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9-0083-02
一、地理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因素――感情
初中地理教学意识的更新和教学技能的提高,地理教师的主观、客观两方面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一般,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拘泥于教材,强调地理事实的记忆和地理思维的严谨,死记硬背者居多,缺乏生动活泼的地理情趣,即过多注重知识目标而忽视情感目标。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学习动机、学习目的性还不太明确,愉悦、兴趣是他们学习的一种催化剂,甚至对地理老师的好感也会成为他们学习的驱动力。
学生如果不喜欢地理教师,就不会喜欢地理课,那么,怎么能学好“地理”?所以,在初中地理教育教学活动中,地理教师在学生心中的位置就显得非常重要,这就要求他们一定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以趣激疑、以趣引思、以趣导知、以趣相融”,努力营造一个轻松、和谐、舒畅的师生关系,使师生在轻松自然的情境下“自由地呼吸”。这种亲切的地理教学氛围是学生学好知识的重要一环。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欢声笑语。欢声笑语进课堂,需要地理老师注意增强组织能力与亲和力。在整个教学中,教师精湛、诙谐、幽默的语言,可亲可敬的教态,机敏的教学机智,都会使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丰富的知识必会引起学生对教师的敬仰。
二、精心设计问题,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1.通过引导学生转变看问题的角度,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灵活性
中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往往会犯单向性思维的错误,这种情况下,教师引导他们转换思考问题的角度是至关重要的,往往有“蓦然回首”之功效。如:有学生问:“老师,你曾说过南海诸岛中,岛屿都很小,而且尽是珊瑚礁,这样的岛还值得保卫吗?”问题提得很幼稚,但很实际。因此教师仅从岛屿本身去解释是很难有说服力的。但如果转换一个角度来思考,学生就很容易接受了。根据“海洋法公约”岛屿拥有与大陆一样的权利。可以围绕岛屿划定其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等等各类管辖海域。据海洋学家测算,一个面积为2平方千米的小岛,从围绕该岛的领海基线起划定宽度为12海里的领海,则该小岛即可拥有面积为400平方千米的领海海域,此外还有12海里的毗连区及从领海基线起算宽度为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可想而知,为什么不能放弃哪怕是再小的看似毫无价值的孤岛了。像这样把审视问题的角度进行变换而使问题变得明了,极易锻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灵活性。
2.通过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同一问题,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广阔性
同样是上面的小岛问题,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时,可以从多个角度切入,充分让学生理解其保卫的价值,小岛作为国土的一部分,不仅具有意识(国防意义),而且具有广阔的资源价值(海域内的石油、天然气、矿产品、鱼类及其他生物),更具有开采捕捞形成的经济价值。
三、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主的学习方法是“悟”的要诀
1.触类旁通,做好引导,理论联系实际来理解
初中地理知识基本上是与实际联系得较为紧密的,很多的理论都可以在实际生活中找到例证,如太阳、月亮的东升西落印证了地球的自主;一年四季的更替印证了地球的公转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充分利用这些体验来引导,如讲到环境保护时,我们不应单纯讲应如何做,更应让学生亲身体验黑水河的可怕、废气呛人的滋味,同时让他们写上一份调查报告,就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2.情景感悟是一种比较好的教学方法
由感性思维转入理性思维是一种比较好的教学途径,而地理知识的直观感悟更是比^可用的。如讲述到沙漠地貌时,让学生从一张清晰度高的食物景观照片中感悟出沙漠气候干燥特征,其效果比老师讲一万句有用得多。又如讲述南北气候异同时,用两张南北方特色景观的图片进行对比,再加上表格练习,学生“悟”性便能加深。再如讲西欧和北美气候和地形关系时,运用寥寥数笔的简笔画画出两个地区的差异,再由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效果更好。
关键词: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探究式;生活化;课外实践活动
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在我国的不断深化,初中阶段学生所学习的课程越来越多,地理课程虽被列入中考科目,但受课时的限制,学生花在这门课程上的学习时间也逐渐减少,所以,如何在有限的时间让学生掌握无限的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能力,打造出高效的地理课堂,应该受到广大初中地理教师的高度重视和重点研究。下面,笔者就从自身教学经历出发,对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提出几点个人意见。
一、实施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
传统的初中地理课堂,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一直存在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弊端,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限制了学生学习个性和学习思维的发挥,导致地理教学显得生硬呆板、缺乏活力,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独立性也得不到发展和提高。而《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指出:“要改变学生地理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鉴于此,作为初中地理教师的我们,就应改变以往从自身“教”的角度来设计教学的传统教学模式,采取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性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活动来获得新知和培养能力,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打下坚实的基础。
比如,在学习“世界气候类型分布”这一节时,课前,我给学生制订了一份预习导学案,导学案内容如下:1.找出教材中的各种定义,并用笔勾画出来;2.制作世界气候类型分布的表格,表格中的内容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寒带气候等的分布、特征、植被;3.思考:(1)从自身体验出发,说一说不同季节人们的衣食住和农业生产有什么不同;(2)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资料,知道气候异常会造成哪些灾害。然后,让学生按照这份导学案,对教材进行自主阅读和自主思考。课堂上,大家一起对所获得的知识进行分享交流,探讨学习感悟和心得。这样,我通过给学生制订导学案让学生自主学习,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实现地理课程的生活化教学,拉近学生和地理知识的距离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所以,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我们应结合具体的地理教学内容,引入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实现地理课程的生活化教学,让学生体验到地理学习的价值,如此,便能拉近学生和地理知识的距离,让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充足的保障。
比如,在学习“多变的天气”这一章内容时,一上课,我就对学生说道:“同学们,你们基本上每天都会收听天气预报吧,但是你们有没有注意过预报里都包括了哪些方面的信息?”接着,我运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播放了一段天气预报的视频,让学生仔细地倾听和认真地观察,而后,我让学生回忆了东营市一周内的天气情况,并说一说东营市这一周当中都有哪些天气现象出现,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样,我通过在课堂上引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了解了天气和我们生活实际之间的密切联系,使其对即将学习的地理内容产生了亲切感,从而能够大大促进地理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开展地理课外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传统的初中地理课堂,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各种地理概念、定义等的讲解,学生脑子里也储存了大量的地理理论知识。作为一名初中地理教师,我们在课堂上除了完成教授给学生地理文化知识的基本任务外,还应开展一些地理课外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运用这些知识的机会,如此既能提高学生积极探究地理事物的兴趣,还能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从而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创造有利的条件。
比如,在学习“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这节内容时,在学生了解了我国水资源的现状,知道了水资源是有限的之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项课外实践活动:6人为一组,对小组成员所生活的社区进行水资源方面的调查,如是否存在浪费水资源的现象,是否有水污染的情况存在,如果有,水污染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可以为保护水资源做哪些努力,等等。然后,将调查到的资料进行及时的记录,然后写成小论文,上交给教师。这样,我通过给学生布置这项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具有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的机会,既培养了学生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也增强了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总之,在新课程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我们一定要积极研究符合新课标理念的教学策略,优化地理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需求,以此促进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实现高效的地理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构建模式初中地理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它以传授地理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通过学生的学习实践,逐步培养学生的地理素质。然而,近年来受“中考成绩”指挥棒的影响,课堂教学更侧重于死记硬背,而忽视了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效率,对学生未来地理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深入探索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课程理念下高效课堂构建模式
新课程理念下,地理课堂的构建模式也发生了重要的变革,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今天的教学模式注重“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是课堂的主人,学生是课堂的听众,而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地理课堂角色发生了转变,学生变为活动的主体,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成为欣赏的观众。教师采用科学的课堂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之中,实现地理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实现高效化课堂发展。如(图1)所示:
从高效课堂的构建模式上“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可见一斑,新形势下高效课堂侧重于培养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包括质疑、探究、创新等能力的发展,特别强调教学过程中的体验学习,在体验中逐步培养地理素养和提高学习能力。
二、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模式构建策略
(一)明确学习目标,奠定高效课堂的基础
《新课程改革教学纲要》对初中地理课时做出了明确要求,与之前相比教学内容没变,但是课时数减少,这就意味着不能再利用时间战术,靠课堂死记硬背达成教学目标,而要求教师深入分析教材,认真备课,教学过程中明确学习目标,突出重点,做到有的放矢,方能提高地理教学效率。例如,人教版七年级《多变的天气》一课教学中,教学内容包括天气及影响、明天的天气怎样和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三个教学板块,如果对教材把握不准确的情况下,教师可能会组织很多活动了解天气,环保只停留在口号上,然而,作为高效课堂的设计,本课教学目标应为:(1)理解天气预报的重要性;(2)学会通过电视、报纸多种渠道看天气预报;(3)从环保角度呼吁学生保护大气环境。教师可以在“导学案”上将学习目标明确地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看预报,识天气”的比赛活动,让学生扎实获取阅读天气预报的能力,从而达成教学目标,找准切入点,提高教学效率。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地理课堂教学中只有学生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下,才能拉近学生与教材的距离,在有效的时间中提高课堂效率。创设情境是一种有效的导入模式,主要方法有:利用复习导入新课、利用直观挂图导入新课、联系生活实际导入新课、实验演示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导入新课等。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极地地区》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雪龙号驶向南极”的视频,通过视频让学生对两极产生兴趣,接下来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后明确今天的学习任务是了解两极地区,于是教师出示两极地区的投影图,并让学生结合课本地图材料对照分析。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运用多媒体视频投影图导入新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对两极充满了好奇与向往,为后边的教学铺垫了良好的气氛。
(三)利用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
研究表明,学生处于积极主动探索状态之下,对于知识的记忆和能力的获得效果最佳。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中往往教师“一言堂”,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自主能力的发展。因此,利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效率。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辽阔的疆域》一课教学中,考虑到本课内容较为丰富,如果教师单纯讲解,学生可能无法把握要点,于是教师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索,积极参与,帮助学生建立我国地域的相关地理知识。首先,要求学生参照“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来填写导学案上的表格,填好后小组内互相交流,学生对中国地理位置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其次,教师出示题目,从全球不同经度、纬度上看中国位置,小组需要合作探讨,将探讨结果与全班交流;再次,教师要求小组竞赛,与日本、蒙古等国家比较一下,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是什么?通过这类问题的设置,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提升课堂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导学――自学――合作――展示等环节,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适时指导,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四)加强练习巩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良好的课堂组织形式可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并转化为自身的学习能力,同时练习巩固环节也不可忽视。为了落实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可以设置自测题目,当堂检测,当堂评价,可以利用面批、互批、自批等多种方式实现当堂反馈,教师和学生一起查缺补漏,逐步完善学习内容。课堂练习巩固小测通常包括三部分内容,分别是基础知识部分、提升训练部分、综合应用部分。对于学习能力偏低的学生完成第一、二部分测试题目即可,而学习精力旺盛的同学需要全部完成。测试题题目的制定需要教师根据本课的学习目标具体而定,为强化学生记忆,提高学生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提供巩固途径。
总之,要改善当前地理教学现状,以新课程为背景,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将地理课堂看作是一个长期动态发展的研究课题,真正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自主参与意识,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体验式学习中善学、乐学,勤于动手,勤于动脑,勤于动口,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打造地理高效课堂,为学生地理素养的培养和全面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国珍.如何构建高效地理课堂教学\[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01).
\[2\]郭卿.如何提高地理教学课堂效率\[J\].文教资料,2010,(16).
关键词:高效课堂;有效性;自主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9-0228-01
高效课堂要依据课标要求,采取切实有效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提高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地理能力的速度和效果,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那么新课程理念下应该如何构建高效的地理课堂呢?我根据自己从教多年的教学经验与实践,总结如下:
1.课前准备――充分
做最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这里所说的备课有两层含义:老师的课前准备和学生的课前准备。就老师的准备而言,指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制定出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要明确每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而不能面面俱到。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要广泛搜集与教学相关的资料,比如地理文献、地理现象视频、影视剧、图片等等,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感觉。就学生的课前准备来说,主要是各个学习小组根据学案导学预习课本知识,形成对课本知识的基本认识,同时通过小组内合作探究找出存在的疑问,以便在课上有的放矢地融入课堂。
2.创设情景――激趣
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学生对所学知识一旦产生兴趣,就会产生一种对知识的好奇与渴望,就想探究其奥秘,就会主动、积极、执着地去探索。
导语是一堂课的切入点。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过:课的开始,其导入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设计优美生动的导语,创设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美的情境,叩开学生的心灵,是很重要的,如:学习《海陆的变迁》一课,导入时课件出示有关火山喷发和地壳变化的短片,让学生初步感知地球的无穷变化,通过画面感知产生走进地理的欲望,达到一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3."互学互助"――关键
"互学互助"是在学生课前准备的基础上,采取"生生互动"对知识点质疑、释疑,让学生就自学过程中的难点或易错点相互讨论、交流。
3.1学生小组合作是关键,是课堂的部分,是学生真正获取知识和学会寻找知识的重要环节。
3.2学生对"互学互助"中出现的问题要加以归纳和小结。
在这个阶段,对疑难问题相互讨论,可以先在小组内部让自学能力强,领悟能力快的学生与同组的其他同学讨论,适当的讲解,使学生在互相帮助的良好心理氛围中完成学习内容,共同达成学习目标;然后,一部分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跨小组来解决,这组学生可以帮另一组学生,把学生能弄懂得学生自己弄懂。这里要明确肯定学生的合作成果,并给予表扬鼓励。最后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或易错的难以理解的问题,可以由教师采用提问讨论的形式,让已会的学生来解决。在这一过程中,全班学生人人参与,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体验成功的喜悦,认为学习是"乐事"而非"苦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进而打造高效的地理课堂。
4.鼓励质疑――创新
学习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即培养质疑问难能力。那么,如何使学生学会质疑问难,从而养成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呢?我认为这需要教师的一个引导过程。
4.1审题激质疑:关键字句是题目的"窗户",透过"窗户"才能领略内涵,引导学生读题、审题,围绕题目提出问题,不但可以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更能迅速地掌握题目的脉络和内容。
4.2身边小事启质疑:除了课堂教学训练学生质疑能力之外,应鼓励学生多观察生活实际,多问几个为什么,从身边日常事务提高质疑问难的能力。总之,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要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养成勤于思考,进而打造高效的地理课堂。
5.师生关系――和谐
关键词:新课程;地理教学;高效课堂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课堂学习。新课程要求教师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转变陈旧的师生观念。在新课程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教学具体实践中要通过各种努力,使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主动地富且有个性发展的过程。研究表明,教师的教学行为,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高效课堂应运而生。
一、何为高效初中地理课堂
准确理解高效课堂的内涵是教师构建高效的地理课堂的前提。教师必须认识到,高效课堂是以最小的教学投人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是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也就是在课堂一定的时间内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具体而言,高效课堂是指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的塑造之过程,是全面地关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乐园。其重视教学过程的探索,重视教学中师生的交流与对话。教师全面把握高效课堂的内涵与意义,在地理课堂才能有高效的教学行为。
二、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问题
现阶段有不少初中地理教师上课时,仍然是以“自我讲解”为主,教学效率低下。究其原因:一是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很多地区地理课程考试所占比例不大,学生对地理不够重视,缺乏学习动力与学习兴趣,课堂上不愿参与,教师索性自己讲;二是地理周课时少,一般只有两节,课标要求的教学量又大,为了在单位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有时还要补充相关的知识材料,教师就不容学生过多地讨论探究,只能让他们听讲解。当然,执行新课标后,有些地理教师课堂上安排大量的活动,表象上很热闹,可是,学生间没有实质性的交流,对地理事物的认识仍然是肤浅的,这样的地理教学是低效的。
三、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1. 正确把握地理新课标。
新课程标准的制定顺应了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符合当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具有前瞻性、代表性、和谐性、综合性、广泛性等特点。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技能,发展地理思维,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首先,掌握班级学生的基本特点。教师在初接一个班级之后,应该在较短时间内对学生进行较为详尽地调查了解。每届学生的生源质量不同,对学生采取的教育教学方法也应该有所区别,如果教师在进行教育时,对每一届学生都采取相同的教育教学方法,势必不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教师应该对学生的主要兴趣进行初步地了解。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都明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所在,往往是教师调动学生积极性,落实素质教育,构建高效课堂的参考点之一。当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教师在继续授课过程中,能够更为轻松容易,这样教师就可以把地理教学与学生的兴趣点进行巧妙地结合。
2.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乐学的重要条件。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儿童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就习氛围,达到建设高效课堂的目的这样良好的教学气氛,那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因此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师生平等,多与学生沟通、交流、谈心,跟他们交朋友,在生活、学习等多方面多关心他们,从而在学生中树立友善、良好的形象,激发他们对老师的爱和信任,形成“无拘无束”、“自由平等”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高昂的学习情绪,让学生感觉到课堂就像温暖的家,学习时轻松自如、自由发挥,从而打造高效课堂。
3.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根据新课程要求,课堂上应该让学生成为主角,老师为配角或者导演,我们要将学生的时间归还学生,同时在必要的时候及时提醒学生,不要偏离课堂主题,一般要求课堂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属于学生的。所以老师要精心备好课,让学生在我们预期内学习,这样对老师要求更高了,也更难了。实践表明,单纯听,效率不是很高,听说读写算,效率会高得多的。所以在地理课上,可以让他们看图看书、画图、回答问题、完成课堂练习等,多方面将学生调动起来。
可以采用小组为单位,抽其中几个学生管理好课堂纪律,老师在台上提问题,下面举手回答,抢答扣分,纪律差的扣分,大大提高了学习积极性。通常这种方法用在复习课上,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了地理知识印象。在课堂上,让学生学会自己动手、动脑,分组讨论,小组之间练习比赛等,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信心,让学生自己体会到学习丰收的乐趣。学生的思维本身就是一个资源库,学生往往会想出教师意想不到的好方法来。
教师在课堂上由“讲学”变“导学”,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新课程;地理教学;高效课堂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课堂学习。新课程要求教师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转变陈旧的师生观念。在新课程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教学具体实践中要通过各种努力,使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主动地且富有个性发展的过程。研究表明:教师的教学行为,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高效课堂应运而生。
一、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概念
准确理解高效课堂的内涵是教师构建高效地理课堂的前提。教师必须认识到,高效课堂是以最小的教学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是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才能达成的课堂;也就是在课堂一定的时间内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具体而言,高效课堂是指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的塑造之过程,是全面地关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乐园。其重视教学过程的探索,重视教学中师生的交流与对话。只有教师全面地把握高效课堂的内涵与意义,在地理课堂才能有高效的教学行为。
二、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问题
现阶段有不少初中地理教师在上课时,仍然是以“自我讲解”为主,教学效率低下。究其原因:一是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很多地区地理课程考试所占比例不大,学生对地理不够重视,缺乏学习动力与学习兴趣,课堂上不愿参与,教师索性自己讲;二是地理课时少,一般只有两节,课标要求的教学量又大,为了在单位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有时还要补充相关的知识材料,教师就不容学生过多地讨论探究,只能让他们听讲解。当然,执行新课标后,有些地理教师课堂上安排大量的活动,表面上很热闹,可学生之间并没有实质性的交流,对地理事物的认识仍然是肤浅的,这样的地理教学是低效的。
三、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1.正确把握地理新课标
新《课程标准》的制定顺应了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符合当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具有前瞻性、代表性、和谐性、综合性、广泛性等特点。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技能,发展地理思维,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首先,掌握班级学生的基本特点。教师在初接一个班级之后,应该在较短时间内对学生进行较为详尽的调查与了解。每届学生的生源质量不同,对学生采取的教育教学方法也应该有所区别,如果教师在进行教育时,对每一届学生都采取相同的教育教学方法,势必不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教师应该对学生的主要兴趣进行初步的了解。身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都明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所在,往往是教师调动学生积极性,落实素质教育,构建高效课堂的参考点之一。当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教师在继续授课过程中,能够更为轻松容易,这样教师就可以把地理教学与学生的兴趣点进行巧妙的结合。
2.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乐学的重要条件。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儿童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就习氛围,达到建设高效课堂的目的这样良好的教学气氛,那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因此,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师生平等,多与学生沟通、交流、谈心,跟他们交朋友,在生活、学习等多方面多关心他们,从而在学生中树立友善、良好的形象,激发他们对老师的爱和信任,形成“无拘无束”“自由平等”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高昂的学习情绪,让学生感觉到课堂就像温暖的家,学习时轻松自如、自由发挥,从而为打造高效课堂创造条件。
3.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根据新课程要求,课堂上应该让学生成为主角,教师为配角或者导演,我们要将学生的时间归还学生,同时在必要的时候及时提醒学生,不要偏离课堂主题,一般要求课堂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属于学生的。所以教师要精心备好课,让学生在我们预期内学习,这样对教师要求就更高了,也更难了。实践表明:单纯听,效率不是很高,听说读写算相结合,效率会高得多。所以在地理课上,可以让他们看图看书、画图、回答问题、完成课堂练习等,多方面将学生调动起来。
另外,可以小组为单位,抽其中几个学生管理好课堂纪律,教师在台上提问题,下面举手回答,抢答扣分,纪律差的扣分,大大提高了学习积极性。通常这种方法用在复习课上,也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地理知识的印象。在课堂上,让学生学会自己动手、动脑,分组讨论,小组之间练习比赛等,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信心,让学生自己体会到学习丰收的乐趣。学生的思维本身就是一个资源库,学生往往会想出教师意想不到的好方法来。
总之,教师在课堂上由“讲学”变“导学”,能够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王英春.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5(06).
1.背景和意义:在学校统一进行“四环节小组互助”高效课堂模式的构建与应用课改研究环境下,实施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目的是改变传统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习惯,引导学生养成主动参与合作、交流与探究等习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究,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优良品格的形成。
2.概念与内容:
“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的课堂教学方式。
“小组互助”就是以班为单位,按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以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为原则,组建以4-6人为一组的若干小组,明确组长、组员职责,确定组内学习互助目标。教师组织教学时充分发挥小组作用,使之成为教学管理单元,实现学生组内互助,组间竞争。
“四环节”即:“读读---议议--讲讲--做做”四个环节。“读读”预习质疑,“议议”合作探究,“讲讲”展示延伸,“做做”精练巩固,教师通过以上四个环节的合理运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实现让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收获,从而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二、课堂模式构建及应用
(一)、地理课小组分工
在学习小组中一般由小组长(1号)承担组织开展小组学习任务;副组长(2号)协助组长开展小组学习活动;形象代言人(3号)在小组学习讨论结束达成一致意见时,代表本组发言,对自己组的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分析等,阐明本组最新颖、最突出的见解。记录员(4号)承担小组各成员发表意见时做好记录的任务。
(二)、地理课堂“四环节”
1.读读:本环节是教师在吃透大纲(新课标)、吃透教材、吃透学生的前提下,根据学习目标设计出由易到难的问题和训练题目,精心设计出预习稿。学习新课之前,学生要专门拿出时间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预习,要求不动笔墨不读书,要带着老师布置的任务去预习,要找出难点和疑点。通过做预习稿,进一步巩固知识,一般用15分钟预学。为小组“议一议”做好准备。
2.议议:在预习过程中,学生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对这些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大胆动手解决,可以通过自我研究、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方式来解除困惑,提出本小组的质疑,也为班级的展示交流、质疑和教师点拨打好基础。本环节约10分钟时间。例如:在学习八年级地理:水资源“议议”环节中,老师提出疑问,在课本和地图册中哪些图能够说明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夏秋多冬春少?怎样解决?学生讨论、展示,并在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提出新的疑问,如学生疑问:(1)西北地区因降水少而缺水严重,我们华北地区又为什么严重缺水?(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怎样解决?
组织学生再进行讨论,找出答案,使课堂进入学习,这一环节也特别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热情。
3.讲讲:各小组分派代表或者成员全体,在班级讲述自己的观点,和对问题的看法,接受来自其他学习小组的质疑。小组间针对不同的观点可以辩论。针对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点拨升华,对小组展示的成果作出评价,点评时要从实际出发,可以穿行,围绕学生的共性问题启发他们思考,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对学生在自主学习与交流展示中未能解决的问题,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解疑、拓展。本环节约15分钟。
4.做做:利用课堂最后约5分钟,进行有效的课堂练习。教师根据各部分知识的特点,设计出有针对性的典型练习题,这是学生巩固知识的必要环节,也是检测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起到巩固所学知识,反馈学习情况的作用。
(三)、互助小组评价激励方式
1.采用小组积分式:以小组争优的形式,对“四环节”的每一环节答题情况进行积分,有必答题、抢答题、小组展示、质疑、解决质疑等多种形式积分,其中第一轮“读读”环节必答题和“议议”能提出质疑的以及创新题,每题10分,其它均为5分,根据积分多少,评出优秀小组。此激励办法,激发了学生积极思考、小组成员互助的热情,调动了全体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2.评出地理智多星:根据学生提出质疑、解答质疑及创新题的回答情况,所在小组互助情况,评出本节课地理智慧多星。此评价办法,能够激发优秀学生主动探究,活跃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带领小组共同进步。
三、课题研究的问题与反思
1.学生质疑能力有差别。
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小组质疑能力有高低,学习兴趣有不同,有的班级课堂讨论很激烈、很充分,有的班级则提不出高质量的问题,讨论时效果一般。采取的办法是,想办法把质疑能力差的班级课安排在优势班级后,借用优势班级的讨论成果,同时加以鼓励、引导、激发,逐渐提升兴趣和能力。
2、小组合作学习要注重面向全体。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优生在小组中处于主宰地位,承担了主要的职责,学困生则处于从属或忽略地位。在合作学习时,学优生往往具备了合作交流的某些条件和要求,成为小组内最活跃的分子,他们的潜能得到了发挥,个性得到了张扬。而一些学困生,因为基础薄弱,参与性、主动性欠缺,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稍逊,往往总是落后优等生半步,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较少。解决的办法:在四环节中,有针对性的设计一些3号、4号学生必答题,创造机会让学困生参与,另外思想工作一定要跟上,动员班干部,团员主动与差生结成对子,并及时进行表扬,给予肯定。
3、小组合作学习一定要注重有效性。
有的合作,看起来热热闹闹,可仔细一听会发现,有的讨论没有意义,有的盲目随从,有的对组内的不同见解根本无法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同或反对,还有的什么都不做,坐享其成。所以,教师一定要注意每个小组的分工,确定每个人都有事情可做,分工到人。
一、营造环境,创设情景,注重科学探究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形象化材料和实验,揭示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展现探究的演绎过程,使学生探究问题轨迹清晰可见,抓住探究问题的落脚点。例如:在讲牛顿定律时,我让学生自己做实验,在做实验时,我让学生思考要想让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的速度,应该怎样做?学生动脑筋思考、讨论。学生设计出各种各样的方案,我引导学生分析,哪些是科学合理的,哪些需要改进,鼓励学生积极动脑,大胆设想,积极参与探究过程,使教学内容更丰富,能力培养水到渠成,事半功倍。有时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讨论的环境,每次在讲解试卷时,我总是给学生十几分钟的自学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学生间可以相互讨论、商量,当争论不休,拿不出正确结果时,可以举手询问。讨论之后,再将学生争论较大的问题由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同学面前讲解,各抒己见,方法各种各样,起到一题多解的效果。
问题设置要具有合理的程序和阶梯性,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把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新的高度,可创设“小步距”问题,把一个复杂的、难度较大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例如:在讲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让学生先猜想,然后根据实验桌上的仪器,学生讨论,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我针对学生讨论时出现的问题适时点播:要想验证势能与物体质量大小的关系应怎样设计实验方案?要想验证势能与高度大小的关系应怎样设计实验方案?学生根据设计的方案进行探究得出结论。实验结束后教师可告诉学生:大家在实验中用的是控制变量法,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物理教学中任何一个概念、定理、定律都经历着由感性到理性的抽象概括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参与概念的形成、规律的揭示过程,让学生亲自去实验、体验、揣摩、模拟这个过程,就能领悟知识形成过程中所蕴涵的思想方法,使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二、加强课本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物理知识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社会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人类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与物理学的进步息息相关。这就要求教学活动必须围绕着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来展开,使学生在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了解这些知识的实用价值,懂得在社会中如何对待和应用这些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技术意识、社会意识。教师在授课时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探究并认识物理规律,同时将学生认识到的物理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与社会实践及其应用结合起来,让他们体会物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乐趣,还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探究能力。同时,借助生活案例,用浅显的语言,把生活与书本融通起来,从而达到从生活中学物理,把物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的作用。例如在讲《光的传播》一节时,我问学生:光就在我们周围,光传播的路线我们怎样才能让它显现在我们面前?学生思考,讨论,根据生活经验得出:在有灰尘飞舞的地方(在教室里打扫卫生时)我们会看到光线,现在我们想让光线在实验中显现,根据我给大家准备的仪器,如何设计这样一个环境?学生思考讨论并不时的动手操作。最后学生自己找到答案:在透明塑料罩下点燃卫生香,出现烟雾,找到光显现的环境,再做下面的实验便简单了。在讲到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时,我一改老师讲的传统授课方式,让学生将不对齐的课桌摆整齐,现场操作,然后问学生这应用了什么原理,学生立刻回答出来,然后在让学生举几个生活中应用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这种方法让学生感觉到学习物理不但非常有趣,而且非常有用。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给予学生恰当的鼓励
关键词: QQ群 初中生物 第二课堂 高效课堂
步入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科目不断增多,学习的知识深度和广度也在不断扩大。初中生物课堂时间有限,导致一些重点学生难于在课堂上完全掌握,一些难点学生难于在课堂完全解决,一些内容难于在课堂上得以充分拓展和延伸。因此,开展好初中生物第二课堂活动,发挥好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延续和补充作用,是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的迫切任务。
由于初中生学习的科目众多,在校时间安排非常紧凑,使师生在学校聚集开展生物第二课堂活动的时间很少。而在放学或放假后,师生各自回家,师生就更难聚在一起开展生物第二课堂活动。怎样破解这一难题呢?笔者经过近几年的初中生物教学实践,对如何利用QQ群构建高效的初中生物第二课堂进行了探讨。
1.利用QQ群构建初中生物第二课堂,是教育信息化时代的需求。
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全民教育、优质教育、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已成为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2011年版)》强调要充分重视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利用。
QQ是当前人们喜闻乐见、广泛应用的一种交流方式,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目前QQ已经可与移动通讯终端等多种通讯方式相连,覆盖了PC、Mac、Android、iPhone等主流平台。腾讯公司网站显示,2014年4月11日晚间,腾讯QQ同时在线用户数突破2亿。据笔者在任教学校所做的“初中生信息化装备及QQ使用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该校初中生有QQ号的学生占100%;家中有电脑且有网络的学生占95.6%;有智能手机且能用手机上网的学生占72.2%;每天都上QQ的学生占97.8%;利用QQ解决学习困难的学生占87.8%。
由此可见,利用QQ群构建初中生物第二课堂,不仅是教育信息化时代的需求,而且在硬件和网络等各方面的条件也都已经日趋成熟。
2.利用QQ群构建初中生物第二课堂,可以实现生物教学的高效性。
QQ群是一个多人聊天交流的公众平台,在群空间中,用户可以使用群BBS、相册、共享文件、群视频等方式进行交流。QQ群的这些功能恰好能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这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提供有力帮助,从而实现生物教学的高效性。
2.1利用QQ群突破教学的时空限制
解惑是教师的一大职责,也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初中生学习的科目众多,在校时间安排非常紧凑,导致学生在校期间除生物课堂时间外,提问的时间非常有限,生物教师对学生释疑解惑的时间也很少。每到假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遇到问题也得不到及时解决与指导,使家长特别犯愁。
利用QQ群构建起生物第二课堂,只要师生具备一定的硬件和网络条件,生物教学就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学生如果有任何疑问,则可以随时在QQ群中提问;师生有优质的教学资源,可以随时与其他成员分享。QQ群这一生物第二课堂,就如同一只看不见的手,指引着学生,引领学生不断进步、健康成长。
例如:有一天晚上,笔者的学生刘某在家完成生物导学案时,总是弄不明白为什么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会是体细胞染色体的一半,于是,她在QQ群中向老师请教。笔者把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动画和示意图发至QQ群,引导学生刘某发现这是因为:生殖细胞是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在一次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复制一次,连续分两次;而体细胞是母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的,在一次有丝分裂中,染色体复制一次,分一次。通过QQ群,笔者使学生刘某理解了为什么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染色体的一半,有效地帮助了学生对相关生物概念的“意义建构”,从而实现了打破时空限制的高效生物教学。
2.2利用QQ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些学生为了研究某个电子游戏可以废寝忘食,就是因为这些学生对这个电子游戏非常感兴趣。只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生物教学的高效性。
QQ是学生喜欢的一种沟通方式,QQ群中交流媒体多样,如:文字、图片、动画、视频和声频等,可以使生物教学变得有声有色、图文并茂、形象直观,从而为学习创设有利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学生把一些生物摄影照片,如家中宠物或庭院花卉,外出旅游或家乡度假时拍摄的飞禽走兽、奇花异草发至QQ群,都会引来众多师生的围观,这种围观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质疑和辩论,从而达到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目的。
2.3利用QQ群促进师生的讨论交流
不论是探究式学习教学模式,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还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都十分注重讨论交流这一教学环节。这是因为通过讨论交流,可以激发学生的全方位思考,促进学生对生物学概念的深层理解,使学生学会表达,学会聆听,学会质疑,学会合作,全面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QQ群中的交流模式多样,有一对多的交流、一对一的交流、多对多的交流。QQ群中的一对多的交流模式,可以实现面向全体学生的整体教学,引发群内全体成员的思考,纠正群内成员的认识偏差,传授科学的生物学概念。在多对多的交流模式下,在QQ群中,不仅可以学生提问,教师回答;学生提问,学生回答;还可以老师提问,老师回答;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从而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及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一对一的交流模式,使学生在讨论交流青春期保健等涉及隐私的问题时,能够解除顾虑,畅所欲言,从而实施一对一的个性化教学,实现因材施教。QQ的屏幕截图功能,可以使讨论交流变得更方便快捷。
例如:我校的一些学生在一次春游中买了“娃娃鱼”回家饲养,有位学生陈某觉得很奇怪――“娃娃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怎么可以售卖呢?于是,陈某用手机给买回来的“娃娃鱼”拍了几张照片,发至QQ群中询问。很快就有学生林某发现,其实这“娃娃鱼”并不是真正的娃娃鱼,而是东方蝾螈。林某还把真正的娃娃鱼――大鲵的图片发至QQ群,并详细解说了大鲵与东方蝾螈在形态结构上的区别。接下来有学生询问:东方蝾螈是吃什么的?东方蝾螈是产仔的,还是产卵的?真正的娃娃鱼可以售卖吗?……QQ群顿时炸开锅了。这次讨论,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拓展了学生对两栖动物的了解深度和广度。
2.4利用QQ群增进师生之间的情谊
对于许多初中生而言,某一位学生对某一位科任教师的喜恶,往往决定了这位学生对这位科任教师任教学科的喜恶。生物教学QQ群,可以使师生不用坐在一起就能让师生在一份闲暇、几分自如之下,更轻松地学习、讨论和交流。在QQ群中,生物教师积极地为学生解疑释惑、传授方法,可以让学生感知老师的博学多才,使学生从内心敬佩这位老师;通过像朋友似的跟学生拉家常,可以拉近师生之间内心的距离;通过对学生的及时点赞、鼓励,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认可和关爱,使学生从心里喜欢这位生物老师。久而久之,学生将会由喜欢上QQ而喜欢上生物教师,喜欢上生物学课程。
2.5利用QQ群实现师生的资源共享
QQ群提供了群共享空间,群内师生可以把有利于生物教学的文字、图片、动画、声频和视频等学习资源上传到共享,提供给QQ群内其他成员的下载学习。群内师生还可以通过生物学习网站的网址,引领其他成员准确、迅速地进入相关网站,获取大量生物学习资源。通过发送文件或发送群邮件,实现教学资源的快捷传送。
例如:生物教师可以把生物导学案、微课、课件、生物开放式考查优秀作品、常见鸟类识别、常见园林植物识别、常见外来入侵动植物等生物教学资料,上传至QQ群共享供学生学习,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生物技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6利用QQ群助力生物教学改革
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生物教学改革中的许多教学资源(如:动画、视频、声频等)的传递,无法再用纸质载体完成。但是,如果利用QQ群构建生物第二课堂,那么上述问题的解决将会变得轻而易举。
例如:被誉为基础教育变革新标杆的一种全新教学模式――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是指一种教师创建学习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回到课堂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教学形态。实施这一教学模式,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怎样把教师创建的学习视频提供给学生。如果教师让学生拿U盘到学校逐个复制,就会浪费大量时间,还可能传播电脑病毒。如果生物教师将学习视频上传到QQ群共享,再由学生回家下载,则将会变得非常方便快捷。
3.生物教学QQ群的主要类型。
3.1师生QQ群
师生QQ群是由于教育教学的需要,由生物科任教师和任教学生参加的QQ群。一般由生物科任教师创建后,通知相关学生实名加入。教师可以在QQ群下达学习任务、上传教学资源,学生可以在QQ群中提问质疑、讨论交流。
3.2学生QQ群
学生QQ群是学生为了学习交流、生活交流而创建的QQ群,为了让学生更自由地交流一些青春话题,生物教师不能加入其中。生物教师可以培养几位学生做“小老师”,再由“小老师”创建、管理学生QQ群。学生QQ群在开展青春期教育和预防艾滋病教育中实施同伴教育,可以取得令人欣喜的教育成果。
3.3教师QQ群
教师QQ群是为了方便生物教师交流教学、教研和科研等工作需要而创建QQ群,一般由区、市生物教研员或生物协会的专家创建,相关生物教师实名加入。在名师专家的指导和引领下,生物教师在教师QQ群中可以得到权威释疑,获得优质的生物教学资源,分享优秀的生物教学经验,从而加速青年生物教师的成长。
世间唯一不变的就是变。教学的环境在变,条件在变,学生在变,这就要求生物教学的方式、方法要随之而变,要求生物教师与时俱进、以变应变,适应时代的要求。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说过,很多人输就输在,对于新兴事物第一看不见,第二看不起,第三看不懂,第四来不及。信息时代的生物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积极研究QQ群等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的整合运用,认真探索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新型的高效的生物教学模式,不断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张建礼.QQ群在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0):64-65.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3-0081-02
地理是初中学生的必修课程,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由于长期受升学教育观念的影响,初中地理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体现在非中考科目、教学课时有限、学生学习兴趣不足、教学总体效率低下等方面。要更好地践行新课程提出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我们就必须立足现实,从强化教学设计,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入手,诱发学生思维和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共鸣,进而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显著提升。
一、结合学生实际,合理优化教学内容
《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地理课堂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诚然,教材内容并不等于教学内容,统编的教材并不完全适合所有的学生。要更好地贯彻新课程精神,教师应该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反复研读、感悟、领会教材,准确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线索,抓住主干地理知识,根据任教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思维习惯,结合自己的教学智慧和教学经验,围绕地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合理的教材整合,实现对教材的“再加工”、“再创造”。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内容以教材为基础,又有一定的灵活性,做到“不只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确保教学内容的基础性、示范性和针对性,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掌握。例如,对于“地图上的方向”这一教学内容,我们把物理中的参考系融入其中,让学生很自然地理解了地图上东南西北的概念,明确了地理方位的相对属性。
二、开展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陶行知先生说过:要取得教学的成功,关键的要素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展现一个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要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必须对传统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进行积极的变革,努力创设与教学内容和学生心理特点相对应的直观、生动的教学情境,使相对静态的地理知识呈现出灵性和美感,以此触动学生的兴奋点,促进学生对地理的认知逐步由好奇升华为兴趣,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中实现地理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对于“欧洲西部”的教学内容,学生由于少有接触,仅凭教师对教材的机械描述,很难引发学生的认知同感,造成课堂教学的枯燥、僵化。为此,我们以多媒体资料片创设直观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一边听着动人的音乐,一边欣赏着风光旖旎的西欧诸国的山川河流。绚丽多彩、动感十足的视频资料将原本略显沉闷的课堂教学烘托得充满活力与精彩,从而有效深化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激活了学生探求新知的心理取向,更加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引导合作探究,促进学习方式转变
新课程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学生个性发展,倡导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学习方式。所以,初中地理教学设计应该把“加强学法指导,引导合作探究,改变学习方式,提升学习水平”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本着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的原则,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能引发共鸣的探索问题,引导学生就此开展小组合作讨论、操作、交流等系列合作探究活动,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不同观点的交锋,形成锐意创新、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学习状态。使学生学会在探究和发现中学习地理,在能动的参与和探究中自主获取地理知识。比如教学“北极地区与南极地区”时,我们就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后,设置了如下探究问题:①北极地区与南极地区的纬度位置有什么特点?②为什么南极比北极更寒冷?③为什么把南极地区称为“天然实验室”?④南极大陆地下有丰富的煤说明了什么?组织学生对这些教学问题展开合作探究,就自然地将“讲堂”变成了“学堂”,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学生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求知,在“探究”中创新,既促进了地理新知识的增长,又切实体现了新课程“问题是教学的开端、主线和归宿”的教学理念。
四、运用激励评价,愉悦学生情感体验
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初中地理新课程教材增加了形成性评价的内容,开创了学生学习评价的新篇章。我们应该明确学生是活生生的、富有个性、不断发展的个体,他们的内心深处总是期待着老师能给他一份肯定、一个鼓励。所以,我们要在初中地理教学设计过程中,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关注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课程学习特点建立重视发展、淡化甄别和选拔的科学评价方式。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既要关注学生地理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地理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要用欣赏的心态看待每个学生,以褒扬和激励为基本原则,从多个角度做出有针对性的、艺术性的评价,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评价的导向功能、诊断功能和激励功能。让自己的评价贴近学生的心灵,愉悦学生自信学习地理的情感体验。当激励性评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增添了学生启航的信心和勇气时,学生学习的灵感自然得到最大限度的调动,在轻松的心理状态下,他们更积极大胆地活跃于地理课堂,确保了课堂教学的高效。
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是一门艺术,教师要将其发挥得淋漓尽致,就必须在教学设计中融汇新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弘扬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在高效的课堂学习中提高地理能力和自身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汤成文.试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3).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地理是初中学生的必修课程,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由于长期受升学教育观念的影响,初中地理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体现在非中考科目、教学课时有限、学生学习兴趣不足、教学总体效率低下等方面。要更好地践行新课程提出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我们就必须立足现实,从强化教学设计,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入手,诱发学生思维和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共鸣,进而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显著提升。
一、结合学生实际,合理优化教学内容
《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地理课堂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诚然,教材内容并不等于教学内容,统编的教材并不完全适合所有的学生。要更好地贯彻新课程精神,教师应该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反复研读、感悟、领会教材,准确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线索,抓住主干地理知识,根据任教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思维习惯,结合自己的教学智慧和教学经验,围绕地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合理的教材整合,实现对教材的“再加工”、“再创造”。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内容以教材为基础,又有一定的灵活性,做到“不只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确保教学内容的基础性、示范性和针对性,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掌握。例如,对于“地图上的方向”这一教学内容,我们把物理中的参考系融入其中,让学生很自然地理解了地图上东南西北的概念,明确了地理方位的相对属性。
二、开展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陶行知先生说过:要取得教学的成功,关键的要素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展现一个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要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必须对传统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进行积极的变革,努力创设与教学内容和学生心理特点相对应的直观、生动的教学情境,使相对静态的地理知识呈现出灵性和美感,以此触动学生的兴奋点,促进学生对地理的认知逐步由好奇升华为兴趣,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中实现地理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为此,我们以多媒体资料片创设直观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一边听着动人的音乐,一边欣赏着风光旖旎的西欧诸国的山川河流。绚丽多彩、动感十足的视频资料将原本略显沉闷的课堂教学烘托得充满活力与精彩,从而有效深化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激活了学生探求新知的心理取向,更加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密切师生关系 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感情是教学的催化剂,老师要善于用多种方式与学生联络感情。师生关系是一种民主、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初中地理的学习要求学生具有空间想象力和逻辑分析能力,而这两种能力对初中生来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形成的,老师对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要有足够的耐心,给足学生思考时间,耐心指导讲授,允许学生在学习中出错,尊重学生,赏识学生,学生才会尊敬老师,听老师的讲解指导。课堂师生关系融恰是高效课堂的先决条件。新的课堂教学理念要求学生间的关系:平等、互助、合作、竞争,其中最重要的是合作。
四、引导合作探究,促进学习方式转变
新课程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学生个性发展,倡导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学习方式。所以,初中地理教学设计应该把“加强学法指导,引导合作探究,改变学习方式,提升学习水平”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本着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的原则,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能引发共鸣的探索问题,引导学生就此开展小组合作讨论、操作、交流等系列合作探究活动,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不同观点的交锋,形成锐意创新、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学习状态。使学生学会在探究和发现中学习地理,在能动的参与和探究中自主获取地理知识。组织学生对这些教学问题展开合作探究,就自然地将“讲堂”变成了“学堂”,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
五、运用激励评价,愉悦学生情感体验
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初中地理新课程教材增加了形成性评价的内容,开创了学生学习评价的新篇章。我们应该明确学生是活生生的、富有个性、不断发展的个体,他们的内心深处总是期待着老师能给他一份肯定、一个鼓励。所以,我们要在初中地理教学设计过程中,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关注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课程学习特点建立重视发展、淡化甄别和选拔的科学评价方式。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既要关注学生地理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地理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要用欣赏的心态看待每个学生,以褒扬和激励为基本原则,从多个角度做出有针对性的、艺术性的评价,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评价的导向功能、诊断功能和激励功能。
地理新课标强调学习对学生终生有用的地理,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传统的接受式转为自主探究式。这就要求老师自觉转换课堂角色,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课堂上老师要整合好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统筹好教与学的关系。 1、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地理”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2、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法,使学生学而不厌 地理教学具备挂图、模型等传统直观教具,还要用多媒体把学生的思维迅速引入到具体的地理场境中,还可讲故事、诵诗文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 统筹教与学的关系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汤成文.试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3).
关键词:初中地理;和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通过形成高效课堂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教师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更是新课程教育改革途径当中的必然走向。教师在工作中将提升课堂实际效率作为重点内容,通过开展和谐、有效的初中地理课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整体效率,并在此基础上强化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
一、初中阶段地理课程教学问题与现状
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初中阶段地理学生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形式都应当进一步被优化,地理课堂也应当不断构建和谐高效模式。
1.教学内容知识面狭窄
初中阶段的地理是高中或者是更高层次教学的基础,是为学生掌握更深层次内容的基点,因此教材当中所包含的内容相对比较简单,造成学生在接受知识内容的时候,不能够激发学习兴趣。
2.趣味性不足
初中阶段学生并没有对地理教学的重要意义有深刻认知,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也就无法对地理学习有更多的重视。地理课堂的教学质量因此也会受到影响。
二、努力构建初中地理学科和谐高效课堂的策略
1.丰富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中应尽可能地满足学生对新知识内容的渴求,教师为此应当根据教材与课堂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地扩充与丰富学生的综合知识结构体系。增添实际的案例内容,并促使学生能够较为深刻地理解与感受地理知识并形成趣味性。例如,教师在让学生掌握有关世界时差知识内容时,就可以将这一节课中的内容与之前所学的地球运动知识点相结合,并让学生进行实际演示,一个学生扮演地球,另一个学生则表演太阳。这样学生通过自传与公转就能够完成地理直观教学效果,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
2.构筑地理学科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对学科产生学习愿望的最直接动力,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教学中。地理学科具有这样的绝对优势,为此教师应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这对于促进教学任务的高效完成具有重要意义。例如,教师可以设置学习小组,并通过竞赛的方式让学生进行竞争,教师问“湖北省简称”,学生抢答“鄂”。这样的教学课堂也会更加富有生机。
3.创新地理课堂教学方法
在初中地理实际教学活动中,需要根据新课程的改革模式进行教学方法上的创新,并在此过程中提升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辅导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应当根据课程教学的辅作用,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产生的问题。例如,学习有关美国地理知识内容时,教师可通过让学生自我发现资源的方式获得信息内容与知识点。
综上所述,当前教育的工作重点是将高效课堂的模式应用在我国初中阶段地理学科当中,不断稳步推进新课程的教学改革任务,从整体上实现学校教学的高效率,不断培养学生在和谐高效课堂中提升综合素质,为我国培养优秀人才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效课堂;初中地理;新课改
近几年来随着新课改的推行“高效课堂的构建”已经成为中学各学科教师所追求的教学目标,对于怎样有效利用好课堂时间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分析能力也就成为了新课改后的一个新的挑战。新课改后,初中学生的学习科目增多,导致有些学校在课时安排时有意减少中考考试分数少的科目的课时量,这就给相关科目的老师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尤其是地理这样一门综合性知识广的学科,要在课堂内有效的消化、吸收知识更是对初中地理教师的新要求。同时,与语数外相比地理科目本身不是很受重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兴趣也会减少。
怎样的地理课堂才算是达到了高效这个标准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界定:
(1)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新课标下的教学目标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高效的地理课堂应该是使得80%以上的学生都能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知之甚少到多,从不会到会;从情感态度方面来看,应该是80%以上的学生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从原先的感兴趣到热爱;从过程与方法方面看,应该是大部分学生都能参与教学活动,而不是少数同学的舞台。
(2)学生的学习愿望得到持续地激发,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学生依然有进一步学习的渴望。
从我个人的分析总结出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低效的原因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不和谐导致。教师的“教”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课堂内容和形式老旧,导致课堂沉闷,很难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相反,有些教师太过于注重形式,活动过多,但活动过后教师根本忘记渗透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难点,造成学生学无所成。
(2)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过分关注考试的结果,导致教师不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而让学生机械的记忆知识点,学生缺乏自身的思考,从而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学生的“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初中学生刚进入中学学习,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比较差,过分依赖老师的课堂教学,而忽略了课后的预习、复习工作,导致上课时茫然无措。同时不重视课后作业的完成,没有认识到地理知识巩固的必要性,导致学生很快地遗忘了新知识。
(2)学生深受应试教育的思想影响,一切学习的时间安排都以中考为中心,分数多的科目所花时间多,分数少的地理自然使得学生不愿意多花时间。
从一名初中地理教师的角度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低效的地理课堂问题,打造高效初中地理课堂: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许多教育学家都曾说过,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某学生产生兴趣,就会产生对这门学科知识产生好奇与渴望,会主动地去探究其中的奥秘,主动地探索知识。一般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心导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多用一些故事或成语俗语以及一些有趣的自然现象来勾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比如:在讲解海洋和陆地的时候以沧海桑田的成语由来作为导入故事,使得学生有进一步了解海陆变迁原因和结果的认识,以及地球上海洋和陆地的分布情况。
(2)教师要激情授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自己的激情完全融入授课过程当中,让老师的情感与授课内容同疑问、同激昂、同探索,充分利用自己的语言和形体来表现授课内容,比如:在讲授地球运动的内容时,介绍地球的南北半球在夏至和冬至日接受到的太阳光线有多少导致了昼夜长短的变化。这时教师可以拿着可以地球仪对着多媒体(或者手电筒)的灯光照射,出现获得热量多少的差异解释。
(3)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在教学的设计过程中多设置活动和动手能力强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归纳总结知识。
(4)随着现代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应该将地理课件制作精美,尤其是以一些动画和精美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地理教学是不断改革和逐步累积的过程,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只要我们用自己的眼光发现问题,用自己的思考分析问题,用自己智慧解决问题,相信高效的地理课堂一定能很快实[5]!
参考文献:
[1]于春梅.基于新课改的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构建研究[D].鲁东大学.2012
[2]李军祥.高效课堂的建设[J]科学教育.2011(05)
[3]张宽衡.精心设计提问,活跃课堂气氛[J]地理教学.2008(01)
[4]沙宝庚.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初中数学教与学.2011(12)
[5]刘耀辉.浅谈对数学高效课堂的认识[J]才智.2014(13)
关键词:高中地理;高效课堂;兴趣;多媒体;理论联系实际
一、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莎士比亚曾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只有有了兴趣,学生才会有学习的动力,才不会对这门课程产生厌恶和抵触心理,因此,在高中地理课堂上,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习必修二第二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中“城市空间结构”的内容时,我向学生展示了我市区图,并让学生在区图上找出住宅、商业、工业等分布区域,因为是学生所生活的环境,他们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一个个跃跃欲试,而且经过讨论为本节课接下来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利用多媒体,优化地理课堂结构
高中地理相对于初中地理来说,难度更高,内容也更难理解,而且地理这门科目不仅是理论知识的学习,涉及的图形也很多,如果教师利用传统教学工具粉笔和黑板作图的话,会浪费大量宝贵的上课时间,如果运用多媒体,教师只需要轻轻点击鼠标,整节课的学习内容都会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而且方式更为形象和生动,起到了优化地理课堂结构的作用。如,学习选修一第二单元《神奇的太阳系》的内容时,我就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了关于太阳系的课件,如太阳系的包括领域及各种天体的环绕位置等,如此一来,学生就能对整个太阳系有个大致了解,同时也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为高效课堂的实现提供了有效保障。
三、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地理是一门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所以,在高中地理课堂上,我们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认识到掌握地理知识对他们将来的学习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而形成强烈的求知动机,如,选修五主要讲的是自然灾害,这时我们就可向学生讲述2008年的汶川地震,2013年的美国龙卷风等,从我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经历出发,使学生明白地理与我们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的核心,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重新发挥学生的主导地位和个性化需求,从而使地理课堂教学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需要看到的是,在当前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来看,由于地理教师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理念,对于地理教学的革新力度不足,造成地理教学的方法陈旧,内容枯燥乏味,无法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甚至造成一部分学生出现厌学的情况。同时,由于教师一直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扮演主导角色,对学生们发号施令,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无法得到重视,自己的观点看法不敢轻易提出,或者即使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也不会受到重视,甚至会受到老师的斥责,这就严重阻碍了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必须要做好师生角色的转换工作,让师生站在平等的位置上进行对话,教师要从课堂教学的掌控者和主导者向组织者和引领者的方向转变,而学生要从旁观者向参与者的角度转变,只有如此,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促进地理课堂教学效果和效率的提高。
二、切实优化课堂结构
优化课堂结构是构建高效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真正使课堂资源得到优化,课堂的所有积极因素才能被充分调动,才能使地理教学的作用得到真正发挥。反观当前的地理课堂教学,课堂结构设置不科学是一个主要问题,教师从头到尾一直进行知识和理论灌输,进行大量的板书和口头讲解,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对地理知识和理论来不及进行消化吸收,甚至对于有些知识还来不及反应过来,教师已经进行下一个知识点的讲解了,这样的话,学生就无法从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吸取营养,获取乐趣和知识,时间长了,就会对地理教学失去兴趣,自然也就无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从这个角度出发,教师一定要切实优化好课堂教学的结构,巧妙地设置教学内容,不要从头到尾满堂灌,要给学生预留出一定的独立思考和消化理解吸收的时间,这样才能使学生们在吸取知识和营养的过程中活得快乐,获得动力,进一步增强学习地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创建自由的学习氛围
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交流很重要,只有充分地进行师生之间的交流,才能有利于促进师生感情的增强,信任的提高,进而营造一个自由、开放、愉快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可以自由发挥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不用担心自己的做法和想法是对还是错,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不足,教师仍然具有极强的权威,学生不敢轻易发表自己的看法,甚至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发表之后,也会受到老师的责备和批评,这就导致学习氛围枯燥、压抑、封闭,学生在这样的环境和氛围中常常会有一种窒息感,没有一点的学习乐趣可言。因此,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致力于营造一个宽容自由开放愉快的课堂环境,鼓励学生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甚至可以让每名学生尝试当一节地理老师,让学生与老师互换角色,增进彼此的信任和友谊,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于地理课堂教学过程的参与性和积极性。
四、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