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资产阶级的历史局限性范文

资产阶级的历史局限性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资产阶级的历史局限性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资产阶级的历史局限性

第1篇

资本主义民主,是资产阶级在推翻封建专制制度的革命中所创立的民主,是指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权力的一种国家制度。

2、资本主义民主的表现形式:

资产阶级取得政权后,确立了议会制、普选制、两党制,公民享有各项自由权利等制度,这些都是资本主义民主的主要表现形式。

3、资本主义民主的进步性:

资本主义民主,作为对封建专制的否定,在历史上具有一定的进步性。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建立,使封建主义的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得到破除,使广大人民群众逐渐确立了自由、平等、人权等现代观念,也使人民群众在实际中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表达自己意愿的权利。

4、资本主义民主的局限性

第2篇

关键词:意识形态性 马克思思想 科学性

1.马克思思想的科学性

实践观是哲学最根本的观点,实践,指导实践是的全部理论,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指导思想才能成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它包含了以下几层意思:(1)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既是历史的创造者,又是历史活动的主体;(2)所有历史的冲突源于交往形式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3)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正是由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现实存在和意识形态的深刻反思,才得出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科学结论。但他从来不把自己的学说看成是绝对真理,而是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科学。

2.马克思思想的意识形态性

2.1神秘性:指这些意识形态的非理性、非逻辑性。利益使其产生情感共鸣,利益能够蒙蔽真理;情感作为表现形式,它的神秘性表现在于用理性的外衣蒙蔽非理性的既得利益。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是逻辑化的、理性化的,其实质是对资产阶级利益集团的维护。

2.2伪批判性: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一直宣称自己是超阶级的、中立的;但他们的立足点是为了现实辩护,并不是超越现实,因此其标榜的永恒性、人民性、普遍性完全是意识形态的谬论和谎言。马克思主要是从历史的虚伪性上来讲意识形态,从特殊意义和一般意义两个角度来批判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虚伪性;强调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有错误和正确、积极和消极、先进和落后之分,对此要做历史的、具体的分析,才能揭示其本质,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不自觉的伪批判性和虚假性中解放出来。

2.3颠倒性:这些意识形态颠倒了观念和现实的关系,认为不是生活决定观念,而是观念决定了生活。马克思分析了人们为什么会把这种颠倒的关系和观念产生认同感,因为意识形态的虚伪性不是有意的,而是无意识的,它根源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颠倒性,进而分析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颠倒性是把价值和使用价值颠倒,把物的生产与人的生产的颠倒,在这种颠倒的意识形态中,工人要产生自我意识很难,甚至是不可能的,所以这种自发的唯物主义的结局只能是唯心主义,没有唯物辩证法就不可能摆脱资产阶级的意识,获得自我意识。

3.马克思思想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的当代价值

首先,我们要始终坚持意识形态的科学指导,始终坚持的指导,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呈现出了意识形态多元化的现象,我们要能够善于发挥的批判性指导作用,即发挥以为主导的意识形态一元论的指导作用。

当然,作为知识体系的,依然可以与其讨论和争鸣的。我们应提倡、发展、丰富并补充,提倡对部分具体理论观点来进行完善和挑战,始终坚持用发展的观来指导我们的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加强意识形态的指导,加快的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的有机统一。

其次,增强意识形态的作用主要工作在宣传、制度建设和引导,旨在发展和丰富科学性,发挥的维护、批判和建设。发挥意识形态指导作用的最佳途径是加强的宣传,列宁曾强调“没有科学的理论便没有革命的行动。”注重党的思想政治和宣传工作也是我们党在革命战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我们党武装人民群众的法宝在于革命理论。在今日,我们还要更多地去挖掘社会主义建设纲领,以此来武装人民群众,为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在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实践中完善并检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科学有效性,使之成为上层建筑的制度化和观念层次的观念体系。

再次,正确认识的阶级性和真理性是坚持意识形态性与科学性内在统一性我们必定需要研究。在此,我们应坚持两个观点:一方面,真理是被实践证明的认识客观科学性决定一切真理都没有阶级性,真理的客观科学性,使其具有有用性,但使用真理的人有阶级性;另一个方面,对真理的理解和运用,都可能被打上阶级烙印,即使对自然科学的运用也是如此。作为发展中的思想观,我们需要超出阶级局限性,并在此基础上扩大视野,寻求真理。任何阶级都会有阶级局限性,即使无产阶级也不例外,无产阶级政党也会有,也不可能超越其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经济生活的限制。过去我们将无产阶级的先进性抽象化,没看到个人、国家、民族、政党和任何阶级都有认识偏见和局限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l—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列宁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王永贵:《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Guido Kung:Weltanschaung als Wissenschaft,Philosophie,I deologie and Religion,Freiburger Zeitschrift for Philosophie and Theologie and Theologie 27(1980)s 55-56.

[5]王绍臣:《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第3篇

民主是指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科学主要是指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

资产阶级宣扬民主,反对封建专制,把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的理论支柱儒家思想;宣扬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和愚昧。

这一口号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的迫切需要,有力地推动了的发展。但这一口号仍属于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性质,有它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它不能同群众运动相结合,不能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待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因而不能从根本上推翻封建思想。

中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的树立,使中国许多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还造成了新思想、新理论广泛传播的大好机遇。

(来源:文章屋网 )

第4篇

1、没有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2、脱离广大人民群众;

3、中国的社会性质即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改变,共和国的方案未能真正实现;

4、资产阶级在深重的民族危机下登上历史舞台,在思想准备和物质力量上均感不足;

第5篇

作为基础教育的终端和高等教育的预备期,普通高中教育理应在知识和人文两方面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基础。然而,现实中的普通高中教育存在着重知识、轻人文的现象。这一现象表明当前教育发展与其理想目标相差甚远。对此,笔者列举以下若干现象以作部分证明。

(一)评价重学习成绩,轻品格修养

目前的教育教学对学习成绩和品格修养的评判愈益狭隘。即便是“学习成绩”,也大多限于诊断性考试成绩,而少有生成性学习评价:在传统的期末总评成绩中虽有平时分数占30%的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几乎为教师们所忽视;“品格修养”仅仅被理解为学习成绩的附属物而已。

几乎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习惯性地因果推断:因为学生学习成绩好,所以他(她)的品格修养一定好。如此的学生评价规则源于追求统一但不免狭隘、树立权威却不免专权的评价制度。同时,它还因如下两个因素被固化和强化。一是在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渴望日益强烈的同时,整个社会的就业情况却不容乐观,父母对孩子的殷切期望构筑了多问成绩少提修养的社会氛围。二是一些教育行政官员在这样的氛围下,背负着重压、裹挟着利益而集体失语,为应试教育推波助澜。就有这样的学校领导在教师大会上公开宣称“高考成绩就是你们的生命”这一类似是而非的话。在这样一个物质有限、精神匮乏的教育环境里,评价机制局促如初,应试之风长盛不衰。

(二)教育管理追求整齐划一,阻碍学生个性发展

当前社会发展的态势多元化倾向日益加剧,学生在价值观的塑造方面普遍出现认识矛盾、意识焦虑等问题,整齐划一的教育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同时,教育工作者囿于制度成本的高昂,缺乏多元多层的主客观条件。上述两个因素导致“学生越来越难管”这句话几乎成了教育工作者的口头禅。

更为糟糕的是,在教育工作者眼中,所谓管理只是传统意义上的保证学生不出什么乱子,保证学生按部就班地勤奋读书,保证学生自觉遵守校规校纪,如此等等。在他们眼中,“管”的目的是保证学生获得好成绩。于是,在具体操作中,学校往往因为学生的一些突发事件和其他学校高考成绩提升的压力而不断强化控制,由此导致学生的个性受到极大的束缚。

(三)教学过程缺乏情感态度,缺乏有效的反思机制

什么是好教师?一种是能教出高考、会考和联考班级该门学科平均分数好的教师,一种是既能达成知识和能力目标又能增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教师。虽然上述两种答案本身并不应该被置于决然对立的两极,但是在现实的高中教育中,前者是“常态”――正常且通常,后者是“变数”――变态和变化。

从学校进行的教学调查反馈信息来看,受到学生欢迎的大抵就是这样两类教师,然而这两种类型的教师往往不会是同一个教师。学校对教师的要求和教师对自身的教学期望更多地是停留在知识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却很少讨论和反思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的达成度。学生不反对考试,但是,他们讨厌教师们仅仅为考试而教。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的教育套着改革的外壳,而内芯在很大程度上仍旧是作坊式的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是人文精神缺席的教育,是作为个体的人严重异化的教育。它的最大弊端是什么?学生情绪的被压抑、人格发展的被扭曲以及一个伟大民族创新能力的缺失。总而言之,它抑制了青年学生的个性自由和创造精神,挫伤了青年学生的崇高理想和自尊自爱。

二、高中历史教学:价值目标与教师的责任

历史学是一门人学。历史学通过构建并解释过去的生活生成和积淀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包括了人之成为人应具备的三大品质――独立、宽容和敬畏。“独立”是指自觉运用判断和行动的自由,保持对生活和社会的批判力。“宽容”是指充分尊重他人判断和行动的自由,对多元的社会发展能够给予足够的理解。“敬畏”是对自然资源、生命资源和社会资源理性地认识和利用,防范过度的包容和排斥,防范过度的自由和限制,防范过度的获取和舍弃。

历史的现场由人、社会和自然三种元素构成,其中以人为中心和重心。高中历史教学的价值在于学生通过历史学习促进理解的智慧、养成包容的精神、增添担当的勇气,其核心就是为青年学生人文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奠基。具体而言,通过历史学习,学生要达成三个“学会”目标:一是“学会关心自己”,即青年学生能够自觉追寻和创造生命的意义,逐步养成独立的个性思考的习惯;二是“学会理解社会”,即青年学生初步学会对社会――国家和世界――的发展多元的、开放的理解,逐步具备理智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尚的历史使命感;三是“学会善待自然”,即青年学生初步认识科学在改造自然方面的进步性和有限性,逐步具备人类和自然共存共生的家园意识。

追求上述目标是历史教师的职责。在学校教育的诸多领域,历史教师都可以去努力一番,尽一些自己的责任。下面笔者从“必修课程的课堂教学”“选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学生社团活动”三个方面说说自己的一些做法和想法,重点说第一个方面。

(一)必修课程的课堂教学:尊重多元,包容理解

历史教师理解历史应该充分重视人的作用并尊重社会的多元发展。为此,我们不仅需要用一种多元的、具有包容性的观念理解历史,而且要重视对同一历史现象多面阐释的理解。

关于人类社会普遍规律的科学――唯物史观――是我们教学中重要的理论指导。在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跌入一个理解上的误区,即把丰富的唯物史观仅仅理解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等几条机械的结论。这样的理解忽视了社会的多元发展,忽视了人在历史中的作用。

具有包容性的历史观念不少,北京大学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创始人罗荣渠先生提出的一元多线历史发展观就是其中之一。他认为:“一元”是指“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是经济力的变革”;“多线”是指“在同一生产力状态下的不同社会的发展,受复杂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千差万别,但可以归纳成为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发展模式和不同的发展道路;任何一种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都不是单向度的、静态的,而是多向度的、动态的”。他把社会发展看成一个有机体,认为“生产力形态的变迁和同一生产力形态下的社会变迁,是由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的产物。这些因素一般包括:生态、人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国际交往等七大因素”。

“一元多线”的历史发展观运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特别要重视对“多元”的理解,逐步纠正长期以来过分关注“一元”所带来的可能的理解偏差。

以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为例,从17世纪到18世纪,英、美、法通过革命开始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各国资产阶级进行了艰苦卓绝同时也是影响深远的民主政治建设。19世纪,随着各国先后开展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有了迅速发展,各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深入并趋向完善。在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基本框架下,各国的民主政治制度的具体形式各有千秋。如英国代议制度在形成和完善过程中,呈现出渐进地温和变革、民众的斗争和政府的妥协相结合、尊重传统和遵循惯例等特点。又如“美国1787年宪法”特点的形成是和北美殖民地的历史传统、独立后的共和国困境、制宪者的民主政治理念及其制度创新、政治智慧密切相关的,尤其是制宪者的公共品质、妥协精神和高超的制宪技巧至今令人感佩。

在历史教学中让学生认知和理解上述国家民主政治制度的个性特点及其多方面的成因,尤其是关注政治传统、历史文化、历史人物在其中的重要作用,这对学生理解社会的多元发展和体验人在历史中的作用是很有意义的。

历史虽然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但历史阐释往往是多面的。教师在扎实掌握历史专业知识并涉猎其他学科领域知识的基础上,从不同于现行教材的视角提出问题,激起学生的疑惑,运用课堂教学的诸多方式方法引导和推动学生解疑,并在课堂之外引导学生阅读一些相关的课外书以帮助他们拓宽视野和增进思考,这样的做法有助于学生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意识和习惯。

以“美国1787年宪法”的评价教学为例,笔者在一次听课中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执教者在总结“美国1787年宪法”评价要点的时候,列出了进步性和局限性,其中局限性中的“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它所体现的也只是资产阶级的民主”这一条特别扎眼。“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在当时就一定是局限性吗?这个疑问油然而生。而且还有学生在课后针对这一条提出问题:资本主义是当时的进步潮流,那为什么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就是局限性呢?

这个疑问,可以从宪法内容及其影响的角度加以阐释,但也可以从“评价的历史”角度加以说明,引导学生对历史局限性进行深入思考。对历史局限性的理解是颇能培养学生包容品质的。“上述这一评价的来源是什么?对美国宪法的评价的历史又是什么?”围绕着这两个问题,笔者查阅了国内学者评价美国宪法的学术史资料。从中选择了三则材料让学生阅读,摘录如下:

【材料一】美国宪法虚伪地标榜不分阶级的全民民主,实际上用法律的形式,巩固了剥削阶级统治。“三权分立”不过是一种手段,掩盖剥削阶级的实质。

――黄绍湘《美国通史简编》(1979年)

【材料二】美国宪法为近代资产阶级民主制提供了第一份政治现代化的草图,开创了近代成文制宪运动的纪元。按这个新体制建立的这个新国家不仅较之封建制国家是一个崭新的尝试……是一个巨大的进步。……美国宪法中保留了奴隶制……从这些方面说,美国宪法又有其保守的一面。美国的保守面,从更深的层面上透视,不过是美国革命中所体现的社会变革渐进思潮的反映。

――罗荣渠《略论美国联邦制度的形成和体制的特点》(1987年)

【材料三】美国的民主之所以做到“原则民主”与“程序民主”并重,主要就是因为它产生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这种综合并不容易……一个民族不善于妥协,就不能走向真正的民主。美国的民主直到今天也不能说是真正的民主,更不用说在两百多年之前了。不过,当时的美国民主制尽管还存在着无数的局限性……却无疑是18世纪末的世界上最先进、最现代化并且最有前途的政治制度。

――马克主编《世界文明史(上))(2004年)

针对高一学生,笔者根据上述材料设计了三个问题:(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三个不同时期不同学者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评价要点。(2)三位学者对宪法局限性的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笔者希望通过这三个问题引导学生:了解认识历史局限性时应该反复考量的三个问题――时人做到了哪些前人没有做到的,时人只能做些什么,时人能做却没有做到的是什么;理解一个观点――文明进步是一个“累进”的过程;认识一种态度――对历史局限性的包容性理解。

(二)选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开拓视野,进行公民教育

高中学生正处于即将成人的重要阶段。“成人”有生理、法理和心理三个层面。心理层面的“成人”主要是指人在价值层面上的成人。因此,“怎样做人”“做怎样的人”是青年学生普遍思考的问题。这两个问题关乎青年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更关乎我们这个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发展。然而,这两个问题的思考过程却杂陈着“理想褪色”“精神贫血”“勇气缺失”“方向迷乱”等令人担忧的乱象。虽然学校教育确实不能保证培养出如孔子、亚里士多德、牛顿、梁启超这样的大家,但学校教育应该且必须为培养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提供必要的智力、思想、精神等条件。而作为“捍卫记忆、发现价值、传递精神”的历史学科就担负着通过影响青年学生的历史记忆进行公民教育的责任。

为此,在嘉兴高中历史专业团队的鼎力相助下,笔者主持开发了“人在历史中的地位”这一选修课程。这是一门融历史学、政治学、文学、哲学、科学于一体的知识拓展类高中选修课程,既有浓郁的人文色彩,又有饱满的思想张力。这一课程历史人物的选择体现了时代性、多样性、典型性、“去熟悉化”和“去脸谱化”等原则。本课程选择的14位个人和4个群体,生活在古今中外不同的历史时期,从属于社会的不同领域。他们或许并不为高中学生所熟悉,但他们各自从不同的侧面体现了现代公民应该具备的素养,如独立精神、自由思想、博爱精神、民族精神、民主意识、科学责任等等。他们人生中的典型故事,对学生而言,有的可以励志,有的可以警示。课程分为“上、中、下”三篇,分别从“内心的坚守”“社会担当”“人与时代的关系”等三个视角阐发了现代公民应该具备的素养。开设这一课程的主旨就是通过影响青年学生历史记忆的路径,通过启发并引领青年学生理性思考人生的方法进行现代公民教育。

(三)学生社团活动:实践参与,亲身体验

组织学生社团活动,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作用,在多样化的活动实践中增长知识,关心国家,了解世界,同时增进合作与宽容的精神,发展学生的独立性。

1998年岁末,笔者所在的学校成立了一个学生社团组织――世界知识之友社。其宗旨是“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社团倡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中国和世界的发展;用自己的头脑思考中国和世界的发展;用自己的笔写出中国和世界的发展。

社团活动除了师生讲座外,还举办了一些学校规模的系列活动。其别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资料展览”活动。这一年是 “”开始四十周年,“”是扼住国家命运之喉的浩劫、伤害民族尊严的浩劫,更是剥夺每一个生命权利、摧残灵魂和肉体的浩劫。我们的祖辈和父辈把这段刻骨的记忆埋在心底,而我们对这段历史的记忆则拥塞着许多盲点和误区。记忆还是遗忘,这是一个维系我们每一个生命存在和发展的问题。为此,学校历史组全体同仁和学生共同努力,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整理收集“”资料,再用了两个星期的时间布置了一间“”历史展览室。其中的实物展品均由学生提供,包括形态各异的像章、保存完好的成套连环画、20世纪70年代早期的《红旗》杂志、“”期间发行的邮票、1967年出产的颇具时代特点的台钟,等等。

另外,我们还收到了八份学生对“”亲历者的访谈录,非常真实地记录了被访者的历史记忆,同时也反映了采访者的感受。如有一个学生在访谈的最后这样写道:“抬起头,只见奶奶依旧仰着天,我还想再问什么,可随即又闭上了口,我知道,奶奶也不想再多说什么,且让她好好去抚平这心灵的创伤吧;奶奶脸上的两道泪痕仍然依稀可见,这哪里是什么眼泪,分明是对历史永久的记忆。”又如有学生这样写道:“陆大妈最后的那番话,似乎是对‘’时期的向往,也流露出对当前生活的一丝不满。然而又是什么使她依旧怀念年代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也值得大家深思的问题。”

“”展览室在开放的一周时间里,不同年级的学生纷纷前来参观,甚至还吸引了学校的和嘉兴市来学校参加教研活动的教师们。大约有近30名学生在参观留言本上写下了自己的感想。虽然其中也有个别的不文明的语言,但绝大多数学生表达了参观感知“”历史时的惊讶和这种历史必须杜绝的态度。

第6篇

教育公平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含义。它既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映,也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超越,是社会现实与教育理想的统一,具有特定的历史意义,包括它的历史合理性和历史局限性

教育公平的观念源远流长,追求教育公平是人类社会古老的理念。

从历史上看,古希腊的大思想家柏拉图最早提出教育公平的思想,亚里士多德则首先提出通过法律保证自由公民的教育权利。近代西方资产阶级致力于寻求教育公平,18世纪末,教育公平的思想已在一些西方国家转化为立法措施,在法律上确定了

(来源:文章屋网 )

第7篇

关键词:洛克;教育漫话;教育哲学思想

一、约翰・洛克及其代表作《教育漫话》的简介

约翰・洛克(John Locke,1632-1704)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教育漫话》是其最主要的教育代表作。

洛克不仅仅是一个著名的哲学家,而且也是著名的古典自由主义政治学家和经济学家。洛克的《教育漫话》与他的其他著作一样,是近现代英美文化的瑰宝,它曾经而且至今仍然是英美教育学界的重要研究对象,是欧美各国教育工作者和父母的必读之书,是近代英美教育思想史上的一本奠基性著作,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和体现了近现代英美的教育思想。《教育漫话》也曾是我国教育工作者的研究对象,并且曾被认为是“充分表达了经过与贵族的妥协而已分享了一部分政权的资产阶级在教育方面的要求”,“作者论述的绅士教育,乃是属于资产阶级实业家的教育,与我们现在所谈的儿童教育、社会主义新人的教育,在性质上当然不可同日而语”,等等。[1]洛克的《教育漫话》,谈论的主题是如何培养一个“绅士”,不过,与一般中国人可能的理解不同,洛克乃至一般英国人所谓的“绅士”,既不是指贵族,也不是指风度翩翩的公子哥,恰恰相反,他们所谓的“绅士”,是指我们现在所谓的具有开拓精神的事业家,或者说高素质人才。[2]

二、洛克的教育哲学思想内容及特点

《教育漫话》一书是洛克教育思想最集中的表现,他在其中提出的绅士教育体系,是在概括并总结了自文艺复兴以来在英国业已形成的绅士教育的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为英国资产阶级的子弟描述出一幅完整的教育蓝图,他明确指出良好的教育关系到资产阶级国家的幸福和繁荣。他从三个方面论述了绅士的培养。在德育问题上,洛克主张要培养绅士的坚强意志和性格、克服欲望、服从理性、遇危险不失镇静、对儿童不能溺爱和放纵。在智育方面,为了培养未来绅士的才干和善于处理各种事务的能力,提出了一个广泛的学科内容。在体育方面,洛克有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健康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他认为一个绅士的体格应锻炼成随时能拿起武器,身先士卒,保家卫国。

首先,应当把培养强健体魄放在教育的第一位,因为身体是一个人及其精神的基础,“健全的心智寓于健康的身体”,“要有自己的事业,要得到幸福,必须先有健康的身体”。其次,精神品质的培养是人生教育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事情。最后,智育或者说是学问相对来说是教育中最不重要的一件事情。洛克非常重视强健体魄的培养,在他看来:强健体魄的培养不仅仅限于体育锻炼,而要涉及吃、穿、住、行、运动和锻炼等各个方面。作为一个医学专家,他在这些方面对有关儿童身体健康的问题作了非常详细的具体说明和指导。

德育在洛克的教育思想中占有根本的地位,教育的主要任务乃是塑造一个人的精神或是人格。因此,德育在洛克眼中不仅仅是指道德品质的培养,而是指整个精神品质或人格的塑造,大致说来它包括德行、智慧、教养以及坚忍等各种美德的培养。而贯穿于所有这些美德的本质则是,听从理性的指导而克制欲望:“一切美德和价值的伟大原则和基础在于:一个人能够克制自己的欲望,能够不顾自己的爱好而纯粹遵从理性认为是最好的指导。”

洛克关于教育问题的论述,反映了当时英国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事业的强烈要求,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但是,洛克作为“英国一切形式的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既有历史的局限性,又有阶级的局限性。同时,洛克的思想中也存在着封建残余。洛克认为教育的目的便是培养绅士,是培养具备“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等四种品质的“有德行、有用、能干的人才”,是既能满足个人幸福生活需要,又能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资产阶级事业家;同时还强调要“不惜重金”培养这种人才。[3]

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提出了一个与封建教育完全不同的教学计划,他强调,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使绅士所学的知识能适应实际生活需要。在教学论方面,洛克在教育史上的独特贡献在于:他继承了自培根以来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反对“天赋观念”的思想。在他看来,一切知识和观念都是后天获得的,都是从经验中获得的。在《教育漫话》中,洛克否定了经院主义教育那种脱离实际、扼杀儿童主动思维和不重视培养儿童求知方法的教学,而根据儿童认知特点、心理特点等提出了一系列对于当时是进步的进步教学方法。

三、洛克的教育哲学思想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

(1)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结合。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人才。[4]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和激烈的社会竞争要求人才的个性发展,因此需做到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

(2)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

(3)学校应将传授知识和品德培养相结合,并将品德培养作为最终目的。洛克认为,学问应作为辅助更重要的品质之用。学校应将传授知识和品德培养结合起来,并将品德养成作为最终目的,而不应忽视学生品德发展。

(4)学校应当设置以实用学科为基础的课程体系,专门设置技能学习,增强实践环节。洛克在课程设置方面提出了一个全面的课程体系,不仅包括人文科学,自然科学,还包括音乐、美术、手工技能和商业账务等,而且他极为重视一门手工技能的培养,认为一个绅士必须掌握一门手工技能而且所学技能必须对未来生活有用,学校应该专门设置课程培养学生学会一门手工技能,并加以实践,这对学生来说既是一个爱好,也能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运用。

参考文献:

[1]约翰・洛克著,傅任敢译.教育漫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3.

[2]约翰・洛克著,徐大建译.教育漫话[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21.

第8篇

众所周知,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水平同教学质量的高低密切相关。充分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的实现。当前,各科教师都在努力尝试各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以期实现“生本、效本、能本”的有效课堂,但无论是从教师角度而言的精致课堂,还是从学生角度而言的自主学习,都无法改变既定的教材。教学似乎走到了“瓶颈”之处。课堂教学的这一局限性,决定了我们的课堂教学不可能真正达到实现高效课堂的目标。

正是基于这样的客观背景,我们提出了通过专题教学,以项目引领来实现历史课程资源的整合与重构这个课程理念,以期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能够突破“瓶颈”,实现真正的高效课堂。本文以“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专题为例,通过与此专题

相关的课程资源的整合与重构,来探究历史课程项目学习的策略与

方法。

一、纵向理路的深究

项目学习试图改变传统教育以教材为唯一学习对象的教与学的模式,试着让学生在掌握教材知识的同时,根据教材断代的内容选择与之相关的知识进行深入学习并探究。项目学习是具有生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它将给我们的历史课堂带来更多的生机与活力。为了使其作用达到最大化,项目的开发就必须要与学生的实际贴近。为此,我们无论尝试着从哪个角度去选择项目,都需要努力从生本出发,切合项目的具体特征与内在理路,从而形成一个高效、有序、自然的生态循环。

教材虽为经典,但也只是片段,并且分布于不同的章节之中。所以,我们须将教材重新整合、拓展、重构,使其成为一个有厚度的项目。而历史本身就是一条螺旋上升的线,具有连续性与完整性,但目前我们的教材在体例的编排上却人为地将其割裂。以该专题中的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课为例,在课程教学时,我们可以将新航路开辟后作为大西洋岛国的英国逐渐取代意大利成为欧洲商业贸易中心的相关内容补充进去。此外,既然这是一个项目,那么就该将与其相关的纵向的历史深究下去,如:正是由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这一政治因素,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最早开始并最早完成于英国创造了不可取代的条件,并让英国成为当时的“日不落”帝国。既然我们的项目学习是为了实现、形成一个高效的生态的循环,那么在进行专题项目的学习时,这些知识点之间的链接就变得不可或缺了。在同一专题中,将纵向两课或多课内的资源有效进行整合、重构,既节约了课时,也提高了效率,更体现了新课标中历史教学能效性的“效本”理念。

二、横向资源的延伸

一本教材,一则史实,学生往往会“过目即是瞬间,看过即成过往”,很难真正停驻于他们那颗驿动的心。倘若想要让他们流连此处,想必是更需要一片动人的风景。我们之所以将革命专题做成一个项目,目的就是为了让专题教学具有厚度、宽度和广度,从而走向内在的深度。这就需要课堂教学旁征博引、旁逸斜出,将经典的课内教材视为“敲门石”。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我们可以将该项目进行延伸、拓展,联系中国史中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在初二教学时,曾经有学生问我“为何首先打开中国大门的是英国,而不是其他西方大国”,鉴于当时的初二学生的历史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尚不具备接受能力,该问题确实一时无法与学生分析透彻。但对于初三学生,我们完全可以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将这一问题条理清晰地进行课堂资源的链接、迁移与整合。正是由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及之后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得英国成了当时世界上最为强大的“日不落”帝国,因此也就具有了首先打开中国大门的能力与需求。

又如同为进入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之一的资产阶级改革,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的《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也与本专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实与该项目专题相关的教材内的知识板块还有很多,这里就不再一一呈现,但有一点,作为一个项目,在课堂教学时,务必要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发散、多迁移、多链接,将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放在一个显著的地位,这也正好契合了新课标中的“能本”要求。

三、内在文本的重构

一颗颗四散的珍珠,用一根线串起来,方显得光彩夺目。当前,就某一个专题或主题的章节在初中历史教材中是比较分散的,我们不妨先拉出一条线,然后围绕这条线,重组教材,进行系统学习。这条线就是一个项目的主题。

第9篇

关键词: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网络公共领域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12)04-0015-05

在目前理论界有关网络公共领域的研究中,存在着明显的“哈贝马斯依赖”现象,其主要表现是:第一,参照哈贝马斯对公共领域的解释,类推网络公共领域的涵义,缺乏对其在现实生活中所指对象和内外部边界的明确认识,对网络公共领域的理解陷入抽象。第二,依据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理想模型”,断言网络公共领域更加体现了公共领域的本质特征,把网络公共领域理想化,不能解释网络公共领域中相互矛盾的现象。第三,沿袭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的“批判”、“抗争”视角,不仅没有意识到其局限性,而且夸大其政治功能,对党和政府积极为网民政治参与搭建网络平台、现实生活中邀请网民共商大计等所作的努力及价值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因此,有必要对这种现象进行反思。反思的目的不仅在于“批判”,更重要的是通过反思就网络公共领域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视角、研究目的等达成共识,进一步推动理论研究走向深化和发挥理论研究资政为民的应有价值。

一、网络公共领域的所指对象、内外部边界及实质

目前理论界对网络公共领域的解释,一般是参照哈贝马斯的观点,然后类推网络公共领域的涵义,体现在语言表述上即除了将哈贝马斯公共领域中的“公共空间”一词替换成“网络空间”以外,其他要素及其逻辑关系完全相同。大多认为(不同学者的具体表述略有差异),网络公共领域即公众(或公民、网民)在网络空间自由集聚、自由讨论共同利益问题,意见汇聚而形成的公共舆论。简单地说,网络公共领域即网络公共舆论领域。乍一看,这一解释似乎不无道理,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问题颇多,最突出的问题是网络公共领域在现实生活中的所指对象不明确,内外部边界不清晰。

在哈贝马斯的理论中,公共领域所指的对象非常明确,内外部边界也非常清晰。就外部边界而言,他指出:“对于我们的讨论来讲,国家和社会的分离是一条基本路线,它同样也使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区别开来。”“公共领域只限于公共权力机关。”“私人领域包括狭义上的市民社会,亦即商品交换和社会劳动领域;家庭以及其中的私生活也包括在其中。”“私人领域当中同样包含着真正意义上的公共领域;因为它是由私人组成的公共领域。所以,对于私人所有的天地,我们可以区分出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P35)又说:“由于社会是作为国家的对立面而出现的,它一方面明确划定一片私人领域不受公共权力管辖,另一方面在生活过程中又跨越了个人家庭的局限,关注公共事务,因此,那个永远受契约支配的领域将成为一个批判领域,这也就是说它要求公众对它进行合理批判。”(P23)准确理解上述思想,哈贝马斯所说的“社会”、“市民社会”、“私人领域”实际上指的是“控制劳动市场、资本市场和商品市场的经济领域。”(1990年版序言P29)因此,公共领域就是介于国家和社会,或者说政治和经济之间的领域,其具体内容(或舆论所指对象)即经济领域中私人之间的共同利益问题。这一问题私人不能解决,需要国家出面协调,同时又必须将“公共权力限于有限功能之上”,不能造成对私人领域的干预,确保政治权力的“公共性”以及决策程序的“公开性”(P128-129)。因此,就需要“由私人组成的公众”与国家权力机关进行讨论,由此形成一个特殊的领域即公共舆论领域。

第10篇

【关键词】康有为哲学思想两面性

康有为哲学思想的两面性

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康有为是首个试图建立哲学系统的思想家,也是试图用西学来扩大与充实中国哲学的第一人。在康有为哲学思想中,我们不仅能看见唯物主义思想和唯心主义思想的并存,而且能发现进步思想与保守思想的相互交织。可以说,康有为哲学思想是西方近代先进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与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思想的结合体。康有为哲学思想的这种两面性,在他的政治生涯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自然观中唯物主义思想倾向与唯心主义思想倾向并存。康有为不仅继承了我国古代唯物主义“气”的概念,而且深受从西方传入的近代自然科学的影响。

康有为“尝考泰西所以致强之由”,认为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他们“立科以励智学”。因此,康有为主张向西方寻求真理,首先就应学习他们的近代自然科学知识。 在他看来,自然界是变化发展的,宇宙万物都基于“气”逐渐演化而成;这“气”只具有湿热性或干冷性,是属于物质性的东西。康有为对自然界的这一看法,无疑是一种唯物主义的观点。这里,他虽然借用了中国古代哲学中“气”的概念,但就其整个思想来看,基本上还是从当时的近代自然科学知识出发的,因此带有近代的意味。

根据这一思想,康有为反对程、朱“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的说法。他认为:“凡物皆始于气,既有气然后有理。”如“有气即有阴阳,其热者为阳,冻者为阴”,这阴阳即是气之理。据此,他断定:“朱子以为理在气之前,其说非。”明确地否定了程、朱的理在气外、理在气先的客观唯心论。康有为还反对程、朱把封建纲常名教说成是“天理”,提出:若天地,则光、电、热、重相摩相化而已,何所谓的君臣、父子、夫妇……这些封建纲常的“理”是什么?康有为认为,有人形而后有智,有智而后有理。理者人之所立。贾谊谓立君臣等上下,此非天之所为,乃人之所设。故理者,人理也。在这里,康有为所谓封建纲常名教的“理”,并不是自然界的“天理” 。它“乃人之所设”、是“人理”。把自然界的“天理”与社会的“人理”划分开,这是正确的,是为改革封建专制制度的主张服务的。当然,以为封建纲常名教的“理”纯属人的智慧创造物,也是不正确的,是一种唯心史观。

康有为虽在自然观方面提出了某些唯物主义观点,并对程、朱的客观唯心主义理学作了批判,但其所掌握的自然知识非常粗浅,而带有很多主观推想的成分。因此,我们应该批判地分析他这部分哲学思想。

历史观中既有积极进步一面也有落后保守一面。康有为的历史观是一种古代哲学思想与近代自然科学进化思想的混合物,因此,他在感受到“世界开新逢进化”的时代气息时,在社会历史观方面产生变异进化的观念。康有为认为宇宙各种天体皆由湿热之气“展转而相生”,湿热之气则依次生草木、禽兽、人类。

人类出现以后,“积仁爱智勇而有宫室饮食衣服以养其身,积仁爱智勇而有礼乐政教伦理以成其治。”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逐渐变化发展而来的。在他后来的《公羊三世》学说里也体现了这样的观点。康有为“三世”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人类社会历史是变易进化的;人类历史进化的顺序是“据乱世”――“生平世”――“太平世”,不可颠倒、不可混乱、不可以相等;从“据乱”到“生平”到“太平”,一世比一世进步文明,只有到了“太平大同”,才是人类最美满极乐的世界。

康有为所谓的“据乱世”、“生平世”、“太平世”,基本上是三种不同的政制,即封建君主专制、资产阶级君主立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他的“三世”说的实质在于肯定人类社会历史在不断向前进化,即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封建专制制度必然要变,即逐步变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再变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他批判了顽固守旧派的理论武器“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封建教条,为变法维新提供了哲学依据。

同样,康有为的社会历史观也存在着另外的一面。虽然他在政治上主张改良维新,但思想上却深受董仲舒的矛盾“合一”论、西方自然科学进化思想“渐进”论的影响。这就使他的“三世”说成为了一种典型的资产阶级庸俗进化论。不难看出,这种学说既否认事物的矛盾斗争,又只讲量的进化反对质的突变和飞跃。

康有为认为:“中和”即矛盾调和是“大道之本”,就是说,他整个哲学的根本精神是讲妥协调和的。在阶级社会里,历史的进化不是通过阶级斗争和革命进行的,而是通过扩充人的“不忍之心”――仁爱精神,去渐渐消除和融合人们之间的种种界限(矛盾)。当社会的一切界限(矛盾)都被仁爱精神消融了,人类便进到了最高的境界――“大同”。这当然只是他头脑里的幻想。客观现实世界的矛盾是消融不掉的,任何事物的进化,都是它们自身包含的对立又统一的结果。

康有为哲学思想认识论的两面性

带有宗教性质的唯心主义体系与一些唯物主义思想倾向的矛盾,决定了他的认识论有两面性。

在康有为的认识论里,含有一些唯物主义感觉论的积极因素。在讲到人的知识来源时,他认为:“譬之食苦瓜,觉其苦,知也;必食而后之”。这是从物到感觉过程,本质上是属于唯物主义的感觉论。康有为强调向西方学习。主张通过游历、留学、翻译外国书籍、办报纸介绍有关西方国家的情况,向统治者和士大夫灌输“西学”,对他们做“开智”“解蔽”工作,以促使其觉醒,实行变法,这在当时来说是很有积极意义的。

但是,康有为认识论的根本观点是唯心主义的。在他看来,学问有两种:一是对“有形之物质”的认识;二是对“无形之事物”的认识。前一种认识是靠人的感官与客观物质世界相接触而获得的,是从外“灌输”到内、由客观变为主观,由此,他把这一类认识称之为“外学”。唯物主义感觉论便是属于这一类。与此同时,康有为认为,所谓的“元形之事物”,即作为宇宙本原的精神实体的“元”是无形相的、不可见不可论的神秘的东西,是信仰的对象,因此人们不可能通过感官去认识它。康有为认为,要了解它,需要有另一条道路,这就是“养心不动”,使自己的精神达到“至诚”的精神境界;“至诚”便可以“通神”――与“元气”相感相通。他说的这种认识,是完全与客观物质世界相隔绝,纯粹靠人的主观,既排斥了感性认识活动,也没有逻辑推理过程,实际上是一种神秘的直觉。由于他的这种认识道路是脱离客观世界,完全是靠人的主观精神去通达,纯粹是内在的功夫,因此,他把这种认识称之为“内学”又名“心学”。

康有为的认识论既有“外学”又有“内学”,但“外学”只是认识宇宙的躯壳,是一种粗浅的学问,只有“内学”才能了解“天人之故”――宇宙的灵魂。因此,后一种学问才是根本的,是“圣人”制作之源。这表明他的认识论从根本上是唯心主义的。

在康有为的哲学思想中,“外学”和“内学”本来是矛盾的,可是他却把二者混合在一起并假托孔丘的名义说:孔丘的学问本来就是兼有“内外学”的,“不可偏废”的。这反映了他在认识论上企图调和唯心与唯物两条路线的矛盾状态。

时代背景决定了康有为哲学思想的矛盾性

在康有为生活的时代,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决定了他很难成为一个有所创建的思想家。

首先,康有为生活在一个社会即将发生大的变革时期,他所代表的是新兴资产阶级改良派。康有为和广大的仁人志士一样,想找一条使中国可以富强的道路。一方面西方的先进科学知识吸引了他,对他的哲学思想影响较深。另一方面,几千年封建思想文化对他的影响更加深厚,使他不可能摆脱掉自己身上的封建包袱。由此,不难理解他的哲学思想中会存在着封建残余。

第11篇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哈姆莱特》作者莎士比亚所处的时代环境。16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英国正处于文艺复兴时期,也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统治的繁荣期。政治上封建贵族的势力逐渐衰落,而新贵族、资本家的势力进一步发展。思想上,人文主义思想广泛传播,宗教神学强加到人们头上的禁欲主义、蒙昧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桎梏已不能束缚人的思想。这种新的文化价值不断地冲刷着中世纪貌似神圣的东西,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个性解放、思想活跃、精神自由、人的自然欲望宣泄妄为、进步与混乱并存的时代。莎士比亚的创作都是建立在人文主义的基础之上的,其中的悲剧作品表现的尤为突出。[1]以《哈姆莱特》、《李尔王》、《奥塞罗》、《麦科白》四大悲剧为代表。这也是莎士比亚创作最为辉煌的时期。时值伊丽莎白统治末年,围绕着王权继承,封建势力跃跃欲试,与资产阶级之间关系紧张。当时的资产阶级正处于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自身的发展要求排除封建制度的重重障碍,人文主义便成为反对封建专制的思想武器,当然这一武器是软弱无力的。面对这样一个热情而又混乱的时代,时值中年莎士比亚已经不像早期那样沉湎于人文主义的理想给人带来的乐观与浪漫,而表现出对理想与进步背后的隐患的深入思考,莎士比亚的悲剧创作是这一形势下的产物。

要分析一个人物的形象,肯定是要把他放在客观环境中去考察。在悲剧一开场时,莎士比亚描写的就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局面。丹麦王的突然死去,鬼魂的出现,种种现象都给人一种劫难临头的感觉。从这一切可以看出,当时是一个乱世,也难免要发生非常变故。我们先来看看剧中哈姆莱特所处的生活环境:中世纪的丹麦宫廷里一片混乱,丹麦王子哈姆莱特在德国威登堡大学接受教育,因父王突然去世,怀着沉痛的心情回国。更使他无法忍受的是,父王尸骨未寒,母后就同新王──哈姆莱特的叔叔克劳狄斯结婚。老国王突然驾崩,王后再嫁新王,国外敌军压境,国内群情激愤、一触即发。而罗森格兰兹、吉尔登斯吞,这两个哈姆莱特的朋友,为了一己之利,竟打着倾听的幌子妄图窥视他内心的伤痛。朋友间永恒的友谊在利益和权力的面前也变的如此惨白。面对这一系列的变故,哈姆莱特这一人物形象就在这样的现实环境下逐渐形成,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哈姆莱特的不利位置。剧本一开始就描写了丹麦动乱不安的社会局面,人们普遍感到 [2]“世界的末日到了”,噩梦不断,惶惶不可终日。 哈姆莱特生活在皇室,过着优异的王子生活,对未来充满信念,完全是一个高贵的王子。但随着哈姆莱特的父亲意外死亡,母亲的匆忙改嫁,朋友成了敌人,在与克劳狄斯的斗争中,哈姆莱特在力量上显得特别薄弱。再来看克劳狄斯,克劳狄斯作为《哈姆莱特》剧中是一位篡位娶嫂的之徒,他人面兽心的骗得了哈姆莱特母亲乔特鲁德的信任,使她甘心受他指使。克劳狄斯在剧中一直处于占尽先机的地位,他一出场就以“不忘记我们自己的本分”为由来祛除大家对于老国王死去的哀伤,并修书给挪威老国王,劝其制止小福丁布拉斯的莽撞行为。在哈姆莱特误杀波洛涅斯后,马上将之谴往英国并密令处死哈姆莱特;最后利用莱阿替斯杀死了哈姆莱特。新国王,他拥有宫廷的强大力量。虽然他的所作所为被很多人鄙视,正如老国王的鬼魂对他评价的那样:“那个的、奸的畜生,他有的是过人的诡诈,天赋的奸恶,凭着他的阴险的手段,诱惑了我的外表上似乎非常贞淑的王后,满足他的的”,但他作为一政治家,他的睿智与冷静是让很人臣服的。他手中的权利加上他的睿智,在这些总和起来的“力量”面前,哈姆莱特都显得太柔弱,这种力量上的悬殊,也反映了当时新生力量阶级的局限性。再者是客观环境与哈姆莱特是敌对的,与他的主观愿望是相违背的。哈姆莱特作为丹麦的王子,他在威登堡大学念书时,接受了人文主义思想的熏陶。那时,他把世界看成会是光彩夺目的美好天地,他认为,“负载万物的大地”是“一座美好的框架”,“覆盖众生的苍穹”是“一顶壮丽的帐幕”。然而,这种美好的世界在《哈姆莱特》一剧中几乎是不存在。剧本一开始,世界便已经“颠倒混乱”。随着哈姆莱特的父亲意外死亡,母亲的匆忙改嫁,朋友成了敌人,相亲相爱成了尔虞我诈,欢乐成了哀泣,“国家安定、朝野和谐、家庭和睦、夫唱妇随”的充满“爱”的世界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肃杀的严冬”,一个惨淡愁苦的世界,[3] “一个荒芜的花园,长满了恶毒的莠草”,世界变成了“冷酷的人间”“是一所很大的牢狱”,变成了理性精神丧失的荒原。生活对他来说,已经成了一个沉重的负担。在他认识到世间混乱的同时,他幸福而美满的家庭也遭受了巨变,他所崇拜和热爱的父亲突然死去,他所爱的母亲很快就同他新登基的叔父结了婚,叔父登基后过着 “ 酗酒取乐 ” 糜烂生活,而且还得到朝臣的拥护。邻帮挪威蠢蠢欲动。宫廷腐化堕落,社会动荡不安,国家处于内忧外患的严重时刻。这一系列事件使他认识到了生活中的丑恶与阴暗,一个人文主义者的生活理想,开始破灭了。他越接触现实越发现不如以前的美好。这给予他已经处于危机中的理想以致命的一击。他感到忧郁: “ 人世间的一切在我看来是多么可厌、陈腐、乏味而无聊! ” 他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正是形成他独特人格的重要因素,国内一片乌烟瘴气使他无忧无虑、明朗爽直的性格发生了变化 。面对这样残酷的现实,哈姆莱特哈姆莱特像一夜间遭到严霜袭击的娇花,枯萎凋零,精神颓唐,痛苦与忧虑使他由“快乐王子”变成了一个“忧郁王子”。在昔日的理想被击碎的情况下,他一方面激愤地诅咒这个“冷酷的人间”,一方面又深入地思考与研究生活在其间的人,他对世界的看法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在此时他的眼中。[4] “负载万物的大地,这座美好的框架,只不过是一个不毛的荒岬;这个覆盖众生的苍穹,这顶壮丽的帐幕,这个金黄色的火球点缀的庄严的屋宇,只是一大堆污浊的瘴气的集合”。可见,严酷的现实,已击碎了他昔日的梦幻;梦幻的破灭,意味着他的人文主义理想和信念的破灭,他成了一个失落了信仰而对未来无所寄托的孤独者。对于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哈姆莱特是没有办法选择的,也没能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迅速调整自己,作为十六世纪英国一位人文主义者的理想形象,在他的忧郁和延宕中不可避免地包含了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思想局限突出表现在他脱离群众,不能依赖人民群众,孤军奋战,只想靠个人力量完成重整乾坤、改造世界的任务。他虽然同情人民,不赞成等级制度,但实际是由上而下的恩赐式感情,而不是靠自身力量,未曾想到官墙外的广大群众才是改造这一世界的力量。作为一个新旧交替时期的先进人物,他又不可避免地接受了宗教的影响,相信天堂、地狱等迷信思想。延误战机,处于消极被动地位,这些都表明哈姆莱特身上既有处于新旧交替时代人物的特性,有新思想,又有旧思想的束缚,这些都是那个特定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的表现和反映。由此可见,现实的社会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何其之大呀。

哈姆莱特这个悲剧人物形象的形成也体现人文主义者本身的局限性。他是处于理想与现实矛盾中的人文主义者的形象。剧本在尖锐的矛盾冲突的发展中显示了他丰富复杂的形象。在这样严酷的现实环境里,可以说,哈姆莱特生活在一个个无可选择的时代,生活在一个他无可选择的艰难环境中。快乐的王子哈姆莱特,在人文主义思想的熏陶下觉得一切都是美好的,曾热情洋溢地歌颂生活、歌颂一切美好的东西。但他自始至终只想到了“我”,虽然他具有无比的智慧和理性,独自负担重任是不切合实际的,脱离他人、甚至可以说脱离群众面对强大的恶势力,没有不失败的。但哈姆莱特不可能“堕落”到像雷欧提斯那样率领暴徒攻打王宫,在暴徒的山呼万岁中登上王位。因为,这距离他心目中的人文主义理想太遥远了。对于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视而不见。加上他性格内向,过于审慎,造成行动上的延宕。当亲情、爱情、友情顷刻间全部抛弃他时,他变得愤怒而忧郁,想要独自完成复仇大计而又力不从心加剧了他的恶劣情绪。这种心理状态在性格上显示出来就是忧郁、犹豫、踌躇。这都源于他人文主义世界观本身的缺限。哈姆莱特这一形象主观上也就是由他的人文主义思想体系的历史局限性所导致的。

总之,哈姆莱特是西欧早期资产阶级文学中一个比较完整的理想人物的形象。作品既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矛盾,又歌颂了人文主义的理想人物。莎士比亚让这个人物最终在比剑中毁灭,我们不难看到哈姆莱特的悲剧既有罪恶势力过于强大的客观原因,也有其内在性格弱点的主观原因。 当然他的毁灭,不仅仅只是个人的原因,也还是那个时代人文主义者不可超越的历史局限性所导致的。是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悲剧。所以他不但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精神,也披露了那个社会的罪恶。哈姆雷特的故事是悲壮的,哈姆莱特形象之谜也是永远没有穷尽的。知识是无限的,真理也永远没有穷尽,每个人心中的哈姆莱特都是独特的,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总之,哈姆莱特这个独特的人物形象的形成,是他自身的悲剧,也是时代的结果。

参考文献:

[1] 穆睿清、姚边勒:《外国文学参考资料》,北京地质出版社1984年版

第12篇

Abstract: From pre-modern society to modern society, norms of human society have undergone two changes: alternative changes and inclusive transition. Alternative change of social norms is a norm instead of another specification, including the endogenous and exogenous replacement; inclusive transition is the integration of two norms with different nature and content, taking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integration.

关键词: 社会规范;法律规范;替代型变迁;融合型变迁

Key words: social norms;legal norms;alternative types of change;inclusive change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9-0308-02

0 引言

一般来说,从前现代社会到现代社会,人类社会规范主要经历了禁忌、图腾、习俗、宗教规范、道德规范、法律规范、政策规范等不同的类型。在系统梳理社会规范的变迁过程中,我们发现,社会规范在其变迁过程中主要呈现出两种变迁形式:替代型与融合型。更为重要的是,这些不同形式的规范因所处历史时期的不同具有不同的内容和性质,有些规范如图腾它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而部分的退出了历史舞台,有些规范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因其自身所具有的阶级局限性而永久被人类所摒弃,如中国封建社会道德规范里的“三纲五常”,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向着文明进步发展这一趋势,道德规范的阶级局限性暴露无疑,必将为追求人与人之间自由、平等、权利的关系所替代。应当说,不论是在阶段社会还是现代社会,法律规范都是人类规范系统中最重要的规范类别,那么,探析法律规范的变迁形式,本身亦可以达到对整个规范体系变迁形式的研究。

1 社会规范变迁形式之一:替代型变迁

社会规范变迁的替代型,就是指一种规范代替另外一种规范,成为社会的主导性规范。规范变迁过程中的替代有内源性的替代和外源性的替代。

就法律规范来说,法律规范的内源性替代实质上指由社会自身的变化所引起的法律规范的替代。内源性替代既包括国家层面的法律规范替代,也包括日常生活层面的法律规范替代。就国家层面的法律规范替代来看,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规范替代封建社会的法律规范,本质上根源于统治阶级的替代。马克思说过:“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从封建社会的灭亡中产生出来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并没有消灭阶级对立,它只是用新的阶级、新的压迫条件、新的斗争形式代替了旧的。”[1]同样的,“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2],因此资产阶级必然会用资产阶级的法律规范替代封建社会的法律规范,以此来达到保护自己的利益和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的目的。就日常生活层面的法律规范替代来看,现代社会的契约法替代了传统社会的身份法。马克思曾说过:“在过去的各个历史时代,我们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社会完全划分为各个不同的等级,看到社会地位分为多种多样的层次。在古罗马,有贵族、骑士、平民、奴隶,在中世纪,有封建主、臣仆、行会师傅、帮工、农奴,而且几乎在每一个阶级内部又有一些特殊的阶层。”[3]即就是说人们因所处等级的不同,就当然具有了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身份决定了不同的地位,因此传统社会的法律规范就是通过对人们身份的确认,使人们在内心深处自觉地认识到自己的角色,按照自己角色的规定生活。角色认定具有强大的社会力量,它不用太多的外在强制力就可以使人们自觉地遵守。现代社会的契约法则是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中要求市场主体拥有充分的自由、平等、权利意识,以此来实现商品交换的顺利进行这一要求而产生的,契约法规定契约双方拥有充分的自由、平等、权利,以及对违约承担一切责任的能力。因此,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契约法代替身份法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法律规范的外源性替代是由外来影响所引起的替代。法律规范的外源性替代实际上是指在同一社会历史时期,一种法律规范形式替代另外一种法律规范,这种替代主要发生以下在三种情况之中:一是征服民族的法律规范替代了被征服民族的法律规范。一般来说,不同民族之间的战争构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民族战争中,必然有胜有败,战败的民族一定会向战胜民族俯首称臣,伴随统治阶级的更改,统治思想相应的也发生变换。但需要强调的是,马克思说过,文化结构的发展变化并不总是同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是同步的,有时也会出现不同步的现象。就像19世纪的德国,它在思想上处于当时社会历史的领先水平,然而它的经济结构、政治制度却是相当落后的,二者之间出现了不同步的趋势。同样的道理,虽然日耳曼人最终灭掉了罗马帝国,但是日耳曼民族在法律制度文化上仍然是落后于罗马法的,因为罗马社会是商品经济社会,日耳曼社会则是以土地为中心的农业经济社会,因此被恩格斯誉为“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法律的最完备的形式”[4]和“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5]罗马法肯定会被日耳曼民族所接受,并对日耳曼法律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因为先进文化对任何民族任何人都具有无法抗拒的魅力。二是宗主国的法律规范替代了被殖民地国家的法律规范。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的行会手工业经营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新兴市场的需求,工场手工业代替了这种生产方式,然而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被现代大工业做代替,大工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世界市场来为其提供充足的原料,其生产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而且带动了交通工具的极其便利,一句话,资产阶级按照自己的方式为自己创造出来一个世界,这样“资产阶级使农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使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大大增加起来,因而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了农村生活的愚昧状态。正像它使农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6]。不列颠民族对印度的统治就是最好的例证,印度成为不列颠民族的殖民地国家,不列颠民族通过殖民贸易,彻底摧毁了印度社会的整个结构,并使得印度在不列颠统治下同它的一切古老传统,同它的过去的全部历史断绝了联系,这样不列颠用自己的法律规范完全替代了印度旧有的法律规范,直至现代,印度民族的法律规范都依然沿用了不列颠民族的法律规范。三是像近代中国法律的“西学东渐”。1840年以后,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加之西方法文化的猛烈冲击,中国传统法律已经很难再抱残守缺,即将走向了终结。于是清末的晚清修律实际上就是近代中国法律的“西学东渐”过程。晚清修律最突出的成果就是移植了西方的法律。移植西方法律最早侧重于英美法律,尤其是在国际公法方面,但至20世纪初修律时,从体系到内容都取自大陆法系。晚清修律的主要成果有:《大清现行刑律》、《刑事民事诉讼法》、《大清新刑律草案》、《法院编制法》《大清商律草案》等。实际上,晚清修律从本质上结束了中国传统法律的使命,取而代之的是西方现代法律思想文化,中国台湾现行的大部分法律就是晚清修律成果的体现。

2 社会规范变迁形式之二:融合型变迁

规范变迁的融合型,是指两种不同性质、不同内容的规范相互融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社会的主导性规范。规范变迁的融合型,可以从纵向和横向来考虑。

法律规范的融合包含了纵向融合和横向融合。法律规范的纵向融合实际上就是不同时代的法律规范之间的融合。孔子在《论语·为政》里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也,虽百世可知也。”这里的因就是继承的意思,损益则是变革的意思。殷礼——夏礼——周礼,直至后代的礼,实际在夏礼中融合了殷礼的成分,而周礼中也融合了夏礼的成分,以致后代的礼中都融合前一代的礼的内容。特别是满清在征服了明朝之后,虽然汉民族的先进文化广泛的被满清接受,尤其是先进的法律规范文化被用于司法过程之中,但是满清原有的法律并不是完全废除,而是同汉民族的法律规范一道共同维系着满清王朝的政治统治,虽然满清的法律规范只是在满清成员的内部范围内使用,但它毕竟同汉民族法律规范共同融合在了一起,共同维系着满清王朝的统治地位。法律规范的横向融合是不同地区、不同范围、乃至全球范围内的法律规范的融合。不同地区、不同范围法律规范的融合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相关融合,当今世界上英美判例法系国家,如美国、英国等国家其法律规范的来源就有制定法、习惯法,同时美国现在也有相当多的制定法律:《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大陆法系国家则加强了法官在判案中的重心,并对相关的判例有一定的借鉴。全球范围内的法律规范融合最典型的就是1980年在维也纳举行的外交会议上获得通过的《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该公约考虑到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发展国际贸易是促进各国间友好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并认为采用照顾到不同的社会、经济和法律制度的国际货物销售合同统一规则,将有助于减少国际贸易的法律障碍,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该公约自1988年生效以来,已经成为调整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关系的最重要的一个统一法公约。截至2002年上半年,核准和参加该公约的共有61个国家。我国于1986年12月11日提交存核准书,正式成为该公约的成员国。可以预计,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推进,该公约在未来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从《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制定、生效,直至更多国家和地区的核准与参加,我们不难看出,全球范围内的法律规范融合将成为未来法律规范发展的基本趋势。

综上所述,法律规范的内源性替代和外源性替代,法律规范的纵向和横向融合,使我们更全面的看到了法律规范变迁的全貌。进而我们可以说,正是通过法律规范替代和融合变迁的认识,我们对其他类型规范的变迁理解起来不会太难。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2、273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8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2~273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3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8页.

第13篇

关键词: 初中历史 自主学习 挖掘教材 解决问题 创造性

一、探索有效的知识掌握法

(一)探索知识点记忆的便捷途径

知识的获取速度、记忆的持久性及重现的准确性是学习效率的重要体现。不同的知识点、不同的概念具有对应的记忆方法,如何发现并掌握其规律,合理处理信息并探究其记忆方法,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率。此时不但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相应的记忆技巧,引导学生学习,更需要学生举一反三,并通过自己的研究发现,掌握有效的知识点记忆技巧,熟练并准确地记忆各历史知识点。例如在学习我国近代史侵略战争史时,可通过总结的方法,将、第二次、、八国联军侵华等战争史连成线,通过不同条约的不同内容,了解中国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二)探索知识点掌握的基本要领

历史也是故事,因此不同的历史事件往往都具有不同的背景、原因、经过、影响等内容,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应该善于总结,提取要素,掌握重点,通过了解不同事件的中心思想了解并记忆历史事件,掌握不同事件的基本要领。

(三)探索系统掌握学科知识的基本方法

历史的各部分内容都是相互联系的,并共同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善于对不同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将点连成线,线连成面,进而掌握整个知识体系。这需要学生做到如下两点:掌握专题线索和掌握不同历史阶段特征。在专题线索方面,学生应该善于分出不同的专题并对不同专题进行归纳总结,例如经济专题可分为农业、手工业、工商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等方面;在历史阶段特征方面,学生可通过对不同专题的概括,了解不同的阶段特征。

二、深入挖掘教材,了解其中关联

(一)挖掘教材的隐性知识

学习教材时,学生不仅要了解各部分文字、图标等内容所展现出的显性知识,还要深入挖掘其在某种程度上所反映出的隐性知识。例如1865年前苏联将阿拉斯加卖给美国,表面上显示的是美国1865年正在进行领土扩张,隐性则体现出前苏联在1865年之前是地跨欧亚美三大洲的大国。

(二)探究事物的规律和本质

首先,要进行历史原因的探索,包括直接原因、根本原因、客观原因、主观原因等多个方面;其次,要学会由表及里,通过事物的表象深入研究事物的本质,并归纳总结出事物发展的规律。例如失败的原因:直接原因,的篡夺和对革命的背叛;具体原因,包括纲领、政党农民、军队等多个方面;根本原因,中国尚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具有一定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是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通过革命的失败还可得出一条结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三)总结知识的内部关联

对历史学科知识内部联系的整理,是构建历史知识体系的关键,是历史综合能力的体现,也是考试时命题的重点之一。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注意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对比,从横向、纵向等多方面对不同区域、不同方面、不同专题等内容进行分析,了解其关联和异同点,并尝试对各部分内容进行重组,充分提高归纳概括能力。

(四)探索知识的渗透关联

为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及应对考试,学生不仅要了解历史学科知识的内部关联,还要重视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以历史知识为立足点,联系其他学科并从不同角度对比分析,并正确运用到不同问题中。例如教学改革开放时,可以联系如今改革开放的成果,并思考改革开放在当今是如何实施的这一时事问题。又如教学美国西部开发时,可联想到我国西部大开发这一时事问题。

三、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用所学知识解决考试难题

考试是对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检测的重要手段,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锻炼一种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考试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不断总结归纳不同题型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考试中遇到的难题。

(二)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学习历史,是为了通过历史把握现在、了解未来。因此,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学生应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的经济、政治、生活等多方面问题,加深对当今社会现象的认知,并作出正确判断与合理预测。除此之外,学生还应通过历史经验剖析自我,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三)学会自我分析评价

在解决了考试难题与现实问题之后,学生应多进行自我评价与分析。通过分析考试与生活中的错误和问题,总结失败原因,为自己更好地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增强学生的创造性

(一)学生自己设计能力训练题

学生学习历史过程中,应善于将思考方式由被动转为主动,从教师的角度出发,自行设计能力训练题,既能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加深学生对命题者的理解,又锻炼学生的开发创造能力。设计训练题时,学生可先参照相关考试题进行改造,熟练后再自行设计题型,突出题型的创新性与综合性,同时可增强题型的趣味性。

(二)编写研究报告与论文

在锻炼学生创造性的过程中,要适当地让学生编写历史研究报告与论文,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研究,在报告或论文中归纳总结所学知识的异同点,理清不同历史事件背后的必然规律,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通过对不同历史事件的研究,可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与综合能力。

五、打破权威

(一)对教材、资料与教师的某些观点提出质疑

由于历史教材、资料等编制体制及编制者知识水平的局限性等多方面原因,历史教材与资料并非完全正确,有时存在错误或者某些观点上存在质疑。同样,有时由于教师认识的局限性,不免会出现错误。因此学生应该敢于打破权威,对教材、资料和教师的某些观点提出质疑,并共同讨论进而解决问题。

(二)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在对书本观点或教师提出质疑之后,学生要将认识提升到某一高度,敢于大胆做出推理与假设,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总之,在学习初中历史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应从多方面多角度入手考虑问题,通过双方努力,共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扬.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研究[J].历史教学,2002:45-49.

第14篇

一、框架结构法

主要强调,在学习某一节内容前,先看课本子目录,子目录在3~4个之间,而子目录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这样就可以先从宏观上了解本节知识结构。例如后期的保卫战这节课,包含;重建领导核心;的防御战;的失败四个子目录,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在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时,领导集团内部发生了争夺权势的斗争――,这使元气大伤,而清军则趁机反扑,此时洪秀全果断重建领导核心,由青年将领来领导的防御战,但最终没能扭转大局,失败了。同学们头脑中有了这些知识框架后,一方面在心理上觉得这节课只有四个知识点,自己是可以完成学习任务的;另一方面也激起了进一步探究秘密的兴趣。

二、多角度分析法

教材的第一个子目录往往以介绍历史事件发生背景(原因)的居多,读完课文后,要从多角度对它进行分析。例如在学习、第二次、发生的背景时,我们发现,课本从国际形势、国内形势、导火线三大方面加以论述,或战争的双方来分析。而国际形势、国内形势我们可以从政治、经济、对外、思想等方面去论述。这样我们就可以在以后的学习中尝试着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形成规律,而不必死记硬背了,却能完整掌握知识。

三、图文结合法

根据课文需要,每节课文中大约有4~6幅地图、插图,图前标有*的为必须掌握的内容。以文释图,以图解文,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加形象生动地掌握所学知识。例如第二次示意图,可以用《》的内容加以理解和掌握,首先找到开放的通商口岸的具置,然后找到外国军舰和商船的活动范围,最后分析外国人在内地游历、经商、传教的最远点。同样根据这幅地图还可以深入理解第二次的影响。

四、浓缩法

在学习历史事件的历史意义时,同学们往往习惯于把整段课文背诵下来,记忆量非常大,浓缩法可以使你更快、更好地完成记忆任务。例如记忆的历史意义。首先找出每个自然段的关键词语。改良运动;进步意义;爱国救亡;激发爱国思想;民族意识;思想解放;思想启蒙;促进觉醒。然后理解课文,最终用这几个关键词语将上下文联系起来记忆。

五、原理分析法

对历史事物有了一定的了解后,还要能够正确评价历史事物,这是历史学习基本能力之一。评价的基本原则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进行分析。答题时主要采用两分法,积极性和局限性。例如评价康有为的维新思想。首先把他的思想放在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的狂潮,中华民族出现严重的民族危机背景中去分析,从中看到康有为思想中的进步性和爱国性。即康有为敢于向封建传统思想大胆挑战,向西方学习,变法改革,发展资本主义,这具有爱国和进步意义。然后从他的民族资产阶级的阶级立场进行分析,由于的两面性决定了康有为的思想必然具有局限性。即康有为的思想中还有浓厚的封建色彩,同时也暴露了他在封建传统势力面前的软弱。

第15篇

[关键词] 李嘉图;劳动;价值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13. 058

[中图分类号] F0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13- 0136- 02

0 引 言

劳动决定价值,是威廉・配第最初提出的,亚当・斯密是第一个提出较为系统的劳动价值论的人,并使他的全部经济学说和他的劳动价值论有了联系。李嘉图批判地继承了斯密的劳动价值论,坚持了正确的一面,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也克服了他的错误,使古典经济学达到了比较科学的程度。

1 李嘉图劳动价值论产生的背景

劳动价值论是说明商品价值的本质是什么以及价值量是怎么决定的理论,它的产生需要必要的社会经济条件。资本最开始是出现在流通领域的,然而,它的生产方式的出现,是由于资本主义在生产领域中成立,由封建主义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变,是由商人和小生产者变成产业资本家来实现的。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总的生产过程就包括了流通,所以,人们的视野就从流通领域转向了生产领域。产业资本家需要购买工人的劳动进行生产,在生产的过程中,劳动的耗费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此,根据一般情况来看,产业资本家离开劳动谈论价格是不可能的,于是,人们从生产与劳动的耗费中寻求价格形成的基础有了可能性。

2 李嘉图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

2.1 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

斯密把价值做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区分,李嘉图接受了这一点,但是,他比斯密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斯密曾错误地指出,没有效用的商品也是有交换价值的,而李嘉图则正确地认为:对于交换价值来说,使用价值是必不可少的,可以看出,李嘉图已经把使用价值当作了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在对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做了区分之后,李嘉图进一步研究了是什么决定了商品的交换价值。在李嘉图那里,商品被分成了两类:第一类商品,它们的交换价值取决于它们的稀有性,比如罕见的雕像、珍贵的葡萄酒,这种商品比较少见,他研究的重点不在这里。第二类商品可以通过人类的劳动来无限制地增加它们的数量,李嘉图研究的重点在这里,这类商品的交换价值并不是由商品的使用价值决定,而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

斯密将耗费劳动和购买劳动相混淆,李嘉图批判了这一点,在李嘉图看来,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才能决定商品价值,它的大小同耗费的劳动量成正比。而且,斯密还认为,资本积累和土地私有权出现后,即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价值不是由劳动决定的,而是由工资、利润和地租三种收入决定的,李嘉图不同意这一观点,认为三种收入是价值的分割,不论怎样分割,都不会改变它本身的大小,价值始终是由劳动时间决定的。

2.2 价值和生产价格

在李嘉图那里,价值和生产价格是相混淆的,所以出现了自身无法解决的矛盾,即价值规律和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的矛盾。如果依据价值规律,所有企业的产品都根据价值销售,这样一来,资本有机构成高的企业,利润就低于平均利润;相反,就高于平均利润,这样,按照这一规律,同样多的资本就不得到同样多的利润。但是,假如所有商品根据平均利润率销售,企业可以得到平均利润,于是却与价值规律相悖了,因为有机构成低的企业,低于其价值出售商品,相反,则高于其价值出售商品。

李嘉图是在讨论工资涨落对商品相对价值的影响时发现这一矛盾的。李嘉图之前始终认为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商品的价值,工资的增加或减少只会使利润发生变化,但是不会影响价值。在简单商品生产条件下,工资的变动是不会影响商品的相对价值的。然而当他进一步研究时,发现了矛盾,就是只有当各部门的有机构成相同时,工资的变动才不会影响价值。所以,李嘉图感到之前的理论出现了例外,价值量决定于劳动时间这一原理需要修正。

3 李嘉图劳动价值论的局限性

3.1 不研究价值实体,只研究价值量的决定

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仍然保存着斯密价值理论的根本缺陷,就是不研究价值的实体,只研究价值量的决定。因为他不研究价值实体,就不可能科学地说明价值量的决定,所以,对于为什么从产品变为商品,劳动就具有两重性这个问题不理解,就不能把价值和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分开,于是到最后,自己也发生了矛盾。此外,不研究价值实体,正确说明价值量的决定也是不可能的。这样,也就不懂得价值为什么会表现为相对价值,他认为自然就表现为相对价值,所以也就不会研究相对形式的发展,在他看来,根本就没有这个问题。所以,他更不懂得商品生产中,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不但价值表现为相对价值,而且会让相对价值形式从一般形式到最后的货币形式的发展,进而不理解货币的本质。进一步,他看不到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不懂得私人劳动向社会劳动转化,首先需要社会承认它的质为前提,然后再由社会计算它的量,即价值量的决定,从而使得他的货币理论出现矛盾。

3.2 阶级局限性

李嘉图是为资产阶级说话的,他所研究的劳动价值论是以资产阶级的利益为出发点的,所以,在他看来,资本主义的一切经济现象都是自然的存在,是确定不变的事实,资本主义不但使个人的最大幸福成为了可能,还使得生产率持续发展。他虽然也看到了阶级之间有利益的冲突和对抗性,但是,不能从社会经济制度出发去找其根源,而是当作自然规律看待。于是,一切经济范畴在他看来不是历史的范畴,而是自然的范畴。

客观说,李嘉图是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成长起来的,当时资本主义还处在自由竞争的时代,生产和资本还没有集中,金融垄断还没有出现,这样的条件,对他的眼界有一定的限制。所以,他看不到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进而不知道它们是造成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不承认资本主义世界可能爆发全面经济危机,也就看不到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事实,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主要参考文献

[1][德]卡尔・马克思.资本论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英]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

[3]陈其人.李嘉图经济理论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4]赵峰.新编经济学说史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