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全面素质教育的概念范文

全面素质教育的概念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全面素质教育的概念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全面素质教育的概念

第1篇

在逻辑学看来,概念是理论研究的基本出发点。要准确了解潘懋元先生的素质教育观及其价值,应当首先了解他对素质教育概念的理解。而要做到这一点,又应当了解他对其中关键词“素质”的认识。素质教育是由中国学者最先提出的一个教育学概念,它的科学性如何最终要看对素质的解释合理与否。素质原先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是指“人的先天的生理解剖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但在人们的运用中,“素质”概念已经发展成为“先天遗传的禀赋与后天环境影响、教育作用的结合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结构”[1],如“干部素质”、“学生素质”等。他认为,这是因为“客观事物的发展、实践的需要”[2]赋予了素质概念新的内涵。“我们反对没有科学依据与实践经验去杜撰新闻,但也不拘泥于引经据典而阻碍新认识、新思想的产生。”[3]可见,对于学术研究的重要基点———概念问题,潘懋元先生坚持概念确定性和灵活性相统一的辩证逻辑观点,既反对“杜撰新闻”、臆造新词的主观主义倾向,也力避食古不化的形而上学窠臼,从而在逻辑上给“素质”,进而给“素质教育”以合理的学科定位。这反映了老一辈学者治学上深厚的逻辑修养。什么是素质教育?我们认为,在潘懋元思想体系里它具有密切关联的两层含义:第一,“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全面素质为目的的教育”[4]。这是它的最基本含义。这里,他采取了教育理论界一个广为认同的观点。那么,“全面素质”包含哪些内容?它有“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等”[5]。在稍后(2001年)研究杨贤江教育思想的文章里,他讲得更明确:“素质教育的内涵应包含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6]。这样,“全面素质”包含着四项内容。正是在这一意义上,素质教育又称为“全面素质教育”[7]。这是素质教育的第一层含义。第二,素质教育不仅是各项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还是诸项素质内部各层因素协调发展的教育。这是较难把握,又容易忽视的另一层含义,需要详加分析。他说:“素质教育所要求的是:第一,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教材上现成的基本知识,而且要使学生学会自我增长知识,也就是‘学会学习’。第二,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要引导学生发展能力,包括思维能力、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尤其是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和创造能力。第三,不仅要使学生增长知识和发展能力,而且要使学生学会做人。”[8]其中,第一、二点讲“增长知识”与掌握学习方法、“发展能力”应当兼顾,是文化科学素质(或思想道德素质等)内部应当注意的问题,实质上不同于第一层含义,是另一层含义。第三点涉及两层含义。一方面,如若增长的知识、发展的能力不属于德育范畴,即增长的不是“做人的知识”,发展的不是“做人的能力”,那么,“学会做人”与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属于思想道德素质和其他素质(如文化科学素质)之间的外部关系。这时,第三点就是讲思想道德素质要与其他素质并重,不可偏废,属第一层含义。另一方面,如若增长的知识、发展的能力属德育范畴,即增长的是“做人的知识”,发展的是“做人的能力”,那么,“学会做人”与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属思想道德素质的内部关系。这时,第三点讲的就是其内部不同层次各因素之间要保持协调,这显然涉及素质教育的另一层含义。潘懋元先生说,实施素质教育有待于“转变观念”,包括“转变学生观”。这就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9]是否构成其素质教育概念的确定内涵,从而形成不同于上述两层含义的第三层含义?对此我们持谨慎态度。所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用杨叔子的话说,教育是“‘育人’非‘制器’”[10]。这是因为,学生是自己思想和行为的主体,其思想和行为具有自主性、自觉性、自律性等,而供人役用的器物无此特点;从教育的内部规律出发,教育理应将原属于人的主体地位还之与人。当然,这样做“绝不意味着可以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1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之所以不能形成第三层含义,主要是因为,对素质教育已有的两层含义进行逻辑分析可知,对学生的两个要求———各项素质全面发展以及诸项素质内部各层因素协调发展,本身已经内在地包含着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肯定和尊重;单以培养科学文化素质为目标的智育而论,要求知识、能力和智力三层因素协调发展,就是要重视学生的智力、特别是其中的思维力,而思维力正体现了他人无法干预或包办的鲜明的自主性。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正是潘懋元先生反复强调的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因此,潘懋元先生理解的素质教育没有这层含义。总之,潘懋元先生的素质教育观具有两层含义:它是各项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同时又是诸项素质内部各层因素协调发展的教育。

二、潘懋元素质教育观两层含义的成因及相互关系

潘懋元素质教育观第一层含义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从的观点看,作为自然存在物和社会存在物,人是多种规定性的有机统一体。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个人的发展,而个人的发展又有待于内在多种规定性的协调、平衡和充分发展。潘懋元先生说:“素质教育则明确地表达了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个人、个性的全面发展,也就是体现恩格斯的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所指的‘自由’发展。”[12]他显然同意,历史唯物论关于人和社会关系理论、特别是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素质教育思想和全面发展教育思想共同的哲学基础。简言之,这也是第一层含义之所以成为潘懋元意义素质教育基本含义的原因所在。据我们分析,素质教育的第二层含义涉及潘懋元先生多次论及的知识“内化”这一关键问题。和杨叔子教授的思想一致,他认为知识应当通过思考和实践,“内化为人文精神、文化素质以及其他素质”[13];否则,受教育者可能有知识、缺能力,甚而“言行不一,品质恶劣”[14]。知识不“内化”或少“内化”是我国传统教育久治未癒的痼疾,自然成为素质教育意欲针砭的对象。实际上,第二层含义还涉及一个比知识“内化”更一般的问题———知识和智能关系问题。潘懋元先生早说过,教学过程有“两个平行的密切相关的任务”,即“使学生既掌握知识又发展智力能力”[15]。因为“知识和智能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相互转化的”[16]:知识的学习促进智能的发展,反过来,智能的发展也促进知识的学习……。他持辩证逻辑观点,反对割裂关系、偏执一端的两种不良倾向:一种是传统教育所遗传的“重知识,轻智能”的原有倾向,一种是受“西风”感染的重智能、轻知识的新兴倾向[17]。不难理解,知识消化不良实质上仅属其中一种倾向,即“重知识,轻智能”倾向导致的恶果。然而,一种素质要成为名符其实的素质,必然要求同时防止两种倾向,从而在知识与智能之间保持协调和平衡。因此,知识和智能的协调发展思想,可以说是他素质教育观的心理学基础。简言之,这也是第二层含义之所以成为潘懋元素质教育观不可或缺的内在含义的主要原因。然而,上述成因并不直接导致潘懋元素质教育观的形成,联系二者的中介或桥梁是新的教育质量观,即“素质主导的多元化”[18]教育质量观。“传统的教育质量观是知识质量观,是以知识的多寡、深浅为主,甚至被看成是唯一的质量标准……”[19]他深刻认识到,它存在着两个意义的片面性:一是“重知识、忽视能力”[20],一是“忽略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的成长”[21]。对此,他在论著中多处论及。无疑,新的教育质量观正是同时在这两个意义上对传统教育质量观加以纠正。[22]显然,它的产生是潘懋元先生接受上述哲学理论和心理学思想影响的当然结果,而它又是进一步催生其两层含义的素质教育观的直接理论依据。在潘懋元思想体系里,素质教育的两层含义密切结合在一起,共同保证着素质教育成为真正潘懋元意义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第一层含义是说,各项素质应全面发展,避免重某些素质、轻其他素质的倾向。第二层含义是说,一种素质内部各因素之间应当协调发展,使之成为名符其实的素质,防止在知识和智能之间失去协调和平衡。从两层含义的相互关系分析,每项素质内部各因素之间的协调发展,构成了各项素质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两层含义是不可或缺的。因此,要完整地把握潘懋元先生的素质教育观,就应当清楚认识到其内在的两层含义,以免挂一漏一,“顾此失彼”。我们将会看到,根据这一素质教育观,可以分析和思考当前我国素质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许多重要问题。考察潘懋元先生对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关系的论述,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把握其素质教育观。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是极易引起混淆的两个概念。什么是全面发展教育?从潘懋元先生的思想沿革看,它不是一个脱离实践和认识发展的一成不变的概念。早在上世纪80年代,潘懋元先生即在《高等教育学讲座》中阐述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23]的教育思想。这反映了当时我国的教育方针,也在不同程度上接受了他所景仰的前辈、陈嘉庚、杨贤江、王亚南等人思想的影响。到90年代末,文章《试论素质教育》详细了论述二者关系。他认为,一方面,它们“方向一致、目的一致、基本内涵一致”[24];另一方面,“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目的同具体教育实践的中介”[25],同时其内容“有一些是全面发展教育学说所未提及,或虽包含在全面发展教育之中但不明确的”[26]。2001年,他又进一步认为全面发展教育中美育的地位开始大为升高,不再是单纯培养审美素质的狭义美育,而是一个兼顾原先不曾顾及的“情感的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广义的美育的范畴”[27]。至此,除了继续以“中介”环节彰显其特殊性外,其第一层含义的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涵趋于一致。

三、潘懋元素质教育观的启示

(一)理论启示

在理论上,潘懋元素质教育观为分析、澄清和评价当今教育界、教育学界关于素质教育的种种思想提供了一个可靠的理论视角。这里,我们据之解读《教育规划纲要》有关素质教育的基本思想,也用以分析、评价关于素质教育流传已久的一些误解。《纲要》提出,本阶段我国教育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为了达到战略目标,要贯彻三大战略主题:“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和“坚持全面发展”。从潘懋元素质教育观看,可以这样理解,三大战略主题的基本内容都属于素质教育范畴。“坚持德育为先”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使他们“学会做人”,这是潘懋元素质教育观第一层含义强调的内容。“坚持能力为重”,就是重视培养学生的三项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纠正传统教育“重知识、轻智能”的不良倾向,这相当于潘懋元素质教育第二层含义所强调的内容。“坚持全面发展”,就是“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全面发展教育,实际上相当于第一层含义的潘懋元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此外,从潘懋元素质教育观还可看出,道德目标和能力目标尽管为《纲要》所着重强调,但它们终究属于素质教育的两个目标而非全部目标,我们不应将素质教育的品德追求和能力追求简单视为素质教育的全部任务。在此,潘懋元素质教育观为我们分析、理解《纲要》有关素质教育的基本思想确立了一个良好的解释视角。潘懋元素质教育观有助于我们澄清目前学界对于素质教育概念及其他概念的一些误解。有学者主张:“所谓素质教育,指的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充分、和谐发展的教育。”[28]也有学者声称:“从严格的定义来讲,素质教育是指:以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为基础,以促使知识深刻内化为关键,以激活每个受教育者的个性潜能发展为核心,以促进所有学生共有和特有的精神品质和谐形成与不断提高为目标的整个教育活动。”[29]从潘懋元素质教育观看:其一,“面向全体学生”或“促进所有学生……”不能成为素质教育概念的固有内涵。不然,素质教育在将全体教育对象、特别是包括校外教育对象完全纳入教育过程之前,根据定义不能称为严格意义的素质教育,因为一种教育从部分学生推广到全体学生毕竟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过程。那么,这种处于推广“进行时”中的“教育”的性质如何?它与传统教育、素质教育分别有何关系?我们应当怎样界定?这将引起学界思想上的困惑和混乱。其二,不能用全面发展教育概念来界定素质教育。从潘懋元对素质教育的释义,以及对它和全面发展教育关系的论述看,全面发展教育毕竟还是一个有别于素质教育的概念;并且,从某个方面说它较素质教育更为抽象。因此,将素质教育界定为“……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充分、和谐发展的教育”,并没有使有待明确的概念内涵得到明确,不合逻辑定义的基本要求。其三,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应直接列入素质教育的定义之中。从潘懋元素质教育观的第二层含义分析可知,知识和智能的协调发展已经包含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但与此同时,这种协调发展导致的积极结果远远不限于此。对素质教育的科学定义理应涉及所有可能的结果。因此,诸如此类流行的说法作为强调的重点是有意义的,作为科学定义有待商榷。此外,上述分析还启发我们,创新教育并不是一种有充分理由可以独立于素质教育之外的教育,相反,它隐含在素质教育之中,所以大可不必脱离素质教育的大道,另辟蹊径,搞一套有别于素质教育的“创新教育”。

(二)实践启示

第2篇

高校师范生是素质教育的实践者,肩负着党和国家的教育重托。对素质教育观念的正确理解,其现实实践。调查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86份,调查对象为沈阳市师范院校的师范生。

调查结果

对素质教育观念的理解

“贯彻实施教育目的是素质教育的第一观念”对此问题的回答,66.5%的师范生认为对,27.4%的师范生说不清,6.1%的师范生认为不对;“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观念的改变”对此问题的回答,54.8%的师范生认为对,30.1%的师范生说不清,15.1%的师范生认为不对;“妥善处理教育因素的辩证关系是素质教育的关键”对此问题的回答,67.0%的师范生认为对,28.2%的师范生说不清,4.8%的师范生认为不对。可以看出,多数学生能对素质教育有正确理解,一方面表明素质教育的日渐深入人心,另方面素质教育新概念教育取得了初步结果;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三分之一的学生对素质教育新概念还没有正确理解,这一方面表明传统应试教育的痼疾根深蒂固,另方面表明对素质教育实施教育的必要性。

素质教育的组成

调查表明,九成以上的学生认为全面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包括德智体美劳格六个方面,特别是人格心理教育也不可或缺。我问一个学生,如果有一个选项,除了包括德智体美劳格六个方面外,还有信息技术教育,一共七个方面。学生回答,那他就选七个方面的,那个选项包含方面多就选那个方面可以得出结论,在师范生看来,全面发展教育是多方面的,绝对不只是德育、智育、体育三方面,或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四个方面。看来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等方面”还值得研究。

“认为在全面素质教育居于首要地位的部分”对此问题的回答,59.7%的师范生认为是德育,1.8%的师范生认为是智育,0%的师范生选择体育,0.4%的是师范生认为是德育智育体育之外的教育,认为德智体都重要,没有哪种教育居于首要地位的师范生占38.1%。调查表明,约多数学生认为在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中德育居于首要地位,只有极其个别才认为是智育居于首要地位,这和现实中德信沦落丧失以及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形成鲜明对比。

素质教育的理想与现实

素质教育纯粹是理想不能实现吗?多数学生对此作出了否定的正确回答(59.2%),这应该值得欣慰,约1/3学生却看待不清也不能忽视。素质教育是理想,这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素质教育也是现实,我们正实践着素质教育,我们正享着素质教育的成果。素质教育是理想和实践的统一。

多数学生认为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素质教育的突破口(61.3%)、教师在早晚自习上新课不对,教师应该反思自己的教学有效性(70.8%)。绝大多数学生不认为只要广泛开展音体美活动就是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才是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和渠道(84.2%)。

对素质教育的三种典型模式情境教育、成功教育、愉快教育都听说过的只有接近半数(48.7%),其中极其少数对其含义清楚,表明了对素质教育典型模式的教育的必要性。

素质教育与高考

有考试就有应试,高考是终结性的考试,是淘汰性的选拔性的考试,应试教育和考试、高考有着纠缠不清的关系,尽管素质教育是恢复高考后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而产生的,但并不能因此否定考试。半数以上学生(57.5%)对此能作出正确的选择,但是少半数的学生的错误选择却应充分重视,反映了学生乃至社会对考试、高考、应试教育的又爱又恨的错综复杂的情结。

调查反思

从调查所有数据综合来看,62.4%的师范生能正确理解素质教育新概念,28.0%说不清,9.5%错误理解。可见,多数师范生对素质教育新概念能正确理解,这是师范生从小耳濡目染素质教育的结果,一方面说明素质教育的实效性,多年的素质教育结果使素质教育新概念(观念)深入人心,特别是深入师生的内心,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在品尝着素质教育的成果,因此,否定素质教育、对素质教育悲观乃至望而却步是不对的。另方面说明师范生是能够接受素质教育新概念,并能用于未来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去,素质教育在中国是长期的,未来素质教育在中国是后继有人的。

第3篇

在素质教育的发展背景下,我国初中化学的教育教学完全摒弃了以往的知识讲学,而是在知识传输的基础上更多地针对学生在知识获取过程中发现并解决问题的创新实践能力及其科学认知的形成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在初中化学的概念讲学中,教师并没有单纯的就概念的记忆进行重复性强调,而是在对概念认知的基础上加以实验教学中的具体观察引导学生化学思维的塑造并自发的得出实验结论,进而实现对化学概念的理解性提升。另一方面,教师在对课本各个篇章进行教学时,改变了传统的孤立教学,而是针对每个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了必要的总结与概括,让学生认识到各章节之间的紧密联系,从而形成一定的知识架构便于知识的进一步理解,达到知识体系之间融会贯通的目的。基于此,这也从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自我提升。

2关于初中化学素质教育实施的几点可行性意见

2.1增强教师教学综合素质

传统的化学教育教学中仅仅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要求,然而在素质教育实施的大背景下,一方面要注重教师综合素质的定向提升,主要包括个人形象、心理素质、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确立等。这就需要开展大规模的教师教学改革,让教师亲身加入到素质教育的变革中来,通过一定的教学培训及优秀教师讲学的实例学习从根本上转变教师教学思想。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教师心理、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的提升,只有教师自身做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才能以为人师表的典范力量在教学中产生无形的引导力,鼓励学生注重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

2.2注重课本教材素质教育内涵的挖掘

素质教育下化学课本的编写更多地融入了知识外的实践内容题材,同时化学教材基础知识的编写也完全脱离了传统概念性教学的轨道而是逐渐将其基础知识的学习与科学化、现代化的化学研究及其工业发展结合起来,同时对于化学知识的学习重点突出了不同的掌握梯度,如认识、理解、掌握等,从而对学生以后的化学学习起到了直接的导向作用。因此,教师应更多的遵循化学教材的客观安排及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力,减少对化学概念知识强调的课堂频率,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化学实验的安排,鼓励学生进行实验的创新,进而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化学知识的学习中,促进化学教材使用的科学化实现。

2.3全面践行素质教育教学理念

尽管素质教育的实施已有几年的时间,然而很多学校仍未进行传统教学体制的全面肃清,而是在其基础上做了教学模式的适当改进。然而,在应试残留思想的影响下,素质教育的实施往往仅仅停留于主要认识层面,而未做到真正的素质教育实践教学,“满堂灌”“单一考试评价体系”仍在现阶段很多初中学校的化学教学中占据着相对主导的地位。一方面,我们要将素质教育的理念真正提升到实践层面,注重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并做到对每一个学生课堂内表现的综合鉴定,针对个人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做出具体个人学习及教学计划的制定,从而真正实现初中化学教育中的“以人为本”教学。另一方面,转变传统应试型的知识考评为综合学生化学课堂内表现、随堂考试与期末考试测评的联合知识评价体系。其中化学课堂内表现要尤其注重学生思维的创新及其实验中动手能力的高低。进而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进行初中化学教学的全面变革。

3结语

第4篇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化学素质 教育目标 基本途径

一、化学素质教育目标。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必须明确学科素质教育的目标。结合现行义务教育化学教学大纲,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他们具有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技能,以及学会学习的能力。因此,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应当与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保持高度一致;应当把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作为直接目标,把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全面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作为根本宗旨。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开发其潜能,使其具有化学观念、化学知识、化学能力等方面的化学素质,为其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化学基础。

二、化学素质教育实施的基本途径。

1.加强化学概念和规律。

化学教师通常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学生的科学素质与学生获得的化学知识、化学理论画等号。认为只要传授了化学知识、讲清了化学原理就等于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质;学生只要在化学学科考试中成绩优秀,就能证明教师的教学水平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好。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既包括科学知识理论的掌握,又包括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能力的培养,而且后者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发展有更重要的作用。要加强化学概念和规律的教学,使学生认清建立概念和规律所依据的化学事实,深刻理解概念和规律的含义、适用条件,并掌握与其相关的知识的区别和联系。强化概念和规律的应用,使学生学会应用化学知识解释各种化学现象,分析和解决一些化学问题,使他们在运用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加深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突出化学学科特点,发挥实验教学功能。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学科。重视化学实验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志,传统的应试教学只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只是很片面的,不能有效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与思维能力,严重阻碍了学生的科学素质的提高。化学教学是以实验为依据、以理论为先导,通过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对实验过程的观察记录,对问题的分析、理解、概括、综合,以达到形成概念、掌握理论、陶冶情操之目的。在化学教学中,学生可以动手操作有关实验,观察实验过程中所发生的现象,学生可以直接通过实验事实、运用化学原理,分析、判断、研究、解决化学中的实际问题。化学教学的这些基本特征有利于加强科学观察、科学测量等诸方面科学实验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加强科学认识、科学思辨、直觉思维、大胆想象等多方面的思维品质的培养,更有利于加强基本操作、基本技能等动手能力、设计能力和创造能力等科学能力的培养。

3.调整知识结构,优化教学过程。

(1)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

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创造一个自然、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在这个环境里,学生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解答,这样就有利于消除上课过于拘谨的场面,有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在这个氛围里,学生才会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努力解决问题,他们的创新意识就会自然而然地得到培养和发挥。

(2)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爱因斯坦说过,他没有特别的天赋,只有强烈的好奇心。学生对事物感到好奇的时候,往往是创造性思维迸发的时候。好奇是创造行为的开始,是学生探索心理的推动力,在创造性思维中具有触发催化的作用,从而成为学生行为的内在动力之一。学生对事物感到好奇的时候,往往是创造性思维迸发的时候,学生对事物或某种现象产生了好奇感、惊奇感,就会增强求知欲望。

(3)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应是教会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真正掌握,发展学生的基本素质,而不应全部以解题的技能训练来代替它,防止淹没在题海中。教学中要注意不能简单地从化学原理及概念入手来讲授,可以从化学的实际应用或者化学的发展史或是化学知识研究的途径出发,再深入至化学原理及概念,以致再分类,解释,做练习,从而使学生在接受化学新知识时学得实际些,理解得深刻些。另外,课堂教学中我们应不时地将化学家的远大理想、爱国事迹、顽强拼搏精神等穿插到教学过程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

三、化学课堂实施素质教育,教师自觉提高自身素质是前提。

教师是素质教育思想的最终执行者,实施素质教育,教师是关键之一。素质教育对教师素质提出了高要求。教师必须用战略的眼光看待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清楚地认识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成败关系到国家强弱、民族兴衰,从而增强责任心、使命感和敬业精神。教师还要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理论、专业知识和教学手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否则,难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总之,素质教育要以德育为根本,优化课堂教学为渠道,面向全体学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原则。认真思考怎样结合实际来实施素质教育的每一个环节,相信学生在化学素质教育中会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吴亚兵.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2009,(12).

第5篇

关键词:武术文化;素质教育;作用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048-02

武术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主体内容之一,同样具有中国文化的特性,自成体系,内容丰富,可谓博大精深。武术作为一个文化主体,在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在文化传播中进行内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在其发展早期,就融入了中国哲学、美学、兵学、伦理、养生等众多文化内容,自成一体。在其传播与发展过程中,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的增深拓展。

一、武术文化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一)武术文化的概念

从狭义的角度来看,武术文化就是传统的武术,专指源流有序、风格独特、拳理明晰、自成体系的传统武术拳种流派,其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武德要求,传承制度等等。从广义的角度来看,武术文化可定义为:与武术相关的各种领域中文化的总和,包括影视中的武术、体育领域中的武术、文化领域中的武术、学校教育中的武术等等。广义的武术文化包含了武术内涵和文化内涵,武术是武术文化核心的一部分,没有武术也就不会有武术文化。下面我们所讲的武术文化和武术,指的是广义的武术文化和武术的概念。

(二)武术文化的特点和作用

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绚丽瑰宝,传统武术无论从技击性、健身性、哲理性、艺术性、娱乐性、观赏性,还是从全面提升大学生素质,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与人格完善,培养大学生民族精神,提高民族文化素养,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等方面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下面从武术文化的概念角度,从不与武术相关的不同领域来概括归纳武术文化的功能特点和价值作用。

1、体育领域中的武术文化的作用特点

体育领域中的武术文化我们简称体育武术,体育领域中的武术文化,具有技击性、健身性、防身性的功能特点,这是武术文化的基本功能。武术要发展,必须靠竞技来提高,离开了技击,武术就没有了生命力。武术的健身功能、娱乐功能、竞技表演功能、教育功能等,都是通过以技击性为动作设计原则形成的各攻防技术动作来实现的。另外武术与中医的结合,创造了独特的中医养生、武术伤科、功夫按摩、运动医药、伤科针灸、救治偏差、练功疗法、特种功夫等成果,武术运动讲究调息行气和意念活动,对调节内环境的平衡,调养气血,改善人体机能,健体强身十分有益,这就是体育武术所追求健身价值。体育武术的防身功能主要基于他的技击的延伸,攻防技巧的应用,目前社会上热门的女子防身术、军警擒拿格斗术等武术防身应用招法就是很有力的证明。

2、影视领域中的武术文化的作用特点

影视领域中的武术文化我们简称影视武术,它具有的娱乐性、艺术性、观赏性的功能特点,是从艺术审美的角度出发进行拓展而来。随着现代科技文化的发展,人们娱乐的方式越来越多,达到娱乐的方法也越来越新奇。通过练习武术的过程中获得身心的愉悦,释放人心中的情感,达到娱乐的效果。武术无论套路表演,还是散手比赛,历来为人们所喜爱,都会引人入胜,给人以美的享受,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通过对武术的表演观赏中获得艺术的享受,武术与戏曲、舞蹈、杂技、影视、文学、体育等文艺形式的结合表演,给人们留下深刻的、精彩的印象。通过武术表演促进学习,让同学们在掌握武术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在老师指导下自编套路或节目表演,传统艺术的审美知识(形、神、气、韵等)贯穿在武术教学中扩大教学的知识涵量。

3、文化领域中的武术文化的作用特点

文化领域中的武术文化简称武文化,他具有哲理性的功能特点,它是武术在其历史演变和流传过程中融汇了易学、哲学、美学、伦理学、兵学、医学、气功等传统文化思想和文化观念发展而来的。“武”字拆开就是“止”和“戈”,止戈,就是不要动武,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国武术的精神底蕴,武术追求的最高境界并不是单纯的胜负,而是中国儒家学说的“致中和”的精神,是道家学说中“无为无不为”的精神。

4、学校教育中的武术文化的作用特点

学校教育中的武术文化,具有教育性的功能,中国武术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想,具有修心养性的功效,在习武的过程中养成独立的生活习惯,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品质,这也是我们常说的武德精神,它是武术工作者在从事武术教学、训练、竞赛等工作中应遵循的伦理规范,正义、公平、公道——人类最古老的道德观念。习武者需要有吃苦耐劳、知难而进、忍耐克己的精神,同时也要心胸宽广,对人以诚相待,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责任感,保持不为名利、乐于助人的美德。武文化这种哲理性和教育性的功能特点,在武术的熏陶中得以培养、塑造、锻炼、养成,人格素质得到升华。

5、其他领域中武术文化的作用特点

武术文化的交际功能和带来的经济价值功能,借助武术文化特色向全世界推广汉语语言;凭借对外武术表演交流增进国际交流;借助武术文化桥梁搭建经济舞台;武术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深入的研究,提供一种教育的思路等等,无不能体现武术文化神通广大的威力。

中华武术,发于防身,立于健身,搏于赛场,习于日常,载于武艺,归于武德。武术的种种特性涵盖了武术文化的内涵,它是一门学问,需要我们研究挖掘,充分发挥武术文化的价值。

二、武术文化素质教育的概念

从武术文化的特点和作用可以看出,武术文化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其他教育模式无可比拟的作用,如果在高校得以广泛的推广,并加以引导并规范化、常规化,相信对大学生素质教育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把通过武术文化来推动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的教育模式称为武术文化素质教育,从武术广义的概念来讲也可称为武术素质教育。换句话来讲,武术文化素质教育指的是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借助武术文化的教育教学途径,来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一种教育模式。

当今高校所开展的武术教学,其实和我们提出的武术文化素质教育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他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我们提出的武术文化是广义意义上的武术概念,素质教育也涵盖了普通的武术教学,武术教学是武术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文化素质教育包涵了武术教学的全部内容,它是武术教学的拓展和延伸,武术文化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性的教育模式,它不仅仅局限于教学领域,他渗透到高校各个领域,他与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思想道德建设、学生管理、校园设施和校园环境建设、学风校风建设等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构建武术文化素质教育体系,充分发挥武术文化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促进作用。

三、武术文化对高校素质教育的促进作用

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融合,如与易学、哲学、医学、伦理学、兵学、美学等多种传统文化理念的融合,使其内涵丰富,寓意深邃,它的教育意义是显而易见的。武术文化的素质教育作用不能仅仅局限在武术在学校教育领域中的功能,它的教育意义应该与武术相关的各个领域中都能体现,充分涵盖武术文化中武术内涵和文化内涵。武术文化与各行各业的结合,都有其发展创新的灵感源泉,我们充分挖掘其武术文化的特色价值,寻求在高等教育中的突破口,如果高等院校的素质教育与武术文化的充分结合,并不断的研究创新,通过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园环境建设、软硬件建设等方面融入武术文化的因素,让学生充分的了解武术文化、体验学习武术文化,发挥武术文化的素质教育作用,我相信他们走向社会势必会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和认可。

武术文化作为教育的一种手段,具有十分突出的教育功能。武术文化的实践教学不仅可以强身健体、增强体质,而且可以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开发智力、增强生存能力,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武术文化的理论教育具有培养学生文化修养、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意义重大。

当今高校所开展的武术教学,其实和我们提出的武术文化素质教育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他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我们提出的武术文化是广义意义上的武术概念,素质教育也涵盖了普通的武术教学,武术教学是武术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文化素质教育包涵了武术教学的全部内容,它是武术教学的拓展和延伸,武术文化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性的教育模式,它不仅仅局限于教学领域,他渗透到高校各个领域,他与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思想道德建设、学生管理、校园设施和校园环境建设、学风校风建设等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构建武术文化素质教育体系,充分发挥武术文化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促进作用。

四、推广武术文化,深化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全面素质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许多高校的体育教学注重了对大学生体育知识、体育技能、体育道德、体育意识等方面的培养,对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体育素质和健康水平做出了较大的贡献。然而对武术文化的研究还远远不够,武术属于体育,但又高于体育,但事实上,常常被作为一种简单的体育项目,而忽视了它的教育意义,很多人把重心放在竞技武术的争金夺银上,把它作为高考加分为杠杆,竞技武术的文化底蕴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淡化,传承武术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就是一句空话。

武术文化是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通过对武术动作的演练和领悟,达到由形及神、由表及里的审美意识,提高自身的生活文化境界;通过对武术的内外兼修的学习,既注重筋骨的锻炼,又强调心神意气的结合,尤其重视运气、营气,对大学生的情感调节和心理健康具有特殊作用;通过对武术技击动作的演练体验,提高大学生自身的潜能和应变能力。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推广武术文化,能深化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全面素质。

参考文献:

[1]孙光征.学校武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思辩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8,5(12).

[2]姚红艳.论快乐体育教育在高职武术教学中的作用[J].教育与职业,2010,(14).

[3]史儒林.论武术在学校体育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

[4]李良萍.安徽省体育院系武术普修课教学内容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4,(3).

[5]李龙.武术教育研究述评[J].武术科学(《搏击》)学术版,2006,(3).

[6]王军堂,郭媛,朱少刚.浅析跆拳道对高校学生成长的作用[J].新西部(下半月),2006,(12).

第6篇

【关键词】化学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1(a)――0110――01

1 素质教育的内容

素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四个方面的教育。

1.1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近代史和现代史教育,国情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环境保护意识教育,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1.2 全面培养学生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初中化学教学中要处理好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关系。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形成能力的基础,而能力是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必要条件,是提高学生科学文化水平的重要因素。在教学中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要重视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既要注意概念的科学性,又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引导学生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要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了解一些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间的联系,加强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学习一些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的基本技能,初步认识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并能引导学生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现象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1.3 教育学生全面发展,提高身体心理素质

在化学教学中,教育学生要树立自信心,克服自卑感,勇于战胜困难,树立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要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勤奋善学、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作风,遵纪守法、勤俭节约、团结互助的品德。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点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关心学生的体质和健康,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提高身体心理素质,让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全面发展。

1.4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劳动技能素质

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运用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能力,引导学生设计、组装实验,启发学生的思维。实验中要严格要求,操作要规范,科学合理,注意安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学习方法。鼓励和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家庭化学小实验,帮助和支持学生适当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激励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探索研究的精神。

2 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2.1 认真学习钻研教育大纲,提高教师素质

学习和研究教学大纲,真正认识到九年义务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实施素质教育,使初中化学教学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树立素质教育观点。化学课的讲授主要目的是在教会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制法和用途;通过一些定性的验证性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通过化学计算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定量地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双基知识的同时初步形成用化学观点和化学方法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2.2 重视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非智力因素是指人在行为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个性特征,主要包括:兴趣、动机、理想、气质、性格、品德、情操、情感和意志等等。它在人的行为的或心理的活动中起着动力性和方向性的作用。如学习化学的良好动机的激发与培养就有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即好奇一兴趣一喜爱一爱好一热爱。化学教师往往利用化学实验中的发光、发声、发热、颜色变化、状态改变、气味等奇异现象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但好奇是一种比较原始的、本能的、不稳定的认识倾向,接着,教师又通过形象生动、准确明白的讲授、以及性质联系用途、理论联系实际等教学手段和方法加以引导和巩固,还有作业与考试的成功的鼓舞等,逐渐使好奇发展为兴趣。兴趣比好奇要深刻、稳定、具体清晰且有力。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发展为喜爱、爱好和热爱。当学习成果常与荣誉、理想和抱负联系在一起时,喜爱、爱好和热爱就融有强烈的情感和意志色彩,具有稳定、持久而强烈的动力特征。

2.3重视实验教学

有人提出: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志。我国化学家戴安邦先生也指出:“只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的化学教育是片面的,全面的化学教育要求既传授化学知识和技能,又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还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学生在化学实验中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验,训练用实验解决化学问题,使各项智力因素皆得到发展,故化学实验是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教学形式。”因此,我们不应该因为升学考试中对化学实验的动作技能测试不到而忽视实验教学。在教学中我们已深有体会:化学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和巩固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获取化学知识、培养科技素质。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实验中的时间和空间的运筹能力;通过计算和称量实验是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量”的概念呢?通过“打开试剂瓶盖要倒放”的动作技能的训练是否可以让学生养成“揭开茶杯(或电饭煲锅盖等)要倒放”

第7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内涵;教育目标; 偏离;回归

教育目的的问题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它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指导和制约着教育的全部工作,贯穿于教育各个问题、各个环节之中。一旦教育目标定位错误或在实施过程中发生偏离,对整个教育事业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笔者认为:我国素质教育的目标在实践过程中,在教育者层面上发生了某种程度的偏离。本文试论述素质教育目标的现实偏离、偏离的原因及回归的对策。

一、 素质教育的应然目标

正确理解素质教育、把握素质教育的内涵是定位素质教育目标的前提和基础。而是否正确理解素质的概念、人的素质结构的内容是实施素质教育目的的核心和关键。那么,在对素质教育目标定位之前,我们有必要明确一下什么是素质?人的素质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

素质,从教育学角度来看,是指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之上,受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通过个体自身认识和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是体质、性格、气质、能力、知识等要素的综合。它是决定主体活动的功能、状况及其质量的内在因素,是保持人同一性的基本原因 [1]。人的素质结构是由3G(三个球形结构)组成,即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非认知因素构成。其中知识结构:由信息知识、思想方法性知识、经验和技能四部分组成,知识性知识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起到“工具”的作用。能力结构:由二维因素组成,一是内容维度,包括空间、语言、数字和行为四个方面;二是操作维度,包括感知、记忆、分析、综合、评价五个方面。它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对个体知识具有运作和操作的功能。非认知因素: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五大方面。非认知因素在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起“指挥、调控”作用[2]。

根据素质的内涵、人的素质结构的组成我们可以这样来定位素质教育的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发展,使他们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非认识因素等方面得到全面、和谐发展与提高。

二、 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然状态

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然状态指的是素质教育目标在实践中的实际存在状况,是素质教育目标在不同的主体身上的表现。素质教育实然目标在现实中主要有以下几种:

素质教育的实然目标之一: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下简称双基);

素质教育的实然目标之二:双基+特长;

素质教育的实然目标之三:双基+特长+个性发展;

素质教育的实然目标之四:双基+特长+个性发展+能力培养;

素质教育实然目标之五:双基+智力+个性;

素质教育实然目标六:双基+特长+非认知因素。

三、从素质教育发展历程看素质教育实然目标与应然目标的距离

素质教育是一个综合的、整体的、不断发展的概念,它是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规格、质量要求在教育领域的反映,是对人的素质的一个全面认识的过程。素质教育目标要素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素质结构认识而不断演进。素质教育在中国经历了四个时期,四次进化:第一个阶段偏重知识结构,表现为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第二个阶段:人们意识到光强调双基教育不重视学生能力、智力是不够的,容易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高分低能”“书呆子”,因此,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纳入教育目的的范畴。第三阶段:人们在重视学生智力、能力发展的过程中,又发现学生的一些非认知因素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在社会进步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于是目标又变成“加强双基,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开发非智力因素”。第四个阶段:人们意识到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人的素质结构中的重要作用,于是提出了要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这四个阶段展现的是人们对素质教育认识不断深入的过程,是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素质教育的目标不断完善、不断提升的过程。但从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然状态来看,人们似乎还没做到与时俱进,没跟上素质教育目标的步伐。很多人实践素质教育目标还停留在第一阶段,即大部分人认为素质教育目标就是全面提高受教育者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甚至有一部分教育工作者、大部分家长、一部分孩子他们的目标还没达到第一阶段水平,他们的目标还是瞄准考试,认为考试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与学的目标就是考试拿高分。有另外一部分人,他们的素质教育目标就是: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能,能在某一方面学有所长,还有一部分人认为:教育要促进人的个性的发展,所以加上个性发展。当然,不可否认,他们这种“组合式”“合金式”的素质教育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都不能摆脱“片面素质”教育的事实,都与应然的素质教育目标存在着一定的偏差。

四、素质教育目标偏离的原因

通过对素质教育的目标应然与实然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人们在践行教育目标的过程中,素质教育目标与国家层面制定的素质教育“理想目标”存在一定的偏差。也就是说,素质教育的实然目标偏离应然目标。为什么素质教育在实践过程中会偏离目标?什么原因导致素质教育目标偏离?笔者认为存在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人们对素质教育、素质结构认识模糊,导致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目标迷失

对素质、素质教育定义认识模糊甚至错误是导致素质教育目标迷失的根本原因。对于素质教育是什么,教育界存在以下看法。①素质教育就是“跑、唱、跳、琴、棋、书、画”的教育。②素质教育就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③“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术、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3]” 。 ④“素质教育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美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4]。”当然,素质教育的定义远远不止这四种。对什么是素质教育的回答,有人曾作过一个简单的统计,1996年上半年,素质教育已有9类15个定义,两年之后,定义不下30种。如果现在有谁愿意再作统计,可以肯定地说,一定超过了30种。这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素质教育”定义大丰收,使“素质教育”走入了一条死胡同。理论层面未曾达成共识,基层领导和广大教师对这一概念或主张更难明确认识和领悟,因而导致了素质教育目标的迷失。造成了人人都认为自己搞的是素质教育,而结果人人搞的都不是素质教育的局面发生。

对人的素质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教育理论者也没有一个准确的回答:有人认为:人的素质结构是由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四部分构成。有人认为:素质教育是由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组成。还有人认为素质结构就是包含德、智、体、美四个方面的内容。由于人们对于素质结构的组成不明确,导致对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哪几方面的素质的判断失误。结果导致了片面的素质教育观的践行。

2.应试教育观与素质教育观的完全对立,导致素质教育主途径偏离

由于人们总是用对立的观点来看待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认为搞素质教育就要完全摆脱应试教育模式。而应试教育总是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联系,与知识讲授方式相统一。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搞素质教育应该抛弃课堂教学的形式,改变传统的知识传授的方式。“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这一命题存在前后是否匹配的问题[5]。传统的课堂无法培养学生认知以外的素质。全面的素质教育离不开扩展和丰富的课堂教学。必须打破时空界限,将课堂延伸到教室之外,扩展到学校、社会之中,将课外活动、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活动以及人际交往活动都纳入其范围。这种丰富和发展了的课堂观,其实就是人生处处皆课堂、处处可以进行素质教育的观念的反应。号召人们把素质教育的重任从学校、课堂之上移到社会、课堂之外。转贴于

3.素质教育与考试对立观,导致素质教育目标在教师、家长、学生层面出现某种程度让位

考试是我国现行的主要的人才选拔与评价制度。受其自身的局限,考试一般采取闭卷、笔试的方式进行。考试的内容也往往侧重于文化知识层面。对于任何一种优质资源,社会都会制定一整套分配方针,以便排除多数人的资格,在少数人中进行分配。而考试就是教育资源的一种主要的分配方式。学生是否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以及享有接受哪一类型的教育机会都取决于考试分数的高低。由于受分数在学生升学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及“以分数论英雄”“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的影响,对高分的追逐成为家长、学生甚至教师的目标。一切以考试为中心,考试考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教什么。由于人的素质结构中的能力素质、非认知因素等无法通过书面考试的形式进行检测与评价,而相对被人们所忽视。

此外,由于一部分人认为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而相对放松了对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放松了对学生应试能力的训练,会影响学生考试成绩。另一部分人则认为搞素质教育,教师、学生把大部分精力与时间都放到了素质教育课上、放到兴趣小组上、放到课外活动上,用来学习书本知识的时间少了,也会影响学生考试成绩。在以分数论英雄的时代,素质教育似乎与考试完全对立。而人们对分数的执着追逐,以及对素质教育的排弃,最终导致素质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在教师、家长、学生层面上出现某种程度让位。

4.技术操作失误,导致目标实际偏离

素质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采取全新的教育方式,没有一定的规律可依也没有一定的方式、方法、模式可以循。一线工作者在实践素质教育的过程, 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边走边看。谁也不清楚究竟怎么搞才能实现素质教育。由于每个践行者实施素质教育的方式、方法都具有一定的开创性、模索性,因此,难免会有实然目标偏离应然目标的现象发生。

五、 素质教育目标的回归

1.规范素质教育的概念,明确素质的组成要素,正确定位素质教育的目标

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存在的弊端提出来的,目的是彻底抨弃违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造成人的片面、畸形发展的应试教育教育模式,建立有助于全体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新的教育模式。这一看法或意见,已有学者表达过了,只是未被当一回事,以至于大家都专注于对一个含义宽泛、歧义丛生的素质概念,作形而上或形而下的种种探讨,却一直争论不休,没有明确的界定,而如何针对应试教育弊病作出改革本身及其探讨,却不经意地被疏忽了。其结果是第一线教育工作者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没有因此增进,反而越来越糊涂,而对此进行改革的明确目标却被搞模糊了。概念、内涵对人们正确定位素质教育目标关系重大。笔者认为,具体对“什么是素质”和“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这几个关键性的概念国家层面要有一个具体、明确的界定。

2.目标表述具体明确,避免对教育目标的理解错误

我们国家教育目标的表述过于抽象、概括。虽然表述比较简单比较容易记,但却难以理解,更难以进入实践操作。如: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德的构成、智的成分、体的方面、美的部分都缺乏详细、具体解说。以至于广大一线教师、一部分理论工作者对素质教育的目标认识模糊,不知道要究竟要培养学生哪方面的素质。因此,教育目标的制定要做到具体、明确便于操作。

3.正确处理考试与教育的关系,实现教育目的考试化向考试目的教育化转变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全体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素质发展是一个综合的、整体的概念。它指的是个体的知识能力、涵养等各方面的综合提高,个体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追求自我、战胜自我的意识与能力整体增强,是对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认识与抉择,是知、能、情、意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目的不是单纯地为了应乎考试,考取高分。考试只不过是教育的一种检测、评价手段。要充分利用考试的功能,改革考试内容、考试方式、考试评价。建立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顺利进行的考试机制。

4.加强纠偏力度,保证素质教育目标实现途径的正确

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有多种,课外活动、兴趣小组、社区服务、社交活动等都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提高受教育者某一方面的素质,但这些都只是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辅助方式而不是主要途径。青少年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素质、习惯养成的主要场所。又因为学生在校的时间80%是在课堂中度过的,学生的信息知识、经验和技能知识、思想方法性知识大多数都是以课程为载体、以书本为媒介、通过课堂进行传播的。学生的感知、记忆、分析、综合、评价能力以及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都是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加以形成、发展、提高的。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得以健康发展。由于学校教育、课堂教学本身的优势,能面向全体学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能力,因此,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应该从在社会之中,在课堂之外转移到学校之中,在课堂之内。当然,必须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体系,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都必须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加以改革。

5.加强对教师素质培训,提高教育践行素质教育目标的能力

任何一种教育理念、目标必须借助于教师才能付诸于实践。教师是教育目标的直接践行者。教师对素质教育目标的领悟能力、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素质教育难以落到实处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一线教师素质难以跟上素质教育的步伐。一方面,教师教育理念陈旧、落后,另一方面,教师驾驭新课程的能力欠缺,又缺乏反思教学、研究教学的能力,素质教育无法落到实处,难以走进课堂。加强教师培训,是素质教育顺利进行的核心和关键。

参考文献

[1] 陈佑清.教育活动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会文集[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 佟庆伟.秋实.个体素质结构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4.

[3] 柳斌.柳斌谈素质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第8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价值观;辨析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2)03-0041-05

一、素质教育之惑

近年来,素质教育在教育改革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将其定位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检视近几年来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纷争和偏颇,反思当下关于素质教育的一些误识和简单化比附,对什么是素质教育提出叩问和深究,重新追问这个似乎在一开始就要弄清的问题,就成为一种必要。

弄清什么是素质教育,本来只要回答素质、素质教育“是什么”,即阐明素质教育的概念内涵即可,但目前教育理论界对此尚未给出一个统一的缜密定义。由于素质教育是一个复合概念,下定义的方法、视角多样,纷繁复杂,有的指向宗旨,有的注重实质,有的揭示内容,有的追求形式,不同的定义视角为素质教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信息,但也存在疏漏或缺陷。在理念上,一个普遍的问题是把素质教育的单一视角、边缘概念、衍生枚举代替了素质教育的内涵,以致于靶心偏移,边界模糊,缺乏规约力。因此在实践上,素质教育常常“不在场”,失真走样。素质教育概念的提出,历经的是“个别呼号――政策导向――尝试实践――理论回应(诠释)”,缺乏先前的理论指引,行政号召和实践探索先于理念的洗礼,由于前定概念缺失和理论滞后,导致了对素质教育“是什么”的答案枝蔓多解,表述纷繁不一,有的甚至根据自己的理解随意赋予其含义,以至影响了素质教育的理性、力度和内在一致性,影响了素质教育的社会公认度。

鉴于此,为了探求素质教育的真谛,对素质教育的内核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在研究对素质教育概念下定义、揭示内涵的同时(或许可先回避对素质教育作抽象的定义),可以考虑从外延剔除的角度进行多角度反面论证,即为了要回答素质、素质教育“是什么”,不妨可先回答素质、素质教育“不是什么”,甚至“不是不是什么”。观照的角度从“是什么”的探讨,转向“不是什么”的追问,从反面入手,弄清哪些“不是”、“不完全是”或“不完全不是”,这样,通过不同视角对那些“不是”的对应概念意义的把握和确证,亦就同时全面佐证了素质教育是什么,进而从反面辨清素质教育的本质,匡正是非,力求瞄准素质教育的靶心,实施真正本真意义上的素质教育。

二、素质教育“不是什么”

1.就教育的功能来说,素质教育强调促进人的素质发展是第一位的,否认了“社会本位”论。素质教育强调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促进人的素质发展,它确立了以人的发展来促进社会发展的观念,改变以往片面强调教育的社会价值(“社会本位”)和工具价值,将基础教育的素质培育特征本真化,视作义务教育的本质属性。人本发展和社会发展是教育功能的两个基本维度,素质教育以“人本本位”取代了“社会本位”。根据素质教育的理念,教育的素质发展功能既被视为教育的初衷,也被视为教育的终极目的,强调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教育的一切努力就是培育适应时展需要和为终身发展、全面发展奠基的素质,最大化地促进人的素质发展。

2.就教学目标来说,素质教育强调教学目标素质化,否认知识本位、学科本位。素质不是知识,素质教育不是知识教育。德国物理学家劳厄说过:“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能力。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遗忘的时候,所剩下的东西,看来这个所谓剩下来的东西,正是我们所说的‘身心素质’。”[1]从素质的本质特征来讲,它是一种内在的稳定的基本品质,如能力、习惯、德性、个性等。它是“基础学力”的一种概括表述[2]。这与“只要把题目做对了,第二天把它全部忘记了,也在所不惜”,是完全不同的理念、不同的价值观。

素质是以学生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要素及其质量水平。它是社会文化在学生身心结构中的内化。知识对于素质来说,是媒介、手段、工具,而不是素质本身。素质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将外在的知识、经验“内化”为个体的内在品质,在传承人类文明成果的同时,转识成智,变知性为德性,培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升人的素质。

关注人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追求,素质教育反对“学科本位”,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在强化和突出学科知识逻辑系统的同时,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忽视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道德生活、情感体验和人格养成,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被窒息的人。

3.就教育的价值观而言,素质教育在价值取向上对立于“应试教育”。“应试教育”以应对考试和升学为主要目标,其出发点、着力点和最后归宿都落在应付考试上,强调教育的功利性,忽视学生身心发展,甚至以牺牲学生身心发展为代价,从而造成学生片面、畸形发展。素质教育坚决摒弃“应试教育”的价值观,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价值追求泾渭分明,提出素质教育概念的最直接最现实的实践意义就在于抨击“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

然而,也应当看到,素质教育虽在(也仅仅在)价值取向上对立于“应试教育”,但还不能由此认为素质教育互斥于所有含有应试的教育,含有应试、面对应试的教育不等于就是“应试教育”。“应试教育”不是“应试+教育”,不是因为有应试就必然成为应试教育。我们否定“应试教育”不是否定教育中含有应试,而是否定“应试教育”的价值取向,因为其价值取向扭曲了基础教育的性质。往更深层次讲,素质教育也不是去除应试就是素质教育,而且,即使去除“应试教育”,也不等于就是素质教育。因为素质教育与应试、应试教育不是非此即彼或非彼即此的简单对应关系,素质教育的达成还关涉实现条件、实施效能、“内化”机制、评价体系等。

说到底,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不以应试为分水岭,我们谴责“应试教育”并不归责于作为工具和手段的应试或考试,素质教育与应试并不存在必然的对立和对抗性质。应试是教育的一种工具,是教育工作的一部分。素质教育强调的是不能把工具和手段倒置为目的和宗旨,同时不能夸大其功能。而“应试教育”把考试提升为控制整个教育的核心追求,就有悖于素质教育了。澄清素质教育并不排斥应试是十分必要的,否则,在仍然存在应试的今天,人们就不能完全接受素质教育。应明确素质教育否认的是“应试教育”的价值取向和不择手段的追求。

4.就教育方针、政策层面来说,素质教育不完全等同于“全面发展教育”。两者虽一脉相承、和合一致,但“和而不同”(视角不同、立意着重不同)。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独特意义。全面发展教育强调的是发展的全面性,素质教育则强调了发展的聚焦指向――素质。它们是“面”和“质”的着重、强调不同。采用“素质”一词,将“全面发展”“对象化”概括,可以周延发展对象,并且还可以撇除要素“摆位”问题。尚且,素质内容具有结构性、开放性、发展性特点,可与时俱进,丰富发展。诚然,素质的要素或结构分类,不只是德智体(或德智体美劳)一种,可进行多维度分类,如可分为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智力与非智力)、社会文化素质(科学、道德、审美)。

但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精神又是和合一致的。袁振国教授将它们之间的联系概括为:“全面发展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内容或途径,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目标或落实。”[3]因此我们说,如果傍依“全面发展教育”把素质教育表述为“促进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4]是较为确切的,既合辙于“全面发展教育”,又对全面发展教育进行了“对象化”阐发,这也正是在贯彻教育方针的过程中,力倡素质教育之必要所在。如果看不到它们之间的差别,看不到提出素质教育的深刻意义,把素质教育完全等同于或同一于“全面发展教育”,不仅失却其提出的必要,而且不能凸显其价值意蕴,弱化了其深刻意义。

5.就素质培育目标来说,素质教育不(单)是“个性教育”、“创新教育”。素质教育之素质目标具有综合性、结构性特点,是一个完整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要素、结构体系,不可能以某项素质或某类个别品质来代替整体目标,不可以以某单项素质的教育来冠之以完整的素质教育。个性品质、创新精神等虽然都是重要的素质品质或素质要素,但它们不能与素质、素质教育划等号。个性品质、创新精神是素质的属概念,个性教育、创新教育是(属于)素质教育,但它们是不可逆命题。

当然,这又不能排除素质教育在素质培育目标上有所偏重、有所突出。作为素质的重要内容,个性品质、创新精神可以成为素质培育的一个重点。又如,在不同学生身上,由于原有素质的基础倾向性差异,也对素质培育的侧重(个别差异)提出了个别性要求。这种素质培育类项上的偏重或突出应继续褒扬,但仍不可以某单个品质教育来替代整体的素质教育。

6.就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来说,素质教育不是唱唱跳跳,增加活动课程,搞特长教育。以前曾一度出现“课外搞素质教育,课内搞‘应试教育’”的现象,这是对素质教育的莫大误解。一则,检验是否实施素质教育不决定于外在具体形式或模式,而决定于所致力的价值追求和有效达成度。二则,即使活动课程对培育学生素质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也不可能替代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课堂教学仍然是学生素质有效形成的基本教学组织形式。实施素质教育的艰巨任务就是要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发展、激扬生命的有效场所,现代教育对体验、意义、对话、构建、合作、探究等词汇及其话题的青睐,正是对“内化”机制的挖掘接近。

为了纠正“片追”倾向和当前时弊,通过增加活动课程,发展特长,也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但不可以此弱化和偏移改革课堂教学的重心和主旋律。素质教育提倡在活动中发展个性,发挥特长,但这不可能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唯一要素。把素质教育单义化、活动化,简单化比附为唱唱跳跳,增加课外活动,或等同于特长教育,是对素质教育的狭隘化理解。

7.就教育期望来说,素质教育不是万能。在素质教育上升为“国家意志”的今天,仍然需要对“理想”的素质教育进行必要的理性思考。客观上,应当深入地对素质教育的有限性、有效性和具体区别性进行具体考察。

其一,有限性:要秉持主要从教育价值观上仰期素质教育,而不可从解析一切教育问题上皈依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提出,主要是从教育价值观上昭示教育的根本宗旨和目标追求,针砭教育时弊。它并不涵盖教育原理的全部命题和全部意蕴(如课程、教材、教法等),不能企望在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的道路上,一旦追循了素质教育就到达了理想教育的彼岸,就解决了教育教学上的一切弊端和问题。也就是说素质教育理念不应成为统摄、反映现代教育理念的代名词,更不能指代“规范教育学”。因此,没有必要把一切理想的、美好的、成功的教育教学改革,都给它穿上“素质教育”的外衣,进行“素质教育”包装。我们既不能把不是素质教育的东西往里装,也没有必要把一切敬羡的、成功的教育都镶上素质教育。

其二,有效性:要从效能上追求素质教育的有效性。有了素质教育的心向,不等于能够有效实施,探求学生素质科学发展的方式是一个艰难之旅,而不是“一打即开”的万能钥匙、“一贴就灵”的万能膏。举起了素质教育的旗帜,不等于有效达成了素质教育,“在场了”,不等于生效了。即便“实施了”、“进行着”本义上的素质教育,还有一个“内化”机制的效能问题。因此,素质教育的推进,决不能满足在呼口号、扛大旗,企望“进入实施”轨道就大功告成。事实上,素质教育推进的难度,初看起来在于转变观念、实施转轨,其实更艰难的是提高教育者适应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有效达成度。没有教育者的素质教育创新能力,没有素质教育过程的整体优化和有效“内化”,就没有学生素质培育水平的真正有效提高,也就不可能使素质教育的社会公认度提升到令人景仰的程度。

其三,具体区别性:要辩证具体地看素质教育的地位、标准和具体要求。首先,素质教育应该有区分学段的具体要求。素质教育随着受教育者年龄、学段的不同,其地位性质也有相应变化。年龄、学段越低素质教育的主导地位、基本特征越强,年龄、学段越高,人的社会化发展、专业学术教育愈益显得重要(当然,这不是说基础教育阶段以后的教育就不要素质教育,这里说的是突出地位、基本特征)。其次,素质教育应该有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不同推进策略。城市、城镇和农村中小学由于生存竞争方式、社会环境氛围、教师专业水平等的不同,素质教育的社会基础差异较大,这就造成了素质教育的任务和难度存在差异,应允许和支持不同地域、学校探索有自己特点的素质教育发展道路和实施策略。

三、素质教育“不是不是什么”

除了以上“不是”,还有一类“不是不是”,即虽不是构成素质、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但不应当作为对立面彻底否定、唾弃,甚至误斥为“反”素质教育。

1.就教育评价手段来说,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试。考试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和工具本身并无褒贬,存在考试未必都是“应试教育”,去除考试也未必就是素质教育,问题是要看怎样运用。考试之功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作为教学常规(教学过程基本环节)之一的“教学检查与评价”,作用是检查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起到对教学的诊断和促进作用。二是通过考试形式甄别和选拔人才。作为第一种功用的考试,是无可厚非的,无论是对教师的教,还是对学生的学,作为检查、促进学生学力发展的手段,它都是不可或缺的,否则就不能发挥其反馈、诊断、矫正、激励、发展的功能,问题是不应让考试成为“应试教育”的“帮手”,成为制约学生素质发展的桎梏。作为第二种功用的选拔性考试,在目前还无法被取代的情况下,只能通过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注重素质意义上的评价与考核,提高考试在反映学生素质水平上的效度和信度,以发挥其对素质教育的正强化、正导向功能,而不能成为“反素质教育”的异化力量。我们欣喜地看到,近年来中考、高考的改革愈益深化,不断朝着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

2.就素质发展的载体来说,素质教育不是不要知识。诚然,素质不是知识,文化知识的多少不代表素质的高低。素质教育反对只注重知识的传递,只重视书本知识特别是外部灌输性知识的学习,但也不能把知识与素质对立起来。知识虽不是素质形成的充要条件,但却是必要条件;知识虽不代表智慧,但不学无知不可能使人增长智慧。人的素质的有效开发和发展,离不开知识这个外壳和媒介。我们力持素质不是知识,旨在说明:知识的掌握不代表素质的形成,它有赖于由知到能的“内化”与转变。但并不代表素质教育不要藉以知识为手段,切不可把知识与素质对立起来,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只要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把学科的概念原理体系与相应的探究过程及方法论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亲历探索新知的经历,尝到获得新知识的体验,就一定能使学生的理智过程和整个精神世界获得实质的发展与提升,就能实现教学与发展、知识与素质的统一。反之,如果我们重知识轻素质、重结论轻过程,把形成知识、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单调刻板的接受记忆,就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素质的内在联系和转换条件;也就必然只能被动地陷于知识的束缚之中,总有讲不完的知识和练不完的习题。这非但不能增强素质,相反产生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

3.就教育效果来说,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质量、不要升学率。素质教育不唯质量,不要“应试教育”追求下短期效果的质量,但不是不要全面素质发展的质量,不是不要素质教育下的自然结果的质量。应当肯定,真正实施本真意义上的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潜能开发和学力提升,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态度,必然会促使学生能学习、会学习,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也就必然会有较高的教学效益和教学质量。

为什么当我们把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时尚、一种追求的时候,就会出现“质量”问题的追问,以至于我们今天要来厘清它呢?其实,这里面存在一个深层次的问题:就是有一种担心,这种以发展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往往难于摆脱“分数课堂”和“短期行为课堂”。如果教育质量是相对一段过程或整个教育阶段而言,是教育终端的效果符合教育预期的情况,那么这样的素质教育质量是无可指摘的。然而在今天的实际语境里,教学质量已经从整个教育效果的考察中偏窄出来,局限于每个课堂、每个活动或小阶段的即时“结算”了,也就是说,我们面对的已经不是对于教育的整体思考、阶段思考、长远思考,更谈不上关注可持续长远效果和潜能发展,而是面对在教育过程分割中的短期即时效果的考察了。这虽然可能带来“片追”下眼前的以牺牲学生的发展为代价的所谓高质量,却“带来了生命的抵触,导致了教育最终结果的式微和对教育最终结果的僭越”。[5]

升学率虽然不是素质教育的主观诉求和刻意追求,但也不应与素质教育是矛盾的、对立的,应该是素质教育的自然结果。素质教育与升学率的关系不是过程与目的的关系,而是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应试教育”与升学率的关系则完全异化为过程与目的的关系。作为这两种过程之结果的升学率,有着完全不同的表征和价值。不可否认,“片追”下的升学率有时会取得一些即时效果、短期效应,但这与素质教育自然结果的升学率有着不同的价值,不可同日而语。

四、素质教育之真

以上,从多视角反面观照了素质教育,都从反面求证了素质教育之“真”――素质教育质的规定性。反面的观照,可使我们获得正面的深入发现:从前文第1、2、3点之确实“不是”的对应的角度窥见和立意了素质教育的本质要义,为我们从不同的视角揭示了素质、素质教育的真谛。从4之“不完全是”的解析中厘清了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从第5、6点的实践误区分析中,使我们认清不能以部分特指代替整体全部,不能把素质教育对应成(或等同于、比附为)具体的个别目标、某种途径,与之相提并论,以个别代替一般,误入非素质教育本质之泥潭。从第7条的具体客观的深度分析中,提醒我们应辩证理智地定位素质教育,冷静深入地考察素质教育的有限性、有效性和具体区别性,抛弃“理想万能”,注重实施效能,承认具体差异。从“素质教育不是不是什么”的第1、2、3点的矛盾求解中,使我们消除了二元对立的矛盾纠结,理清了那些虽不是素质教育的本质要素,但也不能完全对立起来,予以排斥,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极端,不能“把孩子和脏水一起泼掉”。目前部分学校和家长误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必然否定考试、贬低知识、不要质量,担心会损害自己利益而产生抵触情绪,致使素质教育成为了社会的诟病。这一对素质教育的歪曲,也是招致素质教育受到不应有的境遇之原因。

这些素质教育“反证”之辨,对于矫正定位,走出迷惘,是十分必要的。如果不将这些问题加以澄清,将会误导素质教育实践,偏移素质教育内核,而且将贬损素质教育形象,导致社会、家长对素质教育的责难。在素质教育的相关社会问题中,认识层面的问题(认可度、支持度)可能不亚于政策、制度问题,在这一充满着具有不同观点、甚至误入歧途的“森林之旅”,更需要得到全社会(包括家长)的理解、认同,形成良好的支持性环境。因此,加强本真意义上的素质教育的社会传播和导向支持,匡正是非,引导人们改变观念,形成共识,将民众的了解和理解转换为素质教育的社会力量,至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孙喜亭.素质与教育[J].教育研究,1996(5).

[2]钟启泉.国外课程改革透视[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3]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4]陈金芳、黄森.素质教育是促进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J].人民教育,2005(22).

[5]郭思乐.静待花开的智慧:教育是效果之道还是结果之道[J].教育研究,2011(2).

Discrimination of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from a Different Perspective

MA Yu-qi

(Jingjiang Bureau of Education, Jingjiang 214500, China)

Abstract: Examining current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easily reveals the co-existence of non-essential, mistaken, simplified education with various wrong ideas, which has an ill effect on rationality, strength, and internal consistence as well as our social respect and admiration for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clarify what is not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and what is the definition of "what is not" so that justification can be achieved from the opposite evidence.

Key words: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value

第9篇

【关键词】通识教育 人文教育 文化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 职业素质教育

职业技术院校是高技能人才的摇篮,其最终目的应是培养全面发展的“职业人”,而不是只懂技术片面发展的“工具人”(指人在生产活动中与机械一样,只是一种工具)。“职业人”首先是一个健全的“社会人”,具备普通公民的基本素质,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公民;其次作为从事特定职业的公民,还必须具备与其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职业素质。需要具备其职业活动所要求的技术知识与技能,还必须具备与其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职业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以及一定的人文素质,如将此视为素质教育理念在职业院校的深化,可归结为职业素质教育。而目前教育界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有不同看法,主要存在以下四种代表性观点,本文将各观点与职业技术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理念进行比较分析。

一、通识教育 (general education)辨析

通识教育起源于西方,从19世纪初被提出以来,有一定代表意义的表述达50多种。1945年,哈佛大学委员会发表的《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将通识教育界定为“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首先作为人类的一个成员和一个公民所应接受的那部分教育”指出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完整的人”、“健全的人”和“自由社会中的健全公民”。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对教育质量非常不满,发出了“国家处于危险中”的呼声,因而“回归基础”的呼声高涨。要求学校加强对学生基本学术能力等的训练,许多学校将英文写作、数理统计、自然科学、口语表达、逻辑思维、批判能力等视为学校教育基本要求。所以20世纪80年代左右哈佛学校发表的《哈佛大学关于核心课程的报告》开启了核心课程作为通识教育标志和特征的新时代。以核心课程取代原有通识教育课程,这些核心课程涉及文理学院六个领域。包括文艺领域、史学领域、社会领域与哲学分析、科学领域、外国文化领域、道德思考领域。

通识教育与素质教育毕竟不同。通识教育相对应的概念是专业教育(special education),通识教育是关注学生成为一个合格公民的教育,它是包括文化、道德、情感、体力等各个方面内容的非专业性教育,通识教育更多在培养一个公民;而专业教育培养目标是特定专业技能人才。素质教育是从人的素质结构的具体操作目标入手解决全面发展教育理论在具体教育实践中的运用,素质教育包括了通识教育中的内容,同时专业教育中也有素质教育的内涵。

二、人文教育(humanism education)辨析

人文教育是培养人文素质并促使其内化的教育活动。其中人文知识及方法是人文素质的基础,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的核心,人文行为是人文素质的外化。

杨叔子院士认为:“人文素质就是做人的素质。人为本,做人的素质,特别是人格,是本之本”。可见,人文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通过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相关知识的学习、熏陶、感悟、内化、积淀,使人形成正确的行为态度,能够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虽然人文教育与素质教育落脚点都在人身上,但人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素质教育还蕴含着其它诸如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教育。

三、文化素质教育(cultural quality education)辨析

文化素质和文化知识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文化知识是指经过各种文化课程的学习而得到的种种具体知识;而文化素质则指一个人的知识、才能、鉴识所构成的文化造诣或素养的一般体现。

主要是通过对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可见,在我国文化素质教育的重点是人文素质教育,但文化素质教育涵盖了人文和科学素质两方面的教育,内容比单纯的人文素质教育更广。

与素质教育相比较,文化素质教育则是把文化素质单独提出,旨在培养文化素质。素质教育着眼于提高人的内在素养和品质、强调知识内化和身心发展,是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不仅涵盖了人文素质培养,还强调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宗旨

四、职业素质教育(professional competence education)辨析

素质教育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于1987年在《努力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的讲话中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概念,他认为基础教育不能单纯办成升学教育,而应当是社会主义的公民教育,是社会主义公民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着眼于提高人的内在素养和品质、强调知识内化和身心发展的教育价值观。叶澜(2006)认为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宗旨,处于一切教育活动之魂的地位,而不是一个规定化的教育活动的模式。在教育目标上,坚持以人为本,强调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宗旨;在教育内容上,要求施以较全面的教育;在教育方式上,充分重视学生主体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发挥:在教育途径上,注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在教育评价上,重视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基本品质的养成,并鼓励不同特色的培养。严格上讲,素质教育对教育效果的衡量重基础、重长远,不重眼前。

素质教育在每个教育阶段应有所不同。在职业技术教育中应“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虽然目前学术界还没有系统提出职业素质教育这个概念,只零散于各期刊中,多数从探讨的角度进行分析,系统的理论研究与应用较缺乏。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职业素质内涵与构成的探讨。对于职业素质的构成,有一定分歧。孙晓霞(2008)提出职业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政治素质、知识素质;宫玉杰(2007)认为除上述四项外,应将业务素质也涵盖其中;吉飞(2009)则将职业素质概括为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更有学者将职业素质进一步细分为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审美素质、专业素质、社会交往素质、适应素质、创新素质等(周光宇,2009)。职业素质在不同的岗位上有不同的要求,不同角度进行研究得出结论自然不同,故对其构成有不同认识。在借鉴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认为:职业素质教育虽然在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上有所不同,但仍是具有共性的。本文将职业素质概括为身体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人文素质、职业技能和职业心理素质5个方面。

     第二,职业素质教育的培养途径研究。陈和(2007)认为职业技术院校的职业素质教育可从职业理念教育、职业能力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创新素质教育和创业素质教育5个方面实现。职业素质教育要在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同时,重点加强社会主义价值观、人生观,职业道德(含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等)和职业核心能力等素质的培养(杨东进,2008)。黄三平(2008)从校园文化角度提出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使之成为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

目前对职业素质教育的培养途径研究有一定的成果,但在实际操作中,职业素质教育多数仍停留在形式上,普遍存在着模糊化、形式化和简单化等问题。职业素质养成是以知识为基础,课程教学仍应是职业素质教育的主要方式,课程设计是重点,但不能忽视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进,否则难以渗透到教学活动之中,落实到位。

五、结论

我国职业技术教育飞速发展,为社会培养了大量高技能人才,但职业技术院校在重视技能教育的同时,却不同程度地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纵观国外发达国家的职业技术教育情况,在技术能力培养上不仅注重实践操作技能,且在人才培养上注重职业品质的培养,即重视培养技术能力又重视职业素质教育。从目前我国教学现状来看,一些职业技术教育只重视职业技能培训,而忽视了职业道德教育,职业心理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培养。职业教育不仅要传播科技,还要引导学生如何在职场中为人处事和如何思维,但是现今的职业院校培养很难达到以上要求,目前急功近利的教育思想,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应提倡职业技术教育应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发挥职业技术教育的“针对性、综合性、开放性”的特点,才能凸显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

参考文献:

[1]李曼丽,林小英.后工业时代的通识教育实践以北京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为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2]american task force on general education report.1998.

[3]杨叔子.人文教育:情感、责任感、价值观[j].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通讯,1999(3-4).

[4]柳斌.柳斌谈素质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5]叶澜.清思反思再思--关于“素质教育是什么”的再认识[j].人民教育,2007(1).

[6]孙晓霞.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8(11).

[7]宫玉杰.论高职人才职业素质教育[j].辽宁高职学报,2007(1).

[8]吉飞.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有效途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9(8).

[9]周光宇.浅析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内涵与实施[j].辽宁高职学报,2009(6).

[10]陈和.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的途径[j].职业技术教育,2007(23).

[11]杨东进.职业核心能力与职业素质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8(9).

第10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 全面发展 主动 积极

“素质”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概念。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讲,素质是指人先天俱有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后天通过环境、教育影响所形成的人的一系列基本品质,包括遗传素质、心理素质、社会素质和创新素质。

素质教育是我国在世界上率先提出的一个全新的关于教育的概念,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2006年6月29日颁布的新《义务教育法》指出:“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第一次将“素质教育”以法律形式作出了规定。

素质教育思想立足于人的整个生命历程促进人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人自主、能动的主体性要求。素质教育概念内涵具有时代特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会做人、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劳动、学会共同生活。其中,学会做人是核心内容。教会孩子学会做人,尤其要持之以恒地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一、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

1.素质教育提倡教育对象的全体性和教育空间的开放性,追求教育价值的多元化。

2.素质教育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教育,着眼于人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3.素质教育注重培养人的主体意识,注重儿童个性的健康发展,重点指导怎样做人。

4.素质教育要完成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型人才的特殊使命,重视儿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素质教育的实施

1.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

从广义上说,素质教育是指面向全体国民,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必须通过正规的或非正规的渠道接受一定时限、一定程度的教育,以达到提高全体国民素质的目的。

从狭义上说,素质教育是指全体适龄儿童都必须接受正规的义务教育,不得因种族、民族、性别、出身、、经济等因素而限制或剥夺其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具体到学校和班组级,则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不得人为地忽视任何一个学生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着眼于从提高政治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等入手。

2.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理解“全面发展”的含义:素质教育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是指促进德、智、体、美、劳等几方面的素质发展,提高儿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全面发展不是要求平均发展和齐步划一,而是“最优发展”和“个性化发展”。

3.认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

(1)“应试教育”不是对一直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的概括。“应试教育”对我国教育中存在的单纯以应考为目的所产生的教育弊端的概括,事实上我国过去的基础教育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因此,不能说以往的基础教育就是“应试教育”。

(2)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对立的。素质教育是有灵魂的,它关注人的内在潜力发展的目的和过程;“应试教育”关心的是如何考高分的“升学教育”,注重的是重复而机械的应试训练,它不关心人在社会生存与发展中的其他能力甚至排斥发展综合能力。“应试教育”具有极端的功利性。

(3)不可否认“应试教育”也培养一些应对考试的素质。应试素质也是人的素质整体的一部分,但不能以此认为“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是包含或者被包含的关系。

4.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促进孩子个性健康发展,就是教会孩子学会做人。

(1)什么是个性?个性是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是一个人生活经历的积淀和反映。个性虽由遗传因素决定,也受环境影响。

随着孩子年级的升高,其个性特质越来越固定,个性倾向性也越来越鲜明。学业的成败、社交的能力、师长的态度、同伴的评价对儿童形成良好的个性极为重要。

(2)要关注孩子个性结构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防止孩子形成暴躁、嫉妒、任性、孤僻、怯懦、自卑、狭隘、神经质等个性特征。

要端正家长的态度,才能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和作风。如通过您的言传身教,会有意识无意识地把教育融化在日常生活里,在生活上养成艰苦朴素、文明礼貌、爱惜粮食、热爱劳动、讲究卫生、积极锻炼身体的好作风;在学习上养成独立思考、遵守时间、自觉主动、合理计划、提高效率、认真踏实的好作风,培养孩子好的习惯和作风必须从小抓起,从点滴做起。

第11篇

1教育与体育本质探究

1.1教育的历史演变

要回答教育是什么,就不得不追溯历史中教育产生的根源。我国最早出现教育的相关记载为《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与现在我们所理解的教育含义不同,这里的“教”是指教者的教和受教者的学,而“育”指的是受教者的改变。古人认为,教育便是人为的对受教者的一种影响,使其想所预想的好的方面的变化。与此所相反的是,西方早期的教育含义并非如此,他们更倾向于认为教育是一种“引导”,是教育者对受教者潜能的开发,注重学习者“人的能量”。到今天,人们就教育的理解也没有达成一致的共识,因为站在不同的角度或是不同的界定方法,便会有不一样的结论,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从各自的生存处境中表达他们对教育的理解与期望,而人类生存处境的变化必然导致人们对教育理解的变化,1978年至今全国学者提出的教育本质观点主要包括上层建筑说、生产力说、双重属性说、多重属性说以及社会实践活动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对教育的本质的认识,但是这些认识都把教育当作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性活动,从这个观念出发,可以把教育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教育是指:有目的性的增强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思想,增强人体质的社会活动,饱含了人在社会各个阶段,不论是家庭、学校、公司等所接受的教育。而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是专门组织,并有目的培养人的教育,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由统治阶级来实行的教育。而本文所阐述的教育与体育的关系便是基于教育的狭义定义至上,探寻学校教育中的教育与体育。中国近代以来,学校教育经历了诸多发展改变,1840年后中国国门被打开,西方的教育思想进入中国,并与传统教育融合。从过去的私塾学堂到最早的京师大学堂,这些转变就是教育思想演变的产物,也为中国近代以来的学校教育开辟先河。“素质”从一开始提出就不仅指狭义的先天生理禀赋,而是具有丰富内涵,包括生理层面、心理层面和社会文化层面的广义概念。素质教育关注的是人的发展,不同于以往的应试教育以考试为目的的学习,要求更为全面,并提出德、智、体、美、劳的评价标准,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1.2体育相关概念

体育并不是中国原有的本土词汇,是从日本引进的舶来品,但这并不表明古代中国没有相关概念,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诸如少林武术等等就是最好的证明,思想层面上来看,古代儒家评价学生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射”与“御”所指就包含体育的成分。而在西方,古希腊奥林匹克盛会,罗马角斗场是西方体育文化盛极一时的体现,早期的体育运动社会影响重大,它不仅具有娱乐功能、社交功能、更具备了充足的宗教意义及政治外交含义,但当时多数人对体育认识仅限于体育运动形式,体育概念依旧是模糊的。柏拉图在其教育纲要中提到,音乐与体育的教育分别针对的是青少年的灵魂和身体,但这样的表述依旧没有给体育一个合适的概念解释。近代在西方体育输入中国之后,体育的概念开始得到深入研究,最初被日本人译为“身体的教育”,这也说明在近代教育的认识上,体育的概念才得以被关注。之后中国众多学者开始从不同角度对体育做出概念上的解释,其中以的《体育之研究》一文最为众人所熟知。体育概念含混不清,由来已久,其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首先是国际用语的混乱,其次是翻译产生的混乱,然后是认识上的本质根源。立场不同,对体育的认识也有所差别,当前对体育的较为合理的概念定义为: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改善自我身心,开发潜能的社会活动。这个定义较为全面的概括了体育的各个方面,并得到了充分的支持和肯定。

2教育与体育关系探究

2.1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素质教育

前文曾提到,教育的概念范围包涵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等多个方面。本文主要从学校教育系统的角度认识体育,探讨体育的范围,就不会出现概念上的混乱,也能更好的认识体育的教育作用。站在教育的角度来看,体育是一种以合目的性的身体活动为根本手段,以强健身体为目的的教育。学校教育是人一生中接受知识教育、道德教育及其他教育的主要方式,其重要作用就不必再赘述。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的教育内容必然要适应社会的需要,人才培养应该更具多样化。依据素质的分类构成,素质教育注重培育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是使每个学生的素质和个性尽可能达到结构合理的、多层次的优化发展。素质教育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有关人全面发展的理论为其提供了主要依据,同时包含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与以选拔人才为目标的应试教育不同,回归人的本质,谋求人的发展。

2.2素质教育的基础—体育教育

体育教育或称体育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教育。身体素质是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和实现奋斗目标的物质基础,身体素质缺乏会在根本上对人的精神、情绪等造成负面影响。特别是在素质教育中,健康的人首先应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或工作。而体育教育的目标正是对学生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通过锻炼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培养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从事运动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磨炼和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优良品质,发展学生个性,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中小学阶段是培养体育习惯和体育自信的主要时期,首先应该明确,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三个重要因素:第一,体育教师;第二,教学环境;第三,学生。了解教学过程每个环节,在各个阶段发现问题,以便具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改革。其次,改革的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体育习惯,而不仅仅是技能教学。陈晴教授曾在《培养体育习惯是体育教师的天职》中谈到:“良好的体育习惯一旦形成,则可受益终身,而坏习惯则贻害一生。可见,培养青少年的体育习惯是何等重要,而体育教师又是这项任务无可替代的主导者和践行者”。并且认为,要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的首要环节是“兴趣导入”。所谓兴趣导入,笔者认为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便是要给学生充分的选择权利,人的身体条件各有不同,在体育学习之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第二体育教师要善于引导,兴趣往往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在学习过程中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使学生建立自信才能在之后的学习中更具主动性。体育教师作为培养学生体育习惯的主导者和践行者,应当尽职尽责的去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使学生懂得锻炼身体和养成体育习惯的目的和意义,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关注到学生个体,特别是在中小学的体育教学中,体育习惯至关重要,有可能影响学生一生的体育活动。

3结语

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活动,根据社会的需求不断发展,教育服务于人,人又改变教育。体育同教育一样,同属于人的社会文化活动,对人具有塑造作用。为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就应当明确在特定范围内的教育和体育关系。

作者:陈彦停 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施忠连主编.四书五经鉴赏辞典新1版[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

[2]刘铁芳.什么是教育[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2,02:12-14+23

[3]赵旭东.教育本质研究探新[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卷缺失(4):23-28.

[4]郑金洲著.教育通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素质教育的概念、内涵及相关理论”课题组.素质教育的概念、内涵及相关理论[J].教育研究2006(2):3-10

[6]何英旋,刘春雨,刘娟.柏拉图教育伦理思想述略[J].云梦学刊,2007,06:55-56

[7]周西宽主编.体育基本理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8]任杰,刘卓.体育的本质和功能[J].体育学刊,2002,(4):5-7.

[9]“素质教育的概念、内涵及相关理论”课题组.素质教育的概念、内涵及相关理论[J].教育研究,2006,卷缺失(2):3-10

第12篇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3―0074―01

中职学校化学教学力求知识、能力并重,把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属。在使用人教版新教材进行职高化学教学中,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发掘职高化学教学的德育功能,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

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做人、求知、健体,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在职高化学教学中,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国情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环境保护意识教育,艰苦奋斗,立志建设家乡的教育,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也是首要任务的延续和深化。

教学中大力宣传我国古代在化学工艺方面对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贡献,介绍中国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方面的巨大成就,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树立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的源泉;特别介绍党的以来,我国石油、化学工业和科技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结合我们张掖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前景,从而使学生树立为繁荣祖国科技、发展经济而刻苦学习的信心,另外在教学中运用质量守恒、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让学生了解量变和质变、对立统一规律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结合水的污染和防治、水与人类的关系等内容的讲授,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积极参与治理环境的活动,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

二、 重视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思维、心理和美育素质

加强化学实验是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选做实验等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训练实验技能,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都是其他教学内容不可替代的。教学中要坚决反对“黑板上画实验,课堂上讲实验,课下背实验”的应试模式,要把教材中选的演示实验认真做好,做到课前进行周密准备,使现象明显,效果良好,让全班学生都看清楚;实验时要做到操作规范化,并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从具体观察上升到抽象思维。

在学生实验中为保证实验成功,还应进行心理素质的教育。首先,应克服依赖心理,独立完成实验,只有亲自参与,才能从成功中得到喜悦,从失败中通过总结得以提高;其次,应教育学生克服胆怯,怕失败、危险的心理,启发他们大胆实验;再次,向学生介绍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偶然现象,使他们心中有数,做实验时踏实。

三、重视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第13篇

关键词:民族语言 素质教育 职业教育 教育改革

当前,我国正在开展由“应试教育”向民族语言素质教育转变的教育改革。因此,民族语言素质教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更是高职院校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但是当前一些民族语言素质教育的理论知识并不清晰。本文着重分析民族语言素质教育的含义、民族语言素质教育的意义、职业教育中民族语言素质教育的特殊性以及民族语言素质教育在职业技术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民族语言素质教育的含义

要知道什么是民族语言素质教育,首先必须明确民族语言素质的含义,民族语言素质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概念是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民族语言素质概念,即“遗传民族语言素质”。《辞海》写道:“民族语言素质是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在心理学上,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但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这是关于狭义民族语言素质的典型解释。广义的民族语言素质指的是教育学意义上的民族语言素质概念,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主要包括人的道德民族语言素质、智力民族语言素质、身体民族语言素质、审美民族语言素质、劳动技能民族语言素质等。”民族语言素质教育中的民族语言素质,指的是广义民族语言素质。

民族语言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人的综合民族语言素质作为重要内容和目的的教育。其实质就是一种更加注重学生的人文精神养成和提高,重视学生人格精神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也就是更加重视使学生学会“做人”的教育理念。目前部分大学生身上存在的最让用人单位头疼的问题是眼高手低、急功近利、不负责任,这就让就业市场形成了一种明显的反差:一方面,部分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大量企业却招不到合适的人才。

二、民族语言素质教育的意义

民族语言素质教育的意义就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于全面提升受教育者的综合民族语言素质,而以往所说民族语言素质教育,多是侧重于政治民族语言素质和专业民族语言素质,即所谓的“又红又专”,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民族语言素质的其它方面,如学生的人格精神,个性发展,生活品味,道德修养及审美情趣的培育。

民族语言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面向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品德高尚,身体健康,知识丰富,学有专长,思路宽广,实践能力强,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人才。实践证明:民族语言素质教育能更好促进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术能力。能更好促进受教育者终身发展的需要。能更好地发现和培养各个领域拨尖人才。

三、职业教育中民族语言素质教育的特殊性

从职业教育的方面看,民族语言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民族语言素质教育的提高。然而,就职业教育来说,有其自身的特点,与普通院校教育有所不同。这种特殊性,集中体现在职业教育所培养人才的“应用型”上,即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具备必要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以适应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不同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实际要求。由此,这也就决定了职业教育的民族语言素质教育也必须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标准和要求,即把人才“能力民族语言素质”的养成和提高作为民族语言素质教育的实质和核心。

“能力民族语言素质”包括哪些基本方面呢?一般来讲,应包括:专业技术操作能力、管理决策能力、实际工作组织能力、信息收集传递能力、科学研究创新能力、协调人际关系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等等。这不仅符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也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因此,职业教育中的民族语言素质教育,要特别注重对专业技术的把握、实际操作能力、工作经验的积累和技术水平的提高。这样,才能使职业教育中的民族语言素质教育具有针对性,以充分显示其特色。

四、民族语言素质教育在职业技术教育中的重要性

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重要指导思想,把民族语言素质教育提升到了高职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在此背景下,职业院校在培养高民族语言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14篇

1.关于"办学特色",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去认识它的含义。

从微观认识来看,"办学特色"可以认为是学校的教育特色。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把办学特色界定为: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优化的、相对稳定的教育特征和风格。或者可以概括为:一所学校在教育教学方面所表现出的区别于其他学校的独特的色彩和风格。但严格说来,学校的教育特色并不等同于"办学特色",因为虽然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校的重要的中心工作,但无论从内容和范围来看都不能与"学校特色"相提并论。

第二.从宏观认识的角度来看,我们的基础教育从其阶级属性来看是属于社会主义教育范畴,因而才有了关于我国教育方针的规定和具体阐述。这种认识是站在高维度上看问题,把"学校特色"的概念理解得相当宽泛,并把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成为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个战略思想。

第三.从中观认识来看,把学校特色看做学校办学的特征和学校整体的风貌,因而可将"办学特色"界定为:学校在较长时间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自己独特、稳定、优质、并带有整体性的个性风貌。这种从中观认识的"办学特色"的含义,涵盖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首先它是学校在思想观念、价值规范上的特色;二是学校在制度、模式、结构等行为方式上的特色;三是学校在物质环境、校园建设等方面的特色。实际上它是一所学校各方面工作的综合反映。

很显然,对"办学特色"这三种不同的认识,主要是由于认识倾向和责任归属不同而产生的。宏观认识立足于基础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及其发展基础教育的整体思路,其主要责任归属是教育行政部门;中观认识是从学校办学中带有整体性的个性风格出发的,其主要责任归属是学校的领导者;微观认识则从学校在教育教学上的特征和风格出发,其主要责任归属为学校的教师。作为学校领导而言,要按照《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的"办出各自的特色"的要求办好学校,固然应有宏观认识的指导,然而更多的是要从中观认识出发,并结合微观认识去界定"学校特色"(或"办学特色")因而,我们可以说"办学特色"是指: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并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在教育思想、教育管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成果以及校风、教风、学风等多方面综合体现出来的办学特点,它是校长的办学意图和管理风格的体现,是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状况和教学特点的体现,也是影响学生个体特性的形成及学生群体特点的综合反映。只有这样认识"办学特色"才有助于我们按照《纲要》的要求,把学校办出各自的特色来。

2."素质教育"的概念是相对于"应试教育"提出的,"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两种不同的办学主张和运行机制,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和价值取向,也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模式。

关于素质教育的内涵,当前教育界有许多不同的提法,柳斌同志指出: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公民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在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简而言之:"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根据这一理解,素质教育所强调的是必须遵循以下原则的教育:1)"主体性原则" 即素质教育是充分尊重人的主体性,注重开发人的潜能的教育;2)"全局性原则"即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而非少数学生的教育;3)"全面性原则" 即要求学生的全面发展而非片面、畸形的发展;4)"发展性原则"即重视培养学生的终身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的教育。

二.关于"办学特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

在弄清了上述两个概念的基本含义之后,我们不难看出"办学特色"与"素质教育"之间存在着既联系又区别的辩证统一关系,它们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两者的指导方针相同。无论是创建学校特色,还是推进素质教育,都必须以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导,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大前提下,形成办学特色,推进素质教育;

2.遵循的规律相同。即两者都必须遵循教育的各种客观规律;

3.培养的目标相同。创建"特色学校"和推进"素质教育",都必须以培养学生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的;

4.实施的原则相同。即无论是办学特色和素质教育,都必须执行主体性原则、全局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

然而,"办学特色"和"素质教育"毕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差异也是十分明显的,主要表现在:

首先,概念所强调的重点不同。素质教育的提出是相对于"应试教育"而言的,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的素质,而办学特色的提出主要是从各学校的差异为起点,强调的重点在显示学校的办学个性;

其次,概念涵盖的范围不同;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它所涵盖的范围很广,不仅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甚至涉及社会思想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而办学特色则是从学校的硬件设施和人文特点等软件出发,其概念涵盖的范围远远不及前者广泛;

第三.实施的主体不同。素质教育实施的主体,上至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至每个学校的各科教师,都需要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和教育管理的各个层面体现出来。而办学特色是从学校层面上提出的,因而其实施主体自然突出了学校领导的重要位置,作为学校的决策者、组织者和领导者的校长,在形成学校特色的过程中起者主导性的作用;

第四.评价的标准不同。素质教育的评价是以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的状况为基本内容,它着重考查学生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包括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和思想文化素质。而办学特色的评价则主要由学校独特的办学主题思想、教育行为方式和教育环境氛围三大要素构成。

第15篇

关键词:小学生;信息技术教育;素质教育;信息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2-350-01

一、中国未来教育改革战略目标——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主要包括内在素质和外在的素质。内在素质主要是人对世界、环境、人生的看法和意义,包括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也就是一个人的对待人、事、物的看法,也可以成为人的“心态”。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才。素质教育强调主体性,即强调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以学习者的发展为中心。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发展学生的特长和个性。

二、素质教育的马头卒——信息素质教育

信息素质教育的概念是从图书检索技能演变发展而来。最早是在1974年,在美国全国图书馆和信息科学委员会接收的提案中,有一份提案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 Zurkowski提出,他认为要掌握了利用信息工具的技术和方法,接受过信息资源应用培训,能够应用信息资源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是具有信息素质的人。而今信息素质已从其最基本的检索功能定义,衍生为包含一个人的信息需求、信息知识、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等方面素质的全方位概念。比较典型的概念是:信息素质是人们获取、评价和使用知识信息资源的能力,是现代人才在信息环境下获取、加工和利用知识信息必需的技能,是人们跨入信息社会,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等基本品质的基础上,发展并升华出的一种新品质。

三、我国21世纪教育的通行证——小学信息素质教育

随着时展,现在学术界不断有人指出,现在的小学信息素质教育尤其是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正在向边缘教师过渡。此语并非空穴来风,看看我们眼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大部分信息技术教师都会遇到这样的现象:宁可不上课也要为其它学科老师制作课件;课上的如何可以不追究,学校交待的任务一定要做好;只要会玩电脑,谁都可以带信息技术课……一时间,信息技术课成了边缘课,信息技术教师成了边缘教师。

(一)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教育观念,为实施素质教育打下基础

(1)提高思想认识。要积极推进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确保党和国家提出的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顺利实施。以教育法律法规为依据,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转变教育观念。素质教育要求,教育工作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面向全体学生,依法保障少年儿童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

(二)加强德育工作,深化课程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搭建平台

(1)提高课程实施质量和水平。小学信息教学活动必须高标准,严要求,紧扣课标。各小学校要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省定课程计划组织教育教学,不得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开全课程,开足课时。

(2)改革招生考试和评价制度。教育主管部门握好课程评价这根“指挥棒”。这事关方向性问题,上级有啥样的考核评价机制,下级学校就会有啥样的应对措施。对小学生的信息技术评价,不要进行泛泛的“达标式”的检测验收,要落实到真正考察每一个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上来。上级严,下级必严。

四、结论:

在当今倡导素质教育的信息时代,小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新型的课程,都必须面向素质教育。我们要全面革新以往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以素质教育理念指导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架构符合我国国情的信息技术课程理念和目标,形成合理的信息技术教育体系。总之,只有多管齐下加以改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和教师就会由现在的边缘化倾向回归到正常的轨道上来。我们相信:对全面实施小学生信息素质教育进行的积极探索,一定会使得信息素质教育成为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的教育教学的排头兵和领头羊。

参考文献

[1]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1年01期.

[2] 黄红梅. 对教研系统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工作的思考[J].晋图学刊,2006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