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低层住宅建筑设计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山地高层;建筑设计;设计方案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山地建筑正在成为建筑住宅发展中的一种趋势,但由于山地自然条件的限制,使得山地高层建筑建设较一般高层建筑建设更加困难,作为建筑设计人员,应该结合山地施工现场情况,为山地高层建筑提供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以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1 山地高层建筑设计思想
设计师在对山地高层住宅进行设计时,在设计思想上应该遵循以下几项原则或趋势:①由于山地所处的自然环境影响,在对山地高层建筑设计时,设计人员一定要考虑山地地区的自然景观和建筑住宅设计之间的关系。在设计上应该注意将设计主题与当地山地景观相结合,并且要注意突出山地景观的特色,充分利用山地景观来建设住宅区景观设计,将高层建筑与周围山地景观有机统一起来,建设与自然相和谐的人居环境;②由于山地高层建筑住宅距离市区较远,市区内各种服务基础设施,山地住宅区的居民无法享受,因而在对山地高层住宅进行设计时应该考虑为当地居民提供必要的服务设施,从居住用户角度考虑问题,在设计中要体现人性化设计,强调山地居住区的配套化、便捷性以及舒适程度,并重视山地居住区道路设计,为山地高层住宅区居民出入提供方便;③由于地处山区,在山地高层住宅设计中,设计师应该注意体现居住区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坚持用生态平衡观指导建筑设计,贯彻循环再生原则,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作为山地高层住宅设计的生态目标;④山地高层建筑设计中,应该将道路系统设计纳入到山地高层住宅设计规划当中,以立体化、多样性的道路系统来凸显山地高层住宅特色。
2 山地高层建筑设计手段
2.1 山地高层住宅设计要与山地地形相结合
设计师在对山地高层住宅进行设计前,应该先对山地地形进行详细调查,山地用地环境是山地高层住宅设计的出发点。为了能够快速获得山地地形相应信息数据,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应该对山地总图布局进行编制,将住宅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采用二维图的形式展现出来,为实现住宅与山地环境的一体化打好基础。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首先应该对建筑选址地区的山地平面构成进行分析,为了维持山体生态环境,在设计过程中可以根据平面构成情况,对施工现场地形进行一定改造。按照地形的高低形成相应台地,体现山地高低变化,使高层住宅符合山地地形。在设计时,高层建筑平面应该随着台地变化而发生变化,使高层建筑之间形成自然过渡状态,丰富山地住宅区空间效果。其次,设计师应该对建筑住宅区中住宅与山体进行剖面设计。在山地住宅中,山体与建筑之间的结合形式常见有两种,一是与等高线平行的结合形式,二是与等高线垂直的结合形式,两种结合形式适用于不同的山地高层住宅设计当中。对于不高的山体,采用平行等高线形式会使建筑遮挡山体,因而可采用垂直等高线形式。而对于山体较高的建筑设计,在结合方式的选择上为了能够更好地将建筑与山体结合在一起,有必要采取平行等高线形式。
2.2 突出山地高层住宅设计特色
设计师在对山地高层住宅进行设计过程中,为了提升住宅区域品质,设计人员应该结合山地具体情况,充分利用山地地形地貌或地面景物,突出山地高层住宅小区特色。例如,若山地中水源较为丰富,设计师在设计高层住宅时可将主体设为山水生态,并强调住宅区域内的绿化设计,可将绿化设计分为四个系统,分别是公共绿化部分、庭院绿化部分、屋顶绿化部分以及空中花园部分,充分利用山地内水资源,为住户设计一个绿色生态居住环境。同时,由于每个山地高低起伏情况不同,使得台地连接方式也有所不同,设计师可以利用这一点来丰富山地高层住宅区域内的空间关系,消除建筑与山地环境,山顶与山腰,室外与室内之间的界限,提升山地高层住宅区域品质。另外,在设计中,设计师还可以利用住宅区内的台地楼梯、台阶、广场等资源形成独特的人流动线,不同山地住宅区的台地不同,其独特人流动线就成为山地高层住宅的设计特色之一。
2.3 强调室内设计与室外设计的统一
在对高层住宅户型和单元进行设计时,设计师应该从小区整体设计风格出发,将总体布局与单元户型设计结合起来,重视空间围合和园林设计,促进小区内居民间的感情交流。同时,在山地高层住宅区域内可设计具有代表性的广场,增强山地高层住宅区的识别性,同时高品质的建筑设计还能够增强小区居民自豪感,提升居民对居住环境的满意度,提高建筑企业信誉。在室内设计上,设计师还应该注意突出节能环保特色,以使山地高层住宅小区室内设计符合山地自然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2.4 合理组织山地住宅空间秩序
由于山地占地面积较大,山地高层住宅区域也比一般高层住宅区域要大,对于这种规模较大的小区,设计人员应该重视空间秩序组织建设,将道路交通设计纳入到建筑设计当中。在设计阶段,设计师可以充分利用山地住宅区中的台地和楼梯设计,将人流从住宅区入口广场向住宅区内景观主轴引导,并可在住宅区内的中间台地进行集合广场设计,使人流能够自动分散到住宅区内的各个台地中,避免了人流拥挤和人车冲突问题的出现。同时在对景观路进行设计时,设计师可以将其与住宅底层架空空间和台地空间结合起来,方便居民行走,使人流和车流交错分开,既能够满足居民对道路交通快捷方便地需求,又能够丰富小区内的步行景观,可谓一举两得。
2.5 结合山体对基面进行设计
建筑基面设计是建筑设计中的重点,基面主要是指主体建筑入口位置和外部空间之间的建筑层面。在对山地高层住宅基面进行设计时,设计师应该注意将其与山体进行结合,由于在山地高层住宅中多是采用架空建筑形式,因而使得建筑基面与建筑底面出现不在同一层面的现象,这时设计师可以对基面进行景观设计,以丰富山地住宅区内的景观。另一方面,由于山地住宅区的建筑并不全在一个平面上,因而每栋建筑都有其自身的建筑基面,设计师可以对每栋建筑基面进行独特设计,同时又要注意基面设计之间的关系,将其统一于整个山地住宅设计当中。另外,由于山地住宅区内台地的存在,使得很多台地也成为建筑基面,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可以充分利用台地之间的联系来增强基面设计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特色的山地高层住宅景观。
3 结 语
由于山地的特殊地理环境,使得设计人员在对山地建筑住宅进行设计时,不仅要考虑高层建筑住宅一般设计要求,而且还要考虑住宅周围山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山体维护等方面要求,充分利用山地地貌特性,结合山地特有的地貌和资源,为客户设计一个建筑住宅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的居住方案。
参考文献
[1]曾力涵.关于山地高层建筑设计中要点的研讨[J].企业技术开发(中旬刊),2012(09).
[2]李媛,李宏利,邢同和.山地高层住宅造型设计的思索――以威海文峰二街改造项目为例[J].城市建筑,2009(01).
[3]卓刚.我国高层住宅套型设计不容忽视的几个问题[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3(04).
[4]李帅,左玉兰.高层住宅小区的规划与建筑设计[J].建筑知识(学术刊),2013(09).
关键词:南方建筑;节能设计;围护结构;体形系数;窗墙面计比
中图分类号:TU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1)27-0149-02
一、南方城市节能现状
在我国南方地区一般通过室内安装空调设备来采暖,而对于建筑节能却有些忽视。于是,空调等电气设备的大量使用导致能耗现象十分严重。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尤其是近十几年来,该地区居住建筑使用空调机日趋普遍,其中经济发达城市,如深圳市,空调器早已超过户均1台,而且一户3台以上的也为数不少。可以看出空调耗电是该地区建筑能耗最主要的部分,改善护结构的热工性能,特别是提高其隔热性能也就自然成为建筑节能的主要途径。
南方地区只有少数工程使用了新型节能墙材,建筑所采用外窗玻璃中大多数为不节能的透明玻璃,窗框几乎均为传统铝合金窗框,节能窗框使用比例很小。另外,该地区阳光强烈,可开发商大多只注重景观效果,住宅开窗面积越来越大,窗扇可开启面积相对较小,结果导致通风效果较差,而且未能充分考虑遮阳设计,造成进入室内的太阳能量过多,无法满足居住建筑热环境的最低要求,因而影响室内的热舒适性。在深圳,建筑耗能量己占全市总耗能量的1/3强,深圳住宅能耗水平远远高于全国重要城市的水平,2010深圳已建和新建住宅在空调期的平均能耗每平方米高达55瓦,高于10月起全市开始施行的《深圳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27.5瓦规范标准。
二、南方建筑节能设计一般方案
一般而言,建筑物的热工节能设计主要包括三项内容:即建筑物布置、形体设计以及围护结构的设计。笔者根据目前南方的节能现状,认为适合南方城市住宅节能设计的一般技术及建议策略分析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筑物布置及体型系数
1.建筑朝向。近年来,随着城市生活中空调机的普及,建筑的朝向越来越不被重视。为了提高住房的容积率以及景观效果,涌现了很多东西向建筑,对建筑能耗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建筑节能的考虑中,建筑物的朝向是首要因素。
首先,建筑物朝向对太阳辐射的热量和空气渗透耗热量都会带来影响,因此,在建筑物选址和布置时需对夏季风向和太阳辐射热等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建筑物平面布置应采用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并利于自然通风。另外,主要房间应避免朝西,尽量朝南。有资料显示,一位东西向建筑物比南北向建筑空调冷负荷提高了约45%,因此合理的建筑朝向将对建筑能耗带来很多影响。
2.合理的建筑平面形式。根据太阳运动轨迹的维度理论,建筑平面形式对建筑能耗降低也有很大影响。一般认为,圆形平面由于其具有最小表面积,其热损耗最小,空调的负荷也相对较小。但由于矩形对太阳能的利用效率较高,在设计时需对具体方案进行仔细推敲,尽量使建筑背墙的热能损失达到最小,并减少玻璃的使用面积防止热能损失。相比较南方地区高层建筑来说,合理平面进深也是一种有效的节能设计方式。对于小于14m的平面进深的房问,由于其在建筑内部易形成穿堂风,带走了室内多余的热量和浑浊空气;另外,尽量减少使用人工采光,充分利用自然光线。此时也须结合建筑物实际需要,寻找最佳的能量平衡,取得最佳的节能效果。
3.建筑物体形。
(1)体形系数:体形系数的定义是建筑物外表面积与其体积的比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体形系数越大,建筑物能耗越厉害,所以,从节能角度考虑,建筑物体形系数越小越好;一般来说,条式建筑物体形系数要限制在0.35以内,对于点式建筑物,其体形系数也是要限制在0.35之内。随着审美观念和技术发展,住宅建筑的多样化使建筑形变得复杂,如喜欢多而大的窗口,墙体的凹凸面也多,在这种情况下,稍有不慎,建筑的体形系数就大于0.4,施工中要注意适当控制。若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建筑体形系数超过了规定的0.35,就必须用加强屋顶和外墙保温的措施来弥补,主要是要建筑指标的总量在规定最大限以内也可以。如图1所示:
(2)窗墙面积比:窗墙面积比定义是外窗洞口的面积与房间立面单元面积之比。形象地说,窗墙面积比就是直观的开窗面积的大小,这也是节能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一般而言,外窗的传热系数要大于同朝向墙体的传热系数,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室内外温差。也就是说,窗墙面积比越大,建筑物的冷、热耗量也就越多。可以看出,如果单单考虑节约能耗,窗墙面积比当然是越小越好,但实际工程中,窗户太小会影响外窗的正常采光、通风,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能量的获取,而且大多用户也不喜欢太小的窗户。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向南方这样的气候条件,先考虑采光和通风条件,再考虑节能需要,从而确定适当的窗墙面积比。实际上,关于窗户能量获取有关于气候带、窗户朝向、太阳强度、日照率等因素。根据南方冬暖夏热的气候特点,北、东、西向窗墙比应小些,南向可大些。
(二)建筑物围护结构
围护结构设计对于建筑节能来说也十分重要。围护结构主要包括外墙、屋面、门窗和地面等。围护结构设计主要包括围护结构材料和构造的选择;各部分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调整和确定,外墙受周边热桥、冷桥影响条件下其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及保温层的计算等。
1.外墙的设计。保温层与结构层、保温层与保护层以及保护层与饰面层应有良好的粘结性能和安全的构造措施。
外保温由于受风荷载的作用特别是高层建筑,建筑外墙承受风荷载较大,墙体部分会产生很大负风压(吸力),再加上外保温材料白重作用,容易产生脱落。在设计时,应尽可能提高粘结面积,采用无空腔,减少空腔,并在此基础上做好补充的机械固定防护措施,以提高建筑的抗风压性能。外保温的保温层多为轻质多孔材料,剪力强度较低,所以高层建筑外保温系统中饰面层不宜采用面砖。对建筑外墙所受热辐射的有效防护措施,是选择某些在炎热条件下具有吸收和辐射性能的材料。外立面色调应该越浅越好(图2)。
2.屋面的设计。我国南方地区在夏季太阳辐射和室外气温的综合作用下,从屋顶传入室内的热量要比从墙体传入室内的热量多得多,因此,建筑屋面的隔热节能尤为重要。使用复合节能墙体材料,通常该材料由绝热材料与传统墙体材料或某些新型墙体材料复合而成。同时利用植物培植基质材料的热阻与热惰性,可以降低内表面温度,从而减轻了对顶楼的热传导(见图3)。
3.外窗的设计。外窗是轻质、薄壁、透明的构件,是建筑保温、隔热、隔声的最薄弱环节;在建筑耗热量当中,外窗的传热耗热量与空气渗透耗热量相加约占50%,由此不难看出,外窗是节能的重点部位。提高外窗框材的隔热性能,降低玻璃的遮阳系数,加强外窗的气密性能,同时合理地缩小窗墙面积比,是夏热冬暖地区南区建筑节能需要考虑的主要措施。另外为防热,设计时应将提高窗的热工性能和遮阳控制作为夏季防热、降低空调负荷的重点(见图4)。
1山地高层建筑设计法思想
设计师在对山地高层住宅进行设计时,在设计思想上应该遵循以下三项原则或趋势:
(1)山地高层建筑的施工环境具很大的特殊性,山地的地形和气候气温条件都是比较特殊的,因此,设计山地高层建筑的时候,设计人员切不可肆意而为、主观臆断,一定要把山地的全部条件考虑在内,包括地质、地形、地势、气候、气温、河流水源等,充分地结合住宅设计与山地自然条件、自然景观的关系。山地还有其优点,山地景观是其自身最大的优势和特色,所以山地住宅建筑的设计不应该忽略了山地的景观,建筑和景观之间应该相互结合、相互映衬,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突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设计理念;
(2)山地高层住宅建筑一般都是远离市区的,距离问题使得居住在山地住宅区的居民无法享用市区内的基础设施,鉴于此,为了保证市区居民和山地居民权利的平等性,应该考虑到山地居住区居民的感受,也应该像市区一样建立完备的基础服务设施,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设计山地的高层住宅,使得人性化的设计理念自然地融入到山地高层建筑设计法,最终实现便利山地居住区居民生活生产、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目的,优化对山地道路的设计,便利山地居住区的出行,与外界加强联系;
(3)建筑物如果坐落在山区中,尤其是高层住宅,更应该实现建筑物与山区自然环境的结合,这就考察到了山地高层建筑设计法师的洞察力,作为建筑物的设计者,自身应该具备较强的生态理念和环境意识,使得设计体现出人与自然地和谐共处与平衡发展,力求符合低碳环保理念。
2山地高层建筑设计法手段
2.1山地高层住宅设计要与山地地形相结合
任何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之前的必备工作都是仔细地勘察施工场地的地形地质,山地高层建筑也不例外,甚至是更有必要,毕竟其处在山区这样一个特殊的位置上,设计人员在正式制定建筑设计法方案之前,就要亲自去施工场地勘察山地的地形,一定要详细、仔细与全面,因为山地高层建筑的建造依据和出发点就是山地的地形。为了增强所获取的地形信息的精准性,设计人员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数据的采集与整理,地理信息系统可以自动地实现地形与建筑物的完美结合。当然设计人员始终是设计主体,其首要任务就是分析和研究建筑所选地址的平面,根据山地平面情况确定建筑物的具体坐落位置和形状,如果能保证原有的生态系统不被破坏,可以对原有的地形进行适当合理的改造,以促进施工的顺利进行,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的安全性。高层住宅建筑应该尽可能地适应山地地形,根据地形的高低、地势的坡度、高低变化来确定高层建筑的设计要点。
2.2突出山地高层住宅设计特色
为了增强山地高层建筑的欣赏性,使居民更加赏心悦目,设计师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应该突出山地高层住宅设计特色,提高设计质量,而要想提高住宅品质,最基本的就是实现建筑物与山地具体情况的真正结合,发挥和利用山地天然形成的地形、地貌以及各种自然景观的优势,以此彰显山地高层住宅设计特色。举例来说,如果山地中的水渠较多,那么山水生态就是不错的一种设计理念,可以利用天然的水源设计喷泉或瀑布,这些都是住宅区域亮丽的风景线,着重突出住宅区域的绿色性质,实现自古以来的山水结合,创建一种原生态的、宜家宜居生活环境,使人们感觉生活在世外桃源一样。此外,台地的连接方式是由山地的起伏状况决定的,因此,设计师可以就地取材,利用山地的自然起伏状况体现山地住宅区的空间感,实现建筑物与自然环境、山谷与山顶的完美结合,山地高层住宅区域品质自然而然得到提升。
2.3强调室内设计与室外设计的统一
设计师在进行住宅设计的时候,不但要考虑到住宅小区的整体设计风格,还要很好地设计不同单元的户型,实现整体与部分的结合与统一,以外在的建筑造型、户型设计为依托加强居民之间的内心交流与情感互动。为了提高山地高层住宅区的识别性,也为了方便居民的休闲娱乐,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更为了为建筑施工单位树立一个良好的外在形象,可以选择在合适的位置建造一个广场。同时为了适应时展潮流、顺应时展理念,设计工作应该本着节能、环保、绿色、贴近自然的原则进行,体现人与自然的和平共处。
2.4合理组织山地住宅空间秩序
由于山地占地面积较大,山地高层住宅区域也比一般高层住宅区域要大,对于这种规模较大的小区,设计人员应该重视空间秩序组织建设,将道路交通设计纳入到建筑设计法当中。在设计阶段,设计师可以充分利用山地住宅区中的台地和楼梯设计,将人流从住宅区入口广场向住宅区内景观主轴引导,并可在住宅区内的中间台地进行集合广场设计,使人流能够自动分散到住宅区内的各个台地中,避免了人流拥挤和人车冲突问题的出现。
2.5结合山体对基面进行设计
建筑基面设计是建筑设计法中的重点,基面主要是指主体建筑入口位置和外部空间之间的建筑层面。在对山地高层住宅基面进行设计时,设计师应该注意将其与山体进行结合,由于在山地高层住宅中多是采用架空建筑形式,因而使得建筑基面与建筑底面出现不在同一层面的现象,这时设计师可以对基面进行景观设计,以丰富山地住宅区内的景观。
3结语
关键词:高层建筑;低压配电系统;系统设计
1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新上用户配电所的快速增加,用户对用电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供配电系统中,低压断路器是直接面向广大用户的一种重要电气设备,因此如何进行合理的低压配电器成为了设计人员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2在高层建筑中供配电系统的具体设计情况
2.1供电系统中负荷等级以及容量的确定
通常我们会将负荷等级划分为三级:一级供电负荷主要指的是中断供电导致的重大政治经济损失;二级供电负荷指的是中断供电导致的较大政治经济损失,而除了一、二级负荷外的均为三级供电负荷。在住宅小区建筑的建设过程中,需要根据相关的电气设计规范来合理确定负荷等级,如果建筑物的性质不同,那么其所采用的供电设施的负荷等级也存在一定的差别。通常情况下,建筑物中应急照明、消防设备、自动灭火装置、普通电梯以及生活水泵等采用的设施都应该确定为一级负荷。
2.2 供电电压以及电源的确定
为了确保供电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需要在供配电系统的设计过程中,严格按照供电负荷的等级采取合理的供电方法。通常我们将供电电源的低压配电电压规定为380/220V。
2.3 住宅小区建筑物中使用的变压器研究
在确定住宅小区建筑物变配电所的具体数量以及所在位置时,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主要功能、负荷的分布情况以及负荷的容量大小等。其中要严格进行变压器容量的计算,并将变压器的负荷率尽可能的控制在75%~85%之间,同时把供电半径控制在200m以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把配电所设置在负荷中心的周围,以便于简化配电系统,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还可以通过减少线缆,来降低线路问题造成的损耗率。
3 住宅小区建筑中低压断路器的选择性研究
通常我们会根据低压断路器具有的保护性能将其划分为选择性和非选择性两个类型。低压断路器的选择性是整个建筑物中终端低压配电系统的重点设计内容,一旦配电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电气故障,就要求距离故障位置最近的断路器Qn发生动作将故障快速切除,尽可能的把故障范围控制在最小范围内,确保其他无故障回路保持正常供电,并且在这过程中其他各级断路器不动作。而非选择性低压断路器指的是距离故障位置最近的低压断路器QF3发生动作,快速切除故障,其他各级断路器不动作,但是无法有效保证其他无故障供电回路的正常供电。
如果在整个低压配电系统中,上一级和下一级分别采用了选择性和非选择性的断路器,那么就能够根据短延时脱扣器的延时动作,或者按照延时动作所对应的不同时间最终获得选择性。在这当中经过上一级断路器的延时动作时,应该格外注意下述几点:
(1)不论下一级采用的断路器是选择性的还是非选择性的,通常都会要求上级断路器的瞬时过电流脱扣器的整定电流保持在下一级断路器出线端的最大三相短路电流的1.1倍以上;
(2)如果下一级采用的是非选择性断路器,那么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为了避免下一级回路出现短路电流的问题,会要求上一级断路器的短延时过电流脱扣器的整定电流保持在下一级瞬时过电流脱扣器的1.2倍以上;
(3)如果上下级都是选择性断路器,那么为了保证选择性,需要将上一级断路器的短延时动作的完成时间控制在下一级断路器的短延时动作完成后的0.1s以上。
4高层建筑供配电的安全性研究
为了确保供电电源满足电力负荷的实际需求,就要增强变电所中供配电系统所具有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由于在住宅小区建筑中存在很多一级或二级负荷用电,因此通常会设置最少两台变压器,同时还要配套安装一套柴油发电机组,以此来确保供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一旦柴油发电机组检测到市电回路出现失压问题,那么就一定要在10s以内迅速恢复发电机组的运行,保证建筑中一级、二级负荷设备的供电正常。此外还要做好消防用电工作,如果住宅小区发生突起火灾问题,那么消防控制中心就要在最短时间内切断非消防用电负荷。通过对比两台不并列运行的变压器以及柴油发电机所运行过程中的优缺点可以发现,在住宅小区建筑项目的施工设计中一定要选择最佳的供配电设计方案,以此来确保供电的安全性。
5高层建筑中低压断路器保护的灵敏度要求
低压断路器保护的灵敏度一定要根据住宅区建筑物低压配电设计的相关规范进行严格控制,不得低于1.3,并满足公式Sp=lkmin/IOP≥1.3。在该公式中,Ikmin表示当系统处于最小运行方式状态下时,低压断路器保护的线路末端的单相短路电流或两相短路电流,IOP表示瞬时或短延时过流脱扣器的动作电流,Sp表示低压断路器保护的灵敏度。一旦低压断路器的瞬时或短延时过流脱扣器在其保护范围内发生轻微的短路故障,那么就可以通过有效的控制灵敏度大小,来保证低压断路器进行可靠动作。因此在选择低压断路器的过程中,要注重灵敏度的校验工作。如果断路器同时具有短延时和瞬时过流脱扣器,那么只需要对短延时过电流脱扣器的灵敏度进行校验即可。
6低压断路器的环境温度
低压断路器的过载保护依靠热脱扣器来完成,通常低压断路器的热脱扣器额定电流是制造商依据IEC898标准,在基准温度为30℃条件下整定的。热脱扣器由一组双金属片制成,当线路发生过载,过载电流流过加热电阻缝而使双金属片发热变形弯曲,将搭钩顶开,使低压断路器触点断开。低压断路器的热脱扣器与环境温度有直接的关系,环境温度发生变化就会导致低压断路器的额定电流值发生变化。
低压断路器安装在配电箱内,配电箱为明装和暗装两种,明装配电箱的散热效果优于暗装配电箱,暗装配电箱内的空气不宜对流,其散热效果较差。造成配电箱内因低压断路器的温升使周围环境温度上升。所以,低压断路器的实际工作温度比环境温度高出10~15℃左右。因此当环境温度不同于校准温度值时,我们必须根据制造商提供的温度与载流能力修正系数表,来修正低压断路器的额定电流值。以C65N/H为例,如果低压断路器单个安装,其周围环境为30℃,断路器的额定电流20A,则其实际工作电流为20A:如果低压断路器单个安装,其周围环境为40℃,断路器的额定电流20A,则其实际工作电流为18.97A:如果多个低压断路器安装在配电箱内,其周围环境为30℃,断路器的额定电流20A,则其实际工作电流为16A;如果多个低压断路器安装在配电箱内,其周围环境为40℃,断路器的额定电流20A,则其实际工作电流为15.18A。由此可见,不同的环境温度和不同的安装方式对于低压断路器的实际工作电流值有一定的影响。
7结语
在设计低压配电系统时,应注意低压断路器的选择性和级联保护性;对低压断路器过流脱扣器额定电流进行选择和整定。确保过电流脱扣器动作的灵敏度;当环境温度大于或小于校准温度值时,应根据制造商提供的温度与载流能力修正系数来调整低压断路器的额定电流值。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高层住宅;全地下停车库;通风、消防设计 ;构造节点;设计优化
随着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及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汽车的数量迅速增加,高层建筑地下停车库的设计项目也逐渐增多。
以华北油田矿区改善房项目规划为例,为了解决建筑物四周场地有限的停车问题,也为了解决高容积率与高绿地率的矛盾,在高层住宅之间的绿地下建设地下停车库是比较好的解决办法。这样不仅有效地节约用地,而且还可以利用地下车库做换热站、配电室等附属配套设施,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1 高层住宅地下停车库平面布置设计
1.1高层住宅地下停车库的总平面布局主要受住宅楼的影响比较大。
由于地面建筑须要满足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日照要求等技术需求,这些限制条件确定下来的建筑平面对地下停车库的布局影响较大。
受住宅楼间距影响地下停车库往往会被分隔成多个零散的片区,通过通道或局部减柱网相互连通,停车效益也会因此降低,库内车道也不易简洁通畅。地下停车库容量越大,利用效率越高,设计构思初期有必要尽可能地把地下停车空间尽可能集中在一起,以提高相同面积下的停车数量。
地下停车库容量越大,利用效率越高,所以在设计初期要尽可能地把地下停车空间集中布置,以提高车库的利用效率。具体方法:
以创业家园BE区地下车库为例,车库的布置充分利用高层住宅的中心绿地的下部空间,适当地把住宅楼多栋平行组合,提供规整的的地下车库用地。
1.2确定合理的柱网尺寸
通过对地下车库的经济分析及车库设计规范的要求,太小的柱网尺寸不便于车辆停放及行车要求,太大的柱网尺寸虽然有利于使用,因此,应确定一个合理的柱网尺寸。
住宅小区的地下车库一般以小型轿车: 4.8m X 1.8m x 2m为设计标准车型尺寸,车与车之间净距不小于600,靠柱处净距不小于300,这样得到停车位尺寸最小为:5.3m x2.4m。
当垂直停车,且车辆“倒进顺出”的布置时,所需的停车通道最窄,每台车所占车库面积的比例也最小。柱网宜在6X8m(柱间停两辆车)或8X8m{柱间停三辆车)左右为宜。
1.3车库出入口的设计
根据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大中型汽车库的库址,车辆出入口不应少于2个;特大型汽车库库址,车辆出入口不应少于3个,并应设置人流专用出入口。各汽车出入口之间的净距应大于15m。出入口的宽度,双向行驶时不应小于7m,单向行驶时不应小于5m。
1.4车库内部交通诱导系统设计
1.4.1行人诱导系统设计
根据停车泊位布局和行人出入口、电梯及楼梯的布置情况,结合安全出口指示标志,在明显的构件上,设立停车泊位分区及编号标志、行人专用通道标志,引导行人迅速找到车位,保证停车库内行人通行的安全。
1.4.2车辆诱导系统设计
根据停车库内部的交通组织,在地面划设行车方向标线、泊位线及泊位编号。同时,以视线范围内必须设置相关交通标志予以指示车辆安全行驶,并保证“不误导、不重复、不遗漏”为设计原则,在墙、柱或明显的构件上,设置相关的指示、禁令等交通标志,以正确引导停车库内车辆的安全行驶。
2、地下车库防火设计
主要是防火分区的问题,汽车库应设防火墙或防火卷帘划分防火分区。
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地下汽车库2000平方米。如果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则可达到4000平方米。
对于人员安全出口的设置,规范规定:汽车库、修车库的每个防火分区内,其人员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规范同时规定:汽车库、修车库的人员安全出口和汽车疏散出口应分开设置,即汽车坡道不能作为人员疏散。且楼梯间尽量分散布置,并且要满足汽车库室内最远工作地点至楼梯间的距离不应超过45m,当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其距离不应超过60m。
3、地下车库通风系统设计
2.3机械排风兼排烟系统
目前这种机械排风兼作排烟系统方案设计比较多,由于它是用同一台风机和同一管道系统,平时作排风用,火灾时作排烟用,往排风量与排烟量相差很远。如一般车库净高只有3m,按6次/叶换气量计算,每平方米风量只有18(m3/h).而排烟量根据防火远东为60(m3/h.m2),(是指一个排烟系统只负责一个防烟分区)或120(m3/h.m2),(是指一个排烟系统负责一个防烟系统负责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防烟分区时)。为节省投资,当排风系统兼作排烟系统时,只有采取缩小防烟分区面积的方法,来减小防烟分区的排烟量,使最大的一个防烟分区的排烟量与排风系统的排风量相等或相近,才可能使排风系统兼作排烟系统。
排风口的位置尽量合理,以华北矿区改善房地下车库为例,该车库采用的是机械排烟送风系统,当排风口的位置距离该防烟分区的最远一点的距离小于30m时,可以取消通风管道,这就可以降低地下车库的层高,为工程降低投资。
4 结语
建筑地下停车库的设计应严格遵守新的车库防火规范,设计时还应该从各方面综合考虑,这样设计出的系统才能既安全又经济。
同时也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合理规范车库布局,优化车库设计。既要着力于提高停车率,又要便于使用,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参考文献:
[1]董智年 鲁大伟,住宅小区的地下车库设计 四川建材,2011.06
[2]张绍球,地下车库设计中的若干问题探讨 住宅产业,2007.10
[3]张吉光,高层建筑和地下建筑通风与防排烟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3
[4]童林旭,地下车库建筑设计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1
关键词:建筑设计;高层住宅;地域特征;构成;凸显
高层住宅是我国建筑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建筑工程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在施工的过程中,也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与能源,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能源以及土地资源越来越少,为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建筑设计人员对施工方案进行改进与优化,而且在城镇中,高层建筑的施工项目越来越多。高层建筑在发展的过程中,地域特征对其有着较大影响,这也是影响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由掌握高层住宅地域特征的构成,才能更好的提高设计的水平以及技术,才能促进建筑企业更好的发展。
1 高层住宅地域特征的概述
高层建筑是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设计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人员除了需要优化施工的流程,还需要在设计中增加文化蕴含,这样才能更好的体现当地的风俗习惯,才能更好的展现民族的灵魂。高层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涉及多个领域,而且具有较强的地域特征,建筑的风格可以体现时代的进步性,其也是历史重要的见证者。建筑是城市的名片,具有特色的建筑甚至可以代表一个城市的形象,高层建筑的增多,使得城市的形象越来越现代化。高层建筑最早是在欧美流行起来的,在刚刚兴起的过程中,对地域特征要求比较低,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高层建筑的地域特征逐渐显现出来,这也成为了高层建筑设计的主要内容。西方高层建筑具有平面紧凑的特征,建筑的形状比较简单,而东方的高层建筑,受到地理文化以及经济影响,地域特征越来越明显,而且高层建筑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高层建筑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在民用建筑中,设计人员对其体系结构不断的改进,而且在设计中,加入了很多特色文化,这对当地风俗文化底蕴也有着重要的宣传作用。高层建筑设计的地域特征,需要以地域文化为基础,其还展现与凸显了当地的地域形态,这促进了当地文化的发展以及传播。我国的建筑企业发展并不均衡,有的设计人员水平不高,使得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存在一定误区,这影响了高层建筑的施工工艺,也影响了建筑企业的健康发展。
2 高层住宅地域特征的构成
高层住宅的地域特征包含多项内容,其也是群体、平面以及立面的集合体。高层建筑群体特征有很多,有的属于行列式,有的属于院落式,这些建筑群体有的是对称式的,有的在排列的过程中是自由分布的。建筑设计的好坏不但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还影响着自然环境,建筑施工属于耗能的工作,在施工的过程中,如果不注意优化设计,或者施工人员素质水平不高,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则会造成较多的环境问题。高层住宅的设计还容易受到地域文化的限制,根据不同地域的气候特征,设计人员需要对住宅结构进行优化,还可以在设计中加入当地的文化底蕴以及自然风光。
2.1 自然环境温度、湿度、日照、台风、地震等自然环境条件对高层住宅的地域特征产生直接影响。如寒冷地区住宅,大间距行列式布局以利获得充足阳光,封闭的外观有利防风保温,深色外墙有利于吸收热量;热带地区住宅则间距小、外观开敞、色调浅淡。
2.2 城市环境城市历史、形态、规划等对高层住宅特征影响深远。历史文化名城常见对称中轴线,现代城市多为自由形态。
2.3 城市居民的生活习惯、经济水平引导住宅户型、楼型、外观的设计取向。如为满足中餐烹饪要求,中国住宅厨房需要自然通风采光;而欧美的西餐制作对厨房的采光通风要求不高。
2.4 建筑与文化传统尽管继承传统是个充满争议和困难的问题,但还是有许多成功的案例可供借鉴。台湾建筑师李祖原坚持“中国式建筑”的设计理念,他设计的等高层住宅,从总体布局、户型到外观细部,力图表达中华传统文化内涵。
3 凸显中国高层住宅地域特征的思考
近20年来,中国高层住宅发展迅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当下中国高层住宅外观相似,地域特征模糊,由此削弱了城市特色,加剧了“千城一面”状况。更有甚者,许多楼盘钟情异国情调,照搬港式、美式、欧式样式风格,出现了虚假与错位的地域特征。此外,由于城市大规模拆旧建新高层住宅切断了城市发展脉络,造成居民对城市记忆的缺失。
在吸收与借鉴西方文化的基础上,将西方文化元素融入到地域文化中,并体现在建筑设计中,最终在建筑设计中体现对地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要保持建筑文化的民族性,继承发扬优秀的地域文化传统,就存在一个正确对待西方文化的问题,西方文化是在当前网络信息时代无法回避的文化环境,它影响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模式、思维模式。
凸显中国高层住宅的地域特征意义重大,但也困难重重。首先是全球化困扰。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地域特色比较容易形成而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建筑师国际化,地区文化差异逐渐缩小,传统特色难以持续;其二,现代与传统建筑在技术体量、居住要求等方面相距甚远,现代高层住宅很难在传统住宅中找到功能和形式关联。世界各地高层住宅的技术手段逐渐接近,如相似的结构、设备、交通等,限制地域特征的显现;其三,高层建筑有其自身的造型规律,不能简单照搬传统样式。如在高层建筑顶部加上中式大屋顶,往往会破坏建筑造型的和谐统一;其四,由于高层住宅多为房地产开发项目,市场导向对建筑设计方向起到关键作用。大众的喜好决定住宅市场的发展方向。大众往往无意识地选择洋风而轻视传统。
结束语
我国建筑事业发展很快,为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建筑设计人员增加了高层建筑的设计,其可以实现对土地资源的最大利用率。高层建筑最早起源于西方,但是由于地域特征、文化、经济的不同,东西方高层住宅的设计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我国的地域比较辽阔,而且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地域特色,不但气候环境有一定差异,文化内涵也有着较大区别,尤其是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建筑的风格比较特殊,而且高层建筑地域特征的构成不同,所以,我国高层住宅的设计呈现出的是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张琪.高容积率住宅建筑形态设计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关键字:建筑设计总图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杭州市桐庐县城西南郊富春江镇渡济江边的富春江软件园内,面临富春江,邻近320国道,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风景优美。
本设计地块北向为富春江软件园区,东边直接临富春江,南侧和西侧是交通局地块。用地性质为居住用地,可开发低层住宅和高层住宅,总用地面积为59410平方米(89.11亩)。地块南北长约300m,东西宽约190m。
二、规划方案的主要特点
1、均好性
本规划从住宅设计、环境设计、公建配套到设备服务等方面,尽可能最好的遵循均好性要求。每套住宅的相关设计都受到同等的重视。有好的朝向与日照,有怡人的组团环境空间,有方便快捷的交通系统,公建配套设施完善,物业管理方便。
2、多样性
在均好性的基础上同样注重多样性。首先是外部空间的多样性,然后是住宅功能的多样性,再则是造型的多样、户型平面的多样、景观细部处理的多样。
3、归属性
本方案从提高住宅居住水准的角度出发,设计一个具有时尚品味的住宅小区,每户住户均有不同的个性创造。使住户有强烈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4、安全性
本方案从总体布局考虑安全性的要求,整个小区设一个出入口,用地西边的中部预留对外的出入口,既方便住户的出入,又提高管理的效率,增强社区的安全性,达到全方位的安全性要求。
5、新概念、新设计、新技术的居住区
利用新的住宅成套技术、建筑智能化、生态化的综合性居住社区。
6、生态主题的居家园林花园
本规划通过合理地划分组团,形成多个组团绿地中心,利用“江水”、“缓坡”、“绿地”等元素设计一个自然的居住园林,景观设计整体上以软景和硬景有机结合,运用丰富繁荣植物配置相互映衬。居住在这样的小区内,就像住在自然花园中一样,真正体现“生态雅居、园林居家”的理念。
7、营造高档的住宅小区
本楼盘致力于营造高档的住宅小区,所以非常注重建筑的外观效果。以低层建筑为主,如果安装太阳能热水器,肯定会产生很大的视觉干扰,所以本小区对于太阳能热水器不预考虑,以保证西班牙建筑风格的原汁原味。
三、总图设计
1、规划布局
主入口位于基地北侧,地块的北西部规划高层酒店式公寓;地块邻江沿线布置高品质的花园洋房;二线江景范围布置联排洋房;地块的西部布置叠排洋房。低层住宅全部自带独立车库。主要交通道路为环形主干道,通过道路的设计,合理规划不同性质的住宅。联排与叠排洋房均按组团规划,花园洋房均布置在尽端式道路的终点,提升住宅的品质。叠排洋房北区下部设置集中的半地下车库,以满足自身与高层公寓的停车需要,叠排洋房的南部设置半地下停车库,主要满足自身需要,同时多余的半地下空间设置层高低于2.2米的架空层。半地下车库出入口均设置在地块的西面,不对整个小区的中心景观大道产生影响,同时有效地解决人车分流。中央景观带的设置,使得内侧住宅价值大大提升。中央景观带通过东侧次入口与富春江相连,提供住户休闲、观景的好去处。如图一:
(图一)
2、交通组织
地块设置一个出入口和一个次要出入口,主出入口为机动车和人行混合出入口。住宅地块内部用环形机动车道路相连通。
四、绿地景观规划
小区景观绿地系统布局清晰,以点线面结合方式形成完整绿化系统。面为每个住宅院落空间相互渗透形成的小区整体层次的基础绿化;中心景观空间等景观节点;线为联接会所广场,中心景观等的步行景观道路,为小区整体提供美好的内景。五、建筑设计
1、户型特点
所有户型均为南偏东15度朝向。低层住宅以大户型为主,强调居住舒适性;高层酒店公寓除部分跃层和端部户型外,均为小户型,强调经济性和紧凑实用。各种户型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同时也保证了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花园洋房的架空层为车库,拓展了住户的使用功能。
2、立面风格.
(1)西班牙建筑风格的低层住宅建筑
西班牙风格是近年高端低层住宅项目的流行主基调之一,它是一种融阿拉伯风格与欧洲古典主义风格为一体的建筑形态。其建筑上部采用低坡屋顶,多为红色瓷瓦,并与以浅黄色涂料为主、采用拉毛处理的建筑墙体,组成西班牙风格建筑的典型外观,其屋檐则运用小拱圈形态进行修饰。此外,拱形廊柱也是西班牙风格建筑造型的主要特征,给建筑物外部增添了立体感和个性感。
西班牙建筑风格归纳起来有四点:
一是西班牙建筑必须是在阳光、鲜花、绿叶陪衬下的建筑室内和室外的呼应:在四季分明,昼夜温差比较大的情况下,把前后园的景观考虑很周全;
二是有许多独特的建筑元素符号表达,浅墙、红瓦,还有屋面瓦的起伏,造成非常优美的变化曲线。用红筒瓦、弧型墙及铁艺窗等营造了柔和、内敛、尊贵的生活氛围;如图二
三是建筑取材比较质朴,色彩比较明快,包括对原木的使用,圆角厚墙给人安全柔和的感觉,提高了居住的舒适度;
四是院落式,居住类的产品比如前厅、后院,给使用者提供私家的院落,通过庭院与道路及植物、小品的结合营造出四季有景的生活氛围。如图三
(图二)(图三)
(2)高层公寓为现代风格,突出休闲度假的概念,与现状富春江软件园的酒店风格既呼应也有所提升。对于建筑立面的构想“现代,精致、新颖”,立面采用现代风格,结合平面,通过体量的进退形成错落有致的形体,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3、层数和层高设计
规划的住宅以2-3层低多层住宅和17层高层公寓为主。高层公寓层高3.0米;低层住宅层高为3.6米和3米;
4、住宅朝向、住宅间距
规划住宅主体以南向偏东为主。低层住宅间距满足日照要求,高层公寓的间距满足大寒日3小时的日照时间。
5、公共服务设施
小区配套齐全,功能合理。
本方案配套公建主要布置在高层公寓的一层部分,卫生服务设施用房、社区服务用房、物业设施、文体设施都做了合理规划;另按照规范要求在小区内规划了市政设施。
地点:长沙
开发商:长沙沙河水利投资置业有限公司
规划建筑设计:澳大利亚柏涛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用地规模:62.5公顷
建筑面积:69.58万m2
容积率:1.1
物业类型:高层住宅、洋房、叠拼、双拼、联排、公寓、商业
已建成部分(照片为已建成部分,含一、二期)
用地规模:19.39公顷
建筑面积:20.06万m2
容积率:1.03
物业类型:高层住宅、洋房、叠拼、双拼、联排、公寓、商业
1项目概况
沙河・世纪城位于长沙市中心区以北中环线以南高岭村,北临北二环路,西为城市规划路,东南两侧分别是现状路。该地块处于长沙市城郊地带,距中心城区仅15分钟车程,交通极为便利。地块内植被茂密,更拥有面积达350亩的楚家湖,环境资源非常优越。楚家湖常年蓄水位31.5M,最高水位32.6M,开发高程不低于33.5M,沿湖道路标高33.5M。当楚家湖水位高于31.5M时,湖水通过西侧隔水坝溢流至桃子湖后流入捞刀河;当捞刀河水位高于31.5M而导致楚家湖的湖水不能溢流时,则通过建在捞刀河的泵站将湖内水抽至捞刀河,从而解决楚家湖地区的防洪问题。
本项目总用地面积 71.87公顷,可用于小区开发的建设用地为62.51公顷。
总建筑面积约82万m2,计容总建筑面积约69.5万m2,容积率:1.11,建筑密度:20.63% 。
2规划设计
本小区北临二环路,交通十分便捷,350亩的楚家湖是小区的核心,为小区提供了一个天然优美的居家环境,本项目因此定位为投资兼自住型高尚社区,整个小区包括低层住宅、花园洋房、叠拼洋房、高层住宅、公寓以及配套商业、会所、9年制中小学校、幼儿园等,规划设计将用地按景观价值分级,各种建筑类型按用地价值设置,形成由中心到,从低到高的建筑形态。湖西侧为整个用地的中心,拥有最佳湖面景观,远离四周城市道路干扰,在这布置了44户低层住宅,尽享最优越的环境和最尊贵的地位。低层住宅西北及湖东侧沿岸为TOWNHOUSE组团,这里相对离湖面较近,离市政较远,是小区内占地最多的建筑类型,叠拼及花园洋房位于TOWNHOUSE北侧临二环路处,高层住宅位于用地最沿市政道路设置,各建筑类型层数为3层、4层、5层、11层及8~33层,由中心到排列,形成立体的空间形态,并充分挖掘湖面的景观价值。
3一期建筑设计
3.1一期概况
一期建设位于整个项目的北部,北临二环路,南临广阔湖面,总建设用地19.39万m2,容积率0.70,总建筑面积约17.48万m2,包括除学校之外的所有物业类型。一期共设五个出入口,分别位于东、北、西侧,人行主入口位于北环路中部,主入口步行商业街一直向南延伸到湖面。体育中心及商业中心售楼处都集中在此设置。优美的环境和浓郁的商业气氛以及直接面临北二环路传入商业街,为整个小区的高尚品质提供了绝佳的展示窗口。一期共10栋低层住宅,位于商业中心西侧沿岸的小区最中心位置,低层住宅以北地势逐渐伸高,依次设有TOWNHOUSE,叠拼及花园洋房。商业中心的东侧沿湖岸设有TOWNHOUSE 及9栋11层住宅,主入口的24层公寓为小区的标志性建筑,一期用地西侧设有9班幼儿园。各种类型住宅及公建的设置为一期开发提供了完善的配套。
3.2交通及消防
一期东北西面为城市道路,分别设有四个出入口,由于区内大部分住宅需停车入户,区内道路设置密集复杂。按《长沙市建筑工程配建停车场(库)规划设置原则》要求,在每个出入口处设置出租车位及访客车位,东西向主干道设9米宽车行道及双边12M人行道,高层组团道路为6M宽,其他各组团道路5M宽。各组团道路分级别设置,并相互贯通形成环型的交通网络,提升了区内道路交通能力。区内设有3个地下停车库,分别位于花园洋房组团,主入口商业组团及高层组团,各车库离小区出入口较近,车辆进入小区后可以就近停入车库,减少了对区内交通压力。小区内低层住宅及叠拼洋房设有私家地下车库,TOWNHOUSE设置私家地面停车位,各组团停车位按规划设置原则分别计算,便于各组团封闭管理使用。
一期高层住宅及公寓设环型消防车道,消防登高面均设在高层建筑南面,各组团消防车道间距离不大于150M,消防车道转弯半径12M,坡度小于7%。
3.3竖向设计
场地按原有地形进行调整规划,基本保留了原始地形地貌特征,利用低洼部位设置半地下车库,在保持原有自然风貌的同时,减小了填挖土方工程量及车库的运营成本。3#商业及售楼处均利用地形向湖面跌落一层,并利用地势,在售楼处与3#商业之间设置下沉式广场,使此处与湖面更亲近,并形成小区入口及商业的中心景观。花园洋房组团地势比商业街高约4M,通过台阶及西班牙风格的门楼连接,结合环境设计,形成丰富立体的景观。
3.4户型设计
户型设计原则为住户创造舒适实用的室内外环境,兼顾朝向及景观,尽量发挥楚家湖的景观价值。各户型主要居室均朝南或偏东南向,享有充足的阳光和优美的景观,南北痛透,进深适宜,通风良好。低层住宅及TOWNHOUSE均根据不同面积,按比例设有地下休闲多功能室,一层为公共空间及客人房,二层为卧室区域,低层住宅及部分TOWHOUSE设三层露台,可尽享美丽湖光三色,V1型低层住宅更设有室内电梯,尤显尊贵。叠拼洋房共四层,每单元设四户,每户为复式两层,上两层住户有屋顶花园,下两层住宅拥有地面花园,每层均有私家半地下车库,底层住宅附送地下多功能房。花园洋房共五层,每户拥有露台花园,各层退台,形成丰富的立面效果。高层住宅有户内花园或入户花园,南北通透,湖景绝佳,视野开阔。
关键字:建筑设计景观设计总图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杭州市桐庐县城西南郊富春江镇渡济江边的富春江软件园内,面临富春江,邻靠320国道,地理位置优越,风景优美。
本设计地块北向为富春江软件园区,东边直接临富春江,南侧和西侧是交通局地块。用地性质为居住用地,可开发低层住宅和高层住宅,总用地面积为59410平方米(89.11亩)。地块南北长约300m,东西宽约190m。
二、规划方案的主要特点
1、均好性
本规划从住宅设计、环境设计、公建配套到设备服务等方面,尽可能最好的遵循均好性要求。每套住宅的相关设计都受到同等的重视。有好的朝向与日照,有怡人的组团环境空间,有方便快捷的交通系统,公建配套设施完善,物业管理方便。
2、多样性
在均好性的基础上同样注重多样性。首先是外部空间的多样性,然后是住宅功能的多样性,再则是造型的多样、户型平面的多样、景观细部处理的多样。
从生活角度上,更是注重生活方式的多样与提升,社区除了简单的居住功能外,更是一个社会化的大家庭,有多样的文娱活动空间,多样的休闲娱乐空间。
3、归属性
本方案从提高住宅居住水准的角度出发,设计一个具有时尚品味的住宅小区,每户住户均有不同的个性创造。使住户有强烈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4、安全性
本方案从总体布局考虑安全性的要求,整个小区设一个出入口,用地西边的中部预留对外的出入口,既方便住户的出入,又提高管理的效率,增强社区的安全性,达到全方位的安全性要求。
5、无障碍设计
按照有关国家设计条例,本小区内在人流路线的每一个节点上均考虑无障碍设计的要求,入口处设置无障碍通行装置,其他公共空间与交通平台均作相应考虑。
6、新概念、新设计、新技术的居住区
利用新的住宅成套技术、建筑智能化、生态化的综合性居住社区。
7、生态主题的居家园林花园
本规划通过合理地划分组团,形成多个组团绿地中心,利用“江水”、“缓坡”、“绿地”等元素设计一个自然的居住园林,景观设计整体上以软景和硬景有机结合,运用丰富繁荣植物配置相互映衬。居住在这样的小区内,就像住在自然花园中一样,真正体现“生态雅居、园林居家”的理念。
三、总图设计
1.规划布局
入口位于基地北侧,地块的西北部规划小高层和高层的酒店式公寓,共同围合成相对独立的高层区域;地块邻江沿线布置高品质的专家楼,二线江景范围布置低层花园洋房,低层住宅全部自带独立车库。主要交通道路为环形主干道,通过道路的设计,合理规划不同性质的住宅。花园洋房按组团规划,专家楼均布置在尽端式道路的终点,提升住宅的品质。高层公寓的地下一层设计地下车库,通过出入口的合理安排,低层住宅尽量少受干扰,以保证低层住宅的私密性。中央景观带的设置,使得内侧住宅价值大大提升。中央景观带通过东侧次入口与富春江相连,提供住户休闲、观景的好去处。
2.交通组织
地块设置一个出入口,为机动车和人行混合出入口,会所和其他物管配套用房设计在高层公寓的裙房部分,会所与中心景观衔接,正气大方;住宅地块内部用环形机动车道路连通。
本方案小区内部道路主要分为三级:小区环行主道路(兼作消防道路),路幅为6M;院落内部宅前道路(平时人行,发生火情时兼做消防道路),路幅为3.5M;步行道路(主要有步行主轴和游步小径等)路幅1-18M。地块主道路呈环状,组织起人车分流系统,与景观广场空间相结合,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宅前道与绿化步行小径相连,穿插在院落与住宅之间,组织起小品景观空间。
本方案机动车停车率主要由两种形式组成:地下车库和室外停车位。本方案地下车库出入口和地面车位基本布置在小区机动车环道上,大部分车辆不进入低层住宅区域,低层住宅均设计有独立车位,使用效率高且对低层住宅住户干扰较小。其中地下车库车位192辆,地面临时车位40辆,低层住宅独立车位100辆,合计332辆。总户数为493户,考虑到本项目高层为度假式的酒店公寓部分按0.6辆/户,低层按1辆/户,基本实际情况和满足规划要求。
小区机动车停车主要采用室内停车及地下车库停车,辅以部分的室外地面停车,保证充足的停车泊位。
四、绿地景观规划
小区景观绿地系统布局清晰,以点线面结合方式形成完整绿化系统。面为每个住宅院落空间相互渗透形成的小区整体层次的基础绿化;点为小区入口西侧的会所广场、小区中心景观空间等景观节点;线为联接会所广场,中心景观等的步行景观道路,为小区整体提供美好的内景。在中心绿地及院落空间绿地中适当设置健身器材、树池石凳、休息座椅、儿童游戏玩具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休息、娱乐、游嬉等方面的需求,突出生态与健康的主题。
五、建筑设计
1、户型特点
所有户型均为南偏东15度朝向。低层住宅以大户型为主,强调居住舒适性;高层酒店公寓除部分跃层和端部户型外,均为小户型,强调经济性和紧凑实用。各种户型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同时也保证了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花园洋房的架空层为车库,拓展了住户的使用功能。
2、立面风格.
(1)低层住宅建筑是西班牙建筑风格。
西班牙风格是今年高端低层住宅项目的流行主基调之一,它是一种融阿拉伯风格与欧洲古典主义风格为一体的建筑形态。其建筑上部采用低坡屋顶,多为红色瓷瓦,并与以浅黄色涂料为主、采用拉毛处理的建筑墙体,组成西班牙风格建筑的典型外观”,其屋檐则运用小拱圈形态进行修饰。此外,拱开廊柱也是西班牙风格建筑造型的主要特征,给建筑物外部增添了立体感和个性感,对施工过程中设计的细节要求非常高。
西班牙建筑风格归纳起来有五点:
一是西班牙文化是多民族传承起来的,艺术来源于文化,独特的文化背景孕育了多元、神秘、奇异为特征的西班牙艺术。西班牙的建筑与其多元的文化有着很明显的关联性,基督文化和回教文化的碰撞更给西班牙艺术带上了奇异的色彩,而且西班牙民族天生就有一种热情奔放和狂野的个性,在建筑上就反映出诗意的,幻想的,神话的风格,往往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和浪漫情怀;
二是西班牙建筑必须是在阳光、鲜花、绿叶陪衬下的建筑室内和室外的呼应:在四季分明,昼夜温差比较大的情况下,把前后园的景观考虑很周全;
三是有许多独特的建筑元素符号表达,浅墙、红瓦,还有屋面瓦的起伏,造成非常优美的变化曲线。用红筒瓦、弧型墙及铁艺窗等营造了柔和、内敛、尊贵的生活氛围;
四是建筑取材比较质朴,色彩比较明快,包括对原木的使用,圆角厚墙给人安全柔和的感觉,提高了居住的舒适度;
五是院落式,居住类的产品比如前厅、后院,给使用者提供私家的院落,通过庭院与道路及植物、小品的结合营造出四季有景的生活氛围
(2)高层公寓为现代风格,突出休闲度假的概念,与现状富春江软件园的酒店风格既呼应也有所提升。对于建筑立面的构想“现代,精致、新颖”,立面采用现代风格,结合平面,通过体量的进退形成错落有致的形体,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整体高层建筑显得透彻而精实,墙面采用涂料及石材,采用浅色调的色系,使建筑平添一份高贵典雅。
3、层数和层高设计
规划的住宅以2层低多层住宅和11-18层高层公寓为主。高层公寓层高3.0米;低层住宅层高为3.6米和3米;
4、住宅朝向、住宅间距
规划住宅主体以南向偏东为主。低层住宅间距满足日照要求,高层公寓的间距满足大寒日3小时的日照时间。
5、公共服务设施
小区配套齐全,功能合理。
关键词:合生颐廷项目;建筑设计;节能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项目概况
1.1 工程概况
合生颐廷项目位于周市镇新塘河南侧、由迎周路分割为东西两地块(西块为S1,东块为S2地块),地块的南侧为纬二路,西侧为经四路,东侧为规划路。基地地形基本平坦,场地标高在1.1~2.3m。项目S1地块拟建高层住宅、沿河商业和商务中心一处,S2地块拟建低层住宅和12班幼儿园一处。项目总用地面积约292140.4m2,总建筑面积为625487.48m2(计入容积率的总建筑面积为:496638.68m2),总平面图见图1。
图1总平面图
1.2 设计原则
本项目贯彻“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的理念,充分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资源,建设生态型、适于现代生活又具有鲜明个性的人性化居住空间;尊重人性和自然规律,力求做到产品生态化、环境生态化、社区规划生态化,将本项目设计成为一个集休闲、商业和生态居住为一体的大型综合社区,创造一个低密度、低污染、低噪音、高鲜氧的高品质住宅群体。高度重视景观设计,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相互配合,以充分达到两者的相互协调。
项目中重视整体性原则,追求功能布局的关联性,空间的完整性,建筑造型的整体性;设计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体现高起点、高标准,力求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三者完美结合;并结合周边建筑,创造典雅优美的建筑造型、跌宕开阖、序列有致的广场、街、院落等丰富的空间形式;建筑植根当地深厚的文化积淀,满足人们的社会交往和商业活动的需要,唤起人们对历史积存的追忆;力求在完整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下,凸现建筑的个性。
图2项目效果图
2 总体布局
S1地块:主要由18,24,30层的高层住宅和2层的沿河配套建筑组成。考虑到日照、通风、景观视线等多方面的要求,住宅以南北朝向,板式布置,但不乏律动感。楼栋间超大的距离为营造小区景观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为小区住户提供了舒适的内部环境。
S2地块:由3层的联排低层住宅和一处12班幼儿园组成。区内布局均以组团形式为主,通过不同的环境和特色的空间形态,组织区别出不同的人文环境特色的组团。
住宅使用功能应当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活的需要,立面风格、造型及材质的选用与比邻建筑物相协调,与环境相融合,作为建筑群体整体统一考虑。
3 建筑设计
3.1建筑设计分析
3.1.1 S1地块
本项目建筑主要是高层住宅,单元由一梯三户组成。周新公路出入口处两单元和沿纬二路、迎周路一线住宅为18层(规一路出入口处建筑为15层),其他住宅24层和30层(沿经四路一线集中布置物业管理用房和社区服务用房)。
整个区域的住宅类型分为户型面积105-110m2、140-144m2、150-160m2三种,套型从两室两厅一卫到三室两厅两卫,充分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入口大堂借鉴酒店大堂设计,高雅雄壮。住宅掩映在绿色之中,充满了生机。各户型集实用性、安全性、灵活性和经济性于一身。功能分区合理,布局方正,使用面积恰当,采光通风良好。
沿迎周路设置了2层Art Deco风格配套商业,和高层住宅交相辉映。平面布局采用规整的柱网,提高了使用的效率。相邻新塘河南侧,充分利用了河道景观,使居民休闲漫步时赏心悦目,河风习习,提供一个天然高鲜氧吧,是人与自然和建筑的完美结合和统一。
小区商务中心位于迎周路主入口附近,地上3层、地下1层,立面为欧式古典风格,与整个小区相协调。内部集娱乐、休闲等功能于一体。
本项目设置了地下1层汽车库,其中人防面积24146㎡,总建筑面积80000m2。在住宅主楼的底下结合汽车库的层高设置了一层的地下室,可作为非机动车库和设备辅助用房。并在主楼地下室的适当位置设置连通口与汽车库连接。在地下车库的适当位置考虑设置采光天井,使地下室也能尽享小区的美好生态环境,也起到了节能环保的作用。
3.1.2 S2地块
联排低层住宅为南北入口各一种,地上3层、地下1层,地上建筑面积200-225m2左右,地下建筑面积85-100m2左右,各种户型集实用性、安全性、灵活性和经济性于一身。功能分区合理,布局方正,使用面积恰当,采光通风良好。结合半开放地下室的设计,使户外绿化,水面的环境,形成围合的邻里空间,创造亲近、自然具有人情味的居住环境。地块东南部靠近纬二路拟建一所3层的12班幼儿园。居民在迎周路的小区河道、亲水平台、青石小道上散步,一家人享受自然、享受天伦之乐。
联排低层住宅为南北入口各一种,地上3层、地下1层,地上建筑面积200-225M2左右,地下建筑面积85-100 M2左右,各种户型集实用性、安全性、灵活性和经济性于一身。功能分区合理,布局方正,使用面积恰当,采光通风良好。结合半开放地下室的设计,使户外绿化,水面的环境,形成围合的邻里空间,创造亲近、自然具有人情味的居住环境。地块东南部靠近纬二路拟建一所3层的12班幼儿园。
3.2 竖向设计
项目根据业主提供的周边场地及道路控制标高,确定地块:主体建筑的±0.000标高为2.700-3.500m,室内外高差结合四周道路标高设置为0.4-1.2m。竖向布置采用平坡式,地表水排除方式为暗管系统,由建筑外墙向四周道路排放到市政管网。
室外给水管道、污水管道、电气线路、通讯电缆、热力管道等均采用地下敷设。地下室地表敷设于覆土层。
4 道路交通组织设计
地块的道路等级清晰,分两级:小区主干道7.0m和组团级道路5.0m。主干道环通两个地块,组团路尽端设有15m×15m的回车场地。
S1地块:共设有东、南、西、北四个出入口,都在地块的中部,通达性良好,紧密连接了社区与城市。东侧入口处(迎周路)道路为景观大道,附近设置了商务中心,主要为人行出入口,西侧的经四路为商业主入口,与东侧的人行出入口正对。纬二路和周新公路沿线为进入地块的主要车行通道。
S2地块:共设有西、南两个出入口,都在地块的中部,高效地连接了社区与城市。西侧入口处(迎周路)道路为景观大道,主要为人行出入口,与S1地块出入口遥相辉映。纬二路沿线为进入地块的主要车行通道,交通组织设计图见图3。
图3 交通组织图
5景观设计
项目最大程度地利用江南地区优越的自然资源,打造独一无二的生态环保型居住环境。地块的景观设计采用自由曲线和规整的几何图形的有机结合。确定了整体规划秩序,明快的现代设计手法与自然环境的营造结合,师法自然而高于自然,彰显了该项目的开阔大气。种植形式的大象无形。通过自然原生植物,乡土植物种群的整体设计,以植物群落的季相,色相诠释一年的四季。
6 节能设计
6.1 建筑节能设计
高层外墙采用内20mm外30mm无机保温砂浆做法;外门窗采用low-e中空铝合金玻璃窗;分户门采用保温型门,满足节能要求。
6.2照明设计
1)室外路灯采用光电开关,并可在物业管理中心集中控制。住宅内楼梯采用震动和光电开关。除住宅内照明,其它区域照明采用节能灯管T5型,采用电子镇流器以达到节能效果。
2)小区公共区域结合景观设计采用造型美观的具有合生标志性的室外照明灯具,采用时间控制或光控系统。公建部分照明设有一般照明、应急照明,除对光源有特殊要求的场所之外其余均按荧光灯为主,光效高、节能性强(COS¢>0.9)为原则选用灯具。
3)办公室内靠窗的灯具应安装光敏传感器并采用独立控制开关。走廊灯公共区域的照明应采用时间控制。
6.3 暖通空调设计
高层住宅为冷暖分体空调,低层住宅采用多联机空调的形式,每户设独立的室外机,一户一个系统,室外机放置于绿化内。商务中心采用中央空调,冷热源为风冷热泵。多联机采用变频技术,保证在部分负荷时室外机处于高效状态。
6.4 给排水节能设计
6.4.1 给水系统
室内给水系统拟采用市政直供和变频泵供水两种方式。地块内地下室部分,室外绿化及地上1~3层采用市政直供方式;其余部分采用生活水池+变频泵组直供方式,确保在用水高峰时,供水管内的水作为补充水源仍能正常供水,无需修建蓄水池或屋顶水箱,采用叠压供水,可充分利用市政管网供水压力,差多少、补多少、不产生负压、与传统生活变频泵组相比可节能30%—90%。
6.4.2 排水系统
室内污废分流,厨卫分流,这种排水系统有利于环境保护、便于管理,起到了回收城市污水和净化再生的作用,是城市排水系统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城市水资源利用的核心。
排水立管高层建筑部分均设专用通气立管。其余建筑排水立管伸顶通气。屋面雨水采用内外排相结合的方式排出,阳台雨水及空调冷凝水有组织间接排放。
6.4.3 节能设备选择
水泵选型中,技术参数相近的设备选用高效率功率较小的水泵。消火栓箱选配衬胶质水龙带以减少水头损失。建议用户选用节水卫生设备防漏阀门等。
7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加速,人们对住宅项目的需求日益加大,对建筑住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周市镇合生颐廷项目以最佳的资源整合,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的理念,发挥其最大的功能服务优势,形成具有时代特征、地方特点的住宅建筑风貌。
参考文献:
[1] 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Keywords: Buildings with few floors Necessity Probability Fire control Design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第四节,第8.4.1条的规定:“超过七层的单元式住宅,超过六层的塔式住宅.通廊式住宅.底层设有商业网点的单元式住宅;应设计室内消防给水”。从这条规范,很多设计人员得出“不超过六层的所有住宅(包括底层带商业网点),不超过七层的单元式住宅;可不设计室内消防给水系统”这一结论。另外,《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1997年版)第一章,第1.02条规定:“本规范不适用于九层及九层以下的普通住宅”。从而使绝大部分的低层住宅楼(六层及六层以下)处于完全不设防状态,而我国的绝大多数城市居民是生活在这种不设防的六层及以下的住宅中的。笔者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低层住宅也应设计消防系统。
一.设计消防系统的必要性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中的电器用品越来越多;装修档次越来越高;气体能源的使用越来越普及;从而使发生火灾的可能性.危险性也越来越大。
1.1. 家用电器越多,用电负荷越大,再加上大多数装修施工的并非是具有资质的家装公司,而是没有经过系统学习的个体水电工人。电气施工相当不规范,导致由于电路故障发生火灾的事件屡屡发生。
1.2. 装修档次越高,采用的可燃.易燃物品越来越多。家装物品火灾危险性大致如下:油漆(乙类),地板.天花衣柜书桌等木质家具(丙类),窗帘等纺织品(丙类).这给火灾的发生.蔓延埋下了很大的隐患。
1.3.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舍弃了木柴.煤等的能量来源,转而采用更为清洁.方便的能源例如煤气.天然气.液化气等。显然,气体能源比固体能源要易燃得多,而且,一旦发生火灾而不能及时被迅速扑灭,气体能源供应系统随时有发生爆炸的可能,使火灾变得更加难以控制,给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损失。
2.随着收入的增加,家庭中贵重物品越来越多,一旦发生火灾,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
据新闻报道,一般家装的花费在五万至十五万之间,高档的则花费更高.家庭中的奢侈品(摄像机.数码相机.家用电器).工艺品.收藏品的价值少则几千,多则上万。现今,一个中档住宅楼发生火灾所造成的损失是很惊人的。而且,发生火灾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人员伤亡,这部分的损失是无法用金钱进行评估的。
3.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车难以及时到达和进行灭火扑救。
消防规范规定,消防车必须在接到火灾报警10分钟之内赶到现场。但正常情况下,人们发现火情并进行报警,是在火灾蔓延了相当长时间之后;再加上天气恶劣,交通拥挤,消防通道堵塞等不可预见因素,消防车很难及时到达火灾现场。另外,由于现在家庭的防盗措施严密,在房主不在现场的情况下,消防队员难以及时进入室内进行扑救。所以,学习高层建筑灭火经验,立足于自救,设计室内消防系统,是必要的。
二.设计消防系统的可行性
消防规范之所以未要求所有住宅都应设计消防给水系统和灭火器系统,笔者认为主要有两条原因,A:相对于其他建筑,住宅遭受火灾时所造成的损失较小;B:住宅楼的投资相对较小,如果增加消防系统,势必增加投资,进而增加开发成本。对于第一条,笔者已在必要性中作了详细地说明。至于增加投资成本,随着住宅小区化的实施,人们对于住房本身之外的投资越来越认同,如小区绿化,保安措施,电子监控等。为了维护生命财产的安全,增加部分消防投资,笔者相信,住户是会认同的。另外,随着消防器材的进步发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消防投入成本也在逐渐地降低。消防投资只占整个投资中很小的一部分,但它能够起到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三.具体设计方法的讨论
在国外,有在低层住宅中设自动喷淋灭火系统的例子(主要用于高档公寓和别墅),而我国的《消办字(1996)108号文》规定,别墅宜设计消防卷盘,别墅宜设计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但这种做法造价太高,仅适用于部分高档住宅,不适合于大面积的推广,也不适合我国的发展中国家的国情。在我国,应考虑灭火效果与经济条件相结合的最佳方法。
1.方法一:按目前七层带商业网点单元式住宅楼的做法,在屋顶设置消防水箱储存十分钟的消火栓用水量,另每层设置室内消火栓,层层设置灭火器。
这种做法对于消防安全固然是很好的,但增加水箱容易影响建筑物的美观,水箱也难以管理。而且此方法对于投资的增加是相当大的,除非有相当的经济实力,一般情况下不是很适用。
2.方法二:层层设置灭火器,不设计室内消火栓系统。
此方法投资很小,但灭火器的灭火能力有限,难以保持持久的灭火能力,故此方法不适用。
3.方法三:仅在一.二层设室内消火栓,水源由市政管网提供,楼顶不设消防水箱,另外,层层设置灭火器。设计参数:消火栓用水量5l/s,单枪流量2.5 l/s,同时使用2支水枪,水带长度25米。
根据建筑设计规范,六层楼的地面的高度一般距室外地平15米左右(层高2.8米左右), 利用25米水带的长度加上充实水柱的长度,能保证设于一.二层的室内消火栓对所有楼层(七层及七层以下)进行灭火。现今,各大中城市的市政管网压力保持在0.25-0.30Mpa之间,基本能够保证所到达楼层消火栓的充实水柱。在市政压力不够的地方,可以在管道上设计管道泵进行加压,以达到压力要求。需要注意的是,设计时必须保证来自不同立管的两股水柱同时到达同一单元内的任何部位。而市政管网完全能够保证灭火时间内的用水流量。其实,仅在一层设置室内消火栓已能达到消防要求,之所以一.二层都设,是考虑到万一失火,两层消火栓可以在短时期内达到灭火效果,进而降低损失。再加上灭火器的使用,完全能达到扑灭火灾的要求。此方法相对于方法一,可以节约很大的投资,但从灭火效果上来说,并不比方法一逊色。
4. 方法四:仅在一.二层设室内消火栓,水源由市政管网提供,楼顶不设消防水箱,不设置灭火器。
此方法就是方法三不设置灭火器。可以节省下灭火器的投资。但室内消火栓的使用要经过一定的培训,而且使用的人员需要一定的体力保证。所以,笔者认为,在住宅消防系统中,灭火器的使用还是很有必要的。
四.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对自身生存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在所有低层住宅中设计消防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而本文方法三所提供的设以室内消火栓和灭火器的消防系统,是能够满足人们的这一需求的。
参考文献
[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2]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3]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1997年版).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7
[摘要]低层高密度住宅是介于独立别墅和多层住宅间的一种住宅形式,它对缓解我国城市用地紧张与居住的舒适性之间的矛盾具有很强的现实作用。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口增长与城市用地紧张的矛盾日益突出。作为应对这一矛盾的有效手段,低层高密度住宅自古以来就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应用:从罗马古城到印度传统街区,在到中国江南的水乡屋舍,这种居住形式在各地不同的气候、风土及文化背景下发展出各具特色的表现形式。相对高层和多层住宅来讲,低层住宅具有宜人尺度和空间氛围、良好的地接性及与自然的亲近等优点。在我国目前的住宅建设中,通常将以密度较高(可达1以上)的低层连排式住宅(Townhouse)或4层左右上下户叠拼的连排式住宅(Townhouse的变体)为主体的住宅区,界定为低层高密度住区。这种类型的住宅区有花园、露台和自用停车库,既提供了相对独立的用户单元,又符合资源节约型的发展模式,已逐渐成为我国目前城市近郊房地产开发的主流住宅区形式之一。本文以抚顺·李石·锦绣澜湾A小区为例,探讨低层高密度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1]基地条件与设计要求
(1.1)抚顺·李石·锦绣澜湾A区,位于沈阳抚顺连接带的中心,地处于两城市的近郊,北临浑河,在沈抚同城的大背景下,其区位优势明显。A区总用地面积16.96公顷。基地长520米,宽约320米,基本是梯形分布,四周为城市道路,基地虽然较为方整,但城市路网朝向欠佳,给规划设计增加了难度。
(1.2)根据该区域所处的地理位置,及以沈抚发展给该区域所带来的是大的发展前景,业主有意开发较高档次的低层连排式住宅,以形成市场卖点,在对小区功能,环境提升较高要求的同时,对容积率也提出了控制和指标。比较不同类型的组合数据见(表—1),认为该地块选择叠式连排住宅进行开发是比较适合的。
表1 不同类型组合的数据比较
类型
指标 小高层+多层
(6层顶跃) 小高层+多层
(4层顶跃) 小高层+连排住宅
(3层顶跃) 小高层+连排住宅
(3层) 小高层+叠式连排住宅
(4层)
[2]总平面构思
(2.1)空间布局
由于其道路网朝向欠佳,影响其采光效果,所以除临近城市道路网的住宅随道路网的朝向布置外,其小区内的住宅都有一定角度的偏转。小区被区内环路及中心景观水系划分为7个部分,其中包括沿石化一街和十一号路布置的4层住宅,沿浑河景观路和九号路布置的高层及中心区域布置的5个4层连排式住宅群。中心景观带位于小区中心,其水系向四周发散,给小区内各个组团营造自然亲水的优美环境,在小区东南角设小面积的推杆练习场,以提升整个小区的品质和档次。
(2.2)交通组织
在低层高密度住区中,人与车的关系始终是一个难题,在本项目规划设计中,由于住宅楼南面布置花园,所以连排式住宅全部采用北车库户型的建筑方案。同时通过景观铺地设计,降低硬铺地密度,在车库前用嵌草硬进行铺装。居住区内部的车行主干道采用围绕中心低层住宅所形成的环路模式,在A、B、G组团内部增设车行次支路。并在水系周围及其主要景观出入口设置景观步道,为小区住户提供宜人的休闲与交往空间。
(2.3)连续的城市界面
小区人行主入口位于石化一街上,石化一街为李石地区的主要街路,其人流流动性较大,所以沿街布置2层商业,以方便小区和周围居民的日常购物的需求,并与周围小区的商业进行互应,以形成一条景观商业街,临河建筑一律采用高层的建筑行式,以形成临河的建筑景观,同整个浑河的浑河景观带相融合。同时沿九号路布置点式高层,以丰富整个小区的建筑景观,从四周的建筑来看,都可以很好的同四周的建筑、河流和景观相互的融合、交融。以形成完整、连续的城市界面,使之和整个城市融为一体。
[3]园林设计
园林景观设计以成为规划设计工作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其小区的大部分建筑为低层连排式住宅,所以在其景观设计上采用双重庭院的概念:第一重庭院为小区中心水系及5个主要的景观节点,它作为小区的所有居民交流、休憩、锻炼的场所而存在,为大家提供生活、交流的平台;第二重庭院为私人庭院,为家人之间的交流提供幽静的场所和环境,具有一定的私密性,也更具有生活的气息。为了强化庭院的概念,将私人庭院地坪标高提高,比进户小路高1米,除了交通组织上对汽车不利影响的回避外,使行从景观上也不会一马平川,而是高低变化,更是观赏及趣味性。
[4]建筑设计
(4.1)生动的建筑空间对住宅来说,行列式是一种建筑空间的秩序,行列式布局能够争取最佳朝向,是既符合住宅热工学要求,又节约用地。在低层高密度居住区设计中,行列式布局不仅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而且在功能和环境上还为住户提供了具有“均好性”的居住空间。但如向在均好性的前提下形成居住空间的个性与特色,成了我们要重点探讨的问题,为了改变行列式布局单调划一的空间效果,我们采用了适当变换角度,长短搭配,单元错落,局布扩大山墙间距等设计手法,结合外部空间的景观设计,营造出丰富而生动的建筑群体空间效果。
(4.2)多样的平面设计
根据市场需求和地块要求,本小区设计了以连排式住宅为主,少量多层、小高层、高层及点式高层相结合的多种住宅形式,不仅丰富了小区的建筑景观也为消费者提供了较多的选择方案。
[5] 结语:
我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有限,人均土地占有面积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3,而人均可耕地面积仅占世界平均数的7%,因此住宅建设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低层高密度及高层高密度都是可选择的方向。而随着城市发展空间的不断扩大,进而郊区化发展趋势明显。同时,从国外的发展趋势看,越来越多居住在城市多层及高层住宅中的居民二次置业选择低层住宅,他们希望有老人及小孩的活动场地。而低层住宅的宜人尺度、空间氛围及与自然的亲近等都是高层住宅所不能相比的。因而低层高密度住宅无论在郊区还是在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旧城改建中都会是主流之一。
参考文献:
[1] 杨子江.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10)
[2] 陈一峰.低层高密度住宅设计探讨[J].规划师,2003,(4)
[3] 钱海平吴璟林涛.低层高密度住宅的空间设计探讨,建筑学报. 2007,(11).
放眼望去,整个浦东陆家嘴,从南向北,依次排列了汤臣一品、中粮海景壹号、财富海景,而滨江凯旋门占据了这里最后一席必争之地,因此,产品尚未问世,便吸引了万众瞩目。
滨江凯旋门地处陆家嘴核心CBD区域,距陆家嘴核心办公区约车行3分钟,既远离了核心商务区嘈杂的空调机及汽车尾气的影响,又坐拥便利的交通环境,可谓闹中取静,地段不可多得。而且,凯旋门正处在黄浦江弯道旁,江景极好,一方面可以使业主随时随地享有±┑亟景;另一方面,又能让公寓、别墅保持朝南采光。
该项目用地性质为商业住宅综合用地及商业金融用地,规划建设包括高层住宅和裙房会所、低层住宅、公寓式办公楼、商业及地库停车场。住宅区沿地块东北面浦明路往西南黄浦江畔长廊排列,建筑群组主要分为三大区片,由高层公寓式办公楼、商业、高层住宅、以及低层住宅建筑群组成。项目小区内配有6000平的私人会所――凯旋汇,由曾主理纽约四季酒店的国际大师Chandu Chhada打造。会所有泳池、奢华SPA、餐厅、江景宴会厅等六星级配套 ,足不出户即享媲美顶尖酒店的惬意生活,以供住客使用。
该项目还是陆家嘴CBD乃至市中心极其罕见的低密度高端楼盘,项目最高楼层只有23层,并规划有23套沿江联排别墅,容积率只有2.4,占地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只有不到15万平方米。
如今的陆家嘴群雄争霸。汤臣一品2006年交房,中粮海景壹号也于2007年开始交房,财富海景于2005年交房,二线江景房的世茂滨江花园的最新5号楼也已经陆续交房,而仅仅滨江凯旋门是最新的。我们相信,最新的楼盘,代表了最新的规划理念和最新的设计理念,同样也有理由受到最热的追捧。
开发商:上海新中杨房地产有限公司
物业公司:启胜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总户数:1120
绿化率:35%
容积率:2.4
关键词:旅游度假,配套设施,空间设计
Abstract: this article mainly combines with the author's own actual projects, and the hainan tourism resort area of the architecture planning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 for some research article.
Keywords: tourism vacation, facilities, and space design
中图分类号: TU9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项目介绍
海南雅居乐A04-4区、A04-5区、A04-6区、A04-7区位于海南省陵水县清水湾旅游度假区西段,地块南北走向,东临高尔夫球场和A05区别墅区,形成带状的高尔夫球场风景线,西邻A04-3区商住用地,南相邻 A06区商住用地,场地标高在16M-26M之间,坡度平缓。
地块地势平坦,设计结合地形的特性,尽量减少土方量,规划由南至北以低层住宅为主,灵活穿插布置点式高层住宅,地块地势平坦,场地高差较少,低层住宅顺应地形布置,以保证每户住宅都能获得良好的视线,同时相邻高尔夫球场,充分享受高尔夫球场自然景观带。
二.规划设计
1. 小区设计根据规划原则,确定总体布局。A04-4区、A04-5区、A04-6区、A04-7区定位为休闲度假生活的社区,注重景观及社区建筑品质和特色,成为一流品质的高尚社区是本项目规划和设计的原则。本项目采用的是低层与高层相结合的方式,在满足容积率的同时最大程度地拉宽景观视距。本地块南北走向,地块狭长,东临高尔夫球场和A05区别墅区,形成带状的高尔夫球场风景线,因而在地块的西边贯穿南北设置一条17m的主干道,小区的四个出入口与17m的主干道相连,该主干道直接与陵水清水湾旅游度假区32M主干道相连。尽量获得最佳的高尔夫球场风景线是规划的原则,布置在小区外排的15、17、18、22层高层住宅,在力求南北向的同时,亦争取有良好的组团景观和球场景观。规划布置在小区中心的10栋23层、24层高层住宅,以点式错位布置,每户朝向球场,户户亦获得良好的球场景观。建筑布置刻意将大量的一~三层独立住宅以低密度形式布置在规划场地的西面,部分一层独立住宅布置在小区外排的高层住宅的北面,力求不阻挡高层住宅的视线,形成户户有景,南北通风的规划布置。地块的东边,沿着球场的边线布置大户型的低层住宅,在不阻挡高层住宅的视线同时造就精品洋房的概念。西面沿路设有一条体型丰富,高低有致的水体景观,与低层住宅构成体态鲜明的风景线。观景线沿路设置,景观形态多样,提供方便、亲切的居民生活休闲绿场,同时使住宅区与主干道能适当的分开,大大降低城市主道路对住户的影响,亦丰富了整个小区的绿化形象。高层与低层高低错落,组成该区富有变化的总平面布局。
2. 规划在尊重现有的地形地貌的基础上,运用了现代城市设计的手法,使空间结构和道路组织充满趣味。
3. 四个区由一条南北向的主干道串联起来,主干道直接与陵水清水湾旅游度假区32M主干道相连,将其它区域的酒店、住宅小区、中心商业区和临海游乐区有机地串联起来,极大满足住户的方便舒适之行。
4. 小区规划户数较多,对象主要为度假人口,主要配套设施除结合控规在区外布置外,整个A04-4区、A04-5区、A04-6区、A04-7区位于清水湾大型高尔夫球场旁,设有会所,超市以及形态各异的休闲建筑面积2199.28㎡,此外,除文化活动中心、物业管理、居委会、派出所、邮政、储蓄所之外,还有居民日常使用的健身、泳池、餐厅、娱乐等设施。
5. 根据内部交通管理模式,为了控制居民步行距离,方便居民出行,区内道路由20m、17m、9m、7.5m、7m、6m、5.5m几级道路组成,20M、17M 主、次干道系统成支状布置,9m、7.5m、7m道路成环状和支状结合布置,6m、5.5m路成尽端式布置。道路断面形式见总图《道路断面图》。
6. 小区交通组织力求符合车流人行的轨迹,使之便捷通畅,同时考虑了景观变化的层次感和步行系统的趣味性,强调居住外部环境与步行系统、绿化体系的相互渗透和有机结合。且根据建筑单体的不同,设置成室内与室外两种不同的停车方式。保证住宅0.8辆/户、商业1辆/100M2的停车指标,以创造符合居住行为特征的动静态交通环境。
7. 小区规划中的绿地系统分为公共绿地、组团绿地二种,公共绿地由中央绿地公园、市民广场、人工湖泊组成,并成为该区的一大主轴,充分体现了居住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融为一体的设计概念。组团绿地充分地运用了自然草地、人工湖、庭院绿地等全自然的景观手法,在不失其自然风貌的前提下,保证户户可亲近自然,家家有美景,充分体现居住环境自然化的构思。
三.建筑设计
A04-4区,A04-5区,A04-6区,A04-7区高层建筑类别为一类、二类,低层建筑类别为二类,耐火等级为一级,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防水等级为二级。
1.设计构思
•低层建筑概念:A04-4区,A04-5区,A04-6区,A04-7区地势平坦,规划充分利用原有地形的优势,结合地形地貌,尽量减少挖填方量,在争取南北朝向的同时,亦使住户充分获得良好的景观。作为较高层次的住宅形式。别墅住宅的设计中采用了单体独立式,这要能够保证具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视线开阔、平面布局合理、交通便捷、厅房方正、分区合理、做到动静分离、居寝分离,每一户都有好景观,并从更新的观念适当地从超前的角度来进行考虑。同时通过多种户型的搭配,平面设计中亦结合海南岛热带气候的特性,创造多种的架空层、架空廊以及有顶阳台提供居民充分享受自然、参与自然的机会。整个小区主要由欧式和泰式两种立面设计手法构成,建筑造型采用现代风格手法,结合斑驳的石材墙身以及朴素的大挑檐坡屋顶,极力营造简洁而亲切,优雅带舒适的立面造型。建筑布置刻意将一~三层的独立屋以低密度形式布置,组成丰富多变的天际线,力求不阻挡住宅的视线,在小区的中心位置亦刻意引入水体和绿化布置,以丰富该区的空间效果,同时又提供了大量供居民生活交往的户外公共活动场地,形成户户有景。
•高层住宅概念:高层住宅设计中运用了大阳台、大窗台的手法,建筑立面的造型简朴典雅,颜色素净,组合立面弧线优美,创造出有趣味,灵活多变的视觉空间,形成与大海和谐统一的格调。飘线平屋顶结合现代简约的建筑装饰,飘逸而不张扬,充分体现滨海建筑的特征。而室内生活空间绝非简单的几何概念,而是由建筑艺术手法创造的视觉空间和生活设备支持的功能空间。在采光景观,气流组织,功能分区等万面都十分注重运用美学、心理学以及成功范例所提供的经验。
2.设计平面功能合理,符合国家相关规范和卫生标准。
3.平面布局控制低层建筑侧向间距在6M-13M之间,高层建筑以点式布置,侧向间距大于13M,以低密度的布置极力营造宜人的居住环境。住宅在力求获得最大景观效果的同时,取消正东西向的布局,在西面运用了大阳台及遮阳板等的立面构造处理,以达到在满足遮阳、通风和节能的同时,又不遮挡观景的视线。
4. 消防设计
1.规划路宽和路距均满足消防要求,高层住宅设有环形消防车道及在出入口处预留充足的消防扑救宽度。
2.消防车道设计满足消防车辆的要求
3.消防车道宽度大于4M,车道距离高层建筑外墙大于5M,上空4M以下无障碍物。
摘要:一些相关类型的住宅在现行防火规范中的要求很明确,但关于它们的术语定义却不尽完全,本文通过对《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简称《建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简称《高规》),《住宅建筑规范》(简称《住建规》)《住宅设计规范》(简称《住规》)相关条文的对比,以及长期设计工作中的一些经验,总结出这些住宅的区分方法和消防设计要点,并为今后的设计工作提供有益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防火规范居住建筑单元式住宅塔式式住宅通廊式住宅楼梯间防烟前室
一、问题的提出
在现行规范中关于住宅的定义是明确的,分类是根据住宅的层数来划分,见《民用建筑设计通则》3.1.2.1:“住宅建筑按层数分类:一层至三层为低层住宅,四层至六层为多层住宅,七层至九层为中高层住宅,十层及十层以上为高层住宅;”,然而各类规范中又出现了大量的其他术语如: 单元式住宅,塔式住宅,通廊式住宅等,在《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 26-95条文说明3中还出现了“点式住宅”的术语,前三种形式在规范中出现的频率相对较高,在防火规范中的要求也很明确,“点式住宅”虽出现不多,但在日常设计中却常提到。规范在它们自身定义上不是十分明了,似乎这应是一个简单的常识问题,然而随着设计工作的日趋深入,设计人员对这些术语的的理解也存在了较大差异。比如一些设计人员认为,单元式住宅就是一梯两户,否则就是塔式,这种说法显然不够正确。还有就是认为只有一个单元的住宅就是塔式,否则为单元式,这也不尽然。另外通廊式住宅和点式住宅更是模糊不清了,他们之间的界限又在哪里呢?对于设计者来说这些似乎应该是在学校学习时就应该知道的,但现在要准确地给出定义还真是没有权威的理论依据。
二、规范中有关术语的定义:
遍查现行建筑设计规范中,有三处定义与此相关:
1、住宅单元
《住建规》的定义:2.0.3 住宅单元 residential building unit
由多套住宅组成的建筑部分,该部分内的住户可通过共用楼梯和安全出口进行疏散。2、单元式高层住宅
《住规》的定义:2.0.20 单元式高层住宅 tall building of apartment由多个住宅单元组合而成,每单元均设有楼梯、电梯的高层住宅。
3、塔式高层住宅
《住规》的定义:2.0.21 塔式高层住宅 apartment of tower building以共用楼梯、电梯为核心布置多套住房的高层住宅。
三、防火规范要求:
《建规》《高规》关于住宅部分的防火规定相对于其他公共建筑来说要复杂一些,但要点都是一样的,在设计中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1.出入口数量的确定
2.楼梯间形式的确定
3.是否设消防电梯
4.防火门和前室问题
表1 住宅建筑防火设计要点
四、遗留问题
以上论述较为全面的概括了各类住宅防火设计的要点,应该说规范在楼梯间的设置上对单元式住宅的要求较宽,其理由应是建筑各单元可以通过屋顶联通,在紧急情况下多了一处逃生的通道。但是规范并没有对相邻的住宅单元的层数差提出要求,如果相邻的住宅单元层数差大于两层时,较高单元的顶层无法借用相邻单元的疏散楼梯逃生,那么这种情况是否应套用有关塔式住宅的规定,或者通过设置室外爬梯、消防软梯等方法来确保这一逃生渠道。总之,防火规范不可能面面俱到,也不可能一次到位,这需要广大技术工作者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不断提升和完善防火设计理论。
参考文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