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新文化价值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文化;价值观;创新;思考
文化价值观是任何理论建构及其社会发展都必须首先思考的问题,即它既是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又是社会实践的出发点。创新文化价值观念有助于深化我们对于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发展的认识;有助于进一步理清我们观念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明确问题的根本;有助于帮助人廓清思路,很好地谋划未来的发展;有助于促进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支撑;有助于构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文化体系。那么如何立足甘肃实际,创新文化价值观念?笔者认为,需从以下几方面促进文化价值观念的创新。
一、把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贯穿始终
多年来,我们一直强调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但社会一直没有明确我们所要遵循的核心价值观,由此使社会缺乏统一的价值导向。党的十在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基础上,明确了我们就遵循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观,在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观,在个体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在实际中,我们需要面对价值观念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注意化解矛盾问题的前提下,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一要宣传普及核心价值理念,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二要坚持知行统一,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三要倡导核心价值导向,建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社会认同评价体系;四要抓住重点,发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示范引领作用;五要生产更多更好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产品,激励鼓励人们健康向上;六要建立长效机制,提供建立健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保障。
二、创新经济发展模式,为创新文化价值观念提供有力支撑
文化价值观念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但同时,文化价值观念又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一般来讲,有什么样的经济模式,相应地就会有什么样的文化价值观念。文化价值观基于不同经济模式所表现出的不同,要求我们追求一种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经济模式。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经济模式,更有利于催生先进的文化价值观念。
发展文化产业无疑是关键,因为文化产业本身就是以创意为主的产业。文化产业不仅依赖创新,而且还能催生创新。文化产业通过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把文化理念渗透到传统产业的设计、生产、营销、品牌和经营管理环节,通过增加文化含量和文化品位,改变传统产业的价值链条,从而提升传统产业的观念价值和经济价值。文化产业还可以促进社会资源逐步从传统产业流入现代服务业,开拓艺术型、知识型、体验型、休闲型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促进经济增长从单纯追求以物为本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向以人为本的GNH(国民幸福总值)转变,发挥文化产业在促进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中的特殊作用。正是由于文化产业的这种特殊作用,所以我们要注重发展文化产业,为创新我们的文化价值观提供广阔空间。
三、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为创新文化价值观提供人才支持
一个地方的发展,不仅需要大批优秀的人才,也需要先进文化思想观念的支撑。而大学不仅是造就人才的地方,而且也是一切新思潮的策源地,是引导时代潮流的地方。实践证明,一个地方的发展,与这个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是分不开的。高等教育越发达,对地方的促进作用就越大。比如,处在兰白科技创新改革示范区内的甘肃省白银市,虽然在城市转型过程中对发展高等教育以足够的重视,但至今除在白银公司技校基础上建立了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外,仍然没有发展起一所高等学府,这无疑限制了白银人文化价值观念的创新,进而影响兰白的协调发展。因此,要使白银在创新文化价值观念能够走在时代前列,必须注重发展高等教育。在发展高等教育方面,一方面要努力争取省内一些高校在白银市设立分校,另一方面,白银市自身也要不断积蓄力量,不仅注重专家学者型人才的引进与培植,以及相关专业的培植与打造,注重符合大学教育的基础设施方面的储备,为将来高等学府的设立创造充分条件。
四、创新体制机制,为创新文化价值观提供环境支持
体制机制本身具有价值导向作用。好的体制机制可能把我们导向科学发展,而体制机制上存在一定问题,就可能影响到科学发展的实施。科学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但是社会上以人为本、人才发展以用为本的格局还没有形成。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人事制度改革尤其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不到位;二是“官本位”、行政化倾向仍普遍存在;三是人才发展投入的优先地位还未确立。 因此,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要围绕人才有效使用,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健全、完善、优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形成人才发展的动力体系。一是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优化人才领导体制,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二是坚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改革人才管理方式,变“管理人才”为“服务人才”。三是坚持需求导向,强化人才培养引进与经济社会发展链接,完善人才培养引进机制。四是坚持能人导向,制定人才评价标准,改进人才评价方式,完善人才评价发现机制。五是坚持业绩导向,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改革各类人才选拔使用方式,完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六是坚持价值导向,加强配套制度改革,完善人才流动与配置机制。七是坚持贡献导向,优化分配、激励、保障制度,完善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八是确立人才发展投入优先地位,逐步完善国家、用人单位、个人和社会四元投入及其监管机制。
五、适时开展相关问题的学习、交流和研讨活动,为创新文化价值观提供动力支持
甘肃省身处西部,促进甘肃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必然会面对各种问题,难免会有很多扶贫“硬骨头”要啃,难免会有很多发展“硬钉子”要拔,难免会有很多前进“硬障碍”要破,如果我们在思想认识上再存在问题,就会使我们面对的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因此讲,面对各种问题,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是关键。
解决思想认识问题,需要我们将类似“富民兴陇”讲座深入开展下去,让领导干部不断在头脑中接受新思想、新观念,在新思想、新观念的启示下,不断获得创新灵感,创新发展思路,寻求到新的发展动力。
解决思想认识问题,需要开展类似项目观摩这样的活动。让我们在其它地方创新发展战略思路启发下,不仅激发我们创新发展的信心,而且获得创新发展的灵感,让我们在相互激励下,在发展的道路上走得越来越远。
解决思想认识问题,需要就有关跨越式发展问题开展全民大讨论,努力使党的群众路线在新的历史时期得到创新型的贯穿执行,努力汲取人民群众的智慧,形成一种全民关心、参与跨越式发展战略实施的局面,凝聚全省人民的力量,为跨越式发展强大的支持力量,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
六、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为创新文化观念提供理论支持
对于各地的相互交流来看,人们常说;入乡问俗,入乡随俗。我们要了解一个地方,首先要懂得当地风俗习惯,人文地理情况,这些是该地域文化的一部分。在未探寻的情况下进入到本地域范围内,遇到基本文化习惯问题的冲突,接下来,很难再上升到另一层面去交流,所以说,地域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窗口,是外界要了解一个地方所通过这个窗口进行的先前学习。地域文化所构成的核心是本地域文化的一张名片,是对外展示本地域文化最好的方式,是让外面进入到本地域之前形成了解的有效方式。此外,文化还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文化的发展能够带动经济的提升,经济的发展也有助于带动本地域文化的发展。对于地域文化而言,地域文化不仅能够为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氛围,而且通过与地域经济的相互结合,形成文化经济从而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直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成为地域经济发展力竞争力的基础性因素。随着经济发展的进一步提升,物质文化已经不能够满足人们予以增长的需求,物质与科技手段的的融入使物质文化需求达到一个高标准的阶段。然而,未来发展过程之中再次提升经济动力的方向,就需要文化因素的带入,经济产品使用价值逐步在像艺术化,审美化方向发展,这些发展也可以看出企业的竞争,从产品质量的竞争上升为了企业文化与企业形象的竞争,文化附加值逐步升为经济活动中的决定因素。
二、对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和国家文化安全,具有不可替代作用的
在人口流动性社会的今天,保持地域文化价值成为了关注的方向。对于民族融合、经济发展、物质和科技的快速提升,使局部地域文化逐渐衰退。在此情形下,保护文华多样性,要切实保留和延续各地域文化自身的丰富内涵和鲜明特色,才是文化价值的重要意义。只有保留文化多样性,才能保障整个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发展,增强生机,才能持久矗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三、新核心文化价值
地域发展的核心价值在于人才更新流动性,地区核心人才往往汇聚在核心地带,加快促进本地区基础设施经济文化引进情况。所指出“: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作为地域未来发展规划,城市当中需要重视此种阶梯状的人才分流情况。坚持以人文本,以人才为核心要素。我们更应该去分析城镇地域文化新形势下根本方针的调整。本文提出的人才新核文化价值是对于积淀形成的历史有形文化价值折射下的新形势地域无形文化发展方向的转折。人才新核文化价值理论是一种对诸多问题普遍综合性的解释。从理论上而言,它是具有一个公式性质的支撑基础,目前还未做出科学性的数据分析。对于此项观点,作者现仅对提出的这一人才新核文化价值理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释并阐述它的现实意义。
(一)何为新形势下新核心文化价值
笔者之所以提出此项理论,是基于自己所接触到的问题当中得出了“人”作为诸多问题的核心本质,具有很强的能动性。在自然世界中,问题产生发展往往是复杂多变,有人为的,也有自然之力。但人的能动性很多时候是可以去预防和解决这些危及自己未来发展的不利因素。我国提出“以人才为核心要素”根本方针。对于地域文化价值的发展需要一种前沿预见性的观念,对文化价值的新核心在于地域人才比重有很大影响。人才新核文化价值越高,对地域整体经济文化实力的提升力越明显。相反,对于地域文化的发展,人才新核文化价值越低,对地域整体经济文化发展越缓慢。中国目前在大的人口基数情况下,始终不会缺少人才的出现。对地域文化价值中“人才”可以解释为“综合性人才”和“各领域行业性人才”或者更合理的解释为“实践型人才”和“文化性人才”从这两方面分析作为一个重要的取决因素,也是对社会整体发展进程具有积极效应。文化作为一种人本身基础内涵的因素,是成长过程中根据每个人自身思维性质所形成的一种对自然科学或者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的阶段程度,在人自身成长的过程之中,是一种基础性的文化价值。而实践性是一种自身进入社会后所经过洗礼从中形成一种适应发展的习惯。并在后期一定程度上所积淀形成的自身经验,是一种对社会的身心认知表现。经过分析可以观察到,地域之间的发展之所以相互之间具有差异文化价值。一方面,在于历史所形成固定文化价值因素,这是历史所带来的地域根基性。是一种地域独特文化。另一方面,在于人才新核文化价值的重视程度。对于人才新核文化价值可以解释为是对文化素质、教育、科技、创新文化精神的引入,这是一种地域政治思维的提升。
(二)新核心文化价值的现实意义分析
任何理论的成功运用,离不开社会现实实践当中的决定性基础,人才新核文化价值是基于核心价值发展方式的支撑,也是对诸多在社会新形势下所进行有效意义上的总结。针对人才新核文化价值理论综上总结可以得出以下价值意义。
1.提升本地域文化价值影响力。地域人群之间所具有的一种流动性,包含着人才新核文化所具有的流动因素。从而相互之间有效吸收借鉴优秀文化价值,提升优秀文化深度发展,使社会整体文化素质得到普遍提升。地域文化的发展并非孤立和封闭的,地域之间文化的传播、交流、融通、和整合,是一个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在文化发展过程中,各地域文化本身分布的差异和非均衡性,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新型模式,人才核心文化本身始终出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以人才为核心的这种文化传播和渗透,必然促进文化的整合与统一。文化是民族的根、文化是民族魂、文化是民族精神力量、文化是区域价值影响力。文化的发展,需要以人才为核心带动力,增进全社会凝聚力、思想变革观念、推动地域知识进步和人才基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无可替代。
2.促进地域经济竞争活力。文化作为一种资源,在地域间推进人才文化发展战略,会不断提高国民素质,以带动各地域间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协调发展。人才新核文化价值对于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地域经济竞争活力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不同优秀行业人才的涌入,使其在多样化,多层次发展的基础上既百花齐放又不断融入主流文化当中,从而充分发挥以人才为核心导向,激励和规范功能。另一方面,人才新核文化价值作为一种资源,在经济价值的基础概念当中,以人才为核心涌动作用,挖掘地域文化资源优势,兴办文化产业,打造文化品牌,则是促进地域经济竞争活力和促进地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如今,没有经济效益的文化会很难持久下去,通过发挥人才核心文化价值,以“人”为载体吸收地域核心文化,在对外的交流与发展当中,对文化软实力传播,也将会不断增强地域文化的影响力,同时也是发挥文化的感召力和凝聚力的过程。
四、结语
[关键词] 价值;文化体系;研究;包容;幽默
美国动画电影产生于20世纪,经历了从早期杂耍式的幽默闹剧到现如今风靡全球的美国动画大片。20世纪90年代是美国电影发生质的飞跃的转折点,从20世纪90年代的《狮子王》,到本世纪初的《海底总动员》《玩具总动员》系列影片等,再到《机器总动员》《功夫熊猫》等一系列美国动画电影,不仅在全球范围内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票房神话,也潜移默化地将许多美国文化扎根于许多人心中。
曾执导《海底总动员》的美国著名导演安德鲁说过:“动画片好不好看,最关键的决定因素在于故事好不好以及导演会不会讲故事。”这里的故事讲得好不好不仅仅是看这个故事能不能足够吸引人,而是指这个故事是否适合大多数人的审美情趣,是否展现出丰富的内涵和是否拥有和大多数观众相符的价值观。因此研究美国动画电影中是如何体现其文化核心价值,就是研究“怎样讲好这个故事”的关键。
美国相对其他大多数国家而言,它没有悠久的历史,也没有单一的民族传统,它是本土印第安人和不断移民至此的世界各地的人们和他们的后裔组成的。但美国却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乃至最强的超级大国。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使得美国不仅拥有着巨大的国内市场份额,更具有着巨大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虽然美国短暂的历史使其没有所谓的单一民族传统,但美国却有着自己独特的美式文化体系。这些美式文化体系的特征既包括了幽默性和包容性,也含有实用性和个人英雄主义等。这些特征在美国动画电影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美国动画电影用其独特的美式文化特征,越来越多影响着世界电影乃至全球文化的发展。因此对美国电影文化核心价值的研究对我国更好地发展文化建设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
一、美国文化核心价值的包容性
美国是一个移民大国,来自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世界各地的移民,不仅将他们各自对未来美好的梦想带到了这个梦幻的国家,更带来了各自国家的文化传统、思想习惯和等,因此造就了美国文化的多元化。美国没有自己传统的文化,但它用其包容性和开放性,接纳了世界各地的文化,并将其充分融合。每个国家都能够在这个令人瞩目的“新文化”中寻找到自己的国家文化的影子。
正因为美国人开放的思想方式,对各国文化习俗的无限包容,造就了自己的“新文化”。也成就了美国动画电影垄断世界电影事业大半壁江山的局面。仔细分析,美国动画电影的选材来自世界各地:例如《白雪公主》选自来自德国的格林兄弟的《格林童话》;获得过奥斯卡的《蒙娜丽莎走下台阶》选材来自于法国文化;而《花木兰》和近期热映已经出了两部的《功夫熊猫》的选材出自中国等。这些影片之所以能够在全球取得惊人的票房和赢得良好的口碑,其原因在于美国对这些选材的国家文化内涵的精心的并富有创新的处理。
以中国人熟悉的《花木兰》为例,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中国人,而美国人却通过轻松搞笑的氛围来描写了木兰“代父从军”的经典场面,让观众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观赏木兰对父亲的尽孝、对国家尽职尽责尽忠的感人画面。美国人将中国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代父从军”的故事搬上大银幕,诙谐幽默,感人至深,将花木兰身上忠君和孝道表现得淋漓尽致,虽然故事取材来自中国,但这种变现手法是我们中国艺术家望尘莫及的。美国动画电影将东西方文化水融结合的胜利,再一次印证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样的一个道理。而美国正是因为充分理解了这个道理,用其包容开放的精神,将其他国家的民族文化进行“美国化”,贴上“美国标签”,重新包装整合,推广到世界各地,并为其带来巨大的经济利润。
二、美国文化核心价值的幽默性
美国人天真、活泼、非权威化和崇尚自由的性格决定了美国文化中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幽默。比如美国动画电影《汽车总动员》,讲述的是一辆名叫“闪电麦坤”的赛车在赶往加州参加比赛的路上,误打误撞闯入了被废弃很久的66号公路旁边的一个很不起眼的小镇上,横冲直撞的麦坤毁坏了许多镇民的财产,为了尽快弥补他带来的损失后继续赶路,麦坤不得不留在小镇上当义工,并结识了很多新朋友并和新朋友经历了一段超乎想象的神奇旅程。而这部影片也酣畅淋漓地表现了美国文化的幽默性。比如奇诺和路易其在赛道上仅用了一瞬间就帮助麦坤换好了四个轮胎,让先前嘲笑他们的小鸡团队吃惊得将其挡泥板都掉下来了。而在影片最后麦坤终于发现了生命的可贵之处是旅程,而不是冲过终点的瞬间的胜利和荣誉。该影片在许多细节方面的幽默感不仅具有独到性,而且十分耐人寻味,令人折服。
美国人常说:如果都可以达到功能和目的,为什么非要那么严肃?正是因为美国人这种乐观的天性,形成了他们的设计风格、文化价值的幽默性。因此美国动画电影造就了众多经久不衰、深受不同年龄层次观众喜欢、能够引起广大观众共鸣的幽默形象,并成为美国通俗文化的一部分。而我国的动画片处处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严肃感,无不体现了中国动画电影“寓教于乐”的目的。正是由于中国动画电影的说教色彩过于浓烈,大大降低了动画电影的可看性。而最终在人们脑海中除了记住原有的神话故事外,很少给观众留下过目不忘的鲜活人物形象。
三、美国文化核心价值的实用主义
实用主义在美国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和作用。作为民族精神的实用主义,在第一时期主要体现了美国人重行动、实效,敢于冒险和开拓的精神;第二时期主要体现了美国人注重实用、讲求效益的精神;第三时期主要体现了美国人面对各种利益冲突和矛盾,力求找到妥善协调的解决方法。至今,在大多数美国人眼中,有用就是真理。
而实用主义在美国动画电影中的体现就是:只要能多赚钱,能够创造更大的利润,无论何种题材,何种角色,他们都勇于做颠覆性的尝试并乐在其中。而中国人在传统道德观念的影响下,思想太过保守总是脱离不出责任和良心带来的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终归没用勇气去颠覆原著中的题材和人物形象。美国文化核心中的实用主义,则让美国人的动画电影创作可以无所顾忌大展拳脚。虽然有些影片从文化角度分析会显得肤浅粗糙,美国用商业主义和实用主义来造就的除了莫名其妙的娱乐外别无其他的影片,正是美国实用主义的具体体现。因为注重实用、讲求效益已成为美国的一种文化产业,而这种文化产业,已经成为美国最富有活力的产业之一。而正是因为这种产业的兴盛,造就了美国动画产业的勃勃生机。
将文化直接转变成现实的票房收入和主题商品从文化产品到文化产业的市场营销称为典型特征。典型特征造就了音乐唱片、玩具、主题公园等一系列的文化产业链,并带来巨大财富。例如大家熟悉的米老鼠和迪斯尼乐园,最初是沃尔特·迪斯尼从“创意内容”出发建立起的一家专门从事动画制作的公司,慢慢地用现代工业化流水线方式生产出了大量的动画片,将其销售到了世界各地,在动画片中的各种形象比如米老鼠、唐老鸭等风靡世界的同时为其卡通形象申请专利,在法律保护下进行特许经营和研发,逐步扩大成了“产业基地”。
美国文化核心中的实用主义,帮助了美国人将纯粹的文化产品发展成为利润巨大的文化产业。而中国由于受到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而仅限于对动画艺术的用情专一阶段。当美国的米老鼠、Hello Katty玩偶主题公园风靡全球时,我们的孙悟空等经典的人物卡通形象为何还仅限于电视荧屏上,这也是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
四、美国文化核心价值的个人英雄主义
个人主义思想最早产生于14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后来经过法国18世纪启蒙运动的传播,在美国人心中“开花结果”。个人主义之所以会成为美国文化的核心,也有着其深刻的历史背景。由于美国是“大杂烩”的国家,早期移民没有政府干预也没有血缘牵扯,每个人都怀揣着到新边疆发财的梦想来到这片土地上,每个人都要做自己的英雄,绝不可能为了集体利益而放弃个人利益。因此在出现了崇尚个人主义的同时,衍生了个人英雄主义。《花木兰》就是典型的例子,花木兰“代父从军”的形象影响了无数中国人,大多数中国人都会讲花木兰的故事来教育下一代要对祖国尽忠、对父母尽孝。然而在中国人心中的“忠孝”形象完全被美国“个人英雄主义”的形象彻底颠覆。美国电影《花木兰》在全球的热映,不仅给花木兰冠上“个人英雄主义”的帽子,让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成为世界的时尚和潮流,更为美国人赚够了高达3亿美元的票房。《汽车总动员》中每个人都竭尽所能表现自己,来展现自己,也体现了美国个人英雄主义的特征。
因此,美国动画电影除了轻松幽默的剧情之外,也隐藏着其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民族特征。而在美国人眼中,这种英雄不单单是美国本土的英雄,更是全人类的英雄,并时刻担负保卫地球拯救全人类的思想。美国在全球范围内自称“国际警察”,通过美国个人英雄主义思想理解,也不足为奇了。
五、结 语
论文关键词:新媒体,新闻传播,文化考量,商业价值
新媒体是相对传统媒体而言,本文所述的新媒体,是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上的,是一种更新的媒介形态,是多种因素如社会、技术等相互磨合的一种产物。
一方面,任何媒体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一些特定的基础上产生起来的,新媒体的发展离不开技术。从Web1.0技术的席卷全球,到web2.0的到来,导致了第一阶段的落幕。目前,数字技术和传播工具的迅速升级,促使媒体机构将传播霸权转让给了众多普通用户。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这种技术的诞生,也极大的改变了当前社会的心理,人们可以在一种虚拟的世界中来满足自己和发泄情感,同时,网络与现实的结合,新媒体将人们的生活变成了跨地区、虚拟和真实之间的一种集体狂欢。
2 新媒体新闻的传播与当前社会文化的变迁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各种文化信息充斥着人们,无处不在,是传统文化和当前文化之间相互补充和渗透的时代。新媒体的崛起,必然伴随着文化的缤纷呈现。采用新媒体进行新闻传播,直接重塑了当代人们的生活,改变了原有文化介质的面貌,逐渐的变成了一种更具有真实性和参与性的网络文化。
1)新媒体网络文化互动。
人们正在以极高的热情和积极性参与到新媒体文化中,构建了一道全球性的文化景观。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主动的寻找、发现和整合各种信息内容,同时,还能够通过网络新媒体,来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制作歌曲、电影和新闻等,让互联网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2)网络是虚拟和现实相结合的,能够更好的拓展和补充现实关系,变成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新媒体新闻传播过程中,网络中的虚拟生活变得更加真实,对人们的生活影响的更加深入。如人们可以在微信中自己的生活动态,他人能够清晰了解到用户的生活状态,同时,还可以通过朋友圈,来增加自己的人脉,扩大自己的人际社交圈。这样,通过朋友圈所传递出来的信息更加的真实可靠,有效的促进了彼此之间的关系,将现实中的人际关系和虚拟网络相互结合起来。新媒体不单单是一种传播媒介,已经被人们当成了社会生活工具,广泛的应用到自己的衣食住行等生活中去。
3)新媒体成长和蔓延速度飞快,人们的生活已经被逐渐渗透。
全球化的经济生活早已经成型,只是在新媒体的推动下,其发展速度竟会如此之快,人们的文化实践完全脱离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如Lady Gaga在当前网络环境下,一条消息,就可以同时传递给全世界成千上万的用户,经过朋友圈和粉丝的不断转发,能够在第一时间内传播到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新媒体新闻传播文化在发展的同时,本土文化也得到了极大的认同,新媒体将当前人们之间的沟通和彼此之间的互动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不仅突破了时间的限制,计算机毕业论文同时还突破了地域之间的限制,有效强化了文化认同感。
3 新媒体新闻传播的商业价值
当今时代具有开放性、多元化和合作的特点,依靠传统单一的产品和封闭经营,很难在市场中获得生存和发展。在当前的经济时代环境下,经营环境、商业模式和消费者的行为及其心理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所接触的新市场和新模式也孕育了无限商机,为众多合作伙伴和用户选择了一个商业新天地。
3.1 新媒体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市场
我国的电子商务市场做得风生水起的网络商城有淘宝、京东等,同时还有众多的B2C企业争先恐后的入驻。此种情况,明确的说明了新媒体已经成为了众多商家在商战中的必争之地。新媒体的营销和传播是一个开放的,全球化和对等的商业社会,消费者是网络营销中的主体,消费者能够积极主动的获取相应的商品信息,同时还可以通过网络互动等方式实现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商家能够不受地域、时间和阶层以及文化之间的限制,只要打动了消费者的心,商家所面对的网络市场甚至是全球
化的。
3.2 新媒体新闻传播打造了一个全新的模式
纵观人人网、土豆网、Facebook和flicker,它们都能够慷慨的为广大用户提供一种免费的服务。商家开启了一种全新的赚钱模式,即免费服务的方式。如现在众多的网络游戏,游戏本身不收取费用,但是可以通过卖增值服务进行赚钱,很多商家在网络上打出了只要关注其微博,就能够派送相应的优惠劵,通过此种方式能够扩大商家知名度和获得潜在客户。只要是能够让消费者满意、觉得有趣、有创意和具有知识性的,就很容易引爆网络,从而实现最终的盈利,如微电影《微博有鬼》就是依靠着影片创意和用户的积极转发,实现了一周时间被点播几千万次的奇迹。
3.3 新媒体的传播聚集了新力量
新媒体既是一种协作和聚合的过程,企业通过员工、顾客和相关利益者身上持续不断的获取创新性的想法和思维,从而增加了战略资本,不断扩大机遇。如星巴克、耐克等一系列国际知名品牌都清楚的看到了此种力量,都建立了新媒体的开放平台,积极主动的采取集体协作和其他方式合作的手段来扩大资源。在中国也不例外,很多企业也是如此,如著名的凡客诚品,就是充分的利用了新媒体网络的力量,有效的实现了营销和推广。
4 结束语
总之,在当前竞争激励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人们与新媒体之间的依赖程度前所未有,人们花在网络上的时间也越来越多,网络已经与人们的生活、工作等密不可分。新媒体网络不仅影响着文化,同时还创造了很多商业价值,我们无法准确预测未来,只能够紧紧把握现在,努力去理解和适应当前的新媒体,力争让新媒体为我们的便利生活创造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车佳桓.科技传播的商业价值——基于新媒体技术下的考量[J].中国商贸,2013(12):23-24.
[2]蔡骐,肖芃.新媒体传播的文化考量与商业价值[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41(3):135-139.
价值观作为一种思想上的观念,对社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随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运而生。最初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具体概念是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指明要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最根本的途径是先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再次发展是在党的十七大会议上,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文化建设关键的第一步。至此,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据了主导地位。校园是个小社会,因此校园文化建设与普通大众的文化建设具有一致性,同时又具有鲜明的特点。在建设高校校园文化的时候既要遵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又要充分考虑到高校的实际情况。纵观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以前高等教育建立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民族。中华民族成立之后,掀起了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热潮,高级知识分子成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最坚实的力量。现在的高等教育中,对大学生的培养目标明确指出不仅要继承以前的教育特色,而且还要融入新时代的特征。这种培养优秀人才的新标准,不仅将中华传统美德延续下来,而且将新时代的特色发扬光大,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时,要正确树立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新时期,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培养优秀人才的时代要求和标准,不管是在师生行为得失方面,还是道德选择方面,甚至是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方面都制定出严格的条条框框。综上所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一致。因此,在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建设校园文化是正确的发展方向。随着国门的打开,西方文化大量涌进我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相互碰撞,相互融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逐渐形成一种新文化,促进人们思想的都解放,画出一道自由学风。然而,西方文化的传入是把双刃剑,有利又有弊。西方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中,给校园文化带来不好的倾向,慢慢显示出以经济利益为首要地位的不良现象。在追求张扬自由的同时失去了本身更有价值意义的社会公共道德意识,导致学生在道德观和价值观上出现偏差。教师作为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没有发挥积极的作用,没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文化建设中,不能做到人人为校园文化建设出一份力。这是由于没有规范性的科学道德进行约束作用,在文化建设时没有制定具体的建设指标,严重缺乏对学生的引导意识。相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好弥补了这方面的缺陷,指明了正确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清晰的建设思路。显而易见,根据我国高校校园的现状,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重视校园文化的价值主导
高校作为专门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接班人的集中地,无论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都应该时刻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地位,积极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大学生明确自己的政治方向,养成自强独立的品质。首先,要加强对大学教师的思想灌输,给大学生做好正确的榜样。教师可以积极组织各种主题班会,在班会上给大学生讲解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逐渐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在校园内营造一种文化氛围,引领校园舆论,用中国特色的思想观念培养学生逐渐形成宽阔的胸怀和积极奋斗的品质,同时,树立学生的爱国情怀,以及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另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合理融入理论的指导,大力倡导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研究学习。从根本上培养教师和学生的思想观念与道德品质,从而提高了教师以及学生的整体水平和综合素质。另外,在大学校园内,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积极有效将实践锻炼与理论教育结合起来,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丰富课程的内容,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热情,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才能有效提高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教学质量。另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成立专门的理论学习小组,再邀请方面的专家进行定期的思想政治辅导,加深学生对的认识,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在课外,也要鼓励学生进行研读马列著作,通过对文献的阅读与研究,再进行学习心得的互动交流,形成良好的研究氛围。
(二)解读教学目标,积极贯彻落实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要着重推进学校文化建设,优化学校环境,让学校变成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的人才培育基地。正因如此,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首先,需要构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模式。其次,为学生提供最适宜的环境,学校应当充满人文关怀,及时做好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再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积极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过程,夯实思想基础为建设校园文化提供思想指引,坚定共同理想为建设校园文化提供目标指引,弘扬时代旋律,为建设校园文化提供动力指引,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建设校园文化提供行为指引。
三、结语
整合原本是一个生物学和心理学的概念,后来引入到其他领域,包括文化学。所谓文化类的整合就是指诸多元素修正、粘合成一个多多少少一致的思想与行为模式,一个具有协同功能的相对完整的体系。美国《社会科学国际百科全书》指出,整合有构型整合或主题整合、联系整合、逻辑整合、适应整合、功能整合、风格整合和调节整合等形式。而新闻文化的整合主要是指通过一种整合机制来消除可能导致崩溃的社会冲突形式,引导人们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去奋斗。这里的整合是一种文化机制,它的意义不在于表现人类的创造力,重要的是如何反映时代,适应时代。整合是过程,但同时又是目的。整合是逐步的、渐进的、线性的,整合是不能停步的。
在新闻文化的核心要素中,是以大众媒介和大众文化为其重要载体和传播内容,通过这种载体和内容实现对人们的价值整合。而在大众文化的诸多形态中,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介,一向最为人们瞩目,同时对大众也最具影响力。实际上,在现代社会中,“大众文化的势头和大众传媒的势头说到底是同一回事”[1] 于是,大众社会、大众文化和大众媒介,便构成同一历史时空下一个彼此勾连的整体:
大众文化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是与大众传媒携手并进的……大众是通过传媒建构的这类知识和影像来认知世界,来体味他们曾经经历过的现实生活。故无论从质还是从量来看,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20世纪,传媒在文化领域里已经取得了举足轻重的领导地位。这是说,随着现代社会中现实生活日渐分裂而成为支离破碎、互不相干的片段,大众传媒成了原子化 、片段化社会生活得以保持一种“整体”感觉的主要途径。[2]
因此,可以这样说,新闻文化的整合功能是以传媒而实现的。
新闻文化的整合功能可以调控社会,当然,这种调适功能是通过信息反馈的作用而最终实现的。新闻文化的战斗性就在于指导人们去调适社会。所谓“补察时政”“泄导人情”,就是说可以通过文化信息看出人心向背、政治得失,然后采取措施,使怨者不怨,哀者不哀,愤者平,怒者息,奋勇者依然向前,落伍者急起直追。我国古代前贤早就强调过:“为政之要,辩风正俗最其上也。”这里讲的“辩风正俗”,就是指对不同社会区域风俗、习惯等文化进行考察、了解,以达到移风易俗、治理社会的目的,这在社会变迁时期尤为重要。
当然,整合有时面对潮涌般的新思潮,也会显得乏力。
诚然,作为文化形态中的信息功能,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调控。通过有选择的信息文化传播来引导实现社会控制。文化信息传播是社会调控系统中最重要的一个组织系统。如果说国家政权是硬件的话,那么不管哪一个统治阶级,从来都没有轻视过作为软件的信息传播。
文化传播对社会的控制,实质上是加强社会自我组织能力的需要。一个没有文化信息传播的社会,各种社会机制不可能正常地发挥作用,也不可能实现自我控制,特别是在复杂的社会中更是如此。在传统社会里,家庭、社会主要是靠风俗、伦理、道德以及宗教文化实现社会控制的。而在现代社会中,仅仅靠这些去实行社会控制已经远远不够,它必须应用现代文化传播手段,如电视、广播、雷达、卫星数字通讯、网络传播等来加强对社会的控制机制,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国家利用这些传播手段并不仅仅是为对付敌人,也不仅仅是为控制人们的行为,更重要的是通过广泛的文化传播和每日每时的大量的教育疏导,引导人们的生活方式,以促进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新闻文化,一方面反映现实,通过今天诉诸明天;另一方面通过舆论引导去力求形成一个维护社会群体共识的价值取向,而这种文化定势一旦形成,就会在人们价值理想的生成中产生重要指南作用和凝聚力。
怎样引导产生期望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定势呢?首先是价值认同一致性。尽管文化的价值是由人们自己的创造劳动得来的,但只有把它放回到社会的信息交流中,经过传播、接受,才能产生所谓的价值作用。任何一种可交互的文化现象,都有一个普遍规律,那就是无论对传播者还是接受者,只有当这种文化对他需要时,才有可能被接受。比如一条“信息”,只有在听众接受并做出反馈时才能真正成为具有信息属性的有价值的新闻。所以,马克思说过:“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3]通过传播,使受众接受,其增殖效果可以得到无数倍的增加,无疑对新文化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起非常巨大的作用。
由于群体意识的需要,使得文化、信息赋予人们以价值反思的能力。一旦人们获得了这种能力,并借助它对外部世界进行观察思考时,人才真正感觉到他所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文化信息系统,而要对整个世界去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如果说原始人与自然界之间还只是一种物对物的关系的话,那人类文化的产生与信息交流,在人与自然物之间所建立起的文化体系,则把人与世界的同构更普遍地变成为一种理论指导下的思考和行动,而不是一种简单的评判或间接参与。人类通过自己制造的精神文化产品,社会组织、制度、物质文化和科学技术等中介文化手段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并由此构建成一个人类价值意识的系统工程。
在人的价值意识构建中,信息文化的传递性、逻辑性都统一于文化活动的实践中,文化信息以其流动性、真实性和逻辑性反映社会,它同时又规范了人的社会实践。社会是由人创造的,一旦这种创造确立,人在社会中的活动也就不能随心所欲了。人们的生活被置于社会信息网络之中,因此在价值观念上与社会文化及价值意识密切相联。人们通过对文化价值的反思、概括,产生价值观念,又通过参与把这种价值意识融到群体价值意识里面。作为社会群体的同类价值意识,文化观念既是群体参与的结果,也是实践所产生的共同心态及共同价值观念。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4]动物群体生活的本能与人类群体生活的同类价值意识的根本区别,在于它的实践性,在于群体参与及其对这种参与的彼此理解。
不同社会群体的价值心理和价值观念的产生,首先与他们的物质生产和交换联系在一起,与这种生产和交换中的需要和利益联系在一起。人们为了物质生产和交换,结成不同社会群体,形成了不同利益群体关系,包括血缘、经济、政治和宗教等关系。由于各种社会群体的需要不同,利益不同,就产生了维护这些需要和利益的同类价值意识。马克思指出:“把人和社会连接起来的惟一纽带是天然必然性,是需要和私人利益,是对他们财产和利己主义个人的保护。”[5]这就是说,在研究同类价值意识时,不能只是从生物类的本能出发建立价值意识共同原则,而应该从社会人的需要和利益出发,把握与同类价值意识的共同联系。任何社会群体都被置于一定的需要和利益结合中,不管这种需要和利益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
群体参与是不同人的互动过程,这种参与既有相互接触、转移,也有相互感应和感染,是一个思维、同构的过程。比如感染吧,首先是通过语言、表情、动作及其他方式引起他人的共同情绪,然后才是共同行动。感染可以调节个人的心理状态,可以对人群起一种整合作用。感染是在一种非强迫的情况下自然产生的,是一种无意识下的不自主的符合或屈从,实质上是通过情绪上的交流,以达到在行动上的一致,并最终通过这种价值整合影响社会,以致成为整个社会群体所接受的价值观念和目标趋势。在这方面,新闻文化的这种价值整合功能是任何其他文化所不能代替的。
通过新闻媒介的传播,引起人与人、人与群体之间的互动,赢得众人的共识,这正是新闻文化共同价值意识的优势所在,充分体现了新闻文化的整合功能。
个人参与群体,群体参与信息传播,信息传播参与形成同类价值意识,而价值意识又反过来影响社会群体。人们既然参与到一个群体中,就有义务去维护共享一个集体价值系统。从社会学看,所谓人的社会化或者说文化共享,就是把群体的知识、经验、思想、意志、观念及规范等东西化为个人的价值意识。因此,它既是一个个人参与又是一个群体价值整合的问题。社会化就是个体价值与他人价值、个体价值与群体价值的不断整合、同化及融为一体的过程。
新闻文化构建的价值系统,从根本上来说,反映了大多数人按照自己的文化观念及价值目标培养的同类价值意识,因此对每一个个体来说,都有与群体文化价值逐渐认同结合的过程。
群体价值期望,集中体现在人生价值学说和价值目标上,且愈是明确,愈是自觉地具有鲜明的个性,也就愈能社会化,愈能吸引个体对群体的价值认同。自我价值认同是一个复杂问题,它不仅和群体价值、理想及目标有关,同时也与个人在群体中有形无形的制约因素有关。社会离不开价值认同,对于巩固社会制度来说,通过新闻媒介、舆论力量去达到群体认同,是一种最有效的生产形式。
马克思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6]并且在革命的实践中表现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7]当然,这里环境也包括社会文化环境。我们只有从人与环境的辩证关系出发,才能揭示人的潜在能力及人在文化中的地位。
从对人的价值意识的影响来看,文化环境的影响将大于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文化信息的吸取、积累和进步,不仅提高了人的知识能力和智慧,而且诱导人们展现出新的欲望,唤起新的热情,追求更高的生活目标。人在信息交流中认识世界、认识人本身,并在文化发展中成为独立的人,从而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因此,文化的主体性自然就加强了,人在社会文化场中也就有了对文化的支配原则和享受原则。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是为了自身生存和需要而制造的。当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稳定模式时,尤其是成为不同阶级的意识工具时,文化就再也不是自由发展的产物了,成了对某些人的异己的制约力量。所以,对以反映社会、纪录社会为宗旨的新闻文化来讲,必然成为阶级或利益集团的工具。
对新闻文化社会观功能效果评价与分析主要考虑两点:一是对社会功能的分析,二是对受众效果的分析。关于社会功能分析,依据著名社会学家、传播学家拉斯韦尔和赖特的观点,有学者制作了一个表:
我以为这个表格中列出的正功能与负功能还是有值得借鉴的地方,这说明了,从传播的社会功能来看,西方国家和我们在评价标准的尺度方面还是具有一定一致性的。
关于受众的效果评价与分析。通常,我们对受众效果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评价:一是直接效果,能够立竿见影,不需要借助其他的中介环节;二是间接效果。这种间接效果表现在外延和延迟方面缺乏直接性,但通过适当的中介,可以产生比较好的效果。比如,反映在一些新闻报道中有关预警性方面的内容,就属于一种间接效果;三是潜在效果,或者叫隐性效果。这种效果不是立即可以看出来的,它是一种累加效应,类似于我们的“零存整取”,要过一段时间才能看出来。比如,对受众的知识积累,对受众的媒介素养提高,对受众行为的影响,对受众民主意识的提高等,都不是立竿见影,而是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当然,这种受众效果评价是多因素的。比如,他明显受到主体的影响 (传媒本身),同样一新闻事实,不同媒体的宣传、报道,对受众的影响作用可以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另外,还有客体因素,即受众本身,对同样一件事情,不同受众会产生不同的接受效果。这就如同都患了炎症,都使用青霉素,但有的人效果好,有的人效果不明显,而有的人甚至过敏。这一方面反映在客体的文化修养、参与程度和个人素质等方面。其次是环境因素,即影响受众的社会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关于这三个环境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问题,而前些年一直被人们所忽视。除此还有一个因素往往被人们忽视,这就是宗族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传承的问题。世界是一个多国家、多民族、多区域的环境,而这方面的传播效果差异更大。
注释:
[1]吴伯凡:《孤独的狂欢――数学时代的交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陆杨,:《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三联书店,2000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6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8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39页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43页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7页
Key words: core values;vocational culture;confidence;consciousness;enterprising;advancement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8-0282-02
1 高职文化建设的自信心与自觉性
我国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未形成自有特色的文化体系,高职文化的内涵不丰富,高职文化的形成在探索和培育之中。师生和社会对文化自信不足显而易见,对高职院校文化的认同感和认可度也不那么强烈。
目前的高职院校内在机制总体上还欠缺,当前尽管发展高职的呼声比较高,这也造成了高职院校文化上的不自信,往往是高职院校自己扛大旗,自己重视自己。其次,高职教育事实上的“专科层次”,高职毕业生在社会上尚未形成较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高职学生入校分数低,使高职院校处在了高等教育的末端,在客观上造成了师生文化上的不自信,教师育人的成就感不足。另外,在办学历史、行业特色、文化背景、社会影响力方面差异较大,有的院校合并后,影响了师生的文化自信,往往是人员、资源、专业整合了,但文化没有整合;有的对文化建设关注度不够;差异性较大,共同的高职文化尚未构成。
高职教育的发展,应各有作为,形成合力,高职院校的文化积淀不够厚,高职院校要有信心通过梳理、凝炼、积累,具有历史、行业、社会等多方面的积极因素,需要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共同建立起良好的运行机制,我们高职院校需要形成文化自信,找到自己的文化优势。
在提高办学质量中用实力和特色树立文化自信。要善于用文化凝聚师生思想和精神,文化的包容性、融合性越好,高职院校的文化自信首先要体现在育人为本上,院校发展得就越好、越快,越有特色。体现在培养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上。体现在院校的科研对社会的贡献,以及院校各种社会服务方面,体现在职业院校在与行业、企业合作中带给企业的积极影响。还要看到,高职院校不断形成、壮大的院校文化,高职院校逐步形成的品牌效应和良好的社会贡献度、认可度,高职文化建设的各种成果对社会、企业也起着一定的传承作用,从根本上能够促进高职院校不断提高文化自信,高职院校逐步形成的品牌效应和良好的社会贡献度、认可度,这种文化自信也在不断奠定高职院校文化自觉的基础,这种自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办学目标定位上的文化自觉。培养适应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高技能人才,是社会赋予高职教育的庄严责任。这个文化自觉,首先在专业的设置上要体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色,且要有一定的前瞻性,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及时进行调整;其次,人才培养的目标要体现人的职业发展,要对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进行分析,根据各个时期对从业人员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系统设计教学内容,满足学生不同阶段专业学习和职业成长的需要;再次是办学要体现开放合作特色,在现行体制政策下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模式,不断寻求突破瓶颈途径,围绕“四个合作”,即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使校企双方互利共赢,最终使学生受益,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社会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培养模式创新上的文化自觉。人才培养模式有诸多要素,其中有“四个环节”贯穿人才培养始终,那就是课程教学、教师引导、基地实践和学校管理,因此课程文化、教师文化、基地文化和管理文化都是育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从课程的角度,“工学结合”是体现高职课程文化的最主要特征,高职教育的课程改革就是基于“工学结合”的理念开展的,就是要融工作于学习、融学习于工作。所以高职的课程设计就要体现一种职业文化,着重学习专业对应岗位用得上的知识和技能。第二,从教师角度,教师是引导和辅助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教师文化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高职院校的教师需要精通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需要以行动为导向创新高职学生容易接受的教育方法,需要具备足够的职业岗位实践经验与专业教学水平的“双师”素质,需要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道德修养,这就赋予了高职教学团队和教师文化新的内涵。第三,从基地的角度,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只有在校内外基地的实训条件和功能上进行有效对接,才能使高职培养的人才跟得上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更新换代的步伐。因此,校内外基地也应该是文化互通的平台。比如在校内基地中融入行业企业元素,通过校企合作建设“校中厂”;也可以在校外基地融入学校教学元素,开辟教学场所,建设“厂中校”。这样的校内外基地可以实现育人功能的对接和互补,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学生可以自然吸收校企的多元文化,其职业适应能力必然更强。第四,从管理的角度,学校的管理在育人过程中不仅具有规制的功能,也起着引导和激励作用。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学组织和管理应该适应工学交替的需求,满足学生学习空间的需求,满足校企文化融通的需求,以人为本,形成既适应共性化管理、又满足个性化需求的管理文化。
2 高职文化建设的进取心与进步性
在高职办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本源。要探索一条理论引领、实践为主,边思考、边实践的路子,高职的自身特点决定了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不同的文化风格,加快推进高职院校文化建设,边积累、边总结、边升华,培养自身独特的文化气质。
办大学就是办环境。高职院校的环境,无论硬件还是软件,无论空间布局、设施配置还是环境设计、活动组织,都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体现培养人和培养职业人的统一。其建设应该做到“四个注重”:一是注重学生需求。从时代特征和职业特征两个维度关注学生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以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以尊重人格为基础,满足学生成长成才多样化、个性化的生活学习需要;二是注重氛围营造。按照企业实际生产需要设计实训场所、配置实训设备规格,在课程中贯穿“教、学、做”一体化的理念,在实践环境中设置企业制度规范、工作流程规范和操作警示规范,在文化活动载体上体现校企文化交流与互动,从而为学生的职业意识养成提供条件;三是注重陶冶情操。充分利用好每一个学生学习成长的空间,使环境育人贯穿到课堂内外,贯穿到校园的每一个脚落,通过名言、典故、趣谈等载体的文化浸润,让学生在产生惰性时得到警示,在学习失意时得到励志,在心情郁闷时得到放松;四是注重办学积淀。在教学、制度和氛围上形成一种师生共同的精神追求,其核心和灵魂,就是有一种统一全校思想、体现学校特色、激励师生成长的学校精神。最终,形成高职教育的文化进取心,以引领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
文化进取心在高职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对高职教育发展提供着不可或缺的心理准备和思想条件。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则促进了高职院校师生文化意识的觉醒与增强,引领师生的文化意识从自发、自由到文化建设的自醒、自觉。用高职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来增强师生的文化进取心。目前,高职教育已经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国家越来越重视高职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高职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任务更艰巨,高职院校的发展机遇更多,空间也更为广阔。对社会发展贡献度越来越高的高职院校,有理由也应该转变自身的弱势心理,在文化上建立起进取心。
把文化建设作为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任务,促进师生的文化进步。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是个硬的软任务。硬,是说它是高职院校成长不可缺少的支撑、灵魂;软,是说文化建设是个细水长流、长期积累的过程,文化育人,又有着润物细无声的特征。高等职业教育为受教育者所提供的不仅仅是在校三年期间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还是文化的熏陶、滋养,让学生受益终生。所以说,职业教育,最根本的是使高职学生不仅要成才,而且要成人;不仅有职业能力,而且有职业素养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提高广大师生对高职文化的进步性,指引师生寻找并建立精神家园,用校园文化不断感染、浸润师生的外在与内心,是学校发展的永恒任务。同时,要积极发挥师生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主人翁作用,促进师生、学校的和谐发展,这也是提升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保证。
把院校文化与企业行业文化融合起来,丰富高职院校的文化内涵。企业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和文化传统,高职院校要善于在与企业的合作中学习借鉴优良的企业文化因素,借力于企业文化补充自我。加强“双师”建设,走出去,把教师送到企业,去感悟企业文化,把优秀的企业文化带回学校,释放在课堂中;请进来,把企业的管理者、技师请进课堂,言传身教,把文化渗透在岗位上,在共融互动中催化高职院校的新文化,在不断丰富内涵的基础上固化下来,传承下去;也要把带有院校文化印记的合格毕业生输送到企业、社会,把院校文化融入社会,发扬光大,形成良性循环。
在挖掘高职文化内涵中整合形成自有文化力量。高职院校要在发展中立足于自身。高职教育既要突出高等教育特色,也要彰显职业教育特征。一方面对企业行业和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力、推动力,另一方面又促进高职教育的科学发展。挖掘高职教育的潜质,形成高职特色的自有文化。
关键词:群众文化活动;基层文化建设;价值
中图分类号:G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4-0276-01
基层文化建设发展是在全球化、现代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多重背景下进行的。其一,当今全球化进程日益迅猛,中国自加入WTO后在更大更深更广的程度上卷入到世界一体化潮流中去,全球化不仅仅是经济的全球化,更多地体现为文化的全球化。当今各种国外文化、思潮涌入中国,良莠不齐,这对农村文化的辨识、涵纳、拒斥等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二,基层文化建设是传统文化寄生的土壤,几千年封建文化传统和农村地域的封闭性、农民思想观念的保守性和狭隘性、农村经济的落后性使得基层文化建设的发展更为艰难,尤其在现代化的强烈催逼下反而显得“手忙脚乱”。
在文化市场化的今天,文化的传播更多的受制于市场利益和资本的驱动,低俗、落后的文化产品进入农村并广为传播给基层文化建设健康发展设置了阻碍。
一、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的现状
一直以来,在基层文化建设中,我们都十分重视发挥国办文化的主渠道作用,建立起以文化馆、图书馆为龙头,以乡文化站、文化中心为枢纽,以村文化室为基础的多层次的基层文化建设网。但要真正把文化“种”在农村,就一定要重视农民自身在基层文化建设中的主观能动性,让农民自己走上前台、当好主角,从而使得基层文化建设自身造血功能进一步增强,农民群众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热情不断高涨。
一方面,政府鼓励各种形式的农民自办文化,培养一批文化中心户、文化大院,组建一批农民文艺创作队伍,扶持一批民间职业剧团、农村业余剧团,让农民从看演出、参加活动到自己演出、自己搞活动。如在湖北襄樊农村,就活跃着一种“乡村夜话”文艺形式,群众自发把各村的特色表演节目,整合成深入田间地头的“文化超市”,满足农民自演自赏、自娱自乐的追求,十分受欢迎。在江西婺源农村,不少农民喜爱书法、绘画、诗词、摄影,他们经常聚在一起,切磋技艺,交流心得。在贵州安顺、独山农村,农民自编自导花灯小戏,成为乡村文化的一道风景。另一方面,在各级政府的培育和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下,通过在广大农村成立文化科技示范户来树立典型弘扬先进。文化科技示范户通过赠送的电教设备和文化科技资料,积极开展技术培训,信息交流,倡导文明健康的文娱活动。
二、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在基层文化建设中的价值
基层文化建设的发展,一方面应增强农民的现代社会竞争、开拓、创新、求实的价值观念,另一方面使农民的婚育行为、人际交往、消费行为、投资行为等更具科学性,而且使农民具有从事各类的专业生产和经营的技能,全方位的提高农民的素质,从而实现由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
(一)增强农民凝聚力
群众文化如同一块巨型磁石,吸引着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其中,从而形成巨大的凝聚力、向心力。群众文化把成千上万素不相识的人组织在一起,通过群体文化活动,创造互相沟通、互相理解、互相帮助、互相关爱的团结氛围与和谐环境,形成巨大的合力。建设和谐农村,中央要求“要尊重农民的意愿”,这是对农民在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肯定。这里所讲的“意愿”,笔者理解应该是农民的集体意志。但是,受几千年来形成的“小农意识”的影响,涉及农民个人、家庭利益时,农民的意愿很难得到统一和贯彻。基层文化建设所具有的群众性、大众化特点,对农民之间的个性差异能起到很好的磨合作用。
(二)规范社会道德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道德建设。道德建设是维护农村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群众文化使它的参与者从单独的个体走到群体中,形成和谐的群体,共同创造美好家园,共同保护美好家园,共同享受美好家园。个体和谐的道德水准与道德状态,形成了群体的和谐道德水准与道德心态,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基层文化建设活动因其群众性、教育性、娱乐性特征及寓德于文、寓教于乐的传统成为深受广大农民喜爱的道德教育的活动。
(三)缓和社会心理危机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从整体看,还落后于城市,城乡差距有扩大的趋势。根据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研究报告《走向更加公正的社会》的计算,中国的弱势群体大约有1.4-1.8亿人。群众文化生活的有效开展有利于陶冶情操,愉悦心情,释放焦虑情绪,缓解心理压力,调整平衡心态,促进社会和谐。
关键词:知识管理 企业管理 创新
随着世界经济飞速发展,各种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一个企业要想得到真正的发展就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地进行知识管理和文化的创新来为自己的发展增添动力。知识的发展模式是爆炸式的,很多显性的知识不断地发展出隐性的知识,而那些发展中的知识是无法人为地进行管理的。比较明显的,一个企业要掌握好这种趋势来获得经济效益的话就务必要与之相符合的知识管理。这是一种比较符合知识经济发展需要的管理模式,被很多的企业运用。目前,我们企业也需要这样的管理模式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因为随着我们的员工队伍不断地向年轻化、知识化方向发展,所以有必要很好地运用知识管理来促进企业的管理和发展。
1 知识管理的最终目标是知识创新
知识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全新的管理理念,是人类管理历史上一次伟大的革命。知识管理是在20世纪末期由美国麻省莱克星顿著名的恩图维星(entovation)国际咨询公司提出来的。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知识管理也被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对于知识管理的定义也随着各自的侧重点的不一样而有所不同,很多人觉得知识管理就是通过管理来让知识被大家分享,使得集体能更好的运用各种各样的知识来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以及促进创新。实际上知识管理就是将员工之间分享和学习新经验、新知识的一个过程,通常我们比较熟悉的大家都知道的显性知识不同于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是由员工自己在工作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总结和技术的创新等,一般是不容易被大家所掌握的。比如很多的企业“先锋”,他们就是在显性知识的基础上积累了自己的隐性知识,所以能够更好地工作,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知识管理就是要尽可能得开发我们企业员工的智力资源,让更多的知识为大家所掌握,创造更多的价值。
2 知识管理对现代企业的重要性
知识管理之所以重要是在很多的方面都得到体现的,它有利于我们企业创建一种机制来促进知识的相互分享和广范围的扩散。
现在企业之间的员工流动比较频繁,而大部分的员工流失都是那些掌握了比较娴熟的技能和专业知识的人员,他们常常了解企业的很多工作机密和宝贵经验。他们的流失对于企业来说是很不利的。知识管理就是要在促进经验和方法的分享和运用之外还要管理好人员流动,避免关键性技术型人才的流失。由于企业各种各样的业务是比较纷繁复杂的,很多员工需要通过知识管理来让他们在适当的时间内尽快的掌握业务流程。知识和经验的分享是需要员工之间的沟通才能达到的,知识管理就是要给员工创造机会,让沟通更加有效。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客户的支持,知识管理对企业的品牌和口碑进行管理能够增加客户满意程度。现在技术和知识的发展是不断更新的,时效性比较强,企业需要通过知识管理来促进员工不断的学习,定期让公司组织培训,及时的将新技术新方法让员工掌握了解,由此生产出更多的满足市场不断的变化需求产品。企业在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的话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更快地生产出适应市场变化的产品,抢占市场。但是这也需要我们企业必须重视知识管理。
由于只是管理对于企业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要按照上面列举的不同情况采取与之相适应的知识管理。应用知识管理才能够使得管理者按照客户的需要,市场的变动及时的做出决策,使用自己内部资源并预测外部市场的发展方向及其变化。这样一来我们企业才能在十分复杂的市场环境中不断的向前发展。
3 运用知识管理实现企业管理创新
3.1 创建企业知识库。知识库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因为一个企业内部的人员需要管理,各种资料需要进行归类整理,具体来说,企业的知识库是包罗万象的,整个企业系统的大大小小的资料都囊括在内,通过知识库就能将整个企业的员工资料、各个部门的信息、研发资料以及相关对手的具体资料等通过知识库来进行整理、储存。这样才能使公司在进行知识管理以及企业的文化管理的时候有所依据。公司知识库对于企业的知识管理和企业管理文化创新来说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首先,企业知识库能将企业内部的各种信息和数据进行整合归纳,将那些比较难以掌握的知识经验和技巧文字化和编码化,让它们能够更好的进行推广,从而实现更多知识的无障碍交流和共享。其次,企业知识库的组建也是有利于企业不断的搜集和综合各种各样的企业知识,这个过程也是知识的交流、共享和使用的有序过程。再次,企业知识库的文化环境乃是其成功持续发挥作用的基础条件,公司企业文化和员工的精神状态乃是对知识库建设和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3.2 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我们国家的发展是不断面向未来的,只有努力的开发有很高的素质、技术和活力资源才能推进经济的发展,因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全球性的行动。现在评价一个员工有没有能力不再停留在一个员工的学历和知识的多少上,而是更加看重他有没有创新意识和不断运用新知识的能力。所以说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主要是在于管理的创新知识化。目前很多的公司都不太能够熟练于知识的管理,还不能够比较确切地明白人才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运用,更谈不上关于经验和新知识的共享和创新了。
3.3 了解客户的知识对企业来说十分重要。目前的现状是大多数企业缺乏详细的客户资料,而在现代化的企业中我们应该不遗余力地去了解客户的知识,了解他们到底需要什么,并提高他们对我们企业的忠诚度,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首先销售人员在和客户之间交流的时候要注意提前掌握好客户的相关信息,并将这些信息整理到企业的知识库里面,比如,休闲服饰生产厂家喜欢购买什么样的纤维,电器生产厂家喜欢购买什么样的纤维制品等,这些知识的整理归纳,不仅仅有利于了解客户的需要,按照需求向客户推荐产品还能够通过信息提炼与数据挖掘过程归纳出顾客知识,由此为客户带去比较贴心的服务,而每次的个性化服务结果都会记入到顾客知识库中去。在对客户的资料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我们才能更好的了解客户的需要,让产品和服务实时的进行改进,由此来稳定客户群。企业在推销自己的产品的时候可以从知识库中调取相应的知识来分析出厂价的需求变化以及营销方案。
4 构建企业文化创新
知识管理是利用集体的知识来不断地推进创新的,然而怎样才能获得集体的智慧就是落到每个员工的工作上了。员工能不能将自己辛苦积累的工作经验积极的和他们分享关键在于企业有没有形成比较诚信的企业文化。只有在将诚信的企业文化环境之中,员工才能积极的为企业信息技术的推广而努力,齐心协力地解决技术上的问题,共同承担风险和责任。如果一个企业出现管理上的问题或者是处于转变状态的话,有一个比较完善的企业文化系统则能够帮助企业积极地解决问题,渡过难关。企业想要研发出新产品是需要集体的力量共同协作的,如果只是将希望寄托在一个或者是少数的几个人身上的话是行不通的。目前,比较注重个人作用的西方国家也不断地强调团队精神。当然,创新企业文化亦应注入个人价值与自我责任感,在保证个人发挥前提下集聚群体的力量才能更好地实现创新。
创新文化,关键在于建立一套机制,使实现个人价值与群体创造知识的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从体制上、组织管理上制定出一套尊重人、有利于个人价值的实现,摆脱和封建主义的意识桎梏,保持群体间互相协作,共享信息和知识,减少并消除内耗的制度和办法,把创新企业文化建立在充满活力的基础之上。
参考文献:
[1]贺伦英.现代企业知识管理初探[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7(01).
[2]王秀芳.论企业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J].科学之友(B版),2008(02).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宁国的文化传统;开放的文化生态
中图分类号:G1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9-0126-02
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吸引力逐步由主要通过政治方式,向以文化为主要表现力的综合方式转变。文化软实力成为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力量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必须与提升文化软实力相结合。近年来,宁国市通过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努力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与宁国的文化传统、宁国的现实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宁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路径。
作为一个山区县市,宁国市综合经济实力连续多年位居安徽县市前列,连续三年被授予安徽省科学发展先进县,连续五年荣获“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称号,连续三年跻身中国十佳“两型”中小城市行列,之所以能够在安徽率先崛起,从根本上讲就是依靠开放的文化软实力,这也是宁国市今后发展最大的无形资产。宁国市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也需要从文化中寻找动力、提振信心、集聚智慧、凝聚力量。构建宁国开放的文化生态,必须提升建立在县域文化、公共服务和人力素质提升等非物质要素之上的特色文化感召力、居民创造力和对区域外的吸引力。
一、宁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探索
1.提炼城市精神,构筑城市共同价值。城市精神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经济、文化、社会、历史等方面的精髓,是意志品格与文化特色的提炼,是生活信念与人生境界的升华。它是一座城市从外到内显示出的地域性的群体精神,包含着城市内生活成员的共有价值观;它是城市被认同的价值与共同追求的境界;是城市创业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内在动力,是城市的精、气、神。
宁国是著名的“中国元竹之乡”和“中国竹子之乡”。莽莽山冈、津河两岸、村前屋后,处处都有翠竹的身影,无论土地是否肥沃,无论雨露是否滋润,宁国悠悠翠竹都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傲然挺立。这种生生不息的“翠竹精神”,正是宁国人创新、创业、创优的真实写照,也是推动宁国率先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凝聚全市发展合力的一面旗帜。近年来,宁国市大力弘扬翠竹文化,积极倡导勇破勇立的拼搏创新精神、自信自强的艰苦创业精神、竞风竞节的争先创优精神,努力塑造新时代宁国城市精神。
勇破勇立的拼搏创新精神是宁国“翠竹”精神的灵魂。在宁国,没有一条整车生产线,却拥有全国汽车橡胶密封件30%的份额;没有一条家用电器终端生产线,却拥有全国电子元器件20%的份额;没有任何建材资源优势,却诞生了亚洲最大的耐磨材料生产基地,拥有全国耐磨铸件21%的份额,荣膺“中国耐磨铸件之都”荣誉称号;宁国的工业企业很少生产终端产品,但却在末端做得小而精,80%的企业担负了发达地区产业龙头的配套角色,并成功打入国际市场。
自信自强的艰苦创业精神是宁国“翠竹”精神的基石。从闻名全国的以夏鼎湖、陈宗明为代表的“四大名旦”,到以金国清、唐新国、周夏耘等企业界“十大金刚”,宁国初步形成了“老、中、青”三代宝塔式的企业家群体,成功研发百余种科技成果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60多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省、市奖,涌现出“海螺”牌水泥、“凤形”牌磨球、“鼎湖”牌密封圈、“司尔特”牌复合肥等一批中国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竞风竞节的争先创优精神是宁国“翠竹”精神的价值取向。从安徽省唯一的县级金融安全区,到全省“名牌产品”高居榜首的县级市,从第一个推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并轨运行制度,到率先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均衡化,成为安徽61个县市中第一例;从探索建立新型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到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宁国市先后进入了全国、全省先进行列。
时下,“翠竹”精神正成为宁国全市上下创新、创业、创优的一种力量,一种激励,一面鼓舞人心的旗帜,经过几年的努力,已不断深入人心,并转化为日常工作的动力。
2.打造城市品牌,塑造良好城市形象。城市品牌可以彰显城市的独特魅力和核心价值,对内增强市民的自豪感和凝聚力,对外增加城市的吸引力和美誉度。宁国城市有三张名片:
第一张,宁国是“自然山水,宜居、度假的创业之地”,致力建设生态环保型的人居城市。宁国是水阳江、青弋江、富春江的源头,境内西津、东津、中津三条河流穿城而过,拥有峰岭地貌的天下奇观青龙湖,有北亚热带东北部最后一片原始森林板桥自然保护区,有地球上濒临灭绝的防癌治癌珍稀树种、素有植物界大熊猫之称的天然红豆杉群落。宁国的森林覆盖率近75%,是“中国山核桃之乡”、“中国元竹之乡”,素有“长三角绿色氧吧”之称。宁国的国土面积2 48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8万、依山傍水的地形地貌与卢森堡相当相似,繁华雅致的都市风情、江南诗韵的田园风光、宛如仙境的世外桃源相兼相容,构成了一幅“东方卢森堡,梦中桃花源”的优美画卷。
第二张,宁国是“多元文化,相融、共生的繁荣之地”,致力建设开放创新型的文化城市。宁国文化底蕴浓厚,东汉建安十三年置县,1997年撤县设市,儒释道文化源远流长,江南商埠文化、徽商文化和苏商浙商文化一脉相承,风土人情与“红学文化”息息相关。宁国民风开放包容,这里是清末的移民城市,在20世纪初就较早地接受了西方文化传播,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末曾有3万上海人在此生产生活,形成了“打造创新型城市、构建企业家社会、培育文明化市民”的城市价值理念,其移民文化素有“安徽深圳、中国上海、世界美国”之称。
第三张,宁国是“特色产业,研发、经营的总部之地”,致力建设先进高端型的产业城市。已形成汽车橡胶密封件、耐磨铸件、灯具电容器三大产业集群,分别占全国市场份额的30%、21%和80%,跻身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农业产业化先进县(市)、“安徽省旅游经济发展十强县”、“安徽县域银行业金融服务创新试点市”行列,被授予“中国耐磨铸件之都”。
3.弘扬传统文化,增加城市文化厚度。宁国是个移民城市,“土著少,客藉多,五方杂居,风俗不一”。历史的变迁,移民迁徙垦荒生息,儒释道文化、江南文化、徽文化、移民文化、西方文化、上海文化、浙商文化等交融积淀共同形成了宁国的文脉,形成了“开放包容、进取创新”的文化氛围。特别是有尊重企业家、爱护企业家的良好传统,宁国作为一个交通较为闭塞的山区县市,之所以能够在全省率先崛起,靠得就是这种多元文化的软实力,靠得就是创新创业和尊重企业家的良好氛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宁国人愈来愈体会到宁国的现代化事业,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和精神动力,尤其需要立足已有的文化积淀,大力传承和弘扬文化精神。从2002年开始,宁国启动了每年一届的节庆文化活动,每年一个主题,将宁国文化的传统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充分挖掘宁国文化的内涵和符合现展的精神,构建创新文化、和谐文化、生态文化,打造符合时展的核心价值观念。
二、宁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经验启示
1.与城市文化相结合,构建城市核心价值理念。宁国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城市的文化,尤其是一个城市的传统文化和城市精神,体现和反映着该城市的核心价值理论。城市文化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城市的凝聚力,而这种凝聚力主要来自于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因此,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应该与城市的传统文化和现代城市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城市文化之中,形成市民的共同认识,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从而使主流价值观通过文化载体潜移默化地内化为市民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
2.与城市形象相结合,提升城市的文化感召力。宁国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的精神支柱,集中表现为城市的整体价值观及市民的价值取向,是维系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优美的城市形象,不仅对提高城市知名度,创立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品位,繁荣城市经济,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增强城市软实力,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富有导向性的城市形象,对广大市民具有激励性,对城市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具体来说,对内应具有凝聚力,对外应具有吸引力和辐射力,它对城市的繁荣和健康发展应具有引导作用。
一、网络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大学生处在网络的时代,网络具有两面性。为了规避网络文化的消极作用,正确处理大学生与网络文化的关系,准确把握网络文化的内涵和特征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使网络文化发挥积极的作用,就需要有正确的价值观来引导。
(一)网络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其特点
“网络文化是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融合为物质基础,以发送和接受信息为核心的一种崭新文化。网络文化是在传统现实文化网络化的基础上形成的。”网络文化作为一种复合的文化,集中体现为三个方面的特征:第一,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第二,网络文化主体的匿名性;第三,网络文化具有共享性。目前许多大学生过分依赖网络文化,完全相信网络信息的准确性而不加以思考,从而使大学生越来越懒惰,渐渐的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违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层面中的对敬业的要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价值观是构成社会共同体的自我意识的核心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共同体的价值观,“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只有那些以指导思想为灵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精髓,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道德基础的价值观,才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文化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体上都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但是同时也不否认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存在着问题。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凝聚大学生的共同的价值追求,形成巨大的价值共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中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三个层面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有助于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有利于培育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风尚。在网络文化视域下,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容易受到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进而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因此,在网络文化视域下,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网络文化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网络文化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着很多问题,抓关键问题,分析主要原因是学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网络文化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的问题
首先,部分大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淡薄。在这个网络盛行的时代,每个国家都会遭遇到其他国家在价值观等方面的冲击,因此,爱国主义就摆在了很重要的地位。现在很多大学生的传统文化观念淡漠,缺乏民族精神,他们往往更喜欢庆祝西方的节日,而对于中国的传统节日他们都很少关注。其次,一些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不高。部分大学生长期沉迷网络,形成与他人交往的障碍,甚至会导致心理畸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层面提出,要对他人友善,而网络文化视域下的部分大学生心理不健康,影响了社会和谐。最后,部分大学生学习成绩下降。在网络文化视域下,部分大学生没有做到网络道德自律。每天沉迷网络,有的甚至荒废了学业。对于高校进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在大学生心中产生抵触心理,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之间的传播和构建。
(二)网络文化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一,网络监管缺少法律制约。网络监管是对网络进行监管,规范人们的上网行为。国家应该加大对网络监管的力度,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网络监管主体的作用,构建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第二,高校教育缺少网络教育功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的不友善和人际沟通能力不强的问题与高校教育缺少网络教育功能是密切相关的。“网络教育就是指将计算机技术和教学相结合,形成一种最理想的计算机网络教学环境。”高校只教授大学生如何使用计算机,而没有运用计算机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没有充分发挥计算机在教书育人方面和教授大学生如何进行人际交往方面的功能。第三,大学生缺少自我调控能力。互联网时代的出现,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加新奇充满诱惑的世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的不敬业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大学生自身缺少自我调控的能力。大学生对网络道德自律的认识度不够,不能正确地进行健康的网络交往活动。第四,家庭教育缺少榜样示范功能。家庭是大学生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场所,因此,父母的言行在很大程度上会不知不觉的影响到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构建。少部分的父母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心国家大事,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极少数的父母有的会在家里沉迷网络,长此以往,父母在大学生心中就会形成沉迷网络,不爱国的形象。
三、网络文化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策略
网络文化视域下,如何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迫在眉睫。本文从社会、学校、大学生和家庭出发,针对其问题和存在的原因提出了培育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帮助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一,净化网络文化环境,把握网络文化特点。在互联网时代,网络上会存在着许多不良的信息,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因此,我们要加大力度来净化网络文化环境。在新时期,需要我们根据网络文化的特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网络文化之中,弘扬社会主旋律。第二,完善网络法律法规,加大网络立法。通过大学生对制度的遵循,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之间传播,形成广泛的价值认同。目前还存在着网络法律法规滞后的问题。制度的缺失导致网络犯罪的惩治无法可依,执法失据,这是网络犯罪猖獗的根本原因。
(二)高校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第一,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首先,加强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高校教师专业化水平。其次,培养高校教师的创新精神。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得到很好的传播。最后,高校要采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语言方式,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第二,加强大学生网络安全与法制教育。首先,高校应该普及网络知识,提升大学生的网络素养。“网络素养来自媒介素养,是指网络社会中人们在了解网络知识的基础上,正确使用和有效使用网络,理性地评价网络信息和利用网络信息的修养和技能。”其次,高校应完善并落实有效的网络行为规章制度,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监管,高校可以运用高科技手段,对网络信息进行过滤和选择,使不良的网络信息在未到达大学生的视野之前就被消除。
(三)着眼于大学生自身能力的提升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
第一,大学生自身网络免疫能力的培养。首先,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加强自我监控意识。“自控能力是指一个人善于支配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掌握自己的心境,约束自己行为的能力。”其次,大学生还要合理的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合理有效的安排大学生活。最后,大学生自身应该逐步树立起科学健康的意识。第二,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的培养。面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道德自律作为一种有效的社会控制手段受到了极大的关注,进行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自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大学生要正确认识网络交往与现实交往的关系。“网络交往是人们在赛博空间进行的人际交往活动,包括网际间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目前,许多大学生混淆了网络交往与现实交往的关系。网络交往和现实交往,都要受到法律和道德的制约,大学生自身应该多了解网络交往和现实交往的关系,多阅读有关这方面的书籍。其二,大学生道德自律的关键是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网络道德是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们的上网行为,调节网络时空中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大学生加强自身的反省和慎独的道德修养。“自省”就是要求大学生时刻反省自己的行为是否违背常理和伦理道德。“慎独”在现代社会被理解为当人们在独处的时候应该谨言慎行,严格要求自己,不能有侥幸的心理。
(四)发挥家庭教育的积极影响帮助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首先,父母要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文化视域下,父母应该用自己的言行去引导大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热爱自己的学业,对待他人诚信友善,努力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个人层面的要求。其次,家庭要与高校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家庭教育和高校教育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良好的家庭教育会使大学生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优秀的高校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健康的心智,使其更好的接受家长的意见。
四、结语
叶圣陶 人生观 公民教育 习惯 核心价值观
叶圣陶教育思想萌生于五四新文化浪潮,亡国灭种的危机使那一代知识分子的思考、实践无不关涉救亡图存,“此身定当从事于社会教育,以改革我同胞之心”[1],革“心”是当时文化革新思潮的形象化说法。从器物变革到制度变革再到文化变革,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寻求救亡图存经历的三次重要思想历程。至风起,文化革新思路已成为叶圣陶等知识分子的共识。“其余当从根本谋,改革尤须改革心。”[2]革“心”可以理解为文化革新,还可理解为改革文化最核心部分即文化之“心”。基于此,叶圣陶教育思想植根于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观统一的“人生观”,落实于培养合格公民的目标,注重习惯养成的方法,“为人生”而指向社会改进。这一理路对当代中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时代新公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
一、植根于“人生观”的教育思想
叶圣陶投身教育和文学事业,都“为人生”而指向社会改进。他直言教育本身并非目的,而是工具,以教育认识自己、革新自己、成就自己,是教育与人生的关系[3],“为人生”的教育思想就是以教育为手段,达成“认识自己、革新自己、成就自己”的目的。
“人生观”的确立在叶圣陶教育思想中具有灵魂地位,其教育目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方法皆植根于此。基于“为人生”的目的和革“心”思路,叶圣陶强调在中小学阶段就应通过教育让学生奠定真实明确的人生观。“小学教育的价值,就在于打定小学生一辈子有真实明确的人生观的根基”[4],“学校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3]。从“为人生”的教育目的看,确立“真实明确的人生观”是以教育为手段达成“认识自己、革新自己、成就自己”目的的根基;从革“心”思路看,确立“真实明确的人生观”是以教育为手段达成革“心”或文化革新目的的核心。
叶圣陶的“人生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观统一的核心价值概念集合。“人之所以可贵,并不在他既已为人,乃在他将进而为更高尚的人。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如果能参加整个人类的进化历程,便算是个有价值的人。那么真实明确的人生观,当然是每个人必须具有的了。”[4]此论述中真实明确的人生观基于真实明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包含价值观。“认识自己有两方面:一为自己的主体,或称‘自我’;一为自己的环境,或称‘外物’或‘客体’。”[3]此论述中认识自己基于认识客体,“人生观”包含世界观。叶圣陶论述中的“人生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观统一的概念。基于学术和理性,从诸如生物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论理学、哲学等各门科学中得到“切合现代人生的概念;把这些概念并合起来,找出‘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才能立定真实明确的人生观的根基”[4]。“真实明确的人生观”是基于学术和理性、三观统一、切合现代人生的核心价值概念的集合,是革“心”思路中文化的“心”。
“人生观”回答“人之所以为人”的问题,包括“为什么样的人”和“如何为人”两方面,对应“合格公民”的教育目标和习惯养成的教育方法。“合格公民”与“合格公民的养成”植根于“人生观”,服务于“为人生”的目的。基于人生观和“为人生”的目的,叶圣陶论述了教育改造的目标,教育精神,读书与受教育、受教育与处理生活、德目和实践、知识和能力、受教育的与改革教育的关系,习惯养成的方法,生活方式的改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等议题,自成体系,实践性强。
二、落实于合格公民培养的教育目标
“我不忘记各门功课有个总目标,那就是‘教育――造成健全的公民。”[3]“中等教育的目标不外乎给予学生处理生活的一般知识,养成学生处理生活的一般能力,使他能够做一个健全的公民。”[3]“受教育的意义和目的是做人,做社会的够格的成员,做国家的够格的公民。”[3]叶圣陶教育思想源于五四时期文化革新立人的思路,植根于“人生观”的确立,落实为“合格公民”的培养。从文化视角看,人是文化的存在,“合格公民”是“人生观”的存在。
叶圣陶“合格公民”的教育包含而不限于公民教育――公民知识体系教育、公民意识教育和“使社会共同体成员成为享有法定权利和履行法定义务的公民的活动”[5],还包括公民获得生存资料和经营生活的能力教育。就学校教育而言,“合格公民”目标要以“公民,社会,自然,劳作”等全部功课来共同完成,各门功课虽有各自的教育目标,但同时围绕总目标,即培养合格、健全的公民。
基于文学创作和语文教学经历,叶圣陶语文教学论述丰富,宜置于其教育思想体系中考察。除语文教学,在叶圣陶教育论述中,“公民教育”占很大比重,在“合格公民”教育目标中,“公民教育”具有重要地位。《如果我当教师》《今日中国的小学教育》《小学教育的改造》《教育与人生》《革除传统的教育精神》《主人翁的教育》《教育改造的目标》《根本的变革》《如果教育工作者发表〈精神独立宣言〉》《受教育跟处理生活》《改善生活方式》等重要篇章,无一不有与“公民教育”有关的论述,“叶圣陶的教育思想的内核及其形成,其实正是与五四时期文化革新的核心价值诸如‘人的觉醒’、‘思想启蒙’、‘人的现代化’等是相一致的”[6]。其论述中的主人翁、自觉、自主、自由、民主、平等、经心着意、不妨害他人、合作、尊重、尊严、责任、秩序等一系列涉及权利义务和群己关系的关键词,足以说明基于“人生观”的公民教育是落实叶圣陶教育思想的具体目标。
三、注重“习惯养成”的教育方法
“习惯养成”在叶圣陶教育思想中具有方法论的重要地位。“原来‘教育’这个词儿,如果解释得繁复,几本书未必说得完;简单的解释,一句话就可以说尽,就是‘养成好习惯’。”[3]“养成习惯,换个说法,就是教育。”[3]叶圣陶以“走路”“说话”为例论述习惯是基于知行结合形成的类似自然或天性的能力,任何知识只有经过练习、化为习惯、达到成自然的地步才能化为能力,恰如有公民知识,不等于能做好公民,有民主知识,也不等于有民主,只有养成做公民的习惯和民主的习惯,才能成为好公民。
什么是好习惯?叶圣陶有自己的标准。“能使才性充量发展的是好习惯,能把事情做得妥善的是好习惯,能使公众得到福利的是好习惯”[3]。叶圣陶的好习惯落实于做人、做事,关注群己关系,基于其“人生观”,符合合格公民标准。
基于“人生观”的习惯养成应从最细微、最切近的事物入手。叶圣陶以关门和种植为例,养成好习惯,养成的不只是一种具体行为倾向,而是基于“自觉”的做人做事的态度,一种价值观、人生观。从叶圣陶常举的关门和种植的例子来看,叶圣陶的好习惯至少包含群己关系方面“不妨害他人”的最低准则和做人做事方面“认真”的精神。
叶圣陶的习惯养成,在个人层面是修养,在群体层面是基于相同“人生观”的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倾向。个人层面,一举一动都基于真实明确的人生观,知行合一,养成习惯,便是修养,修养生活合一,便是教育的进步,是健全、合格公民的养成。群体层面,人人都有基于相同“人生观”的“自觉”的习惯和修养,便是民族、国家、社会的进步。在求索、改革中,叶圣陶等先贤没有将“人”工具化降为国家机器的零件,始终肯定个体的人的价值和在社会、国家中平等的主人翁地位,这是最伟大的人文精神和教育精神变革。
基于对民族、国家进步的渴求,叶圣陶格外重视“在群的方面”养成种种好习惯。“一个人不守秩序,一个人办不好事,一个人技术低劣。看来好像关系很微细;但是多数人不守秩序,多数人办不好事,多数人技术低劣,关系就重大了。”[3]叶圣陶对在群体层面没有好习惯严重忧虑,对在群体方面养成好习惯高度赞美,期望无数的教育工作者以教育实现理想世界,“有一群人在一起,理想相同,生活方式相同,各人自我教育,同时也就是彼此互相教育,这是多么有劲的情形,哪里会感到寂寞?”这也是叶圣陶一生求索、奋斗而不感寂寞的原因吧。
四、文化革新理路的当代价值
叶圣陶教育思想植根于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观统一的“人生观”,落实于培养合格公民的目标,注重习惯养成的方法,“为人生”而指向社会改进。这一理路对于当代中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时代新公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叶圣陶“人生观”具有三观统一的同构性。任何文明形态、文明实体都有自己的文化,由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的心态文化层是文化的核心部分,核心价值观是心态文化层的核心,是文化最核心的部分。党的十报告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高度强调“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文明形态、文明实体的文化最核心的部分,具有灵魂地位。作为“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价值规范和行为准则”[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基于世界观、人生观的价值观,与叶圣陶作为核心价值概念集合的“人生观”具有同构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叶圣陶“人生观”在核心概念上具有相似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敬业、诚信、友善等关键词与叶圣陶论述中基于其“人生观”的主人翁、自觉、自主、自由、民主、平等、经心着意、不妨害他人、合作、尊重、尊严、责任、秩序等一系列涉及权利义务和群己关系的关键词在具体内涵和外延上或有差别,但相通处更多,至少二者都指向爱国、指向富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和概括不是一次完成的,更不是一劳永逸的。它的逐步完善和深化必然要经历一个较为长期的历史过程。”[8]叶圣陶“人生观”中包含的核心价值概念可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益无害的补充。即使二者相异多于相通,甚至理念上不可调和,叶圣陶以“人生观”为核心、从细微切近处入手、注重习惯养成、落实于合格公民培养、达成“为人生”目的、实现革“心”图强的文化革新理路在“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代中国依然具有借鉴价值。
“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二者一为精神内核,为文化凝聚力、向心力,一为外在表现,为民族国家的诉求。借鉴叶圣陶教育思想的文化革新理路,核心价值观应奠基于中小学甚至幼儿园时代,宜从细微切近处入手,化抽象理念为具体行为,由长久的实践而成习惯,由习惯而成修养,由个体公民而国家社会,如此则核心价值观立,则中国梦成。
――――――――
参考文献
[1] 叶圣陶日记(1911-12-02).叶圣陶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19).
[2] 金洁,邓帅萍.叶圣陶:一代师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3] 叶圣陶.如果我当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4] 叶圣陶.生活教育叶圣陶随笔[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 张志顺,肖帅,冷翠玲.中国公民教育的理论内涵、特征及历史演变[J].学术交流,2013(12).
[6] 朱晓进.叶圣陶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当前如何深化叶圣陶研究[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
[7] 陈晓莉.整合与引领:统战成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培育与践行[J].理论探讨,2013(5).
关注民生内容,媒体视角要进一步下移。
做民生新闻,首先要有民生意识,这是我们当今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所决定的。近几年来,党和政府对民生意识的强调以及对舆论监督的重视,为民生新闻的兴起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使民生新闻的出现有了相应的制度基础。新闻能够贴近群众,能够成为新闻舆论的主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作为以民生为内容、媒介为桥梁、和谐为基调、发展为目的的民生新闻理当成为主流新闻的一部分。虽然我们报纸大多数的民生新闻报道的是街头巷尾的生活琐事,但是,民生新闻在内容上特别注重对新闻真实性、时效性、接近性、重要性的新闻价值的判断,以及趣味性、知识性、服务性等新闻价值的取合。民生新闻充分体现出它民生的视野、民生的态度、民生的情怀。而同时,民生新闻是新闻本土化发展的产物。这些都体现出民生新闻真正放下了架子,走进了百姓生活。
民生新闻从最初的一些猎奇、好奇的心态转向了审视民生,探究现象背后的本质。提升新闻的品格,体现主流媒体的话语权,又能找到与百姓需求契合的点,才是最重要的。民生新闻以其平民化、娱乐化与服务性备受观众青睐。应当承认,民生新闻关注老百姓的生活琐事,如房屋渗水、看病就医、买菜购衣、就业上学、物价上涨、好人好事、服务态度、消费意识等,的确为百姓的生活提供了参照标准和行动坐标,是民生新闻兴起的最重要因素,也是值得报纸关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民生新闻在表现形式上“家常化”,易于接受。
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是作为一个大众媒体必须遵循的守则。但是民生新闻的表现在形式上贴近生活,贴近百姓,大胆地突破“我写你看”的基本模式,注重读者的参与性和双向交流性。这就对民生新闻的写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闻的写法上,“华尔街体”、“现场实录”等极具亲切感和表现力的写法也是屡屡出现。在新闻的语言上,抛弃晦涩难懂的语言,采用市民读者易于接受的方言,用拉家常式的表现手法娓娓道来,是吸引读者的一个重要的表现方式。
民生新闻要注重和读者时刻产生互动。民生新闻要真正做到“与生活同源与百姓同心”,以生活为主线,服务城乡读者。民生新闻就是要做到,一样的新闻,不一样的视角和写法,充分体现出“家常化”。
民生新闻“家常化”。就必须做到“三注意”。
注意采访方式,忘却自己的记者身份,平等地与读者“拉家常”。不能讲派头,脑子里不能有太多的“新闻八股”和教科书写法,应该与读者共同营造一种平等交流、互相尊重、自然轻松的氛围。注意写法,耐心地与读者“拉家常”。作为一名记者,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从读者的生活切入话题,以聊天的方式,让群众敞开心扉。注意效果,诚心为读者“鼓与呼”。民生新闻关注的事情,要有始有终,对读者有所交代,不能有始无终,没有下文,辜负了读者的期待。
如同新加坡艺博会总监劳伦佐说的:“现在这个世界已经和90年代很不一样了,它不再只有一两个中心,很多地区也都可以成为中心”。经过三年的打造,“艺术登陆新加坡”博览会已经成为亚洲地区最重要的艺术博览会之一,2013年的艺术登陆新加坡更成为亚洲画廊的绝对主场,共计131间参展画廊中,75%的参展画廊来自于亚太地区而剩余的25%都是精选出的国际顶级画廊。在Art Stage Singapore取得令人欣喜的销售成绩的同时,本刊特为读者带来了一趟新加坡文化艺术的旅程,全面了解南亚明珠—新加坡的文化政策及艺文地标。
新加坡视觉艺术发展历史与现状
自殖民地时代以来,新加坡的视觉艺术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发展极为迅速,从著名的欧洲画家到默默无闻的当地工艺师,他们的作品都能在19世纪新加坡bustling entreport中心找到。1938年,随着南洋美术学院的建立,艺术教育也被引进新加坡。新加坡艺术界许多有名的人物象Cheong Soo Pieng、Chen Chong Swee、Georgette Chen、Chen Wen His和Liu Kang都曾在学院里授过课。他们将西方的现代观念与东方的传统技术揉和在一起,创立了油画史上独一无二的地方南洋风格。1976年,因国家博物馆内的艺术画廊的创建,当地的艺术家得以在其中举行正规的艺术展览,视觉艺术有了进一步的提高。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博物馆分为三个分馆,新加坡艺术博物馆即是其中之一。
今天,除了博物馆和艺术学校,还有许多商业性的画廊和一些非盈利性的艺术空间如雕塑广场、双年展、博览会等。视觉艺术家们也从传统的二维和三维艺术形式中跳出来,发展多学科的、新媒体作品。新加坡的艺术家也在不断加强海外形象,新加坡艺术家Tan Swie Hian、Heman Chong、Francis Ng等参加了威尼斯双年展。
现在,新加坡有200来个视觉艺术公司和学会,其中包括摄影学会、艺术画廊、艺术拍卖行和其它一些与商业相关的视觉艺术公司。众多辅助发展的资源帮助当地各个层面的视觉艺术产业的发展,包括正在涌现出来的艺术家和艺术群体,以及走向成熟的艺术公司。
新加坡政府对视觉艺术的财政资助
新加坡国家艺术理事会(the National Arts Council,NAC)成立于1991年,隶属于新加坡新闻通讯艺术部,其宗旨是将新加坡发展成为具有特色的国际艺术之都,并以培育艺术人才、促进艺术发展,让生活充满艺术为工作使命。在该理事会的努力下,新加坡艺术活动总数在过去10年里增长超过2倍,购票出席率每年增长3%;新建的艺术设施包括滨海艺术中心、新加坡泰勒版画院、艺术之家和国家图书馆局新戏剧中心等。
国家理事会大力拓展大型艺术活动,如新加坡艺术节、新加坡美术展、新加坡作家节和新加坡双年展。为挖掘艺术人才,该理事会还设有奖学金和多种奖项如文化奖和青年艺术家奖。此外,新加坡国家理事会还大力促进国际化和加强国际接轨程度,与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着交流与合作,并建立了国际网络如国际艺术文化总会和亚洲艺术联盟。
根据国家艺术理事会的介绍,新加坡的视觉艺术与音乐、舞蹈、戏剧和文学艺术相提并论,它所涵盖的范围包括绘画、雕塑、陶器、陶艺、富有创意的摄影和装置艺术等抽象的或具体的艺术作品的公开展览,而那些具有实用性质的艺术如图像绘制、服装设计、电影与录像、珠宝设计和手工艺品则被排除在外。
新加坡国家艺术理事会为新加坡视觉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一系列的资金资助,无论是针对视觉艺术家、艺术群体或艺术公司的视觉艺术计划,还是用于视觉艺术人才的培育。
1、专为视觉艺术家或艺术群体/公司
在新加坡,有各种各样的计划为当地和海外的视觉艺术家或艺术群体/公司提供一定范围内的财政资助,以帮助他们实施他们的项目或开展研究。
一般的资助计划有:专为表演艺术公司的二年期主要资助计划、年度资助计划、种子资助计划、项目资助计划、正在涌现出来的艺术家基金(Emerging Artists Fund)、文化勋章津、新媒体艺术基金、艺术商业合作基金,以及研发资助计划等等。如1979年3月由已故总统王鼎昌创建的文化勋章,是为了奖励那些在舞蹈、戏剧、音乐、文学、摄影、艺术(1997年以后增加了电影)领域取得卓越的艺术成果的个人。文化勋章由新闻、通讯及艺术部颁发,受新加坡国家艺术理事会管理。获奖者可受资助以从事一个艺术项目。文化勋章资助计划一个艺术家一生只能领一次,每一个申请者的资助计划数量不超过5万美元,但是,对于由两个及以上文化勋章获得者共同进行的合作项目,资助计划数额最高可达20万美元。
实施国际发展计划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海外的新加坡籍艺术家及其作品的发展,使其能更好地融入国际艺术界,帮助新加坡树立多元艺术的国际城市形象。这些计划有:国际游历资助计划、国际合作资助计划、市场发展资助计划等。
2、专为视觉艺术人才的培训与专业发展
为发展视觉艺术人才及辅助人员,国家艺术理事会为刚入门的艺术工作者和视觉艺术学生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财政扶持计划用于培训。
一、企业文化的作用
企业文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要点上。
第一,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企业文化实际上是指导企业及其员工的一种价值理念,这种价值理念体现在每个员工的意识上,当然最终就成为指导员工行为的一种思想,因而企业文化最终作为企业的灵魂而存在。从现实状况来看,任何一个企业所倡导的企业文化,恰恰就是这个企业在制度安排以及经营战略选择上对人的价值理念的一种要求,也就是要求人们在价值理念上能够认同企业制度安排及企业战略选择,并以符合企业制度安排及战略选择的价值理念指导自己的行为,因而企业文化实际上是作为企业的灵魂而存在。
第二,企业文化是保证企业制度与企业经营战略实现的重要思想保障。企业文化作为每个企业员工的一种价值理念,当然就会对企业员工的行为发生应有的作用,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的行为准则,从而会对企业发生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既包括激发企业活力的作用,也包括约束企业行为的作用。正是因为企业文化作为员工的价值理念存在,而员工又会受到自身理念的作用,所以企业文化能够使员工自觉主动地执行企业制度,贯彻企业经营战略,因而企业文化是实现企业制度与企业经营战略的思想保证。
第三,企业文化是企业制度创新与经营战略创新的理念基础。企业文化是企业制度和企业经营战略的要求在员工价值理念上的反映,反过来,企业文化也会对企业制度的安排以及企业经营战略的选择有一种反作用,因为人的价值理念支配人的选择及行为。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企业文化的创新,必然会带来员工价值理念的创新,而这种价值理念的创新,会推动企业制度和经营战略的创新。由此可见,企业文化在企业制度和经营战略的创新上,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
第四,企业文化是企业活力的源泉。企业活力最终来自于人的积极性,只有人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才能使企业最终充满活力,而人的积极性的调动,则往往又是要受到人的价值理念的支配,只有人在价值理念上愿意去干某件事的时候,那么人才有内在的积极性,如果人对某件事在理念上不认同,即使强迫他去干,也不一定会干好。因为他虽然会被动地被迫执行命令去干这件事,但他并没有内在的积极性,因而不一定会干好。所以,要让企业中的每一个人能够积极地去从事某项活动,就要首先让他在理念上认同这件事。所以企业文化作为员工所信奉的价值理念,必然就会直接涉及企业的活力,作为企业活力的内在源泉而存在。
二、企业文化创新的重要意义
企业文化创新的本质在于通过文化理念和观点的突破,实现新型经营管理方式的转变。创新企业文化是企业制度下的一个重要指标和鲜明特征。它与以往在企业内部广泛开展的企业文化活动的一个明显区别是,现代企业文化更紧密地把企业文化活动与企业的实际收益联系在一起,或者说直接挂钩。因此,它在企业的地位就愈见重要和突出。当企业内外条件发生变化时,企业文化也相应地进行调整、更新、丰富、发展。成功的企业不仅需要认识的环境状态,而且还要了解其发展方向,并能够有意识地加以调整,选择合适的企业文化以适应挑战,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依靠文化带动生产力,从而提高竞争力。因此,坚持企业文化创新对于企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它可以摒弃原有的不合理的思维和行为,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新思维来创造新的成果。文化创新会直接作用于人的观念意识、思维方式,进而影响人的行为。一个企业无论实力多么雄厚,它的企业文化建设一旦停步不前,失去了创新的动力,这个企业必将会成为强弩之末。
三、企业文化创新的路径探讨
企业文化创新要以对传统企业文化的批判为前提,对构成企业文化诸要素包括经营理念、企业宗旨、管理制度、经营流程、仪式、语言等进行全方位系统性的弘扬、重建或重新表述,使之与企业的生产力发展步伐和外部环境变化相适应。
第一,企业领导者应当加强自身修养,担当文化创新领头人。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文化是企业家的文化,是企业家的人格化,是其事业心和责任感、人生追求、价值取向、创新精神等的综合反映。他们必须通过自己的行动向全体成员灌输企业的价值观念。这正如我国着名企业家张瑞敏在他个人在海尔公司充当的角色时所说的,“第一是设计师,在企业发展中如何使组织结构适应企业发展;第二是牧师,不断地布道,使员工接受企业文化,把员工自身价值的体现和企业目标的实现结合起来。”企业文化创新的前提是企业经营管理者观念的转变。因此,进行企业文化创新,企业经营管理者必须转变观念,提高素质。
首先,要对企业文化的内涵有更全面更深层次的理解,真正将企业文化的概念定位在企业经营理念、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上。其次,要积极进行思想观念的转变,牢固树立适应市场要求的全新的发展观念、改革观念、市场化经营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等等。第三,积极吸收国外优秀的管理经验,用于企业发展,并且在文化上要积极融入世界。第四,双眼紧盯着国际、国内各种信息,紧盯着市场需求,大脑中要能及时地将外界的信息重新组合构造出新的创新决策。
第二,企业文化创新与人力资源开发相结合。人力资源开发在企业文化的推广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推动作用得以实现,关键在于全体员工的理解认同与身体力行。为此,在企业文化变革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培训计划的设计和实施,督促全体员工接受培训、学习。通过专门培训,可以增进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员工的参与积极性,使新的企业文化能够在员工接受的基础上顺利推进。即采取诱致性变迁的方式,就是指基于员工自愿支持的观念更新与行为模式的转变。除了正式或非正式的培训活动外,还可以利用会议以及其他各种舆论工具。
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是企业文化创新的不竭动力。强制性制度变迁过程往往会在下级组织招致变相的扭曲或其他阻力,况且价值观的形成是一种个性心理的累积过程,这不仅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需要给予不断的强化。因而新的企业文化的建立和运行过程必须通过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予以强化和保障,使之形成习惯稳定下来。另外,也要注意精神激励的重要性,在物质的满足达到一定程度后,对自我实现的评价将压倒其他因素。
现代企业间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也是企业凝聚力的较量。这归根结底又是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的竞争。顽强的企业团队精神,是企业获得巨大成功的基础条件。要把企业成千上万名员工凝聚起来,只靠金钱是不够的,企业必须具备共同的价值观、目标和信念。对共同价值的认同会使员工产生稳定的归属感,从而吸引和留住人才。事实证明,企业只有形成了优秀的企业文化,才能打造一支战无不胜的员工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