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统计学调查研究范文

统计学调查研究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统计学调查研究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统计学调查研究

第1篇

83·7%的学生认为是专业学习和工作的需要,有14·3%的学生是为了应付考试。医学统计学对以后工作的重要程度:有68·5%的学生认为很重要或重要,30·0%的学生认为一般,认为不重要的学生只有1·5%。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97·5%的学生认为对医学统计学有了大致了解或了解,但其中只有21·2%学生对医学统计学的学习感兴趣,75·4%的学生则认为一般,没什么特别的感受,3·5%开始厌倦和讨厌。由此可见,学生对医学统计学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但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2学生对统计学教学内容的把握

81·7%的学生认为医学统计学的重点应该是方法的选择和结果报告的书写。难点依次为:数值变量的统计推断(t检验、Z检验和秩和检验),方差分析,分类变量假设检验,生存资料的分析和分类变量和数值变量的统计描述。关于教材使用的难度,有30·1%的学生认为很难或有难度,而69·0%的学生认为基本合适。医学统计学与其他一般医学课程相比,有30·0%的学生认为难度大;难度大的原因是方法多,难以选择和原理抽象。

3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情况

在本次调查中,62·0%的学生对医学统计学的课程内容及学时安排认为很满意或满意,36·0%觉得一般,不满意4人(2·0%)。对于医学统计学的理论教学内容的安排,62·0%的学生认为很满意或满意,36·9%的学生认为一般,不满意的有2人(1·0%)。医学统计学的实践教学内容的安排,69·5%认为很满意或满意,29·1%的学生认为一般,3人(1·5%)感觉不满意。另有60·1%学生认为有必要设讨论课,讨论课内容应为统计方法误用分析、医学统计学问题的答疑,对个别难点和重点内容建议开设专题讲座。2·2·2授课和考核方式78·3%的学生认为最适合的授课方式是多媒体和板书;考核方式最为赞同的是闭卷考试(笔试)结合上机操作考(61·6%的学生选择),其次20·7%的学生认为只要上机操作考就可以,16·7%学生建议开卷的形式。

4教学效果评价

目前,该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是理论考核和上机操作考。其中笔试的题型包括选择题、是非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综合分析题。综合分析题的内容主要是如何进行医学统计学方法的选择和SPSS分析结果的阅读。203名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呈正态分布,平均成绩为72·54±12·64分,及格率83%。从试卷的失分情况分析,综合分析题的错误率最高,说明学生对分析方法的选择还有一定的困难。通过一学期的学习,203名被调查者中,179名(88·2%)的学生认为自己能或基本能独立对一般资料进行分析,而有11·8%的学生不能独立对一般资料进行分析。能独立完成资料分析的179名学生中,32·5%的认为自己能够独立进行统计描述和计量资料的统计推断,28·6%的认为自己能进行计数资料的统计推断,36·5%能进行直线相关与回归;而能进行原始数据库的统计分析并给出简单报告的比例占调查者的8·4%(17/203),

第2篇

关键词:医学中心 急诊病人 满意度 调查研究

1.绪论

1.1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门急诊是医院面向社会服务的窗口,是患者接触医疗诊治的第一线,也是反映一家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病人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以病人为中心,提供以人为本的医疗服务时21世纪医院创新经营和应对卫生市场国际竞争的关键一步。

作为一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儿科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遵循“一切为了孩子”的建院理念,努力为病人及病患家长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为了了解病人在门急诊就诊过程中对医院的环境设施、等候时间、服务态度、医疗过程和医疗结果等方面的满意情况,本研究从我院随机抽取100名门急诊病人家长在其就诊期间对我院所提供的医疗服务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并对不同人群的满意度进行了比较分析,以从中发现门急诊中存在的问题和病人不满意的原因所在并寻找对策,为医院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提供一定的帮助。

1.2研究步骤

1.2.1主题确定。依研究者工作背景有关的问题,确定研究目的、对象与范围,并且做研究主题的可行性评估,以便进行研究。

1.2.2问卷调查。通过文献探讨和实地调查的结果设计调查《SCMC门急诊病患满意度调查表》(附件),调查对象为前来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门急诊就诊患儿家长。

1.2.3资料整理与分析。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采用χ2检验对门急诊调查问卷的频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1.2.4讨论与建议。根据统计的结果对产生的问题和现状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建议,以提升病患家长对此问题的满意度。

2.研究方法

2.1研究方法

本项目将由研究者实际参与患者满意度调查的过程,从中获得学习、观察、心得、实务上遇到的问题,通过文献的探讨与理论的分析整理,并实地对门诊病患实施问卷调查的方式,以了解门诊病患对我院门急诊所提供服务的满意程度,并通过相关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

为有效达到上述的研究目的,问卷系由课题小组成员亲自在我院门急诊输液室内,以不规则、任意的抽调方式,进行不记名填写方式来搜集资料。

2.2研究对象与抽样方式

本项目的抽样以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门急诊病患陪同人员为对象,随机抽取我院部分门急诊病人为样本,采用在输液室(发热与非发热)询问的方式向病人家长介绍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征得同意后,请病人家长填写《SCMC门急诊病患满意度调查表》。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整理得有效问卷81份,回收率为81%。

2.3问卷设计

本调查问卷内容涵盖就医背景、各项目满意度、填表人基本资料等内容,其中各项目满意度部分为主要调查部分,包括医院环境设施、等候时间、服务态度、医疗过程和服务结果等5个方面共计40道调查提问,要求病人家长根据就诊期间对这些内容的感受和体验按非常满意、满意、可接受、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来做出选择。

2.4计分方式

本问卷以填答者对我院门急诊的服务现况,依其就诊实际感受的满意程度为主。本问卷采取李克特尺度(Likert Scale)测量,依次为非常不满意、不满意、可接受、满意、非常满意五个等级,并依次给予 1、2、3、4、5 的分数。分数愈高,表示病患对该项要素的满意程度愈高。

2.5资料整理与统计分析

在受访者基本资料中选取性别、年龄、教育程度,以及就医背景中是否初诊、就诊科别、科室类别等信息作为人群划分的标准,继而运用SPSS 13.0软件进行χ2检验。

3.结果分析

3.1受访者的基本情况及其就医背景

3.1.1受访者基本情况。根据调查,由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是一家儿科综合性医院,受访者身份绝大部分是患儿的家属和亲友(84%)。年龄结构上,21至30岁和31至40岁的人群占大部分(34.6%和29.6%)。教育程度方面,绝大部分受访者为高中及以上学历,可以完全理解本调查问卷的目的和题目的意思。

3.1.2就诊患儿的就医背景。本次调查受访者大部分是第二次或更多次前来我院就诊(86.42%),且大部分就诊科别为内科(86.42%)。科室类别方面,频数前三位分别为普通门诊(51.25%)、急诊(18.52%)和专家门诊(17.28%)。81位患儿家长绝大部分选择“当日现场挂号”(84%)。就诊原因方面未有特别明显的高频数,主要集中在医院名气(25.57%)、交通便利(25.97%)、医疗设备和医术高明(15.58%)等方面。

3.2门急诊病人满意度

根据公式“患儿家长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的人数/总人数”计算满意度得分,并对各项的满意度由低至高进行排序。

表1门急诊病患总体满意度

表1反映的是本问卷满意度部分四大项目的满意度得分情况,从中可以看出“等候时间”是最不令人满意的,其次是“工作人员服务态度”,而“医疗过程”的总体满意度最高。

3.3不同病人满意度比较分析

根据受访者所填基本信息和就医背景,将是否初诊、不同就诊科别、不同科室类别、不同年龄、不同教育程度、不同性别的受访者对各项目满意度的差异进行统计分析,运用SPSS 13.0作卡方检验,大部分为无显著差异,但在某些项目有显著差异(见表2)。

表2不同病人满意度比较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不同文化程度的受访者对于“座椅的舒适度及数量”、“叫号台人员服务态度”和“检验工作人员服务态度”这三项的满意度有着显著差异(P

4.讨论与建议

4.1讨论

在满意度最低、问题最突出的“等候时间”方面,受访者认为等候时间最长和最不满意的均为“候诊时间”。这反映了我院门急诊病人数量多、医疗资源稀缺的现状,如何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优化整合,从而降低门急诊病人的等候时间,是提升门急诊病人满意度的重要环节。

在医院环境设施方面,受访者主要不满意的候诊空间不够宽敞、座位数量有限且不舒适,同时对自驾车不便利也表示不满意。候诊空间的不宽敞和座位的数量有限直接提升病患焦虑情绪产生的可能性,从而使其觉得候诊时间过长,无法忍受,影响其对候诊时间的满意度的评价。

通过不同文化程度受访者的满意度调查,发现不同文化程度的受访者对“座椅的舒适度及数量”、“叫号台人员服务态度”和“检验工作人员服务态度”这三项的满意度有着显著差异。不同文化层次的人需求是不同的,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不同文化层次的病人(家长)对于医疗的需求和期望值是不同的,文化程度越高的病人,医疗需求的期望值也较高,反之,文化程度较低的病人,期望值也较低。

4.2建议

4.2.1挂号方式多样化,优化预约挂号。我院自开始实行专家门诊预约挂号以来,极大方便了前来就诊的全国各地病患,但是本次调查显示,采用当日当场挂号的病患依然占绝大部分(84%),因此提供更多的挂号方式,优化预约挂号是很有必要的。方式上可以在现有的电话预约基础上提供网上预约和自助机预约;数量上可以提供专家门诊、照顾特需等门诊的预约,同时也可提供相关检查的电话、网上预约,方便病患自行选择,适时前来就诊。

4.2.2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提高服务意识。门急诊是医院工作的窗口,门急诊各环节的医务人员的服务代表着医院的形象,因此提高门急诊人员的服务水平、服务质量和服务意识是一项重点任务。通过相关培训使得门急诊医师了解主动说明药物使用注意事项和保护病患隐私的重要性。加强医院文化建设,使“一切为了孩子”的办院理念深入人心,从而逐渐形成“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性化服务。

4.2.3改善就医环境。门急诊候诊厅与就诊室由于病人较多,经常人满为患,环境嘈杂混乱。在原本就为患儿病情担心的家长心中,更添上一份焦躁的情绪。改善医院环境卫生,在候诊处添置宣传栏、多媒体设施、小装饰等,都可分散等候家长的注意力,缓解其焦虑情绪。增加候诊处的休息设施,同时通过宣传、告知等方式减少陪同家长的数量,使候诊患儿及家长处于一个相对舒适的环境,能有效减少病人对候诊的“心理时间”,从而减少医患矛盾,提高门急诊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朱晓燕、许劲松、周妹郭、黎安、陈卫东、杨武.医院门急诊患者满意度调查分析.医院管理杂志,2012(6)

[2]龚梅、丁俭、孙静敏.提高儿童医院门急诊输液区患儿及家属满意度的方法与效果.护理管理杂志,2011(10)

第3篇

[关键词] 沿海地区 高中生 同学关系 行为困扰

同学关系是高中生人际关系的主体。良好的同学关系对于促进学生学习的进步、情绪和情感的稳定、个性的形成与发展、社交能力的提高等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不和谐的同学关系,会使一些学生产生孤独感和离群行为,形成不良的个性。笔者以象山县两所高中学生为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方法,就学生的同学关系行为困扰程度进行调查分析,以了解沿海地区高中生同学关系行为困扰的基本情况。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选取象山二中和象山三中的学生为研究被试。象山县居浙江省中部沿海,象山三中位于象山县城区,象山二中位于象山石浦镇,这两所学校招生的对象覆盖全县,所以选择这两所学校的学生具有代表性。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法,分别从象山二中和象山三中高一至高三年级抽取32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经整理、剔除填写不完整的问卷,获得有效答卷302份。最后取300份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其中,高一、高二、高三各100人;重点班与普通班各150人;住校生177人,非住校生123人;男生114人,女生186人;独生子女142人,非独生子女158人。

1.2方法

采用宋专茂、陈伟编写的《心理健康测量》中的同学关系测验问卷,该测验主要了解中学生的同学关系,全量表由4个方面内容构成:A.交谈方面;B.交际与交友方面;C.待人接物方面;D.异性朋友交往方面,每个方面包括7个问题。根据总量表分的得分将同学关系的行为困扰程度分为较少、一般、较严重、严重4等,根据各内容量表的得分,将各方面的行为困扰程度分为3等。

测试时,使用统一指导语进行测试,调查问卷收回后统一输入计算机,使用SPSS 13.0 For Windows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与讨论

2.1沿海地区高中生同学关系行为困扰的总体状况

本次调查研究以全量表总分和各内容量表分为评价标准。0~8分,说明学生在与朋友相处的困扰较少;9~14分,说明学生在与朋友相处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扰;15~19分,说明学生在与朋友相处的行为困扰较严重;20~28分,说明学生与朋友相处存在严重的行为困扰。本次调查结果显示,300名学生中41.33%的学生报告与朋友相处的困扰较少,有40%的学生有一定程度的困扰,有14%的学生与朋友相处有较严重的行为困扰,有4.67%的学生与朋友相处的行为困扰已达到严重的程度。其中,在交际与交友方面的困扰最为突出,所占的比例最高;待人接物方面的困扰所占的比例最低;轻度同学关系的行为困扰中,交际与交友方面的困扰和交谈方面的行为困扰的比例相对较高,分别达到48.33%和47.67%;重度同学关系的行为困扰中,交际与交友方面的困扰比例最高,达到了16%。说明沿海地区高中生的同学关系不容忽视。尤其是如何与他人成为朋友、如何与朋友相处、如何与朋友交谈等困扰是高中生较为关心的问题。因此,在交际交友、待人接物以及交谈方面的困扰就会突显出来。

2.2不同年级学生同学关系行为困扰的比较分析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经Kruskal-Wallis H检验,高一、高二、高三各年级学生的同学关系行为困扰及各具体内容方面的困扰中,交际与交友方面和待人接物方面的困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可能因为不同年级的学生的主要任务有所不同,高三的学生忙于学习,高一的学生重要的是高中学习环境适应,逐渐初步开始与周围的同学交往,高二没有太重的学习任务,而与朋友的相处中随着时间的增加反而摩擦增多,所以可能存在更多的交际与交友方面的困扰。

2.3男女学生同学关系行为困扰的比较分析

本次调查结果经两个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中的K-S检验显示,男女生在同学关系及交谈、交往与交友、待人接物、与异性朋友交往等各方面存在的行为困扰均无明显差异(P>0.05)。性别并不对学生的同学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2.4重点班学生与非重点班学生同学关系行为困扰的比较分析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重点班与非重点班学生在同学关系及交谈、交往与交友、待人接物、与异性朋友交往等各方面的行为困扰存在差异,但经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中的K-S检验,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5住校生与非住校生同学关系行为困扰的比较分析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住校生与非住校生在同学关系的行为困扰程度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经非参数检验中K-S检验P=0.003

2.6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同学关系行为困扰的比较分析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高中生在同学关系及交谈、交往与交友、待人接物、与异性朋友交往等各方面存在的困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3 结论

(1)沿海地区高中生同学关系总体状况不容乐观,交友方面的行为困扰最大。

(2)年级比较中,高二学生同学关系的困扰最多。

(3)住校生的同学关系困扰程度高于非住校生。

(4)性别、重点班与普通班、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对同学关系无显著影响。

4 建议

沿海地区高中生的同学关系状况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建议:(1)学校应开设心理健康课,尤其要加强高中生人际交往方法和技巧的辅导,帮助学生正确处理自己的人际关系,较好地融入集体生活。(2)教师应经常开展谈心交流活动,关注学生的同学关系,对于高二学生、女生、非独生子女、住校生等特殊学生给予更多关注,对有困扰的学生给予必要的辅导。(3)学校心理咨询室可开展班级同伴心理委员的培训,同伴是学生最好的心理倾诉对象,同伴心理委员可以更直接便捷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也增加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参考文献:

[1]宋专茂.心理健康测量[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

第4篇

[关键词] 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医患沟通技巧;学习态度

[中图分类号] R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6)07(b)-0056-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rvey medical related undergraduates' attitudes towards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skills learning and its influence factors, in order to provide valuable reference for teaching reform. Methods 474 undergraduates were recruited from medical related majors and 5 grades in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ur school” for short). Face-to-face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given. Results Undergraduates scored (51.05±6.61) points in positive attitudes, and (31.94±5.86) points in negative attitudes.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gender, major, grade, character and willingness to do work relevant to one's major influenced attitudes of learning (all P < 0.05). Conclusion Undergraduates' learning initiative is in medium level in our school. To enhance students' subjective intention, should stabilize students' professional thoughts, adjust course grade setting and cooperate with the reform of teaching and evaluation methods. Meanwhile, it is necessary to teach stud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s according to the gender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Universities of TCM; Undergraduates;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skills; Attitudes of learning

伴随医患冲突成为近年来我国日益突出的矛盾和社会问题,医务相关专业学生的沟通技能培养备受关注[1-3]。众所周知,态度对行为的改变至关重要,故此,部分学者开展了医学生沟通技能学习态度研究[4-7],集中在西医院校临床、护理两类专业。本文尝试调查分析中医药大学医务相关专业本科生医患沟通技能的学习态度及其影响因素,为指导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成都中医药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所有医务相关专业、各年级480名本科生进行面对面调查。涉及针灸推拿类、中医临床类、藏医、西医临床类、护理、医学检验和医院管理7类专业,大一(2014级)至大五(2010级)5个年级。

1.2 调查内容

调查问卷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学生一般情况,包括性别、专业、年级、性格倾向自评、沟通能力自评、从事专业对口工作意愿和既往医患沟通课程学习经历等,这部分内容由课题组自行设计;二是医患沟通技能态度,由正性态度(代表学习态度积极倾向程度)和负性态度(代表学习态度消极倾向程度)两个维度各13个条目组成,每个条目采用李克特5级评分法赋值(其中,1=强烈反对,5=非常同意),各维度得分区间为13~65分,分数越高表明相应态度强度越大。本部分内容引自Rees等[8]编制的CSAS(communication skills attitude scale)量表中译版[9]。国内外已有研究显示此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6]。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 2007软件完成数据的录入和整理,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80份,回收问卷474份(回收率为98.75%),有效问卷456份(有效率为96.20%)。受访学生中男196人(42.98%),女260人(57.02%);西医临床类专业92人(20.18%),中医临床类89人(19.52%),医院管理77人(16.89%),针灸推拿类和藏医各50人(各占10.96%),护理和医学检验各49人(各占10.75%);大一至大五年级人数(构成比)分别为99(21.71%)、132(28.95%)、113(24.78%)、88(19.30%)、24人(5.26%),调查期间正值大五学生校外实习阶段,所以该年级调查人数较少。自评性格倾向为外向型243人(53.29%),内向型213人(46.71%)。24人(5.26%)自觉沟通能力很好,166人(36.40%)自觉沟通能力较好,234人(51.32%)自觉沟通能力一般,30人(6.58%)自觉沟通能力差,另有2人(0.44%)自觉沟通能力很差。愿意从事专业对口工作400人(87.72%),其余56人(12.28%)表示不愿意。184人(40.35%)既往学习过医患沟通课程,而没有学习过的有272人(59.65%)。

2.2 医患沟通技能学习态度得分情况

我校医务相关专业本科生医患沟通技能学习正性态度得分为(51.05±6.61)分,负性态度得分为(31.94±5.86)分。不同专业、性格、从事专业对口工作意愿特征本科生的医患沟通技能学习正性态度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不同性别、年级特征本科生的医患沟通技能学习负性态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同自评沟通能力学生及既往是否学习过医患沟通课程学生正负性态度得分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体来看,女生正性态度平均得分略高于男生,男生负性态度得分稍高于女生;各专业学生正性态度得分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是护理、针灸推拿类、医院管理、西医临床类、中医临床类、医学检验和藏医,而负性态度得分上述排名则分别为医学检验、藏医、中医临床类、西医临床类、护理、医院管理和针灸推拿类;大四、大五高年级学生负性态度得分高于大一至大三中低年级学生;同时,自评外向型性格倾向学生正性态度得分高于内向型组;有意愿从事专业对口工作学生正性态度得分高于无意愿学生(P < 0.05)。见表1。

2.3 医患沟通技能学习态度的多因素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各因素对我校医务相关专业本科生医患沟通技能学习态度的影响程度,分别以学习态度为因变量,以两类态度得分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差异的特征作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10]。变量赋值如下:性别:男=0,女=1;年级:大一=1,大二=2,大三=3,大四=4,大五=5;自评性格类型:外向型=0,内向型=1;从事专业对口工作意愿:是=0,否=1。

结果显示,专业、自评性格类型和从事专业对口工作意愿进入本科生医患沟通技能正性态度的回归方程(P < 0.05),3个变量对正性态度影响的重要性由高到低依次是专业、从事专业对口工作意愿和性格。性别、专业和年级进入本科生医患沟通技能负性态度的回归方程(P < 0.05),3个变量对负性态度影响的重要性由高到低依次是专业、性别和年级。见表2。

3 讨论

3.1 我校医务相关专业本科生医患沟通技能学习积极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我校医务相关专业本科生医患沟通技能学习正性态度得分为(51.05±6.61)分,负性态度得分为(31.94±5.86)分。上述结果与已有研究报道类似[4-6]。提示我校医务相关专业本科生医患沟通技能学习积极性处于中等水平,学习态度较为积极,但仍有提升空间[10-12]。

3.2 我校医务相关专业本科生医患沟通技能学习正性态度影响因素分析

本研究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显示不同专业、性格和从事专业对口工作意愿学生正性态度评分存在差异,护理专业、外向型性格和愿意从事专业对口工作学生医患沟通技能学习正性态度得分较高。首先,在被调查的7个医务相关专业中,护理专业本科生正性态度平均得分最高,藏医专业得分最低。护理专业、藏医专业正性态度得分排名一前一后,可能的原因是,护理人员承担着大量的执行医嘱、监测患者病情以及安抚家属情绪等工作,与患方接触的时间相对较长,储备医患沟通技能对护理专业学生来说尤为必要;而藏医在藏族社会中的地位普遍较高,藏民对医嘱的依从性较好,藏医专业学生学习沟通技能的需求并不迫切。另外,自评外向型性格学生的正性态度得分高于内向型性格者,可以用激励理论加以解释,学生对自己擅长领域的学习兴趣更为强烈。提示要通过鼓励加引导,配合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改革,激发内向型性格学生学习兴趣,如尝试以“角色扮演”法为主要教学载体,以团体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借助360度考评法等[13-16]。此外,愿意从事专业对口工作学生的正性态度得分高于无意愿者,提示稳定专业思想有助于进一步增加学生学习医患沟通技能的主观意愿,优化课程教学效果。

3.3 我校医务相关专业本科生医患沟通技能学习负性态度影响因素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医检专业、男性和高年级学生医患沟通技能学习负性态度得分较高。医检专业学生沟通技能学习负性态度得分高于其他6个专业,可能与专业性质有关。医检人员与患者接触的时间相对较短,患者是否接受检验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多由医师和仪器设备决定,发生医患纠纷的概率较低,因此,本专业学生学习沟通技能的态度相应较为消级。另外,医患沟通技能学习负性态度得分,男生高于女生,中高年级学生高于低年级学生,这与大学生学习倦怠在性别和年级间差异显著的研究结果相似[17-18],即与女生和低年级学生相比,男生和中高年级学生对本科阶段的各门课程皆持有较强的厌学情绪。深入了解发现,尽管各专业开课计划不同,但我校医患沟通课程集中在大三、大四学年,本次抽样中绝大部分中高年级学生学习过医患沟通课程,低年级学生学习比例较低。基于上述分析,建议开展医患沟通技能培训时,针对性别特点因材施教,给予男学生更多的关注,并可将医患沟通教育尝试提前至低年级。此外,从构成细项上看,不同年级医患沟通技能学习负性态度得分差异显著体现在“我很难相信由非专业老师介绍的关于沟通技能的知识”条目上,低年级学生中立者占42.42%,赞成者占12.99%;中高年级学生中立者占44.00%,赞成者占25.33%,中高年级学生赞成者占比为低年级学生的近两倍。表明中高年级学生更加看重师资质量,提示将资深临床医生、护士、医务处工作人员及医患关系调解工作者加入授课老师队伍会增加学生对这门课的认同[5、19-22]。

3.4 是否学习过医患沟通课程对学生医患沟通技能学习态度的影响

本研究显示,医务相关专业本科生医患沟通技能学习态度得分在是否学习过医患沟通课程学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出现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包括:一是我校开展的医患沟通课程可能尚未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进而未能有效改变学生对医患沟通技能的学习态度;二是是否学习过医患沟通课程学生的年级和专业分布存在差异,由于年级和专业等因素影响学习态度,可能干扰统计分析结果。

3.5 本研究不足

一是研究对象局限在一所中医院校,且由于校外实习安排,面对面访问的大五学生样本量较少,可能影响本研究结果的代表性。二是学习态度主观性较强,要全面了解医务相关专业本科生医患沟通技能学习态度差异的真实原因,需要结合深入访谈等定性研究。

[参考文献]

[1] 陈翔.基于医患沟通技能提升的医学生医德教育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1):82.

[2] 班雅洁.从医患关系看当前医患沟通教育[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5,37(2):329-330.

[3] 张静莹,马新芳.新医患关系下应大力加强医学生医患沟通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5(10):50-51

[4] 邓凤,欧阳运薇,王忠,等.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技能教育现状调查[J].重庆医学,2015,44(9):1241.

[5] 田冬霞,林杰才,陈化,等.医学本科生对于医患沟通技能学习态度之探索性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3,26(1):60-61.

[6] 龚桂兰,李节,刘丹,等.护理本科生沟通技能态度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3,28(7):56.

[7] 李映兰,曾凯.医学生沟通技能态度及相关因素分析[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6):1166.

[8] Rees C,Sheard C,Davies S. The development of a scale to measure medical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s communication skills learning: the Communication Skills Attitude Scale (CSAS)[J]. Medical Education,2002,36(2):141-147.

[9] 任佩姝.中文版沟通技能态度量表的修订及其在护理本科生中的应用[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12.

[10] 张文彤,闫洁.SPSS统计分析基础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1] 马杰,林勋,刘隽.高等中医药院校开展医患沟通教育的探讨[J].中医教育,2009,28(1):62-64.

[12] 李志霞,赵丽.论加强中医院校大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J].科教文汇,2012(27):143.

[13] 裴益,徐仲华,乐虹.融入心理学技术的医患沟通技能实践课程初探[J].医学与哲学,2012,33(23):63.

[14] 刘平,杜莲,王婷,等.医患沟通技能课程新模式的探索与评价[J].重庆医学,2014,43(9):1146-1147.

[15] 林杰才,田冬霞,沙秋云.比利时大学校际课程对我国医患沟通教育的启示[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114.

[16] 陈小奇,刘洁,孙家忠.从国外经验看我国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教育[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9,29(1):51-52.

[17] 李慧娟,张美芬,胡爱玲.不同年级男性护理本科生专业态度的调查[J].现代临床护理,2009,8(2):64.

[18] 李慧,利爱娟.大学生学习倦怠情况调查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2012,33(6):152.

[19] 陈静琦,朱必胜,侯开连.医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及其重要性[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4):152.

[20] 李洪涛,李宏军.医患沟通及其管理[J].中国医药科学,2014,4(11):145-148.

[21] 李慧娟,张美芬,胡爱玲.核医学教学中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19):61-62.

第5篇

职校的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理应把握住求学的大好时机,何况我们生活的时代又是一个科技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时代,应该说更能激发广大学生的求知热情。可客观现实却不容乐观,根据笔者对某职校5个年级290名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职校学生厌学现象普遍存在,部分学生还很严重。

在调查中,调查者把学习状态分成了四个等级,其中“不想学习,一到学校就觉得浑身不舒服”的占29.31%;“分不在高,及格就行”的占32.41%;“谈到学习就头痛、烦,但不学又不行”的占30%;“不厌学,觉得学习很快乐”的仅占8.28%。

一、职校学生厌学心理的主要表现

1. 课堂上,部分学生思想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打瞌睡,或者做小动作,或者吵闹,实行“四不主义”:不动手、不动口、不动眼、不动脑,视上课为坐牢。

2. 在文化课学习方面,部分学生的练习、作业或者抄袭或者偷工减料,少做、漏做、字迹潦草,甚至干脆不做;在技能课学习方面,一些学生或者装模作样弹几下、画几笔,或者张张嘴巴充充数蒙混过关。有小部分学生期中、期末文化课考试时,10分钟就交了卷;技能课考试时,往那里一站,低头说不会,更有甚者干脆拒考。这些学生既不耕耘,更不问收获。

二、职校学生厌学心理的主要成因

1. 缺失内在驱动

这类学生在调查中的比例为26.48%。当学生对学习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任何需求的时候,他们是不可能热爱学习的。动机缺失是导致厌学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有两个层次的因素,浅层因素是无动机,即对学习没有需求欲,因而无法启动学习。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状态,通过教师逼、家长压,他们也能完成学习任务。这类学生占了其中的16.89%。

深层因素则是“负动机”,这部分学生对学习的看法是消极的,甚至是错误的,他们从家庭或者社会那里接受了某些错误思想,认为读书是苦差事,读书无大用,不读书照样可以做生意赚大钱。那些文化水平不高又做个体生意且财源广进的家长们,往往在不经意间误导了自己的孩子,促使孩子厌学,喜欢追求享乐。“负动机”的影响非常大,它导致学生逃避学习,无视教师的苦口婆心、循循善诱,课堂上“启而不发”者大有人在,其实不是不“发”,而是不想“发”。这类学生占了其中的9.59%。

2. 注意障碍

这类学生在学习时注意力易分散,观察力不敏锐。他们平时在课堂上或是东张西望,或是低头做小动作,心不在焉,总不能与教师的讲课合拍,也不能认真思考。一旦教师提问他们时,总是先一怔,然后不是答非所问,就是低头不语。这类学生在调查中的比例为26.56%。

3. 自我认同感低

对学习悲观失望、毫无信心的学生,也容易产生厌学心理。这些学生曾经努力过,也曾经挥洒过汗水,但无论怎么奋斗,仍然常常失败,很少、甚至没有体验过成功的欢乐。一次次的失败,无情地击碎了他们的进取心,促使他们作出了不正确的归因——认为自己天生愚笨,能力不强,智力低下,不是学习的材料,因而主动放弃了努力,举起了“白旗”。这便是典型的习得性无助现象。

也有一部分学生,同样努力过,也曾经取得过自认为还不错的成绩,但是大多数情况下不如他人,因而很少得到教师的表扬,长期被教师忽视,逐渐丧失了自尊心,变得破罐子破摔起来。有些教师教育观念存在较大问题,常常违背教育规律,如学生入学不久,就在心中人为地将他们分成几个等级。教师心目中的那些“差生”,往往自认为是三等公民,低人一等,在学校中抬不起头来,慢慢丧失了自尊。

失助感是“习”得的,不是天生就有的,是经过无数次的打击以后慢慢形成的一种消极心理现象。在厌学群体中,此类学生约占4.76%。

4. 师生关系紧张

这类学生在调查中的比例为10.75%。“爱屋及乌”的心理较常见,“恨屋及乌”的心理现象也存在。在学习过程中,既有“亲其师,信其道”的积极情感迁移,也有因师生关系紧张而导致的“恨其师,厌其道”的消极情感迁移。

人的情感是可以迁移的,爱一个人,也会爱他的优点、他的缺点,甚至他的派生物;恨一个人,既恨他的缺点,也恨他的优点,包括他的派生物。这种情感迁移与发散,如果调控不当,常常会产生负作用。一些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某些失误或不足,使部分学生对他们产生反感,由此而影响教学或学习。学生由于某种原因对某位教师不满,往往对他的课也不感兴趣,对该学科也不感兴趣。我校有一个姓张的学生,因迟到几次,语文老师当众批评了他,他心存不满,发展到后来拒绝认真听讲,不完成作文练习,语文成绩一落千丈。这名学生之所以变得厌学语文就是“恨屋及乌”的心理在作怪。当然也与教师的业务素质有关,那些专业底子薄、教学水平低、师德素质差的教师,往往不能树立良好的威信,影响了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兴趣。

三、矫正职校生厌学心理的策略

掌握了学生厌学的原因,我们就能够有的放矢地进行矫正,针对不同的心理现象,采取有效的教育对策,促使学生由厌学转化为乐学。

1. 激发动机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因,人们是在各种各样的动机的驱使下产生学习行为的。动机的激发,可采取内部动机开启与外部动机诱导相结合的方法,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强化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对知识价值的认识。

2. 转变观念,淡化“苦味”

学习是一项艰苦的劳动,这种观点当然不错。于是许多教师抱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信条不放,一方面强化“苦观”,常念“苦经”,大讲特讲“头悬梁,锥刺股”等;另一方面让学生常做“苦事”,倡导苦干,用时间加汗水的方法来推进学习活动。于是过重的课业负担令学生苦不堪言。这样,学生对学习哪能产生兴趣呢?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 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倡导轻松愉快的学习,变苦学为乐学,如此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 改进教法,激发兴趣

引起学生注意的事物,往往有着新奇性、形象性、矛盾性、变化性等特点,它们刺激人的感官,会引起人的兴趣与关注,进而接近、了解未知事物,解决新问题。因此,教学时,我们要采取丰富多样的方法,设置各种巧妙的情境,努力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住。

4、情感补偿

情感教育是剂,也是化解厌学心理的良药。古语有“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理”之说,讲的是“爱屋及乌”的情感效应。学生热爱教师,往往会将这种情感迁移到学习中来,似乎觉得不学好就对不住关心爱护自己的教师。因此教师更应付出无私的爱,要想办法建设好班集体这一温暖的大家庭,营造“情感场”,这种情感场具有巨大的磁力,会牢牢吸引住学生。

5. 成功强化

成功可起到正强化作用,经常给学生以愉快的刺激,有助于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预防习得性失助感。

(1)创设成功契机,让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活动中获得表现的机会,扬其所长,抑其所短。

(2)适当降低学习目标,低起点、慢步子、分层次是使不同类型的学生获得成功的重要方法。

(3)及时奖励。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奖励是愉快的刺激,它能增加个体积极反应发生的概率。对于学习者来说,成功是最好的奖励;而对于教育者来说,学习者的成功是结果,本身不是评价,如果视而不见、漠不关心,很可能会熄灭学习者的学习热情,故需要奖励,当然要以精神鼓励为主,如此,能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与自豪感。

6. 正确归因

归因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和结果的原因作出解释或推测的过程,是一种比较稳定的人格定量,对后继学习有着深刻的影响。正确的归因,有助于推动后继学习;错误的归因,则往往会抑制后继学习。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败进行正确归因,如归之于自身努力——成功了是努力到位,失败了是努力不够。不能归因于能力,否则,成功了可能助长骄傲情绪,失败了必定产生颓废心理,而后者极易导致厌学现象的发生。当学生认为自己天生愚笨时,很容易灰心丧气,泯灭信心,失去继续学习的勇气。

第6篇

【关键词】不同年级;大学生;实践方式差异

一、调查目的

大学生社会实践形式多样、目的各异,通过调查研究各年级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不同方式、倾向,比较不同年级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的差异,分析不同年级大学生开展不同社会实践的原因,从而针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提出相关建议,正确引导各年级大学生参与适合并能锻炼自己的社会实践,丰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形式、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水平。

二、调查结果

对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可得,在选取实践内容上,65.35%的低年级学生选择了兴趣方面,而选择了专业方面的只有34.65%。由此可知低年级在选取实践课题时,往往会更关注自身兴趣方面的内容。反观高年级的同学,在实践内容上有58.68%的同学更倾向于专业,而41.32%的同学则偏向于兴趣。可以看出,高年级的同学在实践课题的选取中更关注专业方面的内容。由此可知,不同年级大学生在社会实践的专业相关性方面具有差异性,且随着年级的升高,同学们对于实践内容的选取逐步从自身兴趣向专业方面过渡。

三、结果原因分析

(1)参与社会实践的必要性。大学生对实践的态度是造成实践方式差异的原因之一,为此,我们通过问卷调查了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态度,结果如下:绝大多数同学认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十分必要,能锻炼个人能力。但锻炼个人能力的出发点在高低年级当中存在不同,低年级的同学更加关注自身兴趣爱好的发展,而高年级的同学则更加侧重专业技能方面的锻炼。(2)参加社会实践所需的条件。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群体中普遍认为“经验积累”比较重要,高年级占24.34%,远高于低年级的19.23%比例。其次是“专业素质”,高年级群体比例达25.12%,低年级只占17.78%。而对于“参与积极度”,低年级的同学以24.41%的比例远高于高年级的12.48%。由此可知,高年级群体更注重专业素质培养和经验累积,而低年级学生对社会实践具有较大积极性。(3)社会实践的收获。高低年级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都有各自收获,而其中有较明显区别的是“专业需要锻炼”这一选项。高年级大学生认为专业需要锻炼的占了25.19%,而低年级则只占了4.23%。可以看出,高年级大学生较低年级大学生更注重在社会实践中得到专业技能的锻炼,从而获得经验的积累。这与高年级大学生即将步入社会,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有着紧密联系。因此,高低年级大学生由于在社会实践中收获不同将会影响其社会实践方式的选择。

四、关于改善不同年级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建议

(1)从不同年级大学生个人角度出发。低年级学生可以从个人的兴趣爱好出发,广泛尝试各种类型的工作,为以后就业岗位明确方向。但在注意形式多样性的同时,也应注意到活动的计划性。高年级学生应注意实践内容的针对性,明确目标,在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安排上,既要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和专业学习的特长,又要针对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地方的特点,两方面结合起来考虑以增强针对性,取得较好效果,为自己以后就业积累经验。(2)从学校角度出发。鉴于低年级学生普遍缺乏实践经验,又对实践抱有极大热情,学校应对其提供实践指导。同时,低年级学生人脉关系薄弱、实践经验缺乏,学校应尽可能帮忙指导组建实践团队,提供实践基地,帮助其走向实践岗位。同时学校应充分意识到社会实践对于不同时期大学生成长的不同意义,通过开展各类实践比赛等鼓励高年级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提高自我。(3)从社会角度出发。希望社会方面能够贡献出更多力量扶持大学生的就业实践,通过增加一些培训以及临时工作岗位,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工作岗位的真实环境,培养其工作能力,让其提前适应工作环境。当然,社会各界应多为低年级学生提供锻炼舞台,以提高其社会实践能力。

参 考 文 献

第7篇

【关键词】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儿童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属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中出现几率较小的一种类型, 以骨髓中各种不正常粒细胞变多、临床用凝血异常性出血为表现特点, 粒细胞白血病基因以及维A酸受体α基因互相融合而形成的PML/RARα基因是APL的发病基础, 同时也是分子靶向治疗的前提和基础。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入院接受治疗的60例儿童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 其中男性患者35例, 女性患者25例。60例患者中, 5岁以下患者18例, 5~10岁患者22例, 10岁以上患者20例。

1. 2方法

1. 2. 1检验技术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最短性的形态学特点就是细胞大小差异, 同时其外形表现没有规律, 胞浆形态丰富, 充满紫红色嗜天青颗粒, 容易看见Auer小体存在。染色质较粗, 有2~5个核仁, 通常存在一型M3是变异型, 主要特点是外周的粒细胞核表现为双叶、多叶或者是肾形。大部分没有或者仅有少量的嗜天青颗粒。临床表现的典型性免疫学特点是:CD33+、CD13+、CD9+、HLA-DR-、CD34-、CD7-、CD14-, 儿童的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中的CD2+以及CD34+相比成年人会更高一些。图1为一个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象图。

图1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骨髓象

1. 2. 2诱导治疗所有患者确诊之后全部使用全反式维甲酸、三氧化二砷以及复方黄黛片或者联合使用, 直到病情缓解。全反式维甲酸的使用剂量为30~40 mg/(m2・d), 在治疗的过程中, 无法全反式维甲酸的患者, 多加入使用复方黄黛片。三氧化二砷的用量为5 mg/(m2・d), 另外添加进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做静脉滴注。连续使用28~50 d。每周对患者的肝功能和肾功能做一次常规检查, 临床表现有腹泻、腹痛患者, 可以使用泼尼松5 mg/(m2・d), 3次/d, 并且可以用碱化水化、保肝以及输注进红细胞悬液等方式做支持性治疗。

1. 2. 3缓解后治疗待患者的病情有所缓解之后开始做巩固方案的治疗, 化疗的方案选择柔红霉素加阿糖胞苷、弥陀蒽醌加阿糖胞苷、高三尖松脂碱加阿糖胞苷, 严格的依照药物的具体用量和使用说明进行操作。每2个月进行1次, 每次持续半个月。最少进行3疗程的强化治疗。序贯化疗之后使用三氧化二砷做15~20 d的连续治疗, 全反式维甲酸使用20~30 mg/d, 之后对上述的治疗方案做重复, 2个月1次。患者有所缓解之后, 对于所有髓内复发的病例, 使用三氧化二砷进行二次的诱导缓解, 并且给予其甲氨蝶呤、地塞米松以及阿糖胞苷的治疗。

2结果

2. 1临床效果60例患者中, 56例患者实现了血液学缓解, 缓解率为93.3%, 完全缓解的平均时间为(30.2±4.3)d。另外4例患者出现凝血功能异常, 进行诱导治疗后2周患者恢复正常。连续进行半个月的诱导治疗后, 所有患者出现白细胞升高的情况, 其平均峰值在52.9×109/L。

2. 2不良反应在本次接受诱导治疗的过程中, 有28例患者出现肝功能损害, 20例患者出现轻度的转氨酶升高, 在进行保肝治疗之后, 患者的转氨酶全部降低至正常水平, 另有1例患者出现肾功能损害, 对其只是用全反式维甲酸做诱导, 停止使用三氧化二砷, 并且做保肝利尿对症治疗之后, 患者的肾功能恢复正常。见表1。

表1各种不良反应症状(n, %)

症状 例数 占比

肝功能损害 28 46.7

转氨酶升高 20 33.3

肾功能损害 1 1.67

3讨论

白血病是一种异质性的恶性克隆性疾病,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病程经过凶险, 患者通常会因为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颅内出血而导致死亡[1]。

在临床治疗中, 使用全反式维甲酸的概率较高, 临床效果也相对突出, 可是全反式维甲酸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 会造成可逆性肝损害、高甘油三酯血症、肌痛等, 发病的几率儿童和成人类似。而在临床使用过程中, 减少全反式维甲酸的初始剂量会不会降低其造成的副作用还不是十分清楚。治疗儿童急性粒白血病有一定的特殊性:①儿童口服药物相对困难[2]。可以选择试用脂质体全反式维甲酸的复合药剂, 但是目前还没有对儿童治疗的具体疗效的临床报道。②能够在静脉使用三氧化二砷, 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其对心脏造成的毒副影响。③全反式维甲酸对10岁以下的儿童有更重的神经毒性, 有较高的头痛以及假瘤性脑病出现率, 使用时能够减少全反式维甲酸的使用量, 改用地塞米松有效减轻临床症状, 如有必要, 可以选择停用。全反式维甲酸对儿童造成神经系统的毒性主要原因是因为成年人和儿童对全反式维甲酸在末端的器官敏感性存在一定的差别, 在维持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定期的开展眼科治疗[3]。

总之, 现如今在治疗急性粒细胞白血病还没有特别突破性的治疗方案, 可是就目前的治疗情况分析, 还是有很多值得深入探究的内容, 会让更多的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儿得到康复治愈的机会。

参考文献

[1] 向阳,王晓波, 孙淑君, 等.复方黄黛片诱导治疗急性粒细胞白血病193例疗效分析.中华血液学杂志, 2009, 30(7): 440-442.

[2] 陈丽韵, 李爱民.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进展.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2011, 34(6): 494-498.

第8篇

 

2研究方法及过程

 

2.1研究对象随机选择了南京、南通和连云港等地区家中有2~7岁的特殊儿童的家长,请他们填写问卷调查表。为保证资料的可靠性,实行匿名填写,共发出问卷40份,回收有效问卷36份。

 

2.2研究工具

 

采用的工具是自编的调查问卷,包括家长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职业,特殊儿童的年龄、残障的类型、所上学前教育机构的类型及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希望选择的学前教育机构及理由、希望孩子学习的内容及最终的教育目标、希望社会给予的帮助等。

 

2.3数据统计与处理所有数据输入电脑,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特殊儿童学前教育入学现状

 

但仍有半数的特殊儿童未能进入学前教育机构接受教育。这其中,去除2~3岁这些未到入园年龄的儿童,在4~7岁年龄段的特殊儿童中,仍有10名儿童未到任何学前教育机构接受教育,占所调查的该年龄段特殊儿童的35.7%,即4一7岁年龄段特殊儿童的入园率只达到64.3%。

 

3.2所入学前教育机构的类型分析己经入园的特殊儿童中,有一半的儿童在普通幼儿园受教育,另有约一半在特殊学校学前班和残联的康复中心上学,一名儿童偶尔去亲子园。在普通幼儿园上学的9名儿童中,有4名儿童的家长明确表示:普通幼儿园不适合他们的孩子,孩子在普通幼儿园里受欺负,因此他们希望能让孩子上特殊儿童幼儿园或特殊学校的学前班,那样“孩子容易合群、不感到自卑”“感到平等、有自信”;有的家长表示:这里有懂得特殊教育的专业教师;其他在普通幼儿园上学的孩子家长则认为:在普通幼儿园里孩子能和其他儿童一样学到知识,将来好找工作。而让孩子在特殊学校学前班和残联的康复中心上学的家长都表示:该机构适合他们的孩子,理由是‘这里的老师比普通幼儿园的教师更有爱心,能有针对性的地教育他们的孩子。

 

3.3家长希望选择的学前教育机构分析能到特殊儿童幼儿园、特殊学校学前班、残联的康复中心及其他机构接受教育,选择的理由是“教师能根据孩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教”、“能针对小孩的特殊情况进行专业性的教育,方式、方法会有助于孩子的发展”、“适合孩子成长”、“容易合群”。但也有25%的家长选择让他们的孩子上普通幼儿园,选择的理由是‘能让自己的孩子与正常的孩子一样的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将来好找工作”、“能跟其他孩子一样学习知识”。

 

3.4家长希望孩子学习的内容

 

这是一个多项选择题,除了两位年龄只有2岁的儿童的家长以外,所有的家长都希望孩子能“生活自理”。这种希望符合该年龄段儿童共同的发展目标,也体现出特殊教育的特殊性:对残疾儿童来讲,学会生活自理应该是特殊教育的首要目标。其次,大多数的家长希望孩子能“学到文化知识”,因为这是孩子将来能在社会上立足的基础。对于调查中所列出的其他内容,家长们都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作了回答:聋童和部分多重障碍的孩子家长希望能对自己的孩子进行语言训练,而视觉障碍孩子的家长则希望对孩子进行定向行走的训练。

 

3.5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写、做简单家务”就行了,说明相当一部分家长还是能接受现实,较为理性地看待孩子的将来。

 

3.6家长希望得到的帮助这是一道开放式的问题,很多家长认真作了回答:有三分之一的家长把“不歧视”放在了首要的位置,期望社会不要歧视他们的孩子、不要歧视他们的家庭,期望社会“多一些宽容、多一些善意”,“希望社会对残障儿童和普通儿童一样对待”,也能尊重残疾儿童;有10位视觉障碍孩子的家长希望能治好孩子的眼睛,改变现状,说明他们对孩子的关注主要还是集中在求医的问题上,认为解决了这个问题,就能改变孩子生活状态。也有部分家长希望社会能帮助解决孩子的上学、就业等问题,能提供经济或生活上的帮助;有两位家长明确提出,希望能提供特殊教育方面的信息、能有专业人士给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方面的指导。

 

4.1特殊儿童的学前教育问题需要引起社会的关注

 

婴幼儿时期是儿童身心发展最为迅速、也是一个人大脑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如果残疾儿童在这个时期得到了较好的教育,那么就可能事半功倍,使他们的缺陷补偿达到最佳的效果。而如果错过了这个儿童发展的关键期,许多的教育训练就可能是事倍功半,很难达到理想的水平。但“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现实是:全国约数十万有特殊需要的婴幼儿大都被拒于托幼机构之外”111。本调查也显示,有一半的特殊儿童未能进入任何的学前教育机构,同龄的特殊儿童的入园率只达到64.3%,远远低于普通儿童80%以上的入园率。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一是普通幼儿园不愿意接受特殊儿童。理由是教师不懂得如何教育这些孩子,家长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和特殊儿童在一起,担心这样做会影响自己的孩子,因而许多普通幼儿园,尤其是各级示范幼儿园,明确拒绝特殊儿童进他们的幼儿园;二是特殊儿童幼儿园、特殊学校学前班等机构还比较苏这样特殊教育发展相对先进的地区,也并不是每一个区县都有特殊儿童幼儿园,或每一所特殊学校都设立学前班,许多家长不知道到哪里能找到适合他们孩子的学前教育机构,就是知道了,也因为离家较远,不放心孩子离开家人,而只能放弃让孩子接受教育的念头;三是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因为学前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再加上特殊儿童的教育训练成本较高,因而一些特殊儿童学前教育机构的收费比较高,部分家庭的经济条件难以承受,有一名市区的视障儿童的家长就明确表示:特殊儿童幼儿园收费太高,负担不起。”

 

种种原因限制了特殊儿童进入专门教育机构受教育的机会,而大多数特殊儿童的家长并不懂得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我国目前也缺少专家上门指导父母教育特殊儿童的机制,虽然爱德基金会开始了培养专门的盲教育专家、对视觉障碍儿童的家长进行教育方法指导的试点工作,但真正能享受到这项服务的毕竟是极少数的特殊儿童及家长,相当多的特殊儿童只能得到基本的生活照料,他们在漫长的等待中错过了教育训练的最佳时机。

 

4.2家长的选择对特殊儿童幼儿园、特校学前班的教师提出了特殊教育专业水准方面的特殊要求大部分家长希望他们的孩子能到特殊儿童幼儿园、特殊学校学前班、残联的康复中心等机构接受教育,选择的理由是“教师能根据孩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教’、“能针对小孩的特殊情况进行专业性的教育,方式、方法会有助于孩子的发展”。这样的选择实际上对这些机构的教师提出了特殊教育专业水准方面的特殊要求。

 

但我国这些机构的教师素质能实现特殊儿童家长的良好愿望吗?目前在这些机构里从事特殊儿童学前教育的教师,大部分接受过普通幼儿教育或特殊儿童义务教育的专业训练,在从事特殊儿童学前教育以后,部分也教师接受了一些特殊教育的专业训练,但离真正的专业化要求还相差甚远,迫切需要对他们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培养和培训,或将受过特殊儿童学前教育专业训练的教师补充进这个领域,以满足家长的实际需求,促进特殊儿童学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4.3学前全纳教育的实施需要给予教师特殊教育专业支持以及普通儿童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学前全纳教育,是指将特殊幼儿安置在全纳幼儿园,让他们和其他正常发展的同伴共同接受学前是把他们纳入传统的隔离式特殊机构中学习,己成为世界性的教育潮流”“绝大多数研究说明全纳教育有利于特殊幼儿的发展”12。在本次的调查中,有四分之一的家长选择让他们的孩子上普通幼儿园,就对普通的幼教机构提出了接纳特殊儿童的要求。

 

要真正使特殊儿童进入普通幼儿园,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普通幼儿园教师能得到特殊教育的专业支持,二是普通儿童的家长对幼儿园接纳特殊儿童不持异议。对于第一个问题,我国目前许多地方己经开始了尝试,如在普通幼儿教师的专业教育课程中加入特殊儿童教育训练的课程,同时由特殊学校的教师承担特殊教育的巡回辅导工作,给普通幼儿园的教师提供特殊教育的专业指导等。对于第二个问题,除了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以外,更需要从事学前教育的教师对家长进行宣传教育,传达这样的观点:在全纳教育环境中普通幼儿的语言、认知、逻辑思维等能力的发展,不仅未受到特殊幼儿表现出来的不良模式的影响,而且比起传统普通教育机构中的幼儿,也未见其呈现出发展缓慢的现象,甚至在有些标准化测验中,这些全纳教育机构中普通幼儿所获得的分数还高于那些在传统普通教育环境中就学的儿童……另外,在全纳教育环境中的普通幼儿,能快速地解读特殊儿童的需要信号并做出恰当的反应,其社会帮助技能水平远高于在传统教育环境中学习的儿童”。|3|“有机会与障碍儿童互动、一起成长的无障碍儿童,长大以后会变得更宽容。他们成年后会对社会中的弱势人群具有更深刻的理解和尊重”14。当家长了解到了自己的孩子与特殊儿童在一起,不仅不会受影响,反而有助于自己孩子的发展,将有利于学前全纳教育的实施。

 

4.4当前的社会中还存在歧视特殊儿童的现象

 

当前社会上还有很多的特殊儿童处在受歧视和受欺负的状态中,如在一所大学校园的家属区,一名弱智儿童正在独自玩耍,突然另一名普通儿童走过来狠狠踢了他一脚,原因是“他傻”无怪乎在本次的调查中,许多家长对社会的唯一要求就是“不歧视”。

 

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连起码的同情心都不具备,怎么可能有高尚的道德呢。为此,一些学者提出:有必要把生命教育作为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从孩子开始,培育生命尊严的意识,善待自己的生命,也善待一切生命。”

 

5对策与建议

 

5.1全社会通过各种途径解决特殊儿童的学前教育问题,各级政府也应从办学政策、人员编制、财政扶持等方面,给予接纳特殊儿童的学前教育机构和特殊儿童的家庭一定的支持和帮助。

 

5.2培养特殊儿童学前教育的专业教师,或通过培训等途径加快现有教师专业化进程,促进特殊儿童学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5.3加大宣传力度,使普通儿童家长理解全纳教育的意义,真正实施学前全纳教育,让特殊儿童从小就能在正常的社会环境里成长、发展。

第9篇

【论文摘 要】大学生社会实践自开展以来便受到了高校以及社会的普遍认可,且大学生也纷纷表示在社会实践中获益匪浅。但是,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选择实践方式上存在差异。为此,本文在整理浙江师范大学各年级在校大学生的问卷以及访谈记录的基础上,同时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提出了若干建议。

一、调查目的

大学生社会实践形式多样、目的各异,通过调查研究各年级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不同方式、倾向,比较不同年级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的差异,分析不同年级大学生开展不同社会实践的原因,从而针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提出相关建议,正确引导各年级大学生参与适合并能锻炼自己的社会实践,丰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形式、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水平。

二、调查结果

对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可得,在选取实践内容上,65.35%的低年级学生选择了兴趣方面,而选择了专业方面的只有34.65%。由此可知低年级在选取实践课题时,往往会更关注自身兴趣方面的内容。反观高年级的同学,在实践内容上有58.68%的同学更倾向于专业,而41.32%的同学则偏向于兴趣。可以看出,高年级的同学在实践课题的选取中更关注专业方面的内容。由此可知,不同年级大学生在社会实践的专业相关性方面具有差异性,且随着年级的升高,同学们对于实践内容的选取逐步从自身兴趣向专业方面过渡。

三、结果原因分析

(1)参与社会实践的必要性。大学生对实践的态度是造成实践方式差异的原因之一,为此,我们通过问卷调查了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态度,结果如下:绝大多数同学认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十分必要,能锻炼个人能力。但锻炼个人能力的出发点在高低年级当中存在不同,低年级的同学更加关注自身兴趣爱好的发展,而高年级的同学则更加侧重专业技能方面的锻炼。(2)参加社会实践所需的条件。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群体中普遍认为“经验积累”比较重要,高年级占24.34%,远高于低年级的19.23%比例。其次是“专业素质”,高年级群体比例达25.12%,低年级只占17.78%。而对于“参与积极度”,低年级的同学以24.41%的比例远高于高年级的12.48%。由此可知,高年级群体更注重专业素质培养和经验累积,而低年级学生对社会实践具有较大积极性。(3)社会实践的收获。高低年级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都有各自收获,而其中有较明显区别的是“专业需要锻炼”这一选项。高年级大学生认为专业需要锻炼的占了25.19%,而低年级则只占了4.23%。可以看出,高年级大学生较低年级大学生更注重在社会实践中得到专业技能的锻炼,从而获得经验的积累。这与高年级大学生即将步入社会,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有着紧密联系。因此,高低年级大学生由于在社会实践中收获不同将会影响其社会实践方式的选择。

四、关于改善不同年级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建议

(1)从不同年级大学生个人角度出发。低年级学生可以从个人的兴趣爱好出发,广泛尝试各种类型的工作,为以后就业岗位明确方向。但在注意形式多样性的同时,也应注意到活动的计划性。高年级学生应注意实践内容的针对性,明确目标,在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安排上,既要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和专业学习的特长,又要针对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地方的特点,两方面结合起来考虑以增强针对性,取得较好效果,为自己以后就业积累经验。(2)从学校角度出发。鉴于低年级学生普遍缺乏实践经验,又对实践抱有极大热情,学校应对其提供实践指导。同时,低年级学生人脉关系薄弱、实践经验缺乏,学校应尽可能帮忙指导组建实践团队,提供实践基地,帮助其走向实践岗位。同时学校应充分意识到社会实践对于不同时期大学生成长的不同意义,通过开展各类实践比赛等鼓励高年级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提高自我。(3)从社会角度出发。希望社会方面能够贡献出更多力量扶持大学生的就业实践,通过增加一些培训以及临时工作岗位,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工作岗位的真实环境,培养其工作能力,让其提前适应工作环境。当然,社会各界应多为低年级学生提供锻炼舞台,以提高其社会实践能力。

参 考 文 献

第10篇

1.1 调研对象及时间

本次调研对象为重庆师范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012年底该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0782人,占到学生总人数的43.2%,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1478人,占学生总人数的6%。调研时间从2013年3月到2013年7月,以学校资助中心数据库随机抽样的方式对10782名家庭困难大学生中的300名困难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300份,共收回有效问卷285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5%,其中大一贫困生80人,大二贫困生69人,大三贫困生71人,大四贫困生65人。

1.2 调研方法

调研小组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研究等方式进行,通过学生填写国际通行的SCL-90症状自评量表的方法,采用1~5分的5级评分制标准,对各年级贫困学生的问卷进行分析。本测验主要由90个自我评定项目组成,分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九个因子。

2 调研结果与分析

调研小组对调查数据进行SPSS统计分析,得出下列分析表格。

表1列出了1~4年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九个因子的得分情况与标准差的对比,以作出最终分析结果。经统计发现,四个年级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的主要差异表现在“强迫”、“人际敏感”“敌对”、“偏执”四个因子上。另外在“精神病性”因子的得分上,四个年级家庭困难学生的水平持平;在“恐怖”、“躯体化”、“抑郁”等四个因子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别。

根据以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很多大一新生刚刚进入大学,面对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新的学习生活环境,难免会产生一些心理落差。二是与那些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相比,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更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从而产生种种心理障碍。

升入大二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敌对”心理会逐渐降低。其主要原因在于,家庭困难学生与其他学生经过了一个学年的相处后,渐渐了解了各个方面的情况,敌对心理得到了缓解与减轻。但家庭经济方面的压力仍然会造成他们心理上的困扰。而大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则处在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

大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虽已处于一个成熟的阶段,但面临着就业、择业问题,或恋爱分手等问题,也会产生焦虑、紧张、烦躁心理。

3 相关对策

①淡化群体图式影响,增强社会示范效应,通过榜样和成长案例激励困难学生奋发追求。

②引导学生完善自我认知,释放弱势心理压力。同时,建立沟通渠道与校园内互助平台,完善咨询机制,强化校心理咨询中心和院二级心理健康工作站功能。

③不同年级的学生心理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有差别教育。对低年级的学生,重点是启发他们觉悟和完成自我探索,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困难;对高年级学生,主要解决其就业择业等问题,减轻其就业压力。

④倡导和强化公平正义的社会规则意识。要在学生中积极开展诚信和互助教育,引导全体学生正确对待各类奖助贷的评选或评定。

4 小结

第11篇

【关键词】国防生;自我效能感;成就动机

一般自我效能感,指的是对应付生活中多种领域中的问题的自信心。是指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操作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活动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主体感受。它作为一种人格变量,能够对个体在不同任务领域中的成绩有一定的预测效果。成就动机是人类的一种社会动机,指努力追求卓越,以期达成更高目标的内在动力和心理倾向。成就动机对于一个人的成才有重要的影响,而且会影响到个人的努力方向和努力程度。国防生是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军队干部,是未来国防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既是大学生,又是后备军官,国防生是高校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目前,针对于这个特殊群体的心理特点研究还很少,本文拟就国防生与高校普通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进行探讨了解和比较分析。为国防生的教育和培养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帮助。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为长沙市三所重点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随机抽取的334名在校国防生和298名普通本科大学生,全部为男性。

(二)测量工具

1.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由德国心理学家Schwarzer等人编制,共有10个项目,采用Likert5点量表形式,即非常不符合、有点符合、不确定、大部分符合和非常符合,依序给1-5分,总分愈高者,表示一般自我效能感愈高。

2. 《成就动机量表》

《成就动机量表》( The Achievement Motive Scale. 简称AMS),由挪威奥斯陆大学Gjesme,T和Nygard,R于l970年编制,由叶仁敏和Hagtvet,K.A于l988年修订而成. 量表共30道题,分两部分,每部分l5道题,分别测试追求成功的动机(Ms)和避免失败的动机(Mf)这两个维度。量表采用4点记分,完全正确记1分,完全不对记4分,得分越低,表明这类动机越强。

(三)研究程序

以班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把两份问卷装订在一起发给被试,统一指导语,测完统一收回问卷,主试逐一审查,剔除无效问卷。所有数据采用EXCEL和SPSS16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对数据进行t检验。发现国防生与普通本科大学生在自我效能感上存在者显著差异((t= 3.213,p0.05),在避免失败维度上差异也不显著(P>0.05)(结果见表1)。

三、讨论

(一)国防生和普通本科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比较

本调查从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这两个心理变量进行研究发现,发现国防生与普通本科大学生在自我效能感上存在显著差异(p

班杜拉及其同事对自我效能的形成做了大量研究,他主要从信息加工的角度进行分析的,并一再指出,个人的自我效能信念,不论是准确的,还是错误的,都建立在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评价及情绪与生理状态这四种信息根源之上。本研究中之所以国防生的自我效能感比普通生要高,原因在于:首先,作为后备军官,较高的招收条件和军地合作的培养模式,使其不仅能够和地方普通本科学生一样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也促使他们在平时严格的军政训练也造就了他们健康的体魄,坚强的毅力,昂扬的士气以及过硬的作风。同时,国防生作为一个优秀的群体,在学校和部队组织的各项比赛中经常摘金夺银,崭露头角,这些成功体验,进一步强化了他们对于自身能力的肯定和自我素质的认可以及走向基层工作岗位的信心。其次,在管理过程中,选培办(选拔培训办公室的简称)的干部作为国防生走入军营的第一任老师,其突出的能力水平和优良的综合素质,替代性地强化了国防生的自我效能感,让每一名国防生都看到了榜样,看到未来自己的身影。再有,国防生是一个新生事物,也是一个神圣的称呼。其特殊的身份使其受到了国家的重视、媒体的宣传、老师的好评、同学的羡慕,家人的期望。这些良好的评价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国防生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另还有研究发现国防生较普通本科生有更良好的心理素质,过度焦虑的人会低估自己的能力判断,疲劳和烦恼会使人感到难以胜任任务需求,成功时的积极情绪和失败时的消极情绪也使自我效能判断发生变化。国防生较好的情绪状态和心理素质,提升了其自我效能感。

(二)国防生和普通本科大学生成就动机比较

成就动机和自我效能感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变量:成就动机是个体对活动追求成功的倾向,具有更多的情感色彩,而自我效能感则是个体对自己能力的稳定的认知和评价,认知是主要成分。本调查研究发现,在追求成功维度上国防生得分高于普通本科大学生,但是差异不显著。在避免失败维度上,国防生得分低于普通本科大学生,但是差异不显著。成就动机更倾向于情感成分.虽然国防生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普通本科大学生,即在认知方面,对自我的能力有更高的自信。但是,由于少数个别国防生与部队签订定向培养协议后,滋生了“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思想,认为“签了协议盖了章,就业进了“保险箱”,因此在主观情绪上产生了懈怠,缺乏奋斗和拼搏的紧迫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追求成功的动机,产生了怠慢懒散,安于现状的消极情绪。因此,这些方面都可能是造成国防生与普通本科大学生生之间成就动机无显著差异的重要原因。

(三)对国防生教育和培养的思考和建议

国防生作为未来国防的中坚力量,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的培养和激发,对于国防生的自我人格完善和整体心理素质提高具有重要影响,对于推动新时期国防军队现代化建设有重要作用。针对国防生的心理动力特点,在培养教育过程中,我们建议通过以下措施强化和改进:一是:合理安排任务和设置目标,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国防生综合考评系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使其采用合理的成败归因方式;三是:坚决淘汰处理不达标的国防生等方式,以强化国防生的成就动机,培养国防生勤奋学习,刻苦锻炼的意识,为军队输送高素质,高能力的新时代人才。

参考文献

[1] 郭本禹.当代心理学的新进展[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

[2] 张晋萍.中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认知需求和创造性的关系研究[D].山西大学,2004.

[3] 黄希庭,杨治良,林崇德主编.心理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4] 孙煜明.动机心理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

[5] 高建江.班杜拉论自我效能的形成与发展[J].心理科学, 1992(06).

[6] 王海民,刘学敏,时红聚.军校国防生和本科学员心理健康及人格特征的比较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6(05).

第12篇

摘 要 传统项目学校是我国培养优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主要基地,关系到我国竞技体育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湘南地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竞技体育作为湖南省竞技体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体现湘南地区本身特色的同时必须适应湖南省及全国的发展形势。笔者运用专家访谈法、调查问卷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湘南地区传统项目学校管理现状和体育经费的现状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传统项目学校 湘南地区 制度管理 经费

传统项目学校是我国培养优秀竞技后备人才的重要支柱,是我国输送人才的重要梯队,湘南地区是湖南省输送竞技人才的重要地区,传统项目学校的制度管理模式的现状直接影响到传统项目的学校的发展,经费的使用情况对专业人才输送的质量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湘南地区传统项目学校为研究主体,对传统项目学校中管理制度的现状和经费的使用情况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通过查阅图书馆、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进行检索,查阅了1998-2013年关于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制度现状以及经费使用相关论文100余篇,了解当前国内的研究现状及发展的趋势,为本论文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

在查阅了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根据体育科研方法关于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及论文研究需要,设计“教练员问卷”,“运动员问卷”对湘南地区30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60名教练员(每个学校调查两位教练员)、180名学生(每个学校调查6名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

3.专家访谈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以专访的形式对湘南地区体育局有关领导、高校的专家、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教练员进行访谈。通过访谈和交流,获得了各方面人士对湘南地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归纳总结。

4.数据统计法

运用Excel和SPSS16.0统计软件对所收集的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5.逻辑分析法

对通过专家访谈和文献资料查阅的内容进行统计,并对统计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整理。

二、结论与建议

(一)湘南地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体育经费现状

1.湘南地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经费的来源渠道

我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经费的来源主要有两种渠道:一是学校自筹,二是各级政府和体育、教育部门的专项拨款。目前湘南地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体育经费来源主要依靠学校的行政事业经费,省、市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的专项拨款较少。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学校的课余训练逐渐向社会化方向发展,体育产业的概念逐渐深入到学校中。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单靠上级部门的专门拨款已经限制了其快速有序的发展,很多学校便主动拓宽学校体育经费的筹资渠道,大有超前意识和惊人举措。例如个别学校发动母校情感攻势,让本校培养出来的在社会上有身份地位的商人来资助母校进行体育场馆的建设;永州地区新田县一中就采用向银行贷款来改建田径场,包括向世行贷款;为了临武县一中修建新的体育场馆场馆,县委领导带头捐款,以此带动全县机关部门为新场馆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耒阳市一中为了修建体育场,一方面让基建承包商带资入场动工,另一方面发动学校教职工捐资入股提息;还有一些学校在保证学校课余训练的前提下,将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吸引社会各界人士进入场馆进行体育锻炼和娱乐活动,并从中收取一定费用,这样既为人民大众提供了健身娱乐场所,又“取之于民,用之于体”,缓解了学校体育经费不足的窘境。

2.湘南地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经费的现状

第13篇

[关键词] 体育消费 大学生 结构 价值

体育消费是指人们购买或使用体育有形产品与无形的体育劳务用品以满足自身体育需求的活动,它包括有形的实物消费和无形的劳务消费两种。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体育价值观的改变,以及全民健身运动的推广,体育消费在人们的生活消费中已占据了一定的位置,并有扩大的趋势。随着市场经济对高校的冲击,大学生体育活动的经济行为是不可避免的,对有着较高的文化修养、深远的思想和强烈的主体意识的当代大学生,他们作为体育运动开展的主要群体,其体育消费的结构水平、体育消费的动机都是值得我们进行调查和分析的,本文通过对江苏省10所高校学生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和分析,以揭示我国高校学生体育消费动机和行为特征,培养其健康的消费观念,引导高校学生科学合理的体育消费行为,为开发江苏省高校体育健身市场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随机抽取了江苏省普通高校中10所高校其中苏南地区3所、苏北地区3所、南京地区4所的大学生1000名,其中男生600人,女生400人。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搜集及参阅了国内关于消费、体育消费、动机理论等资料为本研究参考、分析和利用。

(2)问卷调查法。按照问卷设计原则,对所设的问题通过特尔斐法进行筛选,经在江苏大学学生中对问卷进行可信度检验,证实有较高可信度。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56份,有效率95.6%。其中,男生572人,女生384人。

(3)数理统计法。对所收回问卷的各项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处理,全部数据运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男女大学生体育消费动机

调查显示(表1):男生的社会交往动机居首位,占31.1%,明显高于女生,这跟男性、女性不同的生理、心理特征有关,这些特征决定了男、女大学生在需要及行为上的巨大差异,反映了更多的男生把体育消费作为扩大人际关系、锻炼并显示自己能力的一种手段。女大学生的审美追求动机居首位,明显高于男生。在与他们交流的过程中得出结论,女生乐意花钱在体育方面的主要原因是为了使自己拥有健美、匀称的身材,高雅、大方的气质,这跟女美的天性,以及男女不同的社会存在价值及当前求职的需要有关;强身健体、精神娱乐这两种体育锻炼最直接、外在的功能也被相当一部分男、女大学生作为体育消费的动机,其中强身健体动机居于稍次的位置。随着整个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学习、生活、求职压力的增大,大学生作为高层次的年轻人群,同样会感到身心疲惫,体育活动作为一种增进健康、消除疲劳、愉悦身心的有效的方法,自然成为了大学生们的首选。而把体育成就作为体育消费动机的学生主要是学校运动队成员,他们在体育方面较有天赋,希望自己在这一方面有所成绩;把攀比炫耀作为体育消费动机的学生,主要是个别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他们追求名牌运动服饰、出入校外的高档健身场所,并以此作为炫耀自己的资本。

2.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水平

(1)消费水平的基本情况从调查的情况看,2003年参加过体育消费的人数为872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91.1%,说明体育消费观念已普遍被当代大学生所接受。如表2 所示:大学男生实物型消费支出中100元以下的占3.2%,100元~200元的占31.7%,200元~300元的占44.9%,300元以上的占20.2%;劳务消费支出中100元以下的占39.4%,100元~200元的占23.4%,200元~ 300元的占25.5%,300元以上的占11.7%。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还是很低的,虽然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但大学生一个纯粹的“消费者”还没有什么经济基础,所以也就没有那么多的钱用在除了生活外的其他的消费上。由表3可以看出他们的体育消费主要是用在购买运动鞋等基本体育用品上。但调查的结果还可以发现,生活水平提高还是对体育消费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在中低等档次,就是200元~300元,这部分大学生除了购买一些必需体育用品之外还有一定的节余用在体育刊物和健身房消费上。

3.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场所

调查表明(表4),由于家庭情况参差不齐,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都把学校免费场地作为运动健身场所的首选(男生39.1%、女生43.4%),其次消费场所选择较多的是学校收费场地和公园或群众性体育娱乐场所(男生26.3%、女生15.2%),学生在大学期间,体育消费的主体在校园。调查也发现高年级学生中选择学校免费或收费场地的人数比较接近,低年级学生选择免费场地者远多余选择收费场地者,这说明高年级学生体育消费意识较强。

4.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因素

调查显示:19.6%的男生和25.1%的女生认为主要是目前的经济支付能力制约了体育消费的水平,大部分学生认为目前市场上质量上乘的有形体育产品,包括品牌服装、鞋帽、健身器具等价格太高,社会上的健身场所、体育比赛现场的门票太贵,经济无法承受;24.6%的男生和27.2%的女生认为学业太忙无暇顾及体育锻炼,更谈不上体育消费了;还有个别学生认为没有必要体育消费。大学生体育消费主要受外在条件和自身经济条件的制约,而外在条件的改善依赖于学校体育管理者观念的更新,大力改善体育健身场地、器材等条件,加强体育消费的宣传指导等,为大学生进行体育消费提供物质和组织上的保证。调查发现,部分学生不知道如何进行健身,也有12.6%的男生和10.2%的女生反映消费种类少,因而对体育健身逐渐失去了兴趣。此外,还发现11.1%的男生和18.6%的女生对体育没兴趣。这说明大学生健身锻炼缺乏体育教师的合理引导,从而还未培养起浓厚的健身兴趣。以上这些因素客观地影响了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积极性。这一调查结果中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因素的前三位和以往有关专家对我国经济发达城市的大学生体育消费情况的调查结果相吻合,这说明目前影响我国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因素是大学生的课程负担重;场地太少和经济条件差。

三、 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目前江苏普通省高校大学生已具有较强的健身意识和体育消费观念,体育消费已成为江苏省普通高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一部分,但体育消费水平总体偏低,这主要受经济支付能力的制约。

(2)体育消费与经济状况和消费环境密切相关,不同生源地域其体育消费水平迥异。城市生源各项体育消费水平均明显高于乡镇和农村,而乡镇与农村学生差异并不显著。

(3)江苏普通省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仍以实物型消费为主,体育劳务型消费较低,体育消费结构偏于一隅,男生实物消费的水平明显高于女生,而男、女生体育劳务消费的水平相差无几。

(4)男、女大学生消费动机存在明显差异。男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动机是社会交往,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更多的男生把体育消费作为扩大人际关系、锻炼并显示自己能力的一种手段。女生则将审美追求动机放在首位,这跟女生女美的天性有直接的关系。

(5)运动参与是影响高校学生进行体育消费的重要因素之一。运动参与的积极程度和体育消费水平密切相关,运动参与时间、次数越多,体育消费水平就越高。

2.建议

(1)加强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重视对高校学生体育兴趣、习惯、观念的培养,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活动,逐渐培养高校学生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2)加强对高校体育产业方面的研究,因地制宜的繁荣体育市场,进一步开放体育场馆,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健身娱乐活动,引导学生健康投资、科学消费。积极开发、拓宽高校体育消费市场。调控市场价格,有效降低体育产品成本,体育产品务必经济实用,以适应高校学生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3)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增强全社会的健身及体育消费意识。

参考文献:

[1]杨剑等:江苏省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水平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7,(3)

第14篇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城市规模不断膨胀,同时,城市形态、结构和功能也处于不断演化之中。在此大背景下,许多高校在校区选址过程中,大多将校区建在地处较为偏远的郊区,从而影响到师生的正常上班和学习生活 。

本文正是基于上述考虑,对南京某高校分校区的交通问题进行调查,调查包括可供该校学生外出的出行方式,以及影响选择这些出行方式的成本、安全、耗时、舒适度等因素 。此外,还实际调查某一路段的通行能力,分析路段拥堵状况。

1 问卷调查

1.1 确定调查对象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地处南京市江宁区禄口镇,远离南京市市中心,地势问题严重制约了师生的出行,给师生出行带来不变。因此,我们对该校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主要是该校大一至大三年级的学生,共调查了300名学生。

1.2 设计调查问卷

首先,我们讨论研究问卷所要涉及的内容、方向,并实际调查了学校周边一些交通设施,询问了公交车、校车、城乡客车的工作人员,初步了解该分校区目前的交通现状。其次,根据前期的准备设计出调查问卷的初稿。然后,讨论并查阅相关资料对问卷进行修改。一方面,增加了各出行方式成本、安全、耗时、舒适度具体四个方面的问题,个人意见等题型;另一方面,从被调查者的角度,对问卷的问题和选项的语言表述进行反复斟酌并对问卷的整体版面重新设计,在每个选项后增加括号,方便被调查者勾选。最终,共设计19道题,单选15道,多选题3道,主观题1道,涉及学生平时出行的方式的选择等切合学生实际的问题。问卷如下:

南航金城学院交通状况问卷调查

我们是南航金城学院大学生创新项目组成员,为了给同学提供更为合理的出行方式,改善我院交通出行状况,现需要对我院周边交通状况进行调查研究,请您在对应选项打√,感谢您的配合!

(1)如果您本周出行,您主要的到达的目的地是哪?

A铜山( ) B.禄口( ) C.江宁区中心( ) D.南京市中心( ) E.南京市其他地区( )

(2)您打算几点去上述目的地?

A.7点以前( ) B.7-11点( ) C.11-15点( ) D.15点以后( )

(3)您会选择什么方式出行呢?

A.乘坐公交车(例如安铜、东铜等)( ) B.乘坐石湫线( ) C.打车 ( ) D.乘坐校车( ) E乘坐铜山――各车站的城际客车( )

(4)你选择上面出行方式的原因?(可多选)

A.票价低( ) B.速度快( ) C.等待时间短( ) D.舒适( ) E.安全可靠( )

(5)您认为所选出行方式最大的安全隐患是?(可多选)

A.乘坐人员超载( ) B.车速过快( ) C.所乘车辆过旧( ) D司机操作不规范( )

(6)您认为所选出行方式最让您感到不舒适的是?(可多选)

A.人太多( ) B.会晕车( ) C.司机、售票员服务态度差( ) D.车速过慢( ) E.车辆班次少( )

(7)你认为下列哪种出行方式最安全?

A.乘坐公交车(例如安铜、东铜等)( ) B.乘坐石湫线( ) C.打车 ( ) D.乘坐校车( ) E.乘坐铜山――各车站的城际客车( )

(8)你认为下列哪种出行方式最舒适?

A.乘坐公交车(例如安铜、东铜等)( ) B.乘坐石湫线( ) C.打车 ( ) D.乘坐校车( ) E.乘坐铜山――各车站的城际客车( )

(9)你认为下列哪种出行方式价格制定最不合理?

A.乘坐公交车(例如安铜、东铜等)( ) B.乘坐石湫线( ) C.打车 ( ) D.乘坐校车( ) E.乘坐铜山――各车站的城际客车( )

(10)你认为下列哪种出行方式耗时最长?

A.乘坐公交车(例如安铜、东铜等)( ) B.乘坐石湫线( ) C.打车 ( ) D.乘坐校车( ) E.乘坐铜山――各车站的城际客车( )

(11)你认为下列哪种出行方式等车时间最长?

A.乘坐公交车(例如安铜、东铜等)( ) B.乘坐石湫线( ) C.打车 ( ) D.乘坐校车( ) E.乘坐铜山――各车站的城际客车( )

(12)在您看来,您可以接受的最长候车时间为?

A.小于10分钟( ) B.10-20分钟( ) C.20- 30分钟( ) D.30分钟以上( )

(13)您每月往返市区的次数?

A.0-2次( ) B.3-4次( ) C.5-6次( ) D.6次以上( )

(14)您出行一次需要在交通方面花费多少钱?

A0-10元( ) B.10-20元( ) C.20-30元( ) D.30-40元( ) E.40-50元( ) F.50元以上( )

(15)您节假日回家主要的交通工具是?

A.汽车( ) B.包车( ) C.高铁( ) D.火车( ) E.飞机( ) F.其他 ( )

(16)2014年地铁三号线与机场相连,你会选择什么方式到机场转地铁?

A.步行( ) B.自行车( ) C.三轮车( ) D.黑车( ) E.其他( )

(17)地铁三号线开通后,如果有专车接送往返机场和学校的学生,您能接受最高票价是?

A.2元( ) B.4元( ) C.6元( ) D.8元( )

(18)你对南航金城学院的交通便利的满意程度?

A.满意( ) B.一般( ) C.不满意( ) D.非常不满意( )

(19)给出一条你认为可以改善金城交通问题的方法吧~?或者说,你想怎么改善金城交通?

1.3 调查问卷的整理与问卷数据分析

首先,将调查问卷首先进行分类,主要按照不同方式抽取的对象进行分类。其次,筛选剔除作废的调查问卷,由于收回的调查问卷中有部分被调查者没有按照问卷填写要求进行填写,或者未完成的问卷需要剔除,否则会影响到后期的数据统计结果。此次发放问卷共300份,回收292份,有效问卷283份,产生无效问卷9份,问卷合格率94.33%。然后,进行调查数据的录入,将选取A、B、C、D、E、F各选项的人数在Excel表格中统计,以便后期数据统计。最终,通过EXCEL的数据描述功能,将每问的选择人数占总人数绘制饼状图,并思考分析得到相关结论。

2 非问卷形式的数据收集

一方面,我们搜集了该院周边的公路交通地图以及各出行方式的行走路线图。另一方面,我们实际体验各种出行方式,调查询问公交车、校车、城乡客车的工作人员和黑车司机,获得相关班车信息和收费价格。

其次,我们实际调查某一路段的通行能力。由于通过某一路段的车辆大小不同,需要将车辆换算成统一的标准型。在采集数据时,将车分为四轮的大型车、中型车、小型车以及两轮的电瓶车,并查阅相关资料进行标准化处理。标准化方法是:小型客车为标准型,折算系数为1.0;大型客车折算为标准型,系数为1.5;两轮车(包括轻骑、载货摩托车及电瓶车、自行车)折算为标准型,系数为0.5。这样,将车辆都转化成标准车当量数,方便数据统计和后期的计算。根据通行能力的定义,是指在一定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道路上某一路段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最大车辆数。我们以1分钟作为单位时间来采集该时间内通过的标准车辆数。最终,绘制出实际通行能力与时间的折线图,分析道路拥堵状况。

第15篇

关键字:个性化学习方式 因材施教 提高学习兴趣

前 言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报告中指出:教育的价值就在于帮助一个人以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实现他自己。个性化教育就是要转变原有的教育方式,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进步,感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健康的成长。

一.研究背景

(一)研究目的

教育一向是重视知识的教学,而知识教学的心理基础就是认知发展。2儿童吸收知识时的思维方式与成年人大不相同。以往的旧式教育不是将成年人认为重要的知识教授儿童,就是采教师中心主义,由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教学生学习 。如此的教育取向,无异是将学生视为成人,在知识普及的今天,以成人为中心的教育取向已不合时宜。

(二)学生现状分析

本年级共有2个自然班,共计63人,男生 39人,女生24人,其中一班比二班肥胖的学生相对多一些,运动能力较差。学校的生源中外地务工子女较多,大约在90%左右,学生家长平时忙于生活,对学生在校情况很少问津,家校教育不能有机的结合,导致有些学生学习动机不强烈、课上纪律自由散漫。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到学生上课的热情很高,但是对学习和练习的内容积极性不高。

二 研究方法

(一) 研究对象

以我校五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49 人 女生34,共计83人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教子有方、教育心理学、 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2访谈法

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就体育兴趣、需要的内容、尊严和成就等问题进行访谈

3问卷调查法

从学生的兴趣,学习能力,学习方式三个纬度进行问卷

三 研究过程

(一) 课题的提出:学生的身体素质连年下降,学校体育肩负着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责任。改革从体育课堂入手,如何在体育课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操场上成为课堂的主要目标。

(二)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从对体育课的专项运动标准训练的兴趣、学习能力、学习方式三个纬度进行调查和分析。

四 结果与分析

(一)通过访谈

学生喜欢到室外上体育课,喜欢做各种各样的运动,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场地器材,他们可以一直快乐到下课。但是对教师安排的内容,他们有一部分是不喜欢的。比如:柔韧性的练习。下肢力量性练习,蛙跳。耐力性练习。对有些课堂的组织形式和教法不喜欢所以也是提不起兴趣。比如投实心球。问及学生需要那些内容时,学生们一致表示对球类比较感兴趣,对体操,田径等兴趣不高。对于不喜欢的内容,学生只能硬着头皮参与,没有快乐,更没有成就可言。为此教师认为,只有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中心。

(二)通过问卷调查

1兴趣问卷

1、 你喜欢上体育课吗?( )

A 、非常喜欢 B、喜欢

C 说不上喜欢还是不喜欢

D 、 不喜欢

2、你喜欢的体育项目有哪些?

3、你是否对体育教师安排的教学内容感兴趣

A、非常感兴趣 B、感兴

C有时有兴趣有时没兴趣

D.一直没兴趣

从表一学生兴趣中得出:

有87%的同学喜欢上体育课

有55%的同学对教师安排的内容感兴趣

有67%的同学喜欢迎面接力跑的游戏

有71%的同学喜欢躲避球游戏

有82%的同学喜欢游戏类运动

对体育课中专项内容比如舞蹈只有16%。

结论:大部分同学都喜欢以游戏形式出现的个人运动和集体运动,对有技术要求的专项运动兴趣不高。

2学生学习能力问卷调查

1、 你认为体育课的强度是否适合你的身体承受能力( )

A、非常适合 B、比较适合

C适中 D、不适合

2、 你在上体育课时能否按要求完成技能的学习( )

A、总是能 B、有时能

C、很少 D、从不

3、你是否愿意参加有一定难度的体育运动( )

A、非常愿意 B、比较愿意

C说不清 D、不愿意

4、你对体育课的建议是:

A多游戏 B多练习

C强度大 D多打球或踢球

从表二学习能力问卷中得出

1.有83.9%的同学认为体育课的强度适合自己的运动能力

2.有47%的同学能够按要求完成技能的学习

3.有48.4%的同学有时能按要求完成技能的学习

4.有85.5%的同学愿意参加有一定难度的体育运动

结论:很多学生能适应这个强度的练习,可是还有一部分学生不能适应,需要引起教师的关注。很多学生体育课还有吃不饱的现象,希望向更高的层次挑战

3学生学习方式问卷调查

1:你在以前体育课上喜欢采用那些方式学习( )

A.自主学习 B.与同学合作学习

C.探究学习 D:接受学习

E听老师讲 F小组交流展示

其他———————————

2:你认为在以后的教学中采用那些学习方式能把体育课上得更好?

A.自主学习 B.与同学合作学习

C.探究学习 D:接受学习

E听老师讲 F小组讨论交流

其他———————————

从表三学习方式问卷中得出

1.希望与同学合作学习的同学增加了

2.希望听教师讲解的同学减少了

结论:以往的课上大部分学生还是采取以听教师讲为主的学习方式,在以后的教学中希望与同学合作学习的同学有所增加。可见同学们想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的去接受知识。

五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对学生的访谈和对上述问卷的分析,我们发现学生对体育是有兴趣的,只是对他喜欢的项目兴趣浓厚,对他不喜欢的项目兴趣就不高。教师要通过了解学生的心理,掌握内容的难易度,减少学生对运动的恐惧。面对经常上课”捣乱“的学生,我们经常采取的办法是先说教,屡教不改者就采用高压政策,迫使学生无条件的服从。以上这些,教师没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着手,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法,让学生采用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学乐学。

(二)建议

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实施适合学生需要的学习方式。

2尊重每一名学生,使每一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3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

4维持良好的师生关系。

5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