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教学设计的性质范文

教学设计的性质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教学设计的性质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教学设计的性质

第1篇

1设计思想分析

本案例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出发点,在建构主义教学观、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理论和主体教育观的指导下,以实验和网络为交互平台,创设真实的情景,把“”的知识“包装”起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落实三维目标。在预设中,突出变废为宝、组装微型实验仪器,把“观察与思考”转化为“活动与探究”,并设计开放性的思考题,引领学生进入一个充满活力的生成式课堂。

2 教材分析

新课程,新标准。《课程标准》和浙江省《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本节课提出了三维目标,即了解硝酸的性质,形成氮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的知识网络;知道硝酸对社会生产的积极作用和对环境的影响;通过对硝酸性质的实验探究,让学生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和乐趣。体现了知识与技能是载体,过程与方法是核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结果的关系。

初中《科学》中明确指出,硝酸是一种强酸,且从物质分类的角度介绍了酸的通性。本节课主要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从氧化还原反应和物质的特性角度去认识和理解硝酸的强氧化性、不稳定性,进而以工业制硝酸为背景,引出不同价态的氮元素之间的转化,这样做是对初中内容的深化和完善。不仅能巩固《化学1》中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的量等概念,也为《化学2》形成元素概念和元素周期律提供感性材料。体现了新教材对知识的“螺旋上升”的编排特色。

3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节课前,学生已经认识到硝酸是一种强酸,具有酸的通性,知道从物质的属性、氧化还原反应和物质特性三大角度走进物质,能用已学的基本概念分析、解决问题,已基本具备用实验的方法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有:(1)认为活泼金属与硝酸反应,还原产物为氢气;(2)对铜和稀硝酸反应起时观察到的红棕色气体,误以为还原产物是二氧化氮等。学生遇到问题时,可能会自主思考,或合作探究;可以查询资料、进行理论推导或实验探究;也可进行类比学习、对比学习、归纳学习等。

4教学目标

4.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硝酸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认识硝酸的化学性质;

(3)知道硝酸的工业制法,形成氮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的知识网络。

4.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硝酸的性质,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假说、实验验证、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历程。

(2)通过网络搜索、网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根据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改进铜和浓硝酸的实验,感悟实验就在我们身边与实验改进的方向和方法。

4.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硝酸化学性质的探究,感悟科学精神的核心是质疑、崇实、探索和求真, 养成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勇于创新、勤于动手的态度。

(2)通过硝酸的用途、工业制法和学以致用,关注化学的运用和科技的发展,树立责任感和使命感。

5教学重难点

重点:硝酸的化学性质。

难点:用探究的方式,认识硝酸的强氧化性和不稳定性。

6 教学策略与手段

本课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应用了对教学资源的先行组织者策略、对硝酸氧化性的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策略、对学习过程和结论的多元评价策略等。采用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手段进行信息情景设计、网上搜寻和播放实验录像;采用组装微型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教学。

7课前准备

(1)学生复习酸的通性和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的量等基本概念以及浓硫酸的性质。

(2)教师深入了解教情、学情,有的放矢地做好多维的、弹性的预设。

(3)教学场所是有多媒体的电脑教室。

(4)教学用具的设计和准备如下:

[随堂实验]:2支内放有铜丝的一次性针筒、10 mol・L-1的浓硝酸和1.0 mol・L-1的稀硝酸(分别放在从医院回收附有胶塞密封的小药瓶,如青霉素瓶)、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小烧杯,2个胶塞。

[演示实验]:1瓶浓硝酸、1瓶浓盐酸、1瓶紫色石蕊试液、1瓶久置的硝酸、1支试管。

8教学过程

8.1情景导入,从生活走进化学

[学生] 以“硝酸的用途”为关键词,网络搜索。

互相交流结果,了解硝酸的用途。

[教师导课] 硝酸与我们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让我们探究硝酸的性质。

设计意图:网络资源是信息容量很大,信息速度也很快,它包容了生活、生产和新科技的所有信息。网络把学生的生活时空大大地拓展,从更广阔的生活时空走进化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8.2自主学习,激活元认知

[自主活动一] 实验桌上有一瓶浓硝酸。请通过观察、查阅资料(主要是网络和课本)或简单实验找出硝酸的物理性质。(过程和结果略)

[自主活动二] 请同学们回忆、整理已学过的硝酸的化学性质,并用一种代表物写出离子方程式。

[已有知识]

(1)使指示剂变色:硝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2)与活泼金属反应放出氢气。

(3)与碱发生中和反应:H++OH-=H2O

(4)与碱性氧化物反应:2H++CuO=Cu2++H2O

(5)与某些盐反应:2H++CO32-=H2O+CO2

[板书]一、物理性质:无色、挥发性的液体

二、化学性质: 1. 酸的通性

设计意图: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能力发展水平和潜能,确信他们完全能胜任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故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8.3合作探究,构建新知识

[教师演示] 往盛有浓硝酸的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振荡。

[学生]观察现象:溶液颜色先变红后褪色。

产生困惑,形成认知冲突。

联想推理:

学生甲: 假设1. 与次氯酸类似,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

学生乙:假设2. 与二氧化硫类似,浓硝酸与石蕊形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等……

设计实验方案,互评:

假设1方案:

学生甲:铜与硝酸反应;

学生乙:碳与硝酸反应;

学生丙:硫酸亚铁与硝酸反应……

假设2方案:把褪色的溶液加热,观察是否恢复红色。

[教师演示] 在试管口套上气球,把褪色的溶液加热。

[学生] 观察现象:溶液没变红而是变黄。

产生困惑,再一次形成认知冲突。

[教师出示] 一瓶久置的硝酸。

[学生]观察、比较、推测原因。

进行结果分享、互评。(教师适时作出评价)

[播放] 硝酸受热分解的实验录像:

[学生] 描述现象,书写化学方程式。

判断:假设2失真。

困惑:硝酸真的具有强氧化性吗?

[板书]2.不稳定性(具体略)

[教师层启] 大家俨然是小科学家了,硝酸是否具有强氧化性呢?大家设计的共同出发点是取还原性弱的物质与硝酸反应。大家思维开放、活跃、有创意,但课堂上准备的药品和仪器是有限的(展示随堂实验的药品和仪器)。我们先制定一个可行的实验步骤吧。

[师生合作] 步骤:(1)把内放有铜丝的一次性针筒直接插入小药瓶的胶塞,吸取0.5 mL浓硝酸(或稀硝酸),拔出后立即将针尖插入胶塞,以防漏液。观察并记录现象。

(2)拿去胶塞,再往针筒里吸蒸馏水至2.5 mL(注意与前者反应剧烈程度的比较),插上胶塞,观察并记录现象。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3)把针筒倒立,拿去胶塞,往针筒里吸入适量空气,观察并记录现象。

(4)最后,往针筒里吸入2.5 mL的氢氧化钠溶液,将针尖插入胶塞。

[生生合作] 两人一组,同时进行浓、稀硝酸的对比实验并记录现象。

[学生甲] 铜与稀硝酸反应,观察到的也是红棕色气体,其还原产物也是NO2。

[教师] 学生甲事实求实的治学态度值得发扬。为什么学生甲的实验现象与其他同学不一样?

[学生] 讨论,交流。

一致认为:在实验前未把针筒的活塞压紧,筒内尚留有空气。

[学生甲] 那还有更好的装置吗?

(在此,学生可能会提出一些自己的关于装置改进方面的见解,这又是一次课堂生成的好机会,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如可把它处理为课后作业)

设计意图:化学实验不仅对学生有很大的诱惑力,而且现象直观、真切、说服力强。在教学中,笔者回收了医院里的一次性针筒和带胶塞密封的小药瓶,变废为宝,积极进行实验改进,把铜和硝酸的反应“观察与思考”改为“活动和探究”,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获得了新知识。由于针筒和小药瓶密封性能好,本实验几乎实现了零污染,是环保教育的好素材。

[问题解决] 硝酸是一种氧化性很强的酸,几乎能与所有的金属(金、铂除外)反应,为什么可用铝制容器或铁制容器储存和运输?

[学生] 查阅课本,得出答案。归纳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规律:

⑴ 几乎能与金、铂外的所有金属反应, 一般情况下:与浓硝酸反应的产物为NO2;与稀硝酸反应的产物为NO。

⑵ 氧化性:浓硝酸>稀硝酸。

⑶ 常温下,浓硝酸使铁、铝等金属钝化。

[板书]2. 强氧化性

(1)与不活泼金属的反应(略)

[学生] 网络搜索关键词:碳与浓硝酸反应

观看网络动画: 碳和浓硝酸反应

[生生合作] 观察现象,书写化学方程式。

[板书](2)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略)

[学生] 书写假设1的方案3―硫酸亚铁与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3)与还原性化合物的反应(略)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三大强酸的性质和用途的比较。

交流、汇总。

设计意图:利用比较性组织者把新知识通过已有知识的桥梁作用,同化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从而形成有意义的新知识。

[教师]顺势指出硝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是如何制备硝酸?请思考课本中的问题解决,总结硝酸的工业制备原理,知道硝酸的工业制备流程。

[学生] 思考、讨论、交流、补充。

[板书] 三、硝酸的工业制备(略)

设计意图:用先行组织者策略整和课程资源,实践“用教材教”,突破传统元素化合物教学的物质中心模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把“”的知识置于真实的情景中“包装”起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自主、一层层揭开“包装”,经历获取真知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成功后的喜悦。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探究学习是一种需要较长时间的学习方式。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笔者采用了实验录像、动画实验和随堂实验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了课堂效率。

8.4合作总结,促进学后反思

[教师启迪] 硝酸的性质主要有哪些?我们是通过什么方法获知的?今后,我们将如何更全面地学习物质的性质?

[生生合作] 从方法和知识上对课堂进行梳理:

(1)硝酸的物理性质:看一看、闻一闻、查一查、试一试

(2)硝酸的化学性质

1)从物质的属性角度

2)从氧化还原反应角度

3)从物质特性角度

(3)硝酸的工业制备

1)制备原理

2)制备流程

设计意图: 反思使人进步。探究式学习后,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学后反思,不仅能及时地落实知识点和学习方法,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8.5学以致用,从化学走向生活

[学生] 阅读资料,解释现象,交流看法。

2005年12月14日下午1点左右,一辆运载着48 t浓硝酸的槽罐车在途经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北环西路庄桥段时,突然发生泄漏,不断有黄色的烟雾冒出来,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气味,马路旁靠近黄烟的植物已经出现腐蚀现象,叶子被熏得枯黄。而距事发地点不远处就是村庄。接警后,市消防、公安、环保、安监等部门启动了化学危险品紧急处置预案。50余名消防队员迅速赶到了现场。

(1)记者看到的黄色烟雾,是烟还是雾?

(2)观察硝酸的颜色,为什么"烟雾"是黄色的?

(3)马路边上的植物出现腐蚀现象,叶子被熏得枯黄。推测硝酸具有什么性质?

(4)假如你是消防队员,将启用什么紧急处理方案?

9板书结构设计

参考资料:

[1]卢建筠主编.《高中新课程教学策略》.2004,5.

第2篇

[关键词]金属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2-0107

一、设计理念

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着手,依据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要求,构建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以学生身心发展为起点,从生活实际出发,制订以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树立自信心为目的的教学方法及策略。从化学课程的特点出发,在实验中联系生活,在生活中提出教学内容,制订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金属的化学性质》一节的教学设计,将知识点与社会生活生产紧密结合,体会科学与技术的内涵,充实教学内容,坚持“STS”的教育理念。

二、教学背景分析

1.课标分析

课程标准就本节课内容明确要求:能说明、会表示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和金属与酸的反应,并会判断置换反应,学会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

2.教材分析

《金俚幕学性质》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课题2的内容,在通过课题1了解了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合金概念的基础上,本课题侧重金属的化学性质:回顾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重点介绍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以及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3.学生分析

知识水平分析:学生已有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的基础,了解常见酸的概念,已掌握金属与氧气的反应,这些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有利于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总结判断金属活动性的方法。

认知水平分析:本课题安排在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2课题,学生处于对化学知识的初步探索阶段,虽已有上册知识打下的基础,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没有系统化,教师应在教授学生知识点的基础上,偏重于帮助其建立正确的唯物主义价值观。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回顾已学的知识,充分回忆和掌握铁、镁、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通过实验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酸的置换反应,能利用置换反应解释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联系相关的生产生活实际,学会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能进行探究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实验设计,掌握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方法及其反应原理;

(2)通过观察演示实验,了解常见金属与酸的反应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

(3)学习和体验对实验现象进行比较、分析、概括并获取结论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实验的探究、分析,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增强协作精神;

(3)通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唯物主义价值观。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归纳得出置换反应的特点。

教学难点:对金属活动性顺序和置换反应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过程

1.导课

[教师]展示漫画故事:《真金与黄铜》。

[学生]听漫画故事,产生疑问:为什么黄铜害怕遇见盐酸?

设计意图: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好奇心,引出课题――《金属的化学性质》

2.复习

[教师]投影A组: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教师]提示学生按操作规范进行实验,且进行指导纠正。同时引导学生根据金属与氧气的反应现象与反应难易程度,比较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相关实验,比较出镁、铁、铜的活动强弱:镁比铁强,镁比铜强。并完成表格(参见表1),回忆、记录、巩固知识点。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相关知识,加深印象,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初步掌握判断金属活动性差异的方法,并引出新课程的学习内容。

3.活动与探究

[教师]投影B组:金属与稀盐酸的反应。

[教师]演示镁、锌、铁、铜与稀盐酸的反应,并要求学生完成表格(参见表2)。

[学生]观察到镁、锌、铁都能与稀盐酸反应,且反应剧烈程度不同,但铜不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同时完成表格的填写。

[教师]根据镁、锌、铁、铜与稀盐酸的反应现象,让学生试猜想金属与稀硫酸的反应现象。

[教师]投影C组:金属与稀硫酸的反应,并要求学生完成与B组实验相同的表格。

[教师]提示学生按操作规范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巡视、指导实验,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和展示探究结果。

[学生]小组实验,完成表格。讨论、交流,小组代表描述实验现象及结论,书写化学方程式。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自主探究,在操作与思考的活动中实现三维目标。

[教师与学生]欣赏课本图8-12:金属与盐酸反应的比较。

[学生]观察图片,探究出镁、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依次为:镁>锌>铁>铜,思考、讨论得出结论:金属可分成能与酸发生反应和不能与酸发生反应两类。

设计意图:营造轻松、和谐的探究氛围,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相关结论。

第3篇

在新课程教材中,有的内容会在必修和选修中同时出现,但是承载的功能不同。处理这部分内容时,要考虑到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课程的阶段性和发展性,体现课程不同模块的层次要求。“乙醇的化学性质”在人教版必修2和选修5中两次出现。表1从课标要求、教材呈现内容方面进行了比较。

鉴于“乙醇的化学性质”在必修和选修阶段的不同要求,必修阶段学习乙醇化学性质时,一般都会与生产生活进行密切联系。选修阶段,课程要求突出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要建立“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学好这一课,可以让学生掌握在烃的衍生物的学习中,抓住官能团的结构和性质这一中心,确认结构决定性质这一普遍性规律。同时乙醇也是联系烃和烃的衍生物性质的桥梁,在有机物的相互转化中处于核心地位,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高。它不仅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高中有机化学学习的重点。

二、学情分析

通过必修2乙醇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乙醇的基础知识,同时学生经过高中有机化学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化学知识,初步确立学习有机化学的思维方式――结构决定性质,具备了一定的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实验探究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同时本节课的很多内容和生活实际结合紧密,通过解释一些生活现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第一,了解醇类的分类,能区分芳香醇、酚类。第二,掌握乙醇的化学性质,从乙醇类比迁移到其他醇类的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本节课突出表现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建立“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从乙醇分子的结构入手,分析其性质。让学生在掌握乙醇的学习中,应用提升,从乙醇类比迁移到其他醇类的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求实、严谨的优良品质。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入手,启发学生分析产生实验现象的因果关系和本质的联系。培养学生从多方面认识事物的能力。通过乙醇性质类比迁移到其他醇类的性质的学习,建立“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让学生掌握在烃的衍生物的学习中,抓住官能团的结构和性质这一中心,确认结构决定性质这一普遍性规律。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

1.教学重点:乙醇的化学性质。

2.教学难点:由乙醇的化学性质类比迁移到其他醇类的性质。

3.难点的突破:抓住官能团的结构和性质,建立“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让学生掌握在乙醇的化学性质学习中,由乙醇的化学性质类比迁移到其他醇类的性质。进而掌握其他醇类的化学性质。

五、教法分析

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教育原理和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了如下教学方法:

1.实验探究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将乙醇消去反应的实验改为探究实验,设计方案进行乙醇消去产物的验证。

2.情境激学法:展示多种醇类应用的图片,通过大量醇类物质,激发学生对这一类物质而不是某种物质的关注。承接了必修教材,体现化学的社会价值。

3.类比迁移法:抓住官能团的结构和性质,建立“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让学生在掌握乙醇的化学性质学习中,由乙醇的化学性质类比迁移到其他醇类的性质。

六、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见文后图表)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1.本教学设计“瞻前”与“顾后”,尽力体现新课程理念。本节课较好地实现了从必修阶段“关注乙醇的性质和应用”向更加“关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转变,突出化学学科“结构决定性质”的重要特点和学科思想。

第4篇

1教学设计思路

课题设计主线为:生活化学生活。以央视新闻“甲流及其预防”的录像引入自主探究学习情境,通过初识“84”、探究“84”和解读“84”三个主题对日常生活用品中含氯漂白剂――“84”消毒液的性质进行探究。经过一系列猜想、实验、讨论、问题、归纳等教学环节,在完成NaClO及HClO性质等知识的意义建构同时,提高科学猜想和实验探究能力,体验“组成――性质――应用”的科学探究方法,进一步增强学化学、用化学的乐趣。

2 教学目标

2.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84”消毒液的制取及其物理性质;

②知道NaClO的化学性质;

③了解HClO的化学性质;

④了解使用“84”消毒液的注意事项。

2.2过程与方法

①能够通过实验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提出科学猜想,并学会设计探究实验方案;

②体验“组成――性质――应用”的科学探究方法。

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猜想、实验和交流讨论等,形成敢于质疑、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

②感悟生活中化学现象所蕴含的化学原理,增强学化学、用化学的意识。

3教学过程实录及点评

4 教学反思

第5篇

关键词:醇的理化性质;教学案例;教学设计

一、课程定位

化学是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其课程定位是:为护理专业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奠定必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二、教学构思过程

本节课过程设计的思路是:改变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法,根据护理专业学生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情境教学法、自主探究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活动探究与讨论,重点学习醇的化学性质,了解医学上常用的醇类。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醇的性质,了解醇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醇的性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实验的能力;通过探讨醇性质的过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实验探究中,学生亲历实验的探究过程,体验探究中的困惑、顿悟、喜悦。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

醇的化学性质。

2.教学难点

醇的化学性质。

五、教学过程

1.提问复习(2分钟)

教师活动:PPT展示题目,提问醇类的结构、分类、命名,请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活动:回忆知识,进入状态。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提问,让学生牢固掌握已学内容。

2.新课引入(1分钟)

教师活动:PPT展示图片,白酒中含有酒精,酒精的化学名称叫乙醇,和我们日常生活有密切联系,世界卫生组织的事故调查显示,大约50%~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提出驱动性问题:(1)如何鉴别酒后驾车?(2)人体内的乙醇如何代谢?想解决上述问题,必须要学习醇类的主要化学性质。

学生活动:兴趣被激发,进入情境。

设计意图:通过看图,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情境。

3.讲授新课(30分钟)

教师活动:布置任务,请学生阅读教材,自学总结醇的物理性质。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自学总结,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1)醇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故沸点比相对分子质量的烃高。(2)醇分子与水分子间能形成氢键,如低级醇能溶于水。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学和归纳能力。

教师活动:学习醇的物理性质,请学生说说醇类的官能团是什么。

学生活动:集体回答醇的官能团为醇羟基。

教师总结:结构决定性质,那么醇的结构决定了醇应具有哪些化学性质呢?

教师演示实验乙醇、水与钠的反应,边演示边强调操作方法,并要求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上述现象的异同。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现象,小组讨论。

教师活动:分发自行设计的表格,请学生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填写相关内容。

学生活动:学生填写表格内容,写出反应方程式。

教师活动:提问为什么醇与钠的反应比水和钠的反应慢。

学生活动:产生疑问,小组讨论,得出结论:乙醇羟基上的氢原子没有水中的氢原子活泼,并分析、体会官能团之间的相互影响。

教师总结:PPT展示乙醇与钠反应的本质。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设计意图: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剖析,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得出结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师活动:醇除了可以与活泼金属反应外,还可以发生其他的化学反应;板书脱水反应:(1)分子内脱水,(2)分子间脱水;教师通过PPT展示脱水反应发生装置。

学生活动:观看多媒体,分析键的断裂的差异。

设计意图:FLASH动画展示反应装置和断裂方式的不同,容易让学生理解。

教师活动:醇的脱水反应有两种方式,氧化反应有两种途径,包括加氧氧化和脱氢氧化,但最后主要产物相同;PPT展示氧化反应实验步骤。

学生活动:分小组按照实验规范要求做实验。

教师活动:巡回各小组,检查实验情况并请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为什么1和2号试管颜色变化了?生成了什么?又是什么原因呢?

学生活动:小组探讨,各代表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醇分子中a-C上的氢原子(a-H),由于受羟基的影响而比较活泼,易被重铬酸钾和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氧化。结论:伯醇氧化生成醛,仲醇氧化生成酮,叔醇一般不被氧化。

设计意图:动手做实验,提高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4.联系生活(6分钟)

教师活动:解决驱动性问题(1),交警判断驾驶员是否酒后驾车的方法。(让司机呼出的气体接触强氧化剂重铬酸钾,通过重铬酸钾颜色的变化来判断是否酒后驾车。)

学生活动:观看图片,引发思考。

设计意图: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增强学生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他们更加热爱科学,崇尚科学。

教师活动:解决驱动性问题(2),人体内的乙醇如何代谢?(酒精在体内的代谢过程,绝大部分酒精在肝脏中先与乙醇脱氢酶作用,生成乙醛,乙醛对人体有害,但它很快会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转化成乙酸。)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喝酒以及醉酒的利与弊。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关注自然、社会和生活现象的热情,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5.小结与练习(5分钟)

教师活动:分别请两个学生总结醇的理化性质。

学生活动:踊跃举手,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的归纳能力。

教师活动:投影展示题目。

学生活动:独立完成练习。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知识。

6.布置作业(1分钟)

教师活动:布置作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阅资料了解饮酒对健康的影响,并写出结论。

学生活动:独立完成课后作业。

设计意图:拓展所学内容,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六、课后记

第6篇

关键词:问题;断键;启示

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乙醇的性质,掌握官能团羟基的性质。

2.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3.通过课堂学习,学生逐步形成规律性认识,提高演绎能力、总结归纳能力。

4.领悟理论知识对生活的指导作用,树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思想认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乙醇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根据实例提升总结规律。

【教学过程】

引入:上节课我们探讨了乙醇的结构,今天我们学习探究乙醇的性质。

问题1:酒精在生活中的用途广泛,根据你的知识和经验,下列应用体现了酒精的什么性质?

①“酒香不怕巷子深”“开坛十里香”。

②高烧病人擦拭酒精或白酒降温。

③洗发时,在水中加入适量啤酒,洗起来清新舒爽,油污一洗即净。

④碘酒。

板书:一、乙醇的物理性质

1.无色透明有特殊香味的液体,俗名酒精。

2.沸点78.5°C,易挥发。

3.能溶解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是常用的有机溶剂;与水以任何比例互溶。

实验1:乙醇和金属钠反应(现象:钠在乙醇的底部,有气泡产生)

4.密度比水小。浓度越大,溶液的密度越小。

问题2:乙醇与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氢原子来源于哪里?羟基中的氢还是烃基中的氢?

钠为什么能存放在煤油中?

分析:煤油是多种液态烷烃,钠能保存在煤油中说明钠不与烷烃反应,也就是不能与碳氢键上的氢发生反应,由此可见,钠与乙醇反应生成的氢气来源于羟基中的氢原子。

板书:二、乙醇的化学性质

1.跟金属反应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问题3:比较钠与水、乙醇反应的剧烈程度,分析可能的原因。

分析:钠与乙醇反应比与水反应缓和得多,因为和羟基相连的另一部分结构不同。乙醇分子羟基中的氢原子不如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更难电离)。

思考:同浓度的乙醇钠与氢氧化钠溶液的碱性强弱。

乙氧基结合氢质子的能力更强,所以乙醇钠的碱性强于氢氧化钠。

问题4:乙醇与钠反应断哪些键?

问题5:水、乙醇均能和钠反应,你从中获得什么启示?

结论:水和乙醇中都含有羟基,因此都和钠反应。凡是含有羟基的物质都能和钠反应。

练习:甲醇与钠、乙二醇与钠的反应方程式。

过渡:人可以饮酒,汽车也饮用,在汽油中添加乙醇制乙醇汽油作燃料,酒精灯中的燃料也是乙醇,由此可见乙醇具有什么化学性质?

2.氧化反应

(1)燃烧反应■

拓展:烃的含氧衍生物燃烧的通式

设问:汽车饮酒燃烧生成CO2和H2O,那人喝了酒会如何变化呢?会面红耳赤,头重脚轻,为什么?这与乙醇在人体中的变化有关。乙醇在人体内脱氢酶的作用下被氧化成乙醛,乙醛进一步氧化成乙酸,最终变成CO2,并供给人体能量。但乙醛毒性是乙醇的十倍以上,所以常喝酒会伤肝。可见乙醇在酶作催化剂的条件下,不点燃也能被氧化,下面我们就来模拟这个选择性的氧化过程。

实验2:乙醇的催化氧化,观察现象并书写相关方程式。

(2)催化氧化(去氢氧化,加氢还原)

演示:断键机理

拓展:乙醇加入酸性高锰酸钾会如何?就利用乙醇具有还原性的性质制作了酒精分析器,交警用来检测驾驶员是否酒后驾车。(方程式见书54页)

问题6:判断此反应断哪些键?

思考:(CH3)2CHOH、(CH3)3COH能否与氧气发生催化氧化?若能,写出相应产物。

问题7:从上面的实例得到什么启示?

结论:羟基连接碳上有氢原子时才可以被氧化成醛或酮。

回顾:乙烯的制备原理。

3.脱水反应

(1)分子内脱水(消去反应52页)

问题8:判断此反应断哪些键?

思考:(CH3)2CHCH2OH、(CH3)3C、CH2OH能否发生消去反应?

问题9:从上面的实例得到什么启示?

结论:羟基连接碳的相邻碳原子上有氢原子时,才能发生消去反应。

问题10:为什么温度要控制在170℃呢?

(2)分子间脱水(取代反应)

问题11:判断此反应断哪些键?

指出:乙醇能与氢溴酸发生取代反应。

4.与HX反应(取代反应)

问题12:判断此反应断哪些键?

总结:

总结: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以上关于乙醇的性质无一例外都发生在羟基处,羟基是醇的官能团,即化合物性质的敏感部位和功能所在,常常是该化合物的价值所在。

二、教学反思

第7篇

等式的基本性质,是学生在刚刚认识了等式与方程的基础上接触到的。它是系统学习方程的开始,其中蕴涵的“化归思想”,直接给学生指明了解出方程的明确方向。同时,它也对学生后续学习不等式、函数,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在接触这些知识时,我们可以把知识内容加以练习,再次加深等式性质的理解,为进一步深入学习相关知识奠定基础。

本节课的学习,是在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比较容易理解的实验基础上掌握等式的两个基本性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规律,为今后运用等式基本性质解方程打好基础,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能用符号语言表述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问题。过程与方法:在用式子表示实验结果、讨论、归纳的活动中,经历探索、总结等式基本性质的过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问题。教学难点:两个等式性质的灵活运用,明确目的。

四、教学程序(分三部分教学)

(1)联系实际,激趣引入。大家可以直接看出像4x=24、x+1=3这样的简单方程的解。但是形如3x+7=32-2x的方程,仅靠观察来解就比较困难了。因此,我们还要讨论怎样解方程。方程首先是等式,所以我们要先来看看等式具有什么性质。首先激发探究兴趣,提出问题:“同学们,你用天平做过游戏吗?这节课,我们就利用天平一起来探索天平游戏中所包含的数学知识。”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等式的基本性质1】

①具体情境,感受天平平衡。利用多媒体依次展示天平图的各个操作,让学生通过观察,用语言来描述发现,与同桌交流。这样由具体演示到抽象概括,使学生记忆深刻,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图1、图2的教学模式(篇幅所限,图略,下同):先让学生观察,问:你发现了什么?然后提问:怎样变换,能使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呢?待学生思考片刻,再进一步提问:往两边各放1个杯子,天平会发生什么变化?生口答,验证。接下去,继续提问:如果两边各放上2个茶杯,天平还会保持平衡吗?两边各放上同样的一把茶壶呢?生答,再一一演示验证。图3、图4的教学模式和前面一样。

②总结抽象,认识规律。通过上面的观察,先用一句话归纳图1和图2的内容。(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等式不变。)再以第一句话为基础归纳出图3和图4的内容。(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等式不变,0除外。)教师指出这是等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质,同时要让学生自己举例,检验等式的性质,加深印象。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到,我们在天平的两边同时放任何一样的东西,天平都是平衡的。让学生体会,一会儿我们在用字母表示规律时其中字母取值的任意性,再次加深学生对字母表达运算的认识,从学习的各个过程解决学生遇到的难点。

板书:等式的基本性质

(3)巩固练习,深化认识。练习题的设计,低起点,小台阶,循序渐进,符合学生接受知识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灵活性,使学生逐步获得成功的满足感。

【在横线处填空】

①用适当的数或式子填空,使所得结果仍是等式,并说明是根据等式的哪一条性质以及怎样变形的。(4分)

1)如果x+8=10,那么x=10+___; 2)如果4x=3x+7,那么4x-___=7;3)如果-3x=8,那么x=__; (4)如果x=-2,那么__=-6.

②完成下列解方程。 (11分)

1)3-x=4. 解:两边____,得3-x-3=4_____.于是-x=______.两边____,得x=____.

2)5x-2=3x+4. 解:两边____,得____=3x+6;两边____,得2x=_____;两边____,得x=_____。

③解答题: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20分)

1)x+3=2;2)-x-2=3;3)9x=8x-6;4)8y=4y+1

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寻找发现问题,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我们要把方程化成什么形式?(X=a的形式)明确运用知识的目的,让学生学会总结分析学习内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堂检测】

④解答题: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20分)

1)x+3=2;2)-x-2=3;3)9x=8x-6;4)8y=4y+1

【拓展训练】

⑤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20分)

1)7x-6=-5x;2)-x-1=4;3)2x+3=x-1;4)+2=+2

⑥当x为何值时,式子x-5与3x+1的和等于9?(7分)

⑦列方程并求解。 (8分)

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字大2,个位与十位上的数字之和是10,求这个两位数。(提示:设个位上的数字为x)

⑧如果方程2x+a=x-1的解是x=-4,求3a-2的值. (8分)

⑨等式(a-2)x2+ax+1=0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即x未知),求这个方程的解。(8分)

五、关注学生的学习体会和感受

第8篇

关键词:Fe2+和Fe3+;性质与转化;实验;现象

文章编号:1008-0546(2012)12-0058-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12.028

苏教版高中化学1(必修)专题3“从矿物到基础材料”是以从矿物资源获得的重要无机基础材料为主线,重点介绍基础无机材料中所包含的铝、铁、铜、硅等常见元素的单质的冶炼原理,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其中第二单元《铁、铜的获取及应用》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钠、镁、铝三种活泼金属后,已具备了研究金属元素的学习经验,对较活泼金属的进一步学习。此内容是本章节的一个难点,也是与高考密切相关的重点内容,但高一学生所学知识有限,如一加深,学生接受不了,同时时间也不允许,在实际教学中很难兼顾。我们作了深入研究和教学设计。根据学生已有的基础,确定了本单元教学重点为高炉炼铁及金属冶炼原理、Fe2+和Fe3+之间的相互转化规律,并通过Fe2+和Fe3+之间的相互转化规律的探究,进一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在Fe2+和Fe3+之间的相互转化规律的教学中,我们希望把实验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发现新问题,设计新实验,解决新问题,并将探索引向深入?”是我们备课时重点考虑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教学设计时作了一些尝试,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本节课设计和教学过程如下。

课题:Fe2+和Fe3+的性质与转化

两名同学为一组,给每组同学桌面上提供的试剂:研磨硫酸亚铁片糖衣片粉末、NaOH溶液、稀酸性KMnO4溶液、H2O2溶液、溴水、碘水、KSCN溶液。

一、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投影三段资料:

教师:围绕课题,从上述三段资料中你可以获取哪些信息,又有哪些疑惑?

学生答:信息:(1)人体血红蛋白所需为亚铁离子;

(2)硫酸亚铁固体颜色为淡蓝绿色;

(3)铁的化合物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再在教师的引导下阅读资料3,提出疑惑:

过渡:要想解决这些疑惑,我们必须对不同价态铁元素的性质进行学习研究。

教师:下面我们就从常见补血药硫酸亚铁着手,请同学们先利用已有知识分析“FeSO4可以发生哪些类型的化学反应?”

学生答:(1)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与NaOH溶液);

(2)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可被还原到零价,也可被氧化到+3价。

板书:1.Fe2+性质预测

2.实验探究

要求学生按照下列说明进行实验:

实验结果分析:

【问题1】Fe(OH)2沉淀是白色的,有谁得到了白色沉淀?若不是白色沉淀,你得到的沉淀是什么颜色?

投影:氢氧化亚铁白色沉淀图片,将所得沉淀与图片进行比较。

学生回答并展示实验结果:没有得到白色沉淀,得到的是灰绿色沉淀。

视频:氢氧化亚铁的制备。

教师:+2价铁的化合物极易被氧化,空气中的氧气就可将其氧化到+3价,所以硫酸亚铁片外面要包裹一层糖衣,不仅为了改善口感,还起到隔绝空气,保护硫酸亚铁的作用。我们的第一个疑惑就顺利的解决了。

设计意图:按照实验1的操作学生肯定得不到白色沉淀,教师有意设计这一实验,就是为了引出学生的疑惑,生成问题,推进课堂。

【问题2】你选择的氧化剂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现象?

学生1回答并展示实验结果:选择的氧化剂是酸性高锰酸钾,现象是高锰酸钾褪色,得到的溶液显黄色。

学生2回答并展示实验结果:选择的氧化剂是双氧水,溶液颜色加深。

学生3回答并展示实验结果:选择的氧化剂是溴水,也是溶液颜色加深。

学生4回答并展示实验结果:选择的氧化剂是少量的碘水,溶液颜色变黄。

【问题3】有没有人觉得第四位同学的结果存在可争议之处?

学生答:碘水本身就是黄色的,加入碘水变黄不一定是Fe2+被氧化了,也可能是碘水的颜色。

【问题4】如何进一步检验反应生成的Fe3+呢?

学生答:可以用KSCN溶液。

实验结果分析:

学生回答并展示实验结果:我们组加的氧化剂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加入KSCN溶液后,两支试管中的溶液都变成了血红色。

教师:在含有Fe3+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这是Fe3+的特有检验方法,操作简单,现象明显,即使溶液中Fe3+浓度很低也能检验出来。血红色物质是硫氰化铁,是一种易溶于水的弱电解质。

投影:Fe3++3SCN-=Fe(SCN)3

设计意图:由课堂中的生成性问题自然引出Fe3+的检验方法这个知识点,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顺利完成该知识点的学习。

【问题5】刚才加少量碘水的一组,你们继续加入硫氰化钾溶液后有什么现象?

学生回答并展示实验结果:没有变化。我们又加了点淀粉溶液,变蓝了,引导学生讨论分析以下问题:

①I2是否氧化了Fe2+?②Fe与I2反应能否生成FeI3?

教师:首先老师要表扬你们的探究精神,能够灵活地运用已有知识帮助自己进一步确定实验结果。结合大家的实验结论,在老师提供的集中常见氧化剂中,哪些能氧化Fe2+,哪些不能氧化Fe2+?

学生齐答: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双氧水、溴水能氧化Fe2+,碘水不能。

板书:2.实验结论

氧化性:Br2>Fe3+>I2

学生练习:请写出溴水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投影:Br2+2Fe2+=2Br-+2Fe3+,学生检查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由学生的实验结论自然地将Fe3+纳入原有的氧化性Cl2>Br2>I2序列,进一步加深对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认识,适当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深度,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再提出下列问题,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问题6】氯气能否氧化Fe2+的溶液?如能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学生齐答:能。

【问题7】在溶液中Fe3+能否氧化I-?如能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学生齐答:能。

投影:Cl2+2Fe2+=2Fe3++2Cl-,2Fe3+2I-=2Fe2++I2,学生检查是否正确。

实验结果分析:

学生回答并展示实验结果:在FeCl3溶液中加入少量KI溶液后,溶液颜色明显变黄,进一步滴加淀粉溶液,溶液变成深蓝色,说明有I2生成。

学生练习:请写出FeCl3溶液与KI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投影:2Fe3+2I-=2Fe2++I2,学生检查是否正确。

板书:

【问题8】你还知道哪些物质能够将Fe3+还原为Fe2+?

学生答:铁、铜。

过渡:下面让我们轻松一下,比一比谁画的笑脸最可爱。

教师:在等待结果前,我们先假设FeCl3溶液与铜能反应,请同学们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变化的规律来推测一下可能的产物和随之带来的现象。

学生答:铜元素处于最低价,只能失电子生成Cu2+,有失必有得,铁元素就应该得电子生成Fe2+,用水冲洗后的溶液会显蓝色。

教师:请学生完成后半实验,并展示你们的实验结果。

学生展示。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将课堂气氛推向,活跃了课堂,使学生更有参与感,让化学更贴近生活。

【问题9】Fe3+氧化Fe还需要用实验来证明吗?

学生答:不需要,因为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可以知道,铁的还原性比铜更强,所以铁也能还原Fe3+。

学生练习:请分别写出铁、铜与FeCl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投影:Fe+2Fe3+=3Fe2+,Cu+2Fe3+=2Fe2++Cu2+,学生检查是否正确。

教师:这两个反应在我们的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都有重要应用,请大家把书翻到76页,看第一段和第三段内容。

设计意图:回归书本,紧扣书本该单元课题中的“应用”二字。

课堂小结:投影。

过渡:通过本节课对Fe2+、Fe3+性质的学习,课前资料中产生的第二个疑惑“为什么与Vc同服有利于吸收”能否解决呢?

实验结果分析:

学生展示并分析:红色褪去,说明Vc具有还原性,可将铁元素从正三价还原至正二价,有利于人体补血时对亚铁离子的需求。

设计意图:回归课题引入时提出的两个问题,使情境的运用不只是停留在课题引入阶段,而是有始有终,使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更加完整。

3.课堂巩固练习(略)

二、教后反思

1.优化教学内容,直击重点知识,打造有效课堂

苏教版《化学1(必修)》中该部分知识以“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作为标题,先复习铁单质的有关反应,再给出铁离子的检验方法,然后通过实验探究进行Fe2+与Fe3+性质的学习,最后是应用。笔者将标题改为“Fe2+和Fe3+的性质与转化”,直接从标题中可以知道本节内容的重点;教学过程以生活情境引出课题,再以实验探究推进课堂,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产生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循环推进下完成重点内容的学习,最后再回归情境结束课题。每个知识点过渡自然流畅,没有突然的跳跃;从生活中开始,又回归生活,体现化学影响生活的理念。

2.突出了化学实验、基本理论对学习元素化合物的支撑作用

整节课都是在化学实验的推动下一步一步的前进,在实验中验证、提炼规律,又用规律来指导下一步的实验探究,通过Fe2+和Fe3+之间的相互转化规律的探究,进一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将化学实验、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三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3.活中有实,素质教育下一样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

在教学中采用分组实验,活跃了课堂,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体现了化学实验对化学教学的促进作用,符合新课程下素质教育的要求。但是在具体操作中,由于学生实验时间较难控制,生成性问题较多,多采用开放式教学,着眼基本理论或知识框架的构建,而忽略了基本技能的训练,例如方程式的训练,知识的运用等。笔者教学中在学生理解反应原理、认识反应事实的前提下,再进行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的训练,既有利于进一步加深元素化合物的学习,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应试能力。本节课最终要将知识落实到应用,尤其是应用于解题,笔者在课堂小结之后安排了四条小题目的训练,进一步巩固了课堂知识,这四条小题既体现了本节课的核心知识,又是该内容的常见题型。改变了以前这类课上下来给人一种花架子、华而不实的感觉,学生在实验、理论、实践方面都得到锻炼。

4.一些感悟和不足

该教学设计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还是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原来设计学生需自己剥除硫酸亚铁片外的糖衣,在第一个班上时,仅这一环节有些组就用时超过5分钟,感叹现在学生真的很需要在生活中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后来就改成提供学生已除去糖衣的硫酸亚铁片。教学中学生不一定都能按照教师预设的发展方向进行,如何引导学生呢?例如:开始每组都提供了四种常见氧化剂,第一个班上下来就发现学生的选择很集中,选一种时基本都选双氧水,使得课堂推进中断,后来改成选两种氧化剂,还是不能解决问题,因为学生对碘水相对陌生,都不选,最后将两组的双氧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拿掉,只提供溴水和碘水,这样才解决了四种氧化剂都有人选的问题。学生分组实验中总会产生一些意料之外的问题,例如:滴加双氧水时如果加过量了会产生气泡等,这种情况怎么解决,是忽略还是当堂解惑,笔者一开始是选择了忽略,因为时间确实不允许,也觉得没必要拓展,课后反思觉得不妥,简单的一句话“这个问题的提出很好,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查阅资料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既不影响课堂时间,也不会偏离课堂主题,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9篇

苏霍姆林斯基说:源于生活的教育是最无痕的教育。化学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化学教学与生产、生活密切联系。如今,有机物的应用已深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探究乙醛的结构、性质及应用等有关知识,并掌握有机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选自苏教版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专题4第三单元第一部分《醛的性质和应用》。从学科结构意义上看,醛在整个有机化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可引入羟基又可引入羧基,在有机合成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教材处理上,这部分内容分2课时完成。学生在必修2中对乙醛有了一些简单的了解,所以第1课时以典型的乙醛作为代表物,重点学习乙醛的性质和应用。而甲醛在结构上比较特殊,在第2课时中学习。甲醛的学习既是对第1课时所学乙醛知识的巩固,又能使新旧知识联系,使学生能自然地从已掌握的乙醛的性质方面进行扩展,由易到难学习知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学情分析

(一)知识储备

在化学1专题2中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氧化性、还原性的相对强弱。在化学2专题1中第一次简单认识了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在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专题2中再次深入学习了同分异构体。在化学2专题3中了解了乙醇氧化成乙醛,乙醛进一步氧化成乙酸,并出现了甲醛和乙醛的资料卡。在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专题1中学习了通过核磁共振谱图来分析有机物的结构。

(二)实验技能

具备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方案的设计及评价能力。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认识醛的组成和结构特点;通过乙醛的性质探究,了解醛的性质及其用途。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交流、汇报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增强相互协作能力。通过观察、分析对比、控制变量等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以及热爱科学、严谨务实、努力探究的科学品质。对学生进行事物间相互转化及转化条件等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

五、重点难点

(一)重点

乙醛的化学性质(重点是还原性)。

(二)难点

乙醛与溴水反应的探究;银镜反应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六、教学设计

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通过回忆再现、对比分析、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理论探究、实验验证,逐步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引课:使学生感受醛跟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环节一:分子式推结构环节二:结构预测性质:突出结构对性质的决定作用环节三:实验探究乙醛的还原性;增加乙醛和溴水反应的探究(设计意图:1.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碳氧双键与碳碳双键的加成有所不同,巩固乙醛的加成反应,同时扩展学生的思维。2.引导学生对实验方案进行设计、评价及优化)总结:乙醛的化学性质:强化记忆、巩固知识

七、教学过程

(一)教师活动

引课:自然界许多植物中含有醛,其中有些具有特殊香味,是十分重要的香料,如香草醛、龙葵醛、紫苏醛、百合醛、洋茉莉醛等。醛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业原料。

投影:图片—含醛植物如香水百合、龙葵草、紫苏、洋茉莉、兰花等。

过渡:以乙醛为例探究醛的性质。

[环节一]:分子式推结构

投影:1.某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2H4O,你能写出它所有可能的结构式吗?2.已知乙醛的1H-NMR谱图,请写出乙醛分子的结构式?

展示:乙醛分子的结构模型。

设问:乙醛有哪些物理性质?

投影:乙醛的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沸点20.8℃,易挥发,能与水、乙醇、氯仿等互溶。

[环节二]:结构预测性质

设问:根据乙醛结构,推测乙醛可能具有什么性质?

小结:实验事实证明,乙醛在加热、加压和有催化剂如Ni存在的条件下,乙醛可以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在化学上把在有机物分子中加入氢原子或失去氧原子的反应叫还原反应。

强调:碳氧双键的加成不如碳碳双键容易,在通常状况下,不能与X2、HX、H2O加成。

[环节三]:实验探究乙醛的还原性(与强氧化剂的反应:重点探究与溴水的反应)

设问:乙醛可以被还原为乙醇,乙醛能否被氧化呢?

对比分析:从结构上分析乙醛与氧气、氢气的反应有什么区别?

小结:有机反应中加入氧原子或失去氢原子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设问:工业上可以用氧气氧化乙醛,那么在实验室中我们可以用哪些常见的氧化剂氧化乙醛?

演示实验1:向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滴入几滴乙醛溶液,紫色立即褪去。

演示实验2:向溴水中滴入乙醛溶液,溴水立即褪色。

设问:乙醛使溴水褪色的原因是什么,请做出合理的推测,并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引导:学生对实验方案进行设计、评价。

设问:这样的实验方案好不好?

引导:学生从定量分析的角度对实验方案进行优化。

追问:能不能用其它途径直接对产物进行分析?

继续追问:可是我们实验室条件有限,没有设备,同学们能否设计简单的实验证明反应原理?

引导点拨:刚才我们分析乙醛使溴水褪色,为什么产生了3种不同的预设。溴水中有溴分子、氢溴酸还有次溴酸,同时受到这3个变量的影响。

设问:能不能把这三种物质的影响变成一种呢?

实验事实:乙醛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环节四]:实验探究乙醛的还原性(与弱氧化剂的反应)

过渡:氧气、高锰酸钾溶液、溴水中的次溴酸的氧化性都比较强,那么弱的氧化剂能否氧化乙醛呢?

投影:

1.银镜反应:①配制银氨溶液步骤;②银镜反应:向银氨溶液中滴入3滴乙醛,振荡后将试管放在热水浴中加热。

2.与新制Cu(OH)2反应

①配制Cu(OH)2悬浊液步骤;

②与新制Cu(OH)2反应:向新制Cu(OH)2悬浊液中加入0.5ml乙醛溶液,将试管放在热水浴中加热。

交流与分析:某学生做乙醛还原性实验时,取1mol·L-1的CuSO4溶液和0.5mol·L-1的NaOH溶液各2ml,在一支洁净试管内混合后再加入0.5mL40%的乙醛无红色沉淀,试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

设问:上述两反应有什么用途?

归纳小结:银镜反应、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现象很明显,是醛类特征反应,用作醛基检验。这两个反应都说明醛基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而碳碳双键是不能被弱氧化剂氧化的。

引导总结:乙醛的化学性质:

课后作业:

1.上网查找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醛类物质?

2.了解甲醛的结构、用途、对人体的危害及居室中甲醛含量的测定方法?

(二)学生活动

倾听,观察图片,感受。写出分子式为C2H4O的可能的结构式,根据乙醛的1H-NMR谱图,确定乙醛的结构式。观察乙醛样品,闻味等,总结乙醛的物理性质。

小结:醛基官能团中有碳氧双键,碳氧双键的内部结构和碳碳双键有类似,碳氧双键应该能发生加成反应。

总结与碳碳双键加成的常见试剂有:H2、X2、HX、H2O等。

回忆:在必修2中学习乙醛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存在条件下,能被空气中氧气氧化成乙酸。观察、讨论、分析:分子中加入氧原子,碳氧双键仍存在,双键没断开,不是加成反应。回忆:必修2中学过乙醛的一种制备方法,就是乙醇去氢氧化成乙醛。观察实验,得出结论:高锰酸钾这种强氧化剂能氧化乙醛。分组讨论、汇报:

1.可能的反应类型有:

①由于乙醛分子中有不饱和键,乙醛可能会发生加成反应;

②由于溴水有氧化性,乙醛会发生氧化反应使溴水褪色;

③醛基中的氢有可能被取代;苯酚和溴水能发生取代反应,甲基受醛基的影响,甲基上的氢可能被取代。乙醛发生取代反应使溴水褪色。

2.设计的实验方案

①用硝酸银溶液检验反应后溶液中是否有溴离子,若无沉淀则为加成反应。

②用pH试纸(或pH计)测定反应前后溶液的酸性,若酸性增强,则为氧化反应或取代反应,若无明显变化,则为加成反应。

③通过实验测反应前后溶液导电性的变化,若导电性增强则为氧化反应或取代反应,若无明显变化,则为加成反应。

3.分析评价得出结论

①用硝酸银检验,只能判断是不是加成反应,不能确定是氧化反应还是取代反应。

②测反应前后溶液的酸性、导电性的变化只能判断是不是加成反应。

③实验中还涉及到溴水的量的问题,溴水过量用硝酸银不能判断是加成、氧化或取代反应。

4.对实验方案进行优化

方案:测定反应前溴水中n(Br2)和反应后n(Br-)确定其发生哪类反应。

在溴水中加入足量乙醛溶液,假设测得反应前溴水中n(Br2)为a mol。若测得反应后n(Br-)=0mol,说明溴水与乙醛发生了加成反应。若测得反应后n(Br-)=2amol,说明溴水与乙醛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若测得反应后n(Br-)=amol,说明乙醛发生取代反应。

思考、汇报:采用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等方法,对产物进行分析确定反应原理。

领会、思考、讨论后得出结论:

对照实验:乙醛能否使溴四氯化碳褪色。

对照分析、得出结论:溴水与乙醛反应褪色,是因为溴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溴酸氧化乙醛的缘故。

回忆:在必修2葡萄糖的学习中,接触过有机化学中两种重要的弱氧化剂。银氨溶液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以及它们的配制方法。

分组实验探究,汇报实验现象。

根据实验步骤及现象写出化学方程式。

讨论、分析、总结:

乙醛与新制Cu(OH)2的反应需NaOH过量碱性条件下;反应需加热。

讨论后小结:

(1)均可用于检验醛基;

(2)银镜反应:用与工业制镜和热水瓶的内胆(一般用葡萄糖作还原剂);

(3)与新制Cu(OH)2反应:医疗上用于检验尿糖。

对学习结果进行总结和反思。醛还原成醇,氧化成酸。

(三)设计说明

1.创设情境、激发思维。使学生直接感受醛跟生活密切联系,醛类物质就在我们身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确定有机物结构的现代分析方法。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突出结构对性质的决定作用。初步感受碳氧双键的加成与碳碳双键的加成不一样。

3.促使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进行回忆与整合,将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建立起有效的联系。增加乙醛与溴水的反应的内容探究,让学生深入理解碳氧双键的加成与碳碳双键的加成确实有所不同。巩固乙醛的加成反应,同时扩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对实验方案进行设计、评价。引导学生从定性分析自然过渡到定量分析。考虑溴水量的问题,讨论甲基上的氢被取代,只考虑一个氢被取代。感受现代仪器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利用乙醛分别和溴水、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反应进行对照实验,使学生了解在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中可以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

4.促使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进行回忆与整合,将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建立起有效的联系。将乙醛与弱氧化剂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的反应都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让学生体验的更多,探究的欲望更加强烈。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对乙醛和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的条件认识更加深刻。适时理论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提高学习化学的热情。强化记忆、巩固知识。既呼应前面内容、又为下一节学习甲醛埋下伏笔。

八、板书设计

九、课后反思

这节课整体教学非常顺利,达到设计的目的,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乙醛与弱氧化剂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反应都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亲身体验。

本节课的一个亮点就是增加了“乙醛和溴水反应的探究”这个内容。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碳氧双键和碳碳双键的加成不一样,碳氧双键的加成不如碳碳双键容易,既巩固了加成反应,同时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在探究乙醛与溴水的反应时,关于溴水褪色的原因,课前预设只考虑到学生可能会分析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这两种情况,没想到课堂生成时学生把苯酚和溴水的反应进行了知识迁移,还想到了取代反应。在实际的教学中,用简单的测反应前后溶液的酸性变化,无法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引导学生从定性到定量分析。考虑到反应中溴水量的问题,所以在讨论甲基上的氢被取代时做了限定,只考虑一个氢被取代的情况。最后又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使整个探究的内容层层深入,丰富多彩。

附: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马志成教授点评:

1.该课例设计具有以下特点:①体现新课程理念和目标;②体现绿色化学理念;③运用探究教学;④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

2.对教材内容的处理划分合理,确保乙醛化学性质的完整呈现,并且注重新旧知识的前后联系,以及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经验的内在联系。

3.本节课特色鲜明,与以往偏重对醛的知识进行系统性介绍的教学设计不同,更注重对新情境下醛与溴水反应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及严谨的科学态度,这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现代教学观认为:当学生遇到问题和挑战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能够自由的参与探索与创新时,他们学得最好。

参考文献:

[1]王祖浩.有机化学基础[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第10篇

所谓问题教学,就是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进而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本文从“组合数的性质”问题式教学设计谈一些做法与体会,以求教于同行。

一、“组合数的性质”问题式教学设计

(一)复习

1.组合的定义

2.组合数公式

(二)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问题1我班现有45名同学,1.现要选出20名同学去参加劳动,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2.现要选出25名同学不参加劳动,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你发现了什么关系?

引申某班现有n名同学,

(1)现要选出m(m≤n)名同学去参加劳动,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2)现要选出(n-m)名同学不参加劳动,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你发现了什么关系?

问题2我班今天有45名同学,明天张杰同学将到班上课。现接到校团委的通知,要求我班明天选3名同学去参加座谈会,问

(1)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2)若考虑到张杰刚病愈,体力不佳,决定不选他,则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3)若考虑到张杰已有近一个月未到班,为了让他感受到团组织的温暖,决定一定要选他,则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你发现了什么关系?

引申某班原有n名同学,现又来了一位新同学。若要从该班选出m(m≤n)名同学去参加座谈会,问

(1)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2)若决定不选新同学,则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3)若决定要选新同学,则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你有何发现?

由以上问题的探究,学生自主发现了组合数的两个性质,即

(三)学生自主证明组合数的两个性质

(四)小结练习,并布置作业

二、问题教学模式的程序

由“组合数的性质”问题式教学设计可看到问题教学模式的程序如下:复习提问——引入新课——出示问题——学生自学,教师巡视辅导——组织讨论——小结练习——公布答案并订正——布置作业。教师巡视时要突出个别教育,特别是要注意对一些学习感到吃力的同学的个别辅导。要及时了解自学进展和对教材内容的掌握情况,以便在问题讨论时有的放矢。对学生普遍掌握的知识,教师可以不讲,也不组织学生讨论;对大多数学生所能理解的内容,可让学生回答,教师修正补充;对学生认为自己已懂,而实际理解不深的,教师提问,让学生讨论,以加深理解;对绝大多数学生难以理解的比较抽象的知识,教师重点讲。

三、通过“问题教学”,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第11篇

一、再现教材内容,增强教材内容的科学性

(1)定义域:R.(2)值域(0,+∞).(3)过点(0,1).(4)a>1时在R上是增函数;0<a<1时是减函数.(如图1)指数函数y=a(a>0,且a≠1)的图像与性质(《数学》必修1 P62):(1)、(2)、(3)条性质是指数函数y=()和y=2所共有的,(4)是a的不同取值范围时在单调性方面的区别.

很明显:这4条性质的给出用的是不完全归纳法.不完全归纳法不能作为一种论证方法,所得到的结论并不能保证它成立,还可能有的学生对此结论产生疑问.对此问题可用《几何画板》来动态演示出a的不同取值时指数函数图像:在射线AA1上绘制动点C,AA1=1,以AC的长度为底数a建立指数函数y=(AC).可动画点C也可手动点C在射线AA1滑动,同时追踪y=(AC)的图像.容易看出:指数函数的共性(1)、(2)、(3)和差异性(4)即:当点C在AA1间滑动即0<AC<1时,指数函数的图像是下降的,为减函数;当点C在A1的右边沿射线AA1滑动即AC>1时,指数函数的图像是上升的,为增函数(如图2).这样指数函数0<a<1及a>1时的图像和性质在《几何画板》的动态演示中就一目了然了.这必然会加深学生的印象,又能增强教材内容的说服力.

二、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做数学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

做数学(doing mathemtics)是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观点,它强调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现实的经验、理解反思的过程,它认为学生的思考、实践与探索数学是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条件.学生学习数学应是一个做数学的过程,不应该是单纯地记数学、背数学、练数学、考数学的过程.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主体活动来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通过猜测、观察和操作等方式来做数学,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验的机会,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在图1、2的演示中我们加设问题:

(1)当a即AC取0,1时指数函数图像什么?

(2)f(x)=2和g(x)=()的图像有什么关系?由此可得什么结论?

对于问题(1)学生可以作出y=0(x>0,x取零及负数没有意义)及y=1的图像,它们分别是y=0及y=1的两条直线.问题(2)提出后要求学生观察图1进行猜测,并自己动手做实验.在此过程中教师可启发学生分析f(x)与g(x)中底数2与的关系.可在图2的基础上再作出y=()的图像来与y=a得图像进行比较,动化点C就会得出y=a与y=()的图像关于y轴对称的结论.(如图3)

另外还可以再设置一些探索性的问题,如底数不同时幂值的大小比较:

(1)0<a<a<1时,a与a的大小比较;

(2)1<a<a时,a与a的大小比较;

(3)0<a<1,1<a时,a与a的大小比较.

这些问题会成为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的主要素材.这样他们在探索的过程中就会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三、展示数学美感,陶冶审美情操的同时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古代哲学家、数学家普罗克拉斯说:“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近代数学家哈代则认为数学家是用概念造型的艺术家。数学是美丽的,数学的美感给其自身以无穷的魅力,同时也给人以难得的启迪。

如要学生来观察在图3上的指数函数的图像,引导他们进行丰富的想象,看看它们像什么?美感好的学生就会想象到一朵花的形象。再用《几何画板》作出几个关于y轴对称的指数函数图像,将函数的图像设成红颜色,把坐标轴设成绿颜色,这时一朵花的形象就更加明显了。

还可以将图3中的图像再关于y=x这条直线对称过去,得到另一组图像(对称函数的图像)。这也是一朵花的形象,而且这还可以引入下一节的教学内容《对数函数》。教学中能充分挖掘出数学内容中美的因素,给学生以美的感受而使其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由情感体验而产生对对象丰富意蕴的深刻领悟,造成情景交融师生共鸣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置身于美的创造和美的欣赏之中,使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充分协调交互作用,这无疑有利于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

《几何画板》为我们创设了一个数学实验室,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做数学的环境。有局域网的学校,还可以把教师上课用的课件和问题放在服务器上或教师主机上,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人机互动的形式,让学生在课下可以反复读取,进行个别化学习。并对视频、音频进行处理,让学生边做、边看、边听,当遇到困难时可按“帮助”按钮获得帮助,从而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所学内容。这样,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来源更加多元,从“听”数学转变为“做”数学,即以研究者的方式,参与包括发现、探索在内的获得知识的全过程。这无疑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增加了数学教学技术含量,提高了教学效率。

第12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记住钠的物理性质。

(2)能描述钠与水、钠与氧气反应的实验现象,能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3)了解钠的工业制取方法和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科学、合理地运用观察方法,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2)利用实验现象、生产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运用探究活动,在不断发现问题的基础上,运用讨论交流,使学生不断获取新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认识化学知识在处理公共危险事故中的重要作用。

(2)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金属钠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问题探究、诗歌总结。

四、教学媒体

实验、多媒体视频。

五、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 在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出了个女英雄叫向秀丽,她所在的制药厂用钠作吸水剂。一天工厂不慎失火,从火海中冲出的向秀丽突然想到车间里有很多钠,这时消防车已经来了,她毅然冲进火海往外抢救钠。钠全部救出了,向秀丽由于重度烧伤,医治无效,壮烈牺牲。同学们,消防车来了,向秀丽为什么要去抢救钠?钠是什么物质?它有什么性质呢?今天我们学习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后,大家就会知道女英雄向秀丽为什么要抢救钠了。

[板书]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

倾听、思考。

故事引入,创设问题情境,这样一段饱含深情的话语,必定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验探究一] 取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用小刀切去一端的表层,观察表面的颜色;将其放置在空气中,观察表面颜色的变化。

一名学生动手实验,其他学生观察现象,并讨论、小结钠的物理性质。

观察要点:新切面的颜色和光泽的变化。

思考讨论:为何要放在煤油中?钠的硬度和颜色如何?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

[投影]

一、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

银白色固体

硬度

小,质软

密度

小于水而大于煤油

熔点

导电性

电和热的良导体

看投影、思考。

[实验探究二] 取一小块钠放在铝制易拉罐底部上加热[1]。

(实验改进:金属钠燃烧后无黑色物质生成,实验效果非常好)

观察要点:固体形状的变化,火焰颜色,燃烧后产物的颜色。

思考讨论:生成了何物质?方程式?

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

[板书]二、化学性质

1.与O2反应

常温下 4Na + O2=2Na2O (白色)

燃烧时 2Na + O2=Na2O2 (淡黄色)

让学生对比记忆化学方程式,知道反应条件不同,生成物亦不同。

[实验探究三] 向一只盛有水的小烧杯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然后取一小块金属钠(约绿豆粒般大小)投入烧杯中。

观察要点:

1.钠是浮在水面上,还是沉于水底?

2.钠块的状态是否改变?

3.钠在水中的运动情况如何?

4.有无声响?

5.溶液颜色有无变化?

思考讨论:钠的密度,熔点,与水反应的产物,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

[分析] 生成的气体是O2还是H2?

[方法一]提示学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化合价的升降,而且化合价有升必有降……

[方法二]通过实验改进验证[2]。

学生通过化合价的变化分析,得出生成的气体是H2。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

谐音记忆:“芙蓉又想红”。

大笑并记忆。

活跃课堂气氛,并使学生深刻记住钠与水反应的现象。

[板书]

2.与H2O反应

2Na + 2H2O=2NaOH + H2

学生根据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问题探究1] 消防车来了,女英雄向秀丽为什么要去抢救钠?

学生回答:由于金属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与自然界的很多物质会发生反应,尤其是当它遇到水的时候,会释放出氢气,氢气的着火点相当低,大量的金属钠在水里迅速发生化学反应会产生剧烈的爆炸。

回答引入的问题,使学生认识钠的危险性,向女英雄向秀丽致敬!

[问题探究2] 钠为什么要保存在煤油中?

学生回答:钠保存在煤油中是为了防止钠与氧气、水等物质接触而发生反应。所以必须用煤油覆盖住,以隔绝空气。

学以致用,巩固钠与氧气、钠与水反应的知识。

钠除了和氧气、水反应,还可以与氯气、与硫发生反应。(视频)

思考讨论:钠的化学性质真活泼呀!

让学生知道钠的化学性质活泼,能与多种物质反应。

[问题探究3] 应用原子结构知识加以解释,钠的化学性质为什么很活泼?

[教师总结] 结构决定性质。

思考讨论:钠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极易失去最外层的1个电子。

让学生理解结构决定性质。

金属钠的用途(视频)

[投影]

三、钠的用途

1.制Na2O2与O2反应

2.冶炼贵重金属性质活泼

TiCl4+4Na =Ti+4NaCl

3.快中子堆热交换剂钠钾合金常温下是液体,且导热性能好

4.高压钠灯黄光射程远,透雾力强

[教师总结] 性质决定用途。

看投影、思考。

让学生理解性质决定用途。

[拓展视野]

英国化学家戴维(1778―1829),29岁用电解法制出了钠,被称为世界上最神奇的金属!

工业制法:电解熔融的氯化钠

拓展学生知识面,使学生从科学家身上学习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散文诗――为钠奏曲[3]

你是Na儿,我是H2O(儿),我承载着你的躯体,我是你游动的舞台,水面上有你翻滚的英(银)姿。虽然你刚遭凌迟的酷刑,接着又受无情的揉搓,但你的激情仍化作闪亮的小球,发出“嗤嗤”的欢呼……你散逸出最后一缕气体,便销声匿迹。给你一滴单调无色的酚酞,你便又化作火红的喜庆。

你散发出黄光,穿透雾霭,指引航向。你使出你的杀手锏―强还原性,奋力将你的朋友――Ti(钛)等从牢笼中营救。你更是冒着酷暑,将你的长兄――K(钾)从集中营中释放。然后兄弟一起,又去给原子反应堆导热降温。一旦暴露,你便将氧化、水化、潮解、中和、风化尽收囊中。

好了,你不要太得意,更不能放荡不羁,静静地躺在煤油里,那儿才是你的自留地。

心灵震撼,感受到诗歌教学的魅力,感受到化学语言之美。

采用散文诗结束课,具有首尾呼应、浑然一体的效果。这种结课方式,既能巩固本节课所学到的化学知识,又照应了开头,因而使本节课的教学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独立的系统。

[教师总结]

1.本节课内容:钠的性质和应用。指导思想: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

2.同学们,对于本节课是否还有疑问?

希望学生有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课堂练习]

1.散文诗中“一旦暴露,你便将氧化、水化、潮解、中和、风化尽收囊中”。在这些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化学变化?

2.下列液体中,可以用来保存金属钠的是( )。

A.水 B.浓NaOH溶液

C.煤油 D.CCl4(d>1g/cm3)

3.取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下列实验现象中,描述正确的是 ( )。

①钠先熔化;②在空气中燃烧,放出黄色火花;③燃烧后得到白色固体;④燃烧时火焰为黄色;⑤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物质。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④⑤ D.④⑤

4.钠与水反应时产生的各种现象如下:

①钠浮在水面上;②钠沉在水底;③钠熔化成小球;④小球迅速游动逐渐减小,最后消失;⑤发出嘶嘶的声音;⑥滴入酚酞后溶液显红色。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

A.①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⑥ D.全部

自主构建知识:

NaNa2ONaOHNa2CO3Na2CO3・10H2ONa2CO3

[抢答]

2.C

3.C

4.A

知识的迁移:钠在空气中如何变为碳酸钠?巩固初三化学“潮解”、“风化”等概念。

及时反馈本节课重点知识,学生反馈情况良好。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设计有以下几点可取:

1.从故事引入新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化学家戴维29岁制出钠的化学史,使学生从科学家身上学习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2.改进了钠与氧气反应的实验、钠与水反应的实验,实验效果好。

3.诗歌结束课,新颖,具有首尾呼应、浑然一体的效果,同时引导学生自发地改换一种思维形式、变换一种理解方式,帮助学生学习化学。

4.通过实验探究和问题探究引导学生学习,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5.教学重点突出、难度适中,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化学基础知识,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 方陈结. 对高一化学两个实验的改进[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09 (3).

第13篇

中图分类号:G633.8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探究实验使学生认识铁盐和亚铁盐的性质与转变。

(2)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3)学生自己设计方案,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具体情况设计解决化学问题的实验方案。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相关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探究学习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2)通过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通过学生自主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化学实验,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善于与他人合作的良好心理品质。

二、内容分析

本内容为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中的内容,是中学化学的基本知识。在此我针对第二课时铁盐和亚铁盐的性质和转变设计了本教学设计。本节课教学重点:铁盐和亚铁盐的性质,铁盐和亚铁盐的转变,Fe3+的检验。教学难点:铁盐和亚铁盐的转变。

三、设计思路

从古代迷信活动的“杀鬼”实验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新课。通过演示实验,并结合学生的旧知,学习检验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方法。从化合价的角度分析总结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主要性质,并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验证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主要性质,从而得出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相互转化的条件。

四、教学过程

【师】事先准备一张涂有氯化铁溶液的纸,用硫氰化钾溶液喷湿一把小木剑,刺向纸。这就是封建迷信中杀鬼的场景。到底是不是杀了鬼?我们这节课就来揭开谜底。

【生】观察,思考。

【实验3-10】在两支试管里分别加入5毫升氯化亚铁溶液和5毫升氯化铁溶液,各滴入几滴硫氰化钾溶液。

【生】观察,并记录结果。

【师】“杀鬼”的谜底就在这里了。谜底是什么呢?

【生】思考并回答。

【过度】如何检验铁离子和亚铁离子?

【板书】一、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检验。

【生】思考并回答,书写相应的反应方程式。

【投影板书】Fe3+的检验:

(1)向Fe3+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

(2)向Fe3+盐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Fe2+的检验:

(1)向Fe2+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再滴加氯水。

(2)向Fe3+盐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师】铁元素存在着+2,+3两个化合价,这决定了其化合物的复杂性。亚铁离子和铁离子在性质上有何不同?(引导学生从化合价的角度进行思考)

【板书】二、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性质比较。

【生】学生思考分组讨论,汇报结果。

【投影板书】

【过度】如何用实验来验证铁离子的氧化性和亚铁离子的还原性呢?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相关内容,设计实验验证铁离子的氧化性和亚铁离子的还原性。(提供的药品有:FeCl3溶液,FeCl2溶液,Cu,HI,H2S,新制氯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稀硝酸,过氧化氢,KSCN溶液,维生素C)

【方法提示】验证铁离子的氧化性和亚铁离子的还原性的方法很多,如果你预测某物质具有氧化性,就应该寻找具有还原性的另一物质,通过实验证实两者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来检测你的预测。相应的,如果你预测某物质具有还原性,就应该寻找具有氧化性的另一物质,通过实验来检验你的预测。

【生】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

【交流讨论】展示学生不同的设计方案,(有正确也有错误的)进行对比分析。

【生】学生观察,分析,讨论,感悟。

【师】通过以上实验我们验证了铁离子的氧化性和亚铁离子的氧化性及还原性,同时我们也发现铁离子和亚铁离子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板书】三、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转化。

【生】思考并回答。

【板书】较强氧化剂

【知识运用】1.展示一瓶新鲜苹果汁,搅拌让学生观察颜色的变化并思考。

2.展示一瓶放铁粉的FeCl2溶液,提问:固体是什么呢?它起什么作用呢?

【生】思考,讨论,交流。

【本堂小结】今天同学们学到了什么知识?

【生】踊跃发言。

【师】小结全课,布置作业,练习。

【板书设计】(略)

第14篇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成了课堂上一道常见的风景线。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确实能够创设情境,丰富课堂教学,增大课堂容量,但是,如果使用不当,往往适得其反。笔者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以“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为例,跟大家一起谈谈若不用多媒体,如何上好一节常生态的化学课。

二、教学思路

本节课着眼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化学综合素养的构建,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掌握二氧化硫的性质,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酸雨的防治,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三、教学目标

1.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3.知道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原因、过程、危害及其防治的原理。

四、重点和难点

重点:二氧化硫的氧化性、还原性和漂白性。

难点:通过探究实验,归纳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五、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一节典型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在学生学习了氯、溴、碘、硅、钠、镁、铝、铁、铜及其化合物等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硫及其化合物。

六、课前准备

学生实验用品

1.探究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收集满二氧化硫的集气瓶一瓶,收集满二氧化硫的矿泉水瓶一瓶,吸有15mL蒸馏水的注射器一支,胶带纸。

2.探究二氧化硫酸性氧化物的性质:石蕊试液、pH试纸、试管若干。

3.探究二氧化硫的还原性:盐酸(1mol/L)、氯化钡溶液(0.5mol/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0.1mol/L)、溴水(0.1mol/L)、双氧水(5%)、试管若干。

4.探究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品红溶液、试管、试管夹、酒精灯。

七、教学过程

1.从旧知识导入新课。

(1)提问:同学们能写出你所知道的有关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吗?学生一般会写出以下的几个方程式:

①SO2+H2O=H2SO3;②SO2+CaO=CaSO3;③SO2+2NaOH=Na2SO3+H2O

(教师点评后选一组答案不要擦,留在黑板上,便于后面化学性质的讲解。)

(2)提问:根据大家书写的方程式,发现二氧化硫的性质类似于我们曾经学过的哪种气体?(CO2),二氧化硫属于酸性氧化物还是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

(3)提问:二氧化硫对环境的危害主要是什么?

(4)提问:为什么二氧化硫会成为大气污染物?在空气中它又是如何形成酸雨的呢?

(5)根据提供的实验器材总结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探究其水溶性。(操作:将注射器中的水注入矿泉水瓶中,然后迅速用胶带封住针眼,振荡。

现象:瓶子瘪掉了。

结论:二氧化硫易溶于水。

2.提出问题,实验探究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问题一:二氧化碳溶于水会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碳酸,那么二氧化硫溶于水是否也会发生化学反应呢?其产物又是什么?能否设计实验证实你的猜测?

教师提供:二氧化硫水溶液、碳酸氢钠溶液、石蕊试液、pH试纸

设计意图:(1)通过这一问题的提出,学生将会作出自己认为合理的猜想,并解释其猜想的依据,且用教师提供的实验用品,开放性地设计实验(可以用pH试纸,也可用石蕊试液,还可以用碳酸氢钠溶液等)。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努力探索解决新的问题,充分发挥了每个学生的学习潜力,促进了个性的发展。

(2)由此让学生认识二氧化硫溶于水所形成的水溶液显酸性,让学生认识到这是二氧化硫作为酸性氧化物所具有的一般性质。总结归纳出二氧化硫作为酸性氧化物的通性:①与水反应;②与碱反应;③与碱性氧化物反应;④与盐反应等。这将有利于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网络化的形成。

问题二:刚刚同学们提到二氧化硫可能会形成酸雨,这种酸雨主要是硫酸型的酸雨.那这种硫酸型的酸雨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某科技兴趣小组采集酸雨样品,每隔一段时间测定的pH值,得数据

提问:为什么久置于空气中的雨水的pH值会变小并保持不变?结合前面所讲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来解释这一问题。

学生会很容易得出结论: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

设计意图:通过数据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问题三:根据提供的实验药品探究二氧化硫的还原性。

教师提供:盐酸(1mol/L)、氯化钡溶液(0.5mol/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0.1mol/L)、溴水(0.1mol/L)、双氧水(5%)、试管若干。

学生实验①:取矿泉水瓶中的二氧化硫水溶液2mL于一支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现象,再滴加少许过氧化氢溶液,振荡,观察现象,放置片刻后滴加盐酸,观察现象。

学生实验②:取2m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溴水)于一支试管中,滴加二氧化硫水溶液,振荡,观察现象。

现象:①中开始无明显现象,后生成不溶于盐酸的白色沉淀。

②中高锰酸钾溶液(或溴水)褪色。

结论: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明显的实验现象,分析得出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印象深刻。

八、课堂小结

1.二氧化硫能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2.二氧化硫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还原性。

3.二氧化硫能使溴水褪色——还原性。

4.二氧化硫使品红溶液褪色——漂白性。

九、教学效果

第15篇

高中化学 教学设计 反思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氯气能溶于水,掌握氯气跟水的反应;了解氯水的成分和性质,认识次氯酸的漂白性、不稳定性和弱酸性。

2.了解实验探究的一般原理和方法,通过预测物质可能具有的性质――实验和观察――解释和结论,学习物质性质的研究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3.感受氯气及其化合物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异常的实验现象中蕴涵的科学道理,培养学生严谨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我们在初中学过,氧气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可以和水反应。那么氯气是否溶于水,是否也能和水反应呢

演示实验:用一支100ml的针筒抽取80ml的氯气,然后抽取20ml的蒸馏水,反复震荡后,观察吸水前后气体体积和颜色的变化。

教师:展示用无色试剂瓶盛装的饱和氯水,引导学生观察其颜色。(解释:氯水要盛装在棕色瓶中,为了便于学生的观察,这里暂时用无色试剂瓶盛装。)

学生:描述实验现象。

教师:氯气溶于水得到的水溶液称为氯水。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氯水的成分和性质。

教师:引导思考:氯气溶于水得到氯水,呈现浅黄绿色,氯水中可能含有哪些微粒?请从氯气不与水反应或能与水反应两种可能情况思考。

设计意图:先引导学生回顾O2和CO2溶于水的情况,类比Cl2溶于水的两种可能情况,思考若氯气和水不反应,或与水反应的两种情况下可能存在的微粒。学生:小组讨论,然后选出代表来回答。

交流共享:小组展示、讨论、归纳出实验方案。

教师:结合实验桌上所给的药品和你们设计的比较合理的实验方案来逐一检验。教师巡视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验。

学生:小组汇报实验现象、结论。

学生疑问:用pH试纸检验时,结果pH试纸显示出橙红色后,立即就褪色了;向氯水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结果石蕊试液先变红后红色褪去。

教师激疑:根据同学们的实验说明,氯水中除了Cl2分子、H2O分子外,还存在H+、Cl-,也就是说,Cl2与H2O反应生成了盐酸,盐酸是否具有漂白性?具有漂白性的微粒是什么?是Cl2的作用吗?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

学生:向盐酸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但不褪色。用玻璃棒蘸取盐酸在红纸上写一字,红纸不褪色。观察得出结论:盐酸没有漂白性。

教师:演示实验:在一个盛有干燥氯气集气瓶中,放入一张红纸,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然后在另一个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放入用水润湿的红纸,观察。

学生:描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并总结:对比实验说明了Cl2分子不具有漂白性,应该是一种新的微粒具有漂白性,而且该新微粒是Cl2和H2O反应生产的。

教师:我们一起来写出Cl2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教师:(讲解)通过实验,我们知道具有漂白性的微粒为HClO,但HClO不稳定,见光易分解,所以,实验台上的氯水用棕色瓶装。

总结:最后,我们可以确定氯水中还存在HClO分子和次氯酸根离子。

教师:(提出问题)根据氯水的成分推测氯气能否与NaOH溶液反应?若反应,其生成物是什么?

学生:学生讨论并写出化学方程式。Cl2+2NaOH=NaCl+NaClO+H2O

教师:学生阅读教材解决问题:工业制取漂白粉的原理?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漂白原理?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

在空气中有Ca(ClO)2+CO2+H2O=CaCO3+2HClO发生。

拓展:请同学们观察一演示实验:在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滴加氯水,观察并描述现象,试解释发生变化的原因,并设计实验证明解释的合理性。

教师:演示对比实验:向酚酞变红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红色褪去后再逐滴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现象:红色退去后,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又变红),向酚酞变红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氯水,至红色褪去后再逐滴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现象:红色褪去后,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不变红),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实验现象?

学生:思考并讨论

1.可能的原因:①氯水中的盐酸、次氯酸与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使溶液褪色;②氯水中的次氯酸将红色物质漂白而褪色。

验证方法:向褪色后的溶液中再滴入NaOH溶液,看溶液是否变红,若重新变红则第①种原因,若溶液不变红则是第②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