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环境管理的基本概念范文

环境管理的基本概念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环境管理的基本概念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环境管理的基本概念

第1篇

【关键词】环境管理与规划 案例教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2-0046-01

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伴随着环境危机的不断蔓延和日益加深,高等院校环境专业担负着为人类培养环境专业高级人才的重要历史使命,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优化,是当前一项重要和紧迫的课题,以适应21世纪需要的全面型、综合型、智能型、创新型高素质环境管理人才的培养。

环境管理与规划是一门多学科交叉课程,内容纵横交错、繁多、体系杂乱,加之现实的环境中经常发生环境纠纷案例,因此环境管理与规划作为环境类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必须使学生清晰地掌握该门课程的内容,在掌握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制度的同时,还要会运用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制度对环境中发生的案例进行分析,做到学为所用,这样才能培养出现实社会需要的真正的环境管理人才,使之为社会服务。而目前环境管理与规划课程很少甚至没有涉及案例教学,这样,学生毕业走向社会后,满足不了社会的需要,和现实需要脱节,因此改变课程体系、增加环境中案例教学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是非常必要的,也势在必行,同时也会改变该课程的枯燥、乏味,使之更具有生机,这样才能真正地培养出环境管理方面的创新型人才。

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在进行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教学后,马上进行相关案例教学,能取得相当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解决现实中发生的环境纠纷问题。

如案例教学:某化工厂是一家生产化学添加剂的企业。1997年,该厂通过了区环保局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在废水处理设施验收合格后,正式投入生产。2000年,该化工厂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企业利润,在没有向环保局申报的情况下扩建了加工精制3-硝基、4-氨基苯酚(NAP)工艺和设备,但是污染防治设施没有相应地加以改造,在投入生产使用前也未履行相应的审批手续。扩建的设备投入生产使用后,因原废水处理设施无法处理大量的新增废水,造成处理池废水外溢和直接排放,污染了附近的河道。区环保局接到举报后对化工厂进行了现场检查。但化工厂以保守技术秘密为由阻拦环保人员进入生产车间,并拒绝提供扩建工程的任何资料。经环保局对排污口污水排放进行监测,表明污染物排放严重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请说明化工厂的行为违反了我国哪些环境保护基本法律制度?

分析:第一,该厂扩建的加工精制3-硝基、4-氨基苯酚(NAP)工艺和设备属于对环境会产生影响的工程,应当按照法律规定,提出环境影响及防治方案的报告,经主管当局批准才能动工建设。该化学厂违反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即对可能影响环境的工程建设、开发活动和各项规划,预先进行调查、预测和评价,提出环境影响及防治方案的报告,经主管当局批准才能进行建设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

第二,该化学厂违反了“三同时”制度,即一切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包括小型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自然开发项目,以及可能对环境造成损害的其他工程,其中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和其他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该化学厂扩建加工精制3-硝基、4-氨基苯酚(NAP)工艺和设备,但是污染防治设施没有相应予以改造,违反了“三同时”制度。

第三,该化学厂违反了许可制度。即凡是对环境有不良影响的各种规划、开发、建设项目、排污设施或经营活动,其建设者或经营者都必须事先提出申请,经主管部门审查批准,颁发许可证后才可以从事该项活动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该厂在扩建有关设备以前并未向环保局申报,获得许可证。

通过这个案例教学,学生会清楚地理解这几个制度及制度的内容,教学效果很好。

通过案例教学,重点解决了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第一,使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法规制度加深了记忆,改变了枯燥的只有理论的教学模式。

第二,通过改变落后的教学方法,增加案例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使用,培养出同时兼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能够快速进入工作角色,并能在工作中理论联系实际、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学生学完本门课程,对环境中发生的“环境管理与规划”的案例,能够用所学到的法律法规制度给以正确分析,解决现实中的环境纠纷问题,为社会培养出满足社会真正需要的环境管理人才。

第三,案例对课程理论起到了强化作用。

第四,注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

当然,在选择案例时,一定要选择能充分体现环境管理的基础理论、法律法规制度的典型案例,一定要具有很好的代表性、突出性,这点非常重要,否则就达不到所要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S•凯米斯.行动研究法(上)(张先怡译)[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

[2]杨明全.行动研究与课程创新[J].教师教育研究,2004(4)

第2篇

立足教材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是一个有效的途径,环境科学概论课程的教材种类比较多,不同版本的教材在内容上各有千秋,有必要对环境科学概论课程的内容加以调整和充实[1]。何强主编的《环境学导论》围绕人类活动与环境质量的关系,以及环境保护措施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展开论述,同时比较全面地介绍了环境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并引用了大量实证数据和常规参量,其特点是取材丰富、涉及面宽,适合经济、管理、法律等文科专业[2]。左玉辉主编的《环境学》系统地提出了环境学的基本规律和理论,编写上增加了许多不少资料和图解说明,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但人居环境和景观环境的引入,使环境科学的范畴过于宽泛[3]。程发良,常慧主编的《环境保护基础》比较全面地阐述了有关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系统论述了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对人类活动引起的各环境要素的污染过程、危害及污染控制原理和方法进行了比较详尽的介绍[4]。林肇信等主编的《环境保护概论》比较全面地介绍了生态学、资源保护、环境污染、环境质量评价、环境管理、环境经济、环境法、环境标准的基本知识、概念、原理和方法,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等专业进行环境基础知识教育的经典教材[5],学生通过对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增强环境意识,提高对环境保护、治理环境的认识,还能初步掌握治理三废的基本技能。综合对比各版本教材,长江大学资源与环境专业近三年来以程发良,常慧主编的《环境保护基础》作为主教材,吸收《环境保护概论》精华内容,同时注意实时更新学科最前沿信息。但课程教材只是帮助学生建立环境知识的框架,更多的环境科学知识的获得则是来自对日常发生的环境问题的分析整理的过程。

二、更新教学内容

在课程讲授过程中,教学内容以所选用教材为纲,在保留经典知识的同时兼顾环境保护的前沿技术与发展动向,不断对相应内容进行更新和深化,每年授课内容至少有25%的更新,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更新学生的知识体系。作为资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及农学植保专业的选修课,“环境科学概论”理论教学一般安排3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讲授总论,主要有绪论,包括环境和环境问题,环境科学研究的对象、任务、内容和分科、发生和发展以及和相邻学科之间的关系、生态学基础等;第二部分讲环境污染与防治分论,主要有大气环境污染与防治、水体环境污染与防治、土壤环境污染防治与土壤生态保护(简)、物理性污染与环境保护、固体废物与环境等内容;第三部分讲授环境管理的有关内容,主要有环境质量评价、环境管理、环境法规等内容;第四部分讲授全球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内容。为了提高使用教材的教学效果,各章节开始讲解之前,均会将本章节重难点提前告知学生,要求学生适当预习,课堂上提问以前所学相关知识,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各章节结束后,针对当前热门环境问题布置相关作业,指导学生如何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践,并利用课间时间与学生展开讨论。加强课前预习及课后作业,巩固了教学成果,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课程提供了大量的扩充性资料。为学生们提供了可以从图书馆获得的辅助书籍和期刊及网络资源地址,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结合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专题讨论等互动性教学,使学生不仅学会知识,更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改进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注重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贯穿于教学改革的实践中,让学生们参与到教与学的过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启发式、引导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和探索。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是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把课程的讲授内容做成形象直观、教学容量大的教学课件,学生易于在共鸣中接受知识点,有助于学生对讲授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科学地利用多媒体手段,并与传统板书结合,通过适时板书、巧设提问,在课堂上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师生与环境之间的多相互动,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反应和创造为主要目标,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考的习惯。除了让学生对环境科学有较全面的认识,掌握环境学基本知识和理论外,注重激发学生对环境专业课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对案例提供的客观事实问题,用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分析研究,教给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加深他们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与“填鸭式”学习相比,学生学习兴趣大大增加。

第3篇

 

我国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和教学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尽管我国设置“环境经济学系”的高校不多,但是几乎所有设置环境科学系、经济学系及相关专业的高校都开设了环境经济学或者类似的课程。由于环境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其教学对学生经济学背景知识有着较高的要求。而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不同于经济学或者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专业的学生,一般没有受过经济学的训练。环境科学专业课程多、时间紧的特点也不允许他们做这样的知识准备。在这种特殊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开展环境经济学的教育和教学是一个必须研究的问题。本文对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经济学课程设置、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等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提供借鉴。

 

1 课程设置

 

目前国内外环境科学专业设置的相关课程有环境经济学概论、环境经济学基础、环境经济学导论、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考虑到环境与资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很多的环境问题是在自然资源利用中产生的,自然资源的有效配置可以减少环境问题的产生。而且在环境经济政策的制定中,自然资源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如果对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只重视环境经济学的教育而忽略自然资源经济学的教育,不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用整体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在整个专业的教学体系中,由于总课时的限制,往往很难同时开设环境经济学和自然资源经济学两门课程。所以笔者认为,从完善学生知识结构的需要出发,设置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基础课程为宜。

 

另外,大多数环境管理专业将环境经济学设为选修课,一些学生因害怕该课程难学而放弃这门课的学习。根据笔者了解,现在很多环境科学/环境管理的研究者和管理者因为没有经过环境经济学的基本训练而造成知识的欠缺,提出的一些政策或者政策建议有背经济学常识而被责难。所以笔者认为应该将本课程设置为专业基础课。

 

2 教学目标

 

如上文所分析环境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它不仅与经济学、环境学有直接的联系,而且与地学、技术科学、管理科学以及法学等学科也都有一定程度的交叉。总之,其涉及知识面宽,内容广。尽管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的自然科学的背景较好,但社会科学,特别是经济学和公共管理学的知识比较欠缺。面对这样的学生背景和有限的计划学时,制定明确可行的教学目标至关重要。在有限的时间和学生知识背景的条件下,必须考虑学生将来实际工作的需要、课程的特殊性,以及该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来制定教学目标。根据笔者本课程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相关研究经历,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应该定位于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经济学思维三个方面。具体为:(1)掌握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分析评价方法,达到“入门”的目的;(2)掌握运用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分析和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基本能力,特别是掌握环境经济手段的经济学理论基础;(3)培养学生从经济的角度审视环境与资源问题的习惯;(4)为相关的课程(如:环境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打下必备的基础。

 

 3 教学内容

 

环境经济学包括了从微观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到环境和环境问题、自然资源和自然资源问题、环境与自然资源管理政策、绿色GDP核算(涉及宏观经济学知识),以及最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和应用等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和内容。国外高校这门课的课时为54学时(每周2次4课时),并且要求学生有微观经济学基础。即使对非经济学专业开设这门课,课时也为54学时。而我国高校环境科学专业的教学体系中,本课程只安排了36课时。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显然不可能涵盖环境经济学的全部内容。因此,必须根据教学目标、课时的限制以及学生的背景来确定教学内容。我们认为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包括以下5个模块:

 

(1)导论。导论模块主要介绍当前主要面临的环境与资源问题(如污染、资源利用冲突、全球环境问题等),分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联系;由此导入什么是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为什么需要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等问题。

 

(2)基本经济学概念和理论。这一模块主要是针对没有微观经济学背景的学生建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涉及的概念和理论包括费用和效益、供给和需求、经济效率、外部性、公共物品、产权等,以及环境质量经济学。

 

(3)分析方法。这一模块主要介绍环境与资源经济学中两种最基本的也是应用最广的分析评价方法:环境资源价值评估方法和成本收益分析方法(Benefit-cost Analysis)。在环境资源价值评估方法部分,侧重向学生灌输这样一个理念:与其他财产一样,环境与资源是有价值的,必须将环境与资源的价值纳入决策过程之中。收益成本分析是将环境资源价值评估得到的结果纳入到决策过程的有用框架。

 

(4)环境经济政策。这一模块主要介绍国内外现行的和拟议的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及其理论基础、这些手段优劣和对资源环境影响的经济学分析方法。从而引导学生今后在政策的制定和评价中的经济学思考。

 

(5)自然资源利用和管理。这一模块主要介绍自然资源(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水资源)在时间上最佳配置的理论。重点介绍渔业资源问题、管理政策以及这些政策制定和影响的经济学分析方法。

 

以上的5个模块,首先通过导论让学生对环境与自然经济学有一个总体的了解,然后从基本概念和理论入手,依次过渡到环境经济的分析评价方法、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与政策,自然资源利用及管理政策,从而将各章节的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系统框架,有助于引导学生认识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内在的逻辑规律。

 

4 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既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下,采用何种方法进行教学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与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多媒体技术的进步为我们开发先进的教学手段提供了有利条件。改变传统的黑板板书方式,建立以先进的多媒体手段为依托,课堂讲授课后练习、课堂演讲与讨论、现场教学以及观看录像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体系,可以大大提高本学科的教学效果和效率。根据笔者的经验,以下几种教学手段特别重要。

 

(1)启发式教学与案例教学。由于本课程具有文理渗透、交叉性质,初学者对一些经济学知识及其在解释环境科学问题上的运用理解较困难。因此,在讲授过程要尽可能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对基本概念、理论的叙述注重确切和深入浅出、对关键词的讲解力求准确透彻、对分析评价方法及有关环境管理经济手段的介绍尽量理论结合实际,并通过提问、启发、举例使同学们理解掌握每个知识点。在启发式教学时配以实际案例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如针对目前我国严重的雾霾问题,配合华北地区经济增长、人口增加、消费增加、重工业布局来分析雾霾产生的原因;启发学生用经济学的思维来分析问题,考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权衡,从而提出以成本更低的环境经济手段来解决问题,而不是强制关闭企业这样高成本的命令-控制性手段。

 

(2)多媒体课件。为了使课堂讲授更加明了、生动,并节省教师在课堂上的板书时间,首先要完成与原版教材相对应的英文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在设计与制作多媒体课件中,充分利用字体、颜色和动画等功能,并通过插入各种图表、与相关网站链接,力求达到条理清晰、突出重点、加深印象、扩大信息量的效果。由于学生在课前课后很容易通过互联网或email等方式获得多媒体课件,故上课时不必将精力用于记课堂笔记,从而让他们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积极思维、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3)双语教学。英文教材、英文课件、中英文相结合的阅读材料和讲授,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和透彻理解课程的基本内容。现有中文教材大都从英文教材翻译或者编译而来,无庸讳言,翻译和编译中存在很多晦涩和谬误之处。因此笔者认为双语教学效果要好于单语教学。而且学生在将来工作中要涉及到大量英文文献,双语教学可以让学生熟悉本学科的专业词汇,为学生将来工作和学习打下基础。

 

(4)课堂讨论和现场调查。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除了具有鲜明的交叉性,应用性也是其一大特点。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授课内容,以问题为导向,定期组织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堂讨论,让每一位同学都有上台演讲的机会,师生平等参与讨论,大家各抒己见,取长补短。同时尽可能安排现场教学活动(包括观看有关录像),或结合教学组的在研课题组织学生参与现场调查。实践证明,这种生动活泼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同学们调动积极思维、发挥潜能、发展个性、展示才华,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学和对环境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及其综合素质,同时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5 结论

第4篇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尤其是一些国家和地区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环境的保护与治理,这导致人类的生活和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并导致了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淡水资源缺乏、水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极端性气候变化频发等不利后果,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多次出现环境公害事件。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关系到人类能否生存和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并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加强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议题。

有效的环境管理系统是减少环境不利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而环境审计作为环境管理的一种重要工具,受到世界各国(地区)、有关国际组织以及各类企业、非营利组织的关注。许多国际或区域性组织及相关的国家和地区都已了环境审计指南。从实践来看,在西方国家,环境审计在政府部门、私营组织当中均得到了较快发展。例如,1992年以来,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政府环境审计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各类私营组织中,内部环境审计更是发展迅猛。1991年一项对75家加拿大私营公司的调查表明,有57家制定了环境审计计划 。1992年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对236家制造业、公用事业、天然产业公司进行的调查表明,有许多公司实施了内部环境审计,其中对环境事项的会计处理进行审计的公司达到33%,对环境法规的遵循性及相关的报告要求进行审计的公司达到40%,对内部环境政策与程序的遵循性进行审计的公司达到58% 。

1983年以来,我国政府审计机关不断探索政府环境审计工作,并且随着我国环境保护与治理力度的日益加大,我国政府环境审计实务也有较大的发展和创新。但是,客观地说,我国目前的环境审计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无论是审计范围、审计内容、审计目标,还是审计方法,均有待进一步研究,而且人们对于环境审计的含义、内容、目标等问题还存在不同程度的模糊认识。随着我国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以及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以及低碳经济观念的不断深入,我国有必要进一步推进环境审计工作,尤其是企业内部环境审计工作,以促进环境管理系统的提升和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这就需要理论界进一步加强环境审计理论与实务的研究。由于国外环境审计发展相对成熟,有关理论研究也较为深入,本文将对国外相关文献进行简要的回顾和总结,以期对我国相关理论和实务研究有所帮助。

环境审计的基本概念

第5篇

关键词:环境管理会计;作用;环境成本;企业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8-0119-02

一、环境管理会计的基本概述

(一)环境管理会计的定义

迄今为止,不同组织对环境管理会计的定义有所不同。环境管理会计的概念最早是由联合国“改进政府在推动环境管理会计中的作用”专家工作组提出的,他们认为,环境管理会计是“为满足组织内部进行传统决策和环境决策的需要,而对实物流信息(如材料、水和能源等)、环境成本信息和其他货币信息进行的确认、收集、估计,编制内部报告和利用它进行决策”。这个定义强调了环境管理会计范围内须考虑的实物流信息及货币流信息,以及环境管理会计通常使用的信息分析技术。

在过去的十几年,针对企业环境事件导致的经济后果越来越多,国际上成立了许多专门研究环境管理会计的机构,如Tellus学会、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司环境管理会计专家工作组以及美国环保署的环境管理会计研究与咨询中心等。这些机构对环境管理会计(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ccounting)的定义阐述如下。

1.Tellus学会:环境管理会计是组织说明其业务的物料使用和环境成本的专门会计。物料会计,是通过跟踪工厂或营运场所物料流量的方法,将其投入和产出反映出来,以达到评价资源效率和发现环境改进机会的目的。而环境成本会计是进行环境成本的确认,并将其分配到物资流或公司经营的其他有形方面。

2.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环境管理会计是通过开发和实施恰当的与环境有关的会计系统和实务,来达到对环境和经济绩效进行有效管理的目的。它包括与环境有关的会计信息的披露和审计,但更侧重的是生命周期成本核算,全成本法,收益评价和环境管理战略的规划。

3.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部环境管理会计国际专家组:环境管理会计是用来辨识和度量当前生产流程的环境成本以及采取污染预防或清洁流程的经济效益的各个层面,并且将这些成本和效益集成到日常业务决策中的一种机制。

(二)环境管理会计与环境财务会计的区别

环境管理会计起源于环境会计,它是环境会计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环境会计由环境财务会计和环境管理会计两部分构成。两者的区别主要包括:第一,环境财务会计是专门关注与环境相关的投资、环境负债、环境收益和支出,及与组织环境业绩相关的其他重要支出的外部会计;而环境管理会计是专门关注资源流动的实物信息,同时关注相关成本、收入货币信息的内部会计。第二,环境财务会计需要向外呈送相关的环境财务报告,并且这种外部报告具有强制性;而环境管理会计没有专门的外部报告要求。第三,环境财务会计是帮助外部利益关系人了解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对财务和环境的影响;环境管理会计则是帮助内部管理者了解环境信息对企业经营决策的影响。

(三)环境管理会计的特点

环境管理会计的主要特点是:强调公司内部成本,不包括企业难以确认的外部社会成本或外部环境成本;强调与环境有关的成本,如废弃材料的损失价值、废物管理成本;强调以实物量表示的材料和能源流动的信息;强调在环境管理中的运用,但也可用于企业内部管理和决策的许多领域,并日益用于外部报告。

二、环境管理会计的作用

(一)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如今,企业的发展也不单单只考虑经济效益,还要兼顾环境保护,“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已经被社会所淘汰。现今的环境保护工作不再是“事后治理”,而是从最初开始就要进行全程控制。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企业的投资决策活动必须注重环境效益,它要求企业从整体效益出发,才能符合社会的要求。下面以一项设备购置决策为例说明环境管理会计在投资决策分析中的运用 (采用净现值法) 。

例如,某企业将要投产的新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残余物,该残余物可以用两种方法清除。

1.采用蒸汽去除法。所需设备投资50万元。每年发生的开支有:购买材料6万元,交纳排污费6万元,生产控制支出4万元。这种处理方式会产生一种有毒废气,企业目前没有处理该废气的能力。但国家近几年将会颁布一部有毒废气排放的控制法规,企业的行为很有可能面临巨额罚款,经过估算,罚款额将高达150万元(假定罚款在设备报废时一次性支付)。

2.采用碱式去除法。该工艺不释放任何废气,只会产生1种含碱废料,废料可回收制造肥料。其费用:设备投资100万元,购材料8万元,交纳排污费2万元,生产控制支出3万元,碱废料回收1万元(假定两套设备使用年限均为10年,采用平均年限法提取折旧,无残值;不考虑所得税的影响;折现率为15%)。两种方案投资及现值,见表1。

表1 两种方案投资的比较 元

资料来源:龚凌、李锋民,《论环境管理会计》,工业安全与环保2004年第1期。

注:60000×(P/A,15%,10);*1500000×(P/S,15%,10);*500000+301128+301128+200752+370770-250940

从表1可以看出,方案1的净现值是大于方案2的净现值,应选择方案2。如果不考虑环境损害的罚款支出,则方案1的净现值就是1 052 068元(1 422 838-370 770),小于方案2的净现值,应选择方案1,这一错误决策会给企业带来损失。

(二)提高质量

环境管理会计首先体现的是一种环境管理理念,环境管理理念要求企业采购无污染或少污染的原材料和使用清洁的能源。在生产过程中,通过产品生态设计、全面质量管理、成本企画等方法的综合运用,有效地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售后产品不含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因素,易于回收利用。

环境管理会计是一种应用技术。作为企业环境污染主要动因的资源流动与消耗,需要企业利用环境管理会计系统去跟踪、识别和分析整个资源流转,深入各环节分别计算废弃物发生成本,寻找全面提升环保效率、降低环境污染和提高产品质量的潜在动因。“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由于消费者对企业质量的信赖,必然会增加对其产品的购买,市场需求的扩大和市场份额的提高,增强了企业的竞争能力。

(三)有助于改善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竞争力

环境管理会计向企业内部的管理者提供进行管理决策所需要的与环境有关的信息,为企业整体的环境管理系统的建立提供支持,向利益关系人提供改进环境业绩的保证,树立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竞争优势。如从事清洁生产的工厂可以给公众留下正面、有形的提示,向公众传递该企业是对社会负责的企业,是保护环境的企业,是善待环境的企业等有利信号。企业实施环境管理会计可以获得资源的节约、政府的奖励、企业形象的提升、知名度的扩大、员工意识的提高,对员工健康损害的减少等好处,使企业竞争力得到增强。

(四)更好地预测环境成本和效益

环境管理会计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认识自己的产品或服务从投入到衰退整个生命周期将发生的环境成本,帮助企业识别和预测环境管理活动的财务利益和其他商业利益,预测推行环境管理体系所产生的环境效益。通过比较成本、效益,更好地计量和报告环境业绩和财务业绩,以取得高层管理者的支持,从而保障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在实践中可采用净现值、投资回收期、内部收益率等传统管理会计的指标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评价。

三、我国建立环境管理会计的必要性

在我国,不论是当前的环境管理制度,还是企业自愿实施的环境管理体系,都存在着与环境管理会计的联系,主要表现有:企业在投资决策中,可以利用环境影响评价所确定的主要环境因素,分析其对环境的可能影响,并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从而把环境因素纳入投资决策分析中,使企业投资活动对环境产生有利影响。另外,要使企业环境行为得到控制,必须有一定的考核制度。企业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要求通过内部审核或外部审核进行检查,以发现偏离目标的行为并及时纠正,这需要通过建立环境业绩评价体系来保障其实现。创建我国环境管理会计的必要性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体现出来。

(一)我国企业同样存在环境活动和环境业绩

我国企业,尤其有污染能力的企业只要运转,就必然会或多或少地给环境带来污染,许多企业也确实为环境净化保护做了巨大的贡献。因此,企业就应该对环境保护活动的业绩予以适当的反映和对外报告。

(二)对外开放也要求我国尽快创建环境会计,以便改善投资环境,更好地进行国际交流和合作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一些大型外国企业进入国内,我国企业不仅面临残酷的国内竞争环境,而且必须接受世界经济环境的挑战。我国现在的许多企业在实力方面同国际大型企业相比较差,从长远来看,如果不重视环境治理及核算,将不利于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也对企业自身的发展带来危机。

(三)企业内部管理也需要环境会计

环境会计不单单为企业对外提供环境信息,还为企业内部的管理服务,为企业长期、短期预测与决策、日常控制、事后分析评价提供有益信息,从而保证实现最佳的环境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

(四)环境管理会计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环境管理会计对于政府利用环境会计信息制定相关的法规政策,改善环境质量;投资人及社会其他方面清楚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对环境的影响,确定企业的环境经济效益乃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作用。

结语

我国环境保护政策和环境管理制度,已经对企业产生影响,许多企业已经开始实施了环境管理体系。虽然环境管理会计当前仍然存在一些理论及实践等方面的问题和困难,但是其在我国企业的实施有着广阔的前景。随着人们对环境管理会计认识的深入、研究的深化和应用的普及得到解决,我国企业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我国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田志莹.推进我国企业应用环境管理会计的建议[J].科技资讯,2007,(34):181-182.

第6篇

[关键词]跨国公司;跨境环境管理战略;影响因素

跨国公司是指在两个或更多的国家有生产行为的企业。跨国公司拥有巨大的网络资源和技术资源,公司决议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从而对世界政治、经济和环境会产生重大的影响。跨境环境管理被定义为跨国公司总部为了保证海外子公司的环保质量而采取的管理程序、组织和业务(比如ISO14001)等。随着1998年福特公司首次向公众宣布其麾下140家制造企业全部获得了ISO14001认证,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加入进来,这已经成为跨国公司重要的环境管理战略目标。

一、跨国公司实施跨境环境管理战略的动因

跨国公司之所以采取以ISO1400l标准基础上的跨境环境管理战略,其动机与没有出口业务的中小企业的ISI14001认证有很大的不同,其环境管理战略动机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出于道义感的驱使。从道义的角度考虑,跨国公司在母国和东道国的环保行为没有显著的差异(Rondinelliand Berry,2000)。(2)与东道国政府建立良好关系。跨国公司实行环境管理标准的动机之一是为了与东道国政府建立良好关系,使得跨国公司成为环境保护的先头军,给公司带来良好声誉。地方政府以及合作伙伴期望与执行西方环保标准的西方公司合作。最后,在采取了Is01400l标准后,地方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不再轻易向公司施加压力,从而使公司处于不利的附属地位。(3)对未来规制和国家标准的预测。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规制需求和国家标准在合适的时间会趋于国际标准。比如,一些东欧国家被批准加入欧盟后,马上加大了对环境规制的力度,同时用国际标准来替换国家标准。一些发展中国家意识到“产业外逃”现象的出现,对外国公司实施趋紧的环境规制,ISO14001认证成为市场准入条件。(4)技术制约。ISO14001标准随跨国公司而扩散是因为受到公司技术条件的制约,公司的先进技术无法逆向,没有其他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反而是当地企业的环境管理只好重新设计以适应跨国公司的标准。(5)规模经济。大的跨国公司有强烈的动机寻求整个公司管理制度的高度一致与连贯性,跨国公司通过把环境管理内部化来达到上述目的。有关研究表明,跨国公司环境管理战略的内容和程度与公司的规模高度相关(Rappaportetal,1991),大的跨国公司具备财务、技术和管理资源,其进行国际化的环境管理,从全球统一管理制度中获取巨大的规模经济优势。(6)营销策略。跨国公司的跨境环境管理是对外部条件的被动反应。在某些情况下,跨境环境管理是为了加强公司的市场地位。国际业务中的环保领先地位是公司获取竞争优势、领先竞争对手和增加利润的有效方式。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公司有必要制定统一的环保政策。公司的IS014001认证、公司的良好形象和环保业绩成为通向公众和消费者的重要营销战略。

二、跨国公司跨境环境管理战略分类

按照巴勒特和高舍(Bartle-tt and Ghoshal,1989)的分类标准,跨国公司的跨境环境管理战略是一条从完全独立到完全契合的连续带。(1)完全独立战略。在这个层次上,跨国公司其子公司执行独立的环境战略,表现为缺乏总公司跨境环境管理政策、项目和程序,环境问题被看作是东道国经理的责任,总公司和子公司之间在环境问题上没有任何联系。(2)国际服从战略。跨国公司已经建立了跨境环境管理战略,公司希望其子公司的生产行为符合现有的规制和法律。在程序设计上要求所有子公司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保证其生产行为符合东道国的环境法律和规制,包括购买前评估、契合审计、监管和报告程序等。由于很多东道国环境保护的主要问题不是缺乏环保规则和规制,而是缺乏执行力,所以,跨国公司承诺在不考虑地域国别的情况下遵守所有的规则和规制就具有一定的重要性。(3)集权/垂直管理战略。母围的环境管理体系被用作整个公司管理框架的基础,这是因为跨国公司担心东道国的规制不充分或者适应成本太高,所以将环境行为国际化。这种方式将环境标准进一步内部化,即不管子公司位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使用统一的标准。很明显,这些标准必须达到或者超过东道国的标准。通过对环境管理体系的“集权化”处理,公司降低了风险,实现了规模经济,避免了东道国环境规制变化带来的昂贵适应成本。当地管理的重心成为母公司的职能而不是地方规制机构的功能,从环境的意义来看,东道国子公司的环境行为供给与东道国的环境规制需求相分离,成为母国环境标准的翻版。(4)放权/水平管理战略。子公司在环境管理战略上,比如在适应当地的环境标准时,具有较大的自主权,新环境措施的采用可以由跨国公司网络内的任何单位自主决定,专有清洁技术和业务在任何生产地都可能发明,各地环境经理通过竞争而不是官阶相联系。但是,要求不能脱离公司的总体框架,其行为要在母公司设定的原则和战略范围内。母公司不再对子公司实施集中控制,而是建立内部基准体系,各单位的业绩互相比较和竞争,环境目标的确定在各子公司之间存在差异性,但是受公司总体环境目标和理念的管辖和驱动。(5)超越战略。即对非股权控制的海外子公司实施跨境环境管理的战略。国际生产的非股权方式,比如特许经营、转包、战略联合等越来越多,使得公司的边界更难区分。有关跨国公司的文献中经常提到所谓的“联合生产网络”,该网络因为技术进步(比如电脑控制生产、信息技术、运输成本的降低、贸易和投资政策的自由化等)而实现。上述发展使得公司能够利用区位优势打破价值链,从而建立联合生产网络。联合生产网络和传统交易的区别在于公司之间互相依赖的程度得到加深,从而各单位之间合作和协调的程度得到了加强。联合生产网络的环境管理又分为后向供应链管理和前向产品导向的管理程序和业务。跨国公司的典型做法是通过要求供应商填写问卷,回答与环境有关的问题从而筛选供应商,即对供应商除了产品质量控制外还设立环境标准。而且,有时还要进行就地审计,尽管其不如对子公司的审计密度高。同样,如果转包商提供环境敏感服务,比如废物处理等,也会面临同样的“环境甄别和筛选”。与此同时,跨国公司可能为网络内的分公司提供与之相关的环保技术支持。至于前向产品导向 的环境管理,跨国公司可能采取各地统一的环境业务标准,比如对发展中国家东道国的提前告知、关于如何正确使用产品的培训和教育项目等。环保标签,特别是涉及到对化学品的处理时也是产品环境管理的重要内容。

第7篇

关键词: 海洋综合管理 体系创新 陆海统筹 集成管理

中图分类号:P711 文献标识码:A

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各国对海洋管理基本概念的理解经历了80多年的实践与理论探索。回顾国内外海洋综合管理实践与理论,我们不得不把目光移到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早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在丰富的海洋管理实践中提出了最初的海洋管理理论。1972年美国颁布了《海岸带管理法》,标志着海洋管理已成为国家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随后各国不断加以丰富,相继提出了海洋管理法规、条例和政策。1993年,《世界海岸大会宣言》指出,沿海国家实F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手段,是对海岸带实施综合管理,也是解决海岸区域的有效对策。

1.中美海洋管理范围、类型与手段比较

在阿姆斯特朗和赖纳合作完成的《美国海洋管理》一书中,海洋管理被看作是将某一海域的海洋资源、海况及人类活动加以统筹考虑的特定空间的管理活动。随着海洋科技尤其是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人们对海洋开发利用实践活动不断加强,海洋管理的内容有了很大的扩展。如美国对自然区域海洋管理范围的理解,经历了包括自然部分、管理部分、管辖部分三大范围不断深化的过程,其中最基本的是自然部分,即表层水、水体、海床、底土;又如从海洋管理层次与类型对海洋管理的理解不断拓展,将海洋管理明晰为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群岛水域管理等等,以此为依据分别制定了一系列区域性海洋法律制度。

在我国,海洋管理范围有哪些?海洋管理的类型有哪些?海洋管理的手段有哪些?同样困惑着我国海洋实际部门和学术界。尽管我们经过了30多年海洋管理实践与理论的不断探索,并已初步形成自己的海洋管理体系,但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

鹿守本1998年认为,在开发、利用、保护、权益、研究海洋事业等活动所发生的指挥、协调、控制及执行实施总体过程中产生的行政与非行政的一般职能,就是海洋管理。管华诗、王曙光2003年主张,海洋管理是指政府以及海洋开发主体对海洋资源、海洋环境、海洋开发利用活动、海洋权益等进行的调查、决策、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工作。

与美国相比,我国海洋管理所包括的范围、类型和手段有较大差别。一方面,是由于中美两国历史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基础、政治经济体制等有较大差别,另一方面,主要是海洋技术、海洋管理权限、海洋管理机制等有较大差别。

2.传统与现代海洋管理内容、对象、方法和特征比较

现代海洋管理与传统海洋管理相比较,两者之间有哪些不同内容?目前海洋管理部门和理论界尚无定论,主要反映在海洋管理的具体内容上有不同见解。

传统海洋管理,是指国家海洋行政机构对海洋的管理,是单纯的行政管理。随着时展,人类社会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程度与规模不断扩大,人们对海洋的依赖日益增加,而且由于海洋生态系统的特殊性、海洋比陆地有更多的不可抗力,决定了海洋管理的复杂性、多样性和系统性。近百年海洋环境日益恶化,生态资源逐步枯竭、海洋灾害发生频率不断增加等现象足以说明,现代海洋管理必须突破传统海洋管理的局限,有更高的要求和标准。

海洋综合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牵涉到各涉海部门的利益调整,不仅需要理论与实践的深化完善,而且急需培养一批熟悉海洋综合管理的人才队伍。海洋综合管理人才队伍是海洋管理的核心,关系到我国海洋强国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成败。只有造就一批政治素质高、政策性强、业务知识面宽、具有国际视野、熟悉海洋管理规律、具有战略头脑、开拓进取、善于解决实践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海洋综合管理人才队伍,才能适应21世纪中国海洋事业迅猛发展的需要,使我国由海洋大国变成海洋强国。

3.我国海洋综合管理体系创新的主要内容

现代海洋管理的实践和理论不断拓展,客观上要求我国海洋综合管理的内容不断拓展和创新。将海洋权益管理、海洋战略管理、海洋资源管理、海洋环境管理、海洋人力资源管理、海洋科技管理、海洋信息管理、海洋安全管理、陆海统筹管理、海洋区域管理、海洋管理组织等,作为创新与完善我国海洋综合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

3.1 海洋权益管理

海洋权的产生与发展,在全球沿海各国和地区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进过程。工业化、全球化以来,海洋权益的内容不断丰富,海洋权益管理不断加强。随着国际海洋法的不断丰富,国际海洋法规和现代海洋权益制度不断完善。中国海洋法制建设水平亟须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出越来大的声音。在海洋权益的维权管理及海洋权益法制管理方面,沿海各国和地区对海洋维权管理的原则越来越明晰。海洋执法在维护所管辖海域海洋权益,海洋司法在解决国际海事纠纷和海上划界争议等方面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全球在管辖海域外的海洋权益上,尽管存在不少分歧,但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国际公约继续发挥作用。

3.2海洋战略管理

海洋战略及其管理决定了一国和地区海洋管理的顶层设计水平,也决定了海洋管理的基本走向。不同社会环境、政治制度和经济基础等,产生不同类型的海洋战略及其管理模式。海洋战略管理体系,由海洋经济战略、海洋政治战略、海洋军事战略、海洋社会战略、海洋文化战略、海洋科技战略、海洋生态战略、海洋环境保护战略、海洋安全战略等内容构成。我国海洋战略管理必须改变长期存在的重陆地、轻海洋,重近海、轻远洋的传统观念,树立海洋可持续发展战略管理、海洋强国战略管理、陆海统筹战略管理、海洋安全战略管理、“一带一路”战略管理等观念并付诸实施,形成全球视野的海洋战略管理体系。

3.3 海洋资源管理

科学界定海洋资源管理的分类方法,认识海洋资源管理的本质和特性,选择科学合理的开发模式和海洋资源管理制度。

3.4 海洋环境管理

科学界定海洋环境管理的原则和任务,分析海洋环境污染行为。在比较中外海洋环境管理实践活动基础上,加强各级政府在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环境监测、海洋环保国际合作、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等方面的管理。

3.5 海洋人力资源管理

分析海洋人力资源海洋产业管理。明确海洋产业管理的形式、分类及其演进阶段,加强海洋产业组织管理、产业规模管理的职能、内容、途径,克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我国海洋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3.6海洋科技管理

明确海洋科技管理的原则、特性,分析影响海洋科技产业化的因素,完善海洋科技研发与应用、组织管理、应用管理,提出海洋科技产业化管理内容与方式,加速海洋科技产业化。

3.7 海洋信息管理

明确海洋信息管理战略在海洋信息用户培育与管理、海洋信息管理在海洋开发事业中的作用;分析制约我国海洋信息管理的相关因素、问题及解决措施,明确海洋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的技术基础与实现途径。

3.8海洋安全管理

认识国家海洋权益安全管理的价值,分析我国海洋权益安全和海洋权益安全管理现状,从国家海洋经济安全管理、政治军事安全管理、生态环境安全管理、社会安全管理等角度,完善海洋安全支撑理论、海洋强国目标取向和海洋安全推进策略等。

3.9 陆海统筹管理

明确陆海统筹管理的地位、背景、价值、必然性与相关理论,陆海统筹创建海域经济带的时代背景、全程路线图解、战略价值认定、综合优势支撑用现存难点,制定陆海统筹管理的内容、陆海两域规划衔接、陆海两域资源配置、陆海两域产业结构整合、陆海两域科技研发、陆海两域基础设施建设、陆海两域交通网络完善、陆海两域环境整治、陆海两域金融市场和对外开放体系建设等规划及对策。

3.10 海洋区域管理

提出海洋区域管理的原则、目标、任务,明确海岸带、海岛和海域使用管理的目标、任务、原则、手段,分析世界发达国家及地区的海岸带、海岛和海域使用管理经验对我国的借鉴作用;拓展大陆架以外公海、两极等的外海管理,明确内海与外海管理的目标与任务、外海管理的主要措施,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运用于外海管理。

3.11海洋管理组织

分析海洋管理组织的属性、海洋管理组织结构基础、类型、设计、差异等,认识全球海洋管理冲突,海洋管理组织在国际关系协调中的作用,海洋管理沟通机制和谈判过程和海洋管理组织变革管理。

在回顾我国海洋管理体制改革主要历程,分析我国海洋管理体制创新的难点问题和国际海洋管理体制创新趋势基础上,研究我国现代海洋管理体制创新的目的、原则和模式,提出我国海洋管理体制创新的总体要求、思路和未来趋势。

参考文献:

[1] 朱坚真.中国海洋发展重大问题研究[M].青岛:海洋出版社,2015.

[2] 马汉.海权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 王琪.海洋管理――从理念到制度[M].青岛:海洋出版社,2007.

[4] 李百齐,全永波.蓝色国土的管理制度[M].青岛:海洋出版社,2008.

[5] 鹿守本.海洋综合管理及其基本任务[J].海洋开发与管理,1998,(3).

[6] 江红义.海洋综合管理研究述评[J].传承:学术理论版,2011,(25).

[7] 帅学明,朱坚真.海洋综合管理概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8] 管华诗,王曙光.海洋管理概论[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3.

[9] 彼德・里基兹.海洋综合管理的有关问题[J].海洋信息,1998,(1)

[10]吴清峰,唐朱昌.基于生态系统方法的海洋综合管理研究――欧盟海洋战略框架指令分析[J].生态经济,2014,(01).

[11]王学俭.探索基于海洋政府管理的一部研究力作――《政府海洋管理研究》述评[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 28(1).

[12]全永波.海洋管理W[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

[13]董瑞华.中国海洋经济管理体制演化机制研究――基于演化博弈论的视角[J].时代经贸,2011,(2).

[14]赵伟.我国海洋管理体制改革研究(硕士论文)[D].烟台大学,2014.

[15]吕彩霞.海域使用制度与海洋综合管理[J].太平洋学报,1999,(04).

[16]张润秋.海洋管理概论[M].青岛:海洋出版社,2013.

[17]陈吉祥.我国海洋综合管理发展思路探析(硕士论文)[D].中国海洋大学,2009.

[18]崔凤,王启顺.海洋管理的社会学阐释[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第8篇

[关键词]地理信息 GIS 发展 应用

[中图分类号] P228.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3-278-1

0引言

GIS的发展一方面使得计算机知识得到了推广和应用,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我国信息技术。对基于计算机技术的GIS 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能够有效指导GIS 研究工作的开展。

1地理信息系统概述

1.1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地理信息系统(GIS肠eogarphiealIL-oflrmationSystem)是一种决策支持系统,具有信息系统的各种特点,一方面,它是一门介于地球科学与信息科学之间的交叉类学科,另一方面它是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的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模拟、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综合而言它是为区域和工程规划、设计、管理决策服务的信息加工与管理技术的学科池是一种综合性强、适用性广的工具。

1.2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成

地理信息系统(GSI)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1.3地理信息系统(GSI)的特征

地理信息系统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1.具备采集、管理、分析和输出多种地理空间信息的能力具有很强的空间性和动态性;2.以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为目的,以地理模型方法为手段,具有空间分析、多要素综合分析和动态预测的能力,并能产生高层次的地理信息;3.由计算机系统支持进行空间地理数据管理。并由计算机程序模拟常规的或专门的地理分析方法作用于空间数据,产生有用的信息并完成人类依靠传统方法难以完成的任务。

2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本功能体现在6个方面:1.数据的采集与编辑,用于获取数据,保证GIS数据库中的数据在内容与空间上的完整性。2.数据转换与处理,保证数据在入库时内容上的完整性,逻辑上的一致性。3.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功能地理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存储和管理的高新技术,包括数据库定义、数据库的建立与维护、数据库操作、通讯功能等。4.制图功能根据GIS的数据结构及绘图仪的类型,用户可获得矢量化的地图或栅格地图。可以为用户输出全要素地图,也可以根据用户需要分层输出各层的地图。5.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功能包括拓扑空间查询、缓冲区分析、数字高程模型的建立、地形分析等等。6.二次开发和编程功能用户可以在自己的编程环境中调用GIS的命令和函数,或者GIS系统将某些功能做成专门的控件供用户开发使用。

3 GIS的发展

3.1 GIS软硬件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让GIS能够将更为复杂、更为大量的计算任务完成,使其所处理的空间分析和图形更加复杂等等优势。此外,努力改善开发平台能力能够决定GIS技术的发展,并能将软件的可移植性增强和其所应用的领域扩大化,在相关技术的辅助下,将GIS系统的集成度和用户友好度提高。美国的ARC/INFO、MAPINFO,澳大利亚GENAMAP和加拿大的TITAN/GIS、PCI是目前较好的GIS开发平台;而国内中国地质大学的MAP/GIS和北大遥感所的CITYSTAR软件也比较好。这些都是较为强大的二次开发功能;但在各个领域的开发利用的重点不一样,在数据结构、集成化和智能化都有所不同。

3.2 MGIS―多媒体GIS

多媒体技术能够将声、像、图、文和通讯等集合到一体,通过最为直观的方式和感知信息,以及形象可感的、甚至能够声控对话的人机界面对信息处理进行操纵。GIS的系统结构、系统功能及应用模式的设计深受多媒体技术的影响,多媒体技术能够让呈现更为丰富、灵活、友好的表现形式。多媒体地理信息系统(MGIS)实现了文字、图形(图像)、色彩、声音、色彩、动画等技术的融合,使得GIS应用的市场和领域更为广阔。它一方面能够将生动直观、高效快捷的信息服务提供给社会经济、文化教育、旅游、商业和决策管理等领域,另一方面能够让电脑技术真正渗入到人们生活当中。多媒体技术在GIS领域的应用以及具有良好集成能力的MGIS的出现,都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3.3 WebGIS技术

基于Web的GIS系统综合利用了信息处理、计算机图形学、数据库、Internet、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工程等先进技术,借助现代网络通信设备,使各类数据能够很方便的到网络上。达到了由用户自定义数据检索方式、自定义图形层结构、在网络上直接处理数据,显示各类图形等目标。

4 GIS技术的应用

4.1 GIS在地理学中的应用

一般来说,地理学任何一门分支学科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都必须收集前人的成果资料,并进行调研和分析测试,上述数据则是GIS信息管理分析的重要数据源之一,它和专题地图提供的数据以及各种遥感数据构成了GIS的三大数据源。在地理学的研究工作中,不管研究对象、研究目的有何差异,三种类型的基本数据是利用GIS进行管理与分析的必要条件;然后针对具体问题采用各分支学科的研究方法,解决所要研究的问题;最后可以应用GIS进行专题地图的编辑处理,或者应用GIS数据库资料及相应的数据模型对研究对象的现状或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与预测。

4.2 GIS在环境科学领域的应用

随着“数字地球”的概念的提出“,数字环保”的概念随之形成“。数字环保”是在EMIS、DE、DE、GPS等技术的基础上所衍生的大型系统工程。当前,引进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已经成为当前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一个热点,GIS使EMIS的功能更加强大,可实现环境制图、专题分析、统计分析表现、空间等值分析、模拟结果表现、信息查询等功能。不仅把环境信息进行科学直观化,将管理者置身于自然和社会环境中,而且使管理工作变得直观、生动和全面。GIS除了在环境管理方向有重要的应用之外,在环境规划、环境监测与评价以及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应用。

5结束语

在当今这个信息化的社会中,唯有有效地利用自身资源,掌握更全面、更准确的信息,更快地作出科学的决策,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并同时给企业带来更高的回报。GIS技术在我国取得了广泛的应用,我们只有正确了解GIS技术发展动向,利用GIS最新技术开发产品,推广应用,发展产业,才能立足于世界信息技术发展的潮流中。

参考文献

[1]吴云丰,陈学辉.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及发展动态探析[J].硅谷,2014,15:8+5.

第9篇

关键词:环境检测;质量管理;具体实践

1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实践

1.1方案的设计

不同要求或类型的环境监测活动即为环境监测方案设计质量管理的对象,在合同中应对评审内容和方面进行全面的规定,并重点关注环境监测的批准程序。

1.2样品处理

环境监测样品处理环节的质量管理在实际情况中,根据样品采集员和管理者的工作要求和职能,将其对应的责任进行更为细致的划分,并加强样品在运送环节的质量控制,确保样品不会在运送的过程中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同时,还需在样品交接时仔细规定交接的顺序要求,要对监测指标不合格的样品进行及时的处理,并根据监测要求重新采集样品。质量管理还要求管理者重新编制监测样品的交接流转单以及对应的记录,从而掌握样品的实际情况,提高环境监测的准确性。

1.3样品分析

在环境监测过程中,样品分析环节是监测的核心,对于该环节的质量管理手段也趋于成熟,而且在实践的过程中总结了很多的经验,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很少。但从目前来看,样品分析的质量管理仍存在记录不够完善的现象,而且分析所需的大型设备也不具备规范的原始记录。

1.4审核监测结果

环境监测结果的审核工作对精度和准确度的要求较高,如果监测报告不够完善,就会为后续的分析和审核工作造成麻烦,因此质量管理要求审核环节应在拥有完备信息量的前提下完成,而且,具有一定法律效力的资料和文件必须足够完整和严谨。

2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必要性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不仅可以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其也是环境管理的主要方式。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一方面可以促进政府科学决策以及环境管理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还可以有效的提高环境监测站的监测水平和监测能力。因此,我国的环境监测地方部门若想提高环境监测站的监测水平,首先就要提高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重视程度,其次,环境监测地方部门不仅要从思想上认识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还需要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付诸实践,由此才能促进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3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发展现状

为了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准确性与可比性,就需要加强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我国环境保护部门也逐渐提高了对环境监测的重视程度,同时加快了建设环境监测站的速度,由此改善了我国环境监测站点的硬件基础及软件基础的建设工作,同时也提高了我国环境监测的水平及能力,不过,因为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发展时间较短,缺乏管理经验,由此使得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还存在不足。

4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相关措施

4.1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

环境监测站不仅要提高环境监测的技术水平,引进先进设备、建设环境监测实验室,同时还需要树立先进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意识,提高对其的重视程度,提高监测站全体工作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除此之外,环境监测站还要不断深入、渐进的学习并实践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意识,保证环境监测人员在实际监测工作中加强对质量管理的重视程度,进而保障监测数据的精密性、可靠性与准确性。另外,监测人员在监测工作结束后要主动的发现监测的问题,并及时的解决问题。环境检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也是提高环境检测质量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在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中,要建立科学分工的内部制度,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同时要不断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及相关机构。

4.2积极开展外部质量控制和内部质量保证

环境质量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还回受到内部质量保证以及外部质量控制活动的影响。因此,我国的环境监测部门不仅要不断的提高环境监测的技术水平、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有序的开展外部质量控制活动,同时还要积极开展内部质量保证活动,由此才能保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水平。

4.3加强监督模式和管理方法

建立长效质量监督机制,针对当前环境监测系统以单领域、单项目、零散型监督为主的现状,开展质量检查、比对监测、同步监测、质控考核以及能力验证等多种形式的质量监督活动建立长效质量监督的机制。

5结语

若想保证环境监测的质量,就需要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在当前日益严峻的环境下,我国各级环境监测站必须要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由此才能为政府决策及环境有效管理提供必要的依据。同时,环境监测相关人员还需从日常监测入手,将完备的质量管理措施融入到环境监测当中,形成一个整体,从而确保环境监测结果具有一定说服力。

参考文献

[1]葛伟.室内空气监测质量保证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12:98-99.

第10篇

摘要:发展循环经济要求从整个社会角度来考虑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绿色物流是循环经济思想在物流中的具体体现。在可持续思想的指导下,企业必须大力提倡绿色物流。首先介绍了循环经济与绿色物流的基本概念,说明了建立绿色物流的重要性。然后提出了循环经济的发展原则,在此原则基础土,构建出了绿色物流模式。

关键词:循环经济;绿色物流;发展原则;物流模式

1循环经济与绿色物流的基本概念

从生态学意义上理解,所谓循环经济是一种保护地球的经济发展模式,它在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循环经济是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模式,它强调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表现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方式,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自然资源一产品和用品一再生资源”的闭环式流程,所有的原料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最合理的利用,从而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小的程度。所以,从本质上讲,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

结合可持续发展原则和现代化物流的内涵,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以降低污染物排放、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通过先进的物流技术和面向环境管理的理念,进行物流系统的规划、控制、管理和实施的过程。

从循环经济和绿色物流的含义可以看到绿色物流和循环经济其实质是相同的,绿色物流是循环经济在物流领域的具体体现。我国要大力推行循环经济。就必须注重绿色物流的发展,循环经济的发展依赖绿色物流,绿色物流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着循环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建立绿色物流的重要性

绿色物流适应了世界社会发展的潮流,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伴随世界大市场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物流的作用日益重要,绿色浪潮惠及的不仅是生产、营销和消费。物流的绿色化也应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物流绿色也是物流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保障。物流作为现代新兴行业,有赖于社会化大生产的专业分工和经济的高速发展。而物流要发展,一定要与绿色生产、绿色营销、绿色消费紧密衔接,人类的经济活动绝不能因物流而过分的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以至造成再次重复污染。可见,绿色物流是物流发展的必然。

物流绿色也是物流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保障。物流作为现代新兴行业,有赖于社会化大生产的专业分工和经济的高速发展。而物流要发展,一定要与绿色生产、绿色营销、绿色消费紧密衔接,人类的经济活动绝不能因物流而过分的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以至造成再次重复污染,可见,绿色物流是物流发展的必然。

绿色物流还是最大限度降低经营成本的必由之路。据统计,产品从投产到销出,制造加工时间仅占10%,而几乎90%的时间为储运、装卸、分装、二次加工,信息处理等物流过程。因此,物流专业化无疑为降低成本奠定了基础。但当前物流基本上还是:高投人大物流,低投入小物流的运作模式,而绿色物流强调的是;低投人大物流的方式,显而易见,绿色物流不仅是一般物流的节约和降低成本,更重视的是绿色化和由此带来的节能高效少污染,它对生产经营成本的节省可以说是无可估量的。

绿色物流的建立,更有利于全面满足人民不断提高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物流作为生产和消费的中介,是满足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基本环节。而绿色物流则是伴随着人民生活需求的进一步提高,尤其是绿色消费的提出应运而生的。试想再绿色的生产和产品。如果没有绿色无污染物流的维系,绿色消费就难以进行。同时,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意味着生活的电子化、网络化和连锁化,电子商务、网上购物、连锁经营,无不有赖于绿色物流,可以说没有绿色物流,就没有人类的休闲自在。

3循环经济的发展原则

(1)减量化原则。

循环经济的第一法则是要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因此又叫减物质化。换言之,人们必须学会预防废弃物产生·而不是产生后治理。在生产中,制造厂可以通过减少每个产品的物质使用量、通过重新设计制造工艺来节约资源和减少排放。例如,轻型轿车既节省金属资源又节省能源,仍然可以满足消费者关于各种轿车的安全标准,而光纤技术能大幅度减少电话传输线中对铜线的作用。

(2)再利用原则。

循环经济第二个有效的方法是尽可能多次以及尽可能多种方式地利用人们所买的东西,通过再利用,人们可以防止物品过早成为垃圾。在生产中,制造商可以使用标准尺寸进行零部件设计,以避免更换整个产品。在生活中,人们把一样物品扔掉之前应该想一想在家中和单位里再利用它的可能性。确保再利用的简易之道是对物品进行修理而不是频繁更换。人们可以将合用的或可维修的物品返回市场体系供别人使用或捐献自己不再需要的物品,以增加消费品循环使用的频率。

(3)资源化原则。

循环经济的第三个原则是尽可能多地再生利用或资源化。资源化是把物质返回到工厂在那里粉碎之后再融入新的产品。资源化能够减少人们增建垃圾填埋场和焚烧场的压力,制成使用能源较少的新产品。资源化方式有二:一是原级资源化,这是最理想的资源化方式,即将消费者遗弃的废弃物资源化后形成与原来相同的新产品。二是次级资源化,即废弃物被变成不同类型的新产品。原级资源化在形成产品中可以减少20%—90%的原生材料使用量,而次级资源化减少的原生物质使用量最多只有25%。与资源化过程相适应,消费者和生产者应该通过购买用最大比例消费后再生资源制成的产品。以使循环经济的整个过程实现闭合。

3R原则在循环经济中的重要性并不是并列的。人们常常简单地认为所谓循环经济仅仅是把废弃物资源化,实际上循环经济的根本目标是要求在经济流程中系统地避免和减少废物,而废物再生利用只是减少废物最终处理量的方式之一。综合运用3R原则是资源利用的最优方式。

4基于循环经济的物流模式

首先,目前的物流模式之所以制约循环经济发展,是由于正向物流与逆向物流存在管理割裂与运作分散问题,因此必须将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实施有机结合,建立能够使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整体优化的物流模式。其次,循环经济理论认为,循环经济具体体现在经济活动的三个重要层面上,以实现三个层面的物质闭环流动为首要目标。在企业层面上,实现污染物排放的最小量化;在区域层面上,形成企业间的工业代谢和共生关系,建立工业生态园区;在社会层面上·通过废旧物品的再生利用,实现消费过程中和消费过程后物质和能量的循环。综合上述两点因素,并结合物流活动的自身特点,本文认为基于循环经济的物流模式应包括企业、供应链、社会三种类型。

4.1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物流模式

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物流模式是由企业的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和回收物流组成的闭环系统,其结构如图l所示。传统的企业物流模式一般是从原料采购开始,终止于消费者手中,企业输出生产品,副产品作为废弃物处理。而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物流模式要求企业物流管理延伸到废弃产品的回收领域。构建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物流模式具有技术与管理方面的优势。首先,从技术角度,企业使用原材料的种类有限,企业熟悉其原材料的性质,具有再生利用的技术优势,特别是对于生产过程中的废品再生利用,可以避免浪费和减少原材料输入;其次,从管理角度,企业内部的循环便于操作,可以减少距离成本和避免交易成本。

4.2基于循环经济的供应链物流模式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基于循环经济的供应链物流模式应涵盖所有供应链上的企业在产品全生命周期中各个环节的物流活动,其结构如图2所示。供应链的形成、存在、重构,都是基于一定的市场需求而发生,由于市场需求的多变性与不确定性。导致供应链中的节点企业需要动态更新,这就使得供应链具有明显的复杂性和动态性。此外,由于供应链节点企业组成的跨度或层次不同,供应链往往由多种类型、多个国家的企业构成,并且存在若干个不同范围的资源循环。因此,在基于循环经济的供应链物流模式构建过程中,需要加强协调管理的工作。

4.3基于循环经济的社会物流模式

基于循环经济的社会物流模式不仅应包括社会经济系统内部的物流活动,还应包括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环境系统之间的物流活动,其结构如图3所示。基于循环经济的社会物流模式的总体目标是保证在一定时间内,使得自然环境系入的资源最小化,同时社会经济系统向自然环境系统输出的各种废弃物也达到最小化。构建基于循环经济的社会物流模式,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物流模式的运行机制。在基于循环经济的社会物流模式构建过程中,物流活动的相关管理部门应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运行机制,规范社会物流活动,促使企业采用低能耗、少污染的物流技术,并进行废物回收与再生利用,实现物流活动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共同优化。

(2)物流模式的运作组织。社会物流活动的规划、管理与执行,都是由一定的组织完成的。不同的组织模式与职能分工。对物流模式的运作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对资源利用和环境的影响也不相同。在基于循环经济的社会物流模式构建过程中,应整合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的运作组织,从而达到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目的。

(3)物流基础设施。物流基础设施是承载物流作业的大型物流设施,包括运输线路、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以及企业内部的仓库等。物流基础设施的布局对社会经济系统、自然环境系统具有很大影响,合理的设施布局可以减少迂回运输,提高运输设备利用率,进而减少尾气与噪声污染等环境问题。

(4)物流信息网络。在国际互联网、区域公用经济信息网等平台上,应用信息技术建立社会物流信息网络体系,可以实现物流信息集成与共享,加快信息传递速度,减少物流活动的不确定性与盲目性,从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与物质资源的消耗。

第11篇

[关键词]环境监测、市场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X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3-0052-01

1 基本概念

1.1 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的概念,是指关于监测规范和制度构建的基本范畴。在广义上,进行监测的内容有:地质、人气、水体、土壤和生态系统等等。环保部门又把对环境的监测分为“人监测”和“小监测”。所谓“人监测”,是指对整个人类生存环境的监测,并不局限于环保部门的监测活动:所谓“小监测”,就是主要山环保部门参与的,对具体污染活动和污染源进行的监督活动。这样的划分存在许多问题,并不能为政策的制订提供有力的帮助。

1.2 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监测体系中的信息公开,即可通过依职权公开,也可以依申请进行公开,这样的信息公开制度可以满足民众在对环境监测数据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也可以使民众对相关部门的环境监测工作进行一定的监督。虽然民众可以通过这些途径获知相应的环境监测数据,但是实际情况却并不能使信息得到及时的公开。例如,在民众申请公开监测数据信息时,相关部门并没有及时的回复,这样即使以后得到了相关信息数据,也因为时过境迁使得这些数据无法发挥相应的作用:又例如,在相关部门应当依职权公开相应监测数据信息时,没有公开,拖延公开,或是公开数据不真实,都会使信息公开制度无法正常运转。所以,在法律法规规定相应的信息公开制度时,应该同时规定相应的救济措施,这样才能保证民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也能使民众的监督作用得到最人的发挥。

1.3 环境监测的法定地位

环境管理工作要求必须遵循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基本原则去实施。所以,我们环境监测部门更要做出具有真实性、可靠性代表性、精确性、完整性以及可比性的权威监测数据。环境管理工作如果脱离环境监测去执法,就意味着失去了依据和执法的准绳,也就背离了以事实为依据的准则,就不能科学判定被服务单位环保法规的执行情况,很难保证科学的有效的监督管理工作。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执法职能中起着技术监督与保障工作,主要是按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在标准方法与技术规范的指导和约束下,对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观察、分析其变化和对环境影响的测定过程。其主要任务是及时、可靠、准确、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污染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规划、环境管理、污染防治、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做好服务工作。

2 生态环境监测的对策

2.1 构建生态环境监测信息库

计算机、3S技术与地面监测完美结合,可用于全面审视生态质量,为生态环境监测信提供一种全新的技术支撑。网络设计日趋一体化,可以构建生态监测信息库、全面统筹文字等相关数据,切实执行产业化管理,全面了解影响生态环境状况各因素,实现对生态环境发展的监测和评价。

2.2 完善国家统一的生态环境监测网

全球对生态环境监测都十分重视,中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要充分把握生态环境的变化趋势,一方面需要建立一个专业的生态环境监测点,另一方面必须要生成一个完善的系统。结合现实情况,通过对新型技术的深入应用,将遥感、航照、监控等所有可利用的技术手段相结合,利用多维角度使生态监测智能化,构成具有代表性的生态环境监测网,与常规生态监测网组成一个整体,实现生态监测网络化。

2.3 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监测方法

生态环境监测对中国而言是一项较新型的工作,很多新型技术和方法未得到充分利用。在传统的生态监测中,倾向于污染、灾害等方面的定性描述,无法实现具体化的描述。对于生态深入的发展方向、特性和造成破坏的各项相关因素的监测必须要提高重视程度,执行动态监测分析,并且凭借3S技术对不同时间、多方位角度测得的数据予以深度分析,筹划建立生态环境动态监测模型,从而实现定量描述、定量分析。完善比较成熟的监测方法和一些已经通过检验的仪器,日益形成系统监测能力。

3.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

1.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让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有据可依,才能有条不紊的进行有效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第一,应该建立明确管理制度,让各部门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并设立相应的能够量化的考核制度和考核体系,采用多手段全方位的考核模式,确保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可靠性。第二,建立健全的组织结构。健全的组织结构能够保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要做到合理分工,按照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分配合适的工作岗位:要做到分工明确,工作人员要有明确的工作目标,避免工作任务出现重复交叉以及管理黑洞的现象:要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促使工作人员尽力完成工作,确保工作的积极性。第三,要建立适应快速发展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制度和评价模式要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工作范围不断扩大,要建立起全程需的检测质量管理理念,把评价模式从实验室内的质量控制延仲至等个监测站。只有建立了完善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和健全的组织机构,才能确保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2.加强检测队伍的专业素质和管理意识。加强监测队伍的专业素质是确保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共组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首先要确保人才一的培养,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制度,组织学习、培训、进修等多种加强监测人员专业技术的培养机制:其次要从源头入手,建立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给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制定匹配的人才培养计划,如在高校设立相关专业等等,能源源不断的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输送人才第三,要不断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的思想意识,加强其思想教育工作,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能积极主动的投入工作。

3.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技术水平。随着环境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监测领域的不断扩张,要不断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技术水平,把全新的技术手段加以整合,建立一个完善的系统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系统,一以此来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水平。与此同时,还应该不断的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进行新的研究和探讨,研发新设备并加以合理运用,来全方面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工作。

4 总结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监测是环境监测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生态保护和生态管理的有力支撑,也是生态保护和生态管理的基础,经过努力,生态环境监测将会被广大环境监测工作者认识和掌握。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 政府绿色采购;困境与障碍;影响因素;政策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5 . 17. 096

[中图分类号] D922.1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5)17- 0181- 04

政府绿色采购自1992年首次由欧盟推广以来,许多国家和地区推出了各种行之有效的政策法规,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实践活动。但各国对政府绿色采购的理论研究十分有限,政府绿色采购仍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研究领域。综观国内外政府绿色采购的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政府绿色采购的内涵、政府绿色采购的理论基础、政府绿色采购实践的困境与障碍、政府绿色采购的影响因素、政府绿色采购的政策研究等方面。本文将围绕上述方面依次展开述评,并提出了政府绿色采购的可能研究趋势。

1 政府绿色采购的内涵

1.1 政府绿色采购的定义

各国政府和学术界对政府绿色采购的定义并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丹麦绿色采购及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工作组(2000)将政府绿色采购定义为“公共机构采购对环境和人类具有最低影响和最安全的产品、服务和建筑,包括自然资源、原材料、消耗品、性能、运行及废弃等方面”[1];OECD(2002)将绿色政府采购政策定义为“许多成员国当局应用政策,鼓励采购人员购买可以减少环境破坏的产品和服务……作为提高公共采购环境绩效的一个手段”[2];欧盟委员会(2008)将政府绿色采购定义为“政府当局寻求采购货物、服务、工程,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减少环境影响”[3]; Erdmenger(2003)认为政府绿色采购是政府寻求环保产品的采购,在尽量避免不必要的采购的同时,优先选择更环保的产品[4];Bouwer et al.(2005)[5]将政府绿色采购定义为“政府当局将环境标准集成到采购过程的所有阶段,因此鼓励环境技术的传播和环保产品的发展,通过寻求和选择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有最小可能的环境影响的结果和解决方案”;Markku Simula(2006)认为政府绿色采购是在采购整个过程中,把环境问题与采购过程相结合的活动[6];Parikka-Alhola(2008)认为政府绿色采购是一个减少采购产品的环境影响的方法,在整个生命周期内通过鼓励制造商来实现环境友好产品的设计和生产[7]。

尽管对政府绿色采购定义的表述不尽相同,但其基本概念是建立在产品和服务的环境标准之上;尽管所使用的术语存在差异,政府绿色采购活动的本质是,政府当局应该承担责任,在自己的采购实践中,识别环境友好型的产品和服务,然后优先采购这些产品和服务,因此政府绿色采购活动是一种生态经济活动[8]。综上分析,本文将政府绿色采购定义为采购人员使用财政资金依法采购绿色的产品、工程、服务的经济行为。

1.2 其他相关概念

政府绿色采购的其他相关概念有环境责任政府采购、可持续政府采购、低碳采购。环境责任政府采购(ERPP)是环境产品政策工具集成的驱动力,在美国被称为是环保采购(EPP)。EPP是联邦或州政府计划、鼓励并协助采购的执行机构购买环保产品或服务,它们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环境影响和危害被认为是很小的[9]。Walker et al.(2012)将可持续政府采购(SPP)定义为“通过采购和供应过程,结合社会、环境和经济方面,追求可持续发展目标”[10]。Fernando Correia et al.(2013)将低碳采购(LCP)定义为“在组织寻求采购货物、服务、工程和公用事业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考虑其直接和间接排放,减少碳足迹和/或导致整个组织碳足迹减少的过程”[11]。由上述定义看出,政府绿色采购(GPP)和环境责任政府采购实际上是同一概念,都是属于生态采购或环保采购。由于低碳问题是更广泛的生态环境问题的一部分,而生态环境是更广泛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一部分,因此低碳采购应从属于政府绿色采购或环境责任政府采购,而政府绿色采购或环境责任政府采购是可持续政府采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何种政府采购都应追求实现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1.3 政府绿色采购的效应

政府绿色采购实践被认为是一个对可持续生产和消费有效的政策工具。在生态文明背景下,政府绿色采购至少存在经济效应、生态效应、示范带动效应和扶持效应[8-12]。经济效应主要表现在考虑到生命周期成本,政府绿色采购不仅节约了采购成本,而且提高了采购效率;生态效应主要表现在政府绿色采购的生态价值导向,GPP对环境友好产品的开发和消费者需求有间接影响,通过市场触发器的操作,GPP可以强烈地刺激生态创新;示范带动效应主要表现在政府绿色采购的消费导向,政府绿色采购可以产生溢出效应,欧盟证实政府绿色采购政策不仅有利于政府“创建或扩大环保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又有利于刺激私人采购使用绿色标准[3];扶持效应主要表现在政府的绿色采购活动能够帮助和促进环保型企业的发展,能够促进清洁生产的推行[8]。但是,根据一项对欧盟政府采购政策的研究表明,政府采购政策不仅没有推动欧盟的创新行为,反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阻碍其创新活动的作用[13]。

2 政府绿色采购的理论基础

综观国内外文献,主要是从新制度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环境管理学、可持续发展理论等方面,论述政府绿色采购的理论基础[14],具体而言,政府绿色采购活动主要是受到了外部性理论、绿色供应链管理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指导。

外部性理论是环境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一方面,生态产品或环保产品正外部性很强,在某种程度上还具有公共物品的特征。由于公共物品的特点,导致了生态产品或环保产品在生产和消费环节产生“市场失灵”。因此,政府可以通过由私人企业负责生产,政府采购后再提供给公众消费;另一方面,为消除经济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根据外部性理论和科斯定理提出了现代产权理论。碳排放交易制度就是一种很好的产权制度创新,其中碳足迹制度直接影响政府低碳采购活动。

绿色供应链管理是在传统供应链管理基础上增加了环境因素的环境管理手段[15]。一方面,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制度、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制度、环保标准采购清单等,是各市场主体内部环境管理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理论,政府绿色采购供应商评价体系,由产品环境因素评价、生产过程清洁评价和绿色采购评价3个方面构成。

可持续发展理论旨在创建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一方面,可持续生产和消费要求实现生产和消费的“发展性”和“可持续性”;另一方面,低碳消费和绿色消费都属于可持续消费范畴,低碳消费和绿色消费是可持续消费的源头和重要的实现机制,可持续消费是根本目的[16]。因此,政府低碳采购受到低碳经济理论的指导,政府绿色采购受到循环经济理论和生态经济理论的指导,但这些理论本质上都属于可持续发展理论。

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政府绿色采购的发展离不开各利益相关者(比如政府组织、采购人员、企业、非政府组织、新闻媒介、公众等)的投入或参与,政府绿色采购追求的是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而不仅仅是某些行为主体的利益。在发达国家,非政府组织在相关监测和促进环境管理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非政府组织等非政府利益相关者组织、媒体和公众,可以促进政府绿色采购的发展。

3 政府绿色采购实践的困境与障碍

政府绿色采购实践可以定义为集成环境对政府采购流程的担忧,GPP实践构建包括绿色产品和服务的偏好(GP)、绿色物流(GL)和绿色供应商监控(GS)[17]。尽管政府绿色采购有许多明显的效应,但在政府绿色采购实践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障碍和缺陷,主要体现在经济、政治和认知3个层面。根据对意大利和英国政府当局的调查,政府绿色采购实践具体的障碍是绿色产品的成本比那些非环境友好的产品成本要高、缺乏政治支持的组织资源、缺乏产品的真正的环境影响的信息、找到供应商或准备要求招标和采购的困难、缺乏从当局高层的指导方针以及缺乏政府之间的合作[18-20]。根据OECD组织的一项对国家环境政策中实施GPP的调查,发现通过采访的大多数人认为,政府绿色采购的障碍在于对政府采购人员缺乏培训、缺乏金融方面的信息、缺乏环境好处的信息。事实上,Varnas et al.(2009)调查了瑞典广泛的建设项目采购组织,揭示了限制政府绿色采购应用的一个原因,是缺乏知识来制订具体的、可测量的和可核查的环境偏好[21]。根据Yong Genga et al.(2008)[22]对中国政府绿色采购能力建设的研究,虽然GGP在中国很有前途,但GGP的实现仍然缺乏必要的指导信息及相关技术,主要的实施障碍有:①对政府绿色采购的概念界定没有统一;②环境法律体系不完善;③绿色产品成本较高阻碍采购决定;④政府采购人员和供应商的环境意识普遍较低。

4 政府绿色采购的影响因素

政府绿色采购的有效实施取决于很多因素,对于政府绿色采购影响因素的研究,既有定性研究也有定量的实证研究。Brammer et al.(2011)[23]构建了一个有用的概念框架,来识别政府绿色采购政策如何转化为GPP实践的4个影响因素,这4个因素分别是:①这些GPP政策的成本和收益的感知和比较;②绿色产品或服务的可得性;③组织压力;④对政策的“熟悉”。很多文献是通过问卷调查、因子分析等计量经济方法,从众多影响因素中识别出关键因素。这些关键因素分别为政府绿色采购的法律法规、采购者的思想意识和能力、利益相关者的关注、财政经济和环保技术等。

(1)政府法律法规对政府绿色采购的影响最大[24]。政府的采购法律法规对政府绿色采购的有效实施是一个重要的保证,在我国无论是在国家层面还是在地方层面,政府为实施政府绿色采购制定了许多法规条例,完善强制性的政府绿色采购法更能促进政府绿色采购的发展。

(2)政府采购者的思想意识和能力是政府绿色采购的关键。政府采购人员对GPP技术及采购的意识和知识,是发展政府绿色采购的最大驱动力,政府绿色采购的能力受到政府采购人员认知水平的制约,而认知是刺激GPP实践的一个重要因素。

(3)利益相关者可以激励政府绿色采购。各级环保民间组织等非政府组织、新闻媒介、绿色企业以及公众对政府绿色采购的关注,给GPP的实践带来了动力和压力,Qinghua Zhu et al.(2013)使用收集自193个中国政府官员的原始数据,发现利益相关者施加压力可以激励GPP实践的采用[17]。

第13篇

关键词:HSE;绩效管理

一、HSE绩效管理的基本概念

1.HSE绩效

HSE绩效是基于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和目标,与组织的风险控制有关的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管理活动和管理效果的可测量结果。它反映了HSE管理体系各要素的实施和运行情况,具体包括:对法律、法规、其他要求和具体运行控制准则的满足情况;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实现情况;事故、事件、疾病、环境污染、财产损失等不良现象表现的情况等。

2.HSE绩效管理

所谓的HSE绩效管理,是指各级管理者为了达到组织的HSE目标,对各级部门和员工进行HSE目标和指标设定、实施辅导、绩效考核、考核后续管理、绩效目标提升等持续循环的管理过程,它的目的是持续提升组织和个人的HSE绩效。

HSE绩效管理是组织整体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石油、石化等健康安全环境风险较大的行业而言,HSE绩效管理显得更为突出和重要。

3.HSE绩效管理的核心思想

①HSE绩效管理的实施要求以人为本。 HSE绩效管理是HSE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以人为本,预防为主,追求零伤害、零污染、零事故是HSE管理要实现的最高目标。因此,人的因素是HSE绩效管理的核心和关键,以人为本是HSE绩效管理的思想精髓,它贯穿于整个HSE绩效管理过程的始终。

②HSE绩效管理的核心目的是改进和提高HSE绩效 。HSE绩效管理的核心目的是要不断改进和提升企业、部门和员工的HSE绩效,无论是进行HSE绩效考核,还是依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聘用人员以及雇用承包商,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改进HSE绩效。

③HSE绩效管理既重视结果,又重视过程。传统的绩效管理思想把绩效管理和绩效考核相混淆,单纯强调结果而忽视过程,没有认识到绩效管理既要重视结果,又要重视过程。这种忽视过程、忽视绩效管理其他环节的做法不利于企业、部门和员工个人的HSE绩效的持续提升和改进。

二、HSE绩效管理的基本工作步骤

HSE绩效管理的基本工作步骤可分为准备、实施、辅导和改善四个步骤。

第一步,准备(对HSE绩效考核管理进行策划)。

1.量化HSE绩效目标,从HSE绩效管理的要素项开始分解目标,直到分解到基础方案内容。目标分解要做到“定时化、流程化、数量化、具体化、考核化”。

2.对HSE绩效考核进行流程设计,找出关键行动措施以及关键管理点。

3.对HSE绩效管理进行风险分析和资源要求分析,预知实施困难和风险,做好应对准备。

第二步,实施(确定关键业务程序的关键职责)。

1.从社区的角度来判别内部管理的关键岗位。

2.企业追求安全绩效最大化、常态化的工作品质决定了企业的团队水准。

3.企业级KPI指标代表公司战略、关键成功因素和安全技术能力,部门级KPI指标代表部门的职责、管理者和员工应该创造的价值。

第三步,辅导(理清管理者和员工的工作思路)。

1.通过业绩跟踪,系统检查管理者和员工在HSE绩效管理中存在的误区,防止出现个人HSE绩效管理盲区。

2.防止出现部门为阵、相互推诿、宗派林立的散乱局面,促进绩效团队的形成。

3.防止出人做事无人负责、任人唯亲的现象发生。

第四步,改善(审视绩效管理过程,防止不良现象发生)。

1.绩效指标调节的方向是否符合指标设计初衷,防止发生初衷为鼓励A类行为,却奖励B类行为。

2.员工的行为规范是否符合正常心理意识,防止出现管理者和员工过分强调奖励分配而不讲价值贡献,为争分配而争职务的现象发生。

3.防止出现强调考核形式,而非量化考核行为的发生。

4.防止强调结果考核,而忽视结果与过程相统一的考核发生。

三、HSE绩效考核与结果应用的实践及其存在的问题

1.HSE绩效考核与结果的应用。

①对表现杰出员工的后续管理是根据其兴趣及潜力制定个人发展计划,为公司培养储备管理或专业人才。发展的方式有培训进修,指派其他工作,加大责任,参与或复制重大项目等。

②对表现欠佳员工的后续管理是根据其偏离情况,主管与员工共同制定出HSE业绩改进计划,提供帮助、培训和指导,如在合理的时间内员工仍无法达到要求时,主管应考虑为该员工换岗位,甚至辞退。

③考核的结果,作为设定来年目标和指标的参考,如业绩改进的指标。

2.HSE绩效考核与结果应用存在的问题

①对HSE绩效考核多以负面约束为主,是造成HSE管理被动的主要原因之一。安全质量环保节能方面只有扣分的负面约束。如根据重大事故频率、排污达标率、原油泻出量扣若干分。因此,在HSE的考核手段以负面扣分惩罚为主,缺少正面激励,造成员工在HSE工作上市被动符合而不是主动改进。

②直接主管没有全程参与HSE绩效准备考核,影响主管的定位和权威。绩效考核由管理部门牵头,不同职能部门从专业管理的角度对下属单位进行专业考核,考核结果直接交由绩效管理部门汇总计分决定考核最后结果,直接主管不能完全掌握考核结果。

③对于表现欠佳的员工,没有及时帮助其制定可操作的、详细的HSE业绩改进计划。如此以往,员工不仅不能得到应有的发展及改进,公司也不能充分地善用人力资源。

四、结束语

HSE绩效管理是国际公认的一套科学的安全环境健康绩效管理制度,是一项系统化、持续性管理的过程与方法。石油化工企业必须努力克服HSE绩效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提高HSE绩效管理水平,激励各级员工参与到HSE管理中来,实现企业的安全稳定生产,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应有的力量。

参考文献:

第14篇

【关键词】云计算;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应对措施

引言

云计算的出现标志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领域。云计算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用户对计算机硬件以及软件的要求,从而促进了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然而,在应用云计算的过程中,由网络资源共享所带来的网络安全在日益加深,使得我国万罗性习受到严重威胁,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加强对云计算环境下网络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通过全面探讨,提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应对措施,保障我国网络信息化技术在云计算环境下得到长期稳定的发展。

1.云计算的基本概念极其特征

狭义上的云计算指的是通过使用易扩展的方法获取网络资源,其支付和使用是建立在IT设施的基础上的;而广义上的云计算指的是通过扩展的方式在网络上收索并获取所需服务信息,在狭义云计算定义的基础上,加入服务与相关软件、互联网或者其他任意服务之间的联系定义,体现的是超大规模、虚拟化和安全可靠等特点[1]。一般,云计算具有如下几方面特征:

第一,云计算系统具有超大的运行规模。本地计算机管理系统的运行规模十分复杂,而云计算管理系统的运行规模相较于本地计算机管理系统而言,其规模远远强于后者。大多数企业的云计算管理系统拥有成千上万台服务器,以确保企业资源信息的安全。

第二,云计算管理系统是一个虚拟化的系统。应用云计算管理系统的用户可在任意终端的任意位置处获取所需服务,用户无需确定准确的云计算位置,只需要一个用户终端即可实现用户借助网络获取服务的需求。

第三,具有较高的安全可靠性。云计算采用的是数据多副本容错以及网络节点之间可进行互换同构的分支,提高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第四,云计算管理系统还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不同的应用程序之间被允许在同一云计算中同时运行,并构造出其他类型的应用。

第五,云计算提供按需服务。在云计算中可以实现按需购买等服务,只是需要像日常用水用电一样付费处理,才能确保企业具有庞大的网络资源池[2]。

2.云计算存在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

云计算管理系统促进了我国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但由于网络信息资源的共享性和开放性,使得云计算网络安全受到威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网络通信因素

网通通信因素对云计算网络产生安全性威胁主要表现为当云计算网络受到攻击时,服务器会立即拒绝提供用户服务,且在传输数据过程中容易遭受到安全性威胁。

首先,云计算环境下,当计算机网络受到攻击时,用户的数据信息有可能会受到监听或窃取,使得用户的基本信息受到安全性威胁。

其次,云计算环境下如果对用户数据进行修改、删除、增加等篡改处理,且没有获得权限,那么就有可能会造成用户数据的损坏。

最后,拒绝服务攻击方式。主要是运用云计算来处理瓶颈问题,当发送过量的通信请求给云计算服务器时,系统会自动拒绝正常服务请求,使得用户的数据信息再次遭到破坏。

2.2 访问控制因素

访问控制因素对云计算网络产生安全性威胁主要表现为借助非法手段获取合法用户的访问权限,实现窃取数据信息的目的。首先,通过不断非法攻击合法用户的第三方授权服务器,使得授权系统错误的将访问权限授权给非法用户,造成数据的泄露,由于系统的损坏,有可能会拒绝合法用户的正常操作。其次,当合法授权用户使用非法手段对用户的数据进行修改、删除或增加等篡改处理时,会造成用户信息的泄露,严重影响用户数据的安全性[3]。最后,推理通道。聪明的非法用户利用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使得自己能够对用户的数据进行越权操作处理,降低了用户数据的安全性。

2.3 存储因素

存储因素对云计算网络产生安全性威胁主要表现为云计算环境中数据的存储容易受到威胁,使得用户数据的保密性下降。首先,对数据存储时并未做加密处理,使得当云计算网络受到攻击时,用户数据的保密性会受到威胁,从而加大了信息泄露的风险。其次,攻击者如果直接与存放数据的介质相互接触,那么就能直接对数据进行修改、删除处理,甚至能够窃取用户信息,造成用户数据的泄露,降低了用户信息的保密性以及完整性。最后,缺乏健全的数据备份机制,使得当遭受到攻击时,无法及时进行恢复数据处理,降低了用户数据的可用性。

2.4 身份认证因素

身份认证威胁对云计算网络产生安全性威胁主要表现为云计算环境下黑客通过攻击系统的认证服务器,来窃取用户信息,降低用户数据的安全性。首先,攻击者利用非法手段窃取合法用户的相关认证信息,并将信息泄露,使得用户数据失去安全保护。其次,通过攻击第三方认证服务器,达到窃取用户认证信息的目的,也使得用户数据的安全遭受到威胁。最后,某些用户在使用非法手段完成相关操作后,不想对其非法操作行为负责,而采取身份认证抵赖,使得自身的数据信息难以受到保护。

第15篇

[关健词]企业 战略理论 多种范式

上个世纪90年代后,由于科技的迅猛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全球化步伐的加快,顾客需求的多样化及产品设计周期和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客观要求企业通过提高自身的能力,全面考虑企业内部要素和企业外部环境要素,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在这种背景下,基于企业内部分析和企业内外部综合分析的战略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包括资源论、钻石模型、平衡计分卡、竟合论、超强竞争论等战略理论,可以说是多种范式并存。

一、资源论

1984年沃纳菲尔特的“企业的资源基础论”的发表意味着资源论的诞生。资源论的假设是:企业具有不同的有形和无形的资源,这些资源可转变成独特的能力;资源在企业间是不可流动的且难以复制;这些独特的资源与能力是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源泉。资源论的基本思想是把企业看成是资源的集合体2将目标集中在资源的特性和战略要素市场上,并以此来解释企业的可持续的优势和相互间的差异。尽管资源论不断发展并在90年代盛极一时,但资源论的缺陷是致命的,且不说它没有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和企业外部关系,将复杂的企业内部结构仅以资源、能力或核心能力来解释,或者说以资源涵盖整个企业,难免以偏概全。

二、钻石模型

1990年,波特提出钻石模型,可以说是关于企业战略理论的综合分析。波特认为生产要素,需求条件,支持产业与相关产业,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状态这四大要素创造出国家环境,企业在其中诞生并学习如何竞争。波特还分析了政府,社会,每个国家的社会政治的历史背景、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国家文化)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并进一步指出在国家经济中,钻石体系会形成产业集群,其内部的产业之间形成互助关系。在历史分析中,波特认为,从国际竞争观点看,每个国家可以根据他们的产业表现,分成几个不同的竞争优势阶段,这些阶段就是该国经济发展的详细过程。每个阶段所强调的产业、产业环节和企业战略都不同,就连政府的产业政策也因不同阶段而有所不同。一般说来,国家经济发展经历四个阶段,即生产要素导向阶段、投资导向阶段、创新导向阶段和富裕导向阶段。在历史分析中,波特认为,从国际竞争观点看,每个国家可以根据他们的产业表现,分成几个不同的竞争优势阶段,每个阶段所强调的产业、产业环节、企业战略和政府的产业政策都不同。波特对每个阶段中各个要素的不同表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可以看出波特的钻石理论是对早期企业内外部分析战略理论的完善,使这种理论不仅提供了分析的基本框架,而且有了丰富的理论内容。

三、平衡计分卡

在此阶段,基于企业内部制度分析战略管理理论也开始出现,表现为平衡计分卡理论。平衡计分卡是基于企业绩效评价的战略理论,因而可以将这个理论看作是基于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战略理论。由于传统单纯的财务指标评价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绩效状况,该理论提出用顾客满意度、内部程序(流程)及组织的学习和能力提高三套绩效测评指标来补充财务测评指标。

四、关于企业社会关系的理论

企业社会关系是与企业社会资本概念相联系的一个概念。尽管企业社会关系更多的源于企业外部环境,但它确实不同于一般企业环境分析。二者的差别在于,企业可以或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协调整合甚至管理控制其社会关系;但对于环境来说,企业则无法或难以进行协调整合,更谈不上管理了。从企业社会关系方面看,一个企业既要处理好企业内部组织与组织、人与人、组织与人之间的关系,又要处理好与竞争对手、供应商、客户互补生产商、潜在生产商、政府、企业协会、大学、研究所、社区及其它组织间的关系,从而使企业社会资本最大化。

五、博弈论

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的时候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的,也就是说,当一个主体,如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选择受到其他人、其他企业的影响,而且反过来影响到其他人、其他企业的选择时的决策问题和均衡问题。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包括:参与人、行动、信息、战略、结果、均衡等。博弈论与战略决策问题有着直接的联系。以博弈论为基础来研究战略问题,特别强调对竞争对手的行动的研究,强调企业的战略制定要考虑对手的可能反映,要根据对手的反映或可能的反映来不断调整自己的战略和行动,以达到击败对手或至少领先于对手的目标。在传统经济学所谓的寡头垄断产业中,博弈论的思想在战略制定中的运用已很广泛。

六、组织理论中的新制度主义的观点