].从表1中可以看出,总承包(EPC和D-B)模式下承包商所承担的风险显然大于施工总承包或分项直接发包的风险。因而总承包项目的风险管理尤为重要。 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贯穿于项目管理和合同管理的整个过程,并且根据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进行动态的调整。风险管理程序见图1.
2 、项目总承包(D-B)模式的风险识别
在项目总承包的模式下,业主不仅赋予承包商建造工程的责任,还要求承包商负起设计的责任。表面上看,业主几乎将所有的风险都转移到承包商的头上。但实际上,如果不能在项目的实施中对风险进行认真的识别和有效的管理,这种模式会给双方带来严重的风险。
对于业主而言,将大部分风险转嫁给承包商的同时,也失去了对项目相应的控制权。业主应该明白转嫁大部分的风险会带来两个潜在的后果:要么承包商已经将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考虑到报价中去了;要么承包商将面临财务危机,无法完成项目。又因为承包商单一,所以,如果承包商不合作或能力不足,业主面临的风险反而更大。这是在总承包项目中业主必须面临的决策风险和组织风险。
对于承包商而言,他不仅要承担建造过程中的风险而且要承担设计过程中的风险。我国现阶段的承包商,一方面,往往只在设计和建造中具有优势,如果不能很好的协调设计和建造过程,其风险反而会大于作为专业承包商的风险。另一方面,又存在管理能力不足的普遍问题,如果难以有效地对分包商进行控制和管理,则会面临较大的组织风险。可见,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对于业主和承包商都具有重要作用。
风险管理的首要工作是对风险的辨识。风险识别的方法很多,可以参照以往经验和资料进行风险因素的统计,也可以采取专家访谈等方法。表2 描述了总承包项目中的风险因素及其类型和影响后果。
对于总承包的建设项目,选择不同支付方式对业主和承包商风险的分担也有着明显的不同,见表 3[5].
转贴于
3、风险的评估
对风险进行识别和分类后,需要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可能带来的损失。风险发生概率的估计方法很多,可以利用已有的数据资料构造概率模型,进行统计分析;可以请专家依据经验评估;可以研究概率发生的周期规律,设置先行指标进行推断。目前国际上比较常用 的 方 法 是 蒙 特 卡 罗 ( MonteCarlo)模拟法。应用这种方法对土耳其的一个总承包项目进行了进度和成本的风险分析,实证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风险大小的排序和相互作用后的综合影响判断常用的方法有: PERT法、层次分析法(AHP)、综合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
4、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涉及到这样几个问题:风险怎样在业主和承包商中间进行合理的分配;怎样尽可能的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减小可能带来的损失;有那些风险防范和控制手段等。
4.1风险分配的方法
M. Osama Jannadia、Sadi Assaf、A. A. Bubshait、Allam Naji[6]曾就“项目参与方对合同解决争端的态度和观点”向11位业主、59位承包商和 23咨询机构做过调查。调查显示大多数人肯定了5 种解决争端的合同管理方法:公平的分配合同风险、起草争议解决条款、组建专门机构、中立的仲裁机构的支持和招投标仲裁机构的支持。公平的分配合同风险位于首位,也说明了项目的参与各方对这个问题的关注程度。实际上,每一个合同都有风险分配的问题,但并不是所有的合同风险平均的分配,风险的分配与权利的分配是相关联的。如果业主乐意和承包商之间有一个清楚的风险分配,这样的分配既有利于减小合同风险又可以提高企业业绩。合理的风险分配对降低一些特殊工程的交易成本来说也很有效。然而调查显示,74%左右的合同由业主起草。业主为了尽可能多地避免承担风险的目的,必然会分配尽可能多的风险给承包商。
4.2风险分配的原则
设计—施工总承包风险分配应遵循以下原则:
(1)责、权、利的平衡。风险应和收益并存。承担风险的一方,应可以得到风险不发生带来的收益。如在总承包合同中因为承包商必须要承担对分包商的组织风险,则如果承包商管理能力较强,组织工作较好,则它应得到较高管理费的收益。
(2)风险分配给容易控制的一方。从项目全寿命周期的角度来看,风险分配给容易控制的一方,一方面,控制方可以通过有效控制风险得到相应收益,另一方面,可以降低项目的全寿命周期费用,是比较合理的。
(3)对于难以预计的风险,应由业主承担。对于总承包项目,承包商承担的风险相比其他合同体系是最大的。如果还要承担难以预计的风险,会迫使其大幅度的提高造价,而且会打击其工作积极性
(4)应符合工程惯例。一方面,惯例是大家公认的处理方法,较公平合理。另一方面,大家对惯例比较熟悉,产生分歧可以较快解决。
4.3风险转移的方式
在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风险转移是工程风险管理的采用最多的措施。风险转移的方式各种各样主要有:工程保险、工程担保、联合投标、工程分包。风险转移将风险转移给第三方,但并不能完全消除风险。而且将风险转移给他人,也并不意味着他人一定会因此受到损失。在某些条件下,反而可以实现双赢或多赢。
5 、减少设计— 施工总承包风险的设想和建议
5.1业主和承包商相互信任,实现双赢或多赢
无论是风险的分配还是纠纷的解决,相互信任都是重要基础。国外一项研究表明:信任程度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索赔条款的使用,而索赔条款的使用是增加工程成本的一个重要方面。表4 为在低信任和高信任的关系下索赔条款的风险使用的调研表(5分制)[7].
5.2建立理想状态下风险评估方法
项目风险具有客观性和必然性的特点,对于某些风险,如地震、台风等风险是不可避免的。但在这些风险发生时所附带的人为风险,却是可以避免的。比如,在自然风险发生时,承包商消极的进行抢救,都会给项目带来较大的损失。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由于对该风险带来的损失难以有效评估,哪些是必然风险,哪些是人为风险难以分清。如果能找到一个理想的状态,在这个状态下业主和承包商是相互信任的,目标是统一的,两者的共同的愿望都是尽量的降低风险,则可以计算出项目的最低风险。在最低风险的基础上,分析造成风险增加的因素,并且对这些因素形成的责任明确化,则可以清晰的进行风险分配,最低限度的减少了人为风险。
5.3完善总承包的配套政策和法规体系
我国对推行工程项目总承包还处于探索阶段,相关的配套政策和法规系统尚未建立和完善。这实际上也给业主和承包商带来了很多潜在的风险。比如,纠纷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合同文件不完整等,都会给项目实施带来风险。
参考文献:
[1] Mark K, Victor S. Comparison of U.S. Project Delivery Systems. ASCE—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1998,124:435-440.
[2] 孙继德。 项目总承包模式[J]. 土木工程学报,2003,36(9):51-54.
[3] 王卓甫。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M]. 北京:中国水利出版社,2003-02.
[4] Casey, J. J. Identification and Nature of Risks in Construction Projects: A Contractor's Perspective. Proceedings of ASCE Construction Risks and Liability
Sharing Conference. Arizona. 1979:17-23.
[5] Ahmet ?ztao, ?nder ?kmen. Risk analysis in fixed-price design-build construction projects.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2004,39: 229-237.
[6] M. Osama Jannadia, Sadi Assaf A. A. Bubshait, Allam Naji . Contractual methods for dispute avoidance and resolution (DA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关键词:建设工程;设计阶段;造价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23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所谓建设工程造价控制就是在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建设项目发包和建设实施阶段,将建设工程造价的产生控制在批准的造价限额以内,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保证项目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一个项目是否盈利,工程的造价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结合工程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 。
二、工程设计阶段造价管理的现状
(一)强调限额设计
限额设计是工程建设领域控制投资支出,有效使用建设资金的重要措施,在一定阶段一定程度上,很好地解决了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经济与技术对立并统一的关系。然而,限额设计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过分强调。过分强调限额设计的重要性导致价值工程中的两条提高价值(造价不变,功能提高/造价提高)的途径,在限额设计中不能得到充分运用。功能本可以有更大的提高,但是在限额设计中受到极大限制,因而也就限制了专业设计人员在这些方面的创造性。
2、存在被动。限额设计应该在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之前,才能体现投资控制的主动性,然而绝大部分的限额设计仍在设计之后,在与概算比对的过程中发现的,然而此时再按照限额设计进行调整,必然降低设计的合理性。
3、限额设计投入不合理。对项目后期的维护使用费用以及期满后的报废拆除费用考虑较少,这样现限额设计可能会达到一个很好地效果,但项目的全寿命费用却存在不合理的现象。
(二)标准设计意识不足
在实际的工程建设工作中,标准和规范设计源自工程建设的建筑工作者不断的努力创新,总结出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工程建设者们必须遵循的科学依据,对于有效降低工程造价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但现行的设计中标准设计和规范的使用情况并不理想。除部分规范自身存在一定的不足外,绝大多数的设计单位仍停留在设计―构件―绘图的模式,似乎对标准设计存有很强烈的质疑。标准设计和规范在很大程度上依然停留在指导性文件的表层,并没能发挥应有的价值,在促进降低工程造价方面的意义,更是无从谈起。
(三)技术和经济结合不够
长期以来, 在工程建设领域, 工程设计和投资控制工作联系不够。通常认为设计是设计人员的职责, 造价控制是概预算人员的任务。当前,设计人员一般是根据设计委托书进行现场调查开展方案设计,侧重设计产品安全实用、技术先进,但缺乏经济观念,他们在不同的设计阶段向概预算人员提供不同的编制数据, 以进行工程估价或预算。而概预算人对工程概况、现场情况了解很少, 不能做到各种影响因素考虑全面, 继而对投资突破控制留下了隐患。概预算人员与设计人员配合不够紧密,各干各的事,缺乏必要的工作协调与衔接,这种技术与经济相分离的状况导致工程造价难以得到有效控制。所以工作中既要克服片面强调节约、忽视技术, 又要反对重技术、轻经济、设计保守浪费现象。
三、设计阶段造价控制对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普遍忽视工程建设项目在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却把控制工程造价的主要精力放在施工阶段--审核施工图预算,合理结算建筑工程价款,算细帐,这样做尽管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毕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将控制重点科学合理的转移到前期设计阶段来,才能更好的控制建设工程造价。
在项目作出投资决策后,设计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所在。在技术和经济上对拟建工程的实施进行系统的安排完全取决于设计,设计也是对拟建工程进行规划的过程。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设计有助于项目建设提高效益、节省投资、缩短工期。据一些西方国家的数据分析,在建设工程中,设计费一般只相当于工程全寿命费用的1%以下,然而这仅仅1%以下的费用却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度达到75%以上。对于一般建设工程,工程成本50%以上是材料和设备选用,而在设计阶段建筑形式、材料和设备、结构类别的选用已经全部确定,在后期的建设实施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极小,仅占10%以下。由此可见,设计质量对整个工程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工程设计阶段合理分析技术与经济的对立、统一关系,造价管理人员和设计人员须要密切配合,控制项目投资的关键环节。因此,作好多方案的经济与技术比较,在控制和降低项目投资上多下功夫,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在设计工作中要及时对项目投资进行分析对比,反馈造价信息,能动地影响设计,以保证有效地控制资金投入。
四、加强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措施
(一)实行科学合理的限额设计。
所谓限额设计,就是按照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投资估算来控制初步设计,按照审批后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来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对施工图设计的各个专业设计文件,依照施工图预算造价做出决策,并严格控制不合理变更,确保总投资限额不被突破。工程量控制和投资分解是实现限额设计的主要方法和有效途径。限额设计是将上阶段设计审定的投资额和工程量先分解到各专业,然后再分解到各单位 工程和分部工程而得出的,限额设计体现了设计标准、规模、原则的合理确定及有关概预算基础资料的合理取定,通过层层限额设计,实现对投资限额的控制与管理,也就同时实现了对设计规模、设计标准、工程数量与概预算指标等各个方面的控制。
(二)推广标准设计,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1、提前进行施工准备和定制预制构件等工作。
2、加快提供设计图纸的速度,有效缩短设计周期,节约设计费用。
3、建筑工程项目的标准设计,可使建筑工艺定形,不仅能够提高工人技术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统一配料、节约用料,还有利于大幅度降材料配件的生产成本。
4、充分发挥标准设计较强的通用性,可大量重复使用,较为经济。
(三)单一控制向多方控制转变。
结合工程造价管理实际工作,要搞好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领导责任制。由专门领导管理组织动员各方人员齐心协力做好此项工作。
3、协调工作。促使设计人员自觉地听取经济技术人员的有关意见,经济人员主动介入设计,共同把好设计造价关;
2、责权明确。只有工程和经济两方面技术人员的责、权、利与工程造价管理挂上钩,才能有效的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将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做到准确细致;
4、制定优选制度。在满足相关条件前提下, 对同一工程的设计可以采用不同的材料设备、工艺技术以及结构型式进行多方案设计,从中筛选出材料、安全可靠、技术先进、工程造价又低的最佳方案。但是在进行多方案设计时,经济技术人员也必须参与其中,以确保工程造价的准确性。
五、结语
工程造价管理,特别是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完全是由设计人员所采用的工艺技术,材料设备、结构型式等因素决定。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目的不仅仅是防止投资突破限额,更积极意义是要促进建设、施工、设计单位加强管理,使人力、物力、财力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才能推动投资建设行业的健康有序、可持续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