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经济学成本理论范文

经济学成本理论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经济学成本理论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经济学成本理论

第1篇

首先,理论层面的研究,主要研究交易成本经济学与管理会计的理论相似处,寻找二者的理论契合点。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学者与主要观点为:李心合(2002)教授认为,正统财务学是依据“理性选择范式”来进行理论研究的,这种范式认为财务分析框架不包括制度框架,由此而造成了一系列的缺陷。企业财务行为的制度性和社会性,为交易成本经济学与管理会计进行理论融合提供了基础;饶晓秋(2004)认为,二者的理论在某些方面存在相似之处,这些相似之处包括:责任会计、成本管理、质量成本管理和作业成本等几个方面。交易成本经济学的某些理论对于企业成本管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即在优化企业成本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减少企业成本支出,这将是一种全新的优化成本管理的方法,为成本管理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贺颖奇、陈佳俊(2006)认为,在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中,管理会计应该作为一种控制范式进行研究,而且它也是组织控制的一部分,应该发挥其应有的控制作用。其次,计量层面的研究,由于企业交易种类繁多,要准确计量所有交易成本存在一定困难,所以,很多企业都试图将管理会计理论运用于交易成本的计量中,以期能够找到一些对成本计量具有建设性作用的实施建议。Miller和Cooper等人将交易成本运用与“作业成本”核算之中,得到的结论是,企业交易容易产生间接费用,所以,控制间接费用的一个有效方法是减少交易的发生。黄鹏、陈钢(2000)认为,交易成本会计系统对企业的成本控制非常重要,因此,现代企业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合适的交易成本会计系统,对交易成本进行进一步控制和管理。段秀芝、黄晓波(2009)认为有两种方法可以计量交易成本,第一种是改进企业日常的会计活动进行直接计量,另一种是利用企业的成本会计系统以及会计核算资料进行间接计量。最后,应用层面的研究,具体做法是先找出管理会计某些操作方法与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的联系,然后将交易成本经济学中的这些理论运用到具体的管理会计问题的解决中,这些问题包括:企业重组、企业并购、转移定价和预算管理等。对于企业重组,魏亚平(2000)认为交易成本也存在于其中,并对其具体表现形式进行了归纳,而且提出了一些有利于减少企业交易成本的建设性措施;对于企业并购,陈玉罡、李善民(2007)认为企业并购中的交易成本可以分为隐性的和显性的两种,并证明了企业并购就是为了节约这两种成本;对于转移定价,潘飞等人(2007)论述了交易的特征对内部定价的影响和转移定价系统应该实现的目标;对于预算管理,王炜瀚(2010)认为,企业可以通过加强基础性制度建设和建立有关的激励机制来减少交易成本的产生。

二、企业的交易本质:从不完全契约到层级结构

市场让很多交易者明白:交易的本质实际上就是减少犯错。由于市场的复杂性,常常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交易计划,随着社会的发展,交易的本质也经历了从不完全契

(一)交易的本质与不完全契约

一个完整的交易涉及到多方利益,这些利益可能互不相关也可能相互冲突,因此,在交易发生之前,需要以契约的形式将涉及的各方利益及可能发生的问题和应对方法确定下来,所以,契约的本质就是协调各方利益冲突,契约的签订过程也就是交易的实现过程。因此,对交易本质的研究离不开对契约的研究。交易契约一般包括两种形式,即正式的交易契约和非正式的交易契约,其中:正式契约是指那些以具体的文本形式表现出来的契约,它们一般都具有法律的强制性,受法律的保护;非正式契约则是指那些没有用具体的文本形式表现出来而是由组织中绝大部分人默认而得到的一种契约形式,这种默认包括风俗习惯、管理行规等非文本形式。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多种原因,导致完全契约不可能存在,这些原因具体包括:交易双方的疏忽、契约条款语义的模棱两可、信息不对称和契约条款的成本较高等。所以,交易的本质是由于不完全契约的存在而存在的。

(二)交易的本质与层级结构

随着现代企业的发展,层级结构越来越受到重视:如果层级结构设计得当将会提高组织效率,节约交易成本,反之,则会降低组织效率,增加交易成本。从交易成本经济学的视角来看,企业中存在着一系列的交易契约,这些交易契约大都是由委托人与人签订的,其表现形式可以用层级结构来概括:企业股东大会作为公司的最高部门机构,其权利下放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下放管理权给董事会,使其有权对公司的日常管理和重大事项做出决策,另一方面是下放监督权给监事会,使其有权监督董事会和总经理的日常工作;董事会又将管理权及一部分决策权下放给总经理,以此类推,总经理与部门经理之间、部门经理与部门主管之间、部门主管与下属员工之间都存在这种权利下放的关系,这样在企业中就形成了一层管理一层的层级结构,这种层级结构不仅可以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带来的问题,而且有利于组织不同层级之间的信息交流,从而提高组织的整体效率。这种至上而下式的层级结构能够对企业内部交易进行有效控制,具体可以用图1表示:

三、管理会计:企业交易治理的制度安排

交易成本经济学认为,各种签订合同的行为都是重要的经济制度,一旦签订合同,企业就成了一个由外部交易和内部交易综合而成的综合体,如果出现交易行为,必然会带来交易成本,可以从管理会计的视角对交易行为进行有效治理,从而节约交易成本。

(一)企业是交易的综合体

从上文的论述中可以知道,一旦签订契约,就表明交易已经实现,现实生活中,交易总是无处不在的,它会以不同的形式展现,这些形式包括劳动合同、产品购销合同等,甚至连企业的出库单、验收单和考勤表等一系列简单的文本形式也属于交易契约的范畴。签订交易契约后,企业就成了外部交易与内部交易的综合体。企业的外部交易主要反映企业与外部交易对手之间的竞争。显然,外部交易涉及到交易对手,其发展形式并非完全由企业单方面决定。因此,为了协调双方利益,使外部交易能够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就有必要在双方协商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外部的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和社会舆论等规范因素,然后再签订合理有效的交易契约。在理想的交易环境中,交易的最终结果并不是可以事先预见的,也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双方的谈判能力、资源丰度、经营战略等因素对其产生重要影响,甚至是政府的行政权威都会对其产生一些微妙的影响。企业的内部交易时刻在企业中发生,而且这种发生是井然有序的,即沿着企业的层级结构来运行。内部交易存在三大特点:一是其交易主题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如今,企业内部交易的主题是“市场”,而在19世纪中期以前,其主题则是“生产”;二是其实现方式多种多样,如以实物形式存在的资源入库和设备更新等,以非实物形式存在的业绩评价和管理条例的落实等;三是其交易类型各不相同,主要包括网络型交易、上下级部门之间的交易和同级不同部门之间的交易三种形式。这两种交易对企业的运行都有着重要作用,外部交易可以促进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内部交易可以实现内部资源的有效流动,相互分工,各司其职,又共同推动企业的发展。

(二)管理会计对企业交易的治理

企业是交易的综合体,企业的存在必然会有交易的发生,而交易的发生又必然会产生交易成本,因此,企业在关注事先既定目标的同时,也要考虑降低交易成本,管理会计便是企业交易治理的产物。首先,管理会计对企业外部交易的治理。随着企业交易范围、性质和主题的变化,管理会计也随之变化,从早期的传统管理会计发展到现在的战略管理会计。对于企业内部交易的治理,传统管理会计与战略管理会计的关注点是不同的:其中,传统管理会计主要关注契约中的交易双方,为交易双方签订契约提供相关信息,并跟踪契约的履行情况,价,从而降低签约成本;而战略管理不仅仅只关注契约中的交易双方,还将关注点投向了顾客和竞争者,这样不仅可以达到减少签约成本的目的,还可以从战略的高度审视企业经营的宏观环境,为企业的重大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其次,管理会计对企业内部交易的治理。上文已经论述了企业构建合理的层级结构对企业运行的重要意义,它可以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来治理企业的内部交易,不仅可以解决一些由团队生产所带来的失灵问题,还可以有效减少成本的发生。管理会计能够将企业运营中的各种情况反馈给企业的管理层,使管理层时刻掌握公司的运营动态,为其提供适时的决策信息,加强对环境不确定性的敏感度,降低决策失败的风险;管理会计还能对层级结构中的委托行为进行有效监督,也就是上一级能根据所掌握的管理会计信息来监督下一级的工作,使每一层级的工作都能按照企业的规章制度合理运行;管理会计还可以依据事先制定的管理模式,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和业绩评价机制,对人的合规行为进行正强化,对违规行为进行负强化,减少委托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和摩擦从而节约交易成本。

(三)管理会计的制度化

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认为,管理会计是很多企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制度现象,所谓制度,其实就是众多习惯、规则和惯例的有机结合体,但是制度对员工的影响比这些习惯、规则和制度的影响要更广、更深远,它要求所有成员在行为上和心理上都要认同并严格遵守。因此,制度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制度一经确立,就不容易改变。在组织的实际运行中,组织会要求其成员严格遵守这些制度,管理会计在此是就会发挥应用的控制性作用,通过其行政权威和层级制度,使组织成员严格遵守惯例和规则,并通过长时间的强化练习,使他们从心里认可这些惯例和规则,从而实现制度化:从表面上看,管理会计的制度化是通过管理会计实践,将其规定的流程、制度等付诸实践来完成的,这个过程强调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从实质上看,管理会计将抽象化为组织的惯例和规则,管理和规则的制度化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经历一个从应然到实然的转化过程,就是这一过程,使企业的文本上的规范变成了企业成员行动上的价值观,也就是使抽象的行为模式变成具体的行为模式。

四、管理会计的归宿:交易成本最小化

契约签订的过程就是交易产生的过程,一旦交易产生,必然出现交易成本,管理会计是治理交易成本的一项重要制度,但是由于契约的不完全性、市场的不确定性和一些人为因素的存在,管理会计也不是一层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变化的。

(一)生产领域

企业对成本控制的认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18世纪工业革命后,企业主敏感的认识到规模经济的优势,将手工作坊型的生产方式转变成了大规模的生产方式,并雇佣一些固定的长期工人,与这些长期工人签订长期雇佣合同,也就避免了频繁签订短期合同所带来的交易成本。到了20世纪50年代,很多企业都主张“生产第一性”目标,推动式生产系统应运而生,这一时期属于企业的卖方市场,企业生产出的产品能够被很快的销售出去并获得可观的利润;后来,这种传统的生产方式又被机器制造所取代,企业开始集中力量进行批量生产,这就减少了交易发生的次数,节约了交易成本。企业对成本的控制经历了从标准成本到目标成本的转变,标准成本有其自身的优势:第一,它渗透到了企业管理层级的各个方面,具有很强的计划性和组织性,它的制定也是采用相对民主的协商式方法,既吸纳了企业不同主管部门的代表参与协商,也尽量吸收企业底层员工参与讨论,这一民主式讨论过程,既降低了决策失败而带来的损失,又避免了由于员工与领导之间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员工实施过程中交易成本的产生;第二,标准成本为企业内部交易提供了一个依据,每个企业成员在进行内部交易时都必须严格按照这个依据进行,比如员工领取材料要填领料单,材料入库要填入库单等等,这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节约交易成本。但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市场竞争的加剧,再加上标准成本本身存在的预测偏差和随机偏差等问题,它已经不能满足企业追求交易成本最小化的目标了。此时,为了最小化交易成本,目标成本为企业提供了一条新思路,它的关注点已经扩展到企业的外部市场而不是仅仅拘泥于内部市场,根据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价格来确定目标成本,再激励企业员工通过改进生产和提高效率等方法来达到目标成本,从而使企业在生产领域的交易成本最小化。

(二)业绩评价领域

员工获取工作机会,也可以看作是一种交易行为,企业会通过劳动合同将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交易行为确定下来,为了避免劳动纠纷和交易成本的产生,劳动合同会对一些必要的量化指标和非量化指标进行详细规定,其中,量化指标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助和工作时间等,非量化指标包括工作能力和晋升机会等。其实,每份劳动合同都相当于一份交易契约,由于契约不完全性、市场不确定性等因素的存在,签订交易契约就会存在一定的交易风险和交易成本,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控制。管理会计对业绩评价领域的控制所采取的方法也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起初对企业业绩进行评价一般都是只进行全面的财务业绩衡量,比较著名的方法就是综合比率评价体系,它的具体操作方法就是通过线性关系把一些财务比率结合起来评价企业的整体财务状况,但是由于其衡量指标相对单一,它所得出的结果缺乏足够的灵活性、科学性和说服力;后来又出现了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和经济附加值评价法等评价体系,前者综合考察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以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为核心,后者为解决问题提供了较为先进的方法。1993年平衡计分卡出7现,它是市场环境变化的产物,最大的优点是能够多维度、多视角的对企业业绩进行衡量,能够全方位的节约交易成本,是企业追求交易成本最小化的重大实践,其衡量路径就是按照四个维度对企业的业绩进行客观评价,这四个维度分别是:财务维度、流程维度、学习与成长维度和客户与市场维度,它们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其中:财务维度强调企业整体职能范围的绩效;流程维度强调生产流程管理和供应商管理的优化;学习与成长维度强调员工不断学习的重要性;客户与市场维度强调客户满意度的重要性。平衡计分卡与以前的评价体系的区别在于:首先,它强调人的重要性,注重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它所强调的学习与成长维度正是体现了这一点,它不仅激发员工的学习热情,而且在企业中营造自觉学习的企业文化,使学习成为企业员工的一种内化行为,从而节约企业内部交易成本;其次,它强调顾客满意度的重要性,它要求企业及时根据顾客需求的变化来调节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向,提供顾客满意和喜欢的产品,减少不必要的交易成本浪费;最后,它强调变革的重要性,企业的生产流程、销售流程等环节都不是一层不变的,应该根据市场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变革和改善,节约交易成本。

(三)战略管理会计领域

第2篇

【关键词】包装成本分析控制

引言

产品包装成本是一个综合性指标,成本控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并且要根据不同行业、不同产品和不同的包装需求进行控制。所有包装物品购入时,主管部门必须登账掌握,根据领用凭证发料,并严格控制使用数量,以免损失浪费。各使用部门应按需要时间提出使用数量计划,交主管部门据以加工、购置,如逾期没计划或数字庞大造成浪费或供应不及时,均应追究责任。要加强包装用品规格质量的验收和管理,注意搞好包装用品的回收利用。在保证商品在运输、装卸、保管、销售过程中质量、数量不受损失的前提下,适当采用一些包装代用品,选择质好价廉的包装材料,节约费用开支。要加速包装物的周转,延长使用年限和使用次数,克服损失浪费现象。

1.包装成本控制体系

包装成本控制,就是在包装作业过程中,对包装成本各组成部分,按照事先预定的目标成本加以监控,对出现的成本偏差问题及时纠正,从而使包装过程各资源消耗和费用限定在目标范围之内。因此,包装成本控制不仅是在方法和策略上对各包装功能成本上进行有效控制,还是对包装成本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控制,需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成本控制体系。包装成本控制体系由包装成本预算、包装成本核算、包装成本分析、包装成本控制策略和包装成本考核五部分组成。

2.包装成本控制流程(见图)

不同包装企业的核心产品不同,经营模式不同,其成本控制手段也不大相同,而企业包装成本控制过程都是依据其过程的特点而制定的。通过分析包装成本控制模式与现状,对现有包装成本做出详细的分析;根据所分析的包装成本结果,合理选择适合企业现状的包装成本核算方法对包装成本进行核算;根据包装成本核算结果,分析企业目前包装成本存在问题,并进行改善;加强包装成本控制体系的完善,进一步优化包装成本。

3.包装物成本控制

3.1原材料采购成本控制

原材料采购是包装企业供应链的重要起点,是企业包装供应链的首要环节。包装原材料的采购成本控制是否合理有效,对整个包装总成本和企业经营效率,乃至整个企业的经营成本的有效控制,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有效控制原材料采购成本,合理整合包装材料供应链,通过科学的采购策略来协调整个包装系统,有效降低包成本和运营成本。

3.2设计成本控制

设计成本是企业对目标包装产品在制造加工前所投入的成本,是控制产品成本的有效手段。包装设计成本的控制作为包装总成本控制的主要环节,在设计初始阶段,通过科学的分析方法对产品的功能需要、材料选择和工艺过程等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成本功能分析,选择最佳包装解决方案,其重点是首先对所包装产品做好全面分析,掌握所需的所有资料,明确客户要求及产品特性,并对客户期望价格有一定的了解,以此制定合理的目标成本,凭借自身丰富的经验设计包装方案,使之尽可能减少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使用,并达到最佳的设计要求。

3.3制造成本控制

制造成本控制是指对包装制品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制造成本进行控制。制造成本控制是否有效,将直接关系到包装成本是否具有竞争力,企业是否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占有稳定的地位。制造成本作为包装总成本的最基本的环节,其控制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对其采用合理的控制方法尤为重要。

4.包装使用成本控制

4.1配送成本控制

在物流过程中,常会出现暂时配送、加急配送或计划外配送的情况,无疑都会增加配送作业的成本。暂时配送由于物流计划不完善,未能全面考虑所需运输工具和路线,在临近收货时,不得不安排专车,单线进行配送,造成车辆装载效率低,运费增加。计划外配送对订货要求不做计划安排,因此只能保证服务质量,而无法确保装载及路线的科学性,会带来很大一部分不必要的运输成本浪费。

4.2打包成本控制

如果客户需要现场打包的服务,在成本控制时就必须对其考虑。在合理的包装结构和准确的生产加工基础上,根据产品的固定形式,选择合适的打包工具,有些需要用螺栓固定,就事先在托盘上打孔;有些需要用打包带的,就配备适当的工具;同时,整个打包过程应按照其流程完成,可有效提高打包效率和减少人员管理,切勿随意拆装,以免增加打包成本。

5.包装流通成本控制

5.1运输成本控制

运输是包装流通系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包装物品借助运输,在空间和时间上所发生的位置移动,以实现产品的流通空间效用,涉及装卸、搬运、流通等多个环节,所需成本占有包装总成本很大一部分比例,在物流计划安排时,合理的选择运输工具与确定运输路线会大大缩短运输时问,还可节约很多隐性成本的投入。

第3篇

农林经济管理是建立在经济学与管理学基础之上的涵盖面非常广泛的一个涉农专业,目前国内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发展处境艰难,存在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笔者根据吉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学实践,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理论课程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和积极探索。

一、理论课程体系的构建

科学完善的理论课程体系是理论课程教学成功进行的必要基础,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因此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素质教育首先必须构建科学的理论课程体系。

1.内容构成

根据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知识体系确定三类课程,即普通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其中,普通教育课程主要包括数学、英语、计算机、体育和“两课”等文化基础课程,使学生掌握文化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加强学生思想政治修养,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学科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经济学、管理学等经济管理学科的基础课程,给学生打下深厚的经济学、管理学功底。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农业经济学、农业技术经济学、农业政策学、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特色课程,使学生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业务素质。

2.课程性质分类

按照课程性质将所有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课程,所有必修课要求学生必须修读,选修课则允许学生进行选择,只要修满学分即可。

3.课程结构

一般地,课程体系的构建需经本专业专家组的多轮研讨确定初稿,再报学院学术委员会审核后才能最终确定。在教学过程中,如发现问题可进行微调,每隔四年经过一轮完整的教学周期后再重新进行修订。

本文由收集整理

二、理论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1.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是学生直接接受文化知识,获得各种技能的主渠道,是教师充分发挥自己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的主要途径。一般而言,教学模式应根据学科专业、课程性质和教学对象素质与个性的不同来进行选择。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堂教学实践中,主要有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1)讲授式教学。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确实存在着种种弊端,但它仍有其可取之处。讲授式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学的组织、管理和教学过程的调控,对教学环境的要求比较低,比较符合我国国情。讲授式教学在一些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操作的教学中尤其适用,此时,教师的“讲”处在相当重要的地位。通过教师的讲授将有关概念、原理讲清、讲透,为后续的学习活动做好铺垫,扫清障碍。

(2)案例式教学。案例教学是高等院校教学过程中最最具效率的教学方法之一,是指以学生对案例的分析讨论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其教学内容围绕案例的讨论分析逐步展开,教师适时引导和评判,让学生充分讨论并发表各自的见解,最后得出结论或启示的教学模式。在我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对管理学、国际贸易和农业项目投资评估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都成功地采用了案例教学。

(3)交流互动式教学。交流互动式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实现高度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它要求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放弃传统的权威,改变传统的角色,确立双主体关系和互动对话关系。师生关系的改善,从根本上要求教师放弃传统的权威,进行角色的重新定位。

(4)课题组式教学。课题组式教学是指以课题研究的形式开展课程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对于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热点难点问题联系紧密的课程内容,可从中确定一个或几个有价值的课题题目,然后组成多个课题组(每5名左右同学组成一个课题组)分别进行研究,研究过程中尽可能按照课题研究的程序和规范进行。

(5)项目驱动式教学。项目驱动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由师生分工协作,将教学、学习和项目开发合为一体的教学模式。项目驱动式教学要求围绕项目开发的规划与实施来设计课程体系,由教师和学生组成分工协作的项目团队,项目开发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授的是项目开发中涉及的系统的理论和应用知识,考核的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在项目开发中的应用,将教学过程与项目科技开发合为一体,师生合作,即让学生获得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与合作精神,既实现了教学目标,又可获得项目开发效益。

(6)学生主讲式教学。学生主讲式教学是指选定一部分适宜的课程内容,安排学生去轮流主讲,并主要由学生去组织课堂教学,老师作为辅助的教学模式。一方面,该教学模式需要学生必须进行充分地准备,既要深刻地理解和准确地把握课程内容,又要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另一方面,需要学生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既要按照预先的设计很好地执行既定计划,又要根据课堂的情势灵活调整设计与计划,力求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课外教学模式

理论课程的课外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它

转贴于

也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必要环节,因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涉农特点,其课外教学尤其重要。目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有以下几种比较适用的课外教学模式。

(1)网络教学。网络教学是教师在课外时间借助网络完成教学过程的一种教学模式。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师可以把与课程相关的学科前沿知识、典型案例等放到网上供学生阅览,也可指导学生自己上网查阅学习资料。有条件的课程最好能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在平台中设计多个功能模块,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2)引导式教学。目前,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来说,由于专业兴趣缺乏而导致的厌学现象更为严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紧密联系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实际的热点问题、事关亿万农民疾苦的问题等唤发学生的责任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通过其他各种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在课外时间进行自主学习,这是能够从根本上确保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模式。

(3)课外活动式教学。采取适宜的形式开展必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实现其他教学方式所无法达到的良好效果,而课堂时间有限,同时很多活动也无法在课堂时间进行,只能在课外时间组织。

3.课程考核模式

在吉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系教学实践中,对传统的的以单一的期末考试来确定学生课程成绩的一次性考核模式进行了改革,采取贯穿课程学习全过程的全方位的综合型考核模式,旨在全面考查课程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和素质提高水平。

(1)考核内容。考核内容主要包括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相应的实践能力素质和创新能力素质三个部分。

第一,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即对每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主要内容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第二,实践能力素质。在辽宁师范大学刘磊的博士论文《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论纲》中,将实践能力划分为八个方面,即语言实践能力(对词义特别敏感,擅长有效利用口头或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音乐实践能力(对乐曲、旋律、节奏特别敏感,有很强的感知、鉴赏、表达和创作音乐的能力),数理逻辑实践能力(有效利用数学和逻辑进行推理的能力),空间实践能力(准确感知视觉空间世界的能力),身体运动实践能力(动作灵巧、敏捷,在身体平衡、协调、力量、速度、灵活性等方面表现突出,善于运用身体来表达内心感受的能力),人际交往实践能力(善于觉察并区分他人动机、意图、情绪的能力),自我认识实践能力(善于认知人的内心世界,善于分辨自己的心理状态的能力)和自然实践能力(善于观察和洞察生物界以及自然规律的能力)。一般的,每门课程所要求的多是其中的一种或几种,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应在每门课程所对应的实践能力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

第三,创新能力素质。主要指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能够产生创新意识并善于进行思想创新、观点创新、理念创新和方法创新的素质,创新能力是每门课程教学目标中非常重要的但又难以确切考核的一项素质。

(2)考核方式。传统的课程考核往往只采用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单一的考核方式,这样无法有效考核学生的全面素质,不能很好地满足考核内容的需要。根据考核内容多样化的要求,应该采取课堂提问、随堂小考、命题讨论、案例分析、实验操作、课程设计、课程论文、现场实践和期末考试等多种考核方式,当然,考核方式也应因课程而异,根据每门课程的性质与特点可以选择与之相适宜的考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