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思想政治教育综述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11-0224-02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中无法回避的重要研究内容,对近年来有关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研究进行及时整理,避免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的简单叠加,克服该问题研究过程及内容的感性化倾向,是相当有必要的。其实自20世纪80年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起步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研究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和探讨。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粗略统计,从1989年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领域中直接指涉文化问题研究的论文有300多篇,专著、博士论文4部,有10多部专著进行了专节研究,这凸显出这一研究问题的现实价值[1]。但是,面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的研究热潮,我们更需要热问题冷思考,一方面,要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研究的内涵和逻辑结构,另一方面,要对其研究的重点和盲点进行反思,这对于推动这一研究的系统化、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研究的总体审视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的研究由来已久,有的学者从文化底蕴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沃壤之中,并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相互激荡中获得发展的文化动力[2]。有的学者从文化环境的角度去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就是指围绕并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和人的思想的文化要素的总和。进而对其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结构、特征、功能和运行等[3]。有的学者将思想政治教育放入整个文化系统进行思考,努力从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大背景观察思想政治教育[4]。有的学者是从文化整合功能视野去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认为发挥文化整合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使命,也是促使社会文化体系关系和谐、增强和提升社会自身有序性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并进而讨论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整合功能的路径选择[5]。有的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体系是一个由众多衍生功能组成的复杂结构,精神文化功能是核心功能,物质文化是作用对象、外显、载体和基础,是思想政治教育引领精神文化,发挥文化建设功能的外显和结果,是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物质平台[6]。有的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引领功能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及其活动对一定时期、一定社会的文化的建构、塑造和导引的作用、影响、能力及其结果[7]。有的学者甚至提炼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力的概念,认为所谓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力,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文化品类所具有及发挥的作用力,是思想政治教育立足于人的本质与整体,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双向互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之力;它是教育者借助人性通悟而启发受教育者对生活意义追问与反思所形成的精神生产之力;它是思想政治教育整合文化场力对人们的影响而激发出来的意志创造之力[8]。还有的学者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9]、高校网络文化视野[10]等角度去探讨思想政治教育。
从以上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上述观点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看做是两个相对独立但内容有所交叉的系统,进而讨论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二者之间的关系,表现为或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特定场景中去看文化,或从大文化的特定场景中去讨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理论内容。这就忽视和遮蔽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自身的内涵和逻辑结构。而本文则试图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本身的逻辑内容。
二、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研究的领域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研究的领域旨在回答研究对象及其研究范围是什么。它是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概念为核心构成的一组概念体系,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性和专属性。要想了解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首先必须先了解文化的内涵。我国学者占主导地位的观念是将文化视为人类活动的结果和产物。我国学界的“文化”概念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广义的文化观将文化定义为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中义的文化观是将文化定义为精神财富;狭义的文化观将文化定义为意识形态。在这里,我只认为最可取的是广义的文化观。广义的文化相对于“自然”而言,“文化”即“人化”,是人活动的成果及其活动的模式。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具体内容时,许多学者往往从某一种具体的文化形态进入这一领域,并研究其功能、特征及其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如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网络文化、文化安全的关系等。但如果仅仅局限于这种宏观和表层的研究,将使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研究形式化和感性化,因此,需要从微观上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研究进行理论建构。
所谓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是指:人类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创造的文化,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原则、思想政治教育意识、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和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运作的过程和方式、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有其自身的逻辑结构,主要包括三个层次:(1)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内容的有形客观存在,其表现为看得见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则、原则以及技术层次等。这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中最表象的、为人感知的层次。这个层次即通常所讲的“思想政治教育”。这第一个层次包括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精神或价值以及这种精神内涵得以表达的方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以及过程。(2)思想政治意识或者观念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这第二个层次是第一个层次的萌芽及其观念化。它承担着双重的任务:一是将社会总体文化精神转换成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一个部分――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同时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又表现客观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使客观文化发挥社会功能,即它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体系中输入和输出的双重功能。(3)运转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或者叫做思想政治教育的手、脚、牙齿及其活动方式,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实施、运转方式。这个层次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中生存的方式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调整的方式。
三、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特点与功能
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特点与功能的理解和把握,可以更好地理解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具体内容,推动本学科领域理论体系的完善。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具有差异性和流变性。不同个体和社会群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和评价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这种差异并非完全对立,而是异中有同。同样,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流变性也不是毫无连续性的变动着的,而是动中有静,变中有不变,表现为文化发展的连续性。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与其他文化是相互渗透和影响的。道德观念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也是不可分割的,道德观极大地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观念。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具有三大功能:认识功能、创造功能和践行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功能指思想政治教育意识认识、了解、评价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人们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简单的表象的过程,而是能动地反映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以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为前提的,人们只能在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结构中才能了解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
思想政治教育的创造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创制、完善、改变思想政治教育规范体系等的功能。创造功能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将社会需要转化成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需要,并设计、选择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调整方式,而后在社会实践中创制新的规范或者改变旧有的规范,从而达到更新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目的;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学者们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研究过程中,可以提出新的调整方法和方案,或者是吸收外域先进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精华并内化到现有的理论中去,从而达到本学科理论体系的再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的践行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意识指导人们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推动其实现的功能。当人们选择某项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行为的具体行为方式时,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及其评价便会参与决策的过程;当人们选择某项目标时,思想政治教育意识便会做出相应的评价,从而决定取舍。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研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现代视角之一,是理论命题和实践命题的统一。学界之所以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是希望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能够更好地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更好地利用科学的方法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而这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内容及其逻辑结构的微观把握,它需要在借鉴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上,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范式进行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唯有如此,才能凸显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研究的学科属性和独特性。
参考文献:
[1] 周琪.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研究的再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8).
[2] 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69.
[3] 张耀灿,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97.
[4] 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5]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整合功能[J].理论学刊,2007,(11).
[6] 王革慧.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J].理论导刊,2007,(5).
[7] 刘先进,李经纶.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引领功能[J].求实,2007,(5).
[8] 李焕明.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力[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动力;研究现状;综述
[作者简介]杨媚,德州学院社科部讲师,硕士,山东德州253023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10-0163-03
近年来,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动力这一概念越来越多地引起社会各方的重视,学界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也日益增多,广大学者从不同角度、不同深度就此进行的探讨对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大有助益。
一、研究现状
王礼湛、余潇枫认为,教育者及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任务所体现的社会发展对思想政治观点、道德品质的要求与教育对象思想品德现状之间的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依据,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发展对思想品德的要求与教育对象思想品德现状的矛盾、教育对象自身发展的要求与其思想品德现状的矛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教育对象的矛盾、思想政治教育与实践环境的矛盾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既规定着过程的性质和基本方向,又是它的动力和源泉,随着矛盾的不断解决和不断产生,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不断由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的进展。
朱仁宝有关德育心理学的研究指出:动机是激励人的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原因,是直接推动受教育者接受德育内容并转化为自身行为活动的内部动力。而需要则是动机产生、发展的前提条件,在动机产生的内部因素中包含着人的信念、道德理想、个性的心理品质等因素引起的动机。动机是需要的动态表现和反映。激励内部动机是培养受教育者正确动机的根本方法。激励内部动机可以主要从受教育者的迫切需要、有效兴趣、追求理想、坚定信念、树立牢固的世界观及提高抱负水平几个方面着手。
刘居安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方面谈动力,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动力,简言之,就是接受主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动机。动机因需要而产生,没有接受主体的需要,接受主体的行为就不可能存在和发展。因此,复杂多样的接受主体动力可以概括为四项,即物质利益的需要、获取知识的需要、追求真理的需要、政治参与的需要。
段文阁认为在个体道德发生发展的动力问题上,一方面要看到个体内在道德需要在个体道德发生中的价值,但又不能夸大这种价值,甚至把个体道德需要看成是个体道德发生发展的唯一动力。另一方面则要充分认识到社会道德需要在个体道德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梅子、尚金声指出:良好的情感是良好品德行为的动力。情感在个体的品德形成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
于钦波提到: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也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影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经济因素也将成为个体思想道德形成的动力之一。
亓凤香认为:个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的启动和展开,是由个体的内在动力系统和外在动力系统有机结合共同推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在接受动力是由个体所感受到的外界客观存在的、支持思想政治教育个体接受并能推动个体践行各类社会规范的压力。它以社会需要为核心,通过社会推动、社会强制和社会反馈等方式使思想政治教育获得外部支持。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在接受动力是必要且重要的,社会应该通过制度建设等途径以保障适度的外在动力。
张军指出: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多端性,“受者”和“传者”的双重身份,决定了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必须转变观念,研究受教育者的需求心理,建立受教育者的接受机制;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构筑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教育途径,形成载体合力;建设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建立健全新媒体信息的监管机制,从接受主体角度出发,对受教育者的接受过程和接受规律进行研究,才能转化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动力。
何琪峰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机制具有生活性、复合性、动态性的特征。要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动力机制就要树立动力意识和观念;完善高校领导体制;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
二、总结
学界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动力的观点众口不一,但从中可以总结出以下四点:
(一) 的确存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进行的动力。虽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到底是什么,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尽相同的见解和观点,但是无论如何,有一点是大家都肯定的,那就是的确存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发展的动力,并且这一动力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个过程之中,不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主体发生着影响,也同样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主体,共同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进行和开展。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是为了更好地施行这一教育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效性,准确实现教育目标。
(二) 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即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特殊的,是有意识、有思想、会行动的人。这就决定了这一教育活动不可能像往盘子里倒东西一样,倒进方的就是方的,倒进圆的就是圆的,一成不变。受教育者的知识背景、文化积累、社会关系、心理特征等等在他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之前就已经客观存在了,因而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可能只是被动地接受教育者的施教,一成不变,而是必然要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把接收到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加工整合,变成自身思想体系的一部分,然后体现在行动上。鉴于受教育者的这种特性,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的动力就成为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动力系统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 考察思想政治教育动力的角度、深度、层次不大相同。对于某一问题的分析和探讨,不同的学者可能持有不同的意见,表述的是不同于其他人的观点。就思想政治教育动力这个问题而言,学者们的考察视域主要集中在从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入手。在已有的研究中,也曾提到哲学关于动力的理论。矛盾,即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表现在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相互作用中,同时又是在内因与外因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以王礼湛、余潇枫为代表的一部分学者将这一哲学原理延伸到思想政治教育学领域,认为矛盾同样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动力。他们侧重研究的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一对对矛盾以及矛盾解决的途径,描绘矛盾的不断产生和不断解决是如何一步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逐渐走向深入并最终达到制定的教育目标。还有一部分学者则侧重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认为动机是个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发动力,而动机产生、发展的内部原因主要来自于个体内部的各种需要,需要是各种动机产生的基础和前提,动机则是需要的动态表现和反映。需要与动机是密不可分的,如果离开了个体的内在需要或者说动机,个体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产生行为的结果也就不存在了。但应该注意的是,持这一派观点的学者并不同时否认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外部矛盾是它的动力,只是就这一方面所作的探讨并不多,有的只是在研究成果中作了概况式介绍,没有作为研究重点。鉴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人的心理现象、心理活动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这一派学者所作的思想政治教育动力方面的研究无论是针对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无论是针对群体还是个体都始终集中在对人的研究,对于社会、国家、教育机构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的动力有哪些、来自何处则鲜有涉及,这不能不说是遗憾之处。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内涵;研究综述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经过30多年的努力,奠定了相对独立的学术地位,但该学科的一些基本概念还存在争议。根据中国期刊网(CNKI)相关论文资料统计,从1983年到2013年30年间篇名包括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的文章有33592篇,可见对“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问题的研究俯拾即是,本文主要从纵向向度和横向向度来对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演进脉络和研究维度进行疏理,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内涵的嬗变提出现代性启示,为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学科的发展研究提供概念性基础。
一、概念内涵的演进脉络
从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的演变过程看,大致经历了“施加论”、“转化论”、“内化论”和“发展论”四种模式。首先,“施加论”模式,主要存在于改革开放之初到1984年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正式设立这段时期。这一时期,学者们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界定,主要参照加里宁对德育的界定,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遵循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显然,这种界定具有典型的意识形态性,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解成外在性的“施加”,强调为政治、国家、社会服务,忽视了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由于受“施加论”的影响,我国学界现在依然有许多思想政治工作者依然没有摆脱“施加论”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模式。
“转化论”的思想政治教育概念阐释强调“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显然,这种“转化论”仍然是“施加论”的延续,在强调“施加”的同时,有意突出“转化”的思维,强调要取得实效还有一个由外向内和由内向外的转化过程。尽管“转化论”仍然没有摆脱“施加论”的影响,但毕竟注意到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德育的有效性,毫无疑问具有进步意义。
20世纪90年代以后,许多学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研究又取得了新的成果,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内化论”,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通过特定的教育活动,把特定社会的思想和道德规范内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这一观点看到了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施加、转化,而且更重要的是把外在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内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显然,“内化论”比“转化论”又前进了一步,它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由注重外在施加转变为内在认可、接受,肯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但这种内化是片面的,它只是外在施加影响之后的内化,受教育者并没有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作出独立的判断和选择。
于是,一些学者提出“发展论”模式,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在受教育者的自觉积极参与的互动中,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这种“发展论”的界定摒弃了外在施加性和被动接受性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肯定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发展和个体德性提升的内在性需要。
自20世纪80年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成立以来,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丰富和发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确立、发展过程中也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也越来越重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和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相关学科的理论发展,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不断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也随之更丰富、更系统、更科学。
二、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内涵的研究维度
以上主要是以实践为线索从纵向这个向度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内涵,因此第二部分主要从横向向度来探讨学术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内涵,学界主要有几个研究维度:
第一个维度,从社会实践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主要是解决“做什么”、“怎样做”的问题。主要以张耀灿等学者为代表,他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掌握的社会所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品德发展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贯穿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始终的矛盾,思想政治教育是以这一基本矛盾为研究对象而开展的活动。矛盾要得到合理的缓解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环体和介体的相互作用。从这一角度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实践活动,以人为作用对象,目的在于帮助人们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主要帮助人们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
第二个维度,从学科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主要解决“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具有规律性、科学性、普适性的特点,能够为尽可能多的受众所接受,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主要以张耀灿等学者为代表,他们认为“把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和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作为自己研究对象的。”从教育主体而言,该学科研究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从教育客体来看,该学科学研究的是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因此,可以说“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对人们思想品德的要求与人们的实际的思想品德水准之间的矛盾”,也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矛盾,这与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相同点,但不同的是,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的展开是动态性、过程性的,而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矛盾的展开是静态性、规律性的,它以科学认识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各种现象进而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为目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的科学。
第三个维度,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属性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的内涵。杨生平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个阶级或集团为了建立或巩固其政治统治而进行的符合本阶级或集团根本利益的、包括一定的政治、法律、哲学、道德、艺术和宗教思想的意识形态理论的教育”,显然这种观念的目的是通过意识形态的控制和引导来维护特定的阶级集团的利益,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性,强调构筑思想防线的价值意义,忽视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客观要求。张耀灿等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不难看出,其内涵的阐述仍是强调其功能性和阶级性,这些概念都难以逃脱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的思维窠臼。尽管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有加强人文教育、重视素质教育内容的趋势,但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属性并没有淡化,它还是为执政党服务的,依然承载着浓厚的政治性。
周茜蓉认为从政治性界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存在着“重意识形态功能价值作用而轻科学性”的问题,因此有学者主张更改学科名称的提议。黄钊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旨在突出“政治”为核心内容,是与阶级斗争为社会主要矛盾的情况相适应的,今天阶级斗争已不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仍沿用传统提法作为学科名称,就难免有因循守旧和固步自封之嫌,因而改名为“思想教育”。王颖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内涵和政治特征一贯而又明显,因此没有改动的必要,但必须严格使用这个专有名词”在这争锋过程中,谢祖鹏则从另一路径说明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以解除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政治性强的尴尬,他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的根基”,这为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必要性做了最好的注脚,也为其科学性提供了理论的前提。
第四个维度,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来看,在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性的争锋中,有学者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和科学性统一于内容的教育性,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郑永廷教授提出的,他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坚持素质取向,即以形成、提高我国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的发展,遵循思想形成发展的规律,把理论、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原则转化为对象的思想与行为,提高思想道德素养质,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的特殊本质,是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及其学科的本质,是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区别于其他的根本所在”。而张耀灿则从内容上来阐述思想政治教育是“受政治制约的思想教育和侧重于思想理论方面的政治教育,主要包括思想理论教育、政治方向教育、法纪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在含义上接近于思想政治工作”。周茜蓉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角度纵向切割为三个层面:一是从理论原理的层面围绕人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与发展这个主题展开;二是从应用层面中围绕教育对象成长和成才的认识、心理、发展过程展开;三是从实践层面中围绕当前社会和思想热点、焦点和思想教育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展开。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要求深入到具体的历史境遇与时展之中,确立其科学性和意识形态属性两者之间合理的平衡和张力关系”。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层次勾勒清晰,而且首次把科学性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在概念的界定上已有很大的突破。在这当中,我们不难发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侧重于某种价值判断而不是客观事物的状态描述,但其价值判断必须建立在科学性基础之上,因而“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是统一的。
第五个维度,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性来看,丰富的文化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属性。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学界从实践性、意识形态性、科学性等角度做过丰富有价值的探讨,然而学者沈壮海认为我们忽视了从文化性来探讨思想政治教育。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一种社会精神文化或寓于社会精神文化之中。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人文关怀教育和人际交往教育等多个方面,政治文化、政治行为、道德文化等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交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间的融合、渗透,呈现出社会文化性。再次,提高人的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之一,也是社会文化发展传承的目标之一。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脱离社会整体的文化环境,而只能在社会整体文化发展的格局中实现自身独特的价值与使命。最后,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与价值往往在社会整体文化中得到体现和检验。
三、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内涵嬗变的现代启示
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现代演变与发展,离不开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和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时代特点。虽然这一概念的发展充分体现现世的特点,但并不意味着忘掉过去,抛弃传统。因为传统并不等同于过去,尽管在习惯上常常把传统视为过去的东西,但事实上传统总是现在存在的、现实的,如果仅仅是“过去的东西”,那它就没有现实性了。传统是“活”在现实中的,是在人们的社会行为和社会事物中发生作用的。
因此,从人们在探求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发展的基本历程中,侧重反映现代人自觉提高生活质量和追求生命意义的内在发展成为未来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内涵演变的一个重要向度。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逻辑内涵嬗变过程中,反映出个体主体依据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合理确定自身生存方式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人的现代特性在生活世界逐步生成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提升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实践活动,要“引导现实的人的内在生命自觉,激发起对思想政治教育所传播内容的理解、认同和接受,避免知易行难。不仅要突破知识体系的说教,而且要通过所传播的价值理念引导人的行为活动并逐步把它转变成人的思想道德品质。”因此,不难看出,未来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内涵的发展,应体现现代人的生命关怀意识、生活质量意识和生态环境意识的自觉培养过程,进而在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中寻求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科学定位。
参考文献
[1] 孙喜亭.教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290.
[2] 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0:128.
[3] 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7.
[4] 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
[5] 杨生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理解问题[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8(6):16-20.
[6]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相关重要范畴的概念辨析[J].思想理论教育,2003(7).
[7] 周茜蓉.在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之间――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二重属性关系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5(4):16-18.
[8] 黄钊.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名称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10):27-28.
[9] 王颖.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名称争论之于学科发展的价值意蕴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2003(9):36-40.
[10] 谢祖鹏.思想调节论[J].江汉大学学报,1995(5):06-09.
[11] 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历史与现状[J].思想教育研究,2002(6):09-11.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现状
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内涵的研究
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内涵的研究主要有以下这几种观点。刘海春从需要论角度指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反映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客体属性满足社会与人需要的一种关系范畴”[1](P.19)。沈晓梅从价值的角度对其进行定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对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所起的作用,它通过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这两个层面体现出来。”[2](P.77)李江凌将其归纳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就是作为客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意义,即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及其效果,能够满足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提出、倡导、组织和实施者的利益和需要的功能和效益,能够促进主体所统治的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3](P.74)。武云虹、季泽军从主客体关系角度出发认为:“从主客体关系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效用和意义,是其在其实践活动中合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而呈现出的一种肯定的意义关系。只有在主体通过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实现了全面进步和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才能实现。”[4]虽然目前理论界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含义的厘定有不同的标准,但是被认为最为权威的表述是项久雨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概念的界定。他从哲学角度进行界定,“所谓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人和社会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认识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以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式和发展规律为尺度的一种客观的主客体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及其性质是否与人的本性、目的和需要等相一致、相结合、相接近的关系。这种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其教育活动和社会关系中合乎人的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目的而呈现出的一种肯定的意义关系。”[5](P.46)目前理论界大都引用了这一提法。
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形态的研究
(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形态的划分标准
从价值主体方面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要区分为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从具体来看,按不同的标准,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1)按条件和依据分,从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角度来看,有理想价值和现实价值。(2)从价值的功能来看,可以分为保证价值、导向价值、凝聚价值、激励价值、调节价值、转化价值;物质价值、精神价值、实践价值;经济、政治、文化、生态、时代价值功能。(3)从价值的性质来看,有正面价值和负面价值;可分为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4)按效果显现来看,有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5)按评价分,有绝对价值和相对价值。目前,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形态划分的研究相对比较多,基本上囊括了所有的价值形态。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人价值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个人价值,目前理论界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1)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根本就体现在人的价值上,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人的发展问题,它能满足人全面发展的需要”[1](P.20)。(2)从人的社会化角度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是由一定的社会所承担的,旨在促进个体实现社会化的一种教育活动”[8](P.50)。(3)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导向功能、保证功能、育人功能和开发功能”[9](P.130-134)。(4)从价值客体的角度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主要表现在个体思想和行为的导向、精神动力的激发、个体人格塑造、个体思想和行为规范四个方面”[9](P.174)。(5)从个体主体角度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的社会化方面的价值,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三是思想政治教育在解决人生课题方面的价值。”[8](P.50)总之从以上观点我们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具有经济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等社会价值,而且具有个体价值,即能够满足教育者的物质需要,实现教育者的精神提升,能够帮助受教育者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使受教育者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政治品质和健全的个性心理。” [10]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思想政治教育在解决有关人的发展作用问题上一直没有得到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作用逐渐得到显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在帮助实现个人价值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是目前的研究大多只是放在理论研究上,至于如何实施以及如何改变人们思想观念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偏见还是比较少。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
目前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的内容研究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1)“从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范围来看,其社会价值主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发生作用而呈现出来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5](P.206-216)张耀灿、郑永廷等根据时代的发展,补充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还应该包括时代价值,主要体现在精神资源的开发价值、与时俱进的发展价值和和谐社会的构建价值”。[9](P.184-185)(2)从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本质和功能来看,“其价值主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能满足处于一定社会历史阶段中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集团的需要,能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建设中具有积极的意义。”[2](P.77)目前我们所发现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主要是从以上观点去考虑,即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发展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四)思想政治教育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遵循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9](P.50)思想政治教育能促进人的社会化和全面发展,因此它具有个体价值。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又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能促进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的发展,因此又具有社会价值。多数研究者都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缺一不可。
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研究
(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实质
思想政治价值的实现,其实质是价值客体的主体化。项久雨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角度看,就是自身主体化的过程,哲学上称为客体化过程,仅把价值的实现理解为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是表面的、肤浅的。其实,这并不是价值的真正实现,价值的真正实现是客体对主体产生实际的效应,即产生实际作用的影响。价值实现是客体作用于主体,对主体产生实际的效应,这个过程是主客体相互作用中的客体主体化过程。客体主体化正是价值实现的实质。”[5](P.187-188)李江凌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过程,实质是人的价值的实现过程,即经过教育者改造过的被教育者的价值的实现过程。这一过程,不同于物的价值的消费过程。物的价值的消费过程,就是物的原有价值的消失;而被教育者思想政治价值的消费,不仅他自己原有的价值不会消失,而且可以创造出更多更大的社会价值。”[3](P.74)以上观点分别从不同的层面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实质做了相同的论述,代表了目前理论界大部分研究者的观点。
(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途径有很多种,但是从人的发展需要角度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价值课题只有满足了人的需要才能实现它的价值。
李江凌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过程,是受教育者在所接受的政治思想的指导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现实地推动了社会发展的过程。受教育者由于接受了一定的政治思想,就会在这一政治思想的引导和指导下,在这一政治信念的激励下,用自己的行动去履行自己的政治责任、去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同时,以自己的行为维护着主体所倡导的政治思想、政治秩序和政权,推动着社会的发展。”[3](P.75)项久雨则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途径有三种,一是根本途径,二是基本途径,三是具体途径。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根本途径,指出实践是社会活动的基础,是人在世界上的自我肯定。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基本途径主要是灌输途径和接受途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具体途径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课堂教育。包括“两课”教学、专业课渗透和人文选修课等渠道。二是管理教育。包括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行政管理、学习管理、生活管理以及社会成员的自我管理等。三是因特网教育。四是自我完善。包括自我认识、自我反省、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我实现等。[5](P.272-282)以上几种观点中,项久雨的观点比较全面、具体,现在理论界大都比较认同。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越来越多元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方式也因该必须与时俱进,需求更多的实现途径。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研究现在还处在起步阶段,有关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研究的专著较少。由此可见,该领域的研究空间较这一问题的研究也有待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化。
参考文献
[1]刘海春.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人本回归[J].思想教育研究,2004,(4).
[2]沈晓梅.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回归[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5,(10).
[3]李江凌.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造和实现[J].求实,2006,(3).
[4]武云虹,季泽军.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再认识[J].中国校外教育杂志,2008 .
[5]项久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6]张耀灿,陈万柏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7]项久雨.思想政治教育当前价值的三个维度[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9).
[8]刘建军.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人价值[J].教学与研究,2001,(8).
教育实践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交往实践
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研究现状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一部分,从 20世纪 80年代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以来,广大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工作者就一直重视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的原则和方法。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研究,大多在学者的专着中以独立的章节出现,以论文的形式发表在中国期刊网上的共有一百多篇相关文献,其中近几年比较有代表性的论着有教育司 1999年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陈秉公 2001年着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张耀灿等 2006年编写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郝文清 2008年编写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陈义平 2008年编写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研究形成了一些共同认可的研究领域。比如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含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要素;运行、环节等。但是这些研究领域均还不能达成共识,形成了各异的观点。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含义。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含义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品德要求和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促使受教育者产生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以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政治品德的过程。很多观点和这个观点大致相同,如郝文清主编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中对思想政治教育下的定义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就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念、政治意识、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参与双向交往互动的教育实践活动过程。这个定义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有所拓展,提及受教育者在过程中要共同参与。比较有突破性的是张耀灿主编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中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下的定义。该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以形成受教育者一定的思想政治品德为目标,教育者和受教育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教育实践活动过程。前两种观点中的施加、转化,很明显的有种强加、单向灌输的思想在里面,它是不适合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发展的要求的。后面的观点强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平等和互动体现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要素。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要素,学者也有不同的观点。教育组司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中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要素主要有教育者(主体)、受教育者(客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介体)、社会环境及其所提供的教育支撑条件(环体)。很多专着关于过程的要素划分的角度都与这个观点大致相同,只不过是在此基础上有所拓展,形成了四要素论、五要素论等,这些观点都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划分为主体——客体对立性的要素。如陈义平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中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静态要素和动态要素构成:其中静态要素包括主体(教育者)、对象(受教育者)、介体(教育控制);动态要素包括施教系统和接受系统、反馈系统。他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要素划分为静态要素和动态要素是其进步之处。张耀灿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中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要素进行了分类,按要素所起作用的方式分为决定性要素和概率性要素;按要素的状态分为静态要素和动态要素,其中静态要素主要有教育者、受教育者、教材等,动态要素主要有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等;从交往教育实践认识论的角度划分为主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客体(教育内容)、媒介(物质条件和活动形式)三个要素。这里首次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要素进行了不同以往角度的划分,把受教育者认为是过程的主体之一,是具有前沿意义的。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和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和规律是学者研究比较多而且比较深入的部分。教育组司主编的《思想政治教学原理》中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所掌握的社会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品德发展状况之间的矛盾;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是“适应超越规律”,具体表述为:教育者的教育活动既要适应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基础和发展的要求,又要超越受教育者的原有基础,体现社会思想品德要求的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具体规律包括双向互动律、内化外化律和协调控制律。郝文清对规律的研究进行了扩展,他主编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有内化与外化规律、双向互动律、协调控制律、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统一规律。而苏星鸿等的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新论》针对以往研究忽视人的个性、主体性和需要的不足,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包括三大规律: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相统一的规律、互教性和自教性相统一的规律、要求和需要相统一的规律。这里对规律的探讨注重人性是有一定进步性的。
张耀灿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分为三个层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与外部环境的矛盾、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内部的矛盾、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体自身的矛盾。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层次化,其中认为施教系统和受教系统的对立统一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内部的基本矛盾。认为规律和规律的价值性运用是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体系的关键性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体系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外部规律、内部规律和主体自身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和规律的认识都越来越全面和深化。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运行和环节。教育组司主编的《思想政治教学原理》中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环节包括确定教育目标和制定教育计划、选择教育机制、指导受教育者践行社会要求。郝文清主编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中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包括内化、外化和反馈检验三个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环节包括明确教育目标、制定教育方案、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评估这四个环节。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运行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准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效果的强化。张耀灿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运行环节分为教育者的施教环节和受教育者的接受环节,并且认为这两个环节是过程的两个方面相辅相成。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运行和环节的研究都还是比较宏观的研究,有待微观化。
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对策浅析
以上的研究反映了学者们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研究的丰硕成果。从这些研究成果看,虽然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研究在深化,但是很多是重复性研究,没有多大的理论突破。本文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研究存在以下不足:(1)宏观化研究多,过程的运行大多分为确定教育目标、制定教育方案等都是很宏观的概括,与其说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运行,不如说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运行,过程运行的分析不能深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部,因此不能具体的指导实践,这是现代过程不能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2)经验层次概括多。过程的矛盾规律、运行环节、要素等都是经验概括,没有统一的理论依据导致观点大同小异,实质重复性研究多。(3)过程的要素及要素的关系只是在过程矛盾和规律的研究中有所提及,还没有专门研究过程要素间的关系。过程要素及要素间的关系认识不足,是导致过程规律和矛盾研究处于经验层次的主要原因。(4)过程理论没有从哲学本体论去审视,使过程研究缺乏统一的基点。(5)过程研究还处于实践是对象性活动的思维方式下,明显落后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发展的需要,缺乏现代气息,不能有效指导实践。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一,那么什么是社会实践活动呢?社会实践活动的真正内涵是什么?马克思认为,人类的任何一个社会实践活动都必然会发生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自然关系以及主体和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社会实践活动的双重关系,决定了社会实践活动具有两个不同的向度:一是“主体——客体”向度,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对象化的生产实践活动;二是“主体——主体”向度,是指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实践活动,即“人对人的作用”。社会实践活动不是单纯地表征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对象性关系,也不是单纯地表征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交往关系,而是主体之间的交往关系与客体之间的对象性关系的统一。传统的社会实践观本质是一种“主体——客体”社会实践观,只是抓住了社会实践活动的一种类型和一个方面——“主体——客体”向度,而抛弃了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人与人之间的主体际交往关系。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理论,是建立在“主体——客体”社会实践观基础上,把教育过程视为一种改造人塑造人的过程,它用对待物的思维视角对待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这是导致当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研究单向化,缺乏内生性,从而导致理论研究的僵化。本文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以人的世界为对象的交往实践活动领域,而不是以物的世界为对象的生产实践活动领域,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不是生产实践的过程而是交往实践的过程。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不是生产实践中的控制和被控制、改造和被改造的对象性关系,而是一种交往实践中人与人之间平等的主体际交流和对话关系。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研究要实现视角的转换才能找到新的生长点,也就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研究应该从物的世界的视角转移到人的世界的视角中来,即从生产实践走向交往实践,因此我们不能把以自然界为对象的生产实践的思维模式去建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理论,而应该用表征人与人之间主体间性的交往实践去审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交往实践是实践的另一种基本形式,他同样存在主体客体和主体主体向度,他是对象性关系和交往关系的统一。用交往实践去审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注重过程的交往性的同时坚持对象性和交往性的统一,必将能突破以往主客对象性思维的局限,深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内部,分析过程各要素的关系,从而对过程的运行情况等有新的具体的认识。
参考文献:
[1]教育司 .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原理[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
高校培养的大学生应该是性格完善,心理素质良好且富于个性的健康型人才。学业压力、情感受挫、就业迷茫等状况给心理尚未成熟的青年大学生带来了新的心理冲击和挑战,出现了多种心理矛盾冲突。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有必要对大学生中觉的心理矛盾冲突进行分析,并对他们进行教育、指导和帮助,使他们消除心理障碍,这对促进大学生的心理矛盾冲突的良性转变,促进他们心理世界科学健康的发展,培养能担负起跨世纪重任的高素质的时代新人有重要意义。
二、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要突出三个新环节
(一)发扬学生民主应当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现阶段的重要任务这上就是充分调动教工和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投身到“文化强国”的历史使命中去。因此,发展学校基层民主,使广大学生更多地直接参与对自己身边的学习、生活的管理,以充分调动广大学生投身教育改革的积极性,应当成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各学院除了坚持和健全分团委学生会这一基本形式外,还应该建立协商对话制度、情况通报制度,以便于学生工作者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和对相关问题的意见和看法,达到为学生服务的目的,这也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贯彻疏导方针和民主原则的重要措施,充分体现现代教育双向交流的特点,充分激发广大学生主人翁责任感和政治热情。
(二)校园文化建设应当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形式
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和塑造他们的人文精神。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寓思想教育于文化娱乐活动之中,寓思想教育于知识传播之中,为青年学生所喜闻乐见。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形式,还体现了“无意识教育”和“形象化教育”的特点,情理交融、潜移默化,容易为表扬学生接受,能比较好地避免某些逆反心理,提高教育的效果。
(三)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应成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内容
1.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组织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对培养学生敢想、会想和勇于实践的科学探索精神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使学生创造和创新能力得到充分的展示,有利于促进理论课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有利于实现教育与科技一体化,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2.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是发展学生个性、开发学生潜能的需要。我们应该在活动中真正注意学生的主体作用,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给学生以自信,注意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给学生创造充分表现和展示自己爱好和特长的舞台,认真组织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创造和创新的激情,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想象能力,造成学生人人成才的有利条件。3.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是满足学生心理需求的需要。高校学生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机遇与挑战,有迫切的成才愿望和成功心理,他们正为了自身的价值能够得以真正体现而不断奋斗,并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开展课外科技活动,能够使学生有更多机会意识并发现自身的能力和价值,或受到启发和激励,在创造与创新尝试中找到新的切入点,为将来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注意四个新问题
(一)务实求真要成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种新风尚青年大学生的政治意识比较薄弱,心理素质还未成熟,容易受不良思潮的影响,对原有理念的信心易产生动摇,难免在人生道路上受到挫折,不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此,在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必须使“务实求真”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流,并以此为主线开展系统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谓务实,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把先进性的典型教育和广泛性的普遍要求结合起来,有层次地开展工作。所谓求真,即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和中央16号文件精神,提高学生工作者自身的素质,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有效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
(二)教育制度的变革,使学风建设工作出现新难点学风建设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衡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依据。由于学分制的推行,高校学生的学习压力有所减轻,课余时间更加充裕,学生的自由时间增多,使学生有了更多的机会参与社会活动和实践,虽然锻炼了自身的社会能力,但是却影响了高校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积极态度,弱化了自身对提高学习质量的重要性的正确认识,加大了学生工作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因此。我们学生工作者应有针对性的开展系统的学风教育工作:一是把好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质量关,是学风建设的关键;二是积极提倡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文化强国”的观念;三是完善高校奖学金制度,以榜样作用的影响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对学生日常管理产生了新影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渗透到学生日常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去,学生日常管理的有序性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进行的良好保障。伴随着教育制度的变革,为了满足社会、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的需要,高等院校的体制改革势在必行。这要求我们学生工作者必须开拓工作新思路,时刻发扬奉献精神,切实有效地开展日常管理工作:一是拓展谈心谈话活动到学生食堂和宿舍,把全方位教育法贯彻到学生日常管理的每一个角落中去;二是强化民主协商制度,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关键词】微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献;综述
一、微博思想政治研究的主要方面
微博相关理论研究者的研究方面各有所侧重,但都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微博的传播与发展、 微博的使用现状、微博的特征等。如赵聪锐的 《微博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谷松的 《谈利用 “微博” 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侯小杏、张茂伟的 《微博在教学应用中的传播模式研究》,范芸芸、毕莹的《为大学生思政教育围上一条温暖“围脖”――浅谈微博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论文中都对这一内容展开了论述。微博以其内容丰富、操作性强、 更新快等难以比拟的优势很快被众人所接受,仅新浪微博而言,“到 2012 年, 微博用户有望达到 1.2 亿”,无论是对于传统媒体还是对于创造及使用主体而言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二、利用微博做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微博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具有两面性
微博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就这一观点而言,学者几乎都认可这一观点。“微博作为网络媒体的新宠,为大学生提供便捷交流平台的同时,也给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一些新的机遇和挑战。” 如藏鹏、崔可伟在 《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初探》 一文中就对微博带来的双重影响做了分析。他认为,微博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正能量的又一重要途径,为师生交流沟通搭建一个崭新的平台,从而有利于营造寓教于乐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 但与此同时,微博中的信息具有复杂性,会影响到大学生正确的三观; 部分微博中的内容侵犯别人的隐私, 对传统道德提出挑战; 部分大学生过度沉溺微博, 出现人际交往异化的问题;在微博和现实中,部分大学生出现人格分裂问题。刘春雁在《大学生微博使用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中也强调,一方面 “微博的丰富多样性有利于大学生开阔思维,微博的互动性和平等性有利于大学生交流思想、 缓解压力”,但另一方面 “微博的包容性与开放性在思想上容易对大学生造成负面影响;微博使用的方便性和隐蔽性容易削弱学生的自控能力;微博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在意识上容易使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正如山东大学的孙宜山在《微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研究》中说到“同时还应注意到微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带来的系列挑战:文本碎片化、信息泛滥所带来的垃圾信息和虚假信息使认知和思想 产生偏差等。因此,理性对待微博,扬其长避其短,将微博作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就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亟待进行的尝试。”
(二)利用微博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深刻认识和把握微博的特点与规律, 深刻认识大学生的思想发展规律, 并把二者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发挥微博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疏通和舆论引导功能, 进一步拓展和增强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广度、 深度、维度和接受度”。绝大多数学者都特别强调指出,“要用辩证发展的视角看待大学生群体使用微博现象”,在利用微博为现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的过程中, 既要重视教育外化的作用, 更加要突出大学生内化与内省的作用,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赵聪锐强调,现代高等学校教育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要充分利用微博,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二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构建绿色微博;三要提高大学生使用微博过程中的媒介素养。范芸芸、毕莹在 《为大学生思政教育围上一条温暖 “围脖 ” ―浅谈微博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也认为“首先,要从思想和观念上正视这一问题;其次,要用好新媒体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三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 增强媒介理性。”
(三)建立校园微博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要逐步建立校园微博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有部分学者也提出了这一论点,但较少有人对此作出专门的研究与论述。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吕本富曾表示:高校开微博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微博是高校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开通微博可以塑造高校勇于接受新生事物自信开放的形象;二高校微博是高校最快的信息通报平台,为公众近距离了解高校提供了便捷的渠道。“国内高校开通微博的主要时间段集中在 2010 年 10 月至 2011 年 1 月。最早开通新浪微博的‘211’高校是华中科技大学 (2009年11月24日)”,“截至 2011 年 2 月底,全国已有 100多所大学在新浪开设了官方微博 (校级),其中‘211’高校超过 80所”。谷松在 《谈利用 “微博” 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中提出,可以“通过创立学生手机报等形式,由校团委组织编发微博信息,设立如校园焦点、就业创业、时事点评、智慧讲堂、青年先锋、社团动态等栏目,面向广大学生及时传递校园最新动态,加强思想引导”,在 “重要节日、重大活动和敏感时期,编发专题微博,加强思想引导、组织主题讨论、倡导主题活动”,从而帮助广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理论素养,自觉营造良好校园氛围。
总之,这一课题的研究在理论上有利于拓展独立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丰富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理论体系,在实践上有助于指导微博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此可见,微博与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多角度、高难度、意义大、影响深的科学研究课题,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亟待拓展和深化。
作者简介:李淑敏,性别:女,籍贯:山西吕梁,出生日期:1991年5月17日,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单位:山西财经大学学院,专业:法学硕士2014级硕士研究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自我教育能力 研究
一
自我教育是个历史话题,无论中外,人类对自我的认识早已有之,自我教育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尤其在西方,从苏格拉底“认识自己”的宣言,到笛卡尔“自我意识”的提出,直至今日,已形成诸多自我教育理论,主要包括:存在主义自我教育理论、人本主义自我教育理论、苏霍姆林斯基的自我教育思想。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在中国,对自我教育也愈加关注与重视,自我教育理论逐步进入学界研究领域。然而,对自我教育系统论述还未统一,如对自我教育概念,不同人有不同阐释。
与此同时,将自我教育引入思想政治教育视野,对其定义也众说纷纭,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理解:一、“过程论”,有人指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我教育,就是自己教育自己,是按照思想政治教育要求自觉联系人生经历和思想及工作实际,联系社会现实而实施的对自己和他人的教育过程。”【1】二、“活动观”,认为它是“教育对象在主体意识基础上,通过自我选择、自我转化、自我调控过程,提高自我品质和修养的一种高度自觉的自省自律活动。”【2】三、“方法说”,将自我教育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方法,是“受教育者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通过自我学习、自我修养、自我反思等方式,主动接受科学理论、先进思想观念、社会生活规范,提高自身思想认识和道德水平的方法。”【3】可见,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概念,仍未确定,不够明确。
纵观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自我教育能力研究,国内学者、专家也给予了一定关注,取得了一些成果。有关代表性著作却还未出现,多散见于期刊文章中。因此,笔者旨对这一研究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并做简单分析,以期对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有所助益。
二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能力定义的阐说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能力定义,在学者的讨论中并不多,但也有人明确提出了这一定义。李若衡、杨艳指出:它是“大学生自觉主动地把党和国家的要求以及规范在内心加以理解和体会,并且在实际行动中转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的能力。”【4】张文玺则认为,它“是指教育对象在接受教育者的教育和外部环境影响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自觉的、能动的自我选择、内化、反思、评价、调节、规范的主观能力。”【5】借鉴以上理解内核,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能力主要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主体;二是自主性是核心;三是外部的影响与要求;四是内化与外化的过程。从这几点内容来理解,可以概括出其定义,即: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外部影响和要求,自觉主动地加以内化,并外化为自主行为的能力。当然,对这一定义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与讨论,以获得其概念的一致与明确。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能力内容的研究
对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能力内容阐述,学者、专家们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有人从能力的主要表现看,认为有三种能力:自我认识、自我辨析、自我评价的能力;自我批评、自我改造的能力;自我约束、自我调控的能力。【6】也有人从能力结构层面指出:“自我教育能力结构式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系统。它包括知、情、意、行四个方面,每一个方面又包括各种不同层次的能力。在知的方面,有自我认知的能力、自我评价的能力;在情的方面,有自我体验、自我激励的能力;在意的方面,有自我调节、自我命令的能力;在行的方面,有自我训练、自我监督的能力。”【7】早在1988年,李尧就提出自我教育能力主要包括:一是良好的自我意识,二是趋进心理和能力,三是分辩能力,四是自我约束能力,【8】并逐一展开了说明。进入21世纪,有学者梳理出了四项基本内容,即:自我认知和评价能力;情感体验能力;自我调控能力;自我激励能力。【9】在此基础上,对各项能力均进行了解释,并简要分析它们各自在自我教育中的作用。另外,郑斌在其硕士论文中,将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概括为三项:自我认识的能力水平、自我激励的能力和自我调控的能力。【10】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能力内容有知、情、意、行四个基本方面,这也符合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即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象知、情、意、行等心理要素发展的辩证统一性,任何一个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都是认知、情感、意志、行为辩证统一发展的结果。
(三)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能力作用的论述
摘要:我国的中学思想政治教学在现阶段出现了种种问题,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政治教学脱离了它原有的本质,我们因此必须在政治教学的改革中发挥作用,从努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出发,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符合时代要求。
关键词: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新课改;素质教育
一、研究方法
笔者通过对图书馆大量文献书目的查阅和对网络资源的利用,除了对专题性文献的阅读外,另外对非专题性文献书目的泛读,对这些文献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编目、梳理以及整合。
二、研究主要内容
(一)中学政治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当前农村中学的教育教学仍然被禁锢在“重高”升学压力下进行,具体表现在:(1)农村中学的部分党委政府及有关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奖励政策、评价指标看中的是每所学校升入重高人数的多少,作为评定学校年终目标考核的等级,长期形成的应试教育思想观念,难以转变。(2)社会各界和学生家长对学校教师的评价和对学校的评价看中的是学生政治考试的成绩和升入重高的人数。所以,仍然没有跳出那种以考试为手段,以单纯的学科分数为标准,应试教育的怪圈,无形之中突出了应试教育的重要性,增大了素质教育的难度。(3)学校评价每位教师业绩的管理制度时刻提醒着你,期中期末学生考试成绩的班组排名、学校教师的优化组合,竞争上岗,给教师教育教学心理上增加压力、导致了教师在教学中注重“硬灌”和死记硬背,形成了从情感上、精力上偏重优生,忽视了部分后进生。
学校教育方面。其一,在国家教育体制和升学制度、尤其是高考制度并没有改变,升学率仍然是中学生存和发展所追逐的目标,学校普遍重智育轻德育,忽视思想道德教育;其二,目前学校的德育课教学是在一定程度上带有意识形态教育的价值观教育, 是一种理想化模式,教育期望值太高,理论与学生实际相脱节,很难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根据自身的理解,本人还认为除了以上的观点以外,还有几点归纳1、大众传媒的影响。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动,许多传播媒体忽视社会利益,只顾眼前局部利益而忽视了长远整体利益,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诱导青少年学生思想畸形发展的工具,进而影响到我们的中学思想政治教学2、社会风气的影响。在社会转型期,由于各项制度的不健全和社会监管的不到位,当前在党内和社会上还存在着一些腐败现象,对中学生正面教育形成了强烈的冲击,在青少年中产生了思想上的困惑,感情上的失落和行为上扭曲。
(二)新课改的提出
鉴于我国中学思想政治教学的现状与问题,教育学者已经认识到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并在他们的文献中阐述了素质教育和教育观念更新的观点。如:崔相录在其主编的《素质教育―中小学教育的主旋律》中提到的素质教育的优越性:1、激励教育―激励教育有别于强制教育,激励教育是在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通过创造各种优化的外部条件,激励学生的内驱力,从而使学生主动发展。激励的教学方法:教学法有情感、情境、成功、创造、竞赛、设悬、奖励等激励法;教育法有尊重、情感、榜样、荣誉、实践等激励法。2、愉快教育―愉快教学的四要素:在学生发展内外问题上,愉快教育强调在需要层次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
三、研究结论
我们应从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入手来努力提高中学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实效,把握素质教育的实质性内容,充分发挥中学思想政治课的素质教育功能,寓素质教育于政治课教学之中,在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政治教学的改革策略应该有以下几点:
(一)教师的创新意识
1、教师的观念要转变
老师台上讲,学生下面听,然后通过考试来验证学生是否记住,这种灌输式的教学已经形成了“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忘笔记”的基本模式。指望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显然是很难的。要改变这种局面,首先教师的教学方法要更新,教师的观念尤其要转变。在与学生接触的每一分钟,都要注重掌握素质教育的灵魂,发现、开掘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能力。
2、教师要树立创新意识
教学的价值就在于帮助人更好地成长和创新,而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就是要创设适宜学生创新素质健康发展的教育教学环境。教育要为不同秉赋和不同潜能的学生创造一个发展的空间,提供一个开发潜能的机会。要达到以上目的,教师要有民主的态度,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不搞知识霸权和知识垄断。教师要有激情,敢于独立思考,努力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敢于创新,要善于吸收、加工、存储、应用信息,不断学习新知识,研究新课题,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张振宇在《农村中学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中提出中学要达到以上目标还必须建设一支精干的、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师队伍:第一、要有现代化的教育意识和全新的教育理念;第二、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过硬的从教能力;第三、要有较强的科研意识和创新能力;第四、要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超前意识和开放意识。
(二)把握创新教育的切入点
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必须从学生的主体性出发来考虑学生的发展创新教育强调的创新个性,正是人的主体性发展的最高表现,创新个性是创新精神的关键因素,最具创新个性的人往往最具有创新能力。
总之,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思想品德好坏,关系到祖国的荣辱,民族的兴衰的大问题,思想品德教育本身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个环节紧密协作,密切配合。家庭、学校、社会要齐抓共管,共同参与,人人关注,充分发挥整个社会的整和功能,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确定正确的教育指导思想,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进一步净化社会风气,优化社会育人环境,使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以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社会 个人
1 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概念界定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理解,就会有不同视角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对诸如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等不同的学科视角进行解读,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现实定位也必然存在分歧。有学者从政治学的角度认为促进政治认同是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有学者从社会学的角度把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看成是促进个体社会化或社会整合;有学者从教育学或德育学的角度把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看成是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等。
目前学界比较认同张耀灿的界定。他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即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预期的结果,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在教育对象的思想和行为以及社会生活的有关方面所要达到的一种未来状态”。[1]
2 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研究现状
笔者对当前学界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观点进行归纳,主要有以下几种:
张耀灿,曹清燕认为长久以来,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长期在一种单一的政治性、工具性的话语色彩的阴影下,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了政治的奴仆和经济的婢女,失去了其存在的最初意义。他们认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借助人学理论。提出在人学的视阈中,从实践主体理解,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在社会中的一种必要的存在方式。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本原目的是促进人在社会中的生存和发展;最高目的是促进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现实目的是促进和谐的社会主体的生成。这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中最基础、最本质的愿望和要求,体现了一定社会发展的目标,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2]
杨生平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本质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决定的,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其政治性。 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本质就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即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具有政治意识性和政治意志性。据此,他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这是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总体设想。而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确定需要依据人的人的人的主体性原则;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统一的原则;灌输社会规范与培养能力和个性有机结合的原则;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社会批判性原则。[3]
闫艳,王秀阁通过对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这两种互竞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观进行分析对比,发现这两种目的观都存在着不足与缺陷。因此,他提出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观,即人与社会的共赢。他认为不管是只强调社会本位还是只强调个人本位,都是没有真正理解个人与社会及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真正关系。思想政治教育自身不仅要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而且还要促进个人的和谐发展。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应由突出社会需要转而兼顾人自身的需要,由单一的社会取向向兼顾社会与个人转变,其旨趣是促进人与社会的“共赢”。此外,他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目的指向是幸福生活。[4]
通过以上各位学者的观点可以看出,杨生平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取向在于促进社会发展;张耀灿和曹清燕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取向在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闫艳,王秀阁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取向在于实现人与社会的共赢。由此,我们应该看到,近几年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取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角度: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角度。
3 结论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近七年来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研究还是取得了突破,有了一些研究成果。目前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价值等研究中对个体的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等研究取向的出现,以及对人的主体性的充分关注等,对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进行了更为恰当的定位。这使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从传统的政党本位、政权本位、社会本位向兼顾以人为本的发展、从群体本位向兼顾个体本位的发展。无论是从人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各种学科视角来研究,其最终都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目的都是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理论建构和实践都起到了重要指导意义。
但客观分析,综合到目前为止所有研究成果,可以发现仍有以下几点不足:
1.研究成果欠缺集成。迄今为止,关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研究,目前学界成果研究的并不多,特别是专门性的著作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似乎并没有得到人们足够多的重视,人们或者把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当做不言自明的,或者鉴于这一问题的复杂性蜻蜓点水,甚至望而却步。即使是为数不多的研究成果也主要散见于部分学术期刊和一些专着的部分章节中,这表明该研究还不够系统,尚没有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专着,欠缺成系统的“集成型”的研究成果。
2.相关研究有待深入。(1)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与目标界定不清。这样就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层层展开和具体落实。(2)重视对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构成要素中政治要素、思想要素和道德要素的研究,而同样作为要素的法纪要素和心理要素尚未引起学者们的足够重视。(3)作为一门应用性强的学科,对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探究多停留在于理论层面,应用于实践中的效果不是很理想。
【参考文献】
[1] 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23.
[2] 张耀灿,曹清燕.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定位――基于人学的视角[J].江汉论坛,2008.1:35-38.
关键词:互联网;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据有关调查报告分析.网络时代的青少年与以往青少年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具有思想多元化、需求多样性、自主意识强、重视自我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自我控制能力弱、心理承受能力差等特点。而互联网的出现.又加快了他们思想观念和生活交往方式的改变.旧的观念正在迅速被打破,代之以新的观念,旧的生活交往方式正在迅速被抛弃,代之以新的生活交往方式。今天的网络青少年,他们获取最快最详尽的信息,发表最真最直接的见解,他们相信体验、反对说教,追求平等、反对权威,这就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从有关调查发现.青少年对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接受度很低,这也迫切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适应新特点.创造新方法。
1、面对网络的平等性、自由性,必须与青少年平等交流、以情感人,这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网络对青少年具有神奇吸引力的原因之一就是它的平等、开放和自由。在网上不必介意民族、年龄、性别、辈份、等级、地位,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人到了网上都是平等的.身份自由、行动自由、心情自由.正是这种自由和开放使青少年如醉如痴。而这种平等、自由和身份的隐蔽性也同时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极好的机遇。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网络身份的隐蔽性.以“网民”的身份主动与青少年交朋友.跟他们去沟通、去接触、去倾听、去了解、去把握他们的心态、行为和思想.就能够较深层次地认知网络青少年的基本特征、优势和不足,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和引导。网络对青少年具有神奇吸引力的原因之二就是交流、沟通和了解。世界很大,地球很小,当一些青少年不堪隐私重负.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之时,父母、老师的高标准、严要求和“远交近闭”的安全需要往往使他们对身旁的至爱亲朋三缄其口,而互联网的隐密交流,为他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让他们如获至宝,整夜不归,痴迷于网上聊天。据一项来自网吧的调查。网吧里的青少年大部分是上网聊天。有的青少年在网上聊天竞一次长达72小时。这一是说明青少年自制力弱;二是说明当今青少年孤独:三是说明青少年网络行为亟需引导。针对这些问题,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抓住机会.抓住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以朋友的身份、网络的语言、真诚地与其交流,主动与他们交往,给他们以更多朋友式的关心和爱护,理解和肯定.鼓励和支持,建立起相互的信任感,对其思想和行为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引导。同时,还要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网络的平等和自由与现实中的平等和自由的关系.绝对的平等和自由是不存在的,自由是以责任为前提的.平等是靠自身实力来争取的,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平等观、自由观,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关键词: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5-142-03
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方法的研究
鲁洁从深层次对道德教育进行了全面探索。探讨了道德教育的人学基础,道德教育与当代人之生成、个人品德形成的基础,道德教育在改革开放与现代化过程中的境遇等问题,以求探寻与发现德育的新路向。檀传宝以德育对象道德人格与生命质量的提升为终极目标,以道德学习主体性充分发挥为基本追求,逐一对德育范畴、德育的本质与功能、德育对象、德育目的、德育过程、德育内容、德育课程、德育方法、德育主体、学校德育的社会环境等德育原理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更多学者以论文的形式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方法、原则、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谢登斌指出灌输教育的核心是强制和服从,而不是创造和自主,是一种无视学生主体,目中无人的教育。当前西方各派德育理论,其主旋律是反对道德灌输,尊重道德的主体性和道德主体的自由意志,主张学生通过自己的理智活动和实践获得道德上的成熟;对道德需要作溯源性研究,认为实践过程本身就是创造需要的过程,道德需要源于道德实践,并建构出新的参与式道德实践的德育模式。也有学者注意到了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问题,申淑征指出,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面对青年学生这样一个抗风险力偏低、处于塑造期的群体,如何才能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着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有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而调动一切有生力量,探索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各种有效途径,构建全员育人的思想教育体系,是当前正确应对形势、解决存在问题的出路和捷径所在,阐述了全员育人这一观念,但作者没有对这一体系如何构建进行相关阐述。何婉平在《论传统教化方法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现实启示》一文中强调要注重“传统教化方法”,它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的有益观照,其榜样示范、践履笃行、寓道德的自觉性于道德实践中,突出生活化、社会化的特征值得借鉴,我国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应正确认识“灌输”方法,充分发挥实践的育人作用,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多样化和生活化。还有学者把目光投向了家庭教育,强调学校应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才能把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得更好,如张莉、黎静文、骆风、王巨章等都提出必须更加注重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二、全球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全球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的研究著述也颇多,主要有刘洋的《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文中指出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客观趋势和历史潮流,如何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解析了经济全球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梳理了经济全球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互动关系。在此基础上论文直面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经济全球化诸多挑战,特别是西方意识形态的扩张分化并逐渐解构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全球性的问题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这些情况使得加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任务日益迫切和艰巨。
冯静在《经济全球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一文中从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第一部分介绍了经济全球化的基本情况,加深人们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第二部分阐述了经济全球化给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使人们认识到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三部分论述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着重从观念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创新、载体创新、机制创新等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毕红梅《全球化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全球化概念为切人点,通过阐述学术界对全球化的多义理解,凸现了西方和我国关于全球化的论争。对全球化含义、本质、特征进行梳理和再认识,拓宽拓深了全球化的研究。提出只有把交往问题和人的发展问题相结合,找出二者的内在关系,并探究交往对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才能将二者内在地结合起来实现更高层面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整合,从而把握当代交往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趋势。
三、网络信息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梁丕恒分析了网络技术的发展在给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难得机遇的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针对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情况,对网络时代如何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初步探讨。
曾长秋在《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文中分析了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遇到的机遇与挑战,着重探讨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网络环境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以达到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扩大思想政治教育覆盖面、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功效的目的。
周飞在《试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体系的构建》一文中认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是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延伸和创新,必须不断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构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体系,建立和完善保障机制,从而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力和实效性。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顾海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导论》一书中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宏观管理的理论阐述和微观管理的经验总结、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制定的背景反思和高校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体验密切地结合起来,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系统探讨了近十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和改革过程中的诸多问题,阐述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独到见解,论述深刻,思路创新,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梁金霞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热点问题研究》一书中着重指出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互联网发展、市场经济环境等新情况,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汲取人类先进文化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包括接纳来自西方的先进文化,如自由、民主、平等的理念等。必须改变过去那种狭隘的、固执的甚至是偏执的思想观念和做法,要在开放的体系下保持自身的民族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马小佼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一文中通过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拓展教学手段、丰富实践教育、进行行为示范性教育、丰富精神教育、积极探索网络教育法等对策。
此外,不少作者从各个层面研究高校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在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的新形势下,如何针对大学生思想成长特点,通过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与手段加强当代高校大学生
的思想政治教育。
五、各国思想政治教育经验与实践
许多学者也把目光投向了国外,希望从国外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中获得更多的借鉴。
如陈立思在《当代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一书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西方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导言阐明了当代世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对象与意义,论述了当代世界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发展、特征和趋势、理论研究状况和组织管理状况。并对美、英、法、德、苏联/俄罗斯、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八个国家和中国香港、澳门、台湾三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现状、特色、经验、问题和走向进行了论述。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生活的适应,使它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需要,也使自己获得了蓬勃发展的活力。”
王杰在《西方近现代思想道德教育方法的探究及其启示》一文中对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理念、特点进行了归纳与总结,通过对西方近现代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发展的历史考察,从动态的角度分析了西方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发展的特点及其趋势。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一是对西方近现代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发展的历史时期进行划分,阐述了西方近代和现代两个阶段主要的思想道德教育理论和方法;二是总结了西方思想道德教育方法沿革的特点及其趋势,结合我国思想道德教育的现实,分析西方思想道德教育方法的发展对我国思想道德教育的启示;三是对我国社会转型期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改革的取向提出建议。对改进我国社会转型期的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杨稣在《当代国外思想道德教育方式及启示》一文中在分析和借鉴国外思想道德教育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提出了其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在认识、本质、内容和方式等方面的工作启示。吴琼在《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其启示》一文中也作出了类似的研究。
葛立娟的《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张玲的《美国的家庭学校教育运动初探》、林海玲的《中美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比较》等文也分别对俄、美等国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相关特色做了研究探讨,并展开相关对比研究。
郑永廷的《论当代西方国家思想道德教育方法》、王妍的《中西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比较研究》等文章也分别对国外特别是西方国家的思想道德教育进行分析研究与对比,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了借鉴。
六、有待加强的研究方向
研究主要集中在通过学校层面如何采用新形式、新内容开展相关教育,大多数并没有跳出学校教育这一局限谈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没有对整体体系构建有过多的涉及,而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恰恰又是一个涉及社会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除学校这一因素外,还有家庭、社会、各种社会机构与民间团体等,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实际中更需要综合,同时思想政治教育更是一种实践性的教育,脱离物质实践谈思政教育是不全面的。
在研究对象上,专注于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忽视其他青少年群体。大学生是青少年群体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唯一部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加强都不为过,但我国的国情同时决定,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以外的学生及非学生青少年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把青少年这一整体作为对象进行研究。
研究大部分针对某一具体方面的对策,比较零散。不管是对网络环境下,还是全球化背景下,或是学校层面,或是家庭层面,可以看出对体系构建的研究颇少,特别是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的研究有待加强。
我们首先应充分重视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在国家民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重视人的素质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其次应深层次地了解中国目前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状况。再次在充分调动国家、社会、家庭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发挥其作用的同时,如何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如何制定出完善并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协调机制、保障机制来保障和促进青少年思想健康成长,使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鲁洁.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陈立思.当代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谢登斌.德育新观念:将单向灌输转变为参与式道德实践[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
[5]王杰.西方近现代思想道德教育方法的探究及其启示[D].广州:广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6]刘
洋.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D].大庆:大庆石油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9.
[7]申淑征.构建全员育人体系增强思想教育有效性[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2007,(1).
[8]冯静.经济全球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D].昆明:云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9]梁丕恒.网络时代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1,(6).
[10]梁金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热点问题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
[11]顾海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导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经过数千年的历史积淀,其中的哲学思想、科学精神、人文内涵已经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在党的十报告中,同志提出了培养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为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化内涵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主要从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入结合的途径与原则、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运用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与梳理。
关键词: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做出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
学习、了解中华民族特定的价值系统、思维方式、社会心理以及审美情趣等,是培养一个人民族情感、国家观念、社会意识的重要手段。通过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利用中国古代思想资源来解释和论证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一、概念的界定: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提出有一个历史过程,对其含义也有不同的理解。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使用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概念: 在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中间, 最近一个时期, 思想政治工作减弱了, 出现了一些偏向,“思想政治工作,”各个部门都要负责任。
目前学者基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关于传统文化的内涵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大多数研究者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温美琳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李菁则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根据历史所提供的条件,创建、改造、传承下来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根据文献分析,大多数研究者从自己的角度对“传统文化”做出了不同的理解,同时对传统文化理解的侧重点也有差别。
二、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源出现代, 虽然古代没有思想政治教育学这一学科, 但也有对人们思想形成规律和思想教育规律的探讨, 涉及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作用、目标、内容、原则、方法、措施等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问题。因此,中国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对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均有借鉴意义。
(一)宏观上系统整理
沈壮海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具体实践作了深刻的文化解读,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理论建设具有理论意义。
顾友仁的《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一书则以“透视传统文化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中地位的变迁为目的”对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进行了独具特色的研究。
这一系列著作都给我们宏观理解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
(二)微观上重点分析
有学者尝试着从传统文化中选取一个主要流派或某一主要流派的某些代表人物,重点阐述其思想道德理论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价值。
早期研究最具代表的是邓球柏教授的《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分别总结了《大学》《中庸》《论语》等八部经典论著以及董仲舒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在书中既探讨各思想家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又探讨各家思想可用于当代世界观、人生观、历史观教育的资源。
当前学术界的研究多集中于儒家及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或观点。
三、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入结合的途径与原则
(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入结合的途径
讨论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入结合的途径,是很多学者研究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王东莉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必须植根于中国民族文化精神的土壤中,对民族文化传统进行创造性的价值吸收和开发利用,进行重新开掘、认识和评价,不断丰富、发展和充实,创造性地转化中国文化传统,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入结合的原则
某些研究者在吸取传统文化中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同时,也尝试从不同视野总结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运用传统文化的原则。
初文杰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积淀,难免会带有历史的烙印,具有一定时代局限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传统文化有合理和积极的一面,但也有不合理和消极的内容。
虽然一些学者已经在这方面有所思考,但研究成果还相对较少,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四、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运用
(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全面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方面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有学者认为,特别是中国化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相通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对中国古代和谐文化、“大同”思想、民本思想等的继承与发展;民族精神是中国优秀文化的直接成果,时代精神是中华优秀民族精神的延续;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传统荣辱观的继承和发展。
(二)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钱穆先生在《文化与教育》中说:“人才之培养,系唯大学教育之责”。作为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不容推卸地肩负着保护国家的文化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和维护民族文化血脉传承的重要使命。
曲江滨、张薇在《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与应用》中指出,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是弘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需要;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借助传统文化的力量;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缺失要求加强传统文化的作用。
可见,研究者已经从不同角度就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作出了比较深入的概括,这为我们以后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知识借鉴。
(作者单位:天津海运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 (俄)列宁.列宁全集(第39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399
[2] .著作选读(下册)[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6: 781.
[3] 陈万柏.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4] 温美琳.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J].法制与社会, 2010(34).
关键词:互联网 思想政治教育 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9-0125-02
通过对国外相关资料的分析可以看出,学术界对本论题的研究主要侧重于阐述道德教育或公民教育以及教育管理等的相关问题,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管理、资源管理、管理模式、管理方式以及互联网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等方面做了必要的理论准备。
一、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管理的研究
国外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实现目标管理大多都是在道德教育的目标指导下完成的,并将其作为目标管理的衡量标准和评估依据。
随着上世纪末品格教育的兴盛,在国外的许多高校,特别是美国学校,逐渐将其作为道德教育的主流。美国道德教育协会前主席托马斯・里克纳在《美式课堂:品质教育学校方略》中提到,历史上的每个国家都十分关注青少年的品质养成和德行培育,其目标在于将学生培养成为聪慧、高尚的人,让他们了解做人的基本品质,唤醒青少年的爱心和责任感。可见,品格教育的目标即是努力将青少年塑造成为具有良好品格的人。阿米塔伊・埃蒂斯尼在《品格教育的社群主义视角》中探索了品格教育目标的核心内容,包括:确认核心价值观;提升学生内在的移情能力,促进学生与他人的依恋关系;传授来自于合法性权威的纪律准则,使其成为学生自己的内在信仰体系三个方面。
新加坡高校以造就一批具有国家意识和民族价值观的“新加坡人”作为其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目标。新加坡有关部门发行的《共同价值观》一书将个人与家庭的精神信仰和社会与国家的价值观目标统一起来,构建了本国民众普遍接受的五大共同价值观体系: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尊重个人;,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日本的新《教学大纲》中规定的道德教育目标,具体表现为:培养人们在文化建设方面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促使社会和国家朝着民主化方向发展;努力打造和谐共生、安定和平的国际社会环境;注重人文精神的塑造,对生命怀有敬畏之情。
二、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管理的研究
国外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以相关的课程、活动以及其他文本表现形式等为载体传播符合国家和社会要求的道德教育思想,在其资源管理方面呈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的特点。
亚瑟・J.施瓦兹在《在高度自治时代传播道德智慧》中认为,将赖以生存的箴言和荣誉准则传递给年轻一代,可以优化他们的行为,提升他们的人生目标。她将箴言定义为根本原则或行为准则的简明公式,构成了文明社会的“记忆银行”,这些警示名言对超越了某种特殊文化和社会的习俗传统的根本原则进行了浓缩处理,以其简洁性、令人难以忘怀的本质、有效性以及持久性而具有吸引力,并蕴含了明显的道德目标。
阿米塔伊・埃蒂斯尼将目光投向家庭、学校、志愿组织及宗教场所等社会机构,试图将它们作为参照点,从中寻找我们必须传递给年轻人的价值观。她认为学校应该教授整个社群所共享的价值观,被视为原生态的社区;家长们需要全面、深入地参与学校政策、课程、纪律、社区服务等内容的制定与实施,尤其是在价值观问题方面;培育公民责任意识与技能的有效方式是适当开展社区服务,让学生在“做中学”而非单纯地学习;公司与小型企业应与学校合作,为青年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加强学生负责任的态度与习惯,帮助学生塑造品格。可见,国外的家庭、学校、社区以及公司、企业等社会组织机构都为学生提供了丰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三、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的研究
国外学者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的探索主要是以教育管理理论为基础的,它指导着学校教育与行政工作者的管理行为。英国的托尼・布什教授在《Theories of Educational Management》一书中系统阐述了六大管理模式,基于其在目标、结构、环境和领导等方面的不同表现,将其划分为正规模式、学院模式、政治模式、主观模式、模糊模式和文化模式六种。
正规模式将高校当作一个系统来对待,强调它是具有等级性的系统,要合理体现组织中管理者的权力和威望,并设法通过理智明确的方法来达到与教育目标相符合的目的。
学院模式强调决策应该以民主原则为基础,遵循其规范性,教师可以凭借他们的知识和技能拥有专业权威,并将这种权限扩大到更大的范围,形成组织的共同价值观。
政治模式把注意力放在组织的群体活动上,由于个人在组织中所追求的利益具有多样性,难免会导致利益群体之间的冲突,可以通过协商和谈判实现个人、群体与组织的统一。
主观模式强调组织中个体成员的信仰和认识,并对组织的现状赋予不同的含义,认为当中固有的结构体系是每个个体相互影响的产物,因而更加注重个体目标的实现。基于组织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它并没有设立明晰的目标,其结构也不是固定的,日常工作难免会呈现出复杂的、不稳定的情形,而模糊模式的运作主要是针对这一点,这样可以加深个体对组织的了解。
文化模式则注重组织的精神文明建设,强调个体的思想和行榉绞揭约靶叛龊图壑倒厶逑凳亲橹文化的核心,个体或群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可以促进组织共享认识观念的形成。
上述六大理论模式的变迁综合反映了国外学者在批判与发展的基础上对相关理论进行的深入探究,为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
四、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方式的研究
国外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有其独具特色的方法和形式,收到了良好的实施效果。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在《道德教育的哲学》中着重介绍了“公正团体”行为培养法。所谓“公正团体”行为培养法就是在遵循公正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公正的机制并创设公正的团体,在团体活动中培养学生公正观念和行为的方法。学校可以积极利用集体教育的力量,充分发挥民主管理的作用,实现教育与管理的有效结合,使学生的道德水平处于更高的发展阶段。他还指出,民主管理有利于创造公正的团体氛围,特别是实施直接的民主管理有助于在团体中形成平等、公正、和谐的人际关系。学校道德教育有效开展的要义就是运用这种团体教育与管理互为补充的方法,让每个学生接受道德感化。
路易斯・拉思斯《价值与教学》一书中探讨了价值澄清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学理基础是人本主义心理学,这与管理学领域的人本管理思想不谋而合。它的着力点主要是从学生主体出发关注他们的实际情况,要求他们作出明智的选择,在评判自身的过程中帮助和体谅别人,与他人以诚相待,培养个人的能力。这种方法的运用侧重于将人本主义管理思想贯穿到道德教育中,在改变先前以硬性灌输或道德说教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方法和形式的基础上,越来越注重学生关于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的主体性认识,他们的价值观养成将通过对多元价值观的评价和澄清,帮助青少年形成科学的价值认同。
综上所述,公正团体法和价值澄清法是国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方式的两种重要形式,并在青年价值观教育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五、关于互联网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研究
现代互联网的发展处于深度融合、加速创新、引领转型的新阶段,对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活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互联网+”这个概念是在我国首次提出来的,国外并没有这样的提法,而在学术研究方面也大多是以互联网为时代背景的。国外学者关于互联网用于意识形态传播或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研究,主要理论成果归纳如下:
美国社会学家曼纽尔・卡斯特在《网络社会的崛起》中以确立一个有系统的信息社会理论为目标,考察当代世界信息技术的基本性影响;立足于开放、融合、共享的网络社会,叙述了新信息时代的经济与社会动力。他认为,网络社会具有产生信息主义精神、构成新的社会时空、促成信息城市出现、形成新的社会认同的特殊功能。他将具有普遍性社会范式的信息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或文化模式来研究,针对新兴网络形态的社会模式认同感的淡漠,卡斯特提出了建立国家和社会认同感的策略,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注重发挥国家和社会的作用,对阻碍社会运动和损害国家共同体利益的行为进行驾驭和控制,使人们重新认识并加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义务感,进一步提出互联网在世界范围内成为民族主义的传播工具等相关理论。马克・波斯特的《信息方式:后结构主义与社会语境》考察了互联网时代电子媒介与传统交往方式的差异,并认为这种差异深刻地影响了人们感知自我和现实的方式。上述学者的研究成果为国外高校在网络社会及数字化时代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在探究利用网络载体进行公民教育、政治教育以及利用互联网提高高校学生政治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等实效性的技术操作方面,Barbara Jacoby and Associates在《Civic engagement in higher education:concepts and practices》中提到在高校可以利用网络发挥公民教育效果。Black,Laura W.在《Blog,Chat,Text,or Tweet?Using Online Tools to Advance Adult Civic Engagement》中探讨了从web1.0到web2.0时代,如何利用出现的众多在线交流工具提高学生的公民教育效果。May,Vaughn在《Politics,Internet Assignments,and Civic Knowledge》中提到美国政府如何利用互联网来提高高校学生对公民教育的认知,其中通过访问公民教育的专题网页来获取相应知识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手段。Banaji,Shakuntala在《Framing Young Citizens:Explicit Invitation and Implicit Exclusion on Youth Civic Websites》中讨论的就是公民学习网站的目的、青年公民使用网站学习的动机、^程分析和学习效果等。
在国外,有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交叉研究仍属于公民教育及其管理的探索领域,并将其作为切入点来进行深入的探讨。加之网络时代下信息技术的逐步成熟,使互联网日渐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共享的工具和实施管理的有效手段与重要途径,国外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将会逐渐丰富并趋于完善。
参考文献:
[1](美)威廉・戴蒙.品格教育新纪元[M].刘晨,康秀云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Abstract: Family education is important education resource which is worth utilizing, a beneficial supplement toschool education,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ideological and moral constructionof college students.However, the value of family education has not given adequate attention, the family education also has series problems in th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refore, we should change our minds; renew the educational ideas, to strengthen the links between the school and family, to change the situation of lack of family education.
关键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家庭教育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family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3-0194-02
0引言
家庭教育是人类教育实践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家庭互动过程中父母对子女有意识、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当今社会,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并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由于家庭教育向高等学校的延伸日益明显,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家长与家庭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位置十分重要。
1家庭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
1.1 家庭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家庭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育的启蒙性,影响的长远性和作用的不可替代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迫切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家庭教育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开展家庭教育工作是国家有关法规的要求,我国已将家庭教育列为我国儿童事业发展的十大目标之一;家庭教育是学生良好个性形成的重要途径,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人的进步影响是终身难忘的。[1]
1.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同家庭教育相结合,有利于避免教育的“真空”状态和“后教育”状态所谓真空状态是存在于学生和家长和学校之间的误区。学生家长往往在孩子升入大学后就彻底放松了,一是认为孩子该懂事了;二是孩子一般上学离家较远且住校,对高校缺乏了解;三是认为孩子上了大学就是进了“保险箱”。家长一般是孩子说什么信什么,缺乏同高校老师的主动沟通。[2]高校老师认为,大学生应该具有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行为能力,应该受更深层次的教育,更人性化,更尊重学生,同学生家长联系是否是“无工作能力的”表现。以上误会会导致学生在上大学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处于真空状态和后教育状态。
1.3 加强大学生家庭教育工作,有利于一对一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行以辅导员为主体的管理模式,自学生进校有专人管理。按规定1:150比例配备1名辅导员老师,但很多高校都达不到这一标准,有的甚至达到1:300以上,这导致辅导员不能关心到每一位学生学习生活的细节,观察每个学生细微的心理变化。俗话说知子莫若父,家长有义务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工作,及时向学校反映子女的情况,以便于老师全面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真正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成果。同时,学校也应该把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及时与家长共享,便于家长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能够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教育。
2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家庭教育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2.1 家长不能正确认识家庭教育与其子女思想觉悟提高的关系调查研究表明,86.2%的家长在学生的高中时期,为了达到让学生能够考上较理想高校的目的,能够主动保持与学校以及教师的沟通及联系,以了解学生在校期间的各方面的表现;同时,93.1%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也会异常关注学生的思想状态。
2.2 家庭教育未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日程在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家庭教育还未进入工作日程。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人员能够比较全面、准确、细致地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状况的不足18%,一般只是从学生档案中简单看一下基本情况,很少有人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历史文化背景,学生与家庭亲友之间的关系状况,家长对学生的要求、期望等各种思想教育信息。在学校的思想政治计划中一般都没有这方面的内容,各级领导对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业绩评估中也没有这方面的要求。
2.3 学生忽视了家庭教育在个人成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学生不主动或者不愿意接受家长指导是高校家庭教育缺失的又一原因。良好的家庭教育能使学生感受到家庭幸福带来的快乐,能为学生在受到挫折时提供一个必要的缓冲过程。对于远离家庭而在大学学习的学生,由于与外界交流的渠道不畅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显得极为单调。
3解决家庭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现存问题的措施
3.1 提高家长自身的素质家长自身的素质如何,与孩子能否健康成长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家长良好的修养、文明的习惯、健全的心理和人格、严谨务实的作风,往往是引导孩子积极进取的一种无形的力量。家长要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对自己要严格要求。首先,要认真学习,不断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其次,要严于解剖自己,勇于自我批评。第三,要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在原则问题上,家长不能唯唯诺诺。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是非颠倒。第四,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家长要严格要求自己,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切实做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当好孩子的第一教师。父母要带头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带头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在言行举止方面为孩子起表率作用。通过言传身教,把社会道德准则,做人的道理及良好的品格和人格传给孩子,使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3.2 家长教育孩子要用新的理念和科学为了使家庭教育收到好的效果,家长必须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讲究科学的教育方法。首先,家长要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关系和家庭教育氛围,有事与孩子多商量,充分听取和尊重他们的意见,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所选择的符合本人实际的成长目标。其次,要经常与孩子沟通。家长要定期或不定期地与孩子谈心和交流,了解孩子的思想、学习和心理状况,做他们的知心朋友。第三,对孩子实施教育应有针对性。家长要在了解孩子思想道德、学习和心理状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孩子实施教育。针对性越强,教育的效果就越好。
3.3 努力营造有利于高校与学生家庭联系沟通的良好氛围高校在鼓励教学与科研的同时要大力开展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位一体”教育理念的学习讨论,牢固树立“大学生仍需要家庭教育”的观念,进一步认识高校与学生家庭联系沟通在帮助学生成才,促进学校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要明确高校与学生家庭联系沟通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事这项工作同样是光荣的有作为的。
4结束语
研究家庭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一方面,希望引起高校的注意,充分利用家长的资源,开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也提醒广大家长重视孩子在各个阶段的教育,发挥家庭教育的激励功能、示范功能和调控功能,不仅重视知识,更重要重视能力和素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