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煤矿安全防范措施范文

煤矿安全防范措施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煤矿安全防范措施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煤矿安全防范措施

第1篇

关键词:煤矿;安全管理;事故防范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2.056

0 前言

在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带动下,社会对于煤炭资源的需求持续增长,也带动了煤炭企业的发展。在煤炭企业管理中,安全管理是首要内容,也是需要放在核心位置的内容,只有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才能去追求利润和发展。一直以来,煤矿行业都是事故多发行业,一方面是由于其本身的高风险性,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安全管理,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影响了煤矿的生产安全,阻碍了煤矿行业的发展,。

1 煤矿采矿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

1.1 安全认识问题

当前,部分煤矿企业管理人员,没有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在煤矿生产中将利益放在了首要位置,安全生产沦为了口号,尤其是一些小型煤矿和私营煤矿,当企业利益与安全生产发生冲突时,首先考虑的竟然是企业的利益而非安全问题,放松了对于安全生产的要求,从而影响了煤矿的安全生产和管理。

1.2 作业条件复杂

在煤矿井下开采时,由于开采区域相对较深,作业条件也变得非常复杂,如光线暗淡、空气稀薄、岩层稳定性差等,而且开采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瓦斯气体等,任何一点细微的失误都可能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1]。

1.3 安全基础薄弱

一是设备陈旧,在我国,多数煤矿都是在上世纪兴建的,采矿设备在长时间运行后,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故障和问题,而由于设备本身相对昂贵,如果对其进行更新,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因此许多煤矿企业都存在着设备陈旧乃至带病运转的情况,给安全事故的发生买下了隐患;二是安全资金匮乏,部分煤矿对于安全防范方面没有投入足够的资金,导致现场安全防护措施不足,防护工具落后,在安全事故发生时,并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三是安全意识欠缺,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从事煤矿生产的人员很多都是文化程度较低的临时工或者农民工,缺乏相应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在采矿过程中没有重视安全防护,从而引发了许多本可以避免的安全事故。

1.4 管理水平偏低

许多煤矿安全管理人员并没有经过专业的技能培训,缺乏必要的安全管理知识,在遭遇突发事件时,不能及时有效的而进行处理,从而使得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着许多的漏洞。另外,由于煤矿领导不够重视,导致安全生产环节得不到有效落实,管理人员深入井下进行检查时不够认真,导致无法起到预防煤矿安全事故的效果。

2 煤矿采矿安全管理和事故防范措施

2.1 强化安全意识

对于煤矿生产而言,安全问题是必须放在首位的问题,应该以安全生产为基本原则,对生产安全与经济效益的关系进行合理把握,找准其中的平衡点。应该认识到,煤矿的生产安全决定专业其企业的长远效益,强化安全生产管理,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和前提,离开了安全生产,效益问题也就无从谈起。因此,煤矿企业管理人员应该及时更新观念,强化安全意识,正确处理安全生产与效益增长的相互关系,确保煤矿能够在一个更加安全的环境下进行生产管理,减少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2]。

2.2 完善安全设施

一方面,应该及时对老旧设备进行更新。对于采矿设备而言,长时间的使用加上井下恶劣环境的影响,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对设备进行更新换代,不仅容易引发安全事故,而且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采矿效率。因此,煤矿企业应该认清设备对于生产安全和生产效益的重要性,及时对老旧的设备进行更新换代;另一方面,应该加大对于安全防护设施的资金投入,配备完善的安全防护设备和应急救护工具,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的应对,尽可能将事故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例如,可以在井下设置相应的瓦斯浓度检测系统,当检测到瓦斯浓度超标时,立即发出告警信息,提醒井下作业人员及时返回地面,同时启动通风系统,对瓦斯浓度进行控制,以免发生爆炸事故。

2.3 注重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在安全管理和事故防范意义重大,对于煤矿生产安全管理而言,需要所有人员的共同参与,一是应该加强对于煤矿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使得其能够认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掌握安全管理的专业知识,可以从容应对煤矿生产中的突发状况,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二是应该加强对于煤矿井下生产人员的安全教育,确保其能够树立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在工作中严格遵循安全标准的相关要求,主动参与到安全管理工作中去,构建一支高素质的工作队伍,这也是真正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所在。例如,可以向采矿人员传授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通过图片和影音资料,使得其能够真正认识到安全无小事,自觉对自身的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起到良好的事故防范效果。而在事故发生时,也可以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自救,降低事故带来的人员伤亡。

2.4 健全安全监管

良好的监管工作是确保安全管理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可以对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及时发现设备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从而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对于煤矿企业而言,应该认识到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性,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实现以身作则,严格执行监管工作,尽可能消除煤矿生产中人员、设备和环境方面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保证生产安全[3]。

3 结语

总而言之,煤矿行业属于高危行业,其自身特殊的生产环境使得事故发生的几率极高,安全问题也一直都是煤矿生产中备受瞩目的问题。对于煤矿企业而言,应该将安全问题放在首要位置,正确处理其与经济效益的相互关系,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对相应的安全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强化监督管理,提升安全管理和事故防范的效果,真正保证生产安全。

第2篇

关键词:煤矿;通风安全

中图分类号:TD72

煤矿的通风安全的问题不但关系到了煤矿工作是否能顺利地进行,而且关系到了工作人员生命的安全及其它的各行业的工作顺利地开展。

一、制约通风的安全的因素分析

1、人为的因素

煤矿整个的运转过程之中均有人的参与,人是煤矿生产中的关键的因素。因而,煤矿通风的安全同样也有人的参与。制约通风的安全人为的因素主要表现为以下的几点:

(1)安全的意识。安全的意识是指在生产的过程中,各级工作人员须时刻的注意安全,包括自身的安全和他人的安全。通风的安全意识关系到了煤矿工人生命的安全和整个煤矿工作的顺利地进行,加强员工安全的意识极为重要。但是,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之中,缺乏安全意识是较为常见的现象,这个也成为发生煤矿事故的原因之一。

(2)员工的培训。员工的培训是指为提高员工整体的素质进行的知识、思想及技能的培训。员工的培训在提升员工知识和思想水平的同时还提高了员工的操作技能水平,进而提高了煤矿生产的效率。煤矿生产的员工大多数综合素质不高,因而煤矿的企业应组织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的技术水平和安全的生产意识,这对于提升煤矿企业的安全度及安全的生产极其重要。

2、环境的因素

制约煤矿的通风安全的因素中,除人为因素以外,环境因素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因素。其主要表现为以下的几种:

(1)社会的环境因素。社会的环境因素是指煤矿的过度开采给生态带来了破坏,主要包括水资源的浪费和地表的下沉等。矿井周围的环境破坏不但直接地影响到了煤矿设需设施和员工生命的安全,还对煤矿正常的运转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而,改善矿井周围的生态环境尤为的重要。

(2)科技的环境因素。科技的环境 素是指科学理论和科技装备的研究。在科技理论的方面,现今,在己发生的重大事故中,瓦斯和煤尘爆炸占了绝大多数,因而对于煤和瓦斯爆炸的发生的理论应深入研究,加强煤和瓦斯爆炸发生的理论研究不但能了解其发生的机制,还能减少杜绝爆炸的事故。在科技装备的方面,较高端的装备能减少矿井事故,而较低劣的装备可能会增加矿井事故。因而,研发和购买高端先进的科技装备也尤为的重要。

(3)管理的环境因素。管理的环境因素包括管理的方式和管理的人员两大方面。就管理方式而言,通风安全的管理是一个跨门类的、综合性边缘的科学,任一环节出现了疏漏都可能引起事故,而造成生命财产巨大的损失。而管理人员水平和素质的高低以及责任心强弱将会直接的影响煤矿的通风安全。

二、通风的安全防范措施

做好通风安全防范措施,能有效的遏制煤矿事故发生,而防范通风事故发生,最为有效的方法足将隐患在萌芽的状态解决。各类的事故多是由隐患发展而形成的,因而,要做好通风安全的工作,应建立并完善通风安全防范措施,做好通风事故隐患的管理工作。

1、健全法律法规和各种的规章制度,配备专业的管理及技术人员。落实法定的代表人,努力的构建“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的综合治理的工作的体系。进一步地健全煤矿事故的应急救援的体系,实现应急救援的产业化。

2、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的教育,做好通风安全的培训工作。人为的因素是通风安全工作的关键及核心。不断地提高员工安全生产的意识,最大程度地减少人为的因素导致的通风安全的事故。因此,煤矿企业各级安全峪察及管理的部门须高度的重视通风的安全工作,切实的提高对通风的安全工作的紧迫性及重要性的认识,树立员工安全生产是生产力和安全生产就是生命的观点,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把安全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的状态。在实际的工作中,要落实通风的安全培训及教育,高度的重视培训的方式和培训的内容与实际工作的联系,解决员工自身的素质普遍偏低的状况,在核心的岗位上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管理好日常的工作。

3、提高煤矿安全装备的水平,保证通风的系统稳定可靠地运行。煤矿企业须配备煤矿安全生产的综合监控的系统,并设立瓦斯专职监测员,时时地对矿井环境进行巡查 测,及时地处理发现的问题。同时,应不断的完善煤矿的通风系统,做到随煤矿生产的变化及时地对通风系统进行改造和协调,确保煤矿安全的生产。严格地控制生产过程中的串联通风,保证正规合理的、稳定的、可靠的通风,防范二次串联的通风。工作中,还应加强局部通风的管理,杜绝通风机计划外的断电。有局部的通风机的部位须安装煤矿安全生产的综合监控的系统瓦斯的传感器。当瓦斯浓度超过限值时切断局部的通风机的后部用电装备电源,以确保安全的生产。

4、健全矿井安全的管理体系,增强监察的力度。增强管理对于煤矿安全的生产有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的工作中,应建立科学和规范的矿井的安全管理的体系,真正做到机构健全和职责明确,使各项的工作均有章可循、违章必究,消除安全的隐患,为煤矿安全的生产提供较为有力的保障 此外,还要增强监察的力度,各级的监察部门应不定期和定期地进行检查,整顿发现的安全问题。而煤矿企业自身也应建立通风安全的自查机制,保证安全生产与监督管理同步的运行,杜绝引起事故后再进行事后补救的做法。

第3篇

关键词:煤矿通风;安全影响因素;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X75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作为国内高危行业之一,煤矿生产过程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近几年来,煤矿开采过程中频繁发生事故,不仅影响了煤矿开采工作的正常开展,而且还对人的生命、财产以及煤炭资源造成严重损害。因此,改善作业环境,并能够在发生火灾时对风量和风向进行有效控制。从而保障煤矿安全生产。

煤矿通风安全事故隐患

对于煤矿事故而言,发生的事故主要是因为之前存在的隐患没有及时的进行处理导致的,煤矿通风事故的隐患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矿井通风系统。是从通风体系层面对整个矿井通风隐患进行分析,涵盖系统设计、分区通风实施状态、矿井有效风量分析、系统稳定性分析、串联通风情况及通风阻力状况等;(2)矿井通风设施。主要是对通风设施导致灾难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对通风设施的抗灾能力进行分析,涵盖通风设施质量检测、可靠性分析、致灾可能性及环境监测系统应用分析等;(3)矿井通风措施。对通风措施导致灾难的可能性进行分析,涵盖全矿、局部反风可行性及效果分析,控风方案及效果分析等;(4) 通风系统的特殊问题的分析。指串联通风、循环风及无风、微风等导致灾难或者转化条件的可能性分析。(5)矿井通风系统防灾抗灾体系的稳定性。通过对矿井内的危险隐患及防治系统进行分析,采取各种技术,对通风系统在不同灾难下的可靠性及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其抗灾能力。对以上隐患进行研究分析,可以防止由于通风缺陷导致的安全故事的发生。

煤矿通风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

人为因素

在大部分煤矿企业中,员工的综合素质普遍不高,缺乏一定的安全意识,重生产、轻管理现象普遍存在,对煤矿的通风工作没有放到一定的高度;随意破坏通风设施、同时敞开2道风门造成风流短路的现象普遍存在;在人员的配置上,企业随便挑选一些非专业人员进行煤矿的通风安全管理工作;还有一些人员的操作存在不规范,容易产生违章作业行为;没有将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即使对员工进行培训,但是培训内容以及培训方式与实际工作联系不紧密,使得培训流于形式。

装备设施

矿井防尘设施不完善,容易导致煤尘堆积与飞扬,当这些因素综合一起,容易发生爆炸。并且没有完善的矿井监控系统、仪器以及仪表实施经常出现故障,得不到及时的维修,进而造成各种监测数据的错误。

物质因素

通常情况下,由于煤矿矿井中存在的电能、机械能、化学能等能量或者一氧化碳、甲烷、二氧化碳等危险物质过量导致煤矿产生隐患甚至发生事故。这些能量或者是危险物质本身就是一种威胁,对井下矿工的生命产生威胁,如果煤矿中存在的危险品及过量能力受外力因素影响意外释放,就会出现联锁反应。所以要最大程度的防止事故的发生,首要任务是对这些危险物质和过量能量进行掌握,并通过各种手段了解这些危险物质的现状,采取必要的措施,最大的限度的降低安全隐患直至其消除。

自然环境

由于煤层地质结构较为复杂,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加深,受到地应力、低温以及瓦斯压力的影响,使得煤矿自然灾害的威胁逐渐加重;同时瓦斯涌出量也会不断增大,煤与瓦斯之间的突出现象越来越严重,使得瓦斯爆炸频繁发生;另外,煤层自然发火以及煤尘爆炸性危险普遍存在。

政府监管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够健全,以至于使得很多煤矿没有形成严格的自觉遵章守法观念,尤其是小煤矿企业非法生产现象较为普遍,无视监管以及矿工生命,进行大量煤矿开采;加上相关部门监管不力,使得这种非法生产现象越来越严重。

煤矿安全通风管理措施

制定以及实施安全管理计划

自然环境是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要想做好由于自然环境带来的安全隐患,一方面,必须合理制定相关煤尘控制以及矿井通风管理方案等,并将计划方案落到实处,建立其确保通风系统的相关程序,实施有效的防范。另一方面,应该加强矿井中的机电管理,尤其是加强局部的通风机管理等,最终保证矿井的正常通风。

加强安全监察部门的监管力度

建立科学以及规范的矿井管理体系,做到明确责任,机构健全,从而使得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违章必究。加强安全监察部门的监管力度,定期以及不定期对煤矿通风安全设施以及系统进行监察,一旦发现违章或者违法现象,应立即停产整顿,待到完全彻底解决之后,方可继续生产。同时,对于煤矿企业自身来说,也应该加强自身监察力度,与监察部门联合运行,预防通风安全事故的发生。

重视通风安全防范人员的地位

煤矿企业的领导管理者应当具有人才战略意识,通风安全防范的管理人员应当实现从量化到质化的转变。对于收入分配政策,应当进行一定改进。虽然通风安全防范人员的工作强度要比一线的煤矿作业人员低一些,但是他们却承担着巨大的安全责任,所以应当对现有的收入分配制度进行优化,经济收益向脏、苦、累工作倾斜。另外,按照岗位职责的轻重,将权、利、责实现最佳配置,以此来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保证通风安全防范队伍的稳定。

加大技术水平以及装备设施的投入

有效地加强技术水平以及装备设施的投入力度,时刻检测煤尘以及瓦斯等相关系数,同时,配备完善的各项仪表以及仪器等设施,切实做好提升矿井的安全设备水平的工作。通过监测到的数据及时地上报给煤矿企业的相关部门,设立专门的瓦斯监测人员,实现全方位的检测,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对矿井下的环境进行检查,查看是否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

事故的防范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瓦斯以及煤尘浓度的管理制度,加大对生产系统中煤尘浓度以及瓦斯浓度的管理力度,在瓦斯容易集聚的位置安装检测设备,并制定合理的预防措施。

(二)在设计矿井巷道布置方案时,应确保设计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根据巷道的布置形式调整通风设计,确保在矿井中各个位置拥有足够的风量,同时应根据通风方式的不同,将通风机安装在合理的位置。

(三)根据煤矿瓦斯等级的不同,选择正确的通风方式。当鉴定结果为具有突出风险的矿井时,在开采煤层之前应先对煤层中附着的瓦斯进行抽放,并在生产过程中加大对瓦斯的管理力度,当瓦斯浓度超过规定限度的时候,应将所有人员立即撤离并对瓦斯进行排放,当瓦斯浓度恢复到合理范围内,方可继续开采。

(四)在安全教育的过程中应时刻注意“一通三防”的管理理念,煤矿的管理层应高度重视煤矿生产过程的安全管理,提高安全管理的质量。

(五)定期对矿井的瓦斯等级、通风能力、通风阻力、主要通风机性能等方面进行评定,加强对生产过程中隐患的辨别以及预防工作。在进行巷道掘进以及煤层回采的过程中,应注意评定中提出的问题,并作出相应的改变。在巷道等开拓完成之后,应对其进行复查工作,检查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结束语

煤矿的安全通风对于煤矿的生产经营起着重要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对通风安全管理要不断的进行总结和探索,对其产生影响的各方面因素要不断进行分析,做好各种管理工作与预防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使煤矿企业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第4篇

在经济增长的大背景下,我国对于资源与能源的需求数量持续提升,煤炭作为中国运用领域最多的资源,在我国经济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煤炭的生产安全也是社会各个领域关注的焦点。煤矿通风安全控制在煤炭安全开采中起着重大作用,合理地、全面地抓好通风安全工作是煤炭安全开采的重要保障,有关人员应当予以重视。

1煤矿通风安全管理误区

在许多煤矿公司的操作中存在无瓦斯观点,对煤矿中瓦斯问题认知不到位,不注重瓦斯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对瓦斯的检测仅停滞在表层,未曾深入到本质层面。尽管煤矿的监督管理措施比较健全,可是实际运用且发挥功能的地方很少,变成了装饰。对于煤矿开采来说,瓦斯安全十分重要。在管理过程中,许多人员认为煤矿通风控制就是局部控制,注重对某个区域通风的管理,装设了类型多样的通风安全设施,可是在现实过程中未曾增强管理与运用,以致设施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加之设备年久失修、通风效果不良,较易导致事故发生。平常的管控仅保证了局部的通风状况,对于用风量大的区域尽力达到其要求,而忽视了用风量小的地方,部分小型煤矿为了节省费用,平常开采过程中依托自然风,难以保障通风安全。目前煤矿市场发展前景十分乐观,许多关停的煤矿又恢复作业,在以前老旧的系统上简单休整以后就进行开采,操作者认为有风流通就可以了,对于风向并不了解,常常导致回风流路线,为煤矿安全埋下隐患。

2煤矿通风管理存在的问题

2.1设备老化效率低下

目前国内大部分煤矿已运营了几十年,由于管理存在问题亦或资本不足,煤矿通风系统设备未曾进行更替,一些机械缺少科学地养护,以致通风系统效率不高,稳定性差,直接威胁煤矿的通风安全。另外,部分设备、机械和有关的构建物伴随矿井的持续增大难以达到通风需求,加之管理存在问题,缺少高效的通风系统稳定性评定,没有及时改进通风系统,导致通风系统难以高效、科学的运行,存有较大的安全风险。

2.2瓦斯监控不完善

瓦斯监控体系是煤矿瓦斯预警的核心。其可以时时检测瓦斯的数值,并加以剖析,且发出预警信号,使有关管理者能马上采用有效举措。瓦斯监控体系一定要对每一处有可能产生瓦斯事故的位置加以监测,而部分煤矿单位在一些矿区未装设瓦斯监测系统,亦或瓦斯监测仅用来应对有关检查机构,没有对瓦斯实施真正的24h监控。另外,部分煤矿单位未对瓦斯监测体系实施科学保养工作,以致监测体系难以稳定运行,导致瓦斯监控数据不精确。

2.3施工不规范

近几年出现的煤矿事故大部分是因为矿井作业不标准、未全面依照有关要求进行作业导致的。比如为了压缩项目的资本投入,在煤矿瓦斯流出的岩巷挖掘作业中,未依照规定采用自动换机、双电源、双风机的通风方法,而实施高风险作业,导致重大事故。还有一些煤矿由于在作业初始阶段未对瓦斯的数量进行检测,而节约了有关的资本投入,未做好有关的预防工作,如果出现瓦斯,处置和作业初始阶段处置相比较,困难系数更高。另外,煤矿作业时,部分地段较易不注重瓦斯预防工作。在深部作业时,尽管瓦斯比重较小,可是依旧有瓦斯事故发生的概率。

2.4忽视煤矿通风安全管控

部分煤矿单位仅注重物质收益,而忽视煤矿通风安全管控工作,有关的安全管控体系不完善,乃至存有较多缺陷,以致在煤矿作业中存有较多安全风险,被施工者及公司收益造成不良影响。对于煤矿公司来说,通风安全管控是一项繁杂、系统、长期的工程,一定要常抓不懈。目前,中国持续增大对煤矿作业的管控力度,关停了部分操作不规范的小规模煤矿单位,使煤矿公司安全管控有了很大改进。

3煤矿安全通风事故防范措施

3.1技术措施

1)通风调节方式的选取。

在现实开采过程中,风量的配备和巷道的风阻有密切关系,当风送到每个开采点的时候,或许会产生难以满足放量需求的问题,这时应当采用相应的方法调节风量。依据调节范畴的差异,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煤矿总风量调节,一种是局部风量调节。前者重点是经过调节关键扇风机的旋转速度与改进风扇机的叶片安装方式来调节。后者重点是采用增大风阻、减小风阻、辅助通风机这3种方式来调节,具体选用哪种方式应当依据矿井的现实状况来决定。

2)抓好通风设备的养护工作。

在开采区域通风系统中,挡风墙、风桥、调节风窗、风门等是重要的通风设备。科学组织通风设备,且确保设备平稳运行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通风设备毁坏没有及时进行修理时便会产生漏风的问题,会让瓦斯聚集在一起,以致温度攀高,构成恶劣的井下环境,存有较高的安全风险。所以增强通风设备的养护,保证矿井通风体系的良好性能,是确保矿井安全作业的重要举措。

3)防范瓦斯爆炸。

同时满足3个条件就会引起瓦斯爆炸,这3个条件分别是:有点火源;瓦斯浓度处于5%~16%区间内;氧气在混合气体的浓度在20%以上。由此可知,为了防范瓦斯爆炸仅需将工作核心置于引发瓦斯爆炸的3个要素上。3个要素中,避免瓦斯聚集与避免出现点火源是关键。

4)环境监控。

通过分析大部分的事故可知,事故发生通常是由于存在固有环境问题。因此,确保煤矿通风安全,就应当增强对固有环境的监控。确保机械的灵敏稳定,确保机械和作业场所相对应。为了保证井下开采者的安全,应当重视个人防护用品的运用,且建造避难峒室,依据灾害的现实状况选用相应的应对举措、撤离方式和设备等,另外采用多种应急救助举措,提升与确保固有环境的稳定性。

3.2管理措施

1)增强通风体系的管控。

为了更有效地保障煤矿开采过程中的安全,一定要实施科学的通风体系管控,尽量消除通风体系安全风险。要想增强通风体系的安全管控首先应增强煤矿管控人员对煤矿安全管控的观念,构建有关的通风体系安全管控制度,强化煤矿施工者的安全生产理念。然后给煤矿施工者组织安全开采方面的培训,让施工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煤矿安全开采知识,提升专业技术。最后应注重专业人员的培育,提升煤矿开采队伍总体专业素养,增强煤矿在通风安全管控中专业技术的保障。

2)增强通风安全控制管理。

煤矿的通风安全管控牵涉诸多专业与诸多科目,工作较为繁杂,在任一节点上产生失误均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安全风险,导致重大的安全事故。为了更有效地实施煤矿通风安全管控先应确定清晰的安全管控目标,此目标应当对安全标准和有关的项目中的最高风险承受水平进行科学限定,而且依据此限定实施煤矿的通风安全体系建设;应构建科学的考评体系对煤矿通风安全管控中的管理者加以考评,把考评不达标的管理者淘汰;最后把责任具体到各个部门。

3)增强通风环境管控。

对于煤矿的通风安全管控的影响要素众多,其中包含空气情况、开采环境、火灾风险、爆炸风险等。因此需要对这些要素进行防范,提升管理者对环境风险的辨别水平。另外,应在煤矿通风安全管控中增强对环境要素的监控。

4结语

第5篇

关键词:通风安全;制约因素;防范措施

由于矿产资源分布没有规律可寻。在资源上的开发利用具有非常大的难度,所以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是开发矿产资源中工作中最重要的事项。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瓦斯爆炸事故,是资源开发利用中发生频率较高的重大事故。井下作业过程中如果能够有一个良好的通风设施可以将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率进行有效的降低。所以解决的井下作业的通风问题,保证施工人员安全的重要措施。

1 煤矿通风安全的诸多制约因素

1.1 环境方面的制约因素

1.1.1 自然环境方面。煤矿通风安全自然环境方面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①涌出的煤矿瓦斯的总量过大,煤与瓦斯突出的不良现象日趋恶劣。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加大,瓦斯的涌出量也随之越来越大,从而大大地增加了煤与瓦斯的突出危险,并且高瓦斯突出矿井也不断增多。②由于煤层的地质结构非常复杂,在不断地增加开采深度的同时,地温、瓦斯压力及地应力也逐渐上升,进而加重了煤矿自然灾害的威胁。③普遍存在着爆炸性煤尘的危险,并且煤层的自然发火相当严重。

1.1.2 物的环境方面。在物的环境方面的制约因素有:通风网络有待稳定,无法确保稳定的风流。许多矿井普遍存在通风设施放置位置不当、通风系统不够完善、开拓布置不够合理,并且矿井还易受到自然风压的负面性影响。通风能力不充足,无法充分确保矿井内部的有效通风。比如一些矿井存在外部漏风率与有效风量率差、不合理、超通风能力生产等的不良现象。矿井内部的防尘设备不够健全,极易导致煤尘的飞扬与堆积。对矿井的机电管理不善,矿井机电设备以及机电设备配套设施有缺陷或者不匹配,使得矿井无法正常通风。由于井下环境对矿井的影响,导致矿井的各种仪表、仪器和监控系统故障频发,最终使得监测数据的传输发生错误。

1.2 人为方面的制约因素

1.2.1 轻安全,重生产。一些煤矿存在轻安全而重生产的不良管理缺陷,并且经常采用超定产与吨煤工资来激励井下作业人员,最终引起井下作业人员为了做出业绩而违章冒险状况的产生。

1.2.2 缺乏对通风安全的重视。许多矿井的管理人员严重缺乏对通风安全工作的认识与重视,井下作业人员的工资待遇过差;在通风安全管理工作上,随意地安排非专业人员来进行煤矿的通风管理,由于这些人员通风知识欠缺,极易导致违章作业、违章指挥等不安全因素的产生。

1.2.3 安全基础工作过于薄弱。安全基础不够牢固,与煤矿通风安全管理相关的各种安全指令、法规及规章有待完善,与此同时,缺乏对安全科技的投入;安全培训工作与安全技术装备不到位,许多安全器材和安全设备面临着淘汰,无法切实地跟上煤矿科技发展的步伐。

2 通风事故防范措施

2.1 环境因素的预防

2.1.1 制订和实施矿井通风和瓦斯、煤尘的控制计划和管理方案,建立确保通风系统和瓦斯、煤尘控制的程序,充分利用技g手段加强预测预报,实施必要的控制和防范措施。

2.1.2 矿井开拓布置必须事先设计且设计合理,加强矿井通风管理,改善矿井通风系统,保证矿井足够的风量;确保通风设施的位置合理,质量合格,切实提高通风系统的可靠性。

2.2 人为因素的预防

2.2.1 完善法律法规。在资源开发的利用过程中,资源开采上的质量与数量想要得到最大化的实现,就需要使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我国在资源开发利用中应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使得在事故发生率施工人员在维护自己权益的过程中可以有法可依。在井下作业过程中为了使得施工员安全得到进一步的保障,矿产管理人士应积极地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对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进行指导与培训,并将瓦斯爆炸事故可能引发的重大不良后果与伤害进行详细的宣传,在宣传的过程中将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与此同时,还应将通风上的安全系统进行技术上的保证。

2.2.2 创造良好的通防环境。为了让通风环境进行最良好的构建,并将通风安全系统进行完善。系统内容主要以“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口号为宣传的侧重点。企业中的领导阶层应将眼光方的更加的长远一些,对于消防上的技术要求与设施建立进行最大化的满足,并对职工之间的收入分配制度进行改进,守卫在通防岗位上的工作人员虽然在劳作的强度上的不如井下的工作人员,但是通防人员的工作上的责任重大,所以通防工作岗位上的人员一定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与使命感,才能将这份工作给做好,所以在工作制度上的激励政策上可以采取将分配的方式进行细化的处理,将经济分配上的优惠政策总体向上倾斜,在同种类的工作上,一定要将政策倾向于更脏更累的工作。与此同时,单位机制中的要将工种上的厉害进行层次上的划分,将责任与权利上的分配进行最佳比例上的分配。这样的人员制度分配可以使得安全上的事故出现时,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处理,不会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况,并且人员上的责任分布也可以得到公平原理上的分布。

2.2.3 注重延伸教育在职工思想水平上的提升作用。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煤矿企业的管理人员应将延伸教育上的思想进行重视,并在这个过程中,对工作人员的思想素质与职业素养上的水平进行科学上的提升,并在培训的过程中运用合理的手段与方式,让职工身上的职业素养得到最大化的提升,与此同时,还应对职工的思想道德水平与高度进行同步意义上的培养,让工作上的员工认识到职业上的素养与思想上的深度具有同等的重要性。让员工在培训的过程中树立工作上目标,并将高度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在制度上的规划过程中一定要积极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与心理健康进行积极的关注,并依据员工的工作的年限与表现进行档案上的的留底建立,记录的主要内容是员工健康上的情况与工作表现,在此过程中一定要积极的将员工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进行满足,为了让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能得到身体上的充分休息,应让员工拥有充足的睡眠与休息上的时间,可以保障员工可以在工作的岗位上时,拥有最充沛的精力。

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论述,煤矿事业上的安全生产是工作中最应得到关注的问题,因为这对于整个煤矿事业上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影响安全生产主要的因素是煤矿上的通风系统的建立。许多的企业虽然知道通风对于生产上的意义,但是在实际的机制建立中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为了让这些问题得到良好的解决,煤矿企业应与技术上的开发人员积极的寻找解决上的对策,并利用高端的科学技术,将问题从根源上进行解决。

参考文献

[1]白桢.刍议制约煤矿通风安全的因素及防范措施[J].知识经济,2014(22).

[2]辛礼彬.影响煤矿通风安全的因素及防范措施探讨[J].科技风,2014(20).

[3]祁佳加.浅析影响煤矿通风安全的因素及防范措施[J].科技致富向导,2014(17).

第6篇

关键词:煤矿安全;通风管理;通风事故;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 TD8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长期以来,人们在从事煤矿作业中,缺乏安全意识,思想松懈,没有把煤矿通风安全放在首位,因此,导致了重大事故的发生,威胁到人们的生命。根据相关统计,由煤矿通风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率逐年上升,加之人们对煤矿安全管理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为通风安全工作埋下了隐患。因而,系统地、科学地做好通风安全工作,结合矿井的各种资源情况,提出科学、可行、有效的消除、预防或降低危险的安全措施,对煤矿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1煤矿通风安全管理误区

在很多煤矿企业的操作中形成无瓦斯论,对煤矿中瓦斯安全认识不足,忽视了瓦斯的防治和管理工作。在实际操作中对瓦斯的检查只是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实质。虽然煤矿的监控措施完善,但是真正使用并发挥作用的地方不多,成为了摆设。对于煤矿作业而言,瓦斯安全很关键。在管理中,很多工作人员认为煤矿通风管理只是局部管理,重视对通风单个局部的防范,安装了多种通风防范设备,但是由于在实际中并没有加强监管和使用,导致设备无法发挥应有的效用。加上设备日久未修、陈旧漏风,就很容易发生事故。日常的管理只确保了局部的通风管理,对于用风量大的地方满足其要求,而忽略了最低巷道的风速,有些小煤矿为了节约成本,日常作业中依靠自然风,这样就更加无法保证通风安全。当前煤矿市场前景发展良好,很多关闭的开采区又重新开采,在原有陈旧的系统上简单恢复之后就开始作业,员工认为有风流动就好,对于风的来源并不清楚,往往会造成回风流路线,严重威胁煤矿安全。

2 煤矿通风管理存在的问题

2.2 矿井通风设计不足

对矿井的通风系统进行有效的设计是降低安全隐患甚至扼杀井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导致矿井事故的原因当然不是独立存在的,其通风不畅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造成的,除了加强内部员工素质培养外,还必须对通风系统进行有效设计,从而确保矿井的通风系统正常运转。

2.3 通风设施规范化欠缺

通风设施的设置主要存在器材选用不合理以及在设计时放置位置的不合理两方面的问题。通风器材选用的不合理的原因分为人为因素和财务开支预算因素。规范化行业内的通风设施管理不仅对促进煤矿安全生产有积极作用,还能有效杜绝事故的发生,从根本上杜绝安全问题的发生。

2.4煤矿周围的小煤矿开采影响较大

当前煤炭市场好转,人们为了获取经济效益,在矿井的边界周围开采煤矿,这些小煤矿的开采没有经过国家允许,没有许可证,难以保证其安全。小煤矿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往往没有安全完善的消防通风系统,开采中无序性、随意性大,很容易引发各种事故。小煤矿对于井下地形不熟悉,监控检测不到位,给生产带来安全隐患。

2.5煤矿安全基础薄弱

我国煤矿的开采历史悠久,矿井的技术和设备在开采初期能够满足要求,但是随着开采的加深、范围的扩大和市场需求标准的提高,煤矿的开采难度加大,需要的技术更高,但是受到历史因素的影响,后期开采中未能及时有效地加强系统的改进完善,很多陈旧的设备应该被淘汰,但是,长久以来煤矿安全基础薄弱,技术改造难度较大,资金缺乏,无法在短期内得到完全改善。

2.6技术水平较低

煤矿技术人员水平低下,人员力量薄弱,通风管理人员配置不够,一般只有两个人左右坚守,并且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和学习,处理事故经验不足,导致整个安全系统出现断层。人员技术缺乏,煤矿生产涉及计算机、通信、基点等不同行业,技术要求高,煤矿出现故障时只能聘请外面的专家,内部没有专业人士指导,难以保障事故得到及时处理。

2.7矿井地质构造复杂

煤矿通常都在地下作业,受到地质环境的影响,煤层不稳定,容易出现坍塌,造成煤矿采煤工作面难以形成。煤矿开采面至少要有两个安全出口,一个通到回风巷道,另一个通到进风巷道。实际的煤矿作业中采用的是残采面生产,无法保证有两个安全出口。安全布局不合理,通风管理存在困难我国目前的煤矿开采存在点多面广的局面,开采战线长,集中生产,而且管理的难度大,为此,需要大量通风调解措施。另外采掘工作面在安排时对通风管理考虑较少,使回采工作面处于对角风路中,由于工作面不断推进,巷道风阻也在不断变化,回采工作面的风量和风流方向很不稳定。

3 通风事故的防治措施

3.1 环境因素的预防

(1)制订和实施矿井通风和瓦斯、煤尘的控制计划和管理方案,建立确保通风系统和瓦斯、煤尘控制的程序,充分利用技术手段加强预测预报,实施必要的控制和防范措施。

(2)矿井开拓布置必须事先设计且设计合理,加强矿井通风管理,改善矿井通风系统,保证矿井足够的风量;确保通风设施的位置合理,质量合格,切实提高通风系统的可靠性。

(3)做好火灾危险因素控制,完善矿井防尘系统,坚决做到有巷必有管,有管必有水。

(4)切实做好煤矿安全评估和矿井通风能力核定工作,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

(5)加大安全投入,提高矿井安全装备水平。各种仪器仪表必须配备齐全,加强瓦斯、粉尘、温度等危险参数的监测,所有数据必须与上级部门监控系统实现联网通信;同时设立专职瓦斯监测员,随时对井下环境进行监测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实行全方位在线监测。

(6)加强机电管理,强化主要通风机和局部通风机管理,保证矿井正常通风。

(7)加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高瓦斯矿井的地质预测和瓦斯管理。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高瓦斯矿井必须建立瓦斯抽放系统,设立专用同风巷,积极开展瓦斯综合治理措施,完善手段,坚持走瓦斯、地质、矿压治理相结合,科技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把各项制度落实到位。

3.2 人为因素的预防

(1)创造良好的通防环境,建立本质通风安全系统,突出“一通三防”的安全第一思想,改变通防人员素质偏低的现状,企业领导者要从战略的高度去认识,对通防人员的需求由量化向质化逐步转变。

(2)完善法律法规,健全各种规章制度,配齐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统一思想,落实法定代表人是瓦斯治理第一责任人的规定,努力构建“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实现应急救援产业化。

(3)实行每月瓦斯评价和安全隐患闭环管理制度,提前预测辨识生产过程中的各种隐患。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预评价提出的问题进行改进、改善,在施工完成后,要进行安全验收评价,进一步确定该矿井在生产过程中还存在什么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强化安全培训,搞好矿井质量标准化工作,强力推进“岗位描述”、“手指口述”制度。变理论培训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训,采取模块式技能培训方法,将系统知识分成单个知识点,切实提高他们驾驭现场自然环境复杂多变形势的能力。

(5)注重延伸教育,努力提高职工思想素质及职业道德水平。加强思想素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职工的职业责任感和兢兢业业、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

结语

切实有效的做好煤矿通风的安全管理工作,能够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煤矿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减少经济损失的同时也保障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健康。做好通风事件的预防工作,加强管理,把安全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这样才能使煤矿事业得以快速、稳定、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煤矿通风安全;制约因素;防范措施

矿井通风系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涉及到的范围面很广,如矿井自身的基本情况、人为因素等。矿井通风系统给安全因素带来很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因素:一方面是环境因素;另一方面是人为因素。对此,针对煤矿通风中的这两方面因素做出合理的研究,旨在可以找到合理的方法来避免出现煤矿安全问题。

1 煤矿通风安全的制约因素

煤矿通风系统是一个大型复杂工程,涉及矿井自身条件、通风系统本身、人为管理操作等内容,制约其安全的因素很多,既有环境方面的,也有人为造成的。下面,我们将就制约煤矿通风安全的环境、人为因素进行分析,以期能够找到解决和减少矿井安全的有效措施。

1.1 环境因素

矿井地质和一般的地质结构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并且煤层的地质结构通常是具有复杂性的,由于开采深度逐渐的变深,这样里面的地应力、低温会明显的增加,进而使煤矿出现自然灾害的概率不断的增加。同时,因为煤矿瓦斯大量的涌出,也会致使煤和瓦斯的现象日益增加。目前,在煤矿企业生产的形势下,高瓦斯出现的情况显著,随之也让矿井的数目不断的增多。此外,还有出现煤层的情况也是经常出现的。就矿井通风系统而言,因为某些矿井中的通风性能不强,不能确保通风良好,矿井中一般都会发生外部漏风率不达标等情况。另一方面,因为部分矿井中的通风系统在布置的时候就出现不恰当的情况,或者是通风设备放置的位置不合理等,这样都会致使通风系统发生不良的现象,从而对矿井的生产带来不利影响。还有由于井下环境所带来的干扰,让矿井中的系统、仪表等出现数据传输错误的现象发生。

1.2 人为因素

目前,在煤矿企业中,采取安全管理的方法较为落后,没有对安全功能从整体上提升,而是处于事后总结不足的被动管理上。此外,相关部门对救援产业的建设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配置的资源没有进行恰当的协调,检测体系的研究没有紧跟生产的脚步等一系列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因为相关员工整体的安全意识不强,相关管理人员也没有对通风系统制定规范的标准,而且在人员分配上也没有依据员工能力而进行恰当的安排,最终因为没有对通风安全引起重视而发生事故。员工的整体安全认识不强,还有管理工作不到位等情况的发生,经常用拿吨煤工资进行鼓励,继而致使有关人员出现违章冒险情况出现。

2 煤矿通风安全的防范措施

相关部门应当对煤矿通风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从而减少事故情况的出现;而为了避免矿井通风事故突然发生,相关部门应当尽可能的将隐患降到最低。不同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存在的隐患而发生的,因此相关部门应当将煤矿通风安全做好恰当的落实,对各种不同的预防措施进行不断的改善,从而防患于未然。

2.1 加强人员安全意识教育,做好矿井通风安全培训工作

人为因素对通风系统是主要的核心内容,只有将员工整体安全认知不断的加强,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人为因素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对此,各级煤炭相关部门应当对安全生产工作引起重视,进而从整体上将安全的重要性得以提升,树立安全的重要理念,坚持将安全放在工作的首要任务中,继而有效的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在实际工作中,相关部门应当对员工进行定期的培训,并且对培养形式和实际有效紧密结合,要对员工整体品质加大培养的力度,并且在核心岗位上应当安排专业人员,从而做好相关工作。

2.2 提高矿井安全装备水平,确保通风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

就煤矿生产企业而言,应当对矿井安全生产配置相关的监控系统,与此同时还应当安排专业人员对瓦斯进行详细的检测,时刻到井下环境做好检查工作,倘若发生问题应当在第一时间做好恰当的解决。与此同时,相关部门还应当对通风系统做好恰当的改善,能够让通风系统正常的运作,还应当对矿井中出现的改变而对通风系统做好相应的改造工作,从而确保矿井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生产工作,禁止出现串联通风的现象,做好相应的控制工作。

在工作中,还要强化局部通风管理,杜绝局部通风机无计划断电。在有局部通风机工作的部位,必须安装有矿井安全生产综合监控系统的瓦斯传感器,当瓦斯超限时断掉局部通风机后部用电设备的电源,保证安全生产。

2.3 完善矿井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安全监察部门的监察力度

加强管理对煤矿矿井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作用,工作中要建立规范、科学的矿井安全管理体系,做到职责明确、机构健全,使得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违章必究,彻底消除安全隐患,为安全生产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另外,还应加强各级安全监察部门的监察力度,做到定期和不定期对煤矿进行检查,发现安全问题一定要停产整顿,待彻底解决后,再恢复生产。对于企业自身来说,也要建立矿井通风安全自查机制,做好安全生产和监督管理的同步运行,彻底杜绝造成事故后进行事后弥补的做法。

2.4 建立矿井通风评价机制,做到安全生产的准入运行制度

煤矿矿井安全通风评价机制是跟踪监测矿井各种数据,对煤矿安全生产体系可能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并对其危险、危害程度进行科学分析、评价的一种方法。当前,国内煤矿行业已经开发研制出多种形式的针对不同特点、适应不同范围和不同条件的具体评价方法,按照其不同特性可划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种安全评价方法。除了定性定量安全评价法以外,还有根据通风系统稳定性的高低及煤矿安全划分的安全评价方法,如煤矿通风的基础资料评价,煤矿测风的评价等多种方法。煤矿企业无论使用哪一种评价机制,均需要在日常生产中做到安全评测通过才进行生产的安全准入制度。

结束语

通风系统安全在煤矿生产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篇文章主要对矿井安全生产的有关环境因素以及人为因素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并且依据管理基本情况,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手段。在文章结尾处,笔者特意强调,对影响通风安全的有关因素做好正确的研究,并且为了能够起到预防的作用,需要全面的配合,经过人、机、环境之间的有效配合,才可以让通风系安全情况能够进行恰当的完善,进而让矿井发挥出安全生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梁俊春.制约煤矿通风安全的因素及应对措施探讨[J].山东煤炭科技,2015(12).

[2]河南省煤炭学会第六届通风安全专业委员会换届暨学术交流会召开[J].中州煤炭,2013(12).

[3]李伟,曹宜峰,龙厚喜.制约煤矿通风安全的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6).

第8篇

关键词:煤矿通风;煤矿安全;通风措施

中图分类号:X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28-0097-02

近几年来,随着煤矿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加上煤矿开采具有的复杂性,使得煤矿开采过程中频繁发生事故,不仅影响了煤矿开采工作的正常开展,而且还对人的生命、财产以及煤炭资源造成严重损害。在重大安全事故中瓦斯爆炸占着绝大多数,而这些瓦斯爆炸的原因最为主要的就是通风不合理,使得局部瓦斯汇聚,加上其他原因共同引起的爆炸。由此可见,煤矿通风安全工作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对引起事故的各个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在众多的因素中找出深层原因,在源头上预防煤矿事故的发生。

1 煤矿通风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

对于煤矿通风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首先应该了解典型的煤矿事故案例。通过对较为典型的煤矿事故案例有助于帮助我们获取更多的内在原因,从而构建较为系统的安全影响因素体系。因为煤矿事故案例比较多,不可能全面地对其分析,因此,本次选择较为典型的260例煤矿事故案例,通过调查发现,在260例煤矿事故案例中,其发生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六大类,如下表1所示:

表1 煤矿事故原因类型分析(n%)

原因 事故数 所占比例

机械设备故障 68 26.15

自然条件恶化 56 21.54

管理缺失 145 55.77

安全技术薄弱 168 64.62

政府监管不力 110 42.31

员工违规操作 123 47.31

通过本次的调查发现,煤矿通风安全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环境、人为、管理机制以及装备设施,下面就对这四项因素进行详细分析:

1.1 自然环境

由于煤层地质结构较为复杂,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加深,受到地应力、低温以及瓦斯压力的影响,使得煤矿自然灾害的威胁逐渐加重;同时瓦斯涌出量也会不断增大,煤与瓦斯之间的突出现象越来越严重,使得瓦斯爆炸频繁发生;另外,煤层自然发火以及煤尘爆炸性危险普遍存在。

1.2 人为因素

在大部分煤矿企业中,员工的综合素质普遍不高,缺乏一定的安全意识,重生产、轻管理现象普遍存在,对煤矿的通风工作没有放到一定的高度;在人员的配置上,企业随便挑选一些非专业人员进行煤矿的通风安全管理工作;还有一些人员的操作存在不规范,容易产生违章作业行为;没有将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即使对员工进行培训,但是培训内容以及培训方式与实际工作联系不紧密,使得培训流于形式。

1.3 政府监管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够健全,以至于使得很多煤矿没有形成严格的自觉遵章守法观念,尤其是小煤矿企业非法生产现象较为普遍,无视监管以及矿工生命,进行大量煤矿开采;加上相关部门监管不力,使得这种非法生产现象越来越严重。

1.4 装备设施

矿井防尘设施不完善,容易造成煤尘堆积以及飞扬,当这些因素综合一起,容易发生爆炸。同时没有完善的矿井监控系统、仪器以及仪表实施经常出现故障,得不到及时的维修,从而造成各种监测数据的错误。

2 煤矿通风安全的防范措施研究

由于煤矿生产具有的复杂性,加上煤矿事故的频繁发生,做好煤矿的通风安全管理工作势在必行。做好煤矿的安全管理能够有效地预防事故的发生,同时确保煤矿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针对以上影响煤矿通风安全的因素分析,提出以下防范措施:

2.1 制定以及实施安全管理计划

自然环境是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要想做好由于自然环境带来的安全隐患,一方面,必须合理制定相关煤尘控制以及矿井通风管理方案等,并将计划方案落到实处,建立其确保通风系统的相关程序,实施有效的防范。另一方面,应该加强矿井中的机电管理,尤其是加强局部的通风机管理等,最终保证矿井的正常通风。

2.2 提高人员的业务素质,做好通风安全培训工作

煤矿开采工作中最为基本的因素就是人的参与,因此,做好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工作就必须提高人的安全意识,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煤矿事故。首先,应该树立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就是效率以及安全就是生产力的观点,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将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其次,应做好煤矿企业员工的培训工作,努力搞好煤矿质量的标准化工作,加强手指口描述,采取有效的技能培训,将系统的知识分解成单个的知识点,同时结合现场实际工作情况,切实将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2.3 加强安全监察部门的监管力度

建立科学以及规范的矿井管理体系,做到明确责任,机构健全,从而使得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违章必究。加强安全监察部门的监管力度,定期以及不定期对煤矿通风安全设施以及系统进行监察,一旦发现违章或者违法现象,应立即停产整顿,待到完全彻底解决之后,方可继续生产。同时,对于煤矿企业自身来说,也应该加强自身监察力度,与监察部门联合运行,预防通风安全事故的发生。

2.4 加大技术水平以及装备设施的投入

有效地加强技术水平以及装备设施的投入力度,时刻检测煤尘以及瓦斯等相关系数,同时,配备完善的各项仪表以及仪器等设施,切实做好提升矿井的安全设备水平的工作。通过监测到的数据及时地上报给煤矿企业的相关部门,设立专门的瓦斯监测人员,实现全方位的检测,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对矿井下的环境进行检查,查看是否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

3 结语

煤矿的正常生产是以安全为前提的,只有确保煤矿的安全,才能够切实地保证矿井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财产安全以及资源等。煤矿的通风安全工作不仅需要提升环境的控制能力,而且还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聚集经验,做好各种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使煤矿企业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 张小明.对煤矿通风安全控制中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防

范措施[J].科海故事博览・科技探索,2013,

(1):212.

[2] 王英明.制约煤矿通风安全的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J].中州煤炭,2010,(6):121-122.

[3] 王占青,郑宝,史卫明,等.煤矿安全通风管理及

通风事故的防范措施[J].中国能源,2011,33

(6):37-39.

[4] 管春风.制约煤矿通风安全的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第9篇

[关键词]安全监控 存在问题 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X9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1-0052-02

由于监控系统在煤矿预防自然灾害、有害气体等事故方面的重要作用,是确保煤矿安全的重要手段和方法。煤矿安全监控是综合性技术,涉及到计算机、电子技术、通讯、物理、化学、电工等多种学科,与矿山采、掘、机、运、通等生产环节密切相关,功能复杂,技术难度高,要求相关人员具有较高的技术素质和责任心。由于部分监控系统由于技术水平低、功能和扩展性能差、现场维修维护和技术服务跟不上,使监控系统不能够长期、稳定、无故障地运行,严重威胁煤矿的安全生产。要保证监控系统正常稳定的运行必须在传感器技术、电子技术、信息传输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方面不断提高和更新还要加强管理,提高作业人员的素质。

1、系统和监控探头误报警

煤矿很多监控系统在实时监测中,会不定时地出现一个或几个峰值,因持续时间极短,极易造成断电仪无动作,也就是俗称的“误报警”。其危害在于影响对采掘工作面实际瓦斯涌出情况的正常判断及瓦斯隐患的及时处理,从而导致瓦斯超限事故的发生。

1.1 产生误报警的原因

1)系统抗干扰能力差,由于煤矿井下条件的复杂化,矿井机械化程度逐步提高,导致了井下大功率设备的大量使用以及变频技术的推广应用,而这些设备、技术的使用所产生的强电场、强磁场也是造成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抗干扰性弱的直接原因。

2)传感器故障,由于传感器处于煤矿井下环境恶劣,碰撞、进水等情况极易造成传感器发生故障,从而使系统显示数值突然升高,再瞬间恢复到原来值。如不及时对发生问题的传感器进行维护与调校,可至其显示的数值发生漂移、精度下降。

3)通讯线路故障,其表现为:瓦斯数值陡然升高,报警超限时间往往也只有几秒钟;传输到地面监控中心的数据时断时续。造成其原因为:由于现场工作人员无意间撞击到监测电缆接头处或延接、回收线路引起;传感器电缆或主通讯电缆发生故障。

4)瓦斯传感器复电后数值瞬间冲高。其表现为数值冲高后又立即下降,持续时间一般为20 s内。发生这类现象的前提条件是:井下监测设备临时停电后,对其恢复送电后的一瞬间产生。通过询问厂家技术人员了解,部分电气设备在突然复电的情况下,过高的电压电流会引起监测传感器数值突然冲高的现象。

1.2 防范措施

1)高可靠性的传感器是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稳定运行的保障,提高传感器的可靠性应与厂商及研制单位共同研究、分析现场资料,对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改善设计及生产工艺环节,提高传输质量,从原理上解决稳定性差的问题。

2)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的要求,定期做好瓦斯传感器的日常维护、调校与检定,确保其完好率和准确性。推广应用新型设备和技术,淘汰老化设备,降低在硬件方面发生误报的几率。

3)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与操作流程、操作工序,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加强各操作人员的岗位培训,最大限度地杜绝人为因素。加强监测系统通讯线路的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监测监控系统传输的可靠性、稳定性。

4)井下安装的监测监控设备应配有专用电源与专用开关,可保障其供电的可靠性、稳定性。同时加强监测监控设备的日常巡检,对于出现故障的设备及时升井进行检查、调校和送检。

2、数据采集传输故障

随着传输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系统”走进了千家万户矿井,为我们获取知识和信息提供了高效的便捷方式,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为建设自动化矿井奠定基础。通常情况下,煤矿井上、井下环境参数及有关生产环节的机电设备运行状态等,都是通过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进行监测的,对采集到的数据通过计算机进行分析和处理,并且控制局部生产环节或生产过程,通常情况下,该系统由传感器、执行器、信息传输装置、中心站的硬件及软件等共同组成,其中信息的传输部分是中心站与井下各测点联系的通道,如果信息传输装置中的任何部分发生故障,井下各测点的实时监测和监控就会受到直接的影响。因此,对井下通讯故障的原因进行研究和探讨,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尽快排除故障、及时有效的消除事故隐患具有重要的作用。

2.1 数据传输故障的原因

1) 噪声侵入接口与过程通道,以及静电噪声或电磁干扰传输线路等,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信息传输时发生故障。通常情况下,这些噪声借助导线、电磁耦合、空间等进行传输,进而侵入的各种电磁干扰。如何消弱或避开干扰,这就要了解这些干扰是如何侵入到系统内以及它们在传输媒介中又是如何对系统进行干扰的。?各种规格的通讯电缆往往被大多数矿用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作为传输的媒介。我们知道,在由电容、电阻、电感组成的集中参数网络中,电场绝大多数能量集中在电容中;磁场绝大多数集中在电感上;电磁能耗绝大多数消耗在电阻上,并转换为热能。而在传输线路中,就大不相同了,电场能和磁场在传输线的任意长度的任意一段上普遍存在着,同时也有一定的能量发生转化,例如电磁能转变为热能等。由于,电容、电感、电阻和绝缘电导等广泛存在于任意一段路线上,所以,在传输线路上,不论干扰从何处侵入,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对井下各测点信息进行正常传输产生影响。通常情况下,这些干扰有与信号源回路串联的串联干扰,即正太干扰,这种干扰主要来自:长线路传输的互感、分布电容、50HZ的工频等,还有共态干扰等。

2) 干扰信号严重影响数据的传输和数据的准确性。受工作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煤矿现场主要位于井下,井下测点的特点是:测点多、地点分散、传输距离远,通常情况下,各测点与中心站之间的距离往往达到几公里。通讯电缆穿越这段距离,其所经之处的敷设环境发生很大的变化,通过不同的途径,各种干扰不断地侵入传输路线,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各测点的信息传输的稳定性。在敷设传输线路的过程中,在某些地方,传输线路与一些动力电缆,以及一些传输信号电线等共同敷设,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些线路之间的距离不可能太远。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这些动力电缆或传输线路都会发生有间歇性的电晕放电现象,同时伴随着高频振荡,信息的长距离传输肯定会受到这些间歇性的电晕放电和高频振荡的干扰。敷设的传输线路旁边有电焊机作业时,产生的火花也是较强的干扰源,另外,自然界中的雷电等同样属于较强的干扰源。无论是电焊机产生的火花,还是自然界中的雷电,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对传输线路产生干扰,与辐射产生的干扰相比,这些干扰要严重许多。通过容性耦合或感性耦合,电磁场干扰在这些干扰源的影响下被直接辐射到系统内部,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干扰和影响信号传输系统正常传输和处理井下各测点传输的信息。在安装系统的过程中,如何减少传输线路遭受外部损害这是安装之初考虑的重点,但是没有考虑消弱或避开外界干扰因素的问题,在敷设主通讯线路时与大巷的动力线之间的距离较小,并且系统屏蔽线的接地发生故障,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这方面原因造成的信息传输故障所占的比例较大。

目前,树型分布式网络结构是国内多数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网络结构的主流,对于这样的网络结构来说,其特点是:节省传输电缆;但是这种网络结构也存在着自身的缺点,其缺点主要表现为:难以匹配传输阻抗,并且多路分流,在这种情况下,当信号发送功率一定时,那么接收端的信号功率就比较小;信噪比较低,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抗干扰能力。正是因为树型分布式网络结构自身固有的特点,系统分支多少、分支位置、线路长度、端接阻抗、分站发送电路截止时等直接影响信号的传输质量,同时系统的传输质量受到漏电流等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并且对各分站之间产生很大的影响,整个系统信号的正常通讯当系统中某一分支、某一点的传输线路出现短路或短路故障时就会受到影响。还有就是传感器等质量不过关,抗高浓冲击性能差,抗中毒性能差,载体催化元件制作工艺水平低,元件一致性差,也会造成系统信号传输的不正常。

2.2 数据传输故障的预防措施

1) 系统传输线路和系统接地系统在日常维护中需要加强,对于传输线路中出现的任何异常现象都要及时准确地掌握,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正确、及时的处理,系统实时信息传输方面的故障将会大大的减少。因此,井下现场各处线路敷设的具体情况需要我们随时的掌握。对井下现场的各处开关、变更的动力设备位置、各种动力及电源线的位置调整情况等都有准确的了解,信号传输线路要根据具体的变化情况做出及时的调整。?进一步加强现场管理和维护水平。做好传输线路的维护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确保线路的完好性。对于常用的树型结构系统来说,信号受端接阻抗的严重影响,整个系统都会因一个地方发生短路故障而受到影响。因此,在井下现场进行包干作业的人员每天巡查的过程中,传输线路的各个接头是巡查的重点,及时修复那些遭受意外伤害,发生破损的传输线路,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各处接线、内接头的良好性,以及绝缘的良好性;监测监控工作人员在安装、维护及使用过程中,要防治传感器、传输线的进水和碰撞,预防短路现象,发生误报警,传输信息不准确等事故。系统的接地问题,以及通讯电缆和设备的屏蔽问题也是需要注意的。虽然在维护系统的过程中,为了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通过改变系统设备的电路有点不太切合实际,但是,通过注意系统的接地问题,以及通讯电缆和设备的屏蔽等问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大大的提高,同时对于提高系统传输信息的稳定性,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2) 交流电网是一种严重的干扰源,这是一个常识性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为了抑制或消除电网传递中出现的电压波动和系统周围动力设备的变频干扰,通常情况下,通过专用电路供电措施,将系统供电电路与其它动力电路进行分离,为了确保系统主控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的稳定运行,需要借助精密净化交流电源、UPS不间断电源等有效手段进行保证。?在系统接地方面,交流地与信号地公用的现象要尽量避免,这是因为电源地线的两点之间,在一定程度上会形成毫伏级甚至数伏的电压。这些电压往往会对小信号电路产生严重的干扰,所以隔离交流地是有必要的,电源接地与信号接地混用的现象更是不能发生。通过屏蔽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传输线路的分布电容,以及外来电磁场的干扰问题。因此屏蔽层接入大地,通常会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要确保电缆屏蔽层的完整性,尽快修补好破损的屏蔽层,并且屏蔽层要单独使用一个接地盒子,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在屏蔽层内形成地环路,使屏蔽层中间出现电流流动,产生干扰。

3、主备机监测数据不同步

3.1 矿井监控中心微机操作人员在增加、删除、修改监测点数据时,往往忽视对备机监测点数据进行同步修改,造成监控系统主机、备机上监测点数据不同。如果监控主机出现磁盘损坏或操作系统不能正常启动等故障,将不能按标准规定的在5min之内完成切换。

3.2 主备机监测数据不同步的预防措施,配备双机自动切换功能,不同生产厂家实现双机自动切换功能所采用的技术不尽相同。有的采用信息传输接口可以主备机同时采集、存贮监测数据,有的主、备机则不能同时运行系统软件,有的利用网络技术和同步软件实现,还有的利用监测数据服务器的多机备份系统实现。为了保持系统主、备机监测点数据同步,监控系统管理维护操作人员在变更监测点信息时,应根据系统自动切换功能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对备机进行同步操作来保证监测点数据的同步。

4、监测点更换名称后历史数据查询不准确

4.1 历史数据查询不准确原因分析

按照《AQl029―2007》的规定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应每3个月对数据进行备份,备份的数据介质保存时间不少于2 a。而在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随着矿井采掘接替的不断变化,分站测点名称需要及时进行更改。通过对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更改监测点名称后,查询到的历史数据均显示为当前监测点名称的监测数据,过去的测点数据则无法查询,不具有通过分析瓦斯历史数据指导矿井安全生产的意义。

4.2 历史数据查询不准确预防措施

优化数据结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安装的数据库主要以SQL Server2000为主,为了方便查看与监测地点始终相对应的监测历史数据,因监测点不经常变化,数据库在进行数据结构设计时,采用了监测点和监测值两个表分别保存各自不同的数据,历史数据的查询通过两个表中传感器编号相关联生成视图得到。如果在测值表中加入监测点名称字段,则在查询历史数据时直接查询测值历史表即可,同时也不会出现测点名称与监测值不对应的情况。

5、监控系统维护不到位、操作人员技能有待提高

5.1 原因分析

随着矿井开采范围不断增大,要安装的瓦斯传感器的数量却达数十个甚至上百个,而维护人员配置少,直接造成维护工作量大。加之现场设备维护队伍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使得现有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完好率低,容易造成设备维护的误判、漏判现象。

5.2 预防措施

加强安全监控人员的技术水平,做好培训工作是管好、用好安全监控系统的基础。安全监控系统涉及计算机、通信、机电、通风等多种专业知识,涉及范围广,设备更新快,专业技术性较高。因此,安全监控人员在配置合理的情况下,均需经过安全监测、通讯技术和通风安全专业的培训。对于其它有关人员,如采掘区队长、采掘班队长、调度员、瓦检员、放炮员及有关机电工人等,应进行安全监控系统的管理和使用常识的教育,充分发挥其群管作用。此外,还应组织安全监控人员进行定期的新技术培训,以适应现代化煤矿安全监测技术日益发展的需要。

第10篇

[关键词]煤矿通风安全;安全影响因素;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Y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3-0373-01

煤矿通风安全指的是在整个煤矿运转过程中,为保证有害气体顺利安全排放及保证工作人员有足够氧气,保证煤矿整体安全运行而必须达到的安全程度。本文主要研究我国煤矿通风安全影响因素,并针对通风安全问题提出防范措施,为我国煤矿通风安全方面提供借鉴,促进我国煤矿事业的安全稳定发展。

一、我国煤矿通风安全影响因素

煤矿通风安全问题是个极其复杂的问题,该问题不仅关系到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还关系到整个煤矿的运行,影响煤矿通风安全的因素是极其复杂的,下面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人为因素

在煤矿的整个运转过程当中都离不开人的参与,从底层煤矿工人到技术人员,从中层管理到高层管理,人是煤矿运转的关键因素。因此,煤矿通风安全同样也离不开人的参与。影响煤矿通风安全的人为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安全意识

煤矿安全意识指的是煤矿在运转过程中,各级人员必须时刻注意的安全,其中包括他人安全和自身安全。煤矿通风安全意识不仅关系到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还关系到整个煤矿的运行,因此,加强煤矿通风安全意识极为重要。

然而在实际的煤矿运转过程中,煤矿通风安全意识的缺乏是一种常见现象,这也是煤矿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总体而言,煤矿通风安全意识的缺乏原因有两个:第一,员工自身安全意识缺乏,主要在于员工安全意识薄弱,警惕性低,忧患意识差。第二,高层管理者责任心弱,没有真正的做到对员工进行安全意识教育。这两方面是造成工作人员安全意识薄弱的主要原因。

2.员工培训

员工培训指的是煤矿企业为提高工作人员整体素质而进行的思想、知识、技能的培训。员工培训不仅能够直接提升工作人员的思想水平、知识水平,还能提高员工机械操作技能,进而提高煤矿生产效率。

员工培训的缺乏也是造成煤矿通风安全问题的隐患,员工培训缺乏的主要原因在于上层领导者。上层领导者没有形成系统的员工培训体系,未能正常周期性组织或培训人员水平低等,都会影响员工培训效果。因此,加强员工培训,对于提高煤矿企业安全度和安全生产极为重要。

(二)物质因素

在煤矿通风安全当中,物质因素作为硬性因素,同样是影响煤矿通风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强对物质因素的分析,对于解决煤矿通风安全问题极为重要。影响煤矿通风安全问题的物质因素主要有以下两种:

1.过量能量

过量能量指的是由于煤矿采掘设施、运输设施、通风排水设施等各类设施受到内外力影响而造成的撞击、坠落、翻车等现象,这些过量能量也是造成煤矿通风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

由于煤矿采掘主要在狭小的地下空间进行,各种设施错综复杂,相互发生碰撞、挤压、磨蹭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种相互碰撞、挤压、磨蹭很可能产生火花,若在煤尘、瓦斯浓度较高的地方,极易造成煤矿事故,给员工生命及企业生产带来损失。因此,警惕过量能量也是煤矿生产安全的重要方面。

2.危险物质

煤矿井下危险物质颇多,最常见和最容易引起煤矿事故的莫过于瓦斯了。近几年,由于瓦斯爆炸而造成的煤矿事故数不胜数,给企业及个人带来灾难。瓦斯爆炸发生的条件有三个:高浓度的瓦斯、火源和充足的氧气。分析瓦斯爆炸条件,对于防治及杜绝瓦斯爆炸意义重大。当然,煤矿井下的危险物质不光瓦斯,还有其它极易引起爆炸的物质,减少及杜绝这些物质才能将将煤矿事故降到最低。

(三)环境因素

在煤矿通风安全影响因素中,除了人为因素、物质因素外,还有一种因素不容忽视,那就是环境因素。影响煤矿通风安全的环境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1.科技环境因素

科技环境因素主要指的是科技装备及科学理论研究。首先是科技装备,高端的科技装备能够降低煤矿事故的发生,低劣的科技装备会增加煤矿事故的发生。因此,加紧研发及购买先进科技装备显得尤为重要。再者就是科技理论,煤矿企业关于煤和瓦斯的发生理论应该有较深入的研究,加强对煤和瓦斯发生理论的研究不仅能够了解瓦斯发生机制,杜绝瓦斯爆炸事故,而且对员工人身安全及企业生产有重要指导意义。

2.管理环境因素

在煤矿通风安全影响因素当中,管理因素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其中包括管理方式、管理人员是两大方面。煤矿通风安全管理是个极其复杂的科学,是全面系统的工作,安全管理方式不正确将会严重影响煤矿通风安全,给企业和员工带来威胁和伤害。同样,管理人员在安全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水平的高低及责任心的强弱将直接对煤矿通风安全产生影响。

3.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因素指的是煤矿过度开采造成的生态破坏,包括地表下沉、土资源浪费等,这也是影响煤矿通风安全的重要因素。煤矿周围环境的破坏不仅直接影响到煤矿设施的安全、员工生命安全,而且对煤矿的正常运转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改善周围生态环境质量,为煤矿开采提供好的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二、煤矿通风安全防范措施

通过以上列举煤矿通风安全的影响因素,煤矿通风安全防范措施也就迎刃而解了。煤矿通风安全防范措施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第一,人为方面,增强员工煤矿通风安全意识,加强煤矿通风培训,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和科技水平。第二,加强对过量能量及煤矿危险物质的检查和防范,将危险降到最低。第三,加强科学技术创新,创造及购买先进高端设备,加强煤矿理论研究及学习。第四,增强对煤矿通风安全的管理,提高管理人员素质。第五,为煤矿的开采挖掘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通过以上措施,煤矿通风安全问题将会迎刃而解。

总结

煤矿通风安全是煤矿安全的重中之重,煤矿通风安全问题关系到煤矿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关系到工人的生命安全以及其它各行业的顺利开展。本文通过研究我国煤矿通风安全影响因素,并针对通风安全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我国煤矿通风安全问题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张飞,范文胜,祁昊.矿井通风安全现代化管理[J].煤炭工程,2010,(05).

[2] 吴立云,杨玉中,张强.矿井通风系统评价的TOPSIS方法[J].煤炭学报, 2007,(04).

第11篇

近些年来,在各级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煤矿安全生产总体向着趋好方向发展。但是,煤矿安全存在的各种隐患并没有完全消除,安全生产仍然是困扰煤矿生产的一个大问题。煤矿安全生产之所以很难实现,其中虽有这样或那样的各种问题,但是究其原因安全生产培训的滞后则是其主要原因之一。

一、煤矿安全生产培训所存在的问题

煤矿安全培训是煤矿行业的永恒话题。煤矿安全培训存在的各种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着煤矿安全生产的实现。具体来讲,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培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第一,安全生产的意识仍未得到牢固树立。长期以来,在一些煤炭企业的“潜意识”里始终存在着侥幸心理,对国家关于安全生产的各项规定采取敷衍塞责的态度。这反映在企业的具体工作中,就体现为不能真正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本方针,对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文件精神以及各项具体规定不能进行不折不扣的落实。这一切都是安全生产意识薄弱的体现,也是安全事故难以根除的症结所在。

第二,安全防范措施不能真正落实到位。在煤矿生产中,能否在生产活动开展之初就做好防范工作关系到安全生产状况的优劣。在一些煤矿企业的具体工作中,对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采取敷衍应付的态度,特别是在管理、技术以及安全层面的监督、监察工作不能保证各项措施的落实到位,这也就为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提供了可乘之机。

第三,职工整体安全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经过多年的安全生产培训教育,职工的安全意识、安全素质均得到了显著提升,但是这种提升距实现完全安全生产还有一段距离。总体上讲,一些煤矿企业中的安全管理人员以及特种作业人员并不具备其所从事工种要求的安全资质,不能及时有效地发现一些安全隐患,这种情况如果不能加以改变,煤矿安全生产的实现也就必定困难重重。

二、完善煤矿安全生产培训的具体路径

煤矿安全生产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也是导致当前煤矿安全事故不断发生的症结所在。针对以上问题,要进一步完善煤矿安全生产培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进一步抓好安全生产培训工作。面对严峻的煤矿安全形势,运用各种方式来做好安全生产培训工作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保证煤矿安全培训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煤矿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别是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其职位要求相应的安全资质。在实际工作中,要以高度的责任感来从事所承担的各项任务,保证将安全生产放在首位。与此同时,要对各项安全培训活动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安排,并且根据培训效果加以及时的总结与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安全培训的内容,保证各项培训均能够不折不扣的落实。

第二,按照相关要求具体进行培训规划与安排。根据《煤矿安全培训监督检查办法》(试行)第八条的相关规定,结合自身实际来开展煤矿安全生产培训活动,特别是按照《煤矿安全培训监督检查办法》(试行)所制定的“安全培训大纲”,针对本矿区的各项实际情况来进行培训教材的编写。教材编写完成之后,及时报上级培训主管部门进行审查批准。根据审查批准过的培训教材来组织专人开展安全生产培训活动,对顺利通过培训的人员颁发相关证件。

第三,培训中要着力提高相关人员的素质。经过多年的教育和培训,煤矿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等在自身方面均有很大提升。但是,这种提升并没有达到煤矿安全生产的要求,同时不同人员之间的素质差异还比较大,因此加大对企业相关人员素质的进一步提升就显得尤为必要。在培训与复训考核中可以借鉴安全注册工程师的考核录取办法,采用国家统一集中封闭考试的方式来进行安全生产培训考核,顺利通过考核的人员就不必再参加脱产培训,通过这种方式来节省培训成本提高培训效果。未能顺利通过考核的人员则必须参加统一安排的脱产培训,只有顺利通过考核才能准予其进入岗位,严把“准入关”。

第12篇

当前,有些煤矿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并不乐观,体现为煤矿企业的领导体制尚未完善,导致机构、体制没有将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位。此外,煤矿企业生产职员的素质较低,尚未接受党建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安全生产意识。当前煤矿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不力的原因体现为:煤矿领导只重视煤矿生产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培养煤矿生产的安全意识,甚至完全没有对煤矿企业职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此外。煤矿监督部门的缺乏责任意识,德观念不强,没有加强对煤矿安全生产的监督,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弱化。另外。煤矿生产职员的缺乏专业技术,素质较低,没有很强的安全意识,也没有懂得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3思想政治工作对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最近几年来,煤炭需求量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因此煤矿生产企业的安全问题成了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在煤炭生产的各个环节、各个过程中一定要坚持生产方针。为了在煤矿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全面贯彻安全生产理念,必须要加强党建思想政治文化建设。煤炭生产企业只有不断加强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才可以做到“预防为主,安全生产”。在煤矿生产企业中,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有效预防煤矿生产事故,因此需要认真落实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应用于煤矿生产企业中,通过利用政治态度、道德规范教育企业职员,将安全生产理念根植到每个职员中,使得企业职员在道德意识的引导下进行安全操作,尽可能的减少安全事故。

3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中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

3.1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一般情况下,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离不开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安全生产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属于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命线,因此煤矿企业必须要重视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使得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整个煤矿生产工作中。煤矿生产企业要想获得长远的稳健的发展,必须要利用企业文化建设的力量,调动企业职员的注定性和能动积极性。而煤矿生产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是思想政治工作,因此煤矿企业必须要加大力度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另外,煤矿企业需要评估自身的发展状况,并利用思想政治工作对企业文化的积极作用,适当调整企业发展政策,从而将企业职员遇到的问题解决掉。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中,合理引导企业职员树立安全生产意识,并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企业文化建设的构建,促进煤矿企业工作的正常开展。

3.2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企业职员安全意识的提高在煤矿企业的企业文化中,思想政治工作属于重要的内容,思想政治工作能够促使煤矿企业安全理念的创新,煤矿企业通过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在煤矿生产的各个环节中,既能提高企业职员的安全意识,又能将安全生产的工作效率有效提高。所以,煤矿企业必须要对生产职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将职员的职业素质提高,使企业职员获得全面发展。众所周知,煤矿企业频繁发生生产事故,这些安全事故不仅造成财产损失,而且还损害生产职员的身体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煤矿企业的经济利益,进而影响了社会经济发展。煤矿生产企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要重视生产工作,另一方面要重视政治思想工作的开展,使政治思想工作能够将教育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使煤矿生产人员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做好安全防范措施,从而消除安全事故的隐患,提高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率。

3.3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促进煤矿企业的生产工作的开展将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煤矿生产企业的日常生产活动,对企业职员进行大力宣传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使企业职员心中根植安全生产的工作理念,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早期的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另外,专项的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对于煤矿企业职员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考核生产职员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还能确保煤矿企业职员充分掌握生产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的基础上,确保完成煤矿生产的任务。需要注意的是,在煤矿生产企业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利用教育、引导、宣传、鼓励等形式,将煤矿生产职员和管理者的关系拉近,让生产职员及平和的心态参与到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中,最大程度的增强生产职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从而为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打下基础。

3.4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构建新型工作环境在煤矿生产企业中,工作环境属于重要的因素,同时也属于无形的教育资产。工作环境是客观的存在的,也是企业职员获得生存生活资料、展现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的场所,可以说,工作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职员的思想政治品德。在煤矿企业中,如果工作环境是民主化、人性化、良好的,对于企业职员具有很好的教育感染力。良好的工作环境是职员拥有良好情绪和良好心态的前提条件,有利于引导职员思想的进步。所以,煤矿企业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必须要将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出来,为企业职员营造一个民主化的、人性化的新型工作环境。

4结束语

第13篇

【关键词】煤矿生产;安全培训;问题;建议

前言

2002-2012年十年间,是中国煤炭发展的黄金时期,中国煤炭工业异常迅猛发展,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提供了主导能源保证,同时煤矿又伴随着无尽的安全忧伤!从辽宁阜新“2・14”特别重大事故惨痛的教训,到黑龙江七台河特别重大煤尘事故,再到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给我们一次次的敲醒了安全警钟。国家本着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负责任的精神,正确提出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又提出了“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明确了安全培训工作的重要性 。

1 我们煤矿安全生产现状

2006年我国煤炭总量超过23亿吨,煤炭百万吨死亡率为2.04,22011年全国煤炭产量达到35亿吨,煤炭百万吨死亡率为0.564,同比下降24.6%,死亡人数1973人,同比减少460人,死亡人数首次降至2000人以内,同时并创造了一批像神华神东煤炭集团这样的高产高效矿井企业。但煤矿的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分析煤矿安全生产的现状、特点和规律,研究存在的问题,探讨控制对策,对促进我国煤矿持续健康发展、适应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具有重要意义。

2 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因素是复杂的、综合的,国有煤矿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也是全方位的。分析表明,国有煤矿安全生产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煤矿从上至下存在较严重的急功近利的思想。表现为或在煤炭市场恢复性好转的形势下急于摆脱困境;或在采掘失调情况下急于恢复正常生产;可以说每起煤矿重特大事故均与此相关。

(2)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权威性不高、监察工作机制有待完善,工作效率有待提高。安全监察人员的工作效率、技术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尚不能满足煤矿安全监察工作的需要。

(3)随着矿井的延深,煤矿自然灾害的危险性在增加,灾害治理的难度加大。表现在瓦斯涌出量越来越高、矿山压力增大,灾害治理更加复杂。

(4)防灾措施缺乏针对性,且执行不力、落实不到位的现象大量存在

(5)现场管理不力、“三违”屡禁不止。2002年80%以上的重特大事故是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造成的。

(6)安全欠帐大,装备状况差,防灾系统不完善,设备失爆或不防爆现象严重。

(7)事故应急措施不力,装备不到位,人员缺乏避灾自救训练。入井人员不随身携带自救器的现象相当普遍。

(8)职工综合素质低,自我保护意识差,缺乏有针对性的培训。据2002年开展的全国煤矿安全状况调查,大中型煤矿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职工仅占5.44%;中小型煤矿中,平均每处煤矿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职工不足3人。

2 煤矿安全培训现状

2.1 煤矿安全培训工作的重要性

安全是煤炭生产永恒的主题,安全教育培训是抓好煤矿安全工作,降低煤矿事故的重要措施和手段之一。要提高煤矿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通过安全教育培训,不断的向职工灌输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以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提高职工的安全技术素质,使职工牢固树立生产必须安全的观念,从而防止事故的发生,保障安全生产。

2.2 我国煤矿安全培训存在的问题

纵观我国煤矿安全培训发展滞后显现的问题 ,有以下几方面:

(1)煤炭企业未能真正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安全意识树立得并不牢固。

(2)安全防范措施得不到进一步落实,其管理、技术、安全层面上的监督、监察不到位,岂不是安全管理工作上的悲哀!

(3)职工整体安全素质得不到有效提升,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本质不具备安全资质,潜在的个中安全危机,又谁能说得清楚。

(4)煤炭行业各级领导真正能把安全管理放在首位,严格遵守有关安全法律法规,查处各类重大事故隐患,那么,重大的事故也可能得到有效地遏制。

(5)全员、全方位、全过程搞好矿井安全生产,不一定在每个单位都能凑效,其中管理存在的不足又不能不说与培训工作跟不上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3 重点抓好煤矿安全培训工作

3.1 如何搞好煤矿安全培训

搞好安全教育培训,首先,要做好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明确工作思路,提出工作目标,它将总揽全局,指导全年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安全教育培训计划要做到:一是紧紧围绕以人为本;二是培训计划要内容丰富多彩;三是安全教育培训意义重大;四是培训计划要突出重点。

(1)安全教育培训计划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的安全教育培训思路

马克思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生产力三要素中,人是首要的,最活跃的能动要素。在生产活动中,人是占主导地位的,因此,人的行为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是事故发生与否的关键。

(2)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内容丰富

任何一种教育,如果其内容单调无味,都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安全教育也不例外。在深刻领会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丰富安全教育的内容,讲安全法规的同时将安全的经验、教训和鲜活的事故案例溶入其中。

(3)安全教育培训意义重大

著名的海因里希法则表明只有一次会出现重伤或死亡事故的严重后果。因此,许多违章者用又不会出事,很多人都象这样干为借口,使违章行为屡禁不止。

(4)安全教育培训计划突出重点

班组长作为一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在安全生产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班组长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操作技能水平,是非常有意义的。

3.2 完善国家安全培训机构的行业管理制度

(1)严峻的安全形势,安全培训工作显得尤其重要。煤矿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别高管人员首先要具备安全资质,并认真负责地加强此方面工作的领导。

(2)鉴于《矿长安全资格证》和《矿长资格证》获取培训内容、培训所需学时、培训方式有相同之处,考虑合“二证”为《矿长安全执业资格证》。

(3)针对煤矿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整体素质的不尽一致,对培训及复训考核可借鉴安全注册工程师考取办法,在每次培训(复训)前,由国家统一集中封闭考试,合格者可不必参加其脱产培训,从而可将低培训成本;对于未能通过考试者,必须参加统一脱产培训,严格“准入关”。

(4)各级安全技术培训中心要聘请相当数量不同专业的教师组成“教师库”,“教师库”中的教师必须具备本培训资质等级的教师执业资格证。每次培训除部分专职教师授课外,要从“教师库”中聘请相当人员作为培训教师的主体从事教学任务。

第14篇

1.1管理制度与管理人员

我国安全生产策略和理念的提出时间稍晚,在有限的时间内,煤矿企业的安全监控管理制度发展程度较低,未能获得更多的经验,没有形成一定的模式或者固定程式。而在这期间,安全监控的管理制度多包含在企业其他部门管理中,未能形成独立的制度体系,受牵制较为严重,难以发挥其根本作用。在人员方面,煤矿企业由于自身各种原因,没有或者是很少录用专门的安全监控管理人才,而企业内部也没有提供相关人才培养机会和平台,有少部分的专门管理人员,在工作时也显得懒散、安于现状,对于自身专业素质的提升也不够重视。这些都造成了当前煤矿企业中,安全监控系统管理人员素质的缺失。

1.2安全思想觉悟

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在完善的过程中,渐渐对人们的思想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出现了一系列类似于拜金主义、经验主义、教条主义等思想。在当今煤矿行业中,部分企业过于重视经济收入,而忽略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①在平时企业生产生活中,领导对于员工,多强调努力工作、埋头苦干;员工在工作期间,关心的也是工资、福利。对于企业工作岗位和工作区域的安全防范措施、企业生产线上的安全监控系统的关心和重视程度不足。②对于国家强调的安全生产政策和宣传口号等学习了解不透彻,甚至有消极宣传态度。另外,对于社会中产生的煤矿事故发生,未能形成足够的重视,致使在煤矿企业内部安全思想觉悟不高。

2煤矿安全监控的意义

2.1弱化安全隐患,减少安全事故

(1)对瓦斯进行即时监控。瓦斯爆炸和瓦斯中毒是煤矿企业易发事故,究其原因,是因为相关工作区域内,瓦斯气体密度过大,空气中瓦斯含量过多造成的,现代煤矿中监测井下瓦斯排出频率、空气中含量大小、流通状况等,是煤矿企业中“一通三防”的重点工作。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能够24小时对井下瓦斯情况进行监测,不断地将瓦斯信息进行动态反映,便于企业内部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研究和整理,尽早地采取防范和治理措施。此外,煤矿安全系统还附带有喷水、换气、警报等功能,不但能够减少工作人员的井下气体调节工作量,还能够及时地为井下矿工提供预警,减少事故损失可能性。

(2)对矿井风量调整、通风结构的设计和变更提供理论依据。矿井数量随着产出量的不断加大而增多,通风体系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相应的井下换气所需风量也获得了增加。传统通风换气设备没有与安全监控进行连接,在操作上和检修、监测上都较为繁琐,安全监控系统的完善和升级,能够对井下风量进行核算,并根据平衡区位量的标准,对相应的矿井和设备进行调整。与此同时,还能够通过换气风扇、插管等,调节临近曾、上隅角和地下作业区的空气含量。

(3)有助于精确判断井下事故易发区和查找事故发生区,便于排除隐患、实施救援。利用气体传感器和温度探测传感仪,监控平台能够准确地找出并记录事故易发区域,并且在事故(爆炸、火灾等)发生时,及时通过外部救援链接通道预警和通报救援,提高矿井生存几率,减少财物损失。

2.2实现煤矿企业监督管理的优势补充

(1)随着社会生产理念的不断更新,社会和国家对煤矿业及其他社会生产行业的日常操作提出了新要求,即:安全第一,生产第二。提高事故监测和防范力度,完善相关制度和硬件设施是煤矿企业必须完成的时代任务。而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为当代煤矿企业改革和完善井下安全监控系统提供了机会,而安全监控机制又隶属于煤矿企业日常监督管理体制。煤矿企业完善和优化安全监控,实际上就是利用现代化理念与技术对企业内部监督管理的升华和改革。

(2)在公司总部与矿井之间建立了监控中心,实际上就是建立一个调度平台,便于上级对下级安全工作的监督和查验,同时又方便下级工作的汇报,因为网络工具(公司内部网络等)的使用,使原本的信息传达更加及时、具体。企业可以通过监控平台了解各作业层面的安全情况,并对人员配置进行合理调度,实现了企业的现代化管理。

2.3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工作效率

由于通讯、调配平台的建设,监控中心发挥了其“指挥部”一般的作用,能够有效地根据各工作层的具体情况,对矿井工作人员进行合理安排,减少了其中的实地考察、指令更变等程序,有效地节约了时间,从客观方面提高了矿井作业效能。矿井中各种安全防范设施的建设,有效减少了事故发生,同时也减少了井下事故引发财物损失的可能。此外,员工的精神状态是影响其工作效率的关键,地下矿井中安全措施的完备,能够安抚和稳定矿井工作人员的担心,使之不再过多担忧事故的发生而大胆、全心全力地参加到工作中,员工精神稳定集中,更能够发挥其工作效能,提高煤矿企业生产效率,实现盈利增加。

3煤矿安全监控完善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1结合实际原则

煤矿安全监控完善过程不是纸上谈兵,必须要充分考虑到企业的各方面现状。

(1)科技现状:即煤炭企业在信息技术、安全防范技术等方面的实力,根据企业现有的工具、技术与设备,进行有力的调整,努力使相关资源的合理配置来实现对安全监控任务的辅助。如果光有好的设想而没有设备予以辅助,高科技安全监控体系的建立终究如空中楼阁一般。

(2)场地现状:综合看来,安全监控要想得到切实的完善,就应当配备相应的场地,该场地的设立既不能对原有的正常生产产生不利影响,同时又要方便信息传达和监控管理。

(3)财务现状:煤矿企业不但要建设安全监控体系,还要对矿产开采时产生的次生环境问题防治、企业日常运转、生产设备检修完善等进行处理,这一系列的活动和工作都需要有足够的经济支撑。因此,企业要考察现有内部经济状况,根据经济承受能力合理地完善安全监控设备;另一方面,企业要优先对事故易发区进行安全监控系统的升级,将经济和物质资源重点向此区域调配。

3.2以人为本原则

所谓的以人为本,是在完善和升级煤矿企业安全监控体系时,要优先考虑员工的感受和利益。一方面,要实现客观求证的过程,充分对员工进行意见或者建议的收集,实现员工群体的大范围讨论,研究出哪些区域应当重点防范,哪些区域可以先不实行监控,然后结合历史事例和经验,对安全监控系统进行有效、科学、民主的改进。另一方面,安全监控系统的设置,不能对员工的日常生活、工作等造成影响,也不能剥夺或者减弱员工原本应得的利益,导致员工工作积极性的下降。此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能片面地只遵守一般科学理念和规章制度,还应当充分发挥操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对煤矿安全监控完善过程进行动态的监管和安排。

4结语

第15篇

关键词:煤矿;通风安全评价;通风安全控制;影响因素

现阶段,煤矿行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煤矿需求量的增加与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形成的反差,使得煤矿开采事故频发,面对这一情形,政府加强了煤矿生产安全的监管,取缔了一些非法营业的中小煤矿企业[1]。煤矿开采事故的发生,与煤矿企业缺乏对安全管理的重视有关,与安全生产技术应用质量不达标有关。通风系统是煤矿生产中的一个基础性机电系统,煤矿生产的诸多高危因素,例如瓦斯爆炸事故和职业病肺尘病,都需要以通风系统的合理设计和正常运转来保障。因此,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应加强通风安全管理,正确评估煤矿通风安全,加强各个安全控制要素的管控,进一步完善煤矿通风系统的布设方案。

一、煤矿通风安全评价

煤矿通风安全评价是对煤矿通风系统进行监测的一种方式,主要检测内容为巷道中的瓦斯、二氧化碳含量,以此为基础对煤矿开采过程中瓦斯爆炸事故及自燃事故的发生率进行评估,明确煤矿开采风险,并以此作为通风系统优化设计的参考依据。在煤矿开采时,巷道中会不断涌出瓦斯、硫化氢等,而且产生较多的粉尘,且随着掘进深度的增加,空气中氧气逐渐稀薄,这些都会威胁到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通风技术是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的核心,进行通风安全评价,旨在评估其技术应用效果,如若检测到有害物质超标或者是风速不合理的情况,技术人员应该对现有通风系统进行调整升级,确保煤矿生产的风险系数降低到合理范围内。

二、煤矿通风安全控制的影响因素

(一)环境因素

煤矿通风事故的主要类型瓦斯爆炸事故与职业病尘肺病,这与煤矿开采环境有关。煤矿的开采需要应用爆破技术,可以说在煤矿开采、运输的各个环节,都会产生较大的粉尘,影响到作业人员的正常呼吸,引发尘肺病。煤炭在生产和变质的过程中,会伴生大量的瓦斯,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易燃易爆,在煤矿或者是为围岩中以吸着状态或游离状态存在着,因此在煤矿开采过程中涌出瓦斯是正常现象。瓦斯的燃烧会受到瓦斯浓度、气体压力、火源性质等因素影响,且随着巷道掘进深度的增加,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率越高。

(二)人为因素

煤矿通风安全控制的一大影响因素为人为因素,主要与管理者及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有关。虽然煤矿生产安全一直是社会焦点事件,但并不是所有的煤矿企业都将安全管理放在了工作的第一位。管理者没有正视煤矿通风安全管理问题,通风系统设计不合理,系统管理不到位,使得通风安全管理系统形同虚设[2]。此外,煤矿行业长期形成的管理模式与工作方式,使得大部分作业人员已经习惯了它的危险性,默认了尘肺病的发生,再加上安全生产知识不足,在生产时作业人员不会按照生产规范进行操作,安全防范措施执行不到位,增加了通风事故的l生率。

三、煤矿通风安全控制策略

(一)环境因素的控制策略

企业应该加强对于通风事故引发要素的研究,建立健全通风事故防范体系,优化通风系统的设计,让采煤工作面处于良好通风的环境状态,确保巷道中的瓦斯、粉尘浓度始终初一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加强通风事故发生因素的研究,研究引起瓦斯爆炸、肺尘病等通风事故的相关因素,总结出有效的防治措施;②建立通风预警系统,布设传感器检测矿井中的风速、瓦斯浓度、粉尘含量,保证通风安全评价工作质量。近些年来,为了提高煤矿的生产效益,矿井二次开发力度逐渐加大,导致矿井开采时的瓦斯涌出量也不断增加,技术人员应该根据生产实情建立完善的通风系统,合理应用B型通风、均压通风以及双U型通风等先进通风技术,随着巷道的掘进对原有的通风系统进行改造,确保各个开采区域均有专用的回风巷,实现分区的独立通风设计,确保通风系统各类机械的稳定运行,保障通风安全[3]。

(二)人为因素的控制策略

通风事故的危害极大,煤矿企业在合理应用通风技术建立完善的通风系统的同时,也应该加强宣传教育,提升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警惕通风的发生,严格按照煤矿开采高危因素的治理流程及相关规范进行操作。煤矿作业人员缺乏安全生产意识,是引起煤矿通风事故的主要人为因素。因此,要想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将安全防范措施贯彻落实下去,就必须进行安全生产知识宣导,提高开采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让他们明白安全生产的利害关系,掌握安全生产技术,按照安全生产制度进行工作,禁明火,禁止占用紧急疏散通道。同时,制定科学合理的煤矿通风事故紧急预案,让开采人员在发生事故时能有效应对,减免事故损失。

四、结语

煤矿作为我国最丰富的不可再生能源,被广泛用于工业制造和居民生活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其需求不断增加。一直以来,煤矿生产安全都是煤矿管理的重点内容,而“一通三防”技术是保证生产安全的关键性技术体系,其中包括通风、防火、防尘、防瓦斯,通风安全与其他三项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是其他安全防范技术的应用基础。合理应用通风技术,在煤矿巷道中布设好通风系统,加强通风系统的设计和安全管理,做好通风安全评价工作,加强风险管理,为作业人员营造一个安全可靠的工作环境,以通风安全来降低采矿工作面中瓦斯及粉尘的浓度,保障煤矿生产安全,是各个煤矿企业理应重视的一个问题[4]。

参考文献

[1]吉瑞雪.煤矿通风安全评价和通风安全控制中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6,26:224.

[2]申士宝.基于熵权-灰色关联分析法的矿山通风系统健康评价模型[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7,01: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