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企业经济类型分类标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 职业卫生;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工业企业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58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885-02
为了解长沙市工业企业工作场所有害因素的分布现况,掌握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动态变化[1],为监督决策和保护劳动者健康提供依据,2011年作者单位对长沙市88家工业企业单位开展了有害因素现场检测,现将检测情况总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2011年共检测长沙市工业企业88家,其中大型企业11家,中型企业31家,小型企业46家。共检测各类有害因素4523个作业点,合格3722个点,总体合格率为82.29%,较2009年77.92%有所提高[1]。
1.2 方法 2011年3月-12月,职业卫生监测与评价科工作人员依照国家相关职业卫生标准对88家市级直管企业作业场所进行了检测和评价,检测项目分为粉尘、毒物、噪声、其他四大类,其中其他主要为照度、紫外线、微波、电磁场等非电离辐射因素。检测人员均具有职业卫生服务资质,现场采样仪器及实验室相关检测设备均在校验有效期内。企业规模按照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暂行)》工业企业从业人员数标准分类,经济类型按照《经济类型分类与代码(GB/T12402-2000)》分类。
1.3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13.0,对检测结果分别从企业规模、行业、所在地域、经济类型、检测因素和合格率构成进行了分析。
2 结果
2.1 从企业规模来看,中小型企业数量较多,三种规模企业检测合格率集中在81%-84%之间,大型企业合格率为83.12%,中型企业合格率为81.95%,小型企业合格率为81.41%,经χ2检验,三种规模企业合格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1.479,P=0.477,P>0.05),详细结果,见表1。
2.2 从行业来看,长沙市六种行业工作场所有害因素检测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610,P
2.3 从企业所在区域来看,分布在城区散在和市辖县的企业较多,不同地域企业间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61,P
2.4 从企业经济类型来看,股份有限公司与私有企业数量最多。不同经济类型企业间检测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9.175,P
2.5 从有害因素分类来看,毒物与噪声检测点数较多,占62.92%,说明这两种因素危害较广泛。四种有害因素检测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4.594,P
2.6 从企业总合格率构成构成来看,检测合格率超过90%的企业最多,占37.50%,其次是“80-”组段,占23.86%,合格率不足80%的企业共占38.64%。毒物检测合格率超过90%的企业占绝大多数,为76.06%,粉尘、噪声和其他因素检测合格率主要分布在“0-”和“90-100”两个组段,提示仍然有一定数量的企业这三种因素危害严重,详细结果,见表6。
3 讨论
2011年长沙市直管企业有害因素检测合格率较上一年有所上升[1],这反映了我们近一年职业卫生工作的成绩,然而仍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
3.1 长沙市机械、建材和轻工三种行业工作场所有害因素危害较严重,这与文献报道一致。其中机械与建材行业的有害因素检测合格率不到80%,而这三种行业又是企业分布最多的行业。这可能与三种企业的作业方式、危害类型和防护不到位有关,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加强对这三种行业的监管。
3.2 郊区与市辖县企业较城区分布的企业危害严重,这些远离城区的中小企业应当引起我们相当的重视。在长沙市中小型企业数量占绝对优势,这些企业厂家小、分布广,工人大多为农民,文化素质低、职业卫生教育少、自我保护意识较差[4]。企业自身主体责任意识差、职业卫生与安全机构不健全、管理不到位,有些企业甚至不配合职业卫生检测工作,其业务中又常包含有大型企业分包的危害严重的项目,这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3.3 私有企业在所有经济类型中合格率最低,不同经济类型企业对比明显。在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同时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民营企业所存在的问题[5]。国外投资和港、澳、台投资企业检测合格率高,这可能源于他们安全理念较强、制度健全、管理到位等方面,所以我们在管理好这些企业的同时也要向他们取经,学习其合理经验并向内资企业推广,帮助内资企业做好职业卫生工作,争取早日同国际接轨。
3.4 长沙市工业企业有害因素中毒物与噪声分布广泛,相当数量的企业粉尘、噪声和其他因素危害较严重,所有有害因素中噪声检测合格率最低,这可能与长沙市企业行业分布有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加强各类有害因素的监督管理,扩大有害因素的检测范围[6],尤其加强噪声的检测与治理,重视非电离辐射所存在的危害隐患,注重宣传教育和暴露于有害因素中工人的个体防护,降低职业病发病率,促进工人职业生命阶段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 金若刚,何俊,刘思燕,等.长沙市工业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J].实用预防医学,2011(04):89-90.
[2] 苗贞荣,杨晓发,郭连霞.焦作市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5,16(6):361-362.
[3] 丁克颖,金祖华,张佳维.上海市闵行区2003-2007年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情况[J].职业与健康,2008,24(22):2388-2389.
[4] 郭智屏,刘新霞,冯简青,等.中山市179家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现状调查[J].中国职业医学,2010,37(1):68-70.
化学药品制剂行业是制造直接用于人体疾病防治、诊断的化学药品制剂的行业,这些药品制剂直接用于临床,因此该行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人民健康保障水平。
1 化学药品制剂行业基本结构分析
1.1 资产规模
2007年1-11月份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医药行业累计共6 099家企业,其中化学药品制剂企业为1 162家,占比为19.05%。化学药品制剂行业累计资产总计为1 902.70亿元,同比增长14.64%,占全行业资产27.09%。
1.2 企业经济类型
我国化学药品制剂行业中,以股份制经济、外资和港澳台经济为主要企业类型,这些企业总资产占行业的82.86%,其次是其他经济类型。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资产很少,并且国有经济资产规模大幅度下降,两者总资产只占行业的5.56%(见表1)。
1.3 企业控股情况
我国化学药品制剂行业从企业控股情况看,主要以私人控股和国有控股为主,两者资产总和占行业总资产的67.39%,其次是外商控股企业(占19.86%),集体控股和港澳台控股很少。从增长情况看,港澳台及外商控股企业增幅比较大,超过20%。国有控股增幅为5.84%。近年来,世界前20位的制药企业纷纷来我国投资,有一些拥有自己的独资企业,还有的在我国建立了研发中心,它们都看好我国巨大的医药市场,这将对我国本土化学药品制剂企业带来巨大挑战(见表2)。
1.4 企业规模
我国化学药品制剂行业以中型企业为主,其资产接近行业总资产的一半,其次是小型企业,占行业总资产31.01%,大型企业只占到行业总资产20.10%。近年来,虽然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严格执行GMP认证制度,逐步抬高医药企业入门门槛,加上企业间的资产重组,优势整合,但是实际效果并不明显,大型企业的优势仍然没有显现,增长速度也比较慢(见表3)。
1.5 地区分布
我国化学药品制剂行业主要分布在华东、东北、华北地区,资产总额排序前10位的省份中,华东地区有4个省市,分别是排在资产总额全行业首位的江苏省以及上海市、山东省、浙江省,其中江苏省资产占行业总资产的12.88%,也是唯一一个占比超过10%的省份;华北地区的有北京市、天津市;东北地区有黑龙江省、辽宁省;华南地区有广东省,华中地区有河南省。资产排序前10位的省市总资产占行业资产的71.63%。从增长速度看,辽宁省资产增速很快,都超过了30%。资产总额同比增幅排序前10位的省市和资产总额排序前10位的省市相比,多了华东地区的福建省,东北地区的吉林省,华北地区的,华南地区的海南省。从数据分析看,我国化学药品制剂区域分布将趋于平衡。
2 化学药品制剂行业指标完成情况
2.1 生产情况
2007年1-11月份,化学药品制剂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 661.85亿元,同比增长24.29%,增幅列医药子行业第5位。该行业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医药行业工业总产值的27.79%,远远高于其他子行业,超过第2位的化学原料药行业4.01个百分点。
从经济类型看,股份制经济、外资与港澳台投资经济完成了全行业82.29%的工业总产值,保持主力军地位,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只完成了全行业5.03%工业总产值。从同比增长来看,除了国有经济增幅只有2.78%外,其他的经济类型增幅都在20%以上,特别是集体经济工业总产值增幅达到了42.90%(见表4)。
从控股情况看,私人控股企业和外商控股企业完成的工业总产值比较多,分别完成了全行业工业总产值的43.48%和26.16%。虽然港澳台控股企业完成的工业总产值在全行业总产值中占比最少,只有5.65%,但是港澳台控股企业总产值的增幅最大,达33.45%。
从企业规模看,我国化学药品制剂行业工业总产值,中型企业完成了近一半,然而大型企业优势不明显,只占22.39%,增幅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见表5)。
从地区来看,江苏省的化学药品制剂行业优势明显,列工业总产值排序首位,其次是广东省、山东省。江苏省工业总产值占行业总产值的17.79%,增幅达到了21.16%。工业总产值排序前10位的省市和资产排序前10位的省市相比,东北地区的辽宁省被西南地区的四川省取代,辽宁省则位于工业总产值第12位。工业总产值排序前10位省市完成了该行业工业总产值的73.27%(见表6)。
2.2 销售情况
2007年1-11月份,化学药品制剂行业完成销售产值1 552.75亿元,同比增长21.75%,增幅列医药子行业第4位。该行业销售产值占全部医药行业销售产值的27.43%,远远高于其他子行业,超过第2位的化学原料药行业3.48个百分点。
从经济类型看,资产占主要地位的两个经济类型:股份制经济和外资与港澳台投资经济分别完成了全行业销售产值的42.02%和40.03%。集体经济仍然保持了良好的增势,增幅达42.39%。国有经济是唯一出现下降的经济类型(见表7)。
从控股情况看,化学药品制剂行业资产占主要地位的私人控股和国有控股,分别完成了全行业销售产值的43.41%和17.76%。资产总计第3位的外商控股完成销售产值超过了国有控股,占全行业销售产值的26.08%。港澳台控股依然保持最快的增幅(达34.90%)。
从企业规模看,化学药品制剂行业销售产值大型企业的优势依然不明显,仍然是中型企业占据主力,完成了全行业销售产值46.91%。增幅最大的仍然是小型企业,达到26.42%(见表8)。
从地区来看,销售产值和工业总产值排序前3位的情况保持一致,江苏省的化学药品制剂行业优势明显,列销售产值排序首位,其次是广东省、山东省。江苏省销售产值占该行业销售产值的18.12%,增幅为19.60%,比工业总产值增幅低了1.56个百分点。销售产值排序前10位省市完成了该行业销售产值的73.53%(见表9)。
2.2.1 产销率
2007年1-11月份化学药品制剂行业产销率为93.33%,列各子行业末位,同比下降了1.95个百分点。
2.2.2 出货值
2007年1-11月份,化学药品制剂行业实现出货值73.44亿元,同比增长42.80%,列医药子行业增幅第2位,增幅同比提高了24.34个百分点。出货值占销售产值的4.73%。
从经济类型看,化学药品制剂行业出口以外资与港澳台投资经济为主力军,完成了该行业出货值的47.72%。国有经济出口最少,只占该行业出货值的2.37%。集体经济出货值增幅达到了95.26%。
从控股情况看,化学药品制剂行业出口主要是私人控股企业和外商控股企业,这两种类型企业完成了全行业52.45%出货值。但是集体控股企业增长迅速,达到了70%以上的增幅。
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出货值达到了95.77%的增长幅度,完成了全行业26.13%的出货值。中型企业仍然保持主力军地位,完成了全行业58.56%出货值。
从地区来看,出货值排序前3位的是河南省、浙江省、广东省,2006年同期排序前3位的省市是:浙江省、江苏省、山东省,2006年同期广东省排第5位,2007年1-11月份江苏省排第5位,山东省排第9位。2007年1-11月份出货值排序前10位的省市中,黑龙江省出货值同比增幅超过了100%,河南省达到了88.76%的增幅。化学药品制剂资产总计排序前10位中的北京市、天津市药品制剂出口比较少。
2.2.3 主营业务收入
2007年1-11月份,化学药品制剂行业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 515.86亿元,同比增长22.88%,增幅同比提高了7.07个百分点,占销售产值的97.62%。
3 化学药品制剂行业经营情况分析
3.1 利润总额
2007年1-11月份,化学药品制剂行业实现利润总额156.55亿元,同比增长49.79%,列医药子行业增幅第3位。2006年同期利润总额同比增长了0.75%,2007年化学药品制剂行业经济效益大幅度反弹。
从经济类型看,化学药品制剂行业利润总额贡献最大的是外资与港澳台投资经济,实现了全行业利润总额的49.07%,增幅达到了51.11%。其次是股份制经济,实现了全行业利润总额的37.48%。其他经济和集体经济增长很快,增幅分别为84.24%和81.59%,国有经济利润总额出现了下降(见表10)。
从控股类型看,私人控股和外商控股企业利润仍然占据化学药品制剂行业主力军地位,两者总计实现了全行业64.58%的利润总额,国有控股也为化学药品制剂行业创造了21.74%的利润总额。在增幅方面,国有控股和集体控股增幅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私人控股企业利润总额列增幅排序第1位,达到了53.43%。
从企业规模看,中型企业创造了化学药品制剂行业利润总额的52.86%。其次是大型企业,接近1/3。从增长幅度看,小型企业利润总额增幅最大,达到72.72%,大、中型企业增幅都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从地区来看,利润总额居前4位的省市和销售产值一样,只是山东省利润总额排在广东省前面。利润总额前10位和销售产值前10位省市比较,少了浙江省,取而代之的是海南省。利润总额排序前10位的省市实现了全行业79.63%的利润总额,其中江苏省化学药品制剂利润总额遥遥领先,占22.33%。
3.2 亏损情况
2007年1-11月份化学药品制剂行业亏损企业数为305家,同比减少了44家。亏损面为26.29%。2007年1-11月份化学药品制剂行业累计亏损额为13.73亿元,同比提高了19.29%。
从经济类型看,除国有经济,外资与港澳台投资经济亏损总额同比出现超过50%的增长外,其他各种经济类型亏损总额同比都不同程度下降,其中集体经济下降得最多,同比下降了52.52%(见表11)。
从控股类型看,除私人控股企业亏损总额同比出现14.60%的下降外,其他控股形式都有不同程度提高,港澳台商控股亏损总额同比提高了122.39%,外商控股同比提高了88.04%。
从企业规模看,大型、小型企业亏损总额同比出现了下降,大型企业同比下降了85.68%,列首位,但是占资产最大的中型企业亏损总额同比提高了79.06%。
从地区来看,利润总额排序前3位的江苏省、山东省、广东省,除江苏省出现69.31%的下降外,其他两个省市亏损总额都出现了提高,其中广东省的同比提高幅度达到了67.59%。
3.3 成本费用利润率
2007年1-11月份,化学药品制剂行业累计主营业务销售成本923.27亿元,同比增长23.89%,增幅同比增长了4.29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累计288.07亿元,同比增长14.96%,增幅同比增长了3.2个百分点。
2007年1-11月份化学药品制剂行业成本费用利润率为11.53%,高出标准值7.82个百分点,列医药子行业成本费用利润率第4位,高于医药行业平均水平。
从经济类型看,成本费用利润率最高的是集体经济(为21.66%),其次是外商与港澳台投资经济,成本费用利润率为13.66%,股份制经济的盈利能力相比前面两种经济类型显得较弱,成本费用利润率为10.53%,低于该行业平均水平。国有经济成本费用利润率最低,为3.24%。所有经济类型盈利能力都有所提高,集体经济提高幅度最大,成本费用利润率同比提高了7.69个百分点。
从控股情况看,私人控股成本费用利润率比较低,只有8.92%,最高的是外商控股(为14.59%),其次是港澳台控股(为14.45%),国有控股和集体控股分别为12.02%和12.65%。成本费用利润率同比增长较大的是外商控股和集体控股,同比分别提高了3.21个百分点和2.66个百分点。
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型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都高于该行业平均水平,其中中型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最大,达到了13.32%。小型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只有8.09%,比大型企业少了4.06个百分点。
从地区来看,化学药品制剂行业利润总额排序前3位的省市成本费用利润率依次为:江苏省(14.57%),山东省(12.08%)和广东省(11.93%)。
3.4 总资产贡献率
化学药品制剂行业总资产贡献率为14.68%,高出标准值3.98个百分点,在医药各子行业中列第2位,高于医药行业平均水平,同比提高了1.95个百分点。
从经济类型看,集体经济总资产贡献率最高,为26.33%,同比提高了10.69个百分点,列首位。其次是外资与港澳台投资经济(为18.43%),另外3种经济类型总资产贡献率都低于化学药品制剂行业平均水平,国有经济为6.40%,股份制经济为12.83%,其他经济为11.45%。
从控股情况看,外商控股企业总资产贡献率最高(22.16%),集体经济为15.36%,其它控股类型都低于该行业平均水平。港澳台控股为14.42%,国有控股为12.77%,私人控股为12.19%。
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总资产贡献率最高(18.76%),小型企业最低(10.66%),中型企业总资产贡献率为15.55%。
从地区来看,化学药品制剂行业资产总计排序前3位的省市总资产贡献率:江苏省为23.78%,山东省为18.54%,广东省为13.33%。
4 结论
2007年1-11月份我国化学药品制剂行业资产规模继续增长,生产、销售都保持良好的增势,其中出口增势非常明显,经济效益出现了大幅度反弹,盈利能力和经营状况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产销衔接不够理想,产销率出现了下降。
我国化学药品制剂行业仍然是以中型企业为主,各项指标都显示出较强的优势。从地区来看,化学药品制剂行业分布比较集中,优势主要集中在华东等经济比较发达地区,其中江苏省优势明显,成为化学药品制剂行业强省。从经济类型看,化学药品制剂的主力军是外资、港澳台投资企业。
为加强我市企业职工因工伤亡事故的报告、调查、处理、统计和作好事故档案管理工作,现将规范填报《北京市企业职工因工伤亡事故调查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的要求通知如下:
一、企业发生重伤、死亡、重大死亡和急性中毒事故后,要严格按照《北京市劳动保护监察条例》及《北京市职工因工伤亡事故处理实施办法》的规定,及时报告劳动行政部门,同时,根据事故调查确认的事故严重级别,在规定的时限内认真填写《报告书》。企业的主管部门应对其《报告书》进行审核,企业或企业主管部门应在规定时限内向劳动行政部门提交事故结案请示并附《报告书》3份(重大事故报10份)。
二、各地区、各单位要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北京市职工因工伤亡事故处理实施办法》及本通知附件的填报说明,按规范要求做好《报告书》的填报工作。
三、各区、县劳动行政部门,要严格依法行政,重伤以上事故必须要正式行文进行批复结案,并将事故的结案批复文件下发到发生事故的企业。各区、县劳动行政部门和企业均应对每起事故的有关材料归档留存。重伤、死亡事故的批复结案材料和事故报告书要及时上报市劳动局职业安全卫生监察处备案。
附件:
编 号:
企业职工因工伤亡事故调查报告书
事故名称: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填报单位(盖章):____________
审 核 人:_____________
填 报 时 间:_____________
一、企业详细名称:
通讯地址:
企业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
联系电话:
二、企业经济类型: 国民经济行业:
隶属关系: 直接主管部门:
三、事故发生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四、事故地点:
五、事故类别:
六、事故的全部原因: 其中直接原因:
七、事故严重级别:
八、伤亡人员情况
-------------------------------
| | | | |本工|伤害|伤害|用工|安全| |
|姓名|性别|年龄|工程|种 | | | |教育|备注|
| | | | |工龄|程度|部位|形式|情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九、本次事故损失工作日: 事故直接经济损失:
十、事故经过:
十一、事故原因分析:
十二、预防事故重复发生的措施:
十三、事故责任分析和对责任者的处理意见:
十四、调查组成员:
------------------------
|姓 名| 单 位 | 职 务 | 签 字 |
|----|-----|-----|-----|
| | | | |
|----|-----|-----|-----|
| | | | |
|----|-----|-----|-----|
| | | | |
------------------------
事故有关附件:
1.事故现场及死者照片;
2.事故现场示意图;
填写说明:
一、报告书纸张规格一律使用16开(B5复印纸),字体除封面使用3号黑体字外,其他项目均全部使用4号宋体字,打印时报告书左侧预留装订线。
二、报告书封面上编号一栏,由各级劳动行政管理部门统一编制,事故名称一栏,要写明伤亡人员姓名及后果。
(例***死亡事故;***重伤事故)
三、企业经济类型和国民经济行业两栏的填写,要按照原劳动部《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报告书的通知》的有关规定认真填写。企业经济类型分类是:1.全民所有制;2.城镇集体所有制;3.乡村集体所有制;4.其他各种所有制(含三资企业);5.私营企业等五种类型。国民经济行业主要包括有:1.农业;2.工业;3.建筑业;4.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5.商业、公共饮食、物资供销和仓储业;6.其他等六种。
四、隶属关系一栏主要包括:1.中央在京企业;2.市属企业;3.区、县属企业;4.乡镇集体企业;5.其他企业(外省在京企业、部队企业、三资企业、私营企业、校办企业等)。
五、事故类别一栏按照原劳动部规定的19种类别填写。即:物体打击;提升、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煤尘爆炸;其他爆炸;煤与瓦斯突出;中毒和窒息;其它伤害。
六、事故原因一栏的填写,要根据事故分析的结论将直接、主要和重要等项原因全部填写在本栏内。其中直接原因一栏按照原劳动部规定的11种类型填写。即: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安全设施缺少或有缺陷;生产场地环境不良;个人防护用品缺少或有缺陷;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劳动组织不合理;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挥错误;教育培训不够缺乏安全操作知识;其它。
七、事故严重级别一栏按照《北京市职工因工伤亡事故处理实施办法》中所规定的6种级别填写,即:轻伤;重伤;死亡;重大死亡;特别重大事故和急性中毒事故。
八、本次事故损失工作日一栏请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中规定的标准进行折算(死亡或永久性全失能伤害定为6000日)。
九、事故直接经济损失一栏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中所规定的项目填写。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包括: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善后处理费用和财产损失价值三项费用的总和。
1.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医疗费用(含护理费用)、丧葬及抚恤费用、补助及救济费用、歇工工资。
2.善后处理费用: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现场抢救费用、清理现场费用、事故罚款和赔偿费用。
3.财产损失价值: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损失价值。
十、事故原因分析一栏要按事故的直接原因、主要原因、重要原因三个层次加以分析填报。
十一、预防事故重复发生的措施一栏要将针对事故原因分析制定的防范措施列表填写,主要项目包括:措施内容、落实时间、执行人员、检查人员。
十二、事故责任分析和对责任者的处理意见一栏要根据事故原因分析确定有关人员应负的责任。
关键词:循环经济理论细化对接规制
循环经济理论作为经济形式的一种范式,逐步转化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但是,目前全世界循环经济构建状况却参差不齐。究其原因,除了这些国家与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因素影响外,主要是循环经济在理论上还存在某些盲区。因此,明晰循环经济理论和探索理论与实践的对接是目前循环经济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循环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
循环经济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萌芽之后,经过半个世纪的探索和实践,基本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循环经济理论包括:概念、特征、原则、规律、模式和管理等内容。所谓循环经济,“就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王冰冰等,2005),其基本特征是各种经济要素在经济运行中按照闭路反馈式循环方式运行,运动中的物质能量梯次使用,逐步减少,溢出的能量形成新的能源。
循环经济遵循3R原则,即:减量化原则,“就是在生产和服务进程中,尽可能地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再利用原则,“就是产品多次使用或修复、翻新或再制造使用,延长产品使用期”(王冰冰等,2005);资源化原则,就是最大限度地将生产和消费中的废弃物转化为资源。在3R原则的规制下循环经济运动表现出五种规律性:自然生态式的闭路反馈循环规律;能量梯次使用和转化规律;废弃物向新资源转化规律;循环价值递增规律;循环效应延展规律等。
循环经济按照“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运行模式进行闭路反馈式循环运动,构成循环经济运行程序链。在这种链式循环中传递着物质、能量和信息,形成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三种形式的运动。循环经济在企业、区域和社会三个层面上的运动就形成了循环经济的整体形态。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是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统一,通过“低消耗、低排放、高效应”途径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最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循环经济是一种特殊的经济形态,因此,也形成一种个性化的评价指标和方法,
用来评价和检测循环经济效果(见表1)。循环经济的管理以矩阵循环管理为主,力求做到标准化、标志化、合法化和法制规制化。
二、循环经济理论的细化
循环经济理论在向实践转化中需要一个理论充实和与实践对接的过程,就是将其理论内容及其对象分解、扩充和对应具体化,即理论细化。循环经济理论细化包括对经济基础和核心内容两个方面的细化。
(一)循环经济理论的经济基础细化
循环经济是改造社会经济的一种形式,社会经济形态是循环经济的经济基础。社会经济形态的细化:
一是产业结构细化。产业分类有三次产业、四次产业等方法。四次产业分类法将产业分为:农业、工业、服务业和信息业。我国产业按照中国国家标准局编制和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分为16个门类,92个大类,300多个中类和更多的小类。16个产业门类是:农业、林业、渔业;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地质勘查业和水利管理;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其他行业。这些产业门类都能构建循环经济模式。
二是经济领域细化。经济领域是根据社会经济的职能性质划分的经济类型,其中包括生产、服务、消费和管理等四个经济领域。在这四个细化领域中同样可以构建循环经济。
三是经济区域细化。经济区域是经济活动的社会平台,分为三个层面:企业—企业内部自成系统的经济循环形成小循环;区域—局部地域和关联行业内的循环经济的有机组合形成中循环;社会—无数企业和地区的合理组合或者小循环和中循环的有机连结形成社会一体化大循环。
四是企业经济细化。企业经济是社会经济的基本构件,从企业经济构成要素及其运动分析,企业经济包括资本、资金、物资、设备、技术、工艺、人才、信息、生产、运营、管理和项目开发等要素及其运动摸式。资本运行模式:G—W—G’;资金运行模式:货币资金—材料设备资金—产品资金—货币资金;物资运行模式:材料—加工—产品—废弃物;设备运行模式:购置—安装—运行—报废;技术运行模式:开发—采集—运用—废弃;工艺运行模式:编制—采集—运用—废弃;人才运行模式:开发—采集—运用—闲置—流失;信息运行模式:采集—输入—处理—输出;生产运行模式:材料—加工—产品—废次品;运营运行模式:供—产—销;管理运行模式:建制—执行—调整—废止;项目开发运行模式:设计—构建—运营—调整—终止等,这些企业经济构成要素及其运行模式也一样可以构建企业循环经济。总之,从以上四个方面对循环经济理论的经济基础的细化分析,为构建循环经济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对象和路径选择。
(二)循环经济理论的核心内容细化
3R原则细化。3R原则的内容是“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减量化原则要求对物质性、能量性和信息性的投入在所有经济活动中力求投入少、消耗小、产出大。再利用原则要求对资源材料、技术工艺、人才、产品、功能、信息、运营管理和废弃物再利用等进行最大限度的利用和回收处理。资源化原则要求对可再利用的资源材料、技术工艺、人才、产品、功能、信息、运营管理和废弃物等尽可能转化成新的经济资源。
运行模式细化。循环经济的运行是“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路反馈式循环模式框架。资源在框架的始端,指社会经济中的所有投入;产品是对资源的处理结果;废弃物是指社会经济活动中剩余、残损、闲置、遗弃、排放和丧失功能而废弃的物品;再生资源是废弃物经过资源化处理形成可再利用的新资源。这种新资源反馈式进入循环经济运行模式构架中再循环流动,从而形成不断地经济循环活动。
循环物流细化。循环运动的本质是物质运动,其中包括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三种流动形式。物质流指有形物质的流动,如物资、材料、能源、资金、设备、办公用品和生活用品等;能量流指无形物质传递,如数量、质量、功能、作用和效应等;信息流就是指循环过程中的知识和“知识差”的传递,如知识经验、科学文化、技能技术、工艺设计、规划指令、市场动态和管理规制等。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循环经济形态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范畴,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全面、系统地在社会各产业、各领域、各区域和各企业实现了经济循环运动,才能构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世界的循环经济。
三、循环经济理论的实践对接
(一)对接原则
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对接的原则:一是系统原则。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构建和运行中必须系统组合,协调运作。二是对应原则。首先是经济理论对应经济实践,切实着手对现实经济的改造。其次是循环经济原理与经济产业、领域、层面和区域的对应,构建不同类型的经济循环。最后是循环经济运行模式与生产消费流程的对应,框架设计和构建生产消费流程中的“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运行模式,并按照这种模式运行。三是规制原则。循环经济理论也是一种规制,运用循环经济的理论原则规制社会经济的循环运行。四是激励原则。循环经济是一种长效经济,必须建立激励机制,才能保证循环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对接方式
循环经济理论的对接方式,分为三种:一是全面对接,指一个地区和国家的各产业、各领域、各区域和所有企业全面、系统地按照循环经济理论构建和运行社会经济;二是全程对接,经济活动从设计、构建、运营和管理的全过程都按照循环经济的理论原理进行规制构建和规范运作;三是分解对接,因循环经济实践对象的环境、条件和战略需求的差异而形成的差异性对接,但总的要求是总体设计,分步实施,最终全面落实。
(三)对接战略
发展循环经济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战略性,这种战略性就决定了循环经济理论的对接战略选择,一是因势战略。根据构建主体的状况、环境、条件采取量力而行、量势而动地发展循环经济。二是功利战略。通过诱发构建主体的功利需求引导和推动发展循环经济。三是互促战略。通过示范、功利和激励形成竞争格局,引导和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四、循环经济理论的规制
循环经济理论既是一种范式,也是一种规则,具有一定的约束性,这是循环经济理论的社会功能之一。循环经济理论的规制性有两个特点:一是范式性;二是约束性。范式性是通过整合认识,制作规范,构建范例,引导和规范循环经济的发展。约束性是采取法规、政令、惩戒等手段强行推动和管制循环经济正常发展。循环经济理论的规制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理论导向。即通过理论传导作用于人的思想理念,使循环经济理论成为社会意识、公共理念。二是规范供给。即提供可借鉴和仿效的理论规范和实践示范并进行指导和咨询服务。三是制约管理。即通过组织形式和法制制度等手段规范和制约循环经济运行,发挥循环经济理论的管理职能。
综上所述,循环经济理论是目前世界各国经济形式的最佳选择。这种理论要转变为经济现实,除了本身应当具备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外,最重要的是因为循环经济具有“设计经济”的特点,要求理论系统应当较为系统和完善,理论对应较为具体,因此,循环经济理论的细化和对接就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使构建和发展经济循环成为切实可行而有效的社会经济活动,从而促进循环经济广泛而深入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冰冰,于传利,宫国靖.循环经济企业运行与管理[M].企业出版社,2005
循环经济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萌芽之后,经过半个世纪的探索和实践,基本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循环经济理论包括:概念、特征、原则、规律、模式和管理等内容。所谓循环经济,“就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王冰冰等,2005),其基本特征是各种经济要素在经济运行中按照闭路反馈式循环方式运行,运动中的物质能量梯次使用,逐步减少,溢出的能量形成新的能源。
循环经济遵循3R原则,即:减量化原则,“就是在生产和服务进程中,尽可能地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再利用原则,“就是产品多次使用或修复、翻新或再制造使用,延长产品使用期”(王冰冰等,2005);资源化原则,就是最大限度地将生产和消费中的废弃物转化为资源。在3R原则的规制下循环经济运动表现出五种规律性:自然生态式的闭路反馈循环规律;能量梯次使用和转化规律;废弃物向新资源转化规律;循环价值递增规律;循环效应延展规律等。
循环经济按照“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运行模式进行闭路反馈式循环运动,构成循环经济运行程序链。在这种链式循环中传递着物质、能量和信息,形成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三种形式的运动。循环经济在企业、区域和社会三个层面上的运动就形成了循环经济的整体形态。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是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统一,通过“低消耗、低排放、高效应”途径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最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循环经济是一种特殊的经济形态,因此,也形成一种个性化的评价指标和方法,
用来评价和检测循环经济效果(见表1)。循环经济的管理以矩阵循环管理为主,力求做到标准化、标志化、合法化和法制规制化。
循环经济理论的细化
循环经济理论在向实践转化中需要一个理论充实和与实践对接的过程,就是将其理论内容及其对象分解、扩充和对应具体化,即理论细化。循环经济理论细化包括对经济基础和核心内容两个方面的细化。
(一)循环经济理论的经济基础细化
循环经济是改造社会经济的一种形式,社会经济形态是循环经济的经济基础。社会经济形态的细化:
一是产业结构细化。产业分类有三次产业、四次产业等方法。四次产业分类法将产业分为:农业、工业、服务业和信息业。我国产业按照中国国家标准局编制和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分为16个门类,92个大类,300多个中类和更多的小类。16个产业门类是:农业、林业、渔业;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地质勘查业和水利管理;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其他行业。这些产业门类都能构建循环经济模式。
二是经济领域细化。经济领域是根据社会经济的职能性质划分的经济类型,其中包括生产、服务、消费和管理等四个经济领域。在这四个细化领域中同样可以构建循环经济。
三是经济区域细化。经济区域是经济活动的社会平台,分为三个层面:企业—企业内部自成系统的经济循环形成小循环;区域—局部地域和关联行业内的循环经济的有机组合形成中循环;社会—无数企业和地区的合理组合或者小循环和中循环的有机连结形成社会一体化大循环。
四是企业经济细化。企业经济是社会经济的基本构件,从企业经济构成要素及其运动分析,企业经济包括资本、资金、物资、设备、技术、工艺、人才、信息、生产、运营、管理和项目开发等要素及其运动摸式。资本运行模式:G—W—G’;资金运行模式:货币资金—材料设备资金—产品资金—货币资金;物资运行模式:材料—加工—产品—废弃物;设备运行模式:购置—安装—运行—报废;技术运行模式:开发—采集—运用—废弃;工艺运行模式:编制—采集—运用—废弃;人才运行模式:开发—采集—运用—闲置—流失;信息运行模式:采集—输入—处理—输出;生产运行模式:材料—加工—产品—废次品;运营运行模式:供—产—销;管理运行模式:建制—执行—调整—废止;项目开发运行模式:设计—构建—运营—调整—终止等,这些企业经济构成要素及其运行模式也一样可以构建企业循环经济。总之,从以上四个方面对循环经济理论的经济基础的细化分析,为构建循环经济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对象和路径选择。
(二)循环经济理论的核心内容细化
3R原则细化。3R原则的内容是“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减量化原则要求对物质性、能量性和信息性的投入在所有经济活动中力求投入少、消耗小、产出大。再利用原则要求对资源材料、技术工艺、人才、产品、功能、信息、运营管理和废弃物再利用等进行最大限度的利用和回收处理。资源化原则要求对可再利用的资源材料、技术工艺、人才、产品、功能、信息、运营管理和废弃物等尽可能转化成新的经济资源。
运行模式细化。循环经济的运行是“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路反馈式循环模式框架。资源在框架的始端,指社会经济中的所有投入;产品是对资源的处理结果;废弃物是指社会经济活动中剩余、残损、闲置、遗弃、排放和丧失功能而废弃的物品;再生资源是废弃物经过资源化处理形成可再利用的新资源。这种新资源反馈式进入循环经济运行模式构架中再循环流动,从而形成不断地经济循环活动。
循环物流细化。循环运动的本质是物质运动,其中包括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三种流动形式。物质流指有形物质的流动,如物资、材料、能源、资金、设备、办公用品和生活用品等;能量流指无形物质传递,如数量、质量、功能、作用和效应等;信息流就是指循环过程中的知识和“知识差”的传递,如知识经验、科学文化、技能技术、工艺设计、规划指令、市场动态和管理规制等。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循环经济形态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范畴,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全面、系统地在社会各产业、各领域、各区域和各企业实现了经济循环运动,才能构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世界的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理论的实践对接
(一)对接原则
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对接的原则:一是系统原则。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构建和运行中必须系统组合,协调运作。二是对应原则。首先是经济理论对应经济实践,切实着手对现实经济的改造。其次是循环经济原理与经济产业、领域、层面和区域的对应,构建不同类型的经济循环。最后是循环经济运行模式与生产消费流程的对应,框架设计和构建生产消费流程中的“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运行模式,并按照这种模式运行。三是规制原则。循环经济理论也是一种规制,运用循环经济的理论原则规制社会经济的循环运行。四是激励原则。循环经济是一种长效经济,必须建立激励机制,才能保证循环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对接方式
循环经济理论的对接方式,分为三种:一是全面对接,指一个地区和国家的各产业、各领域、各区域和所有企业全面、系统地按照循环经济理论构建和运行社会经济;二是全程对接,经济活动从设计、构建、运营和管理的全过程都按照循环经济的理论原理进行规制构建和规范运作;三是分解对接,因循环经济实践对象的环境、条件和战略需求的差异而形成的差异性对接,但总的要求是总体设计,分步实施,最终全面落实。
(三)对接战略
发展循环经济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战略性,这种战略性就决定了循环经济理论的对接战略选择,一是因势战略。根据构建主体的状况、环境、条件采取量力而行、量势而动地发展循环经济。二是功利战略。通过诱发构建主体的功利需求引导和推动发展循环经济。三是互促战略。通过示范、功利和激励形成竞争格局,引导和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循环经济理论的规制
循环经济理论既是一种范式,也是一种规则,具有一定的约束性,这是循环经济理论的社会功能之一。循环经济理论的规制性有两个特点:一是范式性;二是约束性。范式性是通过整合认识,制作规范,构建范例,引导和规范循环经济的发展。约束性是采取法规、政令、惩戒等手段强行推动和管制循环经济正常发展。循环经济理论的规制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理论导向。即通过理论传导作用于人的思想理念,使循环经济理论成为社会意识、公共理念。二是规范供给。即提供可借鉴和仿效的理论规范和实践示范并进行指导和咨询服务。三是制约管理。即通过组织形式和法制制度等手段规范和制约循环经济运行,发挥循环经济理论的管理职能。
综上所述,循环经济理论是目前世界各国经济形式的最佳选择。这种理论要转变为经济现实,除了本身应当具备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外,最重要的是因为循环经济具有“设计经济”的特点,要求理论系统应当较为系统和完善,理论对应较为具体,因此,循环经济理论的细化和对接就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使构建和发展经济循环成为切实可行而有效的社会经济活动,从而促进循环经济广泛而深入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冰冰,于传利,宫国靖.循环经济企业运行与管理[M].企业出版社,2005
2.张扬等.循环经济概论[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3.水.产业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关键词:循环经济理论细化对接规制
循环经济理论作为经济形式的一种范式,逐步转化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但是,目前全世界循环经济构建状况却参差不齐。究其原因,除了这些国家与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因素影响外,主要是循环经济在理论上还存在某些盲区。因此,明晰循环经济理论和探索理论与实践的对接是目前循环经济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循环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
循环经济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萌芽之后,经过半个世纪的探索和实践,基本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循环经济理论包括:概念、特征、原则、规律、模式和管理等内容。所谓循环经济,“就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王冰冰等,2005),其基本特征是各种经济要素在经济运行中按照闭路反馈式循环方式运行,运动中的物质能量梯次使用,逐步减少,溢出的能量形成新的能源。
循环经济遵循3R原则,即:减量化原则,“就是在生产和服务进程中,尽可能地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再利用原则,“就是产品多次使用或修复、翻新或再制造使用,延长产品使用期”(王冰冰等,2005);资源化原则,就是最大限度地将生产和消费中的废弃物转化为资源。在3R原则的规制下循环经济运动表现出五种规律性:自然生态式的闭路反馈循环规律;能量梯次使用和转化规律;废弃物向新资源转化规律;循环价值递增规律;循环效应延展规律等。
循环经济按照“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运行模式进行闭路反馈式循环运动,构成循环经济运行程序链。在这种链式循环中传递着物质、能量和信息,形成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三种形式的运动。循环经济在企业、区域和社会三个层面上的运动就形成了循环经济的整体形态。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是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统一,通过“低消耗、低排放、高效应”途径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最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循环经济是一种特殊的经济形态,因此,也形成一种个性化的评价指标和方法,
用来评价和检测循环经济效果(见表1)。循环经济的管理以矩阵循环管理为主,力求做到标准化、标志化、合法化和法制规制化。
二、循环经济理论的细化
循环经济理论在向实践转化中需要一个理论充实和与实践对接的过程,就是将其理论内容及其对象分解、扩充和对应具体化,即理论细化。循环经济理论细化包括对经济基础和核心内容两个方面的细化。
(一)循环经济理论的经济基础细化
循环经济是改造社会经济的一种形式,社会经济形态是循环经济的经济基础。社会经济形态的细化:
一是产业结构细化。产业分类有三次产业、四次产业等方法。四次产业分类法将产业分为:农业、工业、服务业和信息业。我国产业按照中国国家标准局编制和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分为16个门类,92个大类,300多个中类和更多的小类。16个产业门类是:农业、林业、渔业;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地质勘查业和水利管理;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其他行业。这些产业门类都能构建循环经济模式。
二是经济领域细化。经济领域是根据社会经济的职能性质划分的经济类型,其中包括生产、服务、消费和管理等四个经济领域。在这四个细化领域中同样可以构建循环经济。
三是经济区域细化。经济区域是经济活动的社会平台,分为三个层面:企业—企业内部自成系统的经济循环形成小循环;区域—局部地域和关联行业内的循环经济的有机组合形成中循环;社会—无数企业和地区的合理组合或者小循环和中循环的有机连结形成社会一体化大循环。
四是企业经济细化。企业经济是社会经济的基本构件,从企业经济构成要素及其运动分析,企业经济包括资本、资金、物资、设备、技术、工艺、人才、信息、生产、运营、管理和项目开发等要素及其运动摸式。资本运行模式:G—W—G’;资金运行模式:货币资金—材料设备资金—产品资金—货币资金;物资运行模式:材料—加工—产品—废弃物;设备运行模式:购置—安装—运行—报废;技术运行模式:开发—采集—运用—废弃;工艺运行模式:编制—采集—运用—废弃;人才运行模式:开发—采集—运用—闲置—流失;信息运行模式:采集—输入—处理—输出;生产运行模式:材料—加工—产品—废次品;运营运行模式:供—产—销;管理运行模式:建制—执行—调整—废止;项目开发运行模式:设计—构建—运营—调整—终止等,这些企业经济构成要素及其运行模式也一样可以构建企业循环经济。总之,从以上四个方面对循环经济理论的经济基础的细化分析,为构建循环经济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对象和路径选择。
(二)循环经济理论的核心内容细化
3R原则细化。3R原则的内容是“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减量化原则要求对物质性、能量性和信息性的投入在所有经济活动中力求投入少、消耗小、产出大。再利用原则要求对资源材料、技术工艺、人才、产品、功能、信息、运营管理和废弃物再利用等进行最大限度的利用和回收处理。资源化原则要求对可再利用的资源材料、技术工艺、人才、产品、功能、信息、运营管理和废弃物等尽可能转化成新的经济资源。
运行模式细化。循环经济的运行是“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路反馈式循环模式框架。资源在框架的始端,指社会经济中的所有投入;产品是对资源的处理结果;废弃物是指社会经济活动中剩余、残损、闲置、遗弃、排放和丧失功能而废弃的物品;再生资源是废弃物经过资源化处理形成可再利用的新资源。这种新资源反馈式进入循环经济运行模式构架中再循环流动,从而形成不断地经济循环活动。
循环物流细化。循环运动的本质是物质运动,其中包括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三种流动形式。物质流指有形物质的流动,如物资、材料、能源、资金、设备、办公用品和生活用品等;能量流指无形物质传递,如数量、质量、功能、作用和效应等;信息流就是指循环过程中的知识和“知识差”的传递,如知识经验、科学文化、技能技术、工艺设计、规划指令、市场动态和管理规制等。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循环经济形态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范畴,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全面、系统地在社会各产业、各领域、各区域和各企业实现了经济循环运动,才能构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世界的循环经济。
三、循环经济理论的实践对接
(一)对接原则
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对接的原则:一是系统原则。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构建和运行中必须系统组合,协调运作。二是对应原则。首先是经济理论对应经济实践,切实着手对现实经济的改造。其次是循环经济原理与经济产业、领域、层面和区域的对应,构建不同类型的经济循环。最后是循环经济运行模式与生产消费流程的对应,框架设计和构建生产消费流程中的“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运行模式,并按照这种模式运行。三是规制原则。循环经济理论也是一种规制,运用循环经济的理论原则规制社会经济的循环运行。四是激励原则。循环经济是一种长效经济,必须建立激励机制,才能保证循环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对接方式
循环经济理论的对接方式,分为三种:一是全面对接,指一个地区和国家的各产业、各领域、各区域和所有企业全面、系统地按照循环经济理论构建和运行社会经济;二是全程对接,经济活动从设计、构建、运营和管理的全过程都按照循环经济的理论原理进行规制构建和规范运作;三是分解对接,因循环经济实践对象的环境、条件和战略需求的差异而形成的差异性对接,但总的要求是总体设计,分步实施,最终全面落实。
(三)对接战略
发展循环经济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战略性,这种战略性就决定了循环经济理论的对接战略选择,一是因势战略。根据构建主体的状况、环境、条件采取量力而行、量势而动地发展循环经济。二是功利战略。通过诱发构建主体的功利需求引导和推动发展循环经济。三是互促战略。通过示范、功利和激励形成竞争格局,引导和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四、循环经济理论的规制
循环经济理论既是一种范式,也是一种规则,具有一定的约束性,这是循环经济理论的社会功能之一。循环经济理论的规制性有两个特点:一是范式性;二是约束性。范式性是通过整合认识,制作规范,构建范例,引导和规范循环经济的发展。约束性是采取法规、政令、惩戒等手段强行推动和管制循环经济正常发展。循环经济理论的规制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理论导向。即通过理论传导作用于人的思想理念,使循环经济理论成为社会意识、公共理念。二是规范供给。即提供可借鉴和仿效的理论规范和实践示范并进行指导和咨询服务。三是制约管理。即通过组织形式和法制制度等手段规范和制约循环经济运行,发挥循环经济理论的管理职能。
综上所述,循环经济理论是目前世界各国经济形式的最佳选择。这种理论要转变为经济现实,除了本身应当具备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外,最重要的是因为循环经济具有“设计经济”的特点,要求理论系统应当较为系统和完善,理论对应较为具体,因此,循环经济理论的细化和对接就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使构建和发展经济循环成为切实可行而有效的社会经济活动,从而促进循环经济广泛而深入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冰冰,于传利,宫国靖.循环经济企业运行与管理[M].企业出版社,2005
论文关键词:可持续发展;辩证统一;内涵建设
强国必先强教。21世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纪,中国正处于由大变强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全面推进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培养和造就数以千万计专门人才,为努力实现我国到2020年进入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目标奠定基础。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观点、方法和立场是指引我们科学发展,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以此达到目标的先决条件。
一、运用普遍联系的原理,构思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路径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整个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处在与周围事物的相互联系之中,它是一个无限复杂的相互联系的整体,每一个事物都是这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中的一部分或一个环节。联系是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一事物与它事物的矛盾运动促进了事物的转化。
(一)逻辑依据:它是指一种思维的开端。比如在做事之前得思考需要准备什么,这种思维过程的开始就是逻辑依据或逻辑起点。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综合国力快速增长,经济指标增长跃居世界水平。我国教育事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高等教育实现了超常规发展。然而发展是不平衡。一方面,大学生就业变得越来越困难;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却出现了需求旺盛的局面。这反映出中国教育供给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这充分表明教育结构的调整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求。
(二)确定目标: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的存在是矛盾运动的结果。教育、经济、社会是普遍联系着的事物。中国古代兴修都江堰宝瓶口水利工程就是证明。在当时条件下没有采取堵截的办法,而是采取疏导的办法。修堰筑渠,疏通流沙,合理解决土壤耕种,改变农作物生态环境,使得成都平原年年丰收。孙子兵法也研究“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教育、经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教育作为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教育为经济基础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社会经济基础的夯实决定人才需求的总量、结构质量。不同的历史阶段经济类型也要求教育不同类型与之相适应。否则,教育的发展就会阻碍经济的发展。企业开工,人力要跟上,金融风暴来了,要迎头搏击。教育、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科教兴国的重任,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只有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才能推进国家现代化。
(三)科学定位:事物发展的轨道是目标方向定位的运动。高等职业教育需办出自己的特色,除了要有符合教育规律的独特的办学理念外,还必须对学校的科学定位。美国教育学家博耶指出“绝没有简单的‘好大学’模式。一所大学与另一所大学所面临的任务和所处的环境方面肯定是大相径庭的”。鉴于每所高职院校所处的环境和面临的任务不同,他校的办学模式和办学特色可以借鉴和学习,但不能相互“克隆”。据相关资料表明,厂矿企业所需的人才中,从事生产实施、设计开发、经营销售和管理类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需求量很大。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经济和教育自身发展,使得从业者与需求者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这突出反映在高等职业教育结构调整相对滞后,没能满足现阶段产业升级以及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社会对人才需求变化的要求。教育部、财政部立足中国国情、世界眼光,从2006年开始实施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几年来的实践证明。通过百所示范院校的遴选和建设过程,大大增强了高职院校的办学实力,政府推动、社会认同,极大的提高了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积极性。
(四)促进发展:事物矛盾运动的规律是循环往复,周而复始,从不间断。坚持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是遵循了事物运动发展的规律。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发展是唯一的,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双向互动、和谐发展,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续智力支撑和人力支持的发展。一是要做到规模、质量、效益协调发展;二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或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匹配;三是发展的速度和社会、人民群众可承受的力度相吻合。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必须正确处理好政府办学,学校主导,地方扶持的关系。国家、政府应把握好宏观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切实解决高等职业教育的正常运行问题。高等职业教育要主动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从宏观和微观的结合上来解决好自身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发展定位及其战略决策等问题;地方和行业要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扶植,高职院校要把握规律性、体现时代性、富有创造性,在大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大显神威。
二、运用对立统一转化原理来处理好高等职业教育内外发展关系
对立统一关系是事物矛盾运动发展的特征,如平安与灾害、健康与疾病、城市与乡村之间等都存在着各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一)健全机制: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决定了依托行业办学的必要性。高等职业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是高等职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是高等职业教育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需要;是高等职业教育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需要。从学校方面来看,充分了解并满足行业企业的利益和需要,才能使行业企业更加的关注教育,才能更深度地参与教学。从行业来看,学校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为企业输送了合格的人才“产品”,注入了活力,生产发展了,壮大了企业经济。实现合作共赢为基础,建立健全利益共存的政策导向机制;行业与学校联动的产、学、研一体化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优质资源共享机制等。
(二)质量保障: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质量是事物客观属性的反映。高等职业教育要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特别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相统一,个人能力与用人单位的职业能力标准相统一,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统一。坚持以市场调研为起点,根据市场需要,及时调整高职院校发展战略,集中力量办好社会需求量大、技术相对稳定的长线专业,积极开发一些社会紧缺的短、平、快专业。组建校企联合办学基地,学校仿真或实验实训中心,创建真实环境。通过“订单式”、“工学交替式”、“工作室式”、“项目式”等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实现教学与就业、学校与职业、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使“技能性、立体性、导向性”融合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依据社会评价尤其是用人单位的评价进行人才评价。施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是确保人才质量的制度性保障,大大提升了高职人才培养水平。 (三)内涵凸现:高职院校要强化内涵建设,大力推行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引进ISO9000认证体系。走出一条既科学规范又开拓创新的办学之路。一是以管理效率为目标,建立效率型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建立有效的民主参与型领导制度和过程质量管理制度。二是以良性互动为目的,建立自我调适型管理决策机制,努力形成与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互动整合机制,真正发挥合力。三是以人才选拔为标准建立竞争型人才资源管理体制。由“身份管理”转向“岗位管理”,建立激励、竞争、淘汰机制,营造有利人才“能是能下”的良好用人环境。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全面全面探索人才培养路径,打破常规,寓教于理,寓教于乐,寓教于导,坚持正确的办学思想,用科学管理标准来检验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及其各项工作,包括教学、科研管理、后勤保障等。
(四)外延扩展:高职院校外延发展要求具有战略眼光,要认真分析国际国内大势,遵照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标准的要求,建立人才“准入制度”。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大类中的分类型,同时具有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在经济社会可持续性发展中,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要与其紧密相连,要与教育内部结构、职业教育内部结构密切相关。根据经济增长方式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努力构建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贯通、衔接发展”的人才培养“立交桥”。高职院校要立足国内,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大力提升自身知名度,努力创建“内引外联”的生动氛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努力学习借鉴国外先进职教经验为我所用,争创世界一流高职院校。加强与社会的沟通与联系,构建高职院校和谐发展宽松的对外环境,切实解决好自身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营造生机盎然的一方沃土。
三、运用质量互变的原理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事物发展从总的趋势来看是曲折前进和螺旋式上升,变化发展是永恒的、绝对的;不变化、不发展是暂时的、相对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我们必须把握好“度”,关注量变过程,重视质变结果,以促进高等职业教育长足发展。
(一)健全完善制度与标准建设:制度是管理的基础,标准是评判的依据,有了健全完善的制度和标准,才能推进高职院校各项建设。高职院校要运用分权、授权、协作、团队等组织行为学的原理和技术,来构筑学校内部的新型关系,使学校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具体情况来决定专业设置与调整。开发体现自身特色的学科专业。克服“官本位”、去“行政化”,充分发挥学校学术委员会作用,建立现代学校管理制度。使高职院校面向社会市场经济办学,真正成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根据社会需要,竞争规律,价值规律要求,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充分调动和配置好高职院校的人、才、物等各种资源。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重规范;坚持以管理标准为定位,统筹思想政治工作标准、干部考核选拔任用标准、教师辅导员队伍培养标准、学分制标准、学生综合素质标准、学科标准、课程质量监督标准等等。
(二)正确界定规模扩张和稳定发展的关系:根据中央决定,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十二·五”规划稳定发展的时期。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要求,我们要认真加以科学思维,正确处理好生源数量与生源质量、学生入口与出口、德育与智育、社会需求与学校自身办学条件之间的矛盾等问题。高等职业教育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前提下,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提升能力为本位,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标”构建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兼顾知识能力与职业资格能力;统筹考核评价,兼顾学历标准和行业企业标准,完善质量保证体系,使毕业生真正成为复合性、应用性、操作性高技能人才。以人才质量为核心,工学交替、校企融合,广泛深入地开展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努力使高职学生增加社会认知,增长实际锻炼,不断增强高职院校发展动力和后劲。
关键词:非公经济 创新 战略 战术
中图分类号:F12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12-0018-02
目前,非公有制经济业已成为国民经济最具生机活力的经济组成部分,它不仅对推动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十提出的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有着重要作用,而且还对解决就业问题,维护社会的稳定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现代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曾说过:“企业只有两项基本职能,那就是创新和营销。”足见创新对企业极为重要。可以说,创新对于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意义,怎么强调都不算过分,但这恰恰是困扰众多企业特别是非公经济的难题。基于此,研究非公经济的创新战略选择和战术运用,推进非公企业创新的发展,无疑是一个有着很强现实意义的课题。
一、非公经济的创新意味着什么
非公有制经济(也称非公企业)是相对于公有制经济而产生的一个概念,它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经济类型,是我国现阶段除了公有制经济形式以外的所有经济结构形式的总称,非公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中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社会制度中的任何变化,所有制关系中的每一次变革,都是产生了同旧的所有制关系不再相适应的新的生产力的必然结果。”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客观必然性。数据表明,2012年非公经济企业利润总额达到1.82万亿,体量很大,发展潜力巨大,过去5年年均增长速度21.6%,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迅速,经济税收贡献超过50%,GDP所占的比重超过60%,新增就业贡献达到了90%。由此看来,非公经济在我们国家经济发展占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
创新对于企业来说,其影响作用是根本性的。正因为非公企业的体量大,因此其创新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满足人民需要的新产品和新功能层出不穷,让人应接不暇。企业必须适应这种不断变化着的社会、市场和用户需求,才有不断创新的动力,也才会有长足发展的可能性。对于企业来说,创新提供了提升企业生存能力和快速发展的机遇,而且也为整个市场经济大环境的不断完善提供了驱动力。企业的经营目的就是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而通过创新和卓越的运营以及完善的服务,企业就会离这个目标越走越近。因此,创新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自主创新是非公企业的生命。只有大力推进自主创新,企业才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对于非公经济而言,创新的内容是多方面的:管理创新、体制创新、技术创新、思想创新等等。概括地说,体制创新通过对旧的制度进行改造,实现企业的运转更高效更有序;技术创新可以使原有的流程中提升技术含量,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高附加值。而管理创新更为重要,它是其它创新的保障与前提,它是对整个企业创新的方方面面的总控制和总监测,能使企业整体的各种相关要素得到高效整合。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市场与消费者的变化日益频繁,管理创新必须能够适应这种变化,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比如,微软创造的操作系统软件,其产品不断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用户的新需求,跟进新的版本,充分地满足各层次用户的使用要求,它的创新就是成功的。而美国的铱星公司虽然在产品的理念上进行了成功的创新,但其提供的服务其成本超出了绝大多数用户的预期和承受能力,使这种理念落空,这种创新就是不成功的,铱星公司也因此夭折。由此可见,创新从总体上对于企业来说,实实在在地意味着生存和发展。这对于非公经济来说尤其如此。
二、如何确立非公经济创新战略
创新战略是以产品的创新以及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为导向的一种竞争战略。制订创新战略要考虑的重点,既要从企业的现实情况出发,推动企业朝着战略目标不断迈进,又有利于企业整个效能的提高,实现企业经营利益的最大化。由于创新对企业的影响是立体的,要使创新活动有实效,必需有创新的战略。一项创新是否是真正的创新,其衡量的基本标准,在于或早或晚的时间向度上。据此我们可以从时序上把创新战略分成三大类:
1.开创型创新
开创创新战略就是独立开创一个新的事物,在一定范围内追求多方面的领先特性,确立企业在竞争环境中,能够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竞争优势的技术创新战略,它是以重大的发明创造成果或全新的经营管理观念为基础的创新。这种创新的结果,通常是开创一个全新的市场,创造一个全新的需求空间,因而能够极大地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比如,青霉素作为一种开创性的发现,其研制成功使全世界开始进入一个普遍使用新的抗生素时代;尼龙新技术的发明,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合成纤维产业。这种战略的优点在于,由于其在技术上处于遥遥领先的独特地位,因而能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获得垄断利润。但实施这种战略门槛较高,不是等闲就能够成功的,需具备一系列条件。例如北大方正是我国开创创新战略的典型。在1976年,当时还没有激光照排系统,我国的科研人员直接跳过第二代、第三代进行开发,技术成功后投放市场,马上就显示出旺盛的市场需求,迅速抢占了国内外中文照排的大部分市场,使印刷行业告别了铅与火的时代,推进信息时代的快速到来。国内外实践证明,开创创新都是高技术与高投入的有机结合,是具有市场观念的科学家与具有科学观念的企业家的有机结合,是市场机会需求与技术机会发展的有机结合。开创型创新战略的含金量最高也是门槛最高的战略,只有有经济和科技实力的非公经济才能满足选择这种战略的条件。
2.模仿型创新
这种战略的实质就是模仿,即通过购买、破译等各种可能方式获取率先创新者的核心新技术,或通过逆向工程等有效方式,对技术加以研究、消化和改进,从而生产出具有相当竞争力的同类产品与开创创新者进行竞争,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模仿型创新是在别人的创新基础上进行复制或仿造,是一种风险较小的创新。因为模仿是在紧紧跟随创新者的“发明”进程,因此,它能抓住市场和用户对产品强烈的需求欲望,快步进入营销旺盛期,从而使企业得到市场的巨大利益回报。模仿创新投资少,风险小,见效快,这是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的基本规律,是缩小差距,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历史上,美国靠模仿欧洲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战后日本靠模仿欧美的先进技术创造了经济奇迹,韩国、新加坡等新兴工业化国家也是靠模仿创新使经济腾飞。从1950年至1970年,日本只花了100多亿美元,几乎掌握了世界各国在半个世纪内研究开发的全部科技成果,节省了大量时间和资金,走出了一条世人公认的成功道路、并在许多领域赶上和超过了欧美。模仿创新是非公企业现阶段快速发展的捷径,应该成为大多数非公经济创新战略之首选。
3.寄生型创新
寄生型创新是一种有寄生母体的创新战略类型,其特点是直接附着在开创创新或者模仿创新的成果上,是在大市场中占据某个较小生存空间的创新战略。与开创型创新不同,实施寄生型创新的企业只想在别人的创新市场上能分一羹杯,只求有利,不图扬名,但却因其特有的低姿态使其占据独有的生存空间和竞争地位。在这种创新战略中,其寄生的创新对象必须是某个过程或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产品,市场对这种产品会有刚性的要求,不可或缺。同时,创新产品的市场必须是有限的,它能使捷足先登者全部占领,而且小得不足以吸引其它人来竞争。所以,许多小零部件的创新都具有这方面的特点。寄生型创新的优点是可以避免竞争和挑战,默默地获取可观的收益。而且,只要它所赖以生存的系统没有解体,它就永远能使企业赢利。这种战略虽然是寄生,但是也有其创新的内涵,它比较适合那些生产拾遗补缺产品的非公经济选择此种战略。
综述之,我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因其尚处于一个相对初级的发展阶段,资金、技术、职工素质等各方面的条件尚不成熟,观念、制度、机制尚有很多没有理顺,使我国大多数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和实力,国家整体每年申请的专利不少,但是拥有专利的企业比例却非常低。因此,我国现阶段宜实行模仿创新为主,开创创新为辅的创新战略。一个国家的技术创新战略由该国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及在世界经济技术发展总格局中的地位所决定,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这样的条件下,像北大方正那样的开创创新战略不可能成为主流。因此,模仿创新是符合我国国情、国力的现实战略选择。
三、非公经济的创新战术的运用
战略从广义上来说,是指对具有全局性、高层次影响的重大问题的指导思想和实施方略,而战术则是对战略的具体实施细节的考量,是战略的具体体现。一个企业想要求生存谋发展,创新就是救活和振兴企业的关键。企业在确定了创新战略后,如何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这是战术解决的问题,需要有相应的战术相配。经过对战略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本文建议考虑对以下战术进行灵活运用:
1.链式营销,整合发展
这个战术要求企业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整合整个的管理活动。在创新战略确定后,企业将以战略为核心,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对相关要素进行整合,使发展呈现出向战略重心集聚的模式发展。开创型战略、模仿型战略和寄生型战略,其着眼点是各不相同的,其集聚的重心也就有所不同。许多企业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们没有集中注意力,将重点放在与战略相配套的战术上加以有效实施,或者根本就没有战略与战术的自觉,导致具体的行动步骤没有效果!娃哈哈集团当年创业时是一家校办罐头食品厂,众所周知,后来他就是靠“娃哈哈儿童营养液”在市场独树一帜、脱颖而出的,如果坚持做水果罐头恐怕永无出头之日;他们选择了开创型战略,并且把重心放在新品类上,这既是战略的成功,也是战术的成功。
2.打造流程,管理简化
这个战术要求以业务流程管理为核心,将管理过程进行简单化和柔性化处理。企业的管理都存在一个流程化的问题,没有实现流程化的企业是难以实现高效运营的。这个战术可以突破部门职能分工界限,按照企业特定的目标和任务,把全部业务流程当作整体,将有关部门管理职能进行集成和组合,实现全过程、连续性的管理和服务。不管企业选择了什么样的创新战略,没有高效的运转,战略都是无法实现的,因此这个战术对所有企业都是有用的。很多企业的生产流水线就是这种流程化的典型应用。创新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而打造流程的根本,就是为了优化整个的围绕战略核心的各个环节,节省时间、人力和资源成本,使企业不断的逼近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3.围绕营运,配置资源
这个战术要求以业务营运为核心,对于营运的各环节资源要素进行战略化管理。它要求企业具备更前瞻的眼光,勇于和善于预测,以业务的高效营运为考虑重心,积极构造战略架构;要求企业更关注核心能力发展和资源沉淀,必须从全国甚至全球、从产业的角度来考虑资源配置,以核心能力为龙头,在资金、人力资源、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等方面进行有机整合;不管企业选择了哪一种创新战略,都存在有资源配置的问题。要创新战略的核心要求,创造性地通过各种途径来整合资源,从而为顾客创造价值,以此实现企业自身的利益追求。
4.信息联通,集成应用
这个战术要求将企业的所有流程的环节数据信息化,由原来的单一功能应用转向信息的集成应用,提升企业实施战略的能力。信息化是企业高效运营的必由之路,首要的工作,就是要通过信息将市场、经营、生产的各种信息打通,实现数据及员工与合作伙伴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实现对关键业务流程实时的有效管理。国内真正具有应用集成示范效果的非公企业为数不多,这是目前的一个短板,解决它关键是观念问题。在应用实施方面,主要是实现数据层面的集成,实现信息共享、消灭信息孤岛。不管我们的非公企业选择了哪一种创新战略,这个战术都是必须的。信息化已经成为企业现代化必须迈过的一道门槛,否则,企业只能永远在成功的企业面前蹒跚而行,实现任何创新战略都将成为一种奢望。
5.提升策略,整体竞争
这个战术要求,企业由部门局部竞争逐渐做大格局,从更高更远的发展考虑,转向企业整体策略竞争。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局部层次的竞争因素已经不是主导的决定性因素。企业在整体策略层面开始设计竞争手段,竞争的格局渐次提升。在实际的竞争中,由于企业大部份都采用的模仿战略,或者同质化创新战略的影响,导致竞争压力加大。企业必须面对竞争环境的变化,不断地弥补、修改、提升、调整和创新整体策略,应对新的竞争局面。这个时候,策略的不断提升,发展到最后阶段,将上升为创新战略的调整和竞争。这样就实现了战术向战略的转化,企业的创新发展也将进入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综上所述,非公经济的创新战略和战术运用,是企业发展的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从系统论的角度看,战略和战术是两个相互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系统,战略的选择需要根据非公企业和企业所处的具体的市场环境,并综合国家的创新体系的建设进行深入分析和选择。战术的选择更多的要考虑配套的问题,不能墨守陈规,而必须以从实效出发,来加以灵活改造和运用。只有创新战略的正确抉择和战术的灵活运用相结合,非公经济的创新才有望达到预期的效果,为企业的发展增添强大的动力。
参考文献
[1]申津羽.企业家创新联盟与经济增长[J].珞珈管理评论;2009年01期.
[2]王可达.实施企业专利战略 推动企业技术创新[J]. 《特区经济》 2007年06期.
[3]王英.企业战略创新激励机制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 2012年03期.
[关键词]国际竞争力,汽车制造企业群,企业类型,竞争优劣势
随着大众、宝马、福特、沃尔沃、奔驰、三菱、现代、本田、丰田、雷诺、通用、菲亚特等世界各国知名品牌汽车企业,以及美国德尔福、伟世通、德国博世、日本电装等著名汽车零部件厂商纷纷来到国内投资生产,国内外汽车企业的合作得到了更为充分和良好的发展,可以说中国是汽车制造业企业竞争发展的世界舞台。如何分析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水平和问题,以及外国企业在中国的国际竞争力表现,成为中国汽车制造业企业未来发展需要了解的一个重要视角。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局的全国汽车制造业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统计数据(2000—2005),从一种新视角入手,分企业类型,以外商投资企业的竞争力水平为国际竞争力标杆,对比其他内资型企业,展开中国汽车制造企业群的国际竞争力系统分析。
一、国际竞争发展态势
分析问题之前,有必要阐述企业分类的初衷,这不仅是中国汽车制造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与分析的基础,也体现了一种新思想和认知。由于目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企业类型划分比较复杂,此处结合研究目的及中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借鉴按照企业所有制形式以及企业组织形式并存的方式来划分企业,分为外商投资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私营企业、国有企业等主要类型企业。其中外商投资企业是以多种形式合作的中外联合企业为主,拥有国际企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制度与经验,体现了在中国区域市场内合作型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私营企业、国有企业主要反映不同竞争机制的汽车界民族企业的竞争水平。
在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处于超常增长的期间,不同类型企业的企业数量分布有较大的变动(见表1),企业分布集中在由2000年的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上转变为2005年的有限责任公司和私营企业上,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变动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外商投资企业的企业数量和所占比例在逐年增加;私营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上升幅度更大,尤其是私营企业,2005年这两类企业的企业数量和所占比例已稳居一、二名;国有企业与其形成对比,至2005年仅剩500多家企业,约为外商投资企业数量的60%;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数量虽有所增加,但与其他类型企业的变化比较显得微不足道。种种迹象显示,我国加入WTO之后,加快了汽车制造业的国际合作,加强了国有企业的改革,扩大了汽车供给市场的开放程度,鼓励了企业组织的多样性,尤其是私营企业的培植和发展等。
从汽车制造企业市场占有率的分布情况来看(见表2),外商投资企业一直保持较快较稳的增长,至2005年其市场占有率几乎达到50%,显示出国内外汽车企业“强强联手”的特点,以及国际化型企业整体上对市场的特别关注和偏爱;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市场发展一般,有限责任公司在企业数量大幅增加的条件下并没有拓展市场份额的增长;而私营企业的市场发展势头迅猛,挖掘的潜力和空间较大;国有企业则呈现快速下降趋势,2005年其市场占有率约占外商投资企业的1/5。
二、国际竞争力评价
据描述看,我国不同类型的汽车制造企业的竞争与发展特征各异,此处通过建立竞争力评价的全方位的信息平台,以便整个体系可以综合反映企业各个方面的竞争结构和信息水平,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
(一)竞争力评价体系设计
1.设计原则。
本文的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以市场经济的企业间,企业与政府、金融机构间的竞争关系为基础,引进世界发达国家的竞争力评价理论和原则,结合我国汽车制造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逐步发展、分阶段实施改进的原则展开设计。在指标体系的设计中采用了较多因素的对称性设计,构建了分层的竞争力指数体系,保证竞争力综合信息在动态结构和系统结构上的有效性。
2.指标体系。
现阶段中国汽车制造企业群的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分为7个竞争力要素:竞争力实力、成长竞争力、市场竞争力、成本竞争力、创新竞争力、投资竞争力及管理竞争力,采用48个指标(各要素下的具体指标及计算方法见表3)。
竞争力实力包含增加值、利润、资本额等指标,反映企业的整体实力和获利能力;成长竞争力包含增加值增长率、利润增长率、资本额增长率等指标,反映企业的稳定成长速度和质量;市场竞争力包含市场占有率、出货值等指标,反映企业产品在国内国际不同层面上的销售状况和销售前景;成本竞争力包含企业各种费用、劳动力成本等比率和增长指标,反映企业生产成本结构与其变化趋势;创新竞争力包含研究开发费用与新产品等指标,反映企业的研究开发水平,创新活力和持续发展能力;投资竞争力从企业对自身生产过程的资本投入角度,研究不同资本投入量及其所带来的产出回报率,反映企业资金运用;管理竞争力主要考察企业的相关管理费用以及综合效益等指标,反映企业管理投入和管理绩效。
3.评价对象。
由于该行业的生产集中度相对较高,企业规模大小对企业的生产与发展影响较大。本文考虑进行企业类型(前文所述的6类企业)与企业规模(5档企业)交叉分类,共划分30组的企业群作为评价对象。
4.评价方法。
此处主要采用IMD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先计算30组企业群的所有指标值,然后对所有指标通过标准化取得可比数据,再通过正态分布函数计算得到变化范围在0至100的竞争力标准得分,逆指标的得分通过100—标准化得分进行处理。在此基础上对各要素内指标等权平均得到要素竞争力标准得分,7个要素标准得分再等权平均得到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标准得分。由于指标在各个要素上基本是均衡的(创新竞争力除外),因此在每一级竞争力标准得分值汇总的过程中采取等权平均。评价分为总体评价和要素评价两个层次。
(二)综合竞争力评价结果
图1显示的评价结果展现了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企业群的汽车产业全面发展情况。基本上显示出规模愈大的类型企业优于规模愈小的同类型企业,整体上企业群的综合竞争力水平主要分布在40—60区间。
就国际型企业群的综合竞争力水平而言,前10%的企业中的外商投资企业群的竞争力水平遥遥领先,唯一得分值在70分以上的群体,在中国汽车制造业行业中属于最强势;而10%-25%的企业、25%-50%的企业及50%-75%的企业三个档次中,外商投资企业群的竞争力水平一般,得分值在50左右;75%以下的企业中的表现更差,实际上国际化型企业有综合竞争力水平的基本属于具有相当实力的企业。
而国内本土的各类企业与之比较,前10%的企业中,股份有限公司和私营企业虽说综合竞争力水平较高,但与国际化企业群还差一截,而有限责任公司和国有企业更不能与之相提并论;在其他档次中,综合水平能与之抗衡的非私营企业莫属,规模中等或偏大的私营企业的发展潜力不可低估,而其他的内资企业群可能还没入围,总体的竞争水平较弱。显然我国汽车制造业特大规模的是外商投资企业最强势,今后的经济地位也许是难以逾越的;国内重点投资和发展特大规模的股份有限公司,全面鼓励和推动本土的私营企业,在市场竞争机制下已显示出自身的闪亮之处。
(三)要素竞争力评价结果
下面主要以表格形式列出各企业群的要素竞争力排名,并在此基础上重点描述各企业群前10名(竞争优势)、后10名(竞争劣势)的竞争力要素(见表4),以便了解汽车制造各企业群的国际竞争优劣势,看到各自发展的地方和不足之处。
由表4可知,整体上规模愈大的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群具有较多的优势要素竞争力,且各要素竞争力水平相对均衡,尤其是在前10%的企业中外商投资企业群的优势要素最为明显,处于最强势;在10%-25%和25%-50%的企业中私营企业群的优势要素要强于外商投资企业群。而规模愈小的各类型企业要素竞争力更多处于劣势,这中间也仅是外商投资及私营企业群的表现相对其他企业群稍强。
另外,不同类型企业的竞争结构和特征表现不一。显然我国汽车制造业前10%企业中的外商投资企业群的总体水平处于最强势,其竞争力实力、市场、创新、投资及管理竞争力明显地领先于其他各企业群的竞争力水平,说明这类国际型企业有能力加强企业的基础实力及核心要素等多方位的发展;而股份有限公司企业群竞争力的优势要素结构特征与之较类似,但在成长和成本竞争力上处于明显的劣势,有些顾此失彼;私营企业各要素竞争力水平相对均衡,基本处于中等或偏上,较为突出成本、投资及管理等优势要素;国有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则表现更差,在竞争力实力和创新竞争力方面处于优势,同时有限责任公司的市场竞争较强。在规模较大的10%-25%和25%-50%的企业中,外商投资企业以及私营企业群有部分的优势要素,其他类型的内资企业群几乎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在规模较小的50%-75%与75%以下的企业中,各类型企业要素竞争力多数处于劣势,何谈竞争力。
三、国际竞争力分析
显然,前10%的企业占据汽车行业的主要地位,且各企业群在不同要素竞争力上的表现有明显差别,因而进一步关注和分析反映各方面的重要指标变化趋势,对于了解和确定我国汽车工业定位和发展等问题有重要作用。此处主要选取市场占有率、利润额、出货值、资本额、新产品产值、单位研发经费、劳动生产率等关键性指标,体现企业在市场、经济实力、创新及生产效率方面的竞争态势及其变化的基本原因。
1.市场占有率
特大规模的外商投资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一直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2005年市场占有率几乎达到45%,可以说外商投资企业是我国汽车制造业的中流砥柱,尤其是中外合作合资企业,其囊括了汽车行业的大部分骨干企业或者说龙头企业,体现了国内外企业“强强联手”的特点,大型国际国内企业加强紧密合作,谋求共同发展;国有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一直在下降,且绝对额也不高;有限责任公司虽然整体上企业数量较多,但并没有较好的市场份额,仅与股份有限公司持平;而私营企业的增长速度相对较好,但市场占有率仅有3%之多。
2.利润额
我国汽车制造企业群的利润额整体上在加入WTO之后的两三年一直在升温,是汽车行业盈利空间较大的时期,然而这些利润基本属于特大规模的外商投资企业群,这一群体利用自身的优势,抓住生产市场,占领消费市场,实现较大的盈利水平;目前,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企业群的利润额约是外商投资企业的1/6,其他类型的企业群的利润额更少。
3.出货值
特大规模的外商投资企业群体的出口价值尤其体现出优势,密切关注和迅速拓展国外市场;2003年之前其他类型企业群几乎在同一水平,普遍低下,这两年拉开了差距,股份有限公司增长较快,而内资的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群体表现一般,然而这些类型企业群无论表现好与一般,与外商投资企业相比差距愈来愈大。
4.资产额
特大规模的外商投资企业群近几年的投资快速增长,至2005年已超出其他类型企业群2000多亿元;股份有限公司和责任有限公司企业群保持缓慢增长,私营企业群几乎处于最低水平,但还是显示出上升的趋势;国有企业群基本保持2000年的水平。看来这种多元化筹集资金的企业组织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不断地扩大投资,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实力。
5.新产品产值
特大规模的外商投资企业群的创新成果较好,愈来愈重视新产品的生产;而私营企业群几乎处于最低水平,只是近两年稍微有点起色;国有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和责任有限公司企业群基本在同一水平,其目前的新产品产值及未来的走势要好于私营企业群,但与外商投资企业不能相提并论。
6.单位研发费用
研发费用的投入是产生创新成果的前提,可以看出,特大规模的外商投资企业群的单位研发费用这几年有下降趋势,至2005年仅略高于私营企业;而股份有限公司和责任有限公司企业群近几年更为重视研发费用的投入;私营企业群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国有企业这些年的波动较大,整体上是高于外商投资企业,但创新的多投入并没有带来新产品的多产出,这与前面提到创新的成果基本体现在外商投资企业群中形成了反差。
7.劳动生产率
特大规模的各企业群近几年的劳动生产率变化趋势近似,先升后降,2003年处于一个转折点,并且企业群之间的差距不太大,但整体上,外商投资企业群的劳动效率更高,这也是企业保持领头地位的基础;而属于内资企业的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群几乎处于最低水平,也说明了内资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相隔甚远的基础。
四、主要结论
通过分企业类型和规模大小对各类企业群进行国际竞争力评价与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汽车工业生产市场的集中度相对较高,前10%的企业群占据80%以上的市场份额,其他规模档次企业群的表现普遍非常低,而且各类企业群的差距不明显,同时规模愈大的企业群比规模愈小的企业群具有更多的竞争优势,因此结论分析更侧重于汽车工业特大规模的企业群。
1.我国汽车行业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企业群的综合竞争力排名整体差距不大,但前10%的企业中的外商投资企业群的综合竞争力处于最强势,名列前茅,可以说特大规模的国际化型外商投资企业是整个外商投资企业的主流,甚至说是我国汽车工业经济的中流砥柱。这类国际型企业抓住发展机遇,加强积累自身的基础实力,极为看重市场份额,在中国区域市场内最终赢得独一无二的市场占有率;强化其管理和投资等核心要素的竞争力,取得无可比拟的投资回报;在创新方面并不急于大量地投入资金和人力,而是采取稳定发展与提升的策略;相对于其他要素竞争力而言,这类企业的成本居高不下,成长性表现一般。
而面临国内市场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这类企业更是进一步巩固自身的优势,表现出持续快速地加大投资来扩大企业规模和实力,加强科技投入转化为科技成果的应用及拓展国外市场,充分利用现有人力资源等的良好发展态势。显然特大规模外商投资企业以目前的实力及发展前景将成为进军全球汽车产业先进国际竞争水平的一条渠道,这是现阶段基础微薄的内资型企业群所不能及的,也是与其竞争能力差距甚远之处。而其他规模的外商投资企业竞争力水平中等偏下,发展速度一般。
2.特大规模的内资型企业与相应的外商投资企业竞争力水平相比,差距较大,与世界汽车产业的先进国际竞争力更是相距甚远;但股份有限公司的综合竞争水平在内资企业中表现相对较好,这类内资企业群的要素竞争力结构现状与今后的走向趋势类似于外商投资企业,只是企业的成长和成本竞争力尤其处于劣势。但这类企业群在资产投入、新产品生产及扩大国内外市场等方面发展势头迅猛,它们不断地积累企业的实力,抓住发展企业的核心因素稳步地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只是整体上现有的这种竞争机制企业群在汽车行业还相对较少,形成与发展的根基较弱,但它们前景较好,值得期待。同样其他规模的股份有限公司竞争力水平偏下。
关键词:浙江省;民营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中图分类号:F127.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7)06-0103-06
浙江省国土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人口4 500多万,人均耕地、水资源和能源等各种自然资源严重匮乏,“自然资源人均拥有量综合指数”,仅高于天津市和上海市,居倒数第三名,但浙江省个私经济总产值、销售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出口创汇额等4项最能反映民营经济综合实力的指标已经连续9年位居全国第一。浙江民营经济发展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拥有漫长的大陆海岸线和众多优良的港口,有利于利用便利发达的海运促进交通运输和商品交换的发展,个体私营企业处于主要地位,率先推进市场化改革,具有明显的区位条件优势和经济结构优势等。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2年小平同志发表以后,浙江民营经济经历了一个从开始起步到实现第一次飞跃的发展历程,总量迅速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水平和竞争力也逐步提高。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发展大趋势,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质量和水平亟待提升。解决问题首先要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本文拟从浙江省11个城市的工业发展水平的角度进行研究,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各个城市民营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对11个城市的民营经济发展进行分析和评价,在分析的基础上对浙江省民营经济发展提出初步建议。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长期保持高速增长。在1978~2003年期间,全省生产总值从124亿元猛增到9 200亿元,年均增长13%左右,高出中国内地平均增幅近4个百分点,其中,2001~2003年,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3%,比中国内地高出4.1个百分点,成为中国内地经济增长速度最快和最具活力的省份之一;人均生产总值从331元增加到19 730元,是中国内地平均水平的2.18倍,按现行汇率计算,人均生产总值已接近2 400美元;财政总收入从27亿元增加到1 468.9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003年达到706.5亿元。2004年,浙江省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发展的势头,初步核算,全省 GDP达到11 243亿元,比2003年增长14.3%,人均GDP为23 942元(2 893美元),增长13.5%。今年上半年,浙江省生产总值为8 34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7%,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2005年生产总值13 470.26亿元,经济总量在全国排名“居四望三”。总之,浙江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的排序不断前移。
浙江省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原因归于省内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民营经济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两倍于公有经济。按现行价格计算,1979~2003年浙江GDP增量中约55%的贡献份额来自于非公有制经济;在2003年全省生产总值9 200亿元中,非公有制增值为5 470亿元,占59.5%,比上年上升4.7个百分点,其中个私经济增加值4 790亿元,占52.1%,比上年上升5个百分点;2004年,全省工业总产值达到11243亿元,非公有制增值6 315亿元,占65%,比2003年上升了5.5个百分点。去年,全省非公经济生产总值占全省6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 700亿元,其中民间投资占50%以上,外贸出口765亿美元中个私经济约占36%。今年以来,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平均每天增长235家和1 064户,持续保持高位增长的良好态势。目前,全省有个体工商户176.9万户,私营企业38.6万家,个私企业注册资本金达6728.7亿元,分别比“九五”期末增长8.9%、108.4%和324%。目前,全省有个体工商户172.7万户,私营企业35.9万家,个私企业注册资本金达5 768.4亿元,分别比“十五”期末增长8.7%、100.8%和277.8%。
2.实证分析
2.1 主成分分析方法
2.1.1 主分成分析原理
主成分分析是设法将原来众多具有一定相关性,例如P个指标,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互相无关的综合指标来代替原来的指标。通常数学上的处理就是将原来P个指标作线性组合,作为新的综合指标。最经典的做法就是用F1(选取的第一个线性组合,即第一个综合指标)的方差来表达,即Var(F1)越大,表示F1包含的信息越多。因此在所有的线性组合中选取的F1应该是方差最大的,故称F1为第一主成分。如果第一主成分不足以代表原来P个指标的信息,再考虑选取F2即选第二个线性组合,为了有效地反映原来信息,F1已有的信息就不需要再出现在F2中,用数学语言表达就是要求Cov(F1, F2)=0,则称F2为第二主成分,依此类推可以构造出第三、第四,......,第P个主成分。
2.1.2 主成分分析数学模型
其中a1i, a2i,……,api(i=1,……,m)为X的协方差阵Σ的特征值多对应的特征向量,ZX1, ZX2, ......, ZXp是原始变量经过标准化处理的值,因为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存在指标的量纲不同,所以在计算之前须先消除量纲的影响,而将原始数据标准化。A=(aij)p×m=(a1,a2,...am,),Rai=λiai,R为相关系数矩阵,λi、ai是相应的特征值和单位特征向量,λ1≥λ2≥...≥λp≥0。
2.2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为了研究浙江省十一市工业企业的发展水平,特别是民营工业企业的发展状况,我们选取工业总产值、从业人员平均人数、流动资产年平均余额、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产品销售收入、利税总额、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本年应交增值税、利润总额等指标作为主成分分析拟提取的变量。数据来源于1991年至2006年间共九年的《浙江省统计年鉴》。由于这一期间内,有关企业的经济性质划分的变化及其他原因,浙江省统计年鉴的企业分类和企业经济指标变化较大。因此,对于有些经济指标变化的年份数据,我们尽量做出调整。
2.3 浙江省十一市1991年工业企业发展水平的主成分分析过程
以上是本文选取的1991年浙江省11个城市“其他经济类型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主要指标”:
通过方差分解主成分提取分析表(Total Variance Explained,详见表3)可知,依据主成分个数提取原则,提取1个主成分,m=1。从初始因子载荷矩阵(Component Matrix(a),详见表4)可得,固定资产原值年末数、固定资产净值年末数、定额流动资金年平均余额、利税总额、工业总产值、工业净产值、城镇合作经营和城镇个体工业的工业总产值这几个指标在第一主成分上有较高载荷,说明第一主成分基本反映了这七个指标的信息。所以仅提取一个主成分是可以基本反映本文所选用的全部指标的信息,可以决定用这个新的变量来代替原来的十个变量。
为了得出主成分的表达式,需要用初始因子载荷矩阵中的数据除以主成分相对应的特征值开平方根以便得到主成分中每个指标所对应的系数。本文将利用SPSS11.5统计分析软件Compute Variable过程和Descriptive Statistics过程计算,得到主成分的表达式为:(其中ZXi为经过标准化后的数据)
从表6可以观察到,在1991~1993年这一发展阶段,浙江省东北部工业综合发展水平具有明显优势,西南部发展水平落后于东北部。在11个城市中,我们将其工业综合发展水平分为三个档次,即上游、中游、下游。通过观察可以得出,处于上游水平的四个城市分别为杭州市、宁波市、嘉兴市和绍兴市,这些城市都位于浙江省东北部,西南部城市无一入选。其中,杭州市综合发展水平稳居第一,宁波市次之,嘉兴市处于第3位,绍兴市较之湖州市以微弱的优势处于第4位;处于中游水平的城市分别为湖州市、温州市和台州市,其中湖州市发展水平高于温州市和台州市;处于下游水平的四个城市分别为金华市、舟山市、衢州市和丽水市,这四个城市全部位于浙江省西南地区,尤其以丽水市发展水平落后。
浙江省的经济发展依赖于民营经济的发展,其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初,大致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的初始发展阶段、80年代中后期的快速发展阶段、党的十四大后的全面发展阶段。同整个浙江经济一样,90年代初期,浙江的民营经济即在全国确立了先发优势。但在浙江省内11个城市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杭州市和宁波市分别利用国家政策优势和明显的区位优势,率先实现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在这两个经济体内部,民营经济的贡献率大约在33%左右,在对11个城市的10个工业企业主要指标进行分析,杭州市和宁波市的城镇合作经营和城镇个体工业的工业总产值、乡办工业的工业总产值、村及村以下办工业的工业总产值、和外商投资经济四项指标远远高于其他城市,这些指标对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具有强显示作用。而最为落后的衢州市和丽水市民营经济的贡献率不到20%,可见民营经济的发展水平对一个地区的总体经济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表7可以观察到,1997~1999年11市经济发展水平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杭州市、宁波市、绍兴市和嘉兴市稳居前四甲,同前一阶段比较,绍兴市发展势头迅猛,超过嘉兴市,处于第3位。温州市、台州市和湖州市处于中游发展水平,前两者发展水平已经超过湖州市。其他四市即金华市、衢州市、丽水市和舟山市经济发展水平位于下游,其中舟山市发展最为缓慢,名次下降3位,位列倒数第一,丽水市和衢州市排名各上升一位。
纵观11市在这一阶段的排名变化,主要归因于集体经济、私有经济、股份制经济、和外商投资经济四项指标的变动,排名变化同这四个指标的变化呈相同方向变化。同时,浙江省的其他经济指标均有明显的上升,这同1997年十五大召开以来,省内的民营经济有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及有利的政策导向,浙江民营经济呈现出发展速度加快、规模实力走强、外向拓展强劲的良好态势。浙江国税总收入年均增长18.41%,其中非国有经济税收年均增长20.59%,个体私营经济税收年均增长31.10%。民营经济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5.7%,注册资本金年均增长30.6%,出货值年均增长72%,引进外资年均增长75.7%。
2.4.3 第三阶段:2003年至2005年11市经济发展状况
从表8可以观察到,2003年至2005年11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排名,除杭州市、宁波市和绍兴市仍名列前三位,丽水市和舟山市分列倒数第一、第二以外,其他城市排名变化比较大。嘉兴市、温州市和台州市在第四、五、六位徘徊,分析统计资料,台州市经济发展速度高于浙江省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发展势头最为良好,必将跻身于11市中的上游水平。
通过对指标的统计分析,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浙江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促进了浙江经济的较快增长和综合实力的增强。一是民营经济成为增加就业的重要渠道。2002年,全省民营经济从业人员已占到全部从业人员的88.2%。1979~2002年全省新增就业人员1 063.6万人,其中民营经济增加从业人员908.88万人,占85.5%。二是民营经济成为税收收入的重要来源。2002年,全省民营经济税收收入达到769.81亿元,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达到60.6 %。三是民营经济成为外贸直接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全省民营经济直接出口额达103.5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额的32%,比1997年提高了26.3个百分点,如果加上民营企业经国有外贸公司渠道出口的部分,比重还要更高一些。四是民营经济投资成为全省投资需求较快增长的重要因素。2004年全省民营经济投资完成额达2 974.5亿元,占全社会投资完成额的68.8%。五是民营经济发展对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农村居民为例,2004年与1997年相比,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由1 496元增加到2 767元,占全年人均总收入的比重由34.7%上升到42.6%,2004年对农村居民人均总收入增长的贡献份额达73.8%,而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大部分是依靠民营经济发展得到的。总之,民营经济对浙江经济的发展功不可没。
3.结 论
通过对浙江省11市工业发展水平的主成分分析,由分析结果侧面得出浙江省民营经济发展水平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路径选择等,以期对浙江省民营经济的发展起到参考作用。
3.1 浙江省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3.1.1 民营企业以量的扩张为主,散、小、低特征比较明显
2004年与1991年相比,全省经工商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分别由100.3万户和1.1万家增至192.4万户和30.7万家,分别增长55.4%和26.3倍;从业人员由155.8和16.9万人增至346.6和477万人,分别增长79.9%和3.9倍;注册资金由40亿元和7.3亿元增至359.4亿元和2156.0亿元,分别增长8倍和294倍。但从个私经济的总体发展状况看,散、小、低特征比较明显。根据2001年基本单位普查库资料,全省工业独立核算法人单位数为154 789家,其中规模以上单位数(指全部国有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为18 626个,仅占12%,规模以下工业法人单位数占了88%。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生产的产品也以小商品多、大商品少,低档商品多、高档商品少,普通商品多、名牌商品少,生活消费类商品多、生产投资类商品少等粗放增长为特色。
3.1.2 民营企业进入多种产业领域,相对集中于工业领域
因为浙江改革领先,对民营企业进入的领域限制较少,因此浙江的民营企业进入的产业领域不断因改革而扩展。民营经济在其他地区的投资领域和经营范围,过去主要的是传统商业、饮食服务业。而在浙江,因为政策和立法的合理,民营企业进入的领域早已扩展到工业、种植业、服务业的各个领域,打破了过去只是为国有部门“拾遗补缺”的传统局面。近几年,民营企业占全市批发商业企业的80%以上,占零售企业和饮食企业的90%以上,工业生产型的民营企业增长迅速,目前约占民营企业总数的20%,每年的工业产值也占全省工业生产总值的将近20%。
3.1.3 在行业分布上,民营经济开始向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领域拓展
据统计,在浙江省40个工业行业中,民营经济在27个行业中的比重已经超过50%,在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领域已占主体地位。近几年,民营经济开始向重化工、基础设施、社会公用事业等领域迅速拓展。在广告业、咨询业和计算机服务业,民营经济数量近年均以成倍的速度增加;在产业布局上,出现了以专业化、规模化为特征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电气机械产业集群等产业集群区,并带动了产业优化升级。
3.1.4 独特的民营企业文化,催生了职业经理人阶层。
浙江省民营企业文化是一种以组织结构创新、管理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和经营理念创新为主体的企业精神。这种创新精神使民营企业在组织管理上实现了由家族式管理向现代企业制度管理的演变,在企业经营战略上实现了从片面追求产量与廉价竞争到注重品牌形象和质量信用的根本性转变。民营企业文化以独特的品味和凝聚力以及创新精神,造就了一批风险意识强、市场洞察力敏锐、敢于创新突破、具有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经营管理能力的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阶层。
3.2 浙江省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3.2.1 科技含量不高,特色产品偏少
民营经济选择的多为技术门槛和管理门槛相对较低的领域。除少数企业外,多选择技术要求不高且劳动密集型的行业。这样,一方面,本地民营经济的技术水平总体上低于发达地区经济水平,另一方面,企业缺乏长期固定的具有高新技术能力的人才,导致民营经济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产品少、大路货产品多,名优产品少、低档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资源性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粗放型产品多。民营企业同行业之间为抢夺市场,往往展开恶性竞争,导致特色产业规模不大、质量不高、品牌不响。
3.2.2 企业制度形同虚设
在众多的民营企业中,由于没有规范的管理制度加以约束,或者有了管理制度也形同虚设,造成处理问题的时候总是"人治"化成分居多,使得该承担的责任没有人承担,该负责的事情没有人负责,有了成绩没有适当的奖励措施,有了问题无法找到责任人进行处罚,企业里的管理完全处于一种随意、松散的状态。可以说,企业本身的制度化管理层次,将决定团队文化与价值取向,并将影响到企业长期的发展战略。据有关方面统计,我国约有10%的民企没有任何文字章程。有相当一部分民企有章程也有令不行,执法不严,奖惩制度不执行,规章制度流于形式。
3.2.3 经营者自身素质不全面
民营企业中高素质的经营者是少数,大多数的经营者在政治觉悟、知识水平、管理能力、人格素养、法律意识及道德修养方面都存在不足。有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主文化程度低,不注重学习,缺乏经营现代企业的知识;少数民营企业主的产业与权钱分不开,一些钻营者与一些腐败的官员相互勾结,侵吞国有资产,从银行获得巨额贷款,再进行反复抵押融资操作,利用"滚雪球"的方式将巨额社会财富据为己有。这不仅践踏了社会公德和市场秩序,损害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基本价值,也直接危害到国家和社会的经济安全。
3.2.4 行政管理不规范
一是行政审批不规范。一些办理前置审批的部门,审批标准不统一、条件不公开,期限无承诺、收费无依据,手续繁琐。二是执法行为不规范。个别部门存在对一般违章行为不择而诛、简单处罚现象;检查过多过滥,企业疲于应付,影响正常生产经营。三是行政服务不规范。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仍旧存在。
3.3 浙江省民营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3.3.1 制度建立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将是民营企业努力的方向。随着民营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民营经济的组织形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个体、私营企业正逐渐向有限责任公司转变。2005年,全国私营有限责任公司已经达到213万户,占私营企业总数的79%,而私人合伙企业减少了4.86%,只有11.3万户。同时,私营股份有达到了限公司723户,同比增加了86.1%。截至2006年6月底,浙江省私营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造的有6 787户,其中私营企业集团有288户。这说明私营企业开始实现股权结构和管理模式的转变,向现代企业制度靠拢。浙江省民营企业初创时制度多为业主制,当企业面临更大发展时,其不利于吸收投资、不利于产权结构优化、不利于引进现代化管理方式的弊端便暴露出来,而建立以股份公司为代表的现代企业制度正好可以克服上述不足。这样,家族式管理和经验型管理也将过渡到现代管理,管理创新成为企业管理的主旋律。同时,法制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契约和信誉水平进一步提高。
3.3.2 运行机制上,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注重培养、发挥民间专业市场的作用,全省市场成交总额已连续16年排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首位,成为超亿元、超十亿元、超百亿元市场个数等指标均居全国前列的市场大省。并以此为载体,注重培育资本、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浙江省发展和改革研究所课题组根据所有制结构、政府职能转变、市场发育情况、体制活力与外向程度四个方面,选取16项指标构建评价体系,对我国30个省市区市场化的进程进行了比较分析,评价结果表明2000到2005年浙江省市场化水平均居全国第一位。
3.3.3 发展思路上打破意识形态上的传统思维定式,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改革,实现两者优势互补。以切实可行的具体政策,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资、合作、兼并、收购、承包、租赁、托管等各种形式,广泛参与国有企业产权流动和资产重组,盘活国企存量资产,利用国企闲置设备,吸纳国企富余职工,与国有企业互补互助,共同开拓国内外市场。这不仅能够帮助国有企业渡过战略性调整的一时难关,更可以达到加快民营企业自身发展的目标。
3.3.4 服务方面,加强四项服务。一是加强创新服务。创新服务的重点是促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机制创新。开展技术创新服务促进中小企业共性技术支持,推动中小企业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企业加强管理,提高综合水平;积极推进国有中小企业改革改组,逐步建立现代企业。 二是加强信息服务。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 解决中小企业信息闭塞难题,为中小企业及时提供各种发展信息。 三是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支持中介机构组织中小企业参与各种国际间展览、展销等活动,促进中小企业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四是人才服务方面,搭建人才服务平台。在积极协助民营企业引进人才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建立和完善配套的社会服务体系,使人才既招得进更留得住。引导企业吸收运用先进的管理思想,转变观念,强化人才意识,注重对人才的尊重、培养和激励,实现人才提升与企业发展的双赢。
参考文献:
[1]主成分分析在SPSS中的操作应用(上、下)[EB/OL].省略和省略.
[2]于秀林,任雪松.多元统计分析[M].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
[3]浙江省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2006.
[作者简介]任勇(1963-),男,陕西榆林人,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宏观经济学。
党亚峰(1980-),男,陕西澄城人,西北政法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现代企业理论和产业经济学。
关键词:公司治理;公司绩效;企业价值;解释变量的内生性;双重成本
作者简介:杨松武(1976-),男,河北黄骅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公司治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8)01-0097-04 收稿日期:2007-10-21
公司治理作为经济学的一个新兴分支学科,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兴起于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于90年代初传入我国,迄今为止,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学、金融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受到企业界、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公司治理在我国的兴起并非偶然,以下因素发挥了重要作用:(1)经济全球化为公司治理兴起提供了必要的外部条件。经济全球化带来市场竞争的国际化。一个国家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首先需要塑造高质量的微观经济主体,而公司治理水平恰恰是决定企业、公司等主要微观经济主体竞争力的核心要素;(2)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为公司治理的兴起提供了需求动力。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逐步推进以及股票市场的创建和发展,股份制企业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已经发展成为我国企业的主要形式。然而,这些企业大多脱胎于计划体制,在运作中仍然存在政企不分、产权不明、治理失效等诸多问题。为此,学习和引入公司治理理论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在需要;(3)供给因素的作用。现代经济学、尤其是公司治理理论的“东渐”,客观上为我国公司治理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同时,欧美国家以及重要国际组织相继颁布公司治理准则,也为我国公司治理发展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公司治理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关于公司治理的广义和狭义概念,学术界已经达成共识;“股东论”、“人力资本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论”的争论已经基本平息;至于公司治理路径选择,也不再局限于“以欧美为师还是以日德为师”,而是更加关注如何从我国的适应性出发进行制度创新。本文无意对国内公司治理研究的过去进行系统考察,而是重点探讨该领域研究所呈现出的新动向和新特点,主要涵盖与西方研究保持一致性的研究主线与方法,也包含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对象和热点,同时尝试对基本理论创新的发展方向作出预测。
一、公司治理与绩效(或企业价值)的关系是公司治理研究的核心与主线
公司治理之所以重要,原因在于公司治理环境、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能够降低公司运行中的成本,相应地提高公司绩效和企业价值。鉴于此,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或企业价值)间的因果关系无可争议地成为公司治理研究的核心问题。根据国内最新成果的研究思路,可以把相关研究分为两大类
(一)综合考察公司治理机制对公司绩效(或企业价值)的影响
动态地看,公司治理主要通过治理机制来发挥作用。治理机制包括多种形式,如董事会、资本结构、所有权结构、经理补偿计划、控制权市场、产品市场竞争、政治法律制度等,既可以分为内部和外部治理机制,也可以分为激励和约束机制。无论采用何种标准进行分类,其研究思路是一致的,即通过设置公司治理变量对治理机制的数量特征进行描述或反映,最终落脚到治理变量与公司绩效(常用总资产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等财务指标来衡量)或企业价值(常用托宾Q值、企业总资产的市值与面值比等衡量)的因果关系上。
为了综合考察公司治理的影响,研究人员偏好于使用综合指数来整合各类公司治理机制。白重恩等(2005)基于理论和“隧道行为”理论,全面总结公司治理的内部机制和外部机制,构造出8个相应治理变量。在此基础上,他们完成了两项重要工作:第一,使用托宾Q值、企业总资产的市值与面值比作为被解释变量,通过OLS方法回归出不同公司治理机制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密切数量关系。第二,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编制反映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G指标,通过相关与回归分析得到公司治理水平与公司价值之间正相关关系的结论。胡一帆等(2005)以公司绩效为因变量,分别考察竞争要素、产权要素和公司治理要素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确定了公司治理要素与绩效间的因果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联合回归,发现产权与治理要素与公司绩效关系依然显著。李维安、张国萍(2005)、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公司治理评价课题组(2006)构造并使用经理层治理评价指数对公司绩效进行定量研究,发现高的治理评价指数或良好的经理层治理水平能够对公司绩效产生显著正面影响。李汉军、张俊喜(2006)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将董事会的独立性和有效性、股权结构、经理激励、信息披露等治理因素构建成公司治理综合指数进行回归分析,也得出类似结论。
(二)从独立视角出发研究某类公司治理变量的影响
徐莉萍等(2006)从股权集中与股权制衡角度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展开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与经营绩效之间呈显著正向线性关系,而过高的股权制衡度对公司的经营绩效有负面影响。与之研究角度不同但思路相似,王跃堂等(2006)从董事会治理角度,检验董事会的独立性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同时也测试了股权制衡程度对独立董事比例和公司绩效的影响。李正(2006)对企业负担社会责任是否影响企业价值问题进行经验研究,认为企业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在当期会降低企业价值。夏立军、方轶强(2005)则强调了治理环境的改善对公司价值具有较大的正面影响,其中又以法制水平的影响较之市场化程度和政府干预程度更为显著。
以上研究成果以经验事实为依据,从不同角度证明了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或企业价值)之间因果关系的存在性,在逻辑上为公司治理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基于解释变量内生性的经济计量方法得到广泛使用
经典计量模型通常假定解释变量是外生性的,不受经济系统内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与线性模型中的随机误差项无相关关系。然而在公司治理领域内,当人们研究治理机制对公司绩效的经济作用时,解释变量的内生性几乎无所不在。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反向因果关系(Reverse Causality),即除了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决定作用外,被解释变量同时对解释变量也存在反馈作用。如经理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的关系:从成本理论角度分析,经理持股比例越高,成本越低,公司绩效越好;但是随着公司绩效的上升,经理出于对财富效应的追求,倾向于持有更多公司股份,二
者之间形成互为因果的内生关系。类似情形在其他公司治理机制中也普遍存在,给经典计量方法的应用带来巨大困扰――解释变量的内生性可能导致OLS估计量的偏误和不一致性,使研究结论的精确度下降,有时甚至产生严重误导。因此仅仅依靠单方程线性模型和OLS方法很难得到理想回归结果。
于是,考虑变量内生性建立计量模型的方法日益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李汉军、张俊喜(2006)与王华、黄之骏(2006)通过建立联立方程模型来化解解释变量的内生性问题。李汉军、张俊喜指出,现有研究只注重治理机制对公司绩效的作用,而忽略了绩效对治理的反馈效应,因此探讨二者关系的内生性程度,有利于求得更加可靠的相关关系。在操作中,他们建立联立方程组,使用工具变量法进行回归,以解决解释变量的内生性问题。王华、黄之骏在内生性视角下,通过建立联立方程模型,对中国上市公司经营者股权激励、董事会组成与企业价值三者间的内生互动关系进行研究。王跃堂等(2006)与叶康涛等(2007)关注独立董事的内生性问题,通过单方程与联立方程模型进行比较的方法,揭示出考虑解释变量内生性条件下研究结论的优越性。其中,王跃堂发现,单方程模型回归无法得出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绩效的统计关系,而转到联立方程模型下,这一关系可以清晰显现出来。叶康涛同时使用OLS与2SLS、3SLS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控制独立董事比例内生性的条件下,独立董事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的抑制作用是显著的;而当忽视独立董事比例内生性时,这种抑制作用在统计意义上被掩盖。
除了反向因果关系外,伪相关(Spurious Correla.tion)也是内生解释变量的重要表现形式,主要出现于一个不可观测变量对两个可观测变量同时发生决定作用的情形中。从数值上看,此二可观测变量表现为高度相关,而实际上这种相关关系在经济意义上并不存在,错觉来源于背后的共同决定因素。对这一问题的处理,绝大多数情况可以借助面板数据模型。与横截面数据相比,面板数据提供了对不可观测企业异质性的修正条件。当不可观测的企业性质为跨时不变时,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或一阶差分方法能够剔除异质性影响,报告变量间的真实数量关系。相关研究在下文中有所提及,此处暂不详细论述。
三、国企改制和股权分置改革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司治理研究对象
国企改制或称为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对于培育合格的微观市场主体意义重大。白重恩等(2006)正是从微观层面出发,研究国有企业改制前后公司绩效的变化情况,试图找到国企改制成效的现实证据。针对来自国家统计局工业企业数据库1998年~2003年样本企业的面板数据,他们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估计。该研究的一大特色是,不但考察企业改制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考察了改制的社会效益。具体看,该研究结果表明:非国有资本的引入使企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效应主要来自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的节约,而产品销售利润率和其他业务利润率提高幅度较小;国有控股公司社会效益好,而非国有控股下经济效益好。胡一帆等(2006)围绕着中国国有企业民营化是否有效这一问题,采用世界银行调查资料数据,同样选择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分析。不过该项研究结论与白重恩等的略有不同,他们得出:民营化不仅有效,而且非常成功,它显著提高了公司的销售收入,降低了成本,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生产率都得到大幅提升;而且彻底的民营化比部分民营化效率更高。郝大明(2006)利用2001年山东省基本单位普查的工业企业数据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借助偏多元决定系数测算了各种因素对改制效率的影响程度,最终发现经济类型的改变是影响国有企业改制效率的最重要因素。
股权分置改革是我国资本市场上正在发生的重要革新事件,对于解决股票市场固有的结构性问题、克服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缺陷有着重要意义。众所周知,股权分置改革是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股东的一场力量博弈,博弈结果将决定着二者之间的利益分配。赵俊强等(2006)通过理论模型推导和数据计量分析,研究了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在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利益分配状况。沈艺峰等(2006)与许年行、吴世农(2007)对股权分置改革中对价10送3“群聚现象”进行研究。沈艺峰以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为指导,认为保荐市场属于寡头垄断市场,群聚现象是保荐市场寡头垄断的结果;许年行则使用行为心理学方法解释了“10送3”现象的背后规律。
四、对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和控制权市场特征的研究呈逐步深入趋势
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主要内部机制,无论是英美模式还是德日模式,董事会在公司的战略决策、经理层监管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本世纪初,美国安然、世通等大型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事件,引发了“董事会在哪里”的讨论,掀起了如何完善董事会治理机制的研究热潮。可以肯定的是,这一热潮也波及了中国学术界。
卢昌崇等(2006)对连锁董事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他们将连锁董事理论归纳为4类,分别是互惠理论、资源依赖理论、金融控制理论和管理控制理论,并相应地提出4个理论假设。经检验,我国的数据不支持互惠理论,部分支持金融控制理论和管理控制理论,较好地支持了资源依赖理论。这一研究对人们认识连锁董事的价值与问题提供了理论和实证支持。王跃堂等(2006)对董事会独立性和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得出理论比管家理论更符合中国实际的结论。王跃堂、涂建明(2006)对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治理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把董事会研究进一步推向董事会的内部委员会。汪丽等(2006)界定了决策质量和决策承诺两个概念,基于公司治理理论与战略管理理论,重点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职能发挥与决策质量的关系,尤其是决策承诺在其中的重要中介作用。
公司控制权市场是公司治理的主要外部机制。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全流通改革的顺利推进以及并购事件的不断增多,控制权市场将在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多元化并购能给股东创造价值吗”?李善民、朱滔(2006)对多元化并购的长期市场绩效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他们发现多元化并购公司股东在并购1~3年内,财富损失达6.5%~9.6%;政府关联对并购绩效影响显著。管理层收购也是公司控制权市场的重要形式之一。汪伟等(2006)对我国国有企业MBO的内在机理进行研究,认为从理论上讲,MBO可以明晰产权,提高效率,但是在我国供求双边垄断的MBO市场中,双边垄断会产生市场行为的激励扭曲――供方在预算硬约束下寻求财政收入最大化,求方在交易价格机制上做“文章”,寻求巨额“交易利润”。因此,在法律和资本市场不完善条件下,MBO可能会引致管理层“做亏”企业,这也是对20世纪90
年代中后期国有企业绩效下降现象的一个解释。此结论也可以从宇通客车管理层收购案例研究(朱等,2006)中得到支持。
五、双重成本框架下的公司治理研究可能成为理论创新的重要方向
丛明(国务院研究室宏观司北京100017)
〔收稿日期〕1999-11-29〔作者简介〕丛明(1954-)男,北京人,199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获博士学位,现任国务院研究室宏观司副司长。研究方向:中国经济政策及其理论。
【摘要】2000年是世纪交替之年,经济工作如何,对全局影响重大。当前经济形势良好,但不容忽视严峻的一面,做好经济工作要把握和处理好几个带有全局和战略意义的关系,同时要抓住重点,加大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的力度。
【关键词】经济形势经济环境实施宏观调控改革和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3.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685(2000)01-0022-05
2000年是全面完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的最后一年,是改革、发展、稳定的关键一年,是世纪交替之年。这一年经济工作做得如何,对全局影响重大。最近中央召开了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形势,提出了奋斗目标,部署了2000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需要我们认真把握,狠抓落实,继续奋发努力,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新世纪的经济腾飞创造良好的开端。
一、当前经济形势的总体判断
(一)当前经济形势总体上是好的
1999年以来,在中央采取扩大内需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作用下,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态势,头9个月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4%。1~10月,工业增加值增长9.1%,增长速度比较平稳;农业收成稳定,粮食总产量大体接近上年的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平缓,全国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城乡集体和个体投资)增长7%,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增长6.6%,更新改造投资增长下降0.9%,房地产投资增长17.4%;随着居民收入增加和消费领域的扩大,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2%,增幅比上月提高1.6个百分点;外贸出口出现回升态势,9月份出口增长20.2%,10月份出口增长23.8%。财政收入增长较快,1~10月比去年同期增长19.4%,增收1300多亿元,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进一步提高。金融形势比较平稳,到10月末,M1、M2分别增长15.1%、14.5%,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国家外汇储备已超过1500亿美元。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生活水平继续提高,10月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59270亿元,同比增长13.4%。从前三个季度的经济运行情况来看,经济形势总体上是好的,预计全年经济增长可望达到7%甚至略高一些。这样的增长速度在世界上也是相当高的。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经济形势出现了一些好转迹象:(1)工业经济效益水平提高。1~9月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比去年同期提高7个百分点,其中成本费用利润率提高1个百分点,总资产社会经济发展贡献率提高0.2个百分点,产品销售率提高0.8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下降1.7个百分点。1~9月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1200多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1%,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480多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倍。(2)外贸出口进一步回升。随着亚洲周边国家的经济复苏、需求增加,我国对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国的出口增长加快;同时国家加大了出口退税力度,有力地促进了出口的增长。从7月份开始,出口增长开始回升。7月、8月、9月、10月出口增长分别为7.5%、17.8%、20.2%、23.8%。预计全年出口增长可达5%左右。(3)物价下降出现减缓的迹象。8月份,受季节性因素和肉禽价格进一步回升的影响,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月上涨1%,比去年同月下降1.7%;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月上涨0.6%,比去年同月下降2.6%。9月份,因部分地区调整学杂费、房租、水电费价格以及部分食品价格上涨,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月上涨2%,比去年同月下降0.8%;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月上涨0.7%,比去年同月下降2.8%。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月下降0.6%,商品零售价格下降2.6%,降幅均比上月缩小0.2个百分点。此外,随着工业生产稳步增长,工业品市场回暖,工业品价格降势也在趋缓。7月、8月、9月,工业品出厂价格分别下降2.5%、2.3%、2.1%,工业品原材料购进价格分别下降3.4%、3.3%、1.8%。
(二)经济环境日趋严峻的一面不容忽视
以上三种迹象表明,经济增长出现一些好转的迹象,但还没有形成好转的趋势,目前还不能作出经济增长出现止跌回升、走出谷底的判断。对今后面临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是逐步好转还是比较严峻?还有待观察。
从国际经济环境来看,美国经济可望保持一定的增长,但由于美国股市出现一定的泡沫成分,美元对欧元、日元出现一定的贬值趋势,不排除出现股市动荡、外资抽逃、消费萎缩、使经济增长发生逆转的可能性。日本经济开始缓慢复苏,但由于日本内需市场容量有限,日元升值不利于增加出口,所以日本经济复苏的基础还不稳固。美、日GDP占世界GDP的40%,美、日经济走向如何,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比较大。欧盟经济正在稳步增长,但由于欧元的实施,欧元区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加强。亚洲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开始复苏,即使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出现好转,对我外贸出口和利用外资也将形成一种竞争关系。综合以上一些情况,2000年世界经济增长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即使经济增长快于1999年,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也不是很多,相反,对我国经济形成竞争的不利因素在增加。从总体上看,2000年我国外需压力还是很大,外贸顺差有可能进一步减少,利用外资也有可能会下降,外贸外资的减少,需要通过进一步扩大内需来弥补。
从国内经济环境来看,2000年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仍很突出。目前市场需求依然疲软,大多数工农业产品生产过剩,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居民消费意愿不强,民间投资不振,银行贷款行为趋于谨慎,资金供应趋紧,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加,社会就业压力加大,等等。当前经济问题,集中到一点,就是通货紧缩趋势仍在发展和蔓延。到1999年9月份为止,全国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连续24个月负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连续18个月负增长,生产资料价格指数连续42个月负增长。按照巴塞尔国际清算银行的定义,一国消费品价格连续两年负增长,就可视为通货紧缩。我国实际上已经达到这一标准。造成通货紧缩的原因,从短期因素看,是有效需求不足;从中长期因素看,多年来的重复建设导致经济结构严重失衡。这次通货紧缩,实际上是短期的有效需求不足与中长期的结构不合理因素交织并发,从而使我国面临前所未有的通货紧缩压力。我国这一轮经济增长下滑的周期最长,从1992年算起,至今已长达7年,目前下滑的趋势仍在发展。特别是这两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对拉动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未从根本上遏制住经济增长下滑的趋势。2000年国内经济环境依然比较严峻。
二、2000年经济工作需要把握好的几个关系
2000年经济面临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不容乐观,综合各方面的情况分析,预计这年经济增长的社会经济发展贡献率提高0.2个百分点,产品销售率提高0.8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下降1.7个百分点。1~9月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1200多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1%,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480多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倍。(2)外贸出口进一步回升。随着亚洲周边国家的经济复苏、需求增加,我国对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国的出口增长加快;同时国家加大了出口退税力度,有力地促进了出口的增长。从7月份开始,出口增长开始回升。7月、8月、9月、10月出口增长分别为7.5%、17.8%、20.2%、23.8%。预计全年出口增长可达5%左右。(3)物价下降出现减缓的迹象。8月份,受季节性因素和肉禽价格进一步回升的影响,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月上涨1%,比去年同月下降1.7%;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月上涨0.6%,比去年同月下降2.6%。9月份,因部分地区调整学杂费、房租、水电费价格以及部分食品价格上涨,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月上涨2%,比去年同月下降0.8%;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月上涨0.7%,比去年同月下降2.8%。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月下降0.6%,商品零售价格下降2.6%,降幅均比上月缩小0.2个百分点。此外,随着工业生产稳步增长,工业品市场回暖,工业品价格降势也在趋缓。7月、8月、9月,工业品出厂价格分别下降2.5%、2.3%、2.1%,工业品原材料购进价格分别下降3.4%、3.3%、1.8%。(二)经济环境日趋严峻的一面不容忽视
以上三种迹象表明,经济增长出现一些好转的迹象,但还没有形成好转的趋势,目前还不能作出经济增长出现止跌回升、走出谷底的判断。对今后面临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是逐步好转还是比较严峻?还有待观察。
从国际经济环境来看,美国经济可望保持一定的增长,但由于美国股市出现一定的泡沫成分,美元对欧元、日元出现一定的贬值趋势,不排除出现股市动荡、外资抽逃、消费萎缩、使经济增长发生逆转的可能性。日本经济开始缓慢复苏,但由于日本内需市场容量有限,日元升值不利于增加出口,所以日本经济复苏的基础还不稳固。美、日GDP占世界GDP的40%,美、日经济走向如何,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比较大。欧盟经济正在稳步增长,但由于欧元的实施,欧元区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加强。亚洲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开始复苏,即使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出现好转,对我外贸出口和利用外资也将形成一种竞争关系。综合以上一些情况,2000年世界经济增长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即使经济增长快于1999年,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也不是很多,相反,对我国经济形成竞争的不利因素在增加。从总体上看,2000年我国外需压力还是很大,外贸顺差有可能进一步减少,利用外资也有可能会下降,外贸外资的减少,需要通过进一步扩大内需来弥补。
从国内经济环境来看,2000年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仍很突出。目前市场需求依然疲软,大多数工农业产品生产过剩,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居民消费意愿不强,民间投资不振,银行贷款行为趋于谨慎,资金供应趋紧,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加,社会就业压力加大,等等。当前经济问题,集中到一点,就是通货紧缩趋势仍在发展和蔓延。到1999年9月份为止,全国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连续24个月负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连续18个月负增长,生产资料价格指数连续42个月负增长。按照巴塞尔国际清算银行的定义,一国消费品价格连续两年负增长,就可视为通货紧缩。我国实际上已经达到这一标准。造成通货紧缩的原因,从短期因素看,是有效需求不足;从中长期因素看,多年来的重复建设导致经济结构严重失衡。这次通货紧缩,实际上是短期的有效需求不足与中长期的结构不合理因素交织并发,从而使我国面临前所未有的通货紧缩压力。我国这一轮经济增长下滑的周期最长,从1992年算起,至今已长达7年,目前下滑的趋势仍在发展。特别是这两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对拉动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未从根本上遏制住经济增长下滑的趋势。2000年国内经济环境依然比较严峻。
二、2000年经济工作需要把握好的几个关系
2000年经济面临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不容乐观,综合各方面的情况分析,预计这年经济增长的社会经济发展预期目标为7%左右,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但仍然要付出艰巨的努力。对此,2000年经济工作需要着重把握和处理好几个带有全局和战略意义的关系。
(一)既要坚持扩大内需,又要加大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的力度
扩大内需的核心是促进经济增长,扩大经济总量。但是,由于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越来越受到结构不合理因素的制约,如果不调整结构,经济增长就不可能上去。调整结构,不能是短期的、局部性的调整,而必须是中长期的、战略性的调整;不仅要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而且要调整地区结构,加快西部大开发,这是关系经济长远发展的重大举措。结构调整要取得成效,必须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不能再走低水平建设的老路。应在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坚决淘汰落后的、重复的生产能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有发展前景的行业和企业,对传统产业进行较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和固定资产更新,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处理好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的关系,实际上是处理好经济总量与结构的关系,二者是不矛盾的。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拉动力,就是扩大投资需求。这两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以国债投资为主导,重点投向基础设施等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和领域,不断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扩大内需是为了促进发展,增加经济总量,但同时也是调整结构的过程,是科技进步的过程。我们要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在扩大内需、促进发展的同时不断调整结构,在结构调整的基础上求得更好的发展。
(二)既要坚持政府投入,又要努力扩大社会投资和居民消费
坚持政府投入,是在当前经济不太景气、社会投资和居民消费未完全启动以前的必然选择。但是,政府投入数量是有限的,要受制于国家财力的制约,而近几年国家财政状况总体上比较困难,这两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国家增加发行2100亿元国债,专项用于基础设施等项建设。政府的这笔投入,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相比,数量要少得多。启动经济增长的真正动力,要靠社会投资和居民消费的正常回升,不能只靠政府投入来支撑经济增长,否则国家财政难以承受,经济增长也不能持久。所以,政府投入的着力点,是要努力引导和扩大社会投资和居民消费,使政府投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具体来说,就是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贴息、参股、合资、补贴、担保等方式,带动更多的社会投资。例如:1999年下半年国家增发600亿元国债,其中150亿元用于企业技改项目的贴息和补充相应的资本金,以此带动银行贷款1500多亿元,使社会投资规模迅速扩大。与此同时,2000年要继续落实已经出台的增加城镇中低收入居民收入的政策,要通过实施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等措施,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并结合出台一系列鼓励消费的政策,努力扩大城乡居民消费。
(3)既要积极推进改革和发展,又要高度重视保持社会稳定
2000年要扩大内需、调整结构和实现科技进步,立足点是要保持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解决当前中国经济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坚持发展。发展是硬道理,这一点是不能动摇的。但是,要取得又快又好的发展,必须以改革为动力。2000年各项改革已处于攻坚阶段。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是改革的重中之重,将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实现三年改革脱困和基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只有国有企业搞好了,效益上来了,才能为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加快改革和发展,使社会稳定问题显得更加重要。改革和发展,最终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取利益的,因而是有利于社会稳定的。但在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中,因结构调整、企业改革、机构改革的深化,使下岗、失业现象增加;因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竞争加剧,一些人的习俗、观念适应不了环境变化的需要;等等,如果处理不慎,极易引发社会不安定因素。社会不稳定,改革和发展将一事无成。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是顺利推进改革和发展的基本保障。因此,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使三者相互协调和统一。
三、抓住重点,加大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的力度
2000年经济工作任务涉及方方面面,非常艰巨而又重要。但基本着眼点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并在贯彻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基础社会经济发展上,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中心全面推进各项改革,同时注意保持社会稳定。从这个基点出发,2000年经济工作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继续加大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
连续两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其拉动经济增长的效果是显著的。由于2000年有效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趋势尚未有效遏制的矛盾仍很突出,在社会投资和居民消费未完全启动以前,为了保持经济的较快增长,必须坚持实施行之有效的积极财政政策,并加大其力度。现在银行资金充裕、存贷差达1.2万亿元,生产能力充足、近1/3的生产潜力未能发挥出来,劳动力丰富,面对钱多、物多、人多的因素,应是加快发展的好时机。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这些资源就会白白浪费掉。实践证明,财政政策对资源利用具有见效快、导向作用大、宏观配置合理的特点,通过财政向商业银行发行长期国债,动用部分社会储蓄资金,将相对过剩的人、财、物资源利用起来,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000年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仍以扩大财政支出为主要形式,双管齐下,通过发行长期国债进一步扩大投资和继续落实增加居民收入的政策来扩大消费支出;同时要运用好税收政策,包括实行必要的减免税政策,通过适当减少财政收入的形式,进一步刺激投资、消费和出口。这样,中央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有人担心,会不会引发财政风险?据初步测算,1998年,我国中央财政赤字(按国际通行口径,包括为弥补债务利息支出而形成的赤字,下同)和债务余额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15%和9.9%;1999年约为2.80%和12.0%;预计2000年中央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与上年大体持平,仍控制在3%的警戒线以内,债务余额占GDP的比重约为14.0%,仍明显低于60%的警戒线。我国发行国债尚有一定的空间。积极财政政策是否有风险,关键在于能否管好用好国债资金。只要国债资金能够发挥好的效益,促进经济较快的发展,就能够为偿还债务创造有利条件,不会引发财政风险,也不会给后人留下债务包袱。近一两年,财政税收每年增收超过1000亿元,其中就包含了积极财政政策带来的增收效应,国债投入已经出现良性循环的效果。
(二)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
在当前经济偏冷的情况下,要采取相应扩张的宏观调控政策,使社会资金得以充分利用。如果仅仅财政政策是扩张的,而没有货币政策的相应配合,就难以充分调动社会资金来支持经济发展,进而会减弱整个宏观调控的效果。例如:将国债资金投入具有一定经济效益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采取贴息方式投入企业的技术改造等,都需要大量的银行贷款与之相配套,如果银行配套贷款跟不上,就会影响整个国债投入的效果。因此,必须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一是要保证国债资金配套贷款的及时投入;二是要满足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的需要;三是要支持广大中小企业的发展;四是要适当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促进商业银行扩大贷款,同时对有困难但需要扶持的中小金融机构,给予再贷款支持;五是要大力开展住房、教育、汽车以及大件耐用消费品等方面的消费信贷业务;六是要发展资本市场,积极开拓直接融资渠道。总之,要保持货币供应量的必要增长。只要积极财政政策不出现风险,实行相应的货币政策也不会有风险。金融业要正确处理支持经济增长与防范金融风险的关系,在改善金融服务的同时,要继续深化金融改革,健全银行内控机制和银行监管机制,完善金融法制。
(三)大力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一中全会提出,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000年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后一年,是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关键。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首先要尽最大努力实现这一目标。要从不同行业和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平衡发展的客观进程,着力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老工业基地,把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为国有企业跨世纪发展创造条件。”
2000年要重点做好以下一些工作:(1)推进社会经济发展工业结构调整。继续压缩纺织、煤炭、冶金、石化、建材、机电、轻工等行业的过剩生产能力,坚决淘汰那些技术落后、资源浪费、产品质量低劣和污染严重的企业。不断优化工业结构,缓解重复建设压力,增强企业活力。(2)加大技术改造力度。继续拨出一部分国债资金用于企业技术改造的贴息贷款。对于技术改造所需先进设备的进口,国家可适当提供外汇、免税等优惠政策。对国家鼓励的高新技术产业、新兴行业等项目的国产设备投资,实行按40%的比例抵免企业所得税。(3)实行债权转股权。对一些有特别困难、但有一定发展前景的国有企业,实行债权转股权。逐步解决企业资本金不足、资产负债率高的问题,同时盘活银行的不良资产。(4)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完善股票发行、上市制度,使更多的经济效益较好、符合条件的国有企业上市,增加企业的资本金。选择一批信誉好、发展潜力大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配售部分国有股来筹集资金。一些资信好、实力雄厚的特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可在境内外发行企业债券,进行滚动发展。(5)实施规范化的公司制改革。除少数关系国计民生的企业实行国有独资有限公司外,积极发展具有多元投资主体的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处理好“老三会”(党委会、工会、职代会)和“新三会”(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的关系,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强化内部管理,实行企业会计外派制度,完善企业在经营、用人、分配等方面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