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现代企业行政管理范文

现代企业行政管理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现代企业行政管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现代企业行政管理

第1篇

一、企业行政管理概述

企业行政管理是指依靠企业行政组织、按照行政渠道管理企业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案。所谓企业行政组织,是指企业的行政组织机构。行政渠道则主要指企业行政组织机构内上下级的领导与被领导的隶属关系,如厂长车间主任工段长班组长;或公司总裁部门经理项目负责人等的等级系列关系。行政管理的手段通常包括行政命令、指示、规定、奖惩条件等。

(一)企业行政管理的主要特点

1.权威性。企业行政管理的有效性是建立在企业内部组织机构的上级权力与权威基础上的,上级行政机构没有相应的权力和权威就不能下达命令、指示或规定等。但是,还要指出的是,现代企业行政管理的有效性还要取决于上级权力是否运用得当和下级的是否服从等诸因素。

2.及时性。由于企业行政管理是用命令、指示等来调整人、财、物、产、供、销等生产经营活动,故其手段和方式直接具体,而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同时又配以对违抗管理的惩罚措施,因而能迅速发挥作用;而通过经济手段进行管理或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达到管理目的时,则必须有执行反馈调整执行的操作过程,因而常发生滞后。因此,在企业大量日常性经营处理及人事处理中,或企业遇到突发事件以及企业环境不稳定时,行政管理就能发挥重大作用。

3.纵向性。因为企业行政管理主要是通过企业行政组织内部的隶属关系进行自上而下的纵向指挥和协调,往往是企业上级行政机构对下级的指令性要求,因此主要是纵向性的。

(二)企业行政管理的作用和内容

企业行政管理是企业参与社会化大生产及市场竞争的客观要求。在现代经济生活中,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分工日趋专业化,这就要求一个生产流程中各个环节最大可能协调一致。因此要有效地组织企业生产经营,就必须有一定强制力的权威与服从机制——即行政管理,否则,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目标就可能因缺乏组织性而不能实现。企业内以经理或厂长为首的行政管理系统运用行政手段,把企业各环节、各部门联结成一个健康运行的有机整体,并通过各种行政管理手段及时有效地组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是保证企业生存发展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保障。具体而言,企业行政管理是通过以下方式发挥作用的:

1.计划工作。即确定管理内容的目标和决定如何达到这些目标。现代企业行政管理必须具有计划性,这是企业实现行政管理科学化和保证行政管理成功的必要条件。

2.组织工作。企业的各级行政管理人员必须明确工作的内容,并将其按性质分类,逐级建立自上而下的责权关系,保证行政管理渠道的畅通无阻。

3.指挥工作。即企业行政管理中采取的具体措施,调动和协调各级行政管理人员按要求完成各项工作。

4.控制工作。即对指挥工作的各项措施进行监测、控制与调整,包括建立激励机制、监督系统和制定奖惩条例并认真执行。

二、现代企业行政管理的基本要求现代企业行政管理的目标来自于生产经营活动和行政管理自身的要求。生产经营活动要求的行政管理主要侧重于正常组织经济活动,包括财务和销售管理、信息、沟通以及公关和劳资关系等。实际上,这种要求一般属于企业生产经营范畴。纯粹的企业行政管理工作本身则要求:

1.实行和完善行政首长负责制。实行行政首长(厂长或经理)负责制,建立以其为首的指挥系统是科学行政管理的基础。这就要求,首先必须明确行政首脑的职责和权限,保证其有足够的行政权力和必要的权威;其次必须保证行政首脑的管理措施有可靠的行政实施渠道,再次行政首脑必须有一个高水平的咨询机构,保证其管理措施不致因考虑欠周或个人判断失误而产生负面影响。

2.合理选择和设计行政组织机构。企业行政管理是依赖行政机构和行政渠道进行的,所以,选择和设计符合企业内外特点的组织机构是保证行政命令、指示等迅速流动贯彻的重要前提,是达到行政管理目标的必要条件。行政管理最忌机构庞杂、人浮于事、渠道间沟通不畅、环节繁多,从而造成公文旅行和效率低下等弊病。因此,合理设计与选择行政组织机构与行政管理科学化密不可分。

3.选拔优秀的行政管理人才。现代企业的行政管理人员要有与时代相适应的一般素质、能力和知识结构。一般素质包括:良好的个性和心理特征、优秀的政治素质、强烈的创新素质和健康的身体素质。能力结构包括以信息处理能力、组织咨询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择优决断能力为内容的决策制定能力和以善于选择实施办法、用人知人善任、协调统筹全局、应变临阵不乱为内容的决策实施能力。知识结构则包括一般知识、管理知识和技术知识三大方面。可以说优秀的行政管理人才是现代企业行政管理致胜的法宝之一。

4.确立正确引导、准确评价与适当奖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企业行政管理的最佳化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被管理者的积极有效的配合和实施。因此对人的管理是现代企业行政管理的核心工作,而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是有效实施对人的管理的重要保障,这就要求:以恰当的目标来引导正确的反应行为,以准确的绩效评价作为奖励的科学依据,以不同客体的针对性奖励措施完成激励机制的良性循环。只有实现了引导、评价、奖励三者的有效结合,激励机制才会在企业行政管理中圆满达到预期效果。

5.讲究行政管理的艺术性。行政管理中还有许多艺术性问题,什么时候下达命令或指标、怎样下达、辞语如何表达等,都须因人因时因地而异。这就要求行政领导善于行政管理艺术,注重管理对象的心理因素、讲究说话艺术、善于把行政命令转化为企业员工的自觉行动。

三、中国企业行政管理的改进思路

与现代先进的企业行政管理相比,我国还存在很大差距;此外,计划经济时代的后遗症在我国企业行政管理中远未消除,因此中国企业行政管理的改进工作艰巨而迫切。这其中,除为适应市场经济而转机建制和提高管理水平外,还须注意以下问题:

1.按规范化要求,适当调整企业行政机构。目前,虽然企业行政管理已有相当长的历史,但行政机构仍存在诸多不规范之处,如企业行政机构臃肿、人员配置紊乱、管理渠道冗余复杂等。对这些问题,应从行政机构的体制和结构两方面加以解决。要明确各级行政机构的职能作用,按实用性和科学性原则去合理建立行政机构系统。

2.健全企业行政管理的领导体制。科学的行政管理体制包括三方面内容: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主,咨询机构为补充,建立有相应的行政监督部门。我国现行的企业领导体制基本上是党政合一甚至以党代政,未能给行政首长以真正有效的行政管理权;有的领导体制不健全,以行政首长的个人意志代替行政管理的系统工作,或缺乏相应的辅助人员或没有相应的监督机构和手段。这些都要逐步改进,以加强和提高行政管理工作及其质量。

第2篇

【关键词】 现代企业;行政管理;重要性;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行政管理也面临着调整旧方式、适应新形势的任务。加强和改进企业行政管理,是搞好企业内部管理,适应市场经济和企业转机建制的重要环节;对于增强企业活力和发展市场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1.企业行政管理的概念

企业行政管理是企业管理与行政管理相结合而产生的一个概念。企业行政管理既非一般的政府行政管理,也非企业管理,其涵义是指:企业行政系统为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依靠企业行政组织,按照一定的法律、制度、原则及方法对企业相关事务进行职能性的综合管控行为的总和。

2.现代企业行政管理凸显的问题

2.1管理模式僵化滞后

受计划经济思维惯性的影响,我国行政管理操作中,行政管理干部仍存在着一些机关习气、机关作风,这些干部对企业的行政管理特点和企业实际需要不加考虑,而照搬党政机关的行政管理模式,违背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和企业行政管理的特点,搞形式主义,华而不实,僵化死板,直接导致员工士气不足、行政管理效率不高,不利于企业效益的提升。

2.2管理制度不健全,主观性强

企业中规章制度尚不完善,明确的分工、逐级授权的工作程序等都存在着无章可循或有章不循的现象。行政机构人员编制结构臃肿,管理程序换乱。管理中,企业行政管理决策主观现象严重,缺少科学的研究、考察与落实程序,监督、反馈、信息等机构力量普遍薄弱,行政指挥机构难以搜集到及时准确的信息,以致执行不得力,直接影响了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导致企业行政管理的泛化。

2.3企业行政管理意识虚涨浅薄

目前,缺乏企业行政管理的意识是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企业领导者没有这种管理理念,管理人员也没有这种管理意识,很多企业的行政管理人员根本不熟悉和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的具体情况,结果企业施行的各种战略使企业的行政管理与企业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相背离,根本不能保证行政管理措施的有效实施。

2.4行政组织机构设置比例失调

现有的企业行政组织机构在设置比例上,指挥、执行机构过于庞大,行政管理的关注点也较为集中在企业行政活动中的具体事务上,诸如办公室管理、文书档案管理、总务后勤管理等,缺乏科学必要的创新措施。

2.5企业行政人员素质不高

由于企业行政工作人员的录用、培训、考核、奖惩、升降等人事制度不健全,缺乏必要的竞争、激励机制。一些行政工作人员思想政治素质不高,知识能力素质不强,无责任感、无积极性、无创造热,无全局观念,管理时常脱离各部门实际,使行政机构某些部位和环节运转不灵,整个集团的协调困难,无法起到行政管理应有的作用,直接影响着行政效率的提高。

3.新形势下企业行政管理的落实措施

3.1优化企业行政管理结构机制,完善行政法制保障体系

明确各级行政机构的职能和作用,按实用性和科学性的原则,整合人才资源,优化企业行政管理机构,规范现代企业的行政管理行为,明确企业行政机构的职能作用,科学合理的创建企业行政管理系统。新形势下,企业科学的行政管理体制包括以行政领导负责制为主,咨询机构为补充,建立相应的企业行政监督部门。一,实行和完善行政首长负责制,建立以其为首的管理系统,明确行政首长的职责和权限,保证其管理措施有畅通的行政实施渠道,二,建立现代企业的约束机制,充分发挥企业职代会、工会的民主监督职能,保证其管理措施不致因考虑欠周或个人判断失误而产生负面影响,并且防止其牟取私利。三,结合实际,确立正确引导、准确评价与适当奖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因势利导,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实现对人的有效管理。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选拔、录用、培训和升降等人事干部制度,实现制度出效率。一旦行政系统的一系列硬件(如办公设施、生活设施)、软件(如规章制度、工作程序)、人员队伍、分工协作和管理层次等建立健全起来,整个行政管理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就会像一部自动机器一样运转,只在较少的场合才需要部门领导和上级领导辅以人治。

3.2规范企业行政管理行为

企业行政管理工作比政府机关的行政管理更注重内容和实质,企业的行政管理往往根据公司实际需要,对行政管理的诸多制度、程序、环节、图表、文件等进行剪裁和调整,使之变得精练、实用、简洁、便利。提倡“服务与合作”。 “服务”,即行政工作的定位,行政永远是为企业服务的,行政部门的定位一定是服务部门,这种观念应该深入每一个行政人员的意识中。“合作”是一个高效率的企业行政工作质量的衡量标准,行政有没有合作、合作的程度可以界定企业是否“健康发展”,企业要发展,行政部门必须有良好的高效率的合作意识。另一方面,要解决企业领导层“错位、越位、缺位”的问题,切实把企业领导层职能定位在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后勤服务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上,企业管理层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转变企业领导职能。

3.3优化企业行政决策职能的程序。

首先,发现问题,确定决策目标。其次,拟订方案,寻求达到企业决策目标的途径。研究和拟定实现企业决策目标的各种途径和办法,就是准备行动方案。现代企业行政决策一般要求有多个备选方案。现代企业行政现象复杂多变,更不允许只准备一个行政方案,也不是科学的决策。再次,决策方案的评选审批。现代行政决策问题不确定因素多,目标多,涉及的学科知识多,在实现目标的方式,途径上也会各有不同,仅凭决策者个人的知识和经验去评价和判断备选方案是不行的,必须依靠有关专家的力量,集思广益,从必要性、可能性、经济性、协调性等多方面做可行性研究和论证,共同来评选方案。最后决策者根据专家提供的意见决定采用哪一个方案。

3.4优化行政管理人才资源,提高行政管理整体素质

行政事务,归根结底要通过行政机构中的行政人员去贯彻执行。行政管理人员要有与时代相适应的一般素质、能力和知识结构。企业主管部门要积极创新企业人才机制,引进先进管理技术,拓展人才培训渠道,培养出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行政人员队伍;同时要搞好科学分工、管理层次和合理授权。还要定期评价业绩,选拔优秀的行政管理人才,整体提高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实现科学合理的行政管理。

3.5坚持人文务实管理理念,增强企业行政管理艺术

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人文精神成为社会发展的本质推动力。行政管理中还有许多艺术性问题,什么时候下达命令或指标、怎样下达、词语如何表达等,都须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人本管理是符合现代市场规律的一种管理模式,在管理中重视人的智慧、创造力及主导作用,实行综合性、动态性管理,同时,还要增强企业行政管理手段的艺术适用性,从而形成企业发展的整体。

4.总结

企业行政管理是现代企业参与社会化生产及市场竞争的客观要求,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推动了企业行政管理的多元化发展。新形势下,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行政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外部环境(国家政策法规及相应的社会机制)和内部条件(企业自身努力、先进的管理技术和优秀的管理人才)两方面的结合。这些都有待于在市场经济的发育完善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尽快实现。

参考文献

[1] 史丽燕.浅述企业行政管理的人员素质(J).职业圈,2007.

[2] 李赞.浅谈企业行政管理(J).今日科苑,2007(,20).

[3]万惠华.企业行政管理与创新(J).当代经理人,2006(,1).

[4]杜建军.论现代企业行政管理(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

[5]柴安东.关于提高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的思考(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0年13期 。

第3篇

一、企业行政管理概述

企业行政管理是指依靠企业行政组织、按照行政渠道管理企业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案。所谓企业行政组织,是指企业的行政组织机构。行政渠道则主要指企业行政组织机构内上下级的领导与被领导的隶属关系,如厂长车间主任工段长班组长;或公司总裁部门经理项目负责人等的等级系列关系。行政管理的手段通常包括行政命令、指示、规定、奖惩条件等。

(一)企业行政管理的主要特点

1.权威性。企业行政管理的有效性是建立在企业内部组织机构的上级权力与权威基础上的,上级行政机构没有相应的权力和权威就不能下达命令、指示或规定等。但是,还要指出的是,现代企业行政管理的有效性还要取决于上级权力是否运用得当和下级的是否服从等诸因素。

2.及时性。由于企业行政管理是用命令、指示等来调整人、财、物、产、供、销等生产经营活动,故其手段和方式直接具体,而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同时又配以对违抗管理的惩罚措施,因而能迅速发挥作用;而通过经济手段进行管理或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达到管理目的时,则必须有执行反馈调整执行的操作过程,因而常发生滞后。因此,在企业大量日常性经营处理及人事处理中,或企业遇到突发事件以及企业环境不稳定时,行政管理就能发挥重大作用。

3.纵向性。因为企业行政管理主要是通过企业行政组织内部的隶属关系进行自上而下的纵向指挥和协调,往往是企业上级行政机构对下级的指令性要求,因此主要是纵向性的。

(二)企业行政管理的作用和内容

企业行政管理是企业参与社会化大生产及市场竞争的客观要求。在现代经济生活中,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分工日趋专业化,这就要求一个生产流程中各个环节最大可能协调一致。因此要有效地组织企业生产经营,就必须有一定强制力的权威与服从机制——即行政管理,否则,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目标就可能因缺乏组织性而不能实现。企业内以经理或厂长为首的行政管理系统运用行政手段,把企业各环节、各部门联结成一个健康运行的有机整体,并通过各种行政管理手段及时有效地组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是保证企业生存发展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保障。具体而言,企业行政管理是通过以下方式发挥作用的:

1.计划工作。即确定管理内容的目标和决定如何达到这些目标。现代企业行政管理必须具有计划性,这是企业实现行政管理科学化和保证行政管理成功的必要条件。

2.组织工作。企业的各级行政管理人员必须明确工作的内容,并将其按性质分类,逐级建立自上而下的责权关系,保证行政管理渠道的畅通无阻。

3.指挥工作。即企业行政管理中采取的具体措施,调动和协调各级行政管理人员按要求完成各项工作。

4.控制工作。即对指挥工作的各项措施进行监测、控制与调整,包括建立激励机制、监督系统和制定奖惩条例并认真执行。

二、现代企业行政管理的基本要求现代企业行政管理的目标来自于生产经营活动和行政管理自身的要求。生产经营活动要求的行政管理主要侧重于正常组织经济活动,包括财务和销售管理、信息、沟通以及公关和劳资关系等。实际上,这种要求一般属于企业生产经营范畴。纯粹的企业行政管理工作本身则要求:

1.实行和完善行政首长负责制。实行行政首长(厂长或经理)负责制,建立以其为首的指挥系统是科学行政管理的基础。这就要求,首先必须明确行政首脑的职责和权限,保证其有足够的行政权力和必要的权威;其次必须保证行政首脑的管理措施有可靠的行政实施渠道,再次行政首脑必须有一个高水平的咨询机构,保证其管理措施不致因考虑欠周或个人判断失误而产生负面影响。

2.合理选择和设计行政组织机构。企业行政管理是依赖行政机构和行政渠道进行的,所以,选择和设计符合企业内外特点的组织机构是保证行政命令、指示等迅速流动贯彻的重要前提,是达到行政管理目标的必要条件。行政管理最忌机构庞杂、人浮于事、渠道间沟通不畅、环节繁多,从而造成公文旅行和效率低下等弊病。因此,合理设计与选择行政组织机构与行政管理科学化密不可分。

3.选拔优秀的行政管理人才。现代企业的行政管理人员要有与时代相适应的一般素质、能力和知识结构。一般素质包括:良好的个性和心理特征、优秀的政治素质、强烈的创新素质和健康的身体素质。能力结构包括以信息处理能力、组织咨询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择优决断能力为内容的决策制定能力和以善于选择实施办法、用人知人善任、协调统筹全局、应变临阵不乱为内容的决策实施能力。知识结构则包括一般知识、管理知识和技术知识三大方面。可以说优秀的行政管理人才是现代企业行政管理致胜的法宝之一。

第4篇

(一)企业行政管理的含义

所谓企业行政管理,按其字面意思,指的就是企业的行政部门,通过行政渠道,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等日常活动进行命令、规定、奖惩等行为的过程。通过行政管理,有助于企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调配,使企业机能最大化。其内容主要包括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首先,行政管理能够计划工作,通过制定一个科学合理有效且可执行性强的计划来指导企业的发展,是现代企业得以生存的重要前提;其次,行政管理能够组织工作,通过构建一个分工明确涵盖全面的组织框架,可以使得各部门明确自己的目标,发挥最大的工作价值;再次,行政管理能够协调工作,通过合理调配人力物力,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最后,行政管理能够控制工作,合理的成本控制、监督控制、奖惩控制,有利于企业增利减耗。

(二)企业行政管理的特点

企业的行政管理具有时效性、层级性和实效性。首先,企业的行政管理往往非常灵活,极具时效性。行政管理是一个需要实时反馈并实时进行修正的工作,为了更适应企业的发展现状,需要经常做出变通,而且行政管理越有效,企业的发展越迅猛,对行政管理的变革需求也就越大,这充分说明企业的行政管理极具实效性。其次,企业的行政管理往往需要根据企业决策层和执行层具体工作的不同,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管理。对决策层,更侧重于传达执行层的成效、意见以及建议,对执行层,更侧重于传达执行层的宏观企望和意志,在两层之间,行政管理部门通过协调与监督保证了企业的正常发展。这就是层级性的具体表现。最后,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是应该而且可以迅速发挥作用,在第一时间调动员工积极性,提升整个企业的发展速度的,如若不然,那么就肯定是行政管理出现了失误,需要我们及时进行修正。这是实效性的具体表现。

二、现代企业行政管理效率低下的原因及对策

从上面的讨论不难看出,合理有效的行政管理可以极大地促进企业的发展,然而实际工作中,行政管理往往达不到目的,效率非常低下,甚至滞后了企业的发展,究其原因,还是出在管理制度、管理部门、管理人员三方面,需要我们区别对待,对症下药。

(一)管理制度不科学,难以进行有效管理

管理效率和管理制度是分不开的,科学的管理制度是健全的体制、完善的规章制度、合理的机构设置的宏观保证,如果一个企业没有科学有效的行政管理制度,一方面会导致管理体制不健全,难以做到“人人有事,事事有人”,一方面又会使规章制度不合理,难以实现“事事有据,工作有方”,最后还会造成组织机构冗余臃肿,产生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浪费。要制定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首先,政府部门应该制定合理的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企业管理制度的制定。还应进一步加强政府管理部门的社会化,使政府承担一部分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并积极统筹规划企业行政管理的总体方向。其次,从管理模式出发,完善管理制度,这就要求我们结合企业管理实际,调整相应机构设置,将管理任务分配到个人,并将“行政管理”这个概念深化到所有其他部门的工作中。最后,还应该着重健全领导体制,现阶段企业行政管理的领导机制主要是党政合一的体制,这需要我们进一步安排人员进行辅佐监督,加强行政管理,建立一套以行政首长为总负责,咨询机构为补充的领导体制。

(二)管理部门设置不合理,工作难以有效分配

出于各种原因,某些现代企业的行政管理部门设置得过于庞大,显得臃肿而又冗余,经常出现一件事几批人管,管理人员之间甚至存在着工作冲突,又或者一件事谁都不愿管,认为是其他人的责任等情况,严重影响了管理部门的执行力,降低了管理效率。要切实有效改善这一现状,就需要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精简管理部门。一方面进一步减少没有存在价值的中间部门,一方面恰当设置职位比例,重点把握行政管理在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上的价值,强化行政管理部门在信息的咨询、监督、反馈上的价值,适当削减其他管理部门人数。其次,根据管理制度需要,安排管理任务。精简行政管理部门并不是说要精简行政管理任务,我们必须要保证在人数减少的前提下,每件工作都能合理分配到位。这一方面有赖于管理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更有赖于领导机构对任务的把握,通过分析实际情况,准确找出行政管理中的主要次要以及不必要,做到主要任务重点做,次要任务有人做,不必要任务就不做。最后,适当引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增强管理效率。信息化产业的迅速发展,为我们带来了新的管理工具与管理手段,我们应积极引入合理的电子管理系统,在节约人力资源的同时,进一步提升管理效率,并参考专家系统的意见和建议,合理颁布管理措施。

(三)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无法有效完成任务

管理的主体是人,只有高素质高修养的人才,才能使得管理工作合理有效地开展,然而现阶段,相关企业的行政管理人员素质普遍不高,欠缺相关知识、没有服务意识,业务水平极其低下,使得管理工作不能有效推进,甚至于让员工感到排斥,很多企业的管理人员因此在普通员工心目中成了“吃白饭的”,而这又从反面打击了管理人员的积极性,进一步降低了管理人员的学习与工作热情,使得管理工作的效率更加低下。要有效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首先,建立一套合理的人才评估体系,使用各种综合手段科学选拔聘用管理人才,通过补充血液来提高企业自身管理人员的素质,并促进有志于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人才进一步提升自己。其次,加大相关培训力度,鼓励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参加相应的资格认证,适当放松对参加培训的管理人员的工作时间要求,并对通过资格认证的人才进行奖励,从管理部门内部更新血液,来提高人员素质。最后,在整个企业范围内掀起一股提升自己的风潮,将提升人员素质的范围从行政管理扩大出去,使整个企业的素质提高,从而带动行政管理人员的学习积极性。

三、结束语

第5篇

    (一)企业行政管理的含义

    所谓企业行政管理,按其字面意思,指的就是企业的行政部门,通过行政渠道,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等日常活动进行命令、规定、奖惩等行为的过程。通过行政管理,有助于企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调配,使企业机能最大化。其内容主要包括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首先,行政管理能够计划工作,通过制定一个科学合理有效且可执行性强的计划来指导企业的发展,是现代企业得以生存的重要前提;其次,行政管理能够组织工作,通过构建一个分工明确涵盖全面的组织框架,可以使得各部门明确自己的目标,发挥最大的工作价值;再次,行政管理能够协调工作,通过合理调配人力物力,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最后,行政管理能够控制工作,合理的成本控制、监督控制、奖惩控制,有利于企业增利减耗。

    (二)企业行政管理的特点

    企业的行政管理具有时效性、层级性和实效性。首先,企业的行政管理往往非常灵活,极具时效性。行政管理是一个需要实时反馈并实时进行修正的工作,为了更适应企业的发展现状,需要经常做出变通,而且行政管理越有效,企业的发展越迅猛,对行政管理的变革需求也就越大,这充分说明企业的行政管理极具实效性。其次,企业的行政管理往往需要根据企业决策层和执行层具体工作的不同,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管理。对决策层,更侧重于传达执行层的成效、意见以及建议,对执行层,更侧重于传达执行层的宏观企望和意志,在两层之间,行政管理部门通过协调与监督保证了企业的正常发展。这就是层级性的具体表现。最后,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是应该而且可以迅速发挥作用,在第一时间调动员工积极性,提升整个企业的发展速度的,如若不然,那么就肯定是行政管理出现了失误,需要我们及时进行修正。这是实效性的具体表现。

    二、现代企业行政管理效率低下的原因及对策

    从上面的讨论不难看出,合理有效的行政管理可以极大地促进企业的发展,然而实际工作中,行政管理往往达不到目的,效率非常低下,甚至滞后了企业的发展,究其原因,还是出在管理制度、管理部门、管理人员三方面,需要我们区别对待,对症下药。

    (一)管理制度不科学,难以进行有效管理

    管理效率和管理制度是分不开的,科学的管理制度是健全的体制、完善的规章制度、合理的机构设置的宏观保证,如果一个企业没有科学有效的行政管理制度,一方面会导致管理体制不健全,难以做到“人人有事,事事有人”,一方面又会使规章制度不合理,难以实现“事事有据,工作有方”,最后还会造成组织机构冗余臃肿,产生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浪费。要制定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首先,政府部门应该制定合理的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企业管理制度的制定。还应进一步加强政府管理部门的社会化,使政府承担一部分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并积极统筹规划企业行政管理的总体方向。其次,从管理模式出发,完善管理制度,这就要求我们结合企业管理实际,调整相应机构设置,将管理任务分配到个人,并将“行政管理”这个概念深化到所有其他部门的工作中。最后,还应该着重健全领导体制,现阶段企业行政管理的领导机制主要是党政合一的体制,这需要我们进一步安排人员进行辅佐监督,加强行政管理,建立一套以行政首长为总负责,咨询机构为补充的领导体制。

    (二)管理部门设置不合理,工作难以有效分配

    出于各种原因,某些现代企业的行政管理部门设置得过于庞大,显得臃肿而又冗余,经常出现一件事几批人管,管理人员之间甚至存在着工作冲突,又或者一件事谁都不愿管,认为是其他人的责任等情况,严重影响了管理部门的执行力,降低了管理效率。要切实有效改善这一现状,就需要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精简管理部门。一方面进一步减少没有存在价值的中间部门,一方面恰当设置职位比例,重点把握行政管理在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上的价值,强化行政管理部门在信息的咨询、监督、反馈上的价值,适当削减其他管理部门人数。其次,根据管理制度需要,安排管理任务。精简行政管理部门并不是说要精简行政管理任务,我们必须要保证在人数减少的前提下,每件工作都能合理分配到位。这一方面有赖于管理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更有赖于领导机构对任务的把握,通过分析实际情况,准确找出行政管理中的主要次要以及不必要,做到主要任务重点做,次要任务有人做,不必要任务就不做。最后,适当引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增强管理效率。信息化产业的迅速发展,为我们带来了新的管理工具与管理手段,我们应积极引入合理的电子管理系统,在节约人力资源的同时,进一步提升管理效率,并参考专家系统的意见和建议,合理颁布管理措施。

    (三)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无法有效完成任务

    管理的主体是人,只有高素质高修养的人才,才能使得管理工作合理有效地开展,然而现阶段,相关企业的行政管理人员素质普遍不高,欠缺相关知识、没有服务意识,业务水平极其低下,使得管理工作不能有效推进,甚至于让员工感到排斥,很多企业的管理人员因此在普通员工心目中成了“吃白饭的”,而这又从反面打击了管理人员的积极性,进一步降低了管理人员的学习与工作热情,使得管理工作的效率更加低下。要有效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首先,建立一套合理的人才评估体系,使用各种综合手段科学选拔聘用管理人才,通过补充血液来提高企业自身管理人员的素质,并促进有志于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人才进一步提升自己。其次,加大相关培训力度,鼓励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参加相应的资格认证,适当放松对参加培训的管理人员的工作时间要求,并对通过资格认证的人才进行奖励,从管理部门内部更新血液,来提高人员素质。最后,在整个企业范围内掀起一股提升自己的风潮,将提升人员素质的范围从行政管理扩大出去,使整个企业的素质提高,从而带动行政管理人员的学习积极性。

第6篇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其经济发展趋势使得我国的各个企业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在现代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中,其管理方式与管理体制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其问题主要来自以下方面:在现代企业行政管理工作中,行政管理人员在实施管理工作时常常带着过强的主观意识,这种意识会使得行政管理工作体制开始变得具有主观性,在这样的制度下实施行政管理工作,必然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后患之忧。当一个企业在管理过程中不具备一个完善的行政管理体制,那么该企业中的各个部门与工作人员必然会出现工作分工不明确,工作责任模糊等现象,使得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毫无秩序可言,这种现象对企业的整体发展是非常不利。目前,我国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内容还处于资料管理与服务管理等较小的琐事上,这种工作内容与现代社会对企业行政管理要求极其的不符,这也是使得现代企业管理混乱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我国的行政管理工作模式大多都是根据管理人员的个人意愿来实施的,其管理模式缺乏一定的合理性与科学性,这种管理方式使得行政管理人员逐渐对自身的责任意识开始变得模糊,使得企业的行政管理制度失去了应有的功效,其次,虽然我国许多企业都有建设相应的行政管理制度,但是这些行政管理制度大多都无法在实际企业运营中进行实施,缺乏实际,忽视了行政管理制度的可实施性,使得许多部门开始对工作出现排斥现象,这与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对自身的管理工作是否熟悉与了解有很大关系,这些制度不仅没有使企业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反而使得企业陷入了窘境当中。

二、现代企业行政管理体制的完善与创新

(一)现代企业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

企业行政管理工作实施的前提是具备相应的企业行政管理体制,若缺乏行政管理体制那么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也无法得到有效的开展与实施。目前,我国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开展的并不理想,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与企业的行政管理体制有很大关联。当企业在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时要根据企业的实际运营状况与发展状况以及企业员工的意愿来科学合理的制定,尤其是在企业员工的意愿问题上,企业应意识到被管理者是否能接受该企业的管理方式,意识到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行政管理工作能够更顺利的开展,这是制定企业行政管理体制的关键所在。考虑到行政管理体制与企业中各个部门人员的自身利益有较大关联,其企业在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时应对企业各个部门员工的意向进行调查,确保该制度是在被各个部门员工所接受的状况下所定制的,做到以人为本为行政管理体制制定方向。

(二)重视企业行政管理工作。

现代企业行政管理工作之所以在实施过程中常常遇到问题其与企业的重视程度有很大关联,企业的重视程度决定着企业各个部门的重视程度。企业中的领导干部应明确的意识到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状况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整体发展与运营状况,这也是导致现代许多企业虽然完善了生产制度与调整了工作模式但其发展状况依然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因此,企业领导干部应重视行政管理工作,提高行政部门在企业中的影响力,让其它部门意识到行政部门管理的重要性。行政部门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应把各个部门人员的工作内容进行明确分工,并建立相应的责任制度,提高各个部门的责任意识,避免企业再次陷入无规章无制度的管理模式当中,提高企业各个部门人员对工作的责任意识,建立明确的工作制度与管理流程,让行政管理部门的每个成员都能够遵守管理体制来实施管理工作。

三、结束语

第7篇

关键词:企业;行政管理;凝聚力

企业行政管理队伍的稳定发展离不开团队凝聚力,一个具有凝聚力的团队将会激发成员的工作热情,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实现团队发展目标。在现代企业中,行政管理工作是企业有效运转的重要前提,企业行政管理队伍的凝聚力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分析提升现代企业行政管理队伍凝聚力的方法,以期实现企业行政管理水平的提高。

一、企业行政管理队伍的凝聚力

团队凝聚力包含“向心力”和“内部团结”两层含义,其中“向心力”是指团队对其成员的吸引力,“内部团结”是指成员之间相互的吸引力,当这两种吸引力达到较高的程度时就表明这个团队具有凝聚力,团队成员能够体现出自身对团队发展的价值。高凝聚力的团队成员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合作,在工作中具有良好的沟通交流,并主动参与团队合作,积极投身到企业工作中,在工作中具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自信心,形成良好的团队文化氛围。一个凝聚力较高的团队有利于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是维持团队存在的必要条件。团队建设更是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打造一支优秀的团队将为企业形象及提高工作人员自身的素质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企业行政管理队伍缺乏凝聚力的原因

1.行政管理权过分集中。当前企业行政管理权力主要集中在行政总监、经理等管理者手中,这是长期受到传统企业行政管理模式影响的结果,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也是围绕上级领导的指示开展,表面来看,这是行政管理团队高度凝聚力的表现,实质上并不是真正的凝聚力,不利于充分发挥每位行政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还会造成团队工作效率降低,影响行政管理团队的长期建设与发展。

2.企业领导缺乏重视。企业管理者往往将企业发展的重点放在经营和管理上,对行政管理团队凝聚力的建设缺乏重视。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运营中发挥核心作用,其团队在企业内部的管理范围广,管理对象多,但一些领导者及其他部门往往将行政管理的只能看作事务工作部门,没有看到其工作的含金量,这种不重视导致无法开展加强团队建设及凝聚力建设的活动。

3.内、外部工作冲突的影响。在企业内部,行政管理是调节生产、资金、经营等活动的重要保障,行政管理部门开展的各项工作可以说是企业各部门的“剂”,是各部门沟通、交流、开展业务的桥梁。大量的企业内、外部工作会影响企业行政人员的情绪和工作积极性,与各部门工作往来中也会存在冲突和矛盾,如果得不到及时调节也会影响行政管理团队凝集力的培养。

4.企业团队文化的缺失。企业文化是激励企业员工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团队文化是提升员工凝聚力的重要方法,优秀的企业文化为团队凝聚力的提升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当前企业将发展重点放在经营上,制定各项公司发展战略目标,但却忽视对企业员工凝聚力的建设,在企业文化建设上缺乏较高的效率,使行政管理队伍没有明确的团队文化和精神。

5.行政管理人员缺乏团队精神。一些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由于自身综合素质不高,本身缺乏团队协作精神,再加上行政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事务性,较为琐碎、复杂,专业性较弱,长期以往会造成行政管理人员的懈怠、倦怠,丧失通过自主学习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积极性。除此以外,工作晋升渠道的受限打击行政管理人员建设团队凝聚力的信心。

三、提升企业行政管理队伍凝聚力的策略

1.增强行政管理人员的归属感。要使行政管理人员在队伍中具有归属感,需要企业行政管理队伍形成和谐的团队氛围。行政管理人员能否在团队中找到归属感直接影响到团队凝聚力的形成,而归属感的形成是双向问题。首先,员工要学会主动沟通、主动接纳、主动融入这个团队,在团队中实现自身的价值,这也是快速找到团队归属感的有效方法。行政管理主管要重点关注团队新成员的发展,主动变现出关心和帮助,例如引导员工分析企业生涯规划,在团队中找到其合理定位,激励员工相互合作形成凝聚力。对于行政管理队伍新成员来说,刚开始进入一个团队必然会感到不安和犹豫,此时需要团队人员和团队领导的鼓励和帮助,使之形成团队归属感,并在以后的工作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企业的效益的提高发挥作用,并在工作中逐渐形成维护团队的集体荣誉感。行政管理队伍是企业行政管理人员成长的一个平台,要积极培养团队人员主动承担团队责任的想法,明确自身在团队中独有的价值。

2.建立和谐有效的行政管理队伍沟通机制。建立积极的沟通是一个团队形成高度凝聚力的重要途径。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在一起开展工作,在工作中难免会出现矛盾,通过及时沟通与交流有利于防止负面情绪的产生。团队人员良好的沟通是实现凝聚力的前提条件,这就要求团队领导与成员之间相互包容,团队成员之间相互信任,在遇到任何矛盾问题的情况下采取积极的沟通,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顺利解决问题,不让问题影响团队凝聚力。构建民主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沟通平台,圆满的解决行政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的沟通误区或者瓶颈,有利于在后期行政管理工作中形成积极效应。民主会议的精神和原则若落到实处,将会是一个不错的沟通平台,有利于在行政管理队伍内部形成凝聚力。

3.创建良好的行政管理团队文化。企业行政管理队伍良好的团队文化是使队伍成员增强凝聚力的外部条件,良好的团队文化能够增进团队人员的沟通与交流,培养团队人员整体工作中的默契,使团队内部形成积极向上的发展氛围。行政管理主管要给予每位团队人员公平发展的平台,发挥出每位行政管理人员的优势,还要打破英雄主义,使每位工作人员都能发挥出自身的价值,拥有实现自身价值的良好平台。除此以外,还要培养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和配合默契程度,形成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良好氛围。凝聚力是企业员工团队建设的重要内容,企业要在内部构建具有创新特色的团队文化氛围,创新企业文化建设,促进行政管理工作的协作、团结氛围,使行政管理人员在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中大胆进行创新,例如定期开展各项团队协作活动、开展团队项目大赛、户外拓展训练等。

4.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具有较强凝聚力的队伍是由一群综合素质高的团队成员组成的,每位成员都具有较高的团队意识和奉献精神,每个团队人员都不断提升自我,促进整个团队实力的增强。企业的行政管理队伍凝聚力的建设中,要充分发挥每一位优秀人才的作用,将合适的人用在合适的岗位上。企业行政管理岗位需要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行政管理人员要具备较高的思想觉悟和团队精神,并促进团队成员的自我提升。在企业行政管理效率提高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管理者本身,这就要求企业将行政管理人才的选择作为重点,选择综合素质和能力较高的行政管理人员,并不断完善人才选择和考核的科学性,运用科学的工作方法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因此,企业要定期对行政管理人员进行考核,为企业行政管理队伍的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将管理技术的提高和管理人才的培养相结合,共同作用于行政管理队伍凝聚力的提升中。

5.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企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清楚认识到现代企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就是人力资源,企业的竞争也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在企业管理中要注重对行政管理人员的尊重,合理分配行政管理人才并发挥出人才的巨大潜力,为企业创造出巨大的经济价值。通过培训、薪酬激励等方式激发行政管理员工的积极性,培养其创新精神,从而提高行政管理团队的整体创造力和凝聚力。

作者:黄可心 单位:南开大学

参考文献:

[1]刘根华.恒丰公司行政管理团队凝聚力提升的对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

第8篇

关键词:企业;行政管理;现状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33-2738(2012)06-0268-01

进入21世纪的今天,企业行政管理的概念有了很大的变化,企业要想健康持续的发展,企业内部就必须建立起完善的行政管理体系。不断的创新企业行政管理体系,促使企业做适应社会市场经济需要的体制改革。

一、企业行政管理的概述

企业行政管理是指企业通过相关的法律、法规,依靠行政渠道管理的模式对企业进行管理。行政渠道是指行政组织机构之间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1.企业行政管理的特性。

行政管理的特性主要可以分为三点:权威性,企业行政管理部门要有一定的权威性,有了权威性,行政管理部门在进行命令、指示或规定的传达时,企业其他部门才能真正的实施;及时性,在企业发生重大的突发事件的时候,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及时通过命令、指示来对企业各个部门进行调整,使其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持续的运营。因为,企业行政管理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式对企业其他部门的各项工作进行直接管理,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并且对服从命令的部门人员带有一定的惩罚措施,所以企业行政管理部门能够及时发挥作用;纵向性,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是针对企业内部行政管理进行设定的,是企业领导阶层对下级进行命令、指示的传达、实施部门。是自上而下的一种纵向管理模式。

2.现代企业行政管理的重要作用。

首先,企业行政管理有助于企业增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增强,企业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就是促使企业内部环境不断的与外部市场环境衔接,提取外部好的、适合企业发展的方法、方式引入企业,从而提高企业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

其次,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有助于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为科技竞争力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中起到的是服务和保障企业健康发展的作用,所以企业行政管理部门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地进行创新改革,这样才能吸收更多、更好的管理方式和方法,有效地进行企业内部的管理,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还有就是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有助于企业整体健康的发展。受我国传统经济的影响,政企不分的现象依然存在,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就是要和政府管理部门处理好关系,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企业的行政管理部门还要及时的了解企业职工思想上的变化,帮助每一位职工走出困难。可以说企业的行政管理照顾到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做好企业的行政管理对于企业整体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企业行政管理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1.企业行政管理仍然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受到我国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在当今企业的发展中仍然存在旧的管理思维模式,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的人员将自己放在较高的位子,带有很大的领导作风,沿用政府机关行政管理部门行政管理模式,缺少对当今企业行政管理特点的思考。由于企业是一个独立的团体,需要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共同的合作,企业才能更好的发展;而政府机关行政管理部门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组织,在下达命令、指示时具有权威性,所以企业照搬政府机关行政管理部门的模式,其实就是在搞形式主义,如果行政部门下达的命令不能执行,不切合企业实际发展的需要,就会严重挫伤员工劳动的积极性。传统的企业行政管理效率比较低,不能适应当代社会对企业发展的要求,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2.企业行政管理体系不健全。当前,很多的企业仍然把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放在一些具体的事务上,如后勤管理、办公室管理等,却没有真正认识到行政管理的主要内容。企业行政管理者把日常工作的重点放在了事务性活动的范围中,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使得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工作的意义发生了变形,导致企业行政管理缺失,最终影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企业要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就必须改革行政机关的管理模式,建立一系列的相应部门,摆正行政管理工作的位置,把企业行政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3.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的人员素质不高。很多的企业行政领导者认为企业行政部门就是一个服务性的部门,根本没真正认清楚企业行政管理的重要作用,认为不需要做太大的投入,在部门建立人员招聘的时候没有严格把关,招聘一些管理业务水平不高、服务意识不强的人员。这些人员进入企业后,对企业没有进行深层次的了解,在规定时,的规定不切合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根本无法推行,使其他部门对其产生反感和排斥,最终起不到理想效果。

三、现代企业行政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1.选择适合企业健康发展的行政管理模式。企业行政管理是企业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制定出适合企业健康发展的行政管理模式是企业的首要任务。良好的行政管理模式有利于企业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顺利的实施完成,同时能够使企业高层领导层及时了解企业发展状况,制定出有效的发展策略,促使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进行,使企业按照科学有效、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前进。

2.企业要构建科学的行政管理体系。行政管理体系机构的构建是指企业根据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状况,设计企业内部行政管理架构。构建科学的行政管理体系、构建企业行政管理的技术体系,主要有构建企业行政管理权力体系,构建企业行政管理的事务体系,其中构建科学的行政体系主要涉及到企业的类型、治理结构、组织结构设计原理等体系的建立;构建企业行政管理的技术体系,主要包括制定合理的领导与被领导的规章条例、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构建企业行政管理的事务体系,主要是指建立企业后勤管理体系、会议文档及档案管理体系等,企业应该积极建立起来与企业自身发展相配套的管理体系,促进企业综合效益的提升。

3.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要联系实际。企业在招聘人才时,要根据人员的个人能力或在某个岗位上的工作时间、工作经验等方面对人员进行筛选,选拔出适合在行政管理部门工作的人才。要坚决反对搞形式主义、反对守旧思想,必须根据企业实际的发展和需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制定管理体系。同时,注重培养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从自身做起遵守企业管理的规章制度,注重培养企业员工对其企业的责任感和忠诚感。督促每一个企业行政管理人员深入到其他各个部门,搞好和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这样有利于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同时也有利于行政管理人员更多的了解企业的发展,制定出更加适合企业发展的计划。

四、总结

综上所述,企业行政管理在企业内部管理中起到的是核心作用,是企业立足于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基础。增强和改进企业行政管理在企业中发挥的作用,是企业进行可持续发展和更好的适应世界市场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企业行政管理不断的进行科学有效的改革,这样才能跟上时代步伐,适应市场需要,为企业发展寻找更多的机遇。

参考文献:

[1]李泽洲. 重视开发现代企业的引擎体系——谈企业行政管理架构. 管理纵横, 2005,Vol.1: 21

[2]张立荣. 论有中国特色的国家行政制度:[博士学位论文].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02

第9篇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其经济发展趋势使得我国的各个企业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在现代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中,其管理方式与管理体制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其问题主要来自以下方面:在现代企业行政管理工作中,行政管理人员在实施管理工作时常常带着过强的主观意识,这种意识会使得行政管理工作体制开始变得具有主观性,在这样的制度下实施行政管理工作,必然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后患之忧。当一个企业在管理过程中不具备一个完善的行政管理体制,那么该企业中的各个部门与工作人员必然会出现工作分工不明确,工作责任模糊等现象,使得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毫无秩序可言,这种现象对企业的整体发展是非常不利。目前,我国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内容还处于资料管理与服务管理等较小的琐事上,这种工作内容与现代社会对企业行政管理要求极其的不符,这也是使得现代企业管理混乱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我国的行政管理工作模式大多都是根据管理人员的个人意愿来实施的,其管理模式缺乏一定的合理性与科学性,这种管理方式使得行政管理人员逐渐对自身的责任意识开始变得模糊,使得企业的行政管理制度失去了应有的功效,其次,虽然我国许多企业都有建设相应的行政管理制度,但是这些行政管理制度大多都无法在实际企业运营中进行实施,缺乏实际,忽视了行政管理制度的可实施性,使得许多部门开始对工作出现排斥现象,这与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对自身的管理工作是否熟悉与了解有很大关系,这些制度不仅没有使企业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反而使得企业陷入了窘境当中。

二、现代企业行政管理体制的完善与创新

(一)现代企业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企业行政管理工作实施的前提是具备相应的企业行政管理体制,若缺乏行政管理体制那么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也无法得到有效的开展与实施。目前,我国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开展的并不理想,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与企业的行政管理体制有很大关联。当企业在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时要根据企业的实际运营状况与发展状况以及企业员工的意愿来科学合理的制定,尤其是在企业员工的意愿问题上,企业应意识到被管理者是否能接受该企业的管理方式,意识到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行政管理工作能够更顺利的开展,这是制定企业行政管理体制的关键所在。考虑到行政管理体制与企业中各个部门人员的自身利益有较大关联,其企业在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时应对企业各个部门员工的意向进行调查,确保该制度是在被各个部门员工所接受的状况下所定制的,做到以人为本为行政管理体制制定方向。

(二)重视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现代企业行政管理工作之所以在实施过程中常常遇到问题其与企业的重视程度有很大关联,企业的重视程度决定着企业各个部门的重视程度。企业中的领导干部应明确的意识到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状况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整体发展与运营状况,这也是导致现代许多企业虽然完善了生产制度与调整了工作模式但其发展状况依然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因此,企业领导干部应重视行政管理工作,提高行政部门在企业中的影响力,让其它部门意识到行政部门管理的重要性。行政部门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应把各个部门人员的工作内容进行明确分工,并建立相应的责任制度,提高各个部门的责任意识,避免企业再次陷入无规章无制度的管理模式当中,提高企业各个部门人员对工作的责任意识,建立明确的工作制度与管理流程,让行政管理部门的每个成员都能够遵守管理体制来实施管理工作。

三、结束语

第10篇

企业行政管理是一个企业的神经中枢,企业行政管理对一个企业的管理工作进行全局把控,能够对整个企业的计划生产以及营销等工作进行有效地推动,并实现各个工作环节之间的有效对接。总的来说企业行政管理指的是通过企业的组织行政管理对企业行政工作进行全局管理。企业行政管理手段主要包含了行政命令、规定、工作指示以及奖惩等,可以在企业的日常工作中起着服务管理以及协调等功能,从而保障企业在考虑公司全局情况之下实现顺利运作。企业行政管理可以再服务上为企业各个部门提供全面的后勤服务,在企业的协调管理上实现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良性沟通,即实现企业不同层次以及不同职能之间的良性沟通,实现企业的科学化管理和行政效率的最大提升。

具体来说企业行政管理作为杜会化大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企业管理手段,其主要工作内容包含了如下几点:一是对企业进行科学的计划工作,即根据企业具体情况确定相应的管理目标以及工作内容等,并决定通过怎样的工作确定相应的目标计划,现代行政管理必须具有长远的计划性,能够对企业未来的工作进行预期管理,对行政工作有所预期指导,这是实现现代企业行政管理科学化和成功的关键所在。二是对企业进行组织化的工作管理,企业组织机构是企业健康运行的关键所在,企业各个层级的行政管理人员需要明确自己的任务是什么,应该如何去完成任务,如何将任务进行合理的分配等,对此企业应该制定相应的权责关系,保障行政管理工作能够顺畅地完成,企业行政管理工作可以通过行政组织机构的设定为工作的顺利完成提供机制性保障。三是企业行政管理工作可以提供指挥性工作,即企业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确定不同层级员工的分工协作,明确各自的职责所在,有效协调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和工作积极性。四是企业行政管理工作可以提供控制性工作,企业行政管理可以为企业的各项工作进行监控调节,确保各项激励措施以及奖惩制度的落实到位,并在实际调控过程中不断优化行政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企业行政管理在实际运行中主要包含了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企业行政管理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主要构建在企业权利和权威的基础之上,在企业上级机构没有一定权利的前提之下是不能发送相关工作指示的,但是需要明确的是现代企业行政管理的科学有效性需要保障上级权力的合理运用和下级的服从。二是企业行政管理具有一定的及时性,由于企业行政管理工作在通过指示和命令等进行工作调配的时候,需要通过更为直接和针对性的方式来执行,同时配以相应的惩罚措施以此保障工作的顺利执行和完成。三是企业行政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纵向性,企业行政管理工作主要通过组织内部的相关关系来进行工作协调指挥,也往往是上级对下级的纵向性指挥工作。

二、现代企业行政管理的重要性及要求分析

1.现代企业行政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现代企业行政管理对企业的健康运行有着重要性作用:

(1)现代企业行政管理可以有效增强企业的适应能力。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发展,我国杜会经济和人们生活水平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也得到了大力提升,如何实现企业的更好更快发展是关键,如何实现企业的战略性发展是一大难题,而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可以很大程度上推进企业的战略性发展,促进我国企业更好地实现高速发展形势。

(2)现代企业行政管理可以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除了依靠经济实力之外,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增强企业的管理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企业的管理能力体现在对时代超前经济的学习能力,在企业行政管理可以在此发挥很大的作用。

(3)现代企业行政管理可以促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很容易碰到一个难题,企业职工也容易在思想实践中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对我国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同时由于我国经济处于经济转型时期,政企不分的现象对企业的发展不利,在这种背景之下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是通过与政府之间的沟通为企业构建良好的运行环境,同时为企业内部职工在工作中的问题提供帮助,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总而言之,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可以通过提供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有效促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4)现代企业行政管理可以有效保障我国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企业行政管理工作主要是通过提供计划工作、组织工作、指挥工作等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工作计划表,促进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企业内部员工的分工协作,从而有效保障企业综合目标的实现。

2.现代企业行政管理的要求分析

现代企业行政管理的终极目标在于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后备支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要求企业行政管理工作能够对经济活动提供相应的组织计划,包含了对企业财务管理、信息沟通、劳资关系以及企业的公关活动等进行计划协调。因此现代企业行政管理工作需要达到如下几个方面要求:

一是现代行政管理工作需要实现行政首长负责制,实行企业行政首长负责制可以构建相应的指挥系统为科学的行政管理工作奠定基础,这就要求企业行政管理工作明确领导的职责权限,保障行政领导有合理的权力和权威实现企业的科学行政管理调控,同时也需要考虑周全避免行政领导权力过度而产生负面影响。二是现代行政管理工作要求合理设计行政组织机构,企业行政管理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行政机构来落地执行的,因此构建合理的行政组织机构是关键前提,并在此基础之上选择优秀的管理人才,培养管理人员具备与时代并进的综合知识结构、技术能力以及专业素养等,从而保障企业行政管理能够有一支强大的管理团队作为后备调控,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战略决策建议。三是现代行政管理工作要求确定与企业相适应的奖惩制度,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最优化是如何实现管理层与执行层之间的配合工作,因此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归根结底是对企业工作人员的管理工作,因此确定与企业相适应的奖惩制度是实现人性化管理的重要保障。四是现代行政管理工作要求讲究艺术性管理,在企业进行行政管理工作的时候,如何下达命令、如何传达理念等都是一项非常高深的艺术工作,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和艺术化处理。

三、现代企业行政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当前我国现代企业行政管理工作主要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现代企业行政管理工作主观性太强,缺乏科学的行政管理体制

由于企业行政管理在实际工作实践过程中,往往存在着主观意愿过强的管理措施,一些主观上的规章制度也会开始风起云涌,并在这种主观意愿工作制度之下开展工作,对企业的健康发展有着一定的负面影响作用。企业并没有一个完善的行政规章制度可以遵循,企业职工之间分工不明、职责不清等,导致工作混乱和责任不明晰,这就容易造成企业整体运作陷入混乱的局面,导致企业综合工作效率低下和大量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当前企业进行行政管理工作的重点还处于档案管理、后勤管理以及办公室管理等一些琐事上,这些工作内容的执行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经济杜会对企业行政管理工作提出的要求。除此之外,企业为了实现与政府之间的良性沟通,往往会设立相应的部门进行政府工作对接,但是由于企业行政工作还集中在一些事务性活动导致企业缺乏一个完善的行政管理机制体系,难以发挥企业行政管理的最大化价值。

2.缺乏对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视,且行政管理模式固化

当前我国大部分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人员带有一定的官僚思想,对企业的实际需求以及行政管理工作的要点视而不见,往往会通过官僚主义和形象工程将行政管理工作独立出来,从而造成了企业行政管理资源的浪费和工作效率低下,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企业管理人员也只是按照企业个人的意愿进行决策,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和落地行,这种主观性管理模式导致各个行政管理人员责任形同虚设,不利于促进员工积极性和工作效率的提升。其次,我国企业行政管理工作在受到计划经济思维方式影响之下,行政管理工作人员往往也会带有一定的官僚思维,忽视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实际需求,往往通过按部就班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工作,从而导致企业资源和时间的大量浪费,权力的过度集中不利于民主决策的提出和执行。除此之外,由于我国多数企业还处于较为新兴的发展时期,往往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是非常重视的,因此对企业部门忽视了,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没有对全公司设立相应的管理体系,缺乏全局管控性,给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安全隐患。

3.脱离实际的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给企业带来潜在危机

当前存在着多数的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对企业的具体业务不够了解和熟悉,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往往都是在脱离实际的情况之下开展的,并没有任何依据的制定一些企业行政规章制度,忽视了行政决策的落地性和可行性,从而导致其他部门产生情绪反感和工作排斥,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往往都是被其他部门嫌弃碍手碍脚,干扰了他们的工作,其他部门如果没有什么非要和行政管理部门来往的事情,总是希望行政部门能够与自己老死不相往来,在这种情况之下容易导致企业管理体制陷入恶性循环,一方面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对相关工作部门的了解越来越少,管理也就开始脱离实际,企业行政管理工作难以制定科学落地行的政策和管理制度,不合理的管理制度最终将给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带来潜在危机。

四、现代企业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改革思路分析

针对当前我国现代企业行政管理的要求以及存在的问题,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实现企业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发展。

1.实现现代企业行政管理制度的优化革新

企业行政管理制度是企业管理工作开展的前提所在,企业的一切行政管理工作都是在制度基础之上进行的,同时企业行政管理制度也是实践工作过程中的矛盾焦点,因此如何在经济转型的大环境之下制定与企业相适应行政管理制度是首先需要研究的问题。由于当前我国企业行政管理工作整体效率低下,对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而企业的行政管理制度是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

企业在制定相应的行政管理制度的时候需要保障制度的科学性、可行性,如何让员工所接受也是非常关键的,考虑到企业行政制度对企业每一个职工都有一定的利益相关性,因此在制定企业行政管理制度的时候需要考虑企业各个层级员工的意向,制定科学合理的行政管理制度。同时由于制定行政管理制度的人员并没有参与到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就容易导致行政管理制度缺乏落地性和可行性,因此企业行政管理工作人员需要认真分析企业各个部门人员的工作习惯制定合理的行政管理制度,让为企业的健康运作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2.构建完善的企业行政管理领导体制

企业进行科学合理的行政管理工作时候需要做到如下几点:首先,企业行政管理工作应该将行政首长负责制作为核心,将咨询机构作为互补机构,并构建相应的行政管理工作监督部门,并在实践工作过程中不断改进,以此增强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质量水平。其次,对企业各个部门的工作业绩进行定期评价,选择优秀的管理人员,企业人事部门往往都是通过业绩评价作为员工晋升的标准,但是这种方法缺乏一定的准确性,由于一般企业的老总都是急功近利的,因此他们往往都是带有主观色彩地对行政管理人员进行晋升选择。对此企业行政管理工作应该从体制上保障领导之间职责分明,同时加强企业内部之间的分工协作和良性协调,充分发挥员工的最大价值和潜力,真正提升企业的行政管理效率和综合服务价值。

3.充分重视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构建全新的、与企业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系

现代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上级与下级部门之间都有一定较为完善的流程,这就流程需要健全和明确,主要涉及到部门之间的权责明晰和隶属关系,这样就可以防止企业不同领导之间的一言堂问题出现,避免企业管理混乱问题的出现。与此同时在企业管理工作明确责任之后,可以构建相应的问责制度,使得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运行过程中进行问责。

4.企业行政管理工作需要时刻与实际相联系

第11篇

[关键词]现代企业行政管理效率

所谓企业行政管理效率,是指衡量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按照企业行政管理有关规章制度,行使行政管理工作职责效果的重要标准,体现在企业行政部门和行政人员的具体执行活动中。提高企业行政管理效率,对确保和推动现代企业运营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企业行政管理的特点

1. 在目标上具有很强的实效性

企业行政管理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性质有效的管理手段,合理利用和调配企业的各种资源,使其发挥效果最大化。其着眼点在于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创造性和工作积极性,并全力为其提供保障服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从而推动企业发展壮大。

2.在管理架构上具有很强的层级性

对企业内部不同的组织机构而言,决策层和执行层是其中两个重要的层级。在这两个层级之中,行政管理部门主要起到一个对上传企业员工工作成效、意见建议,对下传达企业决策层意志和思路,从中发挥服务协调和监督的作用。

3.在具体应用中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灵活性

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方法需要及时的传达和反馈企业在人、财、物、产、供、销等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调节意志,并且通过执行――回馈――调整――执行的这样的操作过程,来减少执行过程的时问滞后。同时,企业行政管理也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它需要经常进行一些变革、变通,来满足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跟上企业管理的节奏。

二、影响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的主要因素分析

1.工作作风

在这种企业行政管理过程中,具有很强的家长制、人身依附等封建主义的影响,严重削弱了企业行政管理系统的活力和效率,极大挫伤了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对企业民主化决策、科学化管理也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同时,也使企业行政管理偏离了服务的轨道,而是突出了管理,这种脱离实际、不讲实效的工作方式极大影响公司效益。

2.运行效率低下

有些行政部门的领导缺乏科学的工作态度和方法,没有一个完整的实施工作计划,严重浪费了企业资源;还有些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了显示自己的存在,与公司业务部门争锋吃醋,闹内讧,更有甚者,利用本部门在对对公司资源支配上的优势和便利,为部门或个人谋取私利,严重危害了公司和其他员工的利益,对公司的正常运营造成了影响。

3.规章制度不健全

有些企业虽然制定了一些企业行政管理规章制度,但是这些制度不够完善或者还只停留在书面,并没有很好的执行。因为规章制度不健全,导致企业内部员工出现矛盾纠纷,互相扯皮推诿的情况时有发生;尔争我夺,辩论不休;或遇事不议,或久议不决,或决而不行,或行而不果,导致内部矛盾重重,办事效率极低。

4.行政管理人员素质欠缺

一些管理人员不了解、不熟悉本企业的业务工作,出现了“该管的不管甚至没管好,不该管的脱离实际”这种现象;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的规章制度无法推行或根本不能推行,其它部门对行政管理部门不信任、反感和排斥。由于行政人员对其它业务部门发触,不愿意和业务部门打交道,导致行政部门对其它部门的工作接触越少,就越不了解,管理就越脱离实际;反过来,行政管理越脱离实际,就越受各部门的排斥。

三、提高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的对策分析

1.建立合理的行政管理模式

合理的企业行政管理要有符合企业内外特点的组织机构,进而保证企业有关决策能得到迅速贯彻,达到行政管理目标。首先,按规范化要求,适当调整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按实用性和科学性的原则合理建立行政管理系统;强化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的企业管理职能,将“行政口”与“企管口”合而为一,要将一般企业的“企业管理部”的职能注入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强化其企业管理职能。

2.引进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

主要是引进科学的目标管理、绩效评估、成本核算等方法。通过将企业管理讲求投入和产出、讲求成本核算的精神引入企业行政管理之中,提高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同时还可以科学地衡量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3.建立完善的企业规章制度

行政效率的提高,加强行政管理法规的建设非常关键。企业要健全必要的工作制度,以法律和规章制度的形式促进行政效率的提高,建立健全和认真执行行政部门的各项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工作程序以及一系列规范化表格、图表等,从而建立起行政部门的法治秩序。

4.加强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

良好的个性和心理特征、以及择优决断能力和用人知人善任、协调统筹全局、应变临阵不乱的决策制定能力是对现代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素养的基本要求。企业要择优使用行政管理人才,建立完善的企业行政管理人才评估体系,从人才学角度,综合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等科学手段准确做出评价,使得企业员工对企业的发展有综合的清晰的发展轨迹,从而为企业制定的目标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杨春梅:浅谈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方法[J].魅力中国, 2009 (25)

[2]丁玉贞:对企业的行政管理的几点思考[J].时代经贸(学术版),2008 (4)

第12篇

【关键词】企业;行政管理效率;对策

0.前言

企业行政管理效率,是指衡量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按照企业行政管理有关规章制度,行使行政管理工作职责效果的重要标准,体现在企业行政部门和行政人员的具体执行活动中。提高企业行政管理效率,对确保和推动现代企业运营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1.企业行政管理的特点

1.1目标上的实效性

企业行政管理的目的是,充分调动员工的创造性、积极性,最大限度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推动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在行政管理的有效途径就是充分调配企业的各种资源并加以合理利用。

1.2管理架构上的层级性

决策层和执行层企业内部组织机构中两个重要的层级。行政管理部门主要在这两个层级之中,起着对上传递企业员工意见建议,对下传递企业决策层的意志和思路,发挥着协调上下层级和监督企业工作的作用。

1.3时效性和灵活性

企业行政管理工作在传达和反馈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重要调节和指示,要客观、及时,尽量减少执行过程的信息损失和时间的延误。为了满足企业在生产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需要,适应企业上层管理的节奏,这要求企业在行政管理中要进行一些变革、变通,有一定的灵活性。来。此外,行政管理过程中的指示、命令等要准确、及时,而且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必要的话要配合相应的惩罚措施使之能迅速发挥作用。

1.4权威性和纵向性

企业行政组织内部实行由上而下的纵向指挥和统一协调的管理方式。同时,企业行政管理的有效性建立在于企业上级使用权力是否运用得当和下级的是否服从命令,以及组织内部机构是否具有权威性的基础之上的。

2.在我国企业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较低

相关企业行政工作人员在素质方面存在着知识能力较低.业务水平低下,服务意识不强等众多隐患,因而管理工作中的许多规定不能如实有效的推行,进而受到员工的的反感和排斥。无积极性.无责任感、无热情,得过且过的工作作风也直接制约着企业行政效率的提高。

2.2机构设置不合理

在我国某些的企业,行政机构设置过于庞大臃肿而且执行力非常低。企业内部的沟通和协调不通畅,一些命令、指示不能有效的传递;企业设置的部门过多,众多的分支机构难以有效开展业务工作。

2.3体制不健全

企业行政管理工作效率低下的原因有体制不健全,规章制度科学、不完善,机构不合理等众多因素。如果一个企业没有规范的规章制度,或者即使制定了行政法规却没有很好的执行,员工不能明确分工,制度无章可循。长此以往,企业集团内部势必会产生管理混乱,重复劳动,资源浪费严重等现象。因此,现代企业在行政管理时需要建立起全面规范的管理规范和科学的工作程序。

2.4无法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变化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及政治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提高企业行政效率成为每个公司企业都在思考的问题,这也成了商业竞争中的关键因素。如何提高企业效率的灵敏度和管理效率将会有效地带动企业的有效协调运转。

3.关于提高企业行政管理的建议

3.1建立合理的行政管理模式

要使企业管理层的计划决策能在工作时及时得到迅速贯彻执行,同时达到所预期的行政管理目标,必须建立一个符合企业管理特点的组织机构,建立合理的企业行政管理模式。按照规范化的要求,首先要调整行政管理部门的机构设置,在实用性和科学性的原则之下,合理建立行政管理系统;其次,采取适当措施,例如将 “企业管理部”的职能引用注入到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并逐渐强化行政管理部门的相关职能。

3.2健全行政管理的领导体制

逐步改进现行的企业中党政合一甚至以党代政的领导体制,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安排相应的辅助人员或相应的监督手段,进而加强行政管理工作的监督,进而提高了行政管理的质量水平。通过有效的监督体制逐渐建立起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主,以相关的咨询机构作为为补充,的有效合理的企业领导体制。另外,加强行政管理法规建设,进而促进良好的法规机制的形成。通过规章制度,优化企业工作机制。与此同时,建立和健全合理的员工绩效奖励机制。要做到奖罚分明,从而带动和提高企业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3加强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

企业要建立和完善的企业的人才评估体系.择优使用合适的行政管理人才,选择人才过程中要运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等科学手段进行评价,使每个企业员工对于企业的发展、个人的职业规划形成清晰的发展轨迹,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行政工作人员都努力学习相关的管理知识、和业务知识,熟悉企业管理规则、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进而成为合格的、素质优良的管理人才。企业行政人员素质的提高可以提高组织管理的有效性,能够实现科学而又艺术的管理。

3.4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的转化

政府管理部门要逐渐转化为社会服务部门。此外,政府要进行大量工作,促使社会组织承担政府的一部分社会职能,将某些涉及技术性、服务性、协调性的社会工作转移交付给某些社会组织。

3.5实现企业行政机构的合理化设置

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设置部门、机构,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中间层次,职位工作的设置比例要适当。在机构设置时,建立和健全决策、执行、信息咨询、监督等方面的机构,使系统有效精简,信息反馈通常传输,监督有力控制。通过这一系列的工作,可以有效促进企业行政效率的提升。

3.6行政管理手段现代化

有效借助于电子计算机等现代通讯管理技术手段,保证行政工作效率,充分节约资源的消耗。贯彻“应因事设职,因事设人”的原则,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职位标准和职位规范。进而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切实做到权责相称。

3.7深化投资机制改革

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这样才能进一步确立企业在投资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落实企业投资的自,进一步缩小政府对项目的核准范围,充分建立、健全项目核准机制和备案机制;将政府投资范围与中央、地方的投资事权进行合理界定,充分改进和完善投资决策的程序和规则;严格实施市场准入的制度,加强对投资活动的引导、调控、监管。

4.小结

现代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在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协调沟通等方面承担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企业行政管理也面临着各种问题和挑战,急需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这样才能充分适应企业快速生存与发展的基本需要。通过上文叙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只有采取建立健全企业管理机制、健全行政管理的领导体制、加强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的转化、实现企业行政机构的合理化设置、行政管理手段现代化等措施,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现代企业的行政管理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董欣欣.关于现代企业提高行政管理效率的思考[J].现代商业,2011,(30).

[2]路鑫,张红.对现代企业提高行政管理效率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11,(1).

第13篇

关键词:现代企业;传统财务管理;柔性财务管理

一、柔性财务管理的概念与特征

柔性财务管理是财务管理科学的一个新领域,但尚未引起财务管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充分重视,它是相对于传统的刚性财务管理而言的。一直以来,人们往往只强调带有强制色彩的刚性财务管理,强调遵守和服从各种财务管理制度,完成各项财务指标,否则便给予惩处。显然,这种刚性财务管理具有强制性特征。而柔性财务管理则是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诱导性力量,从而实现组织的管理目标,把组织的意志转化为大家自觉的行动。可见,这是一种更加高级,更加人性化、民主化的财务管理,也是一种更加理性化、科学化的财务管理。

柔性财务管理模式与传统财务管理管理范式相比较,有这样一些显著特征:一是在管理方式上,柔性财务管理注重财务灵活性,而传统财务管理管理则强调集权式或相对分权式。二是在财务管理的主导战略上,柔性财务管理主张多样化战略和市场领先战略,而传统财务管理则主张低成本战略。三是在财务管理思想上,柔性财务管理强调快速反应、柔性化,而传统财务管理则强调规范化、专业化。四是在财务管理体制上,柔性财务管理实行一体化管理,各工作环节实行并行工程,即强调集成管理,而传统财务管理则实行部门管理、层次管理,各工作环节是按顺序衔接。五是在财务管理的组织结构和功能上,柔性财务管理的组织机构是“有机”的结构,打破职能部门界限,采取网络结构。而传统财务管理则采取“金字塔”式的层次结构,职能部门界限分明。六是在财务管理的任务上,柔性财务管理采取财务管理、协调、服务、创新的多目标,强调不断调整自身的学习,适应环境,改造环境,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传统财务管理则是单一目标制度,强调建立财务管理的秩序,追求效率、稳定和连续性。七是对财务管理人员素质的要求上,柔性财务管理需要柔性人才,重智能,强调专业素质与管理素质相结合。传统财务管理则需要专业人才,重技能,强调专业素质与管理素质分离。

二、实施柔性财务管理所需要的条件

1.企业财务管理思想的柔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财务活动的组织和财务关系的处理从推进式转变为牵引式;二是与牵引式结合的财务关系的转变。传统的财务管理往往是根据企业的计划去组织财务活动,推进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柔性财务管理强调的是根据变化的环境,引导企业的财务活动,牵引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理顺财务关系。由过去的简单化的债权债务关系变为合作关系,由过去的竞争对手关系变为互利共赢关系。

2.企业财务管理方法的柔性。主要表现为由过去程序化、刚性化的财务管理方法变为非程序化、柔性化的财务管理方法。如为了缩短财务预算周期,用并行工程的方法来编预算;改过去的刚性责任中心为柔性责任中心,科技人员在企业内部自由流动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问题,财务管理要采用相应的办法去支持企业的各种创新活动。通过合理加大产品设计的投入,既满足用户的质量需要和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又降低企业总成本。这些都需要财务管理的方法更加柔性化。

3.企业筹资手段和结构的柔性。柔性财务管理首先表现在筹资渠道和方式上。企业资本的来源、融资手段并非唯一不变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融资渠道和方式虽然具有多元化特征,但是,就某一特定的企业来说,其融资不仅要考虑融资方式对企业财务的影响,而且还必须考虑融资的可能。因此,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的情况和条件,灵活选择融资渠道和方式。其次,在融资构成和资本期限搭配上应具有柔性。企业筹资必然会考虑新增资本对企业原有资本结构的影响,因为过高的负债,会增加企业财务风险,势必加大企业财务危机和破产倒闭的可能性,当企业资本构成中债务资本比重较大,筹资就应该避开债务,尽量选择权益资本。因此,企业应根据自身不同情况,灵活调整资本构成,保持企业合理的资本结构并擅于运用负债经营。在资本期限的搭配上,如长期资本之间、短期资本之间、长期资本与短期资本之间,也存在着弹性组合和合理搭配问题,这样才有可能尽量减少各种资本闲置浪费、降低融资风险,充分发挥资本合理配置效率。[2]

4.企业资本运用管理的柔性。资本运用管理包括资本投资和资本营运两个方面。资本投资的柔性主要表现在企业投资规模可大可小、投资形式多样化、投资内容多元化、企业可灵活调整投资结构、可进行不同情况的投资战略分析、灵活运用投资策略和方法等。资本营运是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经常性的资本收付。企业日常经营活动、资本收付经常会发生变化,如企业现金需要量的突然增加,存货供应缺货或突然中断,材料价格上涨,企业信用政策的改变等,所有这些都会增加企业资本营运的柔性,企业也就会随时对资本营运进行相应的调整。

5.企业资本收益分配的柔性。企业资本收益分配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法律因素、股东因素、企业因素等,它关系到投资者、债权人、企业员工和管理当局等不同利益人的利益要求,而这些影响因素和相关利益人的利益要求,又会因不同企业、不同时期、不同的经营环境和条件而发生改变,因此,企业应根据可能变化的环境、条件,及时调整自己的收益分配政策。资本收益分配的柔性不仅表现在分配比例、分配数量上,而且也体现在分配政策制定、分配形式的选择上,它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影响较大的工作,企业必须充分考虑各种可能的影响因素、兼顾不同利益人的利益要求,在有利于企业发展、满足各方利益人利益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收益分配政策,根据企业不同发展时期和变化的环境及条件,进行相应的收益分配调整,以保证企业收益分配政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6.企业财务管理环境的柔性。包括良好的社会风气、领导者形象和管理对象。一个单位的内外部环境的社会风气如果很差,单位的领导者作风不正,要实行柔性财务管理是不现实的,就算实行效果也会很差。而良好的社会风气和领导者形象能产生很多正面效应,这正是柔性财务管理所需要的。良好的管理对象,即企业的员工要有比金钱更高的精神追求,要有较强的民主意识,要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要有比较好的道德品质。这是柔性财务管理的基础。[3]

三、我国企业目前实施柔性财务管理的障碍

1.现行财务管理理论缺乏评价的客观性。财务分析评价仅根据财务报表以财务指标为依据,而不对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缺乏灵活性和客观性。对于同一个企业,不同的折旧方法和存货计价就能影响财务报表数据。财务分析如果不与企业的具体情况相结合,不灵活运用,将使其丧失客观性。

2.组织结构层次过多,不能及时沟通,造成财务管理低效率。由于我国许多企业还是沿用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层次多,关系复杂,靠行政命令控制,信息不畅通,财务管理形象较差,管理费用比较高。

3.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缺乏优秀的知识型企业领导和财务总监。许多一般财务管理人员只满足于完成自己份内的工作,对如何改善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并不感兴趣。管理人员只满足于完成企业下达的财务指标,习惯于和企业讨价还价,并不真正从整体全局角度关心财务管理工作。最重要的是,缺乏优秀的企业领导和财务总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管理好坏与他们关系很大。企业领导和财务总监的目标理想、精神状态、管理水平、经营能力、思维方式对财务管理有很大影响。财务管理柔性化管理的推广和实施需要一大批优秀的知识型企业领导和财务总监,但目前还比较缺乏。[4]

、我国企业做好柔性财务管理的对策建议

1.思想观念要从生产导向转变为市场导向。传统刚性财务管理模式与生产导向关系密切,比较关心产品生产和经济生产批量,把价格和质量作为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柔性财务管理以市场导向为主,关心顾客的需求,把争取顾客作为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因此,既要重视生产管理,更要重视“顾客关系管理”。

2.财务管理对象要从以资金为主转向以人为主。传统财务管理理论一直把资金作为管理对象,而现在企业已经越来越认识到人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财务管理既是对资金的管理,更是对人的管理,人是企业的主体,人管理不好,资金就难以管好。一个企业只有让每一个员工积极参与到财务管理中来,财务管理才能真正成功。因此,关心员工的尊严和价值实现将成为实施财务管理柔性化管理的前提。企业财务文化的管理方法就是基于这种认识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管理艺术。因此,财务管理要发挥企业员工的天赋和能力,这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企业财务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文化,应当以人为本,以价值观的塑造为核心来引导、调控和凝聚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其核心是企业财务精神,财务管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明显呈现出柔性化趋势。

3.组织结构要从纵向转变为横向。柔性财务管理要求企业提高对市场需求反应的灵敏度,要求内部信息高效率流动,内部各部门更加协调合作。而我国纵向的组织结构往往难以适应柔性财务管理的要求,因为它缺乏网络灵活性,信息收集和交流都比较缓慢。建立横向网络组织结构代替纵向金字塔组织结构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这可以减少成本,还有利于部门之间的合作沟通。当然柔性财务管理要发挥协调作用,防止分权失去控制。

4.企业员工将参与企业权益的分配。企业员工不仅影响着一个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前景,而且已经逐步成为风险的承担者之一,他们承担的风险主要在于被解雇、失业或遭受劳动成果损失以及其他的机会损失等。现代企业组织形态下,正是由于企业员工才使得企业的财务资本不断增值,企业员工应该成为企业的剩余权索取者。按照古典经济学的稀缺理论,“生产要素的稀缺性决定了企业内部各缔约方谁拥有剩余索取权,拥有剩余索取权的份额”。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必将成为最稀缺的生产要素,企业员工成为企业的剩余索取者。这就决定了在分配时,企业员工必将参与企业权益的分配。

5.管理方式要从控制转向引导和激励。传统刚性财务管理往往就是财务控制,企业财务经理的主要任务就是为了保证完成任务,加强对各部门和员工的财务控制,对于如何优化各部门和员工的财务行为考虑不够。实践证明,财务管理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财务控制,而是引导和激励。在信息时代,只有通过有效的引导和激励才能更好地优化人们的财务行为,提升企业的价值。[5]

第14篇

摘要:薪酬管理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合理的薪酬制度、有效的薪酬体系能够极大地激发企业员工的潜力和忠诚度,增强员工的满意度和对组织的归属感,最终能够极大地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本文在阐述薪酬管理对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重要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了薪酬管理内涵、主要内容及功能,接着研究了现代企业薪酬制度和结构设计的相关内容,最后指出了薪酬体系实施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期能够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一定的借鉴。

作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薪酬管理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合理的薪酬制度、有效的薪酬体系能够极大地激发企业员工的潜力和忠诚度,增强员工的满意度和对组织的归属感,最终能够极大地提升企业的竟争能力。鉴于此,本文对现代企业薪酬制度的管理做了如下深人探究。

一、薪酬管理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竞争关键在于企业能否留得住人才,进而企业能否留得住人才的关键又在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尤其是薪酬管理制度合理与否。其中,薪酬制度设计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合理且富有吸引力的薪酬体系不仅能够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促使员工认可企业的共同愿景,而且能够帮助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人才一队伍。可见,薪酬管理是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二、薪酬管理的内涵与内容

所谓薪酬管理是指现代企业的管理者依照一定的规则对本企业员工报酬的考核标准、支付水平及要素构成进行确定和调整的管理过程。具体来讲,薪酬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在薪酬管理的过程中,企业应该就薪酬体系设计、薪酬结构设计、薪酬调整情况及特殊员工薪酬水平等做出科学的决策;第二,薪酬管理作为一种持续的管理过程,应该坚持就薪酬计划、薪酬预算、薪酬发放等问题积极与员工交流沟通,吸取员工建议;第三,通过各种反馈,评价薪酬系统自身的有效性,并不断予以完善。

相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其他工作,薪酬管理具有一定的特性,主要休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特权性,即企业员工对企业薪酬管理过程几乎不涉及;二是敏感性,即此项工作属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最为敏感的部分,涉及到每一位员工的利益;三是特殊性,即不同企业之间的薪酬管理休系存在较大的差异。

三、薪酬的功能

所谓薪酬指的是员工被企业雇佣之后,为弥补其付出而获得各种形式的经济收人和福利待遇等报酬。其中,薪酬按照货币支付的形式可以划分为金钱报酬和非金钱报酬,前者又分为直接金钱(基本工资、津贴、奖金等)和间接金钱报酬(社会保险、休假等)。薪酬在现代企业理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对企业员工具有重要的激励效应。薪酬水平的高低、薪酬结构是否合理都是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是决定企业能够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的关键。

当员工受到薪酬的激励时,工作积极性会大大提升,进而会取得较好的工作业绩,相应地企业会给员工更高的报酬。员工在获得报酬之后,会结合内部公平、外部公平、自身努力程度等因素来判断企业的薪酬体系是否公平。如果员工评价结果是公平的,那么其会感觉的到满意,在今后的工作中他会将满意程度体现在工作中,更加努力地工作,接着取得更好地业绩,形成一个良性的“薪酬一激励”循环。

四、不同职类人员的薪酬构成

以往,企业不同职类人员的薪酬构成是不同的,即传统的薪酬体系是基于职位的。在薪酬管理的过程中,相关人员通过对职位的分析和描述来确定该职位上员工在企业中的相对价值,然后再按照其相对价值组织职位排序,最终确定不同职类员工的薪酬水平。然而,这种按照职位来确定员工薪酬构成的做法不利于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为了充分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现代企业中薪酬的确定更加倾向于基于员工绩效评价的弹性薪酬体系。笔者认为,当前虽然我们以绩效考核的方式确定薪酬是主流做法,但是依照职位来确定薪酬构成的做法也有其合理之处,如何有效地将二者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才有助于企业薪酬体系的合理设计和实施。

五、薪酬制度的设计

既然薪酬的主要功能在于员工激励,那么文章主要就激励性薪酬制度的设计分析如下:

第一,薪酬制度的设计要结合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实际上,薪酬制度的建立不是简单地将工资分配给员工,薪酬激励的目标也不能仅仅局限于眼前,因此结合企业的文化价值观设计薪酬制度能够为企业带来长远的利益,而且对员工的激励效果也会更加长远。脱离企业文化价值观的薪酬制度必然会导致企业员工凝聚力的下降。

第二,薪酬制度的设计要坚持全面、有效的原则。上文已经提及,薪酬不只是包含货币形式的报酬,它还包括晋升、培训、工作环境和氛围等精神方面的激励,而且有时精神方面的激励更加有效。因此,在薪酬制度的设计中应该考虑内外薪酬制度的有效结合,保证薪酬制度的有效性。

第三,薪酬制度的设计要坚持科学规划,杜绝平均主义。平均主义在企业薪酬制度设计过程中是不可取的,应当予以杜绝。因为不同的人员在企业发展运营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虽然在企业员工中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所占的比例较低,但是他们对企业的正常运营做出了巨大贡献。对于这部分员工来讲,归属感、成就感及社会地位等因素往往是其发挥自我才智的重要动力,但是上述因素都是以丰厚的薪酬为前提的。所以,对于他们来讲,可以设计结构工资制,如股票期权制、年薪制等等。

六、企业薪酬结构的设计

同样,企业薪酬结构的设计也应该以激励为宗旨,具体来看,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

第一,强化基本工资的激励性。通常来讲,基本工资是企业普通员工关注的重点,所以企业应该强化基本薪的激励成分。具体来讲,企业可以将基本工资与员工绩效挂钩,将其分为固定部分和非固定部分,非固定部分则主要依照员工绩效来确定。这样以来,企业员工为了获得更高的非固定部分会不断加强自身的工作效率,基本工资的激励作用得以发挥。

第二,合理地使用奖励薪酬。当员工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或者超额完成工作任务时,企业会向其支付额外的报酬,即奖励薪酬。然而,目前很多企业将奖励薪酬以基本工资的形式发放给员工,使得奖励薪酬的激励作用转为负面影响。因此,企业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奖罚严明,充分地运用奖励薪酬的激励作用,做到合理地、灵活地使用奖励薪酬。

第三,采取弹性的福利政策。完善的福利体系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完善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好的福利项目不仅能够方便员工,而且还能为其节省税收支出,提高企业声誉。当前,弹利制在现代企业福利管理中逐渐得到推广。所谓的弹利制是指员工可以依照自己的工作业绩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预定的备选方案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福利组合,类似于“套餐形式”。这种形式相对于以往的固定福利制度显现出了更大的优势,一方面员工有了更多地自主选择权利,另一方面企业的管理文化和工作氛围也得到了活跃。

七、薪酬体系实施需注意的方面

薪酬体系在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方面的问题:

首先,保证薪酬幅度的扁平化。处于同一薪酬级别的员工数量增加,但同一级别的员工其薪酬数额相差幅度变大。“宽波段”的薪酬制度比较灵活,每一名员工的具体收人可根据当年的业绩弹性处理,有利于员工创新性的发挥,激发员工不断开发自我潜能的积极性。

第15篇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现金股利;银行贷款;非线性关系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5-0214-02

一、引言

自20世纪90年代中国建立资本市场以来,房地产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和非贷款债务融资比例仍然偏低,融资结构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从房地产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来看,即使已经进入了资本市场、有着股权融资偏好的上市公司,其银行借款数额占负债总额的比例都超过50%,每年借款数额也逐年上升。可以说,在经济转轨时期,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失衡情况比较严重,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过度依赖于银行,银行贷款在中国企业的外部融资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虽然对于企业获得银行信贷方面的研究已有大量理论文献,但现有文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会计信息(饶艳超、胡奕明,2005)、公司治理(姚立冬,2010)、企业盈余管理(陆正飞、祝继高,2008)、政府关联(江伟、李斌,2006)等。很少有文献直接讨论企业现金股利对银行贷款的影响,鉴于此,现尝试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此进行探索性的研究。

二、文献回顾

(一)信号传递理论

信号传递理论又称股利信息内涵假说,最早是由林特勒(1956)提出的。信号传递理论是在信息不对称的基础上,管理者往往把公司股利政策作为一种信号,以此向投资者传递企业当前盈利状况和未来前景的信息。如果管理者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和企业业绩保持乐观的态度,就有可能通过提高股利这一利好消息向投资者传递相关信息。相反,如果管理者对企业未来发展前景和预期盈利不乐观,就会维持或降低公司现有的股利支付水平,以此向投资者传递相关信息。根据信号传递理论,债权人会识别企业通过现金股利传递的积极信号,增强对企业未来盈利的信心,提高对企业的债务融资。

(二)股东-债权人理论

Black(1976)解释了因企业高股利分配而产生的股东-债权人的问题,股东有可能为了自身的利益而选择加大债权人风险的决策。Black提出“对债权人来说,当麻烦发生时,通过股利支付的一美元是债权人无法获得的一美元”。高现金股利的分配行为可以看作是企业的财富由债权人向股东的转移。对于股东-债权人之间的问题,有大量的文献进行了研究。Dhillon(1994)发现债券价格对于企业高股利分配行为的反应与股票价格的反应是相反的,表明市场存在财富转移的行为。因此,根据理论,企业维持较高的现金股利会提高债务融资成本并减少获得的债务融资。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综上所述,现金股利对企业银行贷款的影响,可以从两方面来考虑。一方面,现金股利对企业银行贷款具有积极作用,当股利支付的水平相对较小时,随着股利支付水平的提高,银行识别企业通过股利传递出来的对未来现金流信心的积极的信号,企业支付的股利越多,表明企业对未来的盈利越有信心,银行也会给与更多的银行贷款。另一方面,现金股利对获得银行贷款又具有消极的作用,当股利支付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企业股利支付水平与获得的银行贷款之间的关系会反过来,随着股利支付水平的提高,现金股利会加剧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冲突,大量或者超额的现金股利被视为企业资产向股东转移的行为,银行债权人会感觉到自身的债权利益受到威胁,因此,债权人会提高贷款成本以及减少发放给企业的银行贷款。在现金股利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的共同影响下,企业现金股利与银行贷款呈现出非线性的关系。基于以上分析,现提出以下假设:H:企业现金股利支付水平与银行贷款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当股利支付水平低时,现金股利能够增加企业银行贷款,而当股利支付水平较高时,会减少企业银行贷款。

四、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考虑到房地产行业与银行之间密切的关系,现选取A股上市房地产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来研究企业股利支付水平与银行贷款之间的关系,并以2009年到2013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在分析中,剔除了ST公司、企业未上市年份数据以及数据不全的企业年度数据,最终得到了111家公司的555个有效样本。所有数据均来自于国泰安金融数据库(CSMAR)。实证检验所使用统计软件为EVIEWS7.0.

(二)研究变量的选取

1.被解释变量。对于短期信贷决策,由于其借款周期短,银行关注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对企业未来的盈利与现金流的不确定性关注较少,即对股利政策的未来影响程度关注较少,因此,现对企业银行信贷可获性的研究对象是长期借款。尽管企业资产负债表中没有单独列出银行借款,银行长期借款数据无法直接获得,但我国房地产企业的长期借款的融资对象主要是银行,因此以期末资产负债表中的长期借款来代替银行长期借款,以BLOAN(长期借款/负债总额)作为被解释变量来衡量企业获得的银行信贷。

2.解释变量。现以现金股利支付率(DIV)来衡量股利的支付水平,并按照之前的假设设置了两个解释变量DIV和DIV2。

3.控制变量。根据相关文献的实证研究结果,还包括了可能影响企业银行信贷水平的变量。(1)公司规模(SIZE),以总资产的自然对数衡量。(2)公司的成长性(Q),以托宾Q值来度量。(3)自由现金流水平(FCF),以(企业经营性现金流量-资本性支出)/总资产度量。(4)公司盈利能力(ROE),以净资产收益率来度量。(5)财务困境(ZSCORE),用以衡量一个借款人的财务健康状况,根据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教授Edward Altman 建立的著名的5变量Z-score模型计算获得。

(三)模型设定

为检验现金股利与银行贷款之间的非线性的关系,于是设计了以下多元回归模型。在模型中为了充分反映企业发放现金股利对银行贷款的影响,以企业在N年度宣告发放的N-1年度现金股利作为解释变量进入模型进行回归。

BLOANn=β0+β1DIVn-1+β2DIV2n-1+β3SIZEn+β4FCFn+β5Qn+

β6ZSCOREn+β7ROEn+ε

五、实证分析

(一)现金股利对银行贷款的影响分析

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对于全样本,DIV和DIV2的系数分别为0.1498与-0.0966,且在5%与10%的水平上显著,结果验证了之前的假设,即企业股利支付与银行贷款之间表现出来的是一种非线性关系,企业银行贷款随着现金股利的发放,先增加后减少。

对于国有控股的样本,DIV的系数为0.2113,而DIV2的系数为-0.1150,且分别通过1%和5%的显著性水平。DIV和DIV2系数方向与全样本一致,说明在国有控股的房地产上市公司中,存在着现金股利与银行贷款的非线性关系。而在非国有控股的样本中,尽管DIV与DIV2的系数0.1127和-0.0858与全样本一致,但DIV2的系数没有通过预设的显著性水平,表明这种类似抛物线的非线性的关系在非国有控股的样本中不显著。结果说明在非国有控股的公司中,现金股利与银行贷款之间的关系可能更复杂,信号传递作用和冲突分别占主导作用的区间可能不止一个。

(二)对全样本及按照控制人性质分组的临界点分析

根据表1的回归结果,通过极值分析可以得到表2中银行贷款发生变化的股利支付水平的临界点。在全样本中,银行贷款随股利支付先增加后减少的拐点出现在股利支付率77.54%附近。而在国有控股的样本中,拐点出现在91.87%附近。二者的临界点都是处于高股利支付率附近,说明企业现金股利对银行贷款有积极影响的作用区间要大于起消极影响的作用区间,并且只有当企业处于异常高股利或者超额股利的情况下,债权人保护自身利益的行为才得到效果,也说明当前的环境下对于债权人利益的保护是薄弱的。此外,从全样本与国有控股的样本比较中可以看出国有控股的企业银行贷款发生变化的拐点要晚于全样本银行贷款发生变化的拐点。这与我国的制度背景是密切相关的,国有控股企业的最终控制人是政府,而我国商业银行的最终控制人也是政府,政府干预在银企借贷关系,特别是长期借贷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表明,国有控股企业的长期借款更容易受到政府的干预,尤其是地方政府的干预(黎凯2007)。由于政府干预提供的“隐形担保”以及二者最终控制人的同源性使得银行对于自身债权利益的保护被削弱。

六、研究结论与建议

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房地产上市公司的银行债务融资决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企业应当充分利用现金股利对银行贷款的影响,在有效的股利支付率区间内,可以提高股利支付来增加银行贷款,充分利用好银行的资金。但同时应当避免发放高额或者超额的现金股利,以免对企业获得银行贷款产生消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Black F..The dividend puzzle[J]. Journal of Portfolio Management,1976(2):5-8.

[2] Dhillon U., Johnson H.. The effect of dividend changes on stock and bond prices[J]. Journal of Finance,1994(1):281-289.

[3] 阎达五,耿建新.我国上市公司配股融资行为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1(9):21-27.

[4] 伍利娜,高 强,彭 燕.中国上市公司“异常高派现”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科学,2003(1):3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