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中学生消防教育范文

中学生消防教育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中学生消防教育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中学生消防教育

第1篇

关键词:高中生 校园受伤 法律

网上搜索“学生伤亡”会有数千条结果,搜索“学生伤亡纠纷”也会有千条结果。可以说,校园学生受伤事件被报道的多了,产生纠纷的也多了。在给当事学生造成身体和心理伤害的同时,也给教育机构和教育者产生了影响。“鞋子合适不合适,只有穿在自己的脚上才知道”,身楦咧猩,如何看待校园学生受伤事件?2016年暑期,对小学、初中同学做了访问,共调查106个学生,分别分布在郑州的19所高中、河南其他地市的5所高中、河南外的3所高中,男女生比例基本相当。

一、高中生校园内受伤的基本情况

(一)完全学生个人行为的受伤:A男同学在下午放学时,急着去图书馆还书,下楼梯时跑的快了,在楼梯上摔倒,造成脚大拇指骨折;B女同学在没有体育课的周末,穿高跟鞋路过学校广场水泥地,不小心摔倒,造成膝盖软组织损伤,休息一周;C男同学课余在宿舍楼前的小运动场自由活动,突发奇想去玩单杠,飞身一跃后落地,大腿受伤,缝合两针。

(二)学生在正常教学实验活动中的受伤:D男同学在体育课上练习跳远,落地时斜倒,肘部擦伤;E男同学在生物实验课上,用小刀切实验用品,小刀滑动,手指被切伤;F女同学在学校组织的励志远足活动中,抵达终点后突然晕倒,平静后恢复;H男同学,在体育课上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准备工作,冲进球场踢球,倒地后脚踝红肿;I同学在化学实验课上,没有听老师讲完操作程序就点燃酒精灯,造成衣服被烧,头发烧掉少许。

(三)学生间相互嬉戏造成的伤害:J男同学,课间和其他同学闹着玩,被其中一个同学一脚踢中小腿,当场出现清淤。K男同学和同宿舍同学在楼道玩耍,一个同学从背后推了他,因完全没有防备,正面倒地,眉毛上方擦伤,缝合两针。

(四)同学间的故意伤害或者老师故意伤害学生:调查中没有此案例,但新闻报道中此类案例有发生。学生间故意伤害一般发生在卫生间、宿舍等老师监管不到的地方,基本为多人对一人的伤害,报道的基本为恶心案件;教师故意伤害学生比较少见,新闻报道的多数为体罚学生过重造成的伤害,包括尺子打手、书本打脸等。

(五)校外人员进入校园伤害学生:调查中没有此案例,新闻报道的也为个案,基本为社会人员恶意闯入校园对学生进行伤害,性质一般较为恶劣。值得注意的是,调查中有学生反映,有个别家长进入校园指责另外一个学生的现象,为自己的孩子撑腰。

(六)造成的学生受伤:极个案。

二、学生校园受伤事件的处理和法律关系

(一)在类型一中的学生受伤后,有家长认为学校有监护权,就应该承担责任。 以前也有部分观点认为,学生进校后,监护权自然就交接给学校了。现在,法律界公认的,“单位能够成为监护人的,应当是未成年学生父母的单位或未成年学生住所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这其中没有教育机构。学生被家长送到学校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并非把监护权转让给学校,也不允许把监护权转让给学校。

(二)在类型二中的学生受伤后,应该理清学校和学生之间有基于教育目的的合同关系,学校对高中生承担有教育、管理和保护的义务和责任。如果学校尽到了管理义务,建立了必要的防范措施,落实了一定的防范手段,提供给学生的设备、用具符合国家标准,进行了必要的安全教育,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学生受伤后,或者由于学生自身失误而造成的受伤后,学校可以没有责任或者部分没有责任; 如果学校没有尽到法定义务,比如提供的学习、运动、生活场馆和运动、实验设备不符合标准,导致学生受到伤害,或者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课外活动中,预判失误或者防范失误,有明显监管不到位,导致学生受到伤害,学校是要承担一定责任的。

(三)对类型三中的学生受伤后,学校和家长可能都会认为需要对方担责。 这个法律关系比较复杂,首先是嬉戏学生和受伤学生之间的关系,双方如果都未满18岁,需要其监护人承担相应责任; 其次是学校和受伤学生之间的关系,责任划分基本和类型二一致。

(四)类型四、五、六中的学生受伤,轻微案件适用于类型三和类型二的方法,严重案件一般为刑事案件,由执法机关处理。民事部分应该适用于类型二和类型三的推定原理。

三、对学生校内受伤的基本建议

(一)和为贵。曾经有学生在游戏中被另一个学生无意推倒受伤,在送医住院期间,老师自己垫钱为孩子治病,协调加害学生家长积极探望,给双方家长讲清楚利害关系,顺利达成赔偿协议。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带加害学生给受害学生补课,让两个学生相互理解,效果非常好。建议家长在发生此类事件时,冷静看待自己的孩子和对方的孩子,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学会理解,和平解决,不要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

(二)教育为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相长,加大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培养学生乐光、阳关、向上的良好品质,让学生能正确面对挫折。对安全教育,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力度,重点放在安全措施的落实和安全应急方法上,多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

(三)监管为基。对学校的所有设施,必须保证符合国家安全标准;任何活动要做足预案,出现安全问题,第一时间能做出反应;体育课和实验课要有一定的安全防范措施,并保证所有学生在老师的视野之内。对教师的教育行为要在适合的范围内给予必要知道,不要让老师把不良情绪带给课堂,发泄给学生。

第2篇

[关键词]作文教学;作文指导;模仿;创新

很多学生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总是觉得难以下笔,即使写了,他们的内容也让人觉得不知所云,缺乏亮点。久而久之,学生对作文也就产生了厌烦情绪,学习作文的目的也无非是应付考试。教师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能够完整地表达出内心的想法,同时达到一种让人感觉美的过程?模仿是作文教学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一、作文教学要求学生学会模仿

“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的核心,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但笔者认为,作文课,不是培养作家的课,作文要让学生用文字表达自己的生活、情感、思想。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提到作文,许多学生往往唉声叹气。作文难在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那么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消除对写作的恐惧心理,使他们愿意写作、乐于写作,笔者认为,作文也应该是从模仿开始。

模仿,是人类一切学习活动的基本方式;模仿,也是人类一切智慧的源泉;模仿,同样是人类的一切创造之母;模仿,更是我们人类最基本的生存能力之一。为什么我们面对这些刚刚开始学习写作的学生,却要拒绝模仿、躲避模仿、害怕模仿呢?原因很简单,那是因为今天的教学提倡素质教育,就是学生要有创新能力。

二、学生学会善于模仿的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了将阅读教学与学生作文联系起来。有时即使教师进行了作文指导,学生依旧难以写出好的作文来,而从“范文”中去寻找作文的方法,将语文教学的读与写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所学课文得到写作的启示,寻得作文的方法。这样也未尝不可,不仅能更好地去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还能让学生对作文由畏惧到喜欢,并通过对“范文”语句、段落、形式、结构的模仿进行创造,最终达到作文教学的目的。

1.通过课文的学习,激发学生模仿的欲望。作文教学中的模仿写作,就是指导学生在较多地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模仿课文的某些写作特点或某一部分进行写作。学生写作,对生活虽有某种感受,对写作也有一定欲望,但缺乏写作资料积累和写作表达能力。

2.从课文找契入点,渗透作文训练,提高综合运用能力。每篇课文都有各自的特点,这就需要教师找准文章特色,抓住切入点。而语言和想象的训练和模仿是我们每次训练的重点。语言,是写作的基础;有了典型的材料,如何加以利用组织,做到描绘其景,抒写其情,这就需要在语言上下一番功夫。当然,语言的训练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模仿语言习作,用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技巧的能力。模仿习作,是学生作文的低级阶段;仿作,是把学生引进写作之门的一种手段;但是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仅仅依靠模仿是不行的。从作文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得到的经验是:作文不同于写字的临帖,作文也不同于画画,作文是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表现,所以,单单地让学生模仿写作,这也是不完整的。

三、开辟科学模仿新途径

模仿是丰富多样、灵活多变的。模仿不是遏制学生独特个性和创新思维的,恰恰是学生张扬个性的内在需要和培育创新思维的有效路径。关键是看我们能否科学有效地运用好“模仿”这把“金钥匙”。下面就模仿的灵活运用提出几条建议:

1. 要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看待范文。

2.要尽力打破单一模仿的格局。

3.要把模仿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第3篇

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学会自我保护,远离危险,拥抱幸福,享受美好生活。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小学生防洪防汛防灾安全教育知识,欢迎大家阅读。

 

2020中小学生防洪防汛安全教育知识大全

一、防汛基本知识

1、什么是防汛

防汛是指为防止和减轻洪水灾害,在洪水预报、防洪调度、防洪工程运用等方面进行的有关工作。汛的含义是指江河、湖泊等水域的季节性或周期性的涨水现象。

2、降雨的特性

降雨可按空气上升的原因,分为峰面雨、地形雨、对流雨和台风雨四类。

24小时降雨强度与等级(单位:毫米)

小雨10,中雨10∽25,大雨25∽50,暴雨50∽100,大暴雨,100∽250

特大暴雨大于250。

二、洪水

洪水暴发时如何防备与自救

1、根据电视、广播等提供的洪水信息和自已所处的位置房舍结构条件,冷静选择撤离位置。避免出现“人未走,水先到”。

2、认清路标,明确撤离的路线和目的地,避免因为惊慌而走错路。

3、备足速食食品或蒸煮够食用几天的食品,准备足够的饮用水和日用品。洪水到来时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山坡、结构牢固的楼房上层、高地等地转移。

4、泥坯房里人员在洪水到来时,来不及转移的,要迅速找一些门板、桌椅、木床、大块的泡沫塑料等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不宜游泳、爬到屋顶。

5、洪水来临前,将不便携带的贵重物品作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

6、如果被洪水包围时,要设法尽快与当地政府或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已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7、千万不能游泳逃生,不能攀爬带电的电杆、铁塔,远离倾斜电杆和电线断头。

8、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

三、山洪

1、什么是山洪

山洪是指流速大,过程短暂,往往夹带大量泥沙、石块,突发性强、破坏力很大的小面积山区洪水。

2、遭遇突发山洪怎么办

(1)、一定要保持冷静,迅速判断自已周边环境,尽快向山上或较高地方逃转移,如一时躲避不了,应选择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避洪。

(2)、山洪暴发时,千万不要沿着洪道方向逃跑,而要向两侧快速躲避。不要轻易涉水过河。

(3)、更不能为了转移家禽、贵重物品及其它原因而延误逃洪时间,造成“人物双亡”。

(4)、被山洪围困在山中,应及与当地政府或部门取得联系,寻求救援。

四、台风

1、什么是台风

我们所说的台风,是在西太平热带海面上形成的暖湿空气的旋涡团,即为热带气旋。常伴有狂风、暴雨和风暴潮。

2、台风的防范措施

(1)、气象部门根据台风可能产生的影响,在预报时常采用“消息”、“警报”、和“紧急警报”三种形式向社会;同时按台风可能影响的程度,从轻到重向社会蓝、黄、橙、红四色台风预警信号。公众应密切关注媒体有关台风的报道,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2)、台风来临前,应准备好手电筒、收音机、食物和饮用水及常用药品等,以备急需。

(3)、关好门窗、检查门窗是否坚固,取下悬挂的物品,检查电路、煤气、炉火设施是否安全。

(4)、将养在室外的动物及其它物品移至室内,特别是楼顶杂物、窗外花盆等一定要移至室内,室外易被吹动的东西,一定要加固。

(5)、不要去台风经过的地区旅游、游泳或驾船。

(6)、户外广告牌、临时工棚、临时用房、建筑脚手架应加固,城市内行道树木、排水管要临时加固和清理。

(7)、城、乡内住在低洼区和危房内的人员要及时转移。

(8)、台风带来的暴雨容易引发洪水、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相关的学校、工矿企业、山边公路等要加强防范。必要时采取停学、停厂和封路等措施。

(9)、台风来临时,江河边禁止人员行走。

五、泥石流

1、什么是泥石流

泥石流是山区沟谷或斜坡上由暴雨、冰雪消融引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巨石的特殊洪流。泥石常与山洪相伴,其来势凶猛、爆发突然、破坏性强,在很短时间内,大量泥石横冲直撞,冲出沟外,并在沟口堆积起来。

2、遇到泥石流如何避险

(1)、人群在沟谷内活动时,一旦遭遇大雨、暴雨,要迅速转移到安全高地,不要在低洼的谷底或陡峻的山坡下躲避、停留。

(2)、留心周围环境,特别警惕远处传来的土石崩落、洪水咆哮等异常声音,这可能是即将发生泥石流的征兆。

(3)、发现泥石流袭来时,要马上向沟岸两侧高处跑,千万不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跑。

(4)、暴雨停止后,不要急于返回沟内住地,应等一段时间。

六、滑坡和崩塌

1、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土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整体或分散地顺坡下滑,这种现象叫滑坡。俗称“走山”。

2、滑坡前兆

(1)、大滑坡发生前,会出现断流多年的泉水“复活”的情况,也可能出现泉、井水突然干涸水位突变等异常现象。

(2)、在滑坡体中部或前部出现横向及纵向放射状裂纹,标志滑坡体已进入临滑状态。

(3)、大滑坡之前,滑坡体前沿坡脚处土地体出现上隆(凸起)现象。

(4)、滑坡体后缘的裂缝急剧扩展,并从裂缝冒出热气或冷风。

(5)、动物惊恐异常,植物变形。会出现猪、狗、牛等家畜惊恐不宁、不入睡,老鼠乱窜不进洞,树木枯萎或歪斜等现象。

(6)、大滑坡前,滑坡体上长期位移观测资料中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会出现加速变化趋势,这是明显滑坡迹象。

发生这些滑坡的前兆后,要立即采取预防措施。

3、崩塌

是指陡峭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最后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

4、遇到滑坡或崩塌怎么办

(1)、行人和车辆不要进入或通过有警示标志的滑坡、崩塌危险区。

(2)、当发现有滑坡或崩塌的前兆时,应立即报告当地政府或有关部门,同时通知其他受威胁的群众,做好撤离准备。

(3)、当你正处在滑坡体上,感到地面变动时,要用最快的速度向两侧稳定地区逃离。千万不要向滑坡体上、下方逃跑。

(4)、当你处在滑坡体中无法逃离时,找一块坡度较缓的开阔地停留,但不要和房屋、围墙、电线杆等靠的太近。

(5)、当你处在滑坡体前沿或崩塌体下方时,只能迅速向两边逃生,别无选择。

小学生防洪水安全知识

一、如何应对暴雨山洪

暴雨洪水发生前:

(1)要避免在低洼地带、山体滑坡威胁区域活动。每年夏初要对房前屋后进行检查,留心附近地质变化,看是否有危险迹象。

(2)要熟悉周围环境,自备必要的防水、排水设施,如帆布、编织袋、沙石、木板、抽水泵等。注意收听当地气象防汛部门的预报。特别是人群密集区要及时做好人员疏导转移等工作。

暴雨洪水发生后:

(1)发现重大征兆或已经发生灾害时,尽快将消息传递出去,引起重视,争取控制灾害发展和救援。

(2)在紧急情况下,头脑冷静,行动快速,果断放4弃。暴雨洪水突发性强,陡涨陡落,持续时间短。当发现河道涨水,要迅速撤离,不可麻痹迟疑。汛期河道涨洪时,千万不要强行过河,要耐心等河水退了以后过河,或长距离绕行过河。

(3)在发生暴雨洪水时,行人避雨要远离高压线路、电器设备等危险区域,雷雨时要关闭手机。

(4)及时对溺水者进行人工呼吸等紧急救护等。

二、暴雨来临时如何采取防范措施

(1)暴雨来临,关闭门窗,防止雨水扑入屋内,一旦进水立即关闭电源、煤气等设备。

(2)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

(3)不要走地下通道或高架桥下面的通道。

(4)不要在流水中行走,15公分深度的流水就能使人跌倒。

(5)在山地如发现水流湍急、混浊及夹杂泥沙时,可能是山洪爆发的前兆,应离开溪涧或河道。

(6)暴雨中开车应打开雨雾灯,减速慢行,注意预防山洪,避开积水和塌方路段。

(7)注意街上电力设施,如有电线滑落,即刻远离并马上报告电力部门。

(8)如住所可能出现严重水淹,应撤离居所,到安全地方暂避。

(9)遇到危险时,请拨打110求救。

近期雨水较多,为更好的预防洪涝事故,避免灾害发生,构建平安和谐,是大家的共同愿望。

自然界中的雨五花八门,各式各样,有灰蒙蒙的毛毛雨,有连绵不断的连阴雨,还有倾

盆而下的雷阵雨……。在一个地区,如果短时间降了大暴雨,河水会上涨特别快,很容易漫过堤坝,淹没农田、村庄,冲毁道路和房屋,使许多人无家可归。这就是暴雨造成的洪水灾害。

什么叫大暴雨

大暴雨是指降雨量非常大的雨。那么怎样测定降雨量的大小呢气象工作人员在地面观测场露天放置一个直径为20厘米的金属圆筒——雨量器,它一天24小时所接收到的雨量就是日降水量,可以用量杯量出。中央气象局规定:凡日降雨量在10毫米以下的称为小雨,10—25毫米为中雨,25—50毫米为大雨,50毫米以上称为暴雨。暴雨天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但并不可怕。只要做好了各种防范工作,就不会发生危险。

小学生洪水自救知识

洪水发生了,如何自救

1、洪水来了,按照预定路线转移、避难,注意扶老携幼,相互帮助。如果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无法步行转移了,要使用事先备好的'船只或门板、木床等漂浮物,做水上转移的工具。

2、当洪水来得很快,大水已经进屋了,要急速爬上屋顶、墙头或就近的大树上,暂时避难,等待救护人员转移。不能单身游水转移。

3、土墙、干打垒住房或泥缝砖墙住房,只能做暂时避难场所,因为经水一泡,它们随时会有坍塌的危险。

4、假如没有大树、院墙,屋顶又一时爬不上去,此刻应抓住固定物不放,并呼救他人搭救脱险。

洪水过后,怎样预防疾病流行

1清除积水、秽物,通风晾晒,喷洒消毒药剂,预防传染病及蚊蝇滋生。

2、服用预防药物,避免发生传染疾病。如果发生传染病例,必须进行隔离治疗。

3、家用生活器具要清洗、消毒,湿、霉的物件要通风、晾晒。

山区学生遇到洪水怎么办

如果山区普降大雨,在半小时之内就会暴发山洪。山洪来势快、流速大、冲刷能力强,具有很大的破坏力,会给山区造成严重灾害。

1、暴发山洪,过河要有老师护送。当水深超过膝盖,单身不能过河;当水流已达齐腰深度时,众人也绝不能过河。如果发生被河水冲倒的意外现象,头脑要清醒,想办法抓住河中漂浮物或岸边树根、树杈才有可能脱险。

2、当山洪涨水很快,老师又不能护送过河,同学们应全部回学校留宿。

3、暑假在山上割草、锄地,遇倾盆大雨,进山洞等处避雨时,要预防滑坡、滚石和坍塌现象的发生。

4、在雷雨天气里,河谷涨水很快,同学们应向高处转移,但不能停留在大树下,也不能跑到山岗的顶部,以避免雷击伤害。

5、如果发生电线低垂,不能用手、身体接触;低垂电线已被河水冲打时,不能在河边停留,更不能在此过河。这些情况都会发生触电事故,危及生命安全。

第4篇

关键词: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讲解方法

一、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选择研究

展览馆展示的内容丰富多样,为了在众多优秀的文化当中找寻到适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需要我们把相关内容上升为方法论,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首先是讲解内容要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明主题。中小学的讲解中,应该侧重于对实现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讲解,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按照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要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需要讲解员在众多的讲解内容中,寻找出适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突出贵阳市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采取的举措,促进中小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其次,讲解内容充分结合中小学生的教材实际和接受能力。对于中小学生的讲解,应该是基于中小学教材衔接的基础,与讲解内容融会贯通。中小学生的教材内容虽然相对简单,但是涉及面广。在我讲解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针对中小学生的讲解内容,主要是和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等学科的联系较为密切,因此,在讲解中着重讲解家乡的美丽风光和人文风情,关键是培育中小学生对家乡的热爱。结合中小学生的参观特点,主要讲解了贵州省独特的喀斯特风貌、丰富多样的少数民族文化,贵州的历史发展等,这些内容在中小学教材的很多学科都有涉及,能够培养中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和逻辑思维能力。再次,讲解内容突出专业展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特色。例如在讲到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时候,不仅给大家介绍了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讲解城市的布局、城市道路规划、贵阳城市设计等内容,让中小学生对城市、对自己生活的家乡的发展有充分的了解,能够激发中小学生的爱国热情,为从小立志做社会的栋梁之才打下良好的基础,让中小学生充分了解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可以让中小学生拓展视野,了解社会。

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讲解方式研究

结合中小学生的注意力、关注点和知识接受能力等特点,为了取得较好的参观效果,讲解方式具有独特性。一是“提纲挈领、画龙点睛”式的讲解方法。即通过讲解各个展区的重点知识,开阔大家的眼界,适合于人数较多的团队。在讲解过程中,有针对性的讲解展区的重点知识,能够吸引中小学生的参观注意力,讲出展区的亮点和重点。为了保持中小学生的参观兴趣,避免中小学生的参观疲劳,讲解员应该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参观的效率和效果。二是“抛砖引玉”启发式的讲解方式,通过讲解员的提问,主要是增强讲解员与中小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增添了参观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参观热情。这一种讲解的方式,多用在中小学生耳熟能详的内容上。在每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时候,掌握提问的节点和时间尤为重要。讲解员的提问次数在两到三次为宜,并且能够取得良好的互动效果,增加参观的整体效果。结合贵阳市城乡规划展览馆的实际情况,在介绍贵州黄果树瀑布的时候,做出提问,让大家主动介绍贵州省其他具有代表性的美丽风光;在讲到贵州的红色文化板块,以会址的相关内容为引子,让大家讲出自己所了解的贵州红色旅游的地点以及参观的感受;这种讲解方式深受中小学生的喜爱,效果较好。有的在讲解之外,还会和讲解员进行交流和沟通。三是“触类旁通、循序渐进”的讲解方式:即通过中小学生对身边的人和事的回忆,过渡到要讲解的内容,能够激发未成年人的参观兴趣,取得较好的讲解效果。中小学生总是根据自己熟悉的环境,逐步了解到外部环境的情况,所以,有必要从中小学生熟悉的内容讲起,吸引大家的注意力。这种讲解方式主要是在讲解贵州省的生态文化展区,让中小学生开阔眼界,增强对社会的认知程度,对其人生目标的设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展览馆为做好未成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创新举措研究

第5篇

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的要求,推进本市中小学防灾自护安全教育和珍爱生命主题教育,不断提高广大中小学生安全自救及防范自然灾害的能力。

二、组织机构

(一)主办单位:市教育委员会

(二)承办单位:市学生活动管理中心

(三)协办单位:区教育局、大学防灾救灾研究所

三、参加对象

全市中小学生

四、活动内容

(一)知识类:地震基本常识(地震前兆、应急逃生、自救互救),防火灾基本常识(灭火逃生)。

(二)技能类:心肺复苏(人工呼吸、胸外挤压)。

五、活动时间与方式

(一)各区县自行组织教育活动

1.时间:11月中旬—12月中旬

2.内容:由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各中小学校开展防灾自护知识技能主题教育活动;制作一块反映本区县中小学校开展防灾自护专题教育情况的展板(喷绘板,长2.4米,宽1.2米);选送一节主题教育教学课件光盘(刻录在DVD光盘上,授课对象、形式、内容不限);选拔1支12人参赛队参加全市展示活动(地震自救演练3人,火灾自救演练3人,心肺复苏互救演练三对6人)。

(二)全市教育展示活动

1.时间:12月下旬

2.地点:市建青实验学校

2.内容:

(1)集中展出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开展防灾自护专题教育展板和教学活动课件。

(2)展示中小学生地震、火灾自救互救和心肺复苏知识技能。

(3)观摩市消防局消防队火灾救护现场演练。

六、活动要求

(一)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全面发动、周密安排、精心组织各中小学校参与此项活动,努力提高防灾自护教育的普及率。

(二)要坚持知识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原则,引导中小学校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科学组织形式多样的知识教育和逃生演练。

七、奖励

第6篇

全市中小学生(包括职中、中专、师范学生)。

二、活动内容

本次生命教育以“珍爱生命、健康发展”为主题,包括生命与成长、生命与他人、生命与环境等,分两个模块开展:

(一)生命如歌。包括生命之歌、智慧之歌、诚信之歌、礼仪之歌、等专题。

(二)真情感动。包括感恩父母、师恩难忘、友谊天长地久、祖国在我心中等专题。

三、活动要求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在活动中要抓住重点,整体规划,选择专题,精心组织;要将生命教育与加强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与加强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理想信念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与加强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与加强法制、安全、环境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与加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与日常教学工作结合起来。

四、活动分工

(一)各学校根据自身条件和特点,围绕上述模块或专题有计划、创造性地开展学习、宣传等活动。要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等工具和橱窗、电视、广播、黑板报等宣传阵地,开展知识讲座、报告会、主题班团队活动等丰富多彩的系列教育活动,并作好参加市、区以及苏州市比赛的准备。

(二)各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结合实际和要求,围绕此次生命教育的主题,选择一至二个专题为本地区活动的重点,有计划地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评比、故事比赛和主题班会评选等活动,做好参加我局组织的征文、演讲比赛的前期选拔工作。

(三)我局将针对各专题和各年龄段学生的特点等情况,在各地各校广泛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的基础上,与苏州广电总合组织“生命如歌”现场美文大赛,与苏州市禁毒工作领导小组联合组织“生命警钟”演讲比赛,并根据各地各校开展生命教育的情况,评选本次活动的“优秀组织奖”,安排召开全市生命教育系列活动总结表彰大会。

在教育过程中,苏州电视总台特别是苏州教育频道还将配合进行采访报道,对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作品和先进典型将推荐给《苏州日报》、《苏州广播电视报》等报刊公开发表、刊登。

五、具体安排

3月,全市组织发动。

4月~6月,各地各校进行相关活动和评比。

7月~8月,我局组织有关比赛(比赛的具体参与、评奖办法另行通知)。

第7篇

1.正视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错误。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一切可能的机会,让他们尽量提出各种问题,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做练习时,尽可能吸引学习上比较吃力的学生参与,让他们回答问题。在众多的举手学生中,要善于发现那些欲举又放下的手,把发言的机会先让给他们,哪怕他们回答的不够全面,甚至出现错误。教师要用心聆听每一个学生的回答,然后组织学生补充甚至改正,教师则从中启发诱导,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

2.在精讲多练中纠正学习英语的错误。要精讲,就要精心备好课。教师要备好新课标、备辅助教材、备学生、备重点、难点和疑点。课堂上教师精讲之后,重要的是让学生多练习,通过练,发现问题,当堂讲解,给予纠正。

3.抓住学生练习中有代表性的错误。学生在学习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错误。有的错误一点就破,有的错误会随着知识的增长而逐渐得到克服。如果见错就抓,发现错误就纠,就会使练习的气氛冷冷清清,这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极为不利。因此,教师要把握住教学重点,抓住那些大量存在而又具有代表性的错误,进行分析归纳,总结规律,使学生能够由此及彼,由点及面,将知识融会贯通。

4.随时提醒,给予忠告。对一些在课堂上屡犯错误,同时又爱开小差的学生,为了避免课堂直接提醒、示警、批评损伤其面子,引起对立情绪的负面效应,教师可在上课前准备好写有不同忠告赠言的小便条,在他们开小差时,有针对性地将便条悄悄放在其课桌上,忠告他们集中注意力。

5.采用错解归正法,强化思维的准确性。讲课或练习时,教师有时郑重其事地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在不知不觉中引出错误的结论,然后发动学生找出错误的关键,分析原因,加深理解,强化记忆。这种练法往往对学生产生的震动较大,富有启发性,可以提高学生辨别正误的能力,同时留下的印象也是难忘的。

6.调动全体学生共同纠正错误。纠错不能只针对出错的某个学生,而要使全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比较和争论得出正确答案,从个别错误中引出带普遍性的思维错误。那些经过紧张的脑力劳动,通过争辩而练会的东西是很难从记忆中消失的。那些持有正确认识的学生也可在表达自己的见解、指出错误的过程中立论有据,从而强化自己的认识,加深印象,增强信心。有些错误可写在黑板上,引导全体学生分析、修改,这样可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7.掌握好纠错的时机。如当学生读课文出现读音不准时,老师不应该及时纠正,应该让学生接着读下去,等他读完了课文,老师再读一遍让学生找出刚才自己读的与老师读的有什么不同,让学生找出问题,并让全班学生跟老师读,而不让刚才的学生单独读,这样不但挽回了学生的自尊,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8篇

得对人的生命意义的理解,从而学会努力地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这也是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真正意义所在。本文结合自己多年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大家共勉。

一、引导学生认识欣赏生命

我们知道,小学生虽然充满生命的张力,但由于缺乏一定的社会阅历,因而不可避免地出现生命意识淡薄等问题。为此,在学习一些富有生命意识的课文时,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记得《珍贵的教科书》一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指导员为了保护来之不易的教科书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当学习到这一内容时,许多生活在今天优越环境下的学生认为这样的举动不值得,有的则认为指导员的精神很伟大,他的生命很有价值,更加激励当代的学生奋发学习。面对学生们不同的理解,我通过举办小型辩论会、课后阅读相关材料等方法加以引导,适时地开展生命教育活动,进一步引导学生去思考人生,感悟生命的意义。

二、引导学生通过榜样珍惜自我生命

小学生具有思想不成熟的特点,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也有烦恼;在学习和社会生活中,他们也有困惑,因而有时感到迷惘,甚至会迷失人生的方向。在教学中,我借助一些榜样,帮助学生坚定信念,树立信心,使他们有理想,有追求,为他们的生命确立了一个支点,引导他们善待生命。比如教材中《向命运挑战》中的霍金等那些身残志坚、敢于向命运挑战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深深地震撼了学生的心灵,激发起学生对生命的热爱与珍惜。再比如,教材中那些充满人文关怀、具有生命意识的课文的作者。作品教育人,作品的作者同时也是我们教育学生珍爱生命的很好素材。此外,还可以向学生推荐阅读《张海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书籍,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热爱生命的教育,让学生从这些人物身上汲取精神力量,反省自身,学生就会懂得更应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让生命焕发出光彩。

三、引导学生体悟人间真情

现实生活中,往往生命因为爱而精彩,而爱又能为生命创造奇迹。《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正是爱与信念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在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个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他的同伴。在歌颂伟大父爱的同时,我们更深一层地看到了:正是因为爱和信念才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儿子和他的13个同伴,14条鲜活的生命在挖掘了38个小时后终于获救。它教给学生的不仅是爱,更多的是对生命的珍爱,对生命的认可。同样的感人事迹在汶川大地震中还有许多,我们可以播放现场视频,让学生们一起感悟了大爱无私的人间真情。

四、引导学生尊重和珍爱他人的生命

在珍爱自我生命的同时,小学语文教材中还有一些课文注重对学生进行同情弱者、关爱他人生命的教育。在《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小音乐家扬科》这两篇课文中,两个在黑暗的社会制度下悲惨死去的主人公,同样能激起学生的同情心,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当学习《穷人》一文时,渔夫和桑娜宁可自己受苦也要救助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他们的高尚品质也同样激起了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在学生的心田里播下同情弱者、关爱他人生命的美好种子。

五、在实践活动中学会尊重、珍爱生命

生命教育是触及心灵的教育,是感染灵魂的教育,在语文课上,除了阅读文本,我也经常通过表演课本剧、分角色朗读等各种方式的体验活动,让学生直接参与表演,分别感受"真实情景"中人物的各种情绪,体会其中的喜怒哀乐。在实际体验的背景下,更能理解别人的需要和处境,进而学会体谅别人、尊重别人。又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时,我组织了一次体验活动,让学生在家当一回盲人,聋哑人,残疾人,再把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写出来,与大家交流。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了残疾人生活的艰辛,都站在残疾人的角度谈感受,对残疾人能积极面对生活表示了敬佩,同时也为自己是个正常人而高兴,都认为应该珍爱生命,好好的过好每一天,对生活中需要帮助的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六、在写作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第9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生生互评;能力;提升方法

1前言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在现阶段的小学教学工作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促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增强学生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具有积极意义。随着新课改教学工作的不断深入,针对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们的自我表达能力,让学生们能够自如的和人交流,培养学生们积累写作素材的良好习惯,让学生们认识到语文习作学习的重要性。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采用一些有效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当中,采用生生互评形式的教学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这种教学方式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具有积极意义,需要不断提升学生们的生升互评能力。

2生生互评的内涵和意义

2.1生生互评的定义

生生互评,主要是生生互动之间的一种学习活动方式,相对于普通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单向评价的方式,这种评价的方式是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互动评价的重要方式。生生互评的方式,主要是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进行的,通常会针对某一个特定主题和任务进行,比如说学生们的演示或者发言等,从而学生和学生们之间开展双向的或者是链条式的评价,学生们的评价内容可以包括理论知识、专业技能、思维方式或者情感态度等各个方面。

2.2生生互评的重要作用

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当中,积极应用生生互评的方式,提升学生们生生互评的能力,能够有效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这能够有效促进自主学习。学生们自主学习,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充分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和学习内容,同时还能有效增强学生们的认知能力。生生互评,将学生们当做作文评改的重要主体,学生们之间的思想观念和意见能发生一定的碰撞,学生们在交流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拓展自身的视野,提升学生们的思辨能力。长时间的使用生生互评方式进行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能够让学生们积极吸取其他同学的优点和长处,并对自身存在的一些写作问题进行有效改进和解决,有效提升学生们的写作水平和能力[1]。

3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生生互评能力的提升方法

3.1从习作题目入手,教授学生们评改方法

题目是习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对于学生们的写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一些较为合适的题目,能够极大程度上提升学生们的写作兴趣,激活学生们的思维。教师在教授学生们评改方法的时候,首先需要针对习作题目进行全面充分的分析和讲解。针对不同的题目,教师们需要采用不同的讲解方式,让学生们深刻了解到题目在习作中的重要性。学生们在刚开始进行生生互评的时候,可能会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针对这种问题,教师们需要给学生们提供良好的切入点,这就是题目的重要性。教师们让学生们进行,让学生们对写作文章进行通篇阅读,针对文章的主旨和思想内容进行认识和掌握,看其是否和题目一致,是否有跑题的迹象等[2]。

3.2加强示范性的评价工作,积极引导学生们开展生生互评

教师可以给学生们提供一定的评价模板,让学生们照着这种示例和模板进行具体的评改。教师在学生们的学习道路上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针对于习作教学来说,教师能够提供良好的示范性作用。教师的评价示例之中,应该包含文章内容、主旨、结构以及语言方面的评改。针对《我的家庭》这篇作文,教师在对其进行评价的时候,主要是分为了三个层面向学生们进行展示,首先是看这篇文章是否有跑题的迹象,其次是针对文章的语言结构进行评价,最后看这篇文章的总体风格是否具有新颖性,或者文章中是否存在着一些闪光点等。教师展示作文的时候,还可以选择具有不同层次效果的文章,让学生们当做习作评价的标准。学生们在教师提供示例的基础上,按照不同的标准对其进行评判,学生们首先了解到全文的整体描述情况,其次看文章中描述的人物形象和性格是否丰满,最后学生们还可以针对文章中的趣味性和新鲜感进行挑选,通过三个层次上的评价和分析,能够让学生们掌握基本的评价方法和能力[3]。

3.3培养学生们生生互评的良好习惯,有效激发学生们的写作兴趣和评改兴趣

写作习惯的形成需要经历较为漫长的时间,想仅仅依靠课堂学习的时间,并不能有效增强学生们的写作能力,逐渐培养学生们的写作习惯,让学生们在良好的环境下进行写作,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写作活动中,能够极大程度上提升学生们的写作水平。想要达到这个教学目标,就需要不断激发学生们的写作兴趣,通过写作兴趣和评改兴趣,能够有效提升学生们的生生互评能力。教师需要给学生们介绍和传授一些评改的方法,让学生们积极运用这些方法,对同学之间的作文进行评改。这样学生们不仅能够在课堂上对彼此之间的文章进行评改,在课外环境中,学生们也能进行评判,比如说新闻事件、课外文章等。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学习一些作文评改中的专用符号,让学生们在生生互评的过程中,收获到一定的愉悦感,这样学生们才能够有效激发和提升自身的生生互评能力[5]。

3.4加强学生们之间的习作评说

习作评说能够给学生们之间的交流增加较多机会,使用习作评说的方式,让学生们对所要进行评估的作文进行详细说明,语言的表达能够增强学生们对作文的理解。教师可以给学生们进行分组,让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生生互评,这样学生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会更多,从而在开展评改作文的过程中,能够更加大胆。学生在课堂上互相评说对方的作文,不仅锻炼了他们赏评作文的能力,也提高了他们口语表达的能力。教师需要让学生们明白修改对于作文写作的重要性,学生们之间的良好互动,能够促进学生们自己修改和评判作文。教师划分相应小组之后,可以给不同小组中设置不同的评改目标,让小组之间针对论文评改结果进行说明、比较。学生之间互动性不断加强,对于有效提升他们的生生互评能力具有良好作用[6]。

4结束语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生生互评能力的提升方法主要表现在教师需要从习作题目入手,教授学生们评改方法,加强示范性的评价工作,积极引导学生们开展生生互评,培养学生们生生互评的良好习惯,有效激发学生们的写作兴趣和评改兴趣,并且不断加强学生们之间的互动。通过采用积极有效的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们的生升互评能力,提升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成果。

参考文献:

[1]汪桂美.浅谈基于小组互评的小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J].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2013(1):41-42.

[2]余秀微.尝试同伴互评提高写作能力――浅谈在学生作文互评方面的一些尝试[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1(4):133-134.

[3]董希杰.让学生作文水平在“互评”中有效提升[J].语文教学之友,2015(9):41.

[4]程雪立.作文互评――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J].教育,2013(9):12-13.

第10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生创新意识;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H319

目前,素质教育及创新理念的倡导逐渐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各个教学工作中创新意识的培养已经成为整个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创造性思维模式的培养是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的最主要环节。

一、创造舒适的教学氛围

一个舒适的教学氛围的创造不仅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老师的作用,也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挖掘学生的创造才能。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必须利用一切条件建立出一个能够发挥创造性的教学氛围。必须营造一个舒适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够将课文中所要理解和掌握的知识进行转化,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能够使学生真正的形成创造性思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的提供各种教学机会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一种轻松舒适的氛围中完成整个学习过程,在不知不觉中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二、强化思想教育,培养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所要强调的最重要的工作在于思想教育工作。一个思想作为正派的人才能够有较高的思想创新意识,因为他的创新意识来自于对于祖国的热爱和崇高理想的追求。所以我们要重视小学思想教育工作的进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我们要通过各种直接或者间接的机会为学生提供各种形式的活动来激发他们的爱国之情,利用著名科学家及身边的人和事来激励他们学习,给他们讲述发明创造的重要性及其意义,引发他们对于发明创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如在案例教学过程中,通过《蝙蝠和雷达》这篇课文的学习中,我们可以告诉同学们科学家是如何用蝙蝠在夜间进行活动的原理发明了雷达的故事来激发同学们对于身边事物的思考,比如可以请他们将生活中发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搜集并就各个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可以将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带到课堂上,请同学们讨论,经过交流之后最终得出一个结论,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们在现实社会中的观察能力,更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及创新能力。

三、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创新意识

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必须依赖于开阔的视野和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在小学语文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过程中,必须强调学生视野的开阔及发散思维的培养。教师要在学生创造性意识的培养中起主导作用,教师要将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结合起来,重点放在开阔学生的视野及发散思维的培养上,使学生在各种活动的进行中培养思维的发散性、自由性及独立性,对于学生的奇特的思维要及时的给予鼓励。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各种知识进行联系起来进行"创造性的复述",教师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将抽象的文字转换为生动的画面来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活动中对各个学生进行观察和了解,发现他们的特长,可以请具有各种不同特长的学生用自己的特长进行创造性的创作。比如可以将自己知道的与课文意境相符合的诗歌朗诵出来;可以将课文中的景色用画笔描绘出来;也可以将一首与课文内容相符合的曲子弹奏出来等等。总之教师要创造一切的机会为同学们创造性思维的发挥提供基础条件和设备。比如在发明创造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借助于各种发明创造的东西,来丰富学生的思维能力,看看他们能想到生活中所需要的发明创造还有那些,并鼓励学生可以进行手工制作来丰富自己的想象。

四、提倡质疑问难,探索求知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并进行刨根问底的询问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开端。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激活学生的思维,发挥其内在的动力。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尽力钻研,不压抑他们的独立见解与思考,使学生敢想、敢问、敢答。通过正确引导,使学生思想中产生的微弱即逝的求知火苗得以燃烧和发展。如在《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在学生学习课文的基础上,告诉学生还有许多的矿物有待于我们继续的发现,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及其工具去发现它们等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发挥学生的探索精神。在小学语文的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提供各种各样的机会和条件,要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意识放在首位来抓。

五、结语

创造性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传统模式的转变,能够真正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使教师的教学模式不断创新,在长期的教学引导过程中,真正将学生的自主学习、知识延伸、创新运用等事项进行渗透运用,使学生在掌握住更多的知识的时候,有效的提高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地方课程教材;生命教育;有效策略

G631

近几年,各种媒体报道的小学生自杀事件频频出现,而且有攀升的迹象。这些悲剧不断重演的背后,是社会、家长、教师只对小学生的学习成绩过多关注,大量的精力花费在孩子的智力培养上,而忽视生命教育的结果。

笔者通过研究,发现《地方课程》有这很多生命教育的结合点。为了更有效地开展地方课程的教学,让孩子学习教材中的生命教育的主题,开展相应的综合实践活动,非常有必要把同一主题的内容整合在一起,进行主题教学活动。

一、拓展教材外延,激活教学内容

教材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工具,也是学生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就地方课程教材的内容而言,通俗易懂,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都能看得懂。那么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感知生命,感悟生命的价值呢?

教材是教与学的工具,但不是惟一的资源,要把生活搬进课堂教学,教师除了自身解读教材外,还应对给定的教学内容进行大胆的变革与创新,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又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素材来替换、改造教学内容,尽可能使学习内容生活化。

各年级在生命教育主题的内容上各有侧重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活用教材,根据学生实际需要来展开教学活动,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校的实际进行教学,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营造和谐课堂氛围,激发学习热情

在营造课堂氛围时我们一般可采取以下方法:

1.情境再现法。在课开始之初,教师创设学生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感同身受,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2.视频、图片欣赏法。利用视频的精彩画面和声像效果,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身临其境的体验和感悟所学的知识,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利用生动鲜活的图片让给学生以最直观的感受。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一进课堂,就必须进入“引导“角色,要善于创造一种氛围,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之中,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主动地投入进去,动脑思考问题,动口表达自己的观点,使他们通过自己的参与,感受到自身的力量所在,体验到创造性学习的乐趣。教师要用自身的感情去感染学生,从而使学生和教师一起对学习内容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三、丰富课堂教学手段,体验实践式生命教育

1.看安全教育专题片法。小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在父母和长辈的呵护下长大的,他们抵御意外伤害的意识还较为淡漠,自我保护能力也急待提高。因此要通过看《交通安全》、《火灾防范》等专题片来提高学生的生命意识,学会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

2.故事讲述法。讲述适合小学生身心特点的各类故事,使学生产生对某些问题的感性认识,再加上简要分析,使大家获得相应的生命知识和激起珍惜生命的思想情感。

3.名言警句法。学生阅读和搜集一些富有生命哲理和教育意义的名言、警句和俗语等,使大家得到心灵的感染和熏陶,从中获取生活和人生智慧的美的启迪。

4.情境表演法。通过学生的参与,使大家置身在一定的情境中,培养学生遭遇情景时如何正确的选择和判断,从错误中汲取经验教训,从正确中学到应有的智慧,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5.高年级地方课程教材中青春期教育方法:自我悦纳体验模式

①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②引导探究,形成初识。

③组织参与,促进悦纳。

④激励反思,内化外显。

6.小组讨论法:在教学中,通过分小组学生自由讨论的方式,引起学生共鸣,让孩子明确辨析正误,了解一些正确的做法,掌握更多的知识。

7.在教W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已知经验和学习积极性。重视实践活动,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将查找资料、实地调查、参观访问、出黑板报、游戏活动、模拟练习、组织辩论赛,课本剧表演、实地体验等活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以优化教学效果。

四、结合课外活动,助推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的内容比较广泛,在课堂上未必能一一涉及,而且生命教育又是一种身教重于言教的教育,其实践性比较强,以具体的行为或举动教育人,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和人格的陶冶,这样才能真正影响人、感化人。所以形式多样的、富有实践性的课外活动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因此,在生命教育中强调通过课外活动来实施生命教育。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学生体验生命成长的重要途径。充分利用班队活动、节日、纪念日活动、仪式教育、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载体,开展生命教育活动,让学生感悟生命的价值;与地图、电影、电视及其他学科的学习有机地整合,拓展地方课程的时空领域,有机地提高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五、家校合力,拓宽生命教育渠道

学校的教育离不开家庭、社会的支持和配合。生命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学校、社会、家庭形成教育合力,生命教育才能青春常在。

整合学校生命教育资源,可以从整合师资力量、家庭和社区资源这几个方面进行。整合师资力量,就是要调动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积极关注学生的成长状况,全身心地关心、热爱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和自尊,对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认真分析,及时解决,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指导者、教育者和鼓舞者。整合家庭和社区资源,就是要充分发挥家庭和社区的优势,充分利用家长学校的作用,对学生的变化和发展给予及时、必要的指导和关怀。

总之,生命教育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认知过程,不是靠一时的感情冲动和言语说教能完成的。小学阶段的生命教育主题的内容也贯穿了一到六年级每一册地方课程教材中。因此,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全力配合,形成一个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氛围,共同担负起对学生生命教育的责任。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应用

新课标课改规定在上课的时候,老师必须要凸显学生的地位,并且要让学生重视训练原理结合现实的能力。在这种的情况下, 老师选择使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是种最好的方式。在课堂上,老师使用简易的语言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让上课内容与现实生活贴近,这就是生活化教学模式。小学数学在课堂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在以后的数学水平可能受到小学时期学习的影响,所以小学数学教学必须要有行之有效的教学措施,讲究恰当的教育方式。在以上氛围的影响下,小学数学课堂的主观要求是使用现实化的教育措施。 本文从多方面研究小学数学现实化教学的操作。

一、生活化教学的内涵

在课堂上,老师要结合学生所处的环境来进行教学,老师搜寻现实化的材料、设计现实化的背景、使用现实化的教学方式等,学生以数学的思维与方式观察生活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也能够引导学生使用数学知识处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意义,就是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现实化,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

二、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缺陷

(一)现实生活等于数学,忽略数学的内涵

正确理解生活化教学是一种从具体到抽象循环往复的进程,数学和现实生活间的互动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作用。数学生活化把学生放在现实生活中学习,但是这并不代表生活的全部是数学。假如完全的把数学教育融入到现实生活中,这必将适得其反。在现实中,大多数教师忽略数学化教学只是一味追寻生活化教学课堂,使课堂的气氛更为活跃,把数学课变为一个简单讲解实例的地方。例如上“正负数”这一课的时候,老师一般会举“购买某物”或“销售某物”的例子,但是这样看起来似乎联系了日常生活,却无法给学生提供智力上的挑战,并且可能会给学生一些学习上的困扰。

(二)问题不明确,使学生注意分散

制定小学数学生活化的问题,必须要让学生从学习中认知自己的生活,使用数学知识处理实际的问题。要制定符合学生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许多老师制定的问题并没有符合实际操作,使得教学预期目标偏差太多,学生的思想远离数学教学。例如在上“学习人民币”一课时,老师会随机挑出不同币值的人民币,抽取学生询问该纸币的面值,大部分学生都可以正确回答出来,但这不并不是老师想要达到的效果。因为孩子的家长在平时的生活中已经教会了他们如实识别人民币,如何使用纸币等,他们早已具有了解纸币的能力。

(三)情境,阻碍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复杂的学科。不管制定的问题多么符合现实生活,都可以涵盖数学知识。如果这不能完全在生活中领会到数学涵盖的点、线、面等。学生从直接与间接经验中得到知识。假如老师想要学生在现实中获得全部数学知识,这是不可能的,也不具有科学性。

三、提高小学数学教育中生活化教学方法

(一)改变教育理念,正确理解数学教学生活化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非常认同生活化教学,他认为:生活的环境就是知识的来源。但由于从古至今的小学数学学习都是通过课本进行教学,内容单一,和学生的生活不匹配,对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与数学知识的增加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老师必须要改变已有的传统观念,加强数学现实化的观念,从生活中搜寻教学的内容,形式与手段。把上课中教授的纯理论知识变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因此小学数学老师一定要能够从现实生活中找到数学的痕迹,保障创作的热情。

(二)加入数学生活化素材

课本只是知识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学习的一种介质,但是课本只是学习一种素材。新课改之后,要充分表现小学数学生活化思想,要求课本知识要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联,要让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实践能力提升自己学士水平。由于学生生活的环境、学习水平、生活质量都不类似,老师一定要知道所有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情况,在使用课本上,了解学生学习情况,选择学生容易发觉、认知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迅速的把握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与较高的数学素养。例如某一小学的数学老师多次在秋收的时候,让学生与家长一起统计和制定收获的作物的价格,学生不但在现实生活中使用学到的知识,也提升了学生的日常生活技能。

第13篇

一、建立班级学生伤病情档案

在上述案例中,导致小王猝死的主要原因就是他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他的病状是突发性的,教师毫不知情。如果该学生家长已知孩子的病情并预先告知体育教师,任课的体育教师就会在体育课中尽量让其少参加或不参加比较剧烈的活动,可能就不会导致先天性心脏病的发作,也完全可以避免这一悲剧的上演。因此,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生命安全,每年必须请正规医院的医务人员到学校组织全体学生进行体检,或者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组织体检,体检结果学校不仅要存档,而且要对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或其他对生命具有潜在威胁的病症的学生进行专门建档,并告知家长、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特别是体育教师。体育教师有了这些学生的健康档案,就能建立相应的预防方案,就能在上课中做到预防为主、安全第一。

二、要唤起家长对孩子具有潜在威胁生命病症的重视

学生的体质和健康状况是不均衡的,有少数学生患有严重疾病(比如心脑血管方面的),或刚刚动过手术、身体还没有痊愈等各种状况。这些都决定了他们不能和其他正常健康的学生一样参加所有的体育运动项目。但是部分家长对这些危害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没有向教师说明,再加上体育教师没有做好预防工作,上体育课时很可能会对学生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因此,学校和班级要向家长宣传孩子潜在病症的危害,加强家校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身体状况,提高家长防范孩子潜在的威胁生命病症的能力。

三、建立良好的体育课堂教学常规

体育教师平常的教学都是对健康学生实施的,较少考虑有身体疾病学生的具体情况。《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因此,我们要因材施教,关注体质较弱或特殊体质的学生,合理安排他们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对于不能正常上体育课的学生,必须做全盘、细致的安排。同时,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对学生“察言观色”,及时发现有体质问题的学生的身体反应情况,经常提醒这些学生注意中场休息或中途退出。切不可因“一视同仁”而造成严重的后果。

体育教学的课堂在室外、在操场,这给教师的课堂组织带来了挑战。因为既要把运动相对激烈的体育课上得有趣、有效,又要防患于未然、确保安全,的确不容易。为此,体育课必须建立良好的、切实可行的课堂常规(如点名制度、课前有无生病请假制度、见习制度、着装制度、考核制度、使用器材制度、游戏规则、组织纪律教育等),使这些常规制度人人遵守,并成为体育课的上课习惯。同时,教师还应该认真组织好课堂教学,切不可把课上成“一个哨子几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的放羊课;要通过课堂常规,让学生上安全的体育课,保障他们的生命安全。

四、开展生命意识教育和生存技能教育

首先,是生命意识的教育。体育教学过程既是学生身体练习的过程,也是学生个体体验独特的生命的过程。在体育课上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纪录片《生命的起源》,让学生了解生命诞生的过程,使学生感受到生命的来之不易。还可以播放有关唐山大地震、四川省汶川大地震等纪录片,让学生感受生命的可贵,唤起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其次,是生存技能的教育。体育教学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做好自我保护。在体育课中,教师不仅自身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同时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可以结合课堂教学教给学生一些生存技能,比如创设游戏情境,开展“抗洪抢险”游戏:让学生滚过海绵垫,快速跑一段距离,再跨越一个障碍到达终点……学生在紧张、愉悦的游戏中学会了滚翻、快速奔跑、跨越障碍等基本生存技能。再比如,在进行各种姿势跑的练习中,可以让学生弯腰捂住鼻子前进,通过练习引导学生遇到火灾时学会逃生。

五、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

第14篇

一、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品质,是学生有计划地、主动地、灵活地、有效地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论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时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我先提问:奶奶买回了6个苹果,现在要把这些苹果放进盘子里,每个盘子放3个。算一算可以装几盘?学生很快就解答出来了。接着提问:

1.添加一个苹果,问:可以装几盘?还剩几个?请摆一摆。

2.再添加一个苹果,问:现在可以装几盘?还剩几个?

3.把苹果的个数变成7个、8个、9个、10个等,还剩几个?会出现什么结果?

7÷3=2(盘)……1(个)

8÷3=2(盘)……2(个)

9÷3=3(盘)……0(个)

10÷3=3(盘)……1(个)

让学生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余数会不会出现3?当除数是3时,余数只有0、1、2这三种可能,这说明了什么?这样在我的引导下,学生通过摆一摆、比一比、说一说等自主活动,自己发现了“余数都比除数小”的规律,明白了道理,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交流

合作与交流能力是21世纪国民的必备素质,只有学会与他人合作,才能在相互交流中取长补短,互惠互利。只有学会合作,学会从他人智慧中获得启迪,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能。由于一些教师缺乏对合作学习精神实质的正确把握,表面化、形式化地理解其意义,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一些偏差,使合作交流学习流于形式。教师要把握合作与交流的时机:在突破重难点时,在学生有疑难问题时,在知识形成过程中,等等。掌握策略:定人数、定组长、定职责、定目标、定内容,留空间、留时间、留机会给学生。例如在“长方形的周长”一课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自主探索长方形周长的求法,然后组内进行合作交流。在此基础上重新组织学生合作交流,结果多数学生掌握了两种以上求长方形周长的方法。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更高了,所拥有的数学眼光、数学创新意识更强了。

三、培养学生专心听讲,勤于思考与探究

小学生听课或看书往往不注重思考与探究,或者说是不会思考,不会探究学习,不去想为什么。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在抓好学生专心听讲的同时,重视教会学生思考与探究。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要有一定的思考与探究的价值,要从启迪学生的思维这一基点出发,教会学生养成一边听讲、一边看书、一边思考的习惯,使学生的多种感官都参与活动,无论是课前、课内还是课后,都要指导学生去字斟句酌地研究课本,多问几个“为什么”,从而加深对定义、定理、法则的理解。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他的这句话强调了学习过程中“思”的重要性。“思”是自己艰苦的脑力劳动的过程,没有“思”就没有理解,没有“思”,对教材中科学的结论也只能是生吞活剥地接受,照本宣科地记录,成为听课的录音机、记事本。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听课习惯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会思考问题。

(一)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与探究,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引导学生与同伴交流每道题的解法有什么不同,能否完整地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经常引导学生进行这样的对比和辨析,学生的思考与探究的能力在得到发展的同时,创新意识能力也会不断提高。

(二)尊重学生独立的思考方式,培养学生学会复习。

在数学活动中,我们还要尊重学生独立的思考方式,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不唯书、不唯师的意识。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会复习。

古人云:“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等等,都说明了复习的重要性。复习不只是对已学习知识的回忆,更是对已学知识的整合。教师应要求学生先要把基本知识整理出脉络,掌握基本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再对重点和难点进行练习。

第15篇

【关键词】英语教学 中等职业学校 有效性 方法

前言

纵观我国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现状来看,首先中等职业学校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与占有的重要地位是可以肯定的,但也必须承认其英语教学当前存在诸多问题丞待解决,如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有效性低等。为逐一解决上述问题,提高英语教学有效性被中等职业学校提上工作日程,并积极探索有效的方法来实现这一目标。

一、影响英语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因素

影响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师资力量、教学条件、教学设施、学生、课程设置、教材等等。学生是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是英语教学的重点对象,对学生这一影响因素进行重点分析是中等职业学校实现提高英语教学有效性的基础与关键,也是保证采取的方法切实能够提高中等职业而学校英语教学有效性。但同时,其他影响因素也不容忽视。如,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过于重视职业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英语教学的重要性,导致教师和学生都没有对学习英语引起足够的重视;师资资源不充足,师资队伍力量不够强大。当前,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师呈两极分化趋势,即老教师们英语教学经验丰富,但正因为经验丰富因而思想容易被经验所禁锢,而年轻的教师们虽然专业理论知识扎实,但缺乏教学经验,教学水平有待提高。因此,师资资源不足也是影响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一大重要因素。

二、提升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有效性的对策方法

1.构建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元化动态教学评价体系,通过对教学进行有效的评价,以确保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发现,并为今后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依据和参考,指明方向。以学生为主体,中等职业学校首先应提高学生在英语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对学生英语水平、英语基础等相关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然后将学生划分层次,在此基础上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同时,为促进评价体系效用的充分发挥,还应构建集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教师评价于一体的评价体系。通过这三方面的评价,相信可以帮助学生全面意识到自身在英语学习方面的薄弱环节,从而有针对性的予以加强,提高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有效性。

2.重视英语教学改革。当前我国教育部正积极致力于教育机制深化改革工作之中,教育机制改革进程在不断加快的过程中,为各类教育机构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中等职业学校要想适应这一改革发展趋势,满足社会人才需求,就必须重视起对自身英语教学的改革,包括课程改革与教学模式改革,只有做到全面改革,英语教学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技能,提高英语教学效率。首先,在英语课程改革环节,应实施因材施教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对英语课程、英语教学活动进行精心设计,增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其次,在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环节,应遵循科学性原则构建一套科学的、完整的符合学生需求的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模式,如情境问题教学模式、以就业为导向的英语教学模式、思维导图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等。其中,以就业为导向教学模式的构建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为今后的就业打下良好基础,而且可以为中职学校英语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提供有利条件,非常适用于以职业技能培养为重点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

3.加强课堂管理,保持课堂纪律。良好的课堂纪律是保障英语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必要元素与提高英语教学有效性的关键。虽然中等职业学校面向的都是即将就业的年轻人,他们具有一定的自我约束力和控制能力,但在课堂上讲话、聊天、睡觉的现象依旧存在。即使这种现象难以从根本上予以杜绝,中等职业学校及英语教师也应全面加强课堂管理,保持课堂纪律,对违纪学生给予相应的批评和惩罚,为英语教学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保持课堂纪律不是一天两天的工作,而是一件长期性任务,所以为保证此项工作顺利的开展,中等职业学校应制订一套规范、完善的课堂管理制度,并将其全面贯彻下去,对英语教学课堂纪律进行规范与约束。

总结:综上所述,中等职业学校在注重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同时,也应高度重视起对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不断探索有效的措施来提高英语教学有效性,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努力培养复合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实现在促进自身长远发展的同时,推动国家、社会、科技快速进步,增强我国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

[1]陈文淑.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效率提升与教学模式改革分析[J].科技资讯,2014,19:175-176.

[2]李舸b.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有效性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2.

[3]陈颖.中职学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