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生态农业行业发展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这样看来,发展生态农业势在必行。发展生态农业,能够缓解农业资源过度消耗、农业生产过度开垦、乱砍滥伐、过度放牧、过度捕捞等,对于适应气候变化有着明显优势;能够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包括化肥农药、畜禽粪便、作物秸秆、农用塑料薄膜等;能够降低农业生产对化肥、农药的依赖性,治理农产品生产加工以及农产品消费带来的污染;能够改善广大农民居住环境,促进新农村建设。生态农业的发展,是全面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能够推动相关领域产业循环发展,使农业融入一个良性的循环经济之中。
1 生态农业利于提高综合效益
发展生态农业,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找到一条根本途径。生态农业吸取我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和国外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从我国国情出发遵照生态学的原理和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进行农业生产,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发展战略的转移和加速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发展生态农业,可以避免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经营和滥用,对农业的可更新资源注意增殖,对不更新资源注意保护和利用,使自然资源能得到持续的利用,促进生态良性循环,为农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地发展生态农业能大大提高经济效益。生态农业能充分合理地利用、保护和增殖自然资源,加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它又能为社会创造数量多、质量好的多种多样的农产品,满足人们对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因此生态农业的发展,必将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
2 发展生态农业利于资源利用
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农业是遏制生态环境恶化和资源退化的有效途径。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加,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资源短缺矛盾日益突出,一些地区农业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根本上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立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的可持续农业生产体系。生态农业建设是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
生态农业,适应市场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合理组织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活动,调整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并结合地区优势和产业特点,确定农业发展主导产业,培育龙头企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措施。同时,通过生物链加环和产业链延长,形成了以种值业——养殖业——加工业的良性转化增值的“农户+公司”的模式和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为主的龙头企业,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以加工业为龙头,产加销贸一体化的格局。可见生态农业不仅保护生态环境,而且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持续高效发展,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有效途径之一。
生态农业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是当前和今后生态农业建设长期追求的目标。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是不以破坏农业可再生资源、降低环境质量为代价换取农业的发展,把保护环境和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与满足人类需要相结合,达到生态合理和持续发展之目的。把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和现代农业技术按照生态优化的规律加以集成,建立起具有生态合理、经济高效的现代化持续农业发展模式,使农业经济的增长与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结合起来,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这是生态农业长期追求的目标。
3 生态农业建设 区域布局是关键
针对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生态农业建设要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从我国国情出发,寓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之中,有效遏止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实现资源培育和高效利用,逐步达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要按照“重点突破,稳步推进”的原则做好区域布局,在巩固和提高全国生态农业试点、示范的基础上,有重点、分区域地全面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向纵深发展。一是要立足于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艺措施,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步快速发展提供生态安全保障;二是着眼于质量和效益,解决农产品地区性和结构性过剩,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三是解决农产品污染问题,保障国民消费安全,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无公害粮食生产是我国粮食生产区生态农业建设的重点。从全面提高我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角度分析,畜牧业、蔬菜和水果、水产等产业要保持持久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确保将其发展纳入生态合理的轨道,建立起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为基础的生态型技术保障体系。
4 发展生态农业 完善发展机制
1.1植被覆盖率急剧下降
三十一团地处塔里木盆地的东北边缘位于巴州尉犁县境内。南至塔克拉马干沙漠东北边缘,北临库鲁克塔格沙漠南缘,两沙漠交汇点最近处不足2km。塔里木河的下游近30km河道贯穿其中。由于解放以来几次大的农田开垦活动,使得植被覆盖率急剧下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每年由于沙漠侵蚀农田的危害性日益加剧,自然环境沙化现象使得团场大面积农田被迫撂荒,加之日益频繁的沙尘暴的发生,已严重制约了团场经济的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减少环境因素的负面影响对改善现有的农业种植结构,提高现有耕地的单位效益,增加团场的经济总量和职工收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沙漠化侵袭严重
团场南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及东南部的库鲁克沙漠极端干旱,纯属沙漠景观。塔里木河从2沙漠之间流经,注入若羌县境内的台特玛湖,近10a来,孔雀河干枯断流,塔里木河下游断流频繁,2沙漠之间已有百余处汇合,大有合拢之势,绿色走廊濒于消失,等待挽救。
1.3风灾沙害严重
由于两河来水剧减,使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生态环境趋于恶化。气候恶劣,干旱少雨,风灾沙害严重,全年降水稀少;蒸发强烈,蒸发量是降雨量70倍左右。由于团场紧邻塔拉玛干沙漠,每年春夏的大风、风沙和浮尘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十分严重的危害。
1.4林业资源衰退严重
2河下游,土地盐渍化严重,荒漠林、草植被长期缺水,出现大面积死亡;林草野生植被面积大幅度减少,沙漠面积扩大。恶劣的自然环境,让团场干部职工深刻地意识到,没有林业发展,就没有农业的丰收,要生存发展,要履行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就必须牢固树立生态立团理念,把生态戍边作为屯垦戍边的基础,坚持不懈地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为团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保护团场农业生态环境的措施
2.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生态资源与环境是农业生产的自然基础,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基本前提。只有提高认识,加大对生态建设的保护力度,使团场全民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及树立农业可持续发展意识,加大投入人力、物力扩大建设生态区,把保护资源和环境治理并举,为经济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
2.2加强生态保护力度
加强公益林管护建立各项生态资源管护制度,签定公益林管护责任书,保证公益林管护4个到位,即做到管护措施到位、管护人员到位、管护经费到位、管护责任到位。保护人们的生存环境和野生资源免受破坏,恢复发展公益林的长期生态效益,严厉打击各类破坏绿色植被的违法行为。积极发挥林业站的各项职能作用加强林业站对管辖区域的监督、管理,制定林业生产阶段目标管责任制,依法治林,严禁乱砍乱伐林木,严禁破坏自然植被、野生资源。加快对人工防护林的建设,做到耕地林网化、道路绿荫化、城镇花园化的环境格局。
2.3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逐步实现环境、经济、人口、资源的协调发展。要保护现有的森林资源,在原有基础植树种草,改善生态环境,严禁毁林开荒,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植树种草的成活率;要保护好现有的防风林带,禁止乱砍乱伐;要扩大生态保护区范围,在各自然保护区,划出一定面积作为缓冲过渡区,确保保护区的安全。
2.4发展生态经济林产业
加大生态经济林的建设,合理调整和改善现有的农业种植结构,以林养林,加强管理。生态经济林既能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对团场农田起到防护作用,也提高团场现有耕地的单位效益,增加团场的经济总量和职工收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5科学的开展植树造林
在靠近农田较近的荒地,选择生长旺盛、根系发达、抗风、抗旱、抗碱的植物种植,改善农田环境,对棉花种植起到保护作用。生态林种植的树种主要以耐盐碱、抗干旱、生长快的乔灌品种为主载品种,主要以胡杨、沙枣、红柳等容易成活的品种,形成乔灌相结合的种植模式。既能保证防风基干林的形成,又能达到保护农田、改善环境的效果。
2.6有效实施节水灌溉造林
节水滴灌造林,具有节水、节能、省工、省地、提高林木成活率和生长速度的独特优点,可避免人为沙化、增加植被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是防沙治沙、控制土地沙化的新途径,是一项集防沙、治沙、开发沙地资源、扩大绿洲、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于一体的技术。
2.7加强森林有害生物病虫鼠害防治
关键词:商业银行 会计 内控风险 防范解析
随着经济建设速度的加快,我国银行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目前,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各种新式的金融产品不断推出,商业银行面临的金融风险越来越复杂,这些都给商业银行的内控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中,会计内控风险已经成为了商业银行需要重点防范的主要风险之一。本文将对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会计内控风险进行分析,探讨风险产生的原因,研究针对会计内控风险进行防范的措施,希望为我国商业银行的更好发展提供帮助。
一、我国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工作存在的主要风险
有效的会计内部控制对于防范商业银行发生金融风险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会计内控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商业银行会计的内控条件有待完善
商业银行会计内控工作的质量是银行会计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良好的会计内控工作对于商业银行的组织文化、管理工作、经营效果、人事管理都有良好的制约作用。目前,商业银行的会计内控条件还不够完善,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商业银行会计职位设置的合理性有待提高,例如有的银行为了对成本进行更好的控制,没有经过调查就盲目的缩减人员编制,造成员工的工作强度加大,从而增大了会计风险发生的几率。另外科学合理的岗位设置也能起到互相制约的作用,从而减少银行资金隐患。会计人员的业务操作规范程度还有待提高。标准的业务操作规范是保证商业银行各项工作顺利展开的前提。目前,有的银行对业务操作规范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甚至经常出现违规操作情况,这给商业银行的发展埋下了安全隐患。
(二)商业银行会计内控制度的执行力有待提高
在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中,良好的会计内控制度的执行力是保证内控工作全面落实的根本,而当前在商业银行中,内控工作的执行力度不够,而一旦执行力不足将很可能导致会计风险的发生。具体来说有以下表现。对于会计内控制度的重视程度不够。例如,有的商业银行管理层只是在相关领导部门进行检查时,才开始加大对会计内控的重视,而在平时的工作中,对会计内控工作比较忽视。另外,对于会计内控工作的不重视,也造成了会计内控制度的更新不及时,导致内控工作出现混乱。银行的业务操作平台对于商业银行业务的控制力度不够。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目前电子技术在商业银行的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网络技术革新较快,有的商业银行的信息化支持力度不够,导致业务操作平台的有效性受到影响,对于银行的全部会计业务没有形成有力的控制,从而造成会计内控风险的出现。
(三)商业银行会计内控的监督评价机制不够健全
目前,商业银行会计内控工作的监督机制不够健全也造成会计内控风险的主要原因。例如,有的商业银行对于短期利益非常重视,没有从会计内控工作的整体角度去把握,忽略了银行的长远发展。同时在会计工作的监督和检查方面更多的只对具体问题进行关注,造成一定的制度缺失现象。另外,有的商业银行对于会计内控工作的制约机制还不够完善,导致对金融风险的发现能力减弱,从而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二、我国商业银行会计内控风险产生的原因
我国商业银行的会计内控质量对于保证银行各项工作的全面进行具有重要作用。针对上文论述的商业银行产生的会计内控风险进行分析,发现造成上述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点。由于会计内控工作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因此有的商业银行管理层缺乏对会计内控工作的重视,造成重效益轻管理的局面。在会计内控工作中,更注重事后处理和检查工作,而忽略了事前、事中的控制和监管。会计内控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伴随科技的发展,会计电算化的程度日益加深,同时金融创新的力度也不断加强,这给银行会计人员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没有及时的做好知识更新工作,会导致员工不能很好的适应银行的业务要求,从而造成会计内控风险。
三、商业银行针对会计内控风险进行的防范措施
(一)完善商业银行的会计内控体系
在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完善会计内控体系对于防范会计风险具有非常关键的意义。具体来说,商业银行可以从以下方面加强会计内控体系的工作。在决策、执行和监督方面形成良好的制约体系,建立具有层次性的内部监管系统,确保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之间形成良好的互补机制。严格按照以风险为导向的内控原则对商业银行的会计管理制度进行梳理,要确保相关规定的科学性和层次性,同时对于国家出台的新制度要进行关注,并根据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进行更新。在商业银行全体职工中牢固树立制度至上的观念,在平时的会计活动中,严格按照制度进行业务操作,从而有效防止会计内控风险的发生。
(二)加强对会计内控风险的控制力度
商业银行要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责任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加大对会计内控风险的控制力度。
1、建立风险管理责任制度风险管理责任制度指的是通过明确的责任追究链条,对发生的会计内控风险进行责任的认定和追究工作。商业银行要确保将员工的利益和会计风险防范工作之间建立有效的联系,从而保证问责制度的实现。
2、对商业银行现有的会计风险管理工作进行梳理由于商业银行的金融业务更新力度较快,因此会计内控管理工作要保证与时俱进,要对具体的金融业务进行风险考量,做好对风险重点的防控工作。另外可以对商业银行不同的业务进行等级的划分,并根据等级采取对应的授权模式,从而提高对会计风险的防范能力。
3、建立有效监管机制通过视频和系统监控相结合的方式保证会计内控工作的质量。例如,在对银行网点进行内控监管时,可以在系统在线监测方面寻求突破,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提高非现场监控能力,同时提高柜台的视频监控力度,进而提高会计内控工作的质量。
(三)加强会计内控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商业银行要建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在会计内控工作中通过有效的手段加强会计内控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会计内控工作质量。首先,商业银行要牢固树立会计人员的内控管理理念,提高对会计内控工作的重视程度。其次,要建立有效的培训制度,针对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业务操作上出现的新方法进行有目的性的培训工作,确保会计人员的业务操作规范化,减少业务操作方面的疏漏。最后,要对会计内控工作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人为因素造成的问题进行重点整改,对出现的重大疏漏要进行追责,最终确保会计内控质量的实现。
(四)健全会计内控工作的考核评价机制
对商业银行的员工进行公平公正的考核评价工作,对于提高会计内控工作的质量具有很好的帮助作用。在对银行工作人员进行考核时,可以根据银行的实际情况采取分级奖惩制度来进行。但同时要注意,对于不同工作性质的员工进行考核时,要根据工作情况制定对应的考核标准,例如对于财务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考核分别要根据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另外,商业银行可以将会计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纳入到整体考核评价中来,从而提高各级财务会计人员对于会计内控风险的重视程度。
四、结束语
良好的会计内控工作对于商业银行防范金融风险,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银行管理人员要对会计内控工作引起重视,从完善商业银行的会计内控体系,加强对会计内控风险的控制力度,健全考核评价机制,提升人员的综合素质等方面入手,切实提高会计内控工作质量,为银行业更好的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张琪.论商业银行会计内控风险防范与对策[J].企业导报,2014
[2]韩阳.浅析城市商业银行会计内控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与风险控制[J].中国外资,2013
关键词:生态农业;发展水平;定量分析;层次分析
一、生态农业发展评价的问题及现状
生态农业是遵循自然生态规律,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理论来指导、组织和发展生产的农业。它的特征是:“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环境生态不受破坏,实现经济、生态与社会三大效益并重。推行生态农业对我国来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现有生态农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切实的评价可以反映国家或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的速度和程度,这样有利于在发展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生态农业发展水平的评估体系
文章结合我国农业的实际状况来设定评估所需的指标,并按指标筛选、模型构建、数据的获得及处理、阶段划分这四个阶段来分步完成评估体系的建立。
(一)指标的筛选
根据上文的论述,以评估生态农业发展程度为目标,首先应该满足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三方面的要求。由于我国的生态农业现在还需要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我们将“政策支持力度”和以上三个要求同列为第一层的准则。要实现这四项基本要求还需要一些具体的可以量化的指标。通过对专业书籍的阅读和向湖北省农科院专家的咨询,我们认为拟定的具体准则应当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可与国际进行比较分析;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获取当今世界生态农业发展的最新信息。所筛选的指标为:经济效益方面有从业人员的人均收入水平、生态农业增加值占农业总增加值的比重、从业人员的劳动生产效率;生态效益方面有农业生产的环境状况、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农业发展的可循环性;社会效益方面有从业人员的受教育水平、生态食品(主要指绿色食品)的认证情况;政策及科技支持力度方面有生态农业政策的开放性和完备性、政策的执行力度、生态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根据以上11条指标的性质及与四条基本准则的关系,我们可构建出一个层次评价结构,分别是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
(二)模型的构建
根据上一小节的指标层次,我们构建了生态农业发展程度评估分析的模型组,该模型组包括总模型(AMt)和子系统模型(Jt)。模型原理是根据指标层中每一个指标进行评估,并得出相应的分数。将所得的分数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利用子系统模型(Jt)得出准则层每一个准则的得分,然后再利用总模型(AMt)计算出最终的加权平均分数。最后,再进行不同发展阶段的分数层分割,根据评估所得的分数判断受评估地区生态农业发展处于哪个阶段,即可看出它的生态农业的发展水平。
1、基本模型构建
2、数据标准化方法
在指标层次中,我们有几项指标是需要专家根据其经验进行主观打分的,而另外一些指标则有其客观的数据,因此指标数据之间的单位和初始计量方法就会不同,通过标准化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指标数据标准化的主要思路是:假设每个指标评估所得到的值是xi,xmin表示现在发展的最低水平,xmax表示未来我国发展到最理想状态的水平。Zi表示标准化后的得分Z■=■,其中V=xmax-xmin。
对于从业人员教育水平的标准化,我们将教育水平划分为0到1之间的6个层次,看实际情况落在哪个区间就可先得出它的得分。
(三)发展水平的阶段划分
根据经验我们把生态农业的发展化分为六个阶段,每一发展阶段所对应的标准化得分如下:0.9以上为准备阶段,0.9~0.7为起步阶段,0.7~0.5为初步发展阶段,0.5~0.3为较大发展阶段,0.3~0.1为规模发展阶段,0.1以下为高度发展阶段。
三、模型的实证检验
接下来将通过对武汉市江夏区生态农业发展水平的评估对模型的应用进行实证检验(这一实证检验所用到的所有数据出自康柯小组成员于2007年2月进行的江夏区生态农业发展状况的社会调查)。
(一)数据的获得及说明
1、从业人员的人均收入水平。通过调查我们得到江夏区受雇于生态农业园的劳动者的年人均收入是6000―7000元(已扣除食宿),若将这些劳动人员每年的食宿费用折算进来的话,其收入水平应为9000―10000元。种植苗圃、大棚蔬菜、建沼气等从事比较基本的生态农业劳动的农民年人均收入为8000―10000元。而通过网上调查,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等生态农业已经发展的相当好的地区农业劳动人员的年人均收入为30000―40000美元,折合成人民币约240000―320000元。以此作为参考值,根据我国和以上三国货币购买力水平的差异,我们将我国从事生态农业劳动人员理想的人均收入水平定为60000元(按现在的价格水平)。而我国现在从事农业劳动人员年人均收入水平的最低层次在1000元左右。对于江夏区从业人员的年人均收入水平取9000元。则标准化后的结果为0.86。
2、生态农业的增加值占农业总增加值的比重。根据江夏区统计局及农委的资料,本区2006年农业总增加值为24.21亿元,其中渔业养殖(水产)的增加值为5.6112亿元,苗圃的增加值为0.2279亿元,果园的增加值为0.8754亿元。林业增加值为0.1019亿元。以上五类是江夏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方面,我们以它们增加值的和来作为对江夏生态农业增加值的估计,得到其生态农业增加值为6.8164亿元,其所占比重为0.28。而我国发展到理想状态时这个比重应该为1,现在最差的状态该比重应该为0,同样计算得Z2=0.72。
3、本区生态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为20000―30000元/人。美国、澳洲这一指标的值约为60000美元/人左右,以此为参考值,我们将这一指标在我国达到的理想状态时的值定为250000元/人。根据了解,现在最低的水平应该在约2000左右,计算可得Z3=0.91。
4、从业人员的教育水平。通过调查得知本区农业劳动人员的受教育程度多为小学到初中程度,根据上面叙述的有关这一项的评分及标准化处理方法可得,本区这项指的得分为0.4,Z7=0.6。
5、生态食品的认证情况。本区农业产品的全部品种约300种左右,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的有126种,所占的比重为0.42。未来我们要达到的理想状态中这一比重为1。现在全国各地每个地区几乎都设立了绿色办公室来专门负责有关绿色食品的认证。目前这一比重最低的部分地区在0.1以下,取xmin=0.1,由此计算得Z8=0.64。
(二)主观数据的获得
我们请到了湖北省农科院的几位专家来为江夏区主观指标各项打分,以每项的平均分然后稍加修正作为其实际分数,然后再按照上面标准化处理的思路计算标准化后的得分。
1、本区农业生产的环境。专家认为江夏区总体环境污染较少,但由于靠近市区,受武汉市区大气污染的影响,因此其农业生产环境并不十分理想,得分为65分。计算得Z4=0.35
2、本区农业生产得可持续性。得分70,计算得Z5=0.3
3、本区生态农业生产的可循环性。专家说本区利用沼气池发酵后又可以作为农作物的有机肥料。因此,江夏区这一项可以给85分。计算得Z6=0.15
4、本区政策开放性与完备性。专家认为现有政策开放性已经较好,但完备性不足。得分65分,计算得Z9=0.35
5、政策执行力度得分是60分,Z10=0.4。本区本区生态农业的科技含量得分是55分,计算得Z11=0.45。
(三)权重
准则层中四个子系统的权重分别是0.25,0.25,0.25,0.25。子系统1(经济)中三个具体指标的权重依次为0.25,0.5,0.25;子系统2(生态)中各权重依次为0.4,0.3,0.3;子系统3(社会)中各权重依次为0.3,0.7;子系统4(政府及科技)中各权重依次为0.3,0.3,0.4。
下面对指标层中各指标得分标准化处理后的得分进行汇总,见表1。
(四)计算结果
J1=0.8025,J2=0.435,J3=0.493,J4=0.405 AMt=0.53
由此可见,江夏的生态农业仍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这一结论也符合实地调查的情况。本模型的思路不仅可以用来评估生态农业的发展程度,通过建立不同的指标也可以推广到评估农业现代化程度等多方面,根据最终计算的标准化得分可以很清楚看到实际水平与最终理想的状态还有多远的差距。
参考文献:
1、王兆骞.中国生态农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M].北京出版社,2001.
2、杨万江,徐显明.农业现代化测评[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3、中国环境中心.国外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价的研究进展[R].2005.
4、石中元.持续发展之路――生态农业[J].未来与发展,2001(11).
一、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生态农业就是遵循自然生态规律,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理论来指导、组织和发展生产的农业。它的特征是:“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生态环境不受破坏,实现经济、生态与社会三大效益。它要求吸收传统农业的精华,应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方式,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大田生产种植与林、牧、副、渔业,发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解决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形成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
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生态农业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生态农业发展还比较滞后,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大力推进。科学发展观所蕴涵的关于发展的科学思想和解决发展问题的根本方法,为我国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帮助和指导,从而拓宽了生态农业发展的思路,提高了生态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促进了农民的增收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推动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今后我国生态农业建设更要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农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同时要统筹兼顾农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农村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使农村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明显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推动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所以,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必然要走生态农业的道路。
二、发展生态农业必须依靠科学发展观
我国是农业大国,要实现农业大国变为农业强国的目标,没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不会有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生态农业的发展。发展生态农业,要因地制宜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并与传统农业精华相结合,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及“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全面规划,合理组织农业生产,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达到生态与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有机统一。
三、科学发展观对生态农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精神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同时,我们要求的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更加注重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更加注重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更加注重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我们才能避免经济大起大落,保持经济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科学发展观中的全面、协调,具有丰富的含义。在协调农业生产与生态的关系上,所谓全面,就是克服过于强调农业生产或过于强调生态这两种片面性,既看到农业发展需要依赖于生态环境的一面,也看到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和恢复要依赖于农业发展的一面。所谓协调,就是妥善处理农业生产与生态的关系,搞好统筹发展,而不是简单地将农业经济中心论转向生态中心论。科学发展观所蕴涵的关于发展的科学思想和解决发展问题的根本方法,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指导,拓宽生态农业发展的思路,提高生态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农民的增收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推动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今后生态农业建设更要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农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我国生态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四、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生态农业建设
发展生态农业,面临来自人口的增长、资源的有限、生态环境的恶化等多重挑战。在当前情况下,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从根本上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建立经济、生态、社会三效益相统一的生态农业体系。同时在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把加快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的发展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从现有的产业基础出发,从促进发展入手,将过去单纯靠政府“强推硬逼”的发展产业,转变为出政策给扶持、上规模重激励、送科技教方法,增强农户自身造血功能的引导服务式发展。
首先,我们要坚持生态农业建设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要在生态农业建设总体规划前提下,依靠农业新技术,按照品质优良、规模适度、布局合理、效益显著的目标要求,进行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创新特色产业的发展思路,拉长产业链,加大附加值,实现产品多次增值,促进农民增收。
其次,我们要坚持生态农业建设与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相结合。一方面,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完善水利基础设施配套,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另一方面,把建设生态农业与美化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在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土地的前提下,继续做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沼气池建设等工作,改变农村能源供给,治理工业“三废”,防止水土污染,控制水土流失,减少农业灾害。
再次,坚持生态农业建设与发展无公害农业相结合,加快无公害化建设进程,确保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以便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增强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 现状 问题 对策
1 我市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现状
1.1 以沼气为纽带的循环农业模式构建农民新生活。近年来,巴彦淖尔市沼气建设走在了自治区前列,在沼气国债项目实施过程中,巴彦淖尔市把农村户用沼气建没与养殖示范村建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退耕还林还草,农村改水、农村环境卫生建设资金捆绑使用。有利地促进了项目的实施,保证了项目的建设质量,还因地制宜推广了“田园五位一体”“农牧六配套”等循环农业模式,截止2011年底,巴彦淖尔市已累计得到国家批复沼气池85000余户。沼气项目有力地推动了全新农村建设,农民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显著的变化,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1.1.1 “一池三改”模式。以杭锦后旗蛮会镇蛮会村十一社为例:该社现有农户25户,人口92人,耕地面积180亩,人均12.8亩。羊存栏数375只,户均15只,奶牛5头,户均0.6头,2003年全社人均纯收入仅为2720元。2007年,所有农户全部建成沼气池,建成高标准圈舍25座,永久性青贮窖池10座,种植优质牧草种植面积达700亩,人均7.6亩,户均基础母羊40只,每只年产羔羊3只,每只纯利160元计算,农民来自种草养羊人均纯收入为5200元;户均养牛6头以上,其中产奶牛在3头以上,每头产奶牛效益按4800元计算,农民来自奶牛养殖的人均纯收入为3900元;另外,农民来自种植业的人均纯收入为1800元;“一池三改”配套后,除为农民提供充足的燃气外,沼气池所产的沼渣、沼液每年可为农民节省化肥1200元,平均每亩可节省化肥30元。
1.1.2 “四位一体”模式。“四位一体”能源生态模式推广应用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五方面:①沼气池建在日光温室里解决了冬季产气难,池子易冻裂的技术问题。②猪圈建在日光温室里为生猪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缩短了生猪育肥期,同时生猪能为温室农作物提供二氧化碳气肥,农作物光合作用又能增加圈舍内的氧气含量。③人、畜粪便自动流入沼气池,有利于粪便管理,解决了农村“脏、乱、差”问题。④沼气是清洁能源,可用于生活用能,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沼渣、沼液又是生产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高效无污染有机肥,降低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既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又节约了生产成本。⑤由于沼液中存留有丰富的氨基酸,各种水解酶,某些植物生长素,对病虫有抑制作用的物质,因此它可以用来养鱼,喂猪,做饲料添加剂,防治农作物的某些病虫害,农作物浸种,果菜叶面肥,无土栽培营养液。
1.1.3 “田园五位一体”模式。“田园五位一体”就是将日光温室、沼气池、太阳能暖圈、厕所、被动式太阳能暖房建设共同配套建设的一种模式。
效益分析:①利用被动式太阳能暖房可以增加热量传递10~20%,冬季室温保持在20度的条件下,省煤1.5吨。利用太阳灶一年可节煤0.3吨,节能炕连灶可以节煤30~40%,提高热效率15%。利用沼气灯提温增肥,可以使温室暖圈常年温度保持在5度以上,有利于种养业的发展。②在“康尔徕”园区,建设沼气池10立方米、太阳能暖圈30平方米、厕所2平方米、日光温室0.7亩、钢架大棚1.3亩、露天瓜菜地1亩的三元梯次结构,每单元年收入可达2万元以上;在畜牧业方面,户均养殖商品猪8头,每头猪纯利230元,每户来自畜牧业的收入可达1860元。共计收入2.18万元。
1.1.4 “农牧六配套”模式。“农牧六配套”就是沼气池、节能架空炕、省柴节煤灶、太阳能暖圈、饲草加工机械和青贮窖相配套的模式。
效益分析:沼气池年可节约炊事用煤2吨,节约照明用电折款约100元,利用沼肥可节约化肥、农药折款约400元,即一个沼气池年节本为1200元(每吨煤350元);节能架空炕和省柴节煤灶年节柴2吨或节煤1吨,节支350元,同时达到室内美观,炕灶好烧;太阳能暖圈冬季增加圈内温度,既可保证沼气池安全越冬,又可缩短育肥猪出栏时间,年可出栏育肥猪10头,年效益3000元;利用太阳灶减少炊事用能,年可节支200元;青贮窖(50立方)青贮饲料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舍饲50个羊单位,年效益可达5000元。“农牧六配套”模式年可节本增效9750元,当年可收回投资(投资约9000元),实现了多能互补,转化增值,综合利用。
1.2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模式。
1.2.1 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巴彦淖尔市是农业大市,全市有耕地1000万亩,其中水浇地850万亩。根据调查结果,巴彦淖尔市2006~2008年达到调查要求的农作物三年平均种植面积、产量如下:小麦种植面积189万亩、产量71.2万吨;玉米种植面积209万亩、产量136.5万吨;向日葵种植面积203万亩、产量43.78万吨;番茄种植面积26万亩、产量205.27万吨;脱水菜种植面积5.3万亩、产量21.74万吨;面积合计503.3万亩,产量合计:478.49万吨。根据上述调查结果,计算出被列入调查范围的农作物秸秆理论资源量为:小麦秸秆85万吨、玉米秸秆183万吨、向日葵秸秆88万吨、番茄秸秆10万吨、脱水菜秸秆1万吨,理论资源量合计为367万吨。
目前,我市秸秆主要有五种利用方式:①作为饲料,主要以玉米、小麦秸秆为主,平均年用量为187万吨,占总量的51%;②作为家庭生活燃料,主要以向日葵、小麦秸秆为主,平均年用量为70万吨,占总量的19%;③废弃和焚烧的秸秆主要以向日葵、番茄和脱水菜为主,平均年用量为59万吨,占总量的16%;④作为还田的秸秆,主要以小麦为主,平均年用量为48万吨,占总量的13%;⑤造纸等工业用途,主要以小麦为主,年平均年用量为3万吨,占总量的1%。主要农作物秸秆未充分利用,作为生活燃料低值燃烧、田间燃烧浪费等比较严重。
1.2.2 秸秆沼气生态循环模式。杭锦后旗蛮会镇红星村建设一处占地面积600平方米的秸秆沼气工程,总投资516万元,其中中央投资290万元,地方配套100万元,项目实施单位自筹126万元。主要采用秸秆生物厌氧发酵技术制取沼气,实现为400户以上的农户提供秸秆燃气,日产气能力达到600立方米。项目可解决400以上农户的生活燃料,节约标煤181.5吨,节约开支12.7万元。
1.3 推广农家肥,发展“三品”农业。“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近年来,我市大力宣传使用农家肥的好处,引导农民施用农家肥,一度被冷落的农家肥又“香”了起来。农家肥的推广使用,在实现土地土壤疏松和保水保肥作用的同时,也带动了生态农业的发展。截止2009年底,全市获得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生产单位89家,无公害农产品248个,其中种植业产品192个;畜产品17个;水产品39个。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企业46家,绿色食品产品117个。通过有机食品认证的企业6家,有机食品产品31个。
1.4 覆膜玉米后茬免耕技术的推广。覆膜玉米后茬免耕种植向日葵栽培技术就是覆膜玉米收获后,不进行耕、翻、耙、磨等作业,留板茬地进行秋浇,在第二年春播时,把向日葵按照株行距的要求直接播种在玉米茬中间。它是一项集节水保墒、根茬还田、地膜二次利用等为一身的节本增效技术,同时又有保护土壤耕层结构和农田生态环境的作用。其特点是一膜二作、省工、省时、省肥、增温、保水。据测定:第二年,膜内0~20厘米的土层温度比露地高2~3℃,土壤含水量高5.23%,早出苗4~5天,每亩可节水200立方米左右,土壤有机质对照增加3.4克/公斤,全氮含量增加0.17~0.57克/公斤,速效氮含量增加22毫克/公斤,有效磷含量增加0.3~1毫克/公斤,速效磷含量增加8.8~21.8毫克/公斤。经过进几年的试验,每亩可节约成本80元左右,每亩可增产向日葵30公斤,亩增加效益200元左右。这项技术操作简便,被农民称为“懒汉技术”。该技术既体现了节本持续,又实现了高产高效,其推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2 存在的问题
2.1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缺乏技术支持。目前生态循环农业在我市农村发展的实践中缺少明确的技术标准和实施规范,生态循环农业如何规划实施、如何推行落实、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何管理和引导,没有统一的操作细则,再加上农民文化知识水平比较低,即使想搞循环农业,也不知道怎样去搞,这些都使农民的积极性受到了很大的打击。
2.2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缺乏资金支持。由于没有明确的政策扶持文件和奖补标准,投资政策不能落到实处、资金来源单一、投资效率不高等,使得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所需资金严重不足。以农村沼气工程建设为例, 目前我市已经发展起来的沼气项目多属小型,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主要制约因素是资金, 因为建设大型沼气所需资金数额较大,仅靠农户投资往往不足。
3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对策
3.1 政府重视,加强技术支持和金扶持。科学技术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加速器。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向生态循环农业过渡的关键是加强生态循环农业的技术支持与技术创新。一方面,要积极开展沼气生产、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立体种养、生物防治农作物病虫害、节水农业、太阳能利用等技术的创新与推广;另一方面,应充分考虑农业规模化、企业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趋势中出现的效益提高、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深层次问题, 大力加强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清洁生产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示范。
不断增加资金投入。随着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资金需求也会随之增加,因此,政府应该继续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 积极探索增加发展循环农业资金投入的长效机制, 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通过政府、企业、农民的共同努力,促进农村循环经济资金投入的稳步增长。
3.2 转变观念,增强意识。由于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在我市还没有形成强烈意识,所以应对广大农民加强宣传引导,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手段介绍循环农业的知识,使他们尽快树立农业循环经济理念,加快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立超.中国循环农业发展评价研究.来源:沈阳农业大学,2011
2 唐满云.关于农业产业化融资问题研究.来源:农村经济,2004
3 梁贤.关于加强农业科研学科建设的若干思考.来源:关西农业科
学,2004
一、基本现状和成效
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工作。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纳入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作为新兴产业进行培育打造。2013年,重庆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游客总人数超过8600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165亿元,培育乡村旅游景点3000多个,特色乡村旅游资源近1600个,发展农家乐20000家以上,乡村旅游带动农民就业人数70余万人,带动农村脱贫致富人数20余万人。在“高水平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效率管理”的思路指引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成为联系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百姓生活改善的纽带,成为当地老百姓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成为全市新农村建设成果的示范展示平台。
重庆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一是优化布局,突出区域规划。重庆市农业农村“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建设“五大农业主体功能区”,规划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布局,突出休闲观光、旅游等服务功能,重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因地制宜,发展各具特色。2013年,市委市政府科学划分全市功能区域,形成“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五大功能区域,各级政府围绕各地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以及“巴渝”民俗民风,发展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景点和节庆活动。
三是完善要素,服务能力提升较快。围绕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在突出自身特色的同时,旅游功能要素日趋完善,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
四是加大投入,社会资本参与度高。市农委、旅游局、扶贫办等相关部门协调沟通,整合力量加大对休闲农业的支持。市农委与市旅游局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意见》,市政府即将《重庆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2013-2020)》。政策的引导带动大量社会资本积极参与,促进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
二、突出与高山生态搬迁相结合
2013年,重庆启动实施22件民生实事,“高山生态扶贫搬迁50万人”作为第一件实事提上日程。具体任务是:2013年启动20万人,2014年启动15万人,2015年启动15万人,到2017年年底前全面完成搬迁任务。民生实事与休闲农业发展相结合,成为新的战略课题和突破口。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就是要充分发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人口下山、产业上山、游客进山、产品出山,将搬迁地打造成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
一是人口下山。鼓励居住在深山高寒边远地区、重要生态修复保护区、生产生活基础条件难以完善地区的农户,自愿选择转户进城、相对集中安置、旅游安置、五保户集中供养以及投亲靠友、异地安置等多种形式搬迁下山。制定了政府补一点、“地票”攒一点、农户出一点“三个一点”的搬迁安置投入政策,市里按每人8000元落实到区县,由区县根据搬迁对象贫困程度、安置条件的不同实行差异化补助。突出抓好相对集中安置,以城镇郊区、产业园区、景区周边、农村集镇为重点,采取统一规划布局、统一用地调配、统一房屋风貌设计、统一配套基础设施、统一竣工验收及分户单建和联户共建相结合的“五统一建”模式,建设集中安置点。安置点基础设施实现“六通六有”,即通道路、供电、给水、排水、广播电视和通信,有休闲小广场、便民商业网点、医务室、垃圾收运站、农家书屋、幼儿园。同步建设污水收集管网、人工湿地处理工程、联户沼气等环保设施,做到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生态宜居。
二是产业上山。由迁入地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土地整治新增耕地、农户退出耕地、土地流转等方式,妥善解决农业安置搬迁户“菜园地”等生产用地。对规模在100人以上的搬迁农户集中点所在村,引导发展1~2个主导产业,形成“一村一品”、“一主多业”的格局,促进搬迁户安居乐业,增收致富。三年投入农业发展资金3亿元以上,支持搬迁集中安置点所在村产业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等;对发展特色产业的贫困搬迁户,给予不少于1000元的扶持。
三是游客进山。依托高山山水田园自然风光和特色经济作物园区、民俗文化和农耕文化,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及乡村旅游。重点打造成渝走廊农业观光体验、渝宜高速原巴渝、渝湘高速民俗风情体验等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构建渝东南、渝东北和秦巴山、武陵山、大娄山“两带三山”乡村旅游格局。采取政府补助方式,支持农户利用搬迁后居住环境条件的改善发展农家乐或开展避暑休闲接待,促进搬迁户在换居住环境的同时,换思想观念、换生产生活方式、换生活卫生习惯。
四是产品出山。积极引入龙头企业,支持发展农民合作社特别是股份合作社,做到与产业发展、扶贫搬迁同步。用好高山农产品绿色、生态、环保、安全这张“名片”,打好“山货”牌,培育知名品牌。采取举办农产品展销会、组织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走出去展示展销、发展农超对接和配送直销、网上销售等多种渠道,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结合旅游业发展,积极发展农产品产地加工、地方特色产品加工和商贸流通,把农产品当旅游产品卖,促进山区农产品卖得远、卖得久、卖好价钱。
三、发展多形态休闲农业模式
总体看,重庆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题之一,多形态的发展模式逐步出现、社会资本和度逐步提升、发展模式和规模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紧密相联、各具优势的都市型、城郊型、远郊型格局初显等基本特征。
为进一步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要着力抓好“四结合四配套”。
四结合:
一是与新农村建设结合。发挥新农村建设“千村推进百村示范”工程的引领作用,连点成线、以线扩面,不另搞一套。坚持新农村建设“五句话”宗旨,更加注重生态环保、文明传承等,打造新农村建设“升级版”。
二是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围绕全市美丽乡村建设,以115个市级示范村和各区县确定的示范村为载体,大力推进城郊游、高山游、民俗游、观光游,把休闲农业培育成农村新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推动建设优美的生态环境、整洁的村容村貌、淳朴的乡风民俗、浓郁的乡土文化。
三是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结合。调整农业结构,突出发展资源节约、生态高效、环境友好型特色效益农业。强化农业科技支撑,重点推广高产高效与生态环保相结合的实用技术和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既传授种养技术、市场知识和营销理念,又传授健康卫生、文明礼仪、道德法律、生态环保等知识。
四是与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结合。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推进房前屋后、荒山荒坡、公路河道等绿化。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农村卫生改厕、库区移民农村环保示范等项目,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抓好秸秆综合利用、农业投入品包装回收利用、人畜粪便处理利用等,防治农业面源污染。
四配套:
一是农业产业配套。坚持走特色效益农业发展之路,重点发展粮油、蔬菜、畜牧、柑橘、渔业、林果、中药材、花卉、茶叶、蚕桑和烟叶等11个产业。支持区县着重培育1~2个“举旗产业”,打造产业带,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带动休闲农业的梯次发展。
二是基础设施配套。大力推进水、路、电、气、市、村镇等基础设施和基本农田建设,做到产业发展到哪里,基础设施就配套到哪里。加快农村危房改造,因地制宜建设农民新村,配套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环保设施,改善居住环境。
三是体制机制配套。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构建完善人转城、地转活、钱转乡的政策制度。推广“公司+农民合作社+农户”等经营模式,鼓励农民合作社和基地农户入股龙头企业。大力培育发展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适度规模经营。
关键词: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沼气;模式
中图分类号:S216.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439-8114(2011)09-1913-03
Ligament Function of the Bioga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agriculture of the
Circular Economy
WANG Zhuo-li,GENG Peng-xu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 and Geography, Pingdingshan University, Pingdingshan 467000, Henan, China)
Abstract: The eco-agriculture of the circular economy was a type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that utilized the ideas and pattern of circular economy in agriculture. It maked use of the wastes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poultry excreta and the co-production of urban industries and rural enterprises based on agricultural raw materials. It could turn the harm into the benefit and recycle the waste to create remarkable economic,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s.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circular economy with biogas as a ligament was the best model, which might comprehensively utilize the agricultural waste. Based on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types of application of the circular economic eco-agriculture, the rural resources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blems at present were analyzed and the ecolog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of development and use of biogas as well a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models of biogas were discussed.
Key words: eco-agriculture of the circular economy; biogas; model
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的思想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将物质循环理念引入经济学以及相关学者的研究而产生的。20世纪80年代我国已经开始重视工矿企业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利用,90年代后提出了源头治理的思想,1993年正式提出了循环经济理论,1998年引入循环经济概念。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效益及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它代表了未来的经济发展方向[1]。“生态农业”一词最初是由美国土壤学家威・阿尔伯韦奇于1970年提出的,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方法,将现代科学成果与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使之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的一种现代化的农业发展模式。它是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原理,以仿生学为根据的农业,也是实现社会、经济、生产3种效益统一的农业生产体系[2]。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是对农村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统筹考虑,系统节约,旨在综合开发、再生利用、深度利用农村种植业和养殖业产生的废弃物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城市工业及乡镇企业产生的废弃物,化害为利,变废为宝,实现显著的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的生态农业类型[3]。
1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类型
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主要是基于以下基本原理:整体效应原理,相居而安原理,种群演替原理,食物链原理,限制因子作用原理等[4]。生态农业是以生态学为基本原理的,而生态学始终研究整体论,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从整体出发。在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中,整体效应原理是最基本的原理,其他原理均基于该原理之上。在生态农业中,应重视物质和能量在农、林、牧、渔、加工等各业的交换和转化关系,挖掘资源潜力,对物质进行多级利用和转化增值,发挥生态农业的整体效应。生态系统中存在着许多生物,通过一系列的取食和被食的关系使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和物质在生态系统中传递,各种生物按食物关系排列而形成食物链。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关系,有一定的量化或比例关系,是一个动态平衡的关系,任意打乱它们的关系会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尤其是在生态系统功能上起关键作用的环节,一旦消失或受到破坏,就可能引起整个系统的剧烈波动,而及时维护或修补这些关键环节,则能推动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限制因子是生态学中的重要概念,其涵义是任何一种因子只要接近或超过其耐受范围,就会成为限制因子,从而影响整体效果。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复杂的,对于生态农业系统来说,并非所有因子都具有同样的重要性,在分析生态农业时应集中注意那些可能起限制作用的因子。
2农村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
2.1化肥、农药使用过量
1979年以来,我国每年化肥使用总量平均增加159万t,年均增速为18%。我国的总体化肥使用水平不仅高于世界水平,而且高于各个收入组别水平。经研究,由于农民大量使用氮肥,氮素在土壤中的积存迅速增加,使得碱解氮含量大幅度提高,从而极大地降低了氮肥利用率。尽管农药有着现实和潜在的环境危害,但由于其明显的增产作用,在农业生产中仍被大量使用。我国农药使用数量15年间增长了2倍,年均递增7.4%,年均增加4.84万t。农药的过量使用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压力和危害,而且对农产品的食用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2.2畜牧业发展迅猛
我国畜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肉蛋奶等主要畜禽产品生产均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递增,但由于缺乏相应的环境管理,畜牧业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危害也随之而来。畜牧业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粪便管理问题。由于未经发酵处理的畜禽粪含水量大、恶臭、不卫生,其处理、运输、施用既不方便也不安全,加之种、养分离,畜禽粪很难还田,大量的畜禽粪便及冲洗混合污水直接排入自然环境,不仅对大气、河流及土壤等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还可传播疫病。长此以往,对周边环境以及人们的生活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2.3土地荒漠化加剧
我国土地资源面临特别严重的问题就是土地的荒漠化,主要包括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盐碱化与冻融荒漠化。水土流失是当前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我国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是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最严重的问题。土地沙漠化是指由于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地面失去覆盖后,在干旱和多风的条件下,出现的风沙活动和沙漠景观现象。土地沙漠化不仅影响土地的利用,而且土地沙漠化所产生的沙尘暴等还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害,威胁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安全。土地盐碱化主要是不合理的灌溉造成的。尽管全国土地盐碱化的程度低于水土流失,但土地盐碱化还是导致了农业生产力的严重衰退[5]。
随着化肥、农药等的过量使用,畜牧业副产品不能得到有效地利用,不仅造成了土壤板结、地下水位下降、生态环境破坏、农产品质量下降等后果,而且农业生产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程度也在不断加剧,对人体健康造成了直接威胁。因此,为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势在必行。
3开发利用沼气对生态农业发展的作用及效益分析
沼气的原材料是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充分利用这些废弃物既可解决废弃物堆放和燃烧污染的问题,又能够使能量和物质得到多级利用并转化增值,使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效益提高,对生态系统的平衡是正向促进作用。在生态农业中,可以把农业生产产生的废弃物看做是限制因子,作为限制因子,对农业生态系统整体的影响是明显的,因此将这些废弃物变害为宝对整体所起的作用是显著的。从食物链原理来考虑,发展沼气也是符合生态原理的。沼气的开发使农业的循环经济得以实现[6]。
以沼气开发利用为纽带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实现农业废弃物综合循环利用的最佳模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深入,人们对沼气开发利用的认识日益提高,沼气的功能效应日益显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良性循环日益协调。
3.1生态效益
发展利用沼气首先解决了农村生产生活用柴的问题,减少了对森林植被的砍伐,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恢复与改善。据推算,一口8 m3的沼气池,一年可产沼气380~450 m3,提供的热能可提供3~5口人的农户全年的生活燃料和照明,相当于0.2 hm2的薪柴林所产生的能量[7]。因此,推广使用沼气可以保护森林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其生态效益十分明显,特别是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加强沼气建设显得尤其重要。其次,开发利用沼气能减少对大气的污染。秸秆、薪柴和煤作为农村传统的主要能源燃料,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据测算,一口8 m3的沼气池可减少15 kg二氧化硫和2.7 t二氧化碳的排放。如果农村全面使用沼气,1亿口沼气池可减少2.7亿t 二氧化碳的排放,显然能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再次,沼气发酵处理后,不仅能提供清洁能源,沼渣、沼液还能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我国农作物秸秆年产量约7亿t,在农村多数秸秆仍是被“付之一炬”,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通过沼气来利用秸秆,不仅可以获得沼气能源,而且可保证作物秸秆很高的养分归还率,从而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增加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此外,沼液不仅可以代替化肥(沼液是农作物的全素营养液),而且还可以代替农药防治病虫害,从而能用于生产无污染的绿色食品。
3.2经济效益
沼气是农业生态系统的核心和纽带,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将秸秆、畜禽粪便等有机物氧化,通过微生物分解转化为沼气、沼渣、沼液。沼气可被农户使用,沼液可作为养鱼、养猪和养鸡等的饲料添加剂,沼渣可用作有机肥。“猪-沼-菜”等多种循环经济模式不仅促进了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从而有效治理了农业污染,而且还促进了农村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如建一个8 m3的沼气池需要约1 400元,沼气池年均产气300 m3,折合成煤约0.8 t或柴5 t,两年即可收回全部投资。猪舍养猪每年可出栏10头,每头节约饲料29 kg。栽培150 m2的特色蔬菜,按每年3茬计算,户均纯收入达4 000~5 000元。通常沼气池的使用寿命为20~30年,且操作使用简便,使农户不仅节约了成本,还减少了开支。此外,户用沼气池一年生产的沼肥作为化肥可节支300元;沼液预防和防治病虫害可节支农药50元。同时,使用沼液浸种小麦可增产5%~15%,水稻可增产10%~20%;沼液喂鱼可增产20%,喂猪可提前20~30 d出栏。由此可见,其增产增收效益十分明显。沼气建设与设施农业相结合所形成的综合农业模式,其全年的经济效益约2万元,是单一经济结构和传统方式效益的3~5倍。随着沼气的大量推广使用,为第二、三产业也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如生产水泥、沙子、密封涂料的建筑建材业,生产沼气用具和沼气设备的工业企业,农副产品深加工,以及流通、运输、科技服务等行业。
3.3社会效益
沼气除了具有良好的生态、经济效益外,还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主要表现在:①解放思想,优化劳动力结构。通过沼气技术的推广使用,给农民带来了全新的享受,传统守旧思想被破除,视野开阔,思路拓展,对科技的感知和认知程度明显增强,求学求知欲望日益高涨。同时,使用沼气、现代化的烹饪器具大大减轻了劳动者的家务负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从而使劳动者拥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读书学习、从事运输等行业中。因此,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有文化、懂技术的现代新型农民为科技兴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重要的作用。②农村的环境卫生得到改观。发展沼气规范了厕所,使人畜居住分开,生活环境可上一个台阶。使用沼气过程中,圈粪被集中到沼气池内,可避免村道脏、乱、臭的现象。此外,生活垃圾、人畜粪便等原料经发酵处理后还能有效地控制和预防疫病的传播,农村卫生面貌和农民精神面貌将焕然一新,农民的生活质量也会随之提高。
4沼气未来发展模式探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村沼气必然要向市场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农村沼气建设模式必须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实现从单一模式向多模式转变,从户用沼气向大中型集中供气转变,大力发展户用秸秆沼气、大中型秸秆集中供气、农村卫生学校沼气工程,统一配送沼气原料等模式,拓宽原有农村沼气池的适用面,通过建设模式的创新,推进沼气稳步健康发展。首先沼气的发展要与当地能源需求情况、经济水平保持一致,可采取不同的模式如“一池三改”生态家园模式、“四位一体”生态能源模式、大中型沼气工程,从而促进多元化发展。其次在综合利用模式上,积极引进和推广沼气综合利用技术,提高科技含量。在一些条件成熟的地区,可大力发展大、中型沼气工程,采取集中供气、有偿供应的方法走多元化发展的道路。如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具有热值高等更多优势,不但可解决沼气发酵原料不足的问题,而且可进一步推动秸秆的综合利用。养殖场沼气工程以运行稳定的规模化养殖场为依托,建设养殖场沼气工程,结合沼气工程建设配套有机肥综合处理设施,发挥综合效益。通过养殖场沼气工程的建设,可把畜禽养殖业产生的废弃物转化为可利用的清洁能源和有机肥料,实现畜禽粪便的变废为宝和养殖企业的持续增效,形成“资源-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模式,发展现代绿色循环农业。
参考文献:
[1] 朱冬元,刘纯志.循环经济量度指标体系探讨[J].统计与决策,2006(3):32-33.
[2] 张陆彪,刘书楷. 生态农业系统特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生态经济,1991(2):18-21.
[3] 孙鸿烈.中国生态环境建设地带性原理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4] 胡银根,游红,杨钢桥.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发展探讨[J].生态经济,2008(6):112-114.
[5] 李艳芳.我国土地退化的成因与防治法律制度的完善[J].环境保护,2005(2):24-27.
关键词:稻鸭共生;技术推广;生态农业
中图分类号:S834;S5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8256.2015.02.007
明清时代,广东“稻田养鸭”技术[1][2][3][4][5]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无论是规模还是效益都是其他地区难以企及的。但20世纪60-70年代开始,广东“稻田养鸭”进入长达20多年的沉寂期。时光流转,沧海桑田,珠江早已不见水道交织、鸭船往来的景象,东莞、佛山等地一望无垠的广袤沙田也早已旧貌难寻。取而代之的是高楼林立的城镇,珠三角各地亦以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式成为“世界工厂”,传统的“稻田养鸭”技术只在偏僻的农村还被零散的农户继续使用。
20世纪90年代,日本的古野隆雄在我国传统“稻田养鸭”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和创新,推出“稻鸭共生”技术,风靡亚洲[6][7][8][9]。这次技术的革新还伴随着环保意识的倡导和生态农业的推广,人们试图通过传统智慧和现代方法的结合,寻求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广东也积极回应这一时代潮流,率先进行“稻鸭共生”技术的试验。经过近二十多年的发展,“稻鸭共生”技术在广东的多个地区进行实践,大多使用试验田和生产基地结合,高校、企业和农民三方合作,以生产无公害大米和有机鸭肉为目标的运作模式[10]。
1 广东“稻鸭共生”技术的推行与发展
1.1 广州市
广州的“稻鸭共生”技术不仅一直处于全省的领先地位,还是最先引入此项技术的地方。1992年,古野隆雄与鹿儿岛大学万田教授等农业专家一起访问中国,并专门到广东考察珠江三角洲传统的“稻田养鸭”技术。随后,中日双方专家学者在华南农业大学和中山大学进行学术交流,当时负责接待和翻译的陆敬雄先生亦籍此机会首次接触到日本的“稻鸭共生”技术,并产生极大兴趣。此后几年,陆敬雄先生发现“稻鸭共生”技术在我国的实践和推广一直处于空白状态,于是萌生了亲自实践的念头。1998年,陆先生决定在广州郊区进行试验。“稻鸭共生”技术源于“稻田养鸭”技术,但它所标榜的高产高效,无农药无公害却令人难以信服。陆先生在白云区九佛镇凤尾村和亲亲农庄两个地方说服农户,取得4亩稻田进行试验,这就是广东最早的“稻鸭共生”试验项目。试验最终获得成功,陆先生也因此取得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2000年,华南农业大学生态系主任章家恩教授得知陆敬雄这一试验项目后,便邀请陆先生和经济学博士张光辉一起成立“稻鸭共生”生态水稻栽培课题组,并得到华南农业大学骆世明教授的支持。
2001年,课题组在增城宁西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下元村设立了10亩的“稻鸭共生”生产基地。此次实地试验以种植优质增城丝苗米为目标,大获成功,单产量达600斤左右。实地试验的同时,课题组也一并展开深入的理论研究。
2002年,课题组日渐成熟,对“稻鸭共生”的实际操作和内在机理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了生产更具有效益的鸭肉和稻米,课题组根据广东的实际情况,进行技术调整,扩大生产规模,在斯庄村建立了100亩的“稻鸭共生”生产基地。生产规模的扩大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此项目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同年,生产基地的稻鸭米正式在市场售卖,一市斤稻米的价格为5―7元。价格虽然比一般大米要贵,但仍有不少人表示愿意高价购买这种无污染无公害的大米。之后,因农业用地的规划问题和政府政策的变动,课题组将生产基地转移到华南农业大学的增城试验基地,规模在30亩左右。除斯庄村的生产基地外,2002年广州白云区钟落潭障岗村在广州市农委办的支持下也建立了20亩的生产示范基地。此次试验以障岗村委为主要负责人,由农委拨款支持,陆敬雄先生和张家恩教授提供技术指导,雇人进行专门管理。稻米收成以后也是通过市场渠道进行售卖,价格在每市斤5―7元左右。此次小规模的试验取得了成功,稻米价格也令人满意,但稻米的生长周期长,“稻鸭共生”需要的成本投入和技术支持也远远超越农民的负荷。两相比较,农民更倾向于蔬菜种植,蔬菜生长周期短、成本低,几乎没有特殊的设备要求,资金回笼也较为迅速,所以障岗村“稻鸭共生”实验项目于2005年终止。
2003年,陆敬雄和章家恩共同协助广州市白云区恒丰实业有限公司建立40多亩的“稻鸭共生”生产基地。生产基地也座落在钟落潭障岗村,是当地唯一一家运用“稻鸭共生”技术进行稻米生产的企业。该公司采用完全自主生产的方式进行生产,统一租地,统一管理,没有农户的参与。缺乏农户的参与必然影响限制了生产规模,进而影响到效益。但这家企业生产稻鸭米的目的不在于市场销售,而是送礼表人情,所以对生产规模的要求并不高。后来,障岗村空气和水源污染日益严重,不再符合生态农业的环境要求,该公司就将“稻鸭共生”生产基地转移到佛冈。因为试验成功,恒丰实业有限公司计划扩大生产基地的规模,已达400亩,还有进一步扩张的打算。该公司的稻鸭米也渐为人知,但限于生产规模和销售渠道的不理想,消费者都是自动上门购买,没形成独立的品牌。恒丰实业有限公司打算进一步完善生产和销售系统,加强宣传力度,形成品牌效益。
课题组经过实地试验,积极进行理论探讨,已初步形成学术研究体系。陆敬雄、章家恩和张光辉的“稻鸭共生”课题项目于2002年被广州市政府和广州市科协列为“广州市星火科技计划项目”,2003年获得“中国生态工程最高成就奖”,2005年被列为“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2006年被列为“国家973工程”。据课题组主要负责人章家恩介绍,广东的“稻鸭共生”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实际操作方面基本没有问题。
广州的“稻鸭共生”技术走在全省的前列,从4亩试验田发展到400多亩的生产基地,从农户零散操作到与企业直接挂钩,从个人研究到与高校合作,成立课题小组,理论与实操技能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并形成了具有广东特色的稻鸭生产模式。近年来“稻鸭共生”课题组的研究成果还被广东其他地区引入,纷纷在当地进行试验。由于看准此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各地方政府也加入其中,与高校、企业、农户共同携手,形成广东“稻鸭共生”技术推广与普及的大阵营。
1.2 云浮市
云浮的罗定市是广东省主要粮区之一,素以粮食生产面积大、产量高、基础好而著称。该市1992年被国务院授予粮食生产先进单位,2005年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截止2007年,全市粮食面积为94.1万亩,总产量为38.4万吨。近年来,罗定市致力于推广生态农业,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的市场占有额不断上升。该市的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正在筹划中,预计在罗镜、太平、罗平、船步等7个镇进行建设,总面积达10.1万亩,参与基地建设农户达3.4万户。基地将采用绿色食品种植技术,进行标准化生产,形成政府部门推动、农业企业带动的经营模式[11]。其中,一家落户罗定的香港食品生产公司,丰智碧全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早在2002年就引进“稻鸭共生”技术生产无公害大米――亚灿米,成为罗定市生态农业的先锋。该公司的“稻鸭共生”技术由台湾的专家教授提供指导,现已在种植田大规模使用。丰智碧全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积极开拓有机食品的市场,突破国际绿色壁垒,坚持环保、高质量、天然健生的生产宗旨,产品“亚灿米”于2006年取得中国中绿华厦有机认证,2008年更是通过日本有机和自然协会认证的审核,成为华南地区目前唯一取得日本有机认证的有机大米。
罗定市的“稻鸭共生”技术主要由企业倡导和推广,以开拓更为广阔的销售市场为最终目的,但缺乏理论研究和技术更新。
1.3 中山市
中山市在2003年7月开始引进“稻鸭共生”技术,作为智力支边扶贫工作的重要一环,由民进中山市委员会、联合民进广东省委会科工委、华南农业大学总支、市农业局和南朗崖口村委会共同推广。中山市崖口村自然环境良好,水源、土壤、空气基本不受污染,符合“稻鸭共生”技术较高的环境要求。华南农业大学于2003年夏种之前提出在崖口村进行“鸭稻共生”试验的设想,马上得到政府部门各方的支持。经崖口村村委会的应诺,中山市有关部门成立试验小组协助华南农业大学有关水稻专家和中山市委会的相关农业专家建立一支具有专业素质的农业科技队伍,在崖口村开辟了200多亩的“稻鸭共生”试验田。夏种的试验成果颇佳,亩产量比传统的水稻耕作约增收400元(试验增加开支约300元),纯收入增加100元/亩。2004年,中山市的“稻鸭共生”获得技术立项,有专门的经费拨款用于试验和示范。同年,经研究,民进省委会把推广“稻鸭共生”技术作为“发挥优势,探索新途径,进一步做好社会服务工作”的内容纳入计划,并拟“建立相对稳定基地,长期跟踪,做出成效”。此后,民进省科工委、华南农业大学总支、中山市委领导和专家160人次前往崖口村,现场指导种养工作。省科工委主任杨关福教授亦多次代表省、市民进向崖口村赠送国家级优良鸭苗,用于推广试验。
中山市的试验工作主要是由华南农业大学的张建国教授提供技术指导,华南农业大学“稻鸭共生”课题小组提供水稻和鸭子品种,派穿针引线,积极推广,农民自主进行试验,政府并没有直接介入。农民生产出来的稻鸭米由广州市科誉有机农产品科技有限公司统一收购,收购价为130元/担,远远高于市场价20元/担。该公司以收购回来的优质稻鸭米为原材料,稍作加工,向市场推出“科誉鸭稻丝苗米”,每公斤14元,价格虽高,但“无公害大米”的招牌仍然吸引了不少消费者来购买。
“鸭稻共生”生态农业模式的试验成功,引起了中山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为更好地在中山推广该项目,中山民进在2005年政协九届二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逐步推广安全稻鸭生态种养方式的建议》,该提案引起了中山市农业局的高度关注。中山市农业局随即采取了四项措施来推广及应用“鸭稻共生”技术:一是加大政府投入;二是利用中山日报、中山电视台等宣传媒体,积极向农户推广,并在中山市农学会主办的《中山农业科技》2005年第二期刊登“稻鸭共生”的技术要点;三是组织各镇区有关人员和水稻种植大户(21户),参与在大涌镇举行的专题讲座,旨在“确保水稻生产安全,提高米质,提高稻田产值和效益, 推广生态种养技术,推动和发展生态农业”;四是将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争取稻鸭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认证,创立中山市的品牌。经过多方努力,截止2005年秋收,中山市“鸭稻共生”面积由最初的10亩试验田,推广到1000亩,饲养“稻田鸭”25000只,总产值140多万元,增收27.5万元。此外,崖口村还在2006年初开始向有关单位申请有机大米示范基地的认证[12] 。现阶段,在崖口村的9个生产小组中,每个小组拥有25―30亩的稻田,这些稻田都归集体所有。每年崖口村会安排四个生产小组在其上进行稻鸭共作。其中,稻米品种为胜巴丝苗米,鸭子品种为三水白鸭。一般情况下,村民会在插秧前施用有机肥,插秧10天后放鸭下水, 每亩约25―30只,鸭群全体后在稻田觅食,直到禾苗抽穗灌浆时才赶鸭上田。据当地反映,经济效益不错,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除了崖口村外,大涌镇农业服务中心也在2005年5月应用“稻鸭共生”技术,并在大涌镇青岗社区白蕉围设有40亩的试验田。在试验之初,选用的水稻品种为粤丝占,鸭子品种为麻鸭,每亩约放鸭20只,共800只。2008年下半年,当地“稻鸭共生”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试验田的面积增至60亩,放鸭数也增加到1200只,其中包括水鸭和麻鸭两个鸭子品种。到2009年年初,大涌镇青岗社区白蕉围已有“稻鸭共生”试验田800多亩,田中放养鸭子10000多只,生产了经过国家测定的优质大米80多万斤,总产值达70多万元,大大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提高了当地农民的生活水平。
近年来,中山港口还有地产商打算引进“稻鸭共生”技术,在楼盘四周种上600亩左右的稻田,打造生态楼盘,以吸引买家。由此可见,“稻鸭共生”技术不仅能给农民带来利益,实现增收,还能为商家创造获利空间,将“生态”这一概念从农业延伸至商业。
中山市“稻鸭共生”技术的引进和推广与派服务社会、帮农致富的活动紧密结合,并联合高校,建立综合素质较高的农业科技队伍,共同争取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在此过程中,不仅增加了村民收入,提高其生活水平,还将派的社会服务提高到参政议政的层面上,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1.4 清远市
清远市位于北江中游、南岭南侧和珠三角州的结合地带,山清水秀,被人美誉为“珠三角的后花园”。近年来,清远的农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化、规模化转型,以山地农业为突破口,致力发展“三高农业”,现已建立反季节蔬菜、北江水产养殖等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农业商品生产基地。其中,连山县太保镇于2003年引入“稻鸭共生”技术,大力发展有机水稻的种植,已初见成效。连山县是壮族瑶族自治县,环境优美,生态良好,几乎没有受到工业污染,而农田的灌溉用水均来自山泉水自然降雨,十分适合种植有机水稻,是实施“稻鸭共生”技术的理想之地。优越的自然条件让连山县民族食品有限公司和珠海市农丰进口公司一起开展有机稻的种植项目,并与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病虫害研究室合作,在连山的高山耕地带建立了有机水稻种植基地,该基地还承担了国家“973”重大项目、国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重大科技专项――“优质有机稻米生产全程监控技术”研究。基地积极与当地农民合作,签订协议,农户种1亩有机稻,就能得到170元的种子和肥料补助,收成后由公司以高出市场价20%的价格收购。目前,连山县的有机大米13元一斤,价格较高,但仍热销于港澳地区和珠三角大中城市。有经济效益,实现农民增收,连山县的有机稻种植面积从2003年的500亩发展到2007年的1万多亩,2009年估计可达2万亩。
连山县有机水稻种植基地以种植有机稻为主,“稻鸭共生”技术重点运用于天敌防治和消灭病虫害方面,并没有发挥其最大效应。具体做法是:“当稻苗长到三叶期时,农民就把一批出生不久的鸭子赶进稻田。从此,鸭子就留在稻田里自由生长。草和虫是鸭子的饲料,鸭子的排泄物是稻田的天然肥料。鸭子还可控制无效分蘖。加上诱虫灯,不需要喷化学农药,稻田的病虫害问题就得到了有效解决。等到水稻齐穗而且灌浆下垂时,再把长足个体的鸭子从稻间赶出来”[13]。
清远市连山县的“稻鸭共生”技术由企业牵头引进,与有机农业的产销紧密结合,但却没有作足够的推广与应用。“稻鸭共生”技术的各项生态效应和“稻鸭兼收”的经济效应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1.5 湛江市
湛江市盛产雷州大米,其中位于雷州的222亩东西洋田更有“粮仓”之称。但该地区的稻米生产因缺乏组织推广和科学指导,一直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农民种植水稻的经济效益较低。直到2003年,雷州政府为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引进雷穗粮食发展有限公司,着手打造雷州大米的市场品牌。该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粮食、蔬菜、水果种植及其加工、销售的民营企业,通过推行统一品种、技术、管理、质量、收购、加工和销售的“七统一”生产经营方式,一方面与广东省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广东海洋大学等科研机构进行长期合作和科研开发,建立了杨家镇北坡油菜基地、前塘优质水稻基地以及白沙镇白皖棉花试验基地;另一方面与农户签订种粮合同,由公司提供种子、化肥和技术指导,收成后直接收购,订单收购价在市场的基础上上浮25%―30%。如此三方合作使雷穗公司成为广东省首家“公司+基地+农户”的产销一体化经营企业。雷穗公司作为湛江市粮食产销的龙头企业,依托雷州市72万亩大面积优质水稻主产区的优势,大力发展优质水稻种植与加工,建立了1000亩绿色优质水稻科研基地和3万多亩订单水稻基地。
2004年,雷穗公司总经理李华春在报纸上看到“稻鸭共生”技术的相关报道,决定试种。同年5月正式引进“稻鸭共生”技术,在雷州白沙镇北坡基地种植20多亩的试验田,效果甚佳。该公司的“稻鸭共生”模式以水稻种植为主,鸭子养殖为辅,鸭子下田主要起着“缓施肥”和防治福寿螺等有害生物的作用。收成时水稻产量一般与常规同类水稻产量持平,甚至超过。因整个过程都不施化肥,稻鸭均达到无公害绿色食品的标准,两者收益加起来,可增收50%左右。
经过努力与协作,雷州的稻米品牌“雷穗”先后获国家、省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公司生产的家泰香米等8个产品荣获国家绿色食品A级认证,被评为广东农业类名牌产品,是粤西地区第一家拥有绿色食品大米认证的厂家。现在,“雷穗”牌优质大米系列产品远销全国各地,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和好评。
湛江市的“稻鸭共生”技术由当地的农产品龙头企业引入,并组织试验,评估经济效益。虽然因为产业化生产的欠缺和政策性扶持的空缺,“稻鸭共生”技术在湛江并没有被大范围地使用,但无论如何,已作出了有益的尝试。而且,其“公司+基地+农户”的链式化生产模式对今后进一步推广“稻鸭共生”技术,开拓生态农业的市场份额均有极大的借鉴作用。
1.6 肇庆市
肇庆市怀集县位于广东省西北部,岭南历史名城肇庆的北部,具有丰富的林业、矿产和水力资源。怀集虽然山地面积居多,但耕地面积也有41万亩,连片耕地也将近20万亩,是发展“三高”农业的好地方。近年来,怀集县致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计划以镇为单位,全县向省农业厅申请统一认定19万亩无公害产地,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各生产单位开展多种无公害农产品的种植项目。响应政府积极发展绿色有机农业项目的呼吁,怀集县于2006年引入“稻鸭共生”技术,并在诗洞镇琴模村建立连片200亩的“稻鸭共作生态模式与有机稻米生产示范基地”。该基地由原香港大地基金会郑一石主席、华南农业大学章家恩教授和香港商人陈海明三人联合创办,采取与村民直接合作的方式,统一技术指导,进行实践生产。一方面,基地提供优质稻“丝苗选”种子,在稻区建立数十个鸭棚,投放3000只鸭苗;另一方面,村民以土地入股,负责整造的劳务。整个过程不施任何化肥和农药,只利用鸭子进行补肥、中耕和除虫,到2006年年底,200亩的稻区金黄连片,穗香满野,出产的稻米被称为“鸭造米”。收成后,基地按每担干谷220元的保护价回收,亩产值低于600元的则由基地补足,高出的部分留作琴模村农业的发展基金。据统计,基地的“稻鸭共生”水稻生产模式比传统的水稻栽种模式要高效3―5倍。
诗洞镇琴模村不仅是“稻鸭共生”技术的示范基地,还是肇庆市有机农业的主要推广场所之一。2006年10月,香港大地基金会、香港嘉诺撒圣心书院、怀集县教育局和诗洞镇委联合举办“广东怀集活力有机农业培训营活动”,活动的主要行程是到琴模村的“稻鸭共作生态模式与有机稻米生产示范基地”进行培训和实践。目前,基地已举办了多期的培训营实践活动,对传播环保意识,促进农村生态农业的建设有着重大的作用。
肇庆市怀集县“稻鸭共生”技术的引进主要由基金会组织牵头,与高校的专业人员进行技术合作,并寻求商业的资金支持,形成产销统一的运作模式。技术引进之后,更与当地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有机农业的策略紧密结合,将相关的概念和理念推向整个社会,更重要的是作出了让当地农民以土地入股的创新性尝试,并让非营利性的社会第三部门参与其中,这对于转换概念,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都有积极意义。
1.7 深圳市
深圳市早在1995年就在龙岗区创办了碧岭现代农业科技园,它集生态农业、环境科学教育、农业技术科研培训试验功能于一身,是一个综合性的新型农业示范基地,面积由当初的1025亩增至4675亩,各方面的运作都日趋成熟。2004年,袁隆平领导的国家超级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华深圳研究生院和龙岗区政府合作,在碧岭现代农业科技园组建成立了国家超级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华深圳龙岗研究所,并开辟了48亩“袁隆平超级杂交稻” 试验田。2008年,试验田引入“稻鸭共生”技术[14],水稻品种为超级杂交稻,鸭子品种为“金定鸭”和“四川麻鸭”,情况良好,鸭子和水稻全天候同生共长,相互促进。
碧岭农科园引进“稻鸭共生”技术意在试验和科研,并令其成为展示生态农业、生态文明的对外窗口,而并不在于当地的推广和普及。它为当代城市,特别是农业比重极低地区如何发展生态农业提供了新的思路。
1.8 其他
广东省的江门新会、阳江、东莞等地也在近年引入“稻鸭共生”技术,把它作为科技支农,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这些地方也开展试验田活动,并尝试与市场结合,寻求生产和销售的最佳途径。但因政策支持、资金投入、技术指导、生产规模、市场定位等问题,这些地方的试验活动没有获得很大的成果。
2 广东“稻鸭共生”技术的特点
民国时期,广东的“稻田养鸭”技术进入从传统农业技术向现代农业技术过渡的阶段,但直至建国初年,广东的“稻田养鸭”技术还是以传统的放鸭下田为主,不但没有取得突破性的发展,还因为政治、经济等原因种养面积越来越小,日渐式微,当年“鸭埠之制”的盛况早已不再。很显然,传统“稻田养鸭”的粗放型种养技术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直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广东“稻田养鸭”技术借鉴国际经验,结合高校研发的智力支持,正式完成技术转型,进入“稻田养鸭”技术的现代阶段:稻鸭共生。响应生态农业和科技支农的号召,“稻鸭共生”技术在全国得到大力的推广,而广东对这一技术的推进与运用也具有自身的特点。
2.1 “鸭―稻―田”的生态系统
广东的“稻鸭共生”技术,已从区域巡牧发展到全天候放鸭,形成了鸭―稻―田的内部生态系统。区域巡牧以圈养结合为特点,白天时把鸭子赶到指定范围的稻田里放牧,夜里则把鸭子赶回棚里圈养。这种放养方式适合以种植水稻为主,养殖鸭子为辅的生产模式,可以达到生物防治的效果,却缺乏稻鸭兼收的双赢。而“稻鸭共生”技术为全天候放鸭,要求雏鸭在下田后一直生活在稻田里,直到水稻抽穗为止。这样,鸭、稻、田就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和封闭的生态系统,三者互利互助,共同促进物质能量的科学流动,从而获取更大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2.2 “企业+基地+农户”的产销模式
“稻鸭共生”技术属于地方农业科技范畴,需要专业的技术指导,成本比传统模式高,需要搭建鸭棚、拉开围网,需要保持稻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对水稻和鸭子的品种选择有特定的标准,还要开拓销售渠道、占据市场份额,这一系列的软、硬件设备和要求都不能由地方政府或农户本身独立承担。于是,广东各地更多地是选择“企业+基地+农户”的生产销售模式,即由企业牵头,政府提供政策性支持,高校进行研发和技术指导,通过与农户下订单或签约的方式,实现产销一条龙的运作机制。这既增加了稻鸭生产的灵活性,又保障了产销双方的经济效益。为“稻田养鸭”的现展提供新的思路。
2.3 “有机食品+生态农业”的双赢局面
“稻鸭共生”技术的推行与运用,为广东省乃至全国的有机食品市场注入了巨大的活力。经“稻鸭共生”技术生产出来的有机大米和无公害鸭肉品质优良,虽然价格较高,仍受到消费者的追捧。同时,“稻鸭共生”技术作为生态农业的重要推广项目之一,将相关的环保意识和生态观念带到社会各个阶层。促进了有机食物和生态农业的推广与普及。有的地区还将运用“稻鸭共生”技术的田区定位为观光农业园和农业科技的研发基地,这对于较为发达的城市如何发展现代农业,起着极大的借鉴作用。
3 结语
广东“稻田养鸭”的现代技术阶段,充分利用了稻鸭互动互利的关系,并以“稻鸭共生”为具体的表现形式,通过“企业+基地+农户”的产销模式在全省各地进行试验和实践。“稻鸭共生”的技术要求严格的量化标准,深化理论研究,将单一的技术追求上升到系统协作的层面上,初步形成了规范的、具有生态农业特色的种养模式。
参考文献:
[1] 蒋祖缘. 明代广东农业的飞跃发展[J]. 广东社会科学,1985,(4).
[2] 陈启汉. 清代广东农业的恢复和发展[J]. 广东社会科学,1987,(1).
[3] 烈.明清广东养鸭业略说[C]//倪根金.生物史与农史新探.台北:万人出版社,2005.
[4] 吴建新、赵艳芝.明清以来广东的生态农业类型[J].中国农史,2005,(4).
[5] 吴建新.明清广东的农业与环境――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M].广州: 广东人民出版社,2012.
[6] 沈晓昆.“稻鸭共作”古今中外[J]. 中国禽业导刊,2004,(8).
[7] 张建华. 稻鸭共作技术链接亚洲[J]. 中国禽业导刊, 2004,(15).
[8] 沈晓昆,王志强,戴网成,等. 日本稻鸭共作的最新重要进展[J]. 中国稻米,2007,(1).
[9] 张孝安. 稻鸭共作技术在中国的应用与普及现状[J]. 世界农业,2007,(4).
[10]章家恩,陆敬雄,张光辉,等. 鸭稻共作生态农业模式的功能与效益分析[J]. 生态科学,2002,(1).
[11]徐靖. 罗定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县[N].南方农村报,2008-10-30.
[12]中国民主促进会广东省委员会.科技支农、生态富农――民进广东省委在中山市崖口村推广“稻鸭共作”小结.民进广东省委社会服务工作交流暨表彰会,2006.
[13]胡家勤、黎莉.连山太保“稻鸭共作”种植有机稻[N].清远日报,2008-11-05.
[14]刘启达. 袁隆平超级稻田推行“稻鸭共生”[N]. 广州日报,2008-04-16.
A Research on Adop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tergrowth of Rice and Duck" Technique in Guangdong
ZHANG Bo1,QIU Junchao2,LUO Chengcheng3,WANG Yufeng1,XIANG Anqiang1
(1.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42;2.Conghua District, The People's Government of Guangzhou Municipality,Guangzhou 510900;3.Guangzhou Panyu Polytechnic,Guangzhou 511483)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5-46-1
1农业机械化现状
1.1农业机械化的功能和作用
农业是一个国家稳定的根基,21世纪粮食安全问题依旧存在,稳定的粮食供给对国家安全稳定至关重要。随着土地面积的减少,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作物产量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农业机械化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并且能减轻农民劳动负担。传统的手工农业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技术革命带来的机械化将是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
现代化农业利用科学技术的能力,用机械装配代替手工劳动,扩大生产规模,改善农业生产状况。科技的发展,导致了新技术的产生,进而产生新的农业机械。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又能促进农业发展,保证粮食安全,进而促进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科技的发展。机械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技术提高的体现,将彻底改变传统的人工劳作方式,进一步促进农业的现代化。我国的农业机械,从传统的农业机械,例如收割机向经济作物机械、牧草机械等发展,产业不仅涉及传统的水稻、麦子,也涉及蔬菜、水果。随着国家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的实施,各种农业机械销量急剧增长,这些都为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做出很大的贡献。
1.2我国农业机械化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业机械的起点低,技术落后。虽然我国农业机械的品种超过3500种,但是仍旧缺乏核心计划和部件,关键技术和关键产品依靠进口。高科技产品发展不足,低端产品供过于求,农业机械产业的问题和矛盾日益突出。
我国农业机械技术简单,科研水平落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智能机械等高端产品的发展严重滞后。例如大型拖拉机依旧依靠于进口,这些都为国家的粮食安排带来风险,也制约了国内农业的发展。机械化水平不高又是一个问题,目前在山区依旧存在着人畜劳作,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间接导致劳动力的浪费。农业机械化不仅关系着农业生产效率,也关系着国家的粮食安全,更关系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农业机械化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2.1技术落后,缺乏核心竞争力 我国农业机械创新不足、新产品研发和推广支持不足。智能化等高科技产品的发展问题尤为突出,缺乏核心技术,重要部件依靠进口。
1.2.2科技投入不足 企业生产产品单一,产品效益低,由于企业规模多偏小,企业的科技投入明显不足。国内农业机械企业多而小,缺少集中的科技投入和新产品开发。
1.2.3行业恶性竞争 企业无序竞争,却未能合作研发。部分地区,由于地区保护政策,本该淘汰的小企业依旧存在,这严重影响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1.2.4缺乏统一的标准 标准化一直是行业发展的重要保障,而农业机械行业的标准目前仍不完善,很多标准仍在制定中。
2农业机械化发展对策
2.1加大农机先进制造技术的投入
国家应重视农业机械的科技研发,将技术研发列入国家规划中,加大投入,充分利用企业、市场的资源,保证机械研发、推广的顺利进行。国家应支持建设一些机械科研基地,一些高校也应设立相应研究所。只有保证资金和人力的稳定投入,才能保证新技术的研发稳定,才能满足农业对机械技术的需求。在投入上,要关注农业、农民的实际需求,要注重高科技产品的科研攻关,要力求打破国外垄断,为农业科技做贡献。
2.2加强制度建设
制度标准是农业机械发展的保证,我国农业机械面临的制度落后的困境。随着我国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一些地区性的标准必须进行改革以适应国际的需求。我国需要制定相应的行业制度、行业标准,要制定和出台一系列的行业法律法规。要以制度指导行业发展,要尽快制定一些规章制度以适应国际需求。
2.3走生态农业道路
农业机械的发展要符合于生态农业的要求,要淘汰落后的农业机械企业和落后的农业机械设备。机械化必须服务于生态农业,要注意生态环境,保护环境,在提高产量的同时,不危害自然环境的稳定。
2.4建立培养人才队伍
高校和科研单位要注意技术培训,培养一批科技好手,努力培养专业人才,注重科技技术培训和科普宣传,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整体水平。
3 结 语
农业的机械化对我国农业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因此,要坚定不移地加大农业机械投入,保证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农业机械化是发展现代农业和提高生产效率的保证,因此,必须要重视。我国农业机械面临着技术落后、品种单一、产能低下的困境,为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要加大科技投入、完善规章制度,走生态农业道路,努力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沈国舫,汪懋华.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研究[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203-213.
(一)广泛与政府部门开展互利协作
世界许多国家都有政府和行业协会对话的制度。行业协会在政府补贴、检疫等许多事务性工作上与政府有着密切合作。法国政府的农业和经济管理部门大多委托相关的行业协会负责绿色食品的认证及监督管理工作;韩国的农业协作合同组织是协调政府与农户间关系的桥梁与纽带,具有生产经营、金融服务及社会保障诸多职能;日本政府的农业政策、农业项目和措施主要通过农协实施,农户对政府的意见和建议也通过农协及时反馈给政府有关部门,使政府能够适时调整应对。这些国家的农业协会在保证政府的宏观政策实施、规范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及保障农民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组织实施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
相对于欧美农业生产模式来说,日本和韩国的农业发展模式更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日本和韩国的农业生产条件与我国相类似,同样面对过与我们现在“三农”相似的困境,他们通过发挥农业行业协会协作组织功能来带动农户开展产业化经营。日本生态农业建设得到农业协会在生产、流通领域的全力支持,日本农业协会通过对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实施统一管理,降低了农户的生产经营成本,使农业规模化生产和一体化经营得以实现。农业协会不仅在生态农业生产技术上提供服务,还在生态农产品市场建设中构筑本地化有机食品的直销模式(AFNs)。
(三)制定行业标准,规范经营行为
西方国家的农业相关行业协会能够根据本国及本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在本行业内建立统一的农产品生产质量及流通标准体系。德国农民联合会可以对有关农业方面的税率、进出口政策、农产品标准及环保规定等的制定和实施施加影响。日本农协参与稻米质量检验,积极推动行业自律。具统计,日本全国1253个具备资质的稻米检验机构中,约有一半隶属农协。
(四)统一协调对外贸易关系
国外农产品行业协会作为非政府组织代表农民参与到国际组织的谈判过程中,并根据本行业的实际情况对政府的谈判决策施加影响,使得相关规则制定和技术标准符合本行业的整体发展利益。国外农产品行业协会普遍对损害本行业利益的相关进口产品展开调查,并向有关部门提起反倾销诉讼及建议有关政府部门采取保护措施。而我国的农产品行业协会受体制及自身能力影响以上功能基本是缺失的,已不能适应农产品对外贸易发展的新形势。
(五)农业协会积极充当科研与产业衔接的纽带
澳大利亚农牧业的民间经济合作社和行业协会组织为相关企业提供技术及信息服务。为农场主提供先进适用技术、管理方法及相关的市场信息。农牧业的研究经费通过各专业协会会费以及公司产品拍卖销售收入中按比例提取,反哺于科研机构。以各专业协会为纽带,开展相关的技术咨询、中介、培训等工作,将农牧业生产与先进科学技术应用接轨,较好地将新技术、新方法推广到生产应用中,在做到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提高农牧业生产力水平。
二、对我国农村行业协会开展生态农业建设的启示
(一)强化行业协会法制建设
我国现有的大型行业协会都不是由市场主体自发创立的,往往由市场主体管理者由上而下设立的,并依附于政府的相关部门,从某种意义上说,行业协会只是政府某些隐形权利或影响的延伸,没有起到行业协会应有的作用,应通过加强行业协会立法及完善行业内部管理规则来明确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的职能定位,逐步完善我国行业协会运转模式。
(二)建立社会组织与政府良性互助机制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合作经济性专业协会约占合作经济组织总数的85%。在发展生态农业的工作中,由于行业协会组织更了解微观情况,往往能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平衡、兼顾不同主体的环境利益,更易为各方接受。应通过强化行业自律,维护地区或行业内部的整体利益,通过与政府加强协作,帮助政府完善行业管理。
(三)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东北亚地区的日本、韩国及台湾地区都在短期内实现了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他们依靠农协组织合作经营,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破解“三农”问题。应借鉴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完善土地流转制度。目前,我国产业化实现的根本在于培育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应因势利导,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帮扶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四)大力推进农产品标准化战略
行业协会应大力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工作。目前,农产品生产及运输标准已经明显不能适应国际农产品贸易发展的新形势。应逐步建立与国际标准相符的农产品生产及运输标准。行业协会应积极推进IS09000系列标准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上的应用,借鉴发达国家农产品贸易的相关产品生产及运输标准控制体系,协助政府建立起适合我国农产品生产及运输的行业标准。
(五)帮助政府及企业按WTO规则调整农业政策及农产品贸易策略
WTO多边贸易体系中有非歧视原则、谈判机制、报复措施、合理对抗机制等许多对发展中国家特殊照顾的规定。农业协会应充分研究相关行业国外的贸易制度及产业政策的变化,根据进口国产业结构调整及政策的情况提出合理意见,帮助政府及相关企业及时调整产业政策及产品结构,以规避发达国家绿色贸易壁垒。
(六)农业协会应积极推进农业先进技术应用
互联网进入农村,催生农业电商火爆之势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资本一起下乡农村的还有互联网。互联网进入农村产生两件事:工业品下行和农产品上行,即大批日用商品进入农村,而农村特色农产品销往全国。而在这一进一出中,催生了价值万亿元的大市场。
盈利方式:特色农产品互联网电商
扶持力度:中央20亿元专项资金扶持农村电商
人口逆流,引爆休闲、生态农业
拥有全国70%休闲旅游资源的农村地区,市场却处于不饱和状态。因此,休闲创意农业去年迎来“井喷式”发展,这为工商资本在农业掘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机遇。
另一方面,环境污染、资源浪费问题越来越严重,国家大力提倡循环可持续农业发展方式,而生态农业注重环保、绿色、循环、有机,既可有效解决环境问题,也可为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发展创造优越条件,从而吸引更多高消费城市人口进入农村,拉动农村消费水平。
盈利方式:休闲创意农业、生态示范园
扶持力度:国家对休闲农业扶持力度很大,包括从资金、土地等各方面均有政策;而生态农业更是国家重点发展项目,补贴金额十分大,动辄数以百万元、千万元计。
农村升级小农镇,农业地产成为新一轮
在国家大力推动现代农业和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未来的农村将成为以现代农业为产业支撑的小农镇。而在这样的核裂变中,农村的生活消费进一步提升,环境也变得宜居,无论是新型劳动者,还是休闲度假高消费人群,对住宅的需求都会猛增,这无疑将把地产推向前一轮的。
生态旅游(ecotourism)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as- Lascurain)1983年首次提出。当时就生态旅游界定了两个要点:第一,生态旅游的对象是自然景物;第二,生态旅游的对象不应受到损害。在全球人们环境意识的觉醒,绿色运动及绿色消费席卷全球,生态旅游作为绿色旅游消费提出之后,生态旅游的概念迅速普及,内涵不断充实,针对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环境问题,将生态旅游定义为“保护旅游”和“可持续发展旅游”,强调生态旅游特点为“回归大自然旅游”和“绿色旅游”。
一、中国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
(一)中国生态旅游的基本情况。中国的生态旅游是主要依托于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发展起来的。1982年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建立,将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虽然这时候开发的森林旅游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生态旅游,但是为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截止2007年,各类自然保护区2531个,总面积150万平方米,约占国土面积15%,目前,国家森林公园660处,各类森林公园大道1928个,成为世界上森林公园最多的国家。
(二)中国生态旅游的基本构成。中国生态旅游初步形成了以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湿地公园、地质公园和水利风景区等经营管理单位为载体的多类型的生态旅游目的地体系。主要分为9大类:山岳生态旅游、湖泊生态旅游、森林生态旅游、草原生态旅游、海洋生态旅游、观鸟生态旅游、冰雪生态旅游、漂流生态旅游、徒步探险生态旅游。
二、中国生态旅游的特征分析
(一)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社会自然和谐发展。中国生态旅游的发展与中国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的建设发展关系紧密,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从粗放型到集约型转型,社会公众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中国生态旅游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清晰的两个特点:第一,中国生态旅游的发展基本走保护区模式,无论森林公园,生态景观还是文化景区,资源保护是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的出发点;第二,中国生态旅游发展中强调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强调生态保护、社会群众文化娱乐休闲和生态经济发展之间协调统一的关系,相互促进的巨大作用,能够实现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依托现有旅游资源,多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中国旅游资源丰富,给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在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自然的丰富性和政府力量的局限性,中国生态旅游的开发、发展具有明显的两个标志:第一,中国生态旅游的发展基本是依托现实资源,包含生态资源、人文景观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三大类;第二,中国生态旅游的发展力量类型多样;第三,中国生态旅游规划建设的层次多样,政府、社会公益组织、社会力量,个人等多种社会力量参与,将政府的公益性目的和社会力量在区域环境保护、经济效益等目标紧密结合。
(三)强调科学技术应用,建立严格绿色监管体系。中国生态旅游的发展自始非常重视在生态旅游的开发和发展中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强调技术保护、技术管理和技术监督体系的建立,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将先进技术,尤其是环保技术贯穿整个旅游过程的细节中去,在旅游交通、旅游景区建设管理、旅游项目和产品的开发中都运用先进技术增强旅游的“绿色”和环保特性;第二,较为标志性的是,将技术监督与管理有效的运用在自然景观和历史景区资源的“非破坏性”和“嵌入保护体系”中去,例如黄山景区,从五大景区到森林公园和地质公园,通过广泛的技术监控系统、环境测量监控系统和景区管理监控系统将生态资源最大限度的实施固态管理和动态监控;再如,陕西汉阳陵博物馆的建设运用先进的文物保护技术和地质测量监控体系,将博物馆建在汉阳陵地下,通过声控、光控、湿度、化学测量等技术的有效运用,并限定每天的旅游人数,从而保护景区原貌。
三、中国生态旅游的发展建议
(一)完善管理体制,统一规划标准。生态旅游发展,规划、开发、建设、管理和运行主体众多,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和不同条件下生态旅游的发展程度都不相同,所以应积极制定标准统一的生态旅游考量机制和标准,进而实行生态旅游的挂牌设置生态旅游的量化星级制,完善相应的生态旅游行业管理运行秩序,能够最大限度的范生态旅游行业发展,促进生态旅游行业的科学发展。
(二)健全相关立法,防止旅游污染。由于生态旅游是一种产业对环境的特殊影响和累加效应,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一定要加强环境立法和执法管理,建立生态旅游的法规体系,使生态旅游发展有法可依。在目前我国《环境保护法》《文物保护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森林法》等基础上完善生态旅游保护的具体措施和相应责任,最大目的的防治旅游污染,出现问题的旅游景区和保护区,不但在经济、社会责任上予以追究,应在从业资格上予以相应的法律处理。
(三)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的生态旅游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必须结合我国国情,科学规划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道路,另一方面,根据我国生态旅游的范畴和界定,应结合我国农业大国和农业人口众多的国情,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尤其是生态农业旅游,在生态旅游中强调生态经济的发展,在生态经济的发展中强调生态环境的保护,在生态环境的保护中强调生态旅游,形成良性发展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
农村可再生能源包括沼气、太阳能、风力发电、微小水电、生物质能这几个方面,均属于洁净的、无污染的、可再生的能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大力发展农村新能源,利用新型转换技术,开发新型燃烧设备,减少煤炭等常规化石能源的消耗,不仅可以解决农民生活用能问题、清洁农村卫生、保护生态环境,还能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构筑农业农村节能减排的重要平台,成为发展清洁循环能源,建设低碳乡村的重要环节。对促进全县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推动农村沼气深入发展
要进一步把沼气发展置于农业农村经济和新农村建设全局中统筹考虑,促进沼气产业与养殖业、种植业良性循环发展。重点围绕提高沼气使用的覆盖率,积极推动“三个转变”。
1、推动农村沼气由单纯解决农户生活燃料向综合利用转变。
按照《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巩固壮大大树杨梅、鲜食葡萄等优势产业,打造具备旅游观光条件的规范化绿色食品园等重要举措。农村沼气建设应结合我县实际,围绕区域经济发展,以发展生态农业为核心,试点发展沼肥利用专业公司,以规模化、品牌化为导向,通过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猪-沼-果(菜、粮)”等生态农业模式,形成上联养殖业、下联种植业的循环农业新格局,促进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做好农家乐旅游的深度开发,规划建设农家乐村寨,丰富文化内涵,展现农趣民俗,突出饮食特色,以农事体验为载体,提升农家乐的档次和品位。带动生态旅游等其它行业发展,形成生态经济带动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
2、推动单户农村沼气池向集中式沼气工程转变。
近年来,农村出现了大量外出务工、农户家庭养殖减少甚至不养殖等新情况,在一些坝区和农户较集中的地方,沼气建设用地较为紧张,在城镇周边地区养殖业逐步走向集约化发展。要针对这些情况,积极开展联户集中沼气建设和秸秆沼气试点示范,提高沼气使用覆盖率,有效解决由于农户家庭养殖减少或外出务工带来的沼气池闲置问题。同时,顺应养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趋势,结合生猪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无公害禽蛋生产基地建设、牛羊基地建设和特色养殖基地建设等项目,完善集中畜禽养殖的管理制度。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加快提升规模畜禽养殖场的工艺水平,并确保其配备废水处理设施,积极推广大中型沼气工程,解决好养殖粪便污染问题,以统一建池、集中供气、综合利用的建设模式,把养殖场沼气工程建成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公益设施,以发展农业循环为指导,将养殖业、沼气工程和周边的农田、鱼塘等进行统一筹划、系统安排,在为畜禽场或周边居民提供清洁燃料的同时,开展沼液、沼渣综合利用,发展生态农业,带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使养殖场粪污达标排放,实现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和环境治理双重目标。
3、推动由重视建设数量向建管并重转变。
目前,我县农村后续服务体系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不断探索农村沼气建设后续服务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农村能源服务网络,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确保农村能源工程安全生产和长期高效。一方面,抓住国家和省政府加强对农村能源服务体系建设政策扶持机遇,进一步健全服务网络,重点加强对乡镇一级服务站的建设。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服务体系保障机制,借鉴农业技术推广站模式,争取解决乡镇一级网点负责人的基本生活保障,大力兴办能源服务实体,逐步做到立足能源搞经营,搞好经营促服务。
二、大力发展农村太阳能利用
富民县太阳能资源丰富,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在农村推广利用太阳能,可以有效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使用热水问题,每户农户一年可节约薪柴1t左右,提升生态效益,促进农民增收,还可减排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1t,促进农村节能减排。应积极完善对农村太阳能推广应用的财政补助政策,以农村太阳能家电下乡为契机,加快推进太阳能热水器下乡,促进低碳经济建设,带动太阳能产业快速发展,同时,积极开展重要农林经济作物太阳能干燥项目及太阳能公共浴室工程等可再生能源节能建筑和太阳能路灯等新农村亮化工程试点示范。
三、强化农村生产生活节能技术推广
农村生活节能应进一步强化省柴节煤灶的推广力度,提高农村改灶补助和技术标准,加快省柴节煤炉灶升级换代,提高成型商品炉灶的使用比例,大力推广高效低排放成型炉灶,生产上积极开展砖瓦窑、炒茶灶、烤烟房等加工设备的节能改造。加快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建筑节能的应用,面向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农村居民住宅以及学校、卫生院等公共建筑,实施太阳能建筑一体化、被动式太阳房和浅层地源热泵等示范工程。
生态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趋势发展迅速,生态农产品贸易发展也如火如荼。巴西生态农业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对外贸易需求加大。中国与巴西的生态农产品贸易成为两国商贸往来的重要内容。随着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与巴西生态农产品的贸易结构不断变化,两者之间的比较优势和互补性优势体现得更加明显。基于这一背景,笔者探讨了中国与巴西生态农产品贸易结构的变化趋势,同时对二者的比较优势和贸易互补性进行分析,对进一步提高中国和巴西生态农产品贸易发展进程给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巴西;生态农业;商品贸易结构;变化趋势;比较优势;互补性
近年来,中巴生态农产品贸易结构不断变化,比较优势和互补性各有不同,因此研究中国与巴西生态农产品贸易结构的变化趋势、比较优势及互补性,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中巴生态农产品贸易层次,促进两国经贸往来,提升合作水平和发展程度。
1数据来源和农产品分类研究选取
2002—2013年中国与巴西在生态农产品贸易方面的贸易数据,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和外经贸局网站。为使中国与巴西的生态农产品贸易量更具有可比性,笔者以2002年作为基准,将所有贸易额数值进行比照处理。同时,为了更好地对中国与巴西生态农产品贸易的结构、变化趋势以及比较优势等进行分析,根据生态农业标准体系三维框架,将生态农产品进行分类,具体分成大宗粮食商品,主要包括水稻、小麦、玉米等基础性粮食作物;油料作物商品,主要包括大豆和油菜等;经济作物商品,主要包括花卉、橡胶以及园艺商品;加工农产品,主要包括具有高附加值的加工后农产品;最后是动物产品。
2中巴两国生态农产品贸易结构变化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中国与巴西的生态农产品贸易进入平稳快速发展阶段。2002年至今,中巴生态农产品贸易额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了一个较为快速的发展时期。2007—2010年,即使是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巴生态农产品贸易额也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每年的增长率保持在5%以上。1990—2002年,中国对巴西生态农产品的出口量大,这是因为中国农业发展平稳,政府政策贯彻到位,农业从业人口充足,这一阶段的中国对巴西生态农产品的出口量保持在年均4%的增长率;而2002年以后,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巴西农业收成连年增加,中国对巴西生态农产品需求增加,进口比重从2002年的0.8%上升到2013年的6.45%[1]。以上5种商品的中巴贸易量的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分析图1发现,中国和巴西生态农产品中,大宗粮食商品比重逐年下降,在10年之内从45%下降到15%;而油料作物呈现明显增长,从15%增长到30%,在2013年微有下降,但主要在20%上下浮动;经济作物的贸易比重主体变化不大,基本在20%左右浮动;加工农产品在2009年稍有回落之后迅速回升;动物产品比重总体逐年走低,但2011年和2012两年有所上涨,2013年又有回落。从2003年的数据看,经济作物、油料作物和加工农产品已经占据中巴生态农产品的主要比重,均为25%左右,而一直以来领先的大宗粮食商品则落后于二者,并呈现明显的下滑趋势。动物产品比重一直不高,且2011—2013年呈现下滑趋势[2]。此外,中巴生态农产品的贸易结构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发展趋势稳定。根据图1,中巴生态农产品贸易中,每一分类的商品都保持较为稳定的发展趋势。如大宗粮食商品,2002—2012年一直呈下降趋势,这一趋势在2013年之后仍在持续;而油料作物商品在2012年达到30%的峰值之后,2013年则微有下滑,达到27%,究其原因,主要是加工农产品的贸易比重提高,从数据上影响了油料作物商品的产量和比重,因此在比重上呈现出3%的下滑。而动物产品在2011年出现15%的峰值,但2012和2013年明显下滑,在2013年达到10年来的最低值,约为5%[3]。
3中国与巴西生态农产品贸易比较优势分析
目前,学术界研究商品贸易比较优势主要采用的是贸易竞争力指数。运用中国与巴西生态农产品贸易数据及相关资料,笔者绘制出中国与巴西生态农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折线图,如图2所示。分析图2中数据可以发现,中国对巴西的TC指数在2002—2010年逐年下降,而在2012—2013年有所回升,并且趋势向上。而巴西对中国的TC指数则围绕0.4上下震荡。2002—2012年,巴西生态农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动物产品、经济作物和加工农产品的比重提高明显,而大宗粮食商品的增长比重的提高更是迅速,TC指数始终大于0且不断增长,说明比较优势明显。除了中国与巴西之间的贸易之外,中国与巴西的生态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与他国相比,其比较优势也较为明显。中国与巴西两国的生态农产品出口地主要都是日本、美国、韩国、东南亚、澳大利亚等,出口商品种类类似,有谷物、蔬菜水果及其加工制品、禽畜加工品、大宗粮食产品等。由于商品同质性强,因此交叉弹性高,商品之间的相互替代性强。根据笔者得到的数据,2010—2013年,中国生态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从8.5%增长到12.0%,平均年增长0.8%,同一时间,巴西的国际市场份额从2.5%增长到6.0%,平均年增长0.84%。虽然巴西生态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相对中国低一些,但增长速度比中国稍快[4],因此说明在国际市场上,中国与巴西的生态农产品各自都有比较优势,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会不断增加。
4中国与巴西生态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分析
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对巴西生态农产品贸易的出口额有所下降,尤其体现在大宗粮食产品上,而经济作物、油料作物和加工农产品的比重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巴西对中国的大宗粮食产品出口额不断上升,园艺产品的出口额也增长迅速。此外,国际贸易中,参与贸易的双方对商品需求和供给的差异性表现为互补性。因此,当前中国与巴西生态农产品贸易互补性正在不断增强,互补性优势明显,极大地促进了两国生态农产品贸易的发展。为进一步说明中巴两国生态农产品贸易互补性的现状,笔者选取贸易互补性指标TC指数进行具体说明。TC指数是基于参与国际贸易的双方出口商品的种类、金额以及变化趋势进行综合分析的一个数据,TC指数一般为正,且数额越大,表示互补性越强,一般而言,TC>0,就可以得出具有互补性的结论。经过计算,笔者将中国与巴西生态农产品贸易的TC指数列示如表1所示。分析表1数据可知,中国与巴西生态农产品贸易中,具有明显互补性的是巴西对中国的大宗粮食商品贸易,中国对巴西的经济作物贸易,中国对巴西的加工农产品贸易,以及巴西对中国的动物产品贸易。这和前文所述的贸易结构与贸易比较优势吻合。此外,中国与巴西的经济作物出口TC指数增长迅速,说明在经济作物中,中国与巴西已经能够进行较为深入的融合和互补,说明当前中国与巴西生态农产品的互补性优势正在逐渐显现,未来仍将按照这一趋势发展。此外,从整体上看,中国与巴西的生态农产品贸易往来不断深入,双方生态农产品贸易日益紧密,互补性强。例如,巴西在动物产品、经济作物和加工农产品方面的进口来源广泛,中国只占据其来源的30%左右,还有70%的市场有待开发,同时中国大宗粮食商品的需求量巨大,而巴西对中国的出口不足中国市场的10%,也具有相对较大的增长空间[5]。总而言之,两国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在现实贸易中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两国农产品贸易仍然存在较大的增长潜力。中巴农业合作和贸易的稳定发展对促进中巴两国经济发展和商贸往来有重要作用。尤其是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以及中国与巴西同为金砖国家,在关税待遇、减少贸易保护措施等方面有较多的政策倾斜,双边生态农产品贸易额增长迅速,从2001年的7.32亿美元上升到2013年的34.87亿美元,贸易稳定性和互补性增强,贸易发展迅速[6]。这一方面反映出中国对外开放型经济格局不断形成,参与国际贸易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展。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生态农产品在国际上所占份额逐渐提升,双边比较优势体现更为明显。
5中国与巴西生态农产品贸易发展的挑战与政策建议
5.1生态农产品贸易发展的挑战综合上述分析,当前中国与巴西的生态农产品贸易发展遇到一定的挑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中国与巴西生态农产品贸易竞争性大于互补性,因此在国际市场上容易出现不良竞争。现代国际社会市场经济是主要的经济形势,市场竞争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动力,而中国与巴西当前在生态农产品方面的竞争性明显大于互补性,商品有一部分甚至具有同质性,因此不可避免地造成竞争,影响两国国际贸易效率和规模的发展。此外,近年来,中国与巴西生态农产品受到疲软的国际经济环境影响。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和西欧的宏观经济环境走弱,始终没能摆脱经济发展不景气和进出口贸易疲软的状况。而金融危机对发展中国家的冲击也十分明显[7]。因此,现阶段国际市场贸易的整体环境也影响了中国和巴西生态农产品贸易的管理。再有,长期以来,中国农产品由于粗放式经营管理,在国际市场上形成了一种产品质量不高的品牌印象,这种印象影响了中国生态农产品打入国际市场的进程和步伐,制约了商品贸易发展的金额和发展速度。
5.2政策建议综合全文分析,中国与巴西在生态农产品贸易发展方面的贸易结构差异和互补性都十分明显,且竞争性为主,互补性为辅。同时互补性正不断提高,原因是中国和巴西生态农产品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各自的优势。为了进一步促进中国与巴西生态农产品贸易发展的进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5.3提高生态农产品的质量,树立品牌优势从提高生态农产品的质量上入手,打造中国生态农产品品牌优势,扩大国际知名度和国际市场份额,树立中国生态农产品品牌形象,改变中国农产品只求量,经济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不高的状况,同时开拓国际生态农产品高端品牌市场,不断实现农产品的更新换代和产业升级。
5.4找准生态农业发展的侧重点,因地制宜要对生态农业行业发展有所侧重,因地制宜,重点发展适合中国自然地理环境,在国际市场有广阔发展空间的产品种类;根据本国资源禀赋差异,制定现实可行的生态农产品发展方略。如,中国农业劳动力充足,传统农业发展依靠大量农村劳动力,加上中国主要的粮食产品,例如水稻和小麦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在生态农产品的发展选择上,中国适合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品,找到自己的比较优势,是进一步发展生态农产品贸易的前提和基础。
5.5利用好WTO贸易规则中国和巴西都是WTO成员,且都是发展中国家,因此在贸易优惠方面能够享受同样的待遇。WTO对于保护正常贸易行为,解决贸易争端有一系列良好的措施,能够提高国际贸易规范性,减少交易成本。生态农产品的贸易额是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和生态农产品产量提高而产生的,因此有的WTO规则可能并不适用于生态农业的发展。因此中国也要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扮演与经济规模和国际贸易水平相适应的国际贸易角色。
参考文献
[1]汤碧.中国与金砖国家农产品贸易:比较优势与合作潜力[J].农业经济问题,2012(10):67-76.
[2]靖飞.中国和巴西农产品贸易:动态和展望[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38-47.
[3]林大燕,朱晶.中国主要粮食品种比较优势及进口市场结构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5(2):115-127.
[4]刘雪娇.中国与金砖国家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及影响因素[J].国际贸易问题,2013(12):87-95.
[5]梁丹辉,孙东升.中国与巴西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及增长空间分析[J].世界农业,2014(11):83-89.
[6]刘明,原珂.中国与巴西农业合作发展的现状与前景[J].对外经贸实务,2014(12):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